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鲁班造锯子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2 15:05: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在我国古代一个很聪明的木匠。有一次,鲁班上山砍树。鲁班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

我国传统的木锯

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

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出了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从这个故事都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现代木工锯

钢 锯

电 锯 慧。

推荐第2篇:古代名人故事——鲁班——发明锯子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出生于一个工匠世家,从小就跟着家人学会了多种手艺,在木工方面尤为出色。由于它既聪明又好学。因此还相当年轻时就成了闻名夏尔的能工巧匠。

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据说就是鲁班发明的。他是怎样发明句子的呢?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有一天,鲁班和他的徒弟们接受了一项建造皇家宫殿的任务。这个宫殿要求造的雄伟壮观,因此工程相当浩大。采伐大量木材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开始的时候,鲁班率领徒弟们带上斧头,到山上砍伐木料。可是,面对又高又粗的参天大树,仅用手中的斧头去砍,十分费力。几天下来,他们师徒都累到了,可是,砍下的树木却远远不能满足宫殿建筑的需要。

怎么办呢?鲁班心里开始焦急起来。

有一天,鲁班到一座险峻的高山上去物色用作栋梁的木料。在爬上一个小陡坡的时候,脚下等着一块石头突然摇动了,他急忙伸手抓住了路旁的一丛茅草。“哎呀”一声,他的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么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望着手掌上裂开的几道小口子,鲁班陷入了沉思。

于是,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结果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秘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又割开了一道口子。

正当他在琢磨其中道理的时候,忽然看见草丛中有几只大蝗虫,他们的大板牙一张一合,飞快的吞嚼着草叶。他把蝗虫捉住,认真一看,原来蝗虫的牙齿上也长着密密麻麻的小锯齿。他若有所思地店头自语:“噢,原来它们是用这种锯齿来咬断草叶的,难怪吃得这么快!”想到这儿,他心念一闪: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句树木,不就可以很快的把木头锯开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他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来来回回的锯了起来,果然好使,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个名字,叫做“锯”。后来,他又给锯安上了一个“共”字形的把手,用起来可就方便多了。有了据,砍伐木头就快多了,宏伟的宫殿也如期竣工了。

推荐第3篇:鲁班造伞教案

鲁班造伞的传说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郭月琴

鲁山县赵村第一小学

推荐第4篇:鲁班造伞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鲁、著、匠、创、亭、赏、遍、需、逐、脉、络、撑”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珠、晒、奋、亭、匠”8个辽及以下词语:创造、西湖、雨珠、日晒雨淋、兴奋、小亭子、木匠。认识偏旁三柜儿“匚”。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生写8个字,认识“匚”部。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伞的挂图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伞,你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鲁班)鲁班是谁,他又是怎样发明伞的,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鲁班造伞》。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会认字卡片认读。

(1)借助生字表认读,读准字音。

翘舌音:著、创、赏、逐、撑

后鼻音:创、赏、撑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组词互相交流。

半包围结构:匠

上下结构:鲁、著、亭、赏

形近字比较:赏—常 嬉—嘻 脉—泳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出示会写字卡片。

(1)、齐读,抽读。

(2)用前面的方法,记忆,识字,组词。

(3)认真观察字形。

(4)指导写字。

①“匠”字笔顺: 共六笔。

“创”左边仓,下边是“ ”。

“闹”半包围结构,“门”是里一个“市”字。

②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要读正确)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月 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怎么发明了伞。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木匠的先祖)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

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观赏的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

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嬉闹:游戏、玩耍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①小组说,派代表全班说。

②指名补充,纠正。

③最后师小结。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四、作业

1、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4、鲁班造伞

下雨→盖亭子 荷叶→伞→能开能合(伞)

推荐第5篇:古代名人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古代名人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汉族,东周鲁地(东鲁今属山东滕州)人,因为他是鲁地人,故又称鲁班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以下是鲁班发明锯子流传甚广的传说之一,作者不详,近代有人以这传说认为鲁班是运用“仿生学”的先驱: 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手被划伤了。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锯齿状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样锋利?于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试锯小树,成果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者折断,有者变钝,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鲁班发明锯子

大自然是神奇的,总会带给人们很多的启示,就连鲁班发明的锯子也不例外。

从前,鲁班接受了建造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于是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可不幸的是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太低。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可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这也导致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一天,他来到山上,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没想到手被划伤了。

鲁班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原来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这时,鲁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手,那么带有齿的铁条应该可以划破大树吧!。于是在铁匠的帮助下,锯子就产生了。

看着方便又省力的锯子,鲁班自言自语:“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华佗发明麻沸散

有一次,华佗到乡下行医,碰到一个奇怪的病症:病者牙关紧闭,瞪着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动弹。华佗上前看看神态,按按脉搏,摸摸额头体温,一切正常;又问问病者过去有过什么疾病?病者家里的人说:“他身体非常健壮,什么疾病都没有,就是今天他误吃了几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这种病症的。”华佗从病者家人的介绍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他说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来我看!病者的家人就连忙把一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送到华佗面前,华佗接过臭麻子花闻了闻,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啊,好大的毒性呀!”华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

华佗自言自语:“咦?我为什么把麻子花配制成麻药呢?”于是华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兴地对老婆子说:“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药物了。”他老婆一看说:“嘿,我还以为你得了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这东西我娘家庄前屋后到处都是。”华佗说:“那好呀,你赶快到你娘家去,尽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来,让我配制麻醉药。” 他老婆听了把嘴一撇说:“你今个试验,明个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药配制好!”华佗听了笑笑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药配制出来。”

从那天起,华佗开始对臭麻子花进行试验,经过多次不同配方泡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了!最后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就给它起个名字——麻沸散。

推荐第6篇:古代名人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古代名人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汉族,东周鲁地(东鲁今属山东滕州)人,因为他是鲁地人,故又称鲁班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以下是鲁班发明锯子流传甚广的传说之一,作者不详,近代有人以这传说认为鲁班是运用“仿生学”的先驱: 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手被划伤了。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锯齿状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样锋利?于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试锯小树,成果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者折断,有者变钝,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不断超越自我的跳水王子

每当田亮站在领奖台上,对着观众挥手示意时,总是腼腆地抿嘴笑着,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信。

是呀,领奖台上的田亮的确是幸福的,因为他知道,他那优美的跳水动作又一次打动了场上所有人的心,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可是,谁会想到,这位自14岁进入国家跳水队后,曾多次在世界级跳水大赛中夺冠的跳水王子,为了领奖台上的幸福时刻,付出过多少辛苦、流过多少泪与汗?谁又能想到,今天的跳水王子,昨天还是个怕冷的、爱哭的孩子?现在,就让我们把时钟拨回昨天,看一看小青蛙是怎样成长为王子的吧。

A、蹦劲十足的小青蛙

1979年8月26日,田亮出生于重庆市。小时候,他又瘦又小,也很顽皮,除了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外,与别的孩子并没什么不同。可是,他聪明、好强,身上有一股不肯服输的劲儿,所以,大人都很喜欢他。

从小,小田亮就喜欢运动,尤其爱蹦高儿,连平时走路时,也爱在高坡上蹦蹦跳跳。7岁那年,小田亮上了小学。跟同学们一起上学时,别人都在平坦的土坡上走,他却专走那些很陡的小坡。有一次,过路的大人们对他说:“小孩儿,快下来走吧,别扭了脚!” 田亮却笑着回答道:“没事!我会小心的!”说完,还是继续向前蹦跳着,就像一只蹦劲十足的小青蛙。

一天,重庆市业余体校的教练到学校里挑选队员。听教练说,谁立定跳远的成绩好,就可以入选,于是,同学们纷纷前来试跳。一个、二个、三个……看了同学们的成绩,教练皱起眉头。等轮到小田亮时,只见他紧紧攥起小拳头,鼓足力气,往前那么一蹿……哇!他竟然跳出了1.60米的好成绩!看着这个眼睛大大的小子,再看看他的脚尖和膝盖,教练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B、不愿做狗熊的男孩子

走进重庆市业余体校,小田亮才明白,他与那些

六、七岁就离开父母身边的小伙伴一样,都是来与水打交道的。

开始,他同大家接受的是游泳训练。刚下到水里时,小田亮就有了一种兴奋的感觉。打到身上的水,就像妈妈拍他入梦的手,让他全身舒畅无比。游泳原来是这么有趣的事呀,在训练中,他这样想。

可惜,有趣的游泳训练很快就结束了。1986年初冬的一天,跳水教练把田亮和别的小队友领到露天的十米跳台上,向他们讲授跳水知识。讲完跳水的规范动作和要领后,教练亲自为孩子们做了漂亮的示范表演。然后,教练问有谁愿意第一个试跳,孩子们都低头不语。过了一阵,教练又鼓励道:“不要怕,很容易的!谁先跳完,今天就可以先回家!”大家你瞧瞧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应声。这么高的跳台,谁敢跳呢?

沉默中,时间过得慢极了。突然,小田亮发现自己的双腿在微微发抖。“我害怕了?”小田亮想,“不,……只是……天太冷了。下雨怎么办?要是打雷怎么办?水会不会更冷?水会不会带电?要是……要是能吃块巧克力,我就不冷也不发抖了。”

就在田亮还在犹豫的时候,第一个“勇敢者”从十米的跳台上跳下去了,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这下子,田亮可着急了。他暗暗地对自己说:“你要做一个胆小的狗熊吗?不,就不!”想到这里,小田亮挺起胸脯,也加入了“勇敢者”的行列。浮出水面时,他抹着脸笑了。“跳水一点儿也不可怕,还特别带劲儿呢!原先,还以为要是水太冷,我会被冻死呢!太可笑了!”从此,小田亮就爱上了跳水。

C、与水无间的小水娃

1987年底,田亮进入四川省跳水队,参加集训。

尽管田亮越来越喜欢跳水,但与队友们相比,他的训练成绩并不突出,总是处于被淘汰的边缘。这时,他就暗暗地在心里说:“教练,千万别淘汰我呀,我一定会好好练习,让自己的成绩更好!”以后,田亮训练得更刻苦了。

一次,妈妈来看田亮,他刚做完倒立的准备运动,眼中充满红红的血丝,像只可怜的小兔子。游了一阵,田亮累得把住栏杆准备歇一下,教练却生气地把他从水中拎出来,罚他再游一遍!田亮委屈的哭了。见了这种情形,妈妈心疼了:“儿子,不练了!咱回家!”

就这样,田亮回了家。可是,田亮心里总是惦记着那蓝蓝的池水,连做梦都看见自己站在跳台上往水里跳,因为,他与水早已是难舍难分了。见儿子如此痴迷,父母只好把他送回了市业余体校跳水队。重回市业余体校跳水队后,田亮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好好跳,机会一定在前面等着我!

很快,机会来了。1990年,在四川赛区的跳水比赛上,当时并不被看好的田亮,跳出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这一年,陕西省的跳水队刚刚组建,正在四处物色好苗子的张教练,看中了田亮的潜质。于是,田亮随张教练去陕西跳水队训练了两年多。

1993年,14岁的田亮光荣地入选国家跳水队,去北京参加集训。刚到北京时,田亮像生了病一样,吃不下东西,也睡不好觉,还特别想家。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小田亮不再那么想家,训练成绩也更加出色了,我们的小水娃终于长成大孩子了!

D.从“梦之队”中升起的“亮晶晶”

在素有“梦之队”之称的中国跳水队中,总是不乏耀眼的明星。如今,这位有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的男孩,是不是也能成为“梦之队”中的一颗新星?在故事里,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在现实中,一个酷爱跳水的“水娃子”,最后会不会成为一位“跳水王子”呢?别急,答案很快就能揭晓。

1993年,田亮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那次,一同参赛的有前世界冠军,还有比田亮大好几岁的老选手,这让他心里有一点点紧张。可是,教练却说:“不用怕,发挥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次,就是让你试试参赛的感觉!”听了教练的话,田亮心里有底了。是呀,冠军选手并不可怕,同他们一起比赛,能更好的学习他们的长处,这不是很好吗?所以,在比赛时,田亮一点儿也不担心,反而跳出了很好的成绩。

赛后,教练对田亮的表现很满意,他评价说:“田亮的优点是基本素质不错,爆发力强,可是,他的跳水姿态比较生硬,基本技术动作不够规范,脚尖绷不直,膝关节并不拢的缺点,特别需要改正。不过,这孩子聪明、悟性好,训练也很刻苦。我相信,他以后能做得更好!”

是的,正像教练说的那样,田亮训练极其刻苦,进步也越来越大。但是,如果没有教练与师母的关爱和帮助,田亮哪里会进步这样快?

平时,为了让田亮胖起来,师母总是给他买好吃的东西。这个特权,是教练特别给予田亮的。因为他和别的队员不同,身体实在太瘦了,只有大量地补充营养,才能让体形变得更好。所以,教练特意从队里找来一个比较胖的队员,要他与田亮一起吃饭。吃饭时,两人要相互监督,胖子只能吃半碗米饭,田亮却要吃大一碗肉。这别开生面的监督,两个人都觉得很有趣,在训练休息时,都争着向队友们“吹嘘”自己的饭量。大家在说说笑笑中,彼此加深了友谊,也体会到了集体生活乐趣。

尽管田亮享有“吃肉”的特权,但在训练时,如果做得不好,教练也会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有一次,田亮知道自己没有做好,看着马上就要赶过来批评的教练,虽然他在心里大声说:“别哭!千万别哭!”但眼泪还是从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里流了出来。教练见了,也感到心疼,就没有批评他,因为他知道,田亮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下一次,他一定能做好。

事实验证了这一点。1994年,田亮一“跃”惊人,第一次拿到了全国比赛的金牌;1995年,田亮与队友一同获得了第9届世界杯双人、团体、混合团体跳台跳水的冠军。终于成为“梦之队”中的一颗新星。

D、不断超越自我的跳水王子

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大家都期待着田亮能在10米跳台上更上层楼,为祖国赢得更大的荣誉。可是,他却只得了第四名。田亮怎么了?赛后,人们都很纳闷。对这些问题,田亮只是淡淡一笑,不肯多作解释:“我已经全力以赴了,得了第四名,也不觉得后悔。”

最后,获得冠军的加拿大选手亚历山大泄露了田亮的秘密:“请大家看看他的脚趾吧!”在场的人恍然大悟。原来,在当天的预赛中,田亮从游泳池上岸时,右边的脚趾重重地磕伤了,足趾右半侧被撕裂,血不断地往外渗。可是,为了比赛,田亮忍着疼痛,坚持到比赛结束。

“说实话,我的脚趾确实很痛,但为了比赛,我只能坚持下去,由于不能过分用力,六个动作中,只有两个做得比较到位。尽管如此,田亮也不愿将这次失利完全归咎于自己的受伤。赛后,他不断地反思着,总结得与失。“比赛可以失败,心却不能服输。如果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就算得不了冠军,也不会感到遗憾。” 田亮这样想。

正因为始终固守着这样的坚定信念,在1998年第13届亚运会上,站在10米跳台上的田亮,一心只想超越自我根本不去想别的问题。最后,凭着近乎完美的最后一跃,他终于又一次成为冠军。

当他站在领奖台上,听着耳畔响起的国歌,望着异国的天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尽管他仍在腼腆地抿嘴微笑着,但是,他的心中,却是那样的不平静……

E、迎接雅典的阳光

接下去,田亮再接再厉,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1999年,在新西兰举办的世界杯大赛上,获得跳台、双人跳台冠军;

1999年,在墨西哥举办的跳水大奖赛上,力克对手萨乌丁,取得冠军;

2001年1月,在世界杯上,击败萨乌丁,取得单人、双人跳台冠军……

每次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可是,田亮却能一再地取得成功。

秘诀是什么呢?他是天生的跳水天才?不是。在别的孩子还在床上睡懒觉时,如果田亮没有顶着寒风,来到10米跳台上刻苦练习;在省跳水队淘汰回家后,如果田亮不是心系跳水,而是甘愿半途而废;在比赛失利后,如果田亮只会怨天尤人,甘作最后的狗熊;如果在有几个冠军称号后,田亮便沾沾自喜,不再刻苦练习……

那么,田亮就算能取得一两次成功,也不过是凭运气,最后绝成不了跳水王子。一个人,不论你做什么,只有像田亮那样,不断地挑战自我,永不服输,拼搏到底,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如今,雅典的奥运圣火即将点燃。这一次,我们的跳水王子田亮,又会取得怎样的战绩?

到时候,让我们一起为他加油,为他喝彩!

有梦就去做,有理想就要去追求,人生中不要轻言放弃

推荐第7篇:古代名人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古代名人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汉族,东周鲁地(东鲁今属山东滕州)人,因为他是鲁地人,故又称鲁班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以下是鲁班发明锯子流传甚广的传说之一,作者不详,近代有人以这传说认为鲁班是运用“仿生学”的先驱: 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手被划伤了。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锯齿状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样锋利?于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试锯小树,成果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者折断,有者变钝,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鲁班发明锯子

大自然是神奇的,总会带给人们很多的启示,就连鲁班发明的锯子也不例外。

从前,鲁班接受了建造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于是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可不幸的是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太低。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可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这也导致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一天,他来到山上,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没想到手被划伤了。

鲁班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原来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这时,鲁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手,那么带有齿的铁条应该可以划破大树吧!。于是在铁匠的帮助下,锯子就产生了。

看着方便又省力的锯子,鲁班自言自语:“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华佗发明麻沸散

有一次,华佗到乡下行医,碰到一个奇怪的病症:病者牙关紧闭,瞪着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动弹。华佗上前看看神态,按按脉搏,摸摸额头体温,一切正常;又问问病者过去有过什么疾病?病者家里的人说:“他身体非常健壮,什么疾病都没有,就是今天他误吃了几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这种病症的。”华佗从病者家人的介绍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他说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来我看!病者的家人就连忙把一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送到华佗面前,华佗接过臭麻子花闻了闻,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啊,好大的毒性呀!”华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

华佗自言自语:“咦?我为什么把麻子花配制成麻药呢?”于是华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兴地对老婆子说:“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药物了。”他老婆一看说:“嘿,我还以为你得了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这东西我娘家庄前屋后到处都是。”华佗说:“那好呀,你赶快到你娘家去,尽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来,让我配制麻醉药。” 他老婆听了把嘴一撇说:“你今个试验,明个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药配制好!”华佗听了笑笑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药配制出来。”

从那天起,华佗开始对臭麻子花进行试验,经过多次不同配方泡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了!最后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就给它起个名字——麻沸散。

推荐第8篇: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篇1: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篇1: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篇文章是一篇传说,主要讲我国古代着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ppt来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灵感,促进课文的理解和感情的升华。

篇2: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最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每一项成功的发明都付出了发明者的艰辛劳动,只有敢于开动脑筋,敢想敢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有成功地发明创造。 篇2:《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是一个传说故事,讲得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造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

备课时,我紧紧围绕“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大问题设计每个子问题。首先是一个统览全文的问题“鲁班造伞与一人、一事、一物有关,分别是哪件事?那个人?那件物”?课上,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一事指游西湖下雨,一人指妹妹,一物指荷叶。这样学生零乱的思维马上就会变得有条理了。然后顺势就进入了主要内容的研究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游西湖忽然下起雨是件好事呀,你知道为什么吗”?同时结合雨中西湖的课件,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而正当学生陶醉在美景中时,我说:“这么美的景色却因为下雨不能欣赏了,如果当时你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说什么?”学生瞬时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感受到不能游西湖很可惜。此时读起鲁班妹妹的话人人都能入情入境。无声无息中引入了妹妹这个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而在对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妹妹感到遗憾时,鲁班在干什么?妹妹的话给了鲁班怎样的启示?从而认识鲁班是一个善于积极动脑的人。从课堂效果来看也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的教学,我直接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荷叶和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也说出了关键。这时,我说:“这些相同点被谁发现了?为什么别人没发现呢?”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此后,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继续让学生读文,看还能读出什么。学生的收获令人意想不到,我也没有闲着,适时问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想到勇于实践也从学生的口中说出。同时,“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拓展环节,我把课前的问题再次拿出来。学生的回答却完全不同,鲁班造伞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鲁班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这样不同的回答折射出的是一个问题不同层面的不同解读。折射出的是学生一节课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纵观一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朗读的分层指导仍有些仓促,使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急”。其次是拓展应该再加上这个问题:“如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怎样解决?” 篇3:鲁班造伞

《鲁班造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

2、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

教学重、难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 教学准备:

电脑、幻灯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出谜语)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猜一生活用具(伞)。

2、伞是由谁发明的?引出课题——鲁班造伞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⑴、鲁班为什么造伞? ⑵、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4、现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看重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为什么造伞,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2、学习鲁班造伞的原因

⑴、指名读第

2、3自然段,思考:鲁班为什么要造伞?

(幻灯片出示雨中美丽的西湖美景图。)

⑵、鲁班首先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因为下大雨而不能游湖赏景这个问题? (盖亭子)

⑶、鲁班想在西湖边盖亭子的想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⑷、在亭子里只能观赏附近的景色,所以鲁班想到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用关联词“既„„又„„”造句。) a、我们的学习既艰苦又有乐趣。b、下雨后的大地既滋润又充满活力!。) ⑸、分角色朗读。

(一人旁白,一人扮演鲁班,一人扮演妹妹。)

⑹、小结:通过鲁班的想法说明他是一个有了问题就非要解决,善于动脑筋的

人。那么他是怎样将这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伞发明出来的呢?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课文。

3、学习鲁班造伞的经过

⑴、指名朗读第

4、5自然段,说说鲁班造伞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一群头顶荷叶在雨中玩耍的小孩子给了鲁班启发。)

⑵、从鲁班所受到的启发说明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

(留心观察,善于联想)

(3)、说一说荷叶与伞的相似之处

(荷叶——亭子:能避雨 荷叶脉络流水——不积水 顶荷叶——可行走避雨)

(4)、鲁班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伞造出来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从“反复”、“许多次”、“终于”这些词语,体会出鲁班发明伞的过程是很艰辛的。表现出他不怕困难,敢想敢做、坚持不懈的精神。

(5)、回顾: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遇到大雨不能游湖赏景,他看到小孩头顶荷叶在雨中仍可嬉戏玩耍,雨珠顺着苟脉络不停地向四周流去,而小孩儿的头没有被打湿,他受到启发,先用竹条扎好架子,再蒙上羊皮,反复试了许多次,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

三、感悟表达

读了这个故事,说一说你的感想

1、鲁班遇到问题时,能积极动脑、动手去解决。

2、善于观察,能积极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所以他能成为发明家。

3、在发明中能够虚心听取妹妹的意见,不断进行改进,所以他发明的伞方便实用。

4、我们要向鲁班学习,养成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

1、讨论: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呢?

2、小结:鲁班能够造出伞,就缘于他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筋,这也是他能够有许多发明创造的主要原因。

3、他还发明了什么呢?(幻灯片出示鲁班的其他发明)

4、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发明:

五、总结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养成留心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或许你也会成为一名发明家。

六、讨论:

正因为有鲁班的发明创造,才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美丽、方便、适用的伞,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这些成果。

(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美丽的伞图片,同时配上钢琴曲)

你还想对我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哪些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方面的功能?

功能:(1)实用性。不适合学生拿,学生本身背书包就很沉,再拿把伞就更麻

烦, 最好有适合学生用的伞 还有老人用的伞。

(2)偶尔总忘记带伞让我们记住在雨季带伞的好办法

(3)伞在不用的时候总反潮,容易生虫子,让伞最好有自动清洁的功能,最好有那种不怕脏,容易干,越用越干净的材料, 除非到了寿命, 自动丢弃。 (4 )伞在丢弃的时候 材料最好是环保的 还能回收利用,或者,伞虽然坏了但在别的方面上还能用,不浪费。

(5) 最好有那种多功能的伞 不但能挡阳光 还能挡雨 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别的用处的伞

改进:

1、轻便、小、最好能放在衣服兜里,不能碰伤人的, 有柔软度 有弹性的。

2、雨伞以阴天会有显示的提示或者有声音什么的。

3、用完一次雨伞 就有自动消毒的功能。

4、雨伞最好用可以回收的材料制成,采取回收坏雨伞之类的行动,回收以后 还能制作出更好的雨伞,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

5、比如说 雨伞在冬天基本是用不上,可以折叠成晾衣架之类的东西方便。

作业

1、把《鲁班造伞》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把课文读熟。

3、预习《听诊器的由来》。

附板书:

鲁班造伞

原 因 —— 善于动脑筋

启 发 —— 用心观察,善于想像

做生活的有心人

制 作

—— 敢想敢做 勤于思考

反复试验 —— 不怕困难

乐于思考 成 功 —— 坚持不懈 勇于实践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2、默读课文,表达感想。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鲁班造伞》是一个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造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

备课时,我紧紧围绕“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大问题设计每个子问题。首先是一个统览全文的问题“鲁班造伞与一人、一事、一物有关,分别是哪件事?那个人?那件物”?课上,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一事指游西湖下雨,一人指妹妹,一物指荷叶。这样学生零乱的思维马上就会变得有条理了。然后顺势就进入了主要内容的研究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游西湖忽然下起雨是件好事呀,你知道为什么吗”?同时结合雨中西湖的图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而正当学生陶醉在美景中时,我说:“这么美的景色却因为下雨不能欣赏了,如果当时你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说什么?”学生瞬时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感受到不能游西湖很可惜。此时读起鲁班妹妹的话人人都能入情入境。无声无息中引入了妹妹这个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而在对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妹妹感到遗憾时,鲁班在干什么?妹妹的话给了鲁班怎样的启示?从而认识鲁班是一个善于积极动脑的人。接下来的教学,我直接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荷叶和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也说出了关键。这时,我说:“这些相同点被谁发现了?为什么别人没发现呢?”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然后继续让学生读文,适时问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想到勇于实践也从学生的口中说出。同时,“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拓展环节,我把课前的问题再次拿出来。学生的回答却完全不同,鲁班造伞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鲁班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这样不同的回答折射出的是一个问题不同层面的不同解读。折射出的是学生一节课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最后伞图片的欣赏,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让生感受到科技的发达,

能生产出越来越多美、越来越好的伞,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所成就。近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开拓思路,该怎样来进一步改进伞的功能等。

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朗读的分层指导仍有些仓促,使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急”。其次是拓展应该再加上这个问题:“如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怎样解决?”

鲁班及其部分发明资料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他生于公元前507年,姓公输,名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人们称他鲁班。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那么鲁班发明了什么?鲁班的发明很多,包括墨斗、石磨等等。鲁班发明在我国享有盛誉,但也有一些东西不是鲁班发明而被误认为是其发明的,那到底是什么呢?

鲁班和鲁班的发明

鲁班尺(曲尺)、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 锁钥(木制), 规矩,云梯(木制):中国古代的云梯,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 篇4:14.鲁班造伞doc

14、鲁班造伞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学习重点:

1、正确认识本课生字词。

2、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学习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教具、学具准备: 1.课前收集发明创造的有关故事。

2.生字卡片、雨伞实物。

3.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教法:引导、讲解、点拨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出示伞的图片,激趣引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2、你知道伞有什么作用吗?

3、过渡:伞的用处这么大,你知道伞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伞的发明。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鲁班造伞

5、生齐读课题,认识生字“鲁”。师介绍鲁班。

6、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字词采用多种形式识字。

(三)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鲁班是谁?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他?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著名”谁能给他换一个词(有名、出名、闻名)

师:正因为他有许多的发明创造,所以他是个有名的,出名的闻名的木匠,传说伞就是他发明的。鲁班为什么要发明伞呢?

(二)学习

二、三自然段

1、导语,鲁班为什么要造伞呢?我们一起读读

2、3自然段。

2、指名回答。

3、师:这一天鲁班和他的妹妹去西湖游玩,西湖的景色怎么样啊?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

4、是啊,西湖山清水绿,美极了。我们也来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吧。(课件出示)

5、从同学们的声音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想看,但因为下雨的关系,他们只能看见眼前的景色,其他的美景都看不到了,如果当时你在那,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说些什么呢?

6、鲁班的妹妹和你们的感受一样,谁能来读读她说的话?(读出失望,惋惜,可惜,遗憾)指导感情朗读。

7、正当妹妹感到遗憾是,鲁班说了什么?请同学读鲁班的话。(板书:盖亭子)

8、鲁班的话可行吗?为什么?

9、这是鲁班放弃了吗?他想什么?(出示句子)我们一起读读这句

10、原来鲁班采纳了妹妹的意见,准备造一把既( )又( )的伞。

11、鲁班就是这么一个遇到问题就会开动脑筋解决的人,我们再来读读

2、3自然段。

(三)学习

四、五自然段

1、这能开能合的伞又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吧。

2、正当鲁班思考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3、说说鲁班的发现。出示填空:

鲁班抬头一看,先看见 ( ),再看见 ( ),最后看见 ( )。

4、看到了荷叶鲁班想到造伞的办法了吗?

6、他是怎么对妹妹说的?从中可以看出鲁班什么样的心情?全班读鲁班的话。

8、鲁班是怎么干的?指名回答。

9、完成练习。

竹条扎好的架子相当于荷叶的( )。

蒙上的羊皮相当于荷叶的( )。板书:(荷叶伞)

10、当伞造出来后妹妹给了他什么宝贵的意见?指名读。

11,听了妹妹的意见,鲁班一下子就把伞造出来了吗?从哪些词看出来?

12、从这些词你可以看出鲁班遇到问题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还能反复试验。就因为这样鲁班造出了伞。板书:(能开能合 )

13、我们一起来看填空,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谁来说说。

五、小结拓展

1、学了课文,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如果生活中,你遇到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附板书设计:

14、鲁班造伞

下雨→盖亭子 荷叶→伞→能开能合(伞)

因势而导,品读感悟,升华情感

――《鲁班造伞》说课设计

《鲁班造伞》是本单元以“热爱科学”为主题的第二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传说,这个故事内容浅显,生动有趣,目的让学生懂得遇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是一个好习惯。

学生对故事性强的文章有很强的阅读兴趣。但是要他们透过故事本身去理解深刻的道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何借助这篇课文,帮助学生体会边读边思的快乐,从而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这也恰恰是我在教学时需要突破的地方。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通过这样目标的确立,要让学生在本节课中以教材为蓝本,以教师为媒介,踏实基础,提高能力,明晰道理。为此我把识字书写,默读朗读训练,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而如何让学生体会出鲁班遇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好品质。我把此目标预设为我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1、结合生字特点指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2、以读代讲,读中思,读中悟。综合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因势而导,一举多得

鲁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上课伊始,我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介绍课前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尽管学生的介绍可能会有照本宣科的生硬感,但通过搜集和交流的过程鲁班的形象已经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初步的表象。之后我顺势而导进入对课文的学习。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力求通过“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形象感知”这三个梯度实现学生的情感升华。从而达到整合信息,可谓顺应学情,顺应文本,顺应情感一举多得。

二、读文识字,夯实基础

识字教学是低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对于二年下的学生我有意识地将识字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预设了初读识字、多样识字两个阶段。初读识字阶段,初读课文初识生字词,可以利用圈圈,画画,问问,查查,联系上下文猜猜,别人读课文听听的方式初识本课生字。

三、品读理解,明晰道理

这节课,在突破鲁班勤于思考这个教学难点时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默读并思考鲁班为什么想要造伞?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采用导读,创设

了情境:晴天的西湖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雨天的西湖山青水绿,更加迷人了。是啊,雨中的西湖,烟雨朦胧烟雾缭绕就好像是瑶池一般仿若仙境,这么美的雨中西湖,你想去走走看看吗?(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此时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入情入境地读,读出了想要雨中游西湖迫切的心情,而这句话也正是鲁班想要发明雨具的原因。所有的思维都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文中鲁班和妹妹的对话正展现出了鲁班造伞的思维过程。我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予以关注。这层层深入的读让一个遇到问题反复思考的鲁班形象映在同学的心中。我适时出现这样一个句子。“鲁班是一个( )的人。”以此引导学生理解鲁班勤于思考的品质,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势板书。

学生在自读、默读、导读、分角色读这不同形式层层递进的读文中,达到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理解感悟,升华情感的教学目标。

如何理解鲁班善于观察这一难点,我是通过看图和品词的方式来完成的。 课程标准中提出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进行阅读的能力。我引导学生借助主题图说一说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和现在的伞有什么相同之处。再通过抓住文中的“先??再??”这样的关联词语把鲁班造伞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抓住重点词“反复”“许多”继而质疑,鲁班能造出和荷叶这样相似的雨具是因为什么呢?

是呀,鲁班的著名是因为他所有的发明都是思考,观察,努力的结晶。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种思考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真理都等着你们发现的眼睛。(图文结合音乐)

四、小结拓展,升华情感

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谈谈对鲁班的认识,并说说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样解决,以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但是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这样设计:说说你知道的古今中外的发明故事。我认为,一节语文课虽可进入尾声,但这绝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它将为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追寻、研究、创造??古今中外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每一次观察都是一次发现,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成功。这样的环节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成就学生情感上一种气象万千的美丽。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分析与设计。我深知,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创造性的课堂,没有归一的模式和方法,只有深入挖掘的思考和对学生细心观察的眼睛。所以我会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寻找符合学生心理的最佳切入点,以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去完善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推荐第9篇:《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执教:

九龙中心小学

梁美娣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怎么发明了伞。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木匠的先祖)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

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观赏的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

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四、作业

1、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4、鲁班造伞

下雨→盖亭子

荷叶→伞

反复试验→能开能合(伞)

2014年3月26日

推荐第10篇:教学设计鲁班造伞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出谜语)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猜一生活用具(伞)。

2、伞是由谁发明的?引出课题——鲁班造伞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⑴、鲁班为什么造伞? ⑵、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4、现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看重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为什么造伞,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2、学习鲁班造伞的原因

⑴、指名读第

2、3自然段,思考:鲁班为什么要造伞?

⑵、鲁班首先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因为下大雨而不能游湖赏景这个问题?(盖亭子)

⑶、鲁班想在西湖边盖亭子的想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⑷、在亭子里只能观赏附近的景色,所以鲁班想到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用关联词“既„„又„„”造句。 ⑸、分角色朗读

⑹、小结:鲁班是一个有了问题就非要解决的人,他是怎样将这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伞发明出来的呢?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课文。

3、学习鲁班造伞的经过

⑴、指名朗读第

4、5自然段,说说鲁班造伞是受到了什么启发?(小孩子头顶荷叶在雨中玩耍)。

⑵、说一说荷叶与伞的相似之处 ⑶、鲁班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伞造出来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从“反复”、“许多次”、“终于”这些词语,体会出鲁班发明伞的过程是很艰辛的。

⑷、完成填空,回顾鲁班造伞的过程。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遇到大雨不能游湖赏景,他从小孩头顶荷叶在雨中玩耍得到启发,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

三、拓展延伸

1、讨论: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呢?

2、小结:鲁班能够造出伞,就缘于他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筋,这也是他能够有许多发明创造的主要原因。

3、拓展:他还发明了什么呢?

4、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发明:

四、总结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养成留心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或许你也会成为一名发明家。

五、作业

把《鲁班造伞》这个故事讲给家人

板书: 鲁班造伞

盖 亭 子 荷 叶 伞(能开能合)

留心观察 善于动脑筋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是一个传说故事,讲得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造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

备课时,我紧紧围绕“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大问题设计每个子问题。首先是一个统览全文的问题“鲁班造伞与一人、一事、一物有关,分别是哪件事?那个人?那件物”?课上,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一事指游西湖下雨,一人指妹妹,一物指荷叶。这样学生零乱的思维马上就会变得有条理了。然后顺势就进入了主要内容的研究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游西湖忽然下起雨是件好事呀,你知道为什么吗”?同时结合雨中西湖的课件,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而正当学生陶醉在美景中时,我说:“这么美的景色却因为下雨不能欣赏了,如果当时你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说什么?”学生瞬时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感受到不能游西湖很可惜。此时读起鲁班妹妹的话人人都能入情入境。无声无息中引入了妹妹这个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而在对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妹妹感到遗憾时,鲁班在干什么?妹妹的话给了鲁班怎样的启示?从而认识鲁班是一个善于积极动脑的人。从课堂效果来看也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的教学,我直接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荷叶和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也说出了关键。这时,我说:“这些相同点被谁发现了?为什么别人没发现呢?”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此后,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继续让学生读文,看还能读出什么。学生的收获令人意想不到,我也没有闲着,适时问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想到勇于实践也从学生的口中说出。同时,“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11篇: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基础,已基本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遇到问题能商量解决;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能从一些事情中明白简单的道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让人。 教学难点: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4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复习巩固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开火车读)

2、导入本课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朗读感知

1、读课文(大声朗读)

2、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你都知道了什么?

4、鲁班是著名的木匠,理解“著名”的意思。有许多发明,除了伞,你还知道鲁班有哪些发明?

报搜集到的鲁班发明。

5、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读第二段,学生边听边想:鲁班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板书:下雨) 播放西湖课件。

天下雨了,兄妹俩还能观赏美丽景色吗?

6、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妹妹说了什么?鲁班怎么说?怎么想?

盖亭子好么?妹妹怎么说?鲁班怎么想?(板书:盖亭子)

分角色朗读兄妹对话,师生合作对话。

7、教师小结:鲁班想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走的东西,正当他冥思苦想的时候,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板书:荷叶)

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听到了什么?(嬉闹声)

看到了什么?(玩耍荷叶)

想到了什么?(有办法了)

心情怎么样?(兴奋)

9、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想鲁班是怎样造伞的?(用先„„再„„最后„„)

是一下子就造出来的吗?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最后造出来了吗?(板书:伞)

小结:鲁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多次实践造出能开能合的伞,他真了不起,你觉得的呢?用自己的话夸夸鲁班吧! 总结全文

今后我们遇到什么事,也要向鲁班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拓展延伸

看看古代的伞与现在的伞有什么不同,后人通过创新改造变成了现在我们用的伞。在下雨天时,我拿着雨伞,会想到谁。(鲁班) 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自己做手工。 板书设计

14、鲁班造伞

下雨——盖亭子——荷叶——伞

第12篇:《鲁班造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鲁班造锯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感知锯齿锋利的特点。

2、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仿生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活动准备:

锯条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肥皂、泡沫、粉笔、木片等)、连线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实践感知锯齿形树叶的特点。

1、观察树叶外形上的特点。①小朋友看看,每人面前有什么?

②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你可以用手摸一摸、仔细的看一看,比较一下。

2、感知锯齿锋利的特点

①盆子里有很多东西,请你从中拿一样用树叶在上面划一划,你能发现什么?(锯齿锋利先滑的树叶较印)

②请朋友再试一试,能不能用锯齿形树叶把东西锯断。 ③说说你用锯齿形树叶锯断了什么?

二、比较锯和树叶的共同特征

1、有没有人把木片锯断?为什么锯不断?(木片双树叶硬、树叶锯不断)

2、每个朋友铅笔盒中有样东西,用它能把木片锯断吗?(幼儿观察讨论)

3、教师演示用锯子锯木头。

你们知道这样东西是谁发明的吗?他是怎么发明的呢?下面我们来听一个《鲁班道锯》的故事。

4、讲故事《鲁班道锯》

5、小结: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鲁班受到树叶的启发,发明了比树叶更加锋利,坚固的锯子,事实上风们今天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植物的启发才制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一看。

三、引导幼儿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

1、出示母子雨衣

这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动物的特点发明的?(袋鼠)

2、出示吸盘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它是根据什么动物的特点发明的?(壁虎)为什么壁虎爬在墙上不会掉下来?(脚上有吸盘)

3、出示脚蹼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它是根据什么动物的特点发明的?(青蛙)

4、出示盔甲挂图

这人身上穿着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它是模仿什么动物的特点发明的?(穿山甲)

5、小结:你们看,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人们仿照袋鼠、壁虎、青蛙、穿山甲的特点,制造出了对人类有用的母子雨衣、吸盘、脚蹼和盔甲。

四、连线巩固

1、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了,每个朋友的衬板上都有三个小动物,你猜一猜,根据它们的特点发明了什么?从边上选择合适的图片,贴在这个小动物旁边的方框里,贴好后可以互相讲讲,为什么这样贴。

2、根据动物特点,讲讲发明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处

小鸟——飞机(会飞)

鱼——潜水艇(在水下游)

小鸭——船(在水上游)

渔网——蜘蛛(网格状)

蝙蝠——雷达(超声波)

3、小结:人类模仿动植物的特点,发明了许多机器和工具,你也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动脑筋,有什么好主意,马上来告诉老师,好吗?

第13篇:365夜故事(一)_鲁班造伞

从前,世界上并没有伞,那时候,人们出门很不方便。夏天,顶着个大太阳,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下雨天呢,衣服给淋得湿漉漉的。后来,鲁班动了好多好多的脑筋,终于发明了伞。

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造桥,造房子,都是露天的活儿。他想:我们做工,难免雨淋日晒,那出门赶路的人,就更苦了。要是能做个东西,又遮太阳又挡雨,那才好呢。鲁班开始动起脑筋。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

还得再想办法!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非常轻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都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他妻子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顶着这个玩意儿走路,可就不方便啦。要是能把它收起来,那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于是他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改成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用着它,就把再它撑开;用不着,就再把它收拢起来。这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人们所用的伞。

第14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鲁班造伞的传说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表现了鲁班一心为人们着想,造福人类的优秀品质,同时告诉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2、懂故事,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学习鲁班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的精神。 教学难点

1、鲁班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的精神

2、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将事情叙述得清楚、具体。教学准备:

1、

2、收集鲁班的其他故事。准备伞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快乐引入

1、以趣激学。猜谜语导入。(课件1)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做一个学会倾听的孩子。

师;远看像座亭,柱子立当中,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猜猜我是谁呢?学生指名猜。

师:是呀!夏天,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的;雨天,衣服被淋得湿漉漉的。伞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人们出行很不方便,传说是我国的鲁班发明了伞。 二 以疑启学

1、(课件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学生齐读课题(22 鲁班造伞的传说)。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善于提问的孩子最棒! (课件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1)、鲁班发明伞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鲁班是怎样制作伞的?

2、(课件4)师: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得闯闯关。最美的声音在哪里呢?抽5位学生来读,学生评,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跟读一次。

3、(课件5)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学习。谁来读读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1)、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成员共同填写学习题单的练习。师:我们来比比看,哪一组的同学最会团结合作,完成题单既快又好。 学生拿着学习题单上台汇报。其他组补充。

4、(课件7)出示亭子和伞。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一比,说说你了解到的亭子和伞有什么相同点?亭子有什么缺点呢?伞有什么优点呢?鲁班发明伞的灵感来源于什么?(荷叶)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围绕荷叶给鲁班带来的灵感来写的呢?生:(5-8自然段)

师:男生读鲁班的话,女生读小孩的话,老师读叙述的句子。 师: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善于观察、勤于动脑)

5、(课件8)师:你们知道哪里是荷叶的叶脉呢?学生指一指。你由叶脉想到了伞的什么?(伞架)。师:那么,鲁班是怎样制作伞的呢?

6、

7、(课件9)学生指名读细读感悟。读给同桌同学听。 (课件10)师:在这个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动词。

8、(课件11)师:请同学们在动词的下面画上你喜欢的符号。

师生合作读。学生读动词,教师读其它。

师: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鲁班制作伞的步骤很清楚、很条理。在我们的平时作文中,也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上。

二、以练展学。

1、(课件12)练一练:填上恰当的动词。

植树时,我先( )一个坑,然后把小树苗( )进坑里,再( )上土,( ) 上肥,一棵小树就种好了。 画画时,我首先( )图案,接着我就用铅笔认真地( )起来,最后( )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就画好了。

2、(课件13到16)出示学生的书签和封面,素材来源于生活。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汇报成果。

(1)、说说你们制作书签、封面、其它的小制作的步骤是怎样的? (2)、恰当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四、以成励学。

1、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2、(课件17)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的人,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你会发现到处是知识,到处是美。

板书设计:22 鲁班造伞的传说 善于观察 勤于动脑

第15篇:《鲁班造赡传说》教学设计

“班门弄斧”与“墨守成规”

也许是说鲁班离不开墨子,或说墨子离不开鲁班的缘故吧,木匠哥虽然认图不认字,但对“班门弄斧”和“墨守成规”涉及到两位滕州“老乡”的成语,却有自己的一套讲法。

鲁班与墨子同辈同时,同乡同土,家,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隔城相望,十几里路的邻居。

墨子的父亲,教过私塾,当过木匠。鲁班拜他为师,所以与墨子始终以兄弟相称。不想,一个师傅竟带出了两名“圣人徒弟”。

墨子从小跟父亲长大,读书早,也会木匠活;鲁班拜师晚,书读得不多,可手艺学得好。兄弟二人一块“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人类有了第一架“飞机”。

墨子注重社会调查,关心国计民生,会写文章,成了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鲁班埋头苦干,注重实验,不关心国家大事,后因其伟大的发明创造,才被世人敬奉为:仙师、圣祖、祖师爷,蒙上了一层行业神的面纱。

师兄弟二人一个在界河西的染山上设坛讲学;一个在界河东的灵山下收徒传技;隔河相望,关系一直很好。只是在后来墨子“止楚攻宋”这件事上,墨子嫌鲁班制造的攻城云梯,帮了楚国侵略宋国的忙,闹了点小误会。但在“兼爱非攻”的春秋大义上,鲁班从不含糊,全听墨子的。

一提云梯的事,木匠哥就沉不住气,说,这事可不能怪在鲁班爷身上。有人拿菜刀当凶器,还能定铁匠的罪?再说,你“墨守”还讲什么“成规”,怎么赢怎么打呗,你的“规”有毛病,能怨鲁班爷。但一提到“班门弄斧”,木匠哥的语气就变了。

人说“班门弄斧”是指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的意思,他说,不对,“班门弄斧”就是在鲁班爷门前登台打擂大比武。那阵势大了,鲁班爷坐在中间,墨家父子爷俩一左一右陪着。凡天南地北“踩百家门”的工匠们,要想出师,都得先登台亮相露上两手,让鲁班爷看看,够不够格。后来鲁班仙师升天了,年年弄斧班门的大比武,就改成各地工匠摆摊展销杰作的鲁班庙会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滕州人每当评说某某人的家风,或想阐明“人以群分”的观点时,总好引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一句俗语,殊不知这句话最早是人们专门用来颂扬鲁班一家人的。

鲁班发明墨斗,是受了母亲裁剪衣服使用粉线布袋划线的启发。把一根浸润墨汁的棉线,捏住两端放在要制作的材料上,然后从中间挑起再松开,弹印出所需的线条。起初捏住线头两端的任务是由鲁班母子二人合作完成的,由于老人还要顾着缝衣做饭,便做了个小钩,系在线的一头,才脱开了身。后来鲁班的徒子徒孙们,为了纪念鲁班的母亲,便称墨斗为“班母”。

鲁班的夫人云氏,也算半个“鲁班”。平时,鲁班刨刮木料时,她总是一边奶着孩子一边配合着用手按住被刨木料,以防滑动,但往往力不从心,顶不住刨木时的冲力,出现失误。于是,她就在丈夫工作的平台上,设计固定了一个卡口,把要加工的料物用 “步步紧”木楔塞牢,代替他人一旁手按把掐的合作。因此,她发明的这种抵挡“卡口”,被工匠们尊称为“班妻”。

“伞姑娘”是鲁班妹妹的外号。她见哥哥在田头路边修建的一座座四角、六角、八角的凉亭,能为种田赶路的乡亲们遮日蔽雨,歇脚聊天,就高兴地天天围着亭子蹦蹦跳跳。一天她忽发奇想:要是能有会走路的凉亭,人到哪里它到哪里多好。于是,世间就有了收放自如可“移动”的亭子——伞;于是鲁班的妹妹就有了“伞姑娘”的美名。

聪明的鲁班

鲁班从小就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天他上灵山打草,不小心被一种齿形边的草叶割破了手指。回家就照那草叶的样子,在一片竹板的边缘上,砍出了一行牙齿。他用这自造的竹锯,锯瓜瓜开,锯树皮裂,从中发现了“锯可断木”的原理。竹板换成铁片后,从此人间有了锯。锯的副产品是梳子,那是后来鲁班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鲁班又孝顺又肯帮助人。见母亲使用地锅做饭时,脸贴到地面上吹火,呛得两眼泪,又心疼,又着急,就没白没黑地画了改,改了画,硬是用木头和公鸡毛,造出了第一代鼓风机——活塞式风箱;见妇女们吭哧吭哧地用石臼舂米又累又慢,就按牛反刍的道理,造出了粉碎加工粮食的第一代机械——石磨。

做煎饼离不开磨。石磨的出现,带来了粮食加工的一场大革命,使人从“整吃整咽,囫囵吞枣”的原始状态,迈向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明。而历史上鲁班未走到的地方,至今对五谷杂粮的食用,甚至还仅限于蒸干饭、煮大茬子的炮制习惯,留有“吃整粮食”的粗放型痕迹。

并非是石皆可为磨。石磨的取材,惟以灵山石最佳。现在龙阳镇龙山店村前小河旁的一块叫“百家石”的地段,相传就是当年鲁班率领“百家石匠”石磨大会战的战场。透过残存的石屑、陶片,仿佛仍可听到那“叮叮当当”的击打声,看到那餐风野炊的袅袅炊烟。

灵山石磨磨出的面粉、面糊、米浆、豆汁,细腻均匀,原香原味。尽管现代科学催生了种类繁多的粮食加工械具,但漫步滕州街头,仍可见“石磨煎饼”的招牌,迎风摇曳,倍显风采。

鲁班

我国古代建筑工匠,春秋时鲁国人。曾创造出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磨子。相传曾经发明多种木作工具,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

本课为《鲁班造伞的传说》,既然是传说也就是说伞的发明者不一定是鲁班。可能是他完善了别人的发明,也可能别人完善了他的发明;可能如文中所讲,也可能鲁班并没有参与伞的发明,但这些都不必去深究。

鲁班巧法装石梁

鲁班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能工巧匠。他的每个故事都显示了他超凡的智慧。读下面的故事,看看鲁班是用什么办法装石梁的?

有一年,王家村在村东头要建一座支门。全村的能工巧匠整整忙了一年,才把支门的四根立柱做好、竖了起来。可是,立柱顶上两根横石梁,说什么也安不上去。工头和工匠愁得团团转,想不出办法来。

这天,包修支门的工头,又把众工匠召集在支门前商议上横梁的办法。可是,商议了老半天,仍然是瞎子点灯——白费油!

就在这时,从村西头的大道上,来了一个红光满面的白胡子老头儿。工头一见,灵机一动,对工匠们说:“伙计们,等会儿咱问问这老者,说不定他年纪大,见识广,能有上梁的高招。”

当老头儿走到工匠们跟前时,工头急忙迎上去,朝他一拱手,说:“老先生,请您指教指教,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这支门顶上的两根石梁装上去?”

老头儿听后,绕着四根立柱转了一圈,回过头对工头说:“唉,我已经是土埋脖子的人了,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说完,头也没回地朝前走了……

工头听了老头儿的话,一边品味着,一边望着他那远去的背影,越看越觉得这人面熟。猛然间,他转回头来对大伙儿说:“对啊,土埋脖子上横梁!”

工匠们听工头这么一说,一齐围过来问道:“怎么,想出上梁的办法了?”

工头说:“我想,他一定是鲁班师傅。教咱用‘土埋脖子’的办法上梁!”

工匠们听工头这么一说,个个又惊又喜,马上人担车推地把四根立柱用土埋起来。然后,把石梁从下边用绳子拉上去。没费多大的劲,便稳稳当当地把两极大石梁安装到立柱的顶上去了!

支门修好了。工匠们齐声赞叹:“还是鲁班师傅的办法巧!”

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

鲁班是春秋时鲁国的巧匠。据传说,他有一次承造一座大宫殿,需用许多木材,他叫徒弟上山去砍伐大树。当时还没有锯子,用斧子砍,一天砍不了多少棵树,木料供应不上,他很着急,亲自上山去看看。山非常陡,他在爬山的时候,一只手拉着丝茅草,一下子就把手指头拉破了,流出血来。鲁班非常惊奇,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厉害?一时也想不出道理来。

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摘下一棵丝茅草,带回家去研究。他左看右看,发现丝茅草的两边有许多小细齿,这些小细齿很锋利,用手指去扯,就划破一个口子。这一下把鲁班提醒了,他想,如果像丝茅草那样,打成有齿的铁片,不就可以锯树了吗?于是,他就和铁匠一起试制了一条带齿的铁片,拿去锯树,果然成功了。有了锯子,木料供应问题就解决了。

第16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表现了鲁班一心为人们着想,造福人类的优秀品质,同时告诉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 教学目标

★懂故事,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学习鲁班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的精神。 教学难点

★鲁班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 的精神

★观察的习惯和对创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收集鲁班的其他故事。

★准备亭子、荷叶、伞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鲁班造伞的传说》,回忆上节课内容,谁能说说鲁班是怎样造伞的?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关联词简述鲁班造伞的过程。

2、上节课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请提出来。

3、过渡:这节课我们来探究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4、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出示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鲁班是怎样造伞的?在文中用符号划出相关语句,并试着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在旁边。

5、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二、解疑合探

(一) 感悟鲁班造伞的原因

1、出示句子

夏天,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的;雨天,衣服被淋得湿漉漉的。

① 谁能为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课文,想想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② 你认为那些词应该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

鲁班想:要能做个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雨的东西,该多好啊!

① 指名有感情的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用‘‘既…………又………’’造句。

(二) 感受鲁班造伞的艰辛

1、交流在造亭子的时候鲁班是怎样进行思考的?

① 读一读有关句子说说亭子是什么样子?亭子有什么用处?

② 出示亭子图

③ 亭子有什么缺点?

2、交流有亭子造伞时鲁班是怎样进行思考和观察的

出示句子

可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又轻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哇!可是怎样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为了这事,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①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② 引导学生体会句子意思 出示句子

鲁班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找来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细的条儿,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① 画出句子中的动词

② 用自己的话说说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3、课堂小结

鲁班造伞的过程

三、质疑再探

回顾一下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要问吗?

四、拓展运用

1、学生自编题: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道测试题考考同桌。(可以从语言积累、字词巩固、写法运用上设计自测题)

2、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第17篇:鲁班造伞的详细教学设计

篇1: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有一次和妹妹游玩西湖时遇雨,产生了制造雨具的念头,又从小孩子们顶着荷叶在雨中追逐玩耍这有趣的一幕中得到启发,继而经过反复实践,发明了雨伞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插图逼真有趣,贴近儿童生活,易读易懂,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意识。

【设计理念】

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尽可能让学生直接、充分、自如地接触课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同时,要充分发挥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激起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学习新偏旁“匚”。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雨伞的经过。

3学习善于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难点: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具准备】

字词卡、多媒体课件或插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上学期学过的谁发明什么的小故事? 2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①谁知道鲁班是什么人?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②读了课题后,你最感兴趣或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③教师梳理学生疑问,鼓励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与同桌或四人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_____”标出要求会认的生字,用“△”标出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正音,并讨论交流记字方法。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体会生字在词句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4四人小组中每人读一段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谁的进步快。 5指导书写生字。 ②让学生观察要求“会写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难在什么地方?

③重点指导“湖、亭、匠”等字,注意间架结构。

④学生在田字格上先描后写,在你认为写得好的字旁边画“☆”。 ⑤小组评一评,推荐写得好的字给老师在班中展示。

四拓展作业

搜集有关鲁班的小故事,也可以搜集你喜欢的其他发明家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大意

1听写“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自荐分段读课文。

3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①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②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2指导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说说这部分课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试说说理由(教师相机点拨)。

③听录音朗读,结合插图,想象游人在西湖游玩,突然遇雨,四处躲藏和孩子们顶着荷叶在雨中追逐玩耍的情景。④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鲁班与妹妹的对话,体会妹妹爱动脑筋,敢于提合理化建议的精神。

⑤听了妹妹的话,鲁班怎样想,怎样做,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感悟鲁班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善于思考,敢于改革创新的良好品行。

三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_________________,他从___________ (遇到什么问题) (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启发,经过___________,

(怎样做)

终于____________。

(结果)

2读了鲁班造伞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再作小结。) 3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四课后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与他们交流自己的感想。

2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曾经遇到的一两个问题,你当时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3如果有兴趣的话,动手做一个小制作,带到班里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作品有创意。 篇2:鲁班造伞的传说_教案

鲁班造伞的传说 教案

教学目标 1 9个生字。 2别人听。 3

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2体会

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鲁班。

1、谜语导入: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伞) 2.出示课题:鲁班造伞的传说。 3出示鲁班简介,了解鲁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学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1、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便之处呢?

2、鲁班看到人们的生活这么不方便,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3、鲁班为人们办了好事,又是怎样想的呢?

4、荷叶的什么地方给了鲁班启示,请画出鲁班造伞的动作的词。

5、从鲁班发明伞的经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四、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 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读读鲁班造伞的句子,画出其中的动词,想象伞的制造过程。

(5)交流第五个问题,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五 拓展延伸

1、你想对现在的伞作什么改进?

2、你还知道鲁班的哪些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第18篇:锯子得来历

锯子的来历

我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做鲁班。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人民当中流传着,后代土、木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姓输,名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人们尊称鲁班。有的书上写作公输般或供输盘。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功效。

第19篇:蛇和锯子人生哲理

一天晚上,一条蛇想要找食物吃。

于是,它悄悄爬入了一个木匠的工作车间。

木匠是一个相当懒散的人,把工具乱七八糟地堆放在地上,而其中正好有一把锯子。

蛇在车间里绕来绕去,不久就爬上了锯子,但没想到被锯子划出了一个伤口。

这个伤口让它意识到,这把锯子可能会攻击它,于是,它转过身来,对着锯子狠狠地咬了一口,就这样,它的嘴一下子流出了血。

这使得蛇十分生气。

它一遍又一遍地攻击锯子,直到锯子上沾满了自己的鲜血,蛇感到自己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于是它决定,在它死于伤口的剧痛前,对锯子发动最后的致命一击,然后离开这里。

然而,对锯子发动最后一击的蛇并没能走多远。

第二天早上,木匠很惊讶地发现,在他的门阶上有一条死蛇。

有时,我们试着伤害别人,到头来只会伤害我们自己。

第20篇:鲁班传记

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逝着,涌现出了许多的传奇人物,让我们细细解读这些传奇人物,从他们的事迹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获取那智慧的光芒。嗨喽大家好,欢迎收听《金海之声》;《名人事迹》栏目,我是你们的朋友王石涵。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传奇人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鲁班。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班,尊称公输子。今山东滕州人。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之间,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却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在楚王宫中墨子以衣带为城,以竹片为器,与鲁班相斗,鲁班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余,最终鲁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弃了攻宋。

鲁班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发明。一次攀山时,他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便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他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鲁班看到各种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于是就用竹木削成飞鹞(yao4),借助风力在空中试飞。开始飞的时间较短,后来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改进,竟能在空中飞行很长时间,鲁班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的发明创造有很多,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很多木工器械都是他发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鲁班尺。又如墨斗、锯子、刨子、钻子等,传说均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这里面都包含着原始的物理科学知识。

鲁班还是一个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机关设在里面,外面不露痕迹,必须借助配合好的钥匙才能打开。

《墨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que4),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后世不少科技发明家,如三国时期的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待封等,都受这个传说的影响,相继朝这个方向发展过。

2400多年来,人们为了表达对鲁班的热爱和敬仰,把一些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的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些关于他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故事。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首

的《

》。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鲁班的发明创造有多种,散见于战国以后的书籍中,主要有:

(1)机封:《礼记·檀(tan2)弓》记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由于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被广大人民采纳。

(2)农业机具: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long2)、磨、碾(nian3)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3)木工工具:古代的许多器具是木制的,因此,精巧的工具对木匠来说十分重要。《物原·器原》说鲁班制做了钻。《鲁班经》还把木工所用的曲尺称为“鲁班尺”,说明古代工匠认为曲尺是鲁班发明的,但这只是传说,曲尺在鲁班之前已是常用木工工具。

(4)锁钥: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luo2)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能代替人的看守。

(5)兵器: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6)仿生机械:《墨子·鲁问》又记鲁班削木竹制成鹊,可以飞三天。另据《鸿书》记载,他还曾制木鸢(yuan)以窥宋城。《论衡·自纪·儒增》记述了一种传言,说他制做出备有机关的木车马和木人御者,可载其母。

(7)雕刻:《述异记》记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古时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8)土木建筑:《事物纪原》和《物原·室原》都说鲁班创制铺首,即安装门环的底座。古时民间还传说他主持造桥;他的妻子云氏为了使工匠不受日晒雨淋而发明了伞。

当然,有些传说可能与史实有出入,但却歌颂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鲁班被视为技艺高超的工匠的化身,更被土木工匠尊为祖师。

相会的时间总是短暂。各位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会!

鲁班造锯子的范文
《鲁班造锯子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