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农委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10:57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委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农委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农委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夏粮抗灾夺丰收,秋季作物创高产,蔬菜生产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国有农场和谐稳定,农村经济稳健运行,县农委2009年的工作概括为“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工作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全面完成、各项

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一)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为60亿元,同比增长6,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4652元,同比增加304元,增幅为7,农业经济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

(二)夏粮抗灾夺丰收

1、小麦高产丰收:今春,我县遭遇几十年以遇的特大干旱,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县人民全力抗旱保苗,县农委认真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主攻关键技术的薄弱环节,积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实现全县小麦总产稳中有增的目标,为全年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县小麦面积为75.4万亩,较上年增加1.4万亩,增幅为1.9。单产407.4公斤/亩,与上年持平,总产达到30.71万吨,较上年增加0.55万吨,增幅为1.8,实现在大灾之年夺丰收

2、油料生产基本和去年持平:今年油料播种面积46.42万亩,花生单产平均350公斤,油料总产15.59万吨,与去年的总产15.98万吨基本持平。

(三)秋季作物创高产

1、玉米:由于县农委积极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核心示范区的玉米平均单产达到505公斤,创历史新高,全县总产达到15.35万吨。

2、棉花:总产下降,单产提高,受皮棉市场行情影响,上年种植棉花比较效益显著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以致今年全县棉花棉花面积出现大幅度下滑,今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为21.5万亩,较上年的29.74万亩减少8.24万亩,但是,通过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加快了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带动全县棉花生产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克服了干旱和低温寡照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今年我县棉花有望获得较高单产,预计亩产籽棉206.8公斤。

(四)蔬菜生产稳步提高

全县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3.06万亩(春夏菜8万亩、秋冬菜15万亩),蔬菜保护地面积9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6000亩、大中小拱棚74000亩)。全县蔬菜生产方式不断创新:一是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二是采用塑料大中弓棚,主要是秋延迟、早春辣椒、秋番茄等蔬菜栽培,三是是露地栽培,利用“冬闲地”栽培菊花心、洋葱等越冬蔬菜,年产各种蔬菜约52多万吨,同比增加5,年产值3.5亿元,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远销合肥、南京、上海等地。

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一)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县有多个示范村形成特色产业,其中:新马桥南庙村把蔬菜产业发展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城关镇龙滩村以食用菌种植为该村主导产业;王庄镇南屯村把养殖产业发展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濠城镇刘祠村把棉花种植发展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示范村在县农委的组织协调下,经各场站以及私营良种企业的帮扶下发展小麦高产示范核心片以及良种繁育基地数个。示范村平均总产值由2005年的1090万元增长到今年的1449万元,高于全县(区)平均增幅水平。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示范村三年修建村村通路54公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5885万元,完成4000万土方,增加可灌溉面积1.3万亩。

(三)改善村容村貌:清理粪便9.1万立方,清理柴垛1.5万个,清理路障39公里;改水工程完成4个,解决4.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卫生厕所122个,建公共卫生厕所10个,建设农村沼气1500口,新农村示范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面貌焕然一新。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全县新农村示范村全面做到村有图书室,村民活动室,卫生室。

(五)加强示范村的土地整理:全县新农村示范村共拆迁改造村庄(自然庄)6个,搬迁户数222户,老庄腾出土地446亩,新址(庄)占地42亩,净增耕地404亩,根据政策腾退复垦出土地可以折抵建设用地指标,极大破解了土地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制约,推动和保障了我县各类项目用地的建设需求;确保了我县耕地总量动态占补平衡;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和村民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增加了人均耕地面积和有效的耕种面积;使土地粗放利用向节约、集约化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六)积极实施村庄布点规划,我县于去年四月召开了全县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议宣布了《固镇县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年县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投入62万元资金用于村庄布点规划。今年重点编制规划完成62个村(居)。计划在3年内完成全县所有村(居)编制规划工作,通过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规范、有序的进行,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一)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到目前为止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866.2万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县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农技服务的能力,提升了我县种植水平,改善了民生,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固镇县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示范基地项目,固镇县园艺二场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固镇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三个项目的基建工程已完成,正在申请项目验收工作。农作物高产攻关项目、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顺利完成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民生工程项目: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我县已于2月底完成对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招标工作,并确定了以11乡镇和三个国营农场的农民(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www.daodoc.com/职工)以及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培训对象。截至目前全县已办培训班71期(班),培训总人数达1502人(3199人次)。2009年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任务2500人,现已培训2502人,已转移就业2185人,转移率87。农村能源沼气项目:⑴2009年农村沼气建设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180万元,目前已建设沼气池478口,完成建设任务的80,年底建设完成。⑵2008年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新增):20个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基本建设完成,20个服务网点已全部建设完成并开始服务全县沼气用户。⑶农村沼气服务网点项目(2009新增第二批)。项目总投资36万元,已到位资金17.5万元,7月份完成项目配件招标工作,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⑷、2007年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共建沼气池1450口,完成建设任务的72.5。⑸、2008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已于近期启动施工,完成沼气池建设。

(三)加强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县农委全面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制度,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监管的力度和审查监督,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建优质项目、树固镇形象。

四、招商引资全面完成

农委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号工程、一把工程”,农委全员参与、主要领导全力以赴,紧紧围绕农业抓招商,依靠企业做文章,通过优质农业资源抓招商、依靠特色产品基地吸引客商,围绕龙头企业联系客商,积极走出去、请进来,跑信息、找关系,到目前已完成招商引资1020万元,现在正谈项目500万元,确保年底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已发展优质小麦面积77.3万亩,花生面积45万亩;棉花面积30万亩;蔬菜面积20万亩;生猪饲养量90万头;肉鸡饲养量2095万只。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业基础,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奠定了较为稳定的原料基地。

一是抓好品牌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根据特色板块布局,以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大户建设为重点,逐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目前全县共发展市级专业村8个,县级专业村117个,其中西瓜30个,棉花35,畜牧养殖45个,蔬菜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在种植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均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再次根据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大力发展绿色原料生产基地。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基地,单产水平较非项目区增加15。

二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全县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4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8家。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外引内联、新建改造等措施,加速龙头企业规模扩张。安徽天源棉花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成祥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金禾面粉有限公司申报省级龙头企业成功。

六、农业信息化工程不断加强

2009年以来,农委信息化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并取得明显实效。

一是切实推行了电子政务公开。以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和固镇县政府网为重点,开展好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发布工作,并及时处理回复网民在网络上关于农业问题的咨询和投诉。

二是切实加强了我县农业信息网站建设。重点加强本地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力度,积极和广大农民朋友在网互动,准确、及时发布各类农情信息,提高了为农服务的水平。

三是切实加大了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力度。县农委拓宽信息采集发布渠道,信息发布准确、及时。截至目前,《农情简报》已出刊100期,产生广泛的影响和好评。

七、农民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我委认真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工作,采取扶持鼓励的办法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进入2009年以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全县共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30家(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1家,注册资金5831万元;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为协会有22家;有关部门批准或备案为协会有7家;未登记或批准备案的协会有40家);成员28813人,有力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稳步推进

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抓好土地流转试点工作,逐步发展程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流转办法,县、乡、村层层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台账,县管理到村,乡镇村管理到户。通过对全县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汇总,流转面积共达28789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73。

九、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保证良种供应

今年以来,农委共出动执法车辆200多台次,执法人员800多人次,共检查市场300多个次;检查各乡镇经营单位(户)2000多家次,没收了部分过期高毒禁用农药和一部分没经审定的种子;接待处理农民投诉案22起,调解处理农民投诉案件8起,立案处理违法经营户3户。

首先是加大了对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坚持“四查”、“四看”原则,即查包装,看标签是否规范;共抽查农药标签58个,抽查种子、农药标签116个。查“三证”,看是否有效;查质量,看有无伪劣;查生产日期,看是否过期失效。共检查种子、农药、肥料“三证”情况1000件次。采取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服务指导、批评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繁殖基地田间纯度检验。有力的打击各种不法行为,杜绝各种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为加强对小麦良种的管理,我委制定了详细到乡镇的供种计划,组织召开乡镇分管领导及农技人员会议,安排各乡镇将计划数字分解到村,填户供种(订单)卡,造统一供种清册,确保了乙方能够将种子按指定日期、地点和数量及时、准确送达,保证秋种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

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一是进一步规范了职责行为。进一步优化内部职能,合理划分事权,机关工作运转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工作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得到有效解决。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了办事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使机关工作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监督严密,工作效率更快捷,工作质量更高效,工作措施更完善。三是进一步提高干部素质。进一步开展集中学习,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激励、教育、示范、引导和惩戒,促进全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强了公仆意识,提高了自身能力,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新成果。四是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进机关管理制度化建设,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机关工作扎实有效,求真务实,贴近群众。

推荐第2篇:农委纪检工作总结

农委2011年纪检监察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以及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努力建设“富裕浑源、诚信浑源、和谐浑源”同时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有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乐于奉献、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之正气,在干部职工树立求真务实、学习进取、奋发向上的新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领导,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一把手亲自抓,强化责任分解。对农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学习、考勤、接待等制度,加强了党员的管理,督促全局工作人员注重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告诫广大干部职工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二、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局党总支提出“狠抓发

展增效益,关注民生构和谐”活动主题,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了各支部学习以及各站室业务学习培训之中,不断开展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廉政准则》以及中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观看警示教育片,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廉洁自律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在活动中,我们注重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一些发生过的典型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自觉筑牢指导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半年来我们以提高办事效率,优化经济环境,管好农资市

场,整肃行风,促进发展。一是建立学习制度,培养良好学风。二是走出机关,深入农村,依法行政。三是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和跟踪落实制度,执行行政问责和行政过错追究制度,杜绝了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不良现象的发生。四是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工作行为,每日实行上下午签到制,严格考勤。五是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全年分上下半年对各站室工作、纪律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年终年度考核。

2、突出治理干部队伍中“懒、庸、浮”等现象。

按照“在工作任务上体现攻坚,在工作力度上体现狠抓,

在工作效率上体现快速,在工作氛围上体现争先”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围绕优化干部队伍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整治干部队伍中的“懒”、“庸”、“浮”等现象,改进作风、提升效能。

(一) 治“懒”促勤:重点解决干部队伍中不注重学习、

懒于思考,主观能动性差,消极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工作热情、激情不够,缺少发展的冲劲、闯劲、冒劲,缺乏奉献精神。

(二) 治“庸”提能:重点提升干部队伍工作能力,克

服青年干部机关化、做群众工作不力,中年干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工作的激情,服务中心工作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到位的问题。

(三)治“浮”求实:重点解决干部队伍限于应付和忙于

应酌问题;一些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好大喜功,好做表面文章;一些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差,不深入基层和实际,做表面文章,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工作浮夸,自由散漫,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

四、认真落实农廉工作,更好服务农民。依据县委政府及农廉工作领导组的要求,及时成立了农廉工作领导组,成立了农廉办事大厅并配备了相关设施,开通了互联

网,抽调了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事务,接待和答复广大农民朋友反映的问题。制订了领导组制度、办公室制度、学习教育制度、信访制度、查案制度等5项制度,并组织成员多次进行了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在下发农业系统农廉实施方案的同时,设立专职人员,并对乡镇农业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指导和落实好乡镇农科站的党风廉政建设。在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把服务人民群众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化解群众矛盾,有效地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乡镇农科站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稳步发展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县纪委分解给我委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工作任务的落实工作。

(2)做好农委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任务的落实工作。

(3)积极参与业务工作,围绕“第一要务”,为农业农村工作。

(4)继续做好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包括廉政谈话;参与农业项目招投标;大额度资金使用监督;对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运行、效能进行监督检查;党风廉政教育等工作。

(5)严格监督和落实上级有关规定的执行,抓好责任追究等

工作,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配合有关部门予以整改。

(6)继续做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7)做好反腐倡廉宣传、纪检监察信访、案件、档案管理等工作。

(8)进一步搞好自身建设,包括思想、业务学习。

二O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推荐第3篇:农委团支部工作总结

农委团支部2011年度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农委团委带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种植业经济、产业化经济、劳务经济等重点经济工作,在战胜严重春涝、阶段性干旱和局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粮食总产实现了74吨,比上年增长21%;粮食亩产176.3公斤,比上年增长2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3%;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均创历史最高,认真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团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

以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广大团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策和理论知识,切实提高了广大团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服务“三农”工作意识及工作水平,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团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党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在重点加强了薄弱(后进)支部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团员,不断壮大团员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团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加强股级干部管理。在选拔任用股级干部工作中,不仅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实行民主推荐和公示制,而且对新提拔的股级干部坚持实行试用期制。在建立农委系统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资料档案的基础上,完善建立了《农委系统局级、股级干部名册》,并实行微机管理,从而使全系统干部管理工作步入了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认真贯彻实施县委提出的以“六民、六带”为主要内容的“连心”活动和“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团日”活动以及“六个万”活动,同时提出在全系统范围内广泛开展“两树立、三提高、三到位”活动。通过认真研究制定方案,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力求实效,不仅提高了全系统广大员团的思想政治觉悟,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委系统各项工作的向前开展,而且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 (三)积极开展群团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以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为基础,切实加大宣传报道本系统各项工作的力度。撰写心得体会文章106篇,编发宣传工作简报23期,上报调研文章2篇,在有线台播出专题新闻报道,统战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大力开展团外高级知识分子献计献策活动,局级干部与团外知识分子联谊交友活动,切实增强了农委系统的民主生活氛围;共青团工作在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同时,深入实施“青年文明号”工程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切实加大团员青年入党推优工作力度,优秀团员被党组织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妇委会工作在积极组织全系统广大妇女职工干部学法用法的同时,积极组织宣传和实施“幸福工程”,组织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竞赛〉活动,为贫困母亲捐款,大力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大力开展维权工作和献爱心活动。知识分子工作围绕“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了科研攻关和送科技下乡活动;老干部工作围绕“关心农业、献身农业、服务社会、促进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座谈献策等系列活动;工会工作继续开展献爱心和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农委党政班子领导带领全系统局级干部到包扶的系统内企业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并为贫困企业捐款,户困难职工捐送钱款物品共计人民币达5,40000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积极争取进档升位,创建标兵单位。在水产总站取得县级标兵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推广中心和良种场取得市级标兵争创少省级文明单位的同时。农委机关、农经站和农广校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农委花园小区被评为县级文明小区。

龙城区农委团支部

2011年12月5日

推荐第4篇:市农委工作总结

农业委员会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发展战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生产,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九大特色农业产业,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农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业产值大幅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农业产值。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

2.农民收入。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545元,增速17.4%,同比增长17.4%。

3.粮油生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24%;全年粮食总产量75.3万吨,比**年增长33.4%。油料播种面积0.7万公顷,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2.9%。蔬菜产量74万吨,比上年增长74.6%。

4.畜牧生产。全年肉类总产量17万吨,比**年增长16.6%。禽蛋产量11722吨,同比增长27.34%。水产品产量**吨,同比增长5.3%。新建规模养殖场21个,带动了农户发展养殖业。

5.农业机械化。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6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46万亩,为年计划的100%。全市争取到各级农机具购机补贴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320万元,市级购机补贴资金15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万元。各级资金向农户直接购机补贴共 3400.75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163万元,地方各级资金1237万元。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加快

围绕“品种调优、产业调特、规模调大”的原则和“稳粮、增菜、兴牧、抓果”的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市粮经比达到63:37。九大产业快速推进,均按计划完成或超额完成,其中种植马铃薯210万亩,为计划任务200万亩的105.75%;种植核桃21万亩,为计划任务21万亩的100%;种植油茶10万亩,为计划任务10万亩的100.9%;种植茶叶12.64万亩,为计划任务12万亩的101.12%;种植蔬菜63.15万亩,为计划任务61万亩103.52%;种植猕猴桃7.48万亩,为计划任务7.32万亩的102.19%;种植中药材7.17万亩,为计划任务3万亩的239.07%;种植烤烟13.15万亩,为计划任务13万亩的101%。收购烟叶30万担,产量、产值、均价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实现牛存栏50.08万头,为任务数43.17万头的116.02%;生猪存栏149.89万头,为任务数142.80万头的104.97%;羊存栏38.99万只,为任务数38.00万头的102.58%;存栏禽742.10万羽,为任务数736.00万羽的100.83%。出栏牛9.26万头,为任务数8.92万头的103.87%;出栏猪138.26万头,为任务数131.05万头的105.50%;出栏羊23.13万只,为任务数21.96万只的105.34%;出栏禽813.39万羽,为任务数797.20万羽的102.03%。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及时安排计划。一是认真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2013年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要求,做好**年秋冬种和今年春耕生产计划安排、农资储备、市场监管、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为2014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二是根据省农委《关于2014年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粮经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计划进行任务分解,要求各县区抓好贯彻落实。三是制定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种植业工作的意见》,对有关指标进行细化。通过适度调减小麦、玉米、粮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粮食总产。扩大蔬菜、中药材、烤烟、茶叶、果品、油茶、核桃的种植面积,调整粮经比。2014年全市粮经达到63︰37。四是印发《**市2014年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做好2014年秋冬季农业生产安排。

(二)落实惠农政策。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2014年市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7700万元,其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5143.54万元,占总资金的66.8%,主要用于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地建设、苗圃建设等;其他资金2576.46万元,占总资金的33.5%。二是积极落实财政惠农补贴政策。2014年,全市共完成**年度小麦良种补贴资金363万元,油菜良种补贴资金120万元。全市争取到各级农机具购机补贴资金3397.5万元,落实农户直接购机补贴3400万元。2014年共争取和组织完成省级农业

推荐第5篇:农委年度工作总结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粮油种植面积1.6万亩(其中水稻减少1.1万亩,油菜减少0.5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1] [2] [3] [4]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四是蔬菜新品种引进、种植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全年共引进了58个蔬菜、葡萄新品种,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项目分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两项内容,其中23个棚室内品种涵盖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南瓜、毛豆、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等41个新品种,露地区则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个葡萄新品种和1个马铃薯新品种。5月14日,市农委还专门组织了全市各县区的农委主任以及蔬菜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00余人,来我区现场观摩菜瓜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与会代表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些优质新品将为我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添光加彩。通过这些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我区农业科技含量。

(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制定区、镇(街)层层落实责任制,从组织落实到任务分解,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产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专项行动),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同时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提高到100%,确保全区农资市场安全;四是加强动物检验检疫。

(六)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包河区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五项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一是实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工程。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实施“一镇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三是实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程。四是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区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重点对去年百日行动计划的成果做好总结表彰和巩固提升工作,年底顺利实现60%的文明村要求。全区54个村今年已转为社区的有16个,实际现有38个行政村。五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

(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一是认真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科普赶集、会议、报刊、电台和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政策贯彻不走样,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宣传,今年我区共有2户农必一农业园区自筹资金35.29万元购置大中拖等农机10台套,享受财政购机补贴7.56多万元;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是做好农机及驾驶人员年度检审工作。全年共检验变形农用运输机343台、联合收割机8台、小型犁耕机41台,驾驶员年审394人,新办农机入户169台,驾驶证37人。三是抓好农机科技培训。共开办培训班4期,培训新机手37人、机手450人,有力保障了农机使用安全。四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程。今年午秋两季收割期,我们从灌输等地引进了近百台高性能的联合收割机,机收面积5万亩,机收率94%,为农民节支增收300万元;五是做好农机油菜秸秆循环利用工作。通过“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

(八)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全年共重点开展了六项活动,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巩固年活动、“为新市镇建设添光彩、为都市农业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与村居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和“七一”纪念活动。活动中,一是重视到位。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广泛宣传;二是组织到位。分别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三是效果到位。

(九)按照上级要求,全力完成其他各项重点任务

1、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我区位于合肥东南上风口,域内有骆岗机场及合宁、合安等高速公路,辖大圩、义城、烟墩、淝河四镇及骆岗街道共5个农业镇街,现有农业耕地近9万亩,年种植油菜3.5万亩、水稻5.26万亩,年产秸秆2万吨左右。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禁烧初始,我们就充分认识禁烧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此,在区农委的统一调度下,我们成立了“禁烧”值班小组,不惧高温风雨,在重点“易燃”区域进行20多天24小时的轮岗值班。同时利用大圩镇圩西村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将秸秆机收后腐熟还田,有效、圆满地完成了禁烧任务。

2、认真开展有害生物普查和监管工作。认真学习新的外来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的生态学知识培训,开展普查工作。对 “加拿大一枝黄花”实施动态监测,常态化管理,普查与定点相结合,春秋两季以区政府名义发布防除文件,适时发布防除通知,9月底,召开铲除现场会,组织全区200多人对区政府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围剿,各乡镇街道辖区内的一枝黄花蹲点包片,积极监督核查,促进一枝黄花铲除工作的有效开展,努力营造氛围,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意识。

3、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惠农政策之一,于2012年纳入我区民生工程范围,由我委承担全区主要粮食作物及能繁母猪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今年全区参保品种有4个,即水稻、油菜、小麦和能繁母猪。其中水稻4.5万亩、油菜3.5万亩、小麦3500亩、能繁母猪1075头,全区约有1.75万户农民参加了该保险,完成投保率百分之百。

4、加速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进程。

5、积极落实好各项富民惠农政策。一是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项支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422.73万元;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全年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解释。

6、积极组织参加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一是包河区参加合肥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二是制定并印发了运动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人;三是落实了专项参赛经费,及时开始运动员报名、体检、选拔和训练等相关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此次参赛成绩喜人,共获得了10个比赛单项奖,我区也并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7、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一是组织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二是编印《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指南》,散发给参会的中外企业代表;三是邀请部分企业到我区大圩镇和牛角大圩实地参观考察。

二、2012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这一主题,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重点任务安排

1、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5000亩的工作目标。

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申报工作。“赠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外,还积极申报2012年省、市农业新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我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3、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坚持“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公共资源向镇村服务中心集中),推进“四个优化”(优化农村社区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与全省“第一城区”相适应、具有滨湖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5、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档次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建立一批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百分百完成;依法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配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种补贴的发放。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推荐第6篇:农委团支部工作总结

农委团支部2011年度工作总结

年动。通过认真研究制定方案,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力求实效,不仅提高了全系统广大员团的思想政治觉悟,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委系统各项工作的向前开展,而且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

(三)积极开展群团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以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为基础,切实加大宣传报道本系统各项工作的力度。撰写心得体会文章106篇,编发宣传工作简报23期,上报调研文章2篇,在有线台播出专题新闻报道,统战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大力开展团外高级知识分子献计献策活动,局级干部与团外知识分子联谊交友活动,切实增强了农委系统的民主生活氛围;共青团工作在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同时,深入实施“青年文明号”工程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切实加大团员青年入党推优工作力度,优秀团员被党组织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妇委会工作在积极组织全系统广大妇女职工干部学法用法的同时,积极组织宣传和实施“幸福工程”,组织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竞赛〉活动,为贫困母亲捐款,大力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大力开展维权工作和献爱心活动。知识分子工

作围绕“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了科研攻关和送科技下乡活动;老干部工作围绕“关心农业、献身农业、服务社会、促进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座谈献策等系列活动;工会工作继续开展献爱心和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农委党政班子领导带领全系统局级干部到包扶的系统内企业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并为贫困企业捐款,户困难职工捐送钱款物品共计人民币达5,40000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积极争取进档升位,创建标兵单位。在水产总站取得县级标兵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推广中心和良种场取得市级标兵争创少省级文明单位的同时。农委机关、农经站和农广校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农委花园小区被评为县级文明小区。

龙城区农委团支部

2011年12月5日

推荐第7篇:农委党建工作总结

兰州市农委机关2010年党的工作总结

市直机关工委:

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委党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委党组的总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参谋助手作用,紧紧围绕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四项主题实践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和“百千万结对帮扶互联共建”等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工作的科学发展,现就一年来我委党建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扎实开展以“四项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中共兰州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四项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事实意见》精神,以及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要求和部署,我委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较好的完成了一系列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切实解决了一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了农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有效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继续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我们结合农业部门特点,紧密联系我市农业实际,树立“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机关形象,明确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员队伍、学习型干部队伍”、“争做创新型党员、争创学习型支部、争建效能型机关、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和“百千万结对帮扶互联共建”为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了“五步学习、一线调研、百家建言、步步整改、立体督查、全面推进”六个实践载体,使学习实践活动更贴近“三农”实际,更体现农业特色,更符合部门工作要求,使全体参学人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步骤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建立了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承诺书,使党员立足岗位,开展主题实践,做到学习活动与工作 2 实践两不误,两促进。另外,还通过先锋服务队、科技便民服务、农机先锋促春耕等活动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科技进村培训,现场作业指导,农资监管入店,农机安全服务等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还进行结对帮扶和民情恳谈,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法规处、科教处等机关各处室也在继续开展党员处室走在前活动。

2、强化学习,深化讨论,狠抓班子建设

我们坚持把学习和讨论贯穿始终,切实提高对“四项主题实践活动”的认识,同时狠抓班子建设。一是强化学习,苦练内功。我委党组始终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相结合,不断提高党组班子成员的思想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新形势下驾驭全局的能力。二是团结协作,促进民主。我委党组始终把党内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建工作职责要求,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组会议,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到领导班子具体工作的各个环节,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三是廉洁自律,作好表率。我委党组始终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

3 和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逐步健全、规范落实财务收支、审批和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实行会计初核、逐级把关。

3、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内在动力

按照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部门工作实际,通过理论引导,工作指导等措施,强管理、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甘于奉献、务实争先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注重抓人格培养,激发党员奉献意识。在抓好党员发展的同时,注重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参加专题讲座,举办专题讨论发言等形式,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我委上下呈现出不比职位比奉献、不比利益比业绩、不比资历比能力的良好局面,同时涌现出许多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服务基层的优秀党员干部。二是强化素质培养,提升职工专业技能。我委机关党组织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为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提供条件搭建平台。一方面是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积极鼓励、支持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更新知识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农业

4 新知识新技术。另一方面是采取送出去的方式组织县乡农业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到山东、成都、浙江等地考察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干部职工到上级科研院校和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学习,组织在职党员干部考察冷凉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组织离退休人员参观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并组织召开座谈会。

4、加强督查,促进整改,切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创新督察机制。我们把学习实践活动和重点业务、目标管理一起谋划、一起落实、一起督察。实行业务处室纵向到底、委督察组横向到边的立体督查模式,建立两套机构联动的机制。二是充实督查力量,组成了四个督查小组,抽调近20人参加督查工作。三是创新督查方法,把上级督查与自我督查相结合,把整体督查与局部督查相结合,把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重点督查、实地督查和跟踪督查相结合。四是突出实践特色,围绕学习“四项主题实践活动”、目标任务、财务工作和重点项目,突出沼气池项目及科技特派员工作,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民间走访等多种方法,对16个委属单位的工作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督查活动。

总体看来,我委机关在开展以“四项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5 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全市农业和农村的重点工作,强化责任,细化指标,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完成了各项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

(二)巩固质量建党成果,确保机关党的工作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党建工作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是市直机关工委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理念的一项重大决策,其目的是通过参照ISO质量管理体系,引进科学的、规范的、标准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创新机关党的工作,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质量,建设服务型机关的重大决策。对此,我们根据机关重组情况向党组提出成立机关党委,并已上报获批。同时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市委《关于着力开展质量建党、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实施意见》有关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积极学习其他部门先进经验,使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理念、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实施方略更加明确,同时继续将党建工作纳入机关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考核,从而更有力的推动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交流互动,积极开展机关与农村党组织互联

6 共建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精神,按照《中共兰州市直属机关工委关于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互联共建工作的意见》精神,我委党组高度重视,多次进行研究部署,到联系点榆中县贡井乡地湾村摸底调查,听取村委会领导对互联共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到村民家中,了解村民存在的实际困难,明确帮扶重点,积极探索互联共建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今年共投入25.6万元对口帮扶资金。双垄项目中投入地膜5吨,种植玉米2300亩,马铃薯120亩。马铃薯籽种试验地100亩。沼气池建设投入17.6万元,共建成沼气池40个,青贮池投入5万元,建立青贮池30个。推整梯田500亩,燃油费用投入3万元。向基层互联共建农村党组织赠送电脑2台,打印机1台。另外,还举行科技培训,内容涉及青贮、饲养、双垄种植等技术,累计参训160人次。

(四)认真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

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是为了切实解决各级政府机关在作风、效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行力,转变服务态度,增加办事透明度,使群众对政府机关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投诉率明显下降。

1、动员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建

7 设年活动的意见》和《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制定《兰州市农委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座谈会,深入宣传全市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突击学习与长期学习相结合、夯实基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认真开展“112255”学习活动,即一个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个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个规定(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2个办法(兰州市机关干部作风建设问责办法、兰州市政府关于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行为处理暂行办法),5个讲话(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陆武成同志在中共兰州市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袁占亭同志在市十四届五次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在市政府第八次全会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陆武成同志和魏志乐同志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石镜如同志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部法规(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条例)。通过学习,使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

8 制意识、效能意识、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使机关干部充分认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全市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自查自纠。认真分析机关行政效能现状,将自查自纠贯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的始终。结合开展以“四项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对照检查。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设立征求意见箱和举报电话等多种方式,面向基层单位、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了查找问题有广度,剖析根源有深度,整改措施有力度。

3、认真整改。一是打破旧制,建立新规。按照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现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认真清理,区分废、改、立不同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及时废除了一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和办法,同时将新整理的16项制度汇编成册,印发到每个处室,并安排时间集中学习和讨论,有效推进了机关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结合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办法》、《机关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首问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制度,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通过大局意识教育,着力解决个别干部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联系实际不够紧密、服务能力不够高的问题。三是加强机关作风

9 教育。由办公室进行纪律考核,严肃工作纪律,杜绝办事难、态度蛮、纪律散、作风浮、工作拖等问题的发生。四是组成四个督导组对机关各处室和系统单位进行检查督导,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截止目前,没有被问责的干部,也无投诉上访事件。

(五)进一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为和谐机关打好基础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时创建学习型、团结型、廉洁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内在要求和核心内容。我们围绕我委工作实际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组织职工观看电影《复兴之路》和《兰州1949》。另外,还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市直工委运动会、省农业厅举办的农业系统运动会、兰州市农口系统运动会和第五届“高原夏菜杯”农委系统职工运动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青海玉树县发生地震后,组织职工捐款8750元,其中党员参加捐款65人,捐款7900元。通过这些文体活动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另外,我们还坚持职工年休假制度,为干部职工进行体检,在丰富文化娱乐的同时,增强了职工的体质。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今年,我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准则》、党纪政纪等法律法规,有组织、

10 有步骤地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各项纪检条例、规定,观看警示教育影片、电教片,组织座谈讨论等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和自律意识。二是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效,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三是是做好廉政、述职测评等工作。根据上级要求,我们认真准备,按照程序,遵循原则,认真完成了我支部测评工作。并以“继续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及时上报会议材料。强化了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委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学习从内容到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效果有待于提高;二是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党建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三是围绕党建抓中心工作的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存在重业务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思想不够解放,理论学习与工作创新结合不够;二是党务工作者对党务知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存在差距,具体

11 事务性工作多,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三是党性锻炼方法不多,勇气不足,缺乏胆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三、明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委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工作思路,按照“四项主题实践活动”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需要,坚持以解放思想来推进和创新党建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实践成效。

1、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和思想解放工作,全面搞好十二五规划,以思想解放的新空间推动全市农业工作实现新的跨越。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充分认识建设“阳光政府”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3、抓好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与管理,进一步做好农技人员为农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好科技对农业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4、围绕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四项主题实践活动”

12 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取得的成果,积极实践和探索新时期农业工作新特点,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的各项工作。

5、按照党员发展程序,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6、进一步增强全委党建工作领导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7、牢记维稳责任,继续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做好来信来访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8、继续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作风,健全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和谐农业系统建设。

9、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开创全委工作新局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推荐第8篇:市农委工作总结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及2014年工作打算

白山市农业委员会

2013年11月

2013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三化、强统筹,抓特色、上项目,增收入、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力实施了绿色产业开发、种植结构调整”1261”、人参产业振兴、特色产业建设、“菜篮子”、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221”七大工程,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实现10125元,比上年增加17%。

一、201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业生产实现稳定优质高效发展。全市共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3557万元。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286场次,培训农民16.4万人次,投入农业生产资金32600万元。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全市建设了18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预计粮食总产可达5亿斤。实施绿色产业开发工程,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累计认证数量达到400个,绿色食品产量达到180万吨。

(二)特色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全面实施了种植结构调整”1261”工程,全市建设了60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新发展了15万亩高效经济作物,粮、经、菜比例由过去的6:3:1调整 - 1 -

到了5:4:1。实施特色产业建设工程,加强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了15个专业乡镇和70个专业村,林蛙标准化封沟养殖面积达180万亩;中药材生产面积达25万亩,比上年增长19%;食用菌生产面积达24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以蔬菜棚膜园区建设为重点,全力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市新建棚膜3000亩,新增露地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蔬菜自给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预计全市园艺特产产值可达到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三)人参产业健康发展。全面实施了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积极推行人参规范化种植,人参生产GAP标准化种植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加快抚松、靖宇、长白三个人参产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林村、年久根参业、广药人参精深加工、首都国投人参化妆品等10个人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1亿元。进一步加强了“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加盟工作,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57个产品加盟了“长白山人参”品牌。新开发出人参缓释糖、皇封参紫参茶等食用人参新产品23个,上市销售的食用人参产品已达到42个。预计全市人参产业产值可达1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加强了18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8亿元。全市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全市订单农业达到31万亩。预计2013年农业产业

化产值达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全市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已达44家,占全省数量的38%,预计全市乡镇企业企业营业业收入达588亿,比上年增长20%。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实施了 “百村示范、村村提升” 221工程,全市完成了22个高标准示范村和22个整体推进村建设,对145个重点区域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投资8.01亿元建设了450个新农村项目,栽植树木65万棵,完成绿化美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清理违规建筑475个,清理边沟 55万延长米,修建围墙围栏1.4万延长米,修建固定垃圾点238处,建立长效清扫机制的街路里程达900公里。认真抓好垦区危房改造建设,今年全市完成垦区危房改造面积5.58万平方米,改造户数930户。

(六)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强化农业执法力度,全市共检查经营企业2027个次,整顿市场416个次,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新建农村电子信息服务站50个。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83万元,购置各类机具 1071(台)套。加强了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查处液氨制冷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农机安全隐患36处。

二、2014年工作打算

基本工作思路是:以建设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强力推进人参产业、特色产业、农产品

加工业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主要目标是: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27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846元,同比增长17%。

(一)突出发展规模型和效益型生态农业。稳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规模型和效益型生态农业。全市重点抓好60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18个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发展10万亩高效经济作物。继续稳步扩大有机、绿色、无公害标识的农产品生产面积,确保年产量达到180万吨,推动农业向生态、优质、安全、高效方向发展。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3000亩棚膜、增加1万亩的露地蔬菜生产面积。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八大特色产业板块,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加快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步伐。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强力推进基地建设,重点抓好8个林蛙产业基地、6个食用菌产业基地和12个中药材产业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扶持2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超5000万元,培育10户村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市特产业产值力争实现100亿元,增长20%。

(三)加快推进人参产业振兴。以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培育五大基地为主线,全力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推动人参产业健康发展。重点抓好人参标准化生产建设和新型种植模式推广,完善6个省级人参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个市级人参标准化生产小

区建设,积极推广落实28项人参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人参(西洋参) GAP生产面积稳定在2000万平方米,林下参发展到55万亩,非林地栽参达到600万平方米。坚持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相结合,抓好人参深加工企业新建续建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大型龙头企业,完成产业投资8亿元。积极抓好万良人参市场、长白山特产城、靖宇特产市场、松江河人参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市场功能。积极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和连锁销售,完善现代市场营销手段。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加大 “长白山人参”品牌加盟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四)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带动特色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发展。全市重点抓好6个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以及1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力争实现200亿元,同比增长20%。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重点推进以休闲旅游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建设,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676亿元,增长15%。

(五)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两大重点,重点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高效完成58个省级示范村项目建设,全市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对100个村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环境。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好71个新

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抓好垦区剩余危房改造工程。

(六)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步伐,努力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化建设,抓好农民科技和技能培训,改进服务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推荐第9篇:农委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农委的大力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工作主题,按照年初工作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以“建设和发展高效都市农业”为方式,全力开展各项农业工作,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现将2010年工作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今年我区年种植业总产值达3亿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总产量2.14万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油菜3.5万亩,午季产量亩均产量151公斤;小麦0.35万亩,午季均亩均产量390公斤;蔬菜复种面积8.79万亩,总产14.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2%和12.5%;全年渔牧业生产也呈平稳增长态势:肉类总产量10000吨,畜禽出栏量为生猪3.5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为18000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10000亩,龙虾养殖面积为40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全区共繁育各类淡水鱼苗8100万尾,投放各类鱼种1600吨。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粮油种植面积1.6万亩(其中水稻减少1.1万亩,油菜减少0.5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2938.51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10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全区五个镇(街)共50个行政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土样、植株样化验标本2100个;在大圩镇磨滩、新河、新民、圩西等村建立白菜、油菜、葡萄等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田3万亩;确定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肥东县磷肥厂2家企业作为我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并在大圩镇圩西、义城镇集贸市场、烟墩镇集贸市场建立了配方肥销售网络,使全区使用配方肥面积普及率80%,配方肥使用量达4000吨。经测产,今年的蔬菜、西甜瓜、葡萄及油菜普遍增收,全区总节本增效达1100万元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位于包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圩镇圩西村、晓南村的三个蔬菜生产基地内。共有示范品种13个、培育营养泥炭块秧苗20万棵、示范栽培面积达60亩,平均亩产较常规育苗增收1605元。

四是蔬菜新品种引进、种植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全年共引进了58个蔬菜、葡萄新品种,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项目分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两项内容,其中23个棚室内品种涵盖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南瓜、毛豆、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等41个新品种,露地区则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个葡萄新品种和1个马铃薯新品种。5月14日,市农委还专门组织了全市各县区的农委主任以及蔬菜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00余人,来我区现场观摩菜瓜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与会代表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些优质新品将为我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添光加彩。通过这些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我区农业科技含量。

(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制定区、镇(街)层层落实责任制,从组织落实到任务分解,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产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豇豆、韭菜、莲藕、葡萄四个品种的换证工作,新认证青菜、乌菜两个无公害品种(跨年度)及“禾味黑豆”等21个绿色产品,现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20个,其中种植业农产品13个,水产品5个,2个初级加工农产品。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专项行动),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同时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提高到100%,确保全区农资市场安全;四是加强动物检验检疫。按照“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集中强制免疫方案。全年共购进禽流感疫苗99万毫升、口蹄疫疫苗27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43万毫升、猪瘟疫苗59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90万羽份,耳标4万多套。集中防疫期间防疫禽流感300多万只次、猪口蹄疫5万头次、猪瘟5万头次、免疫注射牛羊1000多头次,全区的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强制免疫密度达100%,实现了2010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首发地和疫源地的动防目标。

(六)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包河区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五项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一是实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工程。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实施“一镇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大圩镇作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其镇内“新民、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6个村也相继纳入省、市、区新农村示范村。今年以来,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建设风格,采用“穿靴戴帽、去脂抹粉”的方式,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省新农资金270万元),完成了872户旧民居的改造,新修机耕砂石路23条,完成4万多米的村内水泥道路建设以及多处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并利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义城街道的董城、汪潦、前杨三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成效显著,全街道共投入专项资金858万元,完成棚居改造126间、硬化道路46.8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增设自来水管道44.94千米,下水管道18.8千米,挖污水处理池18万立方,完成改厕率98%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实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程。该项目位于包河区烟墩镇牛角大圩,规划面积1.5万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力争3年内基本建成,已被纳入2010年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按照三年规划建设进度,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今年共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进驻,首批流转土地2938.51亩,租期16年。四是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区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重点对去年百日行动计划的成果做好总结表彰和巩固提升工作,年底顺利实现60%的文明村要求。全区54个村今年已转为社区的有16个,实际现有38个行政村。五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全区共有38个城中村改造,今年已全面启动14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8494户,占地3382.9亩,建筑面积381.2万平方米,总投资71.6亿元,至今已完成转户农民3.1万人,占全区15万农民总数的21%。

(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一是认真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科普赶集、会议、报刊、电台和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政策贯彻不走样,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宣传,今年我区共有2户农必一农业园区自筹资金35.29万元购置大中拖等农机10台套,享受财政购机补贴7.56多万元;

7、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一是组织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二是编印《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指南》,散发给参会的中外企业代表;三是邀请部分企业到我区大圩镇和牛角大圩实地参观考察。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这一主题,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重点任务安排

1、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5000亩的工作目标。

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申报工作。“赠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外,还积极申报2010年省、市农业新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我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3、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坚持“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公共资源向镇村服务中心集中),推进“四个优化”(优化农村社区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与全省“第一城区”相适应、具有滨湖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5、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档次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建立一批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百分百完成;依法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配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种补贴的发放。

推荐第10篇:市农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心任务,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领,严格保护和落实“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抓好措施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上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进度和质量都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是

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领先全省。刚刚公布的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数据显示,我市2012年6大类21项指标平均综合得分达到84.46分,比全省平均高9.57分,比第二名无锡高0.85分,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五个市、区全部进入全省前十。

二是夏粮生产实现历史新突破。夏收夏种抓得紧、进度快、成效大,为全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全市104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348公斤,14万亩油菜平均单产达到174公斤,分别比去年还增产2.3公斤和3.4公斤,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秋熟水稻种足种好,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建立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3个。水产养殖面积111.23万亩,水产品价格比去年上升10%左右。蔬菜播种面积80.55万亩次,同比略有增加,枇杷、杨梅、春茶、果品等特色农产品普遍增产。上半年出栏生猪55.6万头、出栏家禽1328万羽。

四是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全年确定的五大类28项重点工作推进顺利,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幅度较为明显的有:新增农业园区7.5万亩,完成率75%;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92万亩,完成率91%;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61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农产品检测956批次,完成率87%;引进农业外资1.82亿美元、农产品出口2.4亿美元。

五是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提升。上半年编制完成了《xxxx-2017年苏州市区“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苏州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意见”、“(沉尸井)建设与补助标准”、“阳澄湖生态保护”等政策意见,完善了农委重点考核工作、粮油高产创建考核办法、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等工作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各级各部门按照年初的总体部署,思路高度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着力聚焦“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和民生热点”三大任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聚焦现代农业,创新经营方式。上半年,省委常委、市委蒋宏坤书记多次考察调研现代农业,对落实“四个百万亩”、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政府周乃翔市长、市委陈振一副书记、市政府陆留生副市长以及市人大、市政协等领导,也多次督察指导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夏收夏种、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经营机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农产品现代物流建设等工作。全市农业现代化典型和亮点不断涌现,各级各类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78万多亩,5个国家级园区、8个省级园区和一大批千亩万亩示范区的集聚能力、示范功能、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导力量。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增高速插秧机141台,小麦收脱机械化达到100%,水稻机械化种植达到95%,夏熟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超过94%。农业科技发展进一步增强,申报实施农业、水产、林业等三新工程项目33个,开展高效园艺、规模种植等科技入户项目24个,制定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方案,选择备选项目11个。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35.7亿元,同比增长9.15%,培育和注册了一批家庭农场,注重发展以本地农民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

(二)聚焦生态文明,推进“四个百万亩”。蒋宏坤书记在“两会”期间指出,苏州如果没有“鱼米之乡”、苏州就不能称其为“苏州”,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空间、苏州就不能被称为“人间天堂”。全市坚持把“四个百万亩” 作为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彰显“鱼米之乡”特色的重要载体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农业部门积极与国土、规划等部门协调配合,联合各镇和村,加大摸底调查力度,逐级分解任务,逐块踏田核实,上半年先后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核实,大范围开展试点推进,截止到目前数据信息录入进度已超过90%。加快制订起草“生态补偿条例”,目前已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建成64个各具特色、生态优美的省级绿化示范村和52项市级工程,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8.67%,为打造“美丽苏州”添彩增色。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与管理力度,在全省率先公布了第一次102个市级重要湿地保护名录,自然湿地保护率增长到30.7%。继续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化学农药继续减量使用,生物农药占比45%,启动规模畜禽养殖场治工程6个和一批大中型沼气工程,粮油主推品种覆盖率90%、蚕种良种

覆盖率95%,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8%,推广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覆盖率90%、新增池塘循环水养殖面积8800亩、新增生猪发酵场养殖工程20个。

(三)聚焦民生热点,争创服务品牌。着力围绕农民、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为民服务力度,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制订监管方案,开展专项整治,上半年

全市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72个、绿色食品53个,上报省、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8项,开展执法检查3121人次,完成部、省、市级农产品抽检1744批次;深入开展“菜篮子”工程、农资打假、H7N9禽流感防控、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等重大民生活动,稳定市场情绪,保障质量安全,努力让老百姓放心、安心;切实做好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重大农作物病虫危害、重大植物疫情以及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确保没有发生重大疫情;加大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力度,规范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注重渔业(包括远洋捕捞)作业安全、阳澄湖渔业作业安全、农机作业安全,监测和消除森林火灾隐患,确保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件;大力组织“绿色风”系列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举办了xxxx海峡两岸(苏州)农交会暨“高新区杯”苏州果品节,开展了优质果品评比,多形式的惠民服务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大力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组建7个工作组,着重围绕服务发展、纪律执行、作风效能基础性工作等,在全市农业系统和所属事业单位内开展督查调研,走访基层服务对象52个,召开座谈会21场;配合市纠风办和评议员进行明查暗访,主动邀请政风行风评议员实地调研,更加客观、全面、深入地开展评议;积极创建省级基层服务满意窗口,深入田头地块,开展蹲点挂钩对接,有效服务广大农民、种养大户和企业;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在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介上广泛开展宣传,加强信息监测,建立了首批8个蔬菜基地产销信息实时监测体系。

上半年我市现代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这次全系统开展的政风行风督查和重点工作调研中,就征求和收集了大量问题和建议。如: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四个百万亩”动态平衡的难度大,保障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农业的矛盾大,农业基本建设用土的困难大。在管理和服务上,外来承包户管理难度大,存在一定短期行为;农业的行政执法监管与日常检查监督压力大,还缺乏长效监管机制;农产品质量检测的能力与需求还不匹配,人员素质急需提高;部分过户渔船难于划归户籍地(浙江)管理,渔船安全作业和安全管理压力大。在政策与制度设计上,面对十分紧缺的农业劳动力,如何研究和推广更加有效的省工节本高效生产技术;面对外来承包户自带自购农药、化肥等现象屡禁不止,如何在全市范围内制订出台统一的农业投入品准入办法,杜绝扰乱投入品市场;在“三网”整治后,如何建立一个“水体保护和渔业发展”最佳配置的科学养殖模式;面对复杂多样的农业生产主体,如何完善农机补贴、渔船柴油补贴等政策,克服制度设计缺陷。在政风行风建设上,工作作风还需要更加务实,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实在;农业项目管理等一些制度设计还有待规范,制度的执行力度还需要加强;还需要更多的开展下乡调研,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出台一些更加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等等。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存在,有些问题还一时难以解决,还需要全系统共同出谋划策,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着力加以解决。

下半年,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持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现代农业中心工作,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加快转变工作职能,在工作上善打硬战,在作风上磨练意志,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品牌,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依法管理。重点处理好保护“四个百万亩”与留出发展空间的关系,发挥好“四个百万亩”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实现好水稻规模化、水产标准化、蔬菜设施化、林业生态化。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时序要求,加快数据上图工作。要对各地“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核实,确保图实相符,做到产业面积计算不重复、不交叉,不打折扣、不留缺口,力争9月份完成数据核查调整,10月份全面完成数据汇总分析和“四个百万亩”落地工作。要及早出台配套政策与管理办法,实施动态跟踪与信息化管理,做到“有多少、在哪里、可跟踪”。同时,要进一步加快《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的修改和完善,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早上报市委市政府。

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进程、提升水平。一要培育一批经营主体。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现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家庭农场的规模适度原则上粮食作物为100-300亩、水产养殖50-100亩、蔬菜园艺30-50亩、标准化大棚10-30个、生猪年出栏500-1000头为宜,精耕细作,体现江南水乡特色,防止粗放经营。二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特别是本地农民,通过加大对务农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吸引农村青壮年和农业院校毕业生从事农业等方式,大力提升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法律意识、市场观念等。二是突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提供科技、植保、质量、加工、营销等方面服务。三要提升三大水平。一是提升规模高效农业水平。进一步加快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苗木、果品设施栽培和特种水产设施农业,发展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种养效益;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二是提升生态循环农业水平。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以建设“四个百万亩”为抓手,加强耕地质量监控,实现耕地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粮食测土配方生产、蔬菜节水灌溉和防虫网栽培、水产循环水养殖、生猪发酵床养殖等模式,提高生态养殖覆盖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标准化种养模式推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三是提升农产品现代营销水平。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确保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年均增长10%以上,带动农户增收10%以上。积极推广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直供门店、物流配送、展示展销、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新模式,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三、着力推进农业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近年来,全市农业项目数量不少、资金不小、责任不轻,各级农业部门要不断完善农业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农业项目的有序有效实施。一要切实加强项目研究和储备。将更多精力放在农业项目的谋划和储备上,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坚决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农业项目的前期工作,科学论证,规范设计。要切实做好农业项目储备工作,积极推进农业项目储备的常态化。二要严格规范项目程序。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把项目申报受理关,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坚持不受理、不审批、不储备、不向上级推荐。要严格项目监管,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度和规范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强化督查抽查,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要规范项目组织验收,建立项目专家库,明确职责分工,落实验收程序,如实反映实情。三要积极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及时发布各类农业项目申报通知、审批结果和管理要求,及时公布各类农业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等情况,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的农业项目管理信息发布机制。四是努力降低项目管理行政成本。要坚持从简、节约、务实原则,严格控制农业项目管理方面的会议和交流活动,减少接待、应酬,不得安排与公务无关的活动。要坚决杜绝项目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努力做到务实、为民、清廉、高效。

四是着力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出新成效、上新水平。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要求,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宗旨意识,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准备,切实抓好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深入排查薄弱环节,严格完善监管制度。今年我委有2项重点工作纳入全市作风效能建设考核,一是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从目前来看,采用沉尸井的处理方式是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比较科学、适用的一种办法,因此,一定要在所有养殖场或养殖集中区推广建好“沉尸井”,年内完成100个以上,做到病死畜禽处理率达到100%。二是开展土壤污染监测。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手段,以检测重金属含量为重点,组织力量,科学检测,检测样本数不少以1000个。对检测结果要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努力早出成果。

第11篇:农委年度工作总结

农委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农委的大力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工作主题,按照年初工作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以“建设和发展高效都市农业”为方式,全力开展各项农业工作,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现将2010年工作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今年我区年种植业总产值达3亿

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油菜万亩,午季产量亩均产量151公斤;小麦万亩,午季均亩均产量390公斤;蔬菜复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2%和%;全年渔牧业生产也呈平稳增长态势:肉类总产量10000吨,畜禽出栏量为生猪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为18000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10000亩,龙虾养殖面积为40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全区共繁育各类淡水鱼苗8100万尾,投放各类鱼种1600吨。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

粮油种植面积万亩(其中水稻减少万亩,油菜减少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10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

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全区五个镇(街)共50个行政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土样、植株样化验标本2100个;在大圩镇磨滩、新河、新民、圩西等村建立白菜、油菜、葡萄等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田3万亩;确定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肥东县磷肥厂2家企业作为我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并在大圩镇圩西、义城镇集贸市场、烟墩镇集贸市场建立了配方肥销售网络,使全区使用配方肥面积普及率80%,配方肥使用量达4000吨。经测产,今年的蔬菜、西甜瓜、葡萄及油菜普遍增收,全区总节本增效达1100万元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位于包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圩镇圩西村、晓南村的三个蔬菜生产基地内。共有示范品种13个、培育营养泥炭块秧苗20万

棵、示范栽培面积达60亩,平均亩产较常规育苗增收1605元。四是蔬菜新品种引进、种植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全年共引进了58个蔬菜、葡萄新品种,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项目分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两项内容,其中23个棚室内品种涵盖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南瓜、毛豆、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等41个新品种,露地区则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个葡萄新品种和1个马铃薯新品种。5月14日,市农委还专门组织了全市各县区的农委主任以及蔬菜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00余人,来我区现场观摩菜瓜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与会代表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些优质新品将为我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添光加彩。通过这些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我区农业科技含量。

(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制定区、镇(街)层层落实责任制,从组织落实到任务分解,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产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豇豆、韭菜、莲藕、葡萄四个品种的换证工作,新认证青菜、乌菜两个无公害品种(跨年度)及“禾味黑豆”等21个绿色产品,现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20个,其中种植业农产品13个,水产品5个,2个初级加工农产品。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专项行动),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同时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

提高到100%,确保全区农资市场安全;四是加强动物检验检疫。按照“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集中强制免疫方案。全年共购进禽流感疫苗99万毫升、口蹄疫疫苗27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43万毫升、猪瘟疫苗59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90万羽份,耳标4万多套。集中防疫期间防疫禽流感300多万只次、猪口蹄疫5万头次、猪瘟5万头次、免疫注射牛羊1000多头次,全区的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强制免疫密度达100%,实现了2010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首发地和疫源地的动防目标。

(六)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包河区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五项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

一是实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工程。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实施“一镇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大圩镇作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其镇内“新民、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6个村也相继纳入省、市、区新农村示范村。今年以来,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建设风格,采用“穿靴戴帽、去脂抹粉”的方式,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省新农资金270万元),完成了872户旧民居的改造,新修机耕砂石路23条,完成4万多米的村内水泥道路建设以及多处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并利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义城街道的董城、汪潦、前杨三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成效显著,全街道共投入专项资金858万元,完成棚居改造126

间、硬化道路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增设自来水管道千米,下水管道千米,挖污水处理池18万立方,完成改厕率98%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实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程。该项目位于包河区烟墩镇牛角大圩,规划面积万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力争3年内基本建成,已被纳入2010年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按照三年规划建设进度,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今年共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进驻,首批流转土地亩,租期16年。四是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区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重点对去年百日行动计划的成果做好总结表彰和巩固提升工作,年底顺利实现60%的文明村要求。全区54个村今年已转为社区的有16个,实际现有38个行政村。五是实施“城中

村”改造工程。全区共有38个城中村改造,今年已全面启动14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8494户,占地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至今已完成转户农民万人,占全区15万农民总数的21%。

(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一是认真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科普赶集、会议、报刊、电台和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政策贯彻不走样,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宣传,今年我区共有2户农必一农业园区自筹资金万元购置大中拖等农机10台套,享受财政购机补贴多万元;二是做好农机及驾驶人员年度检审工作。全年共检验变形农用运输机343台、联合收割机8台、小型犁耕机41台,驾驶员年审394人,新办农机入户169台,驾驶证37人。三是抓好农机科技培训。共开办培训班4期,培训新机手37人、机手450人,有

力保障了农机使用安全。四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程。今年午秋两季收割期,我们从灌输等地引进了近百台高性能的联合收割机,机收面积5万亩,机收率94%,为农民节支增收300万元;五是做好农机油菜秸秆循环利用工作。通过“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

(八)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全年共重点开展了六项活动,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巩固年活动、“为新市镇建设添光彩、为都市农业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与村居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和“七一”纪念活动。活动中,一是重视到位。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广泛宣传;二是组织到位。分别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三是效果到位。在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委党委和所属各支部共召开座谈

会6次,开展个别访谈218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20份,设置意见箱6处,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94条;清理过时的制度10多条,新建制度10多条;在“七一”纪念党88周年的活动中,通过上党课、看电教片、集中学习、组织党员体检等10多项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九)按照上级要求,全力完成其他各项重点任务

1、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我区位于合肥东南上风口,域内有骆岗机场及合宁、合安等高速公路,辖大圩、义城、烟墩、淝河四镇及骆岗街道共5个农业镇街,现有农业耕地近9万亩,年种植油菜万亩、水稻万亩,年产秸秆2万吨左右。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禁烧初始,我们就充分认识禁烧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此,在区农委的统一调度下,我们成立了“禁烧”值班小组,不惧高温风雨,在重点“易燃”区域进行20多天24小时的轮岗值班。同时利用大圩镇圩西村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江淮

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将秸秆机收后腐熟还田,有效、圆满地完成了禁烧任务。

2、认真开展有害生物普查和监管工作。认真学习新的外来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的生态学知识培训,开展普查工作。对 “加拿大一枝黄花”实施动态监测,常态化管理,普查与定点相结合,春秋两季以区政府名义发布防除文件,适时发布防除通知,9月底,召开铲除现场会,组织全区200多人对区政府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围剿,各乡镇街道辖区内的一枝黄花蹲点包片,积极监督核查,促进一枝黄花铲除工作的有效开展,努力营造氛围,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意识。

3、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惠农政策之一,于2010年纳入我区民生工程范围,由我委承担全区主要粮食作物及能繁母猪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今年全区参保品种有4个,即水稻、油菜、小麦和

能繁母猪。其中水稻万亩、油菜万亩、小麦3500亩、能繁母猪1075头,全区约有万户农民参加了该保险,完成投保率百分之百。

4、加速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进程。一是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编印了《包河区农经工作资料汇编》XX余份,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门会议、送政策下乡等多种形式,将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地向镇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传达;二是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在5月份召开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各镇街、村居负责人参加的全区土地流转专题会议,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要求各街镇、村居积极引导农户在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流转土地,规范签定流转合同,并报发包方备案;三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擅自盘剥、截留、扣缴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四是新建了区镇两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投资

10万元,建立健全了区、镇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并与市农委相应网站联网,发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五是建立了包河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大圩镇、烟墩镇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转平台服务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自7月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以来,区镇两级已累计接待服务来自省内外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规模投资经营主体12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和为农民提供流转信息、流转合同等服务XX多人次。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量的%。

5、积极落实好各项富民惠农政策。一是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项支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万元;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全年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解释。

6、积极组织参加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一是包河区参加合肥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二是制定并印发了运动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人;三是落实了专项参赛经费,及时开始运动员报名、体检、选拔和训练等相关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此次参赛成绩喜人,共获得了10个比赛单项奖,我区也并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

7、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一是组织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二是编印《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指南》,散发给参会的中外企业代表;三是邀请部分企业到我区大圩镇和牛角大圩实地参观考察。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

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这一主题,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重点任务安排

1、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5000亩的工作目标。

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申报工作。“赠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外,还积极申报2010年省、市农业新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我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3、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

园为统揽,坚持“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公共资源向镇村服务中心集中),推进“四个优化”(优化农村社区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与全省“第一城区”相适应、具有滨湖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

安全水平。

5、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档次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建立一批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百分百完成;依法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配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种补贴的发放。

第12篇:区农委工作总结

区农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

2012年工作谋划

今年以来,我委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三绿三宜”现代国际旅游区的战略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依托山区特色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强化综合执法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农村和谐发展,全力实施农业民生工程促进绿色发展,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统筹发展,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了 “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2011年度工作总结

(一)各项指标全面增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茶业富民工程、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农业综合产能稳步提升。全年粮食产量6.66万吨,同比增长3.27%;夏收油菜总产2889吨,与上年持平,产值增9%,秋种油菜面积达2.46万亩、增长13.9%;茶叶产量1039吨、产值3.04亿元,产量虽减11.2%,但产值增11.4%;蚕茧产量134.4吨、增长7.5%,产值386万元、增长7.2%。预计,年末生猪、家禽存栏分别为5.3万头、55.8万羽,同比分别增长6%和1.5%,肉蛋总产9725吨、增长1.2%,畜牧业产值2.2亿元、增长10%;水产品产量9850吨、增1.5 %,水产品产值1.5亿元、增31.6%;商品蔬菜产量8600吨、增19.4%。

预计全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可达65.7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38元,比上年增长16%;农业总产值(现价)达10.88亿元,比上年增8%。

(二)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1、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十有”村建设,对照市“十有”标准,重点抓住长罗村、湘潭村等6个拟达标村和凤凰村、弦瑞村等6个拟基本达标村建设,确保通过市、区达标验收。按照有关要求,强力打造山岔村、庄里村两个模范村和把庄里村、秀湖村等5个村特色生态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巩固拓展工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粮食储备库等8个新农村巩固拓展工程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2.88亿元,占年度任务数的147%。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5国道改造全面完成,322省道改线、218省道焦村段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全年预计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15处,解决1.6万人安全饮用水问题,麻川河仙源段河道治理工程、三口风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内可基本完成。村庄保洁、汤口镇冈村双岭绿色生态养殖环境治理等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加紧实施。实施三口、仙源等5个镇的农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各项涉农民生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全力实施农业产业化“535”工程。新建改建高效茶园2500亩,新建蔬菜基地1200亩,新建毛竹科技示范基地5000亩。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预计达6.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营销收入预计可达3.6亿元,是去年的4倍;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家,省级著名商标1枚。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总数达110家。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50亩,流转总面积达10878亩。

3、倾力实施三项农业民生工程。菜篮子民生工程全年新建钢架大棚205亩,一般蔬菜基地1100亩、超任务数22.2%,100亩的伏缺菜生产多数已收获3茬,部分达4茬。检测蔬菜样1000个,合格率100%。培训菜农412人次。同时,积极联系外地种植户、营销户来我区发展。积极引导产销对接,开展“农超对接”,首家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专营超市——世强超市开业。

今年全区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任务数3447人。培训过程中,我们立足区情、着眼民情,科学制定方案,创新培训方式,着力把新型适用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累计培训344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547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450人、指导1.35万人次,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261人、3.45万学时、指导25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190人。

切实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完成“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600户,占任务数的120%,并配套进行 “改水、改厕、改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完成214口。世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完成“一池四改”2180户,举办培训班18场次、培训指导8400人。

4、切实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保障农资市场稳定和农业生产安全。狠抓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检疫,集中开展了春秋两季的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疫密度均达100%,没有发生大的疫情。扎实开展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及农贸市场巡回检查。全年共检疫生猪1.86万头,动物产品60吨,上市畜产品的检疫合格率达100%,有力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动物产品消费安全。 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瘦肉精”专项整治、种子执法年等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8人次,共检查饲料、兽药经营企业、规模养殖场、种子农资经营户376家次,印发资料1.2万余份。切实加强太平湖渔政管理力度。共出动执法船艇巡湖117次,参与执法检查756人次,查处种类违法违规渔事案件116起。

认真开展全省捕捞渔业船舶《渔船检验证书》、《渔船登记证书》、《渔业捕捞许可证》“三证合一”试点工作,共登记检验全部机动渔船333艘。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了渔业互保工作,共有204名渔民参加了互保,收取保费1.02万元,互保总金额达408万元。同时,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有力地保障了太平湖渔业生产安全有序。

5、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民负担监管。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强对“三资”网络监管系统运用的指导,按季开展系统运用情况的督查。加强对村级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指导,全区各村(居)对所有“三资”情况均通过触摸屏进行实时公开,并从4月份开始实行了逐笔公开。积极引导村(居)盘活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全区范围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村级财务互审工作。我委被授予“全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在全省“三资”管理电视电话会上作典型发言。

深入开展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认真抓好农民负担信息监测。深入指导全区78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严格规范实施程序,认真进行审查。从9个农民负担监管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深入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反馈表,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6、大力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积极宣传培训、广泛采集样品、深入田间调查、仔细分析化验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共制定水稻、茶叶、油菜配方12个和配方肥3种,发放配方建议卡9万份,全区累计按方施肥面积24.6万亩,配方肥使用面积13.1万亩。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水稻万亩高产创建项目,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播种面积5万亩,平均单产达580.8公斤,比非核心示范区亩增产160.8公斤。

大力推广病虫草害专业化防治技术,成立了专业化防治队37个,专业化防治作物面积1.5万亩。积极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在太平湖镇朝阳村茶叶基地建设了300亩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技术的应用,每亩茶园可节约成本50元。

大力推进畜牧、水产标准化养殖,新增黄山区杰豪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和甘棠镇红旗生态养殖场2个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点,并成功争取到2个标准化养猪场项目。积极扶持太平湖金胖头渔业养殖有限公司开展标准化网箱养殖,建立生态渔业示范观光园,该养殖基地被农业部评定“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强力推进太平湖网箱整治。深入一线,全面彻底摸清了网箱养殖情况,共有15511只,养殖户252户。目前正按照整治方案强力实施清理。

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区各类农机服务专业户达1.01万户,全区农机化服务总收入达6430万元。全区水稻机耕、机收率分别达到95%和90%。茶园修剪和名优茶机加工率分别达到92%和98%。

7、千方百计推进农业开发、开放。委托安徽农业大学编制完成《黄山市黄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同时完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文本编制,并抢抓机遇,竭力争取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已通过省级初评,并由省农委上报农业部争取立项。

圆满完成园艺场地块和原农科所地块两处的拆迁工作,共完成拆迁79户,为我区提供可开发土地1290亩。

今年以来,先后组织数十家次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了上海第十一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交易会、第七届中国黄山茶叶上海博览会、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11世界茶产业论坛等展示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黄山第五届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暨太平猴魁开园仪式。黄山猴王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美术馆协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中国油画展”。

截至到目前,对上争取903.5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50万元。其中,争取到500万元的国家现代(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为今年争取到的最大项目。成功引进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与天健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9000万元的华绿园生物科技项目,已开工建设。

8、扎实推进机关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持续举行农委大讲堂,以此为主平台,进行政治理论、方针政策、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学习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党员干部承诺活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实效。结合“百名技干进千户”,深入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委领导带头,深入科技示范户、农业企业、村组基层以及困难户等,“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扎实做好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工作,积极推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和农业党委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扎实做好节能降耗、文明创建、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筹做好档案、建议办理以及乡镇帮扶等机关各项事务,机关形象、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得到不断提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受区内农业规模等因素的制约,近年来,虽然产业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层次仍然较低,尤其是龙头企业不多、不强。

二是特色不明显。尽管茶业、木竹业等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影响力、带动力还不大。

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专业化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服务、金融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四是农村事务监管压力仍然较大。新形势下,农民负担、农村集体“三资” 监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压力也不断增大。

四、2012年度工作谋划

(一)工作目标

2012年,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深入实施“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农业农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力争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农业增加值增长5%,新增6个市级“十有”达标村。

(二)工作重点

1、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 市“十有”标准,力争再有6个村达标和6个村基本达标,新创建1—2个模范村,培育1—2个市级观摩点。

2、强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大茶叶、竹业、蔬菜花卉、特色养殖基地建设,推进园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当年3家以上企业销售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1家企业产值超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销收入达4.5亿元。

3、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黄山市黄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努力打造提升四大主导产业。加大对全区低产茶园的改造和良种园的建设,新建改造良种园2000亩,优化改造茶叶初制厂6家。推进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抓好蔬菜生产的巩固提升,重点巩固基地生产,提升种植水平,加强产销对接,提高农民种菜积极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木竹制品加工水平。

4、加强项目建设。切实加强农业项目的监管,在实施好国家现代(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华绿园、物流园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上争取,重点抓好种子站、农技中心2个较大项目的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1-2个牵动性大的农业项目。

5、实施好农业民生工程。立足区情民情,不断总结经验,在工程效益上、农民满意上狠下功夫,打造民心工程、满意工程、德政工程。

6、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不断完善基层农技服务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实现建站全覆盖。

7、进一步加强农村事务监管。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加强农村集体 “三资”监管,引导发展集体经济。

第13篇:农委窗口工作总结

农委窗口2011年工作自查小结

农委窗口承担着全县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等26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重要职能,现有工作人员4名,是农委对外处理涉农事务的中心。根据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安排,我们对过去一年的窗口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

一、工作业绩

在2010年初步清理的基础上,对农委涉及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及收费项目进行再归纳、再合并,按照“方便群众、服务百姓”的宗旨,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这项工作被县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领导组点名表扬。

积极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在确保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机制,采取内部联审联办、交叉办理等措施,使申请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减半,提速率均在50%以上,2011年4月被县文明委授予“芜湖县文明窗口”称号,首席代表卫华同志同时被授予“芜湖县文明服务标兵”。

截止目前,农委窗口共计办件9745件(其中,即办件为9530件),办结率100%,未有一起投诉情况发生,赢得了广大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在行政服务中心开展的六次“双月考核”中,三次为”优秀”,一次为“满意”。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

农委主要领导经常听取窗口工作汇报,分管领导每月到窗口指导检查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及时发现和解决窗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审签在窗口,解决疑难问题在窗口,为窗口工作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管理规范

认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把关,对窗口人员充分授权,例如,农机业务原来只是受理,审签不在窗口,为方 1

便群众,农机局安排农机监理站站长常年驻守,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委分管领导还经常和窗口工作人员谈心,进行思想引导,及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安心、顺心;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3、纪律严明

窗口工作人员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审管分离、责权并重、减少环节、快速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工作流程,从窗口受理、审核办理、政务公开、档案保管、责任追究等五个方面进行细化分解,着力打造农委窗口的良好对外形象。

4、服务监管到位

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一律开辟绿色通道,即时办理;对县重点工程、招商引资企业实行特事特办,窗口负责人全程领办;对条件不具备或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的申请,耐心细致的向服务对象说明情况,尽可能地沟通;利用双休日走访服务对象,听取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评价,对窗口工作情况进行核查;在农委设立投诉箱,公布投诉电话,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和廉政风险防控力度。

今后,我委将进一步深化农委窗口建设和管理工作,用真诚的服务为全县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芜湖县农委

2011年12月19日

第14篇:上半年农委林业工作总结

一、一季度工作总结

1、完成市重点工程造林(长江马鞍山市郊段部分防护林带工程)面积 235亩。

2、完成2008-2009年度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清理面积 1504亩、清理病死树247亩、下山病死木12立方米。

3、完成市义务植树面积40亩。

4、重点完成2008-2009年度全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区森林防火工作,经各级共同努力,全区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未遭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5、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部分资料归档工作。

6、开展全国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完成**区13个一类森林资源调查点的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上报工作。

7、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1、计划完成市重点工程造林(长江马鞍山市郊段部分防护林带工程)前期检查验收。

2、继续完善林改工作,准备迎检。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我的美女大小姐 仙界修仙 名门 恶汉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第15篇:乡农委系统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2006年乡农委系统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党委、政府的总体布署,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全面展开工作,总结起来,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05年度农发工程由于前期进展较慢,大量的工程量集中在今年的春天,为此,农

口全体人员按照分工全力靠在施工现场,在施工的同时,协助村里组织施工人员、工程备料等,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有序施工,如期完成任务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名次列全市第二名,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保5争3的目标。投资285万元的06年度农发工程于10月14号全面开工,经过2个月的奋战,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基本框架已形成,共完成新建水池6座,开挖生产路14公里,疏浚沟渠12公里,埋设pe管道4000米,干砌路堰3公里,浆砌挡土墙200米,埋设过水涵管31条,预计年前完成总工程量的70,从而确保明年顺利完成任务,通过验收。

二、林业生产方面

1、超额完成了区下达的800亩绿化造林任务。针对今年区下达的任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实地勘察、论证、规划、分解和落实,充分利用雨多降水期突击植树,共造林1326亩,涉及6个村,其中防护林861亩,经济林465亩,成活率分别达到88.6和93.8。

2、完成了部门包荒山绿化任务:在部门包荒山工作中从苗木购进、新栽植管护认真监督管理,共完成476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另外,对往年植树面积进行了补植,共补植58000株。

3、在加强护林防火、禁止乱砍滥伐、严禁乱牧工作的同时,落实封山育林面积4000亩。为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乡林业站实行人员包片,护林员具体负责,与相关村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措施,尤其是对新栽植的片负责到人,从而有效的遏制了乱牧和毁林行为。

三、农科烟办工作方面

一是积极完成了全乡黄烟生产的各项任务。面对今年烟草公司对黄烟扶持政策的调整影响烟农种烟积极性的不利因素,我们与烟站密切协作,早动手、早发动,加大宣传力度,较好的完成了黄烟生产任务,实际完成种植面积5547亩(按每亩130公斤烟叶折算为5941亩),涉及25个村、602户,交售烟叶154万多斤,产值达655万多元。

二是坚持抓好中草药材的种植。发展中草药生产是我乡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乡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6000亩左右,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处于稳定发展趋势,为了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更新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助下,购进甘草种30斤,通过育苗后栽植甘草30余亩,现已出圃,亩产量达600余斤,亩收入1800多元,为我乡今后的中草药材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

四、水利工作方面

一是认真组织协调做好村村通自来水工作,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共涉及12个村,分两年实施,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我们首先逐村制定了工程实施方案,对照实施方案与各实施村进行对接、落实,同时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截至目前,已有6个村全面完成,共投资173万元,完成土石方2.45万方,打深井3眼,建蓄水池9个,扬水站3处,铺设管道2万多米,从根本上解决750户、2953人的吃水问题。其中,05-06年度计划实施的杨家、下雀、紫峪、前沟4个村已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二是抓好抗旱防汛工作。针对今年雨水较少,我们合理调度水源,在最大限度的保证东山上、下两渠农业灌溉的同时,兼顾了景区

五、一期间旅游用水。在抓好抗旱的同时,认真做好防汛工作,在汛前对全乡各水利设施进行了排查,及时提出全乡防汛工作意见,建立了防汛抢险队、预备队,备足防汛物资,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观测上报雨情、汛情,确保了全乡安全度汛。

三是积极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办水位观测上报、水质化验抽样等自身业务工作。

五、经管统计方面

一是做好了会计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农村财务管理细则及考核细则,对各村财务收支进行帐务处理,并及时张榜公开;二是完成全乡30户农村记帐户的调查记账及麦粮农作物预产、实产表,农作物播种面积表和畜牧业生产半年报表等各项统计报表,另外还核定了2006年小麦播种面积及农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建挡工作;三是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该项普查工作量大、程序繁琐。我站按照要求认真、细心、加班加点的逐项分解落实完成,目前各项任务正有条不紊的全面展开。

六、农机管理方面

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农机服务工作。我们立足本乡实际,在春耕、三夏、三秋期间,认真组织农机户,为我乡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服务。春耕期间共组织53台小型旋耕机上阵,耕翻土地4000多亩

第16篇:市农委某年工作总结

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x大和十x届x中、x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供给、保安全、保增收、保生态为主要任务,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市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突出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始终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提升粮食产能,我市口粮自给率达200%,是唯一实现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的计划单列市,蔬菜和水果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规划建设农业功能区。编制了《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xx-2020年),在全市规划建设100万亩粮油生产功能区、10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区、蓝色渔业发展区和1000个农业标准园和示范园。二是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建成100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小麦宽幅精播和玉米一增四改等新技术。今年,我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保持在32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实现了单产和总产“双突破”,最高亩产达到786.6公斤,首次突破亩产750公斤大关;总产量达到173万吨,增长9.1%。三是加快发展优质特色农业。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60余万亩,果品种植面积发展到110万亩,苹果、梨、桃和葡萄等四大传统水果产业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蓝莓种植面积发展到8.8万亩,我市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生产基地。预计蔬菜、果茶总产量分别达到830万吨和105万吨。累计发展国家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村(镇)24个、省级25个、市级560个。

二、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始终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确保让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抽检我市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以上,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我市被评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一是提升监管能力。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按照产出来、管出来、检出来、打出来、创出来“五位一体”要求,健全监管机制,推进村级(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建设,所有涉农镇(街道)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和快速检测室,并实现全市联网,检测数据实时上传。新创建10个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镇,示范镇总数达到20个。二是加强农药监管。像管处方药一样管高毒农药,全面落实高毒农药备案告知、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制度。建立了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对2246家农药经营店进行了规范并纳入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谁在卖药、卖的什么药、药卖给了谁、谁在用药”全程可追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劣违法行为,截至11月18日查处涉农违法案件550起。三是狠抓检测和追溯。率先在全国实施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清单管理,率先将市级承担的所有定量定性检测改为监督抽查,检测结果用于执法,完成了20万批次快速检测任务,检测总量和范围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将353家“三品一标”基地和园区、合作社等,共2100多个产品纳入追溯系统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四是发展品牌农业。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品牌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7个、绿色食品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805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46个,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以敢于亮丑揭短的勇气,狠抓农产品品牌监管,保证品牌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

三、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坚持走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3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8%,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高出全国11个百分点。一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园区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今年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02个,全市累计建成农业园区700余个,带动发展设施农业70余万亩,吸引5万余农民进园区就业,带动8万余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7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0家,农产品年出口额达50亿美元,多年排名全国城市第一。发展农业节会60余个,年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发展互联网农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出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截至11月18日新建村级益农信息社216处,培训农村信息员3000人,引进了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落户我市,全市已发展农产品电商500余家,年交易额达51亿元。三是发展现代种业。引进荷兰瑞克斯旺、瑞士先正达等种业企业落户我市,全市种业企业发展到38家,有2家种业企业入围全国蔬菜种业15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蓝莓种苗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四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编制实施了耕地质量提升规划,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发展节水农业,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0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50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50万亩,农药和化肥施用总量保持“零增长”。示范推广生物可降解农膜1200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扎实开展农村精准扶贫,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将贫困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600元,完成了2万人精准脱贫任务,让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01元,同比增长9.4%,继续保持高于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三个高于”态势。

四、突出抓好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把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改革思路,狠抓政策落实,在去年实现“四权”抵押贷款、“三权”分置改革重要突破基础上,今年又实现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新突破。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坚持为农民确实权、颁铁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截至11月18日全市已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村庄5083个,其中4909个村完成确权登记颁证,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二是超额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将村庄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自然资产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充分发挥黄岛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共有713个村庄启动产权制度改革,709个村完成清产核资,650个村完成成员资格界定和股权量化,已有235个村成立了村级经济组织。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续两年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列入市办实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药经营人员2.7万人,累计培训8.5万余人,黄岛区、即墨市和莱西市被评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出台了《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100多家,百亩以上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发展到6000多家, 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70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0%以上。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3亿元,累计达到2.7亿元;农村产权交易额累计达到2.54亿元。

五、突出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宜居水平。以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为根本,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领导对我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稳步推动城中村、镇驻地村、园区村等集聚改造,截至11月13日新开工社区91个,开工面积723.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4.1亿元。全市累计开工社区395个,建成回迁212个,11.3万户、31.7万农民搬进了新居。开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154个,农村社区化覆盖率达到98%以上。对大沽河沿岸252个村庄进行了环境整治提升,全市累计有4个区市、43个镇(街道)、88个村(社区)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先进县(镇)和示范村,市级生态文明特色村达到358个。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市以9.72分的成绩排全省第2名。

虽然我市“三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相比,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多发,保持农业增产增效面临较大压力。二是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总体不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农业生产主体多、监管环节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难以提升,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面临较大压力。

20xx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两个目标、推进十项工作,即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农业重点功能区。重点在平度市和莱西市南部建设100万亩粮油生产功能区、沿大沽河规划建设10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开展农业重点功能区保护立法调研,运用法治思维保护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健全农业重点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继续按照“五位一体”要求,把农产品质量监管列入对各区市的科学发展考核,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全域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扩大农产品追溯监管范围,完成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20万批次,落实最严格的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在98.5%以上。三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出口保持在50亿美元以上。以大沽河和崂山、大泽山、大小珠山等区域为重点,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四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加大新《种子法》宣传贯彻力度,建设2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高端农业项目,带动农业创新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五是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加快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创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设300个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站。六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控制化肥和农药施用总量,重点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2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60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60万亩。推广生物可降解农膜5000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七是扎实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出台《关于率先高标准完成农村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协调推进经济薄弱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扶贫,完成2万人脱贫任务。八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出台《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深化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改革,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健全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1000个村庄启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指导各区市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九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完成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2%。十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施《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xx-2030)》,制定《青岛市生态文明乡村(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标准》,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已开工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竣工回迁,新开工一批集聚类社区,提升200个社区服务中心。推进以特色镇村、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创建1个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10个示范镇、100个示范村。

第17篇:农委上半年林业站工作总结

一、一季度工作小结

1、完成市重点工程造林(长江**市郊段部分防护林带工程)面积 235亩。

2、完成2008-2009年度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清理面积 1504亩、清理病死树247亩、下山病死木12立方米。

3、完成市义务植树面积40亩。

4、重点完成2008-2009年度全区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daodoc.com森林防火工作,经各级共同努力,全区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未遭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5、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部分资料归档工作。

6、开展全国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完成**区13个一类森林资源调查点的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上报工作。

7、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1、计划完成市重点工程造林(长江**市郊段部分防护林带工程)前期检查验收。

2、继续完善林改工作,准备迎检。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极品小厮修真记 八荒诛魔录 网游之机械狙击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daodoc.com

第18篇:农委上半年林业工作总结

一、一季度工作总结

1、完成市重点工程造林(长江马鞍山市郊段部分防护林带工程)面积235亩。

2、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清理面积

1504亩、清理病死树247亩、下山病死木12立方米。

3、完成市义务植树面积40亩。

4、重点完成-全区森林防火工作,

经各级共同努力,全区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未遭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5、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部分资料归档工作。

6、开展全国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完成区13个一类森林资源调查点的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上报工作。

7、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1、计划完成市重点工程造林(长江马鞍山市郊段部分防护林带工程)前期检查验收。

2、继续完善林改工作,准备迎检。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第19篇:裕安区农委机关党委工作总结

裕农党字„2010‟12号

关于上报《裕安区农委机关党委2010年

工作总结》的报告

区直工委:

现将《裕安区农委机关党委2010年工作总结》随文上报,请审示。

裕安区农业委员会 二O一0年十二月

主题词:党建 工作总结 2010年 报告 抄送:区委办、区委组织部 裕安区农委办公室 2010年12月12日印发 裕安区农委机关党委201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农委各党组织紧紧围绕“立足本职做贡献,服务三农立新功”活动主题,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起点定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服务思想,结合实际、注重实践、务求实效,突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自身建设,营造了“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在政治理论学习、班子自身建设、促进工作开展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裕安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加强学习,着力增强党员素质

农委机关党支部始终把强化理论学习作为新时期加强思想理论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和谐工作队伍为着力点,提高认识、严格规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抓学习、提素质,促工作,实现了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的“四落实”,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完善学习制度,增强学习的规范性。对党员干部学习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在学习计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学习内容的前瞻性与针对性、学习制度的严肃性与灵活性上进行了探索,并在学习中建立和完善了个人发言、撰写理论文章、自学理论书籍等学习制度。机关支部规定每周一上午为全体人员集中学习时间,重点对考勤、请假、笔记、档案、考核等制度上进行严

1 格要求,从而保证了党员学习的有效开展,有力促进了各项学习制度的落实。

2、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我们按照“学以致用”的要求,围绕上级和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确定学习主题,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注重学习与贯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相结合。重点学习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二是注重学习与调研相结合。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去调研,在调研中找课题,在调研中解难题。三是注重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举措。建立并落实了精读一本好书、记好一本笔记、撰写一篇学习心得、进行一次党性剖析、开展一次谈心活动的“五个一”要求。今年八月,支部通过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修订完善工作制度10余项,提高了制度的的执行力。

3、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一是主动请进来。通过举办“党章、党史、农业政策、廉政、模范教育系列讲座”等形式,邀请市委党校、市农委等单位专家学者来讲课。二是大胆走出去。在理论学习中,开辟了“走出去学”、“向先进单位学”、“进高校学”的创新机制,先后组织农技干部近60人次赴安徽农业大学、宿州学院和黄山等地学习,并采用实地考察、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推动我们在学习中的理性思考,进而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及水平。业务科党员陆秀兰克服单亲家庭的诸多困难, 2 通过多方面技术学习,当年在全区示范推广稻草覆盖马铃薯新技术3000多亩,为农民亩均增收300多元。

二、强化组织,切实提高支部凝聚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凝聚力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组织建设中,我们重点在“实、带、效”上做好文章。

1、突出 “实”字,抓好制度建设。根据党章的规定和新时期农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安排为重点,紧紧围绕“三个坚持”,即坚持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从制度建设上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坚持从制度建设上从严内部管理,切实保证党员在群众中的模范形象,建立、完善了适合本单位工作特点的党内生活制度。首先在党员民主评议方面做到思想动员、征求意见、谈心交心、自我剖析和程序民主“五到位”,切实保证民主评议工作收到务实效果;其次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抓好源头治理,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通过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宣传板报等形式组织学习了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并重点加强了《第一书记》、《沈浩日记》、《廉政准则》等观看学习,将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发展工作作出了计划安排,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增强机关党建和行政主要工作的透

3 明度,制定了《裕安区农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及措施》。重点做好系统各支部的发展党员、民主评议、换届、党务公开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机关廉政建设工作,提高了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

2、突出 “带”字,抓好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中,坚持把党性强、素质高、作风好,热爱本职工作,在干部中具有很高威信的同志推举到机关党委的班子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切实提升机关党委对全体党员的凝聚力。党委成员积极深入到全体干部职工中,了解掌握党内后备人员的详细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加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进程,制定了支部成员“一帮一”“一带一”的培养模式,督促入党积极分子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层,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积极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2010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新党员2名,被区评为优秀党员5名、优秀党支部1个,发展壮大了党员队伍。

3、突出“效”字,抓好作风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学习,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期“三农”政策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一线上“创先争优”,提高 “三农” 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有效开展了“五比五做”及“抓、保、树”等“创先争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献身农业、

4 服务农民”的意识,激发干部职工服务“三农”的热情。三是加强效能建设,以“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环境,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推进工作,确保活动务求实放

实践是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机关党委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促进工作有效开展的切入点,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组织开展了比学习、提素质,争做学习标兵;比干劲、创业绩,争做业务能手;比作风、树形象,争做服务之星;比规范、讲程序,争做执法行家;比节约、行规定,争做合格员工的“五比五做”活动,全力服务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服务基层。针对全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倾听农民的呼声,了解农民的需求,反映农民的愿望,坚持把工作落实到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为农业发展献计献策,为农业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010年6月,组织委班子成员深入固镇镇鱼塘村(系农委帮扶“难点村”)、江家店镇东庙村(系农委“整村推进”联系村)调研,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帮助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增强支部凝聚力,并用节省的4万元办公费资助东庙村发展集体经济;在高温热害期间,党员杨开平冒着酷暑深入田间地头检验分析水稻受害程度,及时提出防治方案,有效降低了热害损失。退休党员胡万林人老志坚,他坚持乘公交车赴乡村宣讲农业政策及农业科技知识,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全年深入基层宣讲达数十次,服务农民800

5 多人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丰富内涵。

二是服务农民。结合农技干部下基层、农业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等工作开展,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实际问题,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集中办班423次,培训农民19860人次。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业咨询热线等载体,及时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销售等信息服务,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帮助。在七月份,全区大部分乡镇发生洪涝灾害,区农委及时开展了“抓服务、保生产、树典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620多人次深入灾区一线,通过结对共建,为灾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并对农技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明确包保责任,帮助灾民共同抵御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洪灾过后,农业保险办公室党员赵俊历时半个月跑遍大部分受灾作物田块堪查损失,客观地提出损失报告,及时会同保险部门为农民发放理赔款。在新农村建设中,区农委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实施,全部按照群众意愿办事,坚持走群众路线,受到群众好评。

三是服务发展。发展为第一要务。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围绕区域统筹发展目标,就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水稻高产攻关活动、“三资”代理及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分别成立服务小组,深入推进中心、重点工作有效开展。有效开展了合肥、郑州、武汉农产品交易会及合肥-六安农超对接工作,建立水稻产业提 6 升行动核心示范区15万亩及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基地30万亩。清理出村级“三资”8.26亿元,完善“三资”各项管理制度12项。2010年,全区收获粮食近80万吨,发展壮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完成土地流转9万多亩,实现农业总产值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15元,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标。

回首过去,区农委党建工作在区直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存在工学矛盾。二是党建工作没有专门经费保障,活动开展不够丰富,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党建工作配套机制不完善,缺乏创新等,这些都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瞻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抓好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民生工程、农技推广为中心,把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努力推进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20篇:上半年农委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农委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农委半年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20xx年上半年农委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切实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出发,以农民增收为己任,组织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狠抓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使种植业生产、农业信息化建设、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狠抓种植计划的落实

今年以来,国家决定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并把我省作为免征农业税试点,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此为契机,引导农民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的种植,使全市粮食播种计划得以全面落实,并且生产标准也有较大提高。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9.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79.2万亩;经济作物78.3万亩;饲草饲料面积11.7万亩。全市160万亩绿色种植面积全部落实,无公害食品落实43.4万亩,占计划的124。大豆在深加工能力上有较大增加,可达120万吨左右,以高油大豆生产为龙头牵动了大豆产业发展,目前大豆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56以上;水稻利用“一江两河”水系和“八大水库”丰富的水资源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水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27;白瓜、红小豆、烤烟、林果、药业、毛葱、万寿菊等特色种植的面积也有所增加,而且效益也越来越被看好。在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今年还着重抓了标准化建设,因为只有提高农业标准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地方标准化规程已经实施。全市重点推广了大豆行间覆膜和窄行密植、水稻钵体旱育超稀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在作业标准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标准化播种面积占玉米、大豆播种面积的80以上。在主要农作物技术标准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多为示范田,今年试验、示范面积达2万亩,大豆窄行密植面积达10万亩,其它全部采用垄三栽培技术。水稻育苗全部采用旱育稀植法,水稻旱育稀植标准化栽培35万亩,全市水稻大中棚育苗达到80以上,苗壮苗好。全市水稻机插面积较上年增加,可达到15万亩。在优良、优质品种使用上坚持不经审定的品种不许推广使用,一律执行国家二级良种以上标准,使粮食作物优质品率达90左右。

二、继续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是牵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下大力气抓好。一是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企业进行改组改造。经过对企业进行重新整合、改造,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户8万户,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0.71亿元。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强化质量标准。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基地建设。上半年,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更加强了对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使产品在专用化、优质化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抓好利益联结,大力实施订单农业。组织和引导龙头企业深入到乡村签订购销合同,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市订单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0,签订高油大豆订单2.3万亩。四是加强了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通过积极努力,今年我市又有2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龙头企业由原来的16家增加到18家,企业总销售量达到18.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五是积极拓宽了农产品销售市场。今年以来积极组织了县、区和农业企业参加各类经贸会、洽谈会,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外销量。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的问题 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信息不灵,信息不畅。由于信息闭塞,使农民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吃亏不少,进而影响了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收入的增加。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把该项工作列入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全市各乡镇、村进行实地考察,积极调协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并根据我市财力紧张的实际,组织实施了可操作性强且简便、实用、快捷的“村村通工程”、农业“110”信息服务咨询热线,创办了《农民周刊》。一是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全市422个行政村,除个别村没有信号外,其余都安装了“致富宝典”机,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农业信息网进村入户率要达到85以上目标。市农委、市联通公司设专人,每天从各大网站、各种报刊以及广播电视等途径采集国内外最新的、先进的农业信息,通过“致富宝典”发布到农民手中,平均每天传递信息在20—30条左右,开阔了农民视野,为农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农民反映很好。二是筹建了农业“110”信息服务咨询热线,组建了“百名专家”服务团。联

通公司设立“10198”专线,把农业专家服务项目信息输入平台,农民可以通过“10198”服务专线转入接听农民打来的咨询电话,为农民排忧解难,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三是联合市报社创办了《农民周刊》,每周发行1万份,无偿赠送给广大农民,并把在农村中有相当影响力的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此次赠报的主要对象,使他们在农村致富上起到带头作用。《农民周刊》以农业政策法规、适用生产技术、致富信息、致富典型经验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为主,发行上直接投递到农民手中,既丰富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给农民送去了最新的致富信息,因而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新的得突破 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农村劳动力工作目标,加强了宣传教育、开拓劳务市场、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培训、拓宽转移渠道等工作,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各类宣传单三万余份,编发《农民务工百题问题》知识手册,在省农业信息网发表劳转文章五篇。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核心,通过与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劳动就业中心为补充进行资源整合,满足技能培训的要求,使这些教育机构共同承担起培训农民工的任务。全市共举办服装加工、汽车修理、餐饮服务、保安、家政服务等培训班28期,培训学员共8753人,97%的学员实现了稳定就业。及时完成了全市农村劳动力档案建设工作,全市已有22万农村劳动力档案输入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库,方便用工单位查询,提高了劳务对接成功率。加强了与外省市的劳务对接。通过半年来的积极努力,使我市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引导性培训4万人,职业技能培训8753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5.4万人(其中向省外转移农村劳动力2.4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4亿元。

五、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一是加大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力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国家“一免两补”政策出台后,与农民负担有关的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针对这一情况,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了《**年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方案》、《**市减轻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凡因农民负担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一票否决”,对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恶性案件的部门,要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认真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坚决查处“三乱”的行为。通过实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对个别超标准、超范围收费的部门进行了整改、清退,基本杜绝了非法集资、摊派行为的发生;通过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保证,有利地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同时加强了对村级支出及债务的监管工作,严格监督村级支出不合理的收费,控制了村级债务的增加。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了扶贫开发工作。围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以实施扶贫项目为重点,加大了对全市整村推进实施村的扶持力度。今年初,我市首批实施的26个重点村经省扶贫开发检查验收组逐村检查,全部合格,其中有10个村为优秀。通过两年扶持,26个重点村的贫困户减少了1847户,贫困人口减少了6926人,人均纯收入增加951元。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七号文件相继出台后,为切实把党和政府促农增收的各项措施宣传好、落实好,真正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收入,4月初,全市开展了千名干部下乡促农增收活动,成立了促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为期两个月的促农工作中,同全体促农工作人员一道,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促农增收工作任务,使中央和省的一系列促农增收的政策措施在我市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促农增收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了对上与省督导组积极搞好协调配合,对下能够充分发挥督促、协调、指导的作用,指导各县区宣传、执行政策不走样,“两补”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组织起草了《关于做好水稻良种补贴工作的通知》,以市政府名义下发至各县区。针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领有关人员深入乡村调查走访,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对土地及直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排查,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到市委、市政府。目前全市百余起农民上访事件中,没出现一起恶性上访事件,为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两补”资金的顺利发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积极协调和运作,从上半年全市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看,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8.5元,比上年增长18.96。

六、加强综合指导、信息反馈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一是加强了综合指导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农村三项重点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对阶段性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先后组织了春耕生产检查、农民负担执法检查、扶贫开发工作检查等,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综合全市农、林、牧、渔、企等农口10个局站工作及农行、粮食、石油、财政等涉农部门的工作,统筹兼顾,综合指导,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二是加强了综合调研工作。按照省市的要求,组织专人对全市村级债权、债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债务的成因、构成、化债措施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化解债务的建议。同时,积极探索化债的新途径,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上半年全市化解村级不良债务125万元。半年来先后为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有关农村改革情况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农民增收情况调查、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等调研材料近10份,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三是加强了信息发布和反馈工作。积极发挥农网的服务功能,及时采集、发布和反馈有价值信息,半年来为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农业动态信息40余份及大量报表数据,编发各类农情简报20余期,全市范围内建立了一批农村信息服务点,数量达36个,其中县级3个,乡镇级31个,村级2个。

二0xx年七月二十日

《20xx年上半年农委半年工作总结》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20xx年上半年农委半年工作总结。

农委工作总结
《农委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