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辨证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7 18:01:4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辨证逻辑概念

研究人类辩证 思维的科学 ,即关于辩证思 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把概念的辩证运动以及如何通过概念反映现实矛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科学中一门关于思维辩证运动的逻辑。恩格斯最早明确地把这种逻辑称之为辩证逻辑。辩证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发生于思维中的抽象形式,对外部世界作出概括的、近似的然而却是本质的反映。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对象看作一个整体 ,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结中考察对象。这种逻辑既不同于把对象看作是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也有别于以既成的、确定的思维形式从静态角度认识对象的传统逻辑(见形式逻辑)。科学的辩证逻辑的产生既是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革命,也是对传统逻辑观念的突破。它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式逻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由此构成它自身所特有的性质和作用。辩证逻辑与辩证法、认识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辩证逻辑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通过自身的范畴表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辩证逻辑又是逻辑科学本身发展的结果,它在研究辩证思维如何反映外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时,侧重于揭示辩证思维本身所特有的规律性。辩证逻辑与认识论既统一又相区别,一方面,它所研究的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是从人类认识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从这点上说,辩证逻辑就是认识论;另一方面,它主要是研究理性思维的辩证运动,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的辩证关系,而不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的形成以及它们与概念的关系在内的整个认识的辩证运动。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两者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研究思维。形式逻辑主要从形式结构上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是对既成的、凝固的、间断的认识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只是反映客观对象间最普通、最简单的关系。辩证逻辑并不纯粹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而是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上 ,从表现在思维形式之中的认识内容、结合人类的认识过程来考察思维形式的联系、运动、发展和转化的规律。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具有不同的逻辑功能,各有其适用范围。这就需要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作用于人类思维的过程。基本内容 辩证逻辑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推演、变化中的规律性、特点及其体现在思维方法上的辩证关系,它通过自身特有的逻辑范畴建立逻辑体系。辩证逻辑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规律、形式、方法以及逻辑范畴等。①规律。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思维中的具体表现。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贯穿于辩证思维过程的始终,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的矛盾运动。概念的联系、转化达到具体的同一,就是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在概念中的体现;具体概念的展开,就是判断的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判断从肯定到否定,再从否定到肯定,以至最后得出结论的统一运动过程,就是判断展开为推理和论证的运动。在思维中所进行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推演和变化等一系列矛盾运动,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最终是由实践来证明的。因此,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不仅要求辩证思维的逻辑进程必须以客观现实的矛盾运动为前提和出发点,而且要求辩证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用实践来检验。实践是逻辑思维的基础 ,也是检验思维正确与否的标准。逻辑思维本身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辩证思维遵循着逻辑的基本规律而展开,在反映客观现实矛盾的基础上不断前进。②形式。辩证逻辑把思维形式看作是与内容,即与思维所反映的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形式。概念是辩证思维的最基本形式,辩证逻辑把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和基本任务,它研究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概念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具有一个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过程,只有在概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真正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时,才会达到主观与客观、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从而形成具体概念。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及概念之间逻辑

1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展开为判断、推理的运动。原先蕴涵在概念中的矛盾,在判断中以进一步展开的形式显露出来。辩证逻辑正确区分了思维中的逻辑矛盾和客观现实中存在的辩证矛盾,认为判断必须反映客观现实中的辩证矛盾,把判断看作是反映这种矛盾的必要的思维形式。判断形式由单一性判断到特殊性判断和普遍性判断的运动,是思维为了认识事物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的一种运动形式,从而也是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辩证逻辑从认识内容的变化、发展的实际过程为依据去研究推理。它并不否定在人类思维的发展中形成的并为形式逻辑所概括的精确、严密的推理形式,但它同时认为,归纳与演绎在人类思维过程中是辩证统一的。思维借助于这些推理形式,从已知到未知,获得关于事物的具体真理性的知识。在确定推理结论的真实性时,辩证逻辑则要求用实践去检验。在辩证逻辑中,逻辑证明和实践证明是相统一的。辩证逻辑推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把推理过程看作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③方法。辩证逻辑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人们对辩证逻辑基本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理论思维手段。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这些方法既不能相互代替,又相互联结,共同作用于人类辩证思维的全过程。④逻辑范畴。逻辑范畴是从各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出来的最一般的概念,是思维把握真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辩证逻辑的范畴,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等等 ,是辩证思维的基本环节,也是构成辩证逻辑体系的纽带。它具有认识与思维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是在各门科学中发挥着普遍有效的逻辑方法和工具的作用。辩证逻辑的范畴是对客观世界辩证运动的本质反映,又体现着辩证思维的基本特性,同时还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因此,要立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一致的基础上考察逻辑范畴。辩证逻辑主要从逻辑功能这一侧面研究范畴,说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它既研究各门科学所共同使用的范畴,又研究自身的范畴体系,揭示客观现实的最一般联系以及人们对其认识发展的最一般途径。建立辩证逻辑的范畴体系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系统化。辩证逻辑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一方面,它需要不断总结人类思维发展的材料,认真研究整个人类认识史,研究个体思维发展史,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它又起着指导和帮助人们自觉进行辩证思维的作用。辩证逻辑的方法是各门科学普遍适用的方法,它的各个范畴和规律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推荐第2篇:伤科接骨片辨证

通用名称:伤科接骨片

成份

红花、土鳖虫、朱砂、马钱子粉、炙没药、三

七、海星、炙鸡骨、冰片、煅自然铜、炙乳香、甜瓜子。

功用与性状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壮骨。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至棕褐色;味苦,腥。主治与用量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伤筋动骨,瘀血肿痛,损伤红肿 等症;对骨折患者需经复位后配合使用。

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4片;十岁至十四岁儿童一次3片。一日3次,以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

药理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肝主筋,肾主骨髓”。说明骨折势必造成正气的耗损,而筋骨的修复又主要依靠肝肾气血的充养。伤科接骨片是采用现代仿生学原理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相结合,以具有极强再生能力的天然海洋药物海星和素有“以形补形”著称的鸡骨为主药,配以三

七、红花等伤科要药精制而成的新型骨伤科中成药。符合中医“祛瘀活血而不伤正”、“先逐去瘀血和营止痛,然后调养气血”、“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接”、“去瘀生血气,瘀去新骨生”的基本法则,也符合西医补钙,促进骨细胞再生等理论,对骨折伤筋的初、中、后三期合而治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营生新,续筋接骨,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的功能,适用于新旧骨折、软组织扭挫伤、骨质疏松症和多种关节疾病。列为骨伤科首选常用药品。

推荐第3篇:自然辨证发论文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的问题。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不能离开自然界,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本文结合自然辩证法理论,通过四个方面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与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型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与思考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恩格斯在《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历史的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说明了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特别是各门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准备了可靠的科学基础。在新自然观看来,整个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在这种流动和循环中,形成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细胞、原生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的演化序列。这表明,在人类存在之前,自然界就已经先在地存在着、演化着,人类仅仅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恩格斯指出“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恩格斯在肯定自然界对人的物质基础的前提下,非常强调劳动对人的创造作用,他把劳动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活动。他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一旦开始生产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也就开始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可见,劳动(生产活动)是与动物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的属人的活动,它是促使人与自然分离的力量,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即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起点。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劳动,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他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对自己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影响也愈来愈能有所把握。通过这种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循环,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自己和自然界的一致性,即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型形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态学方面看,它已经呈现出了古代的以自然为主导的原始和谐和近代的以人为主导的二元对立。当今,人们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型形态,是前几种形态的逻辑延续,是由低级向高级升华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

1、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对古代以自然为主导的原始和谐的扬弃。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自然为主导的原始和谐。当时,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由于天然食物供给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人类为了生存,聚居在自然条件优越、天然事物丰富的区域,形成了利用原始技术获取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仅能维持个体延续和繁衍的低水平物质消费方式,以及以家庭与部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通常都只能听天由命,对自然界的影响微乎其微。在古人稚嫩的意识中,处处体现的是以神话意识和自然崇拜所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依赖,人们只企求以自然为基础达到人与自然的同

一、和谐。由此,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了“天道不可违”以及“天人合一”等朴素思想,而古希腊哲人也告诫人们应“听自然的话、照自然行事”,他们强调的都是人对自然的顺从和依附的统一。进入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前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产生了以耕种与驯养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以大家庭和村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这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逐步由本能变为自觉,开始了由顺应自然到干预自然的转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转变依然以“顺天”和“靠天保佑”为前提,仍然摆脱不了“自然关系占上风”,“人受自然的支配并是自然的奴隶”的受支配、受制约的处境。

古代的这种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状态,是以人对自然的绝对屈从为前提的。尽管,自然由于没有受到人类的干预而可以完全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但是人类的主体性、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却被无情地消融在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中。当今,我们人类的主体性已经得到了应有的张扬,所以今天所要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可能再是对古代的简单回归或复兴,而应是对它的一种扬弃。今天,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考虑更多的应是在发挥人类主体性的前提下如何减少或避免人与自然的冲突,而不是人类如何在自然的绝对统治下生存的问题。

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对近代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反思。当人类社会进入到近代时,人类理性从自然压迫和宗教神学的束缚下得到了巨大的解放。理性的高扬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唤起了人类改善自己生存条件的无休止的欲望。两方面的结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颠倒——人确立了自己对自然的主体性地位,而自然则被降低为被认识、被改造甚至被征服和被掠夺的客体对象。把古代的人与自然的合一变成了二元对立的两极。人类只是片面地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自然不自然地将人自身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而无视自然的永恒的必然性权威,甚至常常自得于对自然的征服和胜利。对于这种主体意识的短视,恩格斯早就提醒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2]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上述警告,然而人们并没有因此而警觉,人类由于加剧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界惩罚的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更加严重了。目前,全球正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①气候变暖。联合国的一份根据两千多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报告预言:地球气候在21世纪将上升1-3.6摄氏度,气温的这种细小变化,将造成严重的干旱和持久的热浪;②臭氧层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从地球上消失;④酸雨蔓延,使农作物减产,林木枯萎,鱼类死亡;⑤森林锐减。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⑥土地荒漠化。荒漠化面积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9%,约100个国家的10亿人口正受到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威胁;⑦大气污染日趋严重;⑧淡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使大多数江河湖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发展中国家95%以上的城市污水未得到处理;⑨海洋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近海区氮和磷含量增加50%-200%,海水中营养物过量,导致沿海藻类迅速生长,形成赤潮;⑩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面临的这十大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并不断向自然界的“征服者”们敲响警钟。在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面前,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和个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麻木不仁,缺乏紧迫感,甚至还有恃无恐地破坏生态系统,掠夺性地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不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其势必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势必危害他们自身。

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和困境,面对自然界的无声抗争和有形的报复,人类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改变“要做大自然的统治者”的观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想在更高的起点上达到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在这种理性反思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人与自然间的一种新型形态新鲜出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古代的人对自然的绝对屈从,也不是近代的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而是对它们不断“扬弃”的螺旋式发展结果。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四、我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以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现代化道路,更不能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这种“人海战术”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比较紧张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状况下,要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没有其他领域的相应进展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中国这种“硬”约束、“紧”运行的状态下,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实行“单项突进”的发展战略是行不通的,而应该在各个方面比较协调的条件下实行平衡发展的战略。如在过去实施传统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只主要着眼于经济上的“赶超”,不惜牺牲资源家底和环境质量去片面追求工业增长指标,其结果是人口激增,农业和基础产业发展相对不足,技术进步缓慢,经济效益低下,付出的代价巨大,经济增长受阻,经常出现大起大落。因此,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各个方面协调配套,相互衔接,兼顾当前和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

我们需要清醒的看到,人口、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如中国继续走传统工业文明之路,就没有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经出现瓶颈,持续发展理念与新能源的利用已经提到中国政府的日程上来。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协调好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的改革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而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体系的建立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是三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是当代人们迫切关心和解决我国乃至全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首先,要树立协调的发展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通过人和自然的活动来实现的。历史上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往往都是观念上的失误造成的,树立人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观念是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前提。要增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认识。当代科技发展与人类实践表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辨证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人类在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时必须从人与自然的整体出发,以依存互利、协调发展的整体效果最佳为最高准则。不能再走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的老路。 其次,要发展科学技术的调控作用。科学技术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动态平衡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只要人们从社会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调节作用,是可以消除恶性循环,保持、建立良性循环,使社会与自然协调一致向前发展的。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时。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也被逐渐的接受和重视。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大决心、大力气,以改变当前中国尖锐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变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学与技术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的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阶段、新历史时期制定的宏伟政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是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要求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发展,协调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来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永恒稳定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任重道远,要改变目前资源环境的已经造成的问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但是我们相信,有党的正确方针政策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努力,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会正确解决。

推荐第4篇:伤寒六经辨证总结

伤寒六经辨证总结

到此为止,《伤寒论》10篇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洁本”,条,112方子,其中的主要的内容我们就算谈完了,我们大体也就是讲了300多条左右的条文,其中有100多条是一级重点,必须掌握的,剩下的内容呢,就是一般的了解的或者一般的熟悉的,我们整个回忆一下,整体回忆一下《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伤寒论》以六经分症为纲领,把错综复杂的外感病分为六大类:首先是太阳病,因为《伤寒论》作者张仲景认为输布于体表的阳气是由太阳所疏布的,所以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而发生的浅表的证候叫做太阳病。太阳病涉及到了表证,涉及到了太阳经脉气血不利的症候,涉及到膀胱腑的证候。从太阳表证来讲,风寒邪气伤人体体表的阳气,体表的阳气被伤,它的温煦肌表的功能,它的调节汗孔开合的功能,它的防御外邪的功能失调,因此在它的临床症候上就出现了两大类:一类是汗风只开不合的,有汗的,我们把它叫做中风证。一类是汗汗孔只关而不能开的,无汗的,我们把它叫做伤寒。由于中风本身这个证候有汗出,汗出就要伤营,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表虚证”;而伤寒这个证候呢,没有汗出,不存在营阴外泄的问题,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表实证”。表虚、表实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太阳中风表虚证,后世医家把它叫做表虚证,不是说它是一个虚证,在治疗上我们不是以补正为主,而是祛邪为主。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我们用用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表实证”我们用麻黄汤。

随后《伤寒论》中又谈到桂枝汤的其他适应证,桂枝汤的使用禁忌证,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举例;谈到了麻黄汤的其他适应证,麻黄汤的使用禁忌证,和麻黄汤的加减运用举例,这一大部分内容是太阳表证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太阳病有汗的应当用桂枝汤,禁用麻黄汤;太阳病无汗的应用麻黄汤,禁用桂枝汤。可是我们在临床上,却会遇到一种中间的状态:病人是没有汗,但是寒邪闭表,这个寒邪并不重,病程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不足,你说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它不能够发越在表的闭郁的寒邪,用麻黄汤呢,又怕它发汗太过,更伤营卫之气,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在太阳表证最后谈到的那三个小汗方: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和桂二越一汤,别看这三个方子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的机会并不多,但是这种合起来,合方治疗疑难的这种思路,特别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所以今天在临床上常常不是单独用一个方子,经方和后世的时方相混合、两个经方或者三个以上经方相混用,这些思路都来于《伤寒论》,他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当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里的时候,就可出现膀胱的腑证。太阳腑证有气化不利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蓄水证;太阳腑证有血热互结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蓄血证;太阳蓄水证,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了,膀胱气化无力,排出废水的功能发生障碍,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出现口渴、消渴,渴欲饮水;膀胱气化不利、下焦气机壅遏,出现了少腹苦里急,同时它可以兼有脉浮、脉浮数、身微热这样的表证。这是典型的一组太阳膀胱蓄水证。小便少、下窍不利、水邪上逆,可以阻滞中焦气机而兼见心下痞;水邪上逆使胃失和降,可兼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仲景把它叫做“水逆”。这在治疗上都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而对太阳腑证的血分证来看那是血热互结于下焦,这时如果是血热初结,热势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形成的话,症状见到了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我们就用桃核承气汤,泄热为主,兼以化瘀。如果是血热瘀结、瘀血重,而瘀血病势比较急,热邪已经收敛了,临床症状见到了其人如狂或者发狂、少腹硬满,那我们就用抵当汤来破血逐瘀;如果瘀热互结,热虽有,但热势非常轻微,瘀血虽成形,但是瘀血的病势非常和缓,症状仅仅见到有热少腹满,用抵当丸化瘀缓消。抵当丸这个方子在《伤寒论》中可看作是消法的代表方,太阳本证就这么多内容,当太阳病或者失治、或者误治后,使临床证候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新的症状又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的,我们通通的把它叫做“变证”。

而张仲景把“变证”中的,因为多次误治以后所造成病情复杂化的这种“变证”叫做“坏病”。变证也好,坏病也好,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在脏,或在腑,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张仲景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2个字的治疗原则,这十二个字也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精神在文字的表述上最集中的体现。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大家,能够背会这12个字,能够领会它的精神。

“太阳病篇”随后列了或热、或寒、或虚、或实种种变证,这些变证的治疗,为我们临床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思路,提供了方药,所以太阳病篇的这个变证的内容,有许多方子是我们在治疗杂病中经常运用的,你比方说,桂枝甘草汤我们就经常用于治疗心阳虚的心慌心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加桂汤,我们常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而辩证属于心阳不足的。治疗脾虚的那几个方子,象厚姜半甘参汤、小建中汤,这在临床上都非常常用。厚姜半甘参汤治疗腹胀满,小建中汤或者是治疗腹痛、或者是治疗心中悸而烦,在临床都非常常用。

治疗水气病的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在临床上更常用。治疗肾阳虚的干姜附子汤不怎么常用,但是治疗肾阳虚,而阳虚水泛的真武汤确是非常常用的一张方子。治疗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它治疗脉结代,心中悸,那更是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最古老的方子,而且用起来还是有效的。所以太阳病篇的变证的这些内容也是临床经常用到的内容,我们应当很好的掌握它。

邪入阳明,从阳明病的角度来看,它也有两大类,一类呢是邪偏于浅表的,我们把它叫做阳明热证,前世医家也有人把它叫做阳明经证。这里的经证也罢,热证也罢,主要是指胃热弥漫的白虎汤证和胃热弥漫、气津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但是在《伤寒论》的原文中,阳明的热证是怎么来的呢?是阳明经脉有热,误下以后所造成的。阳明经脉有热,误下以后的221条,首先出现了余热留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证,所以后世医家把阳明经热误下,余热留扰胸膈出现心烦、心中懊憹,但头汗出,饥而不欲食的这个证候,叫阳明热证的第一个证候,是热在胸膈。尽管有的医家说这是阳明经热误治以后的变证,但是因为阳明经脉行于头面、胸腹,胸中也是阳明经脉所过的部位,所以我们把热在上焦的证候,说它是阳明热证,也没什么大的错误。上焦有热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中焦有热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折热,而中焦有热的证候重点是白虎加人参汤证,所以我们在讲白虎加人参汤证时,用了比较多时间来分析它身大热的问题、汗大出的问题,特别是口大渴的问题,还有脉洪大的问题。除此之外它还有热盛耗气,气不固表,还有大汗出,腠理开泄,经不起外来风寒的吹袭,而兼见时时恶风,或者背微恶风寒的虚象,治疗用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折热、益气生津。而白虎加人参汤从今天来看,无论是外感热病的病程中,还是治疗杂病,都有很多使用的机会。阳明经热误下之后,伤了下焦阴液,而余热和水结于下焦,这就形成了阴虚水热互结证,这就是“阳明病篇”热证热在下焦的一个证候。它的临床表现有心烦不得眠,有小便不利、有渴欲饮水,治疗用猪苓汤,来清热利尿育阴。所以阳明热证上焦的清宣法、中焦的折热法、下焦的清利法,为后世医家治疗热证上、中、下三焦不同热证提供了思路,提供了方法,提供了方药,这是我们特别值得学习的。

当阳明燥热、阳明糟粕相结以后就形成了阳明的实证。就阳明实证来说,阳明腑实证是主要的,构成阳明腑实证的基本证候特点有两类,一类是全身独热、内盛的证候,一类是腹部实证的临床表现,这两种证候同时具备,我们才可以把它诊断为阳明腑实证,如果只有第一类证候,阳明毒热内盛的证候,那我们只能用清法,只能把它看成是阳明热证而不能把它看成是阳明腑实证;如果只有第二组证候,也就是说只有腹部的实证表现,没有全身的热盛的症状,那它不是外感病,不是阳明病,只是杂病,是杂病中的腹满的实证,当然杂病中腹满的实证可以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来治疗,但不能把它叫做阳明病,只能把它叫做承气汤的适应证之一。既然阳明俯实证是由全身独热内盛的证候和腹部的实证表现,两组证候叠加而成的,这就便于我们选择在什么情况下用调胃承气汤,在什么情况下用小承气汤,在什么情况下用大承气汤。如果以毒热内盛为主的,我们用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重在泻热;如果以腹部的实证表现为主的,我们用小承气汤,小承气汤重在通腑,重在导滞;如果毒热内盛的证候和腹部的实证表现两者都重的,那自然是用大承气汤,既泻热,又通腑。阳明实证还涉及到脾约证,那是由于胃阳亢盛,脾阴不足,脾不能把津液还入胃肠道。医家把它叫作“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这时出现津液偏盛、小便数多、大肠湿润、大便干燥,这就叫脾约,治疗用麻子仁丸,起润下的作用。因为麻子仁丸是为了通便,所以他以小承气汤为底方,二仁一芍小承气,它是润肠通便的一张方子。在外感热病的病程中,由于热盛伤津,也由于治疗时或用了发汗,或者用了利尿等等药伤了津液,津亏。这时大便干结,病人想解大便的时候,大便阻结在肛门那个地方排不出,这叫津亏便结证。张仲景采取了蜜煎方来导便,来通便,或者用猪胆汁来灌肠,导便法和灌肠法在世界上最早的应用,有文字记载的应当属《伤寒论》了。

阳明实证,上面我们谈到的腑实证也罢,脾约证也罢,津亏便结也罢,病都在气分,阳明腑实证也有病在血分的,那是阳明之热和阳明久有的瘀血相结而形成的阳明蓄血证,由于瘀血久留,新血不生,心神失养,还有喜忘,注意他的精神证状,应当和太阳蓄血证的如狂、发狂这样的精神症状相区别。由于血热互结,大便虽然干燥,其色必黑,反易解。“黑”提示了有瘀血,“反易解”,因为毕竟是瘀热互结,瘀血是阴性物质,它有濡润肠道的作用,所以它容易解出来,对于这种证候,《伤寒论》虽然提出了用抵当汤来治疗,那我们临床上应当是一个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来决定,不一定用抵当汤,因为这像一个上消化道慢性出血的病人,没准儿有的时候,你还需要用凉血、止血、润便的方药来治疗,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至于阳明的变证,主要是指阳明之热和太阴之湿相和,湿热互结,湿不得泻,出现小便不利、热不得越就出现了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湿热互结于体内,阻遏了气机,影响了肝胆疏泄;或者迫使脾之本色外露而出现了发黄,这就是阳明湿热发黄证。这种发黄证热是大于湿的,热为阳邪、湿为阴邪,当热大于湿的这种湿热发黄证显然应当归属于阳热证的范畴。所以把他叫做阳明湿热发黄。一般情况下,治疗这种证候用茵陈蒿汤,茵、栀、黄三个药连续用、同时用。可是当湿热未退、黄疸未退、而中气已经有不足的时候,这该怎么办?改用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退黄,又兼有保护中气;而湿热发黄的病程中,他有感冒,而治疗湿热发黄又不能够间断,这个时候改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清热、利湿、退黄兼于解表。阳明病的主要内容就这么多。

少阳病,从病位来说,它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腑和手少阳三焦腑,少阳的阳气虽然是比较弱小,不亢不烈,但是它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主疏泄,藏精之,寄相火,主决断,它对人的情绪的调节、心情的调节,它的胆汁的排泄和贮藏的正常功能,对胃气的降浊、脾气的升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手少阳三焦腑作为一个水火气机的通道,作为一个气化的场所,作为一个能量代谢的场所,它对太阳阳气的疏布,有着调节作用。所以《黄帝内经》曾经说过“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因此,足少阳胆经虽然在人体的一侧,足少阳胆腑经虽然在人体的一侧,但是胆也罢,三焦也罢,他的功能却是作用于全身的。

如果说太阳主表,阳明主里的话,少阳它既不主表,也不主里。但是和主表、主里都有关系,后世医家就把这种特殊的功能称作“少阳主半表半里”。所谓“半表半里”就是“不表不里、非表非里”,但是它绝不是一半表、一半里,更不是表里之间的夹层、表里之间的夹界,所以我们说,如果理解不好“半表半里”这个词的话,不如你就干脆理解成少阳主枢。少阳枢机的畅达,能使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气机畅达,表里内外的气机畅达。还有足少阳胆经的经别和心胆相连,这就沟通了心胆相关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少阳病常兼有太阳不和,兼有阳明不和,兼有太阴不和,兼有精神神志不宁。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一个轻微兼证的话,用小柴胡汤这一个方子就可以了。如果它的兼证特别明显的话,那就需要加减了,所以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配合桂枝汤,那就是和解少阳,兼于解表,配合半个承气汤,那就是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以清里,配合甘草干姜汤,那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兼以温补太阴,当然这个方子里,也有生津止渴的天花粉,而那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那就是针对少阳不和、心胆不宁,出现胸闷烦惊的证候的。你看这几个加减方,或者涉及到太阳,或者涉及到阳明,或者涉及到太阴,或者涉及到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这正体现了少阳病作为一个枢机,它表里内外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我们说少阳病有四大特点:经腑同病的特点;容易气郁,容易化火的特点;容易兼夹太阳、阳明、太阴不和的特点;容易化痰、生饮、生水的特点。这是我们在治疗少阳病的过程中,都应当特别注意的。

在少阳病的后面附了一个热入血室证,其实热入血室证不是少阳病,而是妇女在月经期患外感,或者月经刚断患外感,这个外感可以是太阳病,可以是阳明病。然后血室空虚,邪气趁虚内入血室化热,和水相结,由于胞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肝胆的正常疏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瘀热结于胞宫,它就反馈性的影响了肝胆疏泄的失调。影响了肝经疏泄失调的可见胸胁下满痛,如结胸状,并且出现瘀热上扰、肝不藏魂的暮则谵语,仲景用刺期门穴的方法来泄肝经之瘀热。如果血热结于胞宫,影响少阳经气不利的,那可能就出现了寒热交错如疟状的临床表现,仲景用小柴胡汤。好了,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发热,又可治疗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

我们再总结一下小柴胡汤治疗发热。往来寒热、头疼发热、呕吐而发热、发潮热、差后复发热,还有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

但是治疗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我们必须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的药,丹皮、赤芍、茜草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比较好的疗效。因为小柴胡汤毕竟是治疗气分的一个方,既然病入血分,所以一定要加入血分药。少阳病就这么多内容。

至于太阳病,非常清楚,它是一组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下注、升降紊乱的证候,这是它的主要症候——脏虚寒证。治疗呢?用四逆倍,它包括了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来温中散寒、止泻。太阴病下利的主要特征是“自利不渴、大便稀溏”,这点我们必须掌握,当然太阳经脉受邪,出现腹满时痛或者大实痛,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疏通经脉、和里缓积。如果太阳经气血失和,进一步发展成气滞血瘀,那我们就用桂枝加大黄汤,疏通经脉、和里缓积、兼以化瘀止痛。如果是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出现的腹中拘急疼痛,那就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理缓急。而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这三个方都是以桂枝加芍药汤为基础的,虚的加饴糖,实的加大黄。所以要学会这三张方子治疗腹满、腹痛的临实用。这三个方子治疗的证候,不在脾脏,而在脾经,这要区别清楚了。

关于少阴病,病变的部位涉及到心、肾,从总体情况来看,它是以心肾阴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证候。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所以病变涉及到心、肾那就出现了人体根本之气的动摇,所以少阴病应当说是比较重的。因为心主火,肾主水,而肾中又内藏元阴、元阳,所以就少阴本证、少阴脏证来说,它就可能出现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当素体少阴阳虚而阴盛的时候,外邪从阴化寒就出现了少阴的寒化症,少阴寒化证我们主要讲了阳衰阴盛的四逆汤证,阴盛格阳的通脉四逆汤证,阴盛戴阳的白通汤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和阳虚身痛的附子汤证。当然在我们的讲义上,把胃寒剧吐的吴茱萸汤证,把肾气虚,关门不固,脾气虚不能摄血而出现了下利滑脱,大便脓血的桃化汤证,都属于少阴寒化证中。但是我说这两个方证不是典型的少阴寒化证,象吴茱萸汤证可以把它看作是少阴病的类证;而桃花汤证呢,勉强可以说那是肾气虚、脾阳虚的一个证候,勉强可以把它说成是一个少阴寒化证,当然桃花汤适应证有大便脓血,在“厥阴病篇”的白头翁汤的适应症有大便浓血,我们应当注意这两个方证的鉴别。当素体少阴阴虚而阳亢,外邪就容易从阳化热,而出现少阴的热化证。少阴热化证的一个证候是,因肾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出现的心中烦,不得卧,治疗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也是温病后期常用到的一个方子,有滋阴清热、泻南补北的作用。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热与水结,这就形成了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所以猪苓汤的适应证,可以是由阳明经热误下而来,也可以是由少阴热化证而来。形成阴虚水热互结证以后,它的临床表现:一组是小便不利;一组是可以饮水;一组是心烦不得眠。这是它的三大组证,既然有水邪,而水邪是逆流横溢的、无处不到的、变动不居的,所以水邪犯肺可以有咳嗽,水邪犯肺可以有呕吐,水邪浸渍肠道可以有下利,当然对于猪苓汤适应证来说,特别是它由阳明来的,它还有些热,象脉浮呀、象身热呀,治疗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真武汤、猪苓汤、五苓散都有利尿的作用,又都是特别常用的三张方子,应当注意区别这三张方子的适应证。对于少阴病来说,还涉及到太少两感证,涉及到少阴兼阳明里实的证候,也涉及到少阴咽痛证,这些证候在临床上都可能遇得到,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区别清楚就可以了。

六经病的最后一经病是厥阴病,关于厥阴病,我们刚刚讲完,厥者,尽也,极也。就单从厥阴这个词来说是阳气衰竭到极点,或者说是阴寒邪气盛到极点,物极必反,穷则思变。所以病到厥阴,当阳气衰到极点的时候,那也许就死亡,也许像厥阴相火被阴寒邪气郁遏到极点的时候,那相火可能就要爆发,爆发,阳气就来复,这就可能由阴转阳。所以“厥阴病篇”它的证候常常是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或死或自愈,,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具有两极转化的特点。由于“厥阴病篇”我们刚刚讲完,我想这一部分内容呢,我们在这里就不再给大家作更多的总结。但是厥阴病两极转化的这种特点,我们应当能够掌握。在“厥阴病篇”提到一些方子,在临床也是特别好用的,像治疗湿热下注下利的白头翁汤,象治疗血虚寒厥的当归四逆汤,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象治疗肝胃两寒,浊阴上逆的吴茱萸汤,象治疗回厥,治疗久利的乌梅丸,还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主之”,这些条文,这些方剂,都是我们应当重点掌握的。

推荐第5篇: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讲稿

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讲稿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怎样正确理解物质和精神的辨证关系?试用建国三十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或自己的实践经验,说明怎样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搞唯恐天下不乱意志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我们的感觉、表象和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认为,物质决定精神。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垢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的大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现点,从而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另一方面还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精神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反过来对物质发展进程起巨大的作用。即人能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精神对物质发展进程能起促进和阻碍作用。正确的思想对客观世界物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不管精神的能动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受客观规律制约。归根结底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承认精神鲍能动作用就和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3、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唯意志论,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国三十一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几个时期工作指导上的失误,主要是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上处理不好。实践反复证明,不论进行政治斗争,进行经济建设或从事其它工作,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搞唯意忘论,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必须调查研究,正确地估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客观事物了角得越全面、准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就越符合客观实际,人们的行动就越能达到预期目的。其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尊重客现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的统一起来。凡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够掌握主动权,取得预期的效果。凡是违背客观规律,搞唯意志论,按主观意志办事,就受到客观规律惩罚。如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提出的“只怕想不到,不怕办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并提出“

七、八年又再来一次”等等,都是错误的估计了客观情况,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遭到挫折。再次,要勇于实践,勇子革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为什么说共性个性的关系问题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谈谈个人学习和运用两个原理的体会。

1、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普遍性的关系就是个性和共性、相对的绝对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因为: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贯穿于一切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是理解矛盾规律的基础。不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和相对关系,其他矛盾问题就无从谈起。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讲的也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特殊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普遍的、绝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就是特殊性、相对性和普遍性、绝对性的关系。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讲的是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斗争形式的相对性,这也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可见,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存在于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是贯彻全部矛盾问题的一根红线。所以,只有弄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才能懂得矛盾的其他问题,真正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钥匙。由于任何事物的内部不但包含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即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矛盾乖解决矛盾,就必须努力去发现这两个方面及共相互联结。从分析具体的特殊矛盾开始,概括出普遍的规律,又用这个普遍的矛盾规律作指导去研究更多理广泛铁事物。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高级,一步一步深入的过程。如果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辨证关系,也就否认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转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根据,是反对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锐利武器。

2、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1)我们研究任何事物必须注意它和其他事物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点,从而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认识事物的本质。从人类认识秩序来说,人们总是先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在认识许多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概括,找出事物的共同本质,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指导。

(2)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分析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矛置。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只有根据这种分析,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要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我们平常所说有:“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讲的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敲的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

三、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联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或部队工作的实践

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l、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一切否认实践、企图使认识脱离实践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马克思在1845年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创立能动的革命反映论。列宁进一步明确地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他指出,认识产生于实践,随著实践向前发展,认识由实践来检验,又为实践服务。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辨证唯物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这种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首先,实践使主观和客观联结,并互相发生作用。其次,实践使人们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人们通过实践才能接触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取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人脑虽然具有反映外界对象机能,但它只是一个加工厂,必须有原材料,才能调出产品,凭空瞎想是什么也认识不了的。再次,实践能使客观事物内部变化,加速事物本质暴零的过程。实践是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活动。只有靠实践,才能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都,发现客现事物各方面的,本质及其联系。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社会实践是不断的向前发展的,他推动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整个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推动认识由浅到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首先,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其次,为了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社会实践还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和积累新资料、新经验。再次。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标准。人们的认识是否合于客观实际,这在意识范围内是决然得不到证明的,只能以社会实践为标准。人应当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认识的正确程度,并使自己的认识不断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在实践面前鉴别真伪,决定弃取。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再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一切科学理论、认识都是为社会实践这个目的服务的。

综上所见,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一切脱离实践、否认实践的理论和认识都是错误的。

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是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坚持这条路线,对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加强部队和民兵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1)党的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基础。首先,我党制定政治路线,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当对的客观情况,认清和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同时,贯彻党的政治路线,也要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作指导,如果思想路线不端正,政治路线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执行。

(2)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如建国以后国民经济恢复量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由于坚持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从而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成功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胜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相反,革命就遭受损失。如大跃进时期,由于我们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没有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办事,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急躁冒进,结果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历史证明,没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革命就不可取得胜利。

(3)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实现四化的根本保证。搞四化是个新问题,新的伟大事业。如何搞好“四化”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营强的现代化道路,这就需要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只有这祥才能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怎样正确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试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原理,说明现阶段我国所有制形式的经济政策的正确性,试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原理,说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重要性。

l、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辩证法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生产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变化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一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的东西,能反作用于生产力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迟缓的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辫证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会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不只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它对经济基础起着巨大的能动用,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土层建筑的性质,取决于它们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2、我国现阶段实行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经济政策,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全民和集体)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一种是以城乡个体劳动者占有少量生产资料,依靠自己的劳动进行生产或经营为基础构成的个体经济成份;还有一种是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份联合组成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成份。第一种经济成份占有绝对优势,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第

二、三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辅充。

多种所有形式珠经济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这种经济成份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因而它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簿,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情况十公复杂,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有现代化的大生产,也有不那么现代化的生产,还有大量的关机械化手工业生产及使用筒单工具的手工劳动。那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结构。 因此,在生产关系方面必须采取多层次的结构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应该强求一律,搞“一刀切”,搞单一的经济成份。

全民所有制和规模大小不等的集体所有制,是几种层次的生产关系,它适应着几种岐次的生产力。这各经济成份,从根本上说是基本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是我国多种经济成份的主要部份。个体经济是一种生产关系层次,它在现阶段是适应某种层次生产力的发展的,有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可以为社会增加财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活跃城乡市场,方便群众,对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起补充作用。可以扩大变业门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并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发展城乡个体经济最直接而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增加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并蒂莲使那些劳动好的人先富起来。中外合资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成份,不但可以通过它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而且还可以使外资迅速建立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力,为我国“四化”服务。

总之,在当前我国的历史条件下,允许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是适应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将有力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上层建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在这时,上层建筑就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就会受到阻碍甚至破坏。我们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总的来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基本相适应的,但是在具体的领导制度上都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情况。例如在现行的领导制度中,存在着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等等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地妨碍着党的作用发挥和国家职以的行使,严重地妨碍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发扬,严重地妨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努力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这些弊端。如废止了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衬行党政分家,消除以党代政和政府企不分的现象,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和健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制度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从制度上保证民主化的实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群众的监督下,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和干部特殊化,有利于培养接班人,保持领导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有利于领导班子老化,有利于加强党的工作,改善党的领导,也便宜利于行政部门使自己的职权,充分发挥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这样就能使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五、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无产阶级领袖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与个人迷信、英雄史观有何根本区别?度分析一下我们党在坚持唯物史观上的一些经验教训,并说明当前党中央对革命领袖的评价和少宣传个人方针的正确性。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是劳动群众的历史。(1)人民群众是历史财富的创造者。一切生产资料如生活资料,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死亡。”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生产以验,发送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化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即使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尚未觉醒,反动阶级还能在一定范围内阻碍历史前进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劳动仍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后决定历史进程的主要力量。这是一打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物质资料后生产活动,是人民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前提,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是一切文化、科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一切科学文化知识,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经过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生产,都是直接或意接与人民群众的实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一些人本身就是劳动者。在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思想文化,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

(3)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变化,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生产关系的更新,社会形态从低级矛盾到高级的发展,都是通过阶级斗争,由人民群众推动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来实现的。

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是历史唯物创造者的这种作用发挥的情况有所区别。

2、历史唯物主义承认无产阶级领袖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作与个人迷信、英雄史观是有根本区别的:

(1)唯物史观,从存在决定意识出发,在际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决定力量的前提下,承认革命领袖和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认为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他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也不能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个人迷信、英雄史观从意识决定存在的唯心史观出发,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历史的发展由神仙皇帝“绝对精神”决定的,是由个别伟大人手的意志创造的。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的人物的产生和对历史的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斗争,只当他们代表利益和要求,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动员的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斗争,才会有所行为,反之,则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自已的反面。史观却认为杰出人物是天生的,他们的先进思想是头脑里固有的,离开人民群众,孤立地片面地夸大个人的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领袖是人而不是神,既承认领袖的伟大正确,也承认领袖也会有缺点、错误。而个人迷信,英雄史观则把领袖人物神化,把领袖说成全知全能,一贯英明,完全正确的救世主。

3、我们党在坚持唯物史观上,既有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从遵义会议至党的八大这段期间,我们党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比较好地处理了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正确在评价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较好地坚持了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因而从胜利走向胜利,反左斗争以后,逐步地不适应当地硅大领袖的个人作用,尤其“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出于篡党夺权的野心,把我党这一错误推向极端,制造现代迷信,具体表现在:把革命领袖神化,把革命理论教条化,把党的路线、政策完全归之于个人;片面地解释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认为领袖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集团,领袖是全知全能而不会有任何缺点错误。神化领袖,就使党的集体领导和党内的民主,人民的民主名存实亡,从而群众,脱离实际,既给了野心家、阴谋家以可乘之机,也把领袖推向更大的错误境地,使党和人民遭受十年浩劫。

当前党中央关于实事求是地评价革命领袖和少宣传个人的方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交。它有利于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消除林彪、“四人帮”神化个人的流毒影响,从现代迷信中解放出来,有利于肃清封建主义遗毒对我党的影响,防止家长制;有利于发扬党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密切党群众关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安定团结、同心同德干四化。

推荐第6篇:辨证看务实办读后感

辨证看务实办读后感

《辩证看 务实办》是中宣部推出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理论读物之一,该书围绕“收入差距如何缩小、房地产调控如何坚持、看病费用如何降低、素质教育如何推进、道德风气如何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如何保障、环境污染如何整治、反腐倡廉如何深化”等民生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透彻剖析问题成因、现实状况,深入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问题作了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阐释和回答,帮助人们准确、深刻、透彻地理解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好地统一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一个政权,一个政党,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纵观历史,民生问题历来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而且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这是在满足了人民的基本需求、保障了基本民生权益后的发展与提高。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辨证看、务实办”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正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民生问题,并围绕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对策,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这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追根溯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将改善民生贯穿于自己的实践之中,积极探索走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就郑重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拥护我们,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读后感 www.daodoc.com)1978年,邓小平同志更是立足于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领导我们转移工作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注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集中精力帮助群众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民生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社会建设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九十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有许多不尽人愿的问题出现,如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自身也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及区域差距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等,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等等。

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因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面对阻力多,发展困难大,而且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问题的存在不能抹杀我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因为人民生活状况不断改善,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问题的存在绝不能成为我们懈怠停滞或推卸遮掩的理由,只能成为我们更加发奋向前的动力。从《辩证看 务实办》一书中我们可感悟到:近年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实施正表明了我党为此所做的努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那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当前,郊区已乘我省被确定为国家综改实验省的东风,承载着“打造荫营明珠城、建设阳泉新北区”的重任,进入了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发展理念、发展形态、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和发展定位上彻底转变,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作支撑。区委、区政府要结合郊区发展实际,立足高起点,注重长远性,加快经济发展,注重改善民生,凝聚力量,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早日实现千亿百万新阳泉目标而努力。

推荐第7篇:《辨证看务实办》心得体会

看热点,树新思

──读“辨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有感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如何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及深入解读国家政策、掌握政策走向,是首要的工作任务。《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一书紧贴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从缩小经济差距、房产调控、医疗保障、教育推进、道德风气、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反腐倡廉八个方面,深刻的诠释了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读后提高了思想认识,开阔了工作思路,受益颇深。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方向,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人民主体地位,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围绕这样的中心看书中的八个问题,无一个问题不是在关注民生,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当前的社会复杂形势,面对转型期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决定了国家发展。“辨证看,务实办”正是发展前进的科学方法,不仅总结了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党员干部,肩负着党的寄托和希望,承担着人民群众的企盼。在这样一个创新变革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我们必须要看清主流、瞅准根源,从全局出发,辨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理性地把持自我,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

有的贡献,回馈社会,回报党的教导。

生病看不起、应试教育的悲哀、道德素质低下、高官纷纷落马……这些社会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无不阻碍社会的良性发展,辩证的看待这些问题尤为重要,要深刻的意识到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短暂的得失并不是最坏的结果,纵观世界发展格局,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在转型期都遇到了相类似的问题,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突破瓶颈赢得发展也是最终结果,我们要树立信心,要清晰的认识,要冷静面对。

“当正确的政策方针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党员干部是最“前线”的政策贯彻落实者,任何办法、决定甚至是尝试,没有被执行,或者没有很好的落实,都没有任何意义,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我们“务实办”,必须认认真真执行、落实我们的既定方针,踏踏实实办实事,不要把辨证的看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

“辩证看,务实办”是知行统一的更深层次说明,是对科学工作方法的归纳总结。此书反映了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信念,为我们开拓了工作思路,树立了新的思想意识,指明了未来工作方向。

前郭县

推荐第8篇:一分为二辨证思维写好作文

一分为二辨证思维写好作文

作文专题:怎样用一分为二辨证思维来完整把握作文的思路结构 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高考作文真题)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变化的矛盾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思维来完整把握作文的思路结构。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变化的矛盾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程序:

1 导语: 同样一件事,有的写得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意蕴丰富、感人至深;而有的却肤浅片面,索然寡味,这是为什么呢?

怎样才能将作文写得更加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感人? 怎样才能深刻全面完整的展开作文思路? 2.方法简要讲解:

大家阅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验,一个好片段如果增删几句话或几个词,就觉得变了味儿,这就涉及到一个结构的意识,这里说的结构是哲学意义的结构,指组成事物各个方面的关系。

例如,一个细节里包含了人物的某些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环境,意蕴丰富,温馨感人。但如果把其中的某些方面舍弃或改变关系,就会感觉差很多。

因而,每一个段落语句里,到底包含有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有怎样的关系,不得不精心完整的把握。

然而,很多人写作并没有结构完整的意识,作文思路容易片面肤浅,顾此失彼,写得不透彻;觉得与主题相关的方方面面纷繁复杂,难以全面深刻的把握其关系。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矛盾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思维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完整把握结构的能力。

3、方法应用举例 例如,怎样运用联系的矛盾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思维,将母亲为孩子用冰糖炖梨子的事例写得透彻,具有完整的思路结构呢?

提示:第一步,紧扣作文主题,迅速展开联想那些相联系的方方面面。 脑海里应有思路结构图,例如,涉及到人物的就要联想起这个人物的肖像、神情、眼神、动作、语言、心理、环境、、、、、

本处事例里,用冰糖炖梨子时候母亲的动作是匆匆还是舒缓,神情是否含笑,眼神是明亮还是黯然,语言是像春风还是寒风,语气是沉重还是轻快,心情是平静还是心烦意乱,脸上皱纹多还是少,环境是夜黑风高还是晴空万里,起因是孩子直接要求的还是母亲主动做的;母亲自己的身体是生病的还是健康的,母亲要克服哪些困难矛盾。

孩子有哪些感受,例如温馨、甜蜜、感动、酸涩、心痛、明白,有那些回忆、联想、感慨、启迪。

再分细一点,冰糖炖梨子的动作包括哪几个环节,怎样的切削梨子,怎样的放冰糖,怎样的加工炖熟,每个环节相关的心理活动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第二步,紧扣作文主题,品析这些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关系。 例如,涉及到人物的时候,就要品析人物的神情、心情、动作等与人物的环境、状态、经历等,有怎样的关系,是否有矛盾的地方。

同样一次冰糖炖梨子,母亲处于不同状态,突出的意义就不一样。一位母亲如果心中有事,心烦意乱,时间又紧,自己身体也不舒服,但仍然在百忙之中,精心从容充满爱意的为孩子用冰糖炖梨子,在为孩子劳累的过程中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了,脸上笑意灿烂了。 这比那种平铺直叙不是更感人吗?

最感人的事往往发生在最困难矛盾复杂的时刻,像2008年的雪灾、地震、奥运会,这样的时刻,更能突现生命的本质意义,挑战生命的极限。只是,我们在写的时候,不能一笔带过,简单草率,平铺直叙,而要全面思索这些困难矛盾包括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有哪些关系,各有何特点及象征意义,怎样才能被克服,怎样才能向积极方向变化发展。

第三步,紧扣作文主题,品析这些方方面面及其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发展。

在母亲用冰糖炖梨子的过程里,母亲的神情、动作、语言、状态、环境等,有怎样的变化发展。母亲神情由黯然含愁到眉头舒展和笑容灿烂,动作由一丝急躁到从容优雅,心情由焦虑悲伤到欣慰满意、、、、、、

在母亲用冰糖炖梨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情由潮湿变为温暖,由脆弱变为坚强,由迷茫变为开朗,由烦躁变为平静,由失落变为振奋,由青涩变为成熟,以母爱为动力,将失败的阴影一扫而空,站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出发。

脑海里如果建立了一个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思路结构图,就要容易多了。

4、举一反三

每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般都有这三个特征:

一、他们身上体现了丰富的美好的精神意义;

二、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矛盾;

三、他们作出了贡献,促进了某方面的发展。

同样,将与作文主题相联系的意义找得越丰富,作文就越易于写得感人;“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将这些相联系的意义放在多种多样的矛盾里,能将人的本质表现得透彻鲜明生动,而在丰富的相联系的意义里,这些矛盾被克服,心理向积极方向变化发展,精神升华了,主题突出了。

紧扣作文主题,在每一个段落语句里,把与作文主题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又不断变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按某种结构全面深刻的把握,综合运用正反对比、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排比、对偶、衬托、渲染、象征、比喻、拟人等,精妙构思,写成美文。

这样,作文就主题深刻,意蕴丰富,表现力强。

5、提问:

怎样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思维方法把握高考作文真题“带着感动出发”? 提示:标题里三个词语“带着”、“感动”、“出发”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其中,“出发”是中心语,表示从某个地方、状态、情况等向另一个地方、状态、情况等发展。而在出发中,带着许许多多的感动;那么,到底带有哪些感动,这些感动包含了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怎样的关系?是怎样产生的?感动中和出发中有怎样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和人物的心理在相关联系中有怎样的变化发展?这些感动对出发又有怎样的意义?

这些应在文中写得透彻鲜明生动。

常见错误有三种:

一、顾此失彼,即只写“感动”或“出发”。

二、对“感动”和“出发”的内涵写得不透彻鲜明生动。

三、对“感动”和“出发”的联系把握得不够透彻丰富。

6、进一步联系到生活的问题: 生活过程里,有哪些事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动?这些事例包含了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有怎样的关系?是在怎样的情境中产生的?是怎样的过程?克服了哪些困难矛盾?有哪些意义?你的心理前后有怎样的变化发展?是怎样给你的“出发”带来动力、启迪?

7、例如,母亲为孩子采摘桂花。

怎样运用联系的矛盾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思维,将这个常见事例写得透彻,结构完整呢?

提示:第一步,迅速展开联想那些相联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母亲的动作是怎样用剪刀剪下桂花,那张开剪刀,夹住桂花,用力剪下,又小心翼翼把剪下的桂花放好,含笑的神情,明亮的眼神,昨日的话语,孩子的心情变化,雨过天晴的环境,桂花树的危险地点,采桂花的原因和深远意义,以前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对错是非,悲欢爱恨,时态的现在、过去、未来。

第二步,品析这些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关系。

此时此刻,母亲为了为孩子采摘那些桂花,需要克服哪些困难矛盾,例如,自己身体的单薄,事务繁多,心烦意乱,下雨树滑,桂花树又在陡坡高岸边,极其危险。

第三步,品析这些方方面面及其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发展。

孩子闻到花香,心都震撼了,不仅为这温馨的花香,更为浓烈深厚的母爱,因为考试失败而心里弥漫的失落、迷茫被一扫而空了,振奋精神,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8、例如,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爱理解鼓励。(见下文)

9、课外作业:写成作文。(见下文)

10、总结拓展。(见下文) 附录:

二、作文实例品析和方法详解 带着感动出发

一朵花美丽了一个世界,一滴水滋润了一个天堂, 一个举手投足感动了一颗心。 他和她都是学校文学社的编辑,心灵的相识在一次文学社讨论会上。

也许因为此前的期中联考试题太难,大家普遍都考得不理想,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他也不例外。可是,当他走进会议室,眼前一亮,冰冷的心温暖起来了,因为他的桌子上被放上了一个他非常喜欢的小巧纸船。一张美丽的七彩纸片挺立在纸船上,一行小字:“风风雨雨里,我们都希望潮湿的心温暖起来,脆弱的心坚强起来,迷茫的心开朗起来。现在,我们一起努力完善自己的心,好吗?”

那美丽的纸船和纸片,宛如寒冬里的一束阳光,绽放着七色光芒,温暖了他的心,烦躁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了,失落的心情慢慢振奋起来了。可是,谁做的这些恰到好处,善解人意的小动作呢?又是谁心灵手巧的制作这些可爱的小礼物?

他不禁转脸望向她,两人相视一笑,一幅绝美的图画!再一细看,大家都有一个各具特色的小礼物,都在欣赏礼物中高兴起来了。这时候,她过来了,给每个人倒菊花茶。尽管她这次也考得很不理想,又因为紧急赶制这些礼物而很疲惫,但她的动作却仍然那么的轻盈优雅,倒茶水的声音仿佛一首乐曲,悦耳动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渐渐的,会议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了。

时间如流水,悠悠逝去。他那一颗曾经容易急躁、脆弱、迷茫的心也像流水一样,努力走向博大、成熟。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那一次会议吧。那以后,两人成为好朋友了,她那几近完美的一言一行深深感染了他。

后来,他们去黄山采风,不料,天降大雨,措手不及,恰巧他又生重病。山路崎岖难行,她走在他的靠悬崖的外边,小心翼翼的护着他。突然,大风刮来,他脚一滑倒向悬崖。千钧一发之际,她握住了他的手,竭尽全力的拉着。两人都受伤了,大家脸色一片悲伤。然而,她脸上浮现一丝灿烂的微笑,美丽的手指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安慰着大家。

风风雨雨中,她的笑声永远那么悦耳动听,动作永远那么温暖人心。 寒风又起了,他却不再感到寒冷了,因为他想起了她。

那天以后,他又病了又受伤了,回家休养,只能自学课文,更加悲伤了。她会来吗?她的时间那么宝贵,事务那么繁多,也受了那么重的伤。然而,她还是来了,带着微笑,带着一双手套和一盒菊花茶。聪慧灵秀的她,编织的手套那么美丽,泡制的菊花茶那么清爽,是最好的药,治疗好了一颗心。

好想握住她的手,那里有温暖在流动! 成长之路坎坷,他不再畏惧出发。

世界上最寒彻心骨的并不是铺天盖地的大雪,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懂你的心。然而,她举手投足的点点滴滴,却让他明白了,只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全心全意理解关爱每一个人,心与心就会慢慢靠近,互相感动温暖!

轻轻握住她的手,感动在蔓延! 成长之路漫漫,又一次出发。 美文共赏析:

1、这是一篇情感真挚和意蕴丰富的青春美文。“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执着的努力,纯美的心灵,真挚的情感,灵动的智慧,坚强的意志,优雅的气质,优秀的才华,内在美和外在美相互辉映,深深的感染着尘世跳动的心。

2、文章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奇妙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一朵花美丽了一个世界,一滴水滋润了一个天堂, 一个举手投足温暖了一颗心。 解析:三个排比句,富有内涵,相互映衬,由表及里,直接点题,总起全文。 他和她都是学校文学社的编辑,心灵的相识在一次文学社讨论会上。 解析:简练语言作必要交代,详略得当。

也许因为此前的期中联考试题太难,大家普遍都考得不理想,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他也不例外。可是,当他走进会议室,眼前一亮,冰冷的心温暖起来了,因为他的桌子上被放上了一个他非常喜欢的小巧纸船,一张美丽的七彩纸片挺立在纸船上,一行小字:“风风雨雨里,我们都希望潮湿的心温暖起来,脆弱的心坚强起来,迷茫的心开朗起来。现在,我们一起努力完善自己的心,好吗?”

解析:在精练的语言里,综合运用铺垫、排比、对比、层层递进、由表及里、象征、设问、倒叙、点面结合的方法,将人物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先连续用三个语句“考得不理想,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为下文的对比作充分铺垫。“大家”与“他”是点面结合。“一个他非常喜欢的小巧纸船,一张美丽的七彩纸片挺立在纸船上,一行小字”,连续排列三个语句充分表达“她”举手投足间的善解人意,对人的关爱体贴。

“风风雨雨里,我们都希望潮湿的心温暖起来,脆弱的心坚强起来,迷茫的心开朗起来。现在,我们一起努力完善自己的心,好吗?”,“风风雨雨”具有象征意义。“潮湿”“温暖”“脆弱”“坚强”“迷茫” “开朗”“努力”“完善”,将排比、对比,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多种写法综合起来,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意蕴丰富。“现在,我们一起努力完善自己的心,好吗?”一个问句使得语言更亲切,也布下悬念,进了一层。

喜欢、小巧、美丽、温暖、坚强、开朗、完善与主题都是与主题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潮湿、脆弱、迷茫都是与主题相互矛盾的方方面面。

那美丽的纸船和纸片,宛如寒冬里的一束阳光,绽放着七色光芒,温暖了他的心,烦躁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了,失落的心情慢慢振奋起来了。可是,谁做的这些恰到好处,善解人意的小动作呢?又是谁心灵手巧的制作这些可爱的小礼物?

解析:在生动的语言里,综合运用渲染、对偶、对比、层层递进、比喻、设问、由表及里、情景交融等方法,将“他”心情因为“她”举动的温暖关爱而由坏到好的变化过程,写得全面深刻透彻。

先用比喻句渲染突出了“她”的理解关爱的意义,情景交融,设置了一个画面,更加有表现力。“烦躁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了,失落的心情慢慢振奋起来了”,对偶中包含对比,精练而又全面深刻的写出了“他”心情因为“她”举动的温暖关爱,而由坏到好的变化过程。接着,连用两个问句,充分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

美丽、阳光、七色、温暖、平静、振奋、恰到好处、善解人意、心灵手巧、可爱、礼物都是与主题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寒冬、烦躁、失落都是与主题相互矛盾的方方面面。

他不禁转脸望向她,两人相视一笑,一幅绝美的图画!再一细看,大家都有一个各具特色的小礼物,都在欣赏礼物中高兴起来了。这时候,她过来了,给每个人倒菊花茶。尽管她这次也考得很不理想,又因为紧急赶制这些礼物而很疲惫,但她的动作却仍然那么的轻盈优雅,倒茶水的声音仿佛一首乐曲,悦耳动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渐渐的,会议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了。

解析:在流畅的语言里,运用渲染、感叹、点面结合、对比、照应、比喻、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前后相连等方法,将人物的坚强聪慧,轻盈优雅,纯美善良表现得细腻深切动人。

先刻画细节,用感叹句渲染营造了情境。“他”与“大家”点面结合。写她“也考得很不理想,又因为紧急赶制这些礼物而很疲惫”,连续写“她”的“也考得很不理想”,“紧急”,“赶制礼物”,“很疲惫”,与“她”的全心全意理解关爱别人,动作的轻盈优雅都构成了鲜明充分的对比,也与“大家”构成了对比,鲜明充分的表现了“她”克难奋进,牺牲自己,坚强的全心全意理解关爱每一个人。

“倒茶水的声音仿佛一首乐曲,悦耳动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在比喻中表现“她”动作的轻盈优雅,层层递进,由表及里,深入“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又由点及面,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了”。

绝美、欣赏、高兴、轻盈、优雅、乐曲、悦耳、动听、滋润、活跃都是与主题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不理想、紧急、赶制、疲惫都是与主题相互矛盾的方方面面。

时间如流水,悠悠逝去。他那一颗曾经容易急躁、脆弱、迷茫的心也像流水一样,努力走向博大、成熟。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那一次会议吧。那以后,两人成为好朋友了,她那几近完美的一言一行深深感染了他。

解析:在精练的语言里,运用比喻、设问等方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人物性格的深刻变化。

先用“流水”比喻“时间”,虚实结合,增加了文章深度,又用“流水”比喻“心的变化”,一条小河变为大江,奔向海洋,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设问句使得情感更加真切,倒叙布下悬念。

博大、成熟、完美、深深、感染都是与主题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急躁、脆弱、迷茫都是与主题相互矛盾的方方面面。

后来,他们去黄山采风,不料,天降大雨,措手不及,恰巧他又生重病。山路崎岖难行,她走在他的靠悬崖的外边,小心翼翼的护着他。突然,大风刮来,他脚一滑倒向悬崖。千钧一发之际,她握住了他的手,竭尽全力的拉着。两人都受伤了,大家脸色一片悲伤。然而,她脸上浮现一丝灿烂的微笑,美丽的手指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安慰着大家。

风风雨雨中,她的笑声永远那么悦耳动听,动作永远那么温暖人心。

解析:在准确精练,生动传神的语言里,运用对偶、动静结合、对比、铺垫、衬托、象征、层层递进、虚实结合等方法,细致深刻表现了人物舍己为人、果断坚强、善解人意、聪慧灵秀、乐观善良的思想性格。

“天降大雨”,“措手不及”,“恰巧他又生病”,“山路崎岖难行”,连续四语句全面表现了面临的困难,为突出“她”的美作铺垫。“她走在他的靠悬崖的外边”,“小心翼翼的护着他”,“突然,大风刮来”,“倒向悬崖”,“千钧一发之际”,“她握住了他的手”,“竭尽全力”,“她脸上浮现一丝灿烂的微笑”,“美丽的手指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安慰着大家”,“永远”,“悦耳动听”,“温暖人心”,这环环相扣,前后相连,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一系列语句,充分表现了“她”细心周到,舍己为人,全心全意,坚强执着的关爱理解每一个人。 “风风雨雨中,她的笑声永远那么悦耳动听,动作永远那么温暖人心。”中的“风风雨雨”有象征意义,为表现“轻盈优雅”“温暖人心”作了铺垫。对偶句中的“永远”,对“她”的精神进行了升华。

小心翼翼、千钧一发、握住、竭尽全力、美丽、微笑、胜利、安慰、永远、悦耳动听、温暖人心都是与主题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大雨、措手不及、重病、崎岖难行、悬崖、受伤、悲伤都是与主题相互矛盾的方方面面。

寒风又起了,他却不再感到寒冷了,因为他想起了她。

那天以后,他又病了又受伤了,回家休养,只能自学课文,更加悲伤了。她会来吗?她的时间那么紧张,事务那么繁多,也受了那么重的伤。然而,她还是来了,带着微笑,带着一双手套和一盒菊花茶。聪慧灵秀的她,编织的手套那么美丽,泡制的菊花茶那么清爽,是最好的药,治疗好了一颗心!

解析:在清新雅致的语言里,运用对偶、对比、设问、感叹、层层递进、前后相连、情景交融等方法,夹叙夹议夹抒情,抒发着真挚浓郁的感情。

“病了”“受伤了”“更加悲伤了”,连续三个语句,突出“他”的不幸,为下文铺垫。设问句“她会来吗?”,引起读者思考。“她的时间那么紧张”,“事务那么繁多”,“也受了那么重的伤”,连续三个排比句,突出了“她”此刻关爱“他”的巨大困难,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接下来的“微笑”表现了“她”的坚强、乐观、善良。用抒情和对偶将“手套”和“菊花茶”作了充分赞美,然后又比喻成“最好的药”,“治疗好了一颗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在感叹中进一步的升华!

想起、微笑、聪慧、灵秀、美丽、清爽、最好、治疗等都是与主题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寒风、寒冷、生病、受伤、悲伤、紧张、繁多都是与主题相互矛盾的方方面面。

好想握住她的手,那里有温暖在流动! 路再坎坷,他不再畏惧出发。

世界上最寒彻心骨的并不是铺天盖地的大雪,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懂你的心。然而,她举手投足的点点滴滴,却让他明白了,只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全心全意理解关爱每一个人,心与心就会慢慢靠近,互相感动温暖!

轻轻握住她的手,感动在蔓延! 路在脚下,又一次出发。 解析:在精练深刻,富有意蕴的语言里,运用直抒胸臆、对比、衬托、感叹、层层递进、画龙点睛等方法,写出了人物的深刻感悟,生动的表现了主题。

“世界上最寒彻心骨”,“铺天盖地的大雪”“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懂你的心”,为下文作充分铺垫。“举手投足的点点滴滴”突出了美好行为的细微处最感人。“不断完善自己的心,全心全意理解关爱每一个人”,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点出了“她”举手投足蕴含的本质意义,给人丰富深刻的感悟启迪。“心与心就会慢慢靠近,互相感动温暖”,用白描的方法,形象生动表现主题。

“轻轻握住她的手,感动在蔓延”,一个传神的动作,虚实结合,形象生动,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好想、温暖、感动、流动、明白、完善、全心全意、理解、关爱、靠近都是与主题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坎坷、寒彻心骨、铺天盖地、大雪都是与主题相互矛盾的方方面面。

文中时刻都全面深刻握人物方方面面,意蕴丰富,鲜活感人。那些美好的举手投足流露出的真善美,给别人的温暖启迪,文中多次运用排比、对比、对偶、层层递进、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点面结合、由表及里、总分总、比喻等方法作集中突出强调展开。

3、启迪:对任何作文,要全面把握与作文主题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又不断变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并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精妙构思,写成美文。

题目内容各部分关系纷繁复杂,作文里应该全面深刻把握好这三种关系:

一、相互联系关系。

理解带来温暖,温暖让人变得更聪慧,聪慧让人明白坚强的道理,坚强中有了更多的理解。反过来,理解让脆弱化为坚强,理解产生温暖消除冰寒,聪慧减少误解,坚强改善傻笨,这些都是某种相互联系关系。

全面把握好与题目内容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可以让作品内容充实,意蕴丰富,形象鲜活,流光溢彩,感染力强。

二、相互矛盾关系。

理解、温暖、聪慧、坚强与误解、冰寒、傻笨、脆弱分别是相互矛盾关系。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事物在相互矛盾关系中表现出深刻的本质,真实的气息,感人的魅力,富有针对现实的意义。

三、变化关系。

理解、温暖由少到多,聪慧、坚强慢慢具备;相反,误解、冰寒由多到少,傻笨、脆弱逐渐改善,以及上述例子中,理解带来温暖,温暖让人变得更聪慧,聪慧让人明白坚强的道理,坚强中有了更多的理解。理解消除冰寒,温暖让脆弱化为坚强,聪慧减少误解,坚强改善傻笨,都是某种变化关系。

全面把握好题目内容各部分的变化关系,可以让文章灵动奇妙,深刻感人,内涵丰富,神采飞扬。

应该灵活准确的把握这三种关系,不同的环境里,这三种关系会不断变化。 这三种关系关联紧密,应该全面体现在作文每一个段落语句,作文根据这些在选择取舍中进行重点突出强调展开。

先找出与题目内容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又找出这些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又有哪些多种多样的相互矛盾关系,又找出这些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又有哪些丰富多彩的变化发展,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精妙构思,融为一体。

文中综合运用排比、对偶、对比、层层递进、情景交融、以小见大、比喻等具体方法,将这些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又不断变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每一段语句中富有条理的全面深刻细致的具体把握。

有的学生作文里也涉及到这三种关系,只是不够全面深刻,有些片面肤浅,杂乱无章,顾此失彼,残缺不全。

4、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品析:

美丽、滋润、温暖、理解、关爱、启迪、努力、聪慧、坚强、开朗、博大、喜欢、高兴、清爽、轻盈、优雅、悦耳、动听、完美、振奋、悠扬、可爱、巧妙、灵动、新颖,这些是生活中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的积极方面。

忧愁、抑郁、失意、潮湿、脆弱、迷茫、急躁、风雨、挫折、悲伤、冰冷、疲惫、乏味、隔阂,这些是生活中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的消极方面。

文中全面把握举手投足间蕴含的这些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又不断变化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方方面面,用精练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融为一体。使得文章意蕴丰富,意义深刻,形象鲜活,耐人寻味。

请细心想一想,文中的几个细节怎样灵活的运用了这些方法?

“她”的举手投足间流露的善解人意,聪慧灵动,坚强开朗,执着努力,与“他”的愁眉苦脸,忧心忡忡,脆弱迷茫,失意疲惫,构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她”在执着努力,坚强开朗的行动过程中,也要克服自己和“他”一样的失意疲惫和外界的不利因素等,才能克难奋进,不断进取。 每次“他”心情的起起落落,都有“她”恰到好处,善解人意,巧妙生动,独具匠心,坚强温暖的言行举止来理解、关爱、温暖、启迪,让“他”的心发生微妙积极的变化,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尽管“他”开始有些抑郁消极,但也在“她”的感染启迪下走向成熟,懂得了一些哲理。 “她”对“他”的理解、关爱、温暖、启迪等,以及“他”受到的感染,从学习、生活到心情的方方面面,由表及里,点面结合,前后相连,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不断变化发展,层层递进,富有条理。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什么“她”言行举止的点点滴滴做得这么好?

因为“她”有执着的努力,纯美的心灵,真挚的情感,灵动的智慧,完美的才华,优雅的气质,坚强的意志,内在美和外在美相互辉映,克难奋进,不断进取。

5、怎样将这些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字词句?怎样具体把握好这些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又不断变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作文思路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松散杂乱,没有章法,而要学会把握好文章结构。本文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虚实结合,倒叙顺叙相结合,结构匀称,感染力强。

对脑海里想到的一些内容不能平铺直叙,而要学会更加全面深刻的拓展深化,完整把握各个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又不断变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关系,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突出写好与主题重点有关的方方面面。

不能简单模仿别人作文的思路,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深入其中,否则容易东施效颦,适得其反,只学到一些表面的皮毛。

6、怎样根据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把各个具体内容在文中组合好?怎样将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和具体的写作方法结合起来?

根据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首先要学会综合运用排比、对比、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方法。

学会在丰富的排比、对比中深入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在深入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中进行丰富的排比、对比,即将排比、对比与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完整的结合起来。

“他”与“她”每一处都有多层面的意蕴丰富的排比、对比,使得“她”的形象更为鲜活深刻而感人。

每一处多层面的时刻充满排比、对比的气息,更全面完整的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排比、对比的各个方面内容要全面,意蕴要丰富,意义要深刻,方式要多种多样。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层次要清晰,富有条理,方式也要多种多样。

由实及虚,由此及彼,由局部及整体,由点及面,由景及情等都是常见的排比、对比、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角度。

当然,精妙构思时候,还要综合运用动静结合、对偶、比喻、拟人、渲染等多种方法。

7、细节情境由表及里,深入到人物的心灵层面,运用比喻,精练完整和生动形象的突出表现了人物心理在感染中的变化发展过程,表现力强。

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诗意,意蕴丰富,意义深刻,生动形象。

8、紧扣作文主题,在每一个段落语句里,把与作文主题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又不断变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面深刻把握,综合运用总分总、层层递进、正反对比、情景交融、情理交融、情事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论今、衬托、反衬、烘托、映衬、渲染、象征、比喻、拟人、比拟、借代、夸张、反语、排比、顶针、反复、倒装、强调、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居高临下、赋比兴、层层递进、首尾呼应、一线串珠、卒章显志、设问、感叹、反问、设问、工笔、白描、侧面描写、铺垫、伏笔、欲扬先抑等,富有条理的具体把握,精妙构思,写成美文。

这样,作文就不片面肤浅,杂乱无章,做到主题深刻,意义全面,意蕴丰富,意境深远,表现力强,

9、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审题立意全面深刻,透彻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关系,见解精辟,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给人丰富的感悟启发;材料或论据要充分,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各种写法,语言精练,句式灵活,文句有表现力。

如果想达到这些标准,也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辩证法本来是灵动奇妙的,但种种原因,导致有些人对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理解得肤浅片面,极不利于对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的综合运用。

本文力求还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灵动奇妙的本来面目,与大家一起综合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把握这个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奥秘无穷的世界,结合各种写作方法,写出思想深刻,意蕴丰富,流光溢彩,鲜活灵动的好文章,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作文能力。

推荐第9篇:辨证思维与作文写作

浅谈高考话题作文与辨证思维

【内容摘要】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考话题作文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多种思维方式来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文章中展现一定的社会文化风貌和一些生活哲理。因此在众多思维方式中,辩证思维便成为了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恰当的使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中,充分感受并思考其内涵,开启生活真谛。辩证思维在是高考话题作文的训练与写作中作用显著。

【关键词】辨证思维高考话题作文

【正文】

曾读过贾平凹的散文《丑石》,文中写到一块丑陋的石头遭受到世人的厌恶与嫌弃,后来却被天文学家发现是一块难得的“陨石”,并赞誉其为“美石”。短小的文章却揭示了生活的哲理:“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就常常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文中作者通过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实质从而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看到了美与丑的转化。

如果能够把这种辨证思维灵活恰当地运用到高考作文尤其是高考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中,便可使学生在行文谋篇和遣词造句中重视缜思明辨,进而在文章中体现哲理性的感悟,也能借此充分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言风采。

一、辩证思维的方式契合话题作文的特征

高考话题作文已连续多个年头了,考察各类高考作文题,都能看出辩证思维在话题作文写作中的突出地位。首先,从高考作文题的分类来看。

话题类型有很多种,除关系型话题外,还有观点型话题、范围型话题、对比型话题、观点型话题等,这些话题中,关系型话题最能体现辩证的色彩。关系型话题的提示性文字中往往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对象,而这些事物或对象间都存在着某种关系,有对立统一关系,有是非取舍关系,有并非绝对关系,有并列共存关系等。无论哪一种关系,都是矛盾关系,学生在审题时一定要将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正确全面地揭示出来,否则就有可能离题。如果不借助辩证法原理,运用辩证思维方式,运用“两点论”或“重点论”的辩证法哲学方法论,是很难搞清它们之间 1

的客观关系的。这样,审题就会受挫,更谈不上写好文章了。高考试题如此热衷于关系型话题,给学生的辨证思维方式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高考题的内容来看。

19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必须借助辩证思维的全面性的特点,即要去肯定“记忆移植”的积极意义,也要去设想“记忆移植”的负面影响或后果。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充分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的多层次性等哲学命题,虽然此题是近年高考命题作文中开放性最大的题目,但如果不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哲学的思考,是很明确把握中心,难写得心应手的。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诚信”和2002年高考的话题“心灵的选择”,都是人生哲理的问题。2003年的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了情感与理智的辩证关系,理智是客观性的,情感是主观性的。情感应服从于理智,理智决定着情感;情感又影响着理智,对理智有反作用。只有在全面考察这两者的关系的基础上,写作才有可能深入。2004年全国卷四套作文题话题分别为:“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这些话题无一不是以矛盾对立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05年全国卷(三)的作文话题为:“忘记与铭记”,其出题构思方式如出一辙。

再次,从高考作文评判要求来看,也对辩证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考作文的评判除了六项基础等级要求外,要取得高要还得看四项发展等级要求,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很显然,把“深刻”放在了首位。所谓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见解,作文的观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其次是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怎样才能做到说理深刻?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察事物,辩证地剖析问题;二要摆现象、揭本质、挖根源、说危害、讲办法,逐层分析说清所以然;三要抓住规律、理清关系、对比曲直、驳斥谬论,多方阐发,切中要害。这些要求,只有通过辩证思维才能实现。

正是话题作文的自身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在落笔时游刃有余。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辩证思维作为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就成了话题作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方式。

二、辩证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辩证法思想象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话题作文的写作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思考的产物,辩证思维自然成为开启生活真谛的金钥匙。这就使得辩证思维成为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了。

这里,我们要对辩证思维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所谓辩证思维,就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去进行思维。”(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62页。)恩格斯说:“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34页)很显然,辩证思维要求在思维过程中,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承认矛盾的存在,承认矛盾对立统一性,全面、历史地看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摆脱和避免只是孤立静止地看待某一社会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全面及本质,造成态度上的偏差的现象。

进行辩证思维,是需要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学生,从初三起,议论文就成为了教学重点,初中的许多课文哲理性强,饱含辩证思想,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接触了一些零碎的辩证思维方法,同时初步接受了辩证思维的训练,为高中的系统地进行辩证思想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哲学”,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性理论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进行了学习,在诸多的学习内容中,“辩证法”是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哲学课的学习,使学生有了以“矛盾的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法的系统知识,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主客观的一致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着的事物和各个侧面、矛盾的转化与条件、质与量的关系、辩证的肯定与否定、新事物成长的曲折性与必然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事物的因果关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的多层次性、事物的两面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偶然与必然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辩证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这两个重要的方法论也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这就为进行辩证思维的进行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辩证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统

一、发展变化、普遍联系地来看问题。

首先,辩证思维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统一性,使学生在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时做到客观全面。写作文完全可以抓住一点来写,但要重点写好一个方面就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要看到局部与整体,正面与反面,由因推果、由果思因,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凡此等等。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把事物当成对立面的统一体进行分析和把握,不再片面地看问题,做到全面,客观。如:2005年浙江卷话题作文,以“一枝一叶一世界” 为话题,学生要辩证地从“局部与整体”和“过程和结果”两个向度对题目作全面的思考,才能更合理和准确地选择写作主题;在对所选的其中一对矛盾两方面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后,一篇好作文的诞生就不再遥远了。

其次,辩证思维的变化发展性,使学生审题立意时做到灵活确当。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着的,辩证思维的这一特点,能使学生在分析话题时避免静止是看待事物,会运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会从事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考察事物,会把事物放置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分析思考,也会看到事物的变化。这样学生对话题的思考和把握会更灵活和确当。

再次,辩证思维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使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做到深刻整体。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再孤立地看事物,而是能够看到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发现事物间的外在的和内在的联系,看问题当然深刻得多了

三、合理进行辩证思维训练,提高话题作文的写作水平辩证思维的训练方式可谓千千万万,辩证思维的训练内容也可谓包罗万象。这并非在这尺纸间能够论述得清。在此,我只想谈谈我所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办法。

要真正让学生运用好辩证思维这一思维方式,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辩证思维”和“思辩”这一对概念。“辩证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是一种思维名称,“思辩”是一种运用辩证思维的思维过程,正是在思辩这一过程中,辩证思维得以实现。所以,我认为要让学生真正拥有辩证思维这一法宝,必须从学生的思辩能力提高着手。

要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思辩”,即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纷繁复杂的问题作全面深入准确的思考分析,目的是使辩证思维所涉及到的主要哲学思想有一个实践的机会。

关注并分析社会问题,平时要关注社会问题,从一些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要学会罗列观点,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

即从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把想到的观点都摆出来,不要轻易否定。当自己确立观点时,就要理清思路,把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分条缕析,力争穷其所有。

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如:对安乐死这一社会现象,你就可以充分地展开思考,进行思辨训练。首先,你可以罗列多种观点:安乐死是人道的;安乐死是不人道的;安乐死值得提倡;安乐死不值得提倡等等。然后,假设你自己认为安乐死是不人道的,来尽可能多地罗列自己的理由:第一,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它,用结束别人的生命的方法来解除别人的痛苦,无异于杀人,这是不人道的。第二,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病人也是人,他们的生命与正常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只有全力救助,才是真正的人道。第三,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这一精神,使痛苦的病人坚强起来,树立生存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人道。支持并协助病人自杀是极不人道的。第四,任何人都应相信科学,相信未来,医学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今天无法医治的病,明天或许可治疗,也就是说“绝症不绝”(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任何人(包括病人自己)都无法下无法医治的定论。可见,安乐死无法定出标准,只是草菅人命,是不人道的。第五,安乐死这种所谓的人道的做法,至今没有为绝大多数人和国家接受,正是因为它的不人道性。等等。最后,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提倡安乐死?他们的理由是什么?他们的观点漏洞在哪里?等等。这仅仅是思辨训练的一个典例,如果能经常对问题作这样的全面而又辩证的思考,思辨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一个问题能作全面深入透彻的思考,也就能举一反三地对其它问题作同样的思考。

总之,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进行辩证思维,辨证思维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有力保障。为此,我们要经常进行思辨训练,来提高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话题作文的写作水平。

推荐第10篇:马克思1844手稿的辨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辩证法思想探究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辩证法的几个文本之一。从内容上看,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非常丰富,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从形式上看三者具有明显的承接辩证关系。

[关键词]实践辩证法;否定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辩证法不多的几个重要文本之一。本文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手稿》中相互联系着的三类辩证法思想,即马克思对实践辩证法、否定辩证法和革命辩证法的基本问题规定与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手稿》中蕴含的实践辩证法思想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的批判。否定了精神的神秘性、万能性和辩证法的不彻底性。《手稿》中马克思说:“但是,因为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形成的历史。”可见,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辩证法是对历史活动所做的抽象的表达,其关键就是把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的主体理解为神、绝对精神、哲学精神、宇宙精神、自我意识,把人理解为人的抽象。“在这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作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这是“神秘莫测的”,是自我意识“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

(二)在实践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肯定和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成果都汇集到人的实践活动上,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辩证运动的一切要素来。《手稿》中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辩证法的批判继承与唯物主义颠倒。接着,马克思就“在异化这个规定之内”,“通过异化的方式”考察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并对他的“有关自身的否定的积极意义”作了总结说明,即“把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的外化、人的非对象化和非现实化理解为自我获得、本质的表现、对象化、现实化。简单地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性理解为对异己本质的关系,把那作为异己存在物来表现自身的活动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在这里,经过马克思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立场的改写,黑格尔意识发展的辩证法变成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

(三)提出实践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鲜明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上述观点清楚地表明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劳动实践主体即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人来自自然界,生活于自然界,是现实的、感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存在物。同时,马克思还指出:

“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也就是说,人不仅仅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人的特性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有创造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正如同其他自然存在物有其自身的形成过程一样,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人类的历史也是以自然史为前提的,历史本身就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一个现实部分,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能动与受动的结合,才有了人的实践并产生了人及其周围世界的辩证运动。世界发展的秘密就在人与自然基于实践的这种辩证运动之中。

二、《手稿》中蕴含的否定的辩证法思想

否定的辩证法对于马克思来说,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在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上,也是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否定性构成事物发展的统一链条。人的事件本身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否定,这种否定性正是来自外部世界与人的不协调上。人全部历史都是否定自然和社会现存状况的历史,也都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一)异化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过程,一方面,异化作为发展的特定环节有其必然性;人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达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在《手稿》中,马克思划分了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正体现了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对它的否定,人与社会正是在“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辩证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异化正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否定阶段,它也是人自身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另一方面,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必定被发展所代替。马克思曾经指出: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的基础上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生产力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也就是说,人在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人的发展采取了异化这种特殊的否定性形式。异化作为发展的必经环节,是人的发展的一种否定性形式。异化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终将被扬弃,在发展过程中为新的更高级的阶段与形式所取代,以达到下一个“否定之否定”。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自然环境一起发展的。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人依靠自然界存在。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一种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如果没有借以进行劳动的对象,劳动便不能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一种较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劳动者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没有自然给人类提供的材料、资料,人的劳动不能存在,人本身也不能存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其一马克思先说人的劳动不存在,其二说人本身的不存在是在“狭隘”意义上的。可见人的劳动的存在大于人本身的存在,人的劳动存在重于人本身的存在;而且就自然意义人本身的生存资料来看,自然提供的实现,即生存资料的实现必须以人类劳动为先决条件。这说明,任何意义上的人对自然或自然对人,人既有受动也有能动,他必然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另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需要。对人来说,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对自然界来说,自然界也离不开人。“人(和动物一样)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而人较之动物越是万能,那么,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人靠自然界来

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这段论述里面暗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人的万能并不能超越自然,虽说是它“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因为马克思特别强调了“人的万能”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因为这种分离其实就等于“自然界同自身分离”。所以说,“人的万能”只是自然过程的成果或现象,不是自然过程的最终目的,更不是什么超自然,虽然看上去它有许多极似超自然的特点。因而如果说自然有需要的话,那么人及其万能就是一个,而且我们看到人及其万能作为自然的需要也是十分自然的,以至于它们都不像是自然的需要。

三、《手稿》中蕴含的革命辩证法思想

否定的辩证法在逻辑上必然引申为革命辩证法。“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个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劳动的异化在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顶点。一方面,谋生的劳动及其产品同工人的需要、工人的劳动使命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工人的使命决定于一种异己的、强制的社会需要,工人的劳动只有手段的意义,即谋取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购买产品的人自己不生产,只是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来换取别人生产的东西。这是一个“无人”的社会,按照非人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只是作为工人和资本家而存在,而工人和资本家都受工人生产出的产品的支配,都受交换的中介即货币的支配。在这个社会中,人的本质被否定了:人的产品统治着人,而非表现了人,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本质的社会关系被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物化关系所取代。然而,整个问题的辩证之处就在于,这个社会不但使异化达到了顶点,而且还准备了消除异化的条件——无产阶级因为深刻体会到自身的非人性的状态,必将起而消灭私有财产制度。“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而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谈到人本身。问题的这种新的提法本身就已经包含问题的解决。”不过,所有的共产主义理论都声称要废除私有财产。粗陋的共产主义要求私有财产的普遍化,而政治的共产主义则要求废除国家。但在马克思看来,前者不过是某种忌妒心之下的平均主义的完成,而后者则是还未完成的:“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因为它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它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那么,什么是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呢?马克思说:“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这是马克思着眼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而对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给出的规定。私有财产包含了人的全部异化,但又以异化的形式实现着人的需要、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普遍性。正是因为私有财产不但构成了对人的活动的否定,而且还与人的自我实现密切相关,所以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才会“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共产主义作为人对自己本质的重新占有、作为对异化这个否定的再否定就这样闭合了人的自我实现的辩证法的圆圈。

四、《手稿》中蕴含各类辩证法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手稿》写作过程就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它是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的清理与超越,在“肯定一否定”与“否定一肯定”之间的矛盾思维中完成。其中蕴含的各类辩证法思想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实践辩证法思想是否定辩证法和革命辩证法思想的基础。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的批判与合理内核的肯定、继承,继而从实践主客体辩证关系出发,为自己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准确定位。而批判与肯定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扬弃,透射了否定辩证法与革命辩证法的真谛。否定辩证法思想是实践辩证法和革命辩证法思想的中介,只有在实践的前提下,通过对异化与发展、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否定辩证思想的考察,才能体现辩证法革命的属性,并指明了消融否定辩证法的矛盾途径即为通过革命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革命辩证法思想是实践辩证法和否定辩证法的体现与手段,实践与否定的过程也是一种革命的过程,通过革命可以实现更好的实践与否定。

第11篇:中医引经据典辨证候.22doc

心病科三种病中医引经据典辨证候

一、胸痹心痛引经据典辨证候

1.寒疑心脉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 证候分析:《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记载:“心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素问·调经论》记载:“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寒邪痹阻心脉,不通则痛,故见疼痛;《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故天气变化、骤遇寒凉而诱发胸痹心痛,因本病多素体阳虚,故伴有形寒肢冷,冷汗自出等阳虚阴盛症状,舌苔脉象均为寒凝心脉之象。 2.气滞心胸 症状: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证候分析:《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诚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所言:“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也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涩,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3.痰瘀闭阻 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舌质暗红,苔黄厚,脉弦滑。 辨证分析:《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患者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痰瘀闭阻心脉,不通则痛,故见心胸猝然大痛,胸阳不振则胸闷。舌质暗红,苔黄厚,脉弦滑乃痰瘀互阻之象, 4.气阴两虚 症状: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质淡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辨证分析: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年过半百,肾气渐衰。元阴一亏,元气化源不足,出现气阴两亏的病理机制。气虚则心脉鼓动无力,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阴虚则不能滋养于心,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患者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质淡红少津,苔薄,脉细数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5.心阳不振 症状:胸闷或心痛较著,气短,心悸怔仲,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觥白,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迟。 辨证分析:《类证治裁·胸痹》:“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则气结咳唾,胸痛彻背。夫诸阳受气于胸中,必胸次空旷,而后清气转运,布息展舒,胸痹之脉,阳微阴弦,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则为心痛。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医门法律·中寒门》也指出:“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阳气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可见心悸、气短、乏力;血不利则为水,水湿下注,可见双下肢浮肿;脾失运化则纳差。

二、心悸引经据典辨证候

1.心虚胆怯 3.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证候分析:《素问·举痛论》:“惊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则心 证候分析:《景岳全书·怔仲惊恐》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指出:“怔仲之病,心胸筑筑振动,乱矣。”患者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也。„„此证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不能自主而心悸。《证治汇外-惊悸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怔忡》也指出:“惊悸者,忽然若有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所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凡患此者,速宜节欲,节劳,切忌酒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色”。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口干,作也无时。”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盗汗,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均为心虚胆怯之侯。 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2.心脾两虚 4.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 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证候分析:《景岳全书·怔忡惊恐》“参伍不调者病。”《素问·平人气指出“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 象论》又曰:“脉绝不至曰死,乍疏阳虚不能蒸腾水湿而易夹水饮、痰乍数日死。”患者久病禀赋不足,素湿。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浮血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肿,小便不利。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均为脉细弱。舌淡红,脉细弱均为心脾两心阳不振之象。 虚之象。

三、眩晕引经据典辨证候

1.肝阳上亢 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证候分析:《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眩晕,胸闷作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脉弦滑均为痰浊上蒙。 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3.气血亏虚 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症状: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晕。眩晕耳鸣,头痛且胀,肢麻震颤,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薄白,脉细弱。 弦均为肝阳上亢之象。 证候分析:《灵枢·卫气》认为“上2.痰浊上蒙 虚则眩”,《灵枢·口问》又说:“上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大病久病白腻,脉弦滑。 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证候分析:《丹溪心法·头眩》曰:气血衰少,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无痰则不作眩”。患者饮食不节,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亏虚表现。 ·肝肾阴虚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证候分析:《灵枢·海论》:“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患者眩晕,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均为肝肾阴虚之象。

第12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标签: 教案 2008-03-30 09:2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理想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

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理性认识(高级阶段)

感 性认识(初级阶段) 内容 形式 特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只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而且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趁透,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的来源看,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的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与实践,在社会时间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识的直接经验,只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达到理性认识。因此,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了,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商品价格---价值规律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

感性认识虽然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只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坚持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

有一则故事叫做“辩日远近”,讲孔子去东方讲学,遇到路旁两个小孩在激烈争论什么,便走上前去看过究竟。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不对!应该是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前一个小孩反问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足有伞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变成茶盘那样小,这不是近大远小的缘故吗?”另一个小孩理直气壮地答道:“早上的时候,天气凉飕飕的,中午却热得像在汤锅里,这不正合乎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对于两个小孩究竟谁是谁非,孔子也难于决断。于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谁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呢?”在这则故事中,小儿辩日、孔子难断的原因,说明了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单凭直观的感性认识,应该重视理性认识,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而且还变相在他们的相互渗透上。这就是说,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主要表现在:

(1)人的感觉是理解了的感觉。人的感性认识与动物的被动感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感性总是渗透着理性的感生,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觉。人在感知某一具体事物时,大脑并非一张白纸,总是有以往的理性认识掺杂在其中,理性认识加强了感觉的明确清晰的程度,并且由于理解而使感觉更敏锐,更深刻。

(2)人的感觉必须通过概念,理论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纯粹的心理体验是不能作为认识传达给别人的。

(3)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人总是用自己已有的逻辑只是去感知外部对象的。如看到玫瑰花是红的,黑白是黑的,实际上,人们头脑中早已有了红的,黑的等理性认识了。 理性认识中有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主要表现在:

(1)理性认识不仅易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语言、文字、图像及通信手段等感性形式来传递和表达。越是抽象的理论,越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和表达。

(2)对理性思维的深刻理解,往往要借助于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获得。正因为如此,对同一理论的理解,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往往比青年人理解得更深刻。 4 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因为想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只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只有积累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从而为人脑提供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占有丰富的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条件。

“扣盘扪烛” 说从前,有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向明眼人打听。别人拿来一只铜盘,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就像这个铜盘,是圆圆的”。瞎子接过铜盘敲了敲,听到发出响亮的声音,便满意地走了。过了几天,瞎子听到当当的钟声,以为这就是太阳了。旁人对他说:“不对,太阳是会发出亮光的,就像点燃的蜡烛一样。”于是瞎子又找到一根蜡烛摸了摸,记住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偶然碰到一根竹萧,不禁高兴地叫到:“啊哟!我摸到了太阳。”这则故事中,瞎子想从感性认识开始认识事物,这在方向上是对的。但他不了解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一味依赖于自己的感觉,而忽视大脑这个思维器官的作用,对听来的、摸到的片面感性材料一概不作分析,结果闹出把钟声、竹萧当作太阳的笑话。 第二,应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可靠途径。掌握了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要进行自觉能动的选择。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真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经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否则,即使拥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也未必能上升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

伯乐、九方皋相马的哲学启示

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编写的《淮南子•道应训 》中有这样的记述 : 秦穆公对伯乐说 :\" 年纪很大了 ,你同族的子弟中有可以派他们去相马的人吗 ?\" 伯乐回答说 :\" 一般的好马 , 可以凭外貌骨架来识别他。若是识别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 就得注意他身上若隐若现的神韵 , 甚至抛开他的形体不顾。像这种马 ,超凡绝世 , 奔驰如飞 ,不留足迹。我的孩子们 ,都是下等材料 ,可以告诉他们哪种外形的是一般的好马 ,但不能传授他们相千里马的本领。我有一位一起打过柴的朋友九方皋 , 这个人在相马本领方面 ,不在我之下。让我引见给君王吧。 \"穆公接见了九方皋 ,派他出外寻求千里马 ,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禀报说 :\" 我已经相中了一匹千里马 , 在沙丘。 \" 穆公问 :\" 是怎样的马呢 ?\" 九方皋说 :\" 雄的 , 黄色。 \" 穆公派人前往沙丘提取 , 却是匹纯黑的雌马。穆公很不高兴 , 叫来伯乐责备说 :\" 败兴的很 ,你引见的那个求马人 ! 连毛色、雌雄都分不清楚 , 又能识别什么千里马 !\" 伯乐听了深深叹了一口气 , 说 :\" 竟然到了这样神秘的地步 ? 这正说明他为什么本领高出我千万倍 , 神妙的无法估量啊。像九方皋观察到的 ,是马的天赋灵性。他正是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 他看的是应该看的 ,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像他这种相马的经验 ,比千里马还贵重呢。 \" 马赶回以后果然是匹千里马。 所以《老子》 说 :\" 最直的好像是弯的 , 最灵巧的好像是笨拙的。 \" 这段记述中 , 九方皋相千里马的高明之处是 : 看到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 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看的是应该看的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

这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 :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 ,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事物的本质 , 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相千里马 : 毛色、雌雄等外形特征是 \" 粗 \"“伪” “表”, 是现象 ,是事物的次要方面 ; 马的天赋灵性神韵是 \" 精 \"\" 真 \"\" 里 \", 是本质 , 是事物的主要方面 ; 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这正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不可分割的整个思维过程 , 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的过程 ,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 又要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 , 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它要求 : 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一分为二 ; 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伯乐、九方呆相马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 他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 ,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 , 特别是理 性思维的重要工具 ,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 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 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 \" 送人一 鱼饱食三餐 ,授人一渔终身受益 \",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 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 ,做好各项工作。

第13篇:中医诊断:恶寒发热的辨证

1.恶寒重发热轻

病人感觉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的症状,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2.发热轻而恶风

病人自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是伤风表证的特征。

3.发热重恶寒轻

病人自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有轻微的怕冷的症状,是风热表证的特征。

第14篇:辨证思维与高中话题作文

辨证思维与高中话题作文写作【转载】 2007年03月02日 星期五 06:40 P.M.宁波市李惠利中学 钱洲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考试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多种思维方式来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定然要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相似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众多的思维方式。在这些思维方式中,我以为辩证思维是写作中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辩证思维更是作用显著。因此,在这里,我就话题作文的写作和辩证思维作一点研究和阐述。

一、话题作文的需要突显辩证思维的价值

高考对高中各科教学有一种导向引领和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事。综观恢复高考以来的作文考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截然不同,命题作文限制很死,学生几乎无自由空间;而话题作文给了学生无限的思想驰骋的空间。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也有质的区别,材料作文由两部分构成,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学生要从材料中寻找写作方向;话题作文由三部分组成,话引、话题和写作要求,它提供给学生以话题引出的材料,又提供了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话题,学生的写作不一定与材料发生关系,只要切中提供的话题即可,并体现三自原则,即“自定立意、自择文体、自拟题目”。这样,学生偏题、跑题的机会少了,思考的余地大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自由的张扬,才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想象联想得到了尽情的驰骋,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因此,从99年高考开始,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多向性、客观性等特点成为一种公认的有效命题形式。

高考话题作文已连续七个年头,考察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全国卷中的作文题,还是近年各省的自主卷中的作文题),都能看出辩证思维在话题作文写作中的突出地位。

首先,从高考作文题的分类来看。2004年全国共有15套高考语文题,其中10份试卷作文的话题是联合式短语,即关系性话题。话题类型有很多种,除关系型话题外,还有观点型话题、范围型话题、对比型话题、观点型话题等,这些话题中,关系型话题最能体现辩证的色彩。关系型话题的提示性文字中往往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对象,而这些事物或对象间都存在着某种关系,有对立统一关系,有是非取舍关系,有并非绝对关系,有并列共存关系等。无论哪一种关系,都是矛盾关系,学生在审题时一定要将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正确全面地揭示出来,否则就有可能离题。如非借助辩证法原理,运用辩证思维方式,运用“两点论”或“重点论”的辩证法哲学方法论,是很难搞清它们之间的客观关系的。这样,审题就会受挫,更谈不上写好文章了。高考试题如此热衷于关系型话题,给学生的辨证思维方式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高考题的内容来看。19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必须借助辩证思维的全面性的特点,即要去肯定“记忆移植”的积极意义,也要去设想“记忆移植”的负面影响或后果。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充分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的多层次性等哲学命题,虽然此题是近年高考命题作文中开放性最大的题目,但如果不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哲学的思考,是很明确把握中心,难写得心应手的。

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诚信”和2002年高考的话题“心灵的选择”,都是人生哲理的问题。2003年的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了情感与理智的辩证关系,理智是客观性的,情感是主观性的。情感应服从于理智,理智决定着情感;情感又影响着理智,对理智有反作用。只有在全面考察这两者的关系的基础上,写作才有可能深入。2004年全国卷四套作文题话题分别为:“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这些话题无一不是以矛盾对立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05年全国卷(三)的作文话题为:“忘记与铭记”,其出题构思方式如出一辙。

再次,从高考作文评判要求来看,也对辩证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考作文的评判除了六项基础等级要求外,要取得高要还得看四项发展等级要求,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很显然,把“深刻”放在了首位。所谓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见解,作文的观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其次是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怎样才能做到说理深刻?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察事物,辩证地剖析问题;二要摆现象、揭本质、挖根源、说危害、讲办法,逐层分析说清所以然;三要抓住规律、理清关系、对比曲直、驳斥谬论,多方阐发,切中要害。这些要求,只有通过辩证思维才能实现。

正是话题作文的自身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在落笔时游刃有余。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辩证思维作为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就成了话题作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方式。

二、辩证思维为写好话题作文的写作提供可能和保障

辩证法思想象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话题作文的写作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思考的产物,辩证思维自然成为开启生活真谛的金钥匙。这就使得辩证思维成为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了。

这里,我们要对辩证思维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所谓辩证思维,就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去进行思维。”(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62页。)恩格斯说:“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34页)很显然,辩证思维要求在思维过程中,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承认矛盾的存在,承认矛盾对立统一性,全面、历史地看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摆脱和避免只是孤立静止地看待某一社会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全面及本质,造成态度上的偏差的现象。

进行辩证思维,是需要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学生,从初三起,议论文就成为了教学重点,初中的许多课文哲理性强,饱含辩证思想,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接触了一些零碎的辩证思维方法,同时初步接受了辩证思维的训练,为高中的系统地进行辩证思想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哲学”,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性理论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进行了学习,在诸多的学习内容中,“辩证法”是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哲学课的学习,使学生有了以“矛盾的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法的系统知识,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主客观的一致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着的事物和各个侧面、矛盾的转化与条件、质与量的关系、辩证的肯定与否定、新事物成长的曲折性与必然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事物的因果关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的多层次性、事物的两面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偶然与必然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辩证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这两个重要的方法论也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这就为进行辩证思维的进行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辩证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统

一、发展变化、普遍联系地来看问题。

首先,辩证思维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统一性,使学生在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时做到客观全面。写作文完全可以抓住一点来写,但要重点写好一个方面就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要看到局部与整体,正面与反面,由因推果、由果思因,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凡此等等。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把事物当成对立面的统一体进行分析和把握,不再片面地看问题,做到全面,客观。如:2005年浙江卷话题作文,以“一枝一叶一世界” 为话题,学生要辩证地从“局部与整体”和“过程和结果”两个向度对题目作全面的思考,才能更合理和准确地选择写作主题;在对所选的其中一对矛盾两方面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后,一篇好作文的诞生就不再遥远了。

其次,辩证思维的变化发展性,使学生审题立意时做到灵活确当。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着的,辩证思维的这一特点,能使学生在分析话题时避免静止是看待事物,会运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会从事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考察事物,会把事物放臵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分析思考,也会看到事物的变化。这样学生对话题的思考和把握会更灵活和确当。

再次,辩证思维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使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做到深刻整体。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再孤立地看事物,而是能够看到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发现事物间的外在的和内在的联系,看问题当然深刻得多了。如:

三、合理进行辩证思维训练,提高话题作文的写作水平

辩证思维的训练方式可谓千千万万,辩证思维的训练内容也可谓包罗万象。这并非在这尺纸间能够论述得清。在此,我只想谈谈我所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办法。

要真正让学生运用好辩证思维这一思维方式,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辩证思维”和“思辩”这一对概念。“辩证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是一种思维名称,“思辩”是一种运用辩证思维的思维过程,正是在思辩这一过程中,辩证思维得以实现。所以,我认为要让学生真正拥有辩证思维这一法宝,必须从学生的思辩能力提高着手。

要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思辩”,即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纷繁复杂的问题作全面深入准确的思考分析,目的是使辩证思维所涉及到的主要哲学思想有一个实践的机会。

关注并分析社会问题,平时要关注社会问题,从一些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要学会罗列观点,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即从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把想到的观点都摆出来,不要轻易否定。当自己确立观点时,就要理清思路,把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分条缕析,力争穷其所有。

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如:对安乐死这一社会现象,你就可以充分地展开思考,进行思辨训练。首先,你可以罗列多种观点:安乐死是人道的;安乐死是不人道的;安乐死值得提倡;安乐死不值得提倡等等。然后,假设你自己认为安乐死是不人道的,来尽可能多地罗列自己的理由:第一,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它,用结束别人的生命的方法来解除别人的痛苦,无异于杀人,这是不人道的。第二,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病人也是人,他们的生命与正常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只有全力救助,才是真正的人道。第三,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这一精神,使痛苦的病人坚强起来,树立生存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人道。支持并协助病人自杀是极不人道的。第四,任何人都应相信科学,相信未来,医学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今天无法医治的病,明天或许可治疗,也就是说“绝症不绝”(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任何人(包括病人自己)都无法下无法医治的定论。可见,安乐死无法定出标准,只是草菅人命,是不人道的。第五,安乐死这种所谓的人道的做法,至今没有为绝大多数人和国家接受,正是因为它的不人道性。等等。最后,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提倡安乐死?他们的理由是什么?他们的观点漏洞在哪里?等等。这仅仅是思辨训练的一个典例,如果能经常对问题作这样的全面而又辩证的思考,思辨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一个问题能作全面深入透彻的思考,也就能举一反三地对其它问题作同样的思考。

总之,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进行辩证思维,辨证思维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有力保障。为此,我们要经常进行思辨训练,来提高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话题作文的写作水平。

第15篇: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辨证思考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辨证思考

要:随着经济日益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了。很多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两者不可兼得。只要我们正确处理,一定能够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多种利益关系,作出恰当的价值选择。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辨证关系

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产生负因素,人类若因此而放弃了对经济的选择,那就是放弃自然界对社会的物质输入。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直至消亡;反过来,若不讲究对自然的选择,而一味追求经济选择,同样也会严重干扰自然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长期以来,人类更多地选择了经济,正是由于缺乏了辩证的理性的认识而盲目地行动,结果面临着自然界的严重挑战

人类在享受着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极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的痛苦。环境与发展问题,己成为世人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紧迫性已开始强烈地显现出来。我们必须也不得不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这其中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实际行动出发,以求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1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

1.1 普遍认识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家有一个普遍一致的看法,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属于鱼与熊掌的问题,两者不可兼得。以新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生产力进步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拥有了向自然挑战的能力,然而人类所到之处,留下的常常是肆意的开发痕迹。目前,人类赖以安心立命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死亡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生态灾难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近几十年,世界上的经济已得到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据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 175位专家参加完成的《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人与生态系统,正遭破坏的生命之网》中,对全球五种重要的生态系统作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70%的农田退化,地力枯竭; 50%的湿地已经在20世纪消失;2 /3的渔业已经濒临或超过持续生产的极限;至少1 /3的人面临缺水,其中13亿人没有

[1]健康饮用水;世界上10% ~15%的物种将在未来的30年灭绝; 80%的森林正遭砍伐。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统治者征服异民族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2]规律”。人类是属于自然界的,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在摧毁自己修养生息的家园,其结果必然是将自己推向灾难的深渊。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由此可见,经济快速发展已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负面影响,人们正在慢慢咀嚼着自己酿下的苦果。它们两者难道真的就是天敌,势不两立吗?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就只有要么牺牲环境,发展经济; 要么牺牲经济,只保护环境吗?

1.2 逻辑错误

从前面的普遍认识中发现经济发展势必会带来环境破坏,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其实这种普遍认识存在一种逻辑错误,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可能性的问题,而不是一种必然性的问题,把可能性误认为是必然性。逻辑学告诉我们:如果此事发生,则彼事一定会发生,谓之必然性;如果此事发生,彼事既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谓之可能性。其实,经济发展只是可能会带来环境破坏,只是人类的进步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事实,以至于大家把它作为了一种必然性的东西来看待了。认为经济发展肯定会带来环境破坏,两者是势不两立,此消彼长,我们只能择其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一种普遍误区,犯了逻辑错误,把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必然性和可能性之间存在一种实质性的区别,它们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

1.3 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说过,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可能性是指事物中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所以,必然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是根据和条件很充分,在现在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可能;可能性是现有条件和根据还不很具备,未必能实现,另外,还有多种可能,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胜利的可能和失败的可能,并且要区分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因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可能性的问题,有了经济发展这一条件,不一定就会引起环境破坏,还必需其他的一些条件,如政府的态度、世人的观念和企业的做法等等。并且,如果让其他的一些条件变成一种积极的方式,加上经济发展这一个大条件,还有可能变成一种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可以促使环境的保护,因为经济发展了,就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牢固的后盾,再辅以发达的科技,就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这样,就可以使环境保护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只有环境搞好了,经济发展才能够持续。由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为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环境保护好了又能使经济更快、更好地持续发展。

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2.1 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利益关系

在处理人类利益与自然发展的关系这个基本前提上,处理好人类的内部利益,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人类利益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矛盾性等特点。利益不同,人们的环境价值选择就往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为此,协调人类的内部利益矛盾,对维护人与环境(自然)的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2.1.1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损害自然界利益的活动,多半是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目前利益造成的。人们往往只注重改造自然界的直接效果,对于环境恶化却无暇顾及。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人们乱伐森林、猎杀偷卖各种珍稀动物,造成水土流失、加速物种灭绝的后果。牺牲长远利益获得目前利益是对自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破坏。因此,应把长远利益置于目前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要以长远利益为重。 2.1.2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有的地区为了本地区利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生态资源任意使用,根本不顾及全局利益。尽管本地区当年的经济利益有所增加,但却牺牲了其他地区的利益。上游滥伐森林,收入虽然增加了,却不仅使本地水土流失,也使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因此应该把全局利益置于局部利益之上。地区的领导和政府不能为了自己的政绩,使自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受损。在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全局利益为重。 2.1.3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

这是保护地球环境与资源,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需要。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无计划地开采,总有一天会使自然资源枯竭,人类生活在未来是不堪设想的。留给子孙一个什么样的地球,取决于我们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总之,解决西部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法律与道德结合的社会调控机制。在道德上,需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价值观,需要遵从一系列生态道德原则,要把自然界纳入到人的道德对象中去,考虑自然界价值,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2.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辨证统一关系[3]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世发展之需要,同时又不损及后世满足其需要之发展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而“环境保护”是指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关系。 2.2.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环境保护成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环境保护不只是纯粹的保存,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 2.2.2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发生矛盾,大致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价值选择的片面性。在传统哲学中,价值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尺度的一种关系,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从这种认识出发,自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的提供者,只是充当了人的工具性价值的作用;而所谓科学地认识自然,就是在科学理性基础上对自然的认识活动,只能认识到自然及其规律对人类的用途,体现出的只是一种认知价值。从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出发,人类长期以来把自然界当作掠夺的对象,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然,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人们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也往往由不全面到比较全面。认识的偏移,必然带来实践的失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过程中,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又往往难以避免。二是人们追求自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在这里,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古代人们为了生存而大规模地进行了农业开垦,由此造成生态退化;近代人们进行的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可以说,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优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是片面追求增长而相对忽视环境保护的事实。但是这种矛盾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人为造成的。直至今天,有的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利益而不惜把环境危机转嫁于他国。国家如此,社会生活中的利益集团也存在这种恶劣现象,一些企业、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置环境破坏于不顾。

小 结

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和谐关系的维护,无论是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还是二者之间矛盾的产生,都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即能否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我们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辩证统一的价值观。

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首先要认识到自然界自身存在和发展是人类利益实现的基础。人类利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科学上,尤其是生态科学上,人仅仅是生物圈的一员,人和其他自然物种是一种平等关系。因此,其他物种的利益与人类利益相比并非无足轻重。其次,人类的中心地位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历史阶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大丰富才有的。所以,人类利益也不是注定要牺牲其他生物价值实现的。实际上,人类利益的实现自始至终都受自然界发展的约束,科学发展到今天,尽管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人类利益的实现,但是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自然界与人类永远都处于地球系统中。脱离人类的自然界不可思议,脱离自然界的人类同样不可能。所以,作为最高物种层次的人就有

[3]责任、有义务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人类活动符合生态道德,保持生态系统的和谐,促进人类利益和自然界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曾洁琼.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哲学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2]张立成.关于生态保护与科技发展的哲学思考[J].改革与发展, 2006(7).[3]王正平.环境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第16篇:有个性和全面发展是辨证统一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specialities

有个性和全面发展是辨证统一的。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我们知道,受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与经验和不同的智慧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人个性形成过程。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动力。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个性发展就是片面畸形的。个性是在全面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人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又成了全面发展的动力,因为人在不断对自我个性发展的追求中,必然要以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为前提,这个对个性发展的追求又促使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提高。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specialities are dialectical unity.The so-called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said that the individual must be educated in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 and so on.While the personality reflects the special combination of th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 on the individuals,which one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In fac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different individuals will have a different combination, presenting a differen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s it know to us, every one is a individual in the social life.Due to different positions, different roles,as well as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wisdom of quality, interests, values, the pursuit of life, education will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choices.Therefore,all-rounddevelopment is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specialities,and individual specialities is a momentum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Without all-round development as a basis for individual specialities which will be one-sided deformity.

第17篇:辨证地看待学生考试成绩的下滑

辨证地看待学生考试成绩的下滑

作者:耒阳市金华学校刘立娜

为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我国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确立面向21世纪的适应时代要求和本国国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先后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审查通过了一批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我校所用的教科书为S版的。

我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学教师有幸参与了这次课程改革实验,作为改革的试行者,切实感受到了这次改革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成绩有所下降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怎样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日趋紧迫的任务。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但在推行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许多教师埋怨学生的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的出现,笔者就此略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参考。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指出:“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有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而妨碍另一些目的。”教学不只是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传统教学与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有所不同,新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方式,不仅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更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和过去的应试教育相较,获取同一结论,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可以一帆风顺,而接受创新教育的学生则要经历许多的曲折,走不

少弯路。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已不适应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反映出来,它反映的并非全面且真实的情况。纵观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改革,既有它的理想追求,也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各种障碍,通往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今天我国处在由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期,学生考试成绩的下滑,不足为奇。如果在推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稍有下降,就认为学生的素质下降,对创新教育进行全盘否定,那么我们的脚步就会深陷“分数”这个泥坑,教育改革就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甚至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创新就成了空谈,成了无水之源。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辩证否定,是要纠正传统教育忽视学生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偏向,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的优点。如果借创新教育之名,忽视教学质量,放任学生自由,导致学生成绩大滑坡,学生不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这是有悖于创新教育的初衷的。这样,我们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出一代创新型人才,而且还会荒废广大学生的青春年华,甚至还会出现新的文盲、科盲。

当然,学生成绩的下滑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厌恶学习,态度懒散等;某些教师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穿新鞋走老路”,继续推行旧的教育方式,等等。

学生的考试稍有下降,这是改革过渡期必然产生的,是无可避免的,属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该清醒乐观的看待它。总之,我们在推

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知识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第18篇: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护体会

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护体会

关键词:外感;发热;辨证施护;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4.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77-01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的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则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主要是由于四时气候不正,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气、时疫、感染所致的一些疾病,引起的外感发热。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由表入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侵,由上而下,由浅入深,发为热病。发热是正邪相争的表现,具有起病急、变化迅速、热势高的特点,常有六经传变或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准确辨证和合理施护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1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多饮水。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厥脱之变。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按要求做好监测和记录。汤药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沸后5~10 min即可。高热是引起抽搐、昏迷的主要因素。按照急则治(护)其标的原则,首先要采取迅速的降温措施。冷敷:使用冰袋或冰帽时,一定要主要经常更换位置,严密观察,防止冻伤;擦浴:采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擦拭应在颈部两侧、腹股沟和额部等大血管处反复擦拭,使热邪尽快从此排出,以加快降温效果;灌肠:高热不降采用冰水或冷盐水灌肠,使热邪从肠道排出、如实热结腑出现大便秘结时,通过灌肠可起涤除肠道积滞,达到通肠降温的作用;服用清凉饮料降温:清凉饮料一般采用口服法,昏迷患者给鼻饲法,常采用西瓜水可起到清热降温的作用。

2其它护理

高热抽搐的护理:针刺十宣放血,配合人中、涌泉、合谷等穴位,手法选取泻法。给药护理: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也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

3辨证施护

3.1风寒症又称为表寒症,一般有恶寒重、发热轻、肢冷、无汗、口不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解表药宜轻煎热服,服后即给热粥以助药力。同时适加衣物使之汗出,以遍身微微汗出为佳,勿令大汗太过,以防汗多耗伤阴液。注意避风寒、禁冷敷,以免引起卫阳不达,腠理闭塞,致汗闭不出,达不到降温的目的。

3.2风热症又称表热症,恶寒轻、发热重,汗出而热不解,皮肤灼热潮红,烦渴咽干,舌红苔薄黄,脉数等,护理时特别注意热毒、邪热逆传心包之变,体温高达39℃以上形成“壮热”时应给予降温。

3.3寒热往来为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表现的典型症状如疟疾及少阳病,护理时应与寒热各型相适应。

3.3.1寒战期(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此期测体温一般不高或稍高,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无汗、寒战。此期应即刻注射柴胡注射液,因柴胡轻清升散,和解泄热,疏散透表,是治疗少阳证之主药。另外,在恶寒期酌情给热饮、保暖、适加衣被等。

3.3.2高热持续期(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此时不恶寒、体温升高,大多数有面色潮红、口渴、脉数等表现。此时适当减少衣被,取出保暖用具,口服温饮料或清凉饮料,尤以甘寒之品为佳。

3.3.3退热期(散热增加,产热渐正常)体温逐渐下降或骤降,此时护理的关键要严密观察汗出情况,随时监测体温。如汗多伤阴重者可酌情输液,同时给养阴生津之品;如汗出不止时,可用芦根煎汤或糖水以代茶饮,达到生津止渴目的,慎防直接吹风感邪。

3.4温热病表症已罢,转为里热。见大热、烦渴、谵语、神昏、脉洪大等。治疗上以寒凉清泄为主,护理上根据热者凉之的原则,采取积极降温及保津措施。此类患者在护理上一定要把握住高热、抽搐、昏迷3大关。

4体会

外感发热以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为基本临床特征。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按外感发热的病位、病势、病邪性质等进行合理辨证施护,注意生活起居,避免感受时邪疫毒,合理饮食,严密观察体温、神气、肌肤、汗液、气息、舌象、脉象,加之清热祛湿,保护气阴、防止传变等进行积极治疗,就能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13-11-21)

第19篇: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护体会

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护体会

关键词:外感;发热;辨证施护;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4.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77-01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的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则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主要是由于四时气候不正,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气、时疫、感染所致的一些疾病,引起的外感发热。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由表入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侵,由上而下,由浅入深,发为热病。发热是正邪相争的表现,具有起病急、变化迅速、热势高的特点,常有六经传变或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准确辨证和合理施护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1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多饮水。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厥脱之变。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按要求做好监测和记录。汤药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沸后5~10 min即可。高热是引起抽搐、昏迷的主要因素。按照急则治(护)其标的原则,首先要采取迅速的降温措施。冷敷:使用冰袋或冰帽时,一定要主要经常更换位置,严密观察,防止冻伤;擦浴:采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擦拭应在颈部两侧、腹股沟和额部等大血管处反复擦拭,使热邪尽快从此排出,以加快降温效果;灌肠:高热不降采用冰水或冷盐水灌肠,使热邪从肠道排出、如实热结腑出现大便秘结时,通过灌肠可起涤除肠道积滞,达到通肠降温的作用;服用清凉饮料降温:清凉饮料一般采用口服法,昏迷患者给鼻饲法,常采用西瓜水可起到清热降温的作用。

2其它护理

高热抽搐的护理:针刺十宣放血,配合人中、涌泉、合谷等穴位,手法选取泻法。给药护理: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也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

3辨证施护

3.1风寒症又称为表寒症,一般有恶寒重、发热轻、肢冷、无汗、口不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解表药宜轻煎热服,服后即给热粥以助药力。同时适加衣物使之汗出,以遍身微微汗出为佳,勿令大汗太过,以防汗多耗伤阴液。注意避风寒、禁冷敷,以免引起卫阳不达,腠理闭塞,致汗闭不出,达不到降温的目的。

3.2风热症又称表热症,恶寒轻、发热重,汗出而热不解,皮肤灼热潮红,烦渴咽干,舌红苔薄黄,脉数等,护理时特别注意热毒、邪热逆传心包之变,体温高达39℃以上形成“壮热”时应给予降温。

3.3寒热往来为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表现的典型症状如疟疾及少阳病,护理时应与寒热各型相适应。

3.3.1寒战期(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此期测体温一般不高或稍高,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无汗、寒战。此期应即刻注射柴胡注射液,因柴胡轻清升散,和解泄热,疏散透表,是治疗少阳证之主药。另外,在恶寒期酌情给热饮、保暖、适加衣被等。

3.3.2高热持续期(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此时不恶寒、体温升高,大多数有面色潮红、口渴、脉数等表现。此时适当减少衣被,取出保暖用具,口服温饮料或清凉饮料,尤以甘寒之品为佳。

3.3.3退热期(散热增加,产热渐正常)体温逐渐下降或骤降,此时护理的关键要严密观察汗出情况,随时监测体温。如汗多伤阴重者可酌情输液,同时给养阴生津之品;如汗出不止时,可用芦根煎汤或糖水以代茶饮,达到生津止渴目的,慎防直接吹风感邪。

3.4温热病表症已罢,转为里热。见大热、烦渴、谵语、神昏、脉洪大等。治疗上以寒凉清泄为主,护理上根据热者凉之的原则,采取积极降温及保津措施。此类患者在护理上一定要把握住高热、抽搐、昏迷3大关。

4体会

外感发热以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为基本临床特征。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按外感发热的病位、病势、病邪性质等进行合理辨证施护,注意生活起居,避免感受时邪疫毒,合理饮食,严密观察体温、神气、肌肤、汗液、气息、舌象、脉象,加之清热祛湿,保护气阴、防止传变等进行积极治疗,就能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13-11-21)

第20篇:从辨证角度看伦理文化观和宗教文化观

从辨证角度看伦理文化观和宗教文化观

摘要:和这两章作者分别从伦理的角度和宗教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并探讨了伦理以及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辨证的角度,在作者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去剖析伦理文化观与宗教文化观,并指出作者就对伦理文化观和宗教文化观评述的不足,以供今后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伦理文化观;宗教文化观;辨证角度

作者观点的梳理与概括

和这两章作者分别从伦理的角度和宗教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并探讨了伦理以及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古往今来以及横贯中西的历史人物和学者关于文化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文化与宗教的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释,其中作者着重批判了以辜鸿铭,什维兹尔等为代表的伦理文化观和以基德,埃尔武德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观。作者认为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宗教,都只是文化的一方面,它们可以影响文化,同时也受文化其它方面影响。

在中,作者解释了何谓伦理文化观。所谓伦理文化观,即以伦理道德的立场去解释文化,换言之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标准去看文化的观点。古今中外,主张这种观点的人比比皆是。从中国古代《尧典》《书经》以及孔孟之道到近现代著名学者辜鸿铭,从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以及其两代弟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欧洲的孔德,斯宾塞尔以及什维兹尔,无一不认为只有伦理道德才是文化的主体,决定着文化的其他方面。而作者却态度坚决立场分明地批判了这种观点。作者指出,伦理道德只是文化的一方面而已,并没有占到主体的地位。

而在中,作者说明了所谓的宗教文化观。即认为文化的基础是筑在宗教之上的观点。作者也同样列举了史上极力倡导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最后作者也同样立场鲜明批判了宗教文化观,认为宗教文化观也不过是文化的其中一方面,也没有占到文化的主体地位。

辨证地进行剖析及发现问题

何谓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辨证法来分析问题。即用联系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问题。那么为何要用辨证的角度来分析。伟大的辨证法大师黑格尔说过,辩证法所揭示的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和作为发展动力的原则,不仅是普遍适用的,而且是获得其他科学知识的灵魂, 只有通过辩证法,才能把握真理。而马克思也认为,唯物辩证法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的科学理论,它既是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然是普遍规律是真理,就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去认识探讨事物。

首先暂时把宗教文化观放放,姑且先对伦理文化观进行分析。在作者关于的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①我们承认伦理的观念道德标准,可以影响到文化的其他方面;然而,同时,我们也得承认,文化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影响到伦理或道德。我们

1 注①《文化学概论》第122页。

能从文章中直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直接跟伦理有着直接关系并且也和文化的其他方面有相互影响。而辨证法中所谓的联系就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在无限的宇宙中,联系不是个别事物之间暂时的、特殊的关系,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都体现着普遍的联系。一方面,作者认为观念道德与文化的其他方面有联系,有联系才能谈得上影响;而另一方面,作者认为这种影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换言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观念道德与文化的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不是孤立存在或者简单或单方面联系,他们是个有着复杂联系的有机统一体,而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个有机统一体即我们所谓的文化。人类文化世界并非零散事实的简单总和。我们也可以试图把这些事实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理解。在此,我们感兴趣的是人类生活的广度,我们专注的是特殊现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我们欣赏的是以“多彩画法”或“复调音乐”表现出来的人性。因此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文化表现出来的个个表象,而容易忽视从一个系统或者一个有机整体的高度去看各个部件。

在同章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②因为,每个社会,有每个社会的伦理或道德;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伦理或道德,以一个社会的伦理,去衡量别个社会,或以一个时代的道德,去衡量别个时代,都是错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用发展的观点在看伦理或道德对文化的影响。辨证法中的发展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换言之即某事物的存在是否符合当时的背景环境,这里也可以直接说成伦理文化观的适用性。既然空间和时间都是不停发展变化的,那么指求伦理文化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适用那是不可能的。或许,在某个时代某个社会这种文化观点曾经很适用过。比如,在中国古代甚至是近现代的某段时期,我们是用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化的模型来引导整体文化的走向。如:玉帝,唐僧之类的,而在西方的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中则充斥着嫉妒,威胁,通奸,私欲等等各种丑陋的东西。他们似乎是用神的丑陋行为来作为自身的反思,充满着对现实世界的隐喻。而无论是孔孟时代亦或是苏格拉底的年代,由于人们极其注重伦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伦理在那些年代里占据了文化很大的比重。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也只是很短暂的一瞬。事物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以及思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就拿现在的社会来说,这种伦理文化观自然是相当不适用的。

其次,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伦理文化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言之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伦理文化观纵然存在很大问题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在批判伦理文化观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许多大思想家主张这种观点都是基于他们所在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局限,在那个时候把伦理放在对文化认识的首位,对当时文化进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而且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第二,无论是伦理还是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都好比一张复杂的网,这是一个方法论的新视域,将伦理与宗教纳入广阔的人类文化的全部中来研究。兼容并包,凸显人文底蕴。这对众说纷纭的文化的定义无疑又有了新的基础平台。第三,这些观点的提出为

注②《文化学概论》第122页。

2

伦理哲学以及宗教学本身的研究发展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既然伦理与宗教都是文化里面的内容,那他们本身的发展对研究文化的发展也是相当有益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两章中只是对两种观点加以批判,而未能指出这些观点依旧有它的可取之处。

至于宗教文化观的辨证分析法大致也跟伦理文化观相一致,因为宗教信仰本身与道德观念就有很多相似处并且有着密切联系,在这里就不再展开详细讨论。但有必要一提的是,宗教文化观普遍认为,在欧洲宗教几乎控制了一切,自然文化对于宗教也只能处在从属地位,神学具有三个阶段:拜物教,多神教,一神教。主要的论述者是孔德,实证哲学,认为在神学时期里,文化在哪一方面都受宗教支配,连科学也要以宗教作为起点和基础。这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比较极端的观点。但是即便如此它依旧有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大部分宗教教义都是向善向爱的,让人们认为它主导文化有益于形成某个社会的共识。象西方宗教传统,犹太教,基督教认为人是宇宙的代理人,人需要尽心尽力爱神,爱邻人,需要将自身的潜能发挥以荣耀上帝。这就是西方人对宇宙不竭探索的精神动力。即使是文艺复兴也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的体现。

结 语

作者分别从伦理道德和宗教的视觉角度去解读文化,对文化的涵义进行多维视域的透视和解释,这对文化学的研究是相当有价值和意义的。此外作者的观点也可以说比以往的学者的观点要更为全面,而对以往学者的观点的评述也很到位。而在作者研究的基础上,本人尝试用辨证理论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但因为本人对文化学的知识以及理解程度实在是非常有限,所以在分析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然而依然希望能起到些补足的作用,供以后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学者们参考。

参考文献:⑴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与

⑵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⑶ 汪华岳 《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版

人物注释:

(1)辜鸿铭,名汤生,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 3 秋大义》)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2)什维兹尔,理性唯心主义者,以个人伦理的觉醒带动社会,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伦理的,其他方面则是陪衬,物质的进步会使伦理没落

(3)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4)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5)孔德(1798~1857)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1798年1月19日生于蒙彼利埃城 ,1857 年9月5日卒于巴黎 。16 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C.H.de 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

(6)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

(7)斯多亚学派, 雅典城有一个用希腊著名画家波立戈诺特的绘画装饰起来的富丽堂皇的画廊。大约在公元前308年,希腊哲学家们在这个地方创立了一个学派。画廊在希腊文中叫斯多亚(stoa),所以,这个学派就叫斯多亚学派,也可以叫画廊学派。斯多亚学派认为幸福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善。他们采取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同样的立场:一个人幸福的唯一条件是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而德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学派代表人物有芝诺、克雷安德和克吕西波。中期代表人物有巴内修斯和波塞唐纽斯。晚期代表人物是辛尼加、爱比克泰德和奥里略。

辨证范文
《辨证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