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张振锋同志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13 08:33:02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卢振亭同志先进事迹

卢振亭同志先进事迹

在风景秀丽的黄河故道边,成幢成幢的养殖场舍错落有致,养殖场舍里成千上万的畜禽在觅食、下蛋和育肥。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虞城县将军庙综合养殖有限公司。而公司的主人就是脚踏实地,敢想敢干,科学养殖,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卢振亭。

卢振亭,男,现年45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卢振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汉子,多年的打拼造就了他果敢坚毅的性格,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就会毫不犹豫的坚持做下去。

一、创业不畏难,业精于勤肯登攀

年轻的卢振亭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守着黄河故道的千里沃土,却依旧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瘠生活,他彷徨过,但更多的是思考。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自己的家乡地处黄河故道,交通方便,空气流通好,对养殖非常有利。于是,他多次找到村、乡领导谈人生、谈创业、谈发展。村、乡领导对他满怀理想和追求事业的进取心大加赞赏,鼓励他艰苦创业,开避养殖新途径,带领乡亲走致富路。1996年4月他做通妻子和父母的工作,租赁了村集体的黄河故道滩地。拿出了自己近十年的积蓄,并在亲朋好友的援助下,一次性投入资金20多万元,“请”来了挖掘机和推土机,将滩涂整为平地,拉回来了砖、瓦,请来了建筑工人,一个月后一幢高标准的鸡舍拔地而起。架鸡笼、挖粪坑、钻水井、铺线路,他事必躬亲。于当年5月从县城购回了3000只幼鸡,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创业路。养殖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产业,有养殖经历的人都知道,那是摸着石头过河,是赚是赔心中往往没有底。幼鸡购回来了,如何喂养、防疫、上笼、断嘴?怎样选料、配料等一连串问题摆在他面前。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养殖事业中,他携妻带子一家人住进了养殖场里。为了搞好养殖,他买来了《禽病分析》、《畜禽养殖》等书籍,仔细研读,反复思考。他又先后去了济南和郑州等大型养殖厂参观,多次请技术人员进场当面指导。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分析,经常将死鸡“开膛检验”,逐步掌握了畜禽的生活习性、病理常识和防疫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丰收的喜悦。当年只靠几千只蛋鸡起家的卢振亭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三、成功不忘乡情,带领村民奔富路

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富起来的卢振亭,心里始终没有忘记乡亲。在乡党委、政府和村里的正确引导下, 卢振亭立足本地优势,扩大养殖规模,带领乡亲致富。2007年以来,他扩大投资350万元,成立了虞城县将军庙综

2 合养殖有限公司,新建扩建养殖场6个,养殖规模扩大到3万头、只。在他的带领下,附近10个自然村和100多农户搞起了养殖业。这些养殖户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饲料短缺,他帮助提供;养殖技术他帮助指导,养殖产品出售他帮助外销。几年来,他为农户无偿提供资金50多万元、信息、技术、防疫服务1000多人次。无论自己的公司多忙碌,只要农户一个电话,他都会提供良好的服务,总会为农户给予最大的优惠。他自己的养殖场也实现了繁育人工智能化,饲养条件操作自动化,管理水平科学化。为了规避风险,他积极倡导和推行了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形成产业优势,实现有利互得,市场均沾,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公司积极为养殖户解决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为养殖户开展了各项服务,开辟了养殖业从家庭经营通往规模化、专业化、商品流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在组织生产,完善养殖产业链;开拓市场,加快畜禽蛋流通步伐;强化服务,扩大养殖规模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公司+农户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以整体力量进入市场,形成规模经济,拉动了一方致富,多年来受到广大群众和客户的好评和赞成。

诚信是金、助人为本。如今无论是当地的养殖户,还是外地的经营客户都与他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都夸口说卢振亭是“经营养殖能人、养殖专业户贴心人、致富不忘报答人。”

三、耕耘赢来收获,展望明天更奋蹄

几年来,凭着自己的真实苦干,执着追求,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用辛勤的汗水造就了成功之路,2001年被乡政府评为“致富能手”,2000年—2001年被虞城县人民政府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乡政府评为“兴乡功臣”。他创办的企业自2004年至今连续多年被商丘市工商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自2004年至今连续多年被虞城县人民政府和乔集乡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自2007年—2011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自2007年—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河南省畜牧局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养殖基地,本人也被任命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畜牧业内检员。本人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

成绩面前,卢振亭想到的是今后更好的发展。他把带领更多的农户共同致富作为自己的最大目标,以此回报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和群众的信赖。

推荐第2篇:黄振光同志先进事迹

黄振光同志先进事迹

黄振光,男,26岁,现市属第二看守所一监区医疗室医生,2009年3月份开始参加我所医疗室工作,该同志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严谨细致,他通过认真落实日常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了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加强了监所防病治病工作,确保了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该同志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我所上下的一致认同。

一、刻苦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在政治思想上,黄振光同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自始至终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增强自己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时时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政廉洁,拒腐蚀永不沾。积极参加所里组织的各种爱党爱国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丰富了政治头脑。

二、努力钻研医疗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黄振光同志作为一名从医科大学毕业的科班生,通过警校培训直接到我所医疗室工作。这对于黄振光同志来说,的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刚到监区,他也曾因为在押人员疾病的多样性而感到力不从心,但在领导和医疗室的各位同志的热心帮助下,使黄振光同志很快突破了心里障碍,树立了信心,激发了工作热情。在日常工作中,他一边努力学习与看守所医疗工作相关业务知识,一边虚心向身边的同志求教;他“勤思考,勤动手,勤做笔记”,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更多和看守所工作相关联的法律和医疗专业知识,如《临床中西药物配伍手册》、《人民警察法》等。通过学习,黄振光同志迅速提高的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了一名尽职尽责、作风优良的看守所医生。

三、勤奋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看守所的医疗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医疗压力大,黄振光同志不畏困难,每时每刻都踏踏实实地负责着一监区800多名在押人员的日常巡诊,他对每个月的重病号都经常进行排查,将重病号的所有情况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他还负责一监区的整体卫生消毒,健康在押人员的防暑、抗寒地等日常保健工作。在2011年上半年,黄振光同志在日常巡诊中发现在押人员李某出现头晕、头疼、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他把李某调入病号仓观察治疗,在进入病号仓的第三天,李某的病情加强,黄振光同志当机立断地把李某及时遣送至市人民医院进行急诊救治,为治疗抢得了先机,他同时将李某的发病过程、入院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记录,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舍小家、顾大家,坚韧不拔全身心投入工作

2010年12月,黄振光同志刚满4个月的儿子因轮状病毒导致腹泻至中度脱水送到医院进行急诊治疗,当时黄振光同志正在值班,他刚放下家里打过来的紧急电话又投入到看守所的医疗工作当中,直到当天值班结束手头上的工作已全部清楚交接给下一班值班医生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往医院看望那个也急需他在身边的弱小的孩子。黄振光同志对待在押人员总是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他从不区别对待,曾经有个已判死刑的在押人员对人生心灰意冷甚至冒出自杀苗头,是他通过日常的巡诊对这个在押人员循循善诱、耐心开解,使该在押人员终于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

黄振光同志用他默默无闻的辛劳、无私无畏的奉献、扎扎实实的医术为在押人员打造着一个生命的“诺亚方舟”,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治着一个又一个失落的灵魂,他不但医治他们的身体,同时更医治着他们的心灵,使这些在押人员在看守所中重新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推荐第3篇:李振忠同志先进事迹

李 振 忠 同 志 先 进 事 迹

李振忠同志现任中交四航局防城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兼防城港电厂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和项目副经理,开创了公司身兼数职、同时管理多个项目部之先河。不惑之年的他虽往返奔波于交通不便的两个工地之间而不辞劳苦、无怨无悔,一直以火热的情怀对待工作,以排头兵的精神带领项目部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投入排头兵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项目党建新路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收获着辛勤劳动的成果——其本人连年被评为“文明职工”、“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安全生产积极分子”,2005年获公司、局、湛江市三级“优秀党务工作者”;近年来所管理的项目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局、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并且连年产值超亿元,所完成的工程和分项工程均被评为优良工程,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基础工作受到前来工地检查工作的中交集团几十名安全专家的高度赞扬,企业的良好形象引起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广西电台等多家当地主流媒体的极度关注,并且相继进行了采访报道。为我公司稳定广西水工建筑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企业的做大作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2006年,项目部荣获“文明工地”、“文明单位”、“学习型先进单位”、“四好领导班子”等殊荣。

防城港工地两个项目部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年富力强,如何增强班子活力,更好地服务生产?为此,李振忠同志首先是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增强班子合力。从实现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出发,建立健全党政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班子成员间工作的及时沟通和衔接。其次是搞好团结协作,发挥整体优势,促进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再次是突出表率作用,激活带动功能。针对个别员工出现的思想波动,他从思想上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行动上对员工进行鼓励和引导。他处处维护领导班子团结,谦虚谨慎,积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一道,齐心协力为企业的发展稳定献计献策、勤奋工作。

李振忠同志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自觉执行局、公司的生产经营指导思想、措施和决议决定。他在工作实践中严于律已,不谋私利,清正廉洁,自觉遵守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在干部和职工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促进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上做了不少具体的实事,首先是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他多次组织召开领导干部和工程、机务、物资等敏感部门进行廉政教育,从思想上及时引导;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决定》、《大宗物资采购管理规定》、《工程外分包管理规定》、《项目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七项补充规定》等管理制度,以纪律和制度加强约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防城港工地形成了廉洁清正的良好态势,在大宗物资采购及工程分发包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办事。逢年过节,与项目部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纷纷登门表示意思,对此,作为项目部领导班子的领头羊,他要求班子成员:“礼金不能收,礼品一律退”,对待所送之礼能退的当场退回,当场退不掉的由办公室事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悉数退回送礼人,一年来,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拒、退款物累计约10万余元。其次是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建立监督机制,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和“厂务公开栏”,定期实行“厂务公开”,维护了广大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由于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有力,党员干部自觉按规章制度办事,从而杜绝了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李振忠同志紧靠施工生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来开展各项工作。他充分发挥自身擅长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在项目部大力推行“安全文化”,并将“安全文化”延伸到项目部所属的分包队伍。他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生产安全例会,并且规定每月的15号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建立规范的安全活动档案,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竞赛”等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他主持和参与起草建立健全了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工地安全管理有据可依,为施工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以自己几近20年的基层政工生涯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协助行政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两年来,防城港两个项目部保持了我公司进驻防城港工地十多年来重大人身、设备、质量事故为零的良好记录。

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良好的思想基础是李振忠同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预制场上,施工海域,民工宿舍到处都能见到他孜孜不倦的工作身影。近两年防城港工地所建项目都是低价中标,利润空间相当小,如何针对这一客观现实挖掘潜力增创效益?这是摆在群龙之首的李振忠同志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作为在工地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他熟知施工生产的每一道工艺和每一步流程,为此,他指示严格过程控制,向管理要效益。工地领导班子、施工技术人员根据这一思路详尽分析,反复论证,最后决定从以下六个方面严格把关:

一、优化配合比,基于所承建的项目混凝土方量大,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反复试配,确定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节省主要建材,降低施工成本;

二、加强混凝土搅拌设备保养,严格计量系统的维护校准,避免因计量系统出现大偏差,确保计量系统正常运转,从而规避浪费;

三、严把钢筋加工绑扎关,能对接焊就不采用搭接焊,能双面搭接焊就不采用单面搭接焊,电厂码头取水头预制时,其竖向钢筋加工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新工艺,加快了工期,节省了钢筋,降低了施工成本;四,严把模板加工关,在确保施工质量前提下,加工制作钢模板时,能用旧料的决不用新料,能用短料的决不用长料,节省模板钢材,降低施工成本。如后来用预制沉箱留下的旧模板改成取水头模板,仅此一项便节省钢材70吨,节约成本35万元;五,严把工程分包、材料采购关,成立了“项目部合同评审小组”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采取公开招标,多方报价,集体评标选择分包队伍和供货商,既确保了质量,又规避了损失。

六、严把船机设备使用关,实施轮班作业,做到人停机不停,最大限度地提高船机设备利用率,节省了船机台班,降低了施工成本。

李振忠同志深深懂得: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多年来,他不仅在生活上对职工关怀备至,而且一直满腔热忱地关心青年,关注青年工作,尤其是青年技术员、青年工人的成才工作。他要求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除遵照局公司的培训计划派人赴湛江、广州参加培训外,还委派办公室主任龙腾宙同防城港市劳动局联系,分期分批安排了38人利用业余时间就近参加了技能等级培训,结合施工生产适时开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在李振忠同志的关心和培养下,2006年,有2名青年技术员走上了项目副经理的岗位,3名青年技术员挑起了工程部负责人的重担,2名技术工人考获技师、30名技术工人考获《高级技工证》、6名技术工人考获《中级技工证》。防城港工地学技术、钻业务、爱岗位、争能手、创佳绩蔚然成风,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振忠同志十分重视企业的宣传报道工作,他不仅自己亲自撰写通讯报道稿件,而且鼓励项目部员工积极投稿,2006年防城港工地在公司、局、集团采用的稿件多达75篇;他不仅重视内部报道,而且重视对外宣传,2006年地方各大主流媒体报道防城港工地的就有17篇,占三公司对外宣传报道稿件总数的三分之二(公司总数25篇);他在防城港建起公司首个项目部网站,为企业文化向社会辐射和社会了解企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李振忠同志不仅在防城港工地认真细致创新项目党建工作,协助行政严格施工生产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过程控制,抓工期保进度,关爱员工,关心青年员工成长,而且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项目方面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防城港工地因此日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2005~2006年,防城港工地的党建工作,质量、安全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受到公司领导、局领导以及业主和监理的充分肯定 。

李振忠同志在项目书记和项目副经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开拓创新,为企业腾飞、为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推荐第4篇:朱振岳同志先进事迹

朱振岳同志先进事迹

朱振岳,男,现年46岁,中共党员,家住登封市告成镇冶上村。 2000年2月从登封市小河煤矿调入新登煤矿,现任机务车间井下泵修组组长,负责井下一线安全生产、排水、降尘、压风管路等全方面工作。

朱振岳在小河煤矿曾是机务车间的一名主任,调入新登后,工种和地位的变动并没有使他产生悲观情绪,更没有像别人从当干部到一般工人的失落感,而是更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首先,从最基层岗位的司泵工开始,煤矿生活对他来说并不陌生,苦、脏、累、险、早不见太阳、晚不见月亮,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环境非常恶劣,他愣是凭着不服输的犟劲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工作,不久从司泵工干上了水泵修理工。

2003年11月,南翼25011和25031两个采区突发拥水事故,顷刻间成为一片汪洋,所有的机电设备全部被淹没。为使采区尽快把水排干恢复生产,作为泵修工的他更是不等不靠、一马当先、奋不顾身,跳入齐腰深冰冷的水里拆设备、对泵、接管子,在水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

正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一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他和这次抢险排水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果断、大无畏精神,再加上他以前在小河煤矿从事过领导工作,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协调组织能力强,2004年被机务车间任命为水泵组组长。

自从担任水泵组组长以来,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做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永保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正像他所说,“火车跑地快,全靠车头带,工人工作好坏,全靠领导带”。他在工作上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制度过硬,认真钻研业务技能,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及党的安全生产方针,以质量标准化为依托、以精细化管理为准绳,来完善水泵组的各项工作,使全组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狠反“三违”,敢于向科技禁区挑战,使他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2008年8月,大自然又一次无情地把一份沉重的考卷呈现在我们面前,31091采面出现大面积顶板透水事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情,再一次彰显了朱振岳同志的英雄本色。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他迅速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在他的带领下,机修、电修、泵修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灾抢险中,他更顾不上工作一天的疲倦和劳累,衣服被汗水湿透了,手上磨出了血泡,面对困难他没有半点怨言,为了把灾情降到最低程度,他在31091机、付巷来回奔波积极组织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泵、接管子,一直在井下奋战了20多个小时,饥了吃点馍,渴了喝口捎下去的矿泉水。但他从没叫过一声苦一声累,只到把管路接通,把水稳住才离去,他的这种爱岗敬业精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机务车间井下水泵组有50多名职工,岗位多、、较分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井下各种管路多如牛毛,分布于各个角落,降尘喷头、阀门不计其数,并且水泵组只有他一个组长,为了服务好生产,便于

设备的管理,他把井下划分成几大片,承包到人。由承包人负责本辖区的各种设备维修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保证设备台台完好,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教育全组职工树立“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思想。在材料领用上搞好修旧利废、交旧换新,严把质量关实行节约有奖、浪费必罚制度,避免了零部件乱丢失现象,为车间节约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朱振岳有一个工作日志,把每天所做的工作都记录下来,做到日清月结,经常是晚上七点多钟到矿调度室领活,8点钟准时带领工人下井,次日早晨6点钟才升井向车间队委汇报昨晚上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吃罢早饭还到车间大修组安排当天需要加工的各种管件、接头等。算下来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难怪家人、妻子都说他是“工作狂,憨子,把家都忘了”。正是他一贯正直的为人,踏实的工作作风,多次被原小河煤矿和我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称号,由于他工作的出色表现2007年度又被我公司评为“先进标兵”。2008年他所带领的班组又获得了登封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回想起来,朱振岳同志这么多年来的点点滴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实干,以“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公司党员干部和职工同志们的交口称赞,他能够在车间以雄厚实力当选为水泵组组长、公司先进标兵,无疑是对他工作扎实,业绩突出的充分肯定。号召全体职工以他为榜样,学习焦裕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为国投公司的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为国投新登煤业公司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机务车间 2009年6月30日

推荐第5篇:记师德模范张振余同志先进事迹(版)

挚爱· 奉献 ·创新

——记师德模范张振余同志先进事迹

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

三十二年的教育工龄,三十二年的爱心情结,三十二年的出色业绩!他是那样的平凡,然而他的名字却深深地刻在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心里。在小学教育这方热土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他默默耕耘、创新、奉献,以崇高的人格力量,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的人生之歌,他就是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振余同志——

1999年:被聘为“高港区兼职教研员”; 2000年:被选为“泰州市陶行知研究会理事”; 2000年:被批准成为“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 2001年:被表彰为“泰州市继续教育先进个人”; 2002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教材实验先进个人”; 2004年:被定为“泰州市家教宣讲团成员”; 2005年:被表彰为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 2005年:被表彰为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 2005年:被表彰为“泰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2006年:被表彰为“泰州市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

2006年:被教育部所属中国教育管理决策网特聘为“专家组成员”; 2006年:被表彰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2007年:被评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2008年:被高港区文教局定为“张振余工作室”领衔人 ……

这些是奉献者的印记,是开拓者的足迹,更是“大手拉小手,成功路上一起走”的剪影。

一、他是善解童意的智者:以人为本,铸就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2006年,张振余同志探索形成的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被写进新华社内刊,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肯定,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这是该同志长期注重阅读童心的结果。他善于在这项重要而又艰难的教育实践中,感受童心的丰富与细腻、独特和敏感,他用自己的智慧打造着一把把探询孩子内心的“金钥匙”,开启一扇心灵之门,贴近孩子们纯真的心灵。他常用的“金钥匙”是——

1.童真谱写的心理问卷。每学年初,他非常重视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教育及父母对孩子关爱的情况,让自己及各班的“育人”工作更有针对性。因此,他常常通过明察暗访,收集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制成一份份“心理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的内容包含着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交友方式、学习状态、与人相处、与父母的沟通状况等。孩子们正慢慢

1 长大,他们已渴望交流,“问卷式”最容易兜出他们心里的“秘密”。比如上学年,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你佩服你的爸爸、妈妈吗?”几名孩子抖出了父母在外打工,平时在家感到非常孤独和害怕的“心病”,他便指导相关老师给他们特殊施爱,增强了他们独立生活的勇气,从孩子的身上,他采集到的是一个个可爱的“小秘密”,收获的是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

2.春风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他注重改革,将部分晨周会和活动课开发为“心理健康辅导课”。对这种新的沟通形式,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让张振余同志印象最深的是经常举行的主题课《放下烦脑,与快乐为伴》。在每一次不同主题内容的心理课堂上,开朗、外向的学生总是滔滔不绝,羞涩胆小的学生则不失时机地给他递上一张张小小的字条,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的不成熟的想法,他也适时给予评说。不拘一格的上课形式仿佛一股清新的风,让学生不拘一格,敞开了心扉,受到了启发,真正成为心育的主人。

3.温馨的“贴心话”信箱。为使交流方式更丰富,张振余同志组织孩子们在许多班级开设了“贴心话”信箱,欢迎孩子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随时与老师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他也常常随手写出简短的几句问候语或劝诫语、激励语。悄悄地塞进信箱,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孩子们收到信后有时激动万分、手舞足蹈,有时屏息凝思,看得出:“贴心话”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4.传情达意的电信网。张振余同志和孩子们都运用了“与时俱进”的交流方式:打电话或在网上发电子邮件。在平时的晚上、双休日和寒暑假,他们保持着联系;孩子们在悄悄话中受到教育,教师节、母亲节、春节之时,孩子们也给他送来了最美的祝愿……

因为通过种种交流方式,使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张振余同志以及老师们走得更近,手握得更牢,心也连得更紧。营造这种轻松和谐、热烈、融洽、民主的对话氛围,不只使他读懂了孩子纯真的心,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一个个班集体,形成了“团结、和谐、奋进”的优良班风。

二、他是务实育人勇者:构建机制,铺设育人成功的“金光道”

为了使孩子“成人、成才、成功”,张振余同志努力探索科学教育途径。力求以“五爱”为中心,以“五育”为内容,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使教育的每个环节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他注重研究,形成了四种育人模式——

1.环境育人。他十分重视营造生动形象的室内外育人环境。环境布臵时,将童化、趣化、美化融入其中,使墙壁会说话,使角落有温情。他常常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与动手,在室内张贴着“勤学、守纪、文明、健美”的班风内容,安排了图文并茂的各类墙报栏,如:“童星闪烁”、“童眼世界”、“童趣学园”、“童心欣赏”等等,定期更换吸引儿童。张振余同志还亲自精心安排协助安排图书角、生物角、巧手角、保健角、科技角,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学园。

2.体验育人。张振余同志深知“主体教育”内涵,注重引导学生学活课本,体验生活,争做小主人。“自主体验”突出了四个重点:⑴体验“爱祖国——从爱班级、爱他人做起”。

2 他教育学生懂得了只有“小爱”才能“大爱”的道理,组织学生开展了多项实践体验活动。如:班级干部自己选的“我是小干部”、“我是小助手”活动;小干部岗位轮换的“最佳小主人”活动;人人一岗的“我是服务员”活动;相互关心的“我们都是好伙伴”活动等。前年,在给陕西镇巴失学儿童捐款活动中,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捐款、捐物量在居我区各校之首,形成佳话。⑵体验“讲文明——从守常规做起。”他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化为各年级儿童看得见、摸索得着、做得到的要求,引导他们熟记相关歌谣,民主讨论制订班级《十禁止、十不准》公约,让孩子们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平时,我们张振余同志坚持“文明礼貌与我同行”,“言必行,行必果”,常常一项要求,十遍宣讲,百遍训练,抓反复,反复抓。如在教育学生“诚信待人”过程中,他先后多次引导孩子们搜集名人名言,调查诚信案例,讲述诚信故事,反思自我表现,举行专题队会,孩子们从生动的活动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不少班级此项主题活动获得了镇级评比一等奖。⑶体验“我能干——从勤劳俭朴小事做起”。他引导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经常组织孩子们进行劳动竞赛,带领孩子们到校园、到校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从艰辛体验中感知节俭的必要。⑷体验“我会学——从全面发展中凸现特长”。张振余同志指导各班主任给每位孩子建起了“素质发展档案”,让他们自主选择项目参加兴趣组学习,并亲自承担了校级读写、书画等兴趣组的指导和管理任务。孩子们进步非常明显。近年来,在区市级田径运动、歌舞、器乐演奏、作文书画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奖达240多人(次),在近年国际东方少年书法竞赛中,所指导的学生有8名获奖,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成功之乐”。

3.激励育人。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张振余同志想方设法改革评价机制,以多种激励方式让孩子们从心灵上产生震撼力量。平时,只要学生有进步,他从不吝啬“笑脸”、“大拇指”、“小红花”与“小星星”。张振余同志摸索出一套“争三星”、“创三好”的激励性评估方式。“三星”即红星、银星、金星。“三好”即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会是好儿童。“三星”体现了要求的逐步提高,“三好”包含了教育内容的全部。在评估过程中,他和老师、孩子们一起,坚持平时形成性周评、月评与期末终结性评比相结合;儿童自评与老师评、家长评相结合。张振余同志从2003年起,试在全校试行“成长记录”评价方法,把课改理念融入激励之中,丰富了“争三星、创三好”的评估内容。

4.共鸣育人。张振余同志大力倡导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共鸣育人”体系。他多次亲自去海军诞生纪念馆等单位联系,筹划、组织校外德育基地活动,每年都组织师生到“德育基地”开展系列活动。平时坚持亲自主持好每周的教师学习,强化各学科老师教育的一致性与和谐性。每学期他都利用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家长宣讲家教理论,传授家教经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师生可喜地看到了张振余同志所构建的创新育人机制的成果。近十年来,在上级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中,该校评分均高于本地兄弟学校,特别是法制教育、课程改革等办学特色明显形成,其办学经验正在区域推广。

三、他是追求卓越的行者:以身立教,谱写挚爱奉献的“新篇章”

3 作为学校业务副校长,关工委副主任,张振余同志认为,下一代教育的成功源于深沉的挚爱。这种挚爱应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即便他是残疾的,贫困的,后进的,外来的;这种挚爱应落实于无微不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负责;这种挚爱更标志着严以律己,坦诚奉献,与时俱进。

近20多年来,张振余一直负责许庄中心小学辖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具体工作,他以对下一代、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经常进行调查核实、走访动员、数据统计、资料整理、普九宣传……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熬了多少夜,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有位叫秦琴的同学上五年级时中途辍学,外出打工,张振余同志上门九次,终于感化了家长的“铁石心肠”,孩子又回到了学校。20多年来,许庄(乡)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等办学指标连年一直保持100%,成为泰州市高港区的示范学校。精湛的“普九”业务博得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充分肯定。1997年以来,张振余同志连年被区文教局抽调奔赴各乡镇实施全区小学普九“督导”工作,不辞劳苦,认真、顶真,促进了全区小学义务教育的高标准运行。

高港科技园创立之后,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他们的孩子有的辍学,有的被一些学校借故拒之门外,张振余同志非常痛心,他要让“流动的花朵也吐芬芳”,他和校委会其他同志一起满怀着“一种深情”——爱满天下,实践着“三种策略”:主动调查、热情接纳、尽心教好,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高度赞扬。2005年,泰州市关工委刊物专题报道了该校此项工作的先进事迹。2006年,在泰州市政协、市教育局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张振余同志介绍了自己和本校接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的经验。残疾孩子是弱势群体,关爱他们是张振余同志的工作重点。在工作中,他坚持了“四主动”(培植爱心、广泛宣传、普查鉴定、动员接纳),让孩子“进得来”;坚持“四个优先享受”(优质资源、接受心理康复、个别教育、人本管理),让他们“留得住”;坚持“四个充分发挥”(残儿能动作用、伙伴助学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家长各界人士和谐教育作用),让他们“学得好”。多年来,该校残疾儿童无一失学,人人学有所长。在泰州市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张振余同志作了专题介绍,受到了与会者的赞扬。

奉献需要无私。任教32年来,他一直坚守教学一线,教过数千名学生,把爱洒向了每个学生。对不求上进的,他耐心教育;对生活困难的,他悉心相助。家住王戚村的学生祁军在父亲去世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母亲要其停学,张振余同志知道后,便多次相劝,使孩子复学,并经常给其购买学习用品,像慈祥的父亲一样无微不至,终使该生按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该生在初中得了重病住院,缺钱治疗,尽管自己经济非常拮据,张振余同志还是主动捐上300元,让其治病。几年前,一名叫孙继伟的孤儿从野徐镇来到许庄镇寄居在家境也较贫困的亲戚家。张振余同志就主动把其定为长期扶助联系对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都给孩子送钱买物,并进行悉心辅导。令这位孩子终身难忘。张振余同志坚持廉洁从教,展示人民教师师表形象。每学期,都有一些学生家长在逢年过节之时为了表达谢意,有的要送烟酒,有的要宴请,但张振余同志从来都是婉言拒绝,这已传为佳话。

4 张振余同志认为,讲究艺术的爱才是真爱, “艺术”从哪儿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来,更从研究中来。32年来,张振余同志从未放弃过学习,靠着顽强的毅力,先后与泰州师范学校、江苏教育学院结缘,相继按期毕业。48岁这年,他又报名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本科学习,20门功课成绩优良,按期毕业。近几年中,半百老人的他一直坚持参加教学基本功苦练,先后获得了省级《普通话(二级甲等)等级证书》、《现代教育技术合格证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培训结业证书》。他凭着一身硬功,凭着坚守教学一线的毅力,凭着强烈的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所教学科,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中年级,多年来统考成绩连年名列平行班第一。近五年来,所教学生80多人(次)在区级以上演讲、征文、书画等竞赛中获奖。

作为中心小学业务负责人,目前学校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写字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育”、“科学认读”、江苏省教育学会“自主作文”等6个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任务,他积极参与每个课题研究,从申报课题到结题几乎全过程投入,取得了一大批教科成果。近五年中,他亲自撰写的论文、经验总结、结题报告等作品有76篇在市级以上报刊物发表或会议交流和获奖。其中,论文《提高育人实效〃塑造健康心灵》获《中国教育报》优秀论文一等奖,《优化写字教育,促进素质发展》获中央教科所优秀教科成果一等奖,《小学生尝试学习策略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研究会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主编或参著的《我是小主人》、《古诗文诵读》、《科学认读“金钥匙”》、《小学生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等书被评为教育部课题组校本教材一等奖或已正式出版发行,为下一代提供了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他多次举行示范课及讲座,深入课堂一线调研,悉心指导青年教师。近五年中,该校青年教师有110多项教科研成果获区级以上奖励,14名青年教师已成为青年骨干教师或远近闻名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18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11名老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天道酬勤,张振余同志和他的同事们的“挚爱〃奉献〃创新”换来了祖国下一代——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功与信心,换来了许庄中心小学的巨变。该校2002年被评为“泰州市模范学校”,此后相继获得了“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面对荣誉,张振余同志非常坦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荐第6篇:张凯同志先进事迹

张凯同志事迹材料

张凯,山东曲阜人,毕业于山东省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专业。受家庭熏陶,自幼学习书法、绘画及篆刻,毕业后回曲阜发展,随其父张杰先生经营一家传统篆刻印章店—孔府印阁。进入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张凯父子经营的篆刻印章店生意也非常火爆,但是仅仅面向来曲的游客,使得市场面太过狭窄,无法将篆刻文化更好的推广出去。于是张凯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决定另辟蹊径,从电子商务着手,利用电商平台推广曲阜传统篆刻文化,继承和传播传统工匠精神。

2007年,张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多个篆刻文化为主题的店铺,积累了大量的电子商务营销经验,克服了大量难题,终于总结出将传统篆刻文化与新型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办法,成功的将“孔府印阁”这个品牌推广到全国,经过近十年的营销和推广,逐渐的提高了“孔府印阁”的知名度,成为国内知名的传统篆刻团体。

在发展之初,企业面临多个难题,没有专业的雕刻师傅,所有的成品印章都需要依赖从外地进货,我们只能提供简单的刻字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都非常低,大部分利润都被中间商赚走,而且还面临供货不及时等多个难题。在这种困境下,张凯多次去福州拜师学艺,在福州印石交易集散地一住就是一年,用诚意打动了福州当地的雕刻大师,跟随他

们潜心学习雕刻、抛光、保养等等工艺,更加深入地对雕刻流程进行了解,并高新聘请多位雕刻师傅来曲阜传承手艺,他组织了多位有木雕经验的师傅跟随福州的雕刻师傅学习印石雕刻,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让印石雕刻这项技艺在曲阜扎下了根,跟雕刻配套的各项工艺也逐渐在我们曲阜当地培养出了接班人。

为了解决原石进货难的问题,几年时间,张凯跑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印石原产地,青海、新疆、内蒙、辽宁、福建、广西、江西、浙江、江苏、云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深入当地的矿区,顶着烈日骄阳或寒风暴雪考察原石,因为优质印石产地多在深山,他不顾危险深入群山中,多次遇到危险,但他没有退缩,在经过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后,与多家矿场主达成了合作协议,才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因为这些努力和汗水,张凯的事业也越做越大,但是张凯先富起来以后没有忘记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他一直想着怎么才能让大家富裕起来,他看中了曲阜市作为一个篆刻工匠高度聚集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全国都少有的资源,只要能把曲阜市的篆刻文化推广出去,那这些篆刻工匠就能找到新的出路,从而带动更多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带领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2014年,张凯注资成立了曲阜市天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先后投资5000多万兴建了一处集原石加工、工艺雕刻、

印章篆刻、网络销售、文化体验、电商培训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篆刻创业基地,并创新性的推出了电商创业培训、物流服务、照片拍摄等一系列服务,帮助曲阜市有篆刻技艺的手艺人在淘宝、京东开设店铺,以篆刻文化为主题,打造电商时代下的新型电子商务企业。

2016年,电商创业基地已扶持个人创业店铺超过50户,现在除自己经营的几个店铺外,篆刻基地年度总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2017年,篆刻基地实现网上交易额超过1亿元,累计扶持企业及个人创业单位超过150户,创业扶持成功率超过90%,帮助很多人实现了创业梦想。在扶持创业的同时,张凯还为驻地附近村庄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目前,篆刻电商创业基地内有职工700多人,可同时为百余家创业单位提供电商服务。

公司还拥有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为想要开设以篆刻文化为主题的电子商务店铺却没有经验的工匠提供专业的电商管理培训和客服培训,帮助他们从零基础无经验逐步学习可以独立管理经营电商店铺。

除篆刻印章产业外,张凯还努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2015年,公司的研发部门研制出一款新型书画印泥,年可销售新型书画印泥50余万套。另外,张凯还陆续扶持多人成立多家配套企业,如制盒厂(专门生产包装用的锦盒、布盒、

鎏金盒、木盒等)、纸箱厂(生产快递外包装纸箱、内部隔断等)、泡沫塑料厂(生产快递件内包装用泡沫垫、珍珠棉等)、刻刀厂(生产各种型号的篆刻用刻刀)等等,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我们的创业基地配套产业更系统、全面、专业。

下一步,张凯将继续依托互联网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将篆刻技术与文化体验相结合,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把曲阜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传统篆刻基地、非遗文化体验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

推荐第7篇: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

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张丽莉,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

2012 年 5 月 8 日,面对失控冲向学生的汽车,张丽莉同志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一把推开了处于险境之中的两位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

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张丽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张丽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教育部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关怀学生师德美

张丽莉同志母亲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由父亲一人抚养她读完大学,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她连续三年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由于学校维修,初三学生临时搬到它校教学,由于离家远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来不及吃早饭,她就自己出钱给学生买早餐。学生生病了,她买营养品去看望;学生过生日,她在黑板上写上祝福的话;夏天天热,她在地上撒水为学生送来清凉;冬天天冷,她用电水壶烧水给学生送来温暖;体育课下大雨,她把自己的伞和衣服让给学生;家长会天气热,她自己掏钱给每位家长买冰棍;放学时学生等不到家长,她主动打车送孩子回家。

正是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感,熔铸了师魂的真谛。张丽莉同志师德高尚,恪尽职守,甘为人梯,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张丽莉同志

1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师者对职业的热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情感、一份无私、一份热爱。

教学相长求进步

张丽莉同志的座右铭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她经常在网上进行教育教学交流互动,积极参加市、区、校的教学教研活动,还自己出资购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在年轻的班主任当中,她是最让家长信服的好朋友、领导放心的好同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她用执着的热情收获了累累硕果,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她工作像“拼命三郎”,每天早来晚走,经常带病工作。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她勤奋进取的精神,加强学习,争创一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张丽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用她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师傅课堂上聚精会神,一直坚持听课5 年,事发当天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放弃一个孩子。

爱岗敬业多奉献

工作5 年,张丽莉只请了两次假。一次是两年前的流产,休息了仅仅两天,张丽莉又出现在了班级里。还有一次就是三年前的婚礼。张丽莉的弟弟介绍:“父辈中就有人从事教师行业。由于从小受到熏陶,2008 年姐姐学业有成后,随即投入到教师的行业中,在第十九中担任语文教师,今年已工作5 年,她总是兢兢业业、勤奋工作。2009 年9 月1 日,是她任教以来第一次做班主任。此时,她不仅仅是位优秀美丽的教师,也刚刚成了一位甜蜜幸福的妻子。”张丽莉的弟弟说, “担任班主任后她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学生身上。带班两年多起早贪黑,甚至连饭菜也会让给没来得及吃饭的学生们。分校教学 2 后,由于学校太远,很多学生每天来不及吃早饭。她就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来不及吃饭的学生”。

为了带好毕业班,张丽莉选择先不要孩子,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这一点一滴的付出,既让同事敬佩,又让家长心疼。说起张老师,学生闫泓佚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在她眼中,张老师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2009 年冬天,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张丽莉领着班里的几个同学去看望,这时,一辆自行车向闫泓佚冲来,雪天路滑,车子根本停不下来。情急之下,张丽莉一下子挡在了她的身前,结果,裤子被车刮坏。可是,她丝毫没有顾及自己,却转身关心地问闫泓佚:“你没事吧?”“那种温暖,只有从母亲那里才体会得到。”闫泓佚说。

生死攸关勇挺身

5 月8 日20 时38 分,一个让人心痛的时刻。在黑龙江佳木斯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满是刚下晚自习的学生,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惨剧即将发生„„

“每天下晚自习之后,学校门口都会停着几台接送学生的大客车。当天晚上,有3 台车在门前停成一排。”十九中学生刘晔说,她走出校门时,就看到停在最后面的大客车,不知道为什么猛然启动,猛撞向中间大客车的尾部,又推着大客车向前面的依维柯撞过去。“当时有几个同学正走在两辆车中间,眼看着就要被挤住。”刘晔说,自己尖叫了一声,吓懵了。

“这时,张老师向前一扑,用臀部顶出一名学生,又用手将另一名学生扯到路边,而张老师自己被撞倒在地”学生孙智鸿说。

张丽莉老师舍生忘死,被她推开的两个学生安然无恙,而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碾压过去,牛仔裤全破了,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师生们立即打了 120,把张丽莉和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

3 医院对张丽莉进行了快速、积极的救治, 而张丽莉由于抢救学生, 导致腰椎骨折、骨盆骨折、双下肢软挫伤、双下肢毁灭伤,并伴有视觉性休克。为了保住其生命,不得已为其做了双下肢截肢手术。

李金茹和张丽莉同在语文组工作,她当天整夜一直陪着张丽莉。

“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医院时还对我们说要先救学生, 后来就完全昏迷了。”李金茹数度落泪。

2012 年5 月11 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佳木斯市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打电话给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首先向张丽莉及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并转达对张丽莉的崇高敬意。在哈医大一附院重症监护病区,刘延东向张丽莉转达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问候。刘延东说,张丽莉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将危险留给了自己,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9月4日,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看望了张丽莉同志和报告团成员,代表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张丽莉同志表示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李长春在讲话中说,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推荐第8篇:张健同志先进事迹

张健同志因公殉职事迹

张健,男,汉族,安徽省亳州市人,1968年10月11日出生。1987年11月入伍,在步兵179师535团先后任战士、卫生员、上士班长。1991年12月进入亳州卷烟厂工作,期间,于1995年9月至1998年2月在上海烟草专业学校学习。2003年1月调至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繁昌县局(营销部)工作,先后担任办事员、安全员、办公室副主任、安保股股长、办公室主任。2015年8月调至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政工科(工会办)工作,主要负责党务、工会日常事务工作。

2016年7月7日早8时07分,张健突发心肌梗死,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因病情严重,虽经多方全力抢救无效,因公殉职,享年47岁。

一、吃苦敬业为典范

认识张健的人,都说他是忠良纯厚、踏实勤恳的好人。军旅生涯中,他是严守军纪、吃苦耐劳、屡受嘉奖的好兵,1990年6月在部队入党,入党后张健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他时刻都牢记着自己党员的身份,他有着的朴素无华的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情怀和精神也成为他日后在工作和生活上的行为信条。

张健退伍到地方后进入了亳州卷烟厂工作,在那里他做事认真严谨、任劳任怨、钻研技术、苦练本领,短短的四年时间,从中脱颖而出,1995年9月,被组织推荐选派到上海烟草职工中

1 等专业学校脱产学习,成为一名技艺出色的车间机修工。原亳州卷烟厂职工张长迎是这样评价张健的:‚机修工作又脏又累,可以说是‘天天黑乎乎、手上满是油’。可张健不在乎,脏活累活冲在前,他经手的设备,没有修不好的。‛张建专业过硬,但更值得令人敬重的是他对工作态度,在领导的眼中他是踏实敬业,值得信赖的好员工;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乐于助人,古道热肠的好心人。

2003年,行业关停生产能力差、耗费资源大的小烟厂。张健所在的亳州卷烟厂就在关停的名单上。最终,张健被分流至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张健来到新的工作单位芜湖繁昌县局(营销部),虽在一省,从北到南,张健也面临两个困难。一个是工作变化的问题,从一名车间机修工转变为县局专卖管理所的办事员,一切业务知识都要从零开始。其二是皖南皖北生活上、饮食上、交流上的差异。

年近不惑的张健克服了种种困难,连续在芜湖市局(公司)繁昌县局(营销部)工作三个月,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加班加点,边学边干,主动适应,用最短的时间进入了工作状态。正是凭着这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冲劲,张健从基层专卖管理队所的办事员逐渐走上了安全员、办公室副主任、安保股股长、办公室主任的岗位。

2012年8月的一天傍晚,时任繁昌县局(营销部)局长(经理)的金永保和张健过晚餐散步,途径一家小商店的门口时发现

2 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手托烟箱,走进小店。他们看到烟箱里满满都是成条的卷烟后,二人立即亮明身份。

两名男子见状就要逃跑,张健死死抓住其中一人,金永保拨通了稽查支队队长的电话,同时也向警方报了案。犯罪嫌疑人气急败坏打电话叫来了4名同伙,对张健、金永保进行5分钟的围攻,过程中张健死死地抓住对方的手。警方赶到后,4名犯罪嫌疑人落荒而逃,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这时,张健的手上、胳膊上、肩膀上等多处受伤。

经查,他们当场查获的卷烟全部为假冒卷烟。繁昌县局根据线索,查获了一起小型的网络案件。

张健自从亳州调到芜湖工作以来,先后轮换了五个岗位。在市局(公司)政工科(工会办)工作期间,面对纷繁复杂的政工、工会工作,他无论大事小事都缜密思考,反复斟酌,从不忽视、遗漏任何一个环节。2016年元月,芜湖市局(公司)成立了烟草党校分校。张健负责烟草党校办班日常事务工作,拟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的拟定,做好每期培训班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半年来,他为使烟草党校成为党员和干部‚理论武装的课堂,党性锻炼的熔炉,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张健和同事们通过共同努力,在举办了30多名党务工作者参加的第一期烟草党校培训班之后,又接着把全市系统所有党员分4批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两学一做‛专题培训班。他在同事的眼里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永动机,永远在最重要的时刻将自己这枚螺丝

3 钉铆紧在最关键位置上。

张健用执着、勤勉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一串串闪光的荣誉,2006年、2010年、2011年被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党组授予先进个人;2007年被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繁昌县委、县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被安徽省烟草专卖局授予全省系统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2年被安徽省烟草专卖局授予全省系统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5年被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党组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2016年,省局(公司)已经公示并将表彰他为‚安徽省烟草商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二、公心处事立党性

张健对工作认真、较真,时刻秉承公心处事,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在繁昌县局(营销部)负责安全工作时,张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基层专卖管理所严格要求,奖优罚劣。

有人来讲情,张健耐心地解释原因,但在原则问题上一步不让,他的认真让部分不了解他的人有了意见。有的人在背后说:‚你一个外乡佬在这,搞什么搞?‛

张健得知后,没有在公开场合与质疑自己的同事理论,而是在下班后,单独找到这名同志沟通交流。‚之前多有得罪,请你见谅。我这也是为了工作,安全工作无小事,有时候可能一个小小的疏漏,就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次受到处罚下次迎头追上,只有你们支持,咱们县局的安全工作才能有起色。‛

4 张健不仅抓好办公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遇到安全问题易发的高峰期,比如夏天用电高峰期,他就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到家属院查看供电设备,哪里线路老化,哪里端口松了,他挨家挨户的提醒大家,一户一户检查线路,让大家注意用电安全,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出问题。

主动工作、热情工作、细致工作如雨润万物,悄然无声地让张健走进了每一名职工群众的心中。慢慢的,大家开始理解这位较真的‚老张‛,不再背后议论这个‚外乡人‛,于是工作上的支持多了、抱怨少了,规范多了、问题少了,赞誉多了、意见少了,张健就是因为坚持着服务群众的工作劲头,这个大家口中‚外乡人‛慢慢变成了职工群众咱们的‚自己人‛。

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张健还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公私分明。

异地交流,孤身一人的张健在芜湖买房之前,一直住在县局(营销部)顶楼的单身宿舍。领导看他住着不方便,起夜方便还要到楼下,提出让他搬到县局(营销部)自有、未出租出去的房子里住。张健说:‚我是县局(营销部)的办公室主任,又是一名党员,如果我这样做了,同志们会怎么看?‛直到2007年在芜湖市区购买一套商品房后,张健才搬出了单位顶楼的单身宿舍。

2008年,为了能在逢年过节购票高峰期回家方便一些,张健准备考取驾驶证。当时,正是大夏天,马上就要开始科目三的

5 考试,中午休息时间,张健顶着似火骄阳,赶往2公里外的驾校练习。身边的同事建议他,大中午的不要来回跑,用单位的车子练两把,也费不了几个油。张健仍然拒绝了大家的好意,‚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在繁昌县局(营销部)工作期间,每年夏天,妻子会带着放暑假的儿子到繁昌看望张健,多少年来,家人到繁昌的吃住行从来都是自己负责,从没有占过公家一分钱的便宜。

大学毕业的儿子找工作四处碰壁,往往是三天两头换工作,张健从没有为了儿子能够找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去找门路、托关系,他总是说:‚年轻人,就要在社会上摔打摔打,自己的事情,由着他自己去做。‛

张健是一个极其讲党性、讲原则、讲规矩的共产党员,从他为人处事、工作生活上来看,他坚持原则,工作热情,待人诚恳,严于律己,做到公私分明,公心处事,从不因私废公,凡事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放低要求,放松标准,而是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点尤其令人敬佩。

三、诚恳待人是性情

做事就是做人,张健与人交往时,他处处谦让、事事宽容,和风细雨、浸润人心;日常生活中,他孝敬长辈、关爱妻儿,吃苦耐劳、克勤克俭。无论身处何地,无论相交何人,他都如自己所信奉的格言一样:‚真心做事、真诚待人‛。

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刘艳伟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来到了

6 繁昌县局(营销部)工作。当时,她与工作时间不长的黄田芳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与张健的房间门对门。

刘艳伟说:‚张健就像个老大哥一样帮助我们,工作上我们有什么不懂的他都会给耐心解释、指导。遇到做得不对的地方,他也有啥说啥。‛那时候,刘艳伟和黄田芳每天临近上班才起床,早饭都是早早了事。张健和二人约定:‚不吃早饭身体哪能受得了?往后,早餐咱们一起吃。‛

黄田芳回忆说:‚从那以后,张健大哥每天早上7点半喊我们起床吃饭,经常给我们烙北方的面饼。张大哥有个早起的习惯,每天六点多就起床,把县局大院打扫一遍后就叫我们起床,给我们做饭。到了冬天,还会自己熬上满满一锅豆浆,分给单位的同事们喝。‛

直到现在,刘艳伟还有一个遗憾:‚没多久,我从县局调回了机关,后来,张健大哥也来到了机关工作,可是都快一年了,因为大家手头都有事情,我都没来得及请他和嫂子吃顿饭,感谢多年来他对自己的帮助。‛说到此处声泪俱下。

张健有着优良的个人品质,他热心地帮助每一名需要帮助的同事和群众。不仅对自己身边的同事和群众有求必应,张健还帮助困难学生,雪中送炭,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走出困境。

在上海脱产学习时期,张健经常听同学谈起家乡湖北山区的孩子有多苦。得知湖北山区的艰苦生活环境后,张健委托同学帮助,在山区找一位贫困儿童进行资助,通过联系湖北省宜昌市共

7 青团宜昌县(后更名为夷陵区)委,找到夷陵区邓村乡江平村江平小学就读的三年级学生向某清,这名学生家庭困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一直跟着叔叔生活,生活求学都十分艰难。

联系到困难学生后,张健开始了资助,从1998年开始,张健共资助这名困难学生7年,一直到孩子中学毕业,每个月给孩子打去100元的生活费。要知道当时,张健与妻子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只有1500元。

对别人慷慨的张健对自己却吝啬起来,直到去世之前,张健还经常穿着打过补丁的衣裤外出锻炼,遇到同事好奇,他却笑着说:‚反正是散步的时候穿,好点孬点无所谓。‛

一个人生活境界与物质无关,一个人处事态度是内心美好的出发点,或是清贫,或是富有,源自于自己的态度,力所能及,倾心相助,张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就是张健!

四、忠孝公私两奔波

刚刚转到芜湖工作时,张健在繁昌荻港专卖管理所担任办事员。新工作对他来说十分陌生,为了尽快追上大家工作的步伐,进入状态,张健利用周末时间加强学习,边学边干。

从离开亳州的家到第一次返家,有近三个月的时间,他也思念千里之外的父母妻小,期间每天唯有通过电话向家人报声平安,诉说衷肠。

8 三个月之后,他回家了。

妻子郑艳玲回忆说:‚当时,他感觉到我有些生气。一进门二话不说,收拾出需要换洗的衣物,一头钻进卫生间忙了起来。‛

洗完衣服的张健又找出了扫帚和拖把,把家里重新打扫一遍。见妻子还没有主动和自己说话,张健在背包里拿出了妻子最爱吃的‚茶干‛。

张健看着妻子,低声说:‚对不起,让你受累了。‛ 听到道歉,郑艳玲泪如雨下,心里的委屈一股脑地发泄了出来。

那段时间,郑艳玲很累,除了正常上班工作,一面要照顾4年级的儿子,接送、做饭、辅导作业,一面,还要抽出时间照顾两家的四位老人。

‚以后,我会经常回来的,帮你分担。‛

听到张健的承诺,郑艳玲露出了笑容:‚我也不是拖你的后腿,只是心里憋得难受。‛

此后,工作越来越上手的张健,回家次数也逐渐多起来。 ‚那时候,张健每次回家,都是让我帮他买票。‛与张健最为要好的同事、芜湖市局稽查支队支队长杨良红介绍说,那时候,张健在繁昌荻港工作,买票不方便,‚每次买票,他都拖到最后,看看单位有没有急事需要周末加班。‛

有几次,杨良红帮着张健买了火车票,却又因为临时遇到周末加班,不得不放弃回家的计划,车票也因为过了时间,无法退

9 票,只能作废。

2005年,张健的妻子郑艳玲病了,查出了大肠息瘤。张健请了公休假,带着妻子到合肥医院检查,最终只切除了一个息瘤,另外一个仍然留在体内。就在患病的妻子的需要照顾的时候,张健并没有守在妻子身边。看妻子病情稳定,他又重回工作岗位,只是将一个月回一次家的习惯变为了每周回家一次。

虽然亳州、芜湖同在安徽省内,但两地来往交通不便,张健要坐六七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家。那段时间,为了更好照顾妻子,张健每周五乘坐晚上7点的火车赶回亳州,凌晨三点到家。周末,由他照顾妻子,平时照顾妻子、老人的担子就交给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郑艳玲的身体有了好转,但医生叮嘱,一定要按时服药,避免复发。一旦复发,很有可能演变为直肠癌。

妻子心疼来回奔波的丈夫。两人商议,将张健回家的次数再次变为了一个月一次。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儿子张子豪最难过:‚这下连‘周末爸爸’都没了,又变成了‘月度爸爸’。‛

只要一回家,张健总是先打扫一遍家里的卫生,然后抽出时间,赶到父母家,帮着做家务、做饭,他把一天的时间当做两天过,他总是对妻子说:‚平时顾不上,回来了一定要尽尽孝心。‛

2015年下半年,张健父亲病重住院,他的回家频次又变回了一周一次。周五晚上乘车,周六凌晨到家,在床上简单休息一下,就带着早饭赶往医院陪父亲。然后周日再乘火车赶回芜湖,

10 为的是不耽误周一一早的工作。

两地频繁奔波的生活,张健一直坚持了半年多,身边的同事都在说,如此奔波身体哪能吃得消,张健却笑着说:‚平日里照顾不了父母,现在能尽尽孝心,累点没什么。‛

2016年年初,父亲安详辞世,请了三天假,简单处理完丧事,张健就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2016年5月8日是母亲节,张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着自己的母亲到亳州市十河镇参观芍花展。他将自己和母亲的合影放到网络空间中,下边写着这样一短话:今天是母亲节,这两天大家都在朋友圈中祝福母亲,但是别忘了,七八十岁的母亲不会上网,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多关心他们,才是最大的问候。

而这一张照片,是张健与母亲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影。 身边的同事说,张健经常念叨一句话:‚等妻子退休、儿子大学毕业后,一家人就能到芜湖团聚了。‛

然后,张健却没能等到最后。

五、生命中最后的工作

从6月30日开始,芜湖持续遭受强降雨袭击,内河湖泊全面超越历史最高水位,遭受1954年以来最大汛情……暴雨持续不停,青弋江上游陈村水库已开闸泄洪、长江水位仍持续上涨,险情不断扩大,灾情不断蔓延,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危难时刻,烟草人挺身而出。

7月3日,芜湖市局(公司)组织了一支30人的青年抗洪

11 抢险突击队,支持当地的抗洪救灾,张健则被安排负责抗洪抢险的统筹协调工作。

得知分工消息后,张健立即找到领导:‚我当过兵,水性好,在繁昌县局工作的时候还有抗洪救灾的经验。‛张健一连讲出了一线请战的想法,要求组织安排他到抗洪一线。

出于对张健的保护,领导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7月5日早上,张健接到通知,抓紧落实全市系统补交党费工作;中午休息时间,代表工会赶往南陵县慰问家中丧父的同事;下午、晚上,他一头扎进抗洪抢险值班室,积极协调、联络抗洪抢险工作,冒雨检查机关大楼、卷烟仓库等关键部位,避免出现渗水情况。

7月6日,随着灾情的不断扩大,芜湖市局(公司)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全市系统开展‚抗洪救灾捐款活动‛。因时间紧急,一天的时间,张健就要做好通知下发、善款收缴清点等工作。

6日中午,平时午休时间喜欢出去散散步的张健回绝了同事的邀请,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要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下。

6日晚8时,张健在将《芜湖市局(公司)党员组织关系排查表》发给省局(公司)政工处工作人员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

‚最近怎么样?你那边雨水大,一定注意安全。‛回到家后,张健接到了在合肥工作的儿子打来的电话,‚最近身体好些了

12 吗?不要硬撑,难受就要抓进去医院看看。你这老医务兵还不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吗?‛

‚放心吧,没事。最近事情有些多,就是有点胸闷,没什么大事情。‛张健宽慰儿子,‚明天把捐款送到慈善总会,我就去医院查一查。‛

一通简短的5分钟电话,没想到,却成了父子二人最后的通话。

7月7日早上8时07分,张健同志突然倒下,没有告别,没有嘱托,他就这么静悄悄地倒在了自己毕生热爱的工作岗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将自己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在整理遗物时,家人在他的包底找到一张5月31日的病历,病历上赫然写着:‚请患者注意休息、充足睡眠!‛而这份‚医嘱警告单‛,在他生前甚至无人知晓……

悲剧发生后,张健的妻子郑艳玲强忍着丧夫之痛前来料理后事,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告别仪式后,郑艳玲将安徽省局(公司)以及政工处、芜湖市直机关工委、芜湖市局(公司)、繁昌县局同事和战友送来的慰问金共20600元,以张健的名义无偿捐赠给抗洪救灾。另外,郑艳玲向组织上提出由她代张健补交2008年至2012年党费4492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事迹行动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他用生命谱写了对党的事业忠诚,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

13 了党的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的口袋里仅仅存放了四样东西:一份记录抗洪抢险情况的工作清单、一部随时待命的手机、私人钱包和一枚鲜红的党徽。

14

推荐第9篇:张大青同志先进事迹

张大青同志先进事迹

张大青同志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曾先后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职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和之江校区党委副书记、之江学院副院长、之江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等职务,该同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中去,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职教学院工作期间,该同志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认真刻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明显的实绩。能突出重点、形成特色,针对该院学生进校时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基础较差的情况,狠抓学风建设,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该院的学生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连续两年被评为全校学生工作的先进单位,使该院学生的英语四级统考合格率连续几年名列学校前茅。

来之江学院工作之后,面对校区基础设施落后,多层次办学等复杂情况,该同志能及时理清学生工作思路,提出了中专的工作稳一点,学院的工作活上点,成教的工作细一点的总体目标,协调处理好之江学院、中专部和成教分院的学生工作,使校区学生工作更趋稳定,并已基本形成大学的校园氛围。该同志积极探索民办二级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主持了《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学生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课题研究,在之江学院试行学生班主任制,指导学生创办《之江先锋报》,并使之成为之江学院学生工作的宣传主阵地。每年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学生家长参与办学过程,进一步促进学院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作出了新的成绩。

该同志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针对民办二级学院现状,根据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早发挥作用的原则,重点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一年多来,该院已有70%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发展学生党员36名。在校区学风建设上,该同志能针对民办学院的特点,以计算机二级和CET-4考试为载体狠抓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之江学院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之江学院学生在省计算机二级等考试中合格率为%,与校本部平均合格率基本持平。

推荐第10篇: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XX年11月30日清晨,XX年选聘的歙县郑村镇潭渡村大学生村官徐锋因病离世,年仅28岁。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有着不平凡的一生,短暂的生命历程,却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风采,树立了一座的新常态下基层干部的标杆。

学习他“心中有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没有为此口出怨言,反而为“没有机会为党和人民工作了”而感到遗憾,为“没有机会报答好心人、感恩社会了”而感到愧疚。而离世前最后的嘱托却是“这项工作,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拜托你了„„”。一个普通党员在最后时刻心中所想的都是党和人民,充满了不能继续为民服务的种种无奈,这体现的难道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吗?实践的难道不是我们在入党宣誓时“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吗?

学习他“心中有民”。在潭渡村任职的短短时间内,村民都称他为“好孩子”。与五保户向南中结对子,照顾老人起居,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主动用微薄的工资接济困难老党员诸葛纪钗,体现组织温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帮群众之所需,徐锋同志的实际行动是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基层干部做群众贴心人的最好例证。

学习他“心中有责”。大学毕业后本有机会“跃龙门”,但是他硬凭着到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到村里任村官,对于村民的“使唤”,总能骑着电瓶车随叫随到。收缴新农合时,开展“夜访”进行政策宣传;抗洪抢险时,作为民兵应急分队成员,冲在水库抢险第一线;带动农民增收时,发挥自身特长,将村民自制粉丝精装后网销至上海、杭州。徐锋同志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才气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是新常态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实写照。

学习他“心中有戒”。徐锋同志在村里任村官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已转岗事业单位干部,同时做完“肝移植”手术尚未完全恢复时,主动承担起潭渡村的扶贫调查及物价宣传工作,当领导不同意时,他却说“那里的情况我最熟悉,这项工作交给我再合适不过了”;当自己垂危时,最后的嘱托却是“这项工作,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拜托你了„„”。徐锋同志在短暂的政治生命里,始终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责任扛在肩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

时光非常残忍地夺去了徐峰的生命,但是他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浩然长存。作为一名选派干部,我们将时刻牢记优秀榜样的先进感人事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让青春无悔。

第11篇: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严三实精神礼赞

1987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狮石营川村的徐锋,于2009年9月考取了安徽省第二批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默默奉献的他,却不幸罹患肝癌,年仅28岁就与亲人、朋友永别了。他忠诚践行了自己的使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徐锋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的高尚品质和先进事迹,为我们谱写了一部践行\'三严三实\'的精神礼赞。

1.学习他从严从实、勇挑重担的实干作风。自进入大学生村官队伍以来,徐锋同志始终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在患病期间,还心系着村里的情况。病情稍有好转,就投身到工作当中。他深知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便倍加努力工作,领导同事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不敢给他压担子,但他主动请缨,反复恳请镇党委书记:\'我在潭渡村当了三年多的村官,潭渡村的情况我很熟悉,把工作交给我吧,我一定能行!…\'.2015年11月29日,也是徐锋人生的最后一天,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去看望他,意识模糊不清的他,还对同事说\'这个工作,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把剩下的,拜托你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始终想着工作、干着实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学习他身上那种对党和人民始终不变的满腔赤诚。徐锋同志在工作伊始就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11年6月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上,既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他有一颗对工作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心中始终怀着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甘当人民公仆,用勤奋和敬业的精神书写自己的人生和理想。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严以律己最好的诠释。

3.学习他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他大学毕业后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按照安徽省省委对大学生村官提出的\'加强组织、服务农民、促进和谐、历炼人生\'的\'四句话\'目标要求,脚踏实地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中磨炼自己、提高自己,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村情不了解时,他每天穿梭于村中,找群众了解民情。并他为规>范文书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纠纷调解等做了大量工作。在村里工作,他靠的是扎实苦干,做实事,克难关,只有像徐锋同志那样,以付出为快乐,以奉献为价值,我们才能心甘情愿地担当起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发光发热的光荣责任,在具体工作中也才能始终脚踏实地,不计个人得失,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从这些平凡的工作中,我们看到了他的谋事之实。

4.学习他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他利用起所学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建起潭渡村村级网站,通过网站进行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开通\'村民网上说事\'渠道。在他的帮助下,当地农民自制土粉丝网上销售量大幅上升,\'在网上卖粉丝\'的路子一举破解了村民自制粉丝难销售的\'瓶颈\',用自己的知识帮助这个家家做粉丝的村子不断发展,通过改革工艺,将粉丝从散装、大包装发展到小包装、精装,还利用网络将粉丝远销至上海、天津、杭州等超市,使得当地老百姓大受其益。此外,他还积极帮助潭渡村富民饲料厂找饲料配方中所需的材料,目前,富民饲料厂饲料供应整个黄山市、宣城地区的养鸡场。从这一页页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徐锋同志的创业之实。

5.学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他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作为村主任助理,他时刻把自己当成村民,把自己看作群众的\'儿子\',时刻关心着困难群众。老党员诸葛纪钗,因一场车祸导致瘫痪,徐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在生活上帮助他,还经常带书报给他看,增强他的生活信心。老人夸赞说,\'这孩子懂事、踏实\'.五保户卓子常常把徐锋挂在嘴边\'这可真是个好孩子,经常来看我,还买来米面,好几次留他在家吃饭,他却又偷偷包了钱藏在碗底下。\'徐锋同志在诀别信中写到:\'郑村镇是我一生唯一工作过的地方,是我第二故乡,我十分留恋这片土地,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了,我只能带着这份遗憾离去。我有一个愿望,在我死后,能埋在这块土地上,让我能看到郑村镇的发展,我将含笑于九泉。\'从这些质朴的语言、踏实的行动之中,我们不难看到徐锋同志的修身之严,做人之实。

6.学习他面对生死抉择时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匹配的肝源时,他得知另一位患者病情同样危急,便主动将与自己匹配的肝源让给了这位患者先移植。面对死亡,他做出了如此的决定:先将肝源让给更需要的人。在徐锋病情严重急需用钱的情况下,同在一家医院等待骨髓移植手术、同为大学生村官的黄炊还将之前村官们为她捐助的14800元转捐给了徐锋。一时间,大学生村官之间的\'爱心接力\'成为社会佳话。手术顺利后,徐锋又将歙县部分爱心捐款20626元转捐给黄炊,鼓励她早日康复出院。徐锋临终前一再嘱托父母,要将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80多万元继续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接力下去。从这感人的\'生命礼让\'、\'生命接力\'行动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他的做人之实。

徐锋同志曾经在>述职报告中说:\'村官虽小,村官干的事也很简单和平凡,但我想,只要把这些事干好,也就不简单和不平凡了。\'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之中,他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践行着肩上的使命,书写着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也许我们渺小的像一粒尘土,但只要把村官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做严、做实,这渺小和平凡也能够促成新时期农村风貌的巨大改变,同时让我们看到中国梦一定会实现的新希望。

学习大学生村官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大学生村官,一个称呼,一份工作,半年前的自己成功的被冠上了这样一个名字。对2015年8月的自己而已,这只是一份工作,一个跳板,没有那些高大上的想法。半年的时间,绩溪38号桥村这个陌生的地方,这个语言不通的地方,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我,感染了我,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进去。

村官能做什么呢?这是我来到这里之后经常思考的问题,每天都在迷茫中度过,我找不到自己的路要怎么走。创业?种植业?养殖业……我都曾考虑过,却一直是在考虑中。

在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在很多次的思想斗争之后,我想我不能浮在空中,不管我能做什么,首先我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努力在村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尽情的挥洒我青春的汗水。

在通过对徐锋同志先进事迹的认真学习后,我瞬间觉得小村官也有大作用。徐锋同志,一个28岁的年轻的生命走了……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个春秋,但他感恩党的培育和组织的关怀,立志扎根基层,回报家乡,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体现了一位年轻共产党员的执着与追求!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个村官,都应该向徐锋学习,以他的思想品德为榜样,以他的工作态度为标杆,认认真真做好村里的每一件事,尽心尽力帮助老百姓做好我们能做的每一件事情。

学习徐锋,就是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对于农民的事,他总能随叫随到,放弃了自己休息的时间;对于大灾大难的事,他总能冲在第一线;对于群众致富的事,他总能不辞辛苦,一遍一遍的去做好。

学习徐锋,就是要学习他的高贵品质。在2013年肝癌住院,找到匹配的肝源时,他得知另一位患者病情同样危急,便主动将肝源让给了这位患者先移植;手术完成后,即将出院的徐锋将部分爱心捐款20626元转捐给黄炊,并鼓励她早日康复出院。这一幕一幕,无不是他高贵品质的表现。

学习徐锋,就是要学习他的进取精神。2013年1月成功进行肝移植手术,身体刚恢复就重返工作岗位,2013年10月复查时发现癌细胞已转移扩散,他只得再次住院治疗,一边继续顽强地与癌症抗争,一边仍记挂着村里的工作,经常打电话了解情况,一心渴望战胜病魔、重返岗位。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们要认真向徐锋同志学习,学习他心中有党、心怀感恩的高尚情怀,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他投身基层、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努力做好老百姓的每一件事情,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学习他勤勤恳恳、踏实肯干的优良品德,在村官的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走出办公室,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真正需求,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办好事、办实事。让青春的汗水在农村大地尽情挥洒,让青春无悔。

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早逝的青春,永恒的精神

读书志在为民,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大义,岂计身家。徐锋同志用他短暂却不平凡的青春,在他挚爱的农村土地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他爱党、爱民、爱业、爱家,他用最朴实的笑容在基层落地生根、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是大学生村官和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对于刚刚踏入基层的公务员,从徐锋同志的身上,让我感受到极大的激励与鼓舞。

一、对党忠贞奉献。弥留之际,徐锋同志有万般的无奈和遗憾,但是却从未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坚持要向党委政府、向各界爱心人士致以最后的感谢和诀别。2015年9月,徐锋以口述方式\'写\'下一封满怀深情的绝笔信,字字泣泪,声声诀别,满怀感恩,令人动容。

二、对群众深情款款。徐锋同志在基层做村官时,面对村民的\'使唤\',总能随叫随到;面对有些群众不理解上级政策的现象,他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面对有实际困难的五保户、老党员,他主动和老人结对子,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他们的生活。他对村民的关心发自肺腑,踏踏实实的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身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就要像徐锋同志那样甘当公仆,践行为民宗旨,做到心中有民,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切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对事业尽忠职守。\'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这句话是对徐锋同志短短一生的最好写照。他工作起来,从来没有休息日的概念。他发挥计算机专业特长,将村民自制粉丝精装后,利用网络远销上海、杭州等地。肝移植手术完成后,徐锋放不下父老乡亲,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在与癌魔不断抗争的过程中,徐锋时常挂记着村中的工作,一心期望战胜病魔重返岗位。生命不息、使命不忘,我们就要像徐锋同志那样,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为民;淡泊名利,扎实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实效践行\'三严三实\'.

四、对死亡毫不畏惧。徐锋同志在找到匹配的肝源后,当他得知另一位患者病情同样危急,便主动将肝源让给了这位患者。这让同在一家医院等待骨髓移植手术、同为大学生村官的黄炊同志深深感动,主动将14800元社会捐款转捐给了徐锋同志。手术完成后,即将出院的徐锋同志却将20626元的爱心捐款转捐给了黄炊,并鼓励他早日康复出院。这种面对死亡威胁,能够淡然面对,主动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人,将爱心传递下去,这是高尚的行为,这是无私的大爱。我们也许做不到徐锋同志的坦然直面死亡,但是我们要学习徐锋同志的无私爱心,提升人格魅力,实现人生价值。

徐锋同志的先进事迹令人敬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将更加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12篇:于振江同志的先进事迹

于振江同志的先进事迹

于振江同志,男,49岁,195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现任毡匠村党支部纪检委员。1977年开始从事培育和科研工作,1982年考取农艺师职称,1992年成立白塔堡镇毡匠村葡萄协会;1998年被评为沈阳市百家科技示范户;2000年被沈阳市政府评为葡萄栽培状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东陵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白塔堡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东陵区政府聘为果树协会理事;现被列为东陵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

于振江同志热爱学习,刻苦钻研农业技术,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还主动带领帮助他人共同致富。他从事葡萄种植生产30余年,是我区小有名气的葡萄专家、科技致富能手。在他的带领下,仅毡匠村就发展了优质果树葡萄500亩。多年来,他自费到外地引进优良葡萄果树品种,从1992年开始不断从全国各地引进葡萄新品种百余种,其中有:日本无核红、无核白鸡心(沈农引进)、藤埝(沈农引进)、秦龙大穗(河北引进)、87-1(鞍山引进)、蜜汁(沈农引进)、金星无核(沈农引进)、兴华1号(山东引进)、最金香、夕阳红(辽科引进)、京优、玫瑰香(河北引进)、巨玫瑰(山东引进)、8611(河北引进)、8612(河北引进)、奥迪亚无核(河北引进)、香悦(本区)、无缘奇(新民引进)、红香蕉(河北引进)、奥古斯特(河北引进)、维多利亚(河北引进),

1 经试种成功后再扩繁苗木,低价给农户种植,使收益户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于振江同志无偿为果树种植户进行栽培技术指导,从病虫害防治、化肥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日常管理等诸多方面样样俱到,收益农户达153户,收益者不仅是周边地区农户,其他周边县市也经常有农户来咨询,每次收到咨询的信件,他都能及时回信答复。

因种地效益低,毡匠村将漏水严重的水田地包给100多户种植果树,由于缺少对果树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于振江便自费订阅各类科技杂志、图书资料,购臵光盘,无偿借给需要的农户,组织大家观看学习,并与沈阳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请专家指导、提供各种相关栽培的技术咨询。同时,为果农提供栽培的科技信息,搞市场调研,提供果苗、果种、市场价格等信息,并提供跟踪服务。现有葡萄栽培户近80余户,面积近千亩,附近村栽种户100多户,亩产值1000-4000元。在生产中组织多数果农与农资经销商协商农资价格,购入以节省开支,化肥农药也可节省开支。

2005年引进品种2000余株,占地10亩,种植面积2亩,总产量7000斤,亩产值8000元,总效益16000元,比一般品种每亩增收3000-5000元,现带动本地区农户200户,亩增收1500-2000元。

在于振江同志的带领下,毡匠村农户仅果树一项收入每

2 年可增加2000多元。

振江园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27日,合作社位于东陵区白塔街道毡匠村境内,在沈阳市区南15公里处,沈营公路与苏桃公路的交叉地带,东距桃仙国际机场5公里,西临苏家屯区政府3公里交通便利,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具备良好的运输条件。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580万元,果树300亩,社员100人。同时有着33年葡萄种植的经验,现已全部实施无公害生产,葡萄和苹果果实全部套袋。该合作社生产基地水、电、路设施齐备,生产基础好.长期采用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形成了持续稳定的经济产业,具备良好的社会基础,是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发展,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生产常规、特种葡萄20多个品种。果品基地300亩,是沈阳市无公害放心葡萄及果品的产地。本合作社的理事长于振江同志为沈阳农民经纪人协会的会员,东陵区十佳农民经纪人,2000年获得沈阳市葡萄栽培状元称号,2006年获得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从事葡萄生产与销售33年,是多年的果树农艺师,对葡萄的生产管理与市场信息都具有现代的科学管理意识,合作社在成立的同时形成了品牌系列葡萄、水果。为进一步提高成员的生产、销售等方面提供系列化服务,合作社同时采取基地加农户, 加农民科技协会并与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农科院,建立了

3 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国内外果树的最新技术,每年都引进新的品种,进行试验栽培,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2009年新栽香悦葡萄50亩;寒富苹果100亩,统一为社员购化肥50吨、有机肥农家肥2000吨,无残留低毒高效农药500斤,从厂家购入果袋50万个,统一定购果品包装箱8万个,为社员节约资金10万元。同时对苹果梨果实食心虫的防治工作统一用性诱芯防治。计划兴建15亩地的温室和塑料大棚,做为示范生产基地,将于2009年9月完工。成功后大规模发展,划投入资金50万元。技术支持上与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农科院合作,聘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做长年指导。对社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新技术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也随着提高,新特绿色、营养葡萄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眯,成为国内外市场发展的新热点,同时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建平台。推广新品种和提早、延晚栽培技术具提高葡萄果品产值。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因此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挥地方农业优势,挖掘地方产业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我们白塔街道毡匠村位于沈阳市区南15公里处,沈营公路与苏桃公路的交叉地带,东距桃仙国际机场5公里,西临苏家屯区政府3公里交通便利,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果树面积300亩,所生产的水果达10余

4 种,陆地与温室相互衔接,做到了多品种四季供应。年生产水果2000吨。具有广泛的果树资源,每年中秋节期间可为沈阳市场提供优质香悦葡萄1000吨,6-7月份提供无核寒香蜜葡萄10吨,每年11月份至新年期间将为沈阳市场提供20吨以上新鲜的晚红葡萄,结束多年来冬季无新鲜葡萄的历史。该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其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晚红葡萄、含糖量高达24%果粒重12克,单果穗重1000克,现有少量上市非常受市民欢迎,成为增收的主打水果品种。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于振江常说:共产党员就是要时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以人们拥护不拥护,人们赞成不赞成,人们高兴不高兴,人们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作为共产党的一员,应时刻谨记加强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不仅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普通党员也要保持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基础。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振江同志不愧是一位实实在在“致富带头人”。

第13篇: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

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徐锋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懂得这份爱、珍惜这份爱、感恩这份爱,但徐峰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与病魔抗争中,还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他朴实的言行中回报社会,感恩真爱。

担任大学生村官以来,徐锋同志始终信念坚定、心怀感恩,牢记使命、踏实肯干,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抒写了不平凡的青春,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永 不褪色的风采。他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工作起来从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对于村民的“使唤”随叫随到,作为应急民兵队员,曾经冲在水库抢险第一线,连续三天两 夜没合眼。他为人朴实、关心群众,发挥计算机专业特长,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主动与五保户、老党员结对子,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困难群众。他面对生死、无悔 抉择,在生命危急关头作出“让肝”善举,用无私大爱抒写了“生命的礼让”。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学习徐锋扎根基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毕业之后,大学的同窗都去往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捞金,而徐锋却只身一人回到了农村这片熟悉 的土地,因为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他放不下。在基层工作的时间里,他总能将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夜访基层宣 传新农合保险政策、自掏腰包结对帮扶五保老人、奉献微薄工资资助受伤老党员、不畏生命奋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无数的事迹,尽显徐锋同志扎根基 层、无私奉献的本色,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最需要学习的良好品质和精神风貌。

学习徐锋面对生死,毫不畏惧、礼让生命的大爱。面对死亡,大多数人后怕不已,而徐锋却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让肝”、“互捐善 款”,以无数感人的行动书写着生命的大爱。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需像徐锋这样以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别人、给基层,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扎根基层这片热 土,能做的是了解困难的群众、人间的疾苦,利用好的政策帮助挣扎在生活线上的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牵挂。

学习徐锋生命不息,牢记使命、无怨无悔的品质。大病初愈便匆匆忙忙走上工作岗位,躺在病床上却满是对基层百姓的挂念,徐锋放不下、真的放不下。就算在弥留之际,徐锋也还是眷恋着岗位、牵挂着群众、惦记着每个帮助过他的人。“我一生只有二十八年,但党和政府为培养我、挽救我的生命给了 我很多很多,我却再也没有机会为党和人民工作了;为挽救我的生命,许多好心人为我捐款、给我鼓励,对于他们的大恩大德,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再也没有机会 感恩社会,我只能说一声谢谢”。感人至深的遗言便是徐锋牢记使命、生生不息最好的诠释。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透过徐锋的朴素言行,我们可以看到,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自立意识,更是 一种健全人格的体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心怀感恩,我们把工作当成事业,则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心怀感恩,我们平静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 困难,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忠诚;心怀感恩,我们严于律己,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少一份糊弄,多一份敬业。懂得感恩,我们就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家庭,无愧于 人生。

第14篇:张学功同志先进事迹

房山区第一医院张学功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儿时,我就梦想长大能够成为一名医生,用所学知识挽留患者的生命,用双手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了这个梦想,我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首都医学院。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决心做一名人民信任的好医生。工作之初我参与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的人群防治和高血压的人群防治”研究工作。期间,白天去流调现场,晚上回来认真总结病历,查阅医学文献,为课题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5年8月至1996

1

年9月,我先后被派往北京阜外医院和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进修心血管专业和介入诊疗技术。回院后,参与组建了我区第一个介入室,在我区率先开展了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等多项领先技术,使我院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填补了房山区医疗领域的空白,为房山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平均每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支架置入、心脏临时及永久性起搏、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风心病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等各类心脏介入手术800余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为我院培养了一支年轻的介入专业队伍,为我院心血管专业培养了技术人才。2000年4月至6月,我在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进修学习冠脉搭桥术后病人的监护,回来后参与了我区第一个心脏搭桥术后监护室的组建工作,并成功地完成了100余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监护及管理工作,开创了我区心内、心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冠心病搭桥、风心病换瓣、先心病修补等高精尖手术的成功案例,使我院成为当时我区唯一的一所除心脏移植外,能够开展所有心血管疾病诊疗项目(从药物治疗到介入治疗再到手术治疗)的三位一体的区级医院,心血管病诊疗的整体水平居北京所有郊区医院的前茅。2007年顺利开展了急性心梗的急诊PCI技术,使心梗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充分的救治。2009年全年,我院完成急诊PCI近百例,这无疑为许多心脏急症患者打开了绿色的生命通道。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实践,我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有了独到的见解,掌握了多项新技术,也使我院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成功抢救了许多危重症患者,使技术得到创新,

2

使患者得到科学救治。

如:一例急性心梗患者除颤十余次抢救成功。患者,男,36岁,某商业城经理,因急性心肌梗塞,于晚上9点收入心脏监护室后即出现室颤、心脏骤停、呼吸微弱,情况十分危急,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心前扣击、气管插管、电除颤转复心律,积极给予药物和呼吸机治疗,患者心脏一次次复跳,又一次次室颤、室速、停跳,病情反复,先后十余次给予电除颤,第二天,在IABP的支持下,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开通患者梗塞血管,经过近2小时的抢救,患者病情终于趋于平稳,起死回生,经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护指导诊疗,患者两周后痊愈出院。抢救的成功,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和一个家庭,患者及家属非常感动,对我院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赞叹不已。

再有,我院产科一位36岁的高龄产妇,产后突发肺栓塞,病情危重,生命处在危险之中。为挽救产妇的生命,医院成立了临时抢救小组,在院领导指挥调度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抢救。我得到消息后进行了及时会诊,将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护应用于抢救中,使抢救过程的各项生命参数更加准确,为抢救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一周的奋战,产妇终于转危为安。就是在那次血液动力学监护的应用,使我院急危重症病人的整体抢救水平得到了友谊医院、阜外医院专家的肯定和认可。

在我的带领和同志们的合作下,心血管各项治疗技术迅速成熟并得到有效开展,使我院的心血管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也历练了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全体医护都基本掌握了股动脉、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气

3

管插管、心脏临时起搏、漂浮导管操作、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心脏搭桥围手术期管理等新技术,为我院心血管专业与国内、国际接轨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心血管技术的发展,拉动了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冠脉介入技术的成熟,监护技术的优势,推动了心外科,催生了冠脉搭桥、二尖瓣置换、先心病修补等技术的开展;肾动脉造影及肾动脉支架的开展促进了肾内科的发展,并带动了肿瘤化疗,外周支架等介入技术的发展,使恶性高血压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领先的医疗技术,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赞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作20年来,我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人曾经说过,“医生分三等,三等医生把病人当路人,二等医生把病人当熟人,一等医生把病人当亲人”,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把救死扶伤做为己任,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记得去年冬天,父亲病重,全家人都守在父亲身边,夜里十一点半,我接到了科室的电话:有急诊患者需要会诊,顾不上和家人解释,我匆忙赶到医院。患者是一名78岁的退休教师,因胸痛收住院,诊断为急性心梗,情况非常不稳定,但因年龄偏大,无法进行溶栓治疗,我立刻组织人员为患者进行PCI手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我才离开。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面对家人,我满怀愧疚。身为一名医生、一名科主任,我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位心血管医生,只要病人需要,我和同事们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竭力挽救生命垂危的患者。

我经常说:医者本分就是为病人解除痛苦、唤醒生命。为

4

了病人,我们多次舍小家、顾大家,抛弃个人利益。自2000年来,每周

二、四是心脏介入手术日,一做就是几台或十几台,每次都是从上午连续工作到下午,一连好几个小时,术中虽然穿上十几斤重的铅衣,但是很难避免放射线辐射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常常一天下来特别疲乏。作为一名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我总是带头上台,鼓励大家为患者做好服务,从不叫苦叫累。心脏搭桥术后病人病情变化快,在病人术后的24小时,我都要亲自在监护病房守护病人,直到病人病情平稳才能放心休息。其实,这样的情况对于我和我同事来说是经常的,当我们看到病人康复与家人团聚的喜悦时,我们也感到很欣慰,我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20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心内科先后被共青团北京市委、房山区委授予市区两级“青年文明号病房”及“房山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于2006年被市妇联、市总工会、市人事局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 我也多次被评为院、局级、区级、市级先进工作者,我在2001至2005年间连续五年被评为区级及市级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1年《介入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获区科委科学技术推广二等奖,2005年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初被房山区委、区政府授予“十五”期间“健康功勋”光荣称号,并被评为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同时在《中国介入心脏医学》、《临床心血管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履行了一位医师的神圣职责,同时也为自己能成为一名房山区心血管病专家而自豪。

我的成长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厚爱和支持,我的成功离不开

5

医院这个大家庭给我的温暖,离不开医院这所大学校对我的历练,更离不开同志们对我的真诚帮助。所以,也借此机会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同事们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我也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为我区卫生事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我的应有贡献。

2010年5月4日

第15篇:张宗田同志先进事迹

张宗田同志先进事迹

张宗田,男,汉族,1976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曲阜市陵城镇章枣中学校长。济宁市物理教育学会会员。先后荣获曲阜市物理学科教学能手,曲阜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优秀教师,曲阜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首届‚曲阜市优秀校长‛ ,济宁市优秀教师,济宁市创新教育优质课一等奖。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一、‚热心奉献教育、爱心培育人才‛

人生苦短,奉献无边;三尺讲台小,教育事业大!初登讲坛,他就下定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出色的工作,找到教育的真谛,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过实践,他很快发现,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必须爱学生,爱事业,爱生活。于是,他怀着对教育、对学生满腔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他将更多的爱倾注到学困生身上。李某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旷课、不做作业,还有偷偷摸摸现象,是一块公认的‚朽木‛。他坚信‚朽木也可雕‛!他经常与之谈心,耐心开导、教育,并坚持为李某补课。开始李某能跑就跑,能躲则躲。久而久之,终于被感动了,每天主动留下来要求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某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他最爱跟同事们这样说:‚我坚持认为,好教师的词典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有无穷的前进动力,那我可以响亮地回答,因为我爱我的教育事业。‛

二、‚科学求真,艺术求新‛

教育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科学求真,艺术求新‛,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日臻完善,他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多年来,他公开教学几十次,参加了十几次的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每次公开展示,他都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向身边的老师学,向专家学者学……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走出了一条‚师生同行、竞技赛能‛的教学特色,形成了‚责任在心,情趣贯穿‛的教学风格,鲜明的教学特色赢得广泛认可,他也因此获得济宁市创新教育优课一等奖,2005年曲阜市教学能手评比物理学科第一名,并在曲阜市教研室的组织下,2006年到吴村镇送课下乡。

三、‚既埋头耕田,又抬头看路‛

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大胆创新、果断决策、真抓实干、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他一直这样提醒老师们:‚不是科研型的教师,已不能成为当今社会一名合格的教师;当教师难,当一名科研型教师更难。‛他自己率先垂范,一边坚持繁忙的工作,一边先后参加了济宁市骨干教师培训、曲阜市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等的学习。平日里更是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潜心研究教学艺术,积极参与教科研究。他先后主持或参与省级重点实验课题两项。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使他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他的论文多次在评比中获奖,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在他与同仁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改建了幼儿园,率先在农村办起了‚午餐制‛,2008在曲阜市学校管理现场会作了‚突出办

学特色、提高育人水平‛典型发言,学校多次荣获‚办学水平优秀奖‛。学校依托兴趣小组,突出办学特色,深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9年在建设教学楼奠基仪式上,个人捐款1000元,同时,带动社会各界自愿捐款20余万元。2013年8月调入章枣中学担任校长后,入校的第一天就从整治学校环境卫生入手,为学校师生新学期的开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先后解决了学校师生的吃水问题、教师乘坐公交问题,为了学校安全用电重新铺设线路,为了更方便教师上课学生学习,使每班都安装了多媒体,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2014年暑假期间,在张校长的带领之下,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舍改造,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四、‚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他不但重视自身的素质提高,还努力辅导青年教师成长。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人获曲阜市优质课

一、

二、三等奖、一人获曲阜市教学能手,多人获陵城镇优质课一等奖。

植根教坛十八载,他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一片灿烂的花朵。但他并没有太多的骄傲和自豪,依然是那么的率真和爽朗,每天依然忙忙碌碌。在学校管理中,他虚心好学,重视精细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他说:‚教育没有最完美,只有尽可能的完美,我将一如既往地追求这个‚尽可能‛,向一个又一个目标迈进。‛

张校长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正影响着章枣中学的每一位师生员工;以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能力带驾驭着章枣中学这辆马车向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

张宗田同志参加工作十八年来,无论是作为一线教师还是学校领导,所到之处,其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领导能力深受同事和上级领导们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尤其是2013年8月到章枣中学担任校长以后,针对当时学校脏、乱、差的这一局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张宗田同志工作的这一年里,学校的变化深入人心,学校的不良风气得到了彻底扭转,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16篇:学习张黎明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张黎明同志先进事迹

张黎明同志现任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配电抢修班班长兼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他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从普通的工人到全国劳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劳动者的楷模,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担当者,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不忘初心30多年坚守一线岗位,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意识,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进取精神,甘愿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努力拼搏为争创一流业绩。

张黎明同志做为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党的十九大代表,他爱岗敬业。工作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电力抢险一线,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绘制线路地图1500多张,被誉为电力抢修的‘活动图’。他勇于创新,先后实现技术革新200多项110余项成果获国家专利,个人获24项国家专利,是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作为‘蓝领创客’他精益求精,执着创新,带领团队累计为公司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是天津市电力系统唯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30多年他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带领同事开展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个人义务奉献1万多个小时,30年风雨兼程,痴心不改只为将光明送往千家万户。

2018年5月张黎明同志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为深入宣传张黎明同志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市委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向张黎明同志学习活动。学习张黎明同志时代楷模精神,就是吃亏在前,冲锋在前,奉献在前,从他身上汲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勇于奉献的劳动楷模精神,要在各项工作中挑大梁,正如张黎明同志在报告中所说‘身处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要拿出更大的干劲.闯劲.钻劲,以更优质的服务.更精湛的技术干好服务队,黎明在出发。’要以榜样为力量在工作中始终以‘保证安全.提升服务水平’为首要目标,切实发挥好自身思想政治带头.品质作风带.岗位技能带头.工作业绩带头.为服务带头‘五带头’的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重任感和紧迫感,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精神,扎实的工作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张黎明同志平凡到你都不会去注意他,但他经得起日积月累的平淡,耐得住千凿万锤的磨砺,捧着一颗滚烫的心,传承薪火,开拓创新,服务人民,这就是时代楷模的魅力所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思想,谱写了新时代劳动者之歌。张黎明同志身上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用的时代风采。作为榜样他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工作中刻苦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这就启发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第17篇:张拥军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张拥军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张拥军,男,汉族,1964年4月生,佳县乌镇人,高级兽医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6月毕业于榆林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后取得大专学历(2004年7月毕业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畜牧兽医大专班),现任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县动物疫病防控、诊断化验及机关后勤事务等工作。

三十多年来,张拥军同志一直工作在畜牧生产第一线,兢兢业,勤奋工作,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水平,为我县畜牧系统同志树立了榜样,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一、不断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十年来,张拥军同志能够始终坚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工作能力,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到省、市参加各种培训110多次,使自己知识结构有了较大的更新,为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

- 12

第18篇:张雅琴同志先进事迹

张雅琴同志先进事迹

张雅琴同志先进事迹

现将张雅琴同志的相关先进事迹附上,便于各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学习,并以此为契机掀起学习张雅琴同志的热潮。

做百姓满意的好干部

10年间,张雅琴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一个落后村走上了富裕之路。而当乡亲们尽享发展成果时,她忙碌的身影却一去不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没有留下什么闪光的话语,百姓满意就好,是张雅琴留给金桥村干部的遗言。张雅琴用单薄的身躯和非凡的毅力承担起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张雅琴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造桥,修路,建设新农村,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她带领大家建起了一座迈向幸福生活的金桥,也架起了一座通往百姓心间的心桥。为了筹资建厂,她带头捐款;为了使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她发动党员开展联户帮富;为了节约开支,她宁可过着简朴生活也不肯多花集体的钱。张雅琴的感人事迹充分说明,只有把乡亲们的冷暖放在心中,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支持;只有把乡亲们的利益挑在肩上,才能凝聚起成就一番事业的力量。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法宝。不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像张雅琴那样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民,做百姓满意的好干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牢固,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

永远的好丫头

追记江苏省丹阳市金桥村党总支书记张雅琴

55岁,本该是一个女人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年纪,她却因日夜为村里操劳,最终累倒在岗位上,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和村民的不舍,走了……

55岁,本该是一个女人被称呼奶奶外婆的年纪,她却被村里老人亲切叫做好丫头(在当地,最孝顺老人的女儿被昵称为好丫头)。

第一次见到张雅琴,她已然定格成永远的美丽:漆黑的眸子,干练的短发,微皱的眉头似乎还未放下村里的大事小事。

一排集中安放骨灰的木架上,编号为3797的骨灰盒静静地躺在一角,普通,平凡。

这位生前备受村民爱戴的女支书,死后仍然和村民在一起,用生命践行着当初党旗下的誓言:永远对得起党,永远和群众在一起!

一个让男人都望而生畏的穷村乱村,好丫头却毅然扛起重担,用生命披荆斩棘

漫步在如今的新桥镇金桥村,你很容易忘记自己身在农村。绿树掩映的宽阔马路,规划整齐的别墅公寓,鲜花盛放的农民公园……村民们都说,做个金桥人,胜过城里人!

然而,10年前,这个

原本叫木桥村的地方却是一幅破败景象: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

干部多年未发全过工资,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5000元,遇上交粮征税、拆迁建房,村里经常闹得不可开交。

一些村民曾公开说:这个村没救了,要不要这个村支部都无所谓!

没人干,我来试试吧!2000年7月,尽管家人都劝她不要往这个火坑跳,张雅琴还是毅然离开安稳的乡镇干部岗位,成为这个10任男支书都没搞好的穷村当家人。

这一年,好丫头45岁。

上任第一天,张雅琴在村支委扩大会上动员大家,村里要发展,首先要治穷根。只有集体强了,村民富了,党支部说话才有分量,为群众办事才有根基。张雅琴治穷根的第一步是拆掉危旧木桥,造一座新桥,把偏僻的村子和繁华的乡镇连接起来。这个前几任村支书都提过的想法,由于缺钱始终没有办成。

张雅琴不认这个穷命。

没有资金,她带头捐款5000元,四处化缘;穷村没有信誉,她就以私人名义向企业借钱;没有砖块,她带着村干部到处去捡不要钱的废砖。

一直跟随张雅琴创业的金桥村副书记陈建芬,至今仍记得10年前那个下雪的冬天:造桥施工现场,为了赶进度,张雅琴卷起裤腿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挑土方。看到她如此疯狂,原本在岸边看热闹的几位村民,纷纷跟着村干部跳下河,土方在干群齐心的号子声中很快消失……

为筹集发展的启动资金,2002年,张雅琴成立村绿化园艺工程队,队员不是招聘来的农民工,而是全体村干部。为了按时完成一个大工程,张雅琴带头苦干,引发肩周炎,一条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她每天吃止痛药,坚持用一只手干活,还安慰大家:别担心,这下我真的成一把手了!

这个夏天,村干部人人晒得漆黑发亮,戏称自己是煤炭部出来的。

这个夏天,村干部们苦干挣来的70多万元工程款,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

一个穷村的命运要变了。

穷村的致富路上坎坷多,好丫头用女人特有的执著和智慧,打开一扇扇幸福之门

穷村能致富,母猪要上树。当初一个邻村干部的玩笑话深深刺痛着张雅琴的心,让这个好丫头立志创出一条致富路。

2000年,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还没着落,张雅琴坚持优先建设一批门面房,鼓励村民发展三产服务业,村里的人气、商气很快旺了起来。2002年开始,张雅琴又带领一班人建设村级工业园,共建设标准厂房3.2万平方米,仅租金每年收入近200万元,还解决了400余村民的就业问题。

2004年,发展刚刚有些起色的木桥村和闸桥村、八字桥村合并为金桥

村,并入的两个村当时均负债20多万,这让党总支书记张雅琴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每天天不亮出门,经常天漆黑才回家,张雅琴的日常工作状态也影响到家里人。丈夫陆荣华至今仍经常半夜醒来,习惯性起身开门,因为张雅琴有时忙到深夜才回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农村大地日新月异。一心抢抓机遇的张雅琴深知:金桥虽然紧邻长江,但底子薄、条件差,只有用诚心真情才能引来更多金凤凰。

一个特别冷的冬天,为了逮住一个避而不见的投资商,张雅琴坐在这个老板家的门槛上,一直等到深夜。应酬完回家的老板看到快冻僵的女支书,直拍胸口,张书记,你赶紧喝口热茶。就凭你这份诚心,我过了年就到金桥投资办厂。

如今,金桥村已经吸引100多家企业落户,汽配产业初具规模,村民们进厂做工,收入翻了两三倍。

10年间,张雅琴带领全村白手起家,用汗水泪水架起一座新金桥。2010年,金桥村工业产值超10亿元,集体收入超500万元,人均收入超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9年,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好丫头病倒了。

在上海中山医院的重症病房里,由于她总是打电话布置村里工作,严重影响病情恢复,丈夫没收了张雅琴的手机。村干部来探望,她像变戏法一样从枕头下掏出一张入院须知,背面写满了她对村里的牵挂:

绿化带要注意毛毛藤,得派专人看护;景观林场的女老板得了癌症,村里要帮她把土地租出去;听说隔壁群楼村的新农村步子很快,你们

去看看,学学人家的经验……

为改变穷村的命运,一个共产党员为之竭尽全力,直至燃烧生命。

发展的目的是造福群众,好丫头用火热生命,在6000村民心中筑下一座党员丰碑

张雅琴1978年入党,见证改革开放伟业;2000年7月1日走上村支书岗位,从入党那一刻起,入党誓词就已融入她的血脉。村集体富了,但群众仍时刻装在好丫头心中。

张雅琴和村干部商量,把发展获得的资金先后投入各类民生项目,目前全村90%的村民住上了楼房或别墅,村民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得病受灾等都有村集体补助。她还发动全村党员,多方筹措100多万元,结对帮助35个贫困户全部上了致富项目,脱贫在望。2010年9月29日,好丫头永远停下了脚步。

出殡那天的一大早,2000多村民自发赶来送别,从殡仪馆到乡村公墓,送灵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人们泪水模糊的双眼紧随着灵车缓缓移动,车子到了哪里,哪里就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是何等的不舍!又是何等的痛楚!

80岁的张和小老

人看着雅琴长大。2008年,由于拆迁,老人一家从老房子搬进新建的农民别墅,平方换平方后,村里还倒贴一笔钱。说起1米66的张雅琴最后瘦得只剩60斤,老人忍不住掉泪,‘好丫头’就是太苦太累才病倒的。

张雅琴把金桥描绘得越来越美,自己却忙得连照张相的时间都没有。去世后,选择遗照时人们才发现她的照片极少,10年来唯一一张单身照还是她50岁生日时丈夫硬拉着她去拍的。

在张雅琴的遗物中,一叠鲜红的证书彰显着这个逝去生命的厚度: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江苏省十佳农村新女性、江苏省三八红旗手……

张雅琴的心思,丈夫陆荣华最清楚。病重期间,张雅琴央求丈夫开车带她到村里转转。看到村里有些规划还没有落实,她坐立不安,责怪这个病来得不是时候,给我三年,两年,哪怕是一年的时间,让金桥村的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我就放心了。

>‘好丫头’走了大半年了,但我们至今仍有揪心的痛。金桥村的村

民们逢人便说。

第19篇:张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张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张申同志,男,现任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秘书长。

1、克服困难,知难而进:2001年,张申同志踏上了学会专职管理这一岗位,遇到了不少困难。虽说是学会,但如同一个单位,什么事都有,什么事都少不了。那时,学会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什么办公用具,人员不足,也没有什么活动经费。但张申同志没有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更没有灰心丧气,裹足不前。由于办公场所变动,上任之初,学会一年之内搬了二次家。每次搬家,都是靠着张申同志自己的体力一点点搬运资料,一份份整理文件,再找专人管理学会财务,制定或修改了学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努力克服困难,争取开展活动,争取尽快恢复会费的收缴制度,发展新会员,争取把所有学会的档案资料归整。2002年底学会首先创办了“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简报”。接着,建立了“上海市硅酸盐学会中英文网站”,并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先进无机材料应用论坛会”。另外,通过调整成立新的专业委员会,动员专委会力量,迅速把相关活动开展起来。同时,又在高校和研究所发展了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入会。2003年,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支持下,学会搬进了新办公室,专职人员也增加了1人。学会各项工作都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

2、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学会的生存在于活动。举办各类学术或技术研讨会、交流会,举办专业技术展览会是学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自从2001年张申同志专职负责学会工作以来,就一直注重学会的而各类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得到信息增进了解,又可获得一些收入来支撑学会的各项工作。从2002年起,由张申同志直接负责或学会主要参与的600人以上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次,会议组织工作得到了大会组委会和与会人员好评。近十年来,学会组办各类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学术年会、技术交流会、技术讲座会、科普讲座会等近百次。与中国硅酸盐学会共同主办了5届“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览会”;由本学会牵头主办“先进陶瓷技术应用技术展览会”3届。通过这些活动,使会员之间有了交流互动,有效推动了学会工作的进展。

3、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为企业做好服务,为社会做好服务,是学会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张申同志曾多次组织学会的一些专业科技人员,去有关企业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或管理问题,会同专家一起商讨帮企业解决问题的途径。2004年至今,受保险公司和有关单位委托,学会承担了十多起玻璃设备理赔技术鉴定工作,在张申同志组织下,鉴定工作不仅得到了本市一些单位的认可,而且也得到了广东、江苏等省市委托单位的认可。近十年来,由张申同志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了6份产业发展报告;1篇外文报告;2册科普文章集和学会成立60周年文集和大事记1册;还协助首都大学环化系完成了国内陶瓷企业生产安全标准修改、以及上海市食用陶瓷玻璃器皿的检测标准修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去大型外资企业参观走访,了解生产线质量管理情况;组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专家,为会员企业进行测试技术和如何撰写国家标准的培训。

2008年,受公司委托,利用暑假期间,组织专家编写陶瓷、玻璃基础知识讲座,又找了两位会员,为这家企业员工讲课培训,得到了企业的称赞。

4、廉洁自律,尽心尽职:坚持勤俭办会,坚持民主办会是本学会始终不渝的方针。

不管是张申同志本人,还是学会工作人员或专委会成员都保持了勤俭节约办事的作风。无论举办什么形式的活动,事前,张申同志都要做一预算,能省则省,能简化的则简化。比如:2006年,学会举办换届大会,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所以在2个多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会的全部议程。2008年11月学会成立60周年庆典会,张申同志就事前做了较为详细的预算,同时也策划了一起举办学会学术年会的设想。结果,当天出席会议的代表超过350人,会议开得热烈、有序、紧凑,开销也少,赢得了会员的好评。为了规范学会的各项制度,张申同志先后组织人员修订或制定了财务管理条例;办公室管理条例;学会资产和档案管理条例等规章。张申同志和学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一般短距离的外出活动以自行车为主,较长距离的以公共交通为主。为了办好学会简讯和网页,张申同志经常利用晚上或周末在家休息时间,收集相关专业资料。同时,每年初张申同志都主动与学会各专业分会联系,商讨如何举办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对学会一些重大事项,主动向理事长汇报,并召集理事会商讨确定。对专委会的活动,学会除了在经费上给予一些支持外,张申同志本人还做到:在活动前主动与专委会负责人沟通,帮助他们做好筹备工作。去年,上级主管单位组织人员来我会进行“小金库”抽查工作,对我会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审核,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不良情况。

第20篇:张锋个人经历

张峰个人事迹

2008年9月进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学习,第一学期担任体教08年级3班的班长,并加入了院学生会实践部和毛球协会。

在班里和同学们相处,自己的的人际关系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协会里了解了很多关于羽毛球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去组织一个比赛。并交了很多不同学院的朋友。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经过面试我同样进入了上海体育学院学生会实践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感觉应该多锻炼自己。实践部的工作很多,我主要负责两个学校的330助教活动,杨浦实验中学和工农新村小学,每个星期都带人过去,帮助他们开展330助教活动,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和学生交际的能力。

2008年参加学校秋季运会,在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08年级军训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2009年参加了FI世界锦标赛的志愿者服务工作,2009年校运会获4*100接力赛第三名,2009年10月份参加了业余团校底32期的学习班学习,12月份被评为2009年度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志愿者”。同时12月份也被评为2008—2009学年上海体育学院“单项积极分子”。

大二开始担任上海体育学院学生会实践部副部长和羽毛球协会的会长,策划过2008年级的羽毛球比赛,策划过“新生杯”羽毛球比赛,策划过“体教杯”羽毛球比赛,还策划了上海体育学院第一届羽毛球团体对抗赛。

2010年参加了钻石大奖赛的志愿者服务工作,5月份开始参加了世博会的志愿者工作,并担任上海体育学院城市服务站点的站长,因为作为站长要轮流值日,所以几乎整个暑假都贡献给了世博会,但是我没有后悔,因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热爱这份事业,因为志愿者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在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海宝一代”精神。志愿者精神既是一笔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的一大亮点,更是永恒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工作,被评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杰出志愿者”称号。

2010被聘任为第一届上海市高校羽毛球联盟的宣传部部长。2010年六月被评为上海体育学院2009—2010年度学生社团“优秀管理干部”,2010年9月参加上海体育学院第四十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丰富了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2010年12月被评为2009—2010学年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学生干部”。这一年对于大学来讲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拿到了羽毛球二级运动员,羽毛球二级裁判员,田径二级运动员。同时三年当中拿到了排球三级裁判,篮球三级裁判,网球三级裁判,武术三级运动员。

2011年3月参加了全国青年锦标赛的裁判工作,并得到上海市羽毛球协会老师的好评。

张锋

2011.10.10

张振锋同志先进事迹
《张振锋同志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