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作文教学案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8 12:04:2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教学案例

——《让生活充满感动》

凌海市雷锋小学—— 关荣悦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多少人在这一天失去了生命,多少人在这一天失去了至亲,多少人在这一天失去了家园。一场灾难,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一场灾难,把血浓于水的我们连得更紧;一场灾难,让人间洋溢着温暖与感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段时间内,不时涌现出感人事迹,无数人都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作为学生的我们,也纷纷投入到捐款献爱心活动中,大家用行动证明:感动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感动。

二、问题提出

平常写作课的时候,许多学生总是坐在座位上发呆,无从下笔,于是我就借同学们此次捐款赈灾活动这件事,让他们搜集以感动为主题的写作素材,进行一次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教学活动。于是,就确定了《让生活充满感动》这个作文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例,搜集更多的创作素材。

三、过程陈述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上课伊始,我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导入:“有这样一个歌手,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这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更让他行动,当他即将诀别人世的最后一个瞬间,这个曾经感动十四亿中国人的英雄还毅然决定捐献眼角膜,他要把光明、把温暖、把爱的信仰留给人间。他就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获奖代表之一,他是谁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丛飞!”)没错,他就是感动了我们无数人的英雄丛飞,让我们走近他,去了解他那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谈一谈

师:通过浏览丛飞图片及阅读丛飞简介,说说丛飞带给你的感动?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诉说丛飞带给他们的感动瞬间。(学生发言略)

师:同学们谈了许多丛飞的感动事例,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感动来齐读感动中国给丛飞的颁奖词,向丛飞表达我们最深切的敬意。

(三)说一说

师: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瞬间,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幅图片,选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幅,说说为什么这幅图片最让你感动?原因是什么?(投影展示图片)

同学们仔细看了图片之后,纷纷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学生发言略)

(四)想一想

师:老师给同学们找了一些感动的瞬间,让我们先来齐读一下,我们再来联系自己,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什么感动的瞬间?

此时,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库存,讲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学生发言略)

(五)写一写

师:同学们说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例,接下来让我们用文字把最感动的瞬间给它记录下来,写一个片段作文。(范文展示,《一缕白发让我感动》)

学生有了之前的思考、讨论,情绪已被充分调动,所以写作起来,得心应手,不一会儿工夫,已有好几个学生写好了他们的作文片段,并用深情的语言朗读了他们的作品,其他同学还纷纷对这些作品进行了适当的点评。

(六)小结

师:世上有许多东西,与他人分享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也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奉献。

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播撒一些爱的种子,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感动。 最后赠送大家几句人生感言(投影展示,齐读)。让我们在《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四、教学反思

虽然本次作文教学活动以挖掘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作文素材为教学目的的目标已初步达成,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课堂教学效果与预期设想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寻找生活中感动事例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只停留在身边的人、事、物上,没有将视野打开。

(二)学生的情绪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许多非常感人的事例没有真正打动他们的内心,所以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发言不是很积极。

(三)让学生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时间略显不足,以致于课堂时间没有达到最有效地利用。

(四)对学生作文的点评还不够到位,没有点评到最关键的一些东西。

(五)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还有待加强,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必须不断提高。

推荐第2篇:教学案例作文教学

平行并列也关联

——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教学案例 山西省榆社中学

周桂芳

2014年3月

案例背景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生必备的素质,高考中能得高分的作文基本都是议论文。议论文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议论文写作训练放在高二。高二一年,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议论文写作技能,为高考写作“自选文体”拓宽写作的空间。但实际情况是写了十年记叙文的高二学生连议论文的文体特点都不是十分明白。为使学生尽快把握议论文的写法,我将议论文按照结构特点做了一点粗略的归类;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推迭式等。之后按类型依照范文引路——范式归纳——范式应用的教学流程,通过“读”“说”“写”“评”“改”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规范化的议论文模式。

教学目标:掌握、运用并列式议论文的写作。 课时安排:三课时 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

一、读、思——读范文、思范式

1、流程:教师筛选二篇范文印发学生,学生阅读范文——归纳范式。

导学——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自学。

问题:阅读下面两篇范文,归纳范文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归纳:结构、分论点与论点的关系、分论点之间的关联、每个分论点后论据的特点。

2、课堂实录(片段)

学生活动:读范文(见阅读资料)、列提纲

小组一展示:

《蹲下,然后起飞》

提出论点:忍耐,是为了积蓄爆发的力量,蹲下,才能飞得更高。 分论点一:蹲下的过程是忍受的过程,为起飞磨炼心志,让心变宽。

举例论证: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勾践不惜身为夫差前马;司马迁遭受腐刑。

分论点二:蹲下的过程是坚持的过程,为起飞积蓄力量,让心变坚。举例论证:王项羽乌江自刎

分论点三:蹲下的过程是智慧的过程,为起飞等待机遇,让心变静。

举例论证:丁俊晖上万次的训练。

小组四展示:

《谈意气》

提出论点: 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道理论据——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道理论据 -----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道理论据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成功之眼。

二、

说——说范式

1、流程:小组内交流、组长整理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小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归纳。

2、、课堂实录(片段)

小组二展示 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其结构: 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寻找支撑论点的理由)。两篇文章是三个分论点,一篇文章是两个分论点,分论点的句式都是相似的。三个分论点是并列的关系。分论点后都是运用论据加分析论证观点。 结论——总结全文。

……

小组五展示 我们组对两篇文章的看法与上组同学一样。三篇文章中我们组喜欢《谈意气》,《谈意气》更有特色。

(1)开头:排比句加中心论点。

(2)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三个分论点独立成段、三个中心句成段作结。这种结构具有了散文的特点,很吸引人。从内容上来说,既可谓眉目清晰,又可强化中心。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也应该喜欢吧?

……

小组六展示 我们组对两篇文章的看法与前几组同学一样。我们组想分析《蹲下,然后起飞》: 类比式开头,引出中心论点。

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共同证明中心论点。“忍受、坚持、智慧”三个层面。主要的特点是论据的使用。第一个层次:略写三个事例,边分析边议论。第二个层次:详写一个事例。第三个层次:重在说理,略写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三个层次的论证过程有了变化。避免了我们以前的作文“三个事例凑一文”的弊病。

……

3、通过学生充分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并列式议论文的“规矩”: 【范式】:

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

[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阐释】: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种平行关系,是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的论点——分论点,分别予以论证。分论点从各个方面阐释总论点。有时,几个分论点之间并列关系的顺序安排较为灵活,通常是把最重要的分论点放在前面。

【注意】:

1、从分论点从数量上来说,至少是两个方面,三个方面最好。800字的文章,一个问题分三方面说,基本就说到位了。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互相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了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据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炼,使文章严谨有力。

4、各分论点的论证过程要避免雷同,一般应是:详写一个事例+分析;略写两三个事例+分析;引用或说理分析。三种模式可互换顺序。

第二课时

一、审——审文题

1、流程:自主阅读分析作文题目——小组交流立意与构思——写作文。【出示作文题】

阅读下面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信仰是心中的绿洲。——哈•既伯伦

2、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是时,就触着曙光讴歌了。——泰戈尔

3、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罗曼罗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成并列式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二、补——补素材

【反面素材】

1、中国人的信仰现状:信仰缺失是目前我们面临的追的难题。凤凰网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大调查——征集中国人的信仰,63707个有效样本,92.6%的被访者都认为今天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最缺失的是正义、真诚、信誉、信任与理想追求。

2、郭敬明与其《小时代》的走红其实是源于青少年信仰缺失。

3、伪大师的信众无数是因为国人的信仰缺失。“排毒教父”林光常,“食疗专家”张悟本,“气功大师”王林……——“大师”在信仰的荒原上疯长。

正面素材

1、卢安克:德国人,1968年出生在德国汉堡,中学毕业后做过帆船厂的工人、帆船教练,当过兵,退伍后考入汉堡美术学院读工业设计。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是旅游,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然后在中国教书,最后“赖”在中国最贫困、最偏僻的农村地区当乡村教师。从1997年到2012年他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呆了十五年,过着城市人难以忍受的简陋生活。因为他相信世界上很多东西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并为此身体力行。

2、尼克•武伊契奇:1982年12月4日尼克降生于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没有双臂,没有双腿。15岁的时候,他发现上苍赐予了他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他想向世人展示上苍的伟大,他想告诉世人,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奇迹。……尼克刻录了2张DVD光盘。一张光盘名为“没有四肢的生命:生命更伟大的目标”,另一张为“无手,无脚,无忧虑”。尼克笑容可亲,阳光男孩的气质,反应灵敏,古灵精怪的幽默感,让他与众不同。 25岁的尼克胜于50岁的中年人,收获颇丰。尼克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散发爱的火焰。他将自己称之为“拥抱的机器”。

三、写——模仿范式写作文

第三课时

一、评——评析学生的习作

( 收回学生作文,教师在课下全部批阅一次,但不在学生作文本上留痕迹。依据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拟定评改标准,印发学生。学生在课上以小组形式互评,形成评语。之后,教师再次收回作文,再下评语或面批有问题的学生作文并让其修改重写。)

1、流程:印发作文评改标准——学生分小组互评,教师参与点拨——小组推荐优秀作品,筛选有问题的文章。

2、评改标准

【常规标准】(1)、划出错别字。 (2)、纠正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之处。 (3)、划出病句及使用不当的词语。 (4)、看字数是否合乎要求。 【本次作文标准】 (1)、看审题是否准确

本次作文题目属于组合式材料作文,审题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同”指“信仰”,“每个人都需要有信仰”;“异”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信仰给人生活的希望,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源泉;黑暗中它给人照亮前行的道路。其二,要有积极的人生信仰,信仰要在行动中体现。文章需围绕这个内容写作。

(2)、看内容是否明确 信仰的含意应明确。信仰宗教是有信仰,信仰金钱至上是信仰。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人生信仰。积极的人生信仰也包括多方面正义、真诚、信誉、信任与理想追求等等。一篇文章前后信仰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不能中途偷换概念。

(3)、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乎要求

文章要严格按照并列式议论文的“规矩”布局谋篇。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

二、改——作文升格

( 附:小组推荐的优秀作文)

信仰的力量 324班

任佳欣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

信仰,可以让人不困惑,让人知道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 科比·布莱恩特,NBA的巨星,体育界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他的信仰是成为下一个冠军,即使是亚军都是输。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失败”这个词汇。凭借着他的信仰,他夺下了一个又一个总冠军。创造了人生的辉煌。每次的受伤使他的职业生涯陷入低谷,但他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信仰,如同他心里盘旋着的巨鹰,他不得不努力冲破障碍,继续去拿下一个个五连冠、六连冠。

科比的伟大,不在于他打了多少场精彩的比赛,获得了多少总冠军,他的伟大在于:在喧嚣和躁动的时代里,努力坚持内心那份信仰。 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源泉。

广西的德国教师卢安,在大山里待了十五年,过着城市人难以忍受的简陋生活,因为他坚信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能通过教育得到改变,并为此身体力行。在村民眼里,他是给学生上课不用课本也不要报酬的怪人;在孩子们眼里,他是最好的朋友与玩伴,

卢安的伟大不在于他带给了中国人什么,他所作出的贡献甚至都没有改变山区的贫困现状,他从遥远的德国来到中国,做着一份常人难以坚持的事,只为了内心那份朴素的信仰,他没有迎合世俗的人,更没有寻求别人的理解,却在一直坚守内心的过程中获得了无上的自由与快乐。

如若没有信仰,那会是个什么样子?

当看见老人摔倒,我们会犹豫要不要去扶,“彭宇案”的阴影还存在每个人心中。商家企业唯利是图,“地沟油”、“塑化剂”一次次刺痛消费者的心,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不信马列信风水”,“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做法,更是让老百姓痛心疾首。

信仰的缺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社会主流精神被淹没,道德底线被一再突破。

信仰是支撑人类进步的巨大力量,更是支持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源泉,点亮信仰的星空,并能矢志不渝地坚守心中这方乐土,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征服整个世界。

点评:结构合理。尽管只用了两层次,但论证基本到位,说理充分。语言流畅。作文要求基本达到。评为一类卷。

不足之处是“信仰”的含意前后不一致,倒数

二、三段的含意变成了道德。前文则是理想追求。

案例反思

1、“读”“说”“写”“评”“改”的作文教学法,我已使用多年。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这是一种较合理的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可多层次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范文引领是一个层次,小组交流、互相启发是一个层次,教师点拨、提升理解是一个层次,评改他人作品又是一个层次,课后修改自己的作文再一个层次。一篇作文,多层次思考、写作,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印象就有收获,长期训练,写作技能何能不提高?

2、许多人都反对把作文模式化,认为把作文模式化是在教学生新“八股文”。笔者的看法是:模式也是打开思路的思维方法——从多角度寻找支撑论点的理由本身就是在“逼”学生思考,就是在训练其思维;其次,有了规矩才可以打破规矩,有了模式才给学生奠定了活用模式、脱开模式的基础,所谓“死去活来”。

3、“一课一练”“一课一得”,为遵循这一原则,笔者在设计“写”时,加了“素材参考”,目的是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集中精力练结构。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很好。本次作文的不足之处是,分析作文题时,未考虑到学生对概念含意的准确把握,未在这方面加以指导,使学生作文出现失误、遗憾!

推荐第3篇: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所在,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作文教学案例范文,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作文教学案例范文一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诸如:1 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2 教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习作的评改,教师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剥夺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权。3说写脱节。学生作文光写不说,取缔了“说”这一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一密切相关的统一体。

新课程标准的启动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注重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但学生的情感体验之浅,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也可多见,如要求学生写感人的事,学生就会写“奶奶雨中送伞”、“父母送子就医”、“教师挑灯备课”,等等。甚至更令人怀疑的是,这些事例的描写,也许是家长小时候教给学生的。总之,一句话,“学生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为什么学生一碰到作文就无从下笔呢?读了那么多年书,经历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是“没什么东西可写”呢?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书本,对于生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用心去体验过。“体验的缺失”是学生作文空洞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校在XX年承担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省级立项课题,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体验教学”,处处让学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更好的成长。

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主页,展示本课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有关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跟着唱。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和美的画面开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拉近师生的距离。图片内容是母亲与孩子的温馨画面,小时候母亲抚养教育我们,母亲老了,我们应该赡养她,给她擦脸洗脚。

新课导入:

1、上课后问学生《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转入“新课导入”页面,展示《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剧情简介和视频片段。

2、观看后探究问题:

大雨天妈妈找不到儿子,有怎样的表现?

找到儿子,看到奄奄一息的儿子,妈妈又有怎样的表现?

当儿子被他的爸爸抱走去看病时,母亲又有怎样的行动?

你觉得电影中的妈妈对儿子怎样?我们有没有被感动?

3、教师导入:应该说,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和电影中小强的母亲一样无私地深爱着我们,他们也同样的伟大。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以“感受母爱,体验真情”为主题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母亲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也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写文章首先应该写写母亲。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对母亲的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好不好?

[设计说明]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妈妈对儿子爱的表现,在观看中感动起来,唤起他们热爱妈妈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范文引导:

打开“范文引导”页面。

1、例文一。

阅读例文《妈妈的唠叨之歌》。

探究问题。

①文中的妈妈有怎样的特点?

②作者通过什么来表现妈妈这一特点的?

③常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得出结论:我们要善于观察母亲,发现母爱,把观察、发现到的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出来。

2、例文二。

阅读例文《母爱》。

探究问题。

本文作者在什么时候感受到母亲是非常爱她的,从而被母爱深深地震撼着?

得出结论: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通过细致地描写,真切地加以表现。

3、例文三。

阅读例文:《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探究问题。

①同学们找找看,你认为什么地方最感人?

②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最深切的体会到母爱,从而值得她为母亲感动一生?

③想一想,如果这位小作者不善于感受生活,听到姑姑的话仍然漠然置之,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章吗?

④这段文字也运用了一些描写,但为何更为感人呢?

得出结论:我们要从平凡小事中感受、体验母爱,把自己深切体验过的感情,如实地表现出来。

4、总结归纳三篇例文的启示。

[设计说明]这部分设计了三篇例文,让学生在欣赏、阅读、探究、思考别人亲情的过程中自己得出结论,明确写出对母亲亲情的三种方法。注重可操作性教学,整个过程教师只作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联系自身:

1、进入“联系自身”页面,欣赏歌词《母亲》,了解在生活中母亲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2、教师总结: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饱含着深爱。汪国真在《母亲的爱》这首诗中写到: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却总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是的,母亲的爱已渗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而我们总是在母亲的心里被牵挂和惦记。看来,母爱需要提醒,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当然更需要表达。每一位母亲都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回味绵长的华章。同学们,回忆一下吧,打开你尘封已久的记忆,翻开你成长的历程,想想妈妈曾经为你所做的一些事情,你就会感到幸福,你就会心存感激的,你就会有写作的激情和渴望,你就能抒写出对母亲的真情。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3、学生当堂练笔。学生快速思考母亲对自己的爱并在网上进行交流。

4、跟老师立下爱母亲的誓言。

教师总结:希望我们今后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今天在这里立下的誓言,也无论我们的母亲是多么的衰老,多么的体弱,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人。

[设计说明]在欣赏了别人的亲情之后马上抓住灵感进行自我感悟,当堂训练。网上交流便于信息的反馈,能更好地检测本堂课的学习效果,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最动情的时候,让他们立下爱母亲的誓言,表表爱母亲的决心。

作业布置:

打开“表达母爱”页面,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

2、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写出母亲对你的爱。

3、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另外推荐阅读有关母爱的文章,友情链接相关网址。

[设计说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把作业留到课后,让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进一步去阅读、感悟和写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更利于他们写出真正的真情作文。另外,母爱是需要一个人用一生去感悟的,只有在生活中真正理解、关心、热爱母亲,才是对母爱最好的表达。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课堂尾声:

1、进入“课堂尾声”页面,播放满文军表达母爱亲情的歌曲《懂你》。

2、教师结束语: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就让我们从感受母爱,爱母亲开始,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爱,从而爱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设计说明]在表达母爱亲情的歌声中再次激发学生的情感。结尾点明本课教学的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附:学生例文

妈妈的唠叨之歌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都晒在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点吃,别噎着了。……”真受不了,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着凉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这些,我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只有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起学生写作的情感和欲望。这个主题的课堂教学我分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例文的分析明确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入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解决学生作文总感到没有东西可写的状况;第二节课可以通过例文与自己的文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写作中情境交代的重要性,从而能使文章感人,富有真情;第三课时同学们互相交流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是前提,活动是载体,体验是归宿。

学生的情感一般来自于直接的体验,观察是最根本的。没有观察就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的素材。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心去观察,既抓住事物现象,又能充分感受和体会。

2、放胆想象,联系生活,关注生命。

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生活是学生想象的源泉,他们创造的语言都与生活有千丝万屡的联系,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激励他们敢于探索。

3、互动合作,不拘一格,口语表达。

教学中应主张信息的立体交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学生是学生的老师,平等互动的关系促成了民主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体现。

4、教师调控,创设情境,渗透写法。

学生作文自由不等于没有教师的主导,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指导、调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场景、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总之,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作文教学案例范文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这是一个我执教的差班,共有21名学生,各科成绩普遍很差,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增强学生的信心,力求拓展学生作文的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面对这些基础并不好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即兴说、想说爱说,让他们通过畅所欲言萌发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于是我就选取了“兴趣”这个话题。

作文课上,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有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打打闹闹。我站在讲台上,平静地望着他们,直到教室完全安静下来,我便微笑着说:“初三即将毕业,老师以前对你们关心不够,没有过多地与你们交流沟通,今天想跟同学们聊聊天,好吗?”学生听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于是,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最喜欢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在下面说了起来,这时我要求学生一个个清楚地告诉我。

“最喜欢打篮球、最喜欢看NBA;最喜欢踢足球;最喜欢看电视;最喜欢上网;最喜欢看小说;最喜欢逛街……”也许是找到了学生说话的兴奋点,学生们在下面显得格外起劲。看到这种情景,我又欲擒故纵,“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事,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话刚完,下面学生安静下来了,没过多久,学生又开始“动作”了,我抓住这一时机,叫了一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学生平时非常喜欢打篮球,一起来,那学生语出惊人:“打篮球给我自信,使我快乐,所以篮球是我的最爱”,说得好,我立即鼓掌叫好,下面同学也拍手叫好。由于开了一个好头和对学生的鼓励,接下来学生都积极配合,思维活跃,说话热情高涨。

“足球是男人的运动,踢足球可显示一个人的风采,足球使我找到感觉”,“逛街,让我边散步边欣赏风景,让我没钱的人能大饱眼福。”“上网,能让我一网情深,使我跟人聊天玩游戏听音乐,上网查各种有用的资料。”“读书,使我不出家门了解天下,使我感受书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乐趣……”

这些即兴的发言使我一下子惊呆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出色表现感到兴奋,于是我因势利导,抛出早已准备好的话题作文——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以上我们每个同学谈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说得非常精彩,只要我们每个同学把刚才说的话整理好,说具体,就可以写成一篇较好的作文;其实,写兴趣,第一步要告诉别人你的兴趣是什么,第二步需要介绍你是如何拥有这个兴趣的,如何保持这个兴趣的;第三步,最关键要写出你对这个兴趣的体验,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等。就举我们同学刚才的例子,如“篮球”这个话题,其实大家只要写清楚你从什么时候就喜欢打球、看篮球,篮球怎么成了你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块,同时还要写从打球中学到哪些对人生有益的知识,获得哪些人生的感悟,如……”这时我又发问了,“喜欢打篮球的同学,请你说说,从打球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你有哪些独到的感受?”话一完,学生就低头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开始举手发言了:“打球讲究的是配合,我们同学在平时也应相互支持鼓励,不要因为我们是差班学生而看不起自己。”“打球最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困难挫折,打球使我懂得如何对付这些困难挫折。”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对“兴趣”这个话题拟个题目,先看老师的,《我的兴趣爱好》,大家说好不好?”

“不好,这个题目太一般,不能吸引人。”

“不好,这个题目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不好,这个题目太笼统,不能突出自己的哪个兴趣爱好。”

“不好,不如改为《噢,我的篮球!》”

“可改为《音乐,让我与你相伴》”

“《生活因篮球而精彩!》”…………当学生说出《生活因篮球而精彩!》时所有学生都拍手叫好,如果不是亲耳听见,确实很难相信这个题目出自这个差班学生之口,有了这个好题目,作文就已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进行作文开头结尾辅导,我给他们作了两组示范:

1、开头:“阳光、空气、水是人类生存的三元素,在我每天的生活中,也有一样少不了,那就是篮球,它陪伴我每一天,给我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在此,让我慢慢告诉你。

结尾:感谢你,是你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是你给了我快乐和幸福;是你使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软弱走向坚强;感谢你,篮球,你是我一生的最爱!

2、开头:“音乐一直是我的挚爱,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迷。音乐已融入我的生活,我实在无法想像要是没有音乐,我的生活会成什么样。我经常光顾音像店,那些美妙的声音从而陆续流进了我的家、流进了我的心中。”

结尾:生活,成长,在音乐中,我觉得自己在音乐中永远是一个孩子,一直跟着它一起哭、笑,感受生命的存在与灿烂。听音乐时,闭上眼睛,放飞心灵吧!

即兴开了两组开头结尾,是让学生明白,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一定要把这种强烈的感受抒发出来,尽可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尽管要求过高,但要让每一个同学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尝试着去写,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围绕“兴趣”写一篇作文,采用开门见山、“先情夺人”的开头方式,使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新奇感;中间的叙事也做到了选材于生活,真实生动感人,在叙事中表现这个兴趣所带来的启示或感悟;结尾采用抒情式结尾,亦显得感情浓烈,得以升华。在学生已充分理解作文目的的基础上,学生们开始写下刚才说的话,写得认真快速。

通过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点亮,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400字左右。 由此可见,差生的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只要是触动了学生的感情神经,选材得当,命题新颖,相信作文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也会让差生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白话为含蓄,变浅层为深刻,使学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坚持中获得乐趣。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但通过这堂课,使我对这些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这堂课我认为有几点是成功的: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差生说话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畅所欲言。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题目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如条件允许,可在学生叙说的同时,播放有关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激发差生的写作热情。另外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局限,写作思维仍旧单一,未能进行较好的想象联想,在文本中呈现的语句表达仍旧直露,不含蓄,未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因而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境”,即提供自主的机遇,设计自主探究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善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束缚,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思维灵动,笔下生辉。写的文章自然就富有创新,富有真情实感和情趣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迈进,真正做到“让写作快乐起来”!

推荐第4篇:作文教学案例

让作文快乐起来------

小学生研究性作文课堂教学案例反思

案例

师:我们从二年级就开始写作文了,你能随意说出几个写过的作文题目吗?(生纷纷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别选择几个典型的题目板书如下:《我最崇拜的人》、《一件难忘的事》、《愉快的双休日》、《家庭**》、《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校园》„„

师:你们想不想了解外国小学生写一些什么样的作文呢?

生:想!

师出示一组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

《老鼠是否有决策能力?》、《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你是否认为只有美国才能解决伊拉克问题》、《你的未来的职业是什么》、《我心目中的人类文化》、《我怎么看漫画》、《当“911事件”发生后,你的亲人被压在废墟下,你将如何面对?》„„

生:他们的作文题目怎么跟我们截然不同哪?

师:大家仔细看一看,比一比,到底有哪些不同?可以小组讨论研究研究。 生:我们小组发现中国小学生的作文都是写身边的小事,美国小学生的作文却要写国家大事。

生:还有世界大事呢!

师:是啊,小小年纪,就要学会关注整个国家,整个世界!你们是从内容上做的比较,其他小组呢,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特别长,我们的作文题目比较简短。 生:对!我们的作文题目大多是一个词组,一般没有标点符号;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很多是一个长长的句子,还用了问号。

师:你们注意到了题目的表达形式。我们的作文题目一般采用陈述的形式,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很多采用了疑问句来表述。

生:我们还发现我们的作文题目很简单,一节两节课就能完成。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太难了,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师:是的,美国小学生的作文比较开放,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很大。 生:他们的作文题目不像小学生的作文,而像初中生、高中生的议论文。

生:我觉得这些作文题像是大学生、研究生写的论文题目。而我们的作文都是写人、状物、写景的记叙文。

师:其实同学们已从内容、体裁、形式等多个方面做了比较。如果请你以《中美小学生作文题目的比较研究》为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怎么写呢?

生:我想列一张表格来比较。

生:我想概括成一个一个要点来比较。

生:我想把今天老师引导我们比较研究的经过记叙下来。

„„

(师生讨论后总结如下: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查阅资料、实践探究——分析梳理、综合思考——得出结论、自由撰文。)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

生:我最喜欢恐龙了,我想像矿矿那样做一个关于恐龙的研究,列几个提纲分块研究:

1、恐龙的种类与生活习性;

2、恐龙的发展史;

3、恐龙灭绝的原因探秘。

师:掌声送给他!陈志禹同学真是一学就会,马上设计出有模有样的研究方案来,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我也很喜欢恐龙,我还搜集了好多恐龙的图片、资料,我觉得你在做研究报告时最好图文并茂,这样会更吸引人。

生2:我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说法,但至今还是个谜,我建议这部分内容可作为重点来研究。

生3:做一个漂亮的研究报告封面吧,我来帮你画插图。

生4:你们提的建议太好了,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合作做这个研究吧! 师:掌声祝贺“恐龙研究小组”的成立,相信他们的研究一定会非常精彩。其实我们搞研究,可以从简单的、自己最感兴趣的、有条件、有能力研究的问题开始。每位同学写出几个研究问题,我们全班同学汇总起来建立一个问题库,怎么样?

反思:

1、研究性作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宽习作题材,学生作文表达形式呈多元化趋势。作文表达也明显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记叙、描写、说明、

议论、应用五彩纷呈。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多角度立意、多方面选材、多样化体裁、多形式表达。让学生能快乐作文。

2、研究性作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学生在探索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思维品质。学生在考察、调查访问、动手实验制作等等。所有这些,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3、研究性作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团体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完成研究性作文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留心观察。学生在学会写作的同时,也学会了交往与合作;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

浣纱小学张秀梅

推荐第5篇: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教学案例

朱仕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

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青天”。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

二、活动一:

(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

(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2、分析:在同学们写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加了哪些内容?

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都认为第二句好。第二句不仅写出了硬币从哪儿掉下来,更写出了老师的手,硬币掉到地上的响声,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硬币的姿态,写出了情感。

3、教师点拨: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伸开耳朵去细心的听,睁大眼睛去仔细的看,张开嘴巴去详细的说,用心去细细的想,让后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的“聪”明了。在前面的学习讨论中,逐步扩充,最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取名“步步追问”。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写的具体一些。但是同学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绿色”你可以想到什么?

4、学生讨论总结:

由“绿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军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气、青春„„等”;

5教师点拨:我们每天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之中,生活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爱之中、生活在亲情之中,其乐融融。要我们去刻画一个人物的肖像,同学们想想,上面两种方法是否可行?显然以上两种方法是不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一个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的描绘,才能表现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我们不妨叫它“局部雕刻”。举例:《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

三、活动二: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一)、练习话题1:我惭愧。

1、公式:具体心理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么原因惭愧? (2)、惭愧时是什么表情? (3)、惭愧时是什么心理?

3、师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二)练习话题2:既喜欢又讨厌的同桌。

1、公式:具体人物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

(1)喜欢到什么程度?

(2)讨厌到什么程度?

(3)为什么会有这样两重情况?

(4)特别注意人物刻画。

3、学生练笔、师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四、活动三:拓展延伸。

我们在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运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体生动,但是要写出文章的神韵,还远远不够。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胆夸张,来点叛逆。

2、巧妙悖论,来点幽默。

3、准确扑捉,画一副漫画。

4、学以致用,历练身手。

五、总结: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标题,一锤定音的开头,回头百媚生的结尾外,还要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体立意等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生活中学会语文 .

六、作业:以“他在娘的脸上亲了一下”为话题,写150字左右的片段。

推荐第6篇:作文教学案例

打开真情的大门

——高考作文案例之一 高三年级组

案例陈述: 一.情境导入:

师(热情的态度、洋溢的语言):同学们,很高兴本学期我能担任你们班的语文老师,说明我们也很有缘份。此时此刻,我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地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诸于文,以文会友。

(适时契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作文的真谛:写出有个性的我,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师(鼓励):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的特色菜,奉献给大家。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取走这份资料。

学生中有60%的同学取走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

1 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

(教师只作资料的提供者,而把选择交还学生自主)

十分钟后,学生都想好了写自己的哪方面的内容,有些想写自己的名字,有些想写自己的爱好,有些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有些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师:大家都找到了写自己的内容,那么在怎样让文章出彩上有什么要老师帮助,同学帮助的呢?

生提出:

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能否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

2、写作文的形式可否有自己的创意?

3、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否将完成作文的时间延至下周? 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予以肯定,结果小组讨论热烈,课后学生还跑向教师、朋友、父母询问,了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

三、一周后,我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因为情感和需要已找到释放点,45分钟内都已完成8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

四、情况反馈及评价 情况反馈:

1、作文题目耳目一新:《这个年龄的我有点怪》《我是个“小气鬼”》、《我的代码——名字》《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你眼里的我》《我长得很黑》、《泪水,我》《唐诗宋词,我不变的兴趣》

2、内容、语言富有个性,流露真情实感。

2 如生一:题目:我——一道风景线

……我们家老少爷们中就数我人最瘦,气力最小,胆子也最小,因此,被大家看作一棵“盆景”,人家看我性格平和,其实,这丝毫掩饰不住我那性格中的“猴性”与“邪劲”……

3、写作形式创新:

一生用文言文写作,勇气可嘉; 一生用书信体写作:写给自己的情书; 五生用小标题写作; 一生还用数学公式:已知……

求证:我不是个坏小孩

………………

评价:本次作文全班40位学生,15篇为满分,18篇为48分以上,10篇为45分以上每篇文章后我适时引导,让他们要持之以恒关注生活,作文就是生活啊。

案例分析:

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作文在开学考试,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 作用,但写作兴趣仍不浓,甚至怕作文。即使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作文,也多是敷衍塞责。加以多数是以教师命题,学生硬着头皮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需求心理,进而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呢?如何融化中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应有热情的坚冰,努力激发学生

3 的写作,挖掘其内在写作潜力,写出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让作文回归生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学生所喜爱的热点。案例中我在这些方面有了初步的尝试。

(一)激发写作冲动,给学生自信、愉快的写作空间。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然后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因此激发兴趣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为此,我又从下面几方面尝试:

1.教师通过鼓励的艺术,通过自己热情的语言和姿态来赢取学生的情感,告诉学生写作无非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克服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努力给学生一个愉快,自信的作文氛围,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巴金”。

2.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给题目松绑,教师在把作文要求及目标确定好后,鼓励学生自己拟题,甚至可以尝试定出大范围之后,把其它大权全部下放。案例中在拟题、写作内容、写作时间等方面都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3.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文题选得好,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

4 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方向,浮想联翩,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因为写自己,学生才有得写了。

4.引导学生重视写作之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情感,训练思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

(二)调动真情实感,明确写作的灵魂和恒久生命力。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写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但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这个作文教学案例告诉我们:真情源于真心的撞击和交流,实感生于实事的触发与反思。案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我,酝酿出介绍自我的真实需求。正因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充奋,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于是,头脑中储存的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以及妙词结句都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笔端的迫切感,这时就易成文,且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感染力强的好文章。如文章《我长得很黑》《我的吉它梦》等,因为他们以“吾手写吾心”,文章自然生动感人,富有个性。

(三)关注写作方式、过程。案例中较注意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文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见木又见林,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师由“献血者”转换为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以自我意识主宰文章的“造血者”。作文以高度综合性与思想性,使任何一味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注定要遭受失败,因此,不要把作文课上成“理论指导课”,也不要

5 把作文变成一种硬式的模式要学生去套。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地献血,总有枯竭的一天,而不断造血,才能使作文教育保持先进与活力。

1.打破作文课的常规教学模式,寓文于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2.把作文技巧变成学生的需要。应该说,作文教学面对的不仅仅是课堂、课本,它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并且,对这个空间的体验程度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尤其重要的是,作文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投入,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酝酿情感渲泄的需要,写作技巧的需要。

(四)评价要创新

“以我为中心,以真为基础”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或有话难说的问题,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作文涉及到的一些消极东西,教师应加以引导,不应因此一棒打死。评价中要以激励学生作文热情为主,“强调个人的自由表达,能敞开心扉,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都要肯定,以赢学生对于写作短时间的势能为长久性功能。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端正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抓住每一次契机,以丰富多变的教育元素,以全方位的教学新模式去开启学生思想的汪洋大海,使作文教育成为新型教育模式下新型教育思想一个很好的载体,为高考语文作文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推荐第7篇: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案例陈述:

一、情境导入:

师(热情的态度、洋溢的语言):同学们,很高兴本学期我能担任你们班的语文老师,说明我们也很有缘份。此时此刻,我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地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诸于文,以文会友。

(适时契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作文的真谛:写出有个性的我,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师(鼓励):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的特色菜,奉献给大家。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取走这份资料。 学生中有60%的同学取走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

(教师只作资料的提供者,而把选择交还学生自主)

十分钟后,学生都想好了写自己的哪方面的内容,有些想写自己的名字,有些想写自己的爱好,有些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有些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师:大家都找到了写自己的内容,那么在怎样让文章出彩上有什么要老师帮助,同学帮助的呢?

生提出:

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能否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

2、写作文的形式可否有自己的创意?

3、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否将完成作文的时间延至下周?

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予以肯定,结果小组讨论热烈,课后学生还跑向教师、朋友、父母询问,了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

三、一周后,我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因为情感和需要已找到释放点,35分钟内都已完成2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

四、情况反馈及评价 情况反馈:

1、作文题目耳目一新:《这个年龄的我有点怪》《我是个“小气鬼”》、《我的代码——名字》《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你眼里的我》 《我长得很黑》、《泪水,我》《唐诗宋词,我不变的兴趣》

2、内容、语言富有个性,流露真情实感。如生一:题目:我——一道风景线

„„我们家老少爷们中就数我人最瘦,气力最小,胆子也最小,因此,被大家看作一棵“盆景”,人家看我性格平和,其实,这丝毫掩饰不住我那性格中的“猴性”与“邪劲”„„

3、评价:本次作文全班49位学生,2篇为满分,18篇为90分以上,29篇为80分以上每篇文章后我适时引导,让他们要持之以恒关注生活,作文就是生活啊。案例分析:

一、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作文在开学考试,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写作兴趣仍不浓,甚至怕作文。即使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作文,也多是敷衍塞责。加以多数是以教师命题,学生硬着头皮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需求心理,进而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呢?如何融化小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应有热情的坚冰,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挖掘其内在写作潜力,写出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让作文回归生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学生所喜爱的热点。案例中我在这些方面有了初步的尝试。

(一)、激发写作冲动,给学生自信、愉快的写作空间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然后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因此激发兴趣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为此,我又从下面几方面尝试:

1、教师通过鼓励的艺术,通过自己热情的语言和姿态来赢取学生的情感,告诉学生写作无非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克服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努力给学生一个愉快,自信的作文氛围,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巴金”。

2、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给题目松绑,教师在把作文要求及目标确定好后,鼓励学生自己拟题,甚至可以尝试定出大范围之后,把其它大权全部下放。案例中在拟题、写作内容、写作时间等方面都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3、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文题选得好,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方向,浮想联翩,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因为写自己,学生才有得写了。

4、引导学生重视写作之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情感,训练思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

(二)、调动真情实感,明确写作的灵魂和恒久生命力。

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写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但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这个作文教学案例告诉我们:真情源于真心的撞击和交流,实感生于实事的触发与反思。案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我,酝酿出介绍自我的真实需求。正因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充奋,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于是,头脑中储存的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以及妙词结句都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笔端的迫切感,这时就易成文,且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感染力强的好文章。

(三)、关注写作方式、过程。案例中较注意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文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见木又见林,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师由“献血者”转换为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以自我意识主宰文章的“造血者”。作文以高度综合性与思想性,使任何一味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注定要遭受失败,因此,不要把作文课上成“理论指导课”,也不要把作文变成一种硬式的模式要学生去套。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地献血,总有枯竭的一天,而不断造血,才能使作文教育保持先进与活力。

1、打破作文课的常规教学模式,寓文于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2、把作文技巧变成学生的需要。应该说,作文教学面对的不仅仅是课堂、课本,它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并且,对这个空间的体验程度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尤其重要的是,作文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投入,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酝酿情感渲泄的需要,写作技巧的需要。

(四)、评价要创新。

“以我为中心,以真为基础”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或有话难说的问题,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作文涉及到的一些消极东西,教师应加以引导,不应因此一棒打死。评价中要以激励学生作文热情为主,“强调个人的自由表达,能敞开心扉,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都要肯定,以赢学生对于写作短时间的势能为长久性功能。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端正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抓住每一次契机,以丰富多变的教育元素,以全方位的教学新模式去开启学生思想的汪洋大海,使作文教育成为新型教育模式下新型教育思想一个很好的载体。

推荐第8篇:开放式作文教学案例

开放式作文教学案例

四年级《开放式快乐作文》教学案例

一、案例标题:

开放式快乐作文

二、案例背景:

本期我组织了小学生复述作文比赛,让孩子们在写作文上又上了个台阶。为了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观察,大胆说,仔细写的能力,我创设了以游戏为主的习作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习作。

三、案例目标:

1、学会观察游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场面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

2、能准确、有条理地口头作文。

3、把活动的过程和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四、案例片段描述

(一)、课前活动:

师:要想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用嘴巴说,用大脑去想去想。 师:对呀,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用眼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还要善于用嘴巴去表达。这节课老师就看看大家,看谁会观察,会听,会想,还会说。

(二)、宣布游戏规则

师:这节课我们做一个老鹰抓小鸡游戏。请听游戏规则:

1、老鹰抓小鸡一般是由

6、7个人组成,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剩下的几个就是在鸡妈妈后面当小鸡了。小鸡们半猫着腰,抬着头,后面的人双手搂住前面人的腰部,依次排开,最后面的小鸡就是老鹰捕捉的对象。

2、以石头、剪子、布定出老鹰、鸡妈妈、小鸡仔后,老鹰和鸡妈妈相对,鸡妈妈后面依次是小鸡仔,老鹰不抓鸡妈妈,只能突破鸡妈妈的防线,抓住最后面的小鸡后,老鹰为胜。

3、鸡妈妈为了防止老鹰抓住自己身后的小鸡仔,可以张开双臂,尽量拦住老鹰,不要抓捕住自己身后的小鸡仔们。鸡妈妈在拦的同时,可以大声喊着老鹰从哪边过来了等话语,告诉自己身后的小鸡仔们。

4、鸡妈妈的身体为防止老鹰的捕捉,可以左右移动,在鸡妈妈身体左右移动的同时,鸡妈妈身后的小鸡仔们也随着以相同方向来转动,万一老鹰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快要抓住最后面的小鸡仔时,小鸡仔立即蹲下,双手捂住耳朵,这样老鹰得重新站在鸡妈妈的前面,游戏就不得不重新开始。而老鹰一旦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右手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仔后,就算是老鹰为赢,游戏就得从石头、剪子、布那儿重新开始。

(三)、游戏开始

师:现在我将你们分成五组,每组七名同学。每组以石头、剪子、布定出老鹰、鸡妈妈、小鸡仔。 生1:我很紧张。马上就要比赛了,我能不能被抓?

生2:我很激动,终于盼到了这个游戏,真希望游戏赶紧开始。 师:不错,同学们不仅用眼睛看,还在用耳朵去听,再用嘴巴说出来,请你把听到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规则和即将开始时的心理活动说一说。 (生练习说)

(四)、精彩游戏 师:请第一组选手出场。

(第一组游戏结束后其他组同时进行) (第二组游戏) (第三组游戏) (第四组游戏)

(第五组游戏)(游戏结束后)

师:在刚才游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印象最深的游戏场面说一说,把那精彩的一幕再现出来。

(五)、游戏结束

师:把游戏进行到底。生活中,小游戏往往藏着大学问。聪明的孩子,此时你在想什么?有没有悟出些什么? 生1:我在想,要齐心合力保护小鸡。

生2:我想鸡妈妈像我妈妈一样爱我,我也要爱妈妈。

(六)、创设情境,说全文。师:这么有意思的游戏我们一定要把它介绍给老师和其他的同学听。想一想,我们怎么介绍? (生练说)

(七)、谈收获

师:这节语文课要结束了,你有没有从这节课中收获到什么? 生1:我知道了要想不让老鹰抓住,必须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环境,要用耳朵听,用心去想。

生2:我知道了做是要团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 生3:我知道了写活动时一定要把精彩一幕写具体。

(八)、写作

1、要做到文通字顺,书写规范。

2、把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幕写详细,具体,生动。

五、板书设计

老鹰抓小鸡

看到

听到

想到

(动作、神态) 活动前: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

(略)

活动中: 精彩一幕

(详) 活动后:活动结束

收获

六、案例总结:

以游戏为主的习作课,给同学们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介绍活动内容到宣布游戏规则,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很积极的参与游戏当中。课堂上的每个学生不仅大胆的上来做游戏,还很大胆的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是此课堂的一个小小的高潮。孩子们能在游戏快乐氛围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场面特点进行详细的描写,由声有色,快乐的完成作文。教学效果良好。

推荐第9篇: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写一种花》

太谷实验小学吴晓玲

创设实物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盆花,谁知道这种花叫什么名字? 生:菊花。

师:你们喜欢这种花吗?你的感觉怎样?

生:(齐)喜欢。

生:我看这盆花太美丽了。

生:这盆花花枝招展,生机勃勃。

生:盛开着鲜艳的花朵,长着碧绿的叶子,像几位婀娜多姿的小姑娘,在欢快地跳舞呢!

生:我还闻到了花的香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谁知道可以把它分成几部分?

生:根、茎、叶、花。

自主学习:

师:你们想怎样观察呢?

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师: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呢?

生:按根──茎──叶──花的顺序观察。

生:按花──叶──茎──根的顺序观察。

师:都可以。还要注意什么?

生:观察时要抓住特点。

师:什么是特点?

生: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我们应该抓住哪些方面的特点呢?

生:我想,观察茎时要看它的粗细。

生:要数一数有几根。

师:很好。

生:要看看它的高矮、挺直还是弯曲。

师:你是说它的姿态,对吗?

生:要看它的颜色。

师:怎么观察它的叶子?

生:看叶子的颜色、数量、形状。

生:还要看叶子的姿态,静止时的、动态时的样子都要看。

师:好。

生:还要看叶子的生长有什么规律。比如说一个枝上有几片叶子,是怎么长的。 生:要看叶脉是怎么长的。

师:大家很细心。怎么看花。

生:数量、大小、颜色、姿态。

生:看花瓣怎样?花蕊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讨论的都很好,可我觉得还缺点什么?

生:观察时要想象。

师:对。想象很重要,怎么想?

生:就是联想类似的事物。

生:就是打比方。

生:可以把它想象成人,有人的情感、语言、活动。

师:说的真好。

生:我补充,观察时不仅要看,还要摸一摸,闻一闻。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师:同学们越说越好。下面我们就来观察一下这盆花,这盆花的根埋在土里了,我们看不见,就不看了,行吗?

生:(齐)行。

分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分部分来观察。看不清的同学可到前面来,然后在小组内议论一下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学生纷纷到前面观察,议论纷纷,同组同学之间交流)

师:我们先来汇报花的茎,好吗?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数了数这盆花一共有五根茎,有的直挺的长着,有的斜长着,还有的弯

下了腰。

生:我量了量,高的有40厘米,矮的有20厘米。

生:它的茎是淡绿色的,上面有黄色的细纹儿。

师:谁还发现了什么?

生:有绒毛,是白色的,像撒上了一层白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粗的有小拇指那样粗,细的有筷子那样细。

生:我打个比方,这几根茎好像亲兄弟集合在一起开会呢?

生:那个高一点的像一位老人在给孩子讲故事。

生:那个矮的斜长着的好像在练太极拳。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

咱们趁热打铁,大家赶紧把关于这盆花儿的观察与想象通过键盘在电脑上创作出来,写完后发为共享文件。

上机操作,创作作文:

生创作文章。

生生评议:

师:谁能把茎的这部分描写说说,大家在评一评说的怎么样?

(生连起来说,评议)

师:你们是怎样观察叶子的?

生:叶子的颜色很绿,绿得发亮。

生:翠绿欲滴。

师:你这个词用的真好。

生:我发现叶子的正面是深绿色的,背面是浅绿色的。

生:叶子上有脉纹,可好看了。

生:叶子的数量很多,多得我数不过来啦!

生:我发现叶子有大有小,大的如婴儿的手掌,小的如指甲盖儿。

生:我发现每个枝上的叶子都是五片,很有规律。

生:每个枝的叶子像伸开的五指。

师:你真会想象。

生:它们的姿态各异。有的舒展着,有的卷曲着,还有的垂钓着。

生:我觉得这些叶子很特别,有的像蝴蝶在翩翩起舞,有的像星星在眨眼睛,有的像小旗在飘扬。

师:哎呀!你想象的太好了。

生:我也能想象。有的叶子藏起来像在捉迷藏,有的探出头来像在炫耀自己,有的凑在一起像在说悄悄话。

生:我也能想象,你看那片叶子像金鱼的尾巴,这片叶子像象小船,还有一片叶子像芭蕉扇。

生:我也能想象„„

师:都不错。谁能把叶子的部分连起来说?

(生说、议、评)

师:老师太佩服你们了。下面谁来说说花?

生:要说最好看的还是花啦!九朵花各有个的姿态,各有个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好看极了。

生:大的有拳头大,小的有鸡蛋小。

生:那朵花像向日葵。

生:他们有黄的、白的、粉的。

师:你能打比方吗?

生:能。黄的似金,白的似雪,粉的似霞。

师:想象的真好。

(生:白的像一团棉花,看上去软软的。粉的像花布,黄的像„„像沙子。(笑) 师:我觉得说的挺好。

生:我看它的花瓣很薄,一层包着一层,上面有花粉。

生:花瓣很扁,边缘往上翘,像豆芽似的。

生:花瓣像柳叶。

师:再仔细观察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见花蕊了,紫色的花蕊好像一个和尚蹲在里面。

生:我觉得花蕊像一群小孩奋力的向出跑,可就是跑不出来。

师:你可真会想象。

生:有的花仰着脸好像说:“看我多漂亮啊!”有的花侧着脸好像说:“哼!我才不理你呢。”

生:有的花低下头好像说:“你们别吵了,都羞死我了!”

师:有意思。

生:我比他想象的更好。哪个高高在上的金黄色的花是一位公主,周围的花是王子,它们在讨好公主呢!

师:呵!简直是一个童话故事。

生:我觉得那个大一点的花像妈妈,小的像孩子,他们多亲密呀! 生:它们在边唱歌边跳舞,玩的很快乐

师:你们能连起来把花的部分说说吗?

(说、议、评)

师:大家不仅学会了观察,还学会了想象。现在,你们想夸夸菊花吗?谁的作文涉及到这部分?

生:菊花,你可真漂亮啊!

生:菊花,你是百花中的骄傲,谁也比不上你。

生:我喜欢你,菊花。咱俩一起跳舞吧!

生:菊花,你虽然没有水仙的柔情,没有牡丹的娇艳,可你独具秋色,我好羡慕你。

生:你不与百花争春,以自己独特的美奉献给我们,使我们的教室融入了自然的风光,我谢谢你。

师:如果我是菊花,真的谢谢你们对我的赞美。好,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节课,把你们说的写下来好吗?下课。

推荐第10篇: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导写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语文园地八”:想象作文

[导写目标]

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并具体、生动地写下想象的内容。

2.引导学生开展社会生活调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导写重点]

启迪学生展开新奇、有趣、合理的想象,并具体生动地写下想象的内容。

[导写过程]

一、写作准备

1.开展一次题为“现在的……”的社会调查活动,调查了解自己所关心、感兴趣的现实事物现在什么样(调查的方式包括:观察、访谈、读书、实际使用等),做好调查笔记。

2.召开“我所关心、感兴趣的现实事物”的信息发布会,交流自己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内容”,以及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不便或危害。

3.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了解“所关心、感兴趣的现实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合作查阅搜集相关信息,制作资料卡。

4.开展“我们的奇思妙想”口语交际展示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绘制想象画或制作演示模型。

5.教师准备一个装有玩具枪、木块、岩石、贝壳、乒乓球……的布袋。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情境启导

1.游戏激趣。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玩具枪、木块、岩石、贝壳、

乒乓球……的布袋,让学生伸手进去摸一摸,摸出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件东西,你想到了什么?其余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2.引入情境。

播放科幻组图的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口述:刚才老师随着大家的思绪乘着一只贝壳游览了海底世界,捧着一颗石子走访了名山大川,我们钻进了历史的隧道,飞到了未来的空间观光,古今中外,天上人间……这就是想象。

今天我们就要发挥大家的奇思妙想,写一篇想象作文。

三、写作点拨

(一) 典型回顾

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畅谈的各自的奇思妙想,老师把大家最新奇、有趣的想法都留了下来,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1.课件展示学生课前绘制的想象画和未来物品的小制作,回顾口语交际中大家的奇思妙想。

2.请这些作品的小作者来和大家见见面吧!说说你们的奇思妙想是怎么产生的?(指名简要回顾自己在想象前进行的社会调查和资料搜集情况。

(二) 互动交流

过渡:大家的想象真是太新奇,太有趣了。想象虽不是真人真事,但也不全是凭空捏造,它的源头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课前都做了大量的社会生活调查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现在我们就来汇报展示一下吧。

1.在学习小组内展示交流各自的社会调查笔记和资料卡,介绍自己调查的现实事物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教师引导: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经过多少年后,你已经成为了一位设计专家或制作专家,你可能解决了哪些问题呢?你设计、制造出了什么样的新产品?它是什么样的?为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1)将自己的想象要点在小组内汇报,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想象画或演示小制作,并对别人的想象是否新奇、有趣、合理提出看法和意见。

(2)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汇报展示,其余同学当小评论员,展开评议讨论:汇报者的想象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改进?

(三) 启发表达

过渡:思路明确了,材料也有了,怎样做成美味的想象作文大餐呢?

1.启导几种表达方法:(出示课件)

(1)科幻故事

同学们写文章,写得最多的要数记事的文章,写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想象文也可以通过想象,编出发生在未来生活中的一件事,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入到故事中。你可以给这个故事造一个主人公,也可以索性就让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2)科学童话

好多同学都喜欢看童话,你也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编一个科学童话。

(3)科学说明文

家里买回的许多东西,包装盒内都有说明书,说明其构造、功能、使用方法等。我们学过的一些科学小品文也是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你可以仿照着写一篇科学小品文,也可以以《XXX的自述》为题写一编拟人化的说明文。

2.启导拟定文题(出示课件)

(1)以“未来的汽车”为例,列出一组文题,拓宽学生思路。

《一辆神奇的“未来汽车”》《未来汽车工厂参观记》《汽车的畅想》《未来汽车的自述》《汽车修理厂里的悄悄话》《奇妙的一天》《奇妙的梦》《长翅膀的汽车》《我的新汽车》。

(2)说说自己根据想象内容拟定的文题,互相评

议。

3.启导写作技巧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想象作文更精彩、更出色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 想象要新奇、有趣、合理。

△ 内容要具体生动,语句要通顺明白。

△ 合理有序地安排材料,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 适当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自主写作

学生自主写作,可以写自己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文题自拟。

教师巡视,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互动评改

(一) 自查自改

文章写完后,反复朗读自己的的作文,看看语句是不是通顺,想象是不是丰富,内容是不是具体。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二)邻座交流

1.仔细阅读同桌或邻座的作文,就“想象是否新奇、有趣、合理、具体”互相提出看法和意见,。也可以就文中不明白或不清楚的地方向对方提出问题,还可以写下简短的评语。

2.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同桌或邻座的意见进行修改。

(三)小组评议

在学习小组内轮流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评议,对有问题的作文一起给予修改意见,推荐优秀作文到全班进行交流。

(四)示范评改

1.佳作评析

在小组评议中,每组都选出了优秀习作,老师都被你们的奇思妙想吸引住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佳作吧。

(1)展佳作

投影展示佳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共评析

学生自由评议:

教师点评:

2.病文评改

老师还找到一篇需要大家帮助的文章,让我们去看看吧。

(1)展病例

投影展示病文,学生自由读。

(2)诊病症

请大家来当当医生,帮这篇文章诊断诊断,看看它有哪些毛病?

(3)改病文

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动手修改病文。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教师点评: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经过大家的合作修改,这个片段变得生动具体,读起来也流畅通顺,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五)自主修改

请同学们针对邻座、小组、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评价,对照上面的示范点评,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一次全面的修改。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六、总结激励

1.布置展台,举办想象画、演示小制作展览。

2.编辑班内的《奇思妙想》作文集。

第11篇:初中作文教学案例

初中作文教学案例:怎样进行作文的修改 贾湖中学

邓艳丽

引言:作文修改是指本人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调整、补充、调动和修饰,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它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练习手段。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沿袭传统的方法:即老师命题,学生做,做完之后,由老师逐一批改、点评,这种方法教师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是效果总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重要的修改练习机会,失去了多写的可能性,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的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懒性,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做法是老师布置作文,学生写完一交了事。而老师辛辛苦苦评价完一百多篇作文后发还学生,学生则是拿到自己的作文后,最多瞥一下后面的批语和分数,就丢到一边去了。下次写作文还是上一次的重复,原来出现的写作上的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一次次的作文,一次次的批改,进步确微乎其微。这样的作文训练,效果何在?难怪教师们要哀叹做“无用功”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以让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又同时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又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呢?

问题的分析: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也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更是一种提高。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容忽视。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使其在互相批改中认真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在互相批改中逐渐形成一种浓厚的兴趣,写出一些写作之法。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题的解决: 步骤一:展示习作

成长的路上有爱伴着我

成长的足迹,跨越了十六个春秋。蓦然回首,希望的路上,每一个生动的音符,都谱写出一曲美妙的人生之乐。 柔美 母爱

我从未离开过的,便是母亲。每天,我都在享受柔和似水的母爱,那一句习以为常的嘱托,带给我生活的充实;那一回轻柔如风的抚摸,带给我心灵的温暖;那一次甜蜜无声的微笑,带给我前进的信念„„我拥有了母爱,也就多了一份体贴与关爱,弥漫在我瘦弱的身边,愉悦着我幼小的内心,生活的烦恼也总有你替我分担。 我迎着这无限柔美的旋律,渐渐成长„„

深沉 师恩

我最害怕而又尊敬的,便是老师。考试后那令人恐怖的眼神,总能将我的魂吓掉半截。我担心,担心每一个细节,生怕遭到老师的批评。但老师虽然严厉,但总会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明显下滑,我找不到学习的节奏,也丢失了信心。迷茫的我在学与不学中徘徊着,仿佛一切都是失望。就在我极度失落之时,老师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帮助我找到学习的方法。我再一次充满信心,努力前行。 这样深沉的旋律,已回响在我心中,见证我的成长。

清亮 友谊

我的青春时光,最清纯的,便是友谊。

我六年的小学时光,是我一生都无法磨灭的美好回忆。50个天真的伙伴,从活泼欢乐的儿童蜕变成成熟稳重的少年。这之中,没有悲伤,没有失望,困难也总是共同克服。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口号:I am the best one!经历风雨,不断前行。“玉米人农庄”的纪行,“百年校庆”的欢度。徒步春游的艰辛„„一切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就像清亮的泉声点滴心灵,滋润了美好与希望。

耳边再一次奏起那成长之乐,回旋着柔美、深沉与清亮,谱写了我的成长,将是永恒!

步骤二:修改该如何修改

(一)师: 读完本文后,从日常写作的角度看,他写得好的好在哪?值得你借鉴的有哪几点?处理的不好的有哪些地方?该怎么修改?

(二)学生阅读材料,列出思考结果。

(三)讨论: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就问题展开讨论,请大家积极参与。 生:我觉得这片习作用小标题的结构,显得层次清晰。 生:运用小标题还可以结构显得匀称,错落有致。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小标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文面爽洁悦目,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生丙:但是,老师,我觉得这篇习作的小标题的内容好像不是很明确,不能很好的概括对应文段的内容似的。

师:嗯,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让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同学们,现在大家都在仔细读读第一个小标题及其对应的内容。 (学生认真研读)

生:老师,我觉得“柔美 母爱”这个小标题表达的意思不明确。 师:那你说说改怎么修改就明确了?

生:根据第一部分的内容,我觉得可以改成“母爱,润泽心灵”。 师:其他同学怎么评价这位同学的修改呢? (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那么,大家觉得比起一般常见的结构,特别是在一篇文章记叙三件事情时,小标题还有什么好处?

生:我知道了,在一篇作文中叙述三件事,当然少不了要有过渡性的句子;用小标题就可以在不用过渡啦。

师:小A,平时老师总评价你的作文写得太长,特别是在段与段衔接时总是交代得太详细以致喧宾夺主,使文章重点不能突出,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小A:我明白了,可以用小标题来代替过渡的作用。

师小结:对,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另外,小标题按照结构形式安排,有并列式、承接式和层进式等,像这篇习作就是运用了并列式;按照叙述内容有时间类、人物类和事件类等。各种类型小标题的安排要灵活,如安排人物类的小标题,可以用人物性格特征作小标题,可以用人物外貌特征作小标题,还可以用文中人物典型的语言作小标题。小标题的使用已成为近几年佳作创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再好的小标题也只是一件美丽的外衣,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还是看文章实质性的内容,要让小标题真正做到为文章的内容服务,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希望同学们在运用小标题进行写作时要注意。 师:我们刚才就这篇文章的结构作了修改和点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选材和材料的处理方面该习作有何优缺点,大家再看看材料,形成认识。

生:我觉得这篇作文的选材很好,作者从成长岁月中选取三种人间温情:母爱师恩和友谊来表现中心------成长的路上有爱伴着我。我觉得这些材料有力地表现了中心。而且,作者在处理这三则材料是采用并列式这也是做得好的地方。

师:对!选材一定要能有力地表现中心,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但请大家再看看作者的记叙有何特点?

生:没有生活气息,很多套话,不能感染人。

生:多用概述。能用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但读起来感觉好像不是很清楚。 师:是不是他写得不是很具体?

生:对!但如果进行具体的描写又好像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呢?

生:如果都具体展开描写,那文章该有多长啊!所以我还是觉得该用概述,这样就可以写多几个生活细节。 师:那么大家看该怎么处理文章就容量大,内容又具体明确条理清晰呢?我们学过修辞的运用,大家看看这里能不能用上? 全体学生:排比!

师:还有什么描写只需生动的一笔就能传神地表达事物或人物的特征? 全体学生:细节描写。

师笑:好,动手就第一部分改改。

(学生动笔改后老师抽一份作简单的评价)

师作小结: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从中心出发,以能有力表现中心为佳。材料的处理要根据材料的多少来处理,像这篇例文,选择多则材料的话适合在叙述时用概述并采用并列式结构;只运用一则材料来表现中心的情况下就应对材料作具体的描写,描写过程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

师:刚才我们一起对此文的主体部分加以完善。接下来大家再说说,我们还可以从哪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老师说过,一篇考场作文一定要有些亮点,那么最容易出彩的地方是在哪? 生:开头和结尾。

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呢? 生:能引出下文。 生:语言要精炼。

生:最后能扣题,使文章一开始就不抛题。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的? 生: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生:作为一篇记叙文最好能揭示中心,升华主题。

生:老师你说过,要有虎头豹尾,结尾语言更要精美凝练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么大家现在看看此文的开头和结尾,还可以进一步做怎样的修改? (学生们动笔,老师巡查) 师:从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大家看用什么比较好? 生:抒情和议论。

师:对,特别是在结尾运用抒情和议论可以使语言变直白为凝重,升华情感,提升理性。 (学生继续改写,老师个别指导)

步骤三:教师总结

大家经过这一节课,相信是能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修改文章这样一个问题了。没错,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修改出来的。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就规定自己的文章一定要改上十遍二十遍,由此足见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要养成修改锤炼作文的习惯,那么你的作文能力必定会在修改中得到提升的。

反思与讨论:语文教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要重视考察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完善主旨、丰富材料、调整结构、润色语言、检查文字等具体内容和方法,这是评价写作修改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写作态度和自觉的过程意识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看来,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利多弊少,何乐而不为呢?

附修改后作文:

成长的路上有爱伴着我

蓦然回首,成长的脚步,跨越了十六个春秋。成长的路上,有一个个生动的音符,跳动成一曲曲美妙的人生之歌。有你的搀扶啊,这优美的旋律陪伴我成长。

我从未离开过母亲。每天,我都在享受似水柔和的母爱:那一句习以为常的叮咛,带给我生活的充实;那一回轻柔如风的抚摸,带给我心灵的温暖;那一次甜蜜无声的微笑,带给我前进的信念„„那一次深夜,疲惫的我不知不觉趴在书桌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有人给我盖衣服,是母亲!我揉揉惺忪的睡眼,迎着的是母亲的双眸。多么熟悉的慈爱与关怀,多么熟悉的心疼与焦虑啊!母亲轻声说:“太晚了,睡吧!”母亲拍拍我的肩,关上门,留下了一个温暖的背影。

这一份母爱的温暖弥漫在我瘦弱的身躯里,愉悦着我幼小的心灵伴我成长。

我对老师既害怕又尊敬。老师虽然严厉,但总会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明显下滑,我找不到学习的节奏,也丢失了信心。我迷茫,我徘徊,我失望。就在那堂课上,老师似乎发现了什么,轻轻地向我走来,叩了叩我的课桌,俯下身子,在我的耳边低声说道:“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你呢?”我缓缓地抬起头,迎着的是老师那慈爱、深邃的双眼,我的心不禁一颤,深深地点了点头。老师的嘴角微微上扬,给了我一个微笑,似一阵清风,吹散我心中的阴霾;像一股清泉,滋润我的心田。老师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帮助我坚定了前行信心。

这样的微笑,时刻伴着我,成长的路上充满阳光。

我六年的小学时光,是我一生中都不能忘却的美好回忆。50个天真的伙伴,从活泼欢乐的儿童长成成熟稳重的少年。这之中,没有悲伤,没有失望。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口号:I am the best one! “玉米人农庄”的纪行,“百年校庆”的欢度,徒步春游的艰辛„„一切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集体的力量增添了我前行的勇气,这份来自友谊的温暖,伴我成长。 一路上,有你扶着,我的脚步更从容,我的眼前一路风景,一路美丽,一路温暖„

第12篇:作文教学案例_1

作文教学案例

我们的习作指导课,总让孩子们接受指导后回家完成,倘若要求当堂上交,恐怕有半数孩子难以成文。为什么?除语言组织困难外,问题的关键在于素材的缺乏。孩子写作运用到的素材不外乎有两个参与生活和阅读积累。

作文教学案例 第一篇

课堂中针对学生作文中的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触及内心世界的前提下,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文章。那次作文课上我找到了一把金钥匙——教师的一点创新,一点灵动,一腔爱意,就能让学生的习作大为改观。

那是星期一的一节作文课:

师:一部好的作品能鼓舞人,激发人,感染人。而我们平时在写作记叙文时,却一直不能写出让人感动的好文章来,所选取的材料大多假、大、空,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回忆真实的生活、片段,抒发真情实感,放飞自己的心灵。

师: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们刚刚学习的李密的《陈情表》为什么我们至今读起来仍然深有感叹?

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的同学们想炸开了锅,我说谁来给大家讲讲。下面的同学又举手的,但不太多,于是我记在心里,找了一个活泼的男生来讲。

生:李密如果没有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生活经历,怎么能够反复陈说并最终打动晋武帝,让他改变主张?

师:运用了反问疑问句加强了语气,不错,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的吗?

另一生主动站起,

生: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深深感动了晋武帝,感动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说完,学生们有鼓掌的,大家都有所感动了。

师:那么,最近我们学习的还有哪些文章也写出了真情实感的?

学生们答的最多的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师紧跟思路,大家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它给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启发?思考并讨论,形成统一的意见:.要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项脊轩志》既有抒情句,又有生活事件的细节刻画,也有景物的精彩描写,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几篇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充盈其间的是不朽的情感,以及人性中的本质的真诚与爱。

师:白居易说:“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是文章的根本,作者内心有饱满的感情,由衷地倾吐,笔端就会情满青山,情满大海。大诗人的话告诉我们:一篇好的文章,要让读者的感情与你产生共鸣,让读者为之感动,这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能把握感动的瞬间,选好写作的契机。

师:李密写他的祖母,归有光怀念他的祖母、母亲、妻子,都有强烈的感染力,那如果让我们来以“亲情”为话题选取生活的典型事件记述人物,你会选择谁?你该怎样组织材料?思考一下。顺势用多媒体打出:

训练目标:

1、通过以亲情为话题选取生活的典型事件记述人物

2、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师问:什么是典型的事件?独立思考,归纳结论:

“典型”并不一定都是大事,有些大事并不一定具备典型性。同样,并非是小事就无典型性,有些看似平常小事,因为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就具有典型性。对于我们来说经常见的是小事,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小事的典型性,要注意选取那些能“小中见大”,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小”材料。写作中选取典型材料,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师问:细节描写有哪些?能否举例?分组讨论,归纳补充总结: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有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文章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表现对父亲含辛茹苦为家操劳半生的愧疚之情。让读者读后不禁也潸然泪下了。我顺便找几个学生模仿“父亲的动作”,刚开始有的只是动作到位,但是,他们没有感情的渗透,所以不够传神,经过推敲,结合当时“父亲”的心境,动作表演的才精彩。学生从中学会了形神兼备!我接着顺水推舟,发问怎样捕捉到生活中精彩、典型的细节呢?学生们根据刚才的动作表演,很容易总结出:

一、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如人物的种种活动、各种神态、身体部位的变化等,注意抓住其特征。

二、要勤于思考,敏于感悟,挖掘材料中的深刻意蕴。

接着我又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有没有有关亲情的诗歌,因为诗歌是表达情感最美语言,说完有的学生竟情不自禁的哼起来了,叫了几个能歌者,唱的有满文军的《懂你》、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张含韵的《妈妈我爱你》崔京浩的《父亲》等等,都迎来了阵阵掌声。大家在享受了音乐后,我就引导学生该如何利用歌词极其美的旋律来使自己的作文更有深度和内蕴呢?进而用多媒体打出本次写作的要求。

1、作文题目耳目一新,有的化用歌词,有的化用名篇。

2、内容、语言富有个性,流露了真情实感。

3、有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

4、写作形式有所创新。

评价:本次作文全班42位学生,4篇为满分,25篇为90分以上,10篇为80分以上,每篇文章后我适时引导,让他们要持之以恒关注生活,作文离不开生活的源泉啊。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首先要要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进而激发写作冲动,给学生自信、愉快的写作空间。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最深的是: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场景,把握感动的切入点,学生的情绪就能被调动起来了,真的被感动了,而且现场能表现出较高的说和写的水平。我想,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找素材,在琐屑平凡中悟真情,让学生有话可说,写作不再让他们头疼,而成为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的载体,一段令人感动的心路历程。

二、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文题选得好,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有事可记,有情可抒。

三、情境设置得当,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情感上受到激发,促进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对社会、人生、家庭多方面的进行思考,进行评价,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而且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相互激发,相互感染,也是促使大家真情涌动的一个因素。

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尽管课前已作了精心的设计与准备,但在多媒体的运用上,形式略嫌单一,如果能将音乐、影象配合文字使用,艺术化的情感氛围会更浓,并且如果能对当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那将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对真情感悟应留有空白,让学生有充足的发挥空间,所有这些,都是我今后要努力做到的。但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向他人学习,我的业务水平终将会更上一层楼。

作文教学案例 第二篇

教学内容:作文的泥土

教学形式:口语训练

教学目的:

1、针对学生“无话可说”现象,着重通过活动,共同探讨作文素材的来源,拓展写作空间,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情,从阅读、自然等方面来寻找写作资料,并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努力的价值和珍惜生命。

1、今天口语课是奇怪的“喊歌”活动,形式原本是希望同学们一个个进行,可临了,因为学生的退缩终没有成功,于是改成“对歌”,最后实际上成了“喊歌”。两组学生,一组男生,一组女生进行对歌。一组唱完,另一组立刻起新曲。

2、唱着就唱到了《老鼠爱大米》、《十面埋伏》、《波斯猫》,于是打开电脑开始欣赏这几首曲子,再加上《我心永恒》。大部分学生十分感兴趣,个别学生说“我不喜欢流行歌曲。”于是,口语训练总结时,我们开始了讨论。

3、口语总结课,我以《作文的泥土》为题展开讨论。

讨论:举办这次“对歌”活动,你认为对作文有什么好处?

①通过听歌曲,可以把歌曲中的韵律与作文的节奏对应。

②听音乐,可以从歌词中找到好词好句。

③听音乐可以观察场面,有助于描写同样场面。

④听音乐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丰富我们的认识。

师小结: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比如象刚才同学们总结的那样,可以从中得到旋律的韵律节奏感,有的音乐舒缓象缓缓流动的江面,有的音乐欢快象流动的小溪,有的乐曲大江奔去豪迈,有的乐曲咏叹了爱的永恒人间深情是至重至深的爱……

⑵讨论月季花栽到室外有什么好处?

①它可以经风雨,锻炼自己长得更好。

②移到野外,营养丰富,它会花开得更艳,长得更好。

③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它的美丽。

④花儿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心情。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移到室外的月季花经风雨见阳光,根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汲取更多的营养,叶片肥厚根系发达,从而使自己成长得更壮,花盘大颜色鲜。人能观赏到更美丽的花儿,心情愉悦,生活也变得更美好。

⑶欣赏图片《根》,讲沙苇的故事,思考根的力量。

欣赏网友心融自然的散文《根》,在黑龙江育龙论坛,网址。

说起芦苇,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它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叶子很绿,细长。”可今天我们看到的芦苇却生长在沙漠中,它是怎么在干旱的地方生活着呢?下面请来看一位朋友到宁夏的发现。引导学生上网欣赏沙苇的英姿。

讨论:①啊!这太神奇了,竟然这么长的根?而且还暴露在沙上。足有一二三十米长的根呢。

②叶子也那么绿,我还以为这样的条件下,它的叶子不会太大也不会那么绿呢,结果它还那么漂亮。

③听说它地下的根还要更长,要有上百米长呢,这真是了不得的奇迹啊!

④它的根长这么深,还不是为了寻找水源?真难为它了。

……

师小结:沙苇为了寻找水源,为了给活命,它必须要学会适应环境,即使在沙漠里它也要学会坚强地活下去。你看,它在地面上要有几米甚至几十米长,而在地下还要再生长更长。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它才会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生存。那么大家想一想,为了我们的作文这棵小树成长得更好,我们需要从哪些泥土中寻找到更丰富的营养呢?而且我们要以怎样的准备来寻找营养丰富的作文泥土?

①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认真体会。

②要多读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

③要背诵名言警句和诗词,就象我们背诵的《将进酒》和《再别康桥》。

④要把自己的根扎得更深些,要吸取更丰富的营养。

通过我们分析、观察、学习,其实我们已经总结得很好,写出精彩作文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的作文素材。那么作文的素材哪里来?就如我所说的,作文的泥土哪里来?它要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从我们第个人的观察中来。

1、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都是我们作文的素材。有很多同学很注意观察生活,比如前几天作文时,就有同学认真观察了发生在我们现场的一些小场景,如张智祥要水、张雍摔跤、老师邀属猪的同学握手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场面,如果你把它写得生动活沷,用细节来突出特点,文章真实而生动,那么就是一则很好的文章。我们开展丰富的活动,比如口语训练中的讲笑话、谜语、脑筋急转弯、成语故事、演讲、自我介绍等,目的之一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胆识,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但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场景也是一个方面。此外,我们的爬山、滑旱冰、联欢会、诗歌朗诵会目的也是这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细节,养成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习惯。真正的生活就象生长在野外的月季所栽培的黑油油的泥土,它的营养是无法估量的。

附:学生结合生活片断描写一则,请作文者读。

“唉哟!太渴了,太热了!老师,我要一杯water,求求您了,老师!”一声声哀求声传入我的耳朵。

只见张智祥在床上双手合十,活像个大佛,苦苦地等待着老师的答复。垂头丧气的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你想要水,用英语说,整句话都要说对了。”老师故意难为他。“怎么说呢?i have a water?不对,不对!到底怎么说呢?”其它的同学也跟着瞎起哄。只听一声“巨吼”“仁兄”宋心蕊声如磬钟地说:“我知道了!是i want to a water.”“哎呀,不对,应该是i want to one water!”“好,老师,就是i want to one water!”

可是老师还是摇了摇头,说了一句“应该是,please give me a gla of water.”说着递给张智祥一杯水。

真是来之不易呀!经过张智详的软磨硬缠,一杯清凉的水终于到手了。不愧是兄弟呀,张智详刚喝了一半,就让给我喝了。在一旁嗓子都冒烟的王海同连忙大喊道:“喝完给我,喝完给我!”可我一饮而尽,他只好像只可怜虫似的在那儿望“杯”兴叹了。看着王海同可怜样,我们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

2、来源于阅读

阅读对于作文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据我所知很多文学大师,包括艺术大师都在童少年及青年时代阅读了大量书籍,并且很多人背诵研究了很多经典古籍。如冰心、鲁迅、张爱玲、巴金等作家,徐悲鸿在六岁到九岁的三年间也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了《左传》等中国文化古籍,这些丰富的知识为他们后来的艺术之路铺垫了深厚的艺术积淀,这就是我指导你们背诵很多经典诗词曲赋的原因。

阅读的范围有很多,形式也多样。基本的阅读有精读,如我们教材中的讲读课文,也有我们熟读背诵的内容,既要了解它的大意,又要体会它文字背后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包括泛读,这就是指平时我们所阅读的各种形式的文章,以浏览、速读等方式所读的内容,泛读的范围是广而博,量应大,就象一座山峰,它应该是基座;写读书笔记,真正深刻理解的书籍和感受无不从读后思考中来,写作可以促进思考,思考也可以提升写作的质量。

阅读的范围不宜局限。有的同学只读作文类书,家长也只给买这一类书,但是这只是阅读中一个极小的点。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全方位的,既可以读你们喜欢的历史故事、武器、恐龙、车、神秘的ufo、《哈利。波特》、漫画等有趣味的书籍,也应读文学名著现在比较适合你们的有《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等;还可读《丘吉尔》、《邓小平》等名人传记及成功学书。总之阅读的范围应广阔,可以读杂志、报纸,也可以读正规出版的图书;可以读上述各种类别的图书,也可以读菜谱、说明手册等有实用的书,关键是你在读在积累。

3、来自于除阅读以外的其它类别的“间接阅读”。

除了书籍阅读外,其实看电视也是最好的“阅读”方式。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视节目可以说是最迅捷、最清晰、最有魅力、信息量最足的“书籍”。即使你文化程度不高,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看电视的方式来了解瞬息万变的世界。此外,电脑网络是辅助电视的另外一种“阅读”途径。我们最近的课已经体现出网络所给予人的更强烈的冲击,它的丰富性、及时性、可交流的方式为人们越来越喜爱。我们最近的优秀文章不是就已经发在网上,请同学们阅读后品评,同时也请老师和家长们来欣赏了么?

象听音乐、看展览等方式,其实也是很好的“阅读”。就象我们刚才所开展的听歌曲,刚才我给你们讲了《我心永恒》是《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也介绍了这部影片背后的小故事。再有《知心爱人》的来历,付笛声和任静创作这首曲子的故事,还有“十二女子乐坊”表演和训练及她们竞争的故事,这不都是从音乐中引发出来的吗?每首曲子背后都融有许多故事的,流行音乐好与不好,并不能简单地看待。一首优美的曲子配以精美的画面,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陶冶,更是我们创作的好素材。所以,我希望你们都能有一种爱好,最好都喜欢听音乐,喜欢锻炼身体,喜欢欣赏绘画作品才好呢。

4、第四种阅读就是大自然。

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大自然在人们心中的力量。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时期我们会陷入迷茫,如果你能够从大自然中寻求到力量,会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自然的美景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前两天我们上山去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在地上翻滚、顺山而下时是什么心情?当你们好不容易爬上山顶时,是不是感受到自己的心在呯呯跳得很激烈?当你们面向那茫茫雪地,那高大的树木和连绵的远山时,你们想到了什么?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营养,更是我们作文中最丰厚的泥土。有了欣赏大自然的眼睛,我们等于又长了一双眼睛,只有我们能够从大自然中自然汲取到知识营养,才会写出最感人的文章。

第13篇:作文修改教学案例

作文修改教学案例:《校园生活二三事》

西乡四中 陈天文

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也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更是一种提高。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容忽视。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使其在互相批改中认真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在互相批改中逐渐形成一种浓厚的兴趣,写出一些写作之法。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题的解决: 步骤一:展示习作

校园生活二三事

如果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那么,连我们的眼中,则是七彩的,像糖一样,酸酸甜甜,令人爱不释手。 过草地

“我拔呀拔,拔呀拔,哎呀,怎么还有一大片呀,好痛苦呀!”“快点拔,如果你们没拔过我,你们就倒霉了。”老师奸笑道,甲说:“老师,如果我们拔的比快你是也要接受我们的惩罚啊?”:“好吧,你们快干吧!”“同志们,快干呀,等会也让老师接受惩罚,嘿嘿,老师完了!”乙说。一狂风般的速度过草的后,大声喊道:“老师,过来接受惩罚,别耍赖„„”而老师在远处催促着其他人,我们的声音被操场老师们此起彼伏的喊声吞没了,看着手上的伤痕我们只能暗自苦笑了。

生物**

星期一,“收生物作业了,快点交,没写的快补,再不交,我就走了„„”经过一阵喧闹后,生物课代表终于收起了作业,走向了生物课老师办公室。 不知过了几节课,我与同学正在返回教室的途中,突遇抱着一大罗作业的生物课老师,只见他说道:“帮我把作业搬到你们教室,还有,给你班主任说,赶紧换个课代表,把作业拿来就不管了,也不去拿,要不就让他配一个手机,买个电话卡,我好打电话给他,要不就换了,在这样下去,我非累死不可„„” 我倒。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让人不禁食欲大增,即苦也甜,搭配起来,才会让人生没有遗憾„„ 步骤二:修改该如何修改

(一)师: 读完本文后,从日常写作的角度看,她写得好的好在哪?值得你借鉴的有哪几点?处理的不好的有哪些地方?该怎么修改?

(二)学生阅读材料,列出思考结果。

(三)讨论: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就问题展开讨论,请大家积极参与。 生:我觉得这片习作用小标题的结构,显得层次清晰。 生:运用小标题还可以结构显得匀称,错落有致。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小标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文面爽洁悦目,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生丙:但是,老师,我觉得这篇习作的小标题的内容简洁却不生动,不能很好的概括对应文段的内容似的。

师:嗯,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让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同学们,现在大家都在仔细读读第一个小标题及其对应的内容。 (学生认真研读) 生:老师,我觉得“过草地”这个小标题不生动,单从题目不能很好地吸引读者。

师:那你说说改怎么修改就明确了?

生:根据第一部分的内容,我觉得可以改成“草地笑声”。 师:其他同学怎么评价这位同学的修改呢? (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那么,大家觉得比起一般常见的结构,特别是在一篇文章记叙多件事情时,小标题还有什么好处?

生:我知道了,在一篇作文中叙述多件事,当然少不了要有过渡性的句子;用小标题就可以在不用过渡啦。

师:XX,平时老师总评价你的作文写得太长,特别是在段与段衔接时总是交代得太详细以致喧宾夺主,使文章重点不能突出,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小A:我明白了,可以用小标题来代替过渡的作用。

师小结:对,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小标题的使用已成为佳作创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再好的小标题也只是一件美丽的外衣,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还是看文章实质性的内容,要让小标题真正做到为文章的内容服务,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希望同学们在运用小标题进行写作时要注意。

师:我们刚才就这篇文章的结构作了修改和点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选材和材料的处理方面该习作有何优缺点,。 生:我觉得这篇作文的选材很好,作者选取校园生活的两个片段,一个是全班集体拔草发生的乐事,一个是师生之间的小**,很好地表现了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师:那大家选择典型事件后,是不是写得很具体就是好文章? 生:对!但如果进行具体的描写又好像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呢?

生:如果都具体展开描写,那文章该有多长啊!所以我还是觉得该用概述,这样就可以写多几个生活细节。

师:还有什么描写只需生动的一笔就能传神地表达事物或人物的特征? 全体学生:细节描写。

师笑:好,动手就第一部分改改。 (学生动笔改后老师抽一份作简单的评价)

师作小结: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从中心出发,以能有力表现中心为佳。材料的处理要根据材料的多少来处理,像这篇例文,选择多则材料的话适合在叙述时用概述并采用并列式结构;只运用一则材料来表现中心的情况下就应对材料作具体的描写,描写过程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

师:刚才我们一起对此文的主体部分加以完善。接下来大家再说说,我们还可以从哪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老师说过,一篇考场作文一定要有些亮点,那么最容易出彩的地方是在哪? 生:开头和结尾。

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呢? 生:能引出下文。 生:语言要精炼。

生:最后能扣题,使文章一开始就不抛题。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的? 生: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生:作为一篇记叙文最好能揭示中心,升华主题。 生:老师你说过,要有虎头豹尾,结尾语言更要精美凝练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么大家现在看看此文的开头和结尾,还可以进一步做怎样的修改?

(学生们动笔,老师巡查) 师:从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大家看用什么比较好? 生:抒情和议论。

师:对,特别是在结尾运用抒情和议论可以使语言变直白为凝重,升华情感,提升理性。

(学生继续改写,老师个别指导) 步骤三:教师总结

大家经过这一节课,相信是能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修改文章这样一个问题了。没错,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修改出来的。希望大家要养成修改锤炼作文的习惯,那么你的作文能力必定会在修改中得到提升的。

修改后的文章:

校园生活二三事 如果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正值初中的我们,生活更会有一番情趣。

草地笑声

“我拔呀拔,拔呀拔,哎呀,怎么还有一大片呀,好痛苦呀!”“快点拔,如果你们没拔过我,你们就倒霉了。”老师奸笑道,甲说:“老师,如果我们拔的比快你是也要接受我们的惩罚啊?”:“好吧,你们快干吧!”老师爽快的答道“同志们,快干呀,等会也让老师接受惩罚!”“嘿嘿,老师完了!”乙说。大家顿时力量大增,以狂风般的速度袭来,大声喊道:“老师,过来接受惩罚,别耍赖„„”而老师在远处催促着其他人,我们的声音被操场老师们此起彼伏的喊声吞没了,哎,看着手上的伤痕我们只能暗自苦笑了,还好还好收获了漫天的欢笑„„

生物**

星期一,“收生物作业了,快点交,没写的快补,再不交,我就走了„„”经过一阵喧闹后,生物课代表终于收起了作业,走向了生物课老师办公室。 不知过了几节课,我与同学正在返回教室的途中,突遇抱着一大罗作业的生物课老师,只听他叹气道:“帮我把作业搬到你们教室,还有,给你班主任说,赶紧换个课代表,把作业拿来就不管了,也不去拿,要不就让他配一个手机,买个电话卡,我好打电话给他,要不就换了,在这样下去,我非累死不可„„”老师满脸痛苦地走了。

我倒。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天天品尝不同的滋味,这种自绘自足的生活真美好!

第14篇:作文教学案例(定稿)

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

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

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句话:文无定法。

第15篇:低年级作文教学案例

低年级作文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低年级作文教学案例,一起来看一下吧。

低年级作文教学案例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习作,应当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表达真实动人的内心体验。然而,不少学生作文时,所选的素材枯燥,内容单调,层面狭窄,根源就在于没有从生活如手,忽视了身边的信息资源。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宝藏。教师应引导学生睁亮“发现”的眼睛,开掘生活信息之源,撷取有意义的、生动的、鲜活的作文素材,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案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往往会被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迷失了语文的自我。枯燥乏味。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教学的通病。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我在教学《松鼠》结尾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进行了一次习作。

师:刚才我们与驯良、乖巧的松鼠成为了朋友,有没有同学见过真正的松鼠?

生1:我见过,在我家附近的小树林里,它从树上窜过时我看到了。

生2:我在学校的大树上看到过,它就趴在树枝上,很警觉。

生3:有一次我们在上课,一只松鼠在窗口附近的树上看着我们。一会儿就跑走了。

师:是啊,松鼠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和它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呢!

生1:松鼠真的跟课文上说的那样驯良,绝不扰乱人们的生活。

生2:我现在真有点喜欢上它了。

生3:松鼠总是很快就在眼前消失了,我真想把它当宠物养起来!

生1:我们不能把松鼠捉来养。

生2:这样会剥夺松鼠的自由的。

师:刚才豪甫同学是出于喜爱,想养一只松鼠,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3:我刚才只是一种冲动的想法,并不会去捉松鼠的,大自然才是它们的家,我们保护好它们生活的环境,就是在保护它们!

师: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

我想此时学生感受到的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而是立体活化的语言,有形有象、有色有味的生命文字。课堂成为学生静思、表达、交流的乐园,成为思维激荡、情智共生的殿堂。

低年级作文教学案例篇2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曾经得到过许多人的关爱和帮助,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要求学生给对方写一封感谢信。为了让学生表达真情,抒发真意,教学中我以本单元的阅读平台《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为依托,进一步掌握书信的格式,了解回信的写作结构。然后让学生说说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期待,使学生进入一种渴望情感表达的积极状态。最后把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以书信的方式写下来。

一、阅读文本,体会真情

师:大家了解巴金爷爷吗?

生1:他是我国一位著名的作家。

生2:他的作品有《家》《春》《秋》。

师: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一生创作了20多部长篇小说,12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篇小说和译文。他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全部都奉献给了文学事业。现在巴金爷爷虽然走了,可他留下的文学巨著还在,他当年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金爷爷写的----《给家乡孩子的信》。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想一想,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里都写了哪些内容?

回报交流:学生边回答,我边板书,我用了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把同学们说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板书如下: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先写 感谢孩子的来信

接着 谈自己的人生经历

然后 进行勉励,提出希望

最后 表达祝福

通过板书使学生对书信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对书信的结构也有所感知。目的是为学生学写感谢信在结构上作铺垫。

师:这封信语言虽然朴实,但洋溢着浓浓的真情。请同学们再读这封信,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再用笔画出来。

生1:从“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的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体会到巴金爷爷为人很谦逊。

生2:从“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体会到巴金爷爷拥有无私的爱,他时时处处为祖国和人民着想。

生3:巴金爷爷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还感谢孩子们给他来信,可见巴金爷爷很爱家乡的孩子。

……

师:是啊,巴金爷爷晚年换上了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手会不停地抖动,可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强迫自己拿起笔,亲自给孩子们回信。

师:巴金爷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小结:巴金爷爷也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博爱、乐于奉献、珍惜时间又谦虚的人。这普普通通的一封信,即打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老师,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了。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出我们的敬意。

师:通过学习这封信我们不仅要学习巴金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牢记巴金爷爷的谆谆教诲。同时还要掌握书信的格式,学习书信的表达方式。

二、启发回忆,学会感恩

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和值得感谢的人。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事令你感动,哪些人你要去感谢?

同桌交流:

要求同学们在讲发生在自己身上令人感动的事情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讲:首先应真诚地感谢是谁给了你什么帮助?这个帮助对你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再表示自己的态度。

如:在我生病时,我是如何的疼痛难受,父母怎样心疼,有哪些举动;当我看到老师下班后还在伏案工作的身影时,我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此刻我又有什么想法;在我不小心摔到时,同学是怎样将我扶起,帮我擦去脸上的泪痕,又是怎样安慰我……引导学生将别人关心、帮助自己的情形讲具体,语言要诚恳,事例要生动。

全班交流:

生1:有一次上美术课我没带水彩笔是同桌借给了我,我才完成了作业,我很感谢他,我衷心地向他说声:谢谢!

生2:我的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了,数学老师耐心地给我讲解,以后我要认真听讲,回报老师。

生3: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我想做张贺卡送给妈妈。

生4:当看到老师下班后还在给我们批改作业时,我非常感动,我想写封信把我的心里话告诉老师。

……

三、总结内容,指导写法

师:是啊,人生因为有了感谢而美好,生活因为有了感谢而充满温馨。在我们的身边值得感谢的人很多很多,我们表达感谢的方式也很多。一句话,一条短信,一张贺卡都会使对方心里暖意融融。但是在通信较发达的今天,并不是所有的感谢都能用一个电话,一张贺卡来代替。所以我们还得通过书信来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笔以书信的方式给帮助过你,关心过你的人写一份感谢信。

在写信之前我们再回忆一下书信的格式:

在学习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时学生已经对写信的格式有了一次再认,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块方格纸,学生边说我边板书。一共分三大块:

开头;正文;落款。

1、感谢信和一般书信格式相同,开头称呼顶格写,要有礼貌。

2、感谢信的正文,要着重写清楚对方关爱和帮助自己的事情;接着写表示感谢的话;最后还可以赞扬对方的可贵精神,表达自己像他学习的精神。

3、落款在正文结束后的右下角,要注意姓名在上,日期在下。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阅读和交流占用了大量时间,写作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这次习作指导以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为依托,通过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唤起学生对他人的感恩之情。学会以书信的方式,表达感恩之心。现结合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以下反思:

1、给孩子一根写话的扶杖和一定的写作依据对作文起步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组在小专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中把仿写列为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的重要策略之一。仿写又分为内容的仿写和格式的仿写。以上案例中就用到了格式的仿写这一策略。也就是让学生仿照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格式学写感谢信。通过学生的习作来看,大约95%的同学能够按照书信的格式正确表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于个别没有按照要求去写的同学,在批改习作的过程中给与指导纠正。

2、为了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是最有效的方法。我组老师在小专题研究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开始,以小练笔的形式反复练习。本案例中我也借用了这一方法,让学生回忆发生在自己身边感人的事,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懂得感谢,学会感恩让习作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平台上,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习作的兴趣。从学生的习作来看,表示感谢的对象较多,有感谢父母的、感谢爷爷奶奶的、感谢老师的、有感谢同桌的、还有感谢校园清洁工的……从习作内容上来看,大多数同学能按习作要求去写,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能将感激别人的事情表达清楚,所列举事例感人。存在的问题是:有些作文语言空泛贫乏,整篇内容三言两语说的都是感谢的话,但为什么要写这封感谢信却没有表达清楚;语言缺乏条理,显得杂乱、罗嗦。为了让习作能力差的同学感受一下同伴的优秀作文,在批改完作文以后我把写得好的作文在全班进行了泛读,然后有针对性地让这些同学去评价,说说写得好,好在哪里,指出不足,应该怎样修改。这样在说的过程中,对他们的写作也是一次训练、一种提高。最后我把没写好的作文重新发下去进行修改。仅过这样的反复训练,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会不断提高。

第16篇:作文教学小案例

求质不求量

——谈作文教学

本人是一个半道出家的和尚,本是历史专业,就业却教习语文,以致这几年来一直在摸爬滚打中前行。听到领导让我们写作文教学体会时,觉得自己只有学习的份,那还顾得上谈体会。只是硬要写的话,就谈一下自己的一个小案例吧。

刚听完初三张老师的作文教学课时,马上就在班里践行了,可是说起成效来,除了使部分学生重视作文来以外,既不能让纪律差的同学遵守纪律,也不能让作文水平中等的同学提高写作水平,怎么办呢?如果一直在班里这样施行的话,学生习惯了后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更没有帮助了。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写作了第二次作文《成长的烦恼》,由于某些原因写在了读书笔记上。到作文讲评课时,当我阅完学生的周记本发现学生作文写得五花八门:有头没尾的,内容空洞的,发泄牢骚的;好文章也有,但确实不多。 怎样开展讲评课啊?我满脑子的问号无处安放,反复看着作文指导学案,最后目标锁定那篇范文,反复看了很多遍,范文采用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将我与妈妈的一次对话具体细致展开,产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效果。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学生掌握这种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然后模仿呢,这样总比五花八门强啊。

于是,我先对先前写的作文做了一下点评,提出优点,说了共同缺点。然后重点讲了这种写法,再让学生重新写了一遍。这次学生掌握了写法,写起来如鱼得水,而且有针对性。通过这次事情,我更加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个大目标之下,给学生讲讲各种写法,然后让学生练笔,不失为一种捷径呢。贪多嚼不烂,一步一个脚印,只有用心,总会有收获的。

第17篇: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案例

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范围:我的好朋友(也可以是其他人) 作文要求:

1、介绍好朋友的外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通过介绍使人对你的好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作文重点:使人了解好朋友的外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文难点:写和朋友发生的事时,要以朋友为主,要突出朋友。 教学设计:

一、兴趣谈话、设下悬念

1、谈话激发兴趣,设下悬念:

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喜欢看娱乐节目的同学请举手?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也进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比一比,看一看哪些同学在今天的活动中更出色。你们知道我们将举行哪些活动吗?

2、热身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别着急,让我们先进入今天娱乐活动的第一步,各小组给自己起一个富有代表性、挑战性的名称,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并说一说为什么起这个名称。

二、趣味活动、突破作文的重难点。

1、游戏中学会描写人物外貌。(五官)

今天我们进行的第一轮比赛是考考你的记忆力,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住给出的不同形状的脸、眉毛、眼睛、头发等人的五官。依据各组的记住的数目多少加分。

电脑出示人的五官及名称大约一分钟让学生记忆。例: (鹅蛋脸)教师板书:-----的脸----眉毛-----眼睛-----鼻子-----嘴

学生根据记忆回答,并尝试画出不同的脸型。教师依据记忆的数目多少给各组加分。(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从给出的脸型、眉型等五官图中认识不同人的五官,为描写人物的外貌做准备。避免描写人物外貌千篇1律,不能正确真实描写人物外貌特征。)

2、学习观察人物的身形、服饰。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第二轮比赛是猜猜我是谁。游戏规则: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从五个小组中各选一名同学用纸板盖住脸到讲台前面来,各组同学猜猜前面的五位同学都是谁,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学会描写人物外貌中的身形、服饰 )

3、全面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

第三轮比赛考考大家的观察、表达能力。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来,各小组观察并描述出前面任何一位同学的外貌,包括五官、身材和服饰。要求描述要准确,符合人物特征,有顺序。依据描述的内容由教师和被描述的同学加分。各小组准备1—2分钟。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依据学生的描述作适当的指导,指出优缺点。(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使参加描述的同学和被描述的同学学会描写人物外貌,并由被描述的同学打分,指出描述的优缺点,学会评

价,促进描写人物外貌的真实性。)

4、性格猜谜,学会描写人的性格。

(1)第四轮比赛叫做猜猜他是谁,老师根据我对咱班同学性格的了解设计了依据性格猜猜他是谁这轮比赛。请看投影。

a她平时不爱言语,下课时很少作剧烈的运动,但当同学有困难时,总是默默的伸出援助的手。

b她活泼开朗,总能跟同学们友好相处,作为小组长她工作负责乐于帮助同学,因此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与表扬。

c他是个活泼热情的小伙子,课上他总是积极发言,课下和同学一起游戏。他热爱劳动,劳动中总是强在前面,不怕脏,不怕累……

(2) 把答案写在纸上,并由组内一名同学向大家介绍她的一位好朋友的性格。 (这一环节的设计师学生知道什么是人物的性格,怎样描写人物的性格,并尝试着描述人物的性格)

5、游戏中学会描写人物的兴趣爱好。

大家都有朋友吗?那么你一定对他十分了解,第五轮比赛就是介绍你的好朋友的兴趣、爱好。各组选一名代表参加。准备时间一分钟。介绍时间1-2分钟。各组准备;各组发言。

(这一环节的设计师学生学会描述人物的兴趣爱好,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

6、故事中学会描写朋友的事迹。

今天的最后一轮比赛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比赛规则请看投影。 比赛要求:

介绍你和你的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互相帮助的、合作完成的、受到表扬的、发生误会的……要通过你的介绍使人对你的好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注意:要以朋友为主,要突出朋友。

每组选两名代表参加。准备时间1-2分钟;各小组准备;各小组发言,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和指导。

比赛到此结束,让我们看一看今天的胜利者是谁?

刚才我们进行了一番有趣的比赛,,从比赛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都与人有关,与好朋友有关)

三、揭示作文内容。

每个人都友好朋友。你愿意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请看今天的作文要求。(投影出示作文要求)

1、指名读要求,说说作文的要求。

2、小组内讲述,组员评议。

3、打草稿。

4、自由修改。

5、小组内修改、评议,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

四、教师总结:

今天的作文课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要你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一定会写出精彩的作文。

(教师的总结指出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

学生在生活中作一个留心观察的人。)

五、板书设计:

我的好朋友

外貌:五官(脸 眉毛眼睛 鼻子 嘴 头发等) 身材、服饰性格特点:活泼开朗、文静内秀······

兴趣爱好:书法、绘画、舞蹈、音乐、文学······发生的事情(以朋友为主、突出朋友)

第18篇:快乐作文教学案例

快乐作文教学案例

郝晓哲

案例: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也恰逢清明时节。我们六年级决定周一组织学生去解放广场进行扫墓好动。当我把这个消息宣布时,同学们的反应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热烈,有几个同学还在下面说悄悄话,显得闷闷不乐,似乎有大难临头的感觉。这是怎么一回事?本来高兴的事情,怎么和我原来的想法恰恰相反,弄得我一头雾水。

课后,我找了班上的一位同学,问其究竟。他说:“我最怕写作文,每次学校搞活动,都少不了写一篇作文。我的作文写得不好,就怕写作文,所以对活动也没兴趣了。”哦!原来是这样。难怪他们对难得外出的扫墓活动会有如此的冷谈。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学校每次搞活动,都少不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笔记本记下所见所闻。事后都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一次难忘的》的作文。正因为如此,每个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心里都记挂着写作文,心事重重。即玩得不尽兴,也写不好作文。于是,我回到教室宣布:“这次野炊不写作文!”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了,几个学生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天,没有了精神负担的学生,扫墓时格外严肃认真,那股庄严劲儿是以往所没有的。扫墓之后的自由活动更是让学生如同出笼的小鸟,跳皮筋、放风筝……特别是几个平时作文写得较差的学生更是高兴。

一周后,我按惯例检查学生的周记,发现全班96个学生竟有88人写下了这次活动。平时作文较差的几位学生的周记,也写得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好。

反思:

有人把小学生不愿写作文,作文写不好,归因于小学生不成熟,阅读面不够广,阅历浅。我认为这个看法不妥当,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心思想论点化;二是写作知识模式化。传统的作文评判标准以“中心明确”作为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很自然地将中心思想放在第一位。学生为了突出中心,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些真实的想法,违心地编出一些所谓的“思想健康”的内容,根本不能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与《新课标》中的“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相距甚远。教师还根据考试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反复地讲结构、文采,并以内容、形式、数量诸多方面来规范学生。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没有一点儿生气,大同小异,都采用惯用的思路,简直是现代版的八股文。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对学生的作文的形式和内容不加限制,顺其自然,让学生写平时喜欢写的东西,也就是“我手写我心”。《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第19篇:爱心作文教学案例

爱心作文教学案例

润泽马菊梅

问题提出: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但是一些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文有“真情实感”,进而获得高分,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父母。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多贫乏。学生的情感体验之浅,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也可多见,如要求学生写感人的事,学生就会写“奶奶雨中送伞”、“父母送子就医”、“教师挑灯备课”,等等。而且有些事例可能就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过了,一直写到现在。

总之,一句话,“学生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为什么学生一碰到作文就无从下笔呢?读了那么多年书,经历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是“没什么东西可写”呢?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书本,对于生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用心去体验过。“体验的缺失”是学生作文空洞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在这里不想对“造成学生体验缺失的原因”作过多的分析,只想对“如何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作一过有益的探讨。要实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教学理想,需要作文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各环节整体的努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理论依据: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真情是“亲自”感受到的心灵境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如果学生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没有自己独到的经历与感受,学生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可能写出具有独到感受的文章来的。那么如何在作文时诱发学生的真情呢? 这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我把三四年以来我所坚持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实践,在这里作一个小结。

实施案例:

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关爱普通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点:

1、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2、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活动准备:

1、分组:课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本着自愿的原则,人数尽可能均匀,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B、同在一片蓝天下。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2、收集整理材料:收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相帮助的文章、故事,包括自己做过的乐于助人的事情。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或故事或打印或复印或摘抄整理成册。

3、观察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观察街头摆小摊的、捡破烂的、以及生活艰难的,思考他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们。

活动过程记录:

一、我唱爱心,真情流淌

声频播放《爱的奉献》的歌曲,让学生倾听,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的反应:部分学生轻轻跟着和。(点击课件出示歌词,理解爱的含义,让爱心在教室内流淌。)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们互相帮助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思考。

二、感悟真情,抛砖引玉。

配乐朗读,讨论交流读后最感人最动情的语句或情节,研讨感人动情的原因。(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己见。)

生活需要爱心

爱心驱散了生命中的浑浊,洒下绚丽的阳光,如果说幸福是火,爱心就是燃烧;如果是水,爱心就是流动;爱心与幸福时相依相存的。

——题记

生活需要爱心,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丝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重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是孤独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朴素动人的爱心,也成就了许许多多是以爱心的人们。

记得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出身贫苦的孩子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的握销商品。有一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了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家人讨口饭吃,可不想,遇到的竟是一个天使般的女孩,他无法向她张口讨饭,便向这位女孩讨口水喝。女孩看出了她的疲惫与饥饿。微笑着给了他一大杯牛奶,这个善良的女孩没有像这个男孩要钱,并且说他的妈妈教导过他:人要施以爱心,不图回报,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向女孩表示了自己由衷的感谢。其实这个男孩打算是要退学的,可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向他点头微笑,他便觉得浑身是劲,那股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

若干年以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一身束手无策,便将他送到了大城市中让专家们治疗,当时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但他看到病历上所记载的家庭住址后,他马上直奔病房,开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病人就是当年送过他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去以后,决心竭尽所能,一定要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健健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姑娘坚持要知道他。应该支付多少费用。可当账单送到他手中时。他不敢看,因为这笔费用一定数额巨大,但她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翻开账单,不想,上面却写着‚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了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给自己献爱心,给别人献爱心,把爱心带给别人,你将获得莫大的幸福。

(教师小结并点击课件)“说真话,诉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说真话‛(板书)在我们作文时极其重要,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写作时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诉真情‛(板书)也很要紧。“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出于自然。从这一点说,虚情、矫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写文章之所以一向都强调写“真情实感”,道理也正在这里。

活动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A、身边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人?

B、同在一片蓝天下,面对一些生活困苦的人,比如路边小摊、

捡破烂的、乞讨的人,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C、怎样从自身做到“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教师指导:

“关爱身边的人”:侧重于讨论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人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受帮助人的自尊心。

“同在一片蓝天下”: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捡破烂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可以交流,讨论,可以开阔思路,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讨论应当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说话要注意针对一定的关爱目标,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不要空谈,要注意

引导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同学要向父母要很多钱去捐款就是不正确的。

三、我忆生活,真情写作

教师让学生根据以上三个要求,把自己准备做的一件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计划写在小纸条上,贴到黑板上。教师利用音频播放名为《祈祷》的歌曲,学生课堂热情高涨,踊跃的在黑板上贴上自己的计划。

纸条1:我的同桌学习很贪玩,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准备从此监督他背书、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帮助他把学习成绩提高。

纸条2:我的奶奶眼睛得了角膜炎,总是红红的,每当听到奶奶疼痛得哼哼时,我就心疼,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医生,把奶奶医好,把更多的病人医好。

纸条3:妈妈每个星期都给我零花钱,我准备把它攒起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纸条4:我们村有一个孤苦伶仃的老爷爷,我们小组准备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帮他打扫卫生,做家务,陪他聊天。

这个过程结束时,黑板上贴满了小纸条,有的学生甚至贴了好几张,无数小纸条随着拂过的清风欢畅的飘扬,每一张小纸条代表每一个纯洁而善良的灵魂,它们透视出孩子真、善、美的内心世界,当他们亲手写下每一句洋溢着爱心的话,又满怀坚定信念的把它们贴在黑板上时,他们不仅对老师许下一个美丽的承诺,对全班同学许下承诺,对这个让他们充满期待的世界许下承诺,更是对自己许下一个成长的承诺。教师在选择部分纸条朗读时,课堂气氛异常安静,有些学生的眼角泛起泪花。

一周的访谈、观察、记录让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都能体现亲情的伟大,要是我们在写作时能尽可能地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定格放大,运用多种手法将细节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用我们最美的语言将自己的对亲情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作文便是成功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最真实、最感人的语言描叙“家”的故事,题目自拟,500字左右。(点击课件,出示写作要求。写作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多说一句话。这段时间看似寂静,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高度紧张的时刻。)

四、互动评改,推荐展评

让学生细心阅读自己的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同桌互阅作文,订正错别字,共同商讨文中病句的修改,再四人一小组共同评点交流,评定成绩,最后大组评议,各大组选出讲评范文一篇及主讲人,准备朗读和评点交流。

(教师点击课件:提出评分细则和对学生自评、互评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自行完成本次作文评价,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以大组为单位选出讲评范文和主讲人之后,主讲人上台朗读并结合本次作文训练要点做讲评。(教师此时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美。‛)各大组主讲人

总评之后,教师适时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讲评。最后,教师进行过程评价,着重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评改、讲评过程进行评价,肯定作文前的有效准备,表扬他们认真评改,对己、对人负责的处事态度。

教师小结:上完这节课,同学们的善良和真诚让老师无比感动,我为能拥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与骄傲。你们能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呢?(学生大声回答: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教师播放音频《让世界充满爱》。

五、布置作业:

用多媒体展示作业。

回家后,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藏在心里很久却没有机会表达的爱与感激吧。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直以来,作文就是绝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东西。一提起作文课,学生就会心生“厌烦”,对于上课也就没有了兴趣,一旦写起作文来,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他们割裂了作文与无限广阔的生活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作文中表达出来,没能说真话,诉真情。本次作文指导训练,我按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这一主题而展开,由于“家”是活动的环境和感情的“载体”,跟学生密不可分,很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真实写作的材料,培养学生真情作文。为此,我把写作要有“真情实感”作为切入点,提前安排、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进行访谈,聆听和记录亲情的故事。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张扬自我、以心换心”,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突出了写、议、评、改四个字,力求做到随着学生写作过程的发展,思维的训练也步步推进。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充分创设情境,配乐让学生朗读范文,欣赏照片,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意见,抛砖引玉,激发写作欲望。学生写作阶段,我没多说一句话,以“能交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去做”为原则,另据新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建议,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我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选代表讲评自选范文,我仅在各阶段进行指导和最终进行评价,真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一个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换,把学生的作文训练引向高效健康的轨道上。最后的结课拓展,意在让学生走进“大家庭”,懂得感恩,懂得理解、关爱他人;课后训练让学生完成作品后,交由父母阅读、反馈,让家长们也参与到此次作文中来,品味一下自己孩子的文章,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对亲情的感悟。事实证明这一举措也是可行的,从许多家长评语中可以看出,他们被孩子的细心、懂事所感动,有的甚至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对孩子有这样大的影响,这无疑拉近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

第20篇: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教学设想】

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教学过程】 活动前:

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

(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

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

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

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一生答: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一生答: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

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一生答:笑声把我们班的班徽都要震落了。 一生答:笑声传到天空,鸟儿都好奇地停下来观看。

2、继续请同学讲笑话。

老师又叫暂停,提示:刚才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回想一下你是怎样笑的?(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我刚才只顾高兴,仰头大笑时把头撞在了墙上。 一生答:我笑得喘不过气来。 一生答:我笑得肚子疼。 一生答:我笑得腮帮子疼。

老师继续提示:刚才你看到谁笑得最开心?他是怎样笑的?可以从表情、动作、声音等方面去描绘。(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王室栋笑得最厉害,他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脸上的青筋都憋出来了!

一生答:韩休萌笑得最厉害,他讲笑话都讲不下去了,他憋得脸通红,弯着腰抱着肚子,一个劲地笑,就是说不出一句话,他使劲想控制住自己,说出最后的一个关键词,可是张了好几次嘴,竟没说出一个字,最后他干脆两手抱头趴在了讲台上。虽然笑话没有讲完,但同学们早已笑翻了天。

(三)梳理成文。

老师提示:把大家刚才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整理成文,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比较好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笑、笑、笑》。 一生答:《笑比哭好》。 一生答:《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一生答:《笑的写真》。

老师继续启发:如何开头和结尾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开头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和事件,结尾写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留恋这堂课。 一生答:用歌词开头“朋友,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你若感到幸福你就笑笑笑。” 一生答:结尾可以写“笑一笑,十年少,愿你笑口常开。”

老师总结:有了题目,补充完开头和结尾,一篇完整的文章出炉了。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中间对笑态的刻画部分,一定要细致、生动、形象。我这里有一段笑话,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时逗大家发笑的事。大家听一听,看曹雪芹是如何描绘众人笑态的。

(附: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肥不语.众人先是发征,后来一听,上上下下一齐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呼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装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四)学生写文。教室恢复安静。

(五)20分钟后,交流作文并修改补充。

(六)布置爱心作业。

回家亲口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把说这句话前的心理和说出后妈妈的神态反应细致地写出来,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作文教学案例范文
《作文教学案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