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创新型qc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6 09:03:1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于“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

关于“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

一、“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的主要区别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拓新业务,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创造新的质量水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总结成果在形式上的创新。因此,开展“创新型”课题是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一种新的活动形式。而不是一种成果报告的新形式。

“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等四种课题类型),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它要解决的问题及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因此就没有现状可调查,不需要去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小组成员为追求新的境界,实现预定的目标,通过激发灵感,设计多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选出最佳方案予以实施。两者的主要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意不同。“创新型”立足于研制原来没有的产品、项目、软件、方法以及材料等;而“问题解决型”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或提高。因此,如果选题在立意上突破常规、追新求变的应选择“创新型”;如果提高或降低现有水平,达到规定要求或水平的则应选择“问题解决型”。

第二、过程不同。“创新型”课题由于是对过去没有发生过、或是本小组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开展的活动,没有历史数据参考,也就没有现状可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活动程序共八步:选择课题、设定目标、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制订对策、按对策表实施、确认效果、巩固措施标准化、总结与今后打算。从程序中就可以看出创新型更注重方案的选择和小组成员的创新精神。与问题型比较,程序较灵活,但也必须符合相关的基本程序。而“问题解决型”则必须对现状数据(信息)进行收集调查、并加以分析清楚。因此,两种课题类型小组在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决策依据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第三、结果不同。“创新型”课题是从无到有,即由活动前不存在的事件或产品,经过活动后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加经营业绩的增值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的结果,可能还不是很完美,但对解决关键技 1 术问题、满足当前或未来工作需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问题解决型”课题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或降低,是在逐步达到更加完美的结果。

第四、方法方面。“创新型”课题运用更多的是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如头脑风暴法、亲和图、系统图、PDPC法、正交试验等;而“问题解决型”则是以数据分析工具为主,非数据分析工具为辅,如排列图、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等。

因此,“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是企业解决不同问题的两种不同活动思维与活动形式,课题本身决定小组课题类型。所以,各种类型小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课题,开展活动,而不要盲目追求“创新型”课题QC小组。

二、“创新型”课题QC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正确应用

第一、选题不对。一是将“创新型”QC小组课题与“问题解决型”(即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和服务型)QC小组课题相混淆,把“降低某某产品不合格率”、“提高某某产品合格率”等明显是“问题解决型”的课题,误作为“创新型”课题。二是选择课题太简单,“创新型”课题不是建立在对已有产品、工具和方法的改良、改进之上,而是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方法进行全新的探索。因此,应交待清楚选题背景。

实际上,课题必须立意在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服务项目、新业务、新方法等方面。课题名称必须清晰明确。

【错误例】FA232A-3306B铝合金盖板机械加工攻关;

低压反应水冷凝器管板内孔焊接; 确保XX烟丝不同批量生产流量符合要求;

阳极效应系数控制低于0.1次/槽〃日。 【正确例】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研发;

智能计数器的研制。

第二,选择方案理由不充分,方法不科学。创新型课题是探索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新的内容,应充分发挥QC小组成员的智慧,把可能实现目标的方案都提出来,不能简单列举

二、三个方案,或只有一个方案可行,再用几个方案作陪衬。在各种方案进行评价时,应合理确定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所有方案,并从中选优。

2 第

三、活动程序有误。“创新型”和“问题解决型”课题类型活动程序界定不清,“问题解决型”课题用“创新型”课题的部分程序,如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也有“创新型”课题用“问题解决型”课题程序,如有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等。

实际上,“创新型”课题和“问题解决型”课题出发点不一样,因此活动程序完全不同。

在“创新型”课题QC小组试行阶段,曾采用“提出问题,进行课题突破口的选择”活动程序。正式推出开展“创新型”课题后,即将活动程序“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取代原来的“突破口的选择与评估”、“对策方案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程序。现在仍有小组延用“选择突破口”,明显不符合要求。

第四、目标设定不量化,且太多。目标设定不直接,没有量化值,且目标设定太多,这样,不便检查课题活动的实效。

【正确例1】带电紧固螺杆、螺母作业全过程的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5分钟缩短为12分钟。

【正确例2】减少监理人员数量,节省监理人员工时费 10 万元 。

第五、方案选择不彻底。有的小组在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的过程中,仅对总体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方案选择不彻底,评价的主观性强,而分解方案缺少数据,又不做分析对比。有的小组将分解方案的评价放在制定对策或对策实施过程中进行。

第六、方案选择没有数据,多数为主观判断。如在方案选择中采用评价打分法、举手表决法等,而不是通过实际考察、数据分析后再做决定。

确定最佳方案所存在的问题:

(1)提出方案太少,多数只有一次选择比较机会。

很多小组没有更广泛的拓宽思路,不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不同的方案,以进行对比选择,只有两个方案,可选择范围小。有的小组将方案单纯设定为“购置”、“外委”或“自我开发”,再对这几种方案过于“简单”的进行主观判断,最后根据“综合得分”选出最佳方案。

(2)方案的对比性差,只是为了比较而比较。

【错误例】方案A)除最强信号外,降低其他各路信号功率;

3 方案B)引入或增强一路信号,压制其他信号。

上述两个方案说法不相同但意思基本一致,可比性及可选择性差。 (3)虽然提出两个方案。但明显可用的方案只有一个,另一个方案本身就不属于创新方案或仅仅是为了方案而做的“陪衬”。

(4)没有将总体方案进行分解。

(5)没有对重点、难点分方案的选择进行实验对比。 (6)方案对比评价中较少运用统计技术。 【正确例】

课题设定: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研发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一)选择新型防振锤材料

1.我小组在图书馆、网上查询和市场调查,没有新型防振锤可借鉴的资料。2.经市场调查,选择出不锈钢材、铝材、瓷材、塑钢、玻璃钢5种材料,为研制新型防振锤的材料。

3.经对以上5种材料的试验分析(表面光滑、不生锈、价格比)初步选定,研制新型防振锤材料为不锈钢材、铝材和瓷材。

第七、制定对策不具体。选出的最优方案应分解细化,将各要素放在对策表中,针对各要素制订相应“对策”,或按最优方案的实施流程分解,按工作步骤制订“对策”。这样制订出的对策才能具体明确地付诸实施。

第八、文字叙述多、工具应用少。创新型不一定要用两图一表,两图是用于分析现状和原因的,基本用不上。但不等于就不要用QC工具。除了对策表,可用的方法还很多,如PDPC法、头脑风暴法、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亲和图、流程图、系统图以及简易图表等。切不可用大段的文字说明,还是应该以图表为数据为主说明问题。

第九、仍然沿用问题解决型的程序。创新型课题的侧重点与问题解决型的一不样,没有现成的问题分析,也不需要针对找出的问题分析原因,因此不能沿用问题解决型课题的程序。

4 “创新型”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1、选题9~15分

(1) 选题的理由、必要性要具体充分; (2) 现状清楚,难点及突破口明确;

(3) 目标要具挑战性,并要有量化的目标和依据; (4) 制定活动计划要明确每一进程的责任人和完成期限。

2、提出对策13~20分

(1)应充分、广泛地提出对策;

(2)确定最佳对策方案是要分析透彻,事先评价,科学决策,必要时要作模拟试验;

(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鼓励用“两图一表”以外的统计技术与方法,去解决现场管理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及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3、对策与实施13~20分

(1)按“5W1H”的原则制订对策实施计划表;

(2)按对策实施计划表逐条实施,每条对策实施后的结果都有交待; (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鼓励用“两图一表”以外的统计技术与方法,去解决现场管理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及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4 效果13~20分

(1)确认效果并与目标比较;

(2)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 (3)注意了活动过程及对无形效果的评价; (4)成果已发挥作用并纳入有关标准及管理规范。 5 发表13~20分

(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2)发表资料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通俗易懂,不用专业性较强的词句和内容; (3)发表时要从容大方,有礼貌地讲成果; (4)回答提问时诚恳、简要、不强辩。 6 特点0~5分

5 (1)课题具体务实;

(2)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

推荐第2篇:企业如何开展“创新型”QC小组活动

企业如何开展“创新型”QC小组活动?

1、什么是“创新型”QC小组

“创新型” QC小组的特点是质量创新。它的课题与“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等类型QC小组的课题不同,它要解决的课题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因此,它的活动程序不同(见图1)、活动范围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鉴于“创新型” QC小组的特点,决定了小组活动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小组成员组成可以是不同的岗位上的、不同的环境中的,为了共同的质量创新目标,在多范围内开展活动。他们为同一质量问题各抒己见,在思维上发生激烈的碰撞,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在多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来,再通过分析影响完成最佳方案的原因,寻找要因、制定对策等步骤,经过实践,创造出卓越来,进而推动企业的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2、“创新型”QC小组活动程序与步骤

开展过“创新型” QC小组活动的成员们普遍认为,由于在“创新型”PDCA循环活动中融有预测、优化、验证和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等科学的工作方法,通过运用统计技术,思路明确,目标清楚,方法得当,能缩短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周期,多、快、好、省地达到预定的目标。以下按PDCA循环工作程序进行叙述。

2.1 计划(P)阶段

2.1.1 选择课题

所选择的课题,自然是对现状不满,而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打破现状,去追求卓越的课题。

图1 “创新型”QC小组活动程序表

2.1.2 设定目标

目标的设定应作到量化、具体。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你要达到的目的,为便于以后检验目标是否达到,必须提出量化后的数值。目标提出后,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存在困难、有利条件、客观条件、人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用图、表等形式表达出实现目标的依据和可信性,这样,制定的目标是否可行,便可一目了然。

在确定目标后还应制定一个活动计划。应包含PDCA循环的每一个步骤,时间尽量精确到日,每一个步骤的活动都要指定责任人。实施计划的制定也是“创新型” QC小组活动的关键步骤,应坚持切实可行的原则,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活动计划。没有计划的活动可以认为是盲目的活动。有了活动计划,QC小组就有了质量创新工作的日程安排。

2.1.3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该步骤要求采用预测科学和系统论的方法,建议应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即PDPC法。在该步骤中,应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提出多个方案来,然后进行分析论证,,以确定出最佳方案来。对确定的最佳方案,要注意其有利及不利的方面,尽可能取得小组成员的一致同意。在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各持己见的情况,理由都很充分,可能难以确定出最佳方案,这时可聘请有关专家通过论证来确定。

最佳方案确定后,应针对方案的实施,通过采用调查分析、论证等途径,集思广益,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找出解决症结所在的突破口。

2.1.4 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的目的是针对找出的突破口,提出消除症结的办法和途径。具体步骤有:

1)明确攻克突破口的难点。通过调查、抽样检查、论证等手段以及使用关联图、系统图、排列图等统计工具找出难点;

2)针对找出的难点,提出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也就是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3)对策表表头一般可按以下7项进行设计,即序号、突破口、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

2.2 实施(D)阶段:按对策表实施

实施时,应注意做好执行、控制和调整。执行是指要严格按照对策表上的时间去开展活动,切不可我行我素,计划上一套,执行上又是一套;控制是指要重视必要的资源提供,如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证以及注意相关部门给予的配合。有了上述保障,措施的实施就容易得到控制;调整是指在实施中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时,要注意对原对策及实施计划进行

调整,以保证目标值的实现。调整后的对策要注意进行验证和做好记录。每个要因的实施应作为一项实施,这样层次比较清楚,也便于总结和发布。

2.3 检查(C)阶段:确认效果

为使层次清楚,确认效果可分成确认

一、确认

二、„„。确认一为目标值、卓越指标实现的程度的确认。确认方法常采取对比手法,如柱状图、统计表、雷达图等;确认

二、确认三为所取得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的确认,该两项效益的计算须经技术质量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确认并出具书面材料。

2.4 总结(A)阶段

2.4.1 标准化

这是巩固“创新型”课题永久性效果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创新型”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通过QC小组成员的开拓进取和创新,不仅达到了目标,而且通过对策制定和实施,探索出了一套操作办法、工作程序或者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等等,这些取得的成效,一定要上升为标准。新标准执行前,要注意做好新标准的培训教育工作,并通过必要的检查手段,检查试运行的情况。新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还要注意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保证新标准贯彻执行的有效性。

2.4.2 总结与今后打算

把小组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有利于进步提高,有助于以后QC小组活动质量的提高,这也是QC小组的工作之一。

今后打算是针对本次小组活动的遗留问题、或是针对接受的项目或任务,提出下一步小组活动的课题。一个好的成果往往不会通过

一、二次PDCA循环就能至善至美,达到理想的状态。“创新型”QC小组的特点是不满足于现状,打破现状,追求卓越。因此,提倡质量创新,提倡不断地去寻找新的突破口,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去追求新的卓越。对于“创新型”QC小组,只有通过连续不断的PDCA滚动,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夺取质量工作的一个个卓越。为此,“创新型”QC小组在本课题结束时,应提出新的课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质量创新。“创新型” QC小组是四种常规QC小组的新的类型,也是企业的需要和必然。企业要努力推进“创新型” QC小组活动的发展,鼓励挑战意识,提倡勇于追求卓越,让 “创新型” QC小组为企业谱写出更精美的华章。

推荐第3篇:创新型社会

我们现在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用外国的技术,每生产一件产品,要支付外国专利费。销售量越大,我们支付给外国的钱越多。我们干活,外国人赚钱。现在要求用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就必须自己创造发明,自己拥有先进技术。依靠自己的技术从事生产,就是创新型社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审时度势,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工业化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与出口拉动,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但中国工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明显。

因此,建设创新型社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选择具有一定基础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推荐第4篇:创新型校长

创新型校长:时代的呼唤

------------------ 作者:佚名

来源于:教师之友

发布时间:2005-3-28 11:12:27 [打 印] [ 字体:大 中 小 ]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网络时代,这些前所未闻的新鲜名词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我们所面对的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师生员工的教育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校运转的组织者。校长创新意识的高低,事关教育改革的成败。所以,探讨创新型校长的素质,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笔者多年校长工作的经历出发,结合时代的要求,我认为创新型校长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 新型校长必须树立公关意识

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的简称。它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公共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开展公关活动的思想基础。②公关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支持”(也是公关的基本职能)。公关意识的正确与否,事关学校公关实践,乃至学校顺利发展的成败。那么,作为一名出色的校长,应当具备哪些正确的公关意识呢?

1、要学会自我宣传

注重自我宣传是校长公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宣传是扩大社会影响,建立学校声誉,树立学校形象的主要手段。学校自我宣传的途径主要有:

首先,通过精心设计学校外观形象来进行自我宣传。比方说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格局、环境布置等物质性的空间形象,以及学校的校服、校徽、校训和校风这些精神性的外观形象,所有这些外观形象都会对社会产生直观直觉的影响,对于树立学校形象具有积极的、有效的作用。以我校为例:我上任伊始,就制定了学校的各项发展规划,其中之一的重点项目就是要建设当时深圳市中小学最大的“快乐体育园”,经多方论证后,我们把成熟的建设计划多次、反复地向上级领导汇报,向社会、企业宣讲,争取关注与支持,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慷慨解囊”,鼎力支持。

其次,通过有计划的学校特定的专项活动来进行自我宣传。比方说,教师节、艺术节、科技节、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这些活动组织得好就会产生轰动效应,大大提高学校的声誉,从而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2、要学会主动沟通

学校沟通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内容的,通过学校与成员间的、学校与学校间的、学校与社会间的交往的基本形式来加以实施的。它的基本要求是积极、主动、有效。美国曾对公共学校(主要是中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发现:那些学校与社会公众之间不理解或理解不充分的地区,恰恰是许多有关学校财政被否决的地区;而相互理解的地区,则至少是在选举之前的四年中能通过给学校增加基金的提案。③这表明社会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对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校长的主动沟通意识,是保全学校与各方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建立良好关系网络的基本保证。

3、要学会收集信息

学校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便是采集信息,而信息又是执行决策咨询职能的基础,因此对校长来说,具备注重信息的公关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校长在注重收集大量信息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缺乏准确性的信息是无用的信息,它只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其次要注重来自正式渠道的信息和非正式渠道的信息。

我们葵涌中心小学是深圳特区的边远学校,由于非常重视公关方面的工作,现在的办学条件已大为改观,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上级的赞许,2000-2001学年获得市区教学效益奖50万元人民币(注:全区仅4所学校获此殊荣)。凭心而论,这与我校重视公关工作不无关系。

(二 )创新型校长必须注重领导艺术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在长期领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领导技巧,策略和特殊方法的总称,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技能的结晶。领导艺术不同于领导技术和领导方法,它是两者的升华。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领导艺术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④

领导艺术包括以下方面:决策艺术、用人艺术、理财艺术、协调艺术、管理全局艺术、处理艺术、运时艺术、开会艺术、授权艺术、谈判艺术、提高效率艺术、思想教育艺术等等。对校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精通用人艺术和处事艺术。

1、用人艺术

古人说过“政以德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邓小平指出:“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⑤这说明,如何用人是领导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校长要掌握用人艺术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克服任人唯全、任人唯顺、任人唯资、任人唯亲的错误观念。其次要确立选用人才的基本准则,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用;另外,要注意使用人才的方式方法,要做到用人所长,避其所短。

2、处事艺术

处理各类事情是领导者德本质工作。领导者应该能力提高处事艺术,使之达到事半功倍德效果。讲究领导艺术,在于职岗明确,领导者就做领导的事情,做重要的事情,做明天的事情,而对他人的工作,次要的工作,过去的工作则不必干涉,要注意主次秩序,讲究方法简便。在校长领导艺术的实施方面,必须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成为具有领导艺术的行家。

(三)

校长必须是超现状,能创出特色学校的工程师

特色学校是一种在寻求服从于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竭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貌的学校。特色学校一定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带有创造性。表现在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创新型校长必须要有超前意识,有预见性,从本校实际出发、顺应时代发展,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效应,达到“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最终使学校在整体的全方位的各种角度都能反映出这种独特性,成为一种综合效应。特色学校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整体办学风貌的体现。如果只具有个别特色项目的学校,只能称之为学校特色。

创建特色学校,校长是关键。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而校长必须具备以下个性结构:

第一,独特的办学思想;

第二,独特的管理风格;

第三,独特的人格魅力。

闻名于世的夏山学校是自由主义者尼尔以“自由”为特色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创建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的教育思想缔造了具有国际意义的以和谐为特色的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是立国之本,而师资则是教育之本。校长必须以拥有特长教师为办学前提,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

为了拥有特长教师, 校长必须注意两方面的工作:第

一、要积极提供机会引发教师的特长,人各有长,用人必用其所长,对教师也是如此。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长、爱好以及工作习惯、教学风格。校长要充分了解教师的这些特点,提供机会让其展露、发挥。第二,要努力创造条件培养老师的特长。教师的特长爱好是可以通过途径加以培养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对青年教师,他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作准备;对中年教师他设法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风格,并不断加以总结;对老教师则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加以传播扩大影响。

―――――――――

注释:①、江泽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②吴秀娟等著:《中国校长工作新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页。

③斯科特、卡特李普等著:《有效公共关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535页。 ④《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5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

浅谈校长如何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

------------------ 作者:佚名

来源于:教师之友

发布时间:2005-4-22 8:45:06 [打 印] [ 字体:大 中 小 ]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陶行知先生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陶老说的做校长不容易,我理解主要是指校长抓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不容易,责任重大。那么,校长该如何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在学校工作中要把教学工作摆第一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教学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学校诸多工作中,校长应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但这个位置不容易摆正。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打破,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形成,在这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我们当校长的遇到了一些非人力所能解决的困难。

如过去学校办学经费、条件改善、工资待遇等一切都由政府包了。而在这个转型时期,教育迫切需要校长在办学中发挥自主意识,一切依赖上级的等、靠、要、望的做法行不通了,办学经费需要争取,条件改善需要发动群众。权利下放了,责任下放了,相应的事也下放了,于是我们的校长为这些棘手的事务所困,教学这个中心自觉不自觉地突不出来了。

又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个人收入的多少等,往往也委之于校长,校长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这样使得校长们常常是人在课堂上心在外面转,心不焉又怎能抓好教学工作呢?

当然,也还有一些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如:一谈到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有人就认为:这不又是在搞“智育第一”了吗?“智育第一”不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吗?其实这种看法是狭隘地理解“教学”这个概念了。教学不等于智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靠教学工作来完成,“智育”只是教学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绝非它的全部。

诸多的原因,使我们的校长们把教学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第二位、第三位了。这种现象可以理解却不能赞同,而且一定要纠正。

因为,21世纪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工业社会将向信息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几千年来人类主要以直接劳动作为财富的巨大源泉的时代将淡出,代之一个新的以知识生产力为伟大动力的时代。这开始变化向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这个全新的、高质量的教育不通过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又怎能实现呢?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所以,我们必须理直气壮的全心全意的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

校长怎样才能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呢?

首先,要端正认识。校长面对两难选择,常常身不由己,摆不正这个位置,无法超脱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它牵涉到教育的投入机制,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我们的校长在这种背景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一方面办学是需要支持的,但上级和人民群众支持的恰恰是一些最信是过的地方和学校,钱要投在有用的地方。如果一所学校本身管理不善,人心涣散,质量低劣,试想上级领导、人民群众愿意花这个钱搞投入吗?即使争得了某一次机会,但这也是没有根基的,是短命的。

还是让我们把自己的事办好吧!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偏离了这个中心,忘记了历史的教训,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第二,要正确处理抓教学工作与抓其他工件的矛盾。

中小学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居于领导地位,校长应善于给自己定位。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主任对校长说:让我们分担一些你的工作吧!”文中介绍一个新上任的校长下决心要把学校工作搞上去,因此他事无巨细,事必躲亲,为的是怕下属部门负责人“捅漏子”。德育主任该做的检查,他要亲自督阵;教导主任该召开的会议,他要代替召开;总务处是老师意见最多的地方,他干脆深入进去,大小事都由自己拍板敲定。学校各项工作像无数条绳索系在这位校长身上,不管拉动哪一根绳子都牵动着校长。别人问他当校长的体会,他苦笑着说只有一个字“忙”。在学期总结会上,几位主任语重心长地说:“校长真辛苦啊!下学期让我们分担一些你的工作吧!”这篇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这位校长这样履行职责值得仿效吗?不值得的话,该怎样做呢?我认为:

(1)校长要善于摆正自己和班子成员的关系,把事情分给不同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去做,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抓大放小,抓主要工作,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校长不仅要调动群众干事的积极性,还要善于调动群众谋事的主动性。校长再能干,能想出几十个点子,也仅是几十个点子,如果大家的思维全打开了,都能出主意,就可能是成百上千个。只有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校长对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追求。校长是集体智慧的代表,也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抓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矛盾。

(3)校长还要善于理顺关系。校内与校外、上级与下级各方的关系融洽,工作阻力小了,效率也就会高了,就能腾出时间抓中心工作。什么是领导艺术?平衡协调就是一种领导艺术,校长要会做平衡协调工作。

第三,校长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何谓校长该做的事?当前主要有三件:第一是研究好办学思想,并要将这一思想化为全体班子成员的统一思想;第二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第三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一个样必须要有办学追求,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要脚踏实地,立足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校长只有树立了这种追求,才能引导教师向更高境界,更高层次迈进。校长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把该别人做的事还给别人。

当然,要校长静下心来抓教学,还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相信,随着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依法办学就会有保障,教育经费也会得一相应的解决。那么,我们的烦恼也就会减少了,教育将会有一片蓝蓝的天空,我们能自由的翱翔,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就会毫不动摇了。

二、在教学工作中要把课堂教学摆第一

苏霍姆林基曾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他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

长如何走进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呢?

一是上课。我们的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岗位上选拔上来的,过去都上得一门好课。但当了几年校长以后,有些校长就感觉到,我已经不是一个优秀教师了。有的没有再教自己擅长的科目所致;有的是陷入了行政事务堆中,没有时间去钻研自己学科的教学方法了。当了几年校长,反而不能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了。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一个校长渐渐变得不会上课了,就很难领导教学了;教长不兼课了,就没有了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又怎能指挥教学,领导一个学校呢?校长负责制,确实使校长感到责任无处不在,但教育的问题实际是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问题,作为校长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教学与其他事务的矛盾,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要坚持上课。教育是一种奉献,校长多兼课,兼主课,既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体现,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视,因为你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个内行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在行的教师,为教师做出了表率。只有先成为教学上的权威,才能成为权威的领导。

坚持上课,能从教学实践中获取改革的动力。我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担任过小学校长的,并长期坚持教一个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而且每年接的都是“差班”。当时正是“片追”最严重的时候,当校长事情多,不能搞加班加点,而又要把“差班”教成“好班”,校长才有权威。因此,当时我就开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可以说,我现在在教学研究方面能有点滴成绩,其思想源泉、改革动力就来源于课堂教学。我体会到,很多事情是逼出来的,校长要逼自己才能成为优秀校长、成功的校长。

二是听课。听课是校长了解教学情况,指挥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应试教育”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是一张试卷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简单易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下,小学只考语数,其他科目取消考试,那我们又怎样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呢?虽然,我们实行了工作量化,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产,是一种较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量不能代替质。最好的方法是深入课堂。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反映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这些都是在试卷上反映不出来的,而又恰恰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校长听课,就可以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和学校教学实际,这是校长指导教改的关键,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校长听课能发现先进典型,“名师”出自“名校长”,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批好教师,能搞活一所学校。校长听课也能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校长听课还能增进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凭借听课,校长能挖掘教师的闪光点,交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教师以激励;发现问题也能以共同探讨的方法进行分析,甚至争论,教师也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校长听课还是一个极好学习的途径:一堂再优秀的课,也会有不足之处,一堂较差的课,也可能有某一可取之处。听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思考、评价、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近百节,通过听课,我对全镇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做到了心中有底,有利于知人善用;通过听课,我与教师沟通了思想,结下了友谊,因为在课堂上,我与他们同时体验了教学的苦与乐;通过听课,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知了他们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更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吸。如果不深入到教师中去、学生中去、课堂中去,我就没有发言权。

以上所谈听课的好处,都是我实践中的体会。听课有多种方法。“人民教育”99年第五期34页推介了七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校长听课,还得注意“备课”。这里“备课”的意思是校长要熟悉所听课的教材内容,了解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做到心中有底进教室。否则听课后,不知其然,更道不出个所以然,就有失校长的威信。

三是评课。评课要讲究方法。“上课是反映教师一般的教育素养的一面镜子,是衡量教师的智力财富的尺度,是评价教师眼界和知识面的标准。”因此,校长听课后,教师都期待给予中肯的评价。评课的过程,既是校长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机会,也是校长指导教学、培训教师课堂。校长听课和评课,不应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特别不能将一节课简单地分成几条优点和缺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而应与教师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规律性,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发现教师的缺点,最好找教师个别交谈,互研互磋,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切不可以找“差错”的方式来听课、评课,那样只会疏远干群关系,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

课堂教学是经验丰富的校长工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听课和分析课堂是校长解决这一中心问题的重要工作。经常听课分析课,才能掌握教学情况,只有掌握了大量事实和进行了大量观察,才能指导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校长抓教学就进入了“盲区”。“课”是滋养思想的源泉,是研究教学的活水。

校长坚持上课、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确是把课堂教学摆在了第一位,进入了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但真正要成为“师者之师”还必须加强学习,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智能结构,拒绝学习是老化的标志,心理状态老了。

这样一个感概:现在当校长比过去当校长难度要大多了。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了,对校长的要求更高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校长,不懂教育规律是不行的,今天的校长,只懂教育规律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过去办教育,仅仅是从一个学校的角度,仅仅是从教育目的实现的角度,在变革的时代,要着眼于明天的需要,着手于今天的准备,要站出教育看教育,站出教育办教育。这样高的要求,需要非常广阔的视野,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这就迫使我们的校长要努力学习。

学哪些知识呢?一是学科知识,本人的特长学科。二是综合知识,作为校长要求文理知识都要懂一些,虽不求精通,但要有一定的知识面。三是新科技知识,如现代教育信息等。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究学习方法,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校长应该追求的。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短、平、快的方法,如:带着问题学,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的放矢地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补充各种有用的知识;结合本职工作学,采取优势互补,将各种新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杂交、融合、迁移、升华,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能达到专与博、广与深的有机结合,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以研究的态度学,不能单纯认为学习就是啃理论书本,实践也是一本书,要十分重视读好这本无字之书。要善于在实践中研究别人成功的经验,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营养,要通过实践来“活化、物化”好书本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当好今天的校长,不仅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还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充满创新意识的校长,可以从师生细微的变化中捕捉使学校进步的信息,以小见大,化解教育改革进程中发生的问题,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校长会为学校提供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把教育科研摆第一

有人把管理与科研说成学校办学的两个轮子,只有当两个轮子全部转动起来,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所以,校长要像抓管理那样抓教育科研。

1、关键问题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教育科研领域里的问题很多,校长要善于抓关键,抓住带普遍性的问题开展研究。

比如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研究的公共课题。

素质教育是什么?

站在新时代要求的高度,我们可以表述为:它是融合成人与成才的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的教育;是智商与情商同样重视的教育,基础与提高一样扎实的教育;是启发责任感,创造力的教育;是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的教育;是扎根民族精神,强化世界意识的教育。

明确了内容,那么就要落实如何抓。当前广大教师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有认识,校长的工作就是指导教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抓落实。

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里所说的“课堂”,首先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固定教室;其次是指教室以外的天地,即我们通常讲的“第二课堂”。这里历来是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拓展创新思维,开展实践活动的广泛舞台,是不可缺的另一个“课堂”。抓素质教育进课堂,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把素质教育渗入课堂教学;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再次,要加强管理,把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教学。

另外,素质教育要注意走出几个误区:

(一)有的学校领导、老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他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原来的教学内容、方式照旧不变,只是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份量,这不是素质教育。

(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有音体美课程。有些学校过去一味忙于应试教育,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进行削减,如今又把它们恢复,便认为自己在搞素质教育。

(三)将素质教育量化。目前整个社会心理罗为浮躁,凡事都希望“立竿见影”,反映到基础教育就是“样样要量化,三年见成果”。素质教育也逃不过此类模式。

(四)素质教育行政生命线。素质教育本身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同时它是多元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一刀切”的老师教不出有个性的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具体经验,行政主管部门与其推广,不如推荐。

(五)素质教育运动化。上面强调素质教育,下面就喊口号、贴标语、挂横幅、作报告,搞得热热闹闹。但一阵风过去,依然又是应试教育。

总的说来,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搞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办出本校特色。

又如“减负”问题。

学生负担过得的问题久减不轻,久治不除,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关键在学校,核心在校长。作为校长,在“减负”问题上,要眼光朝内,在自己的观念上、管理上、教学上找问题,寻找措施,领导教师,开展研究。如:研究如何依法把好校门,减负堵源;如何指导教师把好教室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减负”的根本问题;如何依靠家长,把好家门,减负疏导……把这些作为校长办学的重要工作之一,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

但如果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看成非此即彼的关系,也是错误的。似乎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只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反之,要严格要求学生,只能使学生负担过重。邓小平同学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地阐明了两者的关系,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这一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导。邓小平同志说:“学生捕风捉影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孩子和纠正。但是,同样明显的是,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这就是说,一要充分认识学生负担过重对学生的危害。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年龄特点,不能用超越其生理、心理发展所能承受的过重负担来妨碍其发展。另一方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艰苦的努力,它要求学习者调动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刻苦学习,而教师的确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合乎正确教学方面的”是不可少的条件。要养成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减轻学生负担与从严要求,苦学与乐学的关系上,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不能走极端。

再如“主体性”问题。

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类吸取知识增长的速度,学生在校受教育时间的有限与知识无限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生面临着社会不断变革所产生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新的观念的挑战。知识量的激增要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也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使培养的人具有广泛的适应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能力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就必须让学生会学习。大教育家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经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人;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会”是结果,“会学”才是目的。学生通过学会学习,从而学会生存,以应付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所以,如果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以教会学生会学习的出发点,那它就不会有生命力。在探讨明天的教育与昨天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时,冯恩洪校长概括了三句自豪感:“昨天的教育卓越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总分第一,明天的教育卓越不仅有一种表现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共同认定的所谓优秀标准;昨天的教育是诱导学生课堂上拼高分的教育,明天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在社会的各个岗位能够获得成功并且不断获得成功的教育;昨天的教育是充满求知的渴望和劳动的欢乐的教育”。这三句话颇有见地,给人以启发,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牢记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而施教。

2、抓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

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定的研究的问题。它有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笥的特点。

如何抓课题的研究呢?

① 课题的选择是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对于中小学校长开展并组织教育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十分丰富,可以用多种方法选择,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强调“适合”。要分析学校环境、设施、条件、师资、教育教学情况,选择自己最需要最适合的课题,开展研究才能取得成果。

我镇现在有9个课题,“小学珠脑算”和“中小学心理潜能开发”已进行了五年之久。凡结题的课题都获得了奖励。这些课题都是针对我镇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需要和我镇师资承受能力而确定的,正是因为它适合,才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气候。

② 要用科学的态度开展课题研究。

搞教育科研一定要遵循规律。如我镇区域课题“中小学生潜能开发”和“中小学学科能力培养”研究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形式上,我们采取以一班带多班,一校带多校,一科带多科,以点带面,再整体推进;在培养师资过程中,我们是先抓观念转变,再抓业务培训,培训时先集体培训再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先上研究课,再上指导课;一段时间后推出示范课,开展竞赛课,评出优秀课,再搞观摩课,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高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在奖励措施上,我们有参与奖、初见成效奖、成果奖,鼓励教师一批又一批地参加课题研究,直至形成区域性。一切都遵循了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是遵循了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且能坚持数年,所以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奖励。更为可喜的是,全镇教师的科研意识已经形成,能积极主动地投身教改,涌现了一批积极带头搞科研的校长。科研兴了校,科研也促了教。

3、校长要做科研的带头人

(1)面向21世纪的教育,校长一定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作为学校的行政首长,很自然地也是科研带头人。不仅要善于学习、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还要及时提出研究的课题,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研究,不做“旁观者”,要做“实践者”。

(2)校长要有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研究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研究工作的好坏。为了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校长除采取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外,还应十分重视提高指导广大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否则,他只能当一名好教师,而难以完成校长使命。

4、善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这是学校科研工作生机勃勃、持久不衰局面形成的保证。一要造科研舆论,形成进行科研的良好氛围;二要抓科研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三要组织科研队伍,培养科研骨干;四要建立科研机制,健全学校科研网络;五要设科研成果保障系统,保证科研经费的投入,建立相应的制度,包括检查、考核、资料和成果表彰等各项制度。

当人类进入新的千年的时候,教育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21世纪我国向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和提高国民平均素质的要求,中小学校长如何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一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每一位校长去思考、去探讨、去实践!

[摘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抓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不容易,责任重大,那么,校长该如何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呢?第一,在学校工作中要把教学工作摆第一;第二,在教学工作中要把课堂教学摆第一;第三,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把教育科研摆第一。

推荐第5篇:创新型国家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二、何为自主创新能力?

从创新源泉看, 创新可以分为引进吸收后的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并不是什么都要由我们自己研究、发明和开发。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要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创新可以说大体有三种主要类型,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自主创新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即二次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今世界,国际间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长久地保持优势,从根本上有赖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作为一个有着自身特定国情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不可能选择资源依赖型和对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对未来我国发展所做出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决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因此,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中心。要突出重点,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力争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次,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第三,要建立有利于自主

创新的用人机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培育。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作风。要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只要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的社会就必将永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国家就必将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推荐第6篇:创新型国家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二、我国创新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三、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亟待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创新政策的杠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据专家分析,日本、韩国在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方面的资金投入比约为1 :6,而中国约为1 :0.05。这与我们的政策激励取向不尽完善有密切关系。

(二)是科技投入强度和结构难以适应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近年来科技投入虽逐年增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1.34%,占全球总量约为1.7%,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是产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体现。我们很多产业都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增长后劲乏力。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在连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0.9%,但是目前的增长还没有转入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而是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消耗。比如能耗问题,“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今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增速仍高于GDP增速,技术进步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

集中表现在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资源的整合和系统集成能力较弱、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能力不足等。例如,2004年中国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8%,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3%的水平。

(一)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但发明一项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因此,科技自主创新方能体现出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结合科技创新的时代特征,转变科技创新思路。这种思路转变包括:在发展路径上,从以跟踪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技术集成创新转变;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自主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在国际合作上,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用先进科技成果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国家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涉及到体制、机制、文化、国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和层次的复杂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和实现科技创新,需要国家、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科技自主创新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把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以加强体系内各个创新主体的互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中介机构这些要素要互动、协调,而不是分散地各自为政。其次是加大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并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比例,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而其中有研发活动的仅30%。据有关统计,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其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这个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0%。从国家投入来看,美国、日本这两个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其2003年科研经费总额分别占其GDP的2.8%和2.9%,目前我国仅为1.35%。所以,加大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比例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要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同时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另外,国家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第三,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包括确立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基本方略的法律地位,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政策措施的法律化;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自主技术标准的形成;完善产业技术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包括财税、金融和采购扶持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推进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对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的政策等。国家要通过这些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规,降低企业的科技开发成本和调节风险企业收益,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成果,引进新技术,加快技术改造。

(三)突出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支柱,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其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企业引进国外技术,但缺乏技术开发力量,而且引进以后对研究院、设计院保密;而真正有引进技术消化创新能力的研究院、设计院,人才济济却只能靠通过搞国家下达的课题养活自己,研究成果不能变成产业成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使企业能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科技创新战略,主动和研究院、设计院和高校结合,使自己真正成为科技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和利益主体,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决策主体具有其客观规律性,因为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能产生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方面,企业具有把选择适合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科技创新的条件。在使企业成为决策主体的基础上,还要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根据国际经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低于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达到10%。以国内极具发展潜力的海尔集团和华为公司为例,海尔集团由于重视技术开发,已从一个街道集体小厂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上千亿元的跨国家电企业,其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有一支强大的科技开发队伍,拥有专利3000多项。在通讯行业居全球技术发展前沿的华为公司,其成功的关键也是重视技术创新,全公司2.3万名职工中,从事技术开发的有1.3万人,去年技术开发投入45亿元,占销售额10%。企业成为决策、投资主体创新出科技成果,国家、社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种手段,使之成为收益主体,从而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使科技创新良性循环,从而增强企业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文化氛围

要在全社会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新理念。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如果思想观念僵化了,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要大力宣传创新思想,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建设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为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跑道”,努力使每个人都拥有获得发展的机会,都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曾经失败了1000次,当有人嘲笑他屡战屡败时,他说,“我其实并没有失败,因为正是通过这1000次实验,我弄清了有10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泡。”

四、国外创新经验

1科罗娜啤酒飘香写传奇

“科罗娜”在墨西哥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啤酒,它以清爽的口感和透亮的色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生产科罗娜啤酒的莫德罗集团公司,不久前刚刚度过80华诞,在墨西哥城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它的庆祝广告。

放弃手工创新技术

莫德罗啤酒厂创建于1925年。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莫德罗现已成为啤酒销量世界排名第四的国际化大企业。它在墨西哥拥有8座现代化工厂,4.3万名员工,年产啤酒1800万箱,并且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

据利纳雷斯介绍,20世纪50年代前,莫德罗啤酒厂通过不断扩大投资,推出新品牌,逐渐抢占了墨西哥国内市场。像“莫德罗”、“科罗娜”、“胜利”等品牌,都是在那个时代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的。1956年,莫德罗啤酒厂成为墨西哥啤酒销量最大的厂家。

在成为全国啤酒行业的“领头羊”之后,莫德罗仍然不断求新,改革生产和营销模式。

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莫德罗将提高生产过程现代化程度列为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当务之急。他们从美国重金聘请啤酒专家,改进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在专家的帮助下,莫德罗舍弃了以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改用先进的机械酿造技术,使分布在各地的莫德罗品牌啤酒都能保持一致的质量和口味。正是在这个时期,利用香槟生产工艺发酵而成的新科罗娜啤酒诞生了,它比一般的啤酒口感更为清醇,色泽更为明亮,刚投放市场就受到了追捧。

高档价位突破市场

在营销上,莫德罗集团也大做文章。公司积极参与或者举办各种节日聚会,推广产品,并创建了营销人员与顾客交流的制度,发现不足及时解决。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分布广泛而科学的配送体系,各州、市的配送点都有卡车司机随时待命,发送啤酒。他们在配送的同时还奉送镇酒冰块,这种周到的做法在炎热而干燥的墨西哥深受客户欢迎。凭借生产和营销模式的创新,莫德罗集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莫德罗集团开始向国际化企业的方向发展。公司创建之初也曾探路美国市场,业绩很不理想,但是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公司决定重整旗鼓,成立了对外销售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经过市场调查,公司发现,到墨西哥海滩度假的美国人常常喜欢带科罗娜啤酒回国,作为留念。于是,公司决定改变以往“低价促销”的战略,针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市场需求,把销往美国的科罗娜定位为“高档价位”啤酒。很快,用长颈玻璃瓶盛装的科罗娜啤酒开始出现在美国的酒吧和餐厅里,人们一边品尝科罗娜,一边回忆在沙滩阳光下度假的美好时光。科罗娜啤酒在美国的销量飞速攀升,尤其是1985年和1986年,增长速度达到了170%。美国媒体惊呼“墨西哥啤酒开始抢占世界”,并称此为“科罗娜现象”。从1997年起,科罗娜在美国进口啤酒的排行榜中稳居首位。1985年后,莫德罗集团又着手将这种啤酒打入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目前,科罗娜已成为全球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啤酒之一。

科罗娜在中国的发展业绩也十分喜人。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逐渐成为墨西哥对华贸易的最大项目之一。2001年,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访华,特意选用科罗娜特级啤酒作为宴会的唯一指定啤酒。

科罗娜啤酒只在墨西哥本地生产,选料精良,工艺精细,这就确保了每瓶啤酒的优良品质和纯正口味。同时,针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改善生产工艺和国际营销模式,从而打造并保持了科罗娜啤酒的国际品牌。

2锐意创新的新加坡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作为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可供其经济持续发展的“燃料”极其匮乏。新加坡深深了解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新加坡国土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约400万,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其状况的好坏受外部因素影响甚大。但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及经济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这些都与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和采取锐意创新的灵活进取战略密不可分。

3德尔福的自主创新与经营难题

在当代经济中,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在全球性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创新也并非企业经营保持长盛不衰的唯一法宝。美国最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的状况就是其中一例。

自从1999年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出来之后,作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在自主创新中成绩斐然,为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德尔福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汽车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企业为自主创新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投入大量技术力量和研发资金。据介绍,虽然前几年德尔福公司经营就已

经开始面临困难,但是它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却毫不吝啬。比如,2002年该公司的纯利润只有不到3.5亿美元,但研发投入高达17亿美元。在该公司,处处可见的口号是:“驾驶明天的新技术,不满足现有的汽车世界”。这大概就是该公司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原因和动力。

4自主创新——日本企业竞争力的保证

日本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综合竞争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每年的贸易顺差基本上都保持在1000亿美元上下,产品出口成了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

一。而自主创新则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维护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日本企业一向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注重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早在日本企业的独立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就非常注意利用各种可能机会从事研发和创新活动。日本企业每引进一项技术,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进行消化、吸收。它们不仅要完全学会和掌握这项技术,而且要以这项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研究开发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人每引进100美元的技术,会用200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用创新出的专利技术赚回300美元。

保持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强大的科研投入。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虽然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低迷之中,但日本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投入从1995年开始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一直在增加,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到了16.8万亿日元左右,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高达3.35%,这一比例堪称世界之最。

5德国鲁尔区转型与创新之路

在德国西部的鲁尔区,“煤钢基地”早已成为历史。走过30多年转型之路,人口540万、面积4400平方公里的鲁尔区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新经济区。

在上世纪中叶前的100多年里,鲁尔区一直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基地。二战结束后,它也直接带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天然气供应对以煤钢为主的鲁尔区造成了冲击,煤矿和钢铁公司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鲁尔区在危机中走上转型之路。德“主动创新”打造一流科研机构

为确保在高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政府近年来实施了“主动创新”战略,与经济界、科学界开展横向联合,同时重点资助一流大学和主要科研机构,着力培育青年科学家。

鲁尔区转型的第一步选择从教育抓起。1962年,鲁尔区建起了第一所大学——波鸿鲁尔大学,它也是战后德国新建的第一所大学。如今,波鸿鲁尔大学有3.7万名学生和近500名教授。

波鸿鲁尔大学建立后不久,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多特蒙德、埃森等城市涌现。如今鲁尔区拥有6所综合性大学和8所专科院校,成为欧洲大学最密集的经济区。各个大学在不同工业领域与企业开展合作,尤其是高技术和通信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联手成立“技术转化中心”,为产业结构的转型输送技术成果。

6芬兰的自主创新体系

早在20世纪90年代,芬兰就已建立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现已形成从教育和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投资到提高企业出口能力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芬兰政府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芬兰政府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在加强教育投入的同时,政府还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目前,芬兰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3.5%,超过日本和美国,在全球名列第三。

芬兰政府通过宏观指导和协调,促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隶属政府贸工部的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是重大科研和产品研制

项目的资助者和推动者。2005年,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16亿欧元,其中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占4.08亿欧元。该中心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和专家服务的方式,推动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帮助企业将具有开发价值的设想变为科研成果,并迅速将其推向市场。目前,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资助的重点是中小企业,同时支持芬兰大型企业开展具有挑战性和长期的研发项目,并促进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

五、高等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负起重大使命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关系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据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欧洲许多国家的高校入学率只有15%时,就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将高校入学率提升为50%,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更加重视教育,到20世纪结束时,美国的教育投资已占GDP的7%,名列发达国家前茅。日本战后在普及初等教育后,对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改革,更加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世界科技和人力资源发展大势下,我国加快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使高等教育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在近6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无论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是创新成果的研发,都需要依靠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创新人才的支撑。我国现有2.5亿人在学习,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缺乏。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需要教育向各行各业培养输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外,还需要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推荐第7篇: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型国家建设

作者:自动化84班 第三组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它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急迫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国也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迈进。

关键词:创新自主发展建设

Abstract: Innovation sustains the progre of a nati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a country is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isalso a source of the eternal vitality of political parties.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is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key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It is not only increase ou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 but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s significant measures to solv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faces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urgent requirement.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technology, talent is the key to education is the core, is the foundation.China is in a positive attitude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support the effort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n innovative country.Key words: innovation initiativ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一)概述及意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核心,合理高效地建设创新型国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而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这一决策有着三个重要意义。

第一个重要意义,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本世纪前半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七大报告同样明确要

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实际上是分阶段落实邓小平所提“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即第三步发展战略。邓小平提的第三步发展战略,是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先后解决温饱、小康问题,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并使经济在本世纪初继续保持年均9%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个增长方式。我们当时已经说明,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这种增长方式违背科学发展观,它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节中,专门有一个问题是谈“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书记在这个问题里边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大家看十七大报告的这个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而我们以前牺牲资源、环境、劳动的增长方式,是与这个基本国策相违背的,因此不能再延续那个传统的增长方式。温家宝总理在前年的科技大会上讲,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最根本是依靠两大动力,一要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胡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一是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二要靠“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一句话,要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经济的科技含量。经济发展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运动员开始跑前一段路的时候,可以依靠肌体力量支撑前进,但是越往后跑就越没有劲头,就来不起气了;而要一直跑下去,必须在体内植入一种永动机制,对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永动机制就是创新。这个创新不是少量创新,而是大量的创新,所以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二个重要意义,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是奉行一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而实践证明,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是靠市场买不来的。在我们牺牲资源、环境、劳动来促成经济增长的这三十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创新科技一直在迅猛发展,它是发源于20世纪中期美国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延续,以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明、使用为主要标志。这次产业革命有的国家抓住了机会,有的国家失去了机会,由此形成信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信息科技发展得最为迅猛的时候,在它成为部分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时候,我们却在兴高采烈地牺牲资源、环境、劳动搞积累。我们只是按住了信息革命的一点尾巴,一直在引进信息技术,可是至今依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没有抢占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制高点,没有成为这次革命浪潮的弄潮儿,因此在诸多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在21世纪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专家预测,信息技术革命的高峰可延续到2020年前后,因此我们必须抢抓这个战略机遇期,极大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否则失去这个战略机遇期,可能又要耽误几代人。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三个重要意义,是为了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和提高我

国竞争力。现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文化、体育的竞争,都越来越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十七大报告就指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和创新,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说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是贫穷落后就要受剥削、受欺负,最大的压力是“落后就要挨打”。例如日本,它是个多种资源匮乏的国家,它不从海外获取资源就无法生存发展,如果有一天日本的经济、军事力量大大强过中国,中国就还要挨打。所以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二)目标与现状

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具体到科技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国防科技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在开篇论述“过去五年的工作”这一节中,胡总书记强调过去五年工作的重要成绩之一,就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在报告第四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总书记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在2020年以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总书记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十七大报告说明,党中央对建设创新型国家高度重视。

(1)世界其他部分国家现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

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2)我国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创新成果:“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神舟飞船遨游苍穹,超级杂交稻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术发明推广等。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众多的科技人才和研发技术人员,并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三)措施和展望

为了走出一条由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全国各界都在努力奋斗,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为:

一、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

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五、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另外,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步骤的实施。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来的。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同时,国家准备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努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引导人们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思维定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鼓励冒尖、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冲破陈规。同时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的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有着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一定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付出不懈的努力。人因创新而进步,国因创新而发达!创新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我们祖先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与发明,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站在今天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持把创新之火紧握在手中,照亮亿万人民的创新梦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续写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黄桂宁.创新型国家的作用.《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8 ,(5)

[2]段玉恩,刘启营.建设创新型国家浅析.《经济研究导刊》, 2008,(9)

[3]万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求是》, 2007,(6)

[4]杨万东.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论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11)

[5]丁向阳.人才竞争战略.蓝天出版社, 2005,(10)

附:自动化84班第三组成员名单:

组长:3228423 段彬

组员:3228408任正帅 3228412宋健驰 3228414李祥智 3228415

李智全 3228416杨潭锡 3228419陈玲珑 3228422柯俊飞

推荐第8篇: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那么,什么是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据专家分析,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 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对此,美国进行了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要避免依赖于人、受

制于人,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起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怎么坚持自主创新?

走自主创新之路,有人认为,既然是“自主”,那就什么都应当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百分之百的知识产权”。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创新的“可贵”。

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确实,一些关键技术必须完全依靠我们自力更生。但我们强调的自主创新,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三方面内容

原始创新,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

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创新成果:“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神舟飞船遨游苍穹,超级杂交稻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术发明推广„„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科技人才已达320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05万人,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并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党的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对工业化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且还丰富和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

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我国服务业与过去相比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

三是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我国国情决定了今后农业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要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感,自觉把它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即: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业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当然,强调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推卸或减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在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并带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从多方面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支

持。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还要在全社会发展群众,进行结对帮扶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时强调指出,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要求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着力做强高技术产业。抓住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时机,加快淘汰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探索有效模式,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加快完善相关政策。要加快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成绩显著的企业,要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要切实加大对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节约能源资源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首先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还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公共财政体系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特别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

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两个创新,是我国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要着眼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引导跨国并购向优化产业结构方向发展,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进入的行业限制。完善并购环境,建立跨国并购的法律体系;继续优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我国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更好地发挥技术共享、合作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溢出效应;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外包企业承接本公司集团和其他企业的外包业务,提高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水平;有效利用境外资本市场,鼓励具备条件的境外机构参股国内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逐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规模。

我国已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是构筑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一是开展跨国并购,有效提高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三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可以有效释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充足生产能力,规避贸易壁垒,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四是有序推动对外间接投资

推荐第9篇:创新型校长

创新型校长:时代的呼唤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网络时代,这些前所未闻的新鲜名词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我们所面对的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师生员工的教育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校运转的组织者。校长创新意识的高低,事关教育改革的成败。所以,探讨创新型校长的素质,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从笔者多年校长工作的经历出发,结合时代的要求,我认为创新型校长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新型校长必须树立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的简称。它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公共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开展公关活动的思想基础。②公关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支持”(也是公关的基本职能)。公关意识的正确与否,事关学校公关实践,乃至学校顺利发展的成败。那么,作为一名出色的校长,应当具备哪些正确的公关意识呢?

1、要学会自我宣传注重自我宣传是校长公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宣传是扩大社会影响,建立学校声誉,树立学校形象的主要手段。学校自我宣传的途径主要有:首先,通过精心设计学校外观形象来进行自我宣传。比方说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格局、环境布置等物质性的空间形象,以及学校的校服、校徽、校训和校风这些精神性的外观形象,所有这些外观形象都会对社会产生直观直觉的影响,对于树立学校形象具有积极的、有效的作用。以我校为例:我上任伊始,就制定了学校的各项发展规划,其中之一的重点项目就是要建设当时深圳市中小学最大的“快乐体育园”,经多方论证后,我们把成熟的建设计划多次、反复地向上级领导汇报,向社会、企业宣讲,争取关注与支持,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其次,通过有计划的学校特定的专项活动来进行自我宣传。比方说,教师节、艺术节、科技节、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这些活动组织得好就会产生轰动效应,大大提高学校的声誉,从而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2、要学会主动沟通学校沟通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内容的,通过学校与成员间的、学校与学校间的、学校与社会间的交往的基本形式来加以实施的。它的基本要求是积极、主动、有效。美国曾对公共学校(主要是中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发现:那些学校与社会公众之间不理解或理解不充分的地区,恰恰是许多有关学校财政被否决的地区;而相互理解的地区,则至少是在选举之前的四年中能通过给学校增加基金的提案。③这表明社会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对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校长的主动沟通意识,是保全学校与各方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建立良好关系网络的基本保证。

3、要学会收集信息学校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便是采集信息,而信息又是执行决策咨询职能的基础,因此对校长来说,具备注重信息的公关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校长在注重收集大量信息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缺乏准确性的信息是无用的信息,它只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其次要注重来自正式渠道的信息和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我们葵涌中心小学是深圳特区的边远学校,由于非常重视公关方面的工作,现在的办学条件已大为改观,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上级的赞许,2000-2001学年获得市区教学效益奖50万元人民币(注:全区仅4所学校获此殊荣)。凭心而论,这与我校重视公关工作不无关系。

(二)创新型校长必须注重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是指在长期领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领导技巧,策略和特殊方法的总称,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技能的结晶。领导艺术不同于领导技术和领导方法,它是两者的升华。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领导艺术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

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④领导艺术包括以下方面:决策艺术、用人艺术、理财艺术、协调艺术、管理全局艺术、处理艺术、运时艺术、开会艺术、授权艺术、谈判艺术、提高效率艺术、思想教育艺术等等。对校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精通用人艺术和处事艺术。

1、用人艺术古人说过“政以德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邓小平指出:“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⑤这说明,如何用人是领导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校长要掌握用人艺术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克服任人唯全、任人唯顺、任人唯资、任人唯亲的错误观念。其次要确立选用人才的基本准则,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用;另外,要注意使用人才的方式方法,要做到用人所长,避其所短。

2、处事艺术处理各类事情是领导者德本质工作。领导者应该能力提高处事艺术,使之达到事半功倍德效果。讲究领导艺术,在于职岗明确,领导者就做领导的事情,做重要的事情,做明天的事情,而对他人的工作,次要的工作,过去的工作则不必干涉,要注意主次秩序,讲究方法简便。在校长领导艺术的实施方面,必须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成为具有领导艺术的行家。

(三)校长必须是超现状,能创出特色学校的工程师特色学校是一种在寻求服从于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竭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貌的学校。特色学校一定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带有创造性。表现在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创新型校长必须要有超前意识,有预见性,从本校实际出发、顺应时代发展,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效应,达到“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最终使学校在整体的全方位的各种角度都能反映出这种独特性,成为一种综合效应。特色学校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整体办学风貌的体现。如果只具有个别特色项目的学校,只能称之为学校特色。创建特色学校,校长是关键。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而校长必须具备以下个性结构:第一,独特的办学思想;第二,独特的管理风格;第三,独特的人格魅力。闻名于世的夏山学校是自由主义者尼尔以“自由”为特色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创建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的教育思想缔造了具有国际意义的以和谐为特色的帕夫雷什中学。教育是立国之本,而师资则是教育之本。校长必须以拥有特长教师为办学前提,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为了拥有特长教师,校长必须注意两方面的工作:第

一、要积极提供机会引发教师的特长,人各有长,用人必用其所长,对教师也是如此。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长、爱好以及工作习惯、教学风格。校长要充分了解教师的这些特点,提供机会让其展露、发挥。第二,要努力创造条件培养老师的特长。教师的特长爱好是可以通过途径加以培养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对青年教师,他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作准备;对中年教师他设法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风格,并不断加以总结;对老教师则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加以传播扩大影响。

推荐第10篇:创新型人才

时代召唤创新型人才

——20xx年工作阶段性总结

世间最宝贵的是人才。历史前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无不折射着各个时代、各种人才创造智慧的光芒。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新世纪,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

作为支行性网点主任的我在支行、市行的领导下,在网点同事们的大力协助下,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履行了自己在金融岗位的职责。在本年度我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金融政策方针,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以“跑赢大市、逐年增盈”为经营策略,抓住“发展与内控”二大工作主题不放松,分析研究网点所处境况,加强优势,减弱劣势。随着我行大计紧锣密鼓的进行,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发展管理要求更高、各项任务也更为繁重,作为一名基层网点的主任,我既深感责任重大,又有干好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回顾一下本年度的工作,我总结业务发展离不开人才,更需求创新型人才。现将个人20xx年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如下:

一、政治思想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从不怠慢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行里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各类文件,掌握我行业务发展的新知识、新制度。严格遵守行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做好内控管理。在我任职期间,从未发生过违规违纪事件。

二、履行职务情况:

1、大力拓展存款业务,以此带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担任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要真正管理好一个网点并不是件容易事,我深知责任重大。一切从零开始,没有老客户,没有资源,每一位客户,每一笔业务,都要从外揽进来,周边经营已久的其它商业银行,市场占额十分有限。要想克服网点地段较偏、客源有限的缺陷,在这样的困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采取紧逼战略,超常规的干。我克服了接手时存款负增长的困难,带领全体员工勇于开拓市场、积极营销,到九月末,我网点新增存款4200万,全面完成市行下达业务指标。在吸储工作中,我克服种种预想不到的困难,抢抓理财等有利时机拉拢大客户,牢固关系,从而实现800万私人银行客户2户,200万财富中心客户数5户,中高端客户数32户。时时关注金融局势,分析研究金融市场,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合的客户推荐我行代理的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实现中间收入的增长。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发扬勤奋努力的优良传统,激发网点员工积极的营销热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今年九月末,个金中间业务达到141万。在公司条线,一直存有一个大窟窿,为了替补这一缺陷,我和客户经理多次下榻公司,拜访公司主管,经过详谈,实现中小企业贷款3户,共计1100万左右,实现中间业务

收入15万,在拓展公司业务方面取得了开门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本网点的特殊情况,我以创新意识,全新思维来考虑,最终得以发展。 当今社会需要创新,我行的业务发展也离不开创新。

2、从严管理,切实规范和强化内部管理机制。

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我更加没有放松内部管理工作,按照市分行的要求,强化了主任、业务经理,大堂经理,柜员等岗位职责,使员工执行制度起来不折不扣。坚持每周一次制度学习,每季一次员工行为分析,使员工牢固树立了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增强了员工的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及责任意识,形成了以机制强化内控,以制度严格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

3、服务大胆创新,全面提升我行窗口形象

在优势文明服务工作上,要求我行员工始终坚持“想客户之所求,急客户之所需,排客户之所忧”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我们相继推出了上门服务,业务创新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操作标准、服务规范、用

语礼貌、举止得体,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中国银行来说,当前正处于由商业银行向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正处于加快发展和推进综合改革的紧要关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必须与其他企业一样要不断适应变化,顺应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加快创新。惟有此,才

能保证我们面对今后严峻而激烈的市场挑战。“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时代的召唤,事业的需要。

第11篇: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根据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同方式,世界上的国家可分为三类: 资源型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依附型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创新型国家,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 创新产出高,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成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12篇: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

《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读书笔记

作者:佚名 201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近日读了《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一书,联系自己的班级管理经历,感受颇为深刻: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新时期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使师生间建立起能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因此,班主任要努力,真诚地帮助每一遇到困难的学生。三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增加学生的交往频率。可以说,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心一意地为了学生好,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形成“阻抗”,甚至“背道而驰”。由此可见,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尊重、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治病”是为了救人,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意接受你的教育,这时教育才可以开始,才会有效果。

2、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由于班主任是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直接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实际上是教师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教育过程,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努力锤炼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充分发挥“身教”的感召力,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去感化、去带动学生。这样,班主任的行为就会像无声的命令,班主任的要求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3、关爱后进生

每位班主任都希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做到:第一,多接触、多了解学生才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不至于将一部分学生作为“另类”来看待。第二,要理解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第三,不仅要只爱“优等生”,更要爱“学困生”。

4、培养高素质的班级骨干

由于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包揽一切,是应付不过来的。因此选拔、培养、任用一批工作能力强、热情高的学生干部,组建实干高效的班委会

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使较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日班主任”制度,轮流主持一日班级日常工作,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班级工作秩序井然。

通过学习,我的精神充实了,同时也丰富了我的教育经验,增长了教育智慧,提高了我的教育能力,我在学习中成长,并深深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

作为一名新教师,为期一年的培训活动快要结束了,但是这一年的培训活动带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整个培训过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专家的专题报告,有特级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名师与新教师的同备、同课、同研,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说课、专家评027ART.COM范文频道http:///fanwen/]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专家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因此,这一年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对于我来说这是收获丰厚的一年,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年。

教师培训的开设与参与学习是我能更稳健地踏上神圣的三尺讲台的起始点。通过培训,我们慢慢的适应了环境、适应了工作。因此,我们也由初来时的浮躁,在经过领导与同事们潜移默化的教导,慢慢变的求实、务实起来。我们的品质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亦得到步步提升,我们的教学业务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加强。

在培训中,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Ji起我内心的感应,更Ji起了我的反思。各位专家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是我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体会:

一、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

(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027ART.COM范文频道http:///fanwen/]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Ji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三)要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二、提升了理论水平,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

作为新教师,我们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理论水平低,对自己的工作不善于总结归纳,现在,通过对教育研究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握了教改方向,坚定了探索新路子的信心,并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认识到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新时期的教育家。

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这次培训,就自身更新优化而言,树立了终身教育(学习)的思想。以前总以为搞继续教育没

有学到什么新知识,所以总觉着耽误时间,不如读读书,备备027ART.COM范文频道

http:///fanwen/]课,这次,通过听取了报告,真正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了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学然后知不足,这是我的一个体会。通过培训,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027ART.COM范文频道

http:///fanwen/]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四、教师要意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时代呼唤教育创新,呼唤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正是反映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也要用创新理念武装自己。

为期一年的培训,就我自身而言,让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合格地人民教师,道路曲折而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我未来的路还很长,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的责任还很重大。通过培训,让我发现了我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去发现,且及时弥补。“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我愿成为教育这片神圣土地上的一块小小的铺路石。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真正的教师历程才刚刚启程,学无止境,我会在探索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身素养,争取实现人生价值!

第13篇:专业创新型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报告

姓 名: 小组成员: 班 级: 学 号: 日 期: 指导老师:

高速列车头型三维数字化建模与3D打印

姓名蔡昊天 学号1104110422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专业)

1 实验目的

“专业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定的一个重要教学培养环节,目的是在学习有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开展一个具体的大、中型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的自我挖掘,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进行设计、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实验熟悉三维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相关知识,不用广泛运用的减材制造技术,采用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进行高速列车头型建模及打印。

2 选题背景

“3D打印”是通俗的叫法,学术名称为“快速成型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这种技术是依据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成型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甚至直接制造零件或模具,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并缩减生产成本。3D打印是一片一片地打印,然后叠加到一起,成为一个立体物体。说得简单点,就是由点堆积成面,再由面堆积成实体。 3D打印的概念早在几十年前就已提出。上世纪70年代,随着3D辅助设计的兴起,设计师能在电脑软件中看到虚拟的三维物体,但要将这些物体用粘土、木头或是金属做成模型却非常不易,可以用费时费力费钱来形容。3D打印的出现,使平面变成立体的过程一下简单了很多,设计师的任何改动都可在几个小时后或一夜之间重新打印出来,而不用花上几周时间等着工厂把新模型制造出来,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节省产品开发成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通俗地说,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比如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称其为“打印机”是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这种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3D打印是一种通过材料逐层添加制造三维物体的变革性、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它将信息、材料、生物、控制等技术融合渗透,将对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这次选用3D打印课题,以前一直学习的都是减材技术,从没接触过这种增材制造技术,因而3D打印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对新鲜的技术方法,这符合本次创新实验的要求。而为了同本专业交通设备信息工程有一定的联系相关性,采用3D打印技术来增材制造一个高速列车车头模型的课题。

目前,世界铁路趋于高速化,这必将引起一系列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如空气阻力、列车风、两车交会压力波、隧道气压波、气动噪声及车辆震动等,这些问题与列车外形紧密相联,尤其是车头的流线外形设计。此次采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一个高速列车车头模型,能帮助我更好了解流线型车头形状构造及性能要求。而学院拥有的硬件设备也给我们本次创新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实验设备

(1)3D打印机 MakerBot Replicator 2 学院实验室所使用的3D打印机型号是makerbot replicator 2。MakerBot Replicator 2 是MakerBot 3D打印机的第四代产品,由MakerBot公司于2012年9月推出, 并在2012年11月引进中国。该产品的打印精度提升至三倍(为100微米),拥有410立方英寸的打印体积,和上一代比体积增大37%。可以打印大物体,或者同时打印多个部件。Replicator 2采用的是MakerBot PLA耗材(多种颜色可选),这种新型生物塑料可以更牢靠的粘在打印平台上,减少脱落,卷曲,滑动和收缩情况的发生。

(2)ProE、SolidWorks、UG等软件 (3)PC 计算机 4 实验原理及方案

(1)根据已有的和谐号CRH2动车组的三维模型,用ProE软件分析点的功能,测出15组剖面曲线上各点的三维坐标,剖面垂直于车身纵轴线方向; (2)整理数据;

(3)选择一种三维绘图软件(如UG),根据前面相关参数进行高速列车头型建模。 (4)将生成的3D打印stl文件导入makerbot软件,设置合适参数,打印出高速列车车头模型。

5 实验内容

1.ProE收集剖面各点数据

小组成员根据已有的CRH2三维模型,利用ProE软件中的功能:分析——点,得出15组剖面上各点的三维坐标。

图1 ProE收集数据方法

图2.部分数据采集结果

2.ug绘图

常用的3D绘图软件主要有 UG、PRO/E、SolidWorks、CATIA等等。其中SolidWorks建模精度比较低,一般情况中小企业用的比较多。PRO/E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三维建模软件,各行业应用比较广泛。UG在一般的大中型企业用的比较多。CATIA适合流线型建比如飞机流线型翅膀,汽车的外壳等,在航空领域应用的比较多。在本次创新型实践我选用的是UG8.0软件进行建模。以前并未太多接触过UG软件,在UG中绘制一些平面图形并不困难,需要的学习的是如何将这些平面图形变成三维图形,这期间通过观看一些视频及自己摸索学会使用UG的回转拉伸及曲面绘制等功能,一些基本的三维模型已经可以基本画出。

根据CRH2的外形的一些参数绘出3D模型后(如上图),就是进行打印工作了。在课程实践一开始,实验室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操作使用3D打印软件

makerbot desktop,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打印时底板温度、挤出速度、打印材料等几个方面是需要在默认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的。其中底板温度设置适宜是一个难点。底板温度太低时,支撑零件的底座不易于底板粘连,导致打印无法进行;底板温度太高时,初期效果良好底座粘连,但随着打印时间的增加,底板不断加热底座,底座翘起并与底板脱落,容易使得零件侧翻,打印失败。一开始我们在刚接触打印机时就因底层与底板粘合度不够,零件在打印过程中底层被带动转动一定角度,导致打印出的模型在中途就只能作废。经过不断尝试后我们在熟悉了软件使用并能设置好打印参数后,并在第二次打印中成功打印出模型。

3D打印机预热完成后便开始工作,首先在喷涂打印支撑座,可以看出3D打印机是逐层打印工作的。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出车头已初具形状。一段时间的等待后,拿出模型,去除支撑座,得到的模型如图所示。

4 总结

经过这次课程实践,我增强了自己的UG软件使用能力,提高了自身的自学能力。除此之外还了解了3D打印这一项融合了计算机软件、材料、机械、控制、网络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3D打印将对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3D打印技术已经从实验室和工厂逐渐走出来了,并且走进学校和家庭,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会极大地冲击我们的工作方式,或者增强很多行业的生命力,也或者导致某些行业走向消亡。我们必须认识到3D打印技术也会催生大量前所未有的行业和巨大机遇,我们必须牢牢的抓住机遇。

在本次实验中也是有不足的,绘制模型时对车头有些部分进行了简化,不够精确。以及打印模型时横向放置打印,花费时间比竖向放置时间更长。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意细节方面。这次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充分调动了我自己和本组成员的创新积极性,取得了很多的收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摸索,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不断加强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14篇:创新型企业人才

雇用学习或自我积累:创新型企业知识积累方式研究

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积累方式:纯粹自我积累或雇佣其他企业的人才(挖墙脚) 对雇佣人才的使用:雇佣或合伙(激励理论)

要关注专利法

模型基础应该是内生增长模型(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在弱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下

创新型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机制研究

激励理论

第15篇:创新型管理工作总结

深化体制改革 转变管理模式 为推进十二五规划实现开好头起好步

——2010年晨光电缆创新型管理总结

2010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经济形势,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局面,面对行业和市场竞争激烈,面对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应对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深化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理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高执行能力;实施管理创新,推行规范管理;开展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组织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今后发展方向。

根据年初制定的方针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推进三大改革,加强部门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深化营销改革,确保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加强分厂管理,提高经营指标;开展院校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组织人资管理,保障发展需求;组织文化建设,保障基业长青;强化绩效管理,提高执行能力;创新党建工作,发挥群团作用等,确保企业取得较好经营业绩。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第四批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获得省线缆行业突出贡献奖,长三角榜样企业最佳转型奖,省标准创新型企业,省诚信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在管理改革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推进部门改革 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推进部门改革工作,我们一是发挥出部门组织建设作用,进一步健全指挥管理系统,优化业务流程,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格局;二是进一步明确部门指标体系。根据年度方针目标和工作任务、企业改革和ERP项目实施要求,制定了部门方针目标和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岗位,为指标实现提供了保障;三是组织修订了部门职务说明书,确保部门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清晰,保证改革推进;四是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精心组织制定了部门考核细则,对细则进行了宣贯,使各部门明确了考核内容,组建了6个考核专家组分别负责相关部门考核,落实3名联络员负责对考核工作进行协调,根据考核细则,全年实施部门考核3次。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我们强调考核证据的收集和现场验证,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做到考核信息的共享,保证考核证据的正确,从而确保部门考核的公正、公开和公平,为部门结算提供了依据。同时依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要求,组建了各部门内部考核组,落实人员制定考核方案、制度和细则,推动了部门内部考核工作的实施,实现考核覆盖率100%;五是加强与各部门的交流沟通,组织对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详细讨论和策划,明确了计划体系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为进一步推行计划管理,提高我们的计划管理能力,确保生产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深化分厂改革 提高管理能力 针对分厂改革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继续深化分厂改革工作,制定具体措施,切实围绕10大经营指标进行管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理顺分厂管理职能,明确分厂管理人员职责,提出了改革分厂厂长、主管工资组成思路,引导分厂管理逐步从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二是进一步健全统计结算,结合ERP项目流程,对分厂统计结算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统计流程和统计数据,强化统计责任,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为指标考核和员工工资结算提供正确依据;三是针对分厂10大经营指标,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指标,多次组织分析讨论,制修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质量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提出了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四是组织分厂经营指标考核工作,落实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对相关指标进行考核,按时提供考核数据,并对存在疑问或数据偏低的指标进行分析和反复核实,确保考核数据正确。在此基础上,每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公布,保证考核透明度。

3、推进营销改革 扩大市场规模 在推进营销改革上,我们一是在3月1日组织召开了营销工作会议,对推进营销改革,完善营销管理,组织市场开发,提高市场服务水平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使大家明确了目标和工作任务;二是继续按照“统一市场资源配置,统一人员调度安排,统一考核结算”的原则,加大营销改革力度。在市场配置上,我们根据“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营销策略,以浙江市场配置为抓手,组织对浙江省市场进行系统分析,对浙江团队进行调整和重组,为确保电缆销售量在浙江市场逐年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抓好ERP工作 提供运行保障 为确保ERP项目的全面使用,我们一是加强人员配置,增加4名熟悉企业各方面情况管理人员,组织对所设计的流程进行反复测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并要求ERP项目专家进行解决,确保各相关流程之间的接口,同时落实人员,根据已确定的项目数据输入要求,做好数据的输入工作;二是继续做好ERP项目各流程的上机培训工作,组织对相关部门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并初步建立了各岗位操作手册,指导各岗位人员正确使用ERP这一管理工具,确保他们能熟悉流程和熟练操作,保证ERP项目能在日常工作中局部运作;三是根据流程,对相关部门的人员职能和工作内容进行了调整,制定了工作职责和明确了工作内容,使他们明确了具体要求,多方协作,努力推进ERP项目实施。到2010年底,ERP项目已全面试运行。

二、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2010年,我们在抓好海缆项目实施前期一些准备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组织技术项目申报,“电缆铝护套挤压生产方法”和“电力电缆加工方法”两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20kV高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研发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技术论证,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1、组织技术创新 开发高新产品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主要加强创新力度,组织高新产品开发。一是继续与国网电力研究院加强联系与交流,跟踪220kV电缆产品预鉴定情况,及时解决预鉴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预鉴定的顺利进行,预计整个预鉴定工作在2011年3月份完成,从而为220kV电缆产品在2011年走向市场提供保障;二是开展与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多次赴清华大学、浙江长三角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等进行洽谈。9月21日,在“2010平湖科技合作签约暨技术成果发布会”上,公司与光机电产业服务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订了技术顾问协议,通过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就27.5kV电气化铁路电缆进行推广,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三是针对国网公司的“多网融合”策略,与国网信通公司开展合作,组织研发“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取得较好进展,产品已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通信产品入网证书,并中选国网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为在2011年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了较好保障;四是与清华大学、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合作的“220kV高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研发”项目,在2010年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2010厅市会商项目和块状经济转型升级项目”的技术论证,为公司开发该项目做好了准备工作。2010年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为嘉兴市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又推荐申报浙江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2、组织项目申报 加强产权保护 在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注重科技和专利项目的申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获得了多项科技奖励和专利。一是组织科技项目申报,组织收集、整理和编制申报资料,确保申报资料形成特色。“连续包覆挤铝技术”获得2010年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工业转型升级暨第二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项目,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嘉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平湖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并被推荐参与2010年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全年获得各类科技项目奖励458万元;二是组织专利申报,“电缆铝护套挤压生产方法”和“电力电缆加工方法”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同时组织申报了9项实用新型专利,使公司的专利数量达到50多项;三是组织将“电缆外护套剥离技术”,“废铝杆回收技术”,“高压电缆防水牵引头及安装方法”等3项技术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3、抓好技术管理 推进质量考核 在组织工艺管理方面,我们一是抓好工艺技术验证,进一步做好工艺文件的修订工作,对外审专家提出的不符合项组织进行认真整改,确保技术文件的齐全和正确,同时组织用户个性化技术文件的答标编制工作,对用户的个性化技术文件及时进行传递,使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满足了用户个性化产品生产需求;二是组织工艺纪律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落实到职能部门组织整改,努力提高文件的贯彻率;三是抓好工装管理,确保分厂生产需要,提高产品质量。

在分厂质量考核上,一是进一步健全技术和质量问题评审机制,对发生的难点和疑点,及时组织人员集思广益,克难攻坚,实现了改进提高目的;二是组织讨论分析,修订质量考核管理办法,特别是明确了今年增加的偏心度指标考核管理方法,并按照管理办法开展考核,按时提供考核结果,为分厂结算提供依据。

三、在绩效考核管理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2010年,我们树立忧患意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抓好人员的选聘、培养和使用工作,确保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组织岗位调查和系数调整,提高员工的经济收入;建立考核体系,推进绩效管理,提高企业执行力;导入卓越绩效,组织质量奖申报;组织文化宣传,提高企业形象;协调规划编制,明确发展方向。

1、完善绩效考核 提高工作质量

在抓好分厂考核的同时,根据年度方针目标和工作任务,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建立起覆盖全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一是组织修订了《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制度进行了宣贯,使各部门明确了要求。为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加强考核体系建设,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从各部门抽调19名骨干人员,组成考核专家组,分成6个考核小组,并落实3名考核联络员,分别负责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二是组织制定了6个部门的考核细则,对制定的考核细则进行了反复修改,对定稿的考核细则进行了宣贯,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考核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开展考核的具体要求;三是组织公司方针目标进行分解工作,细化考核指标,做到指标和任务的落实。同时在各部门成立内部考核小组,确保部门内部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公司、部门、专家组于一体的绩效考核体系;四是在9月份邀请专家开展卓越绩效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平湖市市长质量奖申报,成立了平湖市市长质量奖申报工作小组,组织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制,共完成近8万字的申报资料编制,经公司审核后顺利上报,10月份接受了专家组现场审核,为公司荣获平湖市市长质量奖付出了努力。

2、抓好文化升级 协调规划编制 在文化建设上,我们按照推动企业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文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宣传工作会议要求,制定了年、季、月宣传工作计划,以具体事例加强对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进行宣传,加强对公司年度方针目标,绩效考核、设备管理年等重点工作宣传力度,全年在企业报和文化长廊上共开展各类主题宣传39次,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努力配合重点工作的推进,使社会、政府、用户和员工等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取得了较好成效。《晨光电缆报》在2010年《电线电缆报》暨中国电线电缆网工作会议上,继续被评为行业优秀企业报,确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宣传标兵地位,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形象,扩大了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组织好企业荣誉申报和复评工作,企业荣获长三角榜样企业最佳转型奖,省行业突出贡献奖等称号,通过了浙江省文明单位复评;三是作为省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之一,我们根据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精神,根据省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指导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组建了领导小组和项目专家组,制定了编制方案和计划,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工作,并对编制的规划草案数易其稿,确保了规划的可行性,按计划顺利完成编制工作,并通过专家组评审,为明确企业今后发展方向,进军“百亿”企业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3、强化人事管理 提供资源保障 在人事工作上,进一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抓好人员的选聘、培养和使用工作,确保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一是组织好人员的招聘录用工作。根据人员需求调查结果,制定了年度招聘计划,按计划到重庆、合肥、杭州、嘉兴和平湖参加招聘会,全年共录用了营销、管理和技术人员67人,招聘一线员工35人。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需要,组织内部选拔工作。经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面试和综合评价等程序,共从内部选拔出18名员工,分别走上分厂、技术、生产、销售和总务管理岗位,保障了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二是抓好员工培训工作,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对新老员工开展各类培训,全年共开展企业发展史、文化、技能和管理知识等为内容的内外部培训173次,其中内部培训104次,外部培训69次,参加培训达到1473人次,平均每人接受培训2.6次;三是组织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组织员工参加行业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知识等辅导工作,有20人通过了行业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7人获得技师职称,其中韩1人获得高级技师,得到省线缆协会领导的较好评价,另外13人获得中级、高级工职称;同时组织好公司内部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制定和下发复习资料,拟定考试试卷,12月份组织一线员工 32人参加考试,31人通过公司内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四、在品牌推介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进一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精心规划好创牌工作,加强对创牌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重新制定创牌工作计划,明确职责,狠抓落实,从组织上保证创牌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向省局、国家总局和名推会介绍晨光名牌建设情况,搭建与名牌认定机构进行宣传对话的平台,让领导和专家了解晨光,认知晨光;二要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精心收集、整理品牌证据,通过系统分析,提炼晨光品牌的特色和亮点,全面阐述晨光企业特色、企业竞争能力、产品特点、质量体系建设、技术创新和发展前景,给领导、专家展现企业综合实力;虚心向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企业大力学习,借鉴他们创牌的宝贵经验,在争创中国名牌的过程中,扩大企业影响,提高企业形象,把公司打造成为管理现代化、技术高新化、市场国际化的电线电缆行业一流企业。

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20

11、0

1、12

第16篇:创新型班组建设

创新型班组建设

江泽宇大学本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东莞移动电话营销室做一个普通的话务员,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很快他就提升为班长,但是从校门刚刚走向社会大浪潮的泽宇根本不懂得如何来管理一个团队。他单纯的认为,只要他的能力比大家都强,别人就能服他。可是事实证明,他个人的出色才干并没有为班组带来出色的绩效。泽宇非常苦恼,他开始认为需要培养几个能力也很强的班员才能将班组的绩效提升上去。可是每当他培养出一个更为出色的班员,这个班员总是被调配到更为重要的岗位。泽宇连续培养了三个班员都被调离了自己的班组,泽宇真的非常困惑,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班组管理水平。在泽宇担任班组长的第三个年头里,广东移动针对基层班组建设,大规模的开展了活力100班组建设的主题活动。在100的系列活动中,中心聘请八九点公司进行了《活力100班组管理技能提升》系列咨询式企业内训,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泽宇终于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他将培训中的笔记和课程课件仔细的进行了复习和再度消化,并针对培训后持续开展的特色班组建模辅导的热潮,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班组。他发现,其实自己所在的班组是一个非常好的团队,大家在个人能力和集体进取心上都非常好,并且由于电话营销室本身的人员知识水平结构偏高,自己小组内的人才还是很多的,经常会有一些非常好的火花迸发自组员。于是,泽宇感到虽然现在自己的班组其实已经比较好了,但是面对全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班组建设水平大提升的局面,如何使班组能够更上层楼,正是当前自己亟待面临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认真分析后,泽宇感到:要想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通过规范而有特色的班组管理模式建设,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班组特点,而又独具特色的班组管理模型,进一步彻底提升自己班组的各项业务指标,形成班组管理规范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和自己的组员找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提升的通道。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研究,最终泽宇决定根据自己组员能人辈出的特点和八九点老师的指导,建设起属于自己班组特色的创新型班组管理模型,为班组管理的真正起步做出勇敢的探索。第一节 什么是创新型班组所谓创新型班组,八九点给出了如下内容的阐释:(1)创新型班组建设是以创新为典型特色的班组建设(2)创新性班组具有卓越的挑战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新高度、新事物、具有不断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3)创新性班组成员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易发散、突发奇想、总是不满足现状、具有一定的创造力。(4)以创新为班组的根本思维方式而建起的鲜明人格的团队。(5)企业创新的源头是班组,人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十分明显,是一种慎中有始的思维模式。1.创新型班组建设的基本特征

(1)以问题为师(2)以战胜自我为品格(3)不断创标(4)每人都是创新者(5)激情工作者队伍(6)轮值创新委员带领(7)创新的典型特征—每日一升(8)将自我否定修炼成班组品格(9)具有强烈的挑战精神(10)常常打破常规(11)总有惊人的奇思妙想(12)思维活跃(13)进步速度惊人(14)天天都进步——每日一题(15)日日都创新——每日一新(16)事事都提升——每日一问(17)事事都总结——日清日高(18)事事都对标——天天创标(19)事实都好奇——每日一奇(20)人人都是星——每日一人(21)人人都有标——每日一例(22)学哲学(23)多学习(24)多实践(25)多反思(26)多激励(27)整合多(28)多交叉(29)多出奇(30)多难题第二节 泽宇创新型班组建设创新型班组最大的特征就是多实践、多反思、以问题为师、日日都创新、人人都创新。于是在建立自己班组特色管理模式的第一步,就是要针对目前班组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全员思考、全员创新,将问题共同解决。于是,泽宇立即召集班员开展班组管理问题讨论会,找到目前在自己的班组管理过程中大家认为的最棘手的几个问题,并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智慧,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经过激烈的讨论,全体班员达成了共识,得出了目前班组管理过程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即:

如何精确指导新人,快速融入团队;如何精细完成工作,提升绩效创造价值;如何精心培养人才,积累良好工作品质。面对问题的解决,大家也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决方案:即:针对精确指导新人的问题,就要基于班组文化、理念,指导新人快速融入团队和班组文化,建立新人的团队感和归属感;基于日常工作的操作规范,指导新人快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针对如何精细完成工作的问题,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日常工作管理的规范与标准,使员工的工作行为有章可循、有标可参,提升绩效创造价值;而面对如何精心培训人才的问题,则要让全体成员参与工作规范、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实操性、参与性更强,锻炼自身的同时,为团队成员贡献经验,团队共同成长。于是经过激烈的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将自己班组信奉的理念、团队的做事风格、典型的业务案例、日常的管理制度、标准的作业流程和行为规范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逐渐下放组长的权利,使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组的管理过程中来,真正体会作为管理者的难处和应具备的思维模式,形成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创新者和管理创意的实践者的良好局面。

半个月后,经过全体班员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完善,最终完成了泽宇班组的《班组日常工作手册》(见附件),为移动东莞中心的班组管理手册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和丰富。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班员通过班组日常工作手册的制作和学习,在个人技能上都有了一些提升,泽宇也感觉自己比过去轻松了一些。一次泽宇要到省公司去参加一个会议,临出发前他都非常的不放心。以前他只要离开班组一分钟马上就会有电话打过来,总是有事情不断发生。泽宇出差第一天,他不断的看手机,虽然调成了震动,但是一天过去了班组里居然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来,他简直在怀疑手机是不是坏了,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试验出很正常,泽宇心里开始七上八下的。到了第三天泽宇该返回班组了,明天就是他的轮班,坐在返回的火车上,他接到了班员的一个电话,电话内容很简单,只是说了和他接班的相关事宜。泽宇强忍住没有追问班组这三天的情况,第二天他来到班组发现大家的工作一切正常,没有出现以前的忙乱和不断的问题,晚会上,他激动的和大家说,我们的《班组日常工作手册》太有用了!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样一支永远都在不断探索中的发展的基层队伍,这样一支不断迎接挑战、不断寻求解决方法、不断战胜自我的团队,实践中演绎着创新型班组的核心,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泽宇的班组一定会成为创新型班组管理模式的典范,为全中心特色班组管理模式的建设和推广复制做出巨大贡献的。(未完待续,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enmclxl

第17篇:建设创新型班组

建设创新型班组,打造智能型工人

--------水工分厂观测班

水工分厂观测班,现有员工8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工程师师2人,高级工3人,大专以上学历7人。班组拥有5台由瑞士生产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TCA2003电子全站仪及两台DNA03D电子水准仪。担负着莲花、镜泊湖两厂的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作,是全厂技术含量较高、外业工作量大、测量工艺最为复杂的生产班组。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激发员工的技术创新热情、保持班组的技术创新活力作为班组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打造出一支作风顽强、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智能型员工团队,代表着当前大坝监测技术应用的最高水平,不仅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需要,同时为电厂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下是我们在班组建设中的一些做法:

一、提高素质 增强技能

今年,本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班组学习环境和内部机制,努力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不断改进创新培训方式,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关键岗位和问题设备上,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分层次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熟知各项应急预案,掌握应对突发事故的方法,保证员工100%持证上岗,100%掌握应知应会操作知识和技能,100%参加培训学习考试,考试合格率100%。 在培训学习期间,本班从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两方面入手,在班组中推行“天天半小时培训法”,将专业知识量化分解,使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灵活地结合在一起,强化员工实际知识掌握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使员工间形成“互帮互学”的良性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教育工作,解决个人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使员工培训更具主动性和操作性。

二、共享生产实践经验,传承专业岗位技能

班组骨干把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展示出来,毫无保留地与班组成员进行交流和分享;师傅将自己所掌握的岗位技能以及绝招绝迹进行公开,

手把手地地传授给徒弟们,这是班组多年来形成的一种技术传承机制和职业道德文化,同时也是总厂“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三、树立持续学习理念,营造技术创新氛围

近些年,为了满足总厂发展的需要,分厂对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工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危机感和紧迫感与日俱增,一方面渴望提升自己的岗位技能却不知从何入手。

针对这一情况,班组首先加强对员工的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形势教育,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自身的岗位技能水平,树立“终身学习,持续改进,不断充电”的理念,坚定“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是可用之才”的信心,消除了班组员工中存在的自我满足、茫然焦虑、被动观望等消极现象,在个人岗位技能提升方面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到主动的“我要学”,员工们的学习潜力被空前开发,整个班组呈现出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岗位技能、踊跃投身技术创新活动的喜人景象。

四、搭建专业技术提升平台,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班组密切关注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为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搭建有效的平台,最终促进员工个人事业的进步。

首先,“一刻不学就慢步,一时不学就停步,一天不学就退步。”这是每天的班前会大家都要重复的一句话,目的就是提醒和激励班组员工时刻坚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增强自己的择业竞岗能力。

其次,在经验交流和技术探索方面,班组内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就是徒弟尊重师傅但不迷信于师傅,师傅为徒弟补短同时从徒弟中取长,年长的员工不耻下问向年轻的员工学习理论知识,年轻的员工虚心好学向年长的员工请教实践经验,班组员工之间技术上相互切磋、经验上相互学习、遇到问题不怕争论以寻求破解之法。力求达到人员的最优组合,实现相互间的取长补短,既能完成新技术改造任务,又能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锻炼员工队伍。

五、利用集体协作力量,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班组广泛组织员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发掘员工的潜能,利用员工的智慧,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对生产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帮助厂里打通阻碍生产的“瓶颈”,推进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每周召开的班前会,是班组例行的技术分析和交流活动时间。针对生产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班组成员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虽然有不少表面看象是难以付诸现实的奇思妙想,但却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旁人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有些想法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小点子,而且是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但大家进行分析并进行试验后效果却不错,大家都会感到恍然大悟;有些建议是很多人都想到过,但却因为过于简单没有勇气提出来,最后有人提出来,却解决了大问题。始终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QC小组活动,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水工建筑物监测的管理水平,并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组多次荣获牡丹江水力发电总厂优秀QC成果奖;200

1、200

3、2006年荣获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优秀QC成果二等奖;2002年荣获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优秀QC成果一等奖;200

1、200

2、2006年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二等奖。

六、工作反思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对总厂构建“五型班组”简短回顾,充分认识到学习是基础、安全是关键、清洁是窗口、节约是功德、和谐是目标的重要性。我们将扎实做好下面几项工作,来推动班组建设下一阶段的工作:

1.班组员工对学习型班组建设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个别培训只停留在

形式上,部分员工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方向不明确,参与程度不高存在应付考核的现象,未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学习”的氛围。

2.班组员工安全劳动纪律需要加强,安全活动缺乏丰富的内容,全员参与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度有待提高。

3.班组建设需要完善,明确各项管理标准,严细考核制度,做到有据可查、

有理可依,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动态考核,把班组管理的压力层层传递,让员工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第18篇: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凤凰商业服务中心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集团公司层面,都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尤其在我们公司,关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交流在历届项目管理研讨会中都重点讨论,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有的已经制度化,有的在实践成功后大力推广,有的也得到公司领导一致认可。具体到项目管理部层面,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公司培养与项目培养相结合,并在很多优秀项目部管理实践中产生很多好的值得推广管理经验,下面,我仅代表凤凰商业服务中心项目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浅谈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确保一定的经费投入

项目部对公司分派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十分重视并确保一定的费用投入,不管是从工作还是生活角度,对于基本的需求配备都十分到位,同时,对于用于生产研究工作所需的各种设备投入到位,如BIM培训所需的软硬件设施、部分仪器设备购买,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示范研究等设备设施投入等。

二、将公司创新激励机制宣传到位

项目部通过组织对新老员工学习武汉建工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如最近项目管理手册)等,让他们在工作中熟悉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同时,争做武建人,传播武建文化,维护武建信誉,把各项制度融入于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公司《专项奖励办法》后,都表示创新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起来。2015年下半年,项目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取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拟总结施工工法两个,在绿色施工技术和新技术应用方面成绩也很显著)。

三、有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创新带头人

项目创新氛围浓厚,项目部定期进行创新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还同兄弟项目部进行互访,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等。项目部形成了以项目经理桂高斌同志为创新带头人创新团队,其中以项目经理桂高斌同志为第一完成人的《预制混凝土薄板胎膜制作及安装施工技术》从实用新型专利到完成国家级工法的申报并逐步实现产业化,是一个非常典型非常成功的产学研创新案例,在项目部乃至公司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在2015年下半年,以桂高斌为第一完成人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和一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四、创新人才的识别及创新团队的建设

项目部对项目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进行人才识别与有针对性的培养及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部有以项目经理桂高斌同志为代表的创新管理和商务经理贺梅芳为代表的造价管理以及以魏义佳同志为代表的宣传管理等方面典型人物,同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个个团队,对项目不同岗位管理人员的特长进行识别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使他们迅速成长成才,最终为公司驻外项目输送了一批优秀管理人才,因此,凤凰商业服务中心项目各项管理工作都较为出色,较好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在凤凰项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方面,有以下几点经验可供借鉴: 1.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

凤凰商业服务中心项目制定集体学习制度,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由项目领导组织,委派有一定学术专长的人进行一次专业课题讲座和专业技术交流等。如已经进行的有专利创作培训学习、BIM技术交流、鲁班奖工程创优资料及视频学习、QC创作学习等。同时项目还成立了一下团队及小组,BIM团队、绿色施工小组、新技术推广应用小组、QC小组、创新兴趣小组等。在集体学习之余,就是个人制定一些学习计划,项目定期检查指导。 2.一对一培养及指导交流

对于公司新员工,根据师徒协议要求,项目部安排师傅与徒弟一对一指导,定期交流培养的心得。在这方面,我作为项目部2015年新员工王展展的师傅,我第一次带徒弟,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我把我在公司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结合项目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对他进行传授和指导,在很多方面,他的表现超过我同期水平。他的BIM技术及计算机操作技术、有限元分析软件应用及学术论文撰写等方面能力都已经远远超过我,所以我觉得压力很大。但是我不断给他加压,他的成长速度非常快。

六、岗位的轮动

按照现在创新人才的标准,应该既有技术创新人才,同时也有管理创新人才,还有技术创新兼管理创新复合型人才,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公司所欣赏和重视的,而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进行岗位轮动才能培养出来。以项目交流出去的邓鑫、石磊为例,都是在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轮岗后培养起来的复合型人才。

以上是我代表凤凰商业服务中心项目进行的一些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做得好的仅供参考,不好的请批评指正。

武汉建工凤凰商业服务中心项目

夏文才 2015年12月

第19篇:创新型工作举措

2014—2015学年期第二学期 淇滨区一中创新型工作举措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抓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为目标,以推广四二一教学模式,打造激情课堂为抓手,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切实开展教研教改、德育创新,促进我校教育均衡、和谐、健康发展。

二、基本思路

明确一个目标: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

把握两个重点:优化学校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加强教学改革,一个个促发展

实现三个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发展 突出四项工作:加强九年级复习工作,努力提升中招升学率;强化教师培训,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优化校园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抓管理,强素质,提质量。本学期学校要深化管理,继续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以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以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师责任意识。以打造激情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抓质量绝不放松,抓安全毫不松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本年度的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优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目前学校大局基本稳定,突出的、最艰巨的困难是学校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这是我们思考了几年而且没有很好解决了的大问题。虽然说在招生

上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学生进入学校后没有明显的进步也是个不能回避的现实。这就说明我们在学生入校后的三年抓的不够好,不够有效。问题在于,一个是个别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真正俯下身子搞好本职工作,另一个是我们的一些教师改革意识不强,教学方法落后,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怎么办,在调动教师积极性上,我们要以感情凝聚人、待遇吸引人、事业激励人为指导,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和班子成员要分包的年级和教研组,定期和教工谈心交流,帮助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尽可能在政策范围内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办公和学习环境,鼓励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参加各类竞赛,帮助他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在管理上下功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怨老师教学水平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能力低怨学校管理水平低。

新的学期,我们要在深化目标管理、年级管理、和团队意识上下功夫,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既温馨又规范,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管理氛围。进一步增强教工的责任心、事业心。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加大老师们捆绑考核,淡化单打独斗。增加与外校的评比,让教工合作起来一起向外校学习,和外校比拼。一方面在内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让有才、有能、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得到实惠。

(二)、创新德育工作,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育思想璀璨夺目。我们将着力开发课内外资源,努力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用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来熏陶教育祖国的下一代。

一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在学校建筑物粉刷改造中,在校园绿化美化中,请专家设计,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中国式园林校园、绿色校园。

二是在校园文化布置上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特别是在墙壁和走廊上布置有关“忠孝仁义礼智信”历史故事和传说,让学生行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各学科教学要在完成课标规定的任务的同时,要结合学科实际,积极开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校体课程,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

四是社团建设中,积极引导成立楹联社、诗文社、书画社等等,为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和舞台。

学校还要结合实际,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我们一直在开展的感恩教育。从而使国学教育入眼、入脑、入心,逐步融入到学生的心灵成为孩子生命的组成、行动的指南。进一步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品读经典、滋养人生” 读书活动,通过品读《四书五经》等经典作品,丰富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打造成我校的第一特色。

(三)加强教学管理,再创质量新高

1、继续探索“四二一”教学模式,打造激情课堂。进一步推进“四二一”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小组合作为平台,以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纠错本为补充,使课堂教学高效、富有活力,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二一”教学模式一定要突出“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这两个环节。每节课要给学生留下15分钟“练”的时间,以老师讲授的“精炼”“准确”“有效”来保证训练的时间,实现“堂堂清”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七八年级A班要求必须严格落实,B班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推进,并把以上工作要求纳入到常规教学检查中,加强监

督指导。

2、集体备课,保障教育高质量。以年级和教研组为单位扎实推进集体备课。切实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强化教师的备课反思,设计合理预案,拓展教学思路,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教育质量。1.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制定集体备课安排表主备课人必须对所承担的教学内容精心研究,提前两周准备集体备课教案。每周二上午(语文教研组);周二下午(数学教研组);每周三上午(英语、政史地教研组);周三下午(理化生教研组)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进行集体备课活动。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最后教研组长总结,各成员要对议课、说课内容作详细记录。主备人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个人复备,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更加规范的教学设计并将教学案母案。

3、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研究。每周坚持开展听评课活动,展示学校教师教学成果,圆满完成课题申报与结项工作。

4、充分发挥教务处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的考评与教师业务的考核。教务处全体人员要深入课堂,以便随时掌握教学动向,及时对老师的教学工作做出及时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每月对教案、作业批改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将作为教师考核依据。

5、切实加强九年级复习工作。

毕业班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面临中考,时间紧,任务重。

①与九年级教师和班主任签订中招成绩责任书,与年度评优选模直接挂钩。

②三月份采取两周一考试,四五月份开始每周一考试,通过考试来发

现问题,通过考试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每次考试后认真开展成绩分析,及时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

③积极向湘江等优秀学校学习,至少每月实行一次联考,每月对优秀生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表彰,鼓励冒尖,鼓励先进。

④每周由校长或副校长召开一次九年级班主任碰头会,认真研究每周复习情况。

⑤学校将组织中三教师参加各类中考培训活动,让各位教师都能及时把握中考动态。要求中三老师认真备课,要做好集体备课和个人的二次备课。认真做一些本科目的资料,做到教师下海学生上岸;做到精讲精练,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学校将以求实效的工作态度做好九年级教学工作,激发全年级老师的斗志,凝聚全年级教师的智慧,为我校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素质

1、以感情凝聚人待遇吸引人事业激励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专业培训,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力争使一线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去年已经为九年级教师配备了办公笔记本,今年争取为七八年级一线教师配备办公笔记本,要求 100%的教师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信息化技术使用率达80%以上,充分发挥“班班通”设备的作用。

2、注重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工程建设。本学期继续坚持进行“青蓝工程”,并且要进一步制度化、具体化。学校还将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学科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3、坚持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思路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一是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个人教学反思一篇,每周例会上通过“教师论坛”交流分享工作心得;二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施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

案。

(五)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本年度继续抓学校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服务学生,提高学校竞争力。本年度争取推进围墙改造工作,做好地理实验室和宿舍楼房顶防漏层铺设工作,在宿舍楼内门上加装铁皮防护,对教学楼楼梯门做好维修工作,争取在学校操场上铺设塑胶,提高学生活动质量。本学期还要在教学楼上安装直饮水设备,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更为舒适的条件。学校还将进一步对学校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开展绿化美化工作,把一中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国园林特色和浓郁中国文化内涵的校园。

第20篇:建造创新型企业

振作精神 鼓舞斗志 建造创新型企业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二00九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在此,首先我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干部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各类先进劳模表示由衷的祝贺!

今天的大会是企业表彰、奖励一批在2009年上半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的鼓舞大会;是宏扬******人诚信、勤劳、艰苦创业精神的团结大会。同时也是企业大力宣传先进劳模业绩,突出榜样影响力量,更进一步推动管理提升,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要管理举措。

二00九年是******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注定会成为******发展里程中具有重要转折意义一年。虽然,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虽然我们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和压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干部员工团结一致、振作精神、鼓舞斗志,努力拼搏,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和转变步伐,我们就能顺利渡过难关,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此,我们全体******人

一、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是上帝的观念。要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切入点。要始终念念不忘产品质量的持续升级,让每名******人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就是每个人的饭碗。首先,要全方位地加强干部职工的质量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和提高。要把追求高质量转化为一种个人信念,把制造低劣视为耻辱。其次,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各项工作与质量控制流程,通过完善的生产、管理、监查体系,把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再次,要加快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生产设施的技改工作力度,为质量的稳步提高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最后,要站在******“诚信”理念的高度上, 1

在确保质量和交期的前提下,建立起一套快速、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加强事前与客户的沟通、确认,加强事中对客户需求的持续、快速改进,加强事后对客户的细致跟踪和妥善反馈,努力将******公司、易斯达公司打造成在同行业、在同类产品当中,具有一流产品质量,一流服务水平,一流信用等级的优秀企业。

二、要不断提升******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人形象,不断提升******的企业形象。

以管理创造效益是******的核心观念之一。始终念念不忘管理的不断升级,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近几年,******的整体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管理无止境,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一点点的进步和提高。为此各单位、各部门一是要加强自主学习,广泛吸收和借鉴外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并融为己用。二是要认真分析,全面自查,查漏补缺,堵塞管理漏洞,推动企业管理向更高的“精细化”、“简单化”层次迈进。同时我们的各级管理团队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人形象,提升企业形象。目前我们的职工队伍中,尤其是管理团队当中,存在着个别素质水平极低人员,在生产经营当中,不学习不充电,不会分解计划,不能合理安排生产,误工费时,效率低下。在管理职工当中不讲“人本”、“人性”管理,沟通不透彻,工作不透明,方法粗暴野蛮,群众反映极差。在个人发展当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摆不正利益心态,伙同社会上个别不正当人员损公肥私,侵害企业利益。这些都与******的“诚信”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格格不入,背道而驰。为此一是要深化“诚信”企业理念,加强学习教育;二是要完善管理体系,并辅以全面的监督手段,不给个别人员提供谋私机会,对害群之马要坚决予以肃除,从

而全面推动企业形象升级。

三、要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使每位员工充分认识到:他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担当者,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要尽最大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积极培育一批零事故工厂,零事故车间,零事故班组。要注意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减少排放,在现有条件下,努力使产品质量达到环保标准。

同志们,2009年尚有4个月的时间,通过这次会后,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学好、做好“为人之道讲诚信,处事之道讲原则”,“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站好每一个岗位,抓好每一个关口,认真排查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安全当中的隐患,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堵塞一切管理漏洞,并确保你所管单位和人不出任何问题,“做好未雨绸缪,良医治未病”。我们要振作精神,鼓舞斗志,团结奋战,以饱满的热情,以百倍的信心,完成各单位既定的目标,继续做好“保市场、挣订单”工作,为提升******竞争力而努力奋斗。

创新型qc范文
《创新型qc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