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离开的日子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04 12:01: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离开周波的日子

离开周波的日子

更新时间:2010-3-5 11:24:32

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右一)大校、涪陵区委书记张鸣(左一)为周波父母颁发《2009首都十大道德模范》纪念册等。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摄

涪陵区政府副区长闵秀兰 (左一)与周波父 母 观 看《2009年首都十大道德模范》纪念册。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涪陵烈士陵园,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前排左二)大校与区领导况东权(前排左一)、闵秀兰(前排左三)等观看周波事迹展。 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摄

周波事迹报告团等在涪陵青龙山陵园凭吊周波烈士。实习生

李辉 记者 朱志强 摄

昨日,“舍己救人模范警卫战士”周波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涪陵区委会议中心301大会场隆重举行。

台上,北京卫戍区“周波先进事迹报告团”5名成员,饱含深情讲述了英雄生前和牺牲后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台下,千余英雄家乡的听众满含热泪,倍感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纪念日。

涪陵区委书记张鸣说:“雷锋和周波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战士。雷锋只度过了短短的22个春秋,周波只度过了短短的21个春秋,可是他们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

离开周波的日子,英雄生前所在连队每晚点名 “周波”,全连官兵喊“到”。周波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官兵争当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

离开周波的日子,被救儿童高昊家的客厅墙上,高悬着英雄的遗像。周波先进事迹教育着孩子长大后要像周波那样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离开周波的日子,家乡涪陵各级党政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周波同志学习宣传活动。周波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涪陵新的发展…… ■现场>>>

周波,你在哪里?

北京卫戍区“周波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分别是:周波生前所在连队原指导员刘烊上尉,周波生前所在班班长伏子乾中士,周波生前所在班战士李艳青下士,周波所救儿童高昊的母亲岳凤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马骏。

报告会由涪陵区委书记张鸣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世俊、区政协主席常国权等出席。

随着一段女声吟唱的凄美旋律响起,演讲台上的电影银幕闪现出2008年2月中旬英雄周波牺牲时的那段难忘的日子——

生死抉择的难忘瞬间

2008年2月14日,周波为抢救2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时间虽然过去两年多了,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生死抉择的瞬间,让与他同在一个班的战友李艳青永远刻骨铭心,至今历历在目。

李艳青说,我和周波从当新兵就在一个班,平时睡在一张高低床上。我一直在想,我的好战友,你明明知道自己不会游泳,你明明知道严冬的水那么冰冷,可你为什么没有丝毫犹豫,就不顾一切地往下跳?在救出第一个小孩后,你体力明显已经不行了,可为什么不顾自己的安危,想着的是另一个生命?人在面临死亡威胁时,都会本能地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什么你却要掰开战友的手,使出最后力气把刘冰恒和孩子推向冰面?在生死选择面前,你那么毅然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们,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他的爱天高地厚

岳凤萍说,过去对部队,对军人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在电视里看到,打仗的时候,军人非常勇敢,不怕牺牲;抢险救灾的时候,他们冲在前面,不怕苦累。但总感觉离自己挺远。平时也经常看到军人帮我们清扫卫生、乘车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总认为这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也没有往心里去。这次,周波和刘冰恒不顾自己的性命,跳进冰窟救起我们两家的孩子,看见那么多老百姓为一个年轻士兵送行。我更加感受到了军人是那样的伟大,那样的了不起。

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说不出多少高深的道理,但我明白,有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军人,我们老百姓心里非常踏实,一百个放心! 闪光的成长足迹

周波短暂军旅生涯中的平凡往事,他那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立志报国的崇高境界、刻苦练兵的顽强意志,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让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永远难以忘怀。

伏子乾讲述了周波的成长足迹。他说,现在,我每天都要情不自禁到他的床铺上坐一会儿,摸着他那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仿佛听到他还在叫着我班长。每当连队集合点名,第一个呼点周波的名字,全连官兵齐声答“到”时,我清晰地感到,周波并没有离开这个光荣的集体,他永远挺拔地站在我们这支雄壮的队伍里,和我们一起整装待发! 当代青年的光荣和骄傲

周波那点点滴滴、看似平凡的故事,清晰地勾画出他在军营这个特殊环境里锻炼成长的轨迹,生动诠释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书写了当代军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他是当代青年的光荣和骄傲。

马骏与英雄周波为“80后”的同龄人,全程参与了对周波英雄事迹的采访报道。她说,两年前,我曾经到过涪陵,来这里试图探寻英雄周波的成长轨迹。两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来到涪陵,来为大家讲讲我了解到的周波。两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然而有些东西却也一直不会改变。周波,留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就是这样。

她说,我们一样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一样追逐时尚,喜爱流行,个性独立,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判断。可是周波又有些不一样。当他的同龄人,更多的在追求物质享受,追求自由的生活,追求现实的利益时,周波却放弃了那份安稳,选择充满艰苦而紧张的军旅生涯。一个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80后”青年来到军营,这份选择,对他又意味着什么呢?

马骏说,周波让我明白了年轻人该如何选择,怎样走路,怎样把人生书写成一个大写的“人”。如果你感到迷失和彷徨,那么看看我们的榜样周波吧! ■专访>>>

不一样的报告心境

被救儿童高昊的母亲岳凤萍做完报告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采访。

岳凤萍说,来涪陵之前,她随周波先进事迹报告团已经在北京作了20多场巡回报告。

“第一次来到孩子救命恩人的家乡,刚开始走上台的时候挺紧张的,尤其是周波的父母也在,我心里砰砰直跳。”她说,“不过,我很快找到了一种家人的感觉,挺亲切。”

离开北京来涪陵时,岳凤萍告诉儿子:“我要到你爷爷、奶奶 (周波父母)那儿去了。”高昊懂事地说:“妈妈,一定要代我向爷爷、奶奶问声好,等到了暑假,您得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

岳凤萍说:“每当我作报告的时候,都能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周波牺牲后的那段日子。而我这次来到涪陵,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兴奋得昨晚几乎一夜未眠。特别是看到今天报告会这个热烈场面,跟以往作报告时的感觉真的不一样。”

岳凤萍有个心愿:我们一定好好培养教育好孩子,让他们长大以后也要参军报国,做周波那样的人! ■延伸>>>

报告团成员与周波父母座谈

昨日上午报告会结束后,报告团成员与周波父母进行了座谈。

周波的父亲周永明说:“报告会圆满成功,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受邀参加周波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涪陵区山公主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国良说:“这场报告会太感人了!我只听到周围听众席里一片抽泣声。”

江国良表示,请部队放心,企业将尽最大努力,安排好英雄父母的工作和生活。

青羊镇党委书记江发茂说:“事迹感人,报告精彩,我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我们将再次动员,掀起向周波同志学习活动的热潮,把英雄的精神转化为推进青羊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报告团领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大校则表示,涪陵区非常重视对周波同志的宣传,实际上就是对部队广大官兵的鼓舞和支持。看到周波父母工作、生活很好,官兵们都感到放心。

涪陵区委书记张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说,涪陵是一个英雄辈出、崇尚英雄的城市,必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涪陵新的发展。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况东权,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陈联权,区政府副区长闵秀兰参加座谈。

报告团成员祭奠英雄周波

昨日下午,由报告团领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副政委贺秋刚大校带队,报告团全体成员先后前往涪陵革命烈士陵园、青龙山公墓,祭奠周波烈士、瞻仰烈士铜像。(记者 杨旭东)

推荐第2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

第一次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是我上初二的时候,由校团委组织的“学雷锋观影活动”,那时我刚刚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时隔15年,再次重温这部影片,我已是一名有着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了。社会在进步,日新月异;时代在发展,时过境迁。在中国这个历史文化悠久而当今又发生着深刻变化的国度里,有人不禁会问:新时代下还有“活雷锋”吗?回答是:“有,因为他从来不曾离开。”

谁也不会料到那车轮会被一个沟坎卡住,谁也不会想到车轮过沟坎的震动会撞倒一根晒衣桩木,谁都难以想像桩木不偏不倚地打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默默离去。乔安山—雷锋生前战友,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来了,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正是有关乔安山这个“雷锋二代”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和催人泪下的平凡经历。

乔安山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两人一同入伍,同在一个班,又同驾一辆车。1962年8月15日,雷锋与乔安山在一起执行任务时,一个意外导致雷锋同志牺牲了。意外的车祸给乔安山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自己最敬爱的班长雷锋,竟然被撞死在自己的车轮旁。在太平间里,他想抱着雷锋的尸体与班长同死;在禁

闭室里,他想起雷锋生前帮助他戒掉烟瘾,鼓励他学习文化知识,想起雷锋给自己的妈妈寄钱治病……雷锋生前播种在他心里的情谊,自己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最亲密的战友,使他悔恨交加,痛苦难当。从此,乔安山把与雷锋胜似手足的战友情变成比泪水更凝重的深切怀念,时时处处以班长为榜样,碰到有困难的人就会想起班长帮助他人的画面,于是乔安山身后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锋又恰似雷锋的足迹。

从部队转业多年,乔安山始终没有忘记雷锋,他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开大客车那会儿,有一次,

七、八个站长的亲戚装成病号都不排队买票就直接坐上了乔安山驾驶的长途汽车,站长更以车组“学雷锋评先进”威逼利诱乔安山,但乔安山对站长以权谋私的行为坚决抵制,说:“在这么多群众眼皮底下,我这车啊开不动!”并把站长亲戚轰下了车,没领调车单就把车开出了站,为此得罪了站长。汽车行驶途中,一哑巴因为老婆难产,情况危急拦下车,乔安山没按规定将车行驶到站,而是先将产妇及时地送到医院救治。在站长面前,他没有让领导的“特权”得逞,宁可不被车站评为“先进”,情愿放弃那“先进”评比获得的奖金,冒着可能被站长处分的风险把车开出站。在人民群众面前,一个产妇面前,他却以自己的方式行使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特权”,传承着雷锋精神,救人于危难之中。

还有一次,乔安山驾货车救起路边一位被车撞伤的老人,并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老人在家人的压力下,违心的指认乔安山

是肇事者。乔安山痛心、苦恼,家人也跟着寒心。好人终有好报,经过交通部门的调查和目击证人的证词,最终撞伤老人的真正肇事司机找到了,老人的良心也受到谴责,拉着乔安山的手认了错,乔安山也沉冤得雪。这一段坎坷的经历,让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面对病人家属对他的侮辱和诬蔑,他又气又恼,但他没有因为当初的救死扶伤而后悔。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据理力争,真相大白后,他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为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为濒临沦丧的社会道德讨回了公道,同时也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服务中去。”这是摘自“雷锋语录”中的一段话。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战士,他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太突然,这位具有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的时代精神翘楚,带着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嗄然而止,永远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静静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终点,一个高大无比的形象永远烙在了中国人的心中。改革开放的春风引领着时代的车轮迈着矫健的步伐在中华大地上画出了浓重的一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着与时俱进的这个崭新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彷徨了,有人混沌了,长久以来蕴含在他们脑海深处的某种精神支柱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中悄悄地支离破碎,消失殆尽。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并非如此。影片最后当乔安山和他的儿子身陷困境时,一群青年志愿者帮助了他们,让他和儿子感到了世间的真情与温暖,众多青年志愿者戴着小红帽推车的情景,成为了影片中最为感人的一幕,同时也使雷锋精神得到了升华。当汶川、玉树遭遇地震时,当云南遭遇旱灾时,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千千万万个“雷锋”都踊跃地伸出了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伸出双手帮助他人,自己也能得到快乐。学雷锋的真谛并不需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只需要在你身边的人跌倒的时候,你能毫不犹豫地上前搀扶一把,仅此而已。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负着一个沉甸甸的希望,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进程中踽踽独行而毫无怨言,他默默地关注着万千变化的世界,却始终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乔安山却又是不平凡的,他将雷锋那一串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延续了下来,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让更多被现实种种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所迷惑困扰的人们清醒过来,紧紧地凝聚在一面辉煌的旗帜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无私与崇高。

“你说我跟不上时代,付出的对待该不该?对待同志要向春天般的温暖,不管别人怎么看待。”

“也许你忘了怎么对待,刻骨的对待难以更改,对待生活要有火一般的热情,在对待中寻找大爱。”

“面对着共同的对待,我看见你不曾离开,春天的对待汇成永远的大海,年年月月一代又一代。”

社会一直在进步,某一个时代的精神可能会被重新诠释。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它经受了几十年的时间考验,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正确指引社会文明与道德的前进方向。

人间有真情,世间有大爱。只要人人都真心对待,不管别人怎样看待,雷锋有没有离开,让我们在对待中寻找答案吧!

推荐第3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影评 ——又是一个“傻子”

“别人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自己有困难怎么不帮?”这是“傻子”雷锋说过的话;“这事要是雷锋遇上,他肯定也会这么做的!”这是另一个“傻子”乔安山说过的话。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叙述的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用自己一生来学习他,尽管自己被别人不解、被别人诬赖甚至是连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不支持他,他都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这无疑又是一个“傻子”~~~ 雷锋离开了,他是一个无私的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是一个勤劳的人,所有的人都叫他“傻子”,可是也就是这个“傻子”能让毛主席亲笔题字——向雷锋同志学习;也就是这个“傻子”能打动着周围的人;也就是这个“傻子”能让全国人民钦佩。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成为这样的“傻子”呢?

乔安山同志愿意成为这样的“傻子”,他被雷锋感动了,并决心要将雷锋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那就是助人、无私的助人!他决定要将雷锋精神发扬广大!从他为雷锋守墓开始一直到他老去。 我想影片中最揪心的时候莫过于乔安山被无赖成肇事者的时候了,老爷爷躺在冰冷的雪地里,肇事者逃了,一辆小车来了又走了,乔安山来了,他急忙将老爷爷送进医院一直到老爷爷的家属来了他才去送货,可是老爷爷的家属非但没有感谢他还诬赖他就是肇事者,老爷爷也被逼着说谎,小车的主人知道后暗喜自己幸亏没有就那位老爷爷,妻子和儿子心疼的责怪着他不该多管闲事,可是他的回答还是“这事要是雷锋遇上,他肯定也会这么做的!”这是多么有勇气的一个人啊!我想也就是他的这份执着让小车的主人主动证明他的清白,让老爷爷的愧疚之心盖过被强迫撒谎的无奈而说出了真相,更让那位肇事者幡然醒悟、到警察局自首。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婆,以前我外婆在马路上跌倒了,没有人把她扶起来,我不能怪路人的冷漠,只怪那些让路人变冷漠的人和事,因为很少有人能像乔安山那样被诬陷了还不后悔,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而这个是难能可贵的。 经过那次肇事事件后,乔安山的儿子更加反对自己做好事,并抨击到“雷锋时代”已经过时了!可是到最后,他们父子俩遇到了困难,他们送货的车陷,最终是一群戴着小红帽的青年志愿者帮他们推车,解决了他们的困难,这让乔安山的儿子对自己这么多年的做法改变了,最后他也带上了小红帽,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这让乔安山十分欣慰,不仅仅只是因为自己儿子,更是因为这群可爱的“小红帽”让他感觉到自己这么多年所做的都是正确的,让他感觉到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继续着“雷锋精神”,让他感觉到还有那么那么多无私奉献着的“傻子”。

推荐第4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八(12)邵若禺

雷锋精神是什么?多年过去雷锋的故事被永久流传,雷锋精神的具体诠释却早已模糊难辨。一场不朽的历史,一个有过错的战友,一部准确戳中当下社会痛处的影片,恰恰用雷锋亲身给战友带来的感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回忆。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历史,时间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定的毅力,时间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精神,回首乔安山的这段历史,我仿佛领略到的这种坚定地毅力和伟大的精神。社会一直在进步,某一个时代的精神可能会被重新诠释。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的时间考验,我们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

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推荐第5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8.1 周鹏程

2月14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8.2王含月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作为一个士兵,还有什么比自己驾车撞死自己的班长更让人痛心疾首,又更让人懊悔终身呢?何况撞死的这个班长,是日后震撼中国的雷锋。 对乔安山这个名字,如今许多人已不再陌生,但对乔安山在不慎撞死雷锋后的35年中,怎样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默默地善待生活,默默地做个像雷锋那样的好人,却知之甚少。这部电影,首先为我们真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乔安山在几十年的内心煎熬中顽强生存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回到“雷锋班”接过班长的方向盘,继续当一名普通战士,然后又随团队转到地方,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娶了一个农村姑娘做妻子,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无论走得多远,也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他都没有忘记应该像班长那样做人,也没有忘记定期来到雷锋墓前,向班长汇报和倾诉。

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被一辆黑色的轿车撞伤了,可那辆轿车却趁机逃跑了。乔安山伯伯开车去送货,遇到了这位老爷爷,所以马上把老爷爷送到了医院。乔安山伯伯付了暂时的医药费,还找来了老爷爷的家属。可让人气愤的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谢乔安山伯伯,而且还不把乔安山伯伯帮他们付的医药费还给乔安山伯伯,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是贼喊捉贼,故意把老爷爷撞上了,还假慈悲,把老爷爷送到医院。老爷爷的家属为了一点点的医药费,诬赖好心的乔安山伯伯。乔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释说明,可老爷爷的家属根本听不进去,硬说是乔安山伯伯撞了老爷爷,叫乔安山伯伯赔他们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让人最可气的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连自己的班长都会撞死,撞伤一个老爷爷又算什么呢?在最后通过电视台的采访,终于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一点也不惭愧,连声对不起也不和乔安山伯伯说,就匆匆地走了。这种行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

这部电影通过深入乔安山的内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伤、苦恼和欣慰,呈现在我们面前,催人泪下,撼人心魄。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8.3宋振迪

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默默离去,乔安山——雷锋生前战友,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来了,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正是有关乔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平凡经历。

几十年前,时代推出了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军人,他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如此匆促,在人们还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时候,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忽然间嗄然而止,躲开了人们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静静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终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改革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华厦广袤的大地上画出了浓重的一笔,面对着日新月异的这个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长久以来蕴含在他们脑海深处的某种精神支柱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中悄悄地支离破碎,飘散消失殆尽。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负着一个沉沉的希望,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路途上踽踽独行而毫无怨言,他默默地关注着变化万千的世纪,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他或许只是一片迎风而动的绿叶,或许只是一粒亮丽而纯清的海水,但他却昭示着一种生命的倔强,折射着一种生命的辉煌。

乔安山却是伟大的,他将雷锋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延续了下去,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让更多的人脱离种种龌龊腌臜,紧紧地凝聚在一面辉煌的旗帜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无私与崇高。

我甚至于为他的默默无闻而潸然泪下,他只是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完成雷锋未竟的事业,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然而,正是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我不由得有一种激动和亢奋。当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哗然而现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那么地贴切而自然。或许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执着的赤诚,正是无数坚实的脚步,才能将新时代的这座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殷实、富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烫人的力量,开始浩大而勃发。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8.4王思雨

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我也是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后,才知道有这位人物的。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巨大的悬念。

那天他在倒车,谁也不会料到那车轮会被一个沟卡住,并且出来时一震;也不会想到会打倒一个柱子,然后撞向雷锋的太阳穴,置他于死地。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班长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 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乔安山在电台的真情流露唤醒了目击证人的良知,终于在挺身站出来为乔安山同志作证,与此同时,公安干警把肇事司机抓获归案,才真正还这位活雷锋一个清白.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板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心中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还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打乱了我们的思绪。瞧,当我们给汶川捐物,给云南捐水时,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历史,时间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定的毅力,时间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精神,回首乔安山的这段历史,我仿佛领略到的这种坚定地毅力和伟大的精神。社会一直在进步,某一个时代的精神可能会被重新诠释。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的时间考验,我们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

推荐第6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雷锋是一位永垂的英雄,是人们心里永远的榜样。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里的主人公“乔安山”在雷锋去世以后,他继承雷锋精神,做雷锋第二人。虽然他做的事受到了很多人的感谢,但其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也被别人误解和冤枉过。

有一次,乔安山在送货路上看到了一位被汽车撞伤的老人,赶忙将他送进了医院,并及时通知了家属。可在和家属的谈话中,发现自己被冤枉了,便开始极力地解释澄清,但却挽回不了结局,乔安山被老人的家属一致认为是肇事者。他因此很伤心,来到了雷锋墓,对雷锋说:“班长,我现在该怎么办?”乔安山不知道帮助人是不是帮错了。连他儿子都说现在学雷锋的人都是傻子,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但是雷锋在乔安山心里留下了很深的感情,所以乔安山还是坚持做雷锋第二人。

一次乔安山和他儿子在送货的路上,他们的车轮陷进了坑里,开不出来了,便开始求助,可一直没有人来帮忙。终于,在早晨的时候,一群学习雷锋的学生把他们救了出来,这些学生让乔安山的儿子知道了世上还是好人多,雷锋精神还是存在的,也让乔安山知道雷锋还活在人间!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知道我们应该学习雷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勇做雷锋第二人,让雷锋永远活在人间。

推荐第7篇:离开i的日子

离开i的日子

情书、足球、诗

帅,我高二那年爱上的女生。

那天她在教室门前的过道上把我拖住,死活要问出我的星座。我当时就想这女生肯定脑子进水,因为我根本不认识她,其实连看都没看过。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两个星座――双鱼和处女。后者是我重生的日子。“神经!你属凤凰啊?”他们都这么损我。

我竟然在给帅的情书上署了自己的笔名。天哪,这是我一生中犯下的较为严重的错误之一。习惯问题。好在事情发生了一些转机,有人认出我寄情书用的邮票。那张邮票是我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来人竟然在邮票上作了记号。这什么世界?!

关于超前意识这种东西,我通常只在过红绿灯时才会有的。所以在追帅的事上,亦无例外,我以为情书一发,万事大吉,就进入恋爱神经休眠期。谁知不等我醒来,国家队就在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出了线,以至国人对踢足球的小伙子们的印象大为改观。于是帅爱上了与她同班的一个校队前锋。

我知道如今的报社杂志社十有八九是不退稿的,但情书呢?反正帅是没有退给我。失恋后的那一阵,我天天在寝室的阳台上唱歌。室友们轮流来劝我,倒不是他们真的富于同情心。真实情况是他们饱受我的歌声之苦,生不如死,最后想出一个绝招:派出一名室友与我诗歌互对,以达到暂时停止我鬼哭狼嚎的目的。室友杰乃情场高手之一,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你接下句。”

好小子,竟敢套我话,美其名曰“引领我顿悟”,我心中暗想,于是不动声色地答道:“‘除却巫山不是云’。”杰深知山外有山的道理,仓皇而逃。寝室其他成员做悻悻状。

声 音

高二晃眼就过。我开始觉得自己多少还有点道德操守,那封情书我没有一稿多投,即便它并未被录用发表。我想任何一家媒体都会有遭遇稿荒的时候,为了不开天窗,那些次等的稿件也是有机会见天日的。而帅是例外,我是这个例外的牺牲品。不过与此同时,我找到另外一个没有一稿多投的理由,这让我的心理平衡很多--我没留底稿!

在距离高考还剩100天的时候,有人开始不回寝室了。这些人旨在回避床的诱惑,因为大多数人都把床搁在了寝室。而我每天还是按时回寝室,朝九晚五。别误会,我也属于大多数人,并没有把床搁在教室。住校两年多,我没有挑灯夜战的历史记录。我是这所省重点中学里少有的过得还有一丁点自我的差生。

昨晚9:47,焘来电话说:“畅,我艺术考试通过了,高考三百分就能上美院。改天我请你吃饭。”10:16,雁发来MSN说:“畅,我报了提前批,录取了,去北京学小语种。什么时候出来聚聚?”10:31,婷来电话说:“畅,我不参加高考了。去法国念书,五月底就走。”这一帮子都什么人,刺激我?!10:53,生活老师边敲门边说:“熄灯了,不准讲话!”……6:13,喇叭把电信号还原成声波说:“高三早锻炼照常。”6:28,我在厕所里喊:“谁把我牙膏用完了?还让不让人活了?!这什么世界?!”

我的理论

我的理论是:只有领先世俗一小步的东西才会被世俗接受并奉为经典。太高于世俗的东西,只有与时间一同积淀,时间赋予了他们价值,同时他们也赋予了时间意义。所以我渴望长寿。但有件事我心里始终没底:究竟是我太高于世俗,还是我连世俗的基本水准都差一大截。因为我至今不知道要把一个一般数列进行怎样的变化,才能求出它的通项公式。而班上的俗人十有八九对此轻车熟路。

毕竟领先太多有与落后太多有一样的空虚,同样看不到对手,只有与影子赛跑。渐渐地,甚至忘却了目标,模糊了追求。无论如何,高“山”上的生活还在继续。于我,疲惫之外,有没有一点无奈与绝望呢?说实话,我不怕高考。学长说,高考是装在烧碱瓶里的白开水。瞧着可怕,喝下去,没味,伤不着你。也许是吧,但我有我的理论:高考好比筵席上别人劝你喝的一杯酒。且你是从未喝过酒的,头一遭。(除非你高复)高考前的复习好比徘徊在喝与不喝间的思想斗争以及喝酒前那好一番的心理准备。真到喝时,硬着头皮,一口下肚,却未必能觉出酒的浓烈。即便有什么后遗症,也不是当即能顾的事,反而如释重负,一身轻松。至于会不会醉,会不会吐,会不会撒酒疯,会不会酒精中毒(如果你不幸喝的是假酒),要看以后,好比发榜的时候。所以高考的痛苦在于事前事后,而不在于其本身。

38℃的生活

老师说高考考十分,我们准备十二分。

即便我这样一个中下偏下的劣等生,也准备了八九分。我没想过要在高考拿满分。

非典突然降临,我们每天测体温,有时也戴口罩。我们都不希望高考因为非典的缘故而延期。因为我们快撑不住了。前桌的女生还是坚持每天洗头,还是在晚自修前5分钟梳好头。而我的坚持,在她面前相形见绌:我高一时,一天写两三次日记;高二时,两三天写一篇日记;高三时,两三个月写一篇只有日期和天气的日记。

良,我们的化学老师,整一个大龄愤青,在课堂上面授如何在高考中尽可能地避免化学失误。我想如果我的化学不那么差的话,我会认真听的。而事实上,我更有必要听听如何避免化学错误,更有必要听听如何不写化学方程式而做出一道化学计算题。

我想我们的承受力都已经到了极限,因为我们之中几乎人人都开始期待高考。好在高三的早锻炼终于取消了,但食堂依旧没有因为我们的日渐憔悴而加菜,或开辟类似高三绿色通道的通道。据说,学校的食堂是承包的。

此外,张国荣死了。张国荣的死并没有对我们班正常秩序的维持造成太大影响。倒是班主任怕我们跟风,连连找机会开导我们。他老婆是张国荣歌迷会会员。

我找最不爽的日子去打球,结果摔烂了新裤子。去吃饭的时候,食堂收工了。小卖部的老板又告诉我海鲜味的开杯乐卖完了。去看书,阅览室的杂志刚打包,说什么非典时期要切断传染介质。就这样,我喘口气的梦想也破灭了。

高三爱情暂停,但总有些人对它念念不忘。杰说,他爱的人名花有主,爱他的人惨不忍睹。而我,至今没有遭遇过惨不忍睹。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杰说:“要在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这两个集合之间找到交集真有那么难吗?”

“不难。我的这两个集合完全重合。”我说。

“哦?!”

“两个都是空集。”而事实上,空集只有一个,另一个大得不行。博爱与滥情其实一线之差。

备考Memo

――这最需要别人照顾与开解的日子,父母依旧不在我们身边。少数人在校园附近租了屋,父母赶来为他们打点饮食起居。另一些人则不顾每天来回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坚持走读。剩下的,通常以一两个礼拜为周期,拎着大包小包,奔走在都市与城郊之间。像这样的寄宿制高中,这个城市里不过三四所。景象也大致相同。

无论如何,在这个城市的同龄人中,我们是有优越感的,毕竟我们经历了他们未曾经历的经历。在四面围墙栅栏的校园里,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谈不上井井有条,却可以凑合着过活。

我每个礼拜都回家,顺便上物理家教。与阔别一周的电视电脑重逢。其实上高三以后我就很少碰电脑,因为电脑启动所花的时间太长,很容易被人扼杀在萌芽状态。电视则不然,但也有缺憾:这个礼拜看《薰衣草》第一集,下个礼拜回来看大结局。中间发生了什么我全然不知。不过话说回来,其中发生了什么,与我又何干呢?所以缺憾终是谈不上的。

学校在高考前十几天放了课,我在家中备考。

父母为我改善伙食,让我多吃高蛋白高磷脂的食物。

我每天喝一小瓶三勒浆,两大杯阿华田加奶;每两天做一份理综卷,写一篇话题作文;每三天上一次街,洗一次头。我现在备战高考。我相信愈是千钧一发的时候,愈有高效率,愈容易发生奇迹,改变命运。正因为有这近乎自欺欺人的信念,我才不曾放弃。

班主任不时打来电话,逼我去学校答疑处问问题。他以为要提升一个班的重点上线率,应该在我们这些人身上下手。但以后的事实证明,他错了:守业比创业难,要以守为攻。学校的答疑处我还算情愿地去了几次,毕竟我手上也确实整出一堆问题。那天接待我的是别班的化学老师浩,虽然他依旧乡音未改,大着舌头,不过我觉得他那天特别可爱:那天他竟然满口烤肉香。他讲得还算耐心,即便当我问他第一道题时他就约摸知道我是什么水平。我很难得地听懂九成。

我是双鱼座的男人,注定要与艺术为伍。但我想尽可能地摆脱命运的定式。

两年前,我毅然留在理科班。几乎身边所有人都在为我的决定不解,我说人活着应该做一些有挑战意味的事。有些决定是没有对错的,更不需要任何所谓的验证。我想离开i的日子已经接近尾声,明天高考!

推荐第8篇:雷锋离开的日子

《雷锋离开的日子》观后感

我又重新看了一遍《雷锋离开的日子》的电影。我看完之后十分感动,因为学习雷锋不光是帮助他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这部影片描写了雷锋的一位战友——乔安山。以乔安山回忆为贯穿线,引出下文:那她在开车因前面有一段比较狭窄的过道,雷锋就在一旁指挥着,谁也不会想到车轮会突然滑进了道旁的一个小水沟里;也不会想到与此同时,车身撞到了旁边一根战士们晒衣服的杆子;更不会想到那根晒衣服的杆子正好打在雷锋的头上。多么伟大的一个英雄,竟在22岁那样的青春年华中牺牲了。这代表着乔安山头上亚着多重的包袱,肩上挑着多重担子,他被人挖苦,被人另眼相看,甚至别人侮辱。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雷锋在身边,用雷锋行动去感化一个个挖苦他的人,最后得到众人的肯定与赞扬。

影片讲述了乔安山当活雷锋的几个片段。在乔安山开客车时,站长想关系,让他亲属先上车吗,当场乔安山就拒绝了。途中,有一位难产的妇女需要去医院,乔安山立刻改变了方向去医院。后来,妇女的亲属为感谢他,给他做了一面锦旗。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他救了一位被车撞了的老公公,还用自己的钱垫付了医药费。等老公公的家人来了时,因不想出医药费,便把帐都算在乔安山头上,诬陷他是肇事者,扣了他的身份证,并要他支付4万元的费用。他感到凄凉,大家都在往钱看,世上有良心学雷锋的人越来越少。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老公公一家人为了获得赔金,竟指责他是撞死雷锋的凶手,着让他留下了悲痛的眼泪。最后,电台的真情流露唤醒了目击证人,终于挺身出来为乔安山做证,这使老公公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说出了真相。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还是愿意帮助他人,弘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的思绪。瞧呀!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所有人都热心,积极参加,踊跃的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仍然在人们心中,促使我们帮助他人,同时自己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离开雷锋的日子》告诉人们要时刻拥有着帮助他人的一颗心。雷锋虽然离开了,可他又一直活着,活在人们心中,也活在人们身边,更可贵的是他一直在滋润人们干枯的心灵!

食品业种东方国饮郑迎春

推荐第9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

提笔的时候,脑海里就出现这样一个题目……

有这样一个人,他来到这个世界,平平凡凡;他走在这个世界,普普通通;他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他身高只有1米54,却像一个巨人,屹立在我们心中,他做的事情普通平凡,却像一块巨石,激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层层浪花。他的微笑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2岁是他永恒的年龄。他的日记人们越读越觉越感动,他的故事人们越听越动情!

他,就是雷锋!

雷锋,对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是一个神圣的名字。而雷锋精神,就是一种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以及时刻怀有的感恩心态!

我们这代人在读书的年纪,大都读过《雷锋日记》。里面的很多话语曾经让我们满含热泪。“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对待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这些话语激励着那个时候的我们,从小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在我的印象中,雷锋的故事,没有历史宏篇,没有经典传奇,他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鲜活地演绎了好人的真实,简单的美好。雷锋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壮阔的场景,他用一次次默默无闻的奉献深刻地展示了平凡的伟大,人性的崇高。历经数十载的岁月积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竟深深地铭刻在了每一个国人的心中,而雷锋精神,也早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不可磨灭的光辉。

也许我们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然而我们必须拥有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唯有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历经日积月累的时光历练,才能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雷锋精神就是这样一座丰碑,是中国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腾不息的生命源泉,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惊人的力量,浩大而勃发。

雷锋精神博大精深,对千万个人而言,就可能会有千万种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然而对我而言,雷锋精神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平凡而枯燥的基层新闻工作,和雷锋精神并不沾边。可是我深信,就是这样普通的岗位,就是这样平凡的工作,才是真正磨砺意志品质的磨刀石,才是真正提升思想境界的大熔炉。 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没有扶老奶奶过马路这样的好人好事,也没有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那样的阶级斗争,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用文字真实地描述基层工作,只不过是用镜头鲜活地记录百姓民生。我所理解的雷锋精神,就是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次工作。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原本就对基层新闻工作缺乏经验的我,慢慢失去了当初考取公务员的那份自豪与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的信心匮乏与逃避。还好有领导和老同志们的传帮带,有家人朋友的信任与支持,我才得以端正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开始熟悉和适应这份工作,并慢慢融入新闻办公室这个温暖的大集体。

新闻宣传工作繁杂而艰苦,从办公室的前辈们那里,我开始学着记录工作日志,把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会议纪要,领导来访,主题活动,详细地记录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方便日后查找各种工作资料。翻看自己的工作日志,从最开始到现在,我记录的内容越来越翔实,这对我而言,无疑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坚持做工作日志,才能不断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不断进步。

前路渺渺却终有归宿,长夜漫漫却终有黎明,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必须看到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正向着未来延伸而去。或许正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执着的赤诚,或许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民公仆坚实的脚步,才能将雷锋精神这座新时代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坚实、美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雷锋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雷锋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虽然他离开我们的日子已经很久远了.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却成了我们时代精神的象征。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能够成为几代人心中的榜样;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几十年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风尚。一个先进人物、一种时代精神、一种价值理念的传播,一旦进入民族文化的血脉,就会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开花、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即使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在变化,但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勇敢地回答“是”吧!因为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韩店镇新闻科 谷 丰 15969991012

推荐第10篇:离开拉登的日子

离开拉登的日子

————后拉登时代的美国反恐形势及对策

摘要:2011年5月1日,“恐怖大亨”奥萨马·本·拉登在逃亡了十年以后在巴基斯坦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美国及其盟友仍面临着严峻的反恐形势,世界反恐斗争仍任重道远。本文旨在在联系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斗争,分析美国及其盟友在拉登被击毙后面临的反恐形势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关键词:本·拉登、斩首行动、国际反恐斗争、全球化

2011年5月1日,自2001年9月11日发动针对美国本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并造成2998人死亡、世贸中心双塔垮塌、五角大楼严重受损之后就一直东躲西藏了近十年的奥萨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的一所民宅内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22年圣战,10年躲藏,本·拉登的一生在40分钟的枪炮声中戛然而止。

5月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正式宣布了拉登的死讯。随后,从1日深夜到2日凌晨,华盛顿、纽约等地都在彻夜狂欢,庆祝拉登被击毙。5月2日,人们来到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庆祝拉登之死,并纪念“9·11”事件遇难者。

随后,世界各国也纷纷表明了他们对美国击毙拉登的态度。英国首相卡梅伦对拉登的死讯表示欢迎,称这将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宽慰”;法国政府称击毙拉登是民主国家反恐的巨大胜利;法国总统萨科齐还对美国“不屈不挠”终于击毙拉登的行为表示祝贺;德国外交部长基多韦斯特维勒称,“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的死讯“对世界上每一个自由思考和热爱和平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克林姆林宫2日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对拉登的死讯表示欢迎;本拉登诞生地沙特阿拉伯也对此表示欢迎,并说希望能够借此给予基地组织及其意识形态重大的打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日就“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一事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

拉登被击毙可以说是美国自“9·11”以来十年反恐战争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但是,本·拉登的死究竟会对美国当前面对的世界反恐形势有多大的影响呢?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走近另外一个国家和另外一个组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

哈马斯是成立于1987年12月的一个集宗教性、政治性于一身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组织,主张用武力消灭巴土地上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反对同以色列和平共处,主张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自成立起,哈马斯策划实施了多起针对以色列的袭击活动,1989年以色列宣布哈马斯为非法组织,2001年“9·11”时间后美国和欧盟先后宣布哈马斯为恐怖组织并冻结其全部财产,澳大利亚随后也冻结其资产。2004年3月22日和4月18日,以色列分别对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和兰提西进行了定点清除,哈马斯在一个月之内损失了其一二号人物。但是,哈马斯并没有因此陷入混乱,反而对以色列进行了报复活动并迅速产生了新的领导人,而且在武装斗争之外开创了新的斗争方式,在2005年巴勒斯坦的地方选举中成功当选为巴勒斯坦地区的执政党。此后,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内斗中寻求合作,根据双方最新发布的联合声明,巴勒斯坦新一届地方选举将于今年十月举行。

以色列针对哈马斯领导人的定点清除是新世纪尤其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击毙拉登之前美国及其盟友在反恐活动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但是就其成效来看,哈马斯并没有因为其领导人的死亡而陷入混乱,反而对以色列进行了一系列报复活动并且还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成为另外巴勒斯坦联合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回到拉登被美军击毙这一事件上来,美国是全球反恐战争的主导方,而拉登是“9·11”事件的罪魁祸首、全球性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的首领,美军击毙拉登可谓是一次成功的“斩首”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拉登之死是对国际恐怖主义的一次重大打击。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么?拉登一死,国际恐怖活动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在拉登死后的第二天一名阿富汗的塔利班指挥官誓言要发动袭击以报复美军打死拉登的行为。7号有消息说,“基地”组织也门分支的成员对也门总统萨利赫名下的一处农场发动了突袭,造成人员死亡。而在这个周末,华盛顿多所学校收到带有不明粉末的邮件——“美国联邦调查局消息,首都华盛顿约34所学校收到可疑信件,信件里含有性质不明的白色粉末。这些信件至少39封,发自美国得克萨斯州。”而随之而来的,是基地组织针对巴基斯坦的报复行动: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一处准军事警察训练中心13日遭遇自杀爆炸袭击,至少造成80人死亡,140多人受伤,塔利班高调宣称这是拉丹死后的首次报复行动;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的迈赫兰海军航空兵基地22日深夜遭武装分子袭击,已造成5名巴海军官员阵亡,数人受伤,包括两架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在内的多架飞机在袭击中遭彻底摧毁。拉登被击毙之后,其生前的藏身之地巴基斯坦首先遭到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的报复行动,这也显示出,拉登之死并未对全球恐怖活动造成实质性影响。美国在拉登死后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安全形势,美国及其盟国遭到恐怖袭击的风险大大加大。

其实从前文介绍的以色列对哈马斯的领导人进行定点清除的事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某一恐怖组织领导人的斩首行动实质上并不能对那些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比较稳定的恐怖组织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一个领导人被“清除”了,马上就会有另外的领导人被推举出来,拉登被击毙了,还有扎瓦赫里,要是哪天扎瓦赫里被“清除”了,还会有另外的人站出来成为新的基地组织的首领,直到基地组织被彻底消灭的那天。

而具体到拉登身上,击毙他对于世界反恐形势的影响并不大,本·拉登现在充其量只是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恐怖势力的象征,始终在东躲西藏的他早已无法担任具体的指挥工作。此外,“基地”组织早已“概念化”和“本土化”,阿拉伯半岛、北非等地都有恐怖分子宣称自己是“基地”组织的分支机构,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共同的领导层。因此,对全世界的恐怖组织来说,本·拉登之死顶多使他们少了一个象征,而实力丝毫也没有受到削弱,美国及其盟国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反恐压力依然很大。在未来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仍会是恐怖活动频发的态势,美国仍有本土遭受恐怖袭击的危险。

美国一直试图通过“斩首行动”以求杀死恐怖组织的首脑以达到震慑恐怖主义势力及在恐怖组织内部造成混乱以便于对恐怖组织进行进一步打击进而达成消除恐怖主义的目标,但是就近年来的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这种针对恐怖组织顶端人物的打击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美国及其盟国针对这些人进行的一系列行动并没有对国际恐怖活动造成太大的影响。根据调查,51%的被调查者认为2011年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量将超过2010年,世界反恐局势仍不容乐观。

拉登被击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分散在各个国家的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从近年来发生的恐怖事件来看,很多恐怖活动针对的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是某个群体,而是单纯为了追求某种影响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无差别的恐怖袭击,所以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每每会有上百人在一次恐怖袭击中伤亡,而不是某某人在某次恐怖袭击中被炸死云云。为了达成某个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或是经济的目的,恐怖组织往往会采取类似这种简单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就使得组织首脑的作用并不是特别突出、意义并不是特别重大,当上一任首脑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再担任组织的首脑的时候,可以从组织的内部重新推出新的首脑而不会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而且,如果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恐怖组织的实权人物突然被“斩首”之后,该组织内部潜在的几个上位者及其支持者必将会通过进行恐怖活动来展示其能力并以此来谋求上位,这样必将会引发一波恐怖活动的高潮,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在击毙拉登之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反恐战争的局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美国及其盟友还将面临着潜在的恐怖袭击威胁,拉登的簇拥已经开始针对美国和巴基斯坦进行报复活动,新的一波恐怖活动高潮必将到来。美国及其盟友的世界反恐行动将走向何方?

就国际反恐斗争而言,美国需要建立最广泛的多层次的联合阵线,这也需要美国实行多边主义,更多地关注共识,更多地关注别国的利益。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上大多采取单边主义的做法,这样不仅使他失去一些国家的支持,而且招致了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嫉恨,这也是他遭受到恐怖袭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化逐渐加深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游离于世界之外,独立的解决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美国要想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放弃其一贯的单边主义的做法,在更广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寻求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与合作是其必然的选择。

通过近几十年的反恐斗争活动可以看出,单纯从军事上和经济上进行打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恐怖主义进行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并没有铲除,恐怖活动也就不会停止。对付恐怖主义也应有政治的一手。由于恐怖主义没有国界,来去无踪,隐藏很深,混杂在一般民众之中,政治的一手就更为重要。另外,恐怖主义的产生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也不无关系,如何加强东西方文明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增强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认同,也是解决恐怖主义泛滥问题的有效手段。

要想在世界反恐行动中有所建树,建立一个全球民主的框架,使得全球化成为多元平等的民主的全球化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现阶段实践上的恐怖主义大多是和民族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原教旨主义相伴而生的,而这些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平等和民主问题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方面的冲突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伊斯兰世界的人们通过极端的手段来试图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文化和宗教上的冲突更是使得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下成长起来人们仇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其文化价值观。东西方文明在全球化过程中从物质到精神的的全方位冲突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和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单纯通过简单粗暴的军事打击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这样只能激起更多、更大的仇恨和冲突,只有建立起真正合理的民主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新秩序,使得所有的国家都能在全球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民主平等的国际新秩序中取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和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充分和平共处,互相认同,恐怖主义才有被根除的可能。 击毙拉登是国际社会反对恐怖主义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标志着国际反恐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也必须看到,拉登的象征性地位使得击毙拉登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反恐斗争仍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形势。要想在反恐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要各国之间进行广泛的多边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解决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间的冲突、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全球化格局,这是使得国际社会和平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P.S:本文是在拉登被击毙、基地组织针对巴基斯坦发动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后,联想到以色列与哈马斯多年的斗争而写成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百度百科对一些概念的解释和网络上对于美国这次行动的评论性文章,文中引用的一系列数据也来自于网络。

第11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影《雷锋》观后感

欧洲新城经纬小学 二年一班 赵 桐

今天,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一口气看了三部雷锋叔叔的电影,有一部电影还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黑白色电影。一开始我还是不太乐意看,可没一会,雷锋叔叔的故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雷锋叔叔小时候没有父母,自己一个人生活,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总是挨饿吃不饱,还受到地主老财的欺负。雷锋小时候,就想有把枪,长大了好去收拾那些欺负人的地主老财。后来解放了,地主老财都被消灭了。雷锋叔叔就刻苦学习,不但成为了工人,经过努力还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我最佩服雷锋叔叔,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仔细认真。当工人的时候,节约每一块钢铁。当解放军战士开车时,不怕苦、不怕累,努力练习,不但开车的技术好,还会修车,样样都能精通。雷锋叔叔最棒的是,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热心的帮助人,还不求回报。不管事小、事大,只要能帮助到别人,他就感到很快乐。雷锋叔叔的精神,也影响了他身边的人,他的战友乔安山,在雷锋叔叔去逝后,也向雷锋叔叔一样,主动的帮助别人,那怕被人误解,也没有放弃。

我在做题时有不仔细看题的缺点,本来会做的题,有的时候确做不对。看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我有信心能克服马马虎虎的毛病了,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有毅力,做事情仔细认真的人。我把自己的决心和爸爸说了,爸爸说:“不错哟,雷锋叔叔离开我们了,但雷锋精神还在,雷锋叔叔说过,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情是劳动,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向雷锋叔叔学习,那你去把家里的地拖一拖呗。”

好吧,我去拖!

我也要做一个雷锋似的好人!

第12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3月18 日,我们班组织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感触很深。这部电影以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为原型,讲述了雷锋牺牲以后乔安山学习雷锋精神的故事。“雷锋”一个高大无比的形象永远印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雷锋”更是一种精神永远鼓舞着每一代中国人,让人民更加的团结,更加友爱,更加积极向上。从小我们就知道了雷锋这个人,更被他那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的精神所感动。是雷锋教会我在公共汽车上要主动给老人、孕妇、抱小孩的人让座。是雷锋教会了我为别人付出自己的一点劳动换来的是自己心中知足与快乐。雷锋永远是中国人的精神。 可见雷锋这个名字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了,但是乔安山这个名字你可知道呢。他是雷锋同班的战士,在雷锋死了之后,继承了他做好事的传统,成了“雷锋二代”,做了很多的感人事迹。

这位开车的战士一开始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一点不良习惯。但他身边却站有了一位在那时已家喻户晓的人物—雷锋。他是他的班长,不仅从生活上还从部队学习中帮助他。可不幸的是在一次雷锋帮他指导出车时,他不小心把旁边的衣杆撞倒,打死了雷锋。领导关他禁闭时,他得知雷锋曾经帮他家解决困难,十分感动,这些事为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促使他成为二代雷锋做了很多好事。

一次,一个老爷爷在雪天被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撞了,车主为了逃避责任,就把老爷爷留在了路边,有一辆黑色轿车跑过来,看见倒下的老爷爷,本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当清楚以后,知道自己的车和肇事车很像,怕会惹到麻烦,就开车走了。当乔安山看见之后,立马把这位老人送到医院,但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激,反而索要赔偿费,为了澄清事实,只好让老爷爷作证,但是老爷爷却点头表示是乔安山撞得。最后水落石出,电视台也赶过来表扬乔安山的雷锋精神。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觉得:老爷爷的家属很过分,不但没有感激,还说雷锋精神解决不了什么事。难道做好事得来的结果却只是别人的误会,瞧不起吗?但是乔安山的精神让我敬佩,他和雷锋一样,是我们社会上值得学习的人。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像片子所编写的剧情现实中真实的发生了,前几年网络上就曾经热炒过一个新闻,南京一个老大娘过马路摔倒,路人做好事扶她起来,想不倒被其家属赖上,索赔医药费,这个新闻甚至被改成小品在春晚上演出,周立波的脱口秀节目中也有类似的调侃,诸如“现在没有小朋友扶老太太过马路,不一定是小朋友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老太太的问题”,这说明“好人难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这让大家不尽感慨、甚至心寒,“雷锋精神”真的是越来越远了。还有一次他和他的儿子的车子陷进了泥潭,这时许多带着红帽子的青年人来帮忙,并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此刻的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因为这代表着世界充满了爱。

乔安山能坚持学习雷锋精神,大家都会相信,毕竟他的经历很特殊,和雷锋本人也有特别的感情,但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仅仅靠乔安山一个人坚持肯定是不行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雷锋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这也是本片要讨论的课题之一。雷锋精神的远离固然是因为某些人道德缺失,比方说片中的汽车站站长以权谋私、打击报复;被救伤员和家属为了医药费诬陷老乔;更有在公路上利用司机的同情实施抢劫的犯罪分子,和这些人相比,绝大部分普通百姓对“雷锋精神”的冷漠,才是“雷锋精神”远离我们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即使像乔安山这样有觉悟的好人,也没有办法正常地坚持学习雷锋,做好人好事,像片中如果没有司机给乔安山作证、没有公安及时侦破案件,乔安山的冤案就不可能很快平反;客车送孕妇去医院过路卡时,老大娘下车教训自己的儿子,帮助乔安山的客车顺利通过等。呼唤全社会的觉醒,向全社会招唤“雷锋精神”的回归正是本片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现在这种一切利益至上的时代中,我坚信除了青年志愿者之外还会有很多像那位战士的群众,会在一个不知名位置上默默为大家做事,努力的奉献着自已的爱心,帮助每一个人解决困难。这其中已有很多人出了名,例如,海地地震时的8位维和警察,他们为了拯救海地人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还有已有47年党员历史的76岁老党员,在退休后仍发挥着余热帮助战士们干一些利索能及的事成了战士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人。还有一些没有出名的。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现在版的雷锋—1楼的老奶奶。今年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大家都躲在了屋里享受着暖气棉被送来的温暖。就在这时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在我们正不想出门时和老伴二个人把楼前小道上的雪都铲到了两旁,使大家不会被滑倒了。大家都很感谢这位为他人着想的老奶奶。

我们不能让“雷锋精神”成为历史名词,而应该让“雷锋精神”回归,这里不仅仅要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觉悟提高,从我做起,更多地需要政府、媒体等倡导,政府在这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雷锋”不能是一种形势,每年过节的时候宣传宣传,“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洗洗澡”(周立波调侃语),应该及时帮助“雷锋们”行善时所遭遇到的问题,媒体对正面的事例应该着重宣传,不要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要立场鲜明的批判,还有我个人建议,政府可以设立“雷锋奖章”、“雷锋基金”,表彰或帮助那些学雷锋的楷模,让“雷锋精神”永远不会成为过时的词语。

第13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8.1 周鹏程

2月14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8.2王含月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作为一个士兵,还有什么比自己驾车撞死自己的班长更让人痛心疾首,又更让人懊悔终身呢?何况撞死的这个班长,是日后震撼中国的雷锋。 对乔安山这个名字,如今许多人已不再陌生,但对乔安山在不慎撞死雷锋后的35年中,怎样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默默地善待生活,默默地做个像雷锋那样的好人,却知之甚少。这部电影,首先为我们真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乔安山在几十年的内心煎熬中顽强生存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回到“雷锋班”接过班长的方向盘,继续当一名普通战士,然后又随团队转到地方,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娶了一个农村姑娘做妻子,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无论走得多远,也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他都没有忘记应该像班长那样做人,也没有忘记定期来到雷锋墓前,向班长汇报和倾诉。

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被一辆黑色的轿车撞伤了,可那辆轿车却趁机逃跑了。乔安山伯伯开车去送货,遇到了这位老爷爷,所以马上把老爷爷送到了医院。乔安山伯伯付了暂时的医药费,还找来了老爷爷的家属。可让人气愤的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谢乔安山伯伯,而且还不把乔安山伯伯帮他们付的医药费还给乔安山伯伯,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是贼喊捉贼,故意把老爷爷撞上了,还假慈悲,把老爷爷送到医院。老爷爷的家属为了一点点的医药费,诬赖好心的乔安山伯伯。乔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释说明,可老爷爷的家属根本听不进去,硬说是乔安山伯伯撞了老爷爷,叫乔安山伯伯赔他们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让人最可气的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连自己的班长都会撞死,撞伤一个老爷爷又算什么呢?在最后通过电视台的采访,终于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一点也不惭愧,连声对不起也不和乔安山伯伯说,就匆匆地走了。这种行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

这部电影通过深入乔安山的内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伤、苦恼和欣慰,呈现在我们面前,催人泪下,撼人心魄。

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默默离去,乔安山——雷锋生前战友,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来了,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正是有关乔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平凡经历。

几十年前,时代推出了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军人,他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如此匆促,在人们还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时候,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忽然间嗄然而止,躲开了人们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静静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终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改革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华厦广袤的大地上画出了浓重的一笔,面对着日新月异的这个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长久以来蕴含在他们脑海深处的某种精神支柱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中悄悄地支离破碎,飘散消失殆尽。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负着一个沉沉的希望,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路途上踽踽独行而毫无怨言,他默默地关注着变化万千的世纪,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他或许只是一片迎风而动的绿叶,或许只是一粒亮丽而纯清的海水,但他却昭示着一种生命的倔强,折射着一种生命的辉煌。

乔安山却是伟大的,他将雷锋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延续了下去,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让更多的人脱离种种龌龊腌臜,紧紧地凝聚在一面辉煌的旗帜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无私与崇高。

我甚至于为他的默默无闻而潸然泪下,他只是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完成雷锋未竟的事业,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然而,正是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我不由得有一种激动和亢奋。当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哗然而现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那么地贴切而自然。或许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执着的赤诚,正是无数坚实的脚步,才能将新时代的这座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殷实、富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烫人的力量,开始浩大而勃发。

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我也是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后,才知道有这位人物的。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巨大的悬念。

那天他在倒车,谁也不会料到那车轮会被一个沟卡住,并且出来时一震;也不会想到会打倒一个柱子,然后撞向雷锋的太阳穴,置他于死地。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班长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 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乔安山在电台的真情流露唤醒了目击证人的良知,终于在挺身站出来为乔安山同志作证,与此同时,公安干警把肇事司机抓获归案,才真正还这位活雷锋一个清白.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板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心中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还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打乱了我们的思绪。瞧,当我们给汶川捐物,给云南捐水时,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历史,时间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定的毅力,时间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精神,回首乔安山的这段历史,我仿佛领略到的这种坚定地毅力和伟大的精神。社会一直在进步,某一个时代的精神可能会被重新诠释。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的时间考验,我们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

第14篇:离开母亲的日子

离开母亲的日子

屈指算来,母亲离开人世整整二十年了。

从1996年元月3日起,到如今这七千三百个日夜,母亲仍然像她年轻时的模样,满怀期待,微笑地看着我。

二十年前的冬天有点冷。不仅刮着北风,降了霜,整天还阴沉沉的,似乎要把大地给吞没了。

那天早晨,我去药店买了自认为唯一可以救命的稻草一盒类似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西药,妄图把母亲从濒临死亡线上拉回来骑着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新闻采访车一部旧的嘉陵70摩托车,从县城出发,飞速向远在50华里外的老家赶去。因为我知道,我或许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眼,但我怎么也不会相信,才五十出头的母亲,竟然会熬不过这个农历新年。我努力将车速控制在60码以内,让寒冷的北风在耳边呼啸时不至于刮破脸皮,同时,我确切地知道,县交警正在峰岭垴拐弯处检查无牌车辆。母亲性命攸关,我已顾不得避让和逃跑,只能硬着头皮一股脑儿冲将上去。

就像预料的那般,交警一名负责检查的小队长从隐蔽处突然现身,迎面拦在我面前,就像八路军武工队将一名骑自行车的汉奸俘虏了一般。小队长姓付,是我中学时的师兄,认识好多年,我好说歹说,希望他留个情面,好让我侥幸过关。然而,熊师兄就像铁打的包工一样,铁面无情地夺走我的摩托车钥匙,扔下一句我们研究一下扬长而去。

蒙混过不了关,我只好耐着性子在冷风中等待。想到躺在病榻上气息奄奄的母亲,我心急如焚,恨不到插翅飞到她身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显得那么漫长。或许是我的诚心打动了师兄,或许是这份薄面他们过于熟悉,总之,大约半个小时后,我如愿拿回摩托车钥匙。来不及说一声感谢,我踩着摩托车,加大油门,往回家的路上疾驰而去。身后,传来付队长严厉的训斥,带有特色鲜明的乡土乡音:下不为例呀!

顾不得理睬下不下不为例,我沿路狂飙。山路弯弯,道路空旷而曲折,眼前一片萧瑟。到了距离丰山乡大桥一百米上下的地方,是一个缓坡加一个陡坡,两旁是新盖起的两排民房,红砖块,平屋顶,煞是喜庆。笔直的沙石路上空无一人,或许寒冷的冬天大家都在家里烤火取暖。我提了一下油门,加速冲坡。刹那间,一团黑乎乎的影子迅速朝公路中间飞奔,我不容思索,踩紧刹车。可是毕竟距离太近,那团黑影忽然摔倒在前面,我猛地一打龙头,连人带车摔在距影子不到两米的地方。我慌张地爬起来,盯着那个黑影一个约摸十岁的小男孩。幸好,小男孩毫发无损,我却满身泥土。不知是吓懵了呢,还是被他母亲骂得胆颤心惊,小男孩坐在地上,呼呼地喘着粗气,不哭,也不说话。他母亲赶紧把他拉进屋里,我听见她仍在打他屁股,一边呵斥:叫你不要往马路中间跑,你偏不听,你看差点撞到&&

我回忆起来,在我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交待我的。那时候,门前那条河的水很清,鱼很多,下河嬉戏玩耍摸鱼捉鳖习以为常,母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到水深的地方去,不要到河中间去,不然就会被水浸鬼拖走,说得我们小孩子心惊肉跳。事实上,那条河确实也经常闹鬼,有好几个人就在那里无缘无故地淹死了&&那位小男孩的母亲,恐怕也是和我母亲一样,对小孩子既爱又恨罢?

经过这一耽搁,赶到家里时,接近晌午。灶前,冷冰冰的,全然没有过去母亲在厨房下忙碌时的欢声笑语,全家人都目光呆滞,似乎大难将至。我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连忙去看望躺在病床上的母亲。

出乎意料的是,见到我,母亲一下子从病床上坐起来,笑意写在脸上,沧桑也写在脸上。她消瘦了好多,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她说,你不是要上班么,回来会不会被单位批评啊。我说,没事,我跟领导请假了。她说,都怪我,让你工作都耽误了。我突然感到鼻子酸酸的,眼泪差点涌了出来。她在临终之际,还念念不忘儿子的工作大事,却对自己一点都不在乎。

我把带来的苹果拿一只放到她手里,她高兴地接过去。我知道,苹果是她唯一钟爱的水果。可是她已嚼不动,她说,现在还不想吃,也吃不下。

母亲还跟我说了很多,我强忍泪水,让她休息一下。我说,今天元旦,天气很好,出太阳了,出去晒晒太阳。我和弟弟搀扶着她,来到马路边的晒坪上。她一边梳理自己的头发,一边对正在奔跑的小孙子(我弟弟的儿子)说:别到处乱跑,马路上有车。她发现我身上沾了一些泥灰,问,你怎么啦,是不是骑车摔了。我轻描淡写地说到丰山桥头的事,她紧张得不行,快看看,有没有受伤。我说没事,她还是不放心,要我挽起裤腿和袖子给她看。不看还好,一看,我自己都吓了一跳,原来,我的袖口裂了一大口子,胳膊肘那里也磨开一层皮,渗出殷殷血丝。母亲百般爱怜地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年纪都这么大了&&我现在眼睛看不见,针线也拿不动了,你脱下来,拿到街上叫人补一下吧。

我扶着她面朝屋内。太阳光直照在她身上,她浅笑着,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母亲一个人在太阳底下,我们回到屋内,胡乱吃了点东西。等我再次回到晒坪那里,发现母亲已经不见了。弟弟告诉我,母亲在床上。

果然,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呼吸很微弱。她是怎么回到病床上的,至今仍是个谜。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再也无人听清她讲的什么。后来才知道,她回光返照的短暂时段,对自己,对家里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她在太阳底下讲的那几句话,是我听到的这辈子最真切、也是最清晰的,一直萦绕在耳边。

那天,是1996年的元旦,天气很好。

第15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作文900字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作文900字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雷锋叔叔的战友乔安山叔叔开着卡车需要开过一段很窄的地方,旁边正好是晾衣架,雷锋叔叔站在晾衣杆旁边,指挥乔安山叔叔通过这里,结果因为路太窄,卡车撞到了一根晾衣杆,晾衣杆倒下正中旁边雷锋叔叔的太阳穴,雷锋叔叔当场晕倒,结果送去医院时,还未等到专家来抢救,他就离开了人世,他离世时只有22岁。这部影片也讲了乔安山叔叔是如何做现实世界中的另一个“雷锋”,我越看越感动,可是看到后面,我的心情变得很沉重,我想问一下,为什么现在的一些人看钱办事,而变得不再乐于助人。而且还有一些人胡乱冤枉人,甚至还想骗人家的钱,就像影片中的那家人,他们那些子女的爸爸被别人的车撞了,明明是乔安山叔叔救的,那些人却不去找真正的肇事者,却说是乔安山叔叔撞的,把全部责任都赖在乔安山叔叔的头上,要乔安山叔叔赔偿所有的医疗费用。但乔安山叔叔还是心甘情愿的帮他们支付所有的医疗费用,总共要一万多元,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么多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而且那些人还逼迫他们的爸爸说撞他的人就是乔安山叔叔。最后通过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终于把真正的肇事者找了出来,然而那一家人看见穿帮了,就想敷衍了事。之前乔安山叔叔帮他们垫付的一万多元医药费却只字不提,只是随便道个歉,就想走人。对于这种人我真想冲上去踹他两脚吐两口吐沫,因为他们连做人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了,根本不配做一个人,连动物都不如,拿动物和这些人比,真是委屈了动物,正应了那句话:“禽兽都不如”。然而有许多人都跟这部影片里的另一位司机很相似,他本来想帮助一个被另外的司机撞倒的老大爷,结果一听到这位老大爷说撞倒他的车和这个人的车一模一样,结果这个人就把老大爷又放回了地上,开车走掉了。然而现在的许多人和这位司机一样有警惕性,都怕自己救了别人,别人反而冤枉自己,这些人有警惕性固然很好,但是他们在提高警惕性的同时也能不能提高一下辨别性呢?不要再让我在报纸上看到的这种事情再发生:一位老婆婆在菜市场摔倒了,但没有人过去扶她,有一个人刚想走过去又掉头回来了,结果这位老太太因为摔倒太久,而没有人扶,最终离开了人世,我在此声明这是一件完全真实的事件。现在虽然有很多人是视钱如命的,甚至认为金钱比生命还重要,都是钱作怪,让好人越来越少,坏人越来越多。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好人也不少,钱代表一种文明,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钱没有错,但人有错。

第16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作文800字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作文800字

近日上映的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影片讲述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在雷锋牺牲后,30多年负疚的生活经历。观看影片后,我被主人公那宏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平凡而动人的故事所深深感动。30多年前,雷锋因公牺牲,但他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精神传遍全国。30多年后,一位多年隐在幕后的人物走上了银幕,他普通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使人们更加确信这样一个事实:雷锋没有死,雷锋精神永存。影片从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到改革开放的1996年,从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截取了几个较典型的反映凡人小事的片断,让观众去品味,去思索,去体验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这些都利于引起观众的普遍共鸣,使人们在心领神会中去认识雷锋精神的伟大;通过雷锋的战友乔安山以及一大批乐于助人和敢于主持正义的人们的事迹,从侧面深层地表现雷锋精神的伟大以及雷锋精神巨大的感染力。观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情节:雪后的一天,乔安山出车途中,发现了一个被车撞伤的老大爷,于是把他送进了医院。可事后,老人及子女却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并要敲诈他……还用“雷锋的死”来刺伤乔安山那多年负疚的心。最后真相大白,乔安山妻子的一席肺腑之言像一发发炮弹震动了某些人麻木的心,使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存在的社会价值是很高的,在雷锋崇高精神的震撼下,正直战胜了邪恶,唤起了人们的良知。近些

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在一些人心中雷锋精神似乎在拜金主义下黯淡了。然而乔安山,30多年来一直以他赤诚火热的心,谱写着一曲曲真情奉献的凯歌。人们的眼睛真的被金钱模糊了吗?年轻一代真的忘记了雷锋,不再提起雷锋了吗?影片的结尾是一名年轻老师带领一群学生冒着严寒,从远而近向乔安山涌来,那一顶顶鲜红色的“青年志愿者”帽子,在白色的雪地上像一簇簇鲜花,像一团团火焰:它象征着雷锋精神在中国大地上永存。(读后感)今天,千万个徐虎、李素丽踏着雷锋的足迹,用充实无悔的人生谱写出一首首真情奉献之歌。跨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高举雷锋精神的旗帜,代代延续,精神永存!

第17篇:关于雷锋的作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关于雷锋的作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摘要: 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2月14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第18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读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

在党课上,教师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离开雷锋的几十个春秋,作为雷锋的亲密战友又因他的过失使雷锋长眠的乔安山,有道不尽的悔恨,更有说不尽的舆论压力。但是,男人所拥有的气概使他不曾消极,他擦干了泪水,昂起了头,走出了一条充满悲喜的路。也是一条艰辛但却烙有雷锋足印的不平凡之路。

自雷锋倒下的那一刻起,他的灵魂就已铸入乔安山的骨髓,铸入千千万万的人民心中。在整本书中,我一直能感到雷锋默默地在乔安山身旁。乔安山的精神不就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吗?是的, 但乔安山的精神更经受了凄风苦雨的考验,顶住了世态炎凉的压力,它的雷锋精神内容。闪烁着坚韧而正义的光芒!雷锋精神真的过时了吗?不!

请想想那鲜红一片写着“青年志愿团”字样的旗帜,用“为人民服务”的丹心点起的希望的火花,映红了饱受委屈的乔安山挂满泪光的笑脸,照亮了曾一度规劝父亲做“精明人”的乔彬的心。把片片热情,份份爱心,飞洒在蔚蓝的天空中,播撒在广阔的大地间。这是一幅多么激动人心的壮丽图景啊!再看看那自尊心被残酷践踏的乔安山,在热烈的掌声中,在人群簇拥中走出医院。他不反悔,因为他于心无愧,并最终得到了理解,雷锋精神得到了光大,正义终于压倒了邪恶。在这人间,我始终坚信光明永驻,温情永在,雷锋的精神是永存的。然而,21世纪的今天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新的生活。但是在这发展前进的长河中,人们并没有忘却雷锋精神,也正是在这冥冥之间,使雷锋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延续。就好比在去年“非典型肺炎”的高峰时期,人心惶惶,但邪恶并没有吓倒正义的存在,我们的“白衣天使 ”不畏困苦,始终用“为人民服务”的丹心坚守自己的岗位,与邪恶作长期斗争。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了这漂亮的一仗,但在这开心之余,我们又岂能忘却了那些为人民服务而壮烈牺牲的又一批“雷锋”——我们最可爱的“白衣天使”。这点点滴滴不正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吗?因此,我坚信雷锋精神是永存的。

当乔安山呼天喊地扑倒在战友尸体上时,我也不禁潸然泪下;当乔安山备受冷落,遭受指责时,我也会体会到他无奈和委屈的苦楚;当乔安山出于善心帮助老人脱离危险而无辜受诬陷受敲诈时,我咬紧牙关悲愤难平;当人们终于弄清真相并为他献出了感激敬佩的掌声时,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一群生龙活虎般的“年青雷锋” 浩浩荡荡向“老雷锋”挥手致敬时,我也忍不住雀跃欢呼,热血沸腾了……啊!人们虽然也有黑暗与丑恶,也有糊涂与误解。但, 只要爱尚在,“情”尚存,那么阳光将照亮一切污点,美好与善良将永远闪耀不灭的光芒!每颗爱心如涓涓的细流,将汇聚成爱的海洋。

是的,千百个雷锋,千百个乔安山,也许一生都必须平凡,一生都必须默默奉献,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遭遇到或公平或冤屈的待遇。但是,爱是永恒的,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里,闪现在每个人眼里,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无限温暖的扶手相助之间。他们将一片光明永照在人间,“公道自在人心”,人们终归都是理解他们的。善良的人们啊,献出我们的爱心吧!让我们把无限的爱融入四季永远讴歌,展望未来,荒漠将会变成绿洲,爱的小溪也将汇成爱的海洋。

轻轻地,不知什么时候,不远处的扬声器在响起:“只要人人都必须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仿佛看见,一群白鸽掠过万里晴空飞越翻卷的海洋,那浪花中,不就有乔安山饱经沧桑却又慷慨激昂的脸容吗?。

雷锋,他欣慰地看着,笑了……

第19篇:雷锋离开的日子观后感

雷锋离开的日子观后感

有些出乎意料,影片开始便是1962年8月15日的那一天,雷锋劝说战友乔安山戒烟。而后便是早已知道,雷锋下车指挥倒车,乔安山顺利将汽车驶过,却不幸碰倒木桩,一路的汽车轰鸣,雷锋被送往医院。结果早已得知,但是仍然希望影片发生奇迹。无奈,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在这一天和我们永别了!

乔安山无比自责,但是组织上不愿在已经失去一名优秀战士的情况下毁掉另一个战士。:“因公殉职,意外事故”,“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这些决定保护着乔安山。但是同时也令乔安山无比自责。

在禁闭室里,他想起雷锋生前帮助他学文化,给他的妈妈寄钱治病,一桩桩雷锋播种在他心里的情谊,使他悔恨交加,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一个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最亲密的战友,心里何等痛苦。 从此,乔安山把与雷锋胜似手足的战友情变成比泪水更凝重的深切怀念。于是在乔安山身后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锋又恰似雷锋的足迹„„

三十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雷锋,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期间酸甜苦辣,但是每当遇上困难,他总要到班长雷锋的墓前坐坐,和班长聊聊,什么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乔安山默默坚持着雷锋精神,他彷佛将已经远去的雷锋时代和现实连接起来,他默默坚守着一种被遗忘却又被渴望的精神,被人误解没有怨言,他将已经掺杂了物欲的人心重新洗涤,在时代进步的浪头拍打中重新树立起一座丰碑。

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利己主义,金本位思想„„乔安山以他的实际行动让世人自我审视,在善与恶,无私自私之间,得以灵魂的升华。影片结束时,大学生们的小红帽令人感动,团结就是力量,其实如今志愿者精神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每年都有学雷锋日,于是,敬老院的老人一天被洗了十几次脚,排队去扶过马路的老人„„种种怪相。其实学雷锋怎么能只被规定在某一天,雷锋精神始终贯穿在每一天。举手投足,就可以体现。公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出座位;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上见到被主人遗弃的垃圾主动捡起;不乱扔垃圾„„

雷锋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仁一方面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虽然雷锋早已远去。但是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种无法磨灭的精神。

第20篇:离开雷锋的日子 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

三月是全国学雷锋活动月,在这样一个月份里,我有幸参加了10级物理系团委组织的三月学雷锋活动,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公乔安山,雷锋的战友,他与雷锋一起入伍,他们同在一个班,同驾一辆车。1962年8月15日,两人执行任务回来,乔安山在倒车时,无意中撞倒一根木杆,正巧打在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太阳穴上,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了。自此以后,乔安山以雷锋精神为楷模,在上世纪80与90年代,依旧在市场经济变化的浪潮中坚定地以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为自我激励,传承着雷锋的精神衣钵。《离开雷锋的日子》即是记录乔安山这些学雷锋故事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反映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经济浪潮扑面而来之时雷锋精神与改革初期金钱至上及盛行的利己主义之间的冲突。

雷锋所处的年代,必然会早就他这样的思想。雷锋是贫苦农民出身,他对党的感情与忠诚应该是真实和不容质疑的。建国初期的巨变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也完全可能使得在青少年时期的雷锋培养起崇高的革命理想。这种在蓬勃发展年代孕育的伟大革命理想,完全有可能促成雷锋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应该怀着深深地对“新社会”感恩的心态,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这种感恩的心态正是他乐于助人的一种原动力。

随着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每年三月就成为了我国学雷锋活动月。我记忆里当我还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每年一到三月,学校就会组织我们走出校园去义务劳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会感觉很快乐。但是我现在,部分人学雷锋也仅仅是出于某些压力出来义务劳动,仅仅是在3月份,3月份一过,雷锋们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前几年的小悦悦事件,带给人们的除了惋惜,同时还有心理上的震撼,人们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这个社会难道真的就这么冷漠吗?同时我又联想到,某人因为扶起摔打的老人后反被老人讹诈,这就让我更加的忧虑。

看完电影我就在想,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除了一切向钱看的同时,到底缺失了什么?也许真的是社会人心变了。但是,我依然相信,这个社会里热心人同样存在,他们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了,为这个人心正在降温的热会加热。全国各地那些河水中的救人英雄依然存在,那些默默资助失学儿童的好心人依然存在,那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螺丝钉们依然存在。也许有人会说,雷锋正在离我们远去,但是我想说,其实,他根本没有走,他早就在中国人的心中深深扎下根来。虽然社会有他自己的阴暗面,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就此放任,要知道那些不能被阳光找到的地方毕竟是少数,最广大的土地上,人们的内心依然充满阳光。汶川救灾,玉树救灾,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无一不在证明着,在新时期,新的环境下,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无数的雷锋正在涌现。

离开的日子作文范文
《离开的日子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