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国学进校园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1 09:07: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国学进校园

国学经典进校园,知礼明行伴成长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正处在记忆力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传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不仅不会加重他们的课业负担,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提升孩子们的个人文化素养。为了进一步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古宋乡堤口小学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计划,学校在初级阶段主要实行的是浸润式教育,利用校园广播每天反复的播放一些《三字经》、《弟子规》等诵读内容或一些经典的音乐曲目,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然毫无负担的情况下感受经典,以取得耳熟能详的效果,在玩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记住,尽管他们现在还不太能完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但是先记住,就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以后再反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自然酝酿发酵,孩子们必然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我们知道,“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开始容易实行难,在短时期内肯定不会看到什么明显效果。但事贵在坚持,堤口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坚信,经典诵读会象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一片生机,他会时时唤醒学生们创造的灵性,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激情,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经典诵读打造了充满 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浓浓书香熏陶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儒雅气质,形成更健康的人格!

推荐第2篇:国学进校园

八年级国学进校园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办学特色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为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使国学经典诵读由个别性的文化自发行为提升为有组织、有指导的科学理性行为,切实提高学生道德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的与意义: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国学”博大精深,国学所蕴涵的关于人本的关怀、人性的向善,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凝聚和责任,关于坚忍、刻苦、拼搏和进取等文化精神实质。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国学教育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

四、内容与策略

1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校园环境是特色学校的外显形式,是特色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国学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国学精神为底色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古典蕴味,寓传统文化于极富内涵的校园环境之中,让优美的环境承载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人一走进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会说话的教科书,就能感受到学校古朴雅致又主题鲜明的传统文化氛围。

2与课程体系建构结合。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国学教育的关键。通过开设国学课、精编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国学课教学法体系、成立书法、武术等“国学兴趣班”、在各学科中渗透国学教育等来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3与文化实践活动结合。围绕国学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孩子之心、外显于孩子之行。

4与课题研究结合。将文化特色建设列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确定特色建设研究课题,规范课题实施过程,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结合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让特色研究课题真正做到为教师、学生的成长服务。

推荐第3篇:国学经典进校园

国学经典进校园

诗文翻唱歌曲安排表

宁远小学少队部

中午播放

弟子规我中华礼仪邦人之初如玉璞三字经华夏史似长河好儿女细思量

课外活动时间播放

星期一

儿童歌曲-长歌行儿童歌曲-长相思儿童歌曲-出塞 儿童歌曲-出塞儿童歌曲-村居

星期二

儿童歌曲-读唐诗儿童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儿童歌曲-江南儿童歌曲-静夜思儿童歌曲-悯农 星期三

儿童歌曲-明日歌儿童歌曲-七步诗儿童歌曲-清明 儿童歌曲-相思儿童歌曲-晓窗

星期四

儿童歌曲-寻胡隐君儿童歌曲-登鹤雀楼

儿童歌曲-一字歌儿童歌曲-咏鹅儿童歌曲-游子吟

推荐第4篇:国学经典进校园方案

龙口源完小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以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的纽带。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是民族的罪人,有关经典教育的“十五”、“十一五”课题成果研究表明,儿童诵读经典能有效帮助孩子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优美人生;明显提高孩子专注力,开发智力;显著提升记忆力、理解力。

一、指导思想

坚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创建“国学经典进校园”为导向,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经典阅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传承美德,陶冶情操,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挖掘全方位的人、材、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努力营造“经典文化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根据教育局的有关精神,我校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国学经典进校园””的实施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总体目标:围绕“国学经典进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师生爱经典,读经典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具体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指导,探索激发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阅读兴趣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激活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的动力,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活动,保证学生经典阅读的质与量,从而提高学生经典阅读能力,增强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传承美德,陶冶情操,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

(2)、通过读书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3)、通过活动,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三、活动主题、活动口号 主题:

共建书香校园 同享经典之乐

口号:

与经典同行,塑造美好心灵。 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人文龙小。

四、活动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杜拥军

副组长: 王志军

苏海勇 组 员:各班语文老师

五、实施阶段安排

(一)、选择经典阅读书目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精心作了选择。一----六年级以阅读《三字经》为主。内化心灵,提高素养。

(二)营造经典阅读氛围

1、充分利用图书室、及多媒体室,让国学经典散发出的魅力吸引每一位孩子的脚步。鼓励孩子们沉浸在书香之中,让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阅读中被唤醒、激发、照亮。

2、让学校的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

合理布局、美化、使用班级图书角。要求美化突出国学经典主题,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国学经典的气息。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触摸到经典,随时在经典中徜徉。

(三)、开发书香校园阵地

1、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要根据《小学图书室装备标准》,及时采购、新增国学经典方面的图书,图书力求品种丰富,复本适量。

图书阅览室全天向学生开放,每天按时借阅图书,由图书管理员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校园内有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

2、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在学生还没有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之前,我们得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让孩子们有时间接触经典,努力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带动更多的孩子自觉投入到阅读中来。

⑴、课前诵读:每周星期三早读,每天下午读报课,大声诵读《三字经》。

⑵、课上阅读:每周设立一节经典阅读课。

一、二年级可以利用星期

二、

三、

四、五第四节课诵读《三字经》。

⑶、睡前阅读:建议学生每晚挤出20分钟的时间,阅读《三字经》。

(四)开展学生读书活动

(1)、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每班每日诵读《三字经》。

(2)每班每周设立一节经典阅读心得交流课。 (3)、每月以校为单位举行一次读书活动。

(4)、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读书节•国学经典”活动

(5)、每个假期,鼓励学生在家阅读学校推荐的经典书籍,做好摘录,写好读书体会。

六、评价机制

1、评选“经典诵读之星”。根据学生平时阅读质量进行评比。评价主要依据:

(1)、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深厚的阅读兴趣;能在班级或学校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认真阅读学校推荐的国学经典篇目,并能经常向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借阅其他经典书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节、国学经典”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

(3)、坚持诵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经典诵读内容,低年级段学生能背诵20首以上,默写10首;中年级段学生能背诵20首以上,默写15首;高年级段学生能背诵30首以上,默写20首。

2、评选“经典诵读优秀班级”。评价主要依据: (1)、有具体可行的班级读书计划与班级读书总结;

(2)、班级读书氛围浓厚,人人认真阅读推荐的必读书目,经典诵读持之以恒;

(3)、能开展富有特色的经典阅读活动,形成自己班级的活动个性。

推荐第5篇:“国学教育进校园”工作总结

巷内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潮阳区委办【2013】21号文件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及践行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弘扬国学经典、有效育人为核心,以诵读经典、践行经典为载体,让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现将我校本学期开展活动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及践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古训中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的身心在有趣、有益的活动中得到健全的发展,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活动,也可进一步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2.树立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学生、教师、家长在学校、家庭、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使国学经典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导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二、工作安排与措施

(一)诵读三字经

1.每日一读:每天安排1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或学习新篇目,或温习旧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2.利用研学课每周一节课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3.师生读、亲子同读: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同步诵读相同内容,为学生做表率,达到同读同悟。

(二)践行《弟子规》

广泛在学生中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把《弟子规》内化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师、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具体措施:

1.营造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

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站、黑板报、标语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以《弟子规》内容布教室、走廊、通道,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无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2.在学习研究中践行

学生在读熟、背熟的基础上开展践行活动。

①让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 ②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经文难解字义和整段含义拥有大致了解,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

③让全班同学对照文中要求,自省以往行为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帮助,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

2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在日常生活、主题教育中实践

(1)开展四个教育:

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礼仪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

诚信教育:通过评选“道德诚信好少年”等形式,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工作原则

1.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

2.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

3.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

4.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6.与德育、教研、科研相结合

7.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五、今后努力方向

国学教育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向着“品国学经典 建书香校园”的目标努力前进。

潮阳区关埠巷内小学2014年6月25日

推荐第6篇:国学经典进校园总结

高公学区中心校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

工作汇报材料

高公学区中心校 2014-11-26

1

高公学区中心校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

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期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具体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抓好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学校成立了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

2、拓宽领域,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学校要求所有在校学生都要完成《三字经》的背诵。

4、践行《弟子规》。把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通过宣传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形式要体现出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5、为了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相结合,学校举办了“学习经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的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6、为把国学教育切实落到实处,学校规定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课,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并利用大课间时间,全校学生集中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同时注重平时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教育的方式尽量多样化,既可以熟读成诵,又可以灵活处理,增强趣味。比如把《三字经》、《弟子规》设计成手抄报,把一些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回报父母,感恩家庭等,这样使经典教育活动生活化、生动化、趣味化,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的要求

3月份:要求学生在读熟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经文意思。 4月份: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

5月份:举办一次国学板报展览。

6月份:根据学习内容,开展一次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充分挖掘国学资源,每学期每班召开两次以学习国学经典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主要措施

3 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落实、实施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平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检查、总结、评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四、主要成效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各项国学活动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

4 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3、通过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通过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五、存在问题及工作思路

教然后知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1、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每一个国学教师对于国学教育的接触时间不是很长,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2、关注国学教育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3、国学经典的学习还得不到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

5 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向着“传播国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奋进。

一学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国学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中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高公学区中心校

2014.11.26 6

推荐第7篇:“国学教育进校园”方案

长虹街道明德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祁阳县教育局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文件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及践行活动,现制定长虹街道明德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弘扬国学经典、有效育人为核心,以诵读经典、践行经典为载体,让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气,从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切实提高我校的中小学生道德人文素质。

二、工作安排与措施 (一)诵读三字经

1.每日一读:每天安排1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或学习新篇目,或温习旧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2.每周安排一节课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3.师生读、亲子同读:以家校联系方式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同步诵读相同内容,为学生做表率,达到同读同悟。

(二)践行《弟子规》

广泛在学生中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把《弟子规》内化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师、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1 具体措施:

1.营造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

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利用班级宣传栏、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每班要在教室宣传栏布置国学内容,每天中午利用明德校园之声诵读《弟子规》。

2.在学习研究中践行

学生在读熟、背熟的基础上开展践行活动。

①让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 ②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经文难解字义和整段含义拥有大致了解,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

③让全班同学对照文中要求,自省以往行为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帮助,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在日常生活、主题教育中实践 (1)开展四个教育:

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 礼仪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

诚信教育:通过评选“道德诚信好少年”等形式,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工作原则

1.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 2.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 3.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 4.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6.与德育、教研、科研相结合 7.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五、实施步骤

1.成立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监督指导

2.全面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积累过程性材料。迎接区教育局对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检查调研。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依照此方案,抓好落实。 2.按照方案,完成各项工作

七、组织机构

3 组长:林启辉 副组长:郑敦奇

组员:林寿通 林浩 谭巧如 郑淑云 方纯娟 潘明珠 姚少凤 柳瑞贤 黄云珍

潮阳区海门第三学校

2013年9月8日

推荐第8篇:“国学教育进校园”工作总结

岳楼小学“国学经典进课堂”自查报告

为深入贯彻谯城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及践行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弘扬国学经典、有效育人为核心,以诵读经典、践行经典为载体,让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现将我校本学期开展活动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及践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古训中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的身心在有趣、有益的活动中得到健全的发展,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活动,也可进一步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2.树立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学生、教师、家长在学校、家庭、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使国学经典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导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二、工作安排与措施 (一)诵读三字经

1.每日一读:每天安排1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或学习新篇目,或温习旧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2.利用研学课每周一节课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3.师生读、亲子同读: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同步诵读相同内容,为学生做表率,达到同读同悟。

(二)践行《弟子规》

广泛在学生中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把《弟子规》内化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师、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具体措施:

1.营造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

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站、黑板报、标语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以《弟子规》内容布教室、走廊、通道,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无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2.在学习研究中践行

学生在读熟、背熟的基础上开展践行活动。

①让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 ②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经文难解字义和整段含义拥有大致了解,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

③让全班同学对照文中要求,自省以往行为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帮助,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

推荐第9篇:传统国学进校园活动总结

传统国学进校园活动总结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区边缘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100﹪来自农村。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占绝大部分,学困生人数多。学生学习基础差,阅读量少,知识面窄,文化底子薄。

我国道学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厚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年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弘扬道学经典、有效育人为核心,以诵读经典、践行经典为载体,让学生在阅读、诵读、故事、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气,从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道德人文素质。

1、开展道学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道学进校园的氛围。

2、开展走进道学活动,使师生理解道学思想内涵,了解道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品。

3、组织开展以学易筋经、练易筋经为主要内容的正身教育。

4、开展道学名言诵读活动,初步感受道学思想教益人生的价值。2013学年,我们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 1.营造道学进校园的浓厚氛围。

以道学内容来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道学的浓厚氛围。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站、黑板报、标语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以道学内容布教室、走廊、通道,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无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2.在学习诵读中践行。

师生在学习、诵读道学经典的基础上开展践行活动。

① 师生同读。老师与学生同步诵读道学经典。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 ②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后。组织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经文难解字义和整段含义拥有大致了解,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

③适度讲解。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文意和词句教师可适度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必要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对经典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即可视为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

④让全班同学对照文中要求,自省以往行为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帮助,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结合道学名言,在日常生活、主题教育中开展四个教育。 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礼仪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 诚信教育:通过评选“道德诚信好少年”等形式,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4、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易筋经、练打易筋经活动,外练身体内修品德 总之,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教育内容,而且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我们会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契机,以中华传统道学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我们花小扎根,让中华传统道学文化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推荐第10篇:小学国学进校园活动总结

诵读国学经典,构建书香校园

——***小学“国学进校园”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文化传统、高水平的艺术造诣,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熏陶感染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学区中心校 “国学进校园”活动,全面提高我校学生人文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在几年来我校“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我校2014年开展了《千家诗》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现将半年来工作情况作以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二三年级:

要求熟读、背诵《千家诗》,知道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种形式,做一个爱读诗、会背诗的小学生。

四五六年级:

要求熟读、背诵《千家诗》,并能理解意思,感受中国文化的韵律美,初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积淀精神粮食。

二、主要措施

(一)学校层面

1、为国学教育营造一种氛围 注重对学生进行国学文化的渗透教育。特地设计相应铃声和背景音乐。在大课间操时,播放国学经典朗诵片段;平时课间播放传统音乐。放学时段播放国学经典片段诵读和传统音乐。校园中的任何地方都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基地,各教学楼、走廊、楼梯间等,都积极营造国学教育的氛围,成为国学文化的展示区域,使学生在校的每一天,无时无处都浸润在国学教育的和风细雨中。

2、为国学教育创造多种条件 (1)为教师制造读书的条件

学校为教师订阅各种报刊杂志,为教师创造各种条件;文化引领,提升教师的修养,促使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意识。通过讲座、交流,提高师德。学校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

在阅览室中不断在充入经典书籍,让学生有新的内容可看、可读;为学生准备图书借阅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随时地借阅经典书籍。

(二)教师层面

1、每位教师能熟读国学经典,任课教师要对国学经典篇目要深入研读。

2、开展写国学座右铭、劝诫书、创新语等活动,活用国学经典,从而更好的实践,起到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学生层面:

1、通过开学教育,发起学习背诵《千家诗》的热潮。

2、开展“诵诗会”等主题队会。

3、各班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或讲国学经典故事比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深层认识。

4、活动成果展示,催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性循环。

(三)开展一系列以国学为中心的活动

1、将把《千家诗》诵读纳入校本课程中,安排课时进行学习。

2、学校将开展 “校园小诗人” 的评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3、利用校园广播站时间播放《千家诗赏析》录音,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古诗之美、古典文学之美。

4、学校于每年

四、五月和

十、十一月组织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月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5、各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出好相应的板报,让每个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三、活动效果

通过对《千家诗》的朗诵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诗歌,了解体会到了古代的文学风采,积累了文学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

2014-7-16

第11篇: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工作总结

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工作总结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期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活动的意义

1、通过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3、通过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二、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抓好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学校成立了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

(二)、拓宽领域,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学校要求所有在校学生都要完成《三字经》的背诵。

2、践行《弟子规》。把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通过宣传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形式要体现出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3、为了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相结合,学校举办了“学习经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的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4、为把国学教育切实落到实处,学校规定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课,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并利用大课间时间,全校学生集中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同时注重平时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教育的方式尽量多样化,既可以熟读成诵,又可以灵活处理,增强趣味。比如把《三字经》、《弟子规》设计成手抄报,把一些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回报父母,感恩家庭等,这样使经典教育活动生活化、生动化、趣味化,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三、活动的要求

3月份:要求学生在读熟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经文意思。 4月份: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 5月份:举办一次国学板报展览。

6月份:根据学习内容,开展一次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充分挖掘国学资源,每学期每班召开两次以学习国学经典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检查评比

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落实、实施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平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检查、总结、评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国学教育总结

时光匆匆,随着“

七、一”的到来,我校的国学教育实验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两年整了。作为一名国学教育课的老师,每天带领孩子诵读我国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看到孩子们在国学教育的沐浴下一天天的健康成长,心中充满成就感与自豪感。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经典诵读计划的要求,我们二年级下期的诵读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10首及《千字文》全文。为了顺利完成诵读任务,我在本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备好国学教育课

为了改进以往单一背诵诗文的国学课堂面貌,构建新的国学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统一提出的备课要求,我认真备好每一节国学课。课前,我在网上广泛收集《千字文》的注解和启示,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中提到的各类知识。在自己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构思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力求让每节国学课都生动活泼,让学生兴趣盎然。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精彩的故事引入,诵读中的各种背诵竞赛,让学生讲自己搜集的经典故事等等。让备课这一环节有效地提高了自己国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加喜欢国学课,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不断改进国学课堂面貌 经典诵读进入课堂两年来,我和老师们在实验中边摸索边改进。至今,国学教育课堂面貌已经历了三次变革:

(1)单一的诵读指导

实验初期,我们的国学课堂主要是在教师带领下,遵循“小朋友,跟我念”的六字真言,单一的教学生诵读经典内容。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最初的新奇过后,渐渐对这样单调的诵读失去了兴趣。

(2)趣味化诵读指导

为了激发孩子们诵读兴趣,我们采取了多种激励方式。比如: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带读,学生全体齐读;还由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男女生赛读,同桌拍手读等。还将背诵内容融于各种游戏活动中,比如学生边踢毽子边念,边跳绳边念,边打年萧边念,边做室内操边也念。这样变换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 (3)全方位诵读指导

随着实验的深入,孩子们渐渐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诵读,他们对经典内容产生了兴趣,许多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这句讲的什么意思啊?”一些家长也提出“能不能给孩子讲讲诵读内容的意思?”。学校课题组也发现如果仅仅是单一的背诵,学生的收获会受到局限,何不顺从孩子家长的意愿,在诵读的同时适当讲解文本内容,扩充孩子的知识面,增强孩子阅读兴趣呢?于是,从07年9月起,我校的国学教育课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一个(诵读)扩展为三个(诵读、识字、理解)。 教学目标的修订,促使我们国学教师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更丰富的国学教育课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国学课上借助拼音识字,查找各种资料理解文本,相互讲解相关历史典故,谈论收获,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经典内容。他们读经的兴致更高了,劲头更足了。

三、积极参与国学课研究,想方设法提高诵读成效

本学期,为了深入地开展课题实验,交流国学教育经验,提高国学课堂教学效率,将国学教育引向更高的层次。我们语文教研组16位教师人人通过赛课的方式,展开研究,逐渐摸索出我校国学教育课堂的新模式。廖老师给学生印发了《千子文》解释资料,在一节课上完成了识字、理解大意、背诵三个目标。尹老师则指导学生广泛查阅学习资料,将阅读内容理解得详细透彻。我选取了古诗《别董大》作为国学课堂探讨内容,带领学生边诵读,边理解,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在深入挖掘这首诗思想含义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回顾多首送别诗,从而找出送别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扩大了学生视野。此课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广泛赞赏,促进了我的国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认真参与传统节日纪念活动

国学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诵读上,就难免枯燥乏味,难以起到丰富学生知识,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只有与日常生活学习、社会活动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学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在本学期,我积极参与学校的国学教育活动。如:清明节来临之际,我校在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了“清明情思祭先烈”系列活动,我承担了其中的《清明献词》节目和宣誓时的领誓指导,在短短十几天里,我上课之余,挤出时间组织学生编排队型,进行朗读指导,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录音那天忙到晚上12点多才回家。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节目的成功演出,我们的《清明献词》节目不但在主题集会上得到了与会领导来宾的夸奖,并当即被区领导抽调,参加区各界人士在烈士墓进行的清明祭扫活动。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校又承担了由重庆市文明办、重庆市教委、重庆市语委、重庆广电集团(总台)主办,江北区教委承办的“中华魂,爱国情”迎端午经典诗文诵读会。我又和几位老师一起负责了其中的《经典诵读串烧》节目,我们集中用了4天的时间,放弃了周六的休息,排练、配乐、录音。圆满的完成了演出任务,该节目在重庆电视台播出,获得了一致好评。

一学期来,我借助经典国学在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成长,在诵读中进步,在诵读中体会快乐。他们的记忆能力,思考能力也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先贤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校长的领导下,我和我的同事们继续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着手工作,一定会逐渐开创出培新小学的人文风光,为学生道德观念的养成,文化基础的奠定作出我们的贡献。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国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向国际化迈进时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弃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动力。海宁路小学开展“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伍”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丰厚孩子们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日常教学中无声渗透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间接涉及到立志、修身、处世等国学知识,课外阅读教材、思品、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国学知识也占有了足够多的教学资源。因此,学校没有单设“国学课”,以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通过礼仪课、音乐、美术、思品课讲述故事、情境表演、美文诵读等形式将国学知识渗透其中。学校对教师提出国学教育做到“两有”一是要“有感”,要对国学有感情,有自己的认识,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到日常教学当中去,如带领学生读古诗,首先要掌握好平仄和诗的抑扬顿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读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诗词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发出来。二是要“有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搜索相关的国学知识,将要讲的课备熟备透,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如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在讲“美”时,适时地讲一些象形、会意、形声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变化以及字意的演变过程,学生们非常愿意接受,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要“有恒”,要对国学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用国学的经典教导天性善良的儿童,即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四是要“有变”,在推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国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要取其精华舍之糟粕。“一突出”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用什么样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二、以国学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

采用“读(每周一篇人人读)、找(查找故事等)、背(自背、互背古诗)、赛(班级、学校比赛)、赏(配乐、配画、吟诵)、展(手抄报、画展)、写(根据情节描写,展开想象的读写等)、用(生活中运用)”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祖国五千年文化,潜移默化培养文明习惯。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体活动如下: 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开展。办板报、手抄小报、写读书体会、讲故事、唱爱国主义歌曲等灵活多样的活动,让校园升温不少。

2.在国庆节之际,向同学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精心制作短假作业,以作业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感受作为中国的骄傲和自豪。在“九九重阳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敬老、爱老”;将“革命火炬代代传”,以入队仪式为契机,向一年级新生进行礼仪教育。

3.用爱心扮靓校园,精心对教师进行布置,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在传递礼仪的公约;让班级图书角真正发挥作用,成为礼仪学习的阵地。体育传统校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孩子们废物利用,制作了以“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垃圾箱。篮球架垃圾箱、福娃垃圾箱、网球垃圾箱,这些同学们精心设计、亲手制作的垃圾箱,不但美化了校园,更美化了同学们的心灵。

4.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教师的评选活动。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主题队会也在各个班级当中认真展开。经过音乐教师精心改编、教唱,我们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懂礼仪”歌咏比赛,唱响了《海宁路小学校歌》、《海宁路小学文明礼仪之歌》,在歌声中展现了海宁路孩子的礼仪风采。

5.通过美化我们的校园,增添了学校的“国学之美”。楼道班级展牌上展现的“同书交个好朋友”“书林漫步”便可见证传统文化之美。班级读书角更营造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氛围。

国学的浸润,让孩子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每天清晨,当教师来到校园,迎面过来的同学都会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 向老师敬礼、问好,课间打逗现象明显减少,国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习惯。

三、今后工作设想:

1.明确意义,启动诵读

将"经典诵读工程"列为教科研课题,成立课题组,以"经典诵读工程"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确定各年级国学教育的研究主题。一年组准备研究的主题是讲礼貌;二年组是讲规范;三年组是说谦虚;四年组是说勤劳;六年组是谈孝心;针对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实际状况学生的学习方向。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校合力

通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听教师经典教育课,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为孩子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体育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将童谣、儿歌、三字经改编成为体育游戏,既凸显学校体育特色,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在学中玩,玩中学。

3.认真实践,创新方法

(一)保证时间。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语文老师的统一协调下,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

(1)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20分钟进行诵读;每天放学时再安排十分钟用于回顾、检查。

(2)每周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的评选活动。

(4)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语文老师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并建立诵读记录簿,做好记录。

学校德育处、教导处将共同组织开展阅读与积累展示活动,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

(二)多层次、多方法开展活动。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阶段。

第二阶段:诵读经典、训练强化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开展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1.每天按照统一的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2.开展竞赛,激发热情。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4.形式可以多样,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古诗新唱等等。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检验成效阶段。学期结束阶段,学校分年级组织举办校内“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三)依靠教师,保证质量。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落实师生读书计划,在教师中倡导“直面经典、启迪心灵、润泽人生”,调动师生的读书热情。如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古诗;利用晨检时间为学生讲解古诗文内容;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诵读的技巧„„通过持之以恒的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诵读水平。

(四)利用假期 丰富实践

利用寒暑假在师生中开展国学知识的学习,倡导广大中小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和相关书籍,在全校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写一篇国学学习笔记”——包括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感悟的道理,通过网络、书籍和广播电视等形式学习“会讲一个美德故事”,“学习一个美德人物”,做到深入了解,并将在讲故事大赛中进行评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实践活动”——组织“扶残助困”小分队开展定点扶助,开展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提高广大师生的自身内涵和修养。

四、总结经验,成果展示

要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使诵读活动在校园开展得有声有色。

以我校选派配乐诗朗诵《水调歌头》获得“秦皇岛市第二届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和时代要求,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角度出发,扎实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在校园掀起"诵千古美文,扬民族精神,建书香校园,做少年君子"的国学诵读的热潮。

经典启迪智慧 国学润泽生命——2012年高新区新科学校国学教育总结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2013-03-27 09:01:21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成立之初就重视国学教育,探索国学教育在学校长期实行的道路。在2012年里我校根据成都市教育局颁布的《成都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工作方案》、《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实施纲要》两个纲领性文件,再结合我校“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国学教育进校园的研讨和实践。现将2012年我校国学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为国学教育保驾引航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科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国学教育,组建了以朱祥勇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曾文英为副组长、陈娟为国学总辅导员的国学教育活动指导小组;并聘请区内外的专家指导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建立了以全校语文老师为主体的国学教育队伍,教务处和德育处、少先队、图书室通力配合,以项目为主导,分工合作;制定并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国学教育活动方案》,协调国学教育时间,多种措施保证开展效果;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到了家长、社区的支持与配合。

二、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效措施开展国学教育

1、国学教育课程校本化。

以《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为主要教材,再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扩容,增添古诗词与地方传统楹联、典故、名胜、名人文化,同时还精选名家名著。

2、国学教育课程保障。

(1)国学诵读课:我校以“每天晨读十分钟、每周一节‘美文赏析’微型课、学期班会一节课”的方式推动国学诵读的开展。学校规定每个班级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诵读古诗文等,琅琅的诵读声是学校最美妙的声音,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

(2)国学书法课:我校以1-3年级、七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各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书法熏陶”微型课的方式推动书法教育的开展。书法课的开设,使学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修养,促进国学教育的开展。

为了保证国学诵读课和书法课的质量,教导处加强了定期与不定期地巡视、检查,将教师上课情况纳入教师常规考核。

3、国学教育的发展性评价创新。 对于国学诵读而言,绝不适合于现今的标准化测验评价方式,那么,怎样对学生诵读的过程和结果做出最有指导性的评价,这成了我们思考的课题。针对这种现状,我校创新采用了自主“考级“这一形式。

(1)阅读考级:把国学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合二为一成为“阅读考级”。阅读考级共分九级,我们让学生分层次、分等级的背诵古诗文,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根据年级的升高,阅读等级难度相应提高。

(2)书法考级:把国学诵读和书法教育合二为一成为“书法考级”,让学生通过写经典,受到国学教育。书法考级共分九级,根据年级的升高,书法等级难度相应提高。

每学期期中过后,各班对每位学生进行阅读考级,采用统一安排,班级对调、老师根据每学期诵读要求进行抽背的形式考核,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书法考级在每月底进行,学期书法考级成绩以每月考级成绩综合而定。

通过阅读考级和书法考级,普及和巩固了国学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4、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传统化。作为学校传统活动之一,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吟诵国学经典活动固定于每年底举行,这将是学校检验国学诵读成效、展示国学诵读成果,推动亲子诵读的最佳载体之一。在传统活动的带动下,我们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更加深入、持续地发展。

5、创设良好国学教育环境。为了营造具有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环境,我校设置了“艺术长廊”,张贴“国学”教育的贴画,悬挂典雅的古诗,古诗配画,还有书法名家及作品介绍;走廊上、办公室里装裱了一幅幅书法名家作品、教师优秀书法作品、学生优秀书法作品;每个教室里,“学习园地”处贴满了班级学生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就是一扇扇亮丽的窗户,向人们传递着师生的智慧,展示着学校亮丽的风景。走进新科学校,学生们犹如置身于国学艺术的百花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三、搭建展示舞台,展现国学教育活动成果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导我校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在2012年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教育活动。

1、班级诵读活动:各班按照诵读计划,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背诵相结合,举行“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诗词配画”、“诗词配文”、“师生对诗”等等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2、组织教师开展国学赛课活动

2012年4月,我校开展了国学赛课活动。经过比赛,徐婷老师代表我校参加了高新区国学赛课活动,获得区级赛课三等奖。

3、2012年5月,我校在3-6年级举行了“写经典”学生作文比赛,共评出4个一等奖。这4位同学在参加高新区“写经典”学生作文比赛中,江睿玲同学、王月同学获区级一等奖,徐展华获区级二等奖,邱月获三等奖。。

4、2012年6月,我校岳晓梅老师参加了成都市书法教育录像课比赛,获得市级二等奖。

5、2012年10月,新科学校开展了全校学生“写经典 画经典”活动。经过初赛、决赛,共评出硬笔优胜者37名、软笔优胜者9名、绘画优胜者18名,这些优胜者的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区级评比。六年级二班李佳欣获区级毛笔优秀奖,王佳雯获区级硬笔书法二等奖,罗彩月、赵阎杰两位同学获区级硬笔书法三等奖,王彬琦、梁冬琳同学获区级绘画优秀奖。我校在高新区经典电视大赛中荣获小学生团体组三等奖。

6、2012年11月,我校举行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活动,1-6年级学生参加了讲国学故事比赛,7-8年级学生参加了国学演讲比赛。二年级的李睿涵、徐娴颖在参加高新区国学故事大赛中,获区级三等奖;七年级四班胡润露同学获区级国学演讲比赛一等奖,我校陈娟老师获初中演讲比赛“优秀指导老师教师奖”

7、2012年12月31日,我校举行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传统节目—迎新诵读活动,亲子诵读、学生诵读表演、教师经典朗诵„„表演中,孩子们或吟、或诵、或唱、或舞,形式与音乐、美术、国学(书法)等整合,节目内容精彩纷呈,让在场的几百名家长和师生度过了一个别样的迎新会。

四、国学教育成效显著

在2012年里,我校在朱祥勇校长的领导下,通过以上有效的措施和活动的开展,让国学教育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1、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后,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学生学语文的自信心。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养逐步得到完善。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3、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我校重视学生的国学修为,让学生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德。新科学校的国学教育,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在 2012年12月,经成都市语委对我校的检查验收,被授予“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示范校”称号。

五、2013年国学教育思路

尽管我校在2012年中,国学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深知国学教育的开展不能一阵风,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深入心灵的、按部就班的课程式推进。国学教育活动一定要讲究“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与陶冶,讲究心口合

一、去粗取精、提炼智慧、指导人生。在新的一年里,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国学教育。

1、举办教师国学教育培训活动

(1)专家培训模式。定期聘请专家来学校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指导教师,使教师首先走近经典、诵读经典,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

(2)实践性模式。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成立教师读书沙龙,通过自己阅读、交流读书体会、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会等形式,大力提倡教师积极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阅读节活动,以教师的读书活动带动学生读书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建设良好的读书风尚,更好地实施古诗文启蒙教育。

2、加强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国学教育

由于语、音、美、思等这几个学科人文知识浓郁,所以要求各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将国学启蒙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或某一个细小的环节之中。

3、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

(1)在1-3年级开展讲国学故事比赛

(2)4-6年级开展国学手抄报比赛

(3)7-8年级国学作文比赛。

(4)继续推广“书法考级”活动和“阅读考级”活动

国学教育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全面、长久地进行国学教育活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融入现代教育,将是新科人不变的追求!

田墩中学国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本学期开展了全校性的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活动开展至今,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经典就是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做人明理之本。在研读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对我校开展的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充分的准备,务求卓有成效。

1、制定《田墩中学国学工作计划》,做到活动有计划,目的明确、责任清楚,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2、以国学经典教学作为本学年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科目,七至九年级每周每班一节,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间。

3、以《三字经》作为本学期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教本,组织购买全体师生每人一册,做到人人都有教本上课。

4、安排文化素养较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任课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二、以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

1、“金秋师生经典诵读会”,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国学课文的背诵和课外相关知识的积累。在活动过程中,选手们以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把《三字经》中的经典诵读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这次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三字经》成果的舞台。

2、“教师国学讲坛”活动,根据国学教师自主学习的成果,结合国学课程内涵的需要,促进教师加强国学文化学习,了解《三字经》涉及的典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提升了教师的国学修养,丰富了教学内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文化期待。

3、我校还举行了国学教学优质课比赛,在友好的评比活动中,使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更好地完成国学教学工作。

我校自开展国学经典研读活动以来,始终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三、取得的成绩。

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经典研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四、努力方向。

但是,国学经典的学习还得不到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向着“传播国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奋进。

领略国学精髓 传承中华美德 沈阳市振东中学国学教育总结

一年来,我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沈阳市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实施方案》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开展了全校性的国学教育活动。活动开展至今,我们深刻体会到学国学经典就是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做人明理之本。在教育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对我校近阶段开展的国学教育活动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国学教育方案

自去年11月全市召开启动仪式以后,我校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充分的准备。成立得力的“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确保活了动的顺利实施。制定《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实施方案》,做到活动有计划,目的明确、责任清楚。以国学经典教学作为本学年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科目,七至九年级每周每班一节,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间。以《弟子规》作为本学期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教本,全体师生每人一册,做到人人都有教本上课。规定全体科任教师和班主任都必须参与其中来共同开发研究这一工程。通过教研和培训,安排文化素养较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任课教师,确保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经反复论证我们选定以“礼仪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突破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通过日明一礼,日正一行,日学一语,日行一善,可以循序渐进地去达到我们制定的培养目标。并利用本学期开学典礼,进行我校国学教育暨礼仪教育启动。

二、本着有针对性实效性原则,内容贴近中学生生活

我们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暨国学教育站在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的生命负责的高度,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说教及应付形式的走过场之上,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将爱国爱民、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谦虚好学、惜时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定为我校国学教育的总目标,并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分别布置不同的培养目标,收到良好成效。通过诵读《论语》、《诗经》、《礼记》、《弟子规》等经典,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尊重师长、善待他人、勤奋朴素、热爱劳动、诚实守信、举止文明;结合课本的诗词欣赏,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此来激发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读诗经、论语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增强了责任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学校在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在国学教育中的艺术特色和主导方向,广泛开展书法、美术、戏曲等国粹的启蒙教育。学校还根据自己的条件开展:中国武术、中国象棋、围棋等健身益智方面的学习和活动,努力弘扬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学教育中来。

三、发挥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各学科育人目标上充分体现国学思想,在不同领域挖掘传统文化因素,传播中华文明成果,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特别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老师们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与指导,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自然进行、点滴渗透、细雨润物、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价值观培养起了很大作用。如我校接受袁瑛、黄婀娜老师,利用班校会时间分别为全体同学讲授《论语》导读,为同学们讲授《弟子规》导读,老师们渊博的知识,精彩的授课,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学校还结合市里规定的国学内容,编写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积极开发反映本校教育特色,适合学生发展。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结合学校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推进

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更应走出去,深入社会,贴近生活,贵在践行,重在持久。并结合我校志愿者活动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捡脏护绿活动等,培养学生奉献精神,以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

学校国学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出版专题板报2期,大力宣传国学经典研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目标和方案以及措施步骤,让教育活动深入师生心中。去年11月末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教育,郭斯文同学在区组织开展中华孝子颂讲故事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学校荣获区“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活动先进单位。进入12月下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迎新年,庆元旦”系列文体活动。体育组安排了以年级为单位的武术、棋类等比赛,艺术组安排了乐器、歌曲、国粹等文艺节目,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3-4月份开展系列国学知识讲座,讲座紧紧围绕“中华国学其宗旨”展开了讲解。并从“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国学教育”、“ 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宗旨目标”、“国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学国学的基本途径”等方面,运用生动有趣的典故把深奥的国学理论通俗易懂的给师生们进行了讲述。5月份为使第三届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在校园里扎实有效开展,学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载体。一是以“读书·思考·创新”为主题,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日读一小时,月读一本书”活动,大力弘扬读书学习的风气,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并结合活动主题,开设国学知识读书讲座活动;二是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并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学生开展主题读书互动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好书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书香飘万家”走进家庭为主题,开展“亲子共读”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书香家庭”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四是以“知书达理,共创和谐”走进社区为主题,与社区一起组织“社区读书讲座”、开设“读书心得栏”,并以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社区环境。5月底举行了“与圣贤对话”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学校德育处组织班主任教师对各班的黑板报进行了检查和评比。通过出黑板报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国学经典的理解程度。6月初,我校还举行了全校性的《弟子规》“背诵之星”评选活动,诵读的场面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6月中旬举行了《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征文比赛。6月末学校把学国学和《辉煌90年》读书征文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活动,学校荣获区《辉煌90年》读书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

我校自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以来,始终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真正做到到把此项工作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德育教研科研相结合,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通过国学教育有序、有效的开展,使学生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国学,学习国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使每个学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养成儒雅的君子之风。使国学教育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动力,促使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更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

总之,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在今后继续将国学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延续下去,并在家长中多加宣传,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位的教学模式。

2009-2010学年下学期《孝忠诚》教学工作总结

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流传下来的人类四大古文明,以其博大精深、底蕴十足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影响力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东半球,世界发达国家也在吸取中国的传统智慧以求发展。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国学不是书斋里发霉的书本,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更不是竹简上难懂的文字,她更象是孟子说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志去汲取这永不枯竭的甘泉。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

本学期选择《三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字典以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时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好习惯,会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三字经》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是我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这必会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第12篇:三句半国学经典进校园

三句半《国学经典进校园》

敲锣打鼓台前站,演个节目大家看,要问我们演什么,三句半! 初次登台经验少,欢迎大家来指导,不管说的好不好,别跑! 自编自导不在行,不管听的爽不爽,还要请您多捧场,鼓下掌呀! (画外音)哎,说了半天,到底演什么呀?

国学三句半,经典永流传,谨信孝悌记心间,精彩节目台上看,台上看!

画外音:请欣赏三句半《国学经典进校园》

我们小队齐上台,锣鼓声声敲起来,面向各列小队前,开场! 咱今天上台说一说,经典美文进校园,大家认真听一听,快快说! 书香校园展新容,校本课程创特色,亲子共读乐无穷,有特色! 诵经典,读美文。校园里,班级内。诵读声声响满园。有气氛! 家长孩子一起读,诵读小组来开展,经典美文入心窝,好棒! 翰墨书香漫家园。有共鸣,有感悟。书声代替麻将声。变化! 午间休闲共徜徉,课堂探讨学本领,读书廊里醉心书,没打闹! 古文诗词随口出,《论语》《元曲》读的顺,《唐诗》《宋词》背的熟,熟练!

名人名言记心间,笠翁对韵学对子,成语串联读故事,真妙! 经典美文熏陶我,感悟圣贤学做人,文明礼仪首当先,扬美德! 民族文化与经典。少年君子都来做。敞开胸膛读经典。响当当! 传承文明五千年,你来我来大家来,要做中华好少年,好少年!

打竹板《国学大荟萃》

(齐)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齐)言什么? 言经典,中华国学有内涵, 有内涵。 (1)三字经,最简单, 朗朗上口记心间, 记心间。 (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3)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贵以专! (1)百家姓,也不难,百姓代代口头传,

口头传! (2)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3)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

沈韩杨 (1)唐诗和宋词,优美久远长。

字字有风景,句句感情强。

感情强!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黄河!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长江! (2)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泰山! (3)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齐问)这是哪呀? (3) 咱的太行山!

太行山! (1)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观。

山中养草木,人间烟火绵。 烟火绵!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穿。 (3)海内存知己,天涯心相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愿君多采撷,相思万万年, 万万年! (1)诗中有世界,词中别洞天。 别洞天。

(2) 大江东去浪淘尽。 赤壁英雄美名传。 (3)怒发冲冠凭栏处, 精忠报国辨忠奸。 (2)李清照呀晚归舟! 藕花深处惊鹭鸥。

(3)南唐后主是国恨,恰似春水向东流!向东流!

(1)世态有炎凉, 人间有冷暖。 (2)做事需三思, 做人讲和谦。 (3)孔子倡仁义,荀子持法严。 (2)庄子醉逍遥, 孟子重忧患。 (3)舍生方取义, 杀身成仁善。

(齐)仁义礼智信, 做事掂两掂。

掂两掂! (1)

说国学,唱经典。 千言万语道不完。道不完! (2)

既要读,又要练, 学问才得大展现。 (3)

听、读、背、思、忆, 这还不能算, (2)

推陈又出新, 继承又发展。

(3)

别看岁数小, 照样英雄汉!英雄汉! (齐)

国学内容实在多,美如珍珠一颗颗。

咱是堂堂中国人, 天生就是“黄脸婆”。

骨头比石硬,正气赛梅荷。

炎黄共携手,齐唱和谐歌,

和谐歌!

小品《学堂》台词

曹:哎~对了,放暑假的时候老师留给我们的作业我没有完成,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别让老师责罚我啊!

马:那是同学你不努力,我没有办法。 曹:那完了,我给你带的香飘飘奶茶。。。 马:我忽然有办法了! 曹:说!

马:同学,一会无论老师问什么,你只需要熟练的背出前四句就够了。 曹:比如

马:比如,我们暑假留的作业,《三字经》那么你只需要背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你只要熟练的背出来,老师一定喊停! 曹:当真! 马:当真!

曹:给你香飘飘奶茶!

马:谢谢同学,哎~这可真是好茶啊!

曹:得得得,你还是喝吧,不要写了!赶紧喝吧!!! 老师:(出场)同学们好!(同学们回答)老师好! 老师:暑假留的作业都做完了吗, 一起:背完了!!!!

老师:好!《三字经》叫(马)你先来, 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老师:嗯。好!一看假期就有好好的温习功课!你来(曹) 曹:(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老师:接着背 曹:啊。接着背哪 马:苟不教, 曹:什么啊 马:苟不教, 曹:什么啊

马:苟不教!

曹:狗~狗~狗~!狗不理的包子,十八个褶儿,这么劲宽!

老师:这么大个!假期偷玩了吧,把手伸出来!记住,记住,记住!那位同学(李)你来背! 李:哼,遭康之物,不背也罢! 老师:有傲骨!坐下!

曹:哎,老师,他不会背,您不责罚他,我背不出来,就责罚我! 老师:这个孩子有傲骨,我欣赏他,坐下!(曹) 老师:第二个作业《百家姓》还是你先来(马) 马:是,”赵钱孙李,周武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阳“ 老师:好,坐下!那位同学(李)你来背一遍。 李:哼,我不会!

老师:好~,坐下!(敲桌子叫曹回答) 曹:哼,我也不会! 老师:你说什么

曹:啊,我~我~我有傲骨 ,你看

老师:你有什么傲骨,人家是真的傲骨,你这是装的的傲骨,把手伸出来,记住,记住, 记住!坐下!气死我了,把书翻到第一页《春晓》预备!走!

一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背完) 老师:嗯好!那位同学,老师问你:“春眠不觉晓”是什么意思了?

马:老师,就是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了。 老师:恩好!指着李说:“老师问你” 李:(气急败坏的说)哎呀!我不会! 老师:好!(指着曹说)夜来风雨声 曹:唉夜来风雨声我知道就是夜晚有风...老师:你知道我问你什么吗? 曹:夜来风雨声啊!

老师:我问你夜来风雨声那晚马航M370去哪里了?

曹:我哪知道马航M370去哪里了?你要问马航M370去哪里了你应该问大海啊! 老师:你从来没看过新闻联播吧! 曹:我!我!那我回去重看!

老师:把手伸出来,记住!记住!记住! 老师:哎!气死我!(问马)那位同学你给我解释花落知多少什么意思?

马:就是不知道落下了多少花瓣

老师:嗯好!不知落下了多少花瓣,都是什么花瓣啊?(让曹回答) 曹:我!我!我! (老师准备打) 有!有!有!花花草草一大堆都是花,有!有!有!有喇叭花、菊花、翠花、豆腐花然后还有那个爆米花。

老师:还有我等下让你屁股开花。啊!把手生出来!生出来!记住!记住!记住!你说你啊!朽木不可雕也!不可雕也啊!

曹:老师!老师!凭什么啊?你学习那么好老师还惯着你!最可气的是你!(指着李说)什么都不会,老师还说你有傲骨!行!从今天开始我好好学习,奋发图强!这样咱们三个今天就把名字写在这张纸上,看看以后谁能千古留名! 马:好! 李:写就写!

马:我先来! 我叫马云!(在纸上乱画) 曹:切!

李:李嘉诚!(在纸上乱画)

曹:哼!曹二狗!我告诉你们这个名字我算过了,以后必成大器! 李:哼!

马:同学,你要相信科学! 曹:我不信那个邪!

第13篇:三句半国学经典进校园

敲锣打鼓台前站,演个节目大家看,要问我们演什么,三句半! 初次登台经验少,欢迎大家来指导,不管说的好不好,别跑! 自编自导不在行,不管听的爽不爽,还要请您多捧场,鼓下掌呀! (画外音)哎,说了半天,到底演什么呀?

国学三句半,经典永流传,谨信孝悌记心间,精彩节目台上看,台上看!

画外音:请欣赏三句半《国学经典进校园》

我们小队齐上台,锣鼓声声敲起来,面向各列小队前,开场! 咱今天上台说一说,经典美文进校园,大家认真听一听,快快说! 书香校园展新容,校本课程创特色,亲子共读乐无穷,有特色! 诵经典,读美文。校园里,班级内。诵读声声响满园。有气氛! 家长孩子一起读,诵读小组来开展,经典美文入心窝,好棒! 翰墨书香漫家园。有共鸣,有感悟。书声代替麻将声。变化! 午间休闲共徜徉,课堂探讨学本领,读书廊里醉心书,没打闹! 古文诗词随口出,《论语》《元曲》读的顺,《唐诗》《宋词》背的熟,熟练!

名人名言记心间,笠翁对韵学对子,成语串联读故事,真妙! 经典美文熏陶我,感悟圣贤学做人,文明礼仪首当先,扬美德! 民族文化与经典。少年君子都来做。敞开胸膛读经典。响当当! 传承文明五千年,你来我来大家来,要做中华好少年,好少年!

第14篇:国学作文

品国学,论经典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但有众多耳详的诗词,含蓄隽永的语言,还有颇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比如《三字经》《千字文》《三国演义》《唐诗》《宋词》《论语》……这些都是著作,都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第一次看国学经典的著作,是那本百看不厌的《三国演义》。那时我九岁,处于极强好奇心的年龄段,并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被誉为名著,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所以想一探究竟。刚开始翻阅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内容枯燥,毫无趣味,可奇妙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爱不释手。睡觉时拿着,上学带着,连走路都想着。终于有一天,我把它品完了。从中我知道了人要有主见,作者写出来的,不能完全相信。在书中写过一幕:刘备在一次打了败仗之后狼狈回城,曹军紧追其后。刘备回城后口口声声说什么不放弃老百姓,要带着他们一起走。可是,就在他们发现曹军拼命舍追时,撤了回去,为什么呢?因为曹军从不杀害百姓,刘备正是清楚这一点,就拿老百姓殿后。无辜的百姓们,就这样成了他们的挡箭牌。从这一幕看出,曹操并不像罗贯中写的那般阴险狡诈,在我眼里,他精通军法,爱明如子;而刘备也许不像书中那样正义,在我眼里,他也有阴险的一面。不过,随着我阅历的丰富,我想以后我会有更多新的知识。

对了,我还看了一本好书——《论语》。第一次接触它时,是在六年级,还是爸爸推荐的,我自然也读了,只是囫囵吞枣罢了。但它却给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其中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永生难忘,因为当时读到这时,心中立刻涌上一股羞涩。我经常把自己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做。可现在,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努力严于律己,将心比心,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

这些国学经典告诉我们怎么做人,要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这些都是先辈们用智慧为后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粮食,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去欣赏它们。

第15篇: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

——马江学校小学四年级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期我班打算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活动的意义

1、通过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3、通过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等经典国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二、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

为了切实抓好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在班上多给学生宣讲国学经典,让其了解国学的重要性。

(二)、拓宽领域,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要求班上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摘抄《弟子规》,反复诵读并践

行。把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

2、班级通过国学宣传栏等形式体现出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3、有选择性地进行几次国学经典多媒体教学,采用视频、动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三字经》、《弟子规》其中的含义,学以致用。正真达到“学习经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4、利用语文课、读报课前几分钟,学生集中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同时注重平时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教育的方式尽量多样化,既可以熟读成诵,又可以灵活处理,增强趣味。

5、班上同学分为5组(每组6人),进行一次国学经典知识抢答大赛并评选出前三个优秀小组和前三名国学知识王,对于获奖的同学颁发一定的奖励。

备注:四年级国学经典推荐书目《三字经》、《弟子规》、《明日歌》、《归园田居》、《钱塘江春行》、《虞美人》、《滁州西涧》、《忆江南》、《龟虽寿》、《使至塞上》、《清明》、《登幽州台歌》、《春夜喜雨》、《小儿垂钓》、《小池》等。

2014/3/17 3

第16篇:“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

白合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

为了在全校师生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意义

1、引导学生诵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吸取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

2、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使高年级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博大精深。学生养成天天诵读的习惯,逐步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3、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

1、经典诗文诵读部分

(1)、小学

一、二年级:熟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中的前50首。以及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等。

要求:“不求甚解,但求熟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热爱。

(2)、小学

三、四年级:诵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完整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

要求:能够读准字音,会写会背并理解词义句义,学会适当应用。

(3)、小学

五、六年级:精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完整精读注释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

要求:在巩固中低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通晓其义,能够讲解和适当讨论,并组织背诵、书写和积累。

2、艺术表演部分

在学校深入推广绘画、书法等国粹创作活动。开展“三唱三颂”活动,培养师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四、活动实施

1、组织领导

长:欧华辉

副组长:蒋

张晓红

谢小敏

员:各班语文教师

2、具体实施过程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4年9月下旬)

1、开展师生培训,通过培训会议、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展板、条幅宣传等向全体师生全面系统的讲解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转变师生的观念,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

2、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使全体家长了解国学经典,并全力配合学生开展好此项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0月起)

1、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将国学经典与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相结合,注重学科整合和渗透。各班要制订诵读计划,在黑板上开辟一小块专栏,安排专人将每周(每天)的诵读内容写在专栏上,语文教师负责检查落实。每天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坚持学习、每天诵读国学经典三十分钟。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由班主任授课,对于一些典故和字的读音,教师要做适当指导。“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

(2)主题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儿童节、经典诵读比赛、国学精粹书法赛、国学精粹故事会、国学精粹征文、手抄报等活动,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

(3)实践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带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国学经典经典诵读活动,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亲子诵读”,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2、活动展示

(1)大型集体诵读:以年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并辅以队形变换、伴奏、伴舞等艺术表现形式(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展示)。

(2)小型集体诵读展演: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并辅以队形变换、伴奏、伴舞等艺术表现形式。

(3)小型诵读展演:以情景剧表演、经典朗诵会、亲子诵读活动、朗诵擂台赛等形式,展示教师、家长、学生在参与诵读经典上获得的喜悦与成绩。

(4)手抄报展示:要求全校各班以《学习国学经典的感受》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展示读书心得,彰显人文教育。

(5)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等国粹活动展示。

(三)归纳总结阶段(每学期期末阶段)

认真系统地总结国学经典教育工作经验,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对后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真正的把国学经典教育工作做实、做透、做深、做好,使国学经典教育在我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4年9月

第17篇:国学进校园专题活动(试题) (5)

国学知识进校园专题活动(试题)

1、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 A、荷花和菊花 B、菊花和梅花 C、梅花和菊花 D、梅花和荷花

2、下列作品中,作者、朝代、作品相一致的是:() A、《红楼梦》—清朝-施耐庵 B、《儒林外史》-清朝-吴光耀 C、《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D、《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哪位诗人写的?() A、王维 B、苏轼 C、杜甫 D、陆游

4、“子时”是指现在的几点?() A、19—21点 B、21—23点 C、23—1点 D、1—3点

5、《幽梦影》中“花中之柳下惠也”是指() A、菊 B、梅 C、莲 D、水仙

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出自《礼记》中的() A、《少仪》 B、《中庸》 C、《深衣》 D、《大学》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A、《论语》 B、《庄子》 C、《礼记》 0

8、“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中的() A、《学记》 B、《大传》 C、《王制》 D、《月令》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 C、《爱莲说》 D、《小石潭记》

10、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1、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并列为“显学”的学派是:()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0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 A、苏东坡 B、李白 C、李清照 D、李商隐

1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的() A、咏史诗 B、伤别诗 C、纪行诗 D、写景诗

14、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D、三娘教子

15、成语“衣冠禽兽”原指什么?() A、好色的人 B、朝廷官员

C、穿衣服的贵族动物 D、坏人,无赖

1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诗的作者是宋代的() A、吕岩 B、杨万里 C、辛弃疾 D、张籍

17、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18、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 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9、据《左传》,吴国公子()到鲁国聘问的时候曾“观周乐“。A、季札 B、季友 C、季梁 D、季康子

20、谁的诗被苏东坡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贺知章 B、刘禹锡 C、王维 D、孟浩然

21、《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22、与黄培芳、谭敬昭并称为“粤东三子”的清代作家是() A、汪中 B、袁枚 C、张维屏 D、严复

23、关于《兵车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作者杜甫

B、写玄宗后期的穷兵黩武 C、乐府诗

D、用乐府旧题

24、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 D、长颈鹿

25、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么,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荀子

26、“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中的“刘郎”是指() A、刘长卿 B、刘禹锡 C、刘辰翁 D、刘改之

27、下列哪个成语不是形容读书勤奋?() A、高凤流麦 B、带经而锄 C、悬梁刺股 D、学富五车

2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29、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A、传记 B、书信 C、史论

D、文艺随笔

30、在《左传》“曹刿论战”故事中,曹刿问鲁庄公“何以站”,庄公回答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A、必以情 B、必以心 C、必以信 D、必以分人

31、“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 A、湖南省 B、湖北省 C、浙江省 D、江西省

32、“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C、儿童

D、男女均可

3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的诗作。A、杜甫 B、杜牧 C、白居易 D、张九龄

34、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35、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36、《孝经》的第一章是:() A、天子章 B、孝治章 C、开宗明义章 D、广至德章

37、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38、李煜词中最感人的作品是() A、反映宫延享乐生活的艳情词 B、写离愁别绪的感伤词

C、抒写亡国的深悲巨痛的篇章 D、以咏物怀古表达情思的篇章

39、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A、彖传 B、穀梁传 C、象传 D、文言传

4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描述的是() A、杜甫 B、李白 C、杜牧 D、李贺

第18篇:国学进校园专题活动(试题) (140)

国学知识进校园专题活动(试题)

1、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A、彖传 B、穀梁传 C、象传 D、文言传

2、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下面哪位维新志士,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并称“戊戌六君子”?() A、梁启超 B、谭嗣同 C、徐致靖 D、康有为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孟子》 B、《论语》 C、《史记》 D、《左传》

5、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A、杜甫 B、王勃 C、李白 D、王之涣

6、中国文学史上有“魏晋人物晚唐诗”的说法,魏晋人物的风度一直为后世人企慕。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清谈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清谈又立足于三部著作,它们被称为“三玄”,请问“三玄”是指:() A、《老子》《庄子》《周易》 B、《太玄》《离骚》《庄子》 C、《论语》《周易》《老子》 D、《太玄》《庄子》《老子》

7、中国最早的书肆“槐市”出现在()的长安。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8、龚自珍《咏史》“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中,“团扇才人”是指() A、名妓 B、高官 C、文人 D、盐商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该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0

10、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武松所为?() A、倒拔垂杨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D、智取生辰纲

11、周密《观潮》一文选自他的() A、《武林旧事》 B、《齐东野语》 C、《蘋洲渔笛谱》 D、《浩然斋雅谈》

1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歌咏的是何种植物?() A、梅 B、松 C、菊 D、竹

1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14、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15、神话“夸父追日”出自哪部书?() A、《山海经》 B、《世说说语》 C、《封神榜》 D、《诗经》

16、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哪一项?() A、子——兔 B、巳——蛇 C、酉——猴 D、申——鸡

17、《道德经》的作者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8、下列语句,哪一句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9、“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D、蔡琰

20、《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21、《学记》是()四十九篇中的一篇。A、《大学》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2、从陶渊明的赋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喜爱什么花?() A、梅花 B、桃花 C、荷花 D、菊花

23、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24、下列语句中出自《史记》的是() A、吾日三省吾身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一言以蔽之 D、士不可不弘毅

25、《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0

26、《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说“门外楼头,悲恨相继”,当时韩擒虎统兵伐陈,是先到达金陵的()外。A、朝阳门 B、朱雀门 C、玄武门 D、仪凤门

27、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哪个不属于三乐?()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C、人生得一知己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一段讲()的重要性。A、躬身实践 B、冥思苦想 C、学思结合 0

29、《封神榜》是属于()故事。A、历史故事 B、神话故事 C、民间故事 D、童话故事

30、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3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出自:() A、《大学》 B、《论语》 C、《庄子》 D、《老子》

32、下列诗人、诗题、名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菩萨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B、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王冕——《墨梅》——不要人看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D、王之涣——《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3、唐宋之际,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在两眉之间点一朵(),是最为时尚的装扮,相传此妆始于寿阳公主。A、桃花 B、梨花 C、荷花 D、梅花

34、《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首诗? A、两万多首 B、三万多首 C、四万多首 D、五万多首

3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哪位诗人?() A、陆游 B、王勃 C、李白 D、王之涣

36、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D、《论语》

37、“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出自《礼记》中的() A、《儒行》 B、《大学》 C、《中庸》 D、《冠义》

38、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 A、生 B、净 C、末 D、丑

39、《水经注》的作者是谁?() A、郦道元 B、郭守敬 C、葛洪 D、冯梦龙

4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 A、《论语》 B、《荀子》 C、《春秋》 0

第19篇:国学进校园专题活动(试题) (76)

国学知识进校园专题活动(试题)

1、“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是()说的。 A、曾子 B、子贡 C、孔子 0

2、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琵琶记》 B、《荆钗记》 C、《拜月记》 D、《杀狗记》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流行于汉代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A、孝之本也 B、孝之始也 C、孝之终也 D、孝之善也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史记》中的() A、《孔子世家》 B、《淮阴侯列传》 C、《李将军列传》 D、《赵世家》

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7、“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告诉我们() A、孝敬父母 B、珍惜粮食 C、慎交朋友 D、珍惜时间

8、“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出自《史记》中的() A、《李斯列传》 B、《伯夷列传》 C、《李将军列传》 D、《淮阴侯列传》

9、“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出自《史记》中的() A、《大宛列传》 B、《滑稽列传》 C、《龟策列传》 D、《太史公自序》

10、发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感慨的诗人是()。 A、韩愈 B、陶渊明 C、柳宗元 D、李白

1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D、《论语》

12、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1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的是什么故事?() A、七侠五义 B、黄香温习C、五子登科 D、孟母断机

14、“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D、《论语》

15、“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16、下列作家作品及生活的时代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北宋——《赤壁赋》

B、王安石——北宋——《临川先生文集》 C、范晔——东汉——《后汉书》 D、司马迁——西汉——《史记》

17、下列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二月春风似剪刀。 D、春色满园关不住。

18、“曰水火,木金土”指的是() A、五常 B、五谷 C、五行 0

19、“脱颖而出”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篇文章?() A、《鸿门宴》 B、《毛遂自荐》 C、《屈原列传》 D、《出师表》

20、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21、《霸王别姬》是京剧哪一派的名段?() A、梅派 B、尚派 C、程派 D、荀派

22、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颜回

23、李汝珍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他最出名的作品是() A、《桃花扇》 B、《镜花缘》 C、《照世杯》 D、《五色石》

24、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

25、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C、辨别风向 D、探测气象

26、《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 B、郑光祖 C、石君宝 D、白朴

2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A、《塞下曲》 B、《凉州词》 C、《送元二使安西》 D、《马诗》

28、下列关于《孝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孝经》是儒家官方经典“十三经”之一,有丰富的伦理理想,并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社会伦理相结合,构成由内而外的完整体系 B、《孝经》是中国古代重要文献,是孔子所作 C、《孝经》认为人应当完全听从父母的命令,不应当违反 D、《孝经》提出了君子修养的具体步骤,要从“格物致知”做起

29、“窈窕淑女”出自《诗经》里的《关雎》,请问“窈窕”二字分别解释为:() A、深邃,喻女子心灵美;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B、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深邃,喻女子心灵美 C、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纤细,喻女子形体美 0

30、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31、选择正确的字。出必告,()必面。 A、反 B、返 C、归 D、回

3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中的() A、《学记》 B、《大传》 C、《王制》 D、《月令》

33、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我国四大名著?() A、《三国演义》 B、《桃花扇》 C、《水浒传》 D、《西游记》

34、“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是描写《红楼梦》中的哪一个人物() A、林黛玉 B、薜宝钗 C、王熙凤 D、贾探春

35、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从艺术特征上讲,它和西洋画有根本的不同,西洋画注重“形似”,而中国画注重“神似”,以()为主。A、气韵 B、写生 C、写意 D、水墨

36、根据《左传》的记载,“问鼎中原”的楚王是() A、楚成王 B、楚庄王 C、楚灵王 D、楚武王

37、曹植以人神相恋为内容写作的一篇佳作是() A、《赠白马王彪》 B、《吁嗟篇》 C、《洛神赋》 D、《高唐赋》

38、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A、杜甫 B、王勃 C、李白 D、王之涣

39、()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40、“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

第20篇:国学进校园读书会上的发言

国学进校园读书会上的发言

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上学时是一片国学的荒漠,能够了解到国学的只有历史课上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介绍,还有语文课中的只言片语,在书店里见不到任何典籍,就是《三字经》也是工作以后才完整的读过,我想说的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国学在哪个年代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

对于我们讨论的国学热,我首先想说的是热字,就字面来理解本来无可非议,但这个字很容易让我和一个词联系起来,运动,我觉得运动是一个政治刚性的产物,那么热应该是政治柔性的产物,我想说的说国学热实际上应该由政府导向方面结果,我们把国学从极寒带到了极热,这个过程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我还想说明一下我对政治和文化的认识,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文化是一个美丽至极的女子,政治就是一个有权势的男人,当然男人多数都会对美女垂青,当两情相悦时,就有了唐诗的空前繁荣,两个人有些别扭时也有例外,像魏晋人物,让后人极为推崇,要是这男人对美女不感兴趣,那就是民族的悲哀。

国学热在我理解就是现代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热,热的原因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原因,清末以来,我们开始认识西方文明,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到五四时我们把传统文化彻底打倒,后来的历史不需要我一一述说,可到了改革开放时,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出现了道德缺失、信仰危机,我认为正是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重拾传统文化,以期望解决面临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髓,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是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滋养、壮大起来的,因而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及其内涵是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主要土壤和环境。民族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但其表现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应当说,人们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满而完整地得到发扬。国学热表明,与中国在世界崛起相伴随,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新审视的机遇,然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需要一个过程,让现代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摈弃其糟粕,以重塑我们民族的自信,但由于我们的急功近利做法让人感到担忧,这让我感到了传统文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热,在现实中凸显商业运营的痕迹,有很多娱乐性的东西,这些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把传统文化教育搬到小学教育中,用古人的方法抓现代教育,肆意加重孩子的负担,这显然违背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想想有些可笑,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东西是不科学的、封建的,它是需要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才能分辨的,让小学生按照古代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无异于*年代的那句话,是毒害我们的下一代。

这些现象都折射出,我们民族现在弥漫的一种情绪---浮躁。

我个人认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尽到的历史责任,但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对于其的传承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短暂的热潮。具体到我们个人,要从了解传统文化开始,吸取营养,不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在现实纷繁复杂的社会为自己寻求一个精神家园,在道德缺失、信仰危机的今天为自己煲一碗心灵鸡汤。

其次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与自己的工作相联系,学以致用,还是儒家那句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学进校园作文范文
《国学进校园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