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民生之本申论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8 12:04:1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申论:就业是民生之本

申论范文: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

这几年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即使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究其原因,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加之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都要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人员。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劳动力供过于求在100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正因为有困难,才需要我们来解决;无论如何困难,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贷款和税收政策上,可考虑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第三产业包括社区服务业的扶持力度,这些领域的繁荣发展可以提供数量很大的就业机会;可考虑对录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使用期限的企业,由政府给予就业补助,以鼓励企业录用下岗失业人员;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以解决部分劳动力因缺乏技术而无法就业的问题;针对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教育部门和各院校应重视岗位需求的调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比例,同时政府可提供青年志愿者岗位,实行鼓励大学毕业生支边支农下基层的政策;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注重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为科技人才提供就业岗位。政府还有一个当务之急,就是对“零就业家庭”给予就业援助,尽快做到让目前每一个“零就业家庭”至少能有一个人实现稳定就业。

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创业环境、创业条件。这就要求政府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从就业者来说,也应当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不能眼睛只盯着机关、外企、高收入单位和轻闲的工作,自主创业、弹性就业、到农村和基层工作,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以后如遇到合适的机会,依然可以进行调动、竞聘和再就业,以取得更理想的工作岗位。

“民以食为天”,而食的获取靠就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这个问题上用再大的心思、花再大的心血、下再大的功夫,都是应该的。当然,促进再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相信只要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够把失业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让广大群众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推荐第2篇:民生之本

展望“十二五”,一幅幅民生蓝图令人期待。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

民生无小事。“十一五”期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性依然突出,社会事业存在不少历史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须坚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真抓实干,常抓不懈,解决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深处。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民生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应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收入等方面的新关切新期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民生诉求,积极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眼光放远,统筹兼顾,完善与民生相关的制度安排。民生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头绪多、难度大;民生问题往往具有阶段性特征,处于发展变化中,原有的问题解决了,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基本的需求解决了,又会出现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只有加快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跟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渐进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财力也有限,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全力抓民生、惠民生,又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自身条件和承受能力,将眼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中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协调、可持续。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国强民更富”,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二五”期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甜更美更舒心。

推荐第3篇:就业是民生之本

(1)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 就业是民生之本 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生产决定消费。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4)促进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5)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6)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提供信息服务; 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3、维权问题

意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措施:①党和政府首先要发展经济 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同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②用人单位:要增强法律意识,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合法诚信用人。③劳动者: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以合法手段、法定 程序维护权益。

推荐第4篇: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从法律的层面阐述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内容;寻求权利保护对策,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权益受侵害现状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 ,由于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用人单位的观念、就业权益救济渠道不畅等原因 ,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形屡见不鲜。2005年12月,CCTV与智联招聘网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 74%的求职者遭遇过正当权益被侵害事件。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表现:

1.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户籍歧视,例如,有些地方公务员招考中排除外地生源报考。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有关调查显示:55.8%的女生认为自己找工作时遭遇了性别歧视,63.7%的女生和47.6%的男生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是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现象。另外还有身高歧视、健康状况歧视、婚姻状况歧视、血型歧视等。

2.大学生就业中遭遇合同陷阱现象

有些单位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无条件的延长试用期;收取各种名目的押金、培训费;更有甚者毫无资质,招聘大学生搞传销或限制大学生人身自由从事非法活动。

3.用人单位随意违约或不兑现用人协议书的条款

由于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导致随意更改就业协议内容、不实际履行就业协议条款,甚至随意解除就业协议。例如,个别单位对毕业生承诺了很多优惠待遇,但当毕业生上岗后,这些待遇不兑现或不完全兑现,损害了毕业生的权益。再比如,很多企业违反国家规定,不给大学毕业生交“五险一金”,使得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权

平等就业权渊源于我国宪法,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平等就业权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大学毕业生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宪法上规定的基本权利。宪法第 32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 42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两条规定是平等就业权的宪法依据。我国《劳动法 》第12条对该权利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因此,当大学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时,完全可以法据理力争。

2.大学生毕业生享有民法上规定的民事权利

大学生毕业生作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作为就业协议书的一方,其权利受民法原则以及《合同法》的保护。民法的平等、自愿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对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有重要意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民事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就业协议书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用人单位不能凌驾于毕业生之上,签定带有“霸王条款”的用人协议。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毕业生有知情权,用人单位必须如实介绍自身的真实状况。就业协议书本质上是一种合同,它一经双方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合同双方都有约束力。当用人单位违约或不按照合同兑现义务时,毕业生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履行合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

3.大学生毕业生享有就业过程中的受教育权

大学毕业生作为高校的教育对象,理应享有受教育权。这种权利来自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除了传授大学生具有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平等推荐毕业生;积极联系就业信息;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等义务,以保证大学生

顺利就业。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当作学校发展的重点问题,当作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因此,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享有获取就业信息权、接受就业指导权、被公平推荐权。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措施

1.建立、健全保护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立法保护。

目前,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得都不够明确,当平等权受到侵犯时,缺乏有效、及时地救济;在我国,对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也缺少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因此,平等就业权仍处在应然状态,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纵观全文,笔者认为该法过于原则和笼统,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很难使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落实到实处,笔者建议尽快制定《大学生权益法》,把大学生就业权益作为单独章节加以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法》,拓宽其对就业歧视范围规定过于狭隘的状况,使其和国际人权文件接轨;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配套的实施细则。达到充分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目的。

2.国家设立专门的平等就业保障机构。

国外很多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建立起促进就业机会平等的机构。这些机构中,有的是完全的政府机构;有的是完全的非政府组织。1964年美国的《民权法 》(草案 )还提出了设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EEOC) ,该委员会成立四十多年来,平均每年处理超过 70万件就业歧视案,至于其为受害人所争取之补偿金额,为数相当可观。笔者认为:在我国,根据我国国情,此机构可以设在劳动人事部门,作为其内部的一个专门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调研,提出立法建议;接受就业歧视举报,对实施就业歧视行为的单位进行处罚等。

3.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服务部门。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职能。也随着高校学生事务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应该成立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权益保护教育、个案咨询、就业权益指导、就业维权等。这必将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就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权益服务中心,它是北京地区最早成立的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学生组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笔者认为,通过在高校内部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维权、服务部门,可以使大学生接受快捷、及时地帮助,极大促进就业权益的保护。

4.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时,寻求司法救济

英美法国家有句法律格言“无救济则无权利”,司法救济是权利的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根据我国的司法传统,我国没有宪法诉讼,致使很多侵犯平等权的案件得不到受理,使公民的平等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了“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法院在审理侵犯平等就业权的案件时,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因就业协议产生纠纷时,因为就业协议书具有合同的性质,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合同法》、《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到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四川大学 98级学生蒋韬状告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身高歧视”案,被媒体称为宪法平等权第一案;公民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招录公务员“乙肝歧视 ”案,在全国也引

起较大反响。蒋韬、张先著敢于拿出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就业权利,其勇气可嘉,所以,当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时,不应选择沉默和逃避,而应该举起法律这一正义之剑。

推荐第5篇:就业是民生之本(推荐)

为什么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

失业率这个词在很多国家代表着这个国家发展的好坏.我来说说我对失业率的理解.一个国家如果失业或者待业的人口太多.第一:国家必须支出相当一部分财政经费来养活这些对社会完全没有贡献的人.第二:他们无所事事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激增(如抢劫强奸案的增加,没有工作的人找异性朋友相对困难).第三:失业率高国家的税收就低,这是个长久的影响.因为上班拿到的工资是要交税的.而不上班或者不正规的上班,灰色收入都会影响税收.影响税收就势必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这对国家的影响很长远.所以每个国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失业率问题.就如同一个人患病就必须看好一样道理。失业率高的国家绝对不是个正常的国家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丰富,民生是党工作的重心,而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能够过的好一点,让每个人能够有一份安定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就能够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所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邦之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

两会期间,大学生就业又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4%,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为促进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顾近几年来两会的建议、提案,去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代表、委员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的关注是空前的。仅教育部就收到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提案达200多件,涉及完善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农村就业并提出多项鼓励政策。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稳中有升。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4%,与2008年同比略有上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并深入有关省市、高校视察,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发挥才干;要求各地和高校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掌握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加强困难群体帮扶,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去年年初,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大政策,并推动各地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成效显著。高等学校通过开展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离校教育等方式,充分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全力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截至去年7月,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举办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1万余场,提供岗位信息300多万条。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仍十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河南、安徽等代表团和九三学社中央都表示要将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重点提案提交会议审议。据悉,中央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2010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力争在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到社区就业、到基层农技推广站点、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只有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科学分析环境,结合相关政策,用积极的心态,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就业道路。

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我认为:

1.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2.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我相信每一个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就业的困惑,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

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值此佳际,作为中国新时代的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关注时事,再学“三个代表”,并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当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新世纪的大学生担负着新的历史任务。忆往昔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繁荣,披荆斩棘,奋斗一生,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看今朝泱泱中华,“三个代表”为我们的成功和成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成长为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的年轻一代!

——————————————————————————————————————————————

推荐第6篇:心系民生之本 情牵就业之路

心系民生之本 情牵就业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每月有数百人到街道劳动保障所询问招工岗位信息、填写求职登记表,让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为此,劳动保障所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挖掘岗位,全心帮助求职者解决就业问题。

一是主动找。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大胆主动出击、杜绝消极等待,形成腿勤、手勤、脑勤的“三勤”工作标准的姿态,对辖区内用工规模排名前十的单位基本做到“一月一访”,对各类小企业做到“一季一访”,全面掌握各单位的用工规模、人力缺口、对外招聘计划等。2011年共走访企业近1000家次。

二是不挑剔。对于前来登记招工意向、发布岗位信息的企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招工人数多少,哪怕仅仅是一两个保安、保洁岗位,都被认真记录在册,形成宝贵的岗位资源。2011年申港地区各类企事业单位通过劳动保障所就业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招聘岗位1200余个。 三是会匹配。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一方面与周边街镇加强联系,了解周边地区劳动力市场行情,收集各种岗位工资信息,为企业提供有效参考;另一方面总结以往经验,研究各企业的用工偏好和不同年龄段劳动者的求职特点,加强用工推荐的针对性,不断提高用工推荐成功率。2011年劳动保障所推荐求职者应聘2059人次、实现就业877人,匹配成功率达43%,较2010年的38%、2009年的36%进步明显。

四是敢负责。劳动保障所坚持对求职者负责、对企业负责,一方面要求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审查,让求职者安心、放心;另一方面对求职者认真审核,确保向企业推荐的求职者都能按照规定持证上岗,符合企业用工标准。

五是有跟踪。劳动保障所对失业、无业人员实行“求职登记一次,跟踪服务一年”的工作机制,并在安排企业和求职者的面试后开展“双向跟踪”,即一方面回访企业,知晓招聘结果,进一步掌握企业的选人标准和用人偏好;另一方面联系求职者,对成功的给予祝贺、失败的给予鼓励,并帮助分析失败原因、给予相应指导,同时根据求职者需要尽快安排下一次应聘面试。

六是看长远。目前,临港新城主城区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保安、保洁、电工等后勤保障类工种需求急增,而这些岗位又极其适合临港地区失地农民。对此,劳动保障所根据促进就业相关政策,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联合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此类紧缺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既有效提高了求职者的应聘技能,也实现了企业用工的人力储备。2011年共培训320人

推荐第7篇: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文(优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否充分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产业结构转型下资本对劳动的排斥必不可免,在劳动力整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总量矛盾虽有缓解,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的复杂背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近几年就业形势的变化,切实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工作,同时准确研判我国未来就业趋势,对于实现充分和稳定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很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城镇失业人口及未就业毕业生逐年积累并有扩大趋势,就业问题将是未来几年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第三产业正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从所有制角度看,我国就业人口主要集中于非公有制经济;从区域结构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吸纳就业能力正相关。同时,我国就业人口整体素质仍显偏低,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一)我国就业结构现状

就业结构主要体现了社会劳动力在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配置结构,这里主要从就业产业结构、就业所有制结构和就业区域结构加以考察。

一是就业的产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就业人员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下降。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幅略高于第二产业,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偏慢,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能,仍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要任务。

二是就业的所有制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吸纳就业人员的数量及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成为吸纳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渠道。

三是就业的区域结构。从我国就业人员分布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吸引就业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就业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侧面解释了就业区域结构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失业人口现状

目前,我国的失业人口主要分三类:

一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口。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指城镇常住人口中(男16~50岁,女16~45岁),具有劳动能力但未从事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失业者。2010~201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规模仍有继续扩大的压力。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近些年,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波动较大。但总体看,仍有较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释放,其在未来将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一定冲击。

三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实际失业人口。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校离校但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不断积累,这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待就业人群。

(三)我国劳动力就业素质现状

据世界银行相关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密切相关: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达不到高科技和新兴行业发展的用人要求,不仅不利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给未来就业形势带来隐患。

二、当前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指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现象,即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部分企业却出现“招工难”,而这是近些年,也是未来几年我国将会持续存在的重要问题。

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国际需求不振、国内需求尚待提升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生产萎缩或转型升级,导致传统制造业岗位需求显著减少,必然带来大批的失业人员。而这些失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普遍没有达到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即使有着强烈的就业愿望,也很难在劳动力市场找到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且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同时,我国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目前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这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必然伴随相对长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政府和学术界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年来,我国高达数千万的农村转出人口流入城市和城镇,这一方面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企业“用工荒”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力缺口。

但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其上的保障制度的差异性,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真正实现市民化困难,不仅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相关政策的效果,而且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边缘化很容易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不仅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拐点的压力,为产业转型升级留足空间,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尤其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新型城市化,重点集中于人的市民化,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效转移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市民化意味着政府需要承担巨大的转移成本,即使存在足够吸纳劳动力的渠道,初期的转移成本规模仍不容忽视。

而在国家限制部分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更多进入二级及以下城市的背景下,各级地方城市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转移成本压力。如何抓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机遇,同时尽量降低转移成本,将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近些年,随着地方高校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未就业毕业生规模也持续积累。

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校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改革滞后,加之高校为求“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生源、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合理,不仅带来普遍的“学用脱钩”现象,更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逐年积累,形成日益庞大的“高学历”失业大军。如果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没有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对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进行及时的改革完善,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并会成为我国未来就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四)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人口流动受限、信息不对称和教育滞后是导致就业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政府往往通过对这三个因素施加影响,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但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口红利和经济高速发展影响下,就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认识。

直到近些年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如何促进就业才逐渐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应经验,且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很不完善,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仍仅限于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失业人群,而从长期的、根本性的角度,针对人口流动限制、信息不对称和教育滞后三大因素的全方位改革尚未展开,给未来就业问题的解决留下隐患。

三、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应优先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更好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的前提。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应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把人力资源开发过程变成拉动就业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使人力资源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促进经济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在市场调节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

第一,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力度,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利益。面对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需求巨大的矛盾,应通过加大政府财政直接投入,利用预算内外各种渠道,积极筹措失业救济资金、特困群体就业补助及再就业人员的培训费用等,重点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利益。同时,加强对再就业资金筹集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推进就业与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实施积极的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国有企业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并办理城镇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等群体,大多仍然具备较高的再就业需求和能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再就业扶持政策,针对以上群体推出适宜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在规定限额内(每人每年8000元)按四个税种依次减免。对只要自谋职业(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网吧、氧吧等服务业外)或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仍可享受若干年(如3年)免征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以鼓励和帮助以上群体尽早实现再就业。[2]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为待业人员筹集必要的最基本生活资金的社会保障方式。[3]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费用筹集主要采取“收费”的方式,缺少一定的强制性,导致漏报、冒领及资金挪用现象较为普遍。[4]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以此增强相关费用收支的强制性,更好地发挥其保障待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功能。同时,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加大财政对失业人员的补贴力度,尤其要积极探索非公经济部门失业人员的救济办法。如,针对离退休不到5年的非公经济部门失业人员,应规定财政和企业分比例继续给予其社会保险补贴和相应的岗位补贴,直至失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为止,以此保障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5] 第四,对于吸纳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一定比例、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一定企业税减免优惠或信贷优惠,以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贡献力量。

(三)创造良好的创业和就业制度环境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就业问题的顺畅解决需要完善的制度环境加以保障。 首先,加强就业相关法制建设和宣传力度,以更好发挥政府促进就业、保障就业的职能。各级政府及就业管理部门应加快多层次的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社会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营造科学严格的制度环境。

同时,加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应加强失业求职群众的普法教育,倡导公平就业理念,以更好保障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其次,加快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尚不完善,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劳动力就业保障制度社会化程度低,劳动就业培训和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结构重叠、培训内容雷同、管理不顺、信息提供不及时等问题,加之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财力的制约,已严重阻碍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与合理流动。为此,应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打破地区与行业之间的制度壁垒,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内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和机制,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地区间、产业间、行业间的合理有效配置。

同时,完善劳动就业培训与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发挥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效能。再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体系。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直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以及服务功能不足、服务手段匮乏等问题。应探索和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者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就业服务配套公共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岗位的考核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就业登记制度、再就业培训机制。加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劳动力就业服务指导功能。

(四)优化经济结构,多渠道扩大社会就业 首先,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创造和带动就业的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机器的普及,传统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减弱,其劳动力占比持续下降。相较而言,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巨大。这不仅得益于第三产业更加广泛的产业范围,也得益于第三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即不断产生新的行业形态,进而不断带来新的就业岗位。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同样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必然会从第一和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和集中。

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作为承担就业的主渠道,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有望超过就业总数的75%。因此,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以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创造和带动就业的效应。其次,从企业规模角度看,应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更好发挥其带动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中70%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集中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已成为安置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为此,应加大对各领域中小型和小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通过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促进其吸纳就业作用的发挥。再次,从所有制角度看,应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扩大和吸纳就业的主力。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中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导致其吸纳就业能力逐渐减弱。

在公有制经济存在劳动力进入限制及退出制度不足的情况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而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应是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应有之义。对此,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一些新兴产业包括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允许部分非公经济参与社会公用事业建设,充分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创造更多的有效就业岗位。此外,也可引导部分劳动密集型非公经济进入农村和乡镇,就近参与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以此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五)加快发展应用技术教育,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与择业能力

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数量和优势日益降低,企业对生产和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量劳动者在短时间内难以胜任这种新变化,导致结构性失业。[7]因此,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成为现代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和择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一,在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推动部分高等院校的转型,促进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型,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和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要,使劳动者具备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获得体面工作。第二,建立和完善新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持续就业能力。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公共就业培训体系,同时推动构建员工在职就业培训、人职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冲击,使劳动者具备更强的持续就业能力。第三,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可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特别是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此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能力。第四,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通过优化教育和培训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型、知识型人才。[8]另一方面,遵循市场机制,根据企业对不同专业求职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以此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世纪9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万人预计到1996—21年平均新增1 45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3年212万,24年达到28万,25年将超过3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解决方案: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解决方案:.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解决方案:政府部门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推荐第8篇:申论热点:改善民生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申论热点范文:改善民生 文章来源:http://hn.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背景材料】

2011年12月,江苏省暨南京市“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开通仪式日在南京市检察院举行。江苏省、南京市纪委、公安、法院、工商、民政等相关部门人员出席开通仪式。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宣布热线正式开通,并启动标志开通的水晶球。“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的宗旨是“立足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工作理念是“有限的职责、全心的服务”。服务范围主要有六个方面:受理控告举报、提供法律咨询、提供司法帮助、开展法制宣传、分析社情民意、进行检务公开。

江苏省检察院“12309”职务犯罪举报电话在全国率先开通试行。电话开通两年多来,该省三级检察机关一共收到群众来电2.4万余件,其中举报控告类2400余件,大都反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中的贪污受贿问题。为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畅通“听民声、排民忧、解民难”的绿色通道,江苏省检察院决定把“12309”职务犯罪举报电话升级为“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

【题目】

以“改善民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范文】

以民生为本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共识和一个政党的战略高度。对此,中央新政都涉及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问题上,使民生从政策深度上发生了变化。问题是;法制制度不能配套,就会使民生环节出现薄弱状态,让民生处于失控状态和不平衡之中。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显然,改善民生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向和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风向标。中央从扩大内需,保证增长、上调个税起征点、扩大就业面积、调控房价等一份份保障民生的制度,一系列解决民生环节存在薄弱状态的举措,为科学发展勾画出一幅充满和谐意景的图景,彰显了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本,弥补了民生缺失的历史性欠帐,民生推动社会在多元化发展中进入一个充满民生情愫和元素的时代。

民生是什么?显然,这应该是一个怎样执政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应从细微处体现民众中的意见倾向和需求变化。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关键是;我们应该以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集聚民意的旗帜,用此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理想。

民生是什么?诚然,这应该是一个社会建立公平正义秩序的基本要义。这个要义要以人为本,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本,更要建立起相关的制度,保障大多数人的生活权力、工作权益及学习权利。这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环节。这个环节将成为保障民生的基本框架。

社会进步,总要以产生相关的制度作保障。而社会进步的因素最简单的步骤是总结社会经验,归纳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结构,解决社会矛盾。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曾经历了计划经济,现在正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型跨越。

市场经济的根本还在于国家作经济的主导,这不仅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制度所决定,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主权的问题。面对有所失控的房价,国家已从保障民生的高度,从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的宏观层面,作出系列调控措施,使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趋于科学发展状态中。

但是,保障民生也存在弱点环节,一些问题处于失范的薄弱状态。诸如一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地方和房地产商勾结谋利,一些地方对矿山的私采滥挖治理不力或官商联合犯罪。还有一些地方将发给老百姓的爱心煤变成黑心煤……纵观这些问题,已侵犯了百姓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讲,已使保障民生的举措进入尴尬状态。

这就在于我们要从法制建设的高度改善民生,每出台一项惠及民生的举措,就要为这项举措出台一部法律制度作保障,不能因法制漏洞而让保障民生失之偏颇。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缩短贫富差距,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带领大家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对此,我们要针对时代特征,出台系列新的保障民生的法律制度,让中央新政不仅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也要让享受到改革成果的广大人民群众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住自身的切身利益。

推荐第9篇:就业乃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头等大事

就业乃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头等大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0日下午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就业乃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长期的。就业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群众来说是天大的事。既是解决当前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就业,一个人才能获得收入并安居乐业,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所在,社会才能不断地稳定发展。显然,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

促进就业是头等大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各界都要把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推荐第10篇:抓民生之本建和谐历下

抓民生之本 建和谐历下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作为全市中心城区和重要窗口的历下区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旺盛、传统工业企业隐性失业人员逐步进入社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持续增加等。特别是在东部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形势严峻、迫在

眉睫。针对这种情况,去年以来,历下区坚持把做好劳动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结合全区开展的“察民情、解难题,建设和谐历下”主题实践活动,着重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拓宽渠道、完善体系、劳动维权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安置城镇就业1153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786人,其中困难群体人员2033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49.8%、346%和338.8%,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劳动就业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从根本上说,就业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历下区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构建内生化就业岗位机制。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区位优势,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大力实施“三产立区”、“工业强区”、“科技兴区”战略,在注重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个体私营经济、新型三产等劳动密集型经济业态,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实现了促进就业与产业调整升级的相互协调。200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1.6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3.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08,三产主导地位十分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就业。华达集团创业时只有几十人,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一家经营服务20多个品牌汽车的专修专卖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幅77,企业员工近2000人。

二、搞好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就业。针对该区商贸发达,经济拉动性强,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实际,历下区把建立健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投资800多万元在区一级和11个办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建起了服务站,实现了市、区、办(镇)、居四级联网。以社区为单位,对全区劳动力资源、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入社区的退休人员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微机联网管理。各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办公服务设施,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了较为明细的基础台帐,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具体工作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发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两年来,该区发展新型服务企业28家,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带动600多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就业群体561人;通过拓宽社区、家政、绿化等安置渠道,近8000人实现就业。同时,认真落实各级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并制订了实施细则,全区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19人,减免各项税费500多万元。

三、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为解决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历下区在抓好一般性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根据市场和求职者两个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和时间,提倡跨专业、多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者培训需求,提高了培训层次。在全区实施了“创业小老板”培训计划,把“创业培训”作为重点实施,收到了培训一期、带动一批、拉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坚持城区以下岗职工为主的失业人员培训和镇村以农民为主的培训同时进行。区就业办公室培训面向全区,以城区为主,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扩建教学面积1300多平方米,微机130台,设置培训专业近20个,累计培训失业职工近4000人;镇村培训面向农村地区,以区镇两级成教中心为依托,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以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开发培训专业12个,累计培训农民2500人次。目前,全区各级技能培训上岗就业率都在89%以上,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实行多渠道社会救助稳定就业。在千方百计扩大劳动就业的同时,积极实施多渠道的社会救助,为暂时不能就业和就业有困难,以及就业后生活依然困难较大的家庭提供救济和帮助,保障群众生活,稳定就业形势。2004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累计达到42559户次、113854人次,发放保障金936.8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城市低保对象教育、住房、医疗“三项救助”制度,累计救助500多人,为低保居民解决实际困难5600余件,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市唯一一个“三项救助”试点区。姚家镇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1800元,在全省最高。该镇还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0万元,帮助72名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度过了生活难关。同时,发挥部门作用,形成救助合力,区慈善总会拿出40万元

第11篇:抓民生之本建和谐历下

抓民生之本建和谐历下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作为全市中心城区和重要窗口的历下区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旺盛、传统工业企业隐性失业人员逐步进入社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持续增加等。特别是在东部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形势严峻、迫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去年以来,历下区坚持把做好劳动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结合全区开展的“察民情、解难题,建设和谐历下”主题实践活动,着重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拓宽渠道、完善体系、劳动维权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安置城镇就业1153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786人,其中困难群体人员2033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49.8%、346%和338.8%,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劳动就业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从根本上说,就业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历下区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构建内生化就业岗位机制。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区位优势,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大力实施 “三产立区”、“工业强区”、“科技兴区”战略,在注重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个体私营经济、新型三产等劳动密集型经济业态,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实现了促进就业与产业调整升级的相互协调。200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1.6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3.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08%,三产主导地位十分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就业。华达集团创业时只有几十人,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一家经营服务20多个品牌汽车的专修专卖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幅77%,企业员工近2000人。

二、搞好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就业。针对该区商贸发达,经济拉动性强,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实际,历下区把建立健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投资800多万元在区一级和11个办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建起了服务站,实现了市、区、办(镇)、居四级联网。以社区为单位,对全区劳动力资源、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入社区的退休人员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微机联网管理。各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办公服务设施,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了较为明细的基础台帐,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具体工作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发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两年来,该区发展新型服务企业28家,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带动600多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就业群体561人;通过拓宽社区、家政、绿化等安置渠道,近8000人实现就业。同时,认真落实各级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并制订了实施细则,全区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19人,减免各项税费500多万元。

三、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为解决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历下区在抓好一般性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根据市场和求职者两个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和时间,提倡跨专业、多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者培训需求,提高了培训层次。在全区实施了“创业小老板”培训计划,把“创业培训”作为重点实施,收到了培训一期、带动一批、拉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坚持城区以下岗职工为主的失业人员培训和镇村以农民为主的培训同时进行。区就业办公室培训面向全区,以城区为主,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扩建教学面积1300多平方米,微机130台,设置培训专业近20个,累计培训失业职工近4000人;镇村培训面向农村地区,以区镇两级成教中心为依托,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以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开发培训专业12个,累计培训农民2500人次。目前,全区各级技能培训上岗就业率都在89%以上,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实行多渠道社会救助稳定就业。在千方百计扩大劳动就业的同时,积极实施多渠道的社会救助,为暂时不能就业和就业有困难,以及就业后生活依然困难较大的家庭提供救济和帮助,保障群众生活,稳定就业形势。2004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累计达到42559户次、113854人次,发放保障金936.8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城市低保对象教育、住房、医疗“三项救助”制度,累计救助500多人,为低保居民解决实际困难5600余件,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市唯一一个“三项救助”试点区。姚家镇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1800元,在全省最高。该镇还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0万元,帮助72名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度过了生活难关。同时,发挥部门作用,形成救助合力,区慈善总会拿出40万元救助低保对象中1024名贫困学生和贫困居民,区残联、工会、妇联等单位投入20余万元用于贫困群众的解难济困。

五、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就业。加大合法用工宣传,对求职者和用工者双方,加强劳动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求职者的维权意识和用工者的依法用工意识。积极引导规范各类社会经营性职介机构发展,依法严格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严厉打击黑中介,形成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办案负责制和回访制,实现了仲裁无积案、监察随时办的工作目标,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六、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及时进行指导部署。主要领导经常关注和过问劳动就业工作,定期听取就业工作情况汇报,重大问题亲自参与研究解决;分管领导同志靠上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协调解决劳动就业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确保市里下达的登记失业率和就业人数两项硬指标的完成,实行了就业工作责任制,细化指标,逐级分解,级级有压力,层层抓落实。要求各办(镇)和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能转变,腾出更多的精力研究落实就业工作。财政投入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做到专款专用。深入开展了“社区无失业,就业无盲点”无

失业社区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就业安置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12篇:【申论】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

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申论的重大热点之一

1 ▉万能用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面前,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事实充分证明,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指导方针是完全正确、非常有效的。→我们正处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要克服困难、化解风险、应对挑战,就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事关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保增长是关键,保民生是根本,保稳定是前提,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落实。

→保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速下滑的严峻挑战,中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突出了发展主题,抓住了主要矛盾,把握了问题的关键。 →保增长,根本途径在于扩大内需。重点要落实好已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继续把握好投资方向,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强化我国比较优势,努力稳定外需。 →保增长,主攻方向在于调整结构。我们所要的增长,是讲质量、重效益的增长,是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增长。要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使经济增长上层次、有后劲、可持续。要坚决控制盲目重复建设,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政府投资和信贷资金进一步向“三农”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保增长,长远之策在于自主创新。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夜,谁在科技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谁就可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机遇,积极顺应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方向和潮流,积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保民生,根本是确保广大群众广泛就业。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刺激经济增长与有效增加就业岗位结合起来,把政府扩大就业与支持群众自主创业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提供更多的“饭碗”,让群众就业有门、创业有路,生活有来源、致富有奔头。当前尤其要解决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保民生,基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要尽最大努力,编织起社会保障“安全网”,让人人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享稳顺安康。 →民生保,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下安。安居乐业,是百姓心中之愿;祥和太平,是国家民族之福。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把握新机遇、迈开新步伐、实现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资料来源

1、《再论“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 2009-07-25

2、《做好“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 2009-03-04

3、《2009: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陈文通 《中国青年报》 2009-01-06

2

█背景资料

一、为什么提出保增长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3年至2007年这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02%,而年均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只有2.64%。2007年,我国的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14.5%。同样是这一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危机爆发之初,主要是住房信贷市场出现问题,其对美国经济走势的影响并不明朗,世界经济发展也未受到明显冲击,甚至国际市场上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大宗物品价格还在持续上涨。与此同时,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抢进增长态势,但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偏快和物价较快上涨的压力,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为消除这一矛盾,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文件的财政政策和从今的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2008年3月以后物价涨幅逐渐回落,国民经济过热的风险逐渐释放。

让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是,随着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并很快从美国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上升,使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外贸依存度很高。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64.8%,在消费、投资、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9.2%。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他们的进口需求下降,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减少。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延伸。随着出口额的下降,为出口企业提供能源、矿产、钢材、设备等上游产品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出现生产滑坡。2008年下半年以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幅逐月回落,发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等指标也出现了多年来唯有的负增长,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下降,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暴露。综合各方情况,2009年有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为此,中央果断地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资料来源

1、《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2、《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 2009-03

二、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

改善民生是近年来全国上下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以往,人们更多的是从“分享发展成果”这一角度来看改善民生,而这次如此鲜明地与“保增长”联系起来,让人们眼前一亮。为什么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为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压力大,人民收入较低。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解决就业问题,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自然是保增长的出发点。

(一)、保障民生是我党的先进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规定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民生不仅是我党的行动纲领,更是我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我党的宗旨。

(二)、保民生是全体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诠释。民生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事关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是全民福利的根本体现。只有充分做好保民生的工作,让金融危机对老百姓的冲击影响降到最低,成为了我党的一个工作重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体现在我们政策行动上就是民生优先。

(三)、保民生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动力。劳动人民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财富的源泉。保障民生,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稳定人民情绪、坚定人民信心,让人民塌下心来搞生产、搞创新,这将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另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口袋里有钱了,消费水准也就自然提高了,内需也就自然增大了,我国拉动经济的条件也就具备了。所以,保民生是我国经济由出口导向型转型为消费导向型,扩大我国的内需、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的关键之一。

(四)、保民生是保稳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执政党命运的关键,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只有保障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建成真正的和谐社会。一个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就业率低下的社会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所以保民生是保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五)、保民生是激发国民创造力的温床。现代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国家是否能够自主创新。科技研发主要依靠国民的创造力,很难想象一个人民生活无法保障的社会能够有过人的创新能力。做好保民生工作,有利于激发国人的创造力,开拓创新性思维,使我国更具有竞争力。

资料来源

1、《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纪实:全力保民生》 新华网 2009-09-06

2、《保民生是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重头戏”》 人民网 2009-02-27

三、为什么要保稳定

(一)、保稳定是保增长、保民生的前提。保增长,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保民生,同样离不开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期、利益的调整期、矛盾的凸显期,影响稳定的因素无法回避,维护稳定的重任不可推却。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保稳定是全社会的共同希望。安居乐业是老百姓的追求,打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一个稳定的和谐社会是老百姓的共同愿望。一个动荡的社会是不可能保障老百姓的利益的,只有社会稳定了,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三)、保稳定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工作重点。近一段时间,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时常爆出政府内部的问题,如“躲猫猫”事件、“石首”事件、“海关门”事件等等,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团结稳定,更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的形象。保持社会稳定之风要从我国政府改革入手,这也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当务之急。

(四)、保稳定是我国民族团结的要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间的关系,化解民族矛盾也是我国政府的工作之一。现阶段总体来说我国民族团结工作比较到位,但仍有小部分如“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妄图分裂我国,民族团结工作仍需狠抓落实。2008年的“3•14”和2009年的“7•5”事件都充分书名了保稳定是做好民族团结的重要目标。

(五)、我国当前的政治和社会形势要求保稳定。中国地大物博,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也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体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社群关系错综复杂不易管理。我国有着稳固的政治基础,但是仍有小部分极端分子妄图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的群众有着易被煽动的特点,这就给了这些反动分子以可乘之机,保稳定无疑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同时也是反分裂工作的要求。

(六)、自然灾害、各类事故频发让保稳定势在必行。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质活动带上,地质灾害较为频繁,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当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煤矿业事故频发,给我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在这种形势下,保持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发展稳定是我国工作的重点。保障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损失最小、在工作中平安无事故,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3 █ 数据说明

2008年数据 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

2009年数据

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同比增长7.4%。 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同比增长8.3%。 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同比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0亿元,同比增长8.8%。

数据分析

2008年以来,相比于前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但是总体依旧稳步增长。经历了金融危机,我国的进出口额明显回落,但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依然在政府刺激下取得了稳定的增长。200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1、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工业利润降幅减缓。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6月份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7%,集体企业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6.6%,轻工业增长8.2%。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5.9%,中部地区增长6.8%,西部地区增长13.2%。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比1-2月份降幅缩小14.4个百分点。在39个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利润下降,部分行业利润仍保持较快增长或实现扭亏为盈。食品制造业实现利润增长17.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16.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由1-2月份的亏损8亿元和19亿元转为盈利26亿元和96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6月份增长35.3%),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9%,第二产业增长29.0%,第三产业增长36.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26.7%,中部地区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增长57.4%,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126.5%,道路运输业增长5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

3、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6月份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元,增长16.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3%,汽车类增长18.1%。

4、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1.3%,农村下降0.6%。分类别看,烟酒及用品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食品下降0.3%,衣着下降2.4%,交通和通信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住下降3.9%。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4%(6月份同比下降2.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8.7%(6月份同比下降11.2%);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8%(6月份同比上涨0.2%)。

5、对外贸易持续大幅下降,贸易顺差略有减少。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贸易顺差969亿美元,同比减少21亿美元。

6、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7、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增加。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末加快1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9.3万亿元,增长24.8%,加快15.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1.5%,回落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7.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4万亿元,同比多增4.9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6.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0万亿元,同比多增5.0万亿元。

数据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09-02-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分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表》 国家统计局

4 █对策论述

2009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们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呈现企稳回暖的迹象,保增长的整体表现好于预期。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经济运行的状况表明,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十分注意防止和克服保增长中一些不科学的苗头性倾向,以推进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充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大国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目前,我国内需旺盛,市场广阔。从投资需求看,我国基础设施的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投资和消费蕴藏着巨大潜力;从消费需求看,我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农民,城镇也有一定数量的低收入群众,城乡居民在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方面有着强大拉力。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不仅支撑了我国经济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而且必将强劲拉动未来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要积极利用这次世界经济调整的契机,尽快形成以内需为主同时稳定外需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保增长绝不是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是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要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规律,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一句话,我们所保的增长,是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增长,是又好又快的增长。

三、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健康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当前,我们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强大动力,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善于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善于从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幻中拓展发展空间。保增长的任务越艰巨,我们越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越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握节奏推动农村、价格、财政、金融、国企、外贸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提高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四、体察民情改善民生。要把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中小企业吸纳了我国70%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保增长中,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妥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国内有效需求。

五、扩大就业,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创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和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国内外的很多经验说明,经济出现大幅滑坡,不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使生产力遭受重创,而且必然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做好宏观调控。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能力也日益增强。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者和平衡者的作用,充分利用政府“有形的手”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加以引导控制。有了这些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能够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七、建立健全法制法规,活用政府政策。我国正走在依法治国的改革道路上,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不仅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更是保障经济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强有力武器。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钻法规空子的投机者甚至违法者,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制体制,有力地打击这些违规现象,我国的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八、完善社会基金制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社保基金外,住房公积金、保险金等多种社会基金都有着巨大潜力。我国百姓的一个特点是高储蓄,如何利用这些社会闲置资金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难题。政府应当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充分吸纳社会闲置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等服务于民的项目中,而所得利息也将更好地返还给人民,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九、加大对事故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让百姓安居乐业。生产事故高发是近几年我国的一个特点,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心病之一。矿难事故不断、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不可能安居乐业,经济也不可能发展,社会也不会稳定。政府除了要加大对生产责任和交通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外,更应当严防死守,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仔细排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严厉严肃交通执法,让生产中无人为责任事故,道路上无交通事故。这样老百姓才能放心,经济才能增长,社会才能安定。

十、广泛联系群众,加强完善信访制度,让百姓心声上达。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聆听百姓的心声,政府才能更好地把握工作方向,切实紧密地联系群众,让群众的意见成为改革的动力。只有政府切实了解了人民的需求和心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具有竞争力。加强并完善信访制度不仅能为我国政府提供了解民情的渠道,更能集中发挥全体人民这个大“智囊团”广泛献计献策,为我国的发展制定方向,纠正在工作中的不足。这充分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应当切实贯彻。

5 █ 申论范文

以“保增长”促进“保民生”、“保稳定”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发展,就必须保增长。保增长,既是我们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也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保证。保增长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靠的就是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样要靠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增长还是扩大就业、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创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和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国内外的很多经验说明,经济出现大幅滑坡,不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使生产力遭受重创,而且必然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保增长必须做到扩大内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并得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注资对经济进行刺激是远远不够的。内需的扩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发动机,也是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保障。我国国内市场广阔,人民需求旺盛,而我国目前仍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体,没有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的潜力。我国应当充分提供利好政策刺激消费,建成以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其次,保增长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其中,出口加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过大,国民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出口贸易,这些都会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瓶颈并导致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的下降。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给了我们启示,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刺激,要加强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第三,暴增扎根必须扩大就业,从根本上解决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根本,保障就业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准的基础。人民充分就业不光能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更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第四,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发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规避经济风险预防经济过热和不良发展。我国正处于高速崛起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较快发展速度。但是在改革开放中我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经济中也不免有一些泡沫的成分。加强宏观调控和经济监管以避免经济过热和外国对冲基金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从而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平稳较快发展。最后,扩大基础建设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人民是创造力的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能有效促进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我国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更要秉承传统坚定信念,切实发挥政府职能,利用我国的优势优先保障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的安定。其中,保增长是“三保”工作的核心,也是重点。在做好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民生、保稳定,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国经 0803 徐鹏

第13篇:申论:民生资金改革之路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

生资金改革之路

——来源:安徽中公教育(http://ah.offcn.com/

格问责、严肃处理。二是增强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与低保衔接。项目资金要到村到户,切实使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三是创新资金管理使用方式。在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资金和各类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金融机构等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做法。

无论是强化民生资金的内部管理,还是引入社会力量,都意味着对既有运行模式的反思与变革。从这个角度说,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内外兼修,离不开深化改革这一基础。

强化内部管理,既要求财政预算向更加科学化、公开化的方向迈进,提高透明度,采取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加强监督;还需要政府部门从多头管理、交叉管理中解放出来,在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中探索出新的有效路径,少打马后炮,多打预防针。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产品,离不开创造政策条件、优化市场环境,帮助专业的社会组织尽快成长起来。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盘活沉淀资金,将长期闲置的资金清理出来,合理调整使用方向,有序投入亟须项目,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

改革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道路,尤其是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民生资金乃至公共资金的管理改革,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节奏,改革可能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和损公肥私的潜规则。改革的道路是艰辛的,面临着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等多重挑战。迎难而上,将改革之路进行到底,公共资金才会更健康的发展,惠及民生。

推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http://ah.offcn.com/)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

第14篇:申论热点:改善民生(优秀)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浙江发布首份《民生指数与民生评价报告》成为国内发布民生报告的首个省份。2011年1月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杭州召开,省长吕祖善介绍,浙江致力于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为民办实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社保、住房、交通、公共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他还说说,五年后的浙江,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五年浙江将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5%和9%,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浙江所面临的民生问题

(一)收入分配与公平问题较突出。2010年发布的《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调查报告》显示20%高收入组的个人年收入均值是20%低收入组的17倍;20%低收入组占有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5%,而20%高收入组占有的收入达到了总收入的58.7%,七成以上调查者收入在平均线以下,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渐明显。

(二)文化与体育方面等推进速度较慢。虽然浙江省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已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建设,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偏远山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更为薄弱。公共财政投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产品供给数量的多少。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无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杭州市、宁波市的乡镇文化站平均财政拨款额为45万元,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衢州市、丽水市的乡镇文化站平均财政拨款额则低得多,分别为9万元和7万元。同时,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文化娱乐等内在需求。供求双方的因素造成了当前人均公共产品数量偏少状况。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平仍偏低,无法很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房价上涨过快,涨幅创出近年来的新高。自2009年一季度止跌回升以来,价格涨幅逐月扩大。2009年,浙江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销售平均单价同比上涨24.4%。

二、应对措施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开拓更广就业领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尤其应优先发展就业吸纳力强的各类服务业,加快调整全省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

(二)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构建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使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全省人均GDP的增长保持同步。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为重点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手段提高农民务工收入,以全面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提高全省低收入居民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强各类教育培训,为中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创造基本条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减压阀和稳定器。

(三)千方百计扭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就需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在收入初次分配环节中,更合理地确定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在再分配环节中,明显提升用于增加收入和改善群众生活的比例。同时,加快税制改革,通过结构性减税,使城乡居民的税负水平更加公平合理。

(四)千方百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金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保障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重视文化体育事业。需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增加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扶持各类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

(六)进一步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象需要进一步拓展,扩大保障覆盖面,争取做到“应保尽保”,提高保障标准,让更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享受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需要出台更多的组合拳,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推进、商品房市场价格的规范、城市旧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宜居性等多种方法为更多住房困难家庭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强化公积金制度建设,增人扩面,提高互助保障能力,实现对非公企业建立公积金制度的突破。

第15篇:申论写作稳物价 保民生

克难攻坚稳物价齐心协力保民生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物价也相应地出现了涨幅。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姜你军”,市场菜价持续走高,然而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的同时,又出现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

物价上下波动频繁,幅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一是受去年价格上涨滞后的影响;二是广大菜农盲目跟风,大面积种植同类蔬菜,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三是流通环节繁琐,费用增多,导致蔬菜进城后身价倍增。再者,市场本身具有自发性、滞后性等缺陷。

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水平,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面对忽上忽下的物价,我们必须群策群力,克难攻坚,稳定物价以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市场是“无形之手”,具有自发调节的特点,但难免会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有形之手”,正确引导市场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市场进行实际调查,了解群众消费水平,结合实际采用经济、法律和财政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

其次,减少蔬菜中间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也是重要的举措。为了保障菜价合理,避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农超对接、疏通运输渠道等措施来降低成本,杜绝中间环节乱收费现象。

稳定物价,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厂商、菜农进行正确引导。政府宣传部门等可以对其进行教育、引导,避免菜农盲目跟风,大量种同种蔬菜的现象,同时及时提供给菜农们最新市场资料,以便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种植。

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加大财力支持,鼓励农民科技致富。财政部门可以拨款支持菜农引进先进技术或者成功经验,进行科学种植,比如搞大棚种植,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点种植然后在推广等。

尽管全国各地存在物价涨跌不稳现象,但也有不乏在大势之下稳住脚步,有序发展的城镇。他们在当地政府和群众团结协作下,勤劳耕作,结合市场需要因时而宜种植蔬菜,走上小康幸福路。例如,山东费县的某个镇,村里菜农在政府正确引导下,结合市场需求,种植西红柿、西葫等蔬菜,不但避免集体种植辣椒的局面还缓解了市场的供需矛盾。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只有我们克难攻坚稳住物价,百姓们才能生活的幸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才能够健康运行,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才指日可待!

第16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民生热点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民生热点

民生热点一:听证制度如何走出逢听必涨的怪圈?

破题要点:(1)听证信息公开化;(2)听证会代表的构成及人数需要兼顾各阶层利益;(3)听证制度需要接受民主监督。

民生热点二:农民工“五大难”问题的解决

破题要点:(1)企业需要建立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2)完善工伤保障制度;(3)完善异地就学机制;(4)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5)加快城市廉租房建设。

民生热点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破题要点:(1)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2)发展第三方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担保问题;(3)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方式,将“小企业”集合为“大企业”。民生热点四:粮价问题

破题要点:(1)价格由什么决定?是市场还是政府?考生千万不能在对策中用“政府指导”取代“市场引导”。(2)粮价的调整,不能以牺牲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代价。(3)努力探索除了“涨价”外的其他“补偿机制”。

民生热点五:“另类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破题要点:(1)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宣传;(2)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立法和监督;(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将优秀文化引入网络;(4)打造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民生热点六:慈善事业发展滞后问题

破题要点:(1)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慈善行为;(2)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慈善事业方面的优势作用;(3)进一步完善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4)加强并健全对慈善事业发展监管体制。

民生热点七:居民的文明素质问题

破题要点:(1)鼓励新闻媒体积极参与,营造道德建设氛围;(2)应组织公益广告、宣传图片、流动宣传车、文艺演出等宣传方式;(3)编发市民礼貌礼仪知识读本;(4)尝试市民素质提高工程五年规划。

民生热点八:江河水域及水资源的保护问题

破题要点: (1)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的构建,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如联席会议机制;(2)加强城市防水排放的管理。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水平;(3)加强水源管理。

民生热点九:“霸王条款”

破题要点:(1)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2)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3)建立反垄断立法,

(4)依据公平、诚信原则及高效原则,应针对《合同法》中关于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规定继续在《条例》中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行政监管更具可操作性。

民生热点十:“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有效监督问题

破题要点:(1)增强透明度,公开政府采购信息;(2)公开曝光不法行为;(3)建立健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标准;(4)加快政府采购网络化建设。

第17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民生热点

民生热点四:粮价问题

破题要点:(1)价格由什么决定?是市场还是政府?考生千万不能在对策中用“政府指导”取代“市场引导”。(2)粮价的调整,不能以牺牲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代价。(3)努力探索除了“涨价”外的其他“补偿机制”。

民生热点五:“另类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破题要点:(1)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宣传;(2)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立法和监督;(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将优秀文化引入网络;(4)打造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民生热点六:慈善事业发展滞后问题

破题要点:(1)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慈善行为;(2)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慈善事业方面的优势作用;(3)进一步完善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4)加强并健全对慈善事业发展监管体制。

民生热点七:居民的文明素质问题

破题要点:(1)鼓励新闻媒体积极参与,营造道德建设氛围;(2)应组织公益广告、宣传图片、流动宣传车、文艺演出等宣传方式;(3)编发市民礼貌礼仪知识读本;(4)尝试市民素质提高工程五年规划。

民生热点八:江河水域及水资源的保护问题

破题要点: (1)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的构建,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如联席会议机制;(2)加强城市防水排放的管理。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水平;(3)加强水源管理。

民生热点九:“霸王条款”

破题要点:(1)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2)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3)建立反垄断立法,

(4)依据公平、诚信原则及高效原则,应针对《合同法》中关于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规定继续在《条例》中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行政监管更具可操作性。

民生热点十:“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有效监督问题

破题要点:(1)增强透明度,公开政府采购信息;(2)公开曝光不法行为;(3)建立健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标准;(4)加快政府采购网络化建设。

第18篇:国家公务员申论名言之【民生篇】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名言之【民生篇】

考生们在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过程中要积累一些名言用来给文章增色,但是要引用这些名言,就必须知道这些名言的出现背景以及内涵,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在文中给大家解读一些名言,供考生们参考。

【民生篇】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解读】

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的土地,视为枝叶的根本。对于执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正因此,十八大部署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血肉联系。这样一次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旨的党内教育活动,不可能把群众关在门外,习近平同志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他引用的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勤政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解读】

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要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立志,二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为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这句含义隽永的古语,正表明立志与实干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有着宏大的发展目标——“两个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复兴“中国梦”曙光在前;我们也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发展攻坚期,多少工作要推进;改革深水区,多少困难要破题。正因此,我们更需苦干实干,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也能找到人生舞台、收获出彩机会,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与国家、民族一起前行。

第19篇:申论:社会民生之医疗问题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能变:一是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初级卫生保健权益的责任不能变。

(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快发展社区、农村医疗服务,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改变“以药补医”的状况。

(四)依法行政,实施行业监管,加大医疗乱收费的查处力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保证群众医疗安全,。

(五)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收费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继续在卫生系统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查处红包、回扣、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六)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新型医疗保障体制。

(七)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第20篇:#浙公申论热点:改善民生

2011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改善民生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浙江发布首份《民生指数与民生评价报告》成为国内发布民生报告的首个省份。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浙江发布首份《民生指数与民生评价报告》成为国内发布民生报告的首个省份。2011年1月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杭州召开,省长吕祖善介绍,浙江致力于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为民办实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社保、住房、交通、公共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他还说说,五年后的浙江,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五年浙江将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5%和9%,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浙江所面临的民生问题

(一)收入分配与公平问题较突出。2010年发布的《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调查报告》显示20%高收入组的个人年收入均值是20%低收入组的17倍;20%低收入组占有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5%,而20%高收入组占有的收入达到了总收入的58.7%,七成以上调查者收入在平均线以下,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渐明显。

(二)文化与体育方面等推进速度较慢。虽然浙江省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已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建设,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偏远山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更为薄弱。公共财政投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产品供给数量的多少。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无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杭州市、宁波市的乡镇文化站平均财政拨款额为45万元,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衢州市、丽水市的乡镇文化站平均财政拨款额则低得多,分别为9万元和7万元。同时,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文化娱乐等内在需求。供求双方的因素造成了当前人均公共产品数量偏少状况。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平仍偏低,无法很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房价上涨过快,涨幅创出近年来的新高。自2009年一季度止跌回升以来,价格涨幅逐月扩大。2009年,浙江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销售平均单价同比上涨24.4%。

二、应对措施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开拓更广就业领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尤其应优先发展就业吸纳力强的各类服务业,加快调整全省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

(二)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构建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使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全省人均GDP的增长保持同步。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为重点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手段提高农民务工收入,以全面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提高全省低收入居民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强各类教育培训,为中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创造基本条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减压阀和稳定器。

(三)千方百计扭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就需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在收入初次分配环节中,更合理地确定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在再分配环节中,明显提升用于增加收入和改善群众生活的比例。同时,加快税制改革,通过结构性减税,使城乡居民的税负水平更加公平合理。

(四)千方百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金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保障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重视文化体育事业。需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增加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扶持各类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

(六)进一步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象需要进一步拓展,扩大保障覆盖面,争取做到“应保尽保”,提高保障标准,让更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享受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需要出台更多的组合拳,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推进、商品房市场价格的规范、城市旧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宜居性等多种方法为更多住房困难家庭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强化公积金制度建设,增人扩面,提高互助保障能力,实现对非公企业建立公积金制度的突破。

民生之本申论范文
《民生之本申论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