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李轶老师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23 08:32:37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习李轶老师心得体会

学习李轶老师心得体会

李轶老师是襄阳五中物理高级教师、校团委书记、物理奥赛主教练,2016年他指导的10名学生获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其中三人进入省队,朱尧峥更是以全国第

二、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又顺利入选国家队并将于2017年5月代表中国参加“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创造了鄂西北的记录。他是一个有管理艺术的班主任,所带班级成绩斐然、所教的学生阳光上进,18年来坚持批改学生周记达80多万字;他是一个教学成绩突出的班主任,2011年,他所带的学生王震霆以707分的高分夺得湖北省理科状元,五届毕业生中超过20人考入清华、北大,逾400人考入一类重点大学,共有22人获物理竞赛省赛区全国一等奖;他也是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长期资助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李轶老师从教17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是全市教育系统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充分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含义,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追求,充分展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美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光辉形象,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模范。

我们要学习他大爱如山的高尚品德。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好老师要有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仁爱之心滋润学生的心田。广大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永葆仁慈大爱,用爱心帮助学生开启知识之门、浇灌心灵之花,擎起一片教育的蓝天。

我们要学习他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习总书记要求,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把“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作为毕生追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乐业、忠于职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精髓要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起精神标杆。

我们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的职业操守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钟爱教师职业,珍爱教师称号,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幸福从教。全市广大教师要以他为榜样,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人师表,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以实际行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我们要学习他不断进取,不畏挑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躺在现有的岗位上沾沾自喜,不捧着现有的成绩咀嚼老本,不揣着现有的名声自我满足,永远选择出发,秉承铁的意志,不畏艰险,不受干扰,在理想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秉持一颗赤心践行不断进取,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匠人作风;都应该永葆专注、专业、专攻、专精的匠人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争当襄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推荐第2篇:李晓老师先进事迹

张宽庄学校先进教师推荐材料

李晓,1976年5月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小学一级教师,1995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

一、师德高尚,以德育人。李晓老师调入我校以来,工作上严于律己,配合领导、团结同志、关爱学生。每天深入班级,关心学生冷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努力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师德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钻研业务,教学相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他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教改教研中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趣、活、新”的教学风格,不断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实践新课程标准,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撰写的《如何使小学生乐于作文》、《生活+探究=语文课堂》等多篇教学论文获舞钢市、平顶山教学论文一等奖。

三、班主任工作。坚持翻阅《小学语文教师》,学习《魏书生与民主教育》,《学会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理论联系实际,搞好班级各项工作。培优扶差,对后进生特殊照顾,屈膝谈心,真诚地与之交朋友,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信心。抓好四人小组的学习,选拔优秀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进步。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法活,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他也获“舞钢市优秀班主任”“舞钢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该同志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特推荐为先进教师。

八台镇张宽庄小学

20

11、10

推荐第3篇:定稿李超轶

针对褒贬 ——浅析2012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从1982到2012的三十年,由起步渐渐走向成熟,近乎演变为一种新年仪式般的习俗,这种习俗的演变和高收视率加观众的好评,是春晚成功的最大表现。然而,近年来春晚从最初的好评不断逐渐变为褒贬不一的现象,除去随着社会发展,娱乐形式开始呈现多样化给春晚带来的压力,以及经济带动下人的一种观念的改变之外,其春晚的节目质量和创新形式的脱节,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

观众之所以看春晚,是几十年来央视倾力的打造,将之变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影视文化品牌,高质量是最本质的保证。晚会类节目吸引观众最朴质的两点是娱乐性和情感性,娱乐性是一种唯美,以带给观众欢声笑语和视觉奇观享受为目的,情感性是一种质美,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勾起观众一种心灵上的启迪与升华。春晚几十年,之所以成功,很大因素就是能够很好地把握观众的心理,通过娱乐性和情感性让观众留在电视旁不舍离开,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网络普及,以及娱乐形式多样化的背景,春晚在其随潮流而变的创新性的脱节,是春晚失去往日口碑,近年来贬大于褒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春晚带给观众的,让人感觉越来越倾向于一种形式化,走过场,一种历年延续的传统,百姓打开电视机拨到中央一套,更多的是一种往年的习惯,而不是兴趣的吸引。记得小时候春晚开播,全家人总是全神贯注的观看,而如今春晚依旧按时出现在电视银幕上,家人却将精力分散到别的事情上去,很难做到全神贯注的观看春晚,抛开社会因素对春晚的影响另谈,春晚自身的质量上值得影视工作者的深思。

2012春晚的最大亮点,我觉得是其现代化的舞台设计。美轮美奂的舞台变幻,以及灯光的多彩多姿,尤其是体现在杂技及歌舞剧的演出上,一个大全景的拍摄,展现出庞大蓬勃的恢弘气势,处处长杨这民族气息,带给观众一种最大的视觉奇观享受。

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主持人作为春晚必不可缺的角色,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串联节目和给节目和节目之间腾出道具的准备时间,我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是要来带动观众一种情绪,观众是随着主持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2012春晚做的很不到位。节目主持人的登场应该也是春晚最重头的一档节目,因为他们要贯穿春晚始终,其串联词应当是重中之重。主持人的串联词几十年一直风格模式不变,除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之外,越来越凸显感觉上的单调幼稚,比如说在设悬引节目的时候,根本没法给观众带来任何的悬念感。另外春节气息,与春节有关的话题也越来越少,体现不出春晚这个为春节而作节目的主体,主持人像是仅仅为了填补时间空白,仅仅为了串联节目而登台,风格生硬不生动,语言幼稚不搞笑,谈吐理性而不感性,难以调动观众情绪感官。

很多老百姓现在看春晚仅仅是为了看一个人,赵本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的节目不仅娱乐性强,还往往富含深意,这么多年已经成为一种品牌效应,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人发表言论,“赵本山今年不来我决定不看春晚了。”这句话在充分体现赵本山能力的同时也在揭示春晚的一个弊端,那就是除去几个特别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之外,很难拿出让人为之期盼的节目,观众耐心看完春晚,发现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为之叫好的节目后,是对春晚品牌的一中伤害。想在导演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节目的最后阶段让农民朱之文登场。朱之文上春晚让观众有所期待,并不是因为他的歌声有多好,很重要的原因是朱之文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普通百姓上春晚能够拉近观众与春晚的距离,观众其实最想看到的还是贴近生活的节目,朱之文这个形象其本身就接近生活化,其过往但凡稍稍了解

的观众,就会为之感动吸引,最普通的人上全国最高等的节目,这就是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表现,观众观看朱之文所抱有的心理,有很大的成分是想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给予自己一种精神的鼓励。相声小品,所讲述的故事,也应该最加贴近百姓社会现实,几年来的春晚上,赵本山,冯巩,郭冬临为代表的小品,就是很好的例子,为什么每一年他们都会受到这么多的好评?就是因为他们在带给观众笑声的同时,还表达揭示一种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造就出的美好希望,看到他们就想到自己,这才符合观众口味。

拿小品《荆柯刺秦》来举例子,观众最想看到的是笑戏,其次是一种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小品语言上对于一些事物的暗喻,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个美好希望。但是《荆柯刺秦》整篇很少能够找到让人由衷而笑的戏份,其搞笑成分运用有些牵强和幼稚,故事缺乏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真实性和逻辑性,笑点多表现在一种人为的装傻充愣,难有说服力。不过演员的演技是好的,关键在于这个剧本本身的缺陷。反观小品《面试》,就要强上很多,首先故事上站得住脚,其矛盾冲突也表现的更加生活形象化而不生硬,笑点是在一种平实的误会下展开,不突兀有张力,表达主题也温暖和谐,适合春晚这类节目,也符合大众的口味。节目在场内外与观众互动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很必要的点,2012的春晚就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能够自身参与到春晚,对观众有莫大的吸引,就算是因为节目录制安排与时间等限制性因素存在,主持人在言行动作上以及表现形式上多少加入网路电话等形式的互动,会很好的体现一种真实与生活化的贴近,网络春晚的成功,很大原因就是观众能够与其互动,调动了观众的感官兴趣,从而吸引观众观看节目。前几年还可以看到的互动场景在2012春晚上没有看到,让人很失望。与时俱进,春晚也要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创新播出形式,这一点是应当注意的。歌曲类节目,表现最好的应当是费翔的《故乡的云》除了费翔本身气质对观众的吸引之外,我们看到,这首歌带给台下老人很多内心的触动,其中有个老人在歌曲结束后在强忍泪水,这是为什么?一种选材上的胜利!我们知道音乐的魅力就是能够带人进入一种莫名的感观中,表达喜庆,表达思念,表达感性上的质美。春节时刻,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滞留在外不能回家,或者人已老去,家乡也物是人非,他们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亲人的思念,不仅仅是场内的观众,场外有更多观众也是这种情况,利用观众的这种心理,来选取节目的主题,是吸引观众的妙招。观众听完歌曲后有深刻的感触,带他们进入一种梦境,这是观众想要的,有了观众想要的节目,我想观众不会吝啬自己的掌声。

反观其后蔡国庆与王珞丹的《常回家看看》,原本这首歌是十分煽情动人的,选材也很好,但是在表演者的选择上,节目组却犯了很大的错误。我非常喜欢王珞丹,但是不得不说王珞丹的音色不适合唱《常回家看看》这类歌曲,在被蔡国庆的歌声渐渐带入情绪的时候,王珞丹动听的娃娃音突然响起,让人哭笑不得的突兀感油然而生。用人气明星来吸引观众的想法值得赞赏,但是物尽其用,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是蔡国庆独唱《常回家看看》,王珞丹选择其它歌曲的,我想效果要比现在好很多。

陈奕迅与王菲是我一直崇拜的歌手,看到两人同时登台,相信很多人会非常兴奋,但是遗憾的是,两个天王级歌手的组合来吸引观众的目的却有些反被其误的感觉,两人非但没有唱出各自的特色,反而给人一种牵强感,这是编排上的一个很大失误。

短片和《致敬三十年》是非常好的节目,这三十年来很多观众每年的身边都有春

晚的陪伴,回忆是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对于这种喜庆节日的回忆,更加甜蜜贴心,在观众观看短片节目的同时,也在引发他们一种内心的回忆,或是酸甜苦辣,或是欢声笑语,总能让人感到亲切温馨。这种回忆不仅贴合春节的意欲,也能拉近春晚与观众的距离,两者就像是一对老夫妻一样同时回忆起自己的初恋,回忆起自己三十年来的人生历程,带来一种启迪与和谐的哲理,可惜短片内容与歌曲内容不怎么丰富,在人刚刚融入情景的时候戛然而止,让人郁闷。

春晚是针对全中国,包括全世界播放的,庞大的受众需要节目有庞大零散又不失针对性和普遍性的节目,这几年春晚一直对儿童有很大的关注,对于农民工和老百姓也开始渐渐走近。但是这一点今年的春晚却不如去年春晚有所进步,缺乏社会底层边缘,或者说普通老百姓自己的节目,像是反应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等社会现象,来表达一种对人文方面关怀类的主题节目,在春节之际送去温暖。另外网络热点和词语,和社会热点,一些节目中虽然略有提及,但是却表现不明确,不管是制度上的不允许还是什么原因,这些话题是不应该缺失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国百分之八十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是观众所盼望看到的。

除此之外,节目的创新上有缺失,春晚这么多年,观众或多或少会有审美上的疲劳,创新性节目是事在必须的,观众想要看到新的东西,不然一年一年下来观众总会有所疲惫。另外歌曲的选题上,歌曲作词上还有待进步,今年春晚的主题是什么,要明确不含糊,春晚最想表现的是迎来新的一年的喜庆,是过去一年的眷恋,但是歌曲选词上却没有过多的表现,这点是不应该的。

春晚的录制和剪辑服装方面倒是没什么大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转换到观众所想看到的镜头上,尤其是在服装设计上如杨丽萍的孔雀等等,给人美轮美奂的感觉,春晚不愧为全国性的大节目,这几点是非常到位的。

感谢春晚节目组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他们牺牲自己过年的时间而如此辛勤在年夜里带来节目值得大家尊重和感谢,我在此处提这些微不足道的见解仅仅在学习广播电视编导后,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个人的看法观点对春晚做一个小小的点评,可能有很多的不当之处,也许我讲的有所突兀片面不全,请大家多多包涵,但这并不是否认剧组的劳动成果,而仅仅是希望春晚能越来越好,也是不甘心央视的春晚近几年总受到一些群众的贬议,我认为春晚应该是趋于完美的,因为它面向全国时,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内电视节目的最高水平,为国内同类节目树立榜样,它面向世界时,代表的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全中国的脸面,我当然真心希望春晚越办越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新年新气象。

汐予(花愤蚳,锅碗酱醋盐),写于2012年一月23日凌晨4时23分,大年初

一。今天浅析春晚本身节受众与质量,明天浅析近年来社会发展所带给春晚的影响,后天浅析网络春晚与春晚的比较。

推荐第4篇:定稿李超轶

针对褒贬 ——浅析2012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从1982到2012的三十年,由起步渐渐走向成熟,近乎演变为一种新年仪式般的习俗,这种习俗的演变和高收视率加观众的好评,是春晚成功的最大表现。然而,近年来春晚从最初的好评不断逐渐变为褒贬不一的现象,除去随着社会发展,娱乐形式开始呈现多样化给春晚带来的压力,以及经济带动下人的一种观念的改变之外,其春晚的节目质量和创新形式的脱节,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

观众之所以看春晚,是几十年来央视倾力的打造,将之变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影视文化品牌,高质量是最本质的保证。晚会类节目吸引观众最朴质的两点是娱乐性和情感性,娱乐性是一种唯美,以带给观众欢声笑语和视觉奇观享受为目的,情感性是一种质美,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勾起观众一种心灵上的启迪与升华。春晚几十年,之所以成功,很大因素就是能够很好地把握观众的心理,通过娱乐性和情感性让观众留在电视旁不舍离开,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网络普及,以及娱乐形式多样化的背景,春晚在其随潮流而变的创新性的脱节,是春晚失去往日口碑,近年来贬大于褒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春晚带给观众的,让人感觉越来越倾向于一种形式化,走过场,一种历年延续的传统,百姓打开电视机拨到中央一套,更多的是一种往年的习惯,而不是兴趣的吸引。记得小时候春晚开播,全家人总是全神贯注的观看,而如今春晚依旧按时出现在电视银幕上,家人却将精力分散到别的事情上去,很难做到全神贯注的观看春晚,抛开社会因素对春晚的影响另谈,春晚自身的质量上值得影视工作者的深思。

2012春晚的最大亮点,我觉得是其现代化的舞台设计。美轮美奂的舞台变幻,以及灯光的多彩多姿,尤其是体现在杂技及歌舞剧的演出上,一个大全景的拍摄,展现出庞大蓬勃的恢弘气势,处处长杨这民族气息,带给观众一种最大的视觉奇观享受。

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主持人作为春晚必不可缺的角色,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串联节目和给节目和节目之间腾出道具的准备时间,我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是要来带动观众一种情绪,观众是随着主持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2012春晚做的很不到位。节目主持人的登场应该也是春晚最重头的一档节目,因为他们要贯穿春晚始终,其串联词应当是重中之重。主持人的串联词几十年一直风格模式不变,除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之外,越来越凸显感觉上的单调幼稚,比如说在设悬引节目的时候,根本没法给观众带来任何的悬念感。另外春节气息,与春节有关的话题也越来越少,体现不出春晚这个为春节而作节目的主体,主持人像是仅仅为了填补时间空白,仅仅为了串联节目而登台,风格生硬不生动,语言幼稚不搞笑,谈吐理性而不感性,难以调动观众情绪感官。

很多老百姓现在看春晚仅仅是为了看一个人,赵本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的节目不仅娱乐性强,还往往富含深意,这么多年已经成为一种品牌效应,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人发表言论,“赵本山今年不来我决定不看春晚了。”这句话在充分体现赵本山能力的同时也在揭示春晚的一个弊端,那就是除去几个特别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之外,很难拿出让人为之期盼的节目,观众耐心看完春晚,发现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为之叫好的节目后,是对春晚品牌的一中伤害。想在导演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节目的最后阶段让农民朱之文登场。朱之文上春晚让观众有所期待,并不是因为他的歌声有多好,很重要的原因是朱之文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普通百姓上春晚能够拉近观众与春晚的距离,观众其实最想看到的还是贴近生活的节目,朱之文这个形象其本身就接近生活化,其过往但凡稍稍了解

的观众,就会为之感动吸引,最普通的人上全国最高等的节目,这就是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表现,观众观看朱之文所抱有的心理,有很大的成分是想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给予自己一种精神的鼓励。相声小品,所讲述的故事,也应该最加贴近百姓社会现实,几年来的春晚上,赵本山,冯巩,郭冬临为代表的小品,就是很好的例子,为什么每一年他们都会受到这么多的好评?就是因为他们在带给观众笑声的同时,还表达揭示一种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造就出的美好希望,看到他们就想到自己,这才符合观众口味。

拿小品《荆柯刺秦》来举例子,观众最想看到的是笑戏,其次是一种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小品语言上对于一些事物的暗喻,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个美好希望。但是《荆柯刺秦》整篇很少能够找到让人由衷而笑的戏份,其搞笑成分运用有些牵强和幼稚,故事缺乏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真实性和逻辑性,笑点多表现在一种人为的装傻充愣,难有说服力。不过演员的演技是好的,关键在于这个剧本本身的缺陷。反观小品《面试》,就要强上很多,首先故事上站得住脚,其矛盾冲突也表现的更加生活形象化而不生硬,笑点是在一种平实的误会下展开,不突兀有张力,表达主题也温暖和谐,适合春晚这类节目,也符合大众的口味。节目在场内外与观众互动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很必要的点,2012的春晚就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能够自身参与到春晚,对观众有莫大的吸引,就算是因为节目录制安排与时间等限制性因素存在,主持人在言行动作上以及表现形式上多少加入网路电话等形式的互动,会很好的体现一种真实与生活化的贴近,网络春晚的成功,很大原因就是观众能够与其互动,调动了观众的感官兴趣,从而吸引观众观看节目。前几年还可以看到的互动场景在2012春晚上没有看到,让人很失望。与时俱进,春晚也要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创新播出形式,这一点是应当注意的。歌曲类节目,表现最好的应当是费翔的《故乡的云》除了费翔本身气质对观众的吸引之外,我们看到,这首歌带给台下老人很多内心的触动,其中有个老人在歌曲结束后在强忍泪水,这是为什么?一种选材上的胜利!我们知道音乐的魅力就是能够带人进入一种莫名的感观中,表达喜庆,表达思念,表达感性上的质美。春节时刻,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滞留在外不能回家,或者人已老去,家乡也物是人非,他们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亲人的思念,不仅仅是场内的观众,场外有更多观众也是这种情况,利用观众的这种心理,来选取节目的主题,是吸引观众的妙招。观众听完歌曲后有深刻的感触,带他们进入一种梦境,这是观众想要的,有了观众想要的节目,我想观众不会吝啬自己的掌声。

反观其后蔡国庆与王珞丹的《常回家看看》,原本这首歌是十分煽情动人的,选材也很好,但是在表演者的选择上,节目组却犯了很大的错误。我非常喜欢王珞丹,但是不得不说王珞丹的音色不适合唱《常回家看看》这类歌曲,在被蔡国庆的歌声渐渐带入情绪的时候,王珞丹动听的娃娃音突然响起,让人哭笑不得的突兀感油然而生。用人气明星来吸引观众的想法值得赞赏,但是物尽其用,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是蔡国庆独唱《常回家看看》,王珞丹选择其它歌曲的,我想效果要比现在好很多。

陈奕迅与王菲是我一直崇拜的歌手,看到两人同时登台,相信很多人会非常兴奋,但是遗憾的是,两个天王级歌手的组合来吸引观众的目的却有些反被其误的感觉,两人非但没有唱出各自的特色,反而给人一种牵强感,这是编排上的一个很大失误。

短片和《致敬三十年》是非常好的节目,这三十年来很多观众每年的身边都有春

晚的陪伴,回忆是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对于这种喜庆节日的回忆,更加甜蜜贴心,在观众观看短片节目的同时,也在引发他们一种内心的回忆,或是酸甜苦辣,或是欢声笑语,总能让人感到亲切温馨。这种回忆不仅贴合春节的意欲,也能拉近春晚与观众的距离,两者就像是一对老夫妻一样同时回忆起自己的初恋,回忆起自己三十年来的人生历程,带来一种启迪与和谐的哲理,可惜短片内容与歌曲内容不怎么丰富,在人刚刚融入情景的时候戛然而止,让人郁闷。

春晚是针对全中国,包括全世界播放的,庞大的受众需要节目有庞大零散又不失针对性和普遍性的节目,这几年春晚一直对儿童有很大的关注,对于农民工和老百姓也开始渐渐走近。但是这一点今年的春晚却不如去年春晚有所进步,缺乏社会底层边缘,或者说普通老百姓自己的节目,像是反应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等社会现象,来表达一种对人文方面关怀类的主题节目,在春节之际送去温暖。另外网络热点和词语,和社会热点,一些节目中虽然略有提及,但是却表现不明确,不管是制度上的不允许还是什么原因,这些话题是不应该缺失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国百分之八十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是观众所盼望看到的。

除此之外,节目的创新上有缺失,春晚这么多年,观众或多或少会有审美上的疲劳,创新性节目是事在必须的,观众想要看到新的东西,不然一年一年下来观众总会有所疲惫。另外歌曲的选题上,歌曲作词上还有待进步,今年春晚的主题是什么,要明确不含糊,春晚最想表现的是迎来新的一年的喜庆,是过去一年的眷恋,但是歌曲选词上却没有过多的表现,这点是不应该的。

春晚的录制和剪辑服装方面倒是没什么大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转换到观众所想看到的镜头上,尤其是在服装设计上如杨丽萍的孔雀等等,给人美轮美奂的感觉,春晚不愧为全国性的大节目,这几点是非常到位的。

感谢春晚节目组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他们牺牲自己过年的时间而如此辛勤在年夜里带来节目值得大家尊重和感谢,我在此处提这些微不足道的见解仅仅在学习广播电视编导后,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个人的看法观点对春晚做一个小小的点评,可能有很多的不当之处,也许我讲的有所突兀片面不全,请大家多多包涵,但这并不是否认剧组的劳动成果,而仅仅是希望春晚能越来越好,也是不甘心央视的春晚近几年总受到一些群众的贬议,我认为春晚应该是趋于完美的,因为它面向全国时,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内电视节目的最高水平,为国内同类节目树立榜样,它面向世界时,代表的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全中国的脸面,我当然真心希望春晚越办越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新年新气象。

汐予(花愤蚳,锅碗酱醋盐),写于2012年一月23日凌晨4时23分,大年初

一。今天浅析春晚本身节受众与质量,明天浅析近年来社会发展所带给春晚的影响,后天浅析网络春晚与春晚的比较。

推荐第5篇:感恩老师——徐轶男

感恩老师

从稚嫩的幼苗到茁壮的大树,需要有雨水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而我们敬爱的老师,就如那一滴滴甘露,滋养我幼小的心灵,就像一缕缕阳光,驱散我内心那一抹黑暗。

望着那些兢兢业业的老师们,记忆的盒子闪出一线光芒,我看见了我敬爱的李老师。

那是一个雨天,雨下在了地上都汇成了河,因为雨实在太大了,有家长接的同学都已经回家了,只剩下我和如意二人,老师见我们没处去,便留在学校和我们一起等。过了十分钟,大雨仍在继续,窗外的花园里的花也都被雨水冲打落了,山峰被云雾缭绕着。老师叹息了一下说:“先写作业吧!”于是我们打开作业本,遇到不会的,老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在我们做完时,老师打开了灯。翻开课本备课,在重要的地方做了标记,写出批语。看着老师那么认真,又想起在学校与老师的屡次顶撞,心里像被火烧一样。这时,雨停了,老师和我们一同走出校门。细细叮嘱我们“路上小心点,别乱跑,早点回家,刚让家长着急了”说完我们互说再见。老师目送着我们,直到看不见了,才放心地回家。从那开始,我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老师是我们人生中第二个妈妈,她们往往忽略了自己,也要为学生着急。

老师像是我们的扶梯,我们是登着老师的肩膀向上迈步的,没有老师,就像鱼儿失去了水,花香失去芳香一样残酷,在这里,我向全体老师说一声:“谢谢您。”

七年一班 徐轶男

推荐第6篇:生命的曙光李曙光老师的先进事迹

生命的曙光 ---李曙光老师的先进事迹

李曙光,男,1974年9月出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东平高级中学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泰安人。

1998年7月,李曙光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平高级中学任教。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李曙光就一直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当成首要任务。

李曙光认为,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教育者,首先他的课要好,他讲的课学生能喜欢。只有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课,他们才能够佩服、尊敬、信服这个老师。因此,讲好课这是个前提。

白天没有自己课的时候,李曙光就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晚上他会反复思考当天的教学内容,撰写教学笔记和心得体会,到现在已经写了30多本笔记。周末一有空他就反复进行模拟授课,这需要其他老师听课指导,时间一长,他不好意思再麻烦别的老师,他就对着镜子练习。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李曙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讲的生物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从2002开始,李曙光就一直担任班主任,他有一个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李曙光说:“老师应该像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关爱学生;另一方面,我感觉班主任实质上还是一个孩子王,就是说通过班主任实施的各种措施、各种做法,开展的各种活动,能够领着学生玩,领着学生学,和学生们融为一体,成为学生中的大孩子。学生能够跟着班主任,参加各种活动,能够跟着班主任积极学习。”

李曙光对学生们实行全天候、无缝隙地陪伴成长。每天早晨5点半,他就准时赶到学生宿舍,看着学生们起床;每天晚上放学后,他都等到学生们熟睡了再离开。一日三餐,他经常陪着学生在学校吃。

每当学生学习遇到难题,情绪低落的时候,李曙光就带着学生们一起去跑步、爬山、放松心情。为了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李曙光每天仔细观察学生的每个微小的进步,他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他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设立班主任席,平时就坐在那个位置上,和学生们一起上自习、一起讨论。这样的工作,他一直坚持着。

李曙光连续多年担任高三的老师,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考入了理想的高校,他很是欣慰。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出了问题。由于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和休息不好,从2008年开始,李曙光经常感到胃酸、胃疼,但他—直没放在心上。2009年4月的一天,他突然感到身体非常难受,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去了济南一家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住院检查。晚上,李曙光躺在病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放心不下即将高考的学生们。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了:食道癌,鳞癌三期,已经扩散到肌肉层,必须马上手术。听到这个消息,李曙光大脑一片空白。想想自己才35岁,孩子刚上幼儿园,今后怎么办?陪他一起去医院的老父亲60多岁了,蹲在那里一口接一口地吸烟,妻子吓得不停地哭„„

李曙光的父亲告诉我们:“当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肌肉层了,医生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当时一听这事,我头脑就一片浑了,不知道咋办了,毕竟孩子才35岁,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而他的孩子又这么小。”

想了半天,李曙光慢慢平静了下来,他不停地劝自己:“生病谁也左右不了,既然如此,就要面对这个现实。”4月22日,李曙光被推进了手术室。

当李曙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24日中午了,他整整昏迷了两天。手术将他的食管和胃大部分切除,残留的胃被提高,放到了肺的位置上。当时他的身上插着数不清的管子,挂着一瓶又一瓶液体,每一次呼吸他都感到剧烈疼痛。但是他很清醒,他向妻子示意要给学生发短信,妻子忍不住眼泪跑出了病房。妻子在心里埋怨李曙光:“你自己都不知道能活多长时间,你还惦记那么多干什么。”

后来在护士的帮助下,他给学生发了条短信:“同学们,我不在的时间里,你们要保持良好的习惯,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要让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的勤奋而感到幸福。当我回去时,我希望看到一个更优秀的班集体。”

住院期间,李曙光与学生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他经常给学生打电话、发短信。得知李曙光生病后,很多学生家长来医院看望他,全班61名学生给他捎来了61只写满祝福的纸鹤。学生们给李曙光写了这样一封信;“请老师放心养病,我们已经长大,我们会努力学习,就像您在我们身边一样。”教室最后一排的班主任席,同学们还是每天仔细打扫,他们都盼着老师能尽快回来。

2009年5月,李曙光出院了。虽然一下子瘦了几十斤,但他感到精神很好,他认为自己马上就能回到学校站在讲台上了。出于健康状况的考虑,李曙光休息到暑假结束。暑假过后,他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想回到学校上课的想法,但学校领导却不忍心答应他的请求。

李曙光首先找到级部韩主任,跟他说自己身体没事,要求安排自己的课。韩主任告诉李曙光,主要是考虑他的身体状况,所以任课请求没有得到同意。后来,李曙光专门给校长写了—封信,表达了他希望上课的强烈愿望。校长实在难以拒绝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执著,给他安排了高三一个班的教学任务。

由于食道和胃大部分被切除,李曙光现在的消化功能严重紊乱,每顿饭只能吃一点煮烂的面条和蔬菜叶。睡觉时,背部要垫一尺多高,否则胃液就会倒流出来。简单的日常生活,对他来说已变得十分困难,但他却坚信,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只要还能生活在学生们中间,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李曙光的同事告诉我们:“好几回了,我看见李曙光下了班,在墙角里,扶着墙,脸蜡黄,浑身出虚汗。老师们劝李曙光,身体不行就少教个班,而李曙光摇摇头硬说自己没事。”

如今,李曙光还是像过去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他早已把学校和自己的家庭当成了一个整体。 李曙光说:“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学生是我的孩子,孩子是我的学生,也就说家长和老师是一体的。这样生活和工作,可以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

在李曙光的班里,学生们特别懂事,他们在学习方面从来不用老师催促,他们知道,只有自己更自觉地学习,才能让老师放心,才能让老师更轻松地工作。在与重病抗争之后,在看到学生们越来越懂事之后,李曙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领悟。他有一个想法,今年高考结束后,他还要继续担任班主任。

李曙光认为,如果以前的教学努力方向,是开启智慧的话,那么现在的教育方向,就是点燃心灵。因此,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养学生树理想、树目标、树信念上。也就说,以前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现在则用更多的精力是关注教育。关于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李曙光认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叶,学生相当于要培养的花,而培养学生的根本,就是教做人。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李曙光在给学生们树立信念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信念努力拼搏着。

——摘自《故事人生》 山东友谊出版社

推荐第7篇:学习李清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向李老师致敬,向李老师学习李海燕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习李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我深受触动。李清老师——哈拉道口镇川宝地小学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他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的榜样,更是我们教师的骄傲。在从教近40年里,他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教育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他爱孩子赛父亲,爱学校超过爱家;他好学、勤学,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即使他现在病魔缠身,可他依然想把最后的生命倾注在他所忠诚的教育事业上。他的精神感天动地,他的信念至死不渝。

李清老师是我身边的活雷锋,他离我很近,曾经在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办公室共事;可他似乎又离我很远,他的人格是需要我去仰望却无法企及的。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李老师充满了敬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他为榜样:学习李清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品德;学习李清老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进取精神;学习李清老师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学习李清老师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李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我想首先就是要做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有了爱才会有动力,有希望完成自己的目标。其次,就是要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什么事情要细心,工作要求要高一点。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进步。这样自己才能一步步成长起来。最后,就是要勤于思考,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先自己把知识学好才能把学生教好。

有李清老师这样的楷模做榜样,我有了奋斗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他是我心中的平民英雄,他的形象朴实而高大,像李清老师致敬!

推荐第8篇:学习李振华老师先进事迹演讲稿

心怀学生,争做四有教师(演讲稿)

高青县常家镇台李小学

李永凯

李振华,一个普通却熟悉的名字,我们的榜样,我们的引路人。他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教育的誓言,实践着教育的目标和人生的目标。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一代代从事教育的人。

反观我们的许多的教师,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能够如李振华的又有几人?在市场经济日益冲击着人们思想的时代,我们的许多的教师,也在逐渐的转变了自己的观点,也开始走向了市场,更趋向了利益。

但我仍然相信,我们有许多的教师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一直在努力的为教育的事业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尽管他们没有什么荣誉,没有什么鲜花和掌声,更没有很多的追随者。他们却依然艰辛的付出劳动,执着的走在教育的前沿;他们依然在坚守在自己的工作的岗位,不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他们才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面对李振华老师,再反观自己起初对待教育的那份初心。我所缺少的就是那种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所缺乏的就是那种对于教育的激情和冲劲。

我很幸运,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优雅的小城市,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城市,我很幸运,我来到了一所农村小学,结识

了那么多优秀的教师,像李振华老师这样优秀的教师。

在我的身边,也有许多的教师,同样也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他们虽然没有李振华老师的辉煌的业绩和显赫的名声,但是他们同样用自己的热情和勤奋在为我们的教育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们有的虽年过半百却也老当益壮,奋斗在第一线,甘当人梯,积极传授教学经验。他们有的虽已到中年,肩挑家庭重担,却依然承担起学校的教学重任,积极向前。他们有的虽年轻却很有为,积极好学,善于钻研。

“春蚕到死死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一批优秀的教师,即使是在学校处于建设与教学两重任务,甚至是与其他学校差距相当大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们凭着自己的真诚的付出,凭着自己的辛勤的努力,迎来了一个个的丰收的喜悦,做到了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

只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教育每一个孩子开始,从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开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那我们的付出便会有更多收获。

最后,让我们牢记习总书记的期待,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学习李芳老师的先进事迹

学习李芳老师的先进事迹

1969年5月出生在农家的李芳,毕业于原河南信阳师范学校。那年,她刚满20岁。同年,她被分配到董家河镇谢畈小学,成为一名乡村小学公办教师。谢畈小学撤校后,她被调整到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时间一晃,29年过去,她一直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当她度过49岁生日后,时间很快到了6月11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这天,清秀端庄的李老师做了一件震撼国人的英雄壮举。

这天傍晚17时51分,在绿之风希望小学校门外50米的红绿灯路口处,老师们正护送放学的孩子依次过马路。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李芳老师也在其中,她正站在路口护送学生,她眼看着班里的小学生顺序通过斑马线。当4名同学正走在斑马线一半路时,李芳老师突然大喊:“快点走!快走!”李老师看到一辆装满西瓜的三轮车正飞驰着顺坡直冲而来,毫无刹车迹象(事后才知三轮车刹车已失灵),在满载西瓜的三轮车就要冲到斑马线中间的那4名小学生时,李老师箭步冲去、几近撞击地推开4名学生……接着就是一声巨响,时间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李芳老师就被重重地摔在地上,4个孩子也被刮倒。孩子们吓得大哭起来,可是李老师已经不省人事。这时那辆肇事三轮车仍然没停,失去了方向,往路边冲去,直至撞上了三层台阶才停了下来。

李老师和4名小学生立即被送往就近的一五四医院,后转至信阳市中心医院,经过诊治,4名小学生的伤均无大碍。其中3名孩子属于轻外伤,很快回家,另一个孩子的头部缝了6针,但神志清醒。

在一五四医院,经对李老师检查诊断,确定为脑部颅骨骨折,脑组织大面积出血。转至信阳市中心医院后,医院紧急联系了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的多位专家远程会诊。但是,李芳老师的自主呼吸渐渐衰竭,经过一天两夜奋力抢救,李老师仍未醒来,于6月13日凌晨4时40分永远离开了。

李芳老师爱人代业明在信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公司工作。结婚二十多年来,夫妻两个因工作原因,一直两地分居。李芳老师平时住校,与同校女同事共住一间宿舍。独生女儿代雨辰是信阳明港公安分局的一名辅警。一家三口工作在三地,周末不忙时,三口之家方可短暂一聚。此前,女儿代雨辰参加临省湖北广水公务员考试,取得了笔试第一名的成绩。6月

17、18日,这个周末,是代雨辰前往参加公务员面试的时间,李芳本已答应陪女儿一起去的,可如今,母女二人已成永诀。

李芳老师是一位最普通不过的小学老师,却尽心尽力,将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每年都被评为县、市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教学能手。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却在关键时刻,在生死抉择的一刹那,用单薄的身体,奋力一搏,救下了四个鲜活的生命。相信,她在奋力一搏的时候,一定知道那是多么危险,一定知道,那会给她的家人带来什么后果。然而,她知道,她是老师,在她灌育的幼苗面前,她就是棵参天大树。

李芳老师走了,走得那么匆忙,以至于没有和她的爱人、女儿、父母、同事、亲朋留下只字片语。然而,她又是那么不平凡,那样高大。在她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老师这个职业的可敬与崇高。 李芳老师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着中华儿女,她用抉择教给了学生,最后一道题!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堂课!

在得知李芳为救学生献出生命的消息后,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当即表示:“李芳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集中展现了人民教师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在她的英雄壮举里,闪烁着爱生如子的母性般的师德光辉。她是我们新时代的‘张丽莉’,是我们身边的最美教师,是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李芳老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作为同为教师的我们,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李芳老师的先进事迹,认真思考如何去做一名人民需要的好老师!我们学习李芳老师的感人事迹,就是要发扬李芳老师的高尚精神,就是要争做人民需要的好老师,以实际行动告慰李芳老师的英灵!

一、我们要学习李芳老师坚守基层、奉献一线的定力,争做人民需要的、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从20岁毕业分配到农村小学直至因公殉职前,李芳老师坚守基层教育第一线近30年!这是何等的定力!在这定力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李芳老师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基层的奉献!

二、我们要学习李芳老师舍生忘死、爱护学生的魄力,争做人民需要的、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在三轮车急速驶来、形势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李芳老师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减少伤害。这是何等的魄力!在这魄力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李芳老师对道德情操的诠释、对爱护学生的注脚和对生死的抉择!

三、我们要学习李芳老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毅力,争做人民需要的、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李芳老师自己所带的班级语文考试整体成绩又取得了全年级第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李芳老师总是竭尽全力,认真教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这是何等的毅力!在这能力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李芳老师对扎实学识的理解、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对学生学习渴求的满足!

四、我们要学习李芳老师公私分明、先公后私的耐力,争做人民需要的、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李芳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她一家三口原本住在市内,由于工作原因一家人却总是只有周末才能见面;她平时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却让自己的孩子独自承受并且付出了很多。这是何等的耐力!在这耐力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李芳老师对仁爱之心的践履、对公私的取舍和对师德的崇尚!

青山巍巍埋忠骨,一腔热血洒杏坛!李芳老师去了,但是李芳老师的精神永远存在!她是新时代名副其实的人民好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她的精神为鼓舞,争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推荐第10篇:学习李振华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

先进个人李振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纪台一中

陈桂梅

李振华老师,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教育的誓言,实践着教育的目标和人生的目标。他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从事教育的人。

反观我们的许多的教师,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能够如李振华的又有几人?在市场经济日益冲击着人们思想的时代,我们的许多的教师,也在逐渐的转变了自己的观点,也开始走向了市场,更趋向了利益。

我们仍然相信,我们有许多的教师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一直在努力的为教育的事业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尽管他们没有什么荣誉,没有什么鲜花和掌声,更没有很多的追随者。他们却依然艰辛的付出劳动,执着的走在教育的前沿;他们依然在坚守在自己的工作的岗位,不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他们才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当然,也有不少的人,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消极应对。对于教育工作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对于自己的利益则是斤斤计较,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们只是把教育当成了一种养家糊口的工具,只是在完成一个任务。更有甚者,将课堂办在校外,积极的开动自己的小产业,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心头上。而有的教师,在尽力的工作了许多年以后,懈怠自己的教育事业。对学生、对工作不是充满热情,而是一脸的无所谓,高兴时好好的工作一番,心情不顺时则将工作推置一边,任其自然。

面对着李振华老师,这些不屑、懈怠教育工作的人,该怎样的羞愧和自责?他们所缺少的就是那种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他们所缺乏的就是那种对于教育的激情和冲劲。他们这样的人,至少不能够是真正的教育者,只能够算一个教书匠而已。我很幸运,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优雅的城市,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城市;我很幸运,我结实了很多优秀的教师。

在我的身边,许多的教师,同样也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他们虽然没有李振华老师的辉煌的业绩和显赫的名声,但是他们同样用自己的热情和勤奋在为我们的城市的教育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们有的虽年过半百却也老当益壮,奋斗在第一线,甘当人梯,积极传授教学经验。他们有的虽已到中年,肩挑家庭重担,却依然承担起学校的教学重任,积极向前。他们有的虽年轻却很有为,积极好学,善于钻研。“春蚕到死死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一批优秀的教师,即使是在学校生源严重匮乏甚至是与其他学校差距相当大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们凭着自己的真诚的付出,凭着自己的辛勤的努力,迎来了一个个的丰收的喜悦,做到了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

只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教育每一个孩子开始,从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开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那我们的付出会收获更多。

第11篇: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心得

高尚的师德,执着的追求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徐州市荆山小学

刘付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个响亮的人物逐渐在教育界茁壮成长起来,她就是“从小学里走出来的教育家”、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50年的教育耕耘,她化茧成蝶,提炼出了教育中的“真美情思”。 30年的审美探索,她凤凰涅槃,成为情境教育的创始人。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树立了一面崭新的旗帜。

品读着她的事迹,我深受感动;想像着她的付出,我倍感启发。常言道:伟大出于平凡。无他,李老师的辉煌成绩和杰出贡献完全是她心无旁鹜、天然地恪守着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的结果;完全是她从平凡小事做起,扎实地扑在一线工作中,向着她的教育理想不懈追求的结果。

从她的教育实践中,我读懂了什么是爱岗敬业,志存高远,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李老师是怀着朴实的执着献身精神投入教育事业中来的。1978年,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她积极自觉地投身教育改革的热潮,如饥似渴地苦读各类书籍,每天阅读、背诵名篇佳作,摘抄不断,著作等身。她常常以“我的大学在小学”为座佑铭,勉励自己不断完善着她的教育人生。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没有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是不会如此锲而不舍的;没有对教育、对儿童的一片赤胆衷心的爱,也是不会这样义无返顾的。她完全是把教育工作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做的,既称“事业”,那就是与生命融为一体的,与理想和追求密不可分的,是根植于情感心理的,其心境是远远超越一般职业化的心理状态的。

为了改变呆板、落后的教学现状,她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探索、积累、发现,最终创立了“情境教学”的理论体系,构建了以“情景交融”为主要特色的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行为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生动活泼地实现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使一切我们所能知晓的教育理论血肉丰满地在现实教学中呈现出来。无怪乎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称赞她:“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教活了,把孩子教活了,把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键充分体现出来了。”

为了使她的教育研究更具理论性和系统化,她又经过5 年的研究策划,将“情境教学”拓展上升为“情境教育”,对此,她还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教育主张,构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原理。她的《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课题,“积极顺应国际基础教育,重视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趋势,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尤其是针对偏重认知、忽略情感意志及创造性培养的纯理性教育,坚持不懈地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富于时代气息的素质教育模式,既具有前瞻性,又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广大实际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研究范式。”

从她的不懈追求中,我更读懂了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终身学习的师德风范。

为了使更多的老师便于操作,她又将“情境教育”发展为“情境课堂”,这一改变,既对中国传统模式作了突破性进展,也对世界学术动向作了有力的回应,更为年轻一代的教学实践创新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30年来,她一直用思想记录实践,用理论归纳思想,用课堂深化理论。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为了她的“情境教学”,她可以毅然决然地放弃寒暑假,放弃出国考察,放弃临近身边的参观各地风物景点的机会,而是尽一切可能将一切可用的时间投放到乡村课堂教学、研讨、示范、讲座中去。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高尚的教育的精神,一种纯粹的教学的精神。30年来,她的教育思想在全国加以推广,在国际受到热评。她众多的教育专著被广泛出版、刊登,她本人也屡屡获得国家级大奖,且一度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及相关级别的委员、副会长。荣誉是对成绩的最高褒奖,这些获得都是她应该得到的,是她当之无愧的。

上无愧于教育,下无愧于学子。俯仰之间真情在。李老师不断实践、勇于创新的不竭动力,一出于对学生深切的爱,对青年教师的悉心关怀。面对生病的学生她会亲自熬中药,喂服;面对贫困的孩子她会用自己的故事讲励志;面对落后的孩子,她会帮助他们选订杂志。正如有些学生家长所言:为了孩子乐,她愿自己苦。为了培养教学后继人才,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模式一股脑儿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曾先后带出了十多位优秀教师,使他们能到全国各地做阅读教学展示或参加优质教学比赛。这中间凝聚了李老师的多少智慧和心血啊?!也许,她与生俱来的就是这种“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教育胸怀吧。

李吉林老师以自己丰富、真情的教学实践为中国的素质教育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影响了一个时代,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她的智慧来自她的热情,她的成就源于她的美德。在这面旗帜下,我们每个教育人都将以她为榜样,在我们的事业中熔炼着我们的精神。

第12篇: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西顺河中心小学 孙军

近日,在李校长的组织下,我校掀起了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的热潮。我被李吉林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爱生如子、精心育人,特别是克服困难、乐观向上、勇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

通过学习李老师的动人事迹,使我重新领悟了“教师”两个字的真正含义:“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自己是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的呢?

不错,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愿意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认识教师职责,还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一代新人,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克服困难,矢志不移。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

- 1

第13篇: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武进区庙桥小学沈建文 这几天,学习了人民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事迹,我收获颇大。情境教育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俗话说,不怕百招会,就怕一招精。李吉林老师把情景教学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虽然我一辈子也成不了李吉林老师,但我一定会以李吉林老师为榜样,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做李吉林老师情景教育的受用者、继承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李老师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她不仅用力去做教育,而是用心做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成长,而是与学生教学相长,共成长。

我深切的感受到李老师的这颗心里首先包含的是对学生浓浓的师爱。这种爱与父母的疼爱是不同的,是“要对孩子们一生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这种爱基于对学生的悉心观察。当学生需要温暖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给学生温暖,而李老师却说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对他说“你可以去打柴,不会打我教你怎么打。”你可以给他作示范,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应由他自己去做的事。“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爱”才是师爱的最高境界。我恍然觉得我过去对学生的爱与李老师师爱比层次太低了。 “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爱”才是师爱的最高境界。

李老师从事情境教育探索,没有刻意追求成名成家;她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想到会形成一个学术体系,但是她创立了;开始并不是一心要做一个什么家,但是最后她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大家,主要是因为长期扎根校园,扎根课堂,坚持操守,忍耐寂寞,对教育、对孩子表现出了一种特别的爱。她坚持每天阅读、背诵中外名家的诗篇、著作,摘抄就做了厚厚的几大本。为了搞教育科研,她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边学习边思考,做了不少卡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大学在小学”。她把教

育当做天职和内在需求,当做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她在长期教改实验中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个在国内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取得较好教育效果并且颇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知识,愿意学习,还需要教师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心与心交流与碰撞。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不能光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发生影响,从李老师身上我体会到了许多,这些影响会潜移默化的融入我的教育教学生活,把爱传递给学生。

穿越李老师70多年走过的不平凡的岁月,我感受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和诗意人生。她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情境教育”理论如一盏明灯指引着老师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前行;她宽厚仁爱、甘为人梯,热忱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她挚爱儿童,称呼自己是“长大的儿童”。“一切为了儿童”的思想和实践是对“师爱”最好的诠释,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嬉戏玩耍,一起去野外踏青„„校园内外,到处留下了她和孩子们的身影。

李吉林老师境界高远,行为感人,她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超越自己。她坚持走教育创新之路,艰难程度可想而知。30多年来,她从不间断地用笔写下思想的轨迹,将她的实践与思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李老师是教育战线上的一颗星,一个家,也是我们作为名师的一盏灯,指引我们前行。

第14篇:学习宣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

学习宣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

近日,在学校班级中心组学习内容(2012.3-2012.6)活动中,我深刻学习了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当我打开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宣传网站并大量阅读了关于她的文章后,激动、震撼之感已难以言表。语文科目本就没有如同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科目那般具有具体可感的声、光、影多方位的多媒体授课方式,自古以来语文教学都使用普遍单调、呆板、低效的课堂授课方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进行由上至下的单方面强制性灌输。然而,她在那个苦难的岁月中走来,亲身经历过政治劫难。当年她正值28岁,一个女性鲜花盛开的时候,一个小学教师最为宝贵的年华,“文化大革命”来了,她成了“修正主义的黑苗子”,成了“小学里的反动学术权威”。接着,被“下放”到农村小学。她后来搞情境教学实验,按照“国情”揣测,冷眼、热讽必定不少,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她坚持下来并为之等待的努力在现在终于开花结果并得到了世人的承认,我想,她的成就来自于永不放弃的人生经历和励志革新的精神。在我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生活,她的生活就给人以教育。精彩的且坚定的教学实践铸就了教育家的人格风范和教学魅力。她爱生如子,与其同乐。她坚持阅读,不断进取。她背诵名家诗篇,摘抄成册。为了搞教育科研,她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边学习边思考,做了不少卡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大学在小学”。她把教育当做天职和内在需求,当做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因此,她的成就不是偶然。她的努力不是空谈。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我来说,学习李吉林老师的事迹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借鉴作用。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她扎根基层、奉献教育、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明白了她忘我工作、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了解了她严于律己、扶贫助困、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理解了她爱生如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我作为未来的一位语文老师,她将是我一生学习并为之努力的目标。

第15篇:李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

***,男,汉族,1976年11月生,1999年10月入党,法侓大专学历,现任***镇大周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民兵营长等职。

2007年从部队复员后在浙江沿海地区某一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看到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生活富裕,想想家乡人民温饱刚刚解决,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打工,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军人特有的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决定放弃优厚的待遇.回乡与家乡人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自担任村干部后.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用行动践行着无声的誓言。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格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农村干部现有水平离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加强学习自觉锻炼。自任职以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平时向优秀的村干部学习,虚心请教

身边的同志。虽然在部队工作十几年但部队工作和农村工作完全不一样,只有不断学习和转变观念才能开展好工作。刚开始,工作没经验遇到问题不知怎么办,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群众素质不一样,采取的方式方法也要不一样。以适应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学习时我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面。大大增强了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认真抓党建、党员是关键。

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难点村“、干部工作散漫,不求是创新,党员作风差,在群众中没有威望,平时很少过组织生活,自从我分管党建组织工作后向党支部建议现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再去抓工作,通过健全组织规范制度干部责任心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通过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全村78名党员找到了目标明确了责任。

三、舍小家、顾大家,守清贫、耐寂寞。

2010年7月份正是创先争优学习阶段作为组织委员对每次活动都要认真准备,召集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当时家属面临分娩,需要有人照顾可我早出晚归。虽然家属很支持我的工作但每次回家也能从眼神里看出怨恨,在分娩的当天

我到镇里送创先争优的材料,等我赶到医院孩子已经出生了,父亲说你妻子难产,医生让家属签字时,是我签的,我教了一辈子书,只有这次写字手是颤抖的,听了父亲的话,从不流泪的我在也坚持不住自己,想想愧对家人和孩子,但擦干泪想想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取的成绩心里得到了安慰,在分管组织的同时还兼任村委会会计,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营长等职。管好组织建设,还要负责“三资”管理,村里的财务是群众最关注的,对于各项惠农政策进行宣传,对惠农资正进行认真发放登记,平时认真管好用好村里每一分钱。职务多工作量大,其他村干部可以轮流值班,我每天必须到村里来,群众办事不按时,有时很晚也会找上门,家属带小孩我们帮不上忙,爷爷奶奶生病住院,我也只能挤出点时间到医院匆匆看上一眼,我家三代都是党员,爷爷经常说当村干就要守住清贫耐住寂寞,所以家里的人比较理解,通过努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使命。

第16篇: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推荐)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 巫月兰

读了李吉林前辈的先进事迹,我真真实实地被感动了,同时也深深地被触动了。李老师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她不仅用力去做教育,而是用心做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成长,而是与学生教学相长,共成长。

字里行间,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李老师的这颗心里首先包含的是对学生浓浓的师爱。这种爱与父母的疼爱是不同的,是“要对孩子们一生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这种爱基于对学生的悉心观察。当学生需要温暖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给学生温暖,而李老师却说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对他说“你可以去打柴,不会打我教你怎么打。”你可以给他作示范,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应由他自己去做的事。“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爱”才是师爱的最高境界。我恍然觉得我过去对学生的爱与李老师师爱比层次太低了。 “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爱”才是师爱的最高境界。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过去老师们是经常说的,并引以为傲,因为它体现了教师知识的渊博。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再这样说就已经不够了。如何开凿一眼泉呢?

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知识,愿意学习,还需要教师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心与心交流与碰撞。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不能光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发生影响,从李老师身上我体会到了许多,这些影响会潜移默化的融入我的教育教学生活,把爱传递给学生。

2012.3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 尹志刚

这几天,学习了人民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事迹,我收获颇大。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理论中始终关注语文中的儿童,始终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情境教育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俗话说,不怕百招会,就怕一招精。李吉林老师把情景教学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虽然我一辈子也成不了李吉林老师,但我一定会以李吉林老师为榜样,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做李吉林老师情景教育的受用者、继承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李老师质朴而诗意的人生,其实也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可是,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她宽广的胸怀和一种大智慧。激情成就了李老师的诗意人生,或许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想只要我们有工作的热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李老师从事情境教育探索,没有刻意追求成名成家;她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想到会形成一个学术体系,但是她创立了;开始并不是一心要做一个什么家,但是最后她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大家,主要是因为长期扎根校园,扎根课堂,坚持操守,忍耐寂寞,对教育、对孩子表现出了一种特别的爱。她坚持每天阅读、背诵中外名家的诗篇、著作,摘抄就做了厚厚的几大本。为了搞教育科研,她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边学习边思考,做了不少卡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大学在小学”。她把教育当做天职和内在需求,当做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她在长期教改实验中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个在国内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取得较好教育效果并且颇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李吉林老师境界高远,行为感人,她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超越自己。她坚持走教育创新之路,艰难程度可想而知。30多年来,她从不间断地用笔写下思想的轨迹,将她的实践与思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李老师是教育战线上的一颗星,一个家,也是我们作为名师的一盏灯,指引我们前行。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学中能否始终把学生的所思所想放在首位,把师生关系放在同一个平台。许多好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学过也都尝试过,关键是我们能否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李吉林老师的成功在于她的坚持。勤能补拙,李老师坚持走自己的路,她成功了,我们比她年轻,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去改变一切,关键在于坚持走自己的路。我想,只要我们能坚持发展自己的特色,谁都能成为李吉林那样的老师。总之,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对于一名教育者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开拓自己的眼界,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而“情境教育”更是让我懂得了孩子们的心灵,明白了孩子们的所需、所好,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扬帆导航。

2012.3

第17篇:学习李曙光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

学习李曙光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中,我学习了李曙光老师的先进事迹,倍受感动。李曙光老师是山东省东平县高级中学教科室副主任、高级教师,他16 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这片沃土上,多年来同时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教科室副主任,视学生如子女,呵护孩子们成长,坚守“只要我当班主任,就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当查出食道癌住院期间仍然坚持工作,经常用短信、电话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手术出院后,不顾劝阻仍然坚持正常上课。在2010年9月新学期开始时,他坚持担任新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这时他的食道和胃大部分被切除并有残留的胃慢性萎缩,营养严重不良。为了有体力和精力做好班主任工作,他就把电饭锅带到办公室;为了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他利用假期和周末,拖着虚弱的身体,骑着摩托车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2011年,东平县实施教育三年振兴计划,他又主动请缨承担起全县最重的高考升学任务甚至把宿舍搬到教学楼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他所带的高三七班成为全县最优秀的班集体。他说:“我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我要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做一点工作。”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位普通老师的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李曙光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这感人的事迹催人泪下,值得学习和深思,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李老师把爱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从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在于我们是否为自己的事业奋斗过、付出过、拼搏过!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学习李老师勤恳敬业的工作态度,立志于教育和科研事业,务实敬业,不畏困难,勤于 探索,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献身精神,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像李老师一样不忘自己的职责,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最优秀的自己。做到对学生言传身教,厚德以载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悔地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争做学生爱戴,家长喜欢,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石莱镇张家峪联小

2014.5.24

第18篇:李雯先进事迹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辛勤耕耘结硕果

——记新疆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学校教师李雯

李雯同志,女,汉族,出生于1975年8月。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数学教师。1999年开始在新疆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子女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用真诚的工作热情,主动承担起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战线默默地奉献了10个年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期一个平凡教师的风采。

热爱教育 爱生如子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里首先要充满阳光。”教育者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雯同志对自己的孩子一贯是无暇顾及,老师们经常笑称她的孩子是“自由成长”——撒手不管,而对待学生她却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由于班中孩子大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住校生又多,她时刻关心着她们的生活。住校生杨晓燕病了,她买好药送到她手中,并叮嘱她要按时吃药;祁福财同学的床单破了,她把床单拿回家中帮他补好;平安夜的晚上,她为全班的同学买了苹果,祝愿他们都能平平安安。最难忘的是有一天下午放学后,突闻学

-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中学生数学知识竞赛中所辅导的学生多次获一等奖、二等奖。她本人也应此多次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严于律己 硕果累累

无论作为一名教师,还是班主任,她始终坚守着“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只讲奉献,不图回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成为学校教师的楷模。

她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诚恳宽厚的处事原则,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同事的爱戴,被校领导定为思想行为过硬的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01-2002年被评为共青团农场优秀教师;2002-2003年被评为共青团农场先进教师;2005年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2006年撰写的数学教学论文被教育论坛评为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07-2008学年度先后被评为共青团农场优秀德育工作者、共青团农场优秀班主任。2008年被评为“模范和谐小康家庭”称号。2009年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荣誉称号。

她深知:成绩和荣誉的取得与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老师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她将认真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天职,愿为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 3 -

第19篇:李茹茹先进事迹

李茹茹同学的先进事迹

我是八年级(2)班的李茹茹同学我担任这两个科代表的职务,同时又是一名团员。我很荣幸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从这次竞选中,我不仅仅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又可以在这次竞选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好学生” 这个称号并不是一个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必须一点点的付出,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在眼里,意在心里。这样才能是一个人真正能配得上的这样一个称号。“三好”可谓就是品质好,道德好,学习好。

那一次,我进校门时在地上捡了170元钱,我知道这170元钱是交的资料费。于是我把书包放回去,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教务处,我在一楼找了一圈没找到一个老师,于是我出去找到了臧主任。我说我捡到了170元钱,我便把捡钱的过程仔细地给主任说了一遍。我跟着主任来到政教处,主任问我是几班的叫什么名字,我如实回答了主任的问题后,主任又拿了一个本子记下来以后才让我走了。过了两天,我在学校的黑板上看到了表扬,虽然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但是我却让老师记住了自己。对呀,一个人得到表扬并不是目的,只要能帮助到另一个人才是最有价值的。另外我怎能配得上团员这个伟大的称号呢。

做为课代表的我,应该在同学面前起一个表率作用。不然怎能让一个班的同学团结在一起呢?作为一个课代表,要有责任心,要有一个治理班级的办法。使同学们都喜欢上这一科,自然而然一个班的班风也就会体现在其中,得到老师的夸赞。我相信在自己与同学们配合的阶段我们八(2)班也能更上一层 楼。

作为一个团员,我要学会组织。组织这个职务并非那么容易,如果把一个班组织好的话,那么,我们班一定能成为八年级得一个亮点,焦点,成为八年级的‘雄者’。在班级文化中我多次参加了班级文化组织活动,经过每一次的组织活动我们都在一点点的进步。而我需要加强一下自我原因,多参加一些活动,提高自己。 我相信:在我们班同学的努力下,八年级(2)班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成为老师口中真正的“好班”。

第20篇:李林森先进事迹

近期,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转发的通知》(德创先发38号),李林森先进事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创先争优中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弘扬优秀品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全省发展新跨越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希望广大党员、教师认真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在工作中起好表率。

一、充分认识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李林森同志生前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 年7月被确诊患肝癌晚期后,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近两年时间,2011 年7 月31 日因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 岁。自参加工作以来,李林森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以一名党员干部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崇高品质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衷心拥护。特别是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公正廉明、开拓进取,在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基层干部选任制度上屡创全国经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指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要系统总结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组织广泛宣传;要将学习李林森同志列为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重要内容,先从中组部机关做起。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明确要求加大力度,在省内广泛宣传事迹,形成学习热潮。按照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要求,大力弘扬李林森同志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宗旨,深化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四川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清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作出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所展现的精神实质

李林森同志是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重大先进典型,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典型,他以短暂人生的崇高境界,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宝贵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党性坚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李林森同志生前始终牢记党的教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把坚强的党性体现在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实际工作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和“优秀”的时代特征。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李林森同志无论是在乡镇党委书记还是组织部长岗位上,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实意服务党员、干部、人才,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李林森同志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使用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组织部长公道正派、甘为人梯的职业品德。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李林森同志始终坚持联系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加强学习、升能力、不懈进取、奋发有为作为一贯的追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努力推动组织工作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充分展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品格。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清正廉洁、一生坦荡的高尚情操。李林森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

组工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李林森同志生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特别是患病后,他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同病魔抗争,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

附:百姓的眼泪——李林森先进事迹采访手记

在达州采访李林森先进事迹的那段日子里,每一个与他交往过的人,在我们面前总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每到动情之处,他们总是难以按捺内心的伤痛,泪水夺眶而出,事迹材料《李林森先进事迹》。

他们为什么要哭?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对于许多基层老百姓来说,组织部长应该离他们很远,但他们的泪水却一次次告诉我们:他们很近,他们是朋友,他们是亲人,他们心贴着心。

在梨树乡荆竹坝村,我们见到了39岁的残疾人李代菊,我们采访的第一个老百姓。谈到李林森,她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是个好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全靠他帮我们挺过难关。我一直把他当成我的娘家人。每次他来,都让儿子管他喊舅舅!”

1995年,李代菊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一家四口生活全靠丈夫在外打工。2008年,这个贫困家庭正为孩子几百元学费发愁时,李林森出现了。“当时,我们还住在山上,从村委到我们家要走40多分钟。他听说我们家困难,特地过来给了我们500元,并反复叮嘱我们,别让孩子辍学,有困难和他说。”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代菊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去年,我们家被洪水冲了,修房子他还买了3吨水泥。我搬进新家,想请他吃一顿我做的肘子,没想到他就 ”

在李代菊家里,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听说我们要采访李林森的先进事迹,荆竹坝村许多村民都自发地赶来。年逾七旬的陈一山见到我们特别激动,拉着我们去看他的新房子。那是一幢两层楼高的新房,门口一块“高山移民扶贫工程”的牌子格外醒目。

陈一山过去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生产生活条件艰苦。2009年10月,李林森在下乡调研中,专程跋涉两个多小时,翻山越岭前往他家里座谈。“他问我,想不想搬到山下去?我担心住到山下没田没地,生活无着落。没想到,他马上组织乡干部开会,把我纳入了高山移民扶贫工程项目。房子解决了,还吃上了低保。”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女孩熊静在李林森资助下,考上了大学,如今在深圳工作;李春秀等80多户村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不用每天走两公里去挑水;秦家沟社有了索桥,难产妇女因夜间过不了河死亡的惨剧再不可能发生。

采访时,我们发现,越偏远的山区,越穷苦的百姓,有关李林森的故事就越丰富、越感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穷苦百姓,他们是李林森最牵挂的人。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重点围绕着李林森担任组织部长时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

“四评村官”,那是他推进基层党建的一大创举。我们沿着崎岖山路前行,约摸1个多小时,来到了往川坝村。村里的老百姓正在村里的平坝上聊天,一派安逸祥和。

谈到李林森,老百姓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一提到“四评村官”,他们都笑了,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 “很好,自己选,自己评,这样才能选对人!”

49岁的往川坝村村民冉启国,一直在煤矿上打工。在他心中,似乎每次换届选举都离他很远。去年10月,他突然接到村干部的电话,要他去投票。“前任村支书说得凶,但一直没有帮我们把实际困难给解决好。这次,我把票投给了潘毅。他是我们村的,知根知底。当过大学生村官,知识多、见得多,社会上跑得有些经验,相信他能解决好问题。”

潘毅果然没有辜负1400多名村民的寄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硬化了联户路,新修了社道路和石拱桥,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这些项目都是在李部长的协调下争取来的。没有他的帮助,我也不可能兑现公平竞评时的承诺。”潘毅说。

采访中,我们告诉乡亲们,“四评村官”就是李林森创造的,许多乡亲们哭了。他们知道,没有“四评村官”,他们可能选不出潘毅;没有潘毅,他们可能还要生活在那个交通差、饮水难、产业弱的小村子里。

幸福来之不易,热泪诉说恩情。

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帮助老百姓致富,也是李林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蜂桶乡,我们见到了38岁的村民胡发章。2007年一次偶遇,让他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当时我刚从新疆打工回来,路上遇到李林森。他让我带头种木瓜,还帮我找来了技术人员。”胡发章说。如今,让水坝村有180多户种起了木瓜。

“今年2月,我还打电话给他,请他来看木瓜花,开得多灿烂,他说过段时间一定来;可木瓜熟了,他却走了 ”说到这时,胡发章的妻子不停地掉泪。

百姓为李林森落泪,更多的是因为他惊人的担当。

2009年7月,李林森被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不对外说出病情,不给组织添麻烦,不让父母受痛苦。生病的消息在6个人间戛然而止。

李林森拿出仅有的5万元积蓄,又向亲友借了20万元,在妻子和妹夫的陪同下,悄悄来到北京301医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面对组织、同事和家人的问候,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做了一个胆管搭桥手术。采访中,我们发现,他忘我工作,真的让身边的人都相信了。

但这两年,对于万源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原主任蒲智慧来说,却很残忍。她总是过得“提心吊胆”,因为她是知情人之一,她不知道面前的这座大山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崩塌。“我常常在想,等到他走的那天,那些他曾经帮助的人,肯定会哭得死去活来。”

这是我们在采访中获取的一个细节:去年底,一名组工干部听说李林森身体不好,前去看望他。到他家才几分钟,组织部就来了一个电话,说有急件要及时处理。李林森听了,精神突然一下就来了,立即起身换拖鞋准备到办公室。

李林森母亲很生气,问儿子:“你还要不要命?”但平时非常听母亲话的李林森显得倔强,执意要去办公室。母亲平时非常疼爱他,从没骂过他。那天母亲急哭了,流着眼泪骂了他一句:“犟牛!”

李林森把工作当命。早在5月他病重之时,我们曾去重庆的大坪医院看他,看到的是一个让人揪心的画面:一名面容枯黄,骨瘦如柴的男子躺在病床上打着电话:

“大竹镇、靠重庆城口县的紫溪乡等23个边远高山乡镇,是我们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重中之重,请你们一定要盯紧点儿!”

“达州市7月中旬开党代会,我们万源推的党代表,得抓紧再复查一遍。”

妻子向琪的话让我们震惊:“癌症会让他走,但是如果不让他工作,他可能会走得更快。”

再犟的牛,也有休息的时候。

他走了。8月3日,达州市上万名干部群众冒着大雨,自发赶到达州殡仪馆,向李林森挥泪告别。当天,达州下起了暴雨,仿佛打穿了雨伞,干部群众全身被淋湿,大家的脸上雨水伴着泪水。

他常说,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但他要笑着离开。对工作和百姓,他已没有太多遗憾;对妻儿和父母,那无限的牵挂和愧疚也已凝成眼角的最后一滴泪水。

李林森为什么喜欢和老百姓在一起?因为他把百姓当命。在他心中,当农民的汗味、家禽的臭味和大山的清香都是一样时,他就和老百姓心贴着心了。

采访结束了,我们也找到了答案:李林森,老百姓的组织部长!

李轶老师先进事迹
《李轶老师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