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音乐学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6 21:02:2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音乐学概论论文

音乐学概论论文

音乐学概论论文

怀揣着我所有的梦想来到了大学,可能是以前被初中高中老师灌输了一种思想、对大学的定义特别的肤浅。来到石大才发现现实和想象有很大的差别、我能感到那些压力、甚至比高中还让人分身乏术。第一节课张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上完大学出来最基本的定位、以及我们的学分和所有课程的任务,听完感觉负担很重。

一节课让我深刻明白我们的大学并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消遣的、是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提升内涵、完善自我的。我也让自己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我们这节课由好几位老师来为我们授课、分别讲了音乐和艺术中不同的领域,老师让我们了解大学明白我们的任务和大学生要做到的基本的事情、让我们明白四年之后出来怎样就业怎样择业怎样在单位为人处世、学习钢琴的要领和我们要怎样学习、声乐的要领声乐的重要性、最后还有一场演出所要具备的以及一个舞台所需要的这些要领。

上完这些课我才明白音乐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我们学到才是皮毛中的一点点。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我的理解可能太浅薄、这也根本算不上论文、但是还是应该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这门课程确实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我一点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必须得承认我来的时候所抱着的心态就不对、和大多数上完高中的同学是一样的,觉得大学意味着解放意味着放纵,第一节课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也明白确实该醒醒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不是来玩的。但是压力确实很大,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擅长有很不擅长的地方就很懊恼、有难过也有无助、但是我很清楚只有压力才能不断进步,我应该去努力去奋斗青春才不至于被荒废。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虽然我不喜欢争抢、但是我不应该让自己后悔。

作为学生我不能旷课不能迟到、就算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应该用尽全力去努力。老师说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老师,其实我也很愿意当老师、这个职业很稳定。说到职业,老师也跟我们讲了大四的时候要去实习、其实我还蛮期待的,那些比我小的孩子我可能会很喜欢他们,我愿意去教他们知识愿意与他们沟通交流。在这之前,有一天我的钢琴老师教我的时候突然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教小朋友你要怎么教她怎么让她明白,我当场就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面老师跟我说该怎样做我就明白了。才明白要成为一位好老师不只是自己学好东西就够了,还需要怎样让学生更加简单明了的学懂。

还有美女老师教的上班和应聘的那些应该注意的事项、我觉得老师说的特别对、真的是细节决定高度,好多招聘公司和单位看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态度、应聘者的素质。如果老师不说我可能也会犯那些应聘者所犯的错误、如果注意到那些细节是不是自己又比别人多一点印象分呢、老师举了好多个实例、每一个实例都有大道理、美女老师讲的特别实际,我也很喜欢她、我觉得她真是一个有内涵有素养的知性女性。后面有老师讲到声乐、我很惭愧、我是一个声乐主项的学生,我喜欢唱歌但是却很懒惰不去专心研究怎样将它唱的更好,用一个词就是浅尝辄止、以前老师说我有潜能但是学习的时间短,

但是我觉得是我自己不努力,高考之前确实努力了而且进步很大、但是现在又停在那不动。那个老师讲声乐是声气结合同时发生才是最好的发声的状态、但是我气息不好,其实学好唱歌气息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却特别缺少这个、我可以去练我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却这么懒惰所以说惭愧,而且老师也讲到了表演,其实音乐在舞台上是特别需要表演的、我的性格有点内向在舞台上别说表演了连正常发挥好像都有点困难、我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惧心理,面对很多人我始终做不到镇定。

就像老师说的音乐是需要表演的,所以我要好好努力去克服这些阻碍,这是我的专业,如果我一直是这样怎么成为合格的老师。我会很重视我的专业、班里有好多唱歌好的同学我会向他们靠拢的。钢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但是却没有坚持学它只有小的时候接触它,多么羡慕班里钢琴主项的想弹什么都信手拈来,钢琴不愧是乐器之王,不管是悲伤地还是欢快的乐曲都那么深入人心,感觉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样。爸爸说大学四年一样可以弹到很好的程度只要认真去学习,我对钢琴领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我要从最基础的好好学习,打好基础才能将以后弹曲子做得更好。

舞蹈就更别提了,我觉得跳舞的女孩子很漂亮,那天蔡乐老师给我们放了四小天鹅的芭蕾舞剧确实很美、但是我对我自己这个从小不接触舞蹈的硬身板实在很无奈,因为实在太硬了,看到班里有女生可以随随便便下腰劈叉我就傻眼了,恨自己小的时候不多学点东西。但是我爸妈却对我们有舞蹈课感到很欣慰、觉得我确实该学习学习。这对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我会去好好学习的,不能因为不擅长而自暴自弃。

最后面潘老师的课也让我明白不表演是不可以的,舞台上技术是排在表演之后的,但是要表演的前提实现由好的技艺。还有老师说的也对舞台上紧张是因为对自己技术的不肯定所以才害怕,不得不让我又想起了我高中老师跟我说的艺高则胆大,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你真学下东西有很可靠很牢固的知识你害怕什么、会害怕出丑吗。

还有潘老师说到一场演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巨大的、什么总策划之类的我都傻眼了、原来一场演出需要这么多要素。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这门课的意义很大、我们应该学习这门课,这不算什么论文、我只是谈谈我上完这门课所有的体会和感受,如果有什么专业上说的不对的问题、请老师谅解并加以指点。

作为一个声乐主项的学生、我应该像那天闻鸿斌老师说的那样、向正确的声乐方法靠拢。石娟老师讲的那些钢琴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我现在要做到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我会慢慢去学习的、为以后能够弹好钢琴学好钢琴打基础。可能在老师所讲的内容里面我还有理解的不够透彻清楚的地方我会再向老师询问,音乐里面的奥妙是无止尽的要想要学得好就要一直去探索,我会和同学们大学四年好好学习这门课程。

同时谢谢为我们讲授这门课程的所有老师。

2014年 12月8号

推荐第2篇:音乐学专业概论论文

音乐学专业概论心得体会

音乐学专业概论这一课程由张弫老师、闻洪斌老师、王欣欣老师、蔡乐老师、赵欢老师针对于音乐学的各个分支向我们讲授了如何在大学里学习音乐学和学习音乐学的目的 必要性以及各个学习阶段的具体计划,是我对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在个人脑海中形成一个真整体规划。

首先,听完张弫老师讲授的音乐学专业概论课后,张老师系统的将音乐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体系向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使我对其得到了初步的了解,其中音乐学教育体系共分为三个部分:普通教育 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根据各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从而指导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该如何着手去学,避免出现盲目学习或是毫无目的瞎学现象。此外,张老师向我们讲到的教育模式是坚持课内培养计划 课外培养计划和实践培养计划三位一体,使我的个人能力在学习中更能得到全面提高和全面的发展。通过张老师讲授的课程分类 教学时间安排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能使我对大学的各个学习时期的任务量做出规划,使我清楚的认识各个分类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结合自身实际,更切实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而且还使我知道了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其中自然科学分为理论形态和自然形态。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作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质,人生的目的提供相应的知识、理论、理想和智慧。人文科学有分为文学、史学、哲学,而艺术学又是文学派生而来的,美学是哲学派生而来的。人文科学具有一定的性质即:人文科学在阶级社会里一般具有一定限度的阶级倾向性;人文科学通常体现一定的民族性;人文科学的时代性;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积累的传承性;人文科学人才成长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长期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此外,还知道了关于音乐学的定义即:音乐学是研究有关音乐学问的总称,亦即:音乐学是对音乐及其他相关事物进行学术研究的学问的总称。音乐学的性质:音乐学是属于以人文科学的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此外,主要与人文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哲学、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学、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批评学。主要与社会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经济学、音乐教育学。主要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地理学、音乐工艺学、音乐治疗学。

第二,听完王欣欣老师讲授的键盘及器乐教学概述后,使我更清楚的了解键盘为大学中得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键盘课程的总目标是在毕业前让每个学生钢琴过四级,根据王老师讲授的课程实施办法即:每学期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根据考核方式,每学期期中测试占(10%),期末测试占(70%),艺术实践(单独学分),平时成绩(20%)等能指引我规范自我日常行为,不迟到,不旷课,以及自己可下得专业练习程度。

第三,听完闻洪斌老师教授的声乐教育后,我认识到

一、二年级四个学期为声乐基础教育,这样能纠正自己错误的歌唱方法,更能巩固我得声乐基础。此外,了解了关于声乐的常识性知识:1.什么是声乐?即人生演绎的音乐。2.声乐的唱法分类?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3.关于唱法的具体要求?即美声特点:声音圆润、通畅、明亮、浑厚,语言吐字清晰,穿透力强,共鸣丰富,有声部之分。民族唱法特点:声音甜美、明亮、位置高,咬字清晰,声情并包。此外,根据每学期的考试使我进取心更强,努力不懈。

第四,听完蔡老师讲授的舞蹈学专业概论后,感觉自己受益匪浅,舞蹈学专业概论课明确了学习舞蹈的必要性即:提高个人素养,锻炼心智,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提高节奏感。和一些舞蹈学习过程中得常见问题即:注意力不集中;抑制力不强;课后不复习;纪律散慢。这些问题将成为今后我学习舞蹈的规则红线,努力克制自己的不好的行为。而且,向我们讲授了学习舞蹈学的作用和重要性。即:1.能够达到塑形的效果2.体现和谐的人品3.淳化人类感情,陶冶情操4.发挥最高的创造性,充分表现人格个性5.美化生活中、艺术里存在人的教育,提高赏鉴评论能力6.使学生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7.了解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8.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勇敢豪迈进取的精神,抒情性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优美的情操9.可以师身体器官灵活敏锐,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10.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办事能力和有助于学生匀称发展,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真正达到多能。

推荐第3篇:音乐学概论论文作业

音乐学概论论文

进入大学之后,一门门的之前从未接触过的 出现约需在我们的课表上,让我一时间有些不适应,而我对我们音乐学概论的理解可能和其他的同学不太一样。

可能有很多同学会认为这是一节很没有营养的课,在这节课上既学不到技能,又学不到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是在将一些有的没的的东西,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是对我们大学四年内索要学的东西的一个总结,一个概括我们学习各方面的学科。我们整个集体也是随着老师讲课的内容开始慢慢的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开始正视起这门课来。第一节课张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上完大学出来最基本的定位、以及我们的学分和所有课程的任务,听完感觉负担很重。 一节课让我深刻明白我们的大学并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消遣的、是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提升内涵、完善自我的。我也让自己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第一节课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也明白确实该醒醒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不是来玩的。但是压力确实很大,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擅长有很不擅长的地方就很懊恼、有难过也有无助、但是我很清楚只有压力才能不断进步,我应该去努力去奋斗青春才不至于被荒废。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虽然我不喜欢争抢、但是我不应该让自己后悔。 作为学生我不能旷课不能迟到、就算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应该用尽全力去努力。老师说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老师,其实我也很愿意当老师、这个职业很稳定。说到职业,老师也跟我们讲了大四的时候要去实习、其实我还蛮期待的,那些比我小的孩子我可能会很喜欢他们,我愿意去教他们知识愿意与他们沟通交流。在这之前,有一天我的钢琴老师教我的时候突然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教小朋友你要怎么教她怎么让她明白,我当场就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面老师跟我说该怎样做我就明白了。才明白要成为一位好老师不只是自己学好东西就够了,还需要怎样让学生更加简单明了的学懂。

然后是吕宝文老师给我们讲的钢琴及器乐教学概论,宝文老师是我的钢琴老师,平时我们都叫他宝哥,他平时也给我讲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给我说了许多之前几届的师哥师姐的例子,我才知道自己的努力真的远远不够,与那些师哥师姐比起来,我还是没有完全认清我自己,他们的水平本来就比我高,还比我刻苦这让我自己感到羞愧,他给我讲,一定要给自己确定阶段性的目标,不要太高不要太低,只要是坚持着去完成就好,还有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定的太没有奋斗性,一定能激发自己的斗志,还要找一个跟自己水平好一点的人去竞争,做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不断的进步。

接下来是闻洪斌老师的声乐教学概论,我自己本身就是声乐主项考进来的,所以这节课我也听得特别认真,我知道了自己之前的一些错误,声乐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不能都松懈,每天都要坚持训练,这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一个完美的状态,才能越来越进步,而且我还发现自己走入一个误区,就是我之前认为我既然是声乐主项进来的,所以我主要把我的声乐技能训练好就可以了,对于别的方面可以放松一点,可是老师的一句话直接就把我打醒了,老师说你要是想要给人教声乐的话你怎么教,要是和你性别不一样的你也要每个音都去示范么?他唱的时候你就只是听着么?所以说,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你的钢琴了,你的即兴伴奏才能够帮你把你的课堂完整的进行下去。要是你没有钢琴基础不会即兴伴奏的话,你的声乐再好也不能够让你的课堂变得高效,完美。所以这就是我们师范性教育的优点,可以更好的配合自己的长处,是的自己更好的完成课堂教育。

然后是蔡老师的舞蹈教学概论,我自己的舞蹈比较差,虽然身体协调性还可以,可是软开度真的对我来说很有挑战,看到班里有女生可以随随便便下腰劈叉我就傻眼了,恨自己小的时候不多学点东西。但是我爸妈却对我们有舞蹈课感到很欣慰、觉得我确实该学习学习。这对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我会去好好学习的,不能因为不擅长而自暴自弃。而且后面赵欢老师也讲到了我们的学科教学论,说到了这一点,我才知道给小孩子上课其实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声乐钢琴舞蹈多方面的配合,并且舞蹈对于小学课堂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肢体的语言能够让小孩子们更好的更有效的去接受并消化上课的内容,我才意识到这对我的挑战实在是太大了,我在后面一定会注意自己的弱点,把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变得不缺少,虽然做不到很厉害,但是绝对不会给我自己拖后腿。

最后老师的课也让我明白不表演是不可以的,舞台上技术是排在表演之后的,但是要表演的前提实现由好的技艺。还有老师说的也对舞台上紧张是因为对自己技术的不肯定所以才害怕,不得不让我又想起了我高中老师跟我说的艺高则胆大,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你真学下东西有很可靠很牢固的知识你害怕什么、会害怕出丑吗。 还有潘老师说到一场演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巨大的、什么总策划之类的我都傻眼了、原来一场演出需要这么多要素。我才开始去尝试了解舞台前后的内容才知道这里面的文化其实更深。

在这些老师的讲述过程中,有很多的老师对我们提出了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多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现在虽然有可能号做不到,但是我会尽我的全力去努力,去慢慢的让自己进步,让自己成熟起来,最终能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自己能够在大四毕业的时候不会后悔,能够按照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样,成为一名优秀中小学人民教师,让我学到的所有东西学有所用。

推荐第4篇:音乐学

第一节

1、音乐 :有节奏、旋律、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构成的听觉表演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不断变换、对比和组合,体现在音响之中,形成艺术形象,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2、音乐的起源说--- 游戏、劳动、巫术、爱情、表现„

(1)音乐的雏形

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三四十万年前)--打猎—篝火—喊叫、舞蹈、敲打—手舞足蹈、欢呼跳跃—“文娱晚会”

(2)“模仿”是人的本性,音乐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模仿”,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管子》:音乐是模仿动物的声音而来的。凡听羽,如鸟在树;凡听宫,如牛鸣窌(liao)中„

五音(声)--- 宫商角徵羽

12356

3、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用于祭祀、驱除猛兽,另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还可作为军队助威之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鼓。

4、原始乐舞黄 帝《云门》--崇拜云图腾和歌颂黄帝的丰功伟绩

尧 帝《咸池》- 尧帝部落的乐舞,祭祖祈求丰收

舜 帝《大韶》--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又称《箫韶》

5、韶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的雅乐,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韶乐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

6、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

(1)以情动人(2)潜移默化(3)寓教于乐

7、音乐的社会功能

审美的认知作用审美的教育作用审美的娱乐作用

8、音乐与社会、人生

乐是善于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音乐的熏陶,能潜移默化的对人的品质和综合素质产生影响。

(1) 音乐“冶情” “音乐可以使人高尚起来”—贝多芬享受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致

(2) 音乐“育德” 调节平衡人的感情,影响人的思想行动;优秀的作品影响人、引导人;音乐教人

真诚,唤起爱心„《凝聚那份爱》

(3) 音乐“启智”好的音乐能促使脑肽物质的大量释放,对情绪的调节促进形象思维,提高记忆

力。“音乐脑”激发灵感使脑力更清晰,想象力更丰富。

(4) 音乐“拓新” 创造能力、创新精神“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音乐家的感觉,

等于科学家的几个大脑”(契柯夫);“音乐可以使人迸发出火花”(贝多芬)

(5) 音乐“促健” 美的音乐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精神卫生辅助治疗、

胎教、体育运动、身体健康)

(6) 音乐“营和”“和谐”—音乐学名词,是音乐的追求和目标。音乐是 一门富有个性而又充分合

作的艺术。

(7) 音乐 “益商”背景音乐(企业、咖啡厅、迪厅、商场、会议、颁奖、广告、生物„

(8) 音乐“聚力”共产党—国民党(没有音乐?)

第二节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入乐诗歌305篇,根据音乐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即“国风”(160篇):--民族民间歌曲

雅,分“大雅”和“小雅”(105篇):---朝会、宴飨

颂,分鲁颂、周颂、商颂三部分(40篇):---祭祀、歌功颂德„

2、《楚辞》: 反映了战国时期南方民歌的最高水平。其中《离骚》、《国殇》、《九歌》最为后人所推崇。

3、乐府:是汉代封建建立的管理音乐的宫廷官署。乐府始于秦代,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汉武帝时期

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4、朱载堉(1536--1611年):朱元璋九世孙,乐律学家、音乐家、乐器制造家、舞学家。算学家、物理学

家、天文历法家、在美术、哲学、文学、医学等方面也有惊世的建树朱载堉 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伟大巨星。

他的“新法秘律”---12平均律(比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提出同样的律法,早了整整一百年)是近代科学和音乐理论的先驱。他的《乐律全书》是音乐史上最早阐明十二平均律的划时代的巨著。

5、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6、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第三节

1、戏曲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从宋代南戏发展至今已近千年。戏曲是一门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表演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它是一种中国式的、具有民族风味与地方特点的音乐戏剧。

2、戏曲行当: 生(末)、旦、净、丑 五法:手、眼、身、法、步 四功:唱、念、做、打

红娘(花旦)铡美案(净)翅帽功(做)三岔口(打)

3、海盐腔: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情调清婉、词曲文雅

余姚腔:元末明初形成于浙江余姚,词曲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弋阳腔:形成于元后期的江西弋阳,形式自由,激越粗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翻高八度,又称“高

腔”

昆山腔:形成于江苏昆山,后经明代魏良辅改革。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长生殿》

“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戏曲之母 „

4、梅兰芳(1894—1961)《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程砚秋(1904—1958) 主攻青衣。《春闺梦》、《锁麟囊》;

尚小云(1900—1976) 青衣。以巾帼英雄,侠女烈妇角色最为擅长,《双阳公主》;

荀慧生(1900—1968) 花旦。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溶为一炉,《红楼二尤》。

5、样 板 戏

《智取威虎山》: 《甘洒热血写春秋》、《打虎上山》„

《海港》:《毛泽东思想东风传送》„

《红灯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浑身是胆雄赳赳》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奇袭白虎团》: 《打败美帝野心狼》„

《沙家浜》:《智斗》、《祖国的好山河寸不让》„

《龙江颂》:《一轮红日照胸间》„

《杜鹃山》:《家住安源》、《乱云飞》„

《磐石湾》:《常备不懈》„

6、越剧原是浙江湖州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后流传于嵊县,初次登上农村舞台是1909年,原叫“绍

兴文戏”,1943年改称“新越剧”,最多时全国有280多个越剧团,越剧的影响遍及全国。

代表人物:袁雪芬、王文娟„

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

7、评剧 原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及东北等地区,后流传于南北各地。

代表人物:小白玉霜、花淑兰、新凤霞、赵丽蓉„

代表剧目:《花为媒》、《小姑贤》、《杜十娘》、

《刘巧儿》、《小二黑结婚》„

8、黄梅戏 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成长于安徽的安庆。

代表人物:严凤英、韩再芬、马兰„

代表剧目:《女附马》、《天仙配》、《打猪草》、《牛郎织女》„

9、豫剧 又称“河南梆子”,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代表人物:牛得草、马金凤、常香玉、小香玉„

代表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小二黑结婚》、《红娘》、《七品芝麻官》、《朝阳沟》„

10、吕剧山东特有的地方剧种。

代表人物:郎咸芬、李岱江„

代表剧目:《李二嫂改嫁》、《王汉喜借年》、《姊妹易嫁》、《墙头记》„

11、川剧亦称川戏,主要流传于四川全省、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代表剧目:《白蛇传》、《拉郎配》„

川剧最著名的是它的变脸绝技。

12、湖南花鼓戏 又称湘剧,源于湖南益阳,后发展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

花鼓、灯戏的总称。在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发展到“三小”演唱。早期的花鼓戏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

13、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

独特的艺术形式

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

奏。

主要表演形式:评书、相声、评弹、京韵大鼓、琴书、快板„

第四节

1、《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在延安首演。作品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描述了黄河两岸曾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以启迪人们起来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

3、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水谣

5、河边对口曲

6、黄河怨

7、保卫黄河

8、怒吼吧,黄河

2、《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成就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作于1939年的延安,共八个乐章,是冼星海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以黄河为背景,描述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痛斥侵略者的残暴,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

《黄河大合唱》歌词意境既大气磅礴、动人心魄,又注意语言的大众化。音乐创作既继承了民族的精华,也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技巧,是造诣高深而又雅俗共赏的划时代精品;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诗篇;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大型合唱典范之作。

3、《二泉映月》--华彦钧

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

4、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赛马》

5、《百鸟朝凤》是一首能充分展现唢呐吹奏技巧的山东民间乐曲,流传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1953年唢呐之乡——山东荷泽民间艺人任同祥,把它带到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的舞台上,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从此这首乐曲作为唢呐独奏曲的代表性曲目活跃在音乐舞台上。

《百鸟朝凤》充分反映了民间乐曲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生动活泼的特点。

6、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称紫艺),中国革命音乐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名族特征和时代精神,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

代表曲目:

《前进歌》 《大路歌》 《开路先锋》 《毕业歌》 《码头工人歌》 《卖报歌》 《金蛇狂舞》《铁蹄下的歌女》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义勇军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插曲„

《金蛇狂舞》创作于1935年,乐曲表现了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中人们舞动巨龙,锣鼓喧天的欢乐场景。

7、歌剧《白毛女》延安鲁艺文艺学院集体创作于1945年1月至4月。贺敬之、丁毅等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作曲。1945年4月首演于延安。

《白毛女》是在1943年延安开展的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音乐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其中的著名的选曲有《北风吹》、《扎红头绳》、《十里风雪》、《老天杀人不眨眼》、《我要活》、《太阳出来了》„

《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史上的一座闪光的里程碑,它的诞生标志着符合中国人民审美情趣的民族歌剧形成。

第五节

1、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

美声唱法:最早出现在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字义来说是“美好的歌唱”的意思。

19世纪达到完美程度,公认是歌唱技巧之最高境界,20世纪初传入我国。美声唱法誉满全球,咏叹调

用意大利语演唱。为了赢得歌剧中的地位,有些歌唱者甚至给自己起个意大利的名字。

美声唱法非常注重发音的科学性,追求声音的光彩、力度、发声的通畅、圆润。

民族唱法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传统,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长时期的歌唱实践而形成的,受语言特点、歌唱习惯、生活格调等因素的影响。与美声唱法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别:

①语言的差别②歌曲创作的差异:1 2 3 5 6③民族唱法的特点:薄、窄

原生态演唱 就是没有经过训练和雕琢的嗓音,演唱来自民间的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歌曲。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口口相传的作品,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保持原始状态的表演形式。

流行歌曲源于美国的爵士乐。从萌芽到今天,都受到爵士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国的流行歌曲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上海。

流行歌曲的歌唱者使用话筒,他们不再炫耀声音的技巧,更注重能适应扩音系统,具有较轻松、圆润、亲切的色泽。通俗歌手的音域在中、低音区。歌唱者乐感好,在演唱中具有个性和表现歌曲风格特点的能力,并善于与听众交流。

2、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帕瓦罗蒂:(1935—2007 )意大利人。

多明戈:(1941—)西班牙人。

卡雷拉斯:(1946—)西班牙人。

3、声乐艺术表现形式:独唱齐唱重唱轮唱对唱合唱

4、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何占豪、陈钢 为探索交响音乐民族化的道路,选择了动人的民间传说,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选取故事中“结拜”、“抗婚”、“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创作了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旋律优美、结构新颖、色彩绚丽、通俗易懂

第六节

1、古典主义音乐 : 18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讲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精湛的技艺、和谐的音响与严密的逻辑。乐曲追求美的观念、风格的高雅,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代表人物:海顿(交响曲之父)、莫扎特(音乐神童)、贝多芬(乐圣)„

2、莫扎特代表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 《土耳其进行曲 》 《第四十交响曲》

歌剧:《费加罗婚礼》、《唐璜》、《魔笛》„

3、贝多芬 第三(英雄) 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4、浪漫主义音乐 : 19世纪欧洲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环境中,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个人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肯定,出现了浪漫主义音乐思潮。浪漫主义音乐贯穿了整个19世纪。

代表人物: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王)、李斯特(钢琴之王)、舒伯特(歌曲之王)、门德尔松、华格纳、肖邦(钢琴诗人)、比才圣桑、威尔第、普契尼、约翰·斯特劳斯„

第七节

1、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与乐队协同演出的技术难度较大的大型乐曲。协奏的乐队或乐器不仅仅是陪衬,而是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并会在作品表现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具有描写或叙事性、抒情性、戏剧性的管弦乐曲,也称“音画”、“音诗”或“交响音画”,属于标题音乐范畴。常取材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传说,内容富有诗意。

交响曲: 源于古希腊,原义为“共响”, 亦称“交响乐”。

它是作曲家们写作技巧高度的体现;它在发挥器乐表现力上,达到了顶峰;它是音乐表现上最庞大、最复杂、最完整的管弦乐套曲;它在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五人强力集团:指由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等五位俄罗斯作曲家与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组成的作曲家社团。形成于1856-1861年。以发扬和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强力集团成员的艺术思想受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影响较大。强力集团继格林卡之后,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2老约翰·斯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共作有圆舞曲152首,

被称为“圆舞曲之父”。

约翰·斯特劳斯(1825—1899)老约翰·斯特劳斯的长子 ,由于在圆舞曲方面的成就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创作了400余首圆舞曲,成为奥地利的欢乐和感情的缩影,

其中《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 等最为著名。

其音乐并不深刻,优美动听、通俗易懂,充满生活气息。

3、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钢琴,八岁开始作曲,1874年不幸两耳全聋。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捷克音乐之父”。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作者在丧失听力后,用心灵谱写了的这组作品。

4、《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作品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有着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第八节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现代电影之父”)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他们拍摄的世界上第一批电影《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十几部长度均为1分钟的短片。1895年12月18日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2、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剪辑、组接之意。把不同的镜头、画面、声音等艺术地组织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节奏。整个过程体现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形成。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给后来的电视等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3、电影史上最初把声音带入电影的美国人,1927年10月6日 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首映,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1928年,由华纳推出的《纽约的灯光》被认为是第一部”百分百的有声片。

4、希区柯克:(1899-1980)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被称为“悬念片大师”,其在悬念片领域至今无人超越。《39级台阶》(1935)为其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取得成功的是表现极端强烈恐怖和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为基础的作品,十分引人入胜。构成他作品的基本成分是:

恐惧、性欲和死亡。主要作品:《狂乱》、《蝴蝶梦》、《精神病患者》、《群鸟》„

5、沃尔特 ·迪斯尼:美国动画片大师,号称“卡通片之父”、“动画王国国王”。他于1928年创造了米老鼠的这一经典卡通形象,被称为“米老鼠之父”。《米老鼠和唐老鸭》、《三只小猪》、《木偶奇遇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6、外国电影节: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美国电影——金球奖

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引领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金狮奖”。 评判标准:艺术性。

张艺谋1992年《秋菊打官司》、99年《一个都不能少》获最佳影片金狮奖),2006年贾樟柯《三峡好人》 摘得金狮奖。

戛纳:法国为了对抗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

国际电影节。战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其最高奖 “金棕榈奖”。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

柏林: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

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获金熊奖。

2006年,中国导演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再获金熊奖;

2008年,中国王小帅导演凭《左右》斩获银熊。

第九节

1、北京丰泰照相馆任庆泰主持拍摄的《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有京剧名角、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主演。

2、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先驱者张石川

第一位导演艺术家: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

第一位电影事业家:创办赫赫有名的的“明星影片公司”;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电影演艺训练班,着力培养

新人„

第一位电影企业家:注重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以娱乐片为主,寓教于乐。对公司的管理非常人性化,十

分重友情,倡仁义,重视发行,着力发展院线;改进拍摄设备,与国际接轨。

3、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试播,(今中央电视台),当时被称为:北京电视台;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试播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问世;

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

4、“第五代导演”的创作成就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用20年的时间打造了在世界电影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第五代导演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陈凯歌、张艺谋等被国际电影界认可,他们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斩金夺银,尤以张艺谋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捧回“金熊”、《秋菊打官司》在威尼斯电影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登顶最为风光。

《霸王别姬》、《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曾先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也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在国际影坛上的一个亮点。

2.第五代导演让中国电影走向了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伴随着以第五代导演为主的电影人的成熟而形成。他们推动着中国电影一步步地走向市场。中国电影越来越重视来自观众、来自市场的反映。

3.第五代导演打造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新风气

第五代导演具有强烈的张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使命感,他们的视听手段极富感染力,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创新,给人以享受和震撼,对整个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芭蕾:(法文Ballet)“舞蹈艺术皇冠之珠”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法国,佛罗伦萨公主凯瑟琳带入宫廷。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又称足尖舞),更是将芭蕾舞与其它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

著名的古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天鹅湖》、《睡美人》、《唐·吉柯德》„

5、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自幼学习音乐,剑桥大学音乐博士。浪漫乐派音乐巨匠,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抒情又华丽,他的性格温柔善感,对音乐特别富有感受。

代表作: 《天鹅湖》 《睡美人》 《胡桃夹子》

推荐第5篇:音乐论文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运用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多媒体辅助课堂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等特点。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音频,视频,课件,微课等辅助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上《金蛇狂舞》这节欣赏课的时候,通过播放视频,学生们不仅欣赏了民乐合奏,还认识了好多民族乐器。在《牧歌》的欣赏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体会歌曲内容,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风景。碧绿的草原苍茫辽阔,朵朵白云像棉絮般静静地浮动着。羊群如同碧海中流动的云彩,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夕阳西下,远山披上了晚霞的彩衣裳,牛羊背上如同镀上了一层金,天边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了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又如在教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时,通过放映多媒体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如身临其境,强烈地感受到乐曲磅礴的气势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从心灵深处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也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当然。精美的课件让学生们学习枯燥的乐理知识时也变得有兴趣了。

另外还对3个同级班级作过这样的尝试,听音频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七十五,教学效果一般。而利用课件,播放视频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让故事走进课堂

在音乐课堂中,我经常运用故事导入。在教学《小红帽》这首歌时候,我口述了故事情节,接着播放小红帽动画片视频,等到学习歌曲时,孩子们对于歌词一唱就会,并且表现出了欢快的情绪。如《天地在我心》一课,首先设问:谁能给大家介始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争着想讲。我就采用“三讲”法。由“分组互讲”到“抽生讲”再到“教师归纳讲”这三个环节。既体现了师生互动,有放有收,同时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化,他们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时候学完一首新歌,我还会让孩子们根据歌词,展开想象,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比如学完《郊游》这首歌,课堂上有个小姑娘娓娓道来:“春天到了,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春游。老师的大手牵着我们的小手 ,我们高兴的唱着《郊游》这首歌。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微微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别提我们有多高兴了!”她不仅运用了歌词的内容,还展现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学们投去了羡慕的眼神。这个环节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

三、让乐器丰富课堂

现在的课堂经常采用电子琴或者钢琴为学生的演唱伴奏。比如学完《小星星》《两只老虎》等一些简单的儿歌时,我会让有特长的孩子当小伴奏老师,他们那种雀跃点燃了了全班唱歌的激情。在学习完《过新年》后,让孩子们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我展示大鼓、小鼓、小镲,把节奏谱展示在黑板上。首先请学生读一读各种乐器的演奏节奏。学生进行了视谱、读谱。然后请一个同学来演奏大鼓,第一组的同学演奏小鼓,第二组的同学演奏小擦,老师和其他同学演唱。孩子们个个积极参与,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有些女同学不由自主的扭起了秧歌,课堂热闹非凡,进一步激发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让律动贯穿课堂

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不喜欢呆呆的坐在板凳上,面无表情的唱歌。学习完歌曲后,我根据歌曲风格经常分为3类进行唱游律动。第一类是为歌曲配上节奏伴奏。比如《小雪橇》这首歌,是2/4拍的。第一拍学生拍手,第二拍学生拍肩,这样一组重复性的动作增强孩子们对节奏的掌握,进一步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情绪,把歌曲推向了高潮。第二类是根据歌词编配动作随音乐演唱并进行表演。比如教学《拍手歌》时,里面的歌词出现“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到空拍的地方拍手两次。根据歌词做跺脚,拍肩,握手等动作。第三类是创编律动。二年级音乐书上有一首彝族歌曲《阿西里西》,是必唱曲目,孩子们对于“丘都拉迪”等发音和节奏较难掌握。这时候我设计了两个彝族舞蹈中简单动作,两小节一换,孩子们在欢快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中结束了音乐课。

五、让游戏渗透课堂

我在课堂上经常引领学生做“对山歌”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模拟回声游戏等。这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唱歌的乐趣。例如游戏“快乐列车”。在学习新课前,有一个检查复习的环节。我将有关乐理知识卡片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在音乐声中传递卡片,开动“快乐列车”,音乐停止时,手拿卡片的孩子就要站起来教大家读那个乐理知识(比如小节线,终止线,高音谱号等),不会读可以请其他同学来帮助。这样,孩子既复习巩固了乐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互助的伙伴。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兴奋起来,思维渐渐被激活。另外。我还设计了“猜猜看”、“搓与拍”、“猜字谜”、“闯关”等游戏,这些有趣的“游戏小点心”,常常让孩子在品味甜美的同时,心理得到满足,兴趣得到提高。为此,我留心收集了一些游戏,平时又创编了一些实用的小游戏。孩子们整日在“游戏王国”里,觉得快乐无比!

六、让竞赛点燃课堂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些竞赛或以独唱、齐唱的形式进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开展;或者要求接龙唱,或者要求编词唱,或者要求配乐唱,或者分角色唱。从表演效果,表情,音准,声音等具体要素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聆听及评价能力,也让孩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充分体验学习音乐的幸福和快乐,并将这种快乐的情绪尽情地表达出来。

七、让生活联系课堂

在学习《划龙船》这首歌曲时,首先提问:农历五月是什么节?(端午节),在这一节日里有哪些民间风俗?(赛龙船、吃包子、吃粽子„„),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通过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了解端午划龙船的目的意义,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如学习《小小少年》这首歌曲时,首先设问:你是否有烦恼?都有哪些烦恼?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你的烦恼是否增加了?让生互相交流,就可引入到歌曲当中来。又如《踩雨》利用设问来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从而引入歌曲教学。这种利用生活经验引发学习兴趣的例子数不胜数,学生们也乐于接受。

八、让激励感动课堂。

另外,在课堂上我还积极进行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你回答得真不错,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只要努力,一定会更棒!”“你编的动作真优美!”“你编的歌词真好听!”诸如此类的评价。但是时间长了,效果就不是很显著。这个时候我会悄悄的换一种说法或者做法来激励学生。我会准备一些贴纸,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上课时候的拍手我会说成“爱的鼓励”,伸出大拇指的夸奖会说成“为你点赞”等。这些小小的做法不但承认了孩子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孩子的进步,并使孩子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音乐老师,也喜欢上音乐课。

总之,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就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和美的享受,大胆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在心灵的沃土播下音乐的种子,生根发芽,在音乐的殿堂开花结果!

推荐第6篇:音乐论文

浅析器乐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中心小学 周利霞

【摘要】:

时代在飞速进步,社会在迅猛发展。在21世纪2012年的今天,器乐教学必须成为专职音乐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按照我们黄冈罗田的说法:没有器乐教学的音乐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掌握运用器乐熟练地进行教学技巧的专职音乐教师,是“没有灵魂的教师”,不配“专职”。本人从事多年的中小学一线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发现器乐教学比以前单纯的“歌唱教学”,更能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器乐应用于教室,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欣慰的音乐教育价值。而且,器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很好的音乐实践,又能促进学生从知识向能力的快速转化。而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但器乐教学在农村教学面临的困境令人叹为观止。然而通过自制简易小乐器,让没有资金买乐器的农村孩子也在制作中成功的体验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

器乐教学

音准节奏

乐器制作

伴随着湖北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每位专职教师必须以全新教学理念和新观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已引起了我们这批年轻的音乐教师的关注。2012年上半年,得益于团省委青基会、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大力支持、慷慨捐赠,我们罗田县骆驼坳中心小学和罗田县希望小学的器乐已全面进入中小学课堂。现在,本人一改过去只有我才使用乐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器乐教学方面的实践和大胆地尝试,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把器乐演奏与唱歌、欣赏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改变了以往在音乐课上单纯教唱歌的状况,使得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越来越受我校中小学生的欢迎。以下是本人近年来在音乐课中进行器乐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音乐艺术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其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中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基本理念。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教好音乐、教出特色,就必须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获得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推动他们不断探索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教学中,本人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想象音乐,在器乐演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本人一改往日师示生效的教学方法,采取兴趣

1 诱发式教学。在学习竖笛时,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先是示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马上学吹。吹不会,就反复地教,直到吹会为止。这样,学生通常会觉得很难很难、很枯燥,最终失去信心。假若教师能善于引导,这个难题便会迎刃而解。我觉得应该先拿出竖笛,吹奏一曲学生熟悉的歌曲,如《两只老虎》、《东方红》、《众人划桨开大船》等,然后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并鼓励学生认识到学竖笛并不难,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能学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但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吹奏学习竖笛的兴趣。竖笛中的一些演奏技巧则可以把它趣味化、游戏化,如“三吐”练习,可以形象地变为“马儿跑”的游戏,让学生在“月亮之上”式的马蹄声中由慢而快的掌握吐音技巧。这样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使他们对器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他吹”为“他要吹”,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二、正确处理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音准节奏、律动教学的关系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一个音乐作品的体验常常要运用身体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才能实现活动的过程,学生在唱唱、动动、听听、奏奏、讲讲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器乐教学过程同样要运用多种形式,与其他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来参与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提高的。

(1)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的关系。

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相比,唱歌教学更为重要些,器乐教学虽然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但它很大程度上要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歌唱得更好听,唱歌的能力更强。乐器演奏的节奏常常是演唱歌曲的典型节奏型,演奏的旋律也是演唱歌曲或欣赏作品的主要旋律。可以这么说,每一首教唱歌曲的曲谱都是我们器乐教学的演奏曲谱,同样的一个乐谱,我们既用于演奏又用于演唱。我常常把一首将要新学的歌曲让学生先预习,有的学生就能在自己演奏的帮助下,把新歌曲学得基本正确。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巩固,最好能把整个曲子背下来,不看谱也能正确演奏,到了这个程度,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非常之熟悉,唱歌音不准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2)演奏与音准节奏的关系。

演奏与视唱练耳不仅在形式上可以替代,在实质上也有很大的替代性。视唱练耳的教学,在前几年一直是音乐教学讨论的热点,一个观点是必须加强,认为不识字是文盲,不识谱是音盲;另一个观点是识谱教学不是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要一味地做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多人音准节奏的能力并不是从视唱练耳上获得的,比如钢琴是和声乐器,学习钢琴后许多学生很快有了音高概念,有些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常用和弦,不但能唱好单声部,还能唱好多声部。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其实很少进行过多的唱谱练习,大量的工作完全是由乐器来替代的。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学生能较快地提高节奏能力;通过使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风琴、电子琴、口琴、竖笛、吉他等),学生能掌握音高、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解决唱歌的

2 音准问题。以往的音乐教学,视唱、听音、练耳训练要费很大的精力才能使学生学会,而现在借助乐器由学生自己来学习,就容易多了。所以,在开展课堂器乐教学后,视唱练耳的教学进行得很少,取代的是大量的节奏练习与背诵演奏。背诵一定量的曲谱极为重要,学生在大脑中把音响和符号同时储存下来,等有一定的积累后,学生一看到符号就产生了与音响的联系,学生的音高概念也渐渐形成了,其视唱、练耳的能力也逐渐地得到了发展。

(3)器乐教学与律动教学的关系

器乐教学与律动教学常常同时进行,一边律动着游戏,一边手里拿着乐器,或打击节奏,或演奏旋律片断,演奏成了律动的一个方面,丰富了律动的内容与形式。我们器乐教学的开展也常常用律动的形式来进行,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律动教学更具有音乐性,而器乐教学也更具有趣味性,这也是音乐教学从形式上到本质上都必须是艺术化的这一要求的体现。

三、精选乐器及练习曲目,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常见的乐器可分两大类:中小学生节奏打击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一般说低年级以打击乐器为主,如:木鱼、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让学生通过敲击、拍打、摇动等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指导他们为课本歌曲配上打击乐,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相互协调的能力。中高年级和初中,可逐步加入有固定音高的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易学乐器作为敲门砖,培养和建立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兴趣,最终达到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情感的教育目的。

器乐学习不是单纯的学习演奏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学习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音乐教育与教学目的。所以器乐教学一开始就要尽快与演奏乐曲、表现音乐结合起来。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教材应该以他们熟悉的题材为基本前提,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能拘泥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比如获奖的电视动画连续剧《熊出没》主题歌、春晚中《吉祥三宝》、流行音乐《嘻唰唰》等,一经播出,颇受学生喜爱。这些旋律明亮跳跃、节奏紧凑明快、曲调结构简单易学的歌曲,作为器乐启蒙曲非常合适。还有一些精典名曲的主题音乐或是名歌片断(如《欢乐颂》、《我心依旧》、《友谊地久天长》、《梁祝》、《彩云追月》等),通过重新编配作为练习曲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于是,我把就把它们列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按小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组合排练,并给自己组合取一个不错的名字,在 “班级演唱会”中演出,使每位同学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当学生们能演奏简单的乐曲或一段旋律时,在音乐课上,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乐器来学习歌曲、视唱,掌握音准、旋律,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让他们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乐曲,教师再给以适当点拨。通过学生自己不断的尝试演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获得成功的、充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强。

四、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总而言之,器乐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器乐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握好器乐学习的进度与节奏,千万不能按成人的学习进度去要求学生,或照搬现成的演奏法。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程度。其次,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要简单明确,结合示范形象生动地进行,要从简到繁,难点分散,循序渐进,不可以机械式的训练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急于求成,一次给学生提出许多要求,导致他们记不住、做不到,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烦躁、惧怕和反感。再者就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有不同的侧重,才能使学生逐步内化吸收各种演奏技巧,使演奏技能不断提高。

另外,作为班主任兼音乐教师,我觉得在器乐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不乱讲话,不乱动乐器,不乱敲乱弹的良好习惯。(2)学会看指挥排练、演奏。(3)学会在演奏中相互配合、形成彼此照应的良好作风。(4)、培养爱护乐器,轻拿轻放,保持乐器清洁的习惯。

五、自制简易小乐器应用音乐课堂。

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制作音乐小乐器的材料,竹子管子等,竹子可以一制作吹奏乐器陶笛、埙;管子可以制作成排箫。连喝水的水杯、吃饭的碗都可以奏乐,各种不同的树叶也可以吹奏音乐,这些不需要任何成本。中小学普及性课堂乐器教学的原因还在于:

1、缺少器乐教学的音乐教学是不完整的教育。

2、器乐教学是响应教育部“2+1工程”,面向全体学生的器乐班级教学;

3、器乐教学中的合奏,声乐教学中的合唱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的思想阵地;

4、器乐教学应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单纯的把器乐教学看作是声乐教学的“拐棍”是不妥的,应体现器乐化教学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器乐教学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进入音乐之中,增强了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视奏、视唱等识谱能力,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体验,扩展了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

教师对于课堂乐器的选择:“教自己最擅长的,教自己最热爱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树立每一个孩子学习音乐的信心),音乐教师的定位:做固守一方的“灯塔”,还是做带领学生远航的“船长”(教师的不断自我学习,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的音乐世界),把器乐“教学”转化为器乐“教育”(对学生要有培养全面素质的大教育观)。

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器乐教学,把器乐教学与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其他内容有机结合,建立音乐教学完整体系,为器乐教学跨上新台阶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还有待于我们所有的音乐专职教师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5、器乐教学应将创作、创作表现、欣赏、乐理等学习经验相结合。

参考文献:

曹理等著

《音乐学科教育学》 [Y]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理等著

《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小

学音乐教育》

推荐第7篇:音乐论文

我对音乐的感想

记的小的时候真的很不喜欢上音乐课,那时没有伴奏,每次都是老师唱一句,我们就跟一句,真的好枯燥,好没意思,从没想过音乐也能让人心情愉悦。

上到高中才慢慢接触了很多的流行歌曲,突然发现原来音乐也能那么美,那么动人。每一首歌都可以是一个故事,每一首歌都是一种心情的再现,当你在欣赏它的同时,你也能体会到演唱者的那一种心情。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在一次枯燥的旅行中,在一辆稍嫌拥挤的大巴上,昏昏欲睡的我忽然被车里正播放的一首歌曲而震憾。那是一首优美的英文歌曲,音乐舒缓曼妙,如山间清泉,主唱的声音柔美纯净,如天籁之音,旋律间跳跃着无与伦比的美,直达心灵的深处,让人着迷,让人沉醉。从此,我便喜欢上了那首歌,那美仑美奂的旋律时常在我的耳边萦绕。

后来,我知道那首歌就是著名的《斯卡布罗集市》,主唱者就是天后级歌手莎拉布莱曼。

《斯卡布罗集市》本来是一首非常流行的英国民谣,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美国著名的民谣二人组合保罗西蒙和阿特加丰克尔的完美演绎,赋予了这首歌曲更宏大的背景和更深刻的意义,莎拉布莱曼的演唱则使这首经典歌曲具有了别样的质感和张力。幽暗的灯光,简洁的舞台,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莎拉布莱曼伸展双臂,以流水般的简洁舞动,以独特的梦幻般的声音,营

造出无边无际的空间幻觉,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位女子婉转哀怨的低吟泣诉,温柔、轻盈、伤感而凄美。“您去过斯卡布罗集市吗/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她曾经是我的爱人”„„我们看到了森林、花草、坟墓、银色的泪珠、发亮的枪管和真挚凄美的爱情,像海面的雾气能够打湿你的衣服,像落日的悲伤能够感染你的心情,如诗如梦的歌声充满了迷惘和了无根基的心绪,感天动地,深情款款。作为普通的欣赏者,既使不了解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既使不懂得歌词的原文,仅从莎拉布莱曼的倾情演唱中,也能受到强烈的感染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莎拉布莱曼和刘欢共同演唱了主题曲《我和你》。作为华语乐坛最具实力的男歌手,刘欢的演唱高吭、嘹亮、悠长,回肠荡气,充满了东道主的绵绵深情。但莎拉布莱曼的演唱更高一筹,更具深意,她不是用嗓音和技巧去歌唱,而是用心灵去讴歌友谊,用精神去展现博爱,我们感受到的是自然、柔美、深情和无穷无尽的韵味,那美仑美奂的绝响一直在渗透、在扩展、在沉淀,顷刻间打动了许多人的心。我们再一次领略了国际级天后的风采,聆听到了那天籁般的绝响。 孔子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感受莎拉布莱曼,我们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优美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愉悦是无穷的,天籁之音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如果你走入了它的意境,它会就会触动你的心灵。

科目:大学生音乐基础课姓名:唐双金学号:系别:设计艺术系

论 文

0805052141

推荐第8篇:音乐论文

分类号: 学校代码:11460 学 号:08203224

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谈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个人演唱会的影响

Song zuying Vienna on golden hall of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concert

所在系(院):音 乐 学 院 学 生: 李庆红

指导教师:陆如鸣

研究起止日期:二○一○年十一月至二○一二年四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期:

摘要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占据了我国文化产业很重要的低位。2003年,宋祖英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带向世界。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现状,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个人演唱会的意义以及宋祖英此次演唱会的艺术风格与魅力的初步探讨,研究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影响,让更多的音乐人走出国门展示中国人的风采,是我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在国际上展示与传播。

关键词:发展现状 宋祖英 金色大厅 风格 魅力 影响

Abstract China national vocal music in the occupied our cultural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low post.In 2003, our country the song zuying national vocal music toward the world.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song zuying Vienna golden hall's solo meaning and song zuying the concert art style and glamour of the initial study, study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to the world influence, let more musicians show Chinese presence abroad, is our country's excellent music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display and spread.

Key word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Song zuying Goldener Saal style glamour influence

目 录

引论 .................................................................1 1中国的声乐艺术瑰宝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千篇1律”“千人一声”的现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学院派与原生态民歌共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民族唱法”和“中国唱法” ........................................2 1.4不断在国际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2 2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个人演唱会的意义 ...............................3 2.1 维也纳金色大厅简介 ...............................................3 2.2为中华民族声音走向世界开了个好头 .................................3 3.宋祖英声乐艺术风格与魅力 ..........................................4 3.1宋祖英个人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宋祖英音乐艺术风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音乐的虚实相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字”与“声情”的完美结合 ......................................2 3.2.3气质上清雅别致 .................................................2 3.3宋祖英声乐的魅力 .................................................3 3.3.1亲和力 .........................................................3 3.3.2表演力 .........................................................3 3.3.3感染力 .........................................................4 4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影响 .....................................4 4.1促进中华民族声乐的发展 ...........................................4 4.2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 4.3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1 结语 .................................................................5 致谢 .................................................................1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引论

我国的声乐艺术不断地与国外声乐艺术交流,学习,新时代的发展让我们懂得了文化产业的改革开放。2003年,宋祖英前往维也纳金色大厅开个人演唱会,她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带向全世界,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对音乐发展的不断重视,一位位新人拔尖而起,作为笔者的我很期待他们会像宋祖英一样把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地向全世界传播,期待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下文中笔者将通过宋祖英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具体讲解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的事实以及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影响。

1 中国的声乐艺术瑰宝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音乐起源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又是声乐。我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萌芽于原始劳动中的“号子”,表现为歌、舞、乐三种形式相合的一种形式,而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后来传统民族声乐艺术通过千年的不断洗礼与发展,歌唱活动开始从众多的音乐艺术中脱离出来,成为专业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专业创作的声乐题材。千百年来,声乐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如歌舞。戏曲艺术、说唱、音乐及民族器乐相互吸收,不断融合,打磨出我国声乐艺术本身没有的性格和特长。

我们的声乐艺术的性格和特色包含着丰富的演唱艺术思想和独特的演唱方法。“断句”和“腔韵”是我国演唱的灵魂。“断句”和“腔韵”又很好的把我国的声乐艺术与外国进行区别。笔者所讲的断句特指音乐演唱的方法的断句,即指文章句子的精华定位以及不连续性。众所周知,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用声音来表达感情的,而最能表达情感的,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应绝大部分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适当的断句可以使音乐唱词抑扬顿挫,急缓断链。有利于把情感表达出来。我国的断句于外国断句处理上有所不同,我们断句的完美处理一直讲究着吐字清晰,平仄不平。一表句式整齐押韵,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我国现有很多闻名的声音佼佼者,他们在演唱歌曲都能准确的运用断句去表达艺术情感。例如,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会的开场歌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完美的断句,使得全曲稳定连贯,优美抒情,活现地表达了她对茉莉花的喜爱与赞美。

在恰当的断句基础上我们又追求腔韵的完美。腔韵包括字腔和过腔。在我国民族唱法中,过腔接字以及字腔与过腔之间的换气,是传统声乐演唱的特色,这是我们声乐的精华。所以现在我们在演唱一些中国现在歌曲时,也亦巧用过腔接字来表达歌曲的内涵,就宋祖英的《木兰从军》来说,用了完美的腔韵,不仅声色饱满,咬字清晰,又很好地表现了木兰替老弱父亲从军的决心,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断句与腔韵是我们艺术瑰宝。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音色甜美,清新,透亮。我们要一直把这一亮点传播下去,不仅在国内,更要唱响全世界,让世界的人们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民族文化间的交融和碰撞。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不断的迈向世界。自从人类出现文化以来,文化存在的形式基本上是按照民族,地域的形态呈现出的。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地理环境,生活风俗,传统文化背景,人文心理素质,地方语言,民族性格多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多姿多彩。中华民族声乐根植于中国环境。

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根植中华,继承民族声乐神韵,培养精英人才,走向世界广纳多样文化精华,唱响国际舞台”,声乐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独特的中国式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造就了无数深受人民爱戴的演唱家,声乐教育家。他们在民族声乐中脱颖而出。宋祖英就是其中的代表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高音歌唱家,她的声色甜美清亮,饱满扎实,在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能够把中国的民族声乐与西方的声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她的歌喉代表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瑰宝,她的歌曲极富有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像国外人证实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成果。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更多的认可。

2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个人演唱会的意义

2.1维也纳金色大厅简介

奥地利是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协会金色大厅。是维也纳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厅之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金色大厅的亮点就是金碧辉煌的装饰和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那些具有没想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的音乐延长并舒缓。“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震动和回旋。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圣殿。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均在金色大厅做过演出。金色大厅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声乐走向世界的历程。自1998年做过民乐乐团第一次在此演出并引起巨大反响,受到热烈欢迎。我国声乐已经开始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谭晶,朗朗和“2011艺术魅力,感动中国”的无臂钢琴王子刘伟在此此昂世界展示了来自东方的艺术魅力。

2.2为中华民族声音走向世界开了个好头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宋祖英给世界观众带来的这场音乐会标志着中华民族声的成绩,这是一场集大成的艺术展现。民族唱法这些年来在传承戏曲,曲艺,民歌等传统艺术培养的根基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即是民族的,又是合理和革新的为世界大众所钟爱的唱法。她把此次音乐会的择曲目标关键放在了中国传统民歌,民族歌剧选曲和民族格调的创作歌曲上,将簇新的中华民族声乐展现给世界观众。其中晚会的曲目中有舒伯特是《野玫瑰》和奥地利众所周知的圣诞歌曲《高兴的邮递员》。者更说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更好的被人民所接受。

这场晚会是一台划时代的音乐会,而她所选择的歌曲极富有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例如《龙船调》《野玫瑰》《爱我中华》。而演唱的地点又是众所周知的金色大厅,这为中华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并在主流社会扎根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开始,为中华民族声乐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的广阔的舞台。

2.3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起着积极地作用

演唱会一开场宋祖英身着银白色长裙,以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拉开演出帷幕。此首歌曲并不算大,但曲风清新活泼,曲调细腻优美。她以自己独特的亲和力,向观众诉说着民间的一些小事,向观众传达中华民族特色的民间生活,达到文化的融洽交流。后来,她换上了独特民族风格的苗家服装,唱起了活泼的《龙船调》“妹娃儿,要过河哇,哪儿来推我嘛?”为其伴唱是是奥地利合唱团的小伙们。用中文争先恐后的回答:“我来推你嘛?”给观众带来阵阵笑声。后来还唱了《大地飞歌》,就像歌词一样极好的描述了中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用音乐表现了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风格。

中国人长外国歌曲参加国际比赛已经拿过奖,但国外人并不熟悉中国歌曲。通过金色大厅这样一个窗口,让外国人听到中国歌曲,也许会非常喜欢,非常高兴而且对之很感兴趣,将来要学习中国歌曲,中国语言,中国音乐与中国演唱。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从而大大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宋祖英声乐艺术风格与魅力

3.1宋祖英个人简介

宋祖英是我国大众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民族歌唱家。她是来自人杰地灵的湖南,出生在一个淳朴的苗家山寨,师承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中国著名的学院派院长—金铁霖教授。她又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文职三级。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学历。小鞥荣获肯尼迪艺术晋江,国际慈善名人奖,中华民族声乐最杰出成就奖等。主要代表曲目《辣妹子》《好日子》《小背篓》《龙船调》。

3.2宋祖英声乐艺术的风格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宋祖英作为目前中国代表性的民族女歌唱家,有着广阔的音域,清晰的吐字,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在追求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此外,她还能够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洋的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其风格有一下四个方面。

3.2.1音乐的虚实相融

宋祖英音乐的最大特点是音乐自然纯美,像山间的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给人一种秀美甘甜的感受。开场的江苏民歌,给所有的在场观众带来无尽的芳香,使我们好像身临其境,置身于一片茉莉花海一样。除了音色美外,她的声色还极具灵活性与表现力。在她老师金铁霖的指导下,她将这两个歌唱的基本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她的音乐艺术又上了一层楼。

3.2.2:“字”与“声情”的完美结合

声乐技巧方面最讲究的是字与声的结合,就是所谓的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她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极其不错,特别是比较抒情的歌曲中。她能跟着音乐娓娓道来,每个字非常的清晰干净。在这次音乐会中,她唱起了她的成名作《小背篓》,这首歌清新活泼,她一边唱一边微笑着,美丽羞涩的情意在她的面容上瞬间展现,随着乐队的伴奏她把每一个字都交代地非常清楚,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3.2.3气质上清雅别致

宋祖英除了歌唱的好,外表与容貌也不逊色。在舞台上的感觉也非常的好,在舞台上如此的美丽我想是与她无与伦比的声乐功底是过分不开的。在二十年的艺术生涯,经过不断的艺术磨练,才有今天的光彩夺目。同时艺术给予她清新脱俗的气质。她不做作,不虚伪,不断地给中国的声乐艺术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次音乐会中呈现的所有歌曲,她都能用得体的动作去更好的表达艺术。

3.3宋祖英声乐的魅力 3.3.1亲和力

宋祖英于1966年8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古丈县。1981年7月才初中毕业。家境贫寒的她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她觉得自己是个胜利者。不畏困阻不惧敌对,在生活中追求的是全力以赴,也正是他的诞生,才改写了宋家的历史。开始古丈县歌剧团里,她就参加一些剧目的演出,她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巧妙的运用到表演中,初次上演时,就得到了团领导的好评因为他在舞台上不做什么,都非常的贴近人心,让别人感到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我想这样的亲和力是她独有的魅力,当然这种魅力和他的生活经历,优良的品格,清透的外表是分不开的。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3.3.2表演力

1991年,宋祖英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舞团任独唱演员。独唱演员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边独唱边表演,用肢体语言去演绎音乐。在观看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电视直播时,我一直在观察她歌唱表演时的嘴型,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给人带来无尽的芬芳。此外她那大气端庄,大方得体的肢体语言,用她的指尖和臂膀向人们诉说着她对音乐的执着与追求。

3.3.3感染力

极具亲和力和表演力的声乐魅力必然让她在舞台上拥有非一般的感染力。她能把音乐与表演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总是能在这两者指尖找到艺术的灵感,知识很多歌唱家和演员很难做到的。她用音乐为表演书写背景,用哪些表演去烘托音乐,在舞台上活了起来。她不是在歌唱,好像是在创作艺术,陶冶了自己的同时也陶冶了观众。我想那一定是她内心最真实情感的流露。

4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影响

4.1促进中华民族声乐的发展

前文中有关声乐发展现状中提到了意大利的美声唱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很重视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吸取他国艺术长处。宋祖英在声乐艺术的风格,能够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完美的玩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好评,他们会感觉到中国声乐更上一层楼,宋的音乐会从侧面反应了中华民族声乐的发状况和优缺点。存在的缺点,宋祖英也会以谦虚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祖英知识我国民族声乐的一个典型代表,还有其他优秀歌唱家的:彭丽媛,谭晶等。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艺术家不断的去维也纳这样的艺术中心把中国的民族声乐带向世界。每一次的文化交流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中华民族声乐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以此不断的向前发展。

4.2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宋祖英通过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把中国的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得到了外国友人的强烈关注,我们是本着谦虚的态度把中国的民族声乐呈现在外国人面前。在演唱会演出中,奥地利合唱团的小伙子与宋祖英很好的配合,交流。他们共同演绎的《野玫瑰》,

4.3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民族声乐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这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个前提下,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随之兴起,文化产业作为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形成了新的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给人民带来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广大人民对艺术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必然能再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让我们的文化不断地与国际接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在大力传播我们的声乐艺术的同时,还要紧抓我们本民族的艺术精髓与瑰宝,让我们的音乐在世界每个角落都要站住脚,稳稳的,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加倍的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向我们的前辈们学习。俗话说不进则退,幸运的是我们又很多优秀的前辈,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笔者希望晚辈们都能够跟随他们的脚步,继续着声乐的事业,继续把我们的声乐艺术带向世界,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外交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断的努力。

致谢

感谢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四年来对我的教导与培养!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陆如鸣老师,四年来无私的传授于我精湛的声乐演唱技巧,并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声乐专业的学生!并在我写论文期间的给与我的指导与帮助,并且为我再三修改!

感谢音乐学院所有的任课老师对我的系统教育,这对我以后工作学习都将是最大的帮助! 本文引用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论文及案例,在文中己注明,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在论文写作期间,许多朋友、同学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这表达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李庆红

2012年3月18日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出版。 【2】 【3】 【4】 【5】 【6】 【7】 【8】 【9】 【10】 出版; 【11】 姚小兰著,《试论当今中华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大卫,L尼尔森著,《维也纳之旅》,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出版; 郑锦扬著,《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周青青著,《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33年出版;

王耀华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出版; 锤叔河著,《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

年出版; 姜春明,佟家栋著,《世界经济概论》,天津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邓光华著,《中华民族民间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前著,《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里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2010年蒋青,管建华,钱茸著,《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学位论文,2009年05月02日; 【12】 宋祖英

,www,tudou.com/programs/view/Txg5svpkW6M/ 【13】

金铁霖声乐艺术中心/金铁霖官方网站.www.daodoc.com/2012-3-21.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附件:

参考文献综述

本论文在缜密思考、谨慎选题之后,进入了资料搜集和整理阶段。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类研读,使论文在撰写中获取了殷实的文献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源,也使笔者厘清许多思路。现将本文在撰写中查阅的文献分类综述如下:

一、论文集与著作文献:

在本论文的撰写之前,这部分资料属于精读文献。笔者力求从知识结构和专业语汇中获取学科的规范性理论,并以此作为本论文参考的文献基础.1.《中国音乐文化大观》蒋青,管建华,钱茸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参考范围,第一编,对书中中国音乐精神,中国音乐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中国艺术瑰宝有个大体的了解; 2.《维也纳音乐之旅》大卫,尼尔森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参考范围:导言,歌剧院,乐团,名人录部分,得出了维也纳是音乐神殿这一结论;

3.《艺术概论》郑锦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了解,大概知道了中国艺术发展夫人理论性与时代性。

4.《中国民歌》周青青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主要参考范围第一章和第三章,笔者从这两章中了解了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理论,启发了笔者的思路,要从多个角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

5.《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王耀华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参考范围:文化脉络中的音乐与中国音乐 3

南京晓庄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的渊源部分,从这部分了解了中国声乐艺术瑰宝的来源。

6《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锤叔河著,中华西学东渐,古人的世界,笔者对世界近代文化史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启发笔者行文思。

7《世界经济概论》,姜春明,佟家栋著,天津出版社,参考范围:国际经济关系及运行部分,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所启发。

8《中华民族民间音乐》,邓光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范围:苗族音乐,汉族音乐之民歌与舞蹈部分,了解了我国民族特别是苗族的音乐文化艺术。

9《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范围:全书,笔者通过通读全书,感悟邓小平的理论精髓与三个代表的思想,得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正确理论,科学的发展观的重要性。

10《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里分析》张前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参考范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与理智部分,激发笔者从高角度去欣赏我们的民族声乐作品。

二、期刊文献

对部分文献的研读主要目的是概览不同观点,对比一下不同的角度。对声乐作品内容,内涵还有演唱的处理,以获得比较恰当的观点。

1.姚小兰,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试论当今中华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2009年05月02日,本文献主要研究中华民族声乐的概念和发展,以及发展的现状,得出中华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紧接着又探讨了多元化发展的途径,对中华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做了很好的研究,对笔者有启发。

三、网络文献:

这部分材料在本文撰写中属于泛读文献,1是了解宋祖英在维也纳音乐大厅现场的表演和气氛,2,金铁霖是我国声乐研究的佼佼者,笔者通过借鉴他的声乐魅力进一步确认我们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与未来。

1.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视频,www,tudou.com/programs/view/Txg5svpkW6M/

通过欣赏视频,笔者能更加具体的分析宋祖英在歌唱时的魅力,以及外国观众对宋祖英的认可,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认可。

2.金铁霖声乐艺术中心/金铁霖官方网站.www.daodoc.com/2012-3-21.通过网站的浏览,笔者大致了解了我国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大好前程。

通过其上各类文献的查阅和分析,使笔者在提纲撰写、结构布局和写作语言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经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和研读,使笔者对论文的整体构思和写作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文献的收集和类聚及研读,对论文的写作是受益匪浅的。

推荐第9篇:音乐论文

情境交融------张开音乐的翅膀

——八宝镇中心小学:唐立志

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才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二年级教材《井底的小青蛙》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

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有只小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着说我的家比天还大。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于是我就引导:“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还大吗?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沿着树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我在刚教完歌曲《山谷静悄悄》后,引导学生:“我们走过这个幽静、美丽的山谷后,来到了——”然后直接播放《羊肠小道》这段音乐。通过制造一种神秘的情景,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用心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无穷想象创造性地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个学生听了音乐后,这样描述:在一个黑暗恐怖的大峡谷里,有一头驴妈妈正在寻找她那走失的孩子。在陡峭的小道上,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可驴妈妈坚信自己会找到自己的孩子,还是勇往直前。终于,她穿过了小

道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树林里,那里„„接着,驴妈妈在树林里的小木屋里累得睡着了,她梦见了自己与孩子团聚了。我终于相信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无穷的想象蕴含了无尽的创造。正如新大纲中指出: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三、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舒曼的钢琴曲《捉迷藏》是六年级上册的欣赏教学内容,仅仅通过一二遍的反复欣赏很难让学生听懂乐曲中表现的意境。我就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过一阵后,我让学生说说捉迷藏时的心情如何,学生会说很兴奋、很愉快,但当自己快被抓住的时候又很紧张。于是我又让学生在《捉迷藏》的钢琴乐曲下来做这个游戏,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来做游戏,学生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师要是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运用多媒体的视听、运用语言艺术的描绘、师生实践活动的创设、课堂中的问题情境等等,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学生进

行情感体验,学生便会张开音乐的翅膀,尽情地欣赏,想象,创造,饶有趣味在音乐的天空翱翔。

2010年4月20日

推荐第10篇:音乐论文

论钢琴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陕理工艺术学院 音乐学专业081班 陕西汉中 723001)

指导教师:何海静

[摘 要]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钢琴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阐述钢琴基础训练的重要性,给予钢琴基础训练提出几点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初学钢琴者的钢琴演奏水平,丰富钢琴表演的音乐语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钢琴 基础训练 踏板 触键

1钢琴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它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钢琴的音域宽广,音响宏伟,音色丰富,一件表现力极强的完善乐器。钢琴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没有技巧就谈不上钢琴艺术。很多学习钢琴者演奏家都孜孜不倦地练习基本功,掌握精湛的技巧,为塑造准确的艺术形象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基本功的训练不是一日之功就可练成,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扎扎实实的由浅入深,还需要钢琴教师耐心的教导,与学生的勤学苦练相结合,因此学必须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每天都得用基础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钢琴技巧达到最终的完美阐释乐曲的目的。本文就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从左右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2 认识钢琴 2.1认识钢琴的构造

钢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之王”。钢琴的发音原理是按动琴键,由琴键带动琴槌敲击琴弦发音。钢琴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几乎所有伟大的音乐大师都创造过钢琴作品。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现代钢琴师用裹着绒毡的木槌敲击钢弦而发声的一种键盘乐器。它是在意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于1907年发明制造的早期钢琴的基础上,经不断改进完善而成的。钢琴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式样,但其制作原理与弹奏法基本相同。琴内有一个特制的铁架,上面张着有组织的钢弦,可发出有90个左右不同高低的固定乐音。

2.2 踏板的作用

三个踏板的技巧性操作,特别是延音踏板所产生的无数“谐振泛音”,对钢琴音响的变化有突出的功效-正如俄罗斯大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所言:“踏板是钢琴的灵魂!”

2.3 钢琴的音域

钢琴的音域或刚或柔,或缓或急均可恰到好处,高音清脆,中音丰富,低音浑厚,是一件表现力极强的完善乐器。在技艺高强的钢琴演奏家手中,钢琴还可以演奏出几近人声的音乐。它不但独自广泛地应用于独奏,伴奏,重奏,和奏领域,而且还是所有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施教工具,更是提高文化素养的有效工具,历来被誉为音乐皇冠上的宝石。通过钢琴音乐艺术的专业训练,有利于锻炼儿童头脑,开发智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钢琴基础训练的几个问题

3.1坐姿,手臂手腕放松的训练

坐姿分为坐稳、坐正、调整“坐凳高度”与“人琴距离”,重点解决的是坐姿正确时的全身自然放松问题。

(1)坐稳:凳放琴前正中,人在琴凳的前半部端正稳坐,双脚自然分开稍前伸,脚跟踩实,平放于踏板前,当上身稍前倾时,双脚跟应支撑全身的重力,以便弹奏时能运送重力到指尖。

(2)坐正:上身正直,收腹立腰,上臂自然下垂,背部和肩、肘、腕各关节都松动灵活。双手各指稍弯曲,手心朝下,自然安放于腿上。

(3)调整“坐凳高度”与“人、琴距离”:坐正后,从肘部提前臂由手部五个指尖自然支撑在键面上时,“坐凳高度”以调整至肘关节下部略高于键面为宜。“人、琴距离”以大指第一指关节正好在白键以内为好。

解决手腕、手臂的放松问题,应先练习从大臂开始,大臂带动小臂由下往上抬,然后再自然放下。学生在练习弹奏时,要注意用手腕带动指头抬起然后落下,力度以能控制键盘不让琴键起来为宜。这样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学会放松手腕、手臂,找到指头触键的最佳感觉。一个运用正确重量弹奏出来的音符,它的音色应该是丰富而富有弹性,明亮而富有张力的。

3.2 认识乐谱

正确读谱是钢琴演奏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一首乐曲弹奏是否成功。我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赵晓生曾说过:“乐谱是作曲家留给人类的公开信息,乐谱上记载着作曲家希望传递给他人的全部信息。”乐谱中所反应的音乐形象完美的呈现给观众。认识乐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1)五线谱、谱号、大谱表及其名称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要正确辨别线间上的音符,为演奏钢琴打好基础。

(2)小节线、小节、终止线。音乐用“小节线”划分成“小节”,音乐结束处用“终止线”。

(3)钢琴谱和键盘音名。从中央C出发认识钢琴谱表每个音的键盘位置和音名。

(4)音符、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例: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以及它们的时值及休止符名称。

(5)常用节拍的种类。例: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以及它们的强弱关系。

以上这些问题,教师应在具体实践中对具体问题向学生逐一讲述。

3.3 手指独立、均匀、灵活的训练

钢琴演奏是一种脑力、体力并用,手、脚、眼、耳、心乃至身体全方位有机联系的活动。毫无疑问,一流的钢琴演奏必须具有一流的钢琴技术,而手指的独立、均匀、灵活是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础。

对于提高钢琴技术的训练,单纯的机械练习是不可取的。解决手指的均匀灵活应当分别通过手指的基本练习,各种技术型的初、中级练习曲和有关的乐曲片段的训练来实现,其中五指练习的效果更加集中,更加显著,加强手指的支撑力,增强手指的独立活动能力。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手指基本技术独立、均匀、灵活的训练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一般来说,钢琴基本技术训练的第一步应当重点解决手指的独立问题,只有在手指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均匀和灵活的训练,而灵活又必须建立在均匀的基础上,那种不均匀的手指再有多灵活也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学过几年钢琴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弹奏的均匀弹奏的快速更难做好。又细又短的小指和缺乏独立性的无名指,常被称为“弱指”,对这两指的训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练,持之以恒十分重要。

3.4 抬臂断奏训练

抬臂训练是最基础的钢琴入门弹奏法。这种奏法的某个音都由肩关节控制做手臂自然重量的“提起-重落”动作触键发声。注意保持基本手型,手指站稳,指尖要弹到底,音与音之间不可孤立,断开的时间要短,不是乐句尾音的音,都不可在语气上有收尾感,而要以气息相互连成乐句,做到“音虽断但意相连”。

在练习时速度要慢,体会抬起手臂,自然落下,手型规范,将自然放松落下的力量送到指尖触击键盘的感觉,应让学生每天坚持练习,在练习中找出不足,并且将基础巩固,才能在不断的更改中提高自己的钢琴水平。

3.5 连奏训练

钢琴谱中用连线括起的两个以上的音域标有legato的部分都用连奏弹。连奏中相邻两音的声音要无一点空隙地连上而又不重叠。在弹法上,要借用前一音的手指支撑作用,把力量转移到后一手指,使声音似弓弦乐器拉出来的一样,有连续的气息。两音连奏“落-提”式,第一音落臂下键,指尖支撑触键,第二音提腕起键收尾。三音以上的连奏,用“落-连...提”动作弹,中间的“连....”要用稍抬指的重量转移下键连奏法。要让学生弹琴感觉就像唱歌一样,每天用力呼吸,句尾唱完才换气,让一句歌词完整的呈现在听众面前。

3.6 关于力度的训练

在早期的古钢琴乐谱上,力度记号基本上就用p和f两个,即使是海顿、莫扎特的作品也不例外。贝多芬大大拓宽了钢琴的音响力度范围,在贝多芬的乐谱中所使用的不同级差的力度扩大了很多种。力度是钢琴最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演奏力度的变化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钢琴音响,起到表达音乐内容、塑造音乐形象、刻画情境、抒发情感的作用。我们所听到的摇篮曲、梦幻曲总是要求用p的力度来弹奏,只有轻而弱的声音才能更好地表。作曲家喜欢通过力度的强弱对比来刻划空谷回声的意境,那种由弱到强的力度层层递进可以十分主动地表现由远到近、由少到多的效果,而在轻柔乐句中的力度起伏,怜如其分地抒发了情深意切的感情内涵。在钢琴学习之中,训练和把握力度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在我们学习钢琴之初,就应当建立一个力度层次概念。第二,为了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力度层次感,可以通过音阶、琶音、和弦等基本练习进行训练,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者对不同力度的控制能力。

3.7关于触键的训练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架钢琴,不同的人弹出了不同的声音,原因就在于不同的触键技术方法和技术,正确的触键方法是把手放在键盘上方离开键盘约2英寸,手在键盘上保持自然的姿势,手指不向键盘垂下,然后把手和第二指的第一节一起稍向下倾,腕部极力放松,用手和臂的下倾重量带动手指把琴键压到底,毫无一点敲击的感觉。正确的触键可获得美妙的钢琴声音,因此在钢琴练习中,必须把触键加以重视。

3.8 关于速度的训练

正确的速度犹如画龙点睛,错误的速度将会歪曲音乐形象。音乐作品演奏速度的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品整体的绝对速度。当我们弹熟了一首钢琴曲,继而进行音乐处理的时候,如何确定演奏的速度就成为关键问题。一切音乐不论快慢都与人们走路的自然步伐相等,差别在于分句的节奏不同,一拍所含的音符数量不同。我们可以用散步来感觉行板,用平时正常走路速度体会中板,而快板的步伐有点像赶路。速度表达的是节奏,音乐作品的节奏决定了速度。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统一的速度,速度的变化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就会变成夸大和歪曲,使作品支离破碎。

3.9 钢琴基础训练对于提高钢琴演奏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钢琴的基础训练对于学习钢琴的人乃至钢琴演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我们加以重视,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耐心去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钢琴技巧,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 4

参考文献

[1] 孙艳.校外教育中的钢琴基础训练.黑龙江科技信息[J], 2010,15(4):12-13.[2] 赵亚君.钢琴基础训练应注意的八个问题.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4(3):23-24.[3] 杨卫军.论钢琴基础训练的几个问题.贵阳师专学报[J], 2001,15(3):17-18 .Discuion on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piano basic

training

Cao min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Arts in music major cla 081 Shaanxi Hanzhoung

723001)

Tutor:HE Hai-jing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piano basic training analyses a few problems,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piano basic training, giving piano basic train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learning piano, the piano level, rich piano musical vocabular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piano basic training

legato touch keys

第11篇:音乐论文

音乐的含义

贝多芬说: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音乐是陶冶人们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 而接受哪一种类型的音乐却是与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 而音乐的独特魅力就在于, 即使是家庭背景迥然相异的人, 也都会被那舞动的音符所感染。无论是大众能够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 还是被许多艺术家尽情演绎的高雅音乐, 都能以一种适合而通畅的载体浸侵到我们或空荡或充盈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任何工作都不象音乐那样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可以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也可以让人们释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所以能够懂得音乐也就是更好地懂得人生。而越是美妙的旋律,也就是越有意义的人生。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当然,作为一种最具实验性、争议性的先锋音乐,流行音乐的确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由“十五首抒情歌曲”奠定的写作风格成为新时期歌曲创作的主要流派,并于80年代前期居统治地位。

1.2韩国流行音乐

韩流,在本文中被特指是指韩国流行音乐的简称。相对于下列定义中的“韩流”本文探讨的范围相对狭小,也更便于笔者论述清楚。

韩国的音乐和电视剧等文化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它谐音于“寒流”。暗指中国的音乐和电视剧处于被动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韩流”这两个汉字频频出现在韩国的媒体上。一些报刊甚至刊登连载文章,介绍“韩流”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认为“韩国经济的出路就在韩流之中”。“韩流”现象已经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韩国政府最近表示,要借“韩流”现象更多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韩流”最初从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国播放涌现的。随着韩国歌手在中国舞台的出现,“HOT”、“NRG”等韩国流行组合歌手的名字在中国传播开来,引起了一些青少年对韩国影视明星和歌手的兴趣和关注,形成了一股韩国流行歌曲、电视剧以及韩国影视明星的“热潮”。中国一些报刊把这一现象称为“韩流”,韩国媒介则把这一叫法接了过去。目前,这股“韩流”似乎越涌越急,并向越南、蒙古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扩散。“韩流”滚滚,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日趋多样,一些青少年从喜欢看韩国电视剧,听韩国劲歌,“追星”,进而发展到追求韩国的商品,如韩国的化妆品、结婚礼服、韩国比萨饼屋、韩剧服装,以至韩国的二手车、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玩具等。与此同时,一部《大长今》也将韩国饮食带到我们身边,韩式烤肉,韩国泡菜等渐渐走进我们的餐桌.一些青少年为了“追星”,甚至专程到韩国旅游,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情趣,拜见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不过,韩国文化界和经济界的一些人士对“韩流”能持续多久表示怀疑。他们认为,“韩流”现象只是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而青少年没有收入来源,他们的经济能力很有限。此外,他们还担心中国政府会对韩国大众文化过多地进入采取限制措施,并忧虑韩国文化界拿不出更多的吸引力的精品而使 “韩流”失去后劲,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1

以HOT神话为代表的韩国流行音乐人物进入了中国歌迷的视线,他们突出的外形包装,鲜明的音乐类型给与了歌迷很大的享受,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白马王子。符合东方人审美习惯的韩国音乐进入了亚洲最大的文化集中地——中国,产生的“核能”可想而知。

一般来说,音乐鉴赏可以很好的为我们缓解压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 审美观虽与个体的先天敏感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在后天的审美活动中逐渐地发展起来。音乐教学活动中,只有通过耳朵等感觉器官聆听并感受大量的音乐作品,培养“有音乐感的耳朵”,才能提高我们的整体审美能力。因而,音乐鉴赏教学与个体审美感觉力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民族文化产生的基础,它深深影响与制约着不同民族对客观事物的体认。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方文化中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始终处于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过早分离,导致了西方人始终怀有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强烈愿望。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方人那里永远是一对挥之不去的冤家。西方人真正喜欢的是人工制品,是人对自然改造的结果。他们真正欣赏的是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象化在自然中的自我,是在改变自然中得到的一种自我陶醉。

与之相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基础,由此中国人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华民族所处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亲近,自然永远是中国人可亲的环境。他们从不把自然当作自己的对立面,从不把自然当作征服与改造的对象。相反,他们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宇宙的一员,自然的一部分。他们讲求的不是驾驭自然与改变自然,而是尊重自然,顺随自然。在中国文化意识当中,自然本身就有价值,顺从自然就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因此,人们不需要也不能对自然怎么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破坏的原因不在于自然的外因,而在于人们自身的内因。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上述差异,而最终导致文化载体的中西乐器在材料选定与发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我国,民间音乐是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不采用书面乐谱的传承方式,而主要靠口传心授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发展。正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人民群众的心声,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寄托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所以它既是文艺创作的土壤,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先师。例如《二泉映月》这首世界名曲,正是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与曹安和先生于1950年的夏天回到了家乡无锡,拜访了当时默默无闻的民间音乐家阿炳时发现的。阿炳在黑暗、贫困中靠演唱来维持生活,挣扎了几十年,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建康而深沉的气息。阿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不朽作品。

现代流行音乐的听众比较偏重于中学生及青年人。因为对社会的发展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对流行音乐变化的了解也相对与其他年龄层的人知道得更多。大多数中学生表示,流行音乐让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一切,学会了珍惜美好的事物。这是好的趋势。中学生们只要是喜欢听音乐的,基本上都有自己所钟爱的歌手或者乐队,主要对象,中国是集中在周杰伦、孙燕姿、S.H.E、F.I.R等的身上,美国和韩国的则分别集中在布莱妮、艾薇尔、东方神起等的身上。而在音乐类型方面,是以时下流行的R&B和抒情摇滚居多。不难看出,音乐与中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中学生的听觉又紧紧追随流行的脚步。很多优秀音乐作品的歌词给我们精神支柱,给与我们新的思维模式。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流行音乐长大的,如果音乐给予我们理想,给予我们向上的动力,我们倒是应该感谢流行音乐!大部分的学生都表示,学习生活紧张,音乐对中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音乐让欢快的节奏充满你的大脑,让心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起飞翔,顿时,心中的苦闷,压力全无,精神也会变得很好。流行音乐已经进入中学生的生活,以它独有的魅力蔓延在我们生活中,以一种不可或缺的角度对中学生造成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喜欢在睡前听歌,有人喜欢在心情不好时听歌,还可以在无聊时听,可以赶走孤独。只是要合理安排,做到劳逸结合就是好的。可是,也有一些同学一边写作业

一边听歌,一心不能两用啊,耳朵被歌曲吸引过去,注意力当然就不能集中在作业上。如果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学习成绩。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由“十五首抒情歌曲”奠定的写作风格成为新时期歌曲创作的主要流派,并于80年代前期居统治地位。

这个时期活跃的作曲家既有“*”前期及中期已蜚声乐坛的唐诃、吕远等,又有“*”中崭露头角的王酩、王立平、施光南等。其中,王酩的歌曲创作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从电影《小花》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到以后的《知音》,都显现了处理抒情题材的能力。他的旋律委婉动人、一波三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王立平在《太阳岛上》的创作中已带上了流行音乐的节奏因素,此曲的演唱也使郑绪岚一举成名。张丕基在《三峡传说》电视风光片中创作的《乡恋》,吸收了探戈舞曲节奏,由李谷一用“气声”演唱,在大受欢迎的同时也招致尖锐的批评。嗣后,由苏小明演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的《军港之夜》也受到同样的非议。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与抒情歌曲复兴相对的是进行曲创作的衰退,除1981年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贺东久、任红举词,朱南溪曲)外,直至80年代末几无其他成功之作。

1985 年,英国“威猛”乐队来华演出; 美国著名歌星发起为非洲灾民募捐义演, 震动世界;台湾罗大佑等年轻一代词曲作 家组织港台60 名歌星举办献给1986 国际 和平年的《明天会更好》音乐会。受其影响, 内地流行音乐面临从创作到表演上的突 破。主要表现在流行乐团团体的出现,朱逢 博在上海、李谷一在北京分别组织了轻音乐 团,谷建芬则组建了“声乐培训中心”,东方 歌舞团也多方寻找流行音乐歌手,这些团体 都成为歌手出身之地。一些词曲作家如谷建 芬、傅林等人的一些作品也向流行音乐风格 靠拢,大批歌手、乐手纷纷涌现。

在音乐创作上,1984 到1985 年走红的 作品如《小草》、《妈妈的吻》、《重整河山待后 生》、《济公*》等作品已经具备了流行歌 曲的特点。1986 年百名歌星演唱会《让世界 充满爱》的推出,标志着内地流行音乐创作 群的崛起和流行音乐成为社会音乐生活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期的到来。

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宣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

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关于节奏布鲁斯,在网上搜到得答案:这是一种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风格。在上个世纪初,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小酒馆,就能看

到小舞台上一个拿着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弹着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没调的嗓子和听起来十分肤浅的歌词诉说着黑人在美国的遭遇。这就是布鲁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音乐也变得更具有音乐性了。曾经没调的音乐变得富有节奏,进而也更加旋律化。于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这样形成了。

在现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既不能照抄西方音乐,也不能一味地推崇标榜中国音乐而否定西方音乐的先进艺术成果。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的中心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西方音乐的中心论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正确的、没有过时的。西方音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音乐,有许多值得我国音乐借鉴的地方,但不能只是模仿西方音乐的架构,还要抓住其精髓。中西方音乐应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以达到两者的共同发展。

第12篇: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

自贡市荣县荣新小学校査红霞1589224310

3摘要: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人潜在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课堂节奏教学兴趣培养音乐素质

节奏是音乐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的骨架,乐曲结构的基本素材。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它是人类本能性自然、直接、即兴的流露。“原始的节奏”是人类脉搏跳动、呼吸及内心情绪起伏的体现。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由此可见,节奏的训练在小学音乐课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我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教学,使学生易于又乐于接受节奏的学习方式,达到提高音乐表现力与感受力的目的。

一、附点节奏割补法

附点节奏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很难掌握。在这附点节奏教学上,我设计了一种割补法进行教学,首先是讲清附点的含义,即附点的作用就是延长附点边音符时值的一半,如附点四分音符就是一拍加半拍即唱一拍半。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如:附点四分音符3.4的节奏练习,x .x 念哒 .哒。我在教学中把附点部分割下来,用拼音字母“a”来代替(因„哒‟的韵音是„a‟),把它补充给附点右边的音符,连贯地念出节奏,就是2/4哒 a哒;在视唱歌谱时,采用相同的办法,2/4……3.4|5. 5 | 665|…… 把符点部分分割下来,用拼音字母“ i” 代替,因为3(m i)的韵母音是i ,2/4……|mii ,随后,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对节奏进行练习,让他们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附点节奏,通过想办法、讨论,而得出的讨论结果是:部分同学用点头来表示割下来的半拍,第二拍的后半拍,头和手同时抬起……,这个过程我认为它不但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作力,而且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附点节奏的唱法。

二、强弱节奏手势法

低年级学生对强与弱理解不够透彻,用“重”与“轻”来讲,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如:2/4拍,可用多种方法来演示强弱规律:

①在课桌上重敲一下,再轻敲一下,而且是从左到右两个不同的地方; ②用双手拍击和分开来演示拍子的强弱规律;

③在指挥学生演唱时,“强节奏”手势高举猛劈下,“弱节奏”向上绕弧轻轻划……随后,让同学们讨论,想新办法来表示,有的同学就会说∶“重拍用脚踏,轻拍用手划。”

三、休止节奏明示法

在教学休止节奏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在视唱歌谱时,总是像车子前进有惯性一样,该休止时没休止,不该休止时在休止,这样,既延长了前一个音符的时值,又占去了休止符的时值,我在休止节奏教学时,让同学们拿出红色的彩笔把休止符涂成“红灯”,意思是绿灯行,红灯停。在这之后,同样是让学生讨论,想办法怎样唱好四分休止符,经过同学们的热烈争论,有同学说:“唱

休止符时,干脆把嘴巴捂住。”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我连忙加以肯定,帮助完善,在唱四分休止符时,用划拍的手势按一下双唇。

四、在游戏中训练节奏法

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爱模仿,对音乐的感受与创造能力程度较浅,因此,采用活泼有趣的游戏教学形式、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更适宜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在娱乐游戏中学习节奏的方法。

(一) 师:今天王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动物园里去玩,(出示动物图片)快看哪,小鸭子、山羊公公、小黄狗,还有小花猫……都跑来欢迎我们拉,哪位小朋友能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呢?

生:…………(学生自创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这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节奏卡片出示在黑板上,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统一节奏,模拟四种动物的叫声,合起来练习。

(二)游戏《火车进站》

该节奏游戏要求拍出正确的节奏,方法是:做几张大型节奏牌子,由二人一组拿着,作为火车站;另外由五人至八人为一列,搭成火车,2/4拍音乐开始,“火车”自由跑动,跑到“火车站”前集体按音乐节奏拍出“火车站”牌子上的节奏,如果全体同学拍对,“火车站”牌子上举,“火车”进站,游戏继续。如果拍错,或不齐,“火车站”牌子放下,表示不能进站,搭火车的第一人退到最后一个位置……

五、节奏与乐器结合法

在视唱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创编节奏型,有的根据视唱的节奏,有的运用了锣鼓节奏,利用打击乐器进行多种节奏组合练习,表现了情境,渲染了气氛。各种音色、节奏的编排,训练了学生多声部节奏的感受能力、听力,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多层次的节奏效果,身心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欢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此外,充分地发动学生,老师引导他们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并拿到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有的学生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里面装进沙子或米粒、小豆,做成沙球;有的学生用一根铁丝将许多瓶盖串在一起,做成了串铃;有的学生甚至用旧钢条做成了三角铁;还有的学生用竹板做成了响板……学生用他们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即兴伴奏,不仅兴趣浓郁、情绪高涨,学得特别开心,而且在演奏中还能大胆地、别出心裁的使用与众不同的音型进行伴奏,可以说此时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了,而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分声部、多层次的节奏练习,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

以上五法,是我在音乐教学上的一点心得、一点体会。当然,在音乐学习过程当中节奏教学它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但是节奏却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的音乐就好象没有了灵魂的驱壳,所以节奏是激发学生内心潜在音乐敏感性的源泉。那么,一个多样化的主动学习模式,一个增加学生的活力性新兴教学模式,就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个性。

个人认为节奏教学是否成功,是通过师生共同策划,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在节奏教学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抓住学生

潜在的节奏意识,加以挖掘,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之,我们不能忽视“节奏教学法”在音乐课中的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体验了快乐,对其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们不仅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而且引发了探索的欲望。这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交往、自控力、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音乐。这样才能让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第13篇:音乐论文

德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浅议

论文关键词:德育 音乐教育 审美观念

论文摘要: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在音乐教育中丰富德育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越来越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即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就为学校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把德育贯彻和渗透到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在音乐教育中丰富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所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此,音乐教育必须贴近这一时代主旋律,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那些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进行教学。比如,通过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懂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的呼声不仅是先辈们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军号。再如,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引导学生懂得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以紧张的船夫号子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性格,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颂了伟大坚强的中华民族,以凄楚悲愤的曲调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以雄壮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必胜的信心,同时要使学生懂得,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此外还有些歌唱祖国的歌曲,比如,《我爱你,中国》《祖国颂》《长江之歌》等;有歌颂党、歌颂工农红军的,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星歌》等;有歌唱民族英雄的,比如,《打起手鼓唱新歌》《牧歌》等。通过对这些歌曲的欣赏,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此同时,通过学习《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校园,知识的摇篮》等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振兴而献身。

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通过音乐的审美作用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人生信念和远大理想。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德育内容贯穿到音乐教育中去,从而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服务。

二、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比如,《保卫黄河》以跳动起伏、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构成它的声调特征,音乐形象非常鲜明、生动、有力,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英雄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抗日救国战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巨浪的热烈场面,生动地刻画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如在优美的《牧歌》声中,人们不知不觉地增添了对家乡牧场的热爱。这些教育的效果,都不是在长篇大论的说理,而是在歌唱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情体验,既获得了美的享受,也从中受到了难忘而深刻的教育,其效果往往高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

那么,如何把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德育内容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从而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中去呢?

1.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选一些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通过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的生平事迹、歌曲内容和风格等,让学生懂得歌曲的深刻含义,然后通过知识讲解和歌曲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学生对歌曲丰富内涵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歌曲艺术的欣赏水平。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的双向交流。为此,要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好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净化。

2.注重课外活动的德育渗透

青少年的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课外活动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组织青少年合唱队,举办歌咏比赛和校园革命歌曲演唱会等,把具有时代主旋律的歌曲和音乐作品贯穿到音乐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在校园的音乐氛围中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 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特别是音乐的审美功能,其作用不仅在于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音乐渗透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群众性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音乐艺术不断群众化、社会化。如今,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音乐会、歌曲大赛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方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为音乐工作者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比如,怎样把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到艺术实践中去,就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作为学校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轰轰烈烈、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社会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把德育贯穿到每一项具体活动中去。比如,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系列活动中,很多学校通过参与群众性的歌咏比赛,使广大青少年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从而坚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崇高信念。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社会各界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参加此项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从而进一步理解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正确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发愤读书,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将来报效祖国而努力。

三、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净化音乐教育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给人们以鼓舞、教育和美的享受。但与此同时,一些格调不高、庸俗的歌曲也随之而来,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曾几何时,一些学生面对教材中的优秀音乐作品充耳不闻,却整天沉醉于那些格调不高、庸俗的歌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早恋,举止轻佻放荡、思想消沉等,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

针对这种现象,教育工作者既要引起高度重视,又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更要根据实际情况作有效的、较长时期的纠偏和音乐审美的启迪。那种简单的义愤和感叹,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思想复杂”“情绪低下”“搞早恋”等论调非但不起任何教育作用,反而会给音乐教学带来更大的障碍。

面对一些庸俗音乐的猛烈冲击,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明确担负起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不要忘记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四有”新人的大目标。因此,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坚持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原则,达到育人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坚持弘扬民族文化,净化学校音乐环境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教育和引导。为此,必须通过严肃认真的音乐课教学,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水平。应以大量优秀、高雅的民族音乐精品去教育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对比分析,加强民族音乐的修养,自觉抵制不健康音乐的侵蚀。优化音乐文化环境,除了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有些庸俗文化的泛滥,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道德滑坡,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下降,甚至导致一些人的违法行为,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的增加。虽然青少年的主流是好的,但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这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培养“四有”合格人才,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不渝地把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我们的中心任务,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完成社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第14篇:音乐论文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对立和统一,并且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前进。声乐也是如此,要唱出一个好的声音,是全身肌肉力量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运动、震动的结果,是全身各种肌肉力量对立统一的产物。

声音的好坏,取决于身体如何用力。我们知道,歌唱如果不用力是发不出声音的,但如果用力不得法,也发不出好听的声音来。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用力。用力得法唱起歌来声音就自然、悦耳、动听,而且省力。因此,在歌唱训练中,不但要研究声音共鸣等问题,而且还必须研究歌唱发音中如何用力和用气等。

歌唱发音所用的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支持”,它是由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如果把“支持”认为是气的作用,这就把力和气的关系弄颠倒了。实际上,不是气决定力,而是力决定气。也就是说,气息的控制完全是由力来实现的。

歌唱发音所用的力基本上有两种形式:推动力和对抗力。推动力是发音的原动力,它的方向是自下而上的。由于各有关肌肉的收缩而产生力,又通过这种力把肺里的气排出而产生气流。气的流动产生推动力,与声带摩擦产生声音。因此,如果没有力,就不能产生气流,而没有气流也就不能发音。推动力是最基本的发音原动力,是自然的用力形式。

嗓音是两个力,两个能连续相撞而产生的力。一个是压缩空气的力或能,一个是不断与前者对抗的肌肉的张力或抵抗力。

在歌唱学习中,是以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基础的,嗓音不能服从于推力。当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讲话时,这个原则总是遭到破坏。因为,直接同另外一个人讲话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是声音应该直接对着那个人。如果这两个人彼此距离很远,为了把声音送得更远,他会把声音更有力地推送。换句话说,就是喊。喊叫是毫无音乐性的,而用正确的方法唱出最响的或最弱的声音来,是有音乐性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跟对方说话时或多或少地强行增加力量推出声音来的一种产物,后者是一种不影响自然发声的技术的产物,能使歌唱者不用推力,就可以向四周发出声音。由于共鸣的作用,可以使歌唱者能用较小的作用力,发出较大的音量。由于有关组织肌肉对气息控制的作用,也可以使歌唱者有可能用较大的控制力,而把声音控制在最弱的程度。

歌唱发音除了有推动力的作用以外,还有支持力的作用,它是同推动力相反的一种对抗力。推动力是一种作用力,而支持力是一种反作用力。因此,支持力是产生于推动力而又制约着推动力的一种对抗力,它可以使声音丰满而有持续性。

歌唱发音更离不开发声器官。发声器官是由四个明显的结构组成的:

1.风箱(肺及呼吸的肌肉系统),风箱的作用是产生第一种力,即压缩空气。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因为如何呼吸而困惑,他们都知道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因此每天不断地坚持呼吸训练,采用快吸慢吐、慢吸慢吐、快吸快吐等各种呼吸方法,他们可以吸进很多的气,甚至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一张嘴却发不出好的声音来,也唱不出好听的旋律。这是因为学生过分重视深呼吸,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对抗不协调,共鸣腔体的运用也不恰当,气吸和声门的配合不够默契,因此,发出的声音不好听。

呼吸离不开横膈膜,在身体的许多活动中,横膈膜就是经常被称作为“原动机”。这一重要肌肉的特点是,它的活动总是由一个间接控制系统所促成的。当我们用力吸气、呼气时,是横膈膜在把空气吸进来,推出去的。横膈膜的收缩导致它下沉和部分变平,从而增加胸腔的容积,它属于吸气肌。腹肌的收缩,减小整个躯体的容积,它们是呼气肌。在收缩中,它们受到横膈膜的抵抗与稳定。当横膈膜和腹肌都紧张时,上腹部就向前推。呼与吸这两群肌肉的力量大小是不一样的,训练中常见的现象是加强吸气肌肉力量,以对抗呼气的肌肉力量。于是就以为吸进的气越多,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因此导致了身体僵硬,各方面的肌肉无法配合、协调。其实,吸气的力量压力越大,呼气力量的反抗力就越强,这样的结果只能引起身体的肌肉力量越来越紧张、僵硬。

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1)应该从根本上减弱呼气力量的办法入手,加上少量的吸气力量和身体放松的力量,来求得呼与吸两群肌肉力量的平衡(也就是呼与吸压力与抗衡力的平衡)。这种呼吸方法要借助于整个身体的运动才能完成。要用口鼻通过后背向后腰慢慢地做少量的吸气(切不可多吸,以避免引起身体的紧张)。吸气的过程中,要特别细心注意吸气的通道与吸气时身体由上而下、从里向外扩张的力量和感觉。吸气时,要注意吸得快、吸得深、吸得柔而轻,动作敏捷自然。(2)在呼气的时候,则必须在声音延长的全过程中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让横膈膜、腹肌的张力控制呼气,使气息出得慢,出得匀净,出得平稳而舒畅。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保持控制呼吸的两组肌肉群的抗力,即保持吸气时一组肌肉收缩另一组扩张相抗衡的力量。

擤鼻涕这个动作,同歌唱的基本动作是比较相似的。做这个动作,我们就把鼻孔内部的表层合拢到能产生振动的程度,然后再加上空气的压力,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声音。

发音之前,通过扩张较低的肋骨和横膈膜,以尽可能小的张力吸气。然后,在起音的一瞬间,保持这种吸气的姿势,张力要平稳,不可猛撞。当音建立后保持这种张力,必须使这种张力“即时地”出现在起音的瞬间——不早也不晚。用吸气的姿势起音,你就建立了所需的吸气张力。

2.振动器(喉),振动器的作用是产生第二种力,即反抗的肌肉阻力。喉的活动结构是一对振动着的声唇(声带),和一个由极纤细的肌肉、腱和软骨所组成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声带和咽部任何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声音的好坏。声带在发声与歌唱中的第一个作用是振动,第二个作用是随着声音高低的变化自身的长短、厚薄,声带的振动是由靠近的和拉紧的声带与气息压力的对抗产生的。如果只把声带拉松拉紧和闭合,而不适当控制呼吸肌肉,气息将漏出而浪费掉。声带拉长得越紧,边缘靠得越近,对气息压力提供的阻力就越大,这时必须加强气息。歌唱发音是由声带的行动发出来的,要发出好听声音,是要靠全身肌肉正确运动规律的支配下才能实现。声带不像弦乐器的弦,而像一对膜质的唇。这对唇被呼出的气息不断迫向两边,由于它们自身的弹性和肌肉张力而不断彼此靠拢,从而把呼吸气流截断成一串噗噗声或律动,当呼吸气流足够快时,就产生音的感觉。具有弹性的膜(声带),把它们边缘之间的缝隙(声门)快速打开和闭合,以快速连续的噗噗声把空气压力释放出来。为使声带能够振动,必须拉紧它们,从而把声门的缝隙变窄到足以为气流提供阻力。声带永远处于兴奋的收缩状态,所以始终具有弹性。

我们发出的一个音,不管它是轻的、响的、低的或高的,都需要受体内气息压力的控制与支持。气息出来与声带开关的时间要完全协和,在气息发出时,声门应-

做好准备,当气息通过声门时,声门恰好打开,如配合恰当,则可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气息出得太慢,而声门却早已打开,声音就会变为慢的波动,音就会偏低;如果声门尚未打开,而一部分气息却已到声门,部分向外挤出,这就是漏气,这是坏现象。当我们在发高音时,声带缩短而拉紧,其振动频率快;反之,发低音时,声带伸长而松,其振动频率也较慢。高音歌手的声带,细而短,低音歌手的声带则粗而长。唱低音时,因声带松,气息通过声门的压力就低。唱中音时,因声带较为紧缩,气息压力也渐渐需要加强。唱高音时,因声带更为紧缩,气息压力就需要更加强。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着重加强中声区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在完全掌握中声区的基础上,再向下、向上扩展音域。使各方面的肌肉群体协调发展。

3.扩音器(胸腔、气管、咽腔及头部的空腔),扩音器的作用是通过产生一个大而且部分被封住了的腔体。加强上述二力碰撞后所产生的声音,这个腔体能产生极大的振动。

声带在没有共鸣的情况下发出的音量很小,要靠共鸣把声音扩大和美化,才能成为歌唱的声音。

胸腔位于声带以下胸部肋骨内,声带发出的音波有一部分(主要是低频率的音波)可以传到胸腔中,引起共鸣,发出浑厚宽广的音色。

咽腔位于声带以上。由真、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以上的咽管组成,在歌唱发声时由于喉内肌群的积极活动,使喉室和咽管扩张形成空间,是音波向上必须经过的第一个共鸣体。咽腔是个管道,从口的后部延伸到食管的入口处。咽腔像所有的体内管道一样,可以由它的纵向肌肉和轮肌来改变它的长度和宽度。

头腔共鸣是打开鼻咽腔所产生的共鸣,能发出高频率的音波。头腔共鸣的效果就是加强高泛音而得到光彩。

4.发音器(舌、腭、牙、唇)。嘴和口腔是音通道的一部分,嗓音自喉通过它传到外界。口腔被一个横的骨质与肌肉的分隔物与其上方的鼻腔隔开,这个分隔物就是腭。口腔还包括舌、牙、唇、腭和下巴。

咬字发音器的作用是,由于咬字发音器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形状,因此,能在被扩大了的声音上按上字眼儿。

舌是口中可以自由移动和伸出的肌肉,在歌唱时,舌头必须保持在低而靠前的位置。

软腭或软口盖是硬腭的膜质的肌肉的延伸,与后者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表面,形成分割口腔和鼻腔。

下腭的自由动作是向下和向后。在歌唱的过程中,下腭应该是自然的、平衡的、飘逸的。下腭下面的整个部分,在发音过程中,都必须是柔软的。

总之,控制口腔形状的肌肉与喉肌的行动密切相关并互相协调。

以上这四个结构的特点是:无论哪一个结构都能影响其他三个的运用方法。如果要想获得最良好的效果,就是四个部分应该同时活动,但是活动时,应该各自独立。

歌唱中的用力,要做到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如呼吸,该用的是深呼吸,不该用的是深呼吸时的下坠或僵硬;再如共鸣,该用的是打开各自的共鸣腔体,不该用的是打开共鸣腔体的同时又加上不该加的力量等。因此,在歌唱发音中,对力的使用应该注意其相对性。

发音来自矛盾的或对抗的力量(如:气息压力与声门阻力的对抗),是在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下发挥作用的。

松弛的声音是正确用力的结果。歌唱发音要避免发紧或沉重。要使人听起来感到轻松自如,并不是要把各有关肌肉都放松下来,而恰恰相反,要把各有关肌肉动员起来,使之处于积极状态,尽量以主动、振奋的状态发音。

嗓音训练中放松和紧张也是相对而言的。就字面而言,放松意思是不坚实、不僵硬或紧张、松弛和宽松,从抑制中解放出来。在歌唱中“肌肉干扰”就是嗓音通道中的紧张、僵硬或坚硬,它妨碍正常的肌肉行动或根本就背道而驰,从而在嗓音行动中诱发生理阻力和过度用力。正确的歌唱应该是排除不必要的心理和肌肉的紧张与过度用力。放松不是僵硬、紧张或迟钝。放松时,僵硬和迟钝都不存在而是处于肌肉的紧张状态。肌肉纤维出现有益的张力或局部收缩,即使肌肉处于休止状态。放松是从对抗的肌肉拉扯中解放出来的积极运动,它不是一种肌肉、关节或喉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运动方式的控制。放松是一种相对状态,要求解脱不正常的紧张,而不是嗓音器的松弛。

总之,嗓音是多个协调的肌肉运动或协同的产物,每一运动受时间和动力因素所支配。不只是肌肉收缩出现的程度要正确,它还必须出现在恰当的时间。参与的肌肉组织(如呼吸和发音中的),其行动是同步的而非连续的。体内肌肉的相互行动关系总是对抗的,即:没有肌肉是自动的,它总是与一个对立肌相互而动。

力量,或具有建设性或具有破坏性,有规律的振动中的能量是建设性的,无规律振动中的暴力是破坏性的。有规律振动使嗓音音高准确、声音洪亮。因此,只有用力得当,才能使歌唱发音轻松而自如。

第15篇:音乐论文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引导策略

上杭县城东幼儿园:游美琴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更可以提高其观察思维能力。它可以让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形象、解释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能体现人的个性,它具有特殊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给予音乐自由的空间是我们作为新世纪教师的职责。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几年的音乐教育的活动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谈谈如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引导,努力使音乐教育达到最优化,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新《纲要》中,强调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为此,教师应学会注意观察幼儿,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乐于接受的音乐为基点,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选择音乐活动的内容,让音乐作品“活”起来。教师要保持童心,了解幼儿的生活和喜好,所以在选择教材时我让幼儿共同收集喜爱的音乐。如:幼儿喜爱观看动画片,观看动画片成了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在组织音乐活动的时候,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我发现幼儿对《黑猫警长》动画片非常感趣,片头曲更是人人会唱。于是,每当我把《黑猫警长》主题曲放给幼儿听时,立即引起了幼儿自地合唱和欢呼,我抓住了孩子这一兴趣点,于是我进一步开展了音乐系列活动,幼儿在活动中乐此不彼,对音乐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给幼儿宽松自由愉快的音乐教育。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媒介,是教学与发展关系的中介。因此,我在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尽力使幼儿体会到活动的无穷乐趣。

(1)开放式——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基本上是封闭式的教学,束缚了幼儿主体的发展,这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如音乐活动《落叶》这首歌曲时,我让幼儿自由去探讨改编歌词,根据歌词内容来创编动作,在过程中发现幼儿能够大胆的创编歌词,并能用舞蹈动作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幼儿在这种自编的活动中,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2)启发式——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主题作用,产生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我认为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且行之有效的。要设置问题情景,在课堂讲授时,我不断地将所要教授的内容作为一个个问题向幼儿提出。如:中班的音乐游戏《小猫敲门》,我先运用“启发式”问题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发挥想象力。“有一天,小猫打扮成猫将军来到小老鼠家。它准备要敲小老鼠家的门?小朋友们知道猫将军是怎样敲门的呢?它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哪一段音乐能表示它在敲门呢?小老鼠知道是猫将军来了,它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可以表现小老鼠害怕呢?”等一些启发性的提问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开发幼儿的智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难或过于简单也都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每个问题精心设计好,这样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

(3)赏识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教师的讽刺挖苦、吹毛求疵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肯定长处,可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使其差异缩小、消失,使孩子向完美方向发展。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认同、赏识。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幼儿、相信幼儿、鼓励幼儿,可以帮助幼儿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如音乐游戏,活动中有些孩子在表演角色的时候,动作表现往往不够形象,但是他们的表情却非常丰富。这时我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及时抓住每位幼儿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帮助幼儿树立学习的信心,让每位幼儿在受教育中快乐地成长。在以赏识为主的同时,我会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事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赏识和批评,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幼儿服务。

三、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家长工作,提高家长音乐教育指导能力 年轻的父母普遍缺乏教育经验,缺乏指导的能力。每学期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我会有所选择,有目的的向家长开放音乐教学活动,一方面是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在集体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让家长了解整个音乐活动的全过程,了解老师在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同时我还创造机会让家长们坐在一起谈谈各自教育的心得和方法,我平等地参与,适时地总结,促使家长不断反思、改进。

四、注重环境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儿童的创造更好是由环境和材料引发的,通过环境、材料的投放可能引发幼儿的内心冲突,进而引发幼儿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在环境中我运用各种美术手法美化三维空间为主要形式,给幼儿以视觉的美的熏陶,让孩子们参与环境的设计创设,为孩子美的感受与表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我播放了不同性质的中外名曲供幼儿欣赏,让孩子们生活在音乐的氛围中,从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愉悦幼儿身心;在班级的活动区中,我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条件,化妆台、服装柜、欢乐舞台等等,让幼儿在生动有趣,材料丰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尝试创造表现带来的快乐。这样,我们教师不再是设计者和知道者,而是观察者和支持者,幼儿真正成为了音乐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总之,音乐活动在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时,我们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设计更新、更活泼的音乐活动。

第16篇:音乐论文

学科:音乐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处突”艺术

现代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音乐教学更是如此,课堂上也常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教师仅有完美的教学计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才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某次比武课,教师正在用多媒体试教《小青蛙找家》,突然停电,老师站在那里焦躁不安,学生更是闹成一片,结果可想而知。

【案例二】一次随堂听三年级音乐课,教师正在边弹边教唱《劳动最光荣》,“吱”的一声怪音,打破了课堂的和谐。这时,老师忍住怒气,来到弄出声响的那位同学面前轻声询问。只见那个同学慢慢从课桌下拿出一个复读机,嗫嗫地说:“我想把老师唱的歌录下来让大家听,这样老师的嗓子就不会坏了。”老师听了紧紧地抱住这个学生,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此时,我清楚地看到这位老师眼含泪水。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处突”能力较好地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应变能力。“案例一”中的那位老师再怎么备课,都不会想到比武课会突然停电。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假如这位老师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迅速寻找应变对策,如指名学生板画:“谁会在黑板上画荷花、池塘、青蛙……”这样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条不紊地上完这节课。与此同时,教师的这种处惊不乱,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也会感染学生,令学生佩服。

而“案例二”中的那位老师由“怒”到“喜”乃至是“感动”的情绪变化,如按一般的批评、训斥,是怎么也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老师应该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蹲下来聆听学生的心声,你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是可爱的,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正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责任。课堂上的巧妙“处突”,更是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融洽了师生关系。

其实,音乐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处理得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化弊为利,为我所用呢?我认为: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否健康和谐,是否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生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知识,还应具备教育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表演等能力,只有这样“处突”才会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音乐课上,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已逐渐成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思想准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的新音乐教育观,注重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乐趣,

表达个人情智的目的,从而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感染、想象、鼓励、启迪、创新的功能。

教学的生成性也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不过,课堂结构的开放,并不是随意的,教师要正确区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是确实符合童心童趣,还是无理取闹,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盲目迁就,使课堂“跑调离题”。

三、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音乐课,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当出现“吵闹”、“哄乱”时,教师不必板着脸,表现出一些不理性的情绪,更不能凶神恶煞般地斥责学生,压制学生。此时正是考验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法的好时机。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课堂表现状态,抑或是冷冰冰的课堂,抑或是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人的自主探究和体验生命的状态最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作为音乐教师,何不以一种平和、大度的心态面对学生,运用教育机智,变“突发事件”为“教学资源”,借机营造出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音乐中发挥想象,去尽情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呢?

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创新思维

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感知音乐的同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音符,更是一种情感释放、自我表现的创造活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体验,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创造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地

尝试、表现、创新----无论他们的创造是多么幼稚和离奇。

五、教师要挖掘学生潜能,及时生成教学资源

学生是极具可塑性的鲜活个体,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主动参与展现自己的个体与能力。教师还应该乐观地看待课堂教学中意外发生的事件,重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并对其深入观察、仔细了解,从学生身上迸发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新资源。 4

第17篇:音乐论文

让音乐教育的指挥棒落到实处

张掖六中路荣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是新一轮全面而又深入的音乐教育教学探索和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美国现代教育学家布卢姆(Bloom)指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课程评价的意义.它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在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以新理念为宗旨,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标准进行改革,是所有音乐教师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音乐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对音乐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正确、积极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其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更有助于教师调整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关注,尊重和欣赏他人的空间,让层次有差异的学生得到鼓励,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要体现出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价值。那么,音乐教学评价也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来构建评价标准。音乐教学评价是指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自觉地运用音乐教学评价的水平还很低,在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的成绩往往是“一唱定乾坤”,忽略了学生的评价权。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新课改的实施,初中的音乐课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初中音乐教材中,开始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实践中来,而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开始注重以学生自身的兴趣为前提,提倡个性化教育。以此为学生特长的发展,甚至以后的音乐梦想打下基础。

运用多种方法,优化音乐课堂——浅谈初中音乐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转变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那么在这次课程改革中,音乐课程评价也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上,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学会评价,我在我校新 要科学正确评价学生的音乐方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做到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它有着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管部门的这个指挥棒应指到音乐教育这一成员,让它有所作为,没有音乐教育,整个教育这个交响曲就缺了一个乐章,就不完整不完美,不要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挂在口头上。

其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普通中小学还存在“主”“副”课之分,好多学校为了升学效应音乐课只体现在课表上,我调查了我周围的学校初三音乐课正常上的不多,多年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简陋,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指导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落实领导首先转变观念把音乐能力测试作为学生升高中评优的必备条件

另外“不能一俊遮百丑”以一次大型活动定一所学校音乐活动的优劣学生的歌唱水平,识谱能力对音乐的鉴赏评价等都可反应出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音乐课的过程管理,有的地方学生的音乐课还是没有得到落实有的音乐课只是在

二在音乐课考察中

首先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具体明确比如识谱方面初一学生应达到的程度:简谱视唱常见节奏没有大跳音程的乐谱熟练音高准确。欣赏方面:了解熟悉中国常见的几个名族乐器乐曲等。音乐常识方面知道常见的一些音乐符号等。器乐方面要求学生必须会简单演奏一样乐器等。总之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本阶段应掌握哪些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老师知道考察哪些内容达到什么程度是合格良好优秀

其次在音乐课考察中,把考场变舞台让学生多方位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如乐器演奏口技表演小型课本剧表演歌曲接龙根据曲谱填歌词打击节奏自制小乐器朗诵歌词等尽可能多方位多途径展现学生各方面的音乐才能而不是“一唱定乾坤”。应从学生的唱歌器乐欣赏识谱音乐常识等几方面的综合考察将综合成绩划分为A B C D几个等次在高中招生和评优方面必须达到规定的等次

第18篇: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培养之我见

陈乾

音乐,是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这一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重点。然而,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

简言之,审美趣味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就说明了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

小学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一些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这里我想谈谈以下几点:

一、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就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精华,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与感受。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学生融入音乐、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二、开阔音乐视野

人人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风格,学生也是一样,我们没必要让学生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我们更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因为小学生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和单一的。教师必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得到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小学音乐教学肩负着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学会对近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对其有一些了解。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很好的素材。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我校的《金秋琴韵》活动)了解民歌、民族乐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小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有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然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还要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外国歌曲,喜爱外国歌曲。

曾经有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腊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祝你生日快乐》的创作背景,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然后教师总结:“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这个导入设计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不断进行音乐教学的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扩展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

三、提高音乐审美品位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很抽象,却又能最深刻、细腻、准确地反映人们的情感。我们从中获取精神力量,让思想得到升华,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许多哲学家和音乐大师对音乐的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前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渗透到各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而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却特别强,这种现象在学校里十分常见,一些流行歌曲会影响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音乐教师应从中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听、唱、讲、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喜爱,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不仅要加强审美教育,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

第19篇:音乐论文

谈谈我对交响乐的新认识

法政学院 公共管理2班 潘珉琼 100150742 说到交响乐,人们就会想起在那金色的演出大厅里,那庞大的演出乐队在煽情的演出的情景,令人神醉。本学期我也有幸学习了古典音乐欣赏这门课,并且欣赏、了解了很多世界著名交响乐。

交响乐原来指的是一般多声部的管弦乐作品,这种观念大约延续到十八世纪。自从海顿为古典交响乐奠定基础,交响乐就不再是泛指管弦乐的普通名词,而是专指具有特定结构的管弦乐的专门名词。也就是说交响乐一般被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应该是管弦乐合奏;第二,它应该有特定结构,也就是用奏鸣曲式结构或者用奏鸣套曲结构写成的。所谓奏鸣套曲就是由几个乐章构成的套曲,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尽管事物仍在发展变化之中,不过目前一般来说,人们所习惯用的仍是上述这种相对稳定的交响乐概念—用奏鸣套曲结构写成的管弦乐合奏被称为交响曲。由独奏和管弦乐队合奏构成的协奏曲以及用奏鸣曲结构写成的交响组曲,因为也具备管弦乐合奏与奏鸣套曲两个条件,所以也属于交响乐的范围。单乐章的管弦乐合奏如果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则分别情况被称为交响序曲、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童话等。至于为独奏乐器写的奏鸣套曲叫奏鸣曲,而不叫交响乐。

那么交响乐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去查找了有关资料,原来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乐这个说法,但当时的含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交响乐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到了16至17世纪,交响乐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排除在了交响乐的概念以外,“交响乐”从此成为了纯粹的器乐曲。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开始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了“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给後来的交响乐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曼海姆乐派在序曲的创作中开创了主调音乐的手法,提高了乐器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并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快板的终曲,就形成了四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

后来的三位音乐大师把古典交响乐发展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他们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三位大师把维也纳乐派和古典主义发展到了颠峰的状态,也使得交响乐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贝多芬更是把交响乐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响乐概念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之後欧洲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在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华後,将交响乐的内容、形、乐队编制,乃至于标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在这个时期,交响乐的形式更为自由,色彩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多种多样。进入20世纪後,交响乐仍然在不停的发展着,越来越多的新元素添加到交响乐中。气势恢弘,感情细腻,表现力无限丰富的交响乐仍然拥有大量坚定的爱好者.在这里,我想就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谈谈我的看法。《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全曲共为四个乐章,在作品中,贝多芬为能更明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向全人类说话,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合唱,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而且是庞大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但是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

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当然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如今《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甚至有很多作曲家、音乐家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第九交响曲》的成就,无论这种说法是不是有偏颇的地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都将是永恒的!欢乐颂精神永不灭!

交响乐,是音乐创作中最富有戏剧性、最复杂的一种类型,它和其他音乐作品一样,都是反应生活的一种艺术语言。音乐的特长主要是抒情不是描绘,所以在欣赏它的时候主要在于它的情绪如何感染我们,不一定追究它在写什么。乐曲解释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主要还要发挥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欣赏交响乐首先要充分调动我们自己的想像力,我们越是善于想像思考,也就越容易理解作品。总之一句话,音乐是听的,不是说的。交响乐只要多听,大胆发挥你的想像,你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20篇:音乐论文

浅谈声乐演唱的舞台表现

摘要: 声乐演唱是一门艺术,其中自然包含了技术的成分,但是一切的技术最终都要为音乐服务,且技术仅仅是音乐的一个支点。关于技术,本文不将其作为重点。艺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其表现来传达美,通过美的传达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此为一个很大的专题。不做过多赘述。本文试从声乐学唱的必备条件、良好的歌唱心理、艺术修养和大量的艺术实践等几个角度出发,来探析声乐歌唱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怎样舞台表现。 关键词:声乐演唱 功底 艺术修养 实践

舞台表现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众所周知,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就是歌者能轻松自如地站在舞台上,准确地抒发作品所限定的思想感情,从而感染观众,引起共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完成它的演唱使命。在教学实践与演出过程当中,总会碰到类似情况——很多的演唱者,嗓音技术都不错,但其演绎的作品并不感人,究其原因,两点很重要:对作品理解的肤浅,欠缺舞台表现力。这一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失败!演唱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美术和表演等姊妹学科的理论知识。如此,才能成为舞台上的赢家!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声乐演唱的必备条件

要想在舞台上很好的展现自己首先要有学习声乐的条件。在我国,声乐爱好者有很多,从普及的角度来说,只要嗓音和听觉健全,人人都可以学唱,但是,从提高的角度来看,为了使声乐学习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就需要具备学唱的基本条件。我国的音乐教育家们也总结出学唱的必备条件,比如: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声带、敏锐的听觉、良好的节奏感、善于思考等,当然这些条件也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使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娴熟的舞台经验,才能将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发挥的淋漓尽致深入人心,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一首作品唱的富有色彩表演出至深的感染力呢?首先,我们需要就演唱中所需要的技巧问题加以分析,优美的歌唱再配上适当的舞台表现,这样才会让演唱锦上添花以至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扎实的演唱功底是声乐演唱者舞台表现的先决条件,没有它作为基础,其他方面只能是纸上谈兵,可见扎实的演唱功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演唱功底主要是指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咬字、吐字、归韵,歌唱的发声,歌唱的共鸣等。而具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过程来获得。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教与学的关系。

首先,作为主体的歌者来说,专心致志地刻苦钻研歌唱的技能、技巧,使演唱水平在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得到提高,达到阶段的训练要求,并为下阶段学习奠定基础。而作为这一过程中的里一个主题——老师来说,应根据表演者自身原有的基础、自身条件以及存在的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他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对表演者进行系统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毛病,老师要及时的发现并给与纠正,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训练,使声乐表演者的演唱功底扎实、稳定、日趋成熟,为表演者从幕后到台前打下基础.

声乐表演之所以称之为“表演”或“演唱”,就因为它是带有表演性质的歌唱,而不是单纯的声乐录音或广播。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除了传统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以外。近几年来出现了歌舞组合、音乐剧等新的表演方式。这就要求歌者除了用歌声来塑造音乐形象意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演唱形式用肢体语言和表演来塑造音乐形象,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更加剧有感染力。声乐表演必须依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完成,因此形体的高低优劣,直接决定着声乐表演的优劣成败。形体动作的高低优劣,又置根于刻苦认真的形体训练。由此可见,进行形体训练和表演训练,也是歌者从幕后到台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良好的歌唱心理

培养表演者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也是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不容忽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平时的演出中我们会发现,一些表演者在台下唱的特别好,各方面都很到位,可一上台正式演出时,就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比如:忘词、跑调、合不上节奏、声音失控等现象,是他们的演唱大打折扣,这就是没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所造成的。可见,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也是声乐表演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良好唱歌心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过程。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作为表演者来说话,因其生活的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所受教育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心理素质也不尽相同,另一个反方面,作为客体的老师来说,在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老师要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对表演者有正确的认识,准确的把握其心理特点进行施教,在训练中应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总之,尽可能的在训练过程中调动他的积极情绪,使他在不知不觉中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逐渐树立起表演的自信心,从而更好的驾驭自己,为舞台表演奠定基础。

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音乐修养

文化修养的水准如何,直接影响到歌着的声音感染力。在演唱一首歌之前,歌者除了具有扎实的功底,良好的歌唱心理外,还要对所演唱作品进行分析和二度创作。不仅要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动机、歌曲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风格特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等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准确的塑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呈献给观众。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艺术的灵魂,当然更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从声乐的本质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文化情感的传承的历史,是一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人声的音乐具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一)、文化修养的影响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音乐是文化这一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不可能脱离文化这个整体而独立存在,也不可能不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而单独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

(二)、音乐修养的影响

美好的歌唱,要求歌唱者应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这些音乐素质主要包括音准、节奏、音乐记忆等等。音准、节奏是音乐素质的重要方面。音准、节奏感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歌唱者对作品的表达。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声乐爱好者声音条件和生理条件都不错,但是音准、节奏感很差,这是很大的遗憾。

音乐技能的掌握对声乐学习则起着更实际、更明确的作用。音乐比其他艺术形态更具有严密的内部结构,这就要求声乐学习者对声乐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具有音乐素质的人要进一步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音乐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包括:视唱练耳、乐理、键盘乐器基础、和声、复调、曲式。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准确的听辨和视唱出音阶、音程、节奏、旋律必须学习视唱练耳;乐理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好乐理知识才能唱准、唱好歌曲。音乐基础理论是每一位音乐学习者的一门必修课。学好和掌握好“基本乐理”对增强学习者的综合音乐素质,提高演唱水平起着不可泯灭的作用;键盘乐器和乐理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一定的键盘基础才能进行听觉训练和视唱练习。而发声练习等都离不开键盘乐器;和声和复调是乐理的升华,能够分析和创作多声部声乐作品。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比如我们欣赏冼星海写的《黄河颂》这首歌曲,就不仅要听辨出其中音高、节奏不同的各个音,还要进一步去感受它那刚健雄浑、感情深厚、气息宽广的旋律,并从中体会作者对伟大中华民族的热情赞颂这一感情内容。而当我们选择歌曲伴奏,就要注意倾听各声部是怎样组合的,它的和声、复调产生了什么音乐效果,乐队中各种乐器是怎样配合,管弦乐色彩有什么变化等等,并使自己对多声部音乐效果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感受;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传统的格式有二段体、三段体、连续式、回旋式、变奏式和混合式等。基本要素包括主题、乐章、乐段、乐节、乐句,常见的创作手法有重复、变化、对比等。音乐结构关系到歌唱者如何达到作品要求的问题。只有对作品的旋律、节奏以及结构进行分析、理解,才能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便于声乐学习者的再度创作。

四、艺术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任何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时间,声乐演唱也不例外,当一名歌者具备了扎实的演唱功底、良好的歌唱心里、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以后,还要进行大量的的艺术实践。这里所说的艺术实践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是舞台实践,一方面,经过声乐演唱严格训练的演员或学生,在声音训练相对完善的条件下,必须经过舞台的艺术实践,才能真正找到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的契合点。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经过舞台实践的声乐演唱将会获得更多的舞台经验,在舞台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演唱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因为通过实践会帮助演唱者了解到声乐演唱中声音的走向,明确观众的认知度,歌唱和表演的尺度,舞台的把握,尤其歌剧演绎中的剧中人物身份、性格、历史背景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在舞台实践中找到准确的答案。如果没有经过舞台实践过程,声乐演唱也将失去锤炼声音的机会,声音技巧得不到舞台的检验,还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歌唱演员。

我个人也曾参加过很多比赛或晚会。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舞台表演经验,也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舞台表演与声乐演唱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舞台实践,不仅使我自己得到锻炼,把已掌握的歌唱技能、技巧进行磨合,形成完美和谐的统一体,还可以发现演唱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与纠正,使歌者日趋完善。声乐演唱要清楚地了解舞台实践的艺术需要,以及观众对审美的认知,才能真正把握声乐演唱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观摩学习不仅使歌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声乐艺术发展的趋势,还可以使歌者从别人的演唱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是自己的歌唱意识更清晰,对于阶段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是观摩学习,观摩是声乐学习过程中最长见的一种实践活动。观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同学间的相互观摩,还有大师表演时的观摩等,通过观摩交流找出别人的优势和特点并对比自己的演唱,找出差距和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实践水平。

影响声乐演唱者舞台表现的因素很多,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不可替代的。作为一名歌者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因素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积累,为歌者能在舞台上轻松自如的表演铺开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2月——4月 【2】 赵梅伯 歌唱的艺术 [M]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3】 《音乐生活》杂志 李静著 《浅析演唱在创作》[J] 【4】 郭建民 声乐文化学 [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5】 李晓贰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 [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

音乐学论文范文
《音乐学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