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问题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18:02:1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问题分析

四、海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多由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共同开展,缺乏统一的指导协调机构,团队凝聚力不足。大多数高校都存在“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类似的志愿者组织,但从志愿者的招募,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基本都是由这些学生组织自发的进行,缺乏系统的、有效的指导、监督、管理。

1.志愿者组织建设不够完善。

在对当前志愿者组织存在问题调查中,组织不到位缺乏管理的比重占了24.0%。再问及志愿者服务机构对志愿者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情况,在被访者中,表示所在机构对于每次志愿者活动都进行了有效管理的只占17%,有31.9%的被访者表示在他们参加的志愿者活动中只有部分活动得到了管理,并且有高达11.5%的被访者表示其所参加的志愿者活动均未得到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督,指导。虽然我们有青年志愿者协会、阳光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但在做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依靠的并不是青年志愿者协会或阳光志愿者协会那一百来位干事,真正参与志愿者的主体还是广大的大学生志愿者个体。但在志愿者活动中,这些组织仅仅只做了前期的宣传与招募志愿者这一类的工作,管理志愿者等后续工作则几乎没有涉猎。尤其是在一次志愿者活动过后,很多组织便不再与志愿者联系,对志愿者的信息也保留不全。志愿者队伍本来就是一支流动性大、临时性强、且无固定编制的志愿者队伍,如果内部管理再不到位,那么将很难保证志愿队伍整体水平,只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2.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不足。

志愿者经常受到精神方面、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有利于使志愿者保持长期的积极性。表达与沟通类、救助知识类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综合实践能力。经常组织培训,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问卷调查中显示,有40.4%的志愿者希望提高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分别有23.1%,21.8%,14.0%的志愿者希望相关机构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救护知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训。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志愿者获得单项培训情况比较多,获得综合培训情况较少,前景不容乐观。

3.宣传不足。

很多志愿者组织在做活动的时候,并没有把活动的内涵明确化,宣传不到位,导致了很多人不知道志愿者活动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也就造成了社会上很多人对志愿者活动的误解。大约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被访者认为志愿者服务事业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文明

的行为,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公益活动。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所倡导的互助精神和志愿者精神认同者偏低为46.8%。

4.团队凝聚力不足。

凝聚力是一个组织和团队的活力之源。正如在前面所指出的,院系青志队作为一支流动性大、临时性强、且无固定编制的志愿者队伍,因而其团队凝聚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凝聚力不强一般表现在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不足,缺乏足够的联系;组织内也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志愿者对于上层的决策没有提前的了解,更不用说有决策的发言权;甚至出现志愿者的阶段性流失。在对于志愿者队伍存在问题的调查中显示,有90.0%的认为其有参与过的志愿者队伍组织不到位,缺乏管理,这也是管理者与志愿者之间没有达到良好的互动的结果。

(二)大学生志愿者与现实要求有差距

1.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志愿者行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志愿者服务能力,由于大学生与社会处于“半隔离”状态,他们对社会了解有限,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此外,时间、经济条件、家庭、社会地位等因素也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一旦委以重任就暴露出不善于与人沟通,不能很快融入工作团队,甚至连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都缺乏等诸多问题。再加之,一些高校没有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导致志愿者工作绩效甚微,难以胜任委派的工作,这不仅使他们的自信心备受打击,而且影响其能力的发挥和继续提供志愿服务的热情。在调查中认为志愿者活动发挥了自己能力的仅有47.5%,一半还不到,这表明许多人参加志愿者活动并没有相关的技能,对于许多实质性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也无从解决。这不仅降低了服务水平,也影响了被服务者的利益。

2.部分志愿者责任心不足。

当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时候,便表现出浮躁的心理,对工作马马虎虎。遗憾的是,部分志愿者的责任心不足,态度不端正等不良表现已经造成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社会公信度的下降。约有16.3%的被访者认为参加志愿者活动只是好玩新鲜,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有时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长期坚持的打算。

3.大学生志愿服务技能层次不高。

由于受经费、人员、时间和传统思路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社会公益活动的浅表层次,不是探望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

体提供简单的服务,就是搞搞卫生、植树种草等专业性不突出的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教育内涵,不能很好的结合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发挥专业技能。在问及从事海西志愿服务原因时,约有79.9%的志愿者是想通过志愿活动锻炼自己,增加经验,并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志愿者活动的效益可能并不高。

(三)行政化的管理与志愿者精神背离

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采取三个层面的志愿者组织方式:一是学校层面的志愿者活动指导中心,一般由校团委直接管理,担负着全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考核、表彰、培训等工作;二是各个院系团总支负责的志愿者组织,具体负责开展本院系的志愿者行动,有时也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三是由各高校和社区共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参与社区保障和服务工作。这种组织方式在志愿者行动发展初期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过于浓厚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志愿者行动的向前推进。“在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组织化动员看作是隐含的强制性命令,很多参与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或者说有些志愿者在组织压力下虽有参与行为,但心理并不认同”。

很显然,行政化的指派模式是与志愿者精神相违背的,这种行政化的命令不是大学生完全的志愿行为,只是“要我参加”,而不是“我要参加”,它造成了大学生被动地参与,使得志愿者行动有时流于形式,志愿者组织凝聚力不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志愿者行动的教育和引导功能。

(四)缺乏制度保障

1.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缺乏经费支持。

从志愿者服务近百年的历史看,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是将这项事业更好地开展下去的先决条件之一。西方一些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之所以搞得好,与雄厚的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虽然大学生志愿服务多是无偿服务,但随着社会服务需要的增多,服务成本和资金的投入也必然随之增加,一些成本费用,比如车费、用餐费、材料费等必需的物质资源不可能由参与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来承担,不能让志愿者的利益在服务中受到侵害。很多高校支持志愿活动的资金主要来源学校拨款,由于缺乏必要的、足够的经费支持,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难以开展。

2.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法制保障。

由于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时间较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法律不完备,很多高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权利和义务是模糊的,管理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

动的管理、培训和项目评估不足,缺乏预防处理风险和事故的能力,学校很少为志愿者提供人身、医疗保险。一旦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出现意外伤亡,井没有一部法律可以提供有效保护,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双方都无法可依:仪式因为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自愿的,二是法律没有要求进行赔偿。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在宏观上没有相关法律,在微观上没有相应政策。这无疑将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事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3.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设置的奖励制度使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同时往往失去了竞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的机会,而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认可及将来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衡量都恰恰是通过这些证书的体现。作为学校如果不能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志愿行为给予价值肯定,高校志愿者活动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度不够

1.在西方发达国家,志愿者具有很高的社会评价,志愿者工作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热心志愿服务。而在我国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比较晚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全民性活动的不理解,使得大学生志愿者行动难以深入人心,难以激发起全民的互助意识。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社会往往低估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社会意义,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好停留在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免费服务的狭隘理解,人为志愿者就是不计个人得失来提供免费义务服务的,因此把大学生志愿者当成免费的劳动力,随意指派一些杂货的现象屡见不鲜。

2.在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也缺乏认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招聘大学生时,党员和学生干部的身份常常被视为能力的见证,而大学生从事志愿者行动的经历则往往被忽略。这样,那些寄希望于将志愿者行动的经历作为个人今后就业过程的一项竞争资本的大学生,便会丧失信心,甚至会退出志愿者队伍。

推荐第2篇:问题分析

1、从以上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不断得到加强,对法律本身的了

解逐步理性化。通过多次大规模的普法活动及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日益加强,大多数人开始对法律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存在着对法律的误解。同时我们也看出他们对法律的需求与渴望,如何为广大的大学生开辟一条通往公平、公正的绿色通道,需要我们在法制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反思,而让普法的阳光更深入人心。

2、我们知道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无处不在。从另一侧面来讲,即使生活中碰到的法律难

题,也很少有人会认识到应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是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身边遇到的法律问题。故而导致对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新闻媒体在对大学生的法制宣传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在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中,需要国家、社会加强对这一主渠道的进一步完善,协调各部门在普法工作中与其开展工作。加快实现法治社会的进程。

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

有52% 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4、法律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但是大学生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去维护他们合法

正当的利益。以上调查显示,对我国司法腐败的问题分析,更多的是侧重与对法官的不信任,司法的公正收到挑战,而这个也成了我们法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瓶颈,如何构建法制社会的蓝天,更需要我们更好的强化司法的公正与权威,让更多的人不仅懂法,而且敢于用法。

5、数据可以发现,依然有少部分大学生不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7、从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意识到法律问题的存在,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关系密切。可见,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在大学生认识到法律问题存在的同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如何更好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去解决身边的法律问题,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显然,进一步落实普法行动,势在必行。

8、

9、

10、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尊重人的自由与平等,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维护社会强势与弱势的平衡发展„„基于法治社会的这样一些特征,我们从上面几道题目中来寻找同学们对法治社会的认识情况。

从总体来看,同学对法治社会认识还是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做到深入认识形成自己思考的人较少。比如题十九,法治的关键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当然这没有错,但当认识到“法律必须是良法”的时候,已经在对法治的认识上上了一个台阶,因为不仅仅前面所说的十六个字就能完全形成法治社会的,那十六个字只是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法治社会同样建立不起来。到最后一个答案“大家都信仰法律„„”,答案之间没有递进关系,但我们实际地去分析,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法律认识的高低问题。不管是各种情况的同学,对法制社会认识的整体情况都是主要集中在教条化的灌输里面,接受的法律知识没有主动性,不符合议和具有朝气与思想的大学生形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我们认为,在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该从方法上诱导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理性的社会意识,特别是法律意识。

推荐第3篇:《国富论》问题分析

摘 要

“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这年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对于这句话,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见解,在亚当·斯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学派对这句话包括萨伊的生产要素三元论观点,西尼尔稍有差异的三元论观点,马歇尔的生产要素四元论观点,以及我国学者徐涛波的生产要素六元论的观点,还包括边际学派的观点都能对该句话有可行的解释。我通过对这些学说理论的了解分析,得出自己的理解,以解释在这句话中体现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能创造更多劳动的现象。

关键词:生产要素,劳动,价值

对《国富论》中“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这年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这句话的理解。

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第一篇第六章中提到:“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这年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他提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不劳动的懒惰阶级,可依然能够获得部分社会劳动产品。这就说明劳动在一年创造的价值应当要比劳动本身的价值多得多。拿谷物种植活动来说,参加谷物种植的农民,经过一年的播种,施肥等农业劳动,等到谷物收割后,谷物的价值只有一小部分用来维持劳动者劳动的供给,保证下一轮的生产活动,其余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大部分谷物的价值是除了劳动力本身价值以外多出来的,这个现象该怎么解释呢?

有一些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认为,价值唯一是由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价值形成的影响,因此不能够解释劳动产物的价值远远大于劳动力供给所需价值这样一个现象了。因此在亚当·斯密理论基础上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除了劳动价值论的体系之外,还有很多种关于价值的理论观点。其中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的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他指出“事实已经证明,所生产出来的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其中以耕种的土地为最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出这些外,没有其他因素能生产或能扩大人类财富。”在萨伊的生产要素三元论里劳动创造了工资,资本创造了利息,土地(自然力)创造了地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劳动在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劳动本身的价值多得多。除了劳动创造的那一部分价值(即劳动者工资)外,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中的价值还包括土地(自然力)创造的价值(即地租)和资本创造的价值(即利息)而单独获取地租和利息的那一部分人就被亚当·斯密称为。其中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与土地和资本共同创造价值的比值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力的方式用更少的劳动投入量使土地(自然力)和资本产生更多的价值,比如说现代农业都是施用人造化肥,比起以前的农业都是以人或动物的粪便作为肥料的农产品产量就高得多,所以这就说明,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使劳动年产物可支配的劳动量进一步的高于生产这些劳动产品所需的劳动量。

萨伊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家大都接受了他提出的生产要素三元论,英国的经济学家西尼尔虽然提出了与萨伊有所不同的三个生产要素。但西尼尔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中仍然承认“生产的主要手段是劳动和不借助于人力的、由自然予以协助的那些要素。”在这句话中所说的要素就是劳动和自然要素。此外,西尼尔还在此书中写到“虽然人类的劳动和跟人力无关的自然要素是主要的生产力量:但是,要使两者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还得有一个第三生产要素„„我们把没有它则其他两者就无能为力的这个第三要素或生产手段叫作节制。”按照西尼尔的要素三元论观点,劳动同样只作为生产各要素中的一部分,因此,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价值,仅仅只是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价值的一部分,剩下的应该一部分归结为个人节制行为的报酬,和土地(自然力)所有者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应该得到的报酬。因此,西尼尔的观点同样可以给出“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这年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这个问题的答案。

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也继承了萨伊的观点,更详尽地,在更一般形式上讨论了各种生产要素存在的方式,性质和条件。著名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马歇尔的生产要素四元论。我国学者徐寿波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劳动、生产必须同时具备的六个条件或六个力。六个条件是指劳动人员、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环境、劳动空间和劳动时间;六个力是指人力、财力、物力、自然力、运力和时力。六个力实质上就是六个生产要素。后来新提出了六力替代原理。这些经济学家无论是主张三元论,四元论还是最近提出的六元论都说明了劳动虽然是创造物品的必要因素但是却并不是创造物品价值的唯一因素,因此不难理解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就是这所有要素共同创造的,超过生产创造这些物品以及运输所需要的劳动就应当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明确物品的价值并非完全由劳动创造,但如生产要素三元论,四元论,六元论等理论对劳动生产物的价值归宿问题却存在多种多样的说法。在对以上经济学家关于价值理论的学习中,对《国富论》中“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这年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这个问题以及价值理论有了自己的一点未经考究的拙见。

第一,不可否认,劳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劳动的参与,任何哪怕一丁点的价值都不可能实现。举个例子就是说,即便是天生天长的野蘑 2

菇,野山笋,没有人类的采摘过程也是实现不了他的价值的。

第二,结合关于自然禀赋的学说,我认为,以前经济学理论中的土地(自然力)要素都可以归结为自然的给予,比如说,阳光没有价值,他却可以使人类播下的种子长成植物,结出果实。形象的说,在播下种子之后,如果你不去打理他,人类劳动在这儿就结束了,接下来的由种子到植株再到果实的价值增值应该归于自然地劳动,由于自然是无私的劳动者,所以在收获的时候这部分劳动价值被劳动者通过较少的劳动全部无偿占有,而并不像以往的劳动价值论中认为的那样劳动产品的价值完全由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创造。

第三,关于资本要素,一方面我认为,他必然是自然禀赋的一部分加上人类的劳动形成的,最初的资本,拿谷物来说必然是上一生产周期所生产出来的,上一周期的产物也在第二点中表明来自于人类劳动和自然劳动的产物,高级形式的产品总的来说也是复杂化的简单形式产品的综合,例如拿面包来说是以小麦做资本,进一步通过人类劳动使他变成面粉,变成面包;自然力在这个过程中协同作用,主要表现在发酵过程,人类劳动是不能使面包发酵的,还有燃料本身可以算作太阳能的积累,燃烧过程也属于自然力积累的劳动转化而来,形成了面包的部分价值;另一方面,正如西尼尔所说的那样,节制产生了资本,正因为人们的节制才不至于把当期的产品全部消耗掉,他的行为使自己的效用降低了,理所应当以资本产生的价值中的一部分来弥补他的损失。

总体来看,经济学家们承认自然力的作用,但他们倾向于把自然力当做一个正的协助作用,我觉得应该对自然力作用做一个修正,即自然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他的作用并非都是正的,比如人类创造的食物,钢铁,自然力能让食物变质,钢铁生锈,导致价值流失,所以这里更进一步确定了人类劳动和自然劳动的关系,即:人类劳动是理性的,一般来说他一定创造价值,而自然劳动对产品价值存在正作用和负作用,这个作用现在被称作自然规律。因此回到前面那个问题,掌握规律,即让自然力发挥它正的协同作用,那么人类劳动创造物品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才会远远超过提供的劳动本身,如果人们生产都不遵循规律,这个命题可能就会恰恰相反。

推荐第4篇:问题总结分析

五月份检查出的问题总结分析

五月份,人力资源科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筹建处生产建设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严抓员工安全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五月份各类检查中,内业检查出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1、未制定出科室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评标准。

2、安全目标月度计划制定不完善,分析不完善。

3、危险源辨识未每月进行一次总结。现场检查出的问题:无 6月份工作方向:

做好日常工作,严抓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本月检查出的问题,要在下个月工作中注意改正,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人力资源科 2014年5月30日

六月份检查出的问题总结分析

六月份,人力资源科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筹建处生产建设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严抓员工安全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六月份各类检查中,内业检查出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1、安全法律、法规内页整理不规范,有清单、计划,但是从六月开始记录。

2、安全目标月度计划制定不完善,分析不完善。

3、贯彻学习记录不全。现场检查出的问题:无 7月份工作方向:

做好日常工作,严抓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本月检查出的问题,要在下个月工作中注意改正,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人力资源科 2014年6月30日

七月份检查出的问题总结分析

七月份,人力资源科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筹建处生产建设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严抓员工安全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六月份各类检查中,内业检查出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1、安全法律、法规内页整理不规范,记录不全。

2、贯彻学习记录不全。现场检查出的问题:无 8月份工作方向:

做好日常工作,严抓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本月检查出的问题,要在下个月工作中注意改正,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人力资源科 2014年7月30日

推荐第5篇:农村改革问题分析

农村改革问题分析

【摘要】:农村经济建设关乎社会发展与稳定,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领域,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社会的发达,农业发展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农业技术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村的落后状况有待改变,房屋建设落后,危房旧房居多;农民的贫穷生活急需改善,饮食水平低,素质差,精神活动贫乏。文章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探讨当代农村改革及农村城镇化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科学发展观;城镇化 ;改革。

引言

农村改革,农村城镇化在不少地方已设立试点,但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对改革的适应情况不同。在没有农田,以打工经商等营生的城市郊区农村,农村改革不但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促进城市更快发展。而在以务农为生的落后农村,改革仍存在诸多矛盾和弊端,需要慎重处理,在此我们对农村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改革的重要性

千百年来,农民躬耕于田地,为世界的亿万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

可是仅仅有农民、农业还不足以满足世界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多方面的综合需求。于是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也就相继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种的不同、价值的差异、效益的区别,人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时,这差距相应地也反映出农业的局限性、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

二·农村改革的现状

党和政府及时意识到了城乡差距日益加大这一点,不论是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农政策的实施,还是到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不论是从河南的南街村到七里营小康村的建设,还是到当前天津推出的农民宅基地换商品房的举措,都是国家想方设法保持农业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状况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行动。与此相应地也取得了众人目睹的成就,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多数农民的孩子也能够圆了上学梦。如此等等,无不感谢我们党及时的改革政策,无不感谢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

农民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也无不体现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对农业、农村、农

民的关心。

南街村与七里营曾经是农村进行改革并进行小康村建设的很成功的事例,至于目前出现的一些局限性及发展状况不及其初期,则应是后来的管理或可持续发展工作不完善的缘故,

但它本身在起初是很具有典型性的改革成功事例。

但与此相对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也有很多效果不好的事例,其关键是没有理解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要城镇化?仅仅把农民的土地收回、户口农转非、然后住上楼房就是城镇化了吗?仅仅这样就能实现城镇化的初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了吗?显然不是,由当前某些所谓的城镇化后的“新农村”的状况便可以了解。比如濮阳市区的个别农村城镇化以后,没了土地,虽然户口农转非,但对于没有知识、没有致富项目、更没有工作

的“新市民”来说,吃饭、花钱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科学发展观引导下农村改革的措施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就农业而言,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从它本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与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等协调发展,还要以“农民”为本,时刻牢记把农民的生活改善好,把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要想真正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不是简单地将户口农转非、将土地收回、将宅基地换成楼房就完事了,因为这只是表面化、形式化、机械化地理解城镇化建设、理解支持三农政策。农村改革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继续种植耕地,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程度。耕地是农民养家糊口的源泉、更是全国人民维持生命的必备物质,没了粮食,世人该如何生存?目前物价上涨如此迅猛,即使是有经济收入的城市人都开始计算着吃饭了,更何况农民呢?再者,拥有大量耕地,拥有大量农民,并不表示国家贫穷,耕地与农民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穷与富裕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先进的、工业化的农业管理使农场主富裕悠闲,而美国这个拥有大量耕地与农场主的国家仍然是非常发达、仍然是世界首富。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切实贯彻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支持科技兴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生产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不应该是相反地,盲目地进行虚无飘渺的形式化的、无形变相剥夺农民土地的、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城镇化。

2、有效利用乡镇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当前的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也只是部分城市、部分地区、部分人,其他的大多数人也还只是仅仅聊以生计,因此,不能说一味鼓励农民工

涌向本来就有很多下岗失业工人的拥挤的城市就一定是良策,也不能说本来城市人还住不起房、更买不起房的时候却安置城里的农民工就一定是善举。相应地,我们应该利用城里人繁忙劳苦、身心俱疲的时候想享受大自然、想体会田园生活的契机,在乡村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旅游风景,提供这样的休闲度假场地,让他们把钱合法、自愿、合情、合理地送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了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城里人愉悦了心情,回去工作也精神了。如此达到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

3、招商引资、兴办特色企业。目前大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地值房价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趋向饱和,很多地区、很多企业正在考虑产业转移,农村应该抓住这样的大好机会,详细考察、认真评估,利用自己的地产、劳动力优势招商引资,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农业闲置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开阔了当地农民的视野,扩大了当地农民的知识范围,从而为将来的可持续奠定了有利基础。

4、强化职业技术、优化知识结构。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严格管理各类培训班、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等,结合全国、本省、本地等知识经济的更新与需求,及时地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为国家、当地企业输入合格的、优秀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利用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改善农村的落后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素质。

四农村改革的展望

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与无尚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制定各项政策的优先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通过党中央、各级政府及全民竭尽全力的工作,结合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农

村状况的改善,农民生活的提高必将有着光明的前景。

总之,农村改革任务艰巨,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促进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有党中央的英明政策,更需要各级政府与基层领导干部的贯彻落实、务实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采取合理措施,其它领域积极协调帮助,还需要农民的大力配合,城市的适当援助。只有全民上下一条心,才能缩短农村改革的进程,才能摆脱落后的状况,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与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M].华夏出版社,2005.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EB/OL].http://cpc.people.com.cn.3胡锦涛: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02-14(1)

推荐第6篇:见义勇为问题分析

莫让英雄流血更流泪 浅谈现行见义勇为奖励保护机制

自《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以下简称《保护办法》)于2002年5月出台后,我市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表彰奖励和权益保护逐步走向规范化,有力地推动了各地见义勇为事业的大发展。

应该说,近年来全市对见义勇为申报评审和奖励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愈发加大,对于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社会良好典型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然而在工作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亟需进一步明确和解决。在此对见义勇为工作开展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进行一些简要的探讨。

一、行为界定不够明确,具体操作中存在争议

(一)缓刑犯等特殊人员能否作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从《保护办法》上看,并无对见义勇为的主体进行规定,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即见义勇为的主体为自然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居民周某,驾车逼停套牌车司机,并与其搏斗,配合警方将其抓获。从行为而言应当构成见义勇为,然而,其本人身份特殊,系在社区矫正的缓刑犯。对于这类特殊人群,是否能够成为见义勇为行为的主体十分不明确,其行为究竟是戴罪立功还是见义勇为十分难以界定。

意见建议:建议对于此类人群,不适用见义勇为的申报和保护。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式社会的楷模,传播的是一种社会的正能量。虽然从行为的角度而言,确实值得赞扬,但是从人员主体来说,其实戴罪之身,不适宜作为楷模宣传。

(二)负有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的人员能否构成见义勇为

在见义勇为评审过程中,遇到相当多的一部分是保安抓小偷,《保护办法》中有明确,职务行为不可作为见义勇为。然而,保安抓小偷是否是职务行为?保安的职责是预防犯罪,还是阻止犯罪甚至于抓捕罪犯?

- 1

不和谐音符,个别见义勇为人员及家属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作出一些与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不相称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王某,拿荣誉作为挡箭牌,不愿服从单位的合理调动,对单位的工作形成不利影响。

意见建议:见义勇为从主观上来讲,必须有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害的目的,是出于崇高的精神而实施救助行为。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危难救助,但主观目的是为了获得报酬,不能构成见义勇为。

是否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还应结合行为人的一贯表现来综合判断。一次的见义勇为行为,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价值取向。作为荣誉称号授予个人,就意味着在社会上树立的一面旗臶,必须慎之又慎。同时,可以形成一种物质奖励模式,认可其见义勇为行为,给予其一定物质奖励,但是由于其行为不突出,可以不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

(六)见义勇为认定表彰是否存在时效

实践中我区遇到了居民张某,他要求对十年前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表彰,因时间较长,许多证据已经湮灭,调查核实极为不易,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意见建议:见义勇为表彰应适当地限制时效,除前述原因外,还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界定标准也会产生差异。同时,对很久以前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表彰,也很难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建议规定,见义勇为的申报,应在见义勇为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进行。

二、基层力量不够充实,相关规定难以落实

(一)见义勇为表彰奖励信息渠道不通畅

由于各地见义勇为工作机构缺乏联系沟通渠道,基本各自为政,造成各地对本地人员在外地见义勇为的情况往往不能及时掌握。尤其在实践中发现,大量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非上海户籍人士,对于这部分人的奖励保护工作就十分难以开展,一旦他离沪回家后,我们的工作将无法进行,也缺乏移交的渠道,对见义勇为奖励保护工作带来难度。

(二)不同级别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相应的保护力度差别较大

- 3

不利于见义勇为事业的发展。

意见建议:在资金具备的情况下,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可以更加科学的管理基金,更加有利于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同时,各街道设立分基金会,专人专项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操作,拓宽基金的来源渠道,不断的充实见义勇为基金,有利于加强对见义勇为的奖励保护力度。

(二)缺乏相应的见义勇为发现机制

现阶段,见义勇为仍然依靠公安、居委的“友情提示”来发现见义勇为人员,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也缺乏适量的人员去及时掌握发生在我区域内的见义勇为行为,导致了很多见义勇为事迹被埋没。

意见建议:以居委为核心,每个居委安排一名居委干部作为见义勇为联络员,每周走访居民,了解身边好人好事,并建立逐级上报体系。同时,公安机关加强与部门间的联络,在办案审讯期间,发现有见义勇为事迹的,及时上报,形成一整套发现网络。

(三)见义勇为基金的捐赠渠道不够畅通,未建立捐赠长效机制

按照见义勇为条例及相关实践来看,见义勇为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二是社会捐赠;三是基金的投资收益。其中,政府财政是基金的根本保障;社会捐赠是基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基金的自身增值是实现基金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但从目前来看见义勇为基金存在“一次募集,终身使用”的情况,见义勇为基金没有建立经常性的捐赠机制,没有后续资金注入,使得在开展见义勇为工作时底气不足、放不开手脚。

意见建议:一是建立政府财政每年为见义勇为基金拨款制度,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二是加强有关见义勇为保护和政策的宣传,提高公众对见义勇为相关政策的了解和对见义勇为工作机构的信任。三是规范捐赠程序,进一步规范基金的管理,做到科学化、公开化、透明化。 出台对捐赠人的激励政策。对于捐赠财物达到一定数额的个人或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对其予以奖励。如对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给予其投资优惠等。

- 5 -

推荐第7篇: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学专

院 姓 学

:业名

化::号

学应徐:

与用

化 特

工化

学学

1060308024023 序 号:50

摘要: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 在整个生态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任何生态环境问题都与土地利用活动紧密相关,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来说, 农业用地的生态功能明显强于非农建设用地, 在农用地中, 林地和园地在保护水土、调节气候方面的功能又强于耕地, 水域等在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将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开垦滩涂等土地开发方式虽然可以增加土地收益和耕地面积, 但同时也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延安是野生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生态环境比较恶劣,远古时代及至唐朝,这里都是密树丛林 ,土地肥沃。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国家标准历史思考生态多样性

引言: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边,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 16

9、77亿元,总人口为27071万人,从总体上看,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三级标准, 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87%。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

36、9平方公里, 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全市饮用水源地除总氮外均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水库基本满足各自功能区的要求, 水质均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A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以一类、二类海水为主, 100% 的测点达到近岸海域功能区要求。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9

7、9平方公里, 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551分贝, 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均与2004年基本持平。但是和几十年前相比,无论是环境卫生还是土地山林面积都减少了许多,生物多样性也减少,许多植物、动物都没有了。天气环境也变的反常,春天的黄沙,冬天的寒风,都使得环境恶劣。但是,近几年来,人们的意识越爱越强,绿化面积增加,环境有所改善。根据对延安市环境问题的调查,剖析其原因和相应的对策。

1.生态状况

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各环境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不可分的相 互联系,按照特有规律运动。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沙漠、森林、草原、

山地、河流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1]。对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基本属性,如草原沙化就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生态功能。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进行生态建设与保护。不该种树的地方就不能种树。

据有关资料介绍,降雨量太小的地方就不宜种树,因为加大了蒸发量。海拔很高的地区也不宜种乔木。已经破坏了的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修复能力,不必人为去干扰,靠自然恢复,修养生息也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这个原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态保护要坚持以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生态学的研究包括整个植物、动物及其物理环境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在资源开发,区域的经济活动,首先应考虑本地的生态特点,明确生态功能定位。统一考虑人为活动是否附合生态功能区要求。区域开发应统一规划、统一立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如松花江的污染涉及吉林、黑龙江两省,首先就应制定统一的、共同遵守的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制定防治规划,确定科学实际的排放标准,建立统一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乌裕尔河流域、扎龙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也应统一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生产、生活用水才不至于顾此失彼,才能收到最佳效果。3生态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求,体现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的。在经济发展上应大力提倡生态经济,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不破坏态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保护动物是无可非议的,但更重要的是重生态平衡,如果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不平衡就应人为进行调节,使之趋向于平衡,如我省林区一度野猪过剩,对庄稼的破坏非常严重,就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捕猎一些,不能片面的保护了动物的利益而过多伤害人的利益。日本对野生的鹿也曾有计划猎杀,使生态平衡不至于被破坏,这样才能体现科学的保护环境。

报告说,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物产,

推荐第8篇:存在问题分析

1、学习方面。作为我本人重视不够,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平时应付事务性工作较多,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自我教育不够,自己给自己降低标准。

2、组织纪律性不够强,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特别是主动要求监督不够,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加压不够。

3、宗旨观念有所淡化,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多,相信别人少,工作有时不放手,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

4、领导艺术不高,执政水平和工作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抓廉政建设讲得多、处理少,满足于会上讲够,洁身自好,不愿大胆管、放手抓,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对班子成员提点意见,也是和大家共勉。一是大家对我平时提意见太少,服从多,建议少,特别是反对意见少。这虽然是维护班长,但也助长了我的主观主义和发扬民主不够。希望大家放心大胆提意见。二是要进一步大胆负责,提高工作标准,克服满足于一般工作标准,要干什么都追求完美争创一流。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好表率、带头作用,强化大局意识,领导干部的旗帜作用很重要,注意大节也不可忽视小节,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在分管工作方面,带好头,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努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

以上是我代表局党组和我个人作的分析检查报告,分析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可能还不全面,希望同志们多提批评意见,我会虚心接受,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对于自己的不足,我会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本着对工作负责的原则,认真制定整改措施,请同志们监督。给大家提的意见也不一定准确客观,希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局党员领导干部一道,团结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履行职责,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同志们的信任,努力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为**追赶跨越、奋力双超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推荐第9篇:物价上涨问题分析

物价上涨问题分析

如果有人问2011年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不是中美关系,不是利比亚问题,毋庸置疑,一定是是民生问题中的物价上涨。

2010年,中国依旧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GDP增长率为9.5%,经济增长结构将发生明显改变。但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食品接力涨价的现象更是令普通百姓印象深刻: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油你涨”到“苹什么”,新词层出不穷。老百姓生活的豆类、大蒜、生姜以及蔗糖,全线上涨,菜价也到了“元时代”,一些农产品还全线告急,比如说棉花、玉米、小麦等等凡是沾上农产品的,大部分都大涨了。不仅农副产品上涨,像电价、水价、煤价、油价涨价的幅度都让老百姓如坐针毡,切实感受到工资不涨生活成本天天涨的压力。房价就不用说了,每年依旧还是有那么多的“房奴”。2010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11月国内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破五”,创下年内新高。

2011年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鸡蛋价格一改往年的平稳走势,出现小幅上涨。5月15日与4月18日相比,全国鸡蛋日均价涨幅为5.2%,与2010年5月15日每斤3.78元的价格相比,涨幅达23.8%。5月上旬主要食品价格六成上涨。2011年3月CPI为5.4%,而据新华社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CPI数据年内再度“破5”,意味中国当前仍面临较大通胀压力。其中,城市上涨

5.2%,农村上涨5.8%;食品价格上涨11.5%,非食品价格上涨2.7%;消费品价格上涨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数据显示,11年1月至4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

网上曾有这么一句话,“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25%,但即使是按原本预期的工资年涨15%,我们还是跑不赢CPI。正是因为居民的工资涨幅远不如物价涨的厉害,尤其是底层劳动人员的工资,面对这样的物价,人们普遍反映生活越来越难,怨声载道。央行公布的2010年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下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而在粮食价格上涨中应当受益的农民,其收入是增加了,由于其成本的提高,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好处。如养猪的农民收入是增加了,但养猪的成本也增加——举凡场地、饲料、人工、运费等等,全部要加价。更重要的是,今天养猪的农民也买肉吃,他们同时要承受涨价的坏处。而且,由于食品直接关系民生,政府必出重拳干预价格,使他们得到的好处有限。

尽管这一轮物价上涨,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的,但这次物价上涨有一个特点,就是资源类、资产类、能源类、农产品类的价格上涨,而工业品涨价幅度不明显。这就说明这次物价上涨并代表经济过热,而只是说明经济结构畸形化程度在加深。

那么物价上涨到底原因何在呢?

原因之一: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石油到了87美元,棉花、糖涨得很厉害。

原因之二: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三: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四:临时性因素。10年出现的一些临时性因素对物价也有抬高作用,比如10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灾害天气导致的。

原因之五:热钱炒作。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3万元,这就是热钱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日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大大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换手率很高。上半年绿豆和大蒜也出现了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的企业。

而从2010年6次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年底突然加息和今年的加息可以看出,虽然发改委不承认通货膨胀,但中国现在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小。通货膨胀除了造成物价上涨之外还会造成以下不良现象。

1、助长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

现在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当牛做马般的工作几年还不如同事或朋友倒腾一套房子。有人说我们身边一下着多了很多百万富翁,可不是吗,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凡是有房产的人都是坐拥百万资产。炒股同样如此,现在干得好不如炒得好,辛苦工作抵不上不劳而获。

2、消耗人们的精力

如今把钱投入房地产或股市的心累,持有货币没有出手的心急。为了防止手中的货币贬值,老百姓千方百计的寻找投资渠道,伴随资产涨跌,人们压力巨大,身心俱疲。这些活动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这些精力和时间本来是可以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活动的。

3、办企业不如投机

在资产价格高涨时期,将资金投入实业的回报要远远低于将其投入房地产或证券市场。一些企业的主业做得怎样都不重要了,财报上的盈利竟然都是来自炒地或炒股。总之,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精力和资源都被引导进一些非生产性领域。

4、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一般来说,穷人所从事的行业通常是价格上涨最晚、持续时间最短幅度最小的,而富人、掌握权力者所在行业的价格上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幅度也最大。通货膨胀型价格上涨必然会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这也正是过去几年来人们亲

身体会到的一种现象。

在清楚了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有: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张。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继续落实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各项措施,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2.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

发展生产是稳定价格的基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务院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和补贴总额,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组织好化肥生产用电、用气的供应工作,稳定化肥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3.努力保障市场供应

稳定市场的关键是抓好市场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加重要商品国内市场供应。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发展,组织好主要物资的进口。组织好临时存储小麦、稻谷和中央储备玉米的投放,稳定市场粮价。适时投放储备猪肉、食用油。组织好成品油供应。加强重要物资运输组织,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4.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1)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2)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一律不提高。地方管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不出台新的收费项目,防止变相提高收费标准。(3)保持尿素价格稳定。地方管理价格的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因成本上升确需调整价格的,要严格按程序报批,不得越权提价。

(4)经听证会论证后,降低移动通信漫游费资费标准。

5.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根据有关价格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对粮、油、肉、蛋、奶、液化气等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努力保证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和市场正常供应。当价格显著上涨情况消失后,将及时解除临时干预措施。

6.加强价格行政执法

依据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严肃查处串通涨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以及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以宣布涨价、促销等为手段制造紧张气氛、扰乱市场秩序等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严肃查处违反《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以及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件,维护正 常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

继续执行2007年出台的各项补助政策,进一步落实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落实提高企业退休 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政策,落实提高失业保险金

的规定,落实对高等院校学生食堂补贴政策,稳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加快建立低保制度,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8.鼓励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应对

价格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杠杆,要鼓励企业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消化价格上升的影响;同时,鼓励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节约消费。

此外还应防止游资炒生活必需品。对于目前“游资炒作”对物价的影响,周望军说,首先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同时要完善制度,因为游资能炒作的产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产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为减产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同时要建立专门的机制,对游资动向进行监管,严格制止他们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并注意减少流通环节控制成本。针对农产品价格,目前我国蔬菜流通环节费用占成本比例偏高,达到50%,甚至三分之二。产地是9毛钱的萝卜,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卖3块,换了5次手,加了5次价。所以要减少流通环节的倒手次数,鼓励农超对接,就是超市直接到农民手上采购。

尽管目前物价仍在上涨,但并非不可控,我们应该怀着信心看待之,因为我们的国家机器是十分强有力的,我们不应过度紧张,还是应该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推荐第10篇:南海问题分析

南海问题分析

肖凤女1111180927

【摘要】 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属于中国领土是毋庸置疑的,但近年来东南亚几国对南沙岛屿归属问题争议不断,这显然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一种侵犯。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long to China.But in recent years,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re always arguing about the belonging of those islands, which is obviously a violation to China’s sovereign rights.【关键词】 领土主权南海东南亚

近年来,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和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目前在武器装备等方面处于弱势,并且,中国对于南海问题不愠不火的态度和南海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促使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大国愈加打起了南海的主义。南海的情势已相当严峻。

一、南海现状及形成原因

1、1南海现状

最近,南海冲突不断升级。菲律宾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本国范围;马来西亚总理前往南沙小岛“宣示主权”;越南政府抗议我国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并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美国调查船被围堵,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个月内,南海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国家插手其中,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那么,南海究竟是属于谁的领土呢?各国都有各自的说法。

我国历史记载,早在宋朝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使南沙群岛被日本控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从日本手里将南沙群岛接收,在南沙群岛处设立了九段虚线。因此,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

而菲律宾的理由是,黄岩岛在菲律宾吕宋岛的海洋管辖范围内,所以黄岩岛属于菲律宾领土。其实菲律宾的逻辑是相当可笑的——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进行一个假设:如果黄岩岛的海洋管辖范围内还有另外的岛屿,另外的岛屿的海洋管辖范围内还有另外的岛屿,以此类推,这片海不都是菲律宾的领土?有网友说,中国南海问题迟迟未解决的原因是政府懦弱无能,只会一次又一次“抗议”,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手段,每一次发生冲突都没有实质性的反击,每次都不了了之。

就我个人而言,南海目前的状况的确很让人郁闷。因为目前的状况是:当我们以软弱无力的外交辞令抗议时,别国军舰正在南海海域逮捕、甚至射杀我们的渔民。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拖到最后,开发都由别人完成了,中国捞不到半点好处。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南沙群岛能够带来的效益。

1、2南沙群岛的价值

(1)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上:国际法规定,拥有一个小岛,既可掌握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经济开发区。南海有大面积的珊瑚礁,营养物质丰富,地处热带,是很有经济效益的海水养殖场。更重要的,南海有大量的油气资源,许多东南亚国家通过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而以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判断,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是解决中国未来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这两点,南海对中国就更为重要。

(2)交通运输和经济控制上:南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亚洲与各大洲交往的海上枢纽。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也就是说,控制了南海,就相当于控制了中国大部分的海上运输线,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而中国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可以称作众矢之的,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大家希望中国能快速发展,这也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屡次对中国实行打压的原因。如果南海被其他国家控制,那么中国绝对不会好过。

二、其他国家争夺南海的依仗

1、海军力量不足

我们的海军力量薄弱,由于中国总体来说还是个大陆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度不够,武器装备不精良,海上作战经验少,这就导致了中国在海军军事力量上就比其他抢夺南海国家的弱势。同时由于中国政府的和平发展政策,使其他国家争夺南海的过程更加肆无忌惮。

2、大国的干预

美国在南海争端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面上,美国表示两不相帮,甚至有帮助调停的倾向,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美国对东南亚的态度值得细思。这一点,从菲美联合军演便可看出。美国暗自打着如意算盘:面对南海争端,如果中国反应激烈,菲方如要迎击,所需的军火数目定然不小,美国就可以从中获利,同时,接着调停的机会,美方也可插手南海事宜,从中寻机获取利益。如果中国按兵不动,那么形势于中国而言必会越来越糟,这也正合了美方的意图。

印度宣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也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插手其中,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3、东盟的影响

东盟成员国一致对外,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中国有句古话,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狼多,中国一旦采取措施不当,便很有可能引起整个

东南亚国家的反击,这就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了。当然,中国政府并不是什么都没做的,中国有着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最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中国出口的产品在东南亚国家的商品市场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也是东南亚国家首要的商品出口国,中国政府便在经济上牵制那些国家,菲律宾香蕉便是很好地例子。

三、我国解决南海的主要对策

1、建立强大的海军。只有有了足够的军事力量,我们才有谈判的资格,拳头才是硬道理。对付那些投机取巧想要从南海分一杯羹的国家,单纯地抗议是不管用的,我们必须用强大的力量来进行震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谈判——这和中国拥有原子弹是一般的道理——我们必须告诉对方,我们有实力,但我们想和平,如果打起来,我们也不吃亏,这样,我们才能在谈判过程中占得先机。

2、强化对南海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法律。从这次南海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事件起因就是东南亚国家钻了法律的空子,那么,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使我们在理论上无懈可击,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

参考文献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吕晓伟著

第11篇:存在问题分析

存在问题分析:

简要分析:

1、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应用题部分有不少同学不同程度的丢分,也就说这部分掌握的不够扎实。

2、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3.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

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第12篇:暂住证问题分析

终稿

1.暂住证的发展史:

①作为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制度, 最早出台于 1958 年, 当时的政策背景是建国后, 国家政策向工业倾斜, 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农民进城的热潮。决策层担心城市在食品供应、交通、住房、服务、安全等方面难以承受过大的压力。在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暂住证制度初见端倪。 ②1985 年 7 月, 公安部制定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此后, 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逐步强化了该暂行规定, 以便有效地管理流动人口。

③1995 年 6 月 2 日, 公安部颁布了《暂住证申领办法》, 该办法规定, 暂住证是公民离开常住人口所在地的市区或者乡镇,在其他地区暂住的证明。同时规定, 申请劳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时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或暂住证。将暂住证的申领与公民的劳动权、经营权相挂钩, 以此为根据, 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定, 流动人口不仅要申领暂住证,而且要遵守与暂住证相关的涉及生活居住、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义务。 经过这三部曲,暂住证制度最终成为现在的形式。 2.颁发暂住证行为的性质:

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的行为是行政确认而非行政许可,但是在实践中却有了行政许可的效力。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或者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暂住证是对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的客观登记。但是实践中却更像行政许可。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确认暂住人口在暂住地身份的单纯的登记确认,在这种登记之上,是有着与之配套的利益划分机制的。例如某些地方规定未取得暂住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其出租房屋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劳动行政机关不予核发外来人员就业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办理营业执照。也就是说,取得了暂住证也就意味着取得了该地区的特定的权利,被赋予了特定的义务,与外来其他人口已经被区分开来。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暂住证制度早就已经不是单纯的行政确认。它已经有了前置许可的作用(前置许可:即只有首先通过了这一制度的限制,才拥有被许可的条件,是被许可的必经之路),称其为行政许可并无不可。但是根据现行最新的《行政许可法》,暂住证并不是属于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行政许可法》规定有: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而事实上,暂住证制度是由公安部通过部门规章来设定的,并不是国务院的决定。所以这一点仍是与法律相冲突的。 3.暂住证制度的利弊分析:

利:一方面通过办理暂住证能收集到大量有用的人口信息,从而为维护公众安全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便于加强人口管理。通过办理暂住证掌握暂住人口信息,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制定政策、配置资源提供重要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就业、物资供应、市场分析等都需要利用详尽的人口数据。 弊:暂住证制度在社会上有不公平划分等方面的社会影响。暂住证制度侵害了公民的劳动权利和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利。身份歧视。违背国际公约。搭载收费。 4.对暂住证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完全废除暂住证制度,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是不太现实的。

①各地执行暂住证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85年公安部制定的《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1995年公安部发布的《暂住证申领办法》。某地若要废除暂住证制度,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否定这些法规的法律效力。另外,一般情况下,各地均有自己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保证暂住证制度的实施,废除暂住证制度无疑就是对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内容进行更改或废止。在它们都没有失效的情况下,这样的更改或废止行为的合法性是有问题的。。 ②虽然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的我国的基础设施有了今非昔比的全面改观, 但是人口的大量流入任然会对当地的财政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北上广地区将会更加严重,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③暂住证制度之所以应当予以保留,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办理暂住证能收集到大量有用的人口信息,从而为维护公众安全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大的突破之前,我们还没有比暂住证制度更好的措施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这是我国转型期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即使宣布取消办理暂住证,但也仍然保留了暂住人口登记制度,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只是宣布取消暂住证这一证件本身,目的在于避免因办理暂住证而出现种种违规行为,常规的办理暂住证的本意并没有改变。

④因此,暂住证制度不应当纯粹的保留或是废除,而是有条件的予以改革。于是我国就掀起了一场由暂住证该居住证的热潮。 首先,针对前文所述的法律冲突问题,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或者国务院积极修改或者制定相关立法,使得法律效力位阶得以统一。

其次,就前文所述的与《行政许可法》冲突问题,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只要使得暂住证制度重新回归为纯粹的行政确认,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具体来说,就是解决上文所提出的暂住证制度的前置许可性质,摘掉暂住证制度附加上的许可色彩。最后,暂住证制度在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集中来说主要是办证过程中行政机关收取的高额搭车费用,以及蛮横的暂住证检查制度。对此,取消办理暂住证过程中的办证费用和搭车收费,实行暂住人口的免费登记制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此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登记办证的人以一定的社会福利,以鼓励更多的暂住人口积极主动地到职能部门登记办证,提高暂住人口的登记办证率,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可以解决其现实社会问题。此外,对暂住证的查验进行更严格的规制,做出必要限制,从制度层面上减少野蛮查证现象,促使公众从心理上主动接受暂住证的查验。 5.由暂住证到居住证的转换:

居住证在我国实施的前期形式主要是以引进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工作证”,强调申请者具有高学历并具备所在城市急需的专业能力及技术。为吸引人才,人才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福利待遇较高,一般来说和本市居民的福利待遇相当,但想要转为常住户口仍比较困难。 6.居住证的进步性:

①首先,在身份上具有了平等的城市归属感。暂住证和居住证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从心理上对常年居住在此的外来人员提供了一种自我认可的形式,使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居住证持有者将享受诸多市民待遇,办理以自愿为主; 而暂住证没有优惠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格歧视,办证属于强制性。在追求民主和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居住证制度是人口管理从强硬向柔性的一种转变。实行居住证制度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给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以及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的异地户口持有者一个公平、合法地成为本市公民的机会。

②其次,在权利上享有更多的市民待遇。与之前的暂住证相比,各地的居住证制度都增加了保障流动人口权益和待遇的内容,流动人口获得了较多的市民待遇,例如: 大连在计划生育、子女就学、劳动就业、申领驾照等 10 多个方面享有相关权益; 上海在教育、计生、卫生防疫、社会保险、证照办理、科技申报、资格评定、考试和鉴定、参加评选等方面享有相应待遇。这些市民待遇正是实施居住证制度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改革的焦点。但是在获得这些权利的同时,外来人员却可能面临新的户籍歧视,当前各地纷纷出台的商品房限购政策,就是以户籍为界限,虽然是高房价下的无奈选择,但户籍再次成为了外来人员特别是急需买房人员面前的一道屏障。

③在责任的履行上没有更多的要求。责任和权利往往是对应的,在暂住证制度下,外来人员具有办证、纳税、交保险、配合管理等责任,但享有的市民权利很少,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有户籍差异,权责不对称。居住证的实施,赋予了外来人员与责任对应的更多市民权利,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没有更多要求,使得权利和责任的对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7.居住证的局限性:

①实施居住证制度是有成本的。第一,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一旦实行,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如教育、医疗、就业等,而且,要不断地完善,以满足外来流动人口能够获得其所预期和希望的待遇,这些都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政府的财政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居住证制度的城市试点中,存在着难以自拔的政策悖论:一方面,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对二元结构进行改革,打破城乡差别;而另一方面,一旦户籍制度有所松动,户口“含金量”越高的地区,越有可能面临外来人口的蜂拥而入,当地政府不得不面临本地居民可能大量失业以及公共财政入不敷出的顾虑。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实行居住证制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第二,高昂的居住证实施成本,除了由政府的财力来负担外,还有一部分可能会转嫁给用人单位。例如,用人单位在录用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从业人员的时候,要为其交纳社会保险金等费用,无疑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可能会出现用人单位选择不录用持有居住证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情况,造成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机会因此而减少,外来流动人员也很可能放弃居住证的办理。事实上,居住证制度的这些实施成本在其实践的初期表现得特别明显,但随着居住证制度运行步入正轨之后,则会形成一种良性的运转,流动人口会以加倍的努力工作来回报“市民待遇”带来的经济和感情上的满足,这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那些不给外来从业人员交纳社会保险金的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罚款或其他处罚制度进行约束,保障外来从业人员的应有权益。

②与此同时,居住证制度各地自行制定实施,缺失全国范围的制度安排,在各地之间形成了人为流动障碍,不利于人才要素全国范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不利于居住证制度的长期发展。③居住证申领门槛的设置问题。 正是出于对高昂的居住证实施成本的考虑,实行居住证的城市一般都设置了申领居住证的条件,但在实践中,申领门槛的高低很难把握,成为居住证制度实施中的另一个难题。设置过低,导致大量人口蜂拥而入,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挤、教育资源的急剧紧张以及社保和城市治安的巨大压力。设置过高,不符合申领条件的流动人口仍占大多数,那么,居住证政策又会失去了应有的目的和意义。 8.解决方案:

①因地制宜,阶梯实施。

因此,在具体操作上,应把实施居住证制度作为最终实现一元制户籍管理模式的过渡,经由居住证制度,逐步缩小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的权益差距。在一定阶段保留户籍制度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共存的“双轨制”特征,在维持现有户籍居民的规模及福利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和改善对居住证持有者的公共资源与福利的供给水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户口突然无条件放开可能引发的财政供给和城市承载力问题。

②设立时间门槛,有序跟进。现阶段户籍仍然是调控城市人口发展的有效手段,完全放开城市户籍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虽然户籍制度改革可以使部分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受益,但其本身并不能在短期内大面积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退一步讲,即使在不存在户籍制度障碍的情况下,一部分( 或许大部分) 流动人口也不会把流入地定居作为他们的最终目标。由于时间期限与个人对于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密切相关,故而在城市社会的总体承受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应合理设置“时间门槛”,为流动人口获得市民待遇提供合理途径,构筑起有利于推动人口合理流动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制度框架,实现户籍价值重构和流动人口的权利回归。设置时间节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完善外来人口居留登记制度,使得及时登记成为外来人口未来身份变化和福利权利的重要途径,从而鼓励外来人口积极主动参与登记。上海居住证实施的经验就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③将附着于城市户籍上的差异性福利剥离,将多数可以市场化运作的福利交由市场处理。人们所能享受的差异性福利是来源于个人的劳动与积累,而非来自城乡户籍的身份差异。还有一个途经就是消除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从反面来降低户口的“含金量”。

④ 创新配套制度,以城市规划引导人口流向。居住证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与诸多制度有着紧密关系,其顺利实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都有赖于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和创新。同时,人口流动与迁移有着复杂的诱发因素,国家需要从宏观层面对城镇发展进行规划布局,以便着眼大局和长远,引导人口的长期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 ⑤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应以完全的迁徙自由为目标,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只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城乡二元经济的消失、地区差异的平衡,而呈现出一个渐进的过程。当户籍制度还原到其本来面目,只是作为户口登记的平台,不再是限制人们自由迁徙的工具时,居住证制度作为一个过渡,将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居住证制度既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替身”,同时又要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通过对流动人口权利和义务的合理界定,找出服务和管理的平衡点,在流动人口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对应中,在均等享有公共服务的进步中,实现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

权利义务对等,公平分流。 紧跟城市化的脚步推进。

第13篇:统计数据问题分析

统计数据泄密问题受到严查。国家保密局、最高检24日通报,去年5月以来,我国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因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获刑5年、6年。

主力资金流分析(10/26)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在中国经济实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统计数据屡屡遭窃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我国宏观统计数据就曾多次被境外媒体精准“预测”,尤其是2008年到今年6月期间,路透社曾7次“猜中”中国月度CPI数据,堪称业内“章鱼哥”。国家机关公信力受挫、国家经济安全遭遇威胁、证券机构等寻租者获取不当得利、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受损„„当个体逐利冲动膨胀到一定程度之时,国家安危与法律道德难免被抛于脑后。

从孙振、伍超明二人的案件剖析,他们的泄密对象都是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这些寻租者的切身利益,与CPI等经济数据息息相关,若能提前获知数据、并据此先于同行做出相关交易,获利十分诱人。恰因此,寻租者会千方百计向相关要员示好,或举办讲座、或朋友宴请,并许以高额邀请费用。结果,那些尚未公之于众的核心数据信息,便在“不经意”间被传递了出去。

实际上,对于数据安全,我国有着一系列法规护航。保密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统计法也明确,“统计数据依法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但遗憾的是,查办泄密案件时,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立案难、处理难等问题,打击力度跟不上,犯罪成本较低。从完善法律监管的角度看,一些金融机构以贿赂方式获取统计数据,同样也应该以行贿罪论处,如此,才能够真正堵住宏观经济数据泄露的“利益缺口”。

其实,为防止数据泄露,国家统计局从今年7月开始,调整了统计数据发布方式,比如提前了发布时间、缩小了接触涉密数据的人员和范围。然而现实问题在于,国家核心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十分庞杂,包括初始数据采集、整合、误差调整、部门信息交换等诸多环节,涉及人员众多,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保密监管的难度,也让泄密者心存侥幸。保护我国经济数据安全,强化工作人员教育、严格程序制度、事后法律惩戒,缺一不可。

对统计数据心存敬畏,才能让统计工作尽善尽美。此次高调通报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也在客观上凸显了统计数据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提醒更多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谨守法定职责,更需要以一种严谨履职的态度来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官方统计的目的,是为后续政策决策服务,相关工作也应当摒弃闭门造车的思维,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

统计领域“蛀虫”获刑,严肃了保密法规的落实。而堵住泄密的利益漏洞、完善保密的制度藩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重要作用,全社会、尤其是相关人员对统计工作严肃性与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升。

第14篇:小升初”问题分析

“小升初”问题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成都“小升初”择校的问题,利用矛盾论的方法客观的详细的分析了这些择校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并结合实际以及发展的观点,提出了消除各学校的综合实力的差距,是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的有效办法,并给出了几种思路来消除各学校的综合实力的差距(200-300字,楷体小四)

关键词 小升初 奥数

一、前言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该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该法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于1992年2月29日 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该细则第26条中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也就是说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政策,小升初实行免试免费就近入学。

“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是党和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持续稳定的实施,将会成为国家保障适龄儿童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实现个人平等、社会稳定、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各学校的教学水平差距很大,很多地方都有严重的高价择校现象。比如近几年各地教育部门针对“小升初”择校出台了明确的政策,如:小学升初招生中取消一切与升学相关的选拔性考试,各类竞赛证书、考级证明等与升学脱钩,禁止各类违规收费,禁止设立实验班而占用免费免试入学的名额等等。

二、“小升初”存在的择校现象

然而,20多年过去了,现实的情况又如何呢?但是,这些政策收效甚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择校问题依然没有起色。据调查,为了能够通过择校进入到好的初级中学,现在成都市小学

5、6年级的孩子大概有70%的孩子都要在周末参加各类培训班。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特别是奥数,美其名曰数学拓展思维。如果真是数学拓展思维就好了,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参加这些训练。但是,现在这个数学拓展思维完完全全是在学习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让只有小学思维的孩子,学习初中、高中的数学,孩子能够理解吗?孩子们只能死记硬背、拼命的练习、刷题。这完全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不但孩子要参加奥数学习,家长也要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奥数,因为孩子很多知识都搞不懂,需要家长一起学习后,回家继续辅导孩子,直到孩子搞懂为止。还有很多奥数题连家长也搞不懂,这样就只有让孩子多上几个奥数班了。语文的培训内容,如文言文等,也大多如此,难于理解的内容很多。

成都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多如牛毛,如学而思、顺为、望子成龙等等。部分孩子为了能够取得奥赛的好成绩,同时参加2个甚至3个奥数班的学习。孩子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2016年搜狐网发表一篇报道,题为“惊爆,2017年成都小升初择校4大“潜规则””,文中强调“潜规则一:数学成绩好是关键”其实就是要看学生的奥赛成绩,“有没有奥数获奖证书”基本上已经成为名初中选学生的“标配”。

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其他城市的小升初情况,发现很多大城市的“小升初”都有严重的择校现象,参加奥数培训班是择校的主要的前提条件。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西安、杭州、南京等等大城市都是如此。2014年天涯论坛中一个叫山野散客的网友在天涯杂谈发表了题为 令人纠结的西安小升初。这篇文章写出了这个家长因为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奥数,而在升学的过程中无奈的等待,纠结的心情,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样才能上五大名校。2017年1月9日,搜狐网上发表一篇帖子,题为“揪心!南京疯狂的小升初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帖子中说道,没有上奥数班,没有进各种培训班的学生,在小升初的过程中,显得多么的无助,而奥数等各类培训班才是升学的王道。

由于参加各种培训班,现在的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很不乐观。他们没有时间参加身体锻炼,没有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有我国中小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体质肥胖率高,肥胖率达到20%

2、眼睛近视率高,北京市中小学视力不良率达到60%;

3、骨骨脆脆问题多,有80%的青少年形体不良,驼背现象达到4.5%;

4、睡眠普遍不足,100%的学生有白天困倦的现象,只有15%的孩子能睡9个小时以上,还有20%的学生睡眠不到8个小时,身体发育迟缓,心里抑郁。

择校成了“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执行的主要障碍,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小升初”择校问题的主要原因及根本原因

出现“小升初”择校问题,我们分析有如下矛盾关系存在。

1、优秀的公立的学校数量少与“小升初”需求量多的矛盾。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学校的教学的综合实力差距很大。好的学校数量有限。成都的初中就分成了

一、

二、三类。最好的一类学校,大概只有10所,大部分学校是

二、三类学校。一类学校的校风好、老师的教学水平高、学校硬件实施齐全,最重要的升学率高,可以达到85%以上,甚至90%。

二、三类明显要差很多,一般不到50%。很多家长都怕自己的儿子因为初中学校不好,到时考不上高中,只能上职业高中。

2、政策取消考试和学校需要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孩子的矛盾。学校通过变相的考试来回避政策的规定。较好的公立学校就通过设立某种形式的考试,几乎只有参加了培训班的孩子才能够通过这种入学考试。通过这种考试,可以招到好的生源,好的生源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学校的高中升学率。好的学生读好的学校,就会有好的升学率,学校进入良性循环。于是,奥数培训班应运而生。大多数家长都只有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对孩子期望很高,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同时,现在家庭经济得到很大的改善,家长愿意在培训班、和择校上花钱。

3、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学校收取择校费,增加收入的行为违规的矛盾。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老师的待遇和学校软硬件的得不到改善。较好的学校通过设立实验班,留足名额,收取择校费。而较差的学校却没有实力建立实验班,就算建立了实验班,也没有多少学生选择,难于通过此方法增加收入。而大多数家长都只有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对孩子期望很高,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同时,现在家庭经济得到很大的改善,家长愿意在培训班、和择校上花钱。

4、营利性私立学校高昂的学费和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的矛盾。营利性私立学校各项条件优越,同时他们为了保证升学率,对生源一样要求很高。他们也设立了几乎只有参加了培训班的孩子才能够通过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虽然营利性私立学校收费很贵,但是,有钱的家长相对也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依然要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才可能通过入学考试。

以上四个矛盾,我们认为第3个矛盾是最重要的矛盾。出现这个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经费总体投入偏少,老师的收入普遍不高,而有限的教育经费对一类学校的投入一直高于二三类学校。这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了

二、三类学校与一类学校的差距年复一年的越来越大。一类学校因为有择校的优势,教师的收入普遍高于二三类学校的老师。而

二、三类学校的老师的待遇不高,优秀的老师常常遭到一类学校的挖角行为,这样多年下来,一类学校和二三类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样二类和三类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如果公立的学校综合实力都比较强,比较均衡,实力相当,那么家长就没有必要花钱和花力气择校了,因为每个学校的好坏都差不多,实力都不错,没有很差的学校。

四、怎样逐步消除择校问题

我们认为要消除“小升初”择校的问题,主要还是要从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入手,让各学校的硬件软件逐渐趋于相当,让从根本上让各学校的综合实力相当,就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择校现象。怎样让各校的综合实力相当呢?

从矛盾论的观点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同时有初高中的学校,将初中分离出来单独管理。这样更便于初中学校的资源配置。有初高中的学校,和只有初中的学校,综合实力不好比较,容易造成较多的差异。同时,每年的教育经费向稍差的学校倾斜,让各校之间的差距逐渐较少。

2、定期对各校的校长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培训,让各校的校长和老师在各学校间定期进行轮岗,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协同发展,让各学校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断的趋于一致,逐步减少综合实力的差距。

3、取缔营利性私立初中学校,遵循义务教育免费的思想。营利性私立学校可以提供很好的教育服务,但是,这违背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方针。建议把营利性私立初中取缔,引导营利性私立初中转变成私立高中或非营利性初中。 当前“小升初”择校的问题,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的有序的配置资源,逐渐消除各学校的综合实力差距,引导学校向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来,更好的科学的实现社会主义繁荣。

参考文献:

1、2015年天津小升初政策解读解读天津小升初新政策

2、何柳青 《从教育政策原理分析“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19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

5、2017成都小升初招生政策解读

第15篇:信访问题分析

信访问题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政治生活、利益关系发生着深刻变革,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现,信访形势更趋严峻,影响着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因此,做好信访工作,解决好信访问题,对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谈一点个人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信访问题的主要特点

一是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信访问题比较普遍。集中表现为经济利益和民生问题的诉求,如农民建房、土地流转、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环境污染、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越来越多,且呈上升趋势。

二是乡镇债务引发的信访问题较难解决。由于取消农业税费前,部分乡镇拖欠普九教育、基建等债务沉重,加之近年来乡镇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支出捉襟见肘,偿还不及时或难以偿还,导致债权人长期上访。

三是缠诉缠访等无理信访问题依然存在。有些信访问题,虽已有明确处理意见,但因个人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不停上访。

四是干部作风引发的信访问题不断发生。一些乡村干部工作方法不当,少数干部钻惠农政策的空子,暗箱操作,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引发的信访问题频频发生。

五是过度维权上访问题日益增加。由于惠农政策、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救济、灾民建房、低保、医保等政策实施等级和区域差别,一些群众因对政策了解不够,产生不平衡、攀比心理而上访。

二、信访问题成因分析

(一)政策层面原因。因企业改制,所属人员下岗后生活无法保障或因遗留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而引发上访。

(二)经济层面原因。一方面,因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下岗职工中一些人因生活困难上访。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利益问题,尤其是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征地拆迁过程中触及群众经济利益,产生一些新的矛盾纠纷。

(三)组织层面原因。有的乡镇、部门对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问题,由于工作不到位,使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难,难问题拖乱,“拖”出上访。有些信访问题涉及的部门和单位,责任不明确,推诿扯皮,“推”出上访。少数基层组织建设薄弱,财务管理混乱,政务透明度不高,干部工作方法不当,“惹”出上访。

(四)群众层面原因。少数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甚至一些信访人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采取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等过激行为。少数群众“盲目”上访,一些信访问题已基本解决或明确答复,但因信访人的期望值过高而缠访。

(五)历史层面原因。如*时期造成的个别冤案错案要求恢复名誉的问题,部分代课教师、电影放映队职工、离岗村干部、企业军转干部和乡镇机构改革中解聘干部要求解决待遇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整合资源,着力在构建大格局信访上下功夫。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建立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大信访”格局。一要工作责任化,由小信访变大信访。整合公、检、法、司、信访工作力量,实行“一元化领导,多元化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全县急需解决的信访问题,采取“三级书记带头接访、县级领导轮流值访、职能部门联动办访、领导干部定期约访、包村干部主动下访、严格考核检查督访”的“六访”措施,落实“六定五包”责任制。将和谐平安建设纳入全县各级领导和班子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建立县、乡、村三级包联体系,形成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管、联创的工作格局。二要手段多样化,变小调解为大调解。实行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公安、司法、信访以及民政、卫生等部门统筹联动,在乡镇建立信访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同时,高度重视并全面启动以村级调委会建设为重点的四级调解网络建设。三要督办制度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充分强化县信访联席会议和信访局的工作职能,坚持“全面督查与重点督办、督办与帮助协调、党政督办与部门督办”相结合,采用电话、书面、会议、调研等方式加大督办力度。同时,强化责任追究,推行经济、政治连带制度。

(二)畅通渠道,着力在营造良好信访环境上下功夫。要积极畅通和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信访环境。一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进行信访活动,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的工作,帮助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和法律政策规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群众心悦诚服,自觉维护大局。二要保障信访渠道畅通。充分尊重和保护群众的信访举报权利,对群众来访要坚持文明热情接待,对群众来信要认真负责办理,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三要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坚持定期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多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合理诉求,了解群众愿望,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制度,着力在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注重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入手,抓工作机制创新。在事前环节上,在加强乡村组织引导、群众自我教育管理的同时,围绕“村级一周一排查、乡镇一月一梳理、县上一季一督查”,突出超前排查调处机制的建立,做到跟踪督办、定期回访。在事中环节上,探索建立五项相关制度。一要实行包案下访制度。实行“县、乡、村干部谁接访谁包案、落实到底”责任制,直至“案结事了”。二要推行代理员制度。在各乡镇设立信访代理站,聘任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培训后,担任信访代理员。让群众动嘴,代理员(干部)跑腿“替”群众上访,不仅可使到县以上党政机关走访、信访的群众同比大幅度减少,而且可有效规范信访行为。三要推行三级终结制度。对不服乡镇和部门处理意见的,引导上访人按信访条例规定的三级终结程序,向处理单位的上级行政部门申请复查复核。四要实行法律援助制度。聘任专职律师参与信访接待、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件处理,为上访人员免费提供答疑、代写法律文书,提供法律援助。五要完善稳控措施。坚持依法办理、稳控结合原则,完善有关制度。对行为不当或过激的非正常上访人员,先劝返并实行训诫、拘留等措施予以处置。在事后服务方面,采取和完善访后服务和扶助措施。对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上访人员,按照有关政策,提供低保、养老、灾民建房等扶助,确保不再缠访、复访。

(四)夯实基础,着力在提高预防和处理信访问题能力上下功夫。信访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基层,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信访问题就地解决。一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要充分发挥基层信访工作网络的作用,主动排查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要做到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排查与调处相结合,灵敏反馈信息,及时发现苗头,随时掌握主动。二要区别情况分类施策。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法按政策解决;对在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要适度解决;对应当解决但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对不合理诉求的要教育引导;对要求不合理但确有困难的要采取救助和扶助措施。三要改进作风切实解决问题。要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妥善解决。对复杂问题,要善于运用信访听证、群众代表参与案件查处等方法处理,促使信访人息诉罢访。要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改进作风,防止因滥用职权、作风粗暴而引发信访问题,对因干部作风问题引发的信访,要移交纪检部门按程序处理。

(五)抓住根本,着力在务实发展关注民生上下功夫。在解决信访问题上,必须牢牢抓住“务实发展、关注民生”这一主题。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信访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多层次、多方面的关系。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重视社会稳定;既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又要解决好社会领域和群众生活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二是要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要落实惠民政策,认真解决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把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城市低保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加大政策扶贫、救助力度,确保五保户、残疾户、计生困难户等社会弱势群体衣食有着落,尽可能的减少类似问题的越级访和重信重访。三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在定政策、作决策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度,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确保符合实际和群众意愿。特别是涉及“三农”、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必须终止,对虽然符合群众长远利益,但超出群众目前承受能力的决策要暂缓,防止引发新的矛盾。

第16篇:钓鱼岛问题案例分析

 (主题)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1)日政府签“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

在2012年 9月11日上午11时(也就是北京时间10时)左右,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的“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人民币)。自此,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的“国有化”非法方针正式宣告成立。

对于日本“购岛”,政府的反制措施

 9月11日:在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

 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

(3)中国海监船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 巡航

 9月14日:中国海监50、

15、

26、27船和海监

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编队,抵达钓鱼岛海域

为了抗议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台湾宜兰渔民今天下午3时集结70多艘渔船,从南方澳渔港出发前往钓鱼岛海域,这是历年来民间发起最大的保钓活动。

 9月25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白皮书:《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说中说:钓鱼台及其附属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上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 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华人的强烈抗议

 9月15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爆发反日示威,当地华人华侨高呼口号,抗议日本的“购买钓鱼岛”举动

(4) 9月17号,全国各地爆发“保护钓鱼岛,体制日货”游行。

现在我们来分析日本从未放弃过争夺钓鱼岛

(5) 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日本自始至终没有放弃霸占钓鱼岛

(6) 2009年2月起,日本海上保安厅派遣可搭载直升机的PLH

型巡视船常驻钓鱼岛海域 ,赤裸裸的袒露其对钓鱼岛的野心。

(7) 2010年11月,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采访时曾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已经被日本历史和国际法认可”。

(8) 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

(9) 清代钱泳手抄本《浮生六记》第五记《海国记》记载:钓鱼

台(岛)明显在中国的领域内 。

(10) 明朝政府早已确认钓鱼岛是属于台湾的小岛群 。

(11) 《大陆架公约》《波茨坦公告》均佐证了中国主权 。

(12) 日本学者、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在查证了大量历史

资料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代以来各种各样的中国地图和文献都把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标注在中国的版图内。

(13) 1945年7月26日 ,中.英 美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

公告第八条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

主权必将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等所决定只诸小岛内。“

(14) 好,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时件。

两个问题:

1、为什么日本坚持说钓鱼岛是他们的领土?

2、对于钓鱼岛被“国有化”,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主要有几个观点

①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②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观点如下:

我们必须激发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上,树立敢于和日本打一场正义战争思想

钓鱼岛问题的现状

目的:通过对钓鱼岛现状的分析,让人们对钓鱼岛问题有更清醒、更理性的认识。

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助于更加理性的认识钓鱼岛问题和其他国家间的政治问题。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结语

钓鱼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是不可争议和改变的事实,我们必须驳斥和粉碎一切将钓鱼岛分割出去的图谋。

(15) 在中日上千年的交往中,中日之间的战争只是一个小插曲

而已。在主权方面,我们从来都是铮铮铁骨,寸土不让;在历史方面,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那不是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历史、包容历史,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和平,拥抱现在和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国家在越来越强大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钓鱼岛主权争议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的是时间,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来。

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祖国将来在国际上发出更加有力的声音,在解决领土争议上将会拥有更大的筹码!

谢谢大家

第17篇:水利案例分析问题

一、为防止混凝土裂缝,可采取哪些温控措施?

答:1.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采用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2.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采用合理安排浇筑时间,采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合,对骨料进行预冷。

3.加速混凝土散热,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包括哪些?

浇筑前的准备作业,浇筑时入仓铺料,平仓振捣和浇筑后的养护。

三、对于17个独立坝段,每个坝段的分缝分快形式可以分为几种?

坝段的分缝分块形式有纵缝分块,斜缝分块,通仓浇筑和错缝分块等四种。

四、大坝水工混凝土浇筑的水平运输包括哪两类?垂直运输设备主要有哪些?

大坝水工混凝土的水平运输包括有轨和无轨运输两种类型,垂直运输设备主要有门机、塔机、缆机和履带式起重机。

五、大坝水工混凝土的运输方案有哪些?

大坝水工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方案有门、塔机运输方案,缆机运输方案以及辅助运输浇筑方案,本工程采用门、塔机运输方案。

六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设备容量、台数与生产率等因素

七、混凝土的正常养护时间约为多长?

混凝土的正常养护时间约2-3周

编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步骤是研究设计资料和施工条件,正确计算工程量和工作持续时间,选择施工方法并确定施工顺序等。

八、坝面作业,铺料,整平,压实三项工序的前后关系是什么?

前后关系为先铺料、后整平、再压实。

9.计算工期、关键线路、分析工期影响?

10、进行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事故原因,研究处理措施,查明事故责任,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发生质量事故后,必须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工程处理方案,经有关单位审定后实施。

事故处理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需原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的单位提粗设计变更方案,需要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必须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定后实施。

事故部位处理完毕后,必须按照管理权限经过质量评定与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根据水利部1999.3.4日颁布的《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小于一般质量事故的质量问题称为质量缺陷。水利工程应带实行质量缺陷备案制度。

11、工程质量事故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工程质量事故分为哪几类?

根据水利部1999.3.4日颁布的《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工程质量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进行分类。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四类

12、工程采用的门式启闭机,安装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门式启闭机安装应争取将门式启闭机各组成部件予以扩大预组装,然后进行扩大部件吊装,以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并加快安装速度。

门腿安装应利用各种固定点予以加固牛腿或在坝体上有坝面处增设临时牛腿予以加固,待门式启闭机安装后再用混凝土将牛腿预留孔填实抹平。

门式启闭机们退与主梁的连接,可采用门腿法兰与主梁端翼板直接焊接的施工方法。

13、平板闸门的安装工艺一般包括几种?

一般包括整扇吊入,分节吊入,节间螺接或轴接;分节吊入,节间焊接。

14、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是什么?该人员配备办法由何部门制定?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含,应该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该立即制止。

专职暗转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它有关部门制定。

15、施工承办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所负的责任?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的相应职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低 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6、施工承包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违反规定,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法律责任? 违反国务院393号令的规定,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施工单位停业整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按照惯例权限给予撤职处分;自刑法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17、施工单位应对哪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应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一级总监理工程师核签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模板工程;

起重吊装工程;

脚手架工程;

拆除、爆破工程;

围堰工程;

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18、施工单位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该做什么,不得做什么?

按照规定,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理解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19、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部门组成?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事故调查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公安机消防机关、监察机关、工会、水行政部门和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

职责是;

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治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20、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基本程序是:

现场物证搜集(包括现场摄像拍照)、探查(绘制事故现场图,查明起火点和火源); 搜集有关原始资料和记录;

调查询问相关人员,作出司法认可的笔录;

分析事故原因,写出事故技术报告(必要时有的还需要做材料分析实验和技术鉴定); 分清事故责任,写出事故管理责任和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报告;

调查组研究讨论;

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报批。

21工程建设水平考核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依据《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考核标准》中对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考核要求,起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基本建设程序;

工程质量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

内部管理制度。

22、施工单位遇到大量群众到现场阻挠施工事件时,应如何处理?

意识要尽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争取有较好的施工环境;二是,要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反映情况,做好相关记录,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三是积极配合业主、当地争睹做好群众安抚工作。

23、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应重点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施工环境规划和布置;监理施工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改进。

24、远郊施工环境布置应重点注意哪些方面?

远郊施工合理规划进场运输线路,保持道路平整,设法保证道路通畅。金及出厂屠戮应采取措施防止车辆行进过程中引起大量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安排专人调度和管理现场,指挥进场施工车辆卸料及停放,并及时清理施工剩余料或闲置机具,保持现场料具存放整洁。

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保证安全的施工和生活环境。

25、城区施工环境布置应如何考虑?

城区施工现场比较狭小,现场布置主要考虑合理规定进场车辆的运输线路,设法保证其通畅。

安排专人管理卸料及其堆放,及时清理施工剩余料或闲置机具,保持现场料具存放整洁。 施工场地出口应设洗车池清洁车辆,以防泥土污染城区。

运输涂料、草皮等进入城市,还应对运输设备和装载量进行选择确定,防止土料、草皮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对城市形成环境污染。

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保证安全的施工和生活环境。

26、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哪些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答:

施工现场入口处,起重机械周围,施工用电处,脚手架下方,炸药库周围,油料库周围,桥梁口,爆破作业区等。

27、大坝采用碾压式填筑,其压实机械有哪些类型?防渗体应优先选用什么种类的压实机械?

答;压实机械有:静压碾压、振动碾压、夯三种类型。

防渗体压实机械应优先选用羊角碾和气胎碾配套使用。

28、大坝施工前,防渗体碾压实验主要确定哪些施工技术参数?施工中,霸体靠近沪宁图涵管部位的土方填筑,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填筑质量?

答:防渗体碾压实验主要确定碾压机具的重量、土的含水量、碾压遍数及铺土厚度。

对于坝身与混凝土涵管的连接,靠近混凝土结构物部位不能采用大型机械压实,可采用小型机械夯或人工夯实。填土碾压时,要注意混凝土结构物两侧均衡填料压实,以免对其产生过大的侧向压力,影响其安全。

29、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检验评定规程》(SL176-2007)的有关规定,质量评定时,项目划分为哪几级?

答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等三级。

第18篇:劳动法问题调查分析

劳动法要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清楚此规定的被调查者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四,有百分之三的被调查者认为劳动者要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走人,剩余百分之二十三的被调查者虽然知道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但不清楚具体天数,由此可知,劳动法普及有一定成效,但还需加强。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规定试用期,使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清楚此规定的被调查者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一,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我国劳动法所规定的试用期期限。此调查结果表明,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规定的有关自身权益的相关法律条例不甚了解,劳动法普及不够全面,劳动者不能切实的保障自己的劳动权益不受侵害。

若遇到抢劫或者被盗,百分之十八的被调查者选择会报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百分之三十二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报案,认为报案也没用;百分之四十四的被调查者选择报案,但认为对能挽回损失不抱希望;百分之六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报案,认为司法机关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此调查结果表明,在人们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以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数人认为法律无法切实保障自身利益,并且对司法机关能提供有效的保护持怀疑态度。

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造成法律教育薄弱是由于公民的自觉性较差和法律教育的局限性,有少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贫富悬殊提供了犯罪的土壤影响了教育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应该加强普及公民的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公民法律保护的自觉性。

百分之五十四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少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百分之四十六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少隐私保护的法律意识。现代大学生多用网络分享隐私,对于隐私保护知之甚少,同时,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法律保护教育,让学生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19篇:合作社问题的分析

三、目前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全市18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确实存在一批,从铁岭市来看,昌图、开原两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好,走在全市的前列。其他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十几个人的合作社比较普遍,而且零星分散。还有的极个别乡(镇)只有1个合作社,并且是有其名无其实。

二是行业发展相对单一。合作社从事的行业大多数还只停留在蔬菜、瓜果种植、种苗培育、肉牛羊、生猪饲养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

三是多数合作社规模较小。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注册资本金较少,可抵(质)押财产不多。昌图县207家合作社,平均注册资金不足100万元,大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而真正能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

四是运行机制不规范。在机构制度建设上,有的达不到农民成员占80%的要求,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在财务管理上还不规范,缺乏合格的财会人员,在凭证的取得、记账、报表编制等会计业务上,难以做到规范。

五是合作社人才匮乏。目前,合作社发展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爱奉献的优秀带头人很少;了解合作社知识,甘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民社员也很少。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

六是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不具备创办合作社基础条件,盲目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合作社执照。有些合作社规章制度不健全,成员和合作社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各种机制尚未建立。有的合作社只办理了营业执照,至今没有开展任何经营活动,成了“呆滞社”。

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对支农项目扶持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联合,资金短缺、积累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信息不灵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和农业的思想,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和正确引导。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扩大试点和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申报和实施科技入户、一村一品、测土配方施肥等财政补助项目,支持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竭尽全力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排忧解难。主要采取向合作社成员及与合作社建立稳定购销关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逐

步形成扎实的产业基础,对于发展层次较高,经营效益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良好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满足必要的资金需求,做到扶持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一个特色产业,搞活一地农村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群众的效果。

(三)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扩大有效的担保财产范围。鼓励进一步探索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创新各类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的农(副)产品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以及农用生产设备、机械、林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品种,鼓励发展自助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品种做到一次申请,统一授信,周转使用。

(四)建立担保基金及风险补偿基金。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基金或风险补偿基金,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成效明显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税收减免等多种形式的支持政策,引导实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投放的持续增加和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

(五)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农业是个风险高(市场风险高、病疫风险高、气候风险高、投入风险高)、利润低的弱质产业,迫切需要农业保险,这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建议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第20篇:旅游回扣问题分析

旅游回扣问题分析

邓君平

(外商国际俱乐部酒店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针对屡禁不止的旅游回扣问题,分析旅游回扣的形式、旅游回扣给付的对象及收受途径,指出旅游回扣带来的危害,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应在旅游回扣产生之前从根本上实行管理,防范回扣的产生,解决导游以“回扣”为主的薪金体系问题及旅行社的恶性竞争,配合导游佣金体制、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措施,全方位解决旅游回扣问题,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正规发展。 关键词:导游回扣;游客满意度;佣金制度

1旅游回扣概述

旅游回扣[1]是指在旅游业务中,旅游单项产品供给方如饭店、餐馆、旅游购物商店等,为了更多地销售商品获取利润,给旅行社和导游等中介方各种名目的好处费。这部分收入既没有如实入账,也没有在合同、发票或其他协定中明确表示。

1.1旅游回扣的形式

旅游回扣包括在购物、餐饮、娱乐等方面的游客计划外消费回扣。总的看来,购物回扣在所有的“旅游回扣”中数额最大,发生频率也最高。 1.1.1旅游购物回扣

旅游购物回扣是指在旅游业中,旅游商品经营者为了招徕客源、获取高额购销差价,而给予引领游客前来购物的导游一定比例“好处费”(即回扣)的不良经济现象。购物回扣的直接来源是“商品购销差价和偷税漏税”

[2]

。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是为了追求对异质文化的需求,为了能让自己对异地旅游经历永久保留,一般都会购买当地的纪念品作为此次经历的证明或馈赠亲友。所以,游客一般都有比较高的购物热情。虽然单个客人购买的单项产品金额不高,但是作为旅游团队来讲人数众多,购买的物品项目就较多,数目也会巨大,总购物额则会很高。水涨船高,自然的购物回扣就成了一块巨大的奶酪。 1.1.2景点参观回扣

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品的六大要素,其核心部分是游。游览是旅游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旅行社的主要业务就是销售这六大要素的整合的旅游产品。其中的购销差价及向旅行者收取的服务费是其利润来源。在旅游业发展不成熟的今天,旅行社的经营利润在恶性价格竞争中不断下降,所以许多旅行社便用“线外加点”的办法,通过在线路规定的景点之外增加购物游览项目或在线路中搭售质次价高的游览项目,以回扣来增加利润,景点以现金回扣的形式作为回报。导游和旅行社是这项回扣的受益者。 1.1.3餐饮回扣

餐饮回扣是更为普遍的现象,只是金额一般不高,不被大家重视而已。餐饮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原材料多数是易耗品,保质期短,行业利润高,加上国内旅游没有设立定点旅游餐厅,这就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业在寻求获取更高利润的前提下付给导游回扣提供了条件。导游和司机是这个回扣的直接收益者。 1.1.4“人头费”和“停车费”

这两种回扣是购物点为了吸引导游带团队入店购物的手法。“人头费”是导游只要带游客到商店来购物,不管游客是否消费,商店都会按照游客数量给导游费用,通常导游会要将这部分上缴旅行社,这也是旅行社的利润来源之一。“停车费”和“人头费”一样,是购物商店付给导游和司机带领客人过来的辛苦费,有时导游会绕路带客人去比较熟悉的商店购物。

[3]1.2旅游回扣给付的对象

旅游回扣给付的对象按照旅游行程发展的时间顺序可以分析如下:     导游员为了让旅行社计调人员安排“豪华团”,给计调人员“好处费”; 导游员从旅行社购买团队出游,给旅行社的“购团费用”; 景点景区为了吸引导游带团来旅游给导游员或者旅行社的回扣; 景点景区为了吸引导游员介绍景区内性价比较低的旅游资源而给付导游员的回扣;  旅游商品店为了吸引导游带团购物给导游和司机的“人头费”和“停车费”及“购物回扣”,此项在导游收入中占比例最多;

 餐饮企业迫于竞争压力给的导游回扣吸引导游带团来进行餐饮消费;

1.3收受旅游回扣的主要途径 1.3.1导游员收受回扣的途径

 景区景点回扣:导游压缩正常旅游时间,私自增加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如:加点或介绍自费旅游项目  购物回扣:导游利用专业优势介绍旅游产品,增加购物点或不惜奔波去回扣高的购物点,现在导游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旅游购物回扣。  餐饮回扣:导游会在保证游客不投诉的情况下控制餐饮消费,鼓励客人私自消费。

1.3.2旅行社收受回扣的主要途径

旅行社收受回扣的来源因每个旅行社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 景区景点参观回扣:景区景点为了推销自己的旅游产品会主动到旅行社进行推销,约定提成,让旅行社在安排时予以照顾。

 旅游购物回扣:有的旅行社在行程安排时就有购物这一项的,自然就会要求导游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购物回扣及“人头费”。

2回扣现象的弊端

2.1对导游员的影响

目前,除部分旅行社的固定导游每月有约200~400元的基本工资之外,其余的专职和业余导游既无基本工资又无劳务费。导游员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回扣与小费,而这两者都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尽管目前导游的收入较为可观,但是购物回扣根本不能全面地评价其工作量与工作质量,而且导游劳动价值的补偿不能得到保证,“多半靠的是运气。”这样的导游报酬体制不仅对导游员不公平,而且影响导游员的身心健康。一支工作时间长,收入不稳定,又无各种福利保障的队伍必然流动性极大,而流动性大极不利于导游员经验的积累和讲解水平的提高。据笔者对本市37名外语导游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28名导游人员认为“导游并非一终身可为之奋斗的职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行业的形势所迫,加上大多数旅游者的理智消费,导游在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下,抱着“过一日赚一日”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认为吃青春饭的工作有机会就要抓住大捞一笔,等赚够了后就转行。这样的职业状况,严重影响了导游经验的积累和讲解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了限制作用。 [4]2.2对旅游者的影响

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中,游览是重中之重,是旅游者此行的目的。购物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对于导游来说,购物却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否则他们几日的劳动将不被认可。在行程一定的情况下,游客的“游”与导游的“购”必然产生矛盾,必然会出现“导游擅自缩短游览时间,增加购物次数”等违反法规、损害旅游者权益的行为。如:为了节约出购物时间减少讲解内容,潜意识的加快游览步伐;或者知道客人不购物而故意减少讲解内容等,但是多数导游都能把自己的这些行为控制到旅游者无法投诉的范围之内,游客的潜在利益受到损害,却不能投诉。

2.3对旅行社的影响

目前,无论国际社还是国内社都深陷于削价竞争的旋涡中,旅行社的利润率越降越低。旅行社决不会打无利润的战争。他们早期通过降低消费标准,减少景点数目等来弥补损失。旅游者投诉的压力使他们只好采用较为隐蔽的方法把损失转嫁给游客,如:向导游按旅游团人数收取人头费;减少停车费过高速路费的报销金额;从购物点索取按人头计算的联营费;取消或压低导游的工资等。其结果是,他们的损失都从游客的各种消费回扣中得到弥补。所以,正是回扣的存在使旅行社的削价竞争成为可能,压价竞争不仅扰乱了旅行社行业的正常竞争,而且严重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接待质量。

2.4对旅游业的总体影响 购物回扣的直接来源是“商品购销差价与偷税漏税”。许多导游带领旅游者进入景区纪念品店,甚至地处偏远的金银珠宝、钻石玉器、或者茶叶商场,利用旅游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以及语言不通而产生对导游的依赖感,引导或劝说游客购物获得回扣收入。由于购买商品为旅游地纪念产品,没有价格的可比性,很少有客人去探讨其真实价格,很容易购买到“价高质劣”产品引起旅游投诉,对旅游地的形象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旅游地的口碑和形象。

回扣的存在对国家的影响表现在巨额的税收损失上,回扣是不如实入账的好处费。定点商店与导游、旅行社暗中交易,所以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某一导游每月的回扣收入为多少,旅行社和定点商店按规定应交多少税。

回扣现象与旅行社价格竞争是互为因果的,旅行社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参与价格竞争,较低的价格要求较低的成本,所以旅行社降低甚至不给导游工资,导游只有利用职务之便追求“高额回扣”,而回扣反过来又成为旅行社利润来源的补充,就这样旅行社成了导游索取回扣的指使者和同伙,使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形成了恶性循环。

3对策

3.1加强对导游的管理

3.1.1强化旅行社对导游的监督力度

导游是旅行社雇佣的人员,必须经旅行社委派才能上岗进行导游工作,要强化对导游的管理首先应从旅行社开始:(1)旅行社应加强对导游的法纪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采取各种手段制止违规回扣现象的发生,绝对不能合作姑息纵容。(2)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如发现导游有回扣行为,连同旅行社一并处罚,坚决杜绝违规回扣现象。

3.1.2注重对导游及游客满意度管理

导游,在游客旅行是否快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次成功旅行的保证,游客直接面对的就是导游。因而二者之间就要形成配合与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严格规范导游人员的服务行为,针对导游队伍的法制意识,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进行分级计分制度管理。(2)在旅游淡季继续举办导游人员年审培训班,要求所有导游人员通过《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熟知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各项规定。(3)坚决制止导游人员私拿回扣,严厉处罚导游诱迫游客购物或超计划、超时间、超次数购物行为,对严厉者及相关旅行社实施处罚并在媒体曝光。(4)在导游带团过程中要随团配备一定量可密封的《游客意见回执表》,在导游回旅行社时要如数收回,征询游客对旅游行程的满意度及意见,并针对游客满意度决定导游带团补贴金额。(5)旅行社在团队旅游结束后随机对随团人员进行电话回访,征询意见和确认游客满意度并推销旅游新项目。

3.2建立合理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

3.2.1完善导游薪金制度

导游人员薪酬制度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游客满意度的提高,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改变现行导游薪酬制度非常迫切,新制度应实现导游薪酬与游客计划外消费回扣的完全脱钩,并尽可能体现导游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具体来说,衡量导游工作量时可考虑一定时段内导游累计工作时间和服务的团队人数;衡量工作质量时可参考导游的等级和游客填写的密封回收的导游服务质量评价表。因旅游有淡旺季之分,旅行社企业在制定导游薪酬标准时应力求做到以旺季的高收入来弥补淡季低收入,导游全年的收入应尽可能定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导游是一项脑力和体力劳动强度都比较高的特殊工作。一次旅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随团导游的服务水平和努力程度;而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努力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得到的报酬和待遇。由于我国旅游市场尚不规范,没有适当的组织来保障导游的正当权益,要促进整个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在推行合法的旅游佣金制度的同时建立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在旅游行业中建立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不仅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合法的旅游佣金制度顺利实施的必要举措。 3.2.2保障导游人员的基本生活 国内大多数导游从业者,没有任何基本工资保障的现状,更有甚者,不仅没有基本的薪酬保障,甚至与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连劳动合同都没有。导游员是民间大使,工作特点是高脑力和高体力结合的独立运作,一名合格的导游,以专业知识、社会经验、应变能力、户外的辛苦和超时的付出给游客带来愉快、方便和时间的节约,从职业特点和从业资格来看导游员不应该成为社会低收入者。所以,首先应该提高导游的底薪和带团补贴费用的金额,让导游成为高薪职业。其次,导游与旅行社之间是雇佣关系,要建立合同关系并确立适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全职导游人员购买各项社会保险,解决导游的后顾之忧。

3.2.3在“高薪养导” 的同时,合理拉开导游收入差距 [5] 导游的职业特点要求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修养,按照素质不同、水平差异必然要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可以实行如下方式:

 实行底薪等级制度。把导游底薪与导游等级相挂钩,不同等级底薪不同,允许差距激励导游提高自身素质。  实行带团补贴差别化。把导游出团补贴与其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相挂钩,加强对游客回访和意见征集,对服务质量差的实行较低带团补贴。  实行定点购物佣金合理化.旅行社与购物店形成合理的佣金制度,在相关政府部门规定商品指导价格的基础上按照团队消费商品类别与总额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旅行社按照团队购物额差异给导游一定的佣金补贴。

3.2.4明确规范导游小费给付标准,建立合理的旅游佣金制度

给付小费是文明程度的体现,在星级酒店普遍存在,因而也可以是游客对导游优质服务和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固定、灵活的小费给付,既有助于导游与游客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又可以增加导游正常收入。各地旅行社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客源状况和接团要求,制定明确、具体的小费给付标准,事先在旅游合同中定出团体或个人给付小费的下限,再由客人视导游的具体服务质量而浮动。或者旅行社在签订合同书时直接把导游小费按照一定标准参与旅游团队报价,保证导游收入,但是在最后给付时要按照游客满意度和评价给付。这样,将平时由争议的“导游小费”问题变成激励导游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动力。

3.3重视购物商店的管理,对商品价格实行监控

加强对购物商店的管理,旅游纪念品商店一般都是承包给个人,甚至是私营,这类商店大都财务制度不健全,购与销都以现金支付,管理与监控难度很大。可以采用几种方式控制:(1)由政府相关部门考察本地的旅游购物商店数量和规模,对规模较大,货物齐全,财务管理制度较健全,购物店位置方便的购物店实施挂牌,进行定点购物,并将定点购物店实施公布。(2)对当地特色旅游商品进行分类,分等级,鉴定质地,并制定政府指导价格,加贴中国旅游局的标签,确实做到定点商店比路边小店货真、货全且有质量保证,无后顾之忧。(3)政府部门规定定点旅游购物商店出售商品时,必须给旅游者出具正式税务发票,发票上注明接待单位名称,地址消费品名称,等级,价格等相关项目,必要时游客出关要出具购物发票。(4)旅行社收取的佣金必须如实记入营业收入,各单位给旅行社的佣金也要如实记入营业收入。(5)旅游监督部门在购物店及景区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各种旅游投诉和咨询,对购物商店,景区及旅行社实施监督。

3.4强调对旅行社的管理,建立信誉评定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旅行社的信誉评定机制,以帮助旅行社与旅游购物商店达成互信互利的稳定交易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世”后新规则、新要求的出现,企业信誉评定机制也需不断完善,权威性的旅行社信誉机制一旦建立,旅游商品经营者就能容易并准确地选择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旅行社为合作伙伴而避免与“黑名单”上的旅行社交易。同样,对旅游购物商店亦可采取类似的信誉评定,在实行旅游佣金制度的框架下,相关部门和组织可以联合起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旅游定点购物店销售台帐、审核企业收支账目等来判定旅游购物商店是否真正实施了合法的旅游佣金制度,是否存在帐外暗中给予旅行社或导游人员回扣等违法行为,并及时将上述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让旅行社能够迅速物色到诚信、守法的旅游商品经营单位, 并与之签订相关合约,建立起稳定的交易关系,从而使得旅游者和旅行社自身的正当权益在旅游业六大要素中“购”这个环节上也能得到充分保证。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常规旅游线路和热门线路的最低报价,如有低于最低报价的旅行社,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并及时将上述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让公众在旅游中选择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出游,并对揭发旅行社违章操作者予以奖励,以此来遏制恶性价格竞争。规范约束旅行社的操作。

3.5加强对旅游投诉维权机构及执法部门的管理

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产业,特别是在行政管理方面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法律法规。为此,旅游、工商、公安、交通、文化、物价等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综合治理,加强联合执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整顿规范工作:

一是严肃查处旅游购物商店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为保证旅行社能够获取合理的购物佣金,政府有关部门应联合起来对旅游购物商店的旅游商品进行分类、分等级、鉴定质地,并制定政府指导价格加贴监督部门标签,真正做到旅游定点购物商店比路边小店货真、价实、质量高。同时,对旅游购物商店强买强卖、私授购物回扣问题要真抓严打,决不走过场。

二是严格规范导游人员的服务行为,针对导游队伍在法制意识、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整治。比如,成立、完善导游协会,将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纳入统一管理轨道,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强化导游队伍的管理;在旅游淡季举办导游人员年审培训班,要求所有导游员通过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熟知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各项规定;坚决制止导游人员私拿回扣,严厉处罚导游人员诱迫旅游者购物及由于导游的原因而发生的超计划、超时间、超次数购物行为;对严重违规违纪的导游可根据相关条例予以除名,并在媒体上公示等。同时,对负有责任的旅行社也要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给予相应处罚。 需要强调的是要把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同树立旅游行业正面典型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类创优评先活动,大力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旅游环境明显优化,服务质量普遍提升,产业素质整体提高。 3.6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建立旅游者代理机构

[6]

在旅游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建立游客代理机构,游客在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约之前可以就合约的相关细节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详细咨询专业的、非营利的游客代理组织,从而尽可能地掌握真实情况,使签订的合约更加完备。

游客代理组织将尽可能地收集关于旅行社信誉及旅游商品信息,并及时解答游客疑问(比如通过专门的热线电话),并对旅行社进行信用监督,使旅行社对严格考核导游形成反向激励,而导游和商品经营者也将受到潜在约束,减少了购物回扣发生。

游客代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了旅游合约短期性,使旅行社与游客以及游客与商品经营者之间通过这一桥梁建立起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使游客原本松散的临时集体拧成一个整体,增强了游客的交易地位;对旅游商品店和旅行社进行监督,把不良记录信息发布于社会,进行社会舆论监督,让旅游业的发展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苗学玲.对旅游业回扣现象的反思.旅游学刊.2001.2(16):31 [2]李俊民.陈慧力.浅议导游管理的目标模式.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48 [3]姚媛.马耀峰.我国旅游业的高额回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1):40-43 [4] 苗学玲.对旅游业回扣现象的反思.旅游学刊.2001.2(16):32 [5] 严梅.旅游业中回扣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商业研究.2003.(2):55-156 [6] 蒋晟.阎友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2007.(5):55

问题分析范文
《问题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