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利润表总体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16 12:06: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分析

1、收支结构分析

从阅读利润表可以了解到,利润是由收入为起点,依次扣除营业税金、成本、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再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后计算得出。因此,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都会对利润总额产生影响,所以在分析时要进行不同内容的结构分析,以便分析对利润影响较大的积极或消极因素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⑴收支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收支系数=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成本+期间费用) ⑵成本项目结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项目结构比例=构成项目支出额/成本总额 ⑶EBITDA率 其计算公式为:

EBITDA率= EBITDA/营业收入

公式中:EBITDA=营业利润+折价及摊销 营业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EBITDA指标,相当于经营活动取得的净现金流

2、利润结构分析

公司的利润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⑴从构成利润总额的要素分析

利润总额由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其构成关系式为: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3、多因素变动分析 多因素变动分析,是指以某项指标为对象,从分析各相关因素变动对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连环替代法,也称因素替代法。 所谓连环替代法,是通过顺次逐个替代影响因素,计算各相关因素变动对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因素分析方法。具体分析方法应用如下: 假定某项财务指标P受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存在的计算关系为P=a×b×c,设基期指标

P0=a0×b0×c0,报告期指标P1=a1×b1×c1,则P1- P0=指标差异。

报告期与基期数的差异P1- P0即为分析对象。应用连环替代法顺次逐个地计算即可得出a、b、c三个因素变动分别对指标P变动的影响。需要说明,当分析某一个因素时,需将其余因素暂时当做不变的因素。 已知,基数指标: P0=a0×b0×c0 ①

第一次替代:假设a因素变动,用a1替代a0,则b、c因素保持基数不变。 P2= a1×b0×c0 ②

②-①= P2- P0,其差额表示为a因素变动的影响。

第二次替代:假定b因素又变动,用b1替代b0后只有c因素保持基期不变。 P3= a1×b1×c 0 ③ ③-②= P3- P2的差额,则表示为b因素变动的影响。

第三次替代:假定c因素又变动,用c1替代c0后已经成为报告期指标。即: P1=a1×b1×c1 ④

④-③= P1- P3的差额,则表示为c因素变动的影响。 将a、b、c三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相加,应当恰好等于报告期与基期数的差异。即:

( P2- P0)+( P3- P2)+ (P1- P3)= P1- P0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带来的现金流入量越多,则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偿债能力越强,企业价值越大。 分析和评价企业盈利的指标有:

收入毛利率、收入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

1、收入毛利率

收入毛利率是收入毛利与营业收入净额之比。其中毛利等于营业收入净额扣除成本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收入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水平反映了企业初始获利能力,它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起点,可以表明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通过对收入毛利率分析,可以掌握毛利水平和期间费用两个因素对获得利润的影响。

2、收入利润率

收入利润率是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通过对收入利润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每实现一元收入所获得的利润水平。

3、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实现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之比,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源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或, 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总资产报酬率取决于净利润水平和总资产周转速度。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它是获得的净利润占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揭示如下两个方面: ⑴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

⑵为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获得投资回报情况的信息; ⑶反映企业经营者对受托资产经营成果。

5、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的比率。它反映所有者权益保值或增值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

1、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业业务成长性和持续发展趋势。一般用如下指标进行分析与预测。 ⑴收入增长率

收入增长率=报告期收入增加额/历史同期收入总额×100% ⑵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利润增加额/历史同期利润总额×100% ⑶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增加额/起初资产总额×100% ⑷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额/起初所有者权益×100% ⑸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 ⑹平均递增率或称环比增长速度平均递增率=n√(a*b)/(c*d) -1

2、发展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及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⑴递增趋势预测

递增趋势预测是根据某项分析对象的历史递增率,预测未来一定期间可能实现的目标的一种方法。 ⑵回归分析预测

回归分析预测是根据历史数据应用直线回归方法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方法。其应用公式为一元直线回归方法,即:预测目标(Y)=bX ⑶市场占有率分析

市场占有率是指公司的某项指标占同业或同区域市场总量的份额及比重。 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市场渗透力和发展能力。

分析的指标,一般包括业务量、收入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或比重。 其应用公式为:

市场占有率=本单位占有的市场份额/市场总需求(消费)量

3、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也称量·本·利分析,是分析收入总额恰巧等于总成本时的业务量,这时的业务量也称保本业务量(产量、销量)。以此方法分析量·本·利关系和盈利能力。 ⑴混合费用分析

由于通信企业不同于工业、商业,通信成本具有半变动性质的混合费用,因此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首先需要对混合费用按一定方法计算出固定费用(与业务量变动不敏感部分)和变动费用(与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部分,而在单位产品成本中它是相对不变的费用),并建立成本模型。分析混合费用中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有多种方法,这里仅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 ①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最高业务量时的混合费用与最低业务量时的混合费用之差除以最低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差,进而推算混合费用中的固定费用部分和变动费用部分的方法。

以举例数据进行高低点法的应用分析:

设y为混合费用,a为固定费用,b为单位变动费用,x为业务量,则y=a+bx 其中:b=(高点费用-低点费用)/(高点业务量-低点业务量) a=高点的混合费用总额-b×高点的业务量 从表中举例数据可以看出:最高点业务量为250万户,混合费用12475万元; 最低点业务量为120万户,混合费用8160万元。 代入公式得:

b=(12475-8160)/(250-120)=33.19(元) a=12475-33.19×250=4177.5(万元) 所以,应用高低点法建立的成本模型为y=4177.5+33.19x ②直线回归法

直线回归法也叫最小二乘法。它是应用最小二乘法,对一系列历史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计算出一元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的未知数a和b,以确定混合费用中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方法。 ⑵保本业务量分析

保本业务量是指当收入总额恰巧等于总成本,即利润等于零时的业务量。设利润为m,单位业务平均价格为p,营业税率为I,单位变动成本为b,固定成本(费用)为a,则有: m=[p(1-I)-b]x-a 当令利润m=0,则保本业务量(x0)的计算公式变成: x0=a/[p(1-I)-b]

推荐第2篇:财务报表分析——利润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利润表分析——3课时

1、所得税纳税评估体系中,预警指标不包括( )亏损年数超过四年

2、以丰补欠、平滑收入是为了( )推迟确认收入

3、将本应采用净额反映的业务改用总额法反映是( )的一种手段。虚增收入

4、分析投资收益的来源的目的是分析投资收益的( )持续性

5、费用的确认应当与( )的确认相联系。销售收入

6、企业合并重组收益计入( )科目。营业外收入

7、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是( )。利润总额

8、通过利润表各项目的比重,分析各项目在企业经营收入中的重要性,即利润表的( )。 结构分析所得税纳税评估体系中,预警指标包括(1.利润总额变动率大于50% .2.亏损年数超过三年.3.主营业务利润率小于零.4资本收益率小于一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 )。

1.

2、当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均为负数、二者的比值小于1且相差较大时,可能存在(1.少计收入.2.多列成本费用.3.扩大税前扣除范围)

3、判断企业的收入质量应考虑(1.收入的含金量.2.收入的持续性.3.收入的稳定性)。

4、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企业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时可使用(1.历史标准。2.行业标准.)

5、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的操纵手法有(1.利用补充协议,伪装销售实现 2.填塞分销渠道,诱使经销商提前购货。3.将尚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

1、制造费用也属于期间费用的一种。(错误)

2、确认费用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则。(正确)

3、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不属于非经常性收益。(错误)

4、将非经营性收入伪装成主营业务收入是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的一种操纵手法。(错误)

6、当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均为负数、二者的比值小于1且相差较大时,可能存在的情况包括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和扩大税前扣除范围。(正确)

7、判断企业的收入质量应考虑收入的含金量、持续性和稳定性。(正确)

8、利润表附表反映了会计政策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错误)

9、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企业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时可使用的标准包括历史标准和行业标准。(正确)

10、净利润数额大说明企业收入质量高。(错误)

11、企业成本总额的增加意味着利润的下降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下降。(错误)

12、如果企业某一期的存货周转率偏高,则说明该企业可能存在少结转营业成本而虚增利润的问题。(错误)

推荐第3篇:第四章 利润表一般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利润表反映企业的(b)。

A.财务状况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变动D.现金流动

2.(b)是构成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最主要因素。

A.利润总额B.营业利润C.净利润D.投资净收益

3.我国企业的利润表一般采用(c)格式。

A.账户式B.报告式C.多步式D.单步式

4.每股收益是(b)中的项目。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利润表的趋势分析主要通过编制(a)来进行。

A.比较利润表B.资产负债分析表C.比较资产负债表D.期间费用分析表

6.利润增减变动分析是利润分析的初步形式,采用的方法是(c)。

A.比率分析法B.垂直分析法C.水平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

7.如果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快于营业成本的增长,那么企业本年营业利润(d) 。

A.一定大于零B.一定大于上年营业利润

C.一定大于上年利润总额D.不一定大于上年营业利润

8.分析营业税金及附加时,应将该项目与(d)进行对应的配比分析,如果两者不配比,就可能存在“避税”之嫌。

A.资产B.利润总额C.投资收益D.营业收入

9.净利润质量分析通常要结合(a)指标进行。

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B.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D.所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0.营业利润率是指(b)。

A.营业利润与营业成本之比B.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

C.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D.营业毛利与营业收入之比

11.计算营运能力指标所需的资料主要由(d)提供。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12.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与一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区别在于(a)。

A.股票价格B.利润水平C.股东收益D.股利发放

13.以下(d)指标是评价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基本和核心指标。

A.每股市价B.每股净资产C.每股收益D.净资产收益率

14.(d)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A.主营业务收入B.投资净收益C.劳务收入D.收入

15.对(a)项目进行分析时,应注意其计算的准确性和缴纳的及时性。

A.营业税金及附加B.投资净收益C.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D.净利润

16.正常情况下,如果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为4%,那么,市盈率应为(b)。

A.20B.25C.40D.50

17.在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时使用的收入指标是(d)。

A.补贴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投资收入D.主营业务收入

18.下列财务比率中,投资者可能最关注的是 (d)。

A.流动比率B.现金比率C.存货比率D.净资产收益率

19.营业利润比率是营业利润与(a )的比值。

A.利润总额B.净利润C.主营业务利润D.营业利润

20.(b)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而且要根据其发生额与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将超标准支付部分进行纳税调整。

A.所得税B.业务招待费C.营业税D.修理费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的内容的是(bcd)

A.递延所得税资产B.资产减值损失C.投资净收益D.每股收益

2.利润表的作用表现在(abcd)方面。

A.发现管理中问题B.评价经营业绩C.揭示利润变动趋势D.帮助投资人决策

3.对利润表项目进行阅读与分析应主要对(abc)进行阅读与分析。

A.收入类项目B.费用类项目C.利润类项目D.工时消耗

4.对利润项目的阅读与分析,主要包括(bcd)。

A.营业收入B.营业利润C.利润总额D.净利润

5.如果企业的(ab)主要由非营业利润获得,则该企业利润实现的真实性和特殊性应引起报表分析人员的重视。

A.利润总额B.净利润C.营业利润D.投资收益

6.已获利息倍数的大小与下列(bd)因素有关。

A.营业利润B.利润总额C.净利润D.利息支出

7.对利润总额进行分析,主要侧重于对组成利润总额的(abc)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A.营业利润B.营业外收入C.营业外支出D.营业收入

8.对净利润分析的内容,包括对形成净利润的(bcd)等方面的分析。

A.营业外支出B.各项目的增减变动

C.各项目的结构变动D.变动较大的重点项目

9.利润表主表分析应包括的内容有(ab)。

A.利润额的增减变动分析B.利润结构变动分析C.收入分析D.成本费用分析

10.销售净额是指从销售收入中扣除(abc)。

A.销售退回B.销售折让C.现金折扣D.数量折扣

11.跟销售净额不是直接相关的项目是(abc)。

A.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B.其他收入C.其他费用D.产品销售成本

12.反映收入利润率的指标主要有(abcd)等。

A.产品销售利润率B.营业收入利润率C.总收入利润率D.销售净利润率

13.与息税前利润相关的因素包括(abcd)。

A.利息费用B.所得税C.营业费用D.净利润

14.利润增减变动的外部原因主要有(abc)。

A.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B.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执行

C.商品自身的周期性D.规章制度不健全

15.良好的利润质量应当表现出以下特征(abcd)。

A.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B.企业利润具有稳定性和成长性

C.资产结构和融资结构的不断优化D.资产运转状况良好

16.对营业收入进行配比分析,应将营业收入与(abcd)配比分析。

A.营业利润B.资产总额C.利润总额D.应收账款

17.利润的结构分析,可以通过计算(abcd)指标进行。

A.销售利润率B.成本费用利润率C.营业利润率D.非经常性损益比率

18.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abc)。

A.利息支出B.汇兑损失C.手续费D.职工教育经费

19.如果企业想长期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此时可以考虑的财务策略包括(acd)。

A.增加权益资本B.提高资产周转率C.提高财务杠杆D.降低股利支付率

20.销售费用结构分析主要分析以下指标(cd)。

A.销售费用变动率B.销售费用变动额C.销售费用构成率D.百元销售收入销售费用

三、判断题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静态时点报表。(错)

2.利润表中体现的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实现净利润的高低,是企业能否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以及影响融资规模的重要依据。(对)

3.利润表的表首是利润表的主体部分,它能反映企业收入、费用和利润各项目的内容及相互关系。(错)

4.当企业营业利润较小时,应着重分析主营业务利润的大小、多种经营的发展情况以及期间费用的多少。(对)

5.对利润表的综合分析,要通过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分别做利润增加变动的分析和利润构成变动的分析。(对)

6.对利润总额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应重点突出对营业外支出项目的分析。(对)

7.息税前利润是指没有扣除利息和所得税的利润,即等于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对)

8.企业营业利润比率越小,非经常性损益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利润的质量越高。(错)

9.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与利润的多少有正比。(错)

10.营业周期短、固定费用低的行业毛利率较高。(错)

1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成本指标较使用销售收入指标更为准确。(对)

12.如果企业的营业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则应肯定企业以前的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但要分析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经营活动内在的创新能力。(对)

13.基本每股收益是净利润的抵减项目。(错)。

14.股利政策是影响企业资本积累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

1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不发生坏账。(错)

16.现销业务越多,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错)

17.一个增长率开始放慢的公司,它最可能采用的股利政策是股利迅速增加以反映投资需求的减少。(对)

18.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是相同的。(错)

19.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有着直接影响,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利润就会增加多少。(错)

20.职工教育经费计入企业当期的管理费用。(对)

推荐第4篇:项目三 利润表分析

项目三

利润表分析

一. 利润表(内容复习)

1.利润表的项目构成(教材58页利润表)

(1)学生先自己浏览利润表,温习利润表的结构,知道利润表的各个利润层次及计算方法。

提问:营业利润怎么算?利润总额怎么算?净利润怎么算? (2)利润表的作用

1.为企业分配经营成果提供依据

利润是分配的源泉。投资人的分红、债权人的利息、管理人员的的奖金、员工的工资、税收(所得税)等分配的基础就是企业的利润。 2.可据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利润是考核经理人经营绩效的重要依据,投资人可据以选聘企业经理人。 3.可据以做出合理得经济决策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呢?

利润表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依据之一。 二.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表分析的意义 1. 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

表示了经营的结果

获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表示了获得利润得能力。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人重利,这其实就是商界的游戏规则。它甚至不讲人情道德,企业的盈利再就很多的富人。所以对商人尤其是商人中的富人我们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赚钱赚的是大家的钱,比如房地产商,我们辛辛苦苦多年的积蓄进了他们的腰包,很多人因房返贫,我们仇富,但是我们有满怀羡慕甚至崇敬,比如富人就可以移民,我们连出国旅游都支付不起!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可以去骄傲的做慈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又常常去翻阅富人的自传,想知道他们如何发家致富,让我们也实现财富梦想。

1 2. 有利于投资者保护权益并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人和潜在的投资人会依据获利能力及其稳定性决定是否投资或收回投资。例:现在公司告诉你说,公司缺钱,需要向大家筹资,赚钱了会向大家分红(国企改制的常用做法,有人选择留,有人选择撤出,撤出的人有后悔了!)。 3. 有利于债权人衡量资金投入的安全性

偿债的最根本的保障是企业是否盈利及利润的质量如何。

企业要借贷必须向银行报送报表。所以企业会有几套账这种做法。有的单位有五套帐。 4. 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

我们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管理,每学期有期末考试,考试完就完了吗?不分析我为啥没过?那就要继续努力!考好的再接再厉!现在要择业,也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劣势,以便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认清企业目前的位置,制定发展战略,就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善管理,从而提高盈利水平。有利于政府部门评价企业并行使管理职能

政府主要是税收管理部门,评价企业可能就是依据你企业的纳税情况,比如税务局会对有些企业定为纳税重点户,那么对这些企业会格外关注,有事好商量,完不成纳税任务时会找到这些企业帮忙。我们说国家有很多的地方保护主义,原因是这些地方政府会去大力的支持和保护地方税收有贡献的企业,中国国力增强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比如企业产值、利润的增长。地方政府因为这些企业的利税支付就可以去改善地方的民生及经济发展。比如三鹿奶粉事件。

(二)利润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分为利润表要素分析和利润表结构分析 二. 利润表要素分析

(一)收入要素的分析

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加其他业务收入)

从收入确认和收入在利润中的比重两方面进行分析(见PPT) (1)营业收入的确认:

必须满足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的收入才能予以入账 常见的收入确认的操纵利润行为:

2 提前确认收入 推后确认收入

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仍确认收入 (2)收入在利润中的比重

如果企业的利润的来源主要是营业收入,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稳定,利润质量较高,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非营业收入,哪怕当年利润再高,企业的经营都是不稳定的。如果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较低或不断下降,则其发展潜力和前景值得怀疑。

世贸股份2000年利润表显示利润总额为2193.25元,同比增长620.78%,但公司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35%,报告期利润主要来源于股权转让的投资收益,扣除这笔投资收益后,公司净利润为:-410.9万元

2.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的业务内容(教材63页) 营业外收入对于利润的作用(教材63页)

这部分收益的稳定性较差,不能根据这部分收益预测将来的收益水平

案例(ST的起死回生术)

ST新天2006年每股收益会死-1.6元,2007年是0.016元,它是怎样扭亏为盈的呢?2007年公司营业利润亏损3.2亿元,但营业外收入高达3.26亿元,其中政府补贴了2.06亿元,股东豁免债务1.2亿元,正是这两项营业外收入使它扭亏为盈。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发生升值的收益。反之为损失。 4.投资收益

这部分收益增大了企业的利润,但这部分目前还没有成本为()企业经常化的业务,(除了投行和投资公司,陈思进的博客内容)这部分利润如果过大,说明企业利润的不稳定和风险增大。 (2)费用要素的分析 1.营业成本的分析

3 (1) 收入已经确认,则成本必须结转。应注意是否有人为调节结转销售成本的数量,从而达到少转成本,调剂利润的目的

(2) 商品成本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案例】

H 钛白粉厂09年营业收入(甲钛)120万元,结转成本(甲钛)90万元,经查该厂销售甲钛数量为450T,而企业结转成本的数量为400T,少转成本数量50T,从而调剂利润达到11.25万元。 2.期间费用的分析 (1)管理费用的分析

企业管理层可以对某些管理费用采取控制和降低规模的措施。管理费用和营业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收入增长而管理费用下降,应注意企业是否有操纵利润之嫌 (2)销售费用的分析

在业务发展得前提下,销售费用不应降低,销售费用的降低有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央视的标王雨润火腿肠)销售费用的分析应注意巨额广告费得列支方法。

案例:恒泰芒果1998年报将6424万元的巨额广告费列示为分5年摊销,摊销期从1999年开始,且采取递增的方法摊销,显然该公司广告费的的摊销有操纵利润之嫌。(为什么?) (3)财务费用分析

§企业利息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哪些因素?贷款规模、贷款利率、贷款期限 利息资本化往往成为上市公司调控利润的法宝。(利息费用为计入费用,而计入了相关资产的成本,虚增了资产,同时虚增了利润。利息资本化虚增资产和利润,或通过其他方式消化利息费用,最终拐弯抹角的资本化并形成资产。 (3)营业外支出

哪些业务计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三)利润要素的分析

一.营业利润的分析(教材66页)

4 营业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正常营业的获利能力。企业的营业利润应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所带来的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通常,营业利润越大的企业,说明其经营管理水平越高。谨防通过公永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对营业利润进行操纵。

二.利润总额的分析

企业的利润总额应主要由营业收入所支撑。 三.净利润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为净利润。利润表的所得税与企业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并不一定一致。

三.利润表结构分析 利润表结构分析的意义

通过分析收入和费用对利润影响情况,可以进一步揭示不同业务性质和损益来源的收支项目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从中看出对利润影响较大的主要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一)收入的结构分析

1.收入的稳定结构

应该使经常性收入保持一个较高得比例,有助于利润得稳定性。 2.收入的行业结构

行业收入不同,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不同。

关于企业的多元化:秉承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经营思路, 【案例】海尔的多元化

从1992年开始,海尔从一种产品开始向多种产品扩张,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迅速由单一的冰箱产品进入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1997年,以生产数字彩电为标志,海尔又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

5 黑色家电领域;1998年,海尔又涉足国外称之为米色家电领域的电脑行业。达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海尔的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的目的。海尔主业仍然是家电行业,销售额约占海尔总销售额的40~70%。 2001年,海尔通过在产业领域创出的品牌的信誉进入金融业,搭建了海尔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岛商业银行、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人寿保险合资公司,财务公司,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为集团今后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相关多元化到不相关多元化。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发展纽带从类似的产业模式到服务品牌转变。在多元化发展方式上从以强扶弱的合并方式到强强联合的合资方式转变,在地域上从青岛到山东到全国到东南亚到欧洲到美日。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使其从事的业务从家居用品到手机,从生物制药到物流,从餐饮到金融——涉及的产业让人目不暇接。 海尔在多元化转型上的不成功主要归于以下几个原因:1.转型跨度太大。家电第一品牌的印象使人们难以与制药、金融等联系起来,得不到公众的认可。2.网络无法共享。海尔手机、电脑的销售渠道及研发平台无法与原有冰箱、洗衣机以及空调、彩电共享,使资源不能够集中,分散了精力。3.专业人才的缺乏。原有家电人才虽然在固有领域精干,但用在医药、金融方面则可能却是门外汉。 3.收入增减变动分析 自读教材70页,回答问题

从CX企业收入的比重及增减变动分析CX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如何?

4.收入的变动趋势分析

6 通过表3-5分析收入的变动趋势及分析利润的变动趋势。

(二)费用的结构分析 1.营业成本的比重

营业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得注意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营业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费用。营业成本率用来分析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 2.期间费用比重

力求降低成本费用的比重,以提高企业的收入水平。

(二) 利润结构分析 见表3-8利润表结构类型图示。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已包含在利润表要素分析里面。

案例分析:讨论次案例分析的内容的全面性,需要补充的内容。

推荐第5篇:青岛啤酒利润表分析

国贸1241班 1220702126 杨芳

青岛啤酒利润表分析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他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一、青岛啤酒公司2009年的利润表简要分析: 国贸1241班 1220702126 杨芳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2009年较2008年上涨了1670.45%外,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分别上升60.66%,56.97%,什么原因所在呢?

(一)净利润或税后利润分析。青岛啤酒2009年实现净利润1299110000元,比上年增加了1670.45%,增长幅度较高。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的增79.16%,;少数股东损益比上年增长了33.91%。从水平分析表看,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631240000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长65904000元,,两者相抵,导致净利润增加了1670.45%。

(二)利润总额分析。利润总额是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企业的营业利润,而且反映企业的营业外手指状况。青岛啤酒2009年实现利润总额1739330000元,比上年增长了56.97%,关键原因是而营业外收入增加了58662000,而营业外支出增加了27369700,营业毛利增加31292300元;同时营业利润增长也是导致利润总额增长的有利因素,营业利润增加了599857000元,比上年增长了60.66%。综合作用的影响,导致利润总额增加了631240000元。

(三)营业利润分析。公司营业利润的增加主要是营业收入的增加,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2002700000元,增长率为12.5%。营业总成本上涨9.40%,主要是利国贸1241班 1220702126 杨芳

息支出增加8.16,虽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下降了107.18%,137.14%,但其减少额度远少于利息支出,所以营业成本仍然是增加。通过对2009年公司的财务报表附注的查阅,我们可以知:2009年经营业绩的答复提升主要来源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销售及降低成本。在营业利润中,营业收入的增加是其增长的主要有利因素;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也是导致营业利润增加的有利因素,本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下降62.11%。但是由于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增加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的大幅下降等的影响,使得增减相抵后营业利润增加营业利润增加了599857000元,比上年增长了60.66%。 国贸1241班 1220702126 杨芳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的净利润由2008年的0.46%上升为7.21%,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在增强,这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青岛啤酒2009年的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81%,比上年度的6.17%增长2.64%;2009年利润总额的构成为9.65%,比上年的6.92%增长了2.73%;2009年的净利润构成为7.21%,比上年的0.46%增长了6.75%。可见,从利润结构上来看,青岛啤酒盈利能力比上年略有提高。

在水平分析中,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成本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但在垂直表中可以看出,相对于2008年,一些费用还是略有下降的,所以营业收入还是有所增长的,表明公司在费用控制上还是有一定成效的。另外,由于投资收益远远大于收入增长幅度,在净利润中的比重虽然小,但是由2008年0.00014上升为2009年的0.01。表明作为啤酒公司,青岛啤酒的主营业务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公司业绩液晶会有大幅度增咋很难过,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收入项目分析。国贸1241班 1220702126 杨芳

企业的营业收入是指全部营业收入减去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后的余额。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100 青岛啤酒销售毛利率指标的计算:

2009年:销售毛利率=(18026100000-10285100000)/18026100000*100%=42.94% 2008年:销售毛利率=(16023400000-9509010000)/16023400000*100%=40.66%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企业2009年与2008年相比,销售毛利率上升了,说明公司的出事盈利能力在增强。

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2009年销售利润率=(1739333591/1802610000)*100%=9.65% 2008年销售利润率=(1108088736/16023400000)*100%=6.92%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公司2009年2008年相比,销售利润率上升了,说明公司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在增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2009年销售净利率=(1299112486/18026100000)*100%=7.21% 2009年销售净利率=(733772079/16023400000)*100%=4.58%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公司2009年2008年相比,销售净利率上升了,说明公司通过销售获取净利润的能力在增强。

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析。在水平分析中,营业收入比上年增2002700000元,增长率为12.5%;营业外收入增加了58662000,而营业外支出增加了27369700,营业毛利增加31292300元,从中可以看出,青岛啤酒的营业收入结构稳定发展。

三、影响利润表的会计变更。

在利润表中的各项要素中,增利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营业收入的增加,二是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三是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四是营业外支出的减少,五是投资收益的增加。主要的减利因素有:一是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二是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下降,都是减利的主要原因。 国贸1241班 1220702126 杨芳

在青岛啤酒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在水平分析中,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成本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但在垂直表中可以看出,相对于2008年,一些费用还是略有下降的,所以营业收入还是有所增长的,投资收益相比2008年增加0.06%,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81%,比上年度的6.17%增长2.64%;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009年营业外收入构成1.18%,比2008年的0.97%增加了0.21%;2009年利润总额的构成为9.65%,比上年的6.92%增长了2.73%;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2009年所得税费用构成为2.44%,比2008年的2.34%增加了0.1%,因为所得税费用是个减利因素,所以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会影响到净利润,但是由于利润总额2009年比2008年增加了2.73%,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所得税费用的增加幅度,所以2009年净利润构成为7.21%,比上年的0.46%增长了6.75%。

推荐第6篇: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该企业2008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营业利润=1 990 000+500 000-630 000-150 000-780 000-60 000-50 000-170 000-50 000-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润总额=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净利润=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根据编制利润表的多步式步骤,确定利润表各主要项目的金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会计本年利润结转

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1.表结法

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但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表结法下,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需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

2.账结法

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 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合计数反映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数反映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账结法在各月均可通过\" 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但增加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会计制度规定各种费用的结转在期末进行,期末结转费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表结法、二是账结法。账结法的优点是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其当期利润额,记账业务程序完整,但增加了编制结转损益分录的工作量。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当期利润额又不增加编制分录的工作量,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利润”账页采用多栏式(见附表)。

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科目,由一级科目转变为“本年利润”下的二级科目使用,减少了结转时的工作量。但“收入”、“成本”下设的产品明细账仍需按数量和金额登记。

按“附表”账页中期末结出发生额,在编制损益表时不用查看多本账簿,只通过“本年利润”就能满足编制损益表的需要。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费用,每月的发生额不大或业务笔数不多,也可直接作为“本年利润”的二级科目使用,以减少结转的工作量。如果上述费用较大或发生的业务笔数较多,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明细账,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中。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二、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 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至此,所有结转分录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做: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营业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三、结转投资收益:

净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的: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

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7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因对外投资收到投资单位分来的投资利润22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220000 贷:投资收益 220000

2、取得罚款收入3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3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0

3、向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50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借:营业外支出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4、月末将收入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5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50000元,投资收益220000元,营业外收入300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50000 其他业务收入 50000 投资收益 220000 营业外收入 30000 贷:本年利润 1350000

5、月末将费用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其中:主营业务成本510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547元,其他业务支出30238元,管理费用18760元,账务费用4000元,营业费用15000元,营业外支出150000元;

借:本年利润 729545 贷:主营业务成本 51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547 其他业务支出 30238 管理费用 18760 财务费用 4000 营业费用 15000 营业外支出 150000

6、计算全年应交的所得税,税额为402750.15元;借:所得税 402750.1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02750.15

7、将上述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402750.15 贷:所得税 402750.15

8、结转企业全年实现的净利润817704.85元;借:本年利润 817704.85 贷:利润分配 817704.85

9、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1770.49元;借:利润分配 81770.49 贷:盈余公积 81770.49

10、经董事会决定向投资者分配股利400000元。借:利润分配 400000 贷:应付股利 400000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会计实务

1、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它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是企业净利润的起点,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大的盈利。与同行业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业水平,说明公司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定价高,或与同行比较公司存在成本上的优势,有竞争力。与历史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处于复苏时期,产品价格大幅上升,2003年的钢铁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考虑这种价格的上升是否能持续,公司将来的盈利能力是否有保证。相反,如果公司毛利率显著降低,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竞争激烈,在发生价格战的情况下往往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这时投资者就要警觉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彩电业就是这样的例子。

2、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3、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100%。它比销售净利率能更好地刻画公司主营业务对盈利的贡献情况,因为净利润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支出净额后得到的,而这些收入或损失的持续性较差,排除这些影响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及不同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别。

4、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

5、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00%=(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所有者权益)×100%=(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平均资产负债率)

推荐第7篇: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收起

所得税费用有哪些计算方法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倒挤的: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另一种是直接计算的: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注意:此处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如果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则不能这样直接计算。

结论:暂时性差异是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因为: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推荐第8篇:财务分析[第六章利润表分析]课程复习

山东大学《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第六章 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分析的目的

企业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的利得和损失等,亦称为财务成果或经营成果。利润的意义在于,它是企业和社会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最重要指标,是企业投资与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明确了利润本身的意义,我们再来研究利润表分析或利润分析的作用。

1.利润分析可正确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业绩。

2.利润分析可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利润分析可为投资者、债权者的投资与信贷决策提供正确信息。

另外,利润分析对于国家宏观管理者研究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有重要意义。

二、利润表分析的内容 (一)利润表综合分析

通过利润表综合分析,主要对利润表主表各项利润额的增减变动、利润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1.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通过对利润表的水平分析,从利润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润额的变动情况,揭示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管理业绩及存在的问题。 2.利润结构变动情况分析。利润结构变动分析,主要是在对利润表进行垂直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各项利润及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以反映企业各环节的利润构成、利润及成本费用水平。

3.营业利润分析。通过营业利润水平分析,反映企业营业利润数量的增减变动,揭示影响营业利润的主要因素。

(二)利润表分部分析

山东大学《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利润表分部分析主要是对分部报告和产品销售利润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1.分部报告分析。通过对分部报告的分析,反映企业各经营分部的经营状况和成果,为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内部报告制度,进行战略调整指明方向。

2.产品销售利润分析。产品销售利润分析包括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揭示各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从而分清生产经营中的成绩与问题。 (三)利润表分项分析

利润表分项分析主要是根据利润表附注所提供的详细信息,进一步分析说明企业利润表中重要项目的变动情况,深入揭示利润形成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具体包括企业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资产减值损失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等。 1.企业收入分析。收入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企业收入分析的内容包括: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分析;影响收入的价格因素与销售量因素分析;企业收入的构成分析等。

2.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包括产品销售成本分析和期间费用分析两部分。产品销售成本分析包括销售总成本分析和单位销售成本分析;期间费用分析包括销售费用分析、财务费用分析和管理费用分析。

3.资产减值损失分析。资产减值损失分析包括资产减值损失的构成分析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原因分析。

4.投资收益分析。投资收益分析包括投资收益的构成分析以及投资收益变动原因分析。

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利润表的资料,对一些重要项目进行深入分析。

三、利润增减变动情况分析

利润表分析依据的分析资料是利润表、相关附表及附注资料,分析方法采用水

山东大学《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平分析法。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

1.净利润或税后利润分析。净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最终取得的财务成果,或可供企业所有者分配或使用的财务成果。通过水平分析,找出企业净利润增长或下降的原因。

2.利润总额分析。利润总额是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企业的营业利润,而且反映企业的营业外收支、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等情况。通过水平分析,找出企业利润总额增加或减少的关键原因。

3.营业利润分析。营业利润是指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变动净收益之间的差额。它既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又包括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和对外投资的净收益,它反映了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业务的财务成果。通过水平分析,找出引起营业利润增减变动的主要原因。

四、利润构成变动分析

利润构成变动分析依据的资料仍是利润表、相关附表及附注资料。分析方法采用垂直分析法。利润结构变动分析评价主要根据利润表中的资料,通过计算各因素或各种财务成果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析说明财务成果的结构及其增减变动的合理程度。

五、营业利润分析

营业利润是企业计算利润的第一步,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毛利、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扣除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后的余额。通过对营业利润进行水平分析,进而对其进行如下评价:

1.营业利润分析。营业利润是指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业务所取得的财务成果,是指企业营业毛利与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变动净收益之间的差额。通过水平分析,找出引起营业利润增减变动的主要原因。

2.营业毛利分析。营业毛利是指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通

山东大学《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过水平分析,找出引起营业毛利增减变动的主要原因。

推荐第9篇:本科专业去向总体分析

本科专业去向总体分析——2015高考报考指南

1就业率比较低的本科专业:法医学、法学类、科学社会主义、中医学等(就业率均在 80%以下)。

2、国家机关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侦査学、法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英语、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査、汉语言文学等。

3考取研究生数量最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本科毕业生出国最多的专业: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软件工程、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电子信息工程。

5、毕业生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专业:艺术设计、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水产养殖学、法学。

6、科研设计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

7、中、初级教学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

8、医疗卫生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医学 检验技术、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高考志愿填报:2015最热门的8个工科专业

1.计算机类

就业岗位多 高端人才俏

【专业解析】 计算机是个大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七八个专业。其中最核心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各院校计算机系招生的主要专业(有很多院校按计算机大类招生)。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远远高于一般“会操作计算机”的使用者,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基本设计等,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计算机的新系统、新软件、新功能。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 【就业前景】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IT类企业、政府、科研单位等,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同艺术类专业结合,产生了不少新专业,电脑美术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毕业后可以进入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动画公司及企事业广告部等工作。 哪些专业人才受到市场青睐?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缺口大,就业薪金不菲;软件工程专业,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较贵。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专业解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学中机械大类的一员,这个专业包括了三部分内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它是一个以机械结构的设计、加工、制造为基础,融入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等。

【就业前景】 就业岗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向:机械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研发人员、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机械行业实践性强,看重经验技术,当经验和技术都积累到一定阶段,可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时,各方面待遇会比较好。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从该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来讲,比较适合男生。

3、土木工程

技术含量高 真不是“搬砖专业”

【专业解析】 按照培养侧重点,各学校有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不同方向,土木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基础,与人们的住行密切相关。 【学习课程】 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

【就业前景】 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土木工程的学生就业很少偏离本专业,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想为自己增加砝码,需要考取各种从业证书,如全国

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全国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会特别标注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者优先。

4、通信工程专业

让沟通无极限 世界零距离

【专业解析】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并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光通信技术基础、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等。(课程根据院校不同有所差异)

【就业前景】 从就业类型上说主要有两大方向,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软件如软件开发、网络的设计、应用软件的编译等;硬件方面主要是去电子通信器件一类的公司。主要涉及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技术研发的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本科毕业后除了就业以外,学生还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研究生,继续深造的比例也相当高。

5、建筑学

建筑师的摇篮

【专业解析】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马英副院长介绍,传统的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一门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现在建筑学更多的是研究解决建筑的空间、功能和形式等问题。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等。(各校课程设置有所差异)

【就业前景】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

1)去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

2)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从事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

3)在建设厅、规划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建设行业管理、城市管理、房屋质量检测、古建筑保护等工作。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

【专业解析】 电气工程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工学中的电类专业可分为强电和弱电两类。具体到专业上来说,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是以弱电为主;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

【学习课程】 需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应用知识,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 【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对口的就业领域是国家电力系统,主要是指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各省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等。除了国家电力系统以外,大多数人的工作岗位更多偏向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制造公司、电气设备厂和其他与电相关的工作。如果能进入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如通用、西门子等,年薪也相当可观。

7、测绘工程

测经纬 绘蓝图

【专业解析】 测绘工程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来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各类地学信息的一门综合的信息科学。现代测绘科学与技术以卫星导航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它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GPS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摄影测量学、地图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等。 【就业前景】 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测绘工程专业属于就业率较高专业行列,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基础测绘、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到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都需要专业测绘人员。同时现在测绘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大改善了测绘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一些其他专业相比,测绘工程还是比较辛苦,所以选择该专业的男生更多一些。

8、车辆工程

工科中的就业“排头兵”

【专业解析】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现代汽车技术正在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利用如车轮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等电子系统,使驾驶变得越来越安全、智能。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汽车学、现代汽车实验学等。 【就业前景】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都可以选择。比较理想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推荐第10篇:利润表教学设计

1 2 3 篇2:明明白白利润表教案

课题:建立图表

教学目标:认识图表的基本样式,学会建立和修饰图表。 教学重点: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图表的编辑。 教学难点:图表的修饰。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一、

二、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有时我们为了能够直观的展现数据和分析数据,需要用折线图、柱形图或饼图表示表格中数据的比例关系,通过图表可以将抽象的数据形象化,便于我们理解、分析。

三、

讲授新课

(一)、认识图表

下图就是excel提供的一种饼图图表

这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表,能直观地看出我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水平,也能反映出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 excel中有很多的基本图表可供选择,我们只介绍其中的折线图、柱形图和饼图。

(二)、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

例如:前面介绍的例子:

步骤1:选定用于制作图表的数据区和数据标志区。在此例中我们选择a1:a8和d1:d8,其中a1:a8为图表的标志区,d1:d8为图表的数据区。 步骤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出现“图表类型”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边的图表类型里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右边选择相应的子图表类型。在此例中我们选择“簇

状柱形图”。

步骤 3 :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源数据”对话框,对数据区域和系列进行 设定。

步骤4: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选项”对话框,对“标题”、“坐标轴”、“网格

线”、“图例”、“数据标志”和“数据表”分别进行设定。

步骤5: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位置”对话框,对图表的位置进行设定。 步骤6:单击“完成”按钮,图表制作就完成了,如下图所示:

(三)、修饰图表

1、移动图表位置和调整大小

单击图表区域,选定图表,被选定的图表周围有8个黑色的小方块,在图表区域内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既可以移动图表的位置。把鼠标指针移到图表右下角的黑色小方块上,当鼠标指针变成双箭头时,按下左键拖动,即可改变图表的大小。双击图表区的空白处,出现“图表区格式”对话框。单击图表外任意一点,取消图表上的黑色小方块。

2、修改图表内容

修改图表的标题,可以先单击图表的标题,然后拖动标题边框,能移动标题的位置,在标题框内单击,可以修改标题的内容。双击标题边框,出现“图表标题格式”对话框,在“图案”选项卡中,可以设置图表标题的边框、颜色。 修改图表的图例,可以在图例区的任意位置单击,图表中的图例区被选定,单击图例中的任何图例项,可以选定该图例项,在图例区的任意位置双击,出现“图例格式”对话框,可以拖动图例,改变图例的位置,大小。

修改图表的绘图区,在图表的柱形图附近空白处单击,图表中的绘图区被选定,改变绘图区的图形的大小,双击绘图区的空白处,出现“图形区格式”对话框,单击“填充效果”,出现“填充效果”对话框。单击图周围任意一个数据标志,图形四周的数据标志被选定,双击任意一个数据,出现“数据标志格式”对话框,单击“字体”选项卡,改变字体。

(四)、图表的类型

把鼠标指针移到图表中的空白处,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图表类型”,在图表类型中任选一种类型,即可。

四、

上机巩固练习

1、下面是一个“比赛成绩表”

①在“比赛成绩表”中,针对“基础知识”制作一个折线图。 ②在“比赛成绩表”中,针对“总分”制作一个饼图。

五、

小结:

总结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的过程和对图表进行修饰的方法。 篇3:教案(利润表的编制--吴影清)1 教案 1 2 3 篇4:基础会计 利润表的编制 教案

公 开 课 教 案

篇5:教案7 利润表2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者: 陈露 所属系部(教研室): 经贸管理系金融教研室 单元教学活动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复习上一节内容 (时间:10分钟) 1.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2.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a.资产结构分析 b.资本结构分析 c.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性分析 3.资产负债表大类项目结构分析 a.流动资产结构(转载于:利润表教学设计)分析 b.非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c.负债结构分析 d.流动负债结构分析 e.非流动负债结构分析 f.股东权益结构分析 4.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分析 a.货币资金项目分析

b.应收票据项目分析和应收账款项目分析 c.存货项目分析 d.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分析 e.固定资产项目分析 f.短期借款分析,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分析 g.预收账款分析 h.非流动负债项目分析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步骤一】新知识的引入 (时间:5分钟) 提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区别是什么?

(一)利润表结构 (时间:10分钟) ?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 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 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 ? 利润表结构:单步式和多步式

单步式利润表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

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布计算当期净损益。

(二) 利润表项目分析 (时间:15分钟) 1.主营业务收入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品种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的地区构成 ? 收入的确认方式 ? 与主要客户的交易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企业的长期销售合同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中必定要发生,但与营业收入的取得并不存在明确配比关系的费用。 (1)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的增减变动与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长期看来应该是方向相同,速度相近。

(2) 管理费用:须和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和销售水平结合起来分析。 (3)财务费用:将财务费用的增减变动和企业的筹资活动联系起来。 3.利润表的结构与趋势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时间:40分钟)

1.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分析意义

盈利能力的概念: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

(1)对投资人来说,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的权益。 (2)对债权人来说,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也会影响他们的权益。

(3)对企业经营者来说,盈利能力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体现。 企业盈利结构类型 2.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及分析

(一)与营业收入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1.毛利率:毛利是指企业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之后的差额 。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 2.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3.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用以衡量企业 在一定时期营业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

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二)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1.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与总资产有关的盈利能力,还可以用资产收益率来反映。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该指标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所获报酬的水平。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值×100% 3.资本金收益率的含义、计算与分析评价 资本金收益率是指净利润与企业资本金的比率,用以表明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赚取利润的能力。

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实收资本×100% 资本金收益率越高,说明投入资本的收益回报水平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三)与费用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1.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的净利润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成本费用×100% 2.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一个企业每期获得的收益与所支付的利息费用之 间的倍数关系。

第11篇:中英文对照利润表

利润表

项 目

产品销售收入

其中:出口产品销售收入 减:销售折扣与折让产品销售净额

减:产品销售税金产品销售成本

其中:出口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毛利

减: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INCOME STATEMENTITEMS Sales of productsIncluding:Export salesLe:Sales discount and allowances Net sales of products Le:Sales taxCost of sales Including:Cost of export sales Gro profit on sales Le:Selling expenses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Financial expenses Including:Interest expenses (minusinterest ihcome) Exchange loes(minus exchange gains) Profit on sales Add:profit from other operations Operating profit Add:Income on investment Add:Non-operating income Le:Non-operating expenses Add:adjustment of lo and gain for previous years

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净利润Total profitLe:Income taxNet profit

第12篇:填报小企业利润表

填报小企业利润表“明细项目”很重要

2012-11-26 14:31:10 作者:曹凡 来源:中华财会网 我要评论 字号T | T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小企业利润表与大中型企业利润表相比,增设不少明细项目。笔者认为,小企业利润表中增设的明细项目对于小企业纳税申报资料的比较与核对,详细说明小企业纳税调整的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小企业利润表的“明细项目”内容及其作用谈一点粗浅之见,供方家批评指正。

小企业利润表明细项目的内容

小企业利润表中的“明细项目”是指在利润表中具体项目下,另设详细项目,具体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销售费用项目、管理费用项目、财务费用项目、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等六项内容。

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销售费用项目包括商品维修费、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等;管理费用项目包括开办费、业务招待费和研究费用等;财务费用项目包括利息费用等;营业外收入项目包括政府补助等;营业外支出项目包括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和固定资产清理损失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属于变化比较大的项目。该项目中的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排污费等属于新增内容。其中,企业缴纳的土地增值税,在《企业会计准则》和原《企业会计制度》中要求计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不在利润表内单独反映,只是在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时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在利润表内单独反映;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和印花税,属于企业的“小四税”,原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不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排污费两项内容,原来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现在通过“营业税及及附加”账户,并在利润表内单独反映。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是小企业通过明细核算,详细提供小企业上交的、除了增值税和所得税以外的各种税费,便于税务部门进行税收稽查活动。

销售费用项目

小企业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项目要求详细反映商品维修费、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等,目的是要求小企业按税法规定,计算企业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标准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该条规定,实际上允许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全额扣除,只是在扣除时间上作出顺延而已。利润表明细项目中,单独反映商品维修费、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等,可以方便纳税申报人员计算其税前扣除部分,也便于税务稽查人员根据利润表明细项目稽核。

管理费用项目

如前所述,管理费用项目包括开办费、业务招待费和研究费用等。该项目中,这些费用,会计处理与所得税税前扣除方法不一致。

其中,对于开办费,《小企业会计准则》认为,开办费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可以一次性摊入成本,也可以分3年摊销。但企业所得税税法未列明长期待摊费用如何摊入成本费用,如何税前扣除。实际工作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处理开办费用,也可以一次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但要在利润表中详细说明,单独反映。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企业在筹建期内发生的开办费,虽然《企业所得税法》没有明确,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对于业务招待费,《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全部一次性扣除。但《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也就是说,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税前扣除金额有一个扣除幅度:最高为当年业务招待费的60%,且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对于研究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一次性列入成本费用,全部扣除,但所得税法要求,符合条件的,可加计50%扣除,即按150%所得税税前扣除。这里的研究费用是指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这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界定是关键,它是以中国境内是否形成相应的研究开发成果为标准来认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通过规章进行明确。

财务费用项目

财务费用虽然有很多内容,但利润表项目要求提供的明细项目主要是利息费用等。这里的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基本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既包括小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包括向非金融企业或个人借款的利息费用。

第二,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既包括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包括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还有贴现票据的贴现利息。

第三,小企业从金融企业或非金融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应当冲减当期财务费用。这里的利息收入仅指小企业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和欠款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是将小企业自有资金存入银行,从而由银行向其支付的利息收入。欠款利息收入是其他企业或个人不能按期履行对小企业支付款项的义务,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小企业的资金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属于有支付义务的企业或个人所有而支付的利息收入。但债券的利息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而不是冲减财务费用。

最后,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实际上是利息净支出,利息费用扣除利息收入后的净额,如果一旦出现利息净收入现象,也应当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即冲减财务费用。

营业外收入项目

营业外收入项目虽然很多,但利润表项目要求提供的明细项目主要是政府补助。

这里的政府补助对应于《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补贴收入。该条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都应当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依据,依法计算缴纳所得税。

营业外支出项目

营业外支出项目包括的项目很多,但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明细项目主要包括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和固定资产清理损失等。

坏账损失和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属于一类内容。它们对应于《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坏账损失。其中,坏账损失是指小企业无法收回的或者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是指小企业持有长期债券投资可能会因发行人资不抵债、现金短缺、破产、清算等原因而无法收回的本金和收到的利息。这类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而产生的损失为长期债券投资损失。

《小企业会计准则》为简便小企业会计核算、减少所得税纳税调整,而将长期债券投资损失确认条件和处理方法改为与税法完全一致的直接转销法,计入营业外支出,并在利润表内单独反映。

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是指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为了简化小企业会计核算,便于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减轻纳税调整工作负担,《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的条件及其处理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相一致,但在利润表中应单独作为明细项目列报。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是指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非人力所能抗拒或者阻止的因素等而发生的自身财产的损失。《小企业会计准则》所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的扣除项目与税法规范一致,也应该在小企业利润表中单独反映。

税收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比例附加征收的税款的滞纳金,其目的是督促纳税人按期缴纳税款,减少欠税,保证税款及时入库。虽然税收滞纳金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从税前列支。但是,《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税收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而应该从税后利润中抵扣。因此,为便于纳税调整,小企业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支出单独反映税收滞纳金,方便税务稽查人员核对企业纳税调整,进行税务稽查。

固定资产清理损失是指小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等原因处置固定资产所转出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该费用大于处置固定资产回收金额的部分为清理损失,否则,为营业外收入。这里,小企业利润表单独反映部分为小企业的清理损失。

会计人员在填制利润表时,应注意上述明细项目,其内容应详细填写,明确其与纳税申报表有关项目的勾稽关系,以便真实反映小企业盈亏情况。

第13篇:苏州会计继续教育答案(财务报表分析——利润表分析)[优秀]

选择题

1、通过利润表各项目的比重,分析各项目在企业经营收入中的重要性,即利润表的( 结构分析)。

2、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是(利润总额)

3、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的操纵手法有(利用补充协议,伪装销售实现、填塞分销渠道,诱使经销商提前购货、将尚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

5、判断企业的收入质量应考虑(收入的含金量、收入的持续性、收入的稳定性 )。

6、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企业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时可使用(历史标准、行业标准 )。

7、下列成果中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是(利润总额)

8、费用的确认应当与(销售收入)相联系。

9、企业合并重组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10、分析投资收益的来源的目的是分析投资收益的(持续性)。

11、将本应采用净额反映的业务改用总额反应是(虚增收入)的一种手段。

12、当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均为负数、二者的比值小于1且相差较大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和扩大税前扣除范围)

13、所得税纳税评估体系中,预警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变动率大于50%、亏损年数超过三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小于零、资本收益率小于一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

14、以丰补欠、平滑收入是为了(推迟确认收入)

15、分析投资收益的来源的目的是分析投资收益的(持续性)

16、所得税纳税评估体系中,预警指标不包括(亏损年数超过四年)

判断题

1、三角交易本质上也是一种双向交易,其目的是为交易双方创造收入(√)

2、净利润数额大说明企业收入质量高。(×)

3、制造费用也属于期间费用的一种。(×)

4、确认费用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则。(√)

5、判断企业的收入质量应考虑收入的含金量、持续性和稳定性。(√)

6、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不属于非经常性收益。(×)

7、企业成本总额的增加意味着利润的下降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下降。(×)

8、利润表附表反映了会计政策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9、如果企业某一期的存货周转率偏高,则说明该企业可能存在少结转迎接成本而虚增利润的问题。(×)

第14篇:从业继续教育(代理记账、利润表、财务报表阅读分析

2016年企业类考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销售费用 B、净利润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A B

C

D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2、代理记账审批机关20个工作日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本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A、5 B、10 C、15 D、20 A B

C

D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利润表主要项目的是(

)。 A、收入 B、成本 C、主营业务利润 D、股东权益

A B

C

D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4、投资人的管理目标是(

)。 A、优化资本结构 B、保值增值 C、资产运营效率 D、提高现金收益

A B

C

D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正确]

【答案解析】投资人的管理目标是保值增值。

)个工作日。

5、(

)(或成为收入乘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销售收入的比率,它反映普通股股东愿意为每1元销售收入支付的价格。 A、市销率 B、资产负债率 C、流动比率 D、速动比率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6、委托人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

)。 A、有权不予以回应 B、重新编制

C、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D、立即撕毁

A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正确]

【答案解析】委托人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本的是(

)。 A、外购材料 B、外购燃料 C、外购动力 D、净利润

A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8、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

)规定的原始凭证。 A、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B、单位负责人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B

C

D B

C

D B

C

D B

C

D

9、资产质量分析是指(

)。 A、分析资产账面价值 B、分析资产实际价值

C、分析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 D、分析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总和

A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正确]

【答案解析】资产质量分析是指分析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

10、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

)。 A、50% B、99% C、99.99% D、99.9999%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11、代理记账许可证书有效范围是(

)。 A、本县 B、本市 C、本省 D、全国

A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正确]

【答案解析】代理记账许可证书不再受区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12、(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A、收入的计税基础 B、资产的计税基础 C、负债的计税基础 D、支出的计税基础

A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13、每股股利等于现金股利总额除以(

)。 B

C

D B

C

D B

C

D B

C

D A、发行在外普通股的股数 B、净利润 C、资产总额 D、负债总额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14、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

),负债主要是存款,收入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且权益资本较少。 A、贷款 B、存款 C、机器 D、设备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15、流动资产周转率等于销售收入除以(

)。 A、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B、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C、流动负债平均余额 D、产期负债平均余额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16、存货一般占流动资产的(

)左右。 A、30% B、40% C、50% D、60% A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构成的是(

)。 A、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B

C

D B

C

D B

C

D B

C

D D、历史活动现金流量

A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18、委托人委托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应当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订立书面委托合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书面委托合同需要明确的内容是(

)。

A、双方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 B、会计资料传递程序和签收手续 C、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 D、秘密条款

A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正确]

【答案解析】委托人委托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应当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订立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除应具备法律规定的基本条款外,应当明确下列内容:①双方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②会计资料传递程序和签收手续;③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④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及相应的责任;⑤终止委托合同应当办理的会计业务交接事宜。

19、(

)是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A、企业所得税 B、个人所得税 C、消费税 D、增值税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20、(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A、收入 B、净利润 C、暂时性差异 D、成本

A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21、会计报表附注包括旁注和(

)两种形式。 A、底注 B、表头 B

C

D B

C

D B

C

D B

C

D C、抬头 D、编号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2、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委托人要求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行为的,应当(

)。 A、予以同意 B、予以拒绝

C、遵循委托人要求来做 D、考虑

A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正确]

【答案解析】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委托人要求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行为的,应当予以拒绝。

23、代理记账审批机关受理申请后,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 A、5 B、10 C、15 D、20 A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24、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

)重新计量。 A、新的税率 B、原有税率 C、5% D、10%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25、每股净资产比率若(

)1,表明每股净资产已跌破面值,将被特别处理。 A、低于 B

C

D B

C

D B

C

D B

C

D B、高于 C、等于 D、不确定

A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B

C

D

第15篇: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发展,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韩系汽车尤其是北京现代汽车业实现了高速增长,位居国内汽车行业前五位,市场前景看好。应该在认真总结09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提出对策,积极应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将北京现代汽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近日,有幸参加了北京现代汽车一款B级汽车的商评活动,看了样车以后,首先是眼前一亮,然后是为之一振,总体印象是该车投放市场,将大大提升北京现代汽车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形象,为此,由感而发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趋势与判断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若干趋势性变化:

1、国内汽车市场2月份最终结果尽管还没有发布,但从全国十几个主流汽车市场信息反馈,1月份汽车销售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增长,与09年12月环比有大幅下降,统计数据达到行业预期的乐观状态,但其中含有相当大比例的09年底欠账还账销售量。如果减去这部分销售量,实际净增销售量并不乐观。

2、京城汽车市场1月份比去年12月份至少下降20%-30%,尽管有大雪造成的交通影响问题,但实际销售情况下降明显,看车的客流明显减少,消费者观望情绪在增加。2月份,尽管数据仍未出来,但实际情况非常清楚,2月份与1月份销售数据肯定形成较大的反差,因为节前节后传统的销售高峰均未出现。

3、09年底,由于购置税政策的调整,消费者狂热购车形成的销售量的提前释放影响,至少对2010年一季度影响是全国性的,是巨大的。

4、按照2010年汽车行业产销增长10%的目标,每个月产销应在125万辆以上,从已经过去的一月份销售情况看,这一目标尽管达到销售166万辆,其中除去还账以外,净增长量很可能仅达到平均水平。而二月份产销量有可能在100万辆左右,上半年月均产销计划压力增大。

5、由于09年汽车销售高速增长,使得售后市场与销售市场不适应的矛盾加剧,目前全行业主要盯在1500万辆的产销目标上,售后服务市场暂时还没有得到高度注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6、据近日媒体报道,09年全国质量协会报告,投放市场半年以内的新车质量投诉快速上升,必将使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更加谨慎。

7、目前,关于丰田汽车在全球召回的报道铺天盖地,尽管丰田汽车2008年取得了产销世界第一的地位,但09年但目前为止其召回总量,已经大于产销总量,不得不引起国内汽车行业的

高度注视与关注。当然也会为国内汽车行业产销提供一定的市场机会。

8、京城关于提高停车位收费的舆论越来越大,而且正式出台了实施基本方案,影响很大,加上快速发展公交的影响,一定会对2010年京城车市分流起到重要的动作用。

9、二手车市场2010年将有一个高速的增长;

10、过去是有钱人买车,现在是普通人买车;

11、大城市汽车总量增长趋缓,二三线城市快速增长;

12、舆论认为汽车信贷消费2010年将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家信贷政策有可能向严格控制调整,因此很难形成汽车信贷消费热点。

13、目前关于机动车征收环境税的报道越来越多,舆论影响越来越大,而且是全国性的影响,据报道排量越大缴税越多。由于具体出台标准、时间尚未确定,已经增加了消费者观望情绪。

(一)、产销总体目标已确定明确

1、政府已经明确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增长10%的总目标。

2、09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10%即应达到1500万辆的目标。

3、部分专家预测可达到2000万辆的目标。甚至有些专家预测有可能保持45%的增长水平!

4、在09年产销两旺的基础上,各厂家都调高了2010年的产销目标,并预测产销将增长15%-30%的水平。产能过剩上半年有可能形成,并促使汽车销售竞争加剧,包括价格竞争。

(二)、目前经济发展和汽车市场出现的变化及分析

中国经济年会(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办)高层人士观点明确,即:我们已经进入了充满不确定因素的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呈现缓慢曲折的恢复过程。关于经济方面变化:

1、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也必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2、民生问题影响,住房高速涨价影响。

3、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2%。

4、有专家称:2010年中国通胀率可能超过5%(警戒线是4%)。

5、失业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失业问题(主要是房地产土地大量供应形成的),问题突出。

6、自然灾害现象突出,影响巨大。

7、国内现阶段通胀预期加大,影响巨大。

关于汽车行业方面:

1、国内及京城汽车市场1月份尽管统计数据达到了新的高峰,一是一些影响因素起作用,二是汽车市场并未形成汽车销售高峰。

2、政府正式确定2010年汽车行业产销目标增长10%。

3、各厂家调高了2010年产销目标,其中自主品牌企业产销目标平均增长72%。

4、一个月内,政府两次调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月初主要是由低标准调高,月中主要是将以旧换新政策与1.6及以下购置税优惠政策结合共享。

5、政府正在制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补偿标准。

6、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缺货加价与优惠促销、降价促销都十分突出的特殊现象。汽车缺货和加价现象正在令广大消费者十分厌烦,形成了较强的观望情绪。

7、东风汽车集团在当前形势下,率先公布了正式实施以租代售新的营销战略,必将对营销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8、目前正在面临中央两会和个地方政府两会期间,关于公款购车消费的舆论加大(据统计每年公款购车消费高达3000亿元,平均每辆车费用高达10万元)。

9、工信部已经正式明确:五大部门作为2010年汽车行业重组兼并的重点,汽车行业位列其中。

10、汽车市场将加快向二三线城市或三四线城市转移,汽车下乡也将加快发展。

11、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汽车销售消费的方针已经形成共识,即:总方针为不限拥有,有限使用。提倡组合出行方式。

12、汽车消费特点:过去是有钱人买车,现在是普通人买车;中国的车市已经进入普通消费时代。

第16篇:沃尔玛总体营销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引 言 沃尔玛在我国的扩张能力引人注目,已成为零售业学习的样板和研究的样本。从经营战略来看, 沃尔玛“天天平价, 始终如一”。它的低价销售不只是一种商品, 而是所有商品; 不只是一时的, 而是常年的;不只是一地的, 而是所有地区的( 肖怡2001) 。从信息化资源来看, 沃尔玛的成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 信息技术战略与零售的整合基础上的( 詹正茂2003) 。从现场营销来看, 沃尔玛重视争取理性顾客, 要让顾客在熟悉的地方方便地找到商品, 体现在商品的选择和每日低价的贯彻上( 郭佳信2005) 。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 沃尔玛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倒三角形,位于最上层的不是公司老总而是公司员工, 管理者和员工是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体现了山姆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是如何对待员工的, 员工就是如何对待顾客的。员工在沃尔玛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一般企业不能比拟的( 董进才 2004) 。 参考书目: 《从企业财务目标角度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 《沃尔玛2011年报》 《沃尔玛的战略分析》 ; 《萨姆•沃尔顿.富甲美国—零售大王沃尔顿自传》 《从财务角度看沃尔玛的经营战略》会计之友2007年9期上 《 “沃尔玛模式”VS“家乐福模式”——基于成本领先战略的分析》企业导报2010 年第1 期 《沃尔玛财务分析》 ; 《沃尔玛、家乐福管理经验解析》 ; 《沃尔玛》-维基百科 《沃尔玛发债20亿美元扩张业务》乐琰 第一财经日报2010-4-13 《沃尔玛、家乐福管理经验解析》芫卉.[J].上海质量.2008(8) 《沃尔玛进军电商不利 年营收不到总营收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8-19 《沃尔玛2009全球采购战略》 黄贞 《中国商贸》 2008年12期 《沃尔玛发债20亿美元扩张业务》 乐琰 第一财经日报 2010-4-13 《沃尔玛将加快新开中型连锁店步伐》 文武 新浪财经 2011-6-16 1

一、公司简介„„„„„„„„„„„„„„„„„„4

二、公司战略环境分析„„„„„„„„„„„„„„5 1.外部环境分析 2.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7

三、

分销策略1.

2.定价策略 3.品牌策略 4.物流策略

四、总结与启示„„„„„„„„„„„„„„„„„9 2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公司所在地址:美国阿肯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色州本顿维尔市西南八街号702

主营:在全球以多种方式经营零售业务。沃尔玛通过提供种类齐全的商品和服务 截至年月日星期一沃尔玛收盘价2013610 简介:年月日发行万股股份。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为

2009 6 1 24,465.0501 350000.00 万股。沃尔玛是全球最大零售企业。年其销售额突破亿美元,年更是创世界19914001995纪录的实现年销售额亿美元,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之和。今天的沃尔玛拥有9362133家沃尔玛商店,家山姆会员商店和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德国、英国、中469248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南非、印尼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实现了价格最便宜的承诺。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公司一贯坚持“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的原则。走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再次,沃尔玛推行“一站式”购物新概念。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了现代消费者。

3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二、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1) 人口环境 虽然说各个国家针对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就宏观环境看来,全球人口总数仍然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总数较多;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镇居住人口呈集中趋势。不断增长的人口总数及集中化的人口居住环境给零售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2) 经济环境 和平的世界发展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世界经济呈又好又快的状态稳步发展,人均购买能力增强,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开车购物已经成为沃尔玛大道上的寻常风景。 (3) 社会文化环境 沃尔玛强调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沃尔玛将顾客定位于“公司最大的老板”,站在顾客角度提出天天平价、三米微笑、满意等原则。三米微笑原则200%要求员工要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规定员工认真回答顾客的提问,永远不要说“不知道”,沃尔玛内部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唯一允许迟到的理由就是“顾客服务”。满意原则200%表现在鲜食部门的自制食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沃尔玛都保证退货并免费赠送一份。优质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沃尔玛留住了大量忠实顾客。 (4) 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零售业发展的进程,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远程交流、物流应用、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成为可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举例说,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24一体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5) 全球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了跨国贸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沃尔玛在世界多个国家都设有商店和购物广场,其本土化的形象使沃尔玛在异国他乡也能很好发展。 4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2.内部环境分析 沃尔玛SWOT分析

S优势 W劣势 1.著名的零售业品牌,拥有良好的企业和1.控制力不够强; 品牌形象,购物可以体验到“一站式”2.由于产品多样化,相对于其他产品较集的服务; 中的竞争者来说比较没有弹性,涵盖了2.物美价廉; 服装、食品等部门,竞争存在劣势; 3.天天平价,产品多样化,强大的物流系3.不够全球化,目前只开拓了少数几个国统和领先的IT技术; 家的市场。 4.管理人性化,企业文化重视人力资源管 理,将员工视为伙伴,优秀的人才; 5.有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供货商,并通过自己的大规模采购获取更好的价格。 O机遇 T挑战 1.采取收购、合并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与1.称为所有竞争对手的赶超目标; 其他国际零售商合作; 2.全球化战略使其可能在业务国家遇到政2.专注于欧洲或者大中华区等特定市场。 治上的问题; 3.多种消费品的成本趋向下降。 5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三、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分销策略 零售商的好处是有助于产品广泛分销 ,缓解生产者人、财、物等力量的不足 ,间接促销 ,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 。但是分销可能形成“需求滞后差” 。可能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导致抵触情绪 。不便于直接沟通信息。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沃尔玛采用的是一级渠道:即由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是是典型的短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的服务产出水平下,达到整个渠道费用的最小化。有由于沃尔玛的雄厚实力,采取了与制造商的超大规模合作,因而拿到了很大的折扣,又由于是短渠道,则中级消耗较少,这就促成了沃尔玛的低价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零售商,顾客,都是受惠者。 在此时, 厂家对渠道的控制程度相对于长渠道来说比较高;因而减少了了渠道服务水平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沃尔玛主要是一般的日用消费品的零售商,因而采用的宽渠道使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多,产品在市场上的分销面广。面对于不便于直接沟通信息的情况,沃尔玛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 当沃尔玛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城市市场进军的时候,它们已经大大更新了原有的竞争优势集合,比如,加强了对制造商议价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和他们的合作关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库存管理的完善和改进等。 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武装下,沃尔玛可以很容易地记录和查询每个店铺和整个企业的销售数据,并预测库存需要和变化趋势。信息技术,尤其是它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沃尔玛和它的供应商之间能够即时共享信息,帮助供应商计划未来生产和送货的日程。这种合作关系比大多数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合作甚至还要默契和有效率。通过引进新的竞争优势,沃尔玛再一次把对手甩在后面。

2、定价策略 定价策略包括:基本价格、价格水平、折扣、折让、支付期限、信用条件、组合价格等。 沃尔玛一直都特别重视价格竞争,长期奉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沃尔玛 以“天天平价,始终如一”为重要宗旨。天天平价和一般的削价让利有着本质的区别。天天平价是折扣销售额的基础,是把减价作为一种长期的营销战略手段,减价不再是不定期地换季大甩卖或推销滞销产品时才使用,而是作为整个企业市场定价策略的核心,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依托。 6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3、品牌策略

沃尔玛在中国的几家卖场中有高达1800种自有品牌的商品在销售。按照计划,该公司还希望在未来5年内将自有品牌占中国总销售额的比例从目前的2.5%提到20%。另外,该公司在中国每年上百亿美元的采购中,居然有90%以上是沃尔玛的自有品牌商品。沃尔玛希望其自有品牌在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但确定哪些产品适合开发自有品牌决定于市场中这一品类商品的全国性品牌数量、行业利润、做自有品牌可能的规模、供应商数量等因素。沃尔玛的品牌有些行业不会涉足:一则因为行业利润非常低,还需要售后服务;二则市场品牌比较成熟。

4、物流策略 1供应链制胜的关键是永远都要比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 沃尔玛一时间成为商业神话离不开其管理方式上的卓越,而供应链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其卓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顾客需求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123物流配送体系管理。)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4 1萨姆•沃尔顿.富甲美国—零售大王沃尔顿自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四、总结与体会 沃尔玛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它的成功离不开每一步每一个营销战略。它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因素,顺应时代发展及时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作出相应的反应:发展技术,扩张市场,配送中心的建立等等。除此之外,降低成本,应对公司内部资金情况作出的战略调整也是十分到位全面的。例如,沃尔玛所有的业绩都是依靠长期的细致管理工作,苛刻的成本管理,坚持天天低价的策略,赢得了长期的胜利。 沃尔玛的发展过程总体来说是一个成功实现营销战略的案例。但是目前,沃尔玛还存在一些问题:①工会问题:自成立之初,沃尔玛反对员工参加工会。至今为止,沃尔玛仍未在公司中成立工会。为此,2003年9月

2

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门就此发出声明,敦促沃尔玛必须早日成立工会;②血汗工厂问题:最近,美国有关劳工组织就沃尔玛向一些拉美及南亚地区的“血汗工厂(sweatshop)”(这些工厂违反劳工法规,生产条件恶劣且大量雇用童工)采购问题向沃尔玛提出质询,要求沃尔玛披露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对违反劳工法规的工厂,停止对其商品的采购。企业以创造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但如若把自身利益看得过重,而忽略自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不顾及社会赋予自身的使命和人们的期望,必然会激起社会公愤和舆论谴责,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以及近期的

2板鸭事件。如果这些问题不得到彻底的解决,长久下去必将影响到沃尔玛的进一步发展。 沃尔玛一直都在努力改变其在中国的不利局势,并加快了在华扩张的步伐。在中国进展 的不顺畅使得沃尔玛不得不考虑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以应对巨大的体制和文化差异来适应中国市场,而目前中国的零售业现状来看,本土零售商的日益强大,世界知名零售商的大量涌入,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的。但只要能进行有效地变革,也仍然有无限的机遇,沃尔玛未

3

来的中国之路是任重而道远。

2《从企业财务目标角度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3

《沃尔玛的战略分析》 8

第17篇:企业总体经营分析报告

企业总体经营分析报告

在这七节课的ERP沙盘模拟经营中,我担任的角色是CEO(总裁)。主要职责做出企业整体规划、企业年度规划。决定重要决策以及组织协调组员之间的配合等。

总体来说,我们六年来的经营并不是很理想。

我们企业前两年主要是生产P1产品,但是我们有本地和区域两个市场,虽然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我们产品单一,因此一直在亏损。在第三年以后第六年以前我们是区域市场标王,而且有P

1、P

2、P3三种产品和本地、区域、亚洲、国际这四个市场,不仅产品丰富,而且需求量大,明显呈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是我们公司有了盈利。我们还拥有1条生产线—4条手工生产线,3条半自动生产线,2条全自动生产线,还有一条柔性生产线。其实我们公司用很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在最后的出现了决策的失误和生产线折旧过多,我们并没有把我们的亏损弥补完,这一点对与我们来说是很遗憾的。

我们D组六年的经营成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为决策失误、广告投放不合理等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组员之间的配合还是不错的,各成员各司其职,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承担应承担之责任。我作为CEO,没有做出较好的经营规划,没有认真分析市场预测,导致经营过程中进行决策时犹豫不决,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比如营销总监对市场以及销售情况做出预测,并进行执行,对广告的投放,第一年以3M的广告费没有取得相对较好的订单,使企业亏损较多,而第二年投放广告较多,使企业获得了区域市场的标王,这对以后广告投入

的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第四年没有进行调查情况下,导致最后广告费投了较多没用的,浪费了资金。这使我们少盈利很多。(如图1)

1我们企业每年都能按时交货。生产总监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将每一年的产量算的很准确,所以我们六年来没有一次违约记录。在市场方面,我们放弃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在第六年实现我们的目标—进军国际市场。采购总监能够及时下订单收料以及付款,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财务总监对现金进行了预算,财务报告准确,做好每一笔现金流入与流出,计提折旧、产品研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等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对财务知识和心理是极大的考验。但是由于我们急于扩大生产线造成资金短缺,所以贴息较多,几乎每年都贴息,而且导致我们还借了高利贷,使得净利润降低

在这几年中虽然第四年广告策略有问题,但我认为还是第四年经营较为好,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在这年我们费用相对不高如图2,销售收入也比较好,只是市场占有率也很高。(如图3)

图1

从图上可看出产品的直接成本比重最大,对销售影响较大;利息所占比重为其次,对销售的影响也较大;其他的变化幅度一般。

图3

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没有进行ISO认证以及国内市场的开拓,较长远来看对企业经营不利。而在本年,广告投入过大,导致其综合费用增多,折旧以及贴息较多,但市场占有率较高(如下图2)。

下面我就拿市场占有率以及产能做一个评估。

上图是我根据资料粗略的制作了一个市场占有率以及产能组合图。每个组都被列在各个战略集团中。

和我们组在一个战略集团的是,进入的市场较早。有优越性。所以市场占有率要比我们高。但是我们公司生产能力很强,因此市场所占份额虽然没有他们的多,但是我们所占的也不少。

我们的企业战略定位

我们本就是想在第六年进军国际市场,而我们在经营中不断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是我们拥有很强的产能,于是我们就想一步步的将大多数市场都占领。显然,我们的策略出现可很大的问题。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于是在第第五年拿单结束后,我们将区域市场标王位置也丢了。这是非常大的失误,也造成了我们组是失败。所以,我最后实现的也只是刚开始对企业战略定位的目标--第六年进军国际市场。

团队合作

团队精神已越来越被当代企业所重视,团队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这一点上,我们组团队合作的很好,而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六个不同性格的我们组成了最优秀的团队,人人关心,人人用心,以公司的生存为己任,都各司其职,时刻抓住市场动态,准确定位市场。CEO进行各方面的协调,财务总监需要将每一笔支出收入记得清清楚楚,生产总监需要管理好生产线和预计产量以及需要下的订单,而物流总监必须和生产总监配合的很好,这样才不至于订单下错,使生产线空

置或违约,销售总监需要和信息总监进行市场的沟通。以便了解市场动态和其他企业的资讯,从而很好的对市场进行预测让CEO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从中让我们明白,团队中的六个人必须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强大的凝聚力,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相互配合与再相互帮助中完成的工作,每个人都负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任务。如果六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缺少团队意识,那么这个组肯定不能独立经营的很好。

企业经营效绩分析

第18篇: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上等阶层。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政府~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会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更高的学历。他们想把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女,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并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子女安排好的位置。2。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层干部(约30万)、中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金融保险、电信等,约2000万人)总共大约2930万人左右,占全国从业人数的4.2%左右。这些人处于中国社会的中上层位置。对普通人来说,上等阶层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但他们认为经过努力中上阶层是可以达到的。中上阶层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成功象征。这里说的中高层干部是指局级、处级干部(这还得看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县里,科级干部在县里也算中上层了)。这两级干部没有决策权,上司对他们的地位升迁有着决定性作用,上司决定他们的命运。他们是各项政策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审批”权。在社会转轨时期,这些“审批权”有很高的含金量。但他们也得小心,要职务提升,就得廉洁一点;太廉洁,又很清苦。他们只好在二者之间“踩钢丝”。也有人大胆地利用权力聚敛财富,再将这些财富的一部分“孝敬”上司以获得升迁,但这毕竟是很危险的游戏。中型私营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应当处于中上或上等地位,但由于声望处于中下或中等地位,所以综合起来成为中上等阶层。中型国有企业经理还是工薪族,有的承包了他所经营的企业,收入就高一些。他们的财富没有同规模的私有企业主那么多,但其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高于私企主。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中型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很不规范的市场中拼博,风险大,他们希望企业发展起来,有时又担心“红旗能打多久”,一个决策失误就会使企业走上困境。为了企业发展他们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去“寻租”。在这批人当中,行贿并不是个别现象。高级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是很高的。他们中间的科学家在每次职业声望调查中都名列前茅。他们的收入不如私有企业主和企业经营者,但非常稳定。他们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官员们也很尊重他们,他们说话有分量。

3、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全国知识分子约3000多万人)、一般机关干部(约1100万人)、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1997年全国约有3000多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按收入排序,取其最高的五分之一,1997年从业者为1100万人),他们的收入、权力、声望或者三者的综合,处于高层、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它阶层之上,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他们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努力,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可以进入中上阶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有向下流动的可能,但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要小。所以,他们有比较安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等阶层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子女愿意读书,他们都希望孩子有大学毕业或更高的学历文凭。为了子女上学,他们不惜拿出终身的积蓄。中等阶层应当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当前这个阶层总人数大约8200万人,占从业者总人数的11.8%左右。4。中下阶层。农民阶层(稳定劳动阶层,1997年33095万人);城乡两栖阶层(不稳定劳动阶层,全国最多8000万人,但其中多数统计在农民之列,估计在工农之间有3000万左右);工人阶层(稳定劳动阶层,约1.2亿人)。这是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他们的收入地位、声望地位处于中下水平。权力地位更是低下。这个阶层总共约有4.8亿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69%左右。这里的农民阶层是农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城乡两栖阶层是指农民流动工。工人阶层是指职业上的工人,不是指广义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近年来把知识分子、干部都纳入了工人阶级之中),工人阶层除了工业、建筑业的操作工以外,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的基层工

比例过大,社会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实际市场容量和12.5亿人口不相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启动消费十分困难。中间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引导和规范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阶层是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在缓和社会阶层冲突中有着重要作用。中间阶层太小无疑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诸多不利。中间阶层太小是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但中间阶层发展过于缓慢与上等阶层垄断过多的社会资源有关。上等阶层中的不少人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 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声望、权力,都处于中国社会的顶端。他们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但不一定都是全社会所敬重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的人格甚至受到社会怀疑。这是因为他们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由于目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中国的选官有时不是选优,而是选劣。这样,有些取得了高位的人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疑。再加上官场~问题的严重,有些处于高位的人的形象就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官员成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顺口溜的批评和嘲弄对象。位居社会上层的国有大型企业经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的权力缺乏监督,他们很容易拿到大笔不该拿的钱,被揭露后成为罪犯(被揭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他们该拿的钱也没有拿到。有的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社会地位大大跌落。所以,他们中间有的人在退休前大捞一把。经理阶层还没有市场化(进入新世纪肖有时展)。他们的功过主要不是靠市场评价,还是靠行政部门评价。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人们羡慕和猜疑的对象。人们羡慕他们的财富,猜疑他们财富的来源。对善于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的成功者,人们是佩服的。对于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而发财的私有企业主,人们视之为社会公害。由于有些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利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营机遇、政策漏洞、权钱交易等种种不同的情况发财的,他们的财富是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同时得到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阶层有一种异样的心态。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私有企业主就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迟早是要消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中国共产党都没有明确放弃消灭资产阶级的主张。所以,私有企业主总觉得头上有一把悬剑。说不定这把悬剑什么时候会掉到他的头上。他们担心他的财产可能一个早上化为乌有。对私有企业的法律定位过于迟缓,私有企业主长期心神不定。他们中有些人把资产转,向国外,为自己开一个“太平门”。1999年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修宪才正式确定了私有经济和和国有经济的同等地位。这使他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江泽民2001年的“七一”讲话使他们心里更加踏实。但是,他们遗憾没有在宪法中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内容。总之,在众目睽睽中的上等阶层并不都是众望所归,心态稳定、实至名归,这个阶层虽然处于社会上层,但社会并不是全然认同他们。由于上等阶层垄断着社会资源且多有~传闻,被有些学者称为“垄断精英”而倍受指责。各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不完全对应 一般说来,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受教育的情况是正相关的。以美国为例,资本家阶层和名牌大学教育相对应,上中阶层和学院毕业相对应,中等阶层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相对应,工人阶层和中学教育相对应,下等阶层和小学文化相对应。(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明译第97页)但是,中国当前不是这样。有些上等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在财富地位上最为明显。例如,在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是很多,有的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是当年因政治原因得不到上大学的机会。相反,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在财富地位上多数处于中等甚至中下层次。这种现象与转轨时期财富的流动无序有关。近年来发财不仅仅是靠知识文化水平,而是靠机遇(这中间有很多偶然因素),靠大胆和务实,靠社会关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有这些条件。在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方面,过去不讲学历,改革开放以来,学历越来越重要。在省部级以上的干部当中,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然,学历只是给人们一个初始定位,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可以分配到什么工作岗位。在他定位以后的地位升迁中,学历虽然还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看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各阶层之间,在财富、声望、权力方面,有整体发展错位现象。如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高,而财富地位低,私有企业主财富地位高,而声望地位低。这种错位说明现有的社会分层并不是很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权力地位高、财富地位低的人期望得到财富,和权力地位低、财富地位高的人期望得到权力,他们之间有时互通有无,成为权钱交换的渠道由些而通。阶层冲突与社会安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阶层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斗争。但是,各阶层之间利益并是不完全一致的。阶层间还会有一些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是很激烈的。不过,目前这种冲突和摩擦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是个别的,不是全局的,是经济的,不是政治的。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能认为是阶级斗争。然而,对阶层间利益冲突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下去,也会危及社会安全。从前面介绍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当前,有几个容易触发的危险点,只要我们对这个危险点高度注意,积极化解,事先防范,就可能缓和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安全。第一个危险点:工人利益受到侵害引发劳资冲突 劳资冲突较多地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之中。不少私有企业劳动条件恶劣,工人在缺乏基本劳动保护的环境中劳动。在不少私有企业里的外来民工的处境非常恶劣。在这类企业里,劳资矛盾十分尖锐。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东南沿海一些小型外商投资企业里,工人的状况和有些私营企业差不多。工人的利益和安全得不到保障。雇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并非个别。这些企业里的雇工大多是单个或小群体的外来农民,面对很不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

来是有组织的。如果激怒了他们,其后果可想而知。前面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中,中间阶层十分薄弱,低层社会的意愿也缺乏足够的表达空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高层社会和低层社会之间缺乏缓冲的中间地带,很容易形成低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二元对峙。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控制力度。社会缺乏自组织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结构。近两年来,工人和农民上访比较多,集体上访也呈上升之势,也有人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却把减少上访人数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官员的指标。其本意可能是督促下级努力化解矛盾。但是,有些乡镇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在出村路口站岗设哨,层层堵截上访人员,甚至对上访人员进行~,这样做将会使矛盾激化。要知道,群众上访,说明他们还相信政府,群众告状,说明他们还相信法律。一旦他们觉得政府不能解决问题,觉得法律失效,他们就不上访、不告状了。这时,真正的麻烦就来了。第四个危险点:金融危机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到2001年末,居民储蓄已超7万亿。当然其中分布极不平等,20%的人拥有储蓄80%以上。虽然80%的人拥有不足20%的储蓄,但这是他们家庭医疗、教育、住房的保险基金。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了四分之一。到2002年,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国债依存度(当年发行的国债额/当年财政支出/*100%)、国债还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国债负担(综国债累计金额/GDp*100%)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一旦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居民的储蓄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危机就会变成全面社会危机。中国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上面描述的当代阶层模型也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下降,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上升,有的社会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有的社会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21 世纪中国的社会阶层会发生什么样的的变化呢?从对各个社会群体和具体分析中,可以判断其大体趋势。中下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中间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目前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的比重达80%以上。到21世纪,这个阶层的比重将逐渐缩小。与此相应的是,中间阶层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和操作工人的比重会逐渐缩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将会从现在50%以上逐步下降到30%,20%,最终下降到10%左右。蓝领工人比重将减小,白领员工比重将增加。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减少,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上升。在工厂里科技人员的比重会提高。那些从农民和蓝领工人分化出来的人,有一部分将进入中间阶层,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智力劳动为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一样,都是雇佣劳动者。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又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和价值观念也不同于体力劳动者。这样的人将成为中间阶层的主要部分。中国稳定社会的目标应当逐渐形成“小康大众”,它包括知识分子、普通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企业里的白领人员。由于“小康大众”的形成,中间阶层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1.8%左右扩大到20-30%,或者更高一些。不过,中间阶层的扩大速度取决于上层社会对垄断资源的放弃程度。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下降,有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上升 新时代产生新阶级,新阶级创造新时代。在信息社会,将出现智力(科技、金融、管理)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知识、发明,他们是高级”打工仔”,但他们比投资者风险小,生活更安定。那些掌握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人,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会上升,其个人地位也会上升。他们会得到年薪2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自己的住宅,开着私家车上班,过着现代化生活。他们是中间阶层的上流。在新世纪,企业家的地位将会上升,他们不再由政府官员的任命,不由政府考核其业绩和决定升迁。企业家将市场化。靠市场的力量来评价他们的经营业绩,靠市场的力量对他们的业绩作出回报。他们的年薪可以很高,除了年薪以外,还可能持有企业的期权。如果股价和他上任时持平,他的期权就没有差价收入。这就激励他努力使企业资产升值。他的利益就在升值之中。他得到的回报是企业资量增量的一小部分。增量的大部分归股东所有。企业家将依个人的成就不同分属于社会的上等阶层和中上阶层。大型私有企业将逐渐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私人资本将会社会化,在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将混合于一个企业之中,这样的企业再不属于少数个人所有。以后新产生的私有企业或私人合伙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中小私有企业主还将属于中间阶层或中上阶层。今后,中小型私有企业可能如群星满天。政府权力缩小,社会权力加大,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将上升。 在新世纪,政府机构和政府功能将会缩小,政府将集中精力从事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直接插手经济活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庞大的官员队伍将变为精干的公务员群体。由于各种“审批”减少,“寻租”机会也大大减少,将还官员以清白。公务员是依法从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专门职业。公务员将成为一支职能专门化、身份职业化的队伍。最高层次的官员由选举产生,一届一届地更换人选,但公务员中多数人不随政府人选的更替而变动。公务员将属中上阶层。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那些既非政府机构,也非单纯盈利机构的中介组织的地位将会上升。如金融、基金会,传播媒体,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会增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政治权力具有先天的扩张性,它很容易侵蚀个~利。在政治权力面前,脆弱的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用社会权力来制衡政治权力才有效果。而市民社会的存在,国家、社会二元化,才可能形成制约政治权力的社会权力。所以,市民社会是民主的基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政治强权扼杀了脆弱的个~利,市民社会完全被政治国家所吞噬。经过20年

的改革,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高度统一的僵化模式正在松动。传统的国家社会合二为一的结构正在解体。正在向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过渡。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之中。私有经济的发展,中间阶层的壮大,政府功能的缩小,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是市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19篇: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上等阶层。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政府高官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会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更高的学历。他们想把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女,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并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子女安排好的位置。2。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层干部(约30万)、中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金融保险、电信等,约2000万人)总共大约2930万人左右,占全国从业人数的4.2%左右。这些人处于中国社会的中上层位置。对普通人来说,上等阶层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但他们认为经过努力中上阶层是可以达到的。中上阶层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成功象征。这里说的中高层干部是指局级、处级干部(这还得看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县里,科级干部在县里也算中上层了)。这两级干部没有决策权,上司对他们的地位升迁有着决定性作用,上司决定他们的命运。他们是各项政策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审批”权。在社会转轨时期,这些“审批权”有很高的含金量。但他们也得小心,要职务提升,就得廉洁一点;太廉洁,又很清苦。他们只好在二者之间“踩钢丝”。也有人大胆地利用权力聚敛财富,再将这些财富的一部分“孝敬”上司以获得升迁,但这毕竟是很危险的游戏。中型私营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应当处于中上或上等地位,但由于声望处于中下或中等地位,所以综合起来成为中上等阶层。中型国有企业经理还是工薪族,有的承包了他所经营的企业,收入就高一些。他们的财富没有同规模的私有企业主那么多,但其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高于私企主。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中型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很不规范的市场中拼博,风险大,他们希望企业发展起来,有时又担心“红旗能打多久”,一个决策失误就会使企业走上困境。为了企业发展他们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去“寻租”。在这批人当中,行贿并不是个别现象。高级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是很高的。他们中间的科学家在每次职业声望调查中都名列前茅。他们的收入不如私有企业主和企业经营者,但非常稳定。他们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官员们也很尊重他们,他们说话有分量。

3、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全国知识分子约3000多万人)、一般机关干部(约1100万人)、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1997年全国约有3000多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按收入排序,取其最高的五分之一,1997年从业者为1100万人),他们的收入、权力、声望或者三者的综合,处于高层、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它阶层之上,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他们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努力,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可以进入中上阶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有向下流动的可能,但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要小。所以,他们有比较安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等阶层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子女愿意读书,他们都希望孩子有大学毕业或更高的学历文凭。为了子女上学,他们不惜拿出终身的积蓄。中等阶层应当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当前这个阶层总人数大约8200万人,占从业者总人数的11.8%左右。4。中下阶层。农民阶层(稳定劳动阶层,1997年33095万人);城乡两栖阶层(不稳定劳动阶层,全国最多8000万人,但其中多数统计在农民之列,估计在工农之间有3000万左右);工人阶层(稳定劳动阶层,约1.2亿人)。这是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他们的收入地位、声望地位处于中下水平。权力地位更是低下。这个阶层总共约有4.8亿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69%左右。这里的农民阶层是农村

精英能够真正融入城市之中。城乡分割,人为地把人分为两种身份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它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作用。要完全打破城乡分割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间阶层比重太小,社会阶层呈金字塔结构。西方学者提供的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中间阶层是一个占比重最大的阶层,一般占社会就业人口的20%到40%。社会结构呈橄榄球形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中间阶层比重在11.8%左右,比发达国家小得多。中国的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比重过大,社会阶层结构呈金字塔状。金字塔状的砖瓦建筑是稳定的,因为它重心低。而金字塔状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这是因为下层比例太大,想改变自己地位的人太多。一个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恒心”,希望通过社会变动来改变自己的境遇,社会就不稳定。一个社会有较多的人自认为属于中间阶层,这个社会就比较稳定。此外,中国由于中间阶层太小,中下阶层的比例过大,社会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实际市场容量和12.5亿人口不相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启动消费十分困难。中间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引导和规范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阶层是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在缓和社会阶层冲突中有着重要作用。中间阶层太小无疑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诸多不利。中间阶层太小是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但中间阶层发展过于缓慢与上等阶层垄断过多的社会资源有关。上等阶层中的不少人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 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声望、权力,都处于中国社会的顶端。他们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但不一定都是全社会所敬重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的人格甚至受到社会怀疑。这是因为他们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由于目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中国的选官有时不是选优,而是选劣。这样,有些取得了高位的人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疑。再加上官场腐败问题的严重,有些处于高位的人的形象就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官员成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顺口溜的批评和嘲弄对象。位居社会上层的国有大型企业经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的权力缺乏监督,他们很容易拿到大笔不该拿的钱,被揭露后成为罪犯(被揭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他们该拿的钱也没有拿到。有的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社会地位大大跌落。所以,他们中间有的人在退休前大捞一把。经理阶层还没有市场化(进入新世纪肖有时展)。他们的功过主要不是靠市场评价,还是靠行政部门评价。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人们羡慕和猜疑的对象。人们羡慕他们的财富,猜疑他们财富的来源。对善于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的成功者,人们是佩服的。对于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而发财的私有企业主,人们视之为社会公害。由于有些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利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营机遇、政策漏洞、权钱交易等种种不同的情况发财的,他们的财富是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同时得到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阶层有一种异样的心态。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私有企业主就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迟早是要消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中国共产党都没有明确放弃消灭资产阶级的主张。所以,私有企业主总觉得头上有一把悬剑。说不定这把悬剑什么时候会掉到他的头上。他们担心他的财产可能一个早上化为乌有。对私有企业的法律定位过于迟缓,私有企业主长期心神不定。他们中有些人把资产转,向国外,为自己开一个“太平门”。1999年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修宪才正式确定了私有经济和和国有经济的同等地位。这使他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江泽民2001年的“七一”讲话使他们心里更加踏实。但是,他们遗憾没有在宪法中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内容。总之,在众目睽睽中的上等阶层并不都是众望所归,心态稳定、实至名归,这个阶层虽然处于社会上层,但社会并不是全然认同他们。由于上等阶层垄断着社会资源且多有腐败传闻,被有些学者称为“垄断精英”而倍受指责。各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不完全对应 一般说来,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受教育的情况是正相关的。以美国为例,资本家阶层和名牌大学教育相对应,上中阶层和学院毕业相对应,中等阶层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相对应,工人阶层和中学教育相对应,下等阶层和小学文化相对应。(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明译第97页)但是,中国当前不是这样。有些上等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在财富地位上最为明显。例如,在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是很多,有的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是当年因政治原因得不到上大学的机会。相反,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在财富地位上多数处于中等甚至中下层次。这种现象与转轨时期财富的流动无序有关。近年来发财不仅仅是靠知识文化水平,而是靠机遇(这中间有很多偶然因素),靠大胆和务实,靠社会关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有这些条件。在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方面,过去不讲学历,改革开放以来,学历越来越重要。在省部级以上的干部当中,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然,学历只是给人们一个初始定位,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可以分配到什么工作岗位。在他定位以后的地位升迁中,学历虽然还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看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各阶层之间,在财富、声望、权力方面,有整体发展错位现象。如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高,而财富地位低,私有企业主财富地位高,而声望地位低。这种错位说明现有的社会分层并不是很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权力地位高、财富地位低的人期望得到财富,和权力地位低、财富地位高的人期望得到权力,他们之间有时互通有无,成为权钱交换的渠道由些而通。阶层冲突与社会安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阶层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斗争。但是,各阶层之间利益并是不完全一致的。阶层间还会有一些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是很激烈的。不

过,目前这种冲突和摩擦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是个别的,不是全局的,是经济的,不是政治的。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能认为是阶级斗争。然而,对阶层间利益冲突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下去,也会危及社会安全。从前面介绍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当前,有几个容易触发的危险点,只要我们对这个危险点高度注意,积极化解,事先防范,就可能缓和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安全。第一个危险点:工人利益受到侵害引发劳资冲突 劳资冲突较多地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之中。不少私有企业劳动条件恶劣,工人在缺乏基本劳动保护的环境中劳动。在不少私有企业里的外来民工的处境非常恶劣。在这类企业里,劳资矛盾十分尖锐。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东南沿海一些小型外商投资企业里,工人的状况和有些私营企业差不多。工人的利益和安全得不到保障。雇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并非个别。这些企业里的雇工大多是单个或小群体的外来农民,面对很不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加上劳动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只能被迫接受不公正的条件,在企业里,又没有保扩他们利益的劳工组织。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发展地方经济,在劳资矛盾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企业一方。在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上,分散的劳动者面对有组织的企业,只能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工人对待资方不公正的待遇采取的对策是:“跳槽”,离开这家企业,另找新的工作;消极怠工;破坏机器(深圳曾发生过一起纵火案,却使一些无辜者受害)。这些都是单个人或小群体行为。在个别地方和企业,在矛盾比较尖锐的时候,工人也曾自发组织过罢工,但范围不大,影响面小,常常被资方另招来的新工人所瓦解。有的罢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投资方作些让步,但事后资方很快将罢工组织者开除。这些劳资冲突虽然没有发展为重大的社会事件,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是很危险的。劳资冲突不仅发生在非公有制企业,也发生在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过程中(企业兼并、拍卖、破产)职工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安排或没有听取职工的意见,是近两年来劳资冲突的一个新的爆发点。自1996年以来,因资产重组而引发的群体事件在各地常有发生。在企业兼并破产以后,国有企业的工人实际上已成为雇佣劳动者。生活困难、心理落差和对私有企业的传统观念,使得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矛盾变得空前尖锐。在国有企业干了几十年的工人和兼并这家企业私人雇主最容易发生冲突。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历史包袱也会引发劳资冲突。前面已经分析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不是足额的.他们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本应是工资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由国家集中起来了,由国家来提供上述保障。在这方面国家对工人欠债很多,工人居住条件恶劣,不少企业发不出工资,报销不了医药费。国有企业因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大批工人要下岗,工人下岗的时候应当是清算过去国家欠工人的债务的时候。但是,国家目前还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巨额债务。如果下岗工人缺乏生活保障,很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其中,那些产业单一的资源性城市(如以矿区形成的城市),资源采尽以后矛盾最为尖锐:这里产业单一,除了开发资源没有别的生路;这里下岗工人最集中,最容易引发集体性冲突;这里的工人“同质化”程度很高,内部队意见很容易一致。全国资源性城市有上百个,如果不及早采取安置工人的措施,资源采尽之日,就是矛盾爆发之时。。第二个危险点:农民和农村强势群体的直接对峙 如前所述,广大农民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和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一个农村强势群体。这个农村强势群体是由乡村干部、乡镇企业经营者、私有企业主、粮食收购店、派出所、工商、税务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强势群体在整个社会上来看,不算上等阶层,但在农村,他们有钱有势,临驾在农民之上。在有些地方,农民和这个群体势如水火。村民委员会本应是农民的自治组织,如果真正按民主程序产生,可以加强农民的政治参与,从而可以缓和阶层间的矛盾。但是,村民委员会实际是乡镇政权的延伸。而乡镇政权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班子是由乡镇党委决定的,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的产生,党支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第一把手,村委会主任只是村里的第二把手。第一把手由乡镇党委任命,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书记不喜欢的人怎能选上第二把手?乡镇一级政权有着强烈的权力扩张行为。党委、政府、乡镇企业高度一体化,党政财权高度集中于乡镇党委,又缺乏权力制衡。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和农村的封建残余结合在一起,使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了挂在墙上的空洞口号。由于农村基层政权被强势群体所把握,或者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所以,农民和这个阶层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农民和基层政权的矛盾。近几年来,农民和基层政权直接冲突的事件履履发生,其中有些冲突规模很大。在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地方,近年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其激烈程度令人震惊。在农村基层,强势群体和广大农民正面对峙,这里“着火点”最低,矛盾最尖锐,在这里最容易发生社会冲突。这种冲突是危及社会安全的触发点。一旦触发,就难以熄灭;不迅速熄灭,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冲突的常常是预料不到的偶然因素,但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强势群体过于张狂,使农民忍无可忍,不得不愤起反抗。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事件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触发点:一是农民负担太重,乡村干部强行收缴。二是乡村干部在土地、山林、鱼塘的承包中,牺牲农民利益,偏向强势群体。三是乡村干部利用集体土地谋取私利。土地本是集体所有,是农民的生存基础。但乡村干部掌握着土地的支配权,他利用土地发包、土地使用权出售等从中谋取私利,四是乡村干部在处理民事纠纷中偏袒强势群体,甚至包庇坏人,压制善良百姓。五是宗族斗争、权力斗争和经济利益的冲突结合在一起,可能引起械斗。六是乡村干部作风恶劣,任意打骂农民。以上六个方面也是防范农村阶层冲突发生的工作重点。1999年3 月,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金+容)基在湖南省人大代表

团说,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必须做到: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粮价不能低,干部不能凶。第三个危险点:低层群众对上层腐败强烈不满近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民意调查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群众最不满意的是腐败。最近两年,除了权钱交易没有得到节制以外,腐败又在几个方面有所发展:一是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腐败。二是公安、检察、司法的腐败。三是“官-商-黑”三位一体的情况开始出现。这是群众最为愤慨、最为忧虑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腐败是社会大脑的细胞的新陈代谢机制出了毛病;第二方面的腐败是社会的免疫系统出了毛病;第三个方面的腐败是指在个别地区官员、私有企业主和黑社会势力相互勾结,局部政权已经变质,不可能通过行政和法律等常规手段解决问题。与权力关键部门腐败相对应的是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和农民的贫困。农民贫困问题造成的危险前面已有阐述。产业工人为国家劳动了几十年,连一间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医疗费报销不了,又失去了工作。他们对上层腐败最为反感。他们和农民不同的是:集中。处于同样不良境遇的人群集中在一个工厂,集中在一个居民区,他们本来是有组织的。如果激怒了他们,其后果可想而知。前面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中,中间阶层十分薄弱,低层社会的意愿也缺乏足够的表达空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高层社会和低层社会之间缺乏缓冲的中间地带,很容易形成低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二元对峙。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控制力度。社会缺乏自组织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结构。近两年来,工人和农民上访比较多,集体上访也呈上升之势,也有人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却把减少上访人数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官员的指标。其本意可能是督促下级努力化解矛盾。但是,有些乡镇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在出村路口站岗设哨,层层堵截上访人员,甚至对上访人员进行迫害,这样做将会使矛盾激化。要知道,群众上访,说明他们还相信政府,群众告状,说明他们还相信法律。一旦他们觉得政府不能解决问题,觉得法律失效,他们就不上访、不告状了。这时,真正的麻烦就来了。第四个危险点:金融危机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到2001年末,居民储蓄已超7万亿。当然其中分布极不平等,20%的人拥有储蓄80%以上。虽然80%的人拥有不足20%的储蓄,但这是他们家庭医疗、教育、住房的保险基金。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了四分之一。到2002年,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国债依存度(当年发行的国债额/当年财政支出/*100%)、国债还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国债负担(综国债累计金额/GDp*100%)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一旦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居民的储蓄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危机就会变成全面社会危机。中国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上面描述的当代阶层模型也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下降,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上升,有的社会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有的社会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21 世纪中国的社会阶层会发生什么样的的变化呢?从对各个社会群体和具体分析中,可以判断其大体趋势。中下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中间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目前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的比重达80%以上。到21世纪,这个阶层的比重将逐渐缩小。与此相应的是,中间阶层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和操作工人的比重会逐渐缩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将会从现在50%以上逐步下降到30%,20%,最终下降到10%左右。蓝领工人比重将减小,白领员工比重将增加。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减少,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上升。在工厂里科技人员的比重会提高。那些从农民和蓝领工人分化出来的人,有一部分将进入中间阶层,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智力劳动为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一样,都是雇佣劳动者。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又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和价值观念也不同于体力劳动者。这样的人将成为中间阶层的主要部分。中国稳定社会的目标应当逐渐形成“小康大众”,它包括知识分子、普通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企业里的白领人员。由于“小康大众”的形成,中间阶层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1.8%左右扩大到20-30%,或者更高一些。不过,中间阶层的扩大速度取决于上层社会对垄断资源的放弃程度。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下降,有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上升 新时代产生新阶级,新阶级创造新时代。在信息社会,将出现智力(科技、金融、管理)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知识、发明,他们是高级”打工仔”,但他们比投资者风险小,生活更安定。那些掌握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人,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会上升,其个人地位也会上升。他们会得到年薪2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自己的住宅,开着私家车上班,过着现代化生活。他们是中间阶层的上流。在新世纪,企业家的地位将会上升,他们不再由政府官员的任命,不由政府考核其业绩和决定升迁。企业家将市场化。靠市场的力量来评价他们的经营业绩,靠市场的力量对他们的业绩作出回报。他们的年薪可以很高,除了年薪以外,还可能持有企业的期权。如果股价和他上任时持平,他的期权就没有差价收入。这就激励他努力使企业资产升值。他的利益就在升值之中。他得到的回报是企业资量增量的一小部分。增量的大部分归股东所有。企业家将依个人的成就不同分属于社会的上等阶层和中上阶层。大型私有企业将逐渐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私人资本将会社会化,在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将混合于一个企业之中,这样的企业再不属于少数个人所有。以后新产生的私有企业或私人合伙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中小私有企业主还将属于中间阶层

或中上阶层。今后,中小型私有企业可能如群星满天。政府权力缩小,社会权力加大,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将上升。 在新世纪,政府机构和政府功能将会缩小,政府将集中精力从事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直接插手经济活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庞大的官员队伍将变为精干的公务员群体。由于各种“审批”减少,“寻租”机会也大大减少,将还官员以清白。公务员是依法从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专门职业。公务员将成为一支职能专门化、身份职业化的队伍。最高层次的官员由选举产生,一届一届地更换人选,但公务员中多数人不随政府人选的更替而变动。公务员将属中上阶层。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那些既非政府机构,也非单纯盈利机构的中介组织的地位将会上升。如金融、基金会,传播媒体,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会增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政治权力具有先天的扩张性,它很容易侵蚀个人权利。在政治权力面前,脆弱的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用社会权力来制衡政治权力才有效果。而市民社会的存在,国家、社会二元化,才可能形成制约政治权力的社会权力。所以,市民社会是民主的基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政治强权扼杀了脆弱的个人权利,市民社会完全被政治国家所吞噬。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高度统一的僵化模式正在松动。传统的国家社会合二为一的结构正在解体。正在向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过渡。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之中。私有经济的发展,中间阶层的壮大,政府功能的缩小,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是市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第6页)一文由www.daodoc.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0篇: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

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上等阶层。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政府高官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会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更高的学历。他们想把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女,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并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子女安排好的位置。2。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层干部(约30万)、中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金融保险、电信等,约2000万人)总共大约2930万人左右,占全国从业人数的4.2%左右。这些人处于中国社会的中上层位置。对普通人来说,上等阶层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但他们认为经过努力中上阶层是可以达到的。中上阶层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成功象征。这里说的中高层干部是指局级、处级干部(这还得看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县里,科级干部在县里也算中上层了)。这两级干部没有决策权,上司对他们的地位升迁有着决定性作用,上司决定他们的命运。他们是各项政策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审批”权。在社会转轨时期,这些“审批权”有很高的含金量。但他们也得小心,要职务提升,就得廉洁一点;太廉洁,又很清苦。他们只好在二者之间“踩钢丝”。也有人大胆地利用权力聚敛财富,再将这些财富的一部分“孝敬”上司以获得升迁,但这毕竟是很危险的游戏。中型私营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应当处于中上或上等地位,但由于声望处于中下或中等地位,所以综合起来成为中上等阶层。中型国有企业经理还是工薪族,有的承包了他所经营的企业,收入就高一些。他们的财富没有同规模的私有企业主那么多,但其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高于私企主。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中型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很不规范的市场中拼博,风险大,他们希望企业发展起来,有时又担心“红旗能打多久”,一个决策失误就会使企业走上困境。为了企业发展他们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去“寻租”。在这批人当中,行贿并不是个别现象。高级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是很高的。他们中间的科学家在每次职业声望调查中都名列前茅。他们的收入不如私有企业主和企业经营者,但非常稳定。他们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官员们也很尊重他们,他们说话有分量。

3、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全国知识分子约3000多万人)、一般机关干部(约1100万人)、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1997年全国约有3000多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按收入排序,取其最高的五分之一,1997年从业者为1100万人),他们的收入、权力、声望或者三者的综合,处于高层、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它阶层之上,他们的社会地

位处于中等。他们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努力,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可以进入中上阶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有向下流动的可能,但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要小。所以,他们有比较安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等阶层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子女愿意读书,他们都希望孩子有大学毕业或更高的学历文凭。为了子女上学,他们不惜拿出终身的积蓄。中等阶层应

当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当前这个阶层总人数大约8200万人,占从业者总人数的11.8%左右。4。中下阶层。农民阶层(稳定劳动阶层,1997年33095万人);城乡两栖阶层(不稳定劳动阶层,全国最多8000万人,但其中多数统计在农民之列,估计在工农之间有3000万左右);工人阶层(稳定劳动阶层,约1.2亿人)。这是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他们的收入地位、声望地位处于中下水平。权力地位更是低下。这个阶层总共约有4.8亿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69%左右。这里的农民阶层是农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城乡两栖阶层是指农民流动工。工人阶层是指职业上的工人,不是指广义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近年来把知识分子、干部都纳入了工人阶级之中),工人阶层除了工业、建筑业的操作工以外,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中下阶层中如果再分层次的话,工人较高,其次是两栖劳动者,农民最低。作为两栖劳动者的流动民工的收入在工人和农民二者之间,这是就总体而言,部分流动民工的收入可能高于部分国有企业工人。这个阶层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不多,但他们寄希望于子女,为了下一代的地位能比他们高。其中有些家庭忍受着种种困难也要让子女上学,但是多数家庭无能为力,能让孩子上个初中就算不错了,能够上大学的农家子弟是百里挑一的。工人子女多数上职业中专,上大学的也是少数。5。下等阶层。城乡贫困人口,如农村无地、无业者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约1亿左右。其中,城镇贫困人口近3000万人,进城民工贫困人口10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约6000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14%左右。这个阶层的人没有固定收入,他们只能找点临时工作取得微薄的收入,有的连这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城市的失业工人和下岗工人还可以得到一点最低生活补贴,农村的无业者成为没有生存基础的游民。他们的子女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子女也很难向上流动。此外,中国还有社会有害阶层。他们是犯罪者,如卖淫者、吸毒者和有组织犯罪者。从数量而言,这批人大多出在下等和中下等阶层,但是,其它阶层也出犯罪分子,如经济犯罪的大案要案多出在上等阶层和中上等阶层。中国阶层结构模型:以1997年为例阶层职业从业者年总收入从业人员百分比上等阶层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2.5万元左右5-10万元10-100万元100-300万元1%左右上中阶层高级知识分子中高层干部中小型企业经理中小型私有企业主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5万元左右2万元左右5万元左右10-100万元5-20万元5万元左右4.2%左右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一般机关干部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者2万元左右2万元左右3万元左右2-2.5万元2万元左右2.5万元左右2万元左右3万元左右3-10万元11.8%左右中下阶层工人阶层城乡两栖阶层农民阶层8000元左右5000元左右3000元左右69%左右下等阶层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困难户3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13%左右 中国当前阶层结构的特点从上面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前社会分层有以下几个特点:80%以上的工农大众处于社会中下层(69%)和社会下层(13%)。这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的中下层和下层是农民、工人和流动劳动者。他们以体力劳动为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工农劳动大众被称为国家主人,但是,他们向社会付出最大、得到社会回报最少的阶层。这个占总人口80%以上的阶层处于较低的的社会地位,这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目标是相悖的。中国农民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收入低,二是负担重,三是和乡村干部矛盾尖锐。农民收入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人口过多。农业人口比重的缩小,将是漫长的城市化过程的结果。所以,农民收入低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农民负担重一是因为需要农民养活的基层干部太多,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二是要农民承担乡村公共产品的费用,如义务教育经费、而乡村公共工程的建设费用,而乡村公共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是由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决定,而是由干部创造“政绩”的强烈冲动而定。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矛盾,一是来源于基层干部的任务(收粮派款,刮宫引产)和农民的利益有直接冲突;二是农民民主权力没有保证。村委会的选举半数以上流于形式。真正的村务公开极少;三是农村基层政权腐败,甚至部分基层政权被乡村流氓掌握。工人贫困的第一个原因历史造成的。改革前工人拿到的工资不是足额的工资。工资中的一部分被国家集中起来,理应为工人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劳动力再生产”方面的条件,但却投入了没有效益的建设之中。为国家劳动了几十年的工人却没有自己的住房,医疗、教育也没有保障。工人贫困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承担着改革的成本,通过他们下岗来解决国有企业的一部分困难,他们下岗经后,国家并没有弥补过去“不足额工资”的欠帐。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差别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和城市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观念,年收入2000元的农民的生活水平可能和年收入7000元的工人差不多。所以,很难在超越城乡之上建立全社会的阶层模型,历来把“农民”作为一个独立阶级划分出来,现在还难以改变这个状况。改革开放20年来,农民处于分化之中,在农村出现了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管理干部、私有工商业主、农村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农业科技人员等)等多种社会角色。其中有些角色已经不是农民,而和城市中相应的角色接近,但不完全相同。如乡镇企业工人和城市里的工人,城乡的私有企业主,其收入来源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接近。所以,像这样城乡接近的阶层就可以划在一起。如私有企业主既包括城市的,也包括乡村的。工作较固定的乡镇企业工人也可以划归工人阶层。但是,在农村他们和农业劳动者相比毕竟是少数。“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身份依然存在,几千万流动民工还是农民身份,只有少数精英能够真正融入城市之中。城乡分割,人为地把人分为两种身份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它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作用。要完全打破城乡分割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间阶层比重太小,社会阶层呈金字塔结构。西方学者提供的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中间阶层是一个占比重最大的阶层,一般占社会就业人口的20%到40%。社会结构呈橄榄球形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中间阶层比重在11.8%左右,比发达国家小得多。中国的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比重过大,社会阶层结构呈金字塔状。金字塔状的砖瓦建筑是稳定的,因为它重心低。而金字塔状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这是因为下层比例太大,想改变自己地位的人太多。一个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恒心”,希望通过社会变动来改变自己的境遇,社会就不稳定。一个社会有较多的人自认为属于中间阶层,这个社会就比较稳定。此外,中国由于中间阶层太小,中下阶层的比例过大,社会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实际市场容量和12.5亿人口不相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启动消费十分困难。中间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引导和规范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阶层是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在缓和社会阶层冲突中有着重要作用。中间阶层太小无疑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诸多不利。中间阶层太小是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但中间阶层发展过于缓慢与上等阶层垄断过多的社会资源有关。上等阶层中的不少人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声望、权力,都处于中国社会的顶端。他们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但不一定都是全社会所敬重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的人格甚至受到社会怀疑。这是因为他们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由于目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中国的选官有时不是选优,而是选劣。这样,有些取得了高位的人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疑。再加上官场腐败问题的严重,有些处于高位的人的形象就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官员成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顺口溜的批评和嘲弄对象。位居社会上层的国有大型企业经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的权力缺乏监督,他们很容易拿到大笔不该拿的钱,被揭露后成为罪犯(被揭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他们该拿的钱也没有拿到。有的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社会地位大大跌落。所以,他们中间有的人在退休前大捞一把。经理阶层还没有市场化(进入新世纪肖有时展)。他们的功过主要不是靠市场评价,还是靠行政部门评价。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人们羡慕和猜疑的对象。人们羡慕他们的财富,猜疑他们财富的来源。对善于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的成功者,人们是佩服的。对于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而发财的私有企业主,人们视之为社会公害。由于有些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利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营机遇、政策漏洞、权钱交易等种种不同的情况发财的,他们的财富是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同时得到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阶层有一种异样的心态。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私有企业主就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迟早是要消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中国共产党都没有明确放弃消灭资产阶级的主张。所以,私有企业主总觉得头上有一把悬剑。说不定这把悬剑什么时候会掉到他的头上。他们担心他的财产可能一个早上化为乌有。对私有企业的法律定位过于迟缓,私有企业主长期心神不定。他们中有些人把资产转,向国外,为自己开一个“太平门”。1999年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修宪才正式确定了私有经济和和国有经济的同等地位。这使他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江泽民2001年的“七一”讲话使他们心里更加踏实。但是,他们遗憾没有在宪法中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内容。总之,在众目睽睽中的上等阶层并不都是众望所归,心态稳定、实至名归,这个阶层虽然处于社会上层,但社会并不是全然认同他们。由于上等阶层垄断着社会资源且多有腐败传闻,被有些学者称为“垄断精英”而倍受指责。各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不完全对应一般说来,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受教育的情况是正相关的。以美国为例,资本家阶层和名牌大学教育相对应,上中阶层和学院毕业相对应,中等阶层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相对应,工人阶层和中学教育相对应,下等阶层和小学文化相对应。(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明译第97页)但是,中国当前不是这样。有些上等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在财富地位上最为明显。例如,在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是很多,有的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是当年因政治原因得不到上大学的机会。相反,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在财富地位上多数处于中等甚至中下层次。这种现象与转轨时期财富的流动无序有关。近年来发财不仅仅是靠知识文化水平,而是靠机遇(这中间有很多偶然因素),靠大胆和务实,靠社会关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有这些条件。在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方面,过去不讲学历,改革开放以来,学历越来越重要。在省部级以上的干部当中,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然,学历只是给人们一个初始定位,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可以分配到什么工作岗位。在他定位以后的地位升迁中,学历虽然还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看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各阶层之间,在财富、声望、权力方面,有整体发展错位现象。如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高,而财富地位低,私有企业主财富地位高,而声望地位低。这种错位说明现有的社会分层并不是很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权力地位高、财富地位低的人期望得到财富,和权力地位低、财富地位高的人期望得到权力,他们之间有时互通有无,成为权钱交换的渠道由些而通。阶层冲突与社会安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阶层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斗争。但是,各阶层之间利益并是不完全一致的。阶层间还会有一些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是很激烈的。不过,目前这种冲突和摩擦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是个别的,不是全局的,是经济的,不是政治的。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能认为是阶级斗争。然而,对阶层间利益冲突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下去,也会危及社会安全。从前面介绍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当前,有几个容易触发的危险点,只要我们对这个危险点高度注意,积极化解,事先防范,就可能缓和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安全。第一个危险点:工人利益受到侵害引发劳资冲突劳资冲突较多地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之中。不少私有企业劳动条件恶劣,工人在缺乏基本劳动保护的环境中劳动。在不少私有企业里的外来民工的处境非常恶劣。在这类企业里,劳资矛盾十分尖锐。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东南沿海一些小型外商投资企业里,工人的状况和有些私营企业差不多。工人的利益和安全得不到保障。雇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并非个别。这些企业里的雇工大多是单个或小群体的外来农民,面对很不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加上劳动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只能被迫接受不公正的条件,在企业里,又没有保扩他们利益的劳工组织。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发展地方经济,在劳资矛盾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企业一方。在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上,分散的劳动者面对有组织的企业,只能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工人对待资方不公正的待遇采取的对策是:“跳槽”,离开这家企业,另找新的工作;消极怠工;破坏机器(深圳曾发生过一起纵火案,却使一些无辜者受害)。这些都是单个人或小群体行为。在个别地方和企业,在矛盾比较尖锐的时候,工人也曾自发组织过罢工,但范围不大,影响面小,常常被资方另招来的新工人所瓦解。有的罢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投资方作些让步,但事后资方很快将罢工组织者开除。这些劳资冲突虽然没有发展为重大的社会事件,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是很危险的。劳资冲突不仅发生在非公有制企业,也发生在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过程中(企业兼并、拍卖、破产)职工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安排或没有听取职工的意见,是近两年来劳资冲突的一个新的爆发点。自1996年以来,因资产重组而引发的群体事件在各地常有发生。在企业兼并破产以后,国有企业的工人实际上已成为雇佣劳动者。生活困难、心理落差和对私有企业的传统观念,使得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矛盾变得空前尖锐。在国有企业干了几十年的工人和兼并这家企业私人雇主最容易发生冲突。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历史包袱也会引发劳资冲突。前面已经分析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不是足额的.他们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本应是工资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由国家集中起来了,由国家来提供上述保障。在这方面国家对工人欠债很多,工人居住条件恶劣,不少企业发不出工资,报销不了医药费。国有企业因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大批工人要下岗,工人下岗的时候应当是清算过去国家欠工人的债务的时候。但是,国家目前还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巨额债务。如果下岗工人缺乏生活保障,很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其中,那些产业单一的资源性城市(如以矿区形成的城市),资源采尽以后矛盾最为尖锐:这里产业单一,除了开发资源没有别的生路;这里下岗工人最集中,最容易引发集体性冲突;这里的工人“同质化”程度很高,内部队意见很容易一致。全国资源性城市有上百个,如果不及早采取安置工人的措施,资源采尽之日,就是矛盾爆发之时。。第二个危险点:农民和农村强势群体的直接对峙 如前所述,广大农民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和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一个农村强势群体。这个农村强势群体是由乡村干部、乡镇企业经营者、私有企业主、粮食收购店、派出所、工商、税务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强势群体在整个社会上来看,不算上等阶层,但在农村,他们有钱有势,临驾在农民之上。在有些地方,农民和这个群体势如水火。村民委员会本应是农民的自治组织,如果真正按民主程序产生,可以加强农民的政治参与,从而可以缓和阶层间的矛盾。但是,村民委员会实际是乡镇政权的延伸。而乡镇政权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班子是由乡镇党委决定的,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的产生,党支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第一把手,村委会主任只是村里的第二把手。第一把手由乡镇党委任命,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书记不喜欢的人怎能选上第二把手?乡镇一级政权有着强烈的权力扩张行为。党委、政府、乡镇企业高度一体化,党政财权高度集中于乡镇党委,又缺乏权力制衡。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和农村的封建残余结合在一起,使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了挂在墙上的空洞口号。由于农村基层政权被强势群体所把握,或者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所以,农民和这个阶层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农民和基层政权的矛盾。近几年来,农民和基层政权直接冲突的事件履履发生,其中有些冲突规模很大。在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地方,近年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其激烈程度令人震惊。在农村基层,强势群体和广大农民正面对峙,这里“着火点”最低,矛盾最尖锐,在这里最容易发生社会冲突。这种冲突是危及社会安全的触发点。一旦触发,就难以熄灭;不迅速熄灭,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冲突的常常是预料不到的偶然因素,但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强势群体过于张狂,使农民忍无可忍,不得不愤起反抗。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事件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触发点:一是农民负担太重,乡村干部强行收缴。二是乡村干部在土地、山林、鱼塘的承包中,牺牲农民利益,偏向强势群体。三是乡村干部利用集体土地谋取私利。土地本是集体所有,是农民的生存基础。但乡村干部掌握着土地的支配权,他利用土地发包、土地使用权出售等从中谋取私利,四是乡村干部在处理民事纠纷中偏袒强势群体,甚至包庇坏人,压制善良百姓。五是宗族斗争、权力斗争和经济利益的冲突结合在一起,可能引起械斗。六是乡村干部作风恶劣,任意打骂农民。以上六个方面也是防范农村阶层冲突发生的工作重点。1999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金+容)基在湖南省人大代表团说,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必须做到: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粮价不能低,干部不能凶。第三个危险点:低层群众对上层腐败强烈不满近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民意调查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群众最不满意的是腐败。最近两年,除了权钱交易没有得到节制以外,腐败又在几个方面有所发展:一是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腐败。二是公安、检察、司法的腐败。三是“官-商-黑”三位一体的情况开始出现。这是群众最为愤慨、最为忧虑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腐败是社会大脑的细胞的新陈代谢机制出了毛病;第二方面的腐败是社会的免疫系统出了毛病;第三个方面的腐败是指在个别地区官员、私有企业主和黑社会势力相互勾结,局部政权已经变质,不可能通过行政和法律等常规手段解决问题。与权力关键部门腐败相对应的是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和农民的贫困。农民贫困问题造成的危险前面已有阐述。产业工人为国家劳动了几十年,连一间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医疗费报销不了,又失去了工作。他们对上层腐败最为反感。他们和农民不同的是:集中。处于同样不良境遇的人群集中在一个工厂,集中在一个居民区,他们本来是有组织的。如果激怒了他们,其后果可想而知。前面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中,中间阶层十分薄弱,低层社会的意愿也缺乏足够的表达空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高层社会和低层社会之间缺乏缓冲的中间地带,很容易形成低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二元对峙。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控制力度。社会缺乏自组织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结构。近两年来,工人和农民上访比较多,集体上访也呈上升之势,也有人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却把减少上访人数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官员的指标。其本意可能是督促下级努力化解矛盾。但是,有些乡镇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在出村路口站岗设哨,层层堵截上访人员,甚至对上访人员进行迫害,这样做将会使矛盾激化。要知道,群众上访,说明他们还相信政府,群众告状,说明他们还相信法律。一旦他们觉得政府不能解决问题,觉得法律失效,他们就不上访、不告状了。这时,真正的麻烦就来了。第四个危险点:金融危机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到2001年末,居民储蓄已超7万亿。当然其中分布极不平等,20%的人拥有储蓄80%以上。虽然80%的人拥有不足20%的储蓄,但这是他们家庭医疗、教育、住房的保险基金。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了四分之一。到2002年,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国债依存度(当年发行的国债额/当年财政支出/*100%)、国债还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国债负担(综国债累计金额/GDP*100%)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一旦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居民的储蓄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危机就会变成全面社会危机。中国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上面描述的当代阶层模型也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下降,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上升,有的社会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有的社会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21世纪中国的社会阶层会发生什么样的的变化呢?从对各个社会群体和具体分析中,可以判断其大体趋势。中下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中间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目前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的比重达80%以上。到21世纪,这个阶层的比重将逐渐缩小。与此相应的是,中间阶层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和操作工人的比重会逐渐缩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将会从现在50%以上逐步下降到30%,20%,最终下降到10%左右。蓝领工人比重将减小,白领员工比重将增加。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减少,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上升。在工厂里科技人员的比重会提高。那些从农民和蓝领工人分化出来的人,有一部分将进入中间阶层,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智力劳动为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一样,都是雇佣劳动者。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又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和价值观念也不同于体力劳动者。这样的人将成为中间阶层的主要部分。中国稳定社会的目标应当逐渐形成“小康大众”,它包括知识分子、普通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企业里的白领人员。由于“小康大众”的形成,中间阶层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1.8%左右扩大到20-30%,或者更高一些。不过,中间阶层的扩大速度取决于上层社会对垄断资源的放弃程度。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下降,有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上升 新时代产生新阶级,新阶级创造新时代。在信息社会,将出现智力(科技、金融、管理)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知识、发明,他们是高级”打工仔”,但他们比投资者风险小,生活更安定。那些掌握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人,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会上升,其个人地位也会上升。他们会得到年薪2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自己的住宅,开着私家车上班,过着现代化生活。他们是中间阶层的上流。在新世纪,企业家的地位将会上升,他们不再由政府官员的任命,不由政府考核其业绩和决定升迁。企业家将市场化。靠市场的力量来评价他们的经营业绩,靠市场的力量对他们的业绩作出回报。他们的年薪可以很高,除了年薪以外,还可能持有企业的期权。如果股价和他上任时持平,他的期权就没有差价收入。这就激励他努力使企业资产升值。他的利益就在升值之中。他得到的回报是企业资量增量的一小部分。增量的大部分归股东所有。企业家将依个人的成就不同分属于社会的上等阶层和中上阶层。大型私有企业将逐渐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私人资本将会社会化,在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将混合于一个企业之中,这样的企业再不属于少数个人所有。以后新产生的私有企业或私人合伙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中小私有企业主还将属于中间阶层或中上阶层。今后,中小型私有企业可能如群星满天。政府权力缩小,社会权力加大,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将上升。 在新世纪,政府机构和政府功能将会缩小,政府将集中精力从事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直接插手经济活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庞大的官员队伍将变为精干的公务员群体。由于各种“审批”减少,“寻租”机会也大大减少,将还官员以清白。公务员是依法从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专门职业。公务员将成为一支职能专门化、身份职业化的队伍。最高层次的官员由选举产生,一届一届地更换人选,但公务员中多数人不随政府人选的更替而变动。公务员将属中上阶层。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那些既非政府机构,也非单纯盈利机构的中介组织的地位将会上升。如金融、基金会,传播媒体,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会增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政治权力具有先天的扩张性,它很容易侵蚀个人权利。在政治权力面前,脆弱的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用社会权力来制衡政治权力才有效果。而市民社会的存在,国家、社会二元化,才可能形成制约政治权力的社会权力。所以,市民社会是民主的基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政治强权扼杀了脆弱的个人权利,市民社会完全被政治国家所吞噬。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高度统一的僵化模式正在松动。传统的国家社会合二为一的结构正在解体。正在向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过渡。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之中。私有经济的发展,中间阶层的壮大,政府功能的缩小,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是市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利润表总体分析范文
《利润表总体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