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初一政治试卷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7 15:07:4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一政治试卷分析

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试卷,认真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和分值

本次试题仍然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和探究实践题六大题型。 选择题25分

选择题18分

判断题10分

连线题16分

简答题11分

探究实践题20分。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

二、试卷考察知识情况。

1、本卷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试卷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六年级年级四个单元的主干知识,紧扣新修订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有基础知识;探究实践题部分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也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生活常识。

2、注重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通过活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事例、情景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较好地贯彻了思想品德课的方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

4、试题强调了实践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5、试卷能够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

总之,此次试题大的符合了初中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达到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

推荐第2篇: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题开放,难易度适中,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试题体现了情感、能力、知识的测试和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较为简单,易失分的多数在

7、

14、

15、17小题,出错多因审题不清,关键词把握不准。非选择失分最多。学生没有审清问题和关键词,涉及怎样做的内容没写全面,大量丢分。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知识点重复现象,两问答同一答案。概念性问题学生掌握不扎实,错别字很多,有的同学要么长篇大论,要么丢三落四,不能按分答题。总体来说,本次考试结果不太理想。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选择题题目审题不清,正确和不正确分辨不清,非选择题抓不住材料和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不知问什么即不知答什么。

2、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不能对症下药,要么三言两语应付了事,要么照搬照抄选择题,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3、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会学以致用,不按要求答题,不能灵活应对。

4、专业术语表述不规范,答案没条理,分点不清。

5、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概念模糊,印象不深刻。

四、改进的办法:

1、强化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老师精讲,学生细听,老师点拨,学

生活动。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切实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从讲答案转变为讲方法,从死抠课本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实践。

2、夯实基础:万变不离其中,基础是关键。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提问、听写环节,尤其是对重点、难点、考点知识要求会背能写,以便于学生答题,以不便应万变,灵活应对,冷静分析。

3、注重实战:教学中注重典型题例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要领、答题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审题水平,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敏感力,自主的用课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关注细节:政治术语,分清点。

5、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于不学习或者学习落后的要多花时间进行辅导,慢慢的进行提高。

推荐第3篇: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试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活而不难,立意新颖,类似中考,出题漂亮。试题开放,难易度适中,基本上能够全方位的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试题体现了情感、能力、知识的测试和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较为简单,易失分的多数在

4、

9、11小题,出错多因审题不清,关键词把握不准。非选择失分最多。学生没有审清问题和关键词,涉及怎样做的内容没写全面,大量丢分。答案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知识点重复现象,两问答同一答案。概念性问题学生掌握不扎实,错别字很多,实属不该,有的同学要么长篇大论,要么丢三落四,不能按分答题。总体来说,本次考试结果不太理想。学生的感受是有志难展,成竹在胸的知识反映不到试卷上去!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抓不住材料和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不知问什么即不知答什么。

2、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不能对症下药,要么三言两语应付了事,要么照搬照抄下笔千言,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3、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会学以致用,不按要求答题,不能灵活应

对。

4、专业术语表述不规范,答案没条理,分点不清。

5、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概念模糊,印象不深刻。

四、改进的办法:

1、强化课堂: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每个老师都应向课堂要效率。老师精讲,学生细听,老师点拨,学生活动。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切实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从研究题目转变为研究题型,从讲答案转变为讲方法,从死抠课本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实践。

2、夯实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基础是关键。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提问、听写环节,尤其是对重点、难点、考点知识要求烂熟于胸,以便于学生答题,以不便应万变,灵活应对,冷静分析。

3、注重实战:教学中注重典型题例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要领、答题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审题水平,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敏感力。

4、回归生活:从这一科而言“政治即社会,课堂即生活”,所以政治教学要向课外延伸,老师给学生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关注时政,观察社会,自主的用课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关注细节:一是政治术语,二是写好字,三是分清点。

推荐第4篇:初一政治期中试卷

2011年初一政治政治期中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小学六年的美好时光已悄然流逝,当我们怀揣着美好的希冀,漫步在中学校园时,藏不住激动的心跳,这是因为() A,从小学到中学是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跳B,从小学到中学是每个人一生的起点 C,从小学到中学是每个人理想的实现点 2,王晶晶是某校七年级八班的一名同学,从上初中第一天起都能够做到按时起床,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妈妈对此感到很欣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晶晶是对初中生活感到新鲜才这样做的,时间一长,肯定坚持不下去 B,王晶晶是为了在家长面前表现自己才这样做的 C,成为中学生后,别人对王晶晶有了新的要求,王晶晶对自己也有了新要求 3,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 A,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B,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C,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4,小雅自小的性格就是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可是自从上了中学,她在举止上懂得约束,在行为上往往考虑后果.小雅的这些变化是 () A,小雅长大了能够自律的表现B,小雅满足了虚荣心的表现 C,小雅害怕挨批评的表现 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们常以此表达自己对自由的羡慕和向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任何自由都是有条件的 ②在世界上,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人们只有在恰到好处的约束的范围内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④鱼儿能跃到陆地上,鸟能飞出大气层 A,①④B,①②③C,③④ 6,铁的纪律是革命胜利的保证,严格的纪律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生命线".学校也有学校的纪律要求,学校之所以制定这些要求,其目的是 () A,为学校公共生活服务的,没有这些纪律要求,学校生活会陷入混乱状态 B,为了限制同学们的自由才制定的

C,为了约束不自觉的同学才制定的

7,七年级二班的王刚同学自进入初中以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改正了许多小学阶段的陋习,能够按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并且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

①上初中的王刚能够管住自己 ②王刚面对学校的要求,懂得自我约束 ③王刚想得到同学们的表扬才这样做的 ④王刚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才这样做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

8,强强在小学时,是个游戏迷.上中学后,学校组织七年级新生学习了本校的规章和要求后,他变了许多,再也不玩游戏了.可是他对学校的另一项规定:"不准女生穿裙子"感到很是不解,为

此他还跟校长理论了一番.你认为强强同学的做法 ()

A,强强同学不再打游戏是限制自己,不自由,活得很不自在

B,长大了,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也敢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C,强强同学现在胆子小了,不敢违反学校的规定

9,泰戈尔曾经说过:"时间是一把历史的刻刀,记载着岁月流逝的印痕,留下了青春衰老的年轮",这说明时间和生命的关系是()

①生命是时间的延续 ②时间是生命的刻度 ③时间和生命毫不相关 ④时间是人生的惟一财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

10,今天,小丽的爸爸妈妈都要出差去.临走前,妈妈把菜做好放在冰箱里,并叮嘱小丽中午放学回家把菜放在微波炉里热一热,再用电饭煲做点米饭就可以了.小丽放学回家是这样安排时间:淘米用了5分钟,用电饭煲做米饭用了25分钟,用微波炉热菜用了13分钟.如果小丽合理安排时间,你认为做好这餐饭所需要的时间应为()

A,43分钟B,30分钟C,38分钟

11,下面是明明同学星期天下午要完成的几件事,你认为他最合理的排序是()

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②踢足球 ③预习第二天的功课 ④看乒乓球比赛(20:30) ⑤给好朋友写一封信 ⑥帮妈妈做家务

A,①③⑥⑤②④

B,②④①⑤⑥③

C,⑥②⑤③①④

12,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曾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时间是生命的节奏 ②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 ③守时是一种美德 ④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可以不珍惜他人的时间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13,春秋时期,有个姓范的路经洛阳,与朋友徐某相聚,分别时徐某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范氏当即回答:"明年的此时,我一定来看你".到了这一天,徐某杀猪宰羊准备迎接朋友,他的母亲对他说:"你们相隔千里,他会来吗 "忽然天空大雁一声嘶叫,范氏果然如期赴到.范氏非常守时.这说明()

A,守时是讲诚信,讲信誉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美德

B,范氏如期赴到是为了给朋友面子

C,范氏太呆板了,不值得那样做

1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些现象:某同学因一件小事而记仇;从来不敢与老师说话;常常猜忌别人;因不合而排斥他人等等.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上学就应一门心思搞学习,与他人无关

B,这是人的天性使然,改变不了

C,这是不能正确交往的表现,会损坏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

15,下列交往中属于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的,你认为应是()

①同学间要讲哥们义气 ②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 ③对人要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 ④抱着"人心难测,朋友难交"的心态 ⑤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⑤

16,当班主任老师安排你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同桌时,你一定会有许多想法.下列想法中,正确地是()

A,给他应有的尊重,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

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B,"性格不同,敬而远之"C,找老师换位,否则会影响学习17,"别抱怨别人不尊重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尊重别人".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下面的做法中,你赞同的是() ①保护他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②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③不能当面指出他人的错误 ④内心接纳别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18,心理学家凯瑟·琳说过:"只要你不只是到处与人握手,而是以你的友善,幽默去与人交往,那么时空距离就会消失."这句话告诉我们() A,搞好人际交往,需要掌握适当的原则和技巧 B,搞好人际关系很简单C,只要友善,幽默才能搞好人际交往 19,"我昨天碰到一个人,个子矮得像武大郎一样,哈!哈!"听到这样的言语,你的理解是 () A,这人说话真幽默B,这人不顾别人内心感受,是不尊重人的表现C,是对一个人的真实描述 20,"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孔子的这句名言主要是说 () A,提倡人们通过换位思考的形式了解别人的欲望和需要 B,否认自己的需要,一切以他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C,"以自我为中心"应该给予肯定

二、简答题 21.“我长大了”,为什么说我长大了?或者说我长大的标志是什么?(8分)22.简要谈谈宽容的重要性?(8分)

三、判断说明题

23.你认为中学生要不要穿校服?请说说你的理由。(只选一种说)(9分)

四.分析说明题(15分)

8,鲁迅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他常常一边上学,一边帮母亲料理家务.结果,一天早晨,他上学迟到了,受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先生的严厉批评.从此,他把"早"字刻在了自己的课桌上,他这样做了,并为此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于是他获得了成功,成为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都知道高考规定,考生得在开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否则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有一女生在考英语的那天下午,在考生停止进考场后不久,珊珊来迟,很显然,这位考生不战而败.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1)以上两个故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6分)或者说鲁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两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9分)

同学们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 只交答题卷.)

1----5:_____________________6-----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______________________16----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_ACAAB6-----10:AABAB

11---15:ACACC16----20:ABABA

二、简答题

21。①我们已经长大,能够自觉地遵守合理的要求,可以抵制诱惑哦。 ②也敢于向不合理的外在要求说不

③长大更明显的标志是对自己也有了要求,能用自律宣言来约束自己。

22.①宽容是打开人与人之间和解之门的钥匙,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修养。②宽容能使人际交往变得轻松,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三、判断说明题

23.要穿,理由:①学生应该生活简朴,穿一样的校服,杜绝了同学们相互攀比,有利于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②校服颜色鲜艳美观,有利于展现我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③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学校加强安全管理。

不要穿,理由:①校服的样式老土,既不时尚,也不精神。②男女生穿一样的校服,看不出性别。③校服的面料质地太差,做工很粗糙。

四.分析说明题(15分)

24,要点:⑴鲁迅的成功了,因为他严于律己,守时.这位考生之所以失败,因为他没有生命时间观念.⑵启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守时,守时是珍惜时间的表现.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让我们牵着时间的项圈走,而不要让时光偷偷溜走.

推荐第5篇:初一政治(七下)试卷

初一政治(七下)期末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马丁很小时父母就离异了,和姥姥生活在一起。他很自卑,于是经常用骂人、打人等方式掩饰自己的自卑,同学们都不理睬他。你若是他的同学,会怎样做?(

)

A、不理他,免得和他发生冲突

B、同情他,但远离他

C、努力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帮助他

D、和他成为好朋友,一起打架

2、小品演员潘长江说:浓缩的是精华。喜剧演员葛优自嘲道: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表现了他们的(

)

A,乐观

B、达观

C、知耻

D、有自知之明

3、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项实验研究。他在某中学新生开学的第一天,对其中的一个班宣布:你们是经过精选出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在之后十几年的追踪研究中,他得出了惊人的结果,这一个班的人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个个出类拔萃。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

A、“权威性的谎言”具有权威性的力量

B、自尊自信可以促人成功

C、有发展前途的孩子成功的机遇大

D、这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4、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自尊的人最看中( )

A、自己的经济实力

B、自己的社会地位

C、自己的人格

D、自己的长相

5、小强在班里总觉得自己都比别人强,看不起任何人,他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发现不了他们的长处,经常对别人发号施令。这说明小强( )

① 很自信,也很有领导才能

② 不善交友,不够哥们儿义气

③ 不能很好地尊重别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④ 以自我为中心

A、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6、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则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表明的一个道理是 ( )

A、天生我材必有用,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B、个人的想法决定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C、只要敢想,就一定能成功

D、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7、小张同学说:“在新班级中我熟悉的人很少,每当与同学在一起或上课被老师提问时,我怕同学们笑话,总觉得心跳加速,两腿发软,声音发颤,结果一句话也说不上。”请你为他出出主意( )

①要充满自信,大胆尝试,加强锻炼

②要太在意同学们对你回答问题效果的评论

③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实力

④ 转到其他班级或学校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

D、①②③

8、理想,是自强的( )

A、基础

B、前提

C、航线

D、航标

9、许多人碌碌无为,根本原因在于(

)

A、没有合适的环境

B、家庭条件不好

C、个人的先天素质不行

D、意志软弱,不愿意奋发图强

10、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自立的有(

)

A、早晨起床后,坚持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

B、主动制定自己一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C、遇事从不要别人的帮助,一切靠自己

D、遇到难题,独立思考后,再请教老师和同学

11、武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求严格的学科,她就认真学,因此那门学科成绩就好;老师要求宽松的学科,她就不认真学,因此该门学科成绩就不好。武娟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她哪种品质的培养(

)

A、自立自强

B、善良宽厚

C、诚实守信

D、助人为乐

12、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习惯于抄作业的小明说:“自己的作业应该自己独立完成,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将来你怎样自立于社会呢?”“我爸爸是公司的总经理,我们家有的是钱。”小明回答。以下对此事的看法中错误的是( )

A、“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能自立于社会,有钱就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B、培养自立能力应从小事做起,如没有自立能力,即使家中有座金山,也会坐吃山空的

C、我们幼小时依赖父母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即将“成人”的我们应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D、小明的依赖心理很强,他应该学会自立

13、美国有个富翁,规定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周必须独立谋生一天,并称之为“孩子谋生日”。每当这一天到来,富翁亲自驾车几十公里,把孩子送到闹市区,赶下车,令其自己

2 想办法谋生一天,傍晚他再驾车把儿子接回来。尽管往返所消耗的汽油费远远超过儿子一天谋生挣来的钱, 但这个富翁却乐此不疲坚持这样做。对此,你的理解是( )

A、这个父亲太残忍,没有照顾好孩子的生活

B、美国人的观念很奇特

C、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D、这个孩子没有自立精神

14、有人问球王贝利:“你踢进了那么多球,最喜欢的是那一个?”他回答说:“下一个。”下列选项在球王身上未体现的是( )

A、自强的精神

B、积极进取的精神

C、喜欢空谈的个性

D、永不满足的精神

15、《世说新语》记载:周处年少时,危害乡里,后来知道被人们所痛恨后,改过自新,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 )

A、有缺点、有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否下决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B、即使改过自新,也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C、周处的缺点、错误容易改正

D、有一点缺点、错误也没什么大不了

16、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自尊必然导致虚荣心

B、自尊必然导致自负

C、自尊的人特在意别人的议论

D、自尊的人懂宽容

17、下列不属于自信的是( )

A、愚公移山

B、毛遂自荐

C、井底之蛙

D、精卫填海

18、我国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这些古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B、我们要努力培养自立能力

C、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D、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19、屈原为谗言所害,被贬官放逐,造就了他成为一代文豪;蒲松龄科举失意,埋头收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创作出聊斋志异》。类似事例说明( )

①挫折孕育着成功

②挫折对人只有积极作用

③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进取精神

④挫折越多越好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下列哪种行为不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

A、拒绝网吧的诱惑

B、刻苦学习,自觉守纪

C、锻炼身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D、青少年拒绝毒品

21、西班牙伟大文学家塞万提斯一生遭受的挫折数不胜数。在他服役期间,他的左手受伤致残。他的情绪坏透了,但他不愿就这样被坏情绪主宰自己,了此一生。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在自己不幸遭遇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发挥,终于写出了享誉世界,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唐·吉诃德》,取得重大成就。塞万提斯这种战胜挫折的方法是( )

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B、冷静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C、目标升华

D、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22、、磨砺坚强的意志,要从小事做起。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

①如果爱睡懒觉,那就明天开始按时起床

②如果有“明日复明日”的习惯,那就把“今日事,今日毕”作为座右铭,而且说到做到

③如果没有看书的习惯,那就强迫自己看一小时的书,不看完就绝不罢休

④如果贪玩,那就强迫自己每天按时复习功课,完成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3、小兵在中学读书,经常看到左邻右舍和亲友在家里赌博,听到爸爸妈妈为输钱而争吵,他从心里对这种不良风气感到厌恶,并发誓决不沾染这种恶习。他组织同学劝说自己的父母远离赌博。小兵的行为( )

A、是不尊敬长辈,多管闲事

B、是拒绝不良诱惑,意志坚强的表现

C、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表现

D、是紧跟社会潮流的表现

24、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药,爆炸后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的惨剧。这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B、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C、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D、犯罪是一种违法行为

2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古训告诫我们( )

A、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B、犯大错往往都是从犯小错误开始的,要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C、一个人有一般的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有关系

D、社会是复杂的,所以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再小的事也不要去做

二、材料题:

26、材料一:初一学生小丁,一度沉溺于网络游戏。经老师、家长的耐心教育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学生,功课又拉的太多,所以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材料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只有不到一米五的身材,对于乒乓球运动而言,这是个很不利的身体条件。

她也曾经因为自己个子小而苦恼,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经过刻苦训练,终于获得了成功。 (1)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1)王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分别受到何种性质的制裁?(4分)

(2)结合材料分析本案中王某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4分)

④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⑤用炸药在水库炸鱼无意把别人炸成重伤。

⑥乱搭乱盖违章建筑。

(1)行政违法行为(2分):

(2)民事违法行为(2分):

(2)经过采访调查,发现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不良社会环境的熏陶、青少年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请根据调查结果,就我国相关部门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合理性建议或要求。(7分)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C 5A 6D 7C 8D 9D 10C 11A 12A 13 C 14C 15A 16D 17C 18A

19B 20C 21C 22D 23B 24C 25 B

26、(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相信自己“我能行”,要全面地、发展地看自己,不能自暴自弃,要有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

(2)①找老师、同学谈心,请求他们帮助自己树立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寻找自信的支点。

②立足现在,志存高远,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制定合乎自身的学习计划,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增强自己的实力。

27、(1)参与赌博是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公安机关给予的行政制裁;持刀抢劫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2)不注意加强道德修养,沾染了不良习气;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教育;不注意慎交朋友;不能认真学法,自觉遵纪守法,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等。

28、(1)④⑥

(2)①③

(3)②⑤

29、(1)如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违法犯罪人在道德上有什么表现?请介绍我们这里的青少年犯罪情况等

(2)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方面和青少年自身方面回答

推荐第6篇:政治试卷分析

政治试卷分析

政治试卷分析

(一)

①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的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较大,从这个知识点入手,培养学生关注实事政治的态度,逐渐养成用课本知识分析时政的能力。解答本题的要点在于要对题目的设问解读清楚。题目问的是“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合理性”,需要学生牵引到教材中“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的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平均分是5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是10分。

②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在本题中,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解题不准,没有明白题目的考查意图。所以答案五花八门,主要是答成了人民币升值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文字太多,思路不准,很难得分。

第二学生的双基不牢固。从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即使是知道要答的角度,对知识点也比较明确,但是,课本语言记忆不清晰,语言表达错误较多。而且知识性的错误较多。

第三卷面不是很规范。第一次大型考试,学生的答题技巧,卷面的组织还不是很熟练。而且看得出卷面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答案很有条理,可是字迹潦草,分布了凌乱,影响整体效果。

③整改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目的解题能力的培养,逐渐的形成比较完善的答题思路。并且及时的总结归纳。

其次,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课堂下的作业,双管齐下巩固学生的基础。尤其是课本语言的记忆。学习之初,学生组织语言的技能较弱,就需要大量的引用教材语言来组织答案。因此,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本,认真的研读课本,向课本要好成绩。

最后,卷面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且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重视卷面,加强书写,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更加完美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32题(分析人XX)

①试题分析:本题是以材料的形式入手,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机为例,从手机的降价为切入点出题,目前我国进入买方市场,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是供不应求,手机也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因此从这个材料入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一定的感悟和认识,有利于逐渐养成用课本知识分析生活的能力。题目分为两问,第一问主要考查的是价格的影响因素,其本质是考查价值规律的内容。解答本题的要点在于要对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准确结合,正确的分析材料。题目有一定难度,平均分是4分,最低分1分,最高分是7分。第二问要求学生回答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考查学生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个知识点。解答本题的要点在于正确表述知识点,并且对知识点要有适度的分析。本题难度一般,平均分是3分,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6分。

② 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学生找准了知识点,这说明学生的读题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也有少数学生不知道该结合那些知识点答题。

第二、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对课本内容不熟悉,所以出现了知识点回答不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只是回答出了其中的一个知识点-价格受供求影响,而没有答出价值决定价格这个知识点。

第三、不会答题技巧。表现在:①不知道分条目答题,很多同学没有分纲目答题而是把整个题写成一段内容②不知道突出知识点,答题时直接分析材料,没有把知识点摆在前面,明明会答却得不了分。③分析不到位,结合材料不够深刻。

第四、字迹有不工整的情况,卷面不整洁,既影响了阅卷又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③ 整改措施 :

第一、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课本内容,尤其是关键知识点,使其遇到题的时候能想到应该结合哪些知识点,要做到这些必须对学生高要求、高标准,加大检查力度,讲解知识的时候要使学生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第二、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能够结合题目看到题目背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针对出现的上述问题逐一解决,要求学生会答题、答准题。

第四、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端正态度,要求卷面书写认真。

33题:(分析人XX)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的“消费”的问题。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这个知识点入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态度,逐渐养成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材料的能力。本题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分为两问。第一问考查恩格尔系数的问题,主要是问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程中的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本题的要点在于要对图表的解读清楚。要纵向和横向都要解释,还要注意图表的注释。需要学生牵引到教材中“恩格尔系数”的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平均分是4分,最低分2分,最高分是6分。第二问,是考查消费观的问题。“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题目的难度不大,主要是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在消费中的不和谐因素结合课本知识来回答。本题的平均分为6分,最低3分,最高10分。

③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在本题中,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没有对图表解读透彻,没有明白题目的考查意图。大部分只分析到“横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没有看“纵向的”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问题。第二问主要是记忆不牢固,基本知识点混乱。再就是不能结合材料分析,知识单纯的回答知识点,从而不能得到满分。

第二学生的双基不牢固。从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即使是知道要答的角度,对知识点也比较明确,但是,课本语言记忆不清晰,语言表达错误较多。而且知识性的错误较多,且不能结合材料回答。

第三图表的分析不到位,只分析一方面,不能全面的分析。而且对图表的注释没有认真解析,不能结合注释回答。

③整改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图表题的分析题目的解题能力的培养,第一要注意先看表头,注意表的主题内容是什么。第二要把表的纵向和横向都要分析透彻。第三,要注意表的注释,结合注释分析表的内容。逐渐的形成比较完善的答题思路。

其次,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记忆要严格,尤其是课本语言的记忆。再就是要注意回答是要结合材料,分析到位,不能只是回答课本知识,要结合现实。

政治试卷分析

(二)

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我来跟大家谈谈考研政治的复习方法和一些技巧。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考研,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考研政治的试卷类型和题型以及这几年的命题变化。

考研政治的复习是个庞大而系统的工作,考研政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六个科目的内容,每个科目又有若干知识点,这就需要同学们下大力气来准备复习。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政治试卷的情况。考研政治试卷分值构成是满分100分,按每年考试规律看,马哲和政经这两部分所占分值最多,占42分左右,毛概和邓三占38分左右,形势与政策占10分左右,最后一道分析题为选做题,占10分,考生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Ⅰ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Ⅱ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政治中的一门或多门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考生应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政治试卷的基本题型由选择题和分析题两部分构成。选择题Ⅰ,该题型占分比例约为16%。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事件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概念题演变来的。按往年试题看,难度不大。选择题Ⅱ:该题型占分比例约为34%。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记忆和对有关观点、原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的角度和形式比较灵活,常在给出不同于教材的表述、情境或言论等情况下,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该题型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难度比选择题Ⅰ大很多,得分率一直较低。

分析题的题型占分比例约为50%。主要考查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政治的初步复习,可采取简单的三轮复习法:第一轮详看、细看,将所有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第二轮加强理解;第三轮浏览,贵在坚持。复习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结合。所谓点,就是基本的观点、原理和范畴;所谓线,就是一章内容的联系;所谓面就是整个学科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每个考生还应该制订一个严密的复习计划,规定好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的复习进度,就像制定作战计划一样,按照预订的时间,完成预订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复习。

特别要注意,哲学和政经不能靠死记硬背,关键是提高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怎样能够发现现实的或者历史的事件中蕴含的哲理,并有能力把这种道理按照段落层次全面的表达出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复习方法以及技巧指导:

我们知道,政治复习主要是以理解为主,但基本理论和一些政治常识也必须要理清、牢记,根据学科的这一特点我们要有针对性的逐个攻破。马哲和政经主要是理解为主,观点灵活,需要树立整体思维,不能以点盖面,所以这部分知识复习可以在4月份时启动,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深化,建立知识树。而毛概和邓三部分很多知识是很零碎的、必须准确牢记的小知识点,如会议时间、内容等。这部分知识采取集中强化复习不仅可以节约同学们的时间,而且经实践证明识记效果也更好,所以我们安排这部分知识复习在7月份启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时事政治部分紧密联系实际,这部分知识考试的重点在10月份才会敲定,结合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将会事半功倍,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将在11月份启动。采取分阶段的复习将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完成政治学科的复习,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平时在复习的时候,要坚持找、懂、记、练、会考试点的复习思路和方法。对依据考试大纲编写的教材,首先要找出考试点,将其分为一般、重要、最重要3个层次。其次,要懂考试点。就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而言,需要弄懂5个问题:概念划分的依据;概念的含义;对应概念的区别;与对应概念的联系;相对应概念的区别、联系的意义。就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观点而言,需要弄懂三个问题:观点的内容;观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观点的理论、政治和实践意义。第三,要记考试点。采取分课程、分部分、分层次、按顺序进行识记和熟记的方法。识记是懂得基础上的记忆,熟记就是反复地进行记忆。在记忆过程中将要记忆的内容分解为几点,对每点找出关键词。第四,要练考试点。在基础阶段主要是练习体现基本理论的选择题和已考的选择题,对已考的主观性试题可以只看不练,学习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运用和总结阶段,要全面练习模拟试题,特别是要认真对待体现典型性、技巧性、综合性、预测性的试题。第五,要会考试点,这是最终的目标。找、懂、记、练、会考试点,既相区别,又有逻辑上的密切联系。找是前提,懂是基础,记是关键,练是手段,会是目的,缺一不可,这样得高分才有保证。

另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不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各个琐碎的知识点的复习上,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宏观的、总体性的把握。经过这种复习过程的学生将很难应付比较灵活的综合性题目。现在的考研题目,在命题思路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立体把握。如果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知识体系,而是停留在对零散知识的把握上,那就很难适应今天考研命题的思路。

政治的复习虽然貌似枯燥而繁杂,但是当考生能从理解的角度入手,分清体系,加强理解,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就会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祝大家复习愉快,在暑期复习中进展顺利!

政治试卷分析

(三)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从总体上看,08年的中考思想政治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打破教材版本局限,与前几年试题相比,实现了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试卷结构相对稳定:仍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客观题),分值24分,占总分的30%,其中有4题时政题8分,占总分1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主观题),分值56分,占总分的70%。试题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部分内容为主线,以发生重大经济、社会等事件为背景,通过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方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主观题仍以主题栏目方式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试题的主要特点: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导向性。一是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重大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试题以一年来的重大时政背景为依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时政热点,又不照搬教材和时政观点,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四是试题更具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实际,符合初中毕业生的认知特点。五是试卷形式新颖活泼,设计简洁生动,展示人文关怀,体现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从全区统计成绩和我校学生成绩分析,08年政治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内容鲜活,语言简洁,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下面依据我区统计的中考成绩和我校08届毕业生状况进行不成熟的分析。

二、试卷具体分析

2008年安徽中考政治试题严格依据课标和考纲,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双基”,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共12小题,计24分,得分率较高。

学生普遍只错个别题目,绝大部分学生错在第12题,关于新增三个法定节日能体现的意义,体现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许多学生错选了“有利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这反映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欠缺,初中学生应该全面认识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只能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而不能继承其糟粕部分。这一点值得我们思想品德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予以重视。

2、非选择题(主观题)

第13题漫画题,命题内容体现了教材的重点(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环保意识等),选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问较新颖,通过漫画方式呈现,注重德育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漫画的观察,理解,内化为自觉行动。此题看似去年中考漫画题,但明显考得更深入更细致,是深化课本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精彩题。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考察学生能力。

从学生估分来看,多数学生得分为4-6分,7-8分的不足10%。部分学生能写出漫画所反映的缺少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能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环保意识角度,说出自己做法。

失分情况是:

(1)看图不仔细,没有看出是“面对别人扔出垃圾,流淌的自来水”无动于衷,而误以为是他自己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所以没有概括出“缺少责任意识”。

(2)审题不准确。第一问是“共同”反映什么现象,部分同学分开作答,第二问“„„公民应怎样做”部分同学答成原因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去写。

(3)答案内容脱离了材料,甚至在书本中摘抄一段,不能扣题分析,语言繁琐而不得要点。

建议:加强漫画题的针对训练,培养学生答题技巧。

第14题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与国家社会关系”考察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以理解运用,看似有关热点奥运,其实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充分体现新课标及中考考纲要求。

部分学生估分最高的8分,最低的1-2分,第一小题平均得分在2分左右,第二小题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

第一小题失分原因主要是不能准确审题,答题时只能答对其中某一个方面的要点或只就某一要点进行大篇幅阐述,写得多,答对不全,甚至部分同学离题,答案与题目毫不相干。

第二小题失分原因主要是在于语言表达欠缺,词不达意,字迹书写可能不工整,特别是第一小问“如何做外国人的向导”很多同学提到不同文化相互尊重,显然不太符合题目要求的“向导角色”。

建议:

1、题目看似简单,实际内涵丰富,符合时政热点,又具有现实性,这类题型很有创意。

2、平时教学中要强调用政治的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不用口语,力争高分。

第15题是探究情景,以生活情景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常见题型,难度不大,适用中等生作答。考生的估分情况来看,基本能得9分以上。也有部分学生的非常精炼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得了满分。

情景一的第1问,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出,坚决不抽烟,或婉言谢绝等,准确率极高。在第2小问里,部分学生未能真正领会出题本意,回答理由部充分。甚至一些学生将吸烟等同于吸毒。

情景二第1问,学生基本能答出受教育或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但部分学生回答受教育权或是《九年义务教育法》这一具体法律,表述不当直接影响考生的得分。第2小问,部分学生审题不清,仅写了小亮还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没有答出家长、社会应负责任。

情景三第1问,考查学生对消费者几项权利的理解,正确答案应该是公平交易权或依法求偿权,两个答出其中一个即可。估分暴露的典型错误有:

1、将公平交易权与知情权混了。

2、依法求偿权与生命健康权或安全权的相关概念理解不清,这一小问成为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问。

建议:

1、平时练习时要求学生语言要规范,尽量用政治专业术语答题,语意表达清楚;

2、对于相近的概念要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分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16题的设置有较高的考试价值,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

1、从试题选材来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安徽省30年的变化(以凤阳小岗村为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乡土情愫,使考生积极参与试题分析,乐于答题,有话可说。

2、从题型设计来看,三小问分别是实践探究、理论分析和情感表达。第(1)题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收集材料、组织活动等,体现了思想政治课“学以致用,指导言行”的宗旨;第(2)题考查学生的理论概括能力,要求学生总结安徽30年巨变的原因,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形成理论,符合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第(3)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写毕业赠言的考查形式学生熟悉,有话可说。

3、从答案组织来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思维很开阔,符合实际,贴近生活,尤其是第(1)(2)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第(3)题的参考答案,个人认为可适当延伸。

学生估分反映的情况是:

答案在理论上大部分符合要求,但也发现了考生素质的明显差异。从答案中反映许多考生在思想政治课理论基础、学习效果方面表现还很不到位。主要表现有:

(1)审题不清,对题目考查要求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

(2)答案缺乏条理,“很乱”,难找中心、要点;

(3)思路不清晰,东拉西扯;

(4)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缺少学科专业术语,白话较多,说理不清。

本题最大的问题是考生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尤其是第三问,考生引用大量的格言、名言、警言作为毕业留言,可没有扣主题“立志成才、建设家乡”。

第17题出得灵活、新颖,重视考查具有重大时代特征的热点问题,即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为背景材料设问,设问的角度把握展示了命题者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本题的第

2、3小问。本题较好地落实了思想品德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三维目标,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是思想性,时代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本题的总体估分情况较好,这与本题紧扣时政热点和书本基础知识有很的关联。总分为14分,考生估分平均为10分,得分率为71%,其中第1题和第3小题估分得分相对较高。第1小题大部分考生能在答案中体现出“党的性质、宗旨、三个代表、地位、以人为本”等要点或思想。第3小题在“生命的感悟”上或多或少地得出“宝贵、可贵、珍惜、互助”等结论,在“为灾区人民做什么上”由于答题较为开放,只要合理可得满分,所以学生估分满分率较高。第2小题在设问上让一部分学生,不适应,不能理解和准确写出“强大凝聚力”形成的原因,得分大部分在一半左右。

学生失分的分析:

1、基础知识弱,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概念混淆,考试时单靠抄书,答不对题。

2、审题能力弱,审不清题意,缺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语言基本功差。错别字大量出现,语言表达不通,值得我们反思。

4、有些考生明显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专业术语无法正确运用,对热点关注不够。

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多角度思维。

2、回归教材,掌握重点考点,构建知识体系。

3、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注重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待改进地方:

(1)试卷整体难度较低,缺乏有效区分度,成绩好的分数在7

8、79分,部分学生考满分80分。

(2)继续加强对初中思想课的教学起个导向作用。开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培养的,不是靠突击就能获得的,更不是平时不听课就能应付的。

(3)个别题目在命题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第16题第三问,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前就如何“立志成才、建设家乡”互赠毕业留言,请你根据要求也给同学写出两条。这一命题,没有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时下初中生的毕业留言流行有诗意的、有哲理的多,具有革命精神的少。参考答案也没有给出方向。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梳理

政治开卷考试,试题加大了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考查力度,减少了识记的题量和分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基础知识。知识和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与发展,忽视基础知识就无所谓能力。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等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基础知识,要把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上,不能死记硬背。师生必须立足教材,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对各课、各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同时还要打破课与课、节与节和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归纳、比较,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开卷考试重在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阅读、审题等能力,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一定要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及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捕捉社会生活中重大的时事热点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说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政治敏感意识。

3、把握教材精髓

开卷考试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不是知识的直接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把握教材精髓,进而转化能力,培养情感,为开卷考试作好准备。抛开书本知识,没有起码的知识积累,缺乏解题必需的工具和手段,就谈不上情感培养、能力转化,就不能取得好成绩。开卷考试并不是题题都要翻书的,题题翻书肯定是考不好的。

4、拓宽教育渠道,拓展学生知识面

做好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广博的知识及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审题的能力。因此,除注重基础知识外,在时政的内容上、思想上多下功夫。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教师可以抽出专门时间,搜集专题背景知识,通过学生自学感悟、教师点拨讲解等,将学生对这些重大时政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丰富他们的思想,扩展视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积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识面。

5、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新课改和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只有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五、中考复习迎考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近几年的中考特点特别是2008年的中考走向,结合2009年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针对考前总复习, 提出以下不成熟建议:

(一)研习纲要,挖掘教材

在复习备考中,千万不要脱离和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范围。《考试纲要》对考试的性质、范围、要求以及内容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详细说明。这些规定和说明是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教材,一定要树立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要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生活,增强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历,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交融。尤其要注意教材中活动课的内容和《课程标准》中活动层次的要求,这些内容和要求往往是命题的重点,有条件做到一定要亲自实践,暂时没有条件的也要模拟实践,将活动的目的、主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一一列出,体会生活的意义和过程,以增强解题的能力。脱离教材,单纯用各种复习资料作为复习依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夯实基础,活学活用

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克服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它要求不但要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这不是对学习要求的降低,而是学习要求侧重点的改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没有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没有各种能力的切实提高,只靠翻书、抄书是不能取得好的成绩的。因此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夯实基本功。中考虽然是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但具体到某个试题,其考查的范围不会停留在该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强调知识间的相关、相通、相连性,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找联系,找线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三)把握热点,有效迁移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去。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从内容上看,就是对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题放在一起比较,总结答题角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涉及的内容范围等;从题型上看,就是对同一题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同点,总结归纳答题的规律。

(四)培养技巧,鼓励创新

通过对近几年考生试卷的分析,许多同学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术语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对往年中考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自己先试着作答,然后对照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

政治试题的日益开放,强调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一方面为学生的答题创设了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勇气,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答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 用好模拟,心理调试

把复习期间的每一次检测特别是模拟考试要当作中考来对待,以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适应中考要求。首先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解答,对容易题要力求一次做好,对难题不纠缠暂时先放,待其他题做好后,再返回来从容消灭“拦路虎”。其次克服粗心马虎的毛病,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努力做到不漏题、不看错一题、不审错一题。第三加强书写速度训练,力求书写工整,这样可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避免阅卷教师漏评给分。第四及时补差补缺,力求知识全面、完整。

教师在复习时,最需要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考试观念,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得到,达到最佳目标。

推荐第7篇: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这次语文月考是在初一新生刚入学一个月进行的,应该说这份试卷较全面地检测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语文知识水准,也能让老师进行教学反思,从中总结教学经验。

一.试题特点概述

命题题型与中考题型相近,题量较大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理解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共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部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和错误原因分析。

在积累和运用考查部分,发现学生拼音太欠缺,甚至根本连标调都不会,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掌握不牢,比如文学常识,成语背的很熟,但在语境中不会运用,欠理解能力,口语交际题没有掌握答题的方法,阅读部分,文言文阅读课内的大部分同学答的较好,课外的最后一道题启示,丢分严重,现代文课内课外的丢分现象都很严重,答题不到位,学生不能从整体上领悟文章主旨,扑捉重要信息因而出现理解上不准确造成答题不到位,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说了一大堆,不知所云,有的同学甚至空白,根本不写。实际上课内的阅读老师都讲过,但之所以还丢分,这与平时课下不复习有关,同时明显看出学生的阅读嫩里太差。作文部分,学生语言的表达缺乏生动,形象,不会运用修辞,语言平淡,错别字严重,病句连篇,不能紧紧抓住中心叙事选材缺乏深度和新颖性。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月考让我发现一部分学生语文素养太差,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像王泓浩,李杨两名同学平时上课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回家不看书,我每天都利用两节课的业余时间单独辅导,结果二人考试作文根本不写,都考了二十多分,可见基础差到何等程度。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大量阅读提高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要加强训练指导,多做课外阅读,积极探索和尝试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便主动,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探索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和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少讲答案,多启发,自己要精讲,引导学生多讲,锻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和沟通能力,积极倡导多读书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研读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创作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推荐第8篇: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学情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材料题、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识图题、材料分析题、列举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七年级下前八课教材内容。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据初一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

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

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

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 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 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但通过本次考试仍暴露出一些问题:1.审题不认真。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 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②、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 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 了得分。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择题的第5,

6、8小题,小字部分的题,材料解析题等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3.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识记能力、材料的阅读、分析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应足够的重视。

三、改进措施。

1、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虚心接 受学生提出的有益建议,使教与学两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 学质量。

2、每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测试题目应 做到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以良好的导向督促学生加强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 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4、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 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 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 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6、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 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央拉吴生辉2013年5月13日

推荐第9篇:初一生物试卷分析

2013——2014(1)期末考试初一生物试卷分析

铁力市第十中学

一、存在问题

从试卷分析来看上,可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①审题能力不强。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甚至没读懂题,缺乏足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抓不住要点,缺乏条理性。

②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清。出现了混淆现象,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准,理解的不透。

③学习习惯比较差,主要表现为字迹潦草,卷面不洁,错字不少。

④学生的能力还薄弱。学生观察能力不强,不会观察,不能把生物结构图与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低,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运用生物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低。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叙述能力。

⑤缺乏对知识的梳理。平时学习的知识是零碎的,必须要经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这对于生物学习很重要。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概念的牢固性训练,特别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记忆。

2、运用实例,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生物概念和原理。

3、培养学生自主观察与思考,强化思维训练。

4、灵活鼓励、赞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热爱生物学。

5、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加强训练,利用晚课组织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7、多关注中下等学生,经常提问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注意学法指导,提高及格率。

8、特别关注差生,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问题多给予鼓励,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及时表扬,帮助他们学习,从而达到降低控制率的目的。

推荐第10篇:初一月考试卷分析

初一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它紧扣新课标要求,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试卷主客观交融,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学生的思想。如何学好语文,当然不能光从一份阶段性测试试卷中去下决断,但是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下面,我将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就本试卷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上作粗浅的分析。

一 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本试卷采用闭卷形式,满分120分,时间为150分钟。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理解(包括文言文阅读)50分;写作50分。

这套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变在有新,难度适宜。具体说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的考察。作文仍保持比较大的比重,命题宽中有严,即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又便于阅卷人员把握分值,淡化文体要求,不设审题障碍。

2、扩大思维含量,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察。全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加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察,主观题允许合理的不同答法,探索开放性试题,鼓励个人创思。

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二 考试情况分析

我们年级总体情况:全年级参加考试人数——人;100分以上——人,96分以上——人.优秀率——,平均分——。说明这套试卷难度偏小,有利于七年级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三、具体题型及典型错误分析

1、积累及运用:基础知识是形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在新课标中,基础知识点多、面广,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典型错误:注音题中“褶”“斟”,第十七题“膝”“禁”,这几个字注错音的较多。

2、阅读理解: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智力技能。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能全面检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阅读理解这道题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典型错误:第十五题说明方法及作用大的不太好,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类别掌握不清。第十六题对“森林医生”称号进行续写,考察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及文字组合书写,学生的回答大多没有围绕啄木鸟对森林的贡献这一点。第十九题“儒雅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属于人物性格特点,学生大多只摘抄了几句话,没有总结出是通过人物行为动作、语言体现出来的。第二十三题属于比较开放的试题,学生根据题意自主回答,回答不标准往往是由于对文意理解模糊,琢磨不深。综上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重点说明第十一题,“第四段中,渔人甚异之的原因”学生存在理解歧义,答题情况不好。

3、写作能力考查部分:学生的作文情况还是不错的。本次作文话题贴近

学生的生活,大多数学生的习作能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但有少数学生语言缺乏生动性;有的不能围绕某一个中心写作,面面俱到,结果给人印象不深;另外学生在作文中错别字较多,书写较潦草。挖掘不深,语言乏味。

四、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基础部分

1)夯实基础,不能偏废语文教学中的字词积累和运用,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加强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古诗文的积累要在实际理解的同时 ,注意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以考察学生运用古诗文的能力。学生丢分最多的还是错别字,所以诗歌的默写应该不遗余力的督促落实。

(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阅读

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考察,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对规定的文言文,送自此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第二步,分享训练。按默写、词解、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关键在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老师要适时选择一些试题,创设环境,模拟考试训练,力争考文言文时不丢分。

2、现代文阅读

阅读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语言感悟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带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做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1、把握文意是做一篇阅读非常关键的步骤,无论是精度还是泛读,应该训练学生概括文章或片段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通过其他方法来弄懂主旨,因为后面的题目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主旨这一条线来命题的,改变学生在没读懂文意便轻易下结论的习惯,尊重文本,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作者意图。

2、训练过程中注意培养审题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推敲关键词,准确地回答问题。在学生动笔做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我要做什么”“题目要求我做什么”,否则,答题有可能就是隔靴搔痒,甚至出现盲人骑瞎马的情况。

(四)作文

一靠语言的积累,二靠作文形式的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言的积累不能靠死记硬背,要采取有效地方法

1、读好文章。尽管复习时间短,还应该抽出一定时间度好的文章和原来做过的读书笔记。

2、熟读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恰到好处的引用和仿用,能使语言表达更精练,更巧妙,从而提升语言的的品味。

3、作文形式的创新。训练学生化虚为实,化大为小的立意、选材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

4、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将优秀的例文范文定期上墙,让学生悟出属于自己的“制胜宝典”,弥补自己作文的不足。

初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试卷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二、试卷分析及得分情况

(一)、选择题:满分 24分,第6小题错误较多,成绩好的学生错误的有林巧云、王定才、林亚君等。

(二)、填空题:满分24分,第

14、16小题错误较多,成绩好的学生错误的有王芹兰、宋一丹等。

(三)、解答题:满分 52 分,第20、

21、24小题错误较多,大多数学生得分在20—30分之间。成绩好的学生错误的有王芹兰、林巧云、宋一丹等。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主要集中在计算题、选择题和填空题。这些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的应用,说明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低的题目集中在解答题上,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够全面理解问题,导致答题不流畅,结果出现偏差。学生自己很难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必须加强的训练,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导致失分过多。

三、存在问题

1、教学中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方面做的不到位,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学生没有构建起知识体系,综合 运用能力较差。

2、基础知识较差。没有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之差让人不可思议。

3、概念理解没有到位。教学中对知识的讲授过于注重知识本身,而没有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探究、思考。对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引导不足,没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日常训练中缺乏给学生预留阅读性较强的练习,课堂上也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强化纲本意识,注重“三基”教学。我们提出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满腔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11篇:初一英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英语试卷分析

Ⅰ听力

1-5小题考查内容:英语中表示水果、数字、物体位置关系、日常用品、人物关系的表达

考查能力:观察图片选择句子,对于所听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6-10小题考查内容:英语中的交际用语 考查能力:交际用语的运用

11-15小题 考查内容:简单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考查能力:回答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16-20小题 考查内容:衣服,颜色,价格类单词的拼写 考查能力:听力材料中有效信息的筛选 Ⅱ 单选

21.考查内容(①):交际用语

考查能力(②):给出回答选恰当的问题 22.①:同上

②:根据问句选择答句 23.①:be动词

②:be动词与人称代词的搭配 24.①: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②:同上 25.①:连词

②:连词的选择 26 ①:一般疑问句 ②:一般疑问句的回答 27 ①:交际用语 ②:同上 28 ①:同上 ②:同上

29 ①:be动词

②:be动词根据人称的变化 30 ①:英语中家庭成员的表述 ②:家庭成员的关系 31 ①:名词数的变化

②:不可数名词无复数 32 ①;特殊疑问句

②:特殊疑问词的选择 33 ①:现在进行时

②:现在进行时的标志词(Look等) 34 ①:冠词

②:冠词a和an的选择 35 ①:特殊疑问词

②:关于表示数目的特殊疑问词的选择 36 ①:形容词

②:形容词same的用法(the same ) 37 ①:名词

②:名词变复数规则 38 ①:人称代词

②:人称代词主格做主语 39

①:名词所有格

②:名次所有格的构成 40

①:交际用语

②:交际用语的选择

Ⅲ情景交际 41 ①含有特殊疑问词what的疑问句及其回答 ②同上

42

①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 ②同上

43 ①含有特殊疑问词what的疑问句及其回答 ②同上 44 ①含有特殊疑问词where的疑问句及其回答 ②同上

45

①含有特殊疑问词how much的疑问句及其回答 ②同上 Ⅳ 完形填空

46.家庭成员的表达(考查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考查能力)

47.be动词;be动词与人称代词的搭配 48.连系动词;表感官的连系动词的选择 49.形容词的选择与运用;同上 50连词;连词在句中的位置 51.同46

52.形容词;形容词比较级的含义 53.名词;名词的选择

54.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的主格

55.名词;可数名词变复数的一般规则

Ⅴ阅读理解

56-60考查内容:对文章的中人物关系的掌握,及简单推测。考查能力:同左

61-63考查内容:短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考查能力:对数字的筛选

64英语中职业的表达;对短文中人物职业的判断 65对短文中人物对话场景的推测及判断;同左 66英语中食品的表达;对短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 67所有格;同上

68年龄的表达;同上 69数字的表示;同上

70对文章的理解及简单推理;同左 Ⅵ词汇考查

71 关于食物词汇的掌握及其拼写;同左 72 关于水果词汇的掌握及其拼写;同左 73 关于颜色词汇的掌握及其拼写;同左 74 关于衣着词汇的掌握及其拼写;同左

75 关于学校用品词汇的掌握及其拼写;同左 76 基数词的掌握及其拼写;同左 77 方位介词的掌握及其拼写;同左

78 家庭成员关系的名词的拼写;同左

79 水果名词的掌握及其拼写;可数名词变复数的规则 80 介词的选择;根据首字母写单词

81

关于年龄的特殊疑问词;根据回答选择特殊疑问词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一般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的回答 名词的数,可数名词变复数的规则 句式转换;肯定句变一般疑问句的规律 句式转换;肯定句变否定句的规律 主系表句式的结构;句子结构的掌握习惯用语;同上 特殊疑问句;同上 祈使句;同上

90 特殊疑问句;同上

Ⅸ书面表达

考查内容:英语中年龄,生日,家庭成员的表达,及简单的介绍用语和一些简单的形容词

考查能力:根据所给信息连词成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能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

重点知识(不含听力)

一、词类:(共47%):名词17分 17% ;动词(be)10分10%左右;代词:5分 5%左右; 形容词5分5%左右;其他(连词,介词,情态动词,冠词,数次)10分,10%左右

二、句式:肯定,否定,疑问句之间的转换占15左右%

第12篇: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这次期末考试试题由教育局统一命题,满分60分。从总体上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其突出有以下四个特点。

1、题型全面,符合考试要求,

纵观今年初一历史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2,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问题考查。

试题所考知识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历史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考查。

3,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考点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含了政治制度史、中外交往、文化史、边疆诸领域,试题覆盖面广,注意考查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程度。

4,试题角度新颖,贴近学生认知

本套试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试题的情景创设上。试题设置的情景,或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时政、名人名言、影视作品、文献资料等,体现了命题者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带考的人文思想,又体现了命题者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反映了历史学科注重史料、史实,讲究科学性的特点。

三、试卷具体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题干设计巧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学生需认真审题才可以作出答案。 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由于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 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发生混淆。 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导致出错, 个别同学审题不清。

(二)非选择题

1、材料分析题失分的原因是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够,导致答非所问,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于材料一中的第一个霸主出错在于书写错误。

3,读图分析失分严重的是对于历史术语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描述不准确造成失分。

4,简答题出错主要是记忆不准确造成失分。

在分析错因的基础上,学生积极自查完善,弥补漏洞。

四、教学建议

1、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提升教师素质 充分利用好周四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预先对下一周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教师的个人特色和学生实际,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制作出展现自己教学特色的多媒体课件,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读书,多听课,多进行网络教研,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从这次初一学生的历史试卷来看,有些题目出现了空白试卷,且有的学生的试卷书写相当潦草,胡写乱写的学生很多,不及格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5,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了隐患。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历史学科,从而导致成绩低下,对此情况,教师要特别关注班级后二十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注重培优补差工作,扩大优秀面,把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使学生下半学期成绩能够得到提高。

3、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4、对文言材料要加以讲解,加强学法指导 由于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所涉及的一些资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对于课本出现的一些文言资料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位进而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等;在教学中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5、加强答题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第13篇: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命题难易适中,题量适宜,紧扣本阶段所学内容。本次考试试卷共分四大部分: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所占分值22分,包括字的字音字形书写,成语解释,病句修改,仿写及名著阅读。2:文言文阅读,所占分值18分,两篇都是课内文言文,都是以基础知识为准。3: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30分,包括一个课内现代文阅读一个课外现代文阅读, 4:作文:所占分值45+5分,是一篇写自己的半命题作文。 二:考试成绩情况:

总平均分 79分,一班平均分86分,及格率88.2%,高分率19.6%,二班平均分76.7分,及格率68.6%,高分率11.8%,三班平均分76.2分,及格率58.8%,高分率7.8%四班平均分76.9分,及格率70.8%,高分率2.1%。

学生总体成绩除一班外不太令人满意,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都与预期有一定差距,四个班中,一班女生较多,学习习惯较好,字迹也比较工整,做题时也比较认真因此成绩较好。 三:考试出错分析 1:总体分析

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比如字的音形,背诵默写,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等都失分较少。

汉字书写,课外现代文阅读和这次相对来说失分较多。

作文卷面大部分同学比较整洁,语句比较通畅,但选材不太典型,细节描写太粗糙。部分同学书写差劲,语句不够通顺,作文结构有待提高。 2:出错较多题目及出错原因

(1)基础知识积累欠缺方面。

字词的认读和运用、默写和名著阅读等方面的积累不够全面:第1题和第2题考查的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满分4分,但是蓦然部分同学不会读,烦躁写成烦燥默写题型较偏。第3题白驹过隙不少同学不会我,第6小题名著导读题《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大部分同学没有记住。抵小题默写填空除最后一个文言文默写和有关黄河的诗句外之外,错的很少,说明同学们古诗默写背诵掌握比较好。第4小题修改病句大约一半的同学能够作对。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考的基本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错的也比较少。总之,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题目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但是有关课外的语文知识积累题目出错的比较多,名著阅读灵活运用能力差一点。这些都是今后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努力的方向。

(2)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待提高,语言表达欠完善。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要点不全,都不会得满分,这方面出错较多的题目包括:17题:细节描写把握不准确,19题:对人物的心理把握不好21题:对小说的内容不能很好的把握,22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欠缺,23题:学生对短文的概括总结能力不够,26题:学生对题目要求不能很好的把握,只写了作用而没有写两个词语的含义,27题:学生的回答太过口语化。总之,现代文阅读题目是语文成绩拉开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得好的同学能得20多分,做的不好的同学只能得几分,不少同学还缺乏做现代文阅读题的能力,今后需要加强训练。

(3)对文字书写不重视,部分同学字迹潦草,缺乏写作能力,答题不规范。现代文阅读题不少同学乱写一气,尤其表现在作文方面,全级出现两名同学作文从头到尾只写了一段,还有的同学语句欠通顺,语言生硬。 四:学生出错普遍原因及今后措施:

(1):课外阅读不能紧扣本文中心,不能联系上下文去分析问题。 (2):分析问题时,思考问题过于简单,要点不全面。甚至审不准题意,看不清要求。 (3):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较差。

(4):教师授课时对做题方法指导不到位,对做题要求不太规范。

(5):教师要求学生的阅读量太少,造成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差,阅读水平,写作水平比较低。

(6)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够

四: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1:扩大学生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有用的课外书,每周写两篇读书笔记。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形成多读多记的语文学习习惯,课下鼓励小组长检查,每个学生准备语文笔记本,并注意做好笔记注意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 3:对于阅读练习应精讲精评,在这一过程中,教给学生答题解题的技巧方法并要求学生答题务必规范。可以将课内文章当作范文,多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讲解中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4:作文方面,教师应时刻要求学生审清题意,进行构思,要求学生多阅读,多练笔,多积累写作技巧,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要求学生练字,每天练50个左右,小组长负责检查。

5. 对语文上偏科的学生加强兴趣培养、方法指导、课堂上多关注,对字迹非常差的同学加强指导,强化训练。

第14篇: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六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是120分钟。从题量上看,比较适合初一的孩子,题量不大,时间充裕,能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学生感觉答得比较顺利,没有太大的难度。

优点:本套试卷共四道大题。第一大题是积累与运用,包括了拼音、词语的书写与改错;修辞手法的判断;古诗句的积累;各种句型的变换;褒义词、贬义词的具体运用等,涵盖面广,没有特别的难度。第二大题是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这道题里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训练,能够紧扣教材内容。第三大题的前三个语段都是课内重点课文的阅读,没有设置多大的阅读障碍,课外语段也易于理解。第四大题的作文,有两个作文题目,给了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相应的题目。

不足:本套试卷中也有很多超纲的部分。

1、前三个小题共10分,考查的是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这里有璀璨、皎洁、澎湃、蹑手蹑脚、悠然自得等一些词不要求学生会写的,结果考得都是书写;要求会认的字也是比较难的,超出了初一学生学习的范围。

2、阅读语段里出现了三个词语解释,都不是课下有注释的,很多孩子都没有答准,甚至没有答,超出了掌握的限度。

3、题目重复,第一题里已经有了一个现代文仿写的题,古文阅读里又出现了一道仿写题,而且是古文仿写。古文仿写是很难做的,何况对初一的学生呢?

4、作文题目不适合学生。第一个作文题目是以“环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初一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话题作文,怎么会写呢?话题还是“环境”,学生能谈出什么呢?所以,这个题目完全不合适的。

第15篇: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由我负责初一年级的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初一年级共有5个班,各个班的人数及学习基础略有差异,期中2班、3班人数相对较多,课堂气氛,学习气氛相对于其他,班都要稍好,

1、

4、5班人数不多,但是学习气氛不够活跃,四班学生相对沉稳,学习态度相对其他两个班比较好。

二、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本套试卷总分共110分,选择题60分,材料分析题28分,问答题22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杀那个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尤其在开放题中,要求学生学会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用以分析对当代的社会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及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的综合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

2、本次考试以闭卷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难度适中。

3、从试卷的内容看,本次考试侧重点在7-11课,无论选择题还是大题考察的内容都比较多。如:选择题8--20题考察的基本都是7-11课的内容。材料题中主要考察第7课的内容,尤其是商鞅变法。问答题中主要考察10-11课中秦朝的建立及灭亡的问题。

三、得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 从本次考试学生失分情况看,选择题主要失分在

2、

3、

6、15。材料分析题中的22小题,问答题的失分率为最高。主要原因在于:(1)学生对做题的方法没有灵活运用。如:选择题第6小题,学生反映红山文化遗址的所在区域没有提到,学生不会运用排除法进行筛选;材料分析题中22小题,学生因为看到给出材料复杂,无法判断材料信息,不懂得从关键字及给出的图画中判断题中信息。(2)对题目的理解不透彻。如选择题第3小题,学生没有读懂题目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农业的发展才使原始人过定居的生活,而不是造房术;选择题第15小题中题目中问的是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学生误以为是实力的对比。(3)笔记没有做好,知识没有记牢。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在上课期间讲到的内容进行分析时学生都表示听懂,到考察起来失分情况却很严重。如:问答题。秦始皇采取的巩固措施;秦无道的具体表现,在上课期间都与学生一一讨论总结,但是还是答不好。(4)由于种种原因本次初一教学九月中下旬才开始,所以课程进度相对较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练习巩固以及笔记记录情况的检查不够,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不够,所以导致这次考试失分情况严重。

四、今后计划

本次考试学生成绩不甚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多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因为初中生控制能力不是太好,所以要时不时提醒学生听课。 (2)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穿插历史故事,这样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便会主动学习。

(3)多做练习巩固。以学习指导为主,每次教完一课时便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

第16篇: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分析

白北关初中七年级历史科

姓名:武爱玲

联系电话:

15835814598

一、试题分析

就全卷内容来看,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设计的材料题较多,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二、答卷情况分析

49班最高分90分,最低分34分。90分以上1人,80-89分7人,70-79分13人,60-69分6人,60分以下8人,优秀率为2﹪,合格率为77﹪。(90分优秀,60分合格,各题按比例折合。)

下面就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

3题,问题问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不假思索的选上“大兴土木”,忽视了材料而出错 第二大题:

16题、第(2)小题唐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只有两个男同学答对,说实话我也不会。

唐朝灭亡后出现怎样的局面?大部分同学会答“分裂”只有1个同学会答“五代十国”,说明同学们还是不善于读图。

(3)、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什么政策解除了皇权的潜在威胁,同时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同学们答起来有点困难。需教师引导分析。

17题、第三问,同学们不能准确地说出唐玄宗时期怎样完善科举制。说明课本知识过的不系统,条理。

18题,第一小题,问题是依据材料一,从范围、内容、兼容等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而同学们不从这3角度答,而是乱写。导致失分。

第四小题,同样学生们不善于审题,忽略“依据材料”作答。 19题,第一小题,同样学生们不善于审题,忽略“依据材料”作答。

第五小题,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开明民族政策启示我们要民族团结,和平共处。 对外交往启示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

三、改进建议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考试时仔细审题的习惯,保持卷面整洁、书写端正和清楚的习惯。

2、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同时,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3、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4、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第17篇: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一)

本次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和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三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总体分析:

纵观整份试卷,它是一份有价值的试卷。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总的来说,本次试题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1、试题类型的多样性。

这份试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词语、成语、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还有诗词、名著、文言文、说明文、叙事类文章的考察,考查知识点较全面。

2、突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语文教学不是空中阁楼,要根植于生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试题中的一些题目就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如:综合性学习,你喜欢的名星是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种试题,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活性。特别是本次考试的作文,“如星星划过天空”,回忆自己幸福的小学生活及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学生更是有内容可写。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不牢固,学生在试卷上的错字比较多,如:“谆谆教导”的“谆”,错的尤其多,其中默写《论语》十则其中的五则,因为错字多,很多学生得分很少。还有名著题考到的《伊索寓言》知识,学生在总结寓意方面也出了不少错。

2、阅读:

尽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侧重对阅读理解进行了训练,并贯穿了很多方法进行了引导,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没有大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做题。说明文阅读做的还可以,最后的叙事类文章学生因为答的不全面失了很多分。

3、作文

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叙事清楚;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缺乏细节描写,有许多作文就是“流水账”;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三、建议

这学期教初一,感觉这一级初一的基础特别差,拼音不会写,错字联篇,而且学习语文的习惯更是没有,平时自己不能做到主动读书,教这一级感觉压力很大,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虽然有进步,但不明显。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觉得这份试卷出的很合我心意,除了阅读理解,其他题还是比较重基础的。初一初二重基础,初三初四重能力。

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题的得分率是很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还有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文对许多学生都是老大难,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并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读名著,从而拓宽视野。

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大的进步。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二)

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一上半学期已经悄然度过,期中考试随之而来。期中试卷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检阅的工具,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挥洒自信的舞台。现将本次语文考试试卷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0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名著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的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理解及名著阅读等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文言文阅读,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情况。试题较往年难度有所降低,词语解释由四个缩减为两个,句子翻译也选择了较短的句子,文章内容理解题也很基础。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共三篇,第一篇为课内现代文《风筝》,第二篇和第三篇为课外现代文。和以往不同的是第二篇为文学性较强的现代文,第三篇为比较简单的说明。三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40分。文题《我最想做的一件事》,要求学生写一篇能够叙事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并且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得分率较高。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第2题古诗文默写和第4题成语意思理解得分较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题和第5题,第1题和往年相比取消了修改错别字,字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各增加一题,学生不能准确写出“啜”和“贮”二字。第5题是一道名著阅读题,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所给诗句准确判断出作者是冰心,造成整道题均无法拿到分数。

第二部分的文言文阅读,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这得益于期中复习时各位任课教师对于考试重点的较好地把握及引领学生认真复习扎实巩固。词语解释“期行”和“引”考前均重点强调,句子翻译也根据文言文翻译原则做了训练,文章内容理解题为“单元测试卷”原题。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首篇现代文阅读节选自文章难度较大的《风筝》,但所涉及的三道题目并不难。“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什么;“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能否改为“仍在地上,踩扁了”;小兄弟的可贵品质等题目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有涉及。

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二篇《温暖的硬币》得分较低,第三篇《奇妙的唾液》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已经学会从文章筛选信息的学习方法,但是分析概括能力

作文部分,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难易程度

综观全卷,整体命题难度一般。学生平均分在77分左右就证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基本到位。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字词拼写和古诗词默写得分一般。说明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汉字的书写和诗词的识记重视不够,对课本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名言名句没有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字词知识加强督促,强化训练,让学生巩固过关;对于古诗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考标上要求的篇目要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文言文部分。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主旨的把握等。讲课时应全面落实,复习时要抓好重点。尤其是复习阶段,应多组织学生做相关题目,抓出一些重点句段让其翻译理解和识记。

3、现代文阅读部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答题的语言和技巧方面。在最后复习中,应尽量多选文章进行练习。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阅读题得高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4、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卷面不整洁、字数不够、选题同

一、所写内容缺乏新意、滥用标点、主题没能得到提升、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问题。建议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三)

第一学期的期末考,孩子们考的都还挺不错。有点开心。特别是9班,语文居然是全级第一,完全没有想到!!太棒了!孩子们,好样的!

打听了各个兄弟学校,除了与东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外,其他的平均分都差不多。但据估计,与此次市平均分可能还是有2分左右的差距。有点点失望。我知道无论凭过程和结果都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究于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而我这个语文备课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年的教学,完全是被动的,对什么似乎都一无所知。不想太耀眼,却还是改不了张扬的性格。许多时候,是我错了吧。但好累,也很倔强,不想改过了。似乎也有点委屈„„相信,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吧。要有信心!

这次统考试题新增了附加题,较以往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可以说与中考题型愈加接近了,各方面也愈加规整。

一、基础题方面。

古诗文默写得分率较高,学生默写比以前较有进步。统观基础题4题,默写7分所占比重相对是较大的,因此,在复习阶段,抓背诵和默写至关重要!另外,每一期的期末考试出题范围均为课本内容,研究近三年统考试题也能大致敲到此次的出题范围和大致篇目。

严重的是,处于重方言区的孩子在拼音题(即使是选择题)得分率都非常低。我想,在拼音的学习方面应该重在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仅靠复习阶段的强化练习是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更何况2分的分值(还有1/4的命中率)与默写实打实的7分可谓九牛一毛了。

改错别字题难度不高。但“苦心孤意”这个词能改对的学生还是不多。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来看,应该是复习阶段老师强调的不够,自己都对易考、易错字词把握的不够,学生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知识巩固不牢,成果肯定是不甚理想的了。

最后的描写和综合性学习得分率相对较高。一是平时训练的较多,二是题较简单,只要有一定文字功底和基本的语言功底的学生都能写好。但是描写风景的那道题学生在回答时还是千奇百怪的,那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时,不能简单的泛泛而谈,尤其是仿写某一段,完全可以以此类形式和要求让学生做一些系统训练,这样方能有的放矢,以不变应万变。

二、阅读

四篇阅读题,仍是两篇课内和两篇课外。课内的两篇,一篇是文言文,一篇是现代文;课外的最后一篇则是名著。

文言文阅读基本上是平时练过无数次,也考过无数次的。但能得满分的还是为数不多。症结在于最后一个分析“物外之趣”的原因题。其实此题较开放,答题要点可以有很多(而且平时老师都有过提示和训练),但学生往往在整体的概括和提炼方面不够全面和细致,因此失分。

课内分段是《紫藤罗瀑布》,可喜的是,经过训练,大多学生在答第一题句子的表达效果时大都知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也即是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等),因此,得分率不低。但最后一题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作用,试卷上明确写出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但学生还是回答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更可气的是,在复习阶段,老师还规范的归纳了回答这类题的技艺方法,学生每天都有读,都有复习,但成效却并不佳。反思自己,我也有责任,自己知道哪些复习资料很重要,但完全放任学生,让其自背自查,没有硬性要求哪些必记必背,学生要应付

七、八门课程,当然也是得过且过了。反过来看,其实是我对资料的重视度不够,有种第一年以观后效的旁观心态。

课外阅读就只有完全看学生的发挥了,题型无非是概括主要内容、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和谈自己感想。不难。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够深刻,更谈不上全面,那么在以后的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注重课外阅读的答题训练。万变不离其宗,相信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应该能有所提高。

名著阅读成了每年的必考题,因为统考的出题范围完全在课内,因此名著的篇目和各个题型都能了然于胸,学生在平时的针对训练也较多,但在概括寓意和归纳特点方面还是欠全面和准确。

三、写作

从出题来看,此次作文较简单,为半命题,基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是创新度不高。

从学生习作来看,大多学生习作立意不高。内容多为“我学会了做饭、洗碗、骑单车„„”,真正的优秀作文和高分作文大都写为“我学会了坚强、独立、仁爱„„”从题目来看,两类等级的作文完全一目了然了。

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阅读者也往往首先是从题目中对其作初步评判,可见,好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亮点,甚至还可成为得胜的关键所在。

令人高兴的是,大多学生还是明白了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因此,此次作文偏题的较少。但令人伤心的是,十班竟没有一篇高分作文!和李老师的

七、八相较,在作文方面,还是在于平时做的不够好,训练的不到位。考场作文的另一些技巧自己都还欠缺,比如字数、卷面,更重要的是内容。我想这与老师自身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有关的,没有谁好谁差,关键是自己要学会运用和发挥。怀才不遇的人只能说明是在某方面能力有限的人。

四、附加题

附加题得分率低是正常的。一方面在于初中生本身的文言文积累很少、底子薄,学生大多读不懂;另一方面,作为全卷的梯度题,其本身就是为了要拉开差距的。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古文阅读和理解方面的训练。读史使人明鉴,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积淀!

总之,就我来说,新学期的第一次期末考还是令人满意的。从教第一年,我本是作好了不理想的打算,也希望自己能先沉下去,再一飞冲天。呵呵,但事实胜于雄辩,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也没必要韬光养晦,抹杀孩子们的努力与付出。

不得不再说一点,令人忧虑的是,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还是较差,许多问题和方法仍是靠老师解决和归纳。我似乎也理所当然的不能免俗,我想这仍是应试教育的悲哀吧。

第18篇:七年级政治试卷分析

2011年上学期七年级政治期中试卷分析

白文校

本学期期中考试已顺利结束,现在对试题本身以及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无疑是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提高当前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更主动地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挑战。

一、试题分析:

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时效性,试卷有四大特点:

一、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四、试题更具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实际。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开放和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很多层面和领域;考查的知识点多、面广、容量大。本试卷共有三大题,23小题。

今年政治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语言简洁。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失分原因分析:

(1)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到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无论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必须建立在双基掌握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平时听课效率不高,思考、理解不够,课后巩固不足,考试马虎,不求慎解是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主要原因。

(2)审题能力不强,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要求仍不适应审题;不清,失分严重。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审题,看到题目后马上作答,意识不到审题的重要性,结果所答非所问,答得不少,得分无几,甚至不得分。有的审题了,但只看前面,不看后面,认真程度不够。

(3)思维不活跃,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知识重组、应用能力较差,不敢从新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理解应用能力。政治试题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中,即离不开书本知识、原理的运用但学生对书本原理的理解应用,往往只知其一,不能知其二,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而且比较肤浅,导致失分。

(4)理论联系实际不到位,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而且,答题时不够深入,层次较浅。。

(5)答题语言不规范,缺少政治术语,文字表述能力差;需要学生理解、归纳、表达答案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应用政治术语,语言贫乏,言不达意,甚至语句不通。另外,书写混乱,字不规范。错字较多,特别是些,关键字词,以至于理解不了学生的意思,不能给分。

(6)心理素质不好,答题时存在过度紧张或猜题现象。

四、今后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1、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要从面向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高度,从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把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中考改革对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要根据中考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2、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 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类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

(1)从知识的整体中去把握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规定性;

(2)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理解,不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3) 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做到能随时将知识线索从大脑的记忆库中调出来,又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着力点。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要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进行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应注意从答题的每一个环节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组织答案,学会科学表达。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习题。学生做完题后,要及时讲评,讲评不是要让学生记住答案,而是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答题心理等目的。

5、注重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6、应当在解题方法、技巧上多做指导,多做点拨,切忌把套路给学生,而应该把思路给学生,让学生能理清思路,掌握技巧,从而能针对不同的情境材料从容作答 .

7.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改变轻视政治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认真听,勤思考是基础,课后多看书,多理解是关键,多关心时事,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是做好开放性试题的必要手段.

第19篇:七年级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主要考查了以下重点:

1、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友谊的特质。

2、学习伴成长,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3、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描绘自我。

4、如何正确与老师交往。

5、如何处理好亲子冲突。

6、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爱护身体,养护精神。

7、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增强生命的韧性。

其实这些问题我在期末的复习钟都点到了,强调了,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背诵复习了,但是学生还是拿不到分,总结了一下原因。

二、考情教情学情分析

学生失分主要失分原因主要在于

1、对于第一题小英和冰花男孩的事例,认识把握不够全面,主要是易停于字面理解,缺少深度,找不出回答问题的关键,口语化严重。

2、关于综合性强的题型理解不够,材料分析学生理解难度还是挺大的,失分较高,很多学生都不会做,得分率不高,回答缺乏层次性,不全面。

3、对课本知识掌握不透彻,有些问题换个问法便不知道怎么回答,例如第三大题的第3小题,很少有学生能答对。改进措施

1、平时多联系生活,特别是社会立体生活,如把个体放在立体的社会中,学校生活中的角色、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公众场所的普通公民角色,等各方面去认识,感知,识别自己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2、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加强学习内容的落实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对角度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归纳,进行知识系统梳理与基本整合,梳理单元知识框架。

3、突出框架知识、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系统性要强。在教学中,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重视重点知识点,不要局限于记住零散的知识点,如意义不明,机械记忆,效果不好。

4、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因此政治课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避免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5、加强训练,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注意不同题型的方向引领,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答题方法规律。

6、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

第20篇:高二政治试卷分析

HB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考查的内容包括高二哲学的四个单元的内容,比较完整地考查了哲学知识结构,特别注重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总体感受是:灵活,与时事、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时政色彩。

具体特点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双基”,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理解和运用能力。期末考试作为阶段性考试,更应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把握。而高考强调考查能力、鼓励创新,也往往是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要求基础上所强调的能力考查。

2.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题目紧贴国内热点问题,积极反映群众所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正确认识、正确分析、合理评价国内外的现实问题,不仅是我们政治学科在平时教学中要贯彻的,更是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方向性原则。期末试卷正力图指导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朝这个方向努力。例如:第

27、29题要求我们要高度关注重要时政材料、29题第2小题要求我们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引导学生将现在的学习和以后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等等。

3.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第27题,在重视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重视了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突出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大部分主观题都强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政治术语的使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4、试卷的正答率和得分情况:全卷满分为120分,共29题,客观题分值为50分,主观题分值为50分。以一个班为例,客观题均分为27.8分,主观题在35分以上者占80%,其中第26题均分为9.8分,第27小题均分为8.3分,第28题均分为8.6分,第29小题得分率最高,均分为13.1分。

整体试卷的难度适中,客观题比较难,主观题处于中等水平,能充分体现高考文综的考纲要求。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总体得分不高,说明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基本知识的记忆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上有欠缺,例如单项选择题的第

2、

3、

4、

14、

19、22题,错误率较高,正答率分别为:15.1%、34.1%、37.3%、38.9%、44.9%、47.6%。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网络还没有构建,看问题缺乏多角度,有些知识的掌握本身有错误,审题缺乏深度,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1、不能排除错误选项,特别是带有组合选项的选择题,学生不会排除错误选项。例如第2题选项中②、③和第22题选项A、C、D均是错误的,学生未能很好地排除,第10题,本题考察的是对辩证法四个范畴的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内容,很多同学误选②③,即不一切从实际出发当成了辩证法来看待了,这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对政治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如“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深入细致、准确灵活的把握,因此我们仍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2、对题干所传递的信息不理解:如第3题中题干要求“既唯物又辩证”,很多同学不理解其意,加之对选项尤其是古语理解不透彻,失误很大。第19题、22题,由于很多学生对题干传递的信息不理解,所以不能找出相对应的理论来说明,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 1 易混知识点的理解区分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把握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非常弱。

3、缺乏语句的准确翻译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尤其表现在 “古诗文”、“名言”类题目。第4题中“万物独化,物各自生”属于形而上学观点,很多同学不清楚,用排除法也可以选出来的,这也反映出学生在选择题上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仍需训练。

(二)主观题部分

主观性试题总体情况尚可,比选择题的得分率高,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还不完整,头脑中存有的哲学道理还不厚实,表现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不匹配。

2、审题不细心,没有关注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对设问的审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第27题的知识范围为“唯物辩证法”,很多同学答题范围错误,答成唯物论,甚至认识论的知识。

如第29题的第1小题,设问要求是“人的价值是什么”,而很多同学在分析时答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也有部分学生回答成价值观的有关问题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原因,或是用“体现”作为关联词来组织答案,很不符合题意。

3、学生答题不规范,如答题缺乏针对性,意思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内容、观点显得比较零散,有的就是理论观点的简单堆积。如第27题只是说用辩证法而没有具体说明用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还是创新观,结果是相当一部分都是把四个要点都堆积上去了,缺乏有针对性的分析说明。

4、每一小题具体作答情况分析:

第26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大部分能知道从规律的知识作答,问题出现较大的是对观点和材料的结合分析部到位,还有个别学生原理写不完整。

第27题综合考察辩证法的四个观点,联系、发展、矛盾和创新,问题突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观点写不全,分析不到位。

第28题考察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得分率较高,基本上都能写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四个内容,有一部分连真理和认识的反作用也写上了,具有明显的理论堆积的倾向。

第29题得分率最高,这一方面是去年的真题,刚模拟考试过,另一方面是,这个是我反复强调并作为上黑板默写的知识点之一,但问题是,这个题第(1)小题问题在于,缺乏结合材料分析者居多,仅仅是理论的说明,且有学生因为审题不够深刻而答偏,误答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2)小题和全年的分值分配不同,比去年的多4分,导致部分学生答题的要点不详细,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

(一)教学改进措施

1、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双基”,注重知识结构和网络的建立。严格按照政治学科教学要求,做好知识的梳理、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澄清一些相近、相关的概念和原理,真正做到基础知识夯实,基本观点明确,主干知识清楚。

2、继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形成主动关心社会热点和生活的习惯,并经常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3、加强备课组内部的集体备课,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注重备课内容,集中加强教学难重点的分析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尤其是易错点、易混点的分析,以及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案的设计。

4、提高审题能力,应加强平时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注意找出一些典型题目作例题,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即如何抓住所给材料的重点知识,认真提取有效信息,如何找出与书本知识的关联点,再合理组织答案。学生平时也要注意从资料的典题中归纳总结审题方法,并勤加练习。

5、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改变过去平时不及时巩固掌握,期中、期末背背的习惯,严格做到框框清、周周清、节节清、课课清。同时在课堂课后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包括其他学科的学习),以此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力争做到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多花时间在政治学科上。

6、要与时俱进地研究学生学习状况,尽可能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高效率的学生学习方法,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政治,促使学生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二)两条建议

1、尽量不要出去年考试过的题,如今年的最后一题和全年的题目基本上是同一个题目。

2、加强对不同学校之间学生互传答案的监督力度,避免雷同卷的发生。

以上分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2013-01-31 3

育才高中高二政治备课组

初一政治试卷分析范文
《初一政治试卷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