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检测技术总结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2 15:02:09 来源: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光电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光电效应应按部位不同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包括(光电导)和(光生伏特效应)。

2、真空光电器件是一种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器件,它包括(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放在真空管中

3、光电导器件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制成的,最典型的光电导器件是(光敏电阻)。

4、硅光电二极管在反偏置条件下的工作模式为(光电导),在零偏置条件下的工作模式为(光生伏特模式)。

5、变象管是一种能把各种(不可见)辐射图像转换成为可见光图像的真空光电成像器件。

6、固体成像器件(CCD)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电荷耦合器件(CCD),另一类是(SSPD)。CCD电荷转移通道主要有:一是SCCD(表面沟道电荷耦合器件)是电荷包存储在半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界面,并沿界面传输;二是BCCD称为体内沟道或埋沟道电荷耦合器件,电荷包存储在离半导体表面一定深度的体内,并沿着半导体内一定方向传输

7、光电技术室(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技术。

8、场致发光有(粉末、薄膜和结型三种形态。

9、常用的光电阴极有正电子亲合势光电阴极(PEA)和负电子亲合势光电阴极(NEA),正电子亲和势材料光电阴极有哪些(Ag-O-Cs,单碱锑化物,多碱锑化物)。

10、根据衬底材料的不同,硅光电二极管可分为(2DU)型和(2CU)型两种。

11、像增强器是一种能把微弱图像增强到可以使人眼直接观察的真空光电成像器件,因此也称为(微光管)。

1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纤芯)、(包层)及(外套)组成。

13、光源按光波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位特征可分为(相干)和(非相干)光源。

14、光纤的色散有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多模色散)。

15、光纤面板按传像性能分为(普通OFP)、(变放大率的锥形OFP)和(传递倒像的扭像器)。

16、光纤的数值孔径表达式为

,它是光纤的一个基本参数、它反映了光纤的(集光)能力,决定了能被传播的光束的半孔径角

17、真空光电器件是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探测器,他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置于(真空管)。

18、根据衬底材料的不同,硅光电电池可分为2DR(以P型硅作基底)型和(2CR)型两种。

19、根据衬底材料的不同,硅光点

二、三级管可分为2CU和2DU、3CU和3DU 20、为了从数量上描述人眼对各种波长辐射能的相对敏感度,引入视见函数V(f), 视见函数有(明视见函数)和(暗视见函数)。

21、PMT由哪几部分组成?入射窗口D、光子阴极、电子光学系统、电子倍增系统和光电阳极。

22、电子光学系统的作用是:(1)是光阳极发射的光电子尽可能全部汇聚到第一倍增级上,而将其他部的杂散热电子散射掉,提高信噪比。(2)使阴极面上各处发射的光电子在电子学系统的中渡越时间尽可能相等

23、P MT的工作原理

1.光子透过入射窗口入射在光电阴极K上 2.光电阴极K受光照激发,表面发射光电子

3.光电子被电子光学系统加速和聚焦后入射到第一倍增极D1上,将

发射出比入射电子数更多的二次电子。入射电子经N级倍增后, 光电子数就放大N次.

4.经过倍增后的二次电子由阳极P收集起来,形成阳极光电流Ip,在负载RL上产生信号电压U0。

22、PMT的倍增极结构有几种形式个有什么特点? (1)鼠笼式:特点结构紧凑,时间响应快。(2) 盒栅式:特点光电子收集率高,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好,但时间响应稍慢些。(4)百叶窗式,特点:管子均匀性好,输出电流大并且稳定,响应时间较慢。(5)近贴栅网式,特点:极好的均匀性和脉冲线性,抗磁场影响能力强。(6)微通道板式,特点:响应速度快,抗磁场干扰能力强,线性好

23、什么是二次电子?并说明二次电子发射过程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光电子发射过程的三步骤?

答:当具有足够动能的电子轰击倍增极材料时,倍增极表面将发射新的电子。称入射的电子为一次电子,从倍增极表面发射的电子为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发射3阶段:(1)材料吸收一次电子的能量,激发体内电子到高能态,这些受激电子称为内二次电子。(2)内二次电子中初速指向表面的那部分像表面运动。(3)到达界面的内二次电子能量大于表面垒的电子发射到真空中成为二次电子。

光电子发射过程的三步骤:(1) 物体吸收光子后体内的电子被激发到高能态;(2) 被激发电子向表面运动,在运动中因碰撞损失部分能量;(3) 克服表面势垒逸出金属表面。

24、简述Si-PIN光电二极管的结构特点,并说明Si-PIN管的频率特性为什么比普通光电二极管好?p69

25、简述常用像增强器的类型?并指出什么是第

一、第二和第三代像增强器,第四代像增强器在在第三代基础上突破 的两个技术室什么?p130 答:1)类型: 级联式像增强器、第2代像增强器(微通道板像增强器)、第3代像增强器

、X射线像增强器。2) 级联式像增强器由几个分立的单极变像管组合成属于第一代像增强器;微通道板像增强器属于第三代像增强器;第二代像增强其的微通道板结构配以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构成第三代像增强器。3)突破技术:一是管子采用新材料制成的寿命高、高增益、低噪声的无膜MCD;二是NEA光电阴极采用的自动控制门电流,有利于减小强光下达到MCD的电子流,以降低强光下图像模糊效应。

26、什么是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以什么为特征?

光电子技术是:光子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技术。主要研究光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及其能量相互转换的相关技术。以光源激光化、传输光纤化、手段电子化、现代电子学中的理论模式和电子学处理方法光学化为 特征: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27、光源的光谱功率分为哪几种情况?画出每种情况对应的分布图?

分为:线状光谱(有若干条明显分割的西线组成)、带状光谱(由一些分开的谱带组成,没个谱袋中包含许多连续谱线)、连续光谱(光源发出的谱线连成一片)、混合光谱(前三种谱线混合而成)

28、荧光屏表面蒸镀铝膜的作用是:引走荧光屏上积累的电荷,同时避免光反馈,增加发射光的输出。

29、从传输模式角度考虑,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根据折射率变化规律分为阶跃型和梯度型

31、什么是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具有哪些优点?

NEA是指:将半导体表面做处理是表面区域能弯曲,真空能级降到导带之下,从而使有效地电子亲和势能变为负值。 优点:1)量子率高;2)光谱响应率均匀,且光谱响应延伸到红外。3)热电子发射小;4)光子的能量集中

32、什么是‘胖0’电荷?什么是‘胖0’工作模式?引入‘胖0’电荷的优缺点? “胖0”电荷的引入:降低了势阱的深度;减小了信号电荷的最大存储量;

降低了CCD的动态范围;增大了器件的转移噪声。P158

36、CCD有哪几部分组成,并说明每部分的作用?为什么说CCD是非稳态器件?CCD能否工作,其电极间距为?p147 1)电耦合器件组成:信号输入部分、电荷转移部分、信号输出部分。信号输入部分作用:将信号电荷引入到CCD的第一个转移栅下的势阱中;电荷转移部分作用:将重复频率相同、波形相同并且彼此间有固定相位关系的多相时钟脉冲分组依次加到CCD转移部分的电极上,是电极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在半导体表面形成一系列分布不对承德陷阱;信号输出部分作用:讲CCD最后一个转移栅下势阱中的信号电荷引出

2)CCD是利用在电极下SiO2-半导体界面形成的深耗尽层进行工作的,所以属于非稳态器件

3)CCD能否成功工作首先取决于金属电极排列,需找金属栅极间的最佳间隙宽度,一般小于3um

37、对于CCD来说电荷注入方式有电注入和光注入,什么是电注入?什么是光注入?p147,148 电注入:主要由输入二极管Id和输入栅Ig组成。可以将信号电压转换为势阱中等效电荷,即给输入栅施加适应的电压,在其下面道题表面形成一个耗尽层。在滤波、延迟线和存储器应用情况下用电注入。

光注入:摄像器件采取的唯一注入方法。(P148)光注入过程如下:摄像时光照射到光敏面上,光子被敏元吸收产生电子一空穴对,多数载流子进入耗尽区以外的的衬底,然后通过接地消失,少数载流子便被收集到势阱中成为信号电荷。当输入栅开启后,第一个转移栅上加以时钟电压时,这些代表光信号的少数载流子就会进入到转移栅的势阱中,完成注入过程。

38、画出ZnCdTe靶的结构图,并说明每层的作用?p138 第1层:ZnSe层属于N型半导体,厚50~100nm; 无光电效应,其作用是增强对短波光的吸收,提高整个可见光区的灵敏度。另外它也阻止光生空穴向成象面一边扩散,有提高灵敏度,减小暗电流的作用; 第2层:碲化锌和碲化镉的固溶体(ZnxCd1-xTe),属于P型半导体,厚3~5μm;光电效应主要发生在该层,x值的大小对灵敏度、暗电流和光谱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x值小,灵敏度高,体内暗电流增大,光谱特性的峰值波长向长波方面移动;

第3层:无定形三硫化二锑Sb2S3,厚100nm;其作用是减小扫描电子束的电子注入效应,减小暗电流和惰性 第1层与第2层之间形成异质结;第2层与第3层之间不形成结。

39、画出CdSe靶的结构图,并说明每层的作用?p138 第1层:沉积在玻璃板上的透明的导电层SnO2,作信号电极,属N+;

第2层:是N型CdSe层,它与N+型层SnO2构成对空穴的阻挡层;CdSe层是异质结CdSe靶的基体,厚2微米;是完成光电转换的光敏层,其禁带宽度为1.7eV,具有良好的光电导特性;

第3层:亚硒酸镉(CdSeO3)层是由CdSe 氧化而成,是一层绝缘体,有利于降低暗电流,但不影响光电灵敏度;

第4层:As2S3层是靶的扫描面,是在高空状态下气湘沉积而成,呈玻璃态,厚0.2微米;是一个高阻层,禁带宽度为2.3eV,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其作用是防止电子进入靶内,形成对电子的阻挡层,并且承担电荷的积累和储存。 40、什么是MCP?简述微通道板(MCP)的工作原理?p130 微通道板是由成千上万根直径为15~40µm、长度为0.6~1.6mm的微通道排成的二维列阵,简称MCP。

微通道板(MCP)的工作原理:微通道是一根根的玻璃管,内壁镀有高阻值二次发射材料,具有电阻梯度,施加高电压后,内壁出现电位梯度,光电阴极发出的一次电子轰击微通道的一端,发射出的二次电子因电场加速轰击另一端,再发射二次电子,连续发射二次可得约10的四次方的增益。

41、什么是微通道板(MCP)的自饱和效应?二代像增强器利用该效应解决了什么问题?p130 在近聚焦式的MCP位增益中,光电阴极和第一微通道板的间距约为0.3mm,级间电压为150V,第二微通道板和阴极的间距为1.5mm,级间电压为300V,外加偏置电压的变化只改变微通道板上的电压,可以调节总增益

第二代像增强器利用它代替电子光学系统,实现电子图像的增强。在第二代增强器中光电阴极的光电在电场作用下,进入微通道板输入端,经MCP电子倍增加速后达到荧光屏上,输出光学图像。

42、以p型N沟道MOS电容器为例,说明势阱存储电荷的原理。(第七章)

43、什么是光纤面板?简述光纤面板由哪几种玻璃组成?每种玻璃的作用?p197 用多根单光纤经热压工艺而制成真空气密性良好的光纤棒,然后进行切片、抛光而成的一种可传递光学图像的光纤器件;

光纤面板主要由3种玻璃组成,芯玻璃,包皮玻璃和光吸玻璃 芯玻璃:是一种高折射率,是光的通路;

包皮玻璃为低折射率玻璃,起界面全反射作用;

光吸收玻璃是一种不透明的黑色玻璃,作用是将穿透包皮玻璃的杂散光吸收掉,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44、什么是光纤面板的三环效应?该效应对传像有什么影响?

三环效应

出射角最小的第一环带光;出射角相等的第二环带光;出射角最大的第三环带光

45、简述光纤面板的传像原理,像管应用光纤面板有什么优点? 光纤面板的传像原理:光纤间相关排列,由棒中切出的每块面板的输入和输出端面空间阵列相对应,从而正确传递图像。 优点是:

● 增加了传递图像的传光效率;

●提供了采用准球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可能性,改善了像质; ●可制成锥形OFP或光纤扭像器。

推荐第2篇: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总结人:XXX

XXXXXX有限公司

我于2012年7月毕业于XXXXXX,持有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超声、磁粉I级资质和电力工业理化检验光谱、金相I级资质。毕业后一直就职于XXXXXXX有限公司,在公司承接的锅炉、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施工过程中承担无损检测工作。在这一年的工作中,积极完成各项探伤任务,寻求新的方法以解决检测中碰到的难题,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电站和化工行业也相继增多,按照图纸技术条件及规范要求,对于各种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和承压部件焊接焊缝需进行规定比例的超声及X射线探伤,所以无损检测行业也越来越普遍。下面浅谈一下小径管透照方法和技术要求及钢焊缝射线照相底片缺陷影像的识别:

I外径D。≤100mm的管子称为小径管,一般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其对接环缝。按照被检焊缝在底片上的影像特征,又分椭圆成像和重叠成像两种方法。当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

a) T(壁厚)≤8mm;

b) g(焊缝宽度)≤D0/

4时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椭圆成像时,应控制影像的开口宽度(上下焊缝投影最大间距)在1倍焊缝宽度左右。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椭圆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

透照布置(1)椭圆成像法胶片暗袋平放,射线源焦点偏离焊缝中心平面一定距离(称为偏心距L。),以射线束的中心部分或边缘部分透照被检焊缝。偏心距应适当,可按椭圆开口宽度(q)的大小

算出。

L。=(b+q)L1/L

2式中L1为射线源到近源处环焊缝表面的水平距离,L2为外径加上焊缝余高;

如偏心距太大,椭圆开口宽度过大,窄小的根部缺陷(裂纹、未焊透等)有可能漏检,或者因影像畸变过大,难于判断。偏心距太小,椭圆开口宽度过小,又会使源侧焊缝与片侧焊缝根部缺陷不一分开。

(2)重叠成像法对直径小(D。≤20mm),或壁厚大(T>8mm),或焊缝宽(g>D。/4)的管子,或是为了重点检测根部裂纹和未焊透等特殊情况下,可使射线垂直透照焊缝,此时胶片宜弯曲贴合焊缝表面,以尽量减少缺陷到胶片距离。当发现不合格缺陷后,由于不能分清缺陷是处于射线源测或胶片侧焊缝中,一般多做整圈返修处理。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的透照次数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当T/Dn≤0.12时,相隔90°透照2次。当T/D0>0.12时,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120°或60°透照3次。

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时,可采用椭圆成像或重叠成像方式透照一次。鉴于透照一次不能实现焊缝全长的100%检测,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底片评定范围内黑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

II钢焊缝射线照相底片缺陷影像的识别

1焊接缺陷影像的显示特征

焊接缺陷的影像特征基本取决于焊缝中缺陷的形态、分布、走向和位置,因射线透照角变化而造成的影像畸变或影像模糊也应予以充分考虑;对缺陷特性和成因的充分了解和经验,有助于缺陷的正确判断。必要时,应改变射线检测方案重新拍片;也可对可疑影像进行解剖分析,这样可以减少误判和漏判。

缺陷影像的判定,应依据三个基本原则:

a影像的黑度(或亮度)分布规律。如气孔的黑度变化不大,属平滑过渡型;而夹渣的黑度变化不确定,属随机型。

b影像的形态和周界。如裂纹的影像为条状,且必有尖端;而未焊透或条状夹渣虽然也是条状的,但一般不可能有尖端。未焊透的两边周界往往是平直的,而夹渣的周围往往是弧形不规则的,而气孔的

形态大多是规则的。

c影像所处的部位。如破口边沿未熔合往往产生于焊接坡口的熔合面上,因此大多出现在焊缝轴线的两侧;而未焊透则多出现在焊缝轴线上。

2缺陷影像的识别

2.1气孔在底片上的形貌:

呈暗色斑点,中心黑度较大,边缘较浅平滑过渡,轮廓较清晰。形状:圆形、椭圆形、长条形、虫形等。

形态:单个、分散、密集、链状等。分布在焊缝中任意部位。

2.2非金属夹渣在底片上的形貌

呈暗色斑点,黑度分布无规律,轮廓不圆滑,小点状夹渣轮廓较不清晰。形状较不规测,点状、长条形、块状,有时带尖角。

形态:单个或分散、密集(网状)、长条断续等。分布在焊缝中任意部位。

2.3夹钨(金属夹渣)

呈亮点,轮廓清晰。为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呈开花状。 形态:单个、分散、密集等。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的焊缝分布在根部;全氩焊焊缝在焊缝任意部位。

2.4未焊透在底片上的形貌

大多呈清晰的暗色直线条或带,宽窄取决于对口间隙。无对口间隙的所形成的未焊透呈现一条笔直的暗线。

一般处于焊缝影像的中间,顺焊缝轴线延伸;因透照偏或焊偏,也可能偏向一侧。

2.5未熔合在底片上的形貌:

根部未熔合的典型影象是一条细直黑线,线的一侧轮廓整齐且黑度较大,为坡口钝边痕迹,另一侧轮廓可能较规则也可能不规则,根部未熔合在底片上的位置应是焊缝根部的投影位置,一般在焊缝中间.因坡口形状或投影角度等原因也可能偏向一边。

坡口未熔合的典型影象是连续或断续的黑线,宽度不一,黑度不均匀,一侧轮廓较齐,黑度较大,另一侧轮廓不规则,黑度较小,在底片上的位置一般在焊缝中心至边缘的1/2处,沿焊缝纵向延伸。

层间未熔合的典型影象是黑度不大的块状阴影,形状不规则,如伴有夹渣时,夹渣部位的黑度较大。较小时,底片上不易发现。

对未熔合缺陷评判,要持慎重态度,因为有时与夹渣很难区分,尤其是层间未熔合容易误判。一般与夹渣的区别在于黑度的深浅和外貌形状规则等。

2.6裂纹在底片上的形貌:

呈不直的暗细线,端部尖细。热裂纹走向曲折,有分叉;冷裂纹走向不曲折没有分叉。

形态:单条、断续。在焊缝根部、焊道内、热影响区及弧坑等相应部位均可呈现。

无损检测工作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化工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要求从事无损检测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特别是从事X射线探伤工作,不仅要做好个人防护,也要防止他人受到伤害。

推荐第3篇: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MT)

姓名:

天津阿斯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四月

工 作 技 术 总 结

本人自2008年毕业后一直在天津阿斯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海洋船舶的无损检测工作,2009年取得贵部磁粉中级资格。

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不忘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来知识和业务能力,利用一切机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学习,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参与编制了公司无损检测专用工艺规程和几种工艺卡,校验仪器。

下面内容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及EN/ISO标准使用心得的描述。

一、工作中的应用

磁粉检测是检验焊缝质量,保证设备、工件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焊缝的磁粉检测,按产品制造工序分为坡口检测、焊接过程检测。坡口检测是对采用气割或机加工方式加工出的坡口进行检测,以检查出原材料中的气孔、夹渣、分层、裂纹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等缺陷,从而保证焊接质量。焊接过程检测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清除焊接过程中的层间、焊缝及热影响区、补焊处等存在的缺陷,保证焊接质量。层间检测大多采用高温磁粉、干粉法来检测。我们的操作中大都使用电磁轭来进行探伤工作,按照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所参与的工作。

二、EN/ISO标准的应用

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要以标准为准绳。该标准要求严谨,但内容简单明了,给予在一线工作的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而又方便记录的标准准绳。

以上工作总结,由于本人工作的局限性,具有分析不深不全之处,还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我会珍惜此次培训的机会,向老师及同行前辈请教,汲取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4篇: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报考项目: RT 论文题目: 浅谈小径管透照布置的选择

姓 名: 庞 兵

工作单位: 安徽津利能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小径管透照布置的选择

随着近年来电力行业趋势不断上升,射线检测作为无损检测方法的一个重要方法,射线检测在电站安装中具有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电站锅炉主要以小口径管对接接头为主,多采用射线检测。笔者近期参与完成了***发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安装工程的无损检测工作,对射线检测小径管时透照位置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1.小径管透照在实际应用中暴露的问题:

在某电厂安装项目现场抽查中发现炉管焊缝存在大量的根部裂纹(见附图

一、二),而这些焊缝则是已在预制厂检测合格的焊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为此笔者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原因。该炉管材质为T92规格为Φ51×8mm,检测执行标准JB/T4730.2-2005,技术等级AB级,Ⅱ级合格。在预制阶段由于条件较好,所以按JB/T4730.2-2005标准规定采用椭圆成像法透照,相隔90度透照2次。在这一阶段也发现了少量的根部裂纹,但并未引起检测人员的足够重视。在炉管组装运抵现场后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没有采用椭圆成像法透照而是采用垂直透照的方法进行检测,相隔120度透照3次重叠成像,结果发现了大量的根部裂纹。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要求对所有运抵现场的炉管按用垂直透照的方法进行100%重新检测,同时要求预制厂在预制阶段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检测。但这一要求似乎并不完全符合JB/T4730.2-2005的规定,检测单位对此也有所顾忌。

2.小径管经常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的原因 小径管通常是指外直径Do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在射线检测中倾斜透照椭圆成像通常是首选。小径管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可以将源侧和胶片侧焊缝影像分开便于影像的评定及缺陷的定位返修,而且在大多数条件下有较少透照次数,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保证工程进度。笔者认为小径管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检测工艺优化的体现,是质量、费用、进度及返修难易程度相互平衡的共同结果。实践证明此方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地透照方法,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也确应采用。垂直透照重叠成像的方法对于根部裂纹、根部未熔、根部未焊透等根部面状缺陷的检出率较高,但发现缺陷后由于分不清是源侧还是胶片侧的缺陷会对缺陷的定位返修造成不便。焊缝表面的不规则也会影像的评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检测成本、检测进度上也略逊于倾斜透照,它出常常作为倾斜透照的一种补充方法加以应用。综上原因在射线检测中经常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

附图一 3.透照角度对小径管裂纹检出的影响 射线检测中对于缺陷的检出主要是通过裂纹检出角来控制的,它是假想裂纹垂直于工件表面来进行研究的,垂直于工件表面的裂纹也是危害性最大一种缺陷,因此它是射线检测重要控制的缺陷。裂纹检出角分为横向裂纹检出角和纵向裂纹检出角。实验证明,透照角度在10度以下时裂纹的识别情况变化不大,但透照角度超过15度时随着透照角度的增大裂纹不能识别的情况就会增大很多,裂纹的检出率会显著降低。

附图二

在JB/T4730.2-2005中透照方向实际上是对纵向裂纹检出角的控制,但标准并未规定角度的控制范围。而一次透照长度是以透照厚度比K的形式间接的控制横向裂纹检出角的大小。无论是倾斜透照椭圆成像透照2次或3次,还是垂直透照重叠成像透照3次其对横向裂纹检出角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但倾斜透照椭圆成像透照的纵向裂纹检出角要明显大于垂直透照重叠成像透照。按标准规定,椭圆成像时影像开口宽度为1倍焊缝宽度左右,当g(焊缝宽度)≤D0/4时倾斜透照的角度约为25.56度,此时纵向裂纹的检出率将大大下降。此时椭圆成像过大的透照角度可能会导致根部面状缺陷的漏检,因此在可能存在根部面状缺陷时椭圆成像的方法应慎用。

附图三

4.对JB/T4730.2-200

5小径管透照布置的理解

JB/T4730.2-2005标准中射线检测的透照布置分为5条,即透照方式、透照方向、一次透照长度、小径管的透照布置和透照次数。其实后2条仅是针对小径管这一特定检测对象而言的,其含义也包含于前3条之 中:

1)小径管的透照布置无论是倾斜透照还是垂直透照都为双壁双影法。 2)小径管的透照方向是通过椭圆的开口度来控制的,倾斜透照时有一定的透照角度,垂直透照时透照就角度为0o。小径管透照布置规定,当同时满足T(壁厚)≤8mm; g(焊缝宽度)≤Do /4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而JB/T4730.2-2005中4.1.2条(透照方向)规定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因此从这一方面看小径管的透照布置与4.1.2条的 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3)小径管透照次数是一次透照长度的体现。无论是倾斜透照椭圆成像透照2次或3次,还是垂直透照重叠成像透照3次其透照厚度比K都约为1.7左右。从小径管的K值我们可以看出小径管的K值其实已经不 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标准之所以这样规定只是优化工艺的结果。 因此我们对标准的执行也要灵活应用,不能照抄照搬。在检测中如已发现许多根部面状缺陷或对缺陷的检出率存在疑问时应采用垂直透照进行补充检测,在已经发现大量根部面状缺陷时要直接采用垂直透照进行检测。这样才能提高根部面状缺陷检出率来保证产品质量,才能真正做到质量、费用、进度的协调统一, 此时的才能算是优化的工艺。

5.通过以上的分析及笔者在实际中的应用,笔者认为不要死执行标准,而要理解标准,从检测的原理出发了解标准制定的原理及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标准服务于实际检测工作。同时笔者也认为JB/T4730.2-2005对小径管透照布置的规定过于刚性,使许多检测单位在实际检测中过于拘谨。这是笔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教。

推荐第5篇:CTC检测技术平台总结

CTC检测技术总结

美国Affymetrix 与Cytelligen 公司正在联合开发的差减富集 (SE)-iFISH-RNA FISH整合技术平台

1.流式荧光检测仪——Luminex 100™ 多功能流式点阵仪

流式荧光技术,是基于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的多功能流式点阵仪(Luminex 100™)开发的高速度、高通量、并行检测的生物技术平台。它有机地整和了编码微球(color-coded beads)、激光技术、应用流体学、最新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计算机运算法则,造就了其无与伦比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可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得到各权威机构和医学界高度认可,是临床诊断领域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流式荧光技术原理:

该技术的核心是把微小的聚苯乙烯小球(5.6 μm)用荧光染色的方法进行编码(微球的颜色是通过两种荧光染料染色得到的,调节两种荧光染料的比例可以获得100种不同颜色的微球),然后将每种颜色的微球(或称为荧光编码微球)共价交联上针对特定检测物的探针、抗原或抗体。应用时,先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编码微球混合,再加入微量待检样本,在悬液中靶分子与微球表面交联的分子进行特异性地结合,在一个反应孔内可以同时完成多达100种不同的生物学反应。最后用Luminex™100进行分析,仪器通过两束激光分别识别编码微球和检测微球上报告分子的荧光强度。因为分子杂交或免疫反应是在悬浮溶液中进行,检测速度极快,而且可以在一个微量液态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多达100个指标。

本课题基于Luminex?100激光流式分析仪平台,建立可以同时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8种循环肿瘤细胞基因(包括hMAM、HER

2、CK-

19、SBEM、EPG

2、hTERT、β-HCG和B305D)表达水平的悬浮阵列方法,以探讨多基因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复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免疫磁珠分离细胞(MPC-Ⅰ型磁性细胞分离器Miltenyi Biotec,德国)

传统细胞分离的方法有速度等密度沉降、等动力梯度沉降、差式沉降、离心洗提、双水相离和流式细胞仪等。与这些方法相比,免疫磁珠分离细胞具有如下优点:(1)可使目标细胞(target cell)直接从原料液如血液、骨髓、组织匀浆、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2)和离心、过滤等方法相比,细胞在磁性分离时受到的剪切力小,可避免细胞的失活;(3)具有很高的选择性;(4)外加磁场不会对原料液中的离子和带电溶质的运动产生影响;(5)仪器设备简单,操作费用低。自1995年首次报道磁性激活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ed cell sorting,MACS)技术的应用以来,许多研究表明它可从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肿瘤细胞。

该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分离靶细胞的分选方法,它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磁珠的富集分离作用相结合具备固相化试剂特有的优点以及免疫学反应的专一性,使其在临床医学诊断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基本原理在于用单抗与磁性微珠结合形成免疫磁珠,再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成靶细胞抗原-抗体-磁珠复合物,由于该复合物具有磁响应性,所以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向一定的方向移动,这样靶细胞就能同其他细胞分离开来。它可对肿瘤患者血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富集、分离,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能在106-107个单核细胞中分离检测出一个肿瘤细胞,可直观计数癌细胞并将假阳性降低,同时分离的细胞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3.基于免疫磁性分离原理发展起来的CellSearch系统是一种半自动化的CTC检测仪器,由Veridex公司(强生公司子公司)开发,只需应用7.5 ml血液样本,即可从400多亿的血细胞中检测到一个CTC,敏感性较高。CellSearch系统的原理是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表面其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molecule,EpCAM)阳性,而血液细胞不表达EpCAM,

依据此特点,将EpCAM抗体包被于磁珠表面,便可将CTC分离出来。CellSearch系统的基本流程是:先使用EpCAM抗体磁珠对上皮细胞进行富集,然后将细胞固定,用DAPI荧光核染料、CD45荧光抗体和CK

8、CK18以及CK19荧光抗体标记细胞,再用半自动四色荧光显微镜Cell Spotter Analyzer进行分析,检测CK阳性、CD45阴性的上皮细胞,此即为CTC。CellSearch 系统已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目前主要应用于预测转移性乳腺癌、结直肠癌或前列腺癌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临床应用结果表明,通过CellSearch系统检测CTC是传统医学影像学的有益补充,可借此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以及判断当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可以对同一患者进行连续监测。目前CellSearch也逐步发展试用于检测其他肿瘤患者的CTC。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去除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绝大多数白细胞,从而将血中剩余的稀有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进行富集,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肿瘤细胞进行鉴别诊断。 4.膜过滤方法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immunoma助etieseparation,IMs)、密度梯度离心法、膜滤过(isolationbysizeofepithelialtumorcells,ISET)等方法均广泛应用于CTC检测的研究,并且基于IMS方法的Cellsearch检测系统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监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和治疗效果。继之,有关CTC临床价值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乳腺癌患者CTc水平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ion一free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一,0S)相关联。ISET联合激光扫描细胞计量仪(laserseanningeytometry,LSC)是近年来应用于CTe 检测领域的一项新技术。IsET是根据肿瘤细胞体积大于外周血中粒细胞从而使肿瘤细胞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然后应用LSC对已经标记荧光抗体的细胞进行扫描识别,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出外周血中所含有的少量肿瘤细胞。该方法与Cellsearch检测系统相比,IsET细胞富集过程相对容易,是一种不依赖于相关抗原抗体反应而直接过滤外周血进行肿瘤细胞富集的技术,它减小了肿瘤细胞的丢失并不破坏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方法的敏感性。所以,IsET能从少量外周血中筛选出肿瘤细胞,并为下一步的形态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条件。并且该方法应用LSC可对所检测到的阳性细胞进行进一步目测确认,更加了CTC检测的准确性。有研究表明IMS方法的Cellsearch检测系统并不能识别所有类型的乳腺癌细胞,特别是normal一like型细胞[61,因为此型细胞表面并不表达EpcAM 抗原分子。IsET联合Lsc检测CTC在国外报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引言道不多,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本科室前期实验已经开始初步探索应用ISET联合LSC检测CTC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我们应用各型肿瘤细胞均表达的特异性标记物一抗细胞角蛋白8(cytokeratin,CKS)抗体,其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理想。 5.目前血中CTC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ICC)。RT -PCR检测是通过扩增出肿瘤细胞相关或特异的转录标志物来证实肿瘤细胞的存在,该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便,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是目前检测CTC的有效方法之一。缺点是(l)假阳性率较高:由于基因的非法转录和活性假基因,正常粒细胞可表达部分细胞角蛋白如CKZO、CK19可在检测前去除粒细胞或采用定量PCR技术部分解决该问题。(2)细胞形态学被破坏,无法进一步判断和进行肿瘤细胞基因和转录组变化。(3)需要更严格的标本保存条件和实验条件。尽管RT -PCR技术敏感性高,但是由于检测背景信号的干扰导致的较高的假阳性率使该技术备受争议。纳米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结合ICc是常用的CTc 检测方法之一,缺点是需经过红细胞裂解或淋巴细胞分离后提取单个核细胞,这两项操作均可造成靶细胞的丢失。vona等根据上皮肿瘤细胞的大小建立了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分离计数CTC,即利用上皮肿瘤细胞比外周血细胞大的特点,通过过滤使之得到分离和富集,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可敏感地检测CTC,该方法不需要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减少了操作引起的靶细胞的丢失,操作步骤简单、价廉、费时少,能直接、快速分离多种肿瘤病人的CTC并保持细胞的完整状态,便于其他抗原的检测、细胞转录组和基因组的分析。

6.CTC芯片

2007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与强生公司合作,研发出一种能检测出血液中极微量癌细胞的微流体硅芯片,称为CTC-Chip。该芯片的表层排布了78 000个包被抗体的微位点,当血液样本流过芯片时,该抗体可与肿瘤细胞相结合,肿瘤细胞就会因抗原-抗体反应而被粘附在芯片上。这种方法能在10亿个以上的血细胞中检出单个癌细胞,但仅可用于实验研究。2010年,该机构研发成功第二代CTC-Chip,称为HB-Chip(herringbone-chip)。与第一代CTC-Chip相比,HB-Chip的优点有:(1)芯片的表面形状从光滑改进为人字形交叉沟槽状,这样在血液样本流过芯片时会形成微漩涡,增加了与芯片表面所粘附抗体互相接触的机会,可更有效地捕获数量极少的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表明,HB-Chip可捕获血液样本中90%以上癌细胞,较CTC-Chip的分离效率提高25%。(2)HB-Chip能捕捉到CTC-Chip或其他CTC分离设备从没有发现过的肿瘤细胞团块。对这些癌细胞团块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对转移过程提供更深刻的理解。(3)该芯片安装了一个标准的载玻片,可以使用传统的病理检查方法来鉴别癌细胞。(4)更容易操作,而且可以处理更大容量的血液样本,因而能用于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该项新技术为对肿瘤转移进行更为精细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平台。

7.应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分离CTC。

经常使用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器(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是在流式细胞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FACS集激光扫描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流体力学、细胞免疫学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与方法为一体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其缺点是能否从血液中检测到肿瘤细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分析的细胞数量,而肝癌外周血中CTC的数量常少于1/106,从而限制了该技术在肝癌CTC检测研究中的应用。如果在行FACS前将肝癌CTC进行富集,其敏感性将大为增高。

8.根据细胞密度进行分离

血液中各种细胞成份的密度不同,离心后在细胞分离液中会呈现梯度分布。利用此原理,将患者血液标本加入特定的细胞分离液后进行离心,即可分离出目标细胞。常用的细胞分离液有Ficoll液等,离心后,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上皮细胞、肿瘤细胞)在试管中从下到上依次分布。使用OncoQuick离心分离管可提高分离效率。OncoQuick由无菌的离心管和一块多孔的隔栅及分离介质组成,抗凝全血可直接加入离心管,离心后肿瘤细胞会被富集到介质的上层。该法的局限性是敏感性低,分离出来的肿瘤细胞不纯,且有相当一部分肿瘤细胞丢失。

推荐第6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总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总结

姓名:王婷婷 学号:14032329 班级:14-1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这学期通过学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懂得了很多,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总结。 第一章 概 述

传感器的作用是:传感器是各种信息的感知、采集、转换、传输和处理的功能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传感器的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的组成:被测量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电量输出

传感器的分类:按被测量对象分类(内部系统状态的内部信息传感器{位置、速度、力、力矩、温度、导演变化}、外部环境状态的外部信息传感器{接触式[触觉、滑动觉、压觉]、非接触式[视觉、超声测距、激光测距);按工作机理分类(结构型{电容式、电感式}、物性型{霍尔式、压电式});按是否有能量转换分类(能量控制型[有源型]、能量转换型[无源型]);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开关型[二值型]{接触型[微动、行程、接触开关]、非接触式[光电、接近开关]}、模拟型{电阻型[电位器、电阻应变片],电压、电流型[热电偶、光电电池],电感、电容型[电感、电容式位置传感器]}、数字型{计数型[脉冲或方波信号+计数器]、代码型[回转编码器、磁尺]})。

传感器的特性主要是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称为静态特性;输出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这一关系称为动态特性,这一特性取决于传感器本身及输入信号的形式。可以分为接触式环节(以刚性接触形式传递信息)、模拟环节(多数是非刚性传递信息)、数字环节。动态测量输入信号的形式通常采用正弦周期(在频域内)信号和阶跃信号(在时域内)。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线性度(以一定的拟合直线作基准与校准曲线比较LLmaxY100%)、迟滞、重复性、灵敏度(K0=△Y/△X=输出变化量/输入变化量=k1k2···kn)和灵敏度误差(rs=△K0/K0×100%、稳定性、静态测量不确定性、其他性能参数:温度稳定性、抗干扰稳定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过渡函数。

0阶系统:静态灵敏度;一阶系统:静态灵敏度,时间常数;二阶系统:静态灵敏度,时间常数,阻尼比。

传感器的标定:通过各种试验建立传感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传感器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国家标准测力机允许误差±0.001%,省、部一级计量站允许误差±0.01%,市、企业计量站允许误差±0.1%,三等标准测力机、传感器允许误差±(0.3~0.5)%,工程测试、试验装置、测试用力传感器允许误差±1%。分为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

第二章 位 移 检 测 传 感 器

测量位移常用的传感器有电阻式、电容式、涡流式、压电式、感应同步器式、磁栅式、光电式。参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电参数,即电阻、电容或电感等。发电型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源性参量,如电动势、电荷等。属于能量转换型传感器,这类传感器有磁电型、压电型等。

电位计的电阻元件通常有线绕电阻、薄膜电阻、导塑料(即有机实心电位计)等。电位计结构简单,输出信号大,性能稳定,并容易实现任意函数关系。其缺点是要求输入能量大,电刷与电阻元件之间有干摩擦,容易磨损,产生噪声干扰。

Rx线性电位计的空载特性:

RxKRxl ,KR----电位计的电阻灵敏度(Ω/m)。电位计输出空载电压为U0UixKuxl ,Ku------电位计的电压灵敏度(V/m)。

C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SroSδ、S和εr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有变化时,就改变了电容C0,δ或S的变化可以反映线位移或角位移的变化,也可以间接反映压力、加速度等的变化;εr的变化则可反映液面高度、材料厚度等的变化。ε0=8.85×10-12F/m 。

Ka.变极距型电容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CSC00,C00;b.变极板面积型电C容位移传感器2(lx)xCxC0C0lnRB/RAl, C0l ; c.变介质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C0Sd/r ,其中ε0为真空介电常数(空气介电常数ε1=ε0)εr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0,ε为介质的介电常数; d.容栅式电容位移传感器

Cmaxnab(RRrr)n2,其中n为可动容栅的栅极数,a、b分别为栅极的宽度宽度和长度,α为每条栅极所对应的圆心角,R、r分别为栅极外半径和内半径。特点分辨力高、精度高、量程大,刻划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有所降低。

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电桥电路、二极管双T形电路、差动脉冲调宽电路、运算放大器式电路、调频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优点:温度特性好,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动态响应好,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缺点: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寄生电容影响大。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线圈自感和互感的变化实现非电量电测的装置。感测量:位移、振动、压力、应变、流量、比重。种类有:根据转换原理:分自感式和互感式两种;根据结构型式,分气隙型、面积型和螺管型。

电感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调幅电路;调频电路;调相电路。

自感式电感受位移传感器:NmLi ;

mNiNNLRm ;Rm ;Rml2S0S0;其中l----铁心与衔铁中的导磁长度;μ---铁心与衔铁的磁导率(H/m);S---铁心与衔铁中的导磁面积;δ---气隙厚度;μ0---真空磁导率;S0---气隙导磁横截面积。 互感式位移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常接成差动形式,故也称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属于螺管型。则总输出电动势E0E1E2(M2M1)di1dt

互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误差因素:零点残余电压(当差动变压器的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理想条件下其输出电压为零。但实际上,当使用桥式电路时,在零点仍有一个微小的电压值(从零点几mV到数十mV)存在,称为零点残余电压。 电涡流式传感器:电感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的流线呈闭合回线,类似水涡形状,称之为电涡流。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以电涡流效应为基础,由一个线圈和与线圈邻近的金属体组成,当线圈通入交变电流I时,在线圈的周围产生一交变磁场H1,处于该磁场中的金属体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形成涡流。金属体上流动的电涡流也将产生相应的磁场H2,H2与H1方向相反,对线圈磁场H1起抵消作用,从而引起线圈等效阻抗Z或等效电感L或品质因素相应变化。金属体上的电涡流越大,这些参数的变化亦越大。如图如式:

涡流位移传感器主要分为高频反射和低频透射两类。电涡流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电桥电路法、谐振电路法、正反馈法。其特点是涡流式传感器结构简单,易于进行非接触测量,灵敏度高,应用广泛,可测位移、厚度、振动等。

霍尔效应的定义:磁场中的静止载流导体,当它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时,载流导体上平行于电流和磁场方向上的两个面之间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霍尔效应。该电势称霍尔电势,霍尔效应的大小:UHBI/nedUHkHBI

霍尔式传感器的误差因素:元件几何误差以及电极焊点的大小造成的影响;不等位电势的影响;寄生直流电势的影响;感应电势的影响;温度误差的影响(恒流源供电和输入回路并联电阻;合理选取负载电阻;恒压源和输入回路串联电阻;采用温度裣元件。)

光栅式位移传感器:长光栅(测量线位移)、圆光栅(测量角位移)。长光栅:是根据

BH莫尔条纹效应设计的。两个莫尔条纹的间距

WW2sin/2。光栅条纹密度有25条/mm,50条/mm,100条/mm或更密,栅线长度一般为6~12mm。其测长精度可达0.5~3μm(3000mm范围内),分辨力可达0.1μm。圆光栅:圆光栅同心放置时,条纹间距BHWRWRBHr1r2;偏心放置时,e,测量精度可达到0.15\",分辨力可达0.1\"。W:光栅栅距。R:圆的半径。R

1、R2:分别为切线圆半径。e :偏心量。

光栅可以制成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透射光栅的栅线刻制在透明村料上,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光学玻璃;而指示光栅最好采用光学玻璃,反射光栅的栅线刻制在具有反射率很高的金属或镀以金属膜的玻璃上。

感应同步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线位移和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根据用途可将感应同步器分为直线式和旋转式两种,分别用于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

激光式位移传感器:由激光器、光学元件、光电转换元件构成的将测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常用的激光干涉测长传感器分为单频激光干涉传感器和双频激光干涉传感器。

第三章 力、扭矩和压力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用于测力的传感器多为电气式。电气式测力传感器根据转换方式不同又分为参量型和发电型。参量型测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等。发电测力传感器有压电式、压磁式等。

电阻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将力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作用下产生应变,利用贴在弹性元件上的应变片将应变转换成电阻的变化。然后利用电桥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再送入测量放大电路测量。最后利用标定的电压(或电流)和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测出力的大小或经换算得到被测力。

dRdLdSd2LE(12)LELS应变片:R;其中μ:电阻丝的泊松系数;ζ:电阻丝受到的应力(Pa);E:电阻丝的弹性模量;πL:电阻丝材料的

dR(12)K纵向压阻系数。对于金属丝,(1+2μ)ε»πLEε,则R;其中K:金属电阻丝灵敏系数,K约在1.7~3.6之间。常用金属丝材料在200℃~300℃以下工作可选用康铜丝应变丝,在300℃以上工作可选用镍铬合金应变片、铂铱合金应变片等。

半导体应变片: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压阻效应:是指当半导体受到应力作用时,由于截流子迁移率的变化,使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表达电阻丝电阻应变效应的公

K式也适用于半导体电阻材料。其应变灵敏系数为:

dR/RLE,半导体应变片的缺点是应变灵敏系数的离散性大,机械强度低,非线性误差大,温度系数大。

应变片的布置和接桥方式:则电桥的输出U0电压为:

R1R3R2R4Ui(R1R2)(R3R4) ,当R1=R2=R3=R4=R ,U0UiR1R2R3R4()4RRRR ,应变仪电桥式作方式有:单臂、双臂、四臂。应变片在弹性元件上典型的布片和接桥方式有:柱型、环形、悬臂梁式、两端固定梁、轴。 压电式力传感器:是基于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而工作的。正压电效应:当某些晶体沿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在其相应的两个相对表面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电荷的极性取决于变形的形式。逆压电效应:在某些晶体的极化方向(受力能产生电荷的方向)施加外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当外电场撤去后,变形也随之消失。

压电元件及其晶片连接方式有:单片式、两片串联式、两片并联式、剪切式、扭转式。 压磁式力传感器:在机械力作用下,铁磁材料内部产生应力或应力变化,使磁导率发生变化,磁阻相应也发生变化的现象。外力是拉力时,在作用方向铁磁材料磁导率提高,垂直作用力方向磁导率降低;作用力为压力时,则反之。常用的铁磁材料有硅钢片和坡莫合金。

第四章 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直流测速发电机:按定子磁极的励磁方式不同,可分为电磁式、永磁式两类;若按电枢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无槽电枢、有槽电枢、空心杯电枢、圆盘印刷绕组等。电枢感应电动势为EsKenCen,其中Ke:感应系数;Φ:磁通;n:转速;Ce:感应电动势与转速的比例系数。空载时:Is=0 ,则有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电枢感应电动势相等,因而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有负载时,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VCFEsIsrs,rS:电枢回路的总电阻。电枢电流为

ISVCFRL,RL:测速发电机的负载电阻。则可得VCFCenCn1rs/RL

直流测速发电机在工作中,其输出电压与转速之间不能保持比例关系,原因和改进方法:一是有负载时,电枢反映去磁作用的影响,使输出电压不再与转速成正比(在定子磁极上安装补偿绕组,或使负载电阻大于规定值)。二是电刷接触压降的影响(应采用接触压降较小的铜-石墨电极或铜电极,并在它与换向器相接触的表面上镀银)。三是温度的影响(在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绕组回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值较大的附加电阻,再接到励磁电源上)。

交流测速发电机:可分为永磁式、感应式、脉冲式三种。永磁式并流测速发电机实质上是单向永磁转子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感应的交变电动势的大小和频率都随输入信号而变f化:

ppnE4.44fNKwm44.4NKwmnKn6060 ;

;其中K:常系数,K4.44pNKwm60 ;p:电机极对数;N:定子绕组每相匝数;KW:定子绕组基波绕组系数;Φm:电机每极基波磁通的幅值。通常此电机只做指示式转速计使用。感应式测速发电机与脉冲式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定子、转子齿槽相互位置的变化,使输出绕组中的磁通产生脉动,从而感应出电动势,也称为感应子式发电机原理。输出电动f势的频率为ZrnHz60 ,其中Zr:转子齿数;n:电动机转速(r/min) 线振动速度传感器:当一个绕有N匝的线圈作垂直于磁场方向相对运动时,线圈切割磁力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ENBlv,其中B:线圈所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l: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v:线圈磁场的运动速度。

变磁通式:开磁路式:测量时,齿轮随被测旋转体一起转动,每转过一个齿,传感器磁路磁阻变化一次,磁通亦变化一次,因此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变化频率等于齿轮的齿数与转速的乘积。闭磁路式:测量转速时,磁能周期变化,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与转速成正比。n60f/z ; w(2/z)f(rad/s)

陀螺式角速度传感器:包括转子陀螺、压电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 半导体硅流速传感器是一种可测流速、流动方向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依据发热体与放置发热体的流体介质的热导率λ与流体流速相关原理制成的。Q(T1T2)(ABvt)(T1T2) ,Q:流体介质从温度T1流向温度T2的热量;λ:热导率;vt:流体介质流速;B:常数,A为vt=0时的热导率,A与B均由由流体介质性质和发热体性质决定。

加速度传感器:常用的有压电式、应变式、磁致伸缩式等。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压缩型(为了区分异常振动与其它噪声振动,传感器的固有频率设计成与异常振动频率相同,从而提高了信噪比)、剪切型(可忽略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还能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弯曲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但压电材料有阻抗高、脆性大、难于与金属粘结)。因为其本身内阻抗很高,输出微弱,则必须接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这类放大器有电压放大器(第一级采用场效应管构成源极输出器,第二级晶体管构成对输入端的负反馈,以提高输入阻抗)和电荷放大器(输出电压u0Q/Cf ,Q:传感器输出电荷,Cf:反馈电容,即输出电压与电缆分布、长短无关)。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属发电型传感器,可把它看成电压源或电荷源,故灵敏度有电压灵敏度{输出电压(mV)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电荷灵敏度{输出电荷(Q)与所承受加速度之比)。对给定的压电材料,灵敏度随质量的增大或压电片的增多而增大。一般加速度传感器尺寸越大,其固有频率越低。因此在选用加速度传感器时应当权衡灵敏度和结构尺寸、附加质量影响和频率响应特性之间的利弊。

第五章 视觉、触觉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以光电变换为基础,由四个部分组成,照明部(钨丝灯、闪光灯等)、接收部(由透镜和滤光片组成,具有聚成光学图像或抽出有效信息的功能)、光电转换部(将光学图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扫描部(将二维图像的电信号转换成时间序列的一维信号)。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有三:进行位置检测;进行图像识别;进行物体形状、尺寸缺陷的检测。

视觉传感器分为:光电式摄像机(即工业电视摄像机){其光导摄像管是一种兼有光电转换功能和扫描功能的真空管}、固体半导体摄像机{由许多光电二极管组成阵列代替光导摄像管。其摄像元件为CCD即电荷耦合器件,它是一种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它的构成主要有隔行传送方式、帧传送方式}、激光式视觉传感器{利用激光作为定向性高密度光源,由光电转换及放大元件、高速回转多面棱镜、激光器组成}、红外图像传感器{由红外敏感元件、电子扫描电路组成}。

人工视觉系统的硬件构成:图像输入、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图像输出四个子系统组成。图像输出装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要求瞬时知道处理结果,以及计算机用对话形式进行处理的显示终端,称为软拷贝;另一类可长时间保存结果,如宽行打印机、绘图机、X-Y绘图仪以及显示器图面照像装置等,称为硬拷贝。图像信息的处理技术中,区域法与微分法不同,它不直接检测灰度的变化点,而是以灰度大致相同的像素集合作为区域而汇集的方法。

触觉传感器:接触觉、压觉的阈值单位为104Pa,人的压觉阈值约为1.28×104Pa,人的手指接触觉阈值约为3×104Pa。接触觉传感器的代表是用硅橡胶制成的矩阵式触觉传感器。硅橡胶与金属电极对置、接触。由于硅橡胶受压其电阻值就改变,所以输出电压相应变化。滑动觉传感器:被用于工业机器人手指把持面与操作对象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实现实时控制指部的夹紧力。它是检测指部与操作物体在切向的相对位移。

第六章 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属于接触式热电动势型传感器,基于热电效应(当两种不同金属导体两端相互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闭合电路时,由于两个端点温度不同,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动势,并有电流通过,即将热能转换成电能。)它由热电偶(闭合回路)、热电极(两导体)、热端、冷端组成。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热电偶的分类:普通热电偶(主要用于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温度)、铠装热电偶(也称缆式热电偶,可分为有碰底型、不碰底型、露头型、帽型。特点是测量结热容量小、热惯性小、动态响应快、挠性好、强度高、抗震性好,适用于普通热电偶不能测量的空间温度)、薄膜热电偶(可分为片状、针状,主要用于测量固体表面小面积瞬时变化的温度。特点是热容量小、时间常数小、反应速度快)、并联热电偶(它是把几个同一型号的热电偶的同性电极参考端并联在一起,而各个热电偶的测量结处于不同温度下,其输出电动势为各热电偶热电动势的平均值,所以这种热电偶可用于测量平均温度)、串联热电偶(又称热电堆,它是把若干个同一型号的热电偶串联在一起,所有测量端处于同一温度T之下,所有连接点处于另一温度TO之下,则输出电动势是每个热电动势之和。为保证测量值的真实性,常用的方法有恒温法、温度修正法、电桥补偿法、冷端补偿法、电位补偿法。)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分为金属热电阻式、热敏电阻式两大类。 金属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其基理是在金属导体两端加电压后,使其内部杂乱无章运动的自由电子形成有规律的定向运动,而使导体导电。对于大多数金属导体而言RtRo(11t2t2ntn) ;铂电阻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搞氧化能力强,测温精度

23RtRo[11t2t3(t100C)t] ,在高,在(-200~0)℃范围内的阻温特性是:(0~850)℃内的阻温特性是:RtRo(11t2t) ,一般在RO=100Ω或RO=50Ω时,α1=3.96847×10-3/℃,α2=-5.847×10-7/℃2,α3=-4.22×10-12/℃4。铜价格低,在(-50~150)℃,

23RtRo(11t2t3t)其电化学性和物理性能稳定,则有。为了避免通过交流电时产

2生感抗,或有交变磁场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在绕制时要采用双线无感绕制法。

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是陶瓷半导体,其导电性取决于电子-空穴的浓度。其阻温特性为RT=ROeB(1/T-1/TO)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高温不得超过140℃,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不适于较宽温度范围内的测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增加而下降,一般用于(-50~300)℃之间的温度测量。硅热敏电阻即可具有正温度系数也可具有负温度系数,采用线性化措施后,可在(-30~150)℃内实现近似线性化。锗热敏电阻广泛应用于低温测量;硼热敏电阻在工作中700℃高温时仍能满足要求。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亮度式温度传感器、比色式温度传感器。

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利用物体在全光谱范围内总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测量温度。

4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总是低于物体的真实温度。测量温度:TTr1/T ;Tr:辐射温度;εT:温度T时物体的全辐射发射系数。这种传感器适用于远距离、不能直接接触的高温物体,其测量范围为(100~2000)℃。

亮度式温度传感器:利用物体的单色辐射亮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传感器测得的温度

11lnT值小于被测物体的真实温度T:TTLC2 ,ελT:单色辐射发射系数;C2:第二辐射常数,C2=0.014388(m·K);λ:波长(m)。

比色温度传感器:通常,将波长选在光谱的红色和蓝色区域内。真实温度T:11ln(1/2)TTPC2(11)12 ;其量程(800~2000)℃,测量精度为0.5% 。如果两个波长的单色发射系数相等,则真实温度与比色温度相同。一般灰体的发射系数不随波长而变,故比色温度等于真实温度。通常λ1:对应蓝色,λ2:对应为红色。对于很多金属,由于单色发射系数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故比色温度高于真实温度。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以半导体P-N结的温度特性为理论基础,利用晶体二极管与晶体三极管作为感温元件。采用晶体二极管,测温范围在(0~50)℃;采用晶体三极管,测温范围在(-50~150)℃。

第七章 气敏、温度、水份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N型半导体):是一种将检测到的气体成份和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具有代表性的是SnO2系和ZnO系气敏元件。这些金属氧化物都是利用陶瓷工艺制成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材料,简称半导瓷。材料吸收吸附分子,为正离子吸附(O2和氮氧化合物,为氧化型气体);材料释放电子,为负离子吸附(H

2、CO碳氢化合物和酒类倾向,为还原型气体)。SnO2气敏半导瓷掺加Pd、Mo、Ga等杂质,可供制造常温工作的烟雾报警器。

湿度传感器:分为绝对温度(一定大小空间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kg/m3,又称为水气浓度或水气密度。它可以用水的蒸气压表示,空气水气密度

vpvMRT,其中M:水气摩尔质量;R:摩尔气体常数;Pv:蒸气压力;T:热力学温度)、相对温度(为某一被测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蒸气压比值的百分数,常用%RH表示。是无量纲值。表示为潮湿程度。)

湿敏元件有:氯化锂湿敏元件、半导体陶瓷湿敏元件、热敏电阻湿敏元件、高分子膜湿敏元件。

氯化锂湿敏元件:利用吸湿性盐类潮解,离子导电率发生变化而制成的测湿元件。是典型的离子晶体。

热敏电阻式湿敏元件:特点有灵敏度高且响应速度快;无滞后现象;不像干湿球温度计需要水和纱布及其它维修保养;可连续测量(不需要加热清洗);抗受风、油、尘埃能力强。可制造精密的恒湿槽,精度达±0.2g/m3。

高分子膜湿敏元件:它是以随高分子膜吸收或放出水份而引起电导率或电容变化测量环境相对湿度的装置。根据电容器的容量值

CSd,再测得相对温度。电子温度计由检测部分(有携带型、墙袋型、凸缘型)、数字显示器、变换器构成。常用于工业温度监视、记录和控制,尤可用于湿度小于20%RH的测量。在超过90%RH的高湿区域会出现结露。结露时湿度传感器在沾湿间歇不能测量,一旦沾湿消失,恢复原来特性。

水份传感器:水份是存在于物质中水的数量,以百分比表示。种类有:直流电阻型、高频电阻型、电容率型、气体介质型、近红外型、中子型、核磁共振型。

第八章 传感检测系统的构成

传感检测系统的组成:传感器(信息获取)、中间转换(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转换调理)、微机接口电路(信息传输)、分析处理及控制显示电路(信息分析处理、显示记录)等部分组成。目前常用的有模拟显示(精度受标尺最小分度限制,易引入主观误差)、数字显示(有利于消除读数主观误差)、图像显示(常用的自动记录仪器有笔式记录仪、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三种。

电桥:是把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参数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一种测量电路。

直流电桥:在电桥的输入端加入直流电源ES。当输出端与高输入阻抗装置相接时,电桥相当于工作在输出端开路状态,其输出电压UoR1R3R1R4R2R3EsEsEsR1R2R3R4(R1R2)(R3R4) 。当R2R3=R1R4时,输出电压UO为0,称这种状态为平衡状态。若将电桥输出端与内阻为Rg的检流计相连接,由戴维南定

Ro理知,AB端的等效电阻

R1R2R3R4R1R2R3R4 ,AB端的开路电压UocR1R4R2R3RgEsUoUoc(R1R2)(R3R4) ,则电桥输出端的电压为RoRg 。如下图。

交流电桥: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桥。如果交流电源是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信号,则有Z1Z11,Z2Z22,Z3Z33,Z4Z44。当电桥输出端开路时,其输出

UsUsZ1Z4Z2Z3UoZ1Z3UsZ1Z2Z3Z4(Z1Z2)(Z3Z4)电压 ,当Z1Z4=Z2Z3 ,则有Z2Z3Z1Z4,2314。如下图

电桥的分类:按电桥采用电源的不同分为:直流电桥、交流电桥。按电桥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平衡电桥、不平衡电桥。按电桥被测电阻的接入方式:单臂电桥、差动电桥。

电桥的工作特性指标分别为:电桥的灵敏度、电桥的非线性误差。电桥的灵敏度是单

Kus位输入量时的输出变化量,对于不平衡电桥:

U/UoR/R 。电桥的非线性误差:若线

f性化后的输出电压为UOS,则有

UosUoUo。

各类电桥的灵敏度与非线性误差:单臂电桥:当R2=R

1、R3=R4时,R1/R1,Uo则有R1R41UsUsUosUs(R1R1R2)(R3R4)2(2),化简可得4,非线性误差fUosUo1Uo2。可见输入变化量越大,非线性误差越大,若要求电桥的误差小于3%,

KusUos/Us14。差动电桥:

时允许ε的最大值为0.06。对于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灵敏度当R2=R

1,

R1/R1,R2R3=R1R4Uo(R1Rx)R4(R2Rx)R3Rx1UsUsUoUs(R1RxR2Rx)(R3R4)R1R2,化简得2,得差动电桥灵

11UsUs2f20Uo/Us11KusUs2,非线性误差2敏度。如下图。有源电桥:装有一个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及高增益等特点的运算放大器A,当△R=0时,电桥平衡,当

UsUsUsRUo(RR)Uo(1)I1I2Us/(2R)22R2RR变化到R+△R时,,则有,

(Us/Us)Uo/Us1UoUsKus22,则输出灵敏度及非线性误差分别为2 ,即

f0。如下图

电桥调零:测量前电桥的输出应调为零,通常采用的有串联调零法(多用于桥参数R值较大的场合,调零电位器的阻值RW « RO)和并联调零法(并联在电桥输出端,多用于桥参数R值较大的场合,调零电位器的阻值RW » RO)。

无源滤波器:特点是电路简单,但是带负载能力差。有源滤波器:由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组成。特点是1)有源滤波器不用电感线圈,因而在体积、重量、价格、线性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便于集成化。2)由于运算放大器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可以提供良好的隔离性能,并可提供所需增益。3)可以使低频截止频率达到很低的范围。

低通滤波器:具有低频信号容易通过并抑制高频信号的作用。高通滤波器:RC电路具有高频信号容易通过并抑制低频信号的作用。带通滤波器:RLC电路用于通过某一频段

Q的信号,而将此频段外的信号加以抑制或衰减。品质因素

fo1B3RFRfRf,带阻滤波器:用于抑制某一频段的信号,而让此频段外的信号通过。品质因素Qfo1B2(2RfRF)Rf。

一阶RC低通滤波器的幅频及相频特性如图。

一阶高通滤波器的幅频及相频特性如图所示:

数字滤波:利用程序来实现,因而不需增加硬件,而且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灵活方便。常用的方法有:限定最大偏差法:当

YnYn1Y,则令YnYn1。如果YnYn1Y,则YnYn。算术平均值法:

YnYn1YnYnkkk,适用于压力测量、流

i量测量等。加权平均滤波法:

YnCiYn1i0n1,其中满足i0C1n1。

数/模转换:它是把数字量转变成模拟的器件,它由四个部分组成:电阻网络、运算放大器、基准电源、模拟开关。目前用得较多的是T型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D/A)。D/A集成电路芯片分为八位、十位、十二位、十六位等。DAC0832是一个具有两个输入数据缓冲器的八位D/A芯片。其分辨率是指最小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电压之比。例如八位D/A的110.00398分辨率212561。其精度的误差由参考电压的波动、运算放大器的零点漂移、模拟开关的压降以及电阻阻值的偏差。通常用非线性误差的大小表示D/A的线性度。

多路模拟开关环节:采用分时法切换信号,完成多路切换的器件称为多路模拟开关。常用的模拟开关有晶体管开关、光耦合器开关、结型场效应管开关、CMOS场效应开关。其中应用最多的是CMOS场效应开关。多路模拟开关电路由地址译码器和多路双向模拟开关组成。

采样保持环节:其作用是在采样期间,其输出能跟随输入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保持状态能使其输出值保持不变。采样理论表明,连续模拟信号可以表示为一组等间隔离散化瞬时采样序列,反之也可由这组离散采样脉冲序列恢复为原连续信号。但其中必有采样频率fs2fH采样信号频谱中的最高频率分量,如不满足,将会出现信息丢失或信号失真。LF398采样保持器具有采样速度高、保持电压下降速率慢、精度高等特点。

传感检测信号的细分: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分辨力,需要对传感检测信号进行细分。如几何量测量中采用机械式细分(如游标卡尺)、光学式细分和电子式细分等。四倍细分原理:莫尔条纹的间距为BHW/[2sin(/2)]W/。

传感检测系统中的抗干扰问题:产生内部干扰的因素有:信号通过公共电源、地线和传输线的阻抗相互耦合形成的干扰;元件之间、导线之间通过寄生电容或互感耦合造成的干扰;大功率和高压元件产生的电场;电子开关元件的电压或电流急剧变化而产生的干扰源;工作电源,交叉走线等。外部干扰的因素有:外部高压电源因绝缘不良形成的漏电;广播电视、高频感应加热等;空间电磁波的辐射;周围机械振动和冲击的影响。信噪比是指信号通

SPS10lgPN。形成干扰路中,有用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之比,通常用S/N表示,N的三个条件有:干扰源、干扰的耦合通道[电容性耦合,互感性耦合,公共地线的耦合,漏电耦合,辐射电磁场耦合]、干扰的接收电路。

抑制干扰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单点接地、屏蔽隔离(静电屏蔽、低频磁感应屏蔽、高频磁感应屏蔽)、滤波(电源滤波、退耦滤波器、有源滤波、数字滤波)等。接地在测量系统中有四种接地系统:安全地(强电应用设备)、信号源地、数字信号地、模拟信号地(此三地是为了防止电路有公共阻抗而引起信号交叉耦合)。

典型噪声干扰的抑制:设备启、停时产生的电火花干扰:消除这种干扰的方法通常是RC吸收电路,即将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触点或电源开关两端。共模噪声:抑制这种干扰可采用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串扰:克服串扰的有效方法是将不同信号线分开,并且留有最大可能的空间隔离。

ADC与CPU的时间协调:其控制方式有延时等待、中断式、查询式。

数据转换接口的典型结构有:高电平单路信号调理单ADC系统(性能一般,成本低,全部输入通道共用一路信号调理电路)、低电平多路信号调理单ADC系统(最常见的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较高,每个通道均有各自的信号调理电路)、多路信号调理多ADC系统(通过多路ADC转换的数字信号由一个多路数字开关送入微机,其成本虽高,但性能较高)。

A/D转换器与CPU的接口示例:8位8通道A/D转换电路:由模拟多路转换开关(LF13508)、采样/保持器(LF398)、A/D转换(ADC0804:逐次逼近式8位转换芯片,属于脉冲启动转换芯片)和并行接口PIO组成。ADC574是12位逐次比较式A/D转换芯片,很容易与8031单片机的接口相连。

传感器信号的温度补偿:在计算机能力允许时,可采用计算机软件(常用公式法、表格法)进行,也可采用硬件电路实现。温度补偿公式法的步骤:1。给定m+1个温度值,测出每一个温度下传感器静态特性曲线在y轴上的截距;2。将Y表示成以温度T为自变量的n次代数多项式Ya0a1Ta2TanT,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确定a0„,在测得

2nx每一个y值对应的T值,计算出Y,再求传感器的输入值

yYk。温度补偿表格法的步YYi(TTi)骤:Yi1YiTi1Ti,若TTm,则做线性外推,再按以上公司计算x。

线性化处理方法: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用软件实现线性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公式法、表格法。公式法也称曲线拟合法,(求完)

第九章 信号分析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

信号的分类:信号有静态信号、动态信号。按能否用明确的时间函数关系描述,可将信号分为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确定信号是指能用明确的数学解析关系式或图表描述的信号,如简谐波、方波、矩形波等信号。确定性信号又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非确定性信号也称随机信号,是指时域波形不确定,无法用确切的数学关系式描述,也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的结果。只能用概率统计方法描述它的规律。

模拟信号:在某一自变量连续变化的间隔内,信号的数值连续。离散信号:自变量在某些不连续数值时,输出信号才具有确定值。如果将其各离散点的幅值也作离散化,以二进制编码表示,则称为数字信号。

xlim信号的均值

1TTT0x(t)dt,它表示信号中常值分量或直流分量。信号的方差1limTT2xT0[x(t)x]2dt,它描述信号的波动范围,其正平方根为信号的标准差。信号的均方值x2lim1TTT0x2(t)dt,它描述信号的强度,表示信号的平均功率。则有2x2x2x。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

pxlimTxT0T0x,它描述了信号x(t)对指定幅值的取值机会。

信号的相关描述:它又称为信号的时差描述。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x()lim1TTT0x(t)x(t)dt,其中η---时延量,自相关函数的性质:1)当时延0,

1Rx(0)limTT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就是信号的均方值

T0x2(t)dt2,2)当Rx(0)Rx()时,即在η=0处取峰值;3)Rx()Rx();4)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呈周期性,这是因为有x(t)x(tnT),故

Rx(nT)lim1Tx(tnT)x(tnT)dtRx()0TT。信号的Rxy()lim互相关函数

1TTT0x(t)y(t)dt,互相关函数的性质有:1)Rxy(η)通常不在η=0处取峰值,其峰值偏离原点的位置为ηd,图反映两信号相互有ηd时移时,相关程度

1Rxy()limTT最高;2)Rxy(η)与Ryx(η)是两个不同的函数。根据定义Ryx()lim1TTT0x(t)y(t)dt;T0y(t)x(t)dt,不难证明Rxy()Ryx();3)均值为零的两个统计独y(t),其中Rxy()0。信号的互相关系数立的随机信号x(t)和xy()Rxy()Rxy()Rx(0)Ry(0)xrmsyrms,由于Rxy()Rx(0)Ry(0),故xy()1,一般有:xy()1说明x(t)和y(t)完全相关;xy()0说明x(t)和y(t)完全不相关;0xy()0,

x()说明x(t)和y(t)部分相关。自相关系数

Rx()Rx(0)。

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傅里叶级数

x(t)a0(ancosnw0tbnsinnw0t)n1,其中w02/T,a01TT0x(t)dt,an2T2Tx(t)cosnw0tdt,bnx(t)sinnw0tdt,T0T0如果周期信号x(t)为奇函数时,an0,a00,此时

x(t)bnsinnw0tn1;如果周期信号x(t)为偶函数时,bn0,此时x(t)a0ancosnw0tn1。周期信号频谱特点:离散性、收敛性、谐波性。瞬态信号的频谱连续。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有:(如图所示

非确定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自功率谱密度函数:若自相关函数满足绝对可积条件,即Rx()d,则定义

Sx(f)Rx()ej2fd,为x(t)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

称自谱或自功率谱。频域上Sx(f)曲线下的总面积代表信号x(t)的总功率。互功率谱密度函数:如果互相关函数Rxy(η

)满足傅里叶变换的条件Rxy()d,则定义

称Sxy(f)为信号x(t)和y(t)的互谱密度函数,简称互谱。互相干函数:有一种方法能评价测试系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因果性,即输出信号的功率谱中有多少是所测输入信号引起的响应,这个指标常用相干函数γxy(f)表示,其定义为Sxy(f)Rxy()ej2fd2xy(f)Sxy(f)22(0xy1)Sx(f)Sy(f)。当

2xy(f)0,表示输出信号y(t)与输入信号x(t)不相干;当2xy(f)1,表示输出信号y(t)与输入信号x(t)完全相干,系统无干扰输入;若

2xy(f)在0~1之间,则表示下述可能性:测试中有外界噪声干扰输入;联系x(t)和y(t)的系统非线性;输出y(t)和x(t)和其它输入的综合。

第十章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零位和极限位置的检测:零位的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和轨迹精度;极限位置的检测则起保护机器人和安全动作的作用。工业机器人常用的位置传感器有:接触式微动开关、精密电位计,非接触式光电开关、电涡流传感器。

位移量的检测:机器人上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旋转变压器、差动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电位计、光栅、磁栅、光电编码器等。例如关节型机器人大多采用光电编码器,由于刚性原因,位移传感器多与驱动元件同轴,以提高分辨力。直角坐标机器人中的直线关节或气动、液压驱动的某些关节采用线位移传感器。

速度、加速度的检测:速度传感器是为实现机器人各关节的速度闭环控制。加速度传感器被用于机器人中关节的加速度控制。

在大位移量中,常用位移传感器有感应同步器、光栅、磁尺、容栅等。传感器在位置反馈系统中,在传感器安装位置的不同有半闭环控制和全闭环控制;按反馈信号的检测和比较方式不同有脉冲比较伺服系统、相伴比较伺服系统、幅值比较伺服系统。光电编码器PE同时进行速度反馈和位置反馈的半闭环控制系统中,光电编码器将电动机转角变换成数字脉冲信号,反馈到CNC装置进行位置伺服控制。又由于电动机转速与编码器反馈的脉冲频率成比例,因此采用F/V(频率/电压)变换器将其变换为速度电压信号就可以进行速度反馈。

“测量中心”是指三坐标测量与机械加工中心相配合。测量系统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机械式测量系统、光学式测量系统、电气式测量系统。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头按测量方法分为接触式{ 应用广泛,它可分为硬测头[多为机械测头,使用较少]、软测头[可分为触发式测头、三维测微测头(可分为模拟测头、数字测头)},、非接触式{常用激光测头、光学测头、电视扫描测头等} 汽车机电一体化的中心内容是以微机为中心的自动控制系统取代原有纯机械式控制部件,从而改善汽车的性能,增加汽车的功能,实现汽车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方便和合适性。汽车行驶控制的重点是:1)汽车发动机的正时点火、燃油喷射、空燃比和废气再循环的控制,使燃烧充分、减少污染、节省能源;2)汽车行驶中的自动变速和排气净化控制,以使其行驶状态最佳化;3)汽车的防滑制动、防碰撞,以提高行驶的安全性;4)汽车的自动空调、自动调整车高控制,以提高舒适性。

公路交通用传感器:国外采用的传感器有电感式、橡皮管式、超声波式、雷达式及红外线式。

推荐第7篇: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

由于超声波具有激发容易、检测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在道路状态检测中,特别是高等级水泥路面路基检测中的应用有着较广泛的前景。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20Hz~20KHz)的声波。实践证明,频率愈高,检测分辨率愈高,则检测精度愈高。因此实践中利用超声波检测水泥路面状态时,其上限频率为100KHz、下限频率为20KHz。

超声波是一种波,因此它在传输过程中服从波的传输规律。例如:超声波在材料中保持直线行进;在两种不同材料的界面处发生反射;传播速度服从波的传输定理:ν=λf(ν为波速,λ为波长,f为波的频率)。资料证明,波速对于水泥路面路基检测十分有用,因此一般也称超声波检测法为波速法。

波速法是超声波检测水泥路面路基状态的最基本的方法。研究证明,波在介质材料中行进的速度愈大,则介质材料的坚硬性愈大;反之,则介质材料愈松软。而介质材料的坚硬性实质上也反映了该种材料强度的高低,因此材料强度愈高,波速应愈大;材料强度愈低,则波速应愈小。这样,知道了波速,亦即知道了材料强度。在土工试块及某些岩体中利用波速法进行无损检测有比较成熟的经验,用得也比较广泛。但水泥路面路基情况比较特殊,作为无损检测的超声波探头无法生根或埋置,从而造成检测工作的难度。因此,应该采用波速法与回弹法相组合的综合法。 超声波检测原理

2009-02-12 15:39 超声波检测管可以分为超声波探伤和超声波测厚,以及超声波测晶粒度、测应力等。在超声探伤中,有脉冲反射法、穿透法和共振法。脉冲反射法是根据缺陷的回波和底面的回波进行判断,穿透法是根据缺陷的阴影来判断缺陷情况,而共振法是根据被检物产生驻波来判断缺陷情况或者判断板厚。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是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法在垂直探伤时用纵波,在斜射探伤时用横波。把超声波射入被检物的一面,然后在同一面接收从缺陷处反射回来的叫波,根据回波情况来判断缺陷的情况。脉冲反射法有纵波

推荐第8篇:激光散斑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导论》

课程论文

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一、应用背景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建筑、医疗、制药、压力容器、橡胶工业等行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复合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易产生开胶、分层、冲击损伤、渗水、蜂窝变形等缺陷,缺陷的扩展给装备带来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的检测普遍采用落后的敲击法、超声波、声阻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灵敏度低、对操作者要求高、缺陷难以定量和定位、检测速度慢等问题。国外普遍采用先进的激光错位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不仅检测灵敏度高,缺陷可以直观数码成像,还可以精确测量缺陷的尺寸、位置,操作简捷方便、速度快,成为复合材料生产或现场无损检测专门解决方案。

成立于1977年的美国激光技术有限公司(LTI)是世界激光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领导者,其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克服了其它检测手段和早期激光干涉检测技术的许多瓶颈和局限,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导弹、舰船、飞船、装甲等生产或在役检测,在实践中证实了巨大的成本效益和超强的无损检测能力。

二、发展

激光散斑检测技术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纵观激光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激光全息技术,虽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也存在着干版化学处理繁琐、必须在隔振台和一定暗室条件下才能工作的缺点。通过CCD摄像机取代干版、隔振性能改善等一系列改进,出现了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但其还不能适应现场检测的需要,目前已进入到激光错位散斑技术 (shearography)时代。

激光错位散斑干涉技术该技术具有全场性、非接触、无污染、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快速实时检测等优点适用于蜂窝夹层结构、橡胶轮胎、复合材料粘结质量的检测,并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基本原理

激光错位散斑干涉也称剪切散斑,是在单光束散斑干涉的基础上,利用有一定角度的玻璃光楔使得成像平面上造成特定的错位,在照相干板得到双曝光错位散斑图,再以适当的光路布置显现出条纹进行分析 通过被检物体在加载前后的激光散斑图的叠加,从而在有缺陷部位形成干涉条纹。由于是利用物体表面反射的光通过棱镜后产生的微小剪切量形成散斑干涉图,不需要参考光路,因此外界干扰的影响小,检测时不需要防震工作台,便于在现场使用。随着激光散斑测量技术的发展,采用CCD摄像机输出干涉图像信号,省去了显影定影等繁杂的湿处理手续,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可直接将输出的数字化信号与计算机连接,自动处理,并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观察到干涉图形,现场应用十分方便。

散斑检测和全息检测一样,都是大范围、非接触、高精度的检测方法。目前高分辨率的激光散斑检测系统可检测出91.4cm视场范围内大小仅o.64cm的机身脱胶缺陷,用于登机检测的便携式激光散斑摄像器最轻重量仅有141.8g[3|。散斑技术在飞机机身及部件的现场检测、火箭壳体和衬套的分层缺陷检测、复合材料的检测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激光散斑检测技术(Laser Shearography tes-ting)是利用激光干涉原理,测量物体表面的离面位移,通过选用适当的加载方式(加热、真空、加压振动等),使激光超声检测复杂型面零件缺陷处产生与正常部位不一样的离面位移,从而在检测图像中显示出来,其机理如图1所示。

具有非接触检测、微米级能可靠检测、变形信息二维实时显示、能检测出紧贴性脱粘缺陷、高灵敏度和高效率的优点。

四、应用

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已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据美国LTI公司介绍,该公司的激光散斑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安装使用了450套,主要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缺陷的检测。如夹层结构的脱粘、层板结构的分层、蜂窝芯格变形、拼接裂纹、气泡、冲击或撞击损伤、渗水、腐蚀和外来物等。

激光散斑检测技术除了可以测量物体的位移(包括内位移)、应变以外,还可用于无损检测、物体表面粗糙度测量、塑形区测量、振动测量、纹间位移场测量等。

目前高分辨率的激光散斑检测系统可检测出91.4 cm视场范围内大小仅0.64 cm的机身脱胶缺陷,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应用实例如图2所示。

1、热加载多层粘接层压板的检测:

2、热加载蜂窝结构的检测:

3、压力加载复合材料缠绕高压容器的检测:

4、真空加载泡沫夹心复合材料检测:

5、钢瓶一橡胶粘接检测:

五、多种形式的激光散斑成像检测设备

l、生产型检测系统:生产型固定式激光散斑无损检测系统在航空、航天、造船、压力容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检测需求进行定制。

2、便携式检测系统:便携式激光散斑检测系统既适合于生产或修理车间,也适合外场或现场对复合材料进行无损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技术是通过表面变形检测缺陷的,某些加载方式有时会使被测缺陷产生异常变形,因此,如有可能,应先采用材料力学性能数据预测可检测性。

六、检测工艺

以激光错位散斑干涉技术对预置脱粘缺陷的铝蜂窝结构样件进行无损检测为例说明激光散斑检测过程。 检测仪器

采用LTI-5100HD激光错位散斑检测系统对试样进行检测,该系统主要包括了CCD相机,加载装置,激光器,控制台四部分。其中CCD相机为LTI-5100HD数字激光剪切散斑相机,激光光源为He-Ne激光,波长λ=532nm,能量为150mV。装置如图2所示:

被检测对象

本实验检测对象为根据航标HB5461-1990《金属蜂窝胶接结构缺陷类型及试块》制造的蜂窝结构标样件[5],大小为450mm×330mm,蒙皮材料为铝,蒙皮厚度为0.4mm,蜂窝芯材料为铝。对样件预置圆形人工缺陷,直径分别为10mm、15mm、20mm、30mm四种规格,预制缺陷分为四种类型的脱粘缺陷:

第一排为上贴膜伤:在蒙皮和胶膜之间加一层聚四氟乙烯膜,模拟蒙皮与胶膜之间紧贴型脱粘;

第二排为去膜下陷伤:去除蒙皮与蜂窝芯子之间的胶层,并将蜂窝下压2mm,模拟胶膜与蜂窝之间有间隙型的脱粘缺陷;

第三排为下贴膜伤:在蜂窝与胶层之间加一层聚四氟乙烯膜,模拟胶膜与蜂窝之间紧贴型脱粘;

第四排为下陷加膜伤:将蜂窝芯下陷2mm,并在蒙皮与蜂窝间加两层聚四氟乙烯膜,模拟胶膜与蜂窝之间有间隙型的脱粘缺陷。其中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为0.02mm,胶层厚度为0.15~0.02mm。四种类型、四种直径,共计16个模拟脱粘缺陷。 检测过程

选取参数:激光错位散斑检测常用的加载方式有热加载、压力加载、真空加载、振动加载等。因为检测对象为铝蜂窝,针对其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较高等性能,用热加载会取得比较理想的变形效果,本试验选取热加载方式对试件进行检测,

首先在物体加载前获取一幅错位散斑干涉图,随后获取加载后的错位散斑图,两图进行组合运算得出相位图并进一步处理,得出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

七、激光散斑无损检测优点

1实时、全场、非接触;

2无害、无需水或其它介质,对环境没有污染; 3 检测分辨率和灵敏度高,可达微米级 ;

4更高的检测效率,是超声等其他检测的2.5到120倍; 5对结构无特定要求,可检测复杂型面(平面和曲面均可); 6检测结果直观、易读,可以精确定位缺陷大小、位置; 7检测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可在外场或车间等工业现场 8自动化处理、可安装在监测和生产线上 9操作流程简单方便,软件自动化程度高;

八、常用复合材料检测精度

1.通过大量实际工程检测发现,针对碳纤维层压板,LNDT-200型检测仪可检测出厚度为0-4 mm范围内的层压板内部Φ5mm的缺陷;针对碳纤维层压板粘接结构,可检测出厚度为0-8mm范围内Φ5mm的缺陷。

2.通过大量实际工程检测发现,针对铝蒙皮铝蜂窝结构,LNDT-200型检测仪可检测出蒙皮厚度为0-2mm范围内,蜂窝芯厚度为0-60mm的产品内部Φ5mm的缺陷(蒙皮与蜂窝的粘接缺陷);针对碳纤维蒙皮或玻璃纤维蒙皮的Nomex蜂窝层结构,可检测出蒙皮厚度0-4 mm,蜂窝芯厚度为0-50 mm的产品内部Φ5mm的缺陷(含:蒙皮内部分层缺陷和蒙皮与蜂窝的粘接缺陷)。

3.通过大量实际工程检测发现,针对碳纤维蒙皮或玻璃纤维蒙皮泡沫夹芯材料,可检测出蒙皮厚度0-4mm,泡沫夹心厚度为0-50mm的产品内部Φ5mm的蒙皮内部分层缺陷和Φ10mm的蒙皮与泡沫粘接的缺陷。

九、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复合材料因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将越来越多地运用,未来的航空器除一些重要动力结构零件外,大部分的零件将使用复合材料,所以复合材料的检测成为一个重要环节,激光散斑干涉技术非常适合复合材料的检测,由于其优越性,激光散斑干涉技术将成为复合材料的最佳检测方法。

推荐第9篇:安全检测技术

生产安全关键技术:1.灾前抑制2.前兆检测

3.早期监测4.灾害扑救 安全检测:为获取工业危险源的状态信息,

将这些信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转化为

可观测的物理量

安全检测的任务: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判

断其是否正常,进行安全预测和诊断,指导

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安全检测的目的: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预

防和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设备管理维修方式的三个阶段:早期的事后

维修,定期的预防维修,正向的视情维修

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1.精确性(准确度,

精密度,精确度)2.稳定性3.静态输入输出

可靠性: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内,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联动控制装置等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形式:1.区域报警系统2.集中报警系统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超声检测的优点:1.适应范围广2.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3.只需从一侧接近被检测工件4.穿透力强,灵敏度高5.对确定内部各参量比其他方法有综合优势6.成本低,速度快,能快速自动检测7.仪器体积小,质量轻,现场使用方便8.对人体及环境无害 超声检测方法:1.脉冲反射法2.共振法3.穿透法4.接触法5.液浸法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射线通过被检测物质时,由于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发生吸收和散射而衰减 检测和转换装置保持原有产品技术性能的

能力。

衡量可靠性指标:1.平均无故障时间2.可信

任概率3.故障率4.有效度

检测系统的现场保护:1.防爆问题2.防腐蚀

3.防爆措施:防冻防热4.1.防尘防震控制易爆气体 2.控制爆炸范围

3.接地目的:安全的需要,对信号电压的一个控制引爆源

基准电压的需要,静电屏蔽的需要,抑制干

扰噪声的需要

传感器的分类:1.按输入量分类2.按转化原

理3.按能量转换的方式4.按输出信号的形式

5.差动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比变极距型电容按输入和输出的特性

传感器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压着一定的方向

施力使其变形,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

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外力去

掉是,恢复不带电的状态

霍尔效应:在通有电流的金属板上加一匀强

磁场,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时,在他们

都垂直的两表面间出现电势差

传感器的选用指标:1.灵敏度2.响应特性3.

线性范围4.稳定度5.精确度6.测量方式

温度的检测方法:接触式测温方法;非……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

度定律、标准电极定律、匀质导体定律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应用物体的热辐射能

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1.温度修正法2.

冰浴法3.补偿电桥法4.补偿导线法

热电阻不需要温度补偿

黑体辐射定律:1.普朗克定律2.维恩位移定

律3.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

辐射测温方法:1.亮度测温法2.比色3.全辐

流量的检测方法:1.节流差压法2.容积法3.

速度法4.流体阻力法5.涡轮法6.卡门涡街法

7.差压式流量计原理:质量流量测量

节流装置取压方式:1.角接取压法2.法兰取

压法3.理论取压法4.径距取压法5.管接取压

最高允许浓度:人员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

质在长期分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

应超过的浓度值

测量气体的仪器类型:1.接触燃烧式气体传

感器2.热传导式3.半导体式

粉尘的检测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电集尘

法3.滤纸取样法4.扫描显微镜5.Β射线测尘

原理6.光电测尘原理

噪声的量度参数:1.声压和声压级2.声强和

声强级3.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火灾探测方法:1.空气离化探测方法2.热检

测法3.光电检测法4.光辐射和火焰辐射探

测方法5.可燃气体探测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火灾报射线检测的方法:1.照相法2.电离检测法3.荧光屏观察法4.电视观察法5.工业射线CT技术 红外检测: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对设备或材料及其他物体的表面进行检验和测量的专门技术,也是采集物体表面温度信息的一种手段 红红外诊断技术:利用红外检测技术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确定和分析设备的红外辐射特性,早期发现故障并诊断其原因,确诊出设备的故障性质、部位和程度,进而预测故障发展趋势和设备寿命的一门技术 结构防爆仪表的防爆结构形式:隔爆型、防爆通风充气型、防爆充油型、防爆安全型、特殊防爆型 本质安全防爆的原理:严格按照爆炸性危险环境的划分,在电路设计和电器元件上给予特别考虑,从限制电路上的能量入手,采取各种方式限定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电气参数,严格防止电气设备及电路出现危险火花和限制外部非安全能量窜入危险场所,从而确保在任何事故下只可能产生能量很小的安全火花,绝不会导致爆炸性危险环境中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或爆炸。 实现本质安全的措施:1.合理选择原件的额定参数2.降低电源的容量3.机械隔离与电气隔离4.关键部位采用不出故障元件设计 安全检测和监控的一般步骤:1.数据采集2.信号处理3.故障检测4.安全决策5.安全对策 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1.可靠性原则2.使用方便原则3.开放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短开发周期原则

推荐第10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食品危害因子类型:1生物危害:细菌、寄生虫、病毒;2化学危害:天然毒素、添加剂、农兽药、化肥、清洗消毒剂;3物理危害:头发、昆虫、玻璃、金属、辐照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则:质量、安全、快速、快速、可操作、经济

检验中的计量器具必须按国家规定及规程计量和校正。 气相色谱原理: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气液-固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气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经过一定的主场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述出各组分的色谱峰。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验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等。

液相色谱原理:是由流动相将被分离的混合物带入色谱柱中,根据各组分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作用或分子的差异进行分离。常用仪器:紫外检测器、视察折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残留物质:在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食品原料中对消费者健康存在安全性问题的有害化学物质,例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化肥残留、饲料添加剂。

残留物质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GC、LC、HPLC、LC-MS、GC-MS);生物化学方法(微生物法、酶法、免疫学法);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法;分子印迹合成受体技术。

农药残留:指农药残留使用后,残存在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目前我国农药残留最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化肥污染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食品中的硝酸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农药按其作用分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加工剂类型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颗粒剂,水剂,胶悬剂。使用较多的农药: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

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定性方法:焰色法(无色火焰中呈绿色),亚铁氢化银试纸法(蓝色)

气相色谱法测有机氯农药残留:操作步骤: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测定,计算。检测器:Ni63电子捕获检测器。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方法:刚果红法(蓝色),纸上斑点法原理

气相色谱法分析有机磷农药常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或氮磷检测器。

农药残留分光光度计法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原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是乙酰胆碱酶和羧酸酯酶的抑制剂,在试验条件下,它们可以降低乙酰胆碱酶和羧酸酶催化乙酰胆碱或羧酸脂的水解速度,所以实验体系中存在的乙酰胆碱或羧酸脂的量越多,表示酶抑制剂存在量越多,即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农药越多,分析乙酰胆碱的残留量时可以利用乙酰胆碱与羟胺、列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而进行分光光度分析。三氯化铁-盐酸溶液:出去蛋白质,排除沉淀干扰。

盐酸萘乙二胺法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蛋白质沉淀剂:饱和硼砂溶液,亚铁氰化钾,乙酸锌。

兽药:狭义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性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含有的兽药母化合物或其代谢物的总称。 兽药残留的种类:抗生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抗寄生虫类,激素类药物。

抗生素:指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些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强大的一致或杀灭作用。广义抗生素包括抗微生物的抗生素(抗细菌、抗真菌、抗立克次体、抗衣原体和抗病毒等)和抗肿瘤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是指抗微生物感染的抗生素。

对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驱虫剂等的分析和检测一般采用HPLC法

激素:是机体某些组织分泌的特殊有机物质,能够活化或抑制不同的组织细胞,调节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在畜牧业中激素的作用:防治疾病,调整繁殖和较快生长发育速度。

气相色谱标定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及杂醇油所用的内标物为乙酸乙酯,检测器为FID氢火焰检测器,流动相为N2,

食品中吊白块的测定原理及所用试剂:在酸性条件下样品进行蒸馏,流出物用水吸收,吸收液中甲醛与乙酰丙酮及铵离子反应,生成黄色物质,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在另一酸性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蒸馏,流出物用20%乙酸铅吸收,吸收液酸化后用碘标准液滴定,测定SO2量。操作步骤:标准曲线纸杯,样品处理,显色操作。 食品中糖精钠薄层层析法测定的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食品中糖精钠用乙醚提取,浓缩,薄层色谱分离,显色后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测定。操作步骤:样品提取,薄层板制备,点样,展开与显色,计算。试剂的作用:1无水NA2SO4:乙醚层脱水,2无水乙醇:溶解残留物。

食用合成色素纸层析测定中,在吸附过程中用聚苯酰胺吸附色素,在解析过程中用碱液解析色素。

常见到产毒真菌多为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 食品中常见到 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赤者曲霉毒素杂色去霉毒素、黄天精、环氯素、展青霉素。

霉菌毒素通常也成为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具有生物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AFT),其中的B1,M1是强致癌物,因为B1

毒性和致癌性最强,且又是食品中污染的主要形式,故作为污染指标,AFT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在紫外线下,B

1、B2发蓝紫色荧光,C

1、C2发蓝绿色荧光,共有12种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荧光光度法、微柱筛选法。

黄曲霉毒素薄层层析法检测的原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有机溶剂提取、净化、浓缩、薄层分析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赖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免疫分析:IA,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和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半抗原或抗体进行标记,利用标记物的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放大作用,对样品中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ELISA,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建立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原理: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免疫测定技术,ELISA过程包括: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上,这个过程称为包被,加待测抗体,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生成抗原-待测抗体-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借助分光光度计的光吸收抗体的量。待测抗体的量与有色产物成正比。同理也可包被抗体,测定抗原含量。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ELISA常用的四种类型:直接法测定抗原,间接法测定抗体,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竞争法测定抗原。

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所产生的特异性球蛋白,是免疫分析的核心试剂。

亲和层析:是根据流动相中的生物大分子与固相表面偶联的特异性配基发生亲和作用,双方专一的结合成复合物,然后利用亲和吸附剂的可逆性质,通过特定的洗脱机洗脱,可以达到分离,纯化与固定相有特异亲和能力的某种物质,这种利用生物分子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层析方法称为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四步操作:偶联、吸附、清洗、洗脱

亲和层析常用的载体: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乙烯凝胶。

人体内矿物质三大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毒元素。 限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合称。

比重d>5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国标中测Pb的方法有:1石墨炉院子吸收光谱法;2氢化物院子荧光光谱法;3火焰原子吸收法;4二流腙比色法;5单扫描极谱法

双流腙比色法测铅试验中的掩蔽剂有盐酸羟胺,氰化钾,柠檬酸铵。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苯并芘,丙烯酰胺,氯丙醇

N-亚硝基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分为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

丙烯酰胺致癌物质在动物和人体均可代谢转化为其致癌活性代谢物环氧丙酰胺。

丙烯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反相18柱,

20cm*4.6mm,5μm;流动相:V甲醇:水=95:5,流速

0.8ml/min;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氯丙醇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不锈钢柱;检测器:火焰电离检测器;流动相:He或空气。 油脂质量的检测包括:酸价,皂化价,碘值,过氧化值,氧化值。

银盐法原理:样品消化后,在酸性条件下,用氯化亚锡将五价的砷还原成三价的砷,再利用锌和酸反应产生原子态氢,将三价砷还原为砷化氢,再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作用,在有机碱存在下,生成棕红色胶态银,进行比色测定,在生成AsH3过程中,有H2S,会干扰测定,可用浸泡过的醋酸铅的棉花赖排除H2S的干扰。操作步骤:试样处理,标准曲线的绘制,样品测定,计算

食品掺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掺入外观、物理性状或形态相似的非同种类物质或同种质量低劣物质的行为。

掺假方式:掺兑,混入,抽

取,假冒,粉饰

牛乳中掺假:1掺水:增加食品净含量,获利;感官检验,比重法,阿贝折光仪法;2掺洗衣粉:增加奶质浑浊度;荧光法;3掺碱性物质:掩蔽牛奶酸败,降低浓度;溴甲酚紫法,溴麝香草酚蓝法,玫瑰红酸定性法;4掺尿:提高蛋白质含量;尿中含肌酐,与碱性苦味酸反应呈红色或橙色;5掺尿素:提高蛋白质含量;格里斯试剂法;6掺淀粉、米汁、豆浆;增加重量、提高密度;碘-淀粉、皂素溶于热水或热酒精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色物质;7掺蔗糖:改善鲜奶口味;间苯二酚法;8掺单-电解质;增加比重或中和酸度;9掺防腐剂:防止酸败、延长保质期。

食用油中掺盐水,增加油的重量

酒中掺敌敌畏,有酩酊感,被误认为好酒。

辣椒粉掺红砖粉,加强色泽,增加比重。

蜂蜜掺水加重,掺糖提高甜度,掺蜜糖淀粉类增大黏度,掺食盐增加浓度黏度减小 面粉增白剂:吊白块,亚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掺溴酸钾增筋劲和品质改良剂。 乳制品中掺伪的检测

实验原理 在样品中掺一些中和剂、可溶性钡盐、豆浆、尿素、食盐、芒硝、防腐剂等杂质有害人体健康物质都可以用不同方法检测出来。 实验原料:鲜牛奶

实验试剂:溴甲酚紫、玫瑰红酸钠、HCl、乙醇+乙醚

(1:1)、KOH、混合试剂、二乙酰一月亏、硝酸银、酪酸钾、20%醋酸、1%氯化钡、FeCl3溶液等

四、实验方法:

1、牛乳中掺中和剂的检测 溴甲酚紫在PH为5..2~6..8~8.0的溶液中,颜色有黄色变为紫色-至蓝色,当牛乳中掺中和剂时溶液呈天蓝色。取一支试管加入样品5ml,加入1%溴甲酚紫指

示剂3~4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牛乳中掺可溶性钡盐的检验:将滤纸浸于2%玫瑰红酸钠溶液中待干燥后备用。取上述滤纸条滴一滴样品,如有钡存在显红褐色,再加入HCL(1+20)1滴即转变为鲜红色。

3、牛乳中掺豆浆的检验:豆浆中含有皂素,皂素可溶于热水火热乙醇中,并与KOH生成黄色。取待测样品20ml,放入150ml三角瓶中加入乙醇+乙醚(1:1)混合液3ml,,加25%KOH5ml摇匀,同时做空白试验,弱若样品呈微黄色表明有豆浆存在,呈暗白色则不含豆浆。

4、牛乳中掺尿素检验:取牛乳5ml于试管中加0.5ml二乙酰一月亏,3ml酸试剂,充分混匀后在沸水中准确加热一分钟(不得超过1.5min),立即放入冷水中观察,1min后呈粉红色则存在。

5、牛乳中掺食盐的检验:硝酸银和铬酸钾呈红色反应,如牛乳中的Cl-含有超过天然乳中的含量,全部生成AgCl沉淀呈现黄色反应。取5ml0.01mol/lAgNO3加入2滴10%铬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混匀,加待测样品1ml充分混匀,如牛乳呈黄色则说明其中的氯离子含量大于0.14%。

6、牛乳中掺芒硝的检验:钡离子与玫瑰红酸钠反应生成红色玫瑰红酸钡,如牛乳中含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则可与钡离子生成不溶性硫酸钡,使玫瑰红酸钠的红色消失变为黄色。取样品5ml与试管中加1~2滴20%醋酸,4~5滴1%氯化钡,2滴1%玫瑰红酸钠。摇匀静置,掺芒硝呈黄色,天然乳为粉红色。

7、牛乳中掺防腐剂的检验:取牛乳1ml于试管中加入0.5ml氯化铁溶液,放入沸水中加热1min,此时牛乳凝固,有甲醛存在则出现紫色,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呈正比。

畜禽肉中四环素残留的测定 实验原理:试样经提取,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行,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与标准系列比较即可得四环素含量

仪器与试剂:乙腈

0.01mol/lNaH2PO4 四环素标准液 5%高氯酸 恒温振荡器 离心机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原料:猪肉

操作方法:色谱条件,标准曲线制作,样品测定 , 计算 加入5%高氯酸的作用是什么?因四环素在PH高的环境下,极易与金属离子结合,造成负面影线,加高氯酸控制酸度,达到更有效提取四环素的作用。

组胺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比色法测定组胺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鱼肉中的组胺用正戊醇提取,与偶氮试剂反应呈橙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即可求出组胺含量。

实验试剂与仪器:碳酸钠 氢氧化钠 对硝基苯胺 正丁醇 三氯乙酸 盐酸 组胺标准品 具塞锥形瓶 分液漏斗 721分光光度计

实验方法:

1、组胺标准曲线的制定

2、样品中组胺的提取:取10g左右切碎的鱼肉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20ml0.1/ml三氯乙酸浸泡2至3小时过滤小烧杯中,用

NaOH调PH为9--10,取1ml滤液于分液漏斗中,再加入3ml正戊醇振摇5min,重复操作3次,合并上层液于10ml容量瓶,用正戊醇提取液于分液漏斗中提取,再加入

1mol/LHCL3ml震荡5min,取下层液,重复操作3次,合并下层液于10ml容量瓶中,再用盐酸定容。

3、取1ml上述提取液于10ml离心管仲,分别加入15%碳酸钠及偶氮试剂各3ml,加入至10ml摇匀,放置10min于480nm处测吸光度

4、计算:样品中组胺含量(mg/kg)=1000*(m0/m)*V 用正戊醇提取前为什么要调PH为9~10?为什么还要用HCL提取3次?破坏组织,使组胺游离出来。加HCL提取三次是为了纯化提取的组胺。 食品中着色剂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水溶性酸性合成着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被聚酰胺吸附,而在碱性条件下被解吸,再用纸色谱或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于标准比较定性定量,最顶检出量为5ug,点样量为1g,样品最低检出量约为50mg/kg.

实验原料:果冻

仪器与试剂;聚酰胺粉 乙醇 乙醇胺溶液 PH=6的水 柠檬酸溶液 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6+2+3) 着色剂混合标准液 烧杯 吸管等

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 称取100g样品 加入30ml水捣碎,称取粉碎样品40g左右,温热溶解,若样品PH较高用柠檬酸溶液调至4左右。2。吸附分离:将处理后所得的溶液加热到70°C,加入1g聚酰胺粉充分摇匀,用柠檬酸溶液调PH至4,使着色剂完全被吸附,若溶液还有颜色可再加一些聚酰胺粉。将吸附着色剂的聚酰胺粉全部转入漏斗中过滤,用PH=4的70℃水反复清洗,每次20ml,边洗边搅拌。若含有天然着色剂再用甲酸甲醇溶液洗涤1-3次,每次20ml至溶液无色为止,再用70℃的水多次洗涤至流出液为中性,洗涤过程中必须充分搅拌。然后用乙醇—氨溶液分3次解吸全部着色剂,收集全部解吸液与水浴上除氨。将上述溶液至水浴锅上浓缩至2ml后转移入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洗涤容器,洗液转入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10ml。3。定性 取色谱用纸,在距底边2㎝起始线上分别点3~10ul样品溶液,1~2ul着色剂标准液分别呈有正丁醇—无水乙醇—氨和正丁醇—吡啶—氨水展开剂的层析缸中,用上行洗展开,待溶剂前沿展至15㎝处,将滤液取出,于空气中晾干与标准斑比较定性,也可取样0.5ml样液在起始线上从左至右点成条状,纸的左边点着色剂标液,依次展开,晾干后定性,靛蓝在碱性条件下易褪色,可用甲乙酮—丙酮—水作展开剂。

为什么用聚酰胺吸附时要用柠檬酸将PH值调至4?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剂聚酰胺能发会更好的作用,吸附着色剂

为什么要用70℃热水流至流出液到中性?70度的水能使实验材料保持流体状态,便于操作;流至中性是为了中和前面所加入的柠檬酸

第11篇:检测技术[推荐]

《检测技术》实验时间安排表

第九周

星期四上午 8:00-11:20C11-4班前半班20110143--20110163

星期六上午 8:00-11:20C11-4班后半班 20110164---…

第十周

星期四上午8:00-9:40

20110143--20110163

星期四上午9:40-11:20

20110164---…

C11-4班前半班C11-4班后半班

第12篇:工程检测技术

第一次作业:

1、简述工程质量评分方法及等级评定方法。

答: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元,采用100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评分值、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

2)工程质量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应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2、简述对检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答:1)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任务、内容、项目,合理选择仪器,熟练仪器的性能;

2)检测人员应掌握与所检测项目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具有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3)检测人员应能正确如实地填写原始记录;

4)检测人员应了解计量法常识及国际单位制基本内容,能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知识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5)检测人员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作风正派、凭公办事,要以数据说话。

第二次作业:

1、如何测定结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答:用合适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为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清除洞中粉屑后,立即用酚酞酒精溶液滴在混凝土孔洞内臂的边缘处,垂直测量未变色的深度(未碳化部分变成玫瑰红色),该距离即为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准确至0.5mm。

第三次作业:

1、压实的作用是什么?现场压实度质量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答:1)压实使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强度大大增加,压实可以减少路基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压实可以增加路基和路面材料的不透水性和强度稳定性,保证期使用质量;若压实不足,则路面容易产生车辙、裂缝、沉陷及整个路面被剪切破坏。

2)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来表示。土基和路面基层的压实度是指压实层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该材料的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是指规定方法采取的混合料试件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也用百分数表示。

第四次作业:

1、简述用贝克曼梁进行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的现场测试步骤。

(1) 检查并保持试验车的性能,轮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2) 检查后轴总重;

(3) 测定轮胎接地面积;

(4) 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程度;

(5) 在沥青路面测定时,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了解前5天的平均气温; 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第13篇:渗透检测技术

渗透技术检测

摘要:渗透检测在特种设备行业及机械行业里应用广泛。特种设备行业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以及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机电设备。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艇、原子能等国防工业领域中应用特别广泛。

关键词:渗透检测

毛细管作用

1 引言

渗透检测是以毛细管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确切地说:就是利用毛细管现象使黄绿色荧光渗透液或有色非荧光渗透渗入到缺陷里,经清洗后,再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渗透液,从而达到检测缺陷的目的。

2 渗透检测的过程发展

没有哪本书上说PT检测是从某年被发现而发展起来的,不象RT检测是在 伦琴发现X射线后逐渐出现了检测技术,而PT检测方法是在民间中发现后经研究逐渐演变起来的。例如:用碳黑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在擦净表面,裂纹就可显现出来,这就是陶瓷厂检查陶瓷的传统方法。另外采用浸油的方法检测零部件表面裂纹是一种原始液体渗透方法,这种方法配合以白粉显像检验称之为油—白法,而广泛被应用。油—白法最早被铁道部门得到应用,这种方法是将重滑油稀释在煤油中,得到一种看上去是脏而黑的混合液体作为渗透液,机车零部件 杆、轴、曲柄等,用碱液煮洗并干燥后浸入渗透液中,过几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以上,取出零件用浸有煤油的抹布把零件表面摖净,在涂上一种白粉加酒精的悬浮液,待酒精自会发后,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匀的白色背景上出现深黑色渗透剂显示的裂纹,该方法只能检测比较大的裂纹。 本世纪30—40年代美国人斯威策对PT渗透液作了大量试验和研究,首先他把着色染料加入到渗透液中增加了缺陷显示的颜色的对比度,1941年他又把荧光染料加到渗透液中,用显像粉显像增加了检测的灵敏度,从而使PT检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出现,例如:航天航空所用的各种轻合金、工程塑料、工业陶瓷等,用于他们制造不少关键部件都采用该种方法检查。目前国外一些工业先进国家都有PT检测器材和设备的系列产品及PT检测标准。我国过去由于工业不发达而导致PT检测水平和器材低下,进入80年代,特别是近20年对外开放,PT检测有相当大的提高,有些PT检测器材、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平,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PT检测方法、器材、标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适用范围及特点

渗透检测可广泛应用于检测大部分的非吸收性物料的表面开口缺陷,如钢铁,有色金属,陶瓷及塑料等,对于形状复杂的缺陷也可一次性全面检测。主要用于裂纹、白点、疏松、夹杂物等缺陷的检测无需额外设备,对应用于现场检测来说,常使用便携式的灌装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这三个部份,便于现场使用。渗透检测的缺陷显示很直观,能大致确定缺陷的性质,检测灵敏度较高,但检测速度慢,因使用的检测剂为化学试剂,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渗透检测特别适合野外现场检测,因其可以不用水电。渗透检测虽然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但检测却不受工件几何形状和缺陷方向的影响,只需要进行一次检测就可以完成对缺陷的检测。

4 基本原理及特点

渗透检测是基于液体的毛细作用(或毛细现象)和固体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者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渗透剂可以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除工作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经过干燥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像剂;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透剂,即渗透剂回渗到显像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

无论是那种渗透检测方法,其步骤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预处理;

2、渗透;

3、清洗;

4、显像;

5、观察记录及评定;

6、后处理。

渗透检测的结果主要受到操作者的操作影响,所以进行渗透检测的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标准、规程及技术要求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5 检测方法

渗透检测方法,即在测试材料表面使用一种液态染料,并使其在体表保留至预设时限,该染料可为在正常光照下即能辨认的有色液体,也可为需要特殊光照方可显现的黄/绿荧光色液体。

此液态染料由于“毛细作用”进入材料表面开口的裂痕。毛细作用在染色剂停留过程中始终发生,直至多余染料完全被清洗。此时将某种显像剂施加到被检材质表面,渗透入裂痕并使其着色,进而显现。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人员可对该显现痕迹进行解析。

6检测方法的分类

根据渗透剂和显像剂种类不同,检测方法可按照表1和表2进行分类:

6.1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分类

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渗透检测分为荧光渗透检测法、着色渗透检测法和荧光着色渗透检测法,简称为荧光法、着色法、和荧光着色法三大类。渗透剂内含有荧光物质,缺陷图像在紫外线能激发荧光的为荧光法。渗透剂内含有有色染料,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显色的为着色发。荧光着色法兼备荧光和着色两种方法的特点,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能显色,在紫外线下又能激发出荧光。

6.2、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分类

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渗透检测分为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三大类。水洗型渗透法是渗透剂内含有一定量的乳化剂,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可以直接用水洗掉。有的渗透剂虽不含乳化剂,但溶剂是水,即水基渗透剂,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也可直接用水洗掉,它也属于水洗型渗透法。后乳化型渗透法的渗透剂不能直接用水从工件表面洗掉,必须增加一道乳化工序,即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要用乳化剂“乳化”后方能用水洗掉。溶剂去除型渗透法是用有机溶剂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

6.3、根据显像剂类型分类

根据显像剂类型,渗透检测分为干式显像法、湿式显像法两大类。干式显像法是以白色微细粉末作为显像剂,施涂在清洗并干燥后的工件表面上。湿式显像法是将显像粉末悬浮于水中(水悬浮显像剂)或溶剂中(溶剂悬浮显像剂),也可将现象粉溶解于水中(水溶性显像剂)。此外,还有塑料薄膜显像法;也有不使用显像剂,实现自显像的。

7一般步骤及要求

1.被检物表面处理。2.施加渗透液。 3.停滞一定时间。 4.表面渗透液清洗。 5.施加显像剂。

6.缺陷内部残留的渗透液被显像剂吸附出来,进行观察。7.缺陷判定。

一、表面处理

对表面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可能影响渗透检测的污染物必须清除干净,同时,又不能损伤被检工件的工作功能。渗透检测工作准备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以上。

污染物的清除方法有: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溶剂清洗,在选用时应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注意涂层必须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去除而不能用打磨的方法。

二、渗透剂的施加

常用的施加方法有喷涂、刷涂、浇涂和浸涂。

渗透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施加渗透剂的时间不得少于10min,对于应力腐蚀裂纹因其特别细微,渗透时间需更长,可以长达2小时。

渗透温度一般控制在10~50℃范围内,温度太高,渗透剂容易干在被检工件上,给清洗带来困难;温度太低,渗透剂变稠,动态渗透参量受到影响。当被检工件的温度不在推荐范围内时,可进行性能对比试验,以此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应让被检表面处于润湿状态。

三、渗透剂的去除

在渗透剂的去除时,既要防止过清洗又要防止清洗不足,清洗过度可能导致缺陷显示不出来或漏检,清洗不足又会使得背景过浓,不利于观察。

水洗型渗透剂的去除:水温为10~40℃,水压不超过0.34MPa,在得到合适的背景的前提下,水洗的时间越短越好。

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乳化工序是后乳化型渗透检测工艺的最关键步骤,必须严格控制乳化时间防止过乳化,在得到合适的背景的前提下,乳化的时间越短越好。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的去除:应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冲洗被检表面。

四、显像剂的施加

显像剂的施加方式有喷涂、刷涂、浇涂和浸涂等,喷涂时距离被检表面为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的夹角为30~40°,刷涂时一个部位不允许往复刷涂几次。

五、观察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 观察的光源应满足要求,一般白光照度应大于1000Lx,无法满足时,不得低于500Lx,荧光检测时,暗室的白光照度不应大于20Lx,距离黑光灯380mm处,被检表面辐照度不低于1000μW/ 。

在进行荧光检测时,检测人员进入暗室应有暗适应时间。

六、缺陷评定

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记录和评定。 8 优点

渗透检测可以检测(钢、耐热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和非金属(陶瓷、塑料)工件的表面开口缺陷,例如,裂纹、疏松、气孔、夹渣、冷隔、折叠和氧化斑疤等。这些表面开口缺陷,特别是细微的表面开口缺陷,一般情况下,直接目视检查是难以发现的。

渗透检测不受被控工件化学成分限制。渗透检测可以检查磁性材料,也可以检查非磁性材料;可以检查黑色金属,也可以检查有色金属,还可以检查非金属。

渗透检测不受被检工件结构限制。渗透检测可以检查焊接件或铸件,也可以检查压延件和锻件,还可以检查机械加工件。

渗透检测不受缺陷形状(线性缺陷或体积型缺陷)、尺寸和方向的限制。只需要一次渗透检测,即可同时检查开口于表面的所有缺陷。

但是,渗透检测无法或难以检查多孔的材料,例如粉末冶金工件;也不适用于检查因外来因素造成开口或堵塞的缺陷,例如工件经喷丸处理或喷砂,则可能堵塞表面缺陷的“开口”,难以定量的控制检测操作质量,多凭检测人员的经验、认真程度和视力的敏锐程度。

9 结语

渗透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和维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到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是评价工程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完整性、连续性的重要技术方法,也是实现质量管理、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透检测.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2] 李家伟,无损检测手册.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 渗透检测——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组织编写 胡学军主编.

第14篇:pcr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学》综述

PCR快速检测技术综述

1.前言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是肉眼能直接观察和判断;可从一根头发、一滴血、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过去几天几个星期才能做到的事情,用PCR几个小时便可完成。PCR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创举和里程碑。

该酶促反应最基本的3个环节是:[1]模板DNA的变性,即在94℃下模板双链DNA变为单链DNA;[2]引物与模板链的特异性复性;[3]引物链的延伸。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以来,定性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达到检测单个靶序列的水平、但实际工作中常需要定量检测标本中核酸,而不是某一特定序列存在与否,借助PCR对基因快速、敏感、特异而准确定量成为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定量PCR旨在评估样品中靶分子数,此测定可以是绝对的,如每微克样本中靶DNA的分子数;也可以是相对定量,即与设定的内参照或外参照比较而言。鉴于PCR方法主要有5个,即对PCR产物的直接定量、极限稀释法、靶基因与参照基因的同步扩增、竞争性PCR和荧光定量PCR[1]。这几种放啊各有利弊,对其选择取决于靶基因的特性、对PCR产量的期望值、对准确度的要求、需要相对还是绝对定量。

人类对于核酸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致力于研究基因的体外分离技术。但是,由于核酸的含量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DNA的体外操作。Khorana于1971年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但是,当时的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尚未成熟,对热具有较强稳定性的DNA聚合酶还未发现,寡核苷酸引物的合成仍处在手工、半自动合成阶段,这种想法似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1985年,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在高速公路的启发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发明了PCR技术,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PCR技术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从此,PCR技术得到了生命科学界的普遍认同,Kary Mullis也因此而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但是,最初的PCR技术相当不成熟,在当时是一种操作复杂、成本高昂、“中看不中用”的实验室技术。1988年初,Keohanog通过对所使用的酶的改进,提高了扩增的真实性。尔后,Saiki等人又从生活在温泉中的水生嗜热杆菌内提取到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使得PCR技术的扩增效率大大提高。也正是由于此酶的发现使得PCR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使该技术成为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分析的根本性基石。在以后的几十年里,PCR方法被不断改进:它从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发展到定量测定;从原先只能扩增几个kb的基因到目前已能扩增长达几十个kb的DNA片段。到目前为止,PCR技术已有十几种之多,例如,将PCR与反转录酶结合,成为反转录PCR,将PCR与抗体等相结合就成为免疫PCR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

目前从事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室和研究人员,几乎每天都在使用PCR,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分子生物学家没有使用过PCR。因此,PCR与分子克隆一样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常规方法,可用于达到以下目的:

[1] 扩增目的基因和鉴定重组子; [2]克隆基因;

[3]基因功能和表达调控的研究; [4]基因组测序; [5]制备单链模板; [6]致突变;

3.2.PCR在临床上的应用[2]

[1]在遗传学上的应用:人类的遗传性疾病是因为某一碱基序列发生了突变,使之缺失或形成某一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通过PCR结合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就可以从基因的水平对遗传性疾病进行分析。例如,血友病甲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凝血因子FVIII这是由于基因第14个外显子的第336位氨基酸的编码基因发生了突变,产生了一个新的PstI酶切点,因此可以使用PCR-RFLP对血友病进行诊断。PCR还可以用来检测遗传性耳聋和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2]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PCR已日益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研究以及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中。例如,差异显示PCR技术能针对不同肿瘤寻找其特异而敏感的标志物,并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疗效评估。另一方面,在使用普通放疗、化疗的同时可结合定量PCR技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以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此外,由于癌症的发生在一定意义上是单个细胞分子发生变化,因而可以使用单细胞PCR技术对癌症的发病机理进行研究。 [3]在基因分型中的应用:当进行器官移植时并须先组织配型工作,此时常应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多态性PCR(PCR-sequence specific oilgonucleotide polymorphism,PCR-SSOP)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进行分型,使移植成功率大大提高。此外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也可以用于对HLA的分型。 3.3.在法医学中的应用[3]

例如:最早应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PCR-RFLP来进行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目前发现在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和非编码序列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可以使用短串联重复PCR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使用PCR技术进行法医鉴定的优点是样品用量小并且适于对高度降解材料的检测。除刚才提到的之外,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PCR也可以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所以,综上所述,PCR的确是一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在它30多年的发展中衍生出了诸如PCR-RFLP、PCR-SSOP、VN-TR,以及免疫PCR、致突变PCR和定量PCR等十几种不同的技术方法。PCR技术可以为基因工程提供目的基因,并广泛地应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免疫配型、疾病诊断等方面。可以说,PCR已经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PCR技术会不断地得到扩充和完善,PCR技术也将4.相关检测技术 4.1.技术原理

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挎贝。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下也能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并设计引物做启动子,加入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

但是,DNA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失活,因此,每次循环都得加入新的DNA聚合酶,不仅操作烦琐,而且价格昂贵,制约了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现耐热DNA聚合同酶--Taq酶对于PCR的应用有里程碑的意义,该酶可以耐受90℃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活,不需要每个循环加酶,使PCR技术变得非常简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PCR技术得以大量应用,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4.2.工作原理

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 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4.3.工作步骤

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步:

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 2.退火(25℃-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最佳的活性)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 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 每一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既增加一倍。 现在有些PCR因为扩增区很短,即使Taq酶活性不是最佳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制完成,因此可以改为两步法,即退火和延伸同时在60℃-65℃间进行,以减少一次升降温过程,提高了反应速度 5.研究方案

医学检验大致可分为形态学、生物化学、血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几大类,其分别代表几代实验诊断技术。6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及半保留复制模式的出现,70年代基因重组及体外基因克隆技术、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使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85年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使医学界真正兴起了基因诊断技术热,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用于临床检验的PCR技术与经典的PCR反应在操作上稍有区别,有其自己的特色。一般在样品处理上,多采用非离子去污剂一次加热处理,这种方法对DNA纯化有限,但适应临床微量、快速的特点。另外PCR反应体系中各组成成份往往都预分装到反应管中,既减少操作者的工作强度而且也减少了污染的机会,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本公司率先研制并推出单管单人份的PCR诊断试剂,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些改进都不影响PCR效果,同样表现出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简便快捷等PCR最优秀的特征,在常见传染病、性病、肿瘤、遗传病、寄生虫病、优生优育、法医学等广泛领域中有相当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5.1研究方法

① 早期诊断,因为PCR扩增极其敏感,理论上可检出100CID/ml乙肝病毒的患者血清,在感染潜伏期即可被PCR法检出。

② 对低持续感染乙肝病人的诊断,有些乙肝病人体内的病毒长期低复制感染,血清病毒浓度极低,一般酶标试剂无法检出,可以用PCR法检出。

③ 疗效跟踪及病程判断,因为PCR能半定量检测乙肝病毒基因,是病毒是否存在及其数量多少的最直接指标。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血清或白细胞中病毒基因存在与否及其动态变化即能准确地了解病情。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清中的浓度很低,丙肝病毒的分离尚未成功。目前用于丙肝病毒检验的方法主要是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HCV抗体。由于HCV尚无法分离纯化,所以用于包被的抗原是人工合成肽或基因工程蛋白,这些人工抗原与天然病毒抗原有一定的区别,理论上是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同时血清中抗体的出现及动态变化与病人病情无线性相关关系。RT-PCR技术使这些困难得到解决。HCV是RNA病毒,需先将病毒RNA逆转录为cDNA(RT)后再进行PCR扩增,这种技术称之为逆转录-PCR(RT-PCR)。PCR敏感性高可以检测出血清中低浓度的病毒,了解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动态状况。RNA纯化要求严格,是RT-PCR的技术关键,本公司目前使用的高效基因释放剂,联合特异性固相基因吸附乳胶颗粒,对样本中的RNA进行分离纯化,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通常用于RNA→cDNA逆转录的酶大致可以分为二大类,即低温逆转录酶,如AMV/MLV逆转录酶,高温逆转录酶,如Tth酶。Tth酶在锰离子作用下,具有逆转录酶活性,Tth酶活性温度高,可以使核酸充分线性化,提高逆转录效率及特异性。Tth酶在镁离子的作用下,又具有DNA聚合酶活性,从而真正实现单管单酶单人份的扩增要求,这样就在不降低扩增敏感性的条件下,一步完成扩增,不仅简化操作,而且又减少污染,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国内本公司已采用这种技术推出单管单酶单人份的RT-PCR诊断试剂。丁型肝炎病毒是缺陷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协同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急性病人粪便样本中,戊型肝炎病毒也长期存在于血清中。在PCR检测时,需注意取材的合理性。在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中,另一类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是幽门螺旋杆菌(HP)所引起的胃炎、胃溃疡等。HP可以经口-口途经传播并定位于胃粘膜上皮细胞,早期表现为浅表性胃炎,可发展成为胃溃疡。我国胃炎发病率之高估计比乙型肝炎更严重,对HP的检测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对HP的检测可以用生化法测试尿素酶或用免疫法测试血清中对HP特异性抗体,也可对胃液、胃粘膜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PCR法检测HP非常敏感且特异性高,有研究发现可以从病人的唾液或口腔含漱液中检出HP.PCR法避免了取胃液及胃粘膜,减少病人痛苦, 5.2.技术路线

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是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DNA或RNA片段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可扩增RNA或cDNA、对起始材料质量要求低等优点。 5.3.所用仪器与材料

引物: PCR产物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引物链的特异性。由于存在同源序列,随意设计的引物链,其PCR产物在电泳分析时可能出现多条链,因此在设计引物链时应充分考虑引物特异性。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碱基,G+C含量为40- 60%,浓度0.1-1umol/L 。 TaqDNA聚合酶:浓度为1-4ul/100ul。TaqDNA聚合酶单位用量增长可能导致非特异DNA扩增 。 模板DNA:应避免混有任何蛋白酶、核酸酶、DNA聚合酶抑制剂及能结合DNA的蛋白酶。DNA摸板的制备方法有加热法、冻溶法、超声波粉碎法、碱变性法、SDS裂解法等多种。

4×dNTPs : dNTP储存液pH应为7.0,在反应体系中,4种dNTP的浓度应相同,每种dNTP的浓度以50-200 umol/L为宜。 缓冲液及其他成份:PCR反应体系中,一般采用Tris-HCl缓冲液。适宜的Mg2+浓度为高于dNTP总浓度0.2-2.5 mmol/L。

6.研究内容

PCR技术的出现对法医学的发展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法医物证如血斑、毛发、组织碎片等的确证,DAN多态性分析远比血清学或等方法确实可靠。早期DNA多态性分析主要使用Sou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1985年Jeffreys首先采用肌红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的串联重复序列作探针,从人的基因库中筛选出小卫量DNA,使用阿交法产生杂交图谱即DNA指纹。这一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这种方法仍受到样本量的限制,当样本DNA数量不足时或DAN严重降解则不能正常检出。且杂交技术常使用同位素杯记探针要求较镐的防护措施。PCR技术的出现,可以对极少量物证如一根毛发、一滴血液、极小精斑都可以进行分析。在人类基因组中有许多由10-15bp核心顺序构成的串联重复DNA序列,具有单位点特征的称为VNTR结构,多位点串联成为卫星DNA。 6.1.检测对象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可引起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不同系统相应的病变。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有肝炎、胃炎及肠道感染性疾病。引起肝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乙肝)、丙型肝炎病毒(丙肝),其它还有甲型肝炎病毒(甲肝)、丁型肝炎病毒(丁肝)、戊型肝炎病毒(戊肝)、庚型肝炎病毒(庚肝)等。这几种肝炎病毒中只有乙型肝炎病毒是DNA病毒,其余均为RNA病毒。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乙肝病人为世界乙肝病人总数的50%。[4]乙肝病毒经血液传播,病毒主要在肝细胞中增殖,也可以长期存留在骨髓细胞或外周血白细胞中。通常用PCR法检测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有报道用PCR法可以在泪液、乳汁、精液及血白细胞中检出乙肝病毒,这些发现提示其它传染途经存在的可能 6.2检测内容

PCR反应混合物经过循环扩增后,所需做的工作就是检测反应液中是否存在预期扩增产物及产物的特异性。目前已经发展了许多检测分析PCR扩增产物的方法。包括凝胶电泳、高压液相色谱、核酸探针杂交、探针捕获酶免疫分析、酶切图谱分析、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核酸序列分析。

PCR技术类型[5]

免疫PCR技术 原位PCR技术 不对称PCR技术 巢式PCR技术 反向PCR技术 逆转录PCR技术

复合PCR技术

彩色PCR技术

抗原捕获PCR技术 增敏PCR技术

酶标PCR技术

二温式PCR技术

锚定PCR技术

定量PCR技术

毛细管PCR技术

多重PCR技术

巢式或套式PCR技术 7.预期目标PCR 技术在大肠杆菌O157: H7检测中

(1)简单PCR: Meng等以eae基因5′末端附近一段688bp DNA片段为基础设计了一对引物,扩增产物为633bp的DNA片段。其退火温度为60℃-63℃, 应用煮沸法与基因释放法,大肠杆菌O157: H7检出限分别为25与38CFU/ml,检测时间为3h。 Thomas等用PCR扩增了slt基因片段。引物: 正链5′-(TTTACGATAGACTTCTCGAC)-3\', 反链5′-(CACATATAAATTATTTCGCTC)-3’

其PCR产物由凝胶电泳测定,检测时间为ld 。

徐建国等根据O157: H7 特有的hlyA、B基因序列设计了PCR引物,产物为338bp。

PCR技术在大肠杆菌O157: H7检测中 (2)多重PCR:由于鉴定O157: H7血清型不能仅仅依靠简单PCR,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多重PCR方法在大肠杆菌O157: H7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了研究。Meng等同时扩增了eae 上游基因片段、sitⅠ基因片段、sit Ⅱ基因片段,其长度分别为6

33、

210、484bp。此引物设计可有效区别O157: H7血清型与O55: H

7、O55: NM。Fratamico等在一个单一反应中同时扩增了eae基因、slt Ⅰ、Ⅱ的保守序列及60MDa质粒保守序列,其产物分别为108

7、2

27、2

24、166bp。严笠选用针对大肠杆菌O157: H7志贺样毒素Ⅰ、Ⅱ(SLT-Ⅰ、SLT-Ⅱ)和溶血素(Hly)基因的三对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检测12株不同来源的O157: H7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志贺菌15株。结果复合PCR方法较单一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12株O157: H7取得了稳定、可靠的阳性结果。能迅速、有效地与其它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志贺菌相鉴别。

PCR技术在大肠杆菌O157: H7检测中的应用 (3)原位PCR: kurokawa等不用培养过程,直接用原位PCR技术结合落射显微镜,在单细胞水平快速检测O157: H7 。

4.23SrRNA在大肠杆菌O157: H7分型、检测中

传统的细菌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细菌的形态学、代谢产物、酶活性和表面抗原等特征。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生物检测进入了基因时代,以核糖体核糖核酸序列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为微生物的鉴别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6]如16srRNA、23srRNA、

16-23srRNA区间序列分析等等,它完全不同于传统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和特异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葛忠源;荧光定量PCR检测DPV弱毒免疫鸭消化道和呼吸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及其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2] 徐焕宾,贲昆龙,曾涛,李劲光;检测HIV-1载量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J];中国病毒学;2001年02期

[3] 顾鸣,韩伟.复合PCR鉴定沙门菌的方法.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2003,13(2):154-157 [4] 冉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流行趋势.中国食品卫生杂志[J],1999,3:31-35 [5] 石岚;实时定量PCR检测IgH基因重排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6] 王颖.食品安全学技能训练.2010.10

第15篇:MT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无损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MT)

何建红

南京佳业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六月

技 术 工 作 总 结

我于2000年毕业于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后一直坚持自学,在2008年取得由湖南大学主考的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大专文凭。从2002年到2007年这五年里,我在广东华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茂名项目部工作,主要从事板材、管材入库检验中的无损检测工作部分以及压力管道安装无损检测。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海南赛福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化工设备安装的无损检测管理工作。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任岳阳市长达无损检测有限公司南宁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参与了上十台1000M3以上球形储罐的超声、磁粉检测工作。2009年9月至今任南京佳业检测工程有限公司UT检测责任师,全面参与了扬子-巴斯夫二期A3区的RT检验和公司的UT检测质量管理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不忘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利用一切机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学习,专业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积累了一些射线检测的工作经验。

下面就我在10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定期开罐检验时,用浮排代替脚手架时,做罐内表面磁粉检测方面的技术认识进行一些总结,恳请老师指导。

一、背景概述

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用3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即使是安全状况等级最好的压力容器,一般每6年也要进行一次全面检验。而每次全面检验,置换、清洗、喷砂除油漆、搭脚手架等等,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罐内脚手架的搭设,由于下人孔离地面的高度不大,搭设脚手架的钢管进出很不方便,再加

共3页,第1页 上人孔比较小(φ500左右),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一起工作,所以搭设罐内脚手架的劳动强度特别大、工期也拖得比较长、成本自然也低不了。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企业建议用浮排代替脚手架做罐内表面的检测,具体方案是:开罐后,检验人员进入罐内将下极板和不用搭设脚手架能检测到的位置检测完,然后将搭设浮排的材料从下人孔送入罐内,在罐内搭建好浮排,然后封闭下人孔,向罐内注水,使浮排上浮,等浮排上升到预定位置后停止注水,检验人员从上人孔顺绳索悬梯下到浮排上,划动浮排绕罐壁一周进行检测,检测完后,检验人员撤离,再次向罐内注水,如此反复直至全部检验工作完成。

二、面对的问题

以上建议方案是很好的解决了罐内搭设脚手架的问题,但是却给检测带来了不方便。首先是检验人员安全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方面也带来了挑战。比如:环境潮湿对用电安全带来了隐患、罐内表面凝结水汽,无法使用反差增强剂、人员有可能落水、下人孔封闭通风不好,罐内空气质量差等等。

三、问题的解决

1、为了防止人员落水,浮排必须搭建护栏,浮排的浮力必须最够大,人员穿救生衣,系救生索,且浮排应由有丰富驾船经验并熟悉水性的人员操控,在球罐的中轴线(上下人孔连线)上有固定浮排的管或钢丝绳。

2、每次进罐检验之前必须测试罐内空气质量,只有空气质量达标才能进入。在上人孔加装强制送风装置并用软管将风送到接近水面的位置,所有进罐人员必须带防尘口罩。上人孔设专人监护,进罐和出罐必须记录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

3、引入罐内的电源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开关,在罐内应使用的防暴打磨机,罐内电缆不得有接头。

4、磁粉探伤机使用CDX-Ⅲ型磁粉探伤机,交叉磁轭,并且磁粉探伤机主机也放在罐外,主机与交叉磁轭之间的连接电缆必需加长到可以检测到

共3页,第2页 罐最下层的长度,对于1000M3球罐此电缆长度最好大于16米。由于电缆加长了,电阻随之加大,通过磁轭的电流会减小,提升力也会随之减小,所以,用于此检测方案的磁粉探伤机必须定制。

5、对于罐内表面凝结水汽,无法使用反差增强剂,顾不管罐体材质如何,罐内表面检测最好使用荧光磁粉探伤,荧光磁粉探伤所用的黑光灯电源线也要更换成较长的电缆,以便从罐外插座取电。

以上总结,由于本人工作经验的局限性,肯定有不全不深之处,请老师多多指正。我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多向老师和同行们请教,吸取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上一个新台阶。

共3页,第3页

第16篇:MT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无损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MT) 何建红

南京佳业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六月 技术工作总结

我于2000年毕业于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后一直坚持自学,在2008年取得由湖南大学主考的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大专文凭。从2002年到2007年这五年里,我在广东华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茂名项目部工作,主要从事板材、管材入库检验中的无损检测工作部分以及压力管道安装无损检测。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海南赛福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化工设备安装的无损检测管理工作。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任岳阳市长达无损检测有限公司南宁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参与了上十台1000M3以上球形储罐的超声、磁粉检测工作。2009年9月至今任南京佳业检测工程有限公司UT检测责任师,全面参与了扬子-巴斯夫二期A3区的RT检验和公司的UT检测质量管理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不忘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利用一切机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学习,专业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积累了一些射线检测的工作经验。

下面就我在10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定期开罐检验时,用浮排代替脚手架时,做罐内表面磁粉检测方面的技术认识进行一些总结,恳请老师指导。

一、背景概述

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用3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即使是安全状况等级最好的压力容器,一般每6年也要进行一次全面检验。而每次全面检验,置换、清洗、喷砂除油漆、搭脚手架等等,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罐内脚手架的搭设,由于下人孔离地面的高度不大,搭设脚手架的钢管进出很不方便,再加上人孔比较小(φ500左右),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一起工作,所以搭设罐内脚手架的劳动强度特别大、工期也拖得比较长、成本自然也低不了。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企业建议用浮排代替脚手架做罐内表面的检测,具体方案是:开罐后,检验人员进入罐内将下极板和不用搭设脚手架能检测到的位置检测完,然后将搭设浮排的材料从下人孔送入罐内,在罐内搭建好浮排,然后封闭下人孔,向罐内注水,使浮排上浮,等浮排上升到预定位置后停止注水,检验人员从上人孔顺绳索悬梯下到浮排上,划动浮排绕罐壁一周进行检测,检测完后,检验人员撤离,再次向罐内注水,如此反复直至全部检验工作完成。

二、面对的问题

以上建议方案是很好的解决了罐内搭设脚手架的问题,但是却给检测带来了不方便。首先是检验人员安全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方面也带来了挑战。比如:环境潮湿对用电安全带来了隐患、罐内表面凝结水汽,无法使用反差增强剂、人员有可能落水、下人孔封闭通风不好,罐内空气质量差等等。

三、问题的解决

1、为了防止人员落水,浮排必须搭建护栏,浮排的浮力必须最够大,人员穿救生衣,系救生索,且浮排应由有丰富驾船经验并熟悉水性的人员操控,在球罐的中轴线(上下人孔连线)上有固定浮排的管或钢丝绳。

2、每次进罐检验之前必须测试罐内空气质量,只有空气质量达标才能进入。在上人孔加装强制送风装置并用软管将风送到接近水面的位置,所有进罐人员必须带防尘口罩。上人孔设专人监护,进罐和出罐必须记录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

3、引入罐内的电源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开关,在罐内应使用的防暴打磨机,罐内电缆不得有接头。

4、磁粉探伤机使用CDX-Ⅲ型磁粉探伤机,交叉磁轭,并且磁粉探伤机主机也放在罐外,主机与交叉磁轭之间的连接电缆必需加长到可以检测到罐最下层的长度,对于1000M3球罐此电缆长度最好大于16米。由于电缆加长了,电阻随之加大,通过磁轭的电流会减小,提升力也会随之减小,所以,用于此检测方案的磁粉探伤机必须定制。

5、对于罐内表面凝结水汽,无法使用反差增强剂,顾不管罐体材质如何,罐内表面检测最好使用荧光磁粉探伤,荧光磁粉探伤所用的黑光灯电源线也要更换成较长的电缆,以便从罐外插座取电。

第17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总结 第一章概述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检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一、传感器的组成

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①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以确定关系输出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力矩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②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电阻,电感,电容)及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③基本转换电路是将该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

二、传感器的分类

1、按被测量对象分类

(1)内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内部的位置,速度,力,力矩,温度以及异常变化。(2)外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的外部环境状态,它有相对应的接触式(触觉传感器、滑动觉传感器、压觉传感器)和非接触式(视觉传感器、超声测距、激光测距)。

2、传感器按工作机理

(1)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某种性质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主要有:光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 (2)结构型传感器是利用物理学中场的定律和运动定律等构成的(主要有①电感式传感器;②电容式传感器;③光栅式传感器)。

3、按被测物理量分类

如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移,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

4、按工作原理分类主要是有利于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

5、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 (1)无源型:不需外加电源。而是将被测量的相关能量转换成电量输出(主要有:压电式、磁电感应式、热电式、光电式)又称能量转化型;

(2)有原型:需要外加电源才能输出电量,又称能量控制型(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

6、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 (1)开关型(二值型):是“1”和“0”或开(ON)和关(OFF);

(2)模拟型:输出是与输入物理量变换相对应的连续变化的电量,其输入/输出可线性,也可非线性;

(3)数字型:①计数型:又称脉冲数字型,它可以是任何一种脉冲发生器所发出的脉冲数与输入量成正比;②代码型(又称编码型):输出的信号是数字代码,各码道的状态随输入量变化。其代码“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

三、传感器的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

1、传感器的特性主要是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有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当传感器的输入量为常量或随时间作缓慢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叫静态特性,简称静特性。

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有线性度,敏感度,重复性等。

3、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称为动态特性,简称动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取决于传感器的本身及输入信号的形式。传感器按其传递,转换信息的形式可分为①接触式环节;②模拟环节;③数字环节。评定其动态特性:正弦周期信号、阶跃信号。

4、传感器的主要性能要求是:1)高精度、低成本。2)高灵敏度。3)工作可靠。4)稳定性好,应长期工作稳定,抗腐蚀性好;5)抗干扰能力强;6)动态性能良好。7)结构简单、小巧,使用维护方便等;

四、传感检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传感检测技术是一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猛发展的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

2、作用:能够进行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等功能。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加工中心(MC)、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

五、基本特性的评价

1、测量范围:是指传感器在允许误差限内,其被测量值的范围;量程:则是指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

2、过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在不引起传感器的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条件下,传感器允许超过其测量范围的能力。过载能力通常用允许超过测量上限或下限的被测量值与量程的百分比表示。

3、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量Y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X之比。

4、灵敏度表示传感器或传感检测系统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越高,传感器所能感知的变化量越小,即被测量稍有微小变化,传感器就有较大输出。K值越大,对外界反应越强。

5、反映非线性误差的程度是线性度。线性度是以一定的拟合直线作基准与校准曲线作比较,用其不一致的最大偏差△Lmax与理论量程输出值Y(=ymax—ymin)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6、稳定性在相同条件,相当长时间内,其输入/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能力,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和环境。

7、温度影响其零漂,零漂是指还没输入时,输出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长期使用会产生蠕变现象。

8、重复性:是衡量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分散范围小,重复性越好)

9、精确度:简称精度,它表示传感器的输出结果与被测量的实际值之间的符合程度,是测量值的精密程度与准确程度的综合反映。

10、分辨力是指传感器能检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11、动态特性:反映了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动态量的响应特性,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必须在所测频率范围内努力保持不失真测量条件。一般地,利用光电效应、压电效应等物性型传感器,响应时间快,工作频率范围宽。

12、环境参数:指传感器允许使用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环境压力、环境振动和冲击等引起的环境压力误差,环境振动误差和冲击误差。

六、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1、标定(计量学称之为定度)是指在明确传感器输入/输出变换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某种标准器具产生已知的标准非电量(或其它标准量)输入,确定其输出电量与其输入量之间的过程。

2、校准是指传感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或搁置一段时间再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能参数进行复测或作必要的调整与修正,以确保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3、标定系统的组成:①被测非电量的标准发生器;②待标定传感器;③它所配接的信号调节显示、记录器等。

4、静态标定是给传感器输入已知不变的标准非电量,测出其输出,给出标定方程和标定常数,计算其灵敏度,线性度,滞差,重复性等传感器的静态指标。

5、传感器的静态标定设备有力标定设备,压力标定设备,温度标定设备等。

6、对设备要求:①具有足够的精度;②量程范围应与被标定传感器的量程相适应;③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能适应多种环境。

7、传感器的动态标定的目的是检验测试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8、动态标定指标是通过确定其线性工作范围,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阶跃响应曲线,来确定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范围,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时间常数,阻尼比,固有频率等。

9、常用的标准动态激励设备有激振器、激波管、周期与非周期函数压力发生器;(其中激振器可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10、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⑴开发新型传感器。⑵传感检测技术的智能化。⑶复合传感器⑷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

11、开发新型传感器:①利用新材料制作传感器;②利用新加工技术制作传感器;③采用新原理制作传感器。

12、传感检测技术的智能化:传感检测系统目前迅速地由模拟式、数字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功能:①自动调零和自动校准;②自动量程转换;③自动选择功能;④自动数据处理和误差修正;⑤自动定时测量;⑥自动故障诊断。 第二章位移检测传感器

1、移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两种,测量位移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法,光测法,电测法。

2、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参量型位移传感器,发电型位移传感器,大位移传感器。

一、参量型位移传感器

1、参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电参数,即电阻,电容或电感等。

2、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电阻值取决于材料的几何尺寸和物理特征,即R=p L/S (1)电位计由骨架、电阻元件、电刷等组成;

(2)电位计优点:结构简单,输出信号大,性能稳定,并容易实现任意函数关系,缺点:是要求输入量大,电刷与电阻元件之间有干摩擦,容易磨损,产生噪声干扰。

3、⑴线性电位计的空载特性:Rx=RX/L=KrX(Kr——电位计的电阻灵敏度)。电位计输出空载电压为Uo=UiX/L=KuX(Ku——电位计的电压灵敏度) ⑵非线性电位计空载特性:其电阻灵敏度Kr=DR/Dx,电压灵敏度Ku=Duo/Dx

4、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位移引起的应变元件产生的应变,经后续电路变换成电信号,从而测出被测位移。

5、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是利用电容量的变化来测量线位移或角位移的装置。

(1)变极距型的电容位移传感器: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电容变化与极距变化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其它两种类型的位移传感器具有比较好的线性,但敏度比较低。

(2)变极板面积型电容位移传感器:用于线位移测量,也可用于角位移测量。

(3)变介质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用于位移或尺寸测量的改变介质型电容位移传感器,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但也有输入/输出呈非线性关系。

(4)容栅式电容位移传感器是在面积型电容位移传感器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可分为长容栅和圆容栅。(特点:因多极电容及平均效应,分辨力高,精度高,量程大对刻划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可有所降低,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传感器。

6、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绝缘和屏蔽

(1)若绝缘材料性能不佳,绝缘电阻随环境温度和湿度而变化,还会使电容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产生缓慢的零位漂移; (2)绝缘材料应具有高的绝缘电阻、低的膨胀系数、几何尺寸的长期稳定性和低的吸潮性; (3)通常对电容位移传感器及其引线采取屏蔽措施,即将传感器放在金属壳内,接地应可靠;

(4)可以消除不稳定的寄生电容,还可以消除外界静电场和交变磁场的干扰。

7、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位移转化为自感L,互感M的变化,并通过测量电感量的变化确定位移量。主要类型有自感式、互感式\'、涡流式和压磁式。输出功率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1)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原理:缠绕在铁心的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产生磁通,形成磁通回路。

为了提高自感位移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增大特性的线性度,实际用的传感器大部分都作为差动式

改善其性能考虑的因素有:1)损耗问题,2)气隙边缘效应的影响,3)温度误差,4)差动式电感位移传感器的零点剩余电压问题。

(2)互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范围最大):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基本结构原理与常用变压器类似,故称为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3)涡流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电涡流效应将被测量变换为传感器线圈阻抗Z变化的一种装置。只要分为高频反射和低频透射两类。

二、发电型位移传感器

1、发电型位移传感器(压电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源性参量。

2、压电式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位移量转换为力的变化,然后利用压电效应将力的变化转换为点信号。

三、大位移传感器

1、磁栅式位移传感器是根据用途可分为长磁栅和圆磁栅位移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磁头分动态和静态。

2、当磁头不动时,输出绕组输出一等幅的正弦或余弦电压信号,其频率仍为励磁电压的频率,其幅值与磁头所处的位置关系。当磁头运动时,幅值随磁尺上的剩磁影响而变化。

4、光栅式位移传感器有测量线位移的长光栅和测量角位移的圆光栅。其性质:光栅移动方向与莫尔条纹移动方向垂直。

5、两块光栅作为一个标尺光栅(不动的)和一个指示光栅(动的),标尺光栅是一个长条形光栅,光栅长度由所需量程决定。

6、莫尔条纹的性质:①当两个光栅沿刻线垂直方向相对移动时,莫尔条纹相对栅外不动点沿着近似垂直的运动方向移动,光栅移动一个栅距W,莫尔条纹移动一个条纹间距B;②光栅运动方向改变,莫尔条纹的运动方向也作相应改变;③光栅条纹的光强度随条纹移动按正弦规律变化。

7、感应同步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线位移和角位移转换成点信号的一种装置。根据用途,可将感应同步器分为直线式和旋转式两种,分别用于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

原理:当滑块的两相绕组用交流电励磁时,由于电磁感应,在定尺的绕组中会产生与励磁电压同频率的交变感应电动势E。当滑尺相对定尺移动时,滑尺与定尺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改变了通过定尺绕组的磁通,从而改变了定尺绕组中输入的感应电动势E。

根据对滑尺的正、余弦绕组供给励磁电压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鉴相和鉴幅型测试系统。 特点:①精度较高,对环境要求低,可测大位移;②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维护简单,寿命长;③对局部误差有平均化作用。)

8、激光式位移传感器结构由:激光器、光学元件、光电转换元件组成激光测试系统,将被测位移量转化成电信号。(特点:精度高,测量范围大、测试时间短、非接触、易数字化、效率高。)

9、激光干涉测长技术用途:①精密长度测量(磁尺、感应同步器、光栅检定);②精密机床位移检测与校正;③集成电路制作中的精密定位。

10、常用的激光干涉测长传感器:①单频激光干涉传感器;②双频激光干涉传感器。 第三章力、扭矩和压力传感器

一、测力传感器

1:测量力的传感器多为电气式,根据转换方式分为参量型和发电型。参量型测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发电型测力传感器有压电式,压磁式。

2:电阻式应变测力传感器原理是将力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作用下产生应变,利用贴在弹性元件上应变片将应变转换成电阻的变化,然后利用电桥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在送入测量放大电路测量。 弹性元件:(1)柱型弹性元件;(2)薄壁环型弹性元件;(3)梁型弹性元件:悬臂梁式、两端固定梁式。

3、应变片是非电量电测中一种常见的转换元件。,由于应变片使用简单,测量精度高,体积小,动态响应好,应用广。

4、金属丝的作用是感受机械试件的应变变化,称为敏感栅。

5、对金属丝的要求:(1)具有较高的电阻系数(单位长度的电阻要大);(2)具有尽可能大的电阻应变灵敏度系数;(3)具有较小的温度系数;(4)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以便得到较宽的应变测量范围;(5)良好的加工性和焊接性;(6)对铜的热电动势要小。

6、底基的作用:是将试件的应变准确地传给敏感栅,所以底基应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较高的绝缘电阻,良好的抗湿抗热性能。(常用底基:纸基、胶基、玻璃纤维布基)

纸基制作简单,价格便宜,比较柔软,易于粘贴,应变极限打,但耐潮湿性和耐热性差。 胶基比纸基更柔软,且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较高的弹性,耐热和耐潮湿性都较好,

7、箔式电阻应变片:敏感栅是用(3~5)um厚的金属箔粘于胶基上,用光刻技术加工成需要的形状。优点:(1)金属箔很薄,因而所感受的应力状态与试件表面的应力状态更接近;(2)箔式敏感栅面积大,散热条件好,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灵敏度较高,输出信号功率比较大,为丝式电阻应变片的100~400倍;(3)箔式敏感栅的尺寸可以做的很准确,基长可以很短,并能制成任意形状,从而可扩大使用范围;(4)便于成批生产。

缺点:生产工序复杂,引线的焊点采用锡焊,不适于在高温环境中测量,另外价格比较高。

8、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

(1)压阻效应是指固体受到应力作用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这就叫压阻效应。

(2)优点:半导体应变片横向效应小,其横向灵敏度几乎为零;机械滞后小,可制成小型和超小型片子。

(3)缺点:应变灵敏系数的离散性大,机械强度低,非线性误差大,温度系数大,使用于需要大信号输出场合。

9、应变片的布置和接桥方式:电桥又单臂、双臂、四臂工作方式(平衡条件U。=0 R1R3=R2R4) 工作方式

单臂

双臂

四臂

应变片所在位置

R1

R1,R2

R1,R2,R3,R4

输出电压Uo

1/4UiKε

1/2UiKε

UiKε

10、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而工作的。压电效应有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1)正压电效应是当某些晶体沿一定方向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在其相应的两个相对表面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电荷的极性取决于变形的形式。 (2)逆压电效应是当某些晶体的极化方向施加外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当外电场撤去后,变形也随之消失。

电压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应尽可能的高。 压电式力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晶体的纵向和剪切向压电效应。(单分量和多分量) 电荷放大器的选择:要求电荷放大器输入阻抗高于1012Ω,低频响应为0.001Hz

13、压磁效应是在机械力作用下,铁磁材料内部产生应力变化,使磁导率发生变化,磁阻相应也发生的现象。外力是拉力时,在作用力方向铁磁材料磁导率提高,垂直作用力方向磁导率降低;作用力为压力时,则反之

14、压磁式力传感器工作原理是根据压磁效应原理,当在一次侧绕组通过交变励磁电流时,铁心中产生磁场,由于压磁元件在未受力时各向同性,磁力线呈轴对称分布。

15、压磁式力传感器结构主要是由压磁元件,弹性机架,基座和传力钢球等组成。

二、扭矩传感器

1、电阻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轴类零件受扭矩作用时,在其表面产生切应变,此应变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集流环按工作原理分类:电刷-滑环式、水银式、感应式。)

2、压磁式扭矩仪又叫磁弹式扭矩仪工作原理是根据磁弹效应,受扭矩作用的轴的导磁性发生相应变化,即磁导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线圈的感抗变化,通过测量电路测量感抗的变化可确定扭矩。

3、电容式扭矩测量仪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结构,将轴受扭矩作用后的两端相对转角变化变换成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相对有效面积的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来测量扭矩。其最要优点是灵敏度高,测量时它需要集流装置传输信号。

4、光电式扭矩测量仪:这种扭矩传感器的工作转速为(100~800)r/min,测量精度为1%。

5、钢弦式扭矩传感器是将扭矩转换成钢弦固有频率变化进行工作。(优点:抗干扰能力强,允许导线长达几百米到几千米,测量精度可达±1%。)

三、压力式传感器

1、弹性式压力传感元件有:波登管、膜片和波纹管三类。

2、电量式压力计是用各种传感器或测量元件将压力变换成电量或电参数,再经后接相应的测量电路进一步变换,最后由显示或记录仪显示或记录下来,以实现压力测量的装置。常用的测压力系统所用的传感器有电容式,电感式,电阻式,涡流式,压电式。

(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将压力转换成电容的变化,经电路变换成电量输出。其特点是灵敏度高,适合测量微压,频响好,抗干扰能力较强。

(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应变片将弹性元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转换成电量的变化。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测量范围宽,从几帕到500MPa,频响高,同时耐压,抗振,应用广泛。

(3)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阻效应将压力变换成电阻的变化实现压力测量。其特点是频响宽,动态响应快,测量范围从几Pa到三亿Pa,适用于爆炸,冲击压力的测量。

(4)电感式压力传感器是将压力变化转换成电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再将电感变化转换成电量实现压力测量。其特点是频响低,使用于静态或变化缓慢压力的测试。

(5)涡流式压力传感器属于电感式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它是利用涡流效应将压力变换成线圈阻抗的变化,再经测量电路转换成电量。它有良好的动态特性,适合在爆炸等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如测量冲击波。

(6)霍尔式压力传感器结构原理是波登管在压力作用下其末端产生位移,带动了霍尔元件在均匀梯度的磁场中运动。由于波登管的频响较低,适用于静态或变化缓慢压力的测量。 (7)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压力通过膜片或活塞,压块作用在晶片上,晶片上是产生了电荷,经后接放大器的变换,由显示或记录仪器显示或记录,实现对压力的测量。其特点是具有频响宽,可测压力范围大,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可测多向压力等特点,应用广泛,适用于测动态力和冲击力,但不适于测静态力。 第四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一、速度传感器

1、测速发电机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用于测量和自动调节电机转速的一种传感器。它由绕组的定子和转子构成。

2、根据励磁电流的种类,测速发电机分为直流测速发电机(电磁式和永磁式两种)和交流测速发电机两类。

3、在实际应用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测速发电机的主要要求有:①输出电压对转速应保持较精准的正比关系。②转动惯量要小。③灵敏度要高,即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对转速的变化反应要灵敏。

(1)直流测速发电机是一种微型直流发电机。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恒定磁场中,旋转的电枢绕组切割磁通,并产生感应电动势,而后测速的发电机。

(2)空载时,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电枢感应电动势相等,因而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

负载时,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应比空载时小,这是电阻rs(中枢绕组)的电压降造成的。

(3)直流测速电动机在理想情况下系数Ce和C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C=Ce/(1+Rs/Rl),Vcf=CeN/(1+Rs/Rl).

(3)直流测速电动机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①有负载时,电枢反映去磁作用的影响,使输出电压不再与转速成正比,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在定子磁极上安装补偿绕组,或使负载电阻大于规定值。 ②电刷接触降压的影响,这是因为电刷接触电阻是非线性的,即当电机转速较低,相应的电枢电流较小时接触电阻较大,从而使输出电压很小,只有当转速较高,电枢电流较大时,电刷压降才可以认为是常数,为了减小电刷接触压降的影响,即缩小不灵敏区,应采用接触压降较小的铜-石墨电极或铜电极,并在它与换向器相接触的表面上镀银。

③温度影响,这是因为励磁绕组中长期流过电流易发热,其电阻值也相应增大,从而使励磁电流减小的缘故,在实际使用中可在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绕组回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值较大的附加电阻,在接到励磁电源上。

4、交流测速电动机可分为永磁式,感应式和脉冲式三种。交流测速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定子,转子齿槽相互的位置的变化,使输出绕组中的磁通产生脉冲,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工作原理称为感应子式发电机原理。

5、线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一个绕有N匝的线圈作垂直于磁场方向相对运动时,线圈切割磁力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6、陀螺式角速度传感器分为:转子陀螺、压电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

(1)转子陀螺式角速度传感器是一种惯性传感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但有机械活动部件,被测角速度范围±30°~120°/s,质量较大,成本高,寿命低。

(2)压电陀螺式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工作,分:振梁型、双晶片型、圆管型。

(3)光纤陀螺式:具有无机械传动部件、无需预热时间、对加速度不敏感、动态范围宽、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点。

7、霍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霍尔元件组成的传感器,在被测物上粘有多对小磁钢,霍尔元件固定于小磁钢附近,当被测物转动时,每当一个小磁钢转过霍尔元件,霍尔元件输出一个相应的脉冲,测得单位时间内的脉冲个数,即可得被测物的转速和角速度。

8、电涡流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传感器靠近在被测物上设定的等距标记安装,当被测物转动时,传感器输出频率与转速成正比的信号。

9、半导体硅流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依据发热体与放置发热体的流体介质的热导率与流体流速相关原理制成的。

二、加速度传感器

1、常用加速度传感器的种类有压电式,应变式,磁致伸缩式。

2、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范围广、动态范围宽、灵敏度高,故应用较为广泛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可构成不同使用要求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来制作的。

常用的三种原理结构式压缩型,剪切型,弯曲型。其特点是它可以作得很小,重量很轻,对被测机构的影响就小,压电传感器的内阻抗很高,输出的能量很微小,要在接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放大器有两种是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输出电压与电缆分布电容无关。一般加速度传感器的尺寸越大,其固有频率越低

3、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经过质量-弹簧惯性系统将加速度转换为力,再将力作用于弹性元件,从而将力转换为应变,通过测量应变可以测量加速度。第五章视觉、触觉传感器

1:视觉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有三种:①进行位置检测。②进行图像识别③进行物体形状,尺寸缺陷的检测。

2:视觉传感器(以光电变换为基础)的组成及各组成环节的作用? (1)照明部:为了从被测物体得到光学信息而需要照明,是充分发挥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条件。 (2)接受部:由透镜和虑光片组成,具有聚成光学图像或抽出有效信息的功能。 (3)光电转换部:将光学图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

(4)扫描部:将二维图像的电信号转换为时间序列的一维信号。 在机器人领域,几乎都是采用工业电视摄像机作为视觉传感器。

3:光电式摄像机是由接收部分,光电转换部分和扫描部分组成的二维视觉传感器。

4:固体半导体摄像机原理是由许多光电二极管组成阵列,作为摄像机的感光部分以代替光导摄像管。它是由摄像元件(CCD),信号处理电路,驱动电路和电源组成。摄像元件(CCD)是一种MOS行晶体开光集成电路。

5:二维CCD摄像元件的构成主要有隔行传送方式和帧传送方式两种。

6:激光式视觉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激光作为定向性高密度光源的视觉传感器构成的,这种传感器用作激光扫描器来识别商品上的条形码。

7:红外图像传感器原理是把波长(2~20)um的红外光图像变换成如同电视图像的时序扫描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它通常由红外敏感元件和电子扫描电路组成。 8:人工视觉(机器视觉):使用机器的自动化刀法实现类似人类视觉的功能。

人工视觉系统的硬件构成一般由图像输入,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和图像输出四个系统构成。各部件的用途是(1)图像输入是通过视觉传感器将对象物体变成二维或三维图像,再经光电变换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通过扫描采样将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素,再把表示各个像素信息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2)图像处理是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前处理),以滤去干扰,噪声,并作几何,色彩方面的校正,以提高信噪比。目的是改善图像质量,以利于进行图像识别。(3)图像存储是把表示图像各个像素的信息送到存储,以备调用。图像的信息量大。(4)图像输出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要求瞬时知道处理结果,以及计算机用对话形式进行处理的显示终端,该类称为软拷贝。(另一类是可长时间保存结果,称为硬拷贝。 9:物体图像信息的输入识别物体前先将物体的有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被输入的信息主要有明亮度信息,颜色信息和距离信息。 10:图像处理的方法有微分法和区域法。

10:接触觉传感器最早是微动开关。它工作范围宽,不受电,磁干扰,简单,易掌握,成本低,但响应速度低,动作压力高。原理:它们都是通过在一定接触力下,切换通—断状态,输出高或低的电平信号,以表示是否发生接触。

11:硅橡胶触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硅橡胶与金属电极对置,接触,硅橡胶受压其电阻值就改变,当金属电极受力压硅橡胶时,输出电压相应变化。 12:压觉传感器定义通过高密度配置这种传感器,可以获得同物体接触时各部分不同的压力,将该压力变换成相应处的电压信号,可以获得关于物体形状的信息。特点:动作准确,精度高,缺点是体积大,不能高密度配置。 13:滑动觉传感器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手指把持面与操作对象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实现实时控制指部的夹紧力。 第六章温度传感器

1:温度代表物质的冷热程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测量温度的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2:接触式的特点是感温元件与被测对象直接物理接触,进行热传导。

3:非接触式的特点是感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不物理接触,而是通过热辐射进行热传递。 4: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属于接触式热电动势型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热电效应。 热点效应:当两种不同金属导体两端相互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闭合电路时,由于两个接触点温度T\'和T0不同,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动势,并有电流通过,这种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5: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组成。

6:接触电动势是由于两种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在接触处形成的电动势。 7:温差电动势是在同一根导体中由于两端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动势。 中间导体定律: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当引入第三个导体时,只要保持其两端温度相同,则对总热电动势无影响,这一结论被称为中间导体定律

8:热电偶通常由热电极,绝缘材料,接线盒和保护套组成。 9:热电偶可分为:(1)普通热电偶:主要用于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温度。 (2)铠装热电偶(缆式热电偶):特点是测量结热容量小,热惯性小,动态响应快,挠性好,适用于普通热电偶不能测量的空间温度。

(3)薄膜热电偶:主要用于测量固体表面小面积瞬时变化的温度,特点是热容量小,时间常数小,反应速度快。

(4)并联热点偶:它是把几个同一型号的热电偶的同性电极参考端并联在一起。适用于测量平均温度。

(5)串联热电偶:(热电堆)

10:热电偶参考端电位补偿法有:恒温法,温度修正法,电桥补偿法,冷端补偿法,电位补偿法。

11:电位补偿法是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一个自动补偿的电动势。 12:热电阻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式和热敏电阻式。

13:金属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是电阻体,电阻体是由金属导体构成的。

14:热电阻的结构主要由不同材料的电阻丝绕制而成,为了避免通过交流电时产生感抗,或有交变磁场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在绕制时采用双线无感绕制法。 15: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是对温度非常敏感的热敏电阻,所用材料是陶瓷半导体,其导电性取决于电子-空穴的浓度。其特点是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比金属热电阻大,体积小,重量轻,很适用于小空间温度测量,它的热惯性小,反应速度快,适用于测量快速变化的温度。

16: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采用热辐射和光电检测的方法。其工作机理是当物体受热后,电子运动的动能增加,有一部分热能转变为辐射能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当温度较低时,辐射能力很弱;当温度较高时,辐射能力很强。 17: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全辐射式温度传感器,亮度式温度传感器和比色式温度传感器。 18:全辐射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体的全光谱范围内总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测量温度。特点是适用于远距离,不能直接接触的高温物体,其范围是(100~2000度) 19:亮度式温度传感器利用物体的单色辐射亮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并以被测物体光谱的一个狭窄区域内的亮度与标准辐射体亮度进行比较来测量温度。特点是量程较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一般用于测量(700~3200度)范围的浇铸。轧钢,锻压,热处理时的温度。 20:比色温度传感器以测量两个波长的辐射亮度之比为基础。特点是用于连续自动检测钢水,铁水,炉渣和表面没有覆盖物的高温物体温度,其量程为(800~2000)度,测量精度为0.5%。它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宽,测量温度接近于实际值。 21: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以半导体P-N结的温度特性为理论基础的。是利用晶体二极管与晶体三极管为感温元件。采用半导体二极管作温度传感器,有简单,价廉的优点,用它可制成半导体温度计,测量范围在(0~50)度。用晶体三极管制成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较宽在(-50~150)度之间,因而用于工业,医疗等领域的测量仪器或系统。都还有很好的长期稳定性

第七章气敏、湿度、水份传感器

一、气敏传感器

1:气敏传感器是一种将检测到的气体成分和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2:气敏元件的工作机理是吸附效应。半导瓷气敏电阻值将随吸附气体的数量和种类而改变。 3:如果材料的功函数大于吸附分子的离解能,吸附分子将向材料释放电子而成为正离子吸附。氧气和氮氧化合物倾向于负离子吸附,称为氧化型气体。

4:氢气,CO碳氢化合物和酒类倾向于正离子吸附,称为还原型气体。

5:半导瓷气敏元件与半导体单晶体相比,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对气体浓度变化响应快,即使在低浓度下灵敏度也很高等优点,故可用于制作多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气敏元件。其缺点是稳定性差,老化较快。

6:常用气敏元件的种类按其结构可分为:烧结型,薄膜型和厚膜型。 7:(1)烧结型器件的一致性较差,机械强度也不高,但它价格便宜,工作寿命较长,应用广泛。(2)薄膜型气敏元件(如氧化锡,ZnO气敏性最好)为物理性附着系统,器件之间的性能差异仍较大。(3)厚膜气敏元件的一致性较好,机械强度高,适于批量生产。

8:气敏元件的几种应用实例有:①气敏电阻检漏报警器。②矿灯瓦斯报警器。③一氧化碳报警器。④煤气传感器。它可分为半导式和接触燃烧式。

二、湿度传感器

9:湿敏元件是利用湿敏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导致本身电阻值发生变化的原理制成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体积小,寿命长,可以进行遥测和集中控制。

10:湿度是指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量。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11:绝对湿度是指一定大小空间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 12:相对湿度是指为某一被测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蒸气压比值的百分数,这是一个无量纲值。

13:氯化锂湿敏电阻式利用吸湿性盐类潮解,离子导电率发生变化而制成的测湿元件。 14:负特性湿敏半导瓷是由于它们的电阻率随湿度的增加而下降。

15:正特性湿敏半导瓷是一类材料(Fe3O4半导瓷)的电阻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大。 16:半导体陶瓷湿敏元件的材料,主要是不同类型的金属氧化物。

半导体湿敏元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较强的抗沾污能力,能在恶劣,易污染的环境中测得准确的湿度数据,而且有响应快,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在150度以下使用),可加热清洗。 17:热敏电阻式湿敏元件特点和应用是:(1)灵敏度高且响应速度快,(2)滞后现象:(3)不像干湿球温度计需要水和纱布及其它维修保养:(4)可连续测量:(5)抗受风,油,尘埃能力强。应用:使用这种绝对湿度传感器的湿度调节,可制造出精密的恒湿槽。 18:高分子膜湿敏元件它用于工业湿度计测中。 19:高分子膜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以随高分子膜吸收或放出水份儿引起电导率或电容变化测量环境相对湿度的装置。

20:电子湿度计的构成它由检测部分(有携带型,墙袋型和凸缘型三种传感器),数字显示器和变换器等构成。

21:高分子膜湿敏元年的主要用途是广泛用于湿度监视,记录和控制,尤其可用于普通湿度计难以测量的小于20%RH的湿度中,湿度计使用在超过90%RH的高湿度区域中会出现结露,结露时,湿度传感器在沾湿间歇不能测量,一旦沾湿现象消失,恢复原来特性。

22:结露传感器的优点是(1)实际使用时,传感器特性并不因表面的垃圾和尘埃以及其它气体的污染而受影响。(2)可以用于高湿状态。(3)具有快速开关特性,所以工作点变动小。(4)工作电路可用直流电压。

三、水份传感器

23:水份是存在于物质中水的数量,以百分比表示。该项指标是掌握物质保存状态和质量管理的指标。

24:水份传感器(水份计)有直流电阻型,高频电阻型,电容率型,气体介质,近红外型,中子型和核磁共振型。 25:水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被测物质的电学性质,高分子物质的电阻R与其含水率M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电阻值,就能测定水份含量。。 26:直流电阻式水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型计算机储存了温度修正以及各种试样水份与电阻值相关的特性,通过转换开关进行各种试样的水份测定。 第八章传感检测系统的构成 一:电桥

1:传感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环节的功能是:通常是由传感器,中间转换电路,微机接口电路,分析处理及控制显示电路等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的获取,转换,传输,分析处理,显示记录等功能。

2:电桥是把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参数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一种测量电路。这种测量电路简单直接,而且精度和灵敏度都较高,在缉拿侧系统中应用较多。

3:按电源的不同电桥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按电桥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平衡电桥和不平衡电桥。按电桥被测电阻的接入方式可分单臂电桥和差动电桥。 4:直流电桥是在电桥的输入端加入直流电源E。 5:交流电桥是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桥。

6:当用电桥进行测量时,可采用零测法和偏差测量法。

7:平衡状态的应用是基于零测法。利用热电阻传感器测量温度,应用的就是电桥的平衡状态。它一般适合于测量静态值。不平衡状态的应用基于偏差测量法。它既可以测量静态值又可以测量动态值,其测量精度受检流计的精度及电源稳定性的影响,但能满足实际测量的要求。

8:衡量电桥的工作特性质量的两项指标是电桥的灵敏度及电桥的非线性误差。 9:电桥的灵敏度是指单位输入量时的输出变化量。

10:电桥调零是在测量时,由于是利用了电桥的不平衡输出反映被测量的变化情况,因此,测量前电桥的输出应调为零,称为电桥调零。

11:电桥调零通常采用串联调零和并联调零两种方法。串联调零电路,微调电位器Rw串联在桥路中,它多用在桥臂参数R值较大的场合。调零电位器的阻值Rw

13:调解是指当直流信号被调制成交流信号后,若再将该交流信号还原成直流信号。常用的调制器是二极管调制器和三极管调制器。 四:滤波器

14:滤波方式有无源滤波,有源滤波和数字滤波。

15:若检测系统中对滤波要求不太高,可以采用无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电路简单缺点是带负载能力差。

16:一阶低通滤波器是指传递函数为一阶。它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高通滤波器是指RC电路具有高频信号容易通过并抑制低频信号的作用。

17:带通滤波器用于通过某一频段的信号,而将此频段以外的信号加以抑制或衰减。衡量带通滤波器的工作特性好坏的重要指标是品质因数,其定义为中心频率fo与通频带宽度B之比。在fo一定的条件下,Q越大通频带越窄,选择性越好。 18:有源滤波器由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组成。

19:有源滤波器与无源滤波器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有源滤波器不用电感线圈,因而在体积,重量,价格,线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便于集成化。(2)由于运算放大器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可以提供良好的隔离性能,并可提供所需增益。(3)可以使低频截止频率达到很低范围。

20:一阶低通滤波器的缺点是对截止频率以外的信号衰减较慢,因此选择性差。二阶低通滤波器(R1=R2=R,C1=C2=C)能克服一阶低通滤波器的缺点。二阶高通滤波器可以克服一阶滤波器在w小于wo附近衰减慢的缺点。带通滤波器品质因数Q越大,通频带宽度越窄,则选择性越好,改变Rf或RF可以改变Q和B,不影响fo。带阻滤波器是抑制某个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使其衰减,而让此频带以外的频率顺利通过。

21:数字滤波方法有(1)限定最大偏差法,它最要用于变化比较缓慢的参数。(2)算术平均值法。适用于压力测量,流量测量。(3)加权平均滤波法。

22:模/数(A/D)转换是指将模拟量变为数字量。数/模(D/A)是指将数字量变为模拟量。 23:数/模(D/A)转换器的技术指标是(1)分辨率:(2)精度:转换器的精度是指输出模拟电压的实际值与理想值之差。这种误差由参数电压的波动,运算放大器的零点漂移,模拟开关的压降以及电阻阻值的偏差引起的。(3)线性度。通常用非线性误差的大小表示数/模转换器的线性度。(4)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建立时间。

24: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方法很多,目前用的较多的是逐次逼近法。

25:多路模拟开关环节通常在微机控制的检测系统中,要采用多路信号,为了减少检测通道的设备,而使多个信号的采样共同使用一个模/数转换器,需将经过多路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采用分时法切换到模/数转换器上。

26由于多路模拟开关在接通时有一定的导通电阻,在某种情况下对信号的传递精度带来较大影响,一般可通用加大负载阻抗以减小其影响。

27:采样保持器的原理是模/数转换器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在模/数转换开始时将信号电平保持住,而在模/数转换结束后又能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28:为了使采样保持器达到一定的精度,需在它的输入级采用缓冲器,以减少信号源的输出阻抗,增加负载的输入阻抗。采样开关被接通的时间称为采样时间。 七:传感器检测信号的细分与辨向原理

1:几何量测量中采用机械式细分、光学式细分和电子式细分等方法。

2:辨向原理:相位角不能是0o、180o、360o,否则会出现两路信号刚好相差整数周期或相位刚好想反。

3:四倍细分电路:又称直接细分。

29:按照干扰的来源可以分两类是系统内部的干扰和来自系统外部的干扰。 30:产生内部干扰的因素有:信号通过公共电源,地线和传输线的阻抗相互耦合形成的干扰。 31:外部干扰的因素有:外部高压电源因绝缘不良形成的漏电,广播电视,高频感应加热等,空间电磁波的辐射,周围机械振动和冲击的影响等。

32:形成干扰的三个条件是:干扰源,干扰的耦合通道,干扰的接收电路。 33:抑制干扰的方法有:(1)接地:在测量系统中有四种接地系统:安全地,信号源地,数字信号地和模拟信号地。

(2)屏蔽:①静电屏蔽:其方法有两种(是用金属屏蔽罩罩住带静电的物体,并将屏蔽罩接地,使罩外空间不存在静电场(用屏蔽罩罩住测量电路,保证罩内部存在静电场。②低频磁感应屏蔽:其原理是使绝大部分磁通量经屏蔽体通过,选用导磁性能好的材料做屏蔽罩。③高频磁感应屏蔽:其对辐射电磁场屏蔽。(3)隔离:变压器隔离电路和光电耦合电路。 (4)滤波:①电源滤波②退耦滤波器③有源滤波④数字滤波

34:典型噪声干扰的抑制(1)设备启,停时产生的电火花干扰:消除这种干扰的方法通常是采用RC吸收电路,即将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并联到继电器触点或电源开关两端。(2)共模噪声:噪声电压或电流同时加到两信号上所产生的噪声称共模噪声。抑制这种干扰采用差分放大器,因为它几乎对共模噪声没有放大作用。(3)串扰:克服串扰的有效方法是将不同信号线分开,并且留有最大可能的空间隔离。

35:克服串扰在设计及组装检测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是:(1)信号线,数据线,控制线尽可能分开,以避免不同类型的走线平行或靠近。(2)走线尽可能短,尽可能不在集成芯片之间走线。(3)电源线和地线要设计的尽量粗而短。(4)对于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等易受电源影响的器件,要在近旁的电源-地线之间接入电容器进行去耦,易受干扰的器件要远离振荡器。

36:传感检测系统中的微机接口是将被测的模拟量,经过传感器,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后输入微型计算机。

37:传感检测系统中微机接口的基本方式是(1)开关量接口方式(2)数字量接口方式(3)模拟量接口方式。

38:ADC 与CPU的时间协调,其时间常数远比CPU的指令周期长。其控制方式有(1)延时等待式(2)中断式。(3)查询式。 39:液晶显示器是一种低功耗器件,其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由电极引线的选择方式确定一般有静态驱动和时分割驱动。 40:为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需要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温度补偿,其补偿在计算机能力允许时,可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也可采用硬件电路实现。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温度补偿时常用公式法和表格法。

第九章信号分析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

1:信号有静态信号与动态信号。静态信号是指其量值与时间无关的信号。动态信号是指其量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2:信号分为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3:确定性信号是指能用明确的数字解析关系式或图表描述的信号。确定性信号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4:周期信号是指若信号依一定的时间间隔T周而复始,则该信号为周期信号。实际上周期信号往往不是仅含一个正(余)弦的简单周期信号,但它们具有取值周期重复性的特征。 5:非周期信号是指在时域内不按周期重复出现,但仍可用明确的数字关系式或图表描述的信号。

6:非确定性信号是指非周期性信号时域波形不确定,无法用确切的数字关系式描述,也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的结果的信号。

7:模拟信号是指在某一自变量连续变化的间隔内,信号的数值连续,为模拟信号。 8:离散信号是指自变量在某些不连续数值时,输出信号才具有确定值称为离散信号。 9:数字信号是指如果将其各离散点的幅值也作离散化,以二进制编码表示。

10:信号均值Ux是指信号x(t)在整个时间坐标的积分平均,它表示信号中常值分量或直流分量。

11:信号的方差是指描述信号的(波动范围),其正平方根бx=√б2x称为信号的标准差。 12:信号的均方值描述信号的强度,表示信号的(平均功率)。 13: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描述了信号的(指定幅值的取值机会)。

14:任意一个周期信号x(t)都可认为由两类基本信号组成一类是以ao描述的直流分量,一类是由许多正交的,幅值分别以an和bn描述的,频率各为基频整数倍的余弦和正弦分量的迭加而组成。

15: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1)离散性:频谱谱线是离散的。(2)收敛性:谐波幅值总的趋势随谐波次数的增加而降低。(3)谐波性:谱线只出现在基频整数倍的频率处。 16:非周期信号包括准周期信号和瞬态信号。准周期信号的特点是谱线离散,并无法确定其基频wo和谐频now,只有频率分量幅值大小而没有共同周期。

17:振动测试的目的是(1)检查机器运转时的振动特性,检验产品质量,为设计提供依据。(2)考核机器设备承受振动和冲击的能力及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特征进行测试。(3)分析查明振动产生的原因,寻找振源,为减振和隔振措施提供资料。(4)对工作机器进行故障监控,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18:振动测试的内容是(1)振动参数的测试:对振动的位移,幅值,频率,相位,波形等参数的测定。(2)物体结构参数的测试:对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刚性,振型等参数的测定。

19:按产生振动的原因可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按振动系统结构参数特性可分为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按振动的规律可分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

20:振动的激励方式有(1)稳态正弦激振(2)随机激振(3)瞬态激振。常用的瞬态激振是①快速正弦扫描激振②脉冲激振③阶跃激振

21:激振器是对被测对象施加某种预定要求的激振力,从而激起被测对象振动的装置。 22:电动式激振器按其磁场形成的方法是永磁式和励磁式。前者多用于小型激振器,后者用于较大型的激振器。它主要用于对被测对象作绝对激振。 23:振动测试的方法有机械法,电测法和光学法。

24:电测法测振系统有(1)压电式测振系统:它是利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得振动加速度的测振系统。(2)磁电式测振系统:该系统用磁电式传感器吧振动速度转换成电压,经测振仪器进一步变换,再由指示仪器指出其振动值或用记录仪器记录出波形,或直接由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需要的数据处理。(3)电参数测振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容式或电感式,电阻应变式,涡流式传感器吧振动参数转换成电容或电感,电阻,电抗等电参数变化进行测振的系统。其优点是传感器大多数为非接触式,且灵敏度较高,适于微小振动的旋转体测振。 25:机械阻抗的倒数称为机械导纳。 26:机械阻抗是复数,,可写成幅值,相角或实部,虚部形式,也可用幅,相特性或奈奎斯特图表示。

27:功率谱密度函数,可用于工业设备工作状况的分析和故障诊断。 第十章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1:工业机器人的准确操作取决于对其自身状态,操作对象及作业环境的准确认识。

2:工业机器人常用的位置传感器有接触式微动开关,精密电位计,或非接触式光电开关,电涡流传感器。

3:机器人上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旋转变压器,差动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电位计,光栅,磁栅,光电编码器。

4:机器人中使用速度传感器是实现机器人各关节的速度闭环控制。在用直流,交流伺服电动机作为机器人驱动元件时,一般采用测速发电机作为速度的检测器。

5:三坐标测量机由机械部分,计算机和三坐标机系统软件部分,测量系统,测量头及附件构成。按其性质分为机械式测量系统,光学式测量系统和电气式测量系统。 6: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头按测量的方法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7:目前国内采用的传感器有电感式,橡皮管式,超声波式,雷达式及红外线式。

第18篇:《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考点总结

友情提醒:请勿带入考场!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考点总结

【第一章】(小题)

1.汽车故障及其主要类型:按照故障存在时间可分为间断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按照故障发生快慢可分为突发性故障和渐发性故障;按照故障是否显示可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

2.汽车故障的形成:磨损(磨料磨损、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变形和断裂(变形、断裂);蚀损(腐蚀、气蚀、侵蚀);其他。

3.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零件磨损是导致汽车技术状况变坏、产生故障以至失去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4.诊断参数:(简答)

a.工作过程参数:工作过程参数是指汽车工作时输出的一些可供测量物理量、化学量,或指体现汽车或总成功能的参数,如发动机功率、油耗、汽车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滑行距离等;b.伴随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一般并不直接体现汽车或总成的功能,但却能通过伴随过程参数在汽车工作过程中的变化,间接反映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如振动、噪声、发热、异响等;c.几何尺寸参数:几何尺寸参数能够反映诊断对象的具体结构要素是否满足要求,可提供总成或机构中配合零件之间或独立零件的技术状况,如总成或机构中的配合间隙、自由行程、圆度、圆柱度、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

【第二章】(小题)

1.检测站的类型:按服务功能分为安全检测站、维修检测站和综合检测站。

2.五工位全自动安全环保检测线:(简答)

a.汽车资料输入及安全装置检查工位(L工位);b.侧滑制动车速表工位(ABS工位);c.灯光尾气工位(HX工位);d.车底检查工位(P工位);e.综合判定及控制室工位。

【第三章】(考试重点)

1.发动机功率测试方法,之间的不同点和各自的优缺点:(问答)

a.稳态测功: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一定、转速一定和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稳态状态下,在测功机上测定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

特点:稳态测功的结果比较准确、可靠,多为发动机设计、制造、院校和科研单位做性能试验所采用。但其缺点是测功时费力、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大型、固定安装的测功器,因而,在一般的汽车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检测站中采用不多。

b.动态测功: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和转速等参数处于变动状态下,测定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

特点:由于动态测功时无须向发动机施加负荷,因此也就不需要像测功器那样的大型设备,用小巧的无负荷测功仪就车检测即可。对于汽车使用单位,经常需要在汽车不解体的条件下进行就车试验测定发动机功率。该测功方法所用仪器轻便,测功速度快,方法简单,但测功精度低。

2.气缸密封性检测:气缸压缩压力检测(气缸压力检测)、气缸漏气量(率)检测、进气管真空度检测、曲轴箱窜气量检测、

3.气缸压缩压力检测:诊断参数标准,发动机各气缸压力应不小于原设计规定值的85%;各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的差:汽油机应不大于8%,柴油机应不大于10%。

4.进气管真空度检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诊断参数。若进气管真空度符合要求,不仅表明气缸密封性符合要求,而且也表明点火正时、配气正时和空燃比等也符合要求。但是,进气管真空度的检测也有不足之处,它往往不能指出故障的确切部位。比如,利用真空度

187909010.doc--Page 1 of 5

表能测出气门有故障,但是,我哪个气门有故障,它就无能为力了。这就需要结合气缸压力检测或气缸漏气量(率)检测,才能加以诊断。

5.空燃比的分析方法:如果排出的废气中CO、HC的含量很高,CO2和O2的含量很低时,表示空燃比太小,混合气过浓;如果HC、O2的含量高,而CO、CO2的含量均较低时,表明空燃比太大,混合气过稀。O2的含量是最有用的诊断分析依据之一。发动机技术状况正常时,装有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所排出的废气中氧的含量体积分数为1.0%-2.0%。小于1.0%时,说明空燃比太大,混合气过稀,易导致缺火。

6.MPI型电控喷射系统喷油压力:0.2-0.35Mpa;SPI型电控喷射系统喷油压力:0.1Mpa左右。

7.燃油喷射过程: 第Ⅰ阶段为喷油延迟阶段,对应于从喷油泵泵有压力上升到超过高压油管内的残余压力Pr,燃油进入油管使油压升高到针阀开启压力P0的一段时间,即喷油泵供油始点至喷油器喷油始点的一段时间。若针阀开启压力P0过高、高压油管渗漏,出油阀偶件或喷油器针阀偶件不密封而使残余压力Pr下降,以及增加油管长度或增加高压油系统的总容积,均会使喷油延迟阶段增加。第Ⅱ阶段为主喷油阶段,其长短取决于喷油泵柱塞的有效供油行程,并随发动机负荷大小而变化,负荷越大,则该阶段越长。第Ⅲ阶段为自由膨胀阶段,当柱塞有效行程结束、出油阀关闭后,尽管燃油不再进入油管,但由于油管中的压力仍高于针阀关闭压力Pb,燃油会继续从喷孔中喷出。若油管中最大压力Pmax不足,该阶段缩短,反之则该段延长。

8.点火系统的标准波形分析:(大题)

ab:在断电器触电打开的瞬间,初级电流迅速下降至零,磁通量也迅速减小,于是次级线圈产生的高压急剧上升。当次级电压还没有达到最大值时,就将火花塞间隙击穿。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成为点火电压(击穿电压)。

bc:在火花塞间隙被击穿的时,两极之间要出现火花放电。同时次级电压骤然下降。 cd: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后,通过电极间隙的电流迅速增加,致使两极之间的可燃气体离子发生电离,引起火花放电。cd称为火花线。

de:当保持火花塞持续放电的能量消耗完毕,电火花消失,点火线圈和电容器中的参与能量以低频振荡形式耗完。

fg:断电器触电闭合,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又有电流通过,次级电路感应产生一个负电压。 ga:次级电压由一定的负值逐渐变化到零。振荡表示触电不牢靠,当至a点时,触电又打开,次级电路又产生点火电压。

9.机油压力检测:技术状况正常的发动机在常用转速范围内,汽油机机油压力应为:196-392kPa,柴油机应为294-588kPa。若中等转速下的机油压力低于147kPa,怠速时低于49kPa,则发动机应停止运转并检查润滑系统。

10.曲轴主轴承间隙每增加0.01mm时,其机油压力大约下降0.01MPa。

11.汽车正常使用时,发动机机油油耗量并不大。磨损小、工作正常的发动机,机油消耗量约为0.1-0.5L/100km;发动机磨损严重时,可达1L/100km或更多。

12.机油品质检测与分析:(简答) 方法:不透光度分析法、介电常数分析法、滤纸油斑试验法

工作原理:(介电常数分析法)电容的的电容值除了与两极板间的面积和极板间的距离有关外,还与极板间的填充物质有关。对于一个已经确定了极板面积和距离的电容,极板间的填充物质对于电容值的影响可用一个系数表示。

每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的介电常数,润滑油也不例外。清洁机油不含有杂质,有其较为稳定的介电常数;而使用中的机油,由于污染程度不同,机油中所含杂质成分和数量也就不

同,其介电常数势必会发生变化。因此,介电常数值便可反映润滑油的污染程度。不难理解,如果被测机油的介电常数与清洁机油介电常数的差别越大,机油的污染程度也就越大。 13:机油压力过高原因:(简答、选择)

限压阀调整不当;气缸体润滑油道有堵塞处;机油滤清器滤芯堵塞且旁通阀开启困难;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力传感器不良;机油黏度过大;主轴承或连杆轴承间隙过小。

14.冷却系统:正常情况下,冷却水温度应保持在80-90℃。

15.发动机常见的异响主要有:机械异响、燃烧异响(主要异响)、空气动力异响和电磁导向异响,转速、温度、负荷和润滑条件等都会影响发动机异响。

【第四章】

1.支承汽车两边驱动车轮的滚筒各为单个的试验台,称为单滚筒试验台。单滚筒试验台的滚筒直径一般较大,多在1500-2500mm之间。

2.支承汽车两边驱动车轮的滚筒各为两个的试验台,称为双滚筒试验台,双滚筒试验台的滚筒直径要比单滚筒小得多,一般在185-400mm之间。滚筒直径往往随试验台的最大试验车速而定,当最大试验车速高时,滚筒直径应该大一些。最大试验车速达160km/h时,滚筒直径不应小于300mm;试验车速达200km/h时,滚筒直径不小于350mm。滚筒直径相对比较小时,滚筒表面曲率大。

3.离合器打滑测定仪的基本工作原理:频闪原理。即:如果在精确的确定时刻,相对转动的零件的转角照射一束短暂的频率与转动零件的旋转频率相同的光脉冲时,由于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似乎觉着零件静止不动。

4.离合器打滑故障原因:(选择)

a.离合器操纵系统调整不当,导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b.从动盘摩擦片磨损逾限或压盘、飞轮的工作面磨损过甚,导致分离轴承压在分离杠杆上,使离合器踏板无自由行程;c.从动盘摩擦片油污、烧损、表面硬化或铆钉外露,使离合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减小;d.压紧弹簧受热退火疲劳、损坏,膜片弹簧疲劳或开裂,弹力不足;e.压盘、飞轮、从动盘变形,导致传递转矩的能力下降;f.离合器盖与飞轮之间的调整片太厚或固定螺钉松动;g.分离轴承运动发卡不能回位。

5.侧滑量检测的意义:侧滑量反映转向轮外倾与前束相互配合的综合结果。二者匹配情况理想时,侧滑量为零,汽车行驶时转向轮处于纯滚动状态,轮胎磨损轻,行驶阻力小,转向轻便,操作稳定性好。通常,侧滑量不应大于5m/km。应当说明的是:转向轮外倾和前束均合格时,侧滑量合格;反之,当侧滑量合格时,只能说明转向轮的外倾和前束配合的恰到好处,不一定保证外倾和前束都合格。

6.四轮定位检测项目:(填空) 转向轮前束值/角及前张角、转向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后轮前束值/角及前张角、后轮外倾角、轴距、轮距、转向20°时的前张角、推力角和左右轴距等。

7.转向盘自由转动量过大故障原因:(选择)

a.转向器内主、从动啮合部分松旷或主、从动部分的轴承松旷;b.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部位松旷;c.转向器垂臂轴与垂臂连接部位松旷;d.转向轴万向节或伸缩花键磨损过甚;e.各拉杆球头连接处松旷;f.转向节与主销配合间隙过大。

8.转向沉重故障原因:(选择)

a.轮胎气压不足;b.前轴或车架变形造成前轮定位失准;c.前稳定杆变形;d.转向节主销后倾角或内倾角过大;e.转向器主、从动部分与其轴承配合过紧或主、从动部分的啮合间隙过小;f.转向器缺油或无油;g.转向器的转向轴弯曲或其支承轴承损坏;h.转向纵、横拉杆球头连接处调整过紧或缺油;i.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或损坏;j.转向节主销与转向

节衬套配合过紧或缺油。

9.车轮静不平衡:当左、右前轮的不平衡质量相互处于180°位置时,前轮摆振最为严重。

10.车轮动不平衡:动不平衡的前轮绕主销摆振。

【第五章】

1.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铅化合物、二氧化硫(SO2)、炭烟及其他一些有害物质。

2.汽车排气污染物主要的三个来源: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废气(也称尾气);曲轴箱窜气;汽油蒸汽。

3.怠速工况法:(背)

怠速工况是指发动机在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结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档位),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统的车,阻风门应处于全开位置,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采用怠速工况法,主要是测量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怠速工况法操作简便,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4.高怠速工况法:(背)

高怠速工况是指满足上述(除油门规定)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在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

高怠速工况法,是为了监控因化油器量孔磨损或因催化转化效率降低,所造成的汽车排放恶化而采取的测量方法,其中高怠速工况排放值应低于低怠速工况测量值。

5.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多工况检测(ASM):ASM5025工况;ASM2540工况。

6.不分光红外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汽车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都分别具有能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红外线的性质,而且红外线被吸收的程度与废气浓度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即根据废气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来测量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7.柴油机自由加速度烟度检测:

自由加速工况定义:在发动机怠速下,迅速但不猛烈地踩下油门踏板,使喷油泵供给最大油量。在发动机达到调速器允许的最大转速前,保持此位置。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

自由加速滤纸式烟度定义:在自由加速工况下,从发动机排气管抽取规定长度的排气柱所含的炭烟,使规定面积的清洁滤纸染黑的程度。

8.噪声的一般概念:

噪声的声压和声压级:人耳可以听到的声压范围是2×10^-5Pa—20Pa,相差100万倍。声压级的单位为分贝(dB)。

噪声的频谱:人耳可闻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响度和响度级:响度的单位为宋,1宋的声压级为40分贝、频率为1000Hz纯音所产生的响度;响度的单位为方,1方的数值等于根据听力正常的听者判断为等响的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分贝值。

噪声级:A计权声级由于气特性曲线接近于人耳的听感特性,因此目前应用最广泛。

9.噪声检测标准:客车车内噪声不应大于79dB(A)。

【第六章】

1.极板活性物质大量脱落(正极板上二氧化铅脱落):(简答、选择)

故障现象:充电时,电解液里有褐色物质自水底部上升至表面。

故障原因:电解液密度过高、温度过低、充放电电流过大等都会使脱落速度加快;蓄电池制造质量地、汽车行驶中的震动、电解液结冰等也是影响活性物质脱落的重要因素。

2.极板硫化:(简答、选择)

故障现象:晶粒硫酸铅导电性能差,正常充电时很难还原为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温度却上升很快,会过早出现“沸腾”现象;同时,由于粗晶粒堵塞活性物质空隙,因而阻碍电解液渗透和扩散,使内阻增大。由于内阻大,因此放电时电压急剧下降,不能维持供给起动电流;充电时单格电池的充电电压高达2.8V以上。极板硫化主要发生在负极板上。

故障原因:电池长期充电或放电后充电不及时;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过低;电解液密度过高或电解液不纯。

3.电解液密度检查:起动用铅酸蓄电池要求质量小,又要求瞬时放电能力强,故采用浓电解液,选用的电解液密度范围为1.26-1.29g/cm^3(全充电状态)。一般为浓硫酸。

4.我国南方气温高,应选用密度较低的电解液;北方全年气温变化大,夏季与冬季应选用密度不同的电解液。

5.不充电故障原因:(了解、不要求背)

a.发电机皮带轮打滑或连接线路短路;b.电流表极性接反、损坏或充电指示灯损坏;c.发电机不发电;d.整流二极管被击穿短路而或断路;e.发电机滑环脏污或电刷架变形使电刷卡住,引起磁场电路不通;f.发电机激磁绕组短路或断路;g.发电机定子三相绕组之间短路或搭铁。

6.空载试验:当蓄电池电压高于11.5V时,消耗电流应不超过90A,普通型起动机的空载转速应不低于5000r/min,减速型起动机则不应低于3000r/min。

7.起动机不运转故障原因:(看一下)

a.蓄电池容量不足,其各导线连接松动,接触不良或断路;b.启动继电器触点烧蚀或其线圈断路;起动机的电磁开关的触点、触盘烧蚀,吸引线圈断路或保持线圈断路;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磁场、电枢绕组断路或短路;起动机的电枢轴弯曲、轴与轴承间隙过紧,换向器烧蚀,电刷磨损过甚,电刷阻碍架内卡住或电刷弹簧过软等。

第19篇: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总结_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第二部分课程总结

一、干扰噪声及其抑制技术

1、什么是噪声?什么是干扰?两者的关系

把那些不需要的电压和电流,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危害电路正常工作的电量信号(干扰电压和干扰电流),称为“噪声”,或者“干扰”。

以干扰电量为对象进行研究时,多使用“噪声”这个词;

以干扰电量所造成的危害作用为对象进行研究时,多使用“干扰”这个词。 噪声是原因,干扰是后果。

2、主要的干扰噪声源有哪些?

电力线噪声、射频噪声、地电位差噪声、电器设备噪声等。

3、干扰耦合的传输途径有哪些?特点?抑制的措施?

 传导耦合与公共阻抗耦合  电源耦合  电场耦合

 磁场耦合  电磁辐射耦合

4、屏蔽技术

 电场屏蔽机理  电磁屏蔽机理  低频磁屏蔽机理  驱动屏蔽机理  多层屏蔽的原则  屏蔽层上的开孔和接缝的原则

5、场传播及其性质

近场与远场的划分、测试设备与干扰源的距离

6、电缆屏蔽层抑制电场耦合噪声

有屏蔽和无屏蔽的对比分析

7、电缆屏蔽层接地抑制磁场耦合噪声

 通过不同位置的接地方式得到不同的抑制效果  分为低频信号、高频信号

8、电路接地点选择

 串行单点接地、并行单点接地、混合接地  主要分析地电位差影响的抑制和抵消技术

(包括单点接地、差动放大、平衡差动放大和保护屏蔽)

9、其它噪声抑制技术

纵向扼流变压器

(原理、适应信号、对地电位差共模电压抑制能力)

10、抗干扰方法总结

本章的总结,课本中本章的最后部分。

二、其它

1、斩波动态稳零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

2、1μV直流放大器采用的技术

 减小漂移的措施:

 选用斩波动态稳零运算放大器ICL7652  利用温度补偿技术  减小噪声和干扰的措施:

 双重屏蔽  汇流技术  屏蔽漏电流  浮置电源的供电

 对高灵敏度放大器的输入头与输入信号线要加以妥善处理,避免因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带来误差。

第20篇:检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检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年度试验检测工作总结-检测检验

经过一年的实践锻炼和理论学习,基本上掌握和运用了一些最基本的检测检验基础知识和标准规范,尤其是对矿用隔爆产品这个检测模块,有些个人心得谈谈。其实试验室的工作就是以工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基础,其性质决定了检测机构是一个必须科学严谨工作的部门,是一切质量控制的基础,一切坚持实事求是,在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出具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检测检验工作对人员个体要求较高,一方面要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相关标准理论基础知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认真细心、科学严

谨、务实求真、有据可循的工作态度和相关的业务技术水平。虽然说起来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真真要落实到位,按部就班这些事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以上内容是我对检测检验工作的基本认识和定位,我的具体工作也是围绕以**想进行圈定的,同时积极配合主任、师傅交代的各项工作安排,为矿用产品的质量提供具体的数据依托。

现结合日常工作总结如下:

1、业务知识方面:

1.在这一年中,学习了一些即将要实施的新标准,同时也巩固和运用了一些最基础、最常用的标准规范,因为这些看似枯燥而又乏味的标准就是试验检测人员的准绳和生命力,标准规范是试验检测员说话的依据,也是检测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更是检测工作强有力的事实根据。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付诸于实践,更主要的是灵活而具有针对性的发挥其规范的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标准规范和试验检测流程也是越来越熟悉了,既而工作效率就会事倍功半。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基本做到了用标准规范自己的试验检测行为。

2.对吐库二线的试验检测项目而言,我已经掌握且能够娴熟运用以下项目的标准规范及实操要领,;了解并熟悉了以下原材料的试验标准规范。

3.在熟练运用上述规范的同时,如果有时间和机会,我会学习和拓展更多的检测业务知识。

通过最初对标准的学习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开始跟检验员学习具体的试验操作,有关矿用隔爆产品的样机检查、密封圈的夹紧、密封、冲击、跌落、耐压、不传爆等都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实践,随着不断地熟悉,工作也慢慢的进入正轨,在这个过程中,把原来在标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这一系列的试验得到了实践,从而加深了对标准的理解。

3、运用研究生阶段学到的知识,

协助防爆室检验员完成隔爆产品强度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进行试验的依据,协助中心其他同事完成gb3836系列标准的ppt制作,保证员工培训的正常进行。

2、工作完成情况:

1.在这过去的一年当中,对工程的参建单位所委托的检测任务是及时有序完成的,尤其是对常规的原材料检测基本上做到了及时、优质,有部分特殊原材料由于在**或西安试验室检测,有少数报告的出具会有些滞后和错误,但总体情况还是可以的。

2.今年具体开展的工作有:混凝土结构物原材料检验、路基、桥涵缺口回填检测、配合建设指挥部做些阶段性检查和抽查工作、按时统计季度试验检测费用、定期完善归档内业资料、每月底参加指挥长联系会议,对于这些工作的完成情况基本圆满和到位。

3、实践操作技能:

1.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锻炼,我对

实操和技能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试验检测仪器、操作流程的娴熟程度,以及多次动手操作总结出来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对不懂或不熟悉的试验项目取得了自我突破。

2.在吐库线我所使用过的仪器设备,操作要领基本上是娴熟流畅的,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练就了细节操作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力。

4、工作疏忽、不足及漏洞:

1.虽然有好多经验是值得继续保持和发扬的,但同时也犯了不少错误,错误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关键的是对有些试验流程存在侥幸心理,制造了不少麻烦和不必要的错误,从中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勤动手、多动脑、重细节、爱思考,养成这些习惯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或消除错误和不足。

2.今年由于对特殊原材料在两地试验室检测,我认为在其工作流程和部分环节中出现了漏洞,譬如各试验站之

间的沟通较少,遇事总是先摘清自己的问题,使各个检测站互推责任,致使个别检测样品丢失或数据混乱。

1.对gb3836系列标准的认识还不是很透彻,对标准中规定的某些参数以及某些步骤还不是很清楚,以后还应多向师傅及有经验的检验员请教、学习。

2.检测工作是一个很精细的工作,有的时候需要很仔细的观察和记录,在进行具体试验的时候,有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一点马虎和不认真,结果造成了实验结果的很大不同,以后还应多加注意。

5、检测、社交经验与空白开发:

1.常说熟能生巧,不管是标准规范还是操作流程,只要做到心中有数、有自信、有捷径,已经形成了经验的积累和价值,熟练是前提,对于检测工作勤思考和多动手是必须的。

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我才知道,自如的社交能力才是工作有起色、有突破、有挑战、有空间的法宝。

2.对于检测和社交的空白区,自己

是最清楚的,检测的部分盲区需要用勤奋代替懒惰填补这块不足,社交中表现出来的捉襟见肘需要用自信豁达去润色。

6、来年工作打算与计划:

1.在新的一年中,我想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因为新的一年会有更多的责任需要去承担,同时我也想更好的保持昔日有些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模式。

2.回顾一年的时光积淀,更多看到的是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瑕疵,这些应该是来年去改进和完善的,有些错误和不足可能需要时间去改正和加强。

xxx第一中心试验室

2014-01-07

总结人:xxx

压力管道检验检测技术培训总结

----天然气事业部牙哈作业区胡玉生 培训简介:这次公司组织了我们来宁波市进行压力管道的检测检验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11月16日到11月22日,培训地点是宁波市盛业大酒店,培

训内容包括压力管道检验检测法规、压力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方法、压力管道管体腐蚀检测的新技术及方法、国内常用的7种无损检测技术、在用工业管道检验检测解析、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检测评价技术、油气管道泄露检测检测技术等。 培训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计算机在压力管道上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压力管道设备日益自动化、智能化,尤其是远距离传输和控制技术的应用,使组建输油等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成为可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管道数量猛增,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压力管道的完善管理,管道完整性评价、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地质灾害及特殊地段监测与防护、储运设备安全检测及评价技术等一系列的新技术将成为我们国家今后压力管道研究的重点课题,同时目前油田公司存在设备管理人

员不是很了解压力管道检验检测相关法规的内容和各项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应用技巧等知识、油田公司的压力管道的管理不是很完善的现状,这对油田公司的压力管道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为了使油田设备管理人员系统了解压力管道检验检测相关法规,提高管理人员的压力管道年度检验检测计划编制和现场工作监督、工程验收质量管理水平,特组织了本次培训。

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首先,原来在工作中,我对站场里管道完整行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站场内的压力管道的相关信息不完整或者部分管道信息根本都没有,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压力管道的完整性管理认识有了深刻的理解,目前,国外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已经形成为一套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评价与检测以及风险评估三大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

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因此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处于关键地位,风险评估技术是完整性管理体

系的核心部分,而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是完整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共同构成了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这一有机整体。目前站内的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比较缺乏,因为建站时间比较早,在加上对管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站里好多管线的相关信息没有,存在的大多是压力容器、设备上的资料,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收集和储存相关的压力管道信息,并且对压力管道运行的相关技术参数加强分析和管理;目前站内压力管道的安全评价与检测基本是空白,管道检测主要是在线挂片腐蚀检测和年度检修中的部分管线壁厚检测,腐蚀检测点也比较少,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基本没有做,但随着油田公司对压力管道的管理工作的逐步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将会逐步推进,

这要求我们对管道完整性管理有更深的认识。

其次,我国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工作起步较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法规的编制工作目前仅完成《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14,于2014年5月8日公布,2014年8月1日正式实施,油田公司的很多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对压力管道检验检测相关法规不了解,作为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我,对这些东西更是陌生,对压力管道中涉及检验检测的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不是很充分,因此对站队里的一些管线的现场工作监督、工程质量验收、管线年度检修计划的编制比较的费事,而且在这些监督工作的质量问题上也很难得到保障,这次为期7天的培训,让我无论是在压力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还是在管线年度检修计划的编制的认识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次培训不光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旱地里下了

一场“及时雨”,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强的现场知道意义。

再次,我原先对站内的管道的阴极保护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对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的相关判断准则的存在错误的理解,而且对阴极保护的相关的方法了解不多,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对阴极保护的方法有了系统的认识,在培训中,老师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和举一反

三、循循善诱的授课技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是让我受益非浅,对于每一种方法或每一个问题,讲解的老师都做了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在他举的案例中,很多就是在我们工作中容易发生错误的事情,一经老师点拨,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

开的感觉,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许多新知识,改正了以前在工作中的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此外,这次培训还给我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管道内外腐蚀检测技

术和6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管线的检测是管道安全管理的一个核心,管道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管道的日常运行与维护中,应该考虑如何避免或者减少管道事故的发生、如何准确全面了解管道及其防腐涂层的状况、如何对管道未来的运行状况及防腐涂层的性能做出科学的预测、如何预测跨越管道管跨振动对管道安全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管道安全的因素和问题都是管道安全评估的对象与范畴。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和问题,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预测模型,才能确保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而要建立数据库和预测模型,就离不开管道检测。对各条管线进行有计划的防腐性能及其它性能的检测,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预测模型,以便对管道进行经济合理的保护与维修,管道检测是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各条管线进行有计划的防腐性能及其它性能的检测,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预测模型,以便对管道进行经济合理的保护与维

修。这些检测技术的介绍不但开阔了我们的知识面,而且对以后站内管线采用何种检测技术合适提供了理论指导。

最后,这次培新还介绍了油气管道泄露的监测方法,随着管线的增多、管龄的增长、以及不可避免的老化、腐蚀和其它自然或人为损坏等原因,管道泄漏引起的事故频频发生,往往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事故,及时、迅速发现管道泄漏并准确判定泄漏点成为管线平稳安全运行的当务之急,对于具体的管线,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经济的管道泄露的检测发放,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些知识的介绍,对于我们这些基层的管理人员来说,提供了一些管线油气泄露的判断思路和方法。

感谢油田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对压力管道的相关知识和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和了解了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内容和步

骤,为以后我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作用,同时在与其他作业区同事的交流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加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检验检测站工作总结

2014年即将过去,在局领导的帮助和同事们的关心、配合下,检测站顺利完成了各项检测任务,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配合土肥站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验收工作,为今后测土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初步设计已经批复,新增检验检测仪器76台套,届时,我们的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将有很大提高,为土样检测、种子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化验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从思想到行动都有了很大转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也有较大提升,严格遵守化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在2014年即将到来之际,回顾总结2014年的工作,找出成绩和经

验,更好的保持和发扬,找出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更好的完成各项检验检测任务。

一、2014年工作总结

1、配合土肥站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土样检测任务,全年累计检测一般化验样,试验地、3

414、长期定位监测土样等415个,目前已完成速效钾 、ph值等4个项次,合计化验1660个项次。

2、完成市级主管部门下达的240个农药残留检测任务,全部检测任务已于12月初完成,并上报检测数据,将有关材料及时归档。

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初步设计获自治区批复,项目建设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本着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现状、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求的原则,以达到《农产

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规划》中规定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为目标,确定实验室重新设计和改造的方案,新增多功

能气相色谱仪,微波消化系统,原子荧光光谱仪等设备76台套,用于蔬菜、水果、肥料、农药和产地环境的几十个参数的检测,项目预计明年开工,建成后将为土壤检测、种子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4、不断加强学习,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遇到问题及时与业务站室沟通,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先后向松山区、阿旗、喀旗、翁旗等友邻旗县学习交流检验检测经验,提高了化验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各项检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基础。

5、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是系统整理2014-2014年上报的8万个检测数据,2014年的90个植株检测记录和74个肥料试验记录;二是将现有仪器的使用、安装、调试、故障等的报告单及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归档,以方便查阅。三是将化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化验项次的技术报告等整理归档。四是记录好药品中的危险品和日常用品

的出入库时间、数量,了解各类药品库存数量,以便及时补充。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检验检测室内的仪器按时保养不及时,导致部分玻璃仪器及实验仪器使用寿命缩短,导致季节性强的化验任务不能及时的投入工作状态,针对这种问题,检测站将在检测高峰的季节,采取“化验员谁检测谁保养”的方法,检测工作量小的季节,采取化验员集体定期

保养的方法,来保证仪器设备的干净和精准。

2、规范化、程序化检测模式不健全,检测站将认真总结多年来的检验检测经验,努力学习有关检验检测的业务、理论知识,抓紧摸索和制定规范化、程序化的检测模式。

三、2014年工作计划

1、配合土肥站完成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一般化验样,试验地、3414和定位监测土样的检测工作,并及时整理和上报检测数据。

2、按照今年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和建设方案,参照局里整合植保、土肥、农产品化验室的办法,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做好土建工程和设备采购的招投标工作,重新设计实验室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采暖设施、环保设施,以达到县级质检站的检测要求。二是本着填平补齐的原则,在化验室现有仪器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下达的《内蒙古林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批复表》的内容完成项目76台套仪器设备的调研工作。

3、继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各检验项次,将检测数据汇总归档,以方便查阅,记录各类药品的出、入库时间和数量,随时了解库存数量,保证各项检测工作的准时、高效开展。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和刻苦的学习,努

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缺点,总结经验,希望在局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检测站

2014年的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检验检测站2014年12月

2014年检验检测站

工作总结

检 验 检 测 站

2014年12月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我中心工作重点为完成计量认证各项工作,由于中心初步建立,需要完善人员聘用、各项制度等制定等辅助工作。

1、行政管理方面

办理了我中心《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法人登记证》等,制定和印发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关于印发等五项制度的通知》、《**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制度汇编》,并将各类有关制

度制作为制度牌悬挂上墙;完善了人员考勤制度,实行上班签到制;完成了新招录工作人员的转正工作;向**市人社局上报了《岗位设置》方案并获批准,上报了《岗位设置验收报告》待批准,使我中心工作逐步走向正规。

2、计量认证方面

此项工作为我中心重点工作,通过将任务分解到个人,并通过向青海省药检所、**州药检所等部门兄弟单位学习参观,制定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质量手册》及《**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程序文件》两大文件系统及配套的记录表格,为下一步进行计量认证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市采购办集中采购的仪器设备根据合同要求基本全部到货,我中心将现有仪器及陆续到位的仪器进行了验收、安装和试用,并建立起了完整的设备档案;此次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剩余的17万余元补充预算已落实到位,大实验室的改造项目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将

需要检定的玻璃仪器送至青海省计量鉴定所进行检定,所需检定的实验仪器也已汇总造表并送至青海省计量检定所;总结整理了50余项计量认证项目及所需标准品的清单,标准品已与青海省药检所联系订购。

3、其他方面

实验室新楼使用土地的测绘工作已完成,并将图纸送到规划局待规划;中心账户开户工作也有望在六月份落实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在市局安监处的知道下已完成报送203份,完成全年工作的50.8%。

4、下一步工作

下半年,我中心将积极联系设备中标单位将未安装到位的仪器及时安装;截止5月30日,开展预实验的各类试剂将逐步到位,预计6月份可以开展计量认证预实验;中心账户开户工作将派专人跟进,争取与六月份落实。

某某市纤维检所

关于检验检测整顿工作总结的报

市局质量科:

为贯彻落实总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整体部署,有效提升质检系统检测工作水平,根据总局和省局关于在质检系统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活动的有关要求,我所就整顿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结合中心业务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的自查。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

按照总局、省市局关于开展检测工作整顿工作的要求,我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副所长和各室主任为成员的整顿活动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按照国家总局、省局活动方案和统一要求,结合我所业务工作实际,制定了某某市纤维检验所《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整顿方案》,对整顿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整顿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二、统一职工思想认识,保证活动顺利展开

我所组织职工学习国家总局和省局的有关文件,切实提高职工对检测工作在质检事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照总局的有关部署和维护质量安全的一贯要求,分析在检测工作管理上思想认识的差距,检查了在处理把关与服务的关 1

系,明确了我所在技术服务、安全保障的功能定位,摆正了作为履行质检行政执法职责的监督抽查等检测行为与开展社会委托检测行为的关系,加强和完善对这两种不同性质检测行为的规范和管理,正确履行职能。

三、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

我所尽管加强了实验室内部管理,但在质量体系运行和各项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急需完善的地方,需要各检验室及全体职工引以为戒,并开展自查自纠,按照省局要求从管理体系运行、环境条件、检测人员、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等方面进行自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分

析,通过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进一步规范检验工作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按照《开展检验检测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所从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制度落实、人员管理和监督管理五个方面对照《整顿工作检查考核情况表》,结合我所工作实际,现将存在的问题自查如下。

1、有检验检测方面的制度,但检测责任制度和处理申诉投诉制度不健全。针对申诉投诉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所健全了投诉和缺陷处理程序。

2、有专职的监督员,但监督员履行职责不到位。针对监督员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我所明确了监督员职责,并要求监督员按期检查实验室运行情况,履行职责。

3、部分检测人员的执行力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此问

题,我所严格了奖罚制度,推行限时办理制。

4、新添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校

准规程需补全。

5、部分验室的环境条件未能满足检验检测标准、规范和安全环保的要求,目前正在进行改造。

6、检测报告格式基本正确、信息充分,检测结论意见用语基本规范,检测原始记录保存完好,但检测原始记录格式和信息还需进一步细化。针对此问题,我所进一步细化了原始记录格式,使原始记录反映的信息更加全面。

7、部分仪器设备没有按期进行检定,针对此问题,我所主动联系市计量所对该所能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检定,对该所不能鉴定的计量器具送到省计量院进行了检定。

8、纤维含量虽然有物理检验方法,但不能适应多组分纤维含量检验的需要,针对此问题,我所今年全面学习了纤维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增强了检验发展后劲。

9、开展能力比对试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检验检测机构整顿工作,验

~ 26 ~

证检验人员和测试仪器的工作状态,评估实验室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增强实验室的社会公信力,为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加强委托检验工作。从2014年开始,我所逐步加大了对委托检验工作的重视和宣传,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对辖区内纤维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管力度,针对企业

不能自检的项目与企业协商开展委托检验。今年主要与厂进行委托检验协商,对该厂不能检验的甲醛、ph值和色牢度等项目进行委托,通过多次协商,达成了出厂委托检验协议,并根据《省质检机构委托协议检验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正式与该厂签订了委托检验协议。二是为了准确把握流通领域纤维商品质量,我所从2季度开始,对辖区内大型商场和服装超市进行质量新标准的宣贯工作,帮助商家提高质量意识,把好质量进货关,帮助

~ 27 ~

商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商品质量标识标签鉴别方法,认真做好售后服务,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使商家本着自愿的原则和我所建立委托检验协议,共同把好商品质量进货关。根据今年的工作进度,估计明年年初就可以和这些企业签订委托协议检验。三是我所将继续加强与各个局的联系和配合,搞好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委托检验的比例。

四、加强整改,制定修改完善制度

在检验检测整改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某某市纤维检验所还主动邀请某某百货大楼有限公司、某某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市内企业进行座谈,征求企业对本所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对该所的实验室进行了参观,对近两年该所在检验仪器设备上的投资和检验项目拓展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对近年来该所在纤维检验抽样、检查、报告发送和收费等方面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销售把好质量关工作予以肯定,对日常工作方面

~ 28 ~

提出了许

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所针对自查和企业提出的5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进行了整改。

1、针对自查出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我所完善了《考勤制度》,严格按照考勤制度兑现奖罚。

2、针对自查出检验报告不规范的问题,我所修订了《检验报告审核程序》。对今年上半年出具的检验报告按照检验实施细则进行了审核对照,修改了原来不规范的判定结论,使服务对象看起来比较直观。

3、针对自查出政治和业务学习放松的问题,我所修订了例会《学习制度》,所有工作人员轮流着主讲业务和其他知识,提高了全所职工的政治和理论知识。

4、针对企业提出检验报告滞后的问题,我所修订了《检验报告延时追究制度》,对检验室出具报告的时间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规定在没有其他客观原因的前提下,自抽样之日起在15日内出具

~ 29 ~

检验报告,如果有拖延的要说明原因。

5、针对企业提出对我所职责和收费标准不明确的问题,我所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并把收费标准和单位简介职能做成标牌进行了公示,以方便服务对象。

~ 30 ~

检测技术总结范文
《检测技术总结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