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对比类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9 15:01:2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观点对比类作文

观点对比类作文

模版一:要求论述两个对立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1.有一些人认为。。。

2.另一些人认为。。。

3.我的看法。。。

The topic of-(主题)is becoming m0re and m0re popular recently.There are two sides of opinions of it.Some people say A is their fav0rite.They hold their view f0r the reason of-(支持A的理由一)What is m0re,-理由二.M0reover,-(理由三).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B is a better choi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Firstly,-----------------(支持B的理由一).Secondly (besides),⑥------------------(理由二).Thirdly (finally),⑦------------------(理由三).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⑧----------------(我的观点).The reason is that ⑨--------------------(原因).As a matter of fact,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choice.F0r me, the f0rmer is surely a wise choice.

模板二: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ue the -作文题目.Bu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hot topic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A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that -观点一.In their views there are 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attitude as follows:in the first place,原因一.Furthermore,in the second place,原因二.So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观点一。

People,however,differ in their opinions on this matter.Some people hold the idea that -观点二.In their point of view,on the one hand,原因一.On the other hand,原因二。Therefore,there is no doubt that 观点二。

Aa far as I am concerned,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观点一或观点二。It is not only because _______,but also because_______.The more_______,the more_______.

Chapter One 文章开头句型

1-1 对立法 : 先引出其他人的不同看法,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偏向于某一看法, 适用于有争议性的主题.例如:

[1].When asked about....., the vast/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people say that .......But I think/view a bit differently.[2].When it comes to ...., some people bielive that .......Others argue/claim that the opposite/reverse is true .There is probably some truth in both arguements/statements , but (I tend to the profer/latter ...) [3].Now, it is commonly/generally/widely believed/held/acknowledged that ....They claim/ believe/argue that ...But I wonder/doubt whether.....

高三英语作文专题复习

一、常见的插入语有形容词(词组)、副词、不定式、现在分词短语、介词短语、从句以及固定短语。

1.常见的形容词(词组)、副词作插入语的有:sure enough(果然); strange; worse still(更糟糕的是);most important(最重要的是); honestly; obviously; however; otherwise; luckily; unfortunately; besides; first; second; especially; surprisingly等。 例如: Worse still, the lion could even carry off the baby in its mouth.We must do the experiment carefully; otherwise you\'ll get another result. Honestly, I don\'t need it at the moment. He likes the country, especially in spring

2.常见的不定式有:to tell the truth; to be short(简单地);to begin with(首先); to be sure(自然、当然、果然);to be honest/frank; to make things worse;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to speak of(值得一提的是),to be fair ,to sum up(概括地说) 等。这些插入语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在句子中作独立成份。例如:

1,________ the truth, this is all Greek to me.

• A.Tell

B.To tell

C.Telling

D.Told

[Key: B] That\'s a good idea, to be sure! To make things worse, many of the men have gone off to cities in search of higher pay.3.常见的现在分词短语有:generally speaking; frankly speaking; judging from/by; talking of(谈到); considering(考虑到,因为是);putting it mildly(说得客气一点)等。这些分词用来修饰全句。例如: Judging from appearance, he seems to be a strong man.4.常见的介词短语有:in fact; in addition; in a word; on the other hand; in other words; in one\'s opinion; in that case; by the way; of course; as a rule(通常);to one\'s surprise; for example; on the contrary(相反);in a way(在某点上、在某种程度上);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等。例如:In a way, I think we both won in the game

5.常见的从句有:if you don‘t mind; if you like; if you please; if neceary; if any; if I may say so; if convenient; as it happens等。例如:

You can, ________, come to join us in the game.

A.if you please

B.if you poible C.if you happy

D.if you neceary

[Key: A]

6.常见的固定短语:as a result; that is (to say); what\'s more; as above; all in all(总之),等。例如:

All in all, they have had a wonderful time today.

高考英语作文提分句型短语

1.经济的快速发展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2.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稳步增长the remarkable improvement/ steady growth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3.先进的科学技术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b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5.人们普遍认为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recognized that…

6.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7.引起了广泛的公众关注 arouse wide public concern/ draw public attention

8.不可否认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9.热烈的讨论/ 争论 a heated discuion/ debate

10.有争议性的问题 a controversial iue

11.完全不同的观点 a totally different argument

12.一些人 …而另外一些人 … Some people… while others…

13.就我而言/ 就个人而言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Personally,

14.就…达到绝对的一致 reach an absolute consensus on…

15.有充分的理由支持 be supported by sound reasons

16.双方的论点 argument on both sides

17.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18.对…必不可少 be indispensable to …

19.正如谚语所说 As the proverb goes:

20.…也不例外 …be no exception

21.对…产生有利/不利的影响 exert positive/ negative effects on…

22.利远远大于弊 the advantages fa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23.导致,引起 lead to/ give rise to/ contribute to/ result in

24.复杂的社会现象 a complicated social phenomenon

25.责任感 / 成就感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achievement

26.竞争与合作精神 sens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27.开阔眼界 widen one’s horizon/ broaden one’s vision

28.学习知识和技能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29.经济/心理负担 financial burden / psychological burden

30.考虑到诸多因素 take many factors into account/ consideration

31.从另一个角度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32.做出共同努力 make joint efforts

33.对…有益 be beneficial / conducive to…

34.为社会做贡献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35.打下坚实的基础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36.综合素质 comprehensive quality

37.无可非议 blamele / beyond reproach

39.致力于/ 投身于 be committed / devoted to…

40.应当承认 Admittedly,

41.不可推卸的义务 unshakable duty

42.满足需求 satisfy/ meet the needs of…

43.可靠的信息源 a reli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44.宝贵的自然资源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45.因特网 the Internet (一定要由冠词,字母I 大写)

46.方便快捷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47.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ife

48.环保(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49.社会进步的体现 a symbol of society progre

50.科技的飞速更新 the ever-accelerated updat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对这一问题持有不同态度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is iue

52.支持前/后种观点的人 people / those in fovor of the former/ latteropinion

53.有/ 提供如下理由/ 证据 have/ provide the following reasons/ evidence

54.在一定程度上 to some extent/ degree / in some way

5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56.…必然趋势 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57.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58.眼前利益 immediate interest/ short-term interest

59.长远利益.interest in the long run

60.…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 has its merits and demer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61.扬长避短 Exploit to the full one’s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avoid unfavorable ones

62.取其精髓,取其糟粕 Take the e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

63.对…有害 do harm to / be harmful to/ be detrimental to

64.交流思想/ 情感/ 信息 exchange ideas/ emotions/ information

65.跟上…的最新发展 keep pace with / catch up with/ keep abreast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

66.采取有效措施来…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o sth

67.…的健康发展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

68.有利有弊 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

No garden without weeds。

推荐第2篇:英汉对比论文

英汉定语比较和翻译 一. 引言

有人认为,翻译可以“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外文词不认识可以查字典,只要有点外语基础,就能搞翻译”。一言以蔽之,翻译容易,但是对于真正从事翻译的工作者来说,翻译无不很难。因为中英文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以及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各种现象,如很难在中文中找到一个完全与英语对等的单词,英语重型合,汉语重意合,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很大等差异。为了翻译工作者更好的理解中英定语的差异,本文讨论中英语种

在英语中,定语是附加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宾语的词或词组。主要有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而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有其他词或短语充当。由此可以知道,在英汉语中,充当定语的成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由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决定的,汉语是重意合,而英语是重型合,在汉语中,语言组织以意御型,无词性变化,所有的动词都是动词原形,没有动词不定式,分词和过去式之分,汉语的动词,至少相当于英语的谓语动词、现在在分词、不定式、动名词五种可能。如“去”, 既可能是watch(watches), watching(现在分词), watched , to watch, watching(动名词)中的任何一种,因为汉语中缺乏词形变化标记,也不像英语一样,要求成分(主谓宾)和词性(名动形)之间的严格一致。

例(1)正在看的,将要去看的,已经看过的电影

the movie ( which is) being watching, the movie to be watched, the movie that will be watched, the movie that has been watched.从上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英语的动词发生了各种变化(现在分词,过去式,不定式等)而汉语的动词并没有变化,都是“看”。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决定了其句子定语也会产生差异。

二、英汉定语的位置的差异

定语是修饰主语和定语的语法成分,说明事物的属性,类型或特征。在英语里,单个词做定语时一般放在被修饰词前面,但是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从句做定语时一般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后面。汉语则不然,只要是定语,它一般只能放在被修饰词之前,放在后面的情况绝少。因此,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而英语中

1)前置定语

前置定语指置于定语中心语之前对之起修饰作用的成分。英汉语种都有前置定语,但两种语言中充当定语的语言单位不同,英语的前置定语一般以词为主(包括复合词和带前置修饰语的词),这和汉语定语顺序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汉译时一般可以直接按照原来的顺序翻译成汉语而不会影响其意思如:

(1)a famous university.(形容词)一所著名的学校(2)our cla(代词)我们班 (3) living room( 现在分词)起居室 (4)service industry(名词)服务业

(5)three boys(数词) 三个男孩 (6)spoken language(过去分词)口语

另外,有些形容词也有特殊的次序:

1) 描述身体特征的形容词先于表示情感和性格特征的形容词,这时候,英译汉就需要适当的微调语序了。

例(1)a small lovely girl ,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例(2)a pale anxious patient ; 一个焦虑的面色苍白的病人

2) 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放在表示情感和性格特征的形容词之后

例如:a kindly black teacher ,an inquisitive brown dog ;

3) little ,old 和young 有时可以作为名词短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可以直接放在名词之前,

例如:a lovely little girl

4) 表示性格特征的形容词可以放在old young 之前,也可放在old young 之后,例如:

a young ambitious man (强调年龄) ,an ambitious young man(强调雄心勃勃) 。

当然,三个以上形容词连用作定语,就显得累赘,因此上面所说的情况一般较少出现.

2)定语后置 (1)短语作定语一般后置

It was a conference fruitful of results.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会议。

He gave me a basket full of eggs.他给我一个装满鸡蛋的篮子。

English is a language easy to learn but difficult to master.英语是一门容易学但是难精通的语言。

The boys hardest to teach are all in his cla.最难教的男生都在他的班里了。

(2)修饰some,any,no,every等词构成的不定代词的定语都后置

Let’s go somewhere quiet.咱们去找个安静一点的地方吧。

There is nothing important in today\'s newspaper.今天报纸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Do you have anything more to say?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3)副词作定语后置

The people here are very friendly.这里的人很友好。

They lived in the room above.他们住在楼上的房间。

(4)动词、名词转化而来的以-able,-ible 结尾的形容词作定语

He is a person dependable.他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This is the only transportation means available.这是唯一可行的交通工具。

(5)起强调用的单个分词后置

Everybody involved should stay here.

The college mentioned.

(6)特殊词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imporpant.

例(1) 船慢慢的向前驶着,沿途见了停着的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后置)

While the ship was steering ahead slowing, i saw on the way many warships in gray or write.(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离别) 英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后置)

例(2)Britain was the first Western power to recogniz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例(3)

三、英汉定语分类的差异

汉语只在语义上区分定语,分为描述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英语除了这种区分,还区分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在英语中的定语类型更多,在平时学习中应加以注意。除此之外,在汉语中,不存在“定语从句”主要是汉语中没有像which/that 那种英语从句的形式标记。但是汉语有“主谓结构定语”,大体相当于英语的定语从句。如: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翻译为the book( that ) i like best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英语的前置定语数量过多时应考虑其排列的先后顺序。从多个前置定语的次序来看, 英语定语的基本次序是范围由小到大, 程度由低到高, 由 次 要 到 重 要 , 由 一 般 到 专 有, 意思越具体, 物质性越强, 就越接近中心词, 汉语则正好相反。 英语形容词前后次序的大致规律是, 限定词—表大小、长短、高低 的 形 容 词 —表 形 状 的 形 容 词 —表 年 龄、新 旧的形容词—表颜色的形容词—表国籍、地区出处的形容词。这种前置结构在翻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原序翻译或者做出适当的微调。

推荐第3篇:山水类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3中考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范围】:《三峡》、《湖心亭看雪》、《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二、【比较阅读训练题】

(一)、《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互相轩.邈( ) ⑵晓雾将歇.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不绝.。 B、实是欲界之.仙都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 D、康乐以.来 属予作文以.

记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文

“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2分)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二)、《与朱元思书》和《三峡》选段

(10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襄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急湍甚.箭( ) (2)鸢飞戾.天者( ) 2.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时朝.发白帝 朝.晖夕阴 B.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

琴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甲】文和【乙】文都写了山水风光,但是两文的结构安排有别,【甲】文先用 几个字总写山水特点,接着再写 ,最后写奇山;【乙】文则是先写 ,后写 。 5.【甲】文和【乙】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其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从【甲】文“望峰息心”和“ ”中可看出作者 的生活志趣和心态。

(三)、《三峡》和《答谢中书书》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至于夏水襄.陵(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时朝发.白帝 舜发.于畎亩之中 B.飞漱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D.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3.翻译句子。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两文都写到了“猿鸣”,[甲]文用猿鸣渲染三峡秋天 的气氛,[乙]文用猿呜渲染

了清晨 的气氛。

5.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四)、《三峡》和《答谢中书书》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 《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略无阙.处( )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必为有窃疾.矣 B夕日欲.颓 实是欲.

界之仙都 C沉.鳞竞跃 静影沉.璧 D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3.翻译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4.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甲]文中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 [乙]文则是“ ” 5.任选一句试找出其中的美点加以赏析。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雾凇沆砀..(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 B.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 C.四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 D.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 3.翻译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甲】文以“ ”(用原文的字填空)字展开对山川美景的描写;【乙】文则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不同,【甲】文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 ”人,【乙】文中的张岱则是“ ”人(均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5.【乙】文的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六)、《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夕日欲颓( ) 五色交辉(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下一白/长堤一痕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康乐以来 C.四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 D.寻张怀民/寻病终

3.翻译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 手法写西湖雪景之美; 《答谢中书书》则从、等角度写景。

5.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说说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七)、《三峡》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①虽.乘奔御风(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

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

空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谈谈你对“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的理解。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答案:

12、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消散。

13、C

14、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能见到太阳。(“柯、蔽、犹、交映”译错一个扣半分)

1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

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答案:

12、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消散。

13、C

14、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能见到太阳。(“柯、蔽、犹、交映”译错一个扣半分)

1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

(二)、参考答案:1.(1)超过,胜过 (2)至 2.A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异水; 山; 水;

5.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窥谷忘反 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避世退隐,厌弃尘俗的高洁

(三)、参考答案:

1、上 飞奔的马

2、D

3、猿鸣叫的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4、凄凉萧瑟 生机勃勃

5、凄凉萧瑟 山高 岭连

(四)、参考答案:

1.阙通“缺” 2.C 3.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甲、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实是欲界之仙都 5.提示:(1)色彩、动静之美;(2)晨昏变化之美

(五)、参考答案:

1、参与,这里指欣赏 白气弥漫的样子

2、C

3、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美 开阔辽远、清新淡雅 仙 痴

5、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六)、参考答案:1.坠落 交相辉映 2.C 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白描 听觉、视觉

5.《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

(七)、参考答案:1.①即使 ○2 哪能 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4.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

(二)、参考答案:1.(1)超过,胜过 (2)至 2.A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异水; 山; 水;

5.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窥谷忘反 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避世退隐,厌弃尘俗的高洁

(三)、参考答案:

1、上 飞奔的马

2、D

3、猿鸣叫的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

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4、凄凉萧瑟 生机勃勃

5、凄凉萧瑟 山高 岭连

(四)、参考答案:

1.阙通“缺” 2.C 3.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甲、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实是欲界之仙都 5.提示:(1)色彩、动静之美;(2)晨昏变化之美

(五)、参考答案:

1、参与,这里指欣赏 白气弥漫的样子

2、C

3、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

样痴的人呢。

4、美 开阔辽远、清新淡雅 仙 痴

5、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六)、参考答案:1.坠落 交相辉映 2.C 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

出水面。

4.白描 听觉、视觉

5.《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

(七)、参考答案:1.①即使 ○2 哪能 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

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推荐第4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

中国与日本茶文化对比

引言:茶叶是起源于中国的世界性饮品,由茶的发展而形成的茶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在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日本,这个毗邻中国的东方岛国,其对茶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位居世界前列。下文将通过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文化的对比来发现其差别。 关键词:茶 茶道 民族 正文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

一、中国茶与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宴饮,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二)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社会作用

人们常说,“茶中人生,哲理悠悠”。大概是说的就是饮茶和思茶之人往往能从茶中得到深刻的人生道理吧。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茶文化深刻的内涵和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早已经神扎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其内涵极其丰富;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例如,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代酒、以茶养性等等著名词语,更是将中华茶文化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茶能洗净尘心,导致清和。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来,均有以茶待客的礼仪。在民间亦有“粗茶淡饭,不成敬意”的说法。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时,也往往以茶赠客,中国茶文化在社交场合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中华茶文化中的“礼”,几乎贯穿了整个茶文化的所有内容,从倒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活动中,均与“礼”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日本茶道

(一)从中国而来的日本茶道

日本的茶道已具有800年的历史,是日本的传统文化。茶道,顾名思义,即品茶之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在他回国的行李中,就有中国的茶籽,最澄禅师将茶籽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莅临滋贺县梵释寺,僧人们献上清茶一杯。天皇饮后龙心大悦,开始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

(二)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通过茶会,学习茶礼,它还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佗”有“幽寂”、“闲寂”的含义。“清”与“寂”指的是环境的清幽与寂静。邀来几个朋友,坐在幽寂的茶室里,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修身养性,心灵净化,别有一番美的意境。千利休的“茶禅一味”、“茶即禅”观点,可以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 和道德观念。日本茶道在许多方面受禅宗影响的成为一个完整的生 活体系。日本茶道的鼻祖僧人村田珠光强调“茶道之美来自自身的内心功夫”。这正是禅宗所提倡的“内省”或“自悟”。而历代茶人要去禅寺修禅后,返回茶室过茶人的生活,对茶人来说,佛法就存在于茶汤之中,别无他求,饮茶的过程就是追求“茶禅一味”的境界。也就是说茶道里“禅”的内涵,在于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规则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才能喝到一杯好茶,才能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三、中国茶文化的继承发扬者

(一)两国茶文化联系

中日茶道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健康向上的精义。两者之间有颇深的渊源。中日茶文化虽有不同,但渊源颇深。中国茶叶传入日本,最初,应是圣德太子派遣遣隋使并且随着唐朝的强盛发展,日本已不在满足于当时没落而又单纯的部民制形式,试图探索和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而随着“大化改新”的推行,日本从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科学文教,风俗习惯等向唐朝开始了全面的模仿和学习,这其中也包括茶文化,所以中日茶文化颇有渊源。

(二)两国茶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程度以及思想文化的不同,中日茶文化又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绝少抵触,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能做出宏篇大论。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表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标准。日本茶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主张“和、敬、清、寂”,公开申明“茶禅一位”,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但同时日本茶文化注重修性,有非常复杂繁琐的程序,它的传播阶层多为上流社会,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结论:

从两国茶文化的差异可看出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的差异:中国茶文化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特性主要有四 一是重视现实人生,二是追求人格完善,三是讲求和谐,四是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的审美美感;日本茶道所反映的日本民族的特性也主要有四:一是重规范,二是重礼义,三是重视自我克制和坚强意志训练,四是独特的悲剧审美美感。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采、引人深思。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一样,其中蕴涵着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对于一个外人来说,要把握其精髓,确实需要渊博的知识和不懈的努力茶道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占有标致性的主导地位,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日本传统文化的瑰宝。茶道是日本民族的文化象征,在世界传统文化中颇具影响。无论是中国茶文化还是日本茶道,都是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它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将继续传承下去。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采、引人深思。理解中国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的联系要结合各自的历史及茶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变迁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韩旭李睿杜泳 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地理学透视 [J];农业考古;2011年02期

高燕 浅谈日本的茶道文化 [J];网络财富;2010年11期 彭云 龙中日茶文化发展的对比探讨 [J];魅力中国;2010年04期 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 [J]农业出版社; 2009年5月1日

推荐第5篇:中美交通对比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美交通对比论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 要:文章就中美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以及公路交通发展的现状,并预期两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未来,指出我国应该学习美国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中国公路 美国公路 差异比较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运、空运等。最早的运输方式除了航运外就属公路运输了。而航运由于受到天气、科技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公路交通运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运输、出行的重要途径。从古代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到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无不揭示了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公路运输作为当今重要的短途运输手段,自然也是每个国家着重发展的对象。当今世界,公路交通最发达的国家当属美国,伴随着20世纪前叶的高速发展,美国的公路交通网已经十分发达。而中国,这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改革之后,也逐渐开始注重发展公路交通,并把公路交通建设写进了政府报告,这也预示着中国已经把公路交通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两国之间由于国家发展程度、文化背景不同,两国的公路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下面笔者将就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进行论述。

一、美国公路概况

早在1944年,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构思要在全美范围内的大都市间修建高速公路网。虽然早期所修建的高速公路标准不高,问题较多,但这一时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后来成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的对象和总结的资源。从1940年美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用了近30年的时间,经历罗斯福、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几任总统,而每一任都是按照早已规划好了的公路网进行组织实施。

如今在美国,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没有了车,就基本没有了出门的可能,无论游玩、工作,还是购物。外加近年来不断加剧的经济衰退势头,更使政府大力支持汽车产业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由于诸多原因,在美国几乎每个长期居住者都有车,有车就需要有公路。美国地广人稀,虽然很多人仍在市中心工作,可是人们往往偏向于选择安静的近郊居住。于是这里便存在一个交通上的时间问题。既然路程无法缩短,那么提升速度便成了唯一的方法。

在美国,出了门很快便能找到城市高速公路。这里的高速公路往往是贯穿全国的,分成两类,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南北走向的公路编号为奇数,东西走向则为偶数。比如全长4000多公里的美国66号公路,东起繁华的芝加哥,直至加州的圣莫尼卡,横贯美国。在美国人开发西部的拓荒年代,它是唯一的、承担着由东向西输送经济、输送历史和输送文化重任的载体。

二、中国公路概况

在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及新世纪至今。每个过程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因此也就造成了各个时期道路发展的差异性。首先,在建国初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发展都很落后,尤其是经济实力跟不上,使得道路发展永远跟不上人们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的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公路依然是国家发展的“软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注意到公路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把公路建设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逐渐增加对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公路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到了21世纪,我国公路发展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根据交通部“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国内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95%通公路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45万公里,县、乡公路达到180万公里;另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期以来修筑的公路现在都进入大、中修期,每年约有10%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同时,提出了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使公路、水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到2020年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中美公路的差异比较

或许有人觉得各个地方的高速公路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1.美国高速公路和中国高速公路之间有显著差异,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是使用频率上的差距。之前笔者已经提到过,在美国,几乎每个人都有车,每个人都要用到高速公路。而在中国,只有出差、短途旅游或者短途运输时,人们才会用到高速公路,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在中国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二是费用收取的差异。在美国,高速公路基本是不收费的,建设修缮的经费来源道路信托基金。基金的78%来自民间汽车燃料税收,其余的22%来自重车的道路使用税和轮胎税。而国内高速公路之所以要收费是因为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成本过高。相较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已基本完成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全国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才开始进行调研论证,确定下来已是90年代中期。三是道路基础设施的差异。在美国,一般的高速公路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的。道路中间一定没有绿化带,道路两侧顶多只是简易的护栏。夜晚没有通明的路灯,也没有警示的荧光纸。然而在国内,或许同样是起步较晚的原因,于是建设标准也就高了。不仅是注重路面的质量,比如使用SIM改性沥青,并且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紧急停车带以及紧急电话亭。四是维护方式的差异。美国高速公路的路面不是很美,上面有很明显的补丁。这里时常维修路面,并且效率很高。几个护栏圈出一块区域,几个工人,几辆专门的维修车,几个小时解决。高速公路仍然正常运行,只是某个区域的某一小段暂时不能使用了。而在中国,一旦维修路面,就会是从一个区间到另外一个区间的道路完全进行修补,而且各种重型机器全都出动,几乎是从新建一条高速公路,这样不仅耗时长,而且在修路的过程中,会使得可以行使的道路变窄,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也使得人们的行驶速度变缓,在一些较繁忙的路段,有时甚至出现连续堵车几个小时的情况。

2.中美高速公路在所选路段上也有很大差别。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出版的《灵活地建设高速公路》中明确指出:

(1)允许各州标准略有不同,可以灵活设定取值范围;

(2)当受环境条件严格约束时允许特殊设计;

(3)对规划阶段的决策需进行再评估;

(4)在需要时允许降低设计车速;

(5)维持现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仅仅进行重铺,修缮,复原三重改善;

(6)认真考虑可选择的指标,尤其对于景观道路;

(7)检查设计参数和指标在安全和运行中的效果。总章中的这七大准则是美国高速公路呈现出目前这种状态的本源。美国高速公路可能途经繁华的地方,可能是学校,可能是住宅区,可能是商场,也可能是工厂。美国高速公路也不是一望无际的笔直,可能有一小段上坡,也可能有几个大弯。美国高速公路的限速也不是一层不变的75英里每小时,可能70,也可能80。美国高速公路两旁的自然风光也是千变万化,可能是农场,可能是沙漠,也可能是河流。而在中国,我们所见到的高速公路全都是在非城市,非繁华地带,道路两旁也基本都是一成不变的绿色菜地或者是远方的高山,限速也都是120km/h,就像是有一个统一的高速公路模板一样。

另外,中美公路的分类也是不同的。在美国,公路可以粗略地被分成农村公路和城市公路,每一部分都有六个更精细的分类。农村公路分为农村州际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主干道、农村公路次干道、农村主要集散公路、农村次要集散公路、以及农村地方公路。而城市公路分为城市州际高速公路、城市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主干道、农村公路次干道、城市集散公路、以及城市地方公路。高速公路及主干公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出入控制,以提供最高服务水平,保证车辆能以最高速度不受干扰行驶最长的距离;集散公路的作用是聚集地方公路上的交通并连接到干线公路;地方公路则是为居民区或经济活动地提供出入。

全长163462英里的全美公路系统承担了美国公路交通的大部分流量。截至2006年底,尽管全美公路系统只占有总通车里程数4.0%,但其道路承担总行驶里程已达44.6%。州际系统是全美公路系统的核心,所有的州际高速公路都是全美公路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占农村主要公路干线83.5%,城市高速公路的87.2%和城市主要公路干线的36.3%。从1997年至2006年,由于自驾游的兴起,州际高速公路的总行驶里程数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

据美国2008年国家公路状况报告,截至2006年底,美国的公共道路的通车总里程累计已达403万英里,其中农村地区占74.2%。虽然城市道路仅占里程总数的25.8%,但这些道路承担着的3万亿英里年总行驶里程数的66.3%。农村地方道路占总通车里程的50.8%,仅承担总行驶里程的4.3%。虽然州际高速公路仅占总通车里程的0.4%,却承担总行驶里程的16.3%。

在中国,根据行政等级,可以将公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乡公路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会把国家公路和省公路称为干线,县公路和乡公路称为支线。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开始兴起之前,国道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公路。国道一般是指那些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以及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口枢纽、商品生产基地等的公路。

总体来说,我国公路在近些年已经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虽然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经验积累以及技术的进步,加以思想理念的创新与高瞻远瞩,展望我国公路事业的未来,定有着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尹俊涛,眭陵,谷云辉.2005-2006年度中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扫描系列报道之四――公路信息化现状与年度进展[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5)

2.高树亭.建设高效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公路运输文摘, 2004(11)

3.雷英.关于完善道路救援保障工作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5(9)

4.美国2008年国家公路状况报告

5.姚永平.美国交通安全研究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4)

6.李剑锋.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9)

7.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4)

推荐第6篇: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中英文化对比 结课论文

姓名:郑超学

学号:201401109033

院: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1402

中英文化对比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为了以后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和误解,所以这学期我选修了陈涛老师的中英文化对比这门课,下面是在学完这门课后,我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些理解。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然而中国人的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就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而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谨慎对待,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教育体制的不同。西方教育仿佛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讨论当中度过,而且上课时间很短暂,上课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解答,课后的作业也相当少。那么我们呢?很真实的说,看见的永远是忙碌的学生以及忙碌的家长。中国的古语是这样描述学习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的祖先以高山和大海来比喻学习。于是我们自觉埋头学习。西方的课堂上,学生非常的自由,听不懂是老师的问题。在中国的课堂上我们是默默的聆听者和安静的模仿者。在教育方面,中西方在看重知识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在教育这一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更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例如中西节日,宗教,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陈老师通过电影以及中西比较的教案把中西差异讲解得非常具体,这对我的专业以及以后的学习都很有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选修陈老师的课。

推荐第7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论文

上海海洋大学

目: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学 期 论 文

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外国语学院 英语 13英语 1361322 马梦雅 Alan

2015年12月15日

CONTENTS

1.Gene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habits………………………………………………………… 1

2.Differences in cooking methods.…………………………

4

3.Differences in table manners……………………………

5

4.Differences in tableware…………………………………

7

5.Differences in tea drin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habits

I.Gene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habits.

Chinese diet focuses on“flavor” while Western diet cares more about “rational concept”,which means that Western food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color,smell,taste,shape of food,bu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aking in proper nutrition ,even strees on the calories, vitamins, protein, etc.in each meal.Although the taste is similar, they often force themselves to eat——because food is rich in nutrition.This idea of diet is relevant to western philosophy,meta-physic,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western philosophy,which promoted the western culture’s development in some degree.However,philosophy also had side effect on diet culture.Though westerners focus on the choice of tableware,the use of spices,the quality of service,and no matter how high-grade and luxury the food is,generally speaking,beef is almost the same from London to New York.

In the other word,Chinese diet seems more complex.The vast

2 land,abundant resources,different climates in north and south are all resulted in completely different flavors of Chinese food.Chinese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like sweet,salt,sour,spicy food,so it gradually formed four main cuisines:Sichuan,Qilu,Huaiyang,and Guangdong.Besides,eating different food in different seasons also is a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diet.Chinese pay attention to intake in proper time,for insurance,drink mung bean soup in summer to clear away heat rather than drink it in winter.

Western meals generally includes appetizer,soup,salad,seafood,meat,deert,despite also a little differences in French,Ruian,Italian,British diet habits.Meat, poultry dishes are the fourth western dishes, also known as the main dish.Meat dishes come from cattle, sheep, pigs, and other small parts of veal,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s beef or steak.Beef can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location:Sirloin steak (also known as sirloin steak), Philip steak, \"T\" type bone steaks,etc.Cooking methods commonly are roasted, fried, grilled, etc.Sauces of meat dishes are mainly using red wine sauce, black pepper sauce, mushroom juice.Salad,which are vegetable dishes in western food, described as a garnish.Salads usually with

3 lettuce, tomatoes, cucumbers, asparagus and other production.The main salad vinegar sauces are:French sauce, dry island juice, cheese salad juice and so on.After the main dishes,that is deert.Strictly speaking,it can be counted as the sixth dish.From the real sense, it includes all the main course after the food, such as pudding, pancakes, ice cream, cheese, fruit, etc.

If we metaphor banquets to dance,Chinese banquet is group dance and western banquet is social dance.It directly indicated that Chinese banquet put strength on whole table oriented while western banquet pot strength on the respect to individual.As we all know buffet,this kind of popular french dining form,it is convenient for one to one communication and it shows the western’s people oriented tradition.

II.Differences in cooking methods.Chinese cooking is an art,same to music, dance, poetry, painting.There are many cooking methods in Chinese cuisine: slip, stew, roast, boil, steamed, fried,, braised, grilled, stewed, caerole, etc.Chinese cooking methods are very complex, some dishes need a very long time to cook.For example,stewing chicken soup,which is a soup seems easy but if you want to cook it

4 well,it is difficult.First,the choice of chicken is neceary;then,how to wash the chicken and put what kind of spices also important;Finally,control the cooking fire properly.Paying attention to these three steps still does not means you can cook nice chicken soup,you should focus on every proce of dealing with the chicken.In contrast,western cooking methods seems easier than us,they usually roasted,boiled and fried,nothing else special.

Westerners love sugar, especially deerts.The amount of sugar use are often the same amount with flour , it is fearful,no wonder incidence of obesity in western countries much more higher than us.What’s more,the amount of sugar,flour and butter are clearly stated how many grams,even has the limitation of an egg’s size.The water put in food should be measured strictly by measuring cup.In western cuisine,the usage of salt is le than us.Instead,there is no general consolidation of flavor in China:southern people like sweet food,northern people like salt food,eastern people like spicy food and western people lie sour food.

III.Differences in table manners.

5 Though Chinese and westerners all eat food beside table,actually it has rather obvious differences.In China,people often gather around a table to have a meal no matter family daily diet or formal banquet.Proposing a toast and using chopsticks to pa food to guests are common behaviors to show respect in China,especially in some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s,people more prefer in these way to celebrate, lik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Sitting around a table,sharing dishes ar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able manner.It makes some foreigners surprised even unacceptable to this tradition when they first came to China.In China,the position you seat indicates how important you are.Guest often seated on the seat opposite to the door,which is a respectable seat.And do not touch chopsticks before all people seated for it is impolite to eat in advance.If there are ladies together to eat,men should wait and sit until ladies sit down.Chinese and western banquets all emphasize seating arrangement.

Neverthele,in western countries,people used to aigning food firstly,each one has the same dish.In Western banquet, while everyone also sitting around a table, but everyone\'s food dish is in a single dish.No fixed seat, you can move around freely, not

6 only can fully meet the individuals’ food preferences, but also to facilitate the social relations, emotional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This habit fully reflects Westerners self-respect and emphasizes the individual\'s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IV.Differences in tableware.Comparing to Western tableware,Chinese tableware seems monotonous,main includes cups, plates, bowls, plates, chopsticks, spoons, etc.Western tableware are various:knife, fork, spoon, plate, cup,besides, knife divided into food knife,fish knife, meat knife,butter knife, fruit knife;fork divided into the food fork, harpoon, lobster fork.

The most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ware are Chopsticks and knives,forks.Knives,forks and chopsticks, not only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s in eating habits, but also affect the East and West people\'s life idea.Knife and fork influenced the group diet habit from the beginning,so westerners pay attention to independence, and their children often live alone when they grow up.Furthermore,Chinese used to eating with bowl to contain main food while westerners prefer

7 plates.In contrast,we use plates to push different dishes,they like used bowls to contain appetizers.The usage of plates is really wide in west,including main dish,deert.

In short, the westerner care more about food itself, while Chinese emphasize the form and the feeling of the dish.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Chinese catering equip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feional, diversified, combine.

V.Differences in tea drinking.Tea originated from China,the earliest written records of tea can be traced back to second Century BC, then introduced to the west.Since 17th Century, tea had become popular among British aristocracy.After that, the British people took unique afternoon tea culture into china.However, tea drinking still has different customs in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As everyone knows,tea is not the dominion of Chinese,westerners like tea too.However,there are very big differences:British people like putting sugar and milk into tea while Chinese people love drinking pure tea,no others

8 contained.In general,British people like to drink black tea and Chinese people like to drink green tea.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culture difference is obvious, and each has own advantages.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will be integrated in the collision.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in tea sets.Chinese tea sets often are ceramic products,such as,Pu\'er teapot(red-ware teapot)is breathable,it acquires boiled water to brew Pu\'er Tea,so red-ware teapot is the best choice of tea brewing.But western tea prefer silver products to brewing.The tea strainer is a neceity of western tea drinking.

推荐第8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论文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系 (部):外语系 专 业 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年 5 月

I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more tightly and frequently.As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people to exchange,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It can not only help u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west, come acro cultural barriers, but also can train people‟s adaptabil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cro-cultural, effectively avoided the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when we have a communication.So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in the Western die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food cultu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Moreover, it is useful to guide our practic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foreign friends.But actual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have a lot to do with the social and culture development.Culture is a kind of lifestyle that gathered together in a long time in the social life.And the life style including the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Although it has the universal features, it is also ha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and geographic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 as a whole unit.Food culture, the same to the nation as a unit, when a nation formed a fixed diet habit, diet tips and diet ideas, then become a culture.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west.After all different cultures reflect different lifestyles.This paper tries to have inquiries into the difference from five aspects.It specifically exprees 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objects,the difference in diet concept, differences in dietary patterns, the different utensils and etiquette, and differences in diet attribution.And this paper discu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After that the paper has given the table manners of American as a example, such as bread plates are to the left of the main plate, beverage glaes are to the right; salad fork, knife and soup spoon are further from the main plate than the main course knife, fork and spoon; deert utensils are either placed above the main plate or served with deert.General Behavior: Chew with your mouth closed.Do not talk at an exceively loud volume.Refrain from coughing, sneezing or blowing nose at the table and so on.In short,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in the Western die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has a very

I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food culture.It is not only in 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this fact in itself, but also it is more importantly and useful to guide our practice, based on the awarene-raising, improve food structure, get rid of food abuse, improve the food quality and guarantee people‟s needs, in this kind of way to promote Chinese dining culture.

Key words: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difference; concept; comunication

II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中西方联系越来越频繁。作为打开中西方人民交流的重要切入点,探讨中西方饮食差异变的十分重要。其意义在于既能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跨越文化交流障碍,又能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会。因此,分析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它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实践。但是不言而喻中西美食的差异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生活方式凝聚起来的总称,其中生活方式又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虽然文化具有普遍性特征,但它最根本的特点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名族为单位形成的整体。饮食文化,同样以名族为单位,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文化。这也与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地理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毕竟不同的文化反映不同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明中西文化的差异,它具体体现在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内容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以及不同的餐桌礼仪等。而本文不仅探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更简要分析了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除此之外,本文还以美国的餐桌文化给出了一些例子,例如,面包盘是在主盘的左边,饮料在主盘的右边;沙拉叉、刀和汤匙要比主菜刀、叉、勺放的要远;甜点餐具上方放置或随主板送达。一般吃东西的时候嘴巴紧闭;不要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或在餐桌上吹鼻子等或者过分大声说话。总之,分析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于了解这一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用它来知道我们的实践活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改善食品结构,革除餐饮弊端,提高餐饮质量,保证人们的生活需要,弘扬中华文化的餐饮文化。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观念;交流

III

Contents

1.

Introduction--------------------1 2.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3 2.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objects-------------------------- 4 2.2 The difference in diet concept ---------------------------- 6 2.3.Differences in dietary patterns-----------------------------9 2.4 The different utensils and etiquette----------------------11 2.5 Differences in diet attribution-----------------------------13 3.Natur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16 4.Conclusion --------------------17 Acknowledgements--------------19 References------------------------20

IV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more tightly and frequently.As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people to exchange, food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have a lot to do with the social and culture development.Culture is a kind of lifestyle that gathered together in a long time in the social life.And the life style including the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Although it has the universal features, it is also ha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and geographic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 as a whole unit.Food culture, the same to the nation as a unit, when a nation formed a fixed diet habit, diet tips and diet ideas, then become a culture.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west.After all different cultures reflect different lifestyles.

In fact, food culture refers to the diet and lifestyle formed under certain historical or soci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ideology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aforesaid.During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ethnic groups, different behavior patterns and lifestyles formed because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were different.That is what people often refer to as customs.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observation and cultural study, the food culture of an ethnic group can fully embody its mentality, interest, belief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So, food culture can be seen as the most typical cultural feature of this ethnic group.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food culture often reflect the evolution and progre of the society.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brought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respective food cultures.Under two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bvious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Chinese food cultur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including perception, feature and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Therefore,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It can not only help u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come acro cultural barriers, but also can train people‟s adaptabil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cro-cultural, effectively avoided the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when we have a communication.So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in the Western die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food cultu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Moreover, it is useful to guide

1 our practic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foreign friends.

This paper tries to have inquiries into the difference from five aspects.It specifically exprees 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objects,the difference in diet concept, differences in dietary patterns, the different utensils and etiquette, and differences in diet attribution.And this paper discu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After that the paper has given the table manners of American as a example, such as bread plates are to the left of the main plate, beverage glaes are to the right; salad fork, knife and soup spoon are further from the main plate than the main course knife, fork and spoon; deert utensils are either placed above the main plate or served with deert.General Behavior: Chew with your mouth closed.Do not talk at an exceively loud volume.Refrain from coughing, sneezing or blowing nose at the table and so on.In short,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in the Western die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food culture.It is not only in 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this fact in itself, but also it is more importantly and useful to guide our practice, based on the awarene-raising, improve food structure, get rid of food abuse, improve the food quality and guarantee people‟s needs, in this kind of way to promote Chinese dining culture.

2 2.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Once there is a saying that “Food is eating well-deserved for human life”, so food is an indispensable condition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There are two desires in life: one is feasting them to survive; and the other is the lust of men and women, which can help the mankind to carry on the family line.Facing the two desires, China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rmer, while the west tends to the latter.Such phenomenon affects the cultural trend.Diet is actually the contents of our daily lives, but why we call it culture? That is because the diet has special statu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t also has a great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s one of the world ancient nations, China‟s diet has a history almost as long as tha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But in western countries, ancient thinkers devoted le attention to the food problem than the Chinese philosophers did, and there is even not aware of it to the “heaven” degree.With the opposite, they recognized and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ust or love of men and women more.Whether the awarene of original sin of Christianity, Adam and Eve legend, or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such as Plato‟s dialogue) who considered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love” as the love of ontology of beauty, and regarded it as a reality thinking of philosophy, all these ideas become the basis of western philosophers‟ cultural thoughts.All these had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ulture and westerners‟ characters.

Receiving the influence of respective cultural traditi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culture has ha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The differences in concepts, targets, patterns, attribution and nature had reflected the different dietary culture in the different state characteristic; such characteristic has enriched the research value of dietary culture.Studying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we can find out a joint enhanc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It may be a great help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dining product as a result of factor and so on region characteristic, climatic environment, manners and customs influences, will appear in raw material, the taste, the cooking method, the food habit varying degree difference.Wa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se differences, the dining product had the intense localization.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s difference has accomplished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difference, but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and gets along with people the philosophy from the West different

3 thinking mode.The Chinese pays great attention “the beauty to unite”, the westerner pays great attention “humanist”.

2.1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objects

All diet cannot be done without vegetables.The word “dish” is for the sound in China, and it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lants.According to a survey of western plants scholar, there are 600 varieties of vegetables, six times more than in the west.In fact, the Chinese dishes, vegetable dish is usual food.Meat dish entered the normal diet only on holidays or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so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here was a saying of “fresh vegetables”.“Common people eat fresh vegetables, fish only offered in the worship.” It is said that fresh vegetables are mainly to the civilian in general, only being able to eat meat only in worship.Vegetarian diet tak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normal structure.

Chinese people consider the vegetables as the main dish; it ha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the advocacy of Buddhists.They deem animals as “people” and plants have “no soul.” So, they advocate vegetarianism.

Westerners do not seem to have such a good habit.They uphold a cultural origin of nomadic, seafaring nation.Living mainly by fishing and hunting, collection and planting are just the complement.There are more meat dishes in their lives.Feeding, clothing, and using are taken from the animals, and even Western medicine is derived from animals.When the westerners introduce the diet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ountries, they always feel that their diet is more reasonable on the mix of nutrition than China.The food industry is more developed, such as cans, fast food, although the taste is monotonous, but it saves time, and it also has good nutrition.Therefore, in their countries: people are generally healthier and taller than Chinese, and the people have strong shoulders and developed muscles; but Chinese people look short, their shoulders narrow and legs thin, their skin yellow and their body weak.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for Westerners to judge the merits of the two diet is not justified.Mr.Sun Yat-sen had profound study of the culture of food and incisive exposition.In his composing The Scheme for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detail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phenomenon, he concludes: “Chinese ordinary people drink green tea, and eat simple food such as vegetables and tofu for meal.Such kinds of food are the most healthy and beneficia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4 of hygienist.Therefore, the remote people in china, whose diet are far from meat and wine, always live a long life.Also China has a big population, and Chinese people have enormous power to resist disease, but they never try the non-diet.“He added:” The Chinese vegetarians all eat tofu.Tofu is expected as the real meat in plants, as it has the nutrition that meat has.It is the meat without toxic materials.So the Chinese are vegetarian used to be a custom without the promotion of scholars.It is also a custom that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drink thick Wine, eat meat and fish.So there was science promotion before and a severe law later,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Prohibition.And the transfer will not carry out in a short time.“Mr.Sun‟s words tell out the scientific benefits of Chinese diet and disadvantages of Western die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targets, the Chinese character is called the plant character, while the Westerners‟ is animal character.In response to the cultural behaviors, Westerners love adventure, exploration, conflict; but the Chinese people only like to live banally.According to American expert on folklore Ruth‟s opinions on the “cultural pattern” theory, Chinese culture is quite similar to the claical world Apollo-type character and Westerners‟ is similar to the modern world Faust-type.Indeed, the Westerners such as America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they put the whole family on the truck, and go out of the city in amid rumbling with the supplies.The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thinking about “home” and “roots”, despite the promotion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take the world as home.But after a few decades, the overseas Chinese will come back to the mainland with crutch to seek their roots.This concept of return and such human spirit that can only be said to cooperate with the accumulation in the diet.Then it brings cohesivene to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n makes the human folk full of energy.Westerners think the food can make them feel full.therefore, eats large piece of meat; and Chinese cuisine is the “Taste” of it.Therefore, China is also showing great cooking in the random selected materials: many Westerners as something thrown away, are excellent raw materials in China, foreign chefs can not handle things the hands of a chef in China to can be miraculous.Demonstration of Chinese food in the materials used for the extensive arbitrary.West China is more than reasonable with emphasis on nutrition, there are more developed in the food industry, such as canned food, fast food, etc., although the taste is monotonous, but to save time, and good nutrition.Therefore, the body of their country

5 than the Chinese people generally robust: tall, long legs, broad shoulders, muscular.The westerner thought that the cooked food is appeases hunger, therefore eats the bulk meat, the entire block chicken specially and so on “the hard vegetable”.But China‟s cooked food is “eats the taste”, therefore China cooks on the needed materials also appears the enormous capriciousne: Many westerners regard as abandons the things, in China is the extremely good raw material, the foreign chef is unable the thing which procees, as soon as arrives in the Chinese chef hand, may melt mysteriously decayed.Indicates the Chinese diet in needed materials aspectvastne capriciousne.Today people in the UK eat a more varied diet than ever before.As well as the regional diets of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many immigrant communities have introduced their cuisines to the previously unadventurous Britons: Chinese, Greek, Indian, Italian, Thai, American fast foods such as pizza, hamburgers and fried chicken have to some extent displaced the traditional fast food of fish and chips.Because of the climate and the Germanic origins of many of its early people, the UK has been a traditionally beer drinking rather than a wine drinking country.Neverthele, in recent years, vineyards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have proved succeful.In the west of England the traditional drink is cider, rather than beer.Over Britain as a whol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drink is tea.

2.2 The difference in diet concep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cannot be ignored.Nobody will deny that the Western diet is a rational concept, regardle of the color of food, incense, flavor and shape, but nutrition must be aured.It cares about the intake of calories, vitamins, protein and so on during a day.Comparing with the Chinese diet, western diet tastes stereotyped, as simple as chewing the candle, but the sense tells them: We must eat them all because of the nutrition.And then they put it bluntly, just like refueling machine.The concept of western die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whole western philosophy.Metaphysics is the main feature of western philosophy.Such kind of philosophy brings vitality to western culture, so the natural sciences, psychology and methodology achieve a rapid development.In some other aspects, such philosophy proposition is a significantly obstacle, such as the dietary culture,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thing to drop behind, and just the metaphysics of methodology marks everywhere.In celebration, it strees tableware, strees the staple, strees the servings, and strees the color and shape mix of raw

6 materials.But no matter how luxurious the grade is; from Los Angeles to New York, only one taste of steak, it is no art to speak of.And as dishes, the chicken is chicken; steak is steak, even in groups, which are also conducted in a shallow dish.In a dish of “French Muttonchops”, one side is potato mud, and muttonchops sits next to it, another side is allocation of cooking beans, and plus a few tablets of tomato.Color is on clear, but the tastes of the various materials are separated, not to reconcile, and the entire flavor is also simple and clear.

Chinese diet is a sense of beauty diet.When people sample dishes, they often say this dish is “delicious”, and that dish is “not delicious”.But if you ask what is meant by “delicious”, why “tasty” and what are the aspects of “delicious”, I am afraid that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answer.This shows that which Chinese people hanker on a diet is just the “mood” that is difficult for one to say anything.Even using the “color, flavor, shape and implement “which people often said to make the” realm “reification, I am afraid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crown all.

The beauty pursuit of Chinese cuisine is clearly overriding the rational pursuit.This concept of diet is also coincid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Chinese philosoph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oriental philosophy,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is the macro, visual, vague and evasive.Chinese cooking method is to reconcile, 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reconcile out of a beautiful taste.The main stre is measure and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It contains a wealth of dialectic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all these depend on the degree of the wonderful flavor and harmony of dish.The ever-changing within degrees decides the changeable of Chinese food, and it also deci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ood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n each of the chefs.Chinese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taste” of the food, while the Westerns has a kind of rational diet idea.No matter food color, smell and tastes, shape how, but the nutrition needs certainly to obtain the guarantee, is fastidious about one day to absorb how many quantity of heat, Vitamin, protein and so on.Even if the taste is stereotyped, must certainly eat, because has the nutrition.This diet idea is adapts with the Western entire philosophy system.Metaphysics is the Western philosophy main feature.The western philosophy studies the object principle of for the thing, principle of the thing often is the metaphysics principle, the metaphysics principle links up mutually, in constipation forming philosophy.This philosophy the culture brings the vitality for the West, caused it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the psychology, the methodology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which

7 progreed by leaps and bounds.But in another some aspects, this philosophy advocated that the big earth played the hindrance role, like diet culture.At the banquet, may be fastidious about the tableware, is fastidious about the needed materials, is fastidious about the service, is fastidious about raw material of the vegetable shape, color aspect matching; But no matter how luxurious upscale, from Los Angeles to New York, the beefsteak only then one kind of flavor, does not have art to be poible to say.As the cooked food, the chicken is the chicken, the beefsteak is a beefsteak, even if has matching, that is also carries on the plate, “the Buddhist ritual procedures mutton chop”, puts the mashed potatoes at the same time, side relies on the mutton chop, in addition matches at the same time boils the green beans, adds several piece of tomato then to become.In the color contrasts distinctively, but each raw material is mutually irrelevant in the taste, is well distributed, each is each taste, simple perspicuity.

The Chinese is takes seriously “to eat” very much, “the food is what matters to the people” this proverb showed that we eat look equally and the day are important.Because our nationality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re in the low productive forces level, the people always cannot eat to the full, therefore only will then have one kind uniquely to eat can regard in all diet culture, I thought that this will be probably stems from one kind of survival to need.If one culture eats regards as the most important matter, will then present two kind of phenomena: On the one hand will eat this kind the function will display the acme, not only maintenance survival, also will use its health maintenance, this will also be” uses medicines to build up one‟s health was inferior the food will make up”cultural base; On the other hand, to eats exceive takes seriously, will cause the human to esteem to the delicacy the pursue.

In China‟s cookery, achieves the acme nearly to the delicacy pursue, down to makes a living the Chinese to the overseas, take the restaurant as industry, has become us the basis which settles down and gets on with life in the world! It is a pity, when we take the pursue delicacy the first request, we have actually neglected food most basic nutritional value, our many traditional food must pa through overheated fries in oil boils with the long time soft fire dumpling, causes the cooked food the nutrient content to receive the destruction, many nutrient contents lost in the proceing proce.Therefore as soon as speaks of the nutrition question, in fact touched the Chinese diet culture biggest weakne.The folk has a slang: “the food is what matters to the people, the food take the taste as first”.Is this kind to the delicacy the pursue, poured causes us to neglect the real sense

8 which ate meal.

The Chinese when tastes the cooked food, often will say that this TV dinner “delicious”, that vegetable “is not delicious”; However if further asked that anything calls “delicious”, why “delicious”, “delicious” in where, was not perhaps easy to talk clearly.This indicated that what Chinese to diet pursue is one kind explains “the ideal condition” with difficulty, even if is usually called “the color, smell and tastes with the people, the shape,” to come this kind “the boundary”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perhaps was still very difficult to cover.the reason that the China diet has its unique charm, the key lies in its taste.But the delicacy production, lies in well distributed, must make food this taste, heats up the later ripe taste, in addition the ingredient and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aste as well as the seasoning compromise the taste, interweaves the fusion coordinated in the same place, causes it to supplement mutually, the cooperation seepage, is in perfect harmony, in you have me, in me has you.

The Chinese cooking is fastidious compromises the beauty, is the Chinese cooking art concise place.A vegetable shape and the color are the external things, but the taste is actually the intrinsic thing, heavy intrinsic, but decorates the semblance not desirably, but the heavy cooked food‟s taste exposes the cooked food not exceively the shape and the color, this is precisely the Chinese US diet view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In China, the diet beautiful pursue has crushed the rationality obviously, this kind of diet view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s philosophic thinking also tallies.As Eastern philosophy representative‟s Chinese philosophy, its outstanding feature is macroscopic, direct-viewing, is fuzzy and is evasive.The Chinese dish manufacture method is the well distributed large ding, is finally must compromise one happy taste.This is fastidious is a discretion, is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It has contained the Chinese philosophy rich diagnostic method thought that all take the vegetable taste happy, harmonized ever changing as, within had decided Chinese dish enriching and was rich in the change, has decided the Chinese dish vegetable department‟s characteristic and even each chef‟s characteristic.

2.3 Differences in dietary pattern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patterns can be very different, and these differences affect the national character.In China, a celebration, no matter what, there will be only one form, as sitting together, sharing one feast.Banquet uses round table, which has

9 created a unity of form, which is courtesy, comity atmosphere.Cate are in the center of the table.It is the objects for people to appreciate and taste, and it is also an intermediate of communication.People toast each other and share the vegetables, which reflect the mutual respect between people in the face of the good things, also show the virtues of comity.Although from the health point of view, this approach has obvious deficiencies, but it is in our national “happy” mentality, it reflects the claical Chinese philosophy area of “and” impact for future generations.It is helpful to facilitate the collective emotional exchanges and consequently difficult to reform.The western-style banquets, although the food and wine are very important, but in fact they are just foil.The core of Banquet is friendship, by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 guests who sitting nex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creation.If making an analogous compare between the recreation of the banquets and dancing, it may be said that the Chinese banquet is like group dance, and the western banquet is like men and women dancing.This shows that communication purpose of Chinese banquet and western banquet are very obvious.Only the Chinese banquet is more popular in the communion, but western banquet shows guests reflected in the friendship between neighbors.The mo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patterns is buffet dinner which is popular in the West.This method is to display all food, and everybody is picking not fixed in his or her places to eat.They walk freely.This approach would provide the emo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they never need to put every word on the table.This also shows a western personality and self-respect.However, all the eating without jamming lacks the real affective tone like the Chinese people.Some people want to put the buffet in the Chinese food, but I think it is not feasible.Zhang Qijun in the Principles of Cooking tells us the main reason: “First, buffet is not like drinking tea.Drinking tea is just the thing to you before you choose, and displayed in the cafeteria 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food to eat, so when you want to have it, it is cold yet.Chinese cuisine will serve hot, if cold, nothing to eat.Secondly, buffet dishes only can do hard dishes and beneficial dishes.Then you can acce for large plots.And thos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culinary arts, such as the tender and lighter dishes, are not in this show.Third, the buffet can do stewing pot; it means a big pot in terms of food.Any sophisticated cooking of a dish can only be cooked in a pot at two most, and it is not able to cook the dish for dozens of people.So it will not be delicious, never talking of the taste.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it is clear that the use of buffet dinner will deny Chinese

10 culinary arts.“The Chinese people are drinking around the table to show harmony and unity, but the buffet has broken such pattern.It raises the personal independence and self-mentioned at the first place.This is the opposite of the scale of the great unity of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2.4 The different utensils and etiquette

2.4.1 Cutlery to use

Chopsticks and knife and fork is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Zhejiang University, Profeor Yu Xiu ling: East and West appear chopsticks and knife and fork eating the different tools and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Bamboo chopsticks to have originated in the place.Northern China

wood, bamboo from southern China, ancestors from local materials, bamboo and wood have become the most primitive materials chopsticks chopsticks.The

emergence of a knife and fork than chopsticks much later.According to research by Profeor Yu Xiu Ling, the original knife and fork and European origin living in ancient nomadic habits, they immediately carry knives of life, often cooked the meat, cut off to eat.About 15 centur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meal in order to improve posture, Europeans used the double-pointed cro.To the 18th century only the tip of a fork with four forks.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 not only brought different eating habits, also affected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oncepts in life.Profeor Yu Xiu Ling, eating into the system will inevitably bring a 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 sitting around the table with family members must dine match.Beginning point of Western food, which derived from the West pay attention to independent, children grow up into the world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ideas and habits.The chopsticks brought together meals daily, highlighting the young and old sat together in the family unit, so that Asians have a relatively strong family values.When I reminded in the us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ishes hav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If not play with chopsticks when eating Chinese food (to them when the drumstick is a very rude way), but can not use chopsticks pointing to the person or make gestures.Of course, absolutely can not suck or the chopsticks chopsticks inserted in the rice, which is taboo (which seems to funeral incense is considered unlucky.) When using the knife and fork there are some taboos.Such as holding a knife and fork when not meddling.To speak or talk, knife and fork on the plate should only decency.Avoid using their own utensils for others bowl.Do not bend over

11 picking up utensils fall.Do not cut off a good meal products, especially products with a soup meal, to eat a piece-by-all and more.

2.4.2 Seating arrangements Western formal banquets are particular about the seating arrangements.Traditional Chinese dinner with square table.Door is on both sides of the partial blocks.Treat, the elderly, people with high status of the guest of honor sit or seat, men and women who sat down the owner or Peiqia Block, and the remaining customers in order to sit side seat.Westerners treat with a long table, men and women sit in the owner at both ends, then the guest of honor men and women and the general order of the guests seating arrangements, that men and women interspersed arrangement, subject to seat the hoste, the guest of honor sitting in the top right of the hoste, Main Binfu the top right of man of the house to sit, pay attention to “ladies first” Western gentleman, will show the attentions of the ladies.In China, respect for the left and right for the times; on respect, under second; in respect, partial for the times.In the West, respect for the right, left for the times.I particularly Western seat etiquette tips: The most graceful way is seated from the left seat.Do not put your elbows on the desktop, not Rocker foot.Can not withdraw in the middle of the meal (if things do need to leave should be whispered about greeting guests.) Dinner, sit up straight, back straight, neck elongation.Depend on the upper arm and back to back, abdomen, and a table for about a fist distance.Remember to head high with food, in the face of the food into the mouth, it is neceary to the food to the mouth to mouth opinions on the food rather than bent.

2.4.3 Dining atmosphere Trouble on the tabl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on the table is static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Table climate differences, the Chinese table action, the Western table static.Chinese food for life to matter to music, show and great, the atmosphere of excitement is often breathtaking.Chinese people get a table, then in full flight, with each other for food, drinks upon, enjoy, delicacies, delicious cuisine.Banquet this way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nthusiasm and sincerity the owner, the table reflects the excitement of patrons from the heart‟s delight.This “trouble” to some extent reflects the Chinese family from the warm, neighborhood harmony, unity and people‟s “Harmony.” Westerners have a table to sit quietly dedicated

12 to cutting their own dinner.Soup can not make noise, such as hot soup can be cooled before eating, do not blow through your mouth.Shut up when eating chewing.Do not lick their lips or smack sound.Guests can dine and talk about, but not only with a few acquaintances talk.If guests do not know about, they may first introduce myself.Others can not take the mouth interrupted his speech.Keep the volume level of the other party can hear.Chewing of food do not speak, even if someone speak to you, have to wait to answer after swallowing.

2.5 Differences in diet attribu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attribution.Western diet tends to b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ut the Chinese diet tends to be art and sentimental.During the underdevelopment era of diet, these two trends have only one aim – to live and never be hungry.And when the dietary culture is full developed, the tendency is shown in this different purpose: the former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utrition, the latter is expreed as the stre on the flavor.

Cooking is from diet; the origin of food is a life-sustaining nutrition.Therefore, the focus of western diet is only the extension of the original diet practicality.The emphasis on the flavor of Chinese cuisine caters the diet to the arts field.Mencius said: “Flavor in the mouth has the same interests”.“Interests” points out the key from nutrition to arts.Such interests are from the meaning of flavor.In China, eating is not meant to have enough.It is about nutrition.Sometimes we eat though we are full.We are overloaded with food.Why? Saying bluntly, it is to appreciate the art of cooking; and not saying it nicely, it is the temptation of “delicious” for the enjoyment of taste.Watching the rational diet in the west, it is not only waste, but also harmful to the men body.In fact, the herbalist doctors are also opposed to overeat, claiming “dietary restraint”.But the dialectics tell us Chinese people, occasionally the “overload” and once we are comfortable, we can absorb and store.Qigong masters at the situation of non-eat and non-drink at home is still in good spirits, although their weight loses, but it is intact on the human body; and it is the consumption of such storage.Herbalist doctor also advocates winter nutrition.It is also in order to store for keeping energy in the coming year.Chinese people‟s views are more dialectical than the western diet propositions opposing overloaded stubbornly.It is closer to the science truth, and has been checked up for thousands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Psychologists Spinoza said: “The desire is human nature than other.” The human desire for

13 delicious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which is fully reflected.In proce of the taste enjoyment, it is imbued with the shares of élan vital.Life should not be a yoke, but also not be a repreed desire.We can not use the absolute reason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all people.On the diet, it is not the purpose of “science” and “nutrition” and some delicious are excluded from the table outside.Only delicious things can satisfy people‟s appetite and then give the arrival of physical and mental pleasure.Chinese diet shows the transformation about sentimental form to rational form from the old days till now, and cause the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brimming with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The sensibility of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 is a sublime sensibility, infiltrating rational sense, als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ature of life.In addition, gustatory enjoyment is one of the main objectives pursued of the human struggle.The art of Chinese cuisine is compat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n the proce, more scientific than the progre of the western diet.As Zhang Qijun in his work Cooking Principles said: “The United States is unprecedented least affluent society, but till today, in eence it is still „food to eat‟ stage.There are still some distances from entering the realm of art.” In China, The role of diet goes beyond the subsistence of existence, which is designed not only to have the physical presence, but also to meet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for pleasure.It is positive to enrich people‟s life performance, and fine arts, music, literature, etc.which have the same level of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Chinese diet tends to artistry, the so-called art realm.In fact, that is a complete leap from the neceity to freedom.It is characterized by randomne.For example, similar dish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area, season, target, function and grade, it has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operation.Set braised fish for example, in winter deep colors are advised and tastes are advised strongly, but in summer it should be light color and flavor.And for the peopl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ir dishes can be put up more sugar in the braised fish, and if facing Chuanxiang customers it should allocate spicy.It easy to see that if out of the arbitrary, there would be no cooking variety; we will lose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cuisine.Whereas in the west, dish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different seasons and facing different customers, is the same flavor, no changes.Although it is the most valuable banquet, which is just tableware known, conducted layout, and the vegetables remain the same as before.

Moreover, as for materials, westerners think the food is to eat, eating special “hard vegetables” such as large piece of meat, chicken block.China‟s cuisine is “taste”.The

14 Chinese cooking in materials has shown tremendous arbitrarine: The things which many, many westerners consider as disposable things in China are excellent raw materials.Foreign cooks are not able to deal with things, but in the hands of a Chinese chef, it can get a magic result.Chinese cuisine is evident in the wide use of materials.

Besides skills, an excellent cook, of course, can do more complicated dishes.But facing the real simple materials and condiments, the cooks are often able to produce delicious flavors.It is the arbitrarine of skills.In the surface, the menu seems to be scientific.Westerners always use menu to buy ingredients to produce dishes, but in comparison, it is the machinery, and often powerle facing the complex specific situation.Of course, this mechanical science is still can be said as science, but it is primitive science, and it is not the complete science.Chinese cooking talks about artistry, but it still fit the requirements among the ever-changing, it can be said such science is a real science.The characters of western food which lacks nutrition and artistic atmosphere have great distinction from the artistic realm of Chinese cuisine.

15 3.Natur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are inosculated with the respective lifestyle and the pace of life.In the west, people do the duplication of pipeline operations, and implement piece-wage system, so the paces of their lives are so fast.People fall under the mechanical method ei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and believe that “Work is work, and game is game.” Mechanical lives led to onene of diet or a single blind about diet, and eat beefsteak and potatoes every day.Monotonous diet is the same as work, for which the purposes is to fulfill the “incident”, naturally with no interests, and all these have no word in terms of taste.But China is not, “The game is work, and the work is of a game”.Such life manner is also emerged in diet.A baker sells bread in the street, he likes using the rolling pole to beat the chopping board rhythmically when they knead flour.When the cooks fry a dish, even beating scoop, they also care the sense of rhythm during cooking.These would not work for any conveniences, but it increases the interests of workers.Only in such an atmosphere work will be meaningful, and it will have more creativity and artistry of Chinese cuisine.

There still exist var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cultures.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long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a has imported various kinds of western food, known as the “KFC” “DICOS”, “McDonald”.This marks a new western dietary culture exchanges and infiltration.We believe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will no longer be the difference.

16 4.Conclusion

Diet is absolutely neceary in the life of mankind, and even in the existence or development.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cultures are different in concept, target, pattern, attribution and nature.We study these differences and then find out the points that can be digest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ommunication about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Western culture (in particular, modern American culture) can be said to be male and female culture.But the Chinese culture can be said to be a dietary culture.“As the reason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western lives tend to men and women , Chinese people are dumping guidance on life in the restaurants.Thus the diet is rich in culture.Food culture in the west is not developed enough, but this underdevelopment itself i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so it is still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dietary cultur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By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cultures, we can comprehend the respectiv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west.And we can also improve and create the culture of China.In short,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in the Western die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food culture.It is not only in 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this fact in itself, but also it is more importantly and useful to guide our practice, based on the awarene-raising, improve food structure, get rid of food abuse, improve the food quality and guarantee people‟s needs, in this kind of way to promote Chinese dining culture.By the text from this thesis, we can easily find that there still exist var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cultures.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long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a has imported various kinds of western food, known as the “KFC” “DICOS”, “McDonald”.These mark a new western food culture exchanges and infiltration.

The impact brought about b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stronger and deeper tha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one hand, it brings the vit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dominant culture is put into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strong economic and infiltrated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Therefore,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cus on how to aimilate advantages of the other countries‟ culture, abandon its shortcoming, and learn how to transform and make it

17 localized, all countries need to study the iue.So in the face of the dietary cultural exchange proble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e should find each other‟s advantages and draw the mutual advantages, as China can learn from the point that western diet strees nutrition match, and make the Chinese cuisine more outstanding.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n ancient culture and is rich in cultural traditions.She feeds the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and Chinese culture is very inclusive;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it absorbs a lot of different cultures.Moreover, now China does more efforts to draw all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World.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create the condition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exchanges.We need to use such an opportunity to absorb the excellent cultures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develop and create China‟s new culture.

Acknowledgement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Mi Tu Huiqin, my supervisors,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I would not have survived all work without the constant support that she gave me.She has walked with me through the first stage of writing this paper.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paper would not have reached its present form.I would also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thanks to all my teachers at the English Department.Thanks to their instructive guidance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during the four year‟s college life, I can acquire the opportunity to further study my English.

19 References

[1] Hall, E.T.Beyond Culture [M].New York: Anchor Book, 1989.

[2] Yu zhi yuan.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Surve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 2005.[3] Bourdain, Anthony .A Cook’s Tour [M].London: Bloomsbury, 2002.[4] Neuliep, J.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ontext Approach [M].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

[5] Proer.The Cultural Dialogue: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8.[6]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7] 徐先玲,李祖状.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8] 殷珍泉.礼仪有学问[M].北京: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9] 张起钧.烹饪原理[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 安静.解读美国[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1] 陈洁.得心应手---西餐礼仪[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12] 刘枋.吃的艺术[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3] 刘玫君.陈加真.出国点菜不求人---别人不会告诉你的旅行智慧[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4] 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迷[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15] 苏珊.罗德里格.亨特.巴黎:一席浮动的豪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6] 唐鲁孙.天下味[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8] 萧家成.升华的魅力---中华民族酒文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19] 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 张茗阳.食物改变你的一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推荐第9篇:中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世俗与宗教——中西社会习俗文化比较

摘要:当今中国早已跻身全球化语境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中西文化交往的规模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信息误解屡见不鲜。中西文化博大精深,社会习俗文化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前言:社会习俗文化包括社会生活礼仪与节庆、生活方式等,是各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反应,深刻揭示着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由于社会习俗范畴广泛,本文仅从觐礼、婚礼、葬礼、节日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西方文化,以窥全豹。鉴于中国式宗教意识淡薄的国家,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的,而西方国家基督教影响甚深,故社会习俗文化的宗教色彩深刻。

一、觐礼:下跪与屈膝

在古代中国一向是皇权至上的社会。因此,古代觐见皇帝时都要行下跪的礼仪,以表示对高高在上的皇权的尊重。这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高度集中的权力,使皇帝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有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华夷有别,万方来朝的虚荣心理。而西欧则相反。在西方,王权有限,对国王来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加上基督教的普世性,教皇才是权力的中心。西方国王与贵族大臣的契约关系并非像中国古代的“君为臣纲”的不平等关系,因此出现了双方觐见礼的冲突。

二、婚礼:红色与白色

在人类所有的社会行为中,婚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作为社会习俗的婚礼,是最重要的礼仪。然而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婚礼的具体形式与文化内涵也就不同。具体上说,中国古典式的婚礼是“红色”的婚礼;西方古典式的婚礼是“白色”的婚礼。

(一)中国婚礼的红色寓意

中国古典婚礼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女双方全家族的盛大庆典,以及到处贴的红双“喜”,一对新人着红衣、红裤(红裙),新娘披着红盖头,桌上点着红蜡烛,床上摆着大红枣。在婚姻不能自主的封建时代,红红火火的婚礼主要不是对新婚夫妇个人的祝贺,而是对家族兴旺的集体联欢,对封建义务的重申。婚礼仪式中的“拜天地”的安排,但这里的“天”只是伦理化的“天”,是重申对天经地义的封建礼法的遵守承诺,完全是世俗性的行为。

古代中国的婚俗文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作为一项被古代中国人民长期接受的习俗,虽然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合理的,但在流动性较小的农耕社会中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结婚也要按照风俗履行必要的程序。定亲和迎亲这两种程序在不同程度上历来为人们所遵守,甚至在当代的中国也仍然会有体现。其次“明媒正娶,大办婚事”是中国又一重要的风俗。中国婚礼大张旗鼓的操办,其社会意义在于“公示”,以此获得“本地认同”,从而产生“本地身份”。这些对于地位卑贱低微的女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媒正娶”的本质同样仍然是为家族共同体的集体荣光增加一道红色的光彩。

(二)西方婚礼的白色意蕴

西方婚礼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庄严的教堂和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婚纱在西方象征纯洁、忠诚、美丽。在西方人看来,婚姻是神圣的,西方的婚礼多灾教堂举行,由神父主导婚礼进行,庄严的婚礼誓词是婚姻当事人对对方终生的承诺,也是对上帝尊重的保证。婚礼沉浸在一篇宗教的圣洁气氛当中。

西方社会婚姻制度也是某种社会习俗的产物,尤其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当我们把视角投向基督教,不得不提到《圣经》。《旧约》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亚当和夏娃由于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果子而被上帝逐出。尽管上帝将人逐出伊甸园作为一种惩罚,然而他并没有拆散他们,而是令他们今生今世要相互扶持。其目的在于完成这种爱,在于延续生命。上帝将亚当和夏娃带到一起,从而设立了婚姻,那时婚姻是神圣的,基督徒对这种婚姻的看法也赋予了荣耀和尊严。白色的婚礼使得西方婚姻获得了圣洁的认证。

三、葬礼:厚葬与薄葬

(一)中国的厚葬风俗

中国古代素有厚葬的传统。中国各地博物馆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从历代墓葬出土的殉葬品占有相当比例。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乃伊、西安汉阳陵出土的佣群......殉葬品之多、之繁、之奢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无不显示着中华厚葬之风。不仅皇家贵族如此,中国民间也不逊色。虽然民间不会想皇族那样奢华,但也不敢怠慢。直至今天,尽管社会发达,大办丧事的习俗仍让留存了下来。现在不仅焚烧纸人,还焚烧纸马、纸电视、纸汽车、纸别墅。

中华厚葬之风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所谓的“孝”道,实质上并非真正对“人”的尊重,而是对规范——“礼制”的无条件服从。通过孝道来凝聚族人,以巩固社会秩序。而对死人的孝就体现在丧葬的厚薄和质量上。

中华厚葬风俗文化的世俗性关键在于中国人“视死如生”的看法,即把死人当作生人来供奉。丧礼设酒食、供品以祭,用整头宰杀的牛、羊、鸡等加上各种新鲜的水果做祭品。从常识知道,死人是不会享用这些供品的,只是人们心理上认为原来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会享受得到,他们按世俗的办法祭奠供奉死人。

(二)西方的薄葬风俗

通过欧洲的电影电视,许多人对西方葬礼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十字架和黑色的丧服。墓地也十分简单,一个两米左右的长土坑。下葬时人们只是向墓碑献鲜花,不见有其他的殉葬品。参加葬礼的是死者的亲属与生前挚友,但不会是像中国那样的家族大聚会。西方的丧葬礼仪很简单,其形式基本上属宗教式的。葬礼与葬礼弥撒一般由神父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葬礼过程主要是为死者祈祷,祝灵魂早升天堂,解脱生前痛苦。整个葬礼庄严肃穆,简单薄葬。

这种习俗主要还是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灵魂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崇尚灵魂升华,因为肉体是肮脏的、有罪的。因此西方葬礼风俗重精神性的超升,而对肉身简丧薄葬。

四、节日:人节与鬼节

民族民间节日是重要的社会风俗文化。中国社会是宗教意识很淡薄的社会,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国人的人生是“无宗教的人生”。所以中国传统节日多是世俗性的,是人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当代青年人也喜欢上了洋节。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较深,宗教氛围浓厚,故西方节日宗教性强,是鬼节。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西方的宗教性节日也已日趋世俗化。

(一)中国节日的世俗性——人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农业活动的节气有关,而农业活动又离不开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协作,所以传统习俗要么与时令有关,要么与家族祖先祭拜有关。如在以团圆欢庆为核心的春节,仍要在饭前拜祭祖先,烧香烧纸钱。中国的传统节日提供了“天——地——人”合一的运行节律的时令节点,这些都是世俗性人的节日。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不仅是译为它的一些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二)西方节日的宗教性——鬼节

基督教自罗马帝国成为国教以来,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基督教不止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以礼拜日为例。礼拜日也叫安息日,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工作了六天,第七日休息。因此,现代的西方人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古代西方的节日也是极具宗教色彩的,以复活节为例。复活节原本是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向信徒展示他作为复活的救世主,也让基督徒坚定信念不惧怕死亡。然而现代社会中的复活节几乎丧失了宗教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淡忘。“假日”也是一个宗教术语,意为“神圣的日子”,这个术语源于中世纪。而如今在说英语的国家,‘假日’的使用越来越少宗教的含义。因此,当人们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说‘假日快乐’时,他们往往也只是表达一种问候,一个毫无宗教色彩的问候,一个与耶稣的诞生毫不相干的问候。

中国是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是海洋与商业文明。由于中西民族先民的自然条件、生存方式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中国的宗教意识淡薄,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很大。有无宗教信仰在中西方人民的社会习俗文化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总的来说,中国的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化的,而西方社会习俗文化宗教色彩深刻。但很难说哪种文化就是“先进”,哪种文化就是“落后”,如果把“先进”的现代文化强行移植到“落后”国家,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是为了在比较中认识世界,更好地尊重彼此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坤林、何强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茹东译,商务印书馆,1981。

推荐第10篇:中西家庭教育对比论文

中西家庭教育对比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了孩子的素质和品行,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它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国目前来看,家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一大批家长、学校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更有许多学生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尽管如此,家庭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因此,对于开展家庭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且,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在不同方面,教育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西,传统 ,差异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如今,家庭教育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不过在比较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中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大多数西方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历史文化也是不同的,中国提倡儒家思想,西方国家提倡文艺复兴。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家庭教育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的权威意识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主要强调斗争,平等,民主及人权。

当然,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中西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一般来说,它可以归纳于五点。

1、重视家庭教育。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第一位老师。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是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2、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颜氏家训》说:“父母施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因为“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杜威也认为家庭教育应及早施行。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是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的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果是孩子对父爱敬畏有余,亲爱不足,使亲子关系偏差,影响孩子的健全发展。

4、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古代的中国父母,一向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西方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家庭阅读,幼儿睡前必听一段故事诵读,这是西方家教的一项优良传统。

5、重视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的灌输有效的多。

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据我所知,这大概涉及了十个方面。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的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作是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中国家庭的“比较”往往重学习,“比较”的方面较为单一,西方国家的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全面的素质,中国家庭的比较,常常爱拿自己孩子的优点与他人孩子的缺点比较,使家长得以自慰;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能自省自己孩子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不习惯于争强好胜,论高低上下,中国的家庭在比较时往往想突出自己的形象,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自身的自尊、自重、自乐。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能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他们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的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所以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中国家教的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信、忠、恕”中国孩子从小得到的是历史故事、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教导。儿童自幼耳濡目染的是冰冷的道德律令与清规戒律。自幼习读的是《三字经》、《弟子规》。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这在加以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家庭教育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

(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永生观”紧密相关。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御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的个人。

6、独立意识的培养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使孩子从小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在风浪面前,变得束手无策,一旦失去帮助就会怨天尤人。 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在西方家庭可以看到,孩子像大人一样,直呼来访亲朋好友的名字,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家庭的讨论。这样独立的个性使孩子走向社会时更注重个人的能力与奋斗。

7、情感教育与体罚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不”、“不能”、“不行”、“不要”,中国集体教育除了用否定词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外,还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的构建与培育而展开。

8、教育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强调死记硬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

9、理财教育

在中国,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很远。他们没钱时便伸手向父母要。即使是成家立业后还是可以的。

在西方,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西方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无计划的给孩子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注重对金钱的基本品质的培养。

10、宗教思想与科学教育

虽然中国文化也是以宗教为开端的,但是在教育上我们更强调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以内在的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我们当前遇到的家庭教育中的不良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具体教法的不妥而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汲取西方家教的精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在吸取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育人知识和方法,大力普及到千家万户,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主要包含4个方面:(1)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化,以及教育手

段的现代化。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2)确立家长在教育行为中的法制观念,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依法治教的问题;增强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改变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良作风;

(3)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4)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重视和解决“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教传统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吸收引进外国思想文化精品,开展东西方家庭教育的交流。

【总结】 总之,中国的家庭教育和西方家庭教育有很大差异,各有优劣,我们应该祛除糟粕,取其精华。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使教育世界化,各自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1]邓小平.邓小平家庭教育的观点及其启示.《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六期.211-2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五十二号第四条.

[3]张贵勇.《华尔街日报》,2011年3月3日.第三版

第11篇:大学英语对比观点类写作

选择题型变体逻辑结构(My View on Sth.)

写作模版1(正反观点)

1)When it comes to sth., people’s ideas are not cut from the same cloth.

2) Some people hold /argue that …(观点一)3) They base their argument on the ground that …(理由)4) But others react to the problem the other way around and contend that the opposite is just reasonable or right.(观点二) 5) From their angle of view, …(理由) 6)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我的看法) 7) …(理由) 8)…(结论句).Views on Generation Gap

1) When it comes to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 gap, people’s ideas are not cut from the same cloth.2) Most of the old argue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blem.3) They base their argument on the ground that young people either turn a deaf ear to the elders’ experience-based advice or set themselves against what the elders have been proud of.4) Ye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reacts to the problem the other way around and holds that the opposite is just reasonable.5) From their angle of view, the older generation is too conservative to accept anything new, as a result of which,their voices are not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ir efforts are far from the requirements set by the elders.6)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both generations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roblem.7) Much evidence proves that the generation gap results just when the two generations mi connecting or understanding with each other.8) As long as both sides keep their minds open to each other’s outlooks on the world and get ready for adjustment of their own ideas to the social needs, therefore, the gap between them will be narrowed down in time.

写作模版2(正反观点)

(1) 有人认为(some people’s opinion)

(2) 另外一些人认为(other people’s opinion)

(3) 我的观点(my opinion)

As far as ________ is concerned , opinions vary widely .

Some peopletake ____as ______ / They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with

______ they_______.Without ______ , they _______.

Others , however , believe that _______.From their point of view , _______ .For instance , ______ are all concerned to _______ .As I see it , we _____ .What really count is _____ .If you ______ .But you ______ .

On Money As far as money is concerned , opinions vary widely / vary from one to another .

Some people take money as the source of happine.They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with money they can have delicious food to eat , fashionable clothes to wear and a comfortable house to live n .Without money , they will be in distre .

Others , however, believe that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 .From their point , the pursuit of money drives many people to commit crimes .For instance , theft , robbing are all concerned to money .

As I see it , we should not put the blame on money because it is a tool .It is innocent .Whatreally countsis the attitude we take toward it .If you always put money in the first place , money will become troublesome .But if /when you believe that many more things in the word are more meaningful and important than making money , you will surely be happier and open-minded .

课后作业 Private Cars

写成4段的首段写法:

① In recent years, with fast economic growth, private cars have appeared in many families in China.People\'s attitude toward private cars varies widely.②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general standard of living, some ordinary Chinese families begin to afford a private car.Yet, people\'s opinions of private car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public attitude toward it varies greatly/ widely./ is quite of the contrary./ differs sharply.

③ In recent few years, the phenomenon/ iue/ problem of owning a private car has been brought to public attention/ in the limelight.People\'s views on/ opinions of owing a private car vary widely.

支持段的主题句:

Some people claim that/ As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of owning a private car.There is no doubt that private cars benefit people hugely.

支持段的分论点:

①方便 First,private cars provide people with the most convenient form of transportation.

②舒适 Second,it is comfortable for people to travel in, especially in changeable weather/ raining days/ sand storm.

③ 炫耀 Third,only a private car can show a person\'s social status/ achievement/ succe/ prosperity in his or her career.

否定段的主题句:

① However (Nonethele/ Neverthele/ But),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of owing a private car/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② While enjoying the convenience that private cars bring us,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problem they create/ produce/ introduce/ make.

③ Despite/ In spite of/ For all the advantages, they brings their own disadvantages/ problems/ negative effects

④ Like anything else, private cars also have their own weakne/ limits.⑤ However, private cars are not without shortcomings/ faults.

⑥ Yet other speak of the problems private cars have brought.They complain that......

⑦ However, private cars may also bring with it problems our society had not previously faced.

⑧ Despite the increase in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generated by private cars, the changes they bring could very well lead to potentially adverse consequences.

否定段的分论点:

① 占有空间 On the one hand,private cars take up/ occupy too much space.② 交通事故 On the other hand,a driver should be careful/ cautious while driving, otherwise, car acci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happen.

③ 污染环境 What\'s more/In addition, private cars give off/ discharge/ release CO which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ir.

注意:所谓上义词是指抽象、概括和笼统的,就是比较superordinate的词;而下义词就是具体的东西,即subordinate的东西。

第四段(总结段)的写法:

① Despite all the disadvantages mentioned above, I still think that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are greater than the disadvantages.As for the above problem, I\'m sure they will be settled by the scientists in the future/ It is only a matter of time for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② Unquestionably, the challenge of private cars means we all should consider how we can control them, so that they will not control us.

③ Whether the private cars are a bleing or a curse is a difficult question to answer, yet the desire for the comfort and independence a private car can bring will not be eliminated.

④ Anyway/ Anyhow/ In any case, whether the effect is good or bad, one thing is certain: private cars have changed and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the way of our transportation, our leisure and our life.

第12篇:英语作文一(对比选择类)

模板一

There is no consensue of opinions among people about.....(争论焦点).Some people are of the view that...(观点一),while others take an opposite side,firmly believe that...(观点二).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the former(latter)notion is preferable in many senses.The reasons are obvious.First of all,...(论据

一).Furthermore,...(论据二)Among all of the supporting evidences,one is the strongest.That is,....(论据三).

A natural conclusion from the above discuion is that...(总结观点).As college students,we are supposed to......(支持某种观点) 模板二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argue that....(观点一)By saying that, they mean.....(对观点一进行阐释).But a few other people take an opposite side.They firmly believe that....(观点二)An example they have presented is that.....(支持观点二的一个例子).

According to a survey performed by......(某种权威机构),almost 80% of people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of.....(观点二或者观点一).There might be some element of truth in these people’s belief.But if we consider it in depth,we will feel no reservation to conclude that....(从两种观点中选择你的观点).There are a dozen of reasons behind my belief.First of all,......(论据一)More importantly,....(论据二).Most important of all,.....(论据三).

Based on the zbove discuions,I can easily forecast that more abd more people will......(支持你的观点)

模板三

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of doing.....(某种行为).They point out the fact that....(支持某种行为的第一论据).They also argue that....(支持某种行为的第二论据).

However, other people stand on a different ground.They consider it harmful to do....(某种行为).They firmly point out that......(反对某种行为的第一论据).An example can give the details of this argument:.....(反对某种行为的第二论据).

There is some truth in both arguments.But I think the disadvantages of......(某种行为).outweigh the advantages.In addion to the above-mentioned negative effects it might bring about,......(某种行为).also may......(可能产生的另一种弊端)

To conclude,......(你所得出的结论)A dozen of measures are supposed to take to prevent.....(某种行为)from bringing us more harm,

常用高分句型

1、

(1开头 )、Now, ti is commonly(generally/widely) believed(held/acknowledged) that___,but I wonder whethe___.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___,但我想___。

(2)、when asked about___,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say that___;but Iview a bit differently.

当问到___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___,但是我的看法稍不同。

(3)、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people as to___.关于___,人们的观点大不相同。

(4)、When it comes to__ _,some people believe that___,and others argue that the opposite is ture.

谈到___,有些人相信___,而另外一些人的观点正好相反。

2、主体

(1)、The advantages of A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B.A相对于B来说优点更多。

(2)、Evidently, it has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显然,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3)、there is no doubt that ___has its drawbacks as well as

merits.

毫无疑问,___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

3、结尾

(1)、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support the first opinion rather than the second.

在我看来,支持第一种观点比支持第二种观点更有道理。

(2)、personally,I am standing on the side of___.

就个人而言,我站在___的一边。

(3)、all in all, we cannot live without ___,but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try to find out new ways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would arise.

总之,没有___我们是无法生活的,但同时,我们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新手上路,有意见的尽管提,希望这对你们有帮助,我会在后面慢慢改进。

四级作文大致分为五大类对比选择类、现象解释类、问题解决类、观点论证类、应用文类

我每次上传一个类别

第13篇:内外资融资租赁类公司对比

内外资融资租赁类公司对比

一、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投资者资格

(1) 申请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投资者须为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外方投资者或其境外母公司应资信良好,在境外已合法注册并从事实质性经营活动。

(2) 投资各方应向审批机关提供投资各方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一年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显示资不抵债的不符合申请资格。外方投资者的总资产不得低于500万美元。

(3) 存续未满一年的投资者暂不具备申报条件。符合条件的外方投资者境外母公司以其全资拥有的境外子公司(SPV)名义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可不要求存续满一年。

二、监管部门对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核要点

(1) 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名称中须注明“融资租赁”字样,名称及经营范围中不得含有“金融租赁”字样。

(2) 融资租赁公司可以经营与租赁交易相关的担保业务,但不得为主营业务,且企业名称中不得有“担保”字样。

(3) 应要求境外投资者如实披露实际投资人的背景信息,严格审查其境外资产情况。

(4) 合营合同/章程无需规定“投资总额”,批复文件及批准证书中也无“投资总额”项;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美元。

(5) 外商投资比例不得低于25%。

(6) 合营合同中规定分期缴付出资的,外方投资者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认缴出资额的15%,且应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缴清。在实缴投资额未达到认缴的全部出资额前,外方投资者不得取得企业决策权,不得将其在企业中的权益、资产以合并报表的方式纳入该投资者的财务报表。

(7) 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

三、投融资渠道对比 (1) 外资融资租赁公司

现行外汇管理政策中,给予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投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外债、对外债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三种。(见图一)

 首先,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可在 “净资产×10-风险资产”的外债额度内,向境外融通低成本信贷资金。对于刚起步的租赁公司,其风险资产近乎于零,因此可借用的外债规模约等同于净资产或实缴注册资本的10倍;但对于随项目分次借入外债的租赁公司,其可使用外债额度的边际递减率会加速上升。

 其次,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可在所有者权益的30%限额内对境外关联机构进行放款。而这对于个别企业的现行额度,则难以有效满足其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境外子公司或项目公司融通资金的需求。

 最后,具有集团背景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既可构建境内外币资金池,也可在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的政策框架下,整合集团境内外成员跨境投融资额度,实现资金双向自主调配,同时,其境外放款额度可提高至所有者权益的50%

(图一)

(2) 内资融资租赁公司

与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比较,内资融资租赁公司与其区别主要在于举借外债的困难较大。(见图2)  首先,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借用短期外债指标需要经过外汇主管部门核准,借用中长期外债需要发改委对项目融资进行更严格的审批;

 其次,和外资企业一样,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同样可在所有者权益的30%限额内向境外关联机构放款;

 营运资金渠道方面,具有集团规模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将境内机构纳入现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框架,构建外币资金池,实现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另外,拥有跨国集团背景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可纳入到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框架中,从而有效盘活集团内部的海内外资金。

(图二)

(3) 金融租赁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由于拥有银行背景,因此一般被纳入非银行金融机构范畴,在相关外汇管理政策方面与一般“企业系”融资租赁公司存在差异。(见图3)  金融租赁公司借用短期外债的年度限额需要外汇主管部门核准,获取难度较“企业系”内资租赁公司小,但中长期外债项目仍需接受发改委的严格审批;

 金融租赁公司或其融资租赁项目公司经批准借用的外债资金不得结汇使用;

 金融租赁公司只能开展跨境融资租赁业务,不能直接进行境外放款。因此存在金融租赁公司的跨境资金只能单向流动的缺陷,并且其外债资金的结汇需求受到限制;

 集团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在现行政策下不能实现任何一种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的管理形式;  在与商业银行合作方面,会由于被定位为同业机构,而不能通过购买衍生产品来对冲资金风险。

(图三)

参考资料: 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商务部:http://www.daodoc.com/

第14篇:轨道交通类论文

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关于轨道交通类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根据工程特点,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土建贯通的断点多,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为确保铺轨关键节点完成,地下线区间采用“轨排架轨法”进行施工;对高架线区间及个别地下线区间道床采用“散铺架轨法”进行施工。

关键词:轨道交通;轨道 ;铺设

1、施工方法

在铺轨基地将25m无孔钢轨组装成轨排,在铺轨基地采用10吨龙门架将25m轨排经由轨排井吊放地下线平板车上或直接吊放至地面线平板车上,再由轨道车顶送到铺设现场,DP-10型铺轨门吊进行铺设;采用专用的钢轨支撑架进行轨排架设。

2、施工要点及工艺要求

2.1铺轨门吊走行轨的安装

铺轨门吊是洞内轨排、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吊运必不可少的机具之一。为此,对铺轨门吊和走行轨的要求是:铺设及拆除方便、快捷,保证在线路30‰大坡道和400m小曲线半径上门吊走行平衡安全。铺轨门吊一般选择可以根据施工环境的限制进行改装跨距的起吊运输设备,从而满足不同工程施工需要。

在走行轨的的选用上,为便于人工搬运,钢轨不宜太重,为保证走行轨钢轨的支承断面,根据龙门吊吊重时的轴重,一般选用24Kg/m钢轨,走行轨支承点间距为1.0m。

在走行轨铺设方式上采用特制高度可调式钢支墩,龙门吊走行轨一般应超前钢筋网铺设地段进行布设。根据隧道断面及结构底面,钢支墩抽盒底板根据底板面的形状制作成几种不同的结构,可满足各种工况施工的需要。在安装铺轨门吊走行轨钢支墩时,先利用4个M16膨胀螺丝将钢支墩底板固定在隧道底板上或桥面上,再调整钢支墩的高度至确定位置;钢支墩上板采用螺栓与钢轨底板紧固连接。

2.2 钢筋网的铺设

针对地下线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洞外下料加工,洞内绑扎焊接的作业方式布设。钢筋在轨排井或预留下料口旁捆绑成束,吊入洞内平板车;布设时由洞内龙门吊吊运至铺设地段,一捆一捆分散布置后,人工抬运钢筋散布在道床底板上或隧底填充混凝土面上;人工绑扎固定,调整网格间距,每个钢筋网片以3-4米最佳。按照纵向每间隔两个轨枕的间距,横向在每两根架立钢筋中点按设计各钉入一个胀锚螺栓,并绑扎在底层钢筋上。胀锚螺栓采用YG2型M16×245螺栓,布置时避开结构筋,钉入深度110mm,露出部分与道床钢筋绑扎在一起,当胀锚螺栓无法与道床钢筋绑扎时,可以不与道床钢筋绑扎。

道床钢筋网应满足杂散电流专业的要求,每段道床块两端第一根横向箍筋为8mm×50mm镀锌扁钢,镀锌扁钢及道床块中每隔不大于5m的一根横向钢筋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并保证各纵向钢筋的电气连续。

2.3埋入式长轨枕轨排的组装

轨排组装前须做好配轨计算,并充分满足焊轨的需要,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及报经业主批准的无缝线路施工设计方案编制轨排表。直线段长度根据各坡度分段计算,配轨时应按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曲线段长度以外股为依据,配轨按外股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到曲线终点的距离。同一轨排宜选用长度公差相同的钢轨配对,相差量不得大于3mm。

轨枕按照设计规定数量等距悬挂,前后两块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过渡段轨枕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枕位先用白油漆标于轨腰内侧,曲线段标于外轨轨腰内侧。轨枕应与钢轨中轴线垂直,内外对齐,并根据不同地段组装不同型号扣件。轨排应根据铺设顺序来编号,先铺设者在上,后铺设者在下,顺序装车。

轨排组装在基地组装作业台完成。先将扣件与轨枕组装在一起,再用弹条将组装了扣件的轨枕挂到钢轨上,组装成25m轨排。

2.4轨排洞内的运输与组织

轨排在存放台位用桁架门式起重机吊放到平板车上,轨道车推至道床混凝土已施工完毕且强度已经达到70%设计强度的地段,再用两台铺轨门吊抬至待铺位置。

施工注意事项:

⑴装车时轨排间应放置垫木,且后铺轨排先装车,先铺轨排后装车。

⑵运输轨排时,轨排与平板间要绑扎牢固。轨道车走行时速不大于5Km/h,且前后派专人防护。

⑶停车时要及时放入铁靴,防止平板车滑行。

⑷两台龙门吊共同作业时,要专人指挥,口令统

一、清晰,司机操作熟练,配合默契。

2.5轨排铺设与轨道状态的调整

本标段地下线整体道床轨道主要采用“轨排架轨法”施工及整体道床一次浇筑工艺。

2.5.1轨排架设

利用DP-10铺轨门吊将轨排吊装至作业区段,铺轨门吊配合轨道支撑架进行轨道架设。采用特殊设计轨架及施工方法实现了整体道床的一次性浇注,轨架设计采用钢轨上承式支撑结构,钢轨支撑架设置间距按3m左右设置。直线段支撑架应垂直线路方向,曲线段支撑架应垂直线路的切线方向。并将各部螺栓拧紧,不得虚接。轨枕、支撑架如与预留管沟、结构沉降缝等布置冲突时,前后适当调整轨枕及支撑架,轨枕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在安装轨架时在丝杠外套PVC管,施工完毕后予以凿除,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塞工艺孔。

2.5.2轨道状态调整

轨排架起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其几何状态进行粗调、细调、精调。具体做法是:先调水平,后调轨距;先调基标部位;后调基标之间;先粗后精,反复调整。经过精调后,其精度必须符合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精度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的规定,并经现场监理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支墩浇筑作业。

2.5.3钢筋加工及绑扎

钢筋加工安排在基地完成。钢筋加工需注意:不同道床结构、不同断面尺寸,在直、曲线地段钢筋尺寸的差异及变化情况;钢筋加工时,要求对钢筋使用的规格、尺寸及使用地段进行分类、做好标识,防止现场施工钢筋拉乱、混用。整体道床使用的钢筋在基地安排装车,轨道车运输至前方,DP-10铺轨门吊吊运至施工作业面,轨道架设完毕后安排人员进行钢筋绑扎作业。钢筋网的绑扎中注意: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网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焊接施工中需注意,除满足规范中钢筋焊接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整体道床杂散电流防护的要求。

2.5.4水沟立模及伸缩缝板安装

采用特殊设计的水沟模具,根据道床排水沟的断面及同钢轨的相对位置进行设计,同既有轨道扣件螺栓用卡槽连接,纵向连续的两块水沟模板采用“企”口形搭界。水沟位置混凝土同道床混凝土的达到了一次性浇注成型的目的。根据轨顶高程同排水沟底的相对高差来控制排水沟底高度,通过排水沟固定架的高程调整螺栓,调整排水沟的高程。确保设置的道床排水沟平直、圆顺、美观。

整体道床U型槽及洞口50m范围每6.25m、地下段一般及中等减振地段每12.5m左右设置一处伸缩缝。道床伸缩缝板采用20mm沥青木板,与道床面平齐,并以沥青麻筋封顶。

参考文献:

[1] 刘晓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垂向受力分析[J].山西建筑.2010(05)

[2] 赵红光.南京地铁车辆段轨道技术综述[J].都市快轨交通.2010(06)

[3] 冉蕾,冯健,李俊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防脱护轨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01)

[4] 李建民.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06)

[5] 周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的环境噪音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6] 朱彬,唐进锋,潘自立.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控制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4(02)

第15篇:写字类论文

新教材识字教学的途径及方法探索 ---小学教育论文--新编小学教案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目标是: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为了落实课程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三个步骤。

一、以本为“本”抓好课堂识字

(一)常见生字分为两类,一是会写的字,二是会认的字。课前,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学习新课前,告诉学生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要认识新的朋友,第一步是干什么?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么?认清它的摸样(形),第三步干什么?知道它的特征及用途(义)。课前,要求学生把生字在书中划出来,然后读一读,叫准它的名字。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谁,它还能和谁交朋友。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二)课上,教给识字方法。在课堂上,教学识字的办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误。

1、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用彩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

例如:《司马光》中的“候”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把候字中间的“|”用醒目的红笔标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以与日字相比较;讲“请”字时,要和“清、请、晴、睛”这一组字相比较、区别,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表示的意思,避免混淆。

3、理序分类,避免按部就班。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类。可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4、开展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 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表示眼眶,二字表示眼睛,所以„有两道横。“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П”,它多么象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点在屋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5、拆字合字,在动动想想中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把这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给学生(等学生了解这种做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制),让学生拼拼,看看谁与谁是好朋友,它们合起来的名字叫什么?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学习合体字的效率就大大提高。

6、朗读中识字。第一步,初读课文时,找出生字词及其所在的句子中的读音。 第二步,诵读课文时,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用着重线标出这些生字,既要正音,又要理解字义。第三步,在课文要结束之前,必须再次进行巩固复习。

(三)课后,利用纠错登记簿,进行加深记忆。学生学过的生字,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遗忘,或出错。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出《纠错登记簿》,格式如下:

写错的字 改正 出错原因 出错日期

二、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活动方式有:

(一)猜谜语

1、例如:什么圆圆象火球?(日) 什么弯弯象小船?(月) 什么清清哗哗流?(水)

2、编得好者,可获得“谜语大王”的称号。

(二)摘果子 每四人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拿一只篮子,篮子上面写着一个编傍部首,让代表到果树上摘下写着与篮子上相同编傍的字的果子放在篮子里,如篮子上是“ 卄”,就把“草、菊、花、苗”摘下来。

(三)添笔画游戏 给汉字加一笔或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搞好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日”加一笔可以变成几个字?(日、旦、白、旧、等)。

三、拓宽空间,生活中识字用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好习惯,对生字的认识大有帮助。在家中,看电视、读报纸;在路上,看标语、读店牌。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多读书,多看报,不仅会念,还要会说。平时让学生人手一本“小记者本”,每天把在电视中,或书报中看到的生字词记录下来,养成积累字词的好习惯

新教材识字教学的途径及方法探索 ---小学教育论文--新编小学教案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目标是: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为了落实课程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三个步骤。

一、以本为“本”抓好课堂识字

(一)常见生字分为两类,一是会写的字,二是会认的字。课前,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学习新课前,告诉学生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要认识新的朋友,第一步是干什么?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么?认清它的摸样(形),第三步干什么?知道它的特征及用途(义)。课前,要求学生把生字在书中划出来,然后读一读,叫准它的名字。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谁,它还能和谁交朋友。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二)课上,教给识字方法。在课堂上,教学识字的办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误。

1、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用彩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

例如:《司马光》中的“候”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把候字中间的“|”用醒目的红笔标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以与日字相比较;讲“请”字时,要和“清、请、晴、睛”这一组字相比较、区别,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表示的意思,避免混淆。

3、理序分类,避免按部就班。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类。可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4、开展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 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表示眼眶,二字表示眼睛,所以„有两道横。“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П”,它多么象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点在屋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5、拆字合字,在动动想想中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把这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给学生(等学生了解这种做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制),让学生拼拼,看看谁与谁是好朋友,它们合起来的名字叫什么?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学习合体字的效率就大大提高。

6、朗读中识字。第一步,初读课文时,找出生字词及其所在的句子中的读音。 第二步,诵读课文时,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用着重线标出这些生字,既要正音,又要理解字义。第三步,在课文要结束之前,必须再次进行巩固复习。

(三)课后,利用纠错登记簿,进行加深记忆。学生学过的生字,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遗忘,或出错。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出《纠错登记簿》,格式如下:

写错的字 改正 出错原因 出错日期

二、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活动方式有:

(一)猜谜语

1、例如:什么圆圆象火球?(日) 什么弯弯象小船?(月) 什么清清哗哗流?(水)

2、编得好者,可获得“谜语大王”的称号。

(二)摘果子 每四人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拿一只篮子,篮子上面写着一个编傍部首,让代表到果树上摘下写着与篮子上相同编傍的字的果子放在篮子里,如篮子上是“ 卄”,就把“草、菊、花、苗”摘下来。

(三)添笔画游戏 给汉字加一笔或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搞好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日”加一笔可以变成几个字?(日、旦、白、旧、等)。

三、拓宽空间,生活中识字用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好习惯,对生字的认识大有帮助。在家中,看电视、读报纸;在路上,看标语、读店牌。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多读书,多看报,不仅会念,还要会说。平时让学生人手一本“小记者本”,每天把在电视中,或书报中看到的生字词记录下来,养成积累字词的好习惯

写字教学要突出一个“导”字 ---小学教育论文--新编小学教案网 在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写字教学中,老师、学校领导四处聘请高手和名流,专门组织培训,然而收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导较少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好写字教学中的“导”的问题,即“开导”、“指导”和“导向”。

一、开导。《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这就给广大的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一入校门,就要对学生进行开导。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导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在开导过程中,教师可搜集古今书法大师如三国的钟繇 ,晋代的王羲之 ,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元代的赵孟 等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由浅入深地讲给他们听。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书法展览,借以激发每个儿童热爱写字的情感。

二、指导。指导是指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常规性指导。常规性指导包括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其中,执笔姿势和汉字结构的指导尤为重要。坐姿,只要强调每个孩子上身直立,眼睛和纸面的距离适当也就行了。而执笔姿势和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是掌握不好的,这对字写得好坏关系极大。因此,教师一开始教写字就要逐一指导,随时矫正,以防学生不规范姿势的形成。指导的第二个重点是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例如:“科”;学生对这部分字掌握好了,也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如“姿”;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如“湖”、“懒”;上、中、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如“蓝”。总之,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出方块形这一特点。

2.总体性指导。指导学生写字,大多数以方格\\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习本进行习作。教材中田字格里的例字让学生仿写就显得小一些了,其难度较大。学生写起来标准难以掌握,不是靠上了,就是靠下了;不是偏左了,就是偏右了。有的忽大忽小,大小不一。而且,大多数学生习惯写小,久而 久之,学生的坐姿易变样,视线拉得越来越短,面部几乎贴在纸面上。我们认为,学生不管用什么本子写字,总的原则,一开始就要求写大,要写满格子。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一是从整体布局上可以纠正学生大多偏右下方的毛病;二是学生小时习惯写大字,指关节、腕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

3.规律性指导。学生一批批入校,都难免带有一种普遍性的、类似的书写毛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毛病又不断重复出现,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些规律,随着学生换届,重复进行指导。这称之为规律性指导。俗话说:“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这就足以说明汉字的笔画安排,间架结构排列的平正、匀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反之,笔画的位置和关系摆得不好,字写得再流利、连贯也不能算是好字。这好比一个人,如果长得五官失位,甚至出现畸形,无论他们气色多么精神,都无补于应有的健美容貌。

三、导向。导向,也是写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正确的导向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在小学阶段,应重点指导写好正楷字。在相当熟练的基础上,再练写行楷、行书,以适应今后继续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既而,从书法艺术要求方面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再进行一些个别的指导,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书法比赛,培养书法兴趣。反之,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只搞少数人的个别培养和发展,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导向。

优化写字教学 ---小学教育论文--新编小学教案网 我们现在所教的新教材比较重视识字和阅读。相对来说比较忽视的是写字教学。然而,写字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训练。所以,从本学期起我在抓好识字的基础上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写字教学,优化写字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

一、指导观察,找出规律。要把一个字写得漂亮,首先是要把字写得正确,结构摆匀称。在指导学生书写过程中,我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在田字格里一笔一画地范写例字,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笔画的形状和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教学生写独体字,我首先让他们仔细地观察每一笔的样子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少”字,我一面范写,一面指导学生观察:第一笔“竖”写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略斜,第

二、三笔似的“点”,分别写在左半格和有半格的中间偏上,第四笔的“撇”,起笔在 横中线的上面,要特别注意收笔(左下格靠下)。当学生明确笔画之间的搭配之后,我马上在田字格中再写一个,让学生再次观察一遍,使学生明白: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指导学生写合体字时,我同样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他们之间的搭配。如写“冷”字,我一边示范,一边指导学生观察:左边的两点水笔画少,少占一些空间,让给右边的基本字,它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横中线的两侧,要有一定的距离,“提”的锋尖应对着上“点”的末端,两者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右边的基本字“令”笔画较多,所占的空间可以大些,它的一“撇”,起笔在上半格竖中线的中段右边,收笔在左半格的横中线的下面;一“捺”的起笔连着“撇”的头部,左右半格的横中线的下面收笔;第五笔的点,应点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的右侧,它同上面的“撇”和“捺”的交叉点以及下面第七笔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逐笔观察后,我又在田字格范写了一遍,并继续引导观察,找出规律:“冷”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通过逐课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规则: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部分要写得扁宽些,整个字不要写得太长;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写得狭长些,紧凑些。左右结构的字要看清楚,有的是左窄右宽,有的是右宽左窄,有的则是一样的;上下结构的字,有的上大下小,有的下大上小。全包围结构的字,要把字的结构摆匀称……总之,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要训练学生摆正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写匀称,写美观。

二、临帖练写,开展自评。学生通过对范字的观察,经过老师的指导和示范后,我就让学生对照范字,自我临写。在临写时,我采用“对照反馈式临写法”,,即临写的每个字始终依据教材或老师的范字。每个字临写四遍,第

一、二遍,注意点画的起止、长短、走向和配合;第

三、四遍,整字临写。学生每临一次,我就要求他们与范字对照一遍,找出差距,我让学生进行自评,看一看哪个字写的最好,哪个字写得不太好的及时修正,做到一个比一个写得好,一个比一个写得美。

三、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学生在临写时,我就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临写是存在的问题,获得教学的反馈,加以个别辅导,如发现学生的字写歪或笔顺不正确的,及时地给学生指出和示范;如学生的运笔方法不对的,我就手把手的教,时时提醒学生写字时的书写姿势,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时,及时在黑板上进行讲评,以利学生正确书写。

四、仔细批改,表扬激趣。学生完成书写后,我仔细地批改,字写得正确、匀称、美观的学生我给他一个“优”,并及时的鼓励、表扬。把他们的写字本展出在学习园地中让大家欣赏他们秀美的字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按照字的结构规律来写,有进步的学生我也会让他们把写字本展出,激励他们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当然,要把字练好,不是靠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好的,这要靠长期的积累。在写字教学中,我采用课内和课外、间接和直接相结合的分散练习的方法,优化训练数量,从而提高写字质量。

第16篇:交通运输类论文

交通运输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下面是交通运输类论文,请参考!

交通运输类论文

交通运输一体化铁路运输发展的路径

摘要:经济发展使城乡建设很快实现一体化,客运量、货运量也有所增加。以往的交通运输方式过于单一,根本满足不了这一社会要求,因此必须建设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铁路这种传统运输方式作为一体化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交通运输系统达到更高的运营效率。本文对交通运输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一体化运输到底有多重要,接着探讨了一体化运输如何影响铁路运输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一体化;铁路运输发展

引言

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我国当前的交通运输状况来看,交通供需很难保持平衡,这又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实践证实,交通运输方式太过单一,根本解决不了交通供需出现的失衡问题,必须各种运输方式结合,形成一体化运输。而铁路运输想要在一体化中保持甚至加大占有率,必须根据自身优势创新协调发展,提升运营效率,这样才能在一体化运输系统中取得更多效益。

1交通运输一体化内涵

交通运输一体化是为了更好适应经济发展,多式联运的一种集约高效的一种运输组织方式,能够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体化运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基本观念,使交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它统一规划了每个区域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使交通运输得到集中管理。若能实现一体化运输,运输方式将不会像以前那样单一,且其综合性也将变得更强。这样不仅了使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同时也使运输方式达到衔接目的,交通运输充分发挥其组合优势,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其整体化功能。此外,一体化运输可适应当前如此大的交通运输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一体化运输融合了综合运输理念,是一个全新的交通系统。一体化运输使交通运输业变得更加完善,它包含了许多内容,既要发展运输方式使其实现一体化,还要对交通运输进行整体规划,使交通运输得到统一管理。当然,一体化运输可达到集中管理交通信息目的,使交通运输得到全面控制,通过对交通需求及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使交通运输服务变得多样化。

2铁路运输之于一体化运输定位

一体化运输离不开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一体化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较于汽运、海运、航空、管道运输等有着安全、高速、重载、长距、低成本、受气候影响小的特点,也就是这一特点起决定性作用。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也不断在发展,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会影响到铁路运输。尽管如此,铁路运输依旧占据了中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比重,其优势不容更改。铁路运输想要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必须重视一体化运输,准确定位出铁路运输应具备哪些服务功能。首先,铁路运输应借助自身在中长距离运输中所占据的独特优势,主要负责运输煤炭或是金属之类的大宗货物,也可运输谷物等散装货物。其次,铁路运输应搭上快递这一便车,负责行包快运以及集装箱等运输。再者,铁路运输需充当客流运输;最后,铁路运输还有通勤运输这一身份,当然这主要针对的是市区、外围组团等。

3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的发展途径

3.1将不同运输方式紧密衔接

交通工具拥有各自的集散中心,想要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必须依靠交通枢纽,它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作用相当明显。在过去,交通运输建设只关注运输场地有没有得到合理规划,不懂得如何布局转运地点。由于主管部门没有重视这些问题,没有对交通枢纽进行合理布局,致使其达不到实际要求。城市建设若忽略了交通结合处,将导致运输方式无法进行快速转运,或是影响其顺畅性。有的地方建设交通枢纽时,经常发生交通阻塞,这使得交通很难达到较高的运输效率。从以上几种情况来看,只有合理规划交通枢纽,按照现有的运输条件使每种运输方式保持密切衔接,进而得到合理的交通布局。规划铁路枢纽过程中,需做好以下两项工作:①铁路枢纽必须合理;②铁路枢纽可利用相应的交通工具,与其他枢纽进行无缝衔接,对于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城市或是部分交通枢纽中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制定规划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

3.2优化运输结构

对结构作出优化调整的同时,充分发挥运输方式所具备的优越性,以满足对交通运输提出的需求,包括种类和规模以及数量等。铁路运输应继续根据其特点侧重于高速、重载这两个方面。客运及小件物流产品可继续发展高速铁路的优势,利用我国“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加快周转;煤炭、矿物等的运输继续发展重载铁路,增加重载化程度,利用组合万吨方式增加开行两万吨、三万吨列车,进一步降本增效,同时建设电气化程度高、线路质量过硬的新型重载路线,为进一步的四万吨、五万吨重载列车试验做好准备。

3.3加强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体化运输必须利用新型科技信息技术,只有对信息技术进行综合管理,使其代替单一运输,将每种资源集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输体系。从铁路信息系统当前的分布情况来看,它覆盖了多个不同的领域,同时设立了各种系统,如各级调度指挥系统、客货运系统、统计工作系统等系统,操作不便,效率低下。一体化运输要求建立一体化联合运输系统,利用物流网、大数据等高效灵活的完成一体化运输。铁路方面需进一步整合目前各种分散型软件系统,对调度指挥、施工管理、客货运管理、统计信息采集、机车车辆管理等子系统进行整合,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整合,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提取运输信息,建立大数据,一方面减少人工操作避免人工失误,另一方面利用寻找发现运输规律,进一步提高效率,降本增效,提升其竞争力。

3.4开展高速客运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拥有越来越大的客运量,同时旅客周转量也在不断提高,其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6%、8.8%,甚至比货运增长率要高出许多。从这点来看,我国的人员流动相较于货运,其比例要大于后者。这种现象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一直延续下去。想要加快运输速度,或是提高运输效率,必须重视服务质量的优化,加大高速铁路的建设力度。高速铁路可使国家具备更大的运输能力,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保证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我国虽然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且其运行态势也相当不错,但仍需要进行合理统筹与规划。只有加强铁路提速,才能使铁路运输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

3.5发展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属于一个新型产物,其主要通过发展经济与贸易,当然也可将其视为运输业进入到另一个经济增长区。从目前的运输行业来看,必须合理调整其经营方式,适当改变其思维理念,这样才能使物流业取得更好发展。要发展铁路运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使铁路在运输行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可通过制订与其相符的物流发展计划,对经营措施做相应调整,除了增加更多的物流设施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制度,使技术得到全面提高,进而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由于铁路覆盖了广阔的面积,它主要分布在各个火车站,只有对物流服务中心进行合理布局,才能使铁路运输拥有更多的职能。传统的铁路只能用于装卸和运输,而如今更多地侧重于一体化服务,它可监控所有的货物并进行全方位管理,确保顾客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4结语

通过实施一体化运输,使运输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还能减少流通成本,对发展交通服务也有一定推动作用,满足更高的社会要求。只有对铁路运输的各个枢纽进行合理布局,将运输方式保持紧密衔接,使铁路运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不断优化铁路运输当前的结构,建设出更好的客货系统,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运输管理制度的创新,才能解决铁路建设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在一体化运输的大环境里更好的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磊.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对策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4,24:108.

[2]王双.贵州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第17篇:酒店类论文

浅论我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生存发展状况与发展

指导老师:刘建华

学生姓名:李玉秀

学号:1011141026

院系: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电话:18059215170

日期:2011年11月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酒店业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自从如家登陆纳斯达克以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就开始崭露头角。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和经济型酒店自身扩张的需求,是经济型酒店竞相选择上市的主要原因。经济型酒店不仅有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有实现的紧迫性,有着巨大的机会。对酒店宏观管理机构和酒店产业中的成员酒店,这既是一个机会,更是一种挑战。本文将分析我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生存发展状况与发展。

【关键词】经济型酒;商务;旅游;品牌

前言

众所周知,如家快捷酒店(NASDAQ:HMIN)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开始交易,开盘价为22美元,高出发行价13.8美元59.4%。如家快捷酒店本次上市约融资1.02亿美元。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商务交流与自助游,加上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上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酒店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须,特别是经济型连锁酒店,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曾经说过: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型酒店将会占领旅游市场大的更大份额。本文将介绍关于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和发展。

一、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和特点。

(一)经济型酒店的定义

在美国,所谓的经济型酒店是指保持低廉价格,针对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酒店。在《WTO现代酒店及餐饮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经济型酒店一般为价廉酒店,该酒店通常只经营客房,酒店本身没有餐饮管理设施或仅有十分有限的餐饮服务,价格低廉。在我国,经济型酒店被定义为:以大众可以支持的价格为顾客提供的基本住宿需求,其投资不高、规模不大、功能简单、租金低廉,但又具备一定服务质量水准。

(二)经济型酒店的特点

经济型酒店是具有现代国际接待标准的非奢华型酒店,其基本设施不奢华,更能适合普通大众消费,提供完好、安全、卫生、整洁的高效、温馨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其产品不足,具有有限性的特点。因为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功能就是住宿,所以为了

减少成本,剪除了其他非必须的设施,这就造成了产品的有限性。其主要提供住房和早餐,和其他一些简单的需要。

2、产品优质,和服务的周到。与一般的社会旅馆不同的是,经济型酒店非常强调客房设

施的舒适性和服务的标准化。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特点是社会旅馆所不具备的。

3、价格经济实惠。相对于那些大酒店而言,经济型酒店的收费标准很低,一般都在300

元以下,这就为人们剩下了很多的花销。不同于那些大型的酒店,去一次就要上千元。这也是其被追捧的原因。

4、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是一般商务人士、工薪阶层、普通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

而高档酒店往往以高级商务客人、高收入阶层、公费旅客为主要目标市场。

5、从经济型酒店的外在表现来说,经济型酒店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通过连锁经营

达到规模经济,提高品牌价值。这种经营方式也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其他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的一个明显特征。

二、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状况

(一)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特点

自从经济型酒店传入我国之后,各种经济型酒店便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上市,其竞争不言而喻。其特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其需求量很大,一般都在热点的城市形成。随着旅游业和商业城市的日渐繁荣,

我国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几个大型城市和区域称为热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型城市的经济型酒店需求非常突出。

2、由于其良好的发展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与高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酒店投

资规模小,回报期短,回报率高,因此吸引了各类资本的大量涌入。

3、其发展很迅速,在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自己的品牌也相继出现。自经济型酒店

进入我国以来,出现了一些影响颇广的民族自创品牌。

4、由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竞争也日益呈现白热化,各种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各种

服务以来吸引顾客。

(二)国内经济型酒店的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充满了巨大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挑战。其中业内人士能认为其五个重要的力量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其有:竞争对手、潜在的进入者、替代产品的威胁、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经济型酒店的讨价还价能力。行业环境分析对经济型酒店确立竞争原则和制定可采用的战略有巨大的影响。

(三)国内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经济型酒店在我国有很好的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其中的问题是不可忽略的,它不仅制约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其以后的市场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的层次混乱,没有很好的定位。因为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其并没有一个很好

的定位,经济型酒店有三种类型档次: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这三种酒店的差距非常大,所以并没有很好的市场层次。

2、太普遍,没有个性可言,模仿太严重。因为经济型酒店刚刚在中国起步,所以好多

的投资者没有经过调查就纷纷盲目模仿投资,所以造成市场非常混乱,客源选择上非常盲目,没有重点。

3、没有形成很好的模式,连锁经营不明显。单体经营的模式,造成了连锁经营的不明

显,好多的经济型酒店都采用单打独斗,不愿和别的酒店连锁。经济就是因为其较低的成本,连锁经营能够统一采购,统一提供技术支持,统一市场营销等,从而降低市场成本,增强竞争力。

4、管理缺乏经验,人力资源不足。虽然经济型酒店发展了好几年,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其各个层次的人才都面临着供不应求的问题。

5、标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缺乏自己的品牌建设。因为经济型酒店的标准不统一,

市场的层次混乱,投资的盲目性,使得实际的服务水平并不高,而且缺乏自己的品牌建设。

三、经济型酒店的成功策略

(一)在市场上定好位,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其定位时应该注意中低档消费层次的群体,为各种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的特色服务,优化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特色,并选定强化多元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开拓自己的新的市场。

(二)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首要目的,运用专业的知识进行管理,用规范的只需去维护,达到“经济、卫生、安全、快捷”的这个标准。具有一定的接待水平。

(三)要加强人才的运用与管理,打造一个有自己特色和力量的团队。科学的进行资源的分配,达到各种人才的优化配置,为酒店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管理。

(四)要多和其他商家联系,发展连锁经营的模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使得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能够更快,更优质,而不是一味的单体经营,这样不但不利于发展,还对自己的产业没有很好的促进。

(五)注重品牌建设,降低经营成本,借鉴国际模式,加强与外界交流。只有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更好的被消费者接受,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多和外界交流,才能强化自己的产业。

参考文献

楚庭南; 《经济型连锁酒店经营管理》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年5月第一版 1~14

金丽娇; 如家酒店品牌战略解读 [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04期 5-6

第18篇:土木工程类论文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导语: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管理是实现施工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摘要: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本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及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文章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包含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做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加强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施工企业

引言

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本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筑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加强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一、土木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如何利用科学的管理参与竞争,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体系极为重要。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集中体现在成本管理的水平上,而成本管理又主要决定于直接成本以及相关管理目标的控制。在工程管理中,有许多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经常是有的项目干完了活甚至多干了活,却因无完善必要手续和证据而收不回工程款。很多人把成本管理当做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从而在以往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方案中,一些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部门往往只偏重于快和好,不惜价钱地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从而加大了成本,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从土木建筑企业的全面性上来说,每个部门工作都达到最优,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最优的。企业要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得到最大利润。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部却存在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从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土木工程而言,利润指数会很高,但是由于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3、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项目部通常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工程的光对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负责,搞技术的只对技术和质量负责,搞材料的只对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负责。这样表面看上去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另外,一些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专业文化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复合型人才不多。尤其是有的项目部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更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

二、土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方法

1、转变成本管理意识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是“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结果的核算”,同时要做到成本管理由原来的个别人核算到“过程人员参与管理”的观念转变。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的“过程的管理”,应视为主动控制,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工作,而“结果的核算”只能是被动控制、亡羊补牢的传统做法。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监督力度,增强成本核算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和工作责任感。管理人员都应自觉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执行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资料及手续要及时完善,并上报审核。同时,全面提高核算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2、做好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指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阶段发生的员工工资、补贴、福利、奖金等人力资源费用和其它。项目管理团队是直接面对项目管理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人力资源,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对项目参与人员的维护、激励和运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管理决策效率,从而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实际成效。项目成本控制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或减少建设项目的边际成本,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对项目参与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助于顺利实施项目管理,并降低项目的管理成本和其他直接成本损失。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有调整组织结构、稳定员工队伍、提升员工素质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包段、包工方式,整体原则是多劳多得,每个人都是根据劳动成果获取报酬,坚决杜绝以权谋私的现象。

3、提高人员素质和责任心

加强项目部对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意识,建立和完善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在“两制”建设中,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定期进行学习、交流、考核并竞争上岗,建立健康有序的核算工作网络程序和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成本管理制度。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要统一思想认识,从普通施工人员到项目管理人员都要进行经济教育,提高经济意识。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另外,要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4、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是工程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经验。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的,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由施工企业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按照不同的成本要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严格考核、奖罚分明。通过成本指标,可以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责任成本中心的作用。

5、加强施工前的成本管理

项目投标与合同签订与实施阶段有所区别。但在利润控制最大化方面的决定因素占比很大,在不影响中标前提下,应为今后的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以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总承包合同中的多数条款都涉及工程造价,因此合同条款的签订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在签订过程中,要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通过谈判,争取到合理的合同条款,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索赔或反索赔的因素,对在任何情况下可以避免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并在条款中明确,力求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化风险。

6、加强施工机械费用控制

在施工之前,应当先对施工机械的整体工况进行严格地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保养,一旦发现不合格或需要维修的设备,立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过程的整体效率,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而造成延期。施工中充分提高机械利用率,合理调配机械,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7、加强竣工决算管理

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要积极配合预算部门,查寻决算的漏项,编制完善的决算书,对一些定额缺项的项目,可参照相近定额进行换算,并发挥自身的业务技能,尽可能地争取更大的利益。项目财务人员应当与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地核对,以补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漏项,从而确保相关款项都能入帐,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竞争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利润,就必须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而成本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沈沛滨,亓志军.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的体会[J].山西建筑,2012.

[2]常育.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0.

[3]黄玉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摘要: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现场管理工作非常的复杂,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既要对建材设备加强管理,也要对人员、技术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将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场管理;施工技术;研究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心中有数,充分考虑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土石方工程施工要点

土石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对基坑土方开挖现场严格的检测与管控,而且在实际施工时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护,做好土石方排水系统检查。通过加强土石方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使土石方开挖作业符合设计方案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需对开挖面进行严格控制,尤其要控制好暴晒时间,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对底部位置铺设垫层。

1.2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钢筋工程施工是整个土建工程项目中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框架。在钢筋工程施工建设时,需对钢筋建材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病情对钢筋整体检查,以此来保证其能够符合施工建设要求。通过严格的坚持,对存在质量问题或者瑕疵的钢筋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坚决杜绝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时,应当根据施工现场方案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有序进行。

1.3其他工程施工要点

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要求非常的高,工程图纸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土建工程项目顺行完工的基石。在绘制工程图纸时,应当进行反复审查,并且对土建工程项目强化研究,以确保图纸科学合理性,而且能够满足施工建设要求,对现场加强检查,确保施工进度严格按照图纸规定落实到实处。在土木工程电气接地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保证其接地的科学合理性,在使用过程中确保电气通道畅通性。

2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概述,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现场参与人员的管理

在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参与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够从内心深处将个人当做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一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奖罚分明。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应当对施工人员不断的教育和培训,根据上级要求和管理制度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以期能够完成预定任务。

2.2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有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和构配件等,需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就施工项目来讲,施工建材是基础性的要素,因施工材料与土木工程项目成品关系密切,若施工建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则整个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会受到严格的影响。实践中,若想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需确保施工建材质量,这是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条件。在施工建材生产厂家以及施工单位的交流和配合基础上,确保建材种类、型号以及数量,不仅要确保建材供应数量,而且还要设计与生产建材施工要求。在施工建材采购过程中,任何施工单位立足于市场的根本目的即为盈利,这是各企业单位发展的要义,而且施工单位在建材采购时一定要注意成本控制。同时,还应当与生产厂家加强交流,必要时还要进行观察和询问,既要询问价格,又要观察建材质量;控制建材成本,可以扩大单位利润空间,在比对和分析各材料厂家后货比三家,择优选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建材进行验收,然后分类堆放。建材进场时间、顺序需进行严格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在全面了解施工情况以后,方可有效安排建材进场工作,对进场材料严格验收,将结果向设计单位上报;建材入场数量,需结合施工进度而定,以免进场材料太多而挤占场地;建材堆放时,应当分类进行,各种类型的材料安放场所也应当因地制宜,以便于材料的领取与应用。

2.3加强土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由于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整个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及其安全可靠性,因此应当加强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全面掌握施工技术,并且针对施工技术分别应用控制。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交叉施工作业环节非常的多,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施工技术配合与协调工作。为了能够对工程项目造价加强控制,需对施工技术成本进行管控,以免出现因技术应用及管理乏力而出现造价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应当对施工现场环境优化,及时全面的清除现场安全隐患,以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2.4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管控

在土木工程现场管理过程中,还应当控制好施工进度,因为施工进度关系着该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与名誉。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前,需对工程施工建设进度进行明确计划,对施工项目按照合同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起能够及时交付。在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时,需明确规定各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进度控制目标和计划,而且还要与各分包单位签订施工进度合同,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计划和时间安排表,延误工必要接受经济赔偿。对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度方面的纠纷和问题,双方需在工程建设初期明确规定好,然后采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控制好施工进度。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度控制过程中,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实施监控,以此来确保各分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工程也非常的庞大,无论是工期还是工程量,均需建立科学有序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姜宇锴.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探索[J].居业,2016(04).

[2]吴超文.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探索[J].居业,2016(04).

[3]李洪霞.关于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7).

[4]于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江西建材,2016(04).

浅谈土木工程管理与造价

导语:工程造价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立足于整个施工项目。合理控制造 价就是平衡技术标准和经济支出的对立关系,将建设资金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时纠正资金偏差。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体系还存在问题,需要工程参与人员的努 力去完善造价控制系统,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本文例举了当前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为了赢得生存与发展,如何进行工程的管理与造价控制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土木工程是指对各类建筑工程进行科学施工的总称。一方面,土木工程既包含了水中、地上、地下等各类工程施工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工程建筑当中的设备、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维修、保养、施工、勘测设计等各类工作。本文通过剖析土木工程管理中造价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土木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 管理 造价控制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在土木工程管理日益重要,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得重视工程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合理的做好工程的预算,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规避项目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一、土木工程造价管理

土木工程所涵盖的范围是非常之广的。土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也就是竣工阶段控制和实施阶段控制以及设计阶段控制还有决策阶段控制。土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尽可能的减少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之间的差距,落实土木工程的成本核算,实现结余成本、合理支出的原则。从对工程的初步规划到工程竣工都涉及到了工程的造价问题。实施土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关键在于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和设计阶段的造价,其中工程的决策阶段对整个工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土木工程的造价控制的管理,有助于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确保工程项目在最大程度上获益。土木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工程上下各阶层的积极配合,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设计、决策、施工以及结算等各阶段进行造价的控制和管理,避免造价超出预算额度。加强工程项目对人员、施工、设计、材料等各方面的控制管理力度,保证工程施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见,对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木工程是否能够盈利。

二、对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现有问题的改进措施

2.1 建立健全高校、科学、严谨的管理运行机制

要想系统化地、全方位地管理好工程,就必须制定一连串系统化的管理策略。而在土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确保管理机制中的权利与责任明晰、层次要分明,如此即可让土木工程管理有一个可靠的、可行性高的前提规范。从施工上来说,要大力保障运行机制实施的通畅度与规范性,并确立有关管理机制,明确人员的责任。同时,要以现代科学管理模型为准绳创建协调统一的竖向垂直指挥系统,将科学而又严格的操作规章制度及程序建立在公司内部,让工程依据依据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此外,还需积极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队伍,加大培训工作人员的技能的力度。

2.2 创设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系统

一直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未曾落伍,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愈来愈彰显出其新意。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说在不对满足下一代人的需求造成影响的条件下满足当前这一代人的需求,合理利用并保护自然资源,促使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能够对当前资源进行享受。在管理土木工程项目时,要充分应用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长远的目标看问题,并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结合建设和环境之间的联系,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2.3 采取科学的技术办法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以实现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人们大力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在尚未施工之前对工程的利弊展开具体地分析,从而加大方案的可靠性、正确率及可行性。施工时要积极创设出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和谐自然的环境氛围,积极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倡导推广应用当前的网络传播功能、将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就纳为己用的同时去粗取精,大力提升执行者及决策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准,并每隔一段时间开展科技培训班,力求以现代化成果管理土木工程项目。

三、土木工程建设中造价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一旦确定要实施之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招投标工作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做得再好,最终对建筑工程造价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1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对于同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不同的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是不一样的,由此产生的工程造价也是不同的。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充分发挥评标专家的作用,经过公平、透明的招投标过程,选择那些方案设计合理、工程造价低、能够充分满足使用需求的设计方案作为中标方案,以达到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通过限额设计来控制造价

限额设计就是说在充分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及固定费用的情况下,合理的估算建筑设计造价,并根据此造价进一步来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限额设计并不是说不顾实际的降低造价,而是在充分掌握工程预算及建材价格等情况下的一种科学的造价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应该在此造价限额的情况下,合理的进行建筑设计,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及使用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技术因素的影响,以保证建筑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 施工前的规划

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计划,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优化,同时做好技术经济的分析,以达到缩短施工的工期、降低造价的目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技术措施来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具体表现为积极引入新技术,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施工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强化质量管理。如果质量不合格,必然要进行返工等工作,这不但会延长工程的工期,还会增加工程造价。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做好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4 减少工程变更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图纸施工,如果图纸确实需要改动的则要按照相关流程,经管理人员批准后再实施。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改变图纸而导致工程量增加,工程造价提高的情况;加强施工管理。首先要严格审查开工条件,组织资金及时到位,工程开工后,年度投资计划要打足,做到既要控制投资,又要保证工程建设需要,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其次要公开招投标,引进竞争机制,择优选择施工队伍,选择一个技术力量强、设备齐全,且有一个强有力管理的领导班子和健全规章制度的施工队伍, 促使施工企业提高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降低工程造价。

5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作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事关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终效果。应该根据施工合同、建筑工程预算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对工程款进行审核,同时要做好工程量的核实工作,确保审核之后的结算能够反应工程的实际造价

四、结语

土木工程管理造价控制的意义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与发展。防止和避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预算成本造成不利影响,保证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方法初探[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Z2)

[2].胡寅.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04)

[3].谷建华.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非常快速的发展,其中土木工程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基础作用,土木工程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发展。目前,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为此,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基本内容;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它不仅能够加强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中,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土木工程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以此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主要内容以及特点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土木工程的发展也非常快速。由于人们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土木工程施工的难度系数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首先,土木工程施工的环节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土木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类型比较多,施工的难度也就随之增大。另外,由于施工的环境不同,所以有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施工的质量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是一项非常周期性较长的工程,并且施工面积比较大,在施工的时候大多都在进行露天作业,一旦遇到雷电下雨天气,那么土木工程的工期就会延迟,导致施工的成本增加。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并且受到很大的欢迎,许多小型的建筑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起来,在建筑企业施工的过程中,他们急于追求利益,对施工安全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对施工安全不够重视,即使是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安全意识程度也不够高,这不仅不能够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会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根本不会按照施工程序进行,同时对施工安全的认识不够,不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那么相关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就很难得到保证。同时也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将施工安全工作最为重点工作,只有保证施工的安全,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2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土木工程的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要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分别是工程的前期准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当建筑工程竞标成功以后,才能够对建筑工程做前期准备,由于建筑企业急于施工,所以在前期准备阶段比较时间比较短促,准备的根本就不够充分。同时,建筑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不高,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土木工程的管理工作实施的不到位,管理水平较差,这也是施工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材料采购人员在进行选材的时候为了在更大程度上节约材料的成本投入,根本不注重材料的质量就进行购买,这也是其专业性不强的表现。因此,购买的材料质量很难达到标准,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高。

3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施工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当中,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最基础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因此,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大,周期性较长,所以涉及到的人员也是非常多的,不管是在哪一个环节,都要保证施工的质量。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就要求自身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专业能力,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同时还要要求施工人员要严格要求施工程序进行,不要随意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另外,在前期准备阶段,建筑企业不应该急于施工,要将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准备好,为后期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后期施工顺利进行。

3.2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只有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才能够使工程顺利进行,安全发展。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就会导致工期延长,给相关的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为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将建筑施工安全重视起来,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发展,安全进行。首先,企业要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且要求其在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增强安全意识,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另外,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张贴一些安全标语或者警示牌,同时还可以召开员工安全动员大会等等,以此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将此重视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发展,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意识,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等等,以此来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君.基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究性分析[J].企业导报,2011,12(10):62-63.

[2]任秀军.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22(4):62-63.

[3]宋海军.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价值工程,2013,32(26):90-91.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导语: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管理是实现施工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摘要: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本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及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文章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包含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做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加强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施工企业

引言

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本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筑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加强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一、土木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如何利用科学的管理参与竞争,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体系极为重要。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集中体现在成本管理的水平上,而成本管理又主要决定于直接成本以及相关管理目标的控制。在工程管理中,有许多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经常是有的项目干完了活甚至多干了活,却因无完善必要手续和证据而收不回工程款。很多人把成本管理当做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从而在以往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方案中,一些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部门往往只偏重于快和好,不惜价钱地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从而加大了成本,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从土木建筑企业的全面性上来说,每个部门工作都达到最优,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最优的。企业要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得到最大利润。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部却存在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从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土木工程而言,利润指数会很高,但是由于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3、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项目部通常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工程的光对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负责,搞技术的只对技术和质量负责,搞材料的只对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负责。这样表面看上去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另外,一些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专业文化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复合型人才不多。尤其是有的项目部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更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

二、土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方法

1、转变成本管理意识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是“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结果的核算”,同时要做到成本管理由原来的个别人核算到“过程人员参与管理”的观念转变。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的“过程的管理”,应视为主动控制,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工作,而“结果的核算”只能是被动控制、亡羊补牢的传统做法。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监督力度,增强成本核算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和工作责任感。管理人员都应自觉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执行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资料及手续要及时完善,并上报审核。同时,全面提高核算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2、做好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指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阶段发生的员工工资、补贴、福利、奖金等人力资源费用和其它。项目管理团队是直接面对项目管理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人力资源,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对项目参与人员的维护、激励和运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管理决策效率,从而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实际成效。项目成本控制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或减少建设项目的边际成本,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对项目参与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助于顺利实施项目管理,并降低项目的管理成本和其他直接成本损失。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有调整组织结构、稳定员工队伍、提升员工素质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包段、包工方式,整体原则是多劳多得,每个人都是根据劳动成果获取报酬,坚决杜绝以权谋私的现象。

3、提高人员素质和责任心

加强项目部对土木工程现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意识,建立和完善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在“两制”建设中,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定期进行学习、交流、考核并竞争上岗,建立健康有序的核算工作网络程序和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成本管理制度。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要统一思想认识,从普通施工人员到项目管理人员都要进行经济教育,提高经济意识。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另外,要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4、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是工程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经验。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的,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由施工企业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按照不同的成本要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严格考核、奖罚分明。通过成本指标,可以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责任成本中心的作用。

5、加强施工前的成本管理

项目投标与合同签订与实施阶段有所区别。但在利润控制最大化方面的决定因素占比很大,在不影响中标前提下,应为今后的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以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总承包合同中的多数条款都涉及工程造价,因此合同条款的签订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在签订过程中,要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通过谈判,争取到合理的合同条款,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索赔或反索赔的因素,对在任何情况下可以避免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并在条款中明确,力求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化风险。

6、加强施工机械费用控制

在施工之前,应当先对施工机械的整体工况进行严格地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保养,一旦发现不合格或需要维修的设备,立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过程的整体效率,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而造成延期。施工中充分提高机械利用率,合理调配机械,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7、加强竣工决算管理

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要积极配合预算部门,查寻决算的漏项,编制完善的决算书,对一些定额缺项的项目,可参照相近定额进行换算,并发挥自身的业务技能,尽可能地争取更大的利益。项目财务人员应当与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地核对,以补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漏项,从而确保相关款项都能入帐,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竞争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利润,就必须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而成本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沈沛滨,亓志军.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的体会[J].山西建筑,2012.

[2]常育.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0.

[3]黄玉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浅析

随着社会进步,建筑材料也变得愈加丰富而高效,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业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技术,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因而,如何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革发展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为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科学技术,其目的是为人们打造符合需求的空间,满足物质及精神的需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种大型复杂的工程结构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展示了社会发展与实力。一项工程的进行需要勘察、设计与施工,其中涉及的技术极多,如,工程设计、力学测试等,因而土木工程范围广阔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土木工程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安全问题,运用建筑施工技术使建筑结构承担起自身重量与负荷及风力湿度带来的影响,而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土木工程建造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便是材料,而土木工程最主要的便是应用这些材料来实现建筑目标,以满足社会与用户的需要。建筑过程中运用的各种建筑技术能够帮助建筑者将设计付诸实践,运用这些技术达到实现建筑目标的目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当下,土木工程已经发展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土木工程的发展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各不相同,彰显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故而土木工程也见证着历史的发展。现代工业化的推进为土木工程的进行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土木工程能够使用这些材料更好地创造特色建筑,为人类文明写下辉煌篇章。土木工程的实践性极强,其技术发展建立在实践经验之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土木工程日益成熟,但仍需依靠经验判断施工情况,以满足设计施工需要。

2土木工程现状

我国土木工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隔阂在土木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尤为突出,很多理论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相互结合综合使用,而实际过程中这些理论多无法得到合理运用;实际工作中,很多理论与实际过程多依照旧例,无法进行适应工程的需要,限制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严重影响建筑效果。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团队尽心尽责,但当下施工过程中,许多问题多受不同部门共同管辖,因而造成责任推诿,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效率,而施工质量管理不当也将影响工程甚至技术的开发创新。

2.1施工方法及工艺

土木工程致力于将设计实现于建设过程中,各种建筑物的建造需要通过施工这一环节来实现。当下我国运用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了许多设计极为突出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建造。例如:降水回灌、土壁支护等深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真空吸水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技术,框架整体提升、网架安装等钢结构施工技术。

2.2材料使用

随着社会进步,建筑材料也变得愈加丰富而高效,如,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高分子卷材等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化的进步为建筑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提供良好条件,而这些建筑材料的大规模使用为整个土木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基础物质条件,也为提高建筑效率与质量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当下建筑材料分类复杂、质量参差不齐,如何确保建筑材料质量成为土木工程面临的一大挑战。

2.3设备科技

当前施工过程中多应用大型机械辅助施工,如,自动化搅拌站,而科技的进步为机械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原动力,也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与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优质设备的选用为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3技术创新必要性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对于建筑行业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成为大势所趋下的必然。

3.1创新立足于时代发展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创新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主题,为满足社会各界对生存空间建筑需求而产生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也将创新作为当下最主要的发展立足点。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土木工程随之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为施工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下,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仍与发达国家有所差距,因而其创新发展空间依旧巨大,如何在以创新为时代主题的当下,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发展,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设计理念,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土木工程面临的巨大难题,而正是这些难题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3.2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业内竞争也变得愈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站稳脚步进而得到进步与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企业运营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筑业混乱的现状也将面临着巨大变动。如何在冲击下改革企业现状、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当下最主要的问题,而创新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高的有效道路,技术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减少资源的浪费,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4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法

创新是时代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完成对技术的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1强调创新理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拥有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行业内部的竞争加剧与社会需求的更新变换,为了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继续发展,企业需要紧紧跟随时代脚步,将创新理念提高到重要发展战略的地位,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理念加以强调并且予以最大程度的重视。从企业高层着手贯彻实行创新理念的强调与应用,使企业所有成员都能够对创新理念提起最大的关注,并在日常工作中将这一理念体现到方方面面,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并获得更多的利润以使其得到更好发展。

4.2创新体制的建立

当下建筑施工企业多对创新这一理念并不重视,故而其内部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创新机制,因此,企业想要进行创新需要先进行创新体制的建立。完善的创新体制能够帮助企业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施工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核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这一过程中,需要企业对专业人才加以重点培养,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加大研发力度与投资力度,为创新机构的建立与运行做出巨大贡献。

4.3创新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进步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创新技术能够通过合理运用来验证其效果。企业需要正视这些创新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影响,致力于实际应用这些创新技术,为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提供改良手段。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节约资源、增加利润,也能够为建筑行业乃至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5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自身竞争力,也能够帮助社会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明明,李伦光.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及创新分析[J].四川水泥,2015(1):104.

[2]刘金福.浅析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557-559.

[3]张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9):88.

[4]高鑫.浅谈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3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分析

摘要: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随着我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且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较国外先进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国内一些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并不完善,多少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我们要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研究创新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材料,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文章试从土木工程特点入手,简要阐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存的问题,分析解决策略与发展趋势,以期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建设技术、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为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以及更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样土木工程的发展也为科学技术的研发提供助力,更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物质保障。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在数量以及规模上都超越了以往,对我们的施工技术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我们要积极创新,高效利用资源和技术条件,为土木工程建设发展助力。

1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绝大多数的土木工程施工作业都是露天的,环境相对恶劣,地理环境、风沙雨雪等天气因素对于工程的影响很大,不仅打乱了施工进度,对施工的质量也会有不利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预见性的施工方案,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理;土木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很多施工地点都不固定,施工人员流动性更大,且整体施工队伍的素质不高,技能有限,并且施工单位用工数量多,人员更替频繁,施工内容也不确定,这就使得施工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土木工程是一项系统、繁复的综合性工程,对于不同功用的土木建筑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并且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施工影响很大,这给土木工程施工也带来了较高的难度,对土木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存的问题

虽然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很详实的施工技术理论,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些理论却很少应用于实际操作,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无法很好的给施工以技术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有一些地区没有编制土木工程施工规范标准,没有合理合法的规范对施工行为进行约束,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偷工减料、用陈旧的技术、设备进行建设,很容易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一些施工单位对于工程建设的施工监管不到位,没有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研究不够透彻,土木工程施工就无法顺利开展进行;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工序多而复杂,一些施工人员不熟悉施工设计要求,不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来做,这对施工的效果十分不利。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3.1深基坑技术的创新

高层建筑越来也越多,对于建筑地下空间的应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果深基坑开挖较深而周围土体比价松散时,可以采用桩———桩———锚的支护体系,采取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进行支护;实现支护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化,将临时支挡桩、地下室墙、永久性柱以及地下连续墙做一体化整合,能够同时满足支护与承重的要求,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在土木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可以采用旋挖技术,能有效保证成孔质量,此技术将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3.2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创新

预应力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主要适用于大跨度土木工程、特种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预应力体系包含两个方面,即无粘接预应力体系与有粘接预应力体系,这种预应力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预应力应用时的摩擦损失较小,无粘接预应力体系相对于有粘接预应力体系而言其摩擦损失更小,且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单根无粘接,为工程带来极大便利,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3土木工程材料的创新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环保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土木工程建设中,比如新型的土木墙体,无污染、无甲醛、质量轻、隔音效果好,能够大大降低工程的施工资金投入;其他的如彩钢板、实心混凝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石膏复合墙板、钢丝网泡沫板等新型材料也可以用于做土木墙体,这些材料不仅性能稳定,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性和稳定性,而且由新材料建设的土木建筑也充满了现代化气息,不仅优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更加美化了建筑,凸显建筑的美感与风格。

4土木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土木工程建设不仅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加注重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工程的质量水平,这不仅仅是企业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对于土木工程的更高的要求。要应对挑战,就需要不断精进开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4.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化

土木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是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支持,工程需要技术管理来控制造价,高效的技术管理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水平来实现,先进的技术能够降低工程的人力费用和材料资源费用,对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使工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自动化

自动化施工是未来工程施工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施工的自动化,就必须要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模式进行改革,施工方式也可以采用流水线型或者互换型,实现高效的施工生产,然后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逐步向施工自动化转变。

4.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环保化

人与环境应当和谐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必须要与环境的发展相适应,土木工程是人类对于环境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实现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施工必须要转变观念和方法,将环境保护重视起来,在施工时多用环保建材,多用环保技术,绿色施工,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建设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更多挑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求生存,就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全员普及技术创新理念,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收获,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将创新技术转化成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结语

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我们来说,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创新,我们的土木工程质量就会越来越好,功能也会越来越多,不断满足我们对于土木建筑的需要,并且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建设企业也可以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来巩固自身实力,在市场经济变化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磊,沈建强,李俊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J].科技资讯,2012(8).

浅谈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创新

摘要:土木工程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综合学科,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方面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对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此同时也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土木工程中,任何的施工环节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土木工程在施工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提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对施工质量进行充分的保证。在本文中,主要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分析

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会存在施工技术的限制,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施工环境的限制,对于工程实践经验,一般状况下都会优先于理论水平,同时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其创新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整体施工得到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它会对施工的成本以及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在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运行。

1关于土木工程的传统施工技术分析

1.1桩基础施工技术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其地基在施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桩基础施工,是整体施工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桩基础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设计分为正常施工以及承载能力极限施工,建筑桩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结合承载形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摩擦型桩,另外一种是承载型桩。根据成桩的方法可以分为非挤压涂装以及挤土桩等。基桩在制作过程中的材料也存在不同,主要分为木桩和钢桩,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不同,进一步导致施工方案存在不同,所应对的地基基础也存在不同,所以,土木工程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应的桩型。

1.2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针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来说,主要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根据其浇筑的地点进行划分,其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预制方法以及现浇的方法两种。对于预制方法,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之外所进行的混凝土浇筑,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以及性能高,已经成为现如今建筑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对于现浇方法是在工程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也是建筑行业施工最早以及到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施工方法。在此之外,在对预应力的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预应力筋张拉的顺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先张方法以及后张方法两种。

2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创新分析

对于施工技术来说,在土木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施工技术设计工作更加重要。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同时也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并且施工人员要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对原来的施工技术进行突破,从而更好的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得到顺利的进行,带动土木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

2.1深基坑的支挡技术创新分析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高层建筑已经是越来越多,并且其抗震的性能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地下空间利用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新时期内,深基坑支挡技术已经得到不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中:第一是桩、桩和锚支挡体系,在地质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地区中,采取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灌注桩加上预应力锚杆体系和套管水冲洗方法进行施工。第二是支挡以及承重的结构为一体化,土木工程把一些临时支挡桩以及永久性柱和地下墙体等进行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承重需要,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速度,更好的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第三是为旋挖,主要是在钻孔柱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这种施工方法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成孔质量,从而有效避免一些不利的因素的出现,保证施工质量。

2.2新型预应力技术创新分析

土木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体外预应力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体外预应力技术而言,不仅可以在特种结构施工中进行应用,同时还可以应用在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钢筋进行张拉。首先便是需要将预应力筋布置到混凝土的截面上。然而针对于新型的预应力技术来说,主要是包括粘结以及无粘结等两种方式,所谓的粘结体预应力所出现的摩擦力相对来说比较小,然而对于后期的施工维护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3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不断的发展,所以土木工程建设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但是和国际上一些工程结构建设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应的差距,所欲要对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土木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施工技术不能对现代化施工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要想对施工过程中的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信息技术在土木施工中进行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对施工的质量进行加强,所以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3.1关于科技化的发展分析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行实现,但土木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其开展发挥着重作用的就是工程造价,工程造价不仅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施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不断实现施工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全面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能对施工过程中的效率进行提高,保证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2自动化发展分析

对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未建筑行业自动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仅实现传统建筑行业的转变,与此同时也能优化生产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土木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建筑构建以及脚手架等方面都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完成的,进行标准施工能对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效率进行加强,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建筑技术的有效创新和发展。

3.3生态化发展分析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所以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比较关注的环境等方面问题,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时应该对生态化施工进行渗透,这已经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不断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带动建筑行业以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结合,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例如:材料工程,开发出新型绿色建材室等等,实现工程的生态化,这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4总结

针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来说,主要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安全性存在较高要求,将会直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影响。现如今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以及管理体制存在不完善以及缺少相应的施工规范等。要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一定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研究进行不断的加强,还要结合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在现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进一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得到科学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艳.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5(24)120-124.

[2]刘南雄.试析基于创新原则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5(24)112-114.

[3]安逸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江西建材,2016(24)136-138.

[4]张凌夫.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江西建材,2015(24)185-188.

[5]庞家余.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24)108-109.

[6]涂劲松戈海玉.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4)128-135.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更加快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体现质量的一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研究其施工技术与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介绍了土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的基本情况之后,进一步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最后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下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在当前提出的创新创业大背景下,结合本文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其创新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初步思考。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1地基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地基施工技术是最基础的一环,也被称作桩基施工。在这一环节中,依据国家标准的《桩基施工规范》,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端承型和摩擦型。端承型桩基指的是在地基施工环节中,采用端庄侧阻力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摩擦型指的是采用桩磨阻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

1.2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钢结构施工技术中,一般主要的技术环节实在装载钢结构构件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从而做好钢结构构件吊装准备工作,运输中需要保证运输道路的通畅。当钢结构构件运送到施工位置时,需要精确把控起吊力度,从而保证在吊起过程中的平衡。当钢结构构件吊起至平台时,需要保证施工平台的干净整洁。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现场浇筑法,这也是我国使用最多的一种浇筑方法,指的是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将混凝土第一时间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突出表现了混凝土浇筑的实时性[2]。第二,预制法,顾名思义,指的是提前将混凝土搅拌好以备使用,这需要在事前对混凝土需求有着明确的了解,从而提前进行。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在预应力技术方面的创新

预应力技术创新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预应力创新指的是在预应力钢防护之后,采用环绕包裹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防护,采用相关设备运行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创新中,需要技术人员注意考虑预应力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从而依据负载需求来进行预应力结构设计工作,从而达到防止土木建筑工程构件发生变形或者裂缝情况,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2.2在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灌注技术的创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灌注技术创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钻孔技术创新。钻孔技术是灌注施工环节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对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钻孔技术创新指的是在钻孔技术施工环节进行之前,对钻孔桩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而后运用严密精确的测量工具对钻孔位置做进一步测量确认,从而保证钻孔统一[3]。其次,在钻工程序前,技术人员应该事先调试钻孔机,从而保证作业流畅。当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塌或者卡钻现象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钻工程序,首先对发生坍塌或卡钻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对应的深层问题,这也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表现。第二,灌注技术的创新还体现在钻孔灌注泥浆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灌注技术,补充孔内泥浆,从而达到充分填充的效果,保证桩体稳固。

2.3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的创新

目前,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抗震设计以及地下空间拓展等都是新的工程要求,而为了保证质量,就需要不断创新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指的是在土建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地质环境,若本身地质环境比较差,就需要采用灌注桩和预应力锚杆来增强施工效果。首先,技术人员要考察包括周围地下管道、光缆等埋设分布,考察岩土与地下水分布参数,考察深基坑施工技术可能会存在的障碍等,从而做好施工准备。其次,在支护结构设计时,需要与深基坑技术方案契合,包括连续墙等内外围护支撑,从而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科技化含量更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国未来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方向中,首先就是科技化方向。土木工程技术科技化发展也是提高施工单位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项目质量水平的技术保证,在促进土木工程行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作用。科技化发展指的是在土木施工技术中更多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例如在施工前期的准备中,需要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核算工程费用、款项,需要运用更先进科学的检测工具来考察检测施工环境,需要运用更高明的科技手段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障碍[4]。科技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力资源的解放与施工周期的进一步控制,而且在更高效的科学体系化施工下,可以将原本存在故障的设备剔除,将存在问题的材料予以排除,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强检测设备科学性,从而让一切问题设备和材料无处可藏。

3.2生态化趋向明显

生态化发展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由于资源、环境、能源的日渐短缺,节能减排是每个行业都在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中,生态化发展也是重要趋势。主要表现在对施工材料的最优化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并且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施工设备、装潢材料等环保化发展,从而促进绿色工程发展。

3.3智能化发展要求

智能化发展是当下乃至未来发展的必然,目前已经存在一些机械领域智能化技术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施工作业更加简便化。智能化发展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主要体现在控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起吊机运输参数,更加准确的运输材料,减少高空施工引发的事故。其次,智能化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工程设备管理中,从而能够更加统一有效的管理施工设备,依据高度智能来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设备的故障问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4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水涨船高,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控制建筑施工质量的直接手段[1]。目前,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这就需要土木工程行业不断革新技术,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82-83.

[2]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08):86,90.

[3]陈光宇.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204.

[4]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02):87-89.

第19篇:工程造价类论文

工程造价专业

从工程造价控制就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被控对象在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的过程。控制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标准、检查实施状态和纠正偏差。全过程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即在项目投入阶段就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工程造价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器具的购置费、其它费用等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单位日常管理的重点,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创造的经济价值。从工程单位角度看,只有针对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实施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高低,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了经济投资效益,也关系着工程单位的生存发展。因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资源消耗多,为充分显现出经济效益价值,必须要保证投资的准确性。如果工程单位造价政策失误,则将导致多个方面的经济损失。因而,为了实现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必须要在各个施工阶段进行多次计价,参照合理的操作流程控制造价。

建设单位和施工方要做好施工现场的交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某办公楼的建设中,由于建设单位的管理不善,造成施工现场出现其他工地倾倒的建筑垃圾18000 m3,该垃圾的清运与处置费高达28万元。要搞好现场管理,控制现场土方平衡,安排好施工工序,尤其是小区的各种外线的施工顺序要合理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工程变更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开展后出现的变化调整而言,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变化之后带来的影响也不一样。而工程造成的直接影响则是工程成本增加,尤其是大多数变更工程的价格与招投标的竞争价格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的价格需要工程单位双方协商而定,因而给项目总成本控制带来较大的阻碍。在变更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资料的签证给予重视。只要涉及到资料的变更都必须要经过甲方代表、施工方代表、监理单位三方签字、盖章,这样合同协议才能产生效果。而若考虑成本造价,并非全部的工程变更都能计算工程价款,若在这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料、手续,则难以获得理想的价款。

对于工程项目之后的办理签证环节,我国立法机关在早期则下发了相关的文件给予明确规定。例:建设部、国家工商则编制发布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该文件里明确规定了:当工程师未能在准确的时间里给予书面确认的,承包人需在工程师发出口头指令后7 d内以书面的方式提出鉴定,工程师在承包人提出确认后48 h若没有给予答复,则看成默认指令。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事故问题,则需要尽可能一次一签证,一事一签证。并且,作为代建单位需在现场签证管理制度理加强规定,要求所有的签证要符合标准规定,不得出现私自签证的现象。

竣工结算常会被工程单位忽略,这一环节也是控制成本造价的保证。对结算工程应该按设计图纸及合同规定严格操作,必须要出示竣工验收单,例:出现变动时要在验收单中指出,结算时则要将金额去除。全面开展工程洽商签证及预算增减账工作,对于工程材料价格详细核对控制。审核时要和原招标文件对照,凡原标底内已含项目不得二次结算。竣工结算必须遵循合同及有关协议的内容,正确分配提前工期奖、优质奖等费用,对于工程项目涉及的制度全面遵循。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项目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多个方面的施工准备,将整个成本投资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以实现工程项目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需积极结合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处理好工程作业时的各项任务。对于不同时期的建筑施工,要充分采取有效地策略控制造价,根据市场经济变化趋势制定造价管理方案,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20篇:人力资源类论文

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开始,也是我国人才流动的起源。转型时期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经过将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对于我国人才流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90年代我国己进入了职业高流动时期。人才的高流失率同时也成为困扰企业管理者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己经意识到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人才的流失问题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管理者对于流失一个人才的代价并不清楚,而且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应充足,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因而对人才的流失也并不在意。

关键词:销售人员流失;原因;影响;对策

绪论

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开始,也是我国人才流动的起源。转型时期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经过将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对于我国人才流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90年代我国己进入了职业高流动时期。人才的高流失率同时也成为困扰企业管理者的一个主要问题。

据零点调查最近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中国惠普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三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人力资源危机高居榜首。可见,在我国,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普遍的难题。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己经意识到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人才的流失问题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管理者对于流失一个人才的代价并不清楚,而且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应充足,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因而对人才的流失也并不在意。世界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顾问公司的哈尼根曾深刻地指出:“如果员工桌上一台价值2000元的电脑不见了,肯定会展开调查,但是如果一位掌握着各种关系

的年薪10万元的经理被竞争对手挖走,却没人会为此被叫去问话”。麦肯锡公司对1170家大公司的6000名经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没有哪家公司保留有关大批中层管理人员去向的具体资料。可见人才流失并没有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在国际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第一资源,而对于中国来说,人力资源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作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如何将这些人口转化为真正富有生产力的资源可以说是成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而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对企业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难以预见其所产生的影响。知识经济成为了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是全球市场导向的经济,经济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企业活动的范围,增加了企业竞争的不确定性,无论商品、资本、劳动力、生产、管理以及信息和技术等要素,都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流动。传统的竞争优势来源,如财务资源、物力资源等,不再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将是人才。知识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即人的素质问题。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人才,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人力资源,并开始全面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经济的全球化也必然带来人才竟争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人心”的竞争,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21世纪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应对工作,人才是关键。”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界里,通常是公司的员工一公司的人力资源一给公司提供了最关键的竞争力。人力资源成为经济的主导要素。谁拥有优秀的人力资源,谁就拥有了财富。高素质人才成为竞争对象,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现实的企业中,物质资源相对不足,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唯有人力资源极为丰富,这就构成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人、财、物三大资源的特定格局。因此根据这个特点,企业要发展,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和开发潜力巨大这个特点,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这

样才能发挥企业现有优势大力发展。另外,我国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就必须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大力发挥人才优势,从而更有利于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也有利于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企业利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文献综述

(一)企业销售人员问题的研究

在对中外文献检索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关于企业销售人员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薪酬方面。

1.销售人员薪酬研究的意义

销售人员的激励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薪酬体系设计,它对吸引保留人才、提高效率、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控制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某种意义上,企业公布的薪酬政策是员工选择一家公司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薪酬对吸引和保留人才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薪酬本身的外部竞争性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一个不合理的销售薪酬模式很难吸引、留住和激励称职的销售人员。没有选择合适的薪酬模式的企业,通常不了解销售人员应得的薪酬水平,结果很难吸引所需要的人才。企业销售薪酬制度直接影响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和保留能力,尤其是当特殊性资产比较重要的时候,缺乏吸引力的薪酬制度会导致无法保留优秀人才的时候,这时候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更加重要。退出障碍也是造成企业必须对销售人员流失问题加以重视的重要原因。当企业给人才进行了一定投资以后,销售人员主动退出或企业主动将其淘汰都可能会带来很多机会成本和损失。

合理的薪酬应该和销售人员的薪酬实践相匹配。实践证明,合理的销售薪酬对于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销售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薪酬模式建立了根据销售人员的业绩加以奖励的机制,这些奖励通常体现为因销售业绩出色而获得加薪或者佣金。合理的薪酬模式通过对不同销售业绩销售人员支付不同水平的

薪酬,可以激励员工更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力。有了合理的销售薪酬模式,就能够有效的编制销售薪酬预算,科学的界定销售人员更替的费用。薪酬还将影响人们对组织的公正性的感知

2.影响销售人员薪酬结构的因素

如何确定固定和变动部分的比例关系是销售薪酬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提高企业薪酬设计合理性和激励性具有重要意义,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关于销售人员薪酬设计文献研究中,销售薪酬设计研究中很大部分放在研究固定和变动部分如底薪与佣金或奖金的关系上。对影响销售队伍薪资结构因素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内容,通过对有关营销文献的回顾,影响销售人员薪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类:首先是销售人员个人业绩的可测量性;其次是个人努力对销售业绩的影响;第三是销售团队的规模;第四是销售人员面临的不确定性;第五是对销售人员长期培养的考虑。企业业务特点在这五个方面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薪酬结构中固定和浮动比例关系的激励效果。George对底薪比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当员工个人业绩衡量难度较大的时候,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较高,而当员工个人业绩比较容易衡量的时候,浮动部分的比例往往较高。个人业绩越容易衡量,佣金与销售人员业绩的关系越明确,激励效果越好。而当业绩难以准确衡量的时候,佣金难以准确的和业务员的实际业绩相挂钩,比例越大,偏差可能也越大。当销售额作为业绩标准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的时候,固定部分的比例往往较低,浮动部分往往较高,而当销售额本身不是体现员.工个人业绩的有效指标的时候,浮动佣金部分往往较低,而固定部分往往较高。

Moorthy认为薪酬不能只和可测量的业绩如销售额有关,因为如果以销售业绩作为最主要的薪酬影响因素会使得业务员忽略其他指标和行动。当团队协作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候,固定部分往往比例较高,浮动佣金部分往往比例较低,而当团队协作相对意义不大的时候,固定部分往往比例较低,浮动佣金:部分往往比例较高。这一点和经济学团队激励理论的观点很类似。当团队协作很重要的时候,过分强调个人业绩相关的佣金,可能会导致业务员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对个人业绩目标的追求上,而忽略彼此之间的协作和支持。业务员权衡自己在个人业务与他人业务上的边

际收益来决定是否协助他人开展业务,个人业绩相关的佣金越大,则帮助别人的边际收益往往越低。因此,文献主要研究结论认为,团队协作很重要的时候;,应该提高固定薪酬的比例而降低个人业绩相关的佣金的比例。当销售任务比较复杂,影响销售业绩的因素很多的时候,固定部分往往比例较高,而浮动佣金部分往往比例较低。当非销售行为很重要的时候,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较高,而浮动部分比例往往较低。业务员承担销售任务数量越多,固定部分的比例往往越高,而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低。业务员承担销售任务数量越少,越单一,固定部分的比例往往越低,而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高。个人对销售业绩影响越大,固定部分比例应该越低,浮动佣金部分比例越高。个人对销售业绩影响越小,固定部分比例越高,浮动佣金部分比例越低。当团队或者企业整体的力量是影响销售业绩的主要指标的时候,应该相对降低佣金的比例。

George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还总结了其他更多影响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比例关系的因素。例如,客户对信息需求越高,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低,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高;客户对信息需求越低,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高,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低。销售团队规模越大,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高,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低;销售团队规模越小,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低,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高。销售人员经验越丰富,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低,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高;销售人员经验越少,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高,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低。但是总体上,在这些分析中,对销售人员个人心理特征的研究并不多。

3.销售人员薪酬模式的研究

关于销售人员的薪酬模式分类方法不完全一致。中国学者有的将销售人员薪酬分为三类:固定薪资制度、纯佣金制和混合佣金制。也有的学者采取更为详细的划分方法,刘军胜等将销售人员薪酬分为5类。一是纯薪金模式,纯薪金制的销售人员只获取固定工资主要适用于销售人员对荣誉、地位、能力等非薪酬因素非常关注,销售目标需要众多人的集体努力才能实现或者知识型员工占据较大比例的情况。二是纯佣金模式,个人收入只和业绩相关,以佣金为主。主要适用于存在一定数量的销售明星,收入一旦获得就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销售行为能在短期内产生业

绩以及单价很低但是获利很丰厚的产品销售企业。第三种模式是采取薪金佣金制,销售人员的薪酬包括固定底薪和佣金两个部分。通常情况下,企业会给销售人员规定一个目标定额,完成定额的超出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佣金。混合模式结合了纯薪金制度和纯佣金制度的优点,是目前最通行的销售薪酬模式。第四种模式是薪金佣金奖金混合制。薪金佣金制度的缺点是容易导致销售人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下降,而薪金佣金奖金混合制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一负面影响。它是在薪金佣金制的基础之上,给部门或者团队规定一个团队目标,在完成团队目标之后,在给部门一个部门奖金,在业务员之间进行分配。第五种销售薪酬模式是总额分解制。它是事先确定好销售部门销售薪酬的总额,然后在考核期结束后,按照个人业绩占团队业绩的比例确定每个销售人员应得薪酬。国内学者以定性研究为主要手段不同,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多的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模式的有效性。

国外经典的关于销售人员激励相关理论的研究,。通常认为最优的销售人员薪资结构是固定薪资加上一个佣金(通常不是线性的),Basueta等人的委托代理理论与Holmstrom(1979)道德风险模型中的相关理论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而Lal在对Holmstrom研究基础上,则认为线性的佣金制度是最优的。因为在这种制度下,销售人员没有“博弈”的动机。而Raju研究表明,在给定目标基础上的线性的佣金提取机制是最优的激励方案。Raju主要比较了销售人员薪酬和其销售额的几种关系模式:边际递减的、线性的、边际递增的和折线型的。相对于边际递减的模式,边际递增模式更容易激发业务员努力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对于折线型模式,折点的确定很重要。折点确定过高,往往会导致激励作用不明显。折点过低,该模式和线性模式差别不大。和线型模式相比,该模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水平。

薪酬设计中另外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关于绩效目标的设定问题。目标理论认为当给予一个较难的目标的时候,人们会做到更好,即使没有激励,设计目标也有积极作用。Bandura认为如果业务员体会不到竞争压力,就没有动力去努力工作不论企业采取的是何种薪酬机制。但目标如何设计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其中三个因素非常重要:目标包括哪些内容、自信心和目标压力。员工因工作目标设定产生的工作动

力和压力程度对于目标设定的激励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当目标给定者具有较高的权利和威望,管理对象产生较大压力程度,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成功预期等。

关于销售人员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的成果仍主要集中在薪酬设计和管理方面。元媛、赵圣婴、常英等从具体方法上提出激励中小企业销售人员的方式,认为企业应该依据销售人员的心理特征选择激励组合。总体上,关于销售人员问题的研究中,针对中小企业销售人员问题的专门性的研究较少,并且,关于销售人员流失的根本性原因的研究更是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研究

关于销售人员流失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对于中小企业销售人员流失问题的根本性认识还需结合劳动力市场理论,刁一能对其做出深刻解释。但是,关于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究方面,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等研究重点关注研究变量的选择、模型的构建和逻辑推导,而结合现实问题推进该理论进展则应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1.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在过去的30年里,很多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运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他们放弃了居于主流地位的竞争式分析,转而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这种理论即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分割主义学派既有历史起源,又有现代起源。其历史起源要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的时代。穆勒和凯恩斯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具有非竞争性质的其他学派。现代分割主义学派的理论主要包括米歇尔·帕雷,其认为一级市场的就业具有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作业管理过程规范、升迁的机会多等特征;而二级市场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二级市场最显著的特点是工资低,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也无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其从.业者极易失业并且难以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由于传统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强调供给方和劳动者个人等因素的作用,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强调需求。一级市场的工作看上去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工资及劳动力资源配置这些与就业结

构有关的事宜是由管理以及制度性规则来调控的,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此类工作安排优先安排现有的组织内部成员,甚至可以说只向现有的组织内部成员开放。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公共代理机构,也可能是行业协会或工会组织。内部市场的工资结构安排主要根据内一部的需要来决定,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态没有多大关系。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主要靠工资波动来解决,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却不是这样。内部劳动力市场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主要有招聘、培训、工作的重新设计、分包、调整产出量等。

2.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所谓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相对概念而存在的,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P.B.Doeringer和M.J.Piore在其重要著作《内部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分析》中,第一次明确总结并概括了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的内涵。之后的十多年间,众多的经济学家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建立了大量的模型,但都很难把它们纳入主流的理论之中。今天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模型已‘经与理论的各个方面接轨。

Lazear提出了锦标赛激励模型。这种理论模型认为,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雇员职务的晋升遵循着相对绩效考核的锦标赛原则,可以减少监督活动以节约信息成本,同时可以提高激励的效果。此外,Lazea:还提出了延期支付激励模型,这种模型又叫“人质”模型。该模型认为正向倾斜的经验(年龄)工资曲线是保证长期雇佣关系、减低雇佣成本的有效安排,雇员为了在未来获取越来越高的收入而不得不在初期被减少工资,它增强了雇员维持原有就业关系的激励。

J.Salop和S.Salop提出从信息收集与筛选效率的角度来看待内部劳动力市场。雇主在支付了大量的培训费用的情况下,愿意与员工保持长期的雇佣关系。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通过实施在就业初期支付相对较低的工资而在就业后期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这样一种分配政策,可以有效地将那些较少有跳槽倾向的人筛选出来,从而达到一种雇佣双方的有效匹配。

Williamson等人发现在工作任务具有专用性的条件下,当工作努力程度与绩效考核存在困难和复杂性时,任何个人性质的劳动合约都难以避免雇佣双方的谈判行

为,从而发生大量讨价还价的成本。Milgrom和Roberts提出要缓和冲突、提高组织的效率。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一系列的就业制度安排,对决策者的相机性权限加以限制,以加深雇员对于公司政策稳定性的印象,这将大大减少各种非生产性成本所构成的“影响成本”。

以上这些是过去三十多年里众多学者探讨内部劳动力市场问题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他们分别从激励、专用性人力资本、风险的规避、员工的筛选、交易成本节约等不同角度揭示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问题及成因,使得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二、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决定着企业的销售人员管理政策,而销售人员管理政策又决定着企业的销售人员工作,所以说,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是国有企业留住人才的前提。但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人力资源部门设置缺失。企业仍然沿用原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模式,缺乏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才概念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狭义的模式中,把学历和职称视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因此把企业中的各级领导、专家、高职称、高学历的人视为人才,高看一眼,处处倍加重视、关怀、照顾。而大多数立足本岗位、建功立业的专业人员,因不具备所谓的条件,均被排除在人才概念之外,他们的各种待遇较低J,而且较压抑,这种狭义的人才概念,严重的挫伤了大多数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汇成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的恰恰就是这部分人员。

第二,人才培训观念滞后。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培训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他们只重招聘,不重培训,一方面,他们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很大程度上看文凭、看资历,因此认为自己的人才无需再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他们担心对人才进行培训却留不住,这样花在培训上的成本得不到回报。国有企业要清醒的认识到,人才流动在当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对人才进行培训是企业自身成长也是人才个体成长的途径,国有企业如果能给受训员工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就

能提高通过感情和机遇留住人才的机率,否则必然会使国有企业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第三,危机意识观念淡漠。凡是危机,在爆发前都会出现预普信号,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才流失预普信号都能被企业的管理人员发现并得到足够的重视。据零点公司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中,只有24.196的管理人员具备中等或者较高的危机识别能力,低于合资34.89

6、外资25.296和私营企业29.496,这种淡漠的危机意识使国有企业丧失了留住人才的最后一道防线。可见,国有企业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其发展结果将极为不利。因此,国有企业要防止人才流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意识。

(二)用人机制僵化。

国有企业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用人机制的僵化,而任化的用人机制必然会导致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大为减少。

第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拔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范。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各种要素必需按照市场运行规则来配置;特别是作为企业核心的经营管理者更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要像其他劳动者一样进入劳动力市场。然而,大部分国有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都是由_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而且可以随时撤换。。

第二,国有企业缺乏合理的人刁‘流动和配置机制。现行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主要是全员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即以劳动合同形式把个人与企业的关系明确下来,并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实行分级聘用。一般说来,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只要没有违反厂规厂纪,都会一把椅子座到底。这种制度表现出来的缺陷是缺乏竟争性、公平性、流动性。同时,企业员工配置机制很不规范,因人设岗现象严重,导致人才的闲置和浪费、积压和短缺,使人才和用人单位都失去了活力。

(三)管理制度落后。

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上,缺乏有效的衡量评估标准。企业中往往以领导的评价作为大家的评价,因而造成对个人的评价尺度不同,对有的人特别是年青人标准掌握偏紧,对有的人则偏松,“吃老本”现象仍然存在,评价中的“居中趋势”和“晕轮效应”极为明显。同时,在职工的待遇与晋升上都是以资历,而不是以绩效为基

础。公司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型,虽然年轻人多,但仍保留着原来国企的那些裙带关系,因此销售人员缺乏合理的晋升制度保障,而那些外聘的销售人员对晋升更是没有抱任何念头。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分配、激励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多种分配方式、激励方式的探索正在进行,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工资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企业的工资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价格决定和调整工资水平,否则将造成工资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人才流失。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

第二,工资结构僵化。当今,我国国有企业的工资结构大多由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技能工资以及奖余组成,这种一「资结构十分僵硬、死板,拉不开差距,体现不出档次,平均主义色彩浓厚。而且,工资与级别挂钩,相同岗位和工种的工资级差主要体现在工龄的长短上。这种僵化、拉不开差距的工资结构必然极大的抑制了人才的积极性,也必然使感到分配不公平的人才大量外流。这也验证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研究员的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的人才外流可以用400多年前英国财政学家格雷欣发现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来解释:“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将导致良币退出市场,实际贡献不同而所得工资相同的职工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将导致人才外流。”

第三,短期激励加强而长期激励不足。目前中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员工是低工资加少量奖金,有的地方政府在年终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给予一次性奖励;少数企业开始实行年薪制,但其激励的重点都是当期的经曹业绩,属于短期激励。由于现在的许多决策行为的成效往往需要几年之后才能显现,如果没有相应的长期激励,就可能诱发人才的短期行为而损害出资人的根本利益。目前,许多长期激励的措施:如股票期权、虚拟股权、经营者持股等,尽管许多企业有着方面的要求,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暂时还难以在大规模范围内实行。

(五)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有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必要且具有法律意义的人才流动制约机制,没有从源头上对国有企业人才的不良流动进行约束,所以当人才看到更好的工作岗位、更大的发展空间时,权衡一下利弊就拂袖而去。公司外聘人员流失严重,也跟他们离开没有约束,成本太低有直接关系。

(六)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缺乏组织吸引力。

一些国有企业虽然于近几年开始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但总体上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仍然相当匾乏,表现为企业文化理论不明,与实际脱节。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以外国传入的理论开始的,几百部理论,大量文章,认识不一,有的企业经营者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理论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理论墓础;有的干脆照搬照抄,毫无适合自己的特色;有的则只做表面文章,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该企业文化的深厚内涵。这样,既影响了员工对企业的认识和行为、对企业的忠诚,更降低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迫切的要求国有企业重视和改进自身企业文化。

七、工作压力大。

工作压力是人们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负担或由此产生的危机感。压力过大时,如工作难度过大,工作负荷过重,工作难见成效,工作时间过长及领导要求过严等,都可能导致员工对工作的反感,从而产生流动心理。公司在96年重组供销公司时,对销售人员采用了无底薪的薪酬制度,完全按照销售计划提成。销售人员对此反响巨大。

三、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影响

销售人员对企业的贡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因此,对其需求和管理的方式造成其高度流失的主要后果,而其流失造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可以量化的财务指标方面,还表现在难以量化的非财务指标方面:

(一)经营成本增加

销售人员流失后产生的职位空缺,必然需要新人来填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重新聘任员工或物色适当人选,必然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产生相当的费用。某

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算了这样一笔帐: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至少需投入两个月时间、4个月的薪金才可以找到新的合适人选。此外,还要附加3-6个月的时间让新员工适应工作,才能令其真正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会产生员工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内部员工填补空缺成本、生产率损失成本和各种薪酬福利待遇支出成本及其他不可估量的损失成本。可见,销售人员流失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是非常可观的。员工流失导致企业以下方面成本增加。

(二)无形资产流失

销售人员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在长期的工作中会和客户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默契,建立深厚的个人感情,促使客户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如果销售人员频繁更替,会使客户认为企业管理混乱,对企业的管理企业行为难以适从,产生对企业的不信任感,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使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信誉大大降低,严重合作关系。因此,销售人员的流失往往导致企业出现销售困难,市场份额下降等不良后果。

(三)泄露企业商业机密

销售人员流动和商业秘密泄露有密切的关系。销售人员是企业产品战略、营销战略、服务策略的直接关系人,掌握着企业的大量内部资料。掌握商业机密的销售人员离职可能导致企业商业机密的泄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带给企业的将是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当这些人员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或另起炉灶时,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四)损害企业职位链

销售人员流失可能导致企业在销售岗位的人员空缺。由于其掌握了企业重要的产品销售渠道,所以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再招新人时,要考察,要培训,时间和成本都会相应增加,新老人员的工作交接,新人和老客户相处的关系等等,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一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会空缺出来,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更糟糕的是,如果出现了销售人员的集体跳槽,那么企业面临的风险将是成为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假如不及时补充,就可能会面临倒闭的巨大风险。

(五)加大企业的竞争压力

在一些创建门槛较低的行业中,企业销售人员一旦掌握了熟练的营销技巧,并建立了一定的行业人脉关系和客户关系,那么,离开原来的企业,跳槽到待遇或发展条件更好的企业,甚至自主创立自己的公司,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一位企业老总无奈的告诉笔者,他的企业简直就是行业的“黄埔军校”,精心栽培的销售人员常常会发生跳槽到竞争对手一边或自己建立公司,根据他的统计,这种情况多达10余个。如此一来,原来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在日益增强的竞争之下,不断被削薄,直至成为一个“鸡肋”行业,这位企业家苦撑危局之余,不禁产生退出的念头。

四、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管理改进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

哈维茨(Hurwiez)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激励相容”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两个目标函数实现一致化。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优秀的销售人员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为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使其与企业发展的目标函数一致,设计具有效率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因此,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销售人员的心理特征和职业特点,给他们在企业内部足够的上升空间,对于一些特别出色的销售人员,甚至应该拿出一定的股份作为奖励,使这些外部劳动力市场聘用的销售人员内部化。

企业在激励销售人员、留住销售人员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可概括为:在激励重点上,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激励不仅以金钱为主,更要注重对员工成就和成长的激励,培养其忠诚度,让销售人员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注、认可和尊重;在激励方式上,强调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的有机结合,将员工融入到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之中,培养销售人员与企业其他员工之间的合作、协作关系;在激励时间效应上,把对销售人员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强调激励手段对人才的长期正效应,

给员工在该企业奋斗的动力和希望;在激励报酬机制的设计上,要突破以往的事后奖酬的模式,转变为从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出发设计奖酬机制。

(二)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会促使企业在正确的行为模式下健康发展,形成“政通人和”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战略的正确执行和工作计划的落实,实现企业内部人员关系的和谐,还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关系的保证。另一方面,也可以约束企业成员违规行为,防患于未然。因此,企业家和管理者应更多地研究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用制度管理人、事,以科学规范的管理行为激励和约束下属的行为,使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于企业销售人员来说,有了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他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心情愉快地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开展销售工作,使他们的辛勤劳动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的根本保障,才能形成对企业的忠诚。因此企业除了做好对销售人员必要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外,加强企业内部沟通畅通、建立防范销售人员流失的机制也是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改善用人机制

企业用人机制的改善涉及到多方面,除了建设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外,更要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这些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上着手,为留住销售人员创造良好的内部氛围。

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认识到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尤其是对“人心”的管理。不少企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口号,并以此为标榜吸引人才。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对于“以人为本”的内涵并不完全理解,在实践操作环节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以人为本”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这是一种管理思想,强调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在尊重员工主人翁地位、价值和尊严的同时强调员工潜能的最大发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创造财富的思想;另一方面,强调依据员工的心理规律,提高员工对其行为收益的预期,用高尚的企业精神塑造人,并创造条件把组织意志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

管理者以身作则,切实关心员工。很多销售人员长期在外奔波,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落实到他们身上,就要关心照顾他们,用人情拴住他们。企业效益好时,各式各样的激励政策比较容易落实,但是不能过于随意,要注重形式和亲情,让获得奖励的销售人员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企业效益不好时,更要关心销售人员的生活、工作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转变观念,把优秀的销售人员内部化,使其能从二级劳动力市场流入一级劳动力市场。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概念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战斗力和吸引力。对于企业文化的界定,说法不一,从企业角度看,企业文化可以定义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属于企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有“虚”、“实”两个方面。“虚”体现在难以理解,难以量化,贯穿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经营管理理念及活动中,短期内看不到业绩等;“实”体现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落脚于观念和行为的范畴,在完成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悄悄发生作用。

毋庸讳言,企业大多生存在激烈竞争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企业的生存是企业家考虑的首要问题,很多企业因此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实,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强弱,建设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都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在认识和行动上的共同理解,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影响企业的全部工作,决定着企业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组织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

作为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通过确立企业基本的价值观念,向企业成员灌输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愿景和使命、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通过企业长期流传的故事、仪式、象征和语言给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自主创新、富于团队精神的文化氛围。对销售人员来说,从进入企业起,就向其灌输企业文化及其理念,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让销售人员在今后的工作有可以依靠的动力支持和后勤保障。

结语: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们开始广泛重视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研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的事。人员流动是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方向,关于人员流动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可以说刚刚起步,并且仍停留在比较宏观的层次上,缺乏微观层次的研究。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资料都相当缺乏,加之人员流动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使得本文的写作比较困难。之所以选择这一研究方向,是由于人员流动在我国虽然起步很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说目前己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对此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本文仅为抛砖之作,希望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响,刘力伟.市场营销与策划,北京:北大出版社,2006年:86-96; [2]王先玉,邓少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 [3]王忠民,陈继祥,续洁丽.影响员工离职的若干组织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 [4]王建平,刘滔.人力资源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吴文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6]王蔷,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及其启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9 [7]杜立英.人力资源的新挑战—展示和引导员工的工作态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 [8]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9]叶向峰,黄杰等,《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10]姜帆,《和谐是管理的最高境界》[J],通信企业管理,2014年第9期.

[11]唐积运,浅谈人本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中国成人教育[J], 2010年第12期.[12]石青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中国建设教育[J],2012年第1期.[13]杜碧林,于漾,李雷.论国有上市银行的股权激励机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3年第3期.[14]汪慧玲,金晋哲.企业薪酬制度发展新方向一绿色薪酬制度

[15]乐国安,尹虹艳,王晓庄.组织承诺研究综述[J].应用心理学,2006,12(1),86.[16]陈丽君,沈剑平.人力资本混合雇佣模型理论述评[J]2010,4.[17]曾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论坛,2004,12.

[18]赵映振,刘兵,彭莱.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探索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5,4.[18]刘永安,王芳.影响员工离职意向的因素研究[J].企业经济,2006,06.[19]吴文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12-116; [20]王彪.人力资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9-34; [21]袁奉超.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45-49;

[22]王建平刘滔.人力资源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210-219;

[23]陆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5-53; [24]邵朋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6-99; [25]谢岩,徐朗坤.管理学原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102-116; [26]孙志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45-153; [27]侯晓宇.人力资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6-97;

对比类论文范文
《对比类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