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云南艺术采风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3 06:06:5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真心的,我的意识里,那是最深的印象。

艺术生采风是常见的事,而我们服装设计选择了民族风格强烈且具有以“彩云之南”为美称的云南。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坐上火车。我们这次去的路线是云南昆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昆明。此次的云南外出采风对于我们学服装设计的专业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因为这不仅是一门开拓我们视野的专业课,同时也是我们对民族服饰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大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云南大理古城高大的城墙虽然是仿建但仍旧能显现出它的美感,走上前摸了摸,仿佛依然保留着那种悠久历史的韵味,随之我们见到了大街小巷交错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走进了一家服饰的店铺,我们看到了很多美丽的美丽布料做成的衣服,很美,听老板说这些都是手工缝制的,摸上去很滑,看上去一根一根线整齐的编制而成。看了看问了问老板价格,果然物有所值价格很高。然后继续我们的旅途,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条全是酒吧的小巷我们尾随着一条小溪,溪水很清,沿着这条小溪,看着酒吧里绚丽多彩的灯光和惬意的游客,听着优美的歌曲,真有一番美感。

还没回味完这种的感觉,我们就被一家银饰店里面的银吸引住了,看见这一件件银饰,我真想把他全部买下,可惜没钱,我们只能遗憾的走了。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古城城楼上,花了三元钱我们才登上这个古城楼,在楼上我们首先见到了这里的美丽的雕刻艺术,有花有龙有凤,随之我们走进大厅,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大佛,听说云南的人们有不同的信仰,入乡随俗我们也来拜拜祈祷祈祷我们每个人都要幸福,然后我们顺着小楼梯向上爬了一层,这是最高处,透着小窗户我们看到了古城的夜景,真繁华,生活在这样的都市里面真好。在我们准备下去的时候我不小心看到房顶美丽的壁画颜色搭配的很美。

等我们下来的时候,我们走进了一家围巾专卖店这里有不同样式的围巾花花绿绿有一个同学试了试,我们都感觉漂亮,于是我们几个都买了好几条,然后我们又转了转,突然我们被一个画画的吸引了我们,后来听老师说那就是羊皮画,画得很美。时间可真是不会等人,已经十点了,我们就这样匆匆忙忙回去了,走在我们发现一个卖水果的我看见了一个卖水果的,我们停下来老板很好,让我们尝了尝,很红很红的苹果吃在嘴里很甜很甜好香,听说这是山果,我们买了好多,的好好品尝品尝。这一晚这让人难忘。

这次云南之行以云南印象为主题,主要以云南民族服饰、配饰、工艺等方面的民族风貌为侧重点,主要包括三大景区: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在这四大景区中我们感受到云南独特的地域风貌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情。云南民族村的真实淳朴、白族民居的安闲自在、苍山洱海的壮美秀丽、丽江古城的神秘风韵等等,都让我们流连忘返。经过这次具有充分地价值体现及意义深刻的外出采风,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对服装专业这块还有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服装的热爱。

推荐第2篇:云南采风报告

一、实习目的

民族艺术采风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民族艺术采风是以巩固、消化和拓展已学知识为主,通过走向社会更深刻了解祖国绚丽多彩的艺术文化,并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收集资料,认识民族风情、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更深入地学习中华民族艺术、加深对传统文化、历史渊源的理解,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使其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结合现代技术更好继承、发展中国文化,创作出更具中国传统风格与特色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

二、实习内容

早就听说云南很美~是个“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地方,但一直都没机会前去,这次的专业采风是个好机会...

临近出发前我查了云南的一些资料.云南~彩云之南,古人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结撰为个性鲜明的文化链;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泼水节、火把节、刀杆节、插花节...神话、史诗、歌舞、绘画、戏曲、古乐...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云南简称滇,地处祖国西南边疆,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相接壤.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有52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省会昆明,云南设5个省辖市,3个地区,8个自治州,128个县市区.

第一站 楚雄

10月22号我们到达昆明,吃过午饭之后就又启程到楚雄。在宾馆稍做休息之后我们去了彝人古镇。彝人古镇建筑深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其建筑风格取材于彝族摘要传统的民居素材并广纳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元素。以汉式的明、清建筑为主体,浓缩了楚雄彝州的地方特色,博采了中国优秀的园林艺术,深蕴本土历史文化内涵,彝人古镇是彝族建筑历史的见证,是流动的传统。

第二站 大理

大理的海拔在1970米,初识大理,大抵源于两处:金庸小说中段王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南诏古国的清远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五朵金花》中一曲“蝴蝶泉边来相会”,更将大理风光唱遍大江南北.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献名邦”美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大理自古以“风、花、雪、月”而著称,其中风为“上关风”,花为“下关花”,雪为“苍山雪”,月为“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大理主要居住的是白族,独特的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封闭式庭院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白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青瓦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

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山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吉祥图案.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制门楼...

在白族,女子被成为“金花”,男子被称为“阿鹏哥”,刺绣是白族人的专长,所以金花们的袖口裤脚都有精巧的刺绣图案.白族人也是很浪漫的,他们也流传着很多白花花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小黑告诉我们“风花雪月”还是白族女人包头帽的象征,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须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便是洱海月...

在大理我们又受到了金花的热情接待。云南的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脚穿绣花鞋,手腕上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耳坠银饰。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吊着一束雪白的缨穂,她们的头饰代表了“风、花、雪、月”的含义,这是由于大理以前被称为南昭国,是云南历史最为丰富的地方,它有驰名中外的风花雪月,分别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些景物都很好地在头饰上表现出来。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之后我们还在喜州还参观了著名的白族民居——严家大院

严氏大院是一座有多院套连起来的深宅大院,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画,花木摇曳,令人满目生辉。进了过厅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曲径通幽之后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个“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后院则悄然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幽雅别致。虽经岁月的洗涤,红色的朱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围栏仍不失其当年的风华。

严家大院里有一个演出的小礼堂,大概有两百个座位,主要是进行三道茶表演,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习俗表演。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敬客,这是一种高尚的礼仪。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 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 “清苦之茶”。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着人生的历程和真谛,“三道茶”的工夫就是让人体味人生的全过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辛苦的付出才会有甜蜜的回报,才会有幸福的将来,否则还没等

体验出人生的滋味来,就只有“回味”的份了。

严家民居的木雕、石刻、泥塑力求保持纯传统的做法,一丝不苟。照壁中央镶有大理石山水画,周围塑有传统民间传说“渔樵耕读”展示白族人民的勤劳和勇敢,也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原型。照壁两侧塑有“红梅报春”“松鹤延年”两幅大型泥塑图案,充分显示出白族民间的高超雕塑艺术。在石刻方面有纯白大理石雕刻的大门,雕有麒麟、大象、人面兽等象征祥瑞的动物。两院台阶全用大理石铺就,在东、西三方堂屋前铺有线雕大理石,雕有八仙道具,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个个栩栩如生。在木雕方面更是展示白族木雕的精美,共十九樘一百一十四扇格子门,二百五十多扇满堂雕花和部分雕花美女窗,插头、吊柱、吊枋、挂枋、照面枋等采用各种雕法,有三层透雕、两层透雕、深雕、平雕等,很少有雷同图案。

第三站 香格里拉——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香格里拉站第一天我们参加了藏民家访,品尝了他们特制的酥油茶并观看了他们表演的精彩节目。这次能够亲自来到藏民家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我感到特别开心。纯朴热情的藏族同胞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还邀请我们一块舞蹈。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身上配有很多饰物,显得非常华贵。男子留长发,女子发辫披于肩,梳成双辫或小辫,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以饰物。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是头顶正中戴一个类似银盘的发饰,银盘上铺以红色毡片,周围镶嵌着珊瑚珠和绿松石,中央是一颗硕大的红玛瑙珠。此外,头发两侧还要戴上一串串由各种宝石串成的饰物。男子也戴镶嵌着红玛瑙、绿松石的金银大耳环和各种珠宝串成的项链,但是他们更注重腰间佩戴的腰刀。腰刀长短不一,通常是银制的刀柄,上面镶有各色宝石,刀壳用上好的木料,外面包银或牛角,雕有精细的花纹和动物图案。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所以,藏族的男女青年和老人身上都少不了一串精制的念珠和一些刻有表示吉祥的藏文饰物。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内衣袖长襟短,男着裤,女着裙,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藏袍。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至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二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表敬意。

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喜饮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熬出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不少爱吃风干的牛羊肉。他们的住房也很有特点,通常是两层楼。屋内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铺地。据说屋内的中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拄越粗表明家中的财富越多。藏族原来是个游牧民族,因此他们不习惯随身带很多钱,他们把钱全都用在精美的服饰或是修建房屋上,由于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因此他们把积蓄下的钱也很大部分用在朝拜上了。

藏族通行天葬(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

第二天,我们去了松赞林寺。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 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依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铜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前楼客厅供贵宾宴会及观赏“羌姆”(面具)舞时使用。顶层正楼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七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

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

第四站 丽江

丽江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去丽江之前,虽然我听说过它的名字,清楚它是云南的一个地方,知道它是《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拍摄地,但它具体是个什么地方,却是一点概念也没有.直到去了那里,才知道丽江原来是一个古镇.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在丽江坝子上有两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镇,一个是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一个是束河镇.这两个古镇,历史上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中原至东西方的南北贸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渠道.这里是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这两个古镇,最初由远山僻壤中的集市形成,最终也因物流商贸而繁荣.

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有了一些了解。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钉有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所以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寓意着青蛙的图腾的服饰.”这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最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是上古一位叫英古德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得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德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

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东巴绘画一方面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例如在东巴教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东巴祭师除了诵念经书,还要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动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艺人们把这些形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于是便有了东巴画。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 澄澈的, 更是多情的.宛若一个古典而又温婉的女子!那缓缓转动的大水车,那流经每家每户的潺潺流水,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的又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最简易的从临水人家伸出来的几块木板拼成的小桥,都在诉说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经历.走在古城的每一条街上,都能看到轻轻的悠悠的流淌着的泉水,那是从黑龙潭上流下的清泉.在溪水边,有人在洗菜,有人在打水,有人在洗衣,各自在不同的地方,

丽江古城中的流水是最令我感叹和神往的。古城里布满了淙淙流动的小河溪流,那景象会使人忘却高原,以为置身于江南水乡。丽江城里的水是从黑龙潭流出来的。黑龙潭有众多的泉眼,但更多的水是来自玉龙河,玉龙河水又是来自玉龙雪山,是大雪山的血液和乳汁,它哺育了丽江古城里世世代代的纳西族人民。玉龙河水从黑龙潭流出来,经古城的双石大桥后,分三路流入古城。在古城里又分成数十条清溪,穿街过巷、入院过房,把清清的泉水送到家家户户,使这座高原古城像江南水乡一样,是"户户门前有溪水,花团锦绣引蝶来,小桥垂柳玉河畔,村姑秀影映渠面。”众多的形形色色的桥,架在清澈的小河上,两旁独具特色的民居和垂柳、绿树、鲜花,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图。入夜,游人们都喜欢买上一个纸做的小船似的河灯,里面点上蜡烛,许上一个美好的心愿,把灯放到河面上,流水便将它带向远方。河两岸灯火通明,河水上是流动的灯,那美妙的景色令人心醉。

三、总结及心得体会

云南是一个谜,更是一个世外桃源.白族姑娘的热情好客、彝族小伙子的勤劳勇敢、纳西族“男尊女卑”的风俗、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离的阿夏走婚古***俗...他们都在各自的“风花雪月”里传唱着风花雪月的故事...我想那种与世无争、知足长乐、恬静美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正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人间天堂吧!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云南之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使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此感谢张慧娟老师的亲切指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此次考察过程中学到的和看到的运用于专业中,更好的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

这次采风时间虽短,但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他们的淳朴、热情,富有特色的服饰和建筑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激起我们的创作欲。我也认识到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那儿的环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那些纯净的土地。我们也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把那些富有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把美好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去欣赏。

推荐第3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内容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特点,既反映了各民族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字索引:云南民居,松赞林寺,人文经典景点

这次云南之行,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当地的民族风情,以及蓝天白云的自然美景,就数其建筑了。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特点,既反映了各民族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

云南民居特色尺度与结构

在民居建筑的整体设计中,大部分传统的民居建筑属于石(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坡屋顶。在民居建筑的物质材料选择上,多就地取材。多采用周围的材料——石头、砖瓦、木材等等,无论是土木结构,还是砖瓦结构,都追求一种典雅、实用、简朴的建筑风格。

在白族民居建筑传统的空间布局上,从整体到细节,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主要有院落、堂屋、侧房、耳房或漏角等,其主体部分——堂屋,正房都是三开间,通常是坐西朝东。

房屋一般高出院子地面一尺多,主房均为两层,耳房也是两层,但比主房略低,大小屋脊全部有“生起”(称为“加山”),屋面高低错落,有前檐(出厦),檐下台坎要恰能待一桌客,也便于主人在台坎上晾晒物品和休息,前檐柱到厦柱五尺,厦柱到台阶边二尺二寸,老式民居层高“七上八下”为标准,三开间的房屋,中间堂屋为客厅,两边侧房为主人卧室。在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上,一般要考虑到居住者的身份、辈分、性别等因素,体现了大理白族家庭传统的伦理关系。通常堂屋左边侧房是长辈或具有家长身份的人居住,晚辈居住右边侧房。

色彩是装饰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在色彩的选择上,由于白族“崇红尚白”的影响,因而在建筑装饰上主要以白色为基调,对墙面粉白彩饰外、一般追求自然、平淡、朴实、简洁的审美风格。并使之形成富有艺术的审美观,从而体现了白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幸福的情感。

在民居建筑细节上体现了白族建筑文化风格,如在门楣、窗户、墙面、院门等装饰修建上,多采用长弧条、圆形、长方形或拱券等形式,从而形成了白族自己的审美情趣。

其艺术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包容了中原传统的民居建筑艺术风格。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艺术装饰,楼台亭阁的木雕艺术,又采用本民族楼台亭阁的木雕艺术。这些表现了白族在以本民族民居建筑文化为基础的条件下,不断地大胆吸收、采纳其他民族民居文化因素的过程。白族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因而在他们的民居建设过程中,这种民族间的文化渗透行为,使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既接受其他民族的新的观念影响,不断加以完善,形成本民族的特色。

松赞林寺的建筑特色与结构:

藏族的寺庙建筑以土木石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大经堂为三层建筑,墙体用块石砌成,厚而窗子小,给人非常浑厚稳定的感觉。由于寺院一般都依傍坡台而建,所以建筑物显得很高大。底层用朱红色棱柱,柱头部分雕刻立体图案,上面托着粗大替木。在墙体上方,多用棕红色的饰带,上面缀上鎏金淤铜镜等装饰物。房檐四周竖有镀金金幢,上有风铃,房顶正面中间是金法轮,两面为护法兽。

藏族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这与藏族的宗教信昂和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在涂料的使用上,红色只能用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上,这是古时候杀生,用热血泼“赞卡尔”的做法演变而来的。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藏民居室内墙壁上方多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绘蓝、绿、红三色,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云南人文经典景点布局

丽江古城在布局、建筑艺术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她集汉、白、藏等民族的建筑特点而成,是一座迄今保存最为完好并古貌依旧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城中的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纳西族井干式本楞房基础风格,是纳西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典范。古城的大小路面均铺五色石板,经数百年走磨,石纹毕露,颇为别致。居民群落依山傍水,大街小巷顺山势而行。来自象山脚下的玉泉水流到城头双石桥下,分流3股伸向东南,形成无数小支流,穿越大街小巷,回旋千家万户,水上小石桥不计其数。水秀桥密,是丽江古城的最大特色。丽江古城集中了中国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正在开发成世界级的旅游景点。

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

此外,纳西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96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看到。

综上所述,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值得高兴的是,云南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有将古建筑及少数民族建筑保存、保护得更好,才能对旅游业起到更好的帮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有大理、丽江古城的改造。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原本的生活状态、生态系统必然会改变,如何做到两全其美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通过本次去云南的考察,让我感触良多。主要总结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理论方面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浩如烟海,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的风土人情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争妍夺丽、相应生辉。不仅仅丰富了视野,提高了欣赏力,为专业注入了新的素材,更加强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

(二)从实际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设计行为便无处不在。学习一门专业,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要从它的源头开始学起。传统民族文化自古是我们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作为一个设计者,必须要掌握设计的灵魂所在。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我们的设计才有感情、有灵魂,才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设计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的看待艺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问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知识和修养是不嫌多的,多了只能树人,不可能压倒人。设计在今天之所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学科和社会上的专门职业,是得益于科技、现代生产和市场发展。我们对待设计不仅仅要着眼过去,更加要放眼未来,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推荐第4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为期半个月的云南采风活动结束了。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

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据导游介绍,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就占到52个。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和睦相处。在一个省份就有这么多的民族并且和睦相处,这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各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不同,也就产生了多姿多彩,奇异独特的民族风情,使云南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一行随团游览了昆明、丽江、香格里拉等一些地方,半个月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我们不仅领略了沿途的美好风光,也对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一些更形象的了解。

我们第一站先去游览了石林风景区,在那儿我们看到了美丽纯朴的“阿诗玛”。云南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塑造了一 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形象。多少个世纪过去了,“阿诗玛”没有离开生育她的故乡,她化成一尊与地长存的石像,倔强地挺立在石林深处,正像当地民间歌手所咏唱的:“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姑娘,她是天空中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阿诗玛”的动人传说感动了无数人。阿诗玛属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该族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紝上衣,戴包头、耳环。花包头是撒尼姑娘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 米,宽约0 .1 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包头,要经过

七、八道

1 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

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丽江,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有了一些了解。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

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东巴绘画一方面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例如在东巴教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东巴祭师除了诵念经书,还要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动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艺人们把这些形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于是便有了东巴画。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丽江古城中的流水是最令我感叹和神往的。古城里布满了淙淙流动的小河溪流,那景象会使人忘却高原,以为臵身于江南水乡。丽江城里的水是从黑龙潭流出来的。黑龙潭有众多的泉眼,但更多的水是来自玉龙河,玉龙河水又是来自玉龙雪山,是大雪山的血液和乳汁,它哺育了丽江古城里世世代代的纳西族人民。玉龙河水从黑龙潭流出

2 来,经古城的双石大桥后,分三路流入古城。在古城里又分成数十条清溪,穿街过巷、入院过房,把清清的泉水送到家家户户,使这座高原古城像江南水乡一样,是\"户户门前有溪水,花团锦绣引蝶来,小桥垂柳玉河畔,村姑秀影映渠面。”众多的形形色色的桥,架在清澈的小河上,两旁独具特色的民居和垂柳、绿树、鲜花,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图。入夜,游人们都喜欢买上一个纸做的小船似的河灯,里面点上蜡烛,许上一个美好的心愿,把灯放到河面上,流水便将它带向远方。河两岸灯火通明,河水上是流动的灯,那美妙的景色令人心醉。

在丽江我们还游玩了拉市海与茶马古道,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褶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在拉市海我们抛开了城市的喧闹骑马感受了茶马古道,下午我们还在湿地里游湖体验了远离尘世的桃花源。

第三站我们前往香格里拉——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香格里拉站第一天我们参加了藏民家访,品尝了他们特制的酥油茶并观看了他们表演的精彩节目。这次能够亲自来到藏民家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我感

3 到特别开心。纯朴热情的藏族同胞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还邀请我们一块舞蹈。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身上配有很多饰物,显得非常华贵。男子留长发,女子发辫披于肩,梳成双辫或小辫,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以饰物。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是头顶正中戴一个类似银盘的发饰,银盘上铺以红色毡片,周围镶嵌着珊瑚珠和绿松石,中央是一颗硕大的红玛瑙珠。此外,头发两侧还要戴上一串串由各种宝石串成的饰物。男子也戴镶嵌着红玛瑙、绿松石的金银大耳环和各种珠宝串成的项链,但是他们更注重腰间佩戴的腰刀。腰刀长短不一,通常是银制的刀柄,上面镶有各色宝石,刀壳用上好的木料,外面包银或牛角,雕有精细的花纹和动物图案。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所以,藏族的男女青年和老人身上都少不了一串精制的念珠和一些刻有表示吉祥的藏文饰物。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内衣袖长襟短,男着裤,女着裙,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藏袍。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至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二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表敬意。

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喜饮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熬出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

4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不少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他们的住房也很有特点,通常是两层楼。屋内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铺地。据说屋内的中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拄越粗表明家中的财富越多。藏族原来是个游牧民族,因此他们不习惯随身带很多钱,他们把钱全都用在精美的服饰或是修建房屋上,由于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因此他们把积蓄下的钱也很大部分用在朝拜上了。

藏族通行天葬(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

香格里拉站第二天我们还去了虎跳峡,我们徒步的是中虎跳,中虎跳离上虎跳5公里,江面落差甚大,“满天星”礁石区是这里最危险的地方。百米峡谷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惊涛拍岸。从中虎跳过险境“滑石板”,即到下虎跳。下虎跳有纵深1公里的巨大深壑,这里接近虎跳峡的出口处,是欣赏虎跳峡最好的地方。

第三天我们看了日照金山,卡瓦格博峰时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牵羊扶拐口念佛经绕山焚香朝拜(转经)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梅里雪山属羊,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在藏语言习惯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体的称

5 呼,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当地藏民称卡瓦格博为“阿尼卡瓦格博”,意思是“卡瓦格博爷爷”。运气好的时候,观卡瓦格博峰,能看到雪峰下,有一条白的云带,当地藏民特称之为“卡瓦格博献哈达”。随着太阳的升高,云带不断上升,中午时分云朵飘浮在卡瓦格博峰顶上,此为“卡瓦格博打伞”,能领略此种景致的机会不多,据藏民传说只有缘之人才能有此福分。当太阳从水平线刚升起的时候可以看到神光日照金山。

第四天我们徒步明永。冰川明永冰川(又称奶诺戈汝冰川),位于云南 迪庆香格里拉,是卡瓦格博峰下其中一条长长的冰川,这是一条低纬度热带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山顶冰雪终年不化。由于它所处的雪线低,气温高,消融快,靠降水而生存,因而它的运动速度也快。到冬天,它的冰舌可以从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到海拔2800米处,如一条银鳞玉甲的游龙,从高高的雪峰一直延伸到山下,直扑澜沧江边,离澜沧江面仅800多米。

这次采风时间虽短,但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他们的淳朴、热情,富有特色的服饰和建筑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激起我们的创作欲。我也认识到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那儿的环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那些纯净的土地。我们也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把那些富有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把美好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去欣赏。

6

推荐第5篇:云南采风报告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云南采风报告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真心的,我的意识里,那是最深的印象。

艺术生采风是常见的事,而我们服装设计选择了民族风格强烈且具有以“彩云之南”为美称的云南。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坐上了先由常州去上海火车站的大巴。我们这次去的路线是常州—上海南站—云南昆明—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

大巴、火车篇

到达目的地之前,坐了五十多小时的车;大巴上,带了移动电源的放心的听着歌;没带的,不敢玩手机。那一刻,知道了东西带多点不是错,一些必要的是需要准备的。大巴上的三个小时不算什么,想着火车上的38个小时如何挨过,那是寂寞的。刚到火车站,就深深体会到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可以互相照看着东西, 然后就可以放心的去火车站打水房泡面,吃的饱饱的。随着一声:“6:25去云南K XX 次的列车开始检票了。”大家排着队走,本着上了火车就超生了的原则,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因为不用拿着东西了。上了火车,列车员拿着一个袋子放在坐垫上,依次排我们的行李。大家基本都准备的很充足:带了小娃娃好靠着睡觉,上了火车换上了拖鞋,穿了宽松的衬衫和舒服的裤子。毕竟那个时间长的啊,两个夜晚一个白天。

注定了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应该讨论过法子并付诸行动了吧,带各种棋的、带扑克的、带速写书的、带复读机、mp3......棋的种类是多的:军旗、五子棋、象棋、飞行棋、围棋......扑克的玩法是多样化的:掼蛋、斗地主、小猫钓鱼、K’10’5’、......带速写书画画的,都是淡定类,好好学生;带mp3的都是音乐控,觉得音乐能抚平一切,音乐里有他们的世界,都说:“人的每个阶段都能用一首歌代替。”如果现在让我用一首歌表达我自己,那么就是曲婉婷的“我的歌声里”,当然,说的某个人或者也可以是某种思想。 或者,更重要的是歌里的感情,给你的感觉 ;歌词在某种特定的时间也是重要的吧;看自己在那种现状里比较多。

再一个比较现实的状况就是火车上卖水果的人口中喊得价钱,从一开始的十几元一份慢慢越变价格越少,最后十元三份,是不是先买了就亏了呢?不,看自己的欲望靠近哪一边。

我们去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硬座,少部分人会去买硬卧,因为贵,所以,列车员为了避免去硬卧那个车厢我们去蹭睡或者睡空床的情况作了一定的措施:在硬卧那个车厢关门之前查票、在他们那边查完之后还要来硬卧查一遍票。

在火车上无聊,大部分人都充当了吃货。包括我,上火车前就想着什么都能少,就是吃的不能少;还想着吃完了又少拿一个包。

到昆明站下车,下了车,收火车票。然后跑一会儿,上了去西双版纳的大巴,是的,又是8个小时,不过跟在火车上的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快到目的地了,司机每过两个小时左右就会在有厕所的的地方让我们下车,要去厕所的去厕所。在高速公路中间可以专门停车休息的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地方,有个饭店,吃饭的去吃饭,不吃饭的在附近的小商店买零食、水,在那个地方,感觉呼吸困难,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之后,车继续开,导游站起来手握麦克风,高速我们这里高原地区,高原反应会有些难以呼吸和耳朵旁边出现呼隆隆响声,还讲了:晕车的不要侧着头看窗两边的风景,要向前面看,不容易晕车,说等你们回去就都不晕车了,锻炼出来了,我想应该是传说中的“以毒攻毒”。导游在大巴上说了很长一大段时间,讲了一些关于云南的地理常识告诉我们:“云南地处中国西南,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 97°31’39’’-106°11’47’’之间,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公里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1%,居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山川湖泊纵横。地形上,河谷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全省依地形分类,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河谷盆地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全省127个县(市)区及东川市共128个行政区划单位中,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区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河谷盆地)县(市)区。 其中山区面积占县域总面积70一79.9%的有4个,山区面积占80一89.9%的有13个,占90一85%的有5个县,其余的县(市)区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

我们先去的是西双版纳,所以,导游告诉我们:西双版纳,女尊男卑,一般生女孩都称“聚宝盆”,生男孩都称“赔钱货”,女人当家,男人都称:“猫哆哩”,女人都称:“哨哆哩”,夸男生很帅就说:“你好猫好猫。”夸女人漂亮就说:“你好哨好哨。”回头让我们别人喊我们的时候不要骂别人。

导游很有才,唱歌给我们听。

西双版纳篇

到目的地,导游给我们找了一个地方住下,资源还好,两个人一间(标准间),之后,洗澡、收拾一下、出去找吃的,总的来说,四周面食类和烧烤摊比较多,当然,有一家烧烤比较有特色的,最后会用芭蕉叶包着给我们,味道也不错,失望的是貌似还是不够辣,好期待的辣啊。

到达目的地的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节,里面是真心很有有特色,发觉西双版纳这个地方很会废物利用,西双版纳的水果很多,老人们会把槟榔壳、豆角、红豆制成手链、挂件、项链......

傣族园里面那些老人们会把带着露珠的鲜花连成一串拿出来卖,不过价钱很适合,这边的妇女们会把树上的椰子采下来卖,切个洞,放根吸管就可以喝了,最后椰子壳还能切下来晒成干的。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那会不知道在云南傣族园里的东西是最便宜的,尽管大家买的不少,因为是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这些都是和它们拍照10元一张的,很会赚钱吧。

买完东西,吃好饭,看过风景,就是去泼水节水池观看了: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很壮观吧!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西双版纳的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大景:

我们一起捡红豆: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大理篇

从西双版纳到大理,历时14个小时,大概在大巴上我睡了10个小时,睡得真心很爽。不过真的值,晚上在大巴上处于高原,可以观看到整个大理的夜景,有些人拍到了,有些人急于欣赏没拍。当天晚上就去了宾馆附近的古镇。在这里,女人都称“金花”,男人都被称为“阿鹏哥”。

到达大理的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之后去了洱海划船,都穿了救生衣,像救火一样颜色的衣服:

我们一起吃烤鱼、荡秋千: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洱海:

再之后,我们坐缆车,走山洞,看神仙姐姐: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这天,我们吃了一顿不错的午餐,吃的很干净: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丽江篇

丽江,去了最多的就是古镇,购物的天堂,有酒吧一条街、各色小吃、北京青年的拍摄地、木府: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这边象形文字: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这边稀奇古怪的玩意很多:江西景德镇陶瓷......很艺术,很style. 古城路很绕,找不着路。

这边丝巾多、美食多、茶叶多、耗牛肉多、玉不错、银子便宜...... 这边称呼女人叫:“胖金妹”、称呼男人叫:“胖金哥。” 昆明篇

到了昆明,意味着快要回去了,昆明,有些乱,但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春城”,它四季如春,可是,到了昆明难以呼吸,没有安全感。半夜,害怕。逛超市、买吃的、买特产,云南十八怪、小粒咖啡、鲜花饼。

云南十八怪,有人问?哪十八怪?告诉你们: 云南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云南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习俗: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大象表演:

于是乎,就这么结束了,现在想想,不错的回忆...... 大象\\孔雀\\猴子\\蛇...... 民族风格,老外,各种民族...... 导游说:“女人出嫁前,男人会送上一根亲手制作的银腰带,要花很长的时间,很幸福。。。

云南,总的来说,商业:精致、特别...DIY,do it yourself. 是的,忘了玉龙雪山,丽江连锁店的鲜花饼就是玉龙雪山下的...制

服设1132 李琳 2011091015

司机说:“可能再过十年就没有了,现在在减少。” 再次火车回学校很快,很快。。。 总结

我记得那里的山路,那里的水,那里的天空,那里的雪山。

推荐第6篇:云南采风报告

《外出采风》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 20101114205

第一学期

张莹 10服装(2)班

2013-201

4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摘要

此次的云南外出采风对于我们学服装设计的专业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因为这不仅是一门开拓我们视野的专业课,同时也是我们对民族服饰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次云南之行以云南印象为主题,主要以云南民族服饰、配饰、工艺等方面的民族风貌为侧重点,主要包括三大景区:昆明、大理、丽江,在这三大景区中我们去了4个景点,充分领略拥有二十六个民族——云南独特的地域风貌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情。云南民族村的真实淳朴、榆城白族民居的安闲自在、苍山洱海的壮美秀丽、丽江古城的神秘风韵等等,都让我们流连忘返。经过这次具有充分地价值体现及意义深刻的外出采风,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对服装专业这块还有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服装的热爱。

关键词 采风;民族服饰;大理;丽江古城

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Abstract The yunnan tour to go out for us to learn a costum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rofeional required courses, because this profeional course is a door not only broaden our vision and our national costumes have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an important course.The trip to yunnan to yunnan impreion as the theme, mainly in yunnan ethnic clothing, acceories, national style as the focus, in aspects of proce mainly includes three major scenic spots: kunming, Dali, lijiang, in the three major scenic spots we went to four spots, fully enjoy has 26 minorities - yunnan unique local style and distinctive national amorous feelings.Yunnan ethnic village of real simple, elm city bai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of comfortable and comfortable, the beauty of the erhai lake beautiful, mysterious charm of old town of lijiang, etc., all let us linger.After the ful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our out of deep, make me realize his garment specialty in this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and lack.At the same time also strengthened my love of fashion.

Keywords

The artist; National costumes; Dali.Lijiang ancient city

I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1绪论……………………………………………………………………………… 1 1.1考察主题…………………………………………………………………………1

1.2考察背景、意义…………………………………………………………………1 1.2.1考察背景………………………………………………………………………1 1.2.2考察意义………………………………………………………………………1

1.3概述………………………………………………………………………………1 1.3.1考察目的………………………………………………………………………1 1.3.2考察时间………………………………………………………………………1 1.3.3考察对象与考察内容…………………………………………………………1 1.3.4考察研究方法……………………………………………………………… 2

2考察征文报告………………………………………………………………………2 2.1考察重点……………………………………………………………………… 2 结束语……………………………………………………………………………… 10 致谢……………………………………………………………………………… 10

II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1 绪论

1.1考察主题

本次外出采风报告主题为“云南印象”,详尽地记叙了云南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包括了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村、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及束河古镇等景点。独具特色的秀丽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神秘的纳西建筑全面呈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这次的专业考察不仅让我了解到到了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让我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

1.2考察背景、意义

1.2.1 考察背景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因其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被这大自然赋予云南的永恒魅力所吸引、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1.2.2 考察意义

此次的云南之行主要是领略和感受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着参观当地的民族服饰及其相关的制作工艺、对一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服装材质、造型和工艺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从而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1.3概述

1.3.1考察目的

了解云南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制作工艺,在欣赏云南神秘的社会文化风情的同时,从中能够了解到多元化民族文化及生活方式与当地居民的着装有怎样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及其民族服饰配件的纹样有什么样的背景和相关的意义。 1.3.2 考察时间

2013年9月17日~9月27日 1.3.3 考察对象与考察内容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滇池、苍山洱海、大理古城(洋人街)、大理博物馆、丽江古城、束河古镇。 1.3.4 考察研究方法

拍照、笔记、导游及当地人介绍与相关资料结合

二、考察征文报告

指导地点:云南民族博物馆 时间:2013 年 9 月 19 日

此次的云南之行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云南民族博物馆( 图2-1),云南民族博物馆中国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滇池边与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

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中国门类最齐全、所陈列的《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服饰艺术》、都是旨在体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和纺织、印染、刺绣等传统手工工艺。以服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展示从树皮衣到以火草棉麻为原料的各民族日常服饰(图2-1-1 );集中展示了具有特定功能、图2-1-1 火草棉麻服饰(自己拍摄)

图2-1 云南博物馆(自己拍摄)

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不同角色和年龄的服饰文化,从色彩斑斓的服饰中折射出云南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传统服饰和服饰制作工艺。 “传统服饰”(图2-1-2)部分包括“早期服饰”、“日常装与盛装”、“宗教祭祀服”三个单元,以服饰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展现了各个时期不同材质、不同款式、不同工艺、不同文化内涵的民族服饰,表现

图2-1-2 传统服饰(自己拍摄)

了云南各民族妇女独到审美情趣和高超智慧。“服饰制作工艺”部分包括“编织与纺织”、“印染与刺绣”、“饰品与加工”三个单元。(图2-1-3)“编织与纺织”借助傣锦、壮锦等服装布料和纺轮、纺车、腰织机、水平织机等服装质料加工机具,揭示民族服装制作过程;“印染和刺绣”重点展示白族扎染和苗族蜡染工艺,而刺绣为民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技艺,主要有素绣、彩绣、挑花绣、错针绣、辫绣、疙瘩绣、垫绣、包筋绣、贴布绣、锁边绣等,从中可窥见云南少数民族匠心独运的染绣技艺。饰品与加工通过琳琅满目的身上配饰及制作工具,展现了各族人民美化生活的追求。

图2-1-3 服饰制作与工艺(自己拍摄)

除了以上所说的民族服饰、馆内所呈现的云南少数民族其他的民间工艺同样也很是吸引人眼球。比如说《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文字古籍》、《民间瓦当》。

《民族民间面具》内容分为五个单元;“跳神面具”、“生命礼仪面具”、“节日祭祀面具”、“戏剧面具”、“镇宅面具”。(图2-1-4)

其中“跳神面具”以藏族“羌姆”面具为代表,展示了祈福禳灾宗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生命礼仪面具”展示了在成年礼、婚礼、丧礼等重大人生礼仪中所使用的面具;“节日祭祀面具”以各地彝族岁时活动面具为代表,展示了以祭神祭祖、祈求农业丰收、人口

图2-1-4 民族民间面具(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繁衍为主题的节日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戏剧面具”展示了至今仍流传于民间的傩戏、关索戏、傣戏、壮戏等云南地方戏剧、民族戏剧面具;“镇宅面具”展示了以水族、彝族吞口为代表的镇宅护院、驱邪避灾面具。所展示面具材质多样,有木、纸、陶、布、葫芦、稻草、笋壳、棕皮等,制作工艺有雕刻、纸糊、编织等。

《民族文字古籍》内容分为“原始记事”、“民族古籍”、“工作成就”三个部分。(图2-1-5)

“原始记事”包括“刻木结绳记事”、“物件传言”、“图画符号记事”三个单元,展示了文字发明以前,人类所创造的原始信息传递方式,如刻木结绳、编织字花、实物代言、崖壁绘画等等;“民族古籍”部分包括“金石铭刻”、“民族文献古籍”、“民族口传古籍”三个单元,集中展示了以碑铭、摩崖、题记、印章、文字古籍、口传的神话传说等不同形式记录的民族文字古籍;“工作成就”部分重点从田野考察与征集、研究与展示、翻译与出版成果等多个层面,展示了民族古籍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图2-1-5 民族文字古籍(自己拍摄)

《民间瓦当》以118品灰陶瓦当、琉璃瓦当、金属瓦当,展示了云南民间“动物纹瓦当”、“植物纹瓦当”、“文字瓦当”、“其他纹饰瓦当”。(图2-1-6)“动物纹瓦当”既有龙、凤、鹤、蝙蝠等祥瑞禽兽纹饰,也有十二生肖纹饰;“植物纹瓦当”常见的题材有菊花、莲花、梅花、牡丹、芙蓉、灵芝等;“文字瓦当”常见的有一字瓦当、二字瓦当和四字瓦当,多见“福”、“寿”等吉祥文字;“其他纹饰瓦当”主要有传统吉祥纹样、亭台楼阁纹饰和太极八卦纹样。

图2-1-6 民间瓦当(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通过这次云南博物馆的考察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了解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而且从中我还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远古时期少数民族带给我们的智慧和美丽的艺术结晶。而这些人类的艺术瑰宝也让我置身其中流连忘返。使我对云南这块神秘之地更加充满好奇。

指导地点:云南民族村 时间:2013 年 9 月 20 日

然而带着这种好奇我们来到了第二站云南民族村领略了二十六个少数民族的社会风情去体会当地人不同的社会习俗。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积89公顷,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云南民族村作为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公园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融峻山秀水、玲珑景致和珍稀植物于园林绿化之中。

图2-2-1 湖光山色(自己拍摄)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僳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图2-2-2)(图2-2-3)走进村图2-2-2 民族村寨(自己拍摄)

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图2-2-3 民族村寨(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其中白族居民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图2-2-4)彝族村中与天相通的神秘太阳历柱广场,与地相接的红色掌房,显示着这个民族古老豁达的文明;基诺族竹木草顶大公房;拉祜族葫芦创世神话使你看到什么是“乾坤奥妙大葫芦”。

图2-2-4 白族民居(自己拍摄)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而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也同样的思考他们的村舍建筑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民族服饰配件与纹样的意义、宗教习俗活动的目的。

如果说民族村给你带来的是热闹与激情、那么滇池的自然风光带给你的则更是赏心悦目。滇池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着“高原明珠”之称。

滇池水域,人称“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图2-2-5)。

指导地点:大理 时间:2013 年 9 月 21日

图2-2-5 滇池风光(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参观完多姿多彩的民族村寨和风光秀丽的滇池、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我们来到了行程的第三站大理古城。

在去往大理古城的途中我们还欣赏到了苍山洱海的壮美景色。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南北长40公里, 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图2-3-1 洱海(自己拍摄)( 图2-3-1) 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而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让人心驰神往。(图2-3-2)

图2-3-2 苍山(自己拍摄)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图2-3-3)城楼雄伟、风光秀美。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图2-3-3 大理古城(自己拍摄)

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五华楼古南诏的“天下第一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图2-3-4)从南诏开始,五华楼多次烧毁,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今天的五华楼一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经营品种包括书法,国画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等,还有皮画、油画等交易十分活跃。

图2-3-4 五华楼(自己拍摄)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图2-3-5)

图2-3-5 洋人街(自己拍摄)

城中有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还有随处可见的白墙青瓦的白族民居和安闲自在的白族居民。(图2-3-6)参观之余不由地思考古城的建筑群落结构的历史形成原因以及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以及独特的州城扎染和民居特点与扎染样式在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中的生存缘由。

图2-3-6 白族民居建筑(自己拍摄)

指导地点:丽江 时间:2013 年 9 月 23 日

带着种种的思考和疑问我们来到了考察的最后一站神秘而又多姿的丽江古镇。

丽江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是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 在丽江坝子上有两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镇,一个是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一个是束河镇。(图2-4-1)(图2-4-2)这两个古镇,图2-4-1 丽江古镇(自己拍摄)

历史上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中原至东西方的南北贸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渠道.这里是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这两个古镇,最初由远山僻壤中

图2-4-2 束河古镇(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的集市形成,最终也因物流商贸而繁荣.

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的服饰和文字做了了一些了解。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钉有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所以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寓意着青蛙的图腾的服饰.”这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图2-4-3 纳西服饰

象征这纳西族姑娘的勤劳勇敢、聪明美丽。(图2-4-3)

“东巴”文化也是纳西文化的一大特色文化同时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东巴绘画也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例如在东巴教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东巴祭师除了诵念经书,还要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动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艺人们把这些形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于是便有了东巴画。(图2-4-4)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 澄澈的, 更是多情的.宛若一个古典而又温婉的女子!那缓缓转动的大水车,那流经每家每户的潺潺流水更是令人感叹和神往,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的又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最简易的从临水人家伸出来的几块木板拼成的小桥,都在诉说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经历.走在古城的每一条街上,都能图2-4-5 水车(自己拍摄)

图2-4-4 东巴文化(自己拍摄)

看到轻轻的悠悠的流淌着的泉水,那是从黑龙潭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流下的清泉.在溪水边,有人在洗菜,有人在打水,有人在洗衣,各自在不同的地方,那景象会使人忘却高原,以为置身于江南水乡。(图2-4-5)

结束语

云南是一个谜,更是一个世外桃源.白族姑娘的热情好客、彝族小伙子的勤劳勇敢、纳西族“男尊女卑”的风俗、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离的阿夏族走婚古***俗...他们都在各自的“风花雪月”里传唱着风花雪月的故事...我想那种与世无争、知足长乐、恬静美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正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人间天堂吧!

这次采风时间虽短,但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他们的淳朴、热情,富有特色的服饰和建筑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激起我们的灵感和今后的创作。同时我也认识到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那儿的环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那些纯净的土地。我们也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把那些富有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把美好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去欣赏。

致谢

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云南之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使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此感谢刘胜利老师的亲切指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此次考察过程中学到的和看到的运用于专业中,更好的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推荐第7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特色民居建筑文化考察

班级:环艺1001 姓名:袁媛

指导老师:王秀秀

云南特色民居建筑文化考察

环艺1001 袁媛

摘要: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丽江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成形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成形的“一颗印”式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云南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关键字:云南民居、建筑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51个民族,其中人口5000以上并有固定分布范围的有26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一,云南民居及其分布。

因为云南复杂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多民族的影响,云南的建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云南有着各种各样的民居

二,云南民居具体分析

云南各种形式的民居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各民族的经济技术条件而的以存在和发展。在自然条件相同或接近的地区,由于各民族人民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程度,艺术爱好,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的不同。各民居的布局和风格上也有所不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云南各少数民族民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一),结构

云南各少数民居与云南丰富的森林资源想适应,以木结构为主。在当时的社会自然条件下,有一下特点。 1, 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

2, 适应地震区防震的要求。

3, 便于就地取材和适应各地气候条件。

(二)平面布局

一般以“间”为单位组成三间单幢建筑再以这种单幢建筑组成各种平面形式的

民居。另一种布局,如同现代单幢花园式住宅,不以“间”为单位,平面比较灵

活多样,有方形,矩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三)各居民建筑具体分析。

白族民居

白族主要聚居地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属高原的西南峡谷区。点苍山,鸡足山雄峙洱海之滨,山川秀丽。大理,喜州一带,西倚苍山如屏,东临洱海如镜,风景如画;剑川的金华,也大体相似,西靠金华山东望剑湖,都有清澈山泉流经市区。大理地区以风大著称,适应这这一特点,民居在朝向,布局上很注意避风,内院夏廊出檐较深,采用石板封檐等。该地区地震次数多,震级高,建筑抗震能力强。平面布局典型形式是“三坊一照壁”级“四合五天井”。既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有适应了当地气候环境。

纳西族民居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云南西部,聚居在青藏高原的南端,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县地形复杂,气候,雨量差异很大,丽江县的气候被称为立体气候。干湿季分明,季风显著,日照比较充分。与其社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该民族的建筑最早为井干式的木楞房,大门入口一般设置东,西向的侧角。经过不断发展 ,该民族民居的平面组合形式为方形或长方形,外形较为规整,主要有“三坊一照壁”,四合同及“四合五天井”,两重院,两坊房,一坊房依山引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哈尼族民居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也就是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山区。他们大多居住在半山区,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他们分布的广大山区,森林茂密,物产丰富这一民族的民居主要为土掌房。其平面类型主要为曲尺形;三合院有房和两边耳房组成封闭空间,构成独家院落;四合院,由房,两边耳房及门廊组成,外型较为方正,四面封闭。在平面布局中,以土掌房晒台位置不同有以下几种;仅正方廊为晒台的,廊及一耳房为晒台的,廊及二耳房为晒台的,廊及所对耳房为晒台的。正房,耳房都为土掌房的。这一民族的民居是长期以来地形,气候,自然,习俗等等影响形成的。

彝族民居彝族一般居住在海拔两千至三千米的山区或半山区。滇南红河两岸,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优越条件。彝族民居大体可以分为;土掌房,瓦房,井干式房。民居一宅一户,适合独家独户的生活习惯,平面形式有无内院与有内院两种。平面形式基本是方形,曲尺形,三合院,四合院等。昆明地区为一颗印民居。彝族善于适应自然特点,以经济手段,建造出适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发展的民居。

傣族民居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省西部是平原多于山地的地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我省最西部。地势起伏差异大。傣族人民多居住于河谷平坝地区,地势较低,属热带气候,该地区,河谷纵横,土地肥沃。受其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傣族民居主要为干阑式建筑。其布局灵活多样,房间大大小也根据使用性质有所区别。

景颇族民居

景颇族聚居的山区,海拔一般在1500到2000米左右。气候温和。气候明显分为雨季和旱季。适应其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其民居多架空楼居,分低楼及高楼,平面多为长条形。木为骨架,片竹或圆竹做墙,草

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以获得较好的防雨效果。其房屋类型有低式楼,高式楼,平房,傣族干阑式,外廊式,该民居利于防潮通风,便于排水,有能适应地形变化节约土方工程。

德昂族民居

德昂族居住地区山峦叠翠,竹木成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属亚热带气候。其民居多建在郁郁葱葱的山梁上,一户一院,类似傣族竹楼,是干阑建筑,木梁柱,木屋架,竹壁草顶,楼上住人煮饭,楼下养畜牲。平面布置为矩形。其民居与其地理气候相适应。

佤族民居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属热带山区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茂密。其民居多建在崇山峻岭的山腰活山峦起伏的山顶,其民居各地不一,有干阑式竹楼,竹芭墙,土坯墙,草顶活瓦顶平房。

拉祜族民居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边陲,澜沧江西面的山区。其居住地区山峦起伏,溪涧纵横。山间坝子,土壤肥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林木茂密。雨季和旱季分明,属亚热带气候。其传统建筑是竹木结构的草顶干阑建筑发展后为土木结构的土坯房活土掌房,还有平房适应当地气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

三,云南个别民居详解

(一)喜洲严家大院

严家民居旅游公司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现有2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总占地面积5200多平方米。比原来老宅扩大了近三倍。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自开业之日起,天天演出,从未间断,经久不衰,累计演出三万多场次,共接待国内外嘉宾近四佰万人次。曾多次荣获大理州旅游知识技能大赛“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第一名和团体一等奖等殊荣。

严学侯先生设计和建造的严家民居中,传承着白族民居传统建筑形式;传承着白族建筑精美的木雕、泥塑、石刻、书法、彩绘等艺术手法。在严家民居三道茶歌舞表演中,传承着白族传统的民间民俗舞蹈、传统的白族小调和大本曲弹唱等古老的表演形式。大理喜洲严家民居,就是以白族建筑艺术、民风民俗旅游文化这一窗口向世界各国以及全国各地的游客们。

严家院共由自北而南的两院 “三坊一照壁”( 由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即由三方带厦的房屋和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庭院中种植花木。),两院“四合五天井”

(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

方房子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二层楼房和一院独立的三层西式别墅共五院组成;前四院相连为一个整体,主房四方均居西:厢房五方,中三方为“两面照”(即一方兼两院),下房两方;楼上、楼下均有回廊,可通所有房间;后一院为花园式别墅,周筑围墙,西北侧留一门道通第四院;总大门在第一院北侧,入大门有深巷,前二院的两座大门和后三院的一座大门均与此门巷相连。

(二)建水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是清末富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经约30年,于宣统年间终于落成。该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并列联排组合式居民建筑群体。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 群。时有单身游客在没有导游情况下,进门不久,就不知身在何处?出口在何方?庞大的建筑群,错综复杂的排列,瞬间将人带进一个犹如迷宫一般的大宅子中,大有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从朱家花园的房屋和庭院建筑的格局,人们也不难推想当年朱氏家族的生活状况与当时红墙白瓦,木质陶瓷的生活艺术。以朱家花园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是建水古城的得要组成部分,它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专家学者来建水考察后,认为如此巨大规模而又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群在国内实属罕见,都给予较高的评价。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铁青还挥毫题词:“朱家宗祠,华丽民居,旅游开放,建水一奇”。

四,云南民居建筑文化考察总结

云南,各个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和睦相处。在一个省份就有这么多的民族并且和睦相处,这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各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不同,也就产生了多姿多彩,奇异独特的民族风情,使云南别有一番风味。这次让我看到了我们在建筑上面所缺乏的东西,我们的建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发达地区或者是国外一些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大突破的国家,就云南省来说,我们拥有很大一部分值得开发和发展的资源。例如名族特色,实现在新的建筑上依旧保留原有的名族特色。现今的建筑只达到了实用的效果而在欣赏这一方面就没有太大的体现,这也给了我们启发,也给建筑工业敲响了警钟,督促他们开发技术,满足市场及建筑设计者的要求。此次建筑认识开拓了我们的见识和视野,更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祖宗的智慧,我们要维护我国各地的优秀文化历史传统,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之源,文化之根,结合自己的智慧和现代文明使祖国建筑文化之根从新汲取营养,从新发芽,不断壮大,再一次崛起在世界的建筑林上。

参考文献:《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美)约瑟夫·洛克、《南行记》艾芜。

生活照:

推荐第8篇:云南采风报告

采风报告

9月10日上午我们坐上去昆明的火车,我们都怀着好奇的心情希望能够早点到达云南。听说云南很美,是个“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好地方。大家心情更是激动。9月12号上午8点我们终于抵达了昆明。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民族,由于那里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文化差异也很大.云南各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礼仪、语言、文字、宗教、审美等,都特别富有民族特色;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泼水节、火把节、刀杆节、插花节。神话、。歌舞、绘画、戏曲、古乐,非常有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随团到达了昆明 大理 丽江 香格里拉等一些地方,两周的行程紧凑但很充实。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沿途的美好风光,而且让我们对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一、昆明篇

.刚下火车当我们首先游览了云南民族村,刚到云南,大家都对那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鲜,很特别。在那里居住着不同的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相互交融。各民族的历史 地理 文化 生活习俗 宗教信仰登都不同,多姿多彩,别有一番风味。

在那里给我影响最深课的是每到一处哪里的人都老远的给我们打招呼,那里的人特别的热情,特别的淳朴。

随后我们又随团去了七彩云南,听导游

说,七彩云南是三国时诸葛亮带蜀军安营扎寨

的地方,传说诸葛亮第一次擒拿孟获时天边突然出现了七彩祥云,之后就有了“七擒孟获”的典故,也就有了七彩云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云南,意为“云岭之南”,又称“滇”。听说上苍在中国的西南方撒下一把热土,形成绵绵群山。于是就形成了湖泊和河流。形成七彩云朵。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在七彩云南,那里有百年老店啊“庆沣祥”茶庄,银饰 玉器 土特产 中药材等。都非常有特色。

二、大理篇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大理。受到了金花的热情接待,途中看见奇异形状的云朵,沿途经过的彝族人的村寨。建筑上的风格和图腾都象征着他们这个民族对某种宗教的信仰和崇拜。云南白族的主要居住在大理自治州,那里的人们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大理的妇女都白色的上衣,外套紫色丝绒领褂。下面穿着宽裤,腰上系着带着绣花飘带围裙,她们的头饰代表了,“风、花、雪、月”的含义。听当地人说:大理以前被称为南诏国,是云南历史上最为丰富的地方,风花雪月,分别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些景物都很好的在头饰上表现出来,很有地方民族特色。

大理古城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巷,当然这些

建筑今天都荡然无存了,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从修过南城门。而后我们

可以看到大城内主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都是青瓦屋,民居,商店,作坊相连,显现出古朴的风貌。装饰时白族居民建筑的特点,十分注重门楼,斗拱彩画,非常有特色,门窗照壁都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古城中的主要街道有许多专卖大理石制品,白族扎染布艺,草编等有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扎染是以白族人民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的,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也很具现代韵味。

还有一点就是大理居民特爱花,人们以花给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称。大理也被誉为金花的故乡,总之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城内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晰。

三、丽江篇

9月14号,我们又前往海拔2418米的丽江.丽江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去丽江之前,我只知道它是《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拍摄地,丽江原来是一个古镇.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在丽江坝子上有两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镇,一个是大听导游说:一个是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一个是束河镇.这两个古镇,历史上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中原至东西方的南北贸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渠道。这里是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它们最初由远山僻壤中的集市形成,最终也因物流商贸繁荣起来的。

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丽江那里,女的叫“胖金妹”,男的叫“胖金哥”。那里的人都是以胖为美、以黑为贵。这也是他们的特别之一。其次纳西族妇女的服饰也很有特点,身后的披肩,披肩上有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他们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的意思。

丽江是个美丽的城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应该说的就是丽江吧!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 澄澈的。那缓缓转动的大水车,那流经每家每户的潺潺流水,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的又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最简易木板拼成的小桥,都在诉说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古镇很热闹,石板

路面被人们走的很光滑,小巷两面是一个个富有纳西族特色的小房子,一个个的小店,买着各种特色东西,东巴木雕,画。在这里,没有人行色匆匆,你要做的只是慢慢的走在当年的茶马古道上,或是坐在某一座小桥上。即使再疲惫的心灵似乎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放松。

在丽江古城,我们看见十几个身着纳西民族的妇人们,手拉着手,和着轻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打跳。音乐是纳西人的生命,漫步在丽江古城的街道,到处可以听见悠扬的纳西古乐和云南民歌.在四方街丽江古城的中心,听说当年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马帮运货的集散地。在这里也让我对纳西文化产生了兴趣,对藏人感到那样亲切。让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四、香格里拉篇

“香格里拉”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佛教传说中的净土和理想王国,也被称为“香巴拉”。深藏于雪域高原崇山峻岭之中的云南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始终保留着一种永恒、和平、宁静的神秘气息。香格里拉在群众在努力下,齐心协力,发挥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高原民族特色,松赞林寺、白水台、纳帕海、虎跳峡和草原牧场等好多旅游线路,我们去了纳帕海。听导游说:在不同的季节里,纳帕海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珍禽、雪山、草原、牛羊织成了纳帕海永远的风景。在那里我们骑马。穿了民族服装。那里的人也他特别的淳朴。感觉特别的亲切。

五、明永冰川篇

明永冰川直接发育于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2650米海拔。明永冰川全长约4千米,宽30米——80米,由于坡度大,冰川表面的纵向和横向冰隙发育,局部遇陡崖则崩塌而下。

从漆黑到天明,攀登明永冰川的海拔随着我们的喘息而越来越高,一步一步的,只有走稳了才能上更高的坡,我从中意识到自己为人处事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从身后微微的听见,“我们从山下开始拾垃圾一直坚持到山顶上,这样可以让这块旅游圣地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他们的到来同时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我随着声音的传来,回头一看正是我们团的同学,我不禁有有一种自豪感,和欣慰。他们所做的受到一路上大家的好评。我们大学生一种素质的体现。也算是为云南之旅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

六、总结篇

云南感觉就是一世外桃源。特别的神奇。

白族姑娘的热情好客、彝族小伙子的勤劳勇敢、纳西族“男尊女卑”的风俗”阿夏走婚古***俗...他们都在各自的“风花雪月”里传唱着风花雪月的故事。那种与世无争、知足长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恬静美好的生活正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这次“云南之行”过的飞快,难忘的云南之行让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同学的互帮互助。老师的负责的态度和热心的照顾,都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情感。七彩云南,给人生写下了美丽的篇章。

推荐第9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十天的时间过得好快,云南采风活动结束了。云南,是我们憧憬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过完了这充实的十天,旅程结束后,发现,我了解的最多的就是少数民族的风俗。 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据导游介绍,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就占到52个。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和睦相处。在一个省份就有这么多的民族并且和睦相处,这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各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不同,也就产生了多姿多彩,奇异独特的民族风情,使云南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一行随团游览了昆明、大理、泸沽湖、香格里拉、丽江等一些地方,十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我们不仅领略了沿途的美好风光,也对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一些更形象的了解。

经过一天的休息和赶路,我们第二天去参观了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在那里我们看过了许多熟悉的建筑,想起了许多熟悉的

电视剧里的场景,如段家二小姐抛绣球相亲,官差缉捕杀人犯等。然后我们游览了苍山洱海。如果把苍山比作

一位豪气干云的真汉子,那么缠绵于他脚下的洱海就是他至爱的女子了。关于苍山和洱海,大理的白族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以前,南诏王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公主叫阿凤,阿凤和苍山上一个英俊但却贫穷的猎人阿龙彼此相爱,遭到了南诏王的极力阻挠,无奈之中,俩人逃到了苍山的玉局峰上,以苍山雪为证,以洱海月为媒,结为恩爱夫妻,过着贫穷但却快乐幸福的生活。相爱的人不知道前途还有许多坎坷在等着他们。秋去冬来,玉局峰飘起了漫天大雪,变成冰天雪国,让单薄的阿凤忍不住瑟瑟发冷,年轻的猎人

怎忍让心爱的人儿受苦,于是偷偷溜到洱海之东的罗荃寺盗来罗荃法师的袈裟为阿凤卸寒,不幸被罗荃法师发觉,一路赶来,生生把猎人打入了海底,变成一只石螺,阿凤眼见爱人为自己丧命,不禁疼彻心肠,在悲伤怀念中很快死去,其精气不散,化为一团云,时时飘向洱海,吹散海水,凝望已变为石螺的丈夫。这就是传说中的望夫云。每当望夫云出现,苍山洱海就会狂风大作,海面惊

涛翻涌,白浪滔天,这是阿凤和阿龙在相互悲啼呼唤。

在大理我们受到了金花导游的热情接待。云南的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男女都崇尚白

色,以白色为尊贵。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脚穿绣花鞋,手腕上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耳坠银饰。头梳独辨,盘于叠

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吊着一束雪白的缨穂,她们的头饰代表了“风、花、雪、月”的含义,这是由于大理以前被称为南昭国,是云南历史最为丰富的地方,它有驰名中外的风花雪月,分别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些景物都很好地在头饰上表现出来。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篱笆房或“木垛房”,厨房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来到了泸沽湖,在那里见到了现在仍保存着母

系社会的遗风的摩梭人。在那里,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男性高,家庭中一般以年长或能干的妇女当家。男女不娶不嫁,实行走婚,双方关系以感情来决定相处的时间的长短。摩梭人的寿命普遍很长,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生

活在城市中人们的很多压力,也就没了忧虑,因此心情舒畅,再加上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很适合人们居住。我们还参加了他们的篝火晚会,看着摩梭男女手拉手,载歌载舞的情景,我们每个人都陶醉了。由于摩梭人数不多,所以并不独立成为一个民族,它只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泸沽湖的水特别清澈,能直接饮用。我们坐在摩梭人滑的小船上,看着湖边秀美的景色,心情十分舒畅。

后来我们还去了香格里拉,浏览了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的风光

外,还参加了藏民家访,品尝了他们特制的酥油茶并观看了他们表演的精彩节目。这次能够亲自来到藏民家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我感到特别开心。纯朴热情的扎西、卓玛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还邀请我们一块舞蹈。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所以,藏族的男女青年和老人身上都少不了一串精制的念珠和一些刻有表示吉祥的藏文饰物。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内衣袖长襟短,男着裤,女着裙,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藏袍。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至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二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表敬意。

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喜饮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熬出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民的住房也很有特点,通常是两层楼。屋内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铺地。据说屋内的中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拄越粗表明家中的财富越多。藏族原来是个游牧民族,因此他们不习惯随身带很多钱,他们把钱全都用在精美的服饰或是修建房屋上,由于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因此他们把积蓄下的钱也很大部分用在朝拜上了。

藏族的节日较多,几乎都与宗教有联系。每年五月端午节要举行

盛大的传统盛会──赛马节。

藏族通行天葬(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

去各个地方的间隔,我们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有了一些了解。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

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东巴绘画一方面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宗教活

动。例如在东巴教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东巴祭师除了诵念经书,还要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动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艺人们把这些形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于是便有了东巴画。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丽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人们都喜欢江南水乡的典雅秀丽,却不知高原水乡更具迷人的魅力。丽江古城地处海拔2400米的滇西北高原之上,但是那里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气候条件特别好,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河水不结冰、四季如春,是人们居住的理想的地方。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云南之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使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此次考察过程中学到的和看到的运用于专业中,更好的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

推荐第10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2012年4月16日,我们踏上去云南的旅途,向往已久的西双版纳。 进入云南,傣族风貌的建筑,让我突然觉得这里不是云南了,而是泰国,因为小时候看的泰国电视剧里面的建筑就是这个样子的,太熟悉了。

从小到大对于西双版纳的种种幻想,今天算是终于到了。

“西双版纳”是一句傣语。傣语的“西”、“双”、“版”三个字,译义汉语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 ,意为“田”。按字义,“西双版纳”就应译为“十二千田”。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的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其中包括以鸟类繁多等多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到版纳旅游,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孔雀、白鹇、犀鸟在林中飞翔;有时会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时会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开心,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想象得到的奇观和乐趣啊!

我们这次来的是采风,采风,最重要的是去感受当地的风情,然后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任务中,当然,任务也只是载体,而真正的感受之存在于心里,西双版纳给了我大量的美好的感受。

西双版纳傣族是最具民俗特色的少数民族。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文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在嘎洒的一个小镇上,观看了他们举行的新年联欢文艺晚会。傣族的先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好像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虽然我们听不懂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我们能够感觉到歌曲中的韵味与浓厚的情感。

早上,我们来到了傣家村寨,一下车就有傣家姑娘在门口迎接,双手合十,用傣语向我们道早上好。来之前导游已经交代过,到傣家做客一定要遵循傣家礼仪,傣族人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民族,无论什么人来到傣家,上楼都必须脱鞋才能进入客厅。傣家人客厅当中有一根柱子叫吉祥柱,客人可以去摸摸,将好运带回去。傣家人的卧室是不能让生人看的,因为傣家人认为生人看了自家的卧室会把生人的灵魂留在卧室里,傣族人是几代人住在同一个卧室里,卧室是隔帐不隔墙,因为傣族人认为卧室隔了墙那是不和睦的表现。因此要做到:一脱二摸三不看。

这里重女轻男,一户人家生的男孩女孩,邻居不用打听就会知道。因为如果是男孩,这家人会静悄悄,家里人会认为是生了个赔钱货。如果生的是女孩,则会放三天三夜的鞭炮,宴请亲戚朋友三天。听了他们这些习俗,真是有呀。最后当这位梢多利将面前的布拉开时我们看到放在竹篮里的银饰品。有腰带,手镯,银勺子等银制品。腰带和手镯的做工都非常的精美考究,也很大方时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爱不释手。作为消费总是冲动的我,不禁也买了个镯子做纪念。 这里的居民很朴素,民风也很淳朴,是现代人的理想居住地。

下午,我们来到了傣族园。傣族信仰佛教,在傣族地区, 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禁忌,就是不能抚摸“小和尚”的头部 。西双版纳小乘教规定男人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凡遇到难事,才能解除苦难,从降生到成人后才会有社会地位。凡是男孩在

七、八岁时都要时佛寺里当一段时期的和尚,称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里生活要自理,要劳动,还要学习佛教经书,进行严格的修身教育。两三年后可以还俗,还俗过的男子才可以结婚成家。若未当过和尚的男人,被视为生人或野人,在社会中没有地位被人看起。在寺院修身时, 不准与女人谈笑,不准外人抚摸小和尚的头,若被外人摸过头,就被视为仇人。因为被摸头的小和尚的修身时间一切作废,必须从头开始。所以,外来游客,若到寺院参观千万记住此习俗。当然,进寺庙也一定要脱鞋子。

虽然没能赶上傣族的泼水节,但是在傣族园,我们见识了傣族的泼水节,我们知道,傣族是一个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我们虽然没有赶上傣族的泼水节,但是我们在傣族园也看到了傣族人过泼水节的场面,十分隆重而热闹。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祝福,尽情的泼向每一个你想祝福的人。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在中国要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又必须到野象谷。在野象谷,跟大象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只见几群野象会同时出现于沟谷中,象群相互驱赶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令初来刚到的远方得我们胆颤心惊。有些大象群并不惊慌,当着我们面照样悠闲地觅食。除此之外,在这里还可到蛇园观赏各种各样的蛇,同时还可以到蝴蝶养殖园观赏绚丽多彩的彩蝶,购买用蝴蝶制作的工艺品。真正的自然风光在原始森林之中隐藏着呢,走进林间,只见清澈的溪水缓缓而流,溪边树木茂密生长。在这里可观赏到植物绞杀、植物板根及老茎生花等观象和许多的珍稀植物,使我赏尽热带雨林风貌。

野象谷充满神秘、奇异,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惊心动魂的探险活动,让我大开眼界,赏心悦目,终生难忘,让我了却回归自然的夙愿。 在这里不禁让我想到,一个民族,因为知道感恩,回馈于自己的亲人,朋友,民族,社会,必能发展得更快,因为得道多助;一个有信仰的民族一定可以走得更远,因为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可以战胜一切的苦难;一个好学的民族可以走得更快,因为懂得博取众长补己之短;一个坦诚的开放的民族才能让自己更强盛,因为有沟通有交流才能知己知彼常胜。因此傣族人在云南的各个少数民族中是最富有的同时也是最长寿的。

为期一想起的采风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就要离开了,但这次采风让我们受益匪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值得我们回忆。

第11篇: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民族服饰文化采风报告

(学号:201130110431

姓名:朱燕飞

学院:艺术学院)

摘要:云南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立体气候,决定了云南民族的服装和装饰品必然绚丽多彩,蔚为大观。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是民族文物的一个重要门类,从不同的服饰,可以识别出不同的民族,可以了解其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从民族服饰上还可以看到各民族的节庆,婚丧、宗教信仰、礼仪等习俗,夸张一点说,一套民族服饰简直就是一个农族的缩影和小百科全书。本书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

关键词:昆明、大理、香格里拉、丽江

为期半个月的云南采风活动结束了。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云南,是我们憧憬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过完了这充实的十天,旅程结束后,我了解的最多的就是少数民族的风俗。青铜文化的古拙久远雕刻着云南文明的曾经鼎盛;少数民族创世史诗、茶马古道上的传奇轶事说不尽云南文化之一隅„„其实,云南是一个需要细细品味的地方。与其说云南的遥不可及,不如说她的距离远近在于我们对她的感受与体悟之深度。

我们的第一站是春城昆明。火车在我们都已经筋疲力尽的时候到达了昆明,此时已经到了半夜,当到达了休息的地方时,我们都激动不已,因为可以解去筋疲力尽,好好休息一晚了!第二天起床以后,精神和天气一样很赞,吃过早餐,我们又开始了下一段旅程。游览云南民族博物馆。

中国55个小数民族中,云南省就有多达25个小数民族,可以说云南是个充满民族气息的地方。博物馆里也有着数以百件珍贵的文物。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大概的了解当地一些有特色的民族的服饰,背景文化。

博物馆分两层,我们主要就是参观一层,一层就有我们想了解的民族服装发展历史展厅。刚进去馆就感觉这里不同在广州的博物馆什么的。因为云南这里是拥有中国小数民族一半多的民族在这里定居,所以这里的文化气息与众不同。首先参观的就是各民族的服饰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的变化。最感兴趣就是藏族的服饰,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穿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

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

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又随车赶往大理。

白族民居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街市中烤乳扇香味飘过扎染布的店肆,步行在石板路上,目之所及,都感到一种文化的震撼。彝族村中与天相通的神秘太阳历柱广场,与地相接的红色掌房,显示着这个民族古老豁达的文明;基诺族竹木草顶大公房,告诉你社会形态变迁的消息;拉祜族葫芦创世神话使你看到什么是“乾坤奥妙大葫芦”;而纳西族神奇多彩的东巴文化,则让你听到从远古走到面前清晰的脚步声。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在逛完名族村之后,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滇池,滇池真的好美好美。 大理以白族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方。这里海拔在1970米。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她的风光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大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的走,用手轻轻的抚着那些砖石,不禁要想着它昔日的辉煌和繁荣。漫步在大理城内,走在青石板铺置的路面上,慢慢体会着残留的古老气息大理有新城老城之分,大理的新城称之为下关,和一般的县城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地人喜欢把大理县称为“大理古城”,因为那里有金庸小说中提到的大理国的古城墙。在他们眼里,这里才是真正的“大理”。而外地来旅游的人们心中的“大理”;恐怕范围就大多了,因为只要他们一踏上这块土地,就会发现有那么多令人流连往返的东西让他们去惊喜和感受,而不仅仅只有段氏家族传说的诱惑。我们到达大理是晚上的时候,简单整理行李后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在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去了不远的大理古镇。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

在白族,女子被成为“金花”,男子被称为“阿鹏哥”,刺绣是白族人的专长,所以金花们的袖口裤脚都有精巧的刺绣图案.白族人也是很浪漫的,他们也流传着很多白花花的风花雪月的故事,“风花雪月”还是白族女人包头帽的象征,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须是苍山雪,弯弯的造

型便是洱海月。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第二天我们去了喜洲古镇品尝三道茶。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位于大理市北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人以擅长商贸而出名,曾有著名的“喜洲商帮”,同时他也被公认是大理“五朵金花”的故乡,可谓人杰地灵,令人浮想联翩。

下一站是香格里拉,在维持九个小时的车程里。我郁闷死了,没想到从大理到香格里拉还有这么遥远的路程,还好杨导游中途间找了个地方休息。这里号称云南第一观景台,站在大约三千五百多米的高原看着香格里拉,呈现在我们眼球的是天堂般的美景,在阳光的普照下,每个角度就是一副完美的画面。

当我们来到香格里拉时已经是下午的四点五点多了,在让我们到旅店休息下后晚上我们到了当地的藏民家里,体现这里当地藏民家的风俗习惯,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品尝了他们特制的酥油茶并观看了他们表演的精彩节目。这次能够亲自来到藏民家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我感到特别开心。纯朴热情的藏族同胞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还邀请我们一块舞蹈。

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身上配有很多饰物,显得非常华贵。男子留长发,女子发辫披于肩,梳成双辫或小辫,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以饰物。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是头顶正中戴一个类似银盘的发饰,银盘上铺以红色毡片,周围镶嵌着珊瑚珠和绿松石,中央是一颗硕大的红玛瑙珠。此外,头发两侧还要戴上一串串由各种宝石串成的饰物。男子也戴镶嵌着红玛瑙、绿松石的金银大耳环和各种珠宝串成的项链,但是他们更注重腰间佩戴的腰刀。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我觉得那里的酥油茶喝得很不惯,老是感觉怪怪的,味道奇特。在很冷的天气里,杨导游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丰富的晚餐。烤全牛!这是我重来没有看到过的整一只烤熟的牛,牛肉加上那里秘制的香料吃起来风味十足,赞不绝口。还一同品尝了当地有名的青稞酒。青稞酒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不少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他们的住房也很有特点,通常是两层楼。屋内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铺地。据说屋内的中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拄越粗表明家中的财富越多。藏族原来是个游牧民族,因此他们不习惯随身带很多钱,他们把钱全都用在精美的服饰或是修建房屋上,由于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因此他们把积蓄下的钱也很大部分用在朝拜上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香格里拉里头离旅店不是很远的一个古镇游玩。到那里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那个祠庙,它屹立在一个小山坡上,当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每天都会坚持来到这里祈祷,藏族宗教信佛,所以那里的老百姓手持着一串佛珠一大早来到这里按照传统仪式为家人祈祷祝福,愿保佑他们事事顺利。我们也跟当地的藏民引导下体现了一番。随后我们参观那里的博物馆。接着在古镇上体验那里浓浓的乡情。

第三站丽江:到达丽江已经是下午,司机大哥带领我们先来到了束河古镇,走在束河街上,能明显的分出城里人和当地人。城里来的人,走在巷子里,是能看出不一样的,那样一种天不怕地不怕底气,锐利,锋芒毕露,带着太多的欲望,藏着或隐着,通通涌入这个原本简单而遗落的村落。这里的人家,任然秉承着自然而缓慢的生活,也秉承着淳朴的待人待物方式,生活随日升日落而安然,对山和水保持着敬畏和感谢,对动物和植物,有比城里人更多的一分悲悯。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探寻它的国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钉有七个直径为二

寸左右的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所以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寓意着青蛙的图腾的服饰.”这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最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是上古一位叫英古德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得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德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我们还参观了拉市海、白沙壁画和黑龙潭.拉市海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园,“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拉市海实为断层构造湖,同时又受石灰岩溶蚀构造作用而成.明清寺庙壁画,就是著名的\"丽江壁画\",或\"白沙壁画\".它是明代领主经济繁荣,纳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结晶。

丽江古城中的流水是最令我感叹和神往的。古城里布满了淙淙流动的小河溪流,那景象会使人忘却高原,以为置身于江南水乡。丽江城里的水是从黑龙潭流出来的。黑龙潭有众多的泉眼,但更多的水是来自玉龙河,玉龙河水又是来自玉龙雪山,是大雪山的血液和乳汁,它哺育了丽江古城里世世代代的纳西族人民。玉龙河水从黑龙潭流出来,经古城的双石大桥后,分三路流入古城。在古城里又分成数十条清溪,穿街过巷、入院过房,把清清的泉水送到家家户户,使这座高原古城像江南水乡一样,是\"户户门前有溪水,花团锦绣引蝶来,小桥垂柳玉河畔,村姑秀影映渠面。”众多的形形色色的桥,架在清澈的小河上,两旁独具特色的民居和垂柳、绿树、鲜花,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图。入夜,游人们都喜欢买上一个纸做的小船似的河灯,里面点上蜡烛,许上一个美好的心愿,把灯放到河面上,流水便将它带向远方。河两岸灯火通明,河水上是流动的灯,那美妙的景色令人心醉。 之后我们还去了昆明的民族村,懂得了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感受了各个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了解了他们的文化。 总结:这次云南采风之行,让我认识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收获了不少课堂以外的东西。同时对当地的自然风土人情、古村落建筑、园林、城市结构、城市规划都有了诸多了解,加深了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现代都市的感悟,虽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自然,都在玩,但我认为艺术就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艺术离不开生活。要想画好画,不仅要深入了解和欣赏自然,而且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有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通过这次外出风景写生,我对一些建筑装饰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这将使我们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我们也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把那些富有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把美好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去欣赏。

以下是我在采风期间画的速写

第12篇:艺术采风报告

艺术采风报告

闻说大理风光好,吾等欣然前往,然相对于吾等家境并非富裕者而言,此次大理之行甚是奢华。与古城闹市相比,我更喜好穿行于山水林间,感受泉流之涓涓,林海之茫茫。此次出游,吾未能如意观赏到田园风情,颇感失望。更有大跌眼镜者乃大理古城。名曰古城,事实是除寥寥几处古城墙外,吾确未能感受到半点古城气息。吾去过成都洛带古镇,成都虽已多年无城墙,然洛带多少仍有古城之感。其实也无需多怪,大理能见之景大抵已圈上围墙,须持有门票者方可入内。众人皆知,门票自是不便宜,无奈吾只能望而却步。

欣赏高雅艺术是有代价的,此等代价,吾自然是消受不起。吾辈虽缺钱却也不乱花钱,故吾虽无缘入内,却也并无伤感之意,只觉到此游览颇为荒唐。

所谓旅游胜地,就是游客手拿大把把花花的银子去某个人山人海之处凑热闹而已,次并非古人诗辞中所描绘那般悠然。今日,国人生活水平飞升,腰包理所当然鼓起,此时旅游已然成为泛滥品。每逢节假日,这一夸张而滑稽局面得以呈现。倘若有人把艺术当做一种大赚票子的手段,口中还不断高呼:“艺术是无价的”。我们毫不犹豫地说,此番行为已然丢失艺术之本意!然回头转念,今日旅游之局面不亦是如此?

人说大理三月好风光,今12月前来,正值此处旅游淡季,恰躲过人山人海,确有清静之处。观大理之历史,自远古时代,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于此处扎根。他们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远古文明。汉时属益州郡管辖;唐时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吾得以听说大理国乃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影视版,见该处蝴蝶飞舞,甚是美妙。当时并不知有蝴蝶泉,蝴蝶泉是观电影《五朵金花》才知,因其中有歌唱道:“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印象尤为深刻。不过说来惭愧,早在明代就有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观之,过5月乃已。”清代亦有诗人沙琛,在《上关蝴蝶泉》诗中写道:“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不到蝴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总之,皆是赞美蝴蝶泉之美。然可惜的是,12月来蝴蝶泉是无蝴蝶可观的。吾也并不知晓当今3月的蝴蝶泉究竟是何景象。或是并无蝴蝶飞舞?亦或是观者将其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花钱去观赏消遣,就有人不会错过这机会赚钱。凡景区,门口必定有诸多叫卖者,多为首饰;水果。叫卖者多为中年及以上妇女,吾观其单个水果篮应不下于20斤。但见一老妇人一手提一篮步履蹒跚,无论其初衷与目的如何,吾深感心酸。此次前来,是学校组织,故省去了导游的束缚与唠叨,尤其无缘逢导游力荐消费,实乃幸事。吾多是独自观望,穿行于大街小巷,无论何物,无论多好、多美,吾只观而不买。无钱消费,亦无心消费,商家自是赚不到我的钱。看起来挺无厘头,将贻笑大方啦,然细想来,也并非无道理,消费应是能力所及。既然来啦,看一眼是无罪的,正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劳动人民是可爱的。出城即可见田园,正当日中,天虽不热,烈日却晒得吾脸痛。田间大都是胡豆和小麦两类作物,偶能见两三人于田间劳作,他们或锄地,或挑水灌溉。他们皮肤都是黝黑的,尽管他们被称为白族。所以皮肤白皙,也仅有那些生活舒适,不多出门的千金亦或是大老爷。整日劳作于田间的农民形象从未改变过,他们永远是那么可爱,值得敬畏。吾乃农民家境出身,自当不忘生活之艰难。

来大理一遭,虽未如愿尽兴,却也有所得。大理建筑是有特点的。房屋装饰颇为繁琐,房檐以红、蓝、绿三色花纹图案装饰;白墙上总要配上国画(主要为水墨画)或题诗。越有钱之人,房屋雕琢更为精致漂亮,其手工艺让人惊叹不止。

大理古城,大街小巷皆是色彩艳丽的各种扎染装饰品,服装、鞋帽等制品。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名绞缬染,此乃民间古老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可谓历史悠久。大理扎染全凭手工制作,经手工绘图、扎缝、染漂、扎花、碾平等工序而制成。吾虽不曾买回一两件以留作纪念,然则能观之又拍些照片亦足以怀念耳。

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畔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 ”这是我国清代乾隆大理举人师范《月街吟》中的诗句。“三月街”曾经繁华景象,吾今日无缘得见。古城门对面有一牌坊,名曰“三月街”,只是此“街”意义非同彼“街”噢。

说到底,文化的力量是可怕的。自解放后,文化危机异常严重。我们常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而今全国皆讲普通话,许多少数名族已失去其自己的语言,政策及现实压力,让民族语言无力生存。除老一辈人还能讲一口流利名族语言,我们年轻一辈小孩,祖国未来之花朵已不再会讲,兴许某些能讲出却也写不出,岂不悲哉!更有不少人还以为只要中国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的。执此乐观主义心态者,实在更可悲。

解放后,中国人修建房屋,举国一个样。色调一样,材料一样,装饰还一样;县城跟省城学,小镇跟县城学。唯一之差别在于大城市房屋更高,不过无妨,这仅仅是经济限制,倘若小镇有钱,仍可以筑起数十层高楼。眼下大理只因人少,土地还辽阔,小洋房遍布。一旦土地紧张,势必与成都无异:古城将不复存在;白家精雕细琢之民房替换为直指苍天的高楼盘;农田纷纷沦为建筑用地;城郊布满垃圾,偶能见几家人扎根在垃圾堆里过活,只因日子越来越难过,农夫,有钱人挤城区了,穷的搬不走,便与垃圾为伍,实属无赖之举。好在大理还没有高层建筑,这恰好也是以警示。观中国古代建筑,并无高层,虽说有露台,而露台毕竟是传说。世人都说,中国人房屋修得低,是因为中国人敬畏苍天。当下,中国建筑直指苍天又是何意?中国人已然丢掉了固有传统美德,中国人已不再相信任何东西。自清代落后的中国人民慌了,至此,只学会了一点,那就是:邯郸学步,见谁跟谁学。于是,我们青年人学会了过圣诞,忘记了过元旦;喜欢上美国教育,叛逆中国教育;向往日本开放,谩骂中国人保守……从一件件并不起眼的事情当可看出,中国文化现状,确有畸形,实在不容乐观。

此番报告能写出,实在不易,能见者,也仅以上内容而已。

第13篇:云南采风

云南采风

2017年3月8日傍晚,我和宋金根、曹江泉等十三位仇湖人乘南通到昆明的K722班次火车,前往云南。从海安上车,途经江苏省的扬州、南京;安徽省的马鞍山、芜湖、池州;江西省的九江、南昌、新余、萍乡;湖南省的株洲、湘潭、娄底、怀化;贵州省的贵阳、安顺、六盘水;云南省的曲靖。于3月10日上午9时30分到达昆明火车站,开始了云南的旅游。

石 林

一出站,昆明的导游就带领我们上了大巴车,直奔石林风景区。在车上,导游自我介绍,他姓杨,叫杨广,是哈尼族人,今年三十多岁。他说:“石林风景区,在石林彝族自治县内,距昆明东南78公里,面积1100平方公里。是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石林也是阿诗玛的故乡。”他还说:“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华,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一下车,我们就来到景区大门。进了大门约80米处,看到了石林湖。石林湖水域面积约有上百亩,水深2-3米,平静而湛蓝的湖水中,一尊巨大的山峰突出水面,犹如少女出浴。周围石簇擎天,石壁削直,恰似天然的水中盆景。我们以为这就是石林。导游杨广说:“这是‘恩来湖’。1955年4月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返回途中和陈毅元帅一同到石林景区浏览,在游经出水观音景点时,看到这里的石柱, 1 石山很漂亮时说:‘有山,要有水,有水更美了。’听了总理的建议,就把原来的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小小的水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后来就改叫‘恩来湖’。那个象少女出浴的石峰叫‘观音出水’。”

‘恩来湖’向里走100米,就看到了大石林。在一陡峭的石壁上刻有“石林”两个隶体大字。导游小杨介绍道:“1931年创建石林公园时,当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亲笔题字——‘石林’。*时期康生来此,说龙云是大军阀,提出将‘石林龙云题’全部铲去,并交代把自己写的石林二字刻上。交办人员没有听康生的话,只将‘龙云题’字铲去,而今‘龙云题’三字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二十年前来石林书写补刻上去的。”听了小杨的介绍,我想:龙云是滇军的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在云南主政18年。1949年8月31日,龙云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2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人们号称他为“云南王”。我看过《金陵春梦》这本书,龙云一直跟蒋介石明争暗斗,最后投靠了共产党。康生怎么能这样污蔑龙云呢?

我正在回想,小杨说:“自由活动十五分钟。”我急忙领着爱人,走下台阶,到石林中逛逛。我俩沿着“林”间小道,蜿蜒而行,忽然仰见两峰同擎一巨石,似有欲坠未坠“千钧一发”之感。吓得我连忙拉住爱人的手走开。漫步石林其中,时而奇景迭出;时而险象横生; 2 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换步成景;时而天景异开。悉心观赏石林,使人奥妙难悟,心动神驰,乐而忘返。正欣赏兴浓时,爱人提醒我时间到了。俩人急忙返回,到集合地点后,小杨带领我们去登“望峰亭”。我们走在峰林间,不几步,就被石峰挡道,曲折迂回后,又是另一种天地。“望峰亭”在石林的最高处,是欣赏“林海”的最佳处。不少的人爬不动,而停息在山半腰间,我使劲登上山顶,只见山顶上有座“望峰亭”。在亭内向四周看,整个大石林景区是由密集的石峰组成,犹如一大盆景。这里石峰林立,万峰迭嶂,直立突兀,线条顺畅。最高大的独立岩柱超过40米高度,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幽兰深谷”、“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看后,我感到是一片真正的由石组成的森林,不愧为“天下第一奇观”。

我追问着小杨,石林是怎么形成的。小杨说:“石林是由众多的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构成的。由于石灰岩受到挤压作用后,形成了垂直方向的裂隙,水和生物沿着裂隙往下溶蚀,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逐渐分离出来,时间长了,石柱露出地表,多个石柱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石林的发育距今约有2.7亿年的历史。”

走出大石林,回头看,只见石柱壁上有朱德的题刻“群峰壁立,千幢叠翠”。四周峭壁上还有很多前人的题刻,如“拔地擎天”、“天造奇观”、“群岩涌翠”、“云石争辉”、“天下第一奇观”等等,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人们对石林的感受和爱慕。

3 大石林左边即是小石林景区。小石林景区茂密的石峰幻像无穷。有的像神骏;有的像唐僧;有的像灵芝;有的像双鸟渡食;有的像吉祥三宝等等。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各种姿态向你展示着大自然的造化奇功。特别有一座石峰,特象阿诗玛,头戴包头,后背竹篓,游客们在石像前拍摄留念。我知道阿诗玛是云南的形象大使,我也知道阿诗玛的故事。

阿诗玛是位漂亮的彝族小姑娘。从小跟阿黑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俩人是一对恋人。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阿诗玛,乘阿黑外出放羊的时候,派家丁抢去了阿诗玛。阿诗玛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并关进牢房。阿黑回来后,阿支提出要与阿黑对歌,对了三天三夜,阿黑对赢。阿支又提出比各种农活,阿黑又赢了。阿支放出三只老虎,阿黑用三支箭射死了老虎。阿支没办法假装放了阿诗玛,当阿诗玛走到堤坝下时,阿支开坝放水,大水冲走了阿诗玛。阿黑整天整夜哭着、喊着阿诗玛的名字。后来,阿诗玛变成了这块石头。从此,彝族姑娘叫阿诗玛,小伙子叫阿黑。196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曾拍摄过电影《阿诗玛》,由杨丽坤主演阿诗玛。

小石林还是一片花海,到处是鲜花,开得最鲜艳的是海棠花。小时候我看过一本小说《秋海棠》,最近又看过电视剧《海棠依旧》,因此,我对海棠花特别喜爱。《海棠依旧》里周总理西花厅里的海棠花是白色的,这里的海棠花是粉红色的。

4 看完小石林,我想这样的自然景观,世上少有,值得一看,不枉一游。

禄丰恐龙谷

11日早晨6点,我们从昆明向偏西北方向出发,行驶110公里左右,到达楚雄市禄丰县川街乡阿纳村的恐龙谷。只见广场大门上方“世界恐龙谷”五个大字熠熠生辉。恐龙谷广场约有1万平方米,广场中央矗立着4根高约28米的方形铜柱,铜柱上雕塑着24条巨龙,或盘桓;或腾越;或昂头;或摆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铜柱后面广场墙壁上,醒目的标语跃入眼帘——“等你两亿年,相聚恐龙谷”。广场四面山坡上有大大小小的若干恐龙塑像,以及“北有兵马俑,南有恐龙谷”等标语。

穿过恐龙桥和甬道,我们来到恐龙博物馆。博物馆是由序馆和主馆两组建筑构成。序馆面积有3500平方米,以科普宣传为主,馆里有环幕电影,可以体验到陨石从天而落,火山喷发,地动山摇,恐龙灭绝的独特景像。我们主要是看主馆。主馆面积约有1万平方米,为框架式原址保护建筑。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域为恐龙骨骼化石标本装架展示厅。博物馆导游滔滔不绝地讲道:“中国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以世界级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为依托,集科普科考与观赏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神秘、真实、震撼、科普、互动、快乐是恐龙谷的核心价值。来到这里将走进失落的恐龙王国,穿越再现的侏罗纪世界,解读地球生灵的兴衰演化,共享留存地球亿万年的世界奇 5 观。”接着导游带领我们观赏南区域的60多具恐龙化石。恐龙化石有大的,有小的,大的几十米长(最大的59米),小的几米长。恐龙谷导游问我们“你们能分清哪些是肉食性恐龙?哪些是植食性恐龙?”我回答道:“头大的。”导游说:“对!但不全面。肉食性恐龙身材短小,精悍,头大,牙齿是大而弯曲的锯齿(犬齿),脚上有三只利爪,用后肢走路。植食性恐龙身材庞大,头小,脖子长,牙齿是臼齿,脚上有四只爪子。用四条腿走路。”

讲解后,带领我们来到北区域。北区域搭建在山坡上。脚下是玻璃斜梯。我们可以看到脚下的一切,也可以依栏看见北面山坡上的恐龙化石,一具具恐龙化石裸露在山坡上,埋藏在岩土里。能看的有几十具。

导游又讲解道:“1938年禄丰就发现了恐龙化石,并进行了部分挖掘。恐龙谷的发现是在1995年5月。川街乡阿纳村一位农民在老长箐山上收玉米时发现了恐龙化石。禄丰县博物馆对老长箐化石点进行了部分挖掘。据专家推测在这山坡范围内估计还有四百具恐龙化石。特别惊奇的是在一个坑内,剥开表面岩层,发现有4条恐龙化石紧挨着排列,旁边还有4只小陆龟化石。”

我追问导游“恐龙是怎么灭绝的?为什么叫恐龙?”导游回答道:“在侏罗世纪时期恐龙生存地球约有1亿七千万年左右。在大约6500万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恐龙和一批生物都消亡了。有的说是地球变冷了;有的说是火山爆发了;有的说小行星撞击地球;有的说酸雨等 6 等,没有结论。为什么叫恐龙,其实与龙一点关系都没有。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人们就发现了恐龙化石。但不知道是什么,人们都说这是古时候龙的骨头。十九世纪有位英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恐龙化石,他认为是蜥蜴的化石,非常巨大、恐怖,就定为恐怖的蜥蜴。我国的考古学家,根据龙骨的传说,认定为‘恐怖的龙骨’,这就是‘恐龙’名字的来历。”

我又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这么多恐龙都埋藏在这山坡上呢?”导游一笑说:“据专家推测,可能是发生了洪水,很多恐龙都淹死了,漂浮聚集到这儿。”

走出恐龙谷,我心头震撼,太神秘了,太神奇了,来到恐龙谷,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大 理

车过楚雄一直往西北方向行驶,约200公里,快到大理时,发现了祥云县城。我对身旁的爱人说:“我看过有关资料,知道祥云和云南的来历。汉武帝元狩二年,在这块地方发现了七色云彩,地方官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在云彩发生地的南面建立了云南县。后来改为云南郡。到元朝时扩大到云南省。原来的云南县改为祥云县。有人说云南的名字是由云岭之南而来的。其实是错误的,云南的名字是很古老了。有首歌叫《彩云之南》是由徐千雅演唱的,歌词表达的就是云南的来历之意和云南的风土人情。”

7 不一会儿,车到大理的下关镇。导游小杨说:“下关镇是大理州政府,市政府所在地。有一年江泽民去古城大理经过下关,身旁的风水师对他说不要在下关停留。‘下’不吉利。因此,我们也不停留下关。”

车继续往西北走,我看到了上关镇,看到了洱海,看到了苍山。小杨导游说:“大理有四绝,四绝是‘风花雪月’。分别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下关风。说的是下关是一个山口,风期长,风力强,世所罕见;上关花。说的是上关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尤其是茶花特别大,特别好看;苍山雪。说的是寒冬时节,百里苍山,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积雪,终年不化。洱海月。说的是洱海外形如同耳朵,洱海从空中俯瞰,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一幅大理的‘风花雪月’图画。”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的导游边带领我们进入古城,边讲解大理古城的历史。她说:“大理,白族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时在这儿设叶榆县。三国时,诸葛亮妙计七擒孟获,平定叛乱,并在大理重建云南郡。唐朝贞观年间出现了6诏(6个部落),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其它五个诏,建立了南诏国。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国的疆界,大理国统治云南达300多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元兵从宁夏入甘肃,经六盘山,进入四川西 8 北部,过大渡河,直抵金沙江,到达丽江。次年秋,俘获大理王段兴智,大理国亡。元代在云南建立行省。明代朱元璋派大将沐英镇守云南一带。清朝时吴三桂在云南为王18年。唐、宋五百年间,大理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问导游:“《天龙八部》电视剧里,会六脉神剑、凌波微步的段誉,是第几位国王?”导游回答道:“大理国300多年,22位国王,段誉是第16位国王”。

大理古城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南北纵向三条大街,东西向有五条小巷。古城方圆十二里,建有四座城门楼以及四座角楼。城内保持着典型的棋盘结构,南北城门对称。城内房屋皆土木结构,瓦顶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铺设而成。街道有引自苍山的清泉流淌。呈现出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的奇特景观。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中。文献楼、五华楼、南城楼、北城楼、流水街、洋人街、复兴路、护园路是重要的景点和热闹的地方。鲜花饼、喜洲巴巴、乳扇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我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看过,更没有吃过——乳扇。我好奇着买了一块,分给大家,吃口还可以,是用牛奶制成,乳白色用油炸过,状如折扇,故名乳扇。

途中导游带领我们游览蒋公祠。蒋公祠是清代将领蒋宗汉的祠堂。如今是大理白族民俗展览馆,其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三月街”。白族的节日,街期7天。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市城西城门外,街场占地90亩,主要内容是物质交流,体育活动,文艺表演等,相当于庙会。

9 “绕三灵”。是白族为求雨祈福、祭祀本主而举行的全民性节日盛会。三灵分别是位于大理三塔寺的“佛都”——祟圣寺;位于苍山脚下的“神都”——五百神王寺;位于喜洲东部的“仙都”——洱河祠。

“火把节”。农历元月二十五日举行,为期一天。一般在古城外举行。

“三道茶”。是白族热情好客的待客礼。三道茶是一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

白族的姑娘叫金花,小伙子叫阿鹏。1959年拍摄的《五朵金花》电影就是反映白族人民的爱情故事。

白族现有人口185万,白族是一个善良而勇敢的民族。 从丽江回来途中,我们游览了大理洱海的金梭岛。据资料:洱海,位于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公里。湖面面积256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深达20米。金梭岛是洱海里最大的岛屿,位于洱海的东南部,长约420米,宽约200-500米,高出海面260米。岛形两端阔,中部狭,象一只织布用的梭子。

我们乘渡船到达金梭岛。金梭岛住着100多户白族渔民。渔村中有宽阔的水泥路面,有一幢幢具有白族建筑特色的房屋。房屋四周田肥花美,绿树掩映。不少的渔民在院子里出售洱海里出产的水产品,任人品尝,味口确实不错。在金梭岛的东北面有一溶洞,名为“龙宫 10 洞”。长约数十公尺,洞内有钟乳石,形状奇特,形态奇幻。溶洞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游客要走回头路,显得拥挤。在洞外我看到一标牌介绍:南诏时,小岛幽静秀丽,气候宜人,花木四季常青,鸟雀终日欢鸣,南诏王曾在这里修筑避暑行宫,同时建有“望海楼”、“钓鱼台”、“御花园”,每年盛夏,南诏王的皇亲国戚就纷纷上岛避暑。

我还看到另一标牌的介绍:白子国的传说。说的是南诏时期,在大理地区,建立一国家——白子国。国王名为张乐进。有一天白子国遭到外来侵略,白子国落败,国王逃避到洱海金梭岛上的溶洞里。观音施法在洞口布满了蜘蛛网。追兵来时看到洞口有蜘蛛网,就未进洞。张乐进躲过一劫。后来在此招兵买马,终于复国。因此,溶洞也有“白王避难洞”之称。

丽 江

从大理到丽江196公里,11日晚9点30分我们到达丽江。一到丽江就换了导游,叫阿吉,是藏族,家住香格里拉。他说:“藏族的姑娘叫卓玛,小伙子叫扎西”。

12日上午9点30分我们乘车去看拉市海湿地公园。在丽江古城的西面10公里处,有一个美丽的坝子。坝中间有块明亮如镜的湖,湖叫拉市海,是国际著名的高原湿地。拉市为纳西语。“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坝”为山间盆地的意思。只见湖周围山清水秀,森木茂密,花草繁盛,瓜果满园(桃园结的桃子硕大无比)。 11 我们在湖滨码头换着纳西族服装,集体照相留念。游人可乘游艇到湖中游玩。我乘着八人小艇向湖中驶去。只见湖水碧清荡漾。湖面上有上千只叫不出名的侯鸟在嬉戏、在觅食。湖中央有几座小岛,是侯鸟们孵化栖息的地方。湖的对岸是巍巍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玉龙雪山倒映在湖面上,显得玉龙山更巍峨,拉市海更美丽。

从拉市湖回到停车的地方,看到了公园的马场。马场内有骑马的,有赛马的,我隐约体会到“茶马古道”的遗风。在一休息场所内,墙上贴有关于木氏土司的介绍:大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亲率三十万大军南下大理,途经丽江,土司阿得率众归附,受到朱元璋恩赐。朱元璋根据木氏始祖牟乐保乘一大香树顺金沙江而来的传说,赐土司阿得姓“木”,并认木得为干儿子。从此木得依靠皇戚的身份,统一了纳西。之后,木得指派大儿子木初,开发拉市坝,并建立了许多养马场。“丽江马”也成了军马、贡马。

距拉市海十几公里就到了东巴大峡谷。位于玉龙雪山脚下,可欣赏玉龙雪山的远景。游览后几公里就到了白沙古镇。白沙古镇是木氏土司家族的发祥地。木氏家族在白沙镇积累了规模城镇的经验。白沙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白沙镇是纳西族的古都,到明代木氏家族才迁到大研镇今天木府所在地。我看到了白沙镇的壁画;看到了纳西族的文字——东巴文。东巴是纳西语祭祀的意思。东巴文是图画像形文字,来源于《东巴经》。比甲骨文还古老。

12 白沙镇不是集市时比较冷落。距离十多公里的束河古镇就非常热闹。束河古镇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地。街道两边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的油漆,店前黑亮的青石,斑驳的石板路面,特色的小吃招引着顾客。有买鸡豆凉粉的(在饭店吃过,是鸡豆做的凉粉,有点象果胶,吃不惯),有买丽江巴巴的。我买了一只,大家分着吃,很好吃,象油饼里嵌了肉馅。更多的是买三七的,买天麻的,买玛卡的等等药材的。我看玛卡不贵,25元买了一斤。最后在束河的桥上,以古老的纳西风格的建筑,以绿嫩的杨柳为背景拍照留念。

在返回大丽古城的路上,导游阿吉讲起了关于纳西族的风土人情。他说:“纳西在纳西语里为‘大’或‘尊贵’的意思。纳西族有人口32万。丽江居住18万。纳西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是羌人向南迁徒的一个分支。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徒到丽江定居下来,纳西人信仰东巴教,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纳西族的姑娘称胖金妹,小伙子称胖金哥。”

导游小吉还讲了摩梭人的故事。他说:“住在泸沽湖畔的5万摩梭人,有自己的语言,可以作为独立少数民族,但1956年公布了全国是56个少数民族,所以将摩梭人划规纳西族。摩梭人实行的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阿夏异居婚也叫‘走’婚。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建立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自住在自己的母亲家生产、生活。男方暮来晨走,仅在女方家过夜,而且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其生父与子女不在一个家庭生活。男方与女方 13 在生产、生活、财产上没有必然的联系。男方无抚养子女的义务。但生父可与子女经常往来。男女双方一生可以结交多个阿夏,但不可同时结交两个,只有跟一个终止了阿夏关系后,才能结交另一个。阿夏双方结合自愿、弃异自由。家庭权力分工形式是舅掌礼仪、母掌财,家庭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无翁婿、婆媳、妯娌、姑嫂关系。”

导游小吉问我们,摩梭男人晚上到女方家要带肉、刀子、帽子干什么用的?我回答道:“肉是喂狗的,其它的不知道。”小吉说:“肉是喂狗的,狗不叫了。刀子是撬门的,帽子是进门后挂在门外。”游客们哄堂大笑。知道了,第二个男人见了帽子不可以再进去。

傍晚,我们回到丽江,导游小吉带领我们步行到丽江古城(也叫大研镇)。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玉龙雪山下一块高原台地上。来到古城东门前,导游叫我们自由游览。外面下着雨,雨越下越大,只见到城门口处有一辆大水车,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而建,路面是以红色角砾岩铺就。街道两旁开满了店铺,格式跟束河差不多。雨更大了,再没有向前,只好往回走。据说前面还有木府、五凤楼等景点。木府没有看到有点遗憾。因为电视剧《木府风云》就拍摄的木府的事。

到丽江看到的是大研镇、白沙镇、束河镇、古老的纳西族特色的建筑,看到的是纳西族的生活特色,听到的是纳西族风土人情,领悟到的是纳西族人的情感。

西双版纳

14 14日下午三点从昆明出发,行驶400多公里晚上10点到达普洱。15日早晨行驶100多公里,才到达西双版纳的野象谷。到达西双版纳又换了导游。导游叫石祥,父亲是汉族,母亲是哈尼族。还带了位小巧玲珑的妻子为助手。导游石祥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的最南端。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有泰国和越南。‘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版纳’是指行政区域。‘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所辖一个县级市两个县,分别是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州政府驻景洪市。野象谷地处景洪市勐养镇以北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又名三岔河森林公园。野象谷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以前因有野象经常出没,而取名野象谷。1990年开始投资,1996年开园游览。”

我们来到野象谷公园门前,一群佤族小伙子、姑娘们敲着木鼓、跳着甩发舞迎接我们。人们都说佤族姑娘眼大、嘴大、脸黑,但我看到的佤族小姑娘穿着黑衣黑裤,敲击着身背的小木鼓,黑里透红的脸庞,轻盈而窈窕的身材,无不透露出青春的气息,显得健康而漂亮。不远处有一小舞台,也是跳佤族舞的。

我们往野象谷深处走去,我看到了蛇园,几位小姑娘将蟒蛇盘绕在身上,让游客拍摄留念。我看到了蝴蝶园,在3层楼房高的铁网笼里有各种各样的蝴蝶。还有蝴蝶标本和蝴蝶孵化室。我看到禽鸟养殖园,有驼鸟、有矮脚鸡等,特别是鹦鹉,嘴里叼着一朵花,工作人员指向谁,它就飞到谁的手上,并由工作人员拍摄留念。我还看到路边 15 山坡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有铁树、紫花曼陀罗、芒果树、木瓜树等等。最有趣的是看大象表演;野象谷有训养大象16头,大象会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会头顶地、脚朝天;会合着音乐的旋律跳舞;会走独木桥;会用鼻子作“踢球”表演;会用鼻子跟姑娘们接吻。游客可骑在象背上或坐在象鼻上合影。

看过爱伲山寨后,看民族服装表演,演员们穿着傣族、彝族、佤族、白族、纳西族的服装一一表演。表演后牵来了两头大象,开始泼水节目。在舞台旁有一水池,大象站在水池边,用鼻子吸水,然后喷向游客。演员们也站在水池四周的水中,开始是用手互相泼水,然后是用盆子互相泼水,最后是泼向游客。据说,傣族100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同泰国泰族是一个族。1956年周总理来云南时,要求将泰字前加人旁,泰族就变成了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每年的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要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水泼到谁身上,谁就吉祥。傣族的男人叫毛哆哩,女人叫骚哆哩。傣族的女人都姓玉,男人姓岩,贵族姓刀。

最后,我们看的节日是孔雀放飞。我们来到孔雀山庄,只见孔雀公主和孔雀王子表演着爱情故事乘船而来。船到岸边时,孔雀公主提着食篮,吹着口哨。这时,数百只孔雀从对面的小山顶向湖边飞来,准确地说是滑翔而来,场面极其壮观。说实话,以前只看到动物园的孔雀开屏,没有看到孔雀会飞。以前只看到绿孔雀,还不知道有蓝孔 16 雀和白孔雀。密密麻麻的孔雀在岸边觅食后,只听见北岸一阵哨子声,孔雀们象听到命令,一齐飞向北岸的养殖场。

下午三点,我们乘游轮游览湄公河。据资料说:湄公河(泰语为高棉人之河)其上游是我国境内的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有9个出海口,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湄公河全长4908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长河流,亚洲第四长河流。主源为青海玉树的扎曲(三江源),流经中国的西藏、云南,以及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登船后首先吃到的是八人一桌的水果餐。用餐后,我走出舱到二楼,观赏澜沧江的江景。游船从景洪码头而下,只见江水汹涌澎湃。两岸是参差不齐的岩石,变化多端。绿水青山相互辉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珍贵稀有的动物生态组成了一副天然画卷,真叫人心扉醉荡,心旷神怡。游船行驶10多公里后返航,我问船上的水手,到边境线还有多远。他说:“还有

六、七公里。”顺水时船行得很快,逆水时船就行得很慢。这时船上的小舞台响起了音乐声,一群演员在载歌载舞。表演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歌舞。总体节目一般,但有一演员表演的傣族孔雀舞非常漂亮,人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那眼神摄人灵魂;那身段阿娜多姿;那舞技精湛到位;那歌喉宛若百灵。刀美兰的舞、杨丽萍的舞在电视上看过,这位演员的孔雀舞不亚于二位老前辈,真是“江山辈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不由感叹。

17 18日上午我们游览了热带花卉园。花卉园有各种各样热带花卉和水果。有椰子树、橄榄树、芒果树、橡胶树、见血封喉树、有菠萝蜜树、有三色花、睡莲花等等不知名的花卉和树木。

18日晚,我们乘昆明到南通的K723班车,到20日上午返回海安。

这次云南之行,有人文景观,有自然景观,更主要的是了解到云南各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可以算是一次云南采风吧。

附:

这次云南之行,购物店较多,我们买的东西也不少,下面我把我知道的东西赘述一下。

螺旋藻

螺旋藻富含叶绿素、藻青素、肌酸等物质。程海的螺旋藻很好,不会假。螺旋藻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力,降低血脂等功效,副作用是腹泻,放屁多。

普洱茶

普洱茶是乔木茶,一般的茶树都在几十年以上。据说有棵3000年以上的茶树。普洱茶以发酵的方式不同而分为生茶、熟茶。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颜色为黑或红褐色,汤色暗红色,可以随时泡吃,具有减肥、养胃、护胃、暖胃等功能。生茶是自然发酵,一般存放十年以上才能吃,越陈越好。百年普洱胜黄金,指的是 18 生茶。生茶颜色为青绿色或墨绿色,汤色金黄色,具有减肥、醒脑提神、防癌等作用。

沱茶与饼茶、茶砖一样是一种碗状的紧压茶。是一种制茶工艺,不是品种。有人用沱江的水泡下关的茶,味道极佳,因而取名沱茶。有种说法“下关沱茶,云南香烟,云南白药”誉为“滇中三宝”。

我也买了两块竹篾编织的沱茶,一块生的,一块熟的。 翡翠

翡翠也称翡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在古代翡翠是一种鸟,毛色十分美丽,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常见的有“老坑”、“冰种”、“水种”等十几个品种,不是专业人才根本看不懂、不识货。几百元的是假货,几万元的也可能是假货。我买了只小挂件200多元,就是上当了,吃亏也不大。

雪花银

雪花银是一种说法,《儒林外史》中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到广西苗寨叫苗银。其实银子冶炼到纯度高时,银产品象雪花色泽明亮,质地柔软。丽江人把纯度高的银子叫雪花银。市场上银器只有22-23元/克,而云南一般都标价30多元/克。云南的银器是全国最贵的。

黄龙玉

19 黄龙玉,原名黄腊石,产于云南的龙陵。2004年才改名为黄龙玉,真假难辩。只能买几十元小挂件玩玩。

玛卡

玛卡原产秘鲁。中国的云南、新疆十多年前才引种。玛卡具有补肾壮阳、益肺生津、抗疲劳、改善睡眠、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玛卡有白色、黄色、紫色、黑色的,颜色越深,表示品质越好,最好的是黑玛卡,生长在海拔3200米以上。导游小杨说:“男的吃了,女的吃不消。女的吃了,男的吃不消。男女都吃了,床吃不消。”这是瞎说的,但对改善血液循环肯定有好处。玛卡可以切片泡茶或泡酒喝。

三七

三七又叫田三七。据说是一个姓田的小伙子发现的。三七,三到七年才有药效,所以叫田三七。其实三七是三条枝,每枝七片叶子。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是一种好药材。

第14篇:云南采风报告(推荐)

云南采风报告

大理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8公里。自治州总面积达2945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16.3%。东西最大横距达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达270多公里。大理主要人文古迹旅游景点:崇圣寺三塔 ·云南驿古镇 ·巍山古城 ·白族村寨周城(扎染之乡) ·严家院 ·剑川木雕 ·千年白族村 ·云龙太极图 ·大慈寺火葬墓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规范化富贵花。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汉等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民情,绚丽多姿多彩的民族婚礼,风趣的掐新娘活动,意味无穷的取乳名和抢名习俗,一驮谷子换一驮梨的古朴交易,简朴的回族葬礼,组成了特有的民族风俗“大观园”。云南白族有140多万人,80%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继电影《五朵金花》蜚声中外之后,白族姑娘个个被中外友人统称为“金花”,白族小伙则被称作“阿鹏”。金花、阿鹏们流传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从白文“山花碑”到现在还在演唱的三七一五句式的白族调和大本曲;有着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集市,如:绕三灵、栽秧会、三月街等。

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色或绿色上衣,配上黑色丝绒领褂,再以镶深色边、缀深色带的浅色围腰抬色,明快之中显素朴,秀艳之中见端庄,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

白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不同地区的白族妇女所戴头饰有不同特点。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独辫盘于顶,辫上多缠红白绒线,左侧垂有红白绒者多挽发髻,用线流苏;已婚腊大理市白族姑娘绣花服饰。

大理市白族中年妇女蜡染镶边服饰。染或扎染花布为头帕。洱海东部地区妇女爱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上簪子,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的青年女子则喜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鱼属帽”之类;鹤庆一带的白族妇女所戴帽子像个大圆盘,形状别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地妇女都爱佩戴耳坠,戴手钧镯。

“要得俏,一身孝”。尚白的白族,以白色作为服饰的基色(大理)。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衫、长裤、裹腿、草鞋、外罩黑领褂,或皮质或绸缎,质料考究,俗称“三滴水”,腰系兜肚,下著黑色或蓝色长裤。

“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这正是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白族服饰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有镶边花饰,朴实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艺术上的高度才能。白族男子服饰

差别较小,简洁朴实;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鲜艳,又素雅华美,往往是上身和头饰比较花俏,而下身又较朴素;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中老年服饰比较淡雅。

小孩服饰中的帽子,有绣花的狮子帽、虎头帽,兔子帽、老鼠帽、青 蛙帽、鸡冠帽、鱼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钉上银饰物。一顶帽子往往要几十个工才做成。衣裤有僧衣,绣花口水兜,绣花撑腰,绣花围腰,绣花被风,连袜裤,绣花裹背。鞋子有绣花狮子头鞋、虎头鞋、猫头鞋、兔 子鞋、老鼠鞋、翅头鞋、船形鞋、蝴蝶鞋等。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意为心中的日月,英语发音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体中甸的藏语方言。“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作“xamgyinyilha”意为“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相一致。后来,“香格里拉”这一词汇被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介绍引用后成为一个特有地名。另有动画、音乐等以此为名。

这里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等种民族,他们团结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 希尔顿(James Hilton)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庆高原就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圆寂的*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4万两黄金。然而只有*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一般是不欢迎不被允许的人去观看的。因为这是藏族的秘密,应该保持尊重。

美丽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礼,目前仍沿袭着传统的习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么回事,觉得很神秘。其实,每个民族有自己特定的风俗,嫁娶婚丧,各自都有独特性。这正是世界丰富奇妙之处,没有什么可疑惑的。过去清政府派到西藏的官员就向西藏宣传土葬,甚至下令禁止天葬。这其实是企图利用行政手段干涉民族风俗习惯的拙劣做法,结果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人的心理起着很大作用,已经形成的观念是无法随着一纸公文得以改变的,更何况这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认为,天葬寄托一种灵魂升上“天堂”的愿望。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

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丽江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位于东经100.25°北纬 26.86°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 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0多万人。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佛教,道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具有多神信仰的性质。

东巴经是东巴念咏的经书,纳西语称为“东巴久”。东巴经书是东巴文化的书面载体,自然成为东巴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因而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东巴文有两种,一是象形文字,二是格巴文——对一些象形文字简化或再造而成一字一音的标音文字。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过膝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宁蒗、永宁、盐源、木里地区的男子,上穿短衫,下着长裤,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近几十年来穿藏服者渐多。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长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头巾,戴金、银、玉、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并喜欢束“羊皮带”或“围腰带”。羊皮带用棉布制成,每根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寸,使用时必须是成对的。围腰带非常精致,只有在节日才系。它是一对长约三尺、宽约两寸的棉布带子,上面绣有盆栽菊花、二龙戏珠等图案。永宁纳西族妇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发辫,再在假发外边缠上一大圈蓝、黑两色丝线,并将丝线后垂至腰部。

每逢节日,纳西族妇女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

月”。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又非常实用。纳西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用肩挑,多是喜欢用背驮,因此披肩又可当垫肩使用。一物两用。

第15篇:云南采风报告(材料)

云南采风报告

2011-2012级第一学期第13~14周的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与欢乐中圆满结束了,这次艺术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楚雄。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96万,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我们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采风第一站——大理

从学校出发,第二天清晨到达昆明,我们便乘大巴直奔了大理,大理古城是我们主要采风考察地之一。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 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采风第二站——丽江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 ,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以纳西族、彝族、傈僳族为主。丽江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在繁华的丽江古城里我们随处看到满目琳琅的少数名族工艺品。途中看到了,纳西族人们心中的圣山——玉龙雪山。

采风第三站——香格里拉

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由于香格里拉地势较高,处于云贵高原的颠峰,藏民长期在强烈的紫外线的照射与干酷的冷风的摧残下显得那么黝黑、苍老。但是藏族人非常好客,他们的好客不仅体现在偏僻的山村,而且在旅游景区也没有现实化,这就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与道德,如果中华人民都能像我们的藏族同胞一样,那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便指日可待了。

在香格里拉停留了一天半之后,我们便乘大巴直往楚雄。在楚雄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我们便回昆明了。

途中,我们的向导带我们逛了云南有名的鲜花市场,各种各种的鲜花,姹紫嫣红,花香袅袅。

本次专业采风考察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感触很多,尽管我们没有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有深刻的认识,却足够让我们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特别是它极强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专业有很大的作用。

第16篇:云南采风调研报告

云南采风调研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0年10月16号我们坐火车去了云南,开始了云南采风。云南很漂亮,天很美。在那里看到了很多的服装,其实最感兴趣的服装要是藏族了。我也和他们进行了些交流。

开始在藏族聚会上,他们的歌声和舞蹈和独特的服装吸引了我。这个勇敢勤劳的少数民族创造出了与本民族同样的古老、独特、灿烂的文化艺术,而藏族的服饰就是这个绚烂多姿的百花园中杰出的代表。

喜欢穿独特具特色和韵味的藏族服装,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藏族服装的文化内涵丰富,层次多样,既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又有许多等级和区域性的差别,还有一些特地给的服饰制度。藏族服饰的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高筒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藏族服饰还追求宁静的风格,同时右强调华美、富丽。藏族男女普遍喜爱装饰,除自然条件、宗教信仰外,也有显示藏民族的个性和自尊心的因素。

藏族是个爱美的民族,他们会把一切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族服饰是非常古老的服饰,普遍性、稳定性和实用性。是藏族服饰最显著的特点。藏族服饰的另一个特点还突出的表现在色彩的依次递增和结构上。蓝绿紫青黄米等色块竖立的排列,依次组成无彩色带。巧妙的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的明暗和谐的效果,配的十分大胆、精巧。

总体上看,藏族服饰大同小异。男性追求威武而宽松舒适的装束,女性则以纤巧、美观,华美为主。藏族服饰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特点鲜明。

藏族服装,有雅鲁藏布江畔的奇葩,卫藏地区服饰;千山之巅的吐鲁番古风,阿里地区服饰;岁月抹不去的英雄之魂,工布地区服饰;飘落在横断山区的朵朵彩云,康巴读取服装;千年恙服今犹在,安多地区服饰;民族交融的璀璨珍珠,嘉融地区服饰;此衣只应天上有,藏族僧侣服饰;消逝的盛装,原西藏地区官员服饰。这些种类多样的服饰,让藏族服装多样而独具特色。

藏族姑娘的服饰堪称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从头到脚显示出富丽华贵的美感,展现出藏族女性的特有的气质。藏族男子的盛装,其实既华贵也很复杂,往往头戴狐皮帽,肩披带头的虎皮和豹皮,胸挂银盾、银牌和项链,腰挎腰刀,从气质上表现出藏族男子的彪悍和勇敢。藏族儿童从小就有吃苦耐劳的天性受高原气候影响,他们平时就穿着毛质外套和毛坎肩,行走于田间地头。藏族妇女肥的服饰也比较华贵,氆氇长裙和氆氇头饰完美统一。银链、蜡珠是不可缺少的装饰物。这种服装一般在喜庆节日才会穿戴,众多的妇女汇聚在一起,犹如一道绚丽的高原彩虹。而藏戏演员的服饰一般比较轻便,起特点主要表现在头饰,不同于普通藏民。也就是我在云南看到的表演服装。

这是藏族聚会给我的机会让我去深入了解藏族的服装,我也懂得了藏服的特征和特点。,而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最令人感叹的。

其实印象最深的在民族园里的苗族了,我在苗族里呆了好久,和他们也聊很久,他们很漂亮,服装也和独特,和藏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苗族服饰艺术纹样既不像古代埃及美术那样,苗族那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美的艺术风格,是体现人神交融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

1 苗族服饰图案艺术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苗族达观的生命态度,即对死亡的超越-----是对精神生命的执着与爱恋,是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

苗族妇女的银饰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苗族姑娘给我讲了一个传说银饰是用来辟邪秽,区鬼蜮,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银饰由吉祥保平安逐渐演变为富贵与美丽的体现。苗族姑娘还讲了他们那的美丽的爱情传说,苗乡有一个英俊而勇敢的男青年,他是个好猎手,在一次打猎中捕获一只锦鸡,并把那锦鸡送给了他心爱的姑娘,让她锦喂养锦鸡供人观赏,阿榜姑娘为了感激这位青年猎手的爱情,就终日织布,挑花秀朵,吧自己打扮的像锦鸡般美丽,此后,这里的苗族姑娘便渐渐的穿起这种五彩斑斓、富于神话色彩的绣花盛装。

其实苗族服饰的装饰有很多手法,有四大类,第一,以桃花为主要装饰手法的苗族服饰。第二,以刺绣和织绣为主要手段的苗族服饰。第三,义蜡染为主要装饰手法。第四,以青色服装为本色调。

苗族服饰没有妇女的复杂,变化较快。看,苗族服装上的纹样,决不能只见奇形怪状的水族动物,花蝶草虫,飞禽走兽。见物不见人,以为苗绣是表现自然美,那就大错特错了,施洞苗绣在服饰的衣肩、衣袖,甚至腰围的重要部位上,都表现着一个个主题。尤其衣袖花上,大都离开不了艺人为主题的内容。

在苗族哪里,我还看见了大量的蛇,他们制作蛇毒,用蛇毒炼制药用的物品,有眼镜蛇,五步蛇,还有大量的蛇泡在酒内,那有一定的疗效。

苗族的文化了解较少,在民族村里有二十几个名族,一天内无法浏览完,其次我还去了,普米族,他们说他们是狼的传人,他们的脖子那带一个狼牙项链,他们生气起来眼神真的像狼一样,他们的服装纹样上有龙的纹样,颜色多变,色彩明快鲜亮。大多以黄色为主。他们的生活很自在,我在普米族触犯了三个禁忌,因为我不懂,所以他们也没生气,但是他们说,如果他们生气,我今天会倒霉的。

时间很快,我还没有把每一个族转完,就回来了,但是我也收获很多,在我的大脑里我以有个很多族的印象,我看到了很多族的服装,如傣族、哈尼族、苗族、彝族、傈僳族、蒙古族、德昂族、布依族、摩梭族、水族、满族、普米族、瑶族、基诺族、壮族、白族、阿昌族、纳西族、独龙族、布朗族,他们的服装深深的吸引了我的视线,也更加让我很喜欢民族的服装元素。

第17篇:云南采风报告(推荐)

采风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外出社会实践采风教学,培养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进入壮美河山的实地艺术考察,教育我们对中国文化从了解、接受,直至喜爱。

二、实习内容,过程:

我们的外出采风写生历程有十三天,第一站-----昆明。

做了两天的火车,终于到了彩云之南的昆明站,心情非常好。深刻的去体会这个城市带给我们的感受,让我们对自己又有了新的不同认识。下一站---土林,大巴车上我们一路说说笑笑,沿途的风景美极了,六七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我们到达了采风第二站------土林。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陆良彩色沙林并称为云南三大天造奇林,能够来到这片安静祥和之地写生,我感到很荣幸。第一天初到这里就感觉到这里自然地貌很异样,非常漂亮。导游告诉我们,在暴风雨的袭击下,土林之所以不坍塌,是因为土柱表层物质被风雨等外力剥蚀、运走,沉积层中的铁、钙质凝结为坚硬且不透水的胶结层暴露出来,形成天然顶盖—土帽,使得土峰土柱受到相应保护。我们边走边看,阳光非常耀眼,照在皮肤上有种灼热的痛,大概玩了不到两个小时,皮肤

1 就感觉晒黑了,但途中大家有说有笑,非常愉快旅途是愉快而辛苦的,游完土林,回到宾馆一头倒在床上。夜里周围很安静。回想这美景让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放松。喜欢这里的土,喜欢这里的水,喜欢这里的人,总之关于这里的一切都是让我感动,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她好像是我内心向往的地方。

第三天当然是丽江之行,早上土林起床,吃过早饭,便坐上大巴开始一天的车程,一切都是好的,连空气都是新鲜的,心情也异常的舒畅。路上我们边走边娱乐,途经一个又一个的城市村落,感觉渐渐离土林远去了。傍晚我们才到丽江,大巴上看着丽江沿途的风景,跟想象中有点不太一样,展现在我眼前的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完全商业化的丽江。我们找到宾馆安顿好以后,导游带我们穿过繁华的市区来到丽江古城的入口,感觉这里与繁华的闹区格格不入,仿佛不是同一个时代。刚到便下起了雨,于是导游让我们自由游玩,晚上十点钟宾馆集合。我站在古城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水车,她的沧桑让我看到了她的历程,很具年代感。我们都一一的进入古城参观了一下,感受一下古朴的民居.到小屋里去品茶,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感觉就象自己被带入另一个年代,心情很是复杂.来到这里我们当然是要亲身感受一下才好,在古城的小河边,弄堂里,游玩。几乎每处都是极好的视点,房前屋后随处都能看到我们高兴的身影,这里的文化底蕴

2 也是相当的深的。看小孩子们在溪边自由的游玩着真是令人羡慕啊,不由得想他们长大以后回忆起他们的童年应该会更幸福吧!但当我回忆起在河里玩耍的情景嘴上也会泛起一丝微笑。

之后我们又去了泸沽湖,泸沽湖畔居住的摩梭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如家庭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辈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阿肖婚的子女则称走婚父亲为“阿波”或“阿达”。 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肖婚、母系家庭、丧葬,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支支优扬动听的牧歌,无不充满几分神秘,几分浪漫,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从而给人以遐想与思忆。 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风俗外,泸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独特的服饰更是令人瞩目。泸沽湖即是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

在泸沽湖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人们的饮食文化也浓浓地染上了自然、古朴的特点。时至今日,纳日人的饮食无论主食还是副食,仍是以山间泉水、芳草、果仁、五谷杂粮作佐料,人工自酿、自腌、自烤、自煮后置于坛里,放于火上、锅里而后数日、数月直至数年才开启供已食用,供远方来客品尝,这就是泸沽湖有名的猪膘肉、苏里玛酒、酸鱼、烤鱼干、牛头饭、

3 猪肠血米等。这些美食佳肴,令您目不暇接,回味无穷。我们中餐后乘船游湖,博树码头到里务比岛,途中非常开心。游玩之后我们访摩梭母系大家庭,他们热情的招待了我们。

在泸沽湖留宿了一晚之后,我们又驱车往丽江赶。道路非常的曲折。险要,让人胆战心惊。回到丽江之后,又不禁回到古城的巷子里。清澈地山泉潺潺的流过每一条曲折幽深的石巷,既可以做生活用水,又可做消防之用。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气息,马头墙,铺着石板的小巷,精美无比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美丽的景色可遇而不可求。这次把周边的风景都好好的看了个遍也拍了个遍。这里真的是艺术家的天堂。我深有体会,在这段时间里自己的身心一直都处于一个很放松的状态,感觉非常的惬意,抛开一切的烦心琐事,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在古城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它将时刻提醒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中要正确地对待任何一件事物,也使我的心境逐渐平静,也再次学到了,思考到了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

我们又在丽江呆了一天之后,又驱车赶往美丽的香格里拉,那里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途中经过虎跳峡,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上虎跳距虎跳峡镇9公里,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叨余米,江心右一个13米高的大石—一虎跳石,

4 巨石犹如孤峰突起,屹然独尊,江流与巨石相互搏击,山轰谷鸣,气势非凡。之后我们又游览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经过了短暂的的车程。终于到了首个目的地。现在已经被政府开发。为了保护环境,公园里修了全程的栈道。到达高海拔时,有的同学高原反应开始出现,而且愈发严重,头开始越来越痛了,此种症状一直伴随。虽然状态不好,但公园里草甸碎花遍布,安静的湖面犹如碎了的镜面,美轮美奂。

我们游览了很多地方了,眼看云南之旅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我们又来

到了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玉龙雪山凭其迷人的景观、神秘 的传说和至今尚是无人征服的处女峰而令人心驰神往。但现在雪已经不是很多了,零星可以看到一点。还是很美的。最后我们便开始准备回校了,大家也都在准备一些东西。

三、心得体会:

十几天的时间虽然不算是很长,但是,无论是当地的风景,还是人文,抑或是这里的令一种生活,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回忆,当整天沉浸

5 在如画的山水中,心情,生活都变得很美,真的,在这个画一般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另一种美;同时,也使得我们对生活多了一些新的认识。在云南的日子使我非常难忘。在这当中,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作友。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仍然难忘西递的那一草一木、一房一瓦,这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山里人的纯朴、善良、厚道,感觉一下子从车来人往、拥挤喧闹的城市,回归到了宁静、安详、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种心情无以言表。同学们依依难舍,一句话:“云南的景色好美,那儿的人好纯朴。” 这里独特的居民堪称一景,它非常自然、和谐地融进了自己缔造的山水民居之中,令游客们赞叹不已。

外出社会实践采风教学,培养了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进入壮美河山的实地艺术考察,教育我们对中国文化从了解、接受,直至喜爱。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我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同学们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拓展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十几天我们先后到过的昆明 土林,丽江 泸沽湖,香格里拉,大理等地方,用心感受民风民俗、体会山里人的热情好客、观看动人的美景,这种社会实践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感受“美的历程”。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外出采风实践教学对培养我们的创造型艺术才能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

6 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使自己努力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更培养自己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

第18篇:云南采风实践报告

云南采风实践报告

彩云之南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我们都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想象。终于有机会去真正的接近它,品味它的美丽,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有的时候一个人幻想,觉得那么遥远的地方一定有着神秘的难以捉摸的独特的美,但是不是我们可以一下就发觉得到的。因为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就一定要做足功课啦。但是我们的行程已经由老师安排了,所以我们收集的资料里面就很有针对性了。

感触最大的是对美的定义。我们就和所有远道而来的人们一样,对云南是那么的陌生。在慨叹其自然风光的壮丽的同时,我很认真地思考过美对我的震撼到底从哪里来的最强烈。我发觉民生问题取代了风光的壮丽。因为当我觉得当地居民很辛苦的劳作,却很难有好的收成的时候我觉得既是每天面对这一方风景,他们也没有幸福的感觉。很显然生活的满足大过精神上美的感受。我一再希望自己相信,人生来应该懂得满足。上天给了一些东西给你或许就会收回一些其他的权利,公平的是我们懂得满足。但是我实在觉得这样会很辛苦,也许是时间的误差。我们看到的是比较荒芜的一面。然而很奇特这就是春天,高原上的春天来得那么晚。久违了的雪还落足在雪山上,那么高远那么神圣。山下的小溪还没有谱好欢腾的新乐章,小草蜷缩在疏松的土壤里伸着懒腰,似乎一切都还是停留在黎明的瞬间,都在等待朝阳清脆的号角。美丽不会停歇,会在每一个可爱的时间缝隙中展露笑容。我们辛苦跋涉着,捕捉着。轻轻地来却想带走一个美丽的世界。阳光的灿烂映出人们黝黑的面容,高原的壮丽衬托出他们生活的艰辛。美丽是属于他们的,顽强的美丽。

在没有去过云南之前,我觉得现代的东西好时尚,好靓。因为时尚总是新奇的种子,吸引我们并且在我们的意识里生根发芽。当它长出绚丽的花朵的时候,我们方知自己已经到了一叶障目的地步。不过都没算晚,因为生活总是以她奇妙的力量引导我们。开心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每一刻都有它不同的意义。我们很幼稚的以为,这个世界上面有很多时间可以浪费。但是却不能摆脱时间给我们的回忆和留下的轨迹,于是很难做到无可附加的自由实践和独立思考。无奈不是借口是自我宽恕,很多时候宽恕自己就是向成功迈进。所以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自我检讨和宽恕自己的过程,可以说这很必要但是思想的转变都不应该是说变就变的,没有经过考虑和研究可能都只是徒劳无功。不过在形成一种习惯之前,都很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是否应该如此或者应该很快适应这种我们新的选择。很高兴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个美丽的世界,在云南我感受到了新的美,或许它的存在是我不曾发觉的。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上下。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等 风景旅游区。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在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两省交界处,是我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积五十点一平方米, 云南部分一百零七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近百米,平均水深四十多米,蓄水量二十二点五亿立方米,九九年泸沽湖水质为ⅰ类。泸沽湖云南部分属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落水行政村,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

宗教可统计的四百万信仰宗教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少数民族。主要有三大教派: 小乘佛教:几乎是傣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全民信仰。西双版纳、孟连、耿马的男童多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傣文和佛教教义,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则没有这种风俗。藏传佛教(喇嘛教):几乎是藏族全民信仰,在迪庆州等藏区,每个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寺院和经幡。云南最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是香格里拉县的噶丹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大乘佛教:汉族中有一部分信仰。基督教云南省信奉基督教的主要有: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以及怒族、独龙族;东北部昭通市、武定县等地的苗族以及彝族;西南部中缅边境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思茅市澜沧县(有著名的糯福教堂)的拉祜族和佤族。昆明重建了百年教堂三一圣堂。原有的拜物教和巫术衰落,一夫一妻制取代了群婚制和血缘婚,酗酒、赌博现象消失,创制了十种民族文字(景颇文、苗文、拉祜文、佤文、西傈僳文和东傈僳文等),并创办现代学校。道教云南省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的巍宝山以及昆明金殿、黑龙潭等。天主教云南省可统计的天主教徒约六万余人,合法宗教场所58处。曾经建立昭通、昆明、大理3个主教区和西康教区的云南总铎区(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有著名的茨中教堂)。东巴教历史上,丽江的纳西族中曾流行过东巴教。本主崇拜为大理白族普遍信仰。

当地有特点的活动及之最。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花车**、云南民族村歌舞表演、云南民族村火把节活动(仅在火把节期间)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丽江:“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纳西东巴古乐音乐会。西双版纳:傣族风情园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彝族,少数民族民情风俗最集中的景点——云南民族村,影响面最大的节日——傣族泼水节,最著名的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中国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东巴文,最古老的音乐----纳西古乐,最善于养鹰捕猎的民族----纳西族 ,最冷的地方----迪庆州东,气候最好的地方----大理市,木材蓄积量最高的县----香格里拉县,最大的城市----昆明市,世界最著名的喀斯特景观之----石林,最美丽的雪山----玉龙雪山,中国最惊险的景观/最深的峡谷----虎跳峡,最壮丽的长江景观----长江第一湾,最长的河流----金沙江,最秀丽的湖泊----宁蒗泸沽湖,最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大理古城,中国最科学的古城建筑群分布----丽江古城,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噶丹松赞林寺。那么多最的地方怎会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回忆。

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了云南的诗情画意中。它的美一点一滴的注入了我们的生活,感染着我,教会我很多发现美的方法,同时也让我很疲惫,倦到想逃离。因为我始终无法完全溶化掉心里陈旧的记忆去接纳一个新的世界,我的归属感被搅乱,被刺破,我在沉寂的夜晚守望夜空发现其实我依旧在这里。这种存在让我安心,世界依旧保持着平日的色彩,只是或多或少改变了些。待得越久就越想回家,云南是一个不留人的地方。留不下怀揣着乡愁的我,我的回忆突然更加清晰了。但是来得那么轻,走的那么静,是否可以带走一片多情的云朵,留下一点温柔的回忆。设计中的设计,就在于生活。生活赋予我们设计的灵感和依据,给我们动力和勇气。同时我们感谢生活。感谢每天的快乐。

美是一个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吉祥物,虽然到处都可以找到,但是却不容易打动我们。被凡俗事务缠身的人们,真的不那么容易寻找美。被打动的感觉真的很好,好象可以更年轻,更有活力。相信美的力量,感悟云南,祝福云南。

第19篇:云南采风报告(转)

早就听说云南很美~是个“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地方,但一直都没机会前去,这次的专业考察是个好机会...

临近出发前我查了云南的一些资料.云南~彩云之南,古人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结撰为个性鲜明的文化链;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泼水节、火把节、刀杆节、插花节...神话、史诗、歌舞、绘画、戏曲、古乐...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云南简称滇,地处祖国西南边疆,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相接壤.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有52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省会昆明,云南设5个省辖市,3个地区,8个自治州,128个县市区.

大理篇

带着喜悦的心情,带着无限的向往,8号晚上22:49的火车经过3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10号早上5:10我们终于到达了海拔1891米的昆明,彝族的耿家宏导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就是我们这次云南考察的全陪,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小黑”.再又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大巴高速颠簸后,我们就到达了传说中的大理,当晚我们入住了离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比较近的竹溪大酒店...

大理的海拔在1970米,初识大理,大抵源于两处:金庸小说中段王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南诏古国的清远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五朵金花》中一曲“蝴蝶泉边来相会”,更将大理风光唱遍大江南北.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献名邦”美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大理自古以“风、花、雪、月”而著称,其中风为“上关风”,花为“下关花”,雪为“苍山雪”,月为“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大理主要居住的是白族,独特的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封闭式庭院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白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青瓦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山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吉祥图案.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制门楼...

在白族,女子被成为“金花”,男子被称为“阿鹏哥”,刺绣是白族人的专长,所以金花们的袖口裤脚都有精巧的刺绣图案.白族人也是很浪漫的,他们也流传着很多白花花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小黑告诉我们“风花雪月”还是白族女人包头帽的象征,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须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便是洱海月...

第二天也就是9月11号我们在喜州还参观了著名的白族民居~严家大院,品尝白族三道茶和白族歌舞表演“掐新娘”等,“一苦二甜三回味”谓之三道茶,“掐新娘”看起来蛮搞笑的,特别是最后那个抛绣球,硬是抛给了某班的一个男生,弄得那个男生一脸的茫然,哈哈哈...白族歌舞的表演者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也许是表演的场次太多了,一部分表演者的脸部表情都很僵硬,硬是把欢天喜地的舞蹈跳的愁云满布,不知道这是刻意安排的还是...不管咋样,还是为他们鼓掌,为他们的“辛勤劳动”鼓掌...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丰富的民族扎染制品。扎染是明末清初以来白族人民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也很具现代韵味.

大理城在唐、宋500多年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城在元朝是云南行省大理路总管府和太和县治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理卫指挥使~周能重修大理城,次年,指挥使~郑祥又将城的东南两面加以拓宽.清代率营时期,大理城是云南提督衙门驻地.光绪年间重修古城门时,把东门叫洱海、西门叫苍山、北门叫三塔、这三道门的名字很好理解,只有南门特别~叫双鹤.传说洱海水从天生桥初泄时,这里的森林遮天蔽日,没有人敢进来,只有两只仙鹤来往于西洱河边,人们沿着仙鹤的足迹才找到这块平地.因此,大理古城又称鹤拓,是仙鹤开拓的疆土.大理在古代又称叶榆城.现在古城门上的“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的字迹镌刻的.大理城的街道是棋盘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街道多为青石板铺筑,城内的古房屋多用石头垒墙。这就是民间说的“大理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风吹进门把地扫,菜叶子贴眼眼睛好”...晚上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逛了大理古城,那琳琅满目的银饰品和风味独特的小吃让你眼花缭乱,那种悠哉游哉、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想你一定会喜欢的...

PS:在去云南之前,在网了看了一些相关的帖子,很多人都说~大理实在没有必要去了,他们说那里太商业化了,不是以前的大理了.我们要接受大理的改变,我们应该自己走一趟,我们要亲自去体验一下“我的大理”.不是吗?我也只是在大理待了一天,我没有去蝴蝶泉、三塔,也没有跟着游轮游洱海,只是在洱海边吹了风,后来还下雨了,郁闷的有点小遗憾.去田间走~满眼只有石子路,大片的玉米地、桉树,蓝得彻底的天空,看苍山山峰于云中若隐若现,去喜洲四方街悠哉游哉地啃破皮酥粑粑,晚上去古城,走在洋人街上,听喧闹的音乐,用眼神与陌生人交流,那是自由的.在大理,你能感觉到只有自由.你还会发现,大理真的是家家有水户户有花,满院子的花,满眼的绚烂.什么都可以忘了,某一刻,我真想永远留在大理.晚上11点,我们从洋人街回酒店,街上几乎没有人了,只有柳树,只能听见街边水流声,还能眺望到苍山索道的星星灯光.其实,它是你一个人的大理.它还是美、静、朴素,为什么要对它失望呢?失望,只是因为我们从俗,比如跟团,被催着赶着,比如可以去追索大理的“风花雪月”,比如一定要去蝴蝶泉边看成群的蝴蝶飞舞.去大理~只要看看它的苍山洱海,吃它的破皮酥粑粑,去洋人街散步,去田间走走,看看离我们很近的美丽的蓝天白云,驻足片刻,看大理家家户户都会种着的紫色的叶子花就足够了...

丽江篇

9月12号,我们坐着大巴出发前往海拔2418米的丽江.丽江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去丽江之前,虽然我听说过它的名字,清楚它是云南的一个地方,知道它是《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拍摄地,但它具体是个什么地方,却是一点概念也没有.直到去了那里,才知道丽江原来是一个古镇.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在丽江坝子上有两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镇,一个是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一个是束河镇.这两个古镇,历史上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中原至东西方的南北贸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渠道.这里是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这两个古镇,最初由远山僻壤中的集市形成,最终也因物流商贸而繁荣.

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丽江,女的叫“胖金妹”,男的叫“胖金哥”.那里的人都是以胖为美、以黑为贵,而且是纯粹的女性社会,男人只用会琴、棋、书、画、吃、烟、酒、茶,其它事情都由女的来做,是很清闲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女人说了算,哎,真是名副其实的“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啊!

丽江的导游也就是“地陪”~她是一位纳西族姑娘,名叫“杨盾宗鹤”,杨导长得好漂亮也很可爱哦,胖乎乎的圆圆的脸蛋,我们都亲切的叫他“杨姐”.超级帅哥在当地方言中的发音是“弱智”,我爱你是“我嫖你”...我听了这一席话,旅途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因为杨导在自我介绍时的幽默调侃,我们都不自觉的喜欢上了这位纳西族姑娘,在丽江呆的短短的6天时间里,我们天天都粘在一起,已经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钉有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所以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寓意着青蛙的图腾的服饰.”这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最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是上古一位叫英古德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得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德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

丽江是个美丽的城市,更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杨导说: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一定要带她/他去丽江古城,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要把她/他带到古城,让她/他永远留在这儿...虽然是很冷的一句话,但足以说明丽江的神奇吧!我们入住的是丽江的凯天大酒店,那是一个三星级酒店,距离古城不是很远,白天在杨导的简单介绍后,晚上我们几个人又自己去逛了美丽的丽江古城,预备去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 澄澈的, 更是多情的.宛若一个古典而又温婉的女子!那缓缓转动的大水车,那流经每家每户的潺潺流水,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的又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最简易的从临水人家伸出来的几块木板拼成的小桥,都在诉说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经历.走在古城的每一条街上,都能看到轻轻的悠悠的流淌着的泉水,那是从黑龙潭上流下的清泉.在溪水边,有人在洗菜,有人在打水,有人在洗衣,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我很好奇,上前去问:“你们这样用,会不会不卫生。”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当地有名的三眼泉,意思是说,第一眼,吃水用,第二眼,洗菜用,第三眼,就洗衣服,洗澡洗头用.大家都遵从这个规律.

如果说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那么木府则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朝(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筑气势万千,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化大革命”.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磐般再现于世.木府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 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音乐是纳西人的生命,漫步在丽江古城的街道,到处可听见悠扬的纳西古乐和云南民歌.在四方街~这丽江古城的中心,当年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马帮运货的集散地,十几个身着纳西民族的妇人们,手拉着手,和着轻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打跳,那是传说中的篝火晚会,一向矜持的我也忍不住和几个同学加入其中,跟着他们的步伐也跳起来,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撞在一起,鞋都被踩烂了,可是都很开心,唱啊,跳啊,叫啊,此时,貌似所有的人都忘掉了烦恼,沉浸在这欢愉之中,我那压抑了好久的沉闷的心情也在此刻得到了些许的释放...酒吧街是古城夜晚最具特色的地方,酒吧间风格各异,情调不同,土的洋的样样有,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叫喊声和对歌声不绝于耳。然而,尽管外面喧闹,酒吧里面却相对安静,既飘浮着各种炸香味,也充满了浪漫的气息。现代与古代、宁静与跃动、灯火阑珊与浪漫情怀结合得恰到好处,让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被这浓郁风情陶醉,也让我对纳西文化产生了兴趣,像对藏人那样感到亲切...我们走进了一个门上书有“东巴纸作坊”字样的院落,迎面墙上有几幅东巴壁画,一颗桂花树下的锅灶上,一口黑乎乎的铁锅里正在煮树皮,树皮弄成浆就可以制造传统手工艺的东巴纸。这种纸看起来粗糙,但质地好、防虫蛀,这纸上的东巴象形文和东巴画,百年颜色如新作。东巴纸作为东巴文东巴画的载体,其古朴、深奥、神秘与东巴文化艺术一道绽放奇彩。“东巴”是什么意思?“东巴”就是纳西有文化的男人。那些悠闲的纳西男人想成为东巴,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要经多年苦学,参加辩经,获胜者才能做东巴。逛完饰品店后,我们几个还放了河灯(荷灯),,一时打岔的我突然想起放河灯时没来得及许愿,便大叫了一声:啊,忘了许愿了!他们说,那说明你过得潇洒.是的,我真的忘了许愿,但我记得放下河灯时心中的那一份虔诚,依然觉得河灯是一个象征,它载着我的梦想,只是,我忘了去想梦想是什么了.我跟着河灯跑了好远,它漂得太快.很快就不见了,也许是风大吧...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

三、七巧节、中秋节晚上水边,常放河灯...回来之前我们几个还特地吃了烧烤、以及传说中的过桥米线、鸡斗凉粉、丽江粑粑和酥油茶,呵呵,感觉味道很奇怪也很稀奇吧...

9月14号也就是中秋节,我们去了束河古镇, 这里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 进束河村的感觉是一种清爽,依然是青石板路和汩汩溪流声。最明显的是束河民居为典型农家院落花流水式,从平面布局看,它也分住宅和院落,但布局简单,二房一院或三房一院均有,以实用为主,少雕饰,少花草,突出了农家的朴质和简略。 另外,从建筑上看,束河民居的屋基和护墙都是用附近山上的石块垒砌而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外观上看全然是石头墙,明显区别于古城的土冲墙,更显古朴粗放。再从民居的布局看,你会发现它几乎是背山而面水,村前的溪水沿其流向穿过了整个村子,并在其旁带出了一条长长的束河街,它们把整个村子有序的串成了一个呈南北走向的长廊,条条深巷再由村前溪水和街道分岔,由外向里延伸,形成了东西走向的一张密织的网。南北东西交叉,使束河民居便捷而有序,充满了生机.你在束河有如在丽江古城的感觉,原因很简单,束河是纳西族先民的苦心经营之地,而丽江古城则是它的延续、继承和再创造...因为是中秋节,就格外的想家,记得去年的中秋节也是在外面写生,为此又多了一份感伤,而曾在四方街看到的那么大的纳西月饼最后还是没能吃上口.晚上杨导带我们去了丽江古城,我们去了酒吧一条街著名的“一米阳光”酒吧,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进酒吧,那种气氛真的不适合我,硬是被拖了进去,那音乐吵得耳朵都快爆掉了,看着欢快的人们,回想起许多的事情我的心里从未有过的凄凉,其实真的好想像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好好放纵一下自己,不会喝酒的我豁出去了硬撑了一瓶啤酒,还喝了5小杯不知道什么酒,,喝得够呛晕忽忽的...后来我们又去了七星街的迪吧,我一时忍不住哭了起来,倒在“爽歪歪”的肩膀上,弄得杨导很是无奈不知怎么办才好,说了句:你怎么了?我最怕女孩子哭了,我想她当时一定很郁闷,后来她帮我拿了包和外套叫了个的士把我们送回了酒店...对不起了,中秋节我也不想这样,想起了种种实在是忍不住了...

9月15号我们参观了拉市海、白沙壁画和黑龙潭.拉市海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园,“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拉市海实为断层构造湖,同时又受石灰岩溶蚀构造作用而成.明清寺庙壁画,就是著名的"丽江壁画",或"白沙壁画".它是明代领主经济繁荣,纳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些壁画分布在白沙,大研镇,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镇的十多处寺庙中,是于明出至清乾隆年间陆续制作完成的.白沙的大宝积宫壁画,被认为是"丽江壁画"的中心,保存得比较完整,在十二堵壁画上,有道教,佛教的神佛像,也有喇嘛教的密宗佛像,并有汉,藏文的款识.其中有幅绘有一百个神像的大画,,中央为释迦牟尼的坐像,上列十八尊者,两侧画道教佛像,下端正中画着密宗三金刚,外侧画四大天王,是汉族,藏族画手合作的,绘制精细,用笔流畅,线条匀称,色彩鲜明,立体感强,有脏话的风格.建于明末,清乾隆时重修的白沙大定阁壁画,每一幅都是禅宗,密宗和道教佛像揉合在一起,人物的比例,构图,设色,变化等都与大宝积宫有别,作者多数为纳西族画家.但制作水平不及前期壁画."丽江壁画"珍贵之出还在于,汉,藏,纳西族画家在制作中,采取了一定的写实手法,突破宗教题材的局限,反映了当时纳西族社会的一些生产和生活情况,如乐舞,屠猪,木作,纺织,钓鱼,打铁,砍柴,以及官吏,差役,罪犯,刽子手,旅行人等的画像.其他如奔驰的骏马,展翅的孔雀,盛开的荷花,牡丹,山茶,梅花等,也都非常生动逼真.黑龙潭又名玉泉公园,位于城北象山脚下,从古城四方街沿经纬纵横的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公里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即为中外闻名的黑龙潭。潭水从石缝间涌涌喷出,依山斛清泉汇成四万平方米潭面。四周山清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优美的古建筑点缀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9月16号我们去了东巴谷和传说中的玉龙雪山.东巴古籍文献是用一千四百多个“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单字写成的东巴经,目前存留二万余卷,分别收藏于我国的丽江、昆明、北京、南京、台湾及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巴古籍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几乎所有的传统学科,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2003年8月30日,波兰格但斯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国丽江东巴古籍文献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丽江成为中国唯一拥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三项世界桂冠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曾经深藏的东巴谷由此向世人翻开了神秘的一页。东巴谷,北依玉龙雪山,南邻丽江古城.通达条件极为优越,是目前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必经之地.万物有灵,木石有情,东巴谷融谷、峡、洞、石、树、水之灵,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缩影,也是灵魂之浴的天然浴所.

吃完中餐后,我们乘车赶到了玉龙雪山的甘海子蓝月谷剧场,这里每天都有一场以玉龙雪山为天然背景的大型演出《印象·丽江》,这是由张艺谋领衔,与王潮歌和樊跃三人合作导演的,这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实景演出剧场了,我被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演出所折服了,感动了,震撼了, 我想这是洗涤灵魂的一场盛宴吧!...《印象·丽江》雪山篇全篇分《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共六大部分.整个演出以雪山为背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由500名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演员倾力出演.来自纳西族、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500名普通的农民是《印象·丽江》雪山篇的主角,他们的家乡就是云南的丽江、大理等地的16个村庄.他们用最原生的动作,最质朴的歌,最滚烫的汗水,与天地共舞,与自然同声.你看了,你会感觉到生命的真实与震撼.这五百多位淳朴的青年农民,落落大方,天然率真.或歌或舞,或吹或打,都绝非为歌而歌,为跳而跳,而是将自己的内心感情与艺术行为融为一体,表现能力让人瞠目结舌.这是一场涤荡灵魂的演出,也是一场需要用心灵来观看的演出.当一阵响亮的口哨叫起了集合,演员们挥着手,从你身边跑进舞池中,你有一种跟上去的欲望.五百多个皮肤黝黑的铿锵汉子与你如此贴近,即使坐着不动,你也有亲临其境,参与其中的感觉.你也可以汉子们高声问,你可以高声答,也可以一起呐喊.这演出,没有悠扬的乐曲,有的是清脆的马铃声;没有五彩斑斓的服饰,有的是如旧的羊皮坎肩,没有室内剧场经常可以闻到的爆米花香,有的是扑面而来的泥土汗水的味道.少数民族热烈奔放,说话就唱歌,走路就跳舞.丽江是马帮最喜欢落脚的地方,也因为马帮这里才形成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毫无疑问马帮影响着纳西人的生活,他们一能参加马帮,当上马锅头为荣耀。你看,马帮来了,只见上百匹马在红顶、木索桥上行走,仿佛是百年前古道上“山间铃响马帮来”,好象上天路。西去东来的马帮总是驮着沉甸甸的牵挂赶路,弯弯的山路是老鹰扯到天上也扯不直的意象。寒气袭人的天籁,源于神秘的雪山。荡气回肠的歌舞,来自高昂的雪山。豪气干云的酒歌,来自雄峻的雪山。马鞍舞展现了马帮大男人的英雄气魄,筐舞展现了纳西女人任劳任怨的母性情怀。打跳组歌,大娱大乐,他们手拉手围起来,纳西人跳起“阿丽哩”,普米人跳起“含摆”,藏族人跳起“锅庄”。在震撼人心的鼓声中,感受到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纳西民族。原汁原味的纳西山歌让所有的痴男怨女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里有情人可以自由结合,这里有情人无所顾忌,这里有情人为情约好结伴到极乐世界。在这里遍地开满鲜花,没有痛苦忧愁的地方,还有什么尘世烦恼不能忘却.少数民族天生能喝酒,就如他们天生能歌善舞一样,他们的酒令同样载歌载舞。汉子们各自端起一坛老酒:喝!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喝酒。朋友来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雪山下的这群热血男人,有着野性的豪情,也有孩子一样的纯真快乐,喝酒,酒令,大声说话,表达了他们对朋友的热情和对待生命的豁达乐观。纳西人是天的儿子,纳西人是自然的兄弟。对天的崇拜和对自然的亲和是纳西人的天性。你听,一个嘶哑高亢的声音在喊:我是九天先祖的后代,我是七地先宗的后代,越过九十九座山不累者的后代,猛师壮象的后代,力大无穷的巨人的后代,大江大河吸干后不解渴者的后代,三袋炒面一口吞下不呛的后代,三根腿骨一口咬断牙不碎者的后代,身经百战而不死者的后代...又一个嘶哑高亢的声音在喊: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天天答应,叫地地答应.请把你的双手交叉,放在额头,让你的目光辽远.向着天的方向,双手合十,展开你的双臂,高举过头,许下你心中的愿望吧.站在这神奇的玉龙雪山前的我们,虔诚地为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你祈愿,祈求天为你实现心愿,为你喜降福气.我们在这里虔诚地为你祈愿,等你再来...伴随着演出的落幕,《印象·丽江》的主题曲《回家》又再次在耳边响起,这是一首净化心灵的好歌,纳西语原声,有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我那强忍着的泪水也在眼睛里打转.最后听着淳朴的少数民族朋友们那句真诚的:“朋友,我们在这儿等着你回来”.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不想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这块神奇的土地,这片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人间仙境了吧!感动《印象·丽江》!

玉龙雪山篇

玉龙雪山雄峙于丽江城北15公里处,因有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十三雪峰如巨龙腾空而得名.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景区面积26000公顷。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在丽江盆地北边平地拔起,直插天际,是长江南岸第一高峰,也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有现代海洋性冰川的极高山.“玉龙昂首天咫尺,远视滇池照影白”,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一座神圣之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从山下乘索道来到山腰的云杉坪,在这块海拔3240米的两平方公里的绿茵坪上,云杉环抱,郁郁葱葱,近在眼前的玉龙雪山熠熠生辉,转置身于此,宛若进入遍地碎银白玉的梦幻世界.当地人对云杉坪这个人间天堂十分向往,纳西语称“吾鲁游翠阁”,它就是传说中的“殉情之地”,是纳西族神话传说中“玉龙第三国” .据东巴经记载,“玉龙第三国”里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完的鲜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银团,火红斑虎当乘骑,银角花鹿来耕耘,宽耳狐狸做猎犬,花尾锦鸡来报晓”。在此殉情可摆脱世间烦恼,升入理想的爱情国度,得到永生的幸福。因此,云杉坪也成为一个浪漫而充满凄情的地方。纳西族是一个刚直勇武、重情重义、不畏生死的民族,在爱情上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些苦苦相恋却永远不可能结合的恋人们穿上新衣,带足了酒食,跋山涉水来到云杉坪,终日歌唱,弹着口弦,尽情欢乐三四天后登上悬崖之颠,携手结襟,举手跳下悬崖,将这凄惨哀婉、悲风泣月的至情绝唱留在人间.过去曾有个外国记者在丽江生活了一年竟看见了有十七对情侣从崖上跳下,这种殉情的现象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渐渐绝迹.几个世纪来无数少男少女们用他们的青春生命在雪山上书写一部部举世罕见的殉情史.于是,丽江这个纳西古国又有了一个举世无双凄婉悲壮之名——世界殉情之都.

突然听到一声低低地惊呼,抬头望去,但见云杉林上空雾气渐渐消散,隐隐露出一角亮丽的雪白。是玉龙雪山!激动的心猛的做了加速运动,手里的数码相机又开始忙活起来,拍个不停。纳西族的传说中认为玉龙雪山是人界与天界的交汇之处,当我亲眼所见并被深深震撼的时候,确实能感受到天人交汇的壮观与神圣.晶莹剔透的白雪,静静地卧在高耸峻峭的山峰上,云蒸雾绕,犹抱琵琶,半遮颜面,飘出尘世,不在人间,何其壮丽,何其圣洁!雪山只是惊鸿一瞥,很快地她又被云雾蒙上了面纱,然而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失落,那份洁白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人相信:即便再短暂,圣洁的东西也一定可以永恒。突然想到,如果给我这样一片纯净澄澈的天空,如果给我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我一定也会像勇敢的纳西青年男女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纵身一跃~这一跃,代表的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段永恒的开始...

望着那被白云缭绕,阴晴变化的玉龙雪山,我忘记了心中的一切烦恼,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整个世界,有一种想放声大叫的冲动,但最终还是没有叫出来,因为我不想打破这份千里来求的宁静,不想破坏这空灵的感觉.要离开玉龙雪山了,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半山腰的悬崖上,不知有多少对情侣相拥相抱着从容跳下,我想他们的真爱也感动了自然之神,使他们葬身之处处处绿荫处处繁花.玉龙雪山,这个沟通天界与人间的连接点,这座圣洁多情的雪山,这个上演过无数爱情悲剧的地方,这个能净化你的灵魂荡涤心灵心中的尘埃,没有浮华与纤尘只有质朴与宁静的世外仙境,对于我们这些万丈红尘之中的芸芸众生来说最好一生只来一次.因为古老的记忆不应背负太多本没有的东西,美好的事物不应背负太多的现实功能.确实,像玉龙雪山这样的一方净土,只要你细细品味,深深体味过,那么一生只去一次就够了...

9月17日,我们去了玉水寨和“东巴王国”.玉水寨风景区是以纳西民族文化为核心,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风景名胜,玉水寨东巴文化传承基地保留了纳西族传统古朴的风貌,与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纳西族传统理念、东巴文化之真谛.东巴王国是以继承和弘扬纳西东巴文化为宗旨,形象地展示了以崇尚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汇集整个纳西族的民族灵魂,是一个精神的王国,文化的王国...

PS:17号这一天也是我们呆在丽江的最后一天了,就要离开了,有太多的舍不得~喜欢上这座城市了,短短的6天时间让我对丽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人这里的一切都深深的感动着我,吸引着我,的确在古城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让你发呆片刻,我想这是我从小到大见过的最美丽的地方吧,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不想走了,想永远留下来,与圣洁的玉龙雪山做伴,过那种牧歌式的知足长乐的生活...17号的晚上,我们几个又去逛了古城,又伴随着《纳西三部曲》去跳了那已熟悉了的篝火舞,我们还买了许多的礼品,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走,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古城,但好像都逛不够...第二天也就是18号的早上,我们就要离开了,杨导来和我们告别,这一别也许大家都不会再见面了,我哭了,实在是忍不住了,短短的6天让我们变得亲密,她就像姐姐一样带着我们玩,带着我们感受着这脱离了尘世间的美好...再见了,杨导,再见了,所有的纳西族同胞,再见了,丽江,我还会来的,一定...车子终于开动了,正前方是玉龙雪山,又看到她的芳容了,我们真的是很幸运...今天要回大理了,去的景点是观音峡和洱源西湖,真的一点心情都没有,很郁闷,平静不下来...在大理的晚上,我被他们几个拽着又去逛了大理古城,这也是大理的最后一个晚上了,忽然收到杨导的短信,她又带着幽默的口吻说,你看你们运气多好,你们一走丽江就下冰雹了...啊,真的吗?我还没见过冰雹列,嘿嘿...

昆明篇

9月19日我们从大理奔赴楚雄再到达昆明,途中我们又去了茶马古道和彝人古镇

9月20号我们去了滇池、云南大学,“金马碧鸡”和云南省博物馆...

9月21日我们去了“七彩云南”和传说中的石林.在七彩云南里,我们品尝了普洱茶、观赏了天然玉石~翡翠等,同学们都不亦乐乎...石林是“喀斯特精华,阿诗玛故乡”, 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 哈哈,所谓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我算见识到了.石林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9月22号我们自由活动一天.

9月23号小黑带我们逛了昆明市最大的鲜花市场,据说那里的鲜花花开不败,很便宜...那里的花和各式各样的鲜花饰品真的好美,也让我眼花缭乱...一朵红色玫瑰才5毛?一朵蓝色妖姬才5块?好廉价啊,同学们都买了许多的花还打包了,真像贩花的,哈哈,哎,我啥都没买,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觉得太廉价了吧...23号的晚上我一晚上都没睡好,凌晨也就是24号就要返程回武汉了,小黑也要跟我们告别了,说的话是一样的感动,但我这次没有哭,忽然发现我真的没有把他们当作导游看待,以后我在云南就有朋友了,大家都是朋友,以后我还会再来的,虽然这个„以后‟不知道又要过多少年列,呵呵,进火车站候车厅的时候,还是一样,我跟耿导握了手,大家都一样,保重吧...

9月25号上午到达的武昌站,结束了这次的云南之行.

总结篇

云南是一个谜,更是一个世外桃源.白族姑娘的热情好客、彝族小伙子的勤劳勇敢、纳西族“男尊女卑”的风俗、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离的阿夏走婚古***俗...他们都在各自的“风花雪月”里传唱着风花雪月的故事...我想那种与世无争、知足长乐、恬静美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正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人间天堂吧!一不小心把严肃的考察报告写成了游记,纯粹是为了纪念一下我在云南的那段回忆,呵呵,都快一个星期了,我的心似乎还在云南,还在丽江列...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云南之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使我对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此感谢张慧娟老师的亲切指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此次考察过程中学到的和看到的运用于专业中,更好的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

第20篇:云南江西采风报告

采 风 报 告

采风是件有趣的事情,常去会上瘾,跑出去,从日常的惯性生活里跑出去,再大自然间尽情展现自己,忘掉平庸琐事,眼前的每件关于自然的作品都让人神往。这样的采风不像旅游,而是随缘而行,随性之所至,乘兴而来,兴尽而满载归,每幅作品都是一个谜,我们自己也是一个谜,我与它们的相遇,不期而遇是第三个谜,相遇在这些艺术的天地里,留下了神秘的不可预测的痕迹。

早就听说,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但是对它的了解却是十分有限。据讲,婺源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原属于安徽省,是古徽州六县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红军在此闹革命。国民党政府在江西“剿共”,为了便于军事上统一指挥,便将婺源划归江西省管辖了。如果说婺源景色优美,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保留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上。 我们自到了婺源,便住在离李坑村最近的一个地方。

李坑是一个群山环抱中“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村落。他们说,当地人

把村中的小溪叫做“坑”,村民又大多姓李,所以这里就叫李坑了。

在婺源也看到了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知道了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这里是李坑明代官宦人家的宅邸,徽州三雕的风采可见一斑。

民居宅院傍水而建,依山而立。

登上路边的小茶楼,楼下参差错落的粉墙黛瓦、溪水贯通的街巷、纵横交错的青石板道、古朴别致的溪桥尽收眼底。

离开村中的主干道,两边的街巷如世外桃源,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

我们去到了婺源的彩虹桥。

吉祥美丽的宋代廊桥彩虹桥是中国古代廊桥史上的绝版:历史最长,建于南宋,距今千余年;规模最大,全长一百四十多米;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是古徽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彩虹桥的美学,是婺源人运用山水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影视人最钟情的地方,我网上查到,曾在此处拍摄过的电影有《闪闪的红星》、《魂牵柳桥镇》、《乡村女教师》、《丁香》、《我心永远》、《星火》、《来的都是客》、《梦回青河》

等,还有多部MTV的拍摄地,是画家、摄影家最具灵感的地方,春、秋两季聚集大批摄影家来彩虹桥创作,成为他们必到的地方。„„

还有那个迷人的上晓起。

上晓起有的是山坡田园风景,从上晓起往上行到达江岭,可以看到山中的田园风光。这一带是婺源风景最美的地方。下晓起村是水绕村庄的风景,从汪口镇乘前往段辛方向的汽车拐入一条土路后,经过茅坦村后就到达了老树环抱的下晓起村,两条溪流在此汇合,景色很宁静。

村庄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朴,一条条小巷纵横,一不小心就会转得迷路。小巷间藏着一家家手工艺小店,多卖古董、砚台和木雕。从下晓起走到上晓起,一路上座小山坡,会看到一棵十分高大茂盛的千年古樟。这里的盛产樟树,随处可见当地人现场锯樟木片,香味浓郁,可用来防蛀。在山坡上可看到下晓起的全貌,是摄影的好地方。

早晨很早就被外面的赞叹声惊醒,赶快起床!“婺源的早晨真美”,是谁说的来,这不是大家的心声吗?若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画,素雅、轻柔,整个沱川村落被雨、雾所笼罩,云来雾去,缭绕着,弥漫着,连成一体,已分不出是云,是雨,还是雾。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那一座座的老房子,去走一走乡间的青石板路,大樟树

下听鸟叫,去吃荷包红鲤鱼,„„,去找一处地方发呆吧„„

婺源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在婺源,春可赏五色芳菲;夏可探清幽奇洞;秋可观漫山红叶;冬可访平湖鸳鸯。如今的婺源,古韵中更显恢宏,典雅中更添气势。

接下来,我们前往的就是那个令人神往的云南——西双版纳了。

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形容橄榄坝馈赠的心灵感受。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表示卷起来。勐罕的地名来自一个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用棉布铺在地上,恭请佛祖行走,然后再把布卷起来。

这块被佛祖垂青过的橄榄坝,宛如一颗50多平方公里的巨型青橄榄,澜沧江,则是嵌在它橄榄形边缘的一条华美的缎带。530米的低海拔,赋予它得天独厚的秀美热带风光。假如把西双版纳比作一只绿孔雀,橄榄坝就是孔雀开屏时绚丽多姿的尾羽,所以人们雅称它为“孔雀羽翎”。而“不到橄榄坝,算不得到版纳”之说,也流传得愈加广远。

我想,西双版纳也许把万千宠爱都集于橄榄坝一身了。这里四季满目青翠、花香鸟语、果树飘香、风光旖旎。别致的傣家传统竹楼隐约在椰林深处,身着艳丽筒裙的傣族妇女,肩担竹箩,在寨子与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穿梭,像随风摇曳的凤尾竹一般婀娜多姿,万般风韵。难怪有人说,橄榄坝汇集了澜沧江风情的精华。

我们走着看着,问着尝着,感兴趣的水果就买一个尝尝。此时只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眼睛和嘴巴,肚子也容量太小。在一个芒果摊前,我为一只足足半公斤的金红色芒果惊呼,赶紧买来给大家分享,真是色香味俱全! 摊主却说,这算不了什么,还有重一公斤多的巨芒、二三公斤的柚子、巧如玉指的美人指香蕉等果

中极品呢,保准叫你们大开眼界。

西双版纳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覆盖着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其中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24万余公顷。据说西双版纳地名的傣语含义,是“十二千块田”。那这“十二千块田”,又该是多少块晶莹剔透的“祖母绿”啊?

西双版纳没有四季的概念,只分旱季、雨季。高温,多雨,终年潮湿,成为各种生物生长繁衍的天然佳境。近6000种植物在这里随心所欲地长得千姿百态,形成一座热带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占全国百分之二十多的近800种野生动物,无拘无束地在这块乐土休养生息。西双版纳,是珍稀植物、奇禽异兽的人间天堂。

我们跟着老师走进闻名世界的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我们漫步在树影婆娑的蜿蜒小径,炎日的威力,被浓阴筛选为星星点点的亮片,温柔地散落在我们的脸上身上。这里有笔挺参天的林中“伟岸丈夫”王棕、望天树,有纤纤细腰的“林中淑女”槟柳、省藤,也有直径0.25米的巨竹和佛

肚竹,以及几个人才能合围的铁树王,还有“导弹树”、“绞杀树”、“难分难舍树”等;你可以在此观赏高雅幽香的兰圃,或去药用芳香树林神怡片刻,也可伫立珍稀濒危植物板根大王四薮木、乔木毒王箭毒木面前,惊羡它们的特异功能;还有那巨叶花卉王莲,它直径一二米的绿盘浮于水面,据说放置一个婴儿也安然无恙„„

我发现,雨林中有许多植物,竟然生长在岩石上面。它们纵横交错,藤缠树绕,不时布下天罗地网,有的地方壮观如深山飞瀑,令人叹为观止。一问才知,这就是绿石林雨林公园“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的特有奇观。

来说说我们住的地方吧。

我们住的也是傣族人的竹楼。竹楼其实是竹木混合建筑,楼底离地一米左右,楼下未筑墙,用来堆物、养家畜,还可以进行舂米、织布等家务劳作。楼上住人,

但墙壁也并不密闭,整个格局通风透气、轻巧凉爽,确是适应湿热气候的居家良所。

多么奇趣的民俗风情,多么美妙的村村寨寨,多么纯真善良的村民。其间,又该藏匿着多少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

这如诗似梦的村寨,有一个浪漫抒情的名字——傣族梦园。

就这样,当我还沉浸在西双版纳醉人的阳光中,又回到了天津。虽然要重拾些许冬日的繁重,却不再有任何压抑、任何烦闷,所有的不快乐早已被采风中灿烂的阳光抹去,只有满心的清新、美丽的回忆,就连深夜的睡梦也是凤尾竹婀娜摇曳的影姿。我的身、我的心完全融合在开阔与舒展之中,只感受到暖人的阳光和属于自己的灿烂。

云南艺术采风报告范文
《云南艺术采风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