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李文祥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3 07:49:48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

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

李文祥同志是濮阳市范县人,1925年5月出生,1947年参军入伍,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第28军83师247团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先后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平潭岛等战役,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6年,他转业安排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1962年,他响应国家支农号召,主动要求回家乡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

3月31日上午,在省人民会堂举行的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范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周玉陶、范县白衣阁乡副乡长杜晓玲、范县民政局干部刘朝庆、李文祥同志的女儿李金英、濮阳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锋5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侧面讲述了李文祥同志的先进事迹。现将有关内容摘发如下,以飨读者。

永不生锈的军功章

这些天来,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而最让我震撼的,是省委卢展工书记看望老英雄时亲手打开的那个已经发黄的小布包,里面一枚枚军功章,见证了老英雄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辉煌。

1948年9月20日凌晨1时,是济南战役发起总攻的时刻。济南城西的永镇门是李文祥所在83师247团2营6连的主攻方向。伤亡很大,连长迅速收拢人员,决定组织“敢死队”进行强攻。“共产党员站出来!”连长话音刚落,齐刷刷地站出六七名战士。“李文祥,你不是党员,不能参加!”李文祥一听急了:“连长,别看俺不是党员,打仗俺可从没含糊过!”连长批准他加入了“敢死队”。李文祥迅速推起装有炸药的独轮车,城门被炸开了,我军7个主力纵队冲进城内,攻下了济南。这次战斗,李文祥荣立二等战功。

在李文祥的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的一幕,是淮海战役中的鲁楼阻击战。经过3个多小时生死阻击,阵地上只剩下指导员蔡同田、李文祥和已经被子弹击中胸部的范县同乡马士华。“同志们,后面的战斗将会更加残酷,我们要随时做好牺牲准备。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指导员蔡同田说。“指导员,再过两天,就是俺17岁生日了,俺恐怕是过不了„„这个生日了„„”马士华断断续续地说着,便身子一歪,倒在了战壕里。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倒在自己身边,李文祥失声痛哭:“士华,俺的好兄弟,等革命胜利了,俺一定好好给你过一回生日!”这次战斗,李文祥消灭了30多个敌人。1949年2月,渡江战役即将打响,在长江边上,指导员与李文祥的一番对话,使他毅然下定决心,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15日晚上,在上海刘行镇国际电台战役中,李文祥带领全班担负炸碉堡任务。李文祥扛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一跃而起,拉着了导火索,敌人的碉堡顷刻间轰然倒塌。这次战斗,上级为他记一等战功。

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李文祥无比珍视地将一枚枚军功章悄悄收藏起来,包进了小布包,这一包,就是半个世纪!

今年2月24日,李文祥长期战斗过的老部队领导专程赴范县看望慰问已经87岁高龄的老英雄。部队的同志将83师《师史》递给李文祥,翻开英模名录说:“李老,这里边还有您的名字呢!”看到当年牺牲的战友名字时,老人又一次泪如雨下:“战友们,你们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

黄河岸边写忠诚

1956年,时任副连长的李文祥,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在福建,李文祥与美丽善良的闽南农村姑娘陈宝珍喜结连理,小两口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

1962年,党和国家发出了党员干部回乡支农的号召。单位召开动员会后,李文祥第一个报了名,咬破手指,按下了鲜红的指印。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他50年的另一番人生境遇;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当年7月,李文祥带着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从此,在福建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的花名册里,少了一名干部,而在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多了一个农民。当时的北街村,到处都是盐碱地。这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汉子横下一条心,他说:“我就不相信,改变贫穷比打仗攻山头还难!”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原本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小麦的低产田,全部种上了水稻,产量也增长到400多斤。

稻改成功后,大家联名推荐他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祥婉言谢绝:“我年龄大,文化低,还是让年轻人干吧,我做好配合就行啦。”就这样,他由村支书到副支书,由民兵连长再到生产队长,最后成为社员,“官”越做越小。

在李文祥的生活中,我们不能不提他的妻子陈宝珍。这位当年美丽清纯的闽南姑娘,如今已经年近八旬,50年过去了,陈宝珍老人早已和这里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街村村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因为拿不起路费,这么多年,她只回过一次福建老家,还是卖了一头猪换来的路费。

李文祥,这位曾经驰骋疆场的特等功臣,这位半个世纪以来默默无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共产党员,很普通,普通得在他走过时,你都记不住他的背影;但却很伟大,伟大得在他面前时,需要仰视才能领悟他的境界!

英雄隐功50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牵挂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的生活和待遇问题,先后于1979年和2001年两次对优抚对象进行全国性普查。几十年来,为了掌握准确情况,县民政局对优抚对象曾进行过12次核查。在这些普查、核查中,李文祥的辉煌历史始终没有任何记载。1993年,范县对全县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进行排查,寻访人员到李文祥家里了解情况,李文祥拿出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党费证。2009年,范县民政局开展了“红色记忆·追忆英烈”活动,广泛收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英模资料,李文祥老人在他填报的表格中,对参加的各种战役和家里的困难,一个字也没填。

十几年来,民政部门对前来反映生活困难的每一名优抚对象,都进行了登记。可是,在我们的登记册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李文祥的名字。

几十年来,他把一枚枚军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里,把信念深深扎进家乡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本该享受的各种待遇。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辗转来到范县,专门为李文祥落实待遇。“李文祥同志,组织已经决定恢复你的干部身份,请你回福建工作,不用在农村受苦了!”听到这个消息,李文祥十分激动:“没想到,这么多年了,组织还惦记着我呢。”随后他平静地说:“我在农村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了。再说,我是队长,村里的群众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穷地方没人来,那不就更穷啦?!”

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专程来到范县,为李文祥发放了生活补助费,以后每季度给他寄一次。不久县民政局也根据相关政策,给他办理了原工资40%的补助。他知道后,马上拿出福建方面给他寄来的生活补助费凭证,找到民政部门说:“福建给我发着钱呢,咱不能昧着良心拿两份,让国家吃亏啊。”

推荐第2篇:李文祥

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摘要

[提要] 李文祥同志是濮阳市范县人,1925年5月出生,1947年参军入伍,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第28军83师247团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先后参加了济南、a淮海、渡江、平潭岛等战役,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62年,党和国家发出了党员干部回乡支农的号召。单位召开动员会后,李文祥第一个报了名,咬破手指,按下了鲜红的指印。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他50年的另一番人生境遇;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当年7月,李文祥带着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从此,在福建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的花名册里,少了一名干部,而在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多了一个农民。当时的北街村,到处都是盐碱地。这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汉子横下一条心,他说:“我就不相信,改变贫穷比打仗攻山头还难!”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原本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小麦的低产田,全部种上了水稻,产量也增长到400多斤。

稻改成功后,大家联名推荐他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祥婉言谢绝:“我年龄大,文化低,还是让年轻人干吧,我做好配合就行啦。”就这样,他由村支书到副支书,由民兵连长再到生产队长,最后成为社员,“官”越做越小。

在李文祥的生活中,我们不能不提他的妻子陈宝珍。这位当年美丽清纯的闽南姑娘,如今已经年近八旬,50年过去了,陈宝珍老人早已和这里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街村村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因为拿不起路费,这么多年,她只回过一次福建老家,还是卖了一头猪换来的路费。

李文祥,这位曾经驰骋疆场的特等功臣,这位半个世纪以来默默无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共产党员,很普通,普通得在他走过时,你都记不住他的背影;但却很伟大,伟大得在他面前时,需要仰视才能领悟他的境界!

英雄隐功50年

□刘朝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牵挂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的生活和待遇问题,先后于1979年和2001年两次对优抚对象进行全国性普查。几十年来,为了掌握准确情况,县民政局对优抚对象曾进行过12次核查。在这些普查、核查中,李文祥的辉煌历史始终没有任何记载。1993年,范县对全县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进行排查,寻访人员到李文祥家里了解情况,李文祥拿出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党费证。2009年,范县民政局开展了“红色记忆・追忆英烈”活动,广泛收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英模资料,李文祥老人在他填报的表格中,对参加的各种战役和家里的困难,一个字也没填。

十几年来,民政部门对前来反映生活困难的每一名优抚对象,都进行了登记。可是,在我们的登记册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李文祥的名字。

几十年来,他把一枚枚军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里,把信念深深扎进家乡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本该享受的各种待遇。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辗转来到范县,专门为李文祥落实待遇。“李文祥同志,组织已经决定恢复你的干部身份,请你回福建工作,不用在农村受苦了!”听到这个消息,李文祥十分激动:“没想到,这么多年了,组织还惦记着我呢。”随后他平静地说:“我在农村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了。再说,我是队长,村里的群众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穷地方没人来,那不就更穷啦?!”

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专程来到范县,为李文祥发放了生活补助费,以后每季度给他寄一次。不久县民政局也根据相关政策,给他办理了原工资40%的补助。他知道后,马上拿出福建方面给他寄来的生活补助费凭证,找到民政部门说:“福建给我发着钱呢,咱不能昧着良心拿两份,让国家吃亏啊。”

我的父亲

□李金英

我叫李金英,今年34岁,是李文祥的女儿,也是他唯一的孩子。如果不是卢书记下乡时偶然走进我们家,至今,我还不知道父亲有那么多故事。

突然间,父亲出名了。作为他的女儿,今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我的父亲,说实在的,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生我那年,父亲已经53岁。晚来得子,按理,我本应该很娇惯,可是,因为当时家里困难,父亲又经常忙得不着家,所以在我记忆里,他从来没给过我过多的疼爱。

我初中毕业时,父亲已经70岁了,因为穷,家里又没有壮劳力,地里所有的活,全靠俺爹和俺娘去干。每到播种时,父亲弓着腰,一步步艰难地拉着犁,肩膀都被绳子勒破了;母亲在后面吃力地扶着耧,因为力气小扶不稳,一次次被带倒在地。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决定不再上学了。其实,我心里特别想上学。

我现在记得还很清楚:那天放学回家后,我告诉父亲不想上学了,父亲问清原因一句话没说,不停地抽烟。那天夜里,我一夜没睡,俺爹也一夜没睡,他不停地在院子里抽烟,还好几次来到我的床前,走来,走去„„

不上学后,我想出去打工,因为年纪小,很多地方不用我,只好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俺家邻居看我下地干活实在吃力,就帮忙给我找了个卖咸菜的活儿。每天,我都要步行几十里路卖咸菜,脸,被晒得通红通红;手,被盐水泡得裂了一道道口子。这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他从来没说过啥,只是,每天天一亮就把我送到大门外,天黑后再站到村口等我回来。

过年时,人家的大人换了新钱是发给孩子们的,可我父亲换来的新钱,除了只给我一块钱,其余的是用来交党费的。在我印象里,父亲一年到头就两件衣服:冬天一件黑棉大衣,夏天一件短袖布衫。

今年春节前,卢书记邀请父亲到省城参加团拜会,俺爹高兴坏了。回来后对我说:“闺女,饭菜那么多,真好吃,屋子里也比咱家暖和多了,要是带上你多好。”说着高声喊来我的两个孩子,拿出两个水果给了他们,我第一次见这样的水果,不知道是啥。父亲说这是樱桃,咱这里没有。在省里招待会上,他觉得稀罕拿了两个攥在手里,不舍得吃给我们带了回来„„晚上,他对俺娘说:“我都这把年纪了,已经不中用了,党和政府还记着我,给咱家办了那么多事,真过意不去。”

时代呼唤李文祥

□张锋

作为一名记者,我非常幸运地亲历了李文祥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农村老人,一夜之间成为万众景仰的英雄的经过。我不解地问他:“您老放着城市舒适的生活不过,自愿回农村吃苦受累,值吗?”老人神情坦然地告诉我:“想想死去的战友,我都活到87岁了,还有啥不知足的?再说,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打心眼里高兴。”老人的回答,让我在瞬间理解了,在回到农村的50年里,他为什么会将那一枚枚军功章悄悄收起,永远地包在了那个小布包里。

小布包,包住的是老人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功勋和荣耀,却包不住他淡泊名利、永葆本色的优秀品质!

今年2月初,有关部门专门安排李文祥老人到濮阳市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并让他在职工食堂免费就餐。当他听说一份套餐要15块钱,便对女儿李金英说:“我们不能这样吃人家的,这都是公家的。”看到不小心从碗里掉到桌上的米粒,老人用颤抖的手,一粒、一粒地捡起来,放到了嘴里。老人这个举动,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回到病房,李文祥紧紧拉住前来看望他的一位市领导的手,后悔地说:“不该啊,那天见到卢书记,我真不该把那包东西拿出来,不该惊动领导,给大家添麻烦了。”

鲁迅先生曾经形容那些脚踏实地推动民族进步的人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有像李文祥这样居功不傲、安贫乐道、默默无闻的人,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是时代的先锋。他们身上闪耀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光辉,正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时代呼唤李文祥!

推荐第3篇:李文祥事迹

李文祥先进事迹摘要

履历:

1925年农历端午,生于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白衣阁北街村 。

1947年12月,参军加入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85团。 1948年9月,参加济南战役,负轻伤,立二等功。 1948年冬,参加淮海战役,任副班长,同月升任班长。立特等功。

1949年3月,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8军83师247团。

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

1949年5月,参加上海战役,立一等功。

1949年10月,参加福州战役,获特等人民功臣奖状。 1949年9月,参加平潭岛战役,获战斗模范称号。 1955年7月任副连长,授少尉衔。

1956年8月,复员转业为18级干部,任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保卫科干事。

1957年,在福建仙游与陈宝珍结婚。

1962年7月,响应国家干部精简支农的号召,返回家乡当农民。先后担任民兵连长、生产大队长、生产队长。 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务农30余年。 2011年1月4日,省委书记卢展工慰问时无意之中发现他的事迹,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作出向李文祥同志学习的决定,全省掀起学习热潮。

主要内容:

李文祥1925年5月出生,1947年参军入伍,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第28军83师247团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先后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岛等战役,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6年,他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1962年,他响应国家支农号召,主动要求回家乡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

1962年,党和国家发出了党员干部回乡支农的号召。单位召开动员会后,李文祥第一个报了名,咬破手指,按下了鲜红的指印。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他50年的另一番人生境遇;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当年7月,李文祥带着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从此,在福建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的花名册里,少了一名干部,而在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多了一个农民。当时的北街村,到处都是盐碱地。这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汉子横下一条心,他说:“我就不相信,改变贫穷比打仗攻山头还难!”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原本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小麦的低产田,全部种上了水稻,产量也增长到400多斤。

稻改成功后,大家联名推荐他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祥婉言谢绝:“我年龄大,文化低,还是让年轻人干吧,我做好配合就行啦。”就这样,他由村支书到副支书,由民兵连长再到生产队长,最后成为社员,“官”越做越小。

在李文祥的生活中,我们不能不提他的妻子陈宝珍。这位当年美丽清纯的闽南姑娘,如今已经年近八旬,50年过去了,陈宝珍老人早已和这里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街村村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因为拿不起路费,这么多年,她只回过一次福建老家,还是卖了一头猪换来的路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牵挂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的生活和待遇问题,先后于1979年和2001年两次对优抚对象进行全国性普查。几十年来,为了掌握准确情况,县民政局对优抚对象曾进行过12次核查。在这些普查、核查中,李文祥的辉煌历史始终没有任何记载。1993年,范县对全县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进行排查,寻访人员到李文祥家里了解情况,李文祥拿出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党费证。2009年,范县民政局开展了“红色记忆・追忆英烈”活动,广泛收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英模资料,李文祥老人在他填报的表格中,对参加的各种战役和家里的困难,一个字也没填。

十几年来,民政部门对前来反映生活困难的每一名优抚对象,都进行了登记。可是,在我们的登记册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李文祥的名字。

几十年来,他把一枚枚军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里,把信念深深扎进家乡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本该享受的各种待遇。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辗转来到范县,专门为李文祥落实待遇。“李文祥同志,组织已经决定恢复你的干部身份,请你回福建工作,不用在农村受苦了!”听到这个消息,李文祥十分激动:“没想到,这么多年了,组织还惦记着我呢。”随后他平静地说:“我在农村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了。再说,我是队长,村里的群众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穷地方没人来,那不就更穷啦?!”

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专程来到范县,为李文祥发放了生活补助费,以后每季度给他寄一次。不久县民政局也根据相关政策,给工资40%的补助。他知道他办理了原后,马上拿出福建方面给他寄来的生活补助费凭证,找到民政部门说:“福建给我发着钱呢,咱不能昧着良心拿两份,让国家吃亏啊。”

今年2月初,有关部门专门安排李文祥老人到濮阳市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并让他在职工食堂免费就餐。当他听说一份套餐要15块钱,便对女儿李金英说:“我们不能这样吃人家的,这都是公家的。”看到不小心从碗里掉到桌上的米粒,老人用颤抖的手,一粒、一粒地捡起来,放到了嘴里。老人这个举动,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回到病房,李文祥紧紧拉住前来看望他的一位市领导的手,后悔地说:“不该啊,那天见到卢书记,我真不该把那包东西拿出来,不该惊动领导,给大家添麻烦了。”

鲁迅先生曾经形容那些脚踏实地推动民族进步的人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有像李文祥这样居功不傲、安贫乐道、默默无闻的人,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是时代的先锋。他们身上闪耀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光辉,正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推荐第4篇:李文祥事迹

“道德模范”李文祥先进事迹

他是一位战斗英雄。济南攻坚战,他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炸开坚固城门;徐州碾庄阻击战,他带领战士吃麦子喝冷水,顽强阻击敌人4天4夜;上海刘行镇国际电台保卫战,他打坏了两支枪,血战后一个排仅剩3个人。

他战功卓绝却不居功自傲。在国家困难时期,他主动放弃干部身份回乡当农民;他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他安贫乐道,半个多世纪坚持人生信仰从不动摇。

他就是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的退伍老军人李文祥。

枪林弹雨:战火涅槃的英雄赤子

1948年,23岁的李文祥应征入伍,成为一名爆破手。在当年9月打响的济南战役中,李文祥和战友们顶着敌人机枪的疯狂扫射,用三轮车把炸药推到城门下,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李文祥的左手也被打伤,但他强忍伤痛码好炸药,毫不犹豫地拉开导火索。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开,解放军蜂拥而入,冲进了济南城。

战役结束,李文祥获得了第一枚军功章。随后,李文祥所在的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参加徐州碾庄战役,李文祥驻守在太平庄,和国民党精锐部队相遇。他和战友们吃麦子喝冷水,硬是阻击敌人4天4夜,经过浴血奋战,全歼国民党军12万人。在淮海战役中,李文祥再次荣立一等功。

1949年4月,李文祥随部队渡长江参加了解放苏州及上海的战役,在渡江战役前夕,李文祥火线入党。从此他坚持自己的信仰,63年无怨无悔。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李文祥跟随部队从山东打到台湾海峡,经历大小战役、战斗数十次,他作战勇敢,从普通战士干起,一直到班长、排长、副连长。

一个泛黄的小布包是李文祥辉煌历史的见证,里面装满了奖状、军功章:济南战役的二等功勋章,淮海战役的特等功勋章,进军福建时的一等功勋章,渡江战役的荣誉勋章,渡海战役、平潭岛战役的战斗模范书„„

困难时期:带领乡亲甩掉穷帽子

1956年,李文祥从部队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公司担任保卫干部,他不愿在办公室享清福,主动申请去建设一线。1962年,李文祥自愿回乡务农,带着妻子回到了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农村老家。

李文祥的老家地处黄河滩涂,土地贫瘠,乡亲们辛苦一年吃不了几顿饱饭。李文祥下决心改变现状,他利用在南方学习的水稻种植技术,带领乡亲挖河、修渠,引黄河水种稻子。

在挖河修渠过程中,李文祥专拣推车、扛包之类的重活干。“共产党员要往头里跑。”在李文祥的带领下,他们第一年修好水渠,第二年试种,当年就有了好收成。74岁的农民张文斌告诉记者:“那会儿,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的乡亲们忽然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饭,感觉就像做梦。”72岁的老会计陈玉文说:“我们村种植水稻逐步向全乡,甚至全县推广,李文祥被选为乡种稻队队长。现在,范县的大米已经是响当当的名牌了,李文祥功不可没。”

当时的队干部董明瑞说:“李文祥最大的特点是大公无私,他被选为八队的队长,白天和社员一起干活,晚上在家与队干部商议队里的大事小情,开会的一切费用都是李文祥自己开销。”

当年20多岁的闽南姑娘陈宝珍跟随李文祥来到河南农村,说到自己的丈夫,她埋怨中充满骄傲:“当村干部时,他做啥事都带头,掏粪时他站在粪池里,挖渠的关键时期他40天没回家。”

安贫乐道:坚守信仰一辈子

刚回到老家时,李文祥没地方住,就在一个破庙安了家。在村里最困难的时期,他带领大家为温饱奋斗,直到54岁才有了女儿。改革开放土地到户后,年近花甲的他和妻子带着幼小的孩子靠4亩地生活。尽管生活困难,李文祥却从没向组织张过一次嘴。

如今李文祥已经87岁,为了生计,女儿在离家不远的工厂干活,女婿则去内蒙古打工。村主任董明亮告诉记者:“李文祥的家境在村里属于中等偏下,一家6口人挤在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前年他中风得了脑血栓,更是每况愈下。可我任村主任13年来,他没提出过任何要求,今年河南遭遇大旱,他还想为村里的抗旱打井出点钱。”

陈玉文说:“李文祥刚回村时一贫如洗,但看到当时4岁的董保安得了病,便背着他上了医院,还垫了20元救了董保安一条命。李文祥当队长16年,我给他当了16年会计,李文祥没多吃队里一斤粮,没多花队里一分钱。”

李文祥的女儿李金英说:“2000年,俺村困难户赵相荣的儿子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可是没钱结婚,我们家辛苦一年攒了200多元钱,我爸爸全拿了出来。那年春节我们家没割一斤肉,剁点萝卜包顿饺子算过了年。”

半个世纪来,李文祥守得住清贫,安贫乐道,从不向人炫耀自己的历史。新年过后,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范县慰问,问起他的从军历史,李文祥才把泛黄的小布包拿了出来,看着那么多军功章,在场的人无不对老人肃然起敬。

推荐第5篇:学习李文祥老人先进事迹感想(材料)

学习李文祥老人先进事迹感想

一系三队王铎

近来,一个英雄的名字在中原大地上传诵。随着媒体的深入报道,李文祥,这位英雄老人,带着巨大的震撼力走进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坎,涤荡着无数人的心灵。他就是李文祥老人。李文祥是一位战斗英雄。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出生入死,沙场拼搏,得到无数勋章和荣誉。从1979年以来,国家对战斗英雄进行多次普查,李文祥却隐瞒了自己,普查表中历史档案这一项永远是空白。

李文祥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1962年,李文祥响应国家党员干部回乡支农号召。他毅然放弃福建的高干身份,携带妻子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一个春冬白茫茫,夏季水汪汪,早晚蛤蟆叫,就是不收粮的小村庄。在这里他推行稻改工程,挖渠引水,当村干部处处为民着想,不徇私情。作为党员,他总是准备最新的钱交党费,只因为一句话:党费都是在紧要关头用的,新钱好花。

今天,我认真的学习了李文祥老英雄的事迹,很受感动。拿自身和老英雄一对比,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的肤浅和无知。原来人应该这样活着。在学完李文祥老英雄的事迹后,我大受震撼和惭愧,自己在学习工作上的那一点点成绩和老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战斗得到的功勋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可老英雄在功勋面前却丝毫没和国家讲条件,而是‚党号召到哪儿就去哪儿‛,从战斗模范、特等功臣、少尉军官、18级干部到普通农民都丝毫不后悔,因为‚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多次反复认真品读,学习老人的英雄事迹。我深深感到,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李文祥就是好典型、活教材、新标杆。战争年代,为了劳苦大众得解放,他置生死于度外,立下了赫赫战功;和平时期,为了国家建设需要,他视名利如浮云,默默奉献不求索取。他半个世纪如一日,用平凡而伟大的行动谱写了一曲优秀共产党人的生动赞歌。李文祥老人的事迹不仅诠释了‚忠诚‛二字,还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当代军人,我们要向李老学习,将忠诚作为一生的坚守!‛

李文祥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一种别样杰出、丰富的人生,让我们切切实实目睹了革命老前辈的不凡品格。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又是这样安贫乐道不问索取;从不炫耀成绩,于朴实无华中埋头实干……这就是你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

李文祥老人的精神,就是新时期‚三平‛精神的写照,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的河南人的典型,值得大力弘扬、认真学习。我们要学习李文祥心系人民的情怀。功名利禄面前淡泊,苦难忧患面前挺身,我们要练就李文祥无私奉献的风骨。我们要接过李文祥那火热的责任感。不图虚名,不慕浮华,只为多干实事,我们要好好传承李文祥那务实重干的作风。李文祥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给我们树立了一面镜子,一个楷模,一个标杆。‚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李文祥舍生忘死,浴血沙场。当革命胜利后,服从党的安排。他的这种爱国精神、英雄精神、奉献精神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动力,时代呼唤李文祥。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保持着满腔的热情,以强烈的责任做好一个革命军人所应该做的。

推荐第6篇:学习李文祥心得体会

学习李文祥同志的心得体会

革命老英雄李文祥,男,1925年5月出生于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1947年12月参军入伍,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李文祥曾参加过济南、淮海、渡江、平潭岛等著名战役,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等,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面对枪林弹雨,李文祥同志坚守理想信念,展示出了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他于1956年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公司工作,1962年他主动响应国家号召返回家乡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祥同志在农村50年来,他从不居功自傲,安贫乐道不求索取,自愿扎根农村,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带领群众辛勤劳作,脱贫致富,为建设家乡作出了很大贡献,体现出无比珍贵、令人尊敬的高尚品格。

在详细读了李文祥的光辉事迹后,我深有感触。我们要学习李文祥就是学习他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49年前,李文祥同志响应国家支援农村建设的号召,毅然放弃干部身份和舒适的工作,主动要求到最贫穷落后的家乡—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务农。回到老家,他带领全村群众埋头苦干,所在村摘掉了“苦窝”帽子,变成了当地富裕的村庄。他处处迎难而上,且处事公平公正,深受群众拥护。全市民政干部职工要像他那样,甘于付出,乐于为民、敢于面对难题,勇于开拓,立足干大事、多干事、

干好事、干成事,事事为人民群众着想,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时时不忘困难群众的冷暖。

学习李文祥就是学习他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李文祥同志返乡务农几十年来,执着而又忠诚地履行着自己支农的承诺,本本分分地当着农民,从来没有主动向国家伸过一次手,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一个要求,也从来没有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功绩。按优抚规定,他可以申领老党员补助费和离休金,但他始终认为,靠劳动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坚持不给国家添麻烦。全市民政干部职工要像他那样,对党赤胆忠心,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怨无悔,始终以大局为重,处处体谅国家困难,不计个人得失,平淡看待功名,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学习李文祥就是要学习他永葆本色、安贫乐道的优秀品质。几十年来,李文祥同志多次放弃返城工作的机会,婉言谢绝恢复干部身份和落实待遇,扎根农村,建设家乡。“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农村再苦再穷,我也要留下来。大家都去富地方了,穷地方没人来了,不就更穷吗”,朴素的话语中折射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怀。全矿党员干部职工要像他那样,永葆本色,时刻牢记使命,心系群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于平凡,无私奉献,要立足本职岗位,从点滴、从身边小事、从细微之处入

手,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推荐第7篇:时代呼唤李文祥

时代呼唤李文祥

-----学习李文祥事迹有感

这些天来,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而最让我震撼的,是省委卢展工书记看望老英雄时亲手打开的那个已经发黄的小布包,里面一枚枚军功章,见证了老英雄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辉煌。

1948年9月20日凌晨1时,是济南战役发起总攻的时刻。济南城西的永镇门是李文祥所在83师247团2营6连的主攻方向。伤亡很大,连长迅速收拢人员,决定组织“敢死队”进行强攻。“共产党员站出来!”连长话音刚落,齐刷刷地站出六七名战士。“李文祥,你不是党员,不能参加!”李文祥一听急了:“连长,别看俺不是党员,打仗俺可从没含糊过!”连长批准他加入了“敢死队”。李文祥迅速推起装有炸药的独轮车,城门被炸开了,我军7个主力纵队冲进城内,攻下了济南。这次战斗,李文祥荣立二等战功。

在李文祥的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的一幕,是淮海战役中的鲁楼阻击战。经过3个多小时生死阻击,阵地上只剩下指导员蔡同田、李文祥和已经被子弹击中胸部的范县同乡马士华。“同志们,后面的战斗将会更加残酷,我们要随时做好牺牲准备。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指导员蔡同田说。“指导员,再过两天,就是俺17岁生日了,俺恐怕是过不了……这个生日了……”马士华断断续续地说着,便身子一歪,倒在了战壕里。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倒在自己身边,李文祥失声痛哭:“士华,俺的好兄弟,等革命胜利了,俺一定好好给你过一回生日!”这次战斗,李文祥消灭了30多个敌人。1949年2月,渡江战役即将打响,在长江边上,指导员与李文祥的一番对话,使他毅然下定决心,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15日晚上,在上海刘行镇国际电台战役中,李文祥带领全班担负炸碉堡任务。李文祥扛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一跃而起,拉着了导火索,敌人的碉堡顷刻间轰然倒塌。这次战斗,上级为他记一等战功。

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李文祥无比珍视地将一枚枚军功章悄悄收藏起来,包进了小布包,这一包,就是半个世纪!

今年2月24日,李文祥长期战斗过的老部队领导专程赴范县看望慰问已经87岁高龄的老英雄。部队的同志将83师《师史》递给李文祥,翻开英模名录说:“李老,这里边还有您的名字呢!”看到当年牺牲的战友名字时,老人又一次泪如雨下:“战友们,你们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

鲁迅先生曾经形容那些脚踏实地推动民族进步的人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有像李文祥这样居功不傲、安贫乐道、默默无闻的人,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是时代的先锋。他们身上闪耀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光辉,正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推荐第8篇:学习英雄李文祥

学习“一创双优”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在积极开展学习“一创双优”活动(一创是指创新思想观念,双优是指优化干部作风和优化发展环境。)自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以来,我受到了很大触动,现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的心得体会。

按照本次活动要求,在“一创”上下功夫,即重点在思想观念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要通过集中教育活动,破除自我满足、不顾大局、僵化保守,脱离实际、追求享乐、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学习、科学发展、敢为人先、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廉洁工作的理念。在我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革命老英雄李文祥,1925年5月出生于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1947年12月参军入伍,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岛等著名战役,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等,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6年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公司工作,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返回家乡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

李文祥同志立场坚定,品格高尚,是濮阳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是转业退伍军人的楷模和榜样。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枪林弹雨,李文祥同志坚守理想信念,总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为我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显赫战功,展示出了为国为民抛头颅、

洒热血的无畏精神;和平建设时期,面对荣誉功勋,李文祥同志自愿扎根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辛勤劳作,脱贫致富,为建设家乡作出了很大贡献,显示出了强烈的大局意识和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2011年1月4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看望慰问李文祥同志时称赞道:“革命战争年代你们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你们又这样安贫乐道不问索取,这就是革命传统,这就是革命精神,这就是你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全社会都应该向你们这些老英雄学习。”他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三平”精神,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强化家园意识、机遇意识、赶超意识“三种意识”,弘扬超前的理念、超前的思路、超前的谋划、超强的力度、超常的做法、超硬的作风“六超精神”,展示濮阳人民新形象新面貌,加快濮阳发展步伐,实现“二三五”奋斗目标和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委、市政府、濮阳军分区决定在全市开展向老英雄李文祥同志学习活动。要学习他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从军生涯中,李文祥同志经历大小战斗十次,每次战斗他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所畏惧,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在济南战役中,他手持炸药包,顶着枪林弹雨,强行炸开城门,保证了解放大军冲进济南城;在淮海战役中,

他带领全班战士一举炸掉了隐藏的碉堡,确保了大部队前进;在平潭岛战役中,他没着齐胸的海水抢滩登陆。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甘于奉献一切,始终不渝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要学习他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优质品质。李文祥同志以干部身份从部队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的省属企业,放弃坐在办公室的清闲工作,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先后辗转到厦门、泉州、莆田、南安等地,岗位越换越苦、日子越过越差,但他认为“越艰苦越好”。回到老家后,他当过生产队小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和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20年,带领村民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他处处迎难而上,且处事公平公正,深受群众拥护。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乐于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困难的地方去,事事为群众着想,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时时不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

要学习他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的崇高风范。1962年,李文祥同志主动响应国家下乡支农的号召,毅然放弃城市生活,脱离干部身份变成不吃商品粮的农民,主动返乡务农。数十年来,李文祥执着而又忠诚地履行着自己支农的承诺,本本分分地当着农民,从来没有主动向国家伸过一次手,向组织上提出过一个要求,

也从来没有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功绩,群众只知道他是一名老军人。按优抚规定,李文祥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并入党的,可以申领老党员补助费和离休金,但他始终认为,靠劳动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坚持不给国家添麻烦。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计个人得失,平淡看待功名,始终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要学习他永葆本色、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几十年来,李文祥同志多次放弃返城工作的机会,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来到范县,邀请他回原单位恢复干部身份,落实生活待遇,他婉言谢绝,“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1983年,福建省建设厅再次派人来到他家,提出在厦门为他重新安置生活,让他安度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农村再苦再穷,我也要留下来。大家都去富地方了,穷地方没人来了,不就更穷吗!”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军人本色,时刻牢记组织使命,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于平凡,无私奉献。

在平凡之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之中保持满腔热血,在平常工作中增强责任感,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9篇:李文勇先进事迹

李文勇先进事迹

村民心里,他是说大实话的;同事眼里,他是干实事的;家人嘴里,他是最忙的。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这样一位哈尼族干部、共产党员,他叫李文勇。

从2008年起,李文勇先后担任红河县垤玛乡党委书记;红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红河州发改委副主任。2014年1月,37岁的他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与他接触过的村民,和他共事过的同事,点点滴滴勾勒出的尽是一个干活打头、工作出头,让群众心里踏实的好干部“模样”。

21天走遍72个村寨:他让“土房泥路”换了新样子

“以前都没电灯,是李书记给整起来的。”在垤玛乡八哈村的老人李石波眼中的“老书记”李文勇,“个头高,还是抬电杆的主力哩。”

垤玛乡地处群山之间的一个狭长坝子,因又乱又穷,上世纪80年代,有些寨子的人甚至集体外出乞讨。

2008年3月,李文勇调任垤玛乡党委书记。一上任面对的就是该乡2007年洪灾后的窘境,还有27个自然村没通电、45个自然村未通公路。

李文勇便一头“扎”进农户家,72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他用21天跑完。“拉个小板凳就在院子里聊起来,我们说着,他就在本本上记着。”独格村村民李云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一下来就得是大半夜才回去。”“他说过我们想什么、缺什么他就干什么。”

灾后恢复需要资金,他村里、乡里、县里、州里几头跑;拉电线算电杆数量,他走几个小时山路去李石波老人所在的八哈村;抬电杆、修公路,他卷起袖子、挥起锄头……干起活来他都是“打头的”,上任半年时间,垤玛乡发生了变化,村民说李文勇是个接地气的人,说大实话。

电和路通了,可一些依赖乞讨过活的村民还“留不住”。要治乱先得治穷,李文勇见到其他自然条件类似的地方蔬菜种植搞得好,就把外面种植大户“请进来教”,把乡里技术人员“派出去学”。

“近抓蔬菜产业脱贫,远抓林果业致富,就是他想出来的路子。”垤玛乡党委副书记周饶斌说,现在乡里的蔬菜除自给外,还卖到昆明等地,“钱袋子”鼓了,村民谁愿“出去”?

工作时间由村民来“定”:他让党员干部有了好样子

因长期闭塞,垤玛乡党员主体意识不强,服务群众能力差。认认真真干事的性子在最开始的时候给李文勇招来不少麻烦。

2008年5月的一天,乡政府大门口被30多人围起来,嚷嚷着要找李文勇,要求恢复不久前被开除的8个护林员的职务。李文勇听后,将大家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翻开下乡时的笔记本,把8人在岗不在位的情况如实说明。

这件事也让李文勇意识到一些党员干部“懒、庸、散”的陋习亟须改变,为了扭转原本涣散的工作作风,他建起了“党总支+党员服务队”的工作模式,村党总支书记为队长,6支党员服务队,280多名党员为队员,到田间地头帮干活、教技术、解困难,把党员干部“嵌”在了村子里。

“苦党员干部一阵子,甜了群众一辈子。”李文勇这么要求党员干部。当地每周日是赶集日,当天顺道来乡上办事的人多,李文勇便放弃周末,带头在办公室加班。

“听到他要出去开会了,我们脑子里的发条就可以松一松,他回来了,发条就又得上紧了。”红河县委办综合科职工杨志龙说,“这不是怕是敬畏,他个高面黑,却很和善,平时的材料他能耐心给你改很多遍,就跟老大哥一样。”

“党员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境界,在奉献中体会快乐。”李文勇常对党员干部说。

几过家门不入:他仍是老父亲眼里的好儿子

2013年9月,李文勇调到了州发改委工作。“近4个月里只见过他两次,一次是到医院看我,留了一晚,另一次是哈尼族过新年,吃了几口饭就走了。”父亲李志德说,好几次到县里调研他也没来家里,等回单位了打电话给我们说。

实际上,李文勇生前,始终承担着大量繁重的工作,加班加点、以单位为家是常态。“今年1月15日,他去世当天晚上也是在加班。”红河州发改委主任王利发说,那段时间他精力全投在了13个市县的重大农林项目调研和几个中型水库、水源点的规划方案上。

同事回忆,当晚他办公桌和茶几上铺满了调研的素材和图纸,谁也不知道在这之前他又熬了多少个夜。

“他忙。”谈起儿子,李志德时时挂着这句话。“文勇已经养成习惯,每次回家往长木椅上一躺就睡着了。”李志德说,那天早上他在电话里说完“要开会,忙不过来”后,那个电话就再没拨通过。

李文勇一家6个兄弟姐妹,他是最有出息的,“有过不少人上门想找点‘方便’,都被他拦在了外面。”李志德说,他三姐下岗十多年一直没工作,上次听说县里要招环卫工人,本想让他帮忙给安排进去,但被他挡了回去。

推荐第10篇:个人先进事迹李文

个人先进事迹

我是13建筑工程技术9班的李文,我是班上的副团支书,在我竞选上团支书后我立志要把班上带成团结有爱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我也是学校武术协会的会员,学校建筑工程协会团支部的副部长;我在2014年5月获得了学院团委的“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在2014年5月我获得了第五届“大学生心理文化节比赛优秀奖”;

第11篇:李春文先进事迹

件件实事得民心

李春文,一名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名勤劳朴实的农家汉子。在哈播村乃至整个国庆乡提起李春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名村干部,李春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法设法、客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公而忘私、身体力行,与哈播村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哈播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哈播村的主任,他深知一个村干部素质高低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只有通过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此,他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一五”规划,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何让哈播村民尽快致富?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刻打动着他的思想,他对全村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发现哈播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收入少,增产不增收。积极调整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发现哈播村适合种植茶叶,于是努力为村子争取项目、引进技术资金,并找到县农牧站农科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全村内推广茶叶种植。积极支持和鼓励村民种植茶叶。然而,当时整个江城县都在

- 1明天的明天也过去了,他依然在村里走访,在田间奔波。但他心里明白,既然大家相信他,让他走上这个岗位就必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这条路一定要坚定的走下去。

他为群众办实事、创业绩、躬身为人民、取信于民、为民谋利。在周曲人民发生特大泥石流时,看着那大片大片房屋顷刻间被泥石流淹没,他在也不能平静了,在业坐立不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山寨后基不稳,也可能会发生泥石流。他忙着跑乡里,奔县里,到处引项目,筹措资金。为了确保地基的安全性,他不停的在寨子里选择搬迁地点,自己亲自带领城建技术人员去考察、勘察、规划,做群众思想工作,调节利益纠纷。最终,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为大山寨安基工程引进资金一百多万,使大山寨村民得到了实惠。现在,大山寨的安基工程正顺利进行着。

李春文主任常讲,村两委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村两委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村两委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在担任主任这十六年时间里,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村委和党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 3

第12篇:学习李文祥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七字李文祥

—— 学习李文祥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郭天凯

李文祥,一位平凡的革命老人,一位平静的耄耋老者,一位平常的慈悲长辈,通过近一段学习他的英雄事迹,我对他身上的几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有感悟,并归纳为七个字,现汇报如下:

一、隐

如不是卢书记下乡调研,恐怕我们永远也不知李文祥是何许人。一个“气吞万里”的小布包,竟然连自己的女儿都从不知道它的存在。李文祥回乡后,一切荣誉全部消于无形,后辈们只知道他仅仅是一个老军人。这是何等深藏不漏的隐士?在这个被虚荣心和浮躁气氛笼罩的时代,我们急切的需要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隐,淡泊名利,摆正心态,放低姿态,不图功名,只求业绩。

二、舍

李文祥是一个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甚至躲避回报的人。李文祥不当干部当农民,一切待遇都不要。自己不愿两头拿钱,又主动退掉了救济费。他有资格享受的尊荣,有权利享受的优厚,他全部舍掉了。英雄者,不论是岳飞还是郑成功,不论是任长霞还是李文祥,虽各有各的英雄事迹,各有各的超常之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将自我的欲求变为普天下人的欲求,肯为他人牺牲自己。我们要发扬这种讲奉献,敢牺牲的精神,不计较蝇头小利,

不怕加班加点,不去论工作轻重。都说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我们就更要有“舍”的精神,耐得住清贫。要有“三耐”即:清苦之耐、寂寞之耐、奉献之耐。

三、勇

我们汤阴的民族英雄岳飞曾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李文祥不爱钱,更敢拼敢死。他冒着枪林弹雨推着炸药车,成功炸开永镇门,使得部队顺利从他制造的缺口冲进了济南城。上海战役,又是他将敌人火力最猛的地堡炸掉,为攻克刘行国际电台立下不朽功勋。关于勇气,唐书记说过我们的干部要敢于亮剑,就要要我们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勇于创新,自觉担当,敢想敢干,积极奉献。但勇不等于莽撞,信访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不能草率,说出去的话就是许下的承诺,做不到的不能说,做得到多少就说多少。

四、恐

卢书记解开小布包时,李文祥像一个等待老师审查作业的孩子,眼神有些忐忑。当他看到焕然一新的家,他坐卧不安,忧心忡忡。这些恐,从细节上显现出一个老实本分、淳朴正直的李文祥。他觉得自己的荣誉不算什么,更不值得被这么敬慕。学习李文祥就要在工作中坚决杜绝有一点成绩就自吹自擂,邀功请赏,安然自得的行为,要怀恐在心,增强忧患意识,善于反思自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要防微杜渐,身正廉洁。

五、勤

李文祥参加集体劳动曾连续奋战40多天没进家。问他最高兴

的事是什么,他说是劳动,上工!李文祥夫妇一直以减去20岁的状态扛着重活,85岁还在地里薅草,累到晕倒。这是个多么勤奋的人啊。我们在工作中更要学习李文祥这种勤奋的精神,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干事,务实重干,不辞辛劳,不抱怨,不埋怨。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干踏实,干扎实!只有勤奋才能在信访工作中有以苦破难、苦中求乐的品格和追求。

六、责

李文祥在平常之中却有着极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李文祥都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始终把党的事业当成使命,心随责走,责随职走。如果不是心怀责任,他不会在打仗时冲到最前头,如果不是责任,他不会在躺在病床上还惦记着田里的庄稼。作为我们信访干部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才能主动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受理办理群众的信访件,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七、爱

有对爱人的爱,对陈宝珍的恻隐相怜,患难与共。有对乡亲的爱,他二话不说就把车票给了素不相识的乡亲,自己却跋涉18里路回家。对有对家乡的爱,回乡务农50年,主动放弃脱离贫困的机会,也要为家乡奉献自己的赤子心。更有对国家的爱,他前半生的九死一生就是证明。作为信访干部就要有对百姓的爱,这样才能用宽容之心去对待群众。才能换位思考,理解群众的难处。要有对工作的爱,这样才能面对“缠、难、烦、苦、累、怨”的信访工作时

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烦。要有对家人朋友的爱,这样才是唐书记要求的有“孝悌”礼仪的仁爱干部。

上述七个字所表现的精神,体现了李文祥精神多元多义的丰富内涵,这些内涵超越了领域行业的界限,即使在我们信访部门,仍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他的精神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宣扬英雄会使人倾向于重复英雄的行为,激发普通人变为英雄的潜力,学习英雄是为了让自己更接近英雄的样子。李文祥的精神是厚重的,是绝非灵光一现就又回归历史不再提起的,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把李文祥精神学精学深学透。常言说:求上则居中,求中则居下,求下则不入流。把李文祥当作自己的人生标杆,那么一定会有一番有作为的人生。

第13篇:《英雄不老》李文祥事迹

读《英雄不老》的报道有一段的时间了,所报道的河南范县白衣乡北街村老人李文祥的事迹时时浮现在眼前,感动着我。

李文祥同志从军9年,参加过6次战役,从中原打到台湾海峡,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并获战斗模范、特等人民功臣称号。戴上了解放奖章后,以享受十八级的干部转业到地方转业到地方,参加国家建设。再后来响应国家的号召,带头支农回到家乡,成了种田吃饭的农民,一干就是50年。当2011年1月4日去慰问他的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关切地问他现在是什么待遇,他说:是农民。卢书记说:您当兵打仗,又参加新中国建设,当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您就报名回农村了,什么都没要。老人摆摆手:没待遇,我不要待遇。想想现在那些稍有点成绩,甚至弄虚作假,玩弄手段骗取荣誉,成为政治上捞资本,经济上要利益的人。相比之下,李文祥同志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

李文祥同志,济南战役推着手推车,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炸药,爆破城墙;淮海战役,打阻击战,打的一个连只剩下他和指导员两个人;渡江战役,和战友迎着炮火,冲锋陷阵;上海战役,肯“硬骨头”,打攻坚战,又是他拉响炸毁敌人暗堡的炸药包;福州战役,冒着酷暑追击敌人,晕倒在冲锋的阵地上,被老乡救过来,又投入到追击敌人的战斗中;平潭岛战役,晚上和战友一起渡海登岛穿插,为部队总攻打前站;响应国家的号召,回家务农,参加家乡建设,战功赫赫,奖章枚枚。老人到现在,在抽一元多钱一包的假牌子香烟,只要冒烟就行。他身上的毛衣,是花25元钱买的。中山装是女儿学裁缝时,用别人当过丧礼挽幛的减价布做的。看看我们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抽喝追求的是高档烟酒,穿戴要时尚名牌,看到老英雄李文祥生活,不能不使这些同志汗颜!

李文祥同志在军队,从士兵到副连长,他说:当年谁在战场上提拔,谁就意味着牺牲的更快,因为当兵的责任小,当官的责任大,当干部的一定迎着死亡冲锋在前。转业到工作岗位,后来回家,士兵的本色不退,在村里担任生产队长,带领家乡的精壮劳力,吃住在挖河清淤的工地上一干就是40多天。在人民公社大生产时期,作为队长的他,为了不使群众怀疑他多吃多占,给生产队的仓库配了4把锁,仓库库保管、会计、贫农代表各一把,再给副队长一把,自己不拿,群众对干部放心,队里风平浪静。我们的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做到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确实有这样的同志把这种行为作为升迁的资本。有的同志一旦手里掌握了权力,把权力作为以权谋私的工具,最后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应该好好的学习学习李文祥同志的事迹了!

李文祥同志参加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奉献出自己的辛勤劳动。从没向党和政府提出要求和条件。它符合离休条件,却不提出申请,至今没有享受待遇。得到的回答是:“国家还不富裕,自己苦点怕啥!靠自己可以生活,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了。现在女大了,比以前好多了。过去困难都没有要补助,现在要啥!”只想到国家,从没考虑过自己。在参加上级组织的团拜会时,看到面前果盘里摆放的樱桃,“冬天的樱桃,给俺小拿个吧。”一路揣了200多公里,一进门老人就喊:“小,看爷给你们捎了啥好吃的东西!”摊开手掌,两只樱桃已经挤烂了。小孙子接过一把塞进嘴里。我们曾经获过卓著功勋的老人和自己的孙子就没品尝过冬天的樱桃,我们不能不再感动之时,做一下深思! 李文祥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读着它,使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现在我们进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没有忘记为人民的解放和国家建设做贡献的人民。从国家贫穷落后,人民苦不聊生,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李文祥同志就是这千千万万英雄的代表!总书记说:我们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李文祥同志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党的宏伟目标已经确定,伟大的事业需要李文祥同志一样的共产党员去努力,去拼搏,去奉献。自己愿做李文祥式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干部,一名普通群众!

第14篇:李文祥老人事迹读后感

李文祥老人\"红\"了!作为\"河南省委书记亲自发现、亲自发掘、亲自发布、亲自发扬的先进典型\",老人以一种不可思议而又顺理成章的方式,迅速\"红\"遍大河上下、大江南北,[原创]英雄不老--李文祥老人事迹读后感。而此时,他已87岁,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耄耋老人。

老人的英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之前,如果人们从他身边走过,估计没人会想到,这样一位拄着拐杖,行动不便的山野村老,竟然是位曾历经枪林弹雨、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没人会想得到,一位曾经为国家、为人民出生入死的英雄,竟会默默无声地隐身在民间,作了50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

50年!差不多半辈子的时光里,老人将所有的战斗奖章,静静收藏在一个旧得发黄的小布包里,连对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曾提及。每一枚奖章,都气吞万里,记录着老人战争年代里的骁勇善战;每一枚奖章,都重逾千钧,拿出它,老人全家的生活都将彻底改变。但是,老人没有拿出来。他就那么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辉煌过往隐藏,而且,一隐就是50年。

当记者询问,“如果省委书记没有发现你的小布包,它会被悄悄放到什么时候?”老人回答,“等我死了,放进棺材里带走。”面对老人这样真挚的回答,谁不为之震撼,为之动容?老人的事迹能深入人心,正因为其\"真\"。面对老人,绝对不会有谁怀疑老人是在\"作秀\",谁又能\"作秀\"50年?

大象无形!老人的隐藏,正是大隐。

战争年代,老人置生死于不顾,战战冲锋在前,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战场上平安归来,走进新中国,老人心中满怀的,只是庆幸。他觉得,与那些牺牲了的战友相比,自己能够活下来,已足够幸运。所以,他不再提及自己的战功荣誉。转业、回村,老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以平凡、平静、平常的姿态,本分地做着工作。

面对记者“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的问题,老人回答:是劳动!是上工敲钟!是在报告会上向大家敬军礼!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正遭遇着诸多冲击。听到一位老人这样掷地有声的回答,谁不为之鼓掌,为之喝彩?原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老人,直到八十多岁,还在农田里辛勤劳作。这事迹,应该会让很多崇尚享乐、沉湎名利的人们,有所反思,有所醒悟!

大音希声!老人的回答,正是至理。

老人是战场上勇猛杀敌的英雄,也是生活中满怀仁义的英雄。对党、对国家,他满怀忠诚,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他主动放弃城市生活回乡务农,后来又放弃了本该享受的诸多待遇;对阵亡的战友,他常常满怀思念之情;对相濡以沫的老伴,他言谈举止之间满怀柔情;对早年因贫穷而退学的女儿,他满含愧疚之情;对村里的发小,他满怀真诚的友情…正因为此,老人的先进事迹,人们才觉得亲切,觉得熟悉。

“出名”后,老人的本色仍然没变。他把掉在桌上的米粒捡起吃掉,他开会时拿走果盘里两颗樱桃打算带回家给两个小孙子吃,他和一帮老伙计们逗笑取乐…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满含后悔地拍着膝盖叹息,觉得自己给党和国家添麻烦了,给大家添麻烦了!后悔当初不该拿出那个装满荣誉的小布兜。老人的仁义之情,溢于言表。

大义长存!老人的仁义,也是英雄本色。

愿英雄不老!

第15篇:学习李炳祥先进事迹体会

就是这样

——学习李炳祥事迹 个人粗浅体会

初见李炳祥事迹之时,因为手上事情放不下,也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典型太多而无暇顾及,几天过后居然忘了。偶听同事提及,才真正开始打听起来:

“李炳祥是谁?”

“一个新的先进典型。”

“还在么?”

“不在了。”

噢,又一个楷模诞生了!起初我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式,以为这个人的身影似乎与很多楷模的身影一样,是那么的伟大而又遥不可及,茫然地不知怎么走近他、怎么学、从哪里学。但不待我们去做,甚至不及我们去想,他本人早已经走了。我们崇圣?羡优?抑或好奇?总之在这个生命的逝去之后,我们开始关注起来,四处查找其生平、其事迹……逝去的李炳祥是一桩事迹,一方佳话,一尊楷模!而一个已去的人,即使声名在外,又究竟能不带走或者说留下多少片段?生时的李炳祥又如何?

李炳祥出生在武定田心乡,那里在我印象里是一个道路崎岖、环境艰苦,而风景美、民风淳的地方;身为一名普通森林公安,那他一定是一个我从小常见的“警察叔叔”形象;

将近30年里,默默地守林、办小案、干杂活、种地和帮助他人,那是很多平凡的父亲所走的事业线……天下总有数不清的美丽山乡,蕴育着无数平凡的人,做着自己的事情,默默走完一生。

当然平凡的李炳祥也有一些惊人之处,25年来巡逻工作中每年步行2000多公,总行程超越赤道长度,破获各类案件400多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等。更有先进事迹和荣誉,如各种“先进个人”称号、“优秀公务员”称号,以及无数的工作成绩。然而我个人认为数字与成绩不能代表一个人,寥寥几行字的档案、几纸荣誉、几段佳话也不能代表一个人。代表李炳祥为人的还是那些平凡——李炳祥是朴实的傈僳族兄弟,是农民的“自家人”,是村委会的“炊事班长”,是过节时想得起杀鸡吃的生活通。

未来未知,给我们无数的想象空间,我认为过去亦是如此。李炳祥留给我们的片段不多,恰好留给了我们无数的想象空间。我有理由相信他曾在晴好之天如孩童、亦如猴儿般飞奔于深山老林而自得其乐;曾和同事一起高歌于途;亦曾与农民兄弟把酒言欢、指点江山!我同样相信他曾在城里某个华灯街口感叹过人生;曾在某次扭伤脚后骂到这该死的山路;亦曾为孩子上学问题揪心且愧疚难当。

我们不免怀疑,此处山林之乐、淳朴之乐是否足以消除彼心三十年的劳苦、寂寞以及对家的愧疚,或者说足以冲淡

一下?对,不足!劳苦、寂寞一直都在,是李炳祥的一部分,我相信李炳祥的心也会在某时某刻因这小部分而纠结起来。然而,李炳祥确确实实顺利到达了终点,让近三十年化成了人们谈笑间的几个片段,也由这些片段成就了光辉楷模。我们的崇拜的同时,或许疑惑也加深了,他如何做得到?有机会离开艰苦岗位,为什么不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觉悟啊?

我起初也以为楷模之为楷模,必是有别者高不可攀的成就,必让我除了羞惭而无所为;认为坚持的时光之漫长,楷模们坚持背后的精神支撑点必定是我无法到达的信念高度。

然而当我试着把楷模留下的片段置于普通的位置来解读,我豁然开朗,塑像般的楷模生动了、活了,李炳祥本来就这样,就是这样。深入大山3天,谈不上坚持,是走形式,甚至旅游观光;坚持3个月,是一种欲体验坚持滋味为何的坚持;坚持3年,才是坚持。同样是坚持,也分利的坚持、名的坚持、功的坚持、爱心怜世的坚持、信仰的坚持……而坚持30年,则不再是坚持。别人看来是坚持的,李炳祥已经忘记,正如自由奔跑的人不会想着脚该如何迈步一样,人生出于本性的一切都时刻被忘记,只剩下自然而然的日子在继续。出于人的淳朴本性去做事,如鱼自在游于水而不知水是什么,而明白的旁人也自然不会疑惑鱼怎么憋得住。李炳祥每年的2000公里路,谈不上喜欢,亦不厌恶,只是不断

地按该巡逻的路去巡逻罢了;为同事当“炊事班长”,做农民的“自家人”不为什么,只是如动自己脚行自己路一般自然而为。

当然正如再静的水也有波纹,波浪大了,鱼也会暂时惊慌,人生不可能从来没有迷惑,甚至时有感叹、有寂寞、有纠结,但鱼始终游于水,人该走完的路也总会走完。李炳祥走完了本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我们大不必感叹这48岁生命之短暂,以数字衡量的生命,始终不是生命,只是数字。时间亦是数字,孰长孰短不过是旁人拿数字在比对。正如蝉,知鸣而不知生命之短,又如龟,知静而不知生命之长,本来就是这样。

我理解的李炳祥是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身份、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岗位和一些本来普普通通的事集合的人;亦是道德、先进、荣誉集合的榜样。我现在感觉学习到了很多,却又不知何以言传尽述。如果我真的有幸学到了什么,或许那是我自然而然就该学到的吧?粗浅的体会就是这样。

第16篇:学习李炳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在局机关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州系统掀起了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在认真学习了李炳祥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后,我收获颇丰,觉得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洗礼,为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好同志而深受鼓舞。李炳祥同志这样甘于平凡却不失伟大的人,确实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一、通过纸媒、网络等资源平台全面了解李炳祥同志的先进事迹

2012年9月6日16时25分,楚雄州武定县森林公安局派驻环州乡拉务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李炳祥同志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因公牺牲,享年48岁。生前任武定县森林公安局副主任科员,二级警督警衔。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遇难的事迹,令人悲痛、感动,更值得赞扬与学习——李炳祥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务实肯干,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斗旱魔,用生命诠释了一名森林公安民警的无限忠诚,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贴心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品质和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深入领会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

李炳祥同志是公安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楷模,他爱岗敬

1业,任劳任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让我们懂得要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面对困境不低头,遇到难题不回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发有为,切实把心思用在事业发展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

三、反观对照,开展自检自查,切实增强自己的服务能力

作为一名工商人员,我需要向老同志学习的很多,特别是群众工作方法、工作思路等方面。

一是走进群众中去,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基础。只有真正的了解了群众所需要的,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只有真正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也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细节。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与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三是做好宣传工作,力求取得实效。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

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李炳祥同志为榜样,认真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立足岗位,热情服务,勤奋工作,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工商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第17篇:学习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1

学习李文祥心得体会

在省委书记卢展工平易的目光下,李文祥老人解开了属于他的那个小布包。拂去沉甸甸荣誉上的历史烟尘,李文祥老人的足迹,在我们面前逐渐清晰;李文祥老人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愈显高大。

读完英雄老人李文祥这组报道,相信很多人发自肺腑的感触,是巨大的感动夹杂着深深的羞愧:他有用血与肉换来的让我们仰视的荣誉,却没有将其视为谋取功名利禄的资本;他能从容坦荡地做好从军人、保卫干事到农民的角色,却没有丝毫的愤慨与不平;他数十年间坚决拒绝来自各方的帮助,却始终不忘为乡里乡亲无私奉献;他默默忍受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艰难困苦,始终没有改变自己身为党员的笃定信仰„„

正像卢展工所说的那样,李文祥是践行“三平精神”的时代典型,是所有人都应该尊重和学习的光辉榜样,是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优秀代表。被誉为时代典型、光辉榜样和优秀代表,李文祥当之无愧:李文祥这个典型的力量,具有真实性、具有持续性,又体现了先进性。不识几个字的老人,将自己伟大的一生,凝结为一句朴实的“吃苦在前,享福在后”——简单的八个字,无疑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为淳朴的诠释。

对党员领导干部们来说,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就是要学习他几十年不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默默付出,辛勤贡献。不为名利、不恋权力、心态平和、笃定信仰,不管身在何处、身居何位,都尽己所能,为社会、为他人贡献力量。所以,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将坚守信念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中,体现在兢兢业业为民生、勤勤恳恳做贡献的服务里。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就是要学习他这种敦厚从容、宁静平和的心态。在转型期社会,各种社会思潮,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涌动激荡,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往往会裹挟其中,受到影响。以李文祥为代表的坚守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向我们展现出的精神风貌、笃定信仰和行为方式,在引

发我们情感共鸣的同时,更让我们体会到潜移默化的感召力量,体会到身为普通人亦须坚守理想与信念的意义和价值。

巴金老人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在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进程中,我们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更多要体现为具体的行动。正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丽莎修女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是为重温后的感动,更是为感动后笃定地前行。

第18篇:学习李炳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在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所掀起了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推动“四群”教育实行民警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向纵深发展。在认真学习了李炳祥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后,我收获颇丰,觉得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洗礼,为自己的身边有这样的好同志而深受鼓舞,这样甘于平凡却不失伟大的人,确实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一、通过纸媒、网络等资源平台全面了解李炳祥同志的先进事迹。

2012年9月6日16时25分,楚雄州武定县森林公安局派驻环州乡拉务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李炳祥同志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因公牺牲,享年48岁。生前任武定县森林公安局副主任科员,二级警督警衔。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遇难的事迹,令人悲痛、感动,更值得赞扬与学习——李炳祥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务实肯干,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斗旱魔,用生命诠释了一名森林公安民警的无限忠诚,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贴心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品质和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深入领会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李炳祥同志是我们公安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楷模,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让我们懂得要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面对困境不低头,遇到难题不回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发有为,切实把心思用在事业发展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

三、反观对照,开展自检自查,切实让自己的工作能力跃上台阶。

作为一名新民警,我需要向老同志,老前辈,老同志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特别是群众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思路等方面。

一是走进群众中去,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基础。只有真正的了解了群众所需要的,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只有真正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也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细节。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与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是做好宣传工作,力求取得实效。总之 ,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李炳祥同志为榜样,切实落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公正、廉洁、为民”的要求,促进派出所各项工作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太平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第19篇: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涌现出来后,各级各部门都掀起了学习热潮,XX乡党委、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此次先进事迹的学习,通过发放宣传册、开会学习、请县“李炳祥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等形式组织全乡党政干部职工进行了学习,大多数干部职工都对李炳祥的先进事迹耳熟能详了,这些先进事迹使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方向,有了学习的楷模。通过学习有力的推动了“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李炳祥,一个普通的公安民警,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却做出了让所有人都崇敬的不平凡的事,这些事迹感动了我们,也使我们内心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向上的思潮。

作为一名基层乡政府工作人员,我认为李炳祥的先进事迹精神实质在于:“忠诚、扎根、坚守、奉献、务实”,而这些正是我们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只有忠诚才能扎根,扎根了才能坚守,在坚守中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有务实的工作态度。这些精神集中体现于一个人身上,必然会成为先进的典型,我们之所以学习英模人物,就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向英模人物看齐,就算成不了英模人物,也应该有几分像他们,让人民群众承认我们是真心为民的人民公仆。在工作中,我要向他学习,并号召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们,共同向他学习。

- 1 -

一是学习李炳祥同志的忠诚。李炳祥同志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李炳祥同志用行动、生命兑现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忠诚誓言。只有忠诚的人才会守职尽责、任劳任怨的做好本职工作,他长期在人迹罕至、生活条件艰苦的万松山林区工作,没有怨言,没跟单位讲条件;回到县城工作后更是主动提出到条件艰苦的拉务村委会做新农村指导员,并长期驻扎在村委会。这些都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最忠诚的体现。我们要学习他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二是学习李炳祥“扎根、坚守”的精神,这对于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工作地点不可能全部都在生活条件好的城市或城郊,所以我们很多工作人员都有可能被分配到边远山区等条件艰苦地区工作,只有我们主动适应环境,无论哪里都能扎下根,并把工作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家,有时还要向李炳祥一样舍小家顾大家,这样才能造福一方百姓。既然我们能扎下根,就要有坚守的精神,在万松山林区那艰苦的条件下25年如一日的坚持工作,并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成绩,这就是李炳祥“扎根、坚守”精神的最好证明。能做到如此,我想,他一定是怀揣爱林、护林的美好梦想走上工作岗位的,而他坚守的不只是他的工作岗位,还有他服务驻地、服务人民的工作理想。

三是学习李炳祥的“奉献”精神。“为了林业,我愿意献出自己的青春”,这是李炳祥同志生前的承诺。为践行这一承诺,工作中李炳祥同志扎根基层、舍已忘我、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体现出了他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李炳祥都会尽自己所能,帮助群众办实事。正是这种奉献精神,使他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吃苦耐劳,连续作战,忘我工作,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职尽责。因为奉献,他得到了群众的爱戴。我们在基层工作中,也应该学习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要有无私奉献精神,我们才能和广大群众建立真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的开展基层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是学习李炳祥“务实”的工作作风。李炳祥在做新农村指导员期间,以驻扎地村委会为家,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走村串寨了解民情民意,为村民致富出谋划策。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面对困境不低头,遇到难题不回避,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奋发有为,切实把心思用在事业发展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他的这种勤劳务实的工作作风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推崇的,作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工作作风,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此,我们要在榜样的身上学习,并把所学习的好的作风实践到现实工作中,用这样的工作方法去落实“四群”教育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将会取得事半功

倍的效果。

“工作不是名誉好听,也不是升官和发财,而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到自己能够做的工作,有一分力量发一份光”,这是李炳祥的座右铭,是的,他确实做到了,正因为如此,他虽死犹生,他的精神有如青松屹立不倒,他的思想光芒万丈,将照亮我们基层工作顺利前进的道路。

XX县XX乡人民政府 张俊平

2012年12月18日

第20篇:学习李炳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学习李炳祥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灵秀社区徐荣全

近期,在鹿城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社区掀起了认真学习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推动“四群”教育实行社区干部职工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向纵深发展。在认真学习了李炳祥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后,我深感收获颇丰,觉得自己的精神受到深刻了洗礼,为自己我们的党有这样的好同志而而骄傲,同时深受鼓舞,这样甘于平凡而却不失伟大的人,甘于奉献而不求索取的同志才真正说我们的楷模,确实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一、首先是通过报纸、网络媒介等资源平台全面了

解李炳祥同志的先进事迹

2012年9月6日16时25分,楚雄州武定县森林公安局派驻环州乡拉务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李炳祥同志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因公牺牲,享年48岁。生前任武定县森林公安局副主任科员,二级警督警衔。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遇难的事迹,令人悲痛、感动,更值得赞扬与学习——李炳祥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务实肯干,带领群

1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斗旱魔,用生命诠释了一名森林公安民警的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贴心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品质和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造福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崇高价值,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合格和满意的答卷。

二、深入领会李炳祥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李炳祥同志是我们公安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楷模,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不辞辛劳、任劳任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让我们懂得要了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面对困境不低头,遇到难题不回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切实把心思用在为了人民群众事业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

三、认真对照,开展自检自查,切实让自己的工作

能力跃上台阶。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确实需要向老同志,老前辈,老同志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特别是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工作责任心、求真务实等方面。

一是积极走进群众中去,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夯实工作基础。只有真正的了解了人民群众所需要、所盼望的,才能把真正的把群众工作做好;只有真正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也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始终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细节。群众利益无小事,因为社区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与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障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

三是做好宣传工作,力求取得实效。总之 ,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

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李炳祥同志为榜样,切实落实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真践行人民公仆的核心价值观“忠诚、公正、廉洁、民”的要求,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得到全面的提高,灵秀社区辖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为为

李文祥先进事迹
《李文祥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