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邹勇松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3 07:43:45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习邹勇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邹勇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

学习了邹勇松同学的事迹之后,我想了很多,在我的眼中他和我一样,都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教会了我,就算命运对你不公但是它还是给了你选择的权利。\"凡自强不息者,最后一定都会成功的\",这句话在我脑海中回旋,让我更加明确了方向。也许我无法做到和他一样的成就,但是我会努力做到更好。不会因为自身的疾病而放弃那只会是我前进的动力,从他那我学会了坚强。

以前的我也因为自身的疾病而感到颓废,一直想着以后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还会拖累父母、拖累社会,那段时间我感到压抑,对生活没有动力。直到有一次我听到了父母的谈话,他们说无论如何都要治好我,我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底这样对自己说:\"不就是一点痛嘛,忍就好了!\"我每天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做着锻炼,有时疼痛难耐,但是还是在心里里反复的告诉自己你不只还有你一个人,你还有父母,你还有同学,还有朋友,他们在陪伴你。就这样我熬过了最难过的日子。

现在进入大学了,我学习了邹勇松同学的先进事迹,我很庆幸我当初的决定,自强不息,咬着牙坚持就过了;通过学习邹同学的事迹,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选择,明确了我的方向,不再彷徨;让我知道我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了,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有一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强者不是不会留眼泪,而是会流着眼泪继续奔跑 \".邹勇松同学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我们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不同于常人的品质和精神,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相信未来我也会继续走下去,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学习邹勇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二)

原创: 李靓

反复看了几遍学长的材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向来不敢去面对这些很悲惨的事情,有关于生命,更是异常难受。我不敢想他们经历过怎样的痛苦,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活到明天有多大的把握。我想,比起身体的疼痛,内心的煎熬可能是更难受的。而学长的态度,他那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让人敬畏,让人感动,不乏让人反问自己,作为一个健全而又幸福的个体,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总想着以后好好报效祖国,但真正的报效又是什么呢!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看到他放在枕头下的遗书,我不敢想他是不是真的要离开了,()但是他至少活着的每一刻都那么有价值,而我们呢!当我们将时间用在刷手机,刷剧,刷游戏上。当我们在学习或者上课时格外疲惫,丝毫打不起精神,我不敢说这样的日子也算人生,至少和他相比,分文不值!

我感觉一个人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小天使和小恶魔。天使,勤劳勇敢,积极向上。恶魔,懒惰无聊,奢靡颓废。每次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都会出现,哪怕是上完课后的空闲,天使会劝你去图书馆或者教室自习。恶魔会对你说,去寝室吧,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看剧或者睡觉,想想就很美好。说实话,这样的纠结对我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闲下来没有那么大压力时,意志薄弱的恨不得天天躺在床上不下来。但是这样的日子终归是有代价的,但有一天你想要的,因为你的懒惰,而与你失之交臂,怕是再多的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我承诺从现在做起,打败心中的小恶魔,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人生无悔,向学长学习,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学习邹勇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三)

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没有亲戚朋友的陪伴,自己每天为自己做四次透析;当病情恶化的时候他也想过死亡,并且还写过遗书,但是当听到父母的坚持时他咬紧牙关也要努力活下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次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如果不是看到了这篇报道,我甚至不知道每天从宿舍经过时所看到的\"共享打印机\"竟然是他的发明创造。我们生活中漫不经心的东西,却是别人在与病魔的挣扎中苦心经营出来的。当他在病房中瘦得只剩皮包骨时,他却还在认真看书。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相信他心中一定是有理想与抱负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上充满着荆棘,可正是他挥洒了他的热血,尽管浑身遍体鳞伤的他依然能拥抱胜利的花香。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人。他的\"共享打印机\"是他自费购买原材料、无偿提供给大家使用的,他还创制出\"一种紧急救助方法\"的发明专利帮助他人。一个优秀的人,他不仅仅是考虑到个人的价值和名利得失,最重要的是他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邹勇松学长说起帮助别人的事情,他所记挂的只是曾经有过许许多多帮助他的人,他忘不了的是这些人的帮助。他大三时入党,对他来说入党誓词中最重要的是\"奋斗终身\"四个字,而他也确实将这四个字完美地演绎出来了,他把自己的人生活出了炫目的色彩。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保持一颗蓬勃向上的心。就像顾城所说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无论所处的世界多么黑暗,只要生命不息,那么奋斗不息。

汉语言1602班徐香

推荐第2篇:邹勇花个人简历

L-Blog System 个人资料 姓 名:邹勇花 性 学 专 别:女 历:大专 业:文秘 出生日期:1991/06/9 毕业院校:云南能源技术学院) 现任职位:班级文艺委员、人文系学生会文艺部部长、人文系团总 支文体部干事、模特协会外联部部长、广播站干事、舞蹈队干事。 申请职位:无限制 联系方式:13577393637 薪资要求:面议 1135916905.qq.c om(邮件) QQ:1135916905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幽默、刚直率真、对人生的看法富含哲学性,对自己的事情喜欢规划。希望能将自身所散发的火热生 命力、快感及乐观的心态感染到别人。外向、健谈、喜欢新的经验与尝试,尤其是表演与结交新的朋友。 同时又具备人性与野性、精力充沛且活动力强,有著远大的理想,何时何地都不会放弃希望和理想。 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 2009 年为 BYD 汽车公司进行礼仪接待工作。 2009 年参加曲靖市第二届模特大赛。 2009 年为曲靖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办公见习。 2010 年在全友家私公司进行外场礼仪接待工作。 2010 年在 oppo 手机公司、金立手机公司、LG 手机公司、天语手机公司、迅捷通讯、百 老汇通讯、全球通通讯、中信通信、荣诚手机超市、马龙移动手机卖场、沾 益迅捷通讯做外场管理、播音、主持外场活动。 2010 年在昆钢集团公司进行办公实习。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

1、熟悉办公软件操作及维护、管理。

2、熟悉 word 等基本运用和操作。

3、熟悉 Acce、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应用

4、会开各种中小型汽车,摩托车,有驾照

5、熟悉外场进行的小型播音、主持,大型外场表演主持。 证书情况 3 级秘书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书 普通话二级甲等 驾驶执照 办公自动化高级操作员 办公自动化中级操作员 国家英语 B 级证书 L-Blog System http://221.208.249.7/thyme L-Blog System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相信不会占用您太多的时间,希望 您工作开心。 我是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四年来,老师的教育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 地掌握了秘书写作、秘书语言与交际、公共关系、办公自动化、秘书学等专业课 程。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在校期间的试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的 训练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在课外时间里我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重视本专 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严谨的学风和 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除了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对计算机知识进行了比较系统 地学习和熟练地应用,取得了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相信不会占用您太多的时间,希望您工作开心。

我是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四年来,老师的教育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秘书写作、秘书语言与交际、公共关系、办公自动化、秘书学等专业课程。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在校期间的试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的训练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在课外时间里我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重视本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除了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对计算机知识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熟练地应用,取得了2011年9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高级操作证书。除此之外,在大学三年里我还不断的学习英语知识。并且,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以及校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借以去磨练自己,培养自己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了我的做人做事的能力,要做事先得学会做人。如能录用,我将尽职尽责,尽我所能为贵公司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在紧张的同时又充满自信。我始终相信: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过去的我已积累了许多,现在的我正时刻准备着去吸收新的知识,迎接新的挑战……相信我,相信您的判断,我能做得更好!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贵公司添砖加瓦;同时也在您的领导下发挥出我的实力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进一步完善自我,为贵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不曾为谁停留,而历史又记录了千千万万个走过者的故事,我想一切向往美好、积极进取的追求者终将被历史所肯定。纵观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无论您是否选择我,我都祝愿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邹勇花

二O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自我评价

回顾大学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上能起班委的带头模范作用,受到同学和老师的高度赞扬。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对OFFICE办公能熟练操作,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教育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开朗自信,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

在工作上,我通过加入人文系学生会、团总支,院广播站、院舞蹈队、模特协会等,不但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更加认真负责对待团队的任务,并以此为荣! 在实践中我更多地掌握了处理事务和人际的技巧。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一直坚持每个周末都进行校外的打工活动,在大一的十月国庆节开始在步步高手机公司进行临促公司,2010年5月在LG手机公司进行手机模特、全友家私进行礼仪接待、剪彩和活动以及在曲靖大型车展中为BYD公司进行礼仪接待工作。到2010年10月开始在oppo手机公司、金立手机公司、LG手机公司、天语手机公司、迅捷通讯、百老汇通讯、全球通通讯、中信通信、荣诚手机超市、马龙移动手机卖场、沾益迅捷通讯公司开始进行播音、小型活动主持、大型表演活动主持公司。同

时我在实习期间更是掌握了较多实际的管理分配经验和人际交往,社会实践能力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到工作岗位上。

作为积极乐观的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的普通的专科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是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的我将以不怕输的韧劲融入社会。愿借您的慧眼。开拓我人生旅程!

推荐第3篇:邹勇简历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邹勇,今年大四。在大学期间,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英语四级证书。我的爱好是旅游、读书,特长是长跑、游泳,我竞选的职位是施工员,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可以证明我所言非虚,一是,我所学的专业与我竞选的职位是对口的,工程管理专业所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造价与施工方向,而施工员是与施工方向相吻合的;二是,我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大学期间,我积极的参与学校学院举行的各项活动,曾经在建筑工学院担任过分团委副书记助理,在班级担任过班长,这也经历提高了我的合作与协调能力;三是,团场生活的磨练与社会实践的经历我特别能吃苦,独立性强。我的职业规划是先从底层技术员干起,在这个职位上起码要磨练三至五年,积累丰富经验、增强综合能力、扩展社会人脉,然后考取并注册建造师,争取项目经理这个职位并担任之,我相信我会做到的。

自荐人: 邹勇2013年11月16号

推荐第4篇:邹勇简历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邹勇,今年大四。在大学期间,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英语四级证书。我的爱好是旅游、读书,特长是长跑、游泳,我竞选的职位是施工员,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可以证明我所言非虚,一是,我所学的专业与我竞选的职位是对口的,工程管理专业所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造价与施工方向,而施工员是与施工方向相吻合的;二是,我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大学期间,我积极的参与学校学院举行的各项活动,曾经在建筑工学院担任过分团委副书记助理,在班级担任过班长,这也经历提高了我的合作与协调能力;三是,团场生活的磨练与社会实践的经历我特别能吃苦,独立性强。我的职业规划是先从底层技术员干起,在这个职位上起码要磨练三至五年,积累丰富经验、增强综合能力、扩展社会人脉,然后考取并注册建造师,争取项目经理这个职位并担任之,我相信我会做到的。

自荐人: 邹勇2013年11月16号

推荐第5篇:张松先进事迹

张松先进事迹简介

2002年底,张松为照顾多病的父亲,辞去了广东顺德一家具厂待遇优厚的工作。二

2007年,为带领乡亲致富,张松在中方荆坪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态养殖农庄。 三

2007年底,为在沿海打工的乡亲创造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回乡成为种养的行家里手。四

2008年,金融危机,张松把买房的几十万元钱开了“背篓人家”餐厅,使返乡的20多位农民工就业。五

2010年,背篓人家西都银座直营店因故停业,张松为了减轻员工们的思想顾虑,承诺不上班照常发放工资。六

2008年,芦坪乡村子火灾,张松捐出仅带的500元钱。2009春节,张松给村里老人拜年,为村里修路捐款1万多元。七

2010年,背篓人家江苏加盟店配菜员杨利方家遇火灾,张松带头捐款。 八

2009年,张松在公司成立“家人俱乐部”,着力解决所有事业伙伴的生活、工作、身心等问题。九

2010年10月,张松邀请到一批全国著名的音乐人到怀化采风,传播湘西文化。十

2009年,张松多次自掏路费到各地为农民工和大学生做技能培训演讲。十一

张松常常带领公司员工清理怀化钟坡山、五溪文化广场、舞水河畔的废弃杂物等,在怀化“三边”绿化带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十二 几年来,多次出钱支持怀化市一中、二中创办校刊。十三

2010年4月以来,张松为近千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共489字)

2011年7月18日

推荐第6篇:谢勇先进事迹

谢勇,男,汉族,1977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技工学校,1997年参加工作,分配到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双氰胺厂,2004年8月调入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海石湾煤矿。

该同志在工作期间能够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吃苦耐劳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为全体职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该同志现在是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海石湾煤矿机电队的一名普通电工,从业期间,他始终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热爱的电工事业中,为海矿的发展倾注了满腔热血。2006年被评为海矿“双文明先进”、“优秀团员”,2007年被评为海矿“安全先进”、“优秀团员”、“优秀班组长”等,由于工作出色,海矿破例提升他享受副队长级工资待遇,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工作热情。2008年他被授于“海矿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的称号,同年参加了公司举办的青工技术比武大赛,获得了电工组第一名,又被评为煤电公司“岗位能手”、“安全先进”等。

一、

要求进步

该同志在思想上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与时 1 严于律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上积极

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责任,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思考和总结,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能够认真体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在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表现突出,对党、团组织和上级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安排均表现积极,热烈响应。在党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培养和关心下,他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日趋成熟,成为可思想、政治、技术全面过硬的青年骨干力量。

二、工作细致认真,刻苦钻研,敢打硬仗,业务水平牢突出

该同志对工作能够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煤矿井下电工的工作环境特别恶劣,工作条件特殊,工作量巨大,要求电工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很多新调入矿上的职工都不愿意干电工。但是谢勇调入海矿第一天至今,从未说过一句怨言,他带领机电队全体电工参加了61

11、61

21、6

212、6213等多个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安装,回收,调试等任务,圆满高效的完成各项安装任务,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井下的急、难、险、重、的工作,他经常知难而上,加班延点,往往一天下几回井,有时候一连几天都在矿上,想家人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天天都是起早贪黑,忘记了照顾父母、孩子。忘记了多陪一会儿妻子。

坚持做到电话24小时开机待命,做到随叫随到,他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作风踏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尽他最大的能力将电气故障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作为一名青年岗位能手,光有吃苦精神和十足干劲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干好工作的过硬本领,要向实践学,象他人学习,走知识与实的道路。面对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技术精密度高的要求。而机电队的电气设备种类最多,技术含量最高,谢勇深深感到他身上担子的沉重。身为一名技校毕业生,文化水平远远适应不了新技术的要求。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比如井下开关现在都是电脑程控,上工业广场的五大运转中的大部分机房实现了电脑自动运行、监控,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他先后自学了电脑操作、微电子技术、西门子PLC编程语言、VB编程语言、CAD制图等多项学科,而且还报考了大专班。为自己的工作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电工技术上做为海矿的“领头羊”,他树立“终身学习”的知识人才观念,从而在职工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模范作用,推动了责任区队建设,使自身业务水平得到显箸提高。

四、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创新“五小”成果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讲求实效是谢勇同志的一贯

作风。俗话说:失之毫厘,缪之千里。在技术上一线之差就可能造成几万、十几万的损失。所以,他始终在安全的前提下,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在不断的技术学习过程中,他结合公司打造“两型三化”的要求,不断总结创新,做到学以致用,改造了很多矿井中不合理或不安全的设备。海矿上工业广场的山上有个蓄水池,担负着整个上广场五大运转机房的用水。原有的水位计由于设计时间旱,采用继电器控制线路,报警用的是电笛,工作很不可靠,报警声刺耳,经常是派工人去到山上看水位。由其是冬季下雪天,山路非常滑,很危险,因此他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电子技术专长设计制作了电子水位报警器,由于采用全电子控制,可靠性能高,再也不用职工亲自上山看水位了。上广场副井绞车房的信号系统多年以来一直存在人物转换时出现错乱的现象,有时向1785水平提人时就不小心将人提到山上来,对生产带来很坏的影响,他知道这个情况后,虚心研究,查找问题,最后在电路中增加了一个电容从而彻底解决了人物信号错乱的问题。海矿井下液压绞车房的绞车道长达800米,行人的时候很难听到绞车在运行,因此他设计了绞车道声光指示装置。在绞车道每隔100米,安装红、绿信号灯各一只,当绞车开动时,红色信号指示灯亮,提醒路人现在不能行走,赶紧躲进峒室。绞车停车时,绿色信号指示灯亮,表示现在可以行人,有郊地做到了“行人不行车,

行车不行人”。极大地杜决了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能。还有他在井下很多开关的保护电路上也进行了很多的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运行性能,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为公司“两型三化”矿井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求真务实,做一个锐意进取的实干家”,他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工作中思维活跃,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开拓意识强。同时,他谦虚好学、为人随和、性格活泼、善于思考、处事稳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平素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在同事当中树立了一定威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是他的座右铭,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他的表现会更出色。

推荐第7篇:邹碧华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邹碧华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坚守信仰,负重前行

——邹碧华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还记得那是2014年12月10日的傍晚,回到家打开微信就被朋友圈里的一篇报道给惊到了——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突发急病去世,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什么恶作剧,后来在同学群里邹老师的一位博士生证实了这一消息,顿时觉得令人难以置信,悲恸之情涌上心头。在读期间,我曾参加过邹老师的讲座,也有幸在论文答辩的时候分到他那一组,不管什么时候,他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一面,从未料想过他竟会英年早逝。邹老师去世的那个夜晚,朋友圈被各种悼念他的文章刷屏,整个法律界都为之扼腕叹息。看了那么多的悼念文章以及宣讲团的报告,我对这位学者型法官的敬仰之情又更进了一步。

在研究生期间也多多少少听说过邹老师,他的学者风范也曾亲眼见过。我的舍友就是邹老师的学生,通过她也对邹老师的为人有所了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认真和坚持。他每次和学生见面都会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并嘱咐他们要多读书。当然他自己也热爱学习,热爱看书,而且喜欢跨领域学习。听室友说,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还自学了日语并通过了日语二级考试。为了提升自己在基层法院的管理能力,他还自学了管理学。作为一名当之无愧的的优秀法官,他始终坚持着法官的职责,丝毫没有懈怠,从一名书记员到上海高院的副院长,他都一直努力做到最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我们平时最需要的就是认真和坚持了吧?基层法院的案件数量多,类型繁杂,工作压力很大,平时的工作也很琐碎,容易犯错误,也容易产生倦怠。法官的一个微小错误都可能使案件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因为当事人觉得司法是神圣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是在用尽了其他解决途径的情况下才诉诸法律,进行诉讼的。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容不得一点的疏忽,这一点虽然看似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认真和坚持。

法官这个职业承载了太多的压力和期许。每一名法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当事人、律师以及问题,要处理好办案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很强的知识储备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事人都是带着负面情绪的,比如拆迁案件中的被拆迁方,他们往往情绪激动,这就需要法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足够的耐心为当事人做工作。法官处理案件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处理法律关系的过程,还包括如何接待当事人和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给当事人以公正执法的印象。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法院的工作辛苦,常常会抱怨几句,但是邹老师却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从不抱怨,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因为他觉得一个人有了信念、信仰,就不会觉得委屈。他在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说\'很多人都抱怨司法不完善,在抱怨别人时,可能自己写的那个判决书也不那么完美。与其抱怨,不如做好手中的事。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每个人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会完美一点。\'是的,我们与其抱怨目前的司法环境,还不如坚守自己的信仰,做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和社会的期待。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职业变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就会想要用这个理想或追求来指引自己,觉得为这个理想付出代价是值得的,这时我们就会很耐心地对待当事人,对待案件,对待生活,就不会觉得这是难以忍受的东西,因为这是我们本来就应该承受的。

我想我们法律人纪念邹老师的最好方式就是恪守自己的职业伦理,继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作出自己点滴的贡献。虽然邹老师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人格闪耀的光芒早已为我们点燃明灯,为后辈们留下足够多前行的>勇气和坚守的理论。我愿将来能做一名邹碧华那样的法官,让胸怀终于信仰,让生命臻于伟大。不忘初心,决不妥协﹗

推荐第8篇: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做党和人民的好公仆

邹碧华,生于1967年1月18日。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198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市高级法院经济庭工作。1993年至1999年期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就读,获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之2012年间,先后担任上海市高院研究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和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2012年11月,就任上海市高院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在赴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

邹碧华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人民法官的誓言做了最好的诠释。他是人民法官的优秀代表,对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敬业的工作态度、致力司法改革,为法官职业树立了一把标尺,也赢得了从法官、检察官到法学教授、律师、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尊敬。

邹碧华同志满怀为法律献身的精神,不管是当书记员,还是当庭长,还是升任上海高院副院长,他都尽心尽职,爱岗敬业,他无怨无悔,艰苦奋斗,给人民法院的改革与审判事业交出了满意答卷。2014年,司法改革的大幕拉开,邹碧华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带领着司改团队,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开会、加班、汇报成为常态。他认为,改革一直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点点进步就是成功,因此面对改革中的反复磋商、针锋相对、妥协共识,他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面对争议和质疑,他坚定的

表示,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他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改革布道者”。9日上午,高院党组会议;下午,司法改革座谈会。“邹碧华从下午2点一直讲到5点。”张新说。在中央统一部署下,上海成为司法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相关改革方案全国瞩目。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何为全国司改担当探路先锋,邹碧华深感重任在肩、时不我待。谈到司法改革,邹碧华总是充满激情。周日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论坛、半个月前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他积极介绍上海司改进程,谈司法公开,谈审判流程信息化„„“他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改革布道者,”张新说:“他确实累了,调整了作息,晚上1点就睡下,比平时提前了一小时。”当年在长宁区,邹碧华做了件“前卫”的事儿——压缩会议室,给每个法官一间独立办公室,为了“维护法官的职业尊荣”。长宁区法院曾俊怡法官说:“法官专业化、职业化,法官分类管理,他那时已有思考。”他家的三面书墙,桌椅旁都堆满了书。勤奋的邹碧华将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结合,写下《要件审判九步法》《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基层法院可视化管理》等10多部著作,其中《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全国民事法官和律师办案的重要指引。他简直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推动法院的改革。如果不是亲自到他工作的现场看看,是无法体会以邹碧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他真的是用生命为法院的改革前行助力加油。改革这份事业那么艰苦,他47岁的黄金年龄去世,他为法院、为司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他是法院的英雄、法官的骄傲。他在以一种强有力的正能量,感动中国!邹碧华同志是审判业务行家,

管理专家,授课导师学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著书写诗,样样精彩。邹碧华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法官为中国的审判事业和改革之路奉献出更多的热情与力量。

学习邹碧华,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忠于我们的事业。做好自己的事,并把这点事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做管理工作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把上级的精神和指标落实好,做基层工作的,就是如何办好每一件事,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所以,学习邹碧华,主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和改革先锋的情怀。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15年3月10日

推荐第9篇:邹姚村先进事迹

枞阳县钱桥镇农民创业带头人邹士桃事迹材料

邹士桃,枞阳县钱桥镇邹姚村总支书记,现年 岁。几年来,邹士桃本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优秀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勤劳致富,自己也是钱桥镇有名的种田和养殖能手。 200 年承包经营了近亩,种植优质粳稻和太湖糯,产粮 多吨,经营收入 多万元,获直接经济效益 多万元。我镇邹姚村地处白荡湖末梢,水网密布,该同志共投资 万元,开发闲置水面面积 亩,从事水产养殖,主要品种青鱼、草鱼、桂鱼、湾丫丁,鲫鱼等,年生产量 多吨,年营业额 万元。同时,带领本村及周边群众2000多户,通过承包圩田和反聘农民工,使他们人均收入达到3000余元,超过了当年全镇平均水平560元。几年来,他致富不忘乡邻,投资 万元,用于机耕路和桥梁建设、土地复垦和底产田改造及捐资助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农民创业带头人。

一、致富谱新篇,开创新成果

在钱桥镇大家一致认为邹士桃是个种田养殖的好手,是农村致富带头人,更是大伙的贴心人。 邹士桃看到周边还有许多老百姓还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经济来路不宽,村民们还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经营着,生活水平低下,如何找到共同致富的途径,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瞄上了离家不远的平条圩抛荒圩田,这些田对村民而言路途遥远,管理难度大,耕作成本高,加上稻价低,导致大面积抛荒。这些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主动与这些农户所在的村联系,要求承包经营圩田,交纳一定的承包金。村民对这些种划不来,丢又可惜的圩田,正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经营方式,看他主动要求承包,便非常乐意的将圩田承包给他经营。一来可以抵消水费,二来也避免抛荒现象的发生,三来大家都有利,真是一举多得。 年签订承包 多亩的合同,当年收益 万元。经过多年发展,到 年承包经营了近亩。 年种植优质粳稻和太湖糯,产粮 多吨,经营收入 多万元,获直接经济效益 多万元。同时带领本村及周边群众 多户,通过承包圩田和反聘农民工,使他们人均收入达到 余元。 年,他在承包经营过程中诚实守信,这几年,他与各组村签订了承包近亩的合同,仅此给受益农户达2000户。200 在邹士桃的影响下,2003-2007年涌现了许多种植承包大户,全乡共计承包农田2万余亩,圩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0%,使钱桥镇圩区农民直接获得经济收入人均增加300元。

我镇地处白荡湖末梢,2007年邹士桃同志看到麻溪河叉大面积闲置水面,水质优良,面积达 余亩,就进行水面开发,从事水产养殖,实施鱼种混养,种草灭螺,综合养殖,建设 亩规模水产苗种繁殖基地,采取散放、精养相结合,能做随用随取,鲜活使用。它凭借天然的养殖优势,参照外地先进的垂钓中心的模式,集垂钓、娱乐、休闲于一体。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他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养殖基地采取先进的经营方式,正不断朝着规模化和正规化方向迈进,年生产量 多吨,年营业额 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 多户群众共同参与,人均收人增加 万元以上。

几年来,他深深地认识到,没有农技知识种田不行。便自费从书店买回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业书籍,坚持自学,同时报名参加了农业广播学校函授班,主攻水稻种植技术的学习,在县、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很快的掌握了科学种田基础知识。积极致力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将多项新技术配套实施,做到科学管理、优化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施用环保生态有机复合肥,植保方面,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期,施用对路农药,运用新型卧式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喷雾均匀,防治效果好,施药人员安全,杜绝生产性农药中毒和死亡事故发生。降低了农药成本,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发挥科技与良种效益,从而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

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他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7年又拓宽新思路,和枞阳县大帆公司签定了蔬菜种植合同,实行一稻一菜的种植模式,明年辐射周边农户,将会给周边农户带更大的收益。

邹士桃同志参加安徽省农垦厅在华阳湖农场举办的水产养殖培训班,刻苦学习水产养殖技术,他一方面注重水产养殖理论学习,认真听讲,详细记录专家授课笔记,大量阅读水产养殖科技书籍;另一方面大胆实践,熟练养殖技巧,提高养殖技能,加之其经常在实验室认真做实验,进行数据分析,逐步提高自己的水产养殖理论水平,丰富了养殖经验,得到厅领导的好评,也为其以后从事水产大规模养殖和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经送宝 共同富裕

“自己富了怎算富,村民们富了才算富”,这是邹士桃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没有忘记乡邻乡亲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暗下决心,要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起来。 刚开始,他想的是要解决家乡邻近

八、九个村民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主动聘请他们前来养殖基地劳动,按每天60元计算,仅此一项,每天支出800元,近两年来,每年为当地群众发放了25万元的劳务工资,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稳定当地的社会治安做出了贡献。

很快,他发现要彻底解决当地群众渴盼致富的根本问题,就必须真正引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向当地群众无偿传授种植、养殖技术,低价提供种苗,尤其是将那些市场行情销路好,效益高的种苗优先提供给农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百姓种植、养殖热潮迅速掀起。每遇刮风下雪的恶劣天气,他总是先为乡亲们巩固好大棚,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乡亲们受到一点损失。有许多乡亲了先后从事种植,周边100多户群众都走上了生态农业发展致富的小康路,有的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有的以种植花卉苗木为主,有的以饲养猪、鸡等家禽为主等等。如今是产、销两旺,人均年收入达伍千元以上,被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农户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三、真心奉献,致富不忘乡邻,

2005年邹士桃被选为邹姚村总支书记,在全村人的信任和企盼下,开始了带领全村人民走上改变贫困面貌、改善生存环境的发展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他上任为百姓干的第一件事。要把通村的羊肠小道变为能通车的公路,历任村干想干而终未干成,难度可想而知,他没有退缩,一年修不通,两年修或三年修,在他的号召下,一方面群众集资、投工投劳,另一方面他跑项目,向上级扶贫部门求援,共争取资金 万元,共同修建。在他的带领下,两条宽阔的水泥马路和每条通组沙石路迎着朝阳,沐浴春风呈现在乡亲们的眼前,大伙儿无不露出舒心的微笑。

治穷先治愚。村小学的危房也一直是邹士桃的一块心病。他组织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把建校计划提上议事日程交给群众讨论,大家都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何况咱们已脱贫致富。会上,他首先捐资4万元,群众自发投工献料,他又积极争取扶持资金5万元,终于使小学新建工程顺利开工。如今,孩子们已告别危房,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2004年,借助组织部下派第一书记的支援,他积极争取又给村小学安装了自来水,完缮村小学围墙封闭工程和安装大铁门,总投资8000元。最近他捐资12000元把多年失修的村小学厕所给重新修建。这些都给全体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教与学的环境。一个村干一面旗,村干群众心连心。姚艮祥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村里三户孤寡老人无人照料,逢年过节,他都亲自送去粮食和衣被;家乡的学子考上了大学,他先后捐了5万元解决了特困户子女的学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付出必有回报。如今乡亲们一提起邹士桃,人人称赞、敬佩,都说他是一个好农民、好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值得我们人人向他学习。邹士桃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

邹士桃同志致富不忘乡亲,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无私奉献。他把智慧用在了发展家乡的经济上,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新农民的开拓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他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是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的真正时代楷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 邹士桃以他的进取之心和挚诚之爱,注释着他的人生价值观。随着国家农村政策不断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致富经验的不断积累,周边共同致富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等待他的将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党员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一个普通的村党总支书记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共产员独有的胆识与魄力,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把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贫困村带上了致富路,他就是雨冲乡鹏营村党总支书记王永权。几年来,村党组织次被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党总支等,王永权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优秀党支部书记等称号。

鹏营村位于雨冲乡西面,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全村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500亩,荒山草地1.5万余亩,公校一所(坡头小学),坡头小学学生296人、在职教师6人、代课教师7人、村组干部5人。辖12个村民组,有农户669户(其中种植户342户,养殖户口179户,其它148户)。急需发展种植户45户,发展养殖户90户。全村有总人口2267人,有党员22人,干部4人,科技示范户25户,中心播放户24户。全村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境内地处高寒,山高坡陡,住户分散,交通不便,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低下,科技知识落后,贫困面积较大。2007年,该村人平均纯收1125元,人均粮食248公斤,年末剩余绝对贫困人口252人,低收入贫困人口448人,属于新阶段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

王永权同志任支部书记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过去鹏营村比较贫穷落后,社会风气不好,赌博、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鉴于这种情况,王永权同志在上任后多方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党员大会进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要想搞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必须先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光有钱是不行的,要树立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要有新的精神面貌,为使村民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型农民,村支部积极组织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研究致富路子,利用党员电教片组织科技培训,全村现有1个蓝球场地,为村民在农闲时节都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了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赵书记主持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每名党员负责一个服务区,最少包10户,负责本区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开展,以致富能人和专业大户为骨干,由专一的粮食生产向个体私营经济和林果业、养殖业生产模式发展,由党员帮带向有能力的群众参与的方式发展,充分发挥党员的特长,自选帮带对象,自定帮带目标,措施和年度完成情况,支部进行把关。对任务完成不好的党员不能评为优秀党员,支部根据现有党员的情况,建立了各类责任制度。通过制度和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积极性,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王永权同志响应市乡党组织的号召率先开展“增、联、创”主题教育,组建党员与农民致富联合体,全村22名党员,实行了“一带十”活动,使全村669户农户全部由党员进行了帮带,并建立了1个党员联合体。各贫困户在联合体帮助下形成了养、种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他带领支部和全体党员走家进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单一经营变多种经营,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目前,赵书记正在根据本村情况,带领广大村民朝着既定目标大步前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鹏营村将会由名符其实的贫困村变成“小康村”。

农民创业的领头雁——记雨坛乡合响村张信玉同志带领农民创业的先进事迹

张信玉,男,45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枞阳县雨坛乡合响村人。该同志从事水产养殖和开发工作已达二十多年,现任合响村委会副主任、雨坛乡人大代表、枞阳县水产协会会员。

1989年张信玉同志参加安徽省农垦厅在华阳湖农场举办的水产养殖培训班,刻苦学习水产养殖技术,他一方面注重水产养殖理论学习,认真听讲,详细记录专家授课笔记,大量阅读水产养殖科技书籍;另一方面大胆实践,熟练养殖技巧,提高养殖技能,加之其经常在实验室认真做实验,进行数据分析,逐步提高自己的水产养殖理论水平,丰富了养殖经验,得到厅领导的好评,也为其以后从事水产大规模养殖和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张信玉同志就开始承包了合响圩进行水产养殖。合响圩地处菜籽湖东部,面积达4000余亩,水质优良,过去承包者主要靠人放天养,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下,自从该同志承包后,实施鱼蟹混养,种草灭螺,综合养殖,建设50亩规模水产苗种繁殖基地,进行蟹苗繁殖,年育苗200公斤,鱼苗数千斤。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他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走了致富之路。

新世纪之初,张信玉同志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在继续承包合响圩的基础上,带领一批有志于水产养殖之士,承包了车富大圩至今。车富圩地处菜籽湖东部,面积达1.5万亩,水草茂盛,水质优良。过去由于承包者管理不力,技术不到位,效益低下。“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良好的效益”,张信玉同志深知这一点,他实施科学经营管理、标准化生产。他深知“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国内外农业发展实践充分表明,推进农业标准化,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重要基础;是农业资源保护,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经济组织改造的重要结合点;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他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得养殖农户懂得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及怎样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及时有效指导养殖农户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集体养殖水平,增加生产经营效益。由于圩内历经多年养蟹,水草资源锐减,水质退化,他一方面到沿海水产业发达的地方购进草种(如伊东藻、轮叶黑藻、金龟藻、苦草、睡莲草和黄丝藻等),进行人工种植,丰富水草资源。通过秋冬枯水期曝晒消毒圩滩,培育具有颗粒结构的肥沃土壤,促使水生植物生长。每到夏季投放适量生石灰调节PH值至微碱性,促使河蟹蜕壳、生长发育,并适时增加动物性铒料,合理控制水中的氨态氮,增加钙、磷的水中含量,形成有利于河蟹生长、发育的优良水质生态环境,培养出的河蟹个大、质优。另一方面,他积极从沿海地区购进优质的中华绒螯蟹种苗,并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鉴定蟹种品质,以防假苗、弱苗流入,影响养殖效益。通过科学养殖,精心管理,今年蟹体均达200克以上,蟹产值400万元,加之混养甲鱼、黑鱼、鳜鱼、青鲲、河虾、黄白鲢等以及禽鸭养殖,创利润400万元,带动了周边一大批农户共同致富。

他富了以后,不忘群众。合响村一农民李元一家四口,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夫妻二人身体都不好,张信玉同志一方面带他搞水产养殖另一方面给予经济资助,有一天李元突然阑尾炎发作,张信玉同志知道后,立即雇车将其送往医院医疗,并一次给他3000元作医疗费,李元在他的帮助下,身体得以康复,家庭逐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张信玉同志每年慰问退役老军人、五保老人,给他们送去过年的鱼和肉等食品,他先后捐资建校、修路和敬老院。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上学数万元。给派出所购车,他一次捐资5000元,以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当然,这些只是他先进事迹中的一部分。

2007年,张信玉同志积极探索全乡水产业的发展之路,同张文才等同志一起筹备创办雨坛乡水产协会,该同志邀请市、县水产专家现场为协会会员,企业员工及养殖农户讲授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龙虾稻田养殖技术及市场营销专题讲座,推广普及池塘模式化养殖、稻田养殖、大中水面生态养殖等技术,促成150户农户掌握一门水产实用技术。

他还制定出专项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以大窑圩、车富圩为示范点,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目前“菜籽湖”牌螃蟹的一整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正在送达相关部门审批。

张信玉同志通过各类农产品展览会和项目招商机会,实施品牌战略,统一包装上市,使水产品市场价格高达平常的10—20%,在他的带领下,全乡水产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带动2000户约7000人发展水产业,农户人均增长500元,超过当地其他农户人均纯收入35%以上,全面发展了4.6万亩的雨坛水产养殖业。

吴军录同志是颍上县西三十铺镇邢庄村党总支书记,颍上县鑫禾源鲜薯精粉厂厂长。自2003年创办鲜薯精粉厂以来,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吴军录同志带领全厂员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艰苦创业,2006年实现年产值504万元,创利72万元。在艰苦创业、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

坚实的一步。

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目标锁定三粉加工产业

红芋栽培一直处于西三十铺镇农业种植业的主导地位,三粉加工是该镇的传统产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种植结构和产业的调整,党的富民政策的逐步落实,三粉经济一直支撑着全镇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而吴军录所在的邢庄村,人口、耕地均居全镇10个村(居)委会之首。粉丝、粉皮生产加工在邢庄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全村3460口人,4285亩耕地,年栽插红芋达3500亩,占各类作物面积的80%以上,年产鲜薯8700多吨,加工淀粉2175吨,农民群众以红芋淀粉为原料,从事三粉深加工,实现了增值增收。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三粉生产方式,加工方法已明显落后,停留在粗放型经营水平上的三粉加工,成本高,质量差,产品附加值低,直接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影响农民的收入。这个问题成了困惑农民群众的一大难题。如何突破,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作为村总支书记吴军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如果能在三粉精加工上打开一年缺口,实现新的突破,以新技术取代传统的三粉加工,以深加工求发展,向精加工要效益,实现三粉加工增值增效,把三粉生产做大做强,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就可以带领全村农民群众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选准这个目标,拿定了主意,他马上付诸于行动,开始实施。

二、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上精粉加工项目

吴军录把建精粉加工厂的想法,向西三十铺镇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给了他精神力量。办一个精粉厂,经初步预算,需投资120万元。对吴军录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钱从何来?他没有被这个数字吓倒,更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他默默地下了这样的决心:看准了事情,就要立即干,对农民群众有益的事情,就要干好。于是,他开始跑

资金,跟信息,跑项目。

作为村总支书记,村里的工作要总揽全局,通盘考虑,即要学会弹钢琴,对村支两委分工,用好人,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好中心工作,更要在村两委班子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了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跑项目的矛盾,对村里的各项工作任务均超前谋划,抓主动,主动抓,甚至加班加点地干,在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挤时间外出跑资金、跑项目。从2003年开始,他通过西三十铺镇镇党委、政府的推荐,先后到县有关部门和单位不下20次,累计行程达700多公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精神、他的行动、他的事业心一次次感动了县有关部门领导,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经考察、评估,经县政府同意,县财政等有关部门决定给予立项扶持。

一个总投资120万元的项目,立项扶持80万元,还有40万元的缺口怎么办?这部分资金需个人自筹,为了使项目尽快上马,运营投资,吴军录变卖了自己的冷库及家当,出租了自己的房屋,但这还不够,他又走亲串友,四处转借,筹措资金。项目资金解决了,紧接着就是引进技术、设备。他自费到山东、河南考察、学习,分别从山东梁山引进红芋淀粉加工流水线成套设备,和粉丝加工机械设备。鲜薯经机械自动清洗、磨碎、过滤、净化、烘干后,无泥沙、无杂质、无污染、清白纯净。粉丝精细、纯白,不用任何添加剂,完好地保持了原滋原味绿色食品质地。产品投入市场,倍受消费者看好,价格上扬,销路走俏,与粗放生产的粉

丝相比,价格翻了一倍。

三、发展定单农业,繁荣地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吴军录创办的鑫禾源鲜薯粉厂于2003年9月正式投产后,先后吸纳了本村及领村的100多剩余劳动力就业。这些就业人员中,通过自学和培训,有20多人已成为出类拔萃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家门口就地就业,除了在厂里从事三粉加工,还可以挤出业余时间干一些家务及农活,个人所得报酬和家庭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在100多名职工中,有60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元。

精粉项目投产后,吴军录又在思考一个问题,要带动农民群众致富,仅靠厂里吸纳的100多名职工是不够的,要把精粉加工做成一个产业,连续农户、建立基地,从红芋的种植栽培到淀粉粉丝的精深加工、销售,形成一个紧密的产业链,就可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经过周官的思考、酝酿,一个新的举措出炉了——联系千家万户、发展订单农业。以鲜薯精粉加工为龙头,带动红芋生产基地建设。2006年春,他与本村的460户农民签订了红芋订单生产合同,即由吴军录提供红芋栽培生产保障资金,作为农户购买红芋种苗支出,秋季厂方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鲜薯。这样,签订合同的农户既减少了生产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节约时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订单农业,首先受益的农户,他们觉得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对这种生产形式倍加拥护和赞成。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签订订单合同的460户农民,户均增收4000元,新增社会效益全村1840000元。

在农户得利受益的基础上,吴军录的鑫禾源鲜薯精粉厂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6年共收购鲜薯4000吨,生产淀粉1000吨,加工销售粉丝1000吨,创产值504万元。小包装和精包装的粉丝产品成为市场抢手货,成为城乡居民馈

赠亲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礼品。

吴军录创办的精粉加工厂,为全村、全镇,乃至全县的三粉开发,为农村经

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好路子。

枞阳县农民创业带头人姚艮祥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姚艮祥,男,1967年3 月生,汉族,安徽省枞阳县钱桥镇邹姚村牌楼组农民,枞阳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枞阳县祥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几十年来,他扎根农村,情系家乡,在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摸索了一条成功的经验。特别是近五年来,他让家乡这片热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事蔬菜、苗木、花卉等种植、养殖业。而今,当你走进邹姚村,满山遍野披绿装,村道两旁立高楼,移动电话家家响,摩托穿梭大小巷,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这一系列的奇迹都凝聚着姚艮祥的智慧和汗水,乡亲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位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

一、勤学苦练

艰苦创业

姚艮祥同志出身于农民家庭,父母亲都非常忠厚,对子女要求严,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他一颗纯真、朴实、忠厚的心和正直、上进、坦城的性格。读书时他学习非常刻苦,1983年6月,姚艮祥以优异的成绩从钱塘初中毕业,顺利地考入了高一级学校。可是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便主动地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回乡务农,为家庭减轻一点负担。务农时他勤勤恳恳,起早摸黑跟着父亲劳动,谦虚地向有经验的老农民请教,同时也不断自学种植、养殖技术。由于邹姚村是枞阳县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土地资源稀少,交通不便,光靠种田致富很难快速脱掉贫困的帽子。于是,他和众多的青年一样,告别父母,出门打工。打工时他一方面辛苦挣钱,另一方面勤奋学习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几年的打工生涯让他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也使他深深地感到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几年的磨练、长期的摸索,他学会了食品加工的多种工艺。怀揣着打工积攒下来的钱,1989年,姚艮祥回乡承包了原姚湾村加工厂,他重新对厂房进行了合理调整,增添了新的加工设备,更重要的是加大经营管理力度,很快地使面临倒闭的加工厂,又红火起来了。加工厂经营碾米、榨油、制面和轧花等业务,当年收入5万元以上,收回了全部投资。加工厂的的收入逐年增加,目前年收入达20万元。 掘起了第一桶金后,姚艮祥没有满足于现状、没有停下创业的步伐,反而信心大增,扩大经营范围,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资源的循环利用。他兴办了养殖业,利用加工厂的饲料养有猪、鸡、鸭、鹅;还种植良种西瓜,建有葡萄园,培植食用菌等,以信息和技术为依托,以有效的管理为保证,经济效益逐年递增,为今后的创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和宝贵的经验。他深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999年9月至2001年6月,他自费参加了中国农民大学畜禽饲养管理专业贰年制函授班学习,并顺利毕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他的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适逢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各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扶持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我县也适时地掀起了农业建设热潮,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意识到这是他二次创业的大好时机,于是开始走上了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产业的道路。

针对钱桥镇地理环境偏僻,蔬菜市场供应匮乏的现象,早在1997年姚艮祥就开始探索发展高效农业路子,积极开拓农业生产经济渠道,种植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而今又增添了名、优、特品种,有日本南瓜、樱桃蕃茄、意大利结球生菜等,尤其是反季节蔬菜莴笋、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优良品种长势好、价格高、收益大。目前承包有40亩田地,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由于他懂技术、善经营,出现产销两旺的可喜景象,年亩产收入达2万元。

自2001年以来,他又投资500万元,承包荒山荒地950亩,经营苗木花卉种植,目前品种有:大香樟20200棵、红枫19120棵、桂花20300棵、黑松52000棵、紫薇15300棵、龙柏16680棵、刺柏15400棵、海棠12960棵,还有夏鹃、毛鹃、大小叶寒笑、梅花、紫梅、绿梅、大小罗汉生等约16500棵。这些苗木花卉长势喜人,预计5年后纯收入可达9000万余元。

2001年4月,“中艮蔬菜苗木花卉基地”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正式挂牌运营,2007年8月注册成立了“枞阳县祥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花卉苗木、盆景、大棚蔬菜,同时以沼气为纽带,兼顾精养渔池、土鸡套养,发展立体养殖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形成猪粪—沼气—蔬菜循环生物链。为把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姚艮祥多方筹资,吸纳资金,争取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参与。为切实提高科技含量,使基地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苗木品种选择,他都立足高起点、高规格,多次到合肥、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考察,并且重点考察了常熟市日本人投资的现代化大型生态园。同时在栽培、养护技术上,除自己潜心钻研外,他还从安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省农科院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指导,遇到技术问题,或电话联系,或登门请教。在花卉盆景方面,他特别聘请了国内知名度高的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杨台民大师,对园林进行规划指导。目前,他的栽培、养护技术在国内外都是一流的,如香樟树以惊人的速度两年内长到8—10厘米,令许多专家、教授都叹为观止。上海、苏州、无锡多家绿化公司也慕名而来主动联系业务。谈到下一步的发展愿景,姚艮祥胸有成竹地说,他准备通过股东增资、民间融资和争取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进一步滚动发展、扩大规模,通过土地流转,再租赁荒地500亩,力争达到1500多亩,把基地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生态养殖为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综合性生态园。

二、传经送宝 共同富裕

“自己富了怎算富,村民们富了才算富”,这是姚艮祥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没有忘记乡邻乡亲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暗下决心,要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起来。

刚开始,他想的是要解决家乡邻近

八、九个村民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主动聘请他们前来基地劳动,按每天20元计算,仅此一项,每天支出800元,近两年来,每年为当地群众发放了25万元的劳务工资,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稳定当地的社会治安做出了贡献。

很快,他发现要彻底解决当地群众渴盼致富的根本问题,就必须真正引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向当地群众无偿传授种植、养殖技术,低价提供种苗,尤其是将那些市场行情销路好,效益高的种苗优先提供给农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依托“中艮蔬菜苗木花卉基地”和“枞阳县祥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走上了以“公司+农户+基地”为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百姓种植、养殖热潮迅速掀起。每遇刮风下雪的恶劣天气,他总是先为乡亲们巩固好大棚,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乡亲们受到一点损失。有许多乡亲了先后种植苗木花卉盆景,邹姚村王伟同志也跟着种植桂花、龙柏、茶花等达5亩,五年后可上市出售,估计获利达40万元。周边100多户群众都走上了生态农业发展致富的小康路,有的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有的以种植花卉苗木为主,有的以饲养猪、鸡等家禽为主等等。如今是产、销两旺,人均年收入达伍千元以上,被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农户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三、真心奉献,时代楷模

“爱人者人恒爱之”。姚艮祥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乡邻乡亲。2000年3月,他被选为原姚湾村科技副主任,2002年被选为原姚湾村委会主任,在全村人的信任和企盼下,开始了带领全村人民走上改变贫困面貌、改善生存环境的发展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他上任为百姓干的第一件事。要把通村的羊肠小道变为能通车的公路,历任村干想干而终未干成,难度可想而知。他没有退缩,一年修不通,两年修或三年修,在他的号召下,一方面群众集资、投工投劳,另一方面他跑项目,向上级扶贫部门求援,共争取资金15万元,共同修建。在他的带领下,一条宽阔的沙石马路迎着朝阳,沐浴春风呈现在乡亲们的眼前,大伙儿无不露出舒心的微笑。

治穷先治愚。村小学的危房也一直是姚艮祥的一块心病。他组织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把建校计划提上议事日程交给群众讨论,大家都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何况咱们已脱贫致富。会上,他首先捐资4万元,群众自发投工献料,他又积极争取扶持资金5万元,终于使小学新建工程顺利开工。如今,孩子们已告别危房,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2004年,借助组织部下派第一书记的支援,他积极争取又给村小学安装了自来水,完缮村小学围墙封闭工程和安装大铁门,总投资8000元。最近他捐资12000元把多年失修的村小学厕所给重新修建。这些都给全体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教与学的环境。一个村干一面旗,村干群众心连心。姚艮祥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村里三户孤寡老人无人照料,逢年过节,他都亲自送去粮食和衣被;家乡的学子考上了大学,他先后捐了5万元解决了特困户子女的学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付出必有回报。如今乡亲们一提起姚艮祥,人人称赞、敬佩,都说他是一个好农民、好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值得我们人人向他学习。姚艮祥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多次当选为钱桥镇人大代表。

姚艮祥同志致富不忘乡亲,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无私奉献。他把智慧用在了发展家乡的经济上,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新农民的开拓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姚艮祥,他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是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的真正时代楷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

姚艮祥以他的进取之心和挚诚之爱,注释着他的人生价值观。——愿这朵田野之花开的更加绚丽多彩。

推荐第10篇:彭显松先进事迹

彭显松先进事迹

2008年初,全国各地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1月29日下午5时许,塘坝乡供电所27岁的共青团员彭显松冒着风雪为我乡抢修中断的电路时,不幸从10余米高的电杆上摔下因公殉职。彭显松不幸殉职后,省水电系统和宜宾市、县等有关领导先后来到彭家,看望慰问家属。筠连县电力公司和当地政府决定,依照相关政策给予抚恤,对其亲属给予生活困难补助等。

2008年2月5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决定,追授彭显松为“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团员青年向彭显松学习他爱岗敬业,不惧艰险,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随后,2008年五一节被全国总工会追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随后,团省委号召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向彭显松学习,积极投身抗灾救灾战斗中,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

第11篇:李文勇先进事迹

李文勇先进事迹

村民心里,他是说大实话的;同事眼里,他是干实事的;家人嘴里,他是最忙的。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这样一位哈尼族干部、共产党员,他叫李文勇。

从2008年起,李文勇先后担任红河县垤玛乡党委书记;红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红河州发改委副主任。2014年1月,37岁的他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与他接触过的村民,和他共事过的同事,点点滴滴勾勒出的尽是一个干活打头、工作出头,让群众心里踏实的好干部“模样”。

21天走遍72个村寨:他让“土房泥路”换了新样子

“以前都没电灯,是李书记给整起来的。”在垤玛乡八哈村的老人李石波眼中的“老书记”李文勇,“个头高,还是抬电杆的主力哩。”

垤玛乡地处群山之间的一个狭长坝子,因又乱又穷,上世纪80年代,有些寨子的人甚至集体外出乞讨。

2008年3月,李文勇调任垤玛乡党委书记。一上任面对的就是该乡2007年洪灾后的窘境,还有27个自然村没通电、45个自然村未通公路。

李文勇便一头“扎”进农户家,72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他用21天跑完。“拉个小板凳就在院子里聊起来,我们说着,他就在本本上记着。”独格村村民李云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一下来就得是大半夜才回去。”“他说过我们想什么、缺什么他就干什么。”

灾后恢复需要资金,他村里、乡里、县里、州里几头跑;拉电线算电杆数量,他走几个小时山路去李石波老人所在的八哈村;抬电杆、修公路,他卷起袖子、挥起锄头……干起活来他都是“打头的”,上任半年时间,垤玛乡发生了变化,村民说李文勇是个接地气的人,说大实话。

电和路通了,可一些依赖乞讨过活的村民还“留不住”。要治乱先得治穷,李文勇见到其他自然条件类似的地方蔬菜种植搞得好,就把外面种植大户“请进来教”,把乡里技术人员“派出去学”。

“近抓蔬菜产业脱贫,远抓林果业致富,就是他想出来的路子。”垤玛乡党委副书记周饶斌说,现在乡里的蔬菜除自给外,还卖到昆明等地,“钱袋子”鼓了,村民谁愿“出去”?

工作时间由村民来“定”:他让党员干部有了好样子

因长期闭塞,垤玛乡党员主体意识不强,服务群众能力差。认认真真干事的性子在最开始的时候给李文勇招来不少麻烦。

2008年5月的一天,乡政府大门口被30多人围起来,嚷嚷着要找李文勇,要求恢复不久前被开除的8个护林员的职务。李文勇听后,将大家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翻开下乡时的笔记本,把8人在岗不在位的情况如实说明。

这件事也让李文勇意识到一些党员干部“懒、庸、散”的陋习亟须改变,为了扭转原本涣散的工作作风,他建起了“党总支+党员服务队”的工作模式,村党总支书记为队长,6支党员服务队,280多名党员为队员,到田间地头帮干活、教技术、解困难,把党员干部“嵌”在了村子里。

“苦党员干部一阵子,甜了群众一辈子。”李文勇这么要求党员干部。当地每周日是赶集日,当天顺道来乡上办事的人多,李文勇便放弃周末,带头在办公室加班。

“听到他要出去开会了,我们脑子里的发条就可以松一松,他回来了,发条就又得上紧了。”红河县委办综合科职工杨志龙说,“这不是怕是敬畏,他个高面黑,却很和善,平时的材料他能耐心给你改很多遍,就跟老大哥一样。”

“党员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境界,在奉献中体会快乐。”李文勇常对党员干部说。

几过家门不入:他仍是老父亲眼里的好儿子

2013年9月,李文勇调到了州发改委工作。“近4个月里只见过他两次,一次是到医院看我,留了一晚,另一次是哈尼族过新年,吃了几口饭就走了。”父亲李志德说,好几次到县里调研他也没来家里,等回单位了打电话给我们说。

实际上,李文勇生前,始终承担着大量繁重的工作,加班加点、以单位为家是常态。“今年1月15日,他去世当天晚上也是在加班。”红河州发改委主任王利发说,那段时间他精力全投在了13个市县的重大农林项目调研和几个中型水库、水源点的规划方案上。

同事回忆,当晚他办公桌和茶几上铺满了调研的素材和图纸,谁也不知道在这之前他又熬了多少个夜。

“他忙。”谈起儿子,李志德时时挂着这句话。“文勇已经养成习惯,每次回家往长木椅上一躺就睡着了。”李志德说,那天早上他在电话里说完“要开会,忙不过来”后,那个电话就再没拨通过。

李文勇一家6个兄弟姐妹,他是最有出息的,“有过不少人上门想找点‘方便’,都被他拦在了外面。”李志德说,他三姐下岗十多年一直没工作,上次听说县里要招环卫工人,本想让他帮忙给安排进去,但被他挡了回去。

第12篇:魏新勇先进事迹

魏新勇个人先进事迹

魏新勇,男,汉族,专科学历,内科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内科工作18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思想上始终本着“患者无小事”的态度,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秉持着“用心看好病”的目标去努力,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神圣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受到院领导、同事、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赞同与认可,在群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献给了心爱的医学事业,并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病房就是家,病人是亲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始终走自己的路,始终深爱自己的岗位。在领导及同志们的帮助下,也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与努力,临床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更培养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内科是最繁忙的科室,危重病人多、病情发展快,身心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休息时间极少,更别说节假日,万家团圆时,常常是他陪着病人在医院度过一个又一个中秋、除夕!

1997年,他负责一小诊所的卫生工作,那时候医疗水平还比较差,病人在家等着,医生上门服务,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按时上门服务,在1999年被评为“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2003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全国爆发“非典型肺炎”时时刻刻有被传染的可能,在我院领导的带领下,他冲在最前,为可疑病人量体温,做宣传教育。为抗击非典做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在2003年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6年,医疗改革有了大的改进,积极健全卫生体质,完善两网建设,被评为“两网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7年,由于乡镇卫生院偏离城市,医疗水平有限,技术人员缺乏,农民的收入较低,剩余价值较少,看病贵,看病难,是老百姓的心声。国家的好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希望, “农村合作医疗”,让老百姓看病报销, 使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得到了解决。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时时刻刻本着病人至上的原则,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细心的为病人诊治。在用药方面,有原则:一是有效,二是安全,三是经济。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不开大处方。有些病人带药出门打工,强烈要求多带点药,那是特殊情况,将用药常识讲解清楚,注意事项等等。

十几年来,很多事情让人难忘!记得那是2009年的夏天,一个40来岁的装修工不慎划伤头部,在我院外科清创缝合后给予输液“止血、抗感染”,在输液“止血合剂”时患者出现了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后患者逐渐出现昏迷、呼吸停止、心律紊乱,当时首诊医师喊到了他去帮忙抢救。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他在判断病情后,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同时用纱布擦去患者口角的呕吐物后,垫上纱布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年迈的母亲跪在地上,患者3岁的儿子紧张的在一旁哭泣,患者的妻子也乱了阵脚。患者母亲看到医生做人工呼吸,怕他嫌脏,主动说“我来吧”,他说“我来,做人工呼吸我在行”。经过几分钟的抢救,患者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与心跳,神志也慢慢恢复。看到病人抢救成功,患者的家人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却只说了两个字“谢谢”!此时此刻,让人们深深地体会了“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意义!

前不久,发生在我医院让人紧张而又后怕的一件事,使我医院所有职工终生难忘。一位老大妈,来我医院健康体检,在没有一点检查前,突发心脏病昏迷不醒,我医院所有职工积极配合,在没交一分钱的前提下积极抢救,吸氧,强心,输液,心脏复苏。达一小时之久,使我医院职工在寒冷的冬天,满头大汗。可是心是冰凉的。直到县医院120急救车到来,宣布死亡,医务工作者才停下来。患者的家属陆续赶到,有的家属还有微词,“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一场医疗纠纷就要发生!但当他们看到抢救的场景,都被他们执着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所感动,最后家属握着他的手说:你们已经尽力了,谢谢! 简单的一句话,让人感到温暖,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医疗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医疗纠纷频发,“医者仁术,医者仁心”简单的八个字,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实践,能让医者一生都会受用!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是冰心老人沁人心脾的诗句,也是他做为医生的必生追求。

魏新勇

第13篇:三华电网学习心得邹松岐

三华电网阅读心得

我国电网的发展问题无法单纯依靠直流输电解决,需构建强交流、强直流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坚强电网。大容量直流输电采用交流电网换相原理,必须有稳定的交流电压才能正常工作,必须依托坚强的交流电网才能发挥作用。直流输电与交流电网的关系就如同输水管与蓄水池,蓄水池容量越大,可承受的输水能力越强。若大量电力通过直流输入相对较弱的交流系统,在交流系统严重故障、电压不稳时,所有直流工程可能同时换相失败、退出运行,面临全网崩溃、大停电的重大风险。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均无法单纯依赖直流输电解决我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强交流、强直流并列运行、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我国电网面临的是一个电力从西向东、由北至南大规模流动并在中间分散落点,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风电基地集中开发、分散消纳的格局。应充分发挥交、直流输电各自的优势,将特高压交流应用于主网架建设和跨大区送电,将特高压直流应用于大型能源基地的超远距离、超大容量送电。

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出现较重酸雨的104个城市全部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我国中东部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西部地区的5.2倍,中东部地区已基本没有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而西部地区还有较大环境裕度。

与输煤相比,采用特高压输电能促进我国环保空间优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可以减轻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环境压力,减少环境损失。通过统筹规划建设特高压电网和西部煤电基地,2020年中东部地区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5万吨/年,全国可以减少环境损失45亿元/年。

二是加快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所造成的污染状况。

三是可以缓解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压力。通过煤电一体化建设,实现煤矿与电厂在水、煤、灰、土地等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形成内部良性循环圈,大大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魏昭锋预测,到2012年,全国最大的电力缺口会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到2013年会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他建议,“十二五”期间更要下大力气加强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解决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特高压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早已成型。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围绕华北、华东、华中负荷中心,建设坚强的“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提高受端电网电力承接和消散能力,河北北部和内蒙古风电基地、晋陕蒙宁火电基地通过特高压交流就近接入“三华”电网,部分电力通过直流直送负荷中心。

同时,还将构建坚强的西北750千伏、东北1000千伏交流送端电网,为大容量、远距离直流外送提供坚强的电网支撑,新疆、甘肃煤电和风电,内蒙古呼盟煤电,西南水电通过特高压直流送入“三华”电网。

到2020年,国家电网形成以“三华”电网为主要受端,东北1000千伏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主要送端,连接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通过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国家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了解了国家电网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看到了在国家电网建设“三华”同步电网中取得的成绩,预见到了“三华”同步电网美好的明天。坚定了建设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信心和决心,我会坚持不懈地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以优异的学习成果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的行动坚定不移地支持“三华”同步电网的建设。将时代所赋予电力员工的神圣使命深深刻在自己的心中,

第14篇:三华电网学习心得邹松岐

三华电网阅读心得

我国电网的发展问题无法单纯依靠直流输电解决,需构建强交流、强直流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坚强电网。大容量直流输电采用交流电网换相原理,必须有稳定的交流电压才能正常工作,必须依托坚强的交流电网才能发挥作用。直流输电与交流电网的关系就如同输水管与蓄水池,蓄水池容量越大,可承受的输水能力越强。若大量电力通过直流输入相对较弱的交流系统,在交流系统严重故障、电压不稳时,所有直流工程可能同时换相失败、退出运行,面临全网崩溃、大停电的重大风险。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均无法单纯依赖直流输电解决我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强交流、强直流并列运行、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我国电网面临的是一个电力从西向东、由北至南大规模流动并在中间分散落点,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风电基地集中开发、分散消纳的格局。应充分发挥交、直流输电各自的优势,将特高压交流应用于主网架建设和跨大区送电,将特高压直流应用于大型能源基地的超远距离、超大容量送电。

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出现较重酸雨的104个城市全部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我国中东部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西部地区的5.2倍,中东部地区已基本没有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而西部地区还有较大环境裕度。

与输煤相比,采用特高压输电能促进我国环保空间优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可以减轻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环境压力,减少环境损失。通过统筹规划建设特高压电网和西部煤电基地,2020年中东部地区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5万吨/年,全国可以减少环境损失45亿元/年。

二是加快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所造成的污染状况。

三是可以缓解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压力。通过煤电一体化建设,实现煤矿与电厂在水、煤、灰、土地等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形成内部良性循环圈,大大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魏昭锋预测,到2012年,全国最大的电力缺口会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到2013年会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他建议,“十二五”期间更要下大力气加强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解决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特高压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早已成型。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围绕华北、华东、华中负荷中心,建设坚强的“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提高受端电网电力承接和消散能力,河北北部和内蒙古风电基地、晋陕蒙宁火电基地通过特高压交流就近接入“三华”电网,部分电力通过直流直送负荷中心。

同时,还将构建坚强的西北750千伏、东北1000千伏交流送端电网,为大容量、远距离直流外送提供坚强的电网支撑,新疆、甘肃煤电和风电,内蒙古呼盟煤电,西南水电通过特高压直流送入“三华”电网。

到2020年,国家电网形成以“三华”电网为主要受端,东北1000千伏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主要送端,连接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通过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国家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了解了国家电网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看到了在国家电网建设“三华”同步电网中取得的成绩,预见到了“三华”同步电网美好的明天。坚定了建设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信心和决心,我会坚持不懈地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以优异的学习成果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的行动坚定不移地支持“三华”同步电网的建设。将时代所赋予电力员工的神圣使命深深刻在自己的心中,

第15篇: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邹碧华同志生前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终年47岁。邹碧华同志长期在人民法院工作,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司法事业中,为人民司法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他的感人事迹在法律界和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形成社会广泛关注的“邹碧华现象”。

邹碧华同志一生短短47余载,践行了一个优秀中共党员的本色,践行了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干部的风骨,践行了一个真抓实干、惩凶扬善法官的气度。在26年的法院工作中,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他始终甘于奉献、充满激情,他勇于承担重任,工作精益求精,办事雷厉风行,作风细致入微,从不抱怨、计较个人得失。他鞠躬尽瘁,最终累倒在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上,累倒在他挚爱的司改工作上,累倒在他毕生追求的法治路上。邹碧华同志非常重视法院的廉政建设,提出“必须提升廉政工作的基本定位,将廉政管理融入队伍管理,将廉政教育融入法院文化,使之成为法院管理的重要环节,站在法院工作的全局性的角度来确立廉政工作的战略思想”。在长宁法院工作期间,他亲自执笔“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给干警家属的一封公开信”,他让各位干警家属都来做“家庭廉政监督员”,与法院共同担负起监督和保护的职责,共同保护好自己的家庭。他是全国法官的杰出代表,全国法院要大力宣传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充分凝聚司法正能量,推进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广大法院干警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坚持公正为民,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和人民司法事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敢于担当,忠诚敬业,无私无畏,不计毁誉得失,不断攻坚克难,努力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勇于创新,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认识信息化时代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努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现代化;要崇法尚德,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法治信仰,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严格自律,保持清正廉洁,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26载的法律生涯中,邹碧华同志崇法尚德、慎思明辨,他喜欢毫无保留地与人们分享自己的专业见解和人生感悟,他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应邀到全国各地参与法官培训教学,或在公共论坛开设讲座,把自己多年所思所悟的思想成果传播到更广的范围。他在新浪网开设个人微博“庭前独角兽”,宣传法院工作,弘扬法治思想,不遗余力地播撒智慧的种子。他说,这是一种“予人玫瑰的快乐”。邹碧华同志用自己的行动,矢志不渝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并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完美超越。

邹碧华以自己的作为展现了法院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品格和无私无畏的亮剑精神。邹碧华同志是审判业务行家,管理专家,授课导师学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著书写诗,样样精彩。邹碧华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法官为中国的审判事业和改革之路奉献出更多的热情与力量。

学习邹碧华,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忠于我们的审判事业。我们的四级法院构架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我们每个人都是法院这艘航母上的一颗螺丝钉,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并把这点事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就可以了。

做管理工作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把广大干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把上级的精神和指标落实好,如何保证审判工作和社会效果最大化,新形势下法院工作如何有所创新改进等等。

做基层工作的,就是如何办好每一起案件,如何做好完成办案任务和指标,提高案件执行力的问题。在立案窗口信访岗位,就是要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所以,学习邹碧华,主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和改革先锋的情怀。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16篇: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费玉梅

近日,学校党总支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了邹碧华通知的先进事迹。通过深入学习,在感动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邹碧华是勇于担当的改革奋楫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邹碧华就是弄潮儿的楷模。他身前除了担任上海高院副院长,还有另一个头衔——上海司改办主任。从参与研制最高法‚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改革试点‛等方案,到参与主持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邹碧华以‚背着‘黑锅’前行‛的担当精神,啃下了司法改革中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生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时代,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追求改革理想,献身改革大业,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毁誉,顶住压力,冲破阻力,将改革‚一点一点向前拱‛,在改革的征程上‚杀出一条血路‛。

邹碧华是勤政务实的时代好干部。勤政务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这一点在邹碧华身上得到了有力印证。推行法官员额制,独创一套‚案件权重系数‛,避免了两个‚一刀切‛;针对执行投诉多,变‚一人一案管到底‛传统运行模式为接待、查控、研判、强制4个环节,执行投诉率下降76%;为让当事人方便联系法官,建起法院‚小总机‛,安排专人接听,成为如今在全国法院推广的12368热线电话的雏形……邹碧华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有数据、重事实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的工作理念。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向实处着力、用实干说话、凭实绩立身。唯有勤政务实,方能谋成小康之业、扬起改革之帆、行好法治之道、筑牢执政之基。

邹碧华是与时俱进的行业创新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只会越来越退步,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才能越来越进步。邹碧华曾经说,‚我们做司法改革,光懂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儿事是不够的,你必须及时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就,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主持制定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他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力推司法公开,其中6项应用属于全国法院首创。‚不日新者必日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像邹碧华一样,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赢得工作主动、答好时代考题 邹碧华以自己的作为展现了法院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品格和无私无畏的亮剑精神。学习邹碧华,作为教师我们要忠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事业。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这艘航母上的一颗螺丝钉,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并把这点事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就可以了。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忠于家庭,当好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不同角色,尽心尽责照顾好家人,他与妻子相识相知相守的30年,他热爱生活,在临走前的一天,还打电话给孩子以谆谆教诲。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用法律保护弱者,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当然要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用法的精神解决问题,服务百姓。‛邹碧华曾这样说过。他在担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期间,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挂牌成立了全市首家‚诉调对接中心‛,方便群众诉讼;为了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男童的医药费,他带领长宁区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们开了两天会,研究法条,开创了未成年孩子告亲生父母的案例。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为工作呕心沥血的精神。他始终以‚从事一份职业,就一定要去热爱它‛的理念要求自己,始终践行从优秀到卓越的工作理念。

学习他,是要学习他刚正不阿,维护公平正义的高尚品德。邹碧华同志,一直以庭前庭前独角兽,时刻鞭策自己,独角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又称獬豸,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是公正、勇猛的象征,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邹碧华同志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第17篇:邹碧华先进事迹学习资料

‚你的生命就是我爱的雕塑‛——爱妻眼中的邹碧华

当你老了,白发茫茫,睡眼朦胧/壁炉旁打盹,请取出这部诗歌/轻轻吟咏,追忆你过去温柔的眼神/回想它们深深的倒影/多少人爱你青春妩媚的时光/爱慕你的美貌、假意,抑或真心/唯有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渐衰面容上痛苦的皱纹/垂首,在红光闪耀的壁炉旁/凄然轻诉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间它缓缓踱步/在满天繁星中间隐匿脸庞。

——邹碧华生前最喜欢江水渡翻译的叶芝诗作《当你老了》

‚他在我心里就是个阳光大男孩‛

海琳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鹅蛋脸,淡眉毛,一双细巧的眼睛。

她是邹碧华这一生最心爱、最重要的女人。为了她,邹碧华放弃北京来到上海,只求与她相濡以沫。相识30年,再多的荣誉、再多的光环,邹碧华最想听的还是她淡淡的一句赞赏。每天回到家,只要时间允许,他会‚霸道‛地要求她坐在身边,然后享受着她轻轻用耳勺掏掏他的耳朵。

‚从我们相识一直到他离开,他在我心里就是个阳光大男孩。‛海琳浅浅地说。

1984年,来自江西的邹碧华与来自上海的海琳同时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海琳在班里担任班委、团支书,邹碧华则是出了名的‚调皮大王‛。

一天,邹碧华拿着两张北京大学的国际电影展电影票给海琳。‚那时候电影展的票简直是一票难求,他排了一个通宵买到两张票,想请我去看又不好意思开口,最后到我面前时把两张票全给我了。‛海琳和好友一起去看了电影。

第二次,邹碧华终于鼓起了勇气。他敲了敲海琳宿舍的门,门开了,海琳看见他手里拿着两张中国人民大学的电影票。

‚同学那里有两张电影票,晚上没时间看,我想和你去看。你敢去吗?‛他问。

‚我有什么不敢的!‛海琳被他一激,立刻答应了。

于是,两颗年轻的心终于有了碰触的机会。看完电影回来的路上,邹碧华与海琳聊了很多。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经历,让来自山村的他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她彼此好奇,彼此充满好感。在一个灯光较暗的台阶处,邹碧华细心地扶了一下海琳的手,一股暖流击中了女孩青涩的心,如同那天的电影名字一般——《爬满青藤的木屋》。

邹碧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海琳,海琳在心里也默默喜欢上了这个积极向上、乐观热情的男孩。‚他做事很果断,体育也好,学校的田径赛他都拿名次,是国家三级运动员。‛

但海琳有一点犹豫,曾经被连续三年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的她,从来都是家里的乖乖女,虽然有姐妹三个,但父母一直希望她大学毕业后回上海发展。

海琳开始有意识地拒绝邹碧华的邀请。不久,邹碧华病了。

一连几天上课没见到邹碧华,海琳有些失魂落魄,她忍不住去他宿舍看望。当看见邹碧华蒙着被子在宿舍床上睡觉时,海琳的心突然痛了起来,那一刻,她明白自己已经陷入了爱情。

自那以后,海琳瞒着家里与邹碧华开始恋爱,形影不离的两人尽情享受着初恋带来的愉悦。吃饭时,海琳会将所有的荤菜挑出来给邹碧华吃,邹碧华又忙不迭地夹回给她;到了周末,两人相约去北京图书馆读书,从早晨一直读到晚上;

每次学校放假,彼此忍受着思念的饥渴,鸿雁传书一封接一封。

邹碧华喜欢看电影,喜欢唱歌,喜欢弹吉他,海琳全都陪着他。‚他的宿舍床上都是他买的书,我的宿舍床上都贴着他画的画。‛如果海琳不高兴了,邹碧华就哄着她,或者一把抱住海琳什么都不说。‚生气以后又和好,那是最最幸福的时刻了!‛

海琳还记得第一次跟随邹碧华回家乡的情景:‚他家人对我特别好,进大门的时候还放鞭炮,弄得我不好意思了。‛

山村人的淳朴感染着海琳的心,当邹碧华兴奋地拉着她去看童年家乡的老屋、小桥、池塘时,海琳被眼前的这个男人感动了——他滔滔不绝地向海琳倾诉着童年的一切,那棵老槐树是怎样的粗犷、舅舅怎样从池塘里救起了他、外婆怎样疼爱他,‚还有他婶婶家做的汤,那真是天下最好喝的汤了。‛

纯真、纯粹,让邹碧华和海琳的心越来越近。毕业的时候,两人决定留在北京。邹碧华找到了一家报社,海琳则找到了一个银行职位。一切安顿后,海琳向家里摊牌,表示要留在北京发展。没想到,海琳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我父母希望我回到他们身边。‛

邹碧华很理解女友父母的心情,于是,他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和女友一起回上海发展。

1988年2月,毕业前夕的一个寒假,21岁的邹碧华和海琳一起来到上海。他住进纺织大学的学生公寓,然后一家家单位敲门,投送了60多份简历。‚那年上海爆发甲肝,等我们回到北京,都被隔离在学校的一个研究生楼里,每天饭菜都是学校派人送进来的。‛

乐观向上、不放弃希望,这是邹碧华一贯的作风。很快,上海高院的录取信息来到北大,海琳也通过学校和银行之间的协调,将工作从北京总行转到了上海分行。

1988年7月,没有任何背景的邹碧华走进上海高院经济庭,开始了一个法律人的生涯。

‚我一直认为他有着重要的使命‛

海琳从来不会大声发脾气,即使不高兴,她也是一个人闷闷的,只要邹碧华一哄,她就什么气儿都没了。在海琳身上,一个女人的可贵不仅在于温柔,更在于坚韧。

初到上海的邹碧华没有任何积蓄,他勤恳地在法院工作。与此同时,海琳也很用心地在银行打拼,两人为共同的未来努力着。

1990年6月,没有刻意的求婚,没有奢侈的婚纱,海琳穿着一条普通的裙子与邹碧华去领了结婚证。不久,银行分配给海琳一套小小的两居室,海琳向朋友借了点儿钱买了一些家具。‚一间六七平方米的房间给他做书房,还有一间大点的做卧室。‛

1992年1月,邹碧华与海琳办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在两三桌亲朋好友的祝福下,他们开始了婚姻生活。

‚那个时候,我事业发展得比较快,可能带给他一定压力,不过同时也转化成了他的动力。‛海琳说。

在外界眼里,机关的上升要比企业慢很多,邹碧华用了将近13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的成长过程。‚那个阶段他不断调整心态,不断给自己充电,耐下心去等待。‛

正如海琳所说,1993年至1999年,邹碧华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国际经济法

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六年里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

这期间,深爱丈夫的海琳付出了很多。

1993年12月9日,临近产期的海琳到医院产检,医生查出她有妊娠高血压,指标不好,立即将她收治入院。此时的邹碧华还在北京读书。

下午3点左右,医生给海琳打催产素,海琳疼痛不已,但还是无法顺产。最后医生决定施行剖腹产手术,海琳的母亲在产房外颤抖地签了字。

‚孩子一生下来没有哭声,我好担心。只听医生说‘是个儿子啊’,然后她拍了拍孩子的屁股,孩子哇地哭起来,我这才放心了!‛海琳回忆道。当她被推出产房时,整个人都在发冷、颤抖不止,门外等候的大学女友一把紧紧抱住了她。

‚他是晚上才赶到的。‛海琳有些责怪邹碧华,但一看到风尘仆仆的他,埋怨瞬间少了很多。

邹碧华读硕士、博士期间,正是儿子从一岁长到六岁的关键期。身为父亲的他来回穿梭于北京、上海两地,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妻儿。海琳则在父母的帮助下,挑起了养育儿子的大部分重任。‚孩子小时候有哮喘。有时候我整夜把儿子抱起来,因为他躺下就没法儿睡着。‛

1999年邹碧华获得博士学位,他带着儿子一起去了北京。穿着博士服的邹碧华抱着心爱的儿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前照了一张合影,这是他人生中最杰出、最值得骄傲的两个成绩单——懂事乖巧的儿子和法学博士学位。

‚我一直认为他有着重要的使命,而且我也知道,他心里有这个家,心里始终想着我。‛如今的海琳时常翻看邹碧华从各地出差回来带给她的礼物,有些东西,一点点捡拾起来,就会看得特别明显。

2000年,根据组织安排,邹碧华前往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研究员,对美国联邦法院内部机构设置及法官助理制度进行专题研究,期间还短期前往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

‚他去了一年,受到很大震撼,回来时运回了几大箱的复印资料,运费不计其数。‛海琳看着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丈夫,深深感受到了毕业当年他们意气风发、为理想不懈追求的那份纯真。‚其实我也是这样,一直坚守着那份纯真。‛

邹碧华不止一次地和妻子提起这样一段经历:有一次他去美国地区法院考察,法官借了一件法袍给他穿上,然后带着他一起去开庭。开庭前,法官询问双方律师是否同意中国的法官同行穿上法袍来观察庭审,两位律师毕恭毕敬地回答‚没有问题,法官大人‛,并向邹碧华表示‚欢迎你,中国的法官大人‛。等到开庭开到一半,双方律师的火药味儿上升,法官招招手将两位律师叫上前轻轻说话,邹碧华凑过去一听,原来法官在提醒律师注意法庭上的形象。开庭结束后,法官告诉邹碧华,法官不可以在法庭上当着当事人的面批评律师,因为法官和律师是一个法律共同体,应该给律师起码的尊重。

‚这个细节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后来他在长宁法院就写了《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海琳说。至于邹碧华那部被广为传颂的《要件审判九步法》,‚他前期准备了很长时间,经常写一些东西,躺在床上也写。等到后来落笔,一下子就成稿了。‛

在海琳眼里,邹碧华绝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而是一个很有悟性的男人。‚他只要想学一样东西,就很快专注于其中,而且不怕难为情。练上海话的时候,我听他讲会笑疼肚子,但他坚持练,菜场也去。他很有语言天赋,英语很好,又自

学了日语。后来几年,他每天在小区走路健身,戴着耳机听历史、管理类的讲座,一走就是四五十分钟。‛

2006年邹碧华当选为‚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回家后,他忍不住向海琳‚得瑟‛了一下。海琳想起当时的场景就笑了:‚他只要碰到开心的事,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回家会扭一扭告诉你,就像周星驰那样摇头晃脑。‛无论是书记员、法官、庭长、还是院长,在心爱的妻子面前,邹碧华永远是一个阳光大男孩。

2008年,邹碧华走马上任上海长宁法院院长,四年后调任上海高院副院长。海琳第一次发现丈夫的白头发多了。很多次深夜,她从梦中醒来,隔壁书房里的灯仍然亮着。

‚可以睡觉啦!赶紧睡啊!‛她轻轻喊着。

‚噢。好。‛邹碧华应着,灯仍然开着。

‚我每天给他做两件事:给他泡一壶红茶,给他掏一掏耳朵。他知道我眼睛不好,平时很心疼我,但掏耳朵这事儿一定要我做。他专门买了一个耳勺,每次要我掏,觉得很享受。‛海琳默默爱着这个充满使命感的男人,30年的相携相扶,早已让他们融为了一体。

‚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我‛

2014年12月10日早晨,海琳看着熟睡中的邹碧华催道:‚起床啦,你到底起床吗?‛

那几天,海琳明显感到丈夫累了,因为他把晚上睡觉的时间提前到了12点。

‚起床吗?‛她催着。

‚好,起来!‛邹碧华最后下定决心应了一声。

7时30分两人出门,海琳和邹碧华说笑:‚今天总算不让你说‘我在等你啊’!‛

原来,以往邹碧华虽然起床晚,但调皮的他总会在出门前一刻,突然加快动作吃饭、穿鞋,搞得海琳措手不及,最后总被他占先。‚我在等你啊!‛邹碧华常常站在门口与忙乱穿鞋的海琳开玩笑。12月10日那天,海琳早早地穿好了鞋,这次她占了先。

7时50分,海琳下车,与邹碧华告别。她没想到,这竟然会是一次人生的诀别。

下午,正在单位上班的海琳接到邹碧华司机李小马的电话,说邹碧华情况不好,在瑞金医院抢救,让她赶快过去。

海琳坐着车直奔医院,越来越多的人也不约而同地赶到医院。抱着一线希望的海琳浑身控制不住地颤抖,脑子一片空白。

当走进抢救室时,邹碧华闭着眼睛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身上插着管子。

‚你不要吓我啊,睁开眼睛看看我啊!‛海琳一头扑倒在邹碧华胸前,扯动着丈夫。那一刻,她甚至感觉到了他的心跳。

17时20分,邹碧华去世。

当海琳第二次走进抢救室时,已经有人给邹碧华换好了衣服。她默默地抱起爱人,紧紧贴着他的脸颊。

邹碧华的脸已经凉了,她用自己的体温焐着他,无穷无尽的泪水汹涌而出。

当所有人都退出房间后,只剩下海琳和儿子两人。邹碧华的脸已经被海琳焐热了,海琳停止了哭泣。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儿子,照顾好爸爸妈妈,照顾好这个家——她在心里默默对他承诺。

‚我觉得他有使命,上天只是安排他去做更重要的使命去了。也许有一天他

会回来,就像远行一样。‛海琳说。那天以后,海琳和家人每晚都将家里的灯打开,因为如果邹碧华回来,会感到温暖。

邹碧华在家常常喜欢穿一件羊毛外套,睡觉时,这件羊毛外套会放在海琳枕下。每逢海琳晚上起身,邹碧华都会细心地要她披上,以免她着凉。‚这件衣服我还是每晚放在枕头下。‛海琳说。

今年海琳生日,邹碧华破天荒地给她买了一条钻石项链。‚其实他很多时候都想到我。‛台湾的琥珀耳坠、捷克的玻璃饰品……还有邹碧华陪海琳去买的衣服。‚我很相信他的品位,衣服都是他帮我挑,如果营业员说‘好’,他头一摇,我就说‘不要’。‛她真的太习惯有他了,‚只要他买的我都喜欢。‛

儿子的表现让海琳很宽慰。‚碧华去世当晚,儿子洗漱完毕,突然说要给为爸爸守灵的叔叔阿姨拿点点心吃。他突然会关心别人了,有使命感了,他甚至提出以后要到爸爸书房那里去看书。‛当微信圈出现邹碧华的演讲纪念视频后,海琳发现,儿子坐在那里,一边看一边流泪。

什么是爱,就是无论你在不在,我都对你不离不弃。

12月14日,邹碧华遗体告别仪式。盖棺前,海琳最后整理了一下邹碧华的衣服,摸着心爱的丈夫的脸,她在他身边放下了一本《要件审判九步法》。‚这是他一生的自豪!‛

还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之间互相留言,海琳一定要邹碧华留言。

于是,深爱海琳的他在那一页上这样写——‚你的生命就是我爱的雕塑。‛

海琳给邹碧华这样写——‚你一定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我。‛

‚向死而生‛

这个世界没有遗憾,有的只是芸芸众生的生命。

邹碧华喜欢唱歌、画画、摄影、书法、吉他;他沉醉于诗歌、小说、法学专著、管理案例、建筑美学;他全身心地善待妻子、儿子、父母、兄弟、同学、老师、学生、同事,以及每一位经过他生命历程中的人,他用他在世间的每一分每一秒尽情发现着世界的美,享受着世界的精彩,完成自己的华丽乐章,直至去世。

‚我现在觉得都不可思议,如果按照一般常人来说,他完成了那么多事情,大约100多岁都有了。‛海琳说。

热爱生命,才会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生活、热爱事业,最终创造奇迹!

‚向死而生。‛这是邹碧华曾经说过的话。

向死而生!让我们记住邹碧华留下的路标,记住他的微笑,记住他的力量,如同那首《You raise me up》:

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顶端;

你鼓舞了我,走过狂风暴雨的海;

当我靠在你的肩上,我是坚强的;

你鼓舞了我,让我能超越自己!(记者严剑漪)

一位法官的过世,引起如此多人的缅怀。邹碧华希望的墓志铭是—— ‚因为我的存在,社会更加美好”

12月10日下午。上海天色铅灰,飘着零星小雨,寒风蚀骨。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张新给副院长邹碧华发了一条短信,告知他下午工作安排的细节。 再次拿起手机,张新忽然发现手机被刷屏了——邹碧华走了,倒在赴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的途中,年仅47岁。震惊与悲恸,张新的双眼瞬间被泪水模糊。

那些天,许许多多人都在刷屏。无论是最高法院的精英,还是基层一线的法官;无论是声名显赫的大律师,还是高校教授学者,都在齐声表达震惊惋惜与敬仰钦佩。有人说,这是‚邹碧华现象‛;更有人说,‚12月10日,是法律人悲伤的日子。‛

一位法官的过世,为何会引起如此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法律人的共同缅怀与尊敬?

邹碧华在自己撰写的 《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一文里,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或许为‚邹碧华现象‛写下了注脚——

‚法治的根基是——信任,德肖微茨将这种信任称为一个社会的 ‘道德资本’,但这种信任,这种司法的公信力,归根结底是由一位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律人积聚和建立起来的。‛

最高法院法官何帆撰文写到:‚邹碧华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法律素养和对司法事业的热忱,赢得所有人真诚的敬意。即使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一名追求卓越、敢于担当的法官,仍然是受到众人尊重的。

学者邹碧华

邹碧华书房的照片在网上流传:不大的空间里,目之所及全是书。挤满两面墙壁的书柜塞满了书,书柜旁的一点空隙堆起跟书柜一样高的书本,写字台也被成堆的书本挤得只剩一点空间。有网友评价:‚这样的书房,看着就感受到主人的踏实。‛

邹碧华的才学几乎有口皆碑。一次上海高院举行食品安全犯罪主题新闻发布会,邹碧华不仅对法律谙熟于胸,问起相关数据,也是脱口而出,言之有物,没有一句废话。后来记者才知道,就连发布会上的PPT,也是他亲力亲为制作的。

1984年,17岁的邹碧华从江西考入北京大学经济法系就读,毕业后进入上海高院经济庭成为一名书记员。之后,他于199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从一名书记员变成了上海高院副院长。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和多部专著,2011年撰写的《要件审判九步法》,被全国各地许多法院作为指导民商事审判的范本。

去世前一天,由邹碧华主导推动的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刚刚上线运行,这一服务平台包括查询、提交、申请、建议、交互五大功能,涵盖律师参与诉讼的各个专项流程。律师可在线申请立案,缴纳诉讼费,完成立案所有流程。

在邹碧华的同事看来,他始终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曾在长宁法院信访办工作的滕道荣还记得,2008年邹碧华刚到长宁法院,就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涉法信访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创新之举。在邹碧华的主持下,长宁区法院自主开发了信访统计软件,每天录入相关信息,分类管理,邹碧华每天登录查看。滕道荣说:‚他自己要做到工作心里有数,而不是听汇报。‛

邹碧华还要求滕道荣通过数据做投诉率分析,分析问题源头。因涉及各方关系,这让滕道荣颇有顾虑,邹碧华多次告诉她‚一定支持‛,让她不要有包袱,还自己带头分析数据,查找原因。在这些数据化工作的基础上,邹碧华又带领大家模拟场景设计,针对不同的来访人接待方法设计出65个场景,原本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从业二十余年,从民商法到刑法,从普通法官成长为法院领导,邹碧华遇到的境况各不相同,但优秀始终如一。

他说:‚认真对待工作的心不能变。‛

何帆回忆:大他11岁的邹碧华比他们更‚潮‛,这些年走哪儿都是一副‚IT精英范儿‛,不像法院领导,PPT、KEYNOTE等软件,玩得比谁都熟,业界有什么好书新书,他也都第一时间知道。他的公文包内,时常放着厚如砖块、写满批注的英文管理学著作,还推荐了诸如 《大数据时代》、《定位》、《基业长青》这样的信息化与管理学题材的书籍给他。

邹碧华曾对他说:‚我们做司法改革,光懂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儿事是不够的,你必须及时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就,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

在上海高级法院的工作人员看来,邹碧华堪称‚完美‛——他是北大的法学博士,是有口皆碑的好法官,还是田径国家一级运动员,并且从小学习美术,热爱诗歌……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高级法院工作人员回忆,法院一个可视化网络的设计,一连改了17稿,他都不满意,甚至晚上11时还会打电话跟工作人员讨论想法:‚最后效果确实很好。‛

邹碧华这么忙,哪儿来的时间阅读、思考?上海市高院刑二庭审判长吴志梅还记得,作为分管领导的邹碧华曾经告诉她,自己当审判长时,开庭之前会先阅卷宗,对争议焦点要有所预判,避免重复开庭。每天中午12时30分到1时30分,晚上6时30分到7时30分负责接待。这样就有整个晚上的时间来读书,随后他又推荐了《哈佛时间管理》、《定位》等书籍给吴志梅。

‚就像邹院长说的,学习的时间一定能挤出来。‛市高院信息处处长曹红星还记得,有一次去北京开会,因大雨航班无法起飞,折腾了一天,所有人都在焦虑、抱怨,邹碧华却说:‚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来看看书。‛

好人邹碧华

走进长宁法院,会发现这样的细节:虽然空间狭小,但所有审判员都有一个独立办公室,接待大厅的立案区则用隔断遮挡起来。

‚长宁区法院从基建就看得出是以‘人’为中心的。‛长宁区法院少年庭法官顾学磊回忆,法院在建设时,邹碧华提出,法官在办公室会客,如果三三两两挤在一起,电话此起彼伏,人员进进出出,既不能树立司法权威,也不利于维护

职业尊严。所以大楼装修时他力主压缩会议室等空间,‚再小,也得让每位法官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考虑到来法庭立案当事人的心理,他也提出在立案区增加隔断以保护隐私。邹碧华调入高院后,顾学磊跟他的联系就少了:‚他太忙了,我不愿意打扰他。‛

今年11月15日,那是一个周六的中午。顾学磊吃饭时忽然接到了邹碧华的电话:‚恭喜你入围今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二十强,最后一轮演讲有什么想法?‛他主动约顾学磊第二天上午见面。

一个高院副院长,还能这样关心一个基层年轻法官——这让顾学磊始料未及。第二天,在邹碧华家的附近,2006年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的邹碧华告诉顾学磊:‚当时我想到的是1988年到高院报到第一天,给江西农村的母亲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要当法官了。母亲说,‘你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就以这个为主题开始了演讲。‛

时间将近中午12时。邹碧华因工作婉拒了顾学磊一起吃饭的邀约:‚要记得你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法官对青少年的关爱。等你演讲的时候我会去现场关注你!‛

告别之后,顾学磊整理思路,完善演讲稿。12月10日下午3时12分,他发了条短信给邹碧华,告诉他这次评比无论成败,都已感受到很多温暖,并向邹碧华说了四次‚谢谢‛。他怎么也没料到,几乎在这条短信发出的同时,邹碧华已经不省人事。

‚也许他没有看到我的感谢,我希望他在天堂能感受到。‛12月13日,顾学磊站上演讲台,但曾经说过会去现场的邹碧华却再也不能实践承诺。

邹碧华是个好人,不光是同事这么说。不少记者还记得,当年《物权法》出台实施,不少记者也对这部法律吃不透。邹碧华一遍一遍地解释,当事记者还记得‚他没有一丝不耐烦,始终面带微笑‛。

‚如果一些案件媒体要求旁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听庭。‛正是在邹碧华的主张下,包括李旭利‚老鼠仓‛案在内的一系列‚敏感‛案件,得以对媒体和公众公开。而邹碧华在生前最后一条微信中写到:‚盼律师执业环境越来越好‛。

对于当事人,他更是饱含深情。

在一起投资诈骗案审理时,数以百计的被害人涌到了法院,情绪十分激动。当时邹碧华对吴志梅说:‚你们好好开庭,我帮你们接待当事人。‛

邹碧华开设多个法庭让当事人旁听、观看直播,甚至联系好救护车到场待命——此后确实有老人因过于激动昏倒而得到急救。

邹碧话说:‚我们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他们都是当事人,为什么不让他们听?为什么不让他们看到法院是怎么审理的?‛

滕道荣还记得,长宁法院曾经审理过一起案件,当事人的孩子因输血感染艾滋病去世。邹碧华大年三十带着她和多名法官前去慰问,对老人说:‚你孩子没有了,我们法官就是你的亲人。‛在他调离长宁法院时,他还特意叮嘱接任的新院长:‚这家人拜托多关心关心,毕竟他们的孩子没有了。‛好人邹碧华也影响着与他接触过的人。2009年,顾学磊曾经手过一起案件:一名5岁的孩子罹患白血病被父母丢弃,只得由爷爷奶奶抚养。实在没钱生活,两位老人想到了卖血。结果血站不接受有偿献血,失落的老人看到旁边的法院,尝试寻求司法帮助。

尽管满腔愤懑,顾学磊很迷惑:未成年人起诉监护人,能成功吗? 邹碧华知道此事,立即表示‚一定要解决‛。他帮助顾学磊一起寻找法律资源,联系社会部门帮助,连续三天三夜追踪孩子父母下落,最终让孩子的父亲承

诺拿钱养育孩子。顾学磊说,事后孩子的奶奶找到他,拿出一份遗体捐赠证明,请他把消息带给邹碧华,‚我实在拿不出钱回报社会,看到电视上说医学研究需要遗体,我这把老骨头身后就交给国家吧!‛

听到邹碧华离世的消息,年近七旬的老夫妻再次找到顾学磊:‚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去送恩人最后一程!‛

导师邹碧华

‚没事,我不累‛——

在张新的印象里,这句话几乎成了邹碧华的‚口头禅‛。

今年10月,张新曾跟邹碧华到甘肃兰州开关于司法改革的会。

当天晚上6时出发,7时起飞,入住宾馆已经零时。第二天开会,当天晚上就返回上海,回家时也已零时。

就连张新的妻子也说:‚这个领导不一样。但这样连轴转,身体怎么受得了?‛ 但他确实乐此不疲。作为上海司法改革的‚操盘手‛,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就连司法改革的介绍PPT,也是他做的——他能亲手完成的事,一般不会麻烦别人。司法改革方案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要有现实的支撑。邹碧华说:‚我这个层面能做得好一点,就是一种推动——反正我又不累。‛

邹碧华的学生、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张晓丹说,邹碧华‚不仅是学业导师,也是精神上的导师‛。

因为遇到一些事情,她曾对导师抱怨过。当时邹碧华回答她:‚你太关注自己的喜好得失。如果你有更高远的理想,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你所经历的委屈就不算什么。‛

张晓丹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导师的行为:‚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价值观,就不会感到疲惫与空虚。‛

邹碧华曾经告诉过学生,如果有一天自己逝去,希望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我的存在,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接触过邹碧华的法律界人士都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的结合体,但同时他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何帆曾经问过邹碧华:‚全国法院都盯着上海如何将法官员额压缩到队伍总数的33%,你们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他说:‚当然是避免搞‘一刀切’,不能为了图省事、求便利,就欺负年轻法官,将助理审判员‘就地卧倒’转为法官助理,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标准,让真正胜任审判工作的优秀法官进入员额。‛

在何帆看来:‚这是最正确的路径,但也最麻烦,最得罪人。‛ 邹碧华却‚看得开‛:‚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该顶住时要顶住;对下,必须要有担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在一线辛苦办案的老实人和年轻人吃亏。我让人搜集了微信上所有吐槽司法改革的文章和段子,既报给领导参考,也时刻提醒自己,避免犯那些文章中提到的错误。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

高院刑二庭庭长俞秋玮曾经跟邹碧华深聊过一次。邹碧华说,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过客,任何一个单位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不要去计较,每天才有积极的心态。

‚我深深地感觉到,他就是一个心底纯净的人。‛俞秋玮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有太多顾虑与牵绊,担心别人的评价,但是一个心底纯净的人是百毒不侵的。

这是邹碧华留给许多人的‚精神财富‛。

邹碧华的学妹、一位广东的法官发表了这样一首诗来纪念师兄—— ‚你使许多事情发芽 而自己被冬天拂去如落叶 十二月十日,上海小雨 船到江心

操桨者骤然沉默 耳边只余风声

独角兽回到了寓言里 谁来驮负巨大的词语 ——有的人说会放弃; ——有的人说会继承。‛

邹碧华在华东政法大学带的第一届学生夏关根,如今已经在宁波海事法院工作,他选择了继承。

‚过去我羡慕老师有个大平台,可以做很多事。‛夏关根说,‚现在我明白,即使我只是一个基层法官,一个案子处理好,就是对一个家庭负责——这就是意义。‛

‚我们做得好一点,社会就会进步一点。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会很努力地推进这个社会进步。我想这也是老师的愿望吧。‛

顾学磊也选择了继承:‚如果我们发出的正能量能辐射到来长宁法院诉讼的人,那就能改造一个小环境。每个小环境不断改善,结合起来,就能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第18篇: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邹碧华是勇于担当的改革奋楫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邹碧华就是弄潮儿的楷模。他身前除了担任上海高院副院长,从参与研制最高法“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改革试点”等方案,到参与主持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邹碧华以“背着„黑锅‟前行”的担当精神,啃下了司法改革中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生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时代,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追求改革理想,献身改革大业,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毁誉,顶住压力,冲破阻力,将改革“一点一点向前拱”,在改革的征程上“杀出一条血路”。

邹碧华是正义与公正的化身。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深深刻下了改革与法治的印记。公正是法治的根本,法官是公正的代表。邹碧华从成为法官的第一天起,就恪守着“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的承诺,他把自己称为“庭前独角兽”,因为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独角兽是正义与公正的化身。邹碧华是法治时代的公正法官,同时也是改革时代的先行者,他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也是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力量。

邹碧华是杰出法官的代表。为了追求公正,他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挺身为弱者代言,开创了未成年人起诉亲生父母的先例,让一个无助的孩子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追求公正,他不怕当法官中的“背徒”,在法官与律师的“暗战”中,旗帜鲜明地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呼吁,并推动法院出台《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不仅被人们称为法官,更赢得了“法律人”的美誉。为了追求公正,他把学习作为毕生事业,在繁忙工作之余,研究不止,笔耕不辍,成为当代中国“学者型法官”“高素质法官”的杰出代表。

邹碧华是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法官。在司法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同时不怕承受由于改革而带来的种种压力,是新时代法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邹碧华是上海司法改革的“操盘手”之一,人们对他曾经说过的两句话始终印象深刻,他说“改革,是一点点往前拱的”,他说“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的修行”。人们为什么会记住这两句话?因为它体现了当前中国司法改革最重要的特征。改革走到今天,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留下的都是难解的困局。没有对司法改革深刻的体会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而没有迎难而上、不计毁誉、甘背“黑锅”的改革精神,也同样说不出这样的话。

做管理工作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把广大干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把上级的精神和指标落实好,如何保证审判工作和社会效果最大化,新形势下法院工作如何有所创新改进等等。

做基层工作的,就是如何办好每一起案件,如何做好完成办案任务和指标,提高案件执行力的问题。在立案窗口信访岗位,就是要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所以,学习邹碧华,主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和改革先锋的情怀。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邹碧华精神的感召下,相信每一位水利人都会立足本职,传承邹碧华同志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卢立军 2015年4月13日

第19篇:邹云东同志先进事迹

邹云东同志先进事迹

维修钳工邹云东今年41岁, 1997年入党。该同志头脑灵活,不但维修技术精湛,而且工作中任劳任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从不计较得失,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展示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他本人连续3年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

一个夜班,维修钳工共产党员邹云东同志在安巡查到制药工房时,听到工作中的敏化设备有异音,赁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断定一定是设备的运转部分出现问题,他立刻和控制室相关人员联系,果断地停止了制药,避免了相关事故的发生,为企业挽回来了较大经济损失。这个季节正是市场炸药需求量增加的时候,生产紧、任务重,员工生产情绪高,只有马上检修,才能保证产量。邹云东同志在值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主动抓紧检修,用了大半宿的时间完成了正常四个人维修人员一天的工作量。当一次试车成功时,正好和日班正常生产连续上了,员工竖起了大姆指说,关键时刻还得是党员邹云东啊!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邹云东为自己定下的工作准则,当乳化生产线设备安装时,企业领导让当时在老乳化线维修钳工邹云东同志参与新线的安装,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邹云东同志虚心向技术转让方工程技术人员询问相关工

艺,尤其对隐蔽工程更做到心中有数,在乳化生产线过程中,他提出了生产线更适合工艺要求又便于操作的理论建议并和部分技术人员提出可行性改造方案,经改造后的作业场所整齐清洁,疏散通道宽敝畅通,工房内设备与工作台的布置有利于工序间物流传递,便于操作和设备维修,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安全疏散,为乳化线成功改造做出较大贡献。

邹云东同志在工作中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他心系群众,以身作则,对同志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帮助群众解决实事困难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深受广大职工的信任与好评。

邹云东同志不但业技术过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非常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够主动认真参加党的理论学习,并在公司开展“必知必会”准军事化管理中为车间员工做出榜样,他无论是班中的工作还是休班,只要自己发现生产线上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个到现场,一切从大局出发保质保量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20篇: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邹碧华走了,可华夏大地回响着他厚厚实实、铿锵有力的步履声。

邹碧华用心镌刻在生命年轮上的47个春秋璀璨夺目。“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他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凡接触过邹碧华的人都听到过,他曾工作过的地方也都听到了……如今,一浪高过一浪的追念里,更声声回荡着这句生命誓言!

上海的夜空不会忘记邹碧华办公室经常亮着的灯光。作为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深深地明白不仅要带领好自己的团队,更重要的是要肩负起时代先驱者的使命,所以他有做不完的工作。众所周知,中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深水区、攻坚期,中国的法治建设、司法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如何引领、支撑司法改革,如何在新技术云涌的时代与时俱进……邹碧华甘当“燃灯者”,做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邹碧华生前主管法院的信息化工作。这是一项既没有先例可循,又必须履新适时、知难创新的开拓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法院系统的司法改革、审判执行、法院管理,以及司法为民、司法公开等方方面面。

邹碧华是杰出的,经过呕心沥血的努力、孜孜不倦的耕耘,终于在他生命的事业中绽放出6朵光彩夺目的绚丽之花,“司法改革科学化”,“审判执行过程可视化”,“司法为民便捷化”,“司法公开常态化”,“法官办案智能化”,“审判管理精细化”———璀璨耀眼!这被大家一致认可的6项全国法院系统首创成果,迎来了2014年全国各地兄弟法院信息化参观团近80批,众口交誉。

邹碧华曾说:“法官专业化、职业化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武装头脑,也需要现代化的办案手段和智能化辅助工具。”他还提出“要依托信息科技打造公正廉洁为民的现代化法院”。为了这些目标,邹碧华日日夜夜为之努力着、奋斗着。正如他家属所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献给了司法系统。

邹勇松先进事迹
《邹勇松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