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村干部个人总结

华西村干部学院学习心得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13 08:34:54 来源:村干部个人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华西村学习心得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

10月25号,在计局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以“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学习培训,聆听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报告,报告中讲到华西村率先建设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听后使我们深入启发,吴仁宝同志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爱民情怀,使我们深受教育,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关键要体现在行动上,凝心聚力抓发展,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工作,带领群众奔小康。

一、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要经常换脑筋,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能只停留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上,要大力弘扬“三创”精神,谋发展,谋富民,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要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党员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积极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要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强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的实力,认真学习,奋发进取,富裕农民作为首要职责。

二、审时度势,具有创新意识,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提前做出规划,要肩负建设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对照华西村这面先进旗帜,积极探索不同地域,不同基础,不同条件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把群众赞成,群众满意作为上级认可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有序推进,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三、把吃苦耐劳,廉洁奉公永葆先进作为终身追求。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扎根于基层,奉献于农民,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怕福民享,有难官挡,要时刻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永葆共产主义的先进本色,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华西村为标杆,以吴仁宝为楷模,接受群众监督批评意见,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奋勇争先,又快又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推荐第2篇:干部学院学习心得

学习心 得 体 会

蟠龙采油厂 薛荣

按照油田公司干部培训计划的安排,我作为蟠龙采油厂的副厂长,2010年12月6日至12月10日有幸参加了延安干部学院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对十七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宏观经济走向、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的系统学习,以及观看《延安时代》、《群体性事件警示录》等专题活动,我从内心深处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本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感受深刻,现将本人在这次培训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一、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丰富理论知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 1 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觉得,“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还体现了以人为本,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

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一定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要求,做好本职工作,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扎实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以实际的行动,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服务群众,对促进我厂的工作和经济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十二五工作会议和工作,提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认真领会“延安精神”内涵,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延

2 安精神”。

通过课堂讲授和观看《延安时代》音像,使我重温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真实感受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风貌,深刻领悟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强烈激发了“奋发有为,务实为民,敢于担当,干净干事”的工作热情。

从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红军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结束,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走向全国革命的胜利。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从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的重要时期。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创造了辉煌的功绩: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臶,推动实现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使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面对敢不敢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作出正确决择,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坚实基础;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造就了一大批革命的领导人才,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住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方向;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使党全面走向成熟并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全面进行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了执 3 政为民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启示,主要为:

1、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面对的艰难险阻在常人看来是无法克服的。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来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始终坚持革命的崇高理想,以“以一当

十、当百、当千”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一定要胜利”的坚强信念,大力倡导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正因为党中央高举革命的大旗,致使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千万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奔向延安,呈现“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动人情景,创造“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加大炮”的历史。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证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敌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强大敌人。

理想信念是一面旗臶、一座灯塔,可以形成不可战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名共产党员,没有理想信念,就等于没有灵魂。面对新一轮发展的挑战和难题,包括资源环境瓶颈、发展成本增加、城乡发展差别、产业升级任务艰巨、基础设施有待优化、各项体制需要完善等,我们必须树立一定能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 4 心,绝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气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敢于挑战,敢于胜利。长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近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不息的理想信念。

2、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执政思路。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能够创造一系列的辉煌功绩,很关键一条就是有一套明确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领导思路。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中央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臶,有力地推动国共合作,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一致抗日。针对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极端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没有被盖的情况,党中央组织开展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开辟了陕北好江南——南泥湾,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针对党内出现的左倾和右倾思想,党中央组织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的整风运动,统一了党的思想。

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执政思路,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成果,历史和事实证明,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执政思路。

3、促进各项事业的进步必须要开拓创新。

5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处处体现党的创新精神。从抗日军政大学的边学习边行军,边学习边战斗,“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特殊教学模式,到南泥湾开荒,战士们在旱地上种水稻;从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到《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等都体现了党在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上的创新。面对究竟怎样才能解放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这一最迫切性最根本性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老祖宗”并没有、也不可能提供现成答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坚持“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既用宽阔的眼光观察世界,又对自己的国情进行透彻分析,从而正确地解决了怎样解放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

创新是发展之源、进步之力。做事缺乏创新,最多只能把一件事完成,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党员干部如果缺乏创新精神,那他所在的部门、单位或地区的工作就会停滞不前。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做到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营造创新环境。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4、凝聚发展合力必须要执政为民。

6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赢得了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爱戴和拥护。从为60岁以上的老人祝寿,送肥皂、毛巾的拥政爱民到为减轻群众负担的减租减息;从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婚姻问题到全军战士为老百姓做家务、干农活等,无一不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的军民之情、鱼水之情。

为什么党要加强基层建设,提出改善党群关系?为什么现阶段社会矛盾不断凸现?为什么群众仇官、仇富?这在于我们部分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从局部利益出发,甚至从个人利益出发,把“群众”这两个字抛在脑后,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延安时期毛泽东说,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没有资格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权利,没有对人民发号施令的权利,原因很简单,你手中的权力不是你的,而是人民的。在实际的发展和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牢记“群众”这一根本,想问题、出政策、做工作、干事业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和做法,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是否得益、群众是否满意、群众是否改善生活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情为民所系的民生观、利 7 为民所谋的利益观。一句话,王朝兴衰、历史更替的周期率应该永远成为我们心中的“清醒剂”与“警示器”。

5、做好各项工作必须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与实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根据抗日战争的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党中央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实行了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在应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党中央就采取不同的斗争方针和斗争策略;在形势对我不利与形势对我有利的不同情况下,或敌强我弱与敌弱我强的不同条件下,党中央就制定了不同的战略策略,运用不同的斗争手段,使党始终掌握着革命斗争的主动权。

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学会“因地制宜、因势而变”,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发展方略、工作举措等。

6、实现个人提升必须要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的领导、国家的领袖,除了他们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超凡能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毛泽东深夜为警卫员送棉被,亲自教身边的工作人员识字,动员自己的儿子到农民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周恩来将国民党军政部发的 8 津贴以党费缴公,赶路住骡马店等;朱德下马为农民老汉背粮食,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都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民爱民的民生情怀;位高无傲气,权重有清风的高风亮节;公正无私、博大包容的人生品格;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舍弃家庭、亲情的世界观人生观;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等。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锤炼崇高的人格魅力。加强个人的党性修养,做到“以德为前、以诚为根、以善为贵做人,以谋为基、以实为重、以智为要做事,以民为本、以正为先、以纪为则做官”,忠诚刚正、谦虚谨慎、包容豁达、善与人同、求真务实、勤俭节约、廉洁自律。

支撑延安十三年革命斗争的理想信念、传统、作风,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已经塑造、凝聚成为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为核心、解放思想尊重实践的思想路线为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标志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永远成为跨越时空的我们民族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要牢记党的历史,增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国家机关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内化于自己的人格之中;把延安精神见之于行,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之中。

三、加强对全球经济形势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 题学习、分析和认识,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宏观经济走向。

从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轨迹,研判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变化趋势,可以引发的思考与启示有:

1、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必由之路,而且已刻不容缓。无论是先行国家发展方式演变的历史轨迹,还是近年新的变动趋势,都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竞争中成为“赢家”的一条必由之路,别无选择。这种转变是很艰巨的,我们推动多年,取得一些成效,但并未根本突破。客观上,“九五”时期提出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干扰;“十五”时期提出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受到加入“世贸组织”后“外需”急剧扩大的影响;“十一五”时期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目前,世界经济正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国内经济正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我们必须正视原有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的现实,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后10年,在“加快”两字上下功夫,只争朝夕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2、转变发展方式,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而且要把握阶段特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不能“画地为牢”,而应该把握时代的潮流趋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但必须注意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其发展方式的转变或调整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上,发展方式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推进“三个转变”,是“冲关”、“过坎”,就是使服务业成为主要带动力、消费成为主要拉动力、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主要贡献率。

而那些服务业、消费的比重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都已“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其发展方式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也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经济发展,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但这种发展阶段上的调整,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再平衡”可以使储蓄率、投资率上升几个点,但不会改变消费主导的大局;“再工业化”会使制造业比重由16%→19%,但也不会使“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退回到“二三一”;它们只是改善协调性的调整。

同样,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基本的理念都是相同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低碳经济强调的是全球气候,循环经济强调的是资源效率,绿色经济强调的是关爱生命。我们和美国 11 的发展阶段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美国的历史人均碳排放量是1100吨,中国的历史人均碳排放量是66吨。2009年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19.6吨,在18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而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为4.6吨,在18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44。况且,我们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资源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低碳经济作为增长的一种新引擎,当然要积极发展;但不能简单地以“低碳经济、低碳社会”来取代“十一五”提出的“循环经济”和“两型社会”。应充分考虑阶段性特点,采取“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并举、“两型社会”与“低碳社会”并重的方针;将它们统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之中。

3、转变发展方式,不仅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而且要公平协调利益关系。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但在结构问题的背后,有大量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因此,经济转型期往往成为矛盾多发期。国际经验表明,协调不好这些“背后”的利益关系,结构的优化升级也难以顺利实现。一些国家在创造“拉美奇迹”之后,因经济社会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激化、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等问题而跌入“拉美陷阱”,即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12 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公平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例如,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蛋糕”分好。要强化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逐步解决公共教育资源配臵不均衡问题。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都有基本医疗保障,等等。

当然,创新体制机制,不仅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越来越有赖于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只有全面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并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不断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四、创新思维和管理模式,通过对领导科学与艺术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

在认真学习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的讲座后,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时时刻刻都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但要做好官用好权,创新思维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包括领导水平和艺术。领导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组合。作为领导者,应当讲我们手中都有大大小小不等的权力,但权力的基础是责任和义务。所以,首先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 把握方向不动摇; 二是勤学善思, 13 切实加强能力素质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确保在最佳的时机作出最优的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提高驾驭复杂形势的本领;三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 集中制,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民主化,既能勇于决断,又能集思广益;四是认真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树立当官为民着想的理念,端正工作作风;五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建立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我认为在基层工作中,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上级的政策,落实到位,执行有力,执行有法。基层主 要是政策的执行者,对于集体决定的事,正确的要不折不扣的全力全心贯彻,并且主动、开创性的执行;对于自己有意见的事,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一旦形成决议,就要坚决执行,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执行决策要不遗余力,不可以降低标准打折扣;不可自以为是玩小聪明,想蒙混过关;不可拖拖拉拉,行动迟缓;也不可自作主张,超前行动做无用功。执行要有力度,雷厉风行,不能偷工减料,要在执行的方法方式上多动脑筋,要把活干漂亮,要让群众满意,领导高兴。基层作为上级的得力助手,要与领导保持一致,做好群众工作,使领导的意图变成现实。有的基层不能够深刻理解政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执行不力,贯彻不到位。要么是不愿意执行,怕困难,怕麻烦,有意推脱,故意缩水。既 14 然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就要为领导分忧解难,不能把问题都推给上级,让上级穷于应付,自己一边凉快,袖手旁观。当然,想凉快的可能会永远凉快。不与上级保持一致,不站在全局看问题,不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只是利用群众的狭隘,用损害工作来获得群众暂时的认可,是不能长久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官本位思想,懒惰无知,不能履行职责,总要靠上级的督促,工作缺乏自觉主动,没有创造力,这都是影响基层执行力的大碍。

2、努力学习,学会工作,提高修养。作为基层干部,路还很长,想做事情,就要谦虚好学,努力上进。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自己的经历中反思,从他人的经验中感悟。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标。干一件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有督导检查评比,有整改总结。要把职责和创新结合起来,要把群众利益和领导需要结合起来,要把实际和理论结合起来,要把局部和全局结合起来。工作要讲方法方式,要善于工作,做人当直,做事当曲。要提高境界,要胸怀广阔,多修身养性。要有全局观念,而不是本位主义;要有长远眼光,不要只注意眼前利益;要通盘考虑,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以德服人,不要睚眦必报。只要工作能开展起来,自己甘做幕后英雄;宠辱不惊,只求事业有成。提高自身修养,先做人,后做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做成事。既然做了领导,就 15 要想做一番事业,要有事业心。我们是为了做事而当上领导,而不是为了当领导而做事。当上领导,就有了做事的平台;如果不想做事,这领导也当不好,不如让想做事的人来当。想做大事、正事,不要做歪事、坏事。想做的事必须是符合三个代表思想,为人民服务。要敢于做事,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大胆闯出新路子,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敢做事还要能做事,要有做事的能力。要善于学习,获得经验,提高能力和能量。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只有多做事,才有锻炼的机会;不做事,就提升不了素质和才能。不能做事或者做事能力低的人,是做不成事的。再好的过程,也是为了好的结果。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做不成事的,都愿意做成事,做出成绩来。不要自毁长城,不要蓄意破坏,不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努力工作,把事做好。前面讲的许多,都是为了做成事。我们要多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然,也要摆好心态,事情成与不成,除了自己努力之外,还有机缘,所以当时机没到的时候,努力而不强求。但有志者事竟成,贵在锲而不舍,创造机会,抓住机遇。想做事是做事的基础,做成事是做事的目标,敢做事是做事的有力保证,能做事是做事的重要条件,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五、学习观看《群体性事件警示录》后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认为,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要正 16 确处理好维护社会稳定与加快发展的关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各种复杂局面,不断提高预防和依法处臵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及时化解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要坚持把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据,扎扎实实地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我厂和谐稳定。

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社会整体结构、资源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文化理念等方面不断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同时,随着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加大,矛盾越来越多,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统一认识,增强本领,及时化解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靠发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三是要以法制促和谐,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及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四是要用公正保和诣,要善于疏导,尊重职工权益、关心职工生计,以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五是要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和 17 服务群众的本领。六是要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处臵群体性事件预案。七是要善于引导社会舆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主动掌握话语权,发挥舆论宣传在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满足职工群众的知情需要和利益关切。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培训学习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2010年12月11日

延安干部学院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蟠龙采油厂

薛 荣

推荐第3篇:华西村考察学习心得

学习借鉴华西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助推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科学跨越发展

——华西村考察学习心得

朱健

2011年6月

今年6月,时值我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县委第一批组织的赴“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学习培训活动。华西村的发展史,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先进典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面鲜艳旗帜。走进华西,见证着华西的富饶、美丽、文明,感受着那特有的精神魅力、文化蕴涵所润泽、感动和赞服,让我如沐春风、如淋甘雨,感触颇深,受益匪浅。通过到华西村考察学习,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学习华西精神,实践华西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助推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科学跨越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集龙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华西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保证了华西村生生不息的活力和旺盛的战斗

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采取形式、多渠道,进一步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为集龙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基础人才、实用人才、领军人才,更好的引领集龙的发展,凝聚集龙人民群众;进一步学习华西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牢记吴仁宝老书记“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谆谆教导,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效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

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华西精神启迪思想,做善谋发展的领路人。吴仁宝老书记认为,“千难万难,解放思想最难”, “内地的落后,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落后”。 的确如此,经济薄弱村落后的不仅仅是经济,更主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落后。经济薄弱只是表象,观念落后才是根本。农民群众长期以来的“小农意识”、“眼前利益”以及市场经济下“稍富即安”、集体主义和大局意识淡薄等,都成了束缚和制约我们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华西精神,用华西精神启迪思想,做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引领和带动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提升境界,把精神面貌从“利”的牢笼、“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使“求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主愿望和自觉行动,努力把华西精神转化为解放思想谋发展、凝心聚力抓发

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快推进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

第三,进一步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学先进,找差距,想办法,促进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发展是最大科学,不发展是最不科学”, “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华西的辉煌就在于华西人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把握机遇,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率先创业发展,最终成就四十年不倒的先进典型和光辉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的战略发展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提质、生态立乡、和谐发展”战略;要进一步立足乡情,依托政策、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绕一围条主线”: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戴党徽、明宗旨、作表率、促和谐”为主题的“我为党徽增光彩”活动,“咬定二个目标”:继续保持全县综合绩效评估考核三等奖和优秀领导班子称号,强化“三票”工作:强化计生、综治、财税工作,计生工作保类进位争先进,综治工作保平安保先进进位次,财税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保障能力有新的增强,做大做强“四大”产业:即做大做强有色金属矿产业、林业产业、水电产业、边贸经济产业,完成五项建设:即完成生态林业、合格学校、小城镇综合开发、以矿产精深加工为主的财源项目、为民办实事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

“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大力加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致力于改善民生创建和谐平安社会,加快建设小康乡镇步伐,强力推进集龙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第4篇:华西村考察学习心得

学习借鉴华西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今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集团第一批组织的赴“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学习培训活动。华西村的发展史,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先进典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面鲜艳旗帜。走进华西,见证着华西的富饶、美丽、文明,感受着那特有的精神魅力、文化蕴涵所润泽、感动和赞服,让我如沐春风、如淋甘雨,感触颇深,受益匪浅。通过到华西村考察学习,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学习华西精神,实践华西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华西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保证了华西村生生不息的活力和旺盛的战斗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采取形式、多渠道,进一步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为集龙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基础人才、实用人才、领军人才,更好的引领集龙的发展,凝

聚集龙人民群众;进一步学习华西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牢记吴仁宝老书记“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谆谆教导,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效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

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华西精神启迪思想,做善谋发展的领路人。吴仁宝老书记认为,“千难万难,解放思想最难”, “内地的落后,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落后”。 的确如此,经济薄弱村落后的不仅仅是经济,更主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落后。经济薄弱只是表象,观念落后才是根本。农民群众长期以来的“小农意识”、“眼前利益”以及市场经济下“稍富即安”、集体主义和大局意识淡薄等,都成了束缚和制约我们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华西精神,用华西精神启迪思想,做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引领和带动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提升境界,把精神面貌从“利”的牢笼、“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使“求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主愿望和自觉行动,努力把华西精神转化为解放思想谋发展、凝心聚力抓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快推进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的科学跨越

发展。

第三,进一步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学先进,找差距,想办法,促进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发展是最大科学,不发展是最不科学”, “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华西的辉煌就在于华西人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把握机遇,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率先创业发展,最终成就四十年不倒的先进典型和光辉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的战略发展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提质、生态立乡、和谐发展”战略;要进一步立足乡情,依托政策、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绕一围条主线”: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戴党徽、明宗旨、作表率、促和谐”为主题的“我为党徽增光彩”活动,“咬定二个目标”:继续保持全县综合绩效评估考核三等奖和优秀领导班子称号,强化“三票”工作:强化计生、综治、财税工作,计生工作保类进位争先进,综治工作保平安保先进进位次,财税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保障能力有新的增强,做大做强“四大”产业:即做大做强有色金属矿产业、林业产业、水电产业、边贸经济产业,完成五项建设:即完成生态林业、合格学校、小城镇综合开发、以矿产精深加工为主的财源项目、为民办

实事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大力加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致力于改善民生创建和谐平安社会,加快建设小康乡镇步伐,强力推进集龙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第5篇:赴华西村考察学习心得

解放思想 创造机遇 走特色发展之路

——赴华西村等地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学员:陈 应

2013年6月中旬,在省委组织部的组织下,我们一行201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神往已久的“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进行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华西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面貌和新农村建设经验介绍,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有了切身感受,对华西村支两委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胆识气魄和远见深为折服。通过考察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学到了经验,也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发展的动力,获益很多,感触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本次考察学习,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厚爱。这次考察学习目的明确,安排紧凑,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次学习考察中,华西村所具有的先进观念和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让我感受很深。相比之下,在我们欠发达地区,更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姿态,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发展方向,大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兴““敢想敢干、会想会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之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二是看到了自身差距,增强了加速发展的紧迫感。通过这次学习考察,

1 我深切地感觉到,与华西村相比,我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有很多,但关键还是在于理念不新、行动不力。三是坚定了信心。通过考察学习,我们看到华西村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在这一基础上才有了“一分五统”、土地流转等各种形式的发展举措,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烈信心。四是开拓了思维。华西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机制活、政策活,能够千方百计地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我们虽地处内陆边远山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挖掘优势,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要多换脑子,多角度思考,为发展经济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对比典范看到的不足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考察,我切实感到我们与沿海地区发展差距很大,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精神风貌上不够积极。我们在参观的几个点和行程中都能感到华西人良好精神风貌,从上到下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姿态,亲身感受到了那种“志存高远,永不言难”的行事作风,而我们长期满足于小步慢跑,小富即安的现状,这是阻碍我们突破现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思想障碍。 二是思想观念上不够更新。首先是机遇意识不如人家强。参观考察的这些地方的人感觉都很机灵,很有思想,有强烈的机遇意识,能敏锐地察觉机遇,抢抓机遇,尤其是能千方百计地创造机遇;而我们在这方面表现的是慢节奏、缓动作。其次是我们的

2 气魄不如人家强。他们只要是看准了的事情,就敢冒着风险干;而我们做事总是闯劲不足,遇到困难就退避三舍,怕这怕那,失去了机遇,贻误了发展。 三是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在软环境建设上,沿海地区即使是小地方也已经实现了规范服务、诚信服务,而我们还在努力改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而且进展缓慢,还没有达到自觉自愿的程度。

三、立足实际,创造机会,走特色发展之路

俗话说:“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这次考察学习加深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发展乡村经济的优势并不明显,不能坐等发展的机遇上门,而要主动出击,寻找发展空间,只有不断挖掘潜力,才有机会获得提升。以后我将结合这次考察学习获得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我村的各项工作:

一要坚持抓好党建带动经济发展。这次考察学习让我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了党建工作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抓党建示范点建设,让更多的党员富起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阵地建设,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对党员进行农业知识、致富信息等方面的培训。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时向群众公布有关政策信息。

二要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我村是畜牧养殖大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发展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不断培育壮大畜牧养殖规模(主要是生猪、生态牛羊),示范带动林下生态家禽、池塘养鱼的养殖;加大无公害烤烟、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主动服务好辖区旅游资

3 源开发、页岩气钻探开采企业等,要立足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特色产业,使旅游资源、页岩气资源真正转化为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铺路石。

四要发挥党员干部的“五带头”作用,引领群众致富。广大党员干部是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要着力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引领群众生产致富和具体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五带头作用。同时,大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设岗定责”、“岗位承诺””活动,形成“党员带群众,共同来致富”的良好局面,探索“以富带穷、以强扶弱、共同富裕”路子。

五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主动寻找发展机遇。通过邀请农技专家进行农技培训、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对在家的党员群众进行科技培训,增强他们的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力争培养出一批农民技术骨干,推动我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通过学习,我深感农村工作大有可为,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作为一名村党总支书记,既要解放思想,也要转变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谋划本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今后,我将把自己所学到的经验认真分析思考,不断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带领群众同致富、共发展。

推荐第6篇:华西村参观学习心得体

华西村参观心得体会

2013年4月30,援疆对口上海市特组织部的精心部署下,我们一行四百多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神往已久的“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进行参观。

从到华西村一开始,思想都在接受洗礼,观念上都在感受碰撞,同时也给予了自己许多工作上的启示。

首先,华西村给人的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从一进村,就见道路两边是修剪得平平坦坦的草地,一幢幢欧式小洋房,家家带车库,旁边是游泳池,乡间别墅群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方便村民活动环境优美的农民公园,旁边还矗立着气势宏伟、即将封顶高达328米的“华西空中增地花园大楼”,再放眼望去,在九座挺拔伟岸的塔群宾馆的簇拥下,是一座象征着华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园”,随着参观的深入,一幕幕让人惊叹的画面不断的跳入眼眶,科学的规划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让人不禁感叹这哪里是一座村庄,只用漂亮这样的辞藻我想已经不足以表达溢美之词,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此次我还了解到华西民风之可贵,百事以孝为先,在华西有崇尚赡养老人的习惯,村里给予村民很大优惠政策,说要是把老人赡养到80岁,每位后人可以拿到100元奖励,赡养到90岁,给予每位后人1000元奖励,而赡养到100岁,那么每位后人可以得到1万元的奖励。我认为这种奖励制度在江阴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集生产、科普、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

态园和万米长城,在那里看到了稀奇古怪的植物,在这里生长的植物都不是长在地上的,而是长在树上的。看到了许多来自异国的植物---木瓜、芭蕉等,都是平日里看不到的。还参观了世界公园,欣赏了世界的建筑,如:德国的凯旋门、中国的长城和**以及回归桥、悉尼歌剧院、捷克的别墅等等,难怪老书记会很自豪地称赞华西两大公园:农民公园和世界公园,一个不土一个不洋,要洋的有洋的,要土的有土的。想想看,华西处处是宝,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这无形中增加华西村的收入嘛,所以我总觉得发展农村旅游是增加村收入、促进村发展的有效门路之一。

耳闻目睹的情景,使我们充分领略到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新、气魄之大、速度之快、活力之足,全体考察学习的同志倍感精神振奋、眼界大开。细想华西村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华西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二是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扎实、高尚情操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要抓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是关键。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内涵和工作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既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明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怎么去干;既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又看到本地现实存在的差距,特别是作为一名边远贫困地区的培训学员,我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就是无论职位高低,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是一样艰巨而光荣。这是我两年培训以来外出参观前所未有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同时也感受到了华西人民的幸福生活。

华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光辉典范,吴仁宝是新时期农村干部的楷模。几十年来,华西村在老书记吴仁宝和现任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同志的带领下,始终坚持率先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走出一条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和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学习华西村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政策,结合本地实际,选准发展道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透视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华西村的发展不是照搬别人模式,而是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借鉴先进经验、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出发,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式。其次是要学习华西村树立长期的发展行为。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发展无止境。华西村正是抓住“永恒发展”这个主课题,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修订和完善目标,向更高境界迈进,才创造了“天下第一村”这个世界奇迹。华西村的发展,充分体现一个好班子特别是一个好书记的地位和作用,上要听中央和各级领导的,执行政策不走样,下要听人民群众的,不断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走共同富裕之路,经常查找自身不足,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虽然这次参观时间非常短暂,但留给我的是永恒的记忆,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精神的充电。强化了我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为河湾村发展努力的信心。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我的实际行动参与到老家的发展中来,为老家的发展献给自己的奉献。

闸北小学2班

玉苏普.亚森

128205140

推荐第7篇:华西村参观学习心得体

华西村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学员:牟廷翠

2010年10月上旬,在省、市、特组织部的精心部署下,我们一行二百多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神往已久的“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进行参观学习。

从到华西村的第一天开始,每一天思想都在接受洗礼,观念上都在感受碰撞,同时也给予了自己许多工作上的启示。

首先,华西村给人的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从一进村,就见道路两边是修剪得平平坦坦的草地,一幢幢欧式小洋房,家家带车库,旁边是游泳池,乡间别墅群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方便村民活动环境优美的农民公园,旁边还矗立着气势宏伟、即将封顶高达328米的“华西空中增地花园大楼”,再放眼望去,在九座挺拔伟岸的塔群宾馆的簇拥下,是一座象征着华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园”,随着参观的深入,一幕幕让人惊叹的画面不断的跳入眼眶,科学的规划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让人不禁感叹这哪里是一座村庄,只用漂亮这样的辞藻我想已经不足以表达溢美之词,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此次我还了解到华西民风之可贵,百事以孝为先,在华西有崇尚赡养老人的习惯,村里给予村民很大优惠政策,说要是把老人赡养到80岁,每位后人可以拿到100元奖励,赡养到90岁,给予每位后人1000元奖励,而赡养到100岁,那么每位后人可以得到1万元的奖

励。我认为这种奖励制度在江阴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接下来的几天,在学习之余,我们又参观了集生产、科普、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和万米长城,在那里看到了稀奇古怪的植物,在这里生长的植物都不是长在地上的,而是长在树上的。看到了许多来自异国的植物---木瓜、芭蕉等,都是平日里看不到的。还参观了世界公园,欣赏了世界的建筑,如:德国的凯旋门、中国的长城和**以及回归桥、悉尼歌剧院、捷克的别墅等等,难怪老书记会很自豪地称赞华西两大公园:农民公园和世界公园,一个不土一个不洋,要洋的有洋的,要土的有土的。想想看,华西处处是宝,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这无形中增加华西村的收入嘛,所以我总觉得发展农村旅游是增加村收入、促进村发展的有效门路之一。

耳闻目睹的情景,使我们充分领略到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新、气魄之大、速度之快、活力之足,全体考察学习的同志倍感精神振奋、眼界大开。细想华西村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华西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二是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扎实、高尚情操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要抓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是关键。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内涵和工作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既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明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怎么去干;既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又看到本地现实存在的差距,特别是作为一名边远贫困地区的村党支部书记,我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就是无论职位高低,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是一样艰

巨而光荣。这是我参加工作30多年来外出参观前所未有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同时也感受到了华西人民的幸福生活。

华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光辉典范,吴仁宝是新时期农村干部的楷模。几十年来,华西村在老书记吴仁宝和现任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同志的带领下,始终坚持率先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走出一条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和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学习华西经验和华西精神,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学习华西村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政策,结合本地实际,选准发展道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透视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华西村的发展不是照搬别人模式,而是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借鉴先进经验、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出发,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式。其次是要学习华西村树立长期的发展行为。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发展无止境。华西村正是抓住“永恒发展”这个主课题,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修订和完善目标,向更高境界迈进,才创造了“天下第一村”这个世界奇迹。再次是学习华西村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华西村的发展,充分体现一个好班子特别是一个好书记的地位和作用,上要听中央和各级领导的,执行政策不走样,下要听人民群众的,不断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走共同富裕之路,经常查找自身不足,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虽然这次参观学习时间非常短暂,但留给我的是永恒的记忆,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精神的充电。强化了我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为河湾村发展努力的信心。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我的实际行动参与到河湾村的整治和发展中来,为河湾村寻求另一片天。

推荐第8篇:参观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习心得

参观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习心得

到华西看什么?问华西为什么?到华西学什么?根据学校安排,以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为目的,学校思政部带领学校部分学生代表到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西村进行了参观考察。

2012年4月7日早上9点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坐在车上,就见道路两边是修剪得平平坦坦的草地,一幢幢欧式小洋房,家家带车库,旁边是游泳池,乡间别墅群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方便村民活动环境优美的农民公园,旁边还矗立着气势宏伟、即将封顶高达328米的“华西空中增地花园大楼”,再放眼望去,在九座挺拔伟岸的塔群宾馆的簇拥下,是一座象征着华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园”。让人不禁感叹这哪里是一座村庄啊!

下车后我们跟随导游首先参观了华西六十周年纪念馆,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华西村的发展历程以及衣、食、住、行的变化,不禁感慨。接着我们去听吴仁宝老书记的报告,现已85岁的老书记,仍坚持来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做报告,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我们还参观了华西村的高科技农业园区,园区里汇集了在农业方面高科技应用技术,农产品有蔬菜、水果、水产品,还培育出了500多斤重的南瓜,各种各样的植物让我们惊叹不已。在世际公园里我们看到了中、法、美、英,的标志性建筑。又登上华西的金塔俯瞰华西村,华西村的全貌尽收眼底,此时的华西村用什么来形容呢?适合他的那就是:一幅美丽的农村画卷,整齐的别墅群,绿化带,华西的塔群,还有华西村正在建设的百米大楼,他们要想天借地,把另外一个村的村民搬迁到此。大家不禁都拿起相机拍下这美丽的华西景色。通过今天的学习、参观我不禁的在问自己华西村为什么这么富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好?在参观华西村的发展史馆和阅读华西村的相关材料中我了解到华西存在解放初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到处是荒地,烂泥塘,在六十年代,吴仁宝带领全村人民改造华西经过八年的

奋斗才,开垦荒地改造农田。在七八十年代发展华西,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们抓住机遇顶着困难发展华西,21世纪是华西的大发展时期,家家户户住别墅,每家每户有轿车,存款最少的有上百万,最多的不超过一千万。讲到华西村的人和就不得不提到华西村的掌舵人吴仁宝老书记,他有着审时度势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在九十年代的初期,老书记通过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得知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老书记洞察到,发展的时机到了,他连夜召开了一个会议,一个会议就给华西带来了一个亿的收入。在华西村他要求干部坚持有事同群众商量,群众盼望的,马上就办,而且一定要办好,群众暂时不理解的,加强沟通引导,等群众思想觉悟了再去办。华西村的干部一是坚持勤奋学习,二是倾听群众呼声。“老百姓是最讲良心的,干部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会记住。干部亏待了他们,他们也记住。他们记住的不是你个人,而是共产党,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同党的威望紧密相连。”.那么我们向华西村学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向老书记学什么呢,我们要学习老书记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他敢为天下先,不怕困难顶着困难而上的精神,学习他那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到了华西村我才真正的看到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我们村的发展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华西村把成功概括为三句话:“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国外的不走神、听百姓的不走偏”。这几句话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要做的工作。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要加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本书,以后毕业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发扬华西艰苦奋斗、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求发展的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那么我们就能再造第二个“华西”。

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系

推荐第9篇: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学习心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学习心得

根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中共高邮市委组织部的培训计划安排,我参加了“高邮市第三期党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究班”,有幸成为一名学员。这个专题培训,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干部队伍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施跨越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

一、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

我在市科技局工作,平时比较忙,上班时间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网络培训学习时间非常灵活,我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8小时以外的时间,足不出户就可聆听各方面高水平的讲座,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二、较好地解决了“学需”矛盾

干部培训网络学院设有11大类,800多门课程,内容非常宽泛,除少部分必修课程外,还有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员选择,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目的地选择相关课程学习,实现所学课程与自身知识的良性互补。课程都由名家学者、专家教授、部门领导等授课,思路超前,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分析深刻,浓缩的都是知识精华,短短的1小时左右就可学到许多知识点,深感“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三、较好地解决了“学用”矛盾

大家普遍有“知识用时方恨少”的感慨,我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明显感觉积累的知识量增加,在处理一些具体事情时,考虑的比较细、比较全,尤其是写材料时,思路更加清晰,词汇更加丰富,论证更加充分。我深刻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与付出,而是快乐与收获,知识可以使人聪慧,知识可以使国强盛,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从职能责任出发,归纳起来至少要学好六方面的内容。

一是多学哲学,辩证唯物。哲学是智慧的学说,是让人聪明的学说。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学点哲学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学习《整理掌握我们》、《学习哲学与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的提高》等必修课程后,在工作中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较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二是多学政治,头脑清醒。政治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学习角度谈政治,主要就是加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这是党的纪律,也是党的原则,是我们党实现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完成各项任务的保障。党政建设专栏:重温了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共产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毛主席战略智慧、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的党课,系统地的学习了中国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南方谈话、三个代表等重要内容。

三是多学历史,心静眼明。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知识是历史的总结。学习不能不学历史。毛主席说过,“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让“智慧指导冲动”,就能少干点傻事蠢事。“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现实的经验可以说服人,历史的经验同样可以说服人,历史里有可供今天人们借鉴的经验。在战略管理专栏中学习了大国之路:世纪美国、法兰西的崛起等;盛世中国: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忽必烈与元帝国等;改革变革启示录:商鞅变法、张居正变革等;民国人物:孙中山、蒋介石等,例如,唐太宗“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的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是多学法律,知规守正。我们要建设法治社会,作为社会管理者,首先要知法、守法,然后才能做到更好地执法。不知法、不懂法的人是执不好法的。必修课程《行政案例分析》讲了“天津诚通公司诉天津客管办案”、“大连华运产业开发公司诉大连市房地产开发领导组办公室案”等民告官案,以及解读《劳动合同法》、江平透视《物权法》、《中国宪法新思维》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真案”透视了领导干部要慎用、善用手中的权力,权力好比双

刃剑,用好了造福百姓,用不好祸害一方,只有弄懂法与理、法与情、法与人的相互关系,才能做到办事公正、正义、正人、正己,才有可能把这个社会管理好、建设好,群众才能信服。

五是多学科技,自觉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中美撞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用了30分钟就制定出应急处置方案,50分钟后美国驻华大使找中方进行谈判,而我国在一个半小时后才得知具体情况,从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理来看,我国在科技信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异,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把住大势、掌握主动。

六、是多学文学,修身养性。

六是多学文学,修身养性。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欣赏,而且是社会的写照、历史的反映、情感的宣泄、意志的升腾。一部《三国演义》,使忠义的思想道德流传千古,并使众多历史人物活跃至今,并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一堂《文化与和谐社会》课,使我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所以,读书不可不读文学作品。我们做好工作,提高水平,也需要丰富的文艺滋养。

学习是手段,用才是目的,“学以致用”就是要实现从学习到实践的完美转化。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本身就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很好途径。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让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让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推荐第10篇: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心得

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心得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八天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罗江县党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转眼就结束了。回望学习内容可以说是“宏观分析到位、微观案例精典;理论深入浅出,实例生动鲜活;教、望、问相结合,形式多内涵厚;回味无穷无尽,牵动无时无刻。”下面我谈谈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所得

(一)善于通过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分析、研判来把握经济走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胡云超教授关于《宏观经济分析基础与走势展望》的讲座,使我明白宏观经济调控着重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货币政策。国家的货币政策直接体现的是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一直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大量投放货币、新增贷款)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一直紧缩的货币政策(指大量减少货币投放、收紧贷款)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严重下滑;一直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发行与经济发展相当),才是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基础。宏观经济调控执行的工具是利率、存款准备金和有价证券交易的市场公开(如:国债)及政府对银行的直接干预(如:贷款规模)等。二是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变动财政收支来实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减税、赤字、发债和减少政府支出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必须有个度,否则会造成政府难以维系或国家债务危机(如:希腊);反之,便是消极的财政政策,将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负增长,会使百姓收入和就业下降。财政政策执行的工具是预算增减、税负调整和国债量。三是国际政策。它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关系,国家通过调整关税来体现贸易政策,通过外资投资政策来体现资本政策,通过汇率来体现外汇政策。

(二)善于把地区经济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这样方可快速、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王金定教授《上海改革发展与国家战略》一课的分析,使我认识到:1927年上海建市,立市80多年,回顾其发展和定位历程,可以说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把自己的发展放在国家大局的层面来思考并取得经济飞跃值得深思和借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对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较快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接着1990年党中央提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上海市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在国家没有一分钱投入的基础上,按照“自费改革、自主改革、率先改革”的思路,通过恢复民生银行、建立浦东银行,恢复证劵交易,建立保险公司来搞活金融,获取庞大的开发资金,从而使过去荒凉的浦东成为如今中国发展的“标杆”之一。到2011年浦东的GDP5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0亿元,其人口占上海的1/5,经济总量占上海的1/4。由于浦东把自己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去深入思考,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从而获得国家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并取得高速健康发展。浦东的发展为上海逐步成为国际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善于找准自己的区位特点和经济发展定位,这样地方经济才能快速、持续发展。昆山二十多年发展、改革的见证人原市委副书记、现市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钱解德告诉我们:昆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都还是一个农业县,面积931平方公里,当时县域经济在苏州六县中排倒数第一,通过20多年的发展和调整,昆山现在已拥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2011年GDP达到243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60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0.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212元。昆山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找准自己在长江三角洲的区位特点应该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昆山市区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左右,距苏州市区35公里左右,可以说是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其次是发展之初要素市场(如:土地、劳动力)较上海廉价,根据这些区位特点,昆山确立了“与上海的老企业联合和与上海外迁的三线企业联合”的发展之路,使昆山迈出了“农转工”的重要一步。

(四)善于把握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方可更好的实现地方经济从量到质的转变。钱解德同志讲述的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经济发展的五次飞跃充分说明这一点。第一次飞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东依上海、西托三线”通过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飞跃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以“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乡镇工业小区开放”的格局,实现“内向经济向外向经济”的转变;第三次飞跃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按“主攻台资、巩固日韩、拓展欧美”的思路,实现“分散的工业发展摸向园区集聚”的转变;第四次飞跃是十六大后,通过培育产业链,实现“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变;第五次飞跃是十七大以来,通过加快园区的“二次创业”,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的“大向强”转变。

(五)参观上海化学工业区后,我觉得循环经济是工业园区发展之必然。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就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典范,它按照“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安全环保、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按照上游、中游、下游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链,引进中石化、赛科、华胜、巴斯夫、拜耳、德固赛等企业,实现炼油到乙烯裂解、乙烯化学合成物及乙烯化学合成物的循环深加工经济体。同时,通过引进孚宝港务、中法水务、中信物流、热电公司、公共管廊、物业管理等企业为园区企业搞好配套服务。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已建成为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产品深加工和热电供应、物流、物管等相互配套的循环经济发展典范。2011年上海化学工业区实现销售收入94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70.9亿元。

(六)参观昆山市蒋巷村后,我觉得加快农业产业向工业产业的转移是中国实现城市化之必然。中国的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应该说有很大的潜力,李克强同志说“中国城市化可能是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引擎”。然而要启动这一引擎,只有工业化才能创造城市化的供给需求,所加快农业产业向工业产业的转化是中国增加城市化需求的主要动力。昆山市蒋港村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便是有力证明。该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地势低洼、血吸虫横行的农业小村,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该村抓住机遇发展村集体工业,期间虽历濒临破产的绝境,但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到如今以村民股份制形成的民营工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全村大部分农民由农业产业向工业产业的转移和集镇聚居的转移。2011年该村所属的江苏常盛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全村186户农户都搬进了小别墅,而搬进别墅只须支付12.8万元,不足部分由集团公司补足。由此可见,加快农村产业人向工业产业人的转移是中国实现城市化的基础。

(七)参观昆山市炎武社区后,我觉得强化社会功能是社会管理优化发展之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群众需求的提高和增多,我们的社会管理不断大量涌现出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管理的需要。近年来,炎武社区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和完善,以强化社区的社会功能实现了社会管理优化,解决了群众大量的生活问题和需求,这一经验在许多地区推广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炎武社区的做法是:紧紧围绕“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党建活动”六大服务功能不断深化社区功能,立足家庭矛盾的解决,构建了和谐邻里关系,净化了社会风气,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出镇有人代”的良性管理目标。

二、学习感想

通过这次学习可以说是“不比不看心中无憾、一比一看心中愧叹”,应该说西部与东部发展的差距太大了,且仍在加剧。我觉得罗江与昆山比至少落后20年。如何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我认为目前罗江首先应缩小与昆山在思想观念、敬业精神和服务环境上的差距,紧抓住东部产业升级、转移和国家的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紧抓中国城市化快速驱动和欧洲次贷危机之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围绕“产业罗江、文化罗江和生态罗江”这一次发展目标,树立“敢想、敢干、敢超”的精神。

(一)敢想。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敢想既要想人之所想,又要想人之所未想。想人之所想就是要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根据别人需求来开展工作,如:对投资者来说所想的不外乎是安全、愉快的赚到钱,这就包括两个方面,安全度和资本回报率。根据这两个方面,我们就应在社会管理、优化服务和提升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等方面下狠功夫为投资创造一个好的生态。想人之未想,包括:想人之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核心是突破一些框框的限制,要敢于创新,率先创新。如:昆山改革之初在国家难以批准的形势下自费搞开发区和上海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之后发展循环化学工业区等就是敢想的典范。就罗江而言距成都市90公里左右,距绵阳市20公里左右,应该说有着与昆山类似的地理优势,我们应该成立课题组总结昆山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缩短我们的发展历程,罗江为何不可建成四川的“小昆山”。

(二)敢干。敢干既要干人之所干,又要干人之所未干。干人之所干,就是别人干得好的,我们应该比别人干得更好,比如说别人干提升政务环境,我们就干优化政务环境,别人做到亲商,我们就要做到爱商,别人做到爱商,我们就要做到护商。干人之所未干,就是我们要敢于突破,善于突破,应该说发展得好的地区在体制和机制上都会有所突破,而正是这种突破导致了新的体制、机制的形成,如:最早的“包产到户”、最早的“外资引进”都属此类。但这种突破不是盲目蛮干,而是机制、体制已制约科学发展需求下的一种敢干、敢破,这种敢干有很大的风险,要求必须有敢于负责、敢于有位求无位的精神。

(三)敢超。敢超就是既要走别人成功的路快速赶上,又要披荆斩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如:目前都在进行产业机构调整,这种调整是对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一种劣汰,那么我们在引资时就应有所选择,确定我们的标准和主导产业及方向定位,从而避免走回头路和弯路。走一条自己的路,核心是怎样实现自己的跨越发展,不搞大而全小而全,门门有,项项粗。如:在目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三次结构调整中,我们能不能花一部分或大部分精力来研究和引进产业发展的“U”型曲线的两端或一端(“U”型曲线的产业发展规律是“研发设计”占产品价值的30%,生产制造占产品价值的10%,市场营销占产品价值的60%)的现代服务业,从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赶超。

三、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提升服务罗江经济发展的理念。要在全局上下极力树立罗江经济发展是每一个罗江工商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的理念,树立全力服务罗江经济发展的大局观。并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工商队伍的素质、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抓好建章、立制,进一步抓好对工作落实的督查和检查。

(二)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对工商部门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再次进行全面清理,该取消的前置审批项目坚决取取消。同时,把行政审批权全部下放到政务窗口,减少往还,提高工作效率。继续推行急事急办的绿色通道;继续推行延时服务,只要企业需要不论上下班,不论节假日;继续推行重大项目的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继续严格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手续齐全的当日必须办结;做到行政审批服务“零距离、零差错、零投诉”。努力把罗江工商政务服务水平打造成罗江对优质服务的最佳窗口。

(三)进一步思考如何服务于企业发展。在如何服务于企业发展上我局要结合国家政策的变化、法律的调整,及时深入企业进行宣传,避免企业无知而深入“红线”,对企业的管理以引导式和预防式管理为主;及时给企业提供一些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支撑,特别是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要坚决用好用足,决不允许有半点隐瞒和保留;要用好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和商标权质押,及时为企业融资服好务;利用工商局在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及时为企业化解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涉约纠纷。

(四)进一步加大对知名品牌的培育力度。一个地方企业的品牌是否知名是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体现和标志,罗江建县以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著名和驰名商标,应该说这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称。为此,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商标注册和“三名商标”的培育和引导力度,力争在今年申报评审成功一件著名商标,力争在五年内使全县的著名商标达到3件、弛名商标达到1件,以增强罗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到我们不但要“居安思危”还要“居安思进”,既要找准自己的差距又要找准自己的优势,既要敢于创新,又要苦于实干、巧干,只有这样我们罗江的发展才会越来越有希望。

王世万——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王世万近日,我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赴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党政干部高级研修班。培训班采取现场教学、参观考察、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围绕十七届四中 全会精神、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公共危机管理、清洁能源开发等专题进行培训。此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针对性强,中浦院其

优美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效果明显、感触颇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促进了身心和谐。作为分管政

法和农村工作的领导,针对本次学习培训,我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个人的学习心得。

一、关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是《决定》对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全党同志自觉忧党、兴党,把忧党、兴党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党才能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

一要有使命意识,做到忧党与忧国忧民相统一。今天,党的事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常怀忧党之心,善于从承平中 预见危机,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成绩中看到差距,时刻保持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始终保持安而不忘危的强烈忧患;常砺复兴之志,时刻铭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常念人民之托,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时刻不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要有执政意识,做到兴党与实干相统一。党的兴衰取决于执政的成效,执政的成效取决于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实干兴党,领导干部是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政 绩观,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显绩和潜绩的关 系,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而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三要有党性意识,做到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相统一。每一名党员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不懈奋斗;心中装有组织,坚决维护党组织的权威,认真贯彻执 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党的规矩,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效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系是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本要求,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 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乡一体化统揽工作全局,坚持抓城镇促农村,抓工业促农业,抓集中促延伸,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市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向全体农民延伸,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及中心村延伸,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工农联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1.扩大城镇规模,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统筹区域总体规划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分类规划。加强空间整合,以市区为核心,以小城镇为节点,向周边延 伸扩散,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配套、联动互补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以“一镇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三十六个中心村为重点,引导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集镇园区聚集,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科学规划和调整乡镇、村庄、社区布局,加快撤村建居步伐,逐步将具备条件的城中村改为城市社区,在镇区村和镇区周边村推行社区化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集中原则,合理布局和完善村庄规划,加快建设中心村,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布局。

2.抓城镇促农村,推进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乡村延伸,建立城乡统

一、功能配套、承载能力较强的基础设施 网络。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逐步建成全覆盖的农村安全饮水体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实施节水示范工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和太阳能,加大“一池三改”工作力度,切实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抓好城乡道路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公路网络布局,推进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在有条件的乡村开通城市公交。大力改善农村市场设施,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引导龙头企业地头收购农产品,推进城市商贸物流向农村延伸。

3.统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建设,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千方百计谋划、争取、实施一批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 “教育资源向上集中,医疗科技、文化体育资源向下延伸”的思路,坚持小学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初中向城市集中,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向农村延伸,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和文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城乡公共文化网络,促进先进文化向农村辐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向农村全面延伸,提升城乡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4.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制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广辟转移就业渠道,促进城 乡劳动力充分就业。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为目标,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着重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养老保险、“五保户”集中供养等社保制度机制,巩固扩大合作医疗成果,启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探索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政策,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无差别、均等化。

三、关于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发展规模农业的问题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项政策性恨强的工作,必须固势利导,顺势而为,本着积极稳妥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引导、加大扶持、有序推进。

一要搞好宣传引导工作。应针对当前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央和省、市关于土地流转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引 导他们破除小富即满的思想观念,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理念,破除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流转土地是以稳定和长久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为基础,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有利于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从而形成一个鼓励、支持和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的良好氛围。

PDF: R8Z8682LMDUAKHW FLASH8:WPD800-53933-19632-12307 PS:1045-0502-9715-8471-5218-7925

第11篇:济源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学习心得(材料)

党性修养培训心得

X月底有幸参加了市局组织的为期五天的党性修养培训班,通过在济源愚公移山干部学院的培训学习,习了弘扬和发展愚公移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等课程,观看了《激情岁月树丰碑》纪录片,参观了小浪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济源市廉政教育基地和愚公渠,重走了朱德出太行小道,收获颇丰。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是见于《列子〃汤问》的一则古老寓言。这则寓言传承了上千年,愚公移山精神也传承了上千年。培训中学对愚公移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丹青难写是精神”,精神是如此弥足珍贵。一个人、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没有精神容易垮掉,一个国家没有精神经不起风浪。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时时补足“精神之钙”。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攻坚期,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勇气破思想观念之束缚、利益固化之藩篱,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立下愚公志,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我们就能排除万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矢志不移、至死不渝,子孙相继、久久为功,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任何奋斗目的标实现,过程都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立下愚公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务实重干、勇于担当。愚公之“愚”,就在于他把别人不敢想、不愿做的事情扛到自己肩上,明知千难万险却义无反顾,历经千辛万苦仍不改初衷。愚公移山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力排众议、一干到底。我们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有问题敢面对,有责任不推脱,敢于触及矛盾、迎接挑战,承担风险、破解难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有了愚公移山精神,才能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中的各种陷阱,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第12篇:华西村

天下第一村

在江西省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江西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走进了华西,感受了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华西村。

在为期三天的华西之旅中,我们江西省710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专题报告,参观学习和分组讨论,进一步了解了华西村。自己也亲眼目睹了华西村的发展奇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丽图景,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体会。

这次参观是我们培训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它将进一步增强江西省“大学生村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意识,帮助我们理清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把科学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把为民造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把和谐农村建设作为重要目标。

20日上午全省大学生和有关领导在民族宫的大会堂听报告,由省组织部副部长杨伟东主持。在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的报告中,他全方位的介绍了华西村的发展经验。他主要谈了“三个结合”和“五个协调发展”。吴书记在最后对我们这些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干部提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一、要确立长期行为。新农村的建设是漫长的过程,要树立长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进行战斗终生的信心和勇气,要能吃苦,能忍受各种委屈,不得马虎大意,有速胜心理。

二、要保持学习的心态。要多听群众的话,群众也就会听你话,而且不能讲错话,要认真学习中央的文件精神,尽量要讲得稍微正确点。

三、要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多为民所想,多为民所忧,多为民服务。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实地参观。我们走了万米长廊,参观农民别墅,体验农家生活,登上百米金塔。晚上在龙西湖特色餐厅吃饭,饭后还参加了华西村艺术团的表演。一天下来了,我们充分领略到华西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新、气魄之大、速度之快、活力之足。

改革开放三十年,华西从昔日人人穷得没饭吃的贫穷小村,发展到今天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户均存款超过百万的“天下第一村”。华西的巨大变化不仅让人惊叹,也让人深思。其发展经验对新农村建设有诸多启示:

第一,新农村建设必须响应党的号召,坚持贯彻党中央的政策和方针,并落实到我们建设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不断创新,结合自己所在村的实际情况走自身特色发展之路。新农村建设就是发展经济,这是根本。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有能力的话甚至可以多发展,搞“一村多品”。根据我所在的新庄村特点,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加大水资源开发的力度,发展高效农业。

第二,新农村建设必须有好的领导班子。吴仁宝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却是无人能够取代的。没有吴仁宝,华西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乡亲们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

第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建设新农村千头万绪,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同样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发展,才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第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创业引导。在现今人人搞创业的大好形势下,作为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干部,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其他农民群众创业。在工业的强势带动下,才能发展富民,才能让百姓富起来,达到真正的共同富裕,同时也要先富带动后富,不搞平均主义。

第五,新农村建设必须将全国文明村的经验和华西村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结合起来发展。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拉开序幕。我们要吸取经验,发挥坚持村级经济统一管理的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合理科学地做好农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山则山、宜水则水的原则,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为把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富裕、文明、平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相对城市来说,绝大多数农村在建设上缺人才、缺资金、缺设施、缺载体,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面对的已经不只是锄头和犁铧,利用网络指导农业生产正成为越来越广泛的选择。农村需要文化,农民渴望文化,这是整个社会共同进步的必然趋势。只有改变观念,疏通人心,健康向上、丰富生活,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更好地服务。

希望自己能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008.9.22

第13篇: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长江三角洲中腹的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优势方便快捷,沿江高速、澄杨公路穿村全境,无锡、苏州、南京、上海等周边大中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到达。建村40多年来,华西村不断由小变大,由穷变富,早在90年代初,就率先在全国先后成为“别墅村”、“轿车村”、“彩电村”、“电脑村”等,现已拥有40多项“全国第一”。

华西村,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以农业、农村,文化,科技,旅游等工作的突出成就,成为全国闻名的一个“样板村”,由此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华西的第三产业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的“华西旅游城”、“江南田园旅游中心”。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华西不仅先后开辟了工业游、农业游、红色游、党员先进性教育游、社会主义新农村游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而且农民公园、“华西之路”展廊等一批景点,还被中央和各级组织、院校列为实践基地

、示范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西旅行社,已连续7年蝉联“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2005年名列第4位,这比上一年的排名又前进了10位),并获得了“AAAAA质量诚信会员单位”、“中国公认黄金品牌旅行社”称号。自1974年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以来,华西已吸引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前来华西参观、考察、访问。2005年,华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预计要达200万人(次)。

华西村,村民家家住400—600多平方米的别墅,有100—1000多万元的资产,有1—3辆轿车。2005年,华西累计实现销售307.8亿元;2006年,要实现销售400亿元;到“十一五”期末,要实现销售2000亿元。2001年6月,华西村还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并入周边16个村共同发展,组建了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人的大华西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今天的大华西村,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华夏第一村”、“天下第一村”。

[2]

华西村的所有企业,都隶属于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该公司大约90%的股份是集体股。 华西村从2010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 .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3] 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600万元--2000万元。华西村党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营管理之路。他们在处理积累与分配的问题上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凡村办企业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领取30%的工资,其余的70%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但并不发给职工,而作为股金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对承包企业的超利润部分实行“二八”分成,二成上交村里,八成归企业分配。留给企业的部分,10%奖给厂长,30%奖给管理人员,30%奖给职工,30%作企业积累。承包者个人所得的奖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业,经江阴市政府批准,华西村正式更名为“华西新市村”。2001年6月,华西村周边的三个行政村加盟华西村,合并成为华西一村。此后,华西村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10年间,华西村发展快速倍增。据悉,华西新市村将在新10年里投资20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村庄里的都市”。

第14篇:华西村导游词

华西村

走进中国华西村感受现代新农村我们华西村,成立于1961年。40多年来,华西村的发展形势还是吴仁宝老书记原来讲的那句老话——“既不大好,又不小好,一年更比一年好。”中央四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称华西村是:“希望之地、共富之地、幸福之地、不简单之地”。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到华西村视察时说:“要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华西;要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华西;要看共产党员先进性到华西!华西的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体现!‘三个代表’的成功体现,是我们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最高体现!”他还对老书记说:“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你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你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为我分管的这个精神文明工作,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我们都向你们学习!向华西村学习!向吴仁宝老书记学习!”

华西村的发展,源自于自身

一、

二、三产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自1974年,国家批准华西村对外开放以来,已吸引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华西村参观、考察。目前,江阴市华西旅行社,已7次蝉联“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江苏省“诚信旅行社”,成为全国首家村级单位通过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内旅行社。2006年华西村接待海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2006年又成立了江阴市华西国际旅行社,来自美国的游客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这些国内外的来宾感到,在华西村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旅游确实有得看。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景点。华西村在景点建设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不动摇。现在,华西村的景点,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像人工挖掘的500亩龙西湖,集古今名桥于一体的“桥文化”,以及塔群、钟王、隧道、民族宫、天安门、山海关,百米金塔、千米巨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景点,都显示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身特色。

像集五项“世界第一”的钟王、鼓王、神龙、神牛、塔群于一体的“幸福园”,当你亲手敲响148吨重的世界第一“钟王”时,那真是“敲钟一声,心想事成;再敲一声,财源茂盛;多敲声声,光明前程”。

还有,像农民公园的“世界图”景点,主要是为了广大农民兄弟和暂时不能出国的各界人士服务,有吃有住,一天能走几个国家,了解异国风情。同时,华西村的餐饮文化,也独具了农家特色。不仅金塔宾馆享有“中华餐饮名店”称号,而且还有4个“中华名小吃”。2002年6月,由华西村农民组成的代表队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一举获得了团体特金奖和4块单项金牌。2003年,华西村还成功的举办了首届“中国民间民族美食节”,来宾和游客累计超10万人次。不仅如此,村内还有星级宾馆、总统套房、塔群宾馆、园林山庄等一批“中、高、低”不同档次的食宿住所,可同时安排3000多名游客食宿。

目前,还投入5.2亿元资金,在“山北”建了一个以“粮、果、树、渔”汇聚的“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其中,园内最大的南瓜200斤/只,最小的南瓜只有2两/只。当你走进示范园,就等于是进入了一个高科技的“农博馆”,进入了一个山水相间、四季飘香的生态旅游观光园。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园内已形成千亩水稻,千亩园林

的格局,并已在生态园内栽植桃树、梨树、杨梅、枇杷、柑桔等果树苗木300多亩,并正在规划建设由牡丹园、玫瑰园等组成的一个百花园,使生态园区真正形成一个月月鲜花盛开,季季水果飘香的“天然养吧”。二是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身特色。华西村发展旅游业,已有40多年时间。

早在60、70年代开始,就成为全国农业上的先进典型,当时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前来参观、考察。由此,华西村就逐步发展起了旅游业,形成一个更具规模、更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华西旅游城”、“天下第一村”。

目前,华西村的旅游项目已从过去的“农业游”,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游”、“田园游”、“农家游”等多个项目。早在80年代的时候,华西村的农民家庭就同时接待过800多位日本游客。如今,国内外的游客到华西村,都说华西村有得看。一是看华西村的发展,二是看华西村的“两手抓”,三是看华西村的“三农”,四是看华西村的“四制”(体制、机制、班子、村子),同时,华西村也成了一个教育基地,现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点”、“全国十大农业旅游示范点”。另外,华西村交通便捷,“沿江高速”穿村而过,东到张家港13公里,到上海110公里;西到常州47公里,到南京180公里;南到无锡40公里,离江阴码头25公里。这样,游客在华西村参观考察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宁、沪、杭”,又可以看到天下最有名的地方“苏、锡、杨”等!三是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华西从80年代初开始,在村容村貌的设计、规划上,就确立了以“三化三园”(美化、绿化、净化,远看象林园、近看象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华西村已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村”。并在全国村级单位中,第一家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我们自身环境的优化,也有力地促进了华西村的科学发展、有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集团公司,拥有固定资产80多亿元,下辖8大公司,70多家企业。目前,华西村的扁钢、彩板、毛纺、服装、化纤等企业,均具有技术装备精,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

2006年,华西村共实现销售收入超400亿元。现在,不仅村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户户有100—1000万元的资产,每户还有1—3辆小轿车,而且商场、舞厅、宾馆、娱乐场、影剧院、网球馆、游泳馆、保龄球馆等现代化的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真正达到了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所提出的“南有钱庄、北有粮仓、中有天堂、特色村庄、天下无双”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华西村又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力加快华西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富裕、更加和谐的“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人民热忱欢迎您的到来,每天上午10:30到民族宫观看文艺演出,一同了解华西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喜悦和幸福!

第15篇:华西村考察报告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华西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表村,一直响应共同富裕的号召,依靠村民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农业,旅游业,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了中国最富裕的农村。华西村给正在苦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广大农村指明了方向,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同样也值得广大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华西村 解放思想 发展经济

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全村原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是中国目前最富有的村子。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100万元。 4月20日,我们思政08级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汽车刚驶进华西村,我们就看到了宽敞公路两边一排排整齐的欧式别墅,不知情的还真会以为进入的是富人聚居的别墅区。这样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同样来自农村见惯了普通农村高低,新旧不一的房子的我。我感觉到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的华西村自豪,富裕与幸福的气息。刚从停在华西村广场的汽车里下来,映入眼帘的是曾经作为华西村地标的金塔,作为华西村标志,曾经是华西村第一高度的金塔其地位虽然已被更高的“空中新农村”所取代,但依旧还是那样雄伟辉煌,光彩夺目。它代表着华西村勇于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历史。要是金塔代表着华西村的光辉昨天,那么正在建的更高更雄伟的“空中新农村”则无疑是华西村光明的明天的标志。而广场周围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等吴仁宝老书记名言的宣传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老书记作为共产党员的无私与为人民服务精神,同时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集体富裕的重要性。

登上华西村金塔顶层,到处一片金碧辉煌,处处透着华西村的富裕,而那些会议专用的桌椅与领导的题字则显示出了一直以来国家各级领导对华西村的关心与指导。在金塔的观景廊极目远眺,华西村全景映入眼帘,到处是一排排整齐的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特意换上红色新装的别墅与华西村致富根本集体经济的工业区。要不是远处的一些田野,我们哪里看见有一点农村的模样,明明就是一个幸福的天堂。

参观了金塔之后,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华西村的“后花园”—龙西湖景区,远眺了世界公园,并在龙西湖旁边的餐厅吃上了极具华西村特色的午餐。之后又参观了西游记壁画,穿越华西隧道,穿过世界公园景区,参观山北高科技农业示范区,智能化瓜果蔬菜大棚,百亩牡丹花, 千亩荷花池, 万亩油菜花。华西村的这些景观无疑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华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选择的正确与建设成就。

华西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与华西村的美丽景观与富裕生活相比,更使我感兴趣的是华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为何华西村会如此成功与富裕,这个是我在来华西村之前以及在华西村参观过程中所一直考虑一直探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也是我们来到华西村参观学习的主要目的。

根据导游的介绍,自己查阅的华西村资料,以及自己亲身在华西村参观学习阿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华西村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把共同富裕贯彻落实到村建设的每一步。华西村45年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经济上坚持以集体经济形式的公有制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钢铁冶金,建筑装潢,毛纺,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华西村的党委班子以质量,诚信为主,反应迅速,与时俱进,有长远的目光,并且能经常学习贯彻上级领导的精神,以质量,诚信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使村民们共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事实证明,解放思想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动力,而且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雄心壮志,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5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对待领导,正确对待群众,把领导的要求、上级的指示与本村实际、群众愿望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把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许多失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3.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和目的。近50年来,华西村始终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在全国轰轰烈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华西村根据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精神,针对人多地少、工业发达、集体积累较多的实际,不仅没有搞分田到户,而是实行“集体承包”,由30多名种田能手承包了全村500多亩良田,富余劳动力向企业转移,较早地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华西村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坚持把旅游业和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为华西村的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坚持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能有力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一直以来,华西村都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华西村实施了从幼托到中学的全免费教育;广建文化场所以提升村的文化氛围;为鼓励华西人养成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美德,华西村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都给以重奖;华西村还重视从精神上提高村民积极向上的风貌通过村民大会向村民介绍村里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华西村重视利用现代媒体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并反过来以这种影响教育村民。 5.坚持把强化基层组织作为政治保证,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华西村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保障“四个民主”的实现并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由村民自己选出当家人;推行民主决策,把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村民,每季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每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推动民主管理,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参与日常管理;促进民主监督,把知情权交给村民。二是制度保证,华西村制定了一整套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制度。华西村制定了一整套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制度管人”真实体现着华西村在管理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制度关系的程式。华西村党委多年来坚持对党员干部实行定期测评制度,鼓励表彰先进,批评惩处后进。三是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创设了超大型农村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6.坚持抓好村党委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华西村创造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最大的原因是有一位好的带头人吴仁宝和优秀的村委组织。特别是吴仁宝老书记,始终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胸怀大业、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经久不衰,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常说的一句话“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他一直信守着30年多年前立下的“三不”诺言: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正是这样一个时刻为村民服务,为村民谋利益的老共产党员才让华西走向了辉煌。 华西村新农村建设道路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国上下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华西村无疑是最成功的,透过其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当地实际的特色路子。我们学习华西村,切不能生搬硬套,照抄照搬。由于起点不一,资源差异,各地的发展方略应当有别,不能搞一刀切。为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灵魂。围绕“发展为民、共同致富”这一主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努力形成各具特色、风格不同的发展路子。 2.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把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作为第一责任,坚持富民优先、共同致富。吴仁宝老书记说过,“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长期以来,华西村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发展了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实现了集体和个人得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从华西村的建设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了,才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走向富裕的生活。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同时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好农村的精神文明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华西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发展了还不是真正的发展,口袋和脑袋都富了才实现了真正的发展。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进步。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花大力气建设好农村的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强化基层组织作为政治保证,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华西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民主,科学的村党委的领导,正是村党委的稳定,民主与科学的领导带领华西村走向了今天的成功。因此,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必须建立一个有远见,民主,科学管理的基层政治组织。同时,要选用有远见,有胆识,能带领本村在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就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 百度.华西概况[j].百度百科

[2]张全景.华西村为什么能够实现共同富裕[j].新巴尔虎左旗党建网.2007(4) [3]佚名.赴华西村实践考察的报告[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2006(11) [4]佚名.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考察报告[j].调研报告.2007(10) [5] 黄茂升.赴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学习考察的报告[j].市委办公室

[6] 佚名.呼伦贝尔“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赴华西村等地考察报告[j].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2010(4)

[7] 郭 池.赴江苏华西村学习考察的报告[j].桥东党建网.2009(6)

第16篇:华西村 吴仁宝

“一是要有长久发展的眼光,二要看清自己的不足,三是要学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只有这样经营下去才可以致富。”83岁的华西村老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在寄语中央电视台“永业生命素杯”首届三农“致富榜样”评选推介活动时,他结合自己的创业道路,为青年创业者传授了三大法宝。吴仁宝,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华西村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江南农业小村,如今发展成为工农商并举、年销售收入达450亿元、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第一村”!

2010年4月,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的专访。提及自己当年的创业之路,这位83岁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侃侃而谈。他结合自己的创业道路,总结出了自己创业成功的三大法宝。所谓三大法宝:第一就是要有远见,要有长期发展的眼光,吴仁宝认为创业是个长期的行为,应该有长期的规划。创业者不能目光短浅,不注重长期发展,如果只搞政绩,搞形式,这样的创业行为,肯定是不行的;第二要时刻看清自己的不足,寻找自己的差距,然后通过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这些不足和差距,努力做到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第三就是要学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管是上级的,同行的,还是员工的意见,只要是对的,都应该听取,都应该虚心接受。吴仁宝认为青年创业者只要遵守了这三大法宝,就一定

会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提及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吴仁宝认为这个栏目办得好,抓住了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时代的主题。他还特别提到了《致富经》的栏目宣传语——“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认为这个宣传语讲得好,有水平。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商机,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发现了能不能抓住,最后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见证梦想,他认为要创业一定要敢去想,但不能瞎想,还要不断地实践,只要这样梦想才会实现。中央电视台“永业生命素杯”首届三农“致富榜样”评选推介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主办,该活动不以创造财富的多少论英雄的,而是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开发,用智慧点燃希望,从而能够把握身边的商机,去创造财富。目前本次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此《致富经》栏目特邀请许多商界名人、著名企业家谈谈自己的创业经验,希望能够给年轻的创业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

下面是《致富经》栏目记者专访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详细内容。

《致富经》记者:您对“三农”是怎么理解的?

吴仁宝: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三农,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要做主导,农民富了国家才能强,那么怎么让农村富,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农村要城市化。所谓城市化,就是说,我们农村的农民的住宿、文明要同城里的一样,高楼大厦,这个不是全部。就华西来说,已经城市化了,所谓城市化,华西的农民同城市的生活,文明各个方面,包括文化可以说同步了,城市化了。要说高楼大厦,农民住小洋房,我们也同城里不差了,所以一要城市化。

第二,农业工业化化。什么意思?农村要发展,发展经济要工业化。我们华西要发展五业:有农业、有工业、有商业、有建筑业、还有旅游业。因为旅游业,我们华西说旅游唱好戏,为什么?旅游能够促使人文明,能够促使环境优美等等。所以我要工业化,农村产业不能搞单一经营,如果你搞单一经营,我的看法是难以实现,所以农村一定要发展。第三,我们农民要知识化。现在,华西村特别是青年农民,上国内外高校去学习、培训,知识都提高了。

所以,要说农村三农就是要做到刚刚讲的,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这样我看就是成功了。当然一步也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但是我们有希望,现在华西已经达到了,今后会有更多的华西,将来在咱们中国华西普及了,那就必然国富民强了。

《致富经》记者:在您讲的“三化”,肯定会涌现出一些致富的带头人,他们创业,然后带动乡亲,自己也致富了,他创业非常好,您觉得这样创业的典型,在我们这个时代应

该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三农创业的典型?

吴仁宝:我们农村的干部、创业家要“三创”,创什么?创新、创优、创效。我不叫创业,一般通常讲三创,但是优也好,新也好,最后还是要有效益,一定要有经济效益,这个才叫“新”、才叫“优”,如果你在创业,失败了,资不抵债了,没有效益了,这个归根到底不是我们的目的。《致富经》记者:如何做到有经济效益?

吴仁宝:要有经济效益,我们要做到三条:一是要长期行为,我吴仁宝今年83岁了,我从懂事起,我就是要为农民争口气,改变农村面貌,这个就属于长期行为。所以我说第

一、要长期行为,不能搞个政绩,要长期发展。

二、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寻找差距差距,纠正不足。第三还要学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老百姓的意见,上面的意见,国内外好的经营者的意见,都要去听。总共三条,长期行为,看到自己的不足,听各方面的意见,尽量纠正,你这样经营下去就可以致富。

《致富经》记者:您也是带动三农致富的好干部,老企业家,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吴仁宝:最成功的是实事求是,办一切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人家失败的教训要去研究,研究人家失败的教训,我觉得比学习一般的经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要

重要。所以我是这样认为的,要研究人家失败的教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人家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去跟风。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一刀切,搞一个模式。这样做是不成功的,它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所以以前邓小平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是最拥护的,双手赞成。为什么?特色两个字怎么理解?特色就是实事求是,实际出发。

《致富经》记者:对现在正在创业或者创业打算的人,您能讲一些鼓励他们的话吗?

吴仁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什么叫科学发展?我认为有经济效益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如果你的发展没有效益,就是搞点形式,给别人看看,搞不资不抵债,这就不科学了。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一定是要有效益的发展才叫科学发展,要有效益,你生产观一定要科学,什么叫生产观要科学?也就是说你制度也好,方法也好,一定是在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的,而且你的制度一定要实事求是,去关心老百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样的制度我看是好,也是可以给大家做参考的。

《致富经》记者:对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企业家,您能给他们送一句话吗?

吴仁宝:好的,青年人是一代胜一代,我充满信心。

第17篇:华西村发展史

江苏华西村简介与介绍

华西村建于1961年,现有人口30340人,面积30平方公里。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先进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拥有固定资产62.77多亿元,八家上市公司,1000多个产品,2004年国税开票销售260.31亿元,今年将超300亿元。华西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全村都是富裕户,资产最少100多万元,最多1000多万元。全村实行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和免费教育、口粮补贴、职工送股等制度措施,实现“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把周边16个村纳入大华西,实现共同发展,还建立了2个省外华西村,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华西村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努力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村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还建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华西特色艺术团、华西之路展廊等宣传教育载体,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技能培训和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村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文明新风吹遍全村。华西村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通过优化环境、绿化环境、净化环境和美化环境等途径,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际环境质量认证的村庄,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华西村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运用法律手段和民主程序,做到依法办事,制度管人,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广泛调动村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规范有序、协调稳定、人心所向的社会局面。 “十一五”期间,华西村确定了统筹发展的“五个五”新目标。最终将突破销售额500亿大关,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更加和谐稳定、更加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荣誉 华西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实践基地、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模范村民委员会、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无锡市示范村、无锡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江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阴市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国家千家绿化造林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 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是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集团、国家大型工业企业、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全国先进乡镇企业、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在2005年度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4位;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1位;在中国综合类制造业中,名列第5位。

华西村的发展 1957年

1958年8月 江阴县撤区并乡后,现华西村地域由原属瓠岱乡改属华墅乡,取名华墅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 23社与附近的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

支部书记。

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分为华西(因在华墅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立

新4个大队。吴仁宝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61年10月15日

1976年10月1日

1980年冬 华西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接待3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计841人。 江阴县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实事求是地提出一个调整产业结构方

案:全村600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使华

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大步。

1983年

1984年12月17日

1989年7月1日

1995年7月28日

1995年8月-11月

1998年2月3日

1999年8月10日 华西大队恢复为华西村,吴仁宝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华西村党支部改选为华西村党总支,吴仁宝当选为党总支书记。 华西村建立党委,吴仁宝担任村党委书记。 中共华西村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分别在宁夏、黑龙江建立两个省外华西村,开垦荒地上千亩,兴办企业几十家,帮扶受益村民数万人。 中共华西村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华西村股分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为每股21.6

元,比发行价增160.48%。华西的资本经营进入新阶段,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

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2001年6月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华明、泾浜、三余巷、前进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

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增加到6.53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两千多人增加到7400

多人。

2002年2月12日

(正月初一)

2002年3月——2003

年1月

2002年11月

2003年3月4日

2003年7月3日-5日

2003年9月1日

2004年1月2日

2004年3月

2004年9月

2005年1月8日

2005年底 华西村开始实行村外人士投资10万元(此时,华西村人均固定资产127万元)“买”一个华西村户口活动。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西巷、北缪家、瓠岱、朱蒋巷村、陈塘村、水池巷等6个村纳入华西,面积达到15.63平党公里,人口达到16700多人。 吴协恩任华西集团公司总经理。 华西集团公司召开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中共华西村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吴协恩当选为党委书记。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4亿元5年期可转债券。 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03年底,全村销售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亿元。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砂山、江南、彭蒿、龚巷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积达到23.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400多人。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蔡河村、陆北村纳入华西,大华西面积达到了30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9300多户。 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04年底,全村销售收入达到260.3亿元。 预计华西村2005年全村销售收入将突破300亿元。

中国华西村大事记:

1957年11月

——1958年8

1961年 原属瓠岱乡的华西村,1957年撤区并乡后,改属华墅乡,取名华墅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 1958年 8月,23社与附近的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支部书记。 10月15日,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分为华西(因在华墅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

立新4个大队。吴仁宝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华西大队初建时,人口667人,集体资产2.5万元,欠债1.5万元,人均分配53元。

1964年 冬,华西村制定了“五个一”的《华西十五年远景规划》。并予以实施,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

的热潮。

1965年

1969年

1972年

1976年

1979年

1980年 本年,开始华西新村建设。 春,华西村创办五金加工厂。 从本年起,华西大队粮食亩产连续6年超吨粮,成为名震全国的农业先进单位。 10月1日,华西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 12月,华西大队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被评为全国农业战线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嘉奖。 是年冬,江阴县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实事求是地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方案:

全村600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使华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大步。

1983年 1月,华西大队因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显著、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

予“先进集体”称号。

1984年

1985年 12月17日,华西村党支部改选为华西村党总支,吴仁宝当选为党总支书记。 1月,吴仁宝动员华西人把分配的钱入股办工厂,3天就入股200万元。

5月13日,华西村民委员会做出决定,从本年3月开始,村里对10年以上农龄的60岁男性农民和55岁女性农民实行退休制度。退休农民每月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领取退休金。 本年,华西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1984年-1985年度“文明单位”。

1986年

1988年 10月,无锡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华西村召开。 4月,华西村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绩优异,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

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华西村“文明单位”称号。

6月18日,华西村制定了“下千日之功,目标三亿”的奋斗目标。即到1991年,华西村实现年三业总产值3亿元。

本年,华西村三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1989年 2月,中共江阴市委、江阴市人民政府授予华西村“江阴第一亿元村”称号。

9月,华西村因党的建设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本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华西“明星企业”称号。

1991年 4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华西村考察。

6月2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江苏省委授予华西村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0月1日,华西村举行了隆重的以“社会主义富华西”为主题的纪念建村30周年庆祝大会。 10月4日,华西村被评为1988-1990年“江苏省文明单位”。

本年,华西村—二三产业总产植3.06亿元,利税2441万元。

1992年 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华西村考察,题词:“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

6月17日,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结果,华西村在全国9个超2亿元村排名中,名列第四位。 10月8日,华西村创办的江阴新华钢材有限公司、新华铝型材有限公司、新华精毛纺有限公司三家中外合资企业同时开业。

本年,华西村被评为1991—199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

本年,华西村新建100幢农民住宅别墅楼,每幢投资13万元。

本年,华西的三业总产值5.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92万元,占总产值的0.28,第二产

业产值5.16乙元,占总产值的96.8%,第三产业产值1561万元,占总产值的3%。全年创利税7500多万元。

1993年 6月1日,在江苏省农村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华西村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12月31目,中共江阴市委、市政府在华西村召开了全市18个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工作会议。 本年,华西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0.55亿元,利税1.22亿元,成为江苏省首家利税亿元村,人均创产值70万元,人均创利税7万元。

1994年 1月2日,江苏华西集团公司(省级)成立,董事长吴仁宝在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

2月15日,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务院副秘书长刘济民考察华西村,称“华西是全国第一村”。

同日,国务委员李铁映来华西考察,称“华西是全国第一村”。

6月下旬,吴仁宝出席中共中央组织部举行的庆祝建党73周年座谈会,并作了发言。

7月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一行来华西考察,对华西党的建设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10月20日—23日,吴仁宝作为农村方面唯—代表出席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1996-2010年全国社会发展纲要草案。

11月13日,农业部以新的考核体系,在全国首次评选出1000家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江苏华西集团公司名列第6,在江苏省名列第—。

本年,华西村1479人,三业总产值15.78亿元,外贸供货总值1.27亿元,利税1.54亿元,其中上交国家三税(地税、国税、关税)5000多万元,村民入股和存款共7080万元。自1978年改革开放16年来,华西产值、纯收入、上缴税金平均每年递增率分别为60%、42%、39%,1990年至1994年5年来,产值、纯收入、上缴税金平均每年递增率分别为75%、61%、76%。

1995年 1月9日,华西工业小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

7月24日,国家农业部召开表彰华西村培训中西部人才现场会,15个省(区)的乡镇企业负责人和首都新闻代表参加会议,国务委员陈俊生发来贺电,

7月28日,中共华西村第三次全村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8月中旬,华西无偿资助甘肃省扶贫办30万元,帮助该省定西县解决缺水问题,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8月27日下午,华西村党委、村委,为村党委委员、华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协恩等5人披红戴花,欢送他们奔赴黑龙江,创建“黑龙江华西村”。

11月22日,华西村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

12月10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一行来华西村考察。

1996年 4月18日,华西村标志建筑——华西金塔正式开业,是集旅游、观光、商业娱乐、餐饮服务

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

9月20日,华西村建村35周年,1500多名华西村民,6000多名华西村外来职工与来自海内外嘉宾共1万人,隆重举行了庆祝活动。

1997年 4月6日,投资8489.2万美元全套引进世界一流技术装备的华西炼钢有限公司正式启动。

6月3日,应国务院台办邀请,由台湾中视、台视、民视等14家新闻单位记者组成的“长江三角洲采访团”一行14人到华西采访。

10月15日-19日,华西村入选国家文化部评选的中国文化典范村候选名单。

本年,华西村吴仁宝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本年,华西村被省爱卫会评为江苏省卫生村。

本年,华西村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1995-1996江苏省文明单位。

本年,华西村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明星村。

本年,吴仁宝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首都70家新闻单位授予1997年中国农村新闻人物。

1998年 1月12日,华西村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2月3日,中共华西村第四次全村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等一行,在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省长郑斯林、南京军区司令陈炳德陪同下,考察华西村。江泽民称赞说:“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幸福!华西人幸福!幸福!真幸福!”

12月,华西集团公司、华西化工有限公司、华西通达化工有限公司被农业部、外经贸部授予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

本年,华西村经济总量达28亿元,创利税3亿元。

1999年 8月10日,华西村股分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华西的资本经

营进入新阶段,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9月10日,韩国总理金钟泌在韩国政府大厦总理办公室接见了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一行。 9月,华西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镇村先进单位。

2000年 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第二次考察华西村。为华西村题词:“华西村,真正

有希望。”

9月14日,华西村党委常务书记吴协东一行在韩国受到了韩国总理李汉东的亲切接见。 11月,吴仁宝作为中国9亿农民杰出代表入选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重点献礼书籍——《鲜红的党旗》,该书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从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优秀人物中选出了80位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12月29-30日,中共华西村第五次全村代表大会召开,共选举党委委员25名,吴仁宝当选为书记。

本年,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5179家国内旅行社综合排序中,华西村旅行社作为全国唯一入选的村级旅行社,排名第20位。

2001年 1月1日,由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亿万青少年同庆新世纪”活动在华西开幕。

6月-2002 11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周边11个村纳入华西共同致富工作告捷,成立了华西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

6月,华西村党委被中共江苏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7月1日,建党80周年,华西村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副书记吴协东出席中共中央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

同月,华西村为村民又购买了轿车150辆,实现户户拥有家庭轿车。

9月4日,华西村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庆祝建村40周年。中央有关部门新老领导、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劳模代表、全国先进村代表与华西万名村民职工一起联欢,村庆期间,举行了大型文艺表演、焰火晚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60余家新闻媒体聚焦华西村,掀起了一股“华西热”。

9月28日,华西村收到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书,这是中国第一家通过这项认证的村级单位,成为“中华环保第一村”。

本年,华西集团获“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

本年,华西村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38亿元,可用资金超4亿元,人均交税5万元,人均产值比建村时的300元净增1万多倍,固定资产从负债2000元增长到20亿元。全村58家企业无

一亏损,形成了带管、毛纺、化纤、线材等8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10000多只产品的生产格局。冶金制品年产能力近200万元吨,是建国初全国钢产量的4倍;纺织业已成为全国村级最大的生产基地。全村农民户户资产超100万元,存款最少的30万元,最多的300万元,家家住上别墅。

2002年 1月27日,华西村召开2002年“实现60亿,迎接十六大”新闻发布会。

2月12日(正月初一),华西村开始对村外人士实行投资10万元(因此时,华西村人均固定资产127万元)“买”一个华西村户口活动。

5月,华西村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同月,吴仁宝荣获“时代风范、道德楷模”称号,并成为江苏省巡讲团成员之一,到南京、无锡、常州、泰州、苏州、南通等城市巡回演讲。

同月,吴协恩作为江苏省5名优秀青年代表之一,光荣出席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80周年大会。

6月28日,华西村党委为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在全国村级党委中,率先专门成立了中共华西村委员会党校,校长先后由村党委常务书记吴协东、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兼任。

同月,华西村代表队,在第四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上,荣获团体金牌和4块单项金牌。 11月,吴协恩任华西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3年 1月20日, 在华西村党委扩大会上,吴仁宝书记宣布将华士镇奖给他的2002年度628万元

奖金,分文不取,全部留给集体发展经济。

2月8日,《求是》杂志刊登了吴仁宝的署名文章。

3月4日,华西村召开了集团公司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江阴、无锡市总工会的领导分别出席。

5月,吴协东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7月3日-5日,中共华西村第六次全村代表大会召开,吴协恩当选为党委书记。

8月3日,由华西村独资11亿元的华瑞钢铁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举行投产汇报会,河北省省长季允石,江苏省副省长李全林,及两地的800多名领导和嘉宾出席。

8月17日,由华西宝昌公司与香港澄华国际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江阴诚信储运有限公司,在江阴开发区石庄园区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江阴市委书记王伟成等领导出席。 9月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4亿元5年期可转债券。

10月8日,华西中康桥、中康路、小康路通车、万米长城、龙西湖等景点落成,华西建材市场启用,百万吨钢、40万吨扁钢、30万吨化纤、20万吨彩板、10万枚棉纺纱绽等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11月16日——17日,华西村隆重举行了“首届中国民间民族美食节”。

2004年 3月5日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公布的2003年全国310家大型乡镇企业名单中,华西集团公司名列

前茅。

4月20日-21日,由国家旅游局副秘书长许京生带队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组来江阴对海澜集团、华西村的工业游和农业游进行验收。验收组对海澜工业旅游示范点、华西村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日,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北京揭晓,“华西”品牌榜上有名。 7月,华西村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旅游示范点。

8月20日下午,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专程考察了华西村。

12月18日,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首都有关新闻媒体联合举办的’2004新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座

谈会暨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揭晓仪式。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协恩荣登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榜首。

2005年 1月8日,梁保华省长来到江阴华西村考察,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省委书记李源潮,对

华西村创造的辉煌业绩表示热烈祝贺。

2月4日,江阴市委做出了“学习华西勇创新、保持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决定。

2月17日,无锡市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吴仁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月22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牵头,三级媒体的50多名记者,到华西进行集中采访。把吴仁宝作为江苏“三创(创业、创新、创优)之星”的第一个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2月21日,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督导组到华西考察,对华西党组织的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3月17日,无锡市委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吴仁宝同志、一汽锡柴党委先进事迹报告会”。吴仁宝的精彩演讲激起会场上阵阵热烈掌声。

5月27日,吴仁宝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产业扶贫开发论坛2005年会”上,当选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

6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赴华西村考察。

第18篇:华西村参观学习心得体兰国森

赴华西村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安谷村村委会主任:兰国森 2011年11月下旬,在市委组织部、市农村工作局的精心部署下,我们一行几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 “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进行参观学习。

从到华西村的第一天开始,我的心情就比较激动。从一进村,就见道路两边是修剪得平平坦坦的草地,一幢幢小洋房,家家带车库,旁边是游泳池,有农民公园。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农村,好多城市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我想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我还了解到在华西有崇尚赡养老人的习惯,村里给予村民很大优惠政策,说要是把老人赡养到80岁,每位后人可以拿到100元奖励,赡养到90岁,给予每位后人1000元奖励,而赡养到100岁,那么每位后人可以得到1万元的奖励。这样的制度也是只有在经济发达的华西村才有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又参观了现代农业生态园,在那里看到了稀奇古怪的植物,在这里生长的植物都不是长在地上的,而是长在树上的。看到了许多来自异国的植物---木瓜、芭蕉等,都是平日里看不到的。还参观了世界公园,欣赏了世界的建筑,真的是要洋的有洋的,要土的有土的。想想看,华西处处是宝,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这无形中增加华

西村的收入,所以我总觉得发展农村旅游是增加村收入、促进村发展的有效门路之一。

华西有这样的发展,通过参观学习和介绍,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华西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二是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扎实、高尚情操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要抓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是关键。

同时,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内涵和工作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既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明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怎么去干。

学习华西经验和华西精神,我个人认为,一是要学习华西村创新精神。从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华西村的发展不是照搬别人模式,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式。二是要学习华西村坚持不懈的发展精神。华西村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是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三是学习华西村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华西村的发展,充分体现一个好班子特别是一个好书记的地位和作用,上要听中央和各级领导的,执行政策不走样,下要听人民群众的,不断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走共同富裕之路,经常查找自身不足,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虽然这次参观学习时间非常短暂,但留给我的是永恒的记忆。强化了我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为安谷村发展努力的信心。

第19篇:华西村体检中心简介

华西村简介

华西村,位于长江三角洲中腹。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优势方便快捷,沿江高速、澄东大道穿村全境,无锡、苏州、南京、上海等周边大中城市,均在1个多小时车程之内到达。

建村40多年来,华西人民在全国著名劳模吴仁宝老书记的团结带领下,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村,不断由小变大,由穷变富。到了90年代初,就在全国率先成为“别墅村”、“轿车村”、“电脑村”等,现已拥有40多项“全国第一”。

今天的华西村,创造了“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美丽,“五子”(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幸福,“五业”(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兴旺的发展奇迹。目前,全村拥有12大公司,集体资产超160亿元。2009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集团公司的“农、工、商、建、游”五大产业,现拥有1000多个品种,10000多个规格的各项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同时,“华西村”商标还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华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被赞誉为“中国农村第一股”。

现在,村民家家住400—600多平方米的别墅,有100—1000多万元的资产,有1—3辆轿车。自2001年6月开始,华西还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并入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组建了一个面积超35平方公里,人口超3.5万人的大华西村(包括外来员工,总共有5万多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壮大,今天的华西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 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华西的格局分为:山北粮仓(农庄大棚)、山南钱庄(工业企业)、中间天堂(旅游商务)。 华西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华西村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已经封顶,这座设计高度328米、74层的大楼总投资超过15亿元,预计于2011年建村50周年时投入使用。

现在华西村的公章已经变更为“江阴华士华西新市村” ,计划“十二五村改市、十三五村变市”。华西的特色三制(体制、机制、班子),“一分五统”,老书记的一些至理名言和哲学思想等,已经成为一些人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今年,华西村在创新发展经济转型中再添新项目,进军海洋工程,是华西实行科学“三转”之一(“村”转“城”、“地”转“空”、“陆”转“海”)。目前已有5艘远洋货船,总载重量45万吨,年运输能力超300万吨;计划2年内建成一支以4500吨全回转海洋工程起重船为旗舰,配合900吨全回转起重船、20000吨自航驳、16800吨半潜驳、专业挖沟多功能支持船及配套拖轮的规模船队。

华西村分别就跨海大桥吊装、海洋工程安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领域与中交二航局、

海油工程、上海振华重工已经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华西的仓储、物流、焦煤、钢铁、纺织、融流、旅游等产业链的发展均已上了一个新台阶。

老书记吴仁宝表示,今后3年大华西村还将增加3万人,并争取能发展到10万人、20万人。进一步推动华西的“三农”变“三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步伐,力争在今后三年达到“两个一千”(一是三年实现销售1000亿;二是帮助周边16个村,三年内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村庄建新公寓房,可节约土地1000亩)。计划5年内购买20架飞机,培养百名飞行员。

华西健康体检中心简介

江阴华西医院体检中心是吴仁宝老书记提出的“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方针以后,华西于2007年成立了健康体检中心,使村民职工不仅能享受“带薪休假”,还能“带薪治病”。 江阴华西健康体检中心,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共同创建,是华东地区第一家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领先,专职知名医师专家最多的专业健康体检机构。 中心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德国西门子PET/CT,美国GE16层螺旋CT、DR、CR,以及乳腺红外线、钼靶、IU

22、HD11彩超、胃镜、肺功能、经颅多普勒、骨密度、动脉硬化和人体成分分析等众多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

PET/CT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PET技术具有安全、无创伤性、无痛苦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最佳手段之一,真正能够起到对肿瘤的“预知”作用,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节省费用的目的。

中心以优质的服务、可靠的质量保证成为江阴市机关干部体检定点单位,并成为江阴市健康体检标准化推广示范单位。本中心于2010年4月20日参加中华医学全国第四届中华健康管理论坛,是无锡地区唯一受邀参加的健康体检单位。

中心开业以来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2007.11.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莅临华西体检中心,2007.11.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莅临体检中心,2010.10.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莅临体检中心。

我们以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引进智能化网络管理,由上海长海医院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担任主检,每个科室和项目都由老专家严格把关,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人健康指导方案,建立永久性的个人健康档案。中心还开设“长海医院华西诊疗中心”特色门诊,开辟长海就医绿色通道。

第20篇:富裕的华西村

10月8日,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迎来建村50周年。作为村庆活动的重头戏,筹资30亿元人民币建起高328米的“黄金酒店”华西龙希国际大酒店也宣布剪彩开业。该酒店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单体酒店之一,名列中国第八高楼,为世界高楼第15位。然而,真正让该高楼为外界所惊叹的,不仅是其超五星级的豪华装修,更在于其内置的一头金牛,这座被视为镇楼之宝的金牛由一吨纯金打造而成,价值3亿元。

10月8日9时30分,由1.5万余名观众参加的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在华西大广场举行。作为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华西龙希国际大酒店当天也剪彩开业。

这座耗资30亿元的现代化五星级酒店历时3年多建成,高328米,共74层(含地下两层),装修堪称奢华。一楼大厅是一个大型无柱式宴会厅,二楼设有2000平方米的购物区,61层有空中花鸟园、空中游泳池,72层是旋转式自助餐厅,号称亚洲规模最大,这座超五星级酒店可提供1000多人住宿、5000多人就餐。

据介绍,该酒店与北京最高楼国贸三期一样高,用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话说,“华西村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个公开说法是,华西龙希国际大酒店是国内最大的单体酒店之一。

在酒店60层还有一座耗费一吨纯金打造的金牛,金牛就立在走道上,作为镇楼之宝供人参观。金牛呈耕作状,长2.3米,宽70厘米,高1.7米。

现场保安告诉记者,金牛不担心会被偷,但不排除被划、被刻的可能。因此,金牛的安置现场布有充足的摄像头,此外,还有保安24小时看护。“金牛不仅是旅游亮点,也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吴仁宝说,制作金牛使用的一吨黄金,比入库时已增值了30%,换言之,就是一年时间里,这座金牛已经为华西赚了一个亿。事实上,金牛只是酒店内的五头牛之一。记者了解到,该大楼分别在12层、24层、36层、48层和60层设立了5个主题会所:金、木、水、火、土。每个会所里面都摆放了一只一吨重的牛,分别用金、银、铜、铁、锡打造。

华西村干部学院学习心得总结
《华西村干部学院学习心得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