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贾立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9 07:49:26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习贾立群同志有感

学习贾立群同志有感

姬秀美

2014年5月21日,我校党支部组织我们学习了贾立群同志先进事迹的视频。贾立群大夫那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和精神情操,使我深受感动。

贾立群,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基础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副教授。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第三届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优秀百姓宣讲员、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近期获得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候选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虽然与贾大夫从事的职业不同,但贾大夫那种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值得我好好学习:

首先我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正气、德艺双馨、廉洁行医、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务实忘我,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做好工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全面展示了首都共产党员人民至上、为民服务、岗位建功、清正廉洁的精神风貌。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医生,看着一个个患儿从我们这里健康、快乐地走出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北京人民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首都人民的工作状态同样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我们要把清正廉洁、忘我奉献的精神风貌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要学习贾立群同志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勤奋敬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在贾立群湖眼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他总是把党和人们的需要做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忘我工作是他几十年主要的生活方式。贾立群同志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在门诊第一线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沈颖感慨地说:“为了方便患者,他的生活半径一直局限在5公里以内。是他对患儿至诚的关爱,对超声事业无限的热情,让他付出多少都无悔无怨!”他把患者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以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和献身负责的实际行动,展示了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第三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兢兢业业、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我们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北京精神”,以人为本、厚德载物、服务人民。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扎根基层,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贡献。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我,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总之,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是深刻的党性教育,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他高度的从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优秀的品质,勇敢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情操,都值得我学习。他干干净净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使我敬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都要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教室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第2篇:学习贾立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学习贾立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月11日在医院党委组织下到会议中心聆听“北京市医管局贾立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会议上共有五人做了精彩的演讲。他们分别是贾立群的同事、学生、临时驻院记者及贾立群本人。

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副主任贾立群是北京知青,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汽车连兵团战士。他作为一名B超医生,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30多年,先后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荣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宣卫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北京市卫生局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称号。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贾立群主任的这些荣誉,而是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中国梦,他的梦想其实很简单也很难?——医术高超、病人信赖、百姓满意。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贾立群主任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手术室看手术,还把手术中切下来的标本拍成照片,晚上回到家对照B超图像仔细地研究分析。有一个甘肃来的小女孩,肚子断断续续地疼了6年,在当地开了两次刀,都没有找到病因。贾立群主任给孩子做B超时,发现她的肠子上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囊肿,贾立群主任意识到这就是孩子肚子痛的根源。孩子的手术正在进行的时候,外科大夫打电话急急忙忙的说:“腹腔打开了,怎么什么也找不到啊?”贾立群主任就赶紧跑到手术室,拿起探头直接放入孩子的腹腔内仔细寻找,发现小囊肿被胰头包着。这可是高难度的手术啊!万一碰破了胰管,会有生命的危险!贾立群主任凭着经验,用B超引导着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点一点地向深层组织划去。经过两个多小时,这个让孩子疼了6年的祸害终于被切除了!为此,孩子的父亲专门来道谢,泪流满面地说:“谢谢您!救了我孩子的命……”听到这的时候,我的眼睛里也热乎乎的,这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为了这个小女孩感到高兴。

多年来由于贾立群主任诊断比较准确,每当碰到疑难病例的时候,医生们都会在B超单子上注明要做“贾立群B超”。传来传去的就有了“贾立群牌B超”的说法。贾立群主任承诺,只要不出差,24小时,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天夜里被叫起来19次。为了能给更多的孩子做上B超,贾立群主任已经有20多年都吃不上中午饭了。饭都是晚上七八点下班后才吃。

30多年来,贾立群主任经常加班加点,也经常忽略了家人。一次,为了一个小孩做肾脏穿刺,孩子特别胖,哭闹得厉害,图像看不清楚。贾立群主任就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用探头引导着肾内科医生小心地进针。不知不觉地,2个多小时过去了,窗外一直下着瓢泼大雨。最后穿刺成功了,才突然想起来,他的7岁的儿子放学后还在汽车站等着接呢。当贾立群主任飞跑到了车站,看见儿子还站在大雨里等着呢,浑身都浇透了,连书包里都灌满了水。听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很多家长都给送红包,贾立群主任不要。家长们都以为是客套,就硬往兜里塞,经过来回的撕扯,白大褂的兜全给撕坏了,贾立群主任干脆就从里面把兜口给缝死。再有家长塞钱的时候,怎么塞也塞不进去。

作为一名护士,我要以贾立群主任为榜样,认真学习他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多为患者着想,从小事做起,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充分发挥青年团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勤恳恳的工作,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向党员们学习,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篇2:学习贾立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贾立群,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和精神情操,使我深受感动。我们要学习贾立群。贾立群,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基础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副教授。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第三届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优秀百姓宣讲员、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近期获得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候选人荣誉称号。

首先我们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正气、德艺双馨、廉洁行医、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务实忘我,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做好工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全面展示了首都共 产党员人民至上、为民服务、岗位建功、清正廉洁的精神风貌。他说,作为一名共 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医生,看着一个个患儿从我们这里健康、快乐地走出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北京人民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首都人民的工作状态同样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我们要把清正廉洁、忘我奉献的精神风貌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要学习贾立群同志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勤奋敬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在贾立群湖眼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他总是把党和人们的需要做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忘我工作是他几十年主要的生活方式。贾立群同志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在门诊第一线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沈颖感慨地说:“为了方便患者,他的生活半径一直局限在5公里以内。是他对患儿至诚的关爱,对超声事业无限的热情,让他付出多少都无悔无怨!”他把患者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以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和献身负责的实际行动,展示了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第三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兢兢业业、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我们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北京精神”,以人为本、厚德载物、服务人民。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扎根基层,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贡献。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我,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总之,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是深刻的党性教育,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他高度的从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优秀的品质,勇敢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情操,都值得我们学习。他干干净净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使我们敬佩。我们都要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篇3:贾立群的先进事迹有感

他,从医36年,接诊患儿30多万人次无一漏诊误诊;他,确诊疑难病症7万例,挽救两千危重患儿生命。他就是北京儿童医院超声医生贾立群,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亲民医风在患儿家长和业内同行心中镌刻下了“贾立群B超”品牌。

多年来由于贾立群主任诊断比较准确,每当碰到疑难病例的时候,医生们都会在B超单子上注明要做“贾立群B超”。传来传去的就有了“贾立群牌B超”的说法。贾立群主任承诺,只要不出差,24小时,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天夜里被叫起来19次。为了能给更多的孩子做上B超,贾立群主任已经有20多年都吃不上中午饭了。饭都是晚上七八点下班后才吃。

30多年来,贾立群主任经常加班加点,也经常忽略了家人。一次,为了一个小孩做肾脏穿刺,孩子特别胖,哭闹得厉害,图像看不清楚。贾立群主任就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用探头引导着肾内科医生小心地进针。不知不觉地,2个多小时过去了,窗外一直下着瓢泼大雨。最后穿刺成功了,才突然想起来,他的7岁的儿子放学后还在汽车站等着接呢。当贾立群主任飞跑到了车站,看见儿子还站在大雨里等着呢,浑身都浇透了,连书包里都灌满了水。听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很多家长都给送红包,贾立群主任不要。家长们都以为是客套,就硬往兜里塞,经过来回的撕扯,白大褂的兜全给撕坏了,贾立群主任干脆就从里面把兜口给缝死。再有家长塞钱的时候,怎么塞也塞不进去。

我们是服务在农村基层的村官,农村百姓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如何为百姓谋福利、创收益、争荣誉是我们工作出发点。我们总想做出些丰功伟绩,其实“平凡有平凡的磨砺,成功有成功的心酸”,只有让我们身边的百姓满意,让我们所服务的群众肯定我们,我们就是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我们才不枉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枉百姓对我们的信任与依赖!努力做到时时保持先进性,做百姓的公仆,做百姓心目中的好村官。我们不需要荣誉,不需要奖杯,只要全村千余户百姓的好口碑!

推荐第3篇:贾立群的先进事迹有感3

贾立群的先进事迹有感

他,从医36年,接诊患儿30多万人次无一漏诊误诊;他,确诊疑难病症7万例,挽救两千危重患儿生命。他就是北京儿童医院超声医生贾立群,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亲民医风在患儿家长和业内同行心中镌刻下了“贾立群B超”品牌。

多年来由于贾立群主任诊断比较准确,每当碰到疑难病例的时候,医生们都会在B超单子上注明要做“贾立群B超”。传来传去的就有了“贾立群牌B超”的说法。贾立群主任承诺,只要不出差,24小时,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天夜里被叫起来19次。为了能给更多的孩子做上B超,贾立群主任已经有20多年都吃不上中午饭了。饭都是晚上七八点下班后才吃。

30多年来,贾立群主任经常加班加点,也经常忽略了家人。一次,为了一个小孩做肾脏穿刺,孩子特别胖,哭闹得厉害,图像看不清楚。贾立群主任就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用探头引导着肾内科医生小心地进针。不知不觉地,2个多小时过去了,窗外一直下着瓢泼大雨。最后穿刺成功了,才突然想起来,他的7岁的儿子放学后还在汽车站等着接呢。当贾立群主任飞跑到了车站,看见儿子还站在大雨里等着呢,浑身都浇透了,连书包里都灌满了水。听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很多家长都给送红包,贾立群主任不要。家长们都以为是客套,就硬往兜里塞,经过来回的撕扯,白大褂的兜全给撕坏了,贾立群主任干脆就从里面把兜口给缝死。再有家长塞钱的时候,怎么塞也塞不进去。

我们是服务在农村基层的村官,农村百姓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如何为百姓谋福利、创收益、争荣誉是我们工作出发点。我们总想做出些丰功伟绩,其实“平凡有平凡的磨砺,成功有成功的心酸”,只有让我们身边的百姓满意,让我们所服务的群众肯定我们,我们就是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我们才不枉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枉百姓对我们的信任与依赖!努力做到时时保持先进性,做百姓的公仆,做百姓心目中的好村官。我们不需要荣誉,不需要奖杯,只要全村千余户百姓的好口碑!

推荐第4篇:贾立群事迹观后感

贾立群事迹观后感一

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副主任贾立群是北京知青,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汽车连兵团战士。他作为一名B超医生,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30多年,先后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荣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宣卫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北京市卫生局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称号。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贾立群主任的这些荣誉,而是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中国梦,他的梦想其实很简单也很难?——医术高超、病人信赖、百姓满意。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贾立群主任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手术室看手术,还把手术中切下来的标本拍成照片,晚上回到家对照B超图像仔细地研究分析。有一个甘肃来的小女孩,肚子断断续续地疼了6年,在当地开了两次刀,都没有找到病因。贾立群主任给孩子做B超时,发现她的肠子上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囊肿,贾立群主任意识到这就是孩子肚子痛的根源。孩子的手术正在进行的时候,外科大夫打电话急急忙忙的说:“腹腔打开了,怎么什么也找不到啊?”贾立群主任就赶紧跑到手术室,拿起探头直接放入孩子的腹腔内仔细寻找,发现小囊肿被胰头包着。这可是高难度的手术啊!万一碰破了胰管,会有生命的危险!贾立群主任凭着经验,用B超引导着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点一点地向深层组织划去。经过两个多小时,这个让孩子疼了6年的祸害终于被切除了!为此,孩子的父亲专门来道谢,泪流满面地说:“谢谢您!救了我孩子的命„„”听到这的时候,我的眼睛里也热乎乎的,这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为了这个小女孩感到高兴。

多年来由于贾立群主任诊断比较准确,每当碰到疑难病例的时候,医生们都会在B超单子上注明要做“贾立群B超”。传来传去的就有了“贾立群牌B超”的说法。贾立群主任承诺,只要不出差,24小时,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天夜里被叫起来19次。为了能给更多的孩子做上B超,贾立群主任已经有20多年都吃不上中午饭了。饭都是晚上七八点下班后才吃。

30多年来,贾立群主任经常加班加点,也经常忽略了家人。一次,为了一个小孩做肾脏穿刺,孩子特别胖,哭闹得厉害,图像看不清楚。贾立群主任就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用探头引导着肾内科医生小心地进针。不知不觉地,2个多小时过去了,窗外一直下着瓢泼大雨。()最后穿刺成功了,才突然想起来,他的7岁的儿子放学后还在汽车站等着接呢。当贾立群主任飞跑到了车站,看见儿子还站在大雨里等着呢,浑身都浇透了,连书包里都灌满了水。听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很多家长都给送红包,贾立群主任不要。家长们都以为是客套,就硬往兜里塞,经过来回的撕扯,白大褂的兜全给撕坏了,贾立群主任干脆就从里面把兜口给缝死。再有家长塞钱的时候,怎么塞也塞不进去。

作为一名护士,我要以贾立群主任为榜样,认真学习他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多为患者着想,从小事做起,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充分发挥青年团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勤恳恳的工作,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向党员们学习,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贾立群事迹观后感二

通过学习贾立群,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和精神情操,使我深受感动。我们要学习贾立群。贾立群,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基础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副教授。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第三届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优秀百姓宣讲员、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近期获得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候选人荣誉称号。

首先我们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正气、德艺双馨、廉洁行医、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务实忘我,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做好工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全面展示了首都共产党员人民至上、为民服务、岗位建功、清正廉洁的精神风貌。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医生,看着一个个患儿从我们这里健康、快乐地走出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北京人民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首都人民的工作状态同样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我们要把清正廉洁、忘我奉献的精神风貌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要学习贾立群同志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勤奋敬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在贾立群湖眼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他总是把党和人们的需要做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忘我工作是他几十年主要的生活方式。贾立群同志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在门诊第一线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沈颖感慨地说:“为了方便患者,他的生活半径一直局限在5公里以内。是他对患儿至诚的关爱,对超声事业无限的热情,让他付出多少都无悔无怨!”他把患者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以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和献身负责的实际行动,展示了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第三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兢兢业业、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我们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北京精神”,以人为本、厚德载物、服务人民。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扎根基层,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贡献。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我,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总之,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是深刻的党性教育,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他高度的从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优秀的品质,勇敢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情操,都值得我们学习。他干干净净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使我们敬佩。我们都要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第5篇:品牌医生贾立群

“品牌”医生贾立群

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行医36年,秉持“做人要做出品牌”的信念,凭着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在患者和同行心中树起了品牌。

7月28日,中央宣传部在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贾立群的先进事迹,播放了视频短片,现场展示了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创作的反映其先进事迹的楹联、诗词和小传。贾立群现场领取了“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B超神探”:树立诊断“金标准”

走进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诊室外的队总是排得很长。婴儿啼哭,家长焦躁,让狭小的房间更显局促。

在这里,很多家长带孩子做B超检查时,都要点名做“贾立群牌B超”。“这台机器加上我就可以叫‘贾立群牌B超’了。”贾立群解释说。家长们这才明白贾立群不是B超机的牌子,而是医生的名字。

“这个误会让我感到温暖和信任。”贾立群说。

北京儿童医院的资料显示,36年来,贾立群先后挽救了2000多个孩子的生命,确诊了7万多疑难病例,有的病例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沈颖说,由于贾立群的B超诊断总是和外科医生在患儿手术中见到的完全一致,所以同行都说他是“B超神探”。

2008年2月以来,贾立群连续检查出数十例“肾结石”患儿。敏锐的贾立群和临床医生发现这些孩子均有三鹿奶粉喂养史,遂向上级报告。同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暴发。贾立群凭借对这类患儿的超声检查经验,在短短3小时内便制定出“毒奶粉肾结石”的全国诊断“金标准”。

“既然有了‘贾立群牌B超’这个品牌,我就得一辈子对这个品牌负责。”贾立群说。 “24小时医生”:对患儿如亲人

“只要患儿需要,我24小时,随叫随到。”贾立群承诺。

妻子说他脑子里不装别的,下班时间也不归自己,节假日从不敢走远,甚至还有理发理半截就赶去医院的时候。夜里急诊室什么情况都有,有时一夜要被叫起多次,“一晚上净在那里仰卧起坐了”。

北京儿童医院日门急诊量近万人次,六成以上是外地患儿,每天做B超的队排得很长,等待的家长们往往催促医生“快点”。贾立群告诉他们:“我吃午饭以前肯定给你们做完。”(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其实很多患儿家长可能不知道,贾立群已经有20多年上班时不吃中午饭了。“我的中午饭都是晚上七八点下班后才吃。”贾立群说,“你想啊,孩子们做B超都是饿着肚子的,我当医生的能扔下孩子到点去吃饭吗?”

在急救室值夜班的外科宋医生目击过这样的一幕:贾立群抱着一个孩子大步流星往急救室跑,家属跟在他身后。“快,快,严重血性腹水,紧急手术!”贾立群迅速把孩子放下,主刀医生说再晚一会儿,孩子就没命了。

宋医生小声问他:“你给家长发个报告让家长决定啊,万一出意外,担多大责任啊!”贾立群说,情况有多危险家长不懂,我们懂,该担的风险就担吧。

“缝兜大夫”:谢绝每一个红包

家长们感激贾立群,想往他口袋里塞红包。他索性把白大褂上的口袋都缝死了,因此被患儿家长们称作“缝兜大夫”。

衣兜被缝死了,可还是有家长想出各种花样感谢贾立群。他每次都能巧妙地完璧归赵。“要么直接退给家长,要么拿着红包直接给患儿去交住院费、检查费,要么等下次复查时悄悄塞进孩子衣兜等。”

虽然缝上口袋,但他诊室的门和温暖的心向患儿敞开。

在他去厕所时,常有家长尾随而至,摇着他的手臂求加号。“来这儿看病的大部分是外地孩子,早一天检查,就省一天住宿费。”贾立群说,拒绝的话说不出口,就答应加号。自那以后,每次上厕所都有家属跟随要求加号,这也被家长戏称为“摇号”。

像他这样资深的专家,一家3口仍住在医院附近4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里。沈颖曾经问过贾立群:“你怎么不换啊?”“我怕住远了,医院找我不能及时赶回来,误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医术高超、病人信赖、百姓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梦想。”贾立群说。

采访时一位患儿家长说,谁说只有“贾立群牌B超”是品牌,贾大夫的这种精神更是品牌。

梦想当信念 付出是快乐

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36年如一日,真诚服务每位患儿,赢得患者家属交口称赞;他更以精湛的技艺、高尚的医德,成为京城响当当的品牌名医。

贾立群令人信服,在于他把工作当事业,成就了事业上的高度。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才会有精益求精的动力,创出“比CT还准的‘贾立群牌B超’”,确立B超机诊断多种肠道疾病的国际“金标准”。

贾立群令人景仰,在于他对患者始终怀着至深的爱。正是出于关心患儿,深感看病贵,他才会努力想办法,把部分患儿的住院手术改为门诊微创治疗,大大降低患者的费用。只有真正把患者放在心里,才会下定决心“不让一个孩子在自己手里漏诊、误诊”。他常说:“病人风险多大,病人不知道,但医生清楚,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这些朴实的话语,透出一名白衣天使对于病人的责任和担当。

贾立群令人尊敬,在于他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急诊患者,他能“24小时随叫随到”;为拒收红包,他会把白大褂兜缝死。忠于职守、忘我投入的干劲,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韧劲,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品质,就这样融于一身。

改革探索需要创新,更需要无畏的勇气。以贾立群为镜,把梦想当信念,把付出当快乐,始终坚守工作岗位,我们的社会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品牌”人物。

推荐第6篇:雷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报告会

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于是,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牢牢地印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今天,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我们遂宁一中高兴地迎来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事迹报告团”。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光临今天报告会现场的领导,他们是: 遂宁市关工委执行常务副主任 柴应荣 遂宁市关工委执行副主任 熊高仲 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团常务副团长 文福华 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团常务副团长 李继业 遂宁市雷锋展览馆馆长 何成茂 遂宁市教育局关工委执行主任 敬天富 遂宁市教育局关工委执行副主任 贺益清 遂宁市教育局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向 杰 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个团成员 徐纯杰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我宣布:遂宁市关工委、遂宁市教育局、遂宁一中《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报告会》现在开始! 下面进行报告会的第一项议程,

一、请遂宁一中党总支副书记杨玲宁同志讲话。(谢谢杨书记)

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二项议程,

二、请遂宁市关工委宣传报个团成员徐纯杰老师主持今天的报告会。

谢谢报告团徐老师的精彩报告。 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三项议程,

三、请市关工委执行副主任熊高仲讲话 (谢谢熊主任)

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四项议程,

四、请市教育局关工委执行主任敬天富同志讲话 (谢谢敬书记)

接下来进行报告会的第五项议程,

五、请全体起立: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报告会非常感人,非常成功。雷锋叔叔的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心中一盏不灭的的灯,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征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上?这段话曾作为雷锋的生活准则广为传颂。3月5日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我衷心地希望全体同学将雷锋叔叔的这段话作为奋斗目标,让我们厉行节约,把今天报告会的内容在班上讲给其他同学听,响应号召,为社会、为学校、为班级作出一点奉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根、开花、结果,愿雷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感谢今天到场的领导和报告团的成员,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报告。

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让我们全体起立,以热烈的掌声欢送领导离场。

推荐第7篇:贾立群同志优秀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贾立群同志优秀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贾立群,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和精神情操,使我深受感动。我们要学习贾立群。贾立群,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基础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副教授。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第三届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优秀百姓宣讲员、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近期获得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候选人荣誉称号。

首先我们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正气、德艺双馨、廉洁行医、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务实忘我,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做好工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全面展示了首都共产党员人民至上、为民服务、岗位建功、清正廉洁的精神风貌。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医生,看着一个个患儿从我们这里健康、快乐地走出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北京人民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首都人民的工作状态同样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我们要把清正廉洁、忘我奉献的精神风貌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要学习贾立群同志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勤奋敬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在贾立群湖眼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他总是把党和人们的需要做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忘我工作是他几十年主要的生活方式。贾立群同志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在门诊第一线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沈颖感慨地说:“为了方便患者,他的生活半径一直局限在5公里以内。是他对患儿至诚的关爱,对超声事业无限的热情,让他付出多少都无悔无怨!”他把患者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以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和献身负责的实际行动,展示了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第三要学习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兢兢业业、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我们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北京精神”,以人为本、厚德载物、服务人民。贾立群同志心系群众,扎根基层,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贡献。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我,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总之,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是深刻的党性教育,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他高度的从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优秀的品质,勇敢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情操,都值得我们学习。他干干净净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使我们敬佩。我们都要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第8篇: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义富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听完之后,我不由自主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输入“竹山王义富”,找到相关网页153篇,脑海里不停涌现的尽是这位老人辛勤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节俭朴实的一幕幕画面,而今天,这位老人却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做的工作都是我应该做的工作,我的事不值得宣传,也不应该宣传……”作为报告会的开头,所有人都被这句朴实的话语打动了。

尽管已经对王义富同志的事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但我仍然无法概括王义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谁呢?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他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或者,他是某些人心目中的傻子?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现在,像具有王义富这样精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王义富同志身上,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的默默奉献精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同志都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对淡泊名利这一点,却很难做到;我们都遇到过挫折,但很多时候都没有勇气去克服、继而再用一如既往的态度学习工作;也许我们都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过,但或许只是一年、两年,而王义富同志,一做就是十几年而没有一句抱怨;或许我们都可以容忍我们的才华在短时间内不被发掘,也可以容忍短暂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我们却难以接受长期性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王义富面对曾经的进城和提拔的机会,却不争不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王义富同志是位沉默的老人,他平时话不多,尽管他现在出名了,但他不骄不躁,仍然保持低调的作风,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只有沉默,才能更好的工作,我相信,这正是王义富同志的做人原则。对于年轻人来说,王义富同志的事迹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取得了一点成绩,难免洋洋得意、喜好炫耀,而当我们遇到困难,也难免抱怨两句;遭遇大的挫折,我们则容易气馁、退缩,在王义富精神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王义富同志是位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自小爱看书报,自学成才,他创作的《硬会计》现代戏、《十星歌》、《社会主义荣辱观彩船歌》、《新农村建设\'三字经\'》等作品,把握时代脉搏,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幽默风趣,句句押韵,风格独树一帜。我们都难以想象,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如今的成绩啊!

王义富同志做的都是很平凡的事,甚至于在写他的事迹时,我们找不到典型,但如果要细数他为老百姓做的实事,我们则需要花上几天几夜,我们再看网上论坛对他评价,好评如潮,他是一位深得人心的好干部,这些,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写到这儿,我终于可以概括王义富同志是个怎么样的人了:他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他心系群众、公正无私、为人正派、原则性强;他淡泊名利、心胸开阔;他勤奋好学、与时俱进……;他是一块经久不衰的金子,所以他走在哪里都会发光;他沉默,但他用笔杆子为老百姓说话;他有一股埋头苦干的傻劲,但绝不是某些人所谓的“傻子”,他是具有常人不具备的高尚情操,他是用他沉默的奉献践行“八荣八耻”精神,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推荐第9篇:王国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讲话稿

王国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讲话稿

同志们:

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美收官之际,卫生系统召开王国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感到,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很有意义。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王国平同志的先进事迹,患者代表杨XX、XX乡卫生院职工梁XX、XX报社记者苏XX等几位同志,分别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诠释了王国平同志的可爱之处、可敬之事和可贵品质,都说得很好,对我们在座每个人来说,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一次群众观点的生动教育。

借今天的机会,我想结合自己的体会,讲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王国平是我们身边的人,他的事迹可学习、他的精神值得学。

国平同志是一名非常普通的村医,过去我们叫“赤脚医生”,顾名思义,就是走村串户、给村民们看病打针的一个乡村医生。国平同志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为什么觉得他的事迹感人,他的精神可学呢?最起码的一条是,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健康服务,而且是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何为优质,我认为就是竭尽自己全力、实实在在的服务;何为高效,就是不仅不赚黑心钱,不买假劣药,还能让群众花小钱治好病,就是这样的服务;何为便捷,当然就是随叫随到、态度热情的服务。这三点,是每一级医疗单位、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该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做好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结合本院、本单位、本人的实际去认真思考。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做,凭良心去做,都能做到。王国平的医术和我们县医院、乡镇医院的许多同行相比,肯定不是最好的;他所在的卫生所,更是和县乡两级医院的条件无法相比;就连他自身的身体条件,也和我们健康人无法相比。但在这方面,王国平同志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所以,我说王国平这样的典型,既可望又可及,既可敬又可学。

国平同志是我们全县卫生战线、特别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代表。他工作在一个很平凡的岗位,可就是在这样小小的舞台上,他能克服身体、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困难,任劳任怨、恪守本职、默默奉献,一干就是十多年,凭的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凭的是视百姓为亲人的崇高医德,凭的是钻研业务、竭诚服务的职业操守,所以赢得了家乡父老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尊敬。我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国平同志能被评为“平定好人”、“全市优秀乡村医生”、“全县十佳乡村医生”,就是最好的印证。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为了普通百姓、心甘情愿服务的奉献精神;我们看到了一种追求,一种困难面前不低头,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我们看到了一种境界,一种舍弃我一人,服务一方人的境界。从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全县卫生战线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默默无闻、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我想,这种精神、这种追求、这种境界,正是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也是当前我们推进全县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的一种正能量。所以,我讲王国平的先进事迹、王国平身上展现出的可贵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第二层意思,要以王国平为榜样,对照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对照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追求。

学习王国平,首先要学习他的可贵精神。我们选树典型,不仅是要弘扬正气,更是要让我们从先进身上看到差距,从先进身上汲取力量,让我们学有榜样。王国平就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热爱本职工作、勤奋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尤其要学习他把群众当亲人、竭诚搞服务的奉献精神。

学习王国平,贵在行动,贵在坚持。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卫生系统和全县各单位一样,较好地整改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这种变化,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得见、感受得到。同时要看到,“四风”问题具有反复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因此,我们卫生系统学习王国平,一定要结合实际,一定要与反对“四风”问题结合起来,与抓好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要从我们日常的不经意的小事学起,从平时的工作细节学起,比如工作纪律上迟到早退的问题,对待患者微笑不服务、甚至态度不好的问题,对待学习不重视、业务不钻研的问题,等等。我想,通过持之以恒地改进这些作风上的小问题,就让人民群众看到大变化,学习王国平就不是一句空话,就落到了实处。

学习王国平,既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卫生系统3000多人,是全县的大系统。王国平是我们卫生系统走出来的先进,竖起来的典型。作为卫生系统的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理所应当先学一步,而且要学出成果,形成热潮。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从局长到副局长,从医院院长到卫生院院长,要先从领导带头、示范先行做起,不仅要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更要做出“向我看齐”的行动,给下面的环节干部,给基层的同志带个好头。二是每位党员要对照学习。王国平入党时间不长,但与我们好多党员相比,特别是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相比,大家扪心自问,有没有差距,自己心里最清楚。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作为一名党员,不只是一个身份,更应该是一面旗帜。所以,我们的每位党员,特别是卫生系统的党员,都应该对照王国平,检查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工作,为普通群众当好先锋模范。三是普通职工要人人学习。王国平也是一个普通人,来自于普通群众。我上面讲了,他所做的事情,和大家每天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份对工作的用心,多了一份对群众的真情,学习他并不难。大家和他一样,身在最基层,处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或者叫“最后一公里”。平时和普通百姓打交道最多、最密切。希望大家人人像王国平一样对待工作、对待群众。我想,做到了这一点,再琐碎繁杂的工作,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做人做事的价值,再不理解我们辛苦的患者,也能赢得他们对我们的尊重。

第三层意思,要以开展学习王国平活动为契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药卫生事业。

医药卫生事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事业,医药卫生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全县人民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幸福,可以说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近年来,全县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建立覆盖城乡的医保体系、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食品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奖”、“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优秀县区”等几项荣誉。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医药卫生工作,还有不少环节和方面的基础很薄弱,我们医疗队伍的能力素质、服务质量,与全县人民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切实加以解决。

这次卫生系统广泛深入开展学习王国平活动,不仅是加强全系统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全县医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更好发展的一个有利契机。希望卫生系统上下,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难点问题,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扎实抓好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卫生执法监督,杜绝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探索建立“病有所医”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特困群众无钱就医的问题。要牢牢把握医疗卫生服务群众的正确方向,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水平。要切实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互信,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要进一步引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成效,办好人民满意的医药卫生事业。

同志们!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希望大家以王国平同志为榜样,努力将学习的热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效,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群众!

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义富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听完之后,我不由自主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输入“竹山王义富”,找到相关网页153篇,脑海里不停涌现的尽是这位老人辛勤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节俭朴实的一幕幕画面,而今天,这位老人却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做的工作都是我应该做的工作,我的事不值得宣传,也不应该宣传„„”作为报告会的开头,所有人都被这句朴实的话语打动了。

尽管已经对王义富同志的事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但我仍然无法概括王义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谁呢?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他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或者,他是某些人心目中的傻子?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现在,像具有王义富这样精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王义富同志身上,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的默默奉献精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同志都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对淡泊名利这一点,却很难做到;我们都遇到过挫折,但很多时候都没有勇气去克服、继而再用一如既往的态度学习工作;也许我们都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过,但或许只是一年、两年,而王义富同志,一做就是十几年而没有一句抱怨;或许我们都可以容忍我们的才华在短时间内不被发掘,也可以容忍短暂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我们却难以接受长期性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王义富面对曾经的进城和提拔的机会,却不争不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王义富同志是位沉默的老人,他平时话不多,尽管他现在出名了,但他不骄不躁,仍然保持低调的作风,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只有沉默,才能更好的工作,我相信,这正是王义富同志的做人原则。对于年轻人来说,王义富同志的事迹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取得了一点成绩,难免洋洋得意、喜好炫耀,而当我们遇到困难,也难免抱怨两句;遭遇大的挫折,我们则容易气馁、退缩,在王义富精神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王义富同志是位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自小爱看书报,自学成才,他创作的《硬会计》现代戏、《十星歌》、《社会主义荣辱观彩船歌》、《新农村建设’三字经’》等作品,把握时代脉搏,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幽默风趣,句句押韵,风格独树一帜。我们都难以想象,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如今的成绩啊!

王义富同志做的都是很平凡的事,甚至于在写他的事迹时,我们找不到典型,但如果要细数他为老百姓做的实事,我们则需要花上几天几夜,我们再看网上论坛对他评价,好评如潮,他是一位深得人心的好干部,这些,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第11篇:观《张敏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观《张敏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3月25日,参与观看了支队举办的张敏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站在时代潮流的风头浪尖上,如何适时的把握自己,把握机遇、创造机遇,积极推动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为时代潮流所摒弃,这是此次观听张敏先进事迹报告会给我最大的感触!

先进事迹报告中体现出张敏同志“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完美诠释了一名政法干警应有的忠诚本色。张敏同志是新时期全市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是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忠实实践者,是全市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优秀典范。张敏同志用实际行动彰显了__共产党员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认识到要充分认识学习张敏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意义,自觉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真贯彻学习张敏同志的先进事迹:

一、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确保关键时刻站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誓死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强化心系群众、执法为民的宗旨理念;

二、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执法为民的宗旨理念,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真正把执法办案的过程变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过程。要坚持依法办事、公正执法的价值追求。

三、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公正执法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强化公正执法意识,提高公正执法能力,努力通过执法办案来弘扬正气,伸张正义,切实为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做出积极贡献。要弘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四、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洁身自好,切实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我要以张敏同志为榜样,无私献身于本职工作,决心做到“四个要”,一定要富有激情,我要用良好的心态,愉快乐观的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使单调的日常工作变成充满激情与成就感的事业,创造遗留的业绩。二要注重学习,我要带着需求学,带着方法学,不仅是自己看书,更重要的是寻找新的载体,深入基层,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沟通,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组织工作中。三要讲究细节。细节构筑完美,我只有认真和用心,注意工作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担负起组织工作的重任。四要体现高效。我必须依靠团队来有效的开展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工作设备来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才能做好组织工作,切实地为人民服务。

第12篇:王顺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为人民服务再苦再累都幸福四川省木里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员 王顺友1985年,走了一辈子马班邮路的父亲,把他手中的马缰绳交给了我,对我说“父亲老了,走不动了,这个班今后就交给你。”那年我才20岁。我走的是父亲走过的路,一走就是20年。我走的路都是高山和峡谷,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大多数时候只能露天宿营,在山岩底下、草地上、大树

底下搭个简易的帐篷就睡。一路上,先要爬山,翻海拔4000多米的察尔瓦雪山,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冷得要命;下山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气温40多度,又热得要命。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口冰块。最苦的是雨季,常常摔得浑身是泥,夜里也只能裹一块塑料布睡在泥水里。到了晚上,山里更是静得可怕,我燃起火,也想家中的妻子儿女。其实,这些年来我最难受的是觉得对不起我的家人,特别是对不起妻子和父亲。但我不能对不起邮路上的父老乡亲。高原上的各民族兄弟,都讲究做人要实在、诚恳、厚道。说实话,乡亲们对我太好了,组织上对我太关心了,省、州邮政局领导多次到木里看望我,还改善了我家的住房条件,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报答不了。我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怕别人说我工作没做好,对人不厚道。只要大家说我是个好人,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就满足了。乡邮员是党的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邮政局干部 邵建洲我们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木里县位于凉山州西北部,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00多座,5000米以上的有20多座,1.32万平方公里的范围里仅有13万人居住,而且90的人口分散居住在大山里。这里,通过马班邮路,党报党刊、政策文件才能尽快地送到偏远的乡村,党的声音才能传到木里的每个角落;通过马班邮路,远方亲人的问候才能温暖着家乡父老的心田。所以,那里的老百姓都把邮政看得非常神圣。在他们的心目中,乡邮员是党的人,是政府的人。多年来,木里县马班邮路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王顺友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王顺友走的是一条异常艰难、充满危险的路。邮路沿马帮踩出的羊肠小道在大山深处蜿蜒,许多路边是悬崖绝壁,稍不注意,就会跌落下去;邮路经常遭遇山体滑坡、山洪暴发以及四处出没的野兽,有时甚至还会遇上歹徒;单人独马走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峡谷中,往往几天看不见一个人影。但在木里县邮政局的记录中,20年来,王顺友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他平均每年投递各类邮件近万件,投递准确率达100。王顺友是我们的亲人四川省木里县倮波乡干部 扎西龙布倮波乡是王顺友马班邮路的终点站,离木里县城有180多公里。那里既不通公路,也不通电话。在我的眼里,王顺友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不管到了什么地方,总是邮包不离身,不仅白天要背在身上,晚上他也会把它枕在头下睡觉。途中要是遇到雨雪,不管自己是不是遭罪,他总是像爱护命根子一样地保护邮件。倮波乡的高山上有两个村,离乡政府有几十里路。为了让这两个村的老乡能尽快地收发邮件,王顺友每次都绕道走上七八个小时。这两个村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而且很多人都不识字。王顺友每次到这些人家投递邮件,乡亲们总会请王顺友当面把信打开,读给他们听。如果要回信,他还会拿出纸笔帮人写好,分文不收地带回县上,自己掏钱将信件寄往外地。可王顺友总说,这么多年来,要是没有乡亲们对我的照顾和帮助,我王顺友可能早就死在这条邮路上了。王顺友就是这样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不停歇地穿行在雪域高原、深山峡谷,不求索取,不图回报。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工作任务也并不复杂。可他用他的信念、执着和热情,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爸爸,我为你骄傲凉山民族中学高一学生 王银海我叫王银海,是王顺友的儿子,今年17岁,现在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爸爸很少在家。我只知道爸爸在邮政局送信,十天半月才牵着马回家,回家后就忙着整理邮件,一两天后,他在天不亮的时候又匆匆地离开了。我先是在老家的白碉乡小学读书。8岁那年,爸爸为了让我受到更好的教育,把我带到县城附近的博瓦乡小学读书。我11岁时,爸爸在县城给我租了一间小木头房子,我一个人住在那里。就在这间小屋子里,我读完了小学,考上了县里的初中。我已经完全习惯独自一人生活。爸爸很久才能来看我一次。每次父子俩呆在一起的时间,也就那么一顿饭的工夫。爸爸每次来总是在一旁呆呆地看着我,偶尔问我一两句钱还有没有学习怎么样完了,他说一声那我走了。我就回答一声嗯。我知道他心里是爱我的,嘴里却说不出来。爸爸每次来,马鞍、马褡子堆满一屋,满屋都是马臭味,可我一闻到这种气味,心里就踏实,就有安全感,睡觉也香。我已经长大了。我知道,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木里在变化。我理解,爸爸的工作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家庭,他为他们

送去党的政策和关怀,送去亲人的问候,我为有这样的爸爸感到自豪和骄傲终生难忘的随行采访四川省凉山日报社记者 石进今年1月,我和我的同事一起,跟踪采访了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我们先见到了王顺友的妻子韩萨,她今年46岁。韩萨大姐是一个善良、贤惠、能干的女人。王顺友每个月在家里只有两三天,全年回家的时间不到40天。韩大

姐一个人要抚养一双儿女,忙地里的农活,喂养牲畜等等。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动,她身体瘦弱,面色苍老。她说自己是一个孤孤单单的女人。好几次,她病倒在家里几乎丧命,可王顺友却在邮路上根本无法知道。1月12日,我们和王顺友一起踏上邮路。一出门就是翻山。枯燥乏味的爬山下坡,那种走法让人双腿打颤,最后都完全麻木了。当到达海拔4000多米的察尔瓦山顶时,气温达到摄氏零下二三十度,肆虐的寒风夹杂着雪花直往脖子里钻。走在雪地里的王顺友,侧偏着头,他戴着单薄的邮政帽,根本无法抵御风雪。那天晚上,我们挤在四面灌风的帐篷内,睡在冰冷刺骨的雪地里,根本无法入睡。我默默地想着王顺友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工作生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在支撑着这个看上去并不强悍的男人?现在我的耳畔常常出现王顺友这句话:人民邮政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代表党和政府为老百姓服务的。

第13篇:观看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观看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11月23日,大化瑶族自治县组织全县干部职工收看人民健康好卫士、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蓝云同志生前是该县板升乡弄丛村的乡村医生,1988年高中毕业后,曾在该村小学做一名代课教师。在目睹偏远该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买药难后,毅然弃教从医。平日里,他刻苦钻研医术,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赢得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被当地人称为“生命的守护神”。2006年,蓝云同志不幸患上鼻咽癌。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便动员妻子学医从医,并送其到卫校学习,让妻子继续挑起为山区群众防病治病的重担。2011年5月6日,蓝云同志病重去世,终年43岁。

报告会中,报告团成员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地介绍了蓝云同志生前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例,深情讲述了蓝云同志自尊自爱,淡泊名利,心系患者,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把蓝云同志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倾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

观看报告后,大家一致认为,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方位展示了蓝云同志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内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令人震撼,深受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蓝云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为该县的建设发展作出

第14篇: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后感(材料)

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义富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好范文版权所有,文秘工作者共同的天地!报告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听完之后,我不由自主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输入“竹山王义富”,找到相关网页153篇,脑海里不停涌现的尽是这位老人辛勤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节俭朴实的一幕幕画

面,而今天,这位老人却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做的工作都是我应该做的工作,我的事不值得宣传,也不应该宣传……”作为报告会的开头,所有人都被这句朴实的话语打动了。

尽管已经对王义富同志的事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但我仍然无法概括王义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谁呢?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他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或者,他是某些人心目中的傻子?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现在,像具有王义富这样精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王义富同志身上,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的默默奉献精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同志都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对淡泊名利这一点,却很难做到;我们都遇到过挫折,但很多时候都没有勇气去克服、继而再用一如既往的态度学习工作;也许我们都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过,但或许只是一年、两年,而王义富同志,一做就是十几年而没有一句抱怨;或许我们都可以容忍我们的才华在短时间内不被发掘,也可以容忍短暂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我们却难以接受长期性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王义富面对曾经的进城和提拔的机会,却不争不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王义富同志是位沉默的老人,他平时话不多,尽管他现在出名了,但他不骄不躁,仍然保持低调的作风,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只有沉默,才能更好的工作,我相信,这正是王义富同志的做人原则。对于年轻人来说,王义富同志的事迹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取得了一点成绩,难免洋洋得意、喜好炫耀,而当我们遇到困难,也难免抱怨两句;遭遇大的挫折,我们则容易气馁、退缩,在王义富精神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王义富同志是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好范文版权所有,文秘工作者共同的天地!他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自小爱看书报,自学成才,他创作的《硬会计》现代戏、《十星歌》、《社会主义荣辱观彩船歌》、《新农村建设\'三字经\'》等作品,把握时代脉搏,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幽默风趣,句句押韵,风格独树一帜。我们都难以想象,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如今的成绩啊!

王义富同志做的都是很平凡的事,甚至于在写他的事迹时,我们找不到典型,但如果要细数他为老百姓做的实事,我们则需要花上几天几夜,我们再看网上论坛对他评价,好评如潮,他是一位深得人心的好干部,这些,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写到这儿,我终于可以概括王义富同志是个怎么样的人了:他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他心系群众、公正无私、为人正派、原则性强;他淡泊名利、心胸开阔;他勤奋好学、与时俱进……;他是一块经久不衰的金子,所以他走在哪里都会发光;他沉默,但他用笔杆子为老百姓说话;他有一股埋头苦干的傻劲,但绝不是某些人所谓的“傻子”,他是具有常人不具备的高尚情操,他是用他沉默的奉献践行“八荣八耻”精神,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第15篇: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沈浩同志2004年放弃在省城工作的优厚条件到小岗村挂职是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组织的决定,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具的政治素质,那么2006年底被98个红手印留下来,又增加了他对基层农民、对小岗深厚的感情,体现了他作为政府公务员应有的公仆情怀。看看在小岗村民遇到困难的时候,沈浩是怎样做的:自己掏钱给刚出生的孩子买奶粉;冒雨连夜转移

住在危房里的困难户;带五保老人看病……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的评价是:“沈浩事事想到群众,考虑得周到细致,群众没想到的他都能想到,他就是我们的亲人。”这是肺腑之言。他将小岗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心里时刻装着他们,所以小岗人用98个鲜红的手印,挽留任期将至的好书记。他真正地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不是将为人民服务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嘴上。

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辛勤耕耘,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充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沈浩同志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令人敬仰。他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以模范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所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视群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大学生村官的经历是我今后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我更加珍惜青春时光,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以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五种精神”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真正做到为民、务实、勤奋、勤廉,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当好人民的公仆,切实改进作风,为实现我市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6篇:杨佳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杨佳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杨佳的自述 2011-05-07 22:54 (分类:默认分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如果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现在大家看得见我,而我却看不见大家……可是我的心和大家相通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活跃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也是南方人,我出生在湖南长沙,故乡山山水水令人难忘。从我家窗户望去就是岳麓山的美丽景色,山路上行人的身影看得清清楚楚,不时传来山脚下湖南艺校唱花鼓戏的声音。

从小我就爱跟父母去爬山,一路走来,爱晚亭、黄兴路,还有白鹤泉。山上有很多奇花异草,到了杜鹃花盛开的季节,红红的山花漫山遍野,好看极了。

中学我就读湖南师大附中,这是一所百年名校。我当时是理科实验班的学习委员和英语课代表,还是长沙市业余体校排球队员。郭沫若的那篇《科学的春天》和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对我影响很大,我的愿望就是将来做一名科学家。1978年我在读高一,正好赶上全国高考,因为成绩好,加上在长沙市中学生数学、英语竞赛均进入前三名,学校老师让我去试一试,我想,试试就试试!没想到一试就考上了郑州大学英语系。那年我15岁。

77级、78级的大学生有个特点,年龄相差很大,有30多岁的,也有像我这样的,其中有兄妹、有夫妻,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积聚了十年的精英,大家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回到久违的大学校园,个个都憋足了劲苦读。记得当时有一个口号,把失去的十年夺回来。我们同宿舍有7个人,我睡上铺,可半夜醒来还能发现下铺还有灯光。原来这位同学头上戴了一顶矿工帽,还在那聚精会神地看书呢。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种精神感染着我,我从小只知道学习是一种乐趣,到了大学,才知道学习是一项艰巨的劳动,才懂得了什么叫使命感和紧迫感。

开学第一天,外国专家立了条规矩,大家听了后面面相觑,他说:“no Chinese”(不说汉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挺难的。课堂上勉强做得到,课后呢,可就难了。为了约束自己,养成不说汉语的习惯,大家在房间里放了个存钱罐,谁要是说了汉语就要罚1毛钱,当时一毛钱很值钱。大家非常自觉,没几天存钱罐就满了,大家出去吃上一顿,可渐渐地,罐里的钱越来越少,大家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高,就连说梦话都在说英语。不到一年,我和我的同学迈出了外语学习中最关键的一步,实现了用英语思维的质的飞跃。

大学四年我加倍努力,在学校里我是年纪最小的,也是成绩最好的。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福克纳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论这本小说的主题思想及象征手法,美国导师SCOTT PUGH博士破例给我打了满分,100分,这也是郑州大学英语系有史以来的论文最高分。就这样,我提前毕业,进入青年教师进修班学习,成为英语系二年级精读课老师。

19岁,站在大学二年级的讲台上,台上台下年龄相仿,学生们都喜欢我这个小老师。按照当时的规定,工作必须满3年才让报考研究生,就这样,我22岁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4岁便是这里最年轻的讲师了。教硕士,教博士,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一路走来,阳光灿烂。

我从未想过,命运之手会将这一切全部夺走——1992年,我眼前的世界朦胧起来。先是讲课时读课文读错行,后来书上的字变得越来越模糊。更可怕的是,视力不行了,视野也变得越来越窄,就像舞台的大幕徐徐向中间合拢。医生确诊后悄悄告诉我父亲,父亲一夜白头,医生的诊断是: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我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可是,当新办的国家图书馆的借阅证递到手中,我已经看不清楚自己的像片了,我流泪了。

我想方设法在讲台上坚守,不肯倒下,周末和假期却不再去图书馆,而是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在求医问药的路上。西医、中医、针灸,甚至连最痛苦的球后注射,我都尝试过了,可都无济于事。终于,在一个早晨,我看到的是一片漆黑。那年我29岁。

失明的痛苦难以言表,尤其是像我这样一个中途失明的人,如果大家蒙上眼睛,试着去生活一天,可能多少会找到点感觉。可对我来说,这一体验就是整整19年。白天还是黑夜对我都失去了意义。适应黑暗的过程是一种煎熬。多少次,我在心里想啊,盼哪……天,怎么老不亮啊!

随之而来的还有婚姻家庭的破裂,他走了,也带走了心爱的女儿……我感到了做残疾人的艰难,残疾女性更难,而盲人又是残中之残!

一次坐公交车时,有人提醒我:“那儿有个座!”我却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拼命想:她说的“那儿”到底是哪儿呢?再想,一个生活中连“这儿”、“那儿”都分不清的人,那她生命的位置又在哪里呢?!

我像变了个人,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见人。熟悉的环境变得如此陌生,即便在自己家里也是四处碰壁,多少次,我被半开着的门、桌椅板凳撞得头破血流,身上常是青一块紫一块。举手投足处处都有危险,一迈腿踢倒了热水瓶,一抬手打碎了茶杯。为了适应我,家里的一切都变了样,原来放在屋子里的家具摆设全都靠了边。我变得沉默寡言,苦苦思索,我该怎么办?是在孤寂中沉沦,还是在困境中重生?

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到了导师李佩先生。她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是我国“两弹一星”功臣郭永怀先生的夫人。为建设新中国举家回国。他的丈夫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也是中科院力学所第一任所长,为我国成功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殚精竭虑,献出了生命。飞机失事的那一刹那,他和警卫员紧紧拥抱在一起,夹在两人身体之间的绝密资料完好无损。可是,两人的身体却无法分开,只能合葬。唯一的女儿也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一家三口只留下李老师一个人了。但是,李老师还在教学,还义务为学生补课,我研究生一毕业,她就带领我一道去了北大芍园参加阅卷工作,为中美联合培养物理博士生的CUSPEA项目选拔人才,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

导师的崇高信念和人格风范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我别无选择:只有面对现实,选择坚强,从头再来!

我像个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用盲杖探路,走着走着,竟把自己给绊倒了。用吸管喝饮料,一低头,吸管却戳伤了眼睛。现在大家看着我戴着眼镜,不是为了装饰,而是防止眼睛再受外伤。可我从不戴墨镜,那是因为我还想留住昨天,留住用目光和大家交流的习惯。我不肯告别阅读,不能看书,我就听书,录音机用坏了一台又一台。不能写字,我就学盲文。可是,30岁的我,盲校不收,只好通过电话向黄佳妮老师请教,从ABC开始摸起。用手指摸来代替眼睛看实在是太难了!就连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cabbage,我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每个字母c-a-b-b-a-g-e摸得清清楚楚,就是不解其义。一个英语教授尽然不知道“大白菜”这个词!过去的我,可是一目十行啊!

我有一个梦,我还想教书。可是,重返讲台谈何容易。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行路难。一个熟悉的声音对我说:“爸爸给你当拐杖!”就这样,失明19年,6000多个日日夜夜,冬去春来,我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臂,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风雨无阻。有几次在地铁换乘站上车时,由于人多拥挤,一不留神,我一脚踩空,陷进了车箱和站台的空档,腿磕破了一大块。父亲慌忙把我拽起,问我伤着没有,我强忍着疼摇了摇头说:没事,没事。

早上8点,我准时在教室迎接我的学生们,他们哪里知道,为了不迟到,我和父亲不到6点就出门赶路了。我依然写着漂亮的板书,学生们不会知道,我紧贴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丈量着尺寸。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们也不会知道,操作台的触摸屏上被我贴上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胶布作为记号。新学期上第一堂课时,我总要尽量多提问,学生们更不会知道那是我在用心记住他们的声音。当他们从报纸上电视里得知我的情况时,简直不敢相信,再次面对我,学生们潸然泪下。教学评估中,博士生们给我打了98分。他们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我们无法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在获取知识外,我们获得了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顺便说一句,写这句话的博士生班长,今天也赶来了,他就是为我们重庆争取到多个国家项目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4研究所罗木昌博士。

作家刘恒在报告文学《小杨教书》中写到:“听杨佳老师讲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优美的语调,优美的手势,优美的笑容,让平凡的教室洒满了圣洁之光!”

我还想写书。我开始尝试新的电脑语音软件,苦战数月,书一本本地出版了,有《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导师李佩先生亲自做序,并称“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令人起敬的著作”。

我找回了自信,看到了光明。

新世纪里,我所在的研究生院提出了创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的发展目标,我又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我还想读书,而且目标十分明确:要读就读最好的大学,要学就学最新的专业。2000年,我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师从于院长《软实力》一书的作者、全球化理论权威约瑟夫·奈。

哈佛老师上课很活,往往采用案例教学并借助于图像讲解,记得《微观经济学》第一堂课,老师一上来就挂了两张图:“这是里根时期的经济……”,“这是克林顿时期的经济”。大家看了一目了然,可对我来说却是一片茫然,只好课后加班。由于哈佛老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学生全凭记笔记,我用学校提供的一台特殊的键盘,每上一门课就按下一个开关键,等身边的同学帮我确认工作键的灯亮了后,我就随着老师的讲课熟练地打起字来。一堂课下来,同学们说,杨佳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

每次课老师布置的阅读量总不下500页,同学们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对我来说,就更不够了。因为我必须先通过扫描仪把资料一页一页扫进电脑,再通过特殊的语音软件把内容读出来。这样一来,时间全没了,只能靠拼速度了。我由原来每分钟听200多个英文单词,提速到每分钟听400个,几乎就是录音机快进时变了调的语速。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 paper还要参加许许多多的学术活动,就这样,我每天学习到凌晨两三点,不仅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超出学校规定,多学了3门课。

在哈佛我追随大师,我发现最具有国际化的肯尼迪学院的权威课程“领导艺术”里,竟然找不到我们中国领导人的身影。这不行,卓越的领导人,你们西方国家有,我们中国也有。但是,让哈佛教授把目光投向中国绝非易事。因为哈佛着眼于本国总统,更何况任课教师不是别人,正是30岁便入白宫,曾效力于尼克松、里根、克林顿等四位美国总统的哈佛顶尖教授大卫·戈根。我知难而进。我的论文《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被定为肯尼迪学院的范文。中国学子凭着对伟人的坚定信念和一腔爱国热情,使伟人精神超越了时空。戈根教授邀请我为他本学期的最后一堂课做总结发言,并为我赠书题词:“Jia, you taught us more.”(佳,你教给了我们更多的东西!)他为我破例打了哈佛最高分“A+”。哈佛同学把一篇有关我的专访“TURNING DARKNESS INTO LIGHT”(变黑暗为光明)挂到哈佛校园网上, 一时间“佳,我们的骄傲!”“佳, 我们的榜样!”……网上评论不断。

毕业典礼上,当我从院长约瑟夫·奈手中接过毕业证书时,他对我说:“congratulations jia, you\'re China\'s soft power!” (“祝贺你!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顿时,全场几千名师生自发起立,为我,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鼓掌欢呼。那一刻,我非常激动,感到无比自豪,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咱们中国人是好样的!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项目负责人捷克博森在致中国有关方面负责人的信中这样写到:“毕业典礼上杨佳赢得了全体师生起立,长时间的为她鼓掌。大家这样做是对她取得巨大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她所代表的国家的那种美和智慧以及一系列重要思想的肯定……”

哈佛学成归来,迎接我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光明世界。回国第2天,北京申奥成功,同年我国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研究生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在中国首创了《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课程,成功将哈佛MPA课程本土化,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欢迎,我的课程被挂到网上,创下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空中课堂”点击量第一的纪录;我所讲授的课程被评为“优秀课程”,自己也由“优秀教师”成长为“杰出贡献教师”和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志愿者工作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担任奥运会专家顾问期间,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制定了“NP3S”专业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我还担任了《科技助残全球化与标准化》科研项目负责人,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盲人女性。

2008年我第一次参加两会,就接受了一项光荣任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邀请我直播为期两周的“杨佳日记”(YANG JIA JOURNAL)栏目,开创了全国政协委员用英语全程对外宣传两会亲身经历的先河。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颇受好评,成为CRI品牌栏目。残奥会期间,我再次应邀主持 “杨佳日记” 专栏,以外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角度宣传中国残疾人事业。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认真履职,建言献策。我的建议《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被有关方面采纳。我还就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10多项涉及维权方面的问题在政协大会上呼吁;对节能减排等涉及多领域和政府政策层面的问题提交了提案。

其实,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008年,我随全国政协团在上海视察,一份急电使我中断行程,立即赶赴纽约竞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这是联合国新设的一个人权机构,其使命就是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到了纽约,我才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这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次联合国官员竞选,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全力以赴。有41个缔约国参加投票,23名候选人。根据公约规定“首届委员会由12名专家组成”。12名委员中,一半任期两年,一半任期四年。公约还规定“委员会成员应以个人身份任职,品德高尚,在本公约所涉领域具有公认的能力和经验”。能否当选?澳大利亚候选人罗纳德麦考伦教授一个月前就天天在联合国总部进行游说了。能否当选?我是中国政府提名的候选人,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我活跃在会场内外,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热情同各缔约国代表问候交谈。11月3日,也就是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前一天,联合国总部正式开始投票。角逐无声而又激烈,一轮、二轮、三轮,我在第一轮就高票胜出,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紧接着开始抽签,中国又幸运地成为任期四年的国家。

我忘不了,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主席给我发来了贺信,信中说:“担任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既是荣誉也是责任,相信你一定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联合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人权领域斗争尤为激烈。无论是在美国人把持的秘书处还是在委员会中,冷战思维明显存在。2009年2月,我参加了委员会首次会议,感觉处处受到排挤:要求发言,举牌子很长时间也不给机会,人家不理不睬;好容易争取到机会,发言的内容又被故意曲解;最让我不能容忍的是,我发现委员会领导层的人选中,世界五大洲唯独没有亚洲。议程草案中,关于领导者的选拔方式也明显与国际惯例不符。我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据理力争:该委员会口口声声谈人权,世界哪个国家残疾人最多?中国!哪个洲残疾人最多?亚洲!我的勇气、我的演讲赢得了满堂喝彩,得到委员会两次提名,最终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并在2010年年度选举中再次连任,成为四位官员中唯一的连任者。这既体现了各国委员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彰显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然而,中国的影响力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拼搏方可获得。联合国目前存在着将中文边缘化的趋势。去年2月举行的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在最终讨论通过委员会“工作方法和议事规则”时,秘书处突然发难,以联合国经费紧张为由,要求委员会工作语言中取消中文。我决不让步,联合其它委员,据理力争,最终捍卫了我们中华文化世界地位,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话语权。

委员会开展工作的第一年,2009年5月迎来了我国第19个助残日,我说服委员会主席特别向中国发来贺信。青海玉树 7.1级地震,我在第一时间请求联合国发表声明,这样做绝非易事。因为委员会当时正忙于讨论2月27日智利震后重建工作,根据青海玉树地震第一天的报道,无论从伤亡人数、地震强度还是受灾面积都不及智利地震,我力陈青海玉树地震的特殊性:一是高原地区,二是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偏远山区,会给救援带来更多的困难,需要给予更多的人道主义声援。我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北京时间4月15日凌晨2点44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和人权高专办,发表“关于中国青海玉树地震的声明”,对我国政府切实有效保障震区残疾人的各项权力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提出建议。这种闪电般速度,对于联合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被推崇为“中国模式”,成为应对突发灾害的成功范例,我也因此被推选为委员会“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专家组成员。就这样,我利用联合国这一平台,让世界把目光一次次投向中国。

地震也提醒我们,残疾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个健全人刹那之间就可能成为残疾人。众所周知,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其中有6.5亿残疾人,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个社区都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多样性的一部分,全社会都应该关爱生命、关爱残疾人。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也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宗旨,公约第一条明确指出:本公约的宗旨是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公约”生效迄今仅两年,反响强烈,已有147个签约国和99个缔约国。各国政府已经普遍认识到,如果忽略了残疾人这一群体,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哪一项都无法实现。

2010年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履约年,委员会开始审议《残疾人权利公约》首份国家履约报告,15个缔约国已向联合国递交了报告。按照规定,我国也于去年8月30日向联合国递交了首份国家履约报告,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题目是“走向世界,不断融合”。我刚从联合国开会回来,会上,我们审议了突尼斯的国家履约报告,接着就是西班牙、秘鲁和中国了。这标志着残疾人事业领域国际规则的执行刚刚开始,也意味着科技助残全球化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残疾人要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尤其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科技一定要先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美国打破了不加入任何国际人权公约的惯例,于2009年成为“残疾人权利公约”签约国,并有望于奥巴马任期内成为缔约国。在与残疾人息息相关的信息无障碍立法方面,美国先于中国于去年10月8日出台了21世纪新通讯法。去年年底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全球论坛,其主题就是:科技助残:全球机遇和挑战。美国正想方设法锁定全球6.5亿残疾人这个大市场。中国是世界残疾人口第一大国——8300万,具有悠久助残先进文化,早在《论语·卫灵公》中就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孔子,细致入微地帮助盲人乐师的故事。我们应抓住机遇,抢占阵地。作为崇尚科学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和九三学社社员,我已提出建议,创办“科技助残全球化研究中心”,填补世界空白。

作为首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我在开拓一个新领域,这一领域是人文外交、科技外交、人道外交的复合,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时机。

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通过我可以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看到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只有国家好了,残疾人才会好,残疾人好了,国家会更好。

我追随历史脚步一路走来,改革开放初期的我还是个心明眼亮的小姑娘,高考使我由一名高一学生变成了一名大学生。

人生无常,虽然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我眼前已变成漫长的黑夜,但我坚持走自己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

上周,在联合国残疾人委员会的第五次会议上,我再次当选副主席。再透露一个好消息,我刚收到哈佛大学的贺信,我荣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5月14日在美国颁奖。哈佛毕业十年,众多校友中,我作的工作再次受到关注,我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来自大陆的中国人(除了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此之前获奖的全都是外国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的成绩,归功于党,归功于亲爱的祖国。

今天,我能够在这里同大家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他们已是近80岁的老人,父亲带我去学校上课已力不从心。作为女儿,我很内疚: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但他总对我说:只要爸爸还走得动,就会继续带你走下去!

我感谢中科院领导对我的关爱,感谢中科院研究生院,我工作、学习、生活的地方,这里有我过去的光明,也有现在的灿烂!

我感谢九三学社对我的培养,在我人生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九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了我,给我温暖、给我力量,让我的生命充满阳光,犹如中央电视台的获奖片名“杨佳的阳光世界”。

我感谢中央统战部领导及中国残联、全国妇联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超越自我。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来!

感谢命运让我知难而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我们携手共进,战胜昨天,超越今天,迎接阳光灿烂的明天。

第17篇: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天在沪举行[图] 2011年2月27日 11:29 来源:东方网 作者:鲁琳 选稿:袁松禄

图片说明:今天上午,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

东方网记者鲁琳2月27日报道:今天上午,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中共云南省委联合举办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主持报告会并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红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出席报告会。

殷一璀在主持报告会时说,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后,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批示指出杨善洲同志事迹感人,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上海要以此次邀请报告团来上海作报告为契机,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活动,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重要内容,与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结合起来,与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加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教育,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杨善洲同志生前曾担任云南省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领导职务,他在领导岗位上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也不安宁”,他始终把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倾心倾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干好事,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1988年,杨善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婉言谢绝了按规定到昆明安家休养的厚意,毅然回到家乡施甸县,带领群众在家乡最高的山——大亮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发展经济。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杨善洲“自讨苦吃”,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只为让荒山变绿,群众致富:上山几年,杨善洲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冬冷夏闷的油毛毡棚一住就是9年;没有路,花甲之年的杨善洲自己挑担往山上运树苗;买树苗资金不足,杨善洲就提个口袋下山去捡人家丢掉的果核;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猪粪,给树苗做底肥;到垃圾箱里捡纸杯、碗装方便面的外壳,当营养袋,培育“百日苗”;坐长途车颠簸几百里,从怒江引来红豆杉,从大理引进梨树苗。22年的辛勤耕耘,大亮山在杨善洲和他带领的队伍手中变了样,重新披上了绿装,汇成了5.6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美国山核桃……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大亮山成了聚宝盆,整个林场经济效益达到了惊人的3亿多元。2009年,82岁的杨善洲又做了个决定,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了国家。杨善洲曾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2010年10月10日,杨善洲同志因病逝世,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要求不开追悼会、不办丧事、遗体火化。

报告会上,报告团的五位成员用亲身经历和感悟,用真挚的感情和朴素的语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介绍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让现场的听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位优秀领导干部、一位老共产党员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上海党员干部代表、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基层党组织代表约1000人参加了报告会。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 2011年2月28日 )

青山作证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亮山林场原场长自学洪

1988年3月1日,县里通知我到林业局报到。林业局的领导说:“杨善洲老书记退休了,省里安排他到昆明休息,但是他婉言谢绝了,要回我们老家施甸种树。现在抽调你们17个同志,和老书记一起上山筹办大亮山林场。”从那时起,我和老书记一起工作和生活了22年。

我清楚地记得,1988年3月8日,老书记带着我们,雇了18匹马,驮着帐篷、工具、粮食、锅碗瓢盆,登上了“半年雨水半年霜”的大亮山,开始了他22年的造林生涯。在张家大坪子,他把群众代表找来,召开现场大会,宣布成立“施甸县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在大会上,老书记说:“办大亮山林场,是我多年的愿望,过去我当地委书记,没时间来种树,现在,我退休了,有时间了,我就和大家一道上山种树,绿化我们的家园。”

那天晚上,我们搭起帐篷,挤在里面休息。当天夜里,大亮山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半夜,突然“呼呼”的刮起了狂风,一下子就把帐篷掀翻了。我们赶紧跳起来,这时,狂风裹着黄沙,吹得我们眼睛睁不开,脚也站不稳,远处还传来“嗷嗷”的野狗嚎叫声。等我们安顿下来,天就亮了,炊事员准备做早饭,这才发现锅不见了,我们四处寻找,终于在山谷里找到了被风吹跑的锅,锅里全是沙子。面对恶劣的环境,老书记坚定地说:“等到山绿了,风沙就会越来越小。栽下一棵树,山就会绿一小块,栽下几棵树,就会绿一片。我就不信这山绿不起来。”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老书记四处奔波采购苗木。有一次,老书记打听到龙陵县有树苗,就急急忙忙地带人赶到了那里,可是树苗已经卖完了;打听到昌宁县可能有,他马上又赶到昌宁,树苗买好后,天色已晚,他又连夜赶回了施甸,这一趟来回有300多公里。我们以为老书记太累了,会在施甸县城休息一晚,第二天才会上山。没想到他竟然赶着马帮,连夜把树苗驮运上山。凌晨3点多钟,当林场职工看到满身泥水的老书记时,都惊呆了。老书记却轻松地对大家说:“天亮就可以栽树了,这树苗多耽搁一天,就会影响成活率。”

除了种树,老书记又带领大家种茶。种下的茶苗长势喜人,但不久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鼠患,老鼠把将近400亩的茶苗啃死了,职工们非常心疼。老书记鼓励大家说:“茶苗毁了可以重新种,人的精神不能垮。”然而鼠害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治,看到大家泄气的样子,老书记说,种不成茶叶,我们就种松树。然而,华山松种下去之后,又被一种叫做“飞机草”的野草侵害。“飞机草”和小树苗争夺养分,很快就能把小树苗困死。这一次,受灾面积达到了5000亩。面对大家失望的样子,老书记说,你们看,只要小树苗长到50公分以上,根深了,叶壮了,飞机草就抢不过树苗了。我们种下十棵树,哪怕只能活一棵,也是一个胜利。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今年活一棵,明年活一棵,后年又活一棵,总有一天,我们会让大亮山都长满大树。

1999年11月,老书记在给树木修枝时,踩着青苔,不幸滑倒,左腿摔成粉碎性骨折。几天后,我去医院看望时,他迫不及待地问:“小自,快给我讲讲山里的情况。”我讲完林场的情况后,他拉着我的手,难过地说:“唉,我恐怕再也上不了山了。”半年后,老书记出院了,又回到了他热爱的大亮山,只是手里比以前多了一根拐杖。

经过20多年的奋斗,林场如今已人工造林5.6万亩,有的树直径已经达到了40公分,建起了茶园700多亩。当年老书记带着我们捡来的果核,已经长成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那300多亩果园,桃子、李子、桂圆、芒果,硕果累累,香飘十里,成了大亮山林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2010年8月,老书记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我闻讯立即上山采了两个松果和两个木瓜,赶到医院去看他。老书记不停地抚摸着从大亮山采来的松果和木瓜,对我说:“我一定要活下去,我还要回到大亮山上去种树!”

我陪着老书记度过了他最后的50多个日子。临终前,老书记用微弱的声音交代:“你们一定要继续种树,一定要管好林子;一定要把林场的收益按比例分给群众,不能让群众吃亏。”

2010年10月10日下午3时08分,老书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我们为他擦净了身体,穿好衣服,把一面鲜红的党旗覆盖到他身上时,我禁不住老泪纵横。

青山可以作证,老书记已经化做了大亮山上的一棵青松,永远站在山顶,凝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守望着大亮山下的父老乡亲!

生命的承诺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党委副书记吴连章

杨善洲老书记植树造林的大亮山,大部分位于我们姚关镇。当初,老书记要到大亮山栽树,乡亲们都劝他,那地方风吹石头跑,栽树根本不可能。可老书记说:“以前,乡亲们不止一次地来找我,让我多为家乡做一些贡献。我承诺过,就一定要兑现!只要我们有决心,就一定能把树种下去,而且一定能种活。”

当时,大亮山周边十几个村寨缺树、缺水、缺粮、缺电、缺钱,村民的生活处于“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的困难境地。缺水的问题特别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后人背马驮地运回来。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最后还要浇菜、喂猪。村里哪一家遇上红白喜事,做客的人不仅要送礼,而且还要提上一桶水,挂在礼单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个“礼簿”,还要建一个“水簿”。当别人家请客的时候,不但要还礼,特别是要足额归还“水账”。

20多年来,老书记带领大家,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把光秃秃的大亮山变成了望不到边的绿海。松树长高了,果树成林了,植被明显改善了,断水多年的溪谷又有了泉水。老书记还带领群众架起水管,将泉水引进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大亮山林场还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共计2.5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3万多亩甘蔗的灌溉任务。

乡亲们最真切地体会到老书记造林带来的好处,是在去年的大旱当中。2010年春夏,云南省大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长达半年的持续干旱使群众种不上地,喝不上水。但就在大亮山周边的村子,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流着甘甜的泉水,群众情不自禁地说:“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真不知道这样的大旱我们怎么熬过。”

老书记在创办林场的同时,还想方设法为周边的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首先是修路,雷打树村委会的8个自然村土质肥沃,盛产生态蔬菜,青菜、萝卜、卷心菜等都是出了名的,但长久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只能靠人挑马驮走几十里山路去出售,运不出去的蔬菜只能烂在地里!老书记跑省上、跑市里,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又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路需要一笔勘测费,为了节省这笔开支,他买来水准仪自己勘测。老书记带着錾子和手锤,和大家一起选石头,一起砌石头路,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时,大家去吃午饭了,他还在埋头选石头。18公里弹石路,就在老书记的带领下,朝着大亮山的边边角角延伸。

通电,也是老百姓多年的希望。老书记亲自带人到保山买来电线和设备,又和大家一起勘察线路,架杆拉线,几个月后,电架通了,芭蕉林村成了大亮山方圆几十里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子,村民们从街上买回来的灯泡终于亮起来了!电接通的那天,兴奋的村民们自发筹钱宰了一只羊,敲锣打鼓地送到了林场。那天晚上,林场职工和村民们联欢,到处都是欢乐的笑声,村民们笑啊、乐啊、跳啊,感谢老书记给他们送来了光明。

大亮山林场的发展,更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摆田村绿厂子村民小组原先是一个很穷的地方,老书记就把林场间伐剩余物交由村里去卖,用卖的钱买来了电线和电杆为村子接通了电,村民们从电视上学到了很多科技知识,并运用到玉米、水稻、烤烟、茶叶生产上,从此,家家修新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22年来,林区群众人均所得粮食从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2006年,林场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厂,加工间伐的林材。到现在,林场支付给当地村民间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劳务费超过36万元。

2010年8月老书记住院治疗,每天都有群众自发地到医院看望他。中秋节那天,四五十个姚关老家的农民,专门从100多公里外赶到保山,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和亲手做的月饼送给老书记。60公里外施甸县的群众来了,40公里外潞江坝的老百姓来了,保山城里的亲朋好友也来了,为了不影响治疗,医院只允许派几个代表进去,可其他人却一直围在病房外,久久不愿走开,期盼老书记早日康复。

大亮山的人民群众永远不会忘记:杨善洲对家乡人民许下的承诺,已经用他晚年22个春秋的艰苦奋斗,兑现给了父老乡亲。

父亲这棵树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小学教师杨惠兰

我是杨善洲的二女儿。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天,老师教给我一首好听的儿歌:“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回到家,我背给姐姐听,背着,背着,姐妹俩就哭了。

为什么哭呢?因为我们很少见到当时担任保山地委副书记的爸爸。我是3岁多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爸爸,妈妈让我叫“爸爸”,我却害怕得直往妈妈身后躲。不光是为我们姐妹哭,也为妈妈哭。爸爸长年在外,妈妈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粮食不够吃,她就上山找来野菜充饥;我和妹妹没有钱上学,她清晨上山摘野果,夜晚熬夜编粪箕、扎扫把,挑到街上去卖,一分一分地凑学费……

慢慢长大了,有人对我说:“你爸是地委书记,靠着这棵大树,你们一家有享不完的福。”其实我知道,爸爸这棵树,根本靠不上。不但靠不上,他还经常“阻止”好心人对妈妈和我们姐妹的帮助。那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是委屈,甚至有些怨恨他。

1970年,我妈妈生我妹妹,家里缺粮,一家人靠野菜掺杂粮度日。有一天,乡民政干部经过我家,看到这种情况,就送来了30斤救济大米和30斤粮票。后来爸爸知道了,责怪我妈说:“我是党的干部,我们不要占公家的一点便宜,领导的家属决不能搞特殊!这大米和粮票要攒了还给公家!”差不多过了半年,我妈妈硬是东拼西凑,才还清了这笔粮款。妈妈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公家归公家,个人归个人,我晓得他的性格,我可以少吃点,只是娃娃们饿着可怜啊……”

更让我们姐妹不能理解的是,爸爸担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时候,按当时的政策,妈妈和我们姐妹都可以“农转非”。爸爸身边的工作人员填好申请表后,向他报告,他却把申请表要了过去,锁进了抽屉里。一个地委书记,老伴和三个孩子竟然在老家当农民,说起来恐怕谁都不会相信,可爸爸就是这样做的。

爸爸去世后,在整理他的文稿时,我们读到了多年来埋藏在他心里的对家庭的歉疚:“我出来工作,家庭是很困难的,家有老母亲、老伴儿,后来又有3个娃娃,就靠老伴儿在家养老供小,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我对家庭欠债很多……我从地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大亮山种树,除了想为家乡的群众做点实事,就是想离家近一点,每个月都争取回家看看。”

爸爸其实是个很有感情的人,无论是对群众,还是对自己的家人。我读初二的时候,爸爸把我接到保山读书。在保山,每个月爸爸给我买好饭菜票,还给我6块钱的零花钱。有一次,我发现自己的枕头下多了一把梳子,后来才得知是爸爸给我放的,细心的父亲知道女儿已经到了爱美的年龄。还有一次,学校放假,爸爸特意回施甸老家来接我,因为担心赶不上客车,爸爸带着我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走小路。结婚时,爸爸没有给我买过什么,后来我有了孩子,爸爸来看我,发现一家人的衣服乱七八糟地塞在一个大纸箱子里,就给了我100块钱,让我去做个衣柜。

在爸爸的内心深处,他觉得这一辈子,歉疚最多的,就是妈妈。1996年我妈妈因胆结石住院16天,2005年因肺气肿住院13天,两次住院,爸爸都从大亮山赶下来,一直守在妈妈身边。他每天都会早早地买好早点带给妈妈,守到夜里很晚才回去,每次吃饭,他都要亲自端到妈妈的床前。然而他生病了,却不要妈妈去看他,陪他。就在爸爸最后一次生病住院时,妈妈到医院去看望他。爸爸一看见妈妈就说:“你怎么来了?你晕车,以后别来了,我不会有事的。”妈妈说:“我来看你一眼,你好了就回去。”妈妈在医院守了爸爸三天,这三天,不管如何疼痛,爸爸都强忍着不出声,那是因为他不想让妈妈担心。

意识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爸爸在状态稍好的时候,反复向我们交代:“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是你们的母亲。市里奖给我20万,我捐了10万给保山一中,6万给了林场,专门留了4万元给你们的母亲,你们要好好用,让你们的母亲安享晚年,她这一辈子不容易。”弥留之际,他挣扎着叮嘱我们,要把一部分骨灰埋葬在老家的后山上,将来陪伴妈妈。

对怀念父亲的人民群众来说,爸爸走了;对妈妈和我们姐妹来说,爸爸终于可以回家了。如今,只要我想到爸爸,浮现在眼前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参天大树。爸爸就是那棵大树,他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

公仆本色

云南省保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原主任段兴华

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时候,我是保山地委办公室秘书科的干部,跟随在老书记身边工作了12年,直到他退休。这些年,虽然不在他身边,但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带着我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温饱,关心群众疾苦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跟杨书记下乡,他就对我说:“在我身边工作要苦得起、累得起。”10多年里,我跟着杨书记,走遍了保山地区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一次,我随他去龙陵县木城乡调研,那个乡地处中缅边境,离保山差不多300公里,当时又不通公路,他带领我们绕道芒市,徒步前往木城。我的脚都磨起了泡,几次想停下来,看到杨书记一点休息的意思都没有,我也就不敢提休息的事,只能跟着他一直走下去。一路走,一路了解农民群众的困难和要求。花了四天时间,我们才到达乡政府,随后又徒步三天,跑遍了周围几个乡。根据这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十几天后,杨书记主持召开会议,制定了改变边境贫困乡村面貌的实施方案。

杨书记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期,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农业,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是他花费心思最多的事情。“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杨书记经常这样对我们说。

1978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杨书记叫上我跟他一起去板桥,给技术员毕景亮等同志拜年,当时,毕景亮同志他们正在板桥搞“京国92”杂交水稻试验。杨书记给农业技术人员拜年,这不是第一次了,但毕景亮同志仍然非常激动,他拉着杨书记的手说:“杨书记,您每次到外地出差,看到良种都要带回来,让我们搞试验,有点空就来跟我们一起插秧、除草、施肥、搞试验,大年三十还想得起来看我们,真是谢谢您了。”杨书记笑呵呵地说:“谢哪样谢?我要谢谢你们啊!你们的工作干好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保山的大事就解决了一半啦!”通过多年的努力,保山坝、施甸坝的水稻单产历史性地跨越了500公斤大关,农科技术员都由衷赞叹:“老书记真是咱们保山粮食生产的总农艺师!”

在粮食丰产丰收后,杨书记又开始思考如何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茶叶、甘蔗和其它经济作物。1980年10月,杨书记来到潞江坝的芒宽公社。他听说新光大队有个叫朱自祥的社员种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户”,杨书记跨进朱自祥的家,摸着咖啡树对他说:“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这一项收入就差不多2000元,好啊,你这个典型我们要马上推广。”看到杨书记放手让群众搞多种经营,有同志劝他,“还是慢慢来,搞四平八稳的事不会吃亏,书记的位子才坐得稳。”杨书记回答:“群众思变,群众思富,我们还能再拖后腿吗?如果想什么吃亏、乌纱帽之类的事情,就决不是共产党的干部!”

1985年5月,我随杨书记到龙陵县出差,县委在食堂招待我们吃饭,饭后我去结账,县委书记说:“这顿饭我请了。”在我们返回保山途中,杨书记突然问:“伙食费结了吗?”我说:“县委邱书记说他请”。杨书记生气地喊:“停车!”他掏出30元钱递给我,叫我回去结账。我只好下了车,站在路边,好不容易拦了一辆车,回到龙陵,付了饭钱,又坐客车回到保山。我找到杨书记,向他报告伙食费已经结了,我说:“伙食费结了6元5角,但来去两百多公里,车费就花了20多元,真不划算。”杨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账不能这样算!我们下乡,吃完了擦擦嘴巴就走,剩下的账谁去付?最后还不是摊到老百姓身上!”

担任地委书记的时候,因为杨善洲同志大力发展农业,和老百姓一起种田种地,着力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群众编了一首民谣:“家乡有个小石匠,参加土改入了党,头戴竹叶帽,身穿中山装,穿起草鞋搞农业,开渠引水当龙王。一身泥一身汗,大官儿不当,当什么?当种田郎。”

杨书记退休后,带领群众把荒山变成了林海。群众感激他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恩大德,又编了一首民谣:“家乡有个小石匠,当官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荒山披绿装,造福子孙千万代,为民服务永不忘。活到老干到老,大富翁不当,当什么?当共产党!”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当我听到这首新的民谣时,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老百姓这朴素的心声,表达出的正是杨书记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过的公仆本色。

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

云南省保山市电视台记者蓝天

2009年底,我接到台里的通知,拍摄一期关于杨善洲老书记的电视访谈节目。此前,我多次采访过老书记,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

1982年,土地承包工作完成以后,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带着司机赵从德到施甸县了解情况。到了保场公社后,他对司机说:“小赵,我要到处看一看,你等着我,如果到天黑不见我回来,你自己去找吃住。”说完他就下了车,取出车后厢的大竹叶帽扣在头上,朝地委在保场的样板田走去。小赵守着车等到天黑,还是不见杨书记的身影,就把车开到施甸县城,在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小赵又开着车回到杨书记第一天下车的地方。眼看太阳偏西,又是一整天过去,还是不见杨书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话不普及,没有传呼,更没有手机,小赵有些急了,找到了保场样板田,在那里遇到了一个老人,赶紧问他:“大爹,你见着一个戴大竹叶帽,穿黄胶鞋的人吗?”老人说:“哦,是不是说话还带着姚关口音?”小赵连忙说:“他是地委书记啊!你见他去了哪里?”老人说:“唉,这么大的官啊,看不出来嘛!怪不得他问了我家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又打听了一些村里的情况,卷了支草烟就走了。”

直到第三天,小赵才在木老元公社接着杨书记。在这三天里,杨书记究竟走了多少里崎岖山路,走访了多少户人家,了解了多少民生疾苦,掌握了多少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只有杨书记自己知道。

当年,杨善洲刚开始上山种树的时候,还有人嘀嘀咕咕,认为他就是想退休以后捞一把,几万亩森林成材后,一年可以分红几万元。20年后,杨善洲老书记兑现承诺,把大亮山林场的管理权全部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他自己分文不取。县里决定奖励他10万元,他也坚决不要。

坦率地说,作为一个年龄比老书记小了50多岁,和他隔着两个时代的年轻人,我虽然对这些故事深信不疑,但我仍然不能理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

面对面采访老书记的那天,我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问他几个问题。可是没想到,他一见面就跟我说:我今天就讲四个问题,讲完了我就走。坐下后,没等我问他,就一二三四总共三分钟倒背如流说完了植树造林的好处!看他着急要走,我赶紧提问:“我听说您家里人借钱在施甸修了房子,您却没有钱还债,最后只好把新房子卖了。您辛辛苦苦几十年,还住在旧房子里,心里不委屈么?”他脱口就说:“老是说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你到我家去看看嘛!我们家现在宽敞得很!”老书记的家我去过,三间瓦房加起来也就80多个平方米!我们去采访,摄像机都摆不开。我就反问他:“那也不怎样,跟别人比,还是差得老远。”他急了,大声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搞得富丽堂皇,群众却过着艰难的日子,我们能心安吗?”

那天,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老书记,您种的树,还有10多年才能成材,那个时候您已经90多岁了,您怎么享受啊?”我的话音刚落,他就毫不迟疑地说:“你这个姑娘呀,怎么会这样说。我那个时候已经到火化场去了,咋个会得享受!别人享受了嘛!本来就是给别人享受,我享受不了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子孙后代得实惠了嘛!”他的回答把我这个年轻人给镇住了!我知道,他说出的,就是他一辈子做人做官的原则和信念:一切为了群众得实惠,人民的利益比天大!

访谈节目如期播出,老书记再一次感动了保山人民。从我采访到的一个个小故事,到我面对面地跟他交谈,答案在我的心里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清晰——

他是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他贫穷,他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他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他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杨善洲用为民服务的思想、行动和成效,诠释了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永恒主题。他以他的品质、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第18篇:观《李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观《李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2019年4月**日上午*,**区**学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在会议室观看学习了《李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李斌同志1960年5月18日出生于上海,1980年12月进入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工作,2019年2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通过报告会,我们对李斌同志生前所从事的工作有了详细的了解,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百折不饶的专业从一名技校毕业的初级工人成长为大学本科生和高级技师,成为中国发明协会专家。在30余年的专业工作中,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企业一线岗位,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精通车、钳、铣、刨、磨全套加工技术,他在学习、钻研各种加工技术的同时,深入思考如何尽快改变我国机械制造业加工落后的面貌,如何提高中国产业工人的地位,生前前往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回国后为企业作贡献,并将全部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所热爱、忠诚、奋斗的中国液压气动制造业。

收看李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学习他强烈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感,牢记使命、担当勇为,把教书育人永记心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学习他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怀有“工匠精神”,对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一丝不苟;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学习他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按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在行动上、思想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一致,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踏踏实实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利益所惑,不计个人得失,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力量。

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党员教师,我们必须不忘教育之初心、牢记使命,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根植于内心,外化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合格教师。

李斌同志人生起点并不高,却成为专家。好学是他的内在动力,实践是他的人生坐标,创新是他努力的方向。真是由于他不断学习,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跟难得的是李斌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党员的历史使命感。

李斌同志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于他自身深厚的爱国情怀,强大的职业内驱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争作新贡献。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坚守职责岗位,继承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发扬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钻研教学,切实改进提高教学与工作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李斌同志是我们新时期的大国工匠、时代楷模。我们应以榜样为动力,学习榜样精神、践行榜样精神,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有大局意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做一名新时期合格党员。

我们要学习李斌同志,重实践,在一线,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李斌同志,领跑,带跑,群跑的品质,力争上游,一心为公。理想信念上坚持真理、信念坚定。

当在新闻报道上听闻李斌过世的消息时,内心很感慨,为之感动,为之惋惜。从他的事迹学习中,深深体会到: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只要像李斌那样用心、尽心,都会出成果的。任何一个人拥有一技之长,都会适应任何一个岗位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做出成效。

李斌同志从技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凭着工匠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攻坚克难,屡创第一,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我们要向李斌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企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渴望知识、钻研技术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大胆实践、领先一步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公而忘私、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李斌同志在工作中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从中专水平到国外留学,从小改小革到大胆实践,从行业摸索到行业领跑,他的不断奋斗,积极进取深深感动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也需要沉下心来,不忘初心,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发展为知识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为社会国家发展做贡献。

通过学习李斌同志的事迹,他工作上的创新意识,对待工作踏实,勤勤恳恳,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对待,工作上遇到困难潜心研究。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不断学习的。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不忘教育初心,用心工作,在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树立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斌同志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成就,这与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学习李斌同志,要学习他默默无闻,勤奋好学,钻研业务的精神,也要学习他十几年如一日的不计名利奉献精神!

以李斌同志为榜样,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待工作、求真务实,争当为民服务的表率和领头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李斌精神。

把简单工作做到极致、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他是技术工人的学习榜样,他对技术的钻研精神永远不停步。

第19篇:梁丹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梁丹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2007年9月3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长期以来,在紫金宫大酒店,有一个名字,始终被大家挂在嘴上。有一个人,始终以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酒店的其他员工。她,就是大堂副理、接待部副经理梁丹阳同志。梁丹阳从入酒店7年来,敬业爱岗,任劳任怨,干一行,钻一行,有着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正确处理酒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视客人为上帝,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从一名普通的前台接待员、总机文员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堂副理、接待部副经理,并先后荣获\"三门峡市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优秀个人奖,紫金宫国际大酒店优秀员工、服务明星、优秀管理人员\"等荣誉称号。为更好地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经公司党委研究决定,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梁丹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领会、把握梁丹阳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通过报告涤荡大家的心灵,力争使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都有大的提高和进步,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合力,为加快我们公司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梁丹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成员:

紫金宫国际大酒店党总支委员、人力资源总监 陈晓红

紫金宫国际大酒店党总支委员、行政总监、办公室主任张栓

紫金宫国际大酒店党总支委员、营销总监 杭建锋

紫金宫国际大酒店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 何缦缦

紫金宫国际大酒店人力资源部质检主管 杜美华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报告团成员作报告。

(整个报告过程,由陈晓红总监主持串讲,其它四位报告会成员依次作报告) …… …… ……

梁丹阳同志是我公司涌现出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先进典型,她的事迹是我们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她的先进事迹是多方面的,集中起来,突出表现在以勇于进取的工作气魄、一切以酒店利益为重的工作作风和拼搏奉献的敬业精神上。我们学习她,就是要学习她那种忘我工作、献身事业的敬业精神,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争创一流;学习她,就是要学习她那种勤奋好学、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奋发有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敢于迎接新挑战,努力创造新业绩;学习她,就是要学习她那种以店为家,无私奉献,正确

处理酒店利益和个利益之间的关系,一门心思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学习她,就是要学习她那种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意识,在投身处地的为客人解决困难问题的同时,又能坚决维护酒店的形象和利益!

同志们,梁丹阳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紫金宫大酒店,感动了整个城投公司,她用火热的青春和对事业诚挚的爱,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折射出了对人生、对理想、对事业的忘我追求。她朴实而崇高的精神,是时代的强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魅力是无尽的,让我们以梁丹阳同志为榜样,深刻领会她那种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人生的丰富精神内涵,激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我们公司更快更好发展而努力奋斗。

报告会到此结束,散会

第20篇: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党的好儿子·· 附井联合小学 李新梅 就是这么一根不起眼的铁索,夺去了李方洪年仅46岁的生命,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而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是我先来吧。”其实,李方洪是在工作救人9个多小时后才被电击死的。 怀着难过的心情我坚持看完了电视台的相关节目。

在我们地方上,也有类似的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而牺牲自己的人,事迹材料《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彭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彭云同志是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人,任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去年年底,因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逝世,年仅51岁。彭云同志短暂而永恒、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值得我们缅怀。 通过观看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我的内心受到净化和升华,事迹感人、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彭云同志身上,浓缩了广大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凝聚着各级干部“富民惠民为民,改善民生”的不懈追求。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学习他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境界;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如果你是一名党员,请学习彭云同志和李方洪同志的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品格;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履职尽责、真抓实干的作风。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中,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力争上游,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我要一如既往的为教育事业而奋斗。为人师表,竭尽所能,争取让我的桃李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贾立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贾立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