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记者提问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0 15:07:1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闻发布会 媒体记者提问

2006奥龙会·新启程

——奥林匹克花园·奥龙会全面升级新闻发布会 媒体记者提问

http://www.daodoc.com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6年08月01日16:04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记者: 奥林匹克花园奥龙会选择现在进行全面升级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总裁、上海奥林匹克花园总经理 陈穗建: 全面升级后的奥龙会,更加注重同业主、客户的交流,及时征求会员的意见,反馈项目进展等信息;通过这次上海奥龙会全新启动,将达到全面提升上海奥龙会及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的楼盘形象目的,同时也将提升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的自身服务水平;我们将把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贴切大众的生活,同时更加注重对会员的物质奖励,力求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让利给广大会员,吸纳更多的会员参与,提高上海奥龙会在上海房地产乃至在全国房地产界的影响。

“做行业的持续领跑者”是上海奥林匹克花园不变的追求,通过上海奥龙会的成功经营为契机,继而带动全国各地奥林匹克花园会员体系的组建及完善,增强全国各地的奥林匹克花园的会员间互动,实现全国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客户资源的共享,最终将奥龙会创建成国内房地产界最知名的会员体系之一。

谢谢!

记者: 奥林匹克花园在公众心目中比较有名的是运动城和物业管理,请您谈谈奥林匹克花园运动城和物业目前的运营情况如何?

上海奥林匹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步长海: 好的。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运动城座落于沪松公路1108号(上海奥林匹克花园内),是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资源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运动城与一般的会所有三点不同:

一是规模大:运动城总建筑面积达9740平方米,三个楼层中共有15个场馆,18个功能分区,是目前国内少见的功能齐备的大型时尚运动休闲场所,其整体外型充分体现了运动的动感,是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二是专业强:运动城从开始设计,即按国家体育场馆标准进行设计,无论是综合馆的层高,乒乓馆的照明,还是游泳池的设计,全都达到国家体育运动设施标准,另外运动城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事体育运动的专业人才。三是品牌好:运动城发扬奥林匹克花园的精神,依托社区体育的基础,开发独有的体育资源,几年来我们为社区和地区的体育活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2005年1月我们成功引进了风靡美国的健身俱乐部——倍力公司,极大地提升了运动城的品质,为上海滩的成功人士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健身场所。

由于我们的运动城规模大、品牌好、专业强、因此运动城自开业三年即实现现金收支平衡,之后每年的收入以30%的速度递增。由于运动城的存在为小区的业主提供了运动健身的场所,小区业主通过在运动城锻炼,提高了生活了生活品质,增强了身心健康,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好友。为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推动作用。几年来,在运动健身的基础上,运动城网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组织。同时由于运动城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上海奥林匹克花园楼盘品质,据我们对已购房业主的统计,50%的人是因为有了运动城的存在,更加坚定了在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的购房信心。在现今市场对楼盘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的运动城会对整个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的健康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奥林匹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奥林匹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现代房产的发展理念并遵循市场运作规则组建的独立法人企业,公司于2001年正式注册,并于2001年8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家三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

公司从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规划初期开始介入社区管理,目前物业上海奥林匹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奥林匹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现代房产的发展理念并遵循市场运作规则组建的公司从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规划初期开始介入社区管理,目前物业管理的总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公司秉承\"更好、更美、更满意!\"的服务宗旨,不断进行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的探索创新,并引进酒店式物业管理模式,开展持续性、全方位的酒店式培训,创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构架,并培养了一直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管理队伍,24小时为业主提供高效的物业服务。

自接管上海奥林匹克花园以来,我们以\"贴身管家式\"的服务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活\"的主人,并用真诚和理解共同构筑起健康和谐的社区大家庭,赢得了业主的认可与厚爱,成功地建立了上海奥林匹克物业管理的品牌形象。

公司下设业主服务中心、保安部、管家部、维修服务中心、品牌管理中心、财务部六大职能部门。其中\"业主服务中心\"是与业主/住户沟通的桥梁,及时听取业主/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尽快、圆满地解决业户的投诉,并定期开展\"业主在我心中----优质服务月\"的活动。在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的交楼活动中,物业公司首创“心贴心”一站式交楼模式,并由业主服务中心会同其他部门顺利完成了上海奥林匹克花园一期1300多户交楼任务,实现了\"零拒收\"的佳绩。 公司还拥有一支精练的保安队伍和保洁队伍,每位保安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退伍军人,有着丰富的安全保卫常识,奥林匹克花园的业主在他们的守护下,住得放心、安心、舒心!同时,一批任劳任怨的保洁员们,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作奥林匹克花园的美容师,把奥林匹克花园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公司全体成员将团结一致,锐意创新,在为所管小区内居民享受到高附加值服务的同时,力争使\"奥林匹克花园物业管理模式\"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面旗帜。

谢谢!

记者: 2005年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获得由建设部授予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称号,请问这其中奥林匹克花园做了哪些工作?

上海奥林匹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司徒福康:为了提高我国住宅产业的整体水平,1999年,国家建设部正式发文,就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目的、意义、创建标准、实施细则等颁布了一系列文件。

2000年12月,上海奥园经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推荐,并经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组织专家评审,于2001年4月被建设部批准为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单位。

自2001年年初起,我公司即成立了由陈穗建任组长、司徒福康为副组长的我司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领导小组。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涵盖四大体系,即:规划设计体系,建筑设计体系,成套技术体系,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为了把上海奥园建成国家级的康居示范工程,我司努力奋斗五年,在上述四大体系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我们把“以人为本,科学运动,健康生活”作为项目的基本宗旨并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规划设计导入海派文化,尤其凸显“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把时代面貌与地区特色相结合,应用现代建筑理论,精心规划,反复斟酌;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突出均好性、多样性和协调性,把小区规划成“科技含量高,成套技术多,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节能、环保、舒适、宜居”的绿色家园。

上海奥园的建筑思路来自市场、源自需求。立面设计采用纯现代建筑风格,简洁、明快、自然、流畅、大气。平面设计注重动静分开、干湿分开、洁污分开;布置紧凑有序、各居住空间尺度合理,交通组织流畅。同时,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方面,达到了国家1A级商品住宅性能认定标准。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成套技术量化评价指标》共有八大类、115个技术项目。我们在小区的开发建设中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共应用了60项技术,成套技术应用率为52.17%。如:所有住宅均实施精装修;小区污废水经过生化和物化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配置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的管道净水系统;有机垃圾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绿地采用优质绿化草坪技术,植物配置多层次;住宅公用部位采用节能型灯具;门窗采用断桥隔热彩铝中空玻璃材质,大大提高了保温、隔热、隔音、节能效果。等等。上海奥园已经成为示范起点高、科技含量高、技术集成度高的“三高”绿色家园。

在施工组织管理中,我们通过精选优秀施工队伍;构建一个合理的、与创建优质工程要求相匹配的工程组织管理架构;实行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等措施与手段,确保上海奥园的工程质量和进度。

2005年9月23日,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专家组对上海奥园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进行达标验收,结果获全票通过。去年10月,建设部在武汉召开《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命名和颁奖大会。会上,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被授予《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称号,同时获“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成套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四项金奖。

建设部推广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以来的七年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获《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称号的楼盘仅有27个,上海目前有四个楼盘。在这四个楼盘中,上海奥园的综合得分第一。在全国27个获此称号的楼盘中,上海奥园的得分位列第四。在上海四大系列中,已获得《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称号的27个楼盘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只获得两项或三项金奖,上海奥园是获得全部四项金奖的为数不多的楼盘之一。

通过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我们有几点感想和体会:

1、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应尽最大能力,把众多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加以集成并应用于示范工程中,以充分凸现住宅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当前住宅产业中的科技成果。

2、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应用住宅成套技术的过程,不仅仅是实现住宅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建筑用材逐渐优化、工艺水准日臻完美、住宅性能升级换代的过程,而且是开发商改革创新,追求和创建更好、更优、更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过程。

3、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开发商将大大增加投入成本。但为了把上海奥园建成适用、安全、耐久、环保的住宅小区,我们宁可为之而无悔。我们不仅要核算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应顾及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只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消费者,我们都愿努力去尝试,从而实现社会、环境、企业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谢谢!

记者: 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现在在举行积分换平方的优惠活动,请具体介绍一下这项活动的举办情况?

上海奥林匹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经理 李侃: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谈一下。为了答谢广大会员对上海奥林匹克花园及奥龙会的关注与大力支持,在奥龙会全面升级之际,特推出了丰厚的积分奖励活动,其中“积分换平方”正是2006年首轮积分计划的亮点。

大家可以看一下礼品袋中的积分计划手册,此次会员积分奖励共分为8个等级,通过与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的互动,积极参加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的活动,就能累计不少的积分,并根据不等的积分享受不同价值的奖励,其中包括奥龙交通卡和物业管理费等等。当积分等级达到雏龙或以上的会员,就能够享受“积分换平方”的优惠了。会员无论是首次还是多次在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购房,马上便可获得购房积分,综合之前的分数,总积分超过8000分当即享受“积分换平方”,奖励的标准是10000积分兑换1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这无疑给客户提供了很大的优惠。当会员的积分达到更高时,除了享受“积分换平方”的奖励外,还可以享受到价值2000元物业管理费和2张总价值4400元的上海奥林匹克花园运动城个人年卡。在享受舒适居住的同时,还能随时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积分换平方”是本次奥龙会积分奖励的精髓,其目的是力求让利给会员,增强同会员的互动,让更多的人走进奥林匹克花园,生活在奥林匹克花园,享受在奥林匹克花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奥龙会一定会越办越好,给会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成为全国房地产界知名的会员体系。

谢谢!

推荐第2篇:恐龙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问题

恐龙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问题

1、奇台作为本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主会场,如何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奇台?

2、作为奇台县委县政府如何通过办好这次恐龙文化节,来优化奇台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形象和扩大影响力、辐射力?又如何通过恐龙文化节,同时达到文化惠民的目的?

3、与过去相比,本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会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4、近年来,奇台旅游业发展迅速,请问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做法?

5、为筹办第二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奇台政府做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工作?

6、连续举办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对奇台未来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旅游业上,今后,奇台有怎样的构思?

7、奇台举办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

8、请您介绍一下上一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取得的主要成果?

9、本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10、能否透露一下开幕式及系列活动的相关情况?

11、我们了解到奇台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那么,请您谈谈目前奇台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好吗?

12、第一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都吸引了一些知名人士前往奇台参加,请问本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都有哪些知名人士参加?

13、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本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的承办单位,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恐龙文化节?

14、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已成功申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硅化木园,将如何对它进行保护?

15、本次恐龙文化节之后,当地部门有些什么举措将恐龙文化继续传承?普通的老百姓怎样参与其中?

16、今年为什么将首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暨第二届新疆古城文化艺术节更名为第二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暨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建厂60周年庆典”?

17、为了确保本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的顺利开展,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18、奇台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奇台地区重点打造的旅游精品有哪些?

19、奇台县总体接待能力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做好第二届中国新疆恐龙文化节暨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建厂60周年庆典”的接待工作?

20、目前全国各地开办的文化节很多,您觉得奇台此次节庆最大的吸引力在哪?

推荐第3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 回答记者提问

201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 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牵挂马航失联乘客 有一丝希望就不放弃搜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李总理,我的问题是和失联的马航飞机有关。首先借此机会对于机上的乘客、机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表示同情。大家都在急切地等待飞机的有关消息。请问您的是,中国政府在民用、军事以及卫星获取图象等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全力参与失联飞机的搜救行动?我还想问,这起事件会否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海内外的旅游业产生影响?中国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国内以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比如中国政府是否会考虑进一步加强业已十分严格的安保措施?

【李克强】马航失联飞机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国同胞,他们的亲人心急如焚,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了中国政府和亿万中国人的心,现在我们也在盼来有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

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现在到达相关海域的有8艘中国舰船,还有一艘正在驶向相关海域,而且我们还动用了十颗卫星进行信息技术支持,只要有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

昨天我还和在前方的中国一艘搜救船船长通话,请他尽力再尽力。我们对卫星图象上发现的一些疑点,也在尽力地进行辨认。这是一场国际大搜救,有诸多的国家参与了搜救,我们也要求有关方面加强协调,并且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马航的失联航班,妥善处理相关各方面的事宜。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至于问到中国的开放政策会不会变?不会,会继续开放,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这会增加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尽职履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

对于中国的航班安全工作,我们一直不敢放松,人命关天啊!谢谢。

李克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勇于面对、加强管理

【《金融时报》记者】国际市场高度关注中国金融和债务问题,认为这是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请问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否愿意看到出现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

【李克强】关于对中国经济有风险,甚至还有些不看好的报道,最近我也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可以说似曾相识,去年就有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心,但是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顶住压力完成了全年经济主要预期目标。

对金融和债务风险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决定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问题,这本身表明要勇于面对。审计的结果如实对外公布,表明债务风险是总体可控的,而且政府的债务率还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下。很多债务还是投资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正在加强规范性措施。下一步,包括采取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

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推进实施巴赛尔协议III规定的监管措施。我两会期间参加一个代表团的审议,有来自银行界的代表问我,是不是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偏高了一些?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至于你问我是不是愿意看到一些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我怎么能够愿意看到呢?但是确实个别情况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谢谢。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 对腐败分子和行为“零容忍”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总理,您好。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我们也查出了不少贪官,这是否说明中国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此外,政府下一步在反腐败上还会有什么新的行动?谢谢。

【李克强】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谢谢。

李克强:“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是四邻百姓的愿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去年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合作倡议,但本区域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谢谢。

【李克强】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是13亿人民的共同意志,这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我记得去年记者会快结束的时候,我说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动摇的。两者归结起来还是要维护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你的问题让我回想起去年访问东盟国家,比如到越南,我和越南领导人达成海上共同开发、陆上合作、金融合作三头并进的原则共识以后,也想听听民间的反应。我就晚上趁工作之余,到了一家小店,那个女店主当时就认出我了,她说欢迎中国客人来,我想这也是给她带来生意啊。我就问她你怎么看邻国的关系?她说还是和平友好吧。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我想这是四邻百姓的愿望,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来扩大利益的交汇点,缩小矛盾点,这样就可以和睦相处,也是造福民众。谢谢。

李克强: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 通胀不能突破上限

【英国路透社记者】想请教总理,有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去年增长7.7%。请问总理,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再有就是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谢谢。

【李克强】我确实很佩服你们这些驻华记者,能这么流利地说中文。

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一度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所谓“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超过了13%,而且用电量、货运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还给出了指标,说增长可能只有3%到4%。而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又很有限,宏观调控确实面临多难选择。

怎么办?遇万难还须放胆。当然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而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顶住压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现在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但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谢谢。

李克强: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总理您好。我注意到您在之前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到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所以我想就这个话题请您展开来给我们具体谈一谈。因为我们看到这个话题也是您在去年的记者会和今年的报告当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关于这一点在采访的时候我听到大家对这项改革有很多的好评,但是说实话我们也听到了不少的抱怨,比如说现在在有的部门依然还存在着办事难的现象,有的部门可能是把次要的权放出去了,但是重要的权还留着。所以我特别想请问总理,关于简政放权的措施您认为怎么样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了?谢谢。

【李克强】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有个统计数字也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2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那就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

放管结合都要体现公平原则。当然,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当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我们还要继续去啃“硬骨头”,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谢谢。

李克强: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许多投资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会继续放缓,会低于确定的7.5%增长目标。在不采取更多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李克强】我刚才讲了,一些关于中国经济偏悲观的报道我看到了,而且也注意了。我们在去年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当然,我不否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这使我想到上个月23号,G20,也就是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了一个公报,提出要在原有政策可达到的水平上,把GDP在5年内再提高2个百分点,以增加就业。在我的印象当中,G20这么说可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主要经济体更加看重增长和就业的关系。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当然,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谢谢。

李克强: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

【香港商报记者】请问总理,很多香港的民众都认为,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很多人都认为香港竞争优势遭到了很大的弱化,请问总理怎么看香港的发展前景?谢谢。

【李克强】这几年,世界经济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这种严峻复杂的环境下,香港能够站住脚跟,保持繁荣,本身就表明香港经济有竞争力。香港在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升级,也给香港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内地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香港在这方面是有专业优势的,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我相信香港同胞历来是有着敢拼能赢的精神,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保持繁荣。谢谢。

李克强:注意扩大中美共同利益 互不冲突、互利共赢

【美联社记者】我想请问李总理,您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话,两国面临的障碍有哪些?中方希望美方做出哪些改变?谢谢。

【李克强】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去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庄园会晤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那就是互不冲突、互利共赢。

当然,中美因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一些问题存在分歧,这是客观的,在合作当中有摩擦也是事实,但这是合作中的“烦恼”。

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平等磋商,尤其是注意扩大中美的共同利益,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的水平。

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远远大于分歧,去年我们双边贸易额达到5200多亿美元,粗略算的话,每一个工作小时,中美之间可能有1亿美元的生意已经做成了。何况我们现在还正在进行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中美合作的潜力巨大,要在增强互补性上多做文章。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变是向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两国关系稳定的方向去走,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谢谢。

李克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只要锲而不舍必有成效

【中国日报记者】总理您好。您在报告里讲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还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举措,那么今年您觉得最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谢谢总理。

【李克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要把改革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我回想了一下,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我们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的。其基本取向那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

这也使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当然,我们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目标要有个过程,但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还要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包括给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方面有新的举措,给市场助力;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关键还在于推进落实。

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人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就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谢谢。

李克强:期待新一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再进一步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总理,您好。我们都知道两岸现在迎来了一个好的机遇,在今年过完年之后,两岸主管事务部门负责人见了面,而且习主席也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见面,并且发表了重要谈话。我的问题是,两岸现在的交流以及互动非常密切,大家也非常希望两岸关系有新的突破。请问您对新的一年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谢谢。

【李克强】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你刚才列举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些事实,我也想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我也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我认为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内容是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去年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突破8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希望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好势头。两岸还在就ECFA后续协议进行商谈,希望早出成果,造福两岸的民众和有关企业。借此机会也请你转达我对台湾同胞新的一年的祝福。谢谢。

李克强:缓解住房困难 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新华社和新华网记者】总理你好,房地产问题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问题,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那么请问总理,政府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谢谢。

【李克强】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

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戴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所以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当然,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对房地产市场则是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李克强谈“向雾霾宣战”:不能等风盼雨 要主动出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央广网记者】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关于雾霾天气。现在我们看到老百姓对雾霾的抱怨越来越多。我们也注意到,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用了“宣战”这个词,这在以往是没有的。请问总理,“宣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克强】我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这是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这不仅是要让人民群众提高自身防护的意识,更是给政府增加责任。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

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当然,雾霾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谢谢。

李克强: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

【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记者】去年您访问了多个欧洲国家,您亲自介入了解决中欧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纠纷,同时访问期间,您还亲自推介中国的核电以及高铁装备。请问您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碍?同时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欧洲方面对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切?

【李克强】推介中国的产品,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是作为中国总理份内的事。我去年访问中东欧的时候,曾经跟他们的领导人说,如果你要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

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各方,因为我们装备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购的,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和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等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至于你说到去年的光伏案,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规模很大,摩擦难免发生,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妥善地协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像最后光伏案的解决,可以说是成功的案例。我可不希望因为个案,而且比例很小,来丢掉“中欧是最大贸易伙伴”的帽子。

说到中欧关系,我还要说,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也主张投资便利化。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是大趋势。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相信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当中,只要我们对等、公平、便利地推进,为企业创造条件,中欧的相互投资额会不断地攀升,经济的融合度也会不断地加深。谢谢。

打造民生保障安全网: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网记者】总理,您好。最近网上民调显示,社会保障是网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去年您就提出要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网。请问总理,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新的打算?谢谢。

【李克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第一是保基本。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们现在基本医保已经总体覆盖全民了,基本养老的参与人数也超过8亿人。

但是群众还有反映,比如接续难、转移难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基本的社会保障。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解决或者说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

第二是兜底线。因为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还要进行社会救助。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以前不久我们出台了新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第三是促公平。我们保基本、兜底线,还是要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还是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

我们要继续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今年要增加10%以上,并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谢谢。(根据直播摘要编辑整理)

6

推荐第4篇:记者采访的十二种提问方法

记者访问的十二种提问方法

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面对不同心境、不同状态的同一个人,面对无比微妙、无比深透的心灵,记者只有掌握多种多样的提问方法,机智灵活地运用,才能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根据新闻实践的积累,记者在访问时采取的提问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正提法——即从正面直接提问,是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这种提问开诚布公,干脆利落,无须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这样,记者的访问就会进行得迅速而顺利。这是记者运用频率最高的提问方法。

一般来说,记者访问领导干部或者健谈的公众人物,诸如企业家、教师、学者、专家、演员、外宾等等,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限定时间或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以及广播、电视的演播室采访、记者招待会等等,都可以直接正面提问。

运用正面提问法,应当把握这样几点:

1.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如果在提问前有所铺垫,对方心理上会舒缓一些,也能合作一些。

2.防止提问过于直白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

北京远郊区有个山村的群众吃水很困难。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记者采访一位老大娘时问道:“大娘,您吃上自来水了,高兴吧?”大娘回答说:“高兴!高兴!”这次采访,记者就提了这一个问题,大娘也就连着说了两个“高兴”,心里有话却因记者的直白而没能说出来。如果问:“大娘,原先您想到过吃自来水吗?”或者“大娘,听说你们过去吃水好困难?”大娘心里的话就能痛快地说出来。

3.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这也是记者缺乏修养和无能的表现。此时,记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

二、迂回法—— 这种提问是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这种访问一般时间性不太强,谈话也不受特定场合与报道方式的限制。

当采访对象感到紧张拘束,或者思想有所顾虑不大愿意交谈,或者虽然愿意谈,却又一时不知该怎么谈的情况下,记者都可以采取侧面迂回的提问方式,逐渐将谈话引上正题。有些时候,记者不大摸底,想先试探一番,也可以侧面提问。

侧面提问的内容,应该是采访对象熟悉的、感兴趣的,甚至是最简单、最平常的,对方几乎无需思考,张口即答。这样,双方就能搭建起进一步交谈的基础。

应当明确的是,记者旁敲侧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聊天的内容应当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表面上似乎和采访无关,实质上应该是有关联的。

如果有的采访对象确实不了解情况,没有什么话可说,那也不要勉强,不要强人所难。记者可以说上几句得体的话,让对方带着笑脸离开。要是再从中总结一下,也会积累一点经验。

三、诱导法——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引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当记者遇到采访对象了解许多信息,却因谦虚不大愿意说,或者由于性格内向不会说,或者要谈的事情需要一番回忆,或者对方想说又不便自己主动说等情况时,都可以采取诱导提问方法。这种提问,可以进一步引导对方明确访问的范围和内容,渐渐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也可以激活对方的思路,引起对方的联想。由于这种提问的针对性较强,对方会感到无处退让。

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充分,提问就是由已知求未知,提问就能准确恰当。同时,记者还能讲出一些具体事例,让对方回忆当时的情景或心理活动。这样,谈话的时间可能不长,却能够得到很有价值的材料。另外,由于记者事先做了准备,采访对象不愿意说时,记者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进行提问,促使对方不得不开口。

有的访问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生产、工作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或者一时也不容易想起来。这时候,记者只要讲出一点类似的事例,或者有意识地朝某个方面引发一下,便可以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谈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特别要把握“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之间的界限。 国外一些新闻学者主张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的回答,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把“诱问”变成了“强问”,结果就是这样。

另外,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四、追踪法——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这种提问既要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因此,也是记者常用的提问方法。

一般来说,记者对于骨干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于触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对于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对于对方谈话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往往会抓住不放,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水落石出。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方感到追得合情合理。因此,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西方记者在采访中是比较善于采用追问方法的,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五、设问法—— 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大想说、不大好说的事情或想法,或者记者对人物或事物进行合乎规律的推断、预测,促使对方产生联想和想象,或者记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同采访对象开展讨论,促使自己认识的深化。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也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采用“如果”、“假如”一类的设问法,不但可以了解采访对象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而且还能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定的框框去谈。

另外,采用设问法提问,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六、激将法—— 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

原山西电视台记者高丽萍,1987年在采制专题片《重访大寨录》时,她先和郭凤莲聊天。郭凤莲一听说要采访当年大寨的模范人物,就急切地说:“采访别人我没意见,我是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再也不想上电视上报纸了。”记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前几次有的记者找我,我正好有急事要办不在家,就说我拒绝采访,躲着不见,还有人说我对三中全会的政策不满。我根本没意见,大寨人现在不就是靠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富起来的吗?一听他们那样说我,我就生气。”

高丽萍看到对方说到这里,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就对她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我觉得要让人们真正了解你和大寨人今天的情况,就得你们自己出面说话,大家才信。现在你又不接受我的电视采访,观众怎么能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三中全会的政策,更不知道你的近况如何了,你说呢?”果然,这入情入理的一激很有效,郭凤莲马上就说:“那好,你就采吧。可我从哪说起呢?”当下,记者就给她出了主意,对方也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运用激将法时,记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得当,刺激的强度是否适中,还要考虑谈话的气氛怎样。这种提问要让采访对象既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

西方记者大都热中于采用激发式的方式提问,使得采访对象不能不提供记者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提问往往问得尖锐、刁钻、奇特,甚至古怪。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爱接待这样的记者。他们通过巧妙地回答记者的刁钻刻薄的提问,能够在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就是以在访问中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而著名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七、错问法—— 即指记者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的材料,探求事实真相。台湾学者称之为“以误求正法”。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错问法,可能会造成采访对象的某些误解。因此,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应当说明原委,消除误解,以免留下后遗症。

八、插问法—— 即指在谈话过程中,记者及时地抓住对方谈话的某个疑问提问。有些采访对象在交谈时并不知道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另外,记者在访问中要善于做必要而适当的插话。特别是话筒前、镜头前采访,这种插话很有必要。比如重复、强调采访对象说的某个重要问题或某句关键性的话;纠正对方的口误;对方没有讲全,需要及时补充的内容;对方没有谈到,需要及时提醒的内容;尚未听清、听懂的话等等。

九、借问法—— 即指记者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这种提问,不但可以借助第三者提出一些不宜于面对面提出的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出问题的客观性,增强提问的力度。采访对象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也往往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供相关的事实。

十、偏问法—— 即指记者出其不意地从一个较偏的角度去发问,以引起采访对象对采访的重视和对问题的关注,或者促使对方心理上的高度集中,从而认真地回答问题。西方记者将这种方法称作“严格提问法”。

十一、质问法—— 即指记者对持有敌意或持对立观点的以及固守错误的采访对象提出质问的方法。这种提问,无论对方是什么态度,也不管对方怎么回答,甚至对方拒绝回答均能构成新闻材料。当然,记者在质问时,即使问题提得尖锐,态度仍然要冷静,要出言严谨无懈可击。

二、绝问法—— 即指记者从气势上和问题的强度上将采访对象置于绝境,迫使对方别无选择,只能如实地对所提的问题做出回答。

总之,提问的方法丰富多样,记者都可以根据采访中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同时,这些方法既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可以单独使用,可以交替或交叉使用。记者掌握了每种方法的要领,就可以在访问的过程中运用自如,获取最佳采访效果。

推荐第5篇:柴静,提问是记者的天职

当年的“非典”采访,让很多人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而一直以来,她对事实真相的不懈探寻,她对获取问题答案的执著以求,她提问方式的与众不同,更让人们对这个有着清澈眼神和凝重思考的记者印象深刻。

对于记者来说,提不出问题是个问题,提不好问题也是个问题。而柴静,却是一位提问高手。她说,提问是记者的天职,提问就是力量。

初见柴静,是在北京的夏天。无意中注意到她,是因为她的娴静。着黑色连衣裙,手捧一本书,安静地坐在军事博物馆前的长椅上。车辆如梭,行人往来,而她只沉浸在阅读的安宁中。

约她采访,已是深冬。“不用到那些金碧辉煌的地方,咱们就在我家附近小茶馆里聊吧。”电话那头,是冬日里的一抹和煦。

时而炽烈,时而沉静,一如她的名字――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似乎,柴静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其实,她也曾为提问困惑。

刚到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工作的时候,一个16分钟的节目,柴静先会列出四五十个问题,再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每一个问题跟嘉宾一一电话沟通。然而正式采访的时候,却总觉得不够流畅。

焦虑,继而是怀疑。直到那“一盆水”,将她彻底淋湿、浇醒。

2003年2月24日上午,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6.8级地震。白岩松找到柴静:“马上去伽师,给你半小时,收拾一下东西。”没梳头,没洗脸,套了一件防风衣,坐了5个多小时的军用飞机,再转乘7个多小时的卡车,凌晨,柴静到达了伽师。

落脚在一片断壁残垣之中,当地人正在举行葬礼。那一刻,新闻仿似一盆水,劈头盖脸地从她头顶浇了下来。

在演播室里面对镜头,常常担心自己的妆好不好看、衣服得不得体、笑容亲切不亲切的那个主持人柴静,被这盆突如其来的大水冲走了。

那几天,她满眼都是新闻:两个小姑娘在倒塌的校舍边烤着火,她们是新闻;一位从废墟中走出来的老大爷,一只脚上是皮鞋,而另一只脚上是布鞋,他也是新闻„„

“我的眼睛里、耳朵里、鼻子和嘴巴里,都是新闻。不必小心翼翼地考虑怎么措辞――你问的就是未知,问的是你的欲望,这就是新闻。做新闻,最好的位置就是离它最近的地方。”

没有镜子,也顾不上整理妆容,更没有列好问题的小本子,坐在坍塌的羊圈里,柴静开始了提问――

“这几天睡在哪里?”

“睡在地上。”

“能睡着吗?”

“睡不着,我家里死了五个人。”

„„

没经过任何设计,提问就这样从心底汩汩地流淌出来。

问的是你的未知,问的是你的欲望,这就是新闻。做新闻,最好的位置就是离它最近的地方

解放周末:在你看来,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柴静:目的是为了探寻真相。对我来说,这个真实的世界是非常迷人的。海明威以前也是一名记者,他说真实的生活比戏剧更戏剧、更迷人。如果你不能沉浸其中去领略它的那些撼动人心之处,那就辜负了这个职业。

解放周末:的确有些人“辜负了这个职业”,像“抄抄统发稿”、“扒扒网上文”,成了个别记者热衷的“捷径”。

柴静:有的人拿到了统发稿,加上自己的名字,就发出去,至于这个新闻究竟说的是怎么回事,它的发生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与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没有进行深入地探究。记者应该怀揣疑问,秉持怀疑精神,不能人云亦云。多一些逆向思维,多对新闻信息反问几句,追问下去,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闻素材。

解放周末:但现实中,往往缺少疑问,缺少怀疑,难道是已知的太多?

柴静:恰恰相反,不是知之甚多,而是知之甚少,思考甚少。没有困惑和疑问就没有提问,对记者来说,提不出问题更是问题。费孝通先生通过实地调查写出了《乡土中国》,当时驱动他写这本书的动力,就是作为一个年轻人不满足于既有的知识,而总是想要解答自己心中的困惑。提问代表着一个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好的提问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自由人格和独立精神。提问不仅对记者很重要,对一个民族也很重要。

从新疆地震中心,到“非典”重症病房,新闻现场对于柴静来说,愈发成为一种难以抗拒的召唤。

每次当她拉着行李箱出发时,心里都填满了喜悦。因为,她又将沉浸到一个个未知中去,因为,她又将苦思冥想——于她,苦思冥想是乐趣,是幸福。

她说,思考是大脑深处的一盏灯,它照亮你的那一瞬间,很快乐。

有一些问题是装饰性问题,答案是已知的,只是为了把它问得很花哨才问一遍,这是没有价值的

解放周末:提问是记者的天职,思考是记者的本分。但有的专家批评有些记者缺少思考,提问陷入了模式化思维。比如已有人预测,明年奥运会记者问奥运冠军问得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得了冠军,您此刻心情怎样?”

柴静:提不好问题也是一个问题。机械地复制问题、重复问题,就成了一个提问的工具。一个记者能探寻到的真相,取决于他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你的认识有多深,你探寻到的真相就有多深,人们愿意呈现在你面前的东西就有多深。你不提这个问题,受众就有可能不会认识到这个层面。

所以每次我录节目的时候,提问的时间总是特别长,别人可能半个小时就足够了,我往往要用两个多小时。因为我总担心问得还不够,总想着是不是还有什么未触及的东西,于是一问再问。和我一起干活的人,也都挺受“折磨”的。没办法,我把每次采访都当成人生的最后一个采访。

解放周末:这是对记者提问权利的珍视,由此也让我们想起在今年“两会”报道的时候你讲过的一句话———“我只有十秒钟,我只有一个提问机会,我一定要问一个真问题。”问题分真假吗?

柴静:问题不应该有真伪之分。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是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装饰性问题。问题的答案是已知的,只是为了把它问得很花哨,才问一遍,这是没有价值的。

解放周末: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媒体上。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到下面做调研,去之前就让秘书写好稿子,没有提问,没有调研,就读稿子提要求。

柴静:的确,这种现象在其他领域也存在。人不能按照既定的主观思维去调查,你必须意识到人是特别脆弱的,是容易犯错误的。要对事实充满敬畏,相信一定有些东西是我所不知道的,再去探寻该如何认知。

以前,我们的节目要求编导在采访前做出非常细致、完整的策划案,把记者问什么,对方怎么回答,都写得清清楚楚,到最后就成了记者刻板地念问题,调查留下了太多设计的痕迹。现在,我们更尊重未知。真正的调查报道就是探寻未知的过程,是不断遇到障碍、克服障碍的过程。没有未知就没有调查。调查是以已知为起点的,不需要还原已知,而是探寻未知是什么。最精彩的地方往往就在你没有设计到的细节中。

在一期名叫《事故的背后》的节目中,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先期调查已经证明了一家药厂的污染问题,但负责人仍坚持“绝对没有”。几番较量后,柴静突然问了一句:“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对方回答:“没有啊,我的鼻子没有你那么灵敏。”节目就此戛然而止。

提起这段当时让自己很满意的提问,柴静却陷入了反思。

要疑问,而不是质疑,“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

解放周末:为什么回过头来,会不满于当时自己的提问?

柴静:我的问题出在当时的姿态上。背向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叠放在腿上,然后用的是质疑的口吻,“难道你闻不到吗?”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那时应该是真正的疑问,“你闻不到吗?”而不是假定对方是一个漫画式的人物,我要去刻画他。当你的提问带有强烈倾向性的时候,观众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并不强调质疑,我只强调疑问。

解放周末:你怎么区别疑问和质疑?

柴静:疑问是,我真的很好奇,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愿意告诉我吗?你愿意让我理解你吗?但质疑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凭什么可以这么做?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当我有疑问的时候,我首先愿意相信,我愿意相信他人可能是无辜的或者是美好的,尤其是采访一个被指证的人物,他们通常是很狼狈的。我希望通过我的提问,对方能给我一个合理解释。这应该是一个前提,而不是我要让他难堪,让他出丑。

解放周末:是为了揭示,还是为了把提问当成结论,这是一个为何而问的问题。

柴静:所以现在采访,我总是习惯性地身体前倾,这是一种倾听姿态。倾听,让我可以更贴近被访者的内心,新闻的背后是心灵。记者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让你的被访者获得表达的权利。记者所有的发问,只是为了揭示和呈现,而不是做道德判断。发问也不是为了让受访者觉得自己不堪,或者受人同情。

不管被访者是强者、弱者,还是备受争议者,当他选择接受你的采访时,他就已经知道了你会、也懂得去倾听,而且也会尊重他表达的权利。当我们在一些人面前缄默不语,不去发问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剥夺了对方的表达权利。纪伯伦曾说过:“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

解放周末:打破人们心中沉默的,往往不是咄咄逼人,也不是长篇大论。提问也不应该成为记者自我作秀、自我欣赏的方式。

柴静:所以,我更愿意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去问,而不是为了突出我对事件的理解,这样才会有张力,才能更饱满。采访的时候,也许你只是问一句:是吗?或者只是一个眼神,但其实可能完成的是一次心灵的撞击。

2003年5月下旬,甘肃一个叫双城的小镇上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柴静抽丝剥茧般的提问,让沉默的少年开了口。

柴静:你自己心里有疑问吗?

苗苗表弟(注:苗苗是其中一个服毒自杀的女孩):有。

柴静:那你去问谁呢?

苗苗表弟:问自己。

柴静:没法去问大人吗?

苗苗表弟:是。

柴静:你觉得这件事他们不能给你解释吗?

苗苗表弟:不相信他们的解释。

柴静:那你自己能回答得了自己吗?

苗苗表弟:回答不了。

柴静:你回答不了自己的时候,心里会觉得难受吗?

苗苗表弟:难受。

柴静:难受怎么办?

这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下去„„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的

泪水,片刻的沉默之后,柴静继续发问。

柴静:你在心里跟你姐姐说过话吗?

苗苗表弟:说过。

柴静:你跟她说什么呢?

苗苗表弟:你好吗„„

记者不是谋生手段,它于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它赋予了我至高无上的权利——打开别人心灵的权利

解放周末:《新闻调查》的口号是“探寻事实真相”,你也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真相是无底洞的底”。如果我们真的永远无法穷尽真相,那么探寻真相的动力又是什么?

柴静:探寻的本身可能比结果更有意义。美国物理学家费恩曼说,我们的最大价值首先来自于自知无知,其次就是思考。我也认为这两点是人类精神的最高价值。20岁的时候,我想成为像华莱士、法拉奇那样的名主持、名记者,但后来发现,我的目标不是成为某个人。于是我想成为我自己,但自我又是个无穷的概念,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方法,而不是一个外在形象。那么,我的认识方法能不能经受考验?最终能不能服务于整个人类?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解放周末:怎样探寻真相?

柴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走进对方的心灵,让当事人开口说话。对我来说,记者不是一个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因为它赋予我打开别人心灵的权利,这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打开别人心灵的一瞬间,你会触碰到一些真相。

解放周末:你打开别人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什么?

柴静:走进别人的心灵也是走进自己的心灵,当你去打开别人心灵的时候,首先要清空自己。当然你不能毫无立场,你必须有一些人类普世的价值观念。

通往人心的道路是最艰难的道路,一个记者可能要付出生命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但是你又必须在这个职业当中恪尽职守。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人类的心灵需要互相帮助,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当通过提问将心灵的细节展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里,你不帮助他,你可能也会孤立无援。传播的力量就是要把这些东西渗透下去,然后才能生长出新的叶子。

以前,柴静喜欢一些文艺化、情绪化的字眼,那时她总爱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而在她25 岁的时候,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她这样写道: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探究这种流向的原因。

她感到庆幸,在自己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于是,她匍匐前进,把身体和心灵都贴在底层。问题青少年、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流浪人群、精神病人,命运迥异的人们,随着她的寻访,真切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她说,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

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

解放周末:有人说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记者提问也似乎打上了娱乐化烙印,甚至以追逐八卦、绯闻的提问方式吸引眼球,对此你怎么看?

柴静:现在公众的约束力越来越强,低于道德底线之下的,一定会受到舆论的谴责。水准低下的,时间长了也自然会被市场淘汰。这都是在演变生长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不用着急。

当然,泛娱乐化倾向也对严肃新闻提出了要求。当严肃信息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时,自然另一种东西就会填充进来。就以电视报道来说,一条新闻可以有很多种表现手段,但现在我们探索得还不够,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需求,很多时候并没有让观众感觉到你所发布的信息跟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解放周末:记者应该是社会环境的瞭望者,但是现在很多时候,媒体的视野不广、眼界不高,追逐无关痛痒的多,关注公共事务的少。

柴静:在这个时代,可能真正关心政治、关心公共事务的人并不多,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深嵌其中。去采访讨薪八年未果的农民,在他坐过的法院台阶上坐着,体会他的无助;去采访失去儿子的母亲,看着她泪流满面;采访注射了“奥美定”的女人,用手触摸她胸部里的硬块,而且知道它永远无法根除„„这一切,都会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你跟这个时代的联系,让你知道,如果仅仅为追求个人幸福而活着,你将难以真正幸福。

来源:《解放日报》

推荐第6篇:温总理答记者提问古语和诗文解读

温总理答记者提问古语和诗文解读

温总理知识渊博、富有人文情怀,喜用诗文名句言事明志。以下古语和诗文是今年两会温总理答记者时所提。

1.温总理在谈到新一届政府执政理念时提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体现的哲学道理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名句。指的是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理想。

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大意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用担心。强调坚持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4.在谈到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强调正确对待困难和矛盾,准备走曲折的路。

5.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原作全文是:“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南宋灭亡后,郑思肖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下泉”典出《诗经·曹风》。可从意识的反作用和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

6.“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可比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在谈到有关思想解放的问题时,温家宝引用了两句古话,“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大意是“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使命”;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司空图《诗品》,原文说的是文艺创作中的体会,说大自然美景难以穷尽,只要深入体察,就能不断创新诗境。

注:高考常考古语文题,着重从哲学或政治角度进行考查,领导讲话中引用的名言往往思想深刻、意蕴深远,适合考查需要,应引起注意。

推荐第7篇:长沙市正鑫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回答记者提问

回答记者提问

1.为什么搬过来?

答:因为这里土质、气候适宜,水电、地形、地势优越,再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所以很高兴搬到这里发展公司,同时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

2.成立公司之前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要成立这个公司?

答:成立公司之前,属于个体经济,没有正规的组织结构,不利于投资发展,所以现在成立公司就是为了规范发展,走上正轨。同时个人比较看好园林绿化这个行业的前景,想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

3.公司的基本情况?

答:我公司是一家集花卉苗木产销、种苗组培、园林绿化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宁乡县县政府、农业局、林业局等局委的大力支持下,建设成为了以八月桂、丹桂、紫薇等中高档花卉苗木种植业务为主,园林绿化施工为辅,拥有现代化栽培设施、绿化施工设备以及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农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注册资金2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生物性资产800多万元,前期总投资过千万。建设面积500多亩,员工30多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技术人员10多名。苗木基地现设苗圃部、育材部和绿化工程部,能提供育苗、移栽、成材、绿化、养护、施工等一龙条服务。

4.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

答:公司的主体以苗木种植销售为主,兼顾城市绿化施工、农家乐等其他生态农业项目。公司一期计划20年。前期投资1000多万完成了基地的主体结构建设和主要苗木的种植任务,中期以补种生长期较短的花卉苗木为主,同时完成基地的整体绿化工作,并开始对外承接城市绿化施工项目,现在中期的工作已经开始启动,时间是2013到2015年。后期以花卉苗木的种植销售为主,同时兼营城市绿化施工,并计划把苗木基地打造成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基地,包含休闲农家乐、疗养基地、苗木观光等多功能,复合型基地。

5.你认为你公司的这个行业怎么样?

答: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绿化美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城镇建设品位的提升,花卉苗木产业在我国已得到了长期而稳定的发展。长沙花卉苗木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长沙在加速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进程中,花卉苗木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长沙市农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说公司这个行业前途一片光明。

6.你认为你的公司跟同行业相比有什么竞争优势?

答:首先,我们做的是精品、名贵苗木,并且极具规模。比品质比规模我们都是不输的。然后我们不仅专(专供精品、名贵苗木),而且宽(经营范围宽),不仅有苗木的种植销售,还兼营城市绿化施工、农家乐等其他生态农业项目。所以说无论从哪方面比,我们都是极具竞争优势的。

推荐第8篇: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记者必备的基本功(推荐)

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记者必备的基本功

温雅洁

新闻研究

加入时间:2010-6-2 9:30:18 点击:326

在报社工作的记者,都比较注重笔杆子功夫,以为只要笔头过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飞速发展,现在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一问一答”、“有问必答”的习惯性套路。由于人们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个性化也日益凸显,他们不会轻易承担自以为无所谓的“分外事”,有时甚至拒绝记者的采访。然而,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基本功就是采访提问,所以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记者要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必须掌握提问的一些技巧,才能让各种类型的采访对象开口,说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作为新闻记者,如何才能掌握这其中的技巧,提高自己的采访质量呢?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和学习中,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首先,要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的距离。记者和采访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两者之间感觉很陌生。因此,很容易让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距离感,难以开口说话。作为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一般不喜欢单刀直入,而是想方设法和采访对象套近乎,让对方感觉到眼前的记者不仅是个采访者,而且是个值得信赖的倾听对象,如此一来,对方消除了对你的戒备心,没有了距离感,谈起要采访的内容来,自然就会滔滔不绝了。

很多时候,笔者采访的一些老百姓,会很腼腆,一见到记者就更紧张了,笔者就会先和他们聊一会儿天,消除他们的紧张感,东拉西扯之间,把话题就引向了想要采访的素材上。有一次,笔者要采访一个在山里带领妇女种树三十载的女劳模,被人们誉为“女马永顺”的张克福。谁知笔者见到她才发现,她特别不健谈,问她在山上吃了哪些苦,她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来,后来,笔者改变了话题,与她拉起了家常,老太太逐渐有了兴趣,笔者又和她聊起了怎样才能把树种好,才能保证成活率。这是她的专长,说起这些,她有了兴致,绘声绘色的给笔者讲起了她的经验,不知不觉间,把她这些年的经历全讲了出来,一个把自己一辈子都奉献给大山的女劳模在自己的心里也鲜活起来,写起稿子来也就信手拈来了。

其次,在倾听中发现新闻,这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能够认真倾听,在倾听中发现新闻,这也是最能体现记者采访功力了一个技巧。有的记者墨守成规,首先把采访问题一一列入采访本上,逐条向被采访者发问。这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很不舒服、不自然,并直接导致了他三缄其口,不愿意多讲,敷衍几句了事。这种事前准备有积极的一面,但有经验的记者在充分准备的同时,乐于倾听被采访对象的发言,并喜欢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新的新闻素材。

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认真聆听被采访对象的话语,并见缝插针,发现新问题,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一位同事到基层采访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时,结识了这位警察的爱人,通过这位警嫂,记者了解到了这位警察生活细节上许多闪光的东西。了解的这些素材也确实为稿件增色了不少,但记者并没有就此为止,这位细心的女记者在采写这位警察时,发现在他的妻子身上,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她索性就和这位警嫂交上了朋友,聊起了知心话,了解到这位警嫂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付出了很多,她其实也是千千万万个优秀警嫂的一个代表,记者将了解到的素材整理成稿,文章见报后,感动了很多人,警嫂们也因为记者写出了她们的心声而感动不已,“家庭的和谐和稳定,也是我们投身公安事业的最大动力。我们的妻子真的很不容易。”一位警察看完报道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笔者的另一位同事在采访鄂伦春族杰出的女性关金芳时,无意间了解到关金芳还义务抚养了鄂伦春的5名孤儿,这本不是这次要采访的内容。但为了挖掘这位母亲的感人事迹,这位同事晚上住到了关金芳的家里,就像朋友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宁静的夜晚,也勾起了关金芳很多的回忆,她和记者聊起了抚养孤儿时的艰辛,聊起了作为一个鄂伦春族母亲的责任„„整理好素材,这位同事写出了颇为感人的作品《一位鄂伦春母亲的博大情怀》,作品见报后,很多读者受到了感动,并得到一致好评,还获了奖。

身心投入,让其有感而发,也是提问的一个技巧。记者身心投入了,就能走进人民群众中间,同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接触。就能感染对方,使对方有感而发,真情流露。只有眼睛和腿脚的“深入”才能写出好稿子。笔者在一次调查留守儿童的现状时,走进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和家中,和他们同吃同住,刚开始,很多留守儿童不愿意回答记者的问题,因为长时间得不到父爱和母爱,他们对陌生人总有着一种戒备心,拒绝交流。笔者就和他们一起上学,走在深深浅浅的山路上,笔者和他们聊起了他们起早贪黑上学的艰辛时,笔者告诉他们,作为一个大人凌晨或者晚上走在这样的山路上,也会害怕。孩子们听了颇为自豪,聊起了很多他们上学放学路上的趣事。笔者还告诉他们,自己也有一个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没有他们这么自立,也没有他们那么懂事时,听了笔者的赞美,孩子们更是非常高兴,纷纷向记者展示他们做家务的本领。在采访中,记者的身心全部放在了这些孩子的身上,经常换位思考,想象作为留守儿童家长的无奈,作为留守儿童的艰辛,经过几天的调查走访,笔者写出了《声声呼唤,唤不回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文章见报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从心理上和生活上给了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这些孩子也将笔者当做了他们的朋友。

进入新世纪以来,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媒体纷纷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栏目、品牌专栏,这些栏目和专栏成了支撑媒体的中坚力量,人们在赞叹这些记者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采访技巧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记者的一言一行,一音一调都会在受众中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看来,记者向采访中问得顺利,问到有价值的信息,还需要提高自己的采访技巧,这是需要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和学习的一门学问。

推荐第9篇:老鼠记者

《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读后感

2月8日的中午,妈妈在网上给我买了一套叫《老鼠日记》的书,当天,我兴高采烈,晚上高兴得睡不着觉。2月13日晚上,书到了,书才到家里面,我就一口气看完了一本《大漠寻宝记》。《大漠寻宝记》写的是:《鼠民公报》的主编杰罗尼摩·斯蒂顿和表弟赖皮、表妹菲、侄子本杰明一起去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中找宝藏的故事。他们在寻宝过程中迷路、没水喝、遇到沙尘暴„„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找到了宝藏,还获得了比宝藏更珍贵的友谊。 这本书告诉了我:只要坚持,克服困难,真诚待人,就会获得胜利和友谊。

臧克家前辈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就是一本好书。最后引用本杰明说的话:“真正的朋友非常难得,他会在你想说话是听你说话,并且给你一个中肯的意见;他会时刻为你着想,与你分享欢乐时光,共度困难时刻,还会在你伤心时安慰你!”我会认真地体会这段话,在生活中珍惜我的朋友们!

三年一班臧净镝

推荐第10篇:民国记者

浅谈民国名记者产生的原因

------------以邵飘萍为例进行分析

摘要:民国时期民营新闻业提高了专业业务水平,民营报纸按照商业化模式独立办报,遵循新闻业本身的内在规律,使报刊真正成为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因而时期形成了专业性的职业群体,出现了邵飘萍、黄远生、徐彬彬等众多名记者。本文将以邵飘萍为例,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记者自身两个方面分析这些记者成名的原因。 关键词:民国时期 社会背景 名记者

正文: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报纸新闻自由发展,民营新闻业完成了职业理念的内化,基本实现了职业自治,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达到了较高的职业化程度,加上职业群体的努力,大量的民记者涌现。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促进了名记者的产生

到清朝末年,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民国成立后,人们拥有基本的新闻自由权利,如自由开报馆,办刊物,建学会等,北洋政府交通部特地颁发了《新闻电报章程》,规定:“国内往来新闻电报,华文明语电报每字收银元三分,英文明语每字收银元六分。”(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新闻电报费用的降低,使报纸可以更多地使用专电。 有线电报的不断架设、电报费用的降低以及铁路线的延伸,使当时的各大报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通讯网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也对中国报业在民国初年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过渡、确立新闻在报纸上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12年10月起,《申报》上就开始出现“北京特派员”的名称。《时报》、《新闻报》等沪上大报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也纷纷聘请驻北京的特派员。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等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代名记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为远在上海的报馆,或拍发专电,或撰写“特别通讯”。

二.记者们坚持不党不私的立场,关注民生社会,大胆挑战威权,勇于揭发政治黑幕,这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记者的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原因。以下用邵飘萍为代表分析民国时期记者的主观条件。

1.合理的知识结构,心怀抱负。

邵飘萍从小接受了“子曰诗云”的中国传统教育,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气,14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随后来到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大学就读,接受了西方科学、政治文化的教育,受到了新思想的启蒙。由于晚清动荡的局势,使邵飘萍热衷于了解时事,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各种报纸。其中,梁启超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邵飘萍和他的同学们。从小接受八股文写作的邵飘萍对梁启超恣意奔放的文体以及点评时事的勇气敬佩不已,还可以模仿梁启超的文体进行写作。当时报纸上经常讨论救国之道,热血的知识分子各抒己见,主张“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或者“教育救国”,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现代文明拯救中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邵飘萍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立志献身新闻事业,依靠报纸舆论,干预政局,改变祖国悲惨的命运。于是,“新闻救国”也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理想。

2.关注民生,以服务民众为己任;不畏强权,独立办报,勇于批判黑暗统治。

初到《汉民日报》不久,邵飘萍就开始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主张,揭露贪官污吏的丑行,抨击封建军阀的暴政,与杭州的权贵结下了深仇大恨。为了扼杀舆论,他们多次企图加害于邵飘萍,但是邵飘萍却以“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杀”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仗义执言,写下了“呜呼!内务部。呜呼!内腐部!”这样的言论以及大量的新闻和评论。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邵飘萍有预见性地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当局立即以“扰害治安罪”查封了《汉民日报》,并逮捕了邵飘萍。邵飘萍出

狱后不得不到日本避难,但他却是锋芒不减,他用“阿平”作笔名,在上海方言中,“阿”有疑问的意思,“阿平”也就含有“平不平?”的意思。邵飘萍就用这个带着怒气质问的词,来讥讽和揭露袁世凯的罪行,而且不露痕迹,让袁世凯无可奈何。袁世凯死后,邵飘萍被聘为《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受聘《申报》期间,他每日发电二三千字,间日写“北京特别通讯”。由于这些报道大多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与丑闻。

在北京的两年中,邵飘萍看到,当时北京的报纸几乎都被各个政治集团操纵,很少有背后无政治关系的。报纸不尊重事实,而是以一党一派的私利和津贴为向背,朝秦慕楚、捕风捉影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样的状况让邵飘萍深感要有自己独立的报纸,不依附于任何权势集团,独立地发言、独立地报道,把真实情况告诉民众的重要性,于是决定自己出资办一份报纸。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创办了《京报》。《京报》创刊时,邵飘萍特意写了四个大字“铁肩辣手”挂在编辑室正面的墙上,以自勉和激励同事。“铁肩辣手”取自明朝杨椒山的著名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邵飘萍将“妙手”改为“辣手”,一字之改,反映了邵飘萍胸怀真理、不畏强暴的倔强性格和办报宗旨。《京报》是邵飘萍自己投资创办的,无党无派,不受军阀操纵,主张言论自由,成为民众发表意见的媒介,很快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京报》以新闻为主,以“探求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邵飘萍既是社长,又要搞经营管理,同时继续他的记者生涯,坚持采访。

3.激进的思想

邵飘萍不怕风险,秘密加入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4.具有独特的采访技巧

(1)巧做戏。邵飘萍在自己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的“电话”一节中说: 遇不肯接电话之官僚,如有特别必要时,亦可用非常之手段,而此非常手段中半面又有极正当之理由。非常手段者,即谓私宅中人请彼说话,或言某机关请彼说话是也„„俟其接谈,则告以‘我乃某某’,并告以‘恐与新闻记者接坐中有人闻之不便,故不得已出此’„„ 1917年3月,引起国内震动的中德断绝外交关系的决定在正式公布以前,新闻界首先探知这一消息的就是运用了虚虚实实的做戏的方式邵飘萍。

(2)广交友。邵飘萍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他能够在各派军阀中游刃有余,又能和普通民众打成一片,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民国时期是一段复杂的社会时期,新闻自由在此时发展,但也在此时承受危机,既有利于记者的产生又让明辨是非的他们深受威胁。因而,民国时期名记者的产生必须是客观的社会因素和记者主观的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论民国名记者赵敏恒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鲍晓明

2.民国时期民营新闻业的职业化 张忠(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3.本科毕业论文 民国时期报纸新闻自由研究(201006)(2010-09-12 16:24:25) 4.新闻史学史视野中的邵飘萍研究 时间:2010-12-02 20:37:00

提高太阳能热应用技术水平,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服务,做引领世界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太阳谷”。

参考文献

1.山东德州市质监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

2.把握机遇

再造优势 全力做大做强太阳能产业市政协常委、民建德州市委秘书长 周相国 3.德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第11篇:记者求职信

公务员求职信范文

尊敬的xx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xx届的毕业生,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已经通过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并取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课程之外,广泛涉猎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课程,形成了比较开阔的视野并且富于远见卓识. 另外,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如记者团,采访了的作者徐兆寿先生,记者团经常的一些文化活动让我得以结识兰州文化界的名人,聆听他们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还有佳艺人舞蹈培训的校园代表,伊人写真坊的后期制作等兼职工作,让我提前进入社会人的角色,并不断的在校园学习中调整和提高自己. 和很多人疯狂的想挤进公务员队伍不一样,我想着一份付出和收获成正比的工作平台.我不怕吃苦,做事踏实认真. 如能得到您的赏识,不胜荣幸之至! 祝您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 x x 2008年xx月xx日篇2:杂志记者个人简历范文

杂志记者个人简历范文

姓 名:郭 国 籍:中国

目前住地:河北民 族:汉族

户 籍 地:河北身 材:175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 龄:25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记者、编辑、行政/后勤

工作年限:1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河北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xxx杂志社 起止年月:2013-11 ~ 2013-01 担任职务:记者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日期:2013-09-01 所学专业:新闻学 工作能力

熟练word、excel、ppt操作。

熟练掌握 大洋、adobe premiere pro 非线性编辑软件。

熟练操作 松下aj—d915广播级摄像机。

英语四级。

这份关于“杂志记者个人简历范文”的内容就是这样子,希望对您写工作简历有所帮助!篇3:杂志主编求职信范文 两篇

杂志主编求职信范文 两篇

篇1:

《××××》杂志总编室: 我叫×××,男.现年22岁,是××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学生。再过两个月,我就要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就业之路了,内心既兴奋又有点焦虑。我一直是贵刊的忠实 读者,曾在贵刊发表过几篇短文。贵刊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营养和深刻的人生启迪。你们自由开放的办刊方针和严 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心里常想,如能毕业后与你们共事,溶入你们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中,那该是多么荣幸! 我认为采编工作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对此我有浓厚的兴趣.也有为之付出一生心血的心理准备。我是我系内部文艺刊物《×××》的主编,同时,也是我校校报的通 讯员。通过这几年的初步实践.我对采编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在其他刊物上也公开发表过一些短文,现随信寄给你们几篇,请你们批评、指导。

不知你们意见如何?能否先给我一一次面谈或试用的机会?望拨冗函告。 切盼! 顺祝

编安! 篇2:

各位同仁见信好: 准备这封信的时候,心里是欣喜不禁,又是惴惴不安。喜的是来到这澳岛南国,终于有那么一个小小机会,可以端起大学四年的饭碗来;忧的是持笔之余,不知阅信之人是受何方文墨浸染,究竟看不看得惯我这大陆来的酸溜文笔。

为人为文,但求诚字为先。我时常对我的朋友说:我是一个作家,作家要敢于把自己剖析给人看。即便是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的虚构小说,作者本人是个什么模样,早以清清楚楚的摆在人物的话语之间。这封信我就谈谈自己。

小学四年级写作业,有一篇叫做《平凡的蜡烛》的习作,赞美的是师恩师德,用的是拟人手法,被拿出去到处发表,直到六年级还被登在校刊上,当时我十分佩服我们学校对于资源的高度利用。我说这个不是想证明什么少年天才,因为我差太远了。而且但凡这方面的成功人士,都能在记者采访时被自己的老爸老妈找出几个类似于糖果和书摆在面前,他就挑书的小时了了的典故,这就是所谓的先有上帝,再凑神迹,很多人没弄清楚,以为耶稣是由于神迹而存在,而其实神迹是因为耶稣而存在。既然不是说天才,那么我想说什么呢?想说我发现写文章这个事情居然是可以赚钱的!那是我当时收到《小溪流》杂志50块人民币的稿费后发出的赞叹,对于一个小学生,这无异于一笔中彩票般的巨款,我用这笔款子成立了一个辣椒萝卜干基金,小伙伴们和我沉浸在5毛钱一大包的萝卜干幸福生活中长达半年之久,心想将来共产主义实现也不过如此吧。文皆有两面,好与歹,善与恶,雅与俗,深与浅。而这小故事往坏处说,就是发现了自己小财迷的本性,往好处谈,就是那笔巨款让我体会到了物质独立对于精神独立的巨大支持。我以后也便是这么发展下去,总是一个万事靠自己,喜欢特立独行的人。 后来我这个财迷成了戏子,迷上了表演,迷上了话剧。当时有个任务,得去参加本市的道德教育幽默小话剧的比赛,学校便把我这个戏剧社社长找来,剧本是没有的,就自己编、自己导,这种题材居然还写出了几句笑料。当时就体会到了其实那些歌功颂

德的作家,功力是非常深厚的。文理得通,还不能让人作呕,这是很难的,为了这份难得,评委们给了咱一个一等奖。从那50块钱到这一等奖,我成了一个名利双收的小少年。真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是红尘多歧路,这个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必然昏罗帐,感情的烦恼让他成为了一个情歌与情书的圣手。情歌本身很幼稚的一件事,写了曲往里面填词,填来填去就好像在给外国人编汉语的语法教材,来来回回就是我爱你、我真的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你爱我还是他,然后同样的句型改一个动词我想你、我真的想你、你为什么不想我、你想我还是他,当然啦,即便如此幼稚,我也骄傲地得到了多次上电视的机会,除了那情歌中的女主角看到那深情款款之后毫不感伤,反而表扬我很有成为笑星的潜力。至于情书,让我从此开始练就了把一件小事写得无比煽情的能力。走近时心里的小鹿要比别人乱撞得更厉害,打工赚生日礼物要别别人更艰难,哪怕是目光交汇时那逃避的眼神都要比别人更闪烁。直到大学里写新闻稿,挖掘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意义,这还是我的强项。即便是如此,我还是很有读书人的原则,绝不替人代写,绝不被几个肉包子收买。一旦我能写出真正感人的情书,那必然就已经产生感情了,替别人写情书是件危险的事情。因为这背后有个艺术家通有的逻辑,就是把感情投射到自己的创作对象中去才能出好作品,很少有几个作家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不是如数家珍的。 由于受到感情与升学的双重煎熬,连我这样一个达观的年轻人也开始失眠。在数不清的漫漫长夜中,泪水洗涤了心灵,当哭累了仍然睡不着,人的脑子就开始思考这一切的价值,由此思考开去,就整夜整夜地思索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宇宙的意义。后来才知道,那些日子所思考的人性、社会、情感、时空各类问题,原来有一个比较正经的名字,叫做哲学!这样一来一个作家的思想境界就被打开了,但坏处就是时不时想跳出所写的文本来抽象地讲些大道理,这样就不商业、不功利了,一般的读者不爱看,但是爱看的人却又喜欢得不得了。以至于我自己有时候读到一篇文章都看得懂,反而觉得没有嚼头

这可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好文章要能深能浅。直到考入中文系,开始正儿八经地写论文,我这个孙悟空才被安上紧箍咒。人家都是教授,教授看不懂,那你的文章就有问题,至少你的表述有问题,再高深的理论,还是得深入浅出的,这是另外一层功夫。熬啊熬,两年过去才纠正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呢?有两件事:一是因为当时学院里面有网络文学和文化产业的课题,虽然和学中文的挂点关系,更多的其实是对某种商业模式在文化范畴中的探讨,这就消磨了不少书生脾气;二是因为当时学校里面要弄新农村建设活动,这是当时全国上下很有政治背景的活动,可不得了的一件大好事,我由于为人踏实,肯吃苦,就被选去当负责人,利用课余时间在乡下呆了一年,采访乡亲们、采访村干部、采访政府官员、采访当地企业,回来之后就是写报告、发新闻稿、给活动写公文,这一下就知道人间疾苦了,知道世间无奈了,人一老实了,文章也老实了。

这也就是几年前的事情,往后头,我就一直在为出国留学拼命学英语,中文却从来没落下过,偶尔去广告公司编两句顺口的词、偶尔去人家寿宴上出一副大气的对子、偶尔去帮别人策划策划动漫脚本,反正是乐在其中。

这就是我,和我文章的故事,粗文拙字,让您见笑了。篇4:交际能力左右求职成败简历求职信范文大全

交际能力左右求职成败简历求职信范文大全

交际能力左右求职成败

很多求职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没有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条件,可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据记者调查发现,沟通障碍(不善交际与言记者就此专门展开了一次随机抽样的调查专访,调查对象为来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的求职者,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答率为88%。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谈),更有可能将求职者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

求职成败与交际能力密切相关问卷首先对被调查者的“学历”和“既往工作经历”进行了询问。

结果发现,求职者中,持有本科学历者为32.6%,拥有大专学历者为42.7%,两者累计相加为75.3%;曾经从事过营销、文员、管理等主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的,累计为64.9%。这表明,大多数求职者都具备较高的学历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之后,问卷进行了重点提问:“根据你自己的求职经历,你认为求职的成败与交际与口才能力有没有关系?”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很有关系”的占60.7%,回答“有一点关系”的占37.1%,而认为“关系不大”和“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仅占2.2%。也就是说,如果按“有关系”和“没关系”进行类聚,认为求职成败与交际和口才能力“有关系”的占到了97.8%。显然,认为求职成败与交际和口才能力“有关系”者所占的比例比“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者所占的比例都高。

这意味着,与学历和工作经历相比,交际和口才因素在求职过程中也许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求职者如果不能成功地与招聘者沟通,在各路人才如潮水般涌到深圳的今天,要得到别人的赏识,不是一件容易事。

大多数求职者认为自己存在沟通障碍

镇武装部个人工作总结

镇武装部个人工作总结各位领导、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翻开,回顾2005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各部门同志们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我已有一名军队转业干部转变成为一名机关同志,并且将自己融入到这个新的大家庭里。下面,我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不足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一下汇报:

一、转 阅读全文 >> 乡镇党政班子届末工作总结 xx年以来,xx镇党政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团结拼搏、与时俱进,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镇班子自身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现将本届镇 阅读全文 >> 领导在会议结束时的(主持)讲话范文

同志们: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的议题全部结束,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突出。

一、

二、三产的*领导对各业的运行态势为大会作了很好的通报交流,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的经验和启迪,为我们打开思路,借用外力,推动自己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特别是*长的讲话,通过数字的对比分析、客观求实的总 阅读全文 >> 税务分局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论出口退税质押贷款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货物进出口量日益增加,对企业的进出口权的审批也放宽了,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公司拥有进出口权,能自由进出口货物。这无疑对一些老牌的外贸企业带来不少的冲激,这些外贸企业虽然有良好的客户网络,多年的进出口经验,但诸多的历史原因,使这些企业负

债 阅读全文 >> (佚名 2016年)篇5:银行求职信范文三篇 银行求职信范文三篇

银行求职信范文三篇

篇1

尊敬的某某银行:

您好! 祝您阅信愉快!我是xx学院国际金融专业10届应届本科生。我于近日从贵行网站获悉正在进行的2014校园招聘,大学期间我一直关注金融行业市场的发展,也特别希望能应聘对公客户经理一职。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

交通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肯定;深圳分行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品种,建立起良好的行业区域优势。我认为适合贵单位的工作必须恪守诚信,正直忠诚;工作富有责任感,踏实肯干,具有良好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做事认真、谨慎、细心、稳重,能为集团创造更多的价值。我自信我符合以上素质要求。

以下是我个人能力与工作教育背景的综合简介:

良好教育背景:将于2014年7月获得国际金融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连续三年获学校优秀大学生综合奖学金,综合排名列专业前5%(共200人)。

金融行业工作经验:在瑞典银行上海办事处兼职、中国银行国际结算部实习以及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外事办公室任助理,从事客户接待、国际结算业务操作和会务操作等工作,对金融、贸易等行业有了较深了解。

较强的沟通>策划能力: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学生党支部书记,>策划组织了系列班会和晚会,组织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校园义卖活动和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服务,较多地进行对外沟通联系、项目>策划、人员管理和任务分配等工作,培养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扎实的个人技能:多年的文学写作中练就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曾任校报编辑、校新闻中心记者;学校以外语为特色的独特训练中培养起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并能用word, powerpoint进行大量文案工作。

我希望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工作实践经历和知识技能,以及自身的刻苦、进取精神,为贵公司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尊敬的招聘经理,我非常希望能得到面试机会,供你们考察我在各方面的能力是否适合贵单位的需要。感谢您拨冗阅读我的求职材料,恳切期盼您的回音。 篇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垂阅的我的求职自荐信!

贵公司(银行)的良好形象和员工素质吸引着我这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很愿意能为贵公司效一份微薄之力!

我是来某学校的某专业应届毕业生。我在校期间学习努力认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能说一口流利地英语,还在自学国际金融专业相关课程。在业余我有计划的抽出时间去阅读各类书刊,杂志,看电视,上网,力求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紧跟时代步伐。在放假期间,走出校门,我尽可能的去捕捉每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与不同层次的人相处,最大化的让自己零距离的与社会接触,感受人生,品位生活的酸,甜,苦,辣,让自己尽快的适应社会这个“大家庭”。我很希望能到贵公司(银行)去工作,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自己的人生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我相信贵公司(银行)的整体形象,管理方式,工作氛围会更加吸引我,是我心目中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因而我很自信的向您承诺:选择我,您绝不会后悔!

最后谢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的关注。

此致

敬礼

求职自荐人:xx 某年某月某日

篇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阅读这封求职信。我是xx学院14级会计学的一名学生。怀着对贵公司的尊重与向往,我真挚地写了这封求职自荐信,向呈上我的个人资料。

首先,我应聘的是贵行的综合柜员一职,因为之前在银行实习过一段时间,对银行营业

部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一个合格的银行工作人员不仅在办理业务时要认真仔细,更要善于与客户沟通,态度热情,技能与态度并重。通过对自己的性格分析,我觉得自己还是十分适合这一岗位的,以下是我的自我评价:

1、为人随和,待人真诚,学习生活中喜欢与人沟通,为人坦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善于与人合作。

2、做事情态度认真,处事严谨,事业心上进心强,有较强的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喜欢有计划的去学习工作,有条理的做事情,但又不会太死板,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去调整计划。 其次,银行是金融行业,对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我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认真学习,专业课成绩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先后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最后,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期间,积极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比赛,活跃在爱心社,中国结结缘社等社团中,并在景明杯征文大赛,有光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连续两年在家乡组织暑期辅导,与同学积极配合进行宣传组织,在家乡吸引了不少的学生,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并于今年暑假进入银行实习,了解和熟悉银行的工作环境,多次受到顾客好评和同时夸奖。 我希望凭借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知识技能,以及自身的刻苦、进取精神,为贵公司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感谢您拨冗阅读我的求职材料,恳切期盼您的回音。

第12篇:记者演讲稿

温暖的旅程

秦安县广播电视台 辛瑜茸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成长足迹和奋斗经历,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记者行列的新兵,面对各位前辈和老师,我又感到十分的忐忑和惶恐。2013年年初,机缘巧合,我踏入了秦安县广播电视台的大门,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地加入了记者的行列。我不是科班出身,之前也从未经受过正规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工作刚开始,我只是跟着台里的老师们,出去采访,回来写稿,然后播出去,机械地重复着每天的工作。我几乎从来没有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过,记者这个职业的责任,担当和内涵。

然而时间似乎总会以它不经意的安排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去参与和成长,让我们在某个恰当的瞬间变得清晰和了然。那是2014年7月24日,台里接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热线电话,一位名叫王强的粉刷工人在路边行走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摩托车撞飞,脑部受到了重创,在兰大二院接受开颅手术,急需输入B型血小板,但是血库告急。就在这个时候,王强只有11岁的儿子浩浩,自己跑去护士站嚷着要给爸爸献血。当得知献血必须要去献血点时,他又偷偷找到了献血车。“叔叔阿姨,我要献血救爸爸!”他稚嫩的声音打破了采血点的宁静。医生、护士不约而同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只有1米左右的小男孩,但是按照规定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以上,不能接受他的献血。可是,小家伙哭着闹着要献血救爸爸,不论大家怎么劝说,他就是哭着不走。在场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被这一幕感动了。。。。。。被感动的还有电话这头的我们。

当天我就与台里的另一名记者走进了王强的家中。一间破旧低矮的小土房,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门口挂着一个破旧的白门帘。屋内的景象更是让我心酸,一边是土炕,炕上乱七八糟地堆着破旧铺盖,一边是厨房,地上堆着烧火用的木柴。抬头看,屋内没有顶棚,透过屋顶洒下点点阳光。家徒四壁的土胚屋子,唯一的装饰就是浩浩几张金灿灿的奖状。王强的母亲没有明白我们来做什么,但她告诉我们儿子很孝顺。她今年六十多岁,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常年吃药。儿子外出辛苦打工挣得钱,一半都给她买药治病了。可是老人家还不知道,家里的顶梁柱此时正躺在医院里接受抢救。

经过连续几天的深入采访,我们在7月29日播出了这条新闻。11岁小男孩欲献血救父的感人举动在秦安的大街小巷快速传开,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好心人。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一位30来岁的妇女悄悄留下了2000元。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中年妇女将一万元塞到了王强妻子的手中......虽然大家的慷慨解囊帮助王强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40万元后期治疗费,对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仍然是天文数字。台里决定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对王强的不幸遭遇和天大困难进行跟进报道,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7月30日,我们再次来到王强的老家秦安县郭嘉镇硬洼村,此时,全体村民正聚集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为王强募捐。我们的镜头对准了一个个感人的瞬间,深情地记录下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幕场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大爷手里捏着一沓自己攒的五元十元的钱,颤巍巍地送到了王强亲戚的手中,老大爷只是说:“孩子病情严重,大家捐些钱,看能把病治好不。”还有一位来村里走亲戚的山东小女孩,她只有七岁,她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面对生命垂危的同胞兄弟,面对濒临崩溃的不幸家庭,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筹钱救命,成了萦绕在大家心头最响的呼声和唯一的选项。一串长长的捐款名单,代表的不仅仅是捐款的数额,更多的是在诠释“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真谛。

生命无价,爱心继续。8月5日,《秦安新闻》继续报道在县城的兴国文化广场举行的为王强募捐的爱心活动。并呼吁更多的好心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扶危济困。通过连续三次报道,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了为王强筹钱救命的队伍中,一元,十元,一百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媒体的力量,也终于认识到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融入这个职业,我不再是普通的小我,这份职业给了我强大的动力,去不停探索,不停求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在从业的这几年里,不停地有这样的故事感染着我、充实着我,激励着我。而我,也在一个个这样的故事中渐渐成长。如今,我深深觉得,我深爱着这个职业,也愿意用我的肩膀,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用镜头传播社会责任与道德正义,诠释凡人善举根植于民间的道德力量,真正为国家,为什会,为群众作出应有的担当。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也许每位从事记者这份职业的人,都走过这样一段并不平凡的道路,而我们总是在这条“铁肩担道义”的温暖旅程中感动着、付出着、收获着。在路上,只为那未知的绚丽风景。 谢谢大家

第13篇:记者工作总结

记者要保持新闻敏感度,及时获取行业内的新信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者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记者工作总结1

一、一年工作回顾:

(一)做好采访工作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和撰写文章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每次采访前,我都通过各种渠道,对采访的对象先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采访结束后,我也会尽快将稿件撰写完毕,以求详尽精辟。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参与报道了大型的采访活动,包括:4月在昆明的昆明茶博会;9月在东莞市举行的东莞茶文化节;10月在昆明的越南国家茶叶代表团活动;11月在广州举行的广州茶博会;12月在武汉举行的品茗会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深入的学习到了普洱茶的知识和文化底蕴,更了解了茶之外的不少知识,并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群体。

在这一年中,我还采访到了刘湘云、王心、李东溟、陈波、王达三、胡云霞、张志强、赵春宇、娄自田、胡皓明、太俊林、田军、张明春等业内人士。同时还有针对性地采访过英国、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的普洱茶爱好者,了解了普洱茶在国外的状况,以及各国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另外我还接触和采访了不少对普洱茶市场有见解的茶叶爱好者和经营者,以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对普洱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接触和体验,把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完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写作方面的突破

在文章的撰写上,从过去主攻“特别策划”、“人物”、“玩家私房”这一类栏目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和撰写“双月综述”、“独家关注”等,在领导的培养下,我接触了更多的写作方法,适应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在这方面有了突破。

二、经营方面的突破

为杂志社共同完成了14.8万元的广告额收入,为杂志社创收,也是我在记者工作之余的突破。

三、收获:

首先是开阔了眼界,在杂志社这个平台上,找到了自己适合的定位和角色。

借在广州、普洱、东莞、武汉等地出差的机会,我真切的体会到记者工作的优点,就是能亲自体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活动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学习、了解、报道普洱茶的同时,接触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周边的行业,促使自己独立的、全方位的、站在全行业的高度去思索普洱茶的过去和未来,去思索杂志的发展前景。也感受了时代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其次是锻炼了本领。在不断的采访和写作中,我锻炼并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多次独立采访和独立出差的情况下,我也逐步养成严谨思考,独立判断,自我完善,自我协调的能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是体验了行业竞争。我所体验到不仅是普洱茶行业内的竞争,更能体会到杂志之间的竞争。的普洱茶的行业竞争日益严峻,杂志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紧张。一个栏目,从策划到最终成形,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但效率更是可贵的。在信息获取、决策、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反映迟缓,机遇稍纵即逝。

还有就是拓展了人脉。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在不断的采访和交际中,拓宽了人际关系,积蓄了宝贵的资源。他们不仅能成为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更能成为我人生历程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记者工作总结2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记者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的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台管理机制的改善,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镇妇联参加了市妇联、市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设杯学长霞做时代女性”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镇和台里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任长霞,我认识到只有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任长霞精神不仅作为一句口号,更作为一种信念渗透到我的头脑中,所以今年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

记者工作总结3

新闻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联系各级政府与广大群众的纽带,同时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既感到光荣,同时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为了使自己能够胜任这一岗位,我时刻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

熟练掌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时刻保证采访工作的正确方向。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提高新闻采访理论水平。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新闻采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领导的政务活动占据了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作为台里的一名骨干记者,我参与此类活动的机会也就非常多。我认为,每一次新闻报道,都是传达贯彻领导意图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参加政务活动采访,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大意。也就是说要时刻做到:脑勤、腿勤、耳勤。对领导的思路要了然于心,这样才不会出错。去年以来,由于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领导政务活动的采访任务也就特别繁重。一年来,自己参加的政务采访多达200余次,在镜头的拍摄采集和稿件的撰写上做到了万无一失,工作受到了局台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份耕耘伴随的是一份收获。几年来,我的多篇稿件先后在省台播发。

比如反映永济芦笋产业发展的稿件《永济十二万亩芦笋开始采收》、反映我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稿件《长旺背冰闹元宵》、反映我市城市建设辉煌成就的稿件《樱花绚烂春满蒲坂》等。在运城市台发稿数量更多,年平均在六十条以上。部分稿件先后获省、运城市大奖。比如:新闻稿《农业产业化致富千万家》先后获省级优秀新闻奖二等奖、运城优秀新闻奖二等奖;新闻稿《商标注册为农民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先后获省级优秀新闻奖三等奖、运城优秀新闻奖一等奖;新闻稿《农家门前办车展》先后获省级优秀新闻奖二等奖、运城优秀新闻奖二等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采访,展示了我市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提高了我市的对外知名度,也让许许多多的群众从中受益,这些才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看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表现在:综合素质还不全面,现场出镜是自己的弱项和短板,同时在拍摄写作上还需再提高;再有就是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强,习惯了派新闻的工作方式,在找新闻上缺乏主观能动性;第三是报道的方式还比较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自己不断地创新提高。总之成绩只属于过去,今后工作的道路还很漫长。正如古人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是自己能够胜任新闻记者这一崇高的职业,也为我台新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第14篇:记者英文简历

journalist

strength

·strong organizing skills, taking a lead in journalist deparment.

·excellent writing skills,achieved the first prize of national good news.

·experienced in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series report.

·bachelor of science and bachelor of arts, perfect structure of knowledge.

·strong personal affinity and teamwork, hardworking.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in media in china.

personal

name: stella ligender:femaledate of birth:august 23th,1968

martial status:marriedemail addre:stellali@chinahr.com

tel:(010)67183945-7869 mobile phone:13911216789

experience

aug.1992presentchina xxxx newschief of journalist department

education

sept.1988july 1997china school of journalism

speciality

writing, handwriting, vocal music, table tennis, basketball

第15篇:记者个人简历

记者个人简历范文姓

名: xxx 性

别: 女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出生日期: 1987年08月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xx师范学院 毕业时间: 2009年06月 所学专业: 新闻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 1年 联系方式: 13888888888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媒体、影视制作、新闻出版、艺术、文化传播、市场、广告、公关、培训机构、教育、科研院所

期望职位: 编辑/记者、校对 /录入 工作地点: 不限 期望月薪: 面议

教育经历

2005年9月-2009年6月 xx师范学院 新闻学

专业描述: 当代新闻写作与采访,现代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教程,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传播伦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中外新闻传播史等

工作经验

2008年11月-2009年5月 xx晨报社 采编部 记者

工作描述:策划新闻专题,单独负责每周一篇深度报道2008年7月-2008年8月 xx日报社 记者

工作描述: 做实习记者,参与部门各大小新闻采访和写作。涉及各个方面:民生,经融,党政等2007年7月-2007年8月 xx广播电视台 专题部 实习生 工作描述: 在专题部跑新闻,出镜记者,负责新闻采写

自我评价

有工作经验,在xx日报和xx晨报以及各大小网站均有新闻作品,适应能力强,能够采写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尤其是人物专访,广告软文和深度整版报道的采写。另外,我是一名党员兼优秀毕业生,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16篇:记者考核

记者考核(六十分合格,八十五分优秀)

1、理论部分(每问5分上不封顶)

电视台做的节目叫什么名字?

请说出新闻六要素(5W1H,少一个扣一分,可以得负分)

电视传媒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客观真实) 什么叫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采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借被采访者之口说出采访者的话)

采访前需要做那些准备?(调查资料、设计问题等)

请举例简述采访礼仪有那些(„自己对着经验给分吧„)

*请尽可能多的说明记者需要的素质(靠谱的答案一个一分满分五分)

2、实践部分(满分60分)

你需要准备一次在校园中对同学的随机采访,抽到试题后你有五分钟的时间设计问题,要形成属于自己的主旨,可以上网寻找资料。随后负责者会先对你的问题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你有十分钟进行采访,监考者按照你采访的人数、质量等打分 问题质量:按照经验,共20分

人数:有效的三个人,占20分,少一个人扣10分

采访质量:按照采访中真正有用片段(即能在节目中使用的)占总时间的百分比进行打分,50%以上20分,25%以上15分,10%以上10分,有效时间低于一分钟0分。

试题:

1、新一届学生会上任之后,同学们似乎在校园内“看不到”学生会做的事,他们是任职之后不作为了吗?

2、近期学校内“校长有约”活动异常火爆,特别是周一,因为在这一天,同学们可以和校长一同交流想法,反映学校的问题。

3、前一阵十一学校的“圆梦银行”登上了新闻头条,一千块钱的“贷款”和高于国家最高标准的利率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吐槽。

4、在历年的狂欢节上,校长都会宣布来年学校要完成的“十件大事”。可是渐渐的有同学反映,十件大事如笔记本租借中心,其实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

5、近年来学校的文化日活动越来越多,却也被称为越来越“水”,在同学们心中已经沦为了“泛泛之作”,少有以前那种精品的表演和活动了。

*注意,以上几个话题除了最后一个和第二个可以发散处理之外其他的问题设计时所给材料的观点都和真正的主旨是截然相反的,考官在修改问题的时候要告诉考生不能被材料的观点所驾驭。

第17篇:独立记者

引子

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经常要和媒体的朋友打交道,具体来说他们主要属于娱乐媒体,即我们嘴边经常称之为“娱记”的这个群体。不过,出于本人无可救药的好奇心和带有几分神经质的社会观察视角,我还接触过新闻媒体从业者当中的另外一个群体——独立调查记者,和其中几位有长期的私交。这是一个非常低调、同时又带有几分惊心动魄经历的职业,鉴于职业习惯的原因,他们往往不会被行业之外的人所了解和关注,但是经过由他们调查采访而披露出来的事件,则全都是如雷灌耳,在不同时期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社会热点——

……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年年年年,年,年年,富,,年,

,三,士达“

山聚

氰邓员芬表

工奇哥

西

胺玉连家”

奴毒

工奶娇

事事事自价才

事事事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续具杨

跳楼造达“大师上

”王林事件与富平婴儿拐卖事件 福

……

我认识的几位独立记者,就参与报道上述列举事件中的一部分;同时,一些他们没有参与报道采访过的事件,也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职业圈子获知详情。以前我们在一起吃饭应酬,听他们聊起自己的职业经历,尽管这些人平时通常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还是能体会到其语气言行中带有的自负与成就感。

我过去是作为一个兴趣盎然的热心听众,听他们讲述,并没有产生过写一篇文字的想法。就在数日前,我们在一次聚会上,恰好谈到了这次东方卫视披露上海福喜过期食品原料事件。

有人心看过相关视频后就会得知,这是由该台《1/7》新闻栏目的记者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度调查,采用充当卧底、暗拍和跟踪报道等等方式挖掘出来的热点社会新闻。我的这位朋友,就在这次聚会上讲述了相关媒体记者进行这么一次组织严密,周期冗长、且始终能确保全部程序环节的保密性,最终实现“一朝闻而天下惊”的新闻热点效应的过程。

在哪天聚会当中,他的讲述自然包括俺在内所有听众的积极反应。俺也立刻萌生了要把他的话落实成白纸黑字的冲动。经过我俩之间的沟通交涉,达成了妥协——我可以写,但是内容要掌握火候——妥协的结果可以用成语“约法三章”来总结:

1、本文主要讲述“独立调查记者”这个职业群体和调查的方式,而不专门针对数日前刚刚发生的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过期原料事件,本文会引用这个事件里的一些特征,来为独立记者和新闻调查活动做举例说明;

2、我国目前的独立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活动方式,也是有区别的,而我又不是这个行业的人,本文所述内容,都是听我这位朋友的讲述和他所提供的大量素材。他和他的经历,已经可以代表“独立调查记者”群体中比较广泛的从业人员,但依然不是全部。因此,本文中有些内容、特别是修辞中使用的该行业的“黑话”,并没有攘阔独立调查记者行业的所有流派;

3、本文内容的分寸问题。如果把俺所知的内容都讲出来,那就该呛了人家的行事,让人家以后不好吃这碗饭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原则是点到为止,举几个例子说几个事,让外人知道个一二皮毛即可。不会办砸别人饭碗的事,请列位独立记者和媒体的朋友们放心。

一归正

首先,还是有一些关于目前新闻行业现状的情况,有必要在正文一开头就提前说明的。

若是严格按照我国在新闻报道和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相关管理规定的话,新闻记者这个行业应该是有职称、有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可以归于相关体制管辖之内的一个职业。体现这种身份和体制的东西,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的、叫“新闻记者证”的证件。这点就和我们影视行的导演一样,也是有“导演证”的,而且还分级别,能具体到是“国家*级导演”的资质上。不过,就象“导演证”现在已经基本没用、无证导演大行其道的现实一样;没有“记者证”的记者,也成为如今新闻媒体行业当中的主力军,在诸如娱乐新闻报道方面,还呈现一边倒的现象。

其次,在一家媒体(无论电媒、平媒还是网媒),编辑人员按照职称等级,也分主编、分版责编和采编,当然有些媒体的责编和采编的分工并不细。就目前的情况下,通常做采编的,都是一家媒体内底层的甚至是编外的记者。我国对新闻采编人员,也是有资质认证的,即广电局核发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实际情况就和记者证、导演证一样——有这个证件的采编记者,仅仅占全部从业者的六分之一。

俺拿俺们娱

一部新电影的首映仪式、一家经纪公司与当红艺人的签约仪式、歌星的新闻发布会、一家汽车厂商某款新车的下线仪式,一家IT企业的新款智能手机发布会……都要办的大张旗鼓,要闹出动静声势来,必定要请相关的媒体记者。发布会现场有专门的记者区、采访区和媒体签到接待台。媒体的记者来了,先是看脸(资深的媒体记者与主办方都已经相识多年的熟人);如果是脸生的,要递名片,平面上除了尊号大名,还说说明是哪家媒体、哪个新闻板块的记者,以便主办方事后核对。

记者来了,递了名片,也签到了。那么接下来,主办方是一定要发红包的。有人会说,这不是和“严禁有偿新闻”的说法抵触了吗?对此俺只能说五个字——“我也没办法”,打我进入这个行当以来,大家就都这么办,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一些媒体的采编,在该媒体没有固定工资,纯粹就靠拿红包吃外快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行话说叫“跑场子”、“溜场子”。俺经常就在发布会遇到这种事——发布会因各种原因没准时开始,或者某个大名星故意耍大牌压场子,时间一久,一些不耐烦的娱记采编就找到主办方:“你们这的角儿来齐了没有?什么时候开始啊?我后面还有一个场子没跑呢!”

发布会上,一般都会有统一印制的宣传品,由到场记者自主领取,也会按安排专门的采访时段和采访区。但是对于媒体来说,这种得到的新闻素材价值不高,各家都没有什么区别。有些记者就希望搞到独家新闻,为此就要各显神通了。比如我知道一家老牌网媒娱乐板块的采编,是个江西籍的小姑娘,她一般是不会追着明星、导演问这问那的,因为这种目标太大了,大家都抢着上去采访问问题,她占不到优势;但是此女颇有些心计,应该是懂得剧组里人事关系的,转而去央求制片主任,她知道制片主任就是剧组的大管家大监工,手头一定有料,于是装出很嗲的口气去纠缠制片主任:“哥,这次你又没照顾我,都没给我留点独家的呀,回去我们老板又该骂我了。透露点独家的吧,我要……”软磨硬泡一番,制片主任扛不过,只好拿出手机,翻出拍戏时几个大角的若干上装照片和生活照,用蓝牙传给她;或者干脆带着她到后面演员休息区,让她多拍些照片或者单独提问去了。

这个例子至

1、新闻这东西,不光讲究一个“快”,而且还讲究“独家”。在新闻采访和报道流程的很多情况下,新闻的“独家”比“快”更有价值,更能吸引眼球。

2、在某些新闻报道领域,记者证、采编证基本没有效力,谁都不当回事,大家只看面子和名片。

这两点又能

1、新闻的“独家性”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对“独家”俩字最直白粗俗的理解,即就我有,别人都没有。独家的东西可以是新闻内容方面的(对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别家只披露两成,你能披露出七成来,你比别人披露的更多更深的就是独家新闻);也可以是时效上的(媒体之间有新闻资源共享、交换的协议和转让体系,由你首先报道出来的重大新闻,具有发布时间抢先的独家性),还可以是报道深度和延伸程度方面(对一个热点新闻事件,你能发表更加深刻的评论、见解,或能由一点而全面,引申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闻内容)。

2、既然职称资质证件在很多场合下没人在乎,那么从事新闻报道行业的门槛就没那么高,只要有机会,任何人都可以充当自由记者。例如一些针对IT、电子娱乐、军事、汽车等等行业的专业性突出的媒体,对本行业在海外举行的一些大型活动,如美国加州的E3电子娱乐展会、台北COMPUTEX展会等等,这些媒体通常在当地没有自己的分支机构或记者站,也不准备派自己的采编记者去采访报道。但是我们看到他们的报道时,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句——“本报前方特约记者”。这是这些专业性媒体在报道本行业海外大型活动时经常采取的一种普遍方式:通过一些人际关系,委托在当地的留学生、商务人员、游客甚至是外交人员等等前去展会参观游玩,拍摄大量照片提供给这家媒体的形势,如果受委托对象的文笔说的过去,还可以再写一篇相关游记报道。

这种根本不是职业记者,也不从事新闻行业,仅仅是经过有关媒体机构的委托,主要出于个人兴趣和一定功利性质(委托的媒体通常会给予一些物质酬劳),客串了采编的“特约记者”,就是一种临时性的自由记者(成为特约记者来源范畴很广,本文所述这种受委托的非专业新闻人员,只是其一,其他范畴会在后文有所介绍)。

有些临时客串的特约记者,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尝个新鲜,得到一时的满足后就收手不干了。但是也有一些人,不仅从里面尝到了甜头,得到利益,在自己的兴趣和其他因素的驱使下,认为自己在这个行业、通过这个方式,是可以大有所为的。一旦他们以体制外的身份,把新闻采编、新闻素材交易视为自己人生的主要职业工作和经济利益来源。这些人就成为职业化的自由记者了。

自由记者这个工作,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也并不算陌生,无论真人还是艺术作品,都能找出一些人物例子。比如著名的战地新闻摄影师卡帕、大卫西蒙等等就是自由记者;过去几年时常给政府和体制找一些麻烦的我国前卫艺术家艾未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纽约留学时,出于生计原因也靠从事自由记者为生;在美国经典漫画电影《蜘蛛侠》里,男主角帕克平时也是靠当自由记者,把照片卖给号角日报老板詹姆森获得收入;在邓友梅先生的小说《那五》里,破落旗人子弟那五也给《紫罗兰画报》当过小报记者,报社不给他开工资,他就弄出点“牛角坑胡同空房闹鬼,丰泽园饭庄菜里有蛆”的负面新闻去讹诈人家,如果不想登报,房主和饭庄经理就只好掏钱把稿子买下来……

可见,从事这种打零活形式的自由记者行业,入门的门槛不仅低,里面的人员也是参差不齐,有真能干出一番事业、修炼成一世大家的;也有混吃混喝、蒙事讹钱的。尤其是新闻讹诈和新闻素材买卖,里面有不少拿不到桌面上曝光的内容。而在我国当下这个阶段,自由记者的团队势力已经发展的非常强大,且在许多重大社会热点事件上积极参与过。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现象——这些自由记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更加强调自己是“独立调查记者”,刻意把自己和体制编制内的媒体记者区别开。

从第二章开始,本文将详细讲述为什么中国自由记者强调自己是“独立调查记者”;他们进行深度调查报道又有那些规矩、“门道”;类似“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过期原料事件”这么一件轰动全国的食品安全新闻,记者对这家公司进行卧底跟踪报道全过程当中的具体分工……v

二、

把谈话范畴限定在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之内,“独家新闻”的存在和价值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我国电视传媒平台发展趋势影响的。 在最近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的电视传媒行业,至少经历经过三次有代表性的全行业改革。

第一次,是90年代开始的“上星”和组建地方广电传媒集团。 “上星”就是电视信号上卫星的简称,设立卫星电视频道,这是当时电视传媒领域的一次技术升级和产业化潮流。“上星”从央视频道开始,逐渐普及到各省地方台。其中199

7、98两年形成井喷趋势,有20个地方省份和1个央视频道集中在这两年组建卫视频道。到2000年,以海南省的卫视频道“旅游卫视”开通为标志,中国各省电视台卫视已经全部开通。 随着卫视频道的开通,各省又开始组建自己的广电综合传媒集团。此前我国学习苏联老大哥的中央台—地方台的二级电视传媒系统就此瓦解,全面专项市场化运行,原先省级地方电视台变成了面对全国的电视媒体,从片子的交易、电视广告经营等等个方面的运作就和以前不一样,因为卫视频道已经可以有底气说他们统计收视率数字时,是以全国13亿人口当成分母的。 这次“上星”运动随后产生的影响,以湖南卫视最具有代表性——“芒果台”于1997年初开通,诸如《快乐大本营》这种综艺娱乐节目,在当年就成为收视热门节目,全国热播;何炅、李湘也成为全国知名主持人;至于该台数年后又策划的“快乐女生”和“爸爸去哪儿”,延续着同样的收视神话。 如果这档节目不是通过卫视频道、而只是一家地方有线电视频道,绝对不会有这种影响力的。而这次报道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过期原料事件的上海东方卫视,也是卫视频道。“上星”的卫视,能把影响力扩散到全国,这是首要条件。

第二次,是2000年网络热兴起后,网媒对电媒产生的冲击。 即便是最普遍的门户网站的主页,在新闻报道、尤其是热点新闻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上,也拥有电视无法对抗的即时性优势,也就是俗称“刷墙”的页面内容更新。只要网站有相关内容责任编辑在岗,刷墙就可随时进行。 网站通常还对重大新闻事件采取设置专题新闻网页的形势重点报道。比如说我现在在微博上发留言灌水,有什么重大新闻,马上就会在网页右下角弹出一条快讯信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这些年智能手机无线终端也越发普及,微信、微博在新闻即时报道方面快捷、即时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相比网媒这种即时性突出的特征,电视台即便采取插播、滚动播出等等方式,最多也仅是有限的弥补,根本上是无法对抗的。电媒如此,如果是报刊平媒,则差距更加悬殊。 网媒还有的一个优势就是对受众对象之间的可以实现双向交互。在网站和手机上看新闻的用户,通常也会在社交媒体和聊天软件上对刚刚得知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讨论。而传统的看电视是单向,观众只是单向收看节目。 既然在即时性上完全不能比拟,比“快”已经比不过了,就迫使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上必须选择其他出路,即突出新闻的独家性——追求新闻报道的全面、深度,进行精细化制作。 在这点上,有一句行话,叫“新闻制造”,是传统的电视媒体面对网媒冲击时,以口号形势总结出来的一条对策,其关键内涵如下—— 网媒在新闻报道方面虽然具有即时性优势,但过分追求“快”,往往意味着事态还不明朗、新闻内容信息量少、准确性低(即报道失实的可能性高,产生误导),同时内容和深度也不全面。这种网媒被称为“鹦鹉媒体”,只会象鹦鹉学舌一样的进行转载报道,对内容准确性核实不足,本身也不会进行对新闻的拓展发掘。 传统的电视媒体,则干脆深入到社会中,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整理加工后进行深入报道。网媒不过是新闻的转述者,电媒是新闻的制造者——后者用高质量的精细制作,来抵消前者的即时优势。 “独家新闻”,就是电视媒体制造出来的重点新闻产品。

第三次,就是大致从2005年开始的“上网”——其中的重头戏,是电视媒体取得广电局合核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建立自己的在线视频网站。 其他形式,还有电视台设立自己的主题网站、报刊平媒设立自己的“电子版”等等。 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特别熟悉的凤凰卫视。凤凰卫视是在香港成立的,总部至今依然在香港。就和我国所有制形式的区别特征类似,别看香港在主权、行政意义上早就回归了,但是港资依然算做外资,凤凰卫视也被视为境外媒体。而我国广电系统主管部门对境外媒体的管制又非常苛刻,尽管凤凰卫视在节目制作内容等等方面积极取悦北京官方和大陆观众群,但直到今天,他依然没有获得在中国大陆的普遍落地权(1997~98年,传媒大亨默多克曾入股凤凰卫视,促使他做这个投资的原因就是当时传闻,北京官方很有希望批准凤凰卫视获得大陆普遍落地权,使凤凰为第一家进入内地卫星电视市场的外媒,但这个消息仅仅热闹一时,最终无果)。 没有普遍落地权的凤凰卫视,旗下的凤凰网取得在大陆在线视频网站的许可证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凤凰网使凤凰卫视的电视内容获得网络传播渠道,他的收视率受到限制,却能通过点击率得以曲线救国,甚至获得比电视传媒更有份量的影响力。

在此之外的,其实还有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广电局“限娱令”等等对卫视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等造成的影响。这些因素合起来,是对社会新闻深入调查发展趋势的综合影响。

就以沸沸扬扬的“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过期原料事件”为对象,讲叙类似这种经过深度调查采访获得的社会新闻是如何“制造”出来。

A、首先,社会新闻在不同时期是有流行话题特点的。 做社会新闻的调查报告,就要对当下社会舆论关注的流行趋势有准确的定位判断。就拿现在来说,当前哪些社会新闻是最流行的呢,简略来说是这三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反腐倡廉;比这三种的流行趋势稍次一点,是儿童拐卖、抑制房价,物价通涨等等。当然,就如同“江湖上每天都有故事,指不定哪天就掀起一场**”这句话所述,有些时候会发生一些行家都没有料到的突发事件,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说今年5月末在山东招远麦当劳餐厅发生的528命案,就使“邪教蔓延”成为热门的新闻话题,如果哪位记者能提前预知,搜集到相关素材整理成一期主题新闻调查节目,对邪教问题加以披露,这期节目的反响一定不俗。

B、对社会新闻题材的选择和跟踪调查程度。 判定标准,基本就这么两条—— 极端的而不是典型的:社会新闻这东西要靠话题和内容抓眼球,各家媒体竞争又这么激烈,导致新闻事件和新闻素材仅仅是够典型已经不足了,必须要极端;或者说,是把多种典型集中在一起的极端典型。比如说福喜食品和三鹿奶粉这两个事件,是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的人活的都在意,生活标准早就从“能吃饱”提升到“能吃好”了,对吃到自己肚子里的东西都是特别在乎的。这两个事件又有牵扯面广,涉及上下产量链广泛的特征,几乎所有在大陆的的洋快餐都包含在内,整个中国的奶粉行业全都收到冲击,至今依然不能恢复元气,这就够极端了。 再如07年5~6月间被报道的山西砖窑奴工事件,当时是距离北京奥运会仅剩下一年,中国政府正尽力营造一种开明的、现代的、和谐氛围的社会风气与国际形象的时候,居然发生这么一件事,而且还被多家境外媒体报道,这就让很多人脸上挂不住。而在其中,又能具体拣出儿童拐卖、非法扣押、未成年人保护、地方黑恶势力、劳动待遇等等典型负面话题,能把这么多负面典型都集中在一件事当中,这就够极端了,报道披露出去,一定会引起全社会的轰动。 普遍的而不是(地域/失效)局限的:如果你打算让你报道的这个事达到“全国皆知”,那么这个事一定要让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都能感同身受,或者都能意识到这事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才可以。东方卫视尽管这次披露的是上海福喜的问题,但是很快就能调查出福喜是包括麦、肯两家在内洋快餐的全国性普遍供应商,这个目的就达到。 再拿属于环保问题的投资营建PX化工项目来说,近年中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当地民众高调反对兴建PX工厂的事件,尽管老百姓对什么是PX、以及PX项目对环境和人身健康到底有多大危害并不是特清楚,但已经形成把PX视若洪水猛兽的社会风气。一个地方发生了当地民众反对上马PX项目的事件,新闻媒体进行详细的深入调查报道后,会让其他地区的民众产生明显的舆论导向影响。这就是广泛性的体现。 但是换成一些其他的环保问题,则不会有这种效应。比如说去年和前年,央视和其他相关媒体都报道过河北某县从事皮衣加工产业,将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的事件。有记者对此事进行详细的深入跟踪调查后,将他掌握的素材提供给南方的几家媒体。后者就不太热衷了,按照对方原话的意思:“那地方在黄河北边,我们都在长江南边了,他那地方地下水污染再严重,也渗不到我们这来;如果对这个事是首播找到我们,我们还可以考虑是否上一期栏目,但央视已经报道过,你再怎么做跟踪报道,我们也没兴趣了……”

C、对调查线索的跟踪和取舍 从C开始,就是非常关键的、就象谍战戏一样经历了。 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点象探党;或者说就跟公安局重案组的刑警类似,人际关系四通八达,平时在社会上都有一些人作为他们的眼线,给他们提供线索。区别是刑警靠眼线找线索是为了破案,他们是为了挖掘新闻素材和热门话题。 类似上海福喜、山西奴工、达芬奇家具这些新闻报道,都是由眼线提供最初的线索,作为眼线的人,行话叫“捅子”,即“捅出内情”之意。捅子提供一些可疑性大、但没有收集到足够证据的新闻线索,供这些记者挑选。 非常有意思的是,由捅子提供的线索,到最后经常出现种花得豆、搂草打兔子的情况。在一开始,捅子并没有把上海福喜作为目标,而可是直接针对麦当劳、肯德基等等连锁快餐店,认为暑期的消费旺季马上到了,需要准备大量食材原料的这些快餐店很可能出现出现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得到线索的记者最初也是这么考虑的。但是双方进行初步的深入调查后,才发现作为上游供应商的福喜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进而又发现福喜是多家洋快餐的上游供应商。 这时候,无论是调查记者还是捅子,都意识到一个问题:本来只想钓只小虾米,结果发现还有条更大的鱼。于是果断做出取舍,不再纠缠快餐店,把目的重新定位为上游食材供应商上海福喜了。 我在我这位调查记者朋友的手机里看到这么一条短信,是他组织一次暗访调查中,给本团队成员发号的一条指令:“瞄一打二抄三……一二漂了,三直杀!”显然,这又是黑话,不解释根本听不懂:捅子提供的新闻线索是一,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了藏在一后面更有新闻价值的二和三;现在

一、二先不管了,死盯住三,挖出大活来。类似这种搂草打兔子的事,在新闻跟踪调查中,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经常出现原先准备进行深入调查的对象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件简单的事,随着调查深入,牵扯出更多、更关键的人和更触目惊心的事。甚至有时候,所牵扯出人物的敏感身份和披露出事件的严重性,都让进行调查的人员感到棘手,不敢继续调查下去了。

D、潜伏 想进行深入调查报道,如何伪装和渗透进去,是一门很有讲究的精细活。对这些伪装成应聘上岗工人,深入调查对象内部的记者,行话叫“漏子”,大致就是“找个漏洞钻进去”的意思。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建议读者到视频网上,再把东方卫视报道上海福喜的这期节目重新回顾一下,重点看里面的三个环节——那些暗拍的镜头调度、漏子通过对话从普通生产线工人嘴里套出来的线索/证据,以及主持人的旁边解说。这些镜头画面和里面的对话可以证明:

1、打入上海福喜的漏子至少有三个人,而且分布在不同的生产线上;

2、这些漏子是在不同时段内进入成为上岗工人,进入上海福喜加工车间的;

3、他们不仅自己成功的潜伏进去了,而且还对福喜的普通员工进行了“策反”,把对方发展成自己的“内线”。对这三条,还可以进行具体解释:

1、这种“化妆潜伏+暗拍”性质的深入调查,已经越来越不可能由个人单打独斗完成了,从一开始就一个有详细分工、专人把控统筹的团队。至于原因则很多——被调查对象的防范意识比较强;现代工厂的流水线都不允许串岗,一个漏子成功潜伏进去后,只会被安排一个工序岗位上,不属于其工作范围的区域,厂方不允许他随便串岗,这个漏子也就无法收集到完整的证据;调查的时间在2~4个月为主,听起来不算短了,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新上岗工人来说,只不过是刚刚渡过试用期而已,如果一个新工人经常问这问那,话多嘴贫,他这种不同寻常的“好奇心”就会引起厂方的戒备,这个漏子恐怕就呆不长了。

2、漏子A被厂方安排在一条生产线的上游,只负责外来食材的搬运拆包工作,但是他通过观察后,发现在这条生产线下游存在极大的可能性,然后他把这些信息报告给整个调查团队的负责人,责任人综合了漏子A、漏子B等已潜伏人员反馈的信息后,具体判断工厂哪些车间和流水线环节存在更有价值的证据后,再派出漏子C。派出多个漏子,选择同时或不同时间内潜伏到不同环节,不仅成功可能性大,收集线索效率高,而且还可以互通信息,有的放矢。这是团队协作的优势。

3、长期从事深入调查的老记者说过一句话“发展1个内线,顶100个漏子”。漏子潜伏进去了,有些就是沉默寡言,不显山露水的“干活肉机器”;但有的是擅长察言观色,特别能工友和上级小头目打成一片,用一段时间,就混成无话不说的熟人了。 机器是死的,没感情的,可人是活的,人的因素还是最不确定的。一个企业内部,尤其是人多的企业,各种人士纠纷和人际关系紧张都是难免的,劳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上下级关系,不同部门配合…各个方面都能产生矛盾,有矛盾就可以滋长出不满情绪的。漏子就利用企业内部人员的不满,进行试探、挖掘,晓之以理再加上物质利益上的承诺与个人隐私方面的保证,就把一个怀有不满情绪的员工发展成“内线”了。而内线提供的东西,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上称。 这次上海福喜的报道里,有一位是福喜质检部门的负责人,在镜头前,他捂得严严实实的,说话声音也经过了处理,这就是一位被发展过来的内线。他提供了福喜内部做假、改动食品保质期标签的两套账本——这种高价值的新闻素材(或者说证据),光凭漏子根本弄不来。

E、时间啊时间 漏子什么时候派进去,深入调查打算持续多久,最终做好的新闻节目安排呢在什么时候播出,这个也是很有讲究的哩。 时机没掌握好,正赶上一堆抢眼球的大事发生的时候,你也播出了,虽然也能造成反响,但效果就没那么强烈了。比如说老抢不到头条的汪峰老师就是如此命苦了。 除了追求新闻效应外,还有别的因素,同样影响到时间的选择。继续以福喜事件为例。 东方卫视播出这期栏目,是在7月20日,随后就在社会上造成轰动性的影响。我的朋友说,这个时间选择的“太狠了”,因为上海福喜是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在内多家快餐的在华上游食材供应商,而麦、肯这些洋快餐针对的消费主力是低龄人群,尤其是大、中、小学生。每年一到暑期,就是这些低龄人群充分释放消费能力的时候。而麦、肯也会专门针对这个消费群体的计划,比如麦当劳每年都有“暑期巨献”的主题活动,肯德基也有类似的“暑期半价”等等活动。 2014年的全国中小学生暑假是7月12~8月底。7月20日,只是暑假刚刚开始一周而已,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当天东方卫视的节目一播出,随后上海福喜被相关部门调查罪责,麦当劳、肯德基宣布放弃福喜供货,相关快餐食品下架,后续影响会持续很久。有些地区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涉及鸡、猪、牛肉的快餐食品已经全部下架,能吃的东西只有薯条和可乐还可以卖,快餐店已经变成冷饮店了。 在2014年这个原本是消费旺季的暑期,麦当劳、肯德基就不用妄想“消费”俩字了。很可能在整个2014年,这两家的营业情况都会非常惨淡……

第18篇:招聘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招聘编辑记者

作者:记者考试网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岗位概要:

1、《理财周报》选题的策划、执行工作;

2、稿件上版工作(编辑);

3、稿件采写工作(记者)。

职位要求:

1、本科或以上学历,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新闻学等专业;

2、1年以上媒体采编工作经历,有经济、金融、证券从业经验者优先,本岗位亦考虑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3、具有较高的媒体热情,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具备较高认识和把握能力;

4、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编辑能力;

5、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18楼(总部)

邮编:510000 410【字体:大 中 小】

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组招聘编导

作者:记者考试网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233【字体:大 中 小】 

 职位性质:全职发布日期:2009-9-17工作经验:3-5年学历要求:本科以上招聘人数:若干语言能力:不限简历语言:中文工作地点:北京

职位描述:

从事电视编导工作3年以上;能独立完成:选题的寻找、对外联络、文稿撰写、后期剪辑等相

关工作;特别要求具有较强的、用电视手段讲述故事的能力;年龄35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

历 (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科技之光》栏目的分配原则是:绩优薪优。根据工作能力,确定底薪,进一步将结合工作的

质和量,进行考评(和计件工作制类似)。

应聘者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应聘报名方式:

应聘者需要准备与所应聘岗位相关的、证明自己资质和工作能力的资料(如:身份证、学历学位证等的复印件,主创的相关作品复制件)

网上报名请直接将简历发邮件到Email:cctv10zhaopin@tom.com

联系方式:

地址:东四环北路10号东风北桥瞰都小区5号楼130

5E-mail:cctv10zhaopin@tom.com

金鹰网招聘事宜

2008年6月初至8月底,三个月之内,

金鹰网8部门共招83名员工(含若干管理人员)——

1、招聘职数及聘用要求

以下所招任意职位人选,

均不限性别、地域,

然须应聘者年龄在32岁以下、具本科或以上文凭,

专业以与相应岗位吻合或贴近者优先,

具有大型网站、著名媒体从业经验者优先,

同时对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热忱欢迎。

总编室招聘8人

产品规划组产品经理2名

要求:熟悉互联网产品策划和运营规律,具独挡一面的执行力,具良好的鉴别、体验、沟通能力

质量监评组主管1名 职员1名

要求:熟悉互联网质量监测监控法则,具良好的问题观察、信息综合、文字表达能力

品牌推广组主管1名 职员1名

要求:熟悉社会宣传推广渠道,具良好的外联沟通、分类驾驭、宣传策划、图文表达能力

包装设计组主管1名 美编1名

要求:掌握互联网UIUE设计技能,具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和造型、图形、色彩鉴别力、表现力

新闻中心招聘13人

新闻中心 总监1名

要求:具有新闻宣传和导向管理的成熟政治经验,熟悉新闻采编规律,具良好的新闻反应、专题策划、采访组织、编辑把关、精品写作、业务培训能力

采访报道组 首席记者1名 记者2名 记者型主持人1名

要求:具有新闻宣传和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具良好的新闻反应、对外沟通、采访采写、摄影摄像能力;记者型主持人要求口齿伶俐

新闻频道主编1名 编辑7名

要求:具有新闻宣传和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具良好的新闻反应、资讯判断、对外组稿、信息综合、策划写作、评论评说能力

娱乐中心招聘22人

娱乐频道主编1名 记者、编辑6名 主持人1名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文娱类新闻采编业务,具良好的新闻反应、资讯判断、对外组稿、信息综合、专题策划、采访采写、评论评说、摄影摄像能力,懂视频剪辑、具个性娱乐气质者尤佳;主持人要求面容姣好、反应敏捷、口齿伶俐、能策划写作、仪态亲和、举止富有个性风格

音乐频道主编1名 记者、编辑2名

要求:熟悉音乐类新闻采编业务,具良好的音乐感觉、对外沟通、信息综合、专题策划、采访采写、评论评说、摄影摄像能力,会唱歌者尤佳

广电频道主编1名 记者、编辑7名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文娱类新闻采编业务,具良好的新闻反应、资讯判断、对外组稿、信息综合、专题策划、采访采写、评论评说、摄影摄像能力,,懂视频剪辑、熟悉湖南广电、在电视湘军内部善结人缘者尤佳特别活动组主管1名 组员2名

要求:熟悉文娱类新闻采编业务,具良好的娱乐敏感、活动组织、对外沟通、线上线下专题策划、记录发布、摄影摄像能力,熟悉湖南广电、拥有明星人缘、富有演艺经验者尤佳

金鹰TV团队招聘4人

金鹰影视频道主编1名 编辑1名

要求:具备良好的版权知识素养,熟悉流媒体采编业务,具良好的对外沟通、内容策划、摄影摄像能力,懂视频剪辑者优先

宽频播控组主管1名 组员1名

要求:具备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熟悉视频编播业务,掌握视频导播技术,具良好的对外沟通、信息综合、记录发布、摄影摄像能力

时尚中心招聘9人

时尚中心总监1名

要求:具有导向管理的常规经验,熟悉互联网生活信息发布规律,具良好的资讯反应、专题策划、采访组织、编辑把关、精品写作、业务培训能力女性频道主编1名 编辑1名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生活类资讯采编业务,对女性题材具良好的时尚敏感、专题策划、对外组稿、信息综合、采访采写、评论评说能力

文化频道主编1名 编辑3名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文化类资讯采编业务,对文化题材具良好的时尚敏感、专题策划、对外组稿、信息综合、采访采写、评论评说能力动漫频道主编1名 编辑1名

要求:熟悉动画、卡通、漫画等,对动漫题材具良好的时尚敏感、专题策划、内容引进能力,懂中国卡通产业者尤佳

教育频道运营组招聘1人

教育频道主编1人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教育类资讯采编业务,对教育题材具备特殊的专业敏感,并具有良好的项目职业经理人素质和团队带队能力,善于针对基础教育、应试教育、通识教育、职业教育、进阶教育、终身教育等推出全新的产业化频道运营项目并务实执行。

社区中心招聘10人

社区中心总监1名

要求:具有导向管理的成熟政治经验,熟悉互联网互动规律,具良好的资讯反应、专题策划、话题发起、活动组织、编辑把关能力

播客频道主编1名 编辑2名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播客采编业务,具良好的新闻反应、资讯判断、活动组织、专题策划、评论评说、摄影摄像能力,懂视频剪辑者尤佳博客频道主编1名 编辑2名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博客采编业务,具良好的新闻反应、资讯判断、对外联络、专题策划、评论评说能力

论坛频道主编1名 编辑2名

要求:具有导向把握的常规敏感,熟悉论坛管理业务,具良好的新闻反应、资讯判断、对外联络、话题策划、评论评说能力

技术中心招聘12人

系统运维组网络工程师1名

要求:具有网络安全、设备检修、平台运维、电视采集、直播技术等电脑专业技术实力

技术研发组主管1名 高级技术研发人员6名

要求:熟练运用PHP程序语言,具有高超的电脑专业技术实力

日常制作组主管1名 程序工程师3名

要求:具有电脑专业技术实力,具有网页制作经验

营销中心招聘4人

内容营销部 经理1名

要求: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具备成熟的营销经验和市场人脉 广告营销组经理1名

要求: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具备成熟的广告经验和市场人脉综合营销部经理1名 业务员1名

要求: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具备成熟的拓展经验和市场人脉

无线增值部招聘1人

数据库开发人员 1名

要求:1.熟悉数据库相关应用技术,对 MS SQL或Oracle等关系数据库系统有深入了解;

2.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编程能力,熟悉 .Net 或 Java 开发语言

3.熟悉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大数据量处理经验,有较丰富的统计分析的实践经验优先

2、报名方式及应聘流程

第一步 应征者以电子邮件方式,投递报名意向(须说明应征岗位、个人特长,附带简历、相片、作品电子版),并请下载填写《职位申请表》。报名材料须真实,如作伪,取消录用资格。本次招聘报名邮箱:

hifly.hntv@gmail.com《职位申请表》下载

第二步 金鹰网根据应征者自身实际情况,遴选入围对象

第三步 金鹰网以电话或电邮方式,咨询入围者意愿,确定初步录用对象 第四步 初步录用对象根据金鹰网通知,到金鹰网面试

第五步 面试通过,根据不同情况,进入试用考察期

第六步 考核留用,办理正式聘用手续,成为沐浴快乐阳光的金鹰网职员

3、待遇说明

总监 正式聘用后,工资不低于5000元/月

主编/主管 正式聘用后,工资不低于3000元/月

经理 正式聘用后,工资不低于3000元/月,并享有经营绩效奖励

一般职员 正式聘用后,工资不低于2000元/月

特别优秀者,减免试用期

上一页

第19篇:记者培训

文学社活动资料小记者培训内容

一、什么叫记者?

记者就是指采访新闻事件和写新闻报道的专职人员。包括编辑、采访、评论人员。记者可以归类成很多种,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常用的分类标准:从采访和报道的对象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新闻记者、体育记者、娱乐记者等许多种。从采访和报道的形式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从采访和报道的范围上划分,记者可分为国内记者和国际记者。……在做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应该始终坚持四个字:“客观拷贝”。简单地说,就是要坚持“三忠”原则——第一要忠于事实,第二要忠于历史,第三要忠于公众。这样,才能够能做到原汁、原味、原样地拷贝事实真相,完全真实地报道被访内容。

二、什么叫新闻?

顾名思义,新闻就是能引起人们重视的新鲜事。但既然身为小记者,我们可就得学会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新闻”哟,因此请大家记住这个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吧。比方说,昨天,我们班级的张小红同学不怕脏不怕累把厕所打扫干净,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张小红同学打扫厕所的事不就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新鲜事”嘛?!因此,大家不难总结出,“新闻”这个概念包含了“新近”、“事实”和“报道”三个最主体内容,这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三、消息是最常见的新闻体裁。这里作个简单介绍。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写作形式,何谓“消息”,简单说,它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包括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五个部分:

1、标题。标题包括主标、引标、副标。并非所有消息的标题都如此,可根据消息情况灵活运用。引标,用来说明意义,引出主标;副标,则是对主标作阐述和补充。

2、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导语应该有以下作用:读者一看导语就知道这条消息写的是什么。读者看了你的导语愿意继续读完这条消息。有适当气氛的导语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简单地说就是新闻要素齐全——五“W”和一个“H”,即who(谁),what(什么事),when(时间),where(地点),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这是记者写导语准备回答的问题,其中哪一个是重要和应该突出的,应由记者或编辑根据情况确定。有经验的记者在写作导语时并不需要考虑这个公式,而对初学者来说,考虑五个“W”和一个“H”是非常重要的.(一)人物导语。例如:【华盛顿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宣布,美国将对海地动武,以解决那里的政权危机。但是,在人物导语中,如果不是名人,那么导语中可以不出现名字。例如:一个过门才6个月的19岁的新娘今天承认,她想毒死其丈夫,因为他批评她做的菜不好吃。而这个新娘的名字可以留到后面去交待。

(二)事情导语。在讲完人物导语之后,事情导语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实际上只要把什么事(what)放到什么人的位置考虑就行了。例如:【新华社赫尔辛基9月28日电】一艘载有867人的爱沙尼亚客轮28日凌晨因遇风暴在芬兰附近的波罗的海水域沉没。到目前为止,只有29人获救,其他人下落不明。上面是一条纯事情导语,新闻要素很齐全。

(三)时间导语。例如: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周年……

(四)地点导语。同时间导语一样,地点导语是很少用的。通常地点只是作为导语中一种要素而存在,除非这一地点有特殊意义。

(五)原因导语。为什么(why)有时是新闻中最有意思的角度,可能是读者最想了解的问题。例如:由于股票和地产问题,日本首相细川今天宣布辞职。

(六)方式导语。从怎么样(how)的角度写经常能提供一条有兴趣的导语。如:一条带有奇怪的牙齿痕迹的铅笔,使一位30岁的看门人今天被捕。他承认上星期撬了一所中学的校长办公室行窃。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提问技巧: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

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5、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小记者去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采访,就是了解情况,采集材料,调查访问。怎样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呢?

首先,要掌握采访线索。要知道你去采访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掌握采访线索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学校或班级的黑板报和墙报上寻找;可以从同学、家长或社会一些人的闲谈中发现;还可以从一些材料中获得,等等。掌握了采访线索,才能有目的地采访。

其次,要熟悉有关材料。你有了采访线索,知道采访对象以后,就要尽可能地找些有关的参考材料。例如,你去采访一位优秀学生,要尽可能知道这位学生的年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大概有些什么事迹等。有了这些材料,采访时才能顺利进行。

还有,要制订采访提纲。也就是要有一个采访的计划,包括;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提些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要追问或详细了解;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还要找哪些人谈话,等等。对这些问题,尽可能拟得细一点,到采访时,可以不断变动,随机应变。

以上的准备工作做好了,采访时就心中有数,采访效率就会提高。 怎样做采访笔记

我们每次去采访的内容都会很丰富,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就是有录音机也要做简要的笔记),光凭自己的脑子是不可能全记得住的。因此,采访的主要内容必须当场用笔记下来。做采访笔记要注意做到-- 记具体

所谓记具体,不是把采访对象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像录音机似的记下来,而是要记下他所说的具体内容。譬如人名、地名、数字和事实经过等等。有的内容要当场问清楚,如人名和地名不仅要问音而且要问字,避免写出同音不同字来。有些数

2 字,对方口头谈了,还要反复核对准确。对有关的事情经过也尽可能记具体些。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千万不要只记个概况,印象,要不,写成文章就容易出问题。

记原话

采访对象所说的能反映他思想的关键语言,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不要经过自己改造、概括后再写上笔记本。因为人物的语言大都是有生活气息、有个性的,比我们概括的要精彩得多。记下原话还有助于事后对人物谈话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人物谈话时的姿态、口吻和气氛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参考。 记疑难点

采访中,总会有疑难之处,这些疑难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要向读者说明的重点,首先要问明白,然后记清楚,事后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如果疑难问题一晃而过,待到写稿时,才发现没有弄清楚,不得不又要去补充采访,这就费时费力了。

另外,采访要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脑到、边问、边听、边看、边记、边想。特别是要边记边思考,不能只顾记录,不开动脑筋。一般在采访时就要开始考虑写作的问题。哪些材料要深挖?哪些细节要多问?哪些数字要核实?哪些观点要反复问证?这些都要在采访时,边记边思考,才能心中有数。

采访笔记要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感觉和记忆就会打折扣,有些当场漏记的,及时通过回忆还可作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采访作用,写好稿子。 .新闻有哪些特点?

答:新闻有四个基本特点。下面,我们具体谈一下。

第一,新闻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就是说,新闻必须报道最新鲜的事情,而不是讲已经过去的事情。譬如,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女排夺得世界冠军等事情一发生,马上报道出来,就是新闻。如果当时不马上报道,事隔很久才写出来,那就不是新闻了。

二,新闻是对重要事情的报道或评述。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呢?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比方说,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或者某人研制出治癌新药,等等。因为这些都与人们的利益有密切的关系,记者报道或评述这些事情,就会受到欢迎。如果你写“张三和李四今天打了一架”,这虽然是新发生的事情,但不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就不是重要的事情,没有报道或评述的必要。第三,新闻应当让事实说话。记者的任务,是把已经发生的重要事实,准确地、简单明了地、完整地报道出来,让读者或听众自己去看、去听、去想,而不是由记者大发议论,或者添油加醋地描写。比如,你晚上坐在电视机旁,听播音员报道南非当局迫害黑人的消息,播音员只是客观地告诉你事实,则不是说:“我非常讨厌南非当局,他们坏透了。”等等。为什么呢?因为事实是最有力量的。

第四,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相反。围绕这个中心目的,新闻应当担负起影响舆论的重任。

掌新闻的特点,对小记者是很重要的。13.新闻必须写真人真事吗?

答: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这一点,不能有半点含糊。

你可以想一想,大家为什么愿意看报纸、听广播?人们为什么相信记者?就是因为,记者能够通过报纸和电台,将各种最新的最真实的消息,报告给千家万户。如果人们一旦发现,这个记者在撒谎、造谣,谁还会相信记者呢?决不会的。

新闻界有个很有名的词“客里空”。它出自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作家在剧中成功地塑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名叫客里空的记者形象。这个记者常常瞎编乱造,能从电话里亲眼看见戈尔洛夫将军泪流满面,而且活灵活现地把这写进新闻。从此,客里空就成为一切写假报道的记者的代名词。我们小记者可千万别成为“客里空”

3 有人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是撰写历史的人。这更说明了新闻工作的严肃性。所以,许多记者都把坚持新闻真实,当做一条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我们小记者初学写新闻,也应当继承这个良好的传统。

14.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真实呢?

答:有时候,写出了假新闻,并不出于记者的本意,而是因为偏听偏信等原因。所以,做到新闻真实,确实要讲究一些方法。

第一,新闻必须具备“六要素”,即:什么事情?谁参与这件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等等。

每一个“要素”,都需要记者采访清楚。例如,这件事明明是去年发生的,无论它怎么美好动人,也决不能说成是今年发生的。再例如,报道一次小队活动,其实,队员们对这次活动并不喜欢,尽管记者认为好,也不能说队员们多么高兴。否则,就容易写出假新闻。

第二,采访新闻不能只听一个人说,要多找几个人。一个人的记性再好,也不会记住所有的事。如果你采访的时候,只听一个人说说,就写了新闻稿,是很不保险的。因为,万一他(她)记错了哪一点,你不也就跟着错了么?再说他(她)认为对的事情,其他小伙伴不一定认为对,你把他(她)一个人的意见,当成大家的意见,是片面的。

第三,你写完新闻稿后,应交当事人审阅,并请学校有关老师或辅导员过目。有时候,尽管你写的事是真事,但是宣扬得过分了也不符合新闻真实的原则。这样交当事人和老师看看,就容易避免这个毛病。当然,最关键的不是别人,而是你---小记者。只要你认真负责,耐心细致调查研究,就可以做到新闻真实 新闻与作文有什么不同?

答:按照人们的习惯,把写新闻与做作文统称做写文章,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作文多指学生练习写作,新闻则是指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新闻与作文的不同有很多,这里讲四点:

第一,选材的标准不同。

新闻写作只能选择最近发生的既新鲜又重要的事实作材料。作文写作选择材料的方面却宽得多,它可以选一件发生很久但难以忘却的旧事,也可以选写一个有特点的人物,还可以借写一棵树或一种花抒情,而一般说来,这些都不适宜作新闻材料。

第二,时效的观念不同。

讲究时效性,这是新闻绝对不可缺少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位的条件。但是,时效性对作文来说,几乎算不上重要。许多新闻,不仅要写明某年某月某日,而且要写明几时几分。作文则只需点明大概时间,例如“今年秋天”或者“有一年秋天”就行了,关键是写出特定时间的特征。

第三,结构的方式不同。

作文的写作是很讲究结构的,要求有“凤头猪肚豹尾”,注意起承转合等等。新闻则要求“倒金字塔”形结构。这几年报上常出现“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等,这些极短的新闻几乎没有结构可言,但写好了仍不失为一条好新闻。这更显出新闻与作文的不同。

第四,感情的表达不同。

4 作文带有一定的文艺性,可以充分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可以调动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段,烘托气氛,动人心魄。新闻写作则不然,它要求记者靠事实说话,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必须字字求准。当然,这并非说写新闻不需要感情,而是强调写新闻要着重写事实,让读者在客观事实面前得到启迪。有些很让读者激动的新闻,都是靠了事实的力量。

这样讲,你清楚了吗?建议你在上写作课的那天早晨或晚上,听听“新闻联播”节目,留心比较一下,会更具体地理解新闻与作文有哪些不同的。

19.听说当记者要消息灵通,可我消息不灵通怎么办?

答:当记者,的确需要消息灵通,因为新闻姓“新”不姓“旧”。人们看报是为了得到一些新的消息,尤其是一些自己不容易知道的消息。如果你这个当记者的,比别人获得新消息慢,登在报上的尽是些旧闻,谁还愿意看报呢?所以,你既然想当记者,就必须变消息不灵人士为消息灵通人士。

怎样才能消息灵通呢?

第一,小记者应当养成读报和听广播的好习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工具,每天都向人民报告许多重要新闻,这些内容常常就是国内外大事。

当然,小记者既然以采写儿童新闻为主,更应当多看少年儿童报,例如《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等等。这些报纸,一般会把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以及少先队开发各种活动的最新消息,及时刊登出来,你经常读报,知道的事情多,消息自然就灵通起来了。

第二,小记者应当及时了解本校包括本区的动态。什么叫动态呢?就是最近发生了和将要发生什么事,这些事情将会怎样发展。经常读报,你会得到许多启发,但那是别人写的新闻给你的启发。你要写出好新闻来,必须掌握自己周围的动态。怎么去掌握呢,你可以访问少先大队辅导员,也可以访问校长,还可以访问本地区团委学少部或少工委的负责人,他们会告诉你一些最新消息的。

第三,小记者应当热心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成为同学们的亲密朋友。大家愿意跟你在一起玩,愿意把心里话讲给你听,这是你写好新闻的重要条件。相反,如果你以为自己是个小记者了,骄傲得谁都不理,同学们就会对你敬而远之,不向你说心里话。这样,你就写不出真正反映大家思想感情的新闻报道。也不知道同学们当中有什么秘密,消息自然也就不灵通了。因此,小记者一定要成为同学们的好朋友。

我相信,做到这三条,你就会变成一个消息灵通人士的。

20.消息灵通了,可我去采访的时候,没有话问人家怎么办?

答:我想,恐怕不是没有话,而是不知道问什么和怎么问人家吧?如果真没有话,你干吗来采访呢?

这里,着重谈谈采访前的准备。

记者在每次采访之前,一定要有准备,准备得越充分,采访成功的把握越大。

首先,你应当弄清楚采访对象的事迹特点是什么,你报道的重点又是什么。譬如,采访一位优秀少先队员,不能把他(她)各方面的情况,都详细采访,而应当选择其事迹最突出的一点,或者以此为重点,其它事迹简略地采访一下即可。抓住采访对象的事迹特点后,你还必须弄清楚,宣传这个事迹特点,对广大少先队员有什么意义?或者再细分一下,哪一点对少先队员更有启发和鼓舞作用?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采访的重点。

其次,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也就是有关采访对象的材料。例如,采访对象是个小发明家,你就要了解清楚,他(她)发明了什么?这项发明有什么价值?得了什么奖?他(她)的经历是什么?为什么要搞这项

5 发明?等等。另外,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小发明家哪些事情,也要了解清楚。

再次,你可以了解一下采访对象的性格爱好,找出一些他(她)感兴趣的话题。这样,采访的时候,他(她)会觉得你很理解他(她),就愿意同你说心里话,这是很重要的。

你不妨试试看。做好了采访前的准备,就会有许多话问采访对象的。没有话问,那就是没有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21.我做好了采访准备,来找采访对象,可他很紧张,说不出话来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是有的,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

在大多数同学的心目中,记者的形象是很神圣的,记者采访谁,就有可能将谁的事儿登在报纸上,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说,一个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小学生,能不紧张吗?

另外,如果你提的问题,非常生硬或抽象难懂,被采访的人不知该怎样回答,也会紧张的。例如,采访一个犯过错误的同学,我开头就问:“你都干过什么坏事?”他(她)就很难张口。因为,一般人都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你刚见面,就揭人家的短,人家除了紧张以外,还会对你产生反感甚至对立的情绪,使你的采访无法进行。

应当怎么办呢?

采访任何一个人,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做不到这一点,你很难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都在采访对象的心灵大门之内,他锁着呢,钥匙在他手里,是打开还是锁闭,要由他来决定,而他的决定往往是根据记者的态度做出的。

因此,采访的时候,小记者必须像知心朋友似的,与采访对象交谈。你要尊重他(她)、关心他(她)、理解他(她)。像前面提到的采访犯错误的同学,更要热情、细心,千万不能再伤害他(她)的自尊心。你可以先问问他(她)喜欢干什么?班里的同学好不好?等等,使他(她)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再谈主要的事。当然,谈主要的事,也要和蔼可亲。譬如不要问“你都干过什么坏事?”可以说:“听说你犯了错误,我们真替你着急,你本来是个好学生,怎么会这样呢?一定有什么原因吧,你说出来,我们大家帮助你。”你如果这样说,他(她)就不会紧张了。

有的同学,一听“口才”两个字,马上就警觉起来、害怕起来。口才?!那么难啊!我的口才真是一塌糊涂!我哪能当小记者呀?

其实,每个人的话语中都有闪光的词句,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只要同学们略加注意,你的口才就会发出光彩来的。

要想有好的口才,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刚开始学习采访的时候,你的准备应该做得多一些、再多一些。

准备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主题准备。首先要搞清楚这次采访的主要目的,并且查清楚有关的资料,做到最熟悉自己要采访的话题;尽可能地了解被采访对象的情况,对采访地点、采访时间,最好能事先约定。

二、仪表准备。小记者外出采访,应以合身朴素的衣着为宜,注意仪表的干净整洁,千万不要穿着奇装异服或不修边幅地去采访,那样只会导致“失败”。内在的“仪表”——情感、心理素质方面也要做好准备,一切应以达到采访目的为重,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更不可有其他失态的言行。那么,在采访前,你就要忘记其他杂务,做一点心理调节,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三、物质准备。文字记者,一般只需准备纸笔即可;摄影记者当然要准备好照相机或摄象机;广播记者当然要准备好录音机了。一般来说,物质上的条件越好,采访就越方便。

6 在具体的采访交流活动中,你还要注意一些相关的因素,如“礼貌、坐姿、视点”等。在无人引领的情况下,应先敲门并得到允许后进入对方的房间;进门后应轻轻地合上门,轻轻坐下并尽快进入采访活动;采访结束离开时,停一步说句“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后再开门退出。在采访过程中,小记者应有较好的坐姿,全身放松、端正地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板并微微地将身体向前倾一点点,用平视的目光去面对采访对象。在对话交流之中,小记者的目光应该落在对方的额头上,这样的视点最亲切;你要是老是看着人家的眼睛或跟着别人的目光移动,人家会认为你要向其挑战或你要看穿人家的心思;当然,小记者的目光更不能东张西望,打探什么的样子;如果你想了解主人的房间陈设,应该得到主人的同意,并由主人领着你四处观察,在观察时能够适时给予赞叹的话,你的采访也许会更加顺利。 小记者要有一双慧眼、一张巧嘴和一双灵耳。

小记者应当培养一双能明察秋毫的慧眼。一般情况下,如果讲话人看着听讲人,则显示说话人此时是十分自信的;如果听讲的人认真地听并看着说话的人,则表明听讲的人对其所讲的话题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说话人讲着讲着顿了一下或者呷了一口茶之类的,则表示让听讲人插话,看有没有对前面内容不明白之处;如果说话人把眼光从听讲人身上移开,则显示他在此后说的话有可能不大可靠;如果听讲人把目光从说话人身上移开,则显示他对刚听到的那几句话表示怀疑。所以,小记者在实际采访活动,应该认真仔细地用眼睛捕捉对方的真实意图,挖出最有味的“独家”新闻爆料来。

小记者应当培养一双能准确倾听各类讯息的灵耳。在放松心情后,你应认真聆听采访对象的交谈,一定要把自己认真蜻蜓的感觉反馈给对方。因为,任何人都讨厌自己说了一大通后,你却压根儿就没有认真听。聆听是一门艺术:一是要善于用面部等体态语言来配合听的效果。如睁圆双眼、眉毛上扬,表示对谈话内容颇感新鲜;再如你屏住呼吸或轻声呼吸,说明你被对方的谈话气氛所感染。二是要善于捕捉对方讲话中的“金子”。小记者不是一般地随意去听,而是采访!对你所需要而又一次没有听清楚的,可以礼貌地请对方再讲一遍,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更不可以回去后胡编乱猜、揣度着写下大段对方的“话”。 小记者应该拥有一张黄鹂般动听达意的巧嘴。巧的关键是,要在谈话时自如地掌握语言、语气、语势的技巧。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中说:一切有形的事物都是有“势”的。所谓“形生势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认为,人说话也是有“势”的,是有语势的。也就是说,人嘴一张开,进行交流时总会夹杂着讲话人的一些特有的东西在里面(如语气、语调、情感、态度、手势、表情等)。小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谈时,也应该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语势进行沟通。要讲究语句的抑扬顿挫,借助语速的快慢高低断续等控制语势。要讲究语调的气势变化,多用有同一韵脚的字来作停顿的间隙字,以便使出口的话语产生出音节美和音韵美的效果。要学会多用丰富的口语、俗语,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综合运用语言的技巧,以达到完成采访任务的目的。

小记者在采访中,要消灭影响口才发挥的“四大天敌”。 第一, 消灭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第二, 消灭不由自主的紧张感。 第三, 消灭说不出口的羞怯感。 第四, 消灭难以名状的自卑感。

怎样做自我介绍?一般地,如:“您好!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这是我的荣幸。请允许我先做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我叫×××,是××学校×年级的学生,十分高兴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您进行交流和沟通。”当然,这只是一个自我介绍的样子,你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自创“有个性特色的短介绍”。一般应注意:

1、态度谦恭,以诚为本。

2、有的放矢,实话实说。

3、声音响亮,充满自信。

4、简明扼要,高度概括。

5、体态自然,落落大方。

7 在采访中,你要问个清清楚楚,回来后,你才能写个明明白白。回来以后的整理工作要及时,只有这样,有些地方才能凭记忆加以补充。每次采访后,你也许有点儿累,特别是出远门儿采访,你不要回家就睡,而要把草稿拉起来以后再休息。不然,到了第二天,头天的采访热点已全部“冷却”下来了,许多细节,你再也想不起来了 采访礼仪

第一、见面。

1、介绍礼仪。由高到低,位尊者有优先知情权;由近及远,根据位置远近;顺时针方向;

2、握手礼仪。位尊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同尊者握手,双手或右手,积极伸手,握手要有力;同级者伸右手,握手也要用力。

3、索要名片。有时候是采访前,有时候是采访后,看情况而定。我们都是学生,一般来说都只是索要,而不是交换名片,对方知道你是学生,如果对方愿意会主动把名片给你;有的时候,如果对方忘了,你可以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您请教,不知道怎么联系您方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请赐名片。 第

二、采访中

1、体姿。行为学家认为,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挺胸、收腹、抬头、目光平视,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交叉时右手置于左手之上,站累时一只腿可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若两腿交叉站立,双手叉于腰间或放在衣裤袋中的姿势都传递着某种轻浮不雅、不严肃的信息。这样的姿态,会被采访对象感到不被尊重,便有意识地拉大了与记者的情感距离,甚至会让记者吃闭门羹,给采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体语学家认为,给人以良好感觉的坐姿,应该是平稳落座后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上身要直,手自然置于双膝或椅子扶手上,头部保持平稳,目光平视,需要侧坐时,应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头部应向前略倾。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进行人物专访时,记者大多采取坐着交谈的方式,所以要有意识地保持正确的坐姿,向对方传递一种知书达理、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良好信息,并注意信息传递时的分寸,以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若记者过于随便,不拘礼节,或将整个身子瘫倒在椅子里,或翘二郎腿,或呈 \"4\" 子型叠腿并用手将叠起的腿扣住,甚至既叠腿又不停地晃动脚尖,并不时地扭动身体交换坐姿,这种体姿会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记者无礼,从而滋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采访效应。

2、言谈。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提问时宜多用平等商讨性的祈使句为佳,诸如 \" 请您谈谈„„好吗? \"、\" 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 等,这样,能缓解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采访进入积极活泼的境地,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使用那种生硬、尖厉、粗暴的语气音调,必然不能使被采访对象敞开心扉,甚至对记者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方能在采访时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并在提问和交流上直接表现出来。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信口开河都会影响采访对象与记者的配合,同时记者也要避免过多重复或解释并不深奥的问题或观点,要相信采访对象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当然,要获得最佳采访效果,不可一味采取尖锐泼辣的提问方式,而应刚柔相济、彬彬有礼,否则,会弄得不欢而散。最佳采访效应的获得需要双方的密切合作,提问尽管尖锐,但不能伤害对方的感情,不能损害现场访问谈话的融洽气氛,应该是 \" 二人台 \" ,而不是 \" 独角戏 \" 。尖锐的提问必须尖锐到点子上,并且控制在适当的气氛中,必要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见面方式。

3、致谢

第20篇:记者工作总结

记者工作总结

到2010年末,我在台里已经待了有两年的时间了,尤其是在去年我正式成为新闻部一名正式记者,让我深感到了工作的压力与艰苦,光荣与责任。近半年来,我从新闻部调到节目部,我更尝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酸甜苦辣,同时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机会,充满挫折,同时又充满满足感的过程,通过它,我认识到:

一、注重积累,博采众长,才能积淀自身的能量

我深刻地认识到,新闻记者最可贵、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敏锐。新闻拼体力,拼智力,拼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基础有三个:一是扎实的基础,二是丰富的经验,三是正确科学的方法。作为从业时间不长的新记者,我着重从方法上下功夫:每接一个选题,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准切入点,对较熟悉的领域,我多学多问,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深思慎取;对比较陌生的范围,我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背景资料,迅速扫清障碍。

二、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才能有所进步

电视新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不仅要写稿,还要拍摄画面。这一年来,我通过完成台领导交与的几个系列报道,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努力拼搏,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不懈才能锻炼自己的水平、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坚韧就一定会有收获。在唱响鄱湖电视大赛三天内,我与吴记者在选手比赛之余,由汪老师联系,共采访了全省50余所高校负责人,一切都紧锣密鼓的进行,虽然后期编辑因为只有采访镜头,画面不是很丰富。但幸好不负台领导期望,顺利完成鄱湖高校行的任务。

三、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才能够获得好的新闻角度

在今年的日常工作中,我对本市各大媒体的新闻栏目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阅读大量专业性报纸,观察优秀记者独特的视角、新闻切入点,同时认真阅读新闻部同事的新闻报道。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识到:好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因为新闻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为了尽快达到这个目标,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从中了解他们是怎么去构建新闻框架及拍摄手法。第二,我努力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身边人们谈论各类话题中有价值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发展规划纲要系列报道时,之前就密切关注其他电视台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在之后的采访中,利用自己的积累,找到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闻点,和熊思顺利完成了报道。

在新闻部期间的每篇报道完成之后,我都有很多的思考和总结,以上是体会最深切的一些感受。在今年10月份,我从新闻部调到节目,新的工作又给我带来了新的困惑和难题,我仍然面临很多迫切需要再次突围解决的问题。对于在节目部的一些选题及报道方向,还在学习当中,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我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在不断的前进中找到更好的方向,做记者并不是很难,不过做好记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以后的路子还有很长,我相信我会在记者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的,我可以做的更好!

记者提问范文
《记者提问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