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风险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1 06:09:2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风险分析

统计显示地方土地抵押贷款6成违规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助你考试通关,掌握未来】 2010年5月28日 26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制定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 施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会议还提出包括核实处理债务、分类清理规范平台公司、加强放 贷管理和制止违规担保等四项措施。 早在今年2月,相关部门就在各省市负责人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文件初稿进行意 见征求,然而时间过去了三个多月,正式文件却迟迟没有出台。一些人士认为,从国务院常 务会议有关部署来看,上述规范文件的框架可能已基本形成,近期有望出台。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此前,银监会结合“三个办 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已加大了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管控力度,并警示地方政府融 资平台的新项目贷款发放将受到严控。 银监会要求,要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流程,将平台公司的 “项目包”打开及分类处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6月底前完成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 务的全面自查清理。对存在问题的贷款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重组和保全措施。对于借款主 体合法性不充分的贷款,应在延续原有借款主体偿还责任的同时,及时增加新的偿债主体, 确保借款主体与项目承建主体、项目现金流所有者相挂钩。 对于多家银行贷款的项目, 要指定贷款余额最大的银行牵头组建银团债权人。 对于采取 多项措施仍难奏效的, 坚决限制其新增贷款, 特别要严厉查处通过平台公司将贷款转作资本 金的行为,涉及的贷款要尽快收回。 与此同时,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贷款形态进行准确分类。 对于采取措施仍不能同时满 足借款主体、担保主体和抵质押品要求的贷款,应严格标准划为不良并相应提足拨备。及时 对坏账核销,做到账销、案存、权在,继续关注时效,在有效期内保全和回收。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要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中,有土地抵押的仅占3成左右, 6成是违规违法的担保。但地方政府的偿付能力却十分有限。据中国社科院地区金融生态环 境评价课题组负责人刘煜辉介绍, 目前全国数千家地方融资平台所投资项目, 只有10%可以 用产生的现金流偿还贷款, 绝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利用土地开发后出售的增值收益偿还, 还有 部分项目完全是用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来偿还。 一些地方政府

推荐第2篇:风险分析报告

风险分析报告

本企业在一般液态单元和一般膏霜乳液单元的产品生产上会出现设备共用的现象。这样讲容易出现交叉污染等现象,破坏产品原有特性。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从生产的五要素进行了风险识别与管控:

一、人员。人员的质量意识、技能水平和执行力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所有人员在进入岗位时都必须进行三级培训。入职的规章制度培训,班组的流程标准培训以及岗位的操作标准培训,关键操作岗位还必须取得上岗证才允许上岗操作,这保证了人员的技能是符合上岗要求的。另外,车间每天上下班组织班组进行班前会、班后会,期间对近期的生产情况、质量情况进行通报,提醒,避免问题的产生。质量管理团队也会参与到其中,进行质量方面的宣贯,确保人员的意识符合要求,再不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巡查、监督,确保所有的操作都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无主观故意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二、设备。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很重要的工作。每天在设备的使用前,设备操作人员会先对设备进行点检,检查是否存在问题。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设备清洁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建立了完整的设备清洗消毒流程,实行产前产后清场的制度,在不同品类的转产前,我们均会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不会产生交叉污染的现象。

三、物料。对于不同的物料,我们会执行不同的检查方法及标准,确保物料的符合性。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会对物料的属性、状态等信息进行标示、记录,确保物料的可追溯性。同时在不同的品类生产时,我们会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生产,确保产品不会受到外界的污染。

四、方法。为保证不同的状态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一致性,我们按照GMP要求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不同的产品共用设备的情况,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设备清洗消毒操作标准,并定期对各项规定进行周期性验证,确保标准的有效性。

五、环境。工厂为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了标准的GMP车间,并定期对车间环境进行消毒、检测、验证,整体的运行情况良好。各项设施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化妆品生产的要求。

公司严格按照ISO22716及美标GMPC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11年首次获得认证。通过每年的周期性审核及多次二方审核,公司的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和改善。公司生产的产品严格按照《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的要求,对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风险物质进行了危害识别分析,通过内部的管控、识别,外部的第三方测试,表明产品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性风险物质。

不同类型的产品公用设备生产,我司会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清场、清洁、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污染。如有不实之处,本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

生产企业(签章) 2016年2月 18日

推荐第3篇:捐赠风险分析

捐赠风险分析

政府部门有法律顾问,企业也是诚心自愿捐赠,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应该在做好自身风险防控的同时,加强沟通,确定可行可控无风险的方案,就捐赠企业的法律风险做简要分析如下:

一、避免行贿风险

法律条文: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条文注释:行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给予财物的方式可以是主动给予,即在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而主动给予财物;也可以是被动给予,即在国家工作人员主动要求、索取财物的情况下,被动的交付财物。但是,如果是因被国家工作人员勒索而被迫交付财物,本人也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则不构成行贿罪。与本章规定的大部分犯罪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本罪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目的。 所以,捐赠企业如果是被迫所为,应该做到:首先,应该在购车、捐赠、过户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被强制、被勒索、被逼迫的证据,证明是被勒索才不得不给与财物,证明被勒索一方没有侵犯行贿罪的客体——职务的不可收买性。行为人并不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或主动地收买国家公职的公正性与廉洁性,也并不是在进行一场权与利的交易。

其次,避免也勒索一方政府部门有利益交换,证明被勒索一方不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意图并且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就不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当然也就不成立行贿罪。

二、捐赠过程注意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捐赠法》第二章“捐赠和受赠”第十条1款:“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本法接受捐赠”。该法所称“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据此,政府行政部门不在此范畴之内。行政部门不易成为接受企业捐赠的合法主体。

据此,捐赠企业应该做到:首先,企业不宜直接向政府部门捐赠,应当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非营利事业单位等中介组织,而且企业与中介组织应该对捐赠性质、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捐赠最终用途或去向等等加以明确。其次,捐赠企业要避免与政府部门进行利益互换。再次,最终用途或去向指向政府的企业捐赠,其操作过程应该更加透明,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以消除公众的疑虑,最大程度的减少法律风险。

推荐第4篇:加油站风险分析

加油站风险分析:

加油站属于成品油终端零售市场主体,其经营对象主要为成品油,包括车用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以其他行业相比,加油站的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发生程度高。油品具有较强的发挥性和扩散性,易燃易爆特性强,并且易累计静电和热膨胀、火灾危险性比较高。由于加油站的占地面积通常不很大,风险密集程度比较高。

二.公众责任发生的隐患较大、加油站一般建在人口数目大、车辆保有量多的地区或主要集散地、交通汇合点,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很容易造成高额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三.产品责任风险较大。在当今日以市场化的油品市场上,油品供货渠道多元化,检验手段透明度低,油品质量不可控因素较多,成品油销售市场上质次油品损毁车辆的事件时有发生。

四.雇主责任风险大。油品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其强挥发性和易燃性也常常引发各种事故。加油站的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油品的危害下,患职业病或遭受人身伤害的可能性要高于一般行业。

五.现金被盗窃或被抢劫的可能性高。加油站日常要发生较多的现金流入或油票周转,尤其部分地处偏僻的加油站,日常现金被盗窃或被抢劫的风险较一般单位要高。

六.油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较大。多数加油站都要通过油罐车运输油品,运输过程中油品和车辆都存在遭受碰撞、倾覆等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七.加油站拥有的其他机动车辆可能遭受损失或引起第三者责任。

八、加油站的雇员面临各种人身意外风险。

加油站产品推介:

一.综合保险类产品:加油站综合保险。

二.财产保险类产品。

主险:财产保险基本险或财产保险综合险。

附加险:1.附加输油管道损坏保险条款;2.附加抢劫、盗窃特约保险条款;

3.附加自燃保险条款。

三.货物运输保险类产品:

主险:1.公路货物运输保险;2.公路货物运输定额保险。

附加险:公路货物运输保险附加盗窃、抢劫保险。

四.意外伤害保险类产品。

(一)主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附加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二)主险:机动车驾驶人员意外伤害保险。

推荐第5篇:纺织业风险分析

纺织业风险分析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国,纺织品及服装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出口商品之一,使我国的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量多年来一直雄居世界首位,无论哪个国家也不如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大。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有序发展,促使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发展,但是我国纺织业的生产经营仍然存在机遇与风险的把握。

一、我国纺织业快速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存在的问题:

1、纺织产品标准低。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

2、纺织业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3、纺织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1

4、纺织企业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二、为使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需要我国纺织行业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改:

1、开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中国纺织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即要从纤维等纺织产品的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设计入手,着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系列整体的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2、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21世纪的经济是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起来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品牌经济,中国纺织服务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出口产业链,积极与国际采购商、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

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首先,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重新分割,竞争的产品层面上将由中低档纺织产品向中高档纺织产品转变,竞争的关键是价格高低。因此,中国纺织业要以信息化主导市场,坚持内外信息结合,分析并建立健全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大规模的生产定制。其次,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以形成\"航母\",使很多企业互相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生产中做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快速转换,实现弹性专精生产模式。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就越低,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实力才会越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能力,全面提高纺织产业综合竞争力。第三,必须建立起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现代流通体系犹如一座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住

处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的培训制度,开发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多种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及交易规则。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设计网页,构建网站,全面做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依靠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4、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重点是开辟多元化市场和分享优惠贸易政策。其一可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成本优势进军国际市场;其二可利用股权关系建起国内企业与著名企业的纽带,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其三实力较雄厚的企业,可以采用收购和兼并的方式在国外适宜地点投资办厂,这样既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又能与当地相关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减少贸易磨擦等。其次,应自觉遵守法制,诚信经营。国际贸易讲究的是效率和信誉,谁违背国际贸易规则,谁将受到规则的否决和制裁。当今社会责任标准和生态环保标准将成为阻碍我国纺织服务出口的主要壁垒之一。为此,中国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劳动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工人权益。二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三要建立严格的质控机制,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在纺织服装产品的原料采用、生产制作、设计包装和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来动作,主动推行生态环保认证,坚持国际认可的标准,与国际化接轨。四要建立诚信的服务机制。处处做到讲效率,

讲规则,讲信誉,方能赢天下。再次,应积极开展纺织行业外交,提高中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与国际同业竞争者、合作者、相关产业、客户和消费者、社会团体、经济与政治组织及个人的沟通、交流与互信,消除和避免因误解而造成的冲突与隔阂,提升国际形象,树立强国地位,打造中国纺织国家品牌,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美誉,构造有序的产业体系,保证中国纺织业在经济全球贸易一体化时代能够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袁国贞

二0一0年六月五日

推荐第6篇:大坝风险分析

小议大坝风险分析

[摘 要]:大坝风险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加强大坝安全及管理水平。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坝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目前的一些研究现状,简要总结了我国大坝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介绍与总结过程中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大坝;风险分析;实施内容;评价方法;展望

1.引言

将风险概念引入到大坝安全评价领域始于上世纪 50、60 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较晚, 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 可见大坝风险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都是一门新学科。十几年来, 我国学者一方面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大坝风险理论与方法, 同时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坝风险分析新理论、新技术, 并取得了不少成绩。我国是筑坝大国, 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坝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 大坝的潜在威胁也是巨大的, 一旦失事就会给下游地区带来严重灾害, 并且随着老坝、病险坝数量日益增加,大坝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与此相应,大坝风险分析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大坝的风险分析是评价和改进大坝安全度的有效工具, 它能结合工程判断深入地研究大坝的弱点或缺陷, 提高对失事原因和溃坝或漫坝后果的认识, 为决策提供依据。

2.国内外研究进程

风险分析技术的发展,最早起源于美国,首先使用于军事工业方面,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报告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推动了风险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在美国,由于1976年Teton坝和1977年TaccoaFall坝的相继失事,美国政府于1979年颁布了联邦大坝安全导则(FccST),其中有关安全评价、大坝设计、坝址选择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决策分析引人注目\"同时,联邦紧急管理机构和斯坦福大学、垦务局、曼切斯特研究院等开展合作,重点研究大坝安全问题的风险分析方法。

其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198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大坝水文安全评估程序”的报告,提出利用赔偿费用进行损失补偿,但没有解决如何考虑生命损失的问题。二十世纪80年代,DavidS.Bowles运用了风险分析方法为美国西部几个大坝业主进行了大坝风险评价\"其中两例使用了“每挽救一人的成本费用”作为“减少生命安全风险的成本效益”的衡量尺度,以考虑生命方面的损失。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B.c.Hydro和澳大利亚大坝委员会(ANcoLD)根据在其它领域的实践经验(如工业设施和核电),制定了暂行的生命损失可接受的风险标准,这些标准是风险分析在大坝安全评价应用中的一个转折点。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发表了不少关于水库大坝风险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实例的文章以来,大坝风险分析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国家发展迅速,其他国家主要是向这些国家学习后回去推广应用的。

3.大坝风险分析的实施内容

根据风险评估在国外大坝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以及风险技术在化学工业、航天业、水资源等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 ,将大坝风险分析的具体实施内容分为风险鉴别、风险估计、风险标准、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5个方面[1]。

3.1风险鉴别

风险鉴别。风险鉴别是从能引起大坝失事的各种事件开始到失事的各种后果 ,逐一地鉴别每一个事件。起始事件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和上游库区失事等 ,内部事件包括坝基岩(土)体及筑坝材料特性的化学变化以及潜在的结构缺陷等。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判断和专业经验 ,结合可用资料的分析和现场勘察 ,制作出用以描述事件 - 后果序列的失事树。

3.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风险估计是指对失事树中各种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最终导致大坝失事所引起的各种损失的计算、以及综合各种事件计算整个大坝系统的风险。

3.3风险标准

风险标准。风险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决定大坝应该达到多大的安全程度 ,即决定大坝可接受多大的残余风险。风险标准的制定同大坝安全管理的原则、下游地区的人员及财产状况、各国相关的法律及政策等因素有关 ,通常是由大坝所有者、管理人员等决策者作出决定。

3.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对于最终所得到的大坝风险 ,若不能接受 ,就要制定相关方案进行风险转移。风险转移可通过减小引发大坝失事的各种事件的发生概率或减小大坝失事所造成的损失来达到 ,这两者均可考虑用结构的或非结构的措施。

3.5风险标准

风险接受。风险接受是指大坝的所有者或管理人员认为这一大坝已不值得再投资并且溃坝的后果可以接受 ,不再对大坝采取加固或安全改进措施。

4.用于大坝风险评估的三种常见方法

大坝的风险评估可用于大坝的规划设计、维修加固、改建以及防洪等。由于评估的用途不同, 评估的侧重点和评估所要求的详细程度也不同, 于是产生了下述三种有所区别的风险评估方法。

4.1 规划级的方法

规划级的方法用于规划阶段, 由于坝尚未建设,除了水文、地质资料相对完整外, 其余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因此大坝的失事概率的估计主要依赖于

历史资料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使用效益- 成本分析法。

4.2 筛选级的方法

筛选级的方法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对大坝进行“优先”排队, 为维修工作分配有限的资金;确定大坝是否安全及各部位的安全程度, 为大坝的安全检查周期、检查重点对象等大坝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筛选级的方法可分为指标法和定量法。筛选级的方法重点在于强调方法的统一。

4.3设计级的方法

设计级的方法是一种详细的风险分析, 除了风险鉴别和风险评估之外还包括对风险结果的解释。设计级的方法一般用于已建大坝维修方案或者新坝设计方案的灾害评估和风险代价分析[1]。

5.展望

虽然我国水库大坝风险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是应该看到,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水库大坝风险评价研究主要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开展溃坝模式和溃坝概率研究;开展溃坝后果评估方法研究;研究预报调度对大坝风险的影响;研究时变效应对大坝风险的影响;开展大坝风险标准研究;开展基于风险的大坝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开展我国大坝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6.结语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坝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风险概念的大坝决策、设计与管理。我国针对大坝风险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并且大坝风险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尚有许多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其理论和方法有待于完善。我国大坝风险分析的下一步工作将是:进一步开展溃坝模式和溃坝概率研究,开展溃坝后果评估方法研究、研究预报调度对大坝风险的影响、研究时变效应对大坝风险的影响、开展大坝风险标准研究、开展基于风险的大坝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开展我国大坝风险管理系统研究等。并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众意识的不断增强, 要求大坝更为安全可靠,从而大坝风险分析在对大坝的监测、评价和提高安全性方面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将有助于推动对大坝风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傅琼华,段智芳.群坝风险评估指数排序方法的探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 4(2):107~110.[2]范子武,姜树海.允许风险分析方法在防洪安全决策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 2005, 36(5): 618~623.

[3]李清富,龙少江.大坝风险研究综述[J].灾害学, 2006, 21(2):35~39.

[4]徐祖信,郭子中.开敞式溢洪道泄洪风险计算[J].水利学报, 1989, 4:50~54.

[5]范子武,姜树海.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风险分析[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2000(2): 1~6.

[6]姜树海,范子武.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风险分析[J].水利学报,2004(11): 102~107.

[7]罗启华,周研来等.基于SAR模型和蒙特卡罗法的防洪调度风险分析

[J].人民长江,2011,42(1):4~8.

[8]周建方,唐椿炎等.贝叶斯网络在大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 2010, 29(1):192~196.

[9]姜树海,范子武.时变效应对大坝防洪风险率的影响研究[J].水利学报, 2006, 37(4): 425~430.

[10]麻荣永.土石坝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27~33.

[11]周元春,薛桂玉,等.大坝安全风险评估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10): 47~53.

[12]黄海燕,麻荣永.大坝安全模糊风险分析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1): 4~18.

推荐第7篇:风险分析报告

风 险 分 析 报 告

一、项目介绍:

1.项目宗旨;

2.项目定位与总体目标;3.市场计划; 4.产品介绍;

二、运行风险分析:

1.政策风险;

2.资源(原材料/供应商)风险 ; 3.研发(技术)风险; 4.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

5.生产不确定性(内部控制)风险 ; 6.成本控制风险 7.竞争风险

8.财务风险(应收帐款/坏帐)

9.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无锡飞锐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LCD(液晶数字电视)生产及销售项目风险分析报告

一、项目介绍:

1.宗旨:以人为本,做强“飞锐”,为繁荣世界经济做出贡献。2.定位与总体目标

公司坚持产品100%出口,市场定位:为客户OEM、ODM;客户范围:世界各国,目标:3年内达到年出口120万台LCD,利润2400万美元元/年。 3.市场开发计划和生产规模

公司销售现已开发有欧洲市场、中东市场、非洲市场、大洋洲市场和美洲市场:

(1) LCD/TV市场开发:公司在市场开发计划总体分成两个板块,主要在地理位置和技术适应两个方面.以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技术适应性.基本覆盖了欧洲,非洲,中东,大洋州,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基本覆盖了美洲.按照以上情况公司已经开发了欧洲市场其中100%的客户需要LCD/TV,北美洲市场100%的客户需要LCD/TV,南美洲市场20%的客户需要LCD/TV,大洋州客户100%的客户需要LCD/TV,中东,非洲客户30%的客户需要LCD/TV 公司的客户在生产中会不断的增加,市场会不断的扩大.(2) LCD技术开发:结构设计和机芯方案软件开发,公司有自主设计能力,已有完成开发计划和方案,机芯开发有15”,17” 20” 26” 32” 42” 47”,采用自主设计和外包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以新,奇,特,短,频,快不同的风格满足客户要求.生产规模:第一年年产40万台,日产1800台LCD/TV,生产流水线(总装)三条,SMT贴片完全可以满足产量要求。

4.主要产品介绍

(1) PHILIPS ,MSTAR206,系列机芯——该机芯为目前应用在大屏幕15” 17” 26” 32” 37”42”47”中高档机种上,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可做欧洲各国制式,芯片可互换,电源范围从90V~270V,可实行1000页图文,,核心技术由PHILIPS公司提供减少了出口国家不同必须换机芯的麻烦,建立了生产用机芯标准化,为大规模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 机芯937美国zoran提供核心技术,与长虹联合开发,由公司技术部设计成美国ATSC制式适用美国全部高清数字节目,机芯标准化。适用于出口美国各种尺寸LCD电视机大规模生产。

(3) MSTAR209——核芯片MSTAR公司提供,与长虹联合开发合适澳洲数字高清电视用H264解码高清码流功能,该机芯技术含量高,有充分的利润和市场前景。是以后主要增长点。目前已完成开发,可批量生产,并已有有意向客户。

(4) V-26机芯:合适中东,非洲,南美洲。完成技术开发,可批量生产,已有意向客户。

(5) 附加功能:在LCD上加DVD.USB,读卡,刻录等功能。这些功能大的品牌工厂是不做的。大厂会把客户介绍给我司。做差异化是公司的发展方向。

5.商业模式:为世界各国经销商或生产工厂做好OEM、ODM。

二、风险分析与规避:

1.政策风险与规避――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策稳定,不会有风险;2.资源风险――所有配套资源在中国充足,没有风险。

3.技术风险――我司按市场和客户要求来进行技术开发,不会脱离实际技术开发,公司会组织市场调查,专家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对没有市场的产品坚决不会投入开发。

4.市场风险――公司全部实行以销定产,接到客户L/C或订金到帐才安排生产,所有销到市场的产品公司没有风险,产成品和元器件全部实现零库存。5.内部环节脱节风险――公司可能会出现过类似情况而导致推迟交货。主要是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所致,平时必须加强考核制度,实行全员培训,提高整个团队素质。预防为主,以各项制度来保证不发生脱节的风险。如果出现推迟交货必须及时与客户沟通,取得客户谅解,并需该信用证条款,重新制定交货期。 6.成本控制风险:

(1) 产品定价:公司对每张订单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如果成本过高或定价太低则不能通过评审;

(2) 所有原料材料必须经过公司价格委员会审定价格方可签订进货合同;

(3) 经常向市场了解材料成本价格情况; (4) 财务对所有进出价格实行监控。

7.竞争风险――由于国际市场非常庞大,中国的生产工厂是最有竞争力的。有竞争就有风险,关键是我们有一套防止风险的办法。

(1) 成本控制,密切注意市场价格变化,使自己的成本处于最低状态; (2) 技术领先,开发新品领先投入市场;

(3) 质量保证,过程控制,不合格的原材料、元器件不能进厂,不合格的产成品不能出厂,严格按照ISO9000程序办事; (4) 改善服务,收集客户意见,改进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8.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采取以下方法:

(1) 公司实行的是客户货款或LC到后安排生产,不实行欠款生产。 (2) 按订单采购原材料实行零库存。

(3) 产成品按订单生产实行零库存。材料和成品无库存积压。 (4) 风险存在是客户付了定金后取消订单,我司可更换包装,换外壳的方法。(包装外壳只占货价的5%) 转卖给其他客户,把损失控制在小范围内。这也是我们要防范的风险。

9.管理风险

管理一个公司主要是建立一个团队,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让每一个员工都在可控状态下工作。给每个员工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个责职部门的领导对自己所领导的部门承担全部权力和义务。

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在平时及时发现和纠正风险,把一切风险提早发现、掌握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推荐第8篇:风险分析与食品安全

风险分析与食品安全 董益阳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

十月三日至六日,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亚洲食品安全与营养大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就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生物技术和功能性食品等食品安全与营养方面的议题作了探讨,由于风险分析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现就风险分析作一简单介绍。

随着食品贸易的不断增长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日益关注。近年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如比利时的二恶英(Dioxin)事件﹑英国的疯牛病(Mad Cow Disease)事件以及正日益引起重视的食品中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s EDRs)问题等,所有这些都对食品贸易和公众健康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同时,由于对食品要求零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使大众消费食品的风险在一可接受的水平,因此,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在八十年代末就着手风险分析的研究,近年来,风险分析发展迅速,亚洲各国也有很大进展。

食品安全的最大挑战在于提供科学基础和采取适宜行动。食品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化学毒物,微生物,食品中营养/功能性成分或食品自身;广义上,食品的营养缺乏和不均衡也属于食品风险范畴。风险分析是通过使用毒理数据﹑污染物残留数据分析﹑统计手段﹑接触量及相关参数的评估等系统科学的步骤,以决定某种食品毒害物的风险并建议其安全限以供风险管理者综合社会﹑经济﹑政治及法规等各方面因素,在科学基础上决策以制订管理法规。 对于风险分析及其相关术语,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营养法典委员会(CAC)﹑美国农业部(USDA)等都有自己的定义,这些定义大同小异,一般而言,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包括风险评估(Risk Aement)﹑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和风险交流(Risk Communication)三个方面的内容;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字面上有些风险分析术语又难以区分,所以有必要明确食品风险分析及其相关术语的确切内容。

这里援引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食品中风险分析有关术语的定义,其中大多数定义为食品营养法典委员会(CAC)采用。 危险物(Hazard ): 食物本身或其中具有的某种可能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物质。 风险 (Risk): 健康不良影响作用的可能和大小,即食品中危险物的后果风险评估 (Risk Aement) : 风险评估是对人类由于接触了食源性危险物而对健康具有已知或可能的严重不良作用的科学的评估,包括四个步骤:(1)危险确认(Hazard Identification)(2)危险特征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3)接触量评估(Exposure Aement)以及(4)风险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风险评估包括定性风险评估,定量风险评估及对不确定性的描述。

危险确认(Hazard Identification): 确认某一物质具有已知或可能严重的健康不良作用 危险特征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物理的物质能导致对健康的不良作用,对这种不良作用定性和/或定量评述其特征即是危险特征描述。对化学毒害物,需要进行剂量效应评估(Dose-Response Aement );而对于生物和物理毒害物,如果数据可以获得,也需要进行剂量效应评估 接触量评估(Exposure Aement):定性和/或定量评介可能的摄入程度 风险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 整合危险确认,危险特征描述和接触量评估给出给定人群里发生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含不确定度)的正确估计。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权衡决策以接受或减少所评估的风险并选择适宜措施予以实施的过程。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介(Risk Evaluation)﹑选项评估(Option Aement)﹑实施评估(Implementation Aement)以及监控回瞻 (Monitoring and review)等四个部分。 风险交流(Risk Communication) :风险评估者﹑风险管理者和其他相关部门间就风险问题交换信息和意见的交互过程

剂量效应评估(Dose-Response Aement):决定接触量的大小和不良作用的大小(频率)间的关系

风险分析的国际组织有FAO/WHO专家委员会﹑JECFA(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MPR(FAO/WHO农药残留联席会议)和FAO/WHO风险分析专家顾问联席会议等。后者自1995年起的六次会议均有关食品风险分析,其依次是:

FAO/WHO 食品标准中风险分析的应用专家顾问联席会议 (日内瓦, 1995年3月13-17日) FAO/WHO 食品安全中风险分析的应用专家顾问联席会议 (罗马, 1997年1月27-31日) FAO/WHO 食品消费和化学品接触量评估应用专家顾问联席会议(日内瓦, 1997年2月10-14日) FAO/WHO 食品标准和安全的风险交流专家顾问联席会议 (罗马, 1998年2月2-6日) FAO/WHO 食品中微生物危险的风险评估专家顾问联席会议 (日内瓦, 1999年3月15-19日) FAO/WHO 食品中微生物危险的风险评估专家顾问联席会议(罗马, 2000年7月17-21日) 食品风险分析方面出版物可以FAO出版物为代表: 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 (FAO/FNP 61) 风险管理和食品安全 (FAO/FNP 65) 动物饲料和食品安全 (FAO/FNP 69) 风险交流在食品标准和安全上的应用 (FAO/FNP 70) 其实,食品安全中的风险分析并不局限在国际组织和政府范围,国外一些非赢利组织﹑学院﹑食品研究机构﹑公司和企业等都对此也有广泛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上此类资源也很多,也有了相应的风险分析讨论组,食品风险分析的国际会议﹑研讨会及出版物也很多,更多相关信息可以从AGRICOLA数据库和食品科技文摘中查得。 这几年来一些国家的食品风险分析工作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以韩国和澳大利亚为例:

韩国的食品风险评估工作始于十年前,去年,名为K-Risk的食品中环境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体系已建立。目前,韩国正着力于确立代表性的接触参数如韩国人的饮食结构等环节的风险评估相关工作,同时,食品中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系统也在开发中。

澳大利亚也有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系统用于进口食品中的化学剧毒物和有害微生物。风险评估是针对那些超过安全标准的进口食品所作的,进口食品被分为风险食品和监督食品两类:典型的风险食品包括冷冻海鲜(微生物品质)﹑花生(黄曲霉毒素)及罐头食品(铅)。风险食品一般批批扦样检验,不通过不放行;监督食品一般取样后就放行。在食品添加剂方面,风险评估的结果以每日可接受量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表示,ADI的含义即是从人整个一生来看,每日摄入的添加剂不超过此水平,将不会有明显的危险。在此方面,一些大型的计算机系统如澳新食品局(ANZFA) DIAMOND系统,其在建立复杂模式方面的能力,可帮助风险评估者有效地选择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食品微生物的风险分析,可以进口生奶酪为代表,其形式为(1)确认奶酪中的有害的微生物病原体(2)在奶酪生产的各个环节评估此微生物的寿命(3 )与经巴氏灭菌或热处理过的牛奶所作的奶酪作等同比较(4)检查原产地的检验审核机构以保证此奶酪产品是严格按照规章生产的。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数据可以有很多来源,其安全性是以同类非转基因食品为基准。

严格说来,在涉及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才能保证最终到消费者的食品是安全的。从农场,食品企业生产人员,零售和运货商等都需要有食品安全意识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程序,这才是食品企业的风险管理之路。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程序应包括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良好卫生规范(Good Hygiene Practice, GHP)和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其中前两者是后者应用的前提条件。HACCP现已被国际公认为最有效的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手段。重要的是,HACCP需要操作者明确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这些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需不断更新的HACCP的研究,事实上,HACCP就是一种风险管理程序。如何管理HACCP过程是当今食品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我们应该知道,食品风险分析不仅是检验检疫科学决策的需要,也是国际惯例的要求:为保证国际贸易能公平合理地进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其《应用动植物检疫及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中第五条里便增加了风险分析的内容。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是食品贸易大国,在食品添加剂﹑化学毒物﹑致病微生物及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水产品中的风险分析范例: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简称HACCP)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必备条件,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危害的风险分析作为HACCP质量保证的关键要素,日益显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动植物检疫协议中明确规定:各国有权制订更为严格的动植物检疫标准,但必须建立在科学依据和风险分析之上。有些国家已加大风险分析并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动植物检疫标准,但我国在水产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上基本属于空白。为此,我国应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HACCP在我国水产行业实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提升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一、风险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1996年肆虐英国的疯牛病,1997年侵袭香港的禽流感,1998年席卷东南亚的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的二亚英**,2001年初法国的李斯特杆菌污染事件,今年亚洲国家出口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虾类产品中被检测出带有氯霉素残余等等。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每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也高达8100万例,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食品风险分析就是针对国际食品安全性应运而生的一种宏观管理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世界食品贸易量也持续增长,食源性疾病也随之呈现出流行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新特点。为此,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都在采取措施,以保障食品的安全。为了保证各种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资源,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食品安全宏观管理模式,以便在全球范围内科学地建立各种管理措施和制度,并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这便是食品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风险分析的目标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促进公平的食品贸易。《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SPS协定)中明确规定,各国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性卫生措施保护该国人民健康、免受进口食品带来的危害,不过采取的卫生措施必须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在食品领域,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就是实施措施的基础。早在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关贸总协定(CATT)联合召开了“食品标准、食品中的化学物质与食品贸易会议”,建议CAC在制定政策时应采用风险评估原理。1991年和1993年举行的CAC第19届和第20届大会同意采用这一工程程序。1994年,第41届CAC执委会会议建议FAO与WHO就风险分析问题联合召开会议。根据这一建议,1995年3月,在日内瓦WHO总部召开了FAO/WHO联合专家咨询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国际食品安全评价领域的一个发展里程碑。会议最终形成了一份题为《风险分析在食品标准问题上的应用》的报告、风险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等三个方面,同时对风险评估的方法以及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进行了讲座。该报告一经问世就立即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995年,CAC要求下属所有有关的食品法典分委员会对这一报告进行研究,并且将风险分析的概念应用到具体的工作程序中去。另外,FAO与WTO要求就风险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问题继续进行咨询。1997年1月,FAO/WHO联合专家咨询会议在罗马FAO总部召开,会议提交了《风险管理与食品安全》报告,规定了风险管理的框架和基本原理。1998年2月,在罗马召开了FAO/WHO联合专家咨询会议,会议提交了题为《风险情况交流在食品标准和安全问题上的应用》的报告,对风险情况交流的要求和原则进行了规定,同时对进行有效风险情况交流的障碍和策略进行了讨论。至此,有关食品风险分析原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形成。CAC于1997年正式决定采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分析术语的基本定义,并把它们包含在新的CAC工作程序手册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SPS协定实际上已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提供了一个集体采用CAC标准、导则和推荐的机制,维持严于CAC标准的国家会被要求在WTO专门小组中,根据风险分析原理的要求对他们的标准进行解释。

目前,风险分析已被认为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在风险分析的3个组成部分中,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有关国际组织今后工作的重点。

食品,包括水产品中的危害基本可以分为3类,即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由于物理危害非常简单,可以通过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加以避免,因此基本不作讨论。有关化学危害的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和FAO/WHO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方法。比较而言,食品中生物危害的作用和效果都更加直接和明显,但进行有关生物危害的风险评估却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科学。FAO/WHO于1999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专家会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已经制定了《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与指南》,并将提交于2991年召开的CAC第24届大会讨论。同时,该委员会制定的《微生物风险管理指南》目前已经进行到第3步。

二、风险分析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来自食品,包括水产品微生物危害的风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风险分析包括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信息交流,它的总体目标在于确保公众健康得到保护。风险评估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确保以完善的科学知识建立起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指南和建议,以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为国际贸易创造便利。在对危险性的估价中,微生物风险评估过程应该包括最大可能程度上的数量信息。一项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在结构化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由于微生物风险评估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科学,因此这些规范的执行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在需要它的国家里还要求有专门化的培训。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一)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利用现有的科学资料,对食品中某种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的暴露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识别、确认和定量。它分为4个阶段: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描述。

1、危害识别

对微生物因子来说,危害识别的目的就是确认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微生物体和微生物毒素。危害识别将主要是定性分析过程。危害可以由相关数据资料得以鉴定。危害的信息可以从科学文献以及食品工业、政府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数据库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向专家咨询得到。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领域的数据:临床研究,流行病研究与监视,实验室动物研究,对微生物习性、食物链中微生物与生存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对类似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研究。

2、危害特征描述

食入含微生物或其毒素的食品可能会造成副作用,这一部分提供了有关这一副作用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的定量、定性的描述。如果数据充分,则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

在危害特征描述中,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考虑。它们不仅与微生物有关,也与作为寄主的人有关。同微生物相关的有以下重要的方面:微生物有繁殖再生能力;微生物毒性和传染性会根据它与寄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基因物质的传递导致了抗药能力和毒性的传递;微生物可以通过间接传染或第三方传染而扩散;从接触病菌到临床症状的出现可能有很大的延迟;微生物可能在特定的寄主中长期存活,造成不断的微生物排泄和将传染扩散的危险;在特定情形下,即使是少量的某些微生物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副作用;食品的属性有可能改变微生物的致病基因,如食品中过高的脂肪含量。

同寄主相关的有以下重要的方面:基因因素,如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的类型;由于生理机能屏障的瓦解而更加严重的免疫力脆弱;特定寄主的特性,如年龄、怀孕、营养、健康和医疗状况;同时发生的其它感染;免疫力状况和病史;全体人群的特性,如全体人群的免疫力、医疗水平以及对微生物的抵抗力。

危害特征描述所期待得到的特点是理想地建立起剂量-反应关系。在建立剂量-反应关系时,应考虑到不同的方面,如感染或疾病。当不存在一个已知的剂量-反应关系时,风险评估工具(如专家的启发)可以用于判断描述危害特征所必要的各种因素,如传染性。另外,专家能制定出用于描述疾病严重性和持续时间的等级系统。

3.暴露评估

暴露评估包括对实际的或预测的人体对毒素的接触剂量的评估。对微生物因子来说,暴露量评估基于食品被某种因子或其毒素污染的潜在的程度,以及有关的饮食信息。暴露量评估应具体指明相关食品的单位量,例如,在大多数或者所有的急性病例中所占份额的大小。

暴露量评估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食品被致病因子污染的频度,以及随时间变化在食品中致病因子的含量水平。这些因素受以下方面的影响:致病因子的特性,食品的微生物生态,食品原料的最初污染(包括对产品的地区差异和季节性差异的考虑),卫生设施水平和加工进程控制,加工工艺,包装材料,食品的储存和销售,以及任何食用前的处理(如对食品的烹饪)。评估中必须考虑的另一因素是食用方式,这与以下方面有关: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种族特点,季节性,年龄差异,地区差异,以及消费者的个人喜好。还需要考虑的其它因素包括:作为污染源的食品加工者的角色,对产品的直接接触量,突变的时间/温度条件的潜在影响。

微生物致病菌的含量水平是动态变化的。它们可以维持低水平,如在食品加工中采用适当的时间/温度条件控制;在特定条件下它们会明显增加,如不合适的食品储藏温度或者与其它食品的交叉污染。因此,暴露量评估应该描述食品从生产到食用的整个途径,能够预测可能的与食品接触的方式。这可以反映出加工对食品的影响:如卫生方案,净化和消毒,以及食品加工厂的时间/温度条件和其它条件,食品的处理和食用方式,调控和监视系统。

暴露量评估估价了在各种水平的不确定性下,微生物致病菌或微生物毒素的含量水平,以及在食用时它们出现的可能性。可以根据以下因素将食品定性地分类:食品原料会不会被污染,食品会不会支持致病菌的生长,对食品的处理会不会造成致病菌的潜伏性,食品受不受加热工艺的限制,以及微生物的生存、繁殖、生长和死亡受加工包装、储藏环境(包括储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的影响。其它相关因素包括:pH值,水分含量,水的活性,抗菌物质的存在,以及竞争的微生物区系。预测微生物学是暴露量评估的有用工具。

4、风险描述

风险描述则是根据以上3步的结论,对目标人群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进行估计。 它提供了对在特定人群中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和副作用的严重性的定量、定性估价,也包括对与这些估价相关的不确定性的描述。这些估价可以通过与独立的流行病例数据的比较来评价。

风险特征描述将前述步骤中的所有定量、定性信息综合到一起,提供了对给定人群的一个全面的风险估价。风险特征描述依赖于可获得的数据和专家的论断。将定量的和定性的数据综合到一起得到的证据,或许只允许对风险进行定性估价。

最终的风险估价的可信程度依赖于所有前述步骤中所确认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和假设条件。不确定性和易变性的差异在后来的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中很重要。不确定性与数据本身和模型的选择有关。对关于流行病、微生物和实验动物的研究信息的评价和推断,可能产生数据的不确定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将发生特定的现象,试图利用与此相关的数据来对不可知数据的其它条件下的现象做出估计或预测,这就会产生不确定性。生物上的差异包括微生物群体中存在的毒素的不同,人群和特定的人群对疾病敏感性的变化。

与公众健康有关的生物性危害包括致病细菌、病毒、蠕虫、原生动物、藻类和它们产生的某些毒素。目前全球最显著的食品安全危害是致病性细菌。就生物因素而言,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统一的科学的风险评估形成一套较为统一的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因此一般认为,食品中的生物危害应该完全消除或者降低到一个直接接受的水平,CAC认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是迄今为止控制食源性生物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HACCP体系确定具体的危害,并制定控制这些危害的预防措施。在制定具体的HACCP计划时,必须确定所有潜在的危害,这就需要包括建立在风险概念基础之上的危害评估。这种危害评估将找出一系列显著性危害,并在HACCP计划中得到反映。

需要指出提,风险评估必须使用严格的科学资料,同时在透明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资料加以分析。但遗憾的是,这些所需的科学信息并不是总能得到的,因此研究所得的结论一般都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度。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同时考虑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有关因素,对各种管理措施的方案进行权衡,并且在需要时加以选择和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措施包括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实施公众教育计划,通过使用其他物质、或者改善农业或生产规范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

风险管理可以分为4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

1.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确认食品安全问题、确定风险概况、对危害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优先性进行排序、为进行风险评估确立风险评估政策、进行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评估结果的审议。

2.风险管理选择评估的程序包括确定有效的管理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选择、以及最终的管理决定。

3.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选择,做出了最终管理决定后,就必须按照管理决定进行实施。

4.监控和审查指的是对实施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及在必要时对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进行审查。

(三)风险情况交流

风险情况交流是指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的团体之间就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相互交流。风险情况交流应当包括国际组织(包括CAC、FAO和WHO、WTO)、政府机构、企业、消费者和消费者组织、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以及媒体。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将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政府采取的有关管理措施告知公众或某些特定人群(如老人、儿童、以及免疫缺陷症、过敏症、营养缺乏症患者),以及建议消费者可以采取的自愿性和保护措施等。

三、风险分析与HACCP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风险分析与HACCP体系是近年来国际食品安全领域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

风险分析是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地描述风险的特征,在参考有关因素的前提下,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它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HACCP则是一种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保证食品安全的体系,它可以使食品质量管理部门预测损害食品安全的因素,并在危害发生之前加以防止。HACCP是一种“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它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识别、评价和控制食品生产卫生方面的危害,主要是食品中的微生物危害。HACCP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危害分析的步骤,通常是进行定性的观察和评估,用来确定人最初的生产、加工、流通直到消费的每一阶段可能发生的所有危害。在HACCP框架下,危害分析的结论用来确定食品加工或操作过程是否得到控制。

风险分析研究通常会得出明确的结论,即食品的某一特征是否构成了食品安全危害,以及危害的风险程度。政府实施的管理和其他行政措施是风险分析过程的风险管理部分。它通常向食品生产者指出某种食品危害的类型和性质,帮助其在HACCP体系下进行危害分析。食品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并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过程一般是由政府部门和有关科研机构完成的。

有关微生物风险评估的信息可能成为确定HACCP控制计划中的危害因素的基础。风险评估技术有助于在HACCP体系中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设定临界限量(即HACCP的前3个原则),同时可用来对HACCP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进行生物性危害风险评估的定量方法,将会促进和改善HACCP的应用。因此,食品工业界在制定HACCP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有关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结果,这样将改善HACCP体系的等同性,有利于国际食品贸易。

此外,风险分析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对各种食品的个别危害进行研究,而HACCP却主要是对单一食品中的多种危害进行研究。可以说,风险分析是对HACCP管理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也是实行HACCP管理体系的基础。

四、认识和体会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世界食品贸易量也持续增长,食源性疾病也随之出现了流行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新特点。为此,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都在采取措施,为人类健康而保证食品安全,如强制实施HACCP管理体系。风险分析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保证食品安全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兴学科。风险分析是对HACCP管理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也是实行HACCP管理体系的基础。此次培训顺应了世界水产品质量管理发展潮流,也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水产品贸易规则的必不可少的一课。用渔业工业司水产品利用和销售处处长拉森的话来说:“中国睡狮的觉醒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震动,而如果中国把食品风险分析纳入到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将使WTO发生地震。”

2、风险分析在WTO工作中的作用至于重要,它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争端的依据。另外,风险分析体系的建立,也为各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建立合理的贸易壁垒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模式。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风险分析很可能成为将来制定食品安全政策,解决一切食品安全事件的总模式,同时还将指导设计进出口检验体系,食品放行或退货标准,监控和调查程序,提供制定有效管理策略的信息,以及根据食品危害类别全面分配食品安全管理资源等。有关的理论也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全面、完整、准确地学习和应用风险分析原理是大势所趋。只有全面地参与CAC的决策和标准制度修订工作,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利益,并且在未来的食品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3、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食品的风险几乎还是一门新学科。此次的培训班只是一个开端,让我们的一些水产品质量和管理工作者了解到这套新理念,但这还远远不够。目前一些周边国家在食品风险分析方面已经开始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泰国已将风险分析原理纳入国家食品法规当中;马来西亚已经成立了国家风险分析委员会和5个相当的分委会;古巴在风险分析研究也颇有建树,成了FAO在风险分析研究的试点。欧盟已于2000年发布了“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书上明确规定:新成立的“欧盟食品安全局”必须依据风险分析进行食品安全管理。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欧盟采用“风险分析”制定食品安全政策表示担忧,认为此种作法有可能成为新的非关税性技术壁垒,并限制发展中国家水产品的出口。鉴于目前国际上纷纷采纳“风险分析”作为决策依据,我们应该抓紧行动,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迎头赶上。因此,建议尽快把风险分析纳入水产品质量管理的议事日程,以免有可能扩大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甚至某此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民以食为天:进口食品注册 食品安全近年来倍受关注,时常见诸媒体的各种不合格食品甚至有毒食品的报道,涉及到食品的许多种类,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五花八门。也难怪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的史小卫副主任在接受《中国海关》采访时,第一句话就说,过去的民以食为天是要吃饱,现在首先是要吃得安全。

国产食品问题多多,有毒的大米、有毒的猪油、有毒的狗肉、瘦肉精、黑心月饼、吊白块粉丝……

那进口的食品安全性如何?过去进口食品几乎是高品质食品的代名词。如今情况也不容乐观。除了人们闻之色变的二恶因、疯牛病、口蹄疫,还有诸如O-1

57、沙门氏菌等等人们不甚了解的常见病菌。随便翻翻去年年底到今年初的新闻,就可以看到若干关于不合格进口食品的报道。

2001年12月11日和30日,广东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先后两次在进口的美国鸡脯和鸡翼尖产品中,检验出O-157型致命性大肠杆菌。为防止病菌蔓延,广东有关部门及时对上述产品进行了销毁处理。

2001年12月27日,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从美国进口的两批共计2600箱、47000多公斤的鸡翅尖进行检测,其肯塔基沙门氏菌显阳性。这种致病菌,容易引发肠道疾病。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及《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有关规定,质检总局1月17日发出风险警示通报,对这两批货物作销毁处理,并暂停从美国注册代号为P-19378以及P-7987的加工厂进口肉类产品。

今年1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进出口食品风险警示通报》,停止从丹麦、法国、比利时、爱尔兰、加拿大企业进口肉类产品。原因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多次从上述国家进口的猪副产品(俗称猪下水)中检出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进境肉类的检验检疫,防止境外有害食品流入境内。 2001年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计检验检疫进境动物及其产品14000多批,检出不合格进境动物及其产品64批次,其中不合格冻鱼29批次、冻禽畜肉类22批次、鱼粉10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检出致病菌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一般性仓储害虫超标。

进入2002年不到40天里,青岛口岸已连续截获1300多公斤来自欧洲、加拿大等羊痒病、疯牛病、口蹄疫和禽流感疫区的肉、禽食品。

随着入世,我国进口食品的数量会不断增加,谁来保证大量进口食品的安全?口岸检疫,只能抽查比例很少的产品;靠疫情警报,只是从点上预防,毕竟疫区产品只是不合格产品的一小部分。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面对种类繁多的进口食品,安全保障又该从何处着手?

从2001年,国家认监委成立,就把对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卫生进行注册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对进口食品厂实施注册管理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保证进口食品的质量,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抓起,对生产加工进口食品的企业进行资格认证,只有经过进口国主管当局批准的企业才能向其出口产品,从进口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 目前的注册工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由生产企业所在国家的检验检疫部门提供合格企业的名单,经进口国审查名单并认可后即注册生效;二是进口国对出口国提供的企业名单抽查部分企业,抽查合格后,接受全部注册名单;三是对出口国提供的企业名单按本国标准逐一进行检查,合格后方给予注册,已允许进口。

为了帮助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出口,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1984年就开始进行出口食品企业的注册工作,帮助他们达到出口国家的卫生标准。目前登记在册的出口食品加工企业有9163家,涉及水产、肉、茶、蛋、奶等生产加工企业。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不仅对生产企业,就连存放食品的企业也要进行注册登记管理。 我国食品主要的出口市场是日本、欧盟和美国。不同国家对进口食品的管理方式和标准不同。对于出口国来说,如果进口国采取第一种方式,是最为便利的。但众多的出口国中只有波兰和斯洛伐克接受我国提供的企业名单。欧盟采取第二种方式,派专家对我推荐的企业进行部分抽查。其他大部分国家都是要到企业实地考察,检查合格后,方可批准注册进口。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食品管理的严格由此可见一斑。 究其原因,因为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二恶因还直接导致了比利时政府下台,所以各国政府都不敢掉以轻心。虽然一些国际性的食品行业组织也制定过不少标准,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各国还是分别采取相信自己的标准。目前尤以欧盟的标准最为严格,仅对生产企业所用的自来水就有多达60项的指标。

不仅如此,在食品进口报关时,国外海关也十分严格,只有在该国注册过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才能通关。山东曾有一家对韩出口水产品的企业,由于印刷错误,产品标志上的厂家英文名与注册名不符,虽然只有一个字母之差,还是被韩国海关拒绝报关。最后几经周折,才由国家认监委出面,经韩国驻华大使馆出函协调方解决了这个问题。

由于多年来我国进口食品数量不大,没有进行相应的注册管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食品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2001年仅进口的肉类产品就达113万吨。入世后,关税下调,市场进一步开放,进口食品的数量和种类肯定会随之增加。开展注册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的注册采用接受名单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目前颁布了第一批注册的企业目录。

第一批目录均为肉类产品加工企业。肉类产品包括禽畜肉、肉制品、可食用副产品及内脏。为什么从肉类产品进口厂家开始实行注册?史小卫副主任解释,抓进口食品安全要从风险最高处开始,而肉类产品正是食品中风险最高的。

风险来自三个层面。首先,肉类产品中可能携带的动物疫病,会威胁本国的畜牧业的发展,一旦传染给本国,不仅造成动物疫情,还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限制进口,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英国去年爆发口蹄疫,就被怀疑为由走私猪肉引起。 其次,动物在食物链中居于较高层次,体内残留的各种有害物质比植物性食品数量种类都更多。在饲养过程中,动物不仅会吸收来自饲料中植物含有的农药化肥残留,还增加了来自饲料添加剂、激素、兽药等残留。有些超标的残留物质,不仅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分解,还有可能转化为其他更为有害的物质。长期食用这种食物,残留物在人体内积累,将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

第三,肉类产品不仅可能携带动物疫病,还有可能携带人畜共患的疾病和致病微生物,如疯牛病、禽流感等。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和健康。

对于经营食品进出口的国内企业来说,需要关注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在签订合同时,需要考虑对方是否经过我国注册认证,一方面协同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把好食品安全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经营风险,保证货物质量和顺利通关。

食品安全,科学家能做什么

今天肉制品色素超标、鲜奶抗生素过量,明天陈化粮流入市场、蔬菜农药大量残留,中国之大,是否真的已安不下一张放心的餐桌?面粉中掺滑石粉怎么检测,保健品里的双氧水会不会造成危害,权威部门的不同结论究竟该听谁的?

作为科技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的首席科学家,陈君石研究员天天要面对大量诸如此类的问题。

“每当这时,我真的不知道从何谈起。”在陈君石眼里,食品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体制、管理,又需要大量艰苦的科技攻关,而“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

从2002年开始,由科技部牵头,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合作进行的“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从检测、监测、控制和示范四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建立了54项农兽药、生物毒素、食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对180多种农药在茶叶、大米、果汁等食品中的残留可有效检测,研制成相关检测设备18套、测试试剂盒25个,其中禽流感、新城疫检测试剂盒将检测时间由过去的21天缩短到4个小时,在今年禽流感高危期的食品安全保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风险评估,提升检测能力

对1999年5月发生的比利时肉鸡二恶英污染事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吴永宁研究员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封存了人家的101吨产品,但因为检测水平有限,何时开禁只能根据欧盟的结论。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大国,以检测能力为核心的风险评估技术非常重要,否则真的没有发言权。”

在随后的“酱油**”中,检测水平的提高保护了中方企业的正当权益。2001年6月,英国食品标准管理署发布文告,呼吁消费者避免食用包括李锦记鲜味蚝油、珠江桥草菰老抽在内的酱油或调味品,认为它们所含的致癌化学物氯丙醇超标。国内6个实验室通过了国际公认的检测水平考核,提供了1000多份监测数据,证明纯发酵酱油不含氯丙醇。不久,“致癌酱油”获得“平反”。

“食品到底安不安全,要有国际认可的研究水平和详实的数据作背景,你的结论才能立得住。”科技部农社司徐俊处长说,实施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专项以来,科研人员开发了一大批与发达国家同步的检测技术。像二恶英的检测分析,是当今食品安全和环境科学领域最困难和最前沿的技术,经过努力,国内7家实验室的测试水平在全球134家实验室中名列前茅。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关二恶英标准的7个起草国之一,由中国牵头起草的树果中黄曲霉素污染技术规范今年3月已被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采纳。

安全管理,抓住关键环节

以科研为依据,两年多来,我国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国情,对1000多项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清理。以农药残留标准为例,原来136种农药几乎每种都有一个标准,现在合并为一项,大大简化了风险管理的程序。

监测和预警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从农田到餐桌,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存在隐患,需要时刻进行摸底,等到风险发生后再去溯源,难度太大。”陈君石介绍,目前食品污染监测网络已经覆盖15个省市。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李聪主任说,杭州、广州、上海等口岸已建立起一整套进出口监测预警和风险控制系统,积累了数百万安全数据,从数据分析看,茶叶中农药和铅的残留、猪肉中的瘦肉精等3年来已大大减少,而大米中的铅含量和兽肉中的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却在增加,这些物质的含量虽然都在限值以下,但发展的趋势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要对从农田到餐桌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魏益民说,专项研究大力推广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技术(HACCP),“像水果罐头的制作,各个环节都存在细菌污染的可能,但只要把住最后一道高温消毒关,前面的环节就都可以忽略。”

信息交流,普及科学理念

推广HACCP,往往先在专项建立的10个科技综合示范区开展试点。

陈君石告诉记者,陕西省的苹果产量占世界的7%,原来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出口。“事实上,苹果不可能完全不打农药,所谓„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大规模生产中很难实现。但只要我们控制打药的时间、浓度和种类,最后的产品就不会对人体有害。”实施HACCP之后,果农们对照指南,严格遵守规定,结果陕西浓缩果汁的国际贸易量大大增长,也减少了因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贸易纠纷。

在江苏,食品供应量占南京市总量60%的苏果超市加强食品质量把关,对整个商品供应链进行严格管理,以它为龙头的监督示范点现已覆盖20个超市和10个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受到吴仪副总理的称赞。

魏益民对10个食品安全综合科技示范区发挥的作用表示满意。“从广义上讲,示范区的建设属于风险信息交流的范畴。而风险交流还包括科研部门、政府部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

魏益民、李聪认为,目前大多数人对食品安全的状况并无客观、全面的认识,“很多人什么都不敢吃,这其实并不科学。从温饱到安全,从安全到科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第9篇:企业培训风险分析

和谐发展论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培训风险分析与规避

/张佳

【摘要】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企 业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

,也有利于员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潜能的开发。但是

,作为一种投资行为

,培

训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的客观性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规避其风险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培训风险规避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 的重新定位

,紧跟知识、技能前沿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在当今社会倍 受人们的亲睐

,而这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

,它需要

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全方位的发展。我国高等 学校教育普及率低以及高学历人群知识结构单

一、动手能力差等国 情决定了企业员工必须接受新的职业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 而在我国现阶段

,培训工作还普遍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

,培训职

能变得可有可无

,效益好时才有立锥之地

,一旦效益下滑

,首当其冲

遭到裁员。究其原因

,当然

,社会环境、思想观念以及企业及员工自 身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但在本文中

,我将论述的重点

放在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所带来的风险上。

一、企业培训风险分析

培训风险是指由于培训对象的特性和对培训过程的不善管理

而造成的培训人员流失、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成果难以转化等给 组织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损失的可能性危险。具体来说

,培训风险可

以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1、对培训工作的错误定位

培训瓶颈的背后

,真正限制培训管理体系的障碍在于“观念瓶 颈

”。观念瓶颈首先表现为培训文化的单薄

,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

重要性。现在一些企业的高管普遍存在着对培训的不正确认识

,他

们仅把培训看作是一种成本的投入

,而不是可以带来收益的投资

, 如认为“培训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培训员工的投入比招聘新 员工更高

”等等

,结果导致了在培训实践中

,作为上级的领导

,对培

训工作不积极参与

,更不用说支持

,培训工作结束后也无人问津

;作

为直接参与人的受训员工

,也认为培训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学

不学都一样、学好学坏没差别

,因而不能正确对待培训

,导致培训流 于形式。

2、没有做明确的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培训的目的是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因此

,为实现经营

目标所需要的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与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水平之间 的这段差距

,就是企业培训的内容。这就要求在培训之前首先明确 各岗位要求的能力水平以及该岗位人员现有的真实水平

,这就需要

做培训需求分析。有些企业由于培训需求不明确

,培训没有与企业

远期、近期目标相结合

,也没有与员工的“短板

”相结合

,导致培训在

内容选择、形式选择、培训师选择等方面偏离真正需要

,培训因缺乏

针对性而达不到预期目的

,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现代的培 训内容铺天盖地、五花八门

,各类的培训机构、培训班都极力宣传自

己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是怎样的先进、怎样的高效

,一些企业虽然

引进了最核心的培训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但这些技术之间或者技术

与受训人员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

,造成技术方法不能使用

,更为严

重的是会使员工对培训产生怀疑而萌发抵触情绪

,或使领导认为培

训无用而由此拒绝对培训的投入。

3、人才与专有技术的双重流失

人才流失的风险是目前企业培训所面临的最大的投资风险。因 为人力资源是一种“会跑

”的资源

,培训对象作为“经济人

,其属性 也就决定了其在接受培训后

,必然要求增加工资、提高待遇

,而培训

企业的培训投资在此时并没有完全收回

,若再加上提高薪酬的成本 投入

,对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一

旦受训员工的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不能被充分满足时

,就必然

会出现“跳槽

”现象

,并且他们所流向的企业大多数都是本企业的竞 争对手

,这对本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任何一个企业在 生产经营过程中

,总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管理经验和专有技术

,这是

企业永远保持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要想发挥出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

有经过培训熟练掌握经验和技术的人员

,相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

, 这部分掌握核心经验或专有技术的人才更容易为整个业界所注意

, 也就是说他们面临着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

4、培训回报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培训收益的体现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总是要经历一定的阶段才 能表现出来

,即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而在当今这个知识创新加剧

,市

场需求不断转变等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社会中

,如果企业由于竞

争的需要或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进行战略调整

,如转产、工艺改造

等就会使培训完全没有回报

;如果企业进行技术更新

,工艺调整或 新产品开发

,就可能使正在培训或刚培训完的知识和技术过时

,回

报期缩短。

二、企业培训风险的规避

企业培训风险日益攀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培 训体系、培训机制

,要改变目前这种被动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 几方面入手

:

1.建立健全培训需求分析机制

,提高培训质量

要使企业的培训是有效的

,就必须使培训符合企业的整个发展 战略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以分析出的结果为标准制

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就目前大多数企业来看

,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

性和科学性普遍不容乐观

,许多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多针对短期的 工作

,不能为培训结束后的效果评估及未来培训需求的测定提供详 尽、科学的材料依据。一般来说

,从需求主体上来看

,培训需求分析

应从企业、工作、个人三个层面考虑

:分析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企 业文化价值观

;不同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

; 员工个人能力素质与其职位要求的差距

,充分考虑到员工个人的需 要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加速培训成果的转化 企业实施培训

,当然是希望受训员工能将所学内容尽快尽多地 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

做好培训转化工作对于提高培训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究竟

这种转化率是高是低

,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优秀的企业文 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 围

,增强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调动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并进一步

-200

和谐发展论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培训目标和企业所期望的绩效水平

,同时也无时

无刻不督促受训者在实践中应用其所学所知

,这无形中也就有效地

降低了企业的培训风险。

3.改善员工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机制

,增加员工的培训利润

所谓员工的培训成本是指员工由于接受培训而必须付出的代 价

,包括直接成本

(培训费用

)和机会成本

(培训期间可能的晋升机 会、奖金提成等

);对于受训员工来说

,他的培训收益是日后薪资和 职位的双重提升

,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即培训利润越大

,培

训活动对员工越有吸引力

,而站在企业的角度

,又不可能一味追求 这种“利润”的扩大

,因此

,如何取舍便成了瓶颈之所在。

首先

,成本方面

:培训对受训员工和提供培训的企业都是有利 的。就培训责任而言

,企业和员工都应分别承担各自的责任。人力资

本理论创始人之一贝克尔教授将在职培训分为一般在职培训和特 殊在职培训两大类。之所以称有些培训是“特殊

”的

,是因为培训内 容仅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

,而对其他企业根本无用或用处极小。 在这种情况下

,贝克尔认为应由企业来支付培训费用

,因为离开本 企业后

,培训内容对受训者来说便会变得完全没有意义

,不会增加

他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一般在职培训是指培训所授的技能不 仅在本企业有用

,在其他许多企业也都有同样的作用

,接受这种培

训的员工往往离职率相对较高。而且企业普遍对一般在职培训积极 性不高

,重视不足

,但此类培训又必不可少

,因此贝克尔提出

,应主

要由受训员工承担此类培训的费用。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以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分培训类别

,建立培训费用分担制度

,书面

规定员工接受不同类别培训所应承担培训费用的比例以及支付方 式

,这样做不仅促成了员工培训理念由“培训是福利

”向“培训是投 资

”转变

,更增强了员工培训的主动性

,提高了培训效果。其次

,收益 方面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培训后的员工的激励制度

,要把培

训与年度考核、福利待遇、职位晋升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鼓励员工 参与培训的热情和培训效果的转化。

4.通过签订合同协议等法律手段减少受训人员的流失

,维护企

业的正当利益

由于企业为员工培训支付了较高的培训费用

,所以有必要与其

签订约束条款

,规定受训员工如果在约定的服务期限届满之前提出 离职

,就必须按比例补偿企业一部分培训费用

,这也就是所谓的培 训后收回投资的策略

,还有在培训期间收回投资的

,例如企业普遍

存在的试用期制度

,试用期薪酬与同岗位正式薪酬的差异就是新员 工为试用期培训所支付的费用。同样

,也存在着培训前收回投资的 策略

,即在培训开始之前就从员工薪酬中扣除培训费用

,如在制定 薪酬政策时

,可以将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或年终奖励的一部分划为培 训费用

,这样员工的薪酬水平越高或员工的在职时间越长

,这部分

培训费的积累就越大

,员工所能得到的培训机会也就越多。这些培

训投资回收策略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投资 风险。

正所谓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多数员工其实并不是十分看重 眼前的利益得失

,而是更看重将来的机会和发展。所以

,即使存在风 险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仍必不可少。正视这种现状、合理的规避风 险

,才能确保培训投资的收回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文

,裴春霞编著

:《培训与开发》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2]何腊柏

,《通过机制创新破解企业培训困局》

,《中国人力资源开 发》

,

2006(8)

[3]田禾彦

,田恩舜

,《企业培训风险的分析及防范策略》

,《科技创业 月刊》

,

2006(4) [4]董明华

,何会涛

,《培训的风险分析与规避》

,《经济与管理》

, 2005 (2)

[5]张志兵

,《企业承担一般在职培训的探析》

,《科技创业月刊》

,

2005(10)

[6]德隆

,《企业如何收回培训投资》

,《人才资源开发》

,

2006年第

6 期。

[7]阳江萍

,何筠

,《企业员工培训风险及其防范策略分析》

《价值工 , 程》

,

2005(11)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

(上接

198页

) 品质。曾国藩谈到用人之道时说过

:“德才兼备最好

,二者不可兼得

, 宁可用才低点而德好的人

,决不可用才高德薄之人。

[1]”社会企业用

人亦是如此。随着社会对毕业大学生道德品质要求的提要

,新时期

大学生应注重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

首先

,认真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着眼 时代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提出的树立“八荣八耻

”荣辱观

,体现了社

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同时也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 结合的治国方略

,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当 代大学生要以“八荣八耻

”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严格要求自己

,从

身边的小事作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逐步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 其次

,应落实高校“两课

”教育。“两课”即为“高等学校思想课

”和“高

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两课教育是国家根据当代大学生生存 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大学生学好“两课

,有利增强对当今中国与 世界的了解和理解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明

是非、辨丑恶

;有利于用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和分析周围 事物

,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是能够广泛持久地

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阶级道德人格的典范和楷模

,他

们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当代大学生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

能够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直接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营养

,陶冶

自己的品德和情操。如河南籍长江大学赵传宇同学

,救人不留名的 英雄事迹

,就应该引起在校大学生的反省和学习。在向英雄模范人 物学习的过程中

,逐步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

,新时期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使当代大学生掌握了渊博 的知识

,提高了综合能力

,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定能适应当今 社会的快速发展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并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浩明

.1998(6),178. 《曾国藩全传》

[M].上海 :海天出版社

,

[2]曲倩劼

.浅谈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J],绥化学院学报

,2006

(04),130-131.

[3]高希庚

.1998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 (09).

[4]车绪武

.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

),2005年第

18卷

.

(作者单位系长江大学医学院

)

-201

推荐第10篇:澳大利亚的风险分析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Lindsay委员会”于1988年5月公布了一份题为“澳大利亚检疫工作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提出:“无风险”或称“零风险”的检疫政策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可取的。相反,“可接受的风险”或称为“最小风险”“可忽略的风险”或“最小的风险水平”的概念则是现实的。同时,该报告还特别强调了风险管理在检疫决策中的重要性。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AustraliaQuarantineandInspectionService,AQIS)于1991年制定了进境检疫PRA程序,使“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成为澳大利亚检疫决策的重要参照标准之一。澳大利亚认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制定检疫政策的基础,也是履行有关国际协议的重要手段。

AQIS植物检疫政策部门负责进行针对进口到澳大利亚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这些植物和植物产品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谷物和一些种子和苗木。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AustraliaBureauofAgricultureandResourceofEconomics,ABARE)和澳大利亚农村科学局(BureauofRuralScience,BRS)协助AQIS完成PRA研究工作。AQIS还可指定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TheAustraliaCommonweath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Organization,CSIRO)和各州政府实验室的有关专家协助其完成PRA。AQIS负责协调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负责PRA报告的最后结果。

进口风险分析(ImportRiskAnalysis)针对潜在的检疫风险进行确认和分类并制定解决这些风险的风险管理程序。从1997年起AQIS开始采用新的进口风险分析咨询程序。新的程序最低要求包括公布进口风险分析的报告草案和最后确定稿。进行进口风险分析时又分两种情况:①相对简单的进口申请进行常规的风险分析步骤。②较复杂的进行非常规的步骤。AQIS于1998年出版的《AQIS进口风险分析步骤手册》一书中对两种步骤都有详细描述。

澳大利亚参考FAO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制定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总要求”,还制定了“制定植物和植物产品进入澳大利亚的检疫条件的程序”。澳大利亚确定的PRA步骤为:

(1)接受申请、登记建档并确定PRA工作进度;

(2)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3)进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4)确定合适的检疫管理措施。

(5)准备PRA报告初稿。

(6)召集PRA工作组讨论通过PRA报告。

(7)征求意见后形成正式的PRA报告。

(8)送交主管领导供检疫决策参考。

澳大利亚在进行生物风险评估时规定了几个主要评估指标:

(1)有害生物的进境模式。

(2)原产地有害生物的状况。

(3)有害生物的传播潜能及其在澳大利亚的定殖潜能。

(4)其他国家类似的植物检疫政策。

(5)供选择的植物检疫方法和策略。

(6)有害生物定殖对澳大利亚产品的影响。

(7)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澳大利亚农业管理体制的特殊性,AQIS在进行植物检疫决策时一般仅从检疫角度考虑生物学安全性的问题,即仅考虑生物学的风险评估结果,不考虑经济学影响或仅对有害生物的经济学进行一般性评估。在PRA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评估则由联邦政府指定的部门进行。

澳大利亚植物PRA的报告格式共6部分,前言、分析过程中的咨询单位、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概述、风险管理要求概要、附录。

澳大利亚开展PRA工作已有多年,早期的PRA工作主要有稻米的PRA、进口新西兰苹果梨火疫病的PRA、实蝇对澳大利亚园艺工业的影响分析、种传豆类检疫病害的评价。目前(1999年4月),澳大利亚按照新的咨询程序正在进行常规的风险分析的项目有: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桔、南非的柑桔、泰国的榴莲、菲律宾的芒果、非洲的雪豌豆、美国的甜玉米种子、美国的食用葡萄和荷兰的番茄。正在进行非常规风险分析的项目有:荷兰、英国、新西兰和以色列的球茎,美国的玉米,法国、英国、西班牙、墨西哥、保加利亚和北美洲的栽培和野生的蘑菇。此外,还将对全世界的青葱属植物、意大利的柑桔、斐济的木瓜、智利的食用葡萄、新卡里多尼亚的塔希提芸香、萨摩亚的一种豆进行风险分析。近期完成的风险分析报告包括新西兰的苹果、日本的富士苹果、韩国的鸭梨、中国的鸭梨。

澳大利亚还向一些国家提出了市场准入的请求,包括:向韩国出口柑桔、向日本出口芒果的新品种、稻草和番茄、向美国出口番茄、切花和草种、向新西兰出口切花和各种实蝇寄主商品、向墨西哥出口大麦、向毛里求斯出口小麦、向秘鲁出口大米等。

第11篇:建筑业税收风险分析

1、企业所得税流失风险。营改增后在地税管理方面建筑业存在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税种,由于国地税征管方式的不同,营改增前地税以项目管理多采取代开发票时预缴税款控税,后期实行项目清算,营改增后国税实行自开票征管方式,税款大多由纳税人自行申报,只有跨地区外来劳务实行预缴税款方式,其中营改增前老项目、甲供材以及清包工等情形按简易征收3%预缴增值税,一般项目按2%预缴增值税,同时在地税办税厅预缴所得税及附加税费。对于本地建筑企业无论是从事本地建筑劳务,还是外出从事建筑劳务,由于是纳税人自行申报各项税费,一方面可能存在延迟纳税的风险,同时由于控管手段不健全、第三方数据交换的滞后以及利用成效等影响,地税部门无法及时掌握纳税人项目情况及开票信息情况。上述情况的存在将直接产生省外来苏施工的企业所得税以及本地施工企业企业所得税流失风险。

2、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风险。建筑企业除了混凝土、钢材等可以取得专用发票,砖瓦灰石沙等材料大都由当地农民经营,季节性强,根本无法取得专票,占总成本30%以上的人工成本中自行聘用的人工费用无法取得专票,即使有部分小规模纳税人取得专票,税率也只有3%。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不完整,一方面纳税人享受不到营改增减税的政策效应,据中国建筑协会抽样测算,平均增加税负为94%,换算成营改增前的营业税税率为5.83%,增加2.8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由于抵扣链条不完整,

国地税征管方式不同,给国地部门的增值税、所得税监控管理都带来了较大困难。

第12篇: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最近,我们对全市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各级政府负债已经非常沉重,单位负债比较普遍,亟需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防范和解决。

一、债务现状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政府负债数大面广,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负债数额大。截止2004年12月31日止,全市政府债务总额达到121.94亿元。从债务来源看,外债6.90亿元,占5.65%,国内债务115.04亿元,占94.34%;从债务主体看,本级政府负债75.24亿元,占61.70%,行政事业单位负债26.43亿元,占21.67%;公益事业部门(企业)负债20.25亿元,占16.61%;从债务层次看,市本级负债34.51亿元,占28.30%;区县(市)负债87.43亿元,占71.70%。2.逾期债务多。截止2004年12月31日止,全市逾期债务达到86.4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0.85%。从逾期年限看,逾期1年以下的8.65亿元,占7.09%,逾期1-3年的19.87亿元,占16.29%,逾期3-10年的44.64亿元,占36.60%,逾期10年以上的13.24亿元,占10.86%;从债务逾期主体看,政府债务逾期63.37亿元,占51.97%,行政事业单位债务逾期15.79亿元,占12.95%,公益事业部门(企业)债务逾期7.24亿元,占5.94%。

3、债权数额小。从统计数据看,全市政府债权只有9.65亿元,为债务总额的7.91%,债权债务严重不对称,而且,9.65亿元政府债权中,呆帐有3.86亿元,真正有效债权只有5.79亿元。

4、还债压力重。2004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1.52亿元,面对高达121.94亿元的政府债务总额,财政承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剔除拖欠、挂帐及逾期债务后,当前要偿还的债务仍有27.55亿元,其中2005-2009年须偿还的债务本金分别有6.35亿元、3.42亿元、2.87亿元、2.57亿元、2.05亿元,财政偿债压力非常大。

二、债务成因形成巨额政府债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成因:

1、财政收支缺口转移。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总的趋势是财力向上不断集中,事权向下不断转移,导致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不断下滑,收支矛盾愈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责任加速呈现三个转移倾向,最后反映为债务的全面发生和不断累积。一是支出责任向下级转移,主要表现为支出上的甩包袱,要求硬配套,“上面开口子,下面拿票子”等形式,超越了基层财政承受能力。二是支出责任向部门转移,一些地方财政由于收不敷出,为了保平衡,往往把该由财政承担的支出责任推给部门,要求部门自行解决支出缺口,一些收费收入足够多的部门尚能勉强维持运转,而那些没有收费职能的部门就难以为续,导致举债行为。我们调查的鼎城区很大一部分单位都有办公支出超支或欠帐。三是支出责任向后期转移,由于收入有限,即期该支的支出不能支,压力后移,日积月累形成恶性循环,欠帐越来越多,目前我市仅是工资欠帐就有11.26亿元。

2、各种政策风险转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不断暴露出来,很多转移成财政的负担。主要有:①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挂账。从清理反映的数字看,我市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总额达到31.61亿元,多的鼎城区、桃源县分别高达6.52亿元,5.40亿元,其中1998年以前政策性亏损挂帐16.72亿元,1998年以后新增14.89亿元。②化解金融风险贷款。为了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1999年至2001年,我们共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清理信托投资公司借款16514万元,申请清理城市信用社借款2778万元,申请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38300万元,到2004年底,已偿还11110万元,尚欠本金46482万元。③国有企业改制兜底。为了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这些年来,全市财政先后筹资25亿元支持企业破产、改组、改造和安置下岗职工,其中,形成财政负债有7.3亿元。象临澧县是我市一个只有40多万人口的小县,为安置下岗职工,财政捡帐的企业基本养老金拖欠资金就有8404万元。④义务教育投入负债。1996年至1999年,为了确保义务教育达标验收,我市各乡镇由于财政无力投入资金,普遍采取了负债搞学校建设的做法,但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集资和农村教育费附加相继取消,使得原定的“三年普

九、九年还债”的计划落空,遗留下来的高达7.92亿元的义务教育负债最终成为地方政府的负担。

3、基本建设举债累积。近些年来,在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地方各级政府都明显加速了基础设施建设,急促上马了一大批市政、交通等工程项目,在短时间内也确实大大改变了城市面貌和交通条件。但由于这些建设项目过于超前,大大超越了财政承受能力,最后形成大额负债。这些年来,我市累积的城市建设负债达到25.41亿元,交通建设负债达到3.93亿元。教育系统在“两基”达标负债还没有消化的情况下,又大搞高中学校建设工程,仅两年来高中建设就负债7个多亿,其中有3个县一中建设负债超过1个亿。现在这些高中建设负债虽然暂时还不要财政承担,但由于负债很大,很多学校都是制定的10年以上的还款计划,一旦国家教育收费政策调整,这些债务最终还是要不可避免地落到财政头上。

4、财政支出增长过快。在现行体制空间内普遍缺失“收支紧张—支出节减”的良性传导机制,受种种条件的制约,一些地方和部门收支压力并没有转化成减人、减事、减支出的动力,有些支出项目甚至逆势而上,不降反增,进一步诱发和增加了政府负债。以安乡县为例,虽然先后几次精减机构,但由于每年要政策性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而且一些企业改制后,有些国家干部由于无法安置也逆向流动到行政事业单位,导致财政供养人员不降反增,2004年末增加到18792人,比1993年末数净增7246人,增长62.8%,加之政策性调资等因素,财政供养人员经费从4991万元剧增到15954万元,净增10963万元,增长3.2倍,财政不堪重负。到2004年底,该县保工资发放借款达到6182万元。另一方面,从该县近几年组织的几次财务大检查看,一些单位财务管理无序,财政支出无度,开支无计划、无标准、无节制,单位欠帐和借款情况比较多。

5、债务控制机制缺失。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但仍没有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足够重

视,缺乏对债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管理,政府债务仍在继续膨胀。一是举债主体分散,举债没有整体规划,多头融资,多头举债现象严重。二是举债行为随意,对一些项目的建设缺乏科学严谨的可行性分析,建议超计划、超预算的情况比较多,对项目资金借款没有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借款随意性强。三是逃债制约措施缺位,一部分地方和单位甚至只考虑借钱,根本没有考虑过还债。

三、主要影响巨额的政府债务对我市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有的甚至危及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危害了社会稳定,损害了政府形象。一是影响了财政正常运转。近几年来,我市因政府和部门负债占用的财政资金高达2亿多元,每年财政承担的偿债支出达到近2亿元,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调度,影响了财政收支运行,影响了财政预算平衡。有些县由于政府举债占用财政资金太多,还债压力太大,已到了举步维坚的地步。有一个县为了支持企业改制和发展,到2004年底,企业占用财政资金达1.09亿元,相当于当年一般预算收入的76%,使得政府工资性、维持性支出难以为继,不得不经常举债保运转。二是影响了单位正常运转。一些单位由于债务太多,一方面对单位正常公用经费支出带来了很大冲击;另外一方面,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在外化缘还债,放在应付债权人上,有些没法还债的单位,单位负债人甚至不敢在单位上班。甘县旅游局在1997年向社会借款办了一家酒店,由于管理不善,酒店只经营两年就倒闭关门了,欠社会个人债务80余万元。这些年来,几乎每天都要面临60多个债主上门或打电话讨债,严重影响了单位正常办公。三是影响了政府机关形象。一些地方由于负债过多过重,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引发了政府偿债危机。个别地方甚至还发生了债权人采取过激行为,辱骂部门负责人,堵塞公共交通,封堵机关单位大门的现象,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政府形象。

四、对策建议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1、建立健全政府债务控管体系。一是要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结合财政、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等一整套政府债务预警指标体系,便于地方政府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防止出现债务管理的无政府状态。二是要实行政府债务统一归口管理。将所有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由财政部门统筹负责债务统计,举债审查控制、偿债计划编制,偿债资金筹集,偿债资金调度等工作。三是要建立完善政府偿债渠道。将偿债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编制偿债计划。对属政府或财政本身借款的,将每年需偿还的资金编进部门预算,确保按期偿债;对属行政事业单位借款的,视单位财务状况将偿债资金纳入单位的部门预算,并采取预算通知、财政代扣等方式督促其按期偿还;对属经营性建设项目借款的,将经营性收入纳入财政专户储存或监管,确保经营收益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四是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将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作为考核政府部门负责人的重要指标,对债务管理混乱无序、超过债务警戒线仍继续举债、债务不断恶性膨胀的地方,坚决追究地方政府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擅自举债,有能力还债但不积极偿还的单位,坚决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2、严格控制政府债务新增规模。在当前债务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严格控制住政府举债行为,遏制政府债务膨胀势头。具体要做到“三个管死,一个管住”:一是管死财政借钱开支,严禁财政借钱用于非生产性非建设性开支。对预算不能平衡的地方,要主动调整支出结构,压缩支出规模,降低支出标准,不得买车换车,不得组织公款旅游,不得搞楼堂馆所建设,努力自求平衡。二是管死单位擅自举债,取消行政事业单位的举债权,严禁单位欠款借钱开支和负债搞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三是管死形象工程举债,严禁举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设。四是管住负债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要量力而行,不能超越财政承受能力。同时,改革政府投资公益事业的方式,推行公益事业市场化,改变过去财政包揽一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作法,对属于可盈利的项目,可以采取政府规划,招标竞争的方式,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属于可产生部分收入但不能保证盈利的项目,可以采取由财政定额补助的方式,鼓励民间投资建设,以减轻财政压力。

3、积极稳妥化解处理不良债务。对业已形成的不良债务和逾期借款,按照实事求是,分清责任,分类处理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分期分批予以化解。对粮食政策性亏损挂帐,考虑到数额巨大,地方目前切实无力承担,建议先实行停息冻结,待粮食管理体制完全理顺后再视情况予以处理。对国债转贷资金,属公益性建设的,建议上级予以豁免。对地方政府办企业借款,由企业负责偿还,企业无力偿还的按《破产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其他不良债务或逾期债务,为减轻政府偿还压力,建议全部停息,允许和支持地方政府采取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出让国有企业股份等形式筹资还债。

4、调整完善现行管理制度政策。一是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细化和明晰地方政府事权界限,按照权利责任对称,事权财权相符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范围,确保地方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需要。二是实行财政支出的合理化、标准化、显性化、规范化,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地方行政机构,精简财政供养人员,科学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定额标准和办公设施配备标准,规范个人工资外收入和职务消费,削减行政成本。三是改进政绩考核机制,改变一些地方干部考核中存在着的“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重视物质业绩,轻视财务考核;重视资金投入,轻视效益评价”的倾向,科学合理确定干部综合考核指标,克服干部行为短期化。

5、允许地方发行市政建设债券。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各地公共基础建设和城市环境整治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举债,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快速推进,形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为此,有必要给地方政府留下足够的融资空间,而允许地方政府公开发行市政建设债券,一方面既可以避免地方政府

过度依赖银行融资,分散财务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发行市政建设债券的审批条件严格,可以促进地方政府改善治理,提高政府政务的规范性和财政的透明度,使隐性债务显性化,债务管理规范化;再者,由于债券发行购买是一种纯市场行为,通过公众购买的选择取向,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性。

6、建立地方风险个案拯救制度。在当前存在大面积政府负债的情况下,若中央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行全面援救,将会拖垮上级财政,同时还会增加道德风险。为此,建议对财政状况恶化的地方,由上级政府实行个案拯救,防止危机发生,风险外延。

[1]

第13篇: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最近,我们对全市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各级政府负债已经非常沉重,单位负债比较普遍,亟需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防范和解决。

一、债务现状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政府负债数大面广,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负债数额大。截止2004年12月31日止,全市政府债务总额达到121.94亿元。从债务来源看,外债6.90亿元,占5.65%,国内债务115.04亿元,占94.34%;从债务主体看,本级政府负债75.24亿元,占61.70%,行政事业单位负债26.43亿元,占21.67%;公益事业部门(企业)负债20.25亿元,占16.61%;从债务层次看,市本级负债34.51亿元,占28.30%;区县(市)负债87.43亿元,占71.70%。2.逾期债务多。截止2004年12月31日止,全市逾期债务达到86.4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0.85%。从逾期年限看,逾期1年以下的8.65亿元,占7.09%,逾期1-3年的19.87亿元,占16.29%,逾期3-10年的44.64亿元,占36.60%,逾期10年以上的13.24亿元,占10.86%;从债务逾期主体看,政府债务逾期63.37亿元,占51.97%,行政事业单位债务逾期15.79亿元,占12.95%,公益事业部门(企业)债务逾期7.24亿元,占5.94%。

3、债权数额小。从统计数据看,全市政府债权只有9.65亿元,为债务总额的7.91%,债权债务严重不对称,而且,9.65亿元政府债权中,呆帐有3.86亿元,真正有效债权只有5.79亿元。

4、还债压力重。2004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1.52亿元,面对高达121.94亿元的政府债务总额,财政承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剔除拖欠、挂帐及逾期债务后,当前要偿还的债务仍有27.55亿元,其中2005-2009年须偿还的债务本金分别有6.35亿元、3.42亿元、2.87亿元、2.57亿元、2.05亿元,财政偿债压力非常大。

二、债务成因形成巨额政府债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成因:

1、财政收支缺口转移。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总的趋势是财力向上不断集中,事权向下不断转移,导致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不断下滑,收支矛盾愈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责任加速呈现三个转移倾向,最后反映为债务的全面发生和不断累积。一是支出责任向下级转移,主要表现为支出上的甩包袱,要求硬配套,“上面开口子,下面拿票子”等形式,超越了基层财政承受能力。二是支出责任向部门转移,一些地方财政由于收不敷出,为了保平衡,往往把该由财政承担的支出责任推给部门,要求部门自行解决支出缺口,一些收费收入足够多的部门尚能勉强维持运转,而那些没有收费职能的部门就难以为续,导致举债行为。我们调查的鼎城区很大一部分单位都有办公支出超支或欠帐。三是支出责任向后期转移,由于收入有限,即期该支的支出不能支,压力后移,日积月累形成恶性循环,欠帐越来越多,目前我市仅是工资欠帐就有11.26亿元。

2、各种政策风险转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不断暴露出来,很多转移成财政的负担。主要有:①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挂账。从清理反映的数字看,我市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总额达到31.61亿元,多的鼎城区、桃源县分别高达6.52亿元,5.40亿元,其中1998年以前政策性亏损挂帐16.72亿元,1998年以后新增14.89亿元。②化解金融风险贷款。为了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1999年至2001年,我们共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清理信托投资公司借款16514万元,申请清理城市信用社借款2778万元,申请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38300万元,到2004年底,已偿还11110万元,尚欠本金46482万元。③国有企业改制兜底。为了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这些年来,全市财政先后筹资25亿元支持企业破产、改组、改造和安置下岗职工,其中,形成财政负债有7.3亿元。象临澧县是我市一个只有40多万人口的小县,为安置下岗职工,财政捡帐的企业基本养老金拖欠资金就有8404万元。④义务教育投入负债。1996年至1999年,为了确保义务教育达标验收,我市各乡镇由于财政无力投入资金,普遍采取了负债搞学校建设的做法,但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集资和农村教育费附加相继取消,使得原定的“三年普

九、九年还债”的计划落空,遗留下来的高达7.92亿元的义务教育负债最终成为地方政府的负担。

3、基本建设举债累积。近些年来,在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地方各级政府都明显加速了基础设施建设,急促上马了一大批市政、交通等工程项目,在短时间内也确实大大改变了城市面貌和交通条件。但由于这些建设项目过于超前,大大超越了财政承受能力,最后形成大额负债。这些年来,我市累积的城市建设负债达到25.41亿元,交通建设负债达到3.93亿元。教育系统在“两基”达标负债还没有消化的情况下,又大搞高中学校建设工程,仅两年来高中建设就负债7个多亿,其中有3个县一中建设负债超过1个亿。现在这些高中建设负债虽然暂时还不要财政承担,但由于负债很大,很多学校都是制定的10年以上的还款计划,一旦国家教育收费政策调整,这些债务最终还是要不可避免地落到财政头上。

4、财政支出增长过快。在现行体制空间内普遍缺失“收支紧张—支出节减”的良性传导机制,受种种条件的制约,一些地方和部门收支压力并没有转化成减人、减事、减支出的动力,有些支出项目甚至逆势而上,不降反增,

第14篇: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分析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分析

——以安妮股份为例

一、公司简介

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由原厦门安妮纸业有限公司改制设立,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9,500万元。安妮股份长期从事商务信息用纸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综合应用服务。2008年5月16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35。

二、案例背景

安妮股份上市时间不长,但是财务问题频出。这家位于厦门,主营业务为商务信息用纸的企业,上市三年以来,先后更换过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总监,公司连续两年因为财务问题被证监会和财政部曝光。

2011年10月10日,安妮股份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调查,证监会最终认定,安妮股份2008年虚增营业收入6900万元,虚增营业成本5292万元,虚增利润1609万元。

证监会同时对公司董事长张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旭曦、董事兼副总经理张慧、原财务总监杨秦涛等人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到20万元不等的罚款。

2010年8月26日至10月11日期间,财政部驻厦门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再次发现安妮股份2009年年报中所存在的会计差错。当时的结论是,2009年安妮股份调减利润213万元。但是,直到2011年4月27日安妮股份才公告此事。

经财政部查证安妮股份2009年公司存在资产不实1.3亿元、负债不实2791万元等会计违规问题,少缴各项税款68万元。截至2009年末,安妮股份少结转固定资产2402万元;2009年已销售商品未及时确认收入502万元。安妮股份及下属企业厦门安妮企业有限公司还将公司资金4147万元存入员工个人账户,涉嫌避税。

2010年,安妮股份出现亏损。2010年,安妮股份实现净利润254.7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负的2442.14万元。

因此,安妮股份2010年10月13日在网络上举行了公开的致歉会。但回答都较为简单,当被问到“何时能给投资者分红”、“今后如何避免财务上出现错误”时,公司高管的答复如同背书,缺乏实质内容。

安妮股份的原财务总监杨秦涛也来到了致歉会现场,对于自己在任职期间出现的会计差错,向全体投资者表示了歉意。林旭曦也表示,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并没有受到此次违规事件的影响;今后,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履行勤勉尽职义务的意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不过,当有网友提出如何对投资者进行赔偿的问题时,董事长张杰的回答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仅表示:公司的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将更加努力工作,以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来回报投资者。

三、审计风险分析

1.不合理关联交易中的审计风险

林旭曦、张杰夫妇为安妮股份实际控制人,其中张杰担任安妮股份的董事长,林旭曦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安妮股份招股书第93页,安妮股份5%以上股东关联关系解释中表明,“本公司控股股东林旭曦女士、张杰先生未有其他对外投资。”

根据安妮股份2007年的招股说明书及2008年与2009年的年报披露,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有一家公司名为厦门鑫盛捷企业有限公司,销售金额分别为3332.52万元、4606.98万元和1150.96万元,占公司年度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为9.45%、8.28%、2.15%。在前五大客户信息披露中安妮股份称“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及客户与我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其他供应商和客户中无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等。”

但实际上张杰夫妇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安妮股份连续几年来最大的客户——厦门鑫盛捷企业有限公司的股东,而鑫盛捷公司现在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张云峰还曾是安妮股份前身安妮纸业公司的董事。对于这一重要的关联关系,安妮股份从上市的招股说明书到2008年年报均忌莫讳深,深深隐瞒。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文书无意中揭开这一关系。判决书上这样描述“安妮纸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4日,经营范围包括纸张等,林旭曦任公司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

人。林旭曦任法定代表人的安妮企业公司为该公司股东(发起人)之一。张杰及上诉人法定代表人张云峰曾为该公司董事。鑫盛捷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8日,张杰、林旭曦为该公司股东。”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利用与改组前母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之间存在的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方购销、转嫁费用负担等手段调节其报告业绩。如低价向关联方购买原材料,高价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无偿占用关联方的资产;集团公司将获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以低收益形式让上市公司托管,以填充上市公司利润等。但上市公司在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上大多简单含糊,故意避开实质性内容。对此,注册会计师首先应让上市公司提供关联方及其交易清单,并对其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已经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必要的内控检查和实质性测试,尤其应关注该公司是否已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披露,否则注册会计师将要承担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2.主营收入萎缩,一次性收益骤增情况下的审计风险

2010年,继2008年、2009年两年出现会计问题之后,安妮股份实现净利润254.7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负的2442.14万元。

2010年公司年报中显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一项贡献的非经常性收益为2260.05万元;出售子公司湛江安汇与子公司湛江安汇的资金占用费合计433.97万元。这直接促成了公司的净利润由负转正。

而公司0

8、09年的政府补助分别为543.23万元和527.23万元,09年资金占用费收入312.31万元,均远低于2010年的数额。

有些上市公司的主营持续萎缩,主营业绩严重滑坡,经营难以为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产业结构调整,全行业不景气,如纺织业;有的是因产品在市场上日趋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如商业零售业;有的是因公司管理混乱,导致主营业绩萎缩,公司亏损,等等。但为了不使会计报表太难堪,有的公司便设法虚计主营收入,或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者在其他利润构成上煞费苦心,以期公司业绩一次性得到改观,如变卖家产,出售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出让股权,以取得巨额收益;有的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上市公司形象,还会以各种手段进行补贴。目前,上市公司作为稀缺的“壳资源”,在危难时刻,母公司或上市公司往往会伸出“看不见的手”进行粉饰打扮,或由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援助。注册会计师对此必须给予重点关注,尤其要关注以出售长期资产方式取得高额收益

的行为,还要密切关注其协议中是否有回购条款,或虽无回购条款但存在回购可能性。

3.资产重组和“报表重组”中的审计风险。

2010年,继2008年、2009年两年出现会计问题之后,安妮股份实现净利润254.7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负的2442.14万元。对此,安妮股份的解释是由于子公司的整治改造造成停产以及原材料采购运输事故所致。

这里的子公司主要是指湖南中冶美隆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美隆”),而所谓的原材料采购事故,也是这家公司所出的事故。其中,中冶美隆因水上交通事故造成损失为603万元,因货物质量造成566万元的损失。

中冶美隆为安妮股份的上游企业,主要生产特种涂布原纸、双胶纸等。其为安妮股份提供原材料。在2010年之前,该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张强。2010年安妮股份以65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该公司100%股权。

在当时的公告中,安妮股份表示买入中冶美隆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然而,中冶美隆不仅没有为安妮股份带来利润,还成为其2010年亏损的重要原因。2011年9月24日,安妮股份决定以总价7077.5万元的价格转让中冶美隆95%的股权。

蹊跷的是,2008年度,在未经董事会审议的情况下,安妮股份向中冶美隆划出资金共计约1.4亿元,远超出双方正常购销业务发生额,其中80%以上的金额发生在2008年4月公司招股以后,且自8月至11月底应收中冶美隆账款的余额均超过5000万元,虽在年底收回部分欠款,但期末仍有约1600万元的余额。对于上述大额资金往来,公司未作临时披露。对此,厦门证监会曾向安妮股份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

资产重组在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改善资产结构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在实施了“突击重组”后就产生了立竿见影的丰厚收益,未免有“报表重组”之嫌,因此,资产出售和股权置换作为业绩提升最快的方式,颇受上市公司青睐。

在资本市场上,资产出售是上市公司将盈利能力弱、流动性差的资产售出,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促进公司新肌体的健康发展。但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实中,“魔术游戏”层出不穷,人为操纵痕迹明显,似乎企业在主业不景气、扭亏无望的情况下,舍此就无他途。对于资产重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关注交易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如是否进行资产评估及确认,有关部分是否获得批准,董事会、股东会是否表决通过并如实公告,涉及收益的,还应检查收入确认的条件是否已具备等。

4.客户屡次变更审计委托和时间的审计风险

从2010年11月29日审计机构由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改为鹏城所,到2012年1月6日变为立信所,加上中间“过客”兴华所,安妮股份审计机构频繁变换。

2011年11月23日,安妮股份公告称,原聘请的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年度审计及IPO审计业务繁重,人员安排紧张。经双方协商同意,鹏城所不再负责公司2011年度的审计工作。董事会提名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2011年度审计服务。然而不到一月,12月12日安妮股份又称,兴华所因为人员调配、时间安排的原因,双方未能就2011年度审计收费等事项达成最终一致意见。股东大会因而否决公司改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所的审计费均为45万元。12月16日,安妮股份董事会提议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2011年度审计服务,审计费增至55万元。此变更在2012年1月6日股东大会获通过。

少数上市公司为了护短遮丑,最简便的手段是频繁地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有些上市公司在时间上苛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将此视为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障碍。对以上两种情况注册会计师都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

5.客户的诚实及信用度带来的审计风险

公司屡次出现财务造假情况,甚至涉及造假上市的嫌疑,公司还存在着将公司资金4147万元存入员工个人账户,涉嫌避税的行为。

安妮股份2010年10月13日在网络上举行了公开的致歉会。但回答都较为简单,当被问到“何时能给投资者分红”、“今后如何避免财务上出现错误”时,公司高管的答复如同背书,缺乏实质内容。

安妮股份的原财务总监杨秦涛也来到了致歉会现场,对于自己在任职期间出现的会计差错,向全体投资者表示了歉意。林旭曦也表示,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并没有受到此次违规事件的影响;今后,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履行勤勉尽职义务的意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当有网友提出如何对投资者进行赔偿的问题时,董事长张杰的回答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仅表示:公司的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将更加努力工作,以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来回报投资者。

缺乏正直品行和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上市公司,自然存在着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嫌疑,与这样的客户打交道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冒较大的审计风险,若不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

有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6.公司股份剧烈波动带来的审计风险

高市盈率背后的减持行动:虽然安妮股份深陷财务丑闻,业绩也并不乐观,但其股价却表现不俗。截至2012年5月11日收盘时,其股价为11.77元/股。其动态市盈率为141倍。

作为股权投资者的深圳同创伟业则早已开始了减持套现行动。上市之初,同创伟业拥有525万股安妮股份的股权,占其总股本的5.25%。截至2011年三季报发布之时,同创伟业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1.78%。

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股权投资者的深圳同创伟业在一定程度上知晓安妮股份的真实经营与财务报表不符的虚假情况。

若被审计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股价波动异常,可能是客户与其他中介机构联手操纵市场,而会计信息有可能是恶意操纵的主要内容。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面临着承担过失和欺诈的审计风险。

第15篇:概率风险分析评价

概率风险分析评价PRA又称为概率安全分析PSA,作为一种核安全评价方法,PSA近年来发展很快。

作为一项评价技术,概率安全评价(PSA)用于找出复杂工程系统运行中所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估算其发生概率以及确定它们所可能导致的后果。概率安全 评价是由安全性和统计学的概念在工程设计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

概率安全评价(PSA)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 代,最早应用于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H.A.Watson发展PSA的故障树 方法,将其应用于“民兵”导弹的发射控制系统的评估中,并 获得成功。1972年,PSA分析第1次应用于核电站设施上, 里程碑式的报告就是发表于1975年的WASH-1400,分别用于 一个轻水堆和一个压水堆,开创了对于大型设备的安全进行 定量化描述的阶段。PSA用于工业辐照设备的安全分析开 始于90年代初[1-3],近年来取得较大发展。

1 吴德强,译.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76号出版物—潜在照射的 防护:对所选择辐射源的应用,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2 IAEA.Procedures for conductiong probabilistic safety aement of nu- clear power plants(Level 1):A safety practice,safety series No.50-P-4, IAEA,Vienna.1992.3 IAEA.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in probabilistic safety aemen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safety series No.50-P-10,IAEA,Vienna.1995.

安全评估分为动态和静态,以上可以放在最后

PRA,概率风险评价(PRA:ProbabilisticRisk Aement)

自1972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应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相结合的分析技术成功地对核电站的风险进行了首次综合的评价,以定量 的方式给出了核电站的安全风险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开始使用PRA来支持其管理过程。在“挑战者”事件之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制定了更严格的安全和质量保证大纲,采用概率评价方法对航天任务进行评价[2],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PRA程序对航天飞机的飞 行任务进行评价, ESA(欧空局)的安全评价也从以定性为主转向定量评价,并开发了自己的风险评价程序[3]。PRA正作为许多工程系统安 全风险管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于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运行中。

航天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对航天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的方法经历了从定量到定性,再到定量的过程。早在5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即用概率计算分析航天可靠性,并使用故障树方法来分析民用导弹的可靠性。1960年“阿波罗”登月计划中,NASA曾应用定量评估方法对航天系统成功完成飞行任务的概率进行了计算,但由于计算出的成功概率很小,使NASA十分失望,认为航天系统风险评估中采用定量评估方法毫无意义,转而开始采用定性的安全性分析方法。1986年的“挑战者”号事故促使NASA转变了认识,重新采用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航天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美、俄及欧洲诸国对航天安全均很重视。我国目前对于航天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单位都进行过航天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工作,航天工业总公司从1992年开始编写航天安全性大纲。但是,被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广泛采用的PRA方法在 我国过去则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直到1997年航天部门才开始着手推广和应用PRA方法。本文对这一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风险评估为主的航天安全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航天系统的安全性评估(3)综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风险协调(评审)技术(VERT)和概率风险评估(PRA)方法。

PRA方法是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安全性分析方法,是对复杂系统进行定量风险评估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应用PRA方法,可以使安全工程师对复杂系统的特性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有助于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可以在概率的意义上区分各种不同因素对风险影响的重要程度,为风险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定量信息。自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以来,PRA方法已在核电站、化工等复杂系统的定量风险评估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PRA方法并没有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NASA曾于80年代提出使用PRA方法对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估,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1986年“挑战者”号出现事故以后,美国国会及社会各界都对NASA在航天系统的风险评估中只采用定性评估而没有定量评估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从而促使NASA转变了对定量风险评估的认识,重新开始重视PRA[4]。

4.1 事故链(事件链Scenario) 事件链是一串按时间排列的事件序列,它由某些偶发事件而发生,通过干涉事件而结束[2,5]。如果事件链的结束状态是一个事故,就称为事故链。即便在最简单的系统中,一个初因事件都可以导致几条事件链,这取决于干涉事件的结果。由于PRA方法只对一种后果:机毁人亡(LOV)进行研究,所以所有的事件链都是事故链。事故链可以概念性地表示为图1。初因事件轴心事件(不希望事件)后果(结束状态)传播时间 图1 事故链图解

描述事故链的关键术语主要有:(1)初因事件,也可称引发事件,它和预先存在的潜在危险一起导致事故链的发生; (2)轴心事件,这是不希望事件,它有改变事故链发展方向的能力,可分为预防性事件(保护性)、恶化事件或弱化(良性)事件; (3)后果,也称结束状态,它有满意、良好、不好等多种结果; (4)传播时间,从引发初因事件开始,经过一系列轴心事件到最后结束所花费的时间。 4.2 主逻辑图(MLD) 确定导致事故发生的初因事件可采用主逻辑图法。 MLD是一种层次结构图,是对顶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的一 种分级描述。一般说来,上面各级事件是航天系统顶级或系 统单元的功能失效,下面各级事件是子系统或部件的功能失 效。

MLD的建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首先,把LOV事 故作为顶事件,将其分解为一组新的下级事件,每个新的下 级事件都是导致发生LOV的必要条件,并具有不同的系统 响应;然后,对每个新的下级事件继续进行分解,分解后的新 事件是导致发生LOV的必要条件并且具有不同的系统响 应;这种关于事件的逐级分解过程,一直要进行到分解后的 新事件都具有相同的系统响应为止。由于MLD底层的基本 事件是导致发生LOV的不可分解的必要条件,并且具有相 同的系统响应,所以,MLD的基本事件就可作为导致发生 LOV事故的初因事件。 4.3 功能事件顺序图(FESD) 对每个初因事件可以建立相应的功能事件顺序图,它描 述了从初因事件到LOV事故发生所经历的全部中间事件, 即系统对初因事件的各种不同的响应。建立FESD采用归纳 法,通过回答问题“下一步可能发生什么?”来确定初因事件 之后的所有中间事件。 FESD不仅是描述系统对初因事件的各种响应和系统 的设计特性的有效工具,而且可以有效地获取系统专家的知 识。对每个初因事件建立相应的FESD之后可将其转化成事 件树,从而可确定导致发生LOV事件的事故链。 4.4 事件树(ET) 事件树是每一事件有两种输出结果的决策树,通常与 FESD拥有相同的信息,但它更易于通过计算机来构造所需 的代数方程。对事件树的每一决策结点,要求建立发生的联 合概率。

根据FESD可以得到简化的事件树,由此可以得到导致 LOV的事故链和导致允许的异常终止但不发生LOV事故 的事件链。计算每条事故链的发生概率需要知道初因事件发 生的概率以及事件树中各标题环节事件失效的概率,即有关 系统或设备的不可用度。在假定事件树中各标题环节事件是 相互独立的条件下,可以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求出各标题环 节事件的失效概率。 4.5 故障树(FT) 故障树分析法是以不希望发生的、作为系统失效判据的 一个事件(顶事件)作为分析的目标,以图形的方式表明“系 统是怎样失效的”。通过FT可以清楚地了解系统是通过什 么途径发生失效的,从而找出导致系统失效的基本原因。对 事件树中的标题环节事件建造故障树时,首先把标题环节事 件的失效状态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然后找出导致顶事件发 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因素和原因,它们是处于过渡状态的中 间事件,由此逐步深入分析,直到找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基 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基本事件为止。通常,这些基本事件的数 据是已知的,或者已经有过统计或试验的结果。 构造故障树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不断询问和回答问题 “顶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演绎推理过程。因此,故障树通常用 来建立事件的层次,可以为事件树中的事件提供更多的细节 以帮助量化。由于归纳过程和演绎过程的互补性,事件树和 故障树经常一起使用,表示从初因事件到危害状态的系统响 应。二者结合使用比只使用其中一种能够更加完全、精确、清 晰地构造和记录事故链。事件树和故障树一起描述了每一个 危害状态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形成代数方程的基础。 最终使用这些代数方程来得到危害状态发生的频率及不确 定性分布。

有了主逻辑图、功能事件顺序图、事件树、故障树以及有 关数据和其它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利用综合集成就有一个集 成图。这个集成图是将专家知识,各种信息、数据和多种模型 综合集成的结果。PRA过程不存在唯一的、精确的图解形 式,不同的分析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在安全性和可靠性 分析中,最常用的就是事件树、故障树、事故链图。

概率安全评价(PSA)用于找出复杂工程系统运行中所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估算其发生概率以及确定它们所可能导致的后果。 PRA方法是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安全性分析方法,是对复杂系统进行定量风险评估的一种重要工具。

概率风险评价 ( Probabilistic Risk Aement,PRA) 是一种用以辨识与评估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风险为目标的结构化、集成化的逻辑分析方法。1986 年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发生,使得 NASA 重新重视 PRA 的应用。特别是 2003 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进一步促进了 PRA 技术在 NASA 的应用和发展。ESA 从 1996 年开始,将每年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国际会议更名为概率风险评价与管理国际会议。

PRA 综合应用了系统工程、概率论、可靠性工程及决策理论等知识, 主要用于分析那些发生概率低、后果严重并且统计数据有限的事件。PRA按照三个问题来描述风险: 1) 什么事件可以导致故障 ( 事故) ? 2) 其可能性有多大? 3) 其后果是什么? PRA 通过系统地构建事件链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 以一种集成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复杂 事件链由一系列的事件组成, 其中每一个事件都有可能对系统造成严重后果。这些事件链中的事件,孤立地看可能并不严重或并不重要, 但若它们组合到一起却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主 逻 辑 图 ( Master Logic Diagram, MLD) ———主逻辑图主要用来确定导致事故发生的初因事 件。主逻辑图是一种层次结构图, 是对顶事件发生 的必要条件的一种分级描述。一般说来, 上面各级 事件是系统顶级或系统单元的功能失效, 下面各级 事件是子系统或单机的功能失效。主逻辑图的建立 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例如, 可以把损失航天器 事故作为顶事件, 将其分解为一组新的下级事件, 每个新的下级事件都是导致发生损失航天器的必要 条件; 然后, 对每个新的下级事件继续进行分解, 分解后的新事件是导致发生损失航天器的必要条 件。由于主逻辑图底层的基本事件是导致发生损失 航天器的不可分解的必要条件, 所以, 主逻辑图底 层的基本事件就可作为导致发生损失航天器事故的 初因事件。初因事件也可以通过 FMEA 确定。 事件序列图 (Events Sequent Diagraph, ESD) ———对每个初因事件可以建立相应的功能事件序列 图, 它描述了从初因事件到损失航天器事故发生所 经历的全部中间事件。建立事件序列图采用归纳 法, 通过回答问题 “下一步可能发生什么?”来确 定初因事件之后的所有中间事件。事件序列图不仅 是描述初因事件对系统的各种响应的有效工具, 而 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设计师的经验。对每个初因事件 建立相应的事件序列图, 之后可将其转化成事件 树, 从而可确定导致发生损失航天器事故的事件 链。事件树是每一事件有两种输出结果的决策树, 通常与事件序列图有相同的信息。根据事件序列图 可以得到简化的事件树。

典型的 PRA 实施过程包括: 定义目标与系统分析、识别初因事件、事件链建模、确定事件的故障模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模型的量化和集成、不确定性与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与分析 (重要度排序) 等 步骤。

步骤 2: 识别初因事件

在完整的事件链中, 首先要识别初因事件, 必 须正确地识别出来。可以采用主逻辑图 (MLD) 或 FMEA 等来实现 步骤 3: 事件链建模

采用事件树 ( ET) 建立事件链模型, 从初因 事件开始, 经轴心事件到达最终状态。有时可以首 先通过事件序列图 (ESD) 来描述事件链, 因为从 工程分析的角度来看, 事件序列图比事件树更有优 势。

在任何复杂工程技术系统中,总是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为了完成一定的功能及实现某个系统目标,有必要以模型的形式对各子系统及功能间的交互进行简明直观地逻辑表达。 运用主逻辑图即可以建立这样的模型。

通常,常将系统功能划分为主功能和支撑功能两类。主 功能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而支撑功能是为完成主功能提供 支持,如工程中的能量驱动、设备控制、适合的环境等。 MLD(主逻辑图)则明确表达出了系统中主功能与支撑功能 及其系统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从成功性上考虑系统 目标,MLD能给出各种功能及系统元素交互以取得系统目 标的作用方式。另一方面,若考虑系统目标失败,MLD则能 给出故障原因的逻辑描述。

第16篇:风险内控案例分析

风险内控案例分析

央企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关系着国民生计与市场稳定,因此企业对安全平稳运营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其风险管控与内部管理水平必然相对较高。因此本文选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中国建筑、五矿集团等几家典型央企,重点分析各单位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建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为集团公司提高自身风险内控管理水平提供借鉴与指导。

1、建设风险内控体系,促进企业规范管理。中石油的风险内控体系已经日趋成熟,建立由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管理层和职工代表大会等相关成员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监管系统,设立以审计部门为核心的日常监控机构,推行各子公司、公司各直属机构的定期汇报制度,采取审计部经理定期对董事会负责直接报告内部控制落实执行情况的工作报告制度,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层级反馈,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节点的必要调整。

中国五矿内控体系建设的根本点在于从体系化、规范化的角度,将风险防范工作进行详尽的梳理,使风险得到系统化、集中化的管理。集团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方针,做好内控诊断工作,建立统一的内控标准,梳理内控评价方法和流程,以试点单位为对象探讨标准的适用性,逐步实现运行规范的中国五矿内控体系。

神华集团公司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横向到边业务包括:公司治理、战略规划、五型企业及绩效、企业文化、生产运营指挥、煤炭生产、电力生产、铁路运输、港口生产、航运生产、煤制油化工、投资管理、工程管理、资本运营、境外投资管理、物资与采购、市场与销售、业务外包、综合办公、法律事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产权管理、安全与健康、信息化、企业运作、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内部控制审计、纪检监察、工会工作、新闻宣传、信访管理33项业务领域,纵向到底覆盖总部各部门、各二级公司、部分三级公司和四级公司全级次主要业务单位。

2、成立风险内控组织,保障企业稳定运营

中国电建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坚持“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控制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的思路,不断强化风险内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调整了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风险内控工作牵头部门与责任部门在人手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认真履职,确保了各项风险内控要求的落实。

中铝集团设立的风险管理部包含战略组和监控组。战略组的职责是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制度、风险度量模型和标准等,及时修订有关办法或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并且指导业务人员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监控组的职能是贯彻风险管理战略,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根据战略组制定的风险度量模型进行风险的衡量、评估,持续检测风险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全面地向战略组汇报风险状况。第二,监督业务部门的操作动态变化,促使各部门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程序。第三,审核和评价各业务部门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评估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业绩。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企业专业化管理 中国石化在全公司范围内,有针对性的挑选人才,充实内部控制管理队伍。被选中的人才,有实际生产实践的工作经验,并熟悉中石化日常的经营管理程序,对财务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操作公司内部各种信息系统。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使之成为掌握内部控制理论知识,具有石油石化行业专业技能,并能够结合中石化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优秀内控人才。在将这些重点培养的人才分配给各级机构或部门后,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放射性培训,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普及内部控制知识提高公司整体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培训,使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工人都能够了解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常态化,将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都贯穿到内部控制的体系中去,并逐渐形成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和氛围。

中石油积极引领知识经济发展方向,加大人才投资,采取“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策略,提升中基层干部的专业技术素养和领导能力,使之成为内部控制执行的先锋团队。通过中基层干部,进一步罹清公司治理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准确界定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权责,梳理工艺和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其分工情况,确保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全面考核其综合素质,确保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符合单位的各项指标要求;重视对内控人员的培训,对于重要岗位人员及新接任岗位的人员及时系统的培训和岗位检查。

4、运用先进信息手段,建立合理指标体系

神华集团公司经过连续几年以SH217工程为主的大规模集中信息化建设,众多信息化项目在公司各业务领域开花结果。以“两横一纵”三大信息平台为核心、全面集成的信息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ERP、SRM、CRM、计划预算、制度管理、决策支持等系统在固化流程、规范管理、深化管控、提高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引领业务变革和管理提升。目前,神华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将从过去几年的全面建设期转入持续的深化应用期。业务系统建设将在广度深度上继续扩展,以关联交易协同为重点提升领域,并在数字矿山、数字电力、数字化工等领域以价值为导向加快建设步伐。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深挖数据的价值,在经济新常态下,支撑传统的业务模式的创新变革。 中石化的内部控制工作,依据国际通用的框架为控制标准,按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对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根据系统原有的流程设置,结合系统运行模式和业务特点,在权限设置、数值配置、流程模块三大板块进行匹配,在系统状态下完成内部控制要求。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使控制措施和业务操作之间形成了映射,是内部控制流程达到的可视化、具体化,更易于公司内部各层级互相监督和自我检查。公司高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进行多层次管理,对风险进行多渠道防控。

中石化在制定自身的风险清单时,借鉴了美国成熟内部控制体系,详细统计了工资自上而下的、由内而外的各项风险指数和信息,最总将一级风险分为五大类,即合规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战略风险和市场风险;下设个二级风险,通过风险盖异设置问卷调查,对风险进行评估。在二级风险下分设余个三级风险,进一步建立业务与内部控制流程的对应关系,使中石化的风险数据库和风险测试系统能够自动识别风险是否处于安全风险指数之内。

神华集团公司一直努力将风险管理由定性向定量转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煤炭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包括8大风险,含59项定量指标、20项定性指标,每一项指标设立警度和参考标准。为处于安全高危行业的煤炭板块提供了一套重要的风险预警和控制工具,根据测试结果总结出管理层应该关注的风险事项。

中国铝业在风险预警阶段需要采取两个步骤一是根据单因素风险的测度值来分析风险三要素价格、风险发生的概率、偏好的均衡状态,根据制定的均衡条件,判断单因素指标的风险接受程度。完成对单因素指标的风险预警。二是根据单因素指标的风险测度值和风险指标的合成模型。企业全面风险预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预警是亮起红灯,表示目前企业面临着非常危急的情况,就是一旦企业发生风险事故,处理不当就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也许会危及企业生存,导致企业破产。第二级预警亮橙灯,表示企业现正在面临着风险危机,此时如风险事故发生,如处理不当,损失惨重会伤元气。第三级预警亮黄灯,表示目前企业有一定的风险,应引起注意,第四级预警亮绿灯,表示目前企业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可以继续保持现状。

第17篇:贷款担保风险分析

一、如何理解担保?

担保是指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债权人为了防范债务人违约而产生的风险,降低资金损失,由债务人或第三人以财产或信用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相应担保责任,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根据《担保法》第一条的规定,为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本法,这是关于《担保法》立法宗旨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担保是一种保障债权实现的制度,担保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正是因为担保有保障债权实现的作用,其才能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照担保法的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五种,保证、抵押、质押、定金、留置,在信贷业务中,主要涉及到三类担保方式:保证、抵押、质押。(关于定金和留置的具体定义作为基础知识读者自行查阅担保法相关规定)

二、贷款担保的作用和局限

(一)贷款担保的作用

信贷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担保措施作为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被广泛采用,担保制度作为保障债权能够实现的一项重要制度,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则可以通过贷款担保使得债务顺利清偿。通过设定担保措施,可有效保障贷款的安全,担保措施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是第一还款来源的补充,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的时候,信贷机构可以通过主张担保权利实现债权。贷款担保通过担保借贷关系的安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资金借贷和资金融通的发展。没有担保,那么市场和信用的发展都将成为空话。

另外,如果设置了担保措施,一旦借款人违约,债权人可以依据合同约定行使抵押权、质权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借款合同履行期间,借款人一直会有履行合同的压力,因此,担保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借款人违约成本越高,还款的意愿会越强。

(二)贷款担保的局限性

担保措施除具备上述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担保措施不能取代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

一般来说,一笔正常的贷款取决于两个因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其中,还款能力是客观因素,还款意愿是主观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有效评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我们需要对借款人进行调查和了解,一般还会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担保。但就担保而言,其仅是第二还款来源,信贷机构应当把重心放在第一还款来源上,重点应关注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关注借款人的现金流和持续经营的能力。 担保措施不能取代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

很多信贷机构和客户经理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和想法,认为有重足的抵质押物或有实力的保证人做担保借款就是安全的,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优秀客户经理一定要摒弃这种想法,相对于担保方式,客户经理应将关注重心放在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上,重点关注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和现金流,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

第二,有贷款担保也不能确保贷款一定收回,即便能收回,也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在实践中,一旦涉及到实现担保权利,无论是处置抵质押物还是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往往都不会太顺利,抵质押物被查封导致抵押物迟迟无法变现、保证人不配合等情况非常常见,尤其是通过司法程序,往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很长的时间。作为信贷机构的从业人员要清醒的认识到,有了贷款担保业不一定就一定能保障贷款安全。

三、保证担保评估要点

(一)保证担保概述

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债务人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所做的一种担保。是典型的人保、典型的约定担保。保证的优势在于:第一,设立简单,签订合同即可;第二,保证责任及于保证人的全部财产;第三,行使方便,可要求保证人直接承担保证责任。保证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财产不享优先受偿权利;第二,保证人可能同时为多个债权人提供保证担保,而各个债权人之间地位平等;第三,保证人的财产可随时变化,并可能丧失代偿能力。一般来说,贷款业务中,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的连带责任保证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少作为唯一安全保障措施。

(二)保证担保的评估要点

在分析保证担保时要注意以下风险点:

1、保证人的主体资格需合格

关于保证人的主体资格,《担保法》并未作特别的限制,根据《担保法》第七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一些不能做保证人或做保证人受限的主体,根据《担保法》及《适用解释》的规定,不能作为保证人实施保证行为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种:

(1)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机关;

(2)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幼儿园。包括学校、幼儿园、医院、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3)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 (4)未经书面授权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对外提供担保必须有总公司的授权,且在授权范围内提供担保。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能否作保证人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1)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比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都不得充当保证人。这些机构的设立是以公益服务为目的,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所以,这些机构不宜违背其设立的目的,参与到经济活动中为他人的债务作保证 那些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或国家政策允许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这类组织不是以公益为目的设立的,许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进行一些经营活动,也有自己的经济收入。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实现企业化管理,实行自负盈亏。它们具有从事保证活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可以充当保证人。因此,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为有效。

2、分析保证人的代偿能力

保证人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具有代偿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信贷机构要调查和了解保证人的资产状况、负债情况、收入和开支情况等,要分析保证人的资产是否容易变现。对保证人的评估方法和对借款人的评估方法相同。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如现金流量、或有负债、信用评级等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其担保能力。

3、了解保证人的信誉

保证担保也被称作信用担保,保证人以自己的信誉及名下的财产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保证人到期代偿主要取决于其有代偿的意愿和代偿的能力两个要素。信贷机构除审查保证人的代偿能力外,还要对保证人的信誉进行调查和了解。信贷机构可通过交流和外部走访等方式调查了解保证人的信誉状况。

4、综合分析保证人对借款人的“制约”能力

设置保证人可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借款时,保证人作为第二还款来源需代为偿还借款本息,保证人之所以愿意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其往往与借款人之间存在“关系”,除商业性的担保公司外,借款人的保证人主要是其亲友、上下游客户、其他社会关系等利益相关者。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对借款人形成制约,有效提高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信贷机构在对保证担保进行评估时,要注意了解保证人与借款人的关系,要弄清楚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个中原因,从实践中来看,保证人的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大体分为以下几种:纯商业(担保公司与借款人)、关联企业、企业互保、上下游客户、亲友等。

5、要注意保证担保的方式

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方式。担保法第十七条对一般保证做出了明确约定,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所谓先诉抗辩权,是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对于信贷机构而言,选择连带保证担保对信贷机构较为有利。

四、抵押担保评估要点

(一)如何理解抵押?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抵押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做为担保的一种法律形式。其中提供财产担保的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抵押人,抵押权人即债权人所享有的权利就是抵押权。抵押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抵押权是一种优先受偿权,是抵押权人直接对物享有的权利,可以对抗物的所有人或第三人。

(二)常见的抵押物有哪些?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包括:

(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2)建设用地使用权;

(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4)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5)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6)交通运输工具;

(7)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对下列财产进行抵押的,可以申请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

(二)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三)海域使用权;

(四)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六)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不动产。

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海域上的建筑物、构筑物一并抵押;以建筑物、构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一并抵押。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三)对抵押担保的分析和评估

1、抵押物必须是依照法律法规允许买卖、抵押的。即抵押物必须属于《担保法》及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抵押权实现方式有三种,折价、拍卖和变卖,无论哪一种方式,抵押物的权属都会发生变更,抵押权要想实现,必须把抵押物交换出去,因此,抵押物必须是依照法律法规允许买卖和抵押的。

2、抵押物必须是特定的财产,在设定抵押时,要检查抵押财产的登记证书,要关注抵押物的性质、位置、取得是否合法、产权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纠纷等事项。

3、分析抵押物的估值是否合适,抵押率设置是否合理。抵押物的评估价值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信贷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抵押物估值,以及设置合适的抵押率。

4、要分析抵押财产价格是否稳定。好的抵押物的市场价值相对稳定,不易发生贬值。

5、要分析抵押财产是否易于拍卖、变现。由于抵押物是对第一还款来源的补充,因此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无法偿还贷款本息时,最终只能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偿还贷款本息。是否容易变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6、是否办理抵押登记

对抵押权之登记效力的主张,有登记要件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两种。登记要件主义是指抵押权的成立除当事人之间存在抵押合同外,还必须进行登记,否则不产生抵押权成立之效力;登记对抗主义是指抵押权的成立只须在当事人间达成抵押合意即可。但对第三人不产生公信力,若要 对抗善意第三人,可以进行抵押权登记。我国采取了以登记要件主义为主,以登记对抗主义为辅的原则。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正在建造的建筑物,以及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不登记的,抵押权不生效。

依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八条和《担保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以法律规定强制登记之外的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办理抵押物登记,也可以不办理抵押物登记,是否办理抵押登记,由当事人自愿决定,抵押物登记与否并不影响抵押权的成立,抵押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是,未经抵押登记的这种抵押权的效力,仅存在于抵押合同当事人相互之间,不产生公信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无论什么抵押物,建议都要去办理抵押登记,取得抵押权并取得对抗第三人的效果。

五、质押担保分析要点

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其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因动产质押法律关系所生的权利为质权。权利质押是以所有权以外的可让与的财产权作为质权的标的,以担保债权实现的一种担保方式。质押可以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类:

(一)动产质押

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其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因动产质押法律关系所生的权利为质权。

(二)权利质押

权利质押是以所有权以外的可让与的财产权作为质权的标的,以担保债权实现的一种担保方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1.汇票、支票、本票; 2.债券、存款单; 3.仓单、提单;

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6.应收账款;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第18篇: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附件2:

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本期税收风险分析围绕“涉嫌虚开下游疑点企业、成品油抵扣疑点企业、房地产预收核查疑点企业、兼营免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进项税额分摊疑点”等13个项目开展,基本分析工作思路及指标说明如下:

一、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企业“期初存货”少转出进项税额。

疑点描述: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前后“存货”期末余额大幅减少,涉嫌非正常原因调减期初存货余额,少计算进项税额转出的异常问题。

指标说明:通过提取试点前后“资产负债表--存货余额”进行比对【棉纺纱加工行业2015年1月份(属期)资产负债表“存货”期末余额较2014年12月份(属期)进行比对;皮革鞣制加工2015年2月份(属期)资产负债表“存货”期末余额较2015年1月份(属期)进行比对】,较试点前期余额大幅减少,最终确定103户疑点数据,其中:棉纺纱加工行业86条、皮革鞣制加工行业17户),涉及减少存货22.03亿元,增值税税额(进项转出)2.86亿元。

核查要点:对涉及企业的在纳入核定扣除试点期初存货余额较上一期减少情况进行核实,分不同情况出来:一是若对外销售的,是否申报销售并及时足额计提销项税额;二是对非正常原因调减期初存货余额,人为缩减进项税额转出计算基数的,一律做进项转出处理。

二、上游企业涉嫌虚开下游企业抵扣疑点

疑点描述:以2016年年初省局下发156户涉嫌黄金虚开纳税人为基础,选择其中存在重大虚开嫌疑、目前状态为注销和非正常的企业,提取其开具给下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明细。同时将提取的疑点发票数据同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系统比对,去除已手工录入异常发票范围数据。

指标说明:经提取、分类、筛选、比对,最终确定5066条疑点发票数据,涉及382户接受发票企业,涉及增值税销售收入25821.57万元,增值税税额4389.66万元。

核查要点:一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发票数据应用 防范税收风险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5‟122号)文件要求,由发票开具方主管税务机关再次对发票数据进行确认,凡符合税总发„2015‟122号文件要求的,一律将发票信息手工录入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系统;二是受票方主管税务机关,对受票企业涉及发票交易开展核查,查看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是否一致,是否符合现行抵扣政策规定的,凡不符合现行抵扣政策规定的,一律作进项税额转出。经核查,涉嫌虚开发票以及其他需要稽查立案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

三、成品油抵扣疑点

疑点描述:从电子底账系统中,以“汽油、柴油、燃料油”等货物名称为关键字,提取2016年以来,全省购进成品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信息,从中筛选抵扣金额较大、成品油进项占全部进项比例较大、成品油购进金额占增值税销售收入比例较大、近两年新开业销售收入较大且税负较低的疑点企业。

指标说明:从电子底账系统中,提取了全省2016年购进成品油的8830户企业信息,经分析、筛选,确定265户疑点数据,涉及成品油购进金额63595万元,成品油进项税额10811万元。

核查要点:一是查看企业购进成品油,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是否一致,是否符合现行抵扣政策规定;二是分析企业经营特点,了解购进成品油用途;三是核查企业是否存在购进成品油直接销售且隐瞒销售收入、以成品油冲抵运输费用、将成品油无偿赠送或用于不得抵扣项目的情况。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按规定进行处理。

四、兼营免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进项税额分摊疑点

疑点描述:从2016年所属期9月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中,提取即申报有应税收入,也申报有免税收入、简易计税收入,同时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纳税人信息。

指标说明:通过比对纳税人申报免税、简易计税同应税收入的比例,进项税额转出的比例,选取进项税额分摊转出存在疑点的842户纳税人。

核查要点:一是查看企业申报免税收入、简易计税收入,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已在税务机关备案;二是查看企业抵扣的进项税额中,是否有即用于应税,也用于免税、简易计税的项目,且是否按规定进行分摊;三是查看企业在应税免税分摊中,计算是否准确。

五、不动产分期抵扣政策执行疑点

疑点描述:通过金三申报系统,提取截止2016年9月份,企业财务报表中“在建工程”科目中期末余额不为负数的纳税人。同时提取上述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2第9栏“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5-9月合计数、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2第10栏“本期不动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5-9月合计数、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5第6列“期末待抵扣不动产进项税额”(2016年所属期9月申报表数据)。

指标说明:通过比对,提取2016年5月以来,存在在建工程,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在100万以上,且未申报分期抵扣进项税额的536户纳税人。

核查要点:《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析抵扣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2016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用于新建不动产,或者用于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并增加不动产原值超过50%的,其进项税额依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不动产原值,是指取得不动产时的购臵原价或作价。

上述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购进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

一是查看企业2016年5月以来,是否购进过不动产,是否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其抵扣不动产进项税额是否按规定分期;二是查看企业2016年5月以来,用于在建工程的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是否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按不动产分期抵扣原则进行分摊。

六、非涉农企业抵扣农副产品发票疑点清册

疑点描述:2016年1-10月(申报期)非涉农企业涉嫌违规抵扣农副产品发票,主要存在所销售产品与购进农产品关联性较小,存在虚抵嫌疑。

指标说明:经过筛选,涉及184条信息抵扣农副产品进项税额26245万元。 核查要点: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核实所购农副产品原料是否能够生产所销售产品,原料与产品是否关联?对与所销售产品无关的抵扣农副产品一律做进项转出处理。

七、财产保险公司理赔维修费抵扣

疑点描述:从电子底账系统中,以“维修、修理”等货物名称为关键字,提取2016年以来,全省财产保险公司取得维修费发票抵扣信息。

指标说明:从电子底账系统中,提取了全省2016年财产保险公司取得的车辆维修费发票6929条数据,涉及税款1233万。

核查要点:根据省局要求,保险公司支付的车辆理赔款,该笔款项应支付给投保人,由投保人自行维修。其取得的维修发票应开给投保人。对保险公司取得的车辆维修发票,凡属于理赔款形成的进项发票,一律不得抵扣。

八、进项税额转出为负数

疑点描述:从2016年所属期1月至9月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二中,提取进项税额转出额为负数的纳税人信息。

指标说明:从税收征管系统中提取2016年以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二中进项税额转出为负数的一般纳税人名单,共269户企业信息,共转出进项税额16666万元。

核查要点:企业进项税额转出为负数意味着增加抵扣,因此应核实企业进项税额转出为负数的原因,及时发现企业违规多抵税款的情况。

九、房地产业预缴增值税疑点

疑点描述:根据资产负债表中5月底到9月底的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增加值,测算出增加的预收账款,从而测算出应补缴的税款。

指标说明:经提取、分类、筛选、比对,最终确定1304户房地产企业,测算应补缴增值税税额851652万元。

核查要点:查看2016年4月底与9月底的预收账款,进行二者的比较,测算出增加的预收账款。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正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的规定,以百分之三的征收率进行预缴,根据已经预缴的增值税,测算出应补缴的税款。

十、生物制品经销企业未按规定使用税率

疑点描述:生物制品经销企业没有药品经销许可证或兽药经销许可证不得选择简易征收3%征收,提取申报表信息及备案信息。

指标说明:经提取、分类、筛选、比对,最终确定186户药品经销企业进行生物制品经销备案。

核查要点:一是查看一般纳税人有简易征收收入,开具专票的生物制品经销企业,是否有药品经销许可证或兽药经销许可证,没有的按文件要求不得适用简易征收3%税率并开具专票,该类企业要补缴税款。 十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税率错误

疑点描述:提取2016年5月1日以来,我省企业开具的全部5%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指标说明:经提取、分类、筛选、比对,最终确定232条疑点发票数据,涉及53户企业。

核查要点:一是查看5%税率发票是否属错开,有无对应的红字发票;二是对照货物名称,确定货物、服务、劳务正确税率,计算应补缴增值税。

十二、房地产企业只开发票不交税

数据提取:从电子底账系统、金税三期系统提取房地产行业2016年5月以来开具发票“税率为0”以及货物和劳务名称为“已申报缴纳营业税未开票补开票”的发票明细56949条,涉及 391户。

核查要点:一是核对疑点企业补开发票信息;二是查看其补开税额同其在地税已缴纳营业税未开具发票税额是否一致;三是调查是否有应缴纳增值税而开具0税率发票的情况。 问题类型:销售收入增长50%以上而应纳税额下降50%以上。

十三、销售收入增长50%以上而应纳税额下降50%以上疑点企业

疑点描述:销售收入增长50%以上而应纳税额下降50%以上的异常问题。

指标说明:数据取自申报表,2016年1-9月较2015年同期销售收入增长50%以上而应纳税额下降50%以上的企业(全部为一般纳税人)。

第19篇:银行风险案例分析

叶文忠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道滘支行 1379045269

4案例名称:

浙江江山邮储银行3000万存款失踪 职员当掮客

(内控风险类型案例)

一、案例情况简介

“存折上明明显示有3000万元,账上的存款却莫名不见了。”最近一段时间,江西省南昌市黎萍一家人寝食难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存折一直放在家中,好端端一大笔钱岂会离奇失踪呢?

一年前,她的堂哥经老乡刘某的介绍办理了一笔银行“高息揽储”业务。其堂哥调集了其公司3000万元的现金,用她的身份证开户将这笔款项全部指定存储到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浙江江山市支行青湖镇储蓄所。双方约定:存满活期一年,一年内“不准提前支取、不得对外抵押和担保”,一年后即可取回。然而,3个月前,当黎萍和堂哥赶往该银行网点取款时,却惊讶地发现存折里根本就没钱,3000万元存款不知去向。

二、暴露的问题或隐患

(一)银行对员工的监管“篱笆”扎得不严,以“吸储规模论奖赏”的考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更是“误导”了银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业绩压力大,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可能会铤而走险非法揽储。

用银行内部业绩导向的考评机制漏洞,从事非法揽储的犯罪行为。把责任推给“贪心”储户的借口经不起推敲。这得说说一种叫“贴息存款”的金融服务,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在正常利率之外,还要贴上更高的利息来招揽储户。该业务屡禁不止。银行会搞贴息存款有两个目的,一是到了季末考核的时候,要冲存款量,补业绩;二是拉存款给急需贷款但是又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对于前者来说,贴息者是银行本身,对于后者,额外付利息的其实是企业。尽管“贴息存款”已经被明确喊停,可潜规则还是蔓延。

(三)储户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关,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本次案件中,“内鬼”承诺给储户的高额利息。类似的案件都有高利息忽悠的特征。而储户一般也特别听话,在存款期限内不查账户,不问信息,不开通短息。期待高利息,并答应不太合理的要求,这两点成为大量类似事件中银行等单位指责储户的理由,并据此认为是储户太过贪心。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

银行自身灰色行为的存在,一方面让许多“内鬼”有了诈骗的基础和空间。另一方面,也让储户容易上当,因为机构性的“贴息存款”可是实打实存在的。所以事情败露后,银行怪储户贪心、没有预见到风险的指责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三、防范措施与思考

(一)加强内部控制理念,完善内控环境。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绝大多数人想的都是如何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但内部控制作为防范企业风险,减少可能发生巨大亏损的一套机制往往被人忽略。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案例中3000万巨款的无翼而飞无疑是该行内部风险制度的缺失,如果没有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勾结,钱无论怎样也出不去,这对该行内部员工的职业道德沦陷与相关考核风控制度的缺陷是密不可分的。

(二)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处罚违规行为,确保内控执行的有效性。约束人员,再严密的制度,不执行都是空话,所以得来点硬的判例。案例中该储蓄所确实保留了黎萍本人一年前办理“转汇”的视频,在该视频中可以听到,银行柜员告知了黎萍“钱已经转出去了”的提示。视频中,还可以清楚的看到柴晶晶在场,她对柜员说了一句话:“存折不要打印。”而且当3000万元转账给杨超法和林涌的汇款单确实非全部由黎萍本人填写和签名,有他人替代填写和签字的迹象。这都反映出该行人员的胆大妄为,其相关制度并不能有效地约束员工从而保障客户的权益,体出该行内部风险控制管理的缺陷。

(三)改变环境,期冀于利率市场化风险控制的实际执行差,源于银行自身的导向与纠结。银行要赚钱,所以在业绩考核中给了员工非常大的压力。然而,在利率“内外不一”的情况下,想要揽储,银行得出很多“灰色”的招来,随之产生了大量的“灰色地带”业务。为了拉存款,拼回扣、拼关系十分常见,腐败也应运而生。存款失踪事件的肇始——“贴息存款”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的。

那么,要解决问题,需要让这片“灰色”消亡。要消亡,得寄希望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如湖北社科院经济学所所长叶学平所说,利率管制导致了资金市场的双轨制,有价差肯定就有寻租空间,要铲除金融领域的腐败土壤,需要通过利率市场化,让金融机构的竞争回归正轨,把精力集中到主业当中。

(四)加强业务运营风险管理。根据准风险事件核查监督发现“三高网点”和“三高柜员”,对办理的业务和其他异常交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综合分析,适时确定重点关注网点和重点关注柜员。

第20篇: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会

2月20日,我公司在公司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认真分析总结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明确下阶段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公司总经理谌玉田,副总经理李俊明,副总经理张立军,安全生产部部长李宝善等出席会议。

2010年,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激励、问责、考核等制度,大力推行“基层工作法”,掌控好了安全生产节奏和局面;全面开展体系化、规范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管控风险;营配合一的分局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有效杜绝了人为责任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恶性误操作事故。2010年我公司没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一般及以上施工事故,没有发生人员责任事故。截至2010年12月31日,实现年内安全生产365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

李俊明指出,安全生产工作只能不断加强,绝不能有半点放松。要按照严格、细致、扎实的工作要求,持续地、竭尽全力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目前,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上仍然存在失衡现象,一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各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却亟待加强。抓安全必须全局一盘棋,要认真梳理安全生产管理上各个薄弱环节,下阶段要重点加强各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二是体现出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内部控制很好,外部管控却仍然显得办法不多、成效不足。要以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协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防外破;三是短期安全措施与长远安全措施不平衡。李俊明强调,安全生产工作怎么

抓都不为过,宁愿听骂声,绝不听哭声。全公司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要开好头、起好步,必须摆正对待“安全”的态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完善的体制机制,把安全生产责任传递到每一位员工,真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岗;要牢固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切实按照“严、细、实”的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严格规范现场作业行为,让每一步现场操作都像事先设置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样去完成任务,做到规范、到位、准确。

谌玉田对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认为我公司体系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上也创出了特色。他强调,安全生产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要牢固树立“预防第一”的理念,做细、做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他强调,下阶段要重点对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防外破、外包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以及配网安全等四个方面进行防范和加强。

李宝善表示,公司上下将按照李俊明讲话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一点一滴抓好安生生产工作。

风险分析范文
《风险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