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祖先的摇篮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0 18:07: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祖先的摇篮

23 祖(zǔ)先的摇篮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教学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通过朗读、想象与表达搭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平台,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教师) 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正音:祖——平舌音

(2)指导书写生字“祖”,师范写,学生书空。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部首“礻”,右边是“而且”的“且”。 (3)组词。

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什么?

3.梳理问题:祖先的摇篮是怎样的?祖先们在摇篮里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之始,引导学生质疑,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使学生懂得带着问题学会更有目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浓”是后鼻音,注意n的发音;读好“摘”字的翘舌音;读好“赛”的平舌音。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梳理自读感悟: 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理解的? 2.交流: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原始森林相关资料。 (2)观看视频,感受原始森林的广袤无垠,郁郁苍苍。 (3)说说“苍苍茫茫”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读出原始森林的美丽、广袤、苍郁。 4.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呢?下节课再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交流、观看视频,使学生对原始森林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原始森林的喜爱之情。自然地产生问题,为下文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祖、浓、摘、掏、忆 ”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2.师着重指导生字“摘”“掏”。

3.这两个字左边都是“扌”,表示人的动作。 “摘”的右边半框里面是个“古”,“掏”的右半部中的“缶”要注意避让。

4.师继续指导生字“望、蓝、赛”。 (1)指导观察生字特点。(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5.师范写,学生书空。

6.学生描红临写,师提醒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7.投影反馈,生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写好字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通过做小老师提醒,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谈话导入

1.指名朗读课后第3题中的词组。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题目中的“摇篮” 指的是“原始森林”。那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呢?他们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在文本的关键之处。

二、品读诗句,感悟情感

1.自由读诗文,找一找,画一画, 说说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短语: 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2.出示这些词组,认真读一读。

3.看看带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动词) 4.读了这些表示活动的词,你有什么感受?(当时的人们生活无忧无虑,生活环境非常好)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

6.指导朗读课文第

2、3节,注意读好其中的问句。

7.想一想,当时的人们还会做什么?模仿这些词组的格式,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 ,写一写。

8.出示: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享交流。

10.师小结:是呀,这一片原始森林,是我们文明的起点,这是多么遥远而又美好的回忆啊!齐读最后一节。

11.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设计了模仿课文进行仿写的练习。通过练习,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通过分享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对儿童诗有了学习与创作的激情与乐趣。

三、总结回顾,升华情感

1.指导学生多形式朗读课文。(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 2.说一说,看着这美丽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3.师总结:祖先的摇篮是那么美好,我们要让它天长地久,就要好好保护它。

设计意图:通过让大家有话说一说的环节,经过畅所欲言,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儿童诗,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想象、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

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配音等多种辅助手段,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2.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推荐第2篇: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把诗歌读熟。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2.指名回答。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

2、3节。(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

2、3节。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意”、“思”、“想”都有“心字底”。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推荐第3篇:《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

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

2、3节。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推荐第4篇: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包头市昆区昆北小学的教师王艳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祖先的摇篮》”,我将从-----------几方面进行陈述。 说教材:

《祖先的摇篮》是人教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课文以儿童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推想出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学情:

本课是一首诗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不难理解,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有所接触的。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了解甚少。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说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祖、摘、掏”3个字。

2.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

2、3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

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情感目标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思 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运用,并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

教学设计

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微课、视频、游戏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下面我将在教学过程环节,具体陈述。 学前准备:

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我做了如下准备 教学过程: 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首先我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利用微课视频教学本课的第一个生字“祖”。在微课视频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祖”的读音、组词、造句,还有书写,然后学生练写,再借助白板展台进行展示交流,达到课程目标的识字要求。

其次,理解题目中“祖先”的意思,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从而理解我们的祖先是在森林中生活的。

接着引入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初步了解。学生听读课文后,自由练习朗读。要求做到“五不”,不添字,不丢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课文的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在这小节,我重点让学生理解“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概括出它的特点,从而理解课文中的“真有意思”这句话。

首先我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摇篮,出示摇篮图片,学生说出摇篮是哄宝宝睡觉的用具,然后再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说一说,原始森林这个摇篮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直观看到原始森林的一望无际与浓绿,体会大、绿的特点,与小宝宝的摇篮相比,祖先的摇篮是那么广阔,可真有意思。

三、学习课文第

2、3小节

课文的

2、3小节描写的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美好场景,诗句中含有很多的带有动词的短语,在这两小节的学习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习课文中的动词和带有动词的短语。这一环节我分4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自读课文,找一找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做了哪些事情,划出带有动作的词语。第二步,读这些带有动词的短语,相机出示野蔷薇、小松鼠、掏鹊蛋、看蘑菇打伞等图片,把学生直接带入到美好的生活场景中,并且自己也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第三步,学习本课表示动作的生字。我利用“胡一帆生字学习软件,指导学生书写“摘、掏”两个字。第四步,通过连一连游戏,巩固动词短语的正确搭配。

二是进行朗读训练,体会情感。

教学时,我将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祖先生活的快乐。由于诗歌的语言简洁且凝炼,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做动作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借音乐、录像、图片等辅助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师生共读时,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诗中的童趣,更好地表达诗意。

三是小组合作,运用提升。

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在森林中还会做哪些事情呢?对有困难的学生,我适时的补充一些有关人类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图片,运用课堂学习单,仿照课文的第

2、3小节来说一说,和自己的小伙伴合作写一写,再全班进行展示,充分感悟作者写作意图,并以此作为课外拓展的出发点,把学生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充分运用 微课、视频、音乐、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观,从听、说、读、写几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收集获取更多知识点,进行汇报交流,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了。

推荐第5篇:《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

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提问交谈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 拓 展 延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指 导 书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

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

2、3节。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推荐第6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评: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评: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

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评: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评: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推荐第7篇:《祖先的摇篮》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

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

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访儿童文学作家吴珹

认识吴珹是在第六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当时,他为我们的杂技节会刊写了一些杂技节回忆文章。之后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外读物中,都选用过他的作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年书架》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他的作品。在“六一”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孩子的良师益友。

许多孩子都读过吴珹的作品,但往往不知道作者是谁。今年春天,我市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们在字典里查找课本中《芦叶船》作者的名字,但现代汉语字典里找不到吴珹的“珹”字。有位家长认识吴珹,老师知道后,就把吴珹请到学校,让他亲自给学生们讲《芦叶船》,深受孩子们欢迎。消息传开,好几个学校都请他去讲《芦叶船》,吴珹总是来者不拒,极其热情,还和不少孩子交了朋友。

其实,吴珹的作品早就走进了孩子们中间。30年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他写的儿歌;10多年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雁歌》,他是词作者。现在,他的儿童散文《美丽的华沙》、《美丽的窗花》、《祖先的摇篮》、《快乐夏令营》、《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分别选进了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吉林等地的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学新课标课外阅读中,一次选用了他的10篇散文诗。他打电话给出版社:“是否选得太集中了?”编辑回答:“因为孩子们喜欢您这样的作品。”

吴珹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在“*”期间,当时,他“靠边站”,天天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特别喜欢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那时连本“小人书”都买不到,于是他自己编儿歌教给孩子,自己编故事讲给孩子听。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爱心中飞出来的。近几年,他除了坚持创作,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幼儿文学精选》、《中国儿歌》(当代卷)、《燕赵童谣选注》、《幼读散文一百篇》等。人老心不老,现在,我国的婴儿文学正处在开创期,一家出版社邀他创作一本《婴儿散文》共50篇,他又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开拓领地。

推荐第8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推荐第9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

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朱江霞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学情分析

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

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 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播放原始森林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四、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1)齐读短语。

(2)分组讨论: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教师提示: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 (4)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

六、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七、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写一点。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

八、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祖

蓝 摘

忆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仿照课文第

2、3小节说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难点

1.仿照课文第

2、3小节说句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复习导入

1.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1)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3)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学习第

2、3小节。

(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范读第

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5)学生练读第

2、3小节。

(6)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

2、3小节。

(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

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1)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六、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

推荐第10篇:二年级语文上册 祖先的摇篮教案 湘教版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第11篇: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摘、掏、望、蓝、赛”5个字;会写“一望无际、蓝天、野果、野兔”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

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

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出示儿歌,学生认读:大森林、像摇篮、绿树阴、遮蓝天。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

二、导学第二小节

1、品析“掏”的妙用。

(1)换词比较: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

出示“掏”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掏: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 (2)联系“一窝喜鹊蛋”图片,理解手伸进鸟窝中,所以用“掏”。

(3)迁移运用:在生活中,还可以说掏什么呢?(掏钱 掏耳朵 掏口袋) (4)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5)根据诗句意思填表示动作的词语。 出示:()野兔

()蘑菇

引语:你也能根据诗中的“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 师生交流:(追)野兔

(赏)蘑菇 (6)读板书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 掏鹊蛋 摘野果 追野兔 赏蘑菇

2、品读问句 (1)出示:“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引语:我们体会了用词的准确性,也想象了画面,能不能读好诗句呢? (2)引导理解“可曾”。

(3)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好奇、猜想和感觉。

三、自主理解第三小节

1、自读第三小节,将表示动作的词语,画上着重号。

2、结合插图识记“蔷薇”。

3、师范读句子,生想象画面。

4、交流画面和自己的感受,相机指导读好问句。

四、仿说训练

1、引语: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做了什么?

2、根据想象,仿照“掏鹊蛋,逗松鼠”说一说这样的词语,相机板书。

3、仿照第二或第三小节说句子。

五、学习第四小节

1、理解“苍苍茫茫”。引导学生联系第一小节中的“一望无边”理解。

2、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感受原始森林的辽阔、茂密、美丽。

3、回扣全文理解诗题。

提问:作者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理解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

六、朗读全诗。

七、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摘 掏 蓝 赛 望 ”,按结构归类。

2、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赛 蓝 望”。 (1)观察各部分的占位,强调要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摘 掏”。 (1)引导观察两字的结构特点,提示要点:都是左窄右宽,左右等高,强调“摘”字右边的下框里面是“古”。 (2)教师范写“摘”。 (3)学生练写“摘 掏”,评价反馈。

(4)对学生的字进行评价,学生再次书写。

4、抄写词语:一望无边 蓝天 赛跑 野果 野兔

第12篇: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

(4)提出疑难问题;

(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6)尝试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 读通课文。

b) 自学字词。

c) 理解内容。

d) 质疑问难。

e) 搜集资料。

三、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第13篇:祖先如何造句

1、这位王子说,我想错了,其实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吸引非洲人,原因很简单:都讲来世,为人提供死后永生的寄托。而非洲本土的宗教虚无缥缈,只讲些灵魂世界和祖先的故事。

2、今天我们乘高速飞机横越北美大陆,与我们祖先驾低速四轮马车不可同日而语。

3、我们要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但不能贵古贱今。

4、我们的祖先早就认为教育应以德为先,这本书里的故事就很值得我们好好阅读和学习。高尔基曾说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祖先经典造句

5、中国社会是尊师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6、腊八家家煮粥多,五谷杂粮浸豆果。曾为佛粥济众生,代代相传至今朝。子孙后代不忘本,铭记祖先勤俭美。俯首农桑民安泰,丰衣足食好年景。

7、老花匠把这口传家宝敲了三下,那是当年一位老状元送给他们家一个德高望重的祖先的礼物。

8、我们的祖先留传下许多优美而具有教育意义的神话和历史故事。

9、而我们呢,因为贫穷先关心着吃穿住行的生存问题,久久以来,导致着我们的文学都是现实问题的题材,或是增加自己的虚荣,去回忆祖先曾经的光荣与骄傲。

10、对楼兰人来说,罗布泊湖是神,是祖先,是自己的生息之本。楼兰人无法想象没有罗布泊湖,没有注入罗布泊湖的塔里木河,没有湖畔的丛林沼泽,没有芦苇丛中的阳光轻风,楼兰和楼兰人将会怎样。

11、旧年将逝小年到,新春即将身边绕。爆竹声声是欢笑,烟火翩翩在欢跳。祭拜祖先送灶神,迎来好运烦恼消。祝福短信不可少,祝你小年步步高!

12、咱们祖先一个铜子一个麻钱攒钱哩!人家凭卖尻子一夜就发财了嘛!

13、有祖先留下来五千年庞大文化遗产的我们,却自加鄙弃而不顾,一定要等到外人来开采时才又自吹自擂的宣扬。

14、黄家的后人,都能克绍箕裘,使得祖先经营下的药材生意,有所发展。

15、存是第一位的,旷野中你可以不穿衣服,但绝不能不穿鞋子,奔跑这一来自祖先的遗传本能,虽然笨拙,却是最有效的逃生方法。

16、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是我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的祖先!

17、中国人一听火了,也狠狠地回敬斯皮尔伯格一个大耳光,说:“你把铁达尼号给弄沉到海里去了,我的祖先当年就在那条船上!”。

18、我仿佛一口祖先们向后代挖掘的井。一切不幸都源于我幽深而神秘的水。

19、潮汕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古时候,来自河南和山西的人们跋山涉水穿过福建来到现在的潮汕地区定居,并保留了方言和生活习惯。

20、嫘祖是教民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伟大祖先,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与黄帝齐名的伟大女性。

第14篇:祖先堂对联

中国姓氏宗祠通用对联

宗祠,或称宗庙,又都可以称作“祠”或“祠堂”,是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古代凡有官爵的,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家庙”、“太庙”或“宗庙”。“庙”,不论太庙、宗庙、还是家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如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即为清朝皇室的太庙。又如山西太原的“晋祠”,是供祀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作为祭祖或供祀前代贤哲的屋宇,“祠”与“庙”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我国著名的两大古庙,一是山东曲阜的孔子庙,一为山西解州的关帝庙。孔子庙又称“文庙”,是供祀孔夫子的地方;关帝庙或与岳庙并称“武庙”,是供祀关公及岳飞的地方。以此看来,“庙”不单是祭祖,还具有纪念前贤的性质。如湖北武昌辛亥革命的发生地,有纪念辛亥首义死难烈士的“烈士祠”。

中国人的家庭认为,没有人祭祀的祖先,必定是家道衰亡或没了后代的人,可怜成了饿鬼。由于重视祖先,过去六堆的祭祀公嘗最发达,同一房的子孙,大家醵资买田,以先祖的名义为某某公祭公嘗。田以廉宜租谷放给族中较穷的子孙耕种。收息一方面作祭祖之用,一方面也作奖学、济贫等慈善事业。到了年底或年节更有“均息”,每一份会可分得数斤豚肉之息金,足以为年节家中祭祀之用。这种嘗会,各族都很普遍,一方面维系了同族的情谊,一方面济贫,另方面则作了奖学或慈善之事,极有互助合作,提拔后进,福国利民的精神。祠堂大厅(包括族人家宅大厅右角墙处),是恭奉祖先的地方。祖堂上最普遍的楹联是“祖德源流远;宗功世泽长。”上头的横额是“祖德

流芳”。正是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绝非譬朝露,一时幻象的人生。祖牌神案下头是后土神位,但也有不少家庭付之缺如。不过灶神是绝不缺少的。厨房里必定安奉灶君神位。其名联是下中“司命灶君神位”,右联为“有德能司火”(上联),左联为“无私可达天”(下联)。一个家庭大事,如迁入新居,喜庆事,子女之名登金榜,年节等都必定祭祖,敬天公和敬灶君。结婚时,新郎除敬拜自家祖先外,更要到母亲外家和祖母外家敬祖,祭祀后的牲礼,必定奉上一大臂,谓之“阿婆肉”。中国文化建基于人生修养,其基本则在家庭。由推己及人,然后贤人、圣人,最后则上通天德,中国人以道德修养来代替了繁文缛节的宗教仪制,而崇祖敬天正好是最合适的制度。

中国人的崇祀鬼神,祈求赐福,原希望能使阴阳调和,而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繁衍,六畜兴旺。因之阴阳哲理成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本源,另一方面,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非其鬼而祭之诏也”。而主张践行“仁道”,孝顺和敬畏则是践仁的入门,崇祖更成了孝的延续,是儒家将之伦理化、教孝、教慎终追远,各人拜自家祖先,仪式简易而隆重,每文褥节的宗教遂演变成最简易,少迷信的宗教活动,也成了培养道德的重要凭藉。祭天祀祖,出于报本返始之义,《礼记》上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返始也。”祭祖先,一方面是“志意思慕之情”,一方面又因报恩之义。苟子便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若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争天,下争地,

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据甲骨文的记载,殷人对他们的祖先,真作到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在”的地步。殷人对祖先的看法,以为他们虽然死了,但精灵依然存在,与活的进修完全一样,增加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降祸福于子孙,厚葬的原因在此。自周天子将祖先配于上帝和天,各诸侯自然也特别注重祖先的祭祀。遂使敬拜祖先的礼节日见普遍。其后周朝的重视宗法,于是祭拜祖先,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上,就超于一切敬拜之上了,这便是崇祖敬宗,以及各族姓祠堂家庙发展的由来。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但“农业社会”在近百年来被不断强调,如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先生所言:“这是一个价值体系重建的时代”。历史上,作为一种基层社会组织抑或权力体系,它是如此特殊、严密而有序,内部派生的那样多繁琐的行为规则,一定是会在过去“中国”的范畴去有效约束好每个个体的。因为,不仅相对族内任何一其它“个体”缺乏对等关系(总是:纵向——长幼有序,排资论辈;横向——男女或兄弟、姊妹等严格有别),而且,即使“我”面对其他家族的“个体”,也能迅速对照出自己明确的身份、地位等。儒教祠堂以宗氏家族为基础,多系一姓一族,也有一姓数族。解放前,家族主要以宗祠维系,乡民聚族而居,旺族多修建宗祠(俗称祠堂)。如刘氏宗祠、王氏宗祠、张氏宗祠、牟氏宗祠、熊氏宗祠、朱氏宗祠、石氏宗祠、程氏宗祠、兰氏宗祠、黄氏宗祠等。家族有族规,为先代祖先制订,族人须遵守。族内公推德高望重者为族长,以总理族事,并选一办事公证、有能力者为族正,辅助族长办理族事。宗祠均有宗中公产,

出租以备开支。清明节办“清明酒”,冬至办祭“冬酒”,供族人聚会祭祖时享用,其中,冬至祭祖的猪、羊肉,多按男丁均分,叫“分酢”,除祭礼外,对族中子孙入学或升迁者奖励,对不肖者处罚。家训或戒条多载于族谱,要求公众遵守。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乡邻为主。如光绪十年(1884年)陶氏族谱所载家训有:“明五伦、正明分、立教养、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守法度、存天理、戒斗争、积阴德、勤俭”等12条目。又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刘氏族谱中立族规计250条,其中严禁男子“投洋害华”、“争权误国”、“残害有功”、“赏罚不明”、“不惜民命”、“暴虐横征”、“同姓为婚”、“嫁女论财”、“允婚不配”、“招婿为子”、“为盗”、“为匪”、“为嫖”、“为赌”……等;严禁妇女“不孝公婆”、“不敬丈夫”、“不约子女”、“不和妯嫂”、“不尚洁净”、“不事烹饪”……等;再如民国七年(1918年)刘氏族谱中有:“孝父母”、“友兄弟”、“勤耕织”、“崇节俭”、“课读书”、“肃闺训”、“敦忠厚”、“重庭谊”……等的家训;再又如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黄氏族谱中载有:对“有志前进”的后裔,“予以扶助”;对“流为盗匪者,其本身及其子孙,永远不许入祠。”

宗氏家谱,清时盛修,至民国,亦有续修者,家谱以记载宗族演变历史为主;如宗族渊源、世系、排行、族规、宗祠、祖坟、墓志、产业、孝贤、节妇等;谱成,多请名人、名宦作序,以升族望,县内族谱,抄本为多,木刻、石刻本少见。族中子孙极为珍视,尽力收藏,

逐代相传。解放初,族谱被视为封建遗物,多已焚毁。现存较完整者,有石氏、刘氏、陶氏、黄氏、郑氏……等。普通中国人少有老子那样的修养,可以把“性”象速溶咖啡一样调进天地或天地之外的混汤里。制定了太多规矩,先人就不能象德国的男女老少一样,在“啤酒节”上拉拉扯扯、举杯乱碰了。所以,便有了游离于各家族之外——专门的梨园班子。当然,圈里的“戏子”象妓女一样,通常是“正统人家”鄙夷的对象。近现代以来,或许忠、孝、诚、义的道德约束力有所下降,不少人均在族谱上制造了一些可串联至宋以前的“先祖”;实际上,除唐以前(包括唐代)一些显赫特殊的豪门大族外,老一点的谱牒上是很难找到宋以前的平民“先祖”的。宗族在宋代的兴旺,应该和大规模的开科取士有关。当时,很多普通的农妇,都会望着自己刚出世的男婴、踏踏实实的做这样的梦——他会当上宰相的!对祠堂、墓地、谱牒的修补一定程度体现了迷失的群体对身份、历史幻觉的寻找,难免包涵虚荣心及功利色彩。另一方面,也应积极看到,伴随着贫富差距增大,人群间的敌意增加,儒家文化的重提(宗族体系即儒家文化的社会体现)、及宗族意识中扬善、固守等特性——至少能在以后一段时期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由孔子創立的儒家学说不是宗教,但具有神学的內容。孔子继承殷周的宗教信仰而又有所改造。

第一,进一步消除天神的人格形象性,使之抽象化,成为命运之天、义理之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哉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孟子解释说:“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孟

子〃万章上》)。

第二,进一步限制天命的作用范围,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天命决定人的死生、贵贱,即所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论语〃颜渊》),这句话成为后来天命论的典型命题。但在事业的进取上、道德的修养上,人应当积极努力,“人能弘道”(《论语〃卫灵公》),“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将尽人事与听天命结合起來。

第三,重祭祀而轻鬼神,突出祭祀的教育作用。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就是敬:“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就是远。祭祀祖先主要是培养孝悌之心,如曾子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论,又用民本主义加以充实,说君权只有在“民受”的条件下才表现天命。荀子则以自然之天否定神秘之天,沒有鬼神,祭祀纯系神道设教,“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荀子〃天论》)。他背弃了儒家的天命鬼神思想而走向无神论。

儒家热衷于提倡圣贤崇拜。孔子赞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尤其颂扬尧,谓“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孟子“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认为尧舜为天子皆是天意。孔子生前,他的学生已把他看成天纵之圣,高不可及如日月。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孟子〃公孙丑》),“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过的圣贤(见《孟子〃万章》)。儒家所谓圣贤还不是神,早期也不祭拜,但已经部分神化即偶像化,表现出某种宗教观念和感情。

姓氏宗祠四言通用对联(任何姓氏通用,下同)

长绵世泽;

衣冠百世;

春秋匪懈;

昭假烈祖;

绳其祖武;

慎终追远;

丕振家声。

俎豆千秋。

继序不忘。

佑启后人。

贻厥孙谋。

积厚流光。

百年树德;

绳其祖武;

蒸尝勿替;

心诚则灵;

奉先思孝;

孰事有恪;

奕代流芳。

佑我后人。

祀事孔明。

意虔便安。

敦族言欢。

明德维馨。

姓氏宗祠五言通用对联

千枝归一本;

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

典祀千年重;

宗祖规模远;

万派总同源。

孙枝奕祀长。

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

儿孙绍述长。

祖功垂福泽;

祖功垂福泽;

涧溪毛可荐;

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

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

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

心地子孙收。

仁义礼智信;

万叶荐余庆;

衣冠陈俎豆; 忠孝节德行。

千龄光本支。

礼乐荐馨香。

姓氏宗祠余庆堂五言通用对联

余地有亨泰;

土产无价宝;

土能生万物; 庆盛多吉祥。

地生有道才。

地可发千祥。

姓氏宗祠六言通用对联

本支百世不易;

礼乐绳其祖武;考遗训;

春秋享祀来格;

烝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母令名。

祖宗明命如闻。

昭穆明其礼教;

祖灵穆乎不远;让明礼;

子孙亦以为序;

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静其诚。

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

富贵贵在创业;礼乐幸来紫阁。

幸福福于劳动。

姓氏宗祠余庆堂六言通用对联 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姓氏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名垂天地不朽;神与日月同明。祖宗凭依在德;子孙对越惟诚。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听聪祖思贻父恭敬节语默动

丁兰刻木思亲孝;

千百年祖宗如在;

不忘孝友为家政;

水源木本承先泽;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还冀诗书著祖鞭。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诗书礼乐尽修齐。

孝孙弟恭皆学问; 秋霜春露怀先泽;

先祖是皇礼莫愆。 霞蔚云蒸启后人。

俨若思孝孙在庆; 祖砚父田垂燕翼;

祭如在明德惟馨。 阶兰庭桂肇鸿图。

神至尊一诚可格; 教孝教忠开世德;

家常泰万福攸同。 且耕且读振家声。

以燕以翼宏堂构; 孔惠孔时洁蒸尝。 金鼎焚香香结彩; 银台秉烛烛生花。 祖功宗德流芳远; 子孝孙贤世泽长。 致孝思高曾以上; 遵古礼宗庙为先。 先代贻谋由德泽;

后人继世翼孙谋。

春露秋霜崇祀典;

父慈子孝笃伦常。

祖泽百年惟礼乐;

家风十世有箕裘。

继高曾孝思不匮;

奉俎豆明德惟馨。

谋烈远贻山石厚;

绳其祖武唯耕读;

雅言不外诗书礼;

僾见忾闻昭祀典;

蘋蘩时荐水泉香。

贻厥孙谋在俭勤。

家教无非孝弟慈。

贻美绳武焕宗祊。

满门忠节传宇内;

漫说不如我同姓; 藉谈数典知有祖;

世代宗亲在人间。

须求无忝尔所生。 富辰小忿不忘亲。

宗功丕著钟麟趾;

一脉源流先世泽; 泽及后裔典万古;

祖泽长绵起凤毛。

满堂酝酿太和春。 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

聪听祖考之懿德; 乃圣乃神监有赫;

宁尔裔则尔炽昌。

思贻父母以令名。 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 燮理阴阳障一方。

姓氏宗祠大堂神龛七言通用对联

德洽群黎安衽席;

法严三尺懔风霜。

敬恭诚则笃其庆;

昭格明戴赐之光。

惟籍葵忱修俎豆;

敢凭明德荐馨香。

祖德流芳思木本;

树发千枝根共本;

祖德振千秋大业; 宗功浩大想水源。

江水源同流万派。

宗功启百代文明。

姓氏宗祠二姓合祀大堂神龛七言通用对联 休言别族与宗族; 但道吾翁和若翁。

姓氏宗祠八言通用对联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害也;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凭之。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

金鼎呈祥,龙香结彩;假烈祖;

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银台报喜,凤烛生花。启后人。

祭用烝尝,仰酬祖德;

僾见忾联,孝思不匮;时无害;

礼循昭穆,克序人伦。

秋尝春礿,祀事孔明。视同仁。

世世子孙无相明明我祖实式继序不忘,昭春秋匪懈,佑雨顺风调,四民安物阜,一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

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

有德可久,有功可大; 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姓氏宗祠大堂神龛八言通用对联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 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姓氏宗祠九言通用对联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

春霜秋霜,本枝衍百世;伦,礼循昭穆;

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蘋蘩藻洁,俎豆祝千秋。德,祭用烝尝。

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

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姓氏宗祠十言通用对联

继述序人馨香酬祖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

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

上圣贤,书可耕可读;

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祖宗忠厚遗留,由来远矣;

本乎聪明,山川并寿;

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姓氏宗祠十一言通用对联

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

致诚致悫,敬神如在孝常存。 云蒸霞蔚,留得读书与后人。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勤俭持家,农工商贾各居业;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

人至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德为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

灵通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显应 春祀秋尝,遵万古贤礼乐圣;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堂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

孙支蕃衍,承万年春祀秋尝。

文章华国,祖考高曾乃慰心。

先代有贻谋,肇基端由勤俭;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后人宜续绪,务本只在读耕。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姓氏宗祠十一言以上通用对联 溯祖德宗功,奕叶簪缨推望族; 别兰孙桂子,万年诗礼继先声。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 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 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 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 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春露秋霜,正蕴藻流芳,蘋蘩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灵爽式凭。

家肥则族肥,不外亲亲长长数大事; 祖远而听远,全凭子子孙孙一个心。 垂训一无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及,会吃亏的便为孝子贤孙。 忾乎闻、僾乎见,岂陈俎载牲,遂云来格; 属于毛、离于里,非修身慎行,何以飨亲。 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 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穆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 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春有心于露,秋有心于霜,遵戴礼遗规,钦崇祀典; 父之贵者慈,子之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念伦常。 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而躬节俭; 光肖裕后,诚惟是簪缨炳赫,自当家礼乐而户诗书。

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气象; 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 莫云遗泽不灵长,但大家饥有食,寒有衣,从容朝夕,便当思旧德; 岂必烦言多责备,亦只要孝于亲,弟于长,敦叙伦纪,即可谓亢宗。 几十年积德累仁,用宏堂构命之敬命之爱,以燕以冀惟曰曾孙有庆; 数百载煮葵烹枣,以洁蒸尝俾尔识俾尔昌,孔时孔惠实凭先祖是皇。 告大众听闻,今日做人儿孙,他年即人宗祖,落叶归根,也为自家留地步;

是吾曹责任,先当举其纪纲,后则详其条目,兴祠广祭,庶几奕祀有馨香。

小宗人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让,利勿交争,仁义而已矣,孝弟而已矣;

大祭岁惟一举,极抒敬展诚不过信之,宿可用禴,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第15篇:伟大的祖先

教材内容:1《伟大的先人》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理念:我们选择了体现中国人自古以来所提倡和传承的人文精神的先人,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以弘扬和传承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我国古代的伟大先人

1.

课前,让你们去了解古代有哪些优秀的人物,我们来交流交流。要求:说出信息的来源,优秀人物的名字及年代。 2.

板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这句名言大家都懂其中的寓意,这是谁写的呢?(孔子)有谁了解孔子P62——P63(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

3.

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P63两句格言,说含义

4.

原来,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关心人,要虚心好学,孔子在几年前就说过,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从孔子的名言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所以说,世人把孔子推崇为“至圣先师”尊为“世界文化名人”,在空子的故乡曲埠还保留着著书讲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大多地方能看见空子的画像、雕塑。

第二课时

活动一:司马迁与《史记》

1.

除了孔子,还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P64——P65,你了解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司马迁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

2.

你了解《史记》中哪些历史任务和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设想一下,司马迁著书会遇到哪些困难?他的这句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4.

一本书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5.

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著书,回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活动二:制作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

1.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并说出理由。也可以按类别,分组寻找著名的皇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等。 2.

学生自愿结合,查资料。 3.

汇报展示、制作成册。 《伟大的先人》教学设计

安庆市大观区高琦小学 韩承香

一、教材分析

《伟大的先人》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一课。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

2、了解我国主要的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遗产,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知道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国文明的积淀与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文物古迹保护状况,激发学生对文物古迹受损的忧患意识和保护文物古迹的责任意识。

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材不可能涉猎很多,主要选择了三个层面:

1、伟大的先人,他们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所提倡和传承的人文精神。

2、我国的国宝,作为祖国文化有形的、综合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他们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产物,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到与祖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根一般的联系。

3、我们的国粹,反映的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精华。他们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构建着我们的文化生活,为我们生活带来美和乐趣。我们力图把学生带入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

《伟大的先人》是开篇1课,我们在教学时,要避免就人物说人物,在展示人物的同时,注意挖掘其身上和思想中表现出的、支撑我国数千年的民族精神。第一课中选取了孔子和司马迁两位代表人物,安排了一个活动天地。考虑到教材的组合运用,我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是教学“孔子和司马迁”,第二课时是活动天地,制作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课前,要提醒学生搜集资料,为活动做好准备工作。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我们至今仍然在继承孔子的言行及其思想的精华、从中国到世界仍然在敬仰孔子及其人格和思想等各种文化现象,认识到孔子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乃至世界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力。司马迁的故事和事迹,则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由司马迁这一典型个案,拓展到李时珍、司马光、贾思勰等这一类人在坚忍不拔方面所具有的共性精神。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我们中国人的人格魅力,启示学生我们要学习和继承这种伟大的精神。另一方面教材通过活动天地,让学生探究更多的体现着国人精神、在中国有着影响力,做出贡献的各类历史人物,旨在理解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中国人民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历史上孔子、司马迁等其他伟人的事迹,感受伟人非凡的品质及中华文化的魅力。

2、通过搜集、分析与整理孔子等名人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学习孔子等先人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关注人物,重要的是要透过他们的事迹,关注他们的精神。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情感人,

以事感人。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孔子、司马迁等名人的资料。

2、搜集《论语》的经典名言,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的事迹或者成果。

五、教学步骤:

走近至圣先师——孔子

一、谈话导入,感受孔子

1、我国有一位伟大的先人,他虽然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但他的思想和文化至今影响着全世界。他是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纪念他的塑像,请大家看看这一组图片。(教师播放各国的孔子塑像,相机解释。 )很多国家也成立了孔子学院。(截止到去年10月,我国已在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280多所孔子学院。)

此时,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情?

3、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孔子的塑像。如:山东的孔庙,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孔子的故乡。(教师先播放山东曲阜孔庙的整体图片,相机介绍它的规模,大成殿的名字由来【因宋徽宗赵佶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而改名为“大成殿】)

4、安庆也有纪念孔子的地方。你知道吗?近圣街的名字也是与孔子有关联的。

(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在安庆一中孔庙大成殿接见学生代表。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视察过的一所中学。孔庙规模宏大,气势如云。位于其北的近圣街,就是因临近孔庙而得名。现安庆一中校史陈列室,是1989年在原孔庙建筑遗存上改建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缩短学生与所学知识的时空距离。同时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入手,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过渡:为什么孔子会受到世人如此的景仰呢?

二、开展活动,了解孔子 活动一:孔子生平

(一)孔子生平

1、你了解孔子吗?看看课件资料。

2、请同学们说说所了解的孔子和他生活的时代。

(二) 孔子故事

1、学生代表讲述一两个孔子的故事。

2、课件播放“因材施教的故事”,学生谈感想。

教师小结:看了小故事,你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否有更深的了解?孔子确实为我们

的教育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我们可以看看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老师的“《论语》解读”,那里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思考。 【设计意图:注重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注重课内外知识的互相结合,通过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展示资料,了解孔子生平,丰富学生的感知,提高其认识与表达能力。】 过渡:孔子的思想精髓都在《论语》这本书中有体现。你知道《论语》吗?

活动二:了解《论语》。

1、学生说说所知道的《论语》。

2、让我们看看孔子都说过哪些话?这些话是什么意思?(看课件显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这些做人、学习的道理,现在,我们还常常听到老师、家长给我们讲这些道理,可见,孔子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多大。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主流就是儒家思想,孔子是其代表人物。

3、你还知道哪些名言呢?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小结:这些名言我们多读读,多想想,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3、

提示:我们可以选一句最喜欢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如制作精美的书签) 总结:回顾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孔子因为其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仍然要纪念他,吟诵其经典名句,体悟其中的深刻道理。

【设计意图:从人物到思想,从一般性认识到深入的探究,教学逐层深入。学生了解《论语》的过程就是进一步走进孔子,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会油然而生。】

过渡:孔子的“子”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引出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先人:老子、庄子、孟子、荀子、墨子„„

走近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

三、交流想象,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追溯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历史上还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汉代的司马迁。让我们来看一看司马迁的资料。(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1、

想象体验。

司马迁被囚禁多年,前后用了18年时间坚持写完了《史记》,你能想象他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吗?

2、

了解《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130篇,52万多字)

有人读过吗?学生说过后,看看课件对《史记》的介绍。

4、了解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

5、除了《史记》,还知道中国古人写了哪些历史书籍?(见附录) 可以上网查阅

【设计意图: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想象,逐层深入地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成就和思想,从而感知他的史学家的深厚,文学家的精彩和思想家的久远。】

超越教材,走出课堂

四、总结拓展,延伸课堂。

1、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像司马迁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坚忍不拔地努力着、奋斗着。

如:李时珍花了27年时间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司马光花了19年时间编写了《资治通鉴》;贾思勰花了10年时间写了《齐民要术》这部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书。 思考:一本书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2、课件播放范仲淹、李时珍、文天祥、李世民、赵匡胤、祖冲之、张衡、等的资料。

3、课后活动要求:希望大家课后查阅更多的历史人物,像老师提示的这样分类(伟大的诗人、著名的皇帝、科学家„„),或撰写人物小传。

总结: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一本本书都承载着我们伟大的先人思想和智慧的光芒,透过书籍,我们能够看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要感谢这些伟大的先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

【设计意图:从司马迁拓展到更多的伟大先人,既自然又使课堂容量增大,引发学生更多更深的思考,从而让课堂延伸到生活,把学习与体验,动脑与动手,认识与实践有机结合,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板书:

孔子

《论语》

伟大的先人

司马迁

《史记》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

1、伟大的先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司马迁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

2、学会思考、搜集、分析和整理的方法。

3、学习他们的精神,养成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设计:

(一)

谈话导入: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古代的伟大先人。(板题)

(二)

课中研讨:

活动一: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代的伟大先人?(请同学们交流,教师进行罗列) 活动二:了解至圣先师孔子

1、师叙述:在这些伟大的先人中,有一位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最大、最久远,那是谁呢?(板题:至圣先师孔子)

2、请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平、思想、事迹、著作、名言等方面来谈。

小结:每年孔子诞辰(公历9月28日)期间,即公历9月26日至10月10日,在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地、孔子故乡、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曲阜市举行国际孔子文化节。(出示曲阜一图)

3、讨论:为什么现代的人还要纪念生活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呢?(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他的学说、思想、道德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活动三: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1、师叙述:我们一代后人了解古人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史记》知道的,它为我们传承着宝贵的历史记忆,而它的作者司马迁更为人们敬佩。谁能给大家谈谈对司马迁与《史记》的了解。

2、指名讲述后,师生进行知识的补充。

活动四:了解更多的历史人物:

1、交流其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坚韧不拔地努力着、奋斗着的人及其事迹、贡献,教师进行小结。

2、讨论交流:看了孔子、司马迁等先人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活动五:制作历史名人录:小组合作完成。

(三)

布置作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仿照67页的样式,试写古代人物传。

(四)

学生谈谈收获,教师总结。

第16篇:摇篮教案

诗歌《摇篮》

---中班语言领域

执教人:吴红琴

一、活动设计背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观看图谱,能口齿较清楚地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看图谱朗诵诗歌。

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尝试诗歌创编。

四、活动准备: 课件

五、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图片,引入课题

小朋友,图片上有什么呀?(摇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呢?(摇着小宝宝睡觉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美的诗歌《摇篮》,请小朋友们静静地欣赏这首诗歌。

2、边放音乐老师边朗诵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3、通过提问互动,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里面有哪些宝宝呢?(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宝宝) 谁是它们的摇篮?(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

是怎么哄宝宝们睡觉的?(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动作)

4、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边看图谱边朗诵。

5、幼儿集体朗诵并表演诗歌内容

6、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大海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花园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7、带领小朋友一起朗诵新的诗歌《摇篮》。

8、课后延伸

小朋友回家以后看看能不能再创编出跟老师不一样的诗歌,并用纸把它画出来,下次活动的时候向我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创作的诗歌作品。

第17篇:摇篮诗歌朗诵

蓝天是摇篮,摇着,白云轻轻飘,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摇篮诗歌,希望对你有用!

摇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

白云轻轻飘,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以下是孩子们自己创编的儿歌。

草地是摇篮,摇着大树宝宝,(郑书馨)

白云轻轻飘,大树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船宝宝,(张福全)

浪花轻轻翻,船宝宝睡着了。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刘爱伟)

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

被子是摇篮,摇着小宝宝,(陈郁秀)

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地板是摇篮,摇着床宝宝,(徐一铭)

风儿轻轻吹,床宝宝睡着了。

沙发是摇篮,摇着小宝宝,(逄巨万)

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马路是摇篮,摇着车宝宝,

风儿轻轻吹,车宝宝睡着了。

池塘是摇篮,摇着,(沈晓翔)

浪花轻轻翻,睡着了。

大地是摇篮,摇着房宝宝,(韩静仪)

白云轻轻飘,房宝宝睡着了。

大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薛晶晶)

风儿轻轻吹,草宝宝睡着了。

花盆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刘晏彤)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篮子是摇篮,摇着小猫宝宝,

歌儿轻轻唱,猫宝宝睡着了。

第18篇:大班《摇篮》

大班语言:《摇篮》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 “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念)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五、

1、小结: “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朋友还想编呢,请你们回家后编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好吗?”

第19篇:摇篮教案设计

活动名称:摇篮

重点领域:语言(大班)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根据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尝试迁移生活经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中宁静、柔美的气氛,体验参与诗歌创编的成功感。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活动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曲 2.摇篮ppt课件

3.诗歌中背景图和花宝宝、鱼宝宝图片。

4.图片:①荷叶青蛙图②树和小鸟 活动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课题。

1.教师播放摇篮曲。

提问:“听到这样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 2.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宝宝会在哪里睡觉呢?

师:可是小宝宝怎么也睡不着,谁有好办法,来哄哄小宝宝睡觉? 幼儿想办法哄小宝宝睡觉。 3.教师说出诗歌最后一段。 师:看看老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

师:为什么要轻轻唱?原来宝宝听了轻轻的音乐才睡着的。

我们一起来哄哄宝宝。(幼儿练习。)

二、学习诗歌

(一)第一段:星宝宝

1.教师播放课件,有感情朗诵第一段。

师:除了我们的小宝宝,还有什么宝宝也在睡觉啊,仔细听一听。 2.幼儿理解第一段内容和格式。

师:你听到了什么?什么是星宝宝的摇篮?为什么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 3.我想把星宝宝睡觉的这件事说一说,行吗?谁也愿意来说一说?(个别指名读)

4.集体朗诵。(边朗诵边表演)

(二)第

二、三段:花宝宝、鱼宝宝 1.幼儿猜测第

二、三段内容。

师:看着星宝宝睡得那么香,花宝宝和鱼宝宝也揉揉眼睛想要睡觉了。你们猜猜看,谁是它们的摇篮啊?又是谁来哄她的呢?

幼儿交流自己的看法。 2.教师播放课件,进行讲述。

师: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分组朗诵(加动作)

(三)完整朗诵诗歌

1.回忆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哪些宝宝睡着了? 2.尝试完整朗诵诗歌。

教师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朗诵诗歌。

3.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儿歌,体会意境。

师:宝宝睡得真香啊!你觉得这首诗歌听上去是什么感觉?(优美、舒服、温馨等)

师: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读得最美。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4.表演诗歌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四、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听了这么美的诗歌,老师也想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 草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风儿轻轻吹,草宝宝睡着了。

2.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幼儿看图仿编。①荷叶青蛙图②树和小鸟

3.发挥想像,幼儿自由仿编诗歌。

五、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第20篇:《摇篮》教案

《摇篮》

——中班诗歌

一、活动目标

1、在会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学习字:摇篮、云、飘、翻、吹。

2、引导幼诗歌优儿体会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会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图片摇篮等、教学课件、多媒体音乐

2、和幼儿人数相当的纸、笔等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优美的摇篮诗朗诵,让幼儿跟着老师模仿白云飘,随着诗歌做动作。(教师出示摇篮和小宝宝的图片)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听着优美的“摇篮”,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摇篮》。

(二)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 教师配乐诗朗诵,幼儿欣赏,带着问题去欣赏诗歌: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2)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认识字宝宝:摇篮

(3)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认识字宝宝:云、飘、翻

2、观看图片,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的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复习字宝宝:摇篮、云、飘、)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

(2)(播放诗歌中第

二、

三、四小节的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复习字宝宝:翻

教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看着画面,自己说一说诗歌。

(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然地学会诗歌)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读,看谁读得最美。

1、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

2、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 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幼儿看图仿编。

听了这么美的诗歌,老师想让宝宝们编一首儿歌:(草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风 儿轻轻吹,草宝宝睡着了。)还有什么可以做摇篮呢?

2、发挥想像,幼儿自由仿编诗歌。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祖先的摇篮范文
《祖先的摇篮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