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农垦劳模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3 18:09:0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垦林业

农垦林业

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林业实施方案

2010-03-15

www.daodoc.com

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

林业实施方案

郭宝松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即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垦区林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农垦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坚持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并重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战略,使垦区林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农区特色的快速发展模式。为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根据总局实施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加快推进垦区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特制定垦区林业实施方案。

一、垦区林业发展概况

多年来,垦区加大了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坚持走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之路,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探索以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三绿工程为主的生态建设之路。共建造防护林230万亩,基本形成了庇护3600万亩耕地的防护林体系。垦区人工林面积增加了180万亩,小城镇和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3%,拥有林权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6.7%。

二是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业产业。全垦区发展经济林10万亩,食用菌6500万袋,年产干品2000吨以上,育苗3.5万亩,年产苗1.5亿株,人工种植中草药5万亩,人工养殖野生动物30万头(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

三是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健全适应垦区林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全垦区兴办家庭林场1.5万个,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面积200万亩。

四是完善行政和技术措施,保证造林绿化质量。先后制定下发了《黑龙江垦区义务植树管理办法》、《垦区造林绿化、义务植树、专业苗圃技术规程及检查验收办法》等三十余个行业规定和技术标准,明确了检查验收职责及奖罚措施;全面推广了大棚育苗、复膜造林、农防林更新、大苗移栽、水田防护林营造等一系列新技术,使垦区林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造林绿化标准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是发展苗木产业,为造林绿化奠定坚实基础。建设了以培育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杨树、水曲柳、沙棘等造林树种为主的绥滨、八五

五、红兴隆局直、长水河、格球山、大西江、七星泡、克山、柳河、和平等十个重点苗圃。兴办了以培育绥李、友谊梨、农垦系列杏、123果和绿化苗木为主的民营苗圃134个,占垦区总产苗量的四分之一,成为垦区职工致富奔小康基地。全垦区育苗面积3.5万亩,苗木1.9亿株,确保造林的苗木需求。

二、垦区林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心,以推进“绿满垦区、共建生态家园活动”和“林业经济倍增”为重点,全面推进三大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建设,严历打击毁林毁湿等违法行为,强化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促进生态与经济并重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进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一是生态建设目标:2012年,处于平原区农场森林覆盖率达15%以上,处于半平原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农场森林覆盖率达19%以上,处于半山区和严重沙化区农场森林覆盖率达23%以上,处于山区农场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城镇暨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农田林网化达95%以上,道路绿化率达95%以上,区域森林覆盖率平均达20%以上。

二是林业产业规划目标:到2012年林木总蓄积量达8000万立方米,林业增加值达10亿元,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林业产业进入良性,快速发展阶段。

三是林业保护规划目标:杜绝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监控面积达100%,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到2012年人工林病虫害监控面积达750万亩,防治率达85%以上,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林政案件查处率达95%以上。森林、湿地得到全面保护。

(三)建设内容及重点

垦区林业至2012年重点实施林业三大工程,即生态建设工程,森林、湿地保护工程,林业经济倍增工程。

1、全面实施三大生态工程,加快推进造林绿化进程。要针对国家暂停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科学调整造林绿化发展规划,按照平原区、半平原区暨水土流失严重区、半山区暨严重沙化区、山区农场等不同区域确定森林覆盖率指标,并将造林绿化重点转为实施绿色城堡、见缝插绿和绿色屏障三大生态工程,大干三年,完成造林绿化65万亩,使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农区森林覆盖率平均达20%以上。其中宝泉岭分局4.7万亩,红兴隆分局10万亩,建三江分局11.1万亩,牡丹江分局7.8万亩,北安分局8.5万亩,九三分局8.1万亩,齐齐哈尔分局8.5万亩,绥化分局4.9万亩,哈尔滨分局1.4万亩。 建设内容如下:

一是实施绿色城堡工程,建设园林化城镇,重点是垦区范围内城镇、管理区周边、路边、河边、水库边、畜牧小区周边和农机停放厂周边及校园、社区、医院周边及内部绿化。环城林、护路林要在加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二是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建设绿色银行。将垦区范围内边角隙地、沙化地、水蚀沟、废弃地、坡耕地、已退化的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违规开垦的耕地等宜林地栽满造严。三是实施绿色屏障工程,完善防护林体系。对垦区内旱田、水田科学设计防护林,完善防护林体系,优化树种结构,加快平原区防护林网建设,重点突出三江平原水田防护林和新划入农场防护林建设,为现代农业提供生态保障。

2、全面行使好三大职责,确保森林、湿地资源安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林业厅赋予了垦区林业全面行政执法权,我们必须有相应的专业队伍承担起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行使好行政执法职责:面对新任务,针对新要求,我们要强化行政执法机构建设,保证执法经费,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执法。要严厉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针对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展开专项整治,林政案件结案率要达95%以上,切实保护好森林和湿地资源。

二是要落实责任制,行使好森林(草原)防火职责:要全面实施森林防火“四长”负责制,把森林防火责任逐级落实到位,加大森林防火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投入,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从严控制野外火源,做好值班值宿和野外巡查,落实应急预案,确保扑火队伍、防火设施设备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力争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将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5‰。

三是要加大投入,行使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职责:各级要加大投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体系,要保证设施设备和药剂的投放量,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监测预报准确性,力争实现测报准确率达8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各级要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及突发性有害生物防治预案,使垦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4‰以下,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加剧的势头。

3、全面实施三元林业经济,加快推进林业经济倍增。深化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经济,加快开发林业这一经济富矿,尽快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林业产业成为农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全面推进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对垦区天然次生林要全面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在管好森林资源,确保“双增长”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种植业(中草药、食用菌等),养殖业(山鸡、林蛙等),采集业(山野菜等),带动林产品加工业,实现林副产品产、加、销的产业化经营,确保每亩每年森林增效100—200元。利用垦区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沙棘、刺五加、农垦系列杏、蓝梅、123小苹果等经济林,到2012年规模达15万亩。利用垦区原料、技术优势,建立以木耳,茹类为主的食用菌基地20个,到2012年形成年产食用菌9000吨规模。大力发展以蕨菜、薇菜、龙牙葱木,老山芹等为主的山野菜种植和以五味子、黄芪、桔梗等为主的中草药种植,到2012年面积达11万亩。

二是全面实施家庭林场造林、民营苗圃育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兴办家庭林场,鼓励个人出资营造商品林和经济林,兴办以造林、经营为主的家庭林场;加快推进林业育苗民营化,改善苗圃设施设备,提高苗圃机械化程度,拓展林业经营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林业,探索林业产业民营化发展模式,使林业经济成为农场职工增收致富新亮点。充分发挥西部乡土树种优势,本着生产一代、研究一代、策划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随时更换品种。和平、绿色草原等农场以培育当地乡土树种:敖包吐杨、西部樟子松、改造山杏(嫁接辽南大杏)、柠条、柽柳、茶条槭,大果沙棘等;克山、九

三、北安等农场以培育黑林、小黑、银中杨等速生杨,白桦、柞树、接骨木、云杉、樟子松、水曲柳、落叶松以及垂柳等树种,并集中建设好绥缤、八五0、克山、格球山、七星泡、长水河等几个重点苗木基地,育苗全部以股份制和民营形式。

三是深化林业改革,推进以人工用材林为主的流转试点,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人工用材林资源,积极进行人工用材林流转试点,在总结八五

五、绿色草原等试点经验的同时逐步推广,将那些管护难的人工用材林一步到位出让给个人或企业,使长期效益变为即期效益,实现由资源型向经济型的转变。

三、保障措施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观点,总局党委抢抓机遇,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紧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总局党委扩大会议将植树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实施“绿满垦区、共建生态家园”活动,使造林绿化摆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各级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要落实责任,建立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各分局、农场党政一把手是造林绿化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逐级签订责任状,每年一考核,认真兑现奖惩。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即:林业部门负责综合协调、规划编制、监督实施等;计划、财务部门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并与林业部门共同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农业部门配合林业部门进行旱田、水田防护林建设;交通部门负责垦区内公路绿化,林业部门予以配合;建设部门负责城镇和管理区绿化,林业部门予以配合;畜牧部门负责草原防护林建设,林业部门予以配合;水利部门负责江河库渠绿化,林业部门予以配合;组织、人事和政研、林业部门负责目标考核;团委、工会、教育部门负责相应战线发动,积极参与;宣传、广播电视、农垦日报负责宣传报道等。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林业部门协调落实,各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齐上阵,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

二是精心准备、加快实施,持续推进。要科学规划,规划到2012年宜林荒山荒地、废弃地达到栽满造严,基本实现水田林网化。旱田林网及道路绿化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及管理区的环城林要30-50米宽,以乔木为主,公路绿化要10-50米宽,实施乔灌结合,打造绿色风景线和景观大道;小城镇及管理区内部要乔、灌、花、草结合,小品、造型、绿篱搭配,营造景观营区,尤其要突出学校、医院、行政区绿化,有条件的要营建森林公园;防护林设计要方便大机械作业,以主带为主;江河沿岸、水库周边及小流域造林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

三是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要坚持谁造、谁有、谁受益的政策,鼓励个人,企事业单位投资投劳造林,颁发场内权属证,一包70年不变。在投入上要三级齐动,在会战期间各分局要落实造林绿化基金,即在利费不变的前提下每年每亩耕地提取不低于4元的造林绿化基金,设立专账,专款用于造林绿化补贴。总局在积极争取国家对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重点防护林工程补贴的同时,对重点造林绿化工程按项目管理,由总局按比例给予资金补贴。小水造林资金重点补贴防护林建设的苗木费。要加强苗圃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造林绿化自用苗的同时,积极组织外销,在加强存续农场苗圃建设的同时,总局将给重点苗圃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改造,以改善育苗条件,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

四是规范管理、确保成林。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尤其要将林业部门亲自组织造林转变为监督指导各行业、各部门造林,将行业行为转变为全社会的行为,将林业部门组织造林绿化的行为和责任转变为党政主要领导的行为和责任,林业部门要承担起综合协调作用。要建立阶段性检查验收制度,各级绿委、林业部门要采取定期检查,阶段性推进等措施,鞭策后进,激励先进,加快推进;要建立和健全造林绿化内业档案,要从规划设计、责任制落实、栽植管护、验收等环节形成书面档案,明确地点、树种、责任和标准;要加大造林绿化宣传,尤其要借助各媒体宣传垦区造林绿化成果,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等,营造全社会支持林业、关心绿化、参与植树的氛围,促进垦区造林绿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垦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是对林业建设要严格检查、跟踪问效:各级对林业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必须严格检查,实施跟踪问效,建立严格的检查、考评机制,并将平时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各级考评范围和监督范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和重视林业的社会氛围。各级要保证林业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尤其对森防、病防基本建设资金必须用于购置森防、病防设施设备,没有购置和挪用的要立即购置和纠正,保证林业各项投资的实效性。

六是进一步解决思想,深化林业改革,建立全方位发展林业模式:各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有利于林业发展的事要敢创、敢试、敢干。要全面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兴办家庭林场和民营苗圃,将民间资本引入林业,推进林业投资多元化、全面推进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加快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盘活森林资产,增加林业实力,尽快培育林业产业,增加资源贮量,推进林业社会化、全民化进程,实现林业快速发展。要强化林业体制、模式创新,进一步扩大林业开放和引资力度,要在多方面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业,使林业融入垦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

七是稳定机构,加强林业队伍建设:林业机构的稳定、健全和基层组织的完善是林业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的基本保证。在机构改革中,必须保持各级林业机构的稳定性,要明确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地们,赋予相应的职能。不应以各种理由任意撤并林业机构,削弱其在生态建设中的职能。要加强林业执行队伍建设,森防、病防、湿地保护等要配备相应的执法人员。林业基层组织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骨干,发挥着落实生态建设任务、组织工程实施、推广科学技术和森林管理的重要作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进一步稳定、完善基层组织,特别是农场林业科及其森调队、护林队、扑火队的建设,要定编、定员、定职能,并确实保证经费来源。(农垦总局林业局

2010年3月15日)

推荐第2篇:农垦工作总结

农垦工作总结

农垦工作总结

,我市农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农垦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农垦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积极推动垦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市共有红岩、梅岩、历居山、科山、凤凰山、十里岗等七个国有农垦殖场、现均为乡场合一管理体制,一个农工商公司,共有职工6534人,其中退休职工1421人,垦区人口13817人,垦区土地面积197596亩,林地面积亩,共有固定资产万元,资产负债率万元,资产负债率%

2、国民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万元,第二产业

万元,第三产业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

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垦区经济平稳运行。

为使我市农垦企业成为我市农村改革试点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

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我市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努力创造一个多功能、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村、多种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我市梅岩垦殖场被列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江西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

大力发展垦区农业产业

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职工增收。

我市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我市积极争取到了省农业

厅项目资金50万元,对种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三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带动广大垦区职工发展养殖业;二是推广无公害水生蔬菜400亩,新鲜场花大棚40亩,精品果园1200亩,加快绿化食品开发;三是旧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无公害精制茶叶加工,果酒加工,芦笋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量

斤,生猪

头,全年农业产值

万元。

巩固工业企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人力有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新企业,深化场办工业改革,促进转机建制,巩固老企业,增殖支柱产业,加快垦区工业发展。一是我市垦区企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土垦区经济的重要工作来

抓,坚持引资招商,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全年共引进电子、膨润土、油脂加工、家俱、粮食加工等企业二十一家,为企业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拓宽了路子;二是将场办工业承包给职工经营,促进企业工业发展。

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本的开发,我市洪源仙境、文山石林、历居寺避暑山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步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全市森林旅游收入1500万元,大大提升了垦区知名度,促进职工再就业,推动了垦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步伐

,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省委提

出的“五新一好”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开展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农垦分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农业发展、农垦职工增收、场容村貌改善,干部职工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一是我市以省农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梅岩芦家为示范点,组织全市农场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垦区各分场的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宣传,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农垦职工投资投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垦区新农村建设;四是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和绿色食品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五是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解决垦区富余劳动力,

推动垦区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开展场容场貌的整治,加快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进度,努力提升垦殖场品位,改善垦殖场形象,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企业负债累累,职工生活困难。

1、管理人员多,职工负担过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国有垦殖场行管人员过多、机构繁多、人员繁杂、管理费用相当大,平均每两个职工要负担一个行管人员。

2、各种负担加重,企业难以承受。

长期以来,国有垦殖场除了上缴乡镇政府管理费和上交利润外,还要承担部分文教、卫生等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虽

然文教、卫生已剥离,类似三提五统已基本取消,但长期以来遗留下来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

3、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极度贫困。

我市各国有垦殖场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农资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扬,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远低于附近农村农民,现边远分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邮、不通电视、不通公路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职工居住条件极差,旧房、危房占三成以上,至今仍有点煤油灯照明的生产队。近年来,国家落实了农垦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优待政策,但企业无力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20%统筹金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广大职工不堪重负,无力支付,至今仍有四成职工因无钱交纳养老统筹金而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体制不顺,外部环境不佳。

1、乡场合一,政企不分。我市众多乡镇政府均是在农垦殖场的基础上成立的,从此企业就成了乡镇附庸,乡长、场长一肩担、财务一本账、审批一支笔,乡镇政府随意从企业调钱、调物、借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所占用土地均是从企业无偿划拨,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甚至还存在乡镇政府挪用职工社保统筹金行为,因乡镇换届至今无法填补。

2、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三年一换届,带来了短期行为,乡镇领导为突出任期政绩,根本不对企业进行投入,而是采取过量索取,急功近利,长期以掠夺式经营使企业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机能。全市各国有垦殖场个个负债累累,场办工业全军覆没,下岗职工生活无依无靠。

3、国家惠农政策不能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助,但经过乡镇政府一再克扣,真正到职工手中已所剩无几,国家对农垦企业的转移支付,就已下拨到了省财政,经过漫漫的长征路,6月才下拨到了市财政,真正到农恳企业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国家制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低保均在民政和社保部门产生了梗阻,未能得到落实。

4、企业周遍环境状况恶化。全市各国有垦殖场均存在着周边村民集体对全民山林、水、耕地蚕食和侵害,广大企业和职工得罪不起,敢怒不敢言,终日生活焦虑不安。

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危机。

由于乡镇政府对国有垦殖场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采取“竭泽而渔”

的做法,为增加乡镇财税收入,完成上缴管理费用,加大对国有垦殖场林木的过度采伐,由于企业缺乏造林更新、抚育资金。全市各国有农垦企业只砍不造,早已出现大面积“返荒”,采育比例失控,资源危机严重,许多垦殖场早已无树可砍,森林资源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垦区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山体滑坡现象。

观念陈旧,人员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垦殖场职工居山、守山、吃山、靠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思想“因循守旧、求稳怕险”,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致富经验无法传播,一些基层领导不思进取,无所用心,不是守摊子就是想挪位子,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除此之外,企业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林区、垦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卫生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广大农村

集体,众多年轻力壮职工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对垦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不得不忍痛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沃土,挥泪远离他乡导地,形成了有亲靠亲、无亲投友,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职工,使农垦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五、农垦工作打算

农垦经济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我市农垦工作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改革现有的垦殖场管理体制,把乡镇政府与国有垦殖场彻底分开,真正使垦殖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实体。

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是精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打破铁饭碗,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

能下,合理流动的用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垦企业职工家庭农场,家庭林场,鼓励职工承包荒山,发展高效林业,对现有的果木林、经济林、竹林承包给职工长期经营,安置下岗职工;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种、树种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努力开发绿色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国有农垦殖场的森林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垦区经济,安排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市财政恢复对农垦事业财政预算。改变目前国有垦殖场管理有摊子、无编制、无经费的窘迫现状;加大对垦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尽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

加大对垦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加快场办工业改制改革,通过大力开展

招商引用资,为垦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垦区交通、饮水等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水平。

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职工养老金的收缴、发放管理,落实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死亡抚恤,确保国家1 2 下一页

推荐第3篇:农垦国际化

农垦国际化

“在职工眼里,赖诗仁局长是一名‘好司机’,因为他不仅把广东农垦这辆濒临抛锚的‘破车’开成了‘好车’,而且还开成了‘国际列车’。”

在采访现场,广东农垦的职工们如此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局长赖诗仁。

“其实我并没有他们想像中的那么神,我只是遵循了市场规律,依靠整个团队,并一步步来做而已。”面对《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赖诗仁局长坦然、理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已经由国内的‘小河小江’演变成国际的‘汪洋大海’,再靠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小战船’,已经抵挡不住汹涌的波涛。广东农垦要想取胜,必须走大集团的现代化农业之路,以长远的眼光、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参与市场竞争。”

“没有市场,就不会有现代农业”

农垦,这一诞生于建国初期的特殊经济体,一直拥有农业建设“国家队”的美誉。而广东农垦,目前不仅是国内三大橡胶基地之一,还是全国最大的剑麻种植和加工基地、全国第三大蔗糖产区。

据介绍,广东农垦的剑麻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产量占全国的65%,每亩350公斤以上的纤维单产更是世界之最。而在雷州半岛240万亩甘蔗种植基地中,属于广东农垦的有40多万亩,广东农垦的白砂糖产量上一榨季达到53万吨,占到广东省产糖总量的40%多。

目前,橡胶、糖业为广东农垦的两大支柱产业,剑麻、畜牧、乳业、水果、水产养殖、房产开发与物业租赁则是其六大优势产业。近五年来,广东农垦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7.6%,高于广东省近5年GDP平均增速(14.5%)。

“现今做农业,担心的不是种不出什么,而是种什么、种完之后怎么办。”面对规模做大后的广东农垦,赖诗仁局长并没有盲目乐观,相反有了更大担忧,“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对市场的关注程度不同。没有市场,种出的东西再好,也只能等着烂掉;离开市场,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产业必须有龙头企业为载体,做好深加工,并和市场紧密衔接。否则,种出来的产品不能加工,不能储存,不能保鲜,不能卖出去,种的越多损失越大。

他分析说,近年来,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受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市场波动越来越大,“大企业才是抗击市场风险的有效载体。也只有依靠大企业或龙头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广东农垦已经把培育若干个主业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和竞争力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据介绍,广东农垦通过行业内的整合并购,已培育出广垦橡胶、丰收糖业、燕塘乳业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东方剑麻、广垦糖业、广垦畜牧、华海糖业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赖局长举例说,广垦橡胶集团公司目前已根据产品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区域情况,先在轮胎年产量占全国40%的山东省设立了办事处,此后,又相继在大连、温州、厦门、珠三角等地设立了经销点,目前已逐步建立起覆盖国内主销区的橡胶销售网络。

2004年,广东农垦就参与海南农垦、云南农垦共同出资成立的中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唯一从事天然橡胶交易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和平台,实现了由传统销售方式向现代销售方式的转变。

目前,垦区各项大宗产品包括白糖、大宗生产资料的销售和采购,都借助信息化的商务平台进行交易。

“2008年,国内糖业市场一度波动,先是年初冰冻灾害引起糖价暴涨,后是基本面回归的价格大跌,一些榨糖企业积压产品数以十万吨计,而广东农垦的白砂糖却适时沽清。”赖局长介绍说。

“大型农业资源型企业集团是农垦的未来”

记者在垦区采访时发现,不少农场的名字仍带着昔日痕迹,如“东方红农场”、“团结农场”、“胜利农场”等;但在这些传统的名称背后,处处可见市场化经营管理的标志和符号,如“农场场长”改称“农场经理”,关联农场和加工厂重组为“公司、基地”等等。

“名号的改换,标志着广东农垦集团体制框架的全面调整和改革。”赖局长介绍说,广东农垦已经改变了过去“总局-管理局-农场”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起了“产业化专业公司――基地(农场)――家庭农场(专业户)”的新模式。 集团由行政管理型转为企业经营型,各集团间产权理顺,集团内部责、权、利分明,“亲兄弟”“明算账”。

机制改革完善的同时,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模式也最终明确。“从长远来看,最适合广东农垦种植、最有经济价值的,还是甘蔗和橡胶。”赖局长说。”

“为实现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广东农垦提出了‘建设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的思路,而这也正契合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国家控股的、具有现代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的大型农业资源型企业集团。”赖局长对记者介绍说。

赖诗仁局长还特别以广东农垦糖业集团为案例,剖析如何通过资本运作和规模扩张,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技化,最终实现现代农业。

据介绍,广垦糖业集团组建于2005年12月,3年间,滚动投入3.5亿元,以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形式收购了雷州信通糖业、广西合浦伟恒糖业等4家民营制糖企业,并增持了湛江金丰糖业、半岛糖业两家企业的股权,使旗下全资、控股和相对控股的糖厂由原来的4家增至11家,

与此同时,广东农垦通过自身40万亩甘蔗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村种植甘蔗面积60万亩,使其拥有了100万亩的蔗源供给基地,资源瓶颈被打破。

目前全国唯一的“甘蔗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就设在广东农垦位于雷州半岛腹地的甘蔗种植基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既有双翼展开后长达27米的“地面雄鹰”喷药机,每个工作台班达到700亩;也有外形“憨厚”的自制培土施肥机,日作业多达100多亩。

集团属下的丰收糖业公司总经理卢东绪对记者介绍说,在试点的6.5万亩蔗地上,共引进世界先进的农业机械80多台套,从耕地、种植、培土、施肥直至收获,全程了实现机械化。“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砍蔗500吨,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500个熟练工人一天砍蔗的总量。”

广垦糖业集团这一“国企并购民企”的反常规资本运作模式,曾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和议论,对此赖诗仁局长表示:“我们每投一分钱,都要想着回收。”

“以国际化视野实现全球资源整合”

在赖诗仁看来,广东农垦要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必须统筹内外联动,以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整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现从封闭型发展向开放型发展的转变。

“自身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充分利用农垦资源的同时,要以大视野来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资源,实现多赢。”赖局长解释说,“如橡胶产业,在本土所受局限较大,就必须走出国门,利用国外资源,以跨国经营和对外扩张,解决资源紧缺等系列问题,实现产业的更大发展。”

广东农垦通过与日本、美国等跨国企业合作,生产“明治雪糕”、“亨氏米粉”等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美誉。而这,也坚定了赖局长以名牌带动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战略决心。

“当今国际市场的农产品竞争,已经不再是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而是质量、品牌和价格的综合竞争,只有打造出国际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动权、话语权。”赖局长说。

推荐第4篇:盘锦农垦

盘锦农垦201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盘锦农垦工作的重中之重,盘锦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盘锦市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农垦危房改造工程的推进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盘锦农垦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乐观估计,今年任务指标到年底能够顺利完成,争取的指标将有较大进展,现将这段时间以来盘锦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向与会领导和同志们作以简要汇报:

一、制定方案,分解指标

2011年,省局下达给我市危房改造任务是7712户,盘锦市委、市政府又自加压力,申请追加指标22288户,想法是两年任务一年完成。我们按照省农垦局《关于印发〈2011年辽宁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辽垦规财字[2011] 38号)精神,结合省下达给我市2011年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任务指标以及盘锦申请追加的2012年指标任务,制定了《2011年盘锦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阐述了实施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的必要性,明确了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其中工程实施方案在改造方式、改造计划和资金筹措渠道、改造标准及建设进度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组织保障、实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范,是推进我市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

件。

根据两县、两个经济区农场分布和农场危房的实际情况,我们及时将任务指标进行了合理分解,将今年必须完成的7712户和申请追加指标22288户,共30000户任务指标落实在两县、两个经济区的24个农场。其中,大洼县14个农场,总任务数12389户,2011年指标4889户,追加指标7500户;盘山县5个农场,总任务数5114户,2011年指标1626户,追加指标3488户;辽滨经济区2个农场,总任务数1994户,2011年指标394户,追加指标1600户;辽河口生态经济区3个农、苇场,总任务数10503户,2011年指标803户,追加指标9700户。

二、协助建投完成可研,完善贷款有关手续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协调中辽国际公司、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与两县、两经济区以及农场的对接,帮助催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前期所需的各种数据、材料以及相关手续,为项目的开工建设做好准备。目前,可研报告所需的各种数据、材料、图表等基础准备工作已就绪,可研报告已基本形成。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善项目贷款所需的各种手续,争取早日把贷款资金争取下来,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所用。

三、全力抓房屋建设,抢工期促进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我们分成3个工作组,1个宣传组,马不停蹄地赴两县、两经济区及各农场督办危房改

造工程开工建设,以确保这项工程能抓住工期,按进度要求得到落实。目前,我市今年任务7712户已经全面开工建设,追加指标也有大部分开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盘锦特色的亮点工程。大洼县榆树农场新建农垦佳苑小区,占地4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小区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700户,计划建设18栋回迁楼,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我市最早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楼。前进农场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农垦危房改造同城区发展规划相融合,选择建丰幸福里、亿居新城、昆仑新天地、林海景天四个小区集中为1000户农垦职工建房,房屋设计、户型确定、小区绿化、配套工程等都体现了高标准、高水平,目前基础已做完,主体框架在建;辽河口经济区安排石山种畜场、羊圈子苇场集中为803户农垦职工兴建新房,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尤其是羊圈子苇场在和泰馨城小区承建584户农垦职工住宅,设计了四种户型,该小区建筑设计标准高,极富现代感,建有文化娱乐广场8100平方米,休闲广场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并安排专业园丁绿化养护;盘山县胡家农场红岩分场是朝鲜族聚集村,有人口398人,157户。由于民族习惯,过去存在大量的茅草屋、土坯房,村民住房十分简陋,村屯建设也不规范。今年国家出台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后,农场党委和分场党支部经过充分研究,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入手制定了详细改造规划。他们积极筹措资金新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28户,改造完成45户,计划到今年10月末,完成全村157户房屋

的改建工程,使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韩式住宅小区。

四、抓政策宣传,做好基础性工作

我们结合国家、省出台的关于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这项工作的部署,立足各县、经济区实际,通过调研、摸底,掌握了基本情况后,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大力宣传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建设意义及进展情况,自办了《农垦危房改造工作简报》,半个月出一期,及时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以便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情况。同时,我们认真做好各项报表及汇报材料,向市里、省里及时反映情况及数据。我们要求各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小区统一标识,规范了标牌尺寸,把项目名称统一为:辽宁盘锦垦区农垦危房改造工程---(农场名称)农垦佳苑项目。对标牌内容也有一定规范;要求各县、经济区每周三定期报省里进度表和市里制订的周报表,有情况及时反映,填充到《简报》内容里;同时,实行危房改造工程月调度制度,汇总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推进落实;还设计印发了职工危房改造档案,把各户基本情况备案存档,要求上报职工家庭花名册和改造的老房屋照片等。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市各级相关部门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抢时间、抓进度、疏环节、勤督促,做扎实有效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其他兄弟市相比还有差距,与任务目标的完成还有距离,我们一定不断加大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危房改造政策的落实,为垦区职

工群众造福。

推荐第5篇:农垦工作总结

2008 年,我市农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农垦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农垦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积极推动垦区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市共有红岩、梅岩、历居山、科山、凤凰山、十里岗等七个国有农垦殖场、现均为乡场合一管理体制,一个农工商公司,共有职工 6534人,其中退休职工 1421人,垦区人口 13817人,垦区土地面积 197596亩,林地面积 155102.5亩,共有固定资产 1986.6万元,资产负债率 3823.9万元 ,资产负债率 103.46% 。

2、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 124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万元,第二产业 万元,第三产业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 。

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垦区经济平稳运行。

为使我市农垦企业成为我市农村改革试点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我市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努力创造一个多功能、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村、多种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 2008年我市梅岩垦殖场被列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江西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

(一)大力发展垦区农业产业

2008 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职工增收。

我市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我市积极争取到了省农业厅项目资金 50万元,对种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三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带动广大垦区职工发展养殖业;二是推广无公害水生蔬菜 400亩,新鲜场花大棚 40亩,精品果园 1200亩,加快绿化食品开发;三是旧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无公害精制茶叶加工,果酒加工,芦笋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量 斤,生猪 头,全年农业产值 万元。

(二)巩固工业企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人力有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新企业,深化场办工业改革,促进转机建制,巩固老企业,增殖支柱产业,加快垦区工业发展。一是我市垦区企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土垦区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引资招商,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全年共引进电子、膨润土、油脂加工、家俱、粮食加工等企业二十一家,为企业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拓宽了路子;二是将场办工业承包给职工经营,促进企业工业发展。

(三)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本的开发,我市洪源仙境、文山石林、历居寺避暑山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步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2008年全市森林旅游收入 1500万元,大大提升了垦区知名度,促进职工再就业,推动了垦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8 年,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省委提出的“五新一好”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开展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农垦分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农业发展、农垦职工增收、场容村貌改善,干部职工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一是我市以省农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梅岩芦家为示范点,组织全市农场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垦区各分场的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宣传,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农垦职工投资投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垦区新农村建设;四是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

济和绿色食品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五是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解决垦区富余劳动力,推动垦区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开展场容场貌的整治,加快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进度,努力提升垦殖场品位,改善垦殖场形象,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

债累累,职工生活困难。

1、管理人员多,职工负担过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国有垦殖场行管人员过多、机构繁多、人员繁杂、管理费用相当大,平均每两个职工要负担一个行管人员。

2、各种负担加重,企业难以承受。

长期以来,国有垦殖场除了上缴乡镇政府管理费和上交利润外,还要承担部分文教、卫生等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虽然文教、卫生已剥离,类似三提五统已基本取消,但长期以来遗留下来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

3、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极度贫困。

我市各国有垦殖场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农资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扬,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远低于附近农村农民,现边远分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邮、不通电视、不通公路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职工居住条件极差,旧房、危房占三成以上,至今仍有点煤油灯照明的生产队。近年来,国家落实了农垦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优待政策,但企业无力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 20%统筹金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广大职工不堪重负,无力支付,至今仍有四成职工因无钱交纳养老统筹金而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体制不顺,外部环境不佳。

1、乡场合一,政企不分。我市众多乡镇政府均是在农垦殖场的基础上成立的,从此企业就成了乡镇附庸,乡长、场长一肩担、财务一本账、审批一支笔,乡镇政府随意从企业调钱、调物、借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所占用土地均是从企业无偿划拨,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甚至还存在乡镇政府挪用职工社保统筹金行为,因乡镇换届至今无法填补。

2、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三年一换届,带来了短期行为,乡镇领导为突出任期政绩,根本不对企业进行投入,而是采取过量索取,急功近利,长期以掠夺式经营使企业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机能。全市各国有垦殖场个个负债累累,场办工业全军覆没,下岗职工生活无依无靠。

3、国家惠农政策不能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助,但经过乡镇政府一再克扣,真正到职工手中已所剩无几,国家对农垦企业的转移支付, 2005年就已下拨到了省财政,经过漫漫的长征路, 2008年 6月才下拨到了市财政,真正到农恳企业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国家制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低保均在民政和社保部门产生了梗阻,未能得到落实。

4、企业周遍环境状况恶化。全市各国有垦殖场均存在着周边村民集体对全民山林、水、耕地蚕食和侵害,广大企业和职工得罪不起,敢怒不敢言,终日生活焦虑不安。

(三)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危机。

由于乡镇政府对国有垦殖场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采取“竭泽而渔”的做法,为增加乡镇财税收入,完成上缴管理费用,加大对国有垦殖场林木的过度采伐,由于企业缺乏造林更新、抚育资金。全市各国有农垦企业只砍不造,早已出现大面积“返荒”,采育比例失控,资源危机严重,许多垦殖场早已无树可砍,森林资源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垦区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山体滑坡现象。

(四)观念陈旧,人员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垦殖场职工居山、守山、吃山、靠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思想“因循守旧、求稳怕险”,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致富经验无法传播,一些基层领导不思进取,无所用心,不是守摊子就是想挪位子,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除此之外,企业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林区、垦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卫生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广大农村集体,众多年轻力壮职工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对垦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不得不忍痛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沃土,挥泪远离他乡导地,形成了有亲靠亲、无亲投友,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职工,使农垦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五、2009年农垦工作打算

农垦经济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2009年我市农垦工作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改革现有的垦殖场管理体制,把乡镇政府与国有垦殖场彻底分开,真正使垦殖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实体。

(二)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是精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打破铁饭碗,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垦企业职工家庭农场,家庭林场,鼓励职工承包荒山,发展高效林业,对现有的果木林、经济林、竹林承包给职工长期经营,安置下岗职工;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种、树种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努力开发绿色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国有农垦殖场的森林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垦区经济,安排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市财政恢复对农垦事业财政预算。改变目前国有垦殖场管理有摊子、无编制、无经费的窘迫现状;加大对垦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尽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

(四)加大对垦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加快场办工业改制改革,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用资,为垦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垦区交通、饮水等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水平。

(七)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职工养老金的收缴、发放管理,落实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死亡抚恤,确保国家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推荐第6篇:农垦赞歌

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青春是什么

有的人说青春是操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是学校的朗朗书声,是幽静小道上的牵手,是面对生活的热情洋溢,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饶,面对诱惑时的轻易沦陷„每个人对青春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正是为了尊重这种各自迥异的答案与诠释,人们才会匆匆走上一条无尽的道路,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谜底,破译青春的密码。

当我们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我以为我们的青春要终结了,工作、工资、家庭等等一系列的琐事将会埋葬我们的青春,我们不再天真、乐观、无忧无虑,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焦虑。惆怅。而实际上并没有,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不只有享受快乐玩耍的安逸,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破障前行,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稻田,感受着如今这大片没有硝烟的秋收战场,我不禁想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02师在接受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的改编建设命令的时候,望着眼前一片:远看无边芦苇乱点头,近看地上螃蟹起高楼,嘴干了想喝茶,咸水难靠牙,走路不留心,就能掉进坑。面对这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境遇,指战员们风餐露宿,“一把大锹一杆枪,一张芦席做营房,喝咸水,睡地床,”顾不得蚊子,蚂蝗和蛇的袭扰,迎酷暑,战严寒,硬是在这荒草滩变成大片绿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岁月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农垦人的心田,随着岁月不断的变迁,从拓荒战役到建设兵团,从体制创新到转换机制,从以前的人工作业到如今的基本全机械化作业,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粮食安全与品质,农垦人都在不断探索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开拓者的足迹是历史的新起点,奋斗者的双肩是时代进步的新阶梯,翻开江苏农垦的建设史,每一页都刻着农垦人一个个鉴定的脚印,农垦的今天稳固如山,但这不是农垦人的风格,他们要的不是稳定条件下的追求安逸,而是不断开拓下的奋勇前行。就如同打仗一样,我们在一片战场上获得了胜利和收获,就要稳固后转移到下一个战场,如今的农垦也正是追寻这样一条道路,正在泗洪、阜宁等地“开辟战场”,甚至有五年农垦再造计划的宏伟目标。纵然买地,整地,规划都要花费巨资,又要面对地方各种因素的阻挠,纵然困难重重,但是农垦人不断的在用吃苦耐劳、顽强不息的军垦精神奋勇前行。如今的太平生产区已然步入正轨,农垦人正在用奋斗的汗水,挥洒着企业青春的热血。

而作为刚离开校园的我们,心中不免有青春散场的失落,对未来的迷茫。但是当我们走进农垦,走入农场,感受着农垦风雨几十年的过往,感受着农垦如今的辉煌,感受到的农垦明天的希望,犹如一股春风注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忘却烦恼和忧伤,我们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忙碌着也学习着,所以我们的青春并没有散场,也没有凋零,而是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闪烁着无尽的光芒。

青春经得起磨练却经不起消磨,经得起开发却经不起挥霍。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青春,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的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说过“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青春,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的最伟大的事业——人类的解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青春,趁着自己还年轻,尽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亮丽而独特的风采,像我们的农垦一样,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推荐第7篇:劳模

劳动模范

谢天宗是石壕煤矿水电队的队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更体现出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2011年对于水电队全体职工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比较忙碌的一年,作为队长的他更是最辛苦的一人。为了石壕职工们每年冬季不受冷不受冻,在矿领导英明的决策下,决定筹建两台新锅炉。在此情况下,谢队长又一次肩负起了筹建锅炉的重任。他没有任何不满,毅然面对即将到来的任何难题。筹建新锅炉开始破土动工了,作为队长的他,也开始更加忙碌了。他将自己全身心都放在了新锅炉建设中,在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早上工地的工人刚刚开始吃早饭他就来到了工地上,查看工作各项进程;中午顶着炎炎烈日依旧坚持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亲历亲为,午饭时就让工人帮忙带工作餐;晚上在队里查阅着资料,为了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一直忙碌到深夜。他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工作,一直到新锅炉建好到试炉子,再到锅炉的正常供暖,期间没有请假休息一天。在此期间,有好多事情都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的工人们,都暗暗的伸出了大拇指,说道:我真服你们的队长,每当有最苦最累的活,他都冲在最前边。

他深深理解到,带好队伍,做好工作,领导的自身素质是关键。他经常警惕自己,要正确对待领导和职工们赋予的权力和荣誉。要对得起领导干部的称号,要对得起和自己一道工作的同志,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做到为事业、为同志、为群众干一行爱一行,干一天尽职一天。他就是这样子做的,他也做到了。在新锅炉刚开始运转时,司炉工不能熟练操作,这关系到全矿职工的供暖问题,谢队长一直坚守在锅炉房现场。在锅炉试运的过程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在谢队长的带领下,都一一排除。让我们记忆最深的一次是,11月13日晚,谢队长在锅炉房刚刚忙完一天,下班回家不到一个小时,锅炉突然熄火了,当时值班人员赶紧汇报谢队长。谢队长得知消息后,立即从家里跑到了锅炉房,然后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查明锅炉熄火的原因。整整查了半夜,找到了原因。锅炉返料器结焦,造成堵塞,锅炉不能正常运转。但是锅炉返料器内温度过高,工人师傅们进不去,只能等到炉子里边的温度降下来才能进去。谢队长马上和郑州锅炉的老师傅们商量解决方案,然后准备工具材料。直到第二天下午,炉膛温度才降到了六十多度,但是温度依然还是很高的,工人师傅们对于处理此问题都没有经验,返料器内环境狭小,灰尘堆积较厚,进入后不易准确找到问题所在位置。谢队长依然带头第一个爬进了炉膛,从炉膛进入返料器,在那样窄小的环境中坚持工作。当他从锅炉中爬出来的时候,满脸汗水,脸上、嘴上、耳孔内粘着一层厚厚的煤灰,以及全身上下也沾满了煤灰。出来笑呵呵的对大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咱们的工人一个挨着一个爬进去看看情况,一回生二回熟,下回再碰到类似情况咱们就可以自己解决了。他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端领导的架子。而且谢队长热衷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特殊问题的时候,总是从在最前边。他的工作态度,在此时充分的体现出来。

谢队长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切实抓好锅炉房的生产工作。他在锅炉试运的过程中,长时间坚持在一线工作。在安装低压配电柜的时候得到了体现。那是从十月十七日到十月三十日这期间,谢队长每天都是从早上七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半,累了就在锅炉房办公室坐着休息一会,起来了继续投入到工作中。谢队长的身体不是很好,但是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始终勤奋工作,认真完成任务。记得前不久,那是11月18日司炉工不熟悉新锅炉的流程,造成新锅炉的熄火。在此期间谢队长坚守在锅炉房,时间长达三天四夜,累极了就躺在长条椅上休息一会,直到问题得以解决。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热衷于本职工作,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无论白天黑夜,出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解决,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转供气。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不懈的努力和火一样的热情,诠释了对我矿事业、对企业的热爱和忠诚,用汗水和执着浇注出一道道人生的彩虹。

回顾谢队长前后的工作,他作为主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加班加点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相互协调配合,使计划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他不断的加强对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适应现代化的石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努力地提高职工的素质水平,达到了全队职工共同把工作做好。集思广益,搞好区队的工作;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是职工群众的知心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与职工同甘共苦,是工作得到极大的进步。

他是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没有辜负矿领导对他的信任。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因有谢队长这样的领导而自豪。用辛勤劳动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体现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他为石壕煤矿的美好明天,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水电队 2011-12-15

推荐第8篇:劳模

概念

劳动模范简称劳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劳动模范分为全国劳动模范与省、部委级劳动模范,有些市、县和大企业也评选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最高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意义

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各条战线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他们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

评选条件

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的条件具体要求因评选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评选条件;地区差异有所不同,但基本条件一致:

热爱祖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立足本职,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在全市各行各业处于领先地位,有广泛群众基础。

1、爱岗敬业,扎实工作,赶超先进,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和在岗位“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中做出业绩者。

2、崇尚科学,更新观念,奋发向上,在科技兴农、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贡献者。

3、敢于探索,勇攀高峰,在“科教兴玉”,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体制改革中,创新机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等方面做出贡献者。

4、在环境保护,安全文明生产,依法严厉打击犯罪,防范和惩治各种犯罪活动,抗灾救险中,为维护社会安定、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做出贡献者。

5、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它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劳动价值体现社会精神价值。

劳模内涵 重大意义

社会学家艾君2005年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这样解释。他指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

他在谈到劳模到底意味着什么时提出了一种观点。艾君认为,劳模,意味着“!”,它代表着是一种饱含感情的符号;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意味一种“文”,是一种人理之伦、人生之道的“人文”;劳模,意味着一“取向”,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可贵精神

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劳模精神,实际它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

他指出,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他阐述说,穿越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英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的优秀品质,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不变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引领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劳模待遇

劳动模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关心和爱护劳动模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杭州市政府专门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提高劳动模范待遇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模范的各项待遇。各项待遇具体调整如下:

一、提高离退休劳动模范(先进)的荣誉津贴

(一)全国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50元。1989年年底前荣获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50元。

(二)省部级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20元。1989年年底前获得荣誉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30元。

(三)1956年至1964年先进生产(工作)者,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00元

(四)市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80元。1990年年底前获得荣誉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20元。

(五)1955年至1965年市先进生产(工作)者,每月享受荣誉津贴60元。多次获得荣誉称号的,按其中最高一档标准计发,不重复享受荣誉津贴。

二、提高农业劳动模范(先进)的荣誉津贴。年满60周岁且无固定收入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300元;省部级农业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200元;市农业劳动模范[包括 1955年至1965年期间省农口系统和市农业先进生产(工作)者],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50元。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精简回乡的职工劳动模范(先进),目前仍为农业人员的,按照农业劳动模范(先进)的待遇执行。

三、继续对劳动模范(先进)实行医疗补助。城镇市级及以上在职离退休劳动模范(先进),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开支范围的医药费,由个人承担部分,继续按《杭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市政府令199号)和《杭州市退休人员

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暂行办法》(杭政办[2003]37号)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市级以上农业劳动模范(先进)在参加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时,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所在地同级财政部门解决。

四、荣誉津贴和医疗补助费用的列支。劳动模范(先进)荣誉津贴和医疗补助费用由劳动模范(先进)所在单位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荣誉津贴在离退休费中列支,医疗补助费用在医疗费中列支;企业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如所在单位确有困难,由其主管单位解决。有条件的地区,劳动模范(先进)荣誉津贴的发放和医疗补助应列入社会化管理。市级及以上农业劳动模范(先进)的荣誉津贴由所在地同级财政部门解决。

五、建立劳动模范(先进)专项补助资金。市财政及各区、县(市)财政都应设立劳动模范(先进)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因所在单位经济困难濒临破产或无工作单位,荣誉津贴和医疗补助费用确实无法落实的劳动模范(先进)的补助和因遭遇天灾人祸、患重大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饿劳动模范(先进)的补助。劳动模范(先进)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各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六、劳动模范(先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给予优先。住房困难并已领取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的劳动模范(先进)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可不参加社会的排队摇号,并在地段的选择上给予适当优先。具体办法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七、因各种原因被撤销劳动模范(先进)荣誉称号的,上述待遇从撤销荣誉称号之日起停止执行。

八、提高劳动模范(先进)荣誉津贴及医疗待遇标准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总工会等单位关于改善和提高劳动模范待遇意见的通知》(杭政办发[1997]24号)、《转发市农村经济委员会等三部门关于改善农业劳动模范待遇意见的通知》(杭政办发[1997]91号)同时停止执行。

继承及发展 社会的积极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给他们以应有的光荣和地位,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让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这再次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重视和对劳模精神的充分肯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劳模工作。195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过12次大规模的表彰会,对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进行隆重表彰。累计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2000余人次。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劳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先后采取提高劳模退休金和进行一次性奖励,以及保障劳模就业、不准安排劳模下岗、安排劳模体检和疗养等措施。在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过程中,有部分全国劳模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劳模的生活出现了暂时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从2003年起,每年拨出6000万元专款,由全国总工会负责,以全国劳模生活困难补助金、特殊困难帮扶资金的形式,每年分两次发放给收入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和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全国劳模。为提高劳模的素质,自1997年起,全国总工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办了劳模本科班,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可免试入学。各地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提高劳模待遇,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分别采取设立荣誉津贴和劳模帮困资金、办理补充养老保险、提高医疗待遇、解决劳模住房困难等措施,保障劳模的生产和生活。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评价劳模的丰功伟绩与社会作用。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赞扬全国劳动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事业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致词中,充分肯定劳动模范“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团结的核心”。2000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高贵品格,他们不愧为我们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坚和人民的楷模。” 我们评选劳模、宣传典型,其目的是要倡导人们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

我们学习劳模,就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就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征程中,向劳模学习,让劳模精神光耀神州。(选自光明观察)

劳模的时代性

“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党的话……”这支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曾激励过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争戴大红花的热潮。向世人表明: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劳动模范应成为人们心中最耀眼的明星。那个年代涌现出来的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等,带动了整个一代人,他们的精神激励鼓舞和影响了一个时代。他们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人去学技术,鼓舞了一代人想去当个好工人,“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实现,全是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完成的。这一代劳模的精神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老劳模中,有的是通过发明创造,突破了重大的技术难关,使生产来个飞跃的发展。如倪志福的钻头,王林鹤的高压电桥,蔡祖泉的电光源,都是“改造了世界,变也么变了样。”

从时传祥、王进喜,到倪志福、郝建秀,从李素丽、徐虎、王选、袁隆平,到李斌、许振超、王建军、李银环、于凯等。尽管每一时代的劳模群体也都呈现出多元的组合,以体现对不同劳动价值的肯定,但总的趋势,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评判,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向转变。这样的变化,与新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一个封闭自足的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并逐步向世界开放的转变过程完全合拍。每一个时代所推举出的劳模,都代表着该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和健康向上的力量。

时代发展

在亿万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大军中,劳动模范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的业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不变的是精神,传承的是永恒。

“老黄牛”精神没有过时

在劳模群体中,熟悉的传统行业中传统意义上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并且在新一代劳模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王录学是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大同派出所的一名片警,他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之事,处理的都是辖区内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他以一副实实在在服务群众的热心肠,温暖着许许多多孤独的老人和失足彷徨的少年。他并没有什么英雄壮举,但一组数字,记录着这几年的成绩:从2000年到2005年底,王录学在辖区中调解治安纠纷216起,查处治安案件284宗,治安拘留286人,办理刑事案件51宗,刑拘39人,送劳动教养8人,协助外地警方查获抓捕犯罪嫌疑人17人。

劳模队伍的新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的文化水平在提升,劳模的组成也在不断的变化。但不管身份怎么变,不管学识有多高、职务有多高,不管他们是专家、学者、经理、老板,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不变的。

时代需要更多的行家里手

劳模中占有相当数量的是这些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人才的行家里手。他们的起点不高甚至很低,有的甚至没上过高中,但他们却通过不懈地学习钻研,成长为企业不可替代的技术专家,解决了实践中大量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更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灿烂的未来。

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建设者

劳模队伍中出现农民工的身影,作为工人阶级新的组成部分,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开创出了自己的天空。“四川简阳籍送奶工”已经深入到上海人日常的生活中了,带领着2000多农民工闯荡上海滩的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女——高凤琼。

社会影响

成千上万的劳模尽管所处时代不同、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正是以劳模为杰出代表的亿万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才有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今天。

共和国不会忘记

共和国刚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极其落后,贫穷、落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中国工人阶级承受着来自国内外的压力,默默地拉起了纤绳,提起了铁锤,拿起了钢锹,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建设家园的征程。钻井工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东北平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大油田,成了闻名遐迩的“铁人”。修理工孟泰刨冰雪、抠泥巴、钻废料堆,在满目疮痍的十里钢城,拣回了成千上万个炼铁设备用的零件,从而使沉寂的高炉,又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一代劳模又奋斗在共和国大厦的建设工地上: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弄潮,不断推动改革前进的企业家;刻苦钻研,掌握高新尖技术在各行各业取得突破的技术人员;研制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航天英雄。正是凭着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奋斗,共和国建成了一个又一个钢都、车城、大油田;筑起了一条又一条公路、铁路和航道;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数以万计的劳动模范以勤劳和智慧,不仅为共和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为亿万职工和广大劳动者树立了榜样。

新时期劳模的时代特色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一支有觉悟又掌握现代先进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面前。 具有优良传统的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坦然承认自己的落后,拿出了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 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做科技型、知识型劳动者,成了当代工人阶级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模也由建国初期以苦干实干为主,转向今天的高科技、高知识等多成分并重发展。新一代劳模在继承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等优秀品德的同时,又展示了进取创新、追求卓越、做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的风采。

爱护和关心劳模

时代需要更多的劳模,社会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劳模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工作创新精神、高尚品德的传播,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取得成绩的本身。这就是劳模精神的社会价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劳模就能影响周围一群人。在给这些做出巨大贡献的劳模们以精神奖励的同时,也要给劳模更多的物质关爱。特别是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劳模,要受到应有的尊重。要让已经年老的劳模生活无虞、晚年幸福,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多为劳模办实事,关心劳模、爱护劳模,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政府对劳模的关心与爱护,社会的倡导与弘扬,大家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同时又以能为劳模尽一分力而感到光荣,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更加欣欣向荣!

推荐第9篇:劳模

工作总结 公司领导:

2010年度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带领项目部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定,继续贯彻执行和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和公司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公司的总体部署和任务目标,加强管理,齐心协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生产计划,根据项目部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回报如下:

2010年,我们按照公司的工作目标,以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为重点,强化管理,转变观念,创优质品牌工程,带领项目部全体员工,开拓创新,抓质量、包安全、抢进度、创效益,保证了在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完成工程项目

1、完成了***建筑工程基坑开挖的施工任务,做好了基础基础主体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2、****厂房工程建设基本完成;

3****项目基坑工程完成,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准备施工防水工程施工。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我们坚持靠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理念,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各种规范规程施工,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要求各工种人员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质量标准和要求,我们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做好质量通病预防工作,制定管理措施,做好每道工序质量的控制,各班组必须做好质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项目部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检,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三、强化安全管理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实施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与生产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项目部施工员在安排施工任务时,应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现场服从安全管理,对施工中的各部分各工种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对新工人和其他人员,必须有针对性、有组织的进行施工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教育,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严格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生产。

四、强化增效意识,严把材料关口

1、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合理科学安排施工人员,真正发挥,提高施工效益。

2、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

3、施工成本控制,一是严格控制项目部的费用开支;二是做到增加收入;三是做好工程签证工作。

4、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调整施工队伍完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等手段,使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

5、加强材料管理,在施工使用材料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

6、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组织水平。正确的选择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搞好现场调度和协调配合,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并贯彻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检验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做好各种避免返工的措施。

五、抓好项目部建设

在项目部的各项工作中,不断增强员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整体素质和凝聚力得到显著提高,积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公司的会议精神,坚持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使全体员工加强责任心,积极参与、配合公司的各项工作。

六、加强精细化管理

在2011年里,我们项目部将在公司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的任务目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公司交给我们的各项施工任务,为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做好我们的贡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在教坛摸爬滚打了二十年。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感慨万千。这二十年,是我默默耕耘的二十年,也是我努力探索的二十年,更是我迅速成长的二十年。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我深深知道,我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领导的信任、栽培和老师们的鼓励与支持。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近年来教学工作做出总结:

成绩属于过去,明天任重而道远。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施工一线的项目领导者,肩负着企业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对未来的历史责任感。今天荣誉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对我的激励,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自己的良心,从今以后一定在市建这片热土上,再接再厉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让市建的明天更美好!

推荐第10篇:劳模

说起行业先进、劳动模范,人们往往会觉得和自己有一定的距离,即便是身边的同事,由于朝夕相处,也常常让人忽略了他们的闪光之处。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打造更多的工人技术明星、技术状元和创新能手,并通过他们凝聚职工“粉丝”,服务企业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活绝技在最大限度上的传承和推广,更是放大先进典型“正能量”的好方法——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知名劳模命名并围绕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开展技术创新的组织。劳模创新不但为劳模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提供了场所和条件,也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懂技术会管理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青海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焕发创新热情、奉献创新智慧、激发创新活力,涌现出以杨永磊、王锡军、钱建华、范广勤、陈富圈等劳模为引领的一批创新工作室。

是典型,更是一面旗帜

近日,记者来到设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范广勤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以青海省劳模、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公司优秀班组长及青海省电力公司技术专家,西宁公司检修分公司电气试验班长范广勤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走进工作室,仿佛走进一个小型博物馆,这里记载着在范广勤的带领下,由37名创新能力强、甘于奉献,在科技攻关、生产管理、文化创新等方面有专长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的成长历程和精彩故事。

在工作室的“历史厅”,记者看到一张张职工生活照,工作照,一张张奖状和一面面锦旗整洁地挂在墙上……范广勤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把人才战略放在首位。工作室为团队成员个人制定年度成长计划、三年成长规划书,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示范授业、技术培训、管理创新、业务交流、导师带徒等活动,激发了员工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并积极向劳模先进标杆看齐。

几年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QC小组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创新学习手段的广泛应用,极大激活了员工的创新潜能。工作室创新性推出“技术培训链锁工作法”,突出传帮带,带团队、带青年、带成果,使得团队人才当量由1.06提升到1.14。工作室积极组织开展新技术、新设备交流,3年来共开展技术交流活动65次,有效提升了团队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工作室还定期开展技术大讲堂活动。即根据事先确定的课题,每个人都准备讲课内容,采用抽签方式,由抽中者给大家授课,讲解的不全面的内容,其他成员进行补充,直到全部理解掌握为止,将“人人当能手、个个做专家”真正落到了实处。

徒弟李超说起师父的点滴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在劳模班组我感受到范师父给予的各种„逼迫‟。逼着我演讲,逼着我创新,逼着我学习,甚至逼着我长胖。从工作到生活,从行为到心态,全方位的逼迫,不留死角。这种„逼迫‟为我指明了方向……”

如今的“范广勤劳模工作室”代表的不仅是精湛技术、创新精品、应用成果,更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高原劳模形象缩影。他们凭借扎实的班组基础管理、过硬的专业技术、肯吃苦勤钻研的工作态度,先后让电气试验班获得省电力公司“标准化建设、精益化管理”示范班组、国网公司先进班组、国网公司工人先锋号、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几年来,获得职工技术创新成果37项、国家专利项目6项,QC成果8项。

是创新,更是一种引领

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团队。一个不大的独立房间,悬挂着工作室简介、劳模介绍、团队成员、风采展示、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成果展示、本年度创新思路和计划、本年度研发项目、特色管理方法做法等内容的大图版;一张会议长桌,简单质朴,一张张荣誉奖状则挂在两面的墙上……这就是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建于2012年8月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其中,全国劳模、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3人。获得省部级劳模3人,公司级劳模14人,科技明星5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4人,铝电解高级技师2人,助理工程师3人。他们主要从事铝电解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与创新工作。定期不定期持续开展各类技术创新及生产技术难题攻关活动,促进了所在单位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优化和节能降耗工作全面提升。

近年来,工作室以创新为核心,以项目课题研究与应用为载体,建立健全了完整的管理和工作制度、规划目标,制度上墙,定期组织活动,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法、专业技术和企业管理技能的创新。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本质脱困攻艰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生产技术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创新工作室成员采取集中讨论、分头采样、总结研讨和汇总成果为创新活动的基本步骤,通过“组建项目小组,诊断分析,制定改善计划,实施改善跟踪,效果评估及固化推广”等流程,进行项目改善活动。

在团队核心人员田元欢的带领和影响下,一大批青年技术能手脱颖而出。组织实施、设计创新发明应用的授权专利12项。2013年现代化管理成果《一槽一策分类管理在铝电解生产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现代化管理成果评审中获得三等奖。现代化管理成果《趋势动态管理在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项目,获第三届青海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五小活动成果获奖300多项。QC活动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分别获奖省优、行优和国优。这些QC活动成果、发明专利、创新管理成果均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2012年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解生产技术难题,促项目改善”为主题的“五个一”创新活动,2012年开展项目2个,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开展项目4个。几年来,分别创造经济效益116万元、366万元、505万元。其中2014年度在劳模团队成员带动及督导下,分厂通过开展新模式修旧利废工作,节约费用达到260多万元。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团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一线班组员工解决问题的自主创新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为生产稳定、指标优化、节能降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是标杆,更是一种传承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水平,决定创建工作的生命和活力,使劳模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器”、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培育人才的“孵化器”、社会文明的“正能量”。近年来,我省工会组织积极探索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有效途径,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2014年,全省34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训各类职工5000多人(次),帮助100多职工提升了技术等级,技术创新攻关难题324项,获得发明专利71项,取得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劳模精神、劳模作用与推动员工创业创新、成长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发散开来,榜样的力量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范广勤劳模创新工作室同样也有一批年轻人崭露头角,成为业务和技术骨干。这种“链式反应”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为创新的嫩芽打开了成长的平台。从尽己之力(靠几个骨干努力)到尽人之力(靠整个团队合力)再到尽人之智(靠内外部资源整合的合力),已经在劳模、专家手把手的带动下,成长为一种力量。

通过劳模言传身教,引导职工创业创新,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凝聚员工创新活力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劳模,不仅是一座丰碑,更是一种传承。让劳模精神如大树一般屹立彼岸,托举起薪火相传的力量,这正是工作室成立的初衷。相信,在劳模光辉的映衬下,将折射出更多新锐的光芒,影响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创业创新,传承劳模精神,凝聚榜样力量。

第11篇:劳模

劳模×创新=? 航空工业首次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展

带你看答案

劳模是航空工业的宝贵财富,劳模创新工作室是航空工业工会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服务航空工业改革发展大局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对推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月17至18日,航空工业2017年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前一阶段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经验与成果,对下一步深化创建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防邮电工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对航空工业的劳模创新工作给予肯定。航空工业直属、直管、成员单位的工会代表及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通过观看《匠心传承,创新永恒——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纪实》,回顾了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历程;沈飞王刚、哈飞秦世俊、导弹院鲁宏勋、洪都马跃辉4位劳模以及新航工会主席冯新文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室创建特点进行了经验介绍;航空工业工会常务副主席、党建文宣部部长周国强讲话并提出工作要求。

第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认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重要意义。 第二,要加强工作指导,努力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水平。第三,要积极发挥作用,打造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品牌。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会上,航空工业工会副主席方文墨代表全体劳模创新工作室向航空工业广大劳动模范、技能大师、杰出技能人才和工会工作者发出倡议。同时,航空工业各单位的工会有关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创新成果共享协议书,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交流、协作与创新成果共享联盟正式建立起来。典型引路

推动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多年来,在航空事业的改革发展中,航空人勤于学习、攻坚克难,涌现出一批技能高、本领强的劳动模范,他们在企业中一直发挥着示范引领的作用。2014年5月,航空工业工会启动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一批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行业内不断涌现,它们以劳模领衔,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工作方向,不仅成为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也成了凝聚员工创新活力的新载体,在科研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5年,航空工业发布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几年来,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鲁宏勋技能大师工作室”、“万胜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彭毅大师工作室”等10个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吉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王金财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2家工作室被评为省部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孙飞劳模创新工作室”、“筑梦航空创新工作室”等59个工作室被评为地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果逐步展现之时,广大技能人才呼吁应进一步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大家对于加强学习交流、总结经验不足、分享创新成果的需求十分迫切。在广泛征集各单位工会以及现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意见和建议后,经过精心组织筹备,航空工业工会组织召开了航空工业2017年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会。成果展示的内容包括机械加工、热表生产、调试维护维修、产品设计四个方面,集中展示了相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果;同时,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沈飞王刚、方文墨、王金财、孙飞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会有关负责人、技能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劳模创新工作室存在的问题、骨干人员的培养、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更好地运行三方面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上,两位航空工业制造技术专家就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航空工业制造院研究员王焱作了题为《数控加工与车间数字化》的报告,从数控加工的整体技术范围讲起,特别侧重了数控设备应用、工艺优化、过程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内容紧贴生产现场的需要。航空工业制造院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刘华东作了题为《机械连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报告。他认为,将技能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模式符合发展需要,同时建议:“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与高校、院所的技术部门建立长效联络机制,联合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及时了解一线生产的真实需求;高校与科研院所也将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当成生产一线的‘工作站’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前哨站’,产学研三者可以结成一个创新联合体,对行业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中航联创副总经理唐雁斌介绍了航空工业双创平台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双创平台将致力于为技能创新和传承提供服务,实现航空技能知识转移,服务地方企业;同时引进高端制造经验,助推航空工业技能水平提升。

▲航空工业昌飞“孙滨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合影

“孙滨生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孙滨生谈道:“以往,同行们缺少这样一个交流技术、管理方法、创新经验的机会。这次成果交流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从中我们看到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我要把这些收获传授出去,为直升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航空工业庆安“王吉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合影

“王吉刚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王吉刚表示:“同样的工作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有‘王氏创新’,其他大师也都有自己的独门神技,通过交流采集大家的技法,对将来工作的总结提升有很大帮助。”

▲航空工业成飞“张川技能大师工作室”合影

“张川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张川认为:“这次跨专业的交流活动对我们启发很大。过去我们工作室比较关注数控领域,对后端服务的了解相对有限。通过这次交流,大家了解了下一道工序的需求,了解了其中的难点,这样在工作时就可以更充分地为下一道工序服务,让整体效率得到提升。我们认为下次培训应该多开设一些分论坛,让技能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 掷地有声

取得切实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工人不仅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的主旋律。”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牢记总书记的要求,积极进取,重视技能人才各项素质的提升,以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会的效果可以看出,他们收获了方方面面的进步。 ▲航空工业西飞“黄孟虎劳模创新工作室”合影

“黄孟虎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黄孟虎认为,飞速成长和壮大的设备维护技能人才队伍,正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果之一。黄孟虎十分感慨:“在2010年前后,已经入职5年以上的职工还没有人才脱颖而出,而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的短短几年,同样是这批人,成长速度飞快,已经有数人拿到竞赛大奖。一名年纪非常小的创新工作室成员,在省级比赛中拿到电工组第五名,这是航空工业西飞新一代设备维保人的最好成绩。我们期待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航空工业沈飞“方文墨班”合影

23岁的杨国心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打破师傅方文墨创造的纪录,成为航空工业沈飞历史上最年轻的钳工高级技师。杨国心坦言,除了自身努力外,如果没有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攻坚实践,没有技能竞赛的锻炼,成绩无从谈起。参加过多次竞赛的杨国心,还没拿过第一名,夺得冠军是他的目标。27岁的耿伟华也是方文墨的徒弟,进入沈飞比杨国心晚2年,他也打破了一项纪录:用最短的时间,在进厂第二年就拿到钳工的技师职称。耿伟华说:“劳模创新工作室对成员的成长有规划和助力,我们都希望全行业加大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关注力度,让更多的技能人才都能受益”。 ▲航空工业沈飞“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合影

“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工作室负责人王刚介绍:“工作室先后开展专题讲座、现场演示、技能实践、技术研学900余场(次),受众达到10000多人。”这些活动为场内外的技能人才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增长技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从2011年至今,工作室成员连续9次夺得各类大赛铣工冠军,多次包揽前几名,创造了优异成绩,被誉为“高手团队”、“生产线上的120”。

▲孙飞在航空工业沈飞的创新工作室内工作

“孙飞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孙飞介绍:“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一定要开拓视野,勇攀高峰,给身边的职工做个榜样。”2017年,孙飞作为技能人才,主动报名参加了航空工业沈飞的技术比武,与技术人员同台比拼,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分数超过了很多名校大学生。孙飞说:“作为劳模工作室的带头人,我的经历给大家树立了信心,希望以此带动和帮助广大技能人员提升理论修养。理论水平的提升对做好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没有理论基础就无法实现创新。”

会议期间,技术专家王焱指出,技能人才是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劳模工作室是保证这些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也是多种技术汇集、融合、发展的场所。“方文墨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把机电技术集成在一起,凭借这些‘能人’的合作建立了一个小型数控机床,就是他们创造力的体现。劳模创新工作室非常好,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相关技术体系的梳理,让技能人才能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

技术专家刘华东提到:“大学里和研究所里都有实验室,实验室就是创新的平台。劳模工作室其实质就是技能创新的实验室,航空工业以劳模工作室为基础建成车间级技能实验室,解决工程制造中的具体问题,进而在全车间进行推广,这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会发挥重大作用。”王焱也强调,科研过程是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形成的一些成果和案例应同技能人才进行交流和分享,这些成果和案例里边一定会有技能人才的贡献。

▲各单位工会有关负责同志签署了《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共享倡议书》

以首次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会为契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坚信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将更加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适应航空工业发展需要,满足职工成长需求,在工作室运作模式、人才培养机制、职工创新实践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航空工业的改革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本期部分素材来自航空工业党建文宣部、航空工业沈飞、中国航空报社摄影/王锋、马宁

文字/马宁编辑/姚旭东

监制/谢林轩

第12篇:劳模

环卫工人——郭丽荣:平凡中的坚守

导语:有这样一群人,身着亮眼的橘黄色,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他们日复一日穿梭在街头巷尾,用汗水擦亮城市,但他们却是值得尊重的人。郭丽荣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付出着,今年,她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模范”以及省级“先进个人”的称号,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解说词:大街小巷,我们总能见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每天早出晚归,用自己的双脚无数次地丈量着城市的道路,用自己的双手维持着这个城市的洁净。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迎宾街(三医院岗至迎宾岗)全长2000米,清扫保洁面积96000平方米,是大同市城区环卫处机扫二公司的清扫路段,迎宾街上有许多大型宾馆、饭店,同时承接各类大型接待任务和大型活动,是我市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心。由于这段路是大同市一条最重要的街道,是城市的门面,因此这里的清扫保洁工作就显得更加艰巨。然而几十年间,郭丽荣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使之成为了一条模范街。每天凌晨四点就得开始清扫,一直到晚上很晚才能回家的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而作为这条街负责人的郭丽荣,更是要比其他人还辛苦。苦干实干的郭丽荣不仅荣获了今年全国“五一劳动模范”以及省级“先进个人”的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干出了不平凡。同时其所在的迎宾街组还于2011年还获得“优秀班组”以及“三八红旗集体”的称号。

采访:郭丽荣

15’10 当时干这份工作时社会人们都看不起,不过干了30多年了,也有辛酸,有眼泪,有汗水,不过今年政府给咱们环卫工人发放了早餐补助,反正也是挺欣慰,也说明政府对我们环卫工人的工作的认可,全市人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对我们环卫工人的一个提高。

15’50 就是太忙了,爹妈公公婆婆孩子基本上一说起来就有点心酸,也是对他们有点亏欠。

16’05 30年了,主要是靠家人的支持,还有和大家在一块,每天看见马路,一开始看见车多,扔的,司机朋友们也是有些时候不配合,乱扔,总体来讲我们就是辛苦点,一看见马路干净,就欣慰了,也是希望全市市民,进一步再对我们的看法提高点,也配合我们的工作,司机朋友们不要乱扔,市民们不要买上那雪糕纸乱扔,配合我们环卫工人把大同市的卫生搞的更好。

解说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的郭丽荣,在同事们眼中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对工作尽心尽力,对同事们的困难也热心帮忙,累活脏活都抢着干。

采访:马胜利 迎宾组清洁工人

13‘26 12点半,一点出来,到黑夜一茬了,就又出来了,五更又出来,一天也不在家, 13’37你看那玻璃渣扎上脚血冒的,也不休息,就是我们经常的,太辛苦,我说他太辛苦,比我们都辛苦的厉害。

13’50

啥也不怕,啥也往起抓,拾捡。 13’58 不管是我们这个路还是那个路,她也尽要

王银娥 迎宾组清洁工人

19’24

郭丽蓉每天辛辛苦苦半夜四点就出来了,没白天没黑夜的干,中午也不休息,一天跑来跑去挺辛苦, 19’41 为人挺好,可热心,谁也怕受制,哪怕一个人多干点,带领大家,啥时候也跑在第一线,一个人干。

解说词:记者了解到,由于大同的春天风多,路沿、绿化带、树坑里全是塑料袋、纸屑,为了保证道路的干净整洁,每天郭丽荣都带领她的同事们时不时的进行清扫捡拾,节假日也不能休息的他们,针对大型酒店庆典结婚燃放鞭炮产生的纸屑,以及被人们到处乱扔传单和小广告还要进行蹲点保洁,每天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秋天要扫落叶,冬天还要扫雪,他们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他们却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城市因他们而整洁,街道因他们而干净,他们是无可取代的城市角色,为了城市街道的干净他们费尽精力和心血。

采访:郭丽荣

17’03 变化感触反正路宽了哇,马路也干净了。咱们收拾完看看马路也挺欣慰的,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是我们每个环卫工人应该做的,也没啥,现在干惯了,好像也离不开,

17’29 走哪,就是在外面旅游,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外地的卫生咋样,今年到趟北京,太原,看看我的路挺欣慰的。

解说词:劳模是时代的丰碑,是精神的标杆。他们的事迹也许并不轰轰烈烈,但细微处见真情,关键时显真功,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怨无悔。

第13篇:劳模

洒遍车厢都是情

——记石市公交总公司十路驾驶员袁志伟同志先进事迹

公交驾驶员每天迎来送往着不同的乘客,重复起步、停车、疏导乘客等平凡工作,就是在这些平凡里,袁志伟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乘客至上,服务为本”的宗旨,为乘客提供温馨的服务, 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好评。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局级劳模,并于2003年度被评为“市级服务明星”。

一、用心工作才更好

无论干什么工作,只有用心才能做到最好,公交工作,服务是永恒的主题,就连和乘客的每句话都富有服务的内涵。记得有一次在跑车过程中,有一位乘客问起路来,当时小袁未能及时回答出来,此时乘客开了一句玩笑:“你是司机,你怎么不知道呢?”就是这句玩笑话给小袁提了个醒。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跑遍了全市几个长途车站,把站名方向及乘坐的公交车一一记在本上,同时又走访了10路线沿途98个单位,制作出10路线路导示图,花一百多元塑封贴在车厢里,让每一位乘客一看便知道所去单位的地理位置,大大方便了乘客的出行。然而我市发展特别快,公园、道路还有公交车越来越多,尤其公交车的发展,什么方向,路过哪里等等,为了掌握这些情况,他家里订了一份《燕赵都市报》,每天必看,当看到哪条路线开了,便抽时间去坐坐,记下来,把这些情况制作成一个小册子,尽量地背下来,便于为乘客服务。

二、用心扮靓车厢

夏天来了,炽热的阳光射进车厢,晒得阳面的乘客不敢睁眼,为此他批发来窗帘布,缝制窗帘,天气热得一上车就是一身汗,而他一干就是三个小时,窗帘装好后,衣服就像水里泡了一样,但他的脸上写满的欣慰。

雨季来临时,细心的他又买来几把伞放在车上备乘客用。暑期到了,天气闷热,他买来精美的塑料扇子挂在每个座位后面,方便乘客使用。

天渐渐冷了,他又跑到批发市场买来红色平绒布包车厢的扶手,批发来带有浅黄色花朵的棉垫一个个缝上带子,固定到座位上。许多乘客坐上车后都在议论:这个车真好,这个司机真细心。曾有一位乘客在留言中写到:“浅黄色花朵的棉垫,即像沙发,又像盛开的花朵,给人春的感受,在这样的车厢里,使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温馨、舒适”。

三、爱心洒向乘客

为了让乘客满意,工作中他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服务。比如说对待不同的乘客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情况就要采用不同的服务语言。

当遇到外地乘客时,小袁就会换位思考,耐心的解答乘客的问话,并及时提醒他们下车,尤其拿行李的民工,从来不吆喝他们,而是用平和的语言和他们交流,不歧视他们。

当遇到拿大面值人民币的乘客时,不是粗暴地让其下车,而是用喇叭宣传“哪们乘客能给这位乘客换一下零钱,谢谢”,让乘客之间互找零钱,为乘客解难。

当遇到行动不方便的乘客时,及时地为他们找座位,并对让座者表示感谢。

当遇到小学生时,他会及时地提醒小朋友们“小朋友好,您上车后不要大声地喧哗,以免其他乘客听不到报站,谢谢”,这样,小学生们会乖乖地不再吵闹。

当车上人多时,他都会语气温和地提醒大家“现在车上人多,车上的乘客要为车下的乘客想一想,向车厢后面走一走,以免耽误大家的时间”。

就是这样,他时刻提醒自己对待每一位乘客都要有耐心,有一位乘客这样说道“这个车的驾驶员真好很高,同样的事,用他的的话一说,我们很容易接受,上了他的车,有一种亲切感”。

四、细心经营车厢

为了提升车厢的文化氛围,让乘客走进公交车,感受到公交服务工作的品位。他利用业余时间先后整理了《石家庄简介》、《石家庄旅游区简介》、《百姓探源》,为了提醒乘客文明乘车,他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生物语》包括为他人让座的、不随地吐痰的等等。“非典”时期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积累了一些如何预防“非典”的知识,将它们布置在车厢里。为了美观,又买来艺术镜框,将收集的内容装进去,看起来就像家里的艺术镜框。同时在车厢里,还制作了不锈钢的宣传栏,名字是“我们同行”,定期更换其中的内容,还将每周的影讯告诉大家。

为了用服务语言烘托车厢气氛,他总结了几条服务用语以备遇红灯时使用,有10路首末车发车时间,有各种问候语,包括节假日时祝乘客节日快乐的语言,还有查验月票卡后,

积极向乘客宣传等等。

工作中他细心地观察乘客对服务工作的需求,比如中午的时候乘客坐车都有倦意,并且劳累了一上午需要安静地休息一会儿,这时他买了轻音乐、萨克斯音乐、邓丽君唱歌的磁带及时播放,此时从后视镜中看到许多乘客都在音乐中陶醉了。大声说话的也少了许多,使车厢气氛感到恬静。在伊拉克战争及“非典”时期,人们都非常关心战争情况和“非典”疫情发展和治疗情况,为此,他每天分早、中、晚注意将收音机打开,满足乘客的需求,此时车厢内几乎是鸦鹊无声,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有一位乘客在留言中写到“坐上这辆车,给人的感觉那就是一个字„爽‟!”

五、创新服务内涵 作为一名公交司机,要及时把乘客送到目的地。但是工作中常常有一些乘客不知道到哪站下车,需要到站时提醒一声,可难免有忘了的时候,为此,他制作了一个特殊的表,那就是一个圆盘上划有22个格(因为我们总共有22个站)有几个表针,在起点时所有表针都指向终点,当乘客说到XX站要提醒下车时,便把其中的一个表针指向XX站,再有这样的乘客时同样去做,每到一站时都看一下这个表,这样方便了乘客乘车。

公交司机每天说迎客语,遇红灯提示语,提醒乘客下车等频繁地拿话筒放话筒,一次他突发奇想,唱歌的现在都不用手持话筒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效仿一下呢?于是他到了音像市场买来麦克,又细致地咨询怎么使用,用多大的电压、电流等,当把一切准备好后,“麦克”走进了公交车,每到一站时不用再拿话筒了,还达到及时提醒乘客的效果。

正是这些,许多乘客写信、写留言、打电话表扬他的做法。一位60多岁的老大妈说:“同样花一块钱,我宁愿等他的车!”他带给乘客的是喜悦的心情、满意的感受,成为乘客心中满意的服务明星。

第14篇:云南农垦发展史

云南农垦,一个以从事热带作物种植加工为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一个数十年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的企业,一个在祖国西南边陲屯垦戍边,谱写了绿色史篇的企业。

五十年成就辉煌路

---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和西方国家切断了中国急需的橡胶等战略物资的运输,而当时全国橡胶种植面积不过4.2万亩,年产干胶仅200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打破国际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央作出建立橡胶基地的战略决策,自力更生发展橡胶事业。于是,年轻共和国的热血儿女怀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在海南建设我国第一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基础上,在云南边陲的苍莽荒原之地谱写了艰苦卓绝的屯垦戍边的创业史。转业官兵、科技人员、归侨侨眷、知识青年、支边农民,二十多个民族、数十万人参与了这一伟大事业的开创和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关心和支持下,在云南省各级党政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艰辛开拓,云南垦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滇南、滇西南边疆的7个地州,28个县(市)内建立了40个国营农场,开垦面积196万亩,有29万人,在发展橡胶的同时还发展了茶叶、咖啡、热带水果、甘蔗等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运建综合经营,科研、生产、文教、卫生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事业群体。

---橡胶生产是云南农垦的主导产业,云南农垦拥有中国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橡胶生产40年来,为云南农垦带来了1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天然橡胶,节省进口橡胶外汇支出10多亿美元,同时它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成立伊始,云南农垦坚持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从主要对橡胶的研究拓展到对其他热带经济作物、农牧业、机械、化工、医疗等多行业的研究,共取得了340多项科研成果。在橡胶种植研究方面,成功地突破了世界传统植胶区,实现橡胶种植北移,在橡胶种植史上创下奇迹。同时,不断地改革制胶工艺,更新低产胶园,研究橡胶树产排胶规律,改革割胶制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云南农垦已开割的胶林,单产超过了典型热带地区植胶国,居世界领先水平。

第15篇:农垦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属农垦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农垦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增收节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全面促进了农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主要工作

1,积极扶持农垦龙头企业:

2,抓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指示要求,xx年年我们在结合农垦管理工作实际和确保企业职工思想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对三联公司改革改制.鉴于该公司资产总量过大,任何一家外来投资者都很难独立完成收购或参与改制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推进,盘活存量,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的形式来筹集改制成本,分行业和项目来推进公司整体改革,改制工作.今年4月以来,公司经多方招商引资和洽谈后,与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花溪基地综合开发意向书》.具体做法是将花溪生产基地的全部资产(含土地)与公司剥离后进行评估,并以评估价作为国有资本,按《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共同设立新的股份公司,双方按各自出资额确定公司股权比例,新股份公司负责花溪生产基地开发的具体事宜.花溪生产基地的具体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由战略投资者负责,对花溪生产基地现有国有职工的分流安置,在严格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一是对花溪生产基地国有职工的进行分流安置,费用由市改革发展基金据实核拨.二是公司国有职工暂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由新股份公司对选择上岗就业的职工进行就业安置,其余职工继续由公司管理,待公司改制工作整体启动时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和分流安置.目前,正在对该基地的资产进行剥离,审计和评估.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3,抓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x]25号),为加强我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税改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荆子亚为副局长任组长的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负责协调和联系相关部门,拟定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税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国家税费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切实解决好农工负担,全面促进了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

xx年年市财政局共下达我局属农垦企业xx年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共计166万元,其中:三联公司75万元,红枫公司61万元,开阳双流茶场30万元.

4,抓企业生产管理

为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围绕局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召开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帮助企业分析,探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企业从销售,物资采购,加工等几方面开展增收节支,合理有效的降低费用开支.

5,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

根据年初目标要求,企业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层层签订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党风廉政建设无死角.通过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巩固深化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使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得到了处理,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既规范了企业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6,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

我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局统一领导,农垦管理处具体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的方式进行,为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局与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①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和企业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具体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③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积极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原预案的不足,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④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全年共组织企业节前安全生产检查3次,安全生产重点隐患专项排查2次,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⑤做好维稳工作:为确保稳定,根据局要求各企业党政领导必须切实解决好离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群众生活,一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认真进行排查,认真研究处理,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预见,有防范,对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全面认真进行排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二,全市农垦经济运行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18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7%;

奶牛存栏4600头(含基地奶牛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16%;主要原因是饲养成本增加,奶农收入减少.

上市乳制品8500万份,比去年同期增加879万份,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01.19%;

加工各类干茶208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81%.

一年来,在全市农垦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省局下达我市的农垦目标,基本实现了企业的稳定,职工增收和国家增税的总体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垦企业职工多,社会性负担重,资金不足,机制不活,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企业职工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同质化产品严重,附加值低,销售利润薄.

3,农垦企业改制面临巨大困难,农垦农场涉及面广,人员众多,职工安置问题难度大,企业改制成本高,资产变现力弱,加之,职工对改革改制顾虑重重,担心改革改制后丢掉饭碗,使改制工作困难重重.

四,明年工作计划: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厂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总结经验,全力推进,规范运作,切实解决好我们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厂务公开工作在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2,各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要从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认真组织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3,加快国有农垦企业改革,改制.针对国有农垦企业改制难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企业改革,改制上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逐步推进,以达到整体改制的目的.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16篇:江西农垦培训班

江西农垦培训班

7月28日,江西省总工会、省农垦办在南昌联合举办全省农垦系统国企改革职代会培训班。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运昌,省农业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农垦办党组书记、主任唐安来,省农垦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志宏等出席培训班。各设区市农垦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尚未实施改制的农垦企业负责人、工会主席以及省农垦办机关各处(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

唐安来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50多年来江西农垦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及老一辈农垦人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光辉篇章。他指出,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改革开放同样是农垦实现富民兴垦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民心,赢得未来。当前,全省农垦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支持农垦国企改革的合力越来越强,推动农垦国企改革的利好因素越来越多,农垦国企改革前景光明。

唐安来强调,全省农垦上下要坚定信心,鼓足勇气,深化对改革的认识,进一步弘扬伟大的农垦精神,以饱满的激情推进改革工作,努力夺取农垦国企改革的全面胜利。要准确把握改革的工作重点,认真做到五个“要”:一是“两个方案”要尽快在职代会上高票通过;二是“一补两险”要尽快落实到位;三是宣传思想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四是民生工程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五是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培训班上,省总工会民管部副部长应朝晖,法工部主任科员、博士李俊平分别授课,对农垦企业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应朝晖以《重视发挥职代会在国企改革中的应有作用》为题,重点阐述了企业改制中坚持职代会制度的意义、作用,当前企业改制职代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职代会制度的具体操作程序等。李俊平以《国企改革中容易引起职工上访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置》为题,重点阐述了企业改制中容易引起职工上访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以及妥善处理的方法等。

第17篇:农垦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属农垦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农垦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增收节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全面促进了农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主要工作

1,积极扶持农垦龙头企业:

2,抓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指示要求,xx年年我们在结合农垦管理工作实际和确保企业职工思想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对三联公司改革改制.鉴于该公司资产总量过大,任何一家外来投资者都很难独立完成收购或参与改制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推进,盘活存量,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的形式来筹集改制成本,分行业和项目来推进公司整体改革,改制工作.今年4月以来,公司经多方招商引资和洽谈后,与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花溪基地综合开发意向书》.具体做法是将花溪生产基地的全部资产(含土地)与公司剥离后进行评估,并以评估价作为国有资本,按《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共同设立新的股份公司,双方按各自出资额确定公司股权比例,新股份公司负责花溪生产基地开发的具体事宜.花溪生产基地的具体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由战略投资者负责,对花溪生产基地现有国有职工的分流安置,在严格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一是对花溪生产基地国有职工的进行分流安置,费用由市改革发展基金据实核拨.二是公司国有职工暂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由新股份公司对选择上岗就业的职工进行就业安置,其余职工继续由公司管理,待公司改制工作整体启动时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和分流安置.目前,正在对该基地的资产进行剥离,审计和评估.

3,抓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x]25号),为加强我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税改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荆子亚为副局长任组长的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负责协调和联系相关部门,拟定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税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国家税费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切实解决好农工负担,全面促进了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

xx年年市财政局共下达我局属农垦企业xx年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共计166万元,其中:三联公司75万元,红枫公司61万元,开阳双流茶场30万元.

4,抓企业生产管理

为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围绕局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召开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帮助企业分析,探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企业从销售,物资采购,加工等几方面开展增收节支,合理有效的降低费用开支.

5,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

根据年初目标要求,企业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层层签订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党风廉政建设无死角.通过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巩固深化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使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得到了处理,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既规范了企业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6,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

我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局统一领导,农垦管理处具体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的方式进行,为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局与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①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和企业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具体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③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积极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原预案的不足,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④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全年共组织企业节前安全生产检查3次,安全生产重点隐患专项排查2次,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⑤做好维稳工作:为确保稳定,根据局要求各企业党政领导必须切实解决好离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群众生活,一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认真进行排查,认真研究处理,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预见,有防范,对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全面认真进行排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二,全市农垦经济运行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18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7%;

奶牛存栏4600头(含基地奶牛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16%;主要原因是饲养成本增加,奶农收入减少.

上市乳制品8500万份,比去年同期增加879万份,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01.19%;

加工各类干茶208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81%.

一年来,在全市农垦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省局下达我市的农垦目标,基本实现了企业的稳定,职工增收和国家增税的总体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垦企业职工多,社会性负担重,资金不足,机制不活,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企业职工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同质化产品严重,附加值低,销售利润薄.

3,农垦企业改制面临巨大困难,农垦农场涉及面广,人员众多,职工安置问题难度大,企业改制成本高,资产变现力弱,加之,职工对改革改制顾虑重重,担心改革改制后丢掉饭碗,使改制工作困难重重.

四,明年工作计划: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厂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总结经验,全力推进,规范运作,切实解决好我们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厂务公开工作在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2,各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要从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认真组织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3,加快国有农垦企业改革,改制.针对国有农垦企业改制难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企业改革,改制上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逐步推进,以达到整体改制的目的.

4,加大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种成本管理,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并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方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并根据xx年年目标完成情况,切实制定2009年生产经营目标,把2009年的目标管理工作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来抓,制定相应措施和方案,责任到人到岗,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18篇:献身农垦不辱使命

献身农垦不辱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再创辉煌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使命是一盏启明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前进的方向。使命是一股甘泉,哺育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健康成长。使命是温暖的阳光,用她的光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农垦人高昂的斗志。我是来自朝邑农场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献身农垦,不辱使命,在新的起点再创辉煌”

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我们××农垦集团公司也进行了体制机制的变革,整体整合进入×××集团,此时,农垦集团根据×××的现实情况和发展形势,经认真研究和精心安排,我们×××农场新一届领导班子也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诞生了,这个班子是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出实招、办实事,具有经营管理农场的丰富经验的领导班子,我们的带头人是曾带领×××勇夺038抗洪胜利,战胜灾害,走出困境,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颗明星的原×××同志。

×××同志是改革开放初期从农业院校毕业分配,成为新一代农垦人中的一员。他把岗位当平台,把工作当追求,把职务当使命,有所坚守,有所舍弃,执著向往,乐此不疲。

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爱垦敬业的精神风貌,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思想品质。他常讲:职务就意味着责任,一个干部,就要守土有责、富民有责、兴业有责。

我们×××在传统农业发展中有过辉煌的历史,有过无数的荣誉,曾经是×××农垦多年来的老大,多少人为在×××农场工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可现在,×××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现代农业发展滞后,缺少产业支撑是我们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现实,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放下过去、重新出发,创造×××辉煌。

为此,新一届领导班子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同志《×××》的重要讲话,大家感受很大,希望很大,信念坚定,精神倍增。 通过认真摸底,广泛调研,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勾画了新的发展蓝图。

我们相信,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定能在农垦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支撑农场发展的支柱产业,实现由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发挥农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初步把黄河企业公司建设成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按照产业布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主要应抓好七大板块的建设。

一是以×××为核心建设特色冬枣种植板块。2013年计划种植冬枣300余亩,到2015年计划发展冬枣面积达到3000

亩。

二是以生态园为核心建设生态观光板块。以金龙宝塔、岱祠岑楼、丰图义仓等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抢抓国家开发建设粮仓博物馆,开发古镇建设的机遇,适应区域旅游消费需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建设我公司生态园区,以游览田园风光、采摘绿色果品、享受垂钓乐趣,品尝特色美食等与公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色旅游项目,形成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经营管理运行体制,促进产业联动互动发展,提升发展水平。打造大荔东部规模最大的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

三是我们本着稳农、兴工、活商的思路,以商业公司为主体,搞活商贸,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粮食贸易企业合作;进行小麦的收储;二是与×××的合作,扩大玉米食用油的贸易,三是与饲料企业的合作,扩大饲料原料贸易。

四是以

二、四分场为主构建饲草业板块,发展种植3000亩苜蓿。根据效益情况和发展形势再逐步调整扩大。

五是以老二连为主构建生物能源板块。与陕西瑛基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主要利用作物秸秆热解生产生物质油及油品提纯,该项目没有空气污染,也没有废水排放,属清洁能源项目。计划总占地1350亩,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8条生产线,年产生物质油10万吨,固体钾肥3万

吨。2013年一期工程,建设用地87.55亩,投资约6000万元人民币,建两条万吨级生产线,目前第一条生产线即将开工,该项目一方面可以实现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增加职工就业岗位90个,实现在职、在岗人员的再分流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在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寻求合作,实现共赢。

在这里我想真诚地对自己、对大家说:让我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执着的追求,奉献自我,做一个文明向上、立志进取的农垦人!让我们共同为创建一个和谐而美好的新农场出一份力、尽一份责!献身农垦 ,不辱使命,站在新的起点上再造辉煌!

谢谢大家!

第19篇:全国农垦扶贫开发

全国农垦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

农垦扶贫开发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垦扶贫开发工作,推进贫困农场脱贫致富,事关全国扶贫开发大局,事关农垦改革发展大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总体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农垦扶贫开发提出了新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意见》精神,举全力推进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十三五”时期农垦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确保打赢农垦贫困农场脱贫攻坚战,结合全国农垦贫困农场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农垦扶贫开发的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各垦区紧紧围绕《全国农垦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结合本垦区和贫困农场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扶贫开发,贫困农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2011-2015年,全国农垦扶贫开发投入22.7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 1 资金18.1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91个,116个贫困农场实现了整体脱贫。

一是贫困农场经营状况持续好转,经济稳步增长。“十二五”时期,贫困农场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5年,全国302个贫困农场实现生产总值541.47亿元,年均增长11.19%。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

二、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期初的58:23:19调整为51:26:23。2015年,全国贫困农场营业收入138.30亿元,年均增长1.15%;利润总额0.87亿元,实现连续五年总体盈利;资产负债率从期初的98.60%下降到89.69%,总体经营情况向好。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时期,贫困农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扩大,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5年间,全国贫困农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86.68万亩;修排灌渠道1602公里,打电机井1231眼,新增灌溉面积38.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5.10万亩。贫困农场粮豆、棉花、干胶、油料、肉类、牛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农场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贫困职工群众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贫困农场职均收入16321元,年均增长17.99%;人均纯收入9873元,年均增长14.29%,高于全国农垦4.91个百分点。到2015年末,全国贫困农场累计解决了65.9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146.29万人的出行和80.43万职工的居住条件,特别是地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2 农场交通、饮水、住房、通电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修建完成了一批医疗卫生和文化娱乐场所,较大提升了贫困农场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四是农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开发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弘扬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农垦精神风貌。农垦的扶贫开发对周边农村农民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通过农场扶贫项目建设,五年来累计帮助周边农村解决了23.14万人、28.68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113.95万人的出行条件,还为周边农村代耕代收农作物365.40万亩,提高了周边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二)主要经验

“十二五”期间,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在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推动“十三五”农垦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激发贫困农场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注重调查研究,因地施策、因策发力,找准扶贫开发切入点,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坚持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农场自我发展能力。以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为重中之重,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兴脱贫,以产业强致富。三是坚持智力扶贫,提升贫困农场管理水平。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开展经营管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和脱贫致富带头人。四是坚持强化监管,提高扶贫项目建设成效。重视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项

3 目实施各环节监管,注重绩效,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二、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是农垦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是农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农垦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性更凸显,时间更紧迫,任务更艰巨。

(三)优势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农垦扶贫开发面临难得机遇,具备良好工作基础。一是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举全党全国之力扶贫攻坚。这十分有利于农垦扶贫开发工作获得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也有利于农垦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二是深化农垦改革为贫困农场脱贫提供新动力。随着新时期农垦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红利”的释放,对于贫困农场加快企业化改革,完善企业治理和运行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快提升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水平,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培育农垦国际大粮商战略为贫困农场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进程中,围绕打造农垦国际大粮商,实施联合联盟联营战略,农垦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更加清晰,与所在区域发展的融合程度更加深入,贫困农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会进一步得到保障,面对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四是农垦多年扶贫开发打下了良好工作基础。不间断地扶贫开发,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形

4 成了顺畅高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苦干实干的扶贫工作队伍,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问题与挑战

进入“十三五”,农垦的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和繁重。从贫困农场规模上看,“十三五”期间仍有304个重点贫困农场,其中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尚有10万户、25万人,贫困农场占全国农场总数的17.08%,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农场总户数和人口的10.83%和13.47%。从区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有236个贫困农场(占重点贫困农场77.63%);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农场有59个(占重点贫困农场19.41%);一些贫困农场地处边境区域、高寒山区和荒漠边缘,还有一些地处库区、泄洪区,自然环境差、生态脆弱。从扶贫对象上看,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农场基本都已脱贫或接近完成脱贫,剩下的基本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从扶贫任务上看,贫困农场主导产业不强、产业基础薄弱、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依然是扶贫攻坚的主要矛盾,还有2万多公里场内道路需要新改建,600多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50万多人饮水不达标,40多个生产队还不通电。

三、“十三五”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五)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和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意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5 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推动农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主线,积极协调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有效提高贫困农场经济实力,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发展产业促进农场发展、农场发展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农垦扶贫开发道路,实现贫困农场脱贫致富。

(六)基本原则

——政府支持,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和农垦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支持,引导资源要素向扶贫开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洼地集聚,统筹资源与产品、产品与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农场全面发展。

——创新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激发贫困农场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贫困农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三生融合,推动持续发展。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贫困农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导向,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进贫困农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深度融合,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分类指导,突出精准扶贫。根据贫困农场区域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和发展空间,找准脱贫致富的关键环节,分类施策分类扶贫,实行有差异、分梯队的扶持路径,有效解

6 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

(七)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国农垦31个垦区的304个贫困农场全部实现脱贫:总体经营状况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生产发展。贫困农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生产总值实现63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贫困农场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生活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绝对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农场分梯队分别达到人均纯收入2万元、1万元、0.6万元水平。其中内蒙古海拉尔、黑龙江、江苏、广东、宁夏等5垦区人均纯收入1.5万-3万元,梯队平均2万元;内蒙古地方及大兴安岭、辽宁、吉林、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17个垦区人均纯收入0.6万-1.5万元,梯队平均1万元;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湖南、贵州、云南、新疆畜牧、新疆农业等9垦区人均纯收入0.4万-0.8万元,梯队平均0.6万元。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公路建设满足经济发展和出行要求,贫困农场职工群众安全卫生饮用水问题全部解决,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农场面貌显著改善。

——生态优良。场镇绿化工作基本完成,废弃物处理、垃圾回收等设施基本完备,场镇及队站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7 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重点任务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大力提升农场经济功能和市场竞争力。引导和推动贫困农场加快企业化改革,完善经营体制机制,增强农场发展活力。进一步推进贫困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坚持和完善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股份制、公司制等农业经营形式。引导贫困农场积极探索“公司+国有农场+家庭农场” “国有农场+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农场与农场、农场与地方、农场与其他龙头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联盟联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贫困农场更快发展。

(九)加快优势主导产业壮大升级。深入分析贫困农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切实把握贫困农场发展阶段,立足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厚植产业扶贫基础。

——重点支持贫困农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确定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一场一业、一业强业、强业兴场”。支持贫困农场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鼓励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动农业持续增值增效。

——着力推动贫困农场依托生态、边境等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度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打造特色农场和现代农业庄园,推进农场生产和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

8 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新兴产业。

——大力引导贫困农场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培育龙头企业,深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加粗农业产业链。

——鼓励支持贫困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扩大优势农产品终端产品生产,发展现代服务业,线上线下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强化农垦品牌效应,促进农场和周边区域共同受益,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畜牧水产标准化养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晾晒、仓储、加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和能力。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建设,加快改善农场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对接国家和所在区域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共享共建、互通互联,优化整体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一)强化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技在贫困农场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鼓励贫困农场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农机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基础。积极推动贫困农场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技术合作,提高科技进步对贫困农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对干部职工经营管理技能和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加快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十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强贫困农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农场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促进农场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各类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实现种养生态平衡。规范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集成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地力,防止水土流失,优化产地环境。主动参与国家、区域各类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农业生态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

五、保障措施

(十三)加大协调争取和整合力度,努力增加投入。加强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大对农垦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脱贫攻坚政策覆盖贫困农场,加大贫困农场发展与实施各项“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力度,全方位接通政策落实和建设项目实施渠道。改变以往资金平均分配和照顾性安排的做法,聚焦重点垦区重点贫困农场,特别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农场倾斜;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解决制约贫困农场最紧迫的急事难事,促进农场快速发展。

(十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不断提高农垦扶贫项目规划、设计和执行能力,提高项目指向的精准性,最大化发挥项目实施作为农垦扶贫主力军作用。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审计和监督,从严查处违规行为。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申报、

10 立项、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和资料归档工作。加大项目实施后评价工作力度,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农垦扶贫项目落实机制。

(十五)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工作机制。各级农垦部门要更加重视贫困农场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和工作组织,着力提高扶贫工作效率。积极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努力营造有利于农垦扶贫开发的良好环境,形成支持农垦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加强贫困农场班子建设,把有热情、有能力、有威信的干部选拔到贫困农场领导岗位上,打造强有力的贫困农场领导班子,以扎实的工作、优良的作风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努力改变贫困农场落后面貌。加强扶贫基础工作,特别是垦区、农场的扶贫工作总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和交流、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将相关工作成效与扶贫资金安排相挂钩。加大宣传示范,认真总结经验,树立脱贫标杆,及时推广成熟的脱贫模式。

第20篇:农垦农场演讲稿

不能放下的旗帜

世界上有三块最宝贵的黑土地,一块在美国的北部,一块在加拿大的南部,另一块就是中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人称“北大荒”。这简简单单三个字,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拓荒者,背负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

70年代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已经遍地开花。爷爷凭着他的电焊技术,拖家带口从辽宁来到富锦二龙山安了家。住下没多久,听说前进急需电焊工人,他就骑着自行车从二龙山到了这,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往返于两地。上初二那年我骑着自行车沿着佳抚公路一路骑去,可是才到红旗桥就没了力气,我始终没能理解他那年骑着“28”在颠簸的土路上是怎样就骑了那么远……

就在今年我们单位收缴党费时,一双写满沧桑的手颤抖地递给我12元钱,我抬头看见一个带着大沿帽,两鬓斑白,穿着旧棉袄的老人,他对我说“这是我今年的组织费”。我看到他整个背弯的像镰刀,眼神十分飘渺,但说话时脸上却是挂着真切的笑容……我们说了会话,他已经80岁了。当我问他什么时候来农场的,他的眼神定住了,他想了好一会然后笑着说,我是69年建场时跟着大家一起来的,时间久了,月份记不得了……他颤颤巍巍地走了,他走后我一直想着那笑容,那笑容里透着一种幸福感,那种幸福感是我怎么用心也不能感同身受的……

带着疑问,我翻开了历史的书卷:

1947年6月,垦区的历史书卷落下了第一笔,50年代初,十万转业官兵向我们脚下这片亘古荒原发起了“向荒原要粮”的伟大挑战。王震将军随即写下“密(密山县)虎„虎林县)宝(宝清县)饶(饶河县),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的豪壮对联。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

14万转业官兵挺进了北大荒

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选择了北大荒

20万山东、四川的支边青年投奔了北大荒

54万城市知青和地方干部、农民支援了北大荒

他们在“地窖子火烤胸前暖,马架子风吹背后寒”的环境下毅然决然的拥抱着北大荒,他们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长年住的是马架子、泥草房,吃的是清一色的高粱米、窝窝头、盐水煮黄豆,白菜粉条汤。三年大饥荒时甚至在吃树皮、草根、瓜蔓、辣椒秧……

就是这样的条件下,这片桀骜不驯的土地终于向他们低了头!他们用激情、青春和汗水把祖国边陲这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唤醒。在这,他们奉献他们所有的一切,是他们改写了历史,让北大荒蜕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

放眼今天,曾经茫茫沼泽荒原上,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傲然屹立;

让我们幸福的是“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早已不是梦想!

让我们庆幸的是时时映入眼帘的正是亭台楼阁、车水马龙伴着鸟语花香!

让我们骄傲的是亚洲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就坐落在我们身旁!

这一切是人类史上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全体北大荒人心灵深处的坚守、忘我和忠诚!

历史的书卷里记载了无数的动人故事,无数的故事却都在讲述着“创业与奉献”。从老一辈到新一代,始终在传递着这面旗帜,生生不息……

合上历史的书卷,我明白了

让爷爷有着坚强毅力的是“艰苦奋斗、勇于开创,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让老党员幸福的是他盼了大半辈子如今就在眼前的“幸福前进、宜居前进、产业前进、文化前进”的美好蓝图;

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因为我是大荒儿女,是我肩负的使命,是我永远不能放下的父辈的旗帜!

农垦劳模范文
《农垦劳模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