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社会化管理 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09 08:37:50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企业社会化管理先进事迹

企业社会化管理先进事迹

XX县自XX年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至今,与XX个省属、市属、县属企业签署了移交协议书,特别是XX企业于信息XX年X月与XX签署了移交协议,实现顺利移交,并于XX年X月X日起正式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截至XX年X月底,全县共有企业退休人员XX人,死亡XX人,档案XX份,在移交之初对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进行汇编整理,分类入柜。在建立起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的同时,在乡镇、社区按300:1的要求及各乡镇实际情况配置专职社会化管理工作人员X人,配齐办公设施,定期培训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其中进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X人,委托乡镇劳动保障所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X人。XX年至今共征缴三费及移交成本费XX余万元。共为XX人办理了两费共计XX余万元;二是定期开展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生活,每年重阳节由县局统一下拨活动经费,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和县城各社区召集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召开座谈会,了解老人生活现状和需求,通过了解以便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每年7月、12月开展养老金资格认证,从源头上杜绝冒领养老金行为,资格认证准确率X%。同时搞好异地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共协助认证XX余人次。回顾过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在关心个别情况特殊退休老人事情上做的不够好,关心还不够,平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走访慰问,对此深感歉疚;展望未来,除了再接再厉做好日常工作以外,还应该对退休人员多一些人文关怀,让他们切实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果实,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推荐第2篇:社会化管理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创先争优近年来,我区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夯实基层党建、加强群众工作、致力统筹发展等举措,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上创先争优,有力地服务和推动了娄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为推动娄星“统筹发展、和谐共进”再立新功。

一、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管理观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有机地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在区直机关中,推行以“帮办事、帮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和党员联户帮扶“双承诺”活动,即机关党支部为贫困村党支部做出技术、资金等帮扶承诺,机关党员为贫困村党员做出发展家庭经济、改善生活等的结对承诺。目前,全区已结成联村对子87个、联户对子800多对。在乡镇街道和村级党员干部中,推行了村民事务帮办制度,把审批宅基地等农村24项事务的审批程序作出路线图,由农村党员干部帮助群众办理生产生活中急需办的事情,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动联系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公开承诺、结对帮扶等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承诺内容、承诺事项,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加强人文关怀和改善干群关系,带头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二、夯实基层党建,激发管理活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按照“区域化统筹、网络化管理、多元化平台、常态化服务”的思路,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功能。一是扎实开展“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创建工作,继续深化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认真抓好“五星班子”、“六园社区”和“效能型”机关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四化两型先锋行”、“惠民服务先锋行”、“三亮三创三评”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先锋队作用,为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大的福祉。三是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四是进一步拓宽基层干部来源渠道,做好一支书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切实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五是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各类阵地建设,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六是认真实施“四评议两公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加强群众工作,形成管理合力。我们党是一个历来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的党,是一个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和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做好群众工作,一是在领导方法上侧重教育引导,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做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惠民便民的服务员、社会矛盾

的调解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通过开通书记信箱、专家听证、网络问政、“五务”(党务、政务、财务、事务、服务)公开等方式,逐步完善决策和议事规则,创造条件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在工作重心上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转变,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社情民意通报制度等,更加注重作风建设,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四是在工作措施上由“堵”向“疏”转变,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信访评估机制等,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办法来处理复杂问题。五是在工作力量上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工青妇等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新格局。只有这样,党的群众工作才会越做越好。

四、坚持以人为本,巩固管理成效。作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职责所系,更是价值所在。今年来,区发放春荒资金20余万无,全额资助1385名农村五保户参加医保;区医保局城镇居民缴费7.2万人,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464万元;区就业局设立专用零就业家庭援助窗口,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指导;区水利局投入1870万元加强水利建设;区农业局组织260余人下乡入村进

行耕地抛荒督查和宣传,发放各种资料3.5万份,投入180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区经济局积极为银、企搭桥,为区民营企业争取信贷资金8250万元;区安监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发放资料2万份,投入整改资金1000余万元。1—3月完成生产总值51.2亿元,同比增长2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亿元,同比增长 11.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长34.7%。同时,我区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了“联系一个民营企业,帮助做大做强;联系一个重点工程或项目,优化发展环境;联系一个独立院落单位,指导平安卫生文明创建活动;联系一个低保户,帮助寻找就业致富门路;联系一个重点信访对象,化解处理矛盾纠纷”的“五个一”创建活动。领导干部变群众上门求助为主动下基层服务,实行了机关工作人员定期下村服务制度,下村服务的时间定为每周的周

二、周四(除法定节假日外),各村驻村干部、挂点领导必须下村开展工作,为群众解难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加强信访维稳,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注重源头治理,主动排查信访苗头。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交办、一月一落实、一月一督办、一月一考评通报”,推行台帐管理,责任到人。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2起,调处到位298起。其次,实行领导包案,集中化解信访老案。严格实

行《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制度》,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难度大的41件“疑难案”、“骨头案”分别交办给相关的区级领导,限期解决。今年以来,各级交办的80件信访案件,已办结72件,办结率为90%。第三,畅通渠道,妥善解决诉求。坚持区级领导接访日制度,做好定期接访工作。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对合理合法的诉求一次性解决到位。

六、致力统筹发展,促进管理和谐。统筹发展、和谐共进,是全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热切期盼,更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重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新居民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按照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采取四种模式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一是转型过渡式。在城乡一体新社区探索“1+3”(社区党组织+社区管委会、党员议事会、物业公司)组织架构和“四双”(日常管理双向、组织活动双联、形象展示双亮、作用发挥双岗)管理过渡期模式,推进农村党建的社区化转型。二是统分结合式。根据党员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从业情况和年龄特征等,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下分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为不同类型、各有专长的党员开展服务搭建平台。三是区域共建式。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联合建、属地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探索网格

化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示范龙头企业的党组织作用。四是链状融合式。适应产业分工和布局、党员流动等发展变化,以产业链为纽带,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广“协会+党组织”、“商会+党组织”、“基地+党组织”等党组织设置模式。

没有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没有社会的无穷活力,就很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区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了坚强保证。

推荐第3篇:社会化管理经验总结

矢志创新求发展执法为民促和谐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宣城市城管局成立6周年

市城管执法局市容监察支队/张林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2011年,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也迎来了6周岁生日!

6年来,市城管执法局与年轻的宣城市一样,走过了风雨征程,谱写了发展华章! 6年来,每一位市民,都亲身体会到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的改观!

6年来,每一位市民,都切身感受着城市品位一点一滴的提升!

6年来,我市城管工作实现了“省内创一流、国内有影响”的目标,多项经验在全省推广,机制创新在全国领先!

6年来,城管战线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人民城管队伍,树立了人民城管新形象……

回首6年之路,宣城市城市管理工作成绩令人瞩目,发展有目共睹!

这来之不易的硕果,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这来之不易的硕果,得益于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理念的坚持!

这来之不易的硕果,得益于勇于创新,坚持走社会管理之路的精神! 这来之不易的硕果,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的倾力投入!

这是一条精益求精之路!

这是一条和谐进取之路!

这更是一条矢志创新之路!

2005年,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

2005年,宣城市城市管理一片空白!

2005年的宣城,街道两侧违章搭建层层叠叠!

2005年的宣城,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比比皆是!

2005年的宣城,门头标牌设置五花八门!

2005年的宣城,违章建筑遍地开花!

但是,年轻的宣城城管人没有气馁!

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之中!

晨曦中,看得见城管队员坚强的身影!

晚霞里,听得见城管队员坚毅的步伐!

他们披星戴月!

他们栉风沐雨 !

6年来,宣城市城市管理从无到有!

6年来,宣城市城市管理由乱到治!

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局党组的正确决策!

每一项整治的成功,都离不开全体城管人的艰辛付出!

6年来,宣城城管人始终秉承党的群众路线!

6年来,宣城城管人一贯坚持和谐城管理念!

6年来,宣城城管人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6年来,宣城城管人关注民生,为民着想!

想方设法,设置便民服务区26处,只缘于心中的那份执着!

多方筹资,补助门头标牌改造30余万,只因为心中那份对事业的追求! 他们不求回报!

唯一的渴求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的市容环境。 他们无怨无悔!

不懈的追求是为诸多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如何更好地做到“利为民所谋”,宣城城管人勇挑重担!

如何更好地破解城管工作难题,宣城城管人锐意创新!

2008年,宣城市试行城市管理市场化模式!在全省率先走上了城市社会管理之路!

街道更加整洁了,出店经营没有了!

城市更加干净了,乱贴乱画消失了!

创新之路,需要的是勇气和魄力!

求变之途,需要的是智慧和担当!

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管为人民!

科学的决策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实干的精神是事业功成的保障!

我们骄傲,宣城市城市管理创新之路取得了成功!

我们自豪,宣城已成为全省城管锐意改革的旗帜!

总结过去,宣城城管已创造骄人业绩,写就绚丽华章!

展望未来,宣城城管还将阔步前行,继续新的辉煌!

推荐第4篇:社会化网络管理

换灯泡、邻里纠纷……这些琐碎的小事以后将有新的人来管了,他们叫“格长”。

从东城区了解到,社会化网络管理系统在东直门街道启动试点。社区将按网格划分,进行数字编号,“格长”就是每个网格的管理员。

据介绍,“格长”的“官衔”比居委会主任小,比楼门院长大,管的是各自“网格”里老百姓的身边事。网格建成后,居民遇到邻里纠纷、助残养老、政策咨询等方面问题时,可直接求助“格长”,遇到更换楼道灯泡等难题时也可求助网格工作人员。

新中西里、东环、东外大街、东外大街北将成为首批试点的四个社区。

东直门街道工委委员程利介绍,这四个社区分别代表纯居民住宅区、纯商业小区、商用与居民住宅混合区、普通住宅与高档住宅混合区,在这四个社区试点,具有普遍性。

目前,四个试点社区的网格已经划分完毕,正在逐一确定“格长”,试点成功后,将在东城区全面推广。了解到,网格化模式最初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东城将是本市首招“格长”的试点区,另外两个试点区为朝阳区和顺义区。

疑惑解答

1.格长由谁担任?

“格长”将由社区推选,经街道通过后确立,可以是物业公司负责人,也可以是社区里威望较高的居民、民警等。此外,原楼门院长也将编入网格工作队伍,“格长”及网格工作人员将每月领取300-500元津贴。

2.居民可以弹劾“格长”吗?

暂时没有,街道正在拟定相关的考评机制来考核“格长”及网格工作人员的工作。

3.网格化管理有什么好处?

可以集合更多资源来处理事务,网格里有民警、调解员、诉求代理员,有的还包括物业经理,由“格长”协调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力量增加了,为居民办事的效率也将提高。

推荐第5篇:社会化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社会化管理工作总结

长山社区社会化管理工作,以服务全体退休人员为大局深入开展工作,在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配合下顺利进行。在努力做好基础工作外,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其他工作,现将退管工作做如下总结:

管理认真、细致,做到退休职工的档案卡、信息卡、登记表的管理,做到规范化、档案化、科学化;每季度按时上报网上报表及手工报表,日常工作做到及时迁出、迁入、死亡等增加及减少人员,人数精准一致、准确率达100%。 积极组织社区退休人员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10次累计2000多人次。每月按规定日期组织退休党员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在庆七一活动中,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共同庆祝党的生日,并订购了生日蛋糕供大家分享,令党员们分外激动。另外,我们不断完善退休人员互助组,相互服务,相互帮助;组织退休人员参加各类健康知识和防震减灾安全知识的学习10余次累计参加人员1000多人次;组织社区退休人员参加公益活动2次累计155人次参加;组织社区退休党员活动11次共计630人次参加;建立了退休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服务10次共计269人次参加;为退休人员提供免费医疗服务4次、共计为380名退休人员提供免费体检;为特困家庭退休人员生活照料67人,累计服务1350人次;

办理丧葬费16次,共接收新退休人员12人,死亡20人,全年社会化养老资格认证两次共1680人次。

总之,2013年的退休社会化管理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在未来的一年,我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社区退休社会化管理工作中多为社区的退休职工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山花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

2013年11月

推荐第6篇: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总结

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总结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近两年来,我市各学校在后勤管理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打破常规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打破常规,租赁承包,互相竞争

我市学校后勤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校创办的第三产业,如印刷厂,出租门店等。这一部分产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已经分离,由承包人自主经营,学校只收承包费,这样既减轻了学校负担,又保证了学校有固定的收

入,而且承包人又为国家贡献税收。另一部分是校内对师生提供服务的食堂、学生公寓。目前我市除城市3所幼儿园的食堂由学校管理经营外,其余14个城乡中学的师生食堂全部走向社会化,彻底改变以往学校发工资聘请炊事员,并安排后勤人员管伙采购的办法。管理采购与饭菜服务两张皮,质量上不去,价格还贵,学校一方面消耗人力,一方面还得投资,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钱财。有些学校为了引进竞争机制,开办两家食堂,分别承包给不同业主,开展竞争,用市场手段搞活学校食堂服务。这样承包人不得不在质量、价格上做文章,以上好的质量、优惠的价格来赢得顾客。现在师生普遍反映饭菜质量高了,份量足了,价格低了,彻底改变了学校亏损经营且师生意见大的局面。

二、整章建制,证件齐全,督促检查

为了加强管理,各学校都有专人负责,定期对食堂的水电卫生进行检查,

责任到人,明确权限,同时督促承包人办理各种证件,制定各项制度,如《食堂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制度》和《食堂安全制度》等,要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证上岗。我局也定期邀请市防疫站的检查人员深入到学校进行检查,查找隐患,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

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善办学条件

为了彻底改变我市敦煌中学住宿难,敦煌三中无宿舍的问题,我局多方融资1500万元,在敦煌中学和三中开工兴建学生公寓和餐厅,分别可配备800个床位,可同时客纳1000人就餐,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这将彻底解决学校扩招带来学生饮食住宿方面的压力。农村中学也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维修、改造现有平房,增加床位,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住宿的需要。

四、今后的设想

紧紧围绕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后勤

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做好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我们的设想是:

1、敦煌中学、三中的学生公寓楼年底峻工后,面向社会拍卖,经营权完全与学校脱离,由业主自主经营,学校参与管理,制定要求,使之规范服务。把变卖的资金投入校舍的新建和设施的改造,从而减少后勤管理人员,减轻财政负担。农村学校学生宿舍规模小,设施简陋,但必须大胆尝试承包经营,把学校从繁杂的后勤服务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教学方面。

2、市幼儿园在园幼儿1156人,东街、西关附属幼儿园分别为400人、224人,都具备后勤社会化规模,目前都是学校管理,考虑到幼儿没有鉴别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能力,以及承包会出现垄断经营的局面因素,我们不提倡对外承包经营,但必须独立核算,自负赢亏,今后教育局不再分配财政供养人员,保

育员及后勤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以减轻财政压力,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学校后勤社会化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因势利导,广开思路,大胆实践,优化学校资源,减轻学校负担,使学校轻装上阵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面,确保全市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总结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第7篇: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陈庆云 北京大学教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很高兴参加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研讨会。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中的管理和规划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刚才发言的诸位学者的认识很深刻。这些作为城市研究外行人是认识不到的。

现在,一方面大楼林立,道路越来越宽、广场越来越大,绿地越来越多,这是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现象,如烂尾楼、拉链路、补丁桥等,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城市发展中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很难用简单话语下结论,在中国城市发展中,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这值得去研究。比方说,人们对城市的建设很关注,但是建设好了以后怎么进行管理,值得做理论上讨论。社会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认为很重要。

因为城市管理问题也是公共管理问题。我本人是研究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因此就公共管理或城市中的公共管理问题,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第一个问题,公共管理应当社会化。前几年开始了一个专项的研究生项目,也就是MPA,它提出了一个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恢复行政学、政治学和法学的时候,当时“Public Administration” 这个词应该如何译,就是行政管理和行政学怎么翻译、怎么定位,是有争议的。由于方方面面原因,最后确定译成“行政管理”。所以我们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行政管理杂志等等。总体上讲,多数翻译成“行政管理”,少数译成“公共行政”。但是90年代中后期,实施MAP项目以后,同样一个英文单词怎么翻译,按照以前的翻译,应当翻译“行政管理硕士”,或者说“公共行政硕士”。专家学者讨论认为,针对国际行政学的发展,结合中国的实情,不再翻译成“行政管理硕士”,而翻译成“公共管理硕士”,因此,“公共管理”这个词在最近几年成了比较热门的词,很多问题应运而生。

从实践来看,过去讲行政管理的时候,我们是把立足点放在政府管理,我们过去的强调的是政府管理的理念。今天翻译成公共管理,不仅是理念的变化,从政府管理转向公共管理,有很多问题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比如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北京大学成立政府管理学院,而其它不少院校成立公共管理学院。所谓政府管理就是研究政府如何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包括自身的管理。政府管理、公共管理,还有城市管理,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在政府管理的理念下,有一个重要的想法长时间困扰我们,有意识形态上的影响,有体制上的影响,也有文化的影响。人们总以为,社会的公共事务只有政府才能管理;也只有政府才能管理好。所以,我们的公共事务,一出问题就找政府。政府领导者也认为,社会的公共事务出问题找政府,是很自然的事情。现在,这个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要从政府管理向公共管理跨越。社会的公共事务当然需要政府,政府是主导和核心的。但是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政府并不是的唯一的主体,而是在政府支持或帮助下,由多个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比如非政府或非赢利组织参与管理。换句话说,社会公共事务出了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政府当然要组织,但是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主体,还需要其它的非政府或非赢利组织参加,这些组织和政府形成一个社会公共管理体系。西方最近行政改革的经验,比如“新公共管理运动”、“重塑政府运动”等等,给我们提供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公共管理的社会化问题。很多问题需要政府来做,但并不是城市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政府来做。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国记者时候说过,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我们的政府做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就是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很多事情政府本来是不该管的,应该是老百姓管的、是企业管的、是民众管的、是社会管的,结果政府拿在手上。有些事情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因为政府手上没有资源。如果说把这些问题给民众和企业管,让社会自己去解决,就会更好。

国外的实践,包括我们这几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很好的说明,社会公共事务需要政府,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公共管理应该社会化,城市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问题,同样要走社会化的道路。

第二个问题,应当渐进地实现公共管理社会化。公共管理社会化是不是象我们现在有些学者的观点,把应该下放的权力立即交给社会,让民众去做了,政府不管了?这个不行。大家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中国目前的体制是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们要逐步把这些权力还给社会、民众或企业,但不能一下子这样做。在西方可以,因为体制和经济状况许可。但是中国在经济转型中,因此不行。中国社会的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并不完全具备自主性与公益性,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土壤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形成,还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太快了。下放的太快和不当,就会形成权力真空。这个时候,某些社会上有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人,甚至黑社会组织,就会利用这个真空把手伸进去,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我们应当渐进地实现公共管理社会化。我们应当大量地培养这些人才。北京城市学院在为城市公共管理社会化培养人才方面应当承担更多的工作,做出更大贡献,包括培养非赢利组织人员。若干年以后肯定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

城市管理中的行政领导行为

李成言 北京大学教授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我想换一个视角来分析城市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城市管理当中的行政领导行为,现在讲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就是从执政能力这个角度,来研究城市管理问题。

城市的发展是标志着一个社会发展水平。最古老的政治文明的发展,就是从最古老的城邦建立开始的。在现代社会里,城市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地关注,因为城市是社会进步的龙头。城市是人类所向往居住的地方,因为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就凸现出一个问题,城市的管理和城市的发展问题。从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问题来看,最核心的还是城市的竞争力问题。那么过去人们更多地对国家层面竞争力和个人竞争力进行研究,而城市竞争力作为话题,还是最近几年才被社会大众和及其学者们关注。在现时政府公共管理和城市区域规划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由于竞争力问题认识错误而产生一系列城市公共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处在一个纵观层面上的城市竞争力,便随着城市不断地发展,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入而凸现出来。城市现代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就我们国家现有的体制来看,城市发展的竞争力,重要的就是领导者的竞争力,也就是行政领导者的领导力、执政能力的问题。我们的领导不可避免地处在城市发展的风口浪尖上,处在决策说了算这样一个位置上,城市发展的竞争,重要的是领导力的竞争,领导执政能力的竞争。在过去二十年多年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发展当中,城市的领导者的确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们虽然不是城市管理的专家,但是他们不断地去学习管理城市,尤其是在进入市场经济发展之后,他们像过去,比如像1949年,从农村进入城市一样,他们不懂城市,但照样地大胆地接收城市,大胆地学习管理,最后还是把城市发展起来。学会管理城市确实是每一个城市领导者的新的任务,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样一个过渡时期,管理城市、发展城市,确实是一个很尖锐很突出的问题。我们的领导者的确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非常重要贡献。他们在规划城市,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整合城市资源、缩小城乡差别,创造城市发展环境等等方面,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所说的意义在于,不能轻视领导者的作用。不能轻看他们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所起的这样决定性的意义。城市发展了,资源丰富了,对领导城市的权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和腐蚀,加上我们的体制高度集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城市发展当中很多误区,以至于领导城市发展的权力出现腐败。

误区之一,城市规划一把手说了算。

城市规划是技术含量极高的行为过程。行政首脑是不应随便说了算的,应该是有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规划委员会说了算。有的甚至还要靠专家们在开会的时候,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某个项目建设、某个规划的制定,绝不能靠一把手拍后脑勺决定这个规划问题。而我们以往的城市发展历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现象,都反映了我们的一些领导拍后脑勺来做决策的。这种误区人们经常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受到。有一些地方的建设突然就冒出来,但绝对不符合常理,更别讲符合科学了。

这个情况还可以举些例子来说明。一个人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一个重大的规划项目搞起来。一个人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一段很古老的城墙都拆掉。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的历史当中屡屡发生。这种行为显然不符合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发展观的,不符合城市科学发展要求。比如说交通问题,我们亲身感受到交通发展问题,我们自己身受其害。冷静地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都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考虑。北京市的交通决不像前任书记所讲的那样:北京绝不建高架路。我觉得作为一个大的都市,尤其上千万的都市,要发展成为国际的大都市,而且不可避免现在已经是国际大都市的情况下,不搞高架路是没有出路的。今后的交通要么上天,要么入地。如果不从这里找到空间,永远不可能发展自己现代化交通的。只靠平面发展,只靠这条路又宽又好的思路去完成,绝不可能改变北京市的交通。大家想一想,中关村大街建立起来,很宽很漂亮,但是没过两年拥堵不堪。叫人在路上不是欣赏风景,而是心里堵得慌,这难道是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吗?很多城市的建设设施,只用两年就落后了。道路也好,设施也好,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个很严峻的现象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显然就是领导一拍板就这么干,没有专家去论证。我在日本的时候,我听到日本都政府的官员对我讲:我们轻易不敢动议城市的城市建设,为什么呢?他说,动议城市的建设就要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在规划上必须50年有效。如果不能50年有效,根本不让你提出来。就这样一个严格的法律规范。所以我赞成段主任提出来的建议,要依法治理城市管理问题,而不是靠个人的行为来完成,很多误区都出在这里。我们这个体制就造成这么一种现象,这里面有巨大的物质诱惑。一个项目批下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入,没有诱惑吗?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应该提醒我们的决策部门,一定要尊重专家的意见。

误区之二,就是城市建设中的形象工程建设。

城市管理中的行政领导行为这是城市建设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大家都能感受到。形象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建设城市和规划城市必须要考虑要形象问题。但这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是一个长远意义的美学形象问题,而不是一个领导者个人的政绩标志性的形象。媒体已经曝光很多形象工程,北京市以外的曝光比较多,真正曝光北京的并不多,北京照样有。北京有一些标志性的建设,大家一提到,就知道就是这是谁谁的模式。这就是不符合科学规划的建设要求。北京市以外,大家看到了很多形象标志。比如西北要建一个比**广场还要大的休闲绿地。结果没想到水没有,水的浇灌每天付出上千元的代价,甚至上万的代价。有一些绿地就种庄稼了。而且离百姓很远,百姓要走两公里的路才能来逛一逛休闲地,确实很荒唐。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形象工程,是谁建的,投入多少钱。比如说安徽阜阳的形象工程,建了个机场,没有飞机往那降落;然后又搞了大的商业中心,现在也萧条地一钱不值,因为它周边不具备发展这个经济的拉力。领导就是有这样的胆子,因为我们的体制告诉他可以这样去做,没有人去监控他。

北京市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比较好的状态。现在还没有外地出现的那种情况。但也要提醒,也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所以城市的发展,不管怎么样,还是应该谈科学。要由专家来负责。 误区之三,误以为城市经济的GDP上去了,城市就发展了。

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建设自然会有它的推动作用。但是,按照先发展后治理的思路,GDP是上去了,环境的破坏也非常地严重。治理环境要付出比增长的GDP更大的代价。很多的城市发展都走过了这样一个弯路。我们必须从这里吸取教训。

误区之四,就是城市规划与管理高度集中与统一现象,这个也应当引起重视。 误以为集中统一就能发展,集中统一便是管理,集中统一就形成规模,集中统一就可以有经济的实效。实际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建国以来几十年,我们有些领导就是愿意搞这种高度的集中和统一。集中就是社会主义,是便于管理的,也能够管理好的。其实这是一个错误,是不懂得市场要求,不懂社会化的多样性,也不懂经济的内在规律。一些建设和规划完全是从这样一个思路来完成的。比如有的开发区,一定要跑马圈地,占很大的面积,认为这就是开发区,在别的地方搞建设不行,必须到这里来。如饮食一条街、步行一条街,街很长,人们要跑好远的路来吃一顿饭。结果得不偿失。最初建电子一条街时候,把餐馆和厕所全拆掉,形成电脑一条街,结果找不到吃饭和方便的地方。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集中,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规划、阻碍了城市的交通、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拉力。因为它又有辐射的作用,这样的一种思维,造成很多问题。

在综合治理城市中也搞了一些集中的活动,比如说行为治理,大拨哄,一阵风,造成声势,却没有后续工作。这样一种军事化的行为,高度集权统一的行为不符合科学,都是领导城市和规划城市出现的问题。

误区之五,只有腐败才有城市发展。

认为腐败是城市发展的润滑剂,只有腐败才有城市发展,这是一个绝对错误的悖论。事实上,这是一种假象。搞腐败的领导者,都是以破坏城市持续发展为代价的。随意地用权力交换金钱,要么不规划,要么规划了也是建立在豆腐渣工程上面。腐败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它的收益。有专家就大连和沈阳的城市发展作了一个比较,大连是一个廉政的城市,在薄熙来市长的领导下,大连的发展过程非常快。就在这个时候,沈阳控制在穆、马等人的手里。穆马案爆发后,很多专家在研究为什么沈阳发展如此之慢,结果发现就是腐败造成的。腐败不去规划城市,而是乱用资金,把大量的资金抽空。有人估算,在沈阳一共有30亿人民币损失。这是很形象的比喻,也确实符合当时发展的历史情况。

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误区,比如说城市发展当中,主观意志问题,个人的模式等等,都会破坏城市科学的发展。这么多问题,根本在那里呢,要找它的原因,要从政府管理和领导体制角度来找,根本还在于体制。体制设计上,使得城市的规划、城市的资源和城市建设得不到应有的监督与控制。没有监督的决策,避免不了是腐败的决策。没有专家参与的决策,不可避免是不科学的决策。这是现代社会对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的体制规律,不能离开这样一个规律。所以我们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决策问题,领导权力的问题,一定要得到监督。这个问题它表现为管理城市的领导者的一种执政能力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强建设。

第一,在体制建设上,要加强监督制约的能力。

第二,要加强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的能力,包括对城市发展定位的问题。 第三,要加强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的能力。 第四,加强缩小城市和乡村差别的能力。 第五,加强创造良好城市发展的环境的能力。 第六,加强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反腐倡廉的能力。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很实实在在的问题。有人认为腐败是不可避免的,认为腐败那点钱不足以建设城市,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现在的贪官外逃现象非常严重,贪官外逃带走了上亿元人民币。这么大的一笔资金,如果用在我们的建设上,有多么大的拉力。我们的三峡咬牙才搞了上去,论证那么多年,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有资金不足问题,三峡就是2080亿人民币。腐败对我们的城市建设也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应该加强反腐倡廉能力,更好地保证城市科学地发展。

建设问题、发展问题是一个百年大计、千秋万代的大问题,我很欣赏国外的一些城市的规划,它重要的就是,在规划的时候,即赞成专家的意见,又得到合理的科学的监督制约。这是最重要的。尤其对一些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城市建设不可小视,城市建设绝不能单凭长官意志。

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问题

吴良镛

两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尊敬的各位同行、专家们:

这个学校更名为城市学院,“城市”这两个字一来,我的精神振奋。这是我们好多人一辈子所从事的事业。我们住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里头,城市有很多问题。但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平时经常接触的“城市”,偏偏最不理解它。1980年代,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条定义时即遇到困难,经查阅若干资料,最后提出“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后来我在MIT图书馆发现一本书,《城市:城市与城市生活可引文辞典》引用世界1000个作家,3000条对城市的引文,都是谈城市的,有些内容还挺深刻,洋洋大观。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科学的形成

我们要廓清对城市的基本认识,还是要回到早期的定义。亚里斯多德的城市论言简意赅,至今仍为经典:Man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for security;They stay together for the good life (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聚居于城市),可以说,这是城市最基本的内涵。最近,上海申请“世博会”,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英文更妙一点,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个题目非常吸引人,是全世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已经为世人所接受,正是城市基本内涵的简明表达。

确实这个问题在中国是不被重视的,这有历史背景,就是经济发展慢。其实不只是建筑问题,城市问题比建筑问题复杂多了。现在盖一栋房子不是最难的事,而弄的好的城市是非常少的。

在我们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工业社会解放后发展工业化,走的是很艰苦也很艰难的路。工业革命后,大工业建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人像资本一样地集中起来”(恩格斯语),相对工业革命前城市发展,出现了所谓“近代城市化”。这是一次新的城市革命:一方面,城市规模变大,功能增多,具有先进的生产力、更丰富的文化、较高素质人才的城市,影响力增加;另一方面,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城市发展最快,空间更密集,盲目发展破坏自然,掠夺土地资源,并造成居住环境的恶化(如贫民窟)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种种城市问题日益困扰人们的生活。

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的影响力更为强大,城市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代表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集约了成就和智慧。从全世界来看,工业革命发展到20世纪的50年代以后,才发现城市有很大的问题出现,甚至提出研究城市问题。40年代曾经出了一本书,《我们的城市能不能存在》。大家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出现“地球本身的存在”这么一个问题。世界的城市在发展,出现了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分布。

90年代,我在文章中就提出了从分布上看,不仅仅是大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地区;问题不仅仅是大城市本身,也是大城市地区的问题。像亚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整个大城市地区,集中了种种矛盾,成为问题的渊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把“混乱的城市化”,即人口爆炸、农用土地退化、贫穷等,列为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之一。从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中人们认识到,城市问题以及相关的种种问题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缩影,城市也可能是解决世界上某些最复杂、最紧迫的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的关键。现在的问题更大,加速发展阶段集中了很多矛盾。第一产业,要下降,第二产业,要起身,最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三产业要提高。这个曲线和城市发展的曲线大体是一致的。城市和乡镇的快速发展,都是基本规律在起作用。所以,就更进一步认识到城市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之缩影。城市也可能是解决世界上最复杂最迫切的问题的关键,包括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所以从80年代后,我个人认为城市问题是科学的前沿。卫星上天、登月等等是重要,但首先要在地球上住好,资源要爱护,环境要更高的效率,要更安全。

城市化阶段图

所以,第一,城市科学要认识城市,要研究城市的未来。第二个问题,从不同学科看问题,,我们现有的城市科学并不完全能够满足现在的发展。现有的科学,现有的城市规划科学,仍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1963年,在希腊开了一个专家会议,提出了台拉斯宣言,提出了城市化的问题,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重视城市化就会对发展形成阻碍。20世纪50—60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C.A.Doxiadis)受系统论思想的影响,对当时的建设方式和学科成果提出质疑,认为当时的研究一般在认识上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综合性,未能认识到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一个由许多互相连接的聚落构成的城市系统,二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过度专业化倾向,以至于城市研究常常顾此失彼,以偏概全。为此,他提出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人类聚居学(Ekistics)。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谈到城市说:“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更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力口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这是从城市物质空间的角度对城市发展的精辟叙述,同时也说明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性,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研究结果最终落实之处。

二、中国城市化与中国城市科学的发展

我记得清华刚刚成立的时候,在50年代,图书馆都没有城市方面的书,在东安市场找图书,如果看到城市方面的书,觉得特别显眼。在西方,四五十年代,一年就有两本这类书。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方面的书越来越多,现在才有很多书,但是仍然不能适应城市科学研究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当时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急于工业化,城市规划学在相当一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相邻的学科,如城市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城市交通、城市生态、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学等,也从无人问津开始渐受重视。但是,这些城市学科也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的需要或冷或热,甚至1980年代后面临重建任务。与西方城市规划发展相比,建国后中国城市科学发展错过了两个理论高潮:

第一个高潮:二战期间及战后,面对战争破坏及战后建设,西方国家开始觉悟,西方规划界出版了一些著作,如《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Sert,J.L Can Our City Survive?)敲响了警钟。可惜中国在解放战争中,只有少数建筑师经历了这一高潮。

第二个高潮:随着“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提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冲击城市发展,城市科学思想又一度活跃(如Doxiadis等对物质规划的反思,系统思想的发展)。可惜中国正经历“文化大革命”,与世隔绝

一、二十年。对中国学术发展来说,相当欠缺两个高潮的经历,似乎“脱离了一个浪潮,坚持了落伍的东西。”1940年代西方当时揭露批判的问题与错误(如对1893年在芝加哥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的批判),我们至今仍在重蹈(如一些地方大广场、大草地等形象工程迭起)。因此,目前我们既有创新的任务,又有学习、补课的任务。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科学活跃起来,有发展“城市学”或“城市科学”等论述。19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原有的城市理论、方法、条例等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矛盾日出。以城市规划为例,尽管有些不完全属于规划学科本身的问题,但城市规划学的“贫困”现象日益突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问题引起了讨论,甚至疑之为“伪科学”等。

研究城市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尤其是中国。我们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由于沿海的发展,不仅是城市的发展,而且是区域的发展,从城市的观点已经到区域的观点;不仅东部发展,西部也要发展。这个情况之下,我们不应当只讲规模,不仅讲建设的数量,而是应有新的发展观。不止一个学科,必须以多学科来研究城市问题。所以,结合中国城市化的新形势和对于中国城市的深入了解,必须要整体发展,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来推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现实和未来结合。这样可以找到整体的大方向和具体的战略措施,再研究各个方面的具体的问题。要想中国的城市有很大的发展,必须在研究各种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要在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高屋建瓴地谈问题。用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一般的观念来解决城市问题已经感觉到不够。整体指导性战略非常重要,也就是科学的发展观,或者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居环境科学,而不是一门城市规划学、一个建筑学、地理学。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探索新的科学的发展和塑造。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大科学,所以也叫Mega-Science。同时也涉及到人文,文化的复兴,或者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发展,需要从总体上探索和解决。

近年来,城市社会、人文科学开始逐步活跃起来,关注城市的本质、城镇化道路、区域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同时,有关城市建设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在深化,如城市交通、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等等,得到了发展,从技术上深化城市规划。也正因为了解过去曲折的历史,对当前蓬勃兴起的科学发展感到由衷的欣慰与期待。

自1981年自然辩证法学会召开城市问题座谈会,1984年1月组织成立城市科学研究会以来,有关城市研究的学会越来越多,“多学科综合研究是城市研究的必由之路”,这个认识问题早就解决了;今天的问题是,经过20多年来的实践,如何结合中国城市化的新形势,基于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推动这项研究,变城市科学研究中局部的真知灼见为整体的发展,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分析图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城市化发展迅速。从1990年到2002年,城市化水平从18.96%提高到39.10%。从总体上看,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已经进入“加速阶段”。过去5年,全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约34亿平方米(2002年按竣工面积7亿平方米估算),约5亿平方米的危旧住房得到改造,近5000万个城镇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年均住宅竣工面积达到6.8亿平方米,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均住宅竣工面积的2倍以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97年的17.6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的22平方米左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可达到70平方米,可满足居民基本居住需要。住宅功能、配套设施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今天的城乡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耗资之巨、涉及面之广、尺度之大等已远非生产力低下时期所能及,不仅仅是在盖房子,而是在建城市,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生活。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城市化水平将分别达到45%和65%。世界银行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就中国继续发展而言,中国的城市发展将是最为主要的政策之一”,“通过城市化促进经济效益、经济增长和经济平等。”

中国城市化水平

中国城市化水平值得注意是,中国城市发展还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等严峻的约束。在今后近20年中将有数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都将是史无前例的。目前,中国城市化有六大问题即生态失衡、资源浪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毁灭和城市特色的消失、能源消耗、环境恶化、城市灾害频繁等,需要以现代科技加以解决。

从现象上看,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从乡村走向城市;实际上,城市化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包括二元经济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农业社会、农业文化向先进文化的变革。城市是提高人的素质与教育人的场所,先哲云“城市者,人师也”,意在人们聚集在蕴有文化的城市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以上说明城市化是社会整体的改造。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有一个指导性、整体性的战略与集中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正确的路线方针对城市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指出: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这些都是在中国范围内,有集中领导和完整的战略指导下的建设纲领,也是中国城市化的战略任务。

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这也是中国城市研究工作者与西方学者的不同之处,也是最幸运之点,当然也是难题,即要面向实践中重大的问题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例如,理顺、改善增强区域发展与农村发展的机制问题,城市间的恶性竞争问题,等等。对城市科学研究来说,各学科中都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且都很重要,但是在新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在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城市科学研究更要瞄准政治方向和大规模建设路线,要设计更为集中的研究纲领,并积极贯彻到建设实践中。

城市科学的特点在它的综合性、集约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相互关系,因此,城市科学宜开展整体性研究。当前,对城市一般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已经逐步展开,并健康地发展,但属于国家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需要扩展完善。中国地区发展的不同特点与不平衡性,正是问题的难点所在,要根据各个不同的“城市—地区”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重大战略问题,分解好就能纲举目张。

由于研究对象的庞大、复杂,根据过去研究的经验,要尽可能将分散研究化作整体的成果,而不是“一大捆论文”这并不说单篇论文无价值(高质量的、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必然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国家的发展),而是重在整合起来,易为决策者所理解,也易于投诸实践。要做到这点,宜组织大兵团,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问题导向,科学共同体一开始就要有正确的目标与主攻的战略战术。问题集中了,攻坚的重点问题就出来了。

如前所述,中国原有城市科学基础较差,城市研究工作,以城市物质规划工作为例,把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分解为组成简单的单元,通过分析各单元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划,以求得平衡。例如,1933年,CIAM通过的《雅典宪章》,把城市理解为居住、工业、交通、休憩等四大功能,以封闭的时空为依照,通过“功能分区”原则,确定它的空间规划布局,以静态的用地平衡、劳动平衡规划城市。这种理论发表20—30年后即遭到不同的批判,但它在中国影响还不小,这在城市规模不大、发展速度缓慢的情况下,矛盾尚不显著,而实际上当今城市在快速的发展,绝大部分不是有序的、稳定的和平衡的,而是充满变化的无序世界,远离平衡状态,占统治地位的是非线性关系,城市生活中每一个地方都面临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涌现现象。这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的结构,旧的规划不能适应需要,出现了P Hall所言的“系统革命”,必须研究它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作用,变革原有的规划思想。 对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来说,系统科学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论工具。城市大发展,城市问题丛生,城市规划学的贫困,呼唤城市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以一种新范式取代一个旧范式,今天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mega science),有人称之为“大科学时代”。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复杂巨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science of complexity)的方法论,对新世纪城市科学的多项发展,寄托于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

另外,正如普利高津所说:“现在是一个向进化和发明开放的宇宙”,“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迹象是科学现在能够把与其他文化传统相联系的观察能力集合起来,因此能够促使世界经历了不同进化路径的各部分互相尊重和了解”。我们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同样也相信城市的统一性,对于未来的城市希望是一种双重的复兴:科学的复兴与人文的复兴,因此要把科学家及所有人文学者联合起来,进而实现人类的统一性。

四、城市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上个世纪末,英国城市学家霍尔(P Hall)在《城市文明》(Cities in Civilization)一书中,选择西方2500年文明史中的21个城市,细评其发展源流、文化与城市建设特点,他指出,在城市发展史中有十分难得的“城市黄金时代”现象,这特别的窗口同时照亮了世界内外,如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14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的伦敦,18-19世纪己的维也纳,以及19世纪末的巴黎等等,清晰可见。它们的成就归结为:艺术性地生长、技术进步、文化与技术相结合,以及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古代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19世纪的维也纳的发展源于艺术与智慧的创造力,曼彻斯特发展源于工业革命,以至洛杉矶发展源于电影工业。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城市无论沿海还是内地都处在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之中,可以说已经进入城市的黄金时代。尽管问题重重,就像罗马创造性地解决公寓住房与输水管道,19世纪伦敦解决了巡警与污水系统,纽约创造了高层建筑一样,21世纪科学技术的突破就能以崭新的姿态向前发展。并且,如果乐观一点说,前述中国城市发展棘手问题的解决,基于自身条件的运用与创造,中国可以有若干城市同时塑造它们的黄金时代。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文化积淀深厚,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独特的人文资源,可以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并且大有潜力。以张謇经营南通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能在中国政治混乱、经济衰败、民不聊生的落后条件下,以20多年的时间,在中国江北一隅发展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兴办教育,促进城市文化,发展近代城市建设,“养活了几百万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开放的近代整体的社会改良思想的结合,建设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堪与西方经历了百年工业革命历史的近代城市规划“先驱”相媲美。在21世纪,面对史无前例的浩大的城市化洪流,我们理应根据地区实际的问题、条件和基础,不断创造性探求城市化道路的地区模式,其成果也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的光辉一页。去年12月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召开的城市化会议中,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就肯定了中国上海、深圳的成功。研究中国城市发展,同样是科学繁荣之路,面对这样大的建设,自觉开展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有可能形成城市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走向世界城市科学发展的高峰。

城市内涵丰富,问题复杂,有关城市的决策影响广泛而深远。就城市土地来说,实际上是空间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空间利益的划分,影响到不同的利益群体。然而,一般情况下人们每每“想当然”地处理,甚至造成重大失误。城市科学应当属于科学的前沿,城市科学至关重要。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将全国各地的城乡很好地组织起来,节约利用国土资源,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全国城乡人民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其意义同一些高新技术的攻关相经,至少同等重要。对此,我一直抱以期望。尽管我们的事情是千头万绪,但是必须要抓根本,要发展城市科学。不从城市科学找智慧、找哲学思想、找经验、找教训,而是满足于现在的做法,不用科学的方法建设城市,我们就会失去这个机会。

我对城市学院的成立、城市学院的发展、对城市学院在城市发展、城市科学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抱以期望。很希望这个学校,能够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社会的需要有了,大学也有了,城市科学的研究就有希望了。

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四师社会化管理利国利民

农四师社会保险社会化化管理服务

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完善我师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建立好覆盖城乡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广大退休人员晚年幸福生活、根据国家和兵团的有关要求,我师党委从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打造边境强师、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把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来抓。全师上下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消除畏难情绪和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此项工作,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大力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10年4月,全师19个团场全部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专兼职工作人员156人,100%离退休人员实行了社会化管理服务。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

为加大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力度,按照国家、兵团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师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并全面组织实施。年初,在师召开的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做为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下发了《关于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通知》制定下发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方案,确定在实现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100%的工作目标。并制订了分“三步走”的实施步骤。第一步:完成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和居住情况的摸底调查和基本信息补录工作,65%的离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第二步:完成团场边远连队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现90%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第三步:完成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100%的目标。为顺利实现“三步走”的目标,我师采取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快报制度,要求企业每月报送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人数及在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和问题,师劳动保障局、社保中心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并按季度进行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工作。

(二)狠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完善管理服务网络。在团场、企业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在兵团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解决劳动保障事务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经费等尚未落实到位前,各单位不等,不靠,成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所),统一挂牌,按一定比例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经费暂由单位解决,按照边建设边工作的原则,把工作开展起来,在干中完善、在干中发展,使管理服务工作真正到位。有计划的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劳动保障政策的培训,举办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培训班,使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尽快熟悉业务,提高服务质量。

(三)规范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具体内容。

在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程中,我师加强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功能,积极落实社区服务职能,逐步将原来由企业负责管理的社会服务工作接管过来。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跟踪了解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帮助死亡企业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集中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经常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业退休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康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四)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管理体制上的一种变革,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为做好宣传引导和思想工作,我师充分发挥报纸、师团两级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详细介绍有关政策、措施,深入报道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的好处和优越性。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有关政策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打消离退休人员的种种疑虑,帮助他们疏通思想,转变观念,适应这种管理服务体制的变化,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社会化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一)真情服务 营造老人乐园

农四师花城社区工作人员树立“团结、务实、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用“爱心、热心、细心、诚心”去工作,换取社区退休老人的“安心、放心、顺心、暖心”。有了正确的工作理念做指导,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展开。

1.建立健全退休人员信息资料。社区每年都对退休人员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所管辖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对收集的有关信息进行认真的核实登记,社区退休人员基本台帐实现了动态管理。有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社区制作发放了“爱心慈善联系卡”、“居家养老服务卡”,把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联系电话、联系人及服务内容印在联系卡上,发放到社区的每一位退休老人手中,极大的方便了退休老人在政策咨询或遇有紧急情况时及时与社区联系,并对孤寡(空巢)老人建立了“一帮一”的联系制度,社区每位工作人员与帮扶对象“一帮一”,定时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使孤寡(空巢)老人及时获得相关的服务与帮助。社区为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人及时办理老年优待证,使老人及时享受相关优惠待遇,确保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3.从关心、关爱、关注退休人员入手,把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确保实现社区退休老人“五个老有”目标。社区为退休老人创办了“居家养老夕阳红餐桌”,坚持订餐、送餐服务,在社区内居住的老人们都可以在社区食堂买上既经济实惠,又干净卫生的饭菜。居家养老“夕阳红”餐桌的成立,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一项新举措。

4.创建“精神粮站”,建立了社区图书室,为退休人员提供学习保障,实现老有所学。

5.建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实现老有所医。社区于2006年年初就成立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为社区退休人员就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社区还规定每月15日为义务健康咨询日,免费为退休人员进行常规病检查,对生活不便的退休人员定期送医送药上门。截至2009年年底,已义诊1680人次,为辖区421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建成,实现了退休人员小病不出院,慢性病在家疗养、恢复的良好康复环境,受到退休人员的称赞。

6.积极发挥退休人员的作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搭建平台,实现退休人员老有所为。社区成立的居民代表委员会成员中有退休人员9名,他们都是在社区生活了很多年的老人,对社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和了解,社区各类重大事项的决策经居民代表委员会成员讨论后,最能直接反映退休人员的心声,最代表民意,最具有执行力。

花城社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认可和赞誉,在社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营造一个“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生活乐园,这是做为一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永恒的追求。

(二)“居家养老”为社区孤寡老人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农四师振兴总厂铁厂沟社区自2005年在辖区开展“居家养老”活动以来,经过四年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工作,社区“居家养老”活动逐步规范完善。先后将社区54名孤寡老人确定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健身娱乐、情感慰藉、生活援助等全方位服务,受到辖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铁厂沟社区组建于2004年8月,下辖铁岭、红山、香槟、伊南三矿四个居委会,是由破产企业组建而成的社区。辖区及其分散偏远,远至一百多公里以外的昭苏,跨察布查尔县、伊宁市及铁厂沟煤矿。所面临的状态是:居民收入低,环境卫生差,低矮平房多,老年人多、残疾人多、困难户多,面对当时这样一个工作点多线长、事务繁杂、困难群体数量多的状况,铁厂沟社区党总支坚定的说出“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锐意创新,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强了社区六站一室的建设,全面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着眼于老年人需求,做好为老服务,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铁厂沟社区按照“以人为本、心系居民、服务居民”的工作宗旨,结合社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单纯的机构养老已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位的养老需求,为解决一些“三无”老人和特困“空巢”老人生活照料问题,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工作,通过几年的探索实施,出台了更加完善的实施方案。

首先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进行定位:辖区内65岁以上的“三无”老人和“空巢”老人以及子女不在身边的65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都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范围。各片区共计9名保安,每人负责6个服务对象,一类服务对象1名、二类服务对象2名、三类服务对象3名。其次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提供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服务人员主要由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社区片区保安)上门提供服务,保证每天探望,并负责日常的水、电、卫生、冬季的烤火、打扫雪、防洪、住房安全、疾病抢救等工作。服务人员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社区领导,并每天做好记录,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信息卡,卡上记载有服务人员的联系电话。各居委会领导是“居家养老”活动第一负责人,负责对落实“居家养老”活动的检查、评定。上门服务的保安员、协管员为“居家养老”活动的第二责任人,必须尽心尽职做好社区分配的“居家养老”各项服务,保证服务对象的满意。

居住在铁岭居委会的孤寡老人孔李氏,今年88岁,铁岭居委会的协管员胡家胜、保安孙丽萍2人从2005年起就开始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为老人提供各项服务,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保安员孙丽萍就象对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每天都看望老人

一、二次,帮老人梳头、剪指甲、帮老人做饭。一星期帮老人清洗一次衣物,帮老人洗一次澡,一月清洗一次被褥。协管员胡家胜负责老人的房屋维修、拉煤、扫雪、为老人挑水,还经常陪老人谈心。居民杨本全老汉和妻子陈梅秀都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老两口唯一的女儿病故后,生活失去了依靠。女婿是退休人员也70多岁了,身体有病,对老人的照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照顾老两口的担子又落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身上,社区领导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时刻把老两口的冷暖放在心中,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两口的晚年生活。陈梅秀老人去世时,社区出人出钱将老人体面地安葬了。后来杨本全老人也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社区工作人员一直陪在老人身边,老人安详的走了,社区对两位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深深感动了老人的女婿和邻居。离休人员尤凯因患有心脏病身体不好,是社区一类服务对象,去年入冬以来每到下雪的时候,片区的保安人员总是在第一时间去到他家帮助打扫门前院落的积雪,保证老人出行的方便,解除了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的后顾之忧。退休人员余宗平,独自一人生活和邻里关系紧张,社区了解到余宗平70多岁了,身体较差,一人生活有一定困难,便将他纳入社区“居家养老”对象,每天都有保安上门看望聊天并帮助干一些家务,得知他家没有电视,社区派人专门为他送去一台彩电,现在余宗平人变的和气,和邻里关系也融洽了。直夸是社区的“居家养老”活动让他变的开心快乐,晚年幸福。

铁厂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真心、细心、诚心、爱心赢得了老人们的安心、称心、放心、暖心。现如今86岁的张阿弟、周云霞、江素华等老人同孔李氏一样,正在享受着“居家养老”的贴心服务。让老人们享受舒适安全、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今天,居住在铁厂沟社区的老年人们,各个精神愉快、生活有依靠,大家齐夸党的政策好。

正是这超越了血缘、超越了亲情的真情大爱,建立起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纽带;也正是这份无私奉献让那些空巢老人、鳏寡孤独老人等弱势群体感受着真正的幸福,让全体社区居民看到了家一般温暖的社区。“居家养老”为社区孤寡老人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三、今后的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加大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三步走”的任务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协调与团场、企业的关系,改变部分团场劳动保障工作站由劳资、社保人员兼职的状况,协调落实好人员、编制、场地和经费问题;三是抓紧研制开发适合社区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四是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五是加强宣传工作,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向纵深开展。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建立独立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在国家、兵团劳动保障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在师党委、师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和发扬多年来形成的扎实苦干、能打硬仗的精神和作风,就一定能把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完成好,为我师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9篇: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1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原因

为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二00二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企业离退休人员要与企业分离。各级政府要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在3年内基本完成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所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服务机构统一发放,大力推进人员由社区管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企业职工办理离退休手续后, 其管理服务工作要与原单位分离, 人员移交到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进行属地管理,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并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相应服务。

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社区服务的一种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我们对企业职工实行 的是“终生制管理”。从参加工作到退后的养老金计算发放、住院治疗、费用报销、子女入学、家庭邻里纠纷、生老病死等均由其单位负责管理,企业为迎合其职能需要,建立医疗卫生、学校后勤等管理机构,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体制,但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新问题:

1、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

1数字来看,1990年我国60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9000多万人,据人口专家预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每年还会以3.4%的速度递增,这也就是说我国人口已提前步入老龄化;同时企业离退休队伍的迅速状大,截止于2002年全国已有离退休人员4000多万人(其中企业离退休人数为3300多万,占83%)。国家人口老龄化、企业离退休人员比重大,若仍沿用过去的“终生制”管理,靠企业“办社会”来解决系列问题,显然企业的规模和承受能力已极不适应,特别是反应在煤炭、冶金、农垦等行业的老国有大中型企业身上,离退休人员多,资源贫乏,不但要考虑人力物力的安排,而且又要考虑企业的“老人” 问题,企业背上的沉重包袱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发展。

2、家庭逐步小型化。目前在我国城镇一带,“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基本上被现代小家庭所取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住房紧张的缓解和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家庭小型化趋势还更加明显。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离退休人员家庭出现“空巢”现象,晚年生活的孤寂使离退休人员向组织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帮助。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人单位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后,不宜再承担管理社会保险对象的日常工作,这不仅是社会保障发展完善的一个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解决企业办社会、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4、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在实行破产、兼并、重组时,

大部分离退休人员将失去依托。

为解决以上问题,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晚年经济生活,更好地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工作意见,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施。截止今年7月底,我国已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3374.6万人,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1830.2万人,社会化管理率达到54.2%。

在整个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时,各地在结合自身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情况基础上,采取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和委托企业主管单位(或企业)代管相结合的过渡办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受到了企业和退休人员的普遍欢迎。

推荐第10篇:社会化管理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岳阳镇石坝子社区劳动保障站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式需要,更好地位辖区老年人办好事、为事实,我社区在县社保局、镇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为进一步做好社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丰富社区老龄文化娱乐工作的建设,更好的开展政策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探索适合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现对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2011年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加了企业退管服务工作的公信力

我社区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原北坝社区划分出来的新社区。今年以来,在社保局指导下完成了社区居委会劳动保障工作站平台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加强社区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劳动保障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我社区的特点,重点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角度,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情况,推进和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多项服务工作,再以之作为重要载体,承担重要的具体性事务;同时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工作站平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使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劳动保障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录入登记、检查评估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截止2011年底,我社区共有退休人员530多人。为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退休人员管理体系。一年来,共走访慰问4人次,看望重病、特困及70周岁以上退休人员1人,吊唁死亡退休人员1人,开展各项文体

活动6次。

二、紧紧围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标

为落实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精神,拓宽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建设,从2011年初开始,社区保障站对退管服务工作就开展了具体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把握《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这一主题,紧紧围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这一目标不放松,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当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来抓,健全了机构,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我站积极拓宽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的思路,开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新渠道,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一方社会稳定。

三、扎实开展各项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企业离退休人员已经从过去吃饱饭、穿暖衣的简单需求,上升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现在又逐渐过渡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来,这就对社区退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根据新形势发展变化,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1、我站制定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工作职责、制度以及办事程序,做到了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要求对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向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离退休人员凭联系卡向劳动保障协管员联系,做到“小事通电话,大事上门看”的良好沟通氛围。

2、积极协助县社保局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待遇调整等工作,全年未发生冒领养老金的现象。

3、今年初我站广泛发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岳阳镇卫生院)联合开展社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经过我站认真细致地工作,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身体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完成,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4、在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身体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完成之后,我社区劳动保障站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2期健康知识讲座,给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讲授身体健康方面的预防知识。退休人员听到专家的讲课之后,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护身体健康。

5、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利用板报、张贴等宣传方式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政策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配合县社保局化解各种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方面的矛盾、纠纷,全年未出现退管人员上访问题。

6、“九九”重阳节期间,利用老年人自己的节日,我社区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在奎阁与龙凤社区、王家坝社区、龙井社区联谊欢庆重阳,退休人员欢聚一堂。

7、按照县社保局要求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准时参加社保局召开的有关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会议,完成社保局临时交办的其他事务。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发展,让企业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思路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良好的氛围促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迈向新高

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用创新思维和科学发展观研究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手段和途径。为此,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中,在制度创新、形式创新和途径创新上下功夫,使工作开展有力度、有成效和有办法。 在社保局领导下,明年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乐观局面,我站有信心、有决心将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扎实开展和推进。

1、我站将更加重视和支持退管服务工作,尽心尽力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

2、我站积极建立健康卡片登记簿、慰问帮扶及文体活动登记簿、申领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登记簿等四本台帐及党组织活动情况登记表等十本表格,建立专项档案,提供和收集影像和文字材料,汇兑之后形成文件柜。建立健全退管服务工作办公条件,配备公办电话和电脑,及时录入相关材料。

3、我站积极创造条件为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离退休人员凭联系卡向劳动保障专管员联系,做到“小事通电话,大事上门看”的良好沟通氛围。积极掌握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待遇调整等核查工作,了解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减少等情况,并及时进行上报、登记。

4、对辖区内孤寡、重病、伤残、特困的离退休人员作为重点走访看望对象,在老同志生病或生活遇到了困难时,社区领导将主动关心,

带领专项工作人员亲自看望。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建立定期看望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制度。

5、做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 “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等卫生医疗服务工作。完善退管人员健康档案,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健康知识讲座,给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讲授身体健康方面的预防知识。

今后我社区将继续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明需求为出发点,以落实“六个老有”为目标,结合实际,构建和谐社会为主导,运用多种形式,建立服务周到、安全保障的生活服务,促进社区企退工作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贡献。

安岳县岳阳镇石坝子社区劳动保障站

2011年1月10日

第11篇: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情况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情况

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及XX的总体要求,我州所属退管服务机构从组织机构建设、基本信息采集、档案移交、活动开展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截止到X月底,已有XX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居住地所在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社会化管理覆盖达到了XX%。

因我州XX的退休人员居住在内地和改制等原因,仅成立了XX、XX和XX社区退管中心,共有XX名退管协管员,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后上岗从事具体工作。制定了社会化管理实施细则、操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及退管服务机构工作职责,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各项基础工作的推进情况:

1、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目前退休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以“金保工程”为契机,各退管服务机构和社保机构通过上门采集、单位通知等途径,共采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XX人,并全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信息采集率达XX%。通过XXXX年度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资格认证,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目前XX万名退休人员信息全部完成采集并基本实现更新。

2、退休人员档案移交、管理工作。从XXXX年开始接收退休人员档案,至今已接收档案XX份,全部入库管理。

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和活动情况:

以帮困解难为重点,以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为目标,对所有已纳入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提供日常服务,开展走访慰问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各退管服务机构对XX人次进行了走访慰问,接待来信、来访XX人次。对特困、高龄、鳏寡、重病、残疾人员重点开展走访慰问和扶贫帮困活动,如开展“冬送温暖”春节慰问活动,对XX户困难退休人员家庭和XX户特困人员家庭发放了慰问金。各地以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为重点,纷纷开展各项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各社区开展了,涉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会公益、卫生保健、党建学习等各个方面,大大丰富了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退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XX%的退休人员居住在内地,无法进入当地的社区管理;

2、社区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衔接过渡还不成熟,工作机制、

工作制度、工作条件等有待完善;

3、退管费用筹集困难等问题,使社会化管理进度受到影响;

4、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协调解决,

比如少数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后,按规定应由企业承担的责任得不到落实,原企业发放的统筹项目外福利待遇得不到保证。

2006年1-10月扩面征缴目标完成情况

截止10月底,XX企业办法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XX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XX%;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办法征收总额达XX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XX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XX%。清欠XX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XX%。

全州参加工伤保险XX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XX%;征收总额达XX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XX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XX%。全州参加生育保险XX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XX%;征收总额达XX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XX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XX% 。

机保工作开展情况

XX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是XXXX年XX月伴随着XX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应运而生的。由于XX是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薄弱,仅财政供养的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XX%的单位缴费计算,一年需财政出资XX多万元。财政负担困难,基于此,提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先挖渠,后放水”的原则要求。即在XX委、XX政府关于XX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前,事业单位原固定制职工(含离退休、病退、退职及离岗待退职工)和原已聘用人员不进入基本养老保险,其经费渠道维持现状由财政解决,只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后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新聘人员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凡有人事部门

编制卡片的全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既解决了经费不足、参保难的问题,又解决了通过市场配置搞活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社会化、市场化的问题。保障了事业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用人自主权,促进了优秀人才合理流动,确保了新的用人机制顺利进行。

新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建立后,各单位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计划,每年向人事部门申请用人计划,获准后在州人才市场统一选聘录用后,用人单位凭人事部门的编制卡片复印件和工资关系介绍信到我局办理参保手续,填写社会保险个人登记表,我们为其建立单位和个人缴费记录,关系变动随之转移。截止今年XX月XX共有参保人员XX人,征缴社会保险费 XX万元,离退休人员XX人。经过1年多的试行。已有XX个县(区)开始陆续启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尽管仍处在试验阶段,也无全省统一的模式,我们力求高起点、高标准来完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初期主要以积累基金为主,为今后统一政策打好基础。

按照XX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参保范围和对象是我XX改革后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新聘人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依照或者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编制新聘的在编劳动合同制工人和聘用人员按事业养老保险办法执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所有事业单位自聘人员按企业养老保险办法执行。过去部分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参加了企业办法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后,有许多不够条件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也纷纷要求转参机保。历史的成因,事业单位在划类中很复杂。按经费来源分类: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从社会职能上分:有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基础公益型的事业单位,有盈利型事业单位;从行业上分,有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从隶属关系上分:有隶属各级政府机关的,有隶属党群部门的事业单位。有些事业单位已失去了事业单位的应有作用,其性质、职责、服务对象是典型的企业。在具体操作中对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好解释,属这类事业的人普遍以经费是自收自支为由来参保。而在人事系统的分类中没有企业化管理类别,我们则坚持按现行单位的经营情况来定。另外,所有事业单位凡是没有人事编制卡片的人员,一律参加企业办法养老保险,实行“两保两制”。也就是一个待遇差,就目前我XX的企保待遇与机保待遇的平均差人平每月在XX元左右。除自收自支单位有退休人员外,在未来的10多年里还不存在有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单位的退休人员。所以,我们仍保持正本清源,不因为扩面盲目纳入。

第12篇: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劳动保障部《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意见》指示,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在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市社会保险局的指导下,开发区社会保障中心认真履行社会化管理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开发区辖区内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趋向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系列活动,丰富了企业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内涵。现将二〇〇七年开发区社保中心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加了企业退管服务工作的公信力

今年以来,开发区社保中心配合人事劳动局完成了辖区内菱北办事处及老峰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各社居委劳动保障工作站平台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加强社居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劳动保障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领导作风进一步强加,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保中心根据开发区特点,重点从开发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角度,结合开发区工作实际情况,推进和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多项服务工作,再以之作为重要载体,承担重要的具体性事务;同时进一步规范菱北办事处及老峰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平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使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劳动保障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录入登记、检查评估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二〇〇七年全年累计提供退休人员政策咨询771人次、特困帮扶服务72人次、健康医疗服务743人次、代办代理服务261人次、对老同志重病住院慰问3人,退休人员病故7人,各社区都及时派员进行上门吊唁、慰问并帮助料理后事。

市社保局统领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对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和领导,使全市一盘棋格局进一步拓宽,目标进一步实现,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与认同,在此基础上,减少因企业破产和关闭带来的矛盾和磨擦,从而增加了领导权威,增大领导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效能。

二、紧紧围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标

为落实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精神,拓宽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建设,从二〇〇五年开始,开发区社会保障中心对退管服务工作就开展了具体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把握《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这一主题,紧紧围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这一目标不放松,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当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来抓,健全了机构,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其次是整合开发区现有资源,组建了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和与市第四人民医院联手筹建了开发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搭建舒巷、盛塘、乌岭等社区企业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平台,对于搞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促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开创和指导意义。

开发区社保中心积极拓宽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的思路,开创安庆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新渠道,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一方社会稳定。

三、扎实开展各项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企业离退休人员已经从过去吃饱饭、穿暖衣的简单需求,上升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现在又逐渐过渡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来,这就对开发区退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根据新形势发展变化,开发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1、开发区社保中心制定全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工作职责、制度以及办事程序,并且上墙进行了公示,做到了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要求各社居委对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向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离退休人员凭联系卡向所在社居委劳动保障专管员联系,做到“小事通电话,大事上门看”的良好沟通氛围。

2、积极协助市社保局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待遇调整等工作,全年未发生冒领养老金的现象。

3、今年初开发区社保中心广泛发动,与开发区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四人民医院联合开展 “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经过开发区社保中心及各社居委劳动保障专管员认真细致地工作,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身体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完成,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省、市新闻媒体作了多次宣传介绍: “送米送油不如送关怀,送钱送衣不如送健康”!

4、在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身体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完成之后,社保中心又与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三期健康知识讲座,给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讲授身体健康方面的预防知识。退休人员听到专家的讲课之后,将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加深。

5、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张贴等宣传方式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政策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配合市社保局化解各种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方面的矛盾、纠纷,全年未出现退管人员上访问题。

6、“九九”重阳节期间,利用老年人自己的节日,在社保局的领导下,开发区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中秋节前,在社保中心领导和各社居委专管员带领下,专程上门看望了二十多位80岁的企业离退休老人,并为他们送去了节日慰问品,同时带给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市社保局和开发区管委会对老人们的关爱。二是举办了“首届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象棋、扑克比赛”。三是召开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茶话会,退休人员欢聚一堂,市社保局及开发区管委会领导为参赛选手和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及奖品。四是在市社保局领导下,开发区社保中心与盛塘社居委联合举办了一场“庆祝十七大、欢度重阳节”的大型文艺汇演。市劳动保障局、市社保局、开发区管会委给予充分地肯定和支持。

7、按照市社保局要求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准时参加社保局召开的有关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会议,完成社保局临时交办的其他事务。开发区今年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作为社保中心重点工作进行开展和部署,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产生意义深远地意义。通过免费身体健康检查、健康知识讲座、象棋扑克比赛、座谈会及文艺演出,看似一件件小事、但连贯起来看却是贯彻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发展的大事,让企业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思路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良好的氛围促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迈向更高地高度。

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用创新思维和科学发展观研究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手段和途径。为此,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中,在制度创新、形式创新和途径创新上下功夫,使工作开展有力度、有成效和有办法。

在市社保局领导下,明年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乐观局面,开发区社保中心有信心、有决心将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扎实开展和推进。

1、开发区社保中心将带领各社区更加重视和支持退管服务工作,各社区工作站领导和各专管员尽心尽力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当前,我们计划自元月8日开始组织退管服务系列慰问活动。上半年拟建立开发区退管活动协会组织。

2、开发区社保中心积极引导各社区全部建立健康卡片登记簿、慰问帮扶及文体活动登记簿、申领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登记簿等四本台帐及党组织活动情况登记表等十本表格,建立专项档案,提供和收集影像和文字材料,汇兑之后形成文件柜。建立健全各社区的退管服务工作办公条件,使大多数社区平台专门提供办公室成立退管活动中心,有条件的社区还安排固定专门的阅览室提供信息服务,配备公办电话和电脑,及时录入相关材料。

3、开发区社保中心积极创造条件让各社区为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离退休人员凭联系卡向所在社居委劳动保障专管员联系,做到“小事通电话,大事上门看”的良好沟通氛围。积极掌握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待遇调整等核查工作,了解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减少等情况,并及时进行上报、登记。

4、对开发区内孤寡、重病、伤残、特困的离退休人员作为重点走访看望对象,在老同志生病或生活遇到了困难时,开发区领导将主动关心,带领专项工作人员亲自看望。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建立了定期看望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制度。

5、做好与开发区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四人民医院再次联合开展 “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等卫生医疗服务工作。完善退管人员健康档案,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健康知识讲座,给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讲授身体健康方面的预防知识。

6、上报条件基础成熟的社区完成省、市标准化建设目标。开发区目标硬件及硬件条件基本成熟的有舒巷、盛塘、乌岭和晶海四个社居委。达标工作已于今年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全面细致安排妥善。积极创造条件为四个社区标准化建设铺平道路,让全市企业退管服务工作出现新局面、新亮点。

开发区充分认识到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十分重要,在市社保局的领导下,做好离退休人员退管服务工作对开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认真切实地做好此项工作成为开发区社保中心为老同志服好务的宗旨。在明年的工作中,开发区社保中心将充分地发挥基层社区平台作用,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好务,使开发区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安庆开发区社会保障中心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更多资料:http://www.daodoc.com/

3月22日上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大学生艺术团来到长兴路街道办事处银河社区进行慰问演出,在雷锋月里,为这里的居民们送去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并献上了爱心的问候。这次活动由长兴路银河路居民委员会,共青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委员会主办。

活动的成绩:

一、这次活动锻炼了青协中的很大一批人。达到了与兄弟社团的合作目的,也是青协与艺术团的第一次合作。

二、本次活动加强了青协内部的团结。当面对问题时,很多青协人员挺身而出,我真的很受感动。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感谢,并对他们提出表扬。尤兵、李珍荣、翟福明、董一冰、高送广、殷瑞等等。由此可见,我们青协是很团结奋进的一个集体。

三、本次活动受到团委社区的好评。被郑州日报、大河报、郑州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经济报采访。

活动的问题

一、与艺术团的合作很不成熟,就节目的安排,人员主持人的选定,出现了问题。没有及时确定。对艺术团太过于放心,以至于到活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的前一天还在为主持人、节目焦急的安排。

二、没有对工作做好充分的预测和把握。就演出服装经费的问题做的差强人意。艺术团答应自己解决,但到头来却反悔,使青协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鉴于本次问题,以后一定要对钱上大的事做好充分的协调,不要到头来掏力不落好。

三、活动对成员额通知太晚。星期日举行活动,周五才通知大家,使大家不能做好时间安排。

四、青协人员的时间观念不强。集合总要迟到。

五、青协要有自己的文艺小组。本次活动太过于依赖艺术团,。我们有自己的文艺骨干,多才多艺的人很多,却不能有效的组织到一起。缺乏自己的品牌。

六、对于活动的参与人员缺乏记录和奖励。以后可以给与大家奖励,使大家感觉曾经做了些什么。

以后的方向

培养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使大家彼此熟悉。建立自己的文艺队,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了解居民生活状况,以能更好地进行服务和锻炼,在此过程中拉得赞助并充实自己。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总结》相关的文章。

三月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三月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让雷锋精神吹遍校园每一个角落的季节。

提起雷锋,中国人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其短暂的二十二载人生岁月中,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在寒假里,我们09届12班同学在团支部、班委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这些活动教育了同学,也让同学了解了社会。

第13篇:春节慰问社会化管理

永和街2010年春节慰问社会化管理

退休人员活动工作总结

区社区局:

我街现阶段尚未有纳入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但我街根据你局《关于开展2010年春节慰问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在春节前开展了达到退休年龄老人的走访慰问活动。现将慰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导,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在居民聚集的娱乐休闲场所宣讲等方式,我街积极宣传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表扬尊老敬老的先进人物,号召居民依法履行赡养义务,不仅在物质上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关怀,扶助老人、服务老人,让老人退休不退出社会,继续享受美好生活。宣传收效良好,我街四个社区掀起了爱老敬老新高潮,37个经济社涌现出了许多爱老敬老的先进事迹。

二、认真走访摸查,了解老人生活状况

从2010年1月至2月,我街工作人员摸查了辖区内3210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对有老人的家庭特别是“十一类”人员 1

家庭进行了走访,与社区干部、社区民警、司法所同志结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各社区检查老人各项待遇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走访过程中老人们提出的困难和问题。

三、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特困老人送药送米送油

在摸查活动结束后,我街积极组织送温暖慰问活动,与街道民政部门、残联一起,在节前开展“十一类”人员的送温暖慰问活动,由街道领导带队上门为独居高龄老人、特困老人、孤寡老人、老游击队员送药送米送油,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〇一〇年二月四日

第14篇:SCRM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

SCRM全称:social crm,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 CRM之父”的Paul Greenberg写完他的CRM经典著作第三版之后,他自己也不得不食言重新写作第四版。原因很简单,范式的改变,让Social CRM(以下简称SCRM)走上了舞台。 发展背景

传统CRM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通过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的服务和商业策略,目的是提高客户在与企业交互时的体验。那么,是什么催化了CRM的社会化趋势呢?

交流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诞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聚集在社会化媒体中,企业品牌的客户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交互模式的变换:传统的企业与客户是一对一的交互关系,而随着社交媒体的产生,客户之间、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传统的crm需要适应这种变换。企业需要倾听客户、与客户交流

大数据的来临

传统的企业通过调研等固定的方式了解客户,而社交媒体中客户的声音无处不在,企业需要从这些大量的声音中找到客户的需求、意见等等。这时,企业就需要一个适应这种趋势的分析、管理系统,从行色各异的社交用户中寻找企业的目标群体。

社会化协作

Social crm的两个主要的方面:社会化媒体的营销和社会化企业协作。未来,随着社交化的发展,客户之间、客户与企业之间、企业员工之间都需要实现社交化,可以实现多渠道的无缝协作。

基于互动的双边关系

传统的CRM更多是将客户(消费者)的各种背景资料、消费情况等整理出来,然后通过系统的方式进行持续跟踪,包括进一步消费的记录归档;CRM作为内部应用的部署用来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信息管理水平和能力;而SCRM作为传统CRM的延伸,更强调消费者的参与和双边互动;消费者不再以单纯的物品(服务)的消费者或产权拥有者静态存在;更多是以品牌的关注者、聆听者、建议者、共同创造者存在;SCRM让用户更加拥有归属感、趣味感和成就感;互动的双边关系,

让消费者的需求和想法同品牌的定位的发展紧密结合;品牌和消费者真正融为一体;

消费者之间的网状沟通

传统的CRM并不关心,A消费者和B消费者的关系和互动;但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让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趋频繁;这种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交流沟通其实一直存在。这种交流与企业、品牌及产品相关内容就是品牌口碑。通过现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品牌口碑的聚合和呈现,品牌;SCRM让品牌第一时间知道,哪个,哪些消费者这对品牌发出声音,同时第一时间、实时的参与到这种网状沟通中去;品牌基于SCRM搭建起品牌的交流圈或者叫品牌社区,提升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及产品的忠诚度。

内容泛化

传统的CRM主要的目的还是销售导向。但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允许企业通过吆喝或者告诉别人你要卖什么就可以达成交易的了。买方市场的出现,以及消费市场更新换代的频次加快,企业推出新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甚至有很多产品、服务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长期消费”成为一种趋势。例如汽车售后常年的维修和保养;随着家庭生命周期不断变化,商品房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房屋购买后的物业消费;快速消费品(FMCG)也已经不单纯是功能满足,而变成一种文化、符号消费等。SCRM强调的是消费者的参与,通过消费者的参与来维持与消费者长期的关系。交易反而成为附属品,成为结果的一个必然部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方面,不应简单地停留在企业、品牌及产品信息方面。适当的延展,拔高成为一种必要。

简单的比喻: 卖保健品,不是光说产品对消费者的好处,而是去谈吃什么最健康,营造一个养生的氛围;这种氛围,消费者乐于参与,互动持久; 透明规则

SCRM邀请消费者参与,而且消费者之间也有互动。不同互动方,包括企业也包括众消费者,互动的内容也不局限在交易,在这样一种类似熟人社会中,一定规则基础上的透明成为必然。因为只有透明才能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得到了信赖,反过来他们才会信赖企业,信赖企业的产品,帮着企业去说话。信赖(trust)可以说是建立关系的基础,尤其是长期稳定的关系。传统CRM因为更多是内部使用,加上受销售导向的影响,对基于透明的信赖关系的要求会低一些。但SCRM则完全不同,透明是SCRM范式的特征之一。没有透明就谈不上SCRM。

透明的要求也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普及有关。如果说早期的企业经营理念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东西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后来演变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别人说好不好先不管,自己先要不断

宣传。那么现在则变成“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人心”。想隐藏的负面信息肯定是隐藏不住的,正面信息的话也不涉及到隐藏问题。2011年KFC的冲制豆浆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说明即使很小的细节也会被发现并曝光。既然这样,与其给人一种不透明感,不如建立一定的规则,约定哪些方面可以透明,哪些方面出于什么原因不得不保密等,然后该透明的方面消费者可以无限制地参与进来。不透明的方面给消费者说清楚,为什么不能透明。

开放式系统

传统CRM除了企业内部一定的相关人员可以进行信息的调出、录入外,CRM中的主体C(消费者)却只是一条数据而已,没有任何能动性。SCRM则不同,尽管不同企业会采用不同部署的SCRM解决方案,SCRM要跟外界的social media打通, social media的大力发展,将消费者变成了social customer,而正是social customer强烈的social特征以及对商业的影响(social busine),才使得SCRM成为一种必然。如果SCRM内部的信息(例如企业发布的信息)不能非常方便地传达到外界social media去,外界social media的信息(例如一个明确的产品需求线索)也不能快速地进入SCRM,那么就不能称其为SCRM.SCRM开放式系统,将social media关于品牌的口碑,聚合到品牌社区,通过品牌社区,品牌参与消费者的讨论,解答消费者的疑问,消费者和品牌在品牌社区形成互动;开放式系统让品牌和消费者的交流、对话简单、通畅;

第15篇:浅谈我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题 学号:

姓名:李倍10120821

2浅谈我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后勤管理越来越成为高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制约着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2000年国务院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目标,许多学校的后勤管理因此进入社会化的起步阶段。其具体运作方式主要有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开放运行模式以及“大后勤”运作模式等等。为了我校更好更迅速的发展,我校最近也开始实施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计划。

以下是我个人对本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认识。后勤社会化管理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把原来单一依靠行政手段,变为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调控手段手段,高效利用高校内外资源要素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优化高校后勤资源配置,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效能,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主动顺应高校稳定发展要求。

在之前我校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援来建设我们航院的后勤设施,由于单一依靠政府的支持导致我校后勤设施建设缓慢,比如以前我校教学楼、寝室楼等的建设,只能依靠政府财政的辅助而分几年

才完成。而现在逐步实施后勤社会化管理后,我们航院开始运用社会化、市场化资源配置模式,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采取政府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的新机制,大大加快了后勤设施的建设速度。

通过我的调查我发现我们航院后勤管理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在人员管理、分配制度、考核奖惩机制以及集约经营、成本核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社会化为后勤管理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力量,同时也转变了我校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不再单纯的依赖学校,而是自己找市场,自己管理,提高了其自主能力,增强了对竞争观念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学校师生的服务意识。通过利用社会资金来做好本职工作的后勤工作人员逐渐意识到其工作内容的转变。比如我校学生餐厅最近的变化最能体现到后勤社会管理的改革,现在我校新老餐厅都由后勤自主管理,不依赖学校的支持,通过联系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比如:投资餐厅经营人,餐厅座椅上的广告商等,吸引资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强我校的社会化管理进程。

我深刻体会到后勤社会化管理的优点。通过后勤社会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丰富了同学的饮食,并且在周末引进各方面商人来我校摆摊位以及吸引广告商(这学期明显增加)来我校做宣传策划活动,不仅能增加管理资金来源,而且方便了同学们日常购物,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当然后勤社会化管理在带来这些好处的同时也不乏有美中不足之处,通过考察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虽

然我校都建立了企业化运营的后勤集团,表面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实际上,由于和学校在人财物方面的关系没有理清,这些企业还只是模拟性的,后勤集团并没有能够真正的独立,绝大多数仍是学校内部的一个实体,并不完全具备社会性和独立性,虽也有极少数高校后勤集团登记为独立的法人,但由于学校拥有完全的产权,经营的风险仍然由学校承担。总之,后勤集团从学校的“规范分离”变成了同学校“分而不离”。由于学校和后勤人员及财物的关系复杂,后勤并没有像所理想化的理论状态一样真正从学校独立出去,它依然会依赖学校,受到我校行政手段的管理.,后勤管理人员的更替仍与学校有复杂关系,大多与学校有关老师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适应后勤社会化管理,我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新的用人制度,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聘,以岗择人。

二、加强岗位的培训工作,从事后勤管理和服务的职工必须更新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等,以更上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步骤。

三、建立新的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消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按技能、按知识价值等的分配制度。

四、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使后勤向着服务效率高的方向前进。

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提出以来已经在许多高校成功的实施,并且带来了匪夷所思的良好成果,我校更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扬长避短,推进我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我们航院后勤社会管理的认识。

第16篇: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总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社保局的指导下,我所认真履行社会化管理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今年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现将今年我所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和措施到位、人员到位。

党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离退休工作,指定了离退休工作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党、政、工动员各方面力量,营造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做到了离退休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把该项工作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档案管理。

全乡现有12名离退休人员,对这12名离退休人员的档案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整理、立卷、归案、使用登记。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1、制定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工作职责、制度以及办事程序,并且上墙进行了公示,做到了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

2、对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向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

3、积极协助社保局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待遇调整等工作,并负责承办了辖区内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核查工作,了解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减少等情况,并及时进行上报、登记。全年未发生冒领养老金的现象。

4、开展社会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板报、赶集日设点等宣传方式对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配合社保局化解各种社会保险方面的矛盾、纠纷,全年未出现退休人员上访问题。

5、把辖区内孤老、伤残、特困的退休人员作为重点走访看望对象,在老同志生病或生活遇到了困难,领导主动关心,看望。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建立了定期看望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制度。

6、“九九”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利用这个节日,劳动保障所所长及劳动保障员代表党委政府专程上门看望了两位80岁的退休老人,并为他们送去了节日慰问品,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体现了党委、政府对老人们的关爱。

7、按规定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准时参加社保局召开的有关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会议,完成社保局临时交办的其他事务。

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社会

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开辟新途径,创造新经验。

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用创新思维研究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手段和途径。为此,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中,我所在制度创新、形式创新和途径创新上下功夫,使工作开展有力度、有成效和有办法。

我们充分认识到离退休这块工作十分重要,在乡党委政府和区社保局的领导下,搞好离退休工作对我我乡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认真地,切实地搞好这块工作,努力地为老同志服好务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在明年的工作中,我所将充分地发挥基层平台作用,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好务,使我乡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17篇:宗教事务社会化管理问题研究

宗教事务社会化管理问题研究

宗教事务社会化管理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在国际国内形势愈加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民族宗教工作越来越显示其特殊的重要性。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原有的工作机构、工作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努力加强调查研究,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积极探索宗教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一、推进宗教管理社会化重要性分析

推进宗教管理社会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宗教管理立体化模式,努力通过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解决宗教领域的社会问题,不断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宗教的综合管理,是依法管理宗教的有效途径。

1、宗教管理社会化是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归根结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当前,受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信教群众持续增加,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起来,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只有积极推进宗教管理社会化,才能切实维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宗教管理社会化是对依法管理宗教的有效提升

坚持依法管理宗教,是当前宗教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推进宗教社会化管理,更好地调动宗教界人士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发挥宗教界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独特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广泛凝聚力量。

3、宗教管理社会化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的思想认识和观念是重要条件。加强宗教管理社会化,可以通过社会协同、多方参与,进一步增强宗教界和信教群众遵纪守法意识,使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对宗教教义努力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进一步探索宗教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方法与途径,为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动力。

二、鄂托克旗宗教管理社会化的实践和问题分析

(一)鄂托克旗宗教管理社会化的实践

全旗藏传佛教活动场所共有8处,喇嘛190人,信教群众4万多人;全旗自聚的天主教信教群众有48人、居住在棋盘井镇,无活动场所;全旗基督教信教群众150人,无活动场所,主要居住在乌兰镇、棋盘井镇、蒙西镇,1999年起基督教徒自发建立活动场所,但因未形成规模而没有正式登记。因此,做好宗教工作,使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

1、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政治引导

加强宗教教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大培养和使用力度,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一是情牵宗教界人士、开展走访慰问宗教界老同志。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深入到宗教活动场所,看望慰问部分宗教界代表人士,感谢他们关心家乡、支持建设、服务社会方面所作的贡献。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为契机,深入搞好《宗教事务条例》的再宣传再教育,不但要求场所管理负责人熟悉掌握宗教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要求将学法范围扩大到广大的信教群众群体上,增强了广大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做好宗教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做好政治安排。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建立新一代宗教界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标准,实施量化考核,择优进行安排进入协会管理班子、场所管理班子。

2、坚持多方参与,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在加强旗委对宗教工作领导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的作用,推动宗教管理社会化。一是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旗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全旗民族宗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苏木镇和相关单位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了有效的宗教工作领导机制。二是健全组织机构。配备了宗教部门专职宗教局长和3名专职宗教工作人员、各苏木镇配备了6名宗教工作专职委员、新应聘嘎查村专职联络员93名。强化宗教工作机构建设和夯实基层宗教工作基础。完善以旗委统战部、公安局、民族宗教事务局为主要成员单位的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协调沟通机制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对重要政策提出建议,对重要工作统一部署,并抓好督促检查。全旗基本形成各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为做好宗教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和责任制。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苏木镇、嘎查村两级的宗教工作责任制。与各宗教活动场所,及所在地嘎查村党支部和所在地苏木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工作职责。从2012年起,嘎查村专职联络员发放200元/月?人,每人全年补贴2400元,共计发放补贴223200元。

3、坚持服务为先,不断扩大公共服务

坚持管理与服务并举,维护宗教界人士合法权益,推进公共服务覆盖到寺庙,增强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一是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宗教活动场所解决交通、饮水、用电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将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全部纳入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并发放喇嘛生活补贴586元/人?月,有125名喇嘛享有87.9万元的补贴金;投入5.5万元,为8个宗教活动点送去100吨煤,解决了寺庙的过冬燃料问题。二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宗教团体“同心同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并推荐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个人,旗佛教协会会长洛桑次成获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鄂托克召荣获全市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迪延阿贵庙住持嘎如迪荣获全市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营造了规范管理宗教场所的良好氛围。

4、坚持综合施策,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为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社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和责任制。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苏木镇、嘎查村两级的宗教工作责任制。二是健全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督查落实制度。三是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我旗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幸福鄂托克大讲堂”进社区、进民众活动,以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宣传预防外界宗教敌对势力渗透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抵御了*集团等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巩固了我旗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鄂托克旗宗教管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鄂托克旗在宗教管理社会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工作卓有成效。但在思想认识、宗教基层基础工作、宗教内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些党政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党的宗教政策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导致了在工作上的一些偏差。部分基层干部对宗教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或是认为宗教是统战、宗教部门的事,与基层组织没有多大关系;或是认为宗教活动场所所宣传的是教人做好事、善事,不用多管等等,对宗教工作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比较突出。

2、民族宗教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

由于民宗部门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无法适应越来越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任务。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宗教管理网络和苏木镇、嘎查村两级宗教工作责任制,但还没有认真落实到位,尤其是嘎查村一级。在市旗制定的干部考核指标中,应加入宗教工作占的比重。

3、基督教私设家庭聚会点增加

从1994年起,基督教信徒以家庭模式进行聚会。因基督教在鄂托克旗初期萌芽,人员少等原因,未正式向上级申报设立活动场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旗基督教也从当初的少数家庭成员逐渐发展到至今150人的宗教群体,主要居住在鄂托克旗乌兰镇、棋盘井镇、蒙西镇。目前,我旗无基督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以家庭聚会的方式开展宗教活动,既是非法,又不利于社会稳定。

4、宗教内部矛盾日趋突出

在全旗190多名佛教教职人员中,受过正规学院培训的只占极少比例,大部分教职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准、宗教修养远不能适应宗教管理、宗教活动的需要,更不能满足信教群众的要求。一些教职人员文化素养和宗教修养水平不高,难以引导广大信徒对宗教和现实作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优秀中青年教职人员人才少,新老交替后继乏人,整体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推进宗教管理社会化对策与建议

加强宗教管理社会化是一项长期工作,应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重在引导、各方参与”的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政策,把握社会管理规律,重视依法管理、重视建章立制、重视以人为本、重视科学引导。积极探索宗教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1、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宗教管理社会化基础

一是明确责任。依法加强和改进宗教社会管理工作,应在旗委的领导下,坚持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政府依法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宗教管理网络,积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由旗委、政府负责,统战部门协调、宗教和有关部门依法管理,发挥苏木镇政府及嘎查村组织属地管理作用,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宗教社会管理体制。二是加强领导。应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宗教社会管理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旗、苏木镇两级要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党政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领导干部要亲自抓宗教工作,切实解决“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三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宗教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党建、经济工作、社会事业同部署、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对因管理责任不到位、工作措施不落实、严重失职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四是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与宗教界联系制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都要联系一座寺庙和一名宗教界人士,广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引导教育他们发挥好桥梁作用,团结影响信教群众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五是建立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由统战部门牵头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由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宗教管理社会化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宗教管理社会化氛围

以“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为契机,使党的宗教政策深入人心,取得实效。一是要帮助各宗教活动场所制定长期宣传教育规划。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确定宣传教育的主体和内容,创新宣传教育的思路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等形式,在广大教职人员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形势教育、政策宣传和法制学习;坚持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及宗教管理班子集中进行培训,不断增强广大宗教教职人员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渗透,依法进行宗教活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对苏木镇、嘎查村宗教工作专职联络员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宗教事务部门作为行政职能部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对苏木镇、嘎查村宗教工作联络员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培训苏木镇、嘎查村宗教工作联络员,督促苏木镇、嘎查村宗教工作联络员学习掌握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全面推动宗教管理社会化。

3、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宗教管理社会化方式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宗教团体真正做到职责明确,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运转有序。一是建立完善由统战部门牵头的协调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完善目标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党政领导联系宗教界人士等制度,确保宗教社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宗教管理班子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不断促进宗教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由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参加的庙务公开监督制度,强化对寺庙重点环节、重点庙务运行和具体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要做好信息工作,不断排查和发现影响宗教稳定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并落实专人加大调处力度,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些方面易发矛盾纠纷就提前做好那些方面的预防工作,保证把矛盾和纠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一些可能发生并且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必须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处置预案。在矛盾纠纷的调处当中,本着重在教育,团结多数,化解矛盾,增进友谊的原则,解决好各种纠纷和意见分歧。

4、加强财务监督,加大宗教管理社会化力度

国家宗教局颁布施行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宗教财务管理普遍混乱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规范、管理、监督程序,是促进宗教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宗教财务监督管理有利于宗教事务法制化,有利于发挥宗教社会功能,有利于宗教组织自身建设。一是严格落实财务报告制度。宗教团体、活动场所的银行账户按规定统一设立公户, 收入及时送存银行,开户情况报旗民宗局备案。二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宗教活动场所每月向民宗局报送财务报表,定期公布账目,自觉接受宗教部门和信教群众的监督。做到财务公开透明,使外部监督形成机制,促成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5、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活动,发挥宗教管理社会化作用

引导宗教活动场所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赈灾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信教群众的道德水准,并借以团结、动员广大信教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宗教界人士使用“燃烛”、“保佑”等方式,或者采用本宗教特有的法会等形式,都有着对宗教信仰者心理安慰的作用。动员信徒为赈灾捐款捐物,充分发挥宗教管理社会化的作用,有效的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6、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提高宗教管理社会化水平

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推进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社会化。一是强化源头管理,确保宗教团体队伍建设到位。一方面把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准入关。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做好宗教教职人员的依法管理。做好宗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工作。密切联系宗教界骨干人士,为宗教人士排忧解难。二是强化场所管理,确保对宗教活动场所监管到位。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增强场所自养能力。同时,协助有些宗教活动场所搞好寺庙维修工作。三是强化宗教活动管理,确保宗教动态监控到位。确保集体宗教活动须由经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主持,严防外来非法宗教势力的渗透。突出开展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活动,整合各种资源,推进宗教团体组织建设,提高宗教管理社会化水平。 (编辑:孙燕)

第18篇: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服务

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服务

办事事项: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服务

受理部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设定依据:增委办法2005[12]号

时 限:法定时限:1 工作日; 承诺时限:

收 费:无

咨询电话:8277608

3所需资料:

1、本人(不能代办)

2、身份证

3、退休证

办理流程: 工作日日。1

第19篇:社会化用工管理若干规定

武汉电力设备厂关于

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规定暨工作指引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化用工管理,规范部门社会化用工行为, 强化用工风险管控,明确用工安全管理责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劳动用工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2定义

社会化用工包括但不限于劳务派遣用工、顶岗实习用工、退休返聘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等用工形式。

3管理原则

3.2企业社会化用工遵循先审批后使用、先培训再上岗、安全管理全面覆盖原则。

3.3部门社会化用工必须全面备案,严禁先使用事后补报。4各类用工招聘要求 4.1 劳务派遣用工招聘要求

4.1.1生产一线技能工种(附表1)招聘要求: 4.1.2年龄:年满18周岁,距退休年龄在2年及以上; 4.1.3学历:职业技校及以上学历或中级技能等级; 4.1.4工作经验年限:2年及以上;

4.1.5持证:特种作业岗位具备有效作业证件。4.1.2生产辅助工种(附表1)招聘要求:

4.1.2.1年龄:年满18周岁,距退休年龄在2年及以上;4.1.2.2学历:初中及以上学历; 4.1.2.3工作经验年限:2年及以上;

4.1.2.4持证:特种作业岗位具备有效作业证件。

4.1.3技术或管理类岗位按企业正式员工岗位招聘要求执行。4.2顶岗实习用工招聘要求

4.2.1顶岗实习岗位:必须是用工部门生产一线技能岗位;4.2.2人员来源:必须是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 4.2.3年龄:年满18周岁;

4.2.4专业:专业对口符合岗位要求;4.2.5体检合格。 4.3返聘用工招聘要求

按《武汉电力设备厂关于聘用退休人员的暂行规定》执行。 4.4非全日制用工招聘要求

4.4.1非全日制用工岗位:保洁、厨师等;4.4.2工作经验年限:1年及以上; 4.4.3体检合格。 5用工流程

5.1用工部门填写《部门用工需求表》(附表2),提出当期用工需求,报分管领导同意后移交人力资源部审核,报厂部审批。

5.2试用人员须填写《个人信息表》(附表2)、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技能等级证书复印件、特种作业岗位(附表1)须提供特种作业有效证件、特定岗位(附表1)须提供职业病防治所体检报告)。人力资源部对试用人员进行初试。

安全质量环保部对特种作业岗位及特定岗位人员资质进行审核验证并进行备案。

符合基本要求的由用工部门进行复试,用工部门复试合格同意试用的向人力资源部备案以上信息资料。

5.3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试用人员的厂级(一级)培训,并由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予以实施。人力资源部在试用人员资料备案后1个工作日内向安全质量环保部传递《安全培训通知单》(附表3)。

厂级安全培训时限要求:3人及以下的,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在当天完成;3人以上的、10人以内的,在次日完成;10人以上的,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

培训完毕后,试用人员持《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到部门报到,用工部门负责实施部门级、班组级(

二、三级)培训,用工部门必须及时完成部门、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记录在卡。

5.4试用

5.4.1社会化用工人员需进行试用,各类工种岗位具体试用期限由用工部门自行确定,试用期最长为1个月。

5.4.2试用人员试用期间不合格,用工部门须立即终止试用并完成清退手续,向人力资源部移交该人员《社会化用工试用人员离岗备案表》附表5。

5.4.2.1、试用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须立即停止试用: (1)事假达5天或病假达7天; (2)有旷工记录; (3)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符; (4)违反企业规章制度或操作流程;

(5)无故不服从部门指挥、命令或正常工作安排、调动; (6)个人提供证件、简历资料信息有不实情形; (7)身体状况不符合岗位要求;

(8)违反职业道德、有损企业利益或形象; (9)损坏生产、经营设备或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 (10)按照企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规定予以辞退的其它情形。 5.4.3试用期满试用人员试用合格,用工部门填报《社会化用工审批表》附表6并附《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社会化用工人员试用考核表》附表7一同移交人力资源部。

6相关保险

6.1试用人员在试用期间、顶岗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返聘人员在聘用期间统一由企业根据岗位风险程度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及附加医疗险。若以上人员发生工伤按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规定办理,保险费用计入用工部门人工成本。

7处罚

用工部门未按本规定违规用工造成的劳动纠纷、用工风险、人身设备安全事故,企业直接追究部门负责人责任。

8本规定未尽事宜,参照《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劳动用工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9、本规定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10、本规定自文件颁布之日起执行。

2014年4月 日

第20篇: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考核办法

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各乡镇(街办)、村(居委会)、单位的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各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根据《夷陵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分为基础工作、日常管理、工作效果三个方面。

乡镇(街办)、区直及中央、省、市驻夷单位的考核工作由区交安委组织进行。村(居委会)及各单位内部的考核工作由其所属乡镇(街办)或单位负责,交通运输企业的考核工作由区交通局负责,考核结果报区交安办备案。

第三条 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90分(含,下同)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合格,79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在全区排名、通报。

第四条 考核工作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重点、注重绩效的原则。 

第二章 考核标准

第一节 对乡镇(街办)的考核 第五条 基础工作(25分)

1、组织机构(5分)

⑴按《夷陵区道路交通安全社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要求,组建乡镇(街办)、村(居委会)、乡镇直单位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专(兼)职管理人员,做到有文件、有花名册。乡镇无组织机构的扣3分;抽查村(居委会)、乡镇直单位未成立组织机构的,一个扣0.5分。

⑵建立村(居委会)、交通运输企业驾协小组,并开展活动。一个单位不落实扣0.5分,未开展活动扣0.5分。

2、基础台帐(8分)

⑴建立辖区机动车辆台帐。无台帐扣2分,抽查发现漏登1台扣0.5分。 ⑵建立辖区机动车驾驶人台帐。无台帐扣2分,抽查发现漏登1人扣0.5分。 ⑶建立辖区道路和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排查台帐。无台帐扣2分,发现漏登一处(段)扣0.5分。

⑷督促村(居委会)建立健全上述台帐。经抽查一个村未落实扣1分,登记不健全、缺项扣0 .5分。

3、管理制度(5分)

⑴制定对村(居委会)、乡镇直单位和包村干部的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考核细则并认真组织考核。未制定考核细则扣2分,经抽查发现未组织考核的,1个村(单位)或个人扣0.5分。 ⑵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每个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成员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总结、部署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无制度扣1 分,联席会议缺少一次扣1分(查文件和会议记录)。 ⑶建立交通安全包保责任制度,村民红白喜事、重大活动用车申报制度,节假日、重点时期、重点路段巡逻执勤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安全责任查纠制度,突发交通事件应急预案。缺一项扣0.5分。

⑷建立情报信息反馈制度,按要求及时向区交安委上报工作信息、情况、报表等,不按要求上报、漏报、瞒报的,一次扣1分。

4、上墙内容(2分)

乡镇(街办)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网络结构图;道路交通安全管控点、段示意图;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缺一项扣0.5分。

5、责任分解(5分)

⑴建立乡镇(街办)干部包村(居委会),村(居委会)干部包机动车辆、包路段、包驾驶人的包保责任制,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分解到人。责任未分解扣2分,村(居委会)包保责任制不落实的,一个村(居委会)扣0.5分。

⑵与村(居委会)、乡镇直单位、交通运输企业签订安全责任状。缺一个单位扣0.5分。 第六条 日常管理(40分)

1、宣传教育(5分)

⑴在乡镇(街办)集镇重点部位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每年更换宣传内容不少于四次。无宣传橱窗扣2分,宣传内容少一次扣0.5分。

⑵在辖区内制作永久性固定宣传标语5条以上。少一条扣1分

⑶利用各种形式经常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两次大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少一次扣1分。

2、源头管理(30分)

⑴每月召开一次辖区单位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治保主任参加的安全工作例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查会议记录,缺一次扣1分。

⑵春节、元旦、“五一”、“十一”、春运、大型活动等重点节假日、重点时期,安排专人值班,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上路,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的巡逻执勤或定点值守。同时,督促各村(居委会)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上路巡查,说服、劝阻、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保障道路畅通和安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的,一次扣2分;因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群伤(3人以上)交通事故和严重交通阻塞的,一起扣5分。

⑶加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日常管理,辖区“五小”车辆办牌率今年达到50%以上(以后逐年递增10%),检验率达60%(以后逐年递增10%),驾驶人办证率和换证率80%以上。上述指标每差1个百分点扣0.2分。

⑷大力开展“交通安全乡镇(街办)”、“交通安全单位”、“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村”创建活动,确保第一年创建率达到50%,第二年达到80%,第三年全部达到创建标准。每差1个百分点扣0.1分。

⑸根据辖区交通安全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两次以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解决突出交通安全问题,有声势、有效果。缺一次扣2分,无效果扣1分。 ⑹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及时上报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采取防护性措施。因隐患整改和防护性措施不到位引发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的,扣5分。

3、突发事件处置(5分)

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或其它突发交通事件后,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赶赴现场,履行职责。主要领导未到现场指挥的,一次扣3分;因组织不力,指挥失误或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

的,每次扣5分。

第七条 工作效果(35分)

1、交通秩序(15分)

⑴辖区内不发生因管理原因造成的交通阻塞。一般交通阻塞,一次扣3分,严重交通阻塞,

一次扣5分。

⑵不发生因交通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发生一起扣5分。 ⑶所属干部、职工(含村干部)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每发现1人次扣2分。 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被区委、区政府和区交安委通报批评的,一人(件)次扣2分。

⑸随机抽查辖区机动车辆20台,交通违法率不超过20%,每高1个百分点扣0.5分。 ⑹随机抽查辖区干部、群众、学生、机动车驾驶人20名,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达90%,每少1 个百分点扣0.5分。

2、事故预防(20分)

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负有事故责任的车辆及驾驶人所在乡镇(街办),每起扣2分,事故发生地所在乡镇(街办),每起扣1分

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负有事故责任的车辆及驾驶人所在乡镇(街办)、事故发生地所在乡镇(街办)实行一票否决。

⑶辖区内交通事故逐年减少,以前5年死亡人员的平均数为基数,每增加1人扣1分,每减少1人加1分。 第二节 对单位的考核 第八条 基础工作(10分)

1、组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专(兼)职管理人员。未成立组织机构扣3

分,未落实管理人员扣2分。

2、机动车驾驶人有10人以上的单位(包括二级单位),要成立驾协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未成立驾协组织扣3分,开展活动缺少一次扣1分。

3、建立本单位、本系统车辆和驾驶人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台帐扣5分,发现漏登

1人(车)扣1分。

4、与机动车主、机动车驾驶人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发现漏签,一人扣0.5分。

5、制定本部门、本系统道路交通安全考核细则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办公室职责,驾驶人安全学习教育制度,车辆、驾驶人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缺一项扣1分。

6、建立情报信息反馈制度,按要求向区交安委上报工作信息、情况、报表等,不按要求上

报、漏报、瞒报的,一次扣1分。 第九条 日常管理(40分)

1、每年对本系统干部职工及驾驶人集中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不少于2次,缺一次扣5分。

2、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及驾驶人的管理,单位干职工购买新车和旧车未办牌照、驾驶人未办理驾驶证、机动车逾期未检验的,要及时上门,向车主宣传交通安全和治安

防范常识,督促车主及时到公安机关办理牌证,确保本单位、本系统不出现无证驾驶和无牌无证、逾期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的现象。发现无证驾驶一人次扣5分,发现单位有无牌无证、逾期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的1台(次)扣5分。

3、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宣传栏、墙报),每半年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无宣传橱窗扣5分 ,宣传内容少一次扣3分。

4、大力开展创建“交通安全单位”活动。未达到创建标准的扣5分。

5、对交安委交办、督办的交通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不按规定整改到位的,一件(次)扣5分,未按时整改到位的,一件(次)扣3分。 第十条 交安委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10分) 交安委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规定的工作职责。各单位履行职责情况年终在区交安委成员单位

述职会上进行评议,根据评议情况计分数。 第十一条 工作效果(40分)

1、不发生因本单位交通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发生一起扣10分。

2、单位干职工无交通违法行为,每查处一人次扣2分。

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被区委、区政府、区交安委通报批评的,一人(件)次扣3分。

4、干部、职工的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达98%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0.5分。

5、单位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负有事故责任的,每起扣10分,其它交通事故每起扣3分。

生特大交通事故负有事故责任的,实行一票否决。

第三章 奖惩措施及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建立村(居委会)考核基金,由区政府按每村(居委会)每年500元的标准落实,每年年终根据乡镇(街办)考核结果发放。

第十三条 区政府设立交通安全奖励基金,每年对考核前5名的乡镇和单位分别按3000元的标准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 年终考核不合格单位,取消相关责任人评先资格,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

第十五条 考核结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满分为120分 ,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考核分数占30分。发生特大事故的乡镇(街办)及负有事故责任的车辆、驾驶人所在乡镇(街办)、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六条 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严重交通阻塞,或因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

事件的,实行责任倒查。

第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其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严重违法驾驶车辆或乘坐严重违法车辆的;

2、对严重违法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发现后不纠正、不报告或为其说情开脱的;

3、为事故责任者提供虚假证明的;

4、在交通应急处置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5、拒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的;

6、拒不服从交通应急指挥调度的;

7、在交通应急处置中,未按本办法履行报告职责,隐瞒、虚报或者谎报的;

8、拒绝、阻碍应急处理人员执行公务的;

9、在交通应急处置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唆使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的。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20日起试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夷陵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社会化管理 先进事迹
《社会化管理 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