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技术推广企业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2 06:04: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技术推广

先进养鸡技术推广

发展养鸡产业,争创禽类养殖是我村今年重抓的一件大事。自成立农业推广协会后,由我们〃〃〃〃推广了先进的养殖技术。

一、主要作法

1、积极引导,广泛宣传抓落实。一是大力宣传养鸡优惠政策。及时召开了专题动员会,下发了宣传单,大肆宣传区、镇(办)扶持养鸡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养鸡的积极性。二是大力宣传养鸡典型事例,以养鸡经验和经济效益,正面引导农户发展养鸡产业。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落实。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了发展养鸡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为养鸡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实行奖惩激励。对发展养鸡制定了奖惩措施。

3、鼓励发展。为完成区下达的养鸡发展任务,在发展养鸡的优惠政策基础上,还制定了激励扶持政策。

4、协调配合,优质服务抓落实。加强养鸡户、推广协会之间的沟通。针对养户反映问题给予解决。

二、推广情况

1、经济效益:

年饲养商品肉鸡10万余只,年创产值20多万元,可为农民创造利润10万元。

2、社会效益:

带动了全村养殖业,推广协会定期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专家对社内农户开展养殖技术,动物防疫等培训,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对社内社外的养殖户派技术员现场指导。免费培训,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一致好评,并有力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3、生态效益

肉鸡养殖的主要副产品是鸡粪,鸡粪中富有未被鸡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肥料,对林木果等经济林,以及农田、塘口饲养鱼虾可以进行充分利用,不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可以节省成本,改善了土壤环境,兼带发展鱼虾养殖及经济林木种植的生态养殖的一条龙经营模式,生态效益显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抓好平衡促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各项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加大督办检查工作的力度,确保平衡发展。

2、采用肉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进行集中封闭饲养。

3、规范管理,合理布局,实行统分经营模式的养殖区域。

以上是帮扶工作先进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还需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为带动中一村各家各户共同致富,振兴中一村经济,让养殖业成为中一村又一个形象品牌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2篇:技术推广计划

作物生产技术推广计划

高科技产品“恩益碧”的推广计划

与八于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沈山林合作,在学员生沈福星的小麦田,学员夏宏斌的玉米田,学员郭星的花生田进行试验。

推荐第3篇: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技术推广工作总结与2013年工作思路

今年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县农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全县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得到较好较快地发展。年初下达的各项指标已基本完成,单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以新型农民培训与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为抓手,以全县渔业宏观规划和水产产业化发展为引导,努力全面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使我县渔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水产养殖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今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5.96万亩,投放各类苗种3129吨,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4460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新型农民与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今年中心结合省政府28项民生工程中的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任务,从单位抽调7位专业技术人员分乡、分村承包到人对全县5个乡镇100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4个村160名新型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100余期,散发技术资料4000余份,下发图书500余册;同时结合今年各乡镇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春季科普赶集等,深入各乡镇举办培训班近10期,培训人员近千人次,科普赶集6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或明白纸5000余份。通过上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农民科学养鱼意识。

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促进水产技术提升:根据我县水域资源情况和渔业生产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当前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今年中心在积极做好农业部“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项目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省、市、县农委拉动内需号召,先后向省农委、省计委、省科技厅和市、县农委、科技等单位递交了《县塌陷区水域生态修复与利用示范》、《水生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等项目报告5个。目前部分项目已落实,有的正在审批之中。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我县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我县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开展无公害、绿色生态渔业生产:在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安徽省湖渔场的“湖”牌河蟹、草鱼、青虾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使我县水产绿色产品达到4个,同时县南美白对虾养殖协会“亮白”牌南美白对虾和城西湖渔场的“健”牌草、鲢、鳙、鲤、斑点叉尾鮰等6个无公害产品也通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中心的复查换证工作;与此同时在县水产中心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大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将其生产的稻虾米认证为有机食品,该有机米认证的成功打破了我县无有机食品的历史,提升了我县农产品质量档次,有利于促进我县农业与渔业的共同发展。

四、积极做好渔业统计及生产调查等工作:渔业统计和生产调查工作是政府部门正确掌握渔业生产发展情况的依据,为确保渔业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今年在县水产中心的安排下

2 共召开乡镇水产技术干部会议4次,上报统计数据4次,下发灾害预报1次。同时结合渔业统计工作,今年共开展了渔民家庭收入情况、渔业养殖情况等两项调查工作,通过召开调查人员会议、发放调查表、电话调查等方式,对全县范围渔业基本生产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同时通过该项调查的开展为下一步渔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依据。

五、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在综治、计生、财务、学习、信访、考勤等方面单位通盘考虑,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做好年度内的各项工作。在综治方面,领导重视,一把手亲自挂帅,尽心尽责抓好综治工作,保证综治经费到位,使综治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并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在单位工作决策中充分发挥了综治一票否决权制。在计生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单位计生工作井然有序,各项资料健全,措施落实到位。财务方面,认真做好单位的预算决算工作,按时按质报送财务报表。学习方面,健全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今年单位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在没有特殊事情的情况下坚持每周集中学习1次,目前已集中学习30余次,通过学习单位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均有较大的提高。考勤方面:单位制定了考勤制度,实行上下班签到制,确保了出勤率。

今年已经过去,在新的一年里,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工作将更加努力,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成部级项目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项目建设任务,做好总结,迎接部、省级项目验收。

3 二是抓好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科技示范培训,做好科技下乡工作。结合省民生工程、科技示范县建设项目和县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年计划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0人,农民科技示范户254人,完成各类培训20期以上;配合有关单位送科技下乡6次以上,下发技术明白纸5000份以上。

三是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今年计划向省、市、县有关单位申报项目5个以上,完成项目资金30万元,力争达到50万元。

四是做好渔业统计工作和渔民调查工作,确保渔业统计数据的真实、及时。

五是做好单位内部的事务、业务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六是做好县内各渔业生产单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乡镇水产员的业务管理,促进我县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二O年一月六日

推荐第4篇:技术推广总结

X X中 医 医 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年度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相关精神,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我院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周密部署,逐步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一)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当前,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振兴中医,实现科学、快速地发展,首先要弄清自身的优势所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有着十分明显的特色优势。我院要求全镇各卫生所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有所作为,必须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发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走中医药特色之路。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以来,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取得显著成绩。但一些地方中医药基础设施落后,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完善,中医药服务阵地萎缩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政策扶持和培养人才等措施来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和卫生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掌握应用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简便中草药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让群众受益,以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

(二)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了惠民措施 我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价格低廉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真正做到惠民、便民、利民。同时,根据疾病谱的变化,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酒精肝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病的防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三)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搭建中医人才梯队

许多地方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原因是中医药人才缺乏,许多村卫生室没有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要在短时间内使所有社区和乡村的医生都具备相当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非常困难。我院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中,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和卫生室人员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全面推进我镇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简便易学、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真正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四)夯实基础,强化抓手,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党和国家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要求以农村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13年8月份,又选派了2名中医药骨干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通过活动使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知晓率达100%,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知晓率达100%,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夯实了中医药工作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切实抓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为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确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印发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对全县乡村卫生室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目标、推广内容、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作出要求。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完善本地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工作。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关键是搞好培训。加强师资力量,把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师作为骨干,赴基层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推广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中医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日常业务中经常应用。

(二)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络建设。

我院结合实际,狠抓中医药的推广普及,把中医科建设做为卫生院和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建设时做到全部开设中医科,设置中药房,其中:卫生院中药饮片达到30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150种以上;卫生室中药饮片达到27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50种以上。

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在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时,注重加强中医药的推广普及,对业务用房、设施等也要相应地提高标准和要求。规范化村卫生室全部都配备中医中药,并注意将中医药人员和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进行调整充实。所有村卫生室都配备规定以上数量和品种的中草药和中成药,每个卫生室要有一名以上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防病治病服务。

三、强化保障,保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便捷价廉的中医药服务,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卫生院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的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推广应用方案,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卫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责任,拟定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督导,及时研究解决推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同时,加强了对推广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为推广应用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二)完善保障措施。在新农合制度建设中,将中医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部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畴,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报销比例和降低中医院的起付线,使越来越多的病人体验到中医药治疗的实惠,为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方面通过积极提供中医药服务,发挥特色优势,扩大影响,吸引病人;另一方面,也加强管理,控制大处方,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减轻病人医药费负担,正确引导群众就医。

(三)加强考核督导。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绩效考评机制,纳入卫生工作的目标管理。同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纳入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并把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卫生院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和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村医执业的考核内容,加强考核督导,凡考核不合格的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X X中医医院脑病科

二〇一三年八月

推荐第5篇: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古冶区中医医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根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区卫生局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我院从2010年9月开始,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现将工作内容汇报如下: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负责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组织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的督导检查。

长: 院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

员: 医务科科长

2、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小组,主要负责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交流、宣传以及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工作。

长:

副组长:

员:

主任中医师;

主治中医师;

推广项目

⑴针灸疗法 ⑵熏洗疗法 ⑶推拿疗法

⑷穴位注射疗法 ⑸平衡针疗法 ⑹刮痧疗法

⑺耳穴压豆疗法 ⑻拔罐疗法 ⑼贴敷疗法

⑽伤食性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

⑾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技术 ⑿背部腧穴拔罐治疗小儿哮喘技术 ⒀艾灸治疗痛经

⒁艾灸推拿腰肌劳损 ⒁针灸治疗头痛 ⒂针灸治疗面瘫

⒃熏洗疗法治疗糖尿病 ⒄推拿治疗小儿遗尿

⒅推拿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⒆推拿治疗偏瘫(中风后遗症) ⒇推拿治疗颈椎病 (21)推拿肩周炎 (22)推拿疗法治疗糖尿病 (23)三伏贴

三、项目实施

(一)组织培训

1、培训对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1人参加培训。

2、培训内容:

(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培训内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三册)及省级推广项目。

(2)尚不能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西医人员培训内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

3、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讲课学习、临床带教、定期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小组到乡镇卫生院巡回讲课指导。

4、考核工作

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省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的《河北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合格证书》。

(二)组织交流

1、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到我院学习交流中医药适宜技术,三年共计100人。

(三)组织下乡宣传、义诊

由各单位组织下乡宣传中医适宜技术,以会诊、义诊等方式,让居民近距离感受到中医优势。具体诊疗病人2300余人次

全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医院内部以不同形式宣传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提高群众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晓率,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古冶区中医医院 2013年10月1日

推荐第6篇: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县2014年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2014年,**县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在县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及市站的业务指导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扣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意见》(西发[2014]1号)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山羊规模养殖为重点,围绕百万只山羊工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通过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科技推广为抓手,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四级联创”活动,提高了全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2014年,我站继续总结推广县级、市级、省级、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在每个规模场建设伊始,我站均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到点选址放线、指导场区布局,提供由县规划设计院绘制的专业施工图纸,确保栏舍建设合理、生产设施配套、卫生防疫条件具备。投产后指定专家包联技术服务,驻场指导制定饲养管理制度和建立养殖档案,使每个规模场都能按程序组织生产,做到了饲养品种优良、粪污处理得当、档案记载完备、产品质量安全。在技术人员与业主齐心协力下,今年全县新建成部级标准化规模羊场个;新建成省级标准化规模羊场16个,省级标准化规模猪场4个;新建成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个,其中市级标准化规模羊场5个、市级标准

化规模猪场3个;新建成县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97个,其中羊场173个、“150”模式猪场24个(新建“150”模式猪舍28栋)、“165”模式牛场21个、“153”模式蛋鸡场24个、山羊“1235”模式78户 。

(二)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了产业服务能力。2014年,畜牧技术推广站作为**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秸秆养羊示范、“菜蓝子”工程、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单位,竭尽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了产业服务能力,壮大了畜牧产业板块势力。**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草地治理项目自2011年9月启动以来,我站全程推进建设,2014年在五里河小流域发展12个草食畜牧专业户,指导新建1880m²的牛羊圈舍,指导播种黑麦草300亩,采购(3t/h)铡草机6台,指导建设青贮窖48立方米;2011年—2014年治理工程结束,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草地畜牧业建设中效果明显。秸秆养羊示范项目今年收官,示范效果,是一项变废为宝、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处理利用,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民生工程, 项目启动之时我站就及早介入,指导羊栏、青贮窖建设;在秸秆收割、运输、粉碎、装填、密封、开窖检验、饲喂利用等环节全程参与,全县先后购进秸秆揉丝机22台,秸秆揉丝青贮2.3万吨,通过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建设,共完成总投资500.34万元。完成王、杨胜、章超、冯朝、恩兵等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指导这5个“菜蓝子”工程建设。9月份配合县林业局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方案编制,并启动今年3000亩退耕还草工程,结合规模羊

场和规模牛场建立牧草基地,组织购进所需草种1万公斤,其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6000公斤、紫花苜蓿种子4000公斤,开展人工种草现场培训2期,草业的发展将会推动我县山羊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继续稳定全县7个生猪人工授精站,全年全县生猪人工授精17280头次,受胎16458头,受胎率95%,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继续推进马头羊保种场建设,加大马头羊选育力度,全年全县建设马头羊保种场32个,选育马头种羊3122只,其中马头种母羊3000只、马头种公羊122只,落实种羊补贴70万元(种母羊200元/只、种公羊800元/只),我站在种羊选育中制定周密的马头羊保种选育技术规程,积极开展马头羊选种和体尺测量培训及现场指导,督办每个马头羊保种场建立完整的选种选配档案及生产记录,建成系统的种羊系谱,进而建成马头羊优质基因库,每个保种场培育了马头种母羊100只以上、种公羊5只以上,建立了40亩人工牧草基地,建成了一套完善马头羊种羊选育系谱档案和生产记录;三是推进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专业合作社是畜禽生产与市场联接的纽带和桥梁,积极推进合作组织建设将有利于组织生产,落实技术措施,同时将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聚集了规模势力,增强了与大市场对接谈判的信心,从而实现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全年全县新登记注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6个,新发展社员236人,他们积极组织种羊、活畜禽、禽蛋外销,给

畜禽加工企业提供货源和初级产品,如**镇邦鑫马头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给困难社员赊销羔羊、种羊,回收肉羊,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服务功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和运作机制;四是组织动检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提高基层动检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今年共有30人参加动检技能鉴定,通过精心组织,考前学习,培训辅导,提高了我县动检技能水平;五是全面开展生猪保险业务,能繁母猪保险做到应保尽保,肥猪保险组织大户联合参保,为生猪发展坚定了信心,在稳定猪肉价格方面取到了一定的作用;六是生态鸡认证实现零的突破,今年我县生态鸡认证实现零突破,**乡瓦房沟村六组的弘升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镇刘家湾村五组的利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并颁发《**省生态养鸡生产方式认定证书》,为我县生态鸡提升价值创造了良好的品牌。

(四)以饲草开发为突破口,建立特色产业物质保障体系。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1号文件,将马头山羊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优势特色产业来培植,为做大做强马头山羊这一品牌产业,饲草物质基础是关键,因此,一是引进牧草新品种,建立牧草基地。引进菌草试种50亩成功,预计能够留种500万斤,为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去年17000多亩冬闲田牧草,今年春夏季收获丰收,受到省、市、县领导肯定和赞扬;二是引进新机械,加大饲草开发力度。今年在陕西新天地草业公司引进秸秆打包机3台,秸秆一体机1台,成立荣昌秸秆饲草开发公司,尝试牧草公司化生产,规

模场订单利用;三是积极启动退耕还草工程,今年在**镇、**乡、**镇启动3000亩退耕还草,我站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规划,整地播种,为规模大户建立饲草基地。

(五)以科技宣讲为主线,努力提高了畜牧产业的科技含量。今年,我站以科技局“科技活动周”和“科普宣传日”活动为载体,以科技宣讲为主轴,全年多次巡回到乡镇举办科技咨询,开展技术服务62次,送科技下乡10期,接受咨询152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包联制,全站所有人员包乡镇、包养殖场、包专业户,一年来,到户、到场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1000余次。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我站根据县农业局安排,组织养殖大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20余人,分两期到**市培训。我站组织6名技术人员到华中农业大学进行知识更新培训,为畜牧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六)及时收集牧业信息,并整理上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技术推广部门,常年与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打交道,接触到畜牧产业发展中的最真实、最接地气的各种信息,我们及时总结,推介新亮点、新经验,并反馈给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全年我站共上报总结和各类汇报15篇,发表专业论文2篇,发表技术见解5篇,在网站报刊发表各类信息232条,及时对外宣传了畜牧业发展的动态,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今年,畜牧业信息统计工作安排在我站,会计**同志专人负责,及时收集畜牧业发展

的动态信息,将各种生产数据、物价指数、发展趋势整理汇总后,通过网络按时上传,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信息。

(七)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业务工作,全面完成了我县的草地监测任务。今年,我站按照上级业务安排,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活动如期推进,畜产品入市交易引导有序,科技推广有声有色,特别是草地监测任务,每年时值7—8月份酷暑盛夏,是草地监测的最佳时期,我站技术人员顶烈日、战酷暑,克服山陡难行、野蜂、蛇的意外伤害,组成草地监测小组,按照草地监测工作方案,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先后到**等乡镇,采用GPS定位仪,随机抽取样地,采集样本、计量、计算、记录数据,收集到30个野外牧草信息,认真分析后,将测定数据上报市主管单位,高质量完成了草地监测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们在本职工作上,取得了上述成绩,但畜牧技术推广在全县畜牧工作中任务重、工作量大,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一是面对规模场不断兴起,工作量日益加大,人员不足,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有些力不从心。二是优势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需要突破,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山羊这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今年将马头山羊产业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产业来深挖其发展潜力,一方面鼓励家庭式规模化养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办养殖企业,他们由于不懂技术,往往创办之初把规模羊场

想象成三二十只小规模那么简单,一旦大规模投产,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加之,山羊相对于猪、鸡没有系统的技术规程提供借鉴,进行规模化工厂生产还有很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三是缺乏技术研究经费,我们在推行项目实施过程中,借助项目优势,解决了规模养殖饲料加工、营养供给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但在疫病防控等方面,还需资金、人才支持,去破解山羊规模化养殖遇到的技术难题。畜牧科技推广是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技术支撑,希望上级高度关注我站,在项目和工作经费上给予倾斜,让我站技术人员有信心专心致力畜牧科技服务和推广工作。

三、明年工作打算

不但总结推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一切从群众利益考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技术服务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继续引导以马头山羊为主的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方向发展,创新畜牧产业经营方式,突出效益,确保已建规模养殖场,正常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实现山羊产业发展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的工作目标。

二是加大羊种羊繁育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县种羊场和马头羊保种场建设,加快马头羊保护区种羊选育,促使马头羊种羊核心群不断提纯优化,种羊繁殖群优质基因不断扩大,为马头羊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增强产业发展势力。

三是加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做足做实“菜篮子”工程项目。

四是提高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外出考察、网络学习、实地研究等方法,提升每位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畜牧产业发展。

**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日

推荐第7篇: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浅谈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试验成果推广应用到广大的生产实际中去,以推动畜收事业的发展。为加快推进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畜牧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学养殖水平,全面推进畜牧科技进村入户指导工作,建立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养殖户,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工作中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主体培训和分户技术指导为重任,规范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及时记录、总结和检查。现将科技推广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培养畜牧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范户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畜牧业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

二、主要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推进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畜牧科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示范养殖品种和主要技术推广,指导员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5%以上,加大对畜牧科技示范户的培育能力和知识更新培训,示范户10户,辐射周边农户达108户。

三、完成情况

(一)培育畜牧科技示范户。我所指导的是花桥村陈圣兵、陈有为等10户示范户,示范户围绕生猪来实施。采用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畜牧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在实施科技入户指导项目中,帮助科技示范户拟定生产计划,建立主导产业高产及增效节本模式。户均每头生猪预计增收200多元,节约养殖成本户均每头80多元。认真落实扶持和激励政策,积极投身生产第一线,认真开展科技服务。

(三)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在整个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入户指导中,即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民养殖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为重点。在农闲季节,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科技示范户和养殖户22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50份,解决农民在养殖过程中急需的生产技术及技术难点,共入户200余次。

(四)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养殖环节安排,并发放给农户。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各农户关于技术难题的咨询;进村入户,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

四、取得成绩和经验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在新技术应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入户调动了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搞好畜牧养殖工作的积极性。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发挥,新技术推广速度明显加快,广大技术人员在养殖户的心中有了新的定位,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工作热情较高,服务“三农”意识大大增强,广大示范户亲自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养殖业的关心、支持和技术指导员热情服务,积极配合指导员开展畜牧新技术示范,并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向周围群众传授。广大养殖户出现了“村看村,户看户,养殖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全面提高了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成效显著,农民增收、农户满意、畜牧增效,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以上取得的成绩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技术员的共同努力下得来的,但仍存在不足,存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上开拓创新不够,对畜牧发展的政策形势把握不够,所学知识不够广,特别是先进的、新的知识学得少,而且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等,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在科技入户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足,尽量改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质量,继续探索畜牧科技推广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大力开展畜牧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我镇畜牧科技上新台阶作贡献。

推荐第8篇: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林业技术推广2009年度工作总结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2009年度工作

二〇〇九年来,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项目实施乡镇的支持配合下,通过我站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现

一、业务工作

根据年初制定的造林任务:2009年全县计划投资561.00万元资金,实施各项工程造林4.86万亩。其中义务植树和荒山造林3.78万亩,189.00万元;利用植被恢复造林1.09万亩的,372.00万元。经过我站工作人员的精心布局、规划、组织实施,现已完成义务植树及荒山造林3.8万亩;植被恢复造林1.2万亩;共计5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并通过了县内的组织验收;在积极组织造林的同时,还编制完成了惠民至景迈芒景全长31公里、投资115.78万元的公路两旁绿化美化实施方案,并完成了8公里的绿化任务,未完成部分计划在09年实施。

(一)植被恢复造林

2009年植被恢复造林项目安排在糯扎渡、谦九两个乡镇实施,根据计划,两个乡镇共需要完成植被恢复造林1.09万亩;其中:谦九乡6500亩。思茅松6000亩,橡胶500亩(橡胶只作种苗补助);糯扎渡镇4300亩,造林树种桉树。由于今年造林任务下得晚,7月份才开始组织实施,为抢抓时间,使苗木能在造林最佳时节安全定植下去,任务一经安排,我局技术人员一方面立即深入实地着手调查规划,另一方面及时开展造林种苗准备工作,确保造林各个环节万无一失。由于布局合理、安排得当、组织实施有力,项目于7月底完成规划,7月底完成预整地,7月底完成了定植任务。经统计,全县共完成植被恢复造林1.2万亩,其中:谦九乡完成思茅松造林0.70万亩,橡胶造林0.09万亩;糯扎渡镇完成按时造林0.50万亩。项目建设总共涉及2个乡镇、6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400余户、1200多人次。

(二)义务植树

2009年计划实施义务植树造林3.78万亩(447.6万株),项目安排在糯扎渡、谦

九、拉巴、酒井、勐朗镇、竹塘、东回、惠民、富帮、富东、雪林、木嘎、上允、南岭、糯福等15个乡镇实施。为避免重种轻管,造林成效不显著等局面出现,我站在总结历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更加注重的抓好造林地块规划、做好预整地的技术指导及检查验收、把好苗木质量和苗木发放登记等几个重要环节。并认真做好产出效益分析,切合实际的编制完成了一份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通过我局及项目建设乡镇的共同努力,到7月底,已完成了全部造林计划。经统计,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427.12万株,约3.8万亩,造林树种西南桦、思茅松、桉树、香樟木、杉木、水冬瓜等6种;其中:糯扎渡4.74万株;谦九49.57万株;酒井4.00万株;勐朗镇65.21万株;竹塘21.38万株;东回80.20万株;惠民3.55万株;富帮9.53万株;大山0.80万株;雪林48.00万株;木嘎39.38万株;上允0.800万株;南岭14.15万株;糯福1.40万株;拉巴84.41万株。

(三)地方性工程造林

2009年地方性工程造林主要是以苗木扶持的方式支持茶产业建设。经统计,共扶持发放茶苗209.22万株,造林面积达0.1万亩,涉及拉巴、南岭、东回、谦

九、酒井、富东、勐朗镇等九个乡镇。

(九)其它

为加快**县经济建设步伐,培植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根据某某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和部署,仅仅围绕“着力打造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园旅游景区,建立绿色金三角”这一战略目标。针对总体规划和布局,我局主要是重点对惠民至景迈、芒景全长31公里的旅游线路上下、两旁的绿化造林进行了规划,并按照旅游线路建设的标准拿出了投资为115.776万元的绿化美化实施方案,目前,这个方案已得到县人民政府的批准并付诸实施,计划在09年7月份以前完成建设。另外,我站始终坚持“业务工作优先中心工作兼顾、以大局为重、服务全局”的工作原则,在积极组织完成自己业务工作的同时,还抽调技术人员协助其它股室完成伐区作业设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地方公益林调查等工作。

二、政治思想方面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工作的第一要务“服务”贯穿于工作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端正态度,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做一个思想向上,作风务实的林业技术服务人员。在这方面,我站全体工作人员先后参加学习了我局组织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撰写出心得,在会上先后作了发言;参加了为期4.5天的全县林业系统行政执法暨业务培训,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选派人员参加了县委党校组织的先进分子党课学习等。

三、经验和不足

主要是项目造林方面。经验:

(一)由包上承包造林转变为农民自己造林,造林方式多样化;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增加了收入;

(三)增强了上下联系及项目实施乡镇的责任心。

(九)降低了项目运作带来的风险。不足:在选择造林操作方式上,没有足够掌握项目区实际,不能盲目的也不要一层不变。要充分了解项目区群众思想意识及劳动力资源情况以后再确定。因为农耕与造林都讲求时节,而**的实际就是农耕时节即是造林时节,两者相互抵触,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作保障,要求农民既要做好农耕又要造好林是不现实的。为此,没有全心全力的投入,就会影响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和成效就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另外,造林树种单一,纯林造林较多,增加了造林成本。为提高对病虫害、风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建议多造一些混交林。

九、二〇〇九年计划

(一)继续做好历年造林地补植补造、管护和检查验收等后续工作;

(二)09年计划实施4.0万亩的造林任务。其中:植被恢复0.4亩,安排在酒井乡光头山;3.6万亩的义务植树和荒山造林,安排在全县范围内;

(三)积极争取防护林体系特色经济林建设项目1.0万亩,主要安排在安康、上允、富帮三个乡镇实施;

(九)理清、掌握乡镇林业站现有基地建设情况及产权归属,有针对性转变一些操作模式,加大开发利用,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益,建立一些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九)积极做好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推荐第9篇: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全面提高我区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本项目结束后,使我区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榆次区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

榆次区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培训方式

采取脱产学习,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培训教材

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三步六病翼。

3.培训内容

(1)三步六病学说

(2)调神温经通督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针刺加灸翳风穴并刺络拔罐治疗面瘫

(4)“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5)锋勾针疗法概论与临床应用

(6)督脉与膀胱经在治疗腰腿痛中的新认识

(7)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的技术

(8)中医外治适宜技术 (9)磁圆梅针疗法 (10)火针疗法

(11)名中医进行专题讲座

四、培训时间

2014年2月起分批完成培训任务。

五、培训实施与组织管理

1、成立领导组: 组 长:刘春云

副组长:郝进华 张争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闫春兰

2、培训专家及师资队伍:武德卿副主任医师、王大飞副主任医师、康守义主治医师、郝进华主治医师、闫春兰主治医师、魏占峰医师、张丽红医师、赵晋龙医师。

3、培训计划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培训安排30天,教学17天,实践教学12天,考试1天;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培训每期安排20天,教学10天(含讲座),实践教学9天,考试1天。

4、教学安排

培训工作全部在榆次区中医院内完成。医院将为培训班提供会议室及针灸室.

5、餐饮

医院食堂按时为学员开放,免费供餐,标准20元。食堂保证为学员提供卫生、可口的饮食。

6、学员管理

要求每期参训学员按通知的时间,准时到医院报到。学员参加实践操作所需的针灸针及工作服由学员自备,另外建议学员自备《针灸学》教材以便查阅。

报到地点:榆次区中医院。

(3)考勤要求

医院将为每个培训班(小班)安排专职班主任,负责做好培训班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学员思想工作、服务工作、教学及生活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学员考勤及日常管理工作。

医院将对参训人员实行考勤制和考核制,要求参训学员必须按时上下课,不得无故缺勤、无特殊事由一般不得请假,请假须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

(4)考试考核

每期培训结束后,医院将组织学员参加考试,理论综合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成绩在60分以者为合格。

关于教学管理、学员管理、请销假制度及考试考核制度等均按榆次区中医院有关短期培训管理制度执行。

榆次区中医院

2014.1

推荐第10篇: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2008年度工作总结

二〇〇八年来,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项目实施乡镇的支持配合下,通过我站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根据年初制定的造林任务:2008年全县计划投资561.00万元资金,实施各项工程造林4.86万

亩。其中义务植树和荒山造林3.78万亩,189.00万元;利用植被恢复造林1.08万亩的,372.00万元。经过我站工作人员的精心布局、规划、组织实施,现已完成义务植树及荒山造林3.8万亩;植被恢复造林1.2万亩;共计5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并通过了县内的组织验收;在积极组织造林的同时,还编制完成了惠民至景迈芒景全长31公里、投资115.78万元的公路两旁绿化美化实施方案,并完成了8公里的绿化任务,未完成部分计划在09年实施。

(一)植被恢复造林2008年植被恢复造林项目安排在糯扎渡、谦六两个乡镇实施,根据计划,两个乡镇共需要完成植被恢复造林1.08万亩;其中:谦六乡6500亩。思茅松6000亩,橡胶500亩(橡胶只作种苗补助);糯扎渡镇4300亩,造林树种桉树。由于今年造林任务下得晚,3月份才开始组织实施,为抢抓时间,使苗木能在造林最佳时节安全定植下去,任务一经安排,我局技术人员一方面立即深入实地着手调查规划,另一方面及时开展造林种苗准备工作,确保造林各个环节万无一失。由于布局合理、安排得当、组织实施有力,项目于3月底完成规划,5月底完成预整地,7月底完成了定植任务。经统计,全县共完成植被恢复造林1.2万亩,其中:谦六乡完成思茅松造林0.70万亩,橡胶造林0.05万亩;糯扎渡镇完成按时造林0.50万亩。项目建设总共涉及2个乡镇、6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400余户、1200多人次。

(二)义务植树2008年计划实施义务植树造林3.78万亩(447.6万株),项目安排在糯扎渡、谦

六、拉巴、酒井、勐朗镇、竹塘、东回、惠民、富帮、富东、雪林、木嘎、上允、南岭、糯福等15个乡镇实施。为避免重种轻管,造林成效不显著等局面出现,我站在总结历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更加注重的抓好造林地块规划、做好预整地的技术指导及检查验收、把好苗木质量和苗木发放登记等几个重要环节。并认真做好产出效益分析,切合实际的编制完成了一份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通过我局及项目建设乡镇的共同努力,到7月底,已完成了全部造林计划。经统计,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427.12万株,约3.8万亩,造林树种西南桦、思茅松、桉树、香樟木、杉木、水冬瓜等6种;其中:糯扎渡4.74万株;谦六49.57万株;酒井4.00万株;勐朗镇65.21万株;竹塘21.38万株;东回80.20万株;惠民3.55万株;富帮9.53万株;大山0.80万株;雪林48.00万株;木嘎39.38万株;上允0.800万株;南岭14.15万株;糯福1.40万株;拉巴84.41万株。

(三)地方性工程造林2008年地方性工程造林主要是以苗木扶持的方式支持茶产业建设。经统计,共扶持发放茶苗207.22万株,造林面积达0.1万亩,涉及拉巴、南岭、东回、谦

六、酒井、富东、勐朗镇等七个乡镇。

(四)其它为加快**县经济建设步伐,培植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根据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和部署,仅仅围绕“着力打造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园旅游景区,建立绿色金三角”这一战略目标。针对总体规划和布局,我局主要是重点对惠民至景迈、芒景全长31公里的旅游线路上下、两旁的绿化造林进行了规划,并按照旅游线路建设的标准拿出了投资为115.776万元的绿化美化实施方案,目前,这个方案已得到县人民政府的批准并付诸实施,计划在09年7月份以前完成建设。另外,我站始终坚持“业务工作优先中心工作兼顾、以大局为重、服务全局”的工作原则,在积极组织完成自己业务工作的同时,还抽调技术人员协助其它股室完成伐区作业设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地方公益林调查等工作。

二、政治思想方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工作的第一要务“服务”贯穿于工作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端正态度,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做一个思想向上,作风务实的林业技术服务人员。在这方面,我站全体工作人员先后参加学习了我局组织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撰写出心得体会,在会上先后作了发言;参加了为期4.5天的全县林业系统行政执法暨业务培训,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选派人员参加了县委党校组织的先进分子党课学习等。

第11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建阳镇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录

针刺曲池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中药安眠方浴足治疗失眠症 无创痛经穴治疗面神经麻痹 艾炙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 中药蒸浴治疗坐骨神经痛

合谷刺封闭疗法治疗僵直性肩周炎 推拿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速效救心丸穴位敷贴治疗哮喘 常见疾病单验方治疗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操作规程 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技术操作规程 颈椎牵引结合四指推法推拿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技术操作规程 上病下治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操作规程

推拿配合中药熏药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技术操作规程

第12篇:林业技术推广述职报告

2012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积极学习业务知识,认真履行职责,围绕林果业发展推广及果品安全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本部门的各项任务,并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注意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有关林业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深刻领会XXXXXXXXX,重点是XXXXXXXXXXX的精神精髓并将其融合到实际工作中去。加强相关知识、现代林业科技及现代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拓展视野,不断缩小自身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差距,更好的服务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努力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二、努力工作,完成职责任务

1、在基层林业站建设中,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根据省站安排,及时收集、整理各县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年终工作总结,并按时上报省站。在基层林业站建设项目中,督促各县提交实施方案,认真查证数据,保证方案的正确性、科学性。及时起草批复,促进林业站建设更快更好的完成。

2、参与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XXXXXXXXXXXXXXXXXX》,以及《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实施过程,编写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及时收集材料,整理试验数据,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项目的申报、实施过程,不断学习积累,促使推广工作顺利实施。

3、做好2012年果品抽检工作。按照省果品质检中心安排,全年共抽样XX次,共计XXX个。组织各县及市场采样工作,做好资料整理,统一上报果品信息清单,做好信息反馈。

4、整理和起草材料。针对林业推广工作点多、面广、线长的困难,收集整理各方面数据、图片、文件等材料,为工作做好铺垫和规划。同时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整理档案、做好后勤。

三、爱岗敬业,积极进步

一直以来,本人能够敬业爱岗,踏实工作。通过工作、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和经验逐渐有了提高。经过一年来的努力,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有不足。今后工作中,要扬长避短,更加勤奋工作,拓宽知识面,加强对林业发展新形势、新政策了解,深刻领会实践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林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今后推广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13篇:土肥技术推广指导意见

2012年,国家继续高度重视土肥水工作,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均对土肥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农业部门一定要读懂用透政策,认真分析形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

2012年全市土肥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秉承和谐土肥的工作理念,按照省农业厅提出的“一六三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促增产、提效率、保安全”的三大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努力提高耕地产出率、肥料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2年土肥水重点工作如下:

一、大力推进科学施肥。今年省政府将配方施肥行动列入了促进粮食增产十大行动,要求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全力抓好整建制推进和配方肥到田工作。要通过采用施肥信息上墙、培训指导到户、“触摸屏”进店、配方肥到田等手段,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动技术落实到户到田。要从以粮食作物为主,发展到在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推广应用上有新突破,在高产创建和标准园创建示范片实现全覆盖,逐步普及到主要土类、主要作物和绝大多数农户,全年技术推广面积不少于970万亩。要优化肥料资源配置,改善肥料施用结构,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相协调、中微量元素为补充,扩大配方肥料应用范围,重点在全市抓好一个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48个示范村的整建制推进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全市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13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合作社带动、配方肥直供、定点供销服务、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等专业化服务模式,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二、全面实施水稻防早衰工程。水稻防早衰是确保我市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各县(市、区)要认真总结近二年的成功经验,继续实施水稻防早衰工程,大力推广以水稻生长后期增施叶面肥为主要内容的水稻防早衰技术。要通过争取政策支持、扩大宣传影响、强化示范引导,努力引导农民在施肥结构上做到大化肥、有机肥和叶面肥配合施用,在施肥方式上做到根系施肥和根外追肥相互配合,实现农作物施肥“三驾马车,双轮驱动”。全市水稻喷施叶面肥防早衰技术应用面积要突破165万亩。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四、继续强化耕地和肥料管理。要切实履行耕地质量管理职能,把好耕地质量关,全面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要按照《省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办法》要求,进一步规范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工作,严格按程序开展验收评定,积极参与补充耕地后期培肥改良技术指导,促进“占补平衡”由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要积极配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参与肥料市场管理,严厉打击掺杂使假、偷减养分、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犯。

各县(市、区)要按照市里确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内容,参照下达的指导性目标任务(详见附表),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量化考核指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指导,精心安排部署,全力抓好落实。

第14篇:某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XX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为全面落实县政府XX年下达我局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今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稳步开展,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XX县农机局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科技水平、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以推广玉米机械化水平为重点,以水稻机收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发展,保护性耕作、玉米生产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从而实现我县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现将XX年农机推广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全年工作实施情况

1、小麦全程机械化提升优化技术。在继续推广应用旋耕、小麦精少量播种、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着力在耕整地环节重点推广土壤深松、适度深耕、化肥深施等作业技术,努力提高耕整地质量,进而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全年小麦种植深松面积1.54万亩,机收率达98%。

2、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适宜区域实施以免耕、秸秆直接还田、病虫害防治、浅松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0.5万亩。

3、玉米标准化种植与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在加强农 机农艺结合的基础上,以玉米标准化种植规范机械化播种,提高玉米机播质量,满足玉米机收的要求;加快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进程,促进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全县玉米标准化种植24.5万亩,机播12万亩,机收率达55%。

4、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继续推广应用以降低损失率为重点的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创新简易规格化育秧方式,适时推进规模化机插育秧,提高育秧播种的均匀度,促进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普及;努力提高水稻机插装备水平,提高单机作业量和机手收益,加快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扩大高效低残留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面积;逐步提高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水稻机插1.2万亩。

5、主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区域推广麦玉、麦稻、油稻种植结构条件下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秸秆收储运技术、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秸秆能源化技术。秸秆还田面积达22万亩。

6、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大力示范推广轻便、小型移动式喷灌、地面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合理利用水资源。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1、当前,全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保护性耕作、玉米生产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机械化等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还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总体表现为农机推广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员不稳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运行机制低下。突出问题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资金保证。从服务内容上看,农机推广的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还需要不断拓展。农机化发展速度加快,领域不断拓展,对农机推广部门提供的公益性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机推广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从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上看,基础还比较薄弱。县乡财政用于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严重匮乏,农机推广运转十分困难,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乡镇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滞后。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的复合型推广技能人才还比较缺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建议

1、建立一政府为主导的充足、持续和稳定的投入机制。农机技术推广是公益性事业,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在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充足、持续和稳定的投入,将农机推广事业经费全部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对农机试验示范宣传工作经费的投入。

2、积极推广县乡两级农机推广服务的组织创新,形成推广服务的多元机制。建立以县、乡农机推广服务事业单位为主导,以专业性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协会等为重要力量,形成推广服务的多元机制,以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要求。县、乡、村农机大户、种粮大户,逐步形成完善的推广模式和新的推广体系,始终依法稳定和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机推广服务机构和队伍。

3、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机推广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推广服务的硬件水平;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推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爱岗敬业的科技创新队伍和农机推广队伍,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4、不断创新服务机制。积极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模式。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开展新机具选型配套、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服务工作。要以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与农机大户示范相结合,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展示和试验示范,引导农民自觉接受好和应用新技术。全方位开展推广服务。

XX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第15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鱼山镇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机制,全面提高我镇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医学教育搜集整理。本项目结束后,使我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鱼山镇卫生院及辖区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乡镇卫生院所有医技人员,村卫生室10-30人。

2、培训要求

培训结束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每人掌握不少于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高血压病

2、小儿腹泻

3、中风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4、培训对象

全体乡医及卫生院医技人员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

2012年10月 7日

卫生院会议室

鱼山镇卫生院

2012-10-1

第16篇: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推荐)

在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强劲支持下,2008年,我农机推广部门紧密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坚持“化平原、抓特色、调结构、增总量、降能耗、提效益”十八字方针,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科技水平、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以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

化水平为重点,特别是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果业、茶业、牧草等农机化实用技术,从而实现了我省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省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2008年农机推广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稳步推进

2008年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水稻机插技术推广作为我省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我省精心组织、全面实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2008年水稻全省机插面积达120万余亩,比上年增长85%,超额完成全省水稻机插任务,并初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双季杂交稻水稻育插秧体系。 全省每个县(市、区)均开展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机械化重点示范县的带动下,插秧机数量和面积快速增长,今年全省新增插秧机71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2110台。按照农机化司的要求,我省认真组织南昌县、泰和县等7个部级机插示范项目县共建立了52个机插示范点,示范县共投入资金380万元、插秧机282台。示范点均超额完成了机插示范推广面积,合计实现新增水稻机插面积74560亩,超项目计划要求的432%。示范区2008年共举办了插秧机操作机手和育秧技术培训班39期,培训人员3232人次,组织机插、育秧现场会55次,印发宣传资料及技术资料近2万份,各级媒体宣传68次。示范点全省累计举办机插培训班75期,培训技术骨干4500人次,召开示范现场会105场,印发宣传资料3万多份。所做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机插工作快速发展。(二)油菜、花生等生产机械化新技术得到发展

我省紧紧围绕“兴机富民”工程,坚持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在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技术基础上,在2008年制定了江西农机主推的十大农机技术,积极推动油菜、花生、茶叶等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技术,全省开展各级别农机新技术推广示范演示会200多次。 一是为促进油菜生产的发展,完善了省级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油菜的免耕开沟直播技术的推广,九江市推广油菜收割机割台、油菜开沟机等油菜生产机具800多台套。油菜免耕直播机械化生产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新余推广油菜开沟机械化面积预计15万亩,农民接受油菜机械生产技术,使油菜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是全省花生主产县区加大了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每个主产县至少抓了一个示范点,坚持以点带面,重点抓好花生收获、采摘、脱壳等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使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比机播覆膜、不覆膜与手工播种的花生,亩产分别为685.7斤、623.4斤、472.7斤,使农户进一步看到了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提高了他们发展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仅樟树市花生种植面积就达到14万亩,纯收入预计达到1.25亿元。

(三)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果明显

我省果业在规模、产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发展过程中,农机部门实施了“农机上山”果业机械化工程。通过几年来的科学引导,目前,我省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果明显,在今年秋收冬种全省果业机械演示会上亮点纷呈。 一是中型拖拉机逐步进入果业生产领域,使得果业中耕、开沟施肥、扩穴改土等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形成中拖、手拖、果业耕整机在不同坡地、不同果业面积的大、中、小机械化果园管理的作业格局。 二是节水灌溉越来越

受到农民欢迎。从推广节水微喷开始,到目前滴灌、渗灌、药肥水共施系统等一大批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机具、新设施落户我省果业,在节能环保、节本增效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药肥集成喷施系统。通过二年的实践,大力推广药肥集成喷施系统

。以大功率机泵为功力,取代小动力药泵,通过管路按果树定株实施药肥喷施。解决了打药劳动强度大,农村劳力紧张的矛盾。 四是分级包装设施越来越受欢迎。目前,我省赣南脐橙出口生产基地全部都配上了果品分级清洗设施,销售外省的脐橙全部都通过了分级分类包装销售。电子机械化分选设备取代了传统的滚筒式、模板式分级机械。

(四)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取得新突破

我省建设了一批地方特色如茶叶、马铃薯、榨菜、蜜桔、牧草等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浮梁县财政拿出25万元专门用于名优茶加工机械的补贴,补贴率达30%,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五)农机购置补贴成效显著、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快

2008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投入补贴金2.15亿元,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有效的引导农民购买选的农机装备,新农机新技术、高效农机具得到较好的发展,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调整。全年补贴类机具达5.95万台,其中,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6800多台,改变了以小型农机具为主的局面。轻型喷灌机具、高效机动喷雾器等一大批新技术新机具通过补贴得到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广农机新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六)加强农机新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全省各农机化技术学校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充分运用师资、设备设施优势,积极开展新农机新技术培训。全省举办农机科技培训班116期,培训农民7625人次,结合科技抗冰救灾,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16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份。(七)借助各种媒体宣传农机技术,促进农机推广工作

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对农机春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大户进行了重点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还组织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对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作业队、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效果进行了调研,摸清情况,了解实情,分析问题,把握趋势。今年在《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机化信息网》《江西农机化信息网》、《江西农业》等各种媒体上发表我省农机推广技术信息200次,撰写调研报告和新技术可推广可行性报告13篇,有力地推进农机推广工作。 (八) 部省级农机重大推广项目进展顺利,为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昌县优质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南昌、新干、高安等三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湖口县实施的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成效显著;省级农业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项目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赣州市果园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推广》等已完成;《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技术基地建设》已完成有关试验、示范工作,各个项目的研究示范都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省农机化发展的新技术,为今后更好推广农机新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实现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水稻机插秧成败的关键是农民能培育出适合插秧机机插的秧苗,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紧密与农业技术部门相结合,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对水稻机插育秧、栽插及大田管理等配套农艺技术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深化试验研究,推进了农机农艺技术配套组装集成,实现了水稻的群体质量栽培与机械化高产栽培的有效结合,有力保证水稻机插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行政推动与引导市场相结合,狠抓示范项目落实

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是近年来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且把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列入农机化工作年度工作主要目标进行考核。全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任务,落实政策,强化措施,推动水稻机插育秧推广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同时,还抓住有利契机,坚持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中,对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需要的机具进行倾斜,如利用中央、省、市财政对农民购买插秧机及培训工作实行了稳定的补贴政策,其中手扶式插秧机补贴总比例达到70%以上。通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加大了农机推广力度。

(三)坚持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结合,积极营造农机技术推广良好氛围

在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过程中,我省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在试验示范阶段,重点抓种田大户、农机大户,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了解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同时,通过层层召开育秧现场会、机插现场会、大田管理现场会和机插水稻长势现场会,并借助广播电台、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集市、印发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基层广大干群的感性认识和认知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并为大范围的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四)坚持机具推广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健全农机技术推广保障体系

技术能否到位是农机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抓好插秧机推广的同时,特别是在试验示范初期,以市县水稻生产机械化项目负责人、农机、农艺技术骨干为对象,派员到生产厂家或邀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当地开展师资培训,逐渐建立了一支既懂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技术推广骨干队伍。免费组织举办培训班100多期,培训600余人次;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免费派送“江西省水稻机械化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模式挂图”等有关水稻机插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农机维修使用方面的教材和VCD教学光盘、《水稻机插秧实用技术》等科普教材5000余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机化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农机新技术推广速度相对较慢

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机技术推广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农民日益增长的对新技术需求,农机推广经费相对较少,导致我省农民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技术较慢,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还存在农机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和老化严重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优化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二)农机化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我省农机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农机科技投入不足,农机新产品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机械插秧等关键环节推广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思想障碍、资金障碍和技术障碍尚未根本解决。(三)农机推广工作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随着农村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资金逐年增多,由于我省地区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适合山区的机具的种类少,山区农民购买能力低,并且山区丘陵没有机耕道等因素,造成地区之间农机化发展速度不一致、不平衡,特别是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宣传、推广、培训、演示工作难以开展,区域之间发展更为不平衡。

总之,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对于提高农机的科技合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过去,经过不懈的努力,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吸取经验,使我省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17篇: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池塘养殖是福建省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省池塘养殖模式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前许多池塘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设施老化、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现代社会发展对我省池塘养殖生产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方式应倡导“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产”。为此,开展池塘改造对稳定我省渔业生产,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针对全省开展标准化池塘改造的热点问题,分别介绍新建标准化池塘的设计和老化池塘改造的技术要点,以及我省池塘建设改造的标准要求。

1 新建标准化池塘养殖场的设计要点

1.1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1.1.1 科学选址,符合规划 科学选址是搞好池塘养殖场的前提。应选择在政府渔业规划范围内建场。

1.1.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新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与气候条件决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如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以节约动力提水的电力成本。设计进排水渠道、池塘塘埂、房屋等建筑物时应考虑洪涝、台风等灾害因素的影响、夏季高温天气对养殖设施的影响等。首先,养鱼先养水,水源是建设养殖场的首要条件,要选择水源充足、清澈、无污染的地方建场。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如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砂排淤等设施。水产养殖场的进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其次,应选择电力供应较稳定、交通运输便利、饲料来源充足、建设材料取材方便的地方新建池塘养殖场。

1.2 池塘的设计

池塘是养殖场的主体建筑,其形状、面积、深度和塘底主要取决于地形、品种等的要求,一般为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为2~4:1。长宽比大的池塘水流状态较好,管理操作方便;长宽比小的池塘,池内水流状态较差,存在较大死角和死区,不利于养殖生产。池塘的朝向应结合场地的地形、水文、风向等因素,尽量使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满足水中天然饵料的生长需要。池塘朝向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溶氧量。在山区建造养殖场,应根据地形选择背山向阳的位置。表1 为不同类型淡水池塘规格参考值。

如表1所示,不同类型池塘的规格不一,应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利用地形结构合理安排。另外池塘底部要平坦,以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池底应有相应的坡度,从进水口到排水口一端要逐步倾斜,其比降为1/200至1/300。面积较大的池塘还可以按照回形鱼池来建

设,池塘底部建有台地和沟槽。

1.3 塘埂与护坡设计要点

1.3.1 塘埂 塘埂是池塘的轮廓基础,塘埂结构对于维持池塘的形状、方便生产、提高养殖效果等有很大的影响。池塘塘埂一般用匀质土筑成,塘埂顶面宽度兼顾交通、种植、埋电杆、开渠、建分水井、清淤等方面的需要,一般为1.0~4.5m。塘埂的坡度大小取决于池塘土质、池深、有否护坡和养殖方式等,一般池塘的坡比为1:1.5~3.0,若池塘的土质是重壤土或黏土,可根据土质状况及护坡工艺适当调整坡比,池塘较浅时坡比可调为1:1.0~ 1.5。

1.3.2 护坡 池塘进排水等易受水流冲击的部位应采取护坡措施,常用的护坡材料有水泥预制板、混凝土、防渗膜等。采用水泥预制板、混凝土护坡的厚度应不低于5cm,防渗膜或石砌坝应铺设到池底。水泥预制板护坡:厚度一般为5~15cm,优点是施工简单,整齐美观,经久耐用;缺点是破坏了池塘的自净能力。因此,护坡建好后最好把池塘底部的土翻盖在水泥预制板下部,这样既有利于池塘固形,又有利于维持池塘的自净能力。混凝土护坡:厚度一般为5~8cm,施工质量高、防裂性能好,但需要对塘埂坡面基础进行整平、夯实处理,需要在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以防止水泥膨胀。地膜护坡: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 塑胶地膜或复合土工膜护坡,施工简单,质量可靠,节省投资。

砖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具有护坡坚固、耐用的优点,但施工复杂,要求砌筑用的片石石质坚硬。另外,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应修建一条宽度约0.5m的平台,平台应高出水面,方便投饵和拉网。

1.4 进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进、排水系统由水源、进水口、各类渠道、水闸、集水池、分水口、排水沟等部分组成。池塘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果。进排水渠道一般利用场地沟渠建设而成,在规划建设时应做到进排水渠道独立,严禁进排水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设计进排水系统还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具体地形条件,尽可能采取一级动力取水或排水,合理利用地势条件设计进排水自流形式,降低养殖成本。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一般应与池塘交替排列,池塘的一侧进水另一侧排水,使得新水在池塘内有较长的流动混合时间。

2 老化池塘改造的技术要点

老化池塘改造主要是指对池塘水浅、堤埂过低,池塘不能灌排水,塘底淤泥过厚,池塘形状不规则,不利于排涝和管理的池塘进行规范化改造。

2.1 改浅水塘为深水塘

这是进行旧池塘改造的重点。主要方法是排干池水,深挖淤泥污物,可采用吸泥泵或机械挖运, 同时清塘与加固塘埂,与种植经济作物相结合,可综合利用塘泥。

2.2 改小塘为大塘

加宽塘埂,合并小塘,根据池塘用途,一般淡水养成鱼塘面积以0.33~1.00hm2为宜。水面宽大,容易形成波浪,溶解氧充足,可增加单位面积放养量,提高产量。

2.3 改漏水塘为保水塘

发现漏水,可将保水性大的黏土铺在底层,加厚20~30cm并填平夯实;也可采用红土混合石灰填于池底夯实;或直接用防渗膜铺设。

2.4 改死水塘为活水塘

修建简易引水渠道,使池塘和水源相通,和排水沟相连;或采用机械抽水,定期更换池塘用水; 整修好供水渠道和排水设施,确保池塘常年进排水自如。

2.5 池塘堤埂低改高、窄改宽、土改石池塘堤埂高度应比当地历史最高水位高出30~50cm,池塘的土堤埂若采用水泥预制板或石块护坡,可以抵御洪水的袭击。

2.6 使用先进养殖装备

如增氧机、投饵机、耕水机、微孔曝气装置、机械化起捕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例如目前在全国推广应用的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可以消除池塘水体分层,增加水体上下左右对流,快速提升池塘底部溶氧量并全面提高水体溶氧量,使池塘达到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条件,具有产量高、能耗省、安全性好等特点。

3 福建省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标准规范

近年来,我省逐步推动标准化池塘的建设改造,制定了有关标准规范。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前提首先是要科学规划和设计,养殖池塘区域符合当地水产养殖规划,应持有有效养殖证,新建池塘应在养殖许可范围内。其次是健康养殖,养殖池塘的养殖水质要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实行无公害养殖,同时养殖池塘周边不得混建畜禽养殖设施或混养畜禽。

3.1 示范项目区域选择的基本条件

3.1.1 集中连片 淡水池塘集中连片规模不小于3.3hm

2、海水池塘集中连片规模不小于33.3hm2。

3.1.2 证件齐全 计划改造建设的养殖池塘应符合本地水产养殖规划,老旧池塘改造应持有合法有效养殖证;新建池塘在项目验收前应取得有效养殖证。

3.1.3 环境良好 水源丰富、无污染;养殖水质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标准;不得混建畜禽养殖设施或混养畜禽;交通便利,附近有公路。

3.2 示范养殖池塘的建设改造标准塘形:因地制宜,一般以长方形为宜,长宽比合理。面积:单口池塘面积,淡水池塘一般在0.2~ 1.3hm2,根据养殖品种需要,最大不超过2hm2;

海水池塘一般在2hm2左右,根据养殖品种需要,最大不超过6hm2。塘埂:主塘埂面宽不小于2m,支塘埂面宽不小于0.6m。护坡: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坡四周采用砖石、水泥板(厚度5cm以上)、水泥混凝土(厚度5 cm以上)、防渗膜(350g/m2以上) 等材料建成的,垂直高度不小于2m;另一类是夯实土坡或其他简易护坡。

进、排水:建立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塘深:池塘平均深度不小于2m,有效蓄水深度不小于

1.5m。设施:应建立固定的生产管理场所;设置相应的固定垃圾收集设施,保持环境整洁;配备相应的增氧、投饲等养殖设施;电力供给到位。

4 小结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应科学规划,以渔为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要规范设施建造,进行标准化改造;二要配备先进装备,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三要强化水质调控,保障健康养殖;四要提升管理水平,生产优质产品。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目的就是为提升渔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环境友好,为健康养殖提供基础保障。

(信息来源:源品汇追溯系统)

第18篇:畜牧技术推广课程 论文

高邑县生猪产业

集约与分散生态化循环经营模式的创建

摘要:鉴于产业化生猪养殖高污染造成的生猪扩容困难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组建“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生猪专业合作社,构建生猪产业集约经营与分散养殖深度分工协作、循环经营的生态化循环经营组织体系及模式,为从产业链全程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畜循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猪产业;集约;分散;生态化;循环经营

1、背景介绍

高邑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总面积211平方公里。高邑县粮食充裕为发展饲料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建有年产6万吨的大型饲料厂,生猪年存栏6万头。主要是农户散养、专业养猪户和规模化生猪生产经营形式。散养户多利用现有资源,依据个人喜好及场地条件建设猪舍,技术水平低、管理不科学,防疫不到位。集约化养殖在生猪疫病防制、饲养管理、养殖技术等方面比较严谨,生产效率高,养殖效益相对较好且稳定,但集约化养殖使得猪粪尿也相对更加集中,于是畜禽粪便被随意堆放、丢弃,大量有机废水排放到附近水沟或田土中,在雨水冲淋下进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或渗入地下水,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质量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产业化生猪养殖的高污染,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养猪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提高生猪生产及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养猪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为了提高生猪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生猪产业集约与分散生态化循环经营模式。

2、问题(障碍因子)分析

2.1 制约生猪产业集约经营发展的因素分析

集约化养殖有利于工业饲料产品的推广,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相对于分散型养殖户农畜结合模式来说,经营规模化、标准化所带来的用地、资金和生态环保需求,却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与障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巨大障碍。 (1)有限的耕地资源难以承载大量集约化养猪场。 (2)污染治理压力大难以实现生态化循环生产。 2.2 制约生猪产业分散经营发展的因素分析

散户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减少饲料用粮,节约资源;可以提供大量的农家肥,就近供应自身及周边种植户农业生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也存在以下局限与障碍: (1)技术和管理水平差,经济效益低。 (2)生产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差。 (3)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保障。

3、解决问题的思路

3.1 构建有利于实现集约与分散协同的“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

所谓“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就是将生猪养殖组织分为3个层级,分别是集团化专业育种场、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和分散的专业育肥户。集团化专业育种场主要从事专业繁殖种猪的集约化养殖,一般由具备雄厚的资金、技术和设施的专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专门为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提供专业育种用种猪和二元母猪;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专业饲养二元母猪,专门为分散的专业育肥户繁育仔猪,提供三元杂交仔猪;分散的专业育肥户负责专业育肥,提供育肥商品猪。3个层级以生猪专业合作社作为协同纽带,起着连接专业育种场、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和分散的专业育肥户的作用,并通过服务和资本将三大层次协同整合在一起,使三者呈金字塔形态贯穿于生产各环节,通过各层次的分工协作,使各自优势更易于发挥,农畜结合更方便,进而完成生态循环生产,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级闭环养猪”组织要充分整合养猪资源,必须通过让三级组织中的各层级在生猪饲养各环节承担不同的角色,达到与其能力相适应,让龙头企业专注于一级种猪繁育,二级仔猪繁育场要在龙头企业控股或者合同养殖条件下,通过合作社与分散育肥户建立合作,合作社分散育肥户只做育肥,这样既解决了散养技术、管理问题,又降低了集约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畜有机结合,促进农畜协调发展,保证售后质量1。 3.2 构建与“三级闭环养猪”相适应的集约与分散协同生态循环经营模式

为走出一条适合农区特点的易于总量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循环经济生猪养殖发展道路,应依据区域特点,跳出行政区划从更广阔的地域视野,通过周边区域经济合作,探索适合不同情况和具有不同内涵的分散养猪与集约化规模养殖协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2.1 以沼气为中心的庭院种养模式

对家庭庭院内或周边有一定面积的土地可以实现农畜结合循环生产的农户,可通过土地租赁方式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利用庭院已有建筑建立育肥猪养殖场和沼气池,将猪粪便污水、植物(菜、瓜、花、果)、沼气等因素按照其相互依存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种植业与养猪业相结合的生态循环体系。生猪粪便和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原料,制成的沼气向家庭和养殖场提供清洁能源,沼气池的沼液、沼渣成为有机肥料。从而形成了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应用为纽带,种、养结合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3.2.2 以“自然养猪法”为中心的生态种养模式

“自然养猪法”是利用从土壤中选择、培养、检验、扩繁形成的活性微生物母种,按一定比例与锯木屑、稻壳、秸秆、米糠、辅助材料、活性剂、食盐等混合,在猪舍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后养猪。生猪粪尿经过垫料中的微生物分解、消化的同时,去除臭味。同时,粪便又给菌类提供营养,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微生物、菌体蛋白质和多糖纤维,猪部分采食这些菌丝,不但有助于消化,还能提高免疫力,从而实现生猪健康、快速生长。整个猪舍变成了一个小“生物圈”,猪舍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变成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绿色工厂”,2~3 年不需要对排泄物进行清理,从而达到零排放。对于存栏50头以下的散养育肥户而言,田间地头废弃的作物秸秆可满足猪舍垫料需要。每次肥猪出栏只需更换表层垫料,2~3年彻底更换的垫料成为宝贵的优质生物有机肥。另外,该法还具有节约水、电、人力和土地资源,缩短养殖周期、增强猪体抗病力、减少猪肉药物残留,提高猪肉品质等优点,是适应性更强的庭院散养模式。

3.2.3 大型养殖企业农畜结合循环经济模式

对于大规模集约化养猪场,宜采用农场与育肥场结合的大型农场养殖模式。利用高邑县具备发展生态化农场农畜结合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将当地大规模猪场进行生态化集约经营。农畜结合生态循环农场的猪舍粪便每天收集后堆放在干粪堆积棚内,发酵腐熟成黑色优质有机肥。养殖中的粪尿污水通过猪舍内收集槽,自动流入暂存池沉淀后,排入田间发酵池,经曝氧发酵具备植物营养价值后,作为液态肥料用于农田灌溉。生态循环农场可以直接解决规模种植与养殖分离,就地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3.3 创建与“三级闭环养猪”相适应的生猪专业合作社体系

要从龙头企业引进父母代母猪,将专业仔猪繁育场的商品仔猪分发到分散育肥户,实现养殖全程标准化,最后由龙头企业回收商品肥猪,合作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他将“三级闭环养猪”体系产业链上众多的种猪养殖场、仔猪繁育场、分散育肥户及龙头企业所属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以及社会上的疫苗、兽药等各种资源,以及产业链的技术要素、生产要素、资金要素和市场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集约与分散分工协作的生态循环紧密合作体系。

4、成效、经验及得到的启示

河北德富生物牧业集团建立的10个紧密型合作社,已经实现了资金、设备、种猪、饲料、兽药、疫苗、精液、饲料、技术、培训、收购等在内的“六统一管理”,为实现万头生猪产业生态化循环经营提供了必要条件。

统一供种,确保仔猪来源纯正、生产性能好、健康,为分散育肥户根除猪源混杂效益难以保证的后顾之忧。

统一供应饲料作为生猪专业合作社控制合同养殖户生猪有害物质残留的重要保障措施,要通过建立散养户喂养档案,核算其饲料用量,对于在生猪价格低迷期或者“猪-沼-菜”、“猪-沼-果”家庭农场方式的生态饲料添加,要建立跟踪体系,确保饲料来源纯正。 统一防疫,生猪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照公司操作规范,实施统一的、合理的免疫程序为散养户做好防疫工作。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及时由专业合作社上报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派专家进行疫情诊断,出具有效防治方案,由合作社快速推广实施。

统一技术培训与指导,生猪专业合作社要充分依靠龙头企业组织散养户社员开展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物安全、药物保健、健康养殖、自然养殖、农畜结合循环生产等方面的重点技术培训。龙头企业要依托合作社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讲座、驻场服务、专家热线、信息平台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疫病监测,及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并为散户社员免费提供药敏试验、水质监测、消毒剂的筛选、猪舍沉降菌检测、怀孕母猪B 超检查等专业服务,帮助制定免疫、保健、消毒、驱虫等程序,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统一养殖技术标准,为促进合作社散户社员的规范化养殖,龙头企业应为合作社散户开发指导性猪场管理软件,指导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并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同时,合作社要针对散户的不同农畜结合生态循环类型,配合龙头企业开发适合庭院养殖的猪-沼-菜和自然养猪法生产系统;开发适合家庭农场农畜结合的猪-沼-果和猪-沼-粮生产系统,使各类生态循环养殖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全面提升各类散养育肥户的农畜结合循环生产水平。

统一收购,生猪专业合作社散户社员的优质商品猪资源,通过合作社通过统一饲料、兽药、疫苗等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完善的饲养日志、用药记录又为龙头企业屠宰场形成绿色、稳定猪源提供了保障。为保证优质商品猪能回到龙头企业,对合作社社员的合格肥猪的收购价格要按照比非社员普通商品猪价格高的原则统一回收,保障社员能获取较高经济效益。为散养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开展农畜结合生态循环创造条件。这样就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生猪专业合作社强力连接的农畜结合循环体系。

以德富生物牧业集团为代表的资金实力雄厚的生猪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延伸增加附加值集聚了一定实力,具备了从饲料加工、种猪繁育、仔猪繁殖、肥猪育肥、生猪屠宰到猪制品深加工的产业链整合与协同能力。为带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猪产业规模化与分散化养殖体系的协同以及整个产业生态化循环生产,从源头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任相全“.三级闭环养猪模式”引领猪业产业化变革。

第19篇:春耕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2010年春耕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今年春耕生产已顺利结束。春耕期间,各地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春季田间管理视频会议的部署,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春耕农机作业技术要点的通知》(农办机〔2010〕6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机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10〕7号)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玉米精量播种、油菜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秸秆还田等17项先进适用、经济有效、节能环保的重点农业机械化技术,充分发挥了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有效抗击了旱灾、低温等自然灾害,成功打赢了2010年农业生产开局第一仗,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春耕生产中,全国共推广重点农机化技术17项,推广面积达5397.3万公顷,累计投入各种农机具316.2万台;举办各类现场会、培训班1.3万次,发放各种技术、宣传资料近3.5万份、培训人员达2.2万人;其中,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331.8万公顷、免耕播种技术245.7万公顷、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188.8万公顷、机械深松技术210.9万公顷、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35.7万公顷、棉花机械化播种技术134万公顷、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136.2万公顷、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70.6万公顷、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机插秧)213.9万公顷、玉米精量播种技术1019.2万公顷、化肥深施技术1655.7万公顷、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797.8万公顷、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24.2万公顷、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7.1万公顷、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15.2万公顷、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0.3万公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238.2万公顷;为农民每亩地节本增效约14348元。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春耕期间,各地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规范操作,加大政策宣传,强化督导督查,确保政策实施到位,加快推广节本增效农机化适用技术和装备,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各地农机部门把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争取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严格购机补贴操作程序,确保补贴政策操作过程公开透明,自觉接受农民、企业及社会监督。

截至5月31日,全国共执行农机购置补贴74.1亿元,占首批中央财政下达补贴资金的74%,共补贴农机具227.3万台(套),其中,北京、陕西、福建、广西、西藏、重庆、宁波、青岛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补贴资金已经全部执行完毕,山东、河南、广东、贵州四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进度已过90%。

江苏省为适应该省农业发展,满足农民购机需求,提高农机补贴的质量和效果,今年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较大调整。一是补贴机具种类由去年的28种增加到53种,新增了25种机具,将近翻番。二是突出了补贴重点。对重点补贴机具(插秧机、秸秆还田机、植保机械)按照农民实际需求组织实施,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优先购置补贴机具。三是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各市可在全省统一补贴的机具品种之外,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增加不超过3个其他高效设施农业机械补贴品种纳入省级补贴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购机补贴管理工作,该省农机局完善了管理办法,建立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报帐制度,明确市县农机管理部门的责任。为提高补贴机具的监管成效,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努力防止倒卖补贴机具现象的发生。

浙江省则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购置补贴目录内的插秧机、育秧流水线、水稻机插秧盘补贴购置金额的60%;继续实施水稻机插作业环节补贴政策,对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农户或农机服务组织给予每亩40元补贴。

(二)狠抓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

今年以来,各地农机部门围绕重点推广的17项农机化技术,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新路子,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重点地推广适于本地区的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17项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5397.3万公顷,其中,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331.8万公顷、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188.8万公顷、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机插秧)213.9万公顷,效果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春耕期间,部分产茶大省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技术应用达18万公顷,极大缓解了茶叶生产季节用工紧张态势,有力促进了茶园管理机械化和茶叶产业化的发展。

南方稻麦轮作区保护性耕作项目发展势头良好。湖南省2009年开始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在该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明确职责,精心组织,探索出了一条适应该省丘陵地区农田保护性耕作之路。制定出了一套符合丘陵地区实施的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和操作规程,即中稻+油菜轮作和早稻+晚稻轮作的浅耕或免耕保护性耕作模式。在确定了工作思路后,编写了《湖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湖南省保护性耕作宣传挂图》,结合在农业部所学保护性耕作知识,对项目区的所有分管农业的乡镇领导和农业、农机技术人员进行了两期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保护性耕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求,并带着挂图资料下到示范区各村组开展技术培训,将挂图和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通过各种方式共培训农业、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民共计1.5万多人次,发放各类资料、挂图共2.2万份。做到了项目实施区的农户家家有资料、户户有挂图,为项目实施打下了技术基础。同时还认真做好机具选型工作,水田选择LBG一0.9机滚船进行浅耕灭茬,选用2ZS-4或SPW-48c手扶步进式插秧机进行插秧播种,用油菜(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油菜种植选用2BYF-6油菜开沟直播机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等工作。用机动喷雾喷粉机进行病虫害和杂草防治。

福建省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及初加工机械发展势头迅猛。该省是茶叶种植大省,安溪县铁观音、武夷山市岩茶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的茶叶,两个县(市)全年茶叶种植面积分别为36万亩和12万亩,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居全国前列。两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自开春以来,全省已新增茶叶修剪机1260多台,茶叶采摘机1110多台,茶叶初加工机械17000多台。春季投入茶叶修剪机11478台、采茶机4667台,完成机械化修剪面积31.4万亩千公顷,机械化采摘面积27万亩。

(三)强化农机化主体建设,积极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各地积极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精神,加大宣传引导,强化购机补贴等政策扶持,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在资金投入、税费减免、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示范引导,强化指导服务,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大幅度增加。

浙江省强化农机化主体建设。围绕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加大力度扶持发展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给广大农户提供订单式、菜单式、全程化服务,完成早稻机械面积44.3万亩,约占全省的85%,使其在引领机插技术推广应用中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江苏省着力创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经过几年的发展,种田大户、机插秧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协会已经成为插秧机的主要用户,是推进机插秧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全省利用各项扶持政策带动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如东县级机插秧服务合作社在政府的支持下,每年都统一组织30台左右的高速插秧机赴上海提供跨区机插作业,年作业量都在2万亩左右,纯作业收入达90万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农机化技术推广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农机部门继续以“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结合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职业技能开发和农机化项目的实施,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给农民公开信等渠道,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培训班、推介会、庙会、科技大集、送农机下乡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宣传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累计举办各类现场会、培训班1.3万次,发放各种技术、宣传资料近3.5万份,培训人员达2.2万人。

广西自治区多措并举,强化技术宣传推广。全区各地农机部门通过召开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会,印发技术宣传资料,制作板报,同时结合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水稻、甘蔗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今年春,对全区各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甘蔗分段式收获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先进适用新机具新技术培训会等重点农机化信息进行深入宣传和报道,并与广西电视台共同制作了2010年《聚焦广西水稻插秧机械化》“春耕时节话春插”等4期农机专题宣传片,在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走进农家》栏目播出,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形成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宣传对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的促进作用。

甘肃省通过大力宣传,做好农机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全省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现场演示、以会带训、发放宣传资料、电视讲座等多种措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播种、垄沟播种、精量播种、机械深松、耙耱镇压等抗旱效果显著的农机化技术。今年,全省重点加大了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技术、垄作沟灌机械化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省财政资金拿出800万元,用于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机具,共投放机引起垄机1.5万多台,新增机引机具1500台。各地农机部门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先后推广垄作沟灌播种机148台,保护性耕作机具1500多台,有效保证了春耕生产机械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农机推广体制机制不顺,制约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深入开展

从各省报来的总结材料来看,目前,基层农机推广体制机制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些省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多数乡镇没有独立农机推广机构,缺乏推广经费,培训经费不足,缺少交通工具、示范农机、机具库、办公场地、示范基地等基本办公条件和手段。

当前,全国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二是推广队伍素质不高、不专;三是推广机构设施条件落后;四是推广经费难以保证。乡镇农机推广机构作为基层第一线的农机推广机构,是农民与省、市、县农机管理和推广部门信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农机推广人员也是在农村推广农机技术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是直接面对农民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是农民接受农机化新技术“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而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和人员不稳定一直是农机推广的薄弱环节。近些年,由于乡镇机构的改革,大部分乡镇农机站撤并到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或综合站,多数综合站只留一名农机人员,只能应付统计之类的事务工作,根本谈不上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公益性职能服务工作,乡级农机推广机构的人员和能力被大大弱化,农机化技术信息传递的纽带被打断,很多乡镇已难以承担农机推广培训服务,县级推广站的工作任务大幅度增加。而基层农机推广站设施陈旧,人员待遇没法落实,推广经费更是寥寥无几,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基层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亟待提高。此外,乡级农机推广人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知识结构也不合理,新老接替断代等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

(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市场化水平亟待提高

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机服务组织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不论从农机从业人员中参加农机服务组织的比例、还是从农机服务组织的数量,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已有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也存在市场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三)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一是购机补贴资金有待进一步加大,春耕期间,出现了广西等省购机补贴资金量不够, 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春季购机需要的现象。此外,一些省份多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给农机化技术推广带来极大困难。许多县级农机推广站资金投入不足,缺少试验、示范基地,每项新技术都租、借农民土地进行试验、示范,给农户带来了不便,严重影响了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导致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步伐缓慢。

四、建议

(一)加快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基层农机推广机制创新

1、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2006]30号文件文件精神。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把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县一级,在当前形势下,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如何巩固和加强农机化工作阵地,如何整合农机系统内部资源,要积极主动与当地编办、人事、财政等部门沟通,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2、加快推进基层农机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和建设工作的指导。对农机专业站的编制标准,财政保障提出明确的意见。 2006-2007年安徽省怀远县实施基层农机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试点县的经验表明,运行机制创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在落实国务院《意见》时,要争体制,创机制。争体制,就是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设置方式和管理体制上,要有利于运行机制的创新,比如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农机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特别要明确支持为此而进行的人事和薪酬制度创新;农机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有保障,基本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等。创机制,就是在体制确定后,把机制创新当作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机构设置、编制、经费等得到保障的基础上,采用技术人员聘用制、绩效考核制、考评末位警告或淘汰制等方法,激励和保持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活力。

3、要充分发挥有关项目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促进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和建设。

(二)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机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水平

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资金投入、税费减免、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示范引导,强化指导服务,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大幅度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销售市场,大力推进农机社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投入“三秋”生产,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抓好农机防灾减灾。大力组织推广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套餐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跨区作业效益。要充分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信息服务平台和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发布生产作业进度和柴油供应、作业价格、天气等相关信息,加强信息引导。

(三)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1、完善现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购机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额度,扩大实施补贴的机具种类,覆盖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将特色机械、小微型机械纳入补贴范围。同时,规范购机补贴执行程序,增加农机部门对各经销商的监管力度,搞好财政购机补贴系统的日常维护,加快网络运行速度和操作灵活性。

2、完善补贴机制。一是农用燃油价格上涨直接补贴机制,其补偿方式既可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也可参考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实行特别优惠价供应农业机械作业用油。二是农机作业服务补贴机制,实行农机农田作业燃油补贴,对农机大户、接受农机服务的困难户,应根据机械作业量的多少给予作业补贴,保护农机使用者的利益和投资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三是农机信贷贴息机制。由银行金融部门设立农业机械购置信贷资金,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帮助急需购机而暂时缺乏购买能力的农民解决购机贷款需要;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通过信贷资金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贴息扶持。四是农机户抗风险互助机制。以农机户自愿参与、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帮助为原则,设立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抗风险互助资金。

3、加快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建立各类农机示范基地,带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如甘蔗全程机械化、秸秆还田、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健康水产养殖和曝气增氧等示范基地建设。(信息来源: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科教质量处)

第20篇:蔬菜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农业法律、法规以及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2、负责提出和参与制订全市区蔬菜的发展规划、开发计划、战略性结构调整。

3、负责全市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承担上级下达的重大技术、品种示范推广项目。

4、提出各种蔬菜生产和科学技术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重大技术问题。

5、参与各类蔬菜科技项目的申报、实施和总结,负责组织开展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项目协作攻关。

6、负责组织全区蔬菜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普及经济作物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

7、参与蔬菜病虫害测报并制订防治措施。

8、协调和参与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9、落实市政府、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等政府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事宜。

技术推广企业范文
《技术推广企业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