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关于翻译家的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1 12:03:1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国翻译家

不懂外文的著名翻译家——林纾

林纾(1852~1924年)是我国近代一位享有盛名的翻译家,他一生共翻译了英、美、法、俄、日、德、西班牙、比利时、挪威、瑞士、希腊等国小说180余部,270多册,计1200万字,其中包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大小仲马、狄更斯、易卜生、司各特、雨果等众多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他翻译的小说在当时的读者中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草婴

原名盛峻峰,1923年生于宁波,现居上海,俄语文学翻译大家。

主要翻译作品有托尔斯泰小说12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克鲁采奏鸣曲》、《哈吉·穆拉特》、《童年·少年·青年》)、肖洛霍夫作品(《新垦地》、《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卡塔耶夫《团的儿子》、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

董乐山

1924年11月1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1月16日于北京病逝。董乐山194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全国解放后曾长期从事新闻翻译和英语教学工作。1981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译协理事,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美国社会与文学研究专家、作家与翻译家。著作有《译余废墨》、《文化的休闲》、《文化的误读》、《边缘人语》等;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编著有《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等。他翻译的《西行漫记》是斯诺这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经典性著作中文译本中翻译得最好、流传最广的一部,译作文笔流畅纤巧,达到很高的水准。他是一位难得的信达雅俱佳的翻译家,所编著的《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独辟蹊径,是希图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读者以及研究者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傅雷

(1908-1966)翻译家。字怒安。上海南汇人。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巴黎卢佛美术史学校学习艺术批评。1931年回国,在上海美专教美术史和法文。1933年后历任时事汇报总编辑、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审科长。抗战爆发后转事译著。一生共译外国文学名著三十二部。尤以翻译与研究巴尔扎克著作成绩卓著。

从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业翻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弥盖朗琪罗传》,巴尔扎克著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亚尔墙·萨伐龙》《夏倍上校》《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幻灭》《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于絮尔·弥罗埃》,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名著《艺术哲学》等。写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专著,以及《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评(三里湾)》《评(春种秋收)》等散文。

季羡林

(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桦

1927年生于昆明。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校主修英国语言文学。在国家外事部门工作三十五年,其中近十四年任职中国驻丹麦大使馆。1997年,获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颁发的“丹麦国旗骑士勋章”,奥登塞市安徒生奖委员会“1997年安徒生特别奖”,并被“冰岛冰中文化交流协会”接受为荣誉会员。2000年,出任“丹麦奥登塞安徒生奖执行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丹麦年度“伦斯特德隆奖”。2004年,担任中国“安徒生形象大使”。

主要译著有:《安徒生童话故事精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关于尼耳斯?玻尔的一些回忆》(合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新译本四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丹麦概况》(1997),《丹麦立宪史》(1998),冰岛《埃伊尔萨迦》(1999),及丹麦短篇小说、歌曲若干。主编丹麦凯伦?布里克森作品四卷并翻译其中的《七篇奇幻的故事》、《冬天的故事》等两卷(新世纪出版社,2000)。著有《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新世纪出版社,1998)。

吕同六

1938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专业, 回国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意大利文学会会长等职。在40多年 的翻译生涯中,吕先生一直致力于将意大利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引入我国,他主持的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二十世纪文学丛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经典名著”丛书等体 系较大,眼光独到,收录完整,在文学爱好者中很有口碑。近年来,他任主编、由译林出版社出 版的《卡尔维诺文集》和《莫拉维亚文集》等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因为在中意文化交流方面贡献突出,吕同六获得过多种相关荣誉,如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1996)、意大利 总统授予共和国骑士勋章(1990)等等,2002年6月3日,他荣获意大利国家最高荣誉——由意大 利总统颁发的爵士勋章。他出版过的主要著作有:《地中海的灵魂》(1993)、《多元化多声部 》(1993)、《寂寞是一座桥》(2002)等。

罗念生

(1904.7.12—1990.4.10)学名罗懋德。生于四川威远。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对古希腊文学发生兴趣。1927年在北京主编《朝报》文艺副刊时,在清华校刊上发表散文《芙蓉城》,这是他最早发表的作品。1929年至1933年先后进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康奈尔大学研究院。

1931年在纽约与罗皑岚、柳无忌等合办《文艺杂志》。1933年开始翻译希腊古典文学。此后几十年间,译出许多希腊重要名著。1933年到1934年在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1934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外语系教授。1935年与梁宗岱合编天律《大公报》诗刊。

1936年在成都与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等创办文艺半月刊《工作》。1952年调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研究古希腊文学。1964年之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作书目:

《龙涎》(诗集)1936,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芙蓉城》(散文集)1943,西南图书供应社

《希腊漫话》(散文集)1943,中国文化服务社重庆分社

《论古希腊戏剧》(论文)1985,戏剧

《二罗一柳忆朱湘》(回忆录)与罗皑岚、柳无忌合著,1985,三联

翻译书目:

《儿子的抗议》(中篇小说)英国哈代著,与卢大野合译,1929,远东图书公司

《醇酒·妇人·诗歌》1930,光华

《傀儡师保尔》希腊施笃谟著,与陈林等合译,1931,光华

《伊菲格涅亚在陶洛人里》(悲剧)希腊欧里庇得斯著,1936,商务

《俄狄浦斯王》(悲剧)希腊索福克勒斯著,1936,商务

《特罗亚妇女》(悲剧)希腊欧里庇得斯著,1944,商务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1954,人文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1957,人文

《埃斯库罗斯悲剧二种》1961,人文

《索福克罗斯悲剧二种》1961,人文

《蛙》(剧本)希腊阿里斯托芬著,1961,人文

《欧里庇得斯悲剧二种》1962,人文

《诗学诗艺》(理论)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与杨周翰合译,1962,人文

《诗学》(理论)希腊亚里斯多德著,1962,人文

《意大利简史》英国赫德、韦利合著,与朱海观合译,1975,商务

《阿里斯托芬喜剧二种》1980,湖南人民

《琉善哲学文选》(政论)古罗马琉善著,1980,商务

《伊索寓言》1981,商务

《索福克勒斯悲剧两种》1983,湖南人民

《希腊罗马散文选》1985,湖南人民

《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选》1988,北京

《伊索寓言选》1988,人文

王道乾

(1921—1993),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文艺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绍兴人。1945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法国公费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1949年10月回国。1950年在华东文化部工作。1954年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文艺月报》编委等职。曾经当选为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代表。1961—1966年在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派往出版干校参加《世界史》翻译工作。1979—1993年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外国文学报道》杂志主编,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1991年获学术突出贡献国家特殊津贴。

王道乾先生还担任过以下职务:国家社科基金会外国文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编委;《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学研究会顾问;上海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聘教授;《辞海·文艺理论、现代文学部分》主要编写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部分条目撰写人。

以翻译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而蜚声海内外的翻译家王道乾先生,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文坛神话:他在汉语世界里创造了“另一个玛格丽特·杜拉斯”。从他的笔下诞生出的一系列杜拉斯作品,如:《琴声如诉》、《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广场》、《埃米莉·L》、《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物质生活》等,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作家的创作,有相当一批如今驰骋文坛的作家从中获益良多。由此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个“《情人》现象”,也就是一个作家如何在另一种语境中最充分、贴切地演绎和表达?这是文坛颇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不过在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勉为其难”的翻译家,正是某种时代的局限造就了我们的翻译家。如果文学翻译界颁发“诺贝尔奖”的话,那么王道乾先生将是当之无愧的获得者。

王道乾著译作品年表

1951年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法)让·弗莱维勒编选,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2年 《亨利·巴比塞》(法)让·弗莱维勒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5年 《左拉》(法)让·弗莱维勒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米晒耳·隆代》(法)安德烈·腓力普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7年 《烟斗》(短篇小说集)(法)安德烈·斯梯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尔扎克怎样给人物取名字》(法)戈日朗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 《红与黑》(选译)(法)司汤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作品选》

1964年 《关于文学的发展》(法)马拉美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论选》下卷

《拉辛与莎士比亚》(选译)(法)司汤达 著,(同上)

1972年 《巴黎圣母院》(法国电影)(法)让·德拉努瓦导演,上海电影译制厂

1979年 《拉辛与莎士比亚》(全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愿快乐常在》、《鲁滨逊·克罗索的结局》(短篇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 《琴声如诉》(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1981年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

1984年 《广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中国社科出版社《世界文学》

1985年 《情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 《克洛德·西蒙》(随笔)(法)阿兰·罗布-格里耶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1988年 《彩画集》(散文诗)(法)兰波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关于<彩画集>》(法)茨维坦·托多罗夫 著,(同上)

1989年 《埃米莉·L》(小说)(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文汇出版社

《婚礼弥撒——关于(埃米莉·L)》(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0年 《杜拉斯访谈录》(随笔 22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阿尔戈古堡》(小说,遗稿未发表)(法)于连·格拉克 著

1991年 《地狱一季》(散文诗集)(法)兰波 著 花城出版社

《通灵者书信二封》(法)兰波 著 (同上)

《智者的幸福》等诗四首(法)莱昂-加·格罗 著,《世界文学》 《诗三章》(法)于·拉布吕斯,(同上)《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遗稿未发表)(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1992年 《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 《驳圣伯夫》(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 《ECCE HOMO》等诗六首(法)亨利·米肖 著,《世界文学》杂志 《睡眠及其他》(随笔四篇)(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1994年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礼拜五》(散文)(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外国文艺》1995年 《爱的沙漠》、《福音散文》(散文诗)(法)兰波 著,(同上)《亨利·贝尔》(法)梅里美 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意大利绘画史)导言》(法)司汤达 著,(同上)《(吕西安·勒万)序言》(法)司汤达 著,(同上) 《(吕西安·勒万)原编者序》(法)亨利·马尔蒂诺 著,(同上) 《向玛格丽特·杜拉斯致敬——关于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法)雅克·拉康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法国研究》 《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随笔,关于《琴声如诉》)(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1996年 《书及其他》(随笔十九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 《物质生活》(随笔集)(法)(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情人·乌发碧眼》(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关于(情人)》(法)米雷尔·卡勒-格鲁贝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 《红与白》(小说,原名《吕西安·勒万》)(法)司汤达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地位》(小说)(法)司汤达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亨利·贝尔》(法)梅里美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旅人札记》(散文)(法)司汤达 著,花城出版社 未来的现象》(散文诗)(法)马拉美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森林的通道》(诗)(法)安德烈·于盖托 著,(同上)1999年 《书》(随笔一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重庆出版社 《书》、《巴黎》(随笔)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三联书店《书城》杂志 2000年 《一天上午的回忆》(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译》(法)兰波 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吕叔湘-英语

夏志安-英语

杨绛-英语

刘士聪-英语

鲁迅-俄语 朱生豪-英语

张谷若-英语

推荐第2篇:小小翻译家

小小翻译家

适用范围

1-6年级

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把英语和汉语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游戏类型

输出型游戏

游戏准备

配套的英语句子卡片、汉语句子卡片两套

游戏教学实例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英语句子,直到学生基本熟练掌握。

(2)教师把英语句子卡片贴在黑板上,把汉语句子卡片放在讲桌上。

(3)将学生分成两组,从中各挑选出两名学生上台参加游戏。

(4)教师以 “Ready? Go!” 作为指令,宣布游戏开始,两组中的一名学生负责从黑板上摘英语句子,另一名学生负责从讲桌上找出相应的汉语翻译。最快完成且准确的小组获胜。

(5)教师授予获胜的两人“小小翻译家”称号。教师把卡片的顺序打乱,挑选学生上来继续参加游戏。

注意事项

(1)奖励一定要公平、公正。

(2)这个游戏还可以以教师说出英语句子,点学生起来说汉语翻译,或教师说出汉语翻译,点学生起来说出英语句子,或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操作。当然,也可以请组织能力较强、发音清晰、准确的学生上台来主持操练活动。

(3)为表示教师对“小小翻译家”的重视,教师可以用卡片把“小小翻译家”打印出来,然后签上教师自己的名字,或专门刻一个“小小翻译家”的章,以对学生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

Finish My Sentence

适用范围

1-6年级

游戏目的

通过简单的输入和简单的变通,来完成新授和复习的任务

游戏类型

输入型游戏

游戏准备

在进行板书时将句子中的重点地方标出来

游戏教学实例

这是一个单词和句子并重的游戏。下面以 “What is your name?” 的操练为例做一说明。

(1)教师引入游戏,设置简单的情景,询问学生的名字,并通过一定的动作、表情让学生明白教师所说句子的意思。

T: What is your name?

S1: Zhou Lan.

T: Yes, very good!

(2)教师依次问几个学生,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3)为让学生掌握这个句子,教师首先要把突破句子的重点放在单词name上。

T:(教师突然摸摸脑袋,作疑惑状)老师在说话的时候,不小心掉了小尾巴,看看哪个同学能帮老师把小尾巴找回来?(教师的话要有鼓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

T: What is your…?(教师在这里停顿就是为了让学生说出name这个单词,对于能够说出来的学生,教师要积极给予表扬。)

(4)当学生能清晰、准确地说出name一词后,教师在每说一次 “What is your name?” 时就减少一个单词,以此让学生不断完成下去。

T: What is…?

S: your name.

T: What…?

S: is your name.

而what一词可以通过教师张嘴不发出声音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这样,这个句子就完成了它的输入。本游戏的趣味性调节点就在于教师要越说越快,有时甚至要打乱顺序不从第一个单词说起,以此让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教师运转。 注意事项

(1)奖励要敏感,及时表扬那些能说出来的学生,尽量避免出现教师说半天,而学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情况。

(2)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除了操练速度要快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抢答,使学生处于活跃的状态。

推荐第3篇: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著名翻译家

草婴

原名盛峻峰,1923年生于宁波,现居上海,俄语文学翻译大家。

主要翻译作品有托尔斯泰小说12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克鲁采奏鸣曲》、《哈吉·穆拉特》、《童年·少年·青年》)、肖洛霍夫作品(《新垦地》、《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卡塔耶夫《团的儿 子》、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 董乐山

1924年11月1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1月16日于北京病逝。董乐山194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全国解放后曾长期从事新闻翻译和英语教学工作。1981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译协理事,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美国社会与文学研究专家、作家与翻译家。著作有《译余废墨》、《文化的休闲》、《文化的误读》、《边缘人语》等;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编著有《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等。他翻译的《西行漫记》是斯诺这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经典性著作中文译本中翻译得最好、流传最广的一部,译作文笔流畅纤巧,达到很高的水准。他是一位难得的信达雅俱佳的翻译家,所编著的《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独辟蹊径,是希图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读者以及研究者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傅雷

(1908-1966)翻译家。字怒安。上海南汇人。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巴黎卢佛美术史学校学习艺术批评。1931年回国,在上海美专教美术史和法文。1933年后历任时事汇报总编辑、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审科长。抗战爆发后转事译著。一生共译外国文学名著三十二部。尤以翻译与研究巴尔扎克著作成绩卓著。

从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业翻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弥盖朗琪罗传》,巴尔扎克著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亚尔墙·萨伐龙》《夏倍上校》《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幻灭》《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于絮尔·弥罗埃》,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名著《艺术哲学》等。写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专著,以及《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评(三里湾)》《评(春种秋收)》等散文。

季羡林

(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桦

1927年生于昆明。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校主修英国语言文学。在国家外事部门工作三十五年,其中近十四年任职中国驻丹麦大使馆。1997年,获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颁发的“丹麦国旗骑士勋章”,奥登塞市安徒生奖委员会“1997年安徒生特别奖”,并被“冰岛冰中文化交流协会”接受为荣誉会员。2000年,出任“丹麦奥登塞安徒生奖执行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丹麦年度“伦斯特德隆奖”。2004年,担任中国“安徒生形象大使”。

主要译著有:《安徒生童话故事精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关于尼耳斯?玻尔的一些回忆》(合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新译本四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丹麦概况》(1997),《丹麦立宪史》(1998),冰岛《埃伊尔萨迦》(1999),及丹麦短篇小说、歌曲若干。主编丹麦凯伦?布里克森作品四卷并翻译其中的《七篇奇幻的故事》、《冬天的故事》等两卷(新世纪出版社,2000)。著有《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新世纪出版社,1998)。

吕同六

1938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专业, 回国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意大利文学会会长等职。在40多年 的翻译生涯中,吕先生一直致力于将意大利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引入我国,他主持的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二十世纪文学丛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经典名著”丛书等体 系较大,眼光独到,收录完整,在文学爱好者中很有口碑。近年来,他任主编、由译林出版社出 版的《卡尔维诺文集》和《莫拉维亚文集》等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因为在中意文化交流方面贡献突出,吕同六获得过多种相关荣誉,如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1996)、意大利 总统授予共和国骑士勋章(1990)等等,2002年6月3日,他荣获意大利国家最高荣誉——由意大 利总统颁发的爵士勋章。他出版过的主要著作有:《地中海的灵魂》(1993)、《多元化多声部 》(1993)、《寂寞是一座桥》(2002)等。

罗念生

(1904.7.12—1990.4.10)学名罗懋德。生于四川威远。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对古希腊文学发生兴趣。1927年在北京主编《朝报》文艺副刊时,在清华校刊上发表散文《芙蓉城》,这是他最早发表的作品。1929年至1933年先后进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康奈尔大学研究院。

1931年在纽约与罗皑岚、柳无忌等合办《文艺杂志》。1933年开始翻译希腊古典文学。此后几十年间,译出许多希腊重要名著。1933年到1934年在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1934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外语系教授。1935年与梁宗岱合编天律《大公报》诗刊。

1936年在成都与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等创办文艺半月刊《工作》。1952年调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研究古希腊文学。1964年之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作书目:

《龙涎》(诗集)1936,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芙蓉城》(散文集)1943,西南图书供应社

《希腊漫话》(散文集)1943,中国文化服务社重庆分社

《论古希腊戏剧》(论文)1985,戏剧

《二罗一柳忆朱湘》(回忆录)与罗皑岚、柳无忌合著,1985,三联

翻译书目:

《儿子的抗议》(中篇小说)英国哈代著,与卢大野合译,1929,远东图书公司

《醇酒·妇人·诗歌》1930,光华 《傀儡师保尔》希腊施笃谟著,与陈林等合译,1931,光华

《伊菲格涅亚在陶洛人里》(悲剧)希腊欧里庇得斯著,1936,商务

《俄狄浦斯王》(悲剧)希腊索福克勒斯著,1936,商务

《特罗亚妇女》(悲剧)希腊欧里庇得斯著,1944,商务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1954,人文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1957,人文

《埃斯库罗斯悲剧二种》1961,人文

《索福克罗斯悲剧二种》1961,人文

《蛙》(剧本)希腊阿里斯托芬著,1961,人文

《欧里庇得斯悲剧二种》1962,人文

《诗学诗艺》(理论)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与杨周翰合译,1962,人文

《诗学》(理论)希腊亚里斯多德著,1962,人文

《意大利简史》英国赫德、韦利合著,与朱海观合译,1975,商务

《阿里斯托芬喜剧二种》1980,湖南人民

《琉善哲学文选》(政论)古罗马琉善著,1980,商务

《伊索寓言》1981,商务

《索福克勒斯悲剧两种》1983,湖南人民

《希腊罗马散文选》1985,湖南人民

《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选》1988,北京 《伊索寓言选》1988,人文 王道乾

(1921—1993),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文艺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绍兴人。1945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法国公费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1949年10月回国。1950年在华东文化部工作。1954年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文艺月报》编委等职。曾经当选为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代表。1961—1966年在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派往出版干校参加《世界史》翻译工作。1979—1993年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外国文学报道》杂志主编,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1991年获学术突出贡献国家特殊津贴。

王道乾先生还担任过以下职务:国家社科基金会外国文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编委;《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学研究会顾问;上海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聘教授;《辞海·文艺理论、现代文学部分》主要编写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部分条目撰写人。

以翻译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而蜚声海内外的翻译家王道乾先生,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文坛神话:他在汉语世界里创造了“另一个玛格丽特·杜拉斯”。从他的笔下诞生出的一系列杜拉斯作品,如:《琴声如诉》、《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广场》、《埃米莉·L》、《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物质生活》等,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作家的创作,有相当一批如今驰骋文坛的作家从中获益良多。由此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个“《情人》现象”,也就是一个作家如何在另一种语境中最充分、贴切地演绎和表达?这是文坛颇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不过在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勉为其难”的翻译家,正是某种时代的局限造就了我们的翻译家。如果文学翻译界颁发“诺贝尔奖”的话,那么王道乾先生将是当之无愧的获得者。

王道乾著译作品年表

1951年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法)让·弗莱维勒编选,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2年 《亨利·巴比塞》(法)让·弗莱维勒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5年 《左拉》(法)让·弗莱维勒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米晒耳·隆代》(法)安德烈·腓力普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7年 《烟斗》(短篇小说集)(法)安德烈·斯梯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尔扎克怎样给人物取名字》(法)戈日朗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 《红与黑》(选译)(法)司汤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作品选》

1964年 《关于文学的发展》(法)马拉美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论选》下卷

《拉辛与莎士比亚》(选译)(法)司汤达 著,(同上)

1972年 《巴黎圣母院》(法国电影)(法)让·德拉努瓦导演,上海电影译制厂

1979年 《拉辛与莎士比亚》(全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愿快乐常在》、《鲁滨逊·克罗索的结局》(短篇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 《琴声如诉》(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1981年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

1984年 《广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中国社科出版社《世界文学》

1985年 《情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 《克洛德·西蒙》(随笔)(法)阿兰·罗布-格里耶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1988年 《彩画集》(散文诗)(法)兰波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关于<彩画集>》(法)茨维坦·托多罗夫 著,(同上)

1989年 《埃米莉·L》(小说)(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文汇出版社

《婚礼弥撒——关于(埃米莉·L)》(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0年 《杜拉斯访谈录》(随笔 22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阿尔戈古堡》(小说,遗稿未发表)(法)于连·格拉克 著

1991年 《地狱一季》(散文诗集)(法)兰波 著 花城出版社

《通灵者书信二封》(法)兰波 著 (同上) 《智者的幸福》等诗四首(法)莱昂-加·格罗 著,《世界文学》 《诗三章》(法)于·拉布吕斯,(同上)《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遗稿未发表)(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1992年 《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 《驳圣伯夫》(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 《ECCE HOMO》等诗六首(法)亨利·米肖 著,《世界文学》杂志 《睡眠及其他》(随笔四篇)(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1994年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礼拜五》(散文)(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外国文艺》1995年 《爱的沙漠》、《福音散文》(散文诗)(法)兰波 著,(同上)《亨利·贝尔》(法)梅里美 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意大利绘画史)导言》(法)司汤达 著,(同上)《(吕西安·勒万)序言》(法)司汤达 著,(同上) 《(吕西安·勒万)原编者序》(法)亨利·马尔蒂诺 著,(同上) 《向玛格丽特·杜拉斯致敬——关于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法)雅克·拉康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法国研究》 《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随笔,关于《琴声如诉》)(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1996年 《书及其他》(随笔十九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 《物质生活》(随笔集)(法)(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情人·乌发碧眼》(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关于(情人)》(法)米雷尔·卡勒-格鲁贝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 《红与白》(小说,原名《吕西安·勒万》)(法)司汤达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地位》(小说)(法)司汤达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亨利·贝尔》(法)梅里美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旅人札记》(散文)(法)司汤达 著,花城出版社 未来的现象》(散文诗)(法)马拉美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森林的通道》(诗)(法)安德烈·于盖托 著,(同上)1999年 《书》(随笔一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重庆出版社 《书》、《巴黎》(随笔)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三联书店《书城》杂志 2000年 《一天上午的回忆》(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译》(法)兰波 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推荐第4篇:了解当代翻译家

了解当代翻译家、从事译学研究的必读书

《巴别塔文丛》读后

林穗芳

翻译是学外语的年轻人向往的职业。进了翻译界就会发现,在从事这个沟通人类心灵的职业的同行之间难得有交流的机会。如果学的和用的是小语种,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笔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订阅一些有关翻译与外语的专业杂志,几十年来几乎看不到介绍小语种翻译心得体会的文章。近十几年来译坛快要成了英语独家的天下,这对开阔翻译工作者与读者的视野不利。花城出版社1994年出版飞白主编的10卷本、800万汉字的《世界诗库》,收入了古今100多个国家1€E?04位诗人的诗歌作品,涉及30多个语种,这是一个宏大的翻译家群体对繁荣新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重大贡献。各个语种作品所蕴涵的世界各族人民的绚丽多彩的文化精华,我们都得译介。各个语种的翻译都有其特殊性和不同要求。总结翻译经验,研究翻译理论,大小语种都得兼顾,不可偏废。

由南京大学教授、文学翻译理论家许钧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对外合作编辑部主任唐瑾编审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巴别塔文丛》,为我国现代通天塔的建造者、不同语种的翻译家们提供了难得的倾心交流的机会,也为了解当代翻译家、研究译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和不可缺少的参考书。《巴别塔文丛》(以下简称《文丛》)共12卷,300多万字,是方平、屠岸、董乐山、叶渭渠、金圣华、李文俊、林一安、吕同

六、杨武能、刘靖之、施康强、郭宏安12位当代翻译家的文集,翻译语域包括英、法、德、意、西、日等大小语种。12位翻译家(内地10位、香港2位)出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4位,30年代5位,40年代3位。有的在解放前就开始从事翻译,但他们的成长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与5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翻译家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有不少是他们的学生。最年长的一位出生于1921年,他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是:“我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支壮大的文学翻译队伍中休戚相关的一员。”收入文集中的不是他们的译作,而是他们有关译品、译道、翻译工作者、中外文化交流的散论、随笔、札记等,以述怀抒见为主,使读者对翻译家们的了解不再限于译作的层面,而通过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不懈求索”看到他们对翻译事业和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广阔视野之后的高尚情怀和异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了解翻译家,仅看他们的译品是不够的,必须阅读他们的著述,特别是他们怎样写自己的翻译生涯、思考、情趣和追求,也就是离不开施康强先生的自选集书名所说的“自说自话”。这套文丛书名和单卷书名的设计匠心独运,各有特色,寓意深邃,耐人寻味。文丛以“巴别塔”命名表示这一套书是从事崇高事业的通天塔建造者翻译家的文集,有别于一般作家的文集。单卷书名则各有着眼点:屠岸先生用《倾听人类灵魂的声音》、吕同六先生用《寂寞是一座桥》作书名以显示翻译家担负着沟通人类心声和在默默耕耘中架设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神圣使命,金圣华女士的文集《译道行》表示书中所展现的是“译家长年累月跋涉译途的实录和心迹”,董乐山先生的文集以《西行的足音》为书名意在再现作者“采撷西方文化精华的漫长里程”,方平先生的书名《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诗人》和刘靖之先生的书名《和谐的乐声》使读者联想到两位翻译家与诗、与音乐结有不解之缘,叶渭渠先生的书名《扶桑掇琐》显示作者的翻译与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文化。

编辑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可以回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作者、同书稿打交道,为他人作嫁;目下还得增添一项活动内容:“跑市场”。作为曾经从事过多年翻译书出版工作的编辑,自然很想了解翻译家的生活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书上也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读了这套文丛后深有感触地发现许多位资深翻译家的答案竟是不约而同的:寂寞。

四川大学教授、德语文学翻译家、德国国家功勋奖章获得者杨武能收入他的文集《圆梦初记》的一篇文章以《寂寞的丰碑怀念力冈》为题,追忆“先是寂寞地活着和奉献最终又寂寞地离去”“以九死不悔的毅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为介绍俄罗斯文学献出了整个生命的大翻译家”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力冈先生,说他从未获得过任何奖励和荣誉称号,也没有哪怕仅仅是在某个学会、协会担任过任何职务,作为教师和翻译家,他有的是辛勤的劳作、默默的奉献,他之能给后人留下《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猎人日记》等洋洋700多万言的精华译作,就正归功于他“耐得住寂寞”。杨先生谈到自己长期业余从事德语文学译介工作的体会时也说“自觉十分寂寞”。他孜孜以求的就是成为“一名学者加作家的合格翻译工作者”,他说:要想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付出数十年的心血和努力,不放过任何机会学习和积累必需的知识和本领,在这之后,还得有忍受盛夏酷暑的煎熬和寒夜孤灯的寂寞的耐力和毅力;这种耐力和毅力首先来自于对事业的爱,虽然它是那样的名小利微。他以杰出的前辈翻译家为榜样,严格保证选题和翻译质量,结果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所选译 1

的都是内容健康而又富有艺术价值的佳作,凝聚他从事德语文学翻译30年心血的结晶《德语文学精品》(自选集)可以作证。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翻译的歌德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在1981年问世时深受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欢迎,10年总印数逾百万册,1991年收入这部精品自选集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译文重新进行了修订。他强调翻译工作者应当自尊自爱,绝不能以不负责的行事玷污自己的神圣而高尚的事业,奉劝近些年翻译队伍中出现的少数文化垃圾的走私贩运者和伪劣商品的制造者应当迷途知返。

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意大利文学学会会长吕同六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田德望于91岁的高龄完成世界文学名著但丁《神曲》全书的研译(译文加注释共100万字)之时,为表达自己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的崇敬心情,写了《寂寞是一座桥》这篇文章,其中写道:“田先生是73岁时研译《神曲》的,历时凡十八载。他以重病后的衰弱身躯,手执放大镜片,忍受着清贫和寂寞,矻矻终日。我记得一位诗人写过,寂寞是一座桥。不妨说,先生十八载的寂寞,也是一座大桥,巍巍屹立,联结着中意两国的文化和人民的友情。”田先生的另一名学生、我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叶廷芳作了进一步的诠释:“这18年不是忙里偷闲的18年,而是全力以赴的18年;不是远离死神的18年,而是死神几度敲门的18年!……田德望先生拿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集聚了生命所有的强光,进行了生命的最后冲刺,终于把这重担挑到了胜利的终点!”《神曲》这部代表意大利民族精神、标志欧洲近代文学和新时代开端的百科全书式鸿篇巨制,结构和韵律严谨完美,翻译难度极大。据吕先生介绍,从钱稻孙1921年发表《神曲·地狱篇》前五歌起,先后有七种中译本问世,这些中译本要么是不完整的,要么是从别的文字转译,存在着诸多缺陷;这样,从原文忠实地、艺术地翻译《神曲》,并予以准确阐释的任务,便历史地落到了田德望教授的身上,“田译可以当之无愧说是迄今译文质量最具水准、最富于学术价值的译本”。笔者相信,这代表我国意大利文学翻译界的一致看法。为打造出这样的精品,实现自己的追求,田先生在1936年赴但丁故乡佛罗伦萨大学深造、钻研《神曲》、为翻译作学识上的准备,到2000年8月(辞世前两个月)历尽艰辛地完成了全书的翻译,前后总共用了64年,竭尽了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田先生荣获意大利总统亲自授予的意大利国家一等功勋奖章是当之无愧的。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中国莎士比亚协会会长、作协文学翻译荣誉奖获得者方平先生在他的文集《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诗人》中写道:“我一向把从事文学翻译看作是坐冷板凳的事情”,“已安于冷冷清清的命运”,由于喜爱这份工作,把它看作自己精神支撑点,“清冷点、寂寞点,想得开,并不盼望多大的回报”。“一位文学翻译工作者知道自己在祖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尽了自己的努力,发挥了一份微薄的作用,那么乐在其中,就不会有太多的杂念和计较,就会甘于寂寞了。”寂寞可以出有声有色的、以其特有的魅力占领舞台的译作。谈到翻译《新莎士比亚全集》的体会时,方先生说:文学翻译一般说来是“斗室之内的一种无声作业”,翻译小说、论文就是如此;但他翻译莎剧却是“有声有色,犹如身历其境”,所以他“对莎剧翻译,情有独钟”,“你越是投入,越是体会到虽苦犹甜,乐在其中”。他的《威尼斯商人》译本深受读者欢迎,曾为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剧团公演时采用。

社科院外文所编审、译协副会长兼文学翻译委员会主任、1994年中美文学交流奖获得者李文俊先生在他的文集《寻找与寻见》中写道:“翻译家除罕见的例外总是寂寞的。……除了偶尔有个编辑向他催稿,他不会收到太多的来信与电话。”他在寂寞中“苦心孤诣”译成的欧·亨利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教科书的编者还特别提示学生要很好体会那些耐人寻味的词句和精彩之笔。事实说明优秀译文同优秀的原创作品一样可以成为汉语教材,成为本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世俗的偏见,译者没有获得与作者同样署名的权利,但李先生为自己的译品得到“这样的细心对待”认为“也该心满意足”了,翻译家的宽广胸怀可见一斑。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才能译出精品,业绩卓著的翻译家们的言传身教和敬业精神,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劣质翻译触目惊心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文丛》使读者对我国翻译事业的新进展、翻译家们在改革开放以来关注的重大问题和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有了更多的了解。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与前途,翻译工作者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从阐释学与译介学等新视角考察翻译的本质,诗歌不可译论的再审视,古典名著复译的必要性,当代文学翻译应当有比“信达雅”更高的标准,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翻译职业道德,翻译批评如何避免片面性,以及现在已成为讨论热点的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翻译的忠实性和再创造性的矛盾、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等等,《文丛》都已涉及,其中既有翻译家们的共识,也不乏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例如把古典名著翻译比作没有终点的接力赛的观点是译家们都认可的,方平先生以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学术的自信心提出文学翻译“不存在理想的范本”这个带挑战性而又很有见地的论点,揭示文学翻译不同于创作的一个特点,为文学翻译工作者提出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他自己身体力行,以诗体翻译以诗体写成的莎剧,志在超越前人以散文体翻译的莎剧,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他在奉献给读者的这部文集的有关文章中提供一些实例对两种不同文体的翻译进行了比较,优劣短长读者自己不难作出判断。至于有一些认识尚不一致的问题,读来也饶有兴味,有助于启发

思考。例如,对原作和原著作者持什么态度对翻译的取向有直接的影响,译者面对原作应当持什么心态:高于原作,平起平坐,还是低于原作?有的译家说自己愿意采取低于原作的心态,认为先有一种谦虚态度和敬重心情,才会尽心理解其含义,体会其风格,然后考虑如何用译语表达。有的译家认为“发挥汉语优势”可使自己的译作高于原作。有的译家以学者型译者自勉,不赞成译者以我为主,和原作者比高低,以作者型译者自诩;他认为最好是做到:在翻译过程中既和原作者倾心相交,成为朝夕相处的师友,同时也不忘其本,心悦诚服地做原作的忠实的追随者。

解放前我国小语种翻译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建国初期西、葡、意等语种的文学作品仍然主要靠从大语种转译。大批小语种翻译工作者是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培养的,他们已陆续成为在各领域开拓我国翻译事业的中坚力量。《世界文学》编审、我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一安先生在他的文集《奇葩拾零》中指出转译的先天性致命弱点:原译者往往不将原作和盘托出,或掐头去尾,或藏匿不露,或囫囵吞枣,甚至乔装打扮、重新包装……;例如“从英文转译的《聂鲁达诗文集》多有误译”,而“许多从俄文转译的拉美文学作品大多面目皆非”。他介绍说,经过国家数十年的培育,已造就了一支语言功底扎实的西语和葡语文学翻译队伍,他们在进行着超越前人的可贵尝试,他们狠下决心:“自我们始,一切西葡语文学作品均直接译自原文,奉献给读者第一手材料。”全部直接译自西班牙文或葡萄牙文、多达数十卷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这是他们实践自己的决心和诺言的最有力的证明。

虽然我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出版社以来不断同小语种译者打交道,但都只见其译稿,未曾读到过他们有关翻译小语种体会的文章,也未见有人为小语种翻译家立传。吕同六先生的《寂寞是一座桥》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小语种翻译家论著自选集,它融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为一体,内容引人入胜,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别有一番天地的翻译信息宝库。阅读时深深被该书通过意大利语文学翻译反映出来的小语种翻译工作的喜与忧所打动,心情许久不能平静。当今翻译工作的待遇特别是名著翻译的稿酬偏低,与译者付出的艰苦劳动和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很不相称。书中《谁来接这个清贫的接力棒》一文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深思:像意大利语这样的小语种的文学翻译近十几年刚刚起步并进入兴旺期但队伍很快就老化,面临断档的危机,迫切需要培养和吸收新生力量。连中年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在为“译介者后继乏人的前景深为忧虑”。

综上所述,我感到这套文丛的编选出版有如下重要意义,值得向广大读者介绍推荐:1)以出版大型文丛的形式把内地和香港这样多的大小语种翻译家作为一个群体推出,在我国翻译出版工作史上是第一次,这个创举大大地拓宽了翻译出版领域,很好地贯彻了双百方针。民族有大有小,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宝贵的贡献。十六大报告在讲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时强调“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包括汲取他们的文化精华,离不开各大小语种的翻译工作,离不开大小语种翻译家。作家出文集,翻译家出译文集,过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翻译家如果不同时是作家或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一般是与出版文集(著作集)无缘的。这套文丛的编选出版改变了翻译家特别是小语种翻译家长期受冷落的境遇,不仅使入选翻译家“心头涌起了一股暖流”,同时也使被铺天盖地的低俗作品困扰的读者感到耳目一新。2)随着翻译研究领域从译作和两种语言的转换拓宽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翻译主体性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这套文丛的编选出版正好适应当今翻译研究转向的需要,成为了解当代翻译家、从事译学研究的必读书。有的作者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成长为译家的全过程,除已发表过的有关文章外还新写了全书的一半,有的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文集适应这套文丛的总体要求,赶写了七八篇随笔补充进去。这些材料自然是在其他书看不到的。3)这套文丛令人信服地表明,业绩卓著的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作家兼学者,它的问世将有助于提高当代文学翻译家的文化地位和社会地位,激励有抱负的年轻人献身于崇高的翻译事业。4)近几年来翻译书籍质量滑坡、粗制滥造的译品急剧增多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切,这套文丛为翻译工作者和出版者确保和提高翻译书籍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因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屠岸先生在他的文集《后记》中写道:“我了解到湖北教育出版社的出版方针中有一条:大力推出翻译理论和有关翻译、有关外国文学研究的著作,目的是要为了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健康发展。这类书籍是不会赚钱而要亏本的,但他们是为了事业,愿意作出奉献。我也是一个出版工作者,对湖北教育出版社这种做法十分赞赏,并对主持此项工作的唐瑾女士表示敬意。”这样一套对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大型翻译家文丛的成功推出,首先得归功于湖北教育出版社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及两位熟悉译界情况、了解读者和研究者需要的主编一位翻译理论家和一位翻译书籍编辑家通力合作与精心策划,这是笔者阅读了12卷书的《后记》后得出的看法。

(作者单位:人民出版社)

推荐第5篇:中国近现代翻译家小传

中国近现代翻译家小传

翻译大家产生于特定的时代。首先,那是一个潜心读书、真正治学的时代,学者具有高深的修养;其次,那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学者立于思想变革的潮头。坚实的文学修养,扎实的外文功底,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时事和潮流的把握,对古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融会贯通,凡此种种,促成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译作等身的一代翻译大家。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

同时,翻译大家“术业有专攻”。傅雷,《约翰•克利斯朵夫》与巴尔扎克作品;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叶君健,安徒生童话;罗念生,古希腊文学;草婴,托尔斯泰全集;张谷若,托马斯·哈代作品;徐宜,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全集和《鼻子》全集。大家的名字与特定的外国文学作品或作家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专而精,这也是翻译大家为常人所不及的品格之一。

傅雷: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足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数百万言的译作为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服尔德传》、《夏洛外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幻灭》;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等共三十余部作品。 傅雷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傅雷为人坦荡,禀性刚毅。“*”中不堪受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朱生豪:

朱生豪(1912—1944),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同时攻读英语。1933年,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

从24岁起,朱生豪以宏大的气魄、坚韧的毅力,经数年呕心沥血,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含戏剧31种)。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短短卅二春秋。朱译莎剧《全集》由世界书局出版后,轰动文坛,被时人叹为“宏伟的工程”、“伟大的业绩”。 朱生豪的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丽。所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本),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译文。

叶君健:

叶君健(1914—1999),作家,文学翻译家。湖北黄安(今红安) 人。笔名马耳。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1944年至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欧洲文学。历任辅仁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副主编等。 叶是中国第一个从丹麦文翻译、并系统全面地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家。《安徒生童话》现有80多种文字的译本,而丹麦报纸评论中文译本是最好的,认为“只有中国的译本把他当做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因而是水平最高的译本。”为此,丹麦女王曾隆重授给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也是安徒生与叶君健作为作者与译者,因一部作品先后获得同样勋章的唯一先例。

主要著作还有《叶君健童话集》,中篇小说《开垦者的命运》、《在草原上》、长篇小说《火花》、《自由》、《曙光》等。散文集有《画册》等15本。

1999年1月5日在北京病逝。 罗念生:

罗念生(1904—1990) ,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学者、翻译家。学名罗懋德。生于四川威远。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对古希腊文学发生兴趣。1929年至1933年先后进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康奈尔大学研究院。1933年到1934年在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外语系教授。

1933年起,罗念生开始翻译希腊古典文学。此后近半个世纪,“在中国文化大地上搬来了一座希腊群神聚居的奥林波斯山”。主要译著有:译文主要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三大悲剧家的悲剧共十三种,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罗念生可说是“人以文传”。秋水般明净不染尘的独特文字,既是他个人性情气质的自然流露,更与希腊精神的知性品格密合无间,所以他也就永远活在这座奥林波斯山上。罗念生的文字,说理的论文有着散文般的清丽,写意的散文又逻辑清明的极境。

1990年,罗念生走完寂寞而平凡的一生,但留给后人的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草婴:

草婴(1923—2015),原名盛俊峰,中国翻译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翻译家。 草婴十五岁开始学习俄语,立志将俄罗斯文学介绍到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草婴系统地翻译俄罗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肖洛霍夫、莱蒙托夫的作品,特别是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和六十余部中短篇小说。1987年,草婴在莫斯科获得了高尔基文学奖,成为唯一获得此奖的中国作家。

“作为翻译家,首要的条件是要甘于寂寞。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几本外语书、几本词典、几张稿纸、一支笔,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不是过一天两天,不是一个礼拜两个礼拜,而是终身。”这是草婴的名言。

张谷若:

张谷若(1903—1994),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他于20世纪30年代以成功地翻译了英国文学大师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和《还乡》一举成名。他一生从事教授英国语言文学和翻译工作,以治学专注执着、做人正直厚朴而为人尊重。

译有七部、约400万言英国古典文学名著,除《苔丝》与《还乡》外,还有哈代的《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史》、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肖伯纳的戏剧《伤心之家》以及唐诗英译等。这些译作屡经再版,数十年来拥有海内外广泛的读者,以其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成为高等院校外文翻译教学、研究及实践的范本。

他旗帜鲜明地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摆脱原语语言的形式束服,提倡用地道的译语传递源语所表达的艺境,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则在于翻译家的地道做人。张谷若将哈代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与技艺精湛而巧妙地展现在他的译作中,完美的再现了原著的审美价值。

徐宜

徐宜(1931—2018),著名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音乐翻译家。我国近现代歌剧译配奠基人,精通汉语、俄语、英语,熟悉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在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向苏联音乐界介绍中华民族音乐,翻译(中译俄)出版了杨荫浏所著的《中华民族乐器》一书。在校繁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翻译了许多外国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院内出版和教学之用,并提供院外交流。

其译著和译配有许多外国声乐作品,包括歌剧《西方神剧和歌剧咏叹调集》、《法尔斯塔夫》、《费加罗的婚礼》、《浮士德》、《沙皇未婚妻》、《丑角》、《蝙蝠》、《唐·乔凡尼》、《伊戈尔王》等作品。其他还有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伏尔夫、马勒、柏辽兹、穆索尔斯基、鲍罗廷、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19位作曲家的歌曲共五百余首,汇编成十多册歌集,并撰写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作品分析材料。

其翻译的柴可夫斯基的三幕抒情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全剧本,由上海光华出版社出版,并提供给上海歌剧院在上海正式公演。她还翻译了肖斯塔科维奇的三幕歌剧《鼻子》全剧本,由上海歌剧院在北京、上海两地正式公演。主张“艺术源于生活”,擅长观察思考、提炼、升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并获取创作灵感,创作出大量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和文学成就。翻译态度严肃认真,其翻译思想在形式上的美学特征是用词上体现音乐之美、句式结构呈现出歌剧之美,内容方面的美学特征则是修辞方面的美学特征和在意境与意象方面所体现的美学特征。2018年7月5日,看尽繁华起落,人间冷暖,将一切的盛赞浮名都谢绝了的徐宜走完了她的一生。

推荐第6篇:余光中:三者合一的翻译家

余光中:三\"者\"合一的翻译家

余光中在其璀璨的文学生涯之中,诗、散文、翻译、评论、编辑五者兼顾,各呈姿采,但论者提到余教授时,总称之为「诗人余光中」,[散文家余光中],至于有关其翻译方面的成就,却鲜有涉及。 1其实,余光中早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翻译,数十年来,译出经典名著凡十余册,再加上丰硕精辟的译论,真可谓洋洋大观。余光中虽然自谦翻译只是\"写作之馀的别业\",然而,这\"别业\"馀绪,比起许多当行本色翻译家的毕生成就,不论规模或影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译者其实是不写论文的学者,没有创作的作家。也就是说,译者必定相当饱学,也必定擅于运用语文,并且不止一种,而是两种以上:其一他要能尽窥其妙;其二他要能运用自如。造就一位译者,实非易事, 所以译者虽然满街走,真正够格的译家并不多见。\"这段话,是余光中教授在《作者、学者、译者》一文中提出的。 2不错,坊间的译者多如过江之鲫,一般人只要能操两种语言,不论是否精通畅晓,即可执笔翻译,并以译者自居,但译坛中真正译作等身,能成名称家的,却如凤毛麟角,寥寥可数。

以下试从翻译的经验与幅度、翻译的态度与见解、译作的特色与风格、译事的倡导与推动等各方面,来综述余光中的翻译成就,剖析其译论与译著间知行合一的关系,并彰显其如何身体力行,展现出\"作者、学者、译者\"三者合一的翻译大家所特有的气魄与风范。

一、翻译的经验与幅度

余光中是专注研究、擅写论文的学者;勤于笔耕、不断创作的作家,由这样的学者兼作家来从事翻译工作,的确是最理想的人选。一般来说,学者治学之际,迻译西书、评介西学以为佐证的比比皆是;而作家创作之余,偶拾译笔、以为调剂消遣者,亦为数甚多,然而\"别业\"终非\"正务\",真正能对翻译另眼相看、情有独钟、锲而不舍、矢志不渝的学者作家,余光中可说是佼佼者了。

余光中的翻译生涯,起步得很早,于大学期间就已执译笔。 3《老人和大海》( The 0ld Man and the Sea)于一九五二年开始连载于《大华晚报》,一九五七年由重光文艺出版社发行出版;脍炙人口的《梵谷传》初译于一九五七年,译文亦先连载于《大华晚报》,后出版于重光文艺(此书重译于一九七六年,历时一载,于七七年完成,新译本于一九七八年由大地出版社出版)。余光中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则出版于一九五二年,辑录一九四九年至五二年间的作品。 4 因此,翻译之于创作,即使不算同步启程,也称得上亦步亦趋、形影相随了。

在余氏长达四十馀载的文学生涯之中,翻译与创作,就如两股坚韧不断的锦线,以梅花间竹的方式,在瑰丽斑烂的画面中,织出巧夺天工的双面绣。自六十年代初开始,余光中不但写诗吟诗,也论诗译诗,而他的译诗是双向进行的,不但外译中,也中译外。一般文学翻译多以外语译成母语为主流,理由很简单,文学翻译所要求于译者的,是对外语的充分理解,对母语的娴熟运用。对外语的了解,还涉及语言背后的文化精神,社会习俗,这是一个学者的工作;对母语的运用,则包括造句遣辞的推敲、各种文体的掌握,这就关乎作者的功力了。余光中固然是外译中的高手,但中译外也得心应手,应付裕如。这种左右逢源、两者兼能的本领,在当今译坛中,实不多见。究其原因,自然与其学问素养大有关系。余光中早岁毕业于台大外文系,然而中文造诣也极深,用他自己的话语--\"在民族诗歌的接力赛中,我手里这一棒是远从李白和苏轼的那头传过来的\",最可以看出他秉承中国传统的渊源。另一方面,他又说:\"我出身于外文系,又教了二十多年英诗,从莎士比亚到丁尼生,从叶芝到佛洛斯特,那\"抑扬五步格\"的节奏,那倒装或穿插的句法,弥尔顿的功架,华兹华斯的旷远,济慈的精致,惠特曼的浩然,早已渗人了我的感性尤其是听觉的深处。\" 5因此,余光中译诗,可说是一种锻炼:\"说得文些,好像是在临帖,说得武些,简直就是用中文作兵器,天天跟那些西方武士近身搏斗一般。\" 6如此经年累月浸淫砥砺,翻译之功,乃愈见深厚。

余光中所译名家诗,结集出版者外译中包括《英诗译注》(一九六0);《美国诗选》(一九六一);《英美现代诗选》(一九六八);《土耳其现代诗选》(一九八四);中译英则有New Chinese Poetry(《中国新诗选》)(一九六0);Acres Barbed Wire(《满田的铁丝网》)(一九七一);The Night Watchman(《守夜人》)(一九九二)等。这些译著,时间上跨越三十余年,数量上更达数百首之多,这期间,余光中出版了十多本诗集,写了将近八百首诗,诗风亦迭经变迁,瑰丽多姿,由此可以想见译作与创作之间,彼此观照,互相辉映,那种穿针引线、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影响,是多么复杂、多么深刻!

除了译诗之外,余光中于一九七二年出版翻译小说(录事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一九七七年出版《梵谷传》重译本。八四年更进入戏剧翻译的领域,出版了王尔德的《不可儿戏》(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一九九二年出版《温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一九九五年则出版《理想丈夫》(An Idea1 Husband)。余光中写诗,写散文,但从未尝试过小说或戏剧的创作,这两种文类的翻译,多少在他文学的版图上增添了两幅新拓的领土,使其开展的艺术天地,显得更加辽阔与宽广。

余光中的翻译经验是丰富而全面的。从纵的方面来说,其翻译生涯绵长而持久,绝非客串玩票式的浅言即止;从横的方面来看,余光中翻译的十多种作品之中,包括诗、小说、传记与戏剧等多种文类,而来自英国、美国、中国、印度、西班牙、土耳其的不同作者,又往往风格殊异,海明威的朴实简劲及王尔德的风雅精警,可说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极端。就如一幅庞大繁复的拼图,要使细致的小块一一就位,各安其所,若非译者具有高深的学养,卓越的文才,则绝难成事。因此,余光中译品的幅度之大,并非常人可及,而从如此丰富的翻译经验归纳出来的理论,也就更显得字字珠玑,言出有据了。

二、翻译的态度与见解

余光中虽然一再谦称翻译只是自己\"写作之馀的别业\",但是他从事\"别业\"的态度却是十分认真与审慎的。翻译,在这位文坛巨子的心目当中,绝非微不足道的小技,而是传播文化的大道。在写于一九八五年的《翻译乃大道》一文中,余先生曾经剖白过:\"我这一生对翻译的态度,是认真追求,而非逢场作戏。迄今我已译过十本书……。其实,我的\'译绩\'也不限于那十本书,因为在我的论文里,每逢引用英文的译文,几乎都是自己动手来译。\" 7由此可见,翻译之于余光中,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工作,全神贯注的经营。

以广义来说,余光中认为创作本身也是一种\"翻译\",因为\"作者要\'翻译\'自己的经验成文字\",这经历跟译者\"翻译\"时的心路历程相仿。不过,作家创作时,须全心捕捉虚无缥缈的感受,将一纵即逝的灵感定型落实,其过程是由\"混沌趋向明确,由芜杂趋向清纯\", 8换句话说,创作式的\"翻译\"可说是无中生有,化虚为实;而译者的\"翻译\",却早已有范本在侧,任凭一己才情卓越,也无法如天马行空,恣意发挥。\"不过,译者动心运笔之际,也不无与创作相通之处。\" 9因为译者在原文的理解与译文的表达之间,在取舍辞藻、斟酌句序之际,还有极大的空间,足以调度驱遣,善加选择。因此,翻译与创作,在某一层意义上,是息息相关,彼此相通的。正因为如此,余光中认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

余光中的翻译艺术观,自然而然影响到他对翻译的认知与见解。他以为译事虽难,译程虽苦,但翻译本身仍然充满乐趣,妙处无穷。首先,从一个学者的立场来说,他认为要精读一部名著,翻译是最彻底的办法。这一点,许多学者兼译者都有同感。翻译《源氏物语》的林文月教授就说过:\"翻译是我精读文章的最有效方法。经由翻译,我才能厘清懂得的部分与暧昧朦胧之处。因为必须在白纸上落下黑字,含混不得。\" 10不但如此,余光中认为翻译还可以解忧,因为一旦开始译书,就好比让原作者神灵附体,译者自此跟伟大的心灵日夜相对,朝夕与共,两者在精神上的契合,超越时空,到了合二为

一、无分彼此的地步,这种感情,极其净化,极其纯挚。余光中初译《梵谷传》,三十多万字的巨著,前后译了十一个月,那时的经历,十分动人:\"那是我青年时代遭受重大挫折的一段日子。动手译书之初,我身心俱疲,自觉像一条起锚远征的破船,能不能抵达彼岸,毫无把握。不久,梵谷附灵在我的身上,成了我的\"第二自己\"(a1ter ego)。我暂时抛开目前的烦恼,去担梵谷之忧,去陪他下煤矿,割耳朵,住疯人院,自杀。梵谷死了,我的\'第二自己\'不再附身,但是\'第一自己\'却解除了烦忧,恢复了宁静。那真是一大自涤,无比净化。\"11这就是艺术上所谓感情抒发(catharsis)的最佳写照。有趣的是,在此处,余光中提到附在自己身上的是梵谷的灵魂,而非原作者史东(Irving Stone)的灵魂,可能是因为原著是本传记体的小说,或小说体的传记,梵谷是笼罩全书的主角,性格鲜明,形象突出,而操笔写传的作者,虽然文笔流畅,节奏明快,他的个性,反而隐而不显了。译王尔德当然是另外一回事,这一遭,译者与原作者直接对话,互相较量:\"王尔德写得眉飞色舞,我也译得眉开眼笑\", 12能令译者动容的,自然不是剧中的主角任真,而是才思敏捷、下笔成趣的戏剧家了。翻译对译者的影响,并不限于翻译期间,往往还点点滴滴渗入译者的思维深处。一九七八年夏,余光中往北欧一行,途经巴黎,虽则匆勿一日,彷如过客,但竟然浮想联翩,在心中泛起梵谷的种种行状--\"我想起了《梵谷传》巴黎的那一章,怎么译者自己都到了第五章里来了呢?\" 13这种身历其境、心神俱醉的代入感,发生于重译《梵谷传》后一年,若非译者翻译时,曾经全力以赴,形同意创作,以作家敏锐的心灵、感性的笔触,捕捉洋溢原著的诗情,描绘含蕴其中的风貌,那书中的情景,又怎会如此触动心弦,重现眼前?

翻译固然可以令人解愁忘忧,乐在其中,但译者介于原著与译作之间,进退两难、兼顾不暇的苦楚,余光中也深有体会。有关翻译,他的妙喻极多,往往以寥寥数字把翻译的真谛一语道破。首先,他认为大翻译家都是\"文学的媒婆\",道行高,能力强,可将\"两种并非一见钟情,甚至是冤家的文字,配成情投意合的一对佳偶。\" 14其实,见诸坊间许多滥竽充数的劣译,这种禀赋特殊的\"媒婆\",恐怕少之又少。一般的\"媒婆\",只有乱点鸳鸯谱的能耐,手中撮合的尽是一对对同床异梦的怨偶,话不投机的冤家,真正能心意契合、灵犀相通的佳偶,简直是百中无一。因此,余光中又提出译者如巫师的比喻。他认为倘若原作者是神灵,那么译者就是巫师,\"其任务是把神谕传给凡人。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真是\'左右为巫难\'。\" 15就因为如此,译者不免疲于奔命,虽竭尽己能,仍然落得个两面不讨好的地步!

怎么样才能曲传\"天意\",尽道\"人话\"?换言之,真正上佳的译品,应该看来像翻译?抑或读来像创作?这就涉及翻译理论中历时已久、争执不下的关键问题了。提倡\"直译\"的译者,认为应尽量保持原著的异国情调;倡导\"意译\"的译者,却认为译文应读来如创作一般自然流畅,不著痕迹。其实,\"直译\"或\"意译\"的二分法,未免把翻译的进退两难

过分简化了。余光中提出鸠摩罗什\"翻译为嚼饭喂人\"的比喻,并转化为译文\"生\"与\"烂\"的问题。他说:\"译文太迁就原文,可谓之\'生\',俗称直译;太迁就译文所属语言,可谓之\'烂\',俗称意译。\" 16他认为理想的译文,既不能生,也不必烂,够熟就好。但是这种恰到好处的火候,又岂是初译者就能掌握到家的?观乎余光中,既有学者的尊严与自重,又有作家的才具与自信,因此,执笔翻译时,才不会顺从生硬刻板的直译,也不会仿效率性而为的意译。他更不屑如庞德一般,假翻译之名,行创作之责,把自己意欲抒发的诗情,改头换面,寄托在移植自异域的作品之中。余光中的翻译,一丝不苟,严谨审滇,短如一首诗,长至三十万言的宏篇巨构,都在体现出自己服膺的原则与信念。在翻译的领域中,余光中可说是位贯彻始终的理论家,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三、译作的特色与风格

余光中的翻译,蔚然成家,充满独有的风格与特色,举其要者,有下列各项。

首先,余光中的译品,自年轻时的少作,迄成名后的力作,数十年来,始终不脱\"学者之译\"的本色。所谓\"学者之译\",译者必然在翻译时,以传播文化、译介名著为己任。这样的译者,时常会在译文前后,加上序跋,或在译文每一章节或段落之后附系注解,有时译文之详尽严肃,竟\"令人有阅读课本的感觉\"。 17余光中认为任何作品,译得再好,倘若没有\"序言交代,总令人觉得唐突无凭。译者如果通不过学者这一关,终难服人。\" 18因此,他的译品,往往以前序后跋、附录注解衬托,而呈现出牡丹绿叶、相得益彰的风貌。举例来说,最早出版的《老人和大海》,译者曾在序中指出原著的错误:\"据海明威自己说,他曾先后读此书达二百遍之多;所谓千锤百链,炉火纯青,自不待言,不过其中至少有一个字-一个星的名字恐怕是写错了。我是指本书第四十四页中的\'莱吉尔\'(Rigel)一字。\"译者接著提到这颗星中文叫做参宿七,继而再将\"参宿七之不见于新大陆九月之晚空\"的前因后果,以大段篇幅,仔细剖析。 19余氏这种治学求真的态度,在《梵谷传》中也一再表现,例如梵谷重返巴黎,再遇画家罗特列克,提到后者亦因神经失常而进过疯人院一段,译者在行文中加注曰:\"按罗特列克曾因失恋酗酒而进过疯人院:他家里特派专人终日跟踪监护。但此时才一八九0年,此事尚未发生,实系原作者史东之误。\" 20由此可见,一位严肃认真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绝不会给原作者牵著鼻子走。遇到原著有误时,余光中既不会把译文改头换面,大动手术;也不会眼开眼闭,以讹传讹,而是以审慎负责的态度,在注解中把谬误一一指出,妥为修正。

余光中的《英诗译注》本身就是译、注并行、翻译与解说兼备的作品。译者翻译之余,对原诗的内容、作者的生平、以及诗作的背景都详加剖析,令读者大有裨益。《英美现代诗选》则更进一步,书前有译者长序,对译诗之道,多有阐发;而翻译每位诗人的原作之前,必定先介绍其生平事迹、思想脉络、创作渊源及作品特色,然后再涉及个别诗作,夹译夹叙,甚至还不时做出自我批评。例如译叶慈《为吾女祈祷》一诗时,译者指出\"全诗十节,韵脚依次为AABBCDDC。译文因之,惜未能工。\" 21这种躬身自省、力求完美的态度,的确尽显谦谦学者虚怀若谷的胸襟与气度。

余氏译品的前序后跋,往往可以独立成章,成为一篇淋漓大笔的论文或跌宕恣肆的散文。《梵谷传》新译本的长序--《从惨褐到灿黄》(一九七七)可以跟《破画欲出的淋漓之气--梵谷逝世百周年祭>(一九九0)、《梵谷的向日葵》(一九九0)、《壮丽的祭典--梵谷逝世百年回顾大展记盛》(一九九0)等文,相提并论,先后呼应;王尔德的喜剧,虽然主要为剧院观众而译,但《不可儿戏》的序文《一跤绊到逻辑外》及译后《与王尔德拔河记》;加上附于《温夫人的扇子》译本中的《一笑百年扇底风》,以及《理想丈夫》译后--《百年的掌声》,却足以单独结集,成为论者研究王尔德喜剧的珍贵资料。余光中的译作,不论是诗、小说或戏剧,都不是仅仅译来供读者茶余饭后消遣之用的,他曾经说过,

总要比\"翻译做得多一点\"。譬如《梵谷传》书后,还把书中提过的艺术家一一列表说明,其目的在于提倡艺术,因此,译著的对象,除了对文学有兴趣的读者之外,还扩大到艺术爱好者的层面了。 22

对于原文风格的掌握与处理,余光中深切体会到\"翻译不同文类,有不同诠释\"的道理,因而采取了\"分别对付,逐个击破\"的战术。他认为译诗是相当感性的,一不留神,便易越轨。因此,他主张译诗应尽量注意原文的格式与音律之美,译文体裁以贴近原文为依归。凡是韵律诗译出来必然押韵,译自由诗则不然。 23不同诗人的风格,如爱伦坡擅头韵,佛洛斯特爱用单音节的前置词和副词,艾略特喜复音节的名词等, 24译者必须小心领会,细加分辨,这样,译者的风格就不会笼罩原文了。至于译小说,余光中对付海明威、梅尔维尔以及传记家史东的手法,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却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对原文句法的尊重。他说:\"原文的一句,一定译成一句,不会断成两句。我的句子不会在原文的句号之前停顿,多出一个句号。至于长句切短,我最多加个分号,我是相当忠实于句法的。\" 25余光中的这番话,在《录事巴托比》的译本之中,最可以得到印证。《录事》一书由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全书不见序跋,这是余译之中鲜有的情况,然而全书是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的,最足以显示出译者对原著句法亦步亦趋的\"贴近\"程度。原文中有一段如下:

He lives,then,on ginger-nuts,thought I;never eats a dinner,properly speaking; he must be a vegetarian then;but no; he never eats even vegetables, he eats nothing but ginger-nuts.

余氏中译如下:

那么他就靠姜饼为生了,我想;正确地说,从不用膳的;那他该是个吃素的了;又不是的,他从不吃蔬菜,只吃姜饼。 26

这段话译来既合乎中国语法,又贴近原文句法,余光中对自己提倡的翻译原则,倒的确是言出必行的。

尽管如此,原作者与译者的风格是否相近,对翻译的难易,也起了不少作用。余光中认为笔下风格多变、各体皆擅的译者,翻译起不同风格的原著来,自然最得心应手,更有调度回旋的余地;反之,则捉襟见肘,周转不灵。余氏自认二十四岁的少作《老人和大海》,译得过分文雅,译文之于原文,似乎在\"水手的手上加了一副手套\";假如如今重译,年已七十的译者,再战六十三岁的作者海明威,当可有所不同。 27余氏又觉得译《梵谷传》,因原著风格明朗,较易对付;译梅尔维尔,则偶尔需\"耐著性子,跟著他走\";至于译王尔德,就不必过分操心了。 28

王尔德的翻译,其实是另外一个领域,即戏剧的翻译。在《不可儿戏》的译后,余光中讲得十分清楚:\"我译此书,不但是为中国的读者,也为中国的观众和演员。所以这一次我的翻译原则是:读者顺眼、观众入耳,演员上口……希望我的译本是活生生的舞台剧,不是死板板的书斋剧。\" 29这一\"活生生\"的要求,使译本也活泼灵动起来,原作的如珠妙语、犀利词锋、精警双关、对仗语法,都成为考验译者功力的重重关卡,译者在此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以便冲锋陷阵,过关斩将。所幸余光中的文字向以文采斐然,才思敏捷见称,对付起王尔德来,也就如鱼得水,棋逢敌手。有时候,由于中文\"对仗工整\"的特性,译来甚至比原著更浑然天成。 30

由于余光中是才气横溢、能诗擅文的大作家,翻译时,译者自身的风格,必然会展现在译作之中,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余译体。余光中的译品,可以\"声色俱全,神形兼备\"来形容。所谓的\"声色俱全\",是指余译之中特有的音律节奏之感,色彩变化之美。众所周知,余光中喜爱音乐,从古典乐到摇滚乐,无所不嗜。而余氏写诗,也最重音律。他曾经说过:\"我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交代一下。……节奏感与音调感可能因人而有小异,但是诗人而缺乏一只敏感的耳朵,是不可思议的。音调之高低,节奏之舒疾,句法之长短、语气之正反顺逆,这些,都是诗人必须常加试验并且善为把握的。\" 31余氏译诗时,以诗人特有的语感与节奏来字斟句酌,反复诵吟,因此译出的成品,自然别具神韵。这一点,翻阅余氏所有翻译的诗作,必可有所体会,此处不赘。余光中与宋淇都曾经提到\"译诗一如钓鱼\", 32译诗而无诗才,钓起之鱼,必为皮肉皆无的残骸,而非骨肉俱全的佳品。余译诗作之音律铿锵,节奏分明,译者身兼作者之长,岂非无因。

余光中译品之\"色彩变化\",最能体现在《梵谷传》的重译本中。论者尝以为傅雷译品以\"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见称,其中\"色彩变化\"一项,喻其译法变化多端,同一词汇出现在不同语境之中,必然悉心处理,细辨歧义。余光中行文的\"色彩变化\",除上述意义之外,更表现在他散文创作的设色手法之中。余光中散文的设色可谓\"百彩纷陈,瑰然大观\"。 33作家文字的璀璨雄奇,缤纷夺目,一旦化入译作之中,就出现了以下的句子:

可是使他伸手翼蔽自己愕视的双眼的,却是四野的色彩。天空蓝得如此强烈;蓝得硬朗,苛刻,深湛,简直不是蓝色,完全没有色彩了。展开在他脚下的这一片绿田,可谓绿色之精,且中了魔。燃烧的柠檬黄的阳光,血红的土地,蒙马茹山头那朵白得夺目的孤云,永远是一片鲜玫瑰红的果园……这种种彩色都令人难以置信。他怎么画得出来呢?就算他能把这些移置到调色板上 去,又怎能使人相信世上真有这些色彩呢?柠檬黄、蓝、绿、红、玫瑰红;大自然挟五种残酷的浓淡表现法暴动了起来。 34

且看另一位译者的作品:

不过,促使他伸手去模自己被迷惑的双眼的却是乡间的 色彩。天空是如此浓烈的蓝色,那样凝重、深沉,竟至根本不是蓝色而全然成了黑色;在他下面伸展开去的田野是最纯粹的绿色,非常非常的绿;太阳那炽烈的柠檬黄色;土地的血红色;蒙特梅哲山上寂寞的浮云那耀眼的白色;果园里那永葆新鲜的玫瑰色……这样的色彩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他如何能把它们画下来呢?即令他能把这些色彩搬到他的调色板上、他又怎能让人相信它们的存在呢?柠檬黄、蓝、绿、红、玫瑰,大自然信手把这五种颜色摆在一起,形成了这种使人难受的色彩情 调。 35

此处姑不论两译孰高孰低,然而余译对色彩的描绘,的确较为生动,较有气势,似乎把梵谷画中令人观之而\"蠢蠢欲动、气蟠胸臆\"的感觉, 36如实勾划出来了。

翻译的\"神形兼备\",当然是历来译者努力以赴的最高要求,毕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如前所述,余光中译诗则讲求原诗的格律,译文则恪守原文的句法,在\"形\"的保留上,的确竭尽己能,甚至远超过许多其他的名家。但是,余光中对\"神\"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他说:\"我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原意,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既达原意,又存原文。\" 37偶尔,也有力不从心,难以两全的时候,这关头,余光中\"只好就迳达原意,不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 38王尔德戏剧的翻译,为了顾及观众的现场反应,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余光中权衡之下,就时常做出舍形重神的选择。他在《不可儿戏》译后解释道:\"因此本书的译笔和我译其他文体时大异其趣。读我译诗的人,本身可能就是诗人,或者是个小小学者。将来在台下看这戏的,却是大众,至少是小众了。我的译文必须调整到适度的口语化,听起来才像话。\" 39余光中曾谓译者如作者,手中必须有多把刷子,才能应付不同文体。观乎上述一番话,余氏挥动手中众刷时,是极有分寸的,完全以文本的特质,读者的类别,在神形取舍方面,做出适度合理的调整。

尽管如此,余氏的译文始终保持\"中西相容、文白并存\"的特色。余光中早期承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之余,曾经锐意革新,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又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 40不过,他更明白\"株守传统最多成为孝子,一味西化,必然沦为浪子,不过浪子若能回头,就有希望调和古今,贯串中外,做一个真有出息的子孙。学了西方的冶金术,还得回来开自己的金矿。\" 41正因为如此,余光中的译文,从早期的\"相当西化\"已经演进为后期的\"中西相容\"了。余氏曾把欧式句法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种。对恶性西化,他口诛笔伐,深恶痛绝,在《中西文学之比较》(一九六七)、《翻译和创作》(一九六九)、《变通的艺术--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後》(一九七三)、《哀中文之式微》(一九七六)、《论中文之西化》(一九七九)、《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一九八七)等文中,曾把种种劣译典型,列举说明,并严加批评。然而这些译病,例如\"们\"字的滥用,副词词尾\"然、地\"的重复、抽象名词\"化、度、性\"的泛滥、被动式\"被\"字的僵化,修饰语\"的\"字的堆砌 42等等,往往在《梵谷传》初译中频频出现,在重译本中却一一改善了。 43余光中初译《梵谷传》于一九五七年,重译于一九七七年,经过二十年的磨练,译笔自有不同,这跟译者创作的风格渐趋圆熟老练,大有关系。无独有偶,傅雷翻译《高老头》凡三次,依次为一九四六年,一九五一年及一九六三年,在重译本中,也刻意把初译中\"的的不休\"或\"它它不绝\"的毛病,逐一克服。余氏重译《梵谷传》而耗时一年,修改万处;傅雷三改《高老头》而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名家对自己译著精益求精、煞费苦心的态 度,令人感动。

余译的另一特色,是\"文白并存\",这与译者的文风大有关系。余光中曾谓\"在白话文的译文里,正如在白话文的创作里一样,遇到紧张关头,需要非常句法、压缩字词。工整对仗等等,则用文言来加强、扭紧、调配、当更具功效。这种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的综合语法,我自己在诗和散文的创作里,行之已久:而在翻译时也随机运用,以求逼近原文之老练浑成。\" 44余光中这种文白糅合的风格,在四十年的翻译生涯中,十余本的译著里,持续出现,历久不衰,使余氏译文在处理原文冗长迂回的句法中,占尽下笔利落的优势。我们可以从早期到后期的各种译本中找到例证。先说《老人和大海》。这本海明威的名著,译作不少。余光中虽说自己当时年轻,在创作天地里见过的世面不多,因此译得太文,但是这部小说描写老人在大海中与巨鱼搏斗,过程充满动感,而动作词的翻译,向来是初学者视为畏途的难关,倘若译者完全以欧化语法加白话辞汇来译海明威,则译文必然拉杂拖沓,累赘不堪,原本生动活泼的场面,也会变得疲弱乏力,了无生气。在余译本中发现如下的句子:\"于是大鱼垂死奋斗,破水而出,跃入半空\"(译本页56),\"他仰视天空、远眺大鱼,又熟视太阳\"(页57),\"它向上疾升,毫抚忌惮,终于冲破蓝色的水面,暴露在阳光之下。\"(页59),\"可是不久它已寻著,或者只追到一痕气息,它便顺著船迹,努力疾泳。\"(页60),\"接著他系好帆脚索,使布帆盛满微风,把小船带上归路。\"(页66)。我们在译文中,明显见到对仗工整的痕迹,以文配白的句法。这种风格,文雅之余,却出奇地捕捉了原著中强烈的动感,再现出海明威明快的笔锋。《录事巴托比》一书,充满各式各类的抽象名辞,不啻译林中随地蔓生的杂草,丛丛堆堆,阻挡前路。梅尔维尔的文风,跟海明威截然不同,长句连连,转弯抹角,叫译者无所适从。余光中处理的方法,往往借助文言徐疾有致的特色,来压缩长句,扭紧语气,使译文念来畅顺无阻。举例来说,原文\"Like a very ghost, agreeab1y to the laws of magical invocation, at the third summons, he appeared at the entrance of his hermitage.\"(页35),余译为\"应验了巫术招魂三呼始显的法则,他活像一个幽灵,出现在隐士居的入口。\"(页36)。换一个生手,翻译这样的原文,恐怕要搏斗良久,纠缠不清了。《梵谷传》是余光中下了苦功重译的作品,因此,不论写情写景,译来都舒畅自如,迹近创作。且看这样的句子:\"傍晚此时,墓地无人,万籁俱寂\"(页50),\"次日垂暮之际,文生独立窗前,俯览全院。\"(页51),\"又自问自答,把文生溺于滔滔不休的独白\"(页642),\"这种完美而幽静的宁静,已近乎身后的岑寂。\"(页643)。余光中译文的独特风格,在此彰显无遗。至于王尔德的喜剧,翻译时当然以口语为主,但原作的如珠妙语,似锦隽言,若非译者古典根基深厚,长于驱遣文字,擅于调配精句,则难竟全功。

四、译事的倡导与推动

余光中毕生在翻译上沉浸的时间与倾注的心血,不下于创作。四十年来,他不但为译介名著而苦心孤诣,为培植后学而循循善诱,更在长年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发展出一套清晰明确的译论。此外,他更著书立说,为提高翻译的地位而大声疾呼。

余先生认为翻译负有传播文化的重任,岂可小看,因此,他有这样的感慨:\"大学教师申请升等,规定不得提交翻译。这规定当然有理,可是千万教师里面,对本行真有创见的人并不很多,结果所提论文往往东抄西袭,或改头换面,或移植器官,对作者和审查者真是一大浪费。\" 45接著他又提出自己对翻译的见解:\"其实踏踏实实的翻译远胜于拼拼凑凑的创作。如果玄奘、鸠摩罗什、圣吉洛姆、马丁·路得等译家来求教授之职,我会毫不考虑地优先录用,而把可疑的二流学者压在后面。\" 46

余光中由于深切体会到历来译者饱受漠视与奚落之苦,不惜挺身为译者请命。一九七二年,他因希腊九位缪斯之中,无一司翻译而不平; 47一九八五年,他质问在各类文学奖项充斥台湾之际,何以\"译者独憔悴\"?他认为文化机构应设立一个翻译奖,对翻译家的成就予以肯定与重视。 48到了一九八八年,\"梁实秋文学奖\"正式设立,分散文与翻译两组,由余教授出掌翻译组选题及评审的工作。在第一届\"评审委员的话\"中,余先生特别阐明设奖的意义:\"中华日报主办的这次翻译奖,是以梁实秋先生的名义为号召,意义更为深长。梁实秋是新文学运动以来有数的翻译大家,不但独立译出莎士比亚的全集,而且把其他西洋名著,诸如《沉思录》、《西塞罗文录》、《咆哮山庄》、《百兽图》等十三种,先后中译过来,更在晚年编译了厚逾两千六百页的《英国文学选》一巨册。以他的名义设立的这个翻译奖……可为文坛开一风气,并为译界提高士气。\" 49就为了要提高译界的士气,余教授不辞劳苦,不畏艰辛,担下了繁重的任务。首先是选题,为了题目程度适中、深浅恰当,余教授往往以苦行僧的态度\"整日沉吟,踟蹰再三\" 50接著,向主办当局建议评审委员名单。委员必须为翻译界知名学者,且为推动翻译热心人士,余教授自设奖以来,年年筹划邀约同道中人,诚非易事;然后是审阅数百篇参赛稿件,沙中淘金、去芜存菁;最后一关,就是召开评审会议,由各委员闭门终日,埋头苦读,反复研究,再三审阅,终于选出名副其实的得奖佳作。余教授这种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的确可说是译界楷模,其实本身早已应获得翻译终身成就奖了。

除了对翻译直接的推动之外,余先生还指出译圃足以终身耕耘、历久不瘠的长处。第一,翻译可以\"少年译作中年改\",正如余光中之重译《梵谷传》;傅雷之再译《约翰·克利斯多夫》、三译《高老头》;第二,翻译不受年龄的限制,创作或有江郎才尽的时候,翻译却无文思枯涸的可能。文坛中勇闯译林,老当益壮的猛将,数之不尽,中外皆然。因此,余光中表明将来退休之后,有意完成\"未竟之业\",再译几部画家的传记,\"其中必不可缺艾尔·格瑞科的一部\"。 51如所周知,余先生对格瑞科心向往之,为了译他的传记,更潜心学习西班牙文。 52这种不惜一切、矢志从原文直接翻译,以求真存全的心意,跟杨绛当年翻译《堂·吉诃德》的情况,有点相似。根据杨绛所述,当初接获译《堂·吉诃德》的任务时,已年近五十,为了怕\"摸不住原著的味儿\",她拒从英文或法文转译,而决定从头学西班牙文,\"但凭著一股拼劲硬啃了两年,总算掌握了这门外语。\" 53不过等到全书译完,却已经花了十多年宝贵光阴了。

余先生曾谓:\"诗、散文、批评、翻译是我写作生命的四度空间。……我曾说自己以乐为诗,以诗为文,以文为批评,以创作为翻译。\" 54又说,退休之后,如有闲暇要译个痛快,除上述格瑞科传之外,还要译罗特列克,窦纳等画家的传记,以及缪尔的《自传》等。 55身为余译的忠实读者,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值此余光中先生欢庆七秩华诞之际,我们远在香港,临海遥祝,但愿他如松柏常青,永远沐受缪司的恩宠。像余先生这样一位运笔如椽、文思泉涌的大家,我们绝不愿他轻言退休;我们也深信,即使他当真决定告别学府,也必然难有闲暇余兴来专注翻译。我们只盼望学者精研之际,作家挥洒之余,能如往常一般,继续眷顾翻译的\"别业\",除了诗人的作品,画家的传记之外,为我们译出更多其他类型的经典名著,包括早已列入翻译名单的《白鲸记》,以及文学或译学专论。我们之所以盼望余先生能涉及理论的翻译,并结集出版,是为了使往后的学者,在撰写论文、引证西学之时能有所依据,不再在文章中喋喋嚅嚅,絮絮聒聒,故弄玄虚,不知所云。目前的学术界已饱受恶性欧化及拙劣译文之害,久而久之,往往积非成是,以丑为美,中文的纯净与优雅,早已破坏殆尽了。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余光中先生这般身兼学者与作者之长的翻译大家,在译著与译论中,现身说法,泽被后进,为学府与文坛做出巨大的贡献。

注释

1.黄维樑曾著专文《余光中\"英译中\"之所得--试论其翻译成果舆翻译理论》评论余光中的翻译成就,见黄维梁编,《璀璨的五采笔》 (台北:九歌,1994年)417。

2.1994年台北举行\"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余光中出任主讲嘉宾,特撰《作者,学者,译者》一文作专题演讲。

3.1994年台北举行\"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余光中出任主讲嘉

宾,特撰《作者,学者,译者》一文作专题演讲。

4.见黄维樑编,《璀璨的五采笔》及《火浴的凤--余光中作品评论集》(台北:纯文学,1986年)两书,书中详列出《余光中著作编译目录》。

5.见余光中,《先我而飞--诗歌选集自序》,《余光中诗歌选集》第一辑(长春:时代文艺, 1997年),3

6.见余光中,《先我而飞--诗歌选集自序》一文。

7.见余光中,《翻译乃大道》,《余光中散文选集》第四辑(长春:时代文艺,1997年)7。

8.见《作者,学者,译者》一文。

9.见《作者,学者,译者》一文。

10.见金圣华,《桥畔闲眺》(台北:月房子,1995年)32。

11.见余光中,《何以解忧》,《余光中散文选集》第四辑,487一88。文集中提到Van Gough时,依中国大陆译为\"凡高\",此处还原为余译之\"梵谷\",下同。

12.见余光中,《何以解忧》,《余光中散文选集》第四辑,487-88。

13.见余光中,《北行歌》,《余光中散文选集》第三辑,529。

14.见余光中,《翻译与批评》,《余光中散文选集》第一辑,303。

15.《桥畔闲眺》, 30-31。

16.《桥畔闲眺》,7。

17.林文月译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以译笔优雅、治学严谨称著,所有译作,都附加大量注解,例如《枕草子》第188段至191段的文本只有

一、两行,但注解共有28条。见金圣华编,《〈伊势物语〉之翻译及其笺注》,《翻译学术会议: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1998年)90。

18.见《作者,学者,译者》一文。

19.见余光中译,《老人与大海》序言(台北:重光文艺,1958年)3。

20.余光中译,《梵谷传》下(台北:大地, 1995年)633。

21.余光中译著,《英美现代诗选》(台北:时报,1980年)66。

22.本文作者於1998年7月5日曾在香港对余光中就翻译问题作一专访,详见1998年10月号《明报月刊》刊载之《余光中的\"别业\"--翻译》一文。

23.本文作者於1998牟7月5日曾在香港对余光中就翻译问题作一专访,详见1998年10月号《明报月刊》刊载之《余光中的\"别业\"--翻译》一文。

24.《英美现代诗选》,205。

25.《英美现代诗选》,205。

26.余光中译,《录事巳托比》(香港:今日世界,1972年)31-32。

27.本文作者於1998年7月5日曾在香港对余光中就翻译问题作一专访,详见1998年10月号《明报月刊》刊载之《余光中的\"别业\"--翻译》一文。

28.本文作者於1998年7月5日曾在香港对余光中就翻译问题作一专访,详见1998年10月号《明报月刊》刊载之《余光中的\"别业\"--翻译》一文。

29.余光中译,《不可儿戏》(香港:山边社,1984年)134。

30.本文作者於1998年7月5日曾在香港对余光中就翻译问题作一专访,详见1998年10月号《明报月刊》刊载之《余光中的\"别业\"--翻译》一文。

31.余光中,《〈白玉苦瓜〉后记》,《余光中诗歌选》第二辑,302。

32.余光中译注,《英诗译注》(台北:文星,1965年)1;林以亮编,《美

国诗选》(香港:今日世界,1961牟)2。

33.何杏枫,《论余光中散文的设色》,《问学初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1994年)93。

34.《梵谷传》下, 505。

35.常涛译,《梵谷传》(北京:北京,1983年)

36.《梵谷传》中的译者按语,见《梵谷传》下,525。

37.《不可儿戏》, 133。

38.《不可儿戏》, 133。

39.《不可儿戏》, 134-35。

40.余光中,《〈逍遥游〉后记》,《余光中散文选集》第一辑, 470。

41.见余光中,《先我而飞--诗歌选集自序》一文。

42.余光中对\"的\"字的累赘用法,曾著专文《的的不休》,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1996年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见《翻译学术会议--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1-13。

43.见张嘉伦,《以余译〈梵谷传〉为例论白话文语法的欧化问题》(台

中: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3年)。

44.见余光中《的的不休》一文。

45.见余光中,《译者独憔悴》,《余光中散文选集》第四辑,10。

46.见余光中,《译者独憔悴》,《余光中散文选集》第四辑,10。

47.见余光中,《翻译和创作》,《余光中散文选集》第二辑,293。

48.见余光中,《译者独憔悴》,《余光中散文选集》第四辑,10。

49.《金合欢--梁实秋文学得奖作品集》(台北:中华日报,1988年) 122。

50.《璀璨的五采笔》,437。

51.见余光中,《〈从徐霞客到梵谷〉自序》,《余光中散文选》第四辑,318。

52.余光中,《何以解忧》,《余光中散文选》第三辑,486。

53.田蕙兰、马光裕、陈珂玉选编,《钱锺书、杨绛研究资料集》(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1990年)537-38。

54.见余光中,《四窟小记》,《余光中散文选》篇4辑, 129。

55.见余光中,《四窟小记》,《余光中散文选》第四辑, 132。

(《结网与诗风》苏其康主编 台北市 九歌出版社 1999)

附:余光中生平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重九日出生于南京。早年相继就读于金陵大学、厦门大学。1950年5月底来到台湾,后转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发表处女诗集《舟子的悲歌》,同年转入本校研究院研究英国文学,获硕士学位。1958年赴美进修,翌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回国后,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甚广。然而,他的诗名太著,许多读者忽略了他亦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事实上,至今为止,他出的翻译集共有13种,译作包括《梵谷传》、《老人和海》、《英诗译注》、《美国诗选》、《英美现代诗选》、《满园的铁丝网》、《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录事巴托比》等,及中译英作品《中国新诗选》和《中国现代文学选集》(合译)等。 (张爱珍)

作者金圣华女士简介:浙江上虞人。香港崇基学院英语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法国巴黎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及大学校董。译有麦克勒丝的《小酒馆的悲歌》、康拉德的《海隅逐客》、厄戴克的《约翰·厄戴克小说选集》及布迈克的《石与影》和《黑娃的故事》,论述与编著有《英译中:英汉翻译手册》(与孙述宇合著)、《傅雷与他的世界》、《因难见巧一名家翻译经验谈》(与黄国彬合编)、《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及《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创作有《桥畔闲眺》、《打开一扇门》及《一道清流》。

推荐第7篇:翻译家及作品不完全名单

《翻译家及作品不完全名单》

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百余年来,一直向前发展,名家名译辈出。但近几年来,大家可见,文学翻译因为种种原因,似有泛滥之象。一些译者越来越糊弄读者,而读者也越来越不相信译者,买翻译之书,变得越来越困难。而这种情况,使得我们越来越怀念翻译前辈,以及他们翻译的书。我们应该庆幸,前辈们已经将大部分世界名作译出,可供我辈分享。

基于对经典译作的崇敬,也为了与大家交流翻译作品阅读的体验,豆瓣有网友整理了一份《翻译家及作品不完全名单》(见下),将国内著名翻译家,翻译代表作整理。既然是不完全,也就是说,此名单还可以继续补充完善,希望好之者多多参与。

英语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孙漂流记》、《伊索寓言》等。 严复:《天演论》。 周瘦娟:《军人之旅》、《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916年。 郭沫若:《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雪莱诗选》,马克思著作若干。 张谷若: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哈代翻译专家。 朱生豪:莎士比亚作品。

张友松:马克吐温翻译专家,比如《竞选州长》。 查良铮:俄国普希金作品,英国浪漫派诗歌:《济慈诗选》《拜伦抒情诗选》《雪莱抒情诗选》《唐璜》等 赵萝蕤(女):《草叶集》,艾略特《荒原》。 朱维之:主要翻译弥尔顿,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萧乾:《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夫妻合译《尤利西斯》(译文版)、辛克莱《屠宰场》(合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合译)、《光荣与梦想》、《麦克米伦回忆录》、《拿破仑传》、《战争风云》(皆为合译)、易卜生《培尔金特》、金堤《尤利西斯》(人民文学版1994)。 注:《尤利西斯》译者还有:李虹,李进,纪江红,章影光,刘象愚等。 李文俊: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首译)、卡夫卡《审判及其它小说》、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 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苏格兰诗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等。 袁可嘉:《英国宪章派诗选》、《叶芝抒情诗精选》、《布莱克诗选》,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汤永宽:卡夫卡《城堡》、泰戈尔《游思集》、《采果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杨德豫:《朗费罗诗选》、《柯尔律治代表作三首》、《湖畔诗魂——华兹华斯诗选》、《拜伦抒情诗七十首》。 江枫:《雪莱诗选》。 冯亦代:《美国短篇小说集》(合译)、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黄雨时:狄更斯《奥列弗退斯特》、康拉德《黑暗深处》、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画像》等。 陈良廷:《乱世佳人》、《教父》、刘易斯《纳尼亚》系列、《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等。 卞之琳:《西窗集》、《英国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莎士比亚抒情诗选》。 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莎士比亚悲剧多种,《呼啸山庄》,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 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

注:目前中国《莎士比亚全集》有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种。 林疑今:《永别了武器》。 杨必:《名利场》。

法语 苏曼殊:雨果《惨世界》即《悲惨世界》。 赵少侯:莫里哀《悭吝人》、《伪君子》等、莫泊桑主要名篇,都德《最后一课》。 许渊冲:《包法利夫人》、《红与黑》、《埃及艳后》、《追忆似水年华》第三部等。 罗新璋:《红与黑》等 注:《红与黑》共有20多个译本,罗玉君(女),黎烈文,郭宏安,许渊冲,罗新璋,郝运等。

傅雷:巴尔扎克作品《葛朗台》《高老头》等,《约翰克里斯托弗》。 方重:乔叟翻译大家。 萧三:《国际歌》。

李建吾:戏剧翻译,莫里哀作品为主,《包法利夫人》。 王道乾:杜拉斯作品《情人》、《琴声如诉》、《广场》、《物质生活》、《杜拉斯访谈录》、《拉辛与莎士比亚》等。

罗大冈:罗曼罗兰《母与子》、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鲍文慰:拉伯雷《巨人传》。

李青崖:首个白话翻译莫泊桑作品,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注:《三个火枪手》译者还有周克希(译名作《三剑客》),伍光建(译名作《侠隐记》;莫泊桑《俊友》译者有李青崖,何敬(译名作《漂亮的朋友》。 郭宏安:《局外人》。 王道乾:《地狱一季》、《彩画集》。

德语

张威廉:德国文学翻译名家,包括小说、童话、文论、诗歌等。 钱春绮:德国诗歌翻译名家,包括歌德诗歌、席勒诗歌、尼采诗歌、《尼伯龙根指环》、《恶之花》、黑塞诗歌等,《浮士德》流传最广。 杨武能:《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格林童话全集》、托马斯曼《魔山》、《里克尔抒情诗》。 绿原:《浮士德》、《里尔克诗选》、米沃什《拆散的笔记簿》等。 注:《浮士德》的翻译者有郭沫若、周学普、顾寿昌、梁宗岱、绿原、杨武能、董问樵,钱春绮等十余个译本。

傅唯慈:托马斯曼《布登波洛克一家》、毛姆《月亮和六便士》、《1984,动物庄园》、《基督最后的诱惑》(合译)、卢森堡《狱中书简》。 高中甫:《莱辛寓言》、《茨威格小说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冯至:海涅作品《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尔克作品。 注:德语翻译家还有叶廷芳,张玉书,韩世钟等。

俄语

瞿秋白:高尔基《海燕》,其它俄国作家作品。 冯春:十卷本《普希金文集》、屠格涅夫《猎人笔记》、99年获得俄国政府普希金奖章。 草婴: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出版有《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上海文艺),肖洛霍夫全集等。 顾蕴璞:《叶赛宁诗选》等。 陆蠡:《罗亭》。

飞白:俄国诗歌翻译,包括《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 徐磊然:法捷耶夫《毁灭》、普希金《上尉的女儿》、屠格涅夫《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多为人民文学出版。 力冈:《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静静的顿河》。 梅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行漫记》(后来有董乐山)。 巴金:赫尔岑《往事与随想》、屠格涅夫《父与子》、《木木》。 王智量:最早翻译了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还译有《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宁娜》等。

汝龙:建国后契诃夫作品主要翻译者。其他包括《复活》《罪与罚》等 满涛:果戈理《果戈理小说戏剧选》、别林斯基作品主要译者,契诃夫《樱桃园》。 韦从芜: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作品(但多从英文直译)。 余振: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作品。 焦菊隐:契诃夫戏剧作品多种。

戈宝权: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是普希金诗歌翻译的集大成者。 孙用: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黄裳:《猎人笔记》。 朱雯:《苦难的历程》。 金人:《静静的顿河》。

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语等

但丁《神曲》翻译者:钱稻孙(片段),王维克(第一部完整汉译),朱维基(英文转译),田德望(最全面)等。

吕同六:翻译邓南遮的作品,现当代意大利文学的主要翻译者。 王央乐:西班牙语翻译家,主要有《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聂鲁达《诗歌总集》、赵德明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选》等拉美西班牙作品。 李俍民:乔万尼奥尼《斯巴达克斯》。 陈中梅:埃斯库罗斯悲剧,荷马史诗。

罗念生:古希腊戏剧多部,亚里士多德《诗学》、《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 注:荷马史诗的译者包括杨宪益、罗念生、王焕生、陈中梅、傅东华等。 叶君健:安徒生童话。

注:安徒生童话译者有叶君健、林桦。 杨绛:《堂吉诃德》(直译)。 注:杨译之前,《堂》皆为英法转译,杨后,《堂吉诃德》1990s出现更多译本,其中董燕生,孙家孟等为佳。

杨周翰:贺拉斯《诗艺》。 杨宪益:《奥德修纪》、维吉尔《牧歌》。 王永年:《十日谈》,《博尔赫斯集》,《在路上》。

日语

周作人:《伊索寓言》、《枕草子》、《平家物语》、《希腊神话故事》等。 丰子恺:《源氏物语》。 叶渭渠:小林多喜二主要作品,川端康成《雪国》等主要作品,日本文学在中国主要推介者。唐月梅:川端《古都》,三岛由纪夫《春雪》等主要作品。 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 林林:日本俳句翻译。

娄适夷:芥川龙之介小说,最早翻译井上靖小说。 申非:继周作人后翻译《日本狂言选》,与周合作《平家物语》等。

印度文学

季羡林:《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 金克木:《我的童年》(泰戈尔回忆录)、《云使》(迦梨陀娑诗歌)、《伐致诃利三百咏》、《印度古诗选》,与赵国华、席必庄等合译《摩诃婆罗多·初篇》。

歌剧

周枫:翻译了《被出卖的新娘》、《弄臣》、《卡门》、《唐帕斯夸勒》、《乡村骑士》、《蝙蝠》、《阿列科》等歌剧,《阿伊达》、《托斯卡》、《魔笛》、《黑桃皇后》等作歌剧电视脚本用。 刘诗嵘:翻译了《茶花女》、《驯悍记》、《灰姑娘》、《马克白》、《西西里的钟声》、《威廉.退尔》、《乔孔达》、《丑角》等22部国外歌剧名著及《窈窕淑女》、《悲惨世界》等4部音乐剧。 徐宜:将中文向国际输出,把《中华民族乐器》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向苏联音乐界介绍中华民族音乐。翻译了《西方神剧和歌剧咏叹调集》、《法尔斯塔夫》、《费加罗的婚礼》、《浮士德》、《沙皇未婚妻》、《丑角》、《蝙蝠》、《唐·乔凡尼》、《伊戈尔王》、《叶甫根尼·奥涅金 》、《鼻子》等歌剧。

注:周枫、刘诗嵘和徐宜人称我国近现代歌剧译配三大奠基人。

其它

纳训:《一千零一夜》

注:其它译本还有李唯中、王瑞琴、葛铁鹰、周烈等。 韩少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范晔:《万火归一》、《镜中的孤独迷宫》、《纸上的伊比利亚》。

推荐第8篇:翻译家王科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人:

学号:

译者:王科一

译者生平:王科一(1925-1968),文学翻译家。安徽太平(今黄山)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英国文学系。先后任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辑,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68年3月,掀起“清理阶级队伍”的大高潮,王科一无端被戴上五顶莫须有的大帽子,王于被批斗的当天深夜,在家中厨房里用煤气愤而自杀。《十日谈》后记中,方平先生写道:王科一是一位勤勉奋发、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已经作出了成绩的外国文学工作者,不幸于十年浩劫中含冤去世,终年四十有四,是正当壮年有为之期。《我的爸爸邵洵美》中亦有关于其描写的片段:“此人中等身材,略胖,相貌一般,却大有不拘小节的魏晋名士风度。有一次我从学校回家撞见他,他正在和我爸爸谈得起劲,一只脚脱去了鞋袜,踏在凳边,一边在搔脚丫里的痒痒。爸爸十分赞赏他,说他是不可多得之才”。

代表作:〔英〕雪莱《伊斯兰的起义》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狄更斯《远大前程》

〔美〕朗费罗《海华沙之歌》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方平和译

翻译观:以传达境界为主,在神似与貌似之间力求矛盾的统一,既不能迁就中文以削足适履,也不能破坏祖国语言的规范化。

片断赏析:

( 一) 发挥译语优势再现原作风格

例 As I must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you are not serious in your rejection of me, I shall chuse to attribute it to your wish of increasing my love by suspense, according to the usual practice of elegant females.( chapter 19)

王译: 因此我就不得不认为: 你这一次并不是一本正经地拒绝我, 而是仿效一般高贵女性的通例, 欲擒故纵, 想要更加博得我的喜爱。

对这段话的翻译, 关键在于对suspense一词的理解和处理。这个词的本意是

悬念。如果这里采取直译就显得很死板,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译文读着也非常别扭。王译创出新意,大胆地用中文特有的四字结构将suspense一词译为欲擒故纵,使译文做到了传神达意,同时读来也通顺流畅。

( 二) 突显原作人物个性

例Did not you? I did for you.But that is on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us.Compliments always take you by surprise, and me never.What could be more natural than his asking you again.He could not help seeing that you were about five times as pretty as every other women in the room.No thanks to his gallantry for that.Well, he certainly is very agreeable, and I give you leave to take him.You have liked many a stupider person.( chapter 4)

王译: 你真没想到吗? 我倒替你想到了。不过,这正是我和你大不相同的地方。你遇到人家抬举你,总是受宠若惊, 我就不是这样。他第二次再来请你跳舞,这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 你比起舞场里任何一位小姐都要漂亮不晓得多少倍, 他长了眼睛自然会看得出。他向你献殷情你又何必感激。说起来, 他的确很可爱, 我也不反对你喜欢他。不过你以前可也喜欢过许多蠢货啊。

王译把 He could not help seeing译成“他长了眼睛自然会看得出”这样的俏皮话, 使说话人的口吻切合人物的性格, 进而将伊丽莎白的幽默乖巧、爽直率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其俏皮可爱的画像跃然纸上。

王科一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翻译家,他翻译的傲慢与偏见是公认最经典的一个译本,以其独到的功底和理解力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写作风格, 突显了原作人物的个性。最早应出版于1954年,显然今天看来,会觉得在译名上和语言上有老式白话的某些特点,但不可否认,他的语言最忠实于原著的语言风格。但由于译者忽略语境、望文生义而导致的误译也存在。

( 一) 脱离语境

例She was busily sear ching through the neighbour hood for a proper situation for her daughter, and without knowing or considering what their income might be .( chapter 50)

王译: 她并且在附近一带到处奔波, 要给女儿找一所适当的住宅; 她根本不知道他们有多少收入, 也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但根据上下文来看, 那时班纳特太太尚未病愈, 不会“到处奔波”,而只是坐在家里胡思乱想。此处,“search”实际上是“mental search”, 笔者以为可译作“思来想去”、“冥思苦想”或“绞尽脑汁”等。

( 二) 望文生义

例 To be sure, it would have been more for the advantage of conversation, had Mi Lydia Bonnet come upon the town; or , as the happiest alternative, been secluded from the world in some distant farm house.( chapter 50)

王译: 当然, 如果丽迪雅.班纳特小姐亲自上这儿来了, 或者说, 如果她恰恰相反, 远离尘嚣, 住到一个偏僻的农村里去, 那就可以给人家增加许多谈话的资料。根据课文,丽迪雅与韦翰私奔,方圆邻近,人们议论纷纷,班纳特一家颜面丢尽。如果Mi Lydia Bonnet come upon the town,则更会让人说三道四,那一定是比“私奔”更严重的丑事。“come upon the town”是“ become a prostitute”即“成为妓女”的意思, 笔者试译作“沦落风尘”。王译没能把握住原意,望文生义,导致误译。

我的翻译观:翻译过程中,要在深入把握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译语优势,多用意译,力求神似,使译文逻辑清晰,通顺流畅。

好的翻译家:我认为好的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要避免生硬牵强的翻译痕迹,同时又必须保留原作的精神姿致,即既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的限制。其次就是要能准确把握原文作者的语言风格,能够将不同人物的言语用最符合他们说话方式的词语表达出来。当然,如果在此过程中能照顾到读者的思维习惯那就更好。

推荐第9篇:著名翻译家及其作品不完全名单

著名翻译家及其作品不完全名单:

英语

林纾 《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孙漂流记》《伊索寓言》等

严复 《天演论》

周瘦娟等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916年

郭沫若 《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雪莱诗选》,马克思著作若干。

张谷若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哈代翻译专家

朱生豪 莎士比亚作品

张友松 马克吐温翻译专家,比如《竞选州长》

查良铮 俄国普希金作品,英国浪漫派诗歌:《济慈诗选》《拜伦抒情诗选》《雪莱抒情诗选》《唐璜》等

赵萝 蕤(女) 《草叶集》,艾略特《荒原》

朱维之 主要翻译弥尔顿。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萧乾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夫妻合译《尤利西斯》(译文版),辛克莱《屠宰场》(合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合译),《光荣与梦想》,《麦克米伦回忆录》,《拿破仑传》,《战争风云》(皆为合译)易卜生《培尔金特》

金堤《尤利西斯》(人民文学版1994)

《尤利西斯》译者还有:李虹,李进,纪江红,章影光,刘象愚等

李文俊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首译),卡夫卡《审判 及其它小说》,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

王佐良 《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苏格兰诗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等

袁可嘉 《英国宪章派诗选》,《叶芝抒情诗精选》,《布莱克诗选》。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汤永宽 卡夫卡《城堡》,泰戈尔《游思集》,《采果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杨德豫 《朗费罗诗选》,《柯尔律治代表作三首》,《湖畔诗魂——华兹华斯诗选》,《拜伦抒情诗七十首》

江枫 《雪莱诗选》

冯亦代 《美国短篇小说集》(合译),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黄雨时 狄更斯《奥列弗退斯特》,康拉德《黑暗深处》,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画像》等

陈良廷 《乱世佳人》,《教父》,刘易斯《纳尼亚》系列,《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等

卞之琳 《西窗集》,《英国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莎士比亚抒情诗选》

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莎士比亚悲剧多种,《呼啸山庄》,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

屠岸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济慈诗选》

目前中国《莎士比亚全集》有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种。

林疑今 《永别了武器》

杨必 《名利场》

法语

苏曼殊 雨果《惨世界》即《悲惨世界》

赵少侯 莫里哀《悭吝人》《伪君子》等,莫泊桑主要名篇,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法朗士短篇小说集》

许渊冲 《包法利夫人》,《红与黑》,《埃及艳后》,《追忆似水年华》第三部等

罗新璋 《红与黑》等

《红与黑》共有20多个译本

罗玉君(女),黎烈文,郭宏安,许渊冲,罗新璋,郝运(据信80s末最好译本),闻家驷等

傅雷 巴尔扎克作品《葛朗台》《高老头》等,《约翰克里斯托弗》,《贝多芬传》等

方重 乔叟翻译大家

萧三 《国际歌》

李建吾 戏剧翻译莫里哀作品为主,《包法利夫人》

王道乾 杜拉斯作品《情人》《琴声如诉》《广场》《物质生活》《杜拉斯访谈录》《洛瓦斯泰因的迷狂》,普鲁斯特《驳圣伯夫》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等

罗大冈 罗曼罗兰《母与子》,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鲍文慰 拉伯雷《巨人传》

李青崖 首个白话翻译莫泊桑作品,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三个火枪手》译者还有周克希(译名作《三剑客》),伍光建(译名作《侠隐记》)等

莫泊桑《俊友》译者有:李青崖,何敬(译名作《漂亮的朋友》),王振孙(译名作《漂亮朋友》)

德语

张威廉 德国文学翻译名家,包括小说,童话,文论,诗歌等

钱春绮 德国诗歌翻译名家,包括歌德诗歌,席勒诗歌,尼采诗歌,《尼伯龙根指环》,《恶之花》,黑塞诗歌等,《浮士德》流传最广

杨武能 《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格林童话全集》,托马斯曼《魔山》,《里克尔抒情诗》

绿原 《浮士德》,《里尔克诗选》,米沃什《拆散的笔记簿》等

《浮士德》的翻译者有:郭沫若,周学普,顾寿昌,梁宗岱,绿原,杨武能,董问樵,钱春绮等,十余个译本

傅唯慈 托马斯曼《布登波洛克一家》,毛姆《月亮和六便士》,《1984,动物庄园》,《基督最后的诱惑》(合译),卢森堡《狱中书简》

高中甫 《莱辛寓言》,《茨威格小说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冯至 海涅作品《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尔克作品

德语翻译家还有:叶廷芳,张玉书,韩世钟等

俄语

瞿秋白 高尔基《海燕》,其它俄国作家作品

冯春 十卷本《普希金文集》,屠格涅夫《猎人笔记》,99年获得俄国政府普希金奖章。

草婴 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出版有《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上海文艺),肖洛霍夫全集等

顾蕴璞 《叶赛宁诗选》等

陆蠡 《罗亭》

飞白 俄国诗歌翻译,包括《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

徐磊然 法捷耶夫《毁灭》,普希金《上尉的女儿》,屠格涅夫《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多为人民文学出版

力冈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静静的顿河》

梅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行漫记》(后来有董乐山)

巴金 赫尔岑《往事与随想》,屠格涅夫《父与子》《木木》

汝龙 建国后契诃夫作品主要翻译者。其他包括《复活》《罪与罚》等

满涛 果戈理《果戈理小说戏剧选》、别林斯基作品主要译者,契诃夫《樱桃园》

韦从芜 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作品(但多从英文直译)

余振 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作品

焦菊隐 契诃夫戏剧作品多种

戈宝权 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是普希金诗歌翻译的集大成者

孙用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黄裳 《猎人笔记》

朱雯 《苦难的历程》

金人 《静静的顿河》

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语等

但丁《神曲》翻译者:钱稻孙(片段),王维克(第一部完整汉译),朱维基(英文转译),田德望(最全面)等

吕同六:邓南遮:现当代意大利文学的主要翻译者

王央乐:西班牙语翻译家,主要有《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聂鲁达《诗歌总集》

赵德明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选》等拉美西班牙作品

李俍民 乔万尼奥尼《斯巴达克斯》

陈中梅 埃斯库罗斯悲剧,荷马史诗

罗念生 古希腊戏剧多部,亚里士多德《诗学》,《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

荷马史诗的译者包括:杨宪益,罗念生和王焕生,陈中梅,傅东华等

叶君健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译者:叶君健,林桦

杨绛:《堂吉诃德》(直译)

杨译之前,《堂》皆为英法转译,杨后,《堂吉诃德》1990s出现更多译本,其中董燕生,孙家孟等为佳

杨周翰 贺拉斯《诗艺》

杨宪益 《奥德修纪》,维吉尔《牧歌》

日语

周作人 《伊索寓言》,《枕草子》,《平家物语》,《希腊神话故事》等

丰子恺 《源氏物语》

叶渭渠:小林多喜二主要作品,川端康成《雪国》等主要作品,日本文学在中国主要推介者

唐月梅:川端《古都》,三岛由纪夫《春雪》等主要作品,

林少华 村上春树作品

林林 日本俳句翻译

娄适夷 芥川龙之介小说,最早翻译井上靖小说

申非 继周作人后翻译《日本狂言选》,与周合作《平家物语》等

印度文学

季羡林 金克木

其它

纳训 《一千零一夜》

其它译本还有:李唯中,王瑞琴,葛铁鹰、周烈等

韩少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推荐第10篇:国际翻译家联盟《翻译工作者章程》

国际翻译家联盟《翻译工作者章程》

来源: 中国译协网

编者按:《翻译工作者章程》(The Translator\'s Charter)是由国际译联于1963年9月6日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通过,并于1994年7月9日在挪威奥斯陆修正的文件。尽管中国译协有自己的章程,我国翻译工作者有自己的特殊条件,但这一文件中的许多内容,包括所列翻译工作者的义务和权利,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章程的英文原文见国际译联网站(http://www.daodoc.com/en/charter.php)。

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注意到翻译工作已发展为当今世界一项普遍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永久性活动;它使国与国之间的思想和物质交流成为可能,进而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尽管在各种情况下都运用翻译,但翻译本身应作为一种有自己特色的独立的职业而得到承认;国际译联希望以正式文件形式规定一些与翻译工作密切相关的普遍原则,特别是为了:

——强调翻译的社会功能;

——规定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规定翻译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改善翻译工作者的经济状况及其工作的社会环境;

——向翻译工作者及其职业性组织推荐一些行为准则;

并由此推动社会承认翻译是一种有特色的独立的职业。

兹发布本章程文本作为翻译工作行业之指导原则。

第一章翻译工作者的一般义务

1.翻译作为一种将文学和科技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脑力活动,本身就对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规定了具体的义务。

2.翻译工作者任何时候都应对其译文负全责,无论译者与译文使用者之间处于何种关系或合同如何规定。

3.翻译工作者应拒绝采用其不赞成或与其职业责任相背的译文。

4.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想与形式——这是翻译工作者应尽的道德与法律义务。

5.但是,忠实于原文并不等于逐字逐句的直译;译文的忠实性并不排除为使原作的形式、气氛和深层意思得以用另一种语言在另一国再现而进行的适当调整。

6.翻译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原文的语言,尤其应能自如地驾驭翻译的目标语言。

7.翻译工作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对所翻译的主题要有充分的了解;应避免翻译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材料。

8.翻译工作者在工作中应避免不公平竞争;尤其应争取公平合理的报酬,不应接受低于法律或行规所制定的收费标准的报酬。

9.一般地说,翻译工作者不应寻找或接受有损其本人或其职业尊严的工作。

10.翻译工作者应尊重译文使用者的合法利益,对因翻译需要了解到的任何信息应视为职业秘密而守口如瓶。

11.作为“第二”作者,翻译工作者应承担对原著作者的特殊义务。

12.译者在翻译前必须取得原作者同意或译文使用者的授权、必须尊重原作者已获得的一切其它权利。

第二章翻译工作者的权利

13.所有翻译工作者都应对其翻译作品享有其进行工作所在国给予其他脑力劳动者的一切权利。

14.翻译作品作为脑力劳动的结晶应享有给予同类作品的法律保护。

15.因此译者对自己的译著拥有版权,并享有与原著作者相同的各种特权。

16.翻译工作者还应对其译文享有其作者身份赋予的所有继承的精神权利。

17.因此译者在有生之年,其译著作者的身份均应得到承认,而这种承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其译著被公开引用时应明确无误地提到译者的名字;

(2)译者有权反对别人对其译文的歪曲、肢解或其它修改;

(3)未经译者事先许可,出版商和其他译文使用者不得修改译文;

(4)译者有权禁止对其译文的不当使用,而且,一般地说,有权抵制任何有损其人格和声誉的攻击。

18.译者对译著的出版、发行、播放、再译、改编、修改和其它处理享有全权。总之,对译文的任何形式的使用均需经过译者同意。

19.译者对于译文的每次公开使用均有权获得报酬,报酬的多少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

第三章翻译工作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20.翻译工作者的生活条件应有保障,使其能有效地和体面地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21.译者有权分享译著的成果,特别是有权从译著带来的商业收益中获得相应的报酬。

22.必须承认,翻译作品也可以以委托的形式出现,因此译者除了从译著所带来的商业收益中分成以外,还应收到另一份报酬。

23.翻译工作与其它职业一样应通过集体协议、标准合同等方式享有与该国其它职业同等的保护。

24.各国翻译工作者应享有国家给予脑力劳动者的一切权益,特别是各种社会保险计划,如养老金、健康保险、失业津贴和家庭补助等。

第四章翻译工作者的社团组织

25.翻译工作者应和其它职业的成员一样有权组建职业社团组织。

26.此类组织除了维护翻译工作者的精神和物质利益外,还应维护翻译水准的提高及处理其它与翻译有关的一切事宜。

27.在官方制定和推出有关翻译工作法规的过程中,此类组织应施加其影响。

28.此类组织应尽力与翻译作品使用者组织(出版商协会、工商企业、官方和私人机构、新闻界等)保持长期联系,以便研究共同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29.在监督本国所有翻译作品质量的同时,此类组织应与文化组织、作家协会、笔会各国分部、文学评论家、学术性团体、大学以及科技研究组织保持联系。

30.当译者和译著使用者之间出现任何纠纷时,此类组织应有能力作为仲裁者和专家采取行动。

31.此类组织有权就译员的培训和招聘提出建议并与专业机构和大学配合以达到此目的。

32此类组织应努力从各个渠道收集与本职业有关的资料并通过图书馆、资料库、报刊和简报等形式提供翻译工作者查用。为此目的,它们应建立理论和实用的信息服务系统,并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和各种会议。

第五章全国性组织和国际翻译家联盟

33.如一个国家内按地区或类别分别存在几个翻译工作者团体,则这些团体最好建立一个全国性组织来协调它们的活动,同时依旧保持各团体自身的特色。

34.对于尚不存在翻译工作者社团或协会的国家,建议该国翻译工作者在符合本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联合起来建立此类组织。

35.国际翻译家联盟(简称国际译联)呼吁各国翻译工作者组织,在国际译联的旗帜下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在全世界实现其目标。

36.翻译工作者应在自愿的原则下加入本国翻译工作者组织,同样地,各国翻译工作者社团也应本着自愿原则加入国际译联。

37.国际译联应在国际上维护翻译工作者的物质与精神权利,关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努力促进世界范围内文明的传播。

38.国际译联应作为翻译工作者在国际上的代言人,特别是以采取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组织建立联系,参加国际上可能与翻译工作者和翻译有关的会议,出版译作,组织或协助组织大会来研究与翻译或翻译工作者有关的问题等方式,以实现上述目标。

39.一般地说,国际译联应扩展各国翻译工作者社团组织在国际上的活动,协调他们的工作并确立共同的政策。

40.翻译工作者之间的团结精神以及翻译作为一门促进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和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的职业而享有的崇高地位,是各国翻译工作者社团组织及其核心组织——国际译联——追求其行业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11篇: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英语翻译家习题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一、小小“翻译家”,今后成“大家”:(0.5分一题,共35分)

1.这是谁的手机?它是我的父亲的。_____ ______ ______ is it?It’s my _______.

2.这是谁的眼镜?是他的弟弟的。_____ ______ are they?They’re ____ _____.

3.这是她的生日蛋糕吗?是的。是她的父母给她的。

_______ this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Yes,it’s _______ her ________.

4.在书桌上的那个是什么?是我的钟。

What’s _________ on the _________?It’s my _________.

这是谁送的?它是我的叔叔送的。

________ is this ________?It’s ________ my ________.

5.这些邮票是谁的?它们是他们的。

_________ _________ are these?They’re __________.

它们是谁送的?它们是他们的爷爷送的。

_________ are they _________?They’re ________ ________ grandfather.

6.我们从祖父母那里得到了一个礼物。你能为我们打开吗?当然。

We’ve ________ a _________ _________ Grandparents.

Can you _________ it _________ us?Sure.

7.上周末,在大树下我和我的朋友们吃了许多美味的食物。

I ________ a lot of delicious _________ with my _______ under a _______________ last _________.

8.元旦在什么时候?它在一月一日。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Day?It’s _____ the ________ of January.在元旦孩子们通常干什么?他们通常在学校开聚会。

What do _________ usually do 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Day?

They usually _______ _________ at school.

去年你去参加聚会了吗?是的。

_______ you ________ to a ________ last year?Yes,I did.

9.中秋节在什么时候?它在九月或十月。

__________ Mid-Autumn Festival?It’s _____ September or October.

人们通常干什么?他们通常赏月、吃月饼。

What do _________ usually do?They usually ________ the ________ and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去年中秋你赏月了吗?不,我没有。我和朋友们玩灯笼。

_________ you _______ the ________ last Mid-Autumn Festival?

No,I ________.I ________ ________ lanterns with my __________.

10.上个周六上午Ben和他的父亲去看了电影。

Ben ________ a film with his _________ last _________ _________.

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第12篇:德语翻译家 戏称自己成失业30年

钱春绮德语翻译辞世 戏称自己成失业30年

钱春绮钱春绮1921年出生于江苏泰州,1946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后长期行医,1960年代转而从事外国文学翻译活动,除稿费外从未有过其他收入。

钱春绮的代表性译作包括歌德《浮士德》、《歌德诗集》,海涅《诗歌集》,波德莱尔《恶之花》等,他所翻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注释文字超过了原作字数。谈到翻译,钱春绮自己曾说过:“搞翻译的,中文底子这一点很要紧,而现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中文底子不够。现在的人呢,文言文不读了,文言文不读,白话文他也好不到哪儿去。”

钱春绮是半路出家专业从事文学翻译的。在中国翻译界,其名多次被和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及绿原等相提并论,有评价说“莎士比亚非朱生豪不可,歌德除钱春绮不行”。钱春绮和绿原被公认为中国翻译界德国诗歌翻译的两大巨擘。

钱春绮曾先后在三家医院从医,有过四本医学专著问世。1960年弃医从文,脱离了工资,走上了德语翻译的职业道路。

他层戏称自己“失业三十年”。至1960年离开医院后,到1995年加入上海文史馆后,才有了稿费以外的收入。

钱春绮精通英、法、德、日、俄5门外语,在西班牙文、希腊文、拉丁文上也下过大力气。“*”中,他被抄家,并且抄走了“老本”——上万册外文书,连同四本书的译稿,但他依然一如既往地翻译。一改革开放,他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出,都是大家急欲读到的名作:《歌德诗集》、《浮士德》、《歌德戏剧集》、《席勒诗选》、《施托姆抒情诗选》、《黑塞抒情诗选》、《尼采诗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恶之花》等等。”迄今,钱春绮译作达50余种,曾荣获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钱春绮说,自己想做个诗人,并说自己翻译诗歌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写诗。 16岁时他,在中学时就开始尝试写抗日宣传的新诗或传统的格律诗词,发表在县报或《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写了人生的第一部诗集。

1957年,钱春绮写的一首《感谢海涅》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前身出版了,他翻译的三部海涅诗集,既畅销,又长销。在那个只有几十元工资的时候,他光《诗歌集》的稿费就拿到了8000元。

据叶廷芳称,无论从翻译成果,还是从翻译水平,钱春绮的优秀,在整个外国文学翻译界屈指可数,若论德语诗歌翻译,他更堪称翘楚。但由后学看来,钱春绮最可贵之处,在于其“战略眼光”,他“懂得首先把一些最值得译、也最急需译的对象统统拢在胸中,然后心无旁骛、一步一步去实施”。

这位让中国人认知歌德、席勒、海涅、尼采、波德莱尔的德语翻译家,2月3日23点26分,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病逝,享年89岁。

这位译著等身的德语翻译家,他的作品是不会被遗忘滴,他还会继续影响着后代的人们。他的译著是不会消失的,他的名字也会继续留在翻译界的名录上-更多请关注 博语北京翻译公司

第13篇:上海翻译家协会举办“走近莎士比亚”青年翻译家沙龙

上海翻译家协会举办“走近莎士比亚”青年翻译家沙龙

上海翻译家协会青年翻译家沙龙日前在新落成的文联文艺家沙龙举行,市文联、市译协相关领导以及译协20余位中青年翻译家参加了此次题为“走近莎士比亚”的沙龙活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张琼作了题为“假到真时真亦假――真伪莎剧的文学趣谈”的发言,她从当代文学创作如何借鉴莎士比亚戏剧谈到最新出版的小说《亚瑟的悲剧》,引发了大家对“虚构和真实的反思”“现实如何被阅读”“艺术审美的塑造及改变”等议题的思考。译协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吴刚以“永恒的莎士比亚”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他对同一时代东西方两位戏剧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柏华以“漫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译本”为题作了发言。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青年教师姜林静以“德国也说不尽的‘哈姆雷特’”为题,为大家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莎士比亚笔下颇具“思想家”气质的哈姆雷特在德国一直受到高度关注的原因。译协副会长、青年翻译家沙龙负责人袁莉则作了“那个来自英国的‘吉尔’――莎士比亚在法国”的主题发言,向大家介绍了法国人如何看待和评判莎士比亚的成就。

2016年度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称号终评成功举办

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16年度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称号终评暨第二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上海地区)选拔赛在市文联文艺大厅成功举办。从初赛活动中脱颖而出的23名小选手竞选“小白玉兰”称号及“小梅花荟萃”入围名额。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整整一天时间,小选手们轮番表演了京剧、昆曲、越剧、沪剧、锡剧等剧种的精彩片段。担任决赛评委的戏曲名家马莉莉、刘觉、李军、谷好好、张佩莉均表示,小选手们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生动传情,充分展现了本市少儿戏曲普及教育的综合实力。赛事结束后,上海剧协将择优推荐部分小选手代表上海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竞选。活动主办方还将适时举行“小白玉兰”“小梅花荟萃”称号获得者颁奖活动。

首届上海“大学生电视主持新人赛”启动

近日,首届上海“大学生电视主持新人赛”推进会在市文联举行。会议就大赛章程、比赛规则和赛事安排,广泛听取了沪上各参赛大专院校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共识。这标志着由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首届上海“大学生电视主持新人赛”正式启动。

本次大赛是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创办的首个位大学生服务的品牌活动,旨在培养和发现未来的电视主持新人,搭建上海各大院校艺术系、新闻系及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比赛展示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成果,展示参赛选手在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现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的风采,为上海电视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目前,该项大赛已吸引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媒与外语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9支代表队参赛。

按照大赛章程,参赛选手为各大院校推荐的在校大学生,比赛分为复赛和决赛两部分,其中复赛2场,决赛1场,由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家、部分省市视协秘书长、上海地区著名主持人、沪上知名艺术院校教授担任评委。大赛设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获奖选手还将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代表上海地区参加“华东及全国部分省市电视主持新人赛”和“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赛”。

第14篇:记翻译家朱生豪夫人宋清如

记翻译家朱生豪夫人宋清如 (2007-05-01 10:44:10)

转引自2003年第6期(12月15日) 才女诗魂

文苑流芳

--记翻译家朱生豪夫人宋清如 徐振旗

记翻译家朱生豪夫人宋清如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们大多记住了翻译家朱生豪的名字,却忽略了他的夫人——同样活跃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诗坛的一位伟大女性、曾为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倾注毕生心血的宋清如女士。宋清如素有才女之称,她一生经历既富“诗意”,又饱受人间艰辛,就像她帮助朱生豪翻译出版的“莎氏戏剧”一样,大悲大喜,全然一出活生生“人间戏剧”。

才女恋歌

1911年7月,宋清如生于张家港西张镇一户乡绅之家。清如自幼秉赋聪颖,酷爱文学,启蒙时期就不按塾师要求,在苦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观止》《左传》的同时,自己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封神榜》„„私塾读出,转入“洋学堂”学习,直至从省立女中毕业。就在即将毕业之际,家中为她请好木匠准备嫁妆(父母很早就将她许予江阴一华姓大户人家),而清如在校受“新思潮”影响,自然不肯接受包办婚姻。她明确对母亲表示:不要嫁妆!要读书!!经过她的强烈“抗争”,开明的母亲终于让步,允准她出外读书求学,清如遂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苏州女子师范,后又转入杭州之江大学。

在读苏州女师期间,逢“九·一八”事变爆发,她积极响应“罢课”,声援抗日救亡运动,赴南京参加示威游行,等等。转入之江大学后,她更多接触到了不少近代文学作品,阅读视野越来越开阔;凭借自己扎实的古文功底,清如开始转向新文化创作,她尝试着向《现代》《文艺月刊》《当代诗刊》等刊物投稿„„从宋清如发表的作品中,读者感受得到她独立不羁的性格,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文学才情,以及与压抑人性的封建礼教势不两立的决心。时任《现代》杂志主编的施蛰存先生,曾以“一文一诗,真如琼枝照眼”来赞美宋清如的文采,称她的诗风,与徐志摩、戴望舒等相近,写小说“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宋清如早年的诗歌,曾与艾青、何其芳、臧克家等“大牌诗人”一起刊载于《现代》杂志上,是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不多见的女“新诗人”。

当年之江大学校园内,有一批诗歌爱好者自发组成的“诗社”,宋清如亦是成员之一;每当“诗社”活动,诗友们纷纷交流新作,相互切磋。差不多“清一色”写旧体诗者居多,唯独宋清如总以写新诗进行交流„„她的诗,渐渐引起同社老诗友朱生豪先生的“重视”。朱生豪早有“之江才子”之称,于是“才子”“才女”时常诗词酬和,逐渐心灵“相近”而彼此萌发爱慕之情。朱生豪曾以《我爱宋清如》如此直露的标题,一口气写了三首“打油诗”赠清如,其中有“三生应存约,一笑忆前盟”之句,以表达自己对宋的恋情。清如酬诗回赠同样充满了柔情:假如你是一阵过路的西风/我是西风中飘零的败叶/你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

1933年,朱生豪大学毕业,供职于上海世界书局。此时比他低三年级的宋清如继续在读(其时她已登报解除“包办婚约”)。与朱生豪短暂的分离,增加了清如的思念,双方唯以书信倾诉情怀——“两地书”中少不了交流诗词,朱生豪曾在信中提议“希望有朝一日合编一本诗集”。

两年以后,经鲁迅先生的倡导和友人们提议,朱生豪先生着手准备为世界书局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他将此计划告诉清如,并愿以“译著”作为献给她的“礼物”。宋清如深受感动,写了一首《迪娜的忆念》相赠:落在梧桐树上的/是轻轻的秋梦吧/落在迪娜心上的/是迢遥的怀念吧/四月是初恋的天/九月是相思的天/继着蔷薇凋零的/已是凄艳的海棠了/东方刚出的朝阳/射出万丈的光芒/迪娜的忆念/在朝阳的前面呢/在朝阳的后面呢„„朱生豪读后情不自已,当即谱成歌曲,作为回赠。

清如大学毕业后,开始了她一生漫长的教育生涯。先到湖州民德女中执教,不久就收到朱生豪先生请她代抄莎翁《暴风雨》《仲夏夜之梦》的译稿,从此往后,她就辅助朱生豪不断“接受”校对任务;译稿中遇到疑难,他们就在信中展开讨论,在频繁的书信来往中,朱生豪时有获益匪浅之感,尤觉清如乃志同道合知己矣,两人愈加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按说“修得正果”也该谈婚论嫁了,然朱生豪却认为“家庭是累赘,结婚是负担”,自称与宋清如恋爱“既有别于世俗之爱,又有别于柏拉图之精神恋爱”,是所谓“理智之爱,哲学型爱”。而宋清如女士的观念则更加极端——“结婚乃恋爱坟墓,家庭是妇女之囚笼”,基于这样的恋爱观,朱、宋双方一直不注重将“结婚议题”提上日程。

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朱生豪先生收集各种版本的“莎剧资料”困难更大了,他像难民一样颠沛流离,化费很长时间整理了一大堆宝贵资料,竟毁于罪恶的炮火中„„直至1938年初夏,朱先生得以重返上海,继续手头的翻译工作。同年,宋清如随全家内迁四川,先后在重庆北碚二中、成都女中任教,其时国破家亡,岁月多难,又与热恋中的朱生豪天各一方,全凭鸿雁传书,诗词酬答来相互勉励和排解思念之苦。

患难与共

时至1941年秋,宋清如在母亲一再催促之下,归家途中辗转来到上海,与朱生豪久别重逢,感慨万千。后经朋友介绍,到上海私立“锡珍女子中学”代课。原以为生活能够安定下来,岂料这年冬天又爆发了太平洋战争,这对恋人面对飘泊不定的人生,重又陷入了迷茫„„期间,宋清如发表了《春天又来了》《也许只是偶然》《我不愿再见我的时钟》《流星》等诗篇,表达自己希望“长夜早日结束”,期待“百合芳馨”“欢乐清音”佳境。

当时由上海好几所大学合办的“联大”,因孤岛沦陷被迫停课,原“之江大学”的部分师生,准备离沪去内地谋生。大家动员朱生豪、宋清如两人同行,提议他俩尽快结婚,以便途中相互照应。局势无奈,他俩只好放弃“只恋爱不结婚”的信念,于1942年5月1日,在上海青年会礼堂举行简单的婚礼,由原之江大学教务长黄式金作证婚人,词人夏承焘和世界书局的陆高谊为介绍人,夏先生题这对新人八个大字“才子佳人 柴米夫妻”——历时十年的“罗曼蒂克”爱情,至此转入“风雨同舟”的人生旅途。

新婚建家经济拮据,朱生豪“译莎”尚在进行中,考虑到入川路途遥远诸多不便,因此他们暂且放弃远行,先到常熟宋清如母亲暂租的家中“落脚”。朱生豪先生在常熟闭户不出,埋头译稿,遇疑义与妻子斟酌商讨;为调节精神生活,他们还合编了一部《唐宋名家词四百首》;适逢学校放假,清如还在家中为邻居读书的女孩子们补习功课„„由于爱妻相陪作伴的“动因”,朱先生译稿进度很快,半年中完成了莎士比亚九部喜剧。那段时期常熟属“清乡区”,朱先生出行不愿向日寇“行礼”,每次到邮局寄稿子,为避开“岗哨”宁愿绕走许多“冤枉路”。天长日久,住在丈母娘家总觉不便,于是与清如一起搬回了嘉兴老家。

回到嘉兴朱家老屋后,他把上海的姑母、表姐一起接来同住,其时幼弟文奎亦待业在家,五口之家全靠朱生豪用稿酬维持了。按说宋清如以自己扎实的中英文功底,完全可与夫君一起从事翻译创作的,但出于传统礼教观念,她婚后主动担当起了家庭主妇的职责,买菜、做饭、打扫房间,里里外外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空下来还到附近裁缝铺去,揽些针线活回家“加工”,补贴家用;清如节俭持家有方,买菜经常“一清二白”为主(青菜、豆腐),难得蒸一二个蛋就算“开荤”;家里漱口刷牙很少买牙膏,多用细盐代替;见丈夫的头发长了,清如亲自帮助修剪„„

记翻译家朱生豪夫人宋清如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尚刚出生了,欣喜之余更加重了生活负担,宋清如除了“相夫教子”,仍充任着丈夫最得力的助手,承担几百万字译文校对的重任。后世界书局出版《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时,曾对宋清如校稿有“校对极精细,堪信无错字”的赞语。由于长期的超负荷伏案写作,加上饮食缺少营养,朱生豪先生的身体日渐虚弱,病倒住院被确诊为“结核病”。这种“富贵病”对于他们原本经济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宋清如既要照料全家人的生活,又要四下奔波为夫君寻医问药,心力交瘁,不堪一击。然而,病魔残酷无情,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先生终因病贫交迫,撒手人寰„„临终前不无遗憾地对妻子说:早知一病不起,我即使拚命也要把“莎剧”译完呀。并再三嘱托爱妻、二弟“续完未及完成的五个半史剧„„”这一年,宋清如32岁,儿子尚刚刚满周岁。

文苑流芳

遭遇丧夫之痛的宋清如女士,此后以“女中丈夫”之勇面对生活,在安排好家务后重返教坛,曾在常熟县中、嘉兴秀州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师范以及杭州商校等各地任教,由于她学养深厚,授课生动,又懂得关爱学生,助人为乐,因此,凡她教过课的学界颇得赞誉,乃至晚年仍不断有“天下桃李”来信来访——师恩难忘,表达学子们对最敬重的师长的祝福与问候。

在执教的同时,清如念念不忘丈夫的临终嘱托,继后的几年中,她克服重重困难,陆续完成了“莎剧”这部皇皇巨著的全部译稿;抗战胜利后,遂将整理好的译稿交世界书局出版。为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翻译家朱生豪和《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宋清如撰写《译者介绍》《朱生豪与莎士比亚》等文,作为出版“附件”发表于当年《文艺春秋》等刊。

建国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再版“全集”,时任社长的冯雪峰先生亲笔致信宋清如,就有关出版事宜与其商讨。清如接信备受鼓舞,满腔热情配合做好工作。1954年,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重版发行,出版社按规定汇来2万元稿酬,宋清如女士谦虚恭敬地将钱款退回,出版社重又寄来请她一定收下„„为人处世一向清廉的宋清如女士,执意要划出部分,分别捐献嘉兴图书馆、新闻单位以及秀州中学等,余下款项购买公债支援国家建设。她的爱国热情与高风亮节,深受各界人士敬重,当年的《人民日报》还以“宋清如买公债的故事”作了专题报道。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出版,令宋清如女士甚感欣慰——了却了朱生豪先生的遗愿。但她仍心系着朱生豪未竟的“五个半史剧”译稿。朱氏二弟文振其时在四川大学任教,那边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比较齐全。1955年,宋清如决定“请长假”,带着儿子尚刚前往成都,“全职”从事编译整理工作。在四川大学的一年时间里,她完成了整部《理查三世》和三部《亨利六世》,以及半部《亨利五世》的翻译整理工作。因假期届满,另《亨利八世》一部她后来带回杭州,利用学校教学之余完成的。尔后,大约又化了将近一年时间,把全部译稿重新进行一番修订与校勘。就这样,一部数百万文字的世界名著,凝聚了朱生豪、宋清如夫妇大半生心血,被鲁迅先生赞为“于中国有益”“在中国留存”的浩大文化工程,终于圆满划上了句号。

“文化革命”开始后,宋清如女士与中国广大知识分子一样难免“冲击”,成了所谓“阶级异己分子”,所有译稿被当作“毒草”付之一炬;儿子尚刚也因“家庭出身不好”,大学毕业“发配”新疆和田矿区。身处逆境中的宋清如坚信:乌云终将过去,光明定会重现!

1976年金秋,阴霾驱散,中华大地迎来“百花齐放”,宋清如女士和她编译的《莎士比亚全集》重获新生;黄源、曹禺等文坛前辈,亲笔致信问候宋清如,不少文学、史学部门也陆续向宋清如约稿„„杭州大学吴洁敏、朱宏达两位副教授编写出版了数十万字的《朱生豪传》,全面介绍朱生豪先生为中国文坛和翻译界所作的贡献。宋清如当年离开嘉兴时,曾将朱生豪生前给她的信件以及“莎氏译稿”留在了朱氏故居。所幸“*”中这批资料居然躲过“劫难”,奇迹般保留了下来。为推动莎士比亚研究工作的进展,后宋清如女士把这批珍贵译稿无偿捐献予嘉兴市图书馆;又应文化界人士请求,认真整理出朱先生236封书信,编辑出版了《寄在信封里的灵魂——朱生豪书信集》一书,还陆续发表一些诗文,表达自己对夫君的深切缅怀之情。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聘请她为研究会会员;嘉兴市文联聘她为名誉主席,嘉兴市政协吸收她为特邀委员。

记翻译家朱生豪夫人宋清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宣部倡导“五个一工程”,投资将《朱生豪传》改编电视剧,并邀请宋清如担任剧中“角色”。清如女士平生淡泊名利,年届耄耋之年又体质羸弱,原不想承此“重任”,但为摄制计划不受影响,她从顾全大局出发,硬撑病体加入演出„„整个拍摄过程,由于她全身心投入真实情感,表情非常自然。至电视剧《朱生豪传》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宋清如女士由此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一项——演出荣誉奖。宋清如女士的晚年是幸福的,让她最为欣慰的是“*错案”得到纠正,儿子尚刚的工作问题得到“政策落实”;孙子之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分配进入国家外交部门——翻译世家后继有人,朱生豪先生当笑慰九泉了。

也许是因为朱先生的英年早逝,给人们心上留下太多遗憾,于是大家对其夫人宋清如女士倾注了更多的关注,无形中给年事已高的老人造成不少“精神负担”。老年宋清如时常成为媒体的“聚焦”,接踵而至的各种社会事务,直接影响了老人宁静的生活与健康。1997年6月,清如老人在接待一批外地来访客人时,突发心脏病急送医院抢救,终因医治无效,一代才女溘然长逝,享年86岁。嘉兴市政府、市政协、市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宋清如女士的亲属和生前友好,以及她教过的学生约2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她的原籍故乡张家港市政协和常熟市有关部门也发来唁电,沉痛哀悼这位众人敬重的爱国老人„„“骚人译莎剧坛神韵当年寒门同吟 才女清歌文苑流芳今日化鹤重寻”,人们吟诵着这副挽联,感觉这不是宋清如女士非凡一生的真实写照么?

人物与回忆/诗侣莎魂文苑流方--记朱生豪夫人宋清如

2003-12-17 10:30:36

徐振旗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宋清如曾经是位被遗忘的人物。她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活跃诗坛,有才女之称;以后作为朱生豪的伴侣,为翻译和出版莎士比亚全集这部世界名著默默奉献,忘我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她个性独特,一生坎坷而富有传奇色彩。本文择其主要经历,作一介绍。

才女清歌

宋清如1911年7月出生于张家港市西张镇栏杆桥一户富裕家庭。她秉性聪颖,自幼酷爱文学。早在启蒙阶段,不仅按塾师要求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观止》、《孟子》、《左传》、《唐诗三百首》等课本,而且广泛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榜》等古典小说。脱离私塾后,宋清如进了“洋”学堂,1929年从省立女中毕业。此时家中已请来木工给她制作嫁妆,要她就此中止学业。原来,在清如六岁时,父母已将她许配给江阴一户华氏大族人家。而受新思潮影响的宋清如,根本不可能接受封建的包办婚姻。她向母亲明确表示:“不要嫁妆要读书。”经过抗争,家庭只好让步。她争得了外出求学的权利,并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取苏州女子师范和杭州之江大学。

在苏州女师,宋清如不仅刻苦学习功课,而且关心国家大事。“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推选为校罢课委员会秘书,并参加了赴南京的示威游行。

在之江大学,宋清如接触到一大批近现代中外文学巨匠的作品,阅读视野不断开阔。具有扎实古文功底的她逐渐把兴趣转移到新文化方面,并有了创作的欲望。她陆续向《现代》、《文艺月刊》、《当代诗刊》投稿,作品获得出版社好评。大名鼎鼎的《现代》杂志主编施蛰存先生曾用“一文一诗,真如琼枝照眼”赞扬宋清如的文采,并称她写小说“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诗风则与徐志摩、戴望舒等现代派诗人相近。从今天尚能见到的当年发表在文学杂志的作品来看,宋清如确是具有过人的文学天赋。她的诗歌,诗质清纯,诗感细腻,既有东方神秘主义的情调,又有西方现代派的感觉路子;既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色调,又有新诗语体的创新格局,堪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诗中的佳作。宋清如具有独立不羁的性格,她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她在一首诗中写道:“谁摘下娇小的星星,装点这满屋的光明,她心里也许有怨愤,在逗出她叹息轻轻。分明是狂暴的西风,惊扰她温柔的美梦;她苦念天上的仙乐,黎明时飞回了天空。”对于压抑人性的旧制度和旧礼教,她表明了势不两立的决心:“葬!葬!葬!打破青色的希望,一串歌向白云的深处躲藏。夜景无限地茫茫,有魔鬼在放出黝黑的光芒,小草心里有恶梦的惊惶,葬!葬!葬!”值得注意的是,宋清如早年的诗歌与艾青、何其芳、臧克家等人的早期作品同时刊登在《现代》杂志上;她和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大师级诗人同时登上文坛。就作品本身而言,她的诗歌与以上大师的作品列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不逊色。

灵气相通

三十年代的之江大学,有一个由校内诗歌爱好者自发组建的诗社。宋清如是该社成员之一。每次活动,诗友都要交上作品,相互传阅切磋。当时交流的作品,基本上是旧体诗词。惟独宋清如交上的是新诗。这引起了一位年轻诗友的注意。他叫朱生豪,1912年2月出生于浙江嘉兴南门外鸳鸯湖畔东米棚下一个破落商人家庭,在大学有“之江才子”之称。才子才女诗词酬和,灵气相通,逐渐萌发爱情。朱生豪曾用“我爱宋清如”这样一个直露的题目一口气写了三首打油诗寄给宋清如,其中有“三生应存约,一笑忆前盟”之句表述对恋人的爱情。宋清如的酬诗也充满柔情:“假如你是一阵过路的西风/我是西风中飘零的败叶/你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

1933年,朱生豪大学毕业,到上海世界书局供职。宋清如比朱生豪低三级,尚在校中读书。暂时的分离,增添了彼此的思念。两人惟有书信往来,寄托情思。当然,两地书中少不了交换诗词,切磋诗艺。朱生豪在一封信中曾提出,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宋清如合编一本诗集。1935年,在鲁迅先生倡导下,经友人提议,朱生豪准备为世界书局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他把这件事写信告诉宋清如,并说将把自己的译著作为献给她的礼物。宋清如很受感动,写了一首《迪娜的忆念》寄给朱生豪。诗中写道:“落在梧桐树上的,是轻轻的秋梦吧?落在迪娜心上的,是迢遥的怀念吧?四月是初恋的天,九月是相思的天,继着蔷薇凋零的,已是凄艳的海棠了!东方刚出的朝阳,射出万丈的光芒,迪娜的忆念,在朝阳的前面呢,在朝阳的后面呢?”朱生豪读后,情不能已,当即谱成歌曲,回赠清如。

1936年,宋清如大学毕业,到湖州民德女中任教,从此开始了她漫长的教学生涯。到校不久,她便收到了朱生豪寄来请她代抄的《暴风雨》和《仲夏夜之梦》的译稿。以后又陆续的接受着这样的任务。朱生豪希望她誊抄时留一副本,以作纪念。遇到译莎中的难题,就在信中讨论。在频繁的书信往来中,朱生豪愈益觉得,惟有宋清如是他志同道合的真正知音。

爱情总要结果。按理说,朱生豪和宋清如这对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恋人应该考虑成家了(宋清如在大学二年级时已征得原配男方同意,登报申明解除由父母包办的婚约)。可是,两人对此却别有一番独特的见解。朱生豪认为:结婚是一种负担,家庭是一种累赘。他自称与宋清如的恋爱既有别于世俗之爱,也有别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而是所谓的“理智的爱,或哲学型的爱。”宋清如更是极端地认为:结婚是恋爱的坟墓,家庭是妇女的囚笼。基于这样的恋爱观,结婚一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上海“八·一三”事变中,朱生豪一年多来大部分译稿以及千辛万苦收集起来的各种版本的莎剧、参考资料及其他书籍用品等,在炮火中全部毁于一旦。他和其他难民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依然没有中断译莎工作。直到1938年初夏,他才重返上海孤岛,继续原来的事业。同年,宋清如随家人离乡背井去四川,先后在重庆北碚国立二中和成都女中任教。一对恋人,从此天各一方。在国破家亡的多难岁月里,彼此惟有通过书信往来和诗词酬答寄托思念,相互勉励。

患难夫妻

鉴于苏南局势稍有些稳定,宋清如在母亲一再要求下,于1941年秋天随亲人一行八人经贵州、江西、宁波等地回到上海,并很快和朱生豪见了面。国难当头,几经聚散,大家不免感慨万端。经友人介绍,宋清如暂到上海私立锡珍女子中学代课。是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孤岛再次遭到日军袭击。朱生豪从炮火中逃出,借住霞飞路尚贤坊姑母家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译莎。朱清如则一时失去了工作。

从遥远的四川回到孤岛,满心指望从此能过上比较安定一点的生活,谁知才过了一个多月,罪恶的战争风暴再次降临,宋清如这位弱女子重新被抛到了狂涛中飘忽的生活小舟上。面对茫茫人生,宋清如写下了《春天是又来了》、《也许只是偶然》、《我不愿再见我的时钟》和《流星》等诗篇,谴责“斩了我的梦,斩了我的青春和希望”的“残酷的刽子手”„„他希望凋谢的季节和悠悠的长夜能早些过去,能重新见到百合的芳馨与和乐的清音。

其时,之江大学和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合办的联大,因孤岛沦陷,被迫停办。之江师生都准备离开上海去内地谋生。他们动员朱生豪和宋清如同行,并建议他俩尽快结婚,以便途中互相照顾。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宋清如和朱生豪只好放弃他们原来“只恋爱不结婚”的信念,采纳了友人的意见。1942年5月1日,宋清如和朱生豪在上海青年会礼堂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证婚人是之江大学教务长黄式金,介绍人是一代词宗夏承焘还给这对新人题写了“才子佳人,柴米夫妻”八个大字。历时十年的罗曼史终于结束,宋清如和朱生豪从此开始了风雨同舟的患难生活。

由于上海到四川路途遥远,而宋清如和朱生豪手头经济拮据,更考虑到译莎工作不能中断,两人只能放弃赴内地的计划,双双来到宋清如母亲在常熟城里租住的家中。朱生豪闭门不出,埋头译莎,又得清如协助,译莎速度惊人,不到半年时间,就补译了莎士比亚九种喜剧。

常熟是清乡区,朱生豪去邮局寄稿,为了不在鬼子的岗哨前低头,总要曲折绕道。他于是动了回嘉兴老家的念头。1943年1月,他和宋清如告别岳家,回到了故居朱氏老屋。不久,上海姑母和表姐也接来同住,连同待业在家的幼弟文奎,一家五口的生计主要靠朱生豪夫妇来维持了。

凭着宋清如的中文和英文功底,她完全可以从事翻译和创作,可是,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只能充当家庭主妇的角色。为了补贴家用,她还时常去隔壁裁缝铺揽些加工活。买菜只能以青菜豆腐为主,偶尔蒸一两个鸡蛋就算是难得的开荤了。宋清如对此曾以“一清二白”自慰。买不起牙膏,就用盐代替,就连丈夫理发也由自己动手修剪。

1943年11月,宋清如生下儿子,取名尚刚,意在希望儿子日后刚强起来,同时也寄托着对民族、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儿子的出生,给宋清如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加重了生活的负担。她在处理好繁杂的家务和照顾好孩子的同时,还得充当丈夫译莎的助手。为了节省丈夫的时间,她全部承担了洋洋二百多万字译稿的校对工作。由于她有着深厚的国文功底,加上极其认真仔细的工作,以致在1948年世界书局关于《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出版海报上使用了“校对极精细,堪信无错字”的语句。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加上营养的缺乏,朱生豪的身体日见虚弱,终于病倒。经确诊,他得了严重的结核病。这对于原本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宋清如拖着不满周岁的儿子,既要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又要忙着延医购药,其辛苦程序可想而知。她幻想着丈夫的病会慢慢好起来,岂料不幸像无情的蛀虫,一天天把她的希望给蚀灭。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终于在贫病交迫中含恨离世。临终前他对宋清如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着命也要把莎剧译完。”同时嘱咐妻子和二弟文振能续完他未及完成的五个半史剧。朱生豪去世后不久,其幼弟文奎也因病亡故。这一年,宋清如三十二岁,稚子尚刚才十三个月。

告慰亡灵

在经历了与亲人生离死别的巨大精神打击以后,宋清如以顽强的意志,开始了新的生活。她重返教坛,先后在常熟县中、嘉兴秀州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师范和杭州商校任教。她学养深厚,授课生动,在浙江中教界颇有声誉。而她关爱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德,更是在师生中传为佳话。在她步入暮年之后,分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她当年的学生,仍通过来信来访,向她问候、祝福,表达他们的崇敬之情。

在认真教学的同时,宋清如不忘丈夫的遗嘱,决心排除万难完成翻译和出版莎剧的重任。抗战胜利后,她将自己认真整理的朱生豪译稿交付世界书局出版。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莎士比亚以及这部皇皇巨著的翻译者朱生豪,宋清如先后写了《朱生豪和莎士比亚》及《译者介绍》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文艺春秋》和《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作为附件)等书刊。全国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再版莎士比亚全集,社长冯雪峰亲笔写信宋清如,就有关事宜进行商讨。宋清如受到极大鼓舞,她满腔热情地做了不少配合工作。1954年,朱译莎剧出版,出版社按规定汇来2万元稿酬。宋清如先是把钱退回,但很快又寄了过来。无奈之下,她把一部分稿费捐给嘉兴图书馆、新闻广播部门和秀州中学,其余大部买了公债,支援国家建设。宋清如的高风亮节和爱国热情,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人民日报》以《宋清如买公债的故事》为题作了报道。

莎剧虽已出版,但宋清如仍有一桩未了的心愿,那就是续完朱生豪未及译完的五个半史剧。考虑到朱生豪大弟文振所在的四川大学有较多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她决定请长假前往。申请获准后,她于1955年带着儿子尚刚踏上赴成都的旅程。在川大一年,她译完了莎剧《理查三世》一部、《亨利六世》上、中、下三部和《亨利五世》半部。因假期已满,余下《亨利八世》一部在回到杭州后利用教学之余又花了一年时间译完。尔后又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对全部补译稿件重新进行整理、校勘和修订。至此,一部数百万字的世界古典名著经朱生豪、宋清如夫妇呕心沥血的努力终于翻译完毕,鲁迅生前倡导和提议的“于中国有益”、“在中国留存”的工作总算完成。

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文化界的正常工作一度无法开展。“*”开始后,宋清如遭到冲击,她的全部译稿被当作“毒草”付诸一炬。儿子尚刚受到株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和田矿区。虽然身处逆境,宋清如并没有被厄运击倒。她相信乌云终将消逝,光明定会再现。

十年浩劫结束,文化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莎士比亚全集和她的翻译者也恢复了名誉。杭州大学的吴洁敏、朱宏达两位副教授出版了数十万字的《朱生豪传》,全面介绍了朱生豪这颗译界巨星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和贡献,黄源、曹禺等文坛前辈向宋清如致信问候,还有不少文学和史学部门先后向宋清如约稿。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宣部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五个一工程”,决定将《朱生豪传》改编成电视剧。由于角色需要,宋清如必须充当剧中人物,也就是说,她要当一回演员。她平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如今已届耄耋之年,身体十分衰弱,原不想担此重任。但为了不影响整个摄制计划,只能顾全大局,强撑着病体参加了演出。她觉得自己“投入”的已不再是导演设计的情节,而是投入到真实的感情世界里,因而演出十分自然。电视剧播放后,各界反响很好。她由此获得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演出荣誉奖。

宋清如当年离开嘉兴的时候,曾将朱生豪写给她的一批信件和译莎手稿留在朱氏故居。“*”中这批珍贵资料竟躲过了造反派的劫难,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为了推动莎士比亚研究工作,宋清如把全部译稿无偿捐献给嘉兴市图书馆。应文化界人士请求,她整理了朱生豪236封书信,编辑出版了《寄在信封里的灵魂——朱生豪书信集》一书,并陆续发表了一些诗文,深情缅怀朱生豪为中国文坛所作的非风业绩。她先后被聘为嘉兴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会员。她还是嘉兴市政协特邀委员。

宋清如的晚年是幸福的。她欣慰不仅自己在“*”中的错案得到了纠正,儿子尚刚的工作落实了政策,而且孙子元江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进入了国家外交部门工作,朱生豪这位天才翻译家总算是后继有人。

由于朱生豪英年早逝,人们更多地把关注投向了宋清如这位文化老人。这种关注,给年事已高的宋清如客观上带来了不少负担,她一下子成为焦点人物而有接踵而来的事情要做。显然,这对她的健康是不利的。1997年6月,她在接待外地来访的同志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辞世,终年86岁。一代才女,溘然长逝,各界深表哀痛。嘉兴市政府、市政协、市文化和教育部门和领导以及宋的亲属、学生和生前友好共2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张家港市政协和常熟市有关部门也发了唁电,凭吊这位爱国老人。

挽联:“骚人译莎剧坛神韵当年寒门同吟;才女清歌文苑流芳今日化鹤重寻”——高度概括了宋清如女士不平凡的一生。

第15篇: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

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由这些

信件汇集而成了《傅雷家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

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

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

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

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

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

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

近了我们的距离,。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

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

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

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

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

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

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

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

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

启迪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

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

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第16篇:对中国历史有很大影响的翻译家林纾的历史故事

中国的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一种人的功劳是非常大的,那就是翻译家。在中国早期翻译家中有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林纾。林纾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父亲常年不在他的身边,只有母亲陪伴着她,所以导致林纾小的时候是一个心思非常敏感的人。有关于林纾的故事非常多,从林纾的故事中也能够看出林纾是一个情感非常细腻的人。

林纾小的时候家里非常困难,这导致他非常懂事。于是他开始认真学习,希望可以报答父母。由于他学习很认真,所以在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并在后来中了举人。之后,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因为刻苦,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精通了中国的历史以及相关的文学知识,林纾的故事也是从这个时候正式开始的。

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带回来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后来人们所知道的《茶花女》,他的朋友将这个故事讲给他听之后他非常的感动,于是他决定将这个故事传播到中国。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他的朋友负责口头叙述,而林纾负责记载,说到小说高潮的时候两个人经常因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抱头痛哭,他们两个人就这样翻译了《茶花女》这部小说,翻译了这部小说之后,林纾的名气逐渐在中国响亮了起来。从林纾和他的朋友翻译《茶花女》的过程中会因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流泪的故事中就能够看出林纾是一个情感非常细腻的人。

林纾赍米

林纾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能力的一个学者,他在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常好学的特质,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有后来的成绩,实际上林纾除了在学习上有很高的成就之外,他的人品也是值得人们敬佩的,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尊重自己的老师,而林纾赍米这个典故讲的就是林纾对老师的尊重。那么林纾赍米这个故事究竟的是什么呢?

林纾赍米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林纾小时候的故事。林纾小的时候在一家私塾上学,但是那个私塾的老师非常贫穷,经常是吃了下顿没下顿。但是由于他是一个老师,非常要面子,所以不愿意向自己的学生求助,但是细心的林纾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帮助老师。首先,他回到自己的家中用袜子装了一把米放在袜子里,第二天来到学堂的时候将这些米给了老师,老师看到之后非常的生气,因为他误会林纾的米是他从别人家偷来的。

林纾回到家中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林纾的母亲听了之后,虽然也知道他是一片好心,但是却觉得他用的方法不对。于是她将这件事情的分析给林纾听,告诉他用袜子装米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林纾听后知道是自己做的不对,于是第二天他重新带了一些米送给了自己的老师,这一次林纾的老师才接受了他的米。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林纾在一片好心被老师误会了之后,不仅没有心生怨愤,而是向母亲求助,并且还愿意帮助老师,这样的品质是非常难得的。

林纾都翻译过谁的小说

林纾是翻译家中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林纾一生中翻译过非常多的作品,其中不管是美国的、英国的还是俄国的他都有所涉及,那么林纾都翻译过谁的小说呢?事实上虽然林纾一生中翻译过非常多的作品,但是实际上对他的影响力最大也是对中国的文化界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的名字叫做《茶花女》。

《茶花女》实际上是法国的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仲马的作品,人们通常习惯称呼他为小仲马,这本小说当时在法国出版的时候就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喜欢,当林纾的一个好朋友将这本书介绍给他之后他就决定将这本书传播到中国,所以林纾不仅仅翻译过小仲马的书而且还是第一个将小仲马的书传播到中国的人,由此可见,《茶花女》这本书对林纾的意义。

说起小仲马,他的人生也是非常值得人们同情的。人人都知道大仲马,但是在小仲马成名之前却很少有人知道小仲马就是大仲马的私生子,大仲马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小仲马的母亲,二人生下了小仲马。可悲的是,大仲马虽然承认了小仲马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始终没有承认小仲马的母亲,这使得小仲马的身份极其尴尬。

对于林纾究竟翻译过谁的小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除了翻译过小仲马的《茶花女》之外,也翻译过小仲马的父亲大仲马的小说。林纾除了翻译过他们两个人的作品之外,还翻译过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作品。

第17篇: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版)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一)翻译标准问题

1.严复的译事楷模---“信”“达”“雅”

这个问题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来的。当时他把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所谓“译事楷模”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翻译标准。这个标准在当时的译界备受推崇。梁启超认为“标信达雅三字,可谓知言”,还有人说这是评定译文的唯一标准,是译界的金科玉律。 2.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的质疑

1)瞿秋白首先对“雅”提出了疑问。他说:“其实,他是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达’”。

2)赵景深在《翻译论》一文中提到关于信达雅顺序的问题,他认为“....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其顺序应该是达,信,雅。” 3)林语堂提出与信达雅相符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标准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忠实标准,二是通顺标准,三是美的标准。

3.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三者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1) 艾思奇从哲学的角度对信达雅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他说:“然而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基础,‘达’和‘雅’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与本质的关系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2) 鲁迅特别注意译文中的“信”,1935年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一文中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3) 朱光潜1944年在《谈翻译》一文中,使信达雅的讨论又加深了一步,他认为,译一本好书比写另外一本书要难的多,难就难在一个“信”字。原文“达”而“雅”,译文没有做到“达”而“雅”那就是不“信”。原文不“达”不“雅”,而译文“达”而“雅”,也是不“信”。

(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才能使译文做到信的问题。梁启超曾经把我国整个佛经翻译是历史归结为此消彼长的历史。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把逐字翻译和死译都归之为直译,把任意翻译和摘录大意的翻译都归之为意译,是不恰当的,直译一词在五四运动前后才流行开来,是针对林纾的翻译提出来的。五四运动前后直截了当主张直译反对意译的人是不少的,翻译态度严肃的译者几乎都肯定直译。这似乎是大家反对林纾的一种表现。 1.直译与意译的概念

2.坚定的直译派的翻译家

1)傅斯年的看法可以表达出时人对直译的情绪,他1919年在《新潮》上发表的《译书感言》一文说:“直译便真,意译便伪,直译便是诚实的人,意译便是虚伪的人”。

2)茅盾一直主张直译。1922年他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一篇论“直译”与“死译”的文章。文章种对直译的含义做了解释,他说:“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 3)周作人1925年在《陀螺》一文种,谈到了他对直译的看法,他说:“我现在还说相信直译法,因为我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语的意义......” 2.委婉的意译派的翻译家 朱生豪,在谈到他本人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集的艰辛过程时,很有一点在必要是采取意译的味道。他说:“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句所掩蔽。” 3.摇摆的中间派翻译家

1)郭沫若1923年在《创造季刊》提出了他对理想的翻译的看法,他并没有说自己主张意译,也没有反对直译,只是对应该怎样翻译说出了值得参考的重要意见。 2)朱光潜在1944年反表的《谈翻译》说“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3)林语堂把忠实原文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四者之间的界限区别。

(三)可译性的探讨

不带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艺术特色的原作,一般说来可以完全确切地从一种语言传译为另一种语言。文学作品以及带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论著,在翻译时要做到安全确切,绝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诗的翻译,大多数作家和翻译家都对其可译性持怀疑态度。这个问题在本书第三章《可译性和确切性》中,将做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对“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和争议仅作扼要的历史过程的叙述。

1.成仿吾于1923年在《论译诗》一文中探讨了译诗的方法。他在论译诗的可能性时,提出“译诗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2.茅盾在1922年发表的《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曾今介绍了当时人们对翻译外国诗的几种看法,他说,有些人认为翻译外国诗是可能的,也有些人认为是不可能的;还有些人认为,外国诗中有可以译的,也有绝对不能译的,而可以译的,也不过就是将就的办法,聊胜于无而已。茅盾说他自己就持有第三种看法,他说:“老实说来,翻译外国诗是不得已的、聊胜于无的办法” 3.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有些文学作品根本补课翻译,尤其是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可能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

(四)译文要力求传神的讨论

在我国翻译的近代史上,要求译文做到传神的提法是很早的。早在严复以前,马建忠就曾在《适可斋纪言》中说,翻译者要“摹写其精神,要做到心悟神解。”严复也曾提到译者应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到“五四”运动以后,翻译工作特别是文学翻译工作的大发展,使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译文传神的重要性。 1.茅盾早在1922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神韵’与‘形貌’不能两全的时候,到底应该重神韵呢,还是重形貌?茅盾对此的回答是;\"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 2.林语堂也谈到了译文要传神的问题,他认为“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

3.朱光潜在《论翻译》中也指出;“译者不仅要透懂文学,还须透懂文字后面的情理韵味。”

4.朱生豪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说他非常注意传译原作的神韵,他写道;“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第18篇:资深翻译家过家鼎:说自己的翻译故事与经验(材料)

资深翻译家过家鼎:说自己的翻译故事与经验

过家鼎,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语专家 ,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企业联席会议顾问 , 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以下是他回忆自己担任外交翻译工作时的苦乐生活。我在外交战线上工作了五十余年,其中有三十四年的时间是从事外事翻译工作,那就是从1952年到1958年在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当翻译;1958年到1962年在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当翻译;1962年到1971年在外交部翻译室担任口笔译工作;1971年到1981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主管翻译工作;1981年到1986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主管外交部的翻译业务和翻译培训。

1952年4月,我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调到北京参加“五一”外宾接待工作,到北京后不久,便荣幸地被选到板门店参加朝鲜停战谈判。我在停战谈判代表团的工作主要是笔译、口译,特别是英文的记录,这里值得提一下我担任记录的坎坷经历。

担任英文速记员的艰辛过程

尽管在谈判中,朝文、中文、英文是同等有效的正式语文,但朝文、中文的记录毕竟主要是朝、中方面使用的,双方赖以查据和引用的主要是英文记录,因而英文记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然而,怎样整理英文记录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时,钢丝带的录音机已经问世,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然拥有一切最新式的设备,因此,美方要求在会议室里使用录音机。美方明知我们没有录音设备,于是建议由美方提供录音机把双方的发言录下来,英文记录全部由美方负责整理,并向我方提供。大家知道,在这场抗美援朝的斗争中,为了反对侵略,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我们寸步不让。双方发言都是带有高度原则性和政策性的,必须保证绝对的完整、准确。如果记录中出现差错或任意的篡改,何以为凭?因此,我们严正地拒绝了美方的建议,主张在会场内任何一方均不得使用录音设备,中、朝、英三种文字的记录由各方自行负责整理,每种文字同等有效。

英文速记对美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对我方来说,没有专职的英文速记员,只能由英文翻译来兼作英文速记。一切必须从零开始,任务是艰巨的。我们感到很紧张。

为此,我们抓紧一切时间自学,先是看书,弄懂速记的原理,接着是模写速记符号。过了一个多星期,便开始作练习。速记这门课程,原理并不深奥,但要达到娴熟自如,则并非易事。上场时,我们只能采用部分速记符号,绝大部分要靠普通手记。一个人记不下来,只有用人海战术的办法,即4个人一起记,开会回来,互相校对、追忆。美方念稿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120-130个字组,而我们的速度开始只能达到每分钟70-80个字组,差距较大。因此,每次会议开完,我们都由于脑子高度紧张而疲惫不堪。要改变当时那种疲惫应付的被动状况,只有加紧练习。即使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期,我们也没有放松速记的练习。停战后,我继续留在板门店工作,负责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翻译和记录。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在板门店的6年多时间里,几乎从未停止过速记练习。熟能生巧,不间断的练习和实践使我的速记技术有了显著提高,最高时达到每分钟140个字组的水平。我还代表朝中方面同美方一起协助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整理英文记录。我方整理的记录,完整准确程度超过了美方。有时,美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我们引用美方自己发言的英文原文予以驳斥和揭露,使美方无法抵赖或否认。

1958年9月,金门打炮,中美大使级谈判在华沙举行,中美外交斗争的焦点转移到了华沙。我奉命从板门店直接调往华沙,参加中美大使级谈判的翻译工作。除了翻译以外,我的任务是把美方的发言原文逐字地记下来并译成中文,我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记录工作。依靠我在板门店所掌握的英文速记技术,我能把美方的发言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这些记录已成了国家永久性的档案,归入史册。70年代,在我领导人同基辛格的历次会晤中,我仍担任记录,把双方的发言,特别是基辛格的讲话,逐字记录下来,整理成档。尽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记录的任务大部分已由电脑来完成,但速记仍是一项有用的技术。

外事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我在出任大使和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之前,曾长期担任外事翻译工作。一九六二到一九七一年期间,我在外交部翻译室从事口笔译工作,虽然直接给周总理当口译的次数并不多,但通过陪同周总理出访亚非十四国和接待国宾等外事活动,我有机会亲身聆听和体验到总理对外事翻译工作的一些具体指示和要求。

大家知道,周总理对外事人员的十六字要求是:“立场坚定,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对于翻译,周总理一再强调,翻译一定要结合外交业务,了解政策,熟悉情况。他认为,翻译人员处在外事工作的第一线,最易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情况。同时翻译必须熟悉我方自己的政策意图,了解所谈问题的背景和来龙去脉,不仅了解一件事情的现状,而且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双方的不同立场和分歧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抓不住要害,划不清双方立场的界线,乃至造成政治上的失误。周总理十分强调扩大知识面。他常对翻译说,翻译不能只注意语言文字的表达,一定要扩大各方面的知识。一九六二年某次接见外宾,我第一次尝试给总理当翻译,刚开始还算顺利,但当总理向外宾介绍赵朴初先生是一位“居士”时,我就翻不出来。于是总理专门解释了“居士”的含义,并嘱我回去研究应该如何翻译。(原来,“居士”是指僧人以外的,即在家而不出家的佛教信徒,应译成“layman Buddhist”。)事后,总理向有关的领导谈了对翻译人员的一点意见,指出翻译除提高语文水平外,一定要扩大知识面。有一段时期,总理在与外宾谈话中经常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他常考问翻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何时开始的?“苏台德区”、“绥靖主义”、“闪电战”、“马其诺防线”等的外文是什么?为此,我们专门收编了有关二次世界大战的词汇!供翻译熟习牢记,并且还形成了习惯,除了背诵以外,还把有关的材料记成卡片带在身上,随时查阅。

这里,我还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外事翻译经验,谈一谈外事翻译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和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外事翻译人员既是我们国家的外交人员,也是政府代表之一。同时,翻译还是传达我方立场和主张的载体。因此,外事翻译人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拥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责任心,在翻译中注意政治。

例如,台湾事务是我国政治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在翻译中涉及台湾的用语必须十分慎重,必须严格掌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注意避免可能产生“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用语。“台湾问题”应译为“Taiwan question”,不宜译为“Taiwan iue”。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作为一个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而“Iue” 这一词的意思是几方均有争议的事情,“ a matter that is in dispute between two or more parties” 。因此,台湾“问题”应译为Taiwan “question”, 而不能用“iue”。试看 “question” 与“iue” 这两个词的不同用法:“ The Taiwan question is made an iue by those who want to interfere in China’s internal affairs”。

相应的,把中国大陆译为“mainland China”也是错误的,因为这会造成“两个中国”的含义,即除了“mainland China”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什么 “China”。 应译为“China’s mainland” 或“the mainland of China ”。

联合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之间的政府组织,既是政治论坛,又是决策机构。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对所有国家都具有约束力,各国必须执行。各国代表的发言都是代表政府的,联合国不是一个发表个人意见的自由论坛。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词的政治含义(political connotation ),不可掉以轻心。

例如,安理会有关中东问题的242号决议中,对“领土”一词的用法就是一个联合国乃至国际政治舞台上长期争论不休的悬案。这个决议的关键部分,英文是“Withdrawal of Israel armed force from territories occupied in the recent conflict.” 法文是 “Retrait des forces armees israeliennes des territoires occupes lors du recent conflit.”

英文中,“领土”一词用的是没有定冠词的“territories”;法文中,“领土”一词之前用了定冠词:“des territoires”。以色列、美国等倾向于英文本,因为英文本中的“territories”只是一般多数,可解释为撤出一部分领土而不是全部领土。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则倾向于法文本,因为法文本中的“des territoires”意味着以色列必须从其所占的全部领土撤出。

又如:在七十年代的安理会上,我方表示,“我们反对的是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而不是反对犹太民族”。“犹太民族”最初被译成“Jewish nation”。当时,我们是不承认以色列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Nation”一词的含义引起了一定的误解。中国代表在安理会上发言后,美国代表团人员立即来找我,询问中国政府不承认以色列的政策是否有了改变?这就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后来我们就把“犹太民族”改译为 “Jewish people”,以免引起政治上的误解。

翻译是“万金油”(Jack of all trades),即什么都要懂一点,随时能担任各种问题的翻译。然而,术业有专攻,工作上应有分工,每个翻译应有

一、两项专业( master of something, 而不是master of none)。作为外事翻译,必须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法律、宗教、民族、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要紧跟与自己有关的事态发展,随时熟悉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和词汇,即“临时抱佛脚”。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扩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许多概念与词汇应运而生,成为时尚的用语(trendy words)。我们必须努力掌握。举一些例子:

Paradigm shift 转轨,体制转变,转型

Civil society民间社会,社会团体,公民社会

Synergy合力,协同一致,增效。Create synergy or synergism (working together by two or more)。

Stakeholder利益相关者

Outsourcing 外包=obtain goods or services by contract from an outside suppliers Leapfrogging跳跃式发展

Digital divide数码鸿沟

Outreach对外联系

Shepherd牵头人(指一个项目或一项课题) Material breach (of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实质性的违反(或破坏),等等。从1986年开始,我脱离了翻译工作,出任驻外大使,至1997年回国从事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外交工作。我在从事翻译工作期间所积累的语文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对我国对外政策的体会和了解,直接聆听我国家领导人的教导并受到他们高贵品质的熏陶,这一切帮助和推动我完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所担负的外事工作。学到老,到不了。当前,我虽已年过古稀,但仍然感到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有生之年再为国家和社会作些微薄的贡献。

第19篇:作文

范文1 我眼中的秋天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也渐渐地凉爽起来了,吵人的蝉鸣声被秋风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石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声。啊!秋天,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古往今来,秋天,一直是被人们赞美最多的季节,在秋天里,人们总是会收获他们的成功。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场耕耘是为了一场收获,没有收获,耕耘就失去了意义。没有秋天,春天又意义何在。秋天,比春天更有意义,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天却透着丰收的喜悦,瓜果飘香的秋天,富有它灿烂绚丽的色彩。

秋天来到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撑破了它的衣裳,露出了它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秋天,来到农田里,玉米换上了新装,穿上了它金色的衣服,裂开嘴对着我们笑,露出了满口的金牙。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美丽,把口红都涂在了脸上,土豆太兴奋了,把绿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黄色的舌头。秋天来到花园里,这里是菊花的天地,也许它们,更加喜欢这里沉甸甸的金色,所以才选择了在秋天里开花,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那卷曲的花瓣像一个个卷发的小姑娘,合着秋天的舞步欢快地摇摆。 我眼中的秋天是喜悦的,因为秋天人们终于可以收获他们的成功,我眼中的秋天是团圆的,因为中秋来了!而月又是秋天的代表,在这清凉的秋夜,人们细细的品尝着月饼,望着圆圆的月亮许愿。这就是秋天的骄傲。但是,我眼中的秋天,也有无情的,这不秋天的雨是无情的,打落了许多树叶,纷纷让它们离去,两天不停地绵绵秋雨还会打破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使他们辛苦种下的粮食,会被无情的绵绵秋雨浸泡在水中,无法晒到太阳。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啊!你也有无情时。

啊!秋天,你在我眼中是画,是满月,是喜悦,是成熟,是收获。让我们一起赞美秋天,赞美丰收的季节----秋,赞美这绚丽多彩的秋。

第20篇:作文

二.宽容

2. 开头: 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成连平凡都不如。

结尾: 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三.谅解

3.

开头:谅解如一杯清茶,冲淡彼此之间的误会;谅解像一缕春风,吹化人间隔膜的冰层;谅解像一只寒梅,预示心灵来春的温情;谅解是一架彩虹,让就不相逢的情感放射光彩。

结尾: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

把握谅解,社会便会进步; 把握谅解,人类便拥有财富。 四.理解

4. 开头:理解,是友谊的结晶;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结尾:相信总有一天误会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因为它由理解来浇灌! 分享

5. 开头: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 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结尾: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快乐的分享,痛苦的承担。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就肩负着一份重任。让他更快乐,让痛苦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你的心灵。 五.集体利益

6. 开头: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集体温暖 六.珍惜

7. 开头: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写道“吃饭时,时间从碗边流走;喝水时,时间从随水流走;睡觉时,时间又从脚边流走。这摸不着,抓不住的时间呵,它无声地来又匆匆地远走”。懂得珍惜,人生便是一种永恒。

结尾:我们常常感动,是因为懂得:珍惜。懂得珍惜,阳光将洒遍心灵,懂得珍惜,晚风将拂过心灵,让我们的心灵那么温暖,那么安宁。珍惜吧,珍惜所拥有的以及还没有拥有的,心灵的土壤既使长不出参天大树,我们也可以拥有对蓝天的向往。 七.心胸宽广

8. 开头: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结尾: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关于翻译家的作文范文
《关于翻译家的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