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优秀单位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23:35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粮食局优秀单位先进事迹

近年来,青岛市粮食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省粮食局的工作部署,围绕粮食安全这条工作主线,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企业改革,不断推进行政职能转变,加快粮食事业发展,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两个机制”(以粮食安全为中心;建设粮食储备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社会粮食管理机制和应急供应保障机制),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连续4年被评为山东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和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主要事迹如下:

一、粮食储备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1、充实地方储备。自XX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两级地方储备体系,按照销区6个月储备的要求,充实了地方粮食储备,全市由过去的18.05万吨增加到38.4万吨,XX年,经市政府批准,进一步调整了粮食储备结构,新建立了5220吨稻谷、3000吨面粉和1000吨花生油的应急储备。地方储备规模全部储存实物到位,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加强地方储备粮库建设。青岛市粮食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地方粮食储备中心库建设和改造的力度。自XX年以来,全市通过政府出资和利用城区仓库土地置换等多渠道筹资投资近1.8亿元,新建地方储备粮高大平房仓库仓容35.4万吨,占全市储备总规模的92%,加上XX年粮改前建设的标准库房,全市已经基本实现了两级地方储备粮集中存放的目标。

3、加强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在仓储管理上,每年突出一个主题,设定一个目标,迈上一个台阶。XX年,在全市开展了以“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理念”为主题的仓储管理年活动,XX年又开展了“争创一流岗位、达标粮库”活动,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当年市级粮食储备库和城阳粮食储备库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XX年,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开展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文件精神,全市深入开展了争创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示范岗活动。XX年5月份,省粮食局在青岛召开了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市粮食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XX年底,市粮食局对争创规范化管理示范库活动的单位进行了考核验收,评出青岛市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5个、规范化储粮示范岗8个,评选表彰了25项仓储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使全市的粮食仓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职工技术素质有了新提高。为提高粮食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与市劳动保障局组织编写了《青岛市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标准》和《青岛市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于XX年开始,组织粮食系统的保管员、检化验员、消防安全员开展技术比武活动。XX年又组织开展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粮食赛区粮食保管员技能比赛,获比赛前6名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确定为技师,获得第1名的被确认为高级技师,并被市政府授予市粮食保管员技术状元称号。通过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明显提高。

二、区域性粮食市场建设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为适应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发挥粮食市场调节供求的作用,XX年,青岛市粮食局利用第三粮库临近港口和铁路、公路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扩建了青岛市粮食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市场投资800万元,于当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交易区面积8000平方米,吸纳经营业户130家,是青岛市口粮现货批发专业市场。XX年市场交易量为12万吨,XX年达到16万吨,XX年达到19万吨,交易量是扩建以前的10倍,该市场已发展成为青岛地区的粮食集散地。XX~XX年,交易市场成功举办了5次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竞价交易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国家粮食局选定为全国的粮油信息监测点,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被选定的粮食批发市场。在近几年的多次市场粮价波动中,青岛粮食批发市场发挥了快速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粮价的作用。在发展市级粮食市场同时,积极推进区市粮食市场建设,胶州粮食批发市场已开工建设。

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深化粮食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自XX年以来,青岛市粮食局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实施以强带弱战略,对购销企业的布局进行调整,并采取一个法人代表兼任多个企业的方式进行整合,使购销企业由原来的135个归并为XX年的79个,发挥了优势企业的拉动和带动作用。同时,推行了企业负责人竞争上岗、年薪制和联购联销分配制,对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进行了改革,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发挥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源方面,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大力发展粮食订单收购,经过3年的试点和推广,XX年秋季优质小麦订单种植、收购面积已发展达50万亩,比上年翻了一番。全市近四年平均年粮食购销量达到183.3万吨,比放开前的XX年增长7%,较好地发挥了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二)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

XX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市粮食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根据省改革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市局起草、制定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意见》,召开了5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对粮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调度。市粮食局领导分片包区市,深入基层与各区市一起研究制定改革方案,一起研究解决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市局积极争取和协调市财政,落实粮改相关配套政策,青岛市按照补助标准高于省拨标准,一次性拨付各区市粮改补助资金746万元。各区市也都通过资产处置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至XX年3月底,各区市共解除劳动合同分流职工及置换身份2242人,发放经济补偿金4032万元,办理内部退养、退休320人,保留暂不解除劳动合同的特殊人员78人,改革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在职职工509名(其中78人已置换身份),比改革前减少了83%。在改革中,通过出售改制等方式重新安置已置换身份职工809人。同时,市粮食局积极配合农发行在年底前将已认定的6.83亿元政策性亏损挂账全部从企业剥离出来。在粮改中,我们严格按政策、程序操作,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确保了社会稳定。全市共有55个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退出了国有资本,新组建了8个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骨干粮食购销公司。

四、粮油市场质量监管得到国家粮食局的肯定。

一是为加强粮食行业自律,我市于XX年成立了青岛市粮油行业协会,开展了放心粮油品牌和放心粮油流通企业评定等一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抓品牌建设保证入市粮油产品质量,XX年,青岛白樱花实业公司的“白樱花牌”面粉荣获中国名牌称号。二是在行业管理中,按照抓好市场龙头、规范生产源头、净化流通渠道的基本工作思路,建立了粮食与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联动机制和规范市场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了“生产基地抓、流通环节管、市场销售查、部门联合检、群众积极参与、新闻媒体公示”的工作体系和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从XX年以来,市粮食局每季度会同市有关部门进行市场检查,对不合格的粮油及时进行查处和通报。三是建立了粮情粮价监测监控网络,对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变化情况和供销、库存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和上报市场信息。四是加强粮油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设,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青岛市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政府拨200万元专款,购置了粮油检验检测设备。检测中心对进入批发市场的粮油逐车进行检测,施行市场检测准入制度,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律不得入市交易。通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全市的粮油商品放心率达到96%,保证了居民的放心粮油消费。

XX年6月,国家粮食局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粮油质量工作座谈会。青岛市粮食局作了以《强化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功能,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题的中心发言,会议推广了青岛的经验。

五、军粮供应机制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经受了考验。

近年来,根据全市军供粮食数量大、分布面广的特点,按照“合理布局、保证供应”的原则,市粮食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全市的军供网点和布局,全市军供网点由XX年的19个压缩集并为6个。从XX年开始,组织军供企业开展强管理、强服务,树形象、树品牌的“两强两树”活动,通过完善服务措施,严格军供标准、规范军供管理,加快了全市各军供站的规范化建设,全市军供站财务、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到XX年全市有两个区市军供站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论证。特别去年6至8月份,青岛市粮食军供系统首次承担了“和平使命-XX”中俄联合军事演习部队的粮油副食品供应任务。市粮食局高度重视,为切实做好军演供应保障工作,制定了严密的军演供应保障方案以及《野战军供站供应管理暂行办法》、《野战军供站工作标准》等6项管理规定,从各区市军供站抽调人员和车辆,组建了野战军供站,统一组织实施战时军供保障工作。野战军供站按照满足部队军演需要就是工作标准的要求,加强军地双方沟通合作,采取多种措施,提供优质服务,保证了军演部队的粮油和副食品供应,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军演部队的好评。青岛市粮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军演拥军支前先进单位。

六、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国家和省粮食局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部署,XX年底我局设立了法规检查处,编制3人(实际配备4人),各区市粮食局都相应建立了执法机构,全市共配备执法人员26名,履行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粮食质量监管、粮食流通统计监管等法定职责。

一是建章立制。在总结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粮食局制定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处罚细则》、《行政复议工作制度》等10项行政执法工作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了内部监督、层级监督、社会监督三级监督机制,初步形成了日常监督检查与定期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与全面监督检查、书面监督检查与实地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粮食行政执法长效机制。XX年,通过开展夏粮收购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市粮食局积极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部门沟通协调,进行联合执法。全市共进行监督检查60多次,受理举报40多件次,移送工商部门处理6件次。一年多的执法实践,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完善质量检测机构。为了整合粮油检测资源,充分发挥各检测机构的优势,市粮食局将原市粮油检测站、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合并,成立了局属事业单位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制定了《青岛市粮油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的升级建设。目前,市检测中心已取得了粮油及制品7大类中的120个产品和另外180个产品中667个检验参数的计量认证资质,是山东省陈化粮鉴定的两家机构之一。

三是狠抓粮食质量监管。重点抓好粮食质量监管措施的落实,坚持做到“三检”,即对粮油批发市场的粮食每批必检、对政策性用粮每季度抽检、对储备粮每半年抽检。市粮食局共组织进行质量专项抽查和检查27次,抽检军供用粮48个品种,抽检地方储备粮2个品种40批次,检测进入粮油批发市场的粮油产品7072批次。其中,对进入粮油批发市场的粮油产品,每批检测结果都通过电子屏幕在市场公示。通过粮食质量监管,确保了进入市区的粮食消费安全。

推荐第2篇:农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镌刻在群众心中的丰碑

——记全国道德模范奖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成济武

他是一盏灯,一盏为贫困学子燃起希望的灯。10年间,他共资助贫困大学生26名,设立10万元扶贫助学基金扶助120个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修建改造山区中小学校6所,卫生所1所,派出所1所,为无数个贫困学子送去希望的指路灯;

他是一座桥,一座沟通家乡父老乡亲致富路的桥。年逾六旬回乡创业,十年间把企业所得千余万元无私捐入富民工程,购果苗,修公路,砌涵洞,改危房,助病残,赈灾区,架起了群众奔小康的“金桥”;

他是一本书,一本用党性和爱心写就的书。先后荣获过

二、三等功奖章、朝鲜国防勋章、和平鸽勋章、关心下一代特殊贡献奖,被评为晋城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市“五老”关心未成年人十佳标兵,全面道德模范提名奖,群众送的锦旗挂满他的小屋,党员干部称他是一本谱写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教科书。

他,就是泽州县南岭乡东沟村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成济武。

一个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次艰难的选择。对一个共产党员而言,每一次艰难的选择,都是对党性的考验。成济武经受住了考验。在他心中,党的事业重于生命,群众的冷暖高于一切。一生如此,退休后更是如此。

在进与退的选择上,他有安享晚年的 足够条件,却从来未给自己安排享福的时间

1994年,成济武从泽州县粮食系统退休了。

1 退休后的成济武,他有着安享晚年的足够条件:自己有着一份固定的工资,前几年自己建成的加油站也有着不错的收入,经济上根本无须忧虑;四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对他也很孝敬;老伴刘桂红也已退休在家,两位老人相沫以儒,家庭和睦。同时,他也有安享晚年的足够理由:31年的军旅生涯,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在荣获多项荣誉称号的同时,也落下了一身的毛病,需要晚年休养;13年的地方工作,他没日没夜一心扑在工作上,在赢得粮食系统职工极佳口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对妻子儿女的一份感情欠缺,需要时间补偿;况且,花甲之龄的现实,也不允许他再象年轻时那样去拼命。在成济武面前,一幅颐养天年的美图已经绘就。然而。这样的日子仅仅只有几个月,1994年的一次故乡之行,再度把他推上了辛劳奔波为民谋福的征程。

那一年的春天,料峭严寒仍然笼罩着南岭的山山水水。成济武回到东沟村走亲戚时,偶尔听到破庙里传出朗朗书声,就特意进到庙内看望师生。当他看到凌厉的寒风从破门破窗缝隙里吹进来,吹红了一张张渴求知识的小脸,冻肿了一双双握不住铅笔的小手,这一切,浸湿了成济武的眼睛,也揉痛了他的心。“没想到解放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也十几年了,家乡还是这样穷,孩子们还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读书。”他当时就暗暗发誓:“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们修座新学校。”

回到城里,他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面前:一头是在家安享清福,别人绝不会说自己不应该。另一头是回村去为乡亲们办点事,为村里的孩子们办点事,那就意味着自己将重踏创业之路,而且弄不好会引出许多是是非非。连续几天的沉思,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因为家穷被父母一斗玉

2 茭卖到岳阳浮山当长工的苦难,想到了抗美援朝中为国捐躯的战友,想到了自己面对党旗举起拳头发出的誓言……

终于,五天后的一个夜里,他悄悄推醒熟睡的老伴:“桂红,咱账上还有多少钱?”老伴不知他半夜三更问钱干啥,就拿出存折给了他,说:“给,就这16万了。”第二天一大早,成济武就坐公交车回到村里。当他把16万元存折递给村干部说让村里为孩子们盖一所新学校时,在场的人一下子全都呆了。用这些钱,一座54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很快拔地而起,100多名小学生搬进了整洁明亮的新教室。

学校修好了,成济武却再也闲不下来了。“作为退休干部,只是离开了干部岗位,但作为共产党员要永不退休。”这句话成为他退休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也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不畏艰辛,把自己的晚年又全部奉献给了故乡的这片热土。

已是七十三岁高龄的成济武,身患血管硬化、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眼睛不能见光,头痛起来连饭也不能吃。儿女们多次劝他住院治疗,而他却一推再推,总说没时间。他确实是没时间,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享清闲的时间。他把时间都花在了为乡亲们谋福上:

1995年至1999年,他先后筹资500万元,建成了东沟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煤矿,使3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

2000年至2001年,他拿出煤矿的全部收入,拓宽新建了3公里长的出村公路,使汽车第一次开到了村民家门口。

2002年,他多方筹资开始对贯穿全村的两条河沟进行彻底改造,使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今日连接村南北两头的宽阔通道。同时,免费为全村每户安装一部电话,使村民们第一次坐在家中实现了与外界沟通与联系。

3 2004年,他投资完成了出村道路硬化,并新修了一座现代化的中心小学教学楼,使村里的孩子第一次用上了电脑。

2005年他捐资对南岭乡卫生院进行了改造,配备了部分医疗及办公器械。并对新建派出所捐款10万元,配备了一辆专用车。

2006年,他投资对全村街道进行了硬化,并为乡亲们接上了自来水,使群众第一次不出门就用上了清澈的泉水。

2007年对南岭乡三所中心小学维修和安装上了暖气设施,并给广大师生配备上了电脑。

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无偿提供越冬棉衣棉被500套,向省委、省政府缴纳特殊党费1万元。

2010年,他又把目光瞄上了山里的石头和沟里的水,计划投资再办几个企业,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就业。

在喜与忧的选择上,他把高兴的事 带给了别人,把忧愁的事留给了自己

让更多贫困户的子女上学,一直是成济武不变的情结。村里有了学校,孩子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了。但由于家乡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一些升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陷入了困境之中。“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上不起学,只要我知道的,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辍学,再有天大的困难,我来扛。”成济武如是说。

2001年9月,小东沟的成庆庆、成庆芳兄妹俩双双考上大学,这一喜讯引来了乡邻们惊羡的目光。然而,面对昂贵的学费,他们的母亲成小兰却发起愁来。早年丧夫,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家里已是捉襟见肘了,怎么让孩子上学呢?成

4 济武得知后,主动上门,对成小兰说:“咱这山旮旯,能考上大学实在不容易,这学一定得上,兄妹俩的学费我包了”。

2003年,河东村的郭占胜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工程学院,面对录取通知书,一家人为学费犯了愁。走投无路中,他们找到成济武借了2000元。临开学前,当成济武得知孩子学费仍未筹足时,又主动上门送了2000元。2004年,郭占胜又面临交学费的困难,一家人怎么也想不到,成济武再次上门送去了2000元钱。他们感动的抱头痛哭,连说“真是活菩萨!”

在成济武的口袋里,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小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宋琦,上海理工大学,月汇1000元;崔志强,山西医科大学,一学期1500元;成艳平,湖北株州工业大学,一学期1500元……26名大学生,每年仅此一项资助就达13万元。

2008年,笔者见到已考上浙江省台州市公务员的宋琦时,当说到成老的情况时,他动情并带哽咽地说,“我是2002年考上上海理工大学的。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学费也一直交不上。后来成伯伯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及时帮我交上了学费,同时给了我生活费,让我安心读书。让我得以顺利完成了学业。没有成伯伯,也就没有今天的我。现在我参加了工作,我一定要像成伯伯那样,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

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县关工委实施了“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成济武对这项工作非常支持,拿出10万元设立了扶贫助学基金。目前,已为李寨、柳口等乡镇的120个贫困学生家庭提供优种羊200余只,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家庭子女上学问题。

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读书,村民高兴了;贫困学生迈进了大学殿堂,一家人有了笑脸。成济武看到这些,也

5 打心眼里高兴。可谁知道,在他憨厚的笑脸背后,隐藏了多少心酸愁苦?

2007年,成济武的女儿发现父亲记录捐助贫困大学生的笔记本,“爸爸,俺大哥的儿子,也是您的亲孙子成亮,想出国留学,您不让,您说没有钱,原来却背着全家人供了26名与咱家素不相识的大学生。”成济武没吱声,只是裂嘴微微一笑。背转身,他流泪了。虽然他知道这只是女儿的一句玩笑,可毕竟自己已经欠这个家太多太多了。

2010年的春节,成济武一直愁眉不展。他愁的是资助的大学生春节后要上学了,可孩子们的学费还没有着落。从2008年以来由于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开工非常不正常,使煤矿收益不好,手里仅有的钱又修给学校又铺路,已全部用完,可孩子们都指望着自己的这点钱去读书,这是天大的事,学业耽误不得啊!春节刚过,他就悄悄以煤矿作抵押,在银行贷款12万元,按时把学费送到了资助的每一个大学生手中。

宁愿苦自己,也不能让孩子们受一丁点难。这就是成济武。

在富与穷的选择上,他7年间捐出 千余万元,自己却从来没下过一次馆

让乡亲们都尽快富起来,这是成济武最大的心愿。 退休后一年来对故乡山水的触摸,与家乡群众的接触,使成济武深切感受到,仅凭自己一袋面一桶油的接济,解决不了群众致富的根本问题,必须通过办工业来增加群众收入。1995年,成济武经多方考察,卖掉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生意正好的加油站,回家乡投资建煤矿。

搞煤矿,对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说,谈何容易?开始,他

6 夜以继日守在荒山秃岭间。把自己、孩子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又向外借了很多。孩子们看见年迈的父亲拼着老命干,流着泪把工资交给了父亲。有时,甚至出现了家里连白面都买不回来的时候。

别人办煤矿是为自己赚钱,成济武办煤矿却是为了乡亲们致富。1999年,煤矿终于有了收入。可这些钱,成济武一分都未攒下,全部无私地捐助给了社会,用到了帮助乡亲们致富上。

为了发展好特色产业,他积极响应南岭乡党委政府“黄梨兴乡”战略,购臵10万余株优质酥梨树苗,免费发放到东沟、安庄两个行政村的400余户群众中,帮助他们建成5个百亩果园。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让山里特产变成群众手中的钞票,他无私地捐助村村通工程,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帮助5个村完成道路硬化。

为了减轻群众负担,他连续7年为南岭乡全部中小学校、卫生院和邻近的原土河乡3所中小学校及卫生院共计33家单位,东沟、安庄两个行政村500余户群众实行免费供煤,供煤价值100余万元。

为了给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他捐资50万元,为南岭乡卫生院购臵了救护车和部分医疗器械,为派出所购臵了警车和办公设备。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拿出20万元钱,为6所中小学校免费安装了暖气,并配备了电脑设施。

2009年开春的一天早上,成济武拿着头一天从煤矿收回的4000元刚回到家,就有三户群众找到他门上。一户要看病凑不够钱,他拿出1000元;一户是户主残疾家里很困难,他拿出800

7 元;一户要维修居住的危房,他又拿出2000元。不到中午,一天的收入在他手里就仅剩下200元。象这样捐助困难群众的事,成济武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东沟村成会林去世后,他帮助孤儿寡母还上3000元欠帐;五保户成大创去世了,他拿出1500元操办丧事;村民王占突发心脏病需到北京做手术,亲朋好友凑了1000元,再也没有办法了,他给了10000元,使王占的病得以康复。老上访户成永平家境困难,他三天两头上门帮教,又送电视又帮助维修房屋,还安排了工作,使他走上正道……

2008年5月,四川发生震惊海内外的特大地震后,正在病床上的成老,通过电视画面看到灾区的情景后,流下了动情的眼泪。并在家人的搀扶下,到银行为灾区捐款10万元。随后又以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省委组织部缴纳党费1万元。当从广播里听说冬季灾区缺少棉衣棉被时,他当即购买了500套棉衣棉被,寄往了灾区。

成济武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群众有困难,他知道后总要想方设法帮一把。建成煤矿后如此,未建煤矿前如此,一生都如此。

从2002年煤矿见效益到2008年底,6年中他累计捐助社会千万元以上,挣的钱未给自己留一分;

从1995年到2008年,退休后的13年中,他累计捐助社会900余万元;

从1960年在部队为灾区第一次捐款80元(当时月工资仅68元),到2005年3月为资助的大学生汇出14万元学费,45年中,他累计捐助社会2000多万元。

对家乡、对乡亲们,成济武如此慷慨。但对自己,却近乎吝啬。2006年,村里工程开的多,摊子大,成济武把所有的钱

8 都捐了出去。到了大年二十九,他抱着脑袋闷坐在沙发上发愁。女儿实在看不过去,就四处为他筹措了4万元。并劝他:“别折腾了,安安稳稳过个年吧。”拿着钱,成济武憨憨地说:“还是俺的闺女好啊!”转眼,他又像个孩子似的,去走访贫困户去了。

乡亲们富了,东沟村群众10年间人均增收1500余元,而成济武却连自己办煤矿的投资都未收回,还背着近180万元的外债;群众有困难了,成济武几千元甚至数万元地捐助,而他自己却从未进过一次馆,洗过一次桑拿,抽过一盒5元钱以上的烟;群众都住进了新房,而他30年搬了28次家,直到2006年才有了自己的家。

他非常富有,又十分节俭。 他十分节俭,又非常慷慨。

这就是成济武,一名对党无限忠诚的共产党员。他用赤诚和挚爱,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推荐第3篇:农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耕耘四十载 种出家乡美

——记农村共产党员邬秀荣先进事迹

“我退休后的生活比之前都忙,但是看到村里人在文化大院里活动,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邬秀荣笑着说。

走进某某村,只要提起邬秀荣,当地群众都赞不绝口,不仅仅是当过教师的他桃李满天下,更因为退休后的他继续耕耘在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上,发挥余热,服务群众,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如果说他是当代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他所守望的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

出身于1947年的邬秀荣,是某某村人,1970年在原某某中学任教,并于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便开始在当地扎根发芽,虽然期间经历了丧子之痛,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冀,因为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市、旗单位的嘉奖。如今,邬秀荣依旧忙碌,用他的话说,“我也没啥想法,自己去世后给村里人留点念想就行”。

一、退休不退场,传递正能量。

海勒素村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试点,土地流转、公司经营等模式最早在这里试行。当地人普遍以种植为生,实施现代农牧业项目后,不少农民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些“剩余劳动力”和老人们时不时聚在一起“翻闲话”、搞点小“彩头”的赌博,有些人坐吃山空,只等着政府“帮忙”。

为了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2001年邬秀荣成立了“坐腔班”,组织本村有文艺爱好和特长的村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随后,他又组织村里能跳会唱的村民拉起了一支30多人的秧歌队,逢年过节自发地为村民演出。此外,他自己出资1万元购置500余册图书和2个书柜,在自家院内成立了图书阅览室,为当地群众输送了不少精神食粮。

2009年,他积极响应当地党委“一统三化”党建工作模式的号召,成立了文化党小组,带动某某村村民搞文化活动。党小组不仅鼓励周边群众学习知识、了解时政,还组织大家参加文体娱乐活动。渐渐地,当地人打麻将的少了,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一种新风尚也在逐渐形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久旗文化局、资助18万元对原有房屋进行了改扩建,邬秀荣文化大院落成了。新建的活动室不仅配备有电视机、DVD机等设备,同时还陈列了民间字画、刺绣等工艺品,室外活动场地还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为村民增强体魄提供了平台。

如今,每天在文化大院活动的人络绎不绝,成了村民长见识、学技艺、强体魄的好去处。

二、学传统艺术,承优秀文化。

2011年夏季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邬秀荣看到了画展上的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动作,他的面前立刻呈现出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随即,买了一幅作品回家玩赏。妻子看到后,问他哪来的剪纸,他说花了200多元买的。这时,妻子告诉他,她之前学过剪纸,上学时经常帮助家里剪窗花;可是现在没人画图,剪纸生疏了许多。这个消息让邬秀荣万分惊喜,他告诉妻子——我来画。二人一拍即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夫妻两配合默契,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结合,作品内容从群众生活到十二生肖,从成语神话到花草鸟鱼,从历史人物到改革开放,一幅幅作品轻盈灵动,跃然纸上,朴实大方。

渐渐地,他们的作品被周围邻居熟知,村民慕名而来,在被那古老的艺术感染的同时,不少人流露出“拜师学艺”的意向。邬秀荣夫妇则热情地接收了 “徒弟”,大家在一起交流,讨论怎样构图、怎样剪裁,他们的思路也渐渐打开了,而创作的意境也渐渐提升了。后来的一天,徒弟杜润仙说,咱们的剪纸也挺不赖,听说旗里有这比赛,咱们也去试试吧。这个想法与邬秀荣不谋而合。于是,他们的作品开始出现在相关单位组织的书画展上,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并多次获奖。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剪纸艺术发扬。

三、人老心不老,用笔写我心。

今年67岁的邬秀荣依然精神矍铄,笔耕不辍,多年的生活历练与教学经历,让他在文学写作方面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业余时间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的作品主要以群众为创作原型,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及感悟而成,简单而又智慧,朴实而又亲切。

他创作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二人台、山曲、三句半等文化作品,内容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紧贴农村生活,歌颂党在农村的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赞颂了当今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作品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了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

今年他又在筹划出版《心门的钥匙》,该书内容紧扣时代之音,以的真人真事为原型,歌颂家乡,并激励年轻人积极向上,勇敢筑梦。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一名扎根基层的共产党员,邬秀荣辛勤地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用他的执着、热情为当地群众种出一朵朵美丽心灵之花。

推荐第4篇: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这位山下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怀揣一颗一心为民的热心,投入满腔的热情,引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奔小康,使村成了全区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村和远近闻名的致富村。这位52岁的农家汉子,他用真心、真情与大爱,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奋斗与奉献之歌……

竞选村干勇挑重担班子力量增强了,人的关系理顺了,接下来,就该是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了。|||该如何带领群众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心中有个明确的思路。他决定,要从改善本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做起。于是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215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连续实施了阴溪、广寨、毛坪、边江等4个村组的人畜饮水,新修和维修农村水利沟渠2200米,修通3条通组公路,2条机耕道,硬化6条村主干道,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组组喝上自来水的目标。|||致富“道路”打通了,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浙江台州市,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和磋商,成功引进台州市一位客商前往本村投资60余万元,建成了110亩大棚西瓜基地,当年创收50多万元。|||引进外商种植大棚西瓜,为村民致富找到了突破口。群众不但有了土地租金收入,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更重要的是,部分农民在大棚西瓜基地打工学到种植技术后,主动发展西瓜产业。大棚西瓜成功后,群众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信心十足。咐办公室工作人员送给我一些‘党群连心服务卡’,发给种养大户,今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号码求助。今天虽然(欢迎访问国土资源文秘网http://www.daodoc.com,范文大全)很冷、很累,但是很充实,我们干部就要这样心系群众,随时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样的“民情日记”,记了满满几大本。|||6年来,他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都可以看到他不知疲倦、挥汗如雨的身影,有时逢年过节都不能呆在家里与亲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妻子经常心疼地戳他的头:“你还要不要命?你不为自己着想,还得为我们几娘崽着想啊!”说起那一次的经历,儿子杨涛至今感到后怕。|||去年冬天,为了帮村里廖业顺、姚钗妹等几个独身子女户、特困户建西瓜和蔬菜大棚,父亲与村干部一起顶风雪,冒严寒,连续奋战了半个多月。一次,刚立起的铁架子突然向一边倾斜,眼看就要倒下来砸伤地里的两个村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旁边绑钢丝的飞身而起,高喊:“闪开!危险!”一个箭步跨到两村民跟前,用自己的身躯挺住倒下来的数百斤重的铁架子,保护了两个村民。“杨支书完了!”村民们含着泪将他送到医院。两天后,他醒了过来,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除了内伤,脊背还被刮伤一大片。|||上任6年来,杨再练经常往返于省、地、县之间,向各级争取到各项发展、建设资金500多万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援,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也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的负担。虽然争取到大量的建设资金,帮助群众办了不少实事,但他却从来没有要过一分报酬,也没为自己报过一分钱的出差费,甚至,在修建村办公用房时,他多方筹措并动员家人拿出修房子的9万元钱来解决建设资金缺口,建成了一座54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出来的土地时,他先让其他承包人挑选地块,最后他承包的是耕作条件最差的低洼地;83岁的母亲按照村规民约应该享受低保,他却主动把名额让给了其他的困难户。

|||无疆大爱暖人心|||

|||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推荐第5篇:农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耕耘四十载 种出家乡美

——记农村共产党员邬秀荣先进事迹

“我退休后的生活比之前都忙,但是看到村里人在文化大院里活动,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邬秀荣笑着说。

走进某某村,只要提起邬秀荣,当地群众都赞不绝口,不仅仅是当过教师的他桃李满天下,更因为退休后的他继续耕耘在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上,发挥余热,服务群众,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如果说他是当代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他所守望的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

出身于1947年的邬秀荣,是某某村人,1970年在原某某中学任教,并于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便开始在当地扎根发芽,虽然期间经历了丧子之痛,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冀,因为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市、旗单位的嘉奖。如今,邬秀荣依旧忙碌,用他的话说,“我也没啥想法,自己去世后给村里人留点念想就行”。

一、退休不退场,传递正能量。

海勒素村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试点,土地流转、公司经营等模式最早在这里试行。当地人普遍以种植为生,实施现代农牧业项目后,不少农民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些“剩余劳动力”和老人们时不时聚在一起“翻闲话”、搞点小“彩头”的赌博,有些人坐吃山空,只等着政府“帮忙”。

为了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2001年邬秀荣成立了“坐腔班”,组织本村有文艺爱好和特长的村民参与群众文

化活动。随后,他又组织村里能跳会唱的村民拉起了一支30多人的秧歌队,逢年过节自发地为村民演出。此外,他自己出资1万元购置500余册图书和2个书柜,在自家院内成立了图书阅览室,为当地群众输送了不少精神食粮。

2009年,他积极响应当地党委“一统三化”党建工作模式的号召,成立了文化党小组,带动某某村村民搞文化活动。党小组不仅鼓励周边群众学习知识、了解时政,还组织大家参加文体娱乐活动。渐渐地,当地人打麻将的少了,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一种新风尚也在逐渐形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久旗文化局、资助18万元对原有房屋进行了改扩建,邬秀荣文化大院落成了。新建的活动室不仅配备有电视机、DVD机等设备,同时还陈列了民间字画、刺绣等工艺品,室外活动场地还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为村民增强体魄提供了平台。

如今,每天在文化大院活动的人络绎不绝,成了村民长见识、学技艺、强体魄的好去处。

二、学传统艺术,承优秀文化。

2011年夏季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邬秀荣看到了画展上的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动作,他的面前立刻呈现出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随即,买了一幅作品回家玩赏。妻子看到后,问他哪来的剪纸,他说花了200多元买的。这时,妻子告诉他,她之前学过剪纸,上学时经常帮助家里剪窗花;可是现在没人画图,剪纸生疏了许多。这个消息让邬秀荣万分惊喜,他告诉妻子——我来画。二人一

拍即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夫妻两配合默契,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结合,作品内容从群众生活到十二生肖,从成语神话到花草鸟鱼,从历史人物到改革开放,一幅幅作品轻盈灵动,跃然纸上,朴实大方。

渐渐地,他们的作品被周围邻居熟知,村民慕名而来,在被那古老的艺术感染的同时,不少人流露出“拜师学艺”的意向。邬秀荣夫妇则热情地接收了 “徒弟”,大家在一起交流,讨论怎样构图、怎样剪裁,他们的思路也渐渐打开了,而创作的意境也渐渐提升了。后来的一天,徒弟杜润仙说,咱们的剪纸也挺不赖,听说旗里有这比赛,咱们也去试试吧。这个想法与邬秀荣不谋而合。于是,他们的作品开始出现在相关单位组织的书画展上,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并多次获奖。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剪纸艺术发扬。

三、人老心不老,用笔写我心。

今年67岁的邬秀荣依然精神矍铄,笔耕不辍,多年的生活历练与教学经历,让他在文学写作方面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业余时间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的作品主要以群众为创作原型,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及感悟而成,简单而又智慧,朴实而又亲切。

他创作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二人台、山曲、三句半等文化作品,内容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紧贴农村生活,歌颂党在农村的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赞颂了当今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作品在极大

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了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

今年他又在筹划出版《心门的钥匙》,该书内容紧扣时代之音,以的真人真事为原型,歌颂家乡,并激励年轻人积极向上,勇敢筑梦。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一名扎根基层的共产党员,邬秀荣辛勤地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用他的执着、热情为当地群众种出一朵朵美丽心灵之花。

推荐第6篇:单位先进事迹

单位先进事迹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林业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单位自身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构建“五型机关”为目标,以实现城周绿化为前提,以突出绣屏公园绿化管护为重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为创建山水园林山城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不断加强集体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建设,积极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集体。不断加强集体凝聚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建设,建立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以“青年文明号”荣誉集体为动力,团结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坚持学理论、学业务、学科技、学法律、学习各种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打牢理论功底,提高理论素养,增强集体创新力;夯实服务基础,结合工作实际,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用结合,提升工作执行力。广泛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落实到全部工作之中,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还积极鼓励单 1

位职工参加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通过学习,加强了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创新,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了升华,不断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站支部还经常组织检查,把党员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比的条件之一,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以务实的精神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党员先进性。真打造了一支学习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工作务实的干部职工队伍。

二、不断加强城周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积极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几年来,城周营林管护站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契机,以城周绿化、美化、亮化和绣屏公园建设、管护、管理为重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从根本上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大胆创新,提出“三改五到位”新举措,率先提出城周“当年见绿,三年绿化,五年美化”口号,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城周绿化建设,实现了大苗移植成活率较高的新突破,彻底改变了城周以往荒山秃岭的旧貌。十年来,城周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城周8村24个村民小组退耕还林工程4600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703亩,天保公益林建设800亩,南门坡绿色长廊1500米,青山沟封山育林工程2000亩,安山红岩头及冷水河退耕还

林封山育林工程建设4000亩,云镇风凸岭板栗林带建设2000亩,柴坪土地岭板栗林建设1000亩,累计造林面积20000余亩,栽植各类绿化美化苗木、大树80余品种400多万株,使城周昔日的荒山秃岭一举变为绿洲,森林覆盖率提升到85%,有效的净化了空气、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从而提升了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城周积极组织实施县城“日月星”亮化工程,在南门坡亮化工程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先后在娇景山、北城坡、火车站后梁等山体安装太阳能星星灯3000多盏,投资 200万元,为镇安山城夜景增加了新亮点,不仅使城周山体夜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提升了县城的外在形象。

三、不断加强绣屏公园绿化管护工作,积极提升公园园林绿化品位。

镇安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型旅游山城”和“西安居民第二生活区”目标,按照“以绿为主,文化奠基,植物造景,生态造园”的理念,以绣屏山体为主,建设了一座集休闲、健身、娱乐、科普、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山体生态公园。公园自06年开工建设,分三期工程完成。随着公园建设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公园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镇安县城周营林管护站聘请造林专业队8支200余人,顺利完成了绣屏公园密植松柏林、梁脊步道、绣屏广场至水泥厂道路绿

化、桂花园、红叶迎春园、百竹园、珍稀树木园、百果园、六合园、银杏紫薇园(停车场)等一林两路八大园区及停车场边坡、蔡家槽刺槐栽植、新建休闲健身广场等各大景点周围的绿化建设和草坪种植工程。完成了各类合格绿化造林370亩,其中绿化苗木栽植298亩,草坪种植150亩。每年都进行多次扯草、清灌、浇水等抚育管护。所有绿化无论从树种选择还是图案设计,体现生态、绿化、美化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将生态效益和文化内涵放在首位,最大限度的追求现代、自然、新颖和创新,凸显地方特色,做到简洁、明快、优雅和清新,不断提升公园园林绿化品位。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使公园成为了展示镇安旅游特色和人文景观的一个窗口。

四、不断加强各项规章制度、设施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单位管理制度完善化。为了使单位各项工作开展能够全面、合理、规范,制定了学习、工作、财务、等奖惩管理制度,同时细化了公园值班人员工作制度、绿化管护人员工作制度、办公室及后勤人员工作制度、保管人员物品发放领取制度等,规定了公园保洁人员的职责要求及奖惩措施,使各项制度措施不断完善;奖惩办法的制定和实施也极大提高了值班人员及保洁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值班人员与保洁

人员配发了值班工作服及标牌,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制度的保障,用制度管事管人,接受全体人员的监督。二是公园管理规范化。强化值班人员职责,坚持全天值班,公园管理达到规范化。三是公园设施管理专人化。安排专人负责灯具、音响及水电路的维修工作,做到全年公园设施正常服务。四是公园卫生整洁化。充实了公园保洁人员力量,确保公园园容干净整洁。目前,公园正在努力创建一流生态公园、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务于市民及观光游客的争先创优工作中。五是林业法律法规宣传经常化。坚持常抓《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城周绿化管理办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将管护责任区划分到人头,签订管护责任书,制定巡林管护制度,实行奖惩制度,谁的责任区问题谁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三乱”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实行了森林防火双线管理责任制和追究制度,保证城周不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城周已由过去的荒山凸岭变成了现在满山郁郁葱葱的局面,城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公园绿化品位得到提升,镇安旅游特色和人文景观得到展示,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认真履行“三个代表”职责,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积极向上、团结和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努力开创城周绿化更美好的明天!

推荐第7篇:单位先进事迹

水城县青林中学“十一五”期间

继续教育工程

水城县青林中学2011年8月16日

1

扎实开展教师培训 促进素质教育有利实施

——记水城县中学

一、基本概况

水城县青林乡青林中学位于水城县东北部,距市中心42公里的青林乡青林村三组,始建于2005年。现有教学班8个,在校生520人,有教职工23人。

自建校以来,我校就本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教师自觉发展、学生主动发展、学校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特色促校,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构建了“学课,观课,做课,决战课堂”的培训模式,形成了“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乐教、善诱求新”的教风和“勤学好问、协作竞争”的学风。树立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践“树人为本”、“师德为先”、“素质为根”、“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教师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高,技能越来越强,各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渐提高。2009年我校也因此被评为先进集体。

二、强化过程管理 注重培训实效 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培训工作

“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展以来,我校按照省市县有关安排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经省市县验收为合格。我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 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稳步开展

2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一种终身制的,要确保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才能推进校本培训的稳步开展。

我校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各教研组长和远程教育操作人员为成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活动安排和业务指导。由于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任务具体,落实到位,确保了我校五年来的各项培训活动得以有利开展,使教师在培训中真正的有所收获,促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创了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健全制度 促进继续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制度是执行路线的根本保证。为了使我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青林乡中心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中小继教的制度:《青林乡2006—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青林乡2006—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青林乡2006—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青林乡2006—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考勤制度》;《青林乡2006—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评价细则》;《青林乡2006—2010年教师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培训安排》;《青林乡2006—2010年教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意见》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既有指导性的,也有管理类的,还有规范培训内容、形式、方法、奖罚措施、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从而促进了我乡各项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提高了全体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我校也根据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了适合我校的制度。

(三)提高认识 促进校本培训的自觉开展

3

培训要取得实效,教师要在培训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仅靠制度管理是不行的。最主要的还是要教师从内心意识到培训的意义,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因此,学校更重要的是要从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入手。

首先,让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下的“教师观”、“学习观”。以往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只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只要自己掌握了所教的学科知识,就能当好教师,所以教师不需要学习。我们通过专题会议、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其次,是要求学校创设学习的环境,强化学习意识,营造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学校,使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学习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当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时,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增强教师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

再次,是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职责,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教师明白只有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的知识、技能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四)务实创新 促进校本培训的灵活开展

五年来,我校的培训工作,在“自我反思、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导”的总原则下,根据自身特点,在求实效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培训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问题单模式:首先由学校向教师征求意见,找出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相应的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4

2、同伴互助模式:让新老、强弱教师结成对子,由老带新,以强辅弱。

3、综合培训模式:把各种培训模式结合起来。即: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骨干示范与教师展示相结合;在岗学习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网络学习与自制课件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模式;自主研修模式等。

培训模式的创新,真正体现了“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校本培训宗旨,同时也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强化管理 促进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

教师培训时,管理工作极易形成流于形式,虚假应付。而这恰恰又是参训教师最为反感和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管理,把培训工作做牢做实。

我校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时,注重活动开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校本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1、制定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并将培训计划上交中心学校,并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培训活动的真实开展。

2、加强培训师资管理

校本培训的难点之一,是缺乏培训师资。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校选拔了富有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和特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项工作。

5

3、加强检查指导

为了促进校本培训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十分重视过程性管理,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经常深入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对资料建设、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进行现场指导,同时也总结经验将一些好的做法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四、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培训,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在县教师继续教育教研室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样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全体教师都能高度注重培训过程,切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突出“培训与教科研相结合”培训的原则,重视解决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两张皮的问题。学校都借助集体备课这一平台,对教师自主研修提出明确要求;将培训需求问题纳入教学研究的范畴;将教学教研成果作为自主研修的成果予以确认。狠抓课程改革,以科研带动教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我校的必然选择,“科研兴校”成为我们响亮的口号,根据实际,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走有校本特色的科研之路,学校成立了教研组、课题组,负责教育科研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

通过五年来的培训,我校教师综合素质有了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教师们教学手段新颖,教育技术先进,集体备课达到了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上课注重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说课掌握了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掌握了如何观课评课等,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各种教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氛围十分浓烈。

6

五年来,我校通过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业务技能过硬,为打造具有青林乡特色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工作中,我校将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以昂扬斗志投入教科研工作中去,再创教育教学质量新台阶,为我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而有力的贡献。

水城县青林中学年8月16日7

2011

推荐第8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

张金锁事迹材料

张金锁,男,1962年10月出生,安泽县府城镇小黄村村农民。近几年来,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农村实际,靠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不断发展新的创业项目,不断开拓新的致富门路,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成为当地一名远近闻名的重粮大户。

张金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后,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自身贫穷面貌,然而。经过自己的多次努力,无情的事实将他拉回到了现实。于是,他也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走上了外出的道路。几年的打工生活并没有改变他的贫困面貌。2008年,他看到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好,许多人在农村也很快地发家致富,使他看到了致富的美景,充满了希望。于是,他毅然辞工回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当一名种植大户。张金锁家田地不多,每年庄稼地里的收获只够糊口。怎么办?他看到很多打工人家的田地撂荒,心里是又高兴又难过,难过的大好良田因无人种植荒芜了,高兴的是看到了有田可种的希望,于是,他包种了三户人家的近10亩荒地,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喜获丰收,第一次通过种田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随着粮食产量的逐步提高,他种田的积极性更高了,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他一下子包种了40余亩水田,为了能提高生产效率,他投资购买了农用手扶、农用三轮车,2010年又购买了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机械喷雾机,形成了耕、整、种、收一条龙的机械化作业。2012年又一次性承包100亩荒地,农忙时节,他不仅能独立完成自已的生产任务,还能抽出时间帮助村民们整田、播种、收割。现在共种植玉米140亩,每年种粮收入就能达到14万元左右。与此同时,他还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当一名致富典型。作为一名农民,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应该说是相当不错了,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张金锁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近两年,他多次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群众。利用自己的机械低价帮助群众田间生产,向村民传授自己的种粮经验、宣传优良品种,带动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为当地村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推荐第9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

王红星事迹材料

王红星,男,1965岁8月出生,白庙河乡潘氏祠村农民。近几年来,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农村实际,靠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不断发展新的创业项目,不断开拓新的致富门路,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成为当地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

王红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后,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自身贫穷面貌,然而。经过自己的多次努力,无情的事实将他拉回到了现实。于是,他也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走上了南下打工的道路。几年的打工生活并没有改变他的贫困面貌。2005年,他看到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好,许多人在农村也很快地发家致富,使他看到了致富的美景,充满了希望。于是,他毅然辞工回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当一名养殖能手。初回家乡,王红星看到牲猪市场行情不错,于是试着养猪,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第一年就初步获得了成功,尝到了甜头。于是他开始扩大养殖范围,养起了鸡和羊,使家里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一年后,由于牲猪行情出现下滑,他开始尝试只饲养母猪、母羊,以便在行情好转时东山再起。同时,他开始琢磨如何挖掘新的致富门路。 当一名种植大户。王红星家田地不多,每年庄稼地里的收获只够糊口。怎么办?他看到很多打工人家的田地撂荒,心里是又高兴又难过,难过的大好良田因无人种植荒芜了,高兴的是看到了有田可种的希望,于是,他包种了三户人家的近10亩水田,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喜获丰收,第一次通过种田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随着粮食产量的逐步提高,他种田的积极性更高了,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他一下子包种了40余亩水田,为了能提高生产效率,他投资购买了整田机械,09年又购买了插秧机、夹米机,形成了耕、整、插、夹一条龙的机械化作业。农忙时节,他不仅能独立完成自已的生产任务,还能抽出时间帮助村民们整田、插秧。现在,每年种粮收入就能达到2万元。与此同时,他还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当一名致富典型。作为一名农民,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应该说是相当不错了,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王红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近两年,他多次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群众。除利用自己的机械低价帮助群众生产外,还利用各种门路承包一些小型工程,然后让乡亲一起干,所有收入大家平分,自己从来没有从中赚一分钱,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推荐第10篇:农村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农村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乐为贫土勤耕耘

——***镇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28岁,大专毕业,现任三道坎村村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心中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用行动践行着自己无声的誓言,在本职岗位上践行着“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004年,***被下派到三道坎村任支部书记。***上任,超越了村里的家族和自然村间的利益矛盾,公平地处理利益纠纷,原创:www.daodoc.com积极从上级政府经济和科技部门为村里争取到项目和资金,帮助村里提高种养技术水平,调整经济结构。一切利益都为大多数人着想,一切事情都拿在会议上商量、决定,三道坎村支部变成了一个紧密团结,拧成一股绳带领村民谋致富的村支部。

***时常深入百姓家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农村牧区改革的各项政策的重要意义,指导监督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让农民心中有数,少走弯路,多得实惠;在村级事务决策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履行“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决定、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及联席会议征求意见等四个程序,从而促进相互沟通,减少“两委”摩擦,缓解干群矛盾;他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等阵地,通过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召开座谈会、电化教育等形式帮助农牧民解放思想,梳理发展思路,推广实用科技,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他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农民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他依托三道坎当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村民转变种植观念,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葡萄产业。该村的葡萄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11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830亩,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以前的2400元增加到现在的4200元,***书记成了村民的贴心人。他为了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三道坎村成立了以支部为单位的销售协会,帮助村民销售葡萄。

三道坎的村民对***十分信任,他们说:“乔书记和村里没有亲戚关系,能很好地体现‘公道’二字。”去年,一户居民煨羊圈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凉房烧了,受害者到村委会评理,因为涉及到赔偿问题,***建议他们去找当地派出所。可两户人家一致认定了村支书:“你裁断的,我们服。”于是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把损失的东西一件件地报价折算,拉出清单核算总价,赔偿事宜顺利解决了,双方当事人都很满意。现在,三道坎村村支部成了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矛盾的调解人和村民委员会的监督者,***到任后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的规章制度,动员广大村民对村民委员会进行约束和监督,使《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村民民主权利真正落在了实处,党支部成了民主的守护人,推进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同时积极主动地培养年轻能干的后备力量,强化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村民的落后思想已开始转变,通过传授科技知识,带领调整产业结构,村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他们明白了运用科技确实能增收,开始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原创:www.daodoc.com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还动员群众,取消了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习,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了农村,组织了秧歌队,自编自演一些身边的事,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文化生活。

乐为贫土勤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换来了村

民的日渐富裕的生活,而今,***又在思考新的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走向富裕的致富良方。他带领群众致富的蓝图中,内容有:一是用高新技术,打造品牌,保证农民增收。坚持开发式、参与式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计划到2010年,把剩余728亩耕地全部栽植葡萄,人均种植葡萄面积达到2.5亩,亩产量增加到4800斤,农民收入增加5400元,并且在2—3年内建一座大型保鲜库,使三道坎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葡萄生产基地。保鲜库建成后,通过贮存,葡萄冬天也可以上市,这将大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二是联合生产、规模经营,扩大市场。积极招商引资,让农户联合生产,扩大规模,形成市场。三是培养一批经纪人队伍。在葡萄产量大量增加时,就需要专门从事销售的经纪人与企业定单、外销,打开市场,理顺供销关系,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计划以支部为单位,扩大售协会队伍,解决葡萄销售问题,并在葡萄种植上给予技术指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如包装、运输等,随之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

党务工作者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施工力量,在工作生活中,***处处以身作责,率先垂范,时刻对照党员标准检查自己,带头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带头遵守党纪党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

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树立执政为民信念和公道正派形象,正如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身为一名党员,一名党务工作者,必须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以党员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第11篇: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推荐]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这位山下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怀揣一颗一心为民的热心,投入满腔的热情,引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奔小康,使村成了全区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村和远近闻名的致富村。这位52岁的农家汉子,他用真心、真情与大爱,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奋斗与奉献之歌……

竞选村干勇挑重担

村位于县镇东部,离县城18公里,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条件优越。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该村发展一直滞后,群众增收困难。

那时候的村不仅穷,且治安混乱,民事纠纷多,是远近闻名的“烂杆杆村”,村干部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调解民事纠纷上,计划生育、产业调整等工作难以推动。村民们长期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生产效率极低,守着一坝好田土,过着贫困的苦日子。

看着这样的状况,没有在村里担任任何职务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富不能只富自己,要带领大伙儿一道奔上致富路。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的在毅然抛开了跑运输和经营预制板厂年10多万元纯收入的事业,竞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何让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转化为村民增收的经济优势?这是上任伊始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经过一番苦苦思索,最后,他得出结论:造成村里落后的原因,首先是“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于是,他一上任,就把村班子建设紧紧地抓在手上,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支部和村委会学习、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村务公开、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等20多项村级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和老党员组成的村务、党务监督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汇报,避免了以往各项制度贴在墙上得不到落实的现象。

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严格按照《村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办事,实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里的土地发包、建设工程的立项和发包、救灾物资发放、特困户等重大事情都是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由村委会具体落实。由于工作公开、公正,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年轻有为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入村两委班子。短短几年,先后发展党员13名,涌现出了杨新明、马银萍等一批觉悟高、观念新,带富能力强的党员。

调整产业谋富路

班子力量增强了,人的关系理顺了,接下来,就该是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了。

该如何带领群众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心中有个明确的思路。他决定,要从改善本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做起。于是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215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连续实施了阴溪、广寨、毛坪、边江等4个村组的人畜饮水,新修和维修农村水利沟渠2200米,修通3条通组公路,2条机耕道,硬化6条村主干道,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组组喝上自来水的目标。

致富“道路”打通了,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浙江台州市,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和磋商,成功引进台州市一位客商前往本村投资60余万元,建成了110亩大棚西瓜基地,当年创收50多万元。

引进外商种植大棚西瓜,为村民致富找到了突破口。群众不但有了土地租金收入,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更重要的是,部分农民在大棚西瓜基地打工学到种植技术后,主动发展西瓜产业。大棚西瓜成功后,群众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信心十足。

有了这样的基础,“第二步”走得顺风顺水。11月,他组织、提红、沙坝河等村68名欲从事果林种植的群众前往贵阳市乌当区参观万亩桃园、万亩梨园和万亩杨梅园。这一行动大大激发了群众发展果蔬种植的热情,纷纷放弃了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全村种植西瓜达600亩,甘蔗160亩,蔬菜200亩,草莓20亩,群众靠西瓜、甘蔗、蔬菜和从事销售工作纯收入达750万元,人均增收元以上。

顾大家忘小家,当村里急需人才时,毅然抛开了自己干得红红火火的事业,放弃了年10多万元的纯收入,勇挑支书、主任这一重担,一心一意投入到村里工作中去。

当年,他贷款20万元率先发展生姜,实现了丰收。但由于村务忙,没有更多时间跑市场,他错过了销售的最佳时机,结果10多万斤生姜全都烂在地窖里。

是个胆大的人,但也是个心细的人。他有个习惯,就是将平日里做过和该做的事情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当然,这些做过和该做的事情无一不是围绕民情展开的。如:“11月13日(农历九月二十七日,星期五,阴)今天天气很冷,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太早,气温突然就降低了,为防止大棚蔬菜被冻坏,镇里来了48名干部和我们村‘两委’干部一起帮助边江组的大棚蔬菜种植户搭建大棚。从中午12点开始,大家冒着寒风和冷雨,在仅有2℃的低温环境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才把大棚全部搭好。看到大家一个个满脚泥巴,冷得手脚僵硬,嘴唇发紫,鼻涕直流,但没有哪个叫苦喊停,只是在卖力地搭棚,群众很感动,我也很感动,同时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放下了,群众的大棚蔬菜有救了,眼前的这片田野又有希望了。高鸿书记临走时,吩

咐办公室工作人员送给我一些‘党群连心服务卡’,发给种养大户,今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号码求助。今天虽然很冷、很累,但是很充实,我们干部就要这样心系群众,随时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样的“民情日记”,记了满满几大本。

6年来,他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都可以看到他不知疲倦、挥汗如雨的身影,有时逢年过节都不能呆在家里与亲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妻子经常心疼地戳他的头:“你还要不要命?你不为自己着想,还得为我们几娘崽着想啊!”说起那一次的经历,儿子杨涛至今感到后怕。

去年冬天,为了帮村里廖业顺、姚钗妹等几个独身子女户、特困户建西瓜和蔬菜大棚,父亲与村干部一起顶风雪,冒严寒,连续奋战了半个多月。一次,刚立起的铁架子突然向一边倾斜,眼看就要倒下来砸伤地里的两个村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旁边绑钢丝的飞身而起,高喊:“闪开!危险!”一个箭步跨到两村民跟前,用自己的身躯挺住倒下来的数百斤重的铁架子,保护了两个村民。“杨支书完了!”村民们含着泪将他送到医院。两天后,他醒了过来,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除了内伤,脊背还被刮伤一大片。

上任6年来,杨再练经常往返于省、地、县之间,向各级争取到各项发展、建设资金500多万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援,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也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的负担。虽然争取到大量的建设资金,帮助群众办了不少实事,但他却从来没有要过一分报酬,也没为自己报过一分钱的出差费,甚至,在修建村办公用房时,他多方筹措并动员家人拿出修房子的9万元钱来解决建设资金缺口,建成了一座54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出来的土地时,他先让其他承包人挑选地块,最后他承包的是耕作条件最差的低洼地;83岁的母亲按照村规民约应该享受低保,他却主动把名额让给了其他的困难户。

以前跑运输的同事打趣他:“你这个支书当得也太亏了,一年十几万的收入你不要,偏要累死累活领个几千块,还要倒补几万块!”“个人恼火不怕,只要老百姓富裕了就值!”短短一句话,是对家人和朋友的答复。

无疆大爱暖人心

养儿防老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难解的一个结,总怕无儿无女老来孤苦无依。但这一结对村村民陈长富来说,已经完全解开了。老人活了102岁,晚年衣食无忧,还有专人煮饭洗衣照顾饮食起居,生活过得不但不像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就是儿孙满堂的老人也不一定像他那样被照顾得周全。

这全都源于他生活的村子有位好支书,这位好支书,不但每月花300元专门雇请一个村民为他煮饭洗衣照顾其生活起居,在他生日时,还带领村“两委”上门为其祝寿。在他100岁生日时,更是热热闹闹地为老人办了一场生日酒宴,让老人高兴得合不上嘴。老人去世时,支书又为老人举行了一个热闹的葬礼,并为老人披麻戴孝,了却了老人一辈子的夙愿。村民们见了,十分感动。这个支书就是,他用实际行动,在梵净山下的一个村落里,演绎了无疆大爱,身体力行推动尊老助弱风气盛行。

今年56岁的杨腊秀是一名困难党员,体弱多病,常年需吃药打针,高额的医疗费使得家里债台高筑。时常拿着自己家里的米和菜帮助他家,并省吃俭用,共送去了800元的资金帮扶。新寨组杨建发、湾头组袁昌富是村里的两名特困户,得知两家没有电视看的消息后,马上拿出1400元为其买来电视,并为其安装了小型电视信号接收器。

把全村每一位村民的冷暖都时刻挂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对困难家庭,除加大“造血”功能的培训力度外,还自己掏钱并动员致富党员捐资,为他们解决当前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对孤寡老人,逢年过节他都自己掏钱买礼品,嘘寒问暖,尽可能地让老人们安享晚年;遇有孤寡老人去世,他甘当孝子按当地风俗跪拜送终操办后事。对种养大户,遇到困难时,他随叫随到,帮助解决难题。当村里蔬菜种植大户的产品滞销时,他冒着严寒,帮助种植户半夜三更将蔬菜运到铜仁市,并亲自设摊销售,同时还为他们做市场调查。

“村干部要有爱心,把每个村民的冷暖挂在心上!”把全村的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也倾其所能尽力帮助。初雪凝灾害期间,一辆满载旅客的班车被冻在村中的省道线上。他得知情况后,烧了一大锅热茶,做了可口的饭菜,与妻子一起冒着风雪送到车上。5月15日,在获知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情之后,组织村党员和群众为灾区捐款14833元,他自己捐出了600元,全力支持受灾地区重建家园。“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大家帮一把,困难就会小些,痛苦就会轻些。”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带领村“两委”多方争取,先后投入1万余元购买了电教设备、电教光盘,定期组织村民观看、学习各类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知识。积极兴建农民文化书屋,配备文化、种养技术、法律知识等各类图书1000余册,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充电”、休闲、放松的环境,促使村民成为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同时,购置了羽毛球、乒乓球、棋类等文体用品,促进村民强身健体。组建了3个歌舞文艺宣传队,经常举办各类群众喜欢的文艺表演,并将国土知识、计生知识等国家政策寓于节目之中,使村民在娱乐的同时也了解了国家政策。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村民之间扯皮打架、喝酒赌博的事少了,学习健身、唱歌跳舞的人多了,民风得到了极大转变。

上任6年,用一颗火热的心,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为党和群众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第12篇:学习型单位先进事迹

学习型单位先进事迹材料

———第十作业站党支部

近年来,第十作业站坚持“抓学习、强队伍、树形象、创业绩”的指导思想,按照“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的事迹凝聚人心,用先进的行动推动工作”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深入扎实的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全站上下形成了“勤于学习、乐于工作、勇于创新”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作业站党支部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纳入作业站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成立了由支部书记邢建国同志任组长,支部委员为成员的“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在作业站党组成员和全体党员中落实了专人分管和具体人员承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到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今年,作业站投入党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费7000余元,从而在组织领导和经费上确保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人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一是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入手,加强了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内部督查制度。“党组成员始终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领导干部读书活动”和参加“三会一课 ”,从制度上保证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二是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入手,加强了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认真开展了 “三项制度”、“党内关怀”、“党内帮扶”、“党员双回”、“心连心,一帮一”、“结穷亲”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内关怀工程捐款1000余元,按时足额交纳党费540元,在基层党组织“三项制度”、党员干部“三进三同”、“党员双回”、“心连心,一帮一”、“结穷亲”主题实践活动中投入15000万元资金帮助作业站居民解决了居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卫生建设;同时还从资金、信息、技术、发展生产等方面,帮扶徐玉发、韩洪星、蒋风岺、王振贵了等4名困难群众。三是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入手,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党内创先争优”、“党建带群团”、“反腐倡廉”、“五不许”、“七不准”和“五必问”、“五必访”、“五消除”,先后进行了7次党课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民主评议党员,合格率达100%。开展了“庆七一,唱红歌”比赛活动。加强了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三八妇女节”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和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三、强化学习,加强教育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首先是狠抓了中心组学习和反腐倡廉教育。制定了学习计划,分别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历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观看了《学习善洲先进事迹》的专题报告。围绕“什么是科技种植”、“为什么依靠科技种植”、“怎么样才能科技致富”进行了专题讨论。其次是在党员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唱红歌读经典传箴言”、“学英雄迎国庆”、“增强八种意识”和“三查、三思、三看、三敢”的教育。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健康活动。在法律法规宣传月中,全体党员始终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杯茶水请坐,满腔热情地为到群众解惑释疑,化解了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投入2000余元为职工书屋增添各类书籍二百余册、订阅党报党刊10种40份。活动4场次60人次;全年在省级报刊投稿2篇(条),农场电视台投稿20余篇(条)。

四、力求结合,整体推进

在工作中,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了党建工作的要点,一起抓落实。研究制定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计划、措施以及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践行服务宗旨、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连队、法制连队、规范连队、阳光连队”为载体与基层党组织“三项制度”、“党员干部民情大走访”、党员领导干部“三进三同”、“党员双回”、“心连心,一帮一”等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全体党员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业站“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

五、坚持学以致用,促进作业站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但有利于领导干部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而且有利于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推动工作,把领导干部书上学的、心里想的、手上干的有机地统一起来,积极将学习成果、调研结果运用于决策和工作实践。作业站党支部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在学习中变革,在学习中创新,有力推动了作业站又好又快发展。 (一)干部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开展加强中心组学习,使干部的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得到明显增强,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二)管理手段不断创新。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作业站全体干管人员的领导意识、管理水平和认识能力有了新的突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推动了作业站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推动下,我站领导班子坚持“巩固工作成果,扩展工作领域,提高工作层次”的方针,促进了组织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干部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组织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六、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加强班子和队伍自身建设

在全年的各项工作中,作业站党支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来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新班子的成立,给了我们新的任务和挑战,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完成农场、分场两级党委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我们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利用每周学习时间,不断了解新的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研究更新更好更科学的工作方法,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业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凝聚作用和带头作用,努力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坚持“行为规范、公正透明、运转协调、廉洁高效”,充分发挥“班长”作用,充分发扬民主,办公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不搞独断主义。工作上敢于负责,对上级交办的事,认真落实不延误;对群众反应的事,及时处理不推诿;对看准了的事,果断决策不拖拉;对失误了的事,承担责任不诿过;对工作人员放手、放权、放心,工作上常通气,思想上常沟通。让大家都能积极大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职、权、责达到高度统一,按照分工放开手脚、尽心尽责地开展工作。

通过学习,激发出了班子成员的自觉意识和团体协作的能力,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增大了党组织的向心力,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进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第13篇:家庭教育单位先进事迹

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内黄县中召乡第六小学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期的奠基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是联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自创办家长学校以来,我校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走上了一条立足本校,立体化开办家长学校,做到教育内容规范,教育方式科学,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家长科学教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沟通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统一了教育方法,同时促进了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学习型家庭,全面提升家教水平,促进家校和谐发展,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学习,提升认识

上级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指导,要求将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我们学校全体教师深深体会到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的密切性,感受到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于是学校领导与班主任、课任教师一起研究家教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依照《河南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河南省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明确家长学校的任务,定期召开家教工作会议。家长学校由我校校长亲自担任,常设机构——家教领导小组的成员除了学校领导,还有家长代表和各村领导。学校各部门职责明确,专人负责家长学校的具体工作。在工作中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主动参与,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工作,指导全校教师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使家庭教育知识得到普及,家庭科学育儿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2、拓宽领域,健全家庭教育工作途径

近年来,学校详细制定每学期的家庭教育计划,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制度和家校联系制度。引导各班班主任推荐产生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制作家长委员会宣传栏,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管理活动,负责学校、家庭之间的教育联系工作,为家长开展家校联系工作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在教研组活动中,把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加进研讨内容,以研究结果来指导教师作好教学活动中的家校沟通,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服务活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活动。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家长工作基本能做到“六有”:有组织、有场地、有教师、有计划、有落实、有档案。这些条件,保证了家庭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传统的沟通方式外,学校教师利用校信通、优学通在网上与家长联系、电话答询等多种形式。

在上级领导支持下,我校设计印制了“家庭活动调查表”,让家长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使学校更多更全面的获取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工作重心,使工作更贴近实际,更符合家长的需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注重宣传,优化家庭教育大环境 通过学校宣传栏、学校学生活动剪影等向家长宣传新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求各班教师利用班级家校联系窗、校信通、优学通及时宣传各班教育教学情况,利用接送学生时与家长交谈等形式优化家庭教育的舆论环境。

我校位于中召乡西曹庄村,该招生区人口基数大,学龄儿童较多,针对该区情况,在学校门口设立了家庭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孩子的营养与保健”等专题都很受欢迎,所以家长非常喜欢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到课率在95%以上。通过学习,家长系统地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了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向家长推荐了《怎样做父母》、《孩子,我们一路同行-做学习型家长》等一大批家庭教育读本,组织家长“做合格父母”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假如我是学校教师”征文比赛;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优化了家庭教育的社会环境;开展了“家庭育儿”座谈会等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认真做好每学期新生报名接待工作,向每一位家长宣传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家长所思所想,提出学校教育工作修改建议;每年九月我校开办新生家长学校,由专任教师向家长进行“如何缩短学生入校焦虑期”专题讲座,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得到家长好评。

4、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强有利的指导和推动家庭教育的合力

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校领导带领教师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辅助教师教学工作。这样既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也发挥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家长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

总之,我们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怀下,在全体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将在巩固家教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家庭教育理论,积极构建多位一体家庭教育新模式,把我校的家长学校办到家长的心坎上,使家长学校越办越好。

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内黄县中召乡第六小学

第14篇:文明先进事迹(单位)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武警广西边防总

队教导大队军(警)民共建事迹

2010年,我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从实际出发,按照“巩固、发展、提高”的要求,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不断加强军(警)民联系与沟通,做到了军(警)民共建制度化、活动经常化,有力地促进了军地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通过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全院职工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干部、职工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圆满完成学院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将2010年我院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紧抓落实,实现军(警)民共建制度化学院领导班子对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中,成立了军(警)民共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军(警)民共建制度,对共建的内容、形式进行规划、部署,并从十分紧张的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做到思想认识、组织机构、时间内容、活动经费“四到位”,确保军(警)民共建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现在,学院与武警广西边防总队教导大队,兴宁区政法委、武装部,邕武派出所、里建派出所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关系。

二、广泛动员,科学组织,做到共建活动经常化

(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认真做好军训和大学生入伍工作。2010年,我院继续邀请武警广西边防总队教导大队的教官,对我院入学新生3500多人进行了集中军训。经与教导大队协商一致,今年的军训创新了形式,即学生在学院操场接受军训,此举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为确保把更多高素质的优秀青年大学生送到部队去,学院成立了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保卫处、学工处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办、宣传部、教务处、后勤处、计划财务处、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负责征兵组织、动员、教育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学院认真部署,强化责任,多次召开征兵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严格遵守市、区征兵工作的各项要求的前提下,部署宣传报名、体检政审、复审定兵、欢送新兵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切实做到认真衔接、环环紧扣无漏洞。2010年学院入伍大学生人数达到16名。

(二)加强思想共建,强化师生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自开展共建活动以来,学院始终把思想共建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充分利用资源,组织师生到部队进行参观、收看国防专题片、实弹打靶等活动,使职工们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职工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二是在元旦、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及时去军、警单位进行慰问座谈,送去慰问品。其中,2010年7月,我院党委罗显克副书记和武警广西边防总队教导大队莫金山大队长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警民共建协议》。通

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军(警)民之间的了解,沟通了大家的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军(警)民鱼水之情。

(三)开展文化共建,积极参加军(警)民共建文体联谊活动。学院不定时邀请兴宁区消防大队、邕武和里建派出所的相关领导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南宁市缉毒大队还于2010年3月在我院举行了戒毒宣传文艺演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10年7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进一步增进军警和地方单位之间的友谊与相互了解,兴宁区“军民携手共促和谐”军(警)民共建篮球赛在我院举行。本次比赛为期4天,共有8支地方单位与共建部队组成的球队参加,我院与广西武警边防总队教导大队组成“水警联队”,在比赛中喜获亚军。通过各项文体活动,增进了学院与共建部队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密切了军警民关系,深化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军(警)民同心同德,共创文明和谐发展环境

一年来,学院取得了全国骨干院校申报成功的重大成就,其前提就是学院良好的发展环境。一年来,广西武警边防总队教导大队作为我院的共建单位,总是派出最优秀的教官协助我院开展军训;兴宁区消防支队定期对师生开展消防教育,并邀请师生代表座谈;邕武、里建派出所及片段民警尽心尽力支持学院工作,在新生入学、学生搬迁、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方面,多次帮助我们完成重要安全保障任务,军民携手为学院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一

道道绿色的屏障。

近年来,我院大力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学院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先后成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并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今后,我院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总结过去开展共建活动的经验,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探索新时期军(警)民共建的新形式、新内容、新路子,不断提高军(警)民共建的层次,让军(警)民团结共建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第15篇:突出贡献单位先进事迹

实施教研赛考评工程 做好学校发展大文章

南乐县第一实验小学

自我市开展“教研赛考评”工程以来,我校将此项工作列入经常性工作的重要日程,确立了围绕“教研赛考评”工程,促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总体思路。学校发展以“教研赛考评”工程为中心,整合人事管理、德育少先队教育、电化教学、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资源安排等因素,共同打造学校发展的航母。通过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凝聚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深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走出了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研工作新路子,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成绩。2008年被评为“教研赛考评”工程先进单位。2005年12月被濮阳市教育局评为“文明学校”, 2007年9月被南乐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县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9月被濮阳市教育局评为全市教育先进集体; 2004-2008年连续4年被南乐县教育局评为“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教师素质,为工程实施引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施教研赛考评工程的中心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此我校采取以下措施,狠抓教师素质提高的落实: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例会中的集体学习,周

三、周四下午语文、数学的分组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

- 1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以研究者地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地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要求每一位都教师转变观念,投身到课题研究的队伍中来,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认真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各级课题实施的过程管理,完善课题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教科研工作的档案资料管理,以优秀的管理来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登记存档制度、各级课题登记备案制度、立项课题跟踪检查制度和优秀成果评选制度。 大力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大力推进教学创新。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突破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探索教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首先,召开教研组长座谈会,征求各方面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讨论如何搞好教研工作。其次,在教研工作中,求新务实,每一个教研组都要制订自己的研究课题,使教研工作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具体,效果更显著,使这项工作切实成为提高教学水平及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探索小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升华工程内涵

学校以“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法”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精彩

- 3

4、英语特长展示

为强化英语口语的训练,给学生提供英语展示平台,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英语节目汇演,寓教于乐,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英语歌曲、短剧、童话剧、英语体操、笑话、快板、朗诵、生活情景剧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展现了全校师生英语特色教学的硕果。

5、“开心学英语”周积累卡展示活动。

学校把英语单词、英语句子、日常用语、英语小故事、英语小诗等内容以“我会读单词”、“我会读句子”、“我会英汉互译”、“我会说”、“我会背”的形式印制开心英语周积累卡,一周以抽查,一月一总结,一学期以测评。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实施综合性评价,夯实工程成果

学校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搞好特色教学,加强特长生培养。以作文阅读教学、数学能力培养、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实施古诗文诵读工程,加强口算数奥、英语口语训练。以国家级研究课题《任务型语言教学实验研究》为突破口,立足课堂,重过程,抓实效。 每学期进行两次朗读、口算、口语测试,一次英语节目展示活动。具体做法是:数学每周50道口算,一道数奥;语文每周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英语每周10个词语、5个句子、3句口语;以上材料全部印发,人手一份,定期检查,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特长”的工作目标。

- 5 -

第16篇:单位先进事迹评选

附件4

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

优秀工程项目推荐审批表

项目名称 夏邑县2012年廉租房项目(和谐家园)

施工单位恒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推荐单位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河 南 省 建 设 工 会

填报时间: 2014年3月 6 日

第17篇:农村优秀无职党员先进事迹

来到**村镇**村,看到党员***正在忙着给新栽的树苗浇水,他抹着脸上的汗水说:“退休这么多年,以前就是村里选举、开会到到场,现在有了岗位,我一定得发挥好这个带头作用”。

**村镇共有共产党员658名,其中农村无职党员人,占党员总数的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农村无职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与时代发展

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党员先进性标准之间呈现出较大差距,不能、不会、不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促进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实施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新举措,**村镇党委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稳定等实际情况,以村党支部为单位,设置村务财务监督岗、科技带动致富岗、外来人口管理岗、精神文明建设岗、社会治安岗、信息服务岗、环境卫生与公共设施管理岗、民调岗等岗位,并以村党支部为单位,采取自我认岗、支部定岗、群众荐岗等方式,制定出无职党员定岗定责的具体操作方式。

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则制度推行以后,**村镇先后涌现出数十余名先进无职党员代表。**村***就是其中一位,他自从上了该村“环境卫生与公共设施管理岗”后,充分发挥着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的余热作用,主动、积极投身于**村的环境美化建设当中。老王曾慷慨的说过:“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最怕的就是就有事不便管,有劲使不上。设岗定责制度的推行,使我成为了一个无职有岗,无位有为的人,让我们这些退了休的老党员能够结合自身特长发挥余热作用。”

人生观:把爱心献给群众,把丹心留给党

***曾在财税局、**村乡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等单位任职,后任**村党支部书记4年,通过多年的工作历练,老王已从一个年轻、冲动、充满热情的青年,逐渐成为了一个沉稳、果断、责任心强的老革命。

1990年,55岁的老王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由于多年的工作习惯,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闲不住的人。看到村内每到锄草、灌水时,村里都以义务工的形式摊派给村民,或者专门花钱雇人看护,不仅花了很多钱,而且由于没有责任心,导致很多花草夭折,花木也经常是杂草丛生。所以,退休第二天,老王就带着锄头、铁锹到街上转了转,看到大街上哪脏了就扫扫,看到哪的花丛草太多了就锄锄,看到哪条街上有个坑就用铁锹平一平。

2004年,**村镇针对当前农村部分党员党性观念退化、组织观念弱化、宗旨观念淡化、知识和年龄结构老化、精神状态消极化等问题,从教育引导入手,在不计报酬、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让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协助村、组开展工作,并在农村积极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使农村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并在全村进行广播、公示。老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认为应该为村内的环境建设出一份力,所以第一个就积极报名上任“环境卫生与公共设施管理岗”。

上岗后,***被**村定岗为村里几条主要街道、主要公共设施的管理员。从那时起,***每天都要到他的管辖区内转几圈,拔拔草、浇浇树、擦擦健身器材,已经成为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了。每天夜里他还要到村内巡视几圈,并在绿化区旁树起了防护牌和警示牌。一年下来,村内的花木没有一棵因人为导致夭折,地里也不再是杂草丛生。村党支部书记颇有感触地说:“以前群众对村里的工作杂嘴杂舌,说村干部处理事不公正,现在让无职党员定岗定责,他们干的工作是最苦、最累的,却没有报酬,群众们的心也服了,工作也好开展了。他们真正把爱心、责任心献给了群众,把一片赤胆忠心留给了中国共产党。”

快乐观:付出才是最大的快乐

***的老伴是一位温柔、坚强的女性,她一直以来的支持,是老王服务群众、献身革命事业不竭的动力,更是他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后盾。有了老伴的支持,***更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饿了老伴就去给送饭,渴了老伴就送水过去。除此之外,老伴不但包揽了所有家务,还包办了几个孩子学习的辅导、家中的大事小情。没有了家庭带来的后顾之忧,老王就像鱼儿一样,在工作的海洋中畅游。

作为一名资深级的老干部,***并没有把无报酬的设岗定责看轻,反而在上岗后整个人更加精神和忙碌了。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份新的工作当中,始终坚持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时下水道堵了,虽然与各户厕所相通,但老王还是趴在地下,不顾股股冒上来的阵阵恶臭;有时村内的苗木旱了,老王就不分昼夜的浇灌、看护;绿化带中野草多了,老王不怕风吹日晒的蹲在地上锄草,一干就是一整天。

大家都认为,***最大的精神寄托,是他给予别人的帮助和快乐。“有人说我傻,尽做亏本的事,但我觉得我是共产党员,有义务为群众服务。”***坚定地说,“我付出了那么多,也什么都得到了。只要村里的建设好了,爱护环境的人多了

,建新房的多了,富起来的人多了,我就高兴了。”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老党员,他身上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他是一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缩影。

党员观:无职应有为

作为一名农村无职党员,***收获的除了快乐,还有党和政府对他的信任。老王上岗这一年多来,一直兢兢业业,村里有什么

事都跟他商量商量,村民家里有什么事,也都会找他出谋划策。想起这一年来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笑着说:“别人赚钱,我‘赚’的是信任与人心,金钱也许会成为过去,但信任是不会远走的,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赚’得更多。”

党组织通过设立“环境卫生与公共设施管理岗”,为***发挥党员的余热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截至目前,**村镇通过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激发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村镇组织部部长李长龙这样解释:尊重农村无职党员的精神需求,通过设岗定责,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激发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为村民服务。只有把农村无职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内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通过让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定岗定责,不但给了农村无职党员荣誉,也赋予了他们责任感和使命感。“引”着农村无职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走在群众的前列,“逼”着他们在发展经济、科技致富、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促”着他们必须做一名合格的政策宣传员、共同致富的战斗员、维护稳定的安全员、依法治村的监督员和热心群众利益的服务员,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细胞”的活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18篇:电力单位优秀女职员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电力单位优秀女职员先进事迹汇报

材料

电力单位优秀女职员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女,汉族,1977年4月出生,甘肃天水人,1998年6月毕业于窑街煤电公司技校,1998年12月在窑街煤电公司劣质煤热电厂电气车间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程度,现为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劣质煤热电厂电气车间运行二班班长。

几年来,同志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从一名基层青工迅速成长为一名班组技术骨干,8月被车间提名为电气车间运行二班班长,获得煤电公司先进女工称号,获得煤电公司岗位技能大赛第二名;同年并获得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获得集

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政治素质,成为脱颖而出的青年技术骨干

同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工作中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热爱本职工作。多年来,他始终能够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行为的影响,甘于清贫,立足奉献电厂。在组织生产运行中,能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经常深入现场,查找隐患,堵塞漏洞,解决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在各项组织生活中,能服从大局,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记个人得失,坚持扎实认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搞好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在党组织的培养和锤炼下,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思想上日趋成熟,成为思想、政治、技术全面过硬的技术青年骨干。

二、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全面的

专业技能,成为电厂机组安全运行的中坚力量

电厂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要求从事生产运行的员工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技术,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系统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电气运行人员,是集调度、生产、运行为一体的专业岗位。同志为了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全面透彻掌握自己岗位的技术原理,更好地满足生产需要,她经常借阅专业工具书不断充实自己,并积极创造机会,立足在岗位实践中自学成才。,电厂1号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认真配合甘肃火电安装工程公司进行开机前的保护试验工作和启动前的设备操作,在机组启动调试过程中,她经常放弃休息日,跟随调试人员参与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的消缺调试,掌握了机组运行的第一手资料。

同志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岗位实践掌握生产操作技术,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并掌握了电气检修知识,并潜心攻读了计算

机应用技术,实现了从一名学习型员工向知识型员工的快速转变,并迅速成为电厂生产运行的中心力量。在电厂三期扩建工程中,由于3号、4号发电机与1号、2号发电机生产厂家不同,导致设备运行维护方式不同,作为班长的她,主动放弃休息积极参与安装调试,准确掌握设备构造,认真分析机组设备差异,指导班组运行人员搞好机组运行。

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成为生产一线员工的榜样

同志是电厂生产运行脱颖而出的青年骨干,也是生产一线员工的榜样。,全厂发电亿kwh,在他所带领的班组全年没有发生过一次设备误操作事故和运行人员“三违”事故,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这与他的精心组织生产和工作仔细认真、踏实肯干是分不开的。http://

7月的一天,她在例行巡视设备时,发现1发电机出口601开关室有焦臭味,凭多年的经验她对开关连接导线

及母排连接处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开关静触头处连接导线变色,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发现该处温度达到89度,她及时向车间、值长汇报,并果断采取了降低了发电机的负荷采取开关强制通风降温的措施,避免了一次发电机的非停事故。

8月6日下午5时许,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起,这时,主控制室事故警铃突然响起,电厂与电网系统联络线3

518、3519跳闸,发电机甩负荷,造成电厂孤网运行。由于冶炼炉负荷的不稳定,导致电厂频率波动频繁,机组转速不稳,情况非常紧张。为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他沉着应战,按《电厂孤网运行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命令监盘人员调整好发电机负荷并及时向值长和车间领导汇报,将铁合金厂、碳化硅厂出线开关断开,稳定电厂频率,掌握准确时机在3518线路处将我厂与系统并列。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同志凭着对工作一丝不

苟的专注,以勤于思考、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勇于创新、扎实工作的工作作风,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让职工信任,领导满意的成绩,是全厂运行岗位工作人员的榜样和典范,展示了新世纪企业女工的勃勃生机和崭新风貌。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电厂的建设事业是她执着的追求并为之而不懈努力的方向。

第19篇:农村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材料

**市**县**乡**村,全村共有农户165户,人口656人,两委会成员5人,党员30人,还有6人担任教师职务。有耕地900亩,人均纯收入约4700元。 养殖专业户有3户,个体和营业摊点4家,几乎实现了全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而现在的农村新面貌,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他,现任孙庄乡东孙庄村党支部书记***。

**,男,**年7月8日出生,2001年6月入党,2005年10月当选**乡***党支部书记。

**同志,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内,得到群众高度赞扬,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的原则,认真履行村干部职责,不仅能团结和带领班子,勤奋努力,扎实工作,更能较好地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一、做好班子带头人,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他积极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他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解。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

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努力搞好村组织建设,生活中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不搞独裁。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出事公平,坚持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使群众没有疑虑,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群众从不说办事不公正。因政策性补助等都召开村民代表会,并进行评选再公示,使得村民个个清楚透明,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上级组织要求每年发展年青有活力有上进心的党员至少一名以上,使得村支部有了极大活力。

二、强化素质学习时时刻刻认真学习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并且时刻注重对全村党员学习和教育,提高党员思想,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 经常组织党员到乡及各县实地参观,认真学习, 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抓好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方面,该村主要产业是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当时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而孙四文同志在自己不断努力下,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丰富了百姓的生活。

**同志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展经济群众才能脱贫致富,走上小康道路,只有努力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作为全村人民的带头人,他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他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结合全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发展策略,拓宽思路,积极筹措资金,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面硬化,对全村现有的所有主要干道实施了碎石路面铺建和大部分沟渠淘於或者浆砌,让老百姓拜托了晴天泥泞,雨天大坑的无奈局面。全力扶持本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实现养殖专业户3家,现在正在洽谈招商一家食品厂,不仅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更为的是带领全村居民走上富裕道路。

四、抓好村风民风建设

***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攻坚克难,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完成的较好,把全村的卫生坏境进行了全面整治,以前的脏乱差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成数个垃圾池回收点,不仅保护了环境卫生,更保证了饮用水等不受污染,保障了村民身体健康。同时为了村民们活动方便,积极筹措资金,实现了村主要街道路灯设施的安装,不仅仅带给村民的是光亮,更是希望。新居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村貌有了极大的改观。近年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铺设水利灌溉管网,硬化公路,极大的改善了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

时时刻刻把百姓的冷暖记心间。他认真抓好农村危旧土坯房集中建设点建设。积极帮助农村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问题。他时时刻刻不忘习总书记蜀国的话“有一个民族落下不是全面,有一个地区贫困不是小康”,孙四文,仅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却牢记着习总的话,他想要做的,就是带领全村村民走上全面的小康社会。

**同志,把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全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树立新时代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真正的做到了作为一个党员职责,我们应该相信,也会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孙庄乡东孙庄村的各项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第20篇:农村赤脚医生先进事迹

在村提起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他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从医已有四十多年。

生于一九四六年,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并没有上过几年学。虽然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却有着一颗为民的心。那时医疗条件相当差,尤其是在农村。他看到村民生病往往只能听天由命,不禁萌发了从医的理想。二十岁还不到的他就跟从老医生背起了药箱,走遍村的每

一个角落,走进家家户户。一年后,二十岁的他便开始了独立行医的人生。后来,村在一九六九年成立了医疗站,他就开始坐诊,一直到现在。

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医生虽然已经在乡村医生的位置上坐正,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学习,不断进步。只有几年上学经历的他深知知识力量的重要性,有许多医疗知识和药名都因为自己读书少而不能认识和理解,所以他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分别取得了小学和初中的文凭。在医疗知识学习上,他在七十年代就不断去盛泽医院学院学习实用技巧,不久就取得了从医资格,后来取得了乡村全科医生证书。好学的他后来还学习了针灸和拔牙等技术,真正成为一名多面的全科医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上,医生也没有落后,他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在一九九三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到现在,六十多岁的他还是会翻翻报纸,学习党的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四十年如一日,平凡中见证不平凡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医生四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一个破旧的簸箕安静的躺在角落里,我不禁有些疑惑,该有个十几年了吧,旁边一位大妈露出笑容,“小伙子,你再猜猜!”,原来这个簸箕也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它就在角落里伴随医生度过行医的点点滴滴。大妈说:“小伙子,张医生为我们一家三代都看过病。”这个发自肺腑的感言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是多么不易,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多么值得学习。

救死扶伤,淡薄名利

要是半夜三更发病了,那该怎么办。还好,有医生在。医生往往会在半夜被人喊起,但是他从无怨言,救人就是我的职责,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的光荣。有时,风大雨急,却不能阻止他的脚步;有时,刚才躺下,急促的敲门声也不能阻止他的脚步。他为村的人民贡献了许多,却将前来答谢的村民拒之门外。他别无所求,只为他救死扶伤的高尚理念。多少年来,药贩子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对他的高额利诱,但是我们的医生从来没有动摇过,“我是一名医生,不是一名商人。”

多少年来,医生已经深深的印入了村人民的心里。“医生真是我们村的好医生!”

农村优秀单位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优秀单位先进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