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美的背后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8 21:02:1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论文美术科

2017年教学论文·美术科

谈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摘要:小学介段学生对学习各科兴趣是比较强的,对新事物的学习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学习、美术、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创造新事物的内在动力。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各门学科都重视起来了。但美术科在小学阶段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农村小学更得不到重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谈呢?我在任教低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多年来,感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能否激发小学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直接关呼能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只有对美术这一科目有了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对美术科目进行深入学习,进而能够将美术学好。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1.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好这一堂课掌握再教师手中。我是首先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的,告诉学生这节课学习要求及这节课设立奖项,看谁画得最好,谁就能拿到奖品,然后对基本的 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之后,我们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地去进行画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天性,他们可以任意的进行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的结果往往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兴趣,从而对提高课堂的效果会更好。 2.充分运用教辅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材加板书的运用。由于教材的篇幅限制,内容并不是十分丰富,而过度的板书会让学生心生倦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运用到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新型技术的运用,在课堂上可以更加简便地展示美术作品,同时可以上网展示出更多和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再配上一些轻松舒适的音乐,课堂的氛围就能够得到良好的保证,让学生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发起来了,进而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3.学法创新,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创新的改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手工技能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来操作,通过他们自己的动手,领略到美术课程的意义。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堂课《美丽的印纹》,让学生读《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诗,然后学动物的样子,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再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行走,他们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印纹,顿时,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都沉浸再欢乐的体验中了。随后,老师又引导学生将印纹添画几笔,变成一个个有形的东西,或者将色彩搭配一下,就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然后老师给学生三种选择,一是在剪好形的彩色铺着的白纸上印出小手印,小脚丫,留下童年的印记。一是在一条长龙身上印花纹,给它穿上美丽的衣服。学生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活跃再教室的每个空间里。最后选出最美丽的画卷进行表扬奖励。这节课中,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引导到了游戏活动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做好示范,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首先要从自身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经验运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自己过去的一些作品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我们教师身上看到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的。看到老师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决心,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美术课程的信心,帮助学生从开始养成正确学习美术的习惯。在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时候,多用一些各个派别时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赏析,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陶冶,另一方面用这些伟大作家的经典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榜样,拓展学生的视野,使美术课程教学效果更完美。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有责任使学生更加喜爱美术课,更要注重美术教学的效果,不断地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极探索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推荐第2篇:诗歌之美论文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首好诗至关重要的,就是她的意境美。 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它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都蕴含美的意境。作为抒情文体的典范,诗歌更具有期独特的意境美。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和欣赏诗歌时,要进入诗歌的意境,领略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合,就形成了意境,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认为意与境的交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一、情随境生

诗人先前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物景,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会借着对物景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文心雕龙。物色篇》:“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的就是由意及境的过程。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这类例子: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阳头扬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诗中的人物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景生情达到意境浑融的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王》:“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因薄幕起,兴是清秋发。”《宿中同庐江寄广陵旧游》:“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日照一孤舟。”崔景页 《黄鹤楼》:“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上,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这类诗中,诗人的情思意念都是由客观物景触发的,由境及意的脉络比较分明。有的诗更写出情意随着物景转换而变化的过程,如柳永《夜半乐》这首词共三叠,层次很分明,景物的转换引起感情的变化,感情的变化又反过来改换了景物的色调,可以说是达到了“意与境深”的地步。

情随境生,“情”固然是随境而生,但往往是原先就有了,不过隐蔽着不很自觉自己,耳目一旦触及外境,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

二、移情入景

在意境隽永的抒情作品中,“一切景语皆语也。”(王国维《人间语话》)。景物是有开的,实的,情思是无形的,虚的,化情思为景物,就是以神求形,移情入景,情景交融,通过境来表现意。譬如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崔莺莺送别张生赴试时唱的一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布满青云的天,铺满落花的地,秋风萧瑟,北雁南归,连排四个景物,画出一片荒落衰败的景色,正好衬托出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一派灰蒙中也有一片红色的树林,在别人看来“红于二月花”的枫林,映入莺莺眼里,片片红枫都化作了离人的血泪。于是透过这萧条凄厉的秋色,淋漓尽致地传递出恋人伤别悲凉痛苦的心绪。秋凉与悲秋融成一体,构成了情景契合的意境。

将情思化入景物的笔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一词一物,一句一景,看起来它们互不干涉,但并不各自为政。这是因为每个景物都呈现一种枯瘦昏暗的色调,连那小桥流水也仿佛没精打彩的样子,于是这些景物将结连成为一脉景色,这沉沉暮勾通,正适应着天涯孤客的肠断心裂。这里用景物的色调来把情思溶入景物的。

移情入境,景不过是达情的媒介。情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培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它们的媒介物,这就是景。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

三、体贴物情,物我情融

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各有差异,使人产生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它们本身便具有性格和感情一样。

古代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登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平畴交远冈,良苗亦怀新”。杜甫《发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都达到了物我情融的地步。再如杜甫的《三绝句》之二:“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诗人体贴鸬鹚那种欲近人又畏人的心情,向它表示亲近,欢迎它常来作客。诗人和鸬鹚达到了凉解,建立了友谊,他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

不论运用何种手法,都是意与境浑,心与物共,情思与景物融为一体,景生情,情生景,形神兼备,虚实相生,从而创造出生动优美、韵致精深的意境。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要像欣赏音乐一样,要有心灵的参与,要用心地去领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要让自己的思绪在诗人创造的诗歌的意境

美中驰骋翱翔。既要用上述的方法对诗歌的意境美进行比较深入的赏析,又不要拘泥于这些方法,不要拘泥于前人已有的对诗歌注释,不要对诗歌做吹毛求疵的挑剔。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受到周围境和自身意(情)的影响因素太多,已完成的诗歌是诗人当时意境交融的结果,是已经凝固了的琥珀。让我们用欣赏琥珀的细心和敏锐的眼力,去品味琥珀的形、色、意之美,去体会琥珀形成的过程美!这诗歌的琥珀在每一位细心的欣赏者面前都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独特的意境美!

推荐第3篇:设计之美论文

摘 要: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设计之美来源于形式美,来源于内涵美,来源于意境美。

关键词:设计之美;意蕴美;层次美;形式构成美;意境美

符合设计法则的设计,赋予人文内涵的设计,其艺术形象可谓饱满大度,有血有肉,在体现形式美感的同时,它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意蕴之美,优美的文字,富有表现力的图形,给人联想的版式,引发的是一份读者内心的互动,一种文化,一份品位,一种美妙的情感共鸣。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它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中外古今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具有深刻的艺术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创造,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价值,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显然,艺术意蕴作为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积淀,凝聚着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艺术意蕴是设计作品所应追求的,富有艺术意蕴的作品才是美的设计,意蕴来源于文化基础,来源于联想余地,《小红人的故事》这一书籍装帧它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为基础,熟练的运用中国设计元素,书中每一个图形各不相同,均采用民族特色的剪纸工艺刻造,整体中国红的色彩,给人的是一种本土的颜色。侧面线装的形式更是沿用中国古典书籍的装帧形式,翻动这本书,给人的是一种回味联想的余地,它构造了一种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蕴美,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

艺术层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梯,是逐步构造意蕴的过度,它引发的是读者心理的逐层变化。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艺术层次的构造,会使作品增加一种立体感,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联想,到最后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所谓的艺术层面是艺术对人类而言具有的某种终极性的精神关怀。这样的价值或许并没有被艺术家自觉地认识和揭示,但却可以被直觉地感知和揭示。艺术作品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关注作品的材质、艺术语言和视觉效果、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历史和文化情景中的状态,我们或许会更加关注它对我们作为人的精神上的作用。既艺术是否能够给我们提供存在的意义。鼓舞我们坚定存在的勇气与信心,发现人性的高贵。在美学的层面上艺术超越了一切的现实的功利性,既不为感官的愉悦,也不为具体的利益、操纵和算计。

在设计方案中,“国窖魂”系列,以黄、褐色为主,体现清新、雅致之感;“老窖古韵”系列,以大红、墨绿、浅褐色为主,体现古朴、庄重之感;“国窖樽”以黄、褐、棕、金色为主,体现深邃、高贵之感;“国窖天香”系列则以宝石蓝、白、银色为主,体现祥和、优雅之感。每组的用色都打破常规,用色的侧重点不同,塑造了不同的艺术层次,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泸州老窖金牌包装,两个外包装犹如虚掩的北京城门,打开外盒,犹如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大门,艺术层次由浅入深,意蕴构造刚刚开始,打开的外盒转到后面犹如一面屏风,上面文字林立,犹如古老的赤壁,泸州老窖便在前方,这一艺术层次的构造可谓匠心独运,该设计由浅入深,带领读者逐步体现艺术意蕴。

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整体感观。各种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基本成分,是艺术作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艺术形象,就难以形成艺术作品。外在形象的饱满大度需靠内在修养来支撑,设计作品需要构造一个外观新颖,内在底蕴丰厚的载体来传达其信息,传达其意蕴,让人们觉察是一种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

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艺术意蕴也是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作品。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它把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在形象之中。艺术形象又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在艺术形象中融入了艺术家爱憎悲欢的情感,处处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价。艺术形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得享受。

酒鬼酒包装就是一个完美艺术形象的体现,一个中国古典锥形的泥塑容器,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麻布,麻绳缠绕其中,中国书法体的文字舞动在瓶贴之上,书画的一个酒鬼找着麻袋的写意水墨画,传达出一个具有浓厚人情味的艺术形象,一种本土气息的形象跃然纸上,它传达的是一种粗犷神怡,无拘无束的豁达意蕴,如此粗犷的外观,如此随意的境界,可见作者塑造此艺术形象的成功性。

形式美、构成美是设计美的基础。所谓形式美,不仅指的是各表现性要素共居于一个形态结构中,更指的是这个结构具有美的表现力。纷乱无序、杂乱无章的文字、图像、等在和谐共生中能产生出超越知识信息的美感,这便是形式美。设计作品虽然要依附一定的内涵,但它的形式美也尤为重要,形式美是引导读者体会美得第一步,优美的文字,典雅的图形进行抽象变形,再组合,就会形成一种好看的构成。《新疆盛宴》的整体设计,将全书中每一章节按区域的特点各设计出一种固定色彩,并以伊斯兰新月图案引导各个章节,在切口的设计上,通过精确的书页计算,使右侧切口形成全书的设计疏密有致,繁简得当,表现出浓厚的和谐之美。一段美丽的艾得莱斯绸图案,像有动感的视觉旋律。全书的设计疏密有致,繁简得当,表现出浓厚的形式之美。这种“新疆元素”的成功运用,使整体书感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整体细节的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构成美,为市场赢得了不少人气。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很有特色的概念。好的设计作品犹如一首诗,一幅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意境的体验需要构造联想的余地,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很好的运用隐喻性,通过象征性图式、符号、色彩等来暗喻其中的人文信息,并以此形成设计作品难以言表的意味和气氛,吕敬人的书籍装帧总能带给读者一种惊喜,一种回味。在《赤彤丹朱》、《家》等书籍的设计上,这一点表现得极为充分。《赤彤丹朱》的封面上没有运用具体图像,而是以略带拙味的老宋书题文字巧妙排布成窗形,字间的空档用银灰色衬出一轮红日,显得遥远而凄艳,加上满覆着的朱红色,有力地暗喻出红色年代的人文氛围。\"爱!憎恶!悲哀!希望!\"是吕敬人设计《家》时所采用的情感与观念基调。风雨剥蚀的大门,伫立在门前的主人公和长长的背影、孤独的灯笼以及淡灰色调上的朱红和金色,如泣如诉地转述出对\"家\"的心声。这种方佛亲临其中意境的塑造,靠得是自己的功力,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对于设计的整体构思。

设计之美。设计之美要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设计之美来源于形式美,来源于内涵美,来源于意境美。设计之美需要我们考虑从实间到空间,从平面到立体的各种美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论文关键词:文化输出与输入 明清时期 异质文化交流与传播

论文摘要: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出与输入的现象发生。本文针对明清时期东西方设计艺术的比较来说明,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西器”东传

中西交通至少已有二千余年历史,其间关系相交错,文化的交流斑斑可考。近代西方学术之输入我国,可分为二期:第一期始于明万历中叶,盛于清康熙间,至乾隆中叶而绝;第二期,始于清咸丰、同治间之洋务运动,以迄今日。

西器是指欧美创制和生产的器物,包括农牧业产品、工业产品和科技产品,属于西方物质文明的范畴。

明清的西器东传是西学东渐的先导,西器常常是作为传教士传播基督教文化观念的敲门砖。明末清初之西学输入,为耶稣传教士的附带事业。其所输入以天文学为主,数学次之,物理学又次,而其余舆地学、术、采矿术、语言、艺术、哲学则属附庸。由于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是由器物逐步向制度、风俗和观念层面深入,因此,为了传播基督教文明,传教士便以自鸣钟、三棱镜等器物作为与中国人建立感情联系的见面礼。同时,西方殖民者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的探险家、商人,则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直接向东方倾销商品,输入西器,但自觉不自觉地也向明清时期的中国输入了西方制度、风俗及观念

西器在长江流域的传播,分为明至清中叶和晚清两个时期。前一时期虽然时间跨度大,但西器输入的品种少、速度慢和范围窄;后一时期虽然时间较短,但西器输入的密度大、速度快、范围广。明至清中叶,西器的传播主要是由北而南,穿越长江流域;晚清西器的传播主要是由东而西,沿长江逆水而上,向中国腹地纵深推进。这是因为前期西器输入的口岸主要是澳门和广州,无论是澳门的传教士还是中国的广东地方官员,都将西器送往首都,因此他们不约而同地自广东出发,经江西、江苏,沿运河北上,抵达北京。如此一来,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则是西器输入和传播的重要地区,而该流域的其他省区,西器的传播尚难以到达。

明至清中叶,长江流域的西器东传还处于初级阶段,西器输入长江流域的主要是西方早期手工艺制品和科技仪器,如自鸣钟、三棱镜、铁丝琴、千里镜、火枪、火炮、书籍、洋画等物。晚清时期,受洋务运动的影响,输入长江流域的西器则比较有迹可循,首先是军事装备,其次是民用设备,与前期零散传人不同,后期的西器都是成批、成规模地输入,并很快为中国人所仿造。

西方器物在前一时期的传入比较分散和零碎,后一时期由于如潮水般地涌入,因此对长江流域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中外艺术交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17-18世纪西传的中国风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叶,一些西方传教士为了达到更有效的传教布道的目的,对中国国情进行了可以说全方位的了解,不仅是典籍,对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天文数学、科学技术、医学、农业、园林等等都进行了研究,著书立说,出版了不少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许多人因而成了了不起的学者。这在当时的西方引发了一股“中国学热”

中国艺术对西方的征服比古代经典要晚,但比文学要早,在18世纪上半叶即引起反响。主要是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法国有两位代表这个时代欧洲画风的画家对中国艺术情有独钟,一位是瓦托(Je an -A n to in e W atte au ,1 6 8 4 - 1721),另一位是博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两人都是欧洲罗珂珂风格的主要代表,他们都倾向于淡雅、柔美的审美情趣,而中国的水墨画,尤其是山水画比起欧洲的油画确实要清淡得多。有人评价瓦托“深得中国六法”。 中国艺术对西方艺术发生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园林艺术。中国园林那种飞檐翘角的亭榭、高耸的层塔,富有妙趣的石桥、假山、钟楼以及蜿蜒的小径等都使他们赞赏不已,欧洲不少国家都利用中国造园艺术的这些特征作为部分元素纳入他们一些重要的园林设计中。

三、和而不同

承认“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侧面,并同时看到了这两面,我们才有可能对这场东西文化传播作出完整的评价。

跨文化的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而非单向性的输出或输入。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出与输入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晶.中国古代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推荐第4篇:艺术之美论文

浅谈艺术之美

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和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之美,的手段是艺术的核心,它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是现实美的凝炼化,集中化。艺术之美具有丰富的内容,是中小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艺术之美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愿意与艺术品接触。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曾受到过艺术之美的熏陶。我们说艺术之美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这主要是说艺术之美的意义。

艺术是人们认识与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创造生活。要实现艺术的这种目的,就必须能够欣赏艺术,而艺术之美在培养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现实美不可比拟的作用,因为艺术之美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更动人,因而更富感染力。艺术之美使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对美的要求不断变化,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又促使艺术之美的创造与欣赏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正是在这种互为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与发展中,艺术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高尚的、健康的感情是人的精神完美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而艺术之美对于培养和丰富人的高尚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美的艺术品无不渗透着艺术家的感情,寄托着他的爱憎。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当写到“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不觉伤心落泪。梁斌在创作《红旗谱》时,也“无数次流下眼泪,是流着泪写完这本书的”。艺术家的这种充沛而丰富的情感,通过艺术形象传达给欣赏者,必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产生或悲、或喜、或怒、或愤的情绪,进而使感情得到净化、丰富和升华。艺术之美的情感内容,对于培养人的精神之美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诉诸理智,它对事物的认识不增不减。而艺术诉诸感觉,引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在对艺术之美的感受中,人们就会发挥想象的力量,完善、补充,丰富,甚至改变对象在心目中的性质,重新创造出新的完美意象来。例如,尽管我们许多人没有到过大草原,但读过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辽阔壮美的图景。当然,这种想象力创造力所引起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的审美经验越丰富,文化水平越高,相应地他的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他对美的感受、领悟和情感体验也就越敏锐、越强烈。

艺术之美的基本特征,是由艺术之美的基本内容决定的。我们通过以往对艺术之美的研究,总结出艺术之美的几个基本特征:

艺术之美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直观性。所谓直观性,就是具体生动性和直接可感性,它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并进而产生联想或想象。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之美总是由形象的美决定的。而一切形象又都是直观的。有些艺术作品中,艺术之美的直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美术家达·芬奇的优秀肖像画《蒙娜丽莎》。在另一些艺术作品中,艺术之美的直观性虽然不如上面所说的那么明显,但是,它们也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使我们经过联想或想象,在脑中产生出美的形象。 艺术之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协调性。所谓协调性,最根本的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说以完全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艺术作品的美,表现在形式同内容有机地联系一在起,并且由内容来决定,而内容又仅仅在一定的形式之中。这主要是由任何艺术之美总是生活的反映来决定的。

艺术之美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并寄寓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恩格斯要求作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指的这种典型性。毛泽东同志所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也是指的这种典型性。艺术之美的典型性这一特征,同样是由艺术之美的基本内容决定的,它是人对于美的理想的追求和体现。

在一切艺术之美中,都具有这种典型性。例如,解放初期我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创作的《荷花舞》,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所过的那种和平幸福、欣欣向荣的新生活。在蓝天白云下,在翠柳环绕的荷塘中,荷花仙子们身着粉红舞衣和淡绿舞裙,手执长巾,轻盈安详地婆娑起舞,创造出芙蓉出水的的恬静意境,深深激发着人们对大自然、对祖国、对和平的无限热爱的美好感情。

艺术之美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它的爱憎倾向,也就是爱什么和恨什么。在阶级社会中,倾向性的最主要之点是阶级性,在阶级虽已消灭但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社会中,倾向性也仍然带有阶级性,这是由于艺术家总是从属于一定的阶级、阶层或一定的社会集团以及他们的整个素养决定的。 艺术之美的第五个基本特征是它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就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形式的特点。换句话说,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的美都必然具有产生这种美的各个民族的不同特色。这是由于任何一位艺术家都从属于一定的民族,他的作品中的美必然不能超脱他所在民族的整个历史。

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在美学史上,由于美学家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艺术之美的认识也不相同。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艺术之美是历年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他主张艺术之美高于自然美,宣称艺术之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之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车尔尼雪弗斯基则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发来批判黑格尔,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之美,认为“客观现实中的美是彻底的美的。”“艺术创作低于现实中的美的事物”艺术只是生活的苍白而不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之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离不开形象,因而艺术之美主要的是艺术形象的美,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但它又跟艺术形象一样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在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中的诗情画意,小说中的动人情节和人物的鲜明性格,绘画中的绚丽色彩和精巧构图,雕塑中的形神逼真和力的体现,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舞蹈中的轻盈洒脱和灵活飞动,戏剧中的冲突叠起和妙趣横生等等,都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甚至在案头的一件小盆景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美不胜收的水光云影,深壑幽林。所有这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都是艺术之美。

总之,艺术之美就是艺术作品中的美。离开艺术作品,也就没有艺术之美。这时的艺术作品既可以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独立于艺术家自身之外的作品,如剧作家写出的剧本、音乐家谱出的乐章;也可以是艺术家创作之中、体现于艺术家自身的作品,如演员的表演、钢琴家的演奏。当然,在根本没有美的所谓艺术作品中,也就不存在艺术之美。

美的艺术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深根植于生活之中。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艺术形象的美。艺术形象的美,归根结底只不过是生活的反映。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艺术之美。但是,人类也有基于生理的基于地球生存环境的所有共性的共同的审美倾向,艺术作品的特性也能吻合这种倾向形成共同的美。诸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均能形成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共同欣赏的艺术之美。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艺术创造的作品也能具备普遍的永恒的美。

推荐第5篇:拓展热背后的冷思考论文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可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围绕语文书教,学生捧着语文书学,“教语文”与“教教材”画上了等号,语文的视域仅局限于一方狭小的空间。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毋庸置疑,拓展是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一股“拓展风”吹遍了语文课堂的每个角落,语文教师都注重“以内养外”,拓展也为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课“内”与“外”关系的紊乱,“拓展”滋生了种种“耕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的奇怪现象。文本的价值没有来得及探究,就匆匆“拓展”,语文课成了科学课、思品课;不深入研读文本,就引入肤浅的材料,“拓展”成了“标新改革”的装饰;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拓展无度,天马行空;拓展无序,游离文本,甚至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零零总总都是为拓展而拓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拓展的热情之余做一番冷静的思考,对“拓展”做诊断分析。

一、拓展,是语文课堂的“规定动作”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基于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拓展教学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渐成燎原之势。尤其是在对特级教师窦桂梅“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的教育理念极力推崇以来,“拓展”几乎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许多教师备课时就有了这样一个定势:不做“拓展”这一“规定动作”,就无法证明自己上的是“课改课”。于是,为了体现阅读教学中拓展迁移的训练意识,上课伊始,有的教师就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从作者生平简历到其代表作品,从作者的生活背景到其思想历程,乃至作品的时代背景,不一而足;行课中,有的教师就像贴标签,处处“嫁接”拓展,搞形式主义;课结束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让学生交流拓展,热烈讨论,然后教师再把自己准备的课件完整地展示一遍,进一步加以补充讲解……这一系列所谓的拓展训练,耗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又因为是完成“规定动作”,“拓展”都是生搬硬套的,大多脱离文本,使听课人不禁茫然、担忧……记得有位教师上《三顾茅庐》一课,整堂课拓展了三个内容,而且均以半白话和古诗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内容,学生读通顺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了。相反,教师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去解释这些拓展的内容。尽管教师的愿望是好的,想努力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真心诚意地希望学生在厚实积淀中提高语文素养,但这样的拓展不要也罢。因此,不必每节课都非得安排“延伸拓展”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选择,并且在操作时,要紧密联系文本,有目的进行。从知识到教法、学法,以及情感态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每一块、每一层都应聚焦文本、瞄准教学目标而拓展,放得开收得住,这才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至于架空。比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我就充分挖掘文本中包蕴的许多空白处,让学生读懂司马迁这个人,并自觉地走近《史记》。尤其是第3节寥寥数语,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我设计了很多补空问题进行拓展:什么样的酷刑让他感到耻辱甚至自杀?之后他又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通过了解课外相关资料,让学生直面酷刑,有助于理解“发愤”,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利用“空白”拓展优化了教学。课后又布置拓展作业:搜集资料说“司马迁故事”、说“《史记》中的故事”等。通过交流,这一拓展让学生对文本的重点句进行重锤敲击,使我的课堂教学变得“丰盈”起来。当然,除了在文本空白处拓展外,教师还可以在语言品味处拓展、在情境迁移处拓展、在问题生成处拓展、在挖掘主题处拓展……拓展可以出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但前提必须是扎扎实实地学好文本。它的灵动性体现在教师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情况,及时改变教学前的预设,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

二、拓展,究竟是为了把文本读厚,还是读透?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二十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也证明,学生单靠课堂是无法把语文学好的,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两倍甚至更多的文字内容,并从课内拓展,引发学生对大量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成果的阅读期待,这样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一层面理解,教师引领着学生与文本相遇,再与文学相遇,构成了一条阅读链,增加了文本的厚度。拓展是为了把文本读厚,但其实这是对“厚”的曲解。“厚”不是外在知识的叠加,不是海纳百川,凡语文信息皆为我所用,那样很有可能落个狗尾续貂的结果,这里应是文本内涵的丰厚。我认为,拓展对于研读文本来说,并不在于读厚,而在于读透,它的成效就在于拓展内容与文本构成的张力上。把拓展“挤进”课堂较容易,但如何有助于文本的细读,值得研究。拓展的基点是文本,拓展的时空也是文本,只有在立足文本、回归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超越文本的拓展才是有效的。比如,《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从文本中捕捉到拓展的信息,几次重组教材,把原本简简单单的文本读得透实、饱满,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不断换位与思考,使学生在已有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得到深化和提高。拓展一:教师巧妙地发挥多媒体的直观作用,播放洪水泛滥的视频,让学生多种感观和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为了读好“滔滔的洪水”,真正体会到老百姓的“无家可归”。拓展二:教师讲述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禹”的“科学治水”,在“堵、塞”与“引、导”两种不同的治水方法,在强烈的对比阅读中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更加敬佩“禹”的伟大——智慧。拓展三: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禹”真的不想见家人吗?就此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是为了挖掘文本隐藏的内涵,更好地朗读文本,让学生从一组数字中来体会“禹”大公无私的精神。拓展四:在课文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练习”,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这是为了提升“禹”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形象,让“禹”这种勇敢顽强、一心为民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永久沉淀,也让文本的人文气息静静地流淌在学生的心田。四次拓展,都是为了把文本读透。教师利用拓展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学生的思维情感也有了一次又一次梯度的发展,“禹”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是自然而然地“大”起来的!拓展与文本,彼此交叉、相互契合,学生的朗读不是“浮光掠影”,因为拓展而“读出了温度”;学生的阅读不是“蜻蜓点水”,因为拓展而“读出了深度”。

三、拓展,如何变“画蛇添足”为“锦上添花”?

拓展具有其显著的优势,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创新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拓展并不能“一俊遮百丑”。有些教师把拓展误解为点缀,形式上的花样增多,内容上的简单堆砌,那就是“镀金“”画蛇添足”。我们的教学需要的是“真纯”,舍弃不必要的“浮华”。因此,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展,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只有立足拓展目标,选择最恰当的拓展方式,才能使拓展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都有拓展迁移运用这一环节,意在内化文本语言。但不少环节训练下来,学生的言语质量原地踏步,共性乏味。教师更是一时语塞,重复学生回答代替点评,有时甚至连学生表达中的语病,教师都不能及时纠错,这样的拓展已成“败笔”。其实,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出现解读困难时教师应给予指引,通过拓展来为学生提供一把“登高的扶梯”,学生便能拾级而上,扫除阅读中滞留的“拦路虎”,在交流各自的阅读感悟时,“拓展”又是提升师生言语质量的一个好手段。比如我执教的精品课《爱如茉莉》,在备课时,我就觉得文中每一个字眼儿、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在传情,在释放着如茉莉一般的生命的芬芳和光泽……我就引导学生成功地把握文本的细节和生活的脉搏,“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上因学生的个性解读而灵动。在品词析句环节,我设计了“探”字与“照”“射”等字的比较品析,这一拓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探”的感情魅力,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学生也就会更接近语言的真象。在品读“父母在病房静静守候”的语段环节,我拓展设计了三个镜头的选择性想象说话训练,学生马上活学活用,描述了爸妈关心的话语、关爱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等细节,“景语”“情语”相得益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境界。尽管拓展的过程是短暂的,可收益却是巨大的。在读结尾的总结延伸环节,我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感悟打一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爱如百合,洁白纯净;爱如玫瑰,浓烈芬芳;爱如咖啡,苦中有甜;爱如空气,无所不在,无微不至……”这一拓展设计既是对前段教学的总结,又给了学生心灵释放的时空,使学生对“爱”的理解得到升华。学生因性格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家庭不同,答案自然丰富多采!这也是整节课学生发言最热烈的时候,掀起了教学的高潮。在读懂课文之后把触角伸到了课本之外,这样的发散创新思维训练,把语文教学带入了生活化、实践化的境地,真是一举多得。我们要正确定位“拓展”,不论是文本还是拓展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避免为拓展而拓展,努力做到入乎其内而又灵活地出乎其外,那就一定能拨开云雾见月明,游刃有余地走向成功!

推荐第6篇:过度美甲老得快 美甲背后4大健康陷阱

过度美甲老得快 美甲背后4大健康陷阱

女人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从头到脚都不忽略。尤其一双纤纤玉手,有了花样美甲的装点,在方寸之间也透露着爱美的小心机。

美甲,远不只是涂上一层指甲油那么简单,现在的美甲已经发展到法式、豹纹、甲油胶、水绘、4D浮雕。不过,爱美网提醒你,甲油、蓝光照射、指甲抛光等均可能对指甲造成危害,建议爱美的女士们间歇性美甲,尤其要避免使用劣质产品。

长期做美甲,指甲将受损

美甲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美甲师们将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小小的指甲上发挥到极致,画花、镶钻、光疗树脂彩绘等等。而万变不离其宗,做美甲都离不开甲油,如今的甲油也是五花八门:亚光晶沙甲油、有色甲油、琉璃甲油等等。

美甲时通常有几个步骤:磨指甲面→涂结合剂→涂第一层甲油胶→涂第二层甲油胶(点缀创意勾绘)→照蓝灯(紫外线灯)。在这些程序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美甲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要数使用劣质指甲油,它们肯定会破坏甲板。

做美甲的4大损害

损害1:抛光打蜡损害甲

为了美观,美甲师会用专门的细砂皮和麂皮棒来给你抛光手指甲,经过这样的“加工”,你会发现指甲变得更加光滑,所以,每次做美甲,美眉们都愿意给指甲抛光。但慢慢地,指甲就会变薄、变软。

原来,经常对指甲表层进行打磨,会使指甲釉质受损。要知道指甲一旦失去釉质的保护,指甲的保护功能就会遭到破坏,极易造成真菌等病菌的感染。不少美甲店使用的剪刀、镊子等美甲用具都没有进行彻底消毒,这样很容易传染灰指甲、手癣、足癣等疾病,有时还会引发交叉感染。

损害2:甲油含有各种化学物质

普通指甲油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主要是丙酮、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酯等。劣质的甲油更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多含有甲醛和苯。

把这些化学物质涂于指甲表面,会使指甲表面色素沉淀、干燥、枯黄、变脆、黯淡无光。虽然市场上有一些天然的指甲油(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甲醛、甲苯),但其效果又没那么好,就如同染发剂一样。

损害3:光疗灯易引起皮肤老化

做甲油胶的美眉都知道,刷了甲油胶之后就要照蓝灯,这蓝色的灯其实就是紫外线,将手或者脚放进机体内照射,每次30秒-40秒不等。这种照灯的方式可以让甲油胶快速硬化、干燥。

可是谁又知道,这紫外线的主峰波长为370nm,被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甚至会造成皮肤老化和皱纹出现。经常照灯的美眉们,有没有发现你们的双手或双脚变黑了或皱纹增多了? 损害4:指甲变色

使用颜色越深的指甲油,其对指甲的危害越大。比如说,深红色、黑色指甲油可能会沉积在指甲上,而使指甲变黄。虽然色素既不会影响指甲的角蛋白结构,也不会透过指甲影响到皮肤,但它一定会影响美观,

因为不涂甲油的话,指甲看起来就是黄黄的,感觉很脏,因此,美眉又不得不再涂上指甲油以掩盖黄色,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清洗———看见指甲变黄色———再涂甲油掩盖。 如何正确使用指甲油?

1、不要使用廉价的地摊货。苯这种毒性很强的物质,由于价格低廉,经常被不法厂商用作指甲油溶剂。

2、在涂指甲油前和除去指甲油后,最好能在指甲上涂一层具有防止色素沉积作用的保养油。

3、在涂指甲油时最好只涂指甲的上半部分,而不涂下端半月状的白色部分,以供指甲呼吸;或者一周以内至少要让你的指甲休息一天,洗掉甲油吧。

4、涂了指甲油后,最好不要用手去拿食品,尤其是油条、蛋糕等油脂性食品,因为指甲油中所含的化合物是脂溶性的,容易溶解在食物的油脂中。吃了这样的食物,会危害健康。

5、从怀孕开始至哺乳期结束这段时间,应彻底停止使用指甲油,有机溶剂的毒性问题不容忽视。

推荐第7篇:红星美凯龙车老板背后的三朵“金花”

红星美凯龙车老板背后的三朵“金花”

“车车”与31岁红星美凯龙的故事

“美好生活需要诗和远方,更需要沙发和床。”自去年红星美凯龙过完30周岁的生日之后,董事长兼CEO车建新动作频频,他不久前宣布,要“打造1000座城市家居MAL”,具体运作上,要从原先的一二线城市,垂直下沉开到三四五线、重点县城和城镇;再一个就是用自营和委管两种扩张方式。

当然,看似“诗和远方”美好的商业模式,也必然伴随着危险的一面,作为中国家具零售业的老大,“MAL” 大卖场模式能否称霸下去、能坚持多久,也是个悬念。

国内家居圈的富豪中,欧派董事长姚良松排在第一,身价是290亿元,排名第二的是红星美凯龙车建新夫妇,身价为285亿元,资产对比相差并不太多。

去年,红星美凯龙一次高层会上,车建新突然“卖萌”起来,要求大家不要叫他“车总”,请叫“车车”,叫“阿车”也行!另外,上下级说话时,“汇报”这词不要,要转用“沟通”等词汇。

也许这是一种形象广告策划,也许是一种打破企业内部层级、营造平等氛围的企业管理文化吧!可不管怎么说,名字终归人的代号而已,把传统层级的“壁垒”推倒,既靠文化培养,更靠制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之人,必有独特之处,不光称呼上,“阿车”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上,也相当圆融,细微之处见人性。比如,吃饭时,最好的菜要留给客人,与别人一起行走时,他总是走在靠马路的那一边。

车建新,1966年生,祖籍江苏常州,爸爸和两个哥哥都是泥瓦匠。 16岁那年,初中没念完的车建新就出来打工了,按他妈妈的意思,是学裁缝,可爸爸却觉得,还是学木匠好,在外面帮人盖房子,一家人可以凑对齐上。

20岁那年,即1986年,那是31岁红星美凯龙故事的开端。学了木匠的“阿车”,跟姨夫借了600块钱,开始了创业之路。他做第一套家具,赚了200多块钱;第二年,又做了20多套,赚到一万元;到了1988年,他开了个店,开始做订货,订了500套家居 ,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0万元人民币。

“中国生了我车建新,就有了现在中国家具行业的这种营销模式。”车建新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然了,今天的红星美凯龙,更像是家居展示舞台,并集合了地产、投资、家居等多种业态。而当初令“阿车”成功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产销一体的家具商场。

1991年,用手头的积累,车建新创办了江苏省第一家家具专营店“红星家具城”,除自己生产外,还代理国内多家知名的家具品牌。5年之后,车建新的产销一体化经营链条已初具规模,连锁店开了24家。他觉得“红星”这名字有点土,考虑国外大型商超后面多带个“龙”字,就改称“红星美凯龙”,土洋结合呵!

车建新一直把阿里巴巴当成对标,很早就筹划IPO之路,在上市路上蹉跎了八年后,退而求其次,才改走港股。2015年6月, “红星美凯龙”在港交所上市。敲下上市“实锤”后,车建新称开设了另一个“红星”—— 欧洛丽雅,主要走时尚、高端路线;另外,还想学阿里的菜鸟,做统一物流的配送及电商等。

如果要给“阿车”总结一下成功经验的话,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轻重资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作为消费行业,家具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且非常充分。车建新所谓的红星美凯龙是“车间化作业模式”,从买地、建商场、招商、到开业,与王健林万达城开发“重资产”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大部分物业掌握在红星美凯龙手上。 难怪有人会说,车总不是在做家居,而是在做商业地产。多年来,房地产市场投机气氛热烧不退,间接上成就了“阿车”造富之路。

随着业务及规模的扩张,重资产模式也是有硬伤的,比如推高负债率。一旦经济有放缓迹象,其蕴含的风险相当大,那么,经营上谨慎的“车车”,又是如何分散风险呢? 第一,家居主业上,红星美凯龙与其说经营商场,还不如说是在经营物业,它已没有自己的生产线了。第二,红星美凯龙在全国129个城市,开业了181座家居Mall,但自营商场仅有69家,其余均是委管经营。与租赁、自营相比,委管经营其实是品牌运作的“轻资产”经营策略,犹如那些酒店管理公司的品牌输出一样。

可有一点,和同品类对手宜家相比,红星美凯龙至今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直营类品牌,加上部分区域的生意惨淡,其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将面临考验。品牌影响力一旦下滑,久而久之势必影响竞争力,这也是红星美凯龙在港股市场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也影响到其在A股IPO上市。

(云集周杰伦、五月天等明星阵容的所谓“尖货节”) 车建新今年又提出所谓的“尖货零售”,红星美凯龙在互联网行业布局上能有多“尖”,尚还看不出来。过去,红星美凯龙似乎挺会“玩”新媒体的,拍摄的一系列广告传播上还不错,但那些“新概念”对消费者究竟有多少影响力,且先挂上“?” “车车”家族里的三朵“金花”

对于红星美凯龙来说,公司联合执行董事、副总裁车建芳绝对是一支顶梁柱。当年,车建新从木匠走上创业之路,车建芳也是初中没有毕业就跟着哥哥一道打天下,不仅如此,她的老公,也是高中毕业就参与进来。

身为集团副董事长的车建芳,当初,她既是创始人,还是工厂女工,晚上做油漆工,白天蹬三轮车送家具,与哥哥一起,兄妹俩花了二三十年,才将红星美凯龙打造成国内最大的家具连锁商场。

作为一位女性管理者,车建芳和哥哥在运营管理上,就像“红花配绿叶”一样合作无间。女性管理人优于男性的地方还不少,比如训练指导、团队工作、激励雇员,包括处事果断及规划等,都是管理技巧上的传统强项。

一位红星外派高管,因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出现家庭矛盾;让车建芳知道后,直接给这位高管开了一个月的假,要求其处理完家庭矛盾后再回来工作。红星美凯龙有个出了名的“8小时外管理”,比如,会给每一位公司高管发放保姆津贴,对外派高管,不仅要求家属随行,还提供家属的工作补贴。 按车建芳的说法,红星人很苦,加班多工作忙,所有这些补贴就是希望家庭能给予红星人理解,即使没时间做家务照看家里,也不至于被家人“嫌弃”。

哈佛商学院对欧美家族企业的调查发现:家族企业的平均绩效要好于非家族企业,而且创业发展的寿命更长。其成功的元素之一,就是家族成员(比如兄弟、姐妹等),基于亲缘关系,对企业、员工、以及客户的忠诚度较高;同时,相关投资、规划以及采购等会着眼于长期;另外,产品质量也关系到家族声誉。

作为“车车”家族里的一朵金花,车建芳在兄妹协力创业中的作用自不必多言。

(车建新与女儿车一鸣(左)、车有露(右))

红星美凯龙作为一个家族企业,传承永远是不朽的话题。 车建新儿子,尚在国外读书;作为家中一朵“金花”的二女儿车有露,国外读书回来后,一度进入红星美凯龙,不久前又辞职出来,选择独立创业。

不过,作为90后,车有露跳出家族企业来独立创业,并未离开家居流通业领域。目前,她正从事一种名叫“寓上”的互联网APP产品,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到第一手家居产品信息。从营销角度来看,“寓上”更像是依靠“粉丝经济圈”推广的,成效如何,暂且不下结论。

(车有露在“寓上”自主创业)

在今天传统行业飞速变革的时代下,二代希望自主创业的为数众多;其中,微商和跨境电商已是创业的明星行业。只要让创新带来颠覆,并去改变世界,也是在传递着家族创业精神。当然,有些富二代“触网”, 拨开那些光鲜和烦嚣的新概念式迷雾,核心的东西多是有名无实,那就另当别论了。 很多民企老板,多打算让子女接班,车建新对红星美凯龙在代际传承上有何具体安排,尚无法下个结论。因为车建新曾表示,未来的打算是做私募基金,转型成投资家,将企业交给私募,再让职业经理人打理。

问题是,大凡成功的企业家,辛苦打拼一辈子,有几个真正愿意把亲手打造的王国,交给家族以外的职业经理人呢?我看,在红星美凯龙的接班问题上,不妨这么看:一是红星二代愿意接班吗?二是二代人是否为接班做好了准备?

(上海红星电子商务公司执行总裁车一鸣)

大女儿车一鸣,在美国学习金融两年回国后,先去了复星集团的投行工作一年,2013年才进入红星美凯龙。她先是到集团旗下商城的基层岗位,后才加入红星美凯龙的电商团队中,如今她已是红星美凯龙电商副总裁,负责集团的电商业务。

做互联网+家居,让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可无论是沃尔玛,还是国内大多的线下零售商,在电商平台上,没有一个取得了完美的效果。

作为二代,车一鸣管理的互联网板块,能为红星带来什么根本性变化,现在还看不出来,因为家居业从事的是高体验产品,这是其“互联网+”运作最大瓶颈之一。不过,从传承角度观察,“阿车”对二代如此精心历练和接班培养,子(女)承父业或是最主要的选项。

从车老板身后“三朵金花”,我们看出女性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发挥的力量。这几年,越来越多女性(包括二代女接班人),已非传统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他们进入商业社会后,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一致化心理契约方面,比男性更能发挥出关键作用;使得企业内部更紧密和谐,极大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为安排女儿经营企业,或者为二代搭建传承计划中,车老板在其成长中做了不少辅助性安排,比如早期计划安排子女们的海外教育,传授继承、经营企业的知识和技巧,以及轮岗历练等。

推荐第8篇:平面设计中图形背后的含义论文

图案是人们作为最早记录的方式,图案的存在奠定了文字的基础。而甲骨文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造字形式则为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图案的存在比文字更早,信息传达更为准确,辨识度更高,除了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信息的传播、纪录作用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例如,青铜器上的纹饰、石器时代的陶文、汉朝画像砖以及敦煌壁画等,让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比文字的记载更加透彻和明了。图案的延续不仅仅是图案的原意,更加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而现代的图案在设计的表达中,经过提炼与精简,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的形式美感,也更加清晰地表达了要传达的含义。图案本身的含义也得到了升华。

1图形的含义概述

图形的广义的含义就是指物品、服饰、建筑等各方面在造型和颜色上的表达,狭义上讲就是对现实中形状以及文字的概括、提炼。因此,不管是广义上的还是狭义上的含义,我们都应该将图形作为一个概念性的名词来解释,在现在的设计中,图形的存在各式各样,在表达图形形式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内容的作用,图形的形式除其本身表象的表达,经过提炼与整合出现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如何赋予表象的图形更深刻的含义,将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在现在的设计中,图形的表达不仅是视觉突出,言简意赅,更应该有令人思维上的想象空间,来表达每个人对同一个图形不同的感受。视觉联想所蕴含的信息要比文字丰富得多,因为它能立刻激发直觉的互动,我们通过对先前实物的普遍理解获得感知,以视觉的、潜在的方式,激发我们头脑与潜意识的信息建立直觉联系,我们将对图形的本质的含义得以了解,才能将它赋予到现在的设计应用中。

2原始图形的含义

自然界中各种形态是图案最直接的来源,适者生存的原理使得留下来的都是经过严格考验的。而通过对自然的优胜劣汰的了解,形成了我们最优化的结构。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感受形成了对图形的不同的感受,在对自然的提炼中,我们对其中最常见的图形进行了解析——曲线、螺旋,让我们对自然形态的理解在我们潜意识中与设计碰撞

2.1曲线

在自然中没有绝对的直线,而大自然是一个懂得避重就轻的创造者,曲线的形态虽略显懒散,事实上则是尽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的分配。水流的形态选择蜿蜒而不是直原因是通过初期的冲刷判断了地质的疏密度,迂回蜿蜒的选择性前进,形成了最有效的流动方式。大脑褶皱起伏的形状实际上是扩大了空间,增加了表面面积,从而加大了脑信息的储存量。蛇爬行的方式“S”形波浪式走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它们是先通过颈部的肌肉,有规律地惊醒收放全身的肌肉,让身体成为一条顺畅的流线模式,达到前进的效果,以曲线的最高点为发力点,加速游行。曲线在图案中形成的是另一种有力的方式,是力量优化的体现。在设计中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耐克的标志(小勾子的造型)造型简洁有力的同时曲线的变化体现了速度与爆发力,这与其曲线本身的力量相符,在我们在看到力量的时候了解其内在结构力量的形成,这样能够让思维与视觉达到高度的一致。

2.2螺旋

螺旋形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螺旋表现了高度的运转,是两种势力相互对立与融合的持续,是一种运动状态,是力量的聚集体现。在符号的视觉上也有强烈的冲击力感。当它作为形状或以其比例的数学特点赋形于标志时,螺旋会激发我们的美感以及我们自己随时空推移而进化和前进的先天吸引力。例如,银河系星体螺旋状的排列,形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强大力量的空间。龙卷风的气流转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和行动力,速度惊人。人体细胞存在的DNA螺旋体结构,能够快速的分裂细胞。螺旋状在自然中是以速度和力量存在的,在视觉上也有极大的冲击力。中国的八卦,分别代表了昼夜、阴阳、男女等对立的共生,其更多地体现为融合的力量,是持续的力量的存在方式。

3经过提炼的含义

符号是对事物或者文字惊醒提炼过的产物,符号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图案,符号是在我们身边存在的各种图案之间建立联谊的基本关联因素。时钟可以报时,但不能创造时间。同样,符号以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普遍适用的节奏。符号不是节奏,它只是表现了创造节奏的能量。符号是一种视觉隐喻,与其所表达的能量密切相关。符号O。圆圈的符号,我们也认为是零,是个无限包容与循环的符号。作为数字的零,是万物的始源,中立态度,既不极端,也不向前。数字的属性还和虚无相关,计量单位。做为圆形,自古就有天圆地方之说,圆作为包容性的轮廓将土地覆盖。圆是以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相等的射线端点的连接形成,具有高速的旋转性和适应性,车轮的圆能够使车子平稳快速地前进,阻力降到最低。立体的圆形在自转和前进两个角度上都能得以进行,是自然中最为自由的代表。

4图形的含义在实际设计中的案例

图形的含义的实际应用中有特定的含义来体现主题,图形的含义和主题的含义的契合达到高度一致的时候,人们直观的视觉自动转为潜意识的理解,增强了图案的冲击力。可口可乐作为世界上众所周知的著名品牌,全新「可口可乐」包装设计将原有的斯宾瑟字体书写的白色英文商标(以下简称为斯宾瑟商标)与最新的设计元素相结合,其中包括「可口可乐」品牌专用红、弧型瓶以及波浪形飘带图案。「可口可乐」红色背景中加入了暗红色弧形线,整体的红色变得更有深度和动感,并产生了多维的透视效果。消费者调查显示:波浪形飘带图案在传递「可口可乐」品牌价值中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可口可乐」视觉标识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波浪形飘带图案传达了无尽的可能性。飘带中体现了曲线表达的含义,与曲线的动感和力量相结合,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出自Landor之手的英国BP石油,2000年发布的新的全球品牌标志,一个绿、黄、白三色组成的太阳花标识代替了“盾牌”标志“,Helios太阳花”标志共有三层,每层有十八块花瓣图案组合而成,花瓣螺旋向外扩散,代表了其源源不断的能量,也象征了公司充满活力。与自然中的螺旋一样充满着强烈的力量。

5结论

自然界本没有含义,每个都有自己的生长形式。是人们通过感受它赋予含义,并用图形的形式记录他们,而在设计的中的含义只不过是发挥它了原本的魅力,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通过我们对图形生命形式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到设计中。让设计充满生命力。

推荐第9篇:论文查重乱象背后的“生意经”

论文查重乱象背后的“生意经”

大西瓜 绘

本报记者 刘博智 宋伟涛

每到临近毕业,学生手中的一纸论文都要面临一场“毕业大考”——论文查重。所谓查重,就是通过软件检测毕业论文的重复率和相似度,如果重复率过高,学生就将面临延期答辩、取消答辩资格等处分。

为了让论文能够一次过关,不少毕业生都会在网上购买软件“自测”。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论文查重”进行搜索,会出现100多页产品,价格从1元至几百元不等。按照销量排序,一个月内成交量上万的就超过10家。

一方面论文查重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已渐成产业。另一方面,这里又缺乏监管,暗渠密布。尽管如此,学生仍对此趋之若鹜,其中的魔力到底是什么?用机械检测能否遏制论文腐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由查重牵出的利益链

从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论文查重,到盗传论文牟利的“暗渠”被挖通,再到淘宝网店一系列的“改重”售后服务,至此,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正清晰可见,而潜藏在背后的利益链条也若隐若现。

一次网上的论文查重,将王芳(化名)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拖进了深不见底的旋涡,用她的话说,“我的毕业、工作都被它毁了”。

不管在导师还是同学眼里,王芳都是一名标准的“学霸”,导师对她的评价是“做学术踏实认真,又不失灵气”,她有关“元语言学的社会认知”的硕士论文在开题时也被专家一直看好。为了精益求精,确保自己的论文达到优秀毕业论文对重复率的要求,她自己花了250元在淘宝店上进行了论文查重。

4月份,她的论文被抽中外审,但结果却让所有人愕然。外审报告中称她“涉嫌全文抄袭”。这份报告提供了一份在“道客巴巴”网站上与她相同内容论文的截图,同样的论文也被上传到了百度文库。她仔细比对后发现,这篇论文并没有署名,而且跟她之前上传给网店的毛坯版一模一样,证据指向淘宝店主。

为了摘掉抄袭的大帽子,还自己一个清白,她多次找到店主交涉,但淘宝店主一口咬定不是自己所为,几次交涉之后她发现自己已被店主拉黑了,“24小时开机”的手机也只有嘟嘟的忙音。无奈之下,她报了警,在警方的帮助下,网站撤销了网上的同篇论文,但要证明这些文章就是淘宝店主上传的却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要消除抄袭的影响却并不容易,如果她被认定为抄袭,则有可能面临延期甚至毕不了业的危险。

学校和学院的听证会从4月一直开到6月,一轮轮的举证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的精力和耐心,尽管最后她证明论文为她原创,也顺利毕业,但是她却因此失去了找工作的黄金期,与好工作失之交臂。

王芳的遭遇只是揭开了论文查重黑幕的冰山一角,背后是一条已经发展完备的产业链。

“快去搜一下自己的论文,看看有没有中招?”8月15日,刚刚毕业的小李所在的硕士同学群里炸开了锅,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硕士毕业论文被传上了网。在这个名为“文档投稿赚钱”的文档共享网站上,小李也发现自己的论文难逃厄运,被挂在同一个的账号之下,他还发现这个账号已经上传了9万多份本科、硕士论文,这些论文下载标价分别在10到30枚金币不等。“是在7月给学校提交的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目前在中国知网都检索不到的,这些人是如何得到我们的论文?”小李一肚子狐疑。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小李想起自己在答辩前曾和同学到一家淘宝网店上购买查重服务,而在一些毕业生论坛,经常能看到那些苦于自己的论文被贱卖,又没有证据的帖子被顶上头条。

对此,一家自称“自己相当正规”的淘宝店主并不感到惊奇,他坦言,虽然他不做这种生意,但是目前这种“变废为宝”的论文盗传已经成了这些店的重要副业,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利润。

在小李论文被上传的“文档投稿赚钱”网站,记者发现用户只要上传一篇文档可以获得20积分,1000积分可以兑换1元人民币。如果用户上传的文档质量较高,网站还会提高文档的奖励积分数。这些文档被标上100-300积分不等的价格供人下载,每下载一次上传者就能从中获得80%的收益。

在该网站的上传排行榜上,常年盘踞榜首的用户大多是论文上传者,上传数量以万计。因为人手有限,对于这些来源可疑的论文,要一一审核网站有心无力,更多靠上传者的自律。该网站在显眼处发布公告,称“请勿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上传任何涉及著作权侵权的文档”。

很多知名上传网站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形同虚设的监督使得这里成为论文盗传的重灾区。

而对于初次接触查重系统的大学生来说,危险不仅是自己论文存在被盗卖的可能,更大的隐患是在于那些层出不穷的山寨查重检测,如同一个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只要跌下,面对他们的或许将是无法按时毕业。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馆员王启云说:“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巨大的资源库,一般来说,高校会选择像知网、万方这样拥有庞大数字资源的数据商提供的检测系统,相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网上的很多查重没有庞大的数据库支撑,只能检索网络资源,一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学生即便能通过网上的山寨检测,在学校那一关也容易露馅。”

6月25号,烟台大学的大四学生史垣在淘宝上搜索“查重”,在弹出的4892件宝贝中,他选择了销量排名第三,价格也相对便宜的“papertest”,价格仅为万字3元,和动辄上百元的知网检测相比,便宜得有些离谱。可在这之后的两个月里,他无数次为自己当时贪便宜而感到悔恨。

这家网店自称拥有“强大的比对指纹数据库和市面上最严格的检测,还有自建库功能”,但是在它的评价区却是抱怨声一片,这个“史上最严的检测系统”让很多学生在学校查重那一关中枪。

“被害惨了,参考文库基本上都是网络资源,和学校里的参考文库差别很大。7%的重复率到知网变成了70% ,3个舍友全军覆没,都是超过60%”,史垣和他三个室友将面临延期毕业的处罚。

几经咨询,记者才找到这些山寨检测系统的本尊——paperpa,在这家检测系统的官方网站最显眼的位置赫然写着,“PaperPa从未更名,团队也没有任何人离开去做其他品牌,其他均为山寨,谨防被骗!”

网站宣传的产品特色也与papertest网店的宣传口号如出一辙。当然李鬼不光这一个,诸如Paperrate之类以paper打头的查重系统鱼龙混杂,难辨真假。

这些论文查重卖家“宰”学生的方法是“明里一刀、暗里一刀”。如果说论文盗传和李鬼查重是“暗里一刀”的话,那么一些店家为拓展自己的下游产业,而推出售后服务——专业人工改重则是明晃晃的搂钱。

如果你的论文查重没有通过,自己改又来不及,他们也有办法。在一家自称业界龙头的论文修改网站“ZD论文网”上,记者看到了“5年论文修改经验,7位资深教授,260位各领域签约硕博士,368门学科,服务修改论文11601份”这样的宣传语。

“跟那些淘宝的小作坊不同,我们是专业化、流程化的生产线,有着强大的专家资源库。”言语中,网站的客服人员透着自豪,他说,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过关,除了有资深编辑操刀修改以外,还有学科主编对论文进行润色和检查。他告诉记者,这些学科主编都是来自“985”高校的教授。

在客服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将自己的论文输入网站的“一分钟自动估价系统”,系统在根据论文抄袭程度和修改要求进行估价后,得出的价格是2340元,如果想24小时内交货,则需要多加500元。

从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论文查重,到盗传论文牟利的“暗渠”被挖通,再到淘宝网店一系列的“改重”售后服务,至此,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正清晰可见,而潜藏在背后的利益链条也若隐若现。

学生为何掏腰包“自查”

一些高校只对毕业论文进行抽检,比如1000个毕业生抽检100篇,那么剩下的900篇名额,闲置可惜,很多掌握子账号的教师嗅到了这其中的利益,就拿到淘宝上高价出售,或者向学生收费后提供检测。

面对这滩浑水,为何还有这么多学生争相往下跳呢?

“很多同学提前自查是为了消除抄袭的痕迹。”今年即将毕业的某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小赵直言不讳。据小赵介绍,他们认识的同学在一个月之内把论文写好,但是害怕学院的查重检测无法通过,于是自己花钱在网上自查,拿到结果后他就将标出的重复的地方调整修改,使其符合检测要求,这样可以顺利过关。

“通过修改,我的论文重复率从22.5%降到了8.5%,所谓‘修改’,说白了就是调整语序,甚至加几个空格就可以通过检测。”某高校历史系的李涛(化名)告诉记者,他因为忙于实习找工作而落下了论文,最后不得不赶工凑了一篇,为了能够答辩他花钱在网上检测了几次,终于把重复率降了下来。

记者从CNKI(中国知网)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采用了论文查重系统。今年1月2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办法规定,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5%左右。

据了解,现在大部分高校都在答辩前进行一次论文查重,如果重复率过高就面临修改甚至延期答辩的危险。北京师范大学规定,复制率不大于15%,视为通过,可定稿后送审。大于15%小于30%,则视为未通过检测,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导师签字同意送审后方可送审,否则不予送审。而如果复制率大于30%,则直接不予送审,不予答辩。“很多学校都有类似规定,如果达到一定的比例就可能被取消答辩资格延期毕业,甚至被取消学籍。”小赵告诉记者。

如果学校能够提供论文自查服务,为什么不能向学生免费开放呢?

据了解,数据商提供给学校的查重服务并非免费,无论知网还是万方、维普,会根据年费的多少,给高校等机构用户提供数量不等的子账号,分配给图书馆、教务处或者各院系。很多学校不向学生提供查重服务在王启云告诉看来,主要是基于成本考虑,如果每生查重一次,核算起来是笔不小的花费,他告诉记者,“价格最高的时候一份博士论文的查重成本大约在80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一些学校是按照1∶1.2和1∶2的毕业生比例将查重机会分配给教学单位的。像王启云所在的淮海工学院会为毕业生提供两次查重的机会。但是也有很多学校并不提供给学生免费查重服务。

无奈之下,学生只能舍近求远,花大价钱从网上购得查重检测。吊诡的是,很多论文查重系统都是以团体账户的形式提供给高校和研究机构内部使用,并不出售给个人。中国知网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2012年也曾经发布公告,与淘宝上热销的论文查重撇清关系,“所有在淘宝等网络交易平台提供所谓‘知网检测服务’的行为均是违规假冒行为”。

那这些检测账号是从哪里来的呢?记者带着疑问与淘宝店主进行了交谈。

在网上记者找到了一家信誉较高的卖家,以消费者的身份与店主攀谈。“请问你们这里是和学校知网检测是一样的吗?”记者问到。“是的”,店家回答。“可是知网声明说只提供给学校,淘宝上的都是假的。”记者进一步追问,店家的回答是:“我们就是学校的。”“你们怎么拿到这个检测账号的?”记者再次询问,得到的回答却是:“无可奉告”。看样对如何得到账号,该店家讳莫如深。

记者又联系上了其他卖家,他们表示出售的知网论文检测系统账号来源于高校拥有论文检测权限的老师,是最新的系统,在线检测,同步更新。除了每次检测有14000字的字数限制,检测报告和查重率和知网官方检测基本没有区别。

“以前检测任务在研究生院学位办,现在下放到院系,由院系管教务的教师负责,基本上每名学生一次机会,检测账号如何流入社会,我真不清楚。”华东师范大学的院系主管教务的教师告诉记者,“不过我们在检测过程中,的确发现有系统提示该篇论文已经检测过了,说明他们的确是用知网检测的”。

一些高校只对毕业论文进行抽检,比如1000个毕业生抽检100篇,那么剩下的900篇名额,闲置可惜,很多掌握子账号的教师嗅到了这其中的利益,就拿到淘宝上高价出售,或者向学生收费后提供检测。

湖南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陈成武(化名)就曾经帮助学校的一位教师打理过网店,他说:“老师碍于身份不方便出面,当时我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网店资格,负责联系买家,将买家发过来的论文汇集到老师那里,他再拿到教务处进行查重检测。虽然最后大头被老师拿去,但是跑腿费也是非常可观的。”

这里面的利益空间有多大呢?陈成武告诉记者,“快毕业的时候每月的销量都在300份左右,每份论文单价为250元,这样一月算下来就有75000元,而且这个是空手套白狼,用学校的资源开辟出的一条生财之道”。

失灵的“测谎仪”

查重系统设计初衷虽然充满了预防学术不端的“正能量”,但在发展中它逐渐走入歧路,一方面,它已沦为学生抄袭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它的工具理性对于学术活力的迸发造成了戕害。

最近发生的一起抄袭事件给原本就饱受诟病的查重系统又增添了一层乌云。

8月17日,学术月刊《国际新闻界》近日发布公告称,经编辑部仔细比对,于艳茹发表在该刊2013年第7期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大段译自尼娜·基尔巴特1984年的《18世纪70年代的新闻业投石党运动:法国革命前的戏剧批评和激进政治》一文,多个段落甚至一字未改,原文照译,甚至直接采用基尔巴特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该公告还附上了两篇论文全文,并用黄色标注了于艳茹具体抄袭的内容。

反抄袭软件中收录的外文资料有限,将外文资料翻译为中文就能躲过查重系统的“火眼金睛”,也正是因为查重系统存在这样的漏洞,很多像于艳茹这样的论文才能安然通过杂志和毕业的查重检测。

人大教务处的一位教师介绍,“这种英译汉的论文写作法隐蔽性很高,已经成了学生中公开的秘密了。比起单纯的抄书显得‘高级’了很多。而且导师也鼓励学生多借鉴和吸收国外文献和研究方法,但如果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借鉴和抄袭只有一步之差”。

如今随着高校需求量的增加,论文查重已形成一个产业,在被滥用的同时,其反抄袭的功能已被异化。“这个系统说白了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软件虽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整体来说作用不大。

“我工作三年以来没有遇到一名学生因为查重不及格而推迟答辩的情况。听说以前有学生不通过,但是现在逃避方法太多了。”华东师范大学院系主管教务的李雨(化名)告诉记者,“网上流传的‘查重攻略’还有很多,比如将引用的外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将抄袭的文字转换成图表,或者图表转换成为文字;将重复部分加几个空格,或者干脆将重复部分先拿下来,等答辩时再加进去,人对付机器真是绰绰有余”。

记者将一份用几篇期刊文章临时拼凑的论文发给一家名为“论文检测一条龙服务”的淘宝网店,检测结果为40%,在店家发回的检测报告中,记者也收到了一本pdf版的“论文修改秘籍宝典”,在这本“宝典”里面,有数十种针对查重系统漏洞的降低文章重复率的方法。

这家店主的店主告诉记者,这种“修改宝典”在学生中很有人气,很多学生在宝典的指导下拼凑论文,店主甚至夸口:“要是能熟练运用这本宝典,就算全篇都是抄的,系统也查不出来。”

店主的吹嘘并非空穴来风,目前市面上的检测软件都对系统检测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阈值,以中国知网为例,其阈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很多学生抓住这个漏洞,东抄两句西凑两句,用多篇文献攒出一篇论文照样能安然地躲过“学术测谎仪”的检测。如今在精明的商家和学生那里,查重系统已经成了不设防的区域。

“大陆的学生抄袭香港台湾的文献,香港台湾的学生抄袭大陆的文献。”曾在华东师范大学任职的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目睹了这一“怪现状”,他说,因为目前的检测系统没有检索港台的文献库,因此这种港台大陆的“学术交流”便已经成了他们通过论文检测的捷径。

浙江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赵美娣说:“现在有了所谓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一些管理者好像找到了法宝,但该系统的缺陷其实非常明显,一是无法判断那些仅改变了个别用词或句式的实质性抄袭。至于思想或idea的剽窃就更难以判断和认定了,二是会把正常的引用误判为抄袭。说实在的,检测系统其实给作者投稿和学生做学位论文都设置了许多障碍。”

查重系统设计初衷虽然充满了预防学术不端的“正能量”,但在发展中它逐渐走入歧路,一方面,它似乎已沦为学生抄袭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它的工具理性对于学术活力的迸发造成了戕害。

对于查重系统的“工具理性”,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深有体会,他的一名博士生的论文在申报优秀博士论文的时候,因为重复率太高被取消了资格。陈平原说,“这位学生的论文是古文献专业,自然要引述文献,但是查重系统用一刀切的方式将引文也算在总复制比里面是非常荒谬的。如果按照这个原则,对擅长写读书笔记的周作人的文章也进行检测的话,都是抄袭。”

像这样被查重系统的“流弹”误伤的学位论文并不在少数。在陈平原看来,查重检测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它的本质是工具,应该为人所用,而不是成了“奴役学术思想、囚禁学术自由的绊脚石和牢笼”。

王启云说,“学生时期是科学精神培养及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黄金时期,经过学术不端检测一番‘调教’,莘莘学子的学术规范教育被严重扭曲,可谓矫枉过正,背离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本意。”

在很多专家看来,任由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来“规范”学术规范不靠谱的原因是其依据的“界定标准”就不靠谱。

查阅目前的所有的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基本上每一家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各自有其自身标准。教育部虽然出台了各种各样规定学术行为的意见办法,如《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等,但是涉及如何界定学术不端行为的却没有相关规定,这意味着目前市面这些标准仅仅限于行业规则,暂未正式成为法规或标准(国家、部委或行业)。

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随意性也很大。以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的《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界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为例,该标准使用的相关概念主要有:对比范围、重合字数、文字复制比、单源复制、多源复制、前部重合度、后部重合度、段落抄袭、整体抄袭等。但是具体对比范围,重合字数多少才算抄袭,这个按钮是控制在学校手里的。

王启云说;“界定为学术不端需要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应该容许一个可以接受的度,而不是随随便便上纲上线。”

推荐第10篇:音乐塑造美素质教育论文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美育不仅仅是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眼界,充实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

艺术美是学校中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美术等每门艺术课都各具特色,共同构造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合的大千世界,为教育培养造就一代新人出力。

音乐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美的作用。用音乐塑造美、创造美的世界。

(一)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扬善

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

如: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差不多每个人都感受过母亲的温暖和爱抚,因此一提母亲,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歌中将“祖国”与“妈妈”并列,把祖国比喻为母亲,使孩子们懂得他们成长是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和关怀,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得到真善美的认识。

又如民歌《保护小羊》:“一群小羊上山岗呀,突然来了三只狼”当学生唱到这句时,最顽皮的学生也会紧张小羊的处境。并关心小羊是否得救。这就说明了“爱”和“善”是孩子的本性。一经艺术形象的诱发,他就会流露出“善”与“美”的真情实感,歌曲也进一步美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真善美的世界》是一首赞颂“迪斯尼乐园”的美国歌曲。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小世界中,充满友谊和阳光,大家共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在许多的音乐教材中,丰富的歌曲和多彩的乐曲都蕴藏着美。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姐妹,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认识美,学习美的过程中,懂得做一个正直人的真谛。

童年期的美育是孩子美育的启蒙期。孩子们喜欢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成人行为并真实地表现喜、怒、哀、乐。所以用孩子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舞蹈------来扬善厌恶,分清好坏,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期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运用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在音乐教育中用音符组成旋律。语言组成歌词。乐器奏出的音响,身体表现的形态来歌颂美,表现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美,了解美,并从小对自然界的一切能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美好的情感去表现。这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种方法。使学生感到只有从小对真善美有渴望,有追求,长大后才会对真理有坚强的信念为之奋斗的决心。

(二)教学中孕育美――以美治心

音乐教育用音响的魅力给人们以各种感受。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幻、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运动中,展现它特有的魅力并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幼小心田。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如:童声合唱《铃儿响叮铛》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当歌曲出现哒哒哒|哒哒哒|节奏时,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情绪跟着节奏旋律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到欢快的情绪。音乐以强烈的感情引起了孩子共鸣,激起孩子欢乐感。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古筝奏出的韵致悠扬优美,音调安宁而幽远。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仿佛使学生置身于夕阳余辉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沉浸在微风轻拂渔舟缓缓而行的诗情画意中。这是音响美的神力所致,音响创造了音乐深遂的意境美,激发了孩子对美的感受。音乐就像一股清泉,净化了孩子的心灵。

在音乐教材中有表现雄壮的歌曲,有描写诙谐的乐曲。有抒情优美的音响,也有悲伤愤怒的旋律――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态美使孩子情感丰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了心灵共鸣。音乐对孩子的思想感情能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美。不仅让孩子多听、多思、多唱,还要引导孩子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的美。

(三)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悦情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每个正常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人的精神愉快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在音乐课中我们运用多采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美、感受美,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

为了在音乐课中以美悦情,我们常常为孩子创设多变的情景。培养浓厚的情绪。激发丰富的情趣,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中赏心悦目、寓教于乐。

如:《小雨沙沙》是一首活泼的儿歌。教师启发学生创设一个恰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参与即兴创造。几个孩子扮演小雨,几个孩子双手手腕相先靠,掌心相对,托在下巴外,作种子发芽状。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在音乐伴奏下,“小雨”和“种子”翩翩起舞,在欢乐的气氛下,种子出芽的成长情况。在音乐中愉悦孩子的心情,陶冶了孩子的情感,不仅感受了美,更表现了美。

以如学唱《小燕子》,通过歌表演使孩子学会燕子飞行动作及小燕子捉虫时的敏捷动作。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尽情创造、教育了学生爱护益虫。培养学生的动作表现力。当学生演唱歌曲时,自然而然会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当然在音乐活动中也加深了孩子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多采的音乐活动激发了孩子的情感,愉悦了孩子的心情。

(四)实践中表现美(创造美)――以美导行

音乐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它也是完成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使德育潜移默化,沁人肺腑。

在演唱《劳动最光荣》时,不仅让学生用歌声赞美劳动光荣,愉快,同时,在搓、擦、溧、绞等律动中教会学生劳动时基本步骤和方法。再启发学生回家洗袜子、洗手绢、教师还要求孩子把自己洗净的手绢带到课堂。劳动光荣既在歌声中得到赞美,在实践中也看到了效果,音乐歌颂了劳动,劳动创造了美。音乐教育不仅在于模仿,更要学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活动中,自己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以美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让孩子从小懂得求真、向善、爱美。

每当我们和孩子在音乐教学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中获得点滴成功时,我们师生都会感受到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情感的快乐和心理满足。音乐能塑造美的人。创造美的世界。我们教师应该成为美的使者。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第11篇:中华诗词之美论文

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情感价值意义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而如果将中国古代文学比喻成一副古色古香的国画,《诗经》则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共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初期,被汉代儒学学者奉为经典。《诗经》的作者并非一人,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关于诗歌是如何收集至朝廷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另一种说法是: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诗经》对后世的价值取向及文学方面都有深远影响,甚至对历史社会生活的展现都有重大意义。后人对《诗经》有极高的评价。孔子曾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诗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两次提到《诗经》。一次是与上大夫壶遂讨论孔子续《春秋》之精神时:《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第二次就是很有影响的论“发愤著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无达诂”正是董仲舒作为理论明确提出来的。原话是“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诗经里通过简单诗句表达出来的情感,在现在的我们读来仍然能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擦出美丽的火花。诗歌是不灭的,诗歌中所流传的情感也是不灭的。古今的情感在诗经里有着一样的高洁与华美,甚至是更深沉次的人生价值意义蕴含。《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人类男女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瘏,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郑风?出其东门》

对于亲情,《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诗三百”中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的人伦理想。自《诗经》以来,亲情诗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凝结其中的丰富深厚美好淳真的亲情,构成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的华彩乐章。父母这一生对于子女的爱是没办法用世界上任何言语表达的,这一直是牵绊我们作为子女一生的情感。在几千年的诗经里,我们一样能看到这孝文化的传承。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小雅·蓼莪》

这首被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的《小雅·蓼莪》,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父母为了养育子女成人,所要经历的艰辛。《蓼莪》虽然是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独自表白的方式讲述,早年因家庭贫困、被迫外出谋生,但是回家时父母已双双去世。哀痛的是他生活好转、丰衣足食之后,却没有机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谈不上对父母养老送终,而遗憾终身。但真因为这不能报答父母恩情,才让人更感痛到那,父母当初为了抚养自己受尽劳苦,积劳成疾,而现在二老却同自己人世相隔。孩子出外打拼多年之后,本以为可以衣锦还乡,孝敬父母,让年迈的双亲享受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可这一切也只能在梦里实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正是千百年来子女心中的痛,这篇诗歌真切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诗里所要表达的那份情感,“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我们难道一定要理解成男女之情吗?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的相互赠礼珍重。我们成为朋友不是为了美丽的琼玉,而是在这份赠送的礼物里背后的真挚友谊。正因为我们的友情难得相成,我们才要更要珍重这份情感,无论是能不能给彼此最大的物质拥有。可是现在的人们只顾着给另一半准备礼物过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却忘记身边朋友的也送上祝福,友情要是断了联系就会像无水源的河流,慢慢的干涸,那友情也就会慢慢的淡去。

《诗经》中对情感的表达如此生动感人与其表现手法分不开。《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对于后代的诗歌有着极大的启发,也是后代诗歌在形式上的鲜明借鉴,对整个诗歌的发展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诗经》作为古典诗歌的典范, 对后世影响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的。自(楚辞》以来,其情感价值一直贯串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几乎在所有的大诗人的作品里都闪耀着它的光辉。诗经里的诗,从大篆,到隶书,到楷书,从竹简,到缣帛,到纸,历经了无数次的抄写印刷,可幸的是诗歌中的情感价值非但没有被磨灭,反而愈发鲜艳醒目。诗经里所寄予的人生价值意义就这样慢慢的在古今年华里散发着馨香。

第12篇:数学之美小论文

数学之美小论文

13-会计2班 1322158 周宇宸

这学期报了一门益智游戏与数学欣赏的选修课,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数学世界五光十色,没有接触这门课之前我一直以为数学只是停留在学过的课本上,大学前学的导数函数,到大学后的高数,印象里只有运算符号和数字还有就是繁琐的解题步骤,虽然并不讨厌但是对于很懒的我写太多数字费太多脑子也会让我觉得很麻烦,而且高中数学比起初中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且抽象性理论性更强,思维密度和难度都大幅度加大,到了大学的高数就又上了一个台阶,就算成年人对高数大部分也是投降的态度。然而接触了这门课之后,我抛弃了数学只是用来得试卷上的分数的固有思维,发现了数学的有趣之处。

数学的有趣之处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结合实际,现实中的很多麻烦的事情通过数学就可以迎刃而解,不然如此还可以发现很多神奇的东西。比如说之前有一节课看到的视频,大概意思就是一个人向天空看,然后会影响到周围多少个人,然后一群人向天空看可以影响到多少个人,通过概率计算出的结果令我感到非常的神奇。还有黄金分割比例,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所以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五角星之所以看起来那么的赏心悦目,是因为其中充满了黄金比例,它的边互相分割为黄金比例,不论横看竖看都是匀称的,我想这也是被称为数学之美的一部分吧。 接下来有接触到了一些数学相关的小游戏,最常见的就是小时候的脑筋急转弯一样的题目,还有就是最经典的华容道,魔方,七巧板,九连环这些了。华容道就是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就算胜利;魔方大家最为熟悉,就是通过旋转使每面都是同样的颜色;七巧板顾名思义是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版可以拼成许多图形;九连环是中国传统智力玩具,用金属丝制成九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版或者各种框架上,并贯以环柄,玩的时候按照一定程序反复操作,就可以使九个圆环分别解开,或者合二为一。我认为这些多是运用了数学中几何的知识,了解了这些之后也对这些早已熟知的游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并统一的过程。统一的目的是“追求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而通过不同的方面来看数学,这对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我觉得有很大的帮助。数学之美,表现形式我认为是多种多样的,有简约之美,概念之美,公式之美,繁杂的数字虽然看上去并不美观,可是如果细细品味就会认识到其中的奥秘,在纸上它们也许只是不起眼的公式,但凡运用到实际中,可将许多难题化解。这些我认为要感谢伟大的数学家们,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现在的生活,才能体会到数学原来也有如此的耀眼。

第13篇:中华诗词之美 论文

浅论周邦彦咏物词

2012213191 王娜外国语学院

摘要:周邦彦的咏物词在宋代就享有盛誉。本文将周邦彦的咏物词分为两大类,并分析了其咏物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周邦彦咏物词艺术特色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被誉为“词家之正宗”,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对宋词艺术形式的成熟与完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词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并不丰富,主要有羁旅行役(如《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伤古怀今(如《西河·金陵怀古》),咏物,离愁别恨或者借爱情寄托人生感慨及身世遭遇等。就咏物词而言,主要吟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和杨柳等,同时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

一、周邦彦咏物词的主要分类

周邦彦咏物词主要多以植物为吟咏主体,可以分为两类:(1)抒发对对所咏之物的热爱(2)所咏之物不再是单纯的描绘对象,而融入了词人的情感和寄托。而后者则占了周咏物词的绝大多数。

就第一类咏物词而言,如《玉烛新·早梅》

溪源新蜡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樽前赋与多才,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漫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乱插、繁华盈首。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这首词所咏对象是早梅,单纯对早梅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上片“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写梅之形神;下片“寿阳漫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用寿阳公主的梅花妆终胜不过梅花,从而来突显出梅花的美。

就第二类咏物词而言,如《倒犯·咏月》

霁景、对霜蟾乍升, 素烟如扫。千林夜缟。徘徊处, 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蹁跹西窗悄。冒霜冷貂裘, 玉斝邀云表。共寒光、饮清醰。淮左旧游, 记送行人, 归来山路窅。驻马望素魄, 印遥碧、金枢小。爱秀色、初娟好。念漂浮、绵绵思远道。料异日宵征, 必定还相照。奈何人自老。

本词描写的是月色清景,但更多的是通过月夜寄托对月皎洁月光下古人的怀念、旧游的回忆。抒发了寂寞孤独的漂泊之感。词尾的“奈何人自老”则表达了词人觉得时光已逝、老之将至的感伤。

二、周邦彦咏物词的艺术特色

1、首先,周邦彦咏物词以表现“常人之境界”为主,表现自我的人身体验,寄托自我情感。

王国维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先生之词,属于第二种者为多。

“常人之境界”即执著于人之常情的表现所形成的境界。而周邦彦咏物词以

1 常人境界入笔,风格自然以情为主, 融会贯通真情于写就的物体与景象之中。由于生活遭际的颠沛流离与半生落宕的深切体验, 对于词中情感的描写已经成为周邦彦词体的主要风格, 有着切肤之痛、曾深刻感触与渗透至于心扉的至深情感。周邦彦咏物词中的物象描写不止与单纯的写描与临摹, 而是更加注重于对主题情感的渗透与抒发, 兼以对于清真意境的倾诉。周词中更多地借咏物以传达词人与花叶针线之间所隐涵的别愁离恨、思绪万千与刻骨铭心的悲欢离合之情、孤独寂寞的羁旅行役之感。例如,其作品《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这首词并不是一首简单的“惜花惜春”之作,而是一首寄寓作者自我强烈的情感、意绪的咏物名作。开篇就以数句交代时间,传达出作者春晚客居异乡的落寞情怀,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使作品一开始就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愿春”三句进一步强化我无可奈何的情怀。陈廷焯评此词云:下文(“夜来风雨”以下)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句,却满纸是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黄蓼园云:自叹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自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因此,“融身于境界”在周邦彦咏物词中已成为主要的撰词手法, 通过表现深沉回转的感情遭遇与人生体验, 寄寓浓挚而沉郁的情感意绪, 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一样成为咏物词所要表现的共同“主体”。于咏物词的创作中以心理流程为运思着墨之痕迹, 意随境转, 心在物间, 体现出宋代咏物词高超的创作手法与临摹勾画物象的词功, 其咏物词著意与抒情的笔法, 为后世所广效袭与流传。

2、其次,在内容方面,简洁、单一,但生动形象。

相对于众多以题材之多、内容之繁来标新立异的词作家来说,周邦彦咏物词的内容实在算不得宽泛,但能够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皆收于其咏物词之中,并以此作为抒情咏怀的基点,广开思路,这一点堪称一绝。在其咏物词内,有春之音薇、夏之残杏,也有秋之冷月、冬之雪梅。阅读他的咏物词,你不禁会被他的细致独特的洞察力所折服,单单咏之物的身姿体态就能让我们品味良久,更何况它们的内涵呢?由此我们不仅看出周清真本人高雅生活情趣,而且体会到其作品和人同样具有的芬芳的气质和独特的魅力。如《品令·梅花》中“月痕迹,梅梢疏影”写在朦胧月光的映衬下,梅花的身影渐疏渐远,似乎于花之情已浅却“花发雾寒成阵,”作者依旧沉浸在花情之中。结句“后期无定,肠断香销尽,”词人其实是在“无可奈何花落去,”封无尽的留恋都在期待来年的相逢,词人可谓用心良苦。他无意以内容之新取胜,却也不随便同于世俗之流盲目取意,只是安守于生活的现状,借平常之事咏物抒怀,虽有所局限,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生活的 反映。

3、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第一,以赋笔铺陈事物,长于组织勾勒。对于模写物态,张炎曾指出:“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强调的是自然中度。若适度而掌握不当,或失之拘,或失之晦,都不能使物态鲜明生动。而周邦彦则能将其勾勒之功发挥得淋漓尽致,“模写物态,曲尽其妙”。如《六丑》写长条之带刺,向

2 人欹侧,皆是笔笔勾勒,神形兼得。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这首词说:“为问家何在,此处点题题旨,只五字收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是羁愁怨抑,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第二,拟人、移情手法的结合运用。所谓拟人,是指把物当作人来进行描写,通过赋予对象物以人的某些特征,从而使物的形象鲜明,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所谓移情,是指创作主体在叙写外在事物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对象物上,使对象物变得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情感。

由此可见,只有将拟人、移情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周邦彦咏物词即是如此。如“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客。”(《兰陵王·柳》)。柳花飘绵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作者却赋予其以人的神态,同时作者将不愿离去的心情也寓于飘绵之中。这种把拟人和移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对后代咏物词的表现手法的发展有开创之功。

3、最后,周邦彦的咏花词中,喜欢以美人比花,用表现美人姿态风韵的词语来形容所要吟咏的花。如《花犯·咏梅》中“净洗铅华”将梅花比喻为不施脂粉、天然美丽的女子;《丑奴儿·咏梅》中“肌肤绰约真仙子”将梅花比喻成冰清玉洁姿态美好的仙子;《水龙吟·梨花》中用“素肌”来喻梨花颜色的洁白。但在词人看来有时即使是美女也无法与花相比,如《玉烛新·早梅》中“寿阳漫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

综上所述,周邦彦的咏物词确为其代表,带给我们一个成熟的、富有内涵的周清真,不同的类型代表着其多样的艺术特色,但作品之间又存在着共性。正是这样的艺术特色让他的咏物词达到这样的高度,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周邦彦.清真词.北京:中华书局,1991 [2]王国维.人间词话[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6.[3]马健.试论周邦彦咏物词的艺术风格.丹东纺专学报, 2000

3

第14篇:识美崇俭以养德论文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空前提高,但精神层面尚未全面跟进,道德滑坡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因此,应建设一个充满生活幸福感的社会,调解社会各类不和谐因素,尤其需唤起人们注重精神道德修养。从美学视角来看,应提倡人们需认识美的本质,从生活实践的细微角度推崇勤俭节约之美德,以期两者的结合助力更多美德的蔚然成风。

关键词:识美;崇俭;养德

改革开放为每个中国人施展才智,追求幸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场经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展现了辉煌的前景。然而人们又常常感到生活并未称心称意,有着对生活中水、空气、食物安全质量的担忧,有着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现象的痛恨,有着对灯红酒绿、挥霍无度的社会心态的困惑。如何度过美满的人生,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了不朽的话题。

一、关于美的理性反思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的生活应该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在人的平常生活中展现出人的性、情、品格之美。\"这使我想起了题为《日子》的散文:\"日子,把乳白的芽儿拱出土层,把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张开,把花朵一枝一枝地释放出香味来,把果实酝酿成希望的彩色、甜柔的收成;即使岁月把日子砍成一株株轰然倒塌的大树,泥土下斩不断、挖不绝的根系,会重新繁殖新的苗圃来;还会有顽强的种子,用它们独特的旅行方式,走遍世界,去繁衍成理想的部落、美的风景。\"这像极了人从出生、少年、青年、中老年、死亡的生命历程,人的生命同样不因死亡而悲凉,因为还有人性中\"顽强的种子\"去孕育新的美景、新的世界。人创造了生活,创造了美,在人的生活世界及旅途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的生活不应该在灯红酒绿、挥霍无度中度过,更不能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浪头中失落了理想、信念和真正的自我,失落了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大地有\"苍茫\"之美,海洋有\"浩瀚\"之美,群山有\"连绵\"之美,湖泊有\"宁静\"之美。大自然给予人们太多美的享受,把这份珍贵的美融入人的生活,人们就应该多一分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人品之美和人格之美。在生活中无论吃着多么珍贵的食物,穿着多么艳丽的服装,住着多么豪华的别墅,坐着多么高级的轿车,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性、情、品、格都谈不上人之美。

二、对于节俭的蕴含探究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至善方能至美,美而无德犹如玫瑰花之无香。美的世界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的花朵要靠劳动的汗水来浇灌,由此做一个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人该是用心创造美的生活应有之意。节俭之美德自古就流传:孔子将\"俭\"视为与\"温、良、恭、让\"相并列的道德规范;墨子极力主张\"节葬、节用、非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叮嘱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曾论述道\"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清人朱柏序在《治家格言》中强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挖井;自奉必须节约,宴客切勿流连\";《增广贤文》中指出\"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佛家常用\"惜福\"一词来启示人要懂得节俭,佛教认为,人的一生的物质享受是有限的,过多的浪费,犹如柜中钱、袋中米,用一次就少一些,用完就没有了。由此,节俭不是权宜之策,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的特有内涵。假使人们日常生活忽视这一美德,是否应该觉悟从做一个节俭的人开始,从而向着勤奋、自制、拥有爱心、社会责任心的人发展呢?人性的美、生活的美该是能够在这一美德风行中更显灿烂的。

三、德不孤识美崇俭以养之

古人以\"立德、立言、立功\"为终身大事业,今人亦传承这一精神,但道德上知行不一的现象屡见不鲜。众多美德如常年封存的美酒,或如从指缝中流走的沙粒。当人们与美德渐行渐远,敬畏之心全无,如何能再奢望一个淳朴、祥和的社会存在?当人们都朝着功名利禄一条道奔涌,当人们都在计较个人得失,当人们不复去感知生命真正的价值,当人们麻木到对丑恶现象见怪不怪,甚至把丑的看成美的,假的当成真的的时候,人们也将自食道德混乱的苦果。当善良、正义、诚实、荣誉、公正、仁爱、节制、勇敢都统统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惊慌、抱怨人心不古。殊不知,应该反观自身,从自身做起,把挑剔的眼光从他人身上收回,做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把善意传递给每一位遇到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罗伯特·肯尼迪曾说:\"只有少数人能够影响历史,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改进历史进程中的每一小步,当这些改变加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历史就是这么写成的。\"美德的蔚然成风,该是需要这份不轻视自我、敢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不问今夕何夕,该知有些事物古今中外相通不变。在物质日渐充裕的时代,仍需崇尚节俭的生活方式去创造美的生活,彰显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人品之美和人格之美。识美崇俭的力量必将助行美德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诗人但丁说:\"人不应该像走兽一样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黑格尔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康德也曾提道:\"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这些深刻的话语彰显着道德于人的不可或缺及意义的非凡性。相信人性伟大的一面,现在的不完美,只是人都有迷失的时候。冰心曾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有德行的人该是过得明白透彻、轻松些,幸福来得简单、容易些。识美崇俭该是养育德行良方,愿诸君在人生路上多采撷。

参考文献:

冯友兰。一种人生观: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9.

倪萍。日子.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56.

冰心。冰心散文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69.

第15篇:美学论文 傲慢与偏见之美

傲慢与偏见之美

清晨的阳光穿过了层层云幔,一片浓郁的森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在一片清脆而欢快的鸟鸣声中,奔跑的麋鹿在奔跑,牛羊在漫步,鸭子在扑水,伴随着轻快而明朗的音乐,伊莉莎白捧着一本书缓缓的从阳光下走来„„带着清浅的笑容,美丽而睿智的形象跃然进入我的脑海„„

这是影片《傲慢与偏见》(2005版)的开篇,影片一开头便深深的吸引着我,在一片恬淡的音乐中,我渐渐的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一直很喜欢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在读了十几遍之后,便决定找电影来看看。这部由著名导演Joe Wright执导的影片《傲慢与偏见》,以其扣人心弦的音乐,完美如画的画面,赏心悦目的演员加上源自小说的动人爱情故事深深地打动人心。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伊丽莎白·班纳特(凯拉·奈特丽 饰)出身于因英国乡间的小地主家庭,有四个姐妹,母亲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新来的邻居宾格来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马修·麦克菲迪恩 饰)打破了她们一家人单调的乡村生活。宾格来和伊丽莎白的姐姐在舞会上与简·班纳特在舞会上互生情愫;达西对善良聪明的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而伊丽莎白却对达西不可一世的傲慢心存偏见,不接受他的感情。然而,世事难料,宾格来和简·班纳特因为误会,关系危在旦夕;达西在表白失败后也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骄傲,认清了自己,在之后帮助私奔的伊莉莎白的妹妹与威科姆,挽救了妹妹的声誉,伊莉莎白得知后,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对达西的好感,最终俩人误会解除,有情人终成眷属。

整个影片在处理部分细节时并未完全依照名著,但忠于原著,在具体场景的设置上进行了巧妙的布置。

音乐之美: “Dawn”成为女主角伊丽莎白的主题,在音乐发展中不断被用到。而“Liz On Top Of The World”与“Your Hands Are Cold”则展现浪漫激越的旋律,与仿古典奏鸣曲之作形成有力的对比,让听众很容易区分出音乐扮演的角色,影片配乐则始终不脱离钢琴和小提琴两种乐器,但却起伏分明,时而平静优雅,时而震撼人心,干净大气而且兼备古典和现代两种艺术元素。在影片中由主角所演奏的“Dawn” 在浪漫旋律中穿进穿出,背景配乐与“有源音乐”水乳交融,声气一致 ,可听性大为提高。

剧情与音乐的完美配合是此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提名的原因。音乐与影片似乎是鱼与水,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当主人公伊莉莎白出场时,一曲轻快的《Down》将伊莉莎白的形象横好的烘托出来,清新的自然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丽而知性的伊莉莎白令人赏析,轻快的音乐令我如沐春风。。一直很爱达西和伊丽莎白共舞的那支小提琴独奏《a postcard》,悠扬的小提琴,俩人优雅的舞步与剑拔弩张的谈话,俩人的误会的同时又配合默契„„很好的展现了傲慢与偏见。

画面之美:

整部影片的画面感很强,似乎在欣赏一幅幅逼真而艺术的油画集,有90年代英国乡村的风景,清新恬淡;也有古树森林,沧桑而肃穆;平原的宽广,人在自然面前有一种深深的折服。

影片选取的场景中包括许多千年丛林和高山深谷,成功地给观众来带了不仅华丽而且古典的视觉冲击,相信那段Lizi站在山崖上的景象,和着大气的交响乐曲,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爱情之美:

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确定通过人生实践有其是审美实践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聪慧的大脑,美丽的外表总是令人产生崇高的感觉,当理性与情感相碰准时,美感就产生了。伊莉莎白与达西俩人的爱情经过了误会等挫折而最终走向了完美,“唯有爱情才能让我走进婚姻的殿堂”这是影片中伊丽莎白的一句至理名言。伊莉莎白与达西,简与宾格来的婚姻因爱情而相结合,在那个那年代勇敢的坚持自己的理念,而最终获得了幸福,美丽的如琥珀,完美的如童话。

《傲慢与偏见》的美犹如一曲悠扬的小提琴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尝„„

美学期末论文

——傲慢与偏见之美

姓名:胡璇

学号:2009932070

班级:09注会2班

第16篇:背后精神支柱

背后精神支柱

40年前,小吴的父亲原在乡下当农民。他觉得在那里实在没出息,计划到城里去拓展事业。于是他和妻子,把简单的家当捆成一个包袱后,便翻山越岭到城里去了。

他们在城里定居下来,并向人借了一点钱,开了间小杂货店。渔村是个穷乡僻壤,生意并不好做,疲倦、负债,加上孩子出生,小吴的母亲历经千辛万苦,才在百般艰难中,和他的丈夫克服了一切。如今杂货店依然存在,另外又添了两艘渔船,孩子们也已经成家立业,小吴的父亲并成了地方上的要人。当初的辛苦,总算有了令人喜悦的成果。

这些伟大的女性,信赖丈夫,也相信自己,随着丈夫离乡背井,面临危险、困苦、病痛与死亡而不惧。没有人因怀念以前的安定生活而打退堂鼓的,也不因为眷恋故乡的亲人,而厌弃这种什么都欠缺的生活。

想要帮助丈夫成功的妻子们,也应该具备这些拓荒英雄的妻子们的优点,明知危机重重,但为了丈夫的事业,仍然毅然以赴,与丈夫同享苦乐。一个有抱负,有远见,有勇气接受新的考验,随时准备帮助丈夫的妻子,对丈夫来说,实在比什么都重要。

成功就是做自己愿意做的。如果你的丈夫对他的工作不满意,即使待遇很优厚,若他想要辞掉这工作,去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时,妻子也必须有接受的勇气和高度的忍耐与爱心。

莎士比亚说过:“怀疑是叛逆者,怕冒险的话,将失去就要得到的无限财富。” 你若想使丈夫成功,便应该鼓励丈夫去冒险;而你自己也要毅然地接受因冒险而发生的各种危难。

第17篇:成功背后

成功背后

成功是人人渴望得到的,亦是人人心上咱们的。然而在成功的背后。确蕴含了无数的挫折和打击。一般人只望见成功者威风凛凛得站在光荣的高塔上,却没看见他爬上塔顶之前所饱受跌打的痛苦经历;反以为是上天降临将福带在他的身上,自叹不是幸运人,而怨天尤人。

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乎永不失败,而在乎每战每败。”有些人一经挫折便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有些人勉强爬起,但却灰心悲观。像这类的人,是绝无到达成功境界的可能的。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他必然跨越失意的樊离,克服种种不幸,以不断的失败当做磨练自己的利器,以无数的挫折当做引导自己先向希望的良师益友。到处哭诉着自己的不幸,那才是天底下最没出息的人。成功的背后,总是掺杂着无限的苦难辛酸。如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过程中,使用粗劣的器材设备,经历无数的实验失败,经将其研究成功,又如贝多芬“用苦难铸成欢乐”,每日与病魔相熬,决不向命运低头,终于成为“乐圣”,写下了无数不朽的乐章,因此,我们更加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叔本华说:“一个人的心灵必需饱受挫折,才能有船舱般的稳重航海于大海中,否则,将是风的玩具!”尼采亦言:“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成功是人人渴望获取的。然而,欲获取成功却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的,那就是要磨练我们的毅力来。所以,巨石下的种子不死,风雨中的松柏长青,黑暗后面必蕴含着光明,苦难过后,便是耀眼的光明。

第18篇:好人背后

《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读书活动征文

好人背后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镇大桥基点校八年级一班舒家明

指导教师:文兴荣

这个世上,因为有了好人,才让世间处处有真情,处处有真爱。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真情,这真爱,才使得这些爱心散落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特别爱帮助人,而且很有爱心,我非常敬重他。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周围的树木都被晒的筋疲力尽,有气无力的耷拉着。打开屋门,强烈的热气流扑面而来,让人觉得呼吸困难。

这样的天气,地里早已没有人干活了,人们都回家或在树荫下,小河边凉快着。只有一个人,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还在顶着太阳,在地里做着那粗重的农活。

有人不禁会问:“你的儿女呢?”老人深陷的眼窝里,泪水盈盈。他和他的老伴只有一个儿子,一年前,在部队里当兵的儿子因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牺牲了。老伴因伤心过度,不久也去世了,只有他一个人蹲在老伴和儿子的坟头,一支接着一支的抽着廉价的香烟。他有一笔钱,是他的儿子用生命换来的。如果这点钱他一个人用,后面的日子能过的去了。他说,这钱我不能用啊,儿子去了,但他还要活着,活在更多人的心里。于是,他把钱捐给了一个正在修建的孤儿院。

太阳从不给人一些一毫的怜惜,它还是散发着强烈的光和热。老人瘦小的身子依旧在地里忙活着。汗水打湿了他破旧的衣服,在阳光

下看不到蒸发的热气,后继的汗水又再一次将衣服浸湿。

太阳羞涩的下山了,老人弓着他腰匆忙的回到他那破烂的小屋。换了一身看上去稍好的青布衣服,他又行色匆匆的走了。

他去了哪儿?

孤儿院。墙上五颜六色的儿童画很鲜艳。孩子们在明亮的屋里做着欢快的游戏。老人笑了。

夏日的暑气还是那么闷热,孩子们玩得可真高兴啊!有一个小孩看见了老人,叫了一声:“邓爷爷”,所有孩子都停止了游戏,把老人团团围着,拉着手亲切的叫着爷爷。老人高兴答应着,泪水再一次充盈着眼眶。

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孩子,这已经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今天很热,孩子们虽然在屋子里,还是热的汗水淋漓。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个雷锋的故事后,他又匆匆的走了。

第二天,孤儿院又接到一个好心人的捐助——三台电风扇。孩子们都高兴的围着电风扇,心里默默的感谢这个好心人。

后来,有人说,他看见老人到银行去了,取出了他的低保金,却只看见他拿了一袋盐和一颗白菜回家。

每次老人到孤儿院来,发现孩子们少了什么必需品,后来总会有好心人的捐助,却从来不留下姓名。

老人的生活还是很拮据,还是在地里做着粗重的农活。孤儿院的孩子们却总是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我终于明白,老人和太阳有着同样的光和热,让人感动,发人深

省。

学校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镇大桥村六组邮政编码:645352

联系电话:13778934920(移动)文先生

第19篇:孤独背后

孤独背后

经过了悠长的青春,终于成长为不算太大的大人。再也不要回去,再也不要重过一遍,心里反复地告诫自己。孤独不只是深夜团膝痛苦,不只是买醉狂欢,不 只是闭上眼睛就看不见。孤独,是你无论以任何形式都无法摆脱,正如你无法摆脱你曾经犯过的错,留下的疤。就那样痛苦、静默,哑而无言的生活着。可一辈子, 为什么就那么苦那么长呢。

《质数的孤独》是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穆勒先生向电影学院师生力荐的一部意大利电影。故事讲述了通过有伤少年Alice和Mattia命运的羁绊,Mattia是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质数中的一个,而中学同学Alice正是他的孪生质数。他们都有痛苦的过往,同样孤独,同样无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从少年到成年,他们的生命不断交叉,努力消除存在于彼此间障碍,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就像孪生质数,彼此相近却永远无法靠近。 影片根据人物的意识流向,将Alice和Mattia,从童年,青少年,青年直到成人,所经历的人事融合剪辑。通过光 影的瞬间切换,展现出命运稍纵即逝,如若错过就是永恒。而不拘于真实空间,反复插播的青年时酒吧里的音乐,将通篇悲弥的气氛贯穿在一起。音乐并不孤独,孤独的是人心无法释怀的伤痛。

Alice原本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家庭和睦受亲友喜爱,喜欢看动画片,会因动画中的悲欢而悲欢。她不想去滑雪学校,但爸爸偏要她去,并给她灌 下早餐牛奶,穿好厚重服装。这样的画面对中国观众来讲应该并不陌生。我们太多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还有太多的孩子依旧这样成长着。可偏偏那天出了意 外,Alice在雾中与同伴们走散,弄伤了一条腿。从此便成了被人嘲笑的人。童言无忌,所以怎样残忍的话都说的出口。还有恃强凌弱的青少年,当众羞辱她,逼她吃掉在地上糖果的小太妹们。残疾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怕的是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嘲弄、鄙视、调戏、羞辱,让一个人再也抬不起头来勇敢地活。Mattia原本是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却因智力发育不全的双胞胎妹妹备受羞辱。父母是如何甩下自己的责任,将一切重担都担在这个几岁的小男孩 身上。有一个女儿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还不够,偏偏将男孩的正常生活也剥夺。参加同学派对时,Mattia第一次决定将妹妹独自丢在公园里,并向她保证他会 回来找她。

Mattia只是想拥有一个轻松的下午而已,在派对上他积极表现,像个正常的男孩一样。但是,天黑下来,他终于抵挡不住对妹妹的担心,冲进黑暗 与暴雨之中。而他不知,从他对妹妹放手的那一刻起,就对妹妹永别啦。如果是外界给予的伤害能够很快愈合,就如欺负Alice的小太妹向Alice示好,冰 释前嫌。但内心的重创,自责,是就连去死也无法补救的。

Alice与Mattia是彼此慰藉的存在,虽然影片在朋友婚礼上传达出质数的意义,但略显牵强。他们从开始就不是普通朋友、情侣那种简单的关系,他们是彼此的“I\'am here”。生命那么苦那么长,没有你,注定是过不下去的。孤独背后,是坚持,是坚信。

只愿喜剧在人间,我们应该再坚信一点,再坚持一点,孤独的背后,彼岸的幸福总会触手可及。

第20篇:笑脸背后

《笑脸背后的罪恶》警示教育片

观后感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如果说一套,做一套,就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就会影响党在公众中的形象。在《笑脸背后的罪恶》里,当事人徐国元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无顾党纪国法,单独或者伙同其妻子李敏,共同收受多个单位和个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250多万元,折合人民币1410多万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这部警示片反映的是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贪污受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事件,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们走向犯罪深渊的心里历程,锒铛入狱后的可悲下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发出深思。可以说他们过去都是功成名就、踌躇满志的同志,曾经被群众爱戴的干部,而今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在改革开入的重要时期,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利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成为犯罪份子。本片深刻揭露了徐国元大肆受贿的罪恶行径和夫妇共同敛财的丑恶嘴脸,有力揭示了徐国元深藏于笑脸背后的阴暗与虚伪,深入剖析了其从精神空虚到政治颓废,从意志消沉到信念垮塌,从私欲膨胀到背弃党的事业的蜕变过程。徐国元案的

依法查处,对党员领导干部是一个警示,对执迷不悟者是一个警告,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一个鼓舞和激励。

通过观看此片,我觉得防腐蚀,倡清廉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改造自己。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确对待个人廉洁问题,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面前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

二、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徐国元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思想上蜕化变质。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正确处理好工作和人情,不要自毁人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从《笑脸背后的罪恶》腐败者违法犯罪的轨迹中,不难看出,他们的不义之财来自权力的“魔棒”,他们用权力演绎了一场场淋漓尽致的权钱交易之戏。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不顾群众利益,弄虚作假,独断专行,横行霸道,腐化堕落,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使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失。通过这次组织观看《笑脸背后的罪恶》警示教育活动,使我看到少数党员干部由于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扼腕疾首。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无利而不往,做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清醒的认识到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中的深谋远虑,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权利关,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谁负于的,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谁谋利益,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四、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笑脸背后的罪恶》警示片发人深醒,令人深思,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官们留下了千古骂名,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

上,以案为鉴,才能警钟长鸣,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人莫贪,清贫为官是正道”,古往今来,贪官贪恋美色、钱财、权力,如和坤之流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一心为民、清正为官,“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刘墉等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里。《笑脸背后的罪恶》案例如宏钟长鸣于耳,不时地警示、提醒着自己。

五、勤奋做事,廉洁做人,永葆公仆本色。

通过此次观看《笑脸背后的罪恶》的警示教育,使我深刻领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将自己的工作实践,跟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做事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要为民做老实事,做本分事,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标,千万不能背离了为民办事的航线,否则悔之晚矣。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宗旨,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做到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自觉奉献,才能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拒腐蚀永不沾。

通过此次观看《笑脸背后的罪恶》,触动很大,虽自己是人社局的一个小职员,但位卑不忘忧国,在自己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人社局的各项规章制度,决不能有任何偏离和疏忽大意,自觉地做到一切以党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从而达到让组织放心,让领导满意。

美的背后论文范文
《美的背后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