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2 08:38:38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抗洪先进事迹—2

**同志

在抗洪救灾期间的工作事迹

**同志系吉林市**局**处长,中共党员,负责我市商贸流通业、住宿餐饮业行业、家政服务业、再生资源、现代物流业等行业的行业管理工作。2010年7月27日至28日,吉林地区普降大雨,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水势凶猛,侵袭了永吉、桦甸、蛟河等多个地区,其中永吉县口前镇受灾最为严重。面对灾情,**同志在全市的统一安排下,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守在抗洪前线,第一时间组织抢险物资随局领导奔赴前线。尽职尽责、忧心忧民,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不顾个人安危,在抗洪抢险工作中,以及稳定市场、灾后重建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妥善部署,积极应对,全面投入救灾工作

7月28日,市政府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会议,**局也对灾情高度重视,于下午两点召开了局中高层领导工作会议,落实了市委市政府的抗洪抢险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相关任务以及应对方案。商贸服务处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于下午3:10紧急召开处室会议,**同志亲自主持,安排部署。要求全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会议要求,落实“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履职尽责、全力抗洪”的精神。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严格按制度办事;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集体作战;亲临现场,指挥基层工作。处室工作为抗洪救灾让路,全处人员各司其职,责任分工。为接下来的抗洪抢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后期工作有序开展。

二、亲临市场,稳定秩序,保证市场供应

由于灾情严重,事发突然,百姓中出现负面言论,人心惶惶,超市出现抢购水、方便面、面包等现象,秩序混乱。**同志带领全处人员,随局领导到临各大超市,与其负责人员一起探讨方案,稳定物价,安抚群众,起草广播稿,循环播放,营造货源充足的氛围。同时快速调集矿泉水、方便面、面包等即食食品投放市场,打破常规经营,延长营业时间,将急需物品多点摆放。

自7月28日至8月5日,**同志多次至各大超市、商场巡视、维稳,保证了超市货源充足,平价供应,购买有序。为后方稳定起到了突出作用,也使前线物资供应得到了保障。

三、集聚物资,调运灾区,保证前方充足供应

灾情出现之后,水、食品、衣物、被服等物资出现了大量缺口,为保证灾区供应,**同志迅速反应,调配物资,组织福源馆、大润发、欧亚商都等食品加工烘焙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面包、麻花、蛋糕等即食食品,保证市内市场及灾区供应。从7月28日至8月4日期间,**同志调集运输车辆,亲自奔赴一线,先后为灾区送去了矿泉水10050箱、方便面3800箱、饼干450箱、面包蛋糕等即食食品近8000份;并从长春调集棉被2000条。确保了灾民生活需要。

在对待救灾物资管理上,**同志非常认真细致,每项物资的发出和接受坚持专人管理,做到手续齐全,数字准确无误。对调集来的生活用品进行核对,并会同财务部门进行专款兑付。保证了救灾物资在阳光状态下安全送达灾区。

四、尽心竭力,合力抗灾,投入灾后重建工作

大水过后,很多地区都被夷为平地,部分地区的房屋也受损严重,群众的财产顷刻间化为乌有。在稳定的形式,保住人民生命的基础上,便投入到了下一步工作阶段,灾后重建。一方面**同志派专人跟踪各大商场、超市,统计日销售量、库存量等信息数据,保证后方市场稳定以及充足供给,保证商贸流通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联系企业捐款捐物,为灾区重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值得高兴的是,在**同志带领下,各个企业积极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在第一次赈灾晚会上,大润发一店、大商集团吉林百货大楼、国贸购物中心等企业分别捐款100万元,如一坊餐饮为四位烈士家属分别捐款30万元,各商贸企业先后两次捐款捐物总额合计760万元。

在局党委的部署下,确立了**同志的包保任务,他第一时间走访了自己负责的灾户,与其建立联系,帮助重建。在访问灾民时,他用一颗善良安抚灾民的心,使灾民心中得到极大安慰,重新鼓足干劲重建家园的决心。并表示任何困难都将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此次灾情虽然非常严重,但**同志在局党委的领导和部署下,积极应对、攻坚克难,出色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在防汛抗洪的紧要关头,他身体力行,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塑造了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为抗洪抢险做出了突出贡献。

推荐第2篇:防汛抗洪先进事迹

防汛抗洪先进事迹

2013年8月以来,**省**县普降大到暴雨,县内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水位持续升高,江防大堤多处出现险情。3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肆虐,农田淹没、房屋冲毁、交通中断、灾民被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险情就是命令。县水利局干部杨魁楠同志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高大的身躯在浩荡的抗洪抢险大军中显得尤为突出。松树沟乡新立村2名群众被洪水困在孤岛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接到报告后,杨魁楠同志驾驶冲锋舟耗时两个多小时冲上孤岛,经过几番苦苦努力,终于把他们解救了出来。在干岔子大坝险情最严峻的时候,他白天坐着拖拉机押运抢险物资、沙石料,和大家一起堵管涌、护大坝,晚上坚持在单位值班,因为过度劳累,一度高烧39度,但是还坚持在抗洪第一线。

为了加强对巡堤护堤工作的检查,县纪检委决定成立督查组。杨魁楠同志又被抽调到夜间督察组工作。他白天坚持运送物资,晚上往返穿梭在重点防区70余公里大堤上排查险情,督查各险段包乡包村干部抗洪抢险情况。哪段没人值守,哪段干部懈怠,及时检查及时督办,确保防洪险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放过一个疑点,及时查险、报险、处险,把险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每一寸大堤、每一处险段,都有人守护。他昼夜坚守岗位,一刻不曾松懈,只有凌晨才回到单位倚在沙发上睡一会儿。由于长时间穿着雨靴,脚都被捂烂了,局领导让他去医院看看,他却笑着说,“没事,我年轻,轻伤不下火线”。

抗洪抢险期间,他连续奋战30余天没回过家,冲锋在前,挥汗如雨,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水位刚刚稳定,他顾不上休息,又和单位的同志们一起,忙着回收抗洪物资、忙着为受淹群众排涝解困……在30年一遇的洪水面前,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以顽强拼搏、连续作战、勇当先锋的抗洪精神为夺取全县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推荐第3篇:党支部防汛抗洪先进事迹

党支部防汛抗洪先进事迹

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党支部防汛抗洪先进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党支部防汛抗洪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一)

责任担在肩一心只为民;---显龙村党支部防汛抗洪纪实;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显龙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显龙村属显龙乡政府和集市所在地,辖6个村民小组、;由支部书记古荣芳带人亲自上门通知,一再向大家强调;舟曲泥石流发后,加之暴雨频频,显龙村党支部更加高;在防汛抗洪救灾中,支部一班人总是抢在防汛抗洪第一;责任担在肩 一心只为民

---显龙村党支部防汛抗洪纪实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显龙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强化措施,创新载体,把防汛抗洪当作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中,面对防汛抗洪抢险的严峻形势,支部一班人没有有忘记群众的安危,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投身防汛抗洪战斗中,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穿梭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现场和农户家中,做群众的主心骨和防汛抢险救灾的生力军,在防汛救灾中创先争优,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显龙村属显龙乡政府和集市所在地,辖6个村民小组、118户403人(其中回民45户220人),有村干部3人,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4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道路、通讯畅通,商贸一条街横穿上山房和两当集,防汛抗洪难度较大。6月份进入汛期以来,显龙村党支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及时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和党员会议,对全村的防汛工作进行研究,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和党员防汛突击队,确立了防汛信息员和险段监控人,制定了防汛预案,靠实了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支部一班人把看天气预报当成了工作中一件大事,随时关注,随时掌握,只要一接到乡上的雨情通知,及时就向各位组长、防汛信息员和监控人通知,要求大家及时向广大村民通知,做到家喻户晓。尤其对居住在显龙清真寺滑坡地带的20余户人,

由支部书记古荣芳带人亲自上门通知,一再向大家强调防汛的重要性和危害性,教育群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可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发放地质灾害避让明白卡30余份,确保群众安全渡汛。

舟曲泥石流发后,加之暴雨频频,显龙村党支部更加高度警惕,心系群众,深入一线,加强防灾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积极组织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白天排查灾情和险段,晚上守候在显龙清真寺滑坡带,一户一户地排查,督促各农户搬迁到指定的安全地方,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同时,加强了防汛值班工作,实行零报告制度,随时掌握动态,明确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并深入一线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建立监测和预警预报机制,组织了120余名党员群众组成的抗洪抢险救灾队,加强对全村地质灾害点、塘坝、危旧房屋及孤寡老人排查监控,并安排专人对这些隐患点实行24小时监控,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

在防汛抗洪救灾中,支部一班人总是抢在防汛抗洪第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8月13日,接到雨情预警后,积极组织村干部及滑坡带的农户在显龙清真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地察看,并召开了现场会,对当前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当天晚上,在村支部书记古荣芳同志的带领下,加强了值班,村两委班子及部分党员冒着大雨到显龙清真寺地质灾害隐患点通知转移农户15户,转移群众40多人,确保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党支部防汛抗洪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

近日 ,我县持续普降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河流突涨,造成道路道路冲毁,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在这次特大洪涝灾害中,面对严峻的水情、雨情、灾情,总路咀镇神树铺村支部书记孙萍同志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惧危险,始终冲锋在抗洪救灾一线,果断决策,带领神树铺村全体党员群众不分昼夜抗击洪流。孙萍同志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志,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用女性柔弱的臂膀托起了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充分展示了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

不惧危险 冲锋陷阵战洪魔

6月29日以来,总路咀镇连降特大暴雨,全镇21个村发生严重积水、房屋损毁等紧急情况,严重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神树铺村支部书记孙萍同志冒着暴雨,立刻召开村组干部紧急会议,研究防汛抗洪方案,成立4应急分队。第一小队负责村内土坯房、危房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将有险情的村民安置好;第二小队负责24小时巡查全村各小组险段情况,2小时上报一次灾情;第三小队负责堤坝加高加固,并及时上报险情水位;第四小队负责筹备防汛物资,时刻准备着上阵抢险;同时她还积极动员全体党员群众村民克服麻痹思想,要紧急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做好本村防洪抗灾工作。

早上5时许,接到11组大山塘内涨的消息,孙萍早饭都顾不得吃,迅速穿上雨衣,组织10余名党员群众奔赴抢险第一线。她又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二话没说就拿起铁锹帮忙灌沙袋,还带领党员干部努力清理堵塞村边河道淤泥,及时疏通河道,防止洪水进入村庄。这边险情刚刚排除,那边又传来险情,她顾不得歇息片刻,又带领防汛人员赶往险处,组织人员奋力抢修。两天两夜,洪水不断上涨,险情不断出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正是在她的带领下,险情一个个被排除,洪水始终没有肆虐,全村受灾范围控制及时,并无人员伤亡。

情系群众,转移灾民保民安

群众生命大于天。孙萍在抢险的同时,心中还不忘群众的安危。孙萍一方面带领党员干部积极摸清危房户情况,另一方面她与其他村干部分工协作,包组包户,组织受灾群众转移撤离。她嗓子喊哑了,腿摔破了,她都不管不顾,来来回回地跑,挨家挨户地喊,竭力确保村民们都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经两天不懈努力,全村8户13人全部成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并集中安置村福利院。

一想到受灾群众现在虽然有了住处,但是吃的、住的等生活必需品还没有着落,她心里焦急万分。这时,她主动从身上掏出1000块钱给福利院的余师傅,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证受灾群众吃饭问题。一看到福利院床铺还不够,她急

忙回到自己家中,让老公开着一辆三轮车拖上自家的三张床、三块凉席和三床被单送到福利院。安排好了13名受灾群众的住宿后,看到7组贺育坤、8组周天生和9组贺启三等受灾老人行动不便,她就挽起衣袖,打上一盆温水,帮忙擦起了凉席,还铺好床铺。待所有受灾群众全部睡下后,此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这时她脸上才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为了防止人员回流,她与村干部常常半夜起来挨家挨户巡查。头发乱了,眼眶陷了,裤腿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的雨鞋布满了黄泥。当问及是否辛苦时,她说累点,没啥,只要能群众们安全就好了。

面对汛情,孙萍同志始终站在防汛救灾最前线,充分发挥顶梁柱、主心骨和带头人作用,在防汛救灾一线当先锋,作表率,树立了就是一个集体就是一座堤坝、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光辉形象,展现了妇女能撑半边天的精神风采。

推荐第4篇:防汛抗洪个人先进事迹

防汛抗洪个人先进事迹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防汛抗洪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防汛抗洪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一) *同志,1977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道班工人、机关干部、公路收费所所长、公路局副局长,现任广东省*市*县公路局党组书记、局长、政工师,兼任*市*县交通系统党委副书记、交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市、*县两级人大代表。

近年来,*同志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绿色崛起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团结务实,以路为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致力打造公路新环境,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为推动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被评为广东省公路系统勤政廉政先进个人被评为广东省抗灾保通公路系统先进个人被评为*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一、思想政治坚定。参加工作以来,30多年如一日,长期扎根山区公路事业,从边远山区的道班工人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工作,用自身的模范行动教育影响干部职工,促进了公路事业的科学发展。多次放弃外调经济特区和其他政府部门的机会,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为改善山区公路交通环境奉献全部力量。

二、工作业绩显著。围绕*市委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结合公路工作实际,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工作上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廉洁,经常利用节假日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按照建养并重,打造良好的交通环境的工作目标,认真规划,科学管理,严格把关,致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公路精品工程,不断创建公路事业新亮点:一是高标准完成s221线茶阳至湖寮段26.8公里重点工程建设。二是全面完成s333线湖寮至银江段、s221线茶阳至湖寮段公路绿色长廊建设,努力打造景观公路。三是全力以赴抓好省道s332线茶阳至青溪段14.9公里公路改造,经常深入工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破解公路发展难题,整个工程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并于今年5月全面完成水泥路面铺筑,工期比原计划整整缩短了6个多月。目前,该路段的水沟、安保、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实施。四是认真抓好新汀江大桥建设,大桥长209.58米,宽12.5米,于1月正式动工,12月完工,总投资1000多万元。五是切实解决在公路建养管征工作中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00多宗,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40多件,

防汛抗洪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 在连续几日的510霍城县清水河光明路抗洪救灾现场,随处可见一群身穿迷彩服、头戴小红帽的人,他们扛着党旗,手拿盆子,挥动铁锹来回不停的忙碌在受灾群众的房屋、院落和巷道上,从早晨

8、9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凌晨

11、12点钟,连续三天都是如此,没有半句怨言,问起他们累不累时,他们都说老百姓的事最重要! 他们就是来自霍城县清水河开发区(镇)的领导和党员干部们!看着100多户群众房屋和院落内1米多深的积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还有被洪水泡坏的洗衣机、冰箱、电视和潮湿凌乱的被褥.....小红帽们心急如焚,不敢停留片刻便趟进洪水中开始了战斗,他们深入居民家中,一方面配合武警官兵抢救被困人员,同时指导有劳动力的居民开展抢险自救;另一方面全力帮助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居民,排除家中积水和污泥,转移生活物资、家禽。有的领导干部出差一回来顾不得回家就奔赴救灾现场,挥动铁锹清除泥浆、手持编织袋装泥沙筑防洪墙他们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小红帽们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中。

印记在群众心中的好城管

接到汛情通知后,霍城县清水河城建监察大队立即安排队员在小西沟流域下游的干河子沿岸巡查险情,并分别安排队员留守在北京东路、新华路、上海南路和朝阳路的四座桥处,时刻关注桥下洪水流量,同时紧急调来挖掘机,对河道的树枝等杂物进行清理、疏通。待洪峰过后,又立刻组织所有环卫工人,和他们一起,清理路面淤泥。他们胳膊困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耽误一分钟,群众就晚一分钟走上干净的道路! 由于人员不足,城建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们只好身兼数职,他们凌晨5点多便开工,到晚上11点多才收工,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18小时,刚从垃圾清运车上下来,又跳上铲车,铲车停下来,又开动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喷洒清洗,中午也不休息,饿了就啃点馕路边的商家和群众看到顶着烈日一直在路上忙碌的环卫工人和城管,纷纷送来茶水给他们解渴,甚至有的群众也拿起了铁锹加入了清淤泥的队伍。小小的举动,却让城管队员们有了久违的感动,往日里因管理乱摆摊而被群众殴打、因治理违建而被群众排斥种种的委屈都被这一杯杯茶水融化了,不论群众是排斥也好,点赞也罢,这群可爱的城管们就这样一直守护着霍城县清水河这座全疆第一大镇。 女神变成女汉子

在抗洪救灾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娇弱、贤淑的女干部们,身穿迷彩服,头戴红帽子,或卖力地用盆子将居民房屋内和院落中的泥水泼洒到道路渠道里,或挥动着铁锹清除泥浆。她们的衣服上、头发上、眼睛上、手上全是泥浆,但她们却毫无察觉。饿了,就在路边吃点馕;渴了就喝点矿泉水;累了,就坐在路边枯树枝上休息一会;就连单位的几个孕妇也都加入了这个队伍中,成为了所有抗洪救灾一线后勤保障组的成员。她们,没有一个人,喊累嫌脏;她们,没有一个人,逃避退缩。不同年龄段的她们,平时都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爱臭美,但此时,他们完全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昔日的女神们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女汉子面对百姓家中尤其是孤寡老人家中50多公分深的积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她们心里都有一个念头,就是早点把这些积水和淤泥清理干净,让叔叔阿姨们有个干净的地方睡觉、吃饭。

经过两天的奋战,她们终于将老人家中的积水和污泥全部清除干净!看着老人脸上感激的笑容,这些女汉子们觉得再脏再累都值了!在抗洪救灾行动中,女干部职工的表现尚且如此英勇,何况是男干部职工了

推荐第5篇: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抗洪方面)

XXX同志抗洪抢险事迹

勤劳果敢,他靠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生增添意义;大爱无疆,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尽显党员本色;令行禁止,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他毫无怨言,保质保量。他,把平凡的工作做的精益求精,把平凡的人生过的丰富多姿,他就是XXX乡二道村优秀党员XXX。

从部队走出来的XXX同志回到家乡后一直坚信依靠自己的双手能够做出成绩,虽然开始的几年一直平平庸庸、默默无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2003年,厚积薄发的XXX首次尝试生鸡的饲养,探索方法,摸索经验,一路的摸爬滚打后终于有了回报,家里也盖起了千平米的瓦房。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而是不停的考察和思索,通过走访其他的养鸡大户以及市场的需求,他认为以个人的设备和场地饲养生鸡并没有太大的前景,况且风险颇高,在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他果断的放弃了发展良好的养鸡事业,全身心的发展起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饲养生猪。短短的两三年间,他就搭建起几百平的猪圈,成为了前道乡二道村的致富能手。最难能可贵的是,XXX秉着“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自己致富仍不忘邻里乡亲,红火的养殖事业也带动和解决了村里的部分劳动就业。加上他 1

平日里积极乐观的态度、助人为乐的精神受到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今年7月28日,XXX乡遭受暴雨侵袭,这场突如其来的“7.28”特大洪水,虽惊扰了这原本平静村庄的平静生活,可也例证了XXX同志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坚定的信念和过硬的素质。

7月下旬,XXX乡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及部分党员村民成立救援小组,日夜坚守在交通要塞--巴虎大桥的堤坝,随时准备投入到护堤抢险的工作之中,XXX同志毅然加入其中,与其他同志一起不眠不休的坚守岗位。7月28日凌晨,正坚守在巴虎大桥堤坝的XXX同志临时接受命令,赶往五里河沿岸的河东村察看水情,在发现河水上涨速度加快后,他敏锐的觉察出了事态的严重性并果断地的向抗洪抢险指挥部进行了报告。随后他又按照指挥部的命令赶到巴虎大桥南侧的金丰村5社参加动员群众转移工作。

结束了金丰村的转移工作已是8时30分,此时洪峰已经形成,并且正在向XXX同志所在的二道村涌去。他马上给村书记打电话,可此时的通讯设备已经全部被洪水冲毁,电话根本无法打通,顾不上再多加考虑,XXX搭上一辆运输车辆回到了此时灾情最为严重的二道村,并马上加入到村民的转移工作中。居住在岸边的村民固执地不肯离开自己的家疏散到安全地带,XXX同志和乡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地做动

员,耐心细致、讲明利害,并帮助群众转移一切可以带走的财物。在他和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金丰村五社的300多名村民在洪水到来之前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为了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XXX同志在危险面前丝毫没有退缩,他不顾个人安危、更顾不得身体上的疲惫,始终以高度的警觉性,敏锐的观察力,做着正确的决策,付出最大的努力,拼尽全部的力量。听从指挥、服从分配,他令行禁止;动员群众、转移灾民、他大爱无私;抢救物资,指挥交通,他奋勇在前。在雨势最大,积水最深,也是群众最危险、最需要救助的时刻,XXX同志多次往返于暴风雨中,先后背着数十名老人、儿童转移到安全地带。

XXX同志自己的亲人就在被转移的群众之中,他自己的家就在距他指挥疏散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承受着洪峰一次次的冲击,但他却没有时间照顾一眼,没回去转移一点物资。当那千平米的瓦房终于不堪冲击,轰然倒塌时,他也不过只是抬起头匆匆看了一眼便继续忙着群众们的疏散工作了。当完成全部疏散转移任务时,家里的1000平米住房已是瓦砾遍地,猪圈、鸡舍全部倒塌,饲养的生猪130余头全部被水冲走,经济损失近百万元。来不及感伤,因为他知道灾后的重建工作会更加繁琐和重要,他还得为村里接下来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他设想的一样,平静下来的群众在乡政府的指导下

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灾后自救,XXX同志一无返顾地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去,无暇顾及自家倒塌的房屋及亲人的安置,始终坚守岗位,服务灾民,协助乡政府进行灾后处理和重建,每天数次往返于受灾严重的村社运送食品和物资。

望着自己家的残垣断壁,面对惨痛的经济损失,XXX同志仍乐观的面对,他始终都是以这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给的这些磨砺,因为他坚信: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无论是走在云端还是趟在泥里,都将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这样执着的追求,这样坚定的信念,这样踏实的生活,注定了XXX同志无悔而精彩的人生。

推荐第6篇:村党员防汛抗洪先进事迹

6月18日以来,xx县遭受连续暴雨袭击,河水猛涨、庄稼被淹、道路被毁、桥梁中断。全县受灾人口达20万,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元。在这次抗洪抢险中,该县xx镇纪委书记xx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尽职尽责。在滚滚洪流面前展示了一个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敬、英勇无畏的卫士情怀,写下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的动人篇章。

6月18日,xx镇坊坪村河流里的洪水如一头咆哮凶猛的野兽,横冲直撞,本来只有3米左右宽的小河此时已成了近30米宽的一片汪洋。下午1点半左右,xx和几个干部赶到坊坪村查看水情,布置抗洪防灾工作。就在与旁边干部商议险情时,突然听见群众疾呼“救命”的声音。一位妇女气喘吁吁地报告说,该村烟农邓大火的妻子郑玉方在田里拔秧时被洪水冲走了。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xx飞奔至现场,此时郑玉方已经被冲出50多米远。幸运的是,河中有一棵杨柳,郑玉方正死死抱住了树干,可洪水中的她就像一叶浮萍,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可能。河岸上30多个人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我在这儿,大家不用怕。”xx铿锵果断的话语立即使慌乱的群众安静下来。他一边打电话给110,一边组织抢救。郑玉方的丈夫邓大火望着洪水中的妻子嚎啕大哭,可面对那肆虐的洪水,他也只能望而却步。 “不能丢下她!”xx像是在给自己下命令。他叫人找来绳索和长竹竿,把绳子系在竹竿上,再把竹竿慢慢靠近郑玉方。由于水势太猛,竹竿很难接近郑玉方。他几次不顾个人安危,趟入洪水中。1次,2次,3次……终于,郑玉方抓住竹竿了,大家一起使劲,呐喊,加油。“上来了!”“上来了!”,邓大火抱着妻子热泪盈眶。看着欢心雀跃的人群,看着被安全救起的郑玉芳,xx欣慰地笑笑就匆忙地离开了。他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大桥头,水库边,山坡后,农户家……

“累点,没啥,只要能安全挺过这几天就好了。”

6月22日傍晚,从坊坪村安置群众、查看险情回来后的xx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在政府食堂扒完几口饭后,又匆匆忙忙来到下街村巡查。在一农户的屋后,他发现一面残破的墙,墙角早已斑驳不堪,此时雨水已漫过墙角,墙身雨水淋漓,虽已是废弃多年,但是墙壁前后紧邻几户农户住房,夜里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向镇党委汇报险情,组织人员连夜拆除。危险排除了,但是天也露出了微白,又是一个不眠夜,这已是洪灾发生以来连续第三个不眠夜了。这几天,他始终坚守岗位,奋勇在前。抢救受困人员和物资,深入河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巡查排查,细心劝导群众转移,安置重灾户,特别是为了防止人员回流,他与同事常常半夜起来挨家挨户巡查。头发乱了,眼眶陷了,裤腿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的雨鞋布满了黄泥。当问及是否辛苦时,他说:“ 累点,没啥,只要能安全挺过这几天就好了。”多么质朴的言语啊。在灾难面前,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纪检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拳拳的赤诚之心。

推荐第7篇:抗洪一线公仆情——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抗洪一线公仆情——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洪流滚滚,浊浪滔滔。当特大洪灾汹涌而至,xx区xx镇毗邻渠江的13个村一片“泽国”。公路、房屋、庄稼全被泡在洪水中,美好的家园成为了一座座孤岛。

洪魔面前,xx镇党委书记xx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领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洪救灾,连续3个昼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公仆赞歌。

与洪水赛跑,安全转移人员1.2万人、物资350吨

17日晚,xx的手机接到洪水预警后,当晚立刻将班子成员召回镇上,召开党委会议,科学安排、周密布署抗洪抢险工作,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曾经历过多次洪灾考验的xx心里特别清楚,洪水水位线以下有多少农房被淹,应撤离多少群众。据此,他将全镇54名党员干部全部分派到13个受灾村,成立抗洪救灾党员志愿者突击队,要求全体人员与村民同吃同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164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从18日上午开始,xx就来回奔忙在渠江沿线的村组和院落,带领镇村干部挨家挨户组织群众有序转移。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 “一定要安全转移群众和财产,确保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9日晚9点50分,xx在坳盆村带领镇村干部巡逻时,发现6组一座楼房的二楼房间内透着灯光。“不好,还有人没有转移出来!”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的xx沙哑着嗓音喊道。此时,洪水已经将楼房四面围困,要想救出被困人员已是不易。

“快来救救我们,我们出不来了。”楼房内的人发现有人后,大声叫了起来。经询问,原来他们是从外地来xx港参加建设的7名农民工。

xx仔细勘察了一下地形,发现洪水中有露出水面的电线,还有堆码的建筑材料,用渔船和橡皮艇显然是没法的了。此时,离洪峰到来只有1个小时,再不赶紧救人就来不及了。 “快拿绳子来,捆在腰间涉水救人!”xx一声令下。随后,他和两名党员志愿者突击队队员脱掉长筒靴,将绳子往腰间一系,跳进齐胸深的洪水中,往20多米外的被困民工慢慢移动过去。洪水在迅速上涨,哗哗的水流声令人心惊,xx一行人被洪水冲得摆晃不止,他们相互牵着手,攀着洪水中的建筑材料,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着脚步,12分钟后才到达被困楼房。xx将绳子交到7名农民工手里,让他们系在腰间,大家又一同往回走。到10点20分,终于将7人全部顺利地营救了出来。随后,xx又叫来车辆,将7人送到集中安置点,让他们换衣服,并泡上方便面让他们吃。看到镇领导干部如此关心自己,7名农民工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道:“谢谢,谢谢,要不是你们,我们就有生命危险了!”

在洪峰到来前,该镇共安全转移群众12000余人,抢救被洪水围困群众7人,转移物资350吨,无一例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无一家财物被洪水吞噬。

灾民安置:1360名受灾群众集体住进临时“新家”

房屋被淹,转移出来的大量群众如何安置?xx和镇村干部除动员受灾群众投亲靠友外, 分别在护坝村、虎啸村、坳盆村、园门村等6个地方建起集中安置点,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蓬120顶,并租借民房及学校教室60余间,同时,安排干部送来矿泉水和食品,派出医疗小分队为群众免费看病拿药,让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

19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xx镇护坝村唐家湾集中安置点看到,公路已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很多蓝色的帐蓬。大雨中,xx正在现场指挥党员干部们搭建帐蓬、安排布置受灾群众伙食等相关工作。“这个点计划共安置受灾群众200余人,需搭建帐蓬20多顶,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xx告诉记者。

“洪水来得太快了,我家房屋今天早上7点还不到就被淹没了一楼。在危急时刻,是谢书记把我们转移出来,为我们搭起了帐蓬,一日三餐也为我们安排好了,这儿就是我们的‘新家’啊!”坐在帐蓬中,护坝村4组村民何中仁一家三口感慨万端地说道。

从19日开始,xx每天都要安排人员给各安置点送去大米、菜油、猪肉、蔬菜等物资,他也多次走进帐篷和灾民交心谈心,鼓励他们挺起胸膛,树立战胜洪灾的信心和决心。每次看到谢书记到来,群众仿佛就看到了救星,看到了希望。“洪水让我们的家没了,但有了谢书记,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挺过去,再大的灾难我们都不怕!”受灾村民杨琴感慨地表示。

灾后重建:全力抓好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

9月20日上午,肆虐了两天两夜的洪水开始缓慢消退。昔日洁白美丽的农房、生机勃勃的田园满目疮痍,一片狼籍。看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被洪水毁于一旦,xx虽痛心不已,但他的内心同时升腾起更大的斗志:“一定要抢抓时间,抓好灾后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

20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护坝村公路边看到,xx正和党员干部们一道在公路上清除淤泥。多日来的劳累使他的脸上充满了疲惫,但他坚定地告诉记者:“洪水还没有完全退却,我们的清淤战斗刚刚打响,在没有取得最后胜利之前,我们党员干部绝不撤离抗洪第一线。”目前,该镇已组织清淤人员1300余人,备足消毒药品2吨。

xx说,清淤结束后,他还将与镇村干部一道,深入受灾村组,逐户核实受灾情况,安抚受灾村民。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全镇将及时制定重建规划,按照“灾后重建注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与‘挂包帮’相结合”的思路,规划村民集中建房点,向受灾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发展萝卜、白菜、儿菜等晚秋作物3500亩,在园门、护坝建示范片1000亩。同时,积极帮助6户旅游业主完善公共设施,及早恢复农家旅游经营。

xx说,大灾更能体现大爱,关键时刻,作为群众主心骨的党员干部更要和受灾群众一起并肩战斗,用实际行动创先争优,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推荐第8篇:防汛抗洪一线旅游局长先进事迹

抗洪女杰—记防汛抗洪一线旅游局长**同志的事迹

受强降雨影响,洪河分洪道水位急剧上涨,汛情就是命令,县包段郢乡防汛工作组、县旅游局长**同志得知汛情后,她不顾自己的安危,于7月4日冒着大雨连夜赶往所包防汛堤段,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她所包的堤段是一级河左堤和右堤,全长10500米,她到乡后就迅速赶往大堤上查看水情,

有的同志看她是个女同志,水情大,就让她别去了,但她仍然坚持冒着大雨,赤脚蹭着泥泞到堤上查看。巡堤以来,她和其他男同志一样日夜坚守在大堤上,每天步行10多华里把所包大堤巡查一遍,不放过一丝疑点。下乡防汛对她来说是第一次,身上被蚊虫叮咬的都是浓泡,白天一身汗,夜晚一身泥,脚上还磨出了许多血泡,她从不叫苦叫累。

防汛期间,中间有两天天气好转,水位稍有上止回落,同时她家里有急事曾几次打电话要她回去一趟,但她对指挥部的人说:“防汛如打仗,上级没有通知撤退,我决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否则就是失职”。

7月8日夜,分洪道左堤马坡段出现较大的雨淋沟,对大堤的安全是一个隐患,乡指挥部及时派人前去处理。**虽不是此段堤防的承包人,但她听说后也立即赶往现场,并和民工们一起装填泥浆,还连续扛了十多袋

五、六十斤重的泥袋。她坚持和民工们奋战了四个小时至次日零晨3点多,终于把雨淋沟填实了,消除影响大堤安全隐患。

7月14日,**又接到县防汛指挥部命令,立即赶赴蒙洼蓄洪区,几个外国记者在采访时由于风大天黑,小船被困在深水区,因语言不通,急需会英语的人员前去营救。她又是县外事办主任,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接到通知后,她带上救生衣,乘上小木船前去营救,她虽包点在洪洼,蒙洼接待任务重,她又主动请缨,到防汛最重的灾区协助县防汛指挥部服务外事接待工作。在蒙洼前线,有位记者劳累过度,生病了,**又主动陪着他去医院看病、拿药,看着他吊水,即使工作那么忙,她也不忘她的本职工作,她从互联网上为**一中聘请两名外语教师来义务教学20天,7月18日是外教luanne的生日,那天晚上她又赶回去为她过个生日,luanne感动热泪盈眶,说:“这是我几十年来最感动、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总之,外事无小事,流利的英语,不卑不亢的作风更是令人惊叹,哪里需要她不到哪里去,不愧为帼女杰!

推荐第9篇:抗击雪灾先进事迹:用抗洪的精神抗击雪灾

背着粮、扛着米、挑着菜,大年初二,皖南石台县的送粮突击队踩着山道上厚厚的积雪,前往当地海拔最高的七都镇七井村。在春节的前两天,石台县组织全县的党员干部奋战了一个星期,打通了镇上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一些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家庭和五保老人由于分散居住在山里,冰天雪地的到镇上一趟可不容易。送粮突击队决定:背粮上山!中央台记者奚丹霓:在石台县七都镇,村民大都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上,平时村民到山下集贸市场买东西呢,一般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由于雪天路滑,这些送粮队员等把粮食送到村民手里,至少需要

三、到四个小时。在七井村村民王炳辉家,送粮突击队卸下了一批货。安徽石台县七都镇七井村村民王炳辉:雪灾啊,政府重视老百姓,把路也铲通了,(年)货也都不缺。而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遭受的最严重雪灾中,安徽受灾人口达1330万人,境内高速公路基本瘫痪、3万多司乘人员滞留。安徽省打破常规,实行了战时指挥调度体系应对雪灾,统一调度十多个部门,确保抗灾政令畅通,各项工作紧张有序。13位省级领导踏冰上路,包干负责重要道路的保畅工作,全省交警全警出动,24小时不间断在高速公路上巡逻,服务和帮助司乘人员。党员、士兵、普通群众,近20万人的“破冰大军”和坦克、大型铲车、装甲车组成“装甲部队”连续奋战半个月,到2月3号,安徽省内高速公路全部贯通,滞留车辆和人员全部为零。安徽黄山台记者赵俊燕:这里是安徽省休宁县,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海拔1200多米的茶籽岭,今年的持续性降雪,茶籽岭周边的两个乡镇十多个行政村供电一直保持正常,这都是因为我身后的这些电力护线工们夜以继日、维护线路,破冰除雪。一线电力职工日夜奋战,安徽省政府还成立了煤电油运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煤电供应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经委建立电煤供应实时监测调度视频系统,对电厂存煤、发用电情况、煤炭发运情况等进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报告。多项措施的准确实施,保障了安徽省电网没有出现拉闸限电情况。与此同时,安徽省农业、商务和财政部门通力合作,重点保障了蔬菜、肉蛋奶、粮油和成品油的市场供应。全省动用16家省级储备基地的1.26万头生猪活体储备投放市场。

推荐第10篇:抗击雪灾先进事迹:用抗洪的精神抗击雪灾

抗击雪灾先进事迹:用抗洪的精神抗击

雪灾

背着粮、扛着米、挑着菜,大年初二,皖南石台县的送粮突击队踩着山道上厚厚的积雪,前往当地海拔最高的七都镇七井村。在春节的前两天,石台县组织全县的党员干部奋战了一个星期,打通了镇上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一些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家庭和五保老人由于分散居住在山里,冰天雪地的到镇上一趟可不容易。送粮突击队决定:背粮上山!

中央台记者奚丹霓:在石台县七都镇,村民大都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上,平时村民到山下集贸市场买东西呢,一般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由于雪天路滑,这些送粮队员等把粮食送到村民手里,至少需要

三、到四个小时。

在七井村村民王炳辉家,送粮突击队卸下了一批货。

安徽石台县七都镇七井村村民王炳辉:雪灾啊,政府重视老百姓,把路也铲通了,(年)货也都不缺。

而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遭受的最严重雪灾中,安徽受灾人口达1330万人,境内高速公路基本瘫痪、3万多司乘人员滞留。安徽省打破常规,实行了战时指挥调度体系应对雪灾,统一调度十多个部门,确保抗灾政令畅通,各项工作紧张有序。13位省级领导踏冰上路,包干负责重要道路的保畅工作,全省交警全警出动,24小时不间断在高速公路上巡逻,服务和帮助司乘人员。党员、士兵、普通群众,近20万人的“破冰大军”和坦克、大型铲车、装甲车组成“装甲部队”连续奋战半个月,到2月3号,安徽省内高速公路全部贯通,滞留车辆和人员全部为零。

安徽黄山台记者赵俊燕:这里是安徽省休宁县,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海拔1200多米的茶籽岭,今年的持续供应降雪,茶籽岭周边的两个乡镇十多个行政村供电一直保持正常,这都是因为我身后的这些电力护线工们夜以继日、维护线路,破冰除雪。

一线电力职工日夜奋战,安徽省政府还成立了煤电油运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煤电供应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经委建立电煤供应实时监测调度视频系统,对电厂存煤、发用电情况、煤炭发运情况等进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报告。多项措施的准确实施,保障了安徽省电网没有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与此同时,安徽省供应、商务和财政部门通力合作,重点保障了蔬菜、肉蛋奶、粮油和成品油的市场供应。全省动用16家省级储备基地的万头生猪活体储备投放市场。在合肥市周谷堆市场,记者看到满载着农产品的车辆往来穿梭。

第11篇:抗洪事迹

市场办抗洪事迹简介

一、7月30日,按照市防总统一部署,我局全体人员均投入到松江东路护堤防汛一线,大概11点20分左右,市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淼、刘占宇两名同志巡堤至市肛肠医院对面江堤时,听到观江市民说江里好像有一个人。王淼、刘占宇两名同志报告后立即下到江堤边查看,确实发现有一男青年泡在离岸边20米左右,齐胸深的江水里,双手抓着网球场的护栏,脸色已发青,因周边树木较多,较难发现。王淼、刘占宇同志一边与该男子沟通,一边走入冰冷的江水,慢慢的向该男子靠近,岸上的围观市民都在喊着小心、小心。王淼、刘占宇同志不顾冰冷且齐胸深的江水,慢慢走到了该男子身边,从两侧抱住了该男子,并一步一步拉着他走向岸边,岸上的市民都屏住了呼吸,当看到三人在赶来支援的队友的帮助下成功上岸的瞬间,掌声和欢呼声响了起来。市场办的工作人员报警后给他拿来了面包、火腿肠和水,并询问该男子名字和住址等情况,但该男子表达不清楚,吃完东西后自行离开了。

二、市场办管理科科长郭士柱同志老家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足自治县木奇镇水手村,他70多岁的老母亲和妹妹就生活在这里。由于近期东北地区普降大雨,东北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正值我市全面抗洪救灾的关键时期,突然传来了家乡也发生洪灾的消息,房子冲倒了,

妹妹一家和老母亲仅带着抢出来的一点粮食退到了山上。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抓紧时间回去看看,可他坚持不走,他说“这也是我的家,这里更需要我,我母亲说了,没事孩子,妈抢出了一点小米,饿不着”,就这样,郭士柱同志一直到今天还坚守在我市抗洪救灾第一线。值得一提的是,郭士柱的弟弟也是我市武警支队现役军人,也正在我市抗洪抢险第一线。家里的两个男人,母亲的两个儿子,都顾不上自己的家和母亲,为我市几百万市民的平安坚持奋战在抗洪一线上。

第12篇:抗洪英雄事迹

孟祥斌,第二炮兵某旅机要参谋。

孟祥斌带着妻子叶庆华和女儿到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余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不顾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13时40分,被打捞起来的孟祥斌被送往医院急救,但是却没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陈大桂,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在家休假的陈大桂舍生忘死救出11名被困群众,自己和4位亲人却被滑塌的山体掩埋,壮烈牺牲,年仅26岁。

郑益龙,武警广州支队船艇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外出途中勇救落入珠江青年陈永标,自己却不幸被激流冲走。

第13篇:抗洪先进个人

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肇源县民意乡中学

葛琦

7月份以来,肇源县强降雨频发,上游尼尔基水库泄洪,境内松花江、嫩江流域水位持续超警。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县委引领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奋战一线,用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克困难,奋力抗灾,成为防汛大堤上冲不垮的堡垒、压不倒的旗帜。民意中学所在地民意乡更是汛情严重,嫩江水位持续告急。身为校长,葛琦同志深知学生安危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保卫学校财产安全更是职责所在。

1、葛校长安排学校领导、教师24小时轮流值班,责任到人,及时了解洪灾情况,启动洪灾应急预案,责任到岗。通过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疏散演练等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救护技能。通过家校通、校园网、电话通知、校园公告等形式,通知家长监护,安排好学生暑假期间在家的生活和学习,告诉学生不得到水边玩耍及野游野裕,防止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2、八月份针对愈益紧张的汛情,学校迅速组建了中青年教师参加的防汛抢险志愿者服务队和防汛抢险突击队。葛琦同志与抢险队员放弃假日休息,主动到民意乡嫩江堤段参与抗洪抢险,大家与群众一起打木桩、装沙袋、夯基础。其中夏文艺老师、杨金峰老师的妻子也到嫩江堤坝参与了抗洪抢险。虽然劳动量大、天气炎热,但是葛校长和抢险队员门保卫家园的决心未动摇丝毫,他们以实际行动响应市县文件指示要求。

3、自8月22日汛情严重的嫩江民意乡堤段增援了大庆高炮师预备役二团240名官兵,临时驻扎吃住在民意乡中学以来,葛琦同志积极安排学校组织专人搞好服务。首先安排食堂承包人员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全员提前上岗,为可亲可敬的子弟兵准备可口饭菜。他经常深入食堂宿舍,了解驻军生活上存在的难处和不便,与驻军官兵沟通交流,积极解决存在问题并无条件地努力做好驻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宿舍管理人员打扫好宿舍卫生,专业维修人员修理好上下水,后勤管理人无条件支持驻军部队的日常生活要求。让前来支援我县的子弟兵感受到家的温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防汛工作中。

4、在全县安全转安置工作中,葛校长领着部分教师想应配合县乡文件精神积极走访低洼地段学生家庭和五保军烈家庭,积极做好转移安置的动员工作,对于不在意的群众和存在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的群众,不急躁不敷衍,阐明厉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且积极帮助做好转移安置工作,顾全大局,确保人民群众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5、葛琦同志家在肇源,虽然老母亲行动不便,妻子身体有病,但是他心系民意乡中学师生和民意父老乡亲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暑假40多天,他有30多天吃住在民意。亲属的孩子升学他抱歉地没有到场,外地的同学相约他委婉地拒绝了,挚友的嘱托事情他无限期地拖延了,虽然亲属、同学、挚友当时不理解,但是熟知他秉性的人更加理解、敬重他了。开学初,葛琦同志和民意中学领导班子成员积极走访受灾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长疾苦,力所能及地解决存在问题,力求抗灾保学,让民意乡学子有书读、读出成绩、读出未来。 葛琦同志带领全校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体现了教书育人是职责,灾难时刻奋勇向前的师魂,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肇源县民意乡中学

葛琦

2013.9.1

第14篇:抗洪事迹材料

平凡岗位尽职守

抗洪一线铸丰碑

——记前进农场第十五管理区 谭成亮

谭成亮同志生于1974年10月,现年39岁,2007年3月至2012年5月任第十五管理区治安员,2012年6月至今担任十五管理区农业技术员。谭成亮同志将大量心血倾注在管理区的和谐稳定与水稻种植标准化上,工作成绩屡攀新高。2013年8月黑龙江流域青龙山莲花河段水位告急,在危难之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了党的宗旨,彰显出农垦人保家卫国的豪迈大气。

出道保安员,心藏大志向

十五管理区位于前进农场东南方向,共200多户居民。这个管理区外地人口居多,属于流动人口较大的管理区,管理不便。谭成亮仔细思考创新工作,首次提出网格化分组管理模式,让群众直选栋长,管理区领导干部分栋到户,形成了领导班子+栋长+栋户的综治维稳网络。在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和服务方面。他及时对外来人口情况及外来人口租赁房屋等做了详细登记,把散居在管理区的外来人口纳入居民区管理,与其签订计生、治安等方面协议,为其办理相关证照,积极鼓励暂居人群参加管理区活动,把外来人口的某些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用真心诚心换取他们的信任,用形象、风气留住他们的脚步。他曾经承诺:在任一天,就要为百姓保平安一日。五年来,小谭的身影日夜穿梭,不辞辛苦累计

完成入户走访千余次,调解各类纠纷百余件。出色的工作业绩使管理区多次被评为“平安管理区”的称号,谭成亮本人也在2011年被评为“先进治安员”的光荣称号。

虽为治安员有着鸿鹄之志,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从不妄自菲薄。在他走访入户的时候,发现依然有很多困难户,跟不上农场发展的大步伐。他同管理区领导一道,积极思考深入研究,琢磨出了一条富民强区好路子,那就是带领群众开展蔬菜种植和规模化养猪,大力发展自营经济。种菜养猪他是外行,他就边学边指导。管理区职工陈远章如今腰板挺着倍儿直,是远近闻名的猪倌,现养殖规模达到200多头。谈起他的创业路还常常念叨谭成亮。“开始养猪的时候,我顾忌很多,是小谭跟我一起抓猪苗,看书学习,遇到问题还带我去农场请畜牧专家,真是把我扶上马还送我一程”。那时候,一个大小伙子整天研究瓜果梨桃,不怕脏累的在猪舍里进进出出。就是这份和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让这个普通的治安员愈发光彩。

谭成亮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似乎超出了治安员的身份。工作需要使得他的爱人时常抱怨他不顾家,说他对自家人不上心,就对外人热心肠。她常年家里外里、田间地头的让她少了很多婀娜。媳妇起初的不解和唠叨慢慢被这个工作狂人所融化。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称赞也让她内心美滋滋的。谭成亮的爱人笑着说:“他真把自己当成警察、当成公仆了,时间长了我也觉得自己是警嫂啦!

投身大农业,同铸致富路

2012年,谭成亮顺利通过农场技术员准聘考试,走上了管理岗位。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的热情有增无减。他本人2003年开始旱改水种植水稻,从开始的外行到今天的水稻专家,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工作之时他奔波在田间地头,常常是油泥一身汗。

“致富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谭成亮说。第十五管理区职工王洪瑞因车祸致残,由于家中劳动力短缺,加上先进技术应用不得法,使得产量不高,连年都是管理区的低收入户。根据王洪瑞家的实际情况,谭成亮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并帮他协调贷款10万元,解决了种地所需资金。插秧的时候,王洪瑞家没有插秧机,谭成亮就帮他联系,缺少人手,帮他雇人,看到整齐的秧苗插在田间,王洪瑞笑了,谭成亮也长出了一口气。农忙时节王洪瑞家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谭成亮的身影,指导他如何提高整地标准,合理用肥,合理施药,抓住农时,落实农场质量效益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洪瑞种的150亩水田,纯收入达6万元。当年迈出了低收入户的行列。王洪瑞感激地说:“多亏了有小谭的帮助,来年我一定把地种得更好。”

坚守莲花河,大爱谱赞歌

因连续降雨和俄罗斯水库泄洪的影响,2013年8月12日青龙山农场莲花河水位不断上涨,超过警戒线,为确保莲花河延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前进农场全力助青龙山农场

抗洪抢险。面对严峻的雨情、灾情,在农场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按照农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谭成亮作为抗洪抢险突击队队员,他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救险情,他是管理区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8月18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莲花河汛情危急。农场武装部要求每个单位必须留守值班人员,作为曾经是治安员的管理人员,谭成亮接到通知后主动要求前往莲花河,这一去就是十几个日夜,他们组成抗洪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为使职工群众受灾损失达到最低,他时刻关心汛情,每当命令一下,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抗沙袋、打桩子,顾不上个人安危。因为打桩固堤河水一天的浸泡,他的脚指浮肿,脚底泡囊,早上醒来不敢着地,但当突击队接到新的命令时,他又穿起潮湿的胶鞋,奔赴了新的战场。在护堤巡堤时期他经常是半夜起来,提着手电就着微弱的月光,仔细查看堤坝状况,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在长堤上留下一串串坚定的脚印。作为一名积极分子的他,在这次抢险抗洪中始终保持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论精神,他是管理区的一面旗帜。青龙山莲花池大坝离

前进镇约70 公里,莲花池大坝一旦垮塌,万亩良田耕地将瞬间被淹没,后果十分严重。在大灾面前,谭成亮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当先、顽强拼搏,他高强度连续工作十几个个小时,仍然坚持。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突击队所有队员。由于连续工作,谭成亮身体状况明显招架不住,硬是被管理区领导从前线拉了回来。妻子见到瘦了10斤的谭成亮泣不成声。因连续降雨,农场

7、

9、11排干水位上涨,水田倒灌,严重危机管理区的农业生产。不安分的谭成亮回场的第二天就来到受灾地号,同种植户们一道抢排积水,力保秋收。

谭成亮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兑现了一名非党积极分子的承诺: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谭成亮是基层岗位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用自己的胸怀贴近群众,用自己的热心温暖群众,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树展英姿。

第15篇:抗洪诗朗诵

男:我们曾在平常得,如水一般的日子里 渴望寻找英雄。遥望星辰,一颗一颗的数着 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的英

女:突然有一天,温顺的水流打破了1600年的沉默 抛出一个巨大的答案 天空和大地同时泪流

男:洪水吞没了我们的家园,却, 亮出了你的底色! 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真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女:冬天,你在和我们一起赶集的路上, 开着那台拖拉机,它突突的声响是你欢快的心跳 好像是在提醒你,要给爹娘、媳妇儿和儿子 采办最好的年货

男:秋天,你和所有的庄稼人一样

图的就是个风调雨顺,寻常的愿望如同你寻常的模样 女:寻常得,让我们从来不曾,把34岁的你和英雄一起守望

你的名字总被另一个名字替代:农民 男:就像很多我们身边的同胞,我们只知道 他们叫军人,叫教师,叫工人,叫出租车司机,叫冬泳爱好者

叫我们早市上随时见到的邻居,叫我们,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水,也许一辈子, 都不会谋面的个体商人

女:就是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这些寻常的父老乡亲普通士兵

和你——农民于洪江——站在了一起,

你们因水而来,又为水,手拉手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生命之桥

男:风和日丽的时候我们叫它:平民

灾难降临时,苍天代我们,喊它一声:英——雄! 女:我们曾在镜头前,一次次地对你说 坚强 自救

灾难来临时千万别慌张

男:但是,就在,口前,旺起,桦甸,无数个灾区成为一座座水中孤岛的时刻

你的善良和你们善良的光芒 扫除了人世间不应有的疑惑和阴霾 让世界看到了英雄吉林的博大! 女:我们曾在会议上,一次次地对你讲 成长 力量 不能永远依赖社会的肩膀

男:但是,就在洪水滔天,是保全自己还是舍己救人的危难时刻

你的勇敢和你们勇敢的形象 让世界看到了英雄吉林的力量! 女:今天,当你们集体出现在世人面前平民英雄就像那灿烂的星空 把所有的灾区照亮 合:你们用平凡的身躯 在抗洪救灾的天地间写下 多难兴邦

男:你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故事 女:你是我们一直渴望追随的榜样 男:没想到你们就在我们身边 女:就在生死相搏的第一线上

男:来自民间的可爱的英雄啊 正是你们 把一个可爱的吉林

合:生动的伫立在大灾面前 洪水之颠

男:因为你们,狂妄的炸雷不再怒吼,开始默默哀悼 女:因为你们,挑衅的洪水不再咆哮,开始悄悄退却 男:因为你们,落水老人的微笑,已经被苍天刻录! 那是生命对生-命-的-感-恩- 女:因为你们,牺牲的救援官兵在天堂里听到了 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那是救与被救,助与互助的人性之光, 高!挑!千!古!

男:于洪江,你的名字从此,叫做英雄 和你一样的人们从此,叫做英雄

女:但我更愿意记住你全家福上憨厚的笑容 想像你刚买回那台拖拉机时的兴奋,

你能想到吗,2010年的某个夏天,你将带着它救出120条鲜活的生命

而你自己却被洪水卷走

男:听村里人说,平时有什么事情找你帮忙,你总是笑呵呵地说:好

就像你去救人,往返8次,说了8个,好! 女:好!一定会好! 我们相信,从此吉林大地无论遇到多么大的磨难 都有平民英雄最结实的脊梁在那里挺立! 男:好,一定会好!

我们相信,一次一次的危机都会化解于无形 4百万吉林市儿女,会在白山松水间重新站起!

女:这一刻我们还要大声的告诉未来 灾难让我们失去的只有泪水 得到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信仰

女:我们要让流浪的月光重新找回明净与从容 男:我们要让哭泣的孩子学会用微笑点燃梦香 女:我们要让压弯的大撸继续摇响激流勇进的凯歌 在美丽的松花江上,再次划出跨越天际的彩虹 男:我们要让受伤的黑土地重新长出金黄的麦芒 在播满阳光的东北平原上,再一次刻画,吉林的希望! 合:那就是生命的尊严会一次次 在不屈的吉林儿女手中,被神圣的托起 这是我们对英雄,对生命,对这座城市 最好的报答:

英雄的吉林将永远 和谐和友善 勇敢而坚强

第16篇:98抗洪

李向群、楚河畔、高建成、朱治清、汪洋湖〃〃〃〃〃〃这些一个又一个陌生但不朽的姓名,人民记得,祖国记得!

高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高炮团225营一连指导员,成为一名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1998年8月1日,随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在湖北省嘉鱼县洲湾地段抗洪时,高建成为抢救战友光荣牺牲……

大家还记得李向群吗?这个英勇年轻的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他家虽有百万家产,但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选择参军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战士、优秀士兵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李向群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这位英勇的战士以其20年的短暂生命和22个月的短暂军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赞歌,被誉为“新时期的英雄战士”。

8月1日,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民垸堤坝突然溃口,洪水一夜灌满堤垸,约1.2万群众被困。广州军区空军武汉基地高炮5团1连指导员高建成等17名官兵和舟桥32旅2名战士为抢救群众光荣牺牲。这是入汛以来我军抗洪抢险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战斗。江主席和军委的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情十分沉重。当晚,一支支部队从陆地、水上、空中星夜驰援。陆军航空兵派出直升机3批9架次飞抵簰洲湾上空,向水中紧急投送了3万件救生衣。到8月4日,簰洲湾1.2万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全部被安全营救,部队直接救援、转移人数达9000余人。在这次大救援中,被洪水冲卷到树杈上,生命岌岌可危的6岁小女孩江珊被武警战士抱上冲锋舟的电视画面,曾让身边的同志热泪盈眶,也让全国亿万观众为之动容。

解放军和武警一共投入了13万人,还有200多万民兵。仅在湖北就集结了8万多兵力。济南军区、南京军区还准备了5个师的兵力,正处于紧急出动状态,可以随时调用。这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以来,我军在长江沿岸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重大行动。按照中央决定,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听从国家防总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斗争,调用了5800多部车,860多艘舟艇,60多架飞机,并投入了大量救灾器材和物资。其中,渡河、救生器材8万多件,帐篷3700多顶,被装25万多套,食品1100多吨,油料1万吨,给养器材3.5万多套,通信器材近2000部,各种工具25万多件。现在已经抢救转移群众300多万人,加固堤坝3800多公里,排除险情5500多处。

这次抗洪抢险,一共有100多位将军在一线指挥。像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钧、政委史玉孝,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政委方祖歧,济南军区政委徐才厚,武警部队司令员杨国屏、政委徐永清等。其中,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戴应忠少将在嘉鱼县簰洲湾民垸决口的抢险斗争中和400多名官兵一起遇险,在洪水中浸泡了10个多小时。 8月16日,长江干流防汛形势急剧恶化。这天下午,长江洪峰中最凶猛的第六次洪峰无情地冲击着长江大堤,湖北沙市水位达到44.95米的历史最高纪录,已突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的分洪警戒线。 当晚20时30分,长江抗洪一线部队计13.47万人全部上堤防守。这一夜,千里之外的荆江上空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大堤内巨浪翻滚,惊涛拍岸。大堤上灯火通明,军旗飘飘,“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吼声响彻夜空。抗洪将士们用钢铁般的意志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水涨堤高,硬是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如磐石的铁壁铜墙。

从18日上午开始,空降兵某部连续奋战18个小时,为汉江葫芦堤北堤加固了一条700米长的子堤。挡住了漫堤的洪水。19日凌晨1时,汉江新沟水位创历史最高水位,汉江干堤多处发生严重管涌,广州军区某部“红一团”、海军工程学院、武警及民兵突击队1000余人日夜苦战,奋力排除了20余起险情。总后武汉后方基地则尽全力为抗洪部队发放后勤物资,仅食品就有2500多吨,保证了官兵们吃得饱。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抗洪抢险的日日夜夜里,部队开进到哪里,各地政府和群众就立即组织起向导队伍、联络员队伍、技术员队伍、军需队伍、运输队伍、医疗队伍,随时完成支前保障;部队驻扎到哪里,哪里就即刻出现军人免费电话、免费出租车、免费餐厅、免费商店、免费旅店。在新闻工作者们采访发回的新闻报道中,有这样几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在九江,几千人的队伍集结大堤,吃饭一时成了大问题。九江市天雅酒楼等6家饭店、宾馆不讲任何价钱,主动承担了为一线官兵做盒饭的任务。在荆江,灾区的蔬菜一时供应不上,当抗洪大军在大堤上安营扎寨后,不少群众提前“包买”摊主的菜,放上“钱已付”的条子,指明送给解放军。在大庆,当地的气温已降至10摄氏度左右,在水中作业的官兵异常艰苦。在鲤鱼口险段,5名60多岁的老大妈带着棉被上堤。下水的战士一上岸,她们立即用棉被裹住战士们的身体。

在哈尔滨,有一个73岁的焦老汉。8月23日,他拿出自己珍藏了25年的茅台酒,来到抗洪大堤。焦老汉站在没膝深的水中,流着眼泪,给某炮团几十名抗洪勇士敬酒。老人双手颤抖得厉害,酒很难倒进杯中,一名战士说:“大爷,我替您倒。”老人说:“送别的东西我送不起,也拿不动,酒能驱寒,这杯酒我要自己倒、亲手端。”本来部队规定不能喝酒,但战士们被这位老人的真情感动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流着眼泪一饮而尽。还有一对8岁的双胞胎兄弟,他们从电视上看到抗洪战士的手磨破了,就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来4大包“创可贴”,送给守大堤的解放军叔叔……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迸发出来的、如同战争年代一样的拥军热情,时刻滋润着子弟兵的心田,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举世瞩目的98抗洪斗争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出动了30余万人,12500辆各型汽车,1170艘舟艇,200余架飞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为抵御自然灾害动用兵力、装备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共抢修加固堤坝10000多公里,封堵决口和排除险情14000余处,救出遇险群众300多万人。高建成、李向群、杨德胜等26名官兵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第17篇:1998年抗洪

1998年抗洪:军民团结战胜百年未遇特大洪灾

2010年07月20日 16:00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参加抗洪的解放军官兵

【前言】

1998年抗洪救灾的情景人们至今记忆犹新。众志成城,百年不遇的长江特大洪水屈服在全民族团结一心所迸发出的移山伟力前。

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巍然崛起,“九八抗洪”的情景很可能将一去不再。然而,可以断言,大江淘尽英雄,而“九八抗洪”之精神——那种在危难时刻全体民众所迸发出的坚强和勇气,力量和自信,那种品格和精神,已经积淀在我们民族的血管里、性格里,天地长存,日月永驻。

【导读】

1998年10月8日,人民大会堂,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党和人民在这里又一次给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崇高的荣誉。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举国上下的高度赞誉,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我军充分展示出坚决听从党的指挥,视人民利益重于一切的高度政治觉悟。

人们的思绪仿佛被江主席铿锵有力的讲话带回了几个月以前,把一幅幅气势磅礴的抗洪抢险画卷重又展现在人们面前。

1998年,几年一度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大发淫威,世界范围内天灾不断,幅员辽阔的中国也未能免受其害。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夏天,入汛以后,由于气候异常,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强降雨,雨量成倍增加,致使一些地方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沙市江段曾出现45.22米的高水位。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先后出现3次洪峰。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沿江沿湖的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在它狂乱肆虐的时候,成了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猛兽。

九江告急,荆州告急,武汉告急 大庆告急,哈尔滨告急。灾情一次次传向北京,传向中南海。一时间,洪水成了大江南北的共同话题,抗洪抢险成了长城内外的一致行动,一幕幕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动人画面在洪水中上演,一幅幅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雄壮乐曲在三江奏响。

坚决战胜这场洪水,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也是对中国人民与天奋斗的勇气、信心和力量的一场严峻考验。

自6月中旬进入汛期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密切注视\"三江\"地区的气候变化和江河汛情,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直接指挥这场斗争,始终与抗洪军 民心心相连,同舟共济。

抗洪初期,江主席就根据受洪灾威胁地区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严防死守\"、\"三个确保\"--确保长江大堤安 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战略方针;在长江抗洪抢险最危险的时刻 江主席果断下令,调动30多万部队紧急驰援,仅长江流域,就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用兵最多、以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布局 人民解放军大规模投入抗洪抢险,军民协同作战;在长江抗洪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江主席亲自下达决战总动员令,要求广大军民坚定信心,坚持坚持再坚持 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抗洪军民战胜了8次洪峰,取得了抗洪斗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江主席又一次亲临江西、湖南、黑龙江等灾区视察,肯定军民抗洪的伟大胜利,对全国军民发扬抗洪精神,重建家园,发展经济作出了具体部署。

在肆虐的洪水面前,在复杂的局势面前,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决策英明正确。党中央、江主席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整个抗洪斗争指明了方向,为广大军民出色完成任务,为夺取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人们不会忘记,7月20--21日 三峡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尤其是武汉连降特大暴雨,长江第2次洪峰将于23日通过武汉,第3次洪峰正在形成。这些引起了江主席关注,他打电话给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要求沿长江各省市特别是武汉市要作好迎战洪峰的准备,严防死守 做到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武汉等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月28日上午 江主席打电话给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询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 要求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为抗洪抢险做好服务工作。

7月31日,江主席在总参作战部电文上批示,在这次水灾中,\"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及时组织部队抢险救灾,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江主席的指示,给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8月6日,是长江沿线惊心动魄的一个夜晚。那天,荆江水位第一次超过分洪线。江主席打电话给温家宝指示,在原来基础上再增派部队,宁可多一点。江主席说多一点有三条好处:一个可以锻炼部队,这是和平时期对部队一次很好的摔打和考险的机会;二是可以增强人民的勇气,老百姓一看解放军来了心里就有了底,增强人民严防死守、保住大堤的信心;三是可以密切军民关系,加深军民鱼水之情。

8月7日夜,在汛情最危急的关头,江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了国家防总的工作汇报,对长江抗洪抢险工作作出了重要决定。这一天,九江大堤决口,江主席打电话给张万年副主席,指示及时调遣部队支援九江堵口抢险,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堵住长江决口。

8月13日,长江出现第5次洪峰时,江主席冒着酷暑赶到湖北。江主席乘飞机赴沙市。一路察看险情,一路鼓舞部队。 在洪湖大堤,江主席面对眼前虽经几十昼夜拼搏,却仍然精神抖擞的英雄部队,动了感情。参战部队打出了自己的口号和标语:\"空降兵部队坚决执行江主席命令,誓与长江大堤共存亡!\" 江主席大声说:\"你们当中有\'上甘岭特功八连\',上甘岭的精神永远活在全军指战员心中。你们当中还有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也永远铭刻在广大军民的心中。

\"现在,长江沿岸的抗洪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同志们有没有这个决心?\" \"有!\"\"坚决完成任务!\"\"请党中央放心,请江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毫不犹豫的回答,响彻云宵的回答。

8月14日,江主席在武汉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决战总动员令。

8月16日,长江第6次洪峰奔涌而来时,长江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按照预案,当水位超过45米时,就要考虑主动分洪。在这关系荆江分洪区几百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千钧一发的时刻,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记下了这样一段不平凡的作战值班记录。\"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紧急电话指示:江主席命令:一线部队\'全部上堤,军民团结,严防死守,决战决胜\'。\" 8月25日,当长江第7次洪峰到达时,江主席打电话给张万年副主席,了解洪湖地区抗洪部队兵力部署情况,就迎战第7次洪峰发布了指示,要求抗洪抢险部队高度警惕,充分准备,全力以赴,军民团结,以洪湖地区为重点,严防死守,坚决夺取长江抗洪决战全面胜利。

9月3日,江主席来到湖南抗洪救灾第一线视察指导工作。

人们同样不会忘记,在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之际,江主席对东北抗洪工作的关注。 8月18日晚,江主席两次打电话给温家宝,询问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救灾情况,并委派温家宝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慰问抗洪军民和受灾群众。接着,江主席又打电话给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详细了解黑龙江的抗洪形势。

8月19日晚,江主席又同到达哈尔滨的温家宝通电话,了解哈尔滨的城市防洪情况,再次重申了\"三个确保\"。 9月5日 江主席到黑龙江省视察灾情,慰问军民,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在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的同志都一直密切注视着全国抗洪抢险的形势,对受灾地区的群众十分牵挂。他们每天了解汛情、灾情和气象的变化,常常夜不能寐,深夜同在抗洪第一线的负责同志通电话,商量抗洪抢险的方案,研究部署工作。江主席原定9月初对俄罗斯和日本的访问,也推迟了。

按照军委江主席的指示和部署,四总部对抗洪抢险斗争进行了具体指导。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率总参谋部,坚决执行江主席的指示,按照军委的决策部署,像组织重大战役一样,及时向部队下达各种指令,协调部队开进。总政治部及时指导部队开展抗洪救灾中的政治工作,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率四总部工作组,代表江主席赴长江抗洪一线慰问广大官兵。总后勤部积极做好抗洪一线部队的物资保障工作,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要求:凡抗洪前线所需的物资、经费,都要快办、特办。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也十分关心部队的抗洪救灾,经常询问一线部队的情况。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领导总装备部竭尽全力保障抗洪一线的装备开得动、用得上。

8月

16、17日,长江第6次洪峰向中下游逼近;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内拉海等坝相继溃决,洪水直逼大庆。为了保证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向抗洪前线增派数万兵力;总后勤部决定,再次为抗洪部队增拨专项经费4000万元,用于生活和卫生防疫;总装备部决定,紧急补充给抗洪部队3000余万元的抢险装备器材和l600万元维修经费。

事实证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夺取这次抗洪抢险斗争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洪大军的精神力量的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每到抗洪的关键时刻,前线军民都能在最危险的地段见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身影。江主席亲临险区点兵布阵,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到一线慰问军民,温家宝副总理五下长江督战等,给战斗在一线的官兵以巨大的关怀和鼓舞。中央和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和慰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官兵的士气,鼓舞了斗志,成为广大官兵顽强拼搏的力量源泉。

这是一个充斥着无情的洪水却又充满强烈情感的夏天。洪水浩荡,泥沙俱下,却挡不住大江南北真情的奔涌,挡不住无数抗洪英雄义无反顾的脚步。

千里长堤,军旗招展。每一面猎猎飘扬的战旗,都浓缩着一支支英雄部队的光荣历史,战争年代它们曾经插上敌人的阵地,夺取一次又一次血战的胜利;如今,他们又成为千里长堤上的一抹抹最亮丽的风景、一道道最响亮的无声号令、一面面最震撼人心的鲜艳红旗。 点点迷彩,汇成绿色的海洋,当洪水带来的灭顶之灾袭向灾区人民时,他们首先看到的是身穿迷彩的解放军战士,是他们,在洪水面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洪水无情人有情,点点迷彩为洪水中的人民群众带来生的希望。听,那一首首来自抗洪大堤上的战地歌曲,正是点点迷彩的心声!

在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中间,许多战士都是十八九岁的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但是,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们个个都是铁打的英雄汉,都是人民的保护神,都是洪水中生的希望。

在抗洪抢险最紧张的关头,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解放军战士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豪言壮语,\"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水长堤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吧。 镜头一:8月1日,晚上8点25分,湖北嘉鱼簰洲湾。

一场灭顶之料突然袭击簰洲湾。由于民垸发生管涌进而溃口,溃口由10米迅速扩大到800余米,4亿多立方米的洪水以8米高的落差,疯狂地扑向垸内。垸内有一镇一乡、29个村庄、53000余名群众。垸内群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洪水惊呆了。一时间,逃难的人群,拖儿带女,四处寻找生还的希望。

这时候,赶去抢堵管涌的广州军区舟桥旅某营199名官兵和广州空军高炮五团某连的170多人,在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戴应忠少将率领下,半路上与洪水遭遇。

咆哮的洪水向这支抢险队伍劈头盖脸扑来。顷刻间,走在最前面的戴主任的指挥车便被淹没在滚滚浊浪中。5分钟后,洪水已经淹到了大卡车的车厢。面对突然变化的形势,戴主任大声让战士把自己的命令向后面传达:赶快用铁锹捅破顶棚伪装网;会水的和不会水的结成对子;立即脱掉外衣和鞋子;就地抢险,不惜一切代价把群众救出来。

水势越来越大,官兵们在戴主任的组织指挥下,在洪水中相互呼喊着同伴的名字,吹响救生圈上的哨子,使不少灾民与官兵都集结到一片小树林里,等待救援。

身陷洪水之中的官兵们自我组织起来,抢救群众。\"抗洪英雄\"、高炮五团某连指导员高建成,在危急关头,把救生衣让给了不会游泳的新战士,在洪流中继续指挥被洪水冲散的战士自救互救,在连续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后,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急流冲卷走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士罗伟峰,连续7次下水,把7名群众救上了大堤。当他第8次跳进洪水中时,被一位老大爷死死抱住,动弹不得。危险之中,小罗抱住了一棵大树,使尽全身的力气,双腿紧紧夹住树干,让老人坐在自己的肩上。整整一夜,水涨一寸,他就将老人往上顶一寸,硬是用自已的肩膀顶着老人,一直坚持到天亮。

仅仅一个小时后,簰洲湾大救援就开始了。空军某部和武警某部从不同方向展开了大营救,陆航某部3架直升机冒险向下空投救生器材,不久,海军某部也火速赶到,加人营救的行列。

小江栅,这个凭着对生命的渴望在小树权上坚持了整整一夜的小姑娘,被武警战士救起。营救小江珊的镜头,让全国亿万观众为之动容。正是通过这个镜头,全国上上下下都知道了江珊,知道了在洪水中挣扎的灾民们强烈的求生愿望,知道了在洪水中奋力救援的解放军官兵。

镜头二:8月7日中午,九江城防大堤4--5号闸决口。

洪水湍急,决口由3米逐渐扩展到近60米,堤内堤外落差高达7米多,九江城区50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危在旦夕。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南京军区抗洪指挥部紧急调遣部队向决口地段集结,军区司令员陈祖德、政治委员方祖岐要求抗洪抢险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堵住决口,同时在市区西部构筑第二道防线,坚决把洪水挡在城区外面,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连续3昼夜都在现场指挥。

8条民船被成功地沉到了决口处。水势虽有所减缓,但汹涌的洪水仍穿过沉船底部空隙往堤内奔涌,形势仍然十分危急。当晚6点多,驻浙某师两个团和驻闽某师以及武警某部官兵共1500余人陆续乘船抵达决口处,后续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赶到。

一袋袋碎石、煤炭、稻谷被投放到水中,在沉船外侧筑起一道新的围堰。8日晚,北京军区某集团军220名擅长打桩堵口的工兵被空运到九江,9日清晨投入战斗。他们采用新技术,在决口两侧直接用钢管搭架子投放石料。

洪水面前没有退路,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大堤上拉着一幅醒目的标语:\"抗洪抗到水低头,堵口堵到水不流\"。 在这场恶仗中,很多人连续战斗30多个小时,有的甚至两昼夜没有合眼,先后有20多人因脱水和疲劳过度昏倒了。战士翟冲在大堤奋战38个小时,昏迷不醒,被送进医院。在医院,他1次停止心跳10分钟,8次停止呼吸,昏迷时间长达42.5小时。成千上万九江市民自发前往医院看望翟冲,他们在心底里呼唤:\"小翟,你是为我们九江累倒的!\" 在3个昼夜的决战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24000多名官兵共填筑土石方12万立方米,筑坝用钢材80吨,堵口沉船10艘。

10日,九江决口的第三天晚上8时,决口封堵成功。洪魔在钢铁般的官兵们面前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

在中国灾荒史上,长江干提多次溃决,每次决口之后,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任大水冲毁自己的家园。可是历史会永远记住1998年的夏天,在九江,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史上的一个奇迹诞生了,这就是堵住了长江干堤的决口。

在堵口的决胜时刻,朱总理动情地对官兵说:\"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 9月4日,江主席来到九江决口处,高度评价了参加堵口部队的英雄事迹。他说:\"20多天以前,就在这个地方,九江城防堤决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正是你们临危不惧,团结拼博,堵住了决口,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长江干堤,保卫了九江。\"\"你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凯歌,创造了人间的奇迹!\" 镜头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全长300多公里,上起湖北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这段河道蜿蜒曲折,泄洪不畅,汛期往往成为地上悬河。荆江大堤作为武汉防洪的重要屏障,历来是抗洪抢险的重中之重,险中之险。空降兵某军1.5万名官兵就守护在这抗洪形势最为险恶的300多公里的堤段上,奋战79天,度过了79个不眠之夜。

8月10日,洪湖燕窝八八潭堤段发生特大管涌。洪湖一旦发生溃口,将直接威胁江汉平源8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武汉三镇在内的8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以及京广铁路的安全。

1500多名空降兵突击队赶到现场,面对险情,他们同时实施\"正反二级导滤\"和\"抽水反压\"两种方法抢险堵口。官兵们奋力突击,仅用14小时就在管涌周围筑起了一道高1.5米、周长500多米的围堰 很快控制住了险情。

8月16日晚,空降兵某军\"黄继光连\"连长在长江大堤上用移动电话拨通了中央电视台赈灾义演晚会电话,代表正在迎战长江第6次洪峰的全体官兵向全国人民表示:誓死守住长江大堤。 8月17日,第6次洪峰到达荆江大堤。面对汹涌而来的洪峰,万余名空降兵官兵发出震撼天地的誓言:坚决执行江主席的指示,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我在人民生命财产在!\"这一天,空降兵官兵奋战24小时,排除了28起重大险情。

79个日日夜夜,空降兵部队先后排除了300多处险情,创造了未溃一堤一圩的奇迹。保住了荆江大堤,保住了武汉三镇,保住了长江以北几百万人民的家园,也就保住了京广铁路。为此,在10月8日召开的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江主席亲自将一枚一等功奖章颁发给该军军长马殿圣。这是我军参加抗洪抢险官兵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将军,也是对空降兵某军集体的褒奖。

在这场南北两线同时进行的抗洪大战中,全军和武警部队通力协作,并肩作战,谱写了一曲诸军兵种大会战的抗天歌。空军航空兵出动飞机上千架次,源源不断地将抗洪大军和物资器材投送到抗洪一线;海军潜水兵在长江和松花江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水下探摸和摄像,海军航空兵配合地方水利部门进行航空遥测,为抗洪指挥部提供准确的资料;陆航出动几十架直升机,及时进行空中侦察指挥,投送抢险救灾物资,解救被困人员;舟桥部队出动近千艘舟艇,救群众,运物资;通信兵部队先后为抗洪部队调用长途电路251部,架设程控电话2588部,配发移动电话1358部,做到抗洪部队战斗到哪里,通信就开通到哪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顽强拼搏,广大军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成功地保住了大江大河大湖干堤的安全,保住了重要城市的安全,保住了重要铁路干线的安全,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全局上看,全国抗洪抢险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

1931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大水,长江干堤决口 350多处,武汉三镇被淹3个多月,沿江平原、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大部被淹,死亡14万多人,到处是衷鸿遍野、民不聊生。1998年长江再次发生全流域的大水,大部分江段水位超过了1931年,但损失却要小得多。万里江堤巍然屹立,沿江城市秩序井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历史对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滚滚洪流,更显示出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的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他们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革命队伍,是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是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柱石,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1998年夏天,在长江抗洪斗争中,荆江是否分洪无疑是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荆江洪水超过国务院“钦定”的分洪争取水位,一次重大抉择摆在人们面前:分洪,意味着921.34平方公里大地转眼化为泽国,33.5万人要转移,造成150亿元的经济损失;不分洪,如果决口,江汉平原、武汉三镇都将被淹,那损失就不是用百亿千亿所能计算得了的。彭子强撰写的《本届政府没有分洪———’98荆江分洪高层决策纪实》,介绍了中国最高层领导在千钧一发之际,是如何做出重大决策的。 荆江水情让朱总理大吃一惊 温家宝临危受命空降沙市

1998年8月6日傍晚。一架飞机从北京机场升空,向湖北荆州方向飞去。温家宝副总理沉默地坐在舷窗旁,这位国家防总的总指挥,要把抗洪战役的“指挥部”搬到长江边,搬到最险要的荆州边上来。

8月5日,他看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荆江河段险恶形势的紧急报告》。报告说:根据荆江防洪异常严峻的形势„„,准备作好荆江分洪区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必要时,请求启用荆江分洪区。

温家宝看到事态严峻,立即报告朱总理,其实几乎在同一时刻,朱总理也看到了这份报告,不禁吃了一惊。因为就在7月上旬,在荆州市他曾公开回答省市领导和新闻媒体说:“本届政府不考虑分洪。”万万没想到,事隔才多少时日,荆州的沙市水位已超过44.67米,离1985年国务院“钦定”的荆江分洪争取水位45.00米只差0.33米,形势非常严峻,令人震惊!

出发前,江主席、朱总理交代他说:中央原则同意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报告,只提出一条,这就是分洪的批准权限在中央、国务院,是否分洪必须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讨论决定。只有这一条必须由中央批准。

晚上9时45分,飞机在沙市机场降落。这已是温副总理今夏以来第四次飞抵荆州。他顾不上休息,连夜驱车赶往监利长江干堤险段实地视察水情。温副总理一边在大堤上巡视,一边掂量着湖北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家防总和国务院的分洪预案,心情格外沉重。分洪,意味着荆江分洪区921.34平方公里大地眨眼之间化为泽国,意味着33.5万人要转移,意味着大约150亿元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损失和灾后重建的巨大困难。不分洪,350公里长的荆江大堤守得住吗?如果决了口,江汉平原、武汉三镇都将被淹,那损失就不是用百亿千亿所能计算的了。两者之间,实在难于抉择,他心里还没有底,他必须进一步了解情况,找人谈话。

分洪区旁崩堤人心动荡

巨大压力下温副总理不轻言分洪

凌晨2时,温家宝听取时任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和广州军区副司令龚谷成的汇报。谁知汇报者刚讲了十来分钟,有人匆匆进来,走到公安县委书记黄建宏身边,悄悄告诉他,孟溪大垸溃口了!黄建宏忙把这一消息传递给荆州市委书记刘克毅。刘克毅大惊失色,与王平市长耳语,王市长一听也十分震惊,两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向副总理报告。刘克毅眼含泪水,声音哽咽地说:“副总理,凌晨1时左右,公安县孟溪大垸溃口了,它紧挨着荆江分洪区„„” “救人要紧。”温家宝马上说,“会议暂停一下,后院起火了。”温家宝对省长蒋祝平说:“马上联系部队,冲锋舟,还要派直升机去投放救生圈。”温家宝以命令的口吻说:“你们荆州有困难,尽管提出来,救人要紧,中央会满足你们的需要„„”温家宝又找解放军符部长联系部队支援孟溪大垸救人事宜,然后,会议继续。讨论的重点是荆江分洪的问题。

省委、市委的一些同志认为是否分洪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应该赶快定下来。会议室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温家宝知道,这是由于孟溪大垸溃口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在气势汹汹的洪水面前,人们难免有些紧张。他沉吟片刻,说:“登机之前,江总书记一再在电话里叮嘱我,一定要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分洪问题要慎之又慎,一旦分洪,几十万人要转移,一百多亿的财产要付之东流。我认为孟溪大垸的事再大,仍是局部,还是要严防死守大堤,是否分洪,还要看一看。但是,绝不能放松分洪区群众的转移工作。”

温家宝顿了顿,语气有些沉重地说:“不要轻言分洪,分洪需要报中央批准。省里提出分洪,一是要长江沙市超分洪水位45米;二是要水位仍在上涨;三是要长江上游、四川东部、清江流域继续下雨,发生大洪水。出现这三条,在这个情况下,我向中央汇报,经过中央批准,到时候可以下达分洪命令。分洪令下达以后,要再给群众一定的时间转移。”

沙市洪水紧贴极限 九江大堤突然崩溃 政治局连夜举行紧急会议

荆江分洪区在什么情况下启用,国务院1985年6月25日下发的国发79号文件里写得确确凿凿:“当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争取45米),预报将继续上涨时,即开荆江分洪区北闸6000立方米/秒至7700立方米/秒„„”

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荆江分洪区运用准备的命令》是8月6日中午12时下达的。当时沙市水位已到达44.68米。按照省防指命令,荆州市前指必须在8月7日中午12时前完成分洪区群众的转移任务,也就是说必须在指挥部成立之时起的20个小时内,完成44年来从没有实践过的33.5万人和1.8万头耕牛的大转移,工作十分艰巨、紧迫。

就在荆江分洪区群众撤离转移之时,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沙市水位不断上涨的消息令朱镕基总理心中不安,8月6日晚7时,他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同志通了电话。第二天清晨六点钟,他就打电话找温家宝、贾志杰、蒋祝平三个人。三人的秘书都说刚睡下不久,总理想他们刚开完防汛抢险的会议,总是要眯一会儿,就说不要叫醒他们,我可以等。从6时等到7时,朱总理还是忍不住了,让秘书叫醒了温家宝。在详细谈完水情后,温家宝汇报说,守堤的军民情绪很高,纷纷表示决心死守长江大堤。朱总理听了很高兴。但是,这一天的洪水气势也异常凶猛。早晨6时,沙市水位44.75米;7时,44.81米;8时,已达到44.84米;9时,44.87米;到11时,已经是44.98米了。

朱总理的心情随着水位的上涨也愈来愈紧张。更为严酷的是下午2时,九江大堤突然溃口决堤,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真正是意料之外,惊动了中央。而沙市水位还在不断上涨,很快就要突破45米,这是荆江分洪的争取水位,朱总理更加不安了。晚6时他赶到北戴河向江泽民总书记报告,商讨对策。

晚9时,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在听取国家防总的汇报后进行了非常严肃的讨论,会议足足开了两个小时。这个会议诞生了《会议纪要》,形成了若干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长江抗洪抢险工作的决定》。《决定》授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在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争取到45.00米),并预报将继续上涨时,视其时洪水大小,部分或全部开启荆江分洪区的进洪闸(北闸)。闸)。启用时虑到分洪区群众的转移情况,确保分洪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朱总理飞抵荆江前线强调 炸堤未必能解决问题

8日上午,一夜未眠的朱镕基总理又亲自飞抵荆州。然后,在温家宝、贾志杰、蒋祝平的陪同下,朱总理来到荆江大堤观音矶。

“这两天,我叫王忠禹一小时问一次水情。”总理说,“昨天会上,江泽民同志要我到湖北来,今天动身的时候我就知道沙市水位最近四个小时一直都没有涨。现在看来,水位有所下降,形势在好转,我感到很高兴。”

晚上,在谈到荆江分洪问题时,朱总理说:“„„谁来下分洪命令?现在常委会就定清楚了,授权温家宝。家宝同志跟我讲,就是下了分洪命令,也得等48小时,让群众跑出来才好。这句话非常重要,这也是常委的精神。„„我们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任,千方百计转移群众,给一定的时间,多顶一会儿再开这个闸。分洪以后,长江大堤的防守也不能放松。不要以为分洪后就万事大吉。1954年你这里分洪后,沙市水位下去了0.76米,到监利下40厘米,到洪湖只下20厘米。解决不了大问题,还是可能溃堤的。因为你分了洪,这里减轻了1米,但要垮的那个薄弱环节有减多少,还是可能垮的。因此严防死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要把希望和幻想寄托在分洪上。”

送走朱总理后,温家宝难以入眠,一个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问题又浮上心际:“荆江分洪区真的没有一个人了吗?真的成了无人区了吗?听说有的移民偷偷跑回分洪区了?移民的生活状况到底怎么样?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行,我不能光听汇报,我得亲自去看一看,轻车简从,不要去惊动他们„„” 长江委专家反对炸堤

温家宝仔细分析后决心严防死守

到了8月16日,风云突变,形势又一次急转直下。下午16时整,当时的水利部部长钮茂生紧急电话,要求水文预报处在60分钟内回答六个要害问题。这是国家防总总指挥温家宝副总理要对启用不启用荆江分洪区进行最后的定夺!

温家宝看到长江委的预报后,紧锁的眉宇舒展开来。他奉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之命,马上就要动身再飞荆州,此去荆州,分洪不分洪将见分晓,他表示要听听长江委的意见,并点名要见长江委主任黎安田和长江委的副总陈雪英„„

长江第四次、第五次洪峰顺利通过荆江后,水位已经逐渐回落。荆州人民好容易松了一口气,谁知风云突变,川东和三峡库区暴雨倾泻,清江流域山洪如瀑,致使8月16日的沙市水位在14时将回复到第四次洪峰时的超历史高位44.84米,在16时达到44.88米„„预计在20时将超过45米大关。形势一下子到了最凶险的时刻。

温家宝的飞机是晚上9时21分到达沙市机场的。省委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温家宝告诉他们,先缓一步,他现在最紧迫的是要先找专家谈谈。

陈雪英同黎安田一样是赞成不分洪的,他和黎安田对分洪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做不合算,划不来。“一碗水不用去拎大脚盆。”对分洪不分洪的争论或者说对立,关键之处在什么地方,陈雪英很清楚。为什么有相当的一些专家和行政领导主张分洪?因为他们不掌握应有的数据———最科学最准确的数据。没有这个东西,你就摸不透洪水的脾性,你就会产生畏惧心理。而黎安田和陈雪英有科学的准确数据。

与陈雪英谈完话和看完黎安田的书面意见后,温家宝沉吟片刻,有专家和部队领导同志撑腰,他觉得决策可以定下来了,觉得应该向江主席和朱总理报告了,他拿起了电话„„

荆江分洪区没有炸堤 历史最高水位洪峰终于低头

在向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汇报后,温家宝召见了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时间是17日凌晨1时30分。

温家宝恳切地说:“所以我现在找你们商量,能不能坚持严防死守,咬紧牙关,顶过去。因为即使分洪,对洪湖堤段险情会稍有缓解,但作用不大。” 温家宝还郑重地告诉当时湖北省的这两位主管:“我临来时,总书记交代,能不能考虑再看一下,坚持一下,慎重决策,坚守大堤。江总书记昨天已发出命令,解放军官兵全部上堤奋战两天,迎战洪峰。地方能否也下决心,让群众全部上堤,奋战两天,死守大堤。保住大堤,守住大堤,这是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加快分洪准备进度,拉警报,发通告,拉网式检查,不留一个群众,分洪的步骤、预案要搞好,检查每个环节,真正起到削峰作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8月17日9时,温家宝一行来到沙市,此时沙市水位45.22米,比1954年的最高水位高0.55米,高出分洪争取水位0.22米。洪峰最大流量达到53700立方米/秒,均创历史新纪录。他对江陵县委书记、县长和查堤人员说:“一定要严防死守,再顶一顶,水位就会下去,顶过这两天,就好了。我相信这个水位是今年的最高水位了。”不久,雨停了,水位开始缓慢下降,沙市水位降至45.17米。

在百万军民的抗击下,长江洪水终于屈服了。“我们胜利了,中央的决策胜利了。”温家宝激动地说,“最厉害的第六次洪峰即将过去!”

分洪区没有分洪,长江大堤安然无恙

1998年8月7日下午1时10分,洪水肆虐,疯狂撞击长江干堤,江西九江城防大堤4至5号闸口的堤脚突发大管涌,随之塌陷溃决。瞬间,大堤被撕开5米多宽的决口。

40米、60米„„随着决口不断扩大,狂泻的洪水向九江城扑去,如不及时堵住,全城42万群众将陷入灭顶之灾,京九大动脉也会被拦腰切断„„

危急关头,南京军区领导命令参加抗洪抢险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抢堵决口,确保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后,2000余名官兵、50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奔赴到现场。

在决口上游一侧,南京军区某团官兵借助月光和探照灯光,同时从江堤和煤船两侧不停地抛投砂石和粮包,可湍急的洪流转眼间将砂袋、粮包冲得无影无踪。

钢管运来后,官兵们随即将其绞成栅栏打入江底,然后飞速地抛块石、钢筋笼块等。 8月8日下午4点40分,抢筑的围堰渐渐露出水面,当晚涌入决口的激流开始得到有效遏制。

“部队换防!”现场指挥员董万瑞一声令下,从浙江境内千里驰援的1800名官兵赶赴到现场,一群生龙活虎的猛士顶了上去。 到8月9日11时30分,经过连续46个小时奋战,决口处一道长243米的围堰合龙,东奔西突、四处泄溢的洪流被制服。决口处涌水的流量、流速明显减缓,为大堤直接堵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洪魔”无情,人间有爱。一批批救灾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九江大堤上。铁路、公路、航空;陆军、空军、海军;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159公里的大堤上,构筑了一道绿色的长城。至8月11日中午12时,钢木土石组合坝绝大部分露出水面,险情得到有效控制,肆虐的江水终于被驯服地调头向下游奔泻而去,大堤决口至此被全部封堵。

从8月15日开始,紧急投入抢险的6500名官兵又连夜突击填料3万立方米,终于在第六次洪峰到来之前筑起了一道长453米的第三道围堰。至此,九江大堤堵口取得彻底胜利。

许多水利专家这样评价,九江堵口成功不仅创造了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防洪史上的奇迹。

第18篇:抗洪演讲稿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抗洪演讲稿。”同行的人指着江堤下不远处告诉记者,“1998年抗洪抢险誓师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当时,万千军民众志成城抵挡住了滔滔洪水,确保了江汉平原的安全。”

汽车在长江大堤上又行驶了约1公里便停下来,赵传宇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就发生在附近。长江大堤十分宽阔,离地面约10米高,被救老人张多平家住沙市区解放路荆江亭社区,离长江大堤不足百米。

听说救命恩人赵传宇家乡的记者前来采访,张多平老人在儿子黄辉明的陪伴下一起赶到长江大堤。“感谢你们南阳人!如果没有小赵,我早就没命了。”张多平热情地握住记者的手,连声称赞南阳人的勇敢和善良。

力气用尽时幸而抓到救命铁棒

“1月22日,我就是在这里洗衣服,头一晕便落入江中。”张多平老人指着江边的一块石头说。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黄辉明对长江十分熟悉,他介绍说:“长江在这一段水流急、漩涡多,即使岸边江水也有三四米深。年年这里都要淹死人,本地人也不敢轻易下水。”

周顺智大妈当时和张多平老人一起在江边洗衣服,她回忆说,张多平老人落水后没几秒钟就被波浪卷走数米远,她急忙大呼“救人”,演讲稿《抗洪演讲稿》。 这时,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百米外向出事地点飞奔。

“这100米并不平坦。”周顺智大妈告诉记者,为了保护长江大堤,岸边堆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稍有不慎踩进石缝里,就可能造成骨折。但是为了救人,赵传宇迅速跑过来,连衣袋里的手机也没来得及掏出,便跃入冰冷的江水中。

赵传宇游到张多平老人身旁时,棉衣已经浸透了水,沉甸甸地往下坠。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才和老人一起靠近岸边。

出事地点是一个水文观测点,记者看到,江边的岩石上有一根铁棒横着伸入长江约两米,赵传宇心有余悸地说:“在我几乎没有力气、游不动的时候,我抓到了铁棒,否则我和老奶奶都会被江水卷走。”“尽管赵传宇跳入江中救人,但我仍很担心,万一两个人都上不了岸,岂不白送了一条人命。”周顺智谈起救人的经过仍很后怕。

救人不留名悄然离去

在众人的帮助下,张多平老人终于得救了,而赵传宇却成了“落汤鸡”,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赵传宇掏出手机打算与医院及老人家属联系时,发现手机已被水浸泡,无法使用。

周围群众问他叫什么名字,赵传宇笑而不言。附近居民要给赵传宇拿干净衣服换上,但他生怕麻烦别人,婉言谢绝,默默走回5公里之外的校园。

回到学校后,赵传宇一直将救人的事儿埋在心里。赵传宇所在的1031班班长卢振华也是偶然问到他的手机是如何坏的,才知道赵传宇在长江中救了一位老人。

张多平老人的家属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寻找,终于通过卢振华找到了这位救人不愿留姓名的英雄。

第19篇:98抗洪

1998年10月8日,人民大会堂,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党和人民在这里又一次给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崇高的荣誉。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举国上下的高度赞誉,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我军充分展示出坚决听从党的指挥,视人民利益重于一切的高度政治觉悟。

人们的思绪仿佛被江主席铿锵有力的讲话带回了几个月以前,把一幅幅气势磅礴的抗洪抢险画卷重又展现在人们面前。

1998年,几年一度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大发淫威,世界范围内天灾不断,幅员辽阔的中国也未能免受其害。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夏天,入汛以后,由于气候异常,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强降雨,雨量成倍增加,致使一些地方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沙市江段曾出现45.22米的高水位。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先后出现3次洪峰。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沿江沿湖的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在它狂乱肆虐的时候,成了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猛兽。

九江告急,荆州告急,武汉告急 大庆告急,哈尔滨告急。灾情一次次传向北京,传向中南海。一时间,洪水成了大江南北的共同话题,抗洪抢险成了长城内外的一致行动,一幕幕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动人画面在洪水中上演,一幅幅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雄壮乐曲在三江奏响。

坚决战胜这场洪水,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也是对中国人民与天奋斗的勇气、信心和力量的一场严峻考验。

自6月中旬进入汛期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密切注视\"三江\"地区的气候变化和江河汛情,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直接指挥这场斗争,始终与抗洪军 民心心相连,同舟共济。抗洪初期,江主席就根据受洪灾威胁地区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严防死守\"、\"三个确保\"--确保长江大堤安 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战略方针;在长江抗洪抢险最危险的时刻 江主席果断下令,调动30多万部队紧急驰援,仅长江流域,就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用兵最多、以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布局 人民解放军大规模投入抗洪抢险,军民协同作战;在长江抗洪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江主席亲自下达决战总动员令,要求广大军民坚定信心,坚持坚持再坚持 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抗洪军民战胜了8次洪峰,取得了抗洪斗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江主席又一次亲临江西、湖南、黑龙江等灾区视察,肯定军民抗洪的伟大胜利,对全国军民发扬抗洪精神,重建家园,发展经济作出了具体部署。

在肆虐的洪水面前,在复杂的局势面前,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决策英明正确。党中央、江主席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整个抗洪斗争指明了方向,为广大军民出色完成任务,为夺取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人们不会忘记,7月20--21日 三峡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尤其是武汉连降特大暴雨,长江第2次洪峰将于23日通过武汉,第3次洪峰正在形成。这些引起了江主席关注,他打电话给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要求沿长江各省市特别是武汉市要作好迎战洪峰的准备,严防死守 做到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武汉等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月28日上午 江主席打电话给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询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 要求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为抗洪抢险做好服务工作。

7月31日,江主席在总参作战部电文上批示,在这次水灾中,\"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及时组织部队抢险救灾,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江主席的指示,给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8月6日,是长江沿线惊心动魄的一个夜晚。那天,荆江水位第一次超过分洪线。江主席打电话给温家宝指示,在原来基础上再增派部队,宁可多一点。江主席说多一点有三条好处:一个可以锻炼部队,这是和平时期对

部队一次很好的摔打和考险的机会;二是可以增强人民的勇气,老百姓一看解放军来了心里就有了底,增强人民严防死守、保住大堤的信心;三是可以密切军民关系,加深军民鱼水之情。

8月7日夜,在汛情最危急的关头,江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了国家防总的工作汇报,对长江抗洪抢险工作作出了重要决定。这一天,九江大堤决口,江主席打电话给张万年副主席,指示及时调遣部队支援九江堵口抢险,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堵住长江决口。

8月13日,长江出现第5次洪峰时,江主席冒着酷暑赶到湖北。江主席乘飞机赴沙市。一路察看险情,一路鼓舞部队。

在洪湖大堤,江主席面对眼前虽经几十昼夜拼搏,却仍然精神抖擞的英雄部队,动了感情。参战部队打出了自己的口号和标语:\"空降兵部队坚决执行江主席命令,誓与长江大堤共存亡!\"

江主席大声说:\"你们当中有\'上甘岭特功八连\',上甘岭的精神永远活在全军指战员心中。你们当中还有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也永远铭刻在广大军民的心中。

\"现在,长江沿岸的抗洪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同志们有没有这个决心?\"

\"有!\"\"坚决完成任务!\"\"请党中央放心,请江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毫不犹豫的回答,响彻云宵的回答。

8月14日,江主席在武汉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决战总动员令。

8月16日,长江第6次洪峰奔涌而来时,长江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按照预案,当水位超过45米时,就要考虑主动分洪。在这关系荆江分洪区几百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千钧一发的时刻,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记下了这样一段不平凡的作战值班记录。\"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紧急电话指示:江主席命令:一线部队\'全部上堤,军民团结,严防死守,决战决胜\'。\"

8月25日,当长江第7次洪峰到达时,江主席打电话给张万年副主席,了解洪湖地区抗洪部队兵力部署情况,就迎战第7次洪峰发布了指示,要求抗洪抢险部队高度警惕,充分准备,全力以赴,军民团结,以洪湖地区为重点,严防死守,坚决夺取长江抗洪决战全面胜利。

9月3日,江主席来到湖南抗洪救灾第一线视察指导工作。

人们同样不会忘记,在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之际,江主席对东北抗洪工作的关注。

8月18日晚,江主席两次打电话给温家宝,询问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救灾情况,并委派温家宝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慰问抗洪军民和受灾群众。接着,江主席又打电话给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详细了解黑龙江的抗洪形势。

8月19日晚,江主席又同到达哈尔滨的温家宝通电话,了解哈尔滨的城市防洪情况,再次重申了\"三个确保\"。

9月5日 江主席到黑龙江省视察灾情,慰问军民,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在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的同志都一直密切注视着全国抗洪抢险的形势,对受灾地区的群众十分牵挂。他们每天了解汛情、灾情和气象的变化,常常夜不能寐,深夜同在抗洪第一线的负责同志通电话,商量抗洪抢险的方案,研究部署工作。江主席原定9月初对俄罗斯和日本的访问,也推迟了。

按照军委江主席的指示和部署,四总部对抗洪抢险斗争进行了具体指导。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率总参谋部,坚决执行江主席的指示,按照军委的决策部署,像组织重大战役一样,及时向部队下达各种指令,协调部队开进。总政治部及时指导部队开展抗洪救灾中的政治工作,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率四总部工作组,代表江主席赴长江抗洪一线慰问广大官兵。总后勤部积极做好抗洪一线部队的物资保障工作,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要求:凡抗洪前线所需的物资、经费,都要快办、特办。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也十分关心部队的抗洪救灾,经常询问一线部队的情况。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领导总装备部竭尽全力保障抗洪一线的装备开得动、用得上。

8月

16、17日,长江第6次洪峰向中下游逼近;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内拉海等坝相继溃决,洪水直逼大庆。为了保证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向抗洪前线增派数万兵力;总后勤部决定,再次为抗洪部队增拨专项经费4000万元,用于生活和卫生防疫;总装备部决定,紧急补充给抗洪部队3000余万元的抢险装备器材和l600万元维修经费。

事实证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夺取这次抗洪抢险斗争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洪大军的精神力量的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每到抗洪的关键时刻,前线军民都能在最危险的地段见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身影。江主席亲临险区点兵布阵,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到一线慰问军民,温家宝副总理五下长江督战等,给战斗在一线的官兵以巨大的关怀和鼓舞。中央和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和慰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官兵的士气,鼓舞了斗志,成为广大官兵顽强拼搏的力量源泉。

这是一个充斥着无情的洪水却又充满强烈情感的夏天。洪水浩荡,泥沙俱下,却挡不住大江南北真情的奔涌,挡不住无数抗洪英雄义无反顾的脚步。

千里长堤,军旗招展。每一面猎猎飘扬的战旗,都浓缩着一支支英雄部队的光荣历史,战争年代它们曾经插上敌人的阵地,夺取一次又一次血战的胜利;如今,他们又成为千里长堤上的一抹抹最亮丽的风景、一道道最响亮的无声号令、一面面最震撼人心的鲜艳红旗。

点点迷彩,汇成绿色的海洋,当洪水带来的灭顶之灾袭向灾区人民时,他们首先看到的是身穿迷彩的解放军战士,是他们,在洪水面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洪水无情人有情,点点迷彩为洪水中的人民群众带来生的希望。听,那一首首来自抗洪大堤上的战地歌曲,正是点点迷彩的心声!

在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中间,许多战士都是十八九岁的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但是,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们个个都是铁打的英雄汉,都是人民的保护神,都是洪水中生的希望。

在抗洪抢险最紧张的关头,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解放军战士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豪言壮语,\"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水长堤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吧。

镜头一:8月1日,晚上8点25分,湖北嘉鱼簰洲湾。

一场灭顶之料突然袭击簰洲湾。由于民垸发生管涌进而溃口,溃口由10米迅速扩大到800余米,4亿多立方米的洪水以8米高的落差,疯狂地扑向垸内。垸内有一镇一乡、29个村庄、53000余名群众。垸内群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洪水惊呆了。一时间,逃难的人群,拖儿带女,四处寻找生还的希望。

这时候,赶去抢堵管涌的广州军区舟桥旅某营199名官兵和广州空军高炮五团某连的170多人,在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戴应忠少将率领下,半路上与洪水遭遇。

咆哮的洪水向这支抢险队伍劈头盖脸扑来。顷刻间,走在最前面的戴主任的指挥车便被淹没在滚滚浊浪中。5分钟后,洪水已经淹到了大卡车的车厢。面对突然变化的形势,戴主任大声让战士把自己的命令向后面传达:赶快用铁锹捅破顶棚伪装网;会水的和不会水的结成对子;立即脱掉外衣和鞋子;就地抢险,不惜一切代价把群众救出来。

水势越来越大,官兵们在戴主任的组织指挥下,在洪水中相互呼喊着同伴的名字,吹响救生圈上的哨子,使不少灾民与官兵都集结到一片小树林里,等待救援。

身陷洪水之中的官兵们自我组织起来,抢救群众。\"抗洪英雄\"、高炮五团某连指导员高建成,在危急关头,把救生衣让给了不会游泳的新战士,在洪流中继续指挥被洪水冲散的战士自救互救,在连续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后,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急流冲卷走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士罗伟峰,连续7次下水,把7名群众救上了大堤。当他第8次跳进洪水中时,被一位老大爷死死抱住,动弹不得。危险之中,小罗抱住了一棵大树,使尽全身的力气,双腿紧紧夹住树干,让老人坐在自己的肩上。整整一夜,水涨一寸,他就将老人往上顶一寸,硬是用自已的肩膀顶着老人,一直坚持到天亮。

仅仅一个小时后,簰洲湾大救援就开始了。空军某部和武警某部从不同方向展开了大营救,陆航某部3架直升机冒险向下空投救生器材,不久,海军某部也火速赶到,加人营救的行列。

小江栅,这个凭着对生命的渴望在小树权上坚持了整整一夜的小姑娘,被武警战士救起。营救小江珊的镜头,让全国亿万观众为之动容。正是通过这个镜头,全国上上下下都知道了江珊,知道了在洪水中挣扎的灾民们强烈的求生愿望,知道了在洪水中奋力救援的解放军官兵。

镜头二:8月7日中午,九江城防大堤4--5号闸决口。

洪水湍急,决口由3米逐渐扩展到近60米,堤内堤外落差高达7米多,九江城区50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危在旦夕。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南京军区抗洪指挥部紧急调遣部队向决口地段集结,军区司令员陈祖德、政治委员方祖岐要求抗洪抢险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堵住决口,同时在市区西部构筑第二道防线,坚决把洪水挡在城区外面,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连续3昼夜都在现场指挥。

8条民船被成功地沉到了决口处。水势虽有所减缓,但汹涌的洪水仍穿过沉船底部空隙往堤内奔涌,形势仍然十分危急。当晚6点多,驻浙某师两个团和驻闽某师以及武警某部官兵共1500余人陆续乘船抵达决口处,后续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赶到。

一袋袋碎石、煤炭、稻谷被投放到水中,在沉船外侧筑起一道新的围堰。8日晚,北京军区某集团军220名擅长打桩堵口的工兵被空运到九江,9日清晨投入战斗。他们采用新技术,在决口两侧直接用钢管搭架子投放石料。

洪水面前没有退路,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大堤上拉着一幅醒目的标语:\"抗洪抗到水低头,堵口堵到水不流\"。 在这场恶仗中,很多人连续战斗30多个小时,有的甚至两昼夜没有合眼,先后有20多人因脱水和疲劳过度昏倒了。战士翟冲在大堤奋战38个小时,昏迷不醒,被送进医院。在医院,他1次停止心跳10分钟,8次停止呼吸,昏迷时间长达42.5小时。成千上万九江市民自发前往医院看望翟冲,他们在心底里呼唤:\"小翟,你是为我们九江累倒的!\"

在3个昼夜的决战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24000多名官兵共填筑土石方12万立方米,筑坝用钢材80吨,堵口沉船10艘。

10日,九江决口的第三天晚上8时,决口封堵成功。洪魔在钢铁般的官兵们面前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在中国灾荒史上,长江干提多次溃决,每次决口之后,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任大水冲毁自己的家园。可是历史会永远记住1998年的夏天,在九江,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史上的一个奇迹诞生了,这就是堵住了长江干堤的决口。

在堵口的决胜时刻,朱总理动情地对官兵说:\"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

9月4日,江主席来到九江决口处,高度评价了参加堵口部队的英雄事迹。他说:\"20多天以前,就在这个地方,九江城防堤决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正是你们临危不惧,团结拼博,堵住了决口,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长江干堤,保卫了九江。\"\"你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凯歌,创造了人间的奇迹!\"镜头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全长300多公里,上起湖北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这段河道蜿蜒曲折,泄洪不畅,汛期往往成为地上悬河。荆江大堤作为武汉防洪的重要屏障,历来是抗洪抢险的重中之重,险中之险。空降兵某军1.5万名官兵就守护在这抗洪形势最为险恶的300多公里的堤段上,奋战79天,度过了79个不眠之夜。

8月10日,洪湖燕窝八八潭堤段发生特大管涌。洪湖一旦发生溃口,将直接威胁江汉平源8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武汉三镇在内的8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以及京广铁路的安全。

1500多名空降兵突击队赶到现场,面对险情,他们同时实施\"正反二级导滤\"和\"抽水反压\"两种方法抢险堵口。官兵们奋力突击,仅用14小时就在管涌周围筑起了一道高1.5米、周长500多米的围堰 很快控制住了险情。8月16日晚,空降兵某军\"黄继光连\"连长在长江大堤上用移动电话拨通了中央电视台赈灾义演晚会电话,代表正在迎战长江第6次洪峰的全体官兵向全国人民表示:誓死守住长江大堤。

8月17日,第6次洪峰到达荆江大堤。面对汹涌而来的洪峰,万余名空降兵官兵发出震撼天地的誓言:坚决执行江主席的指示,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我在人民生命财产在!\"这一天,空降兵官兵奋战24小时,排除了28起重大险情。

79个日日夜夜,空降兵部队先后排除了300多处险情,创造了未溃一堤一圩的奇迹。保住了荆江大堤,保住了武汉三镇,保住了长江以北几百万人民的家园,也就保住了京广铁路。为此,在10月8日召开的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江主席亲自将一枚一等功奖章颁发给该军军长马殿圣。这是我军参加抗洪抢险官兵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将军,也是对空降兵某军集体的褒奖。

在这场南北两线同时进行的抗洪大战中,全军和武警部队通力协作,并肩作战,谱写了一曲诸军兵种大会战的抗天歌。空军航空兵出动飞机上千架次,源源不断地将抗洪大军和物资器材投送到抗洪一线;海军潜水兵在长江和松花江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水下探摸和摄像,海军航空兵配合地方水利部门进行航空遥测,为抗洪指挥部提供准确的资料;陆航出动几十架直升机,及时进行空中侦察指挥,投送抢险救灾物资,解救被困人员;舟桥部队出动近千艘舟艇,救群众,运物资;通信兵部队先后为抗洪部队调用长途电路251部,架设程控电话2588部,配发移动电话1358部,做到抗洪部队战斗到哪里,通信就开通到哪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顽强拼搏,广大军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成功地保住了大江大河大湖干堤的安全,保住了重要城市的安全,保住了重要铁路干线的安全,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全局上看,全国抗洪抢险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

1931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大水,长江干堤决口 350多处,武汉三镇被淹3个多月,沿江平原、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大部被淹,死亡14万多人,到处是衷鸿遍野、民不聊生。1998年长江再次发生全流域的大水,大部分江段水位超过了1931年,但损失却要小得多。万里江堤巍然屹立,沿江城市秩序井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历史对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滚滚洪流,更显示出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的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他们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革命队伍,是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是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柱石,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第20篇:抗洪事迹材料

董波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董波,男,山东东营人。1989年7月出生,2008年12月入伍,2009年3月下队,现服役于汉中消防支队城固大队,预备党员,上等兵警衔。

董波同志自入伍以来,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重要思想,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刻苦学习政治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能够积极圆满的完成上级领导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2010年7月6日12时22分许,城固县消防中队值班室接到报警称:五门堰一少年在不慎掉入河中,要求消防中队官兵前往救援。接到报警后,他主动请战,在大队教导员亲自带领下,携带救生衣、安全绳等装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

险阻重重,积极要求参战

到达现场后,经现场侦察得知,少年以掉入水中约半小时,由于掉落时间较长加之河水浑浊水流量大,河水中早以看不到掉落少年的身影,为营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教导员与前来视察工作的军分区司令员成立现场指挥部后,他表现积极,主动请战,要求下水救援。 困难重重,以身赴险,营救落水少年。

经过对落水者同伴的询问及反复的侦查,大致确定此次

营救的范围。他随着另一名水性较好的班长前往河道内进行搜救,没过多久新的困难又向他们袭来,由于河道内常年采砂,导致河床深浅不一,橡皮艇在行驶不久后,搁浅在河中,使搜救工作暂停了下来。于是指挥部与当地的村民协调借来了一辆村民打渔时所用的轻便小船,由渔民带领分别用鱼竿、渔网继续进行搜救工作,然而此时距少年掉落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生还希望渺茫,此时的董波没有一丝放弃搜救的希望,继续按照指挥部的安排进行搜救。经过4小时的搜救,仍然没有任何进展。由于天色已晚,搜救范围过大,加之少年溺水已经5个半小时,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最后,他十分不情愿的在此次搜救总指挥的一声命令中停止搜救。

此次救援,他不顾生命危险,在危险重重的河道内搜救长达5个半小时,受到了汉中市军分区司令员、县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灾情就是命令:跟随队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010年7月31日12时41分,刚刚用完午餐的城固消防中队全体官兵正在营区休整,城固消防中队警铃骤响。战士董波迅速放下手中的事,向车库跑去,穿好战斗服,等待出动。在得知是一名垂钓人因下河救一名落水儿童时,被困湑水河中,情况十分危急之后。他又一次向大、中队领导要求前往现场参加营救行动。

时间就是生命:主动请求下水救援。

到达现场后,现场的情景让每位在场的官兵心中发怵,发现往日宽度只有100余米的河面,由于连续降雨,河水已涨至300米左右,水流湍急,波浪滚滚,河床中平时挖沙的船也已倾覆在河中,只见河流距离岸边约170余米处,一个大小20平方米的夹心摊上,有2名被困者。在了解了现场的具体情况后,他和一名班长携带绳索等救援工具,在当地群众提供的打渔时所用的轻便小船一同跳进洪水,手扶着小船顺着被困群众所在的方向,向前游进行侦查探路,希望尽可能接近离被困群众最近的河边。由于水流湍急,河边道路已基本被淹,在探路的过程中行走非常艰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进暗坑,被洪水冲入到下游河水中。此时的董波凭借着以往营救经验和过人的胆识,与旁边的一名班长硬是在洪水中走出了一条路,短短的不到200米的道路,却让他们摸索着“走”了近30分钟,最终,成功到达遇险群众身边。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轻便小船一次只能携带两名人员,而此时,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岛上已经是四个人了,为营救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信心就是力量:为了救人排除万难。

在现场指挥部署和协调下,调来县防洪办一艘冲锋舟,而冲锋舟在这样河水呼浅呼深,又是杂草繁多的河水中很难正常使用。就在这时,董波再一次主动请战,自己一人手扶小船,带着腰斧带头跳入水中,割草搬石,硬是在最短时间

内开辟出一条冲锋舟能靠岸的路。与此同时,冲锋舟也已经下水,向被困者驶去。在冲锋舟即将靠近夹心滩的同时,董波猛的将被困小孩抱起,放至冲锋舟内,又一名班长将另一名被困者共同掺扶到冲锋舟上,而自己与另一班长再一次使用小便船返回岸边。最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终于2名被困者全部成功获救而完满结束。

总之,在今年的抗洪救援工作中,董波同志作为一个素质过硬的老兵,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抢救人民生命的工作中,认真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尤其是在“7.6、7.31”两次湑水河抗洪抢险工作中,他英勇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称赞和表扬。

二0一0年九月二十二日

抗洪先进事迹
《抗洪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