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人才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50:53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因势利导,健全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1、强化领导,造浓氛围。成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人事部门负责,科技、科协、教育、劳动、农业、林业等部门参与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领

导工作机构。将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列为“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县人才工作“十一五”规划。下发《××县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将此项工作纳入县直单位、乡镇和村(居)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分级督促考核。乡镇建立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开发工作站,村(居)设立联系点,明确专人负责辖区内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的选用和管理。

2、广辟渠道,多方荐才。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专业门类多、人员分布广的实际,我们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全县15个涉农部门、20个乡镇区、717个行政村和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中开展了推荐、个人自荐活动。通过群众举荐、专家推荐、个人自荐等形式,全县共推荐出615名同志作为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预备人选。

3、坚持标准,精心筛选。做到“三优先”、“三不选”。优先选拔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紧缺性人才;优先选拔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乡土人才;优先选拔在从事的技术岗位上实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奖励的科技先进工作者。对虽有一技之长,依靠科技发了家、致了富,但政治上不要求进步、技术上封锁、保守的人不选;对社会网公益事业漠不关心,缺少奉献精神的人不选;科技含量不高、管理水平低、靠投机取巧发了财的其他杂类人员不选。通过层层发动,广泛推荐,我们从中遴选出265人作为县乡两极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其中县级100人,乡镇级165人。

二、重点管理,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一是利用大专院校进行骨干培训。近三年来,先后投入20万多元,选送了24名优秀科技人才到湖南文理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新科技、新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依托县内各培训基地进行普遍轮训。按照技术门类,以县、乡党校和县农广校为阵地,对县乡两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轮训。三是利用各学会组织进行研讨交流。我县现有农学、林学、柑橘、茶叶、高山蔬菜、马头羊等学会组织19个。这些学会组织内联本地拔尖人才、外接国家及省、市、县相关专家,学术交流活跃,研究领域广泛,每年定期向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发布科技信息,指导他们进行推广应用。

2、建立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对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根据其岗位和专业特点,分别制定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任务。确定一个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落实2—3个应用、推广项目,联系3—5个专业大户,兴起一方“特色经济”,并将任期目标分解成年度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乡镇党委分别与他们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

3、建立完善考核督查制度。任期目标确定后,我们从考核、督查入手,加强对他们的跟踪管理。一是坚持实绩报告制度。要求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每季度向县委组织部送交一份工作实绩报告表,以便于管理部门及时把握他们的工作动态。二是坚持座谈走访制度。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管理部门每年召开两次座谈会,定期了解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坚持考核考察制度。每半年组织力量对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思想政治、科研成果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综合性考察,并将考核考察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任用或“继续管理”的依据。对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或在农业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予以重奖。近年来,县里每年都隆重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给受到表彰的对象每人发奖金1万元。

三、搭建舞台,发挥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作用

1、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我们把选拔管理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工作同服务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抓住村组干部交叉兼职这个契机,把那些条件成熟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及时提拔进入村领导班子。近三年来,全县200多名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在村“两委”班子中任职,其中192名担任村支书,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班子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发挥技术辐射作用。近年来,我们以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为骨干,建立了

柑橘、马头羊、药材、养猪、养鸡等新技术、新品种开发示范点42个,建立了高效农业示范区20个,发展科技试点带头户近3万户。通过他们的科技示范和辐射,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得到了推广应用,加快了高效农业发展的步伐。

3、发挥服务群众作用。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号召和支持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大力开展丰富多彩

的实践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带动群众共建共享新农村。此外,我们还首建常德市县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市场,每年举办一次县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市场交流会,引导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有序流动,为他们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搭建舞台。

推荐第2篇:县科技人才情况汇报

**县科技人才情况汇报

近年来,围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局坚持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人才工作机制和科技管理机制,着力提高人才竞争力。

一、人才队伍现状

据初步统计,我县现在各类科技工作者2万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3000人,其中正高级400人,副高级700人,中级职称1900人。从事农业科技的1200人,其中正高级150人、副高级300人、中级职称750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000人,其中正高级120人、副高级150人、中级职称930人;在科技示范企业的500人,其中正高级130人、副高级150人、中级职称292人;在民营科技研究机构工作的200人,其中副高级50人、中级职称150人;拥有专利发明的100人,其中副高级50人,中级职称20人。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

1、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机制。一是近几年来,我县按照中央提出的党管人才的要求,坚持把人才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初步形成党管人才的工作新格局;二是进行了人才管理和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人才、技术、市场与

1资本的紧密结合和产学研合作,部分科技示范企业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创新工作;三是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工作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选拔任用制度,使一部分创新型科技人才走向领导岗位。

2、积极开展创新型人才工作调查研究。围绕创新型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县科技局对创新型人才工作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及时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人才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3、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一是学习借鉴武安、峰峰、邯郸县等经济发达地区创新的先进经验;二是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度了关于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三年来选派了40名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干部和企业技术骨干到外地学习。

4、加大了科技创新人才表彰和宣传力度。为表彰奖励一批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我县2010年表彰25个科技成果项目,受表彰人才50多人次。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强县战略,宣传我县人才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事迹,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下一步举措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型科技人才强县战略思想,把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与经济建设提到同等的高度来认识。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将组织专家对全县科技人才进行评审,评选出2010年-2011年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科技创新型人才予以重奖。

3、开辟通道,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流动工作力度。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加强创业创新载体、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平台建设,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聚集和培养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

**县科技局

2012年2月16日

推荐第3篇:南京科技人才优势

南京新世纪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成为科学技术领先,古都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巩固“一个基础”,建设“三个基地”,培育“三个中心”,即以都市型农业为基础,以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作为有力的支撑。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的是经济全球化,南京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尤其人才的竞争会愈加激烈。目前的人才资源,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上,远不能适应长远的需要,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配置,为国家重点工程、南京重点项目、高新技术和经济开发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做好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同时也需各用人单位政策落实到位,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潜力,真正使南京成为优秀人才创业的热土。

一、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研发体系

高科技开发和研究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开发南京的高科技产业,除在区域上扩大与延伸,更好地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外,首先应建立与高科技研发配套运作的服务系统,以提高科技转化率。特别是对于3个高新区及珠江路一带的高科技产业,应将其作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联手周边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进行研发,形成以科研院所为核心,联合大企业参加的科技创新网络,为南京的“三区一路”成为地区性研发基地打下基础,使珠江路不仅是以销售为主的电子街,更是高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资本的科技街,形成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的中国南北“硅谷”,共创中国信息产业的未来,并与我市3个高新区共同形成教育、研发、生产一体化及知识和创新人才的聚集中心。

其次,在办好研发中心的同时,可在外省市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也可以向海外拓展,把留学在亚、美、欧等地的人才资源调动起来,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通过多种研发渠道为南京的发展服务。也可以利用南京的地理、地缘等环境优势吸引外企、外商、外国专家学者来宁合作,加快南京经济发展。形成地区与地域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以南京为中心,向外省市乃至全球辐射的高科技产业网。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与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共建海外学人创新基地,由海外留学人员与我市的科技人员共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或跨国兼职服务,将取得杰出成就的海外学人,聘请为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客座教授、研究员;与有关单位洽谈合作或嫁接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举办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高层次论坛和学术报告会等,主动沟通、对接,真正形成人才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第三,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入世”后,企业在过渡期内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洗礼”后,能站得住的必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南京企业应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探索“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的路子,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南京上下应形成共识:技术创新主体、科技人才队伍的主力应在企业。因此,必须调整科技人才分布结构,推动科技人才进入企业,与国内外的科技力量寻求多种形式合作,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在政策的导向下,建立有利于推动科技人才进入企业的用人机制,支持科技人才从事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提倡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通过多种形式从事企业科技开发工作,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博士后制度,加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创办科研实体,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要力量,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科研支撑的“经济与科研融合,互联互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使南京的科研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势。

二、优化人才配置,健全市场体系

实现优势转化,有计划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实现人才国际化。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才为社会所有”的大人才观,推进引进人才市场化,开发人才产业化,尊重人才社会化,服务人才个性化,突出人才资源均衡配置的定势,配合国有企业机制转变、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按市场需要实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建立南京高科技人才市场的基础上,要使高新技术人才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还应建立企业家人才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库、国际人才市场、离退休人才市场;对于下岗分流的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实现对人才的重新配置,建立再就业人才市场等,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应重新审视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外引内联的人才专家体系。当前,人才服务机构应不失时机地把传统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即把“机关模式”转化为“企业模式”,将政府职能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把运用行政职能培育起来的人才市场尽快推向市场。要利用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契机,有计划、低成本地实现“转化”,能先行分离的职能和相关业务要先行分离出去,进入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应鼓励具备条件的部门、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市场中间组织,建立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联合开发、共同经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实现人才、社会和经济的规模效益,从而走上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

其次,纳才与储才是应对入世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国际、国内南京籍人才的作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南京有许多考入外省市重点院校的学生,尤其江苏的生源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很多,另外有不少南京毕业的大学生去外地工作的人才,还有南京留学人员的2/3在国外。由于这些人才在各自研究、开发领域都颇有建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乡情”这根纽带,建立“南京老乡人才信息库” 和“南京国际人才信息网(库)”。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收集优秀人才资料,与各类南京籍人才建立联系,集纳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把分布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才入库,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把这些人才动员起来,把他们作为南京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为家乡招商引资、招贤纳才牵线搭桥,利用他们的技术、资金、信息及长期在海外受到市场竞争的浸染,熟悉国际惯例、规则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服务。“人才信息”应作为一项产业来加速建设。在发达国家,网上求职与招聘已相当普及,以美国人才库为例,网上登记求职者多达160万人,而它提供的网上招聘工作岗位也多达148万个,人才网提供的不仅仅是招聘信息,更是实实在在的服务。人才服务机构要加快“人才信息中心”的建设,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建立较权威的国际国内联网的中英文人才网站,实行人才服务“网上行”,实现人才市场由集市型向信息网络型转变,使之率先实现现代化。

三、优化社会环境,配套政策体系

不断优化有竞争力的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社会环境和微观气候,是引才、留才的关键。

首先,应优化政策环境。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集聚”战略,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开发新体系,形成有我市特色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流动、保障等整体配套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使他们的潜能在公平竞争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南京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政府人事部门必须整体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确立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中的主体地位。突破以学历、职务、资历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模式,不能只看文凭,还要看真才实学和综合素质如何,避免人才倒置现象,理顺人才使用关系。同时全社会还要以各种方式,通过扩大宣传,宣扬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树立人才典型等手段,使人才真正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其次,用人单位应努力改善和创建良好的微观环境。对大多数人才而言,环境有时比待遇更重要。有些大学生刚毕业时可能看中了待遇,一旦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就会考虑是否受到尊重、个人发展及继续教育的机会等,优秀企业从不把高薪作为唯一的条件来吸引对方,他们一方面会充分把握宏观给予的有利政策,另一方面则更注重把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在其中的发展机会结合起来。因此宽松和谐的用人环境、严明有序的制度环境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综合环境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第三,不断加大引进力度,借梯登高,揽智兴市。通过政策手段和法律保障建立人才委托公司、人才租赁市场,“人才银行”及可供出租的高级人才库,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委托、借调、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合作、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形式,吸引各类人才来宁长期或短期工作。通过延伸人才资源开发的触角,在解决户口、待遇等人才刚性流动的同时,形成“人在彼地,才在此地”的柔性人才流动,使人才流动刚柔结合。

四、实行多元激励,建立市场分配体系

加入WTO,在同一个“地球村”,要保证人才“同工同酬”,就必须对人才价值实行名码标价。就经济实力,南京虽不能与经济强国相提并论,但为了留住精英人才,必须树立以绩效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念,创新报酬机制,实行多元化的分配方式,使优秀人才待遇与国际接轨,让创造一流业绩的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让各类人才名正言顺地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鼓励在各行各业进行要素化分配的改革尝试,在目前经济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的情况下,以报酬预期,增加南京在吸引高精尖人才方面的动力筹码。

首先,应建立市场工资体系,使行政不再干涉市场用人主体的工资分配,工资报酬按市场机制调节,人才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政府建立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作规范,实现知识向资本转化。坚持重实绩,重成果,重贡献,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待遇,让工资、奖励等收益分配向关键人才、骨干人才倾斜,实行优秀人才工资保障制度,其工资要高于其他人员,并明确最低收入等政策;积极推行工效挂钩、技术、项目承包和岗位工资制,加大奖励力度,使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密切挂钩;制定优秀人才高薪政策,增加知识技术要素在工资中的含量;对责任较大的科技、管理人才实行岗位补贴;重奖科技创新、品牌开发的优秀人才,设立优秀人才奖励基金;对企业家实行战略决策奖,鼓励企业家提高决策水平。

其次,实行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让各类人才通过转化科技成果、促进科技进步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让成果完成人和转化人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提成;成果人和专利人在法律的保护下,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利可在技术市场上买卖;对经营管理者施行年薪制,以年度经济指标为依据,考核年终实绩兑现报酬;在股份制企业中,对中高层管理者,在制定年薪工资的基础上,运用期股、期权的分配机制,切实推行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技术入股、管理要素入股、科研成果入股政策,按作价获取利润分红;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实体或承包科技项目,在收益中按比例分成;在规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个人收入调节税征收手段的基础上,鼓励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可在单位一兼多职,也可用业余时间从事其它科技工作。

第三,为优秀人才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险等服务,提供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私人住宅和休闲场所等,真正使人才的利益与国家、企业的利益相结合,提高人才使用的综合效益。

五、调整人才结构,构筑育才体系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学校正式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具备人才再造功能。首先,要改变过去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人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从面对挑战把握未来的高度,把“人才是资本”,“培训即投入” “竞争出人才”等全新的人才观念贯穿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始终,培育出适应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人才。为促进科技人才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要提倡终身教育。要确定各类人才培养、选拔目标,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规划。建立农村人才培训教育基地和高层次人才教育基地,采取“内联外引”的方式,充分利用南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教育基地和“两院”院士的作用,并与社会大学一起为各类人才提供持续的教育与培训,聘请外国专家、教授和学者进行讲学、讲座,加速培养国际市场上的“行家”和“里手”,设法在最短的时期内,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世界一流的中青年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一批驰骋国际市场的精英,提高人才资源的存量和质量,增加南京的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优势,提升南京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各用人单位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和提高员工的素养,组织与个人都负起学习的责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将这种潜能转化为实践。因为无论中外,没有一所学校能向企业提供百分之百的适用人才,企业只有对那些部分适用但具有可塑性的人实施继续教育,才能建成一支高效、快捷、适用的人才队伍。因此,21世纪最具前途和竞争力的企业应是学习型企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是企业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成功之路。只有通过大力开展终身教育,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品质,增加人才资源的数量,优化人才知识的结构,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这样的企业,最终才能在竞争中繁荣兴旺。

第三,要推进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竞争上岗,还可以实行“内部招聘”,让员工自己申请最能发挥专长的职位,同时可以采取“双选”,实行优化组合,实行全员人事代理,打破用人制度中的“一贯制”和分配制度中的“铁饭碗”,人员考核实行末尾戒勉和调整制度,以有效地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根据不同代理单位的实际情况,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及无档代理、联合代理,有针对性渗透、重点突破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人事代理制度遍及各种不同所有制性质单位。各用人单位要在敢于投资揽人才,舍得投资育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知识层次及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因事而择人,用人以治事,在单位内部进行合理配置,实行个性化管理,把各类人才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和岗位,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组合。

六、注重科学领导,倡导企业文化

要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树立全新的企业文化意识,不仅须加强“硬件”管理,还需强化“软件”约束,使企业员工增强共识,树立起共同目标和人才价值观念,塑造企业美好形象,培养企业独特精神,营造企业进取氛围,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推行以“凝聚人、发展人、激励人、服务人”为主要内容的人本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科学领导必须具有领导艺术。这种艺术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体现在领导者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微观气候,与员工之间能够主动沟通,以诚相待,平等相处及科学的管理方式等,使人才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受到尊重,自己的努力得到支持,自己的成果得到承认和鼓励,从而使企业发展,事业繁荣。

推荐第4篇:科技人才培训工作计划

科技人员技术训练

大纲

根据省、市关于畜牧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我市各级畜牧管理人员、兽医从业人员、兽药经销人员、检疫人员、防疫员、繁育配种员、生产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升我市畜牧业生产的档次,加快我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办法,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现制定培训计划。

一、训练形式

我市畜牧科技人才培训采取分期、分批、集中、分散、流动、电视讲座的方法进行。全年办培训班200期,每期300人,到2004年底,对全市畜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养殖户基本轮训一遍。

二、训练内容

1、畜牧管理干部培训班内容

(1)国内外、省内外畜牧业发展情况,我省、我市畜牧生产形势及对策。

(2)我省、我市畜禽生产的现状、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

(3)加入WTO后我国、我省畜牧业发展战略及畜牧业生产中的管理干部的管理作用。

2、专业技术人员训练内容

(1)兽医、兽药人员:病理、药理、奶牛产科疾病、中毒疾病、传染病、前胃疾病的防治及兽药管理办法和使用规程。

(2)检疫员:检疫法律、法规、检疫程序和方法。1

(3)防疫员:防疫法、防疫规程、方法和紧急救治技术。

(4)繁育配种员:基础理论、繁育改良、配种技术。

3、养殖场、户培训班内容

(1)奶牛场、户:奶牛科学饲养管理规程、奶牛常见病、传染病、中毒病的防治、抢救技术,青贮饲料、优质牧草种、贮和应用技术。

(2)蛋鸡场、户:蛋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防疫灭病技术、蛋鸡高产技术。

(3)肉牛场、户:肉牛科学饲养管理、直线育肥技术、防疫灭病技术。

(4)生猪场、户:生猪科学饲养管理、快速育肥技术、防疫灭病技术。

(5)两羊场、户:两羊科学饲养管理、育肥技术、防疫灭病技术。

三、训练师资

培训班的师资:由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省畜牧兽医学院教授、省家畜繁育指导站高级畜牧师担任。

养殖场、户培训班的师资:由我局各部门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四、训练要求

各类培训班要保证人员、保证时间、保证质量。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择期补考。凡是未参加培训和补考不合格者视为不称职,由执法部门吊扣营业执照和岗位资格证。

五、课时安排

1、兽医、兽药技术训练班:集中训练5天,共10课时,参训人数200人,师资、食宿费等由个人自负。

2、防疫员技术训练班:集中训练1天,共4课时,参训人数240人,师资、食宿费等由个人自负。

3、检疫员技术训练班:集中训练天,共4课时,参训人数50人,师资、食宿费等由个人自负。

4、繁育员技术训练班:集中训练1天,共4课时,参训人数200人,师资、食宿费等由个人自负。

5、乡、镇、村、屯养殖户轮流授课200个村,车费150元/次,需3万元,聘请师资授课费400元/天,需8000元。

6、制作各类养殖技术光盘4000张,每张5元,需要2万元。

六、时间安排

兽医班2004年3月10日—15日

检疫员班2004年3月16日

防疫员班2004年3月17日

各乡、镇、村养殖户训练班时间见附表。

推荐第5篇:怀远县科技人才汇报

怀远县科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县科技局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没有什么具体明确的业务,主要是配合县委组织部、人事局、农业、经济等部门利用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等发展壮大科技队伍。科技人才是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科技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科技人才队伍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队伍、科技管理队伍和科技支撑队伍。科技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也是区域经济竞争的焦点。

一、怀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特点

根据2010年我县人才方面基础统计显示:科技人才队伍微小,全县人才资源总量为13947人,除党政人才、教育人才外,农业人才2221人,占农业人口总量及其微小,工业具有高级职称的寥寥无几。科技人才层次不高,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人员588人,科技人员256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23人,中级职称195人;科技人才结构不良,如农业科技人员293人,直接从事工业、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人才行业分布严重不均,直接激发经济发展创新的企业人才、农业产业开发科研人员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科技人员研制、吸收、推广、应用和转化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较低,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县工业、农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速、低质、低效状态。

二、怀远科技局涉及人才建设开展工作情况

1、申报实施科技项目

2006年以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成效明显,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及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 农业、经济及企业技术人员积极牵头、参与组织实施,锻炼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2、科技进步表彰奖励

2006年度以来我县每2年开展了科技进步表彰奖励活动,已经搞了3次,共有49项属于表彰奖励授奖项目,获奖人员309人次。蚌埠市级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28项,其中农业15项,工业7项;二等奖1项,三等

奖7项,获奖人员135人次。另外我县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3、专利申报

2006年—2011年,申请专利1350项,其中发明专利316项我县是国家、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是连续4年的省专利工作十强县。专利申报促进了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

5、产学研活动

产学研合作在农业、工业领域逐步推行。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安徽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顺利开展,7名研究生分布在科技、农业、经济、金融等部门,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安徽科技学院的全面合作更加紧密,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和科技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达37家,产学研合作为怀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与品种、成果转化、科研开发研究、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提升发展品质特别是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6、科技人员教育培训

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科技下乡等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影响日益扩大;依托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紧紧围绕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以种、养、加实用技术、技能为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仅从2006年至今的时间里,就直接培训专业农民5800人,带动培训各类农民近20000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三、采取措施,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鉴于科技人才的特殊价值、怀远科技人才的现实状况及怀远经济发展对科技的现实需求,建议科技人才发展目标定位如下:建设一支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政府促进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知才善用,提高现有科技人才使用效率,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我县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智力保证。

重点举措:

1、建立科技人才发展基金,提高县科技奖奖金

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根据《怀远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两年组织一次评审,对在本县的技术开发项

目、产学研合作项目、技术发明创造项目及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等方面,对取得重大成果,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个人和组织实施奖励,提高奖金数量。

2、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

科技特派员制度自1998年开创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价值在于真正实现科技人员与项目与农民的对接,在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两个积极性,有效缓解基层科技力量不足和科技服务缺位问题。我县试点工作已经结束,但是根据我县农业、林果、畜牧、蔬菜、水产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下派人选,在征集技术需求、与农民或农村中小企业或农民合作组织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科技特派员服务协议书、颁发聘书、岗前进行技术、经营、项目管理培训等程序,向农村及生产一线选派了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更好的宣传政策、引进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创建科技专家大院、开展产学研活动等,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3、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户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认定,培养一批在种植、养植、深加工等方面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科技示范户,引导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围绕科技农业、效益农业、市场农业和生态农业开展科技活动。

4、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以县科技创业中心为依托,建立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场所。对于那些有价值、需要扶持的研发科技项目,鼓励科技人员进入科技创业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孵化的平台,扶持他们创业。一引导科技人才到市场中选课题,促进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二建立健全项目课题负责人制,鼓励科技人员承担重要工程、重点项目的科研任务。三是加强专利的法制意识,对科技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管理、资助和奖励。

5、抓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机遇,出台有关科技创新型人才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提高我县自主创新能力。

推荐第6篇:科技人才工作发展计划

科技人才工作发展计划

为贯彻落实全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情况,结合《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解方案的要求,我局将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科技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通过每年重点支持20名我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已取得同行业公认的创新性成绩和创造性科技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促其提高科技水平,努力造就一批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思想道德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具有带动效应和引领作用的科技拔尖人才,从而凝聚带动一支科技骨干人才队伍,促进全县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坚持引才引智并举,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对于博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可采用柔性引进的办法,通过兼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聘为高级顾问、首席专家等形式吸引高层次人才为我县服务。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提升计划,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以提高科技素质、致富技能为核心,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类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挥科技部门职能优势,加强和农业科院院所的联系,定期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及高技术人才来我县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我县现有农业科技人才及普通劳动者素质。制定和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扶持政策,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科技致富能手等在提提供科技信息、开展科技培训、项目安排实施、科技经费投入等方面优先支持。

(三)组建“科技人才服务团”

重点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国家“211”工程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以铝工业、能源化工、光伏产业、新材料等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为主,公开引进科技人才,派驻企业工作。

二、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一)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搭建科技人才发展平台

1、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拓展科技人才成长渠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创造条件积极筹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各类项目的实施提供发展平台。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集聚培养高科技人才。围绕“一区四园”建设,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建各类产学研战略联盟,依托国家、省、市重大人才计划、科研攻关项目,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科普及实用技术传播工程,着力引进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带动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发展。

3、加强专业技术协会平台建设,促进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注重发挥各类技术协会的组织、带动功能,定期组织开展学术、技术及其他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为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平台。

三、完善激励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快速成长

1、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全面落实《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合

作奖,由县委县政府颁发证书,并按规定分别给予奖励。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及技术发明奖的,对获奖者再给予同额奖励。开展“科技拔尖人才”、“科技合作人才”、“乡土科技拔尖人才”评选活动。“科技拔尖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名,主要表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在同行业具有领先技术水平或在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乡土科技拔尖人才”评选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30名。主要表彰对我县农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农民技术员、科技致富能手、土专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等乡土人才。。“科技人才合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5名,主要表彰来我县参加科研合作,并通过项目实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发明专利或自带成果进行转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的高科技人才或团队。

2、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专利法规及优惠政策,落实《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办法》,加强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及奖励专项资金的管理,按照申请资助、授权奖励的原则,及时足额兑现资助及奖励资金,调动科技研发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3、建立政府特殊津贴制度。落实《加强全县创新型科

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对到我县科技生产一线工作的博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要的专业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殊津,标准为每人每月补贴300元;县级“科技拔尖人才”每月补贴200元,特殊津贴列入县财政预算。

4、落实职称晋升有关政策。凡在科技工作中有发明创造、科技成果显著、获得科技进步奖项较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有关学历和晋升间隔年限的限制,破格聘任或任命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5、实施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凡入选县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连续支持3年,每年给予1万元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帮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使其成为能担当重任的科技带头人。对考核优秀的可推荐为科技拔尖人才。

6、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对有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给予重点扶持,在信贷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科技人才以专利、成果、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分配比例由受益单位和本人协商确定。落实《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享有专利权的科技人员依法应当从专利实施收益中提取奖金和报酬。

四、健全保障措施,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

1、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服务体系。建立科技人才信

息库,不断扩充入库人才人选。建立科技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重大科技人才活动、科技人才政策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交流、继续教育、技术成果交易、投融资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2、落实国家及省市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搞好各项优惠政策的宣传,引导支持企业创建科技型企业,并给与人才、项目、经费等方面的优先支持。

3、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科技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科技人才价值的认识;要大力宣传我县引进、使用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强渑池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大力宣传那些刻苦攻关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科技人才和勇于探索带头创办企业的科技型管理人才,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全社会着力营造弘扬科学精神,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舆论环境。

推荐第7篇:科技人才工作汇报 压缩

六、地区科技局

地区科技局始终坚持创新人才是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核心要素资源和源泉的理念,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通过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科技奖励制度深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争取国家、自治区经费2484万元。通过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2012年以来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2238名,实施创新创业项目163项,带动农户10万余户,创造经济效益2亿多元。通过创新人才项目实施,加快优秀创新人才培养,2013—2015年推荐自治区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立项项目21项,争取经费支持104万元,。通过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众创基地,加快新型创新服务人才培养,通过评审备案为自治区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星创天地1家,入驻创业团队数13家、入驻小微企32家,孵化培养新型创业人才50余人。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挖掘发现创新人才;通过科技园区,高度聚集创新人才;通过知识产权工作,合法保护专利权人权益,截止2015年底,全地区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121项,主要研发示范推广发人员5120人/次,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49项。 2011-2015年,获得国家授权的各类专利943件,其中,发明专利91件、实用新型679件、外观设计173件。

推荐第8篇:北京市科技人才政策

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及工程

1、北京市人保局——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4)

2、北京市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2005)

3、市委办公厅——海聚工程(2009)

4、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3)

5、北京市科委——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11)

6、北京市人保局——北京博士后培养计划(2004)

7、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2010)

8、组织部、共青团——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2008)

9、教委——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计划(2005)

10、教委——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2005)

11、卫生局——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2010)

推荐第9篇:安徽省气象部门优秀业务科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安徽省气象部门优秀业务科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安徽省气象部门人才体系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优秀业务科技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分为三个层次:业务科技带头人、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基层台站业务技术骨干。

第三条 优秀业务科技人才选拔和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正、突出能力、鼓励创新、注重使用、动态管理。

第二章 选拔对象和条件

第四条 选拔对象。业务科技带头人、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的选拔面向全省气象事业单位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从事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及培训等业务科技人员;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从市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县气象局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的优秀青年业务科技人员中选拔。

第五条 选拔条件

一、热爱祖国,热爱气象事业和本职工作,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

二、业务科技带头人应在大气科学及其它自然科学领域中,业务学术造诣深,在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带头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对全省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并得到公认。一般应具有研究生(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近4年内(下同)主持完成的气象业务科研项目,在全国气象部门推广应用或在全省气象部门日常业务中正式使用。

2、多次在重大气象预报服务中,预报准确率高、服务效果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并指导完成重大气象灾害的技术总结报告,获同行公认。获得省局级以上业务技术表彰奖励3次以上,其中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不少于2次。

3、作为主持者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1次,或作为主要完成者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2次;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国际性学术会上交流、全国性学术会大会发言报告4篇以上,其中二级以上核心类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

4、在气象服务工作中主持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或在拓宽业务服务领域中创造性提出新项目并负责技术规划和组织实施,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5、主持中国气象局气象标准化研究课题,参加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已颁布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者。

6、在气象教育培训中创造性地提出相关学科专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案和新方向,教学质量高、培训效果好,并主持编写了1部以上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培训教材,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奖励者。

7、享受国务院或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者(含国家或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或入选中国气象局(如“323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及以上层次人才工程人选。

五、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业务、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专业思想稳定,具有发展潜力;在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开发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并得到所在单位认可。一般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特别优秀者除外),年龄在45周岁以下。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近4年内(下同)参与完成的气象业务科研项目,其成果在全省气象部门投入业务应用,或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参与重要技术创新,承担关键技术工作,在全省技术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2、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1次,或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上1次。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论文合计3篇,其中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3、获得省部级业务技术表彰奖励2次以上,或省局业务技术表彰奖励3次以上(“百班无错情”奖连续3次以上)。

4、参加气象标准化研究课题,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是已颁布行业标准的主要参加者或已颁布地方标准的主要起草者。

5、在气象教育培训工作中,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得到所在单位和学员一致认可,或教学科研创新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基层台站青年技术骨干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专业思想稳定,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能独立解决台站的技术问题,在台站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业务服务等工作中做出较大成绩。一般应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特别优秀者除外),年龄在35周岁以下,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近4年内(下同)在气象服务工作中,作为技术骨干承担关键工作,积极参与新技术开发和创新成果在本地的推广使用并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2、获得省部级业务技术表彰奖励1次以上,或省局业务技术表彰奖励2次以上(“百班无错情”奖连续2次以上)。

第三章 组织与程序

第六条 优秀业务科技人才选拔工作每2年集中进行一次。 第七条 成立省局优秀业务科技人才评选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等组成,负责优秀业务科技人才的选拔。各市气象局和省局直属各单位成立选拔推荐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工作领导(专家)小组,负责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选拔初选和推荐工作。

第八条 省局人事处负责对推荐人选材料进行审查、汇总,组

3 织评议选拔等工作。

第九条 各单位在选拔推荐工作中,要对业绩材料要逐一核实,确保真实准确。

第十条 选拔程序

一、业务科技带头人选拔程序

在全省气象部门内公开选拔业务科技带头人,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的形式。选拔程序如下:

1、个人向所在单位提交申报材料,各单位对照选拔条件向省局评选委员会择优推荐人选。

2、省局评选委员会在认真审阅材料基础上,确定参加选拔答辩会人员。

3、举行选拔答辩会,进行民主测评。

4、召开省局评选委员会进行评议,评议结果报省局党组审定。

二、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基层台站青年业务科技骨干选拔程序

1、个人向所在单位进行申报。

2、召开选拔推荐会,进行民主测评,严格按照条件,初步确定推荐人选,公示无异议,将推荐人选排序报省局人事处。

3、召开省局评选委员会进行评议,评议结果报省局党组审定。

第十一条 省局人事处按要求对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或有异议但核实情况不影响结果的人选,由省局发文确认并颁发荣誉证书,证书自颁发之日起生效,有效期4年。

第四章 待遇与管理

第十二条 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实行特殊津贴和工作经费制度。 第十三条 特殊津贴在优秀业务科技人才任期内按月发放,标准为:业务科技带头人400元/人〃月;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200元/人〃月;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150元/人〃月。

第十四条 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每年安排工作经费5000元,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每年安排工作经费2000元。工作经费主要

4 用于业务开发和科研活动等方面。

第十五条 业务科技带头人特殊津贴、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工作经费和特殊津贴由省局专项安排。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工作经费、特殊津贴由所在市局专项安排。经费使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

第十六条 业务科技带头人、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聘任到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副处级以上行政领导职务后,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担任县气象局长后,优秀业务科技人才调入机关后,其工作经费和特殊津贴停止使用和发放。

第十七条 享受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等省部级特殊津贴(含国家或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的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可同时享受安徽省气象部门优秀业务科技人才特殊津贴。

第十八条 对业务科技带头人、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在选派国内外业务进修培训、访问学者、委培硕(博)士研究生等方面给予优先。各单位应为优秀业务科技人才提供参与课题研究、科研攻关项目、培养人才等实践锻炼、创造业绩的机会,在申报课题研究、科研攻关项目等方面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予关心,努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第十九条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业务科技带头人由省局负责管理,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由所在市局、省局直属单位负责管理。各单位应为其制定年度和任期目标任务,督促检查其年度和任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第二十条 考核

一、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任期满考核。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实行4年滑动年度考核,由所在处级单位结合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一并进行,并以书面形式向省局报告本年度的工作情况。业务科技带头人聘任期满考核由省局人事处负责组织集中述职测评考核。表现优秀的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可推荐参加省局组织的聘任期满集中述职考核。

二、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其年度或任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包括业务技术工作情况、业务科研实绩情况、发表论著和学术交流情况、获奖情况、培养人才情况、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情况、工作经费使用情况、今后工作思路以及存在的不足等,考核结果由人事处备案,并作为以后评聘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考核测评。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在集中述职考核的基础上,按照考核内容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考核测评。

四、考核等次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考核等次不受年度工作考核等次比例限制。

五、业务科技带头人聘任期满考核获优秀等次且符合其它条件的,在下一次选拔中可由省局党组直接确认其科技带头人称号。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各年度考核获合格以上等次、聘任期满考核合格且符合其它条件的,可参加下一次选拔;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连续2年基本合格的、聘任期满考核不合格的,自动取消其优秀业务科技人才称号和相关待遇。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局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正式发布起施行。原•关于印发†安徽省气象部门优秀科技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气办发„2003‟46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气象部门选拔优秀科技人才实施方案‡的通知‣(气人函„2004‟18号)同时废止。

推荐第10篇:优秀先进事迹

候选人潘劲松优秀先进事迹如下:

我部员工潘劲松是仓库最年轻,到岗时间最短的保管员。2012年7月,他从原芯体车间调动至仓库,正值仓库人员流失,人手短缺之际。为了干好工作,他注重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他学以致用,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借鉴学习他人的经验。

刚到仓库时,他白天参加叉车工培训,晚上到公司加班,抽空还苦练叉车技术。最初他由于对产品和零件不熟悉,往往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才能把料配完。通过刻苦钻研,他掌握了零件号代码的规律,调整零件的库位和摆放,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我公司沈阳分厂关闭后,原沈阳工厂生产的型号全部撤回公司生产,他勇挑重担,义无反顾地接手了这些型号零部件的管理。

仓库盘点期间,为了确保盘点数据的准确性,他等到车间晚上加班结束后,才对车间返回的零件进行分类、清点,一直工作到凌晨。

春节期间,公司劳务工大多要过年,他放弃了春节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坚守工作岗位。2月8日是春节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恰逢下雪,因汽车半路抛锚,上汽161的料架未能及时返回。别人都下班之后,他一个人加班,一直等到料架返回,全部卸完后才下班。大年初二起,为了配合设备科检修设备,他又放弃休息,加班加点。

仓库工作是为生产服务,工作很辛苦,也很繁琐,但是他在工作中积极热情,无私奉献。

第11篇:先进事迹(优秀)

我作为一名财务人员, 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积极配合财务领导,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作为财务人员,能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认真、规范做好财务工作,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现将个人事迹简要汇报如下

一、思想上, 能够认真学习,使思想和行动与领导要求相一致,做到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思想问题和业务问题,更好的服务于本职工作,成效明显。

二、工作上, 能够团结同事,爱岗敬业,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能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会计法》。熟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业务知识基础扎实,能熟练办理各项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能认真学习电脑知识,熟练使用的操作电脑。能切实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虚心向领导请教业务知识,使自身的会计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地掌握、提高财务技能,严格按照现行《会计法》的要求,遵守各项财经制度,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争取以更强的业务素质,过硬的业务技能,来适应今后的财务工作的发展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

三、行动上, 严于律已,认真、勤恳、一丝不苟,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忠于职守,很好地履行本职工作。

自我评价: 本人一直从事会计工作,具有较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及较强的财务工作经验;为人坦诚,热情 ;工作认真、严谨、踏实、有责任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合作精神。

第12篇:先进事迹(优秀)

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总支创先争优事迹

在省、市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支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抓质量、保安全、强质监、促发展”八字方针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打造负责任、有能力、简而精的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实际工作,在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规划,并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党支部认真履行“一把手”抓工作和“一岗双责”责任制,从而把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局党组根据制定的“优秀班子”争创目标,决定将局党支部的工作目标确定为“五好先锋”,即“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同时带动广大党员成为“五带头、五先进”的先锋,即“带头学习讲政治,做到思想先进;带头干事谋发展,做到行动先进;带头创新争一流,做到业绩先进;带头服务比奉献,做到作风先进;带头自律树榜样,

做到形象先进”,有效地开展各项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础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了基层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二、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党建活动顺利发展。

一是强化承诺形式。该局把公开承诺作为党组织、党员增强先进性意识,树立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展示先进性形象的基础。要求党员职工时刻将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培养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和谐、担当、创新、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公开承诺立足基层党组织职能和党员实际,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确定承诺事项,贴近实际工作。局党组、各个党支部在活动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公开承诺具有针对性,杜绝讲空话、虚话的现象。

二是强化学习提高。该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开展“以讲促学、以赛促学、以网促学”的“三促学”方式,全面激发全局职工的学习热情,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以讲促学”即各部门由党员讲理论专题、谈心得体会、说思想认识,做到人人参与、互动提高。“以赛促学”即通过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以“网”促学就是以局域网络为平台,在局办公自动化平台上开设“理论学习”等专栏,定期将学习内容及个人学习体会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三是强化服务质量。该局针对企业开展“优质服务、高效服务、主动服务、诚信服务、长效服务”的“五个服务”活动,针对全市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展“培育一批潜力企业,扶持一批规模企业,提升一批优势企业”的“三个一”工程,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展质量兴市工程,针对窗口开展“微笑服务”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使广大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是强化制度完善。在完善制度上不断探索创新,促进基层党建走上规范化、有序化、制度化的轨道。该局对原有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了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行之有效的标准体系,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为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在党建活动中率先垂范,签订“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责任书,为制度落实奠定坚实基础。该局坚持“用好的制度管理人,用好的载体带动人,用好的机制激励人,用好的氛围影响人”的工作机制,在局机关相继开展了“优秀党员”、“优秀党小组”、“职业道德模范”等评比活动,以活动的开展促进工作效能的提升。

五是强化执法质量。该局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渗透人性化服务,做到“三颗心、三个一”,即:在服务态度上做到“热心、耐心、细心”;在服务行为上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声走好相送”。细化了“眼中关注、嘴中微笑、心中送暖”的服务标准。

三、搞好“五个结合”,注重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把基层党建与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相结合,坚持集体学习制度,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二是把基层党建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相结合,形成了作风扎实、办事高效的良好风尚;三是坚持把组织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坚持政务公开,确保廉洁公正;四是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与行风评议、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相结合。把行评作为基层党建的强大动力,彻底查找问题,切实加强整改,推进了创先争优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为连续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坚持把基层党建与质监职能工作和年终目标考核相结合。年初制定了《精神文明考核细则》,把各项业务工作分解细化,责任到科室和个人。做到工作有指标、考核有量化,使创先争优的评价更加科学化。

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全局党员干部及职工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局将进一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第13篇:先进事迹(优秀)

-先进事迹材料

这几年来,他一直工作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前沿。他担任了九年级数学任课和班主任工作,陪伴一群天真活波、个性鲜明同时又问题重重的学生度过他们初中生活中许多珍贵的时刻。为了不辜负学校的重托,更为了不辜负课堂上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他竭尽所能、潜心钻研,无私贡献。

一、政治思想方面:他在思想上严以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老师团结合作,能够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尊敬老教师,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能积极涌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政治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服从工作安排。领导安排的工作,他都会二话没说把工作接受下来,不叫苦喊累,只默默尽心去干好。

二、工作考勤方面:爱岗敬业,别人一天上8小时班,而他从早上5:40起床,到晚上11:00回家,一天18个小时时间待在学校里,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思想,好随时进行沟通、处理。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校为家,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

三、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在课堂上重复讲书,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要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他做到:

(一)、课前认真准备:1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他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他对差生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此外、在“课内比教学活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随时对那些思想上有波动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关爱学生,努力做好“双差生”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他从学生中选出品学兼优、作风正派、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选拔出来以后,他予以指导,大胆使用,严格要求,加强教育。他平时留心观察发现和培养了一些积极分子,扩大了先进面,让新发现的积极分子参与班干部竞选,使班上的领导层不断更新,保持活力;使更多的优秀学生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得到锻炼。不断提出新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共同的奋斗目标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向上,良好的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经过努力,这几年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今年的中考上线人数在所有班级中最多,几乎是有的班级的二倍。这几年,在努力完成个人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尽力做好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总之,在这些年里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他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其他人学习的楷模。

第14篇:如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调研报告

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情报室

成果办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推进新世纪人才工程,是为实现我州经济腾飞提供人才保证的必要措施。相对于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我州人才队伍更为明显地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普遍匮乏,严重制约着海西经济提升后劲和竞争力。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将人才作为新的增长点,努力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依托,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带动点,集中力量,大力创新,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强力推进我州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事业的发展。

一、我州人才队伍的现状

(一)学历结构

全州机关单位中硕士研究生8人,研究生139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3.94%;大学本科1644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44.04%;大学专科1502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40.24%;中专270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7.23%;高中及以下的170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4.55%。

全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研究生6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1.28%;大学本科145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30.98%;大学专科255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54.49%;中专43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9.19%;高中及以下19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4.06%。

全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单位中研究生5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8.77%;大学本科27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47.37%;大学专科21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36.84%;中专、高中及以下4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7.02%。

(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

全州事业单位中,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39人(其中在管理岗位工作的138人,具有职业资格的2519人)。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务856人(正高级职务17人),中级职务3717人,初级职务2754人,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66人;按专业类别分:工程技术人才599人,其中高级51人,中级280人,初级261人;农业技术人才652人,其中高级34人(正高1人),中级325人,初级285人;卫生技术人才1644人,其中高级155人(正高13人),中级663人,初级823人;教学人才3739人,其中高级565人,中级2072人,初级1085人;其它专业技术人才859人,其中高级51

人(正高3人),中级429人,初级300人,。

(三)培训情况

全州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中参加培训的458人,其中州级133人,县级291人,乡镇34人;全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的3025人。其中州级418人,县级1840人,乡镇767人,占全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40.53%。

全州企业单位中管理人才参加培训的21人,其中州级12人,县级9人,占全州企业单位管理人才的10.66%。全州企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的35人,其中州级4人,县级31人,占全州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9.54%。

二、我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州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对外合作、专家学者任职挂职、高级人才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了一批高级人才缓解了海西人才严重不足问题,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提高了我州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从我州人才资源现状分析来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层次科技人才总量少,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海西作为青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人才的制约。一方面地域面积较大,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少,本土人才供应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项目聚集少,产业规模小,难以吸引更多才智。从区域分布看,中高级人才主要集中在州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基层人才严重缺乏,县、乡(镇)

两级人才严重缺乏,形成了人才积压浪费与短缺并存的不合理现象。从专业结构看,党政管理、师范、卫生类专业居多;农牧业、企业管理、电子、信息、法律等专业较少。从行业分布看,从事教育、卫生行业的居多,从事农业、工业、经济技术方面的较少。从素质结构看,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少,普通人才多,科技带头人,项目带头人极其紧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捉襟见肘,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懂经营、会管理,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决策性”人才相对较少,高层次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海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人才区域分布、专业、行业不平衡,制约了海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产业不断扩大升级,我州推动产业升级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但供给严重不足。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势作用发挥不明显

高层次人才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一个高层次人才可以带动一个人才群体;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可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我州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培育了一批科研项目,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但是为数不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未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科研成果未能在全州范围内转化成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在于人才队伍结构没有呈现良好的梯队建设态势,高层次人才引进少,培养又没跟

上,人才结构、产业链接之间出现严重的断层和脱节。

(三)本土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全州每年有近千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而选择回海西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00人左右,年外流率在80%以上。全州从流进流出人才素质比较来看,流出的绝大多数是专业技术骨干或有较高能力的领导人才,作为人才重要来源的本地输送、培养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返乡”率很低,造成高素质后备人才“断流”。 同时,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具有中高级职称或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通过调动、辞职等方式外流,且有一人外流,相互带动的“传、帮、带”现象,人才外流呈上升态势。各类人才在地区内也呈现由下向上逆向流动的趋势,越是需要专业人才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越少,高素质专业技术干部更少。

(四) 用人机制和政策措施上的不灵活,使现有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形成,距离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使一些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人才地方所有、单位所有的管理理念依然存在,导致人才资源共享、开发效率偏低。

(五)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作用发挥有限,不能很好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人才市场发育不全,市场配置人才的功能未充分发挥,目前海西除州人才交流中心和都兰县人才交流中心外,其他各市县行委人才市场虽已挂牌,但均无编制及人员,且其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制度和设施比较落后,功能不完善,人才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管理和发展落后于客观要求,表现为未建立人才市场的信息系统,包括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处理、信息反馈等。市场渠道不畅,人才市场受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的限制,人才很难合理、有序地流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以人才理念为牵引,坚持从实践做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体系。

1.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如今人才流动呈现双向选择形势,地区选择人才,人才也可以选择地区。因此,我们要撇弃以前的“拿来主义”,发挥好灵活引进人才的优势,通过实行“人才驿站”和“候鸟政策”,使各类人才在不受户籍等条件的限制下充分发挥聪明才干,达到对人才的最佳利用和效能的最大发挥。

2.要深入调查,搞好人才需求指数预测。以重点骨干企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为载体,以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会同科技局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

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各单位需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3.要通盘筹划,建立稳定长效的用人机制。人事部门要把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目标,抽调专人会同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到州内企业、科研单位等进行人才政策宣传,人才需求调查,并组织企业、机构参加项目成果交易会和高级人才招聘会,帮助他们开辟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实用型人才引进的“直达通道”,建立“来去自由、柔性流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切实做好我州人才引进工作。

4.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通过学术梯队建设,团队吸纳项目资助或鼓励自由探索,选送到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和培养力度,提高学科带头人跟踪学术前沿的能力。同时,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大师,要下大力气进行引进。

5.要良性循环,打造人才“蓄水池”。产业集聚导致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从而产生共生效应与乘数效应。我州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并重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需要强大的人才作为后备。因此,要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上,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树立“用产业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的理念,打造好我州人

才“蓄水池”。

(二)从抓好服务保障做起,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工作生活环境。

1.要切实为人才施展才干搭建平台。在给予人才优厚待遇的同时,应更注重因才选岗,因地制宜,努力发挥每个人才的业务特长,使其具有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空间和肥沃土壤。因此,要努力在人才有事业可做上下功夫,杜绝因图虚名,为引进而引进,一旦引进又束之高阁、不闻不问的现象。要积极组织他们与企业项目进行技术对接,吸收他们参加我州发展战略规划的研制、新产品的开发和重点技术、重点项目、重点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等重大活动,倾听他们对加快我州经济发展及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要大力倡导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人才引进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涌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事迹,倡导鼓励团结、创新、向上的科研精神,对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广泛开展“重才爱才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地区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实际,突出事业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营造地区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1、突出事业激励,以优化创业环境培育人才 一是创新人才创业载体。立足本地区实际,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有效的人才创业载体,把人才创业的内在动力和政策扶持的外在推力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示范工程、科技富民工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和科技特派员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地区特色产业、农业、工业、节能减排等领域聚集并发挥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项目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实现“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好事业、帮助人才干成事业的创业氛围。二是塔建人才培养平台。采取送出去培训锻炼和引进智力项目相结合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各类优秀骨干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

2、强化物质激励,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人才

一是完善配套制度激励人才。制定出台政策,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做到智力资源资本化,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以一流业绩赢得一流报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

人才。出台引进人才政策措施,设立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基金,每年组团赴内地高校引进地区的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三是加大力度奖励人才。新修订的《海西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了重大贡献奖和对外合作交流奖,每年评选一次,重大贡献奖奖金30万元,对外合作交流奖奖金5万元,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一等奖每项6万元,二等奖每项4万元,三等奖每项2万元。通过开展科技奖励,使各类优秀人才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和专业技术成果,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

3、注重情感激励,以优化社会环境关爱人才

重视精神激励和感情投资,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报道社会上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人才、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增强各类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的成就感。采取通报表扬、会议表彰、文件命名和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等形式,激励高层次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弘扬各类人才的创业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开展各级领导干部与各级各类人才结对子活动,交流思想,掌握情况,积极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人才营造一种亲情氛围。

4、是要注重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 约束与激励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约束机制包括系统、科学的规章

制度、完善的责任制度和严格规范的业绩考核制度等。要通过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提倡竞争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职业竞争压力。

第15篇:用好科技人才推进经济发展

用好科技人才推进经济发展

在市人才中心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上做了一些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全镇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镇目前拥有各类科技人员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名(含乡土),中级职称××名,他们主要分布在全镇轻纺、电子

、机械、化工、建材、冶金、服装等八个主要行业中。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因素。因此,一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兴镇”的发展战略,采取向外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活用好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实施科技强镇。全镇完成科技新项目近百个,开发了一大批新产品,有不少产品的技术含量、档次名列行业前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长盛不衰。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重视科技队伍建设。

首先,在镇上有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政府、总公司各一名副职任副组长的镇科技人才领导小组;设立了以组织委员、人事助理、科技助理为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有专职办事人员,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对外称科技人才管理办公室);以善用人为基础,在科技人员较多的单位保持了由副总经理担任组长的科技人员管理小组。从而,在全镇有一个科技人员管理网络。

二是放到重要位置。针对技改和技术开发项目规划及人员配备、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干部使用和调配,科技人员待遇和住房等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订规划,分解指标,交有关条线实施。碰到问题,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解决问题。

三是形成浓厚气氛。营造浓厚的“双尊”氛围,积极发展科技人员入党,在发展的新党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达××以上,有七十名科技骨干列为建党对象和充实进后备干部队伍;召开专家、工程师座谈会,倾听他们对经济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在科技人员使用上,我们坚持做到不论资历深浅,不分本地外地,唯真才是举,并且大胆给他们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干实事、干大事。目前为止,在镇村各企业中,××以上的中上层干部都有科技人员担任。

二、建好机制,为科技人员提供用武之地。

在农村,到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难”,即“高层次人才难引进、成熟人才难留住、人才作用难发挥”。解决好“三难”,关键是能让每个科技人员学以致用,事业有成。而造成“三难”的根本因素在于科技人才在地处偏僻的农村,一是用才空间不大;二是科技信息不灵,充电条件差;三是报酬待遇少优势。针对这些弱点,我们采取相应对策,更好地营造企业内部引才、用才和成才的良好环境。

一是改革用人制度。我们改革以前的一岗定终身的用人制度,改变有人想做而无事可做,有人做不了事却仍然在做的状况,按项目、产品或行业、重新组合分厂(分公司),缩减总厂(总公司)间接用人,增强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对口性,做到施其所能,用其所长,使科技人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制度的改革稳定了一批科技人员,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型、知识型、科技型企业家和复合型人才,起到了良好的用人效果,原来有些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科技人员成了生产技术骨干,对企业的项目、新品开发等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改革工资制度。在科技人员中实行计件工资与能力工资相结合的“技能工资制”。评判一个科技人员的技能,在一个阶段内的实绩或效果是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既看实绩,又要看该科技人员拥有的水平、潜能、知识面等综合能力,这个能力的差异就是工资报酬的差异。同工不一定同酬,这一工资制度,以利益为驱动,以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为目标,激发了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三是实行“科技股份制”。即实行科技人员入股制,将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技能、成果挂钩,在提高经济待遇的基础上,优先认购和配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根本上使科技人员和企业命运紧密相联,从制度上确立科技人员的主人翁地位,其方法是先按科技人员进厂时间、工龄、职务和贡献等四个要素,界定享受股配股权利,再按“先配权利,交现生效”的原则等额吸纳现金股,两者相加即为该科技人员实际拥有的股权,然后按规定运作,这样除正常的工资收入外,还可有一笔相当丰厚的股份红利收入。

四是实行“科技责任制”。年初,根据全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前期市场调研及技术开发情况,选择一批有发展前途的项目或产品,交科技人员攻关开发,同时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和经济责任,年初下计划,平时抓进度,半年抓考核,年终总评审,从而使全

体科技人员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处处可冒尖,行行出状元。

五是实行“技能晋级制”。我们把科技人员原有的学历和职称只作名誉聘任,存档备考,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按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由低到高,能上能下的“技能晋级法”来逐步晋升技术职级。坚持实绩用人、竞争上岗、报酬挂钩的原则,从而

激励科技人员通过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多创实绩,获得企业的认可,加以晋级。

六是实行“科技奖励”。我们在把科技人员推向一线压担子的同时,又给予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荣誉。在报酬上,明确规定与技能、实绩、成果和职级挂钩,科技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报酬参照档案工资。承包科技项目或任务的,还采用效益分成予以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组织休假旅游。

三、热忱关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不仅在政治和工作中对科技人员信任和激励,在生活上给予热忱关心,工作上尽量提供帮助,采取切实措施,为科技人员多办实事,在各方面提供方便,从人员的引进、调动手续的办理到工作安置以及生活、住房等问题,可代办的代办,能协调的协调,该解决的解决,实行“一条龙”服务,使科技人员有亲切感;及时办理职称申报评审,工资调整晋级,建好考绩档案,协助成果申报,过问待遇落实等,经多方努力,为××多名科技人员办理了科技人员保险,使科技人员有信任感;组织联谊活动,进行厂校联谊活动,演讲比赛,开展业务培训建起了常年计算机培训班,使科技人员有满意感。

好范文版权所有

总之,一年来,我们始终把科技人才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主动适应职能调整,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尽量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在人才管理中,尽管做了一些工作,然而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对科技人员的参保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而且随着人员的大量增加,其未参保面还在继续扩大,既违背了国家政策,又严重伤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性。同时对科技人员的按时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工作带来了麻烦。

第16篇:民营企业与科技人才探讨

民营企业与科技人才探讨

一、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民营企业在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才能;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留住这些人才。科技人才的频繁流动已经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科技人才的流失受多方面的影响,由于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企业的管理者对科技人才的认识不足;薪酬体系没有给科技人才提供足够的激励;企业没有给科技人才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等。

1.民营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现阶段,由于民营企业科技人才的匮乏导致企业的发展明显受阻,而没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又进一步吸引不到人才,即使吸引到了科技人才,科技人才也会因为没有发展的前途而最终离开企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社会信誉的企业,不仅能够充分满足科技人才的低层次的需求,而且能够提供更大更好的平台供科技人才发展。一但企业处于劣势时,就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科技人才对于物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谈不上自身价值的实现。企业发展受阻,进一步导致经营困难亏损严重,造成科技人才士气低下,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最终离开企业是必然的结果。

2.企业管理者不重视科技人才

民营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吸收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没有把人才看作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科技人才的招聘、薪酬、培训和发展等方面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和收益,只把科技人才当作普通员工对待,科技人才没能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也就失去了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于科技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高,自然就舍不得将过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也不愿意为他们配置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设备,科技人才没有适合的环境施展自己的才能,也就失去了继续工作的想法。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的科技人才,最终会选择离开去寻找其他有更好发展空间的企业。

3.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缺陷

高的薪酬、好的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基本条件。人才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主要是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出来。大多数民营企业过分追求公平,提供给科技人才的薪酬与普通员工差距不大,而事实上科技人才工作的难度和给企业创造的价值都要大得多。当科技人才的经济收入无法体现他们的价值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不公平感和失落感,流失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企业为科技人才提供高的薪水只是激励机制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办法。科技人才不同于其他员工,他们在物质需求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在对科技人才的激励过程中,

常常采取过分的物质激励,而忽视了对科技人才精神上的激励,比如提供培训和晋升的机会。

4.科技人才缺乏个人发展空间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这种想法对于科技人才来说尤为强烈。科技人才是知识密集型的优秀人才,与普通员工相比有着特殊的性格,一般都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意识,在得到更好的待遇的同时,更希望有适宜的平台提供给他们发展,为企业效力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而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没有认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的时候,不一定会把科技人才安排到企业的重要岗位上,这就导致了科技人才不能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去,只能作为一般的执行者。他们的一些创新的想法也总不被采纳,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和尊重,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时间久了,他们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得不到满足,就会情绪低落,对工作失去了积极性,从而选择离开企业。

二、防止科技人才流失的对策

导致民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市场的原因。在研究对策的时候,更多的是要从企业的内部去着手,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科技人才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科技人才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留住科技人才并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首先,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更新人才管理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对科技人才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的人才观。真正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把科技人才看成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在追求更多资金和技术投入的同时,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进行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关心和尊重科技人才,尽力满足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其次,要提高企业凝聚力,加强企业普通员工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很多科技人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与普通员工相比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普通员工对科技人才特殊性格的不理解都不利于人才才能的发挥。因此,企业在广泛吸收科技人才之后,要充分理解和谅解他们性格上的与众不同,减少与普通员工工作上的摩擦,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真正地做到尊重科技人才,才能留住科技人才。

2.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

薪酬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武器。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还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一般来说,科技人才的工作难度要较大且给企业创造的价值也较多,在薪酬方面要充分考虑他们工作所需要的努力程度和技能等,在收入方面体现出他们的价值,防止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从而

影响工作的效率。高的薪酬尽管是激励员工的一个重要办法,但却不是最好的手段。科技人才一般都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意识,单一的激励手段并不能满足他们高层次的需求。物质激励是整个激励机制的基础,除此之外还业应该对科技人才的需要和价值观进行调查,真正了解科技人才的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其他激励手段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提高他们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充分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3.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越来越多的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再是薪酬的高低,而是这份工作有没有发展的空间。而科技人才一般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意识,不满足于单纯地完成一般性的事务,而是追求能够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民营企业要大胆地将科技人才安排到企业的核心岗位上,为科技人才创造激励性的工作平台,利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民营企业留住科技人才的关键。科技人才在进入企业之后,企业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力为科技人才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明确科技人才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科技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民营企业过多的追求眼前的日益,常常会采取一些短期的行为,而不愿意做长期的投资。而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企业只有尊重和信任科技人才,为他们安排能施展其才能的工作岗位,建立明确的晋升机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空间。科技人才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愿意留在企业。

4.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企业员工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对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民营企业在发展面临严重考验的现阶段,更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科技人才与普通员工能够互相理解,能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真正的团结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努力。企业文化正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创建符合自身情况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用企业文化留住科技人才。

三、总结

民营企业科技人才的流失是阻碍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因,科技人才流失的原因来源于多方面,民营企业更多的要从企业内部去着手,根据企业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外部市场的情况,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流失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从而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企业管理者要更新自己的观念,真正认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尊重科技人才,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从而完成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17篇:加强科技人才建设经验交流

加强科技人才建设经验交流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贯彻落实《**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市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加快科技人才建设推动全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向深入发展。今年4月,我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奖励大会,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出席会议,隆重表彰了2010年度市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引导鼓励科技人才干事创业,为加快全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是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指导支持**市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豫南面粉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研发机构升级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批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佛**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至此,我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1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了61家。一批各具特色创新平台的先后建立,不但为企业引育科技人才、留住用好科技人才提供了载体,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不断探索人才机制。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突出以用为本,增强科研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推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科技人才的双向交流、相互兼职;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政策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注重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不断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引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建立以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完善职称制度;创新科技人才流动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人才流动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导向作用,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利益保障机制,支持我市单位选派科技人员到省内外乃至国外知名机构和企业接受培训或开展合作研究,提升科技人员素质和科研水平。今年,由我市辰龙茶叶公司、**农专组成的\"特级眉茶科技开发团队\"获\"国家星火计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第18篇:用好科技人才 推进经济发展

在市人才中心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上做了一些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全镇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镇目前拥有各类科技人员*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名(含乡土),中级职称***名,他们主要分布在全镇轻纺、电子、机械、化工、建材、冶金、服装等八个主要行业中。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因素。因此,一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兴镇”的发展战略,采取向外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活用好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实施科技强镇。全镇完成科技新项目近百个,开发了一大批新产品,有不少产品的技术含量、档次名列行业前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长盛不衰。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重视科技队伍建设。

首先,在镇上有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政府、总公司各一名副职任副组长的镇科技人才领导小组;设立了以组织委员、人事助理、科技助理为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有专职办事人员,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对外称科技人才管理办公室);以善用人为基础,在科技人员较多的单位保持了由副总经理担任组长的科技人员管理小组。从而,在全镇有一个科技人员管理网络。

二是放到重要位置。针对技改和技术开发项目规划及人员配备、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干部使用和调配,科技人员待遇和住房等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订规划,分解指标,交有关条线实施。碰到问题,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解决问题。

三是形成浓厚气氛。营造浓厚的“双尊”氛围,积极发展科技人员入党,在发展的新党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达**%以上,有七十名科技骨干列为建党对象和充实进后备干部队伍;召开专家、工程师座谈会,倾听他们对*经济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在科技人员使用上,我们坚持做到不论资历深浅,不分本地外地,唯真才是举,并且大胆给他们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干实事、干大事。目前为止,在镇村各企业中,**%以上的中上层干部都有科技人员担任。

二、建好机制,为科技人员提供用武之地。

在农村,到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难”,即“高层次人才难引进、成熟人才难留住、人才作用难发挥”。解决好“三难”,关键是能让每个科技人员学以致用,事业有成。而造成“三难”的根本因素在于科技人才在地处偏僻的农村,一是用才空间不大;二是科技信息不灵,充电条件差;三是报酬待遇少优势。针对这些弱点,我们采取相应对策,更好地营造企业内部引才、用才和成才的良好环境。

一是改革用人制度。我们改革以前的一岗定终身的用人制度,改变有人想做而无事可做,有人做不了事却仍然在做的状况,按项目、产品或行业、重新组合分厂(分公司),缩减总厂(总公司)间接用人,增强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对口性,做到施其所能,用其所长,使科技人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制度的改革稳定了一批科技人员,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型、知识型、科技型企业家和复合型人才,起到了良好的用人效果,原来有些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科技人员成了生产技术骨干,对企业的项目、新品开发等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改革工资制度。在科技人员中实行计件工资与能力工资相结合的“技能工资制”。评判一个科技人员的技能,在一个阶段内的实绩或效果是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既看实绩,又要看该科技人员拥有的水平、潜能、知识面等综合能力,这个能力的差异就是工资报酬的差异。同工不一定同酬,这一工资制度,以利益为驱动,以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为目标,激发了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三是实行“科技股份制”。即实行科技人员入股制,将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技能、成果挂钩,在提高经济待遇的基础上,优先认购和配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根本上使科技人员和企业命运紧密相联,从制度上确立科技人员的主人翁地位,其方法是先按科技人员进厂时间、工龄、职务和贡献等四个要素,界定享受股配股权利,再按“先配权利,交现生效”的原则等额吸纳现金股,两者相加即为该科技人员实际拥有的股权,然后按规定运作,这样除正常的工资收入外,还可有一笔相当丰厚的股份红利收入。

四是实行“科技责任制”。年初,根据全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前期市场调研及技术开发情况,选择一批有发展前途的项目或产品,交科技人员攻关开发,同时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和经济责任,年初下计划,平时抓进度,半年抓考核,年终总评审,从而使全体科技人员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处处可冒尖,行行出状元。

五是实行“技能晋级制”。我们把科技人员原有的学历和职称只作名誉聘任,存档备考,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按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由低到高,能上能下的“技能晋级法”来逐步晋升技术职级。坚持实绩用人、竞争上岗、报酬挂钩的原则,从而激励科技人员通过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多创实绩,获得企业的认可,加以晋级。

六是实行“科技奖励”。我们在把科技人员推向一线压担子的同时,又给予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荣誉。在报酬上,明确规定与技能、实绩、成果和职级挂钩,科技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报酬参照档案工资。承包科技项目或任务的,还采用效益分成予以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组织休假旅游。

三、热忱关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不仅在政治和工作中对科技人员信任和激励,在生活上给予热忱关心,工作上尽量提供帮助,采取切实措施,为科技人员多办实事,在各方面提供方便,从人员的引进、调动手续的办理到工作安置以及生活、住房等问题,可代办的代办,能协调的协调,该解决的解决,实行“一条龙”服务,使科技人员有亲切感;及时办理职称申报评审,工资调整晋级,建好考绩档案,协助成果申报,过问待遇落实等,经多方努力,为**多名科技人员办理了科技人员保险,使科技人员有信任感;组织联谊活动,进行厂校联谊活动,演讲比赛,开展业务培训建起了常年计算机培训班,使科技人员有满意感。

总之,一年来,我们始终把科技人才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主动适应职能调整,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尽量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在人才管理中,尽管做了一些工作,然而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对科技人员的参保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而且随着人员的大量增加,其未参保面还在继续扩大,既违背了国家政策,又严重伤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性。同时对科技人员的按时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工作带来了麻烦。

第19篇:大力表彰举荐科技人才

大力表彰举荐科技人才

努力营造科技工作者成长的良好环境

——在中国科协人才和调宣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山东省科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山东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表彰奖励为抓手,大力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科技工作者作用的发挥,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树立品牌意识,持之以恒地做好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工作

大力宣传表彰优秀科技人才是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也是“发现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的重要举措。山东省科协努力打造奖励品牌,联合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四奖三推”表彰奖励工作。

(一)表彰奖励“山东省青年科技奖”。为表彰奖励在山东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造就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89年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协共同组织开展了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活动。到目前,该项奖共评选表彰8届447人,在科技界特别是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为获奖者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1 获奖者李登海,2002年以来获得六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有“南袁北李”的美誉。获奖者张运,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二)表彰奖励“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教兴鲁”战略,从1988年开始,省人事厅、省科协联合表彰在工业、农业、科研、卫生、教育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共评选表彰6届1252人,并为获奖者荣记二等功。截至目前,有的获奖者已入选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的已成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三)表彰奖励“山东省优秀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从1997年开始,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厅、省科协联合评选表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退而不休、再做贡献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共评选表彰3届298人。

(四)表彰奖励“山东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从1999年开始,省人事厅、省科协联合表彰全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共评选3届,评出242个先进集体和244名先进个人,其中记二等功74人,记三等功170人。

(五)认真做好向中国科协推荐科技人才工作。近年来我们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从全省优秀科技人才中遴选推荐“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106名,获奖41名;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2 者”候选人27名,获奖12名;推荐“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20名,获奖1名。

二、积极组织动员,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发挥高层次专家学者决策咨询作用。为广泛凝聚高端人才力量,发挥科协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的发展,山东省科协创办了“院士、泰山学者高峰论坛”,组织驻鲁院士、青年科技奖获奖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专家,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示精神,2009年11月,省科协与日照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以“发展蓝色经济,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为主题的高峰论坛, 23名院士专家带着67项科技成果,与17家企业进行成果对接,达成合作意向22项;12月,省科协组织院士、专家、学者和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100余名,围绕“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 主题,在济南市举办了第二次高峰论坛,省委、省政府领导与专家直接对话,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对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近三年,省科协将院士专家意见建议编印成《科技工作者建议》,呈省委领导参阅,得到了高度重视。其中省委书记、省长将《关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资金加快我省燃煤热电机组技术改造的建议》、《关于加快山东省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建议》、《关于研建全生态节能材料示范住宅的建议》批示有关部门研究落实。

(二)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多年来,山东省科协注重发挥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组织科技专家进行科技交流,针对突发事件开展科技服务。

组织获奖专家赴川抗震救灾。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科协迅速组建了由心理、疾病预防、医疗卫生等科技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带着资金和物品赴川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这是全国省级科协第一个到达四川灾区的工作组,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到达北川灾区的省直部门工作组,得到了山东省对口支援灾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副省长郭兆信的肯定。2008年11月18日,省科协再次组织蔬菜专家、农技专家成立了“山东省科协支援北川蔬菜生产服务团”第二次开赴灾区,带着科普设备、农机具、良种等物品,积极参与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组织专家为奥运会奥帆赛顺利举行出谋划策。青岛是北京奥运会奥帆赛主办城市。2008年7月奥帆赛海域突然出现大面积浒苔,直接影响赛事进行。应青岛市浒苔应急指挥部要求,山东省海岸工程学会紧急召开专家会议研讨对策,提出了海上围桶和围油栏拦截、吸管和抓斗打捞的建议。指挥部当即采纳了专家的处置方案并上报国务院,较快地清除了浒苔,确保了奥帆赛如期顺利举行,维护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组织获奖科技工作者赴新疆开展义诊活动。省科协连续多年组织获奖优秀科技工作者赴外省进行科技交流活动。2008年,组织部分获奖医疗专家组成医疗队,赴新疆喀什地区慰问山东省援

4 疆干部,并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为期三天的义诊服务,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高度赞扬,当地群众打出了“泰山天山根连根,鲁疆人民心连心”的横幅。这次义诊活动,不仅发挥了获奖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还加强了两地医疗科技工作者的合作与交流。

三、注重研究探索,不断拓展表彰举荐人才的新形式 山东省科协近年来注重以品牌活动为牵引,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形势、创新表彰举荐人才载体,进一步推进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设立“山东科普奖”。山东科普奖是山东省科普工作最高奖,每两年举办一次,每人奖金2万元,表彰对象为长期从事科普创作、科普传播和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有关人员。目前已表彰3届,共有9人获奖。获奖者王乐义, 20年如一日普及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推动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被誉为中国大棚蔬菜之父。

(二)创办“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举荐科技后备人才,创办了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每年科技节开幕都由省委、省政府领导授旗并讲话。大学生科技节以“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就业创业”为主题,以计算机软件、物理科技创新、科技外语大赛等活动为载体,为大学生搭建施展才华、锻炼提高的平台。2009年首届大学生科技节共有60多所高校、6000多名学生参加活动。在物理科技大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作品被天津拓普等公司直接购买,有1000余名大学生因为大赛成绩优秀被企业

5 优先录用。今年的大学生科技节于5月11日开幕,有70多所高校的近7000多名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节已成为发挥学生潜能、培养举荐青年人才的品牌活动,吸引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三)评选“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为促进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打造企业科协工作品牌,2009年省科协联合省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评选活动,每年一届,每届评选杰出工程师10名。首届获奖人员在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进行了表彰。2010年在评选出10位杰出工程师的同时又评选出30名优秀工程师。

(四)表彰“山东省十佳大学生村官科普员”。高校毕业生到村一级任职是培养后备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省科协及时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工作视野,指导各级科协组织培养大学生村官科普员。2008年我省临沂市接收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2000名,临沂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文聘任全市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兼任科普员,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提供载体和平台,发挥他们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2009年评选表彰了首批山东省十佳大学生村官科普员,出版了《大学生村官科普员风采录》。

(五)评选“山东省乡村之星”。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启动了山东省乡村之星评选活动,重点选拔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农村实用人才。首届评选100名,每人每月享受山东省政府津贴1000元。山东省科

6 协作为主要成员单位,进行了推荐、评选、审定工作。有许多被中国科协、山东省科协表彰过的农技协会长、科普带头人、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入选首届“山东省乡村之星”。

第20篇:优秀士兵先进事迹

xxx,xxx人,于2006年11月入团,2009年12月入伍,现任海警一支队第一大队海警xxxx艇机电班警士,列兵警衔。

他入伍以来,能安心服役,思想上要求进步,努力工作,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本着对团组织的无限忠诚,积极参加团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按时交纳团费,服从管理,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严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诀议,履行团的义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有关党的知识,强烈要求加入党组织,严格执行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政治思想觉悟高,一直以优秀士兵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士兵职责和班长职责,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大胆管理,耐心细致做好战士思想工作,待人诚恳,工作任劳任怨;在入伍一年以来,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船艇业务素质。

王聪宝同志历来很重视学习,他结合个人实际重点加强了以下几方面学习:一是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鉴别力。

工作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作风踏实,工作中该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工作雷厉风行,办事果断,不怕苦,不怕累,工作积极,积极配合班长及艇领导开展各项工作,能够高质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优秀科技人才先进事迹
《优秀科技人才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