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实施方案

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24 08:33:34 来源:实施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贯彻落实镇人居环境会议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经**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制订以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进一步做好美好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大力营造清洁、优美、和谐、幸福的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自然村要充分尊重村情,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风俗传统等方面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一村一策”建设方法,坚持分类指导、分类实施。突出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二)政策激励、长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各自然村要整合村内资金、集中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巩固和发展工作成果,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普家村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普保忠,普理文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人每月4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二)**上寨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普正保,普金安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人每月4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三)

**下寨

(1、2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

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日常打扫由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分为3组,每月5号,15号,25号为打扫日,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所有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负责监督。

(3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赵学文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月4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负责监督。

(4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赵建辉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月26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5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普文玉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月3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四)**中寨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日常打扫由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分为3组,每月5号,15号,25号为打扫日,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所有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负责监督。

(四)

阿拉莫村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日常打扫由全体村民负责,分为4组来打扫卫生,一个星期打扫一次,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所有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以村总支书记普学寿任组长,主任普锋任副组长,其他村三委干部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量化任务,细化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强组织保障。

(二)宣传发动,成效明显。及时召开村三委干部会议及群众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定期召开加压促进会和调度会,对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强调,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文化墙等形式,让广大群众知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和意义,在全村营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村党总支

**村民委员会

2019年10月10日

推荐第2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2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面落实创卫工作责任制

为确保卫生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镇环境卫生综合建设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村、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卫生综合整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相应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或部门一把手任组长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环境卫生规章制度,配备卫生专干,在镇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实行地域目标“谁管辖,谁负责”的工作机制,做到每项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时限、有专人抓,有效推动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落实经费,不断加强环卫工作队伍建设

镇每年拨出专款,专门成立环卫小组,负责镇区主要道路的清洁工作。各村也专门成立了环卫工作队伍,负责做好所在村的垃圾清运和巷道的保洁工作。同时,镇每年组织一次环卫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环卫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宣教,扎实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今年来,我镇一如既往地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征订《人之初》杂志以及《除四害基本知识小册子》等,通过各种形式发放至村、卫生院、防疫站、村卫生室、中小学校和群众手中,同时结合灾后的除四害工作,在镇有线电视台播放除四害宣传片,出版健康知识宣传栏,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卫生基本常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树立

“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四、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卫生基础设施

组织水尾溪沿途各村对水尾溪进行清淤、竣深,有效解决了水尾溪雨季积水严重、污水四溢的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积极推进镇通村供水工程建设,目前,全镇各村全部实现通水到村,群众饮水脏、饮水不卫生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五、加强管理,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卫生管理规定

一是采取日常性管理与突击性行动相结合的形式,对区域内的沿街铺户和市场商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室内达标”的规范管理,杜绝“六乱”现象。二是清除卫生院门口的垃圾点,镇区及周边地区实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确保镇区环境卫生的整洁;三是以村为单位,划分地域,做好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垃圾袋装化。四是镇主要马路及人行步道、巷道坚持“一清扫二保洁”制度,定人、定岗、定路段清扫,确保辖区巷道有一卫生死角,即刻清除、清理。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工作,通过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黄渠桥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按照安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队队长具体抓。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号召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发动、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入村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等有利时机,制作横幅、印刷标语、以及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村干部深入一线,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的同时,特别仔细地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从而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村村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统一广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3、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村先后开展三次集中的大规模整顿,清理道路两侧、排水沟卫生死角,对各条通村道路及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理,并采取有力的奖惩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4、加强考核,确保实效

二、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清扫,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5、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推荐第3篇:某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XX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委办发〔20XX〕X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4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全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视频会精神,加快改善全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全乡面貌,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宜居乡村建设,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指导,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先行、规划引导、统筹整治、保护乡土风貌、村民主体、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顺序和标准,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乡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建立“审批简化、服务到位、监管有效”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机制;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全乡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提升全乡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工程。

多措并举,综合整治。综合采取改造、改善、排查整改等措施,加强典型示范引导,全面提升整治效果。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注重上下联动与条块结合,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

1、整治道路乱停乱放、乱堆乱放。全面排查整治XX乡集镇和各村主干道沿线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对长期停放的“僵尸车”坚决予以清除,保障道路畅通;对公路沿线砂石料场、车辆修理厂、废弃物回收点等进行全面排查,杜绝乱堆乱放。

2、集中整治“野广告”。通过对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和公共设施、路面、杆线、树木等处张贴、涂写或者刻画“野广告”行为的集中整治,根治乱贴乱画现象。

3、全面治理道路沿线乱倒垃圾行为。组织各村路段长和各村卫生保洁员分段包片,负责对垃圾倾倒行为的监督;组织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坚持每月对重要道路进行清扫,有效收集白色垃圾,确保路域卫生整洁。

(二)全面排查整治河道污染。

1、加快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强化集镇污水治理。根据上级安排的项目和资金,抓紧抓实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加大对村民污水排放和垃圾倾倒行为的排查整治力度。负责对村民污水排放和垃圾倾倒行为的监督,对养殖户粪便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对河道垃圾坚持每天收集处理,确保河道清洁;继续落实河长制,建立严厉的处罚和问责机制,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

(三)从严治理垃圾废渣污染

1、整治集镇环境卫生。补充完善集镇垃圾桶、中转站、清运车等环卫设施建设,做到布局合理、数量充裕、管理规范。坚持每天对监管区域进行清扫,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开展无害化处理,禁止垃圾乱倒。

2、严厉整治建筑渣土偷倒乱倒问题。重拳整治渣土运输抛洒、偷倒乱倒等违规行为,全面规范XX乡渣土运输作业秩序。

3、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农户的宣传动员力度,强化对农户生活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倾倒行为的监督,将群众环境卫生保护纳入《村规民约》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农户参与率,农户生活垃圾,每个村民小组由村委会合理指定集中收集点,进行统一转运处理。

(四)依法拆除违法违规建筑

由乡建所牵头,各村参与,按照“杜绝增量、消化存量、建立机制、确保长效”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属地责任,采取政府统一领导、全面自查摸底、依法集中治理、指标量化验收、常态巡视检查等手段,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建筑集中整治行动,坚决遏制住违法违规建筑蔓延势头,不断提升全乡防违控违拆违水平。

(五)有序推进我乡“厕所革命”

合理优化公厕布局,以新建、提档、升级为重点,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农村公厕,健全公厕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将农村公厕纳入村庄日常保洁范围。进一步提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六)实施农房整治行动

试点先行、分类处置,违法应予拆除的,坚决拆除;对符合条件且愿意按照要求开展整治的,由乡政府负责技术指导并培训工匠,由村民委托工匠实施整治,完成整治后依法完善相关手续。重点解决既有农村村民住宅层数过高、体量过大、布局过密、“裸房”多、私搭乱建严重等问题。整治既有“裸房”,有条件的实施“平改坡”、外墙装饰装修完整、体现地域特色,经济困难的推广檐口砌筑“女儿墙”、外墙刷缝嵌缝等简易线性工程,确保房屋安全和构件完整,改善居住功能,提升建筑风貌,将农房整治行动作为试点重要内容。

四、保障措施

(一)抓好典型示范。XX乡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各挂一村,通过树立一批典型示范,带动其他村庄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炼出一系列符合我乡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模式和经验,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通过总结会、现场会、交流会等形式,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推动全乡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要素保障。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一表、一图、一单”即一张时间推进表、一张工作路线图、一张责任清单,明确每个项目的关键节点目标、年度目标和总目标,工作推进办法措施及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努力营造实干拼闯的工作氛围。

(三)狠抓督查考评。加大责任传导,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专项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乡建所要结合“万人保洁”考评工作,制定完善“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查考评奖惩办法,并建立问题台账,全程跟踪督办,实行“一月一考评、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奖惩”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通报;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进行批评。对季度考评成绩在倒一、倒二、倒三名的村分别给予处罚。对考评成绩第一次连续两个月排名在倒数三名的村,由乡效能办约谈相关责任领导;对考评成绩第二次连续两个月排名在倒数三名的村,由乡效能办约谈挂村分管领导和挂村划片责任领导;考评成绩连续三个月排名在倒数三名的村,由乡领导约谈挂村主要领导;并将约谈名单报乡组织办,作为选人用人依据,必要时启动问责。

五、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6月底,乡党委、政府将对全乡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次开展检查,在全乡开展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行动,重点任务就是抓好“三清理三整治一健全”,即:清理全乡生活垃圾、清理塘沟污水、清理乱搭乱建;整治车辆乱停放、整治经营秩序、整治乱堆乱放;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集中行动按月份的工作安排:4月再动员再部署:一是各村、各站所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和工作责任;二是各村、各站所要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乡整治办集中办公人员不少于5人,负责日常工作,常态化推进工作落实;三是要建立领导小组组长抓示范点机制,组长要挂一个村,抓典型引导,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每月坚持不少于3天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建立分级负责和挂村领导干部挂点责任制;五是路段长负责对其责任包干路段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维护路段内的交通秩序、经营秩序、路段内环境卫生和路段内的花木养护及市容环境等,劝导和制止人们不在店外经营、不在非机动车道乱停乱放、不乱倒垃圾、不违章搭建等;六是建立健全乡村二级责任传导、督查考评、现场推进、明察暗访等长效机制;七是广泛宣传发动,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书;八是要出台“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门前三包”等方案并全面实施;九是加大典型示范宣传,掀起全民关心全乡人居环境改善、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集中行动的热潮。

5月再整改再落实:一是乡村领导小组要召开现场推进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阶段性7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二是乡、村挂乡包村责任制取得阶段性成效,乡主官深入所挂乡包村指导推进工作,解决问题不少于3次,工作有亮点、有成效,全乡60%以上村建立了“门前三包”责任制,60%以上村开展了“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领导小组组长示范点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实现组织领导好、群众参与好、氛围营造好、推进机制好、工作成效好的目标,典型示范作用明显;四是各路段长是责任路段的第一责任人,牵头单位负责人是责任路段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各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研究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加强对各村管理的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确保各村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六是要按照坚持常态检查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和飞行抽查、“回头看”和问责问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乡对村全面检查评比和问责问效;七是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八是抓好“两头”典型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6月再巩固再提升:一是乡领导小组要召开工作总结会,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提升,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二是乡领导挂乡包村责任制取得明显成效,挂点乡90%以上村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90%以上村开展了“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领导小组组长示范点建立健全了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全乡实现90%以上村建立并组织实施了“门前三包”责任制,有90%以上村开展了“美丽庭院”和“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五是继续按照三个结合的要求,开展乡对村的检查评比和问责问效;六是各路段长要广泛动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城区管理和宣传工作,进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健康意识、文明意识和参与意识,主动关心和自觉维护城区环境的良好氛围;七是相关站所要充分运用好联席会议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八是继续抓好典型宣传,通过抓正反“两头”典型宣传,促“中间”不断提升。

7月再总结再推广:注重建章立制、常态推进、兑现奖惩。固化长效管理措施,有关站所形成合力,群众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常态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的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4篇:人居环境整治总体工作计划

***街道村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年度计划

2019年2月23日

近年来,**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过科学规划、真抓实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整治成果,针对2019年工作**街道提早谋划,经过认真调查摸底,合理探讨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一、村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农村改厕工作

**街道剩余未改厕住房878户。2019年将按照市县改厕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完成。

改厕工作计划投资170万元,投资来源为向上争取资金。

2、生活污水处理

已开展村屯小型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村为**村。**村建设完成28户投入运行,**村2018年完成管网铺设,预计2019年9月完成调试投入使用。***村已完成整村动迁,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污水处理工作计划投资260万元,投资来源为项目资金。

其他三个村积极努力向上争取资金2000万元,以完成生活污水处理。

3、绿化工作

2019年**街道计划完成植树25610株。其中街区绿化植树6400株,村屯绿化植树15440株,设施农业小区绿化3770

株。绿化植树期限为4月1日至4月30日。

绿化工作计划投资50万元,投资来源为自筹解决。

4、基础设施维护工作

(1)路面修复:破损面积1625平方米,计划10月底完成;(2)边沟砌筑:边沟破损长度2995米,计划10月底完成修复工作;(3)广场铺砌:**村1200平方米文化广场重新铺设彩砖,计划7月底完成;(4)围墙、栅栏:土地龙王社区新建围墙150米,**社区和**社区新建栅栏350米,街道各村维修栅栏2860米,计划9月底完成;(5)路肩彩砖:**社区新铺彩砖300平方米,街道共计维修彩砖4330平方米,计划9月底完成。

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计划投资150万元,投资来源为自筹和项目争取。

二、卫生网格化管理

**街道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区间划分为:街道和村一级网格数10人;街道和村屯内网格分块二级网格19人;保洁员具体分块三级网格89人。

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强调落实,管理垃圾分类治理中,垃圾外运由**公司负责,全年外运垃圾3000余吨。建筑垃圾与可降解垃圾村里安排专人每日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

每名保洁员责任分区明晰,边界细化到住户姓名,实现日常保洁工作定时、定位,确保路面、边沟等公共区域全天整洁干净。

网格员监督员每日至少2次巡查环境卫生,监督检查保洁员和垃圾清运等工作及时到位。

三、亮点村打造工作

本着“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原则,**街道结合村屯特色,努力打造**村

“引贤下乡”民宿旅游工作试点村,打造**村少数民族宜居观光特色村。

**村的打造首先是设施建设:

1、2018年完成了村部升级翻建工程,现已投入使用。投入项目资金260万元。预计7月完成村部前广场重建工程。

2、兴建10处特色民宿房屋,现已完成主体施工,预计今年10月全面完成室内外布置,投入使用。预计投资1350万元,来源为项目资金。

3、200亩葡萄园采摘基地已硕果累累,初具规模。

4、18年完成了村屯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室外管网工程,预计今年9月份完成其他调试工作投入使用。预计投资262万元,来源为项目资金。

其次是新乡贤对接引进工作

现已对接艺术、生态、金融、商业等领域新乡贤10人。其中,艺术类新乡贤7人,包括****。目前,上述人员都已经与**街道签订了“新乡贤入住协议书”。

2019年计划加强**村旅游观光景观建设,将完成氧化塘周边水系景观改造工程。具体为5000平方氧化塘护坡铺砌、水景凉亭布置、周边甬路铺设及观赏林木种植等。计划在10

月底完成整体施工,以此打造观光中心亮点。计划投资1200万元,投资来源为项目争取。

以上是**街道2019年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的一些重要计划安排,虽然经过我们的思考论证,但一定存在许多不到之处,恳请县委、政府给以指导和支持。

推荐第5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材料

开展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乡村

——某某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

某某区某某镇位于某某市区东南方向15公里处,全镇总人口5.4万,耕地6.4万亩,辖29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2015—2018年连续三年荣获夏秋秸秆禁烧先进乡镇,2017年荣获某某市先进基层党委。

一、因村制宜抓示范

紧密结合各村历史现状,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科学制定各村整治方案。去年精心挑选12个不同类型的村作为先期试点,培育出了不同类型的示范典型。

二、强化责任抓落实

提出了“政府主导、村为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在组织领导层面,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在镇级层面,每名班子成员带领3-5名机关干部作为第一责任人分包1个试点村。在行政村层面,明确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各村运用四加二工作法,推荐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人员,成立了改善人居环境协会。在广大群众层面,干部带头,党员先行,激励群众自发参与治理。

三、注重长效抓机制

在投入机制上,采取了“五个一点”的融资模式:一是经费贴一点。村级经费每年用于人居环境整治的费用不低于年村经费的50%。二是群众筹一点。在广大村民享受到环境整治的成果之后,动员群众自愿筹集。三是社会捐一点。各村邀请在外人员回村感受环境的变化,激发他们为家乡捐助做贡献。四是政府奖一点。镇党委、政

- 1

推荐第6篇:大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大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周巧洪 崔应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08日 07 版)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发展,忽视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整治,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聚落发展空间无序、自然生态失衡、人文景观破坏、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传统文化衰落甚至消亡等严重后果。事实上,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决定了亿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而且也影响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成为制约我国整体人居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关键环节。

迄今为止,我国约7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占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而农村所占的土地面积则占了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作为维持全国口粮的农业,则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如此辽阔的农村土地、如此重要的农业生产,共同组成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系统,成为我国人居环境中的关键一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了有限发展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农村人居环境发展重视不够。近年来,国家重新调整了发展战略,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人居环境随之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对传统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了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虽然20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了《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条例》,但该条例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其规定的条款在农村基本上也没有认真执行过。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以及村庄整治的规划标准,农村居民滥用耕地、私搭乱建等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各种挑战,森林遭受大面积砍伐,植被遭受无端破坏,脆弱的生态平衡正在走向失衡。各种乡镇企业如小煤矿厂、小水泥厂、小火电厂等肆无忌惮地排放各种污染物,造成了农村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底子薄弱,农村生产生活等多种基础设施仍然非常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我国日益严峻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我们果断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分类指导,合理布局,根据村庄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不同人居环境的现状,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统筹安排生产性基础设施。加快修改《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条例》,把农村建设和发展规划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化、法律化与制度化。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长效工作推进机制。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紧迫性、长期性,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考虑当下、着眼未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政府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要建立长效资金投入机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需要革新资金投入方式,建立“政府投入为主,村民支持为辅,积极发挥社会支持”建设公共设施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和以村民为主体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要建立长效环境立法保障机制。建设农村人居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明确各方环境保护职责,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法律保障。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逐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让村民居有其所,全力保障农村基本生活;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村脏、乱、差等难题;开展大规模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同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以及消防设施改造工程,完善农村基本设施配套。

加强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是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行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二是要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三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集体土地,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四是要加强对村镇污染企业的整治,严格控制城镇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重点治理乡镇村现有排污企业,规范排污标准,杜绝有毒有害污染物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第7篇: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2019年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周家排村丰周组“积分兑商品”试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动员全民参与,光靠镇村干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积分兑商品”是其中一种有益的探索。丰周组共有村民43户170人,是周家排村委会所在地,我镇选取该自然村作为试点,开展村民人居环境积分兑换商品活动。由村两委班子、理事会成员组成的评分组,每月对村民的环境整治和卫生情况进行星级评定和现场评分,评出3户五星级的“最清洁户”,给予积分加50分的奖励,并颁发“环境卫生户”流动红旗。每户村民户上都印有《村民积分手册》,由民兵连长登记在册,并在村委会显眼位置公示,村民获得的积分可以到商店兑换相应的物品。50分以下不予兑换,50分以上的奖品按价格形成梯度,最高可获得食用油一瓶。通过评比和积分兑换商品,该村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成效非常明显。镇政府鼓励其他村可以参照这种模式,也可以创新其他方式方法,引导群众自觉参与。

(二)不塘口村六石组人居环境整治样板行动。工作开展伊始,发现存在标准不高的问题,很多群众不理解,总觉得农村就是这个样子,不能跟城里比,很多群众也动手整了,但标准太低,效果不佳。鉴于此,6月20日,我镇组织镇政府全体干部和不塘口村两委班子到不塘口村六石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样板行动,将六石打造成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标准和样板,组织其余各村到六石参观学习,以高标准带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

(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现场评分。在评比中找差距,在评比中促整改。7月4日至5日,我镇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和各村支部书记,到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评比,细化评分标准,并实名打分,按照班子成员占70%,各村支部书记占30%得出最后的总分。此项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对第一次评分后三名的村给予通报批评,第二次评分后三名的村在全镇大会上进行表态发言,第三次评分后三名的村给予组织处理。

(四)严格暗访督查,严厉奖惩机制。一是成立镇人居环境整治暗访组,每周深入到各自然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拍照和影像,在镇村干部大会前播放,并限期整改,对第一次发现的问题,第二次暗访仍然没有整改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通报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二是从今年起每年各村评选5户“环境卫生户”,评选1名“最佳保洁员”,全镇评出2个“整洁村委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把工作进展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突出的村点作为今年年底镇里“三看”示范点,年终考评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加分。

二、存在的问题

1、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部分干部、群众认识还不到位,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高,主人翁意思不强。

2、部分村民卫生文明意识不强,素质尚有待提高。

3、人员、经费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镇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强化干部责任担当,按时序稳步推进。

1、思想上再动员。进一步搅动全镇干部群众思想,动员全员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做好舆情稳控。

2、责任上再落实。压实责任,密集调度,强化落实,挂图作战,制定好人居环境整治进展表,将工作责任细分到工作队、到村组、到责任人,及时跟进工作巡查督导,严格责任追究,确保问题保质保量整改到位。

3、措施上再细化。进一步完善环卫、城管人员队伍,完善门前三包制度,对侨银公司考核制度,通过自筹、集资等方式充实环境整治经费,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推荐第8篇:人居环境问题整治情况

送表矿区人居环境问题整治情况

送表矿区7月27日至7月31日人居环境主要工作为: 1.督查环境整体卫生。

2、清理小广告。

3、规范市场秩序

4、组织环卫工参加评优差会议

5、组织各村人员参观马窑环境

6、禁烧督查

推荐第9篇:嵩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嵩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根据中央、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与污染防治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美丽嵩县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因村制宜,分类推进。充分考虑村庄在自然资源、空间形态、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确定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依据镇村布局规划,逐步引导行政村规划发展建

设“美丽宜居乡村”,其中有条件的“特色村”和“重点村”积极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一般自然村加快构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清”标准。

——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学习借鉴先行地区经验,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注重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 注重乡土味道,强化乡村传统肌理、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保护,做好重要空间、建筑和景观设计,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综合提升村水林田路整体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村民主体,政府引导。尊重村民意愿,根据村民需求,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制定规划、项目扶持、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村民、社会和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注重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系统化思维,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积极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运营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

成并长期稳定运行。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日常管理落实到位、设施维修养护到位。

三、行动目标

2020年年底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

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区周边村、政府所在地村、中心村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景区内的村庄(一类区域),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基本具备条件的村庄(二类区域),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三类区域),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村庄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清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卫生厕所普遍推广,村庄道路硬化及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明显提升。

少数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的村庄(四类区域),在优先

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1.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各乡镇要按照“五有”(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有完善的监督制度)标准和“四个环节”(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施乡镇转运、县处理的乡镇,要建设密闭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无法转运至县处理的乡镇,要建设卫生填埋场。村庄要合理配备垃圾清扫和密闭式收集设施。2020年年底前,全县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通过验收。

2.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垃圾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2018年积极推进饭坡镇曲里村,车村镇天桥沟村、龙王村,何村乡箭口河村,黄庄乡三合村等5个全县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工作,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019年,每个乡镇选择不少于1个村作为试点。2020年有条件的乡镇普遍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3.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开展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逐步建立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规范处置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并达到要求。

4.加大陈年垃圾清理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的力度。以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主要交通干线沿线以及河流、水库等区域为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禁止城市向农村堆弃垃圾,防止城市垃圾“上山下乡”。严禁露天焚烧、未经防渗处理随意填埋垃圾。乡镇要抓紧制定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分类整治方案,坚持一处一策,明确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并实行滚动销号制度。2018年24个贫困村农村环境整治达到省定标准;闫庄镇闫庄村建成垃圾中转处理站及保洁设施;饭坡镇曲里村、车村镇龙王村、车村镇天桥沟村、德亭镇德亭村、大章镇东湾村、库区乡桥北村、何村乡箭口河村、田湖镇毛庄村、黄庄乡三合村等9个村建成小型垃圾处理厂及保洁设施。2020年年底前完成全县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

1.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确定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模式。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在污水管网覆盖不

到的地区推广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在山区、丘陵不适宜三格化粪池施工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改厕模式。农村新建住房均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乡村学校、卫生院(室)、村委会等公共场所的厕所基本达到《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三类标准。2018年年底前每个乡镇至少建设2座三类标准公共厕所。

2.建立厕所粪污治理长效机制。乡镇要科学选择区域内农村厕所粪污收集处理方式,明确维修、抽取、转运、处理的实施办法,配备精干高效、责任心强的管护人员,保障日常管护工作经费,确保管护机制落实。县相关部门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或个人参与厕具检查检修、粪污收运以及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等工作。

3.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农户逐步实施“三退三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循环),发展绿色养殖。2020年年底前,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科学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方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因村制宜、逐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鼓励各地通过EPC、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优选专业化企业负责村庄生活

污水治理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建设运行管理,强化市(区)域内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护、一体化推进。指导各地合理选择接入市政管网、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或分散处理的治理模式,加强处理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和质量管理,重视村庄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2.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经济条件较好、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建设使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成但未正常运行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收集系统和运营机制,实现正常运营。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和服务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城镇污水管网短期内覆盖不到、居住分散的村庄选择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无(微)动力等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设施。暂无能力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要合理建设污水排放沟渠,解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问题。优先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陆浑湖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流两侧、交通干线沿线和县界周边乡镇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2018年何村乡箭口河村建设污水管网;黄庄乡三合村建成小型污水处理厂。

3.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垃圾清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

(四)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1.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优化完善村庄路网,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2020年年底前完成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2020年年底前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实现村庄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晚有照明。

2.提升村庄形象面貌。加强乡村规划管控,开展专项整治,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着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新(改)建房屋要突出当地传统民居特色和时代特征,防止盲目照搬照抄、千村一面,严禁脱离农村实际建大公园、大广场、大牌坊等形象工程。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弘扬中原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

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按照有关规定,持续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等创建活动,提升卫生创建工作质量,扩大覆盖面。2020年年底前国家级和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数量占比分别达到80%、25%。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

优化完善镇村布局规划,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合理确定重点村、特色村等规划发展村庄和一般村庄。指导乡镇基

本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将公共服务改善、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其他建设发展要求落实到区域空间,鼓励推行多规合一。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机制。村规民约应包含尊重和支持村庄规划的内容。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2020年年底前,实现全县乡村建设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基本覆盖,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1.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围绕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多位一体”建设,按照“有规章制度、有管护队伍、有劳动装备、有资金保障、有考核奖惩”的“六有”要求,加快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推行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合理确定缴费标准,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2.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支持村级组织和个人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

3.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设置

“绿色窗口”,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强化政策支持

(一)建立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建立各级政府补助、村集体资金及社会资金参与、村民合理付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县财政积极支持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治理等重点工作,将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纳入预算,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规划、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奖补、农村社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河塘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相关资金,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用于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试点示范、分类分档、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可统筹使用上级均衡性转移支付等有关资金,用于弥补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维护费用,建立管护长效机制,不足部分由乡镇政府承担。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新贷款品种,适度放宽贷款审批条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

(三)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积极推广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项目,鼓励采取整县打包或城乡一体的模式,增加项目吸引力。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引导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支持供销社发挥系统优势、合作经济组织优势和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专家库。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师、建筑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进村服务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县直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鼓励中等学校、企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和工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县负总责、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县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协同推进和分类指导,县住建局牵头做好推进工作。强化乡(镇)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

(二)扎实有序推进。各乡镇要对照本方案抓紧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重点方向、目标任务、建设项目、责任分工、资金筹措、考核验收等内容,2018年6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报县住建、环保、发改部门备案。2018年年底前,选取饭坡镇、库区乡、何村乡、黄庄乡、车村镇开展县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试点示范,在垃圾治理、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污水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试点示范,探索总结符合实际的治理模式和运行管护机制。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2019年年底前全面铺开,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

(三)加强督导考核。研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住建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结果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并以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将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评估督察结果与支持

政策直接挂钩。按照有关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懒政怠政、不能按要求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问责。

(四)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保障村民权益。明确村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鼓励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结合村庄实际,将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农村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缴纳保洁费、投工投劳、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推进移风易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激发村民自愿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在动力。

(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让村民了解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媒体和社会监督力度,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举报投诉热线等渠道,曝光村庄环境卫生死角、脏乱差反弹及不文明现象,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快形

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10篇:某乡某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XX乡XX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我乡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为着力点,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保证,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工作目标

以党员牵头、群众参与、文明卫生户创建为载体,通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清理农户房前屋后、农村主次交通干道沿线、沟渠塘坝、畜禽养殖场等废弃物、堆放物及垃圾池,逐步建立“户分类保洁、一村一人一车集中处理、村负责公共区域、乡考核评比奖惩”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卫生整洁水平,为建成乡村旅游、生态宜居的新XX创造条件。

三、整治重点

1.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各村以组为单位聘请保洁员形成长效管理,全面整治各村主干道路、沟渠池塘、广场空闲地等公共区域,彻底清理公共区域范围内堆放的垃圾、柴草、建筑废料等,保持道路畅通,公共区域干净卫生,沟渠池塘无黑臭水体,无裸露垃圾。

2.群众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发挥村支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老基层干部等群体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包片、包户责任制。广泛长期上门宣传发动群众,督导落实群众参与,以文明卫生户评比创建为载体,形成浓厚的群众氛围,重点治理群众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问题,保持群众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养成人人讲卫生、家家搞卫生的良好习惯。

3.“空心房”整治。对村级“空心房”有序进行整治,具体按照出台“空心房”整治方案落实。

四、工作要求

环境整治做到“四清”、 “三有”、“三无”:

“四清”:清洁家园。庭院杂物无乱放、房前屋后无垃圾、墙面无乱写乱画、无乱搭乱建等现象;清洁水源。清理疏浚沟渠、池塘,水面无垃圾和漂浮物,无生活和规模养殖污水直排现象;清洁田园。农田及周边沟渠无农药、化肥等包装物和废弃农膜;清洁能源。倡导使用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三有”:有卫生设施。农户聚居区按照就近、方便、需要的原则实施垃圾清运;有保洁人员。村、组有专职保洁员;有管理制度。完善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工作方案,制定《农户三包责任制》、《村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文明卫生户评比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无”:无裸露垃圾。彻底清除路边、河边、桥边、公共地段、农户房前屋后的垃圾,无裸露的生活及建筑垃圾,引导农户实行家禽圈养;无污水乱流。疏通阴沟、下水道,保证沟渠畅通。禁止农户厨房、卫生间、畜禽栏舍的污水向管道和沟渠排放;无乱堆乱放。清理堆放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的杂物,定期对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的杂草进行修剪或铲除。

五、整治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X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XX同志任第一副组长,党委委员、副乡长XX同志任常务副组长,XX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年度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推进、考核等。

(二)舆论宣传

1.广造声势,提高民众对环境卫生整治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播、微信、向全乡居民发放公开信、出动宣传车等各种途径宣传发动,引导全民参与;组织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争当环保志愿者”活动;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骨干当环境保护协会会员,加强监督,集中民智,凝聚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各村对村支两委成员、党员干部定岗定责,建立村支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包片包户责任制,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3.各村分别开好党员、村民代表会和屋场会,传达贯彻好上级会议精神,做好户主环境卫生月、季评比工作。

4.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污水乱流重点宣传督查,并采取相应强制手段。

(三)考核、督查重点与标准

各村(场)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乡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参照考核细则要求,采取季度考核和不定期暗访暗查两种形式,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并把结果留痕存档,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考核机制。

1.各村要宣传入户,经常性召开屋场会。组评、户评及时公示,并张贴规范的评比牌,有完善的村规民约和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要明确一名抓环境整治工作的专职人员,要成立环境保护协会(协会成员:设会长1名,副会长1名,协会理事3-5名),并完善环境保护协会章程。

2.村级有经费投入保障,要有资金用于环境整治相关工作,要聘请1名专门垃圾清运员每两天上农户家收集垃圾,各组至少聘请1名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并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和待遇。

3.村容村貌整洁,房前屋后无垃圾、无蜘蛛网,无杂物堆放,有绿化面积,有水泥场坪,公共区域无暴露垃圾。

4.各农户按要求落实包卫生、包收集、包绿化的“三包”责任,保持日常整洁,所有家禽实行圈养。

5.村级小集镇秩序井然,无摊贩乱摆,无垃圾乱堆、无污水乱泼。

6.河道、塘渠、路旁、屋场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和漂浮物。

第11篇: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 分析 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 ,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 发展 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关键字: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 自然 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 问题 ,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 中国 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 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发展 科学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 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 艺术 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 1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 现代 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臵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臵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 研究 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 社会 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 历史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 内容 。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 问题 ,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 发展 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 时代 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 交通 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 经济 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 哲学 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 中国 “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 自然 ,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 科学 与 艺术 。”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 研究 ,而应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 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臵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 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第12篇:人居环境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太原市晋源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荣春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简称,是以“人”为主体来研究生活的,是一个融贯综合的学科,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内涵十分丰富。人居环境强调融贯和综合,融贯是指从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主动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综合就是把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在内的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人类聚居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融贯综合思想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一、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既是一个古代的命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幕天席地的居住环境中学会了建造茅草屋,他们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当代,人们通过建筑布局和构造的变化来改善通风、温度,以及减少噪音等各种不同不利条件的侵入。但是,在快速化城镇发展进程当中,城市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匮乏和老化、生态环境破坏、旧城改造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激化、城市“美化运动” 1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切断了城市的文化和文脉。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劣,会直接对该城市的面貌、品质以及民生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观、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出行、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显得异常重要。

二、人居环境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结构健全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人居;还要具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性,重视人居环境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意,特别是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创意。现就人居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人类住区、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加强人类住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健康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两句话:第一句——人

人都有适当的住房;第二句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基本实现了,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应该向“居者优其屋”的方向迈进,解决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人居环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性、亲和性;令居住者身体舒适、精神愉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么,如何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住区环境长期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强调综合规划先行原则——强调整体概念,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要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在居住方面要提高技术,更新材料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的住宅建筑体系。

第二,建设健康住区环境,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阶层、各个层面的不同住房需求,都拥有各自的健康住区。同时,还需要确保住宅设施

同步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建材,营造绿色家园,保护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利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城建、生态城建、文明城建、高效城建、和谐城建和阳光城建的新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城镇化的里程碑工程,要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和供热网络,加大政府对供水、供气、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行业监管,确保供水、供气和供热质量;

第二,要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向农村延伸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要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

第四,要全方位推进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等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城市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城市绿地、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音控制等生态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第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和布局,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等造林绿化工程,同时还可以将城市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水体、林地、农田等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体系建设。

第二,遵循生态规律,整治城市水系,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同时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

第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综合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状况,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状况,打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四)发掘城市人文资源,培养文化特色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造成的文脉遗失。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城市形态、名胜古迹、古建筑、风

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宝贵的财富,各城市一定要加强保护、修缮和宣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要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文化广场、公园、雕塑等,培养城市的文化特色,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展现自已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的功能配置、工程质量、装修水平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综合配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绿色人居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

第13篇:某县关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XX县关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委办发〔20XX〕X号)精神,进一步落实X月X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视频会精神,加快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乡面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先行、规划引导,统筹整治、保护乡土风貌,村民主体、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顺序和标准,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提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县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建立“审批简化、服务到位、监管有效”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机制;村容村貌明显提升;铁路、高速公路沿线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工程。

多措并举,综合整治。综合采取改造、改善、排查整改等措施,加强典型示范引导,全面提升整治效果。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注重上下联动与条块结合,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

1、整治道路乱停乱放、乱堆乱放。全面排查整治城区和各乡镇集镇及至村主干道沿线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对长期停放的“僵尸车”坚决予以清除,保障道路畅通;对公路沿线砂石料场、车辆修理厂、废弃物回收点等进行全面排查,杜绝乱堆乱放。

2、集中整治“野广告”。通过对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和公共设施、路面、杆线、树木等处张贴、涂写或者刻画“野广告”行为的集中整治,根治乱贴乱画现象。

3、全面治理道路沿线乱倒垃圾行为。组织城区和各乡(镇、街道)卫生保洁员分段包保,负责对垃圾倾倒行为的监督;组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坚持每月对重要道路进行清扫,有效收集白色垃圾,确保路域卫生整洁。

(二)全面排查整治河道污染。

1、加快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强化集镇污水治理。根据上级安排的项目和资金,抓实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加大对居民污水排放和垃圾倾倒行为的排查整治力度。负责对居民污水排放和垃圾倾倒行为的监督,对养殖户粪便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对河道垃圾坚持每天收集处理,确保河道清洁;继续落实河长制,建立严厉的处罚和问责机制,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

(三)从严治理垃圾废渣污染

1、整治集镇环境卫生。补充完善集镇垃圾桶、中转站、清运车等环卫设施建设,做到布局合理、数量充裕、管理规范。坚持每天对监管区域进行清扫,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开展无害化处理,禁止垃圾乱倒。

2、严厉整治建筑渣土偷倒乱倒问题。重拳整治渣土运输抛洒、偷倒乱倒等违规行为,全面规范集镇渣土运输作业秩序。

3、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农户的宣传动员力度,强化对农户生活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倾倒行为的监督,将群众环境卫生保护纳入《村规民约》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农户参与率,农户生活垃圾,每个村民小组由村委会合理指定集中收集点,进行统一转运处理。

(四)依法拆除违法违规建筑

由各乡(镇、街道)乡建所牵头,各村参与,按照“杜绝增量、消化存量、建立机制、确保长效”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属地责任,采取政府统一领导、全面自查摸底、依法集中治理、指标量化验收、常态巡视检查等手段,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建筑集中整治行动,坚决遏制住违法违规建筑蔓延势头,不断提升城乡防违控违拆违水平。

(五)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合理优化公厕布局,以新建、提档、升级为重点,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农村公厕,健全公厕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将农村公厕纳入村庄日常保洁范围。进一步提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19年完成9座农村公厕及4座乡镇公厕。

(六)实施农房整治行动

试点先行、分类处置,依法应予拆除的,坚决拆除;对符合条件且愿意按照要求开展整治的,由政府负责技术指导并培训工匠,由村民委托工匠实施整治,完成整治后依法完善相关手续。重点解决既有农村村民住宅层数过高、体量过大、布局过密、“裸房”多、私搭乱建严重等问题。整治既有“裸房”,有条件的实施“平改坡”、外墙装饰装修完整、体现地域特色,经济困难的推广檐口砌筑女儿墙、外墙刷缝嵌缝等简易线性工程,确保房屋安全和构件完整,改善居住功能,提升建筑风貌。2019年,全县开展1个农房整治试点乡镇和5个农房整治试点村,将农房整治行动作为试点重要内容。

四、保障措施

(一)抓好典型示范。其中县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各挂一村,其中黄爱华书记挂东涧村,张行书县长挂前村村,通过树立一批典型示范,带动其他村庄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炼出一系列符合我县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模式和经验,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通过总结会、现场会、交流会等形式和电视、报纸、微信、政府网站等媒体,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推动全县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要素保障。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一表、一图、一单”即一张时间推进表、一张工作路线图、一张责任清单,明确每个项目的关键节点目标、年度目标和总目标,工作推进办法措施及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努力营造实干拼闯的工作氛围。

(三)狠抓督查考评。加大责任传导,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阶段性目标纳入县“四比六促”和创业竞赛活动考核内容,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两办”督查室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专项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县委督查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共建办要结合“万人保洁”考评工作,制定完善专项督查考评奖惩办法,并建立问题台账,全程跟踪督办,实行“一月一考评、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奖惩”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通报;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进行媒体曝光。对季度考评成绩在倒一、倒二、倒三名的乡(镇、街道)分别给予处罚。罚金缴存县财政局专户,用于考评奖励经费。当季县考评成绩在市排名位列前三名时对乡(镇、街道)不处罚。对当月县排名在市考评中倒一的主要责任单位由县效能办约谈乡(镇、街道)挂村划片责任领导和分管领导或县直部门分管领导。对考评成绩第一次连续两个月排名在倒数三名的乡(镇、街道),由县效能办约谈乡(镇、街道)被检查区域挂村划片责任领导;对考评成绩第二次连续两个月排名在倒数三名的乡(镇、街道),由县效能办约谈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挂村划片责任领导;考评成绩连续三个月排名在倒数三名的乡(镇、街道),由县领导约谈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并将约谈名单报县委组织部,作为选人用人依据,必要时启动问责。

五、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6月底,县委、县政府将对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次开展检查,县政府研究决定从4月至7月集中100天左右时间,在全县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行动,重点任务就是抓好“三清理三整治一健全”,即:清理城乡生活垃圾、清理塘沟污水、清理乱搭乱建;整治车辆乱停放、整治经营秩序、整治乱堆乱放;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集中行动按月份的工作安排:4月再动员再部署:一是各乡(镇、街道)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和工作责任;

二是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乡(镇、街道)整治办集中办公人员不少于5人,负责日常工作,常态化推进工作落实;三是要建立领导小组组长抓示范点机制,组长要挂一个乡(镇、街道)一个村,抓典型引导,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每月坚持不少于3天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建立分级负责和乡(镇、街道)村领导干部挂点责任制,各挂点乡(镇、街道)领导和各挂村领导管理好各挂点村责任制;五是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二级责任传导、督查考评、现场推进、明察暗访等长效机制;六是广泛宣传发动,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书;七是要出台“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门前三包”等方案并全面实施;八是加大典型示范宣传,掀起全民关心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集中行动的热潮。

5月再整改再落实:一是各乡(镇、街道)领导小组要召开现场推进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阶段性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二是乡(镇.街道)、村挂乡包村责任制取得阶段性成效,各乡(镇、街道)主官深入所挂乡包村指导推进工作,解决问题不少于3次,工作有亮点、有成效,挂点乡(镇、街道)60%以上村(居)建立了“门前三包”责任制,60%以上村(居)开展了“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

三是领导小组组长示范点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实现组织领导好、群众参与好、氛围营造好、推进机制好、工作成效好的目标,典型示范作用明显;四是各乡(镇、街道)要实现60%以上村(居)建立并组织实施了“门前三包”责任制,有60%以上村(居)开展了“美丽庭院”和“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五是要按照坚持常态检查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和飞行抽查、“回头看”和问责问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县对乡、乡对村全面检查评比和问责问效;六是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七是抓好“两头”典型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6月再巩固再提升:一是各乡(镇、街道)领导小组要召开工作总结会,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提升,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二是乡(镇、街道)领导挂乡包村责任制取得明显成效,挂点乡(镇、街道)90%以上村(居)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90%以上村(居)开展了“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领导小组组长示范点建立健全了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各乡(镇、街道)实现90%以上村(居)建立并组织实施了“门前三包”责任制,有90%以上村(居)开展了“美丽庭院”和“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

五是继续按照三个结合的要求,开展县对乡、乡对村的检查评比和问责问效;六是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好联席会议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七是继续抓好典型宣传,通过抓正反“两头”典型宣传,促“中间”不断提升。

7月再总结再推广:注重建章立制、常态推进、兑现奖惩。固化长效管理措施,形成各级党政一同重视,几套班子共同参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群众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常态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的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第14篇:某镇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

XX镇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中央和省、宜昌市、当阳市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坚持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内乱丢乱倒、乱堆乱放、乱牵乱挂、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脏乱差”难题,彻底清除存积垃圾废弃物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消除黑臭水体,做到家家户户“扫干净,收通豁、码整齐”,村村组组干净整洁有序,实现村规民约普遍遵守、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卫生环保意识普遍提升、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养成,推动建设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多方协同。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一线总指挥”,分管负责人“现场指挥”,负责做好村庄清洁行动的安排部署、组织发动、指导督办、考核验收等工作。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以村﹙场、社区﹚为单位,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以村﹙场、社区﹚为单位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村(场、社区)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宣传发动、教育引导、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建章立制等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行动自觉,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改善维护村庄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和枝江经验,因村﹙场、社区﹚施策,从农民自己能动手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场、社区﹚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展开行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达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标准。在此基础上,立足各自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合理确定整治目标任务和整治标准,稳扎稳打、有力有序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坚持环境整治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卫生习惯,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新风。

二、重点任务

(一)清理农村垃圾

1.清理暴露垃圾。集中打扫清运房前屋后、村头巷里、道路两边、沟渠堰旁、田头港边、公共场所等处暴露垃圾、包装废弃物、柴草杂物,消除卫生死角。

2.清理乱堆乱放。集中清扫整理柴堆、草堆、料堆、禾堆、杂物堆等,选择合适区域码放整齐。

3.清理乱搭乱挂。整治主要道路和街巷两旁、公共活动场所周边建筑立面和线杆,做到建筑物立面和通道两边无乱贴乱挂、乱停乱放、违法搭建等,清理清除残垣断壁、废弃物,加大农村违建查处拆除力度。

4.整治房屋庭院。清扫垃圾扬尘,清除蛛网废弃物,整理家具器物,清洗衣物,灭鼠除虫,保持屋里屋外干净整洁,家什摆放有序,物品码放整齐,厕所干净卫生无异味,庭院平整无坑洼积水。动员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植绿栽花、绿化美化庭院。严禁占用公共绿地和毀坏树木花草种植瓜果蔬菜。

5.推动垃圾分类。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教育引导推行“就地堆肥、分类减量”垃圾分类模式,组织群众变“随手丢”为“随手分”,改“随处倒”为“定点放”,培养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清疏河沟塘堰

1.整治房前屋后沟涵。划定责任区(责任范围)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清除沟涵内外垃圾淤泥、修补破损缺失,做到房屋周围沟涵无暴露垃圾、无污物、无堵塞、无渗漏。

2.清理河道港渠沟塘。以村组为单位,组织清理河道、沟渠、塘堰,打捞水面漂浮物,清除周边垃圾废弃物,保持河沟清洁通畅、港渠清澈、塘堰清亮整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3.推进改厕改水。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推广户用沼气、生物漫虑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逐步解决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问题。

4.倡导节约用水。广泛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引导农户节约用水,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水平。

(三)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1.整治乱放乱养行为。强化村民自治,规范家庭养殖行为,推行人畜分离、畜禽圈养,消除畜禽在村内乱跑乱串、乱拴乱放现象。

2.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组织农户及时清理责任田里的秸秆杂草、农膜药瓶、塑料包装物等废弃物。按规定处置病死畜禽尸体及屠宰废弃物,严禁乱丢乱埋。

3.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探索农牧结合种养新模式,推进以肥料化、能源化为主的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引导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周、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发动群众自己动手除害灭病,着力改变农村乱丢乱扔、乱泼乱倒、随地吐痰、懒惰邋遢等不良习惯,不断提升群众卫生健康素养。

2.广泛开展教育培训。以村组为单位,开展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通过卫生下乡、湾子屋场会等方式,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卫生健康教育培训,普及卫生健康环保知识。

3.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举办节庆、红白事等,在禁燃禁放区杜绝鞭炮燃放,在其他地区减少鞭炮燃放。利用道德讲堂、家风家训传承、文明家庭创评活动,树立正面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4.加强自治管理创新。建立村级环境卫生理事会,有效组织做好村容户貌及环境卫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引导督促家家户户都有环境卫生“当家人”。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强化村民清洁卫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家庭创建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环境卫生奖励机制,评先表优,以奖代补。

各村(场、社区)在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中,要按照有关规定就近堆肥、回收利用、收集处理的方式妥善处理清理收集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处置好农业废弃物、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严禁随意焚烧、堆放。严禁倾倒埋沟塘等水域,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和次生危害。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9年3月,各村﹙场、社区﹚要迅速组织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要采取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集中整治。2019年3月—5月,结合春耕备耕,组织开展河塘、沟渠清疏行动,清理河塘沟渠飘浮物、岸边积存垃圾,清除沟渠杂物、障碍物,治理污水沟、黑臭水体。推动农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引导绿化美化庭院、村庄。

(三)巩固提升。2019年6月—9月,组织开展“迎建国70周年,治理农村‘四乱,(乱泼乱倒、乱堆乱放、乱牵乱挂、乱搭乱建)”攻坚活动,巩固“三清”成果,提升户容村貌,清清爽爽、欢欢喜喜迎国庆。

(四)建章立制。2019年10月-

12月,全面建立村﹙场、社区﹚组环境卫生理事会,健全村规民约,完善农户、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制度。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村庄清洁行动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推动,村﹙场、社区﹚具体负责村庄清洁行动的统筹协调、督办、检查考核等工作。各单位要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村细化落实行动方案。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落实落细村﹙场、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村庄清洁行动“指挥长”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和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清洁行动。

(二)强化协同配合。镇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职责分工参与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协同配合,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组织指导村﹙场、社区﹚分类推进各专项工作。

(三)强化资金统筹。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本着“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统筹整合、集中使用”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组织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清洁村庄活动,建设美丽乡村。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出资出力出智参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

(四)强化公开监督。要建立基层干部、党员骨干和村(居、场)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环境卫生巡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大力宣传维护农村人居环境的先进典型,开展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环境卫生评比。镇、村﹙场、社区﹚设立举报电话,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新媒体等建立曝光台,及时曝光和查处影响环境卫生的不良习俗和违法行为。

(五)强化督查考核。要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纳入村(居、场)、镇直相关部门全年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建立工作统计调度制度,每月检查通报一次工作情况,实行末位约谈提醒。各村﹙场、社区﹚和镇直相关部门每半年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书面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镇人居办分半年和年终牵头镇直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考核评比,对整治成效突出的村﹙场、社区﹚给予一定奖励;对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滞后的村﹙场、社区﹚不得纳入文明单位、卫生单位、生态美单位、宜居乡村等评选。

第15篇:某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巾帼行动实施方案

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巾帼行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发挥妇联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作用,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主要任务

以打造村容整洁、人居环境优美为目的,宣传普及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清洁、美化房前、屋后、庭院,组织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

二、整治范围

以各行政村为责任主体,对辖区内人居环境进行整治。

三、整治标准

通过整治,每个家庭都达到:房前屋后干净,即无乱搭乱建、杂物摆放整齐、生活垃圾不乱丢、畜禽养殖规范有序、人畜分离;院内干净,即地面平整洁净、无污水污泥、无乱堆乱放;厕所干净,即厕所清洁,无蚊虫、苍蝇。

四、实施步骤

1、成立队伍。镇妇联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指导全镇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队长XX,成员为镇妇女联合会执委、镇政府女干部;各村妇联以妇联执委为基础,吸纳社会热心人士、村民组长、家庭卫生良好的妇女,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为各村妇联主席。

2、示范带动。一是各村妇联主席、执委对照标准,首先搞好自家环境卫生,作为活动示范户快速推进此项工作;二是各村妇联通过组织巾帼志愿者上门帮助等方式,对照标准,在每个自然村庄选取一至两户示范户,组织动员周围邻居以此为标准,整治好自家庭院环境。

3、评比表彰。村级妇联执委配合村两委包片干部每季度开展一次“清洁示范户”评比活动;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环境整治巾帼志愿者”和“邻里互助”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镇妇联实时开展评比表彰活动。

五、工作要求

人居环境整治是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一项具体工程,是乡村振兴的一项必要行动。各村在开展活动时要统一穿着巾帼志愿服务背心,营造阵势氛围,每次活动开展都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图片资料搜集整理上报,让我们的行动见于形、留于影、感于心。

第16篇:人居环境整治广播宣传稿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广播稿

全体居民,大家好!

双城堡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家园,创造清新、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为了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让我们的街道干净起来,漂亮起来,镇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对街路人居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整治,我们希望通过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综合整治工作,自觉地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并希望我们能共同做到:

1、遵守规则,做到不占道经营。主动拆除私搭乱建等违章建筑,自觉收回违规摆放的摊床、建材、牌匾等物品。对逾期未自行拆除的,政府要组织强制拆除。强制拆除费用由违章建筑所有人承担。对拒绝、阻碍依法组织强拆的,要依法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2、街道两侧所有户外摊床一律进入市场经营,取消马路市场。

3、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做到垃圾定时清理、定时倾倒,实行门前“三包”,没用的物品尽快处理,减少堆积。

4、交通工具客运车辆、出租车到指定地点停放。其他车辆不乱停乱放,不能占道影响交通。

5、爱护公物。不损坏公共设施;积极主动对不卫生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监督。

居民们,文明从整洁开始,品质从美好起步,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做起,从家门口做起,整洁卫生,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第17篇:某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经验

某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经验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要求,漕源村多次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村民户主会进行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广泛征求如何抓好我村人居环境卫生意见和建议。经过群众建议、党员意见、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经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制定以下人居环境的制度:

一、建立机构,成立人居环境管理理事会。

成立村级人居环境理事会,村书记担任理事长,是全村人居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村人居专干担任副理事长,负责人居环境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落实,成员由其他村干部、各村民小组长、党员、老干部组成,负责全村人居环境的监督和考评。

二、健全机制,建立分片包干工作机制。

将全村按照行政版图划分为5个片区,根据村干部挂片情况,每个片区落实一名村干部和一名保洁员,负责所挂片区内的公路、公共场所、沟塘、河渠的环境卫生,做到片区内卫生天天有巡查、天天有捡扫,确保全村人居环境不留真空、不留死角。

三、示范引领,落实党员联系群众。

党员家庭以身作则,主动响应组织要求,积极参加环境整治,带头落实“门前三包”、搞好庭院卫生做示范。同时,将全村农户的环境卫生工作全部分解落实到所有党员身上。建立好台账,利用党员“三会一课”加强调度,通报全村环境卫生的工作情况,形成示范引领与督促并行的工作模式,确保农户房前屋后清爽干净、整洁有序。

四、创新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一是接受上级抽查被评为全镇倒数或被通报批评的,全体村干部每人扣绩效工资1000元,所抽到的组负责村干部另加扣绩效工资500元。二是村委每月对全村卫生检查一次,并把每月的检查结果张榜公示,排名靠后的农户挂片村干部要上户做好思想、整改工作。三是各村民小组长负责协调督促保洁员及本组农户的卫生是否按要求保洁到位,对连续3次都评为最差的村民小组和卫生费收取差的小组长进行绩效考核,与年终组长补助挂钩。

五、正反宣传,正面宣传树典型反面曝光成震慑。

由村人居环境管理理事会每月评比一次进行公示。对环境卫生评比好的农户在全村主要屋场张榜表扬,形成正面典型;对连续3个月被评为不卫生的农户和卫生最差的农户进行实名公布,并将农户照片加说明在全村主要屋场张榜公示,让其知荣辱,直至农户彻底改正。

第18篇:整治城乡环境 提高人居质量

青云镇:整治城乡环境

提高人居质量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青云镇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按县委、县政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把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日常化、制度化、责任化。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绩,镇村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镇功能形象焕然一新。

高度重视,广泛动员部署。该镇成立了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考核标准。按照“五化”建设标准,修订并编制镇容镇貌、环卫、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场环境治理及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栏、明白纸、悬挂条幅、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据统计,全镇共悬挂条幅2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增强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青云镇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争取宣传活动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富而强,和而美的新青云。

狠抓落实,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借助2011年市级“三上五化”现场会,镇投资30余万元购买了垃圾车、洒水车、密闭式塑料垃圾桶,投资136万元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并正常运行,保障了环卫保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将省道、高速公路、镇驻地公路两侧100米范围作为绿化控制区,着重进行了绿化,大大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对300米范围内所涉及到的村庄进行“净化”, 引导群众自发签订“门前五包”协议书,形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运行机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对驻地主要街道两侧进行“亮化”,全部安装路灯。村居主要道路实现“硬化”,并配有完善的排水设施。村内主街道两侧道路及外墙全部“美化”,杜绝了不规范用语。加大对“五乱”现象的整改,对私搭乱建、暴露性垃圾、乱堆乱放杂物、粪堆、杂草等进行了集中清除,拆除乱搭乱建100余处,清理“三堆”2000余方。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整治效果。该镇整治办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方式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就各村的整治情况进行考核打分。严格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要求分管包扶领导负总责,结合重点镇建设考核标准,对工作落实、完成任务好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计入年终考核;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要求包扶领导和工作区书记在联席扩大会上说明原因,查找问题,签订整改责任书,事后再检查,严格督促整改。

以驻地村为例,弘扬先进典型。青云街是驻地村,全村有568户,总人口1620人。2011年以来先后投入劳动用工2200个、车辆65台次,投入资金18万余元对村庄进行彻底整治。投资24000元对生产路及村内道路进行绿化,栽植各种绿化树木3万余株;投资4万元进行了街道路灯亮化;投资15000元进行粉刷墙壁以及图画标语的建设,美化了村庄环境;投资3万余元建设垃圾站点12个。清理大街小巷56条“三堆”230处、垃圾1500吨。聘用4名垃圾收集员,对全村居民生活垃圾及主要道路实施长效保洁,新上移动式垃圾桶120个,初步实现了“村收集、镇处理”的管理模式。现在,青云居委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实在的举措、更有效的手段,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高水平完成,力求实现全村环境整治工作新突破。

第19篇:广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管理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广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管理规定的通知

穗府办〔2012〕29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管理规定》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建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七月七日

广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强本市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与管理,不断推动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创造优美、宜居、幸福的人居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人居环境整治是指通过对城乡道路、建(构)筑物、社区、风景园林、市政公用设施等的综合整治,营造整体性、系统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的人居环境。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人居环境整治包括以下内容:

(一)城乡道路升级改造。

(二)建(构)筑物外立面整饰及翻新。

(三)历史文化与城乡特色风貌景观建设及改造。

—1—

(四)居住社区整治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五)城乡照明建设。

(六)架空线下地及规整。

(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改造。

(八)城市家具设置及翻新。

(九)其他需要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

第五条 人居环境整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安全便利、精品管理、绿色环保、地方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技术及工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建筑节能的整体水平。

第七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组织、协调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具体负责编制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年度计划。

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范围内人居环境整治方案的编制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组织实施。

财政、规划、城管、林业园林、国土房管、环保、水务、交通、公安、文化、供电、通信等相关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有关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八条 人居环境整治应当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城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编制工作规划,改善城乡面貌,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对全市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范围、实施内容进行控制。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编制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应当听取市发展改革、规划、城管、林业园林、水务、国土房管、环保、公安、交通、文化、民政、财政、“三旧”改造、供电、通信等相关单位和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的意见,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专家、业主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2—

后公布实施。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不得随意更改。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组织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辖区的人居环境整治计划和整治方案,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整治方案应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

第十条 维修、改造类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不办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原状维修、不涉及征地拆迁、不改变原有土地权属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可不办理规划和国土用地审批手续。如在实施过程中需对工程主体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或进行征地拆迁、改变原有土地权属的,应按照规划和国土的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设计方案应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符合应办理施工许可证要求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应依照相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并进行质量安全监督。

第十一条 人居环境整治应当突出广州城市特色,关注社会、人文发展,按照全市统一的标准、原则和要求实施。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城管、林业园林、水务、国土房管、环保、公安、交通、文化、民政、“三旧”改造、供电、通信等单位编制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专业建设标准和建设指引。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建设标准的要求。

第十二条 人居环境整治应按照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实施动态管理和指标调整,且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城乡道路的升级改造应完善人行、自行车道系统。城市道路升

—3—

级应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排水、照明、绿化、公交等设施,按现代化城市标准提升改造。

(二)建(构)筑物外立面整饰应当保持原建(构)筑物的色调、造型和建筑风格,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三)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风貌景观建设及改造应以保护为主,逐步拆除周边违法建设及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的建(构)筑物,按照保护规划方案、保护措施和建设控制的要求实施,使周边景观建设与历史风格协调一致。对历史文化街区和特别保护的建(构)筑物,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进行保护性维护更新。

(四)新建社区按照规划标准要求配套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老旧社区整治改造应尽可能完善相关配套。

(五)新建建(构)筑物景观照明设施建设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城乡照明建设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在城乡照明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安装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六)人居环境整治应同步做好架空线下地或规整工作。整治区域内已有地下共同沟的,架空线应按技术规范敷入共同沟,未设置地下共同沟地区,应视实际需要重新敷设、埋入地下管道统一布置;无法下地的,要统一定位、统一高度,做到横平竖直,布局、间距均衡。

(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改造,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休闲娱乐和景观作用。突出观赏价值高、有岭南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景观远、近期建设相结合。在植物配置上应协调空间层次、形态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营造花城特色。

(八)住宅小区整治、城乡道路升级改造应同步实施雨污分流。雨污分流改造后的污水系统必须是封闭式的污水管道,雨水系统应避免有污水支管接入。

(九)城市家具的布局和设置应符合规划要求,与道路整体风格相协

—4—

调,并兼顾道路两侧用地和城市景观要求。

(十)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应当满足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要求,设置无障碍设施。

第十三条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市区分工和部门职能分工,由相关单位纳入日常工作范围,进行维护管理。涉及私有物权的,由物权人进行维护管理。

第十四条 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维护管理,保持人居环境的完整和功能,实现高效运行:

(一)城市道路(含桥梁、隧道)和排水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含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市政设施应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监管到位。养护维修责任单位要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因城市道路损坏影响交通和行车安全时,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必须及时修复。

(二)建(构)筑物外立面及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由所有人或使用人按照本市建(构)筑物外立面及附属设施维护管理办法进行维护管理。建(构)筑物外立面应当保持整洁,无明显污迹,无残损、脱落、严重变色等,并进行定期清洗。出现残损、脱落、褪色等现象,应当及时修补或者重新装饰、装修。

(三)纳入保护规划方案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风貌景观,应由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按照有关保护规划的要求和保护修缮标准履行管理、维护、修缮的义务。保护修缮标准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四)社区及配套设施维护应建立稳定、长效的管理机制,确保辖区“路净、境洁、地绿、水清”,达到文明、卫生、绿色社区标准。

(五)城乡照明设施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维护管理,定期清扫照明灯具,及时修复故障设施,保证城乡照明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六)现有架空线缆的权属单位应当确保架空线缆安全,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地下线缆的权属单位应建立健全档案,定期检查,

—5—

监管到位,确保地下线缆运行正常。地下管道或共同沟的业主单位也应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及时排除水浸、堵塞等影响线缆正常工作的问题。

(七)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应制定完善的养护技术方案,严格按照各类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对绿地进行养护。出现沙土裸露、杂草丛生、卫生状况差等缺养欠管问题应及时整改,保证绿化美观。绿地内园林建筑小品、园路及其他设施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维护。

(八)城市家具的维护管养单位应保持设施的完好,对倒塌、损坏或丢失的消防栓、井盖、路灯、邮箱、垃圾箱、电话亭、休闲座椅、公交候车亭、交通护栏、交通指示标志、广告牌、花坛、宣传旗帜等,应当及时清理、修复。市容市貌管理部门应保持城市家具的整洁。

(九)其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应按照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制订的维护管养标准进行维护管理。

第十五条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维护管理经费按规定纳入城市维护资金计划,由财政统筹安排。区、县级市应根据市区分工安排相应比例经费。

第十六条 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建设及维护管理纳入人居环境整治监督检查和考核评议的范围。市人民政府定期组织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考核评议,并进行全市通报。

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由主管机关责令改正;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由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权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的架空线,是指架设在城市道路上空、建(构)筑物外立面等地段(点)的各种线缆(含附属设备),包括高(低)压输配电线路、信息传输线路、电车供电馈线、高低压变压器和通讯附属设备等。

第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家具,是指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消防

—6—

栓、井盖、路灯、邮箱、垃圾箱、电话亭、休闲座椅、公交候车亭、交通护栏、交通指示标志、商业招牌、广告牌、花坛、宣传旗帜等设施。

第十九条 本规定所指的城乡照明,包括城乡道路功能性照明和城市景观性照明。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有关法律政策依据变化或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7—

第20篇:出山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出山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一、出山镇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具体做了几点: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三)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

二、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工部门工作:

村镇建设、财政、国土、农业部门按照示范村创建要求,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申报示范类型、村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重要经验、人居环境主要变化等,可逐项对照本镇确定的示范村创建条件提供材料,并附反映村庄人居环境状况的照片和说明等,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三、当前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群众关注度高,反映的问题: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现如今,农民群众越来越富,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垃圾就越来越多。

2、在农村,家家门前都有个垃圾堆或者一个露天化粪池,里面的垃圾成份复杂,它们随意地堆放着,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在雨季,污水到处乱流,上面漂浮着塑料袋、泡沫板甚至还有小动物的尸体等,臭气熏天,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还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3、畜禽养殖排出的粪便及农家厕所的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加之衣物洗涤废水,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势必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农民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4、农村建房不规范,村庄内残垣断壁,空心村参差不齐,加大了整治难度。

5、乡村资金不足无法保证环境治理必须的经费。

四、对下一步环境整治工作意见建议

(一)规范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改厕。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5、上级部门应加大环境整治经费的力度。保证乡镇工作的正常运转。

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