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10 07:51:56 来源:实施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社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农村的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规划中,因地制宜,寻求经济、适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案是保护农村业已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

浙江省安吉县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县,近几年来我们在新农村规划时,在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试图找到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适用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偿试,从地理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美国先进的阿科蔓污水处理到人工湿地的处理,我们认为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寻求投资省、效果明显并能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污水处理方案。(剩余979字)

目前,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污水80多亿吨,而目前几乎所以有的村庄都没想相对较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曾有人用这样的话形容中国农村人口生活环境现状:如果把全国的村庄合并为10个村的话,4个村没有自来水;3个村在猪圈或厕所旁打了一口井,供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部分农村的居民生活同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十一五”计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而且还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村容整顿的重点内容。同时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了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要避免因生活污水的乱排放而引起的农村生活引用水源的污染。加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推进村庄水质保护工作以及供水排水设施的完善。

农村生活污水现状

目前,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污水80多亿吨,而目前几乎所以有的村庄都没想相对较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曾有人用这样的话形容中国农村人口生活环境现状:如果把全国的村庄合并为10个村的话,4个村没有自来水;3个村在猪圈或厕所旁打了一口井,供人们饮用;10个村庄都把脏水往外泼;9个村庄还在使用传统旱厕;9个村庄仍然随便找个地方填埋垃圾;4个村庄下雨出不来;5个村庄夜里进不去。这足以表明我国目前农村人民生活在不健康的生活环境中。这对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有以下特征

(1)面广、分散。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2)来源多。除了来自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例如,太湖洗衣废水占生活污水的21.6%,巢湖、滇池大约为17.9%。(3)增长快。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4)处理率低。以浙江省丽水市的农村污染情况为例[3],每年全市农村人粪尿产生总量约180万吨,经化粪池处理的量约为23.03万吨,处理率仅为12.9%。

日前,农村人口在逐渐减少,城镇人口增多,农村的生活环境应当有所好转,而生活污水的排放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流向当地的河流,湖泊或池塘等地表水中,严重污染农村生活水源,而且正是由于这些污染,许多人都因为长期饮用不安全的水质造成各种各样的污染病以及地方病,而且局部会出现传染病等症状,目前,全国的自来水普及率还处于相当低的阶段,而且农村生活用水处理率也是相当低,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果中,63个水样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标

综观国外成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例来看,污水处理最高目标是实现3R目标,即:资源消耗减量化(Reduce)、产品价值再利用(Reuse)、和废弃物质再循环(Recycle),水资源的利用要实现“供水-用水-排水”的单身线性水资源代谢系统向“供水-用水-污水回用”的闭环式水资源循环系统过渡。对于农村的分散生活污水,工艺简单、处理效果有保证、运行维护简便的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DecentralizedSanitationandReuse,DESAR)是一种具有最佳综合效益的选择,它包含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双重意义,强调分质就地处理和尽可能回收营养物质。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有技术情况

目前,在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方面得了显着的发展,在污水处理方面同样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在技术应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大范围普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拥有了成功的应用经验。

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

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是厌氧沼气池。它将污水处理与其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用炊能源;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用水。在农村有大量可以成为沼气利用的原材料: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通过沼气发酵可以使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直接燃烧提高4~5倍;沼液、沼渣作饲料可以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加20%;通过厌氧发酵过的粪便(沼液、沼渣),碳、磷、钾的营养成分没有损失,且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态养分——农田施用沼肥,可替代部分化肥。沼气池工艺简单,成本低(一户约需费用一千元左右),运行费用基本为零,适合于农民家庭采用。而且,结合农村改厨、改厕和改圈,可将猪舍污水和

生活污水在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后作为农田肥料,沼液经管网收集后,集中净化,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后排放。

沼气池处理技术已在我国一些地方得到了有效推广和使用。浙江全省有352个村实施了生活净化沼气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83.3万立方米,年处理生活污水8170万吨,年产沼气4295万立方米,年可替代标准煤近3万。四川省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乡村清洁工程”,以户或联户为单元,建设沼气池和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有效解决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农村环境难题,出现家园清洁和村容整洁的新面貌。

目前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再利用情况,在沼气池处理技术方面应用于的已经相当广泛了,而且在农村的利用率也比较高,大大减少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沼气代替燃气,这项技术在农村污水净化是非常成功的一项技术。

而且目前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正在处理飞速发展阶段,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基于我国农村普遍欠发达的现状,各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目标不尽相同,绝大部分农村应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资源、工艺可靠并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地制宜地使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在一些村庄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地区,高效强化的微动力生态处理集成技术与设备具有极大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其他集中供水的广大农村地区,则可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通过改造农村的河道、水塘和湿地,构建适度强化的无动力复合生态处理集成系统。这些集成技术和设备因其低成本、高效率、无动力或微动力等显着特点,具有在集中供水条件下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潜在优势。

基于我国农村普遍欠发达的现状,各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目标不尽相同,绝大部分农村应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资源、工艺可靠并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地制宜地使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在一些村庄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地区,高效强化的微动力生态处理集成技术与设备具有极大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其他集中供水的广大农村地区,则可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通过改造农村的河道、水塘和湿地,构建适度强化的无动力复合生态处理集成系统。这些集成技术和设备因其低成本、高效率、无动力或微动力等显着特点,具有在集中供水条件下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潜在优势。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规划

关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在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厌氧、好氧生物人工处理技术与自然净化系统,规划与各地农村经济水平、区域特点、自然条件、环境目标相适应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生活污水治理应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绿色、无公害的产业与产品,在生态治污的过程中有

效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动植物的繁育生长。(陈沙沙

近日,平度市编制完成《镇驻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平度市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平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逐步解决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在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广泛收集资料和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的基础上,编制了《平度市镇驻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2011-2015)。

规划按照优先集中,兼顾分散的原则,根据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评价,有条件的镇优先集中处理,充分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辐射效用,提高集中处理设施利用率。对不能纳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的镇,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技术措施,进行就地分散处理。

规划将作为平度市各镇驻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以解决平度市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使平度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组织、有领导、有重点、有秩序地深入开展。为平度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走在全市前列奠定扎实基础。

推荐第2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各种农村污水处理方法的比较及优缺点

1高效藻类塘

高效藻类塘较传统的稳定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建设容易,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BOD,氨氮和病原体去除效率高,但是它易受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影响。 2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低温,无污泥膨胀,可避免微生物流失,保持较高的微生物量,日常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工艺简单,基建费用低,受气温影响小。由于生物滤池为半封闭或全封闭构筑物,其生化反应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因此适合于北方寒冷地区。 3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具有一系列的显著优点,适合不同的处理规模,基建费用低廉,处理构筑物由各种天然生态系统或 经简单修建而成,没有复杂的机械设备,易于运行维护与管理。 表面流人工湿地成熟期短,只需要3个月~4个月。表面流人工 湿地通常是利用天然沼泽、废弃河道等洼地改造而成,因而其建设费用较低,根据当地地形落差采用合建式污水处理系统,池体采用砖混结构,可减小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4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无日常运行费用,适宜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 反应系统对大水量冲击敏感,暴雨对其的影响极大,北方建设项目需要考虑防冻,增加投资成本。 5净化沼气池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在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服了化粪池处理效果差、沉积污泥多、沼气池沼气回收率低的弊端。 6土壤渗滤系统污水处理工艺

该技术利用土壤的自然净化能力,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而且还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把污水处理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诸城市创新华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86 0536 6438321 诸城市日东贝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86 0536 6073566 潍坊沃华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86 1572 6364257

推荐第3篇:浅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浅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字数:2692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2016年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其污染危害,介绍了几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法律制度、资金投入及村民认知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方法

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这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面临着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一、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污染危害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污水成分越加复杂,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仍大多采用直接倒在房前屋后,这种排放污水的方式,不但使污水横流,影响村容,而且污水长期渗入地下,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造成农村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据数据显示,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与之配套的排水管网系统。

在广大农村,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和现实排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各家顾各家,各人顾各人,直接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并威胁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的地表水体中,再加之受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影响,进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农村河道水体变黑发臭、鱼类虾类死亡、病菌滋生,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

1.技术方面

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从处理方式上分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之分。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通常以集中处理为主,通过城市污水管网将污水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与城市相比,农村通常处在偏远的地区,人口密度低,污水水量分散、变化幅度较大,如进行集中处理,则污水管网铺设过长投资过大、污水厂负荷不足难以运行,因此根据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方面因地制宜,应选用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的小型分散式处理方法。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化性较好,所以农村生活污水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以下简要介绍几种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1)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是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一种方法,采用厌氧消化技术与兼性生物过滤、人工湿地等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经沼气微生物分解,大部分物质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达到去除污水COD、BOD的目的。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作为家庭能源使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适合农村家庭使用,具有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产生剩余污泥少、有沼气回收等优点,但如若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过低,则沼气池产气不足,会对村民生活用气造成影响,并且如若室外温度过低,也会对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污水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2) 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

稳定塘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改造而修建成的池塘。污水在稳定塘内经过较长时间的停留、贮存,依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菌藻共同作用及菌藻和水生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质得到降解、去除,使污水得到净化。该技术具有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操作维护便利、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但稳定塘具有占地多、污水净化效果受气温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且易产生臭味和滋生蚊蝇等缺点。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将污水投配到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上,以推流方式在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下,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的作用。通常人工湿地中填充一定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水处理效果好、易成活、观赏性好的水生植物。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并且人工湿地上种植的水生植物除具有处理污水的作用外还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但人工湿地也存在占地面积大、易受病虫害影响等缺点。 (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4) 土地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污水是一种利用农田、林地、苇地等土壤及生存于其中的微生物、动植物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固定与降解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的处理方法。土地渗滤系统主要有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下渗虑等工艺类型,不同的农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模式。土地渗滤系统具有投资少、建设和运营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出水水质好、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点,但土地渗滤系统中的微生物在冬季气温低时活性降低,使污水处理效果大大降低。

2.管理方面

(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目前只有个别地区对当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我国法律体系中尚未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定相关的法律,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明确建设、环保、财政等各部门的职责,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获得法律支持,以法律的强制力和执行力推进农村环境的改善,保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长效性。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广大贫困的农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设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此外,村镇干部及相关部门还要寻求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积极解决污水处理设施的资金问题。

(3) 做好村民宣传工作

大部分农村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认识不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重要性,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持怀疑态度,导致不少村民对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够积极。针对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要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吴建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5.7

推荐第4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摘 要:农村的生活污水, 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也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针对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 介绍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和生物滤池技术等, 以及几种工艺先进、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 为农村地区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现状 处理技术 对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约为80亿~90 亿t,且不断增加,但处理情况却不容乐观。96 %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剧了淡水资源的危机。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寻找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和运行模式,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1 农村生活污水概述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粪便及其冲洗水、洗浴污水和厨房污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农村分散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含有机物质、氮(N)磷(P)营养物质、悬浮物及病菌等污染成分,各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一般为: CODCr为250 ~ 400 mg/L,氨氮为40 ~ 60 mg/L,TP 为2.5 ~ 5.0mg/L。与城镇污水处理相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农村地区技术经济基础薄弱,缺少重组的资金和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难以保证。其次,农村生活污水在排放方式、水质和水量方面具有自身特性,主要表现在:面广分散,收集困难;水量变化大,排放不均匀;可生化性好,几乎不含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近年来国外的专家学者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越来越关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逐渐成熟,工艺呈现出多样性。现阶段,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率还不到10%,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率更低,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国内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随着三河、三湖污染的加重才刚刚兴起,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较少,很多处理技术也仅仅处在示范研究阶段。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存在一个较大的难点,即基建投资以及运行费用较大,农村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力量很难满足常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技术要求等。因此,急需要开发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工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3.1 技术选择原则

农村地区经济技术薄弱,缺少充足的资金和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不能照搬或套用城镇污水处理模式,须结合农村实情和生活污水特点科学决策。在具体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能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关键要根据镇村的功能、人口、地形地貌、地质特点、气候、排放要求和经济水平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因地制宜地选择简单、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如在经济发达、用地受限的镇村,可以选择由厌氧、好氧组合而成的一体化处理设备;在用地充裕、气候适宜的镇村,可以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等生态处理技术。

(2)维护管理简便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发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产后无法实现科学维护与管理的现象。因此,在农村宜选用维护需求量少、日常管理简单的处理技术。

(3)运行费用低廉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十分有限,缺少稳定经费来源,城镇污水处理中最常采用的好氧处理技术因运行费用高,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局限。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应尽可能采用生态或厌氧处理法,做到污水处理能耗的最小化。

(4)工艺流程简单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小,维护管理不容易到位,因此其工艺流程不能太过复杂,要尽量减少工艺环节,以便于运行管理。一般来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最好不设初沉池和二沉池,可采用较大体积的均化池代替调节池和初沉池,利用生态处理法或生物膜法省去二沉池。

3.2 技术方法

根据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原则,目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技术、土地渗滤处理系统、稳定塘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生物滤池技术等。

3.2.1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技术是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的原理,在厌氧和兼性厌氧的条件下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是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 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用能源; 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用水。

在我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主要用于取代传统的化粪池,漆贯学等的课题研究认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主要问题包括工艺设计不合理,运行稳定性

难以保证,处理效果不及二级污水厂等。毛华海对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池型、工艺改进进行了初探,提出了改进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效果的3 个方向。目前,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艺已较为成型,曹军等对其工艺流程及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3.2.2 土地渗滤处理系统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是利用自然系统的净化功能,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层中,通过“土壤- 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的吸附、固定,对污水资源及N、P 等营养元素再利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常用的技术有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和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3.2.2.1 慢速渗滤处理系统

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将废水利用到耕作土壤中,达到处理的目的,同时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慢速渗滤处理系统渗滤速度慢,以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利用水、营养物为主要目标,故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早期的慢速渗滤处理系统的研究主要以玉米- 小麦系统的研究为主,这种工艺对氮的去除率达到70%,磷的去除率达到50%,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收益。但考虑到传统的慢速渗滤系统的污水投配负荷一般较低,赵建芬等进行了污水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改进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改进的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悬浮物、有机物( CODCr)、氨氮、总氮、总磷有很高的去处效果,分别达到了51. 55%、

84. 76%、97. 92%、91. 78%、98. 83%。

3.2.2.2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是在传统快速渗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采用天然河沙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并掺入一定量的特殊填料,不仅继承了土地处理工艺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低,操作方便,管理简单的优点,和传统工艺相比,还大大地提高了水力负荷,不受土地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工艺实用性,被认为是解决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最适合、最可靠的途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采用干湿交替的运转方式,传统的快速渗滤系统,一般采用1 ~ 3 d 淹水和4 ~ 10 d 落干的方式运行。邵坚等对人工快渗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缩短淹水周期,加大系统淹水和落干的频率,可以明显改善人工快渗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至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尚未研究清楚,但普遍认为是在过滤截留、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

3.2.3 稳定塘处理系统

稳定塘是一种经过人工修整而且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池塘,它主要利用水生生物系统,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这种工艺基建费用低,运行费用低,无污泥处理,但同时存在有机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的缺点。为了提高稳定塘的处理能力和效果,研究者们提出并发展了高效藻类塘,最大限度地利用藻类产生的氧气,充分利用菌藻共生关系,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处理。目前我国已在太湖地区建立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3.2.4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是一种为处理污水而采用工程手段模拟自然湿地系统建造的构筑物,在构筑物的底部,按一定的坡度填充选定级配的填料,如碎石、沙子等,在填料表层土壤中种植一些对污水处理效果好、成活率高、生长周期长、美观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通过生态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人工湿地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系统,可用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它的净化机理比较复杂,植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Li 等在太湖地区建立了水稻湿地系统,研究表明水稻湿地系统不仅具有对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还能节省化肥的使用和灌溉的水量。同时,填料也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净化磷素污染物有重要作用。以上海市农村地区为例,人工湿地得到了广泛应用,9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出水皆能达标排放。

3.2.5 生物滤池技术

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由碎石或塑料制品等惰性过滤材料填充,材料表面生长生物群落,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得以去除的生物反应器。其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具有池容小、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和流程简单等优点。童晶晶等研究表明,高效功能陶粒用作填充材料,生物滤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有研究者将生物物种蚯蚓引入生物滤池构成蚯蚓生物滤池,它是根据蚯蚓具有吞食有机物、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和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等生态学功能而设计的。在我国最早是陈旸等对其进行了研究,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初步试验的结果表明,当表面水力负荷为1 m3 /( m3·d)时,以细木屑、泥炭、石英砂为滤料,污水的CODCr、BOD

5、SS去除率分别为72. 4%、72. 8%、90. 5%; 以粗木屑、泥炭、石英砂、谷壳为滤料,污水的CODCr、BOD

5、SS 去除率分别为80. 5%、

87. 5%、93. 2%。

3.2.6 组合工艺

任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为了取得更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往往将两种或多种处理技术进行联用,以期达到处理效果和经济性的最佳组合。唐晶等将生物和生态技术进行组合,对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利用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处理效果很稳定。在云南泸湖当地的农村地区,也使用到了生物/生态技术,将氧化沟与人工湿地联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吴迪等将厌氧工艺与生物膜技术结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良好,可用于农业灌溉和观赏性景观河道用水。武汉大学也有关于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研究证明了IST( Innovative Septic Tank)+ CMFB( Compound Media Filter Bed) 系统是一种处理生活污水可行的工艺。

4 建议与对策

4.1 加紧相关政策落实

大力推行乡村清洁工程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落实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以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关政策、规划和措施,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4.2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对农村环境问题上加强组织领导和应急保障,完善应对方案和措施,搞好组织协调、应急物资保障和现场应急处置,积极开展污染源受损情况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判断,确保生活污水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加强相关应急能力建设,建立相关组织协调体系,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4.3 加快相关技术研发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迫切解决。目前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还处于实验模拟阶段,因此,需要联合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科研攻关力量,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开发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污水资源化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工艺,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只靠单户农民很难实现,政府部门更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投资力度。除了采取国家扶持、地方资助的方式外,还需要多渠道筹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运行的资金,建立专项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为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5 小结

为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农村生活污水的管网收集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前提,开发投资节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便的适用技术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关键,落实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保障,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尽快建立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苏东辉, 郑正, 王勇, 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2]傅阳,纪荣平. 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1, 24( 2) : 39 - 41.

[3] 孙铁珩, 周启星, 李培军.污染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4] 郭伟, 李培军.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5(8):1-7.

[5] 何小莲,李俊峰,何新林.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18(5):75-77.

[6] 陈长太, 王雪, 祁继英.国外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105-106.

推荐第5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工艺探讨

源分离技术处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

指导老师:董良飞 姓 名:吕小龙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71 学 号:07415117 前言

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改善环境卫生,一直以来是困扰着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太湖流域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逐渐成为一个区域性的敏感问题,湖泊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蓝藻的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引入生态排水一源分离及资源化理念,“源分离”技术基于该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被关注的新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具有节约水资源、低能耗及可回收营养元素等特点,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主题

长期以来,太湖是上海、无锡、苏州等城市最重要的供水水源地,集供水、蓄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其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流域的经济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的水环境严重污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人民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威胁日趋严重。因此,全力控制太湖水环境污染不断恶化己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工业和城镇污染得到控制后,量大而面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成为加速太湖富营养化进程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太湖污染的贡献率中氮占35.35%、磷占59.65%。很明显,大量未经治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河道,直接影响流域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甚至威胁到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因此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新工艺与新技术,是一项有实用价值的探索。 1.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产生和特点 1.1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产生

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提出,源于对农村生活污染的研究,特别是随着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逐步被提出并丰富的。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和河流水质规划研究。“八五”“九五”期间先后在于桥水库、滇池、太湖、都阳湖、巢湖、三峡库区等湖泊、水库流域及沱江内江段、晋江流域、北江演水流域、淮河淮南段、辽河铁岭段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这些研究较好地把握了非点源污染负荷发生状况并首次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但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非点源污染研究仍然只是探讨因农村生产活动所致的农业非点源的宏观特征与污染负荷定量计算模型的初步研究,90年代末以来才开始重视农村生活所致的污染。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社会及经济问题突出程度远胜于污染问题,因而农村生活污染长期不被关注。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绝 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排沟渠、水塘。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6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 地区形象写照。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及农村小城镇人口的迅速集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染问题若不加重视,水污染问题及其衍生的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必将因而日益加剧。 1.2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洗涤、沐浴和部分卫生洁具排水,通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点:

(1)污水水量变化大:水冲卫厕的普及、村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实际务农劳动力的减少、燃料的气体化、区域性的家庭手工业与生活污水量增长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生活污水来源受生活用水的影响,主要有厨房洗涤污水、洗衣污水、洗浴污水、冲洗卫生间的粪便污水等。调查中发现:在各类型的生活用水中,洗衣用量最大,一般约占了各户总用水量的60%;在人口较少的家庭,则以厨房用水为主。太湖流域农村农户室内卫生间的洁具一般包括面盆、坐便器和浴缸,其中面盆和坐便器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浴缸的使用需配置太阳能热水器或天然气,而目前天然气尚未入户,太阳能热水器相对农户来说较昂贵,因此,农户卫生间中的浴缸使用频率也不是很高。农户洗澡普遍使用浴锅,通过烧柴将水加热,在浴锅中洗浴,洗浴污水一般排入室内窖井,渗入地下。

(2)水质水量在不同居住区、不同时间段里差异明显:太湖流域农村可分为集中居住的新建居住区和陈旧居住区。集中居住的新建居住区农户每天每户平均水量在166升到207升之间波动,平均水量大约为180升/(天·户)。集中居住的陈旧居住区农户每天每户平均水量大约为120升/(天·户);从排放方式看,有2296的农户生活废水选择了直接排入村河,45%的农户排水采用排入屋后及地表渗入地下,排入沟渠的农户有25%,还有少数农户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田地等方式。从水质上看,旧居住区CODcr,日排放浓度可达780、1349 mg/L,新居住区CODcr,日排放浓度可达350~450 mg/L。新、旧居住区的总氮、总磷排放浓度平均为:新居住区为20 mg/L和1.93mg/L,旧居住区为9.7 mg/L和1.19mg/L。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旧居住区居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用水时反复使用后排放,造成有机物浓度较高;同时由于旧居住区农户基本没有使用卫生洁具,造成生活污水中粪便成分较少,TN、TP浓度偏低。农户用水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6:00-8:00,中午10:30-12:00,下午5:30-7:00。第一时段主要是洗漱用水、厨房用水和洗衣用水等,耗水量在三个时段中最大;第二时段主要是厨房用水,耗水量最小;第三时段主要是厨房用水和洗浴用水,耗水量居中。

(3)农村生活污水基本为大量无序排放: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一般是通过二种方式排放,一是通过自家院内的渗坑排放而直接渗入地下,大多数农户家的洗涤污水采用这种排水方式;二是通过管道排入自建简易化粪池,卫生间污水的排放多采用此方式;三是将污水泼在门外空地,任其自然蒸发,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洗衣污水的排放。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受到农村的经济基础和管理水平现状的影响,不能走城市发展模式,而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方案应要求工艺简单,净化效果有保证;尤其是在富营养化重点控制区域,不仅要消减有机物还要进行脱氮除磷。因此,因地制宜地采用投资省能耗低,维护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源分离”技术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找到了新途径,为农村污水处理工作走出困境找到了突破口。

3.生活污水的源分离、分质处理与资源化

生活污水源分离和分质处理是指在源头分类收集、处理和回用,将优质饮用水和低质回用水分开供给用户,以实现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循环。它是革新的供排水和处理理念,基本模式见图

生活污水源分离、分质处理和资源化系统

3.1生态排水一源分离技术 根据对生活污水的研究,不同的水质所含成分有很大不同,大致可以分为:

黑水:指厕所粪便污水,包括人尿和粪便;黄水:指人尿;褐水:指粪便污水;灰水:指来自于家庭的厨房、洗衣、沐浴和盥洗等污水。

生活污水中营养物质的绝大部分集中在黑水中,特别是小便废水中。从污水构成来看,灰水的数量占99%,而COD、N、P的负荷分别只占40%、5.6%、20%;尽管尿和粪便的数量只占l%左右,但COD、N、P负荷却占60%、94.4%、80%。水质和水量两者的强烈反差成为黑水和灰水源分离的依据。因此,实现黑水与灰水分离,可以让粪便回田,而灰水与初期雨水可以通过物理或生态工程(如湿地)共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实现物质循环,而且可以减少庞大的管网投资和繁琐的生物处理过程。源分离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或解决“水冲厕”的卫生问题,还可以为后续水污染控制带来一系列的便利,使农村水污染处理问题难度降低。 3.1.1灰水处理与回用

不同来源的灰水水质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用户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排水类型以及家用化学产品的使用情况。灰水通常包含了高浓度的油脂、其它烹饪有机物、肥皂残余物和清洁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等可生物降僻物,未被粪尿污染的灰水中病原体、氮的含量都较低。灰水的有效回用可以减少将近50%的饮用水使用。

灰水处理回用技术发展很快,主要有人工强化的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和自然生化处理等(表1)。当灰水处理后回用前必须进行紫外照射、加氯等消毒处理。

3.1.2黄水、褐水的处理与回用

含氮量高的黄水可作肥料,尿液贮存在与空气隔绝的容器中肥分可以保持大约一年时间不会流失。黄水在粪尿分离厕所里与褐水隔离后输送到尿液池液蓄即可得液体肥料,也可干化处理制成干肥。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尿液混合肥可用于所有农作物,而尿液注射法仅能用于可食用部分在地面以上的作物。从卫生学的角度看,尿液注入地面后其病源微生物受到的灭活作用更加迅速、强烈。

Maculate Madungwe以采用真空式便器分离大小便及冲洗水为例,探讨了褐水的收集和处理过程。褐水首先被输送到粪便隔离器中,分离出来的液体被送入悬挂在深坑里面的土壤过滤器,再进入化粪池里同灰水一起进入后续处理设备中;而被捕获的褐水悬浮固体被送到堆肥装置中进行厌氧消化,制成肥料的同时也产生许多生物气。高温、高pH和长时同贮存是促使病原体灭活的关键因素。消灭褐水里的病原体、减少苍蝇和臭气的方法是投入草木灰或石灰之类的添加剂。许多亚热带、热带国家习惯将粪便风干,欧洲市场上的一些分离厕所也将粪便干化燃烧,不仅可以开发潜在的能量,燃烧后的灰烬可以撒播于耕地中。

3.1.3黑水处理与资源化

黑水的特点是COD,BOD等指标高,含大量病菌且臭气污染严重。而生活污水中80%~90%的氨,50%~57%的磷来自于黑水,预处理后的滤清液对后处理可起到添加营养剂的作用。预处理设备通常是粗细格栅等,还有美国的HONEY MON一STER、德国的HUBER和中国北京世纪国瑞公司等研发的粪便处理专用设备等。混凝沉淀法也可用于黑水预处理。固体分离后堆肥干化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业,上清液经厌氧消化、好氧接触氧化或厌氧一好氧结合处理后排放或回用。为了进一步消除恶臭污染,可采用酸、碱或次氯酸钠盐淋洗脱臭,活性碳吸附或生物除臭技术等工艺。 3.2做好农村污水资源化工作

随着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逐渐丢弃了原来祖先留下来的粪尿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一优良传统。人粪尿的养份,约含80%的氮、50%的钾和磷,作为粮食作物的一种肥料,几乎可以替代化肥。收集后的粪、尿通过适当的方式处理后,其中的养份可通过农用或绿化施肥而得到回收,由此帮助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水污染。总的来说,粪尿的单独收集与资源化,是未来农村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它可以实现轻污染的杂排水完全回用,重污染的粪尿水资源化到农田,减轻甚至完全避免水环境的二次污染,真正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和整个水生态圈的良性循环,在人们卫生系统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维持了生态平衡,最终改善农村的卫生与健康状况,促进宏观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结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太湖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其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更是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源分离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它克服了传统集中式排水体制与分散式排水体制的弊端,实现良好的节水、节能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功能,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生活污水的源头分类收集模式、褐水和黑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开发、生活污水源分离和资源化的综合评价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理论和工艺,从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会相灿,叶春,颜丹宙等.太湖重点污染控制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5):1-5.

[2]盛学良,舒金华,彭补拙等.江苏省太湖流域总氮、总磷排放标准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4):20—24.

[3]路明.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i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03). [4]粱祝,倪晋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鲍全盛、土华东,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担[J],地理科学,1996,16(1):66—72. [6]周早弘,发达地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工程技术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19-2721.

[7]张大第、张晓红、章家骇等,上海市郊区非点源污染综合调查评价[J],上海农业学报,1997,13(1):31—36.

[8]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6月4日发布.

[9]刘昌明,何希吾等.中国2l世纪水问题方略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1—52.

[10]高拯民,李宪法.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利用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4562551.

[11] 马伟辉,陈洪斌,屈计宁.生活污水源分离、分质处理与资源化.中国沼气China Biogas 2008,26(4):16-18.

推荐第6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是论述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以及常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特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处理技术特点

前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厨房设备、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用设施在农村逐渐普及,冲厕、洗涤、洗浴用水等各类生活污水排量逐渐增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成为生态环保的重要环节。通过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的实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家居环境卫生和周边生态环境,减轻了生活污水对地表、地下水质的污染,有利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

但是,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污水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村庄生活污水(包括人粪尿)未经处理或仅经简单处理后就地排入地表水体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农村地区相对居住人口较少,分布广而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污水管网不健全,村镇经济力量薄弱,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这些现状特点,选择的处理工艺应满足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宜就近处理、建设费用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等要求。因此如何简明扼要地推介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和技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

1.1水量、水质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由灰水(厨浴排水、洗衣用水)和黑水(粪便、尿液及其冲厕水)组成,以单户排水为主。早、中、晚用餐高峰污水量是平时的2~3倍,日变化系数为3.5~5.0,污水排放呈现面广分散、波动大的特点。

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相差不大,可生化性好,含一定量的氮、磷、病原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油渍成分明显增加,污染物种类增多,有机物和氮、磷的含量有所上升。

1.2排放模式

生活污水排放模式有以下5种:①厨房、厕所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自家的化粪池处理后排放;②经化粪池处理后,再二级处理;③居民将管道通入河中,污水直接排入水体;④将污水倾倒在门前屋后,任其自然蒸发;⑤在自家屋后农田边上开挖污水沟,将污水排入此沟,自然蒸发、下渗。

2.常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为使排入某一水体的污水达到再次利用的水质要求,而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将污水中对生活或环境有害的物质进行清除降解或无害化处理,使这些污水变成能够再被人们利用的技术。

2.1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主要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模式多种多样。第一类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常用的有污水净化沼气池和厌氧生物滤池等;第二类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转化、降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常用的有好氧生物膜和好氧活性污泥。第三类是以土地系统为主处理技术,它是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有效处置污水,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慢速土地渗滤处理系统等;第四类是稳定塘技术,经过人工适当修整,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自然处理,常用的塘型有兼氧塘、好氧塘、水生植物塘和生态塘。

2.1.1三格化粪池

三格化粪池处理后排放主要是在一些自然村落,但化粪池只是一种预处理设施,能去50%的codcr,磷、氮去除效果较差,出水达不到二级排放标准,属于较初级、小规模处理方式。

2.1.2土地系统

2.1.3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形态的水体(如池塘等)来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技术,借助于水体内天然的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适用于有一定水体的地区,且必须要有活水来源。出水一般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氨、氮均能达标。

2.1.4其他工艺

采用生物滤池和地埋式无动力装置处理工艺,通过工程实际运行观察,处理后水质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要求,但nh3-n等个别指标处理效果不好,通过优化设计和调节球状填料的配比,并延长水力停留时间至2d,出水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且未出现剩余厌氧污泥的积累问题。从处理工艺看,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以土地处理系统为主,一体化处理装置成为污水处理的新亮点,但设施的管理维护、运行费较高。

2.2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及工程存在问题

2.2.1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以属地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式成本较低,方便易行,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供电保障方面,处理设施电力供应不稳定,容易出现设施因停电而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2)日常的清洁工作较差,人工湿地内枯萎的植物未及时处置变成湿地内的垃圾,遇到规模大、工艺复杂、有动力需求的状况,局限性越发明显。

2.2.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存在的问题

(1)单户处理化粪池渗漏问题突出。农村地区多以化粪池作为单户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但由于缺乏管理,使用年限久的化粪池渗漏严重,不但形同虚设,而且污染地下水源。化粪池不能正常运行,后续处理则无从谈起。

(2)集中污水处理的管线投资大,问题多。农户排放的污水汇集至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采用埋设地下管道的方式,管道费用占到污水处理费用的一半以上,且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农村地区水系发达,如果管道过河等需增加设施,加大了收集系统投资,且容易产生污泥淤积;其次,现有管道一般采用无动力重力排水,需要一定的水力坡度,输水距离越长,埋深越深,施工难度随之增加;第三,管线穿越道路施工,影响道路交通,管线也容易受到道路负荷的挤压而受力不均发生移位或破裂,污水易沿途渗漏,不但污染地下水,而且严重影响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3.总结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的现状,探讨适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维修改建化粪池、保障管网施工质量、优化处理工艺、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等生活污水处理的措施,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选取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工程的建设、管理办法等规范,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有序开展、健康运行,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推荐第7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价格?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2018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价格?2018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在污水处理方面城乡之间差别显著:在城市,污水不但有完善的收集、处理技术和设施,而且国家颁布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以控制;而占全国总面积近0.9的广大农村,0.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点源和非点源排放,将各类污染物带人河流,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导致出现了包括蓝藻水华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污水源热泵系统是有污水换热器和污水源热泵两部分构成。城市原生污水直接进入污水换热器进行换热后,换取的热量由污水源热泵内部的热泵做功传递到室内。 对农村生活污水再利用,优点是:节能环保,。

上述想必大家都早有耳闻了,那么小编就直入正题,给大家介绍一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吧~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冲厕污水和洗衣、洗米、洗菜、洗澡废水。污水中主要是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往往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还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因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不同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差异较大 污水有如下特点和问题:

(1) 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防治十分困难,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粗放型排放,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2) 农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流量小且变化系数大(3.5~5.0); (3)污水成分复杂,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污水可生化性较强。

由于农村生活污染源分散,不易集中,村镇居民环保意识差,加上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治理上也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已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目前我国0.75的天然和人工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恶化中。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可以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和分散式污水处理。

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该处理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通常在我国中西部村庄布局较为分散的地区采用。

集中处理模式,即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一处处理设施处理村庄全部污水。污水处理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该处理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适用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通常适合于在我国东部和华北地区,村庄分布密集、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采用。

如今人们对水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处理过程却越来越趋于简便。有趣的是,无论近几年业界所看好的厌氧生物技术还是源分离终的土地灌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似乎又回到了它初的形式,尽管其中蕴含的科技含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大繁若简,终还是归于自然。以上就是博洋公司给我们提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详细内容,今天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污水处理设施。

博洋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创新的发展理念,“谦和、进步、创新、”是我们的精神。博洋公司愿与您真诚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现在,市面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五花八门,哪一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更适合您呢?希望看了上面小编的介绍的能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第8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简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简介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特点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村民委员会739980个,乡村户数23692.7万户,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据估算,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我国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畜禽散养户的不断增多,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粪便污染逐年加重。有资料显示,养殖一头猪所产生的废水是一个人的7倍,而养殖一头牛则是22倍。这些有机物未经处理,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环境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二)农村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1.水质特点

(1)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

(2)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

(3)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4)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

(5)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水量特征

(1)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

(2)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

(3)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

3.排放体制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的水体。少部分地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无意识的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泊等水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常常会引起富营养化,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一)污水处理技术路线生活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备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财力状况薄弱、农民实际承受能力较低这一普遍情况,处理工艺的选择不

能盲目攀比,不能一味地选择时髦先进、处理效果好、自动化控制水平很高的处理工艺,而着重应该考虑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建议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先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达标排放或回用;二是注重经济适用,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常用的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生物转盘和SBR法等。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常用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分自然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自然湿地就是自然的沼泽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新技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象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的天然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

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工程基建低、运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影响,表面径流的臭味比较大。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 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

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所以地下渗滤的处理过程非常类似于污水慢速渗滤处理过程。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而且稳定。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

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促使微生物增长,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20法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还有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 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建设的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工艺流程简单,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也无需专人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略高于好氧处理,无日常运行费用的支出。

厌氧生物法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实践证明,以上方法都能很好的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但在运用中要考虑到建设与运行成本等费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推荐第9篇:15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详解

根据住建部2012年5月发布的《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状况公报》显示,我国60余万个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仅占6.7%。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据测算,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300万d/t,BOD为530万d/t,COD为860万d/t,总氮为96万d/t,总磷为14万d/t。我国近3亿的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针对农村环境问题,我国提出农村连片整治政策,并出台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指导性文件。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国家排放标准,但是地方性标准相继制定和实施,如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DB13/2171一2015)、福建省《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排放》(征求意见稿)和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等。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性大,故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现状。

水质、水量、排放去向等因地制宜确定处理技术,这样,增加了工作量和处理难度。

1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和存在问题 1.1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曰渐城市化,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的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根据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低,可分为黑水(冲厕水)和灰水(其余排水)2部分。农村生活污水主要特征见表1。

1.2 存在问题

1.2.1 收集难度大

96%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管道,乱泼乱倒现象严重,雨水、污水和尿液大多一起排入坑塘。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问题是制约农村污水治理的直接原因。

1.2.2 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及建设了一些污水处理工程,但正常运行的较少。由于管理不到位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建好后无人看管,导致大部分工程处于瘫痪状态。

1.2.3 地域广阔和资金不足 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表明全国50%的生活污染负荷分布在农村。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村污水的治理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用于工程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维护,从而成为制约农村污水治理的一大难题。

1.2.4 政策不完善和观念落后

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机构不健全和政策不完善,大多是理论性文件,实际操作性能差。

同时,由于生活习惯问题,在起步阶段,由于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故实现观念的改变仍需要较长时间。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我国农村风俗习惯、人口、自然、经济及社会条件差异大,单一的污水处理模式不能达到农村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的目的。根据我国农村基本国情,生活污水处理大致形成3种模式,即分散处理模式、村落集中处理模式和纳入城镇排水管网模式。

2.1 分散处理模式

分散处理模式,即单户或几户,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形式处理生活污水,其适用于人口密度稀少、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目前,庭院式分散处理-街道式局部集中就地处理采用较多。 昌平崔村镇南庄村采取完全分离的生态卫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灰水经简单的土地处理后可回用,尿液与粪便分离后可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干粪便堆肥返回农田。

2.2 村落集中处理模式

2009年,我国提出“连片治理”模式,连片村庄有如下3种形式:(1)对地域空间相连的多个村庄,通过采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2)围绕同类环境问题或相同环境敏感目标,对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多个村庄进行同步治理。(3)通过建设集中的大型污染防治设施,利用其辐射作用,解决周边村庄的环境问题。该模式适用于污水排放量较大、人口密度大、远离城镇的地区。该处理模式,与污水处理站类似,通常采用生物与生态组合处理等工艺形式。

沼山镇采取“五村”环境连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实现肥田目标,卫生饮水合格率达到98%, 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5%。

2.3 纳入城镇排水管网模式

城镇近郊区的农村,经济条件较好,能直接接入市政污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可选择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进行统一集中处理。该方法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和统一管理方便等优点。

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浙江义乌市60%的农村污水已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3 农村生活污水单元处理技术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各异,但都是各单元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农村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包括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普通曝气池、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土地处理和生态塘等。根据受纳水体功能要求,结合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条件完备情况和排水去向等,选择适合当地的处理技术。

3.1 预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多且分散,建议遵循雨污分流原则。雨水通过管道或排水沟单独收集,然后直接排入生态系统进行处理或灌溉农田等。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预处理,建议保留化粪池或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化粪池不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除去部分有机质。

于慧卿等开发了新型化粪池,工艺流程为分离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该工艺无动力、低能耗、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但是化粪池存在清掏困难、产生恶臭气体和堵塞管道等缺点。四川的排水主管部门建议用格栅沉砂池代替化粪池,在污水接入市政管网之前起到清除大的杂物和防止堵塞的预处理作用,而污水的可生化性并不受到影响,对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进行合理的改造,可以较容易实现这一目标。

青志鹏等设计了格栅沉砂池预处理装置,清除大的杂物和沉砂,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降低了建设成本。

3.2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农村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相对偏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处理工艺常常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目前生物单元处理生活污水技术已经较成熟, 而且很多新型工艺不断被研制出来。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处理2大类。

3.2.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无需曝气充氧,产泥量少,是一种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要求。农村污水处理中常见工艺有厌氧生物滤池和复合厌氧处理技术。

3.2.1.1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是密封的水池,池内放置填料,污水从池底进入,从池顶排出。该工艺能耗少,操作简便,处理能力较强,滤池内可以保持很高的微生物浓度,不需另设泥水分离设备,出水SS较低。存在问题是滤料费用高,滤料容易堵塞,生物膜很厚,须严格控制进水悬浮固体浓度。马传军等在春季低温条件下采用牡蛎贝壳为滤料,研究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结果表明,污水温度为14〜16°C,进水COD浓度为500〜600mg/L, HRT为14h时,COD去除率可达83%。

3.2.1.2复合厌氧处理技术

复合厌氧处理技术结合了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厌氧生物滤池2种反应器的优点,用于处理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新技术。该技术处理效果好、能耗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利用厌氧处理组合工艺模式针对上海农村生活污水所开发的复合厌氧反应器处理效果良好。 3.2.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方法,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一般比较 适合经济条件较好或对出水要求较高的村庄。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好氧工艺有生物转鼓、生物转盘、SBR、生物滤池、氧化沟等。

3.2.2.1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种。该技术将污水浸没全部填料,氧气、污水和填料三相接触过程中,通过填料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去除污染物。生物接触氧化池操作管理方便,比较适合农村地区使用。

日本针对分散式农村污水开发的净化槽,其好氧单元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我国在一些用地受限、冬季气温较低、经济条件较好或出水要求较高的镇村,已研究应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如广州市萝岗区埔心村、江苏泰州戴南镇董北村和赵家村、宁夏平罗县渠口乡等。

3.2.2.2 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也称间歇性活性污泥法,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该工艺操作方便、节省投资、效果稳定,污泥不易膨胀,耐冲击负荷强及具有脱氮除磷能力,适于经济较为发达、用地紧张、水量变化大和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农村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张冰等设计类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处理低C/N农村生活污水,出水COD、NH/-N、TN和TP水质指标均可满足GB18918—2002的二级要求。闫立龙等以稻壳为载体的SBR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0.46%和95.64%,表现出良好的同步硝化一反硝化特性。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金竹村采用SBR法处理生活污水,工程运行2a的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

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0%、93.3%、90.1%和91.1%,总体运行效果稳定。

3.2.2.3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两者优点于一身的第3代生物滤池。BAF具有去除有机物、有害物质、脱氮、除磷的作用;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

杨文澜等采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在HRT为3.2h、气水比为5:1的工艺条件下,CODcr、NH3-N、BOD

5、SS均达到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3.3 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处理工艺能够很好地结合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当地的废塘、滩涂、废弃的土地,因而基建投资低;运行过程无需投加药剂,运行费低;污泥产量少,适当处理还能够达到农业回用标准,减少了2次污染;工艺运行相对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够使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出水可以直接回用于农田灌溉或农村杂用水。国内外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主要有人工湿地、地下渗滤、人工快渗、生态塘。

3.3.1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主体由土壤和按一定级别充填的填料等组成,并在床表面种植水生植物而构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实例。

桂双林等利用生物滤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有机物及氮、磷去除效果比较明显。

在欧洲应用较多的则是地下潜流系统,种植有芦苇、菖蒲、香蒲等湿地植物,此类系统趋向于近1000人口当量的乡村级社区二级处理。

3.3.2 地下渗滤

地下渗滤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距地表一定深度、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士层中,使污水在土壤的毛细管浸润和渗滤作用下,向周围运动达到净化目的。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张墅村采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出水达到GB 18918—2002 一级B标准,且整个处理系统建造成本低,基本上无需维护。

3.3.3 人工快渗

在快速渗滤系统运行中,污水周期地向渗滤田灌水和休灌,在土壤层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有利于氮、磷的去除。

陈鸿汉等采用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5%和94.47%,出水达到GB 18918—2002 一级A排放标准。

3.3.4 生态塘

生态塘是从氧化塘发展而来的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主要进行污水的二级深度处理。它是利用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在太阳能作为初始能源的推动下,借助菌藻共生强化系统去除有机物,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水资源予以回收利用,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是生态处理的发展方向。李旭东等采用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3%,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5%。

生态处理技术处理农村污水的优缺点见表2。

4 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处理工艺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单元技术往往都有一定局限性。

目前,国内外由不同技术组合而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形式很多,主要分为4种:“厌氧+生态”工艺、“好氧+生态”工艺、“厌氧+好氧”工艺和“厌氧+好氧+生态”工艺。目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成熟,各种一体化设备、组合处理技术很多,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因其比较分散, 规模较小且不易集中,使其处理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必须遵循“低投资、低能耗、简便、高效”的原则,采用智能化、傻瓜化的运行方式。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一种处理中小型分散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净化槽技术,对改善当时的乡村水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近几年开发出一种“过滤、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称之为“Filter”技术,集污水处理与农田灌溉需求为—体。

根据报道,目前欧洲和北美有20%〜30%的人口利用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乡镇生活污水,工艺多为改进型氧化沟、A/A/0及其变形等组合工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我国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运行情况见表3。

5 结语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已成为我国环境整治的新阵地。 因此,应根据村庄所处地域、人口规模、聚集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点及排放要求,结合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等,采用适宜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模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靠近城市的城镇或村庄生活污水可以并入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远离城市的村庄因其独立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可以灵活组合生物+生态处理技术,如“化粪池+潜流式人工湿地”工艺的庭院式污水处理技术或“强化一级处理+生物处理+人工强化生态净化”工艺的分散式处理技术等。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工艺,做到“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应注重设备美观化,综合生态效益和环境美学效应也是发展趋势。

推荐第10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与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与技术

贵州楚天环保有限公司

胡 文

摘 要:结合近年从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借鉴国内其他省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对我省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思考和分析,针对贵州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提出适合在我省推广的土地法、人工湿地、生物接触氧化法、稳定塘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环节提出了的看法。土地法和人工湿地由于具有运行费用低的显著优势,特别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但贵州的高原气候不能照搬沿海地区的实施方法,需要加以改进方可推广,特别是需要增加预处理措施,同时此类技术具有占地较多的缺点,对于受到场地限制的地方难以实施;生物接触氧化法由于受场地的限制较小,所以在多数地方均可推广,但此法运行费用较高,对农村来讲,其运行费用是一个难题;稳定塘技术由于占地最多,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低,但必须具备天然条件方可实施,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选择工艺技术不是难题,抓好工程实施细节往往比选择工艺更为关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土地法 人工湿地 生物接触氧化法 前 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总量增加较快,由于受环境总量的限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对一些环境敏感水体所造成的污染比较突出,近几年,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和环境所迫,在国内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实施了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在我省也实施了少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标准和设计规范,项目实施基本上是参照城镇污水处理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但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以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与城镇污水处理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所选用的工程技术与城镇污水处理有很大差别,结合近年承接实施的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并借鉴同行的经验,对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及技术进行探索,供大家参考。

目前,在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所选用的主要技术有: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等。下面就这四种主要的工艺技术进行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 1.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 1.1土地法污水技术及应用情况

土地法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以土地作为主要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在人工调控下,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中,利用土壤系统的物理过滤、物理化学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净化功能,对可降解污染物加以净化,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加以利用,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的生态工程技术。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从日本引进该技术,并进行了大量的开发推广工作,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该技术毕竟是一种低负荷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前期的推广中,没有考虑预处理措施,致使系统出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后来对该系统增设了强化预处理措施,在污水浓度高时启动强化预处理,并增设了斜管沉淀,防止土壤堵塞,对布水装置也做了多次技术升级,目前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实施的工程实例有:安龙县污水处理厂、贵阳市朱昌镇污水处理厂、息烽县鹿窝污水处理站等。

1.2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1.2.1优点

(1)运行费用低,处理吨水只需0.1-0.2元;

(2)由于土地的过滤和吸附,除臭功能较强,同时对细菌的去除效率较高; (3)土地处理单元建成后可以覆土种植作物,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4)运行管理方便。 1.2.2缺点

(1)占地面积大,在设置强化预处理措施时每天处理吨水仍然需要占地5㎡左右;

(2)由于占地面积大,土方工程量大,导致单位投资较高。一般每天处理吨水投资需要3000元左右。 1.3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适用场所

场地条件许可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为了防止处理单元的沉降,每个处理单元每天处理污水不宜超过300m3。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2.1人工湿地技术及应用情况 人工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多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组成,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人工湿地成熟以后,填料表面吸附许多微生物,形成大量生物膜,它们协同分布于池中的植物根系,通过物理、化学及生化反应三重作用净化污水。根据水流是否位于介质表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两种方式,在正常运行时,潜流式湿地表面是没有水流的。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工湿地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目前,贵州省内已实施了少量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本人实地考察过小河区和开阳县禾丰乡的两个人工湿地项目,在红枫湖和百花湖周边规划设计了大量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部分已经开始建设,估计未来几年我省将实施大量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2.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2.2.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

(1)运行费用低;

(2)人工湿地单元上面种植的植物具有很好的景观作用; (3)运行管理方便。

2.2.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缺点

(1)占地面积大,每天处理吨水需要占地5-10㎡;

(2)由于占地面积大,土石方工程量大,导致单位投资较高,单位投资与土地法相当。

2.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场所

场地条件许可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为了利于污水的均匀分布及尽可能长的水流路线,处理单元应分为多格,每一格的宽度尽量不超过3.5米。 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

3.1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情况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膜为主要处理基质,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推流与完全混合共存的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膜充分接触。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前面设置水解酸化池,先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接触氧化池去除CODcr、BOD

5、NH3-N及部分P,后续通过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及化学法脱磷,确保水质达标。目前贵州省大多数厂矿企业生活污水处理采用该技术,该技术非常成熟,并且运行稳定。 3.2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 3.2.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

(1)容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2)占地面积小,厂址选择的局限性较小; (3)投资省,建设周期和调试周期短。 3.2.2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缺点

(1)运行费用较高。与上述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相比,由于风机曝气需要耗电,运行费用较高,一般在0.4-0.6元/吨。

(2)运行管理与土地法和人工湿地比较,相对复杂。 3.3生物接触氧化法的适用场所

适用于所有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特别是场地有限的地方。 4.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

4.1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及应用情况

稳定塘也称为氧化塘,是一种利用水体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式。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按照塘内微生物的类型和供氧方式来划分,稳定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好氧塘:深度较浅,一般小于0.5m。塘内存在着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由藻类的光合作用和风力搅动提供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兼性塘:深度较大,一般大于1m。上层为好氧区;中间层为兼性区;塘底为厌氧区,沉淀污泥在此进行厌氧发酵。

厌氧塘:塘水深度一般在2 m以上。

曝气塘:塘深大于2 m,采取人工曝气方式供氧,塘内全部处于好氧状态。

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区,稳定塘是实施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由于稳定塘是利用天然水体的天然净化能力来净化污水,处理时间很长,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方可实施,该技术并没有成为主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在国内有部分工程实例,省内也有少量的工程实例。前段时间,部分新农村建设项目配套了稳定塘处理污水,但出水水质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排放标准进行设计,只能算是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而不能称为污水处理工程。

4.2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4.2.1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

(1)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2)维护和维修简单,管理方便;

(3)一般稳定塘容积都较大,无需污泥处理。 4.2.2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的缺点

(1)占地面积过多;

(2)气候对氧化塘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 (3)若设计或运行管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4.3稳定塘适用场所

适用于有足够容积的天然水塘的地方。 5.应用上述污水处理技术的注意事项

5.1 选用土地法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注意事项

土地法和人工湿地两种污水处理技术,属于同一类技术,主要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在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贵州多数地区海拨较高,气温气候条件与沿海地区有较大差别,不能照搬海拨较低、常年气温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做法,需要进行较大改进。为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预处理系统和布水系统很重要。

(1)在污水进水浓度较高、系统出水不能保证稳定达标的时候,需要开启预处理系统适当曝气,确保系统达标运行。

(2)在人工湿地和土地法污水处理系统前,应设置沉淀池,尽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尽可能少进入,大大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3)人工湿地种植的植物对净化污水具有重要作用,尽可能种植一年四季交替生长的植物,否则冬季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会很低。

(4)设计和施工必须保证布水的均匀性,否则,若产生较严重的短流,处理效果不能保证,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此类技术返工工程量太大,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失败。

(5)对于风景区和生活小区的污水处理,以景观为主的地方,建设人工湿地有优势,其它地方则土地法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土地法覆土后可以种植作物,在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土地补偿。 5.2 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注意事项

(1)为了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是“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结合起来应用。 (2)曝气风机的选型很关键。如果风量太小,不能保证出水达标;如果风量太大,有可能导致生物膜脱落,生化过程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出水水质,且能耗高。 6.结论及建议

(1)经上述分析比较,结合国内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的经验,目前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主要有:土地法、人工湿地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三种。

(2)土地法和人工湿地对于有场地条件的地方可以优先考虑,其共同的优势在于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对于以景观为主的地方,建议选用人工湿地技术;对于景观要求不高的地方,建议选用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选用这两种技术都一定要注意考虑预处理措施。

(3)生物接触氧化法适用于各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资较低,但运行管理相对复杂一些,运行费用也较高。在场地条件和投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生物接触氧化法是首选。

(4)对于稳定塘技术,由于需要足够的场地,在土地越来越紧张的形势下,应慎重选用。

(5)无论选用何种污水处理技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细节是关键,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在工艺技术选择合理的前提下,是因为实施细节没有掌握好导致工程失败。

第11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总结

多措并举,因地制宜,乡镇生活污水治理

取得新成效

乡镇市政基础设施是乡镇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乡镇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乡镇污水处理是改善乡镇生产、生活环境的工作重心,因此,要加强乡镇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工作,提高乡镇地区污水处理能力,完善乡镇排水体系的建设,促进乡镇循环用水体制的实现。但对于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来说,社会经济条件差,村庄分散,生活污水量小是其显著特点,在乡镇建设中,乡镇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是难题,也是乡镇环境治理的关键,其模式的选取和工艺的确定关系到处理设施能否持续有效的运行,关系到乡镇治污能否真正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针对乡镇分布散、水量小等特点,2011年以来,我局在乡镇治污实践中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重点介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的多元化污水处理模式和工艺。

平昌县位于巴中市东南部,全县下辖43个乡镇,15个社区,520多个行政村,大部分乡镇缺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回顾几年来乡镇污水治理的历程,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面临技术、建设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已经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乡镇污水治理的正确思路,这一工作思路就是:分区实施、因地制宜;厂网共建、先网后厂(佛楼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村镇联通、集中统筹;资源整合、循环利用;创新机制、监管结合。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县乡镇实际。依照这个思路进行乡镇治污,实现了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改善了生活环境,基本解决了脏乱差、污水横流、夏季蚊蝇滋生等问题。

二是选取乡镇污水处理模式,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选取因我县各乡镇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使得污水处理方式不能过于单一,应根据具体地形特点、风俗习惯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污水处理模式。经过典型调研,专家论证,在总结旧经验的基础上,试点村污水处理选择两种模式:分散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

1、分散处理模式

分区收集生活污水,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自然处理等工艺形式。 本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小、布局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较多应用在村镇布局分散的地区。如江口镇杨柳村小宁寨采用的农户分户式污水处理设施。

2、集中处理模式

收集所有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一处设施进行处理,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 本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大、经济条件好、村镇聚居点比较集中的乡镇或村污水处理。主要应用在村庄分布密集、紧凑的平原区。如云台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该厂采用了A/O工艺,占地面积不足2亩,可实现日处理生活污水800t,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标准。

三是确定乡镇污水处理的工艺,乡镇污水的特点是分散、量小,水环境容量小,管理水平低,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方案应要求工艺简单,净化效果有保证,运行维护简便。乡镇的小规模污水处理系统组成如下: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收集系统主要根据乡镇布局和地形由处理模式来决定,而处理系统则关键在于处理工艺的确定,面对我县的实际状况,主要依据以下原则来确定:

1、按照受纳水体功能区要求,确保水源地水质和供水安全,如荔枝社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该站位于县城刘家河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为保证县城居民饮水安全,采用了MBR膜工艺,占地面积2亩,可实现日处理生活污水300t,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标准,且将出水口设置在小角楼欢乐谷以下,实现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水零排放。

2、以处理规模、水质要求定工艺,根据日处理水量、排放标准要求的要求确定处理工艺,如五木镇生活污水处理站,五木镇污水排放量较小,且污水站附近不存在环境敏感区域,采用了厌氧-好氧+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占地面积2亩,可实现日处理生活污水300t,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标准,既达到了污水处理效果,又最大限的降低了污水处理站运行成本。

3、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尊重乡镇建设的客观规律,

2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类型的乡镇,应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提出不同的治理标准。 我局组织开展了多项处理工艺的研究。在分散和集中处理模式中,主要确定了生物接触氧化、厌氧生物滤池、湿地、MBR、A/O等处理工艺及组合,并分别应用在全县多个乡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乡镇生活居住环境。

四是确定乡镇污水处理的标准,按照受纳水体功能区要求,根据现有标准设计出水水质要求。

1、水量标准,乡镇污水排放与城市相差较大,不能照搬城市污水处理的思维和套路,乡镇污水量包括农民生活污水量、公用建筑排水量等。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村内给排水设施水平和居住条件等因素确定,经过对典型乡镇水量的测算,选取污水排放系数为:0.75-0.85。

2、水质标准乡镇污水处理后尽可能就地回用,出水达到相应的景观、农 田、蔬菜浇灌等回用标准。如没有回用条件需要排放的,出水水质达到四川省《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190-93)中水源地和非水源地的相应标准。

接下来,我局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加强乡镇、村、社区治污工作不动摇。在保护我县水资源、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从工艺选择、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坚持“低投入、低成本、重回用、易管理”的原则,建成“建得起、用得起、管得起、有长效”的农村工程。

2二是从开发—排放的单向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村镇污水量小,就地回用符合农村地区实际,将农村治污与再生利用结合起来,合理科学的使用水资源,将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水达标排放”的单向式直线用水过程,向“资源—产品—污水处理达标再生利用”的反馈式循环用水的过程转变,促进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规范工程运行管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运行管理单位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工程运行管理记录,并对未来管理人员进行认真、系统的培训。一方面使已建工程得到有效、规范的管理,另一方面为将来的工程提供可靠数据。同时,出台监管政策,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进行监管,以确保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探索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良性运行管理机制。科学确定污水处理成本,制定污水处理的收费机制,促进农民对污水处理运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第12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内容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内容

一、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工程实施内容

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并且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连片村庄,主要采用管道和排水沟渠;原有农村采取合流制排放污水可采取截流式合流制收集污水;对于人口分散、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欠发达的连片村庄,可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对于部分新农村建设点,有条件的可采用分流制收集污水。

主要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主干管(沟、渠)、支干管(沟、渠)等,不支持以单纯改变污水排放去向的污水收集系统。

实施方案应结合所采用的技术模式,按自然村为单位给出具体工程量清单(具体项目、具体材料、管径或断面、计量单位、工程量等)作为验收依据。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内容

村庄布局相对密集、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连片生活污水量在3000t/d以上的连片村庄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集中式二级生化污水处理方式。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村庄建议采用集中式二级生化污水处理方式,并按照功能区水体相关要求及排放标准处理达标后排放,原则上要求达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其他排污单位”的一级标准。

村庄布局相对集中、人口规模不大、连片生活污水量在3000t/d以下的村庄宜采用无动力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排放标准可参照执行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其他排污单位”的二级标准。

村庄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无法进行收集或污水收集成本过高的村庄,宜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土地灌溉处理、户用成套污水处理等方式。

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总规高程等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宜采用城乡统筹模式,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实施方案应结合所采用的技术模式,按自然村为单位给出具体工程量清单(具体项目、处理规模、占地面积、仪器设备、计量单位、工程量等)作为验收依据。

第13篇: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宛城区中医院 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医院排放的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规范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医院污水处理达标,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班子会研究讨论,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力争做到污水处理达标:

1、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2、医院病区与非病区污水应分流,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污水和污物,尽可能将受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与其他污水分别收集

3、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4、根据我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就地处理,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

6、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7、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8、医院各种特殊排水,如含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等应单独收集,分别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9、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必须单独收集处理。

10、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处理措施,对化粪池、接触池在结构或运行方式上进行改造,必要时增设部分建设,尽可能地提高处理效果,以达到医院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

11、为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废气也要进行处理。

12、严格按照污水处理标准,与各部门做好配合,积极做好整改,保证医院污水处理达标。

第14篇:崇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

崇明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有效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生态岛区建设目标,根据《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指列入市水务专项工程计划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其建设内容包括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排放等设施。

第三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按照分级负责、以块为主的原则进行。

县水务局、县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制订技术规范、资金补贴政策、落实补助资金、组织行业审查,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下达年度计划,以及项目的建设管理等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申报、落实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组织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

第四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应尊重农民意愿,提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科技进步。处理工艺选择要按照“因地制宜、投入节约、维护简便、运行可靠”的原则,

适应本县农村的特点。

第二章

项目储备

第五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储备应遵循可行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做到统筹兼顾。县水务局根据各乡镇的村镇规划,结合自然村落改造、生态村创建、新农村建设等有重点地确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项目储备。

第六条

对列入项目储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应及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具有市政行业排水工程专业乙级以上(包含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以乡镇为单元进行编制,经过县水务局预审后,进入县级项目储备库。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七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县水务局统一上报至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将组织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行业审查,并下达行业审查意见。各乡镇根据市行业审查意见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后报县发改委审批。

第八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放水质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水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一级B标准,具体标准另行制定。国家或者本市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

第九条

每年度列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计划的项目应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县级项目储备库中产生。

第十条

县水务局和县财政局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联合上报下一年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计划。经市水务局审核平衡后,下达下一年度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计划并确定补贴资金。

第十一条

县水务局、县财政局根据市水务局和市财政局确定的年度计划及时将本县项目建设计划下达给乡镇组织实施。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暂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县水务局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各乡镇应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审定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并定期将工程进展情况上报县水务局。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设应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等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承揽农村生

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市政公用工程三级企业以上(包含三级)资质等级;工程监理企业应具备市政公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丙级以上(包含丙级)资质等级。

第十四条

项目法人应按照经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工程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建设内容。若有重大调整、重大设计变更等,应上报原审批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加强项目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实行“质量、进度和投资”的三控制。

第十六条

项目法人应委托具有水质监测资质的单位定期对经处理后排放的尾水进行监测。

第五章

投资政策和资金配套

第十七条

按照“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原则,农村生活污水工程项目投资实行分级承担,项目的工程费用除由市财政补贴的70%外,其余工程费用由县、镇(乡)财政按80%∶20%的比例承担。青苗费、拆迁费等前期费用由镇(乡)承担。如遇市调整补贴计划,县、镇(乡)投资比例不变,投资金额作相应调整。

第十八条

项目法人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建设资金,并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对不

按规定使用工程建设资金的,县水务局及县财政局有权终止项目执行并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收缴国库。对违反财经纪律的项目单位和负责人,将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九条

项目法人应当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编制财务用款计划并据此提出用款申请,应严格按照年度投资计划安排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当年计划,当年完成”。

第二十条

县财政局会同县水务局根据下达的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按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程序和要求,将市补资金和县补资金下拨至各乡镇,各乡镇财政部门按照国库资金集中支付规定,支付项目建设资金。

第二十一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投资监理、审计审价及工程结算等工作按规定的要求,由县水务局会同县财政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章

工程验收及档案管理

第二十二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填报《资金拨付申请表》,经县水务局签署意见后送县财政局审核拨付资金,一般项目开工后拨付30%,竣工验收后拨付至90%,剩余10%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完工验收一年内无质量问题,差额部分按县审计部门审

计价全额拨清。项目实施过程中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项目建设完工后,应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及水质同步监测,出水水质稳定、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的,参照水务建设工程验收规定,由县水务局、县财政局牵头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项目所在乡镇等相关单位进行验收。

验收材料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申报表、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图纸)、项目资金预算(工程预算)、工程招投标书、工程承揽合同、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相关图片等。

第二十三条

项目法人应参照水务工程档案管理规定,做好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办理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的归档手续。

第二十四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验收合格后,项目法人应及时办理工程和档案资料移交工作,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经费,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县水务局、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15篇: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操作指南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操作指南》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七日

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操作指南

根据《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村推进试点与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桐政办〔2009〕81号)精神,为有效指导和推进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村推进工作,在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县农居点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操作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桐庐县范围内未能纳入县城、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户少量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程。

二、处理原则

根据农村所处区位、人口规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给排水特点、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

1、分类处置

积极推广分散式人工湿地就近收集处理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集污水处理与绿化景观相结合。 对于居住集中、人口规模较大、无闲置土地推行分散式人工湿地处理模式的村,宜通过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收集生活污水,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有条件的农村应配套人工湿地吸收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2、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地,采用强化人工生态湿地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态去除,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湿地植物的选择和布局兼顾景观绿化,有效提高农村绿化率。

对于养殖户较多的农户或农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沼气池处理模式,所产沼气作为清洁能源有效利用,沼液用做农林作物有机肥。

3、经济适用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处理稳定可靠、运行维护简便、经济合理。

三、实施计划

根据我县农村实际,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工作方针,确定年度实施计划与任务,科学合理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力争2012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今年被确定为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的行政村,应根据村内农居点的分布状况,尽快确定好污水处理模式和建设个数,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计划表》(见附件1)和全村工程平面分布图,提交所在乡镇(街道)、库管委(以下简称乡镇)审核,报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治污办)审定后实施,并作为验收拨款依据。2010年开始,需要开展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行政村,应填写《农村生活污水整村推进工程实施申请表》(见附件6),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计划表》附全村工程平面分布图,在上一年11月底前向所在乡镇提出申请。所在乡镇接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查核实,根据县治污办下达的各乡镇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计划,择优确定治理行政村并附相关材料报县治污办审定后实施。

四、管理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管网铺设、污水收集到治理工艺的选择及设施的建设等技术要求高,工程隐蔽性强,参与部门多。同时,每一个行政村因农居点分布复杂,同时需要选择不同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对不同模式采取不同的管理要求。

(一)人工湿地模式管理要求

1、工程规模:人工湿地模式基本以10户以下分散式就近收集处理为主,特殊情况下可经批准后放宽至10到20户。

2、工艺流程:污水收集沉淀——简易厌氧——湿地处理——清水排放。

3、工程结构和体积: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主要是通过沙滤和植物根系吸收分解污染物的方法处理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分三部分:前面是污水收集沉淀池和简易厌氧池,中间是湿地处理池,最后是处理后清水排放池;收集沉淀池、简易厌氧池并列与湿地处理池联体呈长方形,沉淀池和厌氧池内壁应当比湿地处理池深0.2米左右,池容根据每人不少于0.2立方米计算;中间的湿地处理池是污水处理系统,湿地部分池容必须根据每人不少于0.5立方米计算,池内壁高度掌握在1米左右(湿地处理池面积越大,处理效果越好,各村在实际确定具体工程面积时,要充分考虑各工程纳管农户实际产生污水量、污水浓度和可用土地面积),清水排放池设置主要方便观察和取样,不需要大。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适当考虑纳入少量农户养殖污水一并处理,一个5户左右农户的湿地处理系统最多只能纳入二头猪或一头牛的污水,每头猪增加厌氧体积0.5立方米和湿地体积1立方米左右,每头牛增加厌氧体积1立方米和湿地体积2立方米左右,厌氧和湿地,纳入前还必须经过干湿分离和适当厌氧。(需要纳入养殖污水处理的,需事先申请,经县治污办审核同意后施工,增加的费用另行补助)

4、工程施工:工程施工一般应按照规定实施招投标,但考虑分散式人工湿地量多面广,工艺简单,单体投资较少,实效性强,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因此需要将施工技术阳光化,让村民都能知晓其中原理,以便今后懂得维护,确保实效。在前期试点经县治污办、监察局统一核算成本后,也可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报乡镇纪委同意,采取村招聘技术较好的泥水工,统一参加县治污办的技术培训和实地传授施工技术,掌握具体施工技术要求,村干部、村民代表实地观看懂得其中原理,然后由村委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为节约成本和保证工程质量,管网采购建议由各乡镇组织统一招投标,往湿地处理池放置填料也可由乡镇组织专业人员统一进行。

(1)管网施工:分散式湿地污水管网应按照方便收集、管线短,埋深小、重力自流排出的原则布置,原则上提倡使用国家标准PVC实壁管,管径大小根据污水量确定,确保畅通不堵塞,必须采取雨污分流、防晒、防冻等措施,提高管网使用时间;卫生厕所污水经过三格式化粪池接出,接入前应全面检查化粪池体的防渗状况,存在渗漏现象的应加以改造,厨房污水接入前最好设置窨井和滤网,确保除去固体物的污水进入管网到收集沉淀池。

(2)主体设施施工:处理设施的选址应选择在相对需处理污水农户地势较低的地方,管网收集流向需有一定的坡度。主体工程施工必须考虑水池的防腐、防渗和防漏等问题,要求水池底板采用钢混结构,池壁建议现浇或使用实心砖;污水收集池上加密封盖,防止雨天清水进入污水池溢出,夏天滋生蚊蝇污染环境,密封盖要方便移动,便于清掏固体沉淀物,同时密封盖上还要留观察口,便于日常观察和采样。湿地处理池内搁板、管网铺设、填料布置必须严格按设计技术要求设置。清水排放池要设置美观,方便观察和采样,内壁砌白色瓷砖。

(3)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植物应选用植物在不同季节交替生长,具有耐水、根系发达、多年生、耐寒,吸污强的特性,兼顾观赏性、经济性,取得污水处理和提高绿化的双重实效。同时,为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建议在湿地主体池四周适当延伸绿化面积。

5、工程监督:村民代表成立监理小组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督,所在乡镇和县治污办也要成立专项督查指导组对各村的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在监督过程中,一经发现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规范操作,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的,对发现部分予以返工,同时对已建工程抽检,所增加费用由责任人或村集体承担。

6、工程验收:分散式人工湿地工程量多面广,又属地下隐蔽工程,为确保质量,需验收的环节较多,必须采取一池一档和县、乡、村分批分阶段进行验收。验收工程编号以当初提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计划表》和全村工程平面分布图,确定的编号为准,每个工程施工前后和每个验收节点必须提供照片归档。

(1)工程施工阶段验收:该阶段需要验收的节点较多,又非常重要,各乡镇要严格督促各村监理小组实施。

A主体土建工程验收:主体工程动土前,必须拍摄原现状照片,处理设施土建主体施工结束,必须采取防渗措施,经监理小组成员2人参与试水试压和工程渗漏情况验收通过,并和施工负责人一起在《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见附件4)上签字确认后才能在池内安装填料,验收过程必须拍摄照片。

B填料施工验收:池内填料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建议由乡镇成立一支专业队伍施工,如果由各村组织施工,也应确定固定施工人员,每层填料布置必须精心设置,监理小组必须派人监督并拍摄照片,完工后由监理小组成员和施工负责人一起在《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上签字确认。

C管网施工验收:管网铺设完成,污水顺利接入处理系统,由施工负责人填写《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点位基本情况表》(见附件2),村监理小组成员进行确认并请纳管农户在该表上签字确认,然后由监理小组成员和施工负责人一起在《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上签字确认后才能覆土种植亲水性植物。

(2)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并产生污水进、清水出的效果,申请所在乡镇验收,乡镇验收人员到工程现场对纳管户和监理小组意见进行复核并对工程运行情况进行初验在《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上签署意见,同时报所在乡镇负责人同意附相关材料报县治污办要求验收。相关材料包括:《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点位基本情况表》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以及各节点照片,照片只需提供电子版。

(3)县治污办组织验收。接到乡镇要求验收的报告后县治污办应及时组织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出水水质取样化验应根据季节在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后1-3个月内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出具验收报告。

7、补助资金拨付:分散式人工湿地补助资金根据湿地池容结合处理人数按每人350元(村实际在册人口)计算补助款,考虑全村铺开工程多,资金量大,可以采取分批验收拨款,县治污办接到乡镇的验收报告,到现场验收基本合格,先拨付资金的80%,正式验收报告出具后再支付15%,剩余5%作为一年的质保金。

8、工程维护:分散式人工湿地处理工程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填料清理维护两种。

(1)日常维护。湿地处理工艺对污水的过滤沉淀要求极高,因此生活污水进入处理池前在管网口必须设置滤网,进入收集池的杂质和少数固体物在收集沉淀池中沉积,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对沉淀池中的沉积物进行清掏。

(2)填料清理维护。分两种情况,一是滤网设置发生情况,导致固体物和杂质进入处理池,堵塞池内填料空隙,污水无法流畅,需要立即对处理池填料进行清理。二是虽然严格按规定操作,但污水中的细小杂质时间长了,也可能会对池内填料造成堵塞,需要对填料进行清理维护。

(二)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管理要求

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的原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中将污水中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等转化为低分子的有机酸、醇、醛、水分子物质进而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无机物的过程。 根据该原理,科学合理的厌氧微生物量和污水停顿时间是污水处理效果的保证,因此污水收集管网设计建设尤显重要,建设施工中应注意二点:一是管网雨污不分或地下水渗入,进水太多将池中微生物冲掉,破坏微生物的生存培养环境,达不到处理效果。二是管网质量差,收集途中跑冒滴漏,或者三格式化粪池渗漏无污水流出,导致收集到污水处理池的污水太少,污水在第一隔厌氧池中的停留时间如超过4天以上,也会导致处理无效。为此,无动力厌氧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

1、工程设计:污水收集管网、处理设施宜采取统一设计,也可分开设计,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关资质和业绩;乡村负责提供必要的勘测、地质资料,提供真实可靠的人口、现有管网等基本资料,设计单位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和图纸。

(1)污水管网设计:应根据道路和建筑物的布置、地形标高、污水去向等按管线短、埋深小、重力自流排出的原则布置。主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接支管较多一侧,应尽量避免在车行道下,应设在便于养护的便道下。

设计必须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雨水通过沟渠或地表径流排放;已经建成雨污合流地下管网系统的,在进入处理设施前的主干管上设置截流井或其他截流措施,晴天的污水和下雨初期的雨污混合液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后期雨污合流水在雨水稀释下直接排放。

(2)处理设施设计:设计处理能力必须考虑到外出务工及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差异及生活设施情况,根据真实人口数量及化粪池等设施情况确定设计水量。选址应结合管道高程和主导风向综合确定,一般位于地势相对较低和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游。在主体工程中要设计进出水观察口,观察口要方便观察和采样。 设计方案经乡镇审核后报县治污办备案,上报备案时应同时填写《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点位基本情况表》除户主签名以外的内容,以确定工程计划纳管的户数及人口等内容。

2、工程施工: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规模和投资较大,技术性强,工程施工宜由乡镇组织招投标。参加招投标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资质。

(1)污水管网施工: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图施工,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提出,由设计单位变更设计。工程项目质量应符合国家要求,提倡使用国家标准PVC实壁管,或采用UPVC波纹管材,承插橡胶圈接口,便于施工,可以直埋,具有抗震功能。

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在支管接入处,需设窨井,排水管道线上隔一段距离要设检查井,以方便维护疏通。生活污水通过三格式化粪池的,在接入污水管网前应全面检查化粪池体的防渗状况,存在渗漏现象的应加以改造,以免影响污水收集与系统的处理效果。

(2)污水处理系统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施工质量按相关工程规范标准执行。处理池露天井口应当加盖,盖板应有足够的强度,防止人畜掉进池内。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观察口要方便观察和采样,兼顾美观,出水观察口内壁嵌白色瓷砖。

3、工程监督:乡镇、村要成立专项督查组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督,县治污办根据设计方案对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督查。

4、工程验收:无动力厌氧工程竣工验收,先由当地乡镇组织预验收,其中污水管网竣工验收应当由乡镇组织经过闭水试验,隐蔽工程应经过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同时要请纳管户主在《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点位基本情况表》签名确认。乡镇预验收合格后向县治污办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验收资料,资料中应当包括:《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见附件5),经户主签名的《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点位基本情况表》,如实际纳管户数与原设计纳管户数有出入的要说明原因及其下一步打算,并附施工前后及过程相关照片电子版。

县治污办接到乡镇要求验收的报告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对纳管情况在村中进行公示,出水水质取样化验应根据季节在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后1-3个月内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出具验收报告。

5、补助资金拨付:补助资金根据工程设计纳管处理人口先行核算,工程完成50%,资金拨付40%,工程验收后根据核定的纳管人口重新核算补助资金,再拨付40%,进出水水质取样化验合格,整体工程验收合格出具验收报告后支付15%,剩余5%作为一年的质保金。

6、工程维护:污水处理系统沉淀池中会沉积大量沉淀物,每年应检查和清掏二次以上,填料、滤料和过滤膜更换由专业人员按设计规定期限更换,其它设计方案另有规定按设计方案执行。

(三)小型沼气池处理模式管理要求

生活污水不包括畜禽养殖废水,畜禽养殖废水浓度高,如村庄内养殖户较多,采用人工湿地和无动力厌氧模式处理效果都不好,宜实行一户单建或多户联建沼气池处理模式,所产生沼气作为能源有效利用,沼液用做农林作物有机肥。该模式我县今年将进行探索开展,管理要求另行制定。

五、排放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向水体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用于农业灌溉的,要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附件:

1、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建设计划表

2、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点位基本情况表

3、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原建工程改造基本情况表

4、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

5、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模式处理工程验收表

6、农村生活污水整村推进工程实施申请表

我县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操作指南

县整治办为有效指导和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抓实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工作,在总结分析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村工作实际,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

操作指南。

操作指南适用于安吉县范围内未能纳入县城、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包括农家乐)和农户少量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程。

该操作指南以因地制宜,降低能耗,经济适用为原则,鼓励推广微动力(包括太阳能驱动)污水处理、土壤多介质、跌水曝气接触氧化+生态过滤等不同的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以推行集中式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为主,集污水处理与绿化景观相结合,通过太阳能等低碳动力对集中式污水进行强化好氧+生态湿地处理。对地形复杂,居住比较分散,污水管网难以铺设的农户采用单户式或3-5户的分组处理模式。该指南还详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提出了不同的管理要求,并明确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必须符合当地水环境功能要求,达标排放。

治农村生活污水 还桐庐青山秀水

对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状况的调查

发布时间: 2009-11-05 09:50近年来,我县在注重工业污染源防治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尤其是2008年通过“清洁桐庐”三年行动的开展,把该项工作作为“共建潇洒桐庐、共享品质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县。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原不被关注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污染问题,已逐渐被人们关注,要求治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此,在县十四届三次人代会上明确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改厕整村推进试点和农家乐污水全面治理的要求,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家乐整体品位,并将其列为2009年度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予以重点推进。

原状: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滞后

相对工业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等工作,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与农村

臭水沟塘治理等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仍落后于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污水设施改造标准过低,明污转为暗污。由于目前全县农村住宅和农家乐大部分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现有的设施真正达到无害化标准者甚少,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任意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从明污转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沟渠排水断面偏小。少数铺设污水管道的农村住宅和农家乐,一般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由明渠或明沟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周围环境。 布局不够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我县水资源相对丰富,节约用水的意识相对不强,而且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注重形式、应付检查者居多,治标不治本,各点缺乏系统整体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设施不到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冲洗厕所座便器的水都是自来水,中水利用情况比较少。特别在一些地区,由于属于砂石土壤,生活污水极易污染地下水或下游的河道水。

政策:强化污染减排的有力保障

农村生活污水、农家乐污水治理、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的民心工程。因此,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村推进、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是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是我县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县就农村污染减排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由农办、环保、卫生、建设、财政、旅游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村推进试点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操作指南》等文件,在“实施计划、推荐模式、技术措施、管理要求、资金补助”等方面制定了政策措施,《意见》明确规定,将农村生活污水、农家乐污水治理以及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县生态资金补助范围。从政策层面,加强了污染减排的保障。

试点:觅得治污良方

我县农村人口多、分布广、居住散,为使农村生活污水、农家乐污水治理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县治污办首先在富春江镇、莪山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农家乐污水治理试点工作,通过试点“解剖麻雀”,探索新的路径,积累新鲜经验,创新方式方法。

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及农村改厕工作单纯地从原理分析并不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为确保乡(镇、街道)村少走弯路,县治污办针对不同规模,考虑投入成本,在不增加村级负担的前提下,委托有资质单位分别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方案,业主或各村只要按照污水排放量套用适宜的模式即可;改厕工作则在原工艺较成熟的前提下,对防渗措施提出明确要求。自全县民生工程推进会后,在富春江镇、莪山乡完成10个农村生活污水样板工程、5个解剖池、1只立体模型及3个农家乐污水治理样板工程。同时,为确保技术公开化,县治污办又及时组织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村负责人或业主、技术负责人召开技术培训会,系统地介绍了各处理模式的工艺原理、技术参数,并结合试点工作,讲解管网铺设、点位选择等过程的关键环节,增强了责任主体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试点工作,县治污办掌握了推进过程中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一定经验。

推广:以小范围成功经验指导大面积的实践

点与面的关系即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试点先行即从个别探索中掌握普遍规律,以小范围成功的经验指导大面积的实践,确保如期保质完成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从而真正使该项工程成为群众受益、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为此,县治污办根据《意见》要求,决定今年首先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的合村乡、分水江库区管委会、富春江镇以及桐君街道部分村(共30个行政村)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和全县100家(原101家,其中1家现已停业)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今后用3~4年的时间完成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工程。在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推进中,县治污办注重创新、优化模式、强化管理。

治理工作注重创新。为切实提高污水治理成效,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发挥好有限资金最大使用实效,县治污办把治理工作与当前的一些中心、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一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衔接,如改水改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农村洁化、美化、净化工程等,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和资源,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绩效。二与城镇污水处理紧密结合,为切实避免管网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成本,本着“就近就便、节约资源、科学合理”的原则,凡能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行政村一律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达到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效果。三与饮用水源保护紧密结合,切实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好富春江、分水江的水环境。

优化细化点位布局和处理模式。县治污办首先在富春江镇里董村组织了技术培训,就相关原理、点位选择、技术参数等作了系统讲解,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指导各镇村进一步细化、优化辖区内各行政村污水点位布局、处理模式等工作,对原来已建造的污水处理设施,要求各村按照新建标准完成改造工作,采取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的要全面完成污水管网改造工作,雨水和生活污水必须分开,确保处理实效。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指导督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牵涉面广的工作,尤其选址一定要慎重,由于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异味,故选址时要考虑安全距离,施工质量要严格把关。人工湿地处理模式池体质量和填料摆放要求更高,一定要把好各环节质量关,防止因池底不实、池体材料把关不严、防渗措施不到位、石块未按要求层次摆放、进水出水落差不够等,造成池体发生塌陷、沉降、漏水、堵塞等情况,重新建造无形中会给村里带来资金负担。县治污办在加强技术指导的基础上,采取重点督查、阶段督查与整体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通报各乡镇(街道)村建设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

治理:博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在全县现有的100家农家乐中,有32家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68家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最近,我局对68家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农家乐,进行了一次“农家乐污水处理情况快速调查”,调查显示:97.1%的农家乐业主知道县政府关于农家乐污水治理资金补助政策;100%的农家乐业主对县治污办在农家乐污水处理中的工作感到满意和较满意,其中感到满意的占94.1%、认为较满意的为5.9%;有95.6%的农家乐业主认为我县开展农家乐污水治理是必要的;己有85.3%的农家乐完成了污水治理工作。

调查中一些农家乐业主反映,县治污办、环保局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冒着高温多次深入工程现场检查指导与技术辅导,其工作热情和服务态度十分可佳。

在全县污水治理的农家乐中,富春江镇芦茨村就有19家,占治理总量的27.9%,该镇除县财政50%的资金补助外,镇村两级再补助50%,这个镇的农家乐污水治理业主不用出分文资金。

调查结果表明,县政府关于农家乐污水治理的决策是适时的、正确的,取得镇村领导及农家乐业主的鼎立支持;县治污办对污水治理的宣传发动、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是到角到位的,使群众认识到农家乐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提高了群众的支持力度和参与程度。

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在治理污染的同时,也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应,有助于推动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在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凝聚各界力量、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进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如期推进

目前,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两项工程现已完成总量的75%,力争10月底全面完成计划目标。富春江镇芦茨村和横村镇阳山畈村是我县两个特色示范村,更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芦茨村既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村推进工程,又有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调查中该村党总支书记方忠和告诉笔者:“目前这两项工程正在紧张的实施中,争取10月份通过县里的验收。”他还说:“无论是村民,还是农家乐业主都认为这两项工程既能改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群众是欢迎和支持的。”阳山畈村虽不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村推进的范围内,但村两委会主动要求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村推进工程,该村目前截污纳管面只涵盖20%的农户,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是村里的一大麻烦。村党总支书记滕国芳说:“村里没钱建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的事一直搁着,严重影响生活品质,村民们意见大。”在我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村推进过程中,在县有关领导及县环保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该村将建11块人工湿地,分别建在村头巷尾。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工程就要进入施工阶段,

争取按期完工。人工湿地全部建成后,困扰阳山畈村多年的生活污水排放难题也就解决了。湿地上的各种漂亮植物,还能成为村里别致景观。

成效:一个永恒的主题——减排

据有关资料分析论证:三四年后,随着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工程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的完成,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年处理量将达到500万吨,相当于减少了10-15家万吨规模造纸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 年排放量将减少约1700余吨,相当于15-20家万吨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削减量;总磷年排放量将减少约50吨,相当于关停了150家万吨规模草苷(甘)磷(化工行业)生产线。

农村生活污水全覆盖和农家乐污水全面治理,在我省尚属首例,推进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思想认识、资金压力、技术难题等问题,很多工作有待相关部门去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为此,县治污办着力抓好宣传发动、技术指导、经验总结、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各项工作,力争如期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从而真正使该项工程成为群众满意、受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成为我县争创国家级生态县的精品亮点工程。

纵观环境保护历程,概括起来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在控制点上,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污染控制演变;二是在控制面上,由单纯强调工业“三废”控制向工业、城市和农业、农村全方位污染综合防治演变;三是在控制手段上,由单一行政措施向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综合手段演变。 增收:农家乐是个新亮点

我局“桐庐县农家乐经营情况专题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82户(列入调查范围的)农家乐经营户,其中拥有住宿业务的48户,共有床位1250张;拥有餐饮业务的71户(其中部分经营户既有住宿,又有餐饮),餐位总数6236个。这些经营户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270.70万元,扣除成本等费用,实际净收入812.30万元,户均净收入9.91万元。可见,农家乐已成为桐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丰富桐庐旅游的一个重要业态,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不过,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农家乐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其经营者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消费者也同样像对待自家的庭院一样的爱护她。惟有二者的共同努力,农家乐乡村旅游才会是更理想的休闲场所。

通过农家乐污水的治理,对改善乡村旅游环境、打造品质农家乐、促进农家乐健康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农家乐成为游客的好去处,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更快增长。 经验:发达国家环保路径与借鉴

相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环境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强化环境法制建设的阶段(命令控制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是发达国家的法制迅速强化的阶段,如美国1969年发布了“环境政策法”,1970年在全国建立了10个大区办公室,环境法制趋于完善,环境压力逐步缓解;第二个阶段是政策调控和利用市场机制的阶段,实际上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是市场和政策调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倡导社会责任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更多的是倡导社会责任。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境管理这三个发展阶段中,技术的手段自始至终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的环境管理中,行政手段非常弱化,这和我们国家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关专家研究世界环境管理走过的道路,得出3个结论:第一,这三个阶段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普遍意义,特别是对一些环境大国来讲,尤为普遍,这是环境保护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第二,这三个阶段相互交融,不能截然分开,甚至不一定必然分出先后,但是每一个发展阶段又大体独立,不可逾越;第三,法律、经济、行政管理方式在各自的领域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相互越位。

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在我国近20多年里集中出现,环境污染呈现出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耦合型的特点。因此,在发达国家走过的3个阶段中使用的4个(环境法制建设、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社会责任、环保技术)基本手段,也应当在我国同时强化使用,桐庐亦是如此。

建议:前置管理、资源整合、长效维护

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桐庐的重要内容。为此,结

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几点粗浅建议,供参阅。

实施污水排放“前置”管理。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的同时,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排放的“前置”管理,在审批农村新建住宅和新开农家乐时,要求建房户、农家乐业主必须安装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做到农村新建住宅建一幢,污水排放达标一幢;农家乐新开一家污水处理达标一家,杜绝新的污染源的产生。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资源整合。对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用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与邻近村庄联合的方式,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对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数村联合,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建设一个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以达到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的效果。

建立健全农村环保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宣传,落实责任。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要广泛开展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牵头、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行县、乡(镇、街道)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确保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农村环境保护是公益性事业,财政要加大投入,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公共水源地保护,环保公用设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三是加强农村环保基层队伍和环保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拓展县环保部门,加快向乡镇(街道)以及行政村延伸,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监控体系,落实基层环保力量,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和行政村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只有尊重自然,才能拥有自然。只有呵护自然,才能真正建立起人类幸福的家园。我们坚信,桐庐的新农村,经过污水治理工程的持续进行,那巍峨的群山,那清澈的河水,那炊烟袅袅的村庄,那春绿秋黄的田园,必将永远如歌如诗如画,勃发着无穷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桐庐的明天必将成为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的美好家园!

第16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正式实施

发布日期:2015-07-07 2015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了DB33/973-201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

下表为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标准全文如下:

第17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和对策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预计到2020年中国农村污水排放量达到270亿吨。有关专家曾做过测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一天的粪便可使5吨水不能饮用而要把这5吨水净化成可饮用水需要10至12元。那么要处理270亿吨的污水需要投入多少的资金呢?那将是一个惊人的数目,环保是全社会的事情,不仅城市要注重环保农村也要注重环保。

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都没有排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随意排放直接进入河流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所以生活污水已成为目前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使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因此搞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会直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一)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它是从住户、公共设施和工厂的厨房、卫生间、浴室及洗衣房和酒楼等生活设施中排出的水。 通过访问农民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洗刷、排泄、生活垃圾随意丢放、家庭养殖禽畜粪便排放、雨水冲刷等。这些污染物来源可以作如下分类:一是农民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污水;二是家庭式养殖禽畜产生的污水;三是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主要指雨水冲刷地面的垃圾、污物所形成的污水。

(二)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农民日常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放任自流排放随意性大。农村日常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禽畜养殖废水基本没做任何处理,除一些家庭的化粪池外就通过简单的排水通道排放到附近的水沟或河道,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潜在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

(三)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原因。

有以下几方几方面:一是大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二是农村村庄缺乏规划,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防治十分困难,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粗放型排放,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三是村镇经济力量较为薄弱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入较少,使得农村缺乏污水处理系统而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四是乡村的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环保人才。在环保方面的工作通常都由村领导代为管理,农村环境管理混乱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五是生活污水治理成本高,治理工艺推广困难。

二、生活污水的危害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不但本身不能使用而且会产生连带效应,无论它流到哪里都会对那里的水、泥土和物体造成污染。它的危害性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沟渠、河流、池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水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等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特别是人畜粪便污染。由于人畜粪便具有导致血吸虫病和钩体病等疾病的病菌,其对水体和环境造成污染要比洗涤和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更为严重,是导致农村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水被污染势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饮用水被带有病菌的粪便、化肥、农药和工业、生活废水所污染,人喝了就有可能感染各种疾病,一旦超过一定的量还会引起中毒性疾病等等。还有生活污水排放对水体污染,增加了蚊子、苍蝇传播疾病的途径。预防疾病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要从治理污水抓起。另一方面是破坏生态环境 。农村村民将生活中的洗涤污水和卫生间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废水中有机物质直接溶解在水体之中造成水体中氮、硫、磷的含量较高,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易产生硫化氢、硫醇等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生活污水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危害到人居生存环境。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

农村污水任意排放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未经处理、利用的粪便和各种污水严重污染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居民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得到科学的解决,才有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除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外,还需要调动一切力量给予支持和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减少生活污水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研究处理生活污水的对策

(一)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群众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因此政府必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和广度,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将环保宣传深入到农村、社区,甚至每一个农民家庭,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为自己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

(二)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各镇、村统一建立环保所(站),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负责辖区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各行政村委要落实人员负责本村环保管理工作。及时汇报、交流环保情况和信息。在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同时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涉及很少,即使有涉及也都局限于原则性的规定,未把农村、农业和资源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建立既要明确相关机构的职能也要明确相关的管理体制。因此我们建议尽快制定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三)政府要加强村庄规划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目前农村村庄建设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大部分老村子房屋建盖混乱,道路和污水排泄系统不畅,以及部分居住分散等现状。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制约农村环境改善的一大难事,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缺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投资大,村集体难以承担建设。因此,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要加强对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在规划建设中把道路和生活排污系统建设纳入村庄规划,通过一段时期实施新农村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利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可以彻底改变农村平穷落后的面貌,同时要镇村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和生活垃圾清运管理。另外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在村内禁止垃圾乱堆乱放或向村前沟渠、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建议由村、镇投入资金给每户发放一个垃圾桶,让农户把生活垃圾放到垃圾桶,每个村组选一个运送垃圾的环卫工,每村建立一个临时垃圾堆放点。每村都要有视情况组织人员清理沟渠、河道上的垃圾。每个乡镇要建立一个垃圾综合处理场,并配备一辆运输垃圾的运输车,把全镇的生活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或垃圾回收、利用。杜绝生活垃圾直接丢到沟渠、河流里而污染河水。

(四)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针对农村分布散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居住方式、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有关专家提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对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则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建设一个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以达到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的效果。

(五)针对居住分散的农户可以推广利用“三级净化”方式处理农村污水。在农村一些农户在宅基地后面地下建一座水泥砌起的池子,每座2—3 立方米不等。该技术通过一座集沉淀、生化、清水” 三功能于一体的三格池池中分别放入小卵石和沙子明矾木炭 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池子上方栽种根系发达的花草植物吸收污水中分解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污水,经过这样的处理污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这种“三级净化”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特点: 一是不受地形制约,既可单独建造,也可几户联台建造 ;二是投资不大; 三是运行维护简单,每隔2—3 年清洗一次即可;四是处理后的污水可浇花种草,对分散的农村农户家庭非常适用。

(六)采用厌氧池和三级净化相结合。用厌氧—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法主要原理是先将污水在厌氧池进行发酵处理后再利用人工湿地中的美人蕉等植物发达的根系来吸附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因为污水中的有机物先经过厌氧池发酵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余含氮、氨的水体腐殖质、泥浆等进入湿地那里种植着根系发达、喜湿、吸收能力强的美人蕉、水葱、菖蒲等植物经过“过滤”生活污水就经能够达标排放。据了解曾经有地方用这一方法年处理生活污水达到50余万吨处理费用很小很小。

(七)政府要加强引导,积极推广农村将改厕、改厨、与净化沼气池建设相结合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由村级统一规划把各家各户的污水、废水用一条管道收集 使生活污水收集在一处或多处 采用①沉淀→沼气池→过滤池→人工湿地②沉淀→沼气池→过滤池→农田或果园等使用③沉淀→沼气池→过滤池→鱼塘等方式 进行厌氧发酵、好氧过滤、植物或水生动物吸收等方法处理。

第18篇: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材料)

***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对策

地埋式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以农村能源技术为主的生态环境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要求,以“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抓手,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目标,结合“百千”工程,通过对农居、乡镇企业等所排生活污水的集中治理,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能源、投资环境等

方面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从而达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了一定进展,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难题,也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本文分析了***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提出***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一、***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

近年来,***市通过生态市建设,工农业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正逐步开展治理。2005年~2007年,全市在39个村或集镇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推广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1430立方米,年污水处理能力到达139万吨,为全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启了个好头。然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落后于生态市建设的要求,在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仍未被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1、污水设施改造标准过低,明污转为暗污。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厕,部分农户家中也有了简易的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目前全市农村及集镇大部分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建后的设施真正达到无害化标准者甚少。所谓的“三格式”,实际为直排式。生活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任意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从明污转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2、少数铺设污水管道的集镇和农村,一般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由明渠或明沟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随着***市农村居住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已给***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洗衣灌溉,90年代发黑致癌,新千年代熏臭无奈!”这是老百姓对河道水塘水质变化的感官评价,也是河道水塘水质逐年恶化的见证。水体的污染,使富春江流域水环境的保护雪上加霜,并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3、布局不够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在农村由于水资源相对丰富,节约用水的意识相对不强。而且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注重形式、应付检查者居多,治标不治本。各集镇行政村缺乏系统整体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设施不到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冲洗厕所座便器的水都是自来水,然排出去的水却是污水。特别在一些地区,由于属于砂石土壤,极易污染地下水或下游的河道水。“世界上没有垃圾,它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世界上也没有污水,它是排错方向的财富”。生活污水原本就是最稳定的水资源和最好的有机肥源,当用水和需水量增加时,污水的产生量和可再利用量的潜力也更大。中国有句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今,却把这些供应最稳定的宝贵的“肥水”当作“废水”排向了河海,成了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对农村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抓住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农村生活污水不仅要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更要资源化利用;不仅要节约处理成本,更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对新时期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

针对***市地形多样,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经济状况各异等特点,***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要结合各农村特点,兼顾农村之间较大的差异性,又要考虑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与高度关联性,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合理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

首先应当确定其生活污水的处置方式采用分散型、集中型或是分散型与集中型的有机结合。若为集中型处理,则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管道收集系统。对于少数城中村及城区周边镇村,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即可纳入城市排水体系统一处理。即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市政

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村庄污水,达到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效果。对于其他大多数中心镇和行政村,应从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合理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基础投入和处理成本,有效提高污水资源利用率。如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取分散

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而对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镇村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可采取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



2、就地处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秉着“投资节省、技术成熟、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运行过程简便、便于维护保养、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原则,***市农村生活污水要以就地处理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形特点,参考省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验,生态净化沼气处理、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厌氧与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利用管道密封厌氧处理等技术模式较适合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其具有就地处理及排放,排污管网费用省,运行费用低(基本为零),不需专人管理,不耗能,不占地,投资分散,资金易于筹集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以回用。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大大地改善居住环境卫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上述技术在我市洞桥、新登等地有了成功的实践。

3、引污入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沼液)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首选有机肥料。其一部分可就地直接回用,作为肥料用于园内绿地,既解决了绿化灌溉必需的水、肥问题,还可杀灭一些危害植物的害虫。其余的可作为生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优质液态复合肥的主要原料。在农作物需肥水季节,可将生活污水生物消化转化的废液,用地埋管送到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处,通过地下渗灌等方式,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和有机营养物质。在农作物不需肥水季节,将污水厌氧消化废液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生物处理和深度净化,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进入农田各种支渠,渗入地下,涵养农田水分,或进入生态湿地、人工湖等贮存,供干旱时使用。这样,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充分利用,有效保护农村美丽的家园不受污染。同时也科学合理提高污水有机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养分资源的浪费,既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财政扶持,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处理

生活污水是我们身边廉价而稳定的水资源。生活污水资源化是缓解***市水资源紧缺,防止水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的民心工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大力推动,更需要农村居民的主体参与和自觉行动。目前,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对薄弱,要村一级筹措资金进行生活污水治理难度极大,因此,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及时制订和出台有关激励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污水资源化处理产业,并在多方筹集资金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处理。

第19篇:适合东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更多资源news.h2o123.com 适合东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本文所指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在该区域内,既有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也有东北平原等平原地形,重点流域有辽河和松花江。大部地区天气以干旱、多风,冬季较长而严冷为主要特征。该区域的农村村落规模通常较小,村落间的间隔较远。由于地区差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目前大部分农村尚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该区域地理、天气与经济发展特征决定冬季低温是影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效能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环境条件,东北地区可采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包括:化粪池、厌氧生物膜、生物接触氧化、土地处理、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技术。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以往除粪便污水或其他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为主要目的的小型污水低级处理构筑物。化粪池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施工、造价低、维护治理简便、无能耗、运行用度少、卫生效果好等。其不足之处是沉积污泥多,需定期进行清理;沼气回收率低,综合效益不高;处理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一般不能直接排放水体,需经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或生态技术单元进一步处理。化粪池可广泛应用于东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低级处理,特别适用于生态卫生厕所的粪便与尿液的预处理。

厌氧生物膜池是通过在厌氧池内填充生物填料强化厌氧处理效果的一种厌氧生物膜技术。其优点是投资少、施工简单、无动力运行、维护简便,而且池体可埋于地下,其上方能覆土种植植物,美化环境。其不足之处是对氮磷基本没有往除效果,出水水质较差,须接后续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后排放。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东北地区各区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人工湿地或土地渗滤处理前的处理单元。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少,无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生物膜内微生物量稳定,生物相丰富,对水质、水量波动的适应性强。其不足之处是加进生物填料导致建设用度增高、可调控性差、对磷的处理效果较差。该方法适合东北地区农村单户、多户或村落污水处理。

土地渗滤处理系统是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它的优点是处理效果较好、投资用度少、无能耗、运行用度很低、维护治理简便。其不足之处是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而且设计不当轻易堵塞、污染地下水。该方法适合资金短缺、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与农业或生态用水相结合,不仅可以治理农村水污染、美化环境,而且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可以查***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p#分页标题#e# 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人工设计、改造而成的半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其优点是投资用度省、运行用度低、维护治理简便,而且可以美化环境、调节天气、增加生物多样性。其不足之处是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设计不当轻易堵塞、处理效果受季节影响、随着运行时间延长除磷能力逐渐下降。人工湿地适合在资金短缺、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

氧化塘又名稳定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出水水质好、投资本钱低、无能耗或低能耗、运行用度省、维护治理简便。其不足之处是负荷低、污水进进前需进行预处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随季节波动大、塘中水体污染物浓度过高时会产生臭气和滋生蚊虫。氧化塘适于中低污染物浓度的生活污水处理,适用于有山沟、水沟、低洼地或池塘,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

更多资源news.h2o123.com

第20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我国农村的人居环境,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设施建设。本文对国内外一些适合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政策途径。

关键词:环境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07)03-0018-05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的环境问题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1](P8),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有人这样形容中国农村的人居环境现状:如果把全国的村庄合并为10个村的话,4个村没有自来水;3个村在猪圈或厕所旁打了一口井,供人们饮用;10个村庄都把脏水往外泼;9个村庄还在使用传统旱厕;9个村庄仍然随便找个地方填埋垃圾;4个村庄下雨出不来;5个村庄夜里进不去。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有以下特征:(1)面广、分散。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2)来源多。除了来自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例如,太湖洗衣废水占生活污水的21.6%,巢湖、滇池大约为17.9%[2](P43-46)。(3)增长快。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4)处理率低。以浙江省丽水市的农村污染情况为例[3],每年全市农村人粪尿产生总量约180万吨,经化粪池处理的量约为23.03万吨,处理率仅为12.9%。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果中,63个水样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3]。

二、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路线

污水处理最高的目标是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Reduce)、产品价值再利用(Reuse)和废弃物质再循环(Recycle),水资源的利用要实现从“供水—用水—排水”的单向线性水资源代谢系统向“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回用”的闭环式水资源循环系统过渡[4](P21-27)。对于农村的分散生活污水,工艺简单、处理效果有保证、运行维护简便的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Decentralized Sanitation and Reuse,DESAR)是一种具有最佳综合效益的选择,它包含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双重意义,强调分质就地处理和尽可能回收营养物质[5]。

国外一些国家在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澳大利亚“FILTER”污水处理及再利用系统

该系统利用污水灌溉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能有效实现污染物去除和污水减量的双重目标,既可满足作物对水分与养分的需求,又可降低污水中的氮、磷、钾含量,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该系统对总磷(TP)、总氮(TN)、生物耗氧量(BOD5)和化学耗氧量(CODcr)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7%~99%、82%~86%、93%和75%~86%[6](P79-81)。

(二)土壤毛管渗滤系统

该系统将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构造的渗滤沟中,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得到处理和净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俄罗斯和西欧等国一直十分重视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工艺流程、净化方法和构筑设施等方面做到了定型化和系列化,并编制了相应的技术规范。该技术对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磷和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均较高,一般可达70%~90%[7](P953-964),而且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简便,整个系统埋在地下,不会散发臭味,能保证冬季较稳定的运行,便于污水的就地处理和回用。因此,对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生活污水污染日趋严重的广大农村,该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该系统一般由人工基质(多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沼生植物(芦苇、香蒲、灯心草和大麻等)组成,是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利用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逐级过滤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该技术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缺点是需要大量土地,并要解决土壤和水中的充分供氧问题及受气温和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等问题。

(四)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法是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应用的一种人工处理技术,包括厌氧和好氧生物膜两种。厌氧或好氧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来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该方法设备简单、运行成本较低,处理效率高。反应器一般由填料(载体)、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三部分组成,采用的填料有无机类(陶粒、矿渣、活性炭等)和有机类(PVC、PP、塑料、纤维等)。目前,新型的生物膜反应器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8]。

(五) 稳定塘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基建投资少、运转费用低、维护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以及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德国和法国分别有各类稳定塘3 000座和2 000座,而美国已有各类稳定塘上万座。美国的Oswald提出并发展了高效藻类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藻类产生的氧气,充分利用菌藻共生关系,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处理[9](P303-312)。

(六)一体化集成装置处理技术

发展集预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于一体的中小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是国内外污水分散处理发展的一种趋势。日本研究的一体化装置主要采用厌氧—好氧—二沉池组合工艺,兼具降解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其出水BOD5

三、我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探索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但目前该分散技术的使用率较低,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氮磷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此技术上不能取得突破,这类技术的应用前景必然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目前实施的分散污水处理只是初步实现了分散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远未实现分散处理的真正目的——再利用(Reuse),即将污水就地处理和就地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鉴于农村生活污水的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发达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逐步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一些实用、合理、低能耗和低运行费用的技术来处理污水;一些人口密集的欠发达地区也认识到,如果不对农村生活污水采取有效处理,会触发农村医疗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系列问题,甚至造成传染病的产生与扩散,因而,提高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视程度。

(一)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

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是厌氧沼气池。它将污水处理与其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用炊能源;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用水。在农村有大量可以成为沼气利用的原材料: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通过沼气发酵可以使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直接燃烧提高4~5倍;沼液、沼渣作饲料可以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加20%;通过厌氧发酵过的粪便(沼液、沼渣),碳、磷、钾的营养成分没有损失,且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态养分——农田施用沼肥,可替代部分化肥。沼气池工艺简单,成本低(一户约需费用一千元左右),运行费用基本为零,适合于农民家庭采用。而且,结合农村改厨、改厕和改圈,可将猪舍污水和生活污水在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后作为农田肥料,沼液经管网收集后,集中净化,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后排放。

沼气池处理技术已在我国一些地方得到了有效推广和使用。浙江全省有352个村实施了生活净化沼气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83.3万立方米,年处理生活污水8 170万吨,年产沼气4 295万立方米,年可替代标准煤近3万吨[12]。四川省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乡村清洁工程”,以户或联户为单元,建设沼气池和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有效解决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农村环境难题,出现家园清洁和村容整洁的新面貌。

(二)稳定塘处理技术

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成为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与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高效藻类塘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对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种较具推广价值的污水处理技术。李旭东等采用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 CODcr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NH3-N)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3%,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5%[13](P61-64);陈鹏采用高效藻类塘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取得了稳定的处理效果:CODcr、BOD

5、NH3-N 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60%、91.6%和50%[14]。

(三)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目前,北京、深圳等城市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处理生活污水。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边的马料河湿地工程于2003年10月建成运行,每天可净化污水4万多立方米,净化后的水质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有关研究表明[15](P1-8),在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磷和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60%。

(四)土壤渗滤技术

地下土壤渗滤法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八五”、“九五”期间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利用地下土壤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且出水能够作为中水回用[16](P111-119);1992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地下土壤毛管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绿地利用进行了研究[17](P4-7);清华大学在2000年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中,首先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地下土壤渗滤系统[18](P57-61),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稳定性,CODcr、BOD

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大于80%、90%、90%和98%。

除此以外,浙江、广东、天津和江苏等地还分别在无动力、地埋式厌氧处理系统、雨污分离管网输送集中处理和生物投菌治理污水等技术方式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也都取[19](P84-85)[20](P26-29)得了一定的进展。

四、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政策途径

保护好农村水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创建优美乡村的基础。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我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生活着2亿多农户,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必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符合各地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与措施。

(一)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利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各地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基于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中改厕、改厨和改圈的工作,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要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监督管理的配合和农村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加强污染源控制,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有效运转,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二)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

基于我国农村普遍欠发达的现状,各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目标不尽相同,绝大部分农村应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资源、工艺可靠并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地制宜地使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在一些村庄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地区,高效强化的微动力生态处理集成技术与设备具有极大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其他集中供水的广大农村地区,则可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通过改造农村的河道、水塘和湿地,构建适度强化的无动力复合生态处理集成系统。这些集成技术和设备因其低成本、高效率、无动力或微动力等显著特点,具有在集中供水条件下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潜在优势。

(三)继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由于我国农村面广人多,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长期的效益与广大的市场,必须动员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针对当前处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开发新型的三低一高(低能耗、低投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分散型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并提高污水处理深度,增加脱氮除磷的功能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四)多方筹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资金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而且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单靠农民自身投入有一定困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采取国家扶持、地方补助、农民支持和企业参与等方式,广泛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渠道动员的参与机制,使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能够顺利付诸实施和运转。

(五)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的规划

要在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厌氧、好氧生物人工处理技术与自然净化系统,规划与各地农村经济水平、区域特点、自然条件、环境目标相适应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生活污水治理应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绿色、无公害的产业与产品,在生态治污的过程中有效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动植物的繁育生长。

(六)规范市场准入标准,限制劣质设备进入市场

目前我国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存在恶性竞争现象,而且设计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对运行管理缺乏考虑,为将来的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隐患。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参照国外经验,提出针对分散性污水处理的技术标准、设计规则与操作规范,使工程设计标准化和运营管理规范化,促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加强工程监督管理,提高处理设施的建设质量和运行质量,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能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EB/OL].http:∥www.daodoc.com/info/gw/huangfa/200610/W020061018357717375538.doc,2006-10-18.

[2]高锡芸.关于富营养化与洗涤剂禁(限)磷的思考[J].环境保护,1997,(6).

[3]丽水市环境保护局.丽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措施[EB/OL].http:∥www.daodoc.com/gwpd/dywj/200605/t20060526[CD#*2]162199.htm,2006-08-11.

[4]马忠玉, 蒋洪强.我国水循环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5]P.伦斯, G.泽曼, G.莱廷格.分散式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概念、系统和实施[M].王晓昌, 彭党聪, 黄廷林译.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苏东辉, 郑正, 王勇, 罗兴章, 吴文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1).

[7]van Cuyk,S., R.Siegrist, A.Logan, S.Maon, E.Fischer, L.Figueroa.Hydraulic and purification behavi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soil infiltration systems[J].Water Research, 2001,35(4).

[8]刘雨, 赵庆良, 郑兴灿.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9] Gomez, E., C.Casellas, B.Picot, J.Bontoux.Ammonia elimination procees in stabilization and high-rate algae pond systems [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5, 31(12).

[10] Sankai, T., G.Ding, N.Emori.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mixed with crushed garbage and garbage washing water by advanced gappei-shori johkaso[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36(12).

[11] Hellstrom, D., L.Jonon.Evaluation of smal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48 (11-12).

[12]嵇哲.金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改变农村生活环境[EB/OL].浙商网,2006-05-24.

[13]李旭东, 周琪,黄翔峰,池金萍,何少林,陈广.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J].水处理技术, 2006, (6).

[14]陈鹏.高速率藻类塘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D].上海: 同济大学硕士论文, 2001.

[15]沈耀良, 杨铨大.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J].污染防治技术, 1996,(1-2).

[16] Sun, T., Y.He, Z.Ou, P.Li, S.Chang, B.Qi, X.Ma, E.Qi, H.Zhang, L.Ren, G.Yang.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by an underground capillary seepage system[J].Ecological Engineering, 1998,(11).

[17]杨丽萍, 田宁宁, 禇富春.土壤毛细管渗滤污水净化绿地利用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 (3).

[18]张建, 黄霞, 刘超翔, 施汉昌, 胡洪营, 钱易.地下渗滤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中试[J].环境科学, 2002, (6).

[19]朱根华, 万钱江.小型生活污水厌氧处理装置的构造与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 2003, (8).

[20]许劲.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与发展[J].重庆环境科学, 2001, (4).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nd Approaches 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LIANG Zhu, NI Jin-ren

(Th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and Sediment Scien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Rural domestic sewage should bear prim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ater pollution in rural area.Collection, treatment and reuse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are highly importa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habitats in rural area.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ed technologies suitable for the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approaches 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for improving the rural sewage treat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policy

(责任编辑:朱 蓓)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