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云南采风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9: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云南采风报告

内容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特点,既反映了各民族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字索引:云南民居,松赞林寺,人文经典景点

这次云南之行,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当地的民族风情,以及蓝天白云的自然美景,就数其建筑了。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特点,既反映了各民族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

云南民居特色尺度与结构

在民居建筑的整体设计中,大部分传统的民居建筑属于石(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坡屋顶。在民居建筑的物质材料选择上,多就地取材。多采用周围的材料——石头、砖瓦、木材等等,无论是土木结构,还是砖瓦结构,都追求一种典雅、实用、简朴的建筑风格。

在白族民居建筑传统的空间布局上,从整体到细节,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主要有院落、堂屋、侧房、耳房或漏角等,其主体部分——堂屋,正房都是三开间,通常是坐西朝东。

房屋一般高出院子地面一尺多,主房均为两层,耳房也是两层,但比主房略低,大小屋脊全部有“生起”(称为“加山”),屋面高低错落,有前檐(出厦),檐下台坎要恰能待一桌客,也便于主人在台坎上晾晒物品和休息,前檐柱到厦柱五尺,厦柱到台阶边二尺二寸,老式民居层高“七上八下”为标准,三开间的房屋,中间堂屋为客厅,两边侧房为主人卧室。在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上,一般要考虑到居住者的身份、辈分、性别等因素,体现了大理白族家庭传统的伦理关系。通常堂屋左边侧房是长辈或具有家长身份的人居住,晚辈居住右边侧房。

色彩是装饰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在色彩的选择上,由于白族“崇红尚白”的影响,因而在建筑装饰上主要以白色为基调,对墙面粉白彩饰外、一般追求自然、平淡、朴实、简洁的审美风格。并使之形成富有艺术的审美观,从而体现了白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幸福的情感。

在民居建筑细节上体现了白族建筑文化风格,如在门楣、窗户、墙面、院门等装饰修建上,多采用长弧条、圆形、长方形或拱券等形式,从而形成了白族自己的审美情趣。

其艺术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包容了中原传统的民居建筑艺术风格。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艺术装饰,楼台亭阁的木雕艺术,又采用本民族楼台亭阁的木雕艺术。这些表现了白族在以本民族民居建筑文化为基础的条件下,不断地大胆吸收、采纳其他民族民居文化因素的过程。白族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因而在他们的民居建设过程中,这种民族间的文化渗透行为,使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既接受其他民族的新的观念影响,不断加以完善,形成本民族的特色。

松赞林寺的建筑特色与结构:

藏族的寺庙建筑以土木石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大经堂为三层建筑,墙体用块石砌成,厚而窗子小,给人非常浑厚稳定的感觉。由于寺院一般都依傍坡台而建,所以建筑物显得很高大。底层用朱红色棱柱,柱头部分雕刻立体图案,上面托着粗大替木。在墙体上方,多用棕红色的饰带,上面缀上鎏金淤铜镜等装饰物。房檐四周竖有镀金金幢,上有风铃,房顶正面中间是金法轮,两面为护法兽。

藏族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这与藏族的宗教信昂和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在涂料的使用上,红色只能用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上,这是古时候杀生,用热血泼“赞卡尔”的做法演变而来的。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藏民居室内墙壁上方多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绘蓝、绿、红三色,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云南人文经典景点布局

丽江古城在布局、建筑艺术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她集汉、白、藏等民族的建筑特点而成,是一座迄今保存最为完好并古貌依旧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城中的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纳西族井干式本楞房基础风格,是纳西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典范。古城的大小路面均铺五色石板,经数百年走磨,石纹毕露,颇为别致。居民群落依山傍水,大街小巷顺山势而行。来自象山脚下的玉泉水流到城头双石桥下,分流3股伸向东南,形成无数小支流,穿越大街小巷,回旋千家万户,水上小石桥不计其数。水秀桥密,是丽江古城的最大特色。丽江古城集中了中国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正在开发成世界级的旅游景点。

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

此外,纳西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96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看到。

综上所述,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值得高兴的是,云南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有将古建筑及少数民族建筑保存、保护得更好,才能对旅游业起到更好的帮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有大理、丽江古城的改造。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原本的生活状态、生态系统必然会改变,如何做到两全其美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通过本次去云南的考察,让我感触良多。主要总结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理论方面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浩如烟海,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的风土人情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争妍夺丽、相应生辉。不仅仅丰富了视野,提高了欣赏力,为专业注入了新的素材,更加强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

(二)从实际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设计行为便无处不在。学习一门专业,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要从它的源头开始学起。传统民族文化自古是我们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作为一个设计者,必须要掌握设计的灵魂所在。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我们的设计才有感情、有灵魂,才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设计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的看待艺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问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知识和修养是不嫌多的,多了只能树人,不可能压倒人。设计在今天之所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学科和社会上的专门职业,是得益于科技、现代生产和市场发展。我们对待设计不仅仅要着眼过去,更加要放眼未来,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
《云南采风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