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诗歌赏析文章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3 12:04:2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怎样写诗歌赏析文章

怎样写诗歌赏析文章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怎样评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意境的鉴赏:宏伟壮丽、雄浑阔大、雄奇壮丽、清新明丽,雅静秀丽、宁静淡泊、悠闲平和、柔婉幽深、含蓄深远、迷离恍惚、奇伟诡谲

语言的鉴赏:赏析评论诗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从品味语言入手。 语言的鉴赏可以注释含义,词语的解释要注意什么:既要考虑词语的本身意义,又要注意词语的具体语言环境,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原意,进入诗的境界。

语言的特点:朴素通俗、自然平淡、(平淡之中现出丰富的感情和深邃的意蕴)清新优美、华丽奇谲、语言富有节奏感:音乐性、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朗朗上口。

语言的作用:

1)形象性作用――在叙事写人,绘景状物中语言有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形象性作用;

2〕情感性作用――语言有表达作者对作品中的人和事的鲜明的情感作用,包括褒扬或贬斥等;

3〕结构性作用――语言还有过渡照应作用

4〕精确性作用――主要是指在表达概念时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方面的精确、严密;

使用典故的作用:典故可以使作品含意丰富,蕴藉深厚,语言精炼,还有一些作品借史抒怀,托古见志。

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多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一般的说诗歌大多是先记叙或描写,然后抒情或议论。也有情景交融,情在描写之中的。还有些诗歌是属于托物言志的通过物,一种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情志,描写景物的特点,远近结合,动静相衬,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声、画、意结合,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形象,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诗中有画:读一首诗,又象是在看一幅画,听一曲音乐。是在体验一种情。画面外,诗歌外还有一片天地。

表现形式的鉴赏:主要是指对比、映衬、反衬、象征

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和比拟的作用:生动、形象、具体;拟物常常对描写的对象表示憎恨和蔑视

对比的作用: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更为突出,更为鲜明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势,鲜明有力,感情更强烈,更富启发性

想象和联想:阅读欣赏和评价还应该驱遣自己的想象进入作者创设的境界,甚至插上联想的翅膀,对境界中的景和物,人和事作出进一步的补充、发挥,使之更加完美。想象是读者通过语言,进行想象,勾勒描绘图景,联想是在画面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给予联想。

比较与质疑:

从质疑方面说,提出与作品不同的观点或见解,树立靶子,即揭示评论者所要批驳的观点学习质疑这一评论的方法时,可以结合“评论要知人论世”“评论的角度”和评论的另一方法“比较”来进行,比较,可以是全面比较,也可以是某个方面比较,如:主旨的比较,体裁的比较,语言的比较等,既可以同一作者、同一题裁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思想感情比较,也可以不同作者、不同题裁的相同表现形式、相同思想感情比较,要着重解决如何选择和把握可比之点。比较时,不要只注意细枝末节而忽略了主要方面。

文章赏析之表达技巧

一、鉴赏角度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艺术形式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内容

二、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种类: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②描写种类: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 ③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绘形绘色绘声;远近高低,粗笔勾勒,白描等。

④抒情方面: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叙述式抒情,描写式抒情,议论式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景衬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2)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渲染、烘托、抑扬、虚实、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行文构思

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照应,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承上启下,起承转合,层层深入,前后照应,浑然天成,结构严谨,思维严密等。

② 线索、过渡、铺垫、伏笔、暗示、照应、呼应、悬念、起伏、波澜等。

③ 构思精巧,别具一格,不落窠臼,自出机杼,有创新,一波三折,错落参差,曲折有致。

(4)选材剪裁:

材料与中心一致,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三、文章赏析写作的基本要求

(1)要读懂文本,弄清步骤

赏析正确与否,最关键的是要读懂文本。阅读文本时,一般采用“总体-部分-再总体”的步骤。一般写作步骤不妨这样:精读作品——确定赏析对象——作出基本评价——精选复述、节录内容——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写作成文。

(2)要点准确,角度宜小、稳

评分标准中首要的考查内容是把握“赏析要点和角度”。在正副标题都存在的情况下,正标题往往是文章赏析内容的暗示和指向,副标题则是文章赏析要点和切入角度。要点准确还包括准确理解。把握题目中的专有名词。应尽量选择那些切入点小,最能结合作品的、最能深入地阐发的、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角度。

(3)定位准确,述析评有机结合

文章赏析要有明确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从所选题目中的要点和切入点出发,从文本的实际出发,找到一个赏析要点范围内的中心观点,然后围绕中心,结合文本进行赏析。“述”是引用原文中那些关键性的能证明中心论点的典型事件、情节描写及语句来作例证。“评”即对作品作出的正确、客观、公允的评价,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析”就是根据确立的中心论点,用“述”的材料来证明、揭示中心的过程。

(4)安排好结构

结构混乱、层次不清会导致表达不清,表达不清会导致中心水明,中心不明会导致得分不高。常见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或“总——分——总”。总:提出观点(看法),分:从文章中找出支撑观点的材料(选准内容、条分缕析、突出效果),总:归纳总结(或拓展或照应或评价)。

(5)要运用术语,讲究文采

适当运用鉴赏术语不仅有助于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鉴赏内容。写作赏析短文要讲究文学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赏析文章要有文采。

四、如何写“表达技巧”类的文章赏析

(一)一般结构:

1、第一自然段 准确点出该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或者写出自己对这篇文章表达技巧上的总体评价。

2、第二自然段 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句进行概述分析与评价。(或分几个自然段)

3、小结,可以写自己的感受。(也可不写)

(二)分析文章表达技巧一定要联系文章主题。

推荐第2篇:诗歌赏析文章的写法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作品 赏析古代的诗歌作品,是我们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这要求我们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鉴赏呢?吴小如先生在讲到诗歌的鉴赏时,曾经提出“通训诂”、“明典故”,这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对于我们来说,古典诗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语言障碍,对有些诗歌,我们必须依靠前人的注释才能够读懂。而且古典诗歌中经常会运用典故,正确地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诗无达诂”,对一首诗的理解自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还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的,那就是要合乎情理,至少自己感觉这样理解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才可能有说服力。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一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写作情况,要深入分析诗歌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所谓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了解了中唐的政治形势和柳宗元的遭遇之后,也就更能理解《渔翁》中那种回避尘世、寄情山水的处世态度了。二是对作品自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较短的作品,如律诗、绝句等可以逐句分析,对较长的作品可以作问题分析或段落分析。这是作品分析的主体。我们所分析的作品必然具有赏析的价值,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悟,我们写分析文章就是为了把作品的价值展现出来,把自己的体会感悟表达出来,作品的分析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注意辞采,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三是可以结合与作品有可比性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临洞庭》都是描写洞庭湖的佳作,但是我们通过对比就会发现《登岳阳楼》向我们展示了“诗圣”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悲悯,而《临洞庭》却只囿于对个人遭际的自伤自怜,相比之下,两位诗人的胸襟品格、思想境界高下立判。四是了解作品的地位及影响,这也是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一个途径,如我们了解了《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咏物诗,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橘颂》的独创,而这一手法对后代的咏物诗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知否 知否 就是是绿肥红瘦\".(4)调动知识积累.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推荐第3篇:赏析文章

赏析文章,重在‚赏‛、‚析‛‚评‛,即鉴赏、分析、评价原作。而赏

析的关键就在于读懂原文,审清题意,把握写法细节。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两个 方面入手。

一、掌握阅读赏析的步骤与方法:

1、用相应的符号圈点标记关键词句,并在旁用红笔作批注。①标题 (限定话题、明确内容、寄寓思想、暗示主题、交代背景) ②核心词语

(概括特点的词语、反复出现的词语、表达情绪的词语) ③重点句

(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解说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2、逐段概括内容大意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和结构框架) 分析全文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主体部分采用哪 种结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

3、重点赏析: A、内容、主题; B、语言特色; C、写作手法

二、掌握一些赏析文章的专业术语,提高赏析的准确性。

(一)内容、主题的赏析:

答题格式:

(打省略号的地方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添加,不一定都有。)

1、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第……句、段揭示了……的主题,或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常用术语 有:

主旨深远,意韵丰富;耐人寻味;深刻独到,精辟入里;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突破定势,标新立异;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等;

例:反对隔绝与仇视,呼吁博爱与亲和,是《柏林墙的碎片》的主题思想 .

(二)选材组材或构思的赏析

答题格式:

(打省略号的地方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添加,不一定都有。)

1、……是《……》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

2、《……》构思上最大的特点是……

常用术语有:

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层层深入;由实到虚、多角度描写,层层铺垫、层层剥笋;巧设线索、首尾照应、伏笔铺垫、详略得当;欲扬先抑、跌宕起伏等

例: 《柏林墙的碎片》是一篇主题大气的文章,给人以浓烈的历史厚重感和创造 一个进步、文明世界的使命感.文章写作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思路严谨有序, 主题层层推进。

(三)语言特色的赏析

2 答题格式:

(打省略号的地方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添加,不一定都有。)

1、本文(段)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 令人读后久久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2、本文(段)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等, 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尽显华彩,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令人百读不厌, 回味无穷。

3、本文(段)中的……,抓住了……的特点,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 词,

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 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4、本文(段)所表达的……感情,深沉隽永,感人至深,读者无不为那份真 挚而浓烈的感情而动容。

5、本文(段)语言极富……的味道,特别是……几句,把……的形态刻画得 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进入对……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6、本文(段)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几句,告诉我们……,使我们读后 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7、本文(句)语言含蓄,令人回味。如‚------- ‛,作者字面上是说----- 而实际上又是说

-----让人联想不断,回味无穷。

示例:

整体赏析:

《绝版的周庄》一文成功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例如……

将作者内心对周庄的爱和追忆之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 其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堪称绝妙.

局部赏析:

1、人生如同一袋核桃,当你发现一个坏了时,

你不该恼怒和气馁, 而是应该耐心地看下

一个,因为在这袋子中,本来就有好有坏,人生中既有痛苦、烦恼又有快乐、希望,我不能 因一时的痛苦而放弃得到快乐的机会,这个机会是靠我们去争取,去发现,去追寻的。 (开 头)

〔点评〕:

小作者将人生比做一袋核桃,多么巧妙多么新奇,由此自然引出人生既有痛苦又 有欢乐的道理。

、学会追寻,我们就是那运筹帷幄的将军;学会追寻,我们就是那指点江山,豪情冲天的

领袖;学会追寻,我们就是那生命之舟的掌舵人;学会追寻,善于追寻,做惬意而成功的现 代人。 (结尾)

〔点评〕:

这些整句,读来琅琅上口,抒情酣畅,可使语势增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文 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3、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 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点评”:

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很好的表现了农村孩子的优秀的特点。‚跳‛ 写出了他们的轻快活泼;‚拔‛‚聚‛‚点‛‚磕‛‚退后‛等动词,写出了

3 他们分工的明确,配合的默契,都是划船的行家里手了;‚陪‛写出了他们的 友好、懂事。

(四)写作手法的赏析

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 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 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例《

》。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 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

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 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 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

5、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 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自 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的 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 的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 (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

9、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 揭开谜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写作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 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 的目的。

赏析文章示例:

例㈠

一曲由衷的赞歌

——谈《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的主题思想及表现

这是一篇文化色彩浓郁的散文,

对岳麓书院读书人的由衷敬佩和对岳麓书院 的颂是本文的主题思想。

首先, 作者是通过直接描写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佩之情的,如文章第五段‚他 们胸怀大志,充满自信,对待自己和对待社会十分清醒 , 一开始就抱准了„学以致用‟的信条‛等句子, 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先贤的敬佩显得情真意切;而第八段中‚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荆楚之地之所以英才荟萃,湖湘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 ,不能不说有岳麓书院的功劳‛则直接赞扬了岳麓书院的贡献。

其次,作者还通过引用典故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佩, 如第一段中引用‚饮马池‛的典故,

4 第十段中引用‚朱张会讲‛典故,既赞扬了朱熹、张栻等先贤具有渊博的知 识和人格魅力,也流露出对那些千里求学的学子的无比敬意。

洪烛的《那些遥远的读书人》为岳麓书院以及来此求学的读书人由衷地谱写 了一曲赞歌! 例㈡

纵横驰骋

万流归宗

——谈《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的构思技巧

《那些遥远的读书人》一文在构思上独具匠心:,既联想丰富、思接千载, 又收放自如、形散神聚,体现出纵横驰骋而万流归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联想丰富。作者一走近岳麓书院,就联想到了那些先行者,接着又想到 王夫之、魏源、曾国藩等从书院走出的人,想到《聊斋志异》里的落魄书生,想 到他们读书的目的……堪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是形散神聚。文章虽然涉及的历史人物很多,写到的内容也不少,有远足 求学的,有真心交流的,有拒做高官的……但这一切都是以岳麓书院为聚焦点, 以作者对岳麓书院的读书人由衷的敬佩和对岳麓书院的颂扬为主线组织在一起 的。文章无论是记叙、议论还是抒情,也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没有精心的构 思,再好的材料也建不成漂亮的房子。

总之,本文之所以如此精美,正得益于作者以上的巧妙构思。

推荐第4篇:诗歌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 ) 瀚海的意思 ( ) 阑干的意思 ( )

1、默写题

①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写野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诗词主旨】

这首诗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40字)以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5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6品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妙处。

以春景写冬景,以春花喻冬雪,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表现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

《浣溪沙》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中作者用“新”和“旧”有什么含义?

作者用“新”“旧”对比,表明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得感叹。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这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2)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5、“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流逝的情思。

6、“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1 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无可奈何花落去 落寞,孤独.

《相见欢》

1 “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 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 3压在词人心头的一般滋味有那些?

①对过去生活的回忆②对现状的种种感伤③对未来的种种忧虑④亡国之君的孤独寂寞。

4、“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人间秋色,无所不在,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秋无尽,只有清冷的秋天相对,怎不感到寂寞。

5、“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词人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的丝麻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来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化无形为有形 把离愁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现在人们用这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俄顷 漠漠 恶卧 丧乱 何由彻 庇 突兀 见

1.主题: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表达了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怀。2.名句赏析: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直抒胸臆,集中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怀。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两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突出风之大,风之猛,使“卷我屋上三重茅”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一个“卷” 即形象又有力度

(3)“自经丧乱少睡眠”这句话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破屋漏雨 祈求广厦

6、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 7.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九下古诗三首《饮酒》主旨:表现诗人热爱自然、超然物外、恬淡闲适的心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在东边那稀稀疏疏的篱笆下,正专心致志、悠闲自得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那悠远的南山。

2、从炼字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悠然”巧妙地表现了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B、(见能否改为“望”)不能,“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就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天真的意趣。 C、“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3、从“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读出了诗怎样的心态?——表现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心态,以及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境界。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

A、“真意”的含义——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

B、“真意”包含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告诫人们不要在世俗中迷失自我,不汲汲于名利,要悠闲自得地生活。

《行路难》主旨:抒发诗人对朝廷黑暗、仕途艰难的抑郁不平的激愤之情以及面对艰难时的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塞川”“雪满山” 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达了诗人有志难伸的痛苦心情。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典故,自比姜尚和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政治抱负。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典故,表达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游山西村》主旨:抒发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农家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动画面(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赏析——“重”、“复”二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字表现了鲜花的娇艳明丽。这一联描绘了山环水绕、花团锦簇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美丽风光的惊喜、热爱之情。

后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哲理。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民俗的赞美。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九下诗词曲——《山坡羊•潼关怀古》—描写了潼关险要的地势,感慨历代王朝兴亡,表达对战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1、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答: “聚”字,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

3 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怒”字,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写出了黄河的奔腾澎湃。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表现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如何理解?或(为什么“兴,百姓苦”)答: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主旨: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 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一个个 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2、赏析“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出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场面壮观,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豪迈气概。

3、文章以一个“ 狂 ”字为词眼,“少年狂”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劲装出猎;(2)千骑相随;(3)告知全城百姓齐出动(4)自比孙郎射虎。

4、赏析(怎样理解) “狂”字?

答:统领全词,生动表现了苏轼粗犷豪迈,激情奔放的姿态,是词人报效国家、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5、赏析“挽”字:生动表现了词人拉满弓的强劲姿态、信心百倍。勾勒了一位挽弓劲射、英武豪迈、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的意思: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像圆月一样,瞄准西北的目标,猛射敌人。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大力称道?(赏析)运用典故,表达词人要效命疆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而且词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用语形象,“如满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劲射时的英雄气概。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典故;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观沧海》主旨: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A、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在这水波激荡的海面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挺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凋零,萧瑟的秋风一阵一阵,呼呼作响,草木摇动。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翻卷,在呼啸,似乎要将宇宙吞没。 C、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茫茫无垠的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了出来。

2、赏析名句C: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修辞,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推荐第5篇:诗歌赏析

阅读《春望》,完成下列各题。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4、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5、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6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练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阅读《泊秦淮》,完成下列各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4、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5、赏析首句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阅读《钱唐湖春行 》,完成下列各题。

1、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至少答出四种)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

4.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完成下列各题。

1.本诗作者是(人名),诗中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2.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感受。

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云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3、“不畏浮云遮望远,自缘身在最高层”显示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远,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阅读《望岳》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3、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两句?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阅读《过零丁洋》这首诗,回答问题。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颔联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己亥杂诗》,回答问题。

1、本诗开头两句以 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中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

3、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1、诗中表明朋友间不拘行迹的真挚情意的句子是:

2、诗歌首联中“辅”“望”两个动词用得好,试做简要分析。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送别经典,被人们久久传诵,试对这两句诗作简要的分析。

推荐第6篇: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 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 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 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 噭噭夜猿鸣。

(1)这首诗的标题是“晚次乐乡县”,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晚”的?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孤寂、凄凉的心情和浓重的乡愁)

【赏析】

陈子昂的诗,大多以素淡的笔墨抒写真情实感,质朴明朗,苍凉激越。而这首五律,无论从结构的严谨或情韵的悠长上说,都在陈诗中别具一格,值得重视。

诗题中的乐乡县,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从诗中所写情况看来,本篇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次”是停留的意思。

首联说,故乡早已在远方消失,暮色苍茫之中自己还在孤独地行进着。“杳”,遥远。诗人从“故乡”落笔,以“日暮”相承,为全诗定下了抒写“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的伤感情调。首句中的“杳无际”,联系着回头望的动作,虽用赋体,却出于深情。次句以“孤征”承“日暮”,日暮时还在赶路,本已够凄苦的了,何况又是独自一人,更是倍觉凄凉。以下各联层层剥进,用淡笔写出极浓的乡愁。

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把异乡孤征的感觉写得更具体。三句中的“旧国”,即首句中的“故乡”。故乡看不到了,眼前所见河流、平原无不是陌生的景象,因而行之若迷。四句中的“边城”,意为边远之城。乐乡县在先秦时属楚,对中原说来是边远之地。“道路”即二句中的“孤征”之路,暮霭之中终于来到了乐乡城内。

接着,诗人又放眼四围:入城前见到过的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这时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参差不齐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以“烟断”、“木平”写夜色的浓重,极为逼真。烟非自断,而是被夜色遮断;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荡平。尤其是一个“平”字,用得出神入化。萧梁时钟嵘论诗,有所谓“自然英旨”的说法(见《诗品序》)。“平”字用得既巧密又浑成,可以说是深得自然英旨的诗家妙笔。颈联这两句的精彩处还在于,在写景的同时,又将诗人的乡愁剥进了一层。 “野戍荒烟”与“深山古木”,原是孤征道路上的一点可怜的安慰,这时就要全部被夜色所吞没,不用说,随着夜的降临,诗人的乡情也愈来愈浓重了。

写完以上六句,诗人还一直没有明白说出自己的感情。但当他面对寂寥夜幕时,隐忍已久的感情再也无法控制。一个抒情性的设问句“如何此时恨”,便在感情波涛的推掀下,从满溢着的心湖中自然地汩汩流出。诗人觉得,最使他动情的,无过于深山密林中传来的一声又一声猿鸣的“噭噭(jiào叫)”声了。诗人自问自答,将荡开的笔墨收拢,泻情入景,以景写情,写出了情景交融的末一句。入暮以后渐入静境,啼声必然清亮而凄婉,这就使诗意更为深长悠远,抒发了无尽的乡思之愁。从全诗艺术形象来看,前面六句诉诸视觉,最后这一句则诉诸听觉,在画面之外复又响起声音,从而使质朴的形象蕴有无穷的意味。前面说到,这首诗情韵悠长,正是表现在这寓情于景、以声音作结的末一句中。需要顺便指出的是,末一句诗出于南朝沈约的《石塘濑听猿》诗,字面全同,而所写情景各异。由于陈子昂用人若己,妙过前人,因而这一诗句得以广为流传,沈约的原诗反倒少为人知了。

纵观全诗结构,是以时间为线索串连起来的。第二句的“日暮”,是时间的开始;中间“烟断”“木平”的描写,说明夜色渐浓;至末句,直接拈出“夜”字结束全诗。通篇又可以分成写景与抒情两个部分,前六句写景,末两句抒情。诗人根据抒情的需要取景入诗,又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抒情,所以彼此衔接,自然密合。再次,第七句插入一个设问句式,使诗作结构获得了开合动荡之美,严谨之中又有流动变化之趣。最后,以答句作结,粗粗看来,只是近承上一问句,再加推敲,又可发现,句中的“噭噭”“猿鸣”远应前一句的“深山古木”,“夜”字关合篇首“日暮”,“夜猿鸣”的意境又与篇首的日暮乡情遥相呼应。句句沟通,字字关联,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综上可见,此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由于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点。这些,与笔法粗犷并与直抒见长的《登幽州台歌》比较起来,自然是大相径庭的。但也由此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窥见诗人丰富的个性与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唐庚五律《春归》

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赏析】:五律《春归》作于唐庚贬惠期间。

首联“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东风”:春风。“定”:使„„固定。“苍然”:深青色,深绿色的样子。一问一答,写东风所到之处,一片郁郁苍苍,传达出春来不可阻遏之势。古人描写春之生命力的诗句,当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以其极富表现力而流传千古,但唐庚的“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句中的“定”要比王安石句中的“绿”更为有力,它使人看到浩荡的东风将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固定大地上的非凡气势。但从诗的雅趣上看,还是不能和“绿”同日而语,且语言上也不如王安石诗洗炼流畅。 诗意:春回大地,凡东风吹拂到的地方,都呈现出一片郁郁苍苍的景色。 颔联“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合”和“圆”都有“环绕、围拢”的意思。这两句化用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句式,但从色彩上看,唐庚这两句显得更为浓丽,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南国春天春光之盛的景象。诗意:集市上是鲜花遍地,绚丽多彩;城郭外是杨柳依依,绿荫环绕。

颈联“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犯”:逼近。“寒食”: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颈联暗转,诗中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思乡的愁绪。对鸟儿叫声的描写,或用鸣,或用啭,或用啼,绝少见到有人用“犯”,因为鸟儿嘲哳的叫声,唤起诗人宦海沉浮的无穷感慨。“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迁客,“赏心乐事谁家院”那种惆怅正紧紧缠绕在心头,故用“犯”。 诗意:在鸟儿的鸣叫声中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快到了,江边春意浓浓已昭示着新的一年己经来临。

尾联“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还推”:语出庾信《愁赋》:“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处。”尾联极写愁思之深,将愁人格化,说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尾联句 “驱”和“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把愁拟人化或物化,写出了诗人和愁搏斗的场情,令人读后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趣味。诗意:我无计驱走心中思乡的忧愁,反而又被思乡的情愁推到酒边,端起酒杯饮酒吧!看看饮酒能否驱解我心中的浓浓的乡愁!

本诗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前面写东风骀荡,遍地皆绿,花繁叶茂,春光烂漫;结尾急转直下,极写愁情之重,难以排遣;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抒情的力量。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

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

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

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

停桡向余景。

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写的是清幽秀丽的若耶溪。

诗人用幽静的情趣,轻灵简净的笔触,素淡、匀润的色调,刻划若耶溪的山水幽境,表现自己处在这清净幽美环境中的愉悦、宁静心情。

一、二句,叙写自己乘着小船进入若耶溪。“轻”、“去何疾”和“已到”这几个字,传达出诗人由于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

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云门山下,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山水风光的情景。但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溪两岸的青山、绿树、溪花、幽草,甚至也没有写云门山和云门寺;而是着意抒写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应与融合。“起坐鱼鸟间”一句,是写自己在船上欣喜地忽起忽坐,时而仰望碧空翔鸟,时而俯视清溪游鱼;“动摇山水影”一句,则描写自己天真地用船桨拍击溪水,看青山的倒影在水中动摇、变幻。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身心无拘无羁,与鱼鸟游翔,与山水嬉戏,完全与美妙的大自然契合无间。这两句着重写动态,从鱼鸟、山水和诗人自己的活动中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灵动、有情趣。

五、六两句,着意渲染清溪的幽静。但诗人并未把它写成一片死寂,而是以声音反衬寂静。诗人谛听着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并且饶有兴致地期待着山岩自己的回声。同时,他还感觉到在这清溪里说话,尽管暂时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但话声一停,环境越发显得清静。环境如此幽静,使诗人深深感叹“事事令人幽”。此时,即将没入西天的夕阳,将一束淡淡的光辉洒落在这缥碧澄清的溪水上,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船桨,面对着夕阳,让全身沐浴在残余的阳光之中。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但这一束射到溪中的夕阳光,却使这蜿蜒曲折的若耶溪,一路上都穿行在林荫蔽天的山崖之间的清静幽深境界如在眼前了。

诗人在这首诗中之所以着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环境的幽静,正是为了寄托自己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情怀。

大德歌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①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②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释)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②蛩:蟋蟀。

(1)这首元曲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抓住一个“声”字,’通过描写风声、雨声、蝉鸣蟋蟀声、雨打芭蕉声不绝于耳,渲染了女主人公“懊恼伤怀”“泪点抛”的愁肠怨绪。

(2)开篇以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起兴,为全诗定下了愁苦的基调;使用了陈抟的典故,抒写了秋风秋雨难成眠的愁怨;全曲由秋景人题,又以秋景作结,首尾呼应,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交融,抒发了女主人公久盼人归人未归的伤心和愁怨。

孤鹤思太清 朱 熹

孤鹤悲秋晚,凌风绝太清①。一为栖苑客,空有叫群声。 矢矫千年质②,飘摇万里情。九皋③无枉路,从遣碧云生。 (注释) ①太清:天空。②千年质:古代以鹤为长寿的仙禽,故此称千年质。③九皋:深远的水泽地。

(1)简析“空有叫群声”中“空”字的妙处。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孤鹤”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空”字,写出了孤鹤徒然为失群呼鸣,突出了孤鹤孤独凄凉之极。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字里行间寄寓诗人感伤叹婉的情怀。(2)这首诗运用了比兴(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一只失群的仙鹤,被关入园林之中,虽有漂游万里的雄心,却不能展翅飞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束缚,充分施展自己抱负的情怀,以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的悲哀。

江 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①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注释) ①缭绕。这里指群山错落有致,重峦叠嶂。

这首诗歌通过景物描写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境界?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它与陆游诗中的哪两句相似? 这首诗通过秋云、雨、青山和隐约可见的风帆等形象,描绘出一幅空明幽远的意境;诗的后两句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管路有多么曲折、遥远,总会找到前进的道路。这正与陆游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相似。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 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 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此诗就是他在秋 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 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 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 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 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 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 首徘徊的诗人在。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 的。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 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 联想到它。

丹阳送韦参军

作者: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2分)

(2)有人说

三、四两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 “乱”字为例,简要分析诗歌物我融合的特点。(4分)

答案:(1)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两点各1分)

(2)

三、四两句因情感物,以物体情,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真,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才觉得欢快的鸟鸣嘲哳难闻。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

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诗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与“羁思”,原本就有必然联系。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窜,此种心情理当加倍沉重.“共凄凄”三字,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这时候的特殊心态。“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他要寻求解脱,而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书房,漫步庭院。而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以后,这种情绪反而愈趋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意转迷”三字,则就“春半如秋”作承转,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恼。

三、四两句,偏重叙事描写。说“山城过雨”,人们似乎还难于体味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后面紧接着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此一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末尾一句。“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这首诗写景肃杀肃条。写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诗人一片宦情与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其遣辞造语又极平淡。苏轼《东坡题跋》曾就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作出评论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内容丰富充实而字面却略显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实正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极高境界。这样的作品往往“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首联写景有什特点?请结合“转”“日”进行分析。 (2)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中“接舆”是指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五柳”则是指_________(朝代)大诗人_______,其诗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任填一篇)。

答案:(9分)(1)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4分)(2)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2分)(3)东晋(或晋代) 陶渊明 《桃花源记》(或《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3分) A.简评:

这是写景之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

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

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

诗起句工对,颔联反而不对,实属不入格。喻守真疑为首联与颔联颠倒错乱,如若对调,则平仄格律既不失粘,且在意义上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山”;“临风”句是听,接听“秋水”。此说有独到之处。

B.此诗为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裴迪是王维诗友,曾与王维、崔兴宗等人同隐辋川,时相往还酬唱,此诗即是王维酬赠裴迪之作。从题目看,此诗虽为酬赠之作,但其情景兼胜,实为诗中有画的杰出的山水佳章。首联写山中秋景,“山”既“寒”,表明秋意已甚,而“苍翠”之色愈浓以一“转”字点化,则使静止的山光于色彩的变化中呈显动感;“水”之“潺湲”,本为动态,而着一“日”字,则赋予其亘古如斯的永恒特性,暗寓始终如一的高洁人格。颔联写自身情态,“倚杖柴门”,见神态之安闲,“临风听蝉”,又见神情之专注。颈联由诗人眼中写出,“渡头落日”,原野暮色,“墟里孤烟”,乡村景致,化用陶渊明《归田园居》名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而以落日余晖映照向晚的第一缕炊烟,其画面剪辑之精妙,显然尤胜陶诗。尾联点明裴迪,并以春秋时代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足见友人乃非同寻常之士,而以“五柳”自况,亦标明自身的品格与趣好。全诗首联、颈联写景,颔联、尾联写人,交替行文,动静穿插,音画相映,情景交融,被称为山水诗中之绝唱。

C.此诗是王维酬赠裴迪之作,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情景交融,不仅描写了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优美景色,还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使人物和景物相映成趣,表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的闲居之乐和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体现出王维闲居辋川这一精神家园时内心生活之丰富及其所达到的深度。

首联和颈联中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一系列富有时间和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田园画卷,极度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真是名符其实的“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所有的景物都感染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被诗人赋予了灵魂,就好像一幅真实的山水风景画呈现在我们面前。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的是秋天山里的景色,即是寒山,表明秋意已浓,而以一“转”字到苍翠,从而使静态的山水画在色彩上呈现出动态的变化,水之潺湲,本来就为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叮咚流动,一个“日”字则赋予了水的永恒特征,暗示了裴迪始终如一的高洁人格和精神的永恒,也对比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短暂的思索。“在寒秋,泉水叮咚,天色将晚,给山峦增添了一丝苍翠之色,”首联已经显露出黄昏落日的景象,仅仅十字,勾勒出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日落山中之景,令人向往,而其中体现出无所住心才是禅宗强调的绝对自由,从动的现象世界中去体悟静的本体,在变化中体现出永恒。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的是暮色中的原野,夕阳,炊烟,这是典型的日落黄昏时的田野乡村景色,给人的是一种宁静的感觉,水,陆,人迹和自然交织在一起,作者在景物的选取上独具匠心,表现出大家风范,“渡头余落日”,渡头上仅“余”下了落日,余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作者写出了落日即将与水交接的一刹那的景象,似乎那一瞬间就是永恒,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在水上捕鱼的渔夫们都已经把船停靠在岸边回家了,水面波光粼粼,倒映出落日的光辉,多美,多么宁静的乡村之景。首联和颔联作者写出了时间的两种形态:一种是无始无终,如水流一样未尝停滞的时间,就像首联中所写的“秋水日潺湲”,另一种是在某一刻度上瞬间存在的“切片”或片段,这就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句很明显作者是化用了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依依”二字拟人化的表现了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景象,而王维的诗句表现了黄昏第一缕炊烟缓缓上升到空中的景象,各有各的意境,一个上字,不仅表现出炊烟缓缓上升之景,而更令人回味无穷。此联为我们勾勒出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的一幅恬然自乐的田野乡村之景。首联重点在动,此联重点在突出静,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D.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水口行舟

宋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朱熹,宋代______家,有作品___________等。

2、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宋代理学家,有作品《四书章句集注》等。

2、“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3、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不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推荐第7篇:诗歌赏析

初中诗歌鉴赏知识点

一、古诗鉴赏表述方法常见的套话:

1、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反映离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

2、情感表达: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

二、创作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2、结构形式:照应、衔接、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

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想象、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

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7、词语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古诗词赏析答题方式: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四、诗词分类

1、咏诗怀古诗 特点:咏史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还有的咏诗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1 (2)抒发昔胜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注意:咏诗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情感,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例题:赏析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里)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此曲中“山坡羊”是____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2、咏物言志诗。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形式标志:(1)诗题中常含有“吟”“咏”“赠”“题”“赞”等字眼,如《咏柳》《石 灰吟》等。

(2)描写对象多是有特殊涵义和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及其他一些自然事物,如梅 兰竹菊,琴棋,秋,月等。

思想情感\\主题

(1)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志士之悲,君国之忧,自叹身世的凄凉伤感之情; (2)借物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人生迟暮,壮志难酬、命运多舛等落寞失望的心境; (3)借物明智,表明诗人不媚于俗、坚守正义、正道直行、清廉高洁、坦荡如砥的情怀\\节操。

(4)咏物言志,姐所咏之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注意: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例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

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3、写景·山水田园诗

内容特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 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形式标志:(1)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

(2)诗题中常出现“过”“行”“游”等字眼

主题\\情感:(1)归隐田园,寄情山水,抒发对自然的留恋和热爱之情

(2)描绘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现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注意:抓住景物特征,这类诗抒情上往往借情于景、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例题:

饮 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哪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嚣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 合一的境界。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爱莲,莲花象 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 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与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 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 达了诗人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爱莲,莲花象 征了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边塞征战诗

形式标志:(1)诗题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

(2)诗题常用乐府旧题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3)诗中常用意象:旗、鼓、干戈、号角、羌笛、胡笳、琵琶、长河、烽火等;

常用地名:楼兰、阴山、凉州、长城、玉门关等

主题\\情感:(1)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苦,连年征战的惨烈 (4)抒发对穷兵黩武的怨愤,归家无忘的哀痛 (5)抒发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

3 哀痛。

注意: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 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诊的事件、心理。

例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羁旅思乡诗

内容特点: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 乡怀仁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生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等),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形式标志:(1)诗题中多含有“驿站”“客舍”“登高”“望月”“忆”“行”“宿”“思” 等一类能体现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 (2)诗中多用“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 (3)诗中多用“鸿雁”“西楼”“高楼”“故园”“落日”“冷月”等意象。

主题\\情感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绵绵乡愁以及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 (3)抒发谪居他乡,不被朝廷信任,郁郁不得志的幽怨之情; (4)凝聚人生感慨,流年易逝的苦闷。

例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 简要赏析。

6、赠友送别诗 内容特点: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形式标志: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话别

(1)诗题中常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2)诗中常用“杨柳”“落叶”“江水”“孤帆”“长亭”“古道”“淡酒”“清泪”“浮云”“冷月”“凄风”“苦雨”等意象。

4 主题\\情感 主题:(1)抒写亲友之间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2)表达对亲友的勉励和劝慰

(3)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会,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诗人自己坦陈心志的真情告白,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悲。 情感:(1)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2)旷达刚健,乐观向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有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是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是什么意思?诗句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涵的哲理的理解。

7、自然理趣诗(一般都是宋代的诗歌)

形式标志

(1)多由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引发;

(2)诗题中常含有“偶感”“观”“题”等字眼

(3)诗中常出现山川溪流,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

主题\\情感

(1)描写自然景物,从自然意象中挖掘蕴涵的哲理,揭示自然规律 (2)展示人生理想,表达人生感悟 (3)反映社会生活,从中探寻哲理

例题: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包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the key: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推荐第8篇: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诗歌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大海形象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伟大抱负的两句是: , ; , 。

2、《次北固山下》诗中既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 。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

5、崔颢在《黄鹤楼》中写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少 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

6、《龟虽寿》中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从而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对未来宏图大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 。

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诗中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 , 。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

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环境幽静,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诗句是: , 。后人根据“ , 。”得出一个成语“曲径通幽”,形容景色幽雅,也富含一定的哲理。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 , 。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 , 。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 。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 , 。

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背诵默写

1.《论语》十二章

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②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③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⑤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⑥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⑦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2.《观沧海》•曹操

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王湾

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这两句诗是: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

5.《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6.《龟虽寿》•曹操

①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②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 7.《过故人庄》•孟浩然

①描写友人家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诗句是: ②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②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①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推荐第9篇:怎样赏析文章

怎样赏析文章?

一,语言特色的赏析

1,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令人读后久久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2,本文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等,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尽显华彩,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3,本文中的……,抓住了……的特点,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4,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深沉隽永,感人至深,读者无不为那份真挚而浓烈的感情而动容,始知天下……之情与共。

5,本文语言极富夸张、讽刺的味道,特别是……几句,把……的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进入对……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6,本文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几句,告诉我们……,使我们读后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二,写作手法的赏析

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例,《哨子》《帆》《萤火虫》。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例,《范进中举》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例,《白杨礼赞》

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例,《麦琪的礼物》

5,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例,《白杨礼赞》

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例,《白杨礼赞》

7,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例,《孤独之旅》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的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例,《爱莲说》

9,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写作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的目的。

推荐第10篇:伤感文章赏析

伤感文章赏析

雷在天边雨在眼前

一道雳闪过后

我心在呐喊

为什么一切都没改变

就在这一场雨后

没有从前只有现在

还是这场雨

有了今夜的酒醉

就让梦中的呼唤

随流水远走

不舍、别逞强

很久没有这样了,这么渴望和自己独处。今晚的我有点烦躁,不管任何人的事,我想。 我需要如此说服自己喉咙深处有种硬咽,心里酸酸的为了什么?我真的不懂也许有时候,我们就只是需要自己和自己谈天不经意间受了伤,我们总选择忽略,以为掠过下一篇章节,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只是感受比较诚实,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时候歇一歇了不需要逞强也许是最近太多的道别,我终究还是不舍的虽说有很多的埋怨,但也有更多地珍惜如果没有那个人,也没有的成就现在的我,谢谢!

第11篇:鲁迅文章赏析

随感录 65 暴君的臣民

《热风》

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语丝》 《坟》

雷峰塔倒掉了,这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为什么倒掉的?“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可以“逢凶化吉”,你挖他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于是人们再三叹息:“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啊!”倒掉的原因以及人们所发的感慨也并无不平常之处。然而,恰恰在这些平常的现象后面,作者看出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象”:守旧、维持现状、惧怕变动。作者称之为“十景病”,并以此为出发点,联系与之相类似的事,说明这正是统治阶级维持统治所需要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守旧复古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十景病”必然阻碍创新和变革,阻碍社会的发展。医治“十景病”的惟一办法是“破坏”,但作者指出,“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破坏”有“革新的破坏者”和“寇盗式破坏者”、“奴才式的破坏者”三种,我们所需要的,是“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作者于文章结尾点出了主旨。

这篇杂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从日常生活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又能以艺术的手段加以深化、强调、突出。作者借助于联想,按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许多零碎的现象缀合在一起,使事物的本质更加突出、显豁,凸现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春末闲谈

《莽原》 《坟》

《春末闲谈》是鲁迅杂文中最好看的篇章,文字从容洒脱,笔力却非常遒劲,通篇透出一种深沉透彻的神采,那种纵笔挥洒的气势和笔力,无人可学,无人可比。在《春末闲谈》中,鲁迅以一种闲谈的方式,将自然景物人格化,通过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对阻挠民主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反动派进行了强烈抨击。

文章开头首先介绍细腰蜂捕捉小青虫为食料的特异本领——用神奇的毒针蜇入青虫,使其不死不活,不动不烂,以保新鲜。然后再由细腰蜂毒针的麻醉作用,联想到中国历代统治阶级的种种麻痹手段和各种“治术”,他们在理论上用“圣贤之言”将“治术”合法化,迷惑人民,实践上采取思想文化专制策略,与细腰蜂捕食性质一致,目的只有一个,让统治者的地位永久稳固。 文章最后指出,人们的思想终究是无法禁止的,妄想长久统治人民的种种“治术”终将失败,人民群众必定会觉省,并起来抗争,奋战到底。

1.《春末闲谈》的知识性、趣味性特点。

丰富的知识性体现在文章的实例中,有中外历史文化知识,中外古今的各种麻痹术等;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学知识。

生动的趣味性既来自于知识性,又得力于作者生动有趣的叙述。这些有趣的知识经作者剖析,增强了文章的理趣。

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为论证“统治者的一切麻痹术都是不能十分奏效的”这一中心论点,使中心思想的论证严密而充分,说理透彻生动,在趣味盎然中使读者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感情的陶冶。

2.《春末闲谈》的幽默风趣、好用反语的特点。幽默风趣,好用反语的语言特点,既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又使说理文章风趣生动,避免枯燥无味或板起面孔说教的缺陷。反语的运用,有时能比正面的批判更深刻有力地否定荒谬事物。文章还常以貌似为治人者着想的口吻,行嘲弄和讽刺之实。幽默风趣,好用反语确使文章的战斗性大为增强,也常使读者忍俊不禁,读来趣味盎然。

灯下漫笔

发表于《莽原》,收入《坟》

《灯下漫笔》是《春末闲谈》的姊妹篇,出自杂文集《坟》。既曰漫笔,就说明文章结构自由灵活,先从具体的事件产生感想,引入本题,然后抓住论题,联想广泛,引用丰富,层层剥笋,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开头记叙袁世凯复辟期间钞票贬值的旧事,是引发议论的契机。鲁迅用叙议结合的笔法,生动描写了这场**,细致表现了自己忽忧忽喜的心情,然后笔锋一转,引发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精辟议论,犹如横云断岭,使文章迭起奇峰,别开生面。 他从自己的观察研究出发,把中国历史的各种时代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从而高度概括、准确鲜明地揭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规律,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兼并鲸吞,弱肉强食的时代,往往出现杀人如麻,流血盈野的惨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儒家标榜的太平盛世,由于新的统治者制定了奴隶规则,重视生产,奖励农桑,同时规定了服役和纳粮的数目及办法。老百姓虽然当牛做马,毕竟还有口饭吃。1925年的中国究竟处于哪一时代,鲁迅并不点明。因为他希望结束以上两种时代,创造前所未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三种时代。鲁迅认为革命者也是不满于现状的,但无须反顾,不能再回到古代去重复走老路,要探索前面的新路,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他观察中国的社会和历史得出的结论。

论睁了眼看 发表于《语丝》,收入《坟》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先写为文的缘起,即看虚生先生的时事短评有感而作。感的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文中的第3自然段。下文一转:“(第3自然段)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接下来三段就从批判国民性入手(在此可以解释一下“国民性的含义: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深刻地揭示了“瞒和骗”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孔孟之道长久的精神统治,讽刺中国文人闭着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的文艺思想,而他们的方法就是什么啊?(让学生回答?“瞒和骗”文中第一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结尾结尾有这么一句话。),在这里点题且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6—11自然段)首先,从男女婚嫁的视角批评“大团圆思想”,认为才子佳人小说是作家“闭上眼睛”对中国婚姻的缺陷所作的补救。其次,从《红楼梦》或续或改的结局处理方式上说明这种流弊对小说的影响。再次,以宣扬“善有善报”的元杂剧为例,对“大团圆”思想的延伸进行批判.。最后,指出关羽、岳飞的被杀,因有“彰明的史实,瞒不下”,便“别设骗局”,也仍是“大团圆”结局流毒的表现。在鲁迅看来,这些都是瞒和骗的文学, 正因这一文学思想的流毒和影响之深,,这才将一切社会人生的不足之处通通加以掩盖,这无疑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妨碍。于是鲁迅以十分沉重的笔调写下了一段含义极为深刻地话:“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成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不足忧悲似的。”这一部分分析“瞒和骗”思想的影响和危害,给人以警策。

第三部分:(12—14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精髓所在。(同学们一起读12自然段)。鲁迅开出了根治“瞒和骗”痼疾的药方,那就是“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这也正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最后一段简短有力,进一步表达了鲁迅对于建设新文艺的热切希望。

(1)鲁迅是如何深刻地揭示“瞒和骗”的文学传统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对“瞒和骗”的文学传统的抨击时从国民性入手的。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正视社会、人生?此种性格弱点是怎么造成的?他认为这首先是“孔孟之道”长久精神统治的结果。中国是一个有漫长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一代一代的“圣君”“贤相”都把封建礼教作为制驭民众的手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早已成为国人共同的心理机制。这也就是胡风先生所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这种“精神奴役的创伤”一到旦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就要反映到文艺上来。鲁迅把“瞒和骗”的文艺与“瞒和骗”的国民性结合起来考察,十分精辟的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说明“瞒和骗”的文艺源于“瞒和骗”的国民性,反过来又推动“瞒和骗”的国民性进一步扩张,以致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个分析告诉我们,“瞒和骗”的国民性与“瞒和骗”的文艺都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形态下的必然产物。

(2)“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句话该如何理解?(讲第三部分的时候就一起讲了)

鲁迅从“瞒和骗”的文艺同“瞒和骗”的国民性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中,概括、提炼出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论断。这个论断虽然是在谈到“瞒和骗”这种消极现象时做出的,但我们的理解须着眼于它普遍的积极意义,即它所揭示的文艺同国民精神的辩证关系、文艺的特殊功用等。首先是国民精神决定文艺的风貌,文艺反映国民精神,或者至少打上国民精神的烙印。例如中国古代所谓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现代的“五四”文学、抗战文艺等,可以说无不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民精神相联系,无不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民精神所灌溉。事实上,正是这种联系和灌溉,才使得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引起受众普遍的精神上的共鸣。其次是文艺对于国民精神的积极影响和反作用。“满和骗”的文艺可以“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健康向上的文艺自然也可以使国民精神获得升华和提高。鲁迅始终认为文艺能够移人性情、影响人的精神、具有启蒙作用,这的确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他提出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一命题,更是一语点明了文艺特殊的社会功用,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文艺作品的这种客观效果,人们不能不提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问题。鲁迅的“灯火”论证是要启示作家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塑造国民灵魂,培育国民精神,引导我们民族以健全的人格卓立于世。

本篇课文无情地批判了“瞒和骗”的思想与文艺,告诫人们要有正视现实的勇气,从“瞒和骗”中走出来,建设中国真正的新文艺。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发表于《莽原》,收入《坟》

主张对资本家的“乏走狗”,不能讲费厄泼赖,而要痛打落水狗。

夏三虫 《华盖集》

苍蝇是国民党反动派、蚊子是资产阶级帮闲们、跳蚤是他国帝国主义分子

类比法

学界的三魂

《华盖集续编》

鲁迅在文章中提出了“民魂”说,在鲁迅的心目中“民魂”才是“中国的灵魂”。中华民族数千年历经磨难而不亡,如今依然能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支撑她的不是“官魂”而是“民魂”;“民魂”才是华夏本体之魂--“中国的灵魂”。但是作为“独夫的家谱”的中国历史,长期以来被谱写被颂扬的却只有“官魂”没有“民魂”,那真正体现中国灵魂的“民魂”被阉割被埋没掉了。

鲁迅认为“民魂”乃是民族自信力的根基,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在鲁迅看来,“民魂”是根植于民众并生长于民众的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作为先觉者的“精神界之战士”身上,更深的是体现在为生存而奋斗挣扎的底层民众的身上。民众是“民魂”之壤,深植于民众之壤的“民魂”是不死的,是希望所在,是信心与力量之源。

谈皇帝

《华盖集续编》

鲁迅在文章里议论的“愚君政策”,一直不曾为中国正统的历史学家们提及。然而大量历史事实都可以说明,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今的人们很少不知道“指鹿为马”的故事。中国史上第二位皇帝,秦二世胡亥,就是被赵高愚弄,如同天下头一号的傻瓜。自汉武帝以后,历代的皇帝们似乎都遵循这样一则规律,即从开国之君以后的第三代往下,皇帝便由平庸走向昏庸、孱弱。这种结果显然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目的完全相悖。英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第三十五章的最后,写下了一段完全不同于中国史学主流论点的文字:无论是西汉王朝还是农民,都成了儒家官僚地主的牺牲品。这个新的社会阶级是帝国的粘合剂,但也成为“中国的悲哀”。官员们是真正的罪犯,“天命”早就应该从他们的身上收回。做官的儒生们在精神上已经成了法家,他们以法家的残忍为之尽职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皇帝的利益。到这时,这一新的特权阶级已经使自己处于牢固的地位。在公元9年至36年的灾难中,它成为中华帝国社会中幸免于天谴的一个因素,而上天的惩罚则恰恰是这个统治阶级自身招致而降临于中国的。这是耐人寻味。

略论中国人的脸 《而已集》 在《略论中国人的脸》中,鲁迅给全体中国人“相”了一次脸,这一相便相出了中国国民普遍存在的“家畜性”。这家畜性的表现就是:驯服,忍耐。从“家畜性”里还孽生出了昏庸、麻木和狡猾的特性。这些连家畜性都不如的特性,是中国的国民性变得每况愈下。

鲁迅先生认为,导致“家畜性”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原因就是国人普遍缺乏“兽性”——既缺乏反抗和抗争的意识。鲁迅之所以要给国人相脸,之所以要通过国人脸相的气息揭示骨子里的卑怯和驯服,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家畜”成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启示我们正视自己的病根,将奴性从心间和脸上多多洗去。至于反复赞扬“兽性”,并不是要我们野蛮残忍,不是要我们每天伸出狼爪攫食绵羊的心肝,而是希望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反抗非人的奴役和凌辱。

小杂感 《而已集》

鲁迅的小杂感寓意是改变、觉醒、奋斗,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为美好的幸福而奋斗。而道士多为无为而治,没有太多这方面的东西,没有特定的主张一个信徒去信仰,所以在憎恨的时候少了他们。 散文:

范爱农

发表于《莽原》,收入《朝花夕拾》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忆刘半农君

发表于《青年界》,收入《且介亭杂文》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实话实说,笔不横逸地抒写自己和刘半农交往的经过,但在回忆刘半农时,他不作一般介绍,也不作溢美之辞,而是一分为二地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文章段落之间连接紧凑,如“活泼”——“草率”——“亲近”——“浅”——“忠厚”,上下勾连,过渡自然,其间没有多余的铺垫。这种优缺点混谈和段落勾连的结构使散文显得紧凑而生动。 这篇散文有杂文味道,用语尖锐有力,论及人事多含嘲讽,在文章最后作者写道:“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应该说,这是鲁迅写《忆刘半农君》之目的。原来刘半农去世后,不少悼文均歌颂备至,不分皂白地将其捧得天花乱坠。鲁迅在文章抒发自己观感,特意历数刘半农十年前的“战绩”,表扬作为“战士”的刘半农,因为他“中国有益”,而善意批评他“据了要津”后的种种表现。鲁迅以一分为二的评价缅怀刘半农,就为的反其道而行之,免使一些“陷沙鬼”是非不分,将其歪曲陷入烂泥。显然,鲁迅写这篇悼文是为了战斗,作者的“愤火”是燃烧于整篇,尖刻讽刺的语意即产生于此。

我的第一个师父 发表于《作家》,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发表于《半流》,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女吊

发表于《中流》,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女吊》是鲁迅散文的杰作,文中所写的实际上是鲁迅心目中的\"复仇者\"的形象,她与原本存在于绍兴民间戏剧舞台上的\"女吊\"形象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形象。作品历来被视为理解鲁迅晚年思想的关键。

影的告别

发表于《语丝》,收入《野草》

1924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1920年末《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影的告别》,正是诗人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诗歌以象征手法,写影与人告别时的一席话。这个“影”无疑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个“人(“朋友”)当是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的热血青年。

过客

发表于《语丝》,收入《野草》

坟,是一个意象,出自老人之口。只有老人才说得出,再往前走是坟,他迫于已有的意识与能力,所见自然如此。过客追问,“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你看老人的回答: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坟,是终点吗?没有答案。野花,出自小女孩之口,代表着新生的力量,所以她的回答天真烂漫,了无心事。 而过客呢,连连多少个“忽然惊起” “忽然惊醒” “竭力站起” “然而我不能” “然而我不行” 只能昂头向前走。 这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种状态或阶段,套在知识分子或中青人的身上最为恰当。天真烂漫到安逸怠慢,但时代的年轮不止呀,时光不停呀,所谓中产,所谓还没放弃努力的知识分子,都是这个过客。鲁迅,必然是伟人,他保持着谨慎和坦诚,最后留着希望,哪怕是在世的一种安慰。

墓碣文

发表于《语丝》,收入《野草》

写了梦境中在墓前的经历,被认为是所有鲁迅的作品中的最难懂的一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疾走离开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不能再这样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所以要疾走离开。

这样的战士

发表于《语丝》,收入《野草》

鲁迅以散文诗的形式写了这篇《这样的战士》;通过战士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必须具有清醒的不为敌人任何阴谋诡计欺蒙的韧性精神。鲁迅刻划“这样的战士”的形象,也是号召革命青年必须具有这种韧性精神,做个坚强的反帝反封建的战士。战斗目标并不是军阀,而是文人学士们。在鲁迅看来,军阀固然可恶,而到了这时还埋怨、批评学生的文人学士们,作为“帮凶”,更加可恶。鲁迅说自己进入了“无物之阵”。所谓的无物之阵,就是把握不定,变幻多端,永远也抓不住。在鲁迅看来,这种战斗是很费心力的。鲁迅就是这样的战士,跟这一类对手打了一辈子。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分明看出,鲁迅确实是一位精神界的战士。

演讲:

娜拉走后怎样

发表于《文艺会刊》收入《坟》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敏锐地扑捉到了“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并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娜拉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经典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她在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后,终于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和自己在家中的“玩偶”地位,在庄严地声称“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之后,娜拉毅然走出家门。)鲁迅先生是敏锐地觉察出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即如果口袋里没有钱,没有经济大权,则妇女出走以后也不外两种结局:一是回来,一是饿死。只有妇女真正掌握了经济大权,参与了社会生活,不把自己局限在小家庭里,不把婚姻当成女人唯一的职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解放”和“自由”。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发表于《现代青年》,收入《而已集》 鲁迅先生才识过人,对魏晋文章与彼时政治背景及社会风气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自是提示得准确传神,可以使任何一个后来者不敢轻视。先生对魏晋这一时期文人的情状,也大致是持肯定态度的。对魏晋文人身处夹缝、个性难以自由生长的自下而上际遇充满悲悯,对他们意识到生命短促的放达和追求永恒的浪漫进行讴歌。

《呐喊》自序

发表于《晨报·问学旬刊》,《呐喊》

作于1922年12月3日北京。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弦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这篇序文里,作者并没有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从集子中所收作品看,也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一段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唤的特色。

《自选集》自序 《鲁迅自选集》,后收入《南腔北调集》

第12篇:怎样赏析文章

怎样赏析文章?

一、语言特色的赏析

1、从修辞入手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 的„„特点。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物) 的„„特点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 幅„„的画面,令人读后久久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2,从句式入手

本文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等,生 动活泼,摇曳多姿,尽显华彩,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从词语入手

本文中的„„,抓住了„„的特点,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 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4,从思想感情入手 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深沉隽永,感人至深,读者无不为那份真挚 而浓烈的感情而动容。 5,从语言特点入

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 朴、深刻等;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华丽、豪 放、婉约、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 本文语言极富夸张、讽刺的味道,特别是„„几句,把„„的形态刻 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进入对„„的深深思考,令人受 6,从蕴含的哲理入手

本文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几句,告诉我们„„,使我们读后懂 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 匪浅。

二、写作手法的赏析

1、小中见大

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 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2,对比: 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 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 出„„。例,《范进中举》 3,象征:

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 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例,《白杨 礼赞》 4,巧合: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 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例,《麦琪 的礼物》 本文运用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 更鲜明。例,《白杨礼赞》 6,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 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 的表现力。例,《白杨礼赞》《爱莲说》 7,烘托: 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的写作手法,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 个„„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 力。例,《孤独之旅》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 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8、托物言志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的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 态度或精神品质)。例,《爱莲说》

9、卒章显志

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写作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 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 己主题的目的。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 景物)。而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 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它对表现人 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因 此,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 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

(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如:“车窗 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 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 的沉思做了铺垫。另外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 也是如此。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 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 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 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 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 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 的气氛。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 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 “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 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 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 环境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 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 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 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 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 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 。

四、其他

1、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2、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 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 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3、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4、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 主题

第13篇:王维诗歌赏析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daodoc.com---教学资源的宝库

王维诗歌赏析

一、王维简介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有《王右丞集》。

二、文学作品赏析常识

1、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2、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归纳: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daodoc.com---教学资源的宝库

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板书:思想内容

⑴、书写个人际遇、遣怀即兴的内容。

主要的表达程式和用语有以下:

咏物言志、即事感怀抒怀、羁旅客心、伤春惜春、自伤迟暮、游子思归的乡愁、闺怨树奇、爱情诗;

⑵、抒写国家兴衰和百姓疾苦

边塞征战、怀古咏史抒怀、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作

**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包括两个层面内容:

①态度:同情、褒赞、激赏;贬斥、厌恶、冷漠

②倾向性:人民性、封建性、民主性、专制性

历史性: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三、诗歌赏析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诗题一作《猎骑》。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篇就是“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两句使人联想到鲍照写猎名句:“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但这里发现猎物进而追击的意思是明写在纸上的,而王维却将同一层意思隐然句下,使人寻想,便觉诗味隽永。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如此精妙的对句,实不多见。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daodoc.com---教学资源的宝库

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

颈联紧接“马蹄轻”而来,意思却转折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此二地名俱见《汉书》,诗人兴会所至,一时汇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实。言“忽过”,言“还归”,则见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daodoc.com---教学资源的宝库

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祐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daodoc.com---教学资源的宝库

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王维的《辋川集》给人的印象是对山川景物的流连,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篇章表现诗人的心情并非那么宁静淡泊。这些诗集中在组诗的末尾,象《辛夷坞》下面一首《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就颇有些傲世。再下一首,也是组诗的末章《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就更含有《楚辞》香草美人的情味。裴迪在和诗中干脆用“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把它的意旨点破。因此,若将这些诗合看,《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

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daodoc.com---教学资源的宝库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第14篇:中秋诗歌赏析

中秋诗歌赏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作为中国人颇为重视的一个佳节,远在他乡的游子都会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这一习俗自古已经沿袭了数千年。

古人除了通过各种仪式庆祝这一节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就是寄托于诗歌。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诗人通过望月时思绪的起伏变化,来寄托对于亲人的思念。该诗表达抒发情感自然真切,语言流畅。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则是一首关于中秋的风格迥然的诗,诗中白居易通过今夕和往年赏月的不同,映照出自己贬官以后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着力突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尤其是在月圆之夜,凄凉孤独悲苦的感觉显得尤为明显。辛弃疾的《满江红 中秋寄远》一首中秋怀人词,它并不注重对月夜美景的具体描写,而只借月亮的圆缺和宴会的气氛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月的阴晴圆缺比喻人的悲欢离合,引发哀愁,寄托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但至后面笔锋一转,道出离别的日子定会过去,有情人终有团聚之日,体现出辛派豪放词的本色。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把天上和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的事物联系起来,寄托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苏轼在另一首诗《中秋见月和子由》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全诗景情交融,抑扬顿挫,也是中秋咏月诗中的佳作。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两句写景,第三句才点出月,抒发自己望月思人之情。苏轼《中秋月》这首小词 ,正如题目所说写的是月圆团圆的喜悦,描写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题为玩月,描述词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不忘描写人间百姓疾苦,表达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李朴的《中秋》着重描写的又是秋月。诗中描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诗人进一步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显现出新的境界。文天祥的《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是他回复董提举的一封书函,我们可在这篇短文中看到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第15篇:《劝学》诗歌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劝学》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

⑴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⑵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⑶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⑷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⑸方:才。

赏析/鉴赏

诗人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还有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

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旳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旳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旳本领。从学习旳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旳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旳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旳行为修养。

《劝学》中旳“劝”起着统领全篇旳作用。“劝”解释为“勉励”旳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旳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旳品德。

第16篇:《秋夜》诗歌赏析

《秋夜》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闺怨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夜》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古诗简介

朱淑真是南宋有名的女诗、词人之一,她命运不幸,嫁给一个市井商人为妻,情绪时时抑郁苦闷而又无可奈何,她只有寄情于诗,移情于物来排遣爱情生活带来的“颦眉”。这首《秋夜》诗,就是写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夜久无眠的愁绪。诗言浅味永,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翻译/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注释

①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②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赏析/鉴赏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就很难打发漫漫长夜。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杜甫诗云:“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没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第17篇:《墨梅》诗歌赏析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墨梅》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古诗简介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翻译/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旳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旳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旳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旳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旳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旳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旳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第18篇:顾城诗歌赏析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小时候,一个寒冷的冬天,顾城在幼儿园里发起了高烧,妈妈赶来了,把顾城包得厚厚的放进儿童车里,在推着去医务室的路上,顾城感觉到世界都睡了,只有星星还又大又亮,小车吱吱地响着,而妈妈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童话,然后他看见了那童话中的世界,正和那洁白的水汽一起,在夜空中轻飘„„ 在妈妈为顾城建造的童话的世界里,他不想长大,想要永远做个孩子,永远坐在妈妈的小推车里,但是他却不能拒绝长大,所以此后漂泊在江湖里,他就像一块漂在大海的小木片一样,思念着他的陆地,思念着他童话的城池。 谢烨说顾城:“他喜欢睡觉,生活对他来说不过是通向梦海的沙滩。”

顾城是一个被幻想宠坏的孩子,如果说梦境是熟睡者的幻想,那么幻想就是清醒人的美梦。所以他想要拒绝长大,但是成长不可避免,但长大了的诗人,却不让他的灵魂破茧而出,因为这个过长的梦,他变成了蛹。他就一直呆在这个蛹里,做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美梦,但是他知道:我的梦不会太久,她预备了萤火虫。

孵梦的壳不可避免地在一丝丝裂开,只到有一天无法遮住诗人长大的身体,有一天,他胆怯地睁眼看着这个世界,梦,告诉他,生活是假的,而此时生活扑面而来,告诉他,梦是假的。生活,像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打劫了诗人的梦。 最后,诗人的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终被一把斧头拆毁。那一把斧头莫名的出现在悲剧现场,却不是凶器,仿佛是种意向,就像那扛着斧头进山的樵夫,遇仙人,下一局棋,等要回去,才发现斧已烂柯,才知人间已今夕何夕,他是真的误入了那座仙境,却再也回不去了。就像顾城,携一笔,进入了他的童话乐园,他描绘了这童话里的种种美好,可是再出来,看见这人世亦是不知今夕何夕,而离开童话的他亦如离开水的鱼,离开天空的飞鸟,离开花朵的蝴蝶,濒临死亡。 顾城说:“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不少人认识顾城大多起于《一代人》同时又终于《一代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此顾城就非彼顾城,而这首诗虽然曾经以朦胧诗的典范而出现,但是当人们已经在某一个较固定的层面普遍认同和接受了它,把它当成了“一代人”独特的标志与象征,那么实际的它也就已经不再是以“朦胧”的形态而存在了。它成了一个有着特定指代意义的符号,诗的思想性虽被拔高了,而它的诗意和情绪性却遭遇了不可避免的简化和滑坡。(这里也许有一个不甚明显甚至还有待商榷的悖论:朦胧诗的代表之作却在不朦胧的层面被广泛接受了。因此在朦胧诗最有影响的时候,“朦胧”的含义本身却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和接受。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文所要和所能讨论的了)

而如果每一首诗都像一个标语口号那样确定不移,那么它就不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反复品读和欣赏。今天当我重读顾城的《一代人》,它吸引我的地方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曾经据以成为典范之作的对一个时代以及那一代人遭际、姿态和抱负的统摄与反映。而是要远在这一点之外,在诗歌本身自然保存的字句中。寻求那最初的表达冲动、表达难度、表达幅度和在这个寻绎的过程中我在其间自由领略时所享受到的快感与快意,才成了我作为另一代人却仍然能够对它感同身受的原因。

这首诗的“诗眼”,或者说解读这首诗的关键词我以为是一个“却”字。对这个字的不同感知、理解与领悟,对它不同的定性,造成了极不相同的欣赏和解读效果。在从前一些特殊年代,这种思想上的取向也许就是判定一首诗优劣的标准,但是今天,对它的偏好与取舍则更应该退回到诗意本身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上去,退回到文学自身的感性与情性范围以内来对它进行选择和评说。诗歌在现代失去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诗歌解读的可能性与自由性的被戕害与被强奸。当所有诗句不是直言不讳,就是微言大义;读者要么只看到一种赤裸裸的煽情和无从参与的直白,要么是被宏大而又枯槁的口号压得失去判断、丧失了个体鲜活的感性与悟性。这样一来还会有什么诗的欣赏可言?当欣赏成了不可能,又哪里会有什么欣赏的快意和兴趣?而既然没有了兴趣,自然也就不会有对诗歌的关注与热情了。

当然这是后话。

既然诗歌是一种敞开,那么也许这种相互纠缠混合的混沌状态才是它的真实状态和原生状态。但是既然诗歌同时又是一种命名,那么它就必然会有哪怕截然不同却一定切实存在的具体意向。解读的自由不是盲目与不可确定,而应该是有章可循的不同确定。所以我抓住了“却”字作为我的诗歌“确定”的契机。正如上文已经有所提及的那样,一切可以从对“却”字的不同命意开始。

如果我们把“却”理解为一个转折连词,理解成“但是”和“偏要”,那么这首诗就有了一种英雄主义的决绝与悲壮。即便执拗得孤傲,那也是对丑恶势力的孤傲。因此它成了“一代人”凛然的肖像,哪怕黑夜漆黑了“我”的眼睛,但是这只会使“我”更起而反抗,而决不屈服。“黑色的眼睛”既是一次受骗和被伤害,同时也导致了“我”的觉醒与反抗。至于“光明”的有无,并不是诗要表达的重点,也不是它主要关心的所在。它要突出的只是一种对待“黑暗”的态度,表示一种在荒谬中却依然坚定的一代人孤胆英雄般的姿态。这种理解是《一代人》被接受的主要理由和方式。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却”的意义理解为一种反讽或自我嘲弄,把它理解成“竟然”的意思。这样,英雄主义的色彩便被极大地消解。诗歌所表示的不再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姿势,而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嘲笑。“黑暗”在这里压倒了对光明本该有的信念,而“光明”是不可能的。追求光明是可笑的,因为唯一可用来追求的武器也已经被黑暗所俘获、所污染。“黑色的眼睛”和“光明”之间形成了不可抹灭也无法调和的悖谬。谁如果去打破它,谁就应该受到失败和嘲笑。只是在这里,打破和嘲笑的人,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因此这种英雄主义的退守里其实也能够包含着一丝时不我与的进击。嘲笑因为发自自我而有了指控的力量,虽然它是曲折的、甚至是消极的。这样的理解少了许多悲壮,多了一些苦涩;少了一种顽强不屈的“韧”的精神,多了些自我消沉的颓丧。就像接受一种宿命,“我”嘲笑并且接受了“人的不成功”。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理解似乎更接近顾城本人的真实。 同样作为黑暗现实里的失败,前者也许是暂时的,后者却宣告着一种必然。如果前者还有更多的“壮”可言,那么在后者也许就只剩下了自我解嘲后无以复加的“悲”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

是在接受中被简化和定型化了的悲剧英雄,还是在浓重夜色中冲突不出,因而沉湎理想的“一个任性的孩子”?事实也许是,这两者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英雄往往正是那些比普通人多了一些“任性”和孩子气的人。他们的身上保存着更理想化也更纯粹的天性,正是这一点才使他们和一般人区别了开来,也才使他们最终选择了“英雄”的行为并且成为英雄。所以孩子的任性其实是对英雄的丰富而不是消减。只是,过度的理想主义也可能导致对现状的抗拒和悲观,毫无保留的退守也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取向。当孤傲的执拗走向极端,无奈的自嘲不是作为一种清醒而冷静的精神底色平衡激情,而是成了一种自我沉溺的理由和表现方式,对英雄行为和理想主义的期冀就容易在现实磨难面前,由希望而转向无望进而步入绝望。这就会导致人的遗世孤立和他偏执性格的片面发展与激化。从而导致两者在这一点上趋于统一,走向汇合,并且在这个封闭的圈内相互助长、恶性繁殖。 如果这样说不是十分的牵强附会的话,我还想指出,在本诗的题目“一代人”和诗句中的“我”——而不是“我们”——之间,其实早已经隐含着或者预示着在那个时代语境中,个人选择的矛盾及其张力。比如“一代人”的宏大和“我”的渺小,比如“一代人”的担当和“我”的不胜。我不敢说这是顾城所自觉和有心的用意,事实上,这两者也没有必然如此的对立,因为“我”完全可以作为“一代人”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发言、而具有代表性。同时无论在诗歌的节奏上还是就诗歌本身的个人性表达而言,用“我”都要比“我们”适宜。因此我之所以指出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诗意的内在张力而言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那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痛苦而艰难的现实选择与内心冲突,强调诗歌表意所具有的充分性。

作为同时代人,温情的舒婷也曾写下《一代人的呼声》,在那里喊出了另一种更坚定也更自信的声音。所以我相信,无论是“一代人”还是《一代人》,它们都是丰富的、多面的。而我们对它的解读、我们作为又一代人正在和将要做出的选择也一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把它当成了名人名言。到了2003年的文学课上,我知道了它是一代朦胧诗人顾城的名作。2007年,又再次聆听了郑大老师对这首名诗的赏析,颇有感触。于是在课余去图书馆寻找有关顾城的书籍与这位神奇的诗人作心灵的沟通„„

——题记

一、闲谈顾城

出生于1956年的顾城在“*”期间只是个少年。和大多数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他经历了少年时代天真单纯的信仰的破灭,也经历了从彷徨、迷惘到追求、觉醒的生活历程。从他早期的短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冷峻的怀疑和批判。

与同时期的诗人相比,顾城显得与众不同,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写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他要用“纯银”一样的声音去构筑一个天国。为此,他被成为“童话诗人”。诗人也不愧于这个称号。在他的笔下的世界是纯净和谐的,他的诗作被表现在未被涉世的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中,也被表现在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中。他一直去寻找朦胧又纯粹、自然简单又高度理想的童话王国。甚至为了保持这个童话王国的纯粹,他拒绝长大,拒绝成人的心态和眼光。我认为这和他小时候随父亲下方,在自然环境里长大有关。阳光、沙滩、松树是他诗作中始终不变的角色。所以说,在朦胧诗人中,顾城赢得了这个称号是理索应当的,舒婷曾在《童话诗人》中十分形象地勾勒出了顾城和他诗歌的特征。

但是,在童话诗人顾城的内心一直就有着另外一面:童年的记忆培养了诗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却也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这既是他极力逃避现实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造成他性格怪异、人格分裂的重要因素。下放时受歧视的生活和返城后人生际遇的不顺都使他心灰意冷。他在诗里写到“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童年生活留下的阴影,使他对新是生活充满了恐惧,也使他不能像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那样对历史做出理性的评价。他说: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写的如此忧伤绝望、可怜幽冷,与他唯美纯真的童话诗形成极大的反差,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灵真实的一面。由于无法摆脱阴冷的记忆,又深深知道童话王国的脆弱,现实中的顾城只能以离群索居的方式逃避现实。 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给后人留下了一篇世人皆知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诗篇——《一代人》

二、另眼赏读《一代人》

英国批评家、美学家瑞恰慈这样谈现代诗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诗所云,而是诗本身”。这句话相当深刻地道出了现代诗的价值取向。顾城的《一代人》一共只有两行,读后却难以忘怀。这大概是因为它首先从审美上打动了我,是“诗本身”的深层意象唤起了我们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了我们的情感!诗的标题“一代人”又使诗获得了巨大的时空容量,起到了点题作用。全诗格调冷峻、深沉、意象独特,富于哲理性。

在这里,“黑夜”是黑暗岁月的象征;“眼睛”象征一代人心灵的觉醒;“光明”象征真理和未来。这三个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意境奇特、充满活力的象征体。在黑色的画面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其中孕育着那冲破黑暗的力量。黑夜是可憎的,但又是黑夜创造了它的对立物。诗作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它概括了经历过“*”的一代青年的心灵里程,表现了诗人寻找光明和真理的信念。

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但结构是完整的,因为它很完整地把一个意思表达了出来——对于过去一个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单是这一句所含纳的更为深广的意味就可以让我们的阅读受到强烈影响并意味深长。。。。。。 其实,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除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之外,常常最终面对的宇宙和生命问题并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处理。我认为顾城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诗歌艺术家。还有人可能会感觉这“黑色的眼睛”还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为什么这眼睛只能是黑夜给予的,为什么黑夜所孕育的双眼要背叛地寻找它的反面——光明,为什么这双眼睛就不能习惯黑夜。而读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后,几乎没有人会不停下来想想,“光明”是什么,能寻找得到吗?“留白”做的好的诗,会让人有一种想续写它的冲动,却最终发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如果让我们在这短短的两行字之后再加上一两行,那该写什么,恐怕没有人敢这么做吧。这正是《一代人》既空白又丰富之处。顾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节制了自己的冲动,而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了读者。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童话诗人”,顾城的创作显在沉浸于他自我编织的 迷人的“生命幻想曲”时,丝毫没有忘记个人、诗歌对社会道义的独特承担。诞生于1979年的顾城的小诗《一代人》短小精悍,不仅彰显了优秀诗歌寓意无限、回味无穷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体现了顾城的这种积极的“文以载道”的努力。

《一代人》可能不是顾城最好或者说和他的朦胧诗人以及“童话诗人”的头衔最吻合的诗篇,但不容否认,它却是顾城,甚至是*后“新诗潮”创作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经典特征的诗作之一。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人们走来走去 他们围绕着自己 像一匹匹马 围绕着木桩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偶尔,也有蒲公英飞舞 没有谁告诉他们 被太阳晒热的所有生命

都不能远去 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 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 不会丢下一穗大麦 1982年7月

如果以为童话诗人仅在假定性世界虚构他的幻象天国,用纯净的本真童心和异想型人格编制“梦游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童话与现实的边缘,在异想与梦幻的氛围里,他的诗亦时有渗透着对社会存在的介入,以及对生命的体味,尽管不是重笔浓墨,倒象是透明淡远的水彩。

这首诗短短13个句子,形而上地触及了现实生存挣扎与死亡命定的严峻谜面。首句“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是概括性背景,有着映衬作用与反讽效果,联系整首诗可以联想为在这貌似明亮宽敞的社会舞台上,芸芸众生正在演出各自的剧目:正剧、闹剧、悲剧、喜剧„„

而对熙熙攘攘的众生相,诗人仿佛是以“场记”的身份出现,坐在角落,冷静审视各种剧情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法官似的判定:“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所进行的各种拼搏角逐,(“走来走去”)或巧取,或豪夺,其目的虽然是一种生存本能(“围绕自己”),但不无可悲的是,却被另一种社会性异己力量(“木桩”)所主宰、所支配、所控制,以致近乎盲目围绕着它团团转,还洋洋得意以为生存得“宽敞明亮”呢!这一剖析显示童话诗人并非天真,从“围绕自己”到“围绕木桩”的双重圆心运动中可以悟出,被“木桩”所异化的人无法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本质,人时时陷入外部世界异己力量规定的重围中。当然,这只是第一层的社会性含义。另一层的本体含义是:人围绕着自己团团转,人陷入自身的木桩“圈套”,这种作茧自缚是现代人生最大的悲剧——人既是他人的地狱又是自身的囚徒。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马与木桩关系)贴切地道出人的悖论。

为了不至于过于分散,第二节首句再现一次“背景”以便收拢,接着道出“偶尔”也有极少数英勇的“蒲公英”,能够做超脱性飞行。蒲公英这一意象在新诗潮中被广泛应用。它常常扮演先驱者、觉醒者、探索者、冒险者、叛逆者的角色。可是没有人“告诉”蒲公英,他们终究飞不远,也有可能他们明知飞不远,还是义无反顾地“远云”,他们拒绝种种被异化的现实的“黑夜”,尽管他们明白:他们无法最终抗拒命运,无法抗拒人生最大的谜底——死亡。所有这一切都要被死亡这位“细心的收割者”所捕获。诗人把死亡比喻为一位巨细无遗的收割者,绝不丢下任何一穗麦子。从蒲公英的相对自我肯定(“飞舞”)走向最后的否定(“不能远去”“不会丢下”)实质上涉及了生与死的命题。

诗人在此似乎放弃了生的坚执而肯定死的威力,虽然他的否定心平气和,口气很是客观,但那宿命的意绪多少有所流露,那是一种挣扎,一种平静的绝望。D&#·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说:“绝望是一种最终的或边缘的境遇。绝望的痛苦是这样一种痛苦:由于非存在的力量,存在者知道自己无力去肯定自己,结果便是它想放弃这一认识及其预设,放弃那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想摆脱自己——而这是做不到的。绝望以加倍的形式出现,以此作为逃避的孤注一掷的意图。”顾城有没有彻底陷入死亡的绝对宿命呢?他把平静的绝望化解,寄托在“蒲公英”的飞行中(在他作品中曾大量出现“蒲公英”型的意象)哪怕最后都“不能远去”。毕竟他还清醒:整个人类的生命可以解释为一种为了避免绝望而作的持续努力,他还没有彻底放弃努力。

昨天,像黑色的蛇 昨天 像黑色的蛇 盘在角落 它活着 是那样冷 死了,更不会热 它曾在 许多人的心上 缓缓爬过 留下了青苔 涂去了血色 现在 它死了 压在一座 报纸的山下 难以捉摸 无数铅字 像蚂蚁般聚会 讨论着 怎样预防它复活

一九八O年九月

“昨天/象黑色的蛇”,这么一个有亮度、有色彩、有质感的比喻,一下子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黑色的蛇,这么一种狰狞、恶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动物,与我们昨天那段恶梦般不可思议的历史连接在一起,从感觉上作用读者,以激起读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深入事物的内质,把两种给人感觉上相近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构成新鲜有力的比喻,以达到内在的准确,这是现代诗人所追求的。那么一个疯狂变态达十年之久,兽性战胜人性,假、恶、丑蹂躏真、善、美的昨天,正象一和冰冷的、黑色的蛇,“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让人心有余悸,不堪回首。痛定思痛,这条“难以捉摸”的蛇,会不会僵而不死,再度复活?“怎样预防它复活”,光靠“无数的铅字”?对于一个血液里沉淀着过多封建因子的社会,对于一个头脑容易昏胀、发热而又缺乏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的民族,要想防止悲剧重演,假、恶、丑再度横行,力量在哪?措施在哪?诗人在深沉地思考着,也在隐隐地担心着。

用诗的方式处理具有深层反思意义的题材,这首诗是成功的。这主要在于诗人用意象代替情绪的发泄,代替议论。象蛇这样一个意象就暗含着诗人对昨天那段历史的情绪。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主张诗应以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情绪发泄,以准确的物质关系象征非物质关系。这首诗正有这样的特点。

不是再见 我们告别了两年 告别的结果 总是相见 今夜,你真要走了 真的走了,不是再见 还需要什么? 手凉凉的,没有手绢 是信么?信? 在那个纸迭的世界里 有一座我们的花园 我们曾在花园游玩 在干净的台阶上画着图案 我们和图案一起跳舞 跳着,忘记了天是黑的 巨大的火星正在缓缓旋转 现在,还是让火焰读完吧 它明亮地微笑着 多么温暖

我多想你再看我一下 然而没有,烟在飘散 你走吧,爱还没有烧完 路还可以看见 走吧,越走越远 当一切在虫鸣中消失 你就会看见黎明的栅栏 请打开那栅栏的门扇 静静地站着,站着 像花朵那样安眠 你将在静寞中得到太阳 得到太阳,这就是我的祝愿

一九八一年十月

顾城和北岛、舒婷一起登上诗坛,他以孩子气的纯真引起读者的注视。这一首是写爱情的破裂的,仍然带着孩子气的纯真。

先是写下决心分手,然而又分不开,终于决心要分开了,所以诗的题目叫做《不是再见》,真的要走了。一开始就进入了某种恋人之间常有的意志与情感的矛盾、反复的境界,理性意识和潜意识不能统一的境界。

写得最精彩的是一起烧信。他把这叫做“让火焰读完吧。”这本是很悲惨的,然而在顾城的笔下,悲惨的分手都显得很美。如果用浪漫主义的方法来写,用激化情感的方法,用上天入地的想象来写,也未尝不可,但那样就太陈旧了。顾城却写得很平静,完全是真的,显出孩子气的纯真,让现在的分手在“明亮地微笑”中“温暖”地进行,是明显带着孩子气的童话式的幻想,因此,最后的祝福也是纯净的,具有孩子气的特点。

全诗的感觉都在孩子气的单纯心灵范围之内,因而显得不但统一,而且单纯,好象两个分手的恋人的心都是透明的。

第19篇:饮酒 诗歌赏析

《饮酒》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闲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1、原文: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赏析:

陶渊明《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一组诗并不是在酒后即兴之作,而是借酒为题,写出了对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是为了在当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他的十分用心良苦。《饮酒》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打动人心、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生活后悠闲自在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为了摆脱尘世世俗烦扰后的感触,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情感。后六句为一层,写出了南山的每秒的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穷乐趣。总的来说,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实感和高洁的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却不受世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

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接着自己问自己来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就和他们没有任何纠缠了。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也就发现生活的乐趣了。“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使诗人如此赞美呢?

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

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只顾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浑浊去玷污了自己的天性,而应该回到大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恬然自得!

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深,作者没有全部描述出来,也无须明说,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辞藻去写景然后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饮酒 诗歌赏析]相关文章:

第20篇:周五诗歌赏析

《青玉案》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峰回路转,曲折尽致,读来只觉精神飞动,情韵无限。

“碧山锦树明秋霁 ”,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 。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锦树,指秋霜染红的树木。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此词意在抒写旅愁,却先欢乐之景,遥映后文,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疑无地 。”行行之际 ,山路转陡,几疑路穷。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 ,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果然,“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 。它看似景语 ,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

过片“ 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 ;“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处此境地 ,“心”不由已 ,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凤楼远、回头谩凝睇。”凤楼,妇女居处。这里指家中的妻子。凝睇,凝神而望。谩,徒然、空自。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 ,也是徒劳 。这就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 ,并对“ 凄凉只恐乡心起”作了第一层回应和铺染。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 。“何处今宵孤馆里 ,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相连相生,全词和谐化一。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为下文转写乡愁埋下伏笔。过片承转十分自然,直领下片 ,写来吞吐曲折,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而此词更妙之处在于结句,既回应前文,又点句话了全篇。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解:1、郡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2、白石:这里借喻全椒道士,说他生活的清苦。 翻译: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忽然想起隐居全椒山的友人。他或许正在山涧底捆绑柴荆, 回到家里点火熬煮白石充饥。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洒,在这风凉雨冷的秋夜去拜访。 然而满山遍野尽是纷纷落叶。到何处去找寻老朋友的足迹? 赏析:这首寄赠诗,是透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首句既写出郡斋之冷,更是写诗人心头之冷。再写道士在山中苦炼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让老友在秋风冷雨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叶满山,寻不到他。 全诗语言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句,也确是诗中绝唱。宋苏东坡颇爱此诗,并刻意学之,步其韵为之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然终不如韦应物之句。《许彦周诗话》评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之不当和也。

这首诗乍看无甚惊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明乎此,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再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呢,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他们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那么,到何处去找这些“浮云柳絮无根蒂”的人呢?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人觉得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们,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象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亦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傭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水仙子·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上②。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③。

酒醒寒惊梦④,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⑤。

第13题:“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圣洁清雅飘逸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3分)。“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注释 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

③缟袂绡裳:缟(gǎo)袂(mèi):素绢的衣袖。绡(xiāo)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④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⑤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

译文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赏析 《寻梅》头三句寻觅梅花的过程,事实上是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过程。“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终达彼岸的愉悦。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的情绪却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溶。结尾连用三个典故,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神韵,自然带出诗人因理想难于实现的感叹和忧伤。本篇情感起伏回环,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曲,折射着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

这首散曲是元代曲坛后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的乔吉的作品。他的作品清丽而质朴,雅俗兼备,这首《寻梅》即是其中的名篇。这支散曲采取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却处处体现着作者的心境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乔吉一生不曾显达,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其作品内容也因此而表现出一种消极厌世的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会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结合这些背景分析,这支曲子中的梅花可以理解为作者心目中高洁品性的代名词,这在他另一支散曲《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也可以看出来: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鸟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荆溪即事》中,作者讽刺了当时中官僚腐朽,社会风气颓落,致使人民困苦,正义不得伸张的社会现实。感叹家家不种梅花,实则隐射梅花般的高洁品性无人拥有。

所以,《寻梅》中的梅花也可以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寻梅”二字本身即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渴望与追求。“冬前冬后”道出了寻梅时间之长,从冬前直找到冬后;“溪南溪北”、“树头树底”写明了寻梅的地域之广,溪水南北,孤山上下,作者都寻了个遍。这两句一方面从时间以及空间的跨度之大来表现作者寻梅之艰,寻梅之勤;另一方面,从侧面亦体现出作者爱梅之切,宁肯溪南溪北、树头树底,从冬前直找到冬后也不肯罢休。爱梅之切,实则是作者在苦苦呼唤人性的高洁和社会的公平;寻梅之艰,体现着这一愿望的实现之难。

从第三句开始,作者笔风一转。头两句虽然表达了寻梅的艰辛,但接下来来的两句多少给读者们带来了一丝欣慰。虽然已是冬后,“冷风”已“来”,本来已经对寻梅不抱希望了,可是不经意间,一阵暗香传来,作者不禁激动地自问,“何处香”?体现出对传来梅香之地的急切寻觅。忽然间,“缟袂绡裳”的“白衣仙女”翩然而至,进入作者的眼帘。苦苦寻觅的梅花在作者的心里就如同神仙一般高洁、神圣再一次表现出作者的爱梅之深。

可是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本来他已经找到了他苦苦寻觅的梅花,但是,“酒醒”了,之前的喜悦瞬时荡然无存,原来这都是一场梦,现在刺骨的冷风惊醒了美梦。作者心里仿佛响起凄凉的笛声,使得春天的气息也无法令人开心,而是更加使人断肠!“寻梅”只是一场南柯之梦。作者从梦中惊醒,认清了现实,。眼前的仅仅是淡淡的泛着月晕的月色,昏黄一片,失望的氛围弥漫开来。全曲到此戛然而止,并未交代最后的结局,只是留给读者们以无尽的遐想与惆怅。编辑本段作者

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公元1345年(至正五年)病卒于家。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散曲多啸傲山水,风格清丽,朴质通俗,兼有典雅。其杂剧、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

桐江好,烟漠漠。

长川静、征帆夜落。

波似染,山如削。

临鸟屿、蓼烟疏淡,

绕严陵滩畔,

苇风萧索。

鹭飞鱼跃。

几许渔人飞短艇,

游宦区区成底事,

尽载灯火归村落。

平生况有云泉约。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

伤漂泊。

从军乐。

赏析

在这首词中,柳永首创《满江红》调名,此调全用仄韵,宜抒悲壮情怀。柳永这首词写的就是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悲愤之情。

“暮雨初收”几句写的是,天将暮时,又下起雨来了,雨一歇,夜幕就已降临,船泊江边,江水是那样澄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长川”即桐江,在今浙江中部,是钱塘江自建德县梅城至桐庐一段的别称。水蓼和芦苇都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在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萧索”是风吹芦苇之声。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

至“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 态,写的是天更加黑下来,渔人们驾着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在夜空里,映照在江水中,在黑暗中向前飞行。“几许”犹云多少。黑暗中,一切都看不见,惟见灯火闪烁,才知道这是渔舟,“尽载灯火”四字,点出渔舟夜归之神。这里的动,反衬出整个环境的静寂,因为只有在静寂黑暗中,飞动的灯火才显得特别鲜明。渔人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心情是喜悦的,“飞短艇”的“..飞”字,就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又更加反衬出在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三句。“回程”指由原路回去。渔人的家庭生活的欢乐,使作者更加感到自己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回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过片几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从烟、波、山着笔,语简意丰,最是传神。写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桐江上空,腾起一阵广漠浓密的晨雾,江中碧波似染,岸边峰峦如削;船过严子陵滩,只见白鹭在船尾飞翔,鱼虾在船旁跳跃。“鹭飞鱼跃”,亦在 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作者对于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游宦”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游宦生涯既是如此,自然便兴起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意念,况是早有此愿。看到这桐江的美丽景色,缅怀古代的严光,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末尾即以渴望归隐的感叹作结。“归去来”之“来”是语助词,加强感叹的语气,无义。“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用以代指作者对飘泊生活的怨恨和怀乡思归的心情。柳永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只做过余杭县令、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小官,死后由别人出钱埋葬,景况极为凄凉。在这“..归去来”的悲叹声中,实在饱含着无限辛酸。整个下片是回叙白天旅途中之所见并抒发由此而生的感慨。

这首词在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迴肠。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诗歌赏析文章的范文
《诗歌赏析文章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