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开窗看问题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7 12:02: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

窗景即心境

我们都有一扇窗,窗内窗外是不一样的世界。每个人的窗外,也都是不一样的风景,用怎样的心情打开面前的窗,看到的便是怎样的风景。窗景即心境。

我站在我的窗前,任时光轮回的手将光阴剪成了烟花,一瞬间,就以为看尽窗外繁华;任季节更替将枝芽开成一树繁花,只一眼,便以为赏全百色争艳; 任一张白纸将脚印刻成了印记,才一步,还以为走过万水千山。

高一的时候,喜欢一次次的重复一个相同的动作:站在窗边盯着对面教学楼的某间教室发呆,看栏杆前的男生们嘻嘻闹闹。因为那时暗恋一个高一级的学长,似乎静静看他一眼便是全世界最美好的事情。高二的时候,厌倦每天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重复,从一摞摞书本的缝隙看过去,窗外春去夏至的绿意深深浅浅,层层叠叠,真是诱人极了,笔尖停留在还未完成的试卷某处,想着若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疯玩该是多么惬意。高三了,时间变得短暂,要做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完成。抬眼间,窗外远处的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郁郁葱葱,远方我不曾见过的海浪声声正等着我去聆听。

窗外的景色总是随着境遇不断变化着,有时阴郁得令人不解,偶尔几下电闪雷鸣,惊吓的我甚至想要逃避。关上窗短暂的调理,平和地再次打开窗,窗外的景色依旧阳光明媚,叶子在枝头翠绿,长发又安静地伏在肩旁。

窗外的景色永远丰富永远斑斓,我们之所以看到不同是因为心境不同。窗子就是一个画框,我们看到的窗外景色如何,就要看我们打算用手中的彩笔如何绘制这幅图画。每个人使用的颜色不用,方法不同,看的窗外也不一样。

在窗外种下一颗彩虹树,当你积极地以乐观心态打开窗子,微笑着去看吧,它定能帮你开出最美的梦想。

荼蘼花开时,关上窗,一切又回到原点,却不再是初始的模样,这就是窗外带给我们的成长。下一次准备推开窗之前,窗外是否有你想看的花儿,是否有你想跋涉的远行,问问你的心境,它知道。

打开窗户看世界

生活好比一把双刃剑,有积极,也有消极。现在把它抛在空中,你会怎样用心灵去抉择。——题记

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而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在人生中,怎样去品味社生活和感悟人生,这无疑是一直困扰着我的一道难题。

阳光总是在喜悦背后冉冉升起,绽放出那耀眼夺目的光彩,照亮自己平淡而又美丽的天空。

身处城市的地平线,城市的天空多么美丽!让我领略到了世界的最美,它把我带到了心灵深处。在渺茫的道路上,我丢弃了人生行囊中的一点点宝贵的财富。但我不甘示弱,一蹶不振的我在渺无边际的行路上开始寻觅着我应该得到的东西。

打开窗户,天空变幻不定,一道流星划过,把我的天空划分得一分为二。

第一眼看到的是辛酸。我无法掩饰自己的心情,那一条街那一个人,我仍旧记得:每当我上学时,总会看到路边的那一个身影,仿佛牵引了我的心灵。那是一个残疾的小女孩,挂在胸前的那平凡的大纸张总是使每一个路过的人的双眼明亮,它写下了一个小生灵的纯真。就是这平凡的大纸张却打动了路过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用心声吟唱着各自的心弦。我总试着用辛酸来诠释自己的心情,用辛酸去触摸心灵的根部。人生不免的愁绪恶化了我的痛意,而我却不加装饰地保留在心中,因为从那时起,我懂的了所谓辛酸是从心里打量出对于他人的一种同情,心系一处、潜滋暗长的一种善意。

顿时,天空不时泛出一道亮光,彩虹瞬息即至打了一个弯,他正对着我微笑。

第二眼我却看到了甘甜。是的,在我脑海中,什么最甜,难道是伤心时消遣的那一种甜吗?不!生活中,我要用心灵去酝酿那一种甜。在记忆的纽带之中,是谁让上帝赐我勇敢与刚强,让我懂得做人的标准;在纵横交织的人生中,是谁给了我翅膀,让我在蓝天翱翔,让我知道正确的方向;又是谁为我编织了爱的衣裳,让我穿上后感到无比暖畅。上帝用那猜不透的眼光暗示我,天使用竖琴弹奏的音调,让我无意之中想到了在母亲的庇护下的那一丝丝沐浴恩惠的爱,它总让我品味到了妳给予我的甘甜。是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妳总会不时走到我的房间,我旁边,用你那稚嫩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瓜,在妳施予的催化下,我睡的更熟,更甜,妳更加放心;每当伤心难过的时候,妳的心变得憔悴,心里正流着泪,可妳总是走到我身旁,爱抚着我,妳总是用妳那细腻而又华丽的语言安慰着我;每当我生病时挺身而出的是妳,百忙之中奔波的人还是妳,为我做的最多的人是妳,妳总是用妳那火热的爱子之心去融化冰冷的世俗之心。在我心田之上,因为妳的帮助而播下这颗种子,潜滋暗长,成为世界上最回味无穷的果实。得益于妳的关爱与呵护,才会在我心中慢工细火烹调出的那一种甜。唯有妳,母亲,你让我懂得了这世间的关爱与恩惠。给我妳的爱,也许拥有那牛奶般的纯真,绝非饮料的泛味;拥有那龙井般的清香,绝非那杂质的刺鼻;拥有那恩惠般的甘甜,绝非那咖啡的苦涩。和你在一起,我无法用高山,大海,天地来形容妳,可妳在我心中是确切、真实的,而我总觉自己有几分缺陷„„想帮助您,却被拒绝;想回报您,您只要我搞好学习。我开始伤感,伤感您瘦小的身躯,逐渐老化的双手,沧桑的面容;我逐渐难过,难过自己没能为您做点什么;我还在徘徊,徘徊在爱与被爱的边缘。

天枰摇摆不定,天空变幻无形,乌云密布,一丝丝雨脚微微泛出,低醺的微风吹散了过去,却引来了狂风暴雨,一场战役正要开始„„

第三眼,我看见了苦难,这无疑真正地抨击我的心灵,阑珊的阴影占据我的心。人生中我总是坚守这句话。左眼忧疑右眼凌厉,当困难面临时,我总在违背自己,不是徘徊止步就是知难而退,可我以为与困难作对,一切就会恢复宁静,但我无法释怀,总一味呵斥自己。难道就这样胆小如鼠、惴惴不安吗?难道这就是我的作为吗?上帝竟然给我开了个玩笑,似乎在考验着我。可我不能停泄,我应该时刻准备着用自己铸造的意念上战场,我要寻找这把解除封印的钥匙,因为我知道我的字典里没有半个“No”,坎坷的人生路哪能没有风雨的调戏。哪怕在学校的不愉,在家庭的不快,还是在人生中的交困。我想,也只能用坚强去击碎学校的矛盾,摆平家庭中的纠纷,横闯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难关。在崎岖的路上挫折让我懂得了更加珍惜自己;风雨的过渡,让我用执笔有神的眼光在平凡的纸上写下繁花似锦的篇章!让我感到这世界韶华灿烂,多么美好!让我有幸在中少中度过,它照映我的内心世界,因为有更多笔友可以交流,更多好文章可以共同分享,它让我懂得了许多„„

天空中断了弦的风筝正在飞翔„„

没有人生的存在,哪能绘出缤纷的蓝图;没有礁石的阻挡,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一样山水别样情怀

黄州的山水,千年如一。渔夫樵夫,贩夫走卒,天天生活其中,以为司空见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锦绣山水在他们眼里如此平淡。然而,当这一片山水映入苏东坡的眼里时,东坡先生黯淡的双眸亮了起来。那些清风明月,那些灵山秀水,那些一般人眼里的俗物,有了情感,有了生命。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江面生辉。

在苏东坡睿智的眼睛里,山水是风景,更是生命的启示。经历了凄风苦雨、生死考验,在命运的低谷中奋然前行的苏东坡,在逆流困境中凛然超脱的苏东坡,不再理会那些嘲笑诬陷,他淡然一笑,一切风轻云淡。他读到了黄州山水的大气象———黄州的山水,彰显了苏东坡的大胸怀、大境界。终于摘下了那顶乌纱帽,他走出了森严的官府,走进了淡泊宁静的山水中。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让鸟鸣声在耳边回荡,让山泉声在身边萦绕。菊香盈满袖,风过心无痕,靖节先生眼中满是喜悦,有这一卷山水,夫复何求!那种梦寐的宁静自由,就在眼前的明山绿水里。

眼睛如山泉般明亮,心灵像飞鸟般自由。眼中,如诗如画,心中,波澜不惊。在靖节先

生眼里,山水,就是他澄澈宁静的人生在绵延,就是永恒不变、纤尘不染的梦想。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在稼轩先生眼里,山水就是壮阔的风景,寄托着自己的英雄情结。山水壮阔,是稼轩先生的金戈铁马,是“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五十弦翻塞外声”。山水有情,是“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山水悲愤,是郁孤台下的泪水,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是把栏杆拍遍的无奈。然而,行伍出身的稼轩先生的生命里始终回荡着高昂的旋律,山水长歌,英雄无悔。高山巍巍,这是抗金英雄的凌云壮志;流水悠悠,那是爱国志士的忠贞情怀。

亦文亦武的稼轩先生,在他坚毅的双眸里,山有壮志,水有深情,他眼中的风景,是山水的亦刚亦柔,也一如他波澜壮阔的人生。

一山一水亦关情。山水依旧,情怀迥然。每一双眼睛,看到的是山水,读到的是心灵,悟到的是智慧。

阳光,原来你离我这么近

我迷茫、彷徨。

是黑夜,还是白天?

是一扇窗户的影子,洒进丝丝的阳光。

“嘶„„”是窗帘拉开的声音。夜,已经深了,我看向窗外,不外乎是一片漆黑,想起做的那个梦,好似那样得真实,是美梦啊„„我自嘲般地扬起嘴角,我在幻想着什么,那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梦,走开!“下面请023号选手准备。”这是在哪?我环顾四周,看来我又进入梦里了啊。连续几天的比赛使我身心俱疲、力不从心。想起从开始的1000多名选手到现在全国的30名竞争者,我承认,我害怕了。激烈的比赛一直在继续,不曾停止,也没有过变化,只是舞台上的人数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手心里全是冷汗,我想我已经分不清是梦里还是现实了。随着主持人的报号,我的心也愈发地紧张起来,快到我了,快到我了,怎么办怎么办?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记得了。手心不自觉地冒出冷汗,心里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堵,好像是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突然,身边的一切又变黑了。屋里,是一片黑暗。厚厚的窗帘阻隔了透过窗外的阳光。静静地睁开眼睛,听着时钟滴答滴答地响声,我望着天花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手轻轻地拍了拍胸脯,我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是梦,是梦,没事的,没事的。看向窗户,还是那么黑,天应该还没亮吧,我再一次闭上了眼睛。

我在跑着,拼命地跑着,是一个看不到尽头的长廊,我在挣扎,拼命地挣扎,我不想放弃、不想被这黑暗所淹没。突然,我好似看到了一扇窗,那是什么?很亮,很温暖,我不愿遗失那美好,那是希望!我从地上爬起来,奋力地继续奔跑„„

“砰———”我从梦中惊醒,我飞奔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清楚那扇窗的后面到底是什么,我拉开窗帘,窗外,天亮了,丝丝的阳光照射进来,原来窗外是阳光!透过窗,我看到的是阳光!是明媚的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我笑了,真心的笑了。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彷徨„„

推荐第2篇:外墙开窗申请

关于高米国际

承租商铺外墙开窗申请

致鲲鹏物业麓谷明珠项目管理中心:

我司系贵司下辖麓谷明珠项目2栋

1、2层租户,现在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工程,目前我们在一楼位置设置了阁楼空间,因为前期开发商未给一楼空间做窗户预留,导致我们一楼以及阁楼位置没有窗户通风采光。我们一楼根据装修设计现在不需要开窗,但是阁楼空间还是需要在外墙位置开窗通风采光。现在特此向贵司提出申请,在外墙位置打孔开窗。恳请领导批准!

以下附图说明需要开窗位置:

长沙高米梅溪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18年4月4日

推荐第3篇:开窗关窗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打开窗子,黑暗开始褪色;打开窗子,呼吸开始顺畅;打开窗子,心灵开始旷达。许多时候,阳光就在窗外,需要我们打开窗子,放入希望的阳光。

材料二:关上窗子,可以隔绝尘埃与噪音,可以隔绝嘈杂的人声物态;关上窗子,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

“打开窗子”与“关上窗子”,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请你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当我独处的时候

我很喜欢发呆。虽然“发呆”这个词带着些许傻气和嘲讽的意味,但它却是我与自己独处的方式,我与世界独处的方式。时常看着天空,看着细密的土地,看着布满纹理的手指,我会惊异于这个世界的美妙。我的思绪会跟着安静的脚步飞跃高山大海,看见远方的那依存曾是某个人化作的灰,听见远方的那一声钟曾为某个祈福的人而鸣,闻见曾经的一缕芳香只为那一个佳人而弥散„„

当我独处的时候,心灵会自由地去旅行,畅通无阻地游历于天地万物之间,看古今之事,叹古今之变。

沉默是随着独处而来的附属品。当我得以隔绝尘埃与噪音,隔绝嘈杂的人声物,隔绝悲伤与快乐,隔绝匆忙的脚步与川流不息的人群时,我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快乐与砰然心动的时刻。我可以像黑洞一般吸收所有的事物,看见时间和空间在其中折叠弯曲,发现思想的潮流在脑海中激荡。我想,意识流小说便是这么形成的吧,独处赋予它思想活力,锻造出惊心动魄的思想脉络,沉默为之缀染上绚烂的色彩。

独处颇有些禅宗意味,它可以修身养性,唤醒心灵的平和,让人电石火光中包容世界并与之浑然一体。记得初三那年,学习压力大,心中极为烦躁苦闷,所以我每晚都会留出几分钟静坐,过滤干净那些繁冗琐碎的事物,心中便会多出几分平静与自信。这是一种自由之上的自由——在身体活动自由之后的情绪自由。宗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和心灵的独处,它让人找回美好的心绪,抛弃错综复杂的世界。独处大概也是宗教流传于世间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独处时上帝赐予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摆脱弊端的武器。因为得以关上窗户,与心灵对话,人类拥有了无数美妙的思想,心神的愉悦。 利群的广告语说得好啊:“让心灵去旅行。”

我独处的时候,也是你独处的时候。到那时,我们都会发现心灵创造出的一个美好的世界。

优点:既沉静细致,又开放活跃

缺点:点题太晚且不够清晰,“宗教”一节最后的归因似不妥当。 分数:49

皿煮自由

皿煮,一个绝妙的谐音,讽刺着当今网络大V创造的民粹横行局面。我们毫无保护地对世界开窗太久,该关上窗理一理内心。

我并不是反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但我反对它的过度使用。在刻意引导下,互联网群体暴力横行,思辨式的探讨变成各执立场的相互攻讦,自由更是被曲解为随心所欲和肆意妄为。

我们的政治与价值观往何处走,这是一个需要关窗好好讨论的问题。秦皇汉武远去,理学佛法不再,文化青黄不接,社会矛盾重重。解决这些,需要隔绝尘埃与嘈杂,让民族魂自由探胜与默想,非关窗不可达。

关上窗子,我们可以过滤喧闹与污秽,做一名观察者。透视闹哄哄的台湾政治,厘清香港的错综复杂,追溯欧美的民主道路,从中获得启迪。 关上窗子,我们可以避免恶意攻击。意识形态下蛮不讲理的攻击依然存在,种种制裁层出不穷。“攘外必先安内”,关窗把重心放在内部,好好解决社会矛盾,才是强大的根本。

关上窗子,我们可以静心思考。批判地审视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直击商业社会中道德沦丧问题。从历史本源出发,挖掘价值观、形成社会共识,使国内安定、人民幸福。

关窗不是封闭,而是为了在未来开门。

世界是一个球,没有国家可以逃脱世界而存在。我们应当与世界各国深入交流合作,但也应避免颜色革命后满目疮痍。关窗以稳固自身,培养大国风度,才能不惧窗外的噪音与尘埃,才能开门迎接世界。

对个人也如此。当意见受到外界干扰,应该静下心来询问灵魂、关上心窗好好思考,而不是被外界左右。也不可自傲自大,拒绝与他人交流,这样终落得固步自封的下场。

世人只言开窗而不知关窗,是没有勇气。敢于接受外界固然勇敢,但敢于拒绝外界以自省更是勇气。关窗是开窗之后的必然。开窗以观世界,关窗开门以迎世界。

我们也不需要“皿煮”自由。关上窗子拒绝污染,以大锅来烹自由!待得自由的思想与国风熟透,再开门迎接空气和阳光。

优点:视野开阔,立意高远,层次清晰

缺点:政论的“度”还需把握,如“攘外必先安内”“颜色革命”云云,比较刺眼 分数:54

Win Without Windows 你的成功不必依赖Windows!

上世纪末,电脑操作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急先锋微软公司更是倡导“在办公室里”甚至“在家里”完成所有的工作。的确,足不出户,我们就可以在个人电脑或手机上完成资料查询、文档编辑,甚至录一首歌,参加偶像比赛。但是,面对信息技术为我们打开的这扇窗,我们真的得靠它来完成一切吗?

不必。说靠手机电脑完成一切,这不是空穴来风——且不说某些人在手机游戏上虚度光阴,就是不沉迷网络的人,也离不开网络带来的便利。在屏幕上点几下,午餐就送来了,想自己下厨?“曾经沧海难为水”啊,懒人们真不愿意再受油熏烟烤。但这一切,真的比自己去为老妈煮的汤更好?网络这扇窗子,放进来的不仅有阳光,还有喧哗与风雨。你真的相信“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网络带来的“天下事”真真假假,各大论坛暗藏浮躁之气,网友总结得好,网上“笨蛋”千千万,社交论坛各一半。你隔了这扇窗子去看别人论战,看“键盘侠”们因应届生救人被保送一事吵得天昏地暗,你有没有觉得好笑?网络带给你的,不全是你想要的。

关掉Windows吧,关上窗,你会思考得更深入。用笔和纸来开启这一天绝对比在那区区方寸玻璃板上打字来得惬意。好好琢磨给老妈做一顿营养而好吃的早饭,但绝不希望你拿一次性饭盒装的外卖填饱她的胃和心。然后你再回到书房,开始学习。感受一下指尖划过书页的光滑,好好看看未干的墨迹的光泽,这是你的窗子给不了你的。闻一闻书籍的油墨味儿,这是属于你的奢侈。之后,你开始工作,精力充沛,心无旁骛。

放心,你不会因关了窗而成为自闭症患者。现代人太浮躁了,他们依赖网络,企图用这个窗子去窥视世界。多么短浅!你应当出去走走,在关与不关窗这个问题上,你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说到底,开窗而观与闭窗而思只是方式,你的目的是了解窗外与内心的风景,是成功。你不必依赖windows。这个时代还是有人关了windows照样成功。潜心修炼三年,称霸高考者历来是佳话。也正是远离喧嚣,让莫言成为中国挣得诺贝尔奖。

关上窗,让人安静下来。出门走走。你会忽然发现,心中的窗,投下一缕阳光。

优点:角度独特,语言有个性 缺点:表达有时啰嗦,有时不够清晰 分数:46

容你一人思索

我们总是与这个纷杂的世界有太多的羁绊,当你的屋子被打满了各种窗户时,应试着去关上他们一小会儿,给自己独立思索的时间。

因为你处在21世纪,你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太多,你应当学会自己独身一人沉入一个空间内,学会静下来去品读一本钟情许久却总是说没时间品读的书。打开阳台的窗,关上心内那隔开满是尘嚣与纷扰的窗。即使读毕,静想自己的一生与书中人物的一生也不失为一件颇有乐趣的事情。

这也是一种能力。有些人有投身于某件事一发不可收的能力却并不能冥想,不能一个人安静独处。而另一些人只能在没有旁人的环境下才能心无杂念地思索。这两类人都会让人生变得辛苦,前者因为不懂独立思考的价值所在,后者则因为对独立思考的外在条件要求过于严苛。但无论如何后者胜于前者,因为沉思不仅是为了短暂脱离这浮躁的社会,也是反省自己的生命,这是不能缺少的。

纵观伟人史,哪一个成就不凡的人没有随时关上内心的窗户的能力?恰同学少年便能处闹市静心阅读,毛泽东有这样的能力;卧薪尝胆不忘矢志,越王也有这样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强了,不仅不会毁于刚愎自用、武断自傲的境地,反而会让你变得谦逊、豁达。前提是独立思考时你会想到其他人的想法,明确自己的立场的同时也能替他人着想。

独立思索或许并不只是简单地关上那一扇窗户,你更要从那块玻璃洞悉这一切纷杂的背后有价值的东西,放任灵魂自由地游走并不等同于隔绝世界。

转向内心的独立思索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倘若所思索的内容本就与尘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关上通往世俗的窗户而独立思索便显得有些勉强而难以操作了。若强行而为之,便会变得可怖以致无药可救。

撇开上述情况而言,独立思索也可以算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它是必需由个人完成的。不仅要关上窗户,还要管得严丝合缝。你要听从内心的积极的想法,从而去谋划、决定自己的人生,外界的话语都只是工具——路终究是自己走的。

当真正学会关上窗户,待蜕变后再度开启这扇窗时,世界也就不再如此令人烦恼,每一次的关窗,都是一次灵魂的升华。

优点:对“关窗”的界定严密,并能展开辩证讨论;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缺点:题目不好;语言表达不简洁;事例交代不清晰。 分数:52分

推窗见明月

窗与门不同,门的开合只是简单地推拉,而窗(的开合)则多了一层推窗人的心境。他或是有所期待地望望外面的景致,或是在等待某一双向往的眼眸;又或许鸟儿忽地啼啭惊动了一颗敏感的心灵,窗还未推开便已落下。总之,光是推窗便蕴含了无尽的可能。

成天关着窗的人是无法领会自我的存在的,因为他的世界只有他自己与一方小小的空间。或许他认为这样更为静谧悠闲,但压抑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尽他的想象力与思维的一切。何况关着窗的人不一定心无旁骛,而开着窗的人也不尽是浮躁不定的。汉代董仲舒虽未踏出书房一步,但他同样是开着窗的。他为的自然不是闲暇时一瞥园中风光,否则也留不下“目不窥园”的美谈。他为的也并非清新的空气,而是一种坦荡的心态。做的是正派之事,读的是圣人之书,何以不能开窗?何以不应开窗?唯有心术不正、内心易动摇之人才会借关窗户来堵塞自己的欲念。

窗是外在有形的,而真正影响人的是人心中的种种,或是美好的,或是隐秘的。苏轼对已故之妻一片痴情,才有“小轩窗,正梳妆”的注视留恋;晏殊心中无限柔情,才有“斜光到晓穿朱户”的浪漫想象;桥下之人若非往窗中惊鸿一瞥,又有谁来装饰他的梦呢?但若是关上了窗,也就意味着切断了与无限美妙间的联系,只能独自一人在灯下顾影自怜了。

幽静的居室似乎为灵魂提供了一个安适的所在,但灵魂决不能也绝不会甘心永远待在一个无法纵情驰骋的环境中。它渴望着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着与其他灵魂缔结一些高贵的情感。关上窗,便湮没了这种种的可能。

窗的开或闭只不过是一个行为,窗说白了也不过是墙上的一方空白,但也就是如此明朗的几层含义,却能折射出人内心最深处对待生活的态度。整日提心吊胆或是心有所愧之人怕是打不开最后的那扇窗的吧。

我并非要贬低闭窗的好处,但显而易见的是,闭窗的同时也关闭了心灵的门。所以,向往美好的追寻者何不开窗让皎洁的明月来一拂你的愁思呢?

优点:引用和典故增添文采,一些语句富有哲理 缺点:结构层次还不够分明,后半部分缺乏理性思考。 分数:49分

推荐第4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开窗看问题(山东卷)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窗口下—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到的是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

推荐第5篇:看问题的角度

一副局长竞争局长,夜做三梦:一梦太阳天打伞;二梦墙上一把草;三梦小姨子没穿衣服。大惑不解,上山请教和尚。和尚听后说:晴天打伞说明你多此一举;墙上一把草风吹两面倒说明你所托非人;小姨子没穿衣服与你何关?想当局长是没希望了。此人听后大病一场。

老丈母娘娘来看望,问明情况后,一拍大腿说:孩子,你这次肯定成功!晴天打伞是双保险;墙上草说明你左右逢源;小姨子没穿衣服,我还不了解你啊,肯定上啊!副局长一听,太有道理了。于是振奋精神、积极参加,遂如愿以偿。注解: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祝大家在即将来临的一年里,有想法,有未来!

晋商大会2014年终总结:

山西今年生意难做,主要原因是“计划”没做好,“政策”不对路,“路线”有问题,“方针”出了错,因此任务没有“完成”。..会议总结:生意想做好,必须“退出“江胡”,好好“学习”„„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要进京赶考,有一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见墙头长草;第二个:梦见自己戴着帽子打着雨伞;第三个:梦见和他的小姨子背靠着背睡在一个床上。

他岳母会解梦,他就去找岳母解梦,偏偏岳母不在家,小姨子在家,小姨子问其来意,他告诉小姨子找岳母解梦,小姨说:“你就告诉我吧,我也会解”。书生有点不信任她,她说:“有什么不信任的,我妈天天给别人解梦,我听也听会了,你就说吧”。

书生一想也有道理,就说了第一个梦。小姨子说:“墙上长草随风倒,此梦对你不利,说明你根基不牢”。书生又说了第二个梦,小姨子说:“戴帽子打伞,多此一举,你最好别去京城了,去了也不会有功名”。书生又说了第三个梦,小姨子眼睛一瞪说:“和我在一个床上睡觉,你也就是白日做梦吧!我劝你别进京了,中状元就是白日做梦!”

后来,岳母回来了把梦重新解释了一番:第一个,多数草都长在地上,你长在墙上,这说明你天生就高人一等啊!第二个梦见戴帽子那是冠(官),你又举把伞,那是冠上加官的好梦!第三个:你小姨子如花似玉,身段又那么苗条,简直象天仙一样,你和她睡在一张床上背靠着背,你不就要就翻身了吗!

推荐第6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讲评

【作文题】(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年高三语文联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一、关于材料解读

1.要点分析

游客目的:观光欣赏旅游。客观现状: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2.对接引申

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人生路上的坑坑洼洼,如坎坷。

导游——人生引导者、启发者,如教师。

二、关于审题立意

角度一: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人的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旅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旅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写: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角度二:从导游一的角度切入。当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的时候旅客们的心情肯定受到影响,也就无法正常欣赏日本伊豆半岛的美景风光。由此可以写人生路上的“误导”,会让心灵受累。面对到处都是坑洞很坏的路况,“让大家受累了”,导游连声的抱歉不能改变现状,并不会让旅客快乐起来。由此可以写面对不如意的现状,一味的抱歉于事无济。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这是道出了客观实情。由此可以写工作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欺骗。

角度三:从导游二的角度切入。要做人生路上的好导游,面对人生路上的“坑洞”、坎坷,我们应该用乐观的心态、诗意的心灵去面对。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路上处处是风景。

角度四:从游客的角度切入。能否欣赏整个伊豆半岛的迤逦风光,取决于游客是否走过伊豆到处是坑洞的路,还有走时的心情。由此可以谈:人生路上的迷人风景,不要因为其中短短一段路程坑坑洼洼而影响整个旅程的欣赏;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总之,考生可以从“乐观的人生”、“积极的心态”、“审美的意识”、“独到的眼光”、“工作的艺术”等多角度立意,但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作文示例】

待踏马蹄清夜月 马啸天

一直很喜欢李煜的这一句:待踏马蹄清夜月。无聊枯燥甚至有些崎岖不平的路途,因为这一句的存在被赋予了月光般柔和清亮的朦胧诗意。就如同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用诗意的眼光去面对旅途中的苦难挫折,生活也便随之充满了美与灵性。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如第一位导游一般视挫折如死敌的态度,我们才失去了本可以用诗意来解读的许多记忆。倾盆而下的大雨,为什么不能是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妙机?可以于朦胧烟雨中触摸自然久违

的面容,呼吸新鲜的空气。破碎的花瓶,亦具有一种因残破不全而带来的美丽,让人陶醉之余又无限惋惜„„诗意地解读生活中的困难,应是一件轻而易举、又充满想象力的妙不可言的事。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用毕生的爱意塑造了姚木兰这个古今女子完美的艺术形象,充满诗意又不被时代所拘束。富贵时,木兰诗意地享受生活的惬意舒适;战火纷飞,烽火连天时,木兰淡然平静地面对富贵散尽、人去楼空。迁居乡村,她诗意地扮演心中的村姑。她流连于乡村美景,看尽春意盎然;她潜心钻研美食,用朴素的食材变出一桌盛宴。她总能从生活中寻出不同的美丽,总能以诗意来适应自己的生活与角色变换。林语堂用道家精华与时代印迹所锤炼出的木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富有哲思的、简单而又深刻的生活态度。

诗意生活如刘梦得,在陋室馨香里,焚香弹琴,流连于古籍;诗意生活如林徽因,避开车马喧嚣,只在内心修篱种菊;诗意生活如三毛,在大沙漠的孤寂小屋里,用才华与智慧构筑心中的罗马王国。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外界的一切诱惑与喧嚣于他而言便成了无关之物,关键是要有一个灵魂的核心。”或许,这个核心就是诗意吧,拥有充满诗意的灵魂,便可成为奔波身体与起伏心灵的主人,无畏任何苦难与挫折。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一定是个看透生活本质的智者,才能教会游人拥有一颗诗意生活的心。

让我们一同待踏马蹄清夜月,用诗意的双眼,看透生活原本具有的色彩!

[点评]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佳作。从文章的标题到论述的内容,从论例的呈现到后面的分析说理,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带给读者一种诗意的韵味和情趣。同时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赡,作者从容引述约翰·列依、刘梦得、林徽因、三毛、周国平等经典素材,有虚有实,有详有略:详尽之处,密不透风;简略之处,疏可走马。这反映出作者阅读面的广博及驾驭材料的高超能力。同时,文章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名句人文,开门见山。结尾简洁有力,点题扣题,首尾呼应。

乐观下的生活是释然 瞿莉莉

每当绝望,都会想起几米的那句话:“我绝望,掉入深渊,却看见水里闪耀着满天的星光。”换一个角度欣赏世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伊豆的路况差,到处都是坑洞。你与其把它想象成麻子让我们受累,那么不如诗意地把它看成是迷人的酒窝大道,充满意趣。

当我仰望天空想寻求更广阔的视野时,我不禁想到了这位坚强到让人心疼的女人——朴槿惠。对,她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所以她更加笑对人生。她用她的“铁肩”担起了韩国的发展,她是嫁给了国家的孤儿总统。但她有的就是将自己的心交给人民,她也曾风趣地说她是幸福的三无妇女。

这些将生活诗意化、幸福化、乐观化的人们,就像是时常被我调侃的水壶一样,即使烧红了屁股,也能欢快地唱着歌。就像杨丽萍说:“我只是想来这个世上走一走、看一看。”何必严肃地看待世界,倒不如像那位导游一样诗意盎然地欣赏生活呢!

诚然,又有多少人看见了半杯水还能欣慰地说道“真好,还有半杯”呢?写下了《夜莺》的王尔德,本是贵族,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当他不幸入狱时,却完全消沉了。不但他的身体被囚禁,桎梏的心也让他从此颓废,再无佳作问世,就像笼中的夜莺,已困于心、衡于虑了。若他能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必能从千千万万的束缚中,感受到生命的拥抱。

行走于地坛的史铁生,他是乐观、坚强的。起初,坐上轮椅,他怀念可以奔跑的日子;得了褥疮,怀念坐轮椅的安逸;后来有了尿毒症,他又怀念得褥疮的日子。于是他看清了生活,与其后知后觉,不如现在就看轻一切,享受生活带来的惊喜。

平静释然,淡定从容,或许才是最美的姿态,最好的风格。对于生活,不要看得太轻,也不要看得太重,不轻不重的背后是一种释然,是一种对人生的诗意化。因为生活是不会嘲笑你的,生活是不会嘲笑任何真诚而乐观的面孔的。

俯仰之间,角度的变化,我看见了天地。行走于酒窝大道上,深深浅浅的酒窝没让我受累,却只让我带着酒窝感受生命最初的拥抱。

[点评]

好的议论文贵在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主要来自作者能否“用事实说话”,而好的“事实”又贵在准确、典型、新颖。文章以几米的名言开篇破题,并高调入笔,然后点扣材料,接下来用韩国“三无”总统朴槿惠、中国舞蹈家杨丽萍、英国剧作家王尔德、中国作家史铁生等极具典型性的素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既以典型、新颖的事例吸引打动人,又以优美的文辞章句愉悦人,同时还以个性化的评析折服人,完美地做到了诗意与哲理的统一,读起来如品香茗,让人陶醉。

莫嫌荦确坡头路 邓楠

同样是一条坎坷大道,如果将它看成麻子,后来必定叫苦连天、满腹怨懑,但如果将它看成酒窝,旅程一定欢声笑语、满载而归。这只是一条现实生活中的道路,推之到人生呢?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磕磕绊绊是人间常态,你将如何应对?

总会想到苏轼,他在黄州那几年遍尝人情冷暖。但面对坑洼山路,他笑吟“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迎着凄风苦雨,他高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困难重重,他却换一种角度看待问题,怀,抱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最终将山穷水复转变为柳暗花明。

现代社会,我们缺少的也是这样一种达观心态,所以无法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在央视记者采访“你幸福吗”时,一个人的回答十分巧妙,他说“我们正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他控诉现在的不幸福,没有抱怨当前的劳累,却坚信我们在向幸福进发。这样的想法就像在茫茫黑夜中前行有了明灯,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噢到了花香,疲惫不堪时得到鼓励与希望。拥有了豁达与乐观,我们也像插上了一双翅膀,越过荆棘,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蓝天。

近年来社会上对高富帅、白富美的关注与日俱增,归根结底还是对困难的畏惧退缩,心中有对安闲的艳羡和不平。大树底下确实好乘凉,但被大树的阴影酥软了筋骨的小树,稍经风吹雨打便会销蚀殆尽;被安逸萎颓了的意志,一缕秋风便会使其落叶遍地。也许我们平凡普通,将会经历许多的困难挫折,但何不积极乐观地看待这些困难,将它们看成是一次次磨砺与考验,是为你将来的人生添砖加瓦。苦难也是一笔人生的财富,它就像一块璞玉,需要我们的慧眼识珠、倾心磨砺,才能化为一块稀世珍璧。

但面对困难也不意味着一味承受、盲目乐观。像刘禅的乐不思蜀,他确实积极地面对亡国,却不思进取、纵情声色,落下为人耻笑的把柄,现在的我们遭遇挫折,但假如我们听信所谓的励志书,不找准正确方向,一次一次“积极乐观”地向错误进发,非但最终不会踏上成功的康庄大道,有时甚至还会撞得头破血流,百思而不得其解。

人生如逆旅,作为其中行人的我们不可能逃避,那就带着豁达乐观前行吧。不艳羡他人的平坦,不抱怨自己的不幸,找准正确方向一路高歌,你的人生将会因此而不同!

[点评]

本文引用东坡词中的“莫嫌荦确坡头路”句为标题并以此为中心论点,立意切题且颇具新意。在论证上文章善于从最近一年来人们关于幸福的讨论、对于高帅富与白富美的关注等社会热点人手,深入阐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作者还指出“面对困难不能一味承受、盲目乐观”,充满思辨色彩的论述使文章整个读起来思维严密,且发人深思。

怀揣一抹明媚 张颖

林语堂曾说,真正快乐的人生是住在英国的乡村,用着美国的电器,找个中国的厨子,抱着法国的情人。其实,只需怀揣一抹明媚,一份乐观,便可阳光灿烂,青春不老。

因为心中有一抹明媚,那坑坑洼洼的路途也能充满乐趣,这明媚难道不正是一种态度,一种乐观进取之心吗?

明媚是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的淡然。波德莱尔曾言: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之时,你就真正拥有了自我。怀揣一抹明媚,人心便会变得不计较。如同王尔德笔下快乐的王子,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亦如桃花源记中与外人间隔的纯洁的人心,以这样的明媚去观望世界,仿若一湾浅浅的小溪,亦会是一片汪洋。禅日:唯心而已。倘若追求太多,就如同上岸的鱼儿,穿行于大街小巷之间,人累,心累。不如放下太多的牵绊,只怀揣着享下等福的念想,那么身心轻松,人生明媚。

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怀揣明媚后便不会有黑暗,张载曾言: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若是人人都簇拥在一起,不说抱团取火,亦会构成光的海洋。我心虽瘦,必肥天下。当下的社会,人心之光逐渐淡却,多少不和谐的音符,让社会之音变得嘈杂、烦乱。试想,如果一人怀揣明媚,这样无限地平移传递,就如同“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在这个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缺失了明媚的心便会黑暗,拥抱明媚的火,便可燃烧,不需要任何一个人“集香木以自焚”,仅仅是一点点的微光,便可让社会富,让人心强。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吧,在灯影幢幢的海面上,你会发现远处的星火,是那么的明媚。

怀揣一抹明媚,必须涤荡挑剔的心。正如看待文化一般,若有挑剔之心,那么便只会挑有麻子的看,而对搽脂粉的闭上眼。对待人生,这一个大范围的个体来看,亦会有“文化大笔”中的“鸦片”与“姨太太”,正常人只需视而不见便可谓是一种高尚,而对于明媚之心,更要涤荡挑剔,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无罪丰家。怀揣一抹明媚,切勿挑剔,而应自我节用,以平等,甚至发现美的眼睛去搜寻。

巴金晚年躲在屋里背诵《神曲》,那心中渴求的明媚也如光芒,万丈长远。让我们怀揣一抹明媚,让心灵成为一片晴好的蓝天!

[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引用的自由达意,这是多阅读的功能。文章从林语堂、波德莱尔,到张载、孔子,再到鲁迅、巴金的相关作品与轶事,引用翔实,例论充分,底蕴丰厚,议论集中而丰厚。同时,文章还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说理透彻,文辞优美,兼具思辨色彩和现实意义,实在值得称道。

推荐第7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谈中学生与父母交往中思维方式的调整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他们正在告别童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在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缓慢,这样,身心发展暂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常常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风暴期”、“动荡期”。由于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高涨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往往伴随着比较强烈的反抗意识,与家长的沟通往往出现问题。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一位母亲发出的与孩子沟通的困惑,表达了母亲的难言与无奈。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的校园困惑。

逆反期既然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我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自我,换一个角度去看父母,让感恩和爱贯穿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达到与父母沟通的良性循环的目的。

换个角度看父母 我曾接待过一个初三女生,她觉得父亲太狠毒了,以至于现在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以下是她介绍的家庭背景:

她的父亲是本地人,母亲是浙江人。父亲在和母亲结合前曾有过一次婚姻,因为前妻生了女儿而离婚,但父亲对母亲隐瞒了这些事,只说是家里太穷,所以没人愿意跟他过日子,母亲觉得

只要人好就行,别的都无关紧要。而这应该和母亲的身世有关系,她的外公是国民党军官,外婆是地主家小姐,所以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很大冲击,母亲只想找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过日子,所以选择了父亲。

但她的出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阴影,父亲一直让母亲马上再生个儿子,母亲坚持要等女儿十二岁以后再生。之后不久父亲在外面就有了女人,在她四五个月时父母离婚,奶奶看她不哭闹,留下她自己抚养,但在四五个月时,奶奶喂她吃硬食物,导致她肠穿孔,有生命危险,父亲不得已打电话告诉母亲,之后就跟着母亲生活,直到上学时,父亲再三要求到这儿来,说这儿的教学质量好,她坚持让母亲跟着,于是母女俩(还有外婆)就回到了赣榆。

这时的父亲早已再婚,生了儿子,一直不曾付她的抚养费,即使找到他的单位领导,领导出面为她们调解,父亲还是没有尽这义务。

她说父亲冷血,自私,父亲常常说她笨死了。不过她已经习惯了没有父爱的生活。妈妈让他不要恨父亲,要做出样子给他看,她兼有浙江人和北方人的特点,一定是极聪明的,母亲还说浙江人是中国的优太人,她一定会争气的。

以下是交流内容:

师:这些事情早就发生了,为什么最近会有这样强烈的疑问呢?

生:因为他从没有对我好过。 师:有没有可能是他不会表达?

生:不是,他对他的儿子很疼爱,他骨子里是重男轻女的。 师:那好象也说不上狠毒呀?

生:是这样,我在初二的时候,他竟然把他后来这个老婆的侄女转到和我同一个班,我看到那女人带着侄女进班,一下子吃惊得站起来了,后来虽然没说什么,但一看到她就难受。不只如此,后来他竟然又把那女人的另一个侄女转过来,还是同一个班。

师:看来这件事对你的影响很大,你怎么想这件事呢? 生:我觉得一定是他要专门让我难过才这么做的,就为的是刺激我。(此前的她一直比较平静,说这话时明显激动起来,语气也很愤慨)

师:那你当时进这个班时你父亲关心过吗? 生:是他找关系让我进这个班的。 师:这个班的任课老师中有他的朋友吗?

生:不是,他和教育局的局长是朋友,于是就挑了这个班,听说这个班配备的老师最好。

师:哦,我明白了。你看,我是这样理解的,他觉得这个班最好,所以就把自己的亲人都放在这个班了,只是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你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吗?

生:(若有所思)哦?(沉默几分钟,表情缓和) 师:他好象不是个细腻的人,不会关心人。 生:他是冷血的人。

师:我想给你提个建议,首先这件事情你可以看开了吧?(生点头)那就把它放开,不再想它(生点头);还有你的父母亲的事情也尽量先放下,毕竟现在你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处理它,

现在和母亲一起过日子,有这样的母爱陪伴也是很幸福的,对吧?

生:是的,(脸上出现笑意)我很爱妈妈,妈妈也爱我,她总是教育我凡事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很崇拜她呢。

师:你有一个坚强的母亲,她很伟大,所以你也要坚强。 生:我没问题,妈妈说过,灾难往往也是生活给我们的磨炼,也是一笔财富。她从小就让我养成没心没肺的性格,就是为了更好地接受磨难。

师:你如此阳光,如此坚强,让我很放心,那就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努力吧!

生:没问题!

在这位女生身上,父亲造成的伤害显而易见,我尝试让她回忆和父亲一起生活时的快乐,想从中找到父爱的证明,可她只能想到一个镜头,就是她很小的时候父亲曾经骑自行车带她出去玩过一次,到现在想起来还很快乐。我很心疼这孩子,只有设法分解眼前的伤害,尽量找到他父亲给他的爱的证明,让她在几乎没有父爱的阴霾中看到一线光明,然后用母爱给她增强力量。当她确信父亲并非刻意伤害她,反而还关注她的学业时,她明显轻松快乐起来。该女生性格外向,乐观直爽,她是笑着走出咨询室的。

几天后,这位女生的妈妈打电话给我,先是表示感谢,然后请我再次帮忙,说有个同学想追她女儿。我找到这位女生,问起这事,她很爽快地承认,说已经解决了。前几天对方传来一纸条,

昨天她当面向对方说:“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我听后不觉莞尔。

学会换位思考 这个案例中的当事人还是上面那位女生。她第二次到咨询室找我,说这次是因为和妈妈发生了冲突。其实原因很简单,她用的梳子断了好多齿了,妈妈早就说要买,连续忘了好几次了,现在梳子的齿了了无几了。昨晚又问妈妈这事,妈妈竟然又说忘了,于是一时火起,就对妈妈发作了,说妈妈言而无信。妈妈很伤心,说家里家外一个人,全靠自己撑着,为了她没再结婚,天天辛苦在外奔波挣钱,一件事没做好就被全部否定了。她还是嘴硬说,并没否定妈妈功劳,但这件事妈妈就是做错了。妈妈很生气,一直没再理她,她心里也很难过,觉得不该惹妈妈生气,可又觉得自己委屈,就一直僵着。

我让她和妈妈换个位臵再看这件事情,她想了一会儿,说妈妈很不容易,被爸爸伤害得那么深,但为了自己还是回到这个地方了,她知道妈妈很爱自己,一个人为生活打拚很难。我启发她,你爱妈妈吗?心疼她吗?她毫不犹豫地点头,而且说她很敬佩妈妈,她长大后也要做妈妈那样乐观坚强的人。

然后问我,要主动向妈妈道歉吗?我微笑着看她,她马上下了决心,说今晚就和妈妈和好。

结束时,我引导她,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样的生活虽然有点苦,但因为有这样的妈妈相伴,有这样的母爱相伴,你一定会成为勇敢而优秀的人,她很信任地看着我点头。然后我说,在以

后的人生旅程中,希望你和母亲还有外婆永远这样相牵相伴,风雨同舟,她眼睛湿润,很肯定地说,一定会的!

学会反思自己 很多学生向我倾诉说,家长不信任自己,尤其是母亲,往往会偷看日记,偷翻书包,偷听电话,不许自己出去玩,感觉一点自由都没有,还常常被训贼一样的数落……然后很渴望地看着我,希望我能想办法帮他们对付父母。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初三(11)班的三位女同学到心理咨询室,其中一位女生很爽快地谈了她要咨询的问题,就是妈妈会翻她书包,然后拿着以为是证据的东西去质问她,她很苦恼。以下是交流内容:

生:妈妈最近对我盯得太紧,总是翻我的书包

师:她原先不这样,对吗?

生:是的。

师:那是什么原因使她发生了改变,你知道吗?

生:有一次,她看到我包里的像情书一样的东西了,其实不是情书,我解释也没用。

师:那是你们同学拿来玩的,你妈妈不理解,是吧?

生:是的。还有一次我同学送了一条围巾给我,她看见了。

师:平时有没有事情瞒着她,有的可能是没必要瞒她的。

生:有的。(生若有所思)

师:这样的事多不多呀?

生:比较多。(眼里有疑问)

师:首先你怎样理解妈妈翻你书包这件事呢?

生:她是关心我,怕我谈恋爱。

师:很好,这是她对你爱的表现,你很懂事。只是不愿意她这么不尊重你,是吧?

生:是的,我向她说过好多次,要她别翻我书包,可是没用,我很郁闷。

师:其实你郁闷的是不被尊重,还有不被信任,是吗?

生:是呀。

师:老师建议你,以后坦诚地对待妈妈,把平时的事情多向她说说,让她放心,她就不会这样盯你了,好不好?

生:没问题。

师:感觉你是一个坦率乐观的人,这很好。和父母之间其他方面的交流还顺畅吗?

生:是的,其他方面没问题的。

师:那你们的沟通很好,目前的事只要你主动一点,应该不难解决。

生:好的。(很开心地和老师道别)

其实,孩子不被信任的问题是直接影响亲子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也确实有父母处理不合适的问题。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只能接触到孩子,所以从孩子的角度来尝试解决这类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

现在的家庭孩子都很少,父母把一腔心血和满腹和爱都给了

孩子,照顾唯恐不周,呵护唯恐不够,很容易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到了中学的逆反期,亲子之间的沟通往往不顺。所以有必要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爱。让孩子在爱的温暖中成长,同时学会以爱和感恩回报父母。

单位:赣榆县实验中学

姓名:何宜芳

联系电话:15151216001

推荐第8篇: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倘若你只看到一个方面,那么你的视野便太过狭小,又何不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呢?

苍鹰见麻雀飞行的低,可它却未曾体会过在低处飞行的感受,或许只是见惯了高飞的景观,有时候也是可以尝试一下低飞的感受,体会那不一样的风光。

一个婆婆家里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雨伞的,一个嫁给了卖蔬菜的。一到下雨天,婆婆就会担心地里收成不好,而一到晴天,婆婆便会担心雨伞卖的不好。邻居听闻此事,便劝她说:“何不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呢?下雨天你家大女儿雨伞卖得好,而晴天你的小女儿蔬菜卖得好。”婆婆听完之后想了想,便不再愁眉不展。正如这位邻居所言,为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如果有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转换一下思维的方式,或许事情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有一群正在上山的人碰见了一群正在下山的人,然后他们问下山的人说:“上到山顶的风景是怎样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有的人觉得山上的风景很美,视野很开阔,有的人认为山上的空气清新,能让人感觉很舒服享受。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观念进行观测,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便造就了答案的不同。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思维不同,自然所想的也就不同。若想要全面的观察到了解到事物,那么就需要以不同的眼光来思考。

如今在生活之中,这种多视角的观察方式早已充斥于其中。大家现在了解机器人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吧!如扫地机器人,写稿机器人等。在它们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为何不想一想它的存在给我们带来的隐患呢?如果有一天,他们真正的成为了人类的代替品,那么我们便会更加的被动。如今李世石与阿尔法的“人机大战”以1:4战败,那么我们是否该警惕一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状况呢?如果有一天,世界变成机器人来主宰,那我们人类就是他们的奴隶。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要利用好其中积极的一方面,更要防患不好的那一面。

我们更应该在思索问题的时候后换个方面。在哲学中有提到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全面辩证的思考问题。在数学的解题方法中,常常有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由问题解出结论,这样再来找条件进行结论正确,即可推出问题的答案。生活中的事情其实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如同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在你迷茫困惑的时候,或许可以选择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如今,我们要培养自己辨证思考的能力,尽量全面的思考问题,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ZQ

推荐第9篇: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长阳小学 郭云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中,让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有天真活泼的,有沉默寡言的,有安静的,有爱学习的,有爱劳动的,更有聪明但又顽皮的……仔细回想,留在记忆深处的却是那些顽皮、爱犯一些小错误的学生。

几年前的一个例会上,有老师提出住宿生丢钱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认为钱应由班主任统一管理,有的说应多种渠道去宣传教育,还有人认为应抓典型…看法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高招。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绝不能去抓什么‚典型‛。一个孩子如果被抓了什么‚典型‛,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伤害,那他今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教育孩子我们不能用粗暴简单的方法,批评教育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分析,分析他们的行为动机。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片面认为小学生偷钱无非是这几种情况:买吃的,看见别人吃好吃的,嘴馋了;看见好的玩具而又没钱买;干了坏事要赔偿而不敢向家长要钱的。而前者较多。其实,在这些‚小偷‛之中,他(她)们的羞耻意识还很朦胧,再加上自制力差,很容易就会犯下错误。

我曾经遇到这样几个学生,一个女生在上学路上帮小同

学背过书包,到校后小同学的10元钱不见了。我问了详细情况,又给小同学的家长打电话,证实是有10元钱。我把那个大同学叫到宿舍,问了路途中的一些情况,我初步断定就是这个学生拿的。于是,我先表扬了她在路途中能够主动帮助小同学,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可遗憾的是小同学的钱丢了,不知谁看到了。我又说,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会捡到他的钱不给的。但是能请你帮忙找找好吗?她回教室了,没过多久,她拿着钱来了,说:老师,我把他的钱找到了。其实我心里非常明白。可我却表扬了她,并给她讲了许多有关‚偷‛的故事,最后她红着脸走了。

另一个是我班的一个学生,是个单亲孩子:母亲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小小年纪还得照顾年幼的弟弟,特别可怜。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就有老师告诉我,她‘爱’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有个学生对我说,她的20几元钱不见了,是帮别人买东西的,怀疑是我班的这个学生拿了。我把她叫到宿舍,温柔地问了她家里的近况,又谈到学习的内容,讲到以前学过的列宁小时候的故事《诚实的孩子》…还说:一个人不怕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能承认并改正。最后说到班里有个学生丢了钱,问她看到没有,如果能主动交给老师,那就是个好孩子,老师相信你…过了一会儿,她小声对我说:我在地上捡到钱了,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了,正准备放学后

给妈妈买点东西回去。我现在交给你,你还给她吧。下午,我在班里表扬了她,要同学们学习她那种拾金不昧的精神。虽然有些同学不服气,但看到我对她的信任,也没说什么。

后来,我班再也没有丢过东西了,在一次作文中她写出了那次‚偷‛钱的经过,并写下:老师,是您的信任帮我认识了错误,是您的温柔使我敢于承认错误。老师,是您的关怀,让我改正了错误,从此也加入了‚好孩子‛的行列。老师,谢谢您!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告诉您:别人的东西再好,我也不会再去拿了。

再后来,我把她的作文当做敢于承认错误的典范在班里朗读,同学们再也没有不服气的。同时,我发现,有晶莹的泪花在她眼里闪烁…

今天的作文是以《感动》为题,要求写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我又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那天晚上,我实在太饿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悄悄地爬起来,把同学的饼干偷吃了两块。第二天,同学在我的床上发现了饼干碎屑,就告诉了老师。老师把我叫去她的宿舍,给我讲了许多道理。我听着,不断的点头。可是,那一天,我又把同学的麻花偷吃了。老师打电话给妈妈,妈妈抱着弟弟从几十里外的家里赶来了学校,妈妈把我叫出教室,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我既难过又羞愧,真不知该如何面对同学们。正在为难之时,老师来了,她和我妈妈说了一会儿话,就让我跟她进教室,

我怯怯地跟在她的后面,想象着即将面对的难堪场面。没想到老师走进教室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幸福吗?但我知道XX是最幸福的!你们都知道她妈妈今天到学校来的原因吧?因为XX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她妈妈就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她有这样爱她的妈妈,难道还不幸福吗?……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怕犯错,只要知错就改,就是最了不起的!我相信她一定能改正错误的!……‛我当时感动得泪水直流,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还这样顾及我的感受,我的尊严。老师,妈妈,我一定要努力改正!一定要争口气!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慢慢提高了,我再也没偷过别人的东西了,而且我还成了班里的小干部。‛看到她的习作,我的眼前又清晰地出现了那天的情景,只不过,她远在他乡打工的爸爸也多次打电话询问此事,我也把她爸爸打电话的内容告诉她的同学,让同学们更羡慕她有永远爱她的爸爸妈妈。而我所做的只是换了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了想,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解决了一个常见的问题而已。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只要你是老师,就不要只管对着学生吼叫,他(她)们需要我们耐心的引导,细心的呵护,真心的教育。同时,教育也是一门简单而又复杂的,处处需要教育机智的学问,它永远拒绝简单粗暴。

推荐第10篇:开空调开不开窗?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有些地区最高气温将会超过40度,晚上要不是开空调,根本无法入睡!说起开空调,很多人都习惯把门窗紧闭,一是降温快,二是不让冷气跑出去,让外面的热气跑进来,最大限度提升空调使用效率,节约用电。但也有很多人开空调的时候打开窗户,利于换气通风,那么问题来了,开空调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开窗户呢?或者说有没有必要开窗户呢?

持开空调不能开窗户观点的人认为:开窗户的话,室外的高温、高湿气体会进入室内,一方面给空调增加巨大的负担,同时也使得室内温度变得极不稳定和均匀。空调耗电量会大增,也会感觉不舒适!这个时候还开着窗户就是在矫情,事实真是这样吗?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我们在逛大型商场的时候,感觉非常凉爽,逛很长时间也不会感觉到闷。这是因为商场的中央空调除了制冷制热之外,还有单独的新风机组系统。而普通家庭大多使用的是分体式空调,而分体式空调是不补给新鲜空气的,所以如果长时间呆在封闭的空调房间会感觉比较闷。 所以在开空调的时候还打开窗户有什么好处呢?

一、不会感觉到气闷

有人说现在的分体式空调室内机本身会有过滤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增加了什么“负离子杀菌功能”、“除甲醛功能”、“TIO2过滤功能”等等,但是从空调吹出来的冷风终究不是处理后的室外新鲜空气,而是你不断呼吸的室内空气循环,如果体质不好或容易感觉到闷的人,还是会打开窗户通风的。

二、维持室内适度湿度

晚上睡觉时长时间长着空调,会感觉空气越来越干燥,嗓子会感觉不舒服。一般人会在房间里放一盆水或开加湿器来提高湿度,实际上这种方式效果甚微,加湿不均匀也不好控制,还不如晚上起来几次喝点凉开水来减少燥热。这个时候如果窗户打开一些,你会感觉睡眠质量要好很多。

三、更好的空气质量和呼吸感受

很多人都不会注意要经常对空调风道、风口、过滤器清洗一次。所以很多时间,空调一开,就会出来一股难闻的气味,而空气杂质含量对于空气清新度的感受影响显著、特别是潮湿的地区,所以刚启动空调的时候建议打开窗户通风,如果不是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可以关闭窗户。室内空气净化器还是小众产品,尚未普及。一般人认为室外空气还是比室内强一些(雾霭特别严重的日子除外),宁愿开窗呼吸室外空气,想不到或不愿意采用空气净化这个办法。

四、心理影响。

除去上面谈到的关于空调要开窗的思维定式,开窗是室内人员最简单的与外界联通的方式,这是中国人贴近自然的内心需求:当目测窗外空气清新的时候自然而然想要开窗,呼吸自然、而不是人为过滤与勾兑的空气,进而释怀那种联通自然的归属感。

简单总结来说,关闭窗户开空调=室内闷威胁健康,开着窗户开空调=浪费电,两相比较下,我也会选择开着窗户开空调,当然不会全开,开一小半那种,小编还特别喜欢开空调盖被子。呵呵

第11篇:打开窗, 让阳光照进来

打开窗,让阳光照进来

这是两周前的事儿了。前几天,忽有一日,看见照进室内的阳光,我想起了杨森请假的事,就想了《打开窗,让阳光照进来》这么一个名字。 周一午饭时,杨森请假,称自己的饭卡掉家了。我对星期一就请假向来不支持的,就建议他打电话让家长给送来,可他一脸着急地说他外公快不行了,他妈妈在外公家呢。早知道他爸爸在外地打工,既然如此,我就准假了。因为以前他有请假不准时返校被我责怪的现象,这次他特地在假条上写明“保证跟上下午上课”的字样。可是别说跟上上课了,第二节下课了没见他回来,第二节没见,而且是体育课(他是体育委员呢),第三节的班会课原本有他的节目呢,只好临时换了人员。一直到下午放学也没见他。我下午连着上了几节课,放学后往他家打

了好几个电话,一直没人接,他又没来学,真是又气又急啊!

第二天早读的时候还没见他来学。匆忙吃过早饭,我便又去电话亭往他家打电话。跟昨天一样,一连打了好几个也不见人接。路上碰见几个学生,我还特意问问看见杨森来学了没有,同学们都说没有。我去政教处签到之后又拨了他家的

电话号码,仍然没人接。我心里被欺骗的感觉比重越来越大。

来到教室,我一眼看见座位上的他!许是听说我在班里说不守信用的请假以及我打电话了,只见他走上前来,主动递给我半张纸,我看了一眼,赫然写着“检讨”,然而正文还不足三行!那算什么检讨啊?!我心中的火山终于爆发了:我不仅把他的纸条置于一边,还伸手打了他!那时候的我,几乎把自己的身份给忘记了,俨然一个家长在训斥自己不听话的孩子。然而,我错了,师爱是不能等同

于母爱的!

开刀之后要缝合。不来学肯定是他不愿意学习导致。冷静下来的时候,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感情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也想起了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班主任相邀唤醒学生的潜能,要通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

们的闪光点。”我扪心自问:我有足够的耐心吗?我的教育浮躁吗?经过一番思

考,我与杨森进行了一次心平气和的交流。

我先问他今天老师打得疼不疼,然后又敞开心扉跟他说老师的心里话:“其实老师打下去就后悔了,可老师真是恨铁不成钢哪!尽管老师深知铁是铁,钢是钢,铁也成不了钢。可你却一次次无知地利用了老师对你的信任。你想过没有,在家,父母是你的家长,他们对你负责。试想,周末,你回去玩到天色很晚的时候还没有回家,你的家长能做到若无其事吗?他们能不着急吗?”他的回答自然是着急。我便又接着说:“同样道理,在学校,我们这个班级也是一个大家庭,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就是你们的家长,家长就应该为这几十个孩子负责。你请假时间已到,却迟迟不见返校,老师能不着急吗?打你家电话又没人接,你能想象老师的心情吗?……”还没等我说完,杨森已经开口说话:“老师,我错了。我向您道歉,并请您原谅我再一次的欺骗,我不该耍小聪明,利用您对我的信任。我把以前的每次请假都老老实实地给您说出来,请您和同学们监督我,以后决不再

犯类似的错误。”

原来,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妈妈和年幼的弟弟。自从他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改嫁到沁阳了。他外公、外婆身体不大好,他妈妈就经常去看望他们。他就利用家里经常没人这个空向我请假。还说,每星期回家的时候,妈妈会让他帮着干这干那的,不能好好玩耍,于是就想到用请假来弥补周末没有尽兴的这个空缺。其中有一次不巧回家的时候碰见他妈妈在家,问他怎么不到星期的时候就回来了,他谎称有病请假了。当家长说要带他到医疗所看病时,他说不用看,在家歇歇就好了,这一下子就被家长揭穿了,并让他马上来学。其他时间都被自己荒唐过去了。他向我坦白了每次请假的经过后,还自觉自愿地给自己定下一些规则,并提出自罚措施:如果触犯了哪条规则甘愿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不少名家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育。”何况这是孩子本人跟老

师约定的,我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联想到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育人故事,我及时表扬了他的诚实,希望他说到做到,并顺便表扬了他有时上课也能积极参加小组合作积极回答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教育方法的简单化和学生思维的“沉睡”是形成“差生”的主要原因。仔细对照着每一个主要原因,我发现这些好像在杨

森身上都存在着,我又坚定了唤醒他的信念。我想,只要我能循序而进,持之以

恒,同时要有耐心,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够到来。

第12篇:新城幼儿园开窗通风制度

新城幼儿园开窗通风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 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室、午睡室、办公室、公共活动室以及楼道等,在早晨教师到园后,即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

2.安排固定的通风人员,各功能活动室由保洁员负责开窗通风,各楼层高处由门卫负责按时开窗通风,分管领导及保健老师检查经常检查通风情况。

3.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 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上课时做到半数窗户打开,下课全部打开,儿童课间尽量到户外活动。

4.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空调室温保持在26 度。

新城中心幼儿园

2010-9-

3新城中心幼儿园开窗通风包干区

李永伟师傅:二楼用扶梯的窗户、一楼的通道门、大礼堂窗户。

小一班保育员:自己门前的窗户。

小二班保育员:自己门前的窗户。

小三班保育员:自己门前的第二扇窗户。

小四班保育员:自己门前的第一扇窗户、第三扇窗户。

小五班保育员:自己门前的第四扇窗户。

小六班保育员:自己门前的第五扇窗户。

中一班保育员:自己活动室前的窗户。

中二班保育员:自己活动室前的窗户。

中四班保育员:二楼楼梯上来的窗户。

大二班保育员:三楼楼梯上来的窗户。

大三班保育员:三楼钢琴房旁边的门。

庄荷素保洁员:四个专用室的窗户。

2011年3月

第13篇: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

“开窗” 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冯洁 汪韬

2012-11-29 11:14:12来源:南方周末

本文获得2012年度南方周末新闻奖提名奖

获奖理由

对重大敏感问题的建设性介入,问题意识、切入的角度和行文,在在值得赞美!

获奖感言

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直到版样传到印刷厂,编辑的心方才踏实下来,这“通篇都是敏感词”的报道终于要登出来了。

《开窗》其实是一篇旧闻——距离什邡事件5个月,启东事件4个月,宁波事件1个月。 2012年环保领域印象最为深刻的,应是四个月内竟发生三起因反对污染企业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但这三起事件都有报道禁令,中国媒体集体失语,犹记得微博上一张照片:一位外媒记者扛着摄像机,被众人托起。

10月份,“自1996年来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年增速为29%”的专家讲话引起网络疯狂转。基于此话题的热度和穿透力,以及南方周末的特性,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负责人朱红军决意介入“这个看起来敏感的话题”,本着建设性的角度,寻找环境群体事件新思维,包括新现象、新特点、新反思和新思维。

专题共计三篇稿件,由我和冯洁合写。此专题的难度不在于采访,而在于见识。这个看似敏感的选题操作过程远不如调查报道那么惊心动魄,平淡得像写一篇论文。 最终,操作过程虽将近一个月,两人初稿加起来近一万五千字,方案中的前三点基本夯实,但最重要的新思维却迟迟难以落笔,冯洁甚至将最后一部分标题定为“没有新思维的新思维”,后被编辑改为“窗在哪里?”。见报稿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同事评报时也称见识显得常态,面面谈,缺乏判断力。

其实此稿的操作路径并不复杂,就是遍访专家和官员,寻找所谓新思维,冯洁负责中央层面,我负责地方层面。

地方官员很难突破,我们有一个专访各地市长的“城市列传”专题,宁波事件后约访宁波市市长未成。而去过现场的专家也不愿意透露官员联系方式,地方官员不希望再谈此事,一些专家的研究生去当地调研甚至也不受待见。 做稿期间,恰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也是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答记者问时提出的解决群体性事件措施之一。搜索得知北京和广州曾有垃圾焚烧厂和变电站的稳定风险评估,连忙去问,但是截至发稿都没有收到北京相关部门的回复。广州市的相关部门在开会讨论后说接受采访,但这已经是稿件登出的那一天。

地方经验最后落在了发生启东事件的江苏省,江苏省在启东事件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公众参与的意见》,环保厅环评处处长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没有回避启东问题,只可惜这篇配文的专业性太强,传播度不广。

采访过程发现,能将环境群体性事件梳理清楚的专家和官员比想象的少,去过现场的专家更寥寥无几。一个学术会议上,一天的会议中竟有四个报告的主题是环境群体性事件,但依然没有所谓新思维。

很多专家推荐写写乌坎事件的成功经验,但这不是环境群体性事件,对我的这个主题意义不大。中央和地方的采访终殊途同归,解决方法都是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实际上并没有脱离传统的维稳思路。成稿显得头重脚轻,原因在此,当然也包括记者对问题的判断能力有限。

现在回想起来,学者丘昌泰介绍的台湾经验确是打开了新思维的一扇窗,这也是专题的第三篇配文,台湾历经四十多年的抗争、对话,如今大部分环境诉求已从街头走进房间,协商机制也已逐渐破题。

采访丘昌泰老师有一个插曲,在回复第一封采访邮件后,丘老师竟在八天后才回复第二封邮件,原来这期间他在大陆度假,无法登陆Gmail。

摆上桌面的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各方、各利益体的协力化解。 (何籽/图)

2012年短短四个月,全国接连爆发了三起环境群体性事件,而自1996年以来,这类事件以29%的年增速困扰中国。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也在密集探讨应对事件之良策。南方周末记者遍访相关党政部门、专家,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新思维。

一位硕士生的困惑

北京大学环境法专业的硕士生周霖(化名),决定将自己这学期的课程作业锁定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上,她想拍一部以垃圾焚烧为主题的视频,名字想了很久,叫做《开窗》,“现在,《开窗》还缺一个好的结尾:解决机制。” 她不是一个人在困惑。2012年11月17日,周霖旁听了一场名为“公共领域中的冲突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会议,参会人士包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的教授、社区管理者和非政府组织,甚至还有一名法官。

在这场仅召开一天的会议上,竟有四个报告的主题是环境群体性事件。周霖越发觉得自己选对了题目,但对于结尾的困惑依旧。会场里,主持人常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也在反复问:“除了协商之外,还有什么解决方法?”

“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这是会议上学者们提及最多的一句话,会场弥漫着对现状的担忧情绪。

你一言,“环境群体性事件最大特征是对象泛,模糊、没有明确的诉求。很多时候甚至没有科学的依据。”

我一句,“要有充分讨论的空间,不仅要给反对者,也要给支持者的声音,创造更理性的环境。”

一位中央党校的教授接过了话:“我们党校希望得到专家的支持,把理念、方法介绍到党校系统中。这样地方官员在承接项目时就会知道,若没有公众参与,结果往往都是不好的,甚至是双输。”

还在读大学本科时,借助课题调查,周霖去了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北京市六里屯周边社区调查,即便是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都能轻易地察觉问题的复杂性,“根本不是理论上的‘政府应该公开信息,公众应该理性参与’一句这么简单。”

只是两年光阴,频频爆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位大学生的想象。 案牍上的进步

周霖的课件资料里还来不及刷新最新的这两个数据:

29%——自1996年来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年增速,这是在最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透露的数据。

专题会上提及的另一个数据是三十多万——“十一五”期间环境信访的件数,环境访民成为了中国庞大访民队伍中的新类型。

刺激周霖专业神经的则是最近的一连串新闻。2012年刚过去的短短数月里,四川什邡、江苏启东和浙江宁波接连爆发了三起环境群体性事件。她发现,身边的老师,圈子里的学者,政府的官员,开始为这个话题忙碌起来。 李明所在的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目前正在等待中组部批复2013年的授课计划。其中,有一门针对群体性事件应急的课程首次被列入课表,成为未来培训官员的必修课。这名副教授注意到,2010年以来,环境类群体性事件已呈多发态势。

而早在2009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单光鼐就已经在《南方周末》的文章里预测环境事件的增长趋势,“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和环境污染是造成群体性事件的三驾马车。”现在他的预测正变为现实。

执政系统的触觉也是敏锐的。北京市信访办副主任张宗林对南方周末记者总结,全国群体性事件中环境类群体事件有明显上升趋势。

甚至在最近的十八大新闻记者招待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直面群体性事件增多的提问时坦言,“这是规律”、“环境方面正处于敏感时期”,在提出要从依法环评、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社会风险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改善后,对于效果预期,部长用了“相对减少”这个偏保守的词汇。

除了各界低调的会议、讲座,密集研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规律成因和对策外,从发改委到环保部等各部委已经频频出台各类通知、公告,这被视为“案牍上的进步”。一些研究群体性事件专家也成了地方政府的座上宾。

杨朝飞,原是环保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刚刚结束全国人大专题讲座,他又陆续受邀前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环保部讲课。环境群体性事件正是邀请方关心的议题。 单光鼐一直是各级政府应急培训课上颇受欢迎的讲者,2012年夏天,他更是邀约不断。 媒体人出身的清华大学教授董关鹏最近频繁飞行各地,不遗余力地宣讲“舆论风险评估”理论,建议各级官员在大项目决策阶段就让宣传部门介入,避免出了问题再去“灭火”的被动局面。

“如果不针对性地分析出新特点,就难以提出富有成效的新对策。”单光鼐感慨道。 “最近的宣泄口”

单光鼐总在第一时间去往事件发生地,他认为和其他群体性事件不同,环境事件有着强烈的“共意”特征,动员速度很快:环境议题与政治无关,参与者抛弃了很多顾虑。而且,环境事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社区性,“西城区就不会关心东城区,最多是同情”。 群体性事件的另一位研究者、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也总结出类似的观点,“启东的事情我访问了很多老百姓,包括企业高管和中层阶级,你当时为什么去(散步)?别人问,你是启东人吗?一句话就去了。”

于建嵘依然保存着当年东阳事件的一手材料。2005年,浙江东阳,受到污染侵害的群众多次群体上访造成冲突,这是学界公认具有影响力的第一起环境群体性事件。而两年后,厦门PX事件更成为典型案例。他对比分析说,以浙江东阳事件为代表的事件,从行动爆发的时间上看,属于“事后救济型”,即权益已受侵害后的维权。而自厦门PX事件延续至今的,则是崭新的“事先预防型”,针对都是尚未上马的项目,“可能的风险”已足以动员起一场风暴。

多位受访的专家还注意到,以前更多的是“要糖就有糖吃”的“抗争-赔偿”模式,而如今“环境保护”成为相对宽泛的诉求,民众要求更高的环境权和健康权,并且拒绝救济性的物质赔偿。 至于项目是否科学,是否合规,已成为次要因素。杨朝飞举例说,比如什邡宏达钼铜矿属于四川灾后重建国家支持的项目,技术并不落后,环保投入并不少,比如宁波镇海炼化一体化仅治污设备就投入36亿,此外很多因为民意刹车的项目审批过程都合理合法。 担忧正在蔓延。杨朝飞甚至总结出了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三大领域:一是大中城市基础性设施建设,其中以交通(包括马路拓宽、地铁修建和机场扩建等)、电力(高压线和输变电站建设)和垃圾焚烧三类为最;二是小城镇和农村的非法排污;三是大型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大项目。

宁波镇海炼化事件过后,长期跟踪研究群体性事件的资深媒体人蒋兆勇收到不少企业的私下咨询,一些已投产的PX项目投资者,也开始为可能爆发的冲突忧心。于建嵘收到的各种授课邀请中,也开始出现了西门子等大企业。

而令应对者束手无策的是另一个重要的趋势,环境群体性事件往往裹挟着各种利益诉求。启东事件发生后,江苏省环保厅曾邀请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讲课,杜骏飞将环境群体性事件描述为“最近的宣泄口”,遭到反对的建设项目实质上牵扯到征地拆迁、渔业受损等诸多复杂利益,而环保最终以正当性充当了各种利益诉求的集中爆发点。 环保部文件显示,在什邡,宏达钼铜项目是灾后重建项目,环保部要求排污总量不能增加,大企业进驻后,当地原有的几十家小化工企业就需要关闭。而在启东,排海工程也影响了房地产商的销售。

湖南环保厅法制宣传处副处长黄亮斌也说了同样的故事:在湖南省的某全国环保试点县,一个化工企业的排放达标,建设时化工厂对300米以内建筑进行了拆迁,结果300米以外也想拆迁,以环境为由头来闹事。“拆了500米,800米又不满意了!”他说。 走出“多输”循环

来势汹涌,去势也匆匆。宁波、什邡、启东三起事件,均在地方政府紧急停止项目后归于平静。在众多专业人士看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正陷入“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中国式循环。

而什邡项目仅投资损失就4亿多元,宁波是60多亿。单光鼐把这样的结果称为“三输”:地方经济失去合法、合规的项目,审批机构的公信力遭遇挑战,公众的抗争也并未争得更优的环保效果。

当地的环境也未立竿见影得以改善,什邡事件之后,几十家小化工企业照常冒烟,“公众也没有说环境污染呢?”而一名专家去东阳回访时发现村民在洗塑料瓶,那里要变成亚洲最大的塑料集散地,依然会造成污染。

如何走出“多输”局面?政府、学界和民间的反思颇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共识正逐渐形成。

政府和企业在事件发生前后,既有技术疏漏,又深受制度痼疾所累。启东出事前两年,已有体制内人士反对,反对人士亦试图诉诸法庭,但法院不予受理。类似的长时间预警信号不断被忽略,直至事件恶化。

环评制度中尽管设计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内容,但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效用存疑。 在什邡,钼铜矿从立项到审批通过至少有两年时间,但直到开工仪式的新闻报道出现后,大部分居民才知道它的存在。启东排污项目历时更久,但相关民众称并未参与环评过程。 尤为值得关切的是在最近三起事件的背后,一种对技术模糊的恐慌正在形成。于建嵘回忆宁波事件,比如PX的危害,参加活动的人并不能完全回答,但是这种模糊的权利却形成了事件议题。“对象广泛、模糊,很多时候甚至没有科学的依据。”一名专家说。 典型如PX项目,由厦门引发全国关注,最终变成全民敏感词(详见南方周末2011年11月10日《谁制造了PX全民敏感词?》),但对于PX的专业认知,公众至今仍未理性接受。一位宁波人说:“大连、厦门都弄过了(指反对PX),我们不弄没面子。” 又如垃圾焚烧,2011年无锡一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试运行即遭附近村民反对。许多村民拿出的证据,是数年前央视有关二噁英危害的报道,而对该发电厂的具体技术状况,他们却一无所知。 稳评亟需创举

当稳定超越GDP成为更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时,地方政府的突围举措正变得密集。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下简称稳评)机制的引入,以期在前端控制风险。 实际上,稳评的内核并非中国独有。与之类似的社会影响评估起源于1970年代美国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事件,由此推动了美国环保法对重要事件的细致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的概念引入国内也已有二十多年。

只消简单搜索公开信息,早在2012年之前,地方党政系统就已形成一套初步的稳评制度。“这个要求近几年早在反复强调,但环保事件不断,部分是落实不力所致。前期环境影响信息公开不够,过程中公众的关注及有效沟通与回应不足,事后或狠压或不按程序无原则地退缩,教训良多。”环保部一位官员在分析稳评机制建立进度加快的背景时说。 钟刚(化名)在某沿海城市从事维稳工作,他发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是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说明这么多年探索得到了高层认可。”钟刚说,“大家都在开展,但用什么方式,老百姓怎么认可,却考验我们的创新、智慧和勇气。”

而就在什邡**刚平、启东**乍起间隙的8月15日,环保部就发文要求,自9月1日起,项目建设单位除了向环保部门报送环评报告书以外,还要同时提交报告书简本,后者直接向公众公开,其中就包括公众参与的全文篇章。

这份力求让普通公众能读懂的环评报告书,还特别要求简本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规范使用专业术语,尽量减少技术推导过程的描述”。

环保部下文的次日,国家发改委也下发了《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要求稳评应当独立成篇。以后报批项目除了项目可研报告、申请报告外,必须附上稳评报告。

“这是发改委第一次提出对项目稳评的要求,是严格的规定。”国家发改委投资司法规处处长孙志诚解释说,按照中央要求,各地方、各部门都要制定稳评的具体办法。 不过,随着今年系列事件的压力效应,究竟应由谁来牵头稳评,政府、学界尚未达成一致。

“环保部门不想做稳评,应该由发改委做,还应该研究一下哪些部门应该负责稳评。”上述环保部官员表示。“引起社会不稳定或者引起群体性事件的众多因素中,环境是一个方面,还有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问题,涉及的面太广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潘宝良也表示道。

此外,什么是需要稳评的重大项目,并无细致规定。而各类项目蜂拥而至,每个都耗时数月,相关部门疲于奔命。“不排除一些部门走过场,报告出来就OK,化解矛盾的武器效用折扣。”钟刚说。

在这场应对考验中,已有人嗅到了商业气息,针对稳评的评估公司开始兴起。不过,这主要是各类投资咨询公司,真正的第三方公司屈指可数。位于株洲的平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司是湖南首家,公司执行董事柏福舟称,刚成立时,因为工商局没有注册过类似的调查公司,要声明和私家侦探的调查有何区别后才注册成功。

柏福舟称当地政法委为“主管部门”,公司只负责调查,最后的风险定级仍然由政法委来定。而对于评估的细节,如调查方法、费用收取甚至事后追责,都还在探索之中。 “窗”在哪里?

名目繁多的应急培训,以及各部门纷纷拿出的应急管理预案,在多位受访的官员、学者看来,不少仍是传统维稳模式的升级版,响应危机的应急之作,杨朝飞批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思维并没有与时俱进。

“政府没有意识到公众的心态变化了,还限于技术细节,在民意沸腾时反复强调PX无毒,这是不想理解公众的表现。”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不认同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仍喜欢强调公众素质问题。

而杨朝飞则开始积极向环保部建议,在环境立法中引入“谨慎原则”。

所谓谨慎原则,是指在国际环境立法中的一项通行规则,即便科学尚有不确定性,但只要存在潜在的环境损害,就要求采取“谨慎”态度。这个原则最广为人知的应用是在气候变化上。

不过,令他失望的是,应者寥寥。

对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的技术改善建议也被频繁提出。环境律师夏军就曾给环保部写信,建议像证监会一样,通过律师来监督环评。一位环保部官员回复他说:“我个人观点是赞成的,实践证明封闭的、不够有效透明的审批程序,缺乏外部有力监督,公共利益难以得到切实保护。”

而已于2012年启动修订的《建设项目环评条例》,将对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有强制规定。在条例修订研讨会上,数位律师、法学家提议,目前的环评过于倚重工程技术,对社会、法律和人文风险的应对能力不足,建议在条例修订中增加法律界人士参与的规定。 法制力量的更多介入正在被各方热切呼唤,多位受访者表示,疏通司法救济渠道、约束政府权力才是根本之道。在于建嵘看来,从个体上访到群体性事件,都摆脱不了信访模式的影子。而司法渠道有助于让矛盾明朗化,法庭辩论远比政府出面组织的论证会更有说服力。

来自环保部信访部门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30多万件的环境信访,行政复议2614件,但行政诉讼只有980件,刑事诉讼只有30件,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

杨朝飞建议在环境立法中贯彻“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原则,并建立中国自己的“超级基金法案”。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诞生于1980年,最大亮点在于,无论肇事企业存在与否,所有与之有利益连带关系的机构,比如银行、保险公司,都负有受害者赔偿责任。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推进环境损害赔偿法,增加环境公益诉讼的尝试,总结贵阳、昆明和无锡等地环保专业法庭的事件经验,都是可以继续的经验。

而台湾应对环境抗争运动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借力社会组织。令人期待的好迹象是,中央和地方,至少环保部门内部都已经意识到民间机构的作用,鼓励环保NGO发展,并承担一部分社会功能,对于缓和矛盾,增强公众参与的专业性,都有益无害。目前,环保部已在建设项目环评条例的修订中,试图增加扶植NGO的内容。

第14篇:开窗方式及优缺点介绍

开窗方式及优缺点介绍

★推拉窗:窗户沿轨道向左右或上下推拉。

优点:不占用室内外空间,操作轻便,特别适用于阳台。

缺点:最大开启度只能达到整个窗户面积的1/2;在风雨天,窗户只能关闭,无法换气;要清洁朝外的玻璃面较困难;密封性差,湿气、灰尘容易进入;窗框下滑轨来回滑动,上有较大的空间,下有滑轮间的空隙,造成较大的热损失。

★平开窗:是一种传统的窗型,应用范围最广,分内开、外开两种。

优点:窗扇和窗框间均有橡胶密封压条,封闭性能好; 外平开窗防水性能好,且开启时不占用室内空间;内平开窗便于经常擦洗,保持窗户洁净。

缺点:外开式窗会占用室外空间;内开式窗容易撞到小孩的头而且容易造成雨水、沙尘侵袭室内。

★平开上悬窗:这是德国应用得最广泛的窗型,其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它通过转动执手选择门窗的关闭,向内平开及顶部向内上悬,从而达到密封、通风、适量通风及防盗的目的。其五金件多为国外进口,价格相对较高。

优点: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性能;通风时,新风回旋进入室内;刮风下雨时,也可以开启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便于清洁朝外的玻璃面。

缺点:其技术含量较高,五金件多为国外进口,价格相对较高。

★射窗:射窗的结构与平开窗相似,只是铰链(合页)安装的位置不同,安装在顶部。射窗较适合厨房、卫生间等小窗户或有中央空调的宾馆、写字楼,有时是与平开窗、推拉窗配套使用的。

开启方式因需制宜开启方式因需制宜开启方式因需制宜开启方式因需制宜

目前,我国塑钢窗绝大多数沿用铝合金窗的开启方式,采用推拉式,另外还有平开式及平开上悬式等, 每种方式各有优劣,用户最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上悬窗和下悬窗省空间

上悬窗是合页或铰链装于窗上侧,向内或向外开启的窗;下悬窗是合页或铰链装于窗下侧,向内或向外开启的窗。上悬窗和下悬窗是在平开窗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开窗形式。

优点:上悬窗和下悬窗有铰链,窗户只能打开十厘米左右的缝隙,人从外面无法进来,特别适合家中无人时使用,既可以通风,又可以保证安全;开启扇占使用空间较小,多用于厨房、卫生间等窗户安装位置受局限的地方。

缺点:由于可开启的缝隙较小,通风性能较弱。

推拉窗经济实用 通过作用于窗扇的外力驱动滑轮滚动来实现窗扇的启闭,是单扇、双扇或多扇向左右推拉的门窗。推拉窗是经济实用型门窗,多用于阳台、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室内环境。

优点:推拉窗简洁美观,窗幅大、视野开阔、采光率高。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开窗位置、通风口,开启时不占用室内空间。在一个平面内开启,可方便安装和使用纱窗、窗帘。

缺点:两扇窗户不能同时打开,最多只能打开一半,通风性相对差一些。

平开窗密封性能好

平开窗属于高档型门窗,指合页或铰链装于门窗侧面、向内或向外开启的窗,可以安装双层、三层中空玻璃,其密封性能非常好。

优点:开启方式灵活,开启面积大,通风性能好。在开窗设计上可采用大固定小开启形式,采光性能好,美观大气。平开窗的密封性能、隔音性能、保温性能和抗渗性能很好,擦换窗方便,外开式的开启时不占用多余空间。

缺点:内开窗占用室内空间,易磕碰伤人,开窗时使用窗帘不方便,如窗户质量不过关,还可能渗雨;外平开窗安装使用纱窗不方便,且开启要占用墙外的一块空间,刮大风时易受损甚至坠落伤人。

高层建筑窗户设计形式

高层建筑相对与小高层和多层来说,在高度上容易示人产生眩晕感,因此高层建筑的窗户设计更应该考虑安全的因素。高层建筑中窗户开启方式最普遍的是推拉窗和平开窗,这两种窗户设计形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同时兼顾了房屋空间面积的节约上,是比较受购房者欢迎的设计形式,但是这种窗户相对于内开式窗户,其安全性相对还是内开式要高。

根据国家的《安全玻璃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一项规定“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同样的根据建设部发布《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宙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III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II级。

根据以上要求的内容,无疑会加大开发商的装修成本,为了节约开发成本,开发商会选择一种更加安全合适的窗户设计形式。于是推拉窗和平开窗和内开窗就成为开发商青睐的设计形式。但是一般住宅的开发商当建筑物层数在七层及7层以上时,均按内开设计。这就会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业主往往会认为这种内开的形式将导致房间使用空间的浪费,而且对于家里有小孩的孩子来说,也容易碰头等。

其实相对来说,内开窗有着自己的优点:内倒内开窗除了可以向平开外,还可向内倾斜一定角度供小面积通风,既避免强风直入室内,又保持居室内空气对流,同一执手完成平开、内倒、锁闭功能。还可选择内置百叶,增加遮阳功能。

虽然内开窗有着一些不便,但是综合来看,其优势还是明显的,希望我们广大的购房者为了避免纠纷也可以将关于窗户设计的问题写进合同中,有效的避免的纠纷的产生,减少麻烦。

第15篇: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生的“三重门”》,读后颇有感受,原文如下: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统统改掉。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你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一天,王子见到了他的老师,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也许你现在应该向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向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的是“接纳你自己”。

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

王子又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其实,只要细读此文,读者一定能明白文中的道理,那便是在很多时间里,尤其是身处逆境或时遇烦恼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即在眼前。否则,当下的“山穷水尽”很可能会遮人眼,还有可能摧毁人生最不可或缺的上进心,使人昏昏得过且过,甚至使人产生厌丗之感。

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催人奋进的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实在必要且重要。早年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秀才去赶考状元之前,梦见三种事物后,垂头丧气的惶惶不可终日,情绪降到了最低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他梦见了墙头上的草感到自己孤立无助,梦见嘴啃猪蹄想到自己视猪为好愚蠢之极,梦见同床美女屁股相向预示着自己背运。有好友知道内情之后哈哈大笑,秀才疑惑不解,埋怨好友落井下石。好友连忙边辩解边预祝秀才此番赶考志在必得。好友告诉他,梦见墙头草预示着高中(状元),梦见嘴啃猪蹄津津有味尽是好事,梦见同床美女屁股只要她翻身即可,意味着机会来临中状元翻身指日可待。之后,秀才情绪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在考试中超常发挥,心想事成高中状元。

虽然,以上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极为重要。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同样,当你顺风顺水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时候,也必须换个角度看问题,天不可能永远晴朗,更何况有风有雨之后的晴天会更灿烂。

不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吗!

今天,您的孩子学会交际了吗?

翻开孩子的语文书,您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其间有一块叫“口语交际”的内容您读小学时从未接触过。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全新学习领域,它的设置符合现代社会快

节奏、高效率的特征,也是提高儿童语文素养的要求。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以为它应当与学校的系统教育有别,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随意、自然,具有亲和力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

首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口语交际的主体是孩子,只有当他们对交际有兴趣,才能打开话匣子,饶有兴致地主动参与交际过程;反之,则不可能引发交际的形成。孩子的口语交际兴趣需要悉心培养,小心呵护。民主的家庭,往往能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孩子常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到尊重,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家庭交往,在家庭决策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也会心无芥蒂地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和父母交流,并得到理解与耐心的指导。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得孩子们想说、敢说,最终会说。而在冷漠、粗暴、紧张、强制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敢、也不愿与父母沟通,久而久之丧失了交际的兴趣,甚至形成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设和谐的氛围对孩子形成口语交际的兴趣十分重要。

其次,要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当孩子产生了口语交际的兴趣后,作为家长还应当引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简单地说,口语交际技巧包括单项的倾听、表达技巧和综合的对话技巧。

倾听不仅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的孩子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思维活跃而深刻,口语交际的质量往往比较高。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比如:(1)复述故事。

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量不多,还不能够独立阅读。因此,家长每天可以花半个小时给孩子讲故事,并要求他们专注地倾听,听完后把主要内容复述出来。还可以针对孩子喜欢看电视的特点,陪他们观看适宜的儿童节目,看完后再复述节目内容。在听故事、看电视前,家长应当对孩子提出认真倾听的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倾听能力。(2)转述口信。家长可以先将要转告的内容说给孩子听,要求他们听清楚、听准确,然后再打电话,把内容转述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人听。转述口信的特点是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起孩子高度重视,从而进行主动倾听,这是培养孩子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3)听记新闻。到了二年级,还可以让孩子将听与写结合,手脑并用提高倾听的效益。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读简短的新闻,然后请他们把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再与原文对照寻找差异,最后进行自我评价。这一方法反馈直接而具体,通过文字再现的方式能比较迅速地检测孩子的倾听质量。(4)听评时事。随着年级的增高,还可以让孩子将倾听和

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增加思维的深度。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讲述一段时事让孩子认真倾听,然后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结合时事内容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一方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对评价、分析、判断等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总之,在生活中家长应当做个有心人,通过设计不同的载体来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

表达是口语交际最直接的手段,是口语交际不可或缺的能力。据研究资料表明,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至少包括五种。作为家庭教育,不必刻板地参照科研结果去逐项实施,但是以下方面还是应当引起重视:(1)说普通话的习惯。使用普通话不仅是语文课程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作为家长应当支持配合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2)正确流利地表达。孩子在表达时难免会出现言不及义、重复罗嗦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说法,如把“糖”说成“糖糖”,把面霜说成“香香”等。发现这些问题,家长不要姑且纵容,可以让孩子停下来,想想该怎样表达更合适。当孩子发现不了问题时,家长还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加以纠正。采用这样的方法,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使表达更趋正确和流利。当然,家长在指出孩子表达中的问题时,不可操之过急,应以孩子能够接受为前提。否则,对语言要求过于苛刻,反而会降低孩子表达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3)用不同方式表达。家长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表达更贴切。还应当注意对于同一个内容,引导孩子用不同方式表达。比如“还可以用什么词语?”、“还可以怎么说?”等,以调动学生记忆储存信息,体现表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提高孩子表达的水平。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了听与说两个方面,还涉及到互动时的态度、礼貌、姿势等,是一种以听说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在孩子与别人对话时,家长应当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形成得体的交往姿态。早在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就在《教育漫话》中强调了待人接物时的礼貌、礼节和风度的重要性,要求尽可能文质彬彬、举止得体、优雅有礼。目前,中国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以及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而这些现象,在口语交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影响了交际的质量。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当对此提出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及时纠正他们在交际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综合能力。

第三,要鼓励孩子参与真实的口语交际。“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真实的交际中才能提高。对孩子而言,家庭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交际环境,由于交际对象和交际任务的单一,对孩子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有鼓励孩子大胆地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购物、乘车、问路,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鼓励他们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丰富交际语言,活化交际方式,提高交际能力。

“学会交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会交往,应当从学会口语交际起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明天的成功提供一张优先到达的张通行证。

第16篇:全面看问题作文解读

一个硬币有两个面

郑板桥的书法,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单个字体看歪歪斜斜,整体看错落有致,这让我们看到了事物都(有时)有两面性。

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目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曾经领导解放军击退敌人,也领导过红军进行长征,更领导着中国人民去他所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这一切都是积极的。他推动着历史前进,是新中国成立的伟大领导人。但是他也曾有过失误,而且他的错误更导致了中国发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他使国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的过失,却无法扼杀他的功劳。他依然是国民心中伟大的英雄。毛泽东的得与过,警醒着后人,要更全面地分析局势,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开放,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只有与时并进,吸收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才能是中国摆脱过去贫穷落后的局面,使中国挤身国际前列。但面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冲击。我们就应该积极迎接,不断增值自我,充实自我,让我们创造中国的繁荣景象,使中国的到发展而强大。中国加入WTO而带来的机遇,伴随着对国内企业的打击和挑战,而我们就应该更积极地迎接困难,并牢牢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世事万物都像硬币一样,有两个相互对立的面。即使我们不能一次看到硬币的两面,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翻转来看。

机遇和挫折,失败和成功。往往都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就算形势不利,我们也要相信自己,用实力去扭转局面,努力创造双赢。

即使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但他统一中国的伟大事迹依然使他名垂千古;即使董仲舒提出“三刚五常”,但他使儒学确立主流的思想地位,他依然受到后世人的赞誉;即使唐太宗为夺权位不择手段,但他为唐人建立了一个繁荣的社会,依然受到万人景仰。

每一个中肯的评论,无不是在全面考察和分析之后作出的。这教导我们,看事物要运用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事物,乃至社会,客观是公正评价的明灯。

愿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去明辨这个世界。

凡事都从多面看

同样的一个杯子放在桌面,里面只有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着的这一杯,心里很高兴,因为他想幸好还有这半杯水。可有的人看到了,却闷闷不乐,因为他在想着为什么只剩下了半杯水。

区区的半杯水能引发不同角度的思考,但是两者都是仅从一个方面去看待事物。例如有些人只是看到麻雀的爱闲言碎语。但亦有人看到麻雀能深入群众,做事勤奋努力。不过,两种评语都仅是从麻雀的好的方面或坏的方面去观察、分析麻雀,没有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麻雀的本质。

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甚至多面性,不能单凭一个角度地断章取义。好像对人的评价一样,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闪耀着自己的光彩,也不可能永远都灰蒙蒙一片。

刘邦,对于项羽来讲,他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市井之徒。他没有任何过人之才,他没有萧何般的足智多谋,韩信般的雄韬伟略。若仅凭这些评价刘邦,那么谁也不相信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汉朝。多方面去分析他,他虽然是一个为了逃命而多次抛弃子女一个独自狂奔的自私汉,但他亦有胜人的优点,他知才善用,使许多想韩信一样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人在他那处得以大展拳脚。他能懂如何相信别人,使陈平这个“反复无常”的人也死心塌地为他东奔西跑。他懂得安定人心,他对自己平时最痛恨的雍齿亦授予官位。安定了那些为人战死沙场而暂时不能加位进爵的臣民急躁之心。

所以看人或看物,都应该多方面去分析。又好像邓小平在*过后,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他看到的是毛泽东的领导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在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从此焕然一新。他亦看到了毛主席受到“四人帮”反动派的煽动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这一个使中国的情势陷入混乱状态的极大错误。

从邓小平爷爷对毛主席的评价学习到,我们不可以像对麻雀的分析那样过度片面,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看事物应该要“一分为二”,不可以只看到片面,要学会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

全面看问题

鸟类王国里,一样的苍鹰、麻雀、喜鹊、乌鸦,两个考察组却得出了不一样的考察结果。第一组里看到的全是它们的缺点,相反,第二组看到的全是它们的优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完美的东西,也不存在最糟糕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全面看问题,客观看待别人的优点与缺点。

所谓全面看问题,就是要辩证地去观察每个人与每件事。如果一个人只会看到别人的缺点,每天都在饭里挑骨头,那么他生活地不会快乐,因为在他的人生之画里只存在污点;如果一个人只会看到别人的优点,每天只会去称赞别人,那么他也生活得太敷衍了,因为在他的人生之画里只存在明亮的颜色。一张只收藏亮色,缺乏完整色彩的人生之画是不完美的。 全面地看问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从前,有一个盲人,他想知道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伸出手去摸大象。第一次,盲人的手摸到了大象的腿,他就认为大象是圆柱形的;第二次,盲人的手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又认为大象是又尖又硬的,如此类推,盲人摸了大象好多次,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最终,他还是没搞清楚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故事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我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何不睁开它,去看清楚眼前的每件事呢?要想更好地了解一件事情,必须全面去看问题。 全面地去看问题,能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走向成功。一代君主唐太宗善于听取谏言。魏征多次进谏,还当着各大臣的面指出唐太宗的错误,唐太宗每次总会气得不得了。但事后,他总能全面去看待问题,魏征虽胆大,但忠言逆耳,其诚可悯。就这样,唐太宗以人为镜,全面去看待魏征的每一次进谏,让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带领唐朝进入繁盛之期。可以看出,全面去看问题,是我们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攀登,全面去看问题就是一块基石;如果说人生是一次航行,全面去看问题就是一个航标,它能指引我们前进,带领我们摘取成功的果实。

让我们都睁开慧眼,全面去看问题吧!

用另一种眼光观世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苍鹰是孤傲离群还是奋发进取?麻雀是挑拨是非还是勤奋努力?喜鹊是好好先生还是善结人缘?乌鸦是丑话说尽还是忠言逆耳?

谁又能片面地去夸大鹰之傲,抹杀鹰之自强?谁又能片面地去讹传乌鸦的不祥而泯灭乌鸦的善良?如果用另一种眼光——辩证的眼光去看世事,那么我们的天空将更开阔,我们的心胸将更旷达。

(一)千秋一皇定帝制

万世后人评功过

秦始皇,“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灭六国,定天下,统一全中国,自命“始皇帝”,千秋万世传子孙。他的功,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他统一全国,兴修水利,统一度量衡,建造长城,创封建中央集权制,开人类封建社会先河。然而他的过,我们也以辩证的眼光去看:他极尽酷刑,横征暴敛,视人命如草芥,焚书坑儒令学术停滞。诚然,如此丰功伟人,功过我们未可轻议,但我们要以全面的眼光去评价他,因为站在统治者的利益上,他只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残酷是因为要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

(二)千古西汉一名将

楼兰边塞一悲歌

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后,禀承忠君爱国、捍卫家园的理想,誓死与匈奴对抗,保家卫国。但一次不幸的战败,一次不慎的失策,就被武帝冠以叛徒之名,从此朝野流传李陵叛降,甘做走狗的话语。对于李陵,我们也应以辩证的眼光去看。若孤身深入,无法抗衡,面临全军覆没,难道就白白葬送将士们的性命?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呢?但世人总不理解他这卧薪尝胆之心,偏说他是怕死投敌,可叹奈何!对于传奇式的人物我们决不可片面观之!

(三)把汗水留给自己

把光辉赠送他人

郎平,曾经在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辉煌过。如今她却在别人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有人说她是中国现代的“卖国贼”,把中国女排的先进技术传给外国。对此,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郎平也曾在中国任教练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中国女排也有过辉煌,她的汗水不曾白费。的确,她也曾为此事辗转不眠数夜,但最后她出国任教的抉择,也可以说是以另一种方式去传承中华文化。以她的汗水给予别人光辉!

天高海阔,用不同的眼光去观世事就有不同的见解,以辩证的观点去看世界,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天地如何变化,我们都能心胸开阔,不受拘束!

一叶落知天下秋?

有句话叫“窥一斑而知全豹”。意思是说从细节处(局部)我们便可知道整体的大略。可光从“一叶落”这(局部),我们是不是也可推知天下已至秋呢? 我认为,一叶落未必说明天下秋。

都说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一样的叶子,既然每片叶子都形态各异,这习性也自然不大一样,站在一棵四季都落叶的树前,你拾掇起一片叶子,说了一句“现在必定已入秋了吧!”这句话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稍欠斟的。首先,这棵树很特别,一年四季都落叶,为什么你非说它只在秋天落叶?其次,虽说一般的树种都在秋天落叶,但这只是“一般”,只是经验规律,并不是万能公式。

我之所以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片叶子并不能说明什么,充其量只能表明这一阶段到了它该落叶的时候;另外,千万别被经验规律蒙蔽了双眼,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是特殊的,是需要给予特殊定义的。

若您总执着这句“一叶落知天下秋”,而且把它奉为箴言的话,我想您恐怕也掉入了那个叫“一叶障日”的圈子里了。

事实上,这句话并不只是在讨论秋和叶的关系,更多地是在启发我们探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到底能不能就从这小小的一部分作出大胆地预言,整体的趋向呢?我想,恐怕也不能。

就拿近期的金融海啸为例吧,在美国股市出现了崩盘,“雷星兄弟”倒闭之际,有人又拾起了一片叶子说了句:天下已至秋!这种话说得实在是过于武断。美国却是世界金融老大,却不是业界的全部。这好比你把树的枝干全部砍断,可只要树的根基还在,它就仍有生存的可能。更有人作出大胆预言说中国经济将死,没了美国全球都得完蛋。可惜中国这棵大树却偏偏没能早早入秋,虽然也落了些叶,却仍稳稳伫立于亚洲一隅。 我明白学理的人,在讨论这些或辩证或经济的问题上或许不如文科的同学们清晰和正中要害。但从我的理科角度上来说,无论是经济还是秋天,都只是一个环境,并不是每一个生物都要按照我们设定的所谓规律过活;同样地,我们不能总站在那棵树前大发豪言,很多时候,那只不过是以偏盖(概)全。

若是树落叶了,别再说天已入秋,若是树落叶,我会说,或许秋天就快来了吧。一片叶子,有时真的不意味着秋天。

一叶岂能知秋意

“一叶知秋意,晨曦露微寒。”人们看一片树叶的凋落,从中感受到秋意来临;在晨曦的微光中,肌肤感到轻微的寒意。但是,如果这陨落的一叶是由于生病或虫蛀,你也能责怪秋的无情吗?米兰·昆德拉说:“你说的都是真的,但还有更多真的没说。”我说:你听到看到的是真的,但你还有更多真的没有听到看到。在弄清一叶陨落的真相前,切勿责怪秋谩骂秋。

前日看到一则新闻。“香港街头一对夫妇纵容其孩子撒尿。”下面是铺天盖地的批评——没素质,没教养,道德低下,丢了国人的脸……。确实,有图有真相啊。但后来有人说:“是因为公共厕所前人太多,孩子等不及了。”没过几天,又有人说:“当时孩子的母亲还用了纸尿裤接住了呢。”并发了完整的视频到网上。只因网民看到的只是一叶,那对夫妇遭到了多少秋风扫落叶般的辱骂啊。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我们总是喜欢听那可以被批评、被讽刺、被嘲笑的事实,我们总是喜欢断章取义,不愿顾及事情的全部真相。因为我任性,我想骂就骂。

这几天网上又对“手术台自拍事件”开骂了。西安某医院几位医生在旧手术室,不吃不喝7个小时完成了一台高难度手术。术后,为庆祝手术成功,也为了告别这个旧手术室,他们拍照留念。不知谁将照片放到了网上,结果引来了骂声一片,甚至提升到医德的高度。请问骂人者,你们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吗?

莫言曾于《生死疲劳》中说道:“五十年代的人纯洁,六十年代的人胆怯,七十年代的人察言观色,八十年代的人随心所欲。九十年代的人邪恶。”我们这代人是怎么了,总喜欢在网上谩骂,却逃避真相。是因为我们邪恶?还是我们变得随心所欲、任性?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一点点小事都能吵了翻天。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人人都是评论者。但如何评价热点事件,就看此事是否关乎人伦道德,是否关乎规矩法度,是否关乎公序良俗,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如果没有跨越这个底线,你却揪着别人的头发让其升得高高的,再狠狠地甩在地上,这就是邪恶。如果你并不了解事件的真相,瞎掺合,则是任性。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我们遇见了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垃圾问题,雾霾问题,毒奶粉事件......难道这就是我们社会的全部?难道我们就据此否定我们的社会?难道我们就可以任性、谩骂?

是的,我们党内出现了*,我们的军内出现了徐才厚,难道他们就能代表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难道我们就可以任性、谩骂?

一叶岂能知秋意?一叶的陨落并不代表秋天的到来,即使一叶的陨落是真的。

也有人说“一叶知秋意 一树识菩提。”不错,有时确实如此,可更多时候不尽然。人是会走的思想的,面对一片掉落的树叶,我们要懂得静观,学会沉思。在弄清一叶陨落的真相前,切勿怪秋骂秋。

不同的侧面

玫瑰芳香,但身怀利器。

莲花飘香,但出于淤泥之上。 菊花清香,但与世隔绝。

梅花暗香,但独自绽放,骄傲自大。

每一样事物,我们需要不同的侧面进行观察,才能看见他的本质。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秦始皇的出现。使中国有的第一次的统一。战国时,战争纷纷,民不聊生,秦始皇指挥军队战斗,消灭六国,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使中国有了完整的领土和文化,但他为了自己的霸权和享受,建造阿房宫,秦始皇的功绩和过错记载史书。统一中国的伟绩,焚书坑儒的暴行,留给后人评价。人需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才能客观地作出评价。

新中国的建立,是人民迎来美好的春天,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解放军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是人民从黑暗的社会走出来,社会的改造,使人民不受资本主义和地主、土豪的压迫。独立自主的感念,使中国不再被外国列强所压迫。六七十年代,由于左倾的思想,导致*的出现,社会变得没有规律,法制荡然无存,到处都是怨声载道。毛泽东的失误为他的人生留下遗憾,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需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才能认识他的功与过。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二战时期,写了关于原子弹的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劝说他建造核弹。罗斯福欣然接受。自从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爱因斯坦看到原子弹的威力,和核武竞赛,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于是奔走各国,游说放弃核武器。他热爱和平的心,世界人民为之赞赏。但是,他没有考虑自己做的事情,每一件事都需要作出正确的分析,才能完善。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才能分析周详事情。 彩虹划破天空,留下美丽瞬间。 鲤鱼跳过龙门,挥写精彩人生。

让我们思考问题,分析过错,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感受世界的美丽,谱写精彩的人生。 文段重写: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所以,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感受到这世界的完美,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每一个挑战。玫瑰虽然带刺却瑰丽,桂花虽瘦小却芳香,菊花虽朴素却清高,若我们只看到事物的缺点,就不能感受到这世界的完美了。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事物是不能片面的,只有全面看待事物才能坦然地面对每一个挑战。(刘淑敏)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17篇: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看问题

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看问题

【课程说明】

人的思想、心理足以支配其行为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们难过、痛苦的往往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和看法;事情本身常常无所谓好坏,而当我们加上了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便会产生种种无谓的烦恼与困扰。所以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观念,则能引导其过愉快的生活;反之,错误的思想和偏颇的看法,则易使人产生烦恼与困扰。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心理还未成熟,加上平时学业压力大,情感比较脆弱,思维方式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很容易导致不良的情绪情感,如果不良情绪情感保持过久,势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习得一种良好的情绪情感调节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说明】

美国著名认知治疗学家阿隆-贝克认为,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绪的中介,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可以从认知中找到原因。当认知中的曲解成分被揭示出来,正确合理地再认识,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在重建合理认知的基础上,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也就随之能得到改善。 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在1955年创立了“理性—情绪治疗”(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主张情绪源自想法、理念,个体可以用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该理论颇能充分应用思想的功效,帮助个体以逻辑思考来处理过度的情绪反应,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适应环境。

根据理情治疗的理论,情绪乃是源于想法、态度、价值;引起个体种种情绪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艾利斯对“A-B-C理论”作了阐述,他认为引起情绪结果(emotional consequence;C)的并非事件(activating event;

A)的本身,而是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belief system;B)所致。换句话说,焦虑、沮丧、敌意等情绪结果C的产生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的。只要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改变,那么情绪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活动目标】

1.认识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认知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2.了解艾利斯的ABC理论的内涵;

3.学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重点】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活动难点】

对艾利斯ABC理论的理解

导入

开场白: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为大家上这堂心理健康辅导课。

出示几张图片。使学生明白:换个角度看问题,自有另一番天地。

(过渡语)是啊,同样的一副图,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自然界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种现象。当然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从一个角度考虑,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豁然开朗。正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示: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看问题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理论构建

一皮鞋公司派了两位市场调查员到一个海岛去进行市场可行性调查。这个岛上的居民没有

穿鞋子的习惯,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脚。不久,两位调查员分别向公司作了汇报。A调查员神情沮丧,说道:“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没有市场前景!”B调查员神采飞扬、兴高采烈地说道“此岛上居民都没鞋子穿,这里大有市场!”

小组讨论:

(1)A调查员沮丧情绪的依据是什么?

(2)B调查员兴奋的依据是什么?

(3)通过A、B两位调查员的结论,你能悟出些什么道理?

总结:相同的事件,积极的评价,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消极的评价,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就是说明评价和情绪结果之间的关系的。

介绍:艾理斯的ABC理论

得出结论: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相同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反映。所以当事件无法改变时,如果希望改变情绪状态,那首先要改变评价系统。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情绪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与对事件的评价有关。从而导出艾理斯的ABC理论。

故事接龙

指导语:刚刚我们学习了艾利斯的ABC理论,懂得了事件、评价以及情绪之间的关系,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个理论的理解,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

小品接龙:(表演)

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了染坊的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优心忡忡。逢上晴天,她深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逢上雨天,她又担心小女儿染出的布晾不干。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挺郁闷,久而久之,愁出了一身的毛病。于是她向一位聪明的邻居求助。假如你是这位聪明的邻居,你将如何向老太太解释?

总结:通过刚才的故事,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同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 心态不同,想法不同,体验到的情绪也就不同!

决定我们情绪的主要的不是外部事件,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信念、观念;要想改变我们的消极情绪,主要应先转变我们对事件消极的信念、观念。

故事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本活动中体会到ABC理论的价值。

主题活动:区分ABC

指导语:大家刚才把ABC理论运用到了故事里,解决了老太太的难题,大家做得非常好。可是在现实生活的当我们遇到难题时要怎么处理呢?

案例一:

上课走神,被老师点名批评。很委屈、很生气,觉得老师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老师点我名是因为关注我,重视我,希望我认真听课。(B)

体验到的情绪:鼓舞高兴(C)

案例二:

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向老师打招呼,结果老师就像没看见似的就走过去了。我想肯定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好,老师不理睬我,所以装着没看见我,其实她是看不起我。 老师大概在想什么事情,没有注意到我。(B)

体验到的情绪:平和(C)

总结:同学们,其实很多事情都可以从各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应该学会从多重角度来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某个方面或某种方法上,总是一味地钻牛角尖。如果有一天你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也许你会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

活动:也许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曾经让我们非常伤心的、难过的、气愤的,但现在值得我们再重新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也许你能给出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让你身心轻松。以四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思路去思考同样的事件,提高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师寄语:

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日;不能事事成功,但可以事事尽力。

第18篇: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辩论赛,思维者的论战。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最大成就莫过于说服对手,用华丽的语言技巧来击败对手,而灵活的语言技巧则是更令为一场比赛加分。

辩题一出,每个人的思维都会有一个偏重方,如果本方辩题正好与自己的思维偏重点相反,或许会产生一种输定了的认识,但是,倘若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往往对方胜券在握,单方面的注重在自己方观点上,忽视了很多细节问题,当我们的思维偏重在对方辩题上,我们可以逆向思维,找出有效对策,出其不意地以对方思维漏洞击败对手,这样比优势胜出更加能获得博得满堂喝彩,正所谓,若是赢的艰难,那胜的更开心。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能像选手那样尽情发挥,却能从自我的角度,去收获,去感悟。,我们赞叹着辩手的实力、才能以及思辨能力,总是幻想如果,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怎么说,那一定会把对手反击的手无缚鸡之力,当然,那只是如果。我们往往太看轻自己,又有时候很自以为是。为什么不学着换个角度,不是如果是我,而是为什么不是我,也许所以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我没有上台,说什么假设什么都没有意义,上场的不是你,为什么当时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如果经常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是我,我相信现在的站在台上的很可能是自己。我们的成功不是看着别人想象自己,而是亲自去实践这份成功。

换个角度思考,收获的会更多,有些问题不再有局限性,方式的改变,可以达到更弄好的效果。有时候生活是个圈,我们不能局限在一个死局里,也许有时候换一个角度看问

题,人生可能大不一样,由我们创造争取来的东西可能更有意义。

辩论,看似遥远,却也在我们生活中时刻上演,我们不求辩论选手那般专业的语言技巧,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但我们以心动人。没有那么多如果,人生只看结果;下一次,站在台中央的是不是自己。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乘我们还年轻,放飞梦想,我能行。

第19篇:汛期回头看问题整改措施

汛期回头看问题整改措施

通过今年汛期的检验,排除因台风、雷雨天气因素之外,整体情况良好,但是部分区域应急保障能力仍显不足。在此期间,虽然大部分维护人员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但是汛期期间退服情况仍然较为突出,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1、模块故障导致退服,模块告警关注度不够。

2、电源故障导致退服,各区域前期未及时关注电源老化等问题。

3、因插框改造、监控更换等协议不匹配,导致频繁退服,影响了全市指标。

4、高温整治虽然进度明显,但是存在抢修情况。空调故障前期未发现和整治。

为加强管理,提高维护管理水平、彻底整治完成各类隐患,现在要求如下:

一、高温隐患类

以提取的7-8月份历史高温告警清单为蓝本,作为整治依据。要求各区域,要求各区域9月8日前逐站梳理高温告警原因,倒排工期分类整治。

(一)空调故障维修

通过梳理空调故障类站点,要求9月10日前完成30%、9月20日前完成70%、9月30日前彻底完成。

(二)空调老化无法工作

请优先判断维修是否能够解决,如无法解决再考虑换空调。请各区域汇总将需要更换的空调清单提前发市公司审批后,再逐步提交签报更换,清单要求9月10日前完成。

(三)市电故障、缺相等

因市电故障、缺相等导致空调无法运行的站点,请根绝维修范围,列出整改计划,倒排工期上报市公司后,根据工期按时完成。

二、配套电池类

通过汛期几个月的退服分析,电池后备不足、电源故障、模块故障等导致退服的情况较为突出,

1、各区域梳理当前老化电源、电池情况以及模块不足的站点清单,并于9月10日前上报市公司。

2、各区域梳理每一个站点的后备时长情况,根据巡检计划制定电池测试,请各区域先提前摸底了上报每一个基站的后备时长。并9月10日前报市公司。

3、自9月6日期,所有低于48.5的站点,均要派发发电工单,请各区域及时注意,如派发发电工单,而仍出现退服的站点,将双倍处罚。

三、插框或更换监控频退

汛期期间因部分维护人员的粗心大意,导致频发退服情况比较严重,今后再进行插框改造、监控更换等,各维护人员务必随工,并及时和监控后台联系、开关电源参数调整合适,务必再三确认协议匹配。如再次出现协议不匹配情况,每出现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第20篇: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

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

36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两人走上仅容一人通过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的一方获胜。习惯上双方相遇时,都会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今年出来新情况,有一组对手,在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通过了桥。只要换一下思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找到新方法。因此我们要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能找到别的方法,为你带来新的希望。例如羚羊,曾有一队猎人把一群逼到悬崖上,试

图将他们一举捕获。就在这时,一群羚羊自觉分成两队,一队是老的,一队是年轻的,一老一幼组合在一起,老的羚羊先跳,小的羚羊就接着跳到老羚羊的背上,再从老羚羊背上一跃,跳到悬崖的对岸。而老羚羊就掉下悬崖底。如果羚羊在关键时刻,没有换一个角度思考,那么等待它们的只有两个结局,一是被猎人一网打尽,成为别人的盘中餐,二是都摔死在悬崖底,成为野草的肥料。无论是那种结果都是死亡。但他们懂得换角度思考,尽管结局是悲壮的,但他们把生命留给了年轻的一代,给族群留下新的希望。

换个角度看问题能带来生的希望,用往常的眼光看问题只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一如既往地看问题,只会固步自封,把自己逼上绝路。项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项羽被刘邦和诸侯的军队重重包围着,好不容易才成功突围,逃到乌江边,他本可以逃渡过乌江,但他却选择了自刎。如果他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横渡乌江,就不会把自己逼上绝路。天无绝人之路,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不是命运,而是自己。假如他能逃渡乌江,或许会东山再起,一统天下。

且不说项羽,就说当今社会,学

会换个角度看为题,不仅对自己,对企业对国家同样重要。

换个角度看问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希望,海尔企业当初只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面对濒临倒闭的困境时,仍然回收并销毁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此举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使海尔成为了世界的著名品牌。并使海尔公司成为我国唯一进入世界100强的家电公司。海尔公司在企业濒临倒闭时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选择回收有质量问题的冰箱,最终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能为自己、种族、企业甚至国家带来新的希

望。

开窗看问题范文
《开窗看问题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