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办公室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2:08:38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环境监测总结

环境监测复习

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垃圾渗沥水:降水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

4.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5.瞬时水样: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6.混合水样: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7.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8.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9.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10.危险废物: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包括口服毒性、吸入毒性和皮肤吸收毒性),以及其他毒性(包括生物蓄积性、刺激或过敏性、遗传变异性、水生生物毒性和传染性等)。

11.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性物质等。

12.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常见的有硫酸盐、硝酸盐、臭氧、醛类(乙醛和 丙烯醛等)、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

13.第一类污染源:指能在环境或动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物质。(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无机物)

14.第二类污染源: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时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必须符合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有机物,一般金属)

15.噪声: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举例

16.溶液吸收法: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17.溶剂萃取法:是基于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组分的分离和富集。

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水质监测的分类: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2.水质监测的对象: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3.优先污染物确定的原则(筛选原则):(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优先控制物质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比较大的污染物,以及现代化已有检出方法的污染物等).

4.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及类别:

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方法成熟;抗干扰能力好;操作简便。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现行方法分为三类:A、B、C。

A类方法为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方法,其成熟性和准确度好,是评价其他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

B类统一方法,是经研究和多个单位实验验证表明是成熟的方法。

C类试用方法,是在国内少数单位研究和应用过,或直接从发达国家引进,供监测科研人员试用的方法。A、B类在环境监测与执法中使用。

分类:1.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1)原子吸收法(微量、痕量金属元素:例如汞)(2)分光光度法(金属、非金属离子或化合物)(3)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4)电化学法(5)离子色谱法(6)其他方法。2.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方法:(1)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其他方法。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地面水:监测断面、采样垂线、采样点的确定。见课本P

38、39。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为了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2.水污染源监测主要有哪些方面?(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医院污水等).

3.水样的采集及保存。水样类型、保存方法及目的,举例说明。

答;水样的采集:地表水的采样、地下水的采集、废(污)水的采集(浅层废污水、深层、自动)。详细见课本P

43、

44、45.

水样类型: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

水样保存的方法:1.冷藏(2~4度)或冷冻法(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目的:1.杀死微生物。2.控制水样酸碱度(pH值)。3.固定待测物。举例;溶解氧的测定,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锰沉淀,固定氧。(也可参见课本中P48中例子来说明。)

4.水样的预处理:目的、方法,方法简要说明。

目的: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合适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方法:一.水样的消解:湿式消解法(硝酸、硫酸等)和干灰化法(见课本P

31、32.)

二.富集与分离: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活性炭吸收金属离子或有机物)(见课本P51)

5.萃取分配比、计算、意义及影响萃取效率因素:1.有机溶剂的性质,D值大。2.有机溶剂的含量,含量大,则萃取效率大。3.萃取次数,正比。4.温度。(参见作业及课本P53及54)

6.水的主要物理指标项目

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水温,嗅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残渣,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色度分为真色和表色。真色指去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表色是没有去除悬浮物得水具有的颜色。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测定方法见课本P61 。

浊度;反应水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测法叫目视比浊法(规定1000ml水中含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所产生的浊度为一个浊度单位,简称“度”)、分光光度法、浊度法等。

电导率: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关。纯水。

残渣;水中的残渣分为总残渣、可虑残渣(悬浮物、有机物、生物体、藻类、少量无机物)和不可虑残渣三种。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不溶解物质含量的指标。溶解性固体(可溶无机盐、少量可溶有机物)——通过过滤器——滤液和澄清液。

7.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有毒金属物质Hg(汞)Cd(镉)Cr(铬) Pb(铅) As(砷)

主要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

8.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酸度、碱度与PH值的不同:PH值表示水的酸碱性的强弱,而酸度或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或碱物质的含量。例子可参见课本P91(同浓度的HCl和HAc的Ph的不同),测PH得方法有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

(1)天然水产生酸度的物质:CO2(浓度最高0.04mol/L).

(2)天然水产生碱度的物质:由重碳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引起,其中重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主要形式。引起碱度的污染源主要由: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及洗涤剂、化肥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

溶解氧收集采样的方法,测定原理,计算以及反应式:

采样方法:虹吸法采样,隔绝空气,防止曝气。测定原理、计算及反应方程式见作业或课本P92.碘量法

影响溶解氧DO的因素:1.温度,温度上升,DO减少。2.大气压,大气压减小,DO减少。

3.水质。如果藻类比较多,光合作用比较强,DO含量高。有机物含量高时,DO含量低,分解需要消耗氧。

9.含氮化合物:存在类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有机氮,总氮。测定意义: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

10.有机污染物的测定P109

有机污染物的五个指标COD、BOD、高锰酸盐指数、TOD、TOC适用于低浓度的,燃烧。 比较参见作业。TOD>COD>BOD

COD—BOD的差值:代表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

有毒有机物:挥发酚、硝基苯类、石油类、苯系物、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卤代烃。看课本P118至131.

11.微生物好氧分解阶段(两个阶段)及其产物

第一阶段: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产物是含碳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第二阶段: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酸和硝酸盐。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的监测

1.空气污染源有哪些?

(1)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排放量最大的是以煤和石油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SO

2、粉尘、NOx、CO、CO2等,其次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多种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

(2)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主要是交通车辆、轮船、飞机排出的废气(碳氢化合物、CO、氮氧化物、黑烟等)。

(3)室内空气污染源:装饰材料,燃烧

见课本P145

2.空气中污染物及存在状态(见课本P147及作业)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特点和性质是什么P147

(1)分子状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氢、氯气、臭氧等沸点都很低的,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分子形式分散于空气中)。

(2)粒子状态污染物(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性能将其分为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较快地降落到地面上,称为降尘;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可能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粒径小于100微米颗粒物的总称。可吸入颗粒具有交替性质,故气溶胶。

3.空气的采样点布置方式及应用特点(四种)P153见作业

4.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P157

溶液吸收法: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1.吸收速度2.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3.温度。详细见作业题。 采样仪器及收集过程及各部分作用(见作业)P164

采样仪器:收集器:捕集空气中预测污染物的装置。

流量计:测量气体流量

采样动力:抽气装置

5.气体浓度(采样气体应换算到标准状况下、单位的表示方法)P149

(1)单位体积质量浓度:单位体积空气含污染物质量数,m3 或gm3,使用任何状态的污染物。

(2)体积比浓度: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3和Lm3,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不受空气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1.什么叫固体废物?分类有哪些?什么叫危险废物?特点是什么?(见名词解释)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它的分类方法很多。

(1) 按化学性质: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2) 按形状;固体和泥状的。

(3) 按危害性状况:危险废物(亦称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4) 按来源: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包括下水道污泥)、农业废物和

放射性固体废物等。

2.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及特点。具体可见作业和课本P241.

生活垃圾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分类:

(1) 废品类(金属、废玻璃、废塑料等)

(2) 厨房类(厨余垃圾)

(3) 灰土类(修建、清理时的土、煤、灰渣等)。

处理方法

(1) 焚烧(热解、气化):三化效果好

(2) 卫生填埋:占地

(3) 堆肥:每次处理量小

3.什么叫渗沥水?特点是什么?(P248见名词解释、作业)

特点:特性决定于它的组成和浓度。

(1) 成分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垃圾的组成。

(2) 浓度的可变性,组要取决于填埋时间。

(3) 组成的特殊性:垃圾中存在的物质渗沥水中不一定存在,一般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

质在渗沥水中不一定有。

(4) 渗沥水是不同于生活污水的特殊污水。

第七章 噪声监测

1.噪声的性质及特点

性质: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或称能量污染).

特点:1.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噪声源分布很广,较难集中处理

2.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来源有四种:交通噪声(包括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所产生的噪声)、工厂噪声(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和冲床等)、建筑施工噪声(打桩机、挖土机等)、社会生活噪声(高音喇叭、收录机等)。

危害:损伤听力、干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影响睡眠、诱发疾病、干扰语言交流,强噪声还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损坏建筑结构。

3.噪声的标准和等级(分贝)

从保护听力,一般认为每天8小时长期工作在80dB以下听力不会损失。

环境噪声标准制定的依据是环境基本噪声。

五类区域;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院、高级别墅、高级宾馆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发哦路的两侧区域,穿越城市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

类别昼间夜间(dB)

05040

15545

26050

36555

47055

噪声监测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条件下进行,风速为5.5m/s以上时停止测量。

监测方法有:详细见课本P348

1.网格测量法

2.定点测量法

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准确度:是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

意义:反映分析方法或测定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并决定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意义: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常用标准偏差表示。

1.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的哪些要求: 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2.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无机物和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反映了水中还原性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样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TOD(总需氧量):几乎全部有机物燃烧需要的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指标。 TOC(总有机碳量):指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碳的量,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3.空白溶液作用:消除显色溶液以外(蒸馏水,比色皿,加入试剂)对吸光度干扰产生的误

差。用蒸馏水代替试样,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定完全相同。

比色皿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比色皿厚度使吸光度的值控制在0.2到0.8之间,此时分光光度

计所产生的误差最小。

推荐第2篇:环境监测实习总结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实习总结

年级:姓名:学号: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实习目的:把理论知识与环境监测站工作的实践相结合,掌握环境监测站常用仪器的原理,性能及操作,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着重动手操作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理论知识学习

第一天,监测站的老师为我介绍了有关环境监测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从中,我了解到,环境保证的目的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一般而言,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可比性表示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资料,表示方法等可比性条件下所获得资料的一致程度。不仅要求个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代表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环节相对独立,且相互联系和制约。因此不能将监测全过程进行简单的分解,将因果关系的相互影响进行简单的加或减来做质量保证工作,必须根据外部和内部条件,当前利益和长期效益的原则来确定某一监测工作的质量目标。所谓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也就是人力、财力、物力、检测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监测工作中强调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贯穿于环境监测全过程,即布点采样、样品分析与预处理、数据处理、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等环节。

工作计划的制定:﹙1﹚实验设计;﹙2﹚组织机构;﹙3﹚实验器材的准备;﹙4﹚分析测试;﹙5﹚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价;﹙6﹚数据质量的评价。

二 ﹑实践操作

在接下来的实习时间里,监测站的老师分别指导我完成了以下各实验: 1﹑色度-稀释倍数法

纯水为无色透明。清洁水在水层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绿色。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铁和锰等金属离子,均可使水体着色。

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染料,生 1

物色素和有色悬浮微粒等,因此常常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源。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对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可用文字描述颜色的种类和深浅程度,并以稀释倍数法测定色的强度。

(1)原理

为说明工业废水的颜色种类,如:深蓝色,棕黄色,暗黑色等,可用文字描述。

为定量说明工业废水色度的大小,采用稀释倍数法表示色度。即将工业废水按一定的稀释倍数,用水稀释到接近无色时,记录稀释倍数,以此表示该水样的色度,单位为倍。

(2)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其标线高度要一致

(3)干扰及消除

如测定水样的“真实颜色”,应放置澄清取上清夜,或用离心法去除悬浮物后测定;如测定水样的“表观颜色”,待水样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降后,取上清夜测定。

(4)步骤

①取100~150ml澄清水样置于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测并描述其颜色种类。

②分取澄清的水样,用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分取50ml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管底部衬有白瓷板,由上向下观察稀释后水样的颜色,并与蒸馏水相比较,直至刚好看不出颜色,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2﹑悬浮物的测定

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u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并于103~

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质。悬浮物的测定是水质监测的基础指标。

⑴ 步骤

①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中,移入烘箱中于

103~105℃烘干半个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

②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已经置于漏斗架上的漏斗里,加蒸馏水润

湿,使滤膜紧贴漏斗壁。

③量取一定体积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再用蒸馏水连

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

④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

⑵ 注意事项

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分,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

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一般5~100mg悬浮物量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3.PH值——玻璃电极法

天然水的PH值多在6~9范围内,这也是我国污水排放标准中的PH控制范围,PH值是水化学中储藏用的和最重要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值。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玻璃电极法基本上不受以上因素的干扰,然而,PH在10以上时,产生的“钠差”,读数偏低,需选用特制的“低钠差”玻璃电极,或使用于水样的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1)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或电池。在25摄氏度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出PH值。

(2)仪器

各种型号的PH值计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磁力搅拌器,50ml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烧杯

(3)试剂

PH标准缓冲溶液,饱和氯化钾溶液

(4)步骤

①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准备

②将水样与标准溶液调到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把仪器温度补偿旋纽调至该温度处。选用与水样PH值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的标准溶液校准仪器。从第一个标准溶液中取出两个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边缘轻轻吸干。再浸入第二个标准溶液中,其PH值约与前一个相差3个PH单位。如测定值与第二个标准溶液PH值之差大于0.1PH值时,就要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溶液是否有问题。当三者均无异常情况时方可测定水样。

③水样测定:先用蒸馏水仔细冲洗两个电极,再用水样冲洗,然后将电极浸

入水样中,小心搅拌或摇动使其均匀,待读数稳定后记录PH值。

4.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受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因此,化学需氧量亦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对于工业废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植称为化学需氧量。

(1)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仪器

回流装置,加热装置,50ml酸式滴定管

(3)试剂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硫酸亚铁

(4)干扰及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箱,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铬合物以消除干扰

(5)步骤

①取20ml混合均匀的水样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锥确加入1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②冷却后,用9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③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④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5.高锰酸盐指数——酸性法

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因此,高锰酸盐指数常被称作为水体受还原性有机(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我国规定了环境水质的高锰酸盐指数的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在以往的水质监

测分析书上,亦有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由于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因此,用高锰酸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应用于工业废水),更符合于客观实际。

(1)原理

水样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间。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溶液还原并加入过量,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

显然,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其测定结果与溶液的酸度,高锰酸盐浓度,加热温度和时间有关。因此,测定是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使结果具可比性。

(2)仪器

沸水浴装置,250ml锥形瓶,50ml酸式滴定管,定时钟

(3)试剂

高锰酸钾溶液(0.1000mol/l), 高锰酸钾溶液(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0.1000mol/l)和(0.0100mol/l),1 3硫酸

(4)步骤

①分取100ml混匀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

②加入5ml(1 3)硫酸,混匀。

③加入10.00ml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min(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④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5)注意事项

①在水浴中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淡红色,如变浅或全部褪去,说明高锰酸钾的用量不够。此时,应将水样稀释倍数加大后再测定。

②在酸性条件下,草酸钠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温度应保持在60-80,所测滴定操作必须趁热进行,若溶液温度多低,需适当加热。

③酸性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0mg/l水样。

④当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植超过5mg/l时,则酌情分取少量,并用水稀释后再行测定。

三﹑实习感想

此次实习我们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毕业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实

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运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实习给离我们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环境监测的应用实例。促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要运用所学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合理实践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环境监测站的工作流程。

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我了解了环境专业的就业形

势。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对环保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是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却很少,所以我们专业的就业前景是美好的。并且了解了环保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认识到我现在所学专业课程对我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关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的专业课是完全吻合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所学知识是非常实用的,在以后工作中会随时用到这些知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

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此次实训过程中我是实习小组的副组长,其间的管理与工作让我深刻了解到责任的重大,在工作与管理中与同学,在实验室与师傅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同时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如今,经济的增长势必对环境

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我们的河道,湖泊。因此对城市水源的监测工作也势必成了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对水样各指标加以分析实验,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除此之外,我们应深刻地体会水的来之不易,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大力宣传水资源的宝贵,使人们自觉地为环境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环境专业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解到

该专业广阔的就业前景,意识到我们目前所学的课程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性。

此外,监测站老师的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职业精神让我深为感动。对学生,

他们更是关爱有加,不厌其烦帮我讲解有关环境监测的理论知识,监测实验的操作步骤原理,比较学校与监测站对同一实验分析的不同之处,使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告知我当今的环保现状,以及我赋予的环保历史使命。让我了解到作为环境工程的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监测站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更值得我学习。

最后,感谢学校老师对我们的鼓励与支持,更感谢**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给我

们提供此次的实习机会以及各位监测站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使我圆满完成此次的实习。

2010-5-6

推荐第3篇:环境监测实习总结

环境监测实习总结

时间如风,太匆匆,从秋天到冬天,我们2个月的实习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从完全陌生到慢慢熟悉。从特别拙笨到稍微可以慢慢领悟。我在环境监测站实习的2个月。

环境监测站主要是接受一些公司的委托监测他们的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否在国家标准允许的正常范围内,以及一些地表水污染物指标的日常性监测和辐射源监测还有一些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主要是水源监测。

水环境的监测指标有PH、溶解氧、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以及一些微量金属元素,大气环境的监测有PM2.5,二噁英,SO2等。

我们日常的生活饮用水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2个部分,不过,现在地下水都被用得差不多了,目前我们喝的都是地表水也就是河水,所以我们几乎每个礼拜都要测一次河水以保证我们的水源的安全性,若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和饮水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的人类疾病与水质污染有关,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达一千二百四十万,饮水安全监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环境监测的监测点布设很重要,关系到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真实的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发展趋势的关键问题。为了获得完整的环境质量(或污染源)监测信息,从理论上讲,要求监测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越高越好,然而单纯追求和实现高分辨率的空间和时间监测,不论从经济观点,还是从实践观点上看,又是难于实现的。即使采用连续自动采样监测系统以求获得高分辨率的时间代表性,却很难做到获得高分辨率的空间代表性。

环境监测实践已经表明,无论对哪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其空间分辨率只能是有限的,所以追求以最少的监测点位(或尽可能少)的监测点位获取最有空间代表性的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过程是测取数据—解释数据—运用数据的一个完整过程,而测取数据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环境监测的点位。从监测点把样品取回来固定好回来,交给实验室进行精密准确的分析,然后记录分析数据,整理成数据报告,汇总得出结论的过程。

我在2个月的实习中充分了解了环境监测的过程内容。

推荐第4篇:环境监测个人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监测站X站长的领导下,全体同事的帮助、支持下,我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将2011年工作情况简要汇报: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为提高自身修养,我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学习吸取营养。根据本职工作的具体情况,重点学习了《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等与环境监测分析密切相关的知识,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在学习中有了明显提高。在学习中我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重点学习了与实际工作系系相关的业务知识,学习了监测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和内审相关的一些知识,为实验室资质评审工作通过打下了基础。

二、精益求精,严把监测技术关

在每次监测任务下达后都认真对待,从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面严格把关;对监测分析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能够深入分析、请教领导和有经验的同志,查找原因,及时解决。一是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自己认真研读和吸收、并将存在的疑问和同事积极的探讨,为顺利完成各项监测任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

是,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给新参加工作同志,在工作上尽量帮助新同事。

三、恪尽职守,圆满完成本职工作

一年来,积极负责地完成了日常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种工作任务。

(1)2011年共负责完成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31家(次),省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17家(次),自己负责10家(次)并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上报监测数据。

(2)负责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5家,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5家,工业污染源排放现状监测10家,负责完成城市锅炉治理监测6家。

(3)9月份负责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111个测点)和城市交通干线噪声(13个测点)进行了例行监测,为城考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4)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分析化验工作,积极上报各项分析数据;积极准备实验室资质评审的资料。

(5)认真负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四、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

一、主要是对监测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

二、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创造性工作开展不够。

五、今后工作打算

2012年,我将积极努力学习各种环境监测及分析化验相关的知识,不断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战斗力。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并

积极配合其他科室搞好2012年的监测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和岗位上,以对工作、对事业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精神,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谢谢大家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 ?? ??

推荐第5篇:环境监测笔记总结

土壤质量监测

1.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土壤生物、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2.土壤有机质通常可分为非腐殖物质(包括糖类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含氮有机合物及有机磷和有机硫化合物)和腐殖物质两类

3.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

pH5.5~6.0为酸性土;pH>6.0~

6.5为弱酸性土;pH>6.5~7.0为中性土;pH>7.0~7.5为弱碱性土;pH>7.5~8.5为碱性土;pH>8.5~9.5为强碱性土;pH>9.5为极强碱性土。

4.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影响的情况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或污染程度的标准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三级)、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按酸碱性)\\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6.监测方案:目的: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土壤质量标准要求测定的项目,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在进行污水、污泥土地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理过程中,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既能充

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可防止土壤污染) 4.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 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自然环境 (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土壤环境背景资料 区域土壤类型、植被等 土壤环境污染状况 土壤生态环境状况 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水系 其他相关资料和图件 ) 社会环境(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 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药化肥使用状况、污水灌溉及污泥施用状况人口分布、地方病 )

监测项目: 根据检测项目确定 背景值要求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污染事故监测仅测定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土壤质量监测测定影响自然生态和植物正常生长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项目。

采样点的布设 :布设原则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随机、系统、分区)。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

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采样点数量 (样本标签形式:样品编号、采样地点时间、采样层次、特征描述、采样深度、检测项目、采样人员)监测点的布设1.农田土壤接纳污染物的途径划分为基本单元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点: 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采用放射状布点法。下风方向 灌溉水污染型土壤监测点:在纳污灌溉水体两侧,按水流方向采用带状布点法。 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点:地表径流和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放射布点法和带状布点法; 农用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土壤监测点:在施用种类、施用量、施用时间等基本一致的。 均匀布点法。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点:采用均匀布点法。 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点:以主要污染物排放途径为主,综合采用放射布点法、带状布点法、均匀布点法 2.建设项目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柱状采样点 )3.城市土壤采样(分层或网格)采样点(分点)布设方法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 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梅花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 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棋盘式布点法(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 完整开阔的地块,一般设10个以上分点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 应设20个以上分点) 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放射状布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网格布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状况时采集混合样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时采集剖面样品: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样。一般土壤在农作物收获期采样测定,必测项目一年测定一次,其他项目3~5年测定一次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监测项目:金属、非金属、有机物 ;土壤监测的特点(样品的代表性 )

水质监测

1.水质监测的目的 :对江河湖泊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排放源的废水进行监视性的监测,

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2.水样的预处理:原则(最大限度去除干扰物、回收率高、操作简便)

常用方法:水样消解(湿式消解 干灰化法 微波消解 )、富集与分离(气提、顶空和蒸馏,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共沉淀)

3.物理指标检验 :水温(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 ),嗅和味(定性描述法、嗅阈值法 ),色度(铂钴标准比色法、稀释倍数法 ),

浊度(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 ),透明度( 铅字法、塞氏盘法 )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0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推荐第6篇:环境监测

第一章

1.环境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各种成分。

目的: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②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答:从环境监测的对象考虑,环境监测内容可以分为水和污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

分类:按监测目的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以及研究性监测。按监测介质或对象分类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等。

3.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哪几类?

答: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技术法。 4.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5.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表现在监测手段、监测对象分析和监测数据分析的综合性;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间、空间分布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样本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追溯性: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并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溯体系予以监督。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划分为5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7.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3级划分及三类的能区?(P24)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根据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又划分三类地区。 一类区:如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寨。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 8.简述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低浓度多组分分析;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污染物状态形态分析;环境中间物分析;污染物环境行为分析。

9.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第二章

1.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原则。(P34)

原则:①大限度去除干扰物;②回收率高;③操作简便省时;④成本低,对人和环境无影响。 方法:1.用于鉴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 ①原子吸收法,可测量多种微量、痕量金属元素;②分光光度法,可测定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离子或化合物;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AES)法,用于各种水及底质、生物样品中的元素的同时测定;④电化学法;⑤离子色谱法;⑥化学分析法;⑦其他方法如化学法等。 2.用于鉴定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①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②气象色谱-质谱法(GC-MS);③其他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化学法等。

2..如何制订水污染监测方案?以河宽

采样点的布设:因河宽小于50m,所以只设一条中泓重线,在垂线上,水深小于等于5m时,只在水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小于1m,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在水面下0.5m及河宽上0.5m设;水深大于10m,在水面下0.5m,水深1/2处及河底上0点处设采样点。 3.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原因: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内容: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4.监控断面和采样点的设计原则。(地面水)(p37)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的处设置监测断面。

①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②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③饮用水源地;

④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与干流混合处;

⑤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出入口;

⑥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 5.水质监测方案制定的步骤。(地面水,地下水)(P37)

①基础资料的收集(a水文、地质气象资料b工业布局等c水体状况d历年资料) ②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若地下水则为采样点的布设)

③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④采样和监测技术的选择

⑤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6.水样预处理的原则和方法?(P51)

原则:①最大限度去除干扰物;②回收率高;③操作简便省时;④成本低,对人和环境无影响。 方法:I.水样消解:当测定含有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要进行消解处理。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水样消解的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和干式分解法(干灰化法)。

II.富集与分离:当水样中欲测组分含量低于方法的测定下限时,就必须进行富集或浓集,当有共存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气提、顶空、蒸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层析等。

7.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原理及优点?(p67) k 原理:获得能量的核外电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十分不稳定,在极短时间(10-8s)便跃迁至基态或其他更低的能级上,同时释放出多余能量,这样的能量是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的。由于原子在被激发后其外层电子可有不同的跃迁,所以对于指定元素的原子产生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元素线,这些谱线按一定顺序排列,并保持稳定的强度比,称为此元素的特征谱线。 优点: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基体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可做多种元素同时分析。 装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进样器、分光器、控制和检测系统。

8.测镉的三种方法和原理(p73—p78)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原理:将含被测元素溶液通过原子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当空心阴极灯辐射出待测元素特征波长光通过火焰时,因被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常用的火焰是空气-乙炔焰。

②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介质中,镉离子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红色螯合物,于518nm处测其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③阳极溶出伏安法:

10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将含待测元素的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当空心阴极灯辐射出待测元素特征波长光通过火焰时,被其吸收,在一定条件下,特征波长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从而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C有定量关系。 即:A = K’× C

流程:水样的预处理 → 配制标准溶液(试剂空白溶液)→ 调节仪器参数→ 试剂空白值的测定→ 水样的测定 → 读数 → 计算。

11.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主要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主要不同之处?

(1)分光光度法是建立在分子吸收光谱基础上的分析方法,吸收峰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故只要测得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2)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基本组成有光源、分光系统、吸收池、检测器及放大装置以及指示、记录系统。

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的仪器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光谱仪,它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3)用分光光度法监测时,往往将被测物质转化成有色物质;原子吸收光谱法将含有待测元素的样品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

(4)常用火焰是空气-乙炔火焰

12.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怎样消除干扰? (1)可用采样容器直接采集,水样需充满采样容器,宜在现场测定,方法有碘量法和氧电极法。 (2)氧电极法利用产生的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来求出水样中的溶解氧。碘量法利用Na2S2O3滴定释放出的碘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3)碘量法测定DO准确,简便;水中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亚硝酸盐、Fe³﹢等会干扰溶解氧的测定。氧电极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盐水中DO的测定,不受色度。浊度等影响,快速简便,可用于现场和连续自动测定,但水中Cl、SO

2、H2S、NH

3、Br

2、I2等会干扰测定。

13.简述水质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原则。

答 选择原则应遵循: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方法成熟;抗干扰能力好;操作简便。 14.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的污染物按

其性质分为几类?每类各举三例,并说明各类在何处采样?

答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为二类。k 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含有此类有害污染物质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其最高答应排放浓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放射性β 第二类污染物,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其最高答应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答应排水定额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15.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总铬? 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首先用铬标准溶液配制标准系列,将预处理后水样与标准系列于相同条件下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用标准曲线法求出水样中总铬含量。

16.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1)在对调查研究和对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域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代表性环境信息。

(2)有大量废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的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

(3)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4)监测断面的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出,尽量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地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资料

17.水污染监测方案:采样时间和频率工业废水企业自控监测频率应根据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 生活污水:城市管网污水,可在一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从总排放口分别采集一次,等比例混合水样后确定,每次进行一昼夜,每四小时采样检测一次。

18.水样的运输和保存: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k

19.水样消解的要求;适用体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不得使待测组分因挥发型物质或沉淀造成损失消解过程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者其他干扰物质④适用高氯酸消解时不得向含有有机物质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⑤消解过程平稳升温不得过猛。

20.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又叫测汞仪,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汞转化为二价汞,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单质汞。利用汞易挥发的特点,在室温下通入空气或氮气将其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量对其特征波长(253.7NM)的光的吸光度,与汞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定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要点:水样预处理,空白样品制备,绘制标准曲线,水样测定

21.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汞,在原理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

(一)原理:相同之处:都是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基态汞原子蒸汽,根据一定测量条件下光强与汞浓度成正比进行测定。

不同之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253.75nm的特征紫外光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汽吸收后的透光强度,进而确定汞浓度。冷原荧光光谱法则是测定吸收池中的汞原子吸收特征紫外光被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光强,进而确定汞浓度。

(二)仪器:相同之处:两种方法所用的仪器结构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无激发池,光电倍增管与吸收池在一条直线上。冷原则荧光光谱法的测定仪器的光电倍增管必须在与吸收池垂直的方向上。

22.定量分析的方法: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只能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不能消除背景吸收的影响)

2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和优缺点。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优点:①试样用量少,液体几微升,固体几mg②原子化效率100%③基态原子在停留时间长,约为10-1s故灵敏度高。缺点:精密度较差,操作也较复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优点:准确度高(Er

24.采集水样注意事项:(1)测定悬浮物、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油类、硫化物、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采样器,pH、电导率、溶解氧等项目宜在现场测定。另外,采样时还需要同步测定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2)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样品都应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时间和日期、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25.离子色普法的原理:分析阴离子时,分析柱填充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抑制柱填充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提液用氢氧化钠稀释或碳酸钠_碳酸氢钠溶液。当将水样注入洗提液并流经分离柱时,基于不同阴离子对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不同而彼此分开,在不同时间随洗提液进入抑制柱,转换成高电导型酸,而洗提液被中和,转换为低电导的水或碳酸,使水样中的阴离子得以依次进去电导测量装置测定,根据电导峰的峰高,与混合标准溶液相应阴离子的峰高比较,即可求知水样中各阴离子的浓度。

26.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某些高价阳离子及氢离子能与氟离子络合而干扰测定,在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氟离子浓度的十分之一时也有干扰,常采用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的方法加以消除。它是一种含有强电解质、络合物、pH缓冲剂溶液,其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二者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络合态的氟离子释放出来,缓冲pH的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pH范围。 27.采样记录的内容: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和编号,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采样流量和采样体积,采样时的温度、大气压和天气情况,采样仪器和所用吸收液,采样者、审核姓名。 第三章

1.空气污染监测中采样站(点)布设方法(空气污染采样的分级方法)(P153) k

①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②网格布点法: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 ③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④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2.空气污染监测采样站(点)布设的原则和要求。(P152)

①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的高,中,低三个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②在污染物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的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③工业较密集的地域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大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 ④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

⑤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量一致或标准较低,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⑥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3.用溶液吸收法富集空气污染物的吸收液选择原则?(P159)

①与被采集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②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以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所需时间的要求。

③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④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够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

6.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有什么区别,各适用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 ①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可用直接采样法;当空气的污染物浓度比较低(10-9—10-6)需采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

②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吸收速率和气样和吸收液的基础面积,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可提高吸收效率;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也可。

7.在环境监测中,标准气体有何作用?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原理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作业)

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冲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根据所加入的原料或者原料气的量和容器的容积,即可计算出所配标准器的浓度。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对活泼性较差且用量不大的标准器,用该方法配置较为简便。 缺点:有些气体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长时间与容器壁接触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容器壁也有吸附作用,故会造成配制气体浓度不准确或其浓度随放置时间而变化,特别是配制低浓度标准气,常引起较大误差。 动态配气法:使已知浓度的原料气与稀释气体按恒定比例连续不断的进入混合器混合,从而可以连续不断地配制并供给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两股气流地流量比即稀释倍数,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标准气的浓度。 优点:能提供大量标准器,而且可通过调节原料气和稀释气的流量比获得所需浓度的标准气,尤其适用于配制低浓度的标准气。 缺点:设备复杂,不是和配置高浓度标准气。

8.简述甲醛缓冲溶液(或四氯汞盐)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2的原理?(作业)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多少,分为两种操作方法。

9.怎样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为提高准确度,应注意控制哪些因素?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化学组分分析。采样器在试用期间,每月应将标准孔口流量校准器串接在采样器前,模拟采样状态下,进行不同采样流量值的检验。依据孔口校准器的标准流量曲线值标定采样器的流量曲线,以便由采样器的压差值直接得知采气流量

10.空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原始由于自然现象造成的,人为源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2)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黑烟)(3)室内空气污染源

11.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颗粒中包含苯并芘等高致癌物质,有毒重金属,多种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

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盐,硝酸盐,臭氧,醛类(乙醛和丙烯醛等),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k 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土壤样品的前处理及保存方法?(P278) 前处理:土壤样品组分复杂,污染组分含量低,并且处于固体状态。在测定之前,往往需要处理成液体状态和将欲测组分转变为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以及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分解法和提取法;前者主要用于元素的测定,后者用于有机污染物和不稳定组分的测定。溶剂:有机溶剂,水和酸。 保存方法:对需要保存的土壤样品,要依据欲分析组分性质选择保存方法。风干土样存放于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的样品库内,保存期通常为半年至一年。在保存期内,应定期检查样品存储状况,防止霉变,鼠害和土壤标签脱落等。用于测定挥发性和不稳定性组分的新鲜土样,将其放在玻璃瓶中,置于低于4℃的冰箱内存放,保存半个月。 2.采样点的布设方法 k

(1)对角线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废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梅花形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棋盘式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全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地块

(4)蛇形布点法,这种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与的地块。布设采样点数目较多。

(5)放射状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网格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

3.土样采样的时间和频率;必测项目一年测一次,其他项目3-5测一次

4.土壤样品加工处理的目的:除去非土部分,使结果能代表土壤本身的组成,有利于样品较长时间的保存,防止发霉、变质,通过磨碎、混合,使分析时称取的样品具有较高代表性。5.土壤样品分解方法有:酸分解法、碱熔分解法、高压釜密闭分解法、微波炉加热分解法等。 分解法的作用是破坏土壤的矿物质晶格和有机质,使待测元素进入样品溶液中。

6.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哪几类?

标准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7.根据监测目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为哪几类?有何不同?

土壤质量的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

土壤污染事故监测:需要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污染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确定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④土壤背景值的调查: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

9.根据土壤污染监测目的,怎样确定采样深度?为什么需要多点采集混合土样?

如果只是一般地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对于种植一般浓度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1~20cm耕作层土壤;对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60cm耕作层土壤。如果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样约0~1.5m左右,共分四层。 只有多点采集才能测出有代表性、有效的数据。

10.怎样加工制备风干土壤样品?不同监测项目对土壤样品的粒度要求有何不同?

答:①在风干室将潮湿土样倒在塑料膜上,摊成约2cm厚的薄层,用玻璃棒间断压碎,翻动,使其均匀风干。并拣出沸石,沙砾及植物残体。②风干土样全部通过0.84mm孔径尼龙筛,用于土壤PH,土壤交换量项目测定。以上土样的一半通过0.25mm孔径尼龙筛,用于农药、土壤有机质、土壤总氮量项目。以上土样的一半全通过0.149mm孔径尼龙筛,用于元素分析。

11.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根据监测项目的性质选择预处理方法? 答:目的:土壤样品组分复杂,污染组分含量低,并且处于固体状态。测定前,往往需要处理成液体状态和将欲测组分转变为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分解法:用于元素的测定。

提取法:用于有机污染物和不稳定组分的测定。 12.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处理土壤样品有何优点?应注意什么问题?k

答:优点:①破坏除去土壤中有机物。②溶解固体物质。③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

注意:在消解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如果温度过高,消解样品时间短将样品溶液蒸干,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13.怎样用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样品的pH?测定过程注意哪些问题?

称取过1mm筛的土样10g于烧杯中,加无二氧化碳蒸馏水25mL,轻轻摇动后用电磁搅拌器搅拌1min,使水和土样混合均匀,放置30min,用PH计测定上部浑浊液的PH。 注意事项:长时间不用的玻璃电极要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使之活化,将温度传感器插入上部清夜中,尽量避免与泥浆接触,每次读数稳定后才能记下PH值,每测完一次要用水将玻璃电极表面冲洗干净。

14.测定土壤可溶性盐分有何意义?简述测定方法和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意义:土壤水溶性盐是盐碱土的一个重要属性,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一个障碍因素。分析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的阴、阳离子含量,和由此确定的盐分类型和含量,可以判断土壤的盐渍化状况和盐分动态,以作为盐碱土分类和利用改良的依据。 方法:重量法、电导法、比重计法,还有阴阳离子总合计算法等

16.注意:吸取待测液的数量,应依盐分的多少而定,如果含盐量>0.5%则吸取25mL,含盐量

15.简述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铬的原理,为什么需要使用富燃型(还原型)空气-乙炔火焰? 原理:将浸出液经过氧化处理后,直接喷人火焰,在空气一乙炔火焰中形成的铬基态原子对

357.9nm或其他的共振线产生吸收。将浸出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测定浸出液中铬的含量。

16.试比较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和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的原理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原理:称取过0.149mm孔径筛的土样,用硫酸—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使各种形态存在的砷转化为可溶态离子进入溶液。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存在下,将溶液中的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三价砷被锌与酸反应生成的新生态氢还原为气态砷化氢,被吸收与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银—三乙醇胺—三氯甲烷吸收液中,生成红色胶体银,用分光光度计与15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新银盐法不需要了解)

17.怎样用气象色谱法对土壤样品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异构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用丙酮—石油醚提取土壤样品中的六六六和滴滴涕,经硫酸净化处理后,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根据色谱保留时间进行两种物质异构体的定性分析,根据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各组分的定量分析。

18.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废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芘污染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测定方法:使用对角线布点法在田块对角线上布上五个等分采样点。采集0-20cm耕作层土壤,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以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1-2kg,装入样品袋。将采集到的土样倒在白色搪瓷盘内或塑料膜上,摊成约2cm厚的薄层,用玻璃棒间断地压碎、翻动,使其均匀风干。再取风干样品100-200g于有机玻璃板上,用木棒、木棍再次压碎,经反复处理使其全部通过2mm孔径筛,混匀后贮于广口玻璃瓶内。新鲜土样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法提取苯并芘,另取风干土样以酸分解法消解,提取铅汞。以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汞,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以萃取层析-分光光度法测苯并芘。 第六章

1.生物监测方法主要有生态监测(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生物测试(毒性测试,致突变测试 等)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 第九章

1.监测空气污染的子站监测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及日照 量等气象参数,另一类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 臭氧,总烃,甲烷,非甲烷烃等污染参数。一类监测点测定温度,湿度,大气压,风向,风速

1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2 优先监测污染物: ①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降解;②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③出现频率高,有的可靠检测方法。

3 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物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环境监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监测 周报和日报的主要内容有: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的级别、首要的污染物

4 水质污染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污染三种主要类型。

5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6 选择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的原则:①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②方法成熟;③抗干扰能力好;④操作简便。

7 对污染形态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分离测定法、干法和理论计算法。 8 河流检测断面的布设: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9 水样预处理的原则:①最大限度去除干扰物;②回收率高;③操作简便省时;④成本低,对人

和环境无影响。

10 吸附法按照吸附机理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活性炭可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或有机物;多孔性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用于吸附有机物。 11 离子交换法根据官能团不同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特殊离子交换树脂。 12 共沉淀法分为:利用吸附作用的共沉淀分离、利用生成混晶的共沉淀分离、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分离。

13 水温测量应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颠倒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

14 浊度是反映水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测定浊度的方法有目视比浊度法,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k

15 金属测定中常用仪器分析方法:①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sp)②极谱分析法(阳极溶出伏安法)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6 镉属剧毒金属,可在人体的肝、肾等组织中蓄积,造成脏器组织损伤,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镉的浓度不能超过0.005mg/L。 测定镉的主要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17 极谱分析法电解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滴汞电极(负极),二是汞池电极(正极)或饱和甘汞电极(S.C.E)。

18 极谱分析法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19 测定水中碱度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20 测定水的PH值的方法有:玻璃电极法、比色法。

21 玻璃电极法(电位法)测定pH值是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22 使用PH计的条件:①玻璃电极在使用之前必须在水中浸泡足够的时间,使之形成一层很薄的膨胀的硅酸层;②标液对体系进行标定。

25 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①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密切相关;②污染源类型;③时空分布特点有关。

26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满足检测分析要求。

富集(浓缩)采样法: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一般都比较低,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故需要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污染物进行浓缩。阿

27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

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填充柱阻留法:吸附型、分配型、反应型。 28 富集采样法分为: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扩散(或渗透)法或自然沉降法等。k

29 空气污染物监测多用动力采样法,其采样器多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k 30 采样记录的内容有: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采样流量和采样体积;采样时的温度、大气压力和天气情况;采样仪器和所用的吸收液;采样者、审核者姓名。k 31 测定空气中甲醛常用的方法有: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乙醛丙酮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32 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自然降尘量,颗粒物中化学组分含量等。 33 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内容包括:废气排放量,污染物质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kg/h)。

34 含湿量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冷凝法、干湿球法等。

35 烟道排放组分包括主要气体组分(N

2、O

2、CO

2、H2O)和微量有害气体组分。测定这些组分的目的是考察燃料燃烧情况和为烟尘测定提供计算烟气密度、分子量等参数的数据。

36 静态配气常用的方法有:注射器配气法、配气瓶配气法、塑料袋配气法及高压钢瓶配气法。 44 渗沥水的特性:①成分的不稳定性;②浓度的可变性;③组成的特殊性;④渗沥水是不同于生活污水的特殊污水。

45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目的:①土壤质量现状监测;②土壤污染事故监测;③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④土壤背景值调查。

46 土壤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预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两部分。 分析测定方法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分光光度法(SP)、原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GC)、电化学分析法及化学分析法等。

47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分解法和提取法;前者用于元素的测定,后者用于有机污染物和不稳定组分的测定。

土壤样品分解方法有:酸分解法、碱熔分解法、高压釜分解法、微波炉分解法。k

48 土壤中金属化合物铅、镉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49 环境噪声的来源:①交通噪声;②工厂噪声;③建筑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 50 响度(N)的单位叫“宋(sone)”,1sone的定义为声压级为40dB,频率1000Hz,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平面波形的强度。 响度级(LN)单位叫“方(phon)”,定义1000Hz纯音声压级的分贝值为响度级的数值,响度级每改变10phon,响度加倍或减半。

51 计权声级通用的有A、B、C和D计权声级。A声级55dB以下;B声级55dB-85dB;C是模仿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D频率专用于飞机噪声的测量。

5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制订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

53 蒸馏器可分为:玻璃蒸馏器、金属蒸馏器、石英蒸馏器和亚沸蒸馏器。

54 金属蒸馏器只适用于清洗容器和配制一般试液;去离子水适于配制痕量金属分析用的试液,不适于配制有机分析试液。

55 一级试剂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二级试剂常用于配制定量分析中的普通试液。三级试剂只能用于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中试液和清洁液等。

通常,较稳定的试剂,其10-3mol/L溶液可贮存一个月以上,10-4mol/L溶液只能贮存一周,而10-5mol/L溶液需当日配制。

56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k

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k 57 数据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k

58 狄克逊(Dixon)检测法:适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离群值。

59 环境计量包括:环境化学计量和环境物理计量。

60 均匀是标准物质(RM)第一位和最根本要求,是保证标准物质具有空间一致性的前提。 均匀性的检验可分为:分装前的检验和分装后的检验。稳定性检验采用跟踪检验的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镉原理: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法,彻底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使试样中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中,然后将试液注入石墨炉中,经过预先设定的干燥、灰化、原子化等升温程序是共存基体成分蒸发除去,同时在原子化阶段的高温下铅、镉化合物接力为基态原子,基态原子蒸汽对相应的空心灯发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吸收,在特定情况下测定铅、镉的吸光度。

推荐第7篇: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环境监测”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纺织材料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环境问题及环境监测的关系、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环境标准的概念及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5%

2、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检测限等名词解释、离群值的检验方法及适用范围、环境分析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判断、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及分析、环境标准化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环境标准物质与环境控制样品的区别。15%

3、名词解释、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工业废水采样点的设置、采样的时间和频率;水样保存方法、运输方法和预处理方法及其质量保证/控制;水样温度、颜色、浊度、透明度等物理指标的测定;水样有机污染指标的含义及DO、COD、BOD5的采样(质量控制过程)、预处理方法和测定等内容。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及铬原理、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底泥样品的采样、预处理及测定。25%

4、掌握大气监测采样点的布设方法和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掌握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掌握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与原理。掌握静态配气法与动态配气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15%

5、掌握噪声声功率、声强、声压、声压级、声功率级、计权声级等概念。了解各种噪声监测方法,其中重点掌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了解国家颁布的各种噪声标准。15%

6、土壤污染定义及土壤背景值等名词解释、土壤污染状况及主要污染物的特征及其危害;土壤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及方法、采样点的数量;土壤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的方法;土壤中有机、无机化合物的测定和监测方法。15%

7、掌握有害固体废物定义和鉴别方法。掌握固体废物填埋场监测。5%

8、掌握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及分析手段。了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蓄积、迁移和转化途径。5%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10%

2、填空或选择题20%

3、计算题10%

4、简答题30%

5、论述题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环境监测”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奚旦立等合编,环境监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但德忠主编,环境监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推荐第8篇: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本办法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1第一条编辑

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根据《环境保护法[1]》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第二条编辑

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四)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

3第三条编辑

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第四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建直属环境监测机构,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三)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和检查制度;

(四)组织编制环境监测报告,发布环境监测信息;

(五)依法组建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组织网络运行管理;

(六)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研究、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适时组建直属跨界环境监测机构。

5第五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具体承担下列主要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一)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二)承担环境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收集、管理环境监测数据,开展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三)负责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四)开展环境监测领域科学研究,承担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

(五)承担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的其他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6第六条编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依法制定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

7第七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事故、环境质量状况等环境监测信息。 有关部门间环境监测结果不一致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后统一发布。 环境监测信息未经依法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布或者透露。

属于保密范围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进行管理。

8第八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依据本办法取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环境执法、目标责任考核等环境管理的依据。

9第九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环境监测的代表性分别负责组织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环境监测网,并分别委托所属环境监测机构负责运行。

10第十条编辑

环境监测网由各环境监测要素的点位(断面)组成。

环境监测点位(断面)的设置、变更、运行,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各大水系或者区域的点位(断面),属于国家级环境监测网。

11第十一条编辑

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其所属的环境保护部门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4级。

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12第十二条编辑

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环境监测业务相适应的能力和条件,并按照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规定的要求和时限,逐步达到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标准。

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组织的环境监测岗位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13第十三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测质量进行审核和检查。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14第十四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对环境监测数据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环境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要求定期将监测数据逐级报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逐步建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制度。

15第十五条编辑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使用统一标志。

环境监测人员佩戴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站点设立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车辆印制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报告附具环境监测标志。

环境监测统一标志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

16第十六条编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

17第十七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将环境监测网建设投资、运行经费等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

18第十八条编辑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未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

(二)拒报或者两次以上不按照规定的时限报送环境监测数据的;

(三)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

(四)擅自对外公布环境监测信息的。

19第十九条编辑

排污者拒绝、阻挠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监测活动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第二十条编辑

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1第二十一条编辑

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自我监测。 排污者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检查符合国家规定的能力要求和技术条件的,其监测数据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

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的排污者,应当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或者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接受委托的环境监测机构所从事的监测活动,所需经费由委托方承担,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是指非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机构,可以自愿向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申请证明其具备相适应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经认定合格者,即为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

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接受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22第二十二条编辑

辐射环境监测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23第二十三条编辑

本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推荐第9篇: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2.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3.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检测、研究性监测。

5.环境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有: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

6.监测技术中的化学、物理技术包括:重量法、容量法、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又包括: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放射分析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

7.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8.中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图如下: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9.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标准五类。

10.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次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1.污水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

12.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有:

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标准规定了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1)在对调查研究和对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域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代表性环境信息。

(2)有大量废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

(3)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监测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资料。

3.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4.采样点的设置:

(1)工业废水:

a.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b.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要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为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水口布设采样点。

(2)生活污水:对城市管网污水,采样点设在污水排放干管的不同位置和污水进入受纳水体的排放口。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放口及各单元处理设施进出水口布设采样点。

5.水样类型: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

6.消解水样的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干式分解法、微波消解法。

7.湿式消解法包括硝酸消解法、硝酸—高氯酸消解法、硝酸—硫酸消解法、硫酸—磷酸消解法、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硝酸—氢氟酸消解法、多元消解法、碱分解法。

8.水样富集与分离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气提、顶空、蒸馏、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共沉淀、层析。

9.水中铬的测定方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10.酸碱度测定:

设水样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消耗强酸量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强酸量为M,二者之和为T,测定水样的总碱度是,可能出现下列5种情况:

(1)M=0(或P=T):水样对酚酞显红色,呈碱性反应。加入强酸使酚酞变为无色后,再加入甲基橙即呈橘红色,故可以推断水样中只含氢氧化物。

(2)P>M(或P>T/2):水样对酚酞显红色,呈碱性。加入强酸至酚酞变为无色后,加入甲基橙显橘黄色,继续加酸变为橘红色,但消耗量较用酚酞滴定时少,说明水样中有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共存。

(3)P=M:水样对酚酞显红色,加酸至无色后,加入甲基橙显橘黄色,继续加酸至变为橘红色,两次消耗酸量相等。因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共存,故说明水样中只含碳酸盐。

(4)P

(5)P=0(或M=T):水样对酚酞不显色(pH

11.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方法中修正的碘量法。(p96)

(1)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会干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可用叠氮化钠将亚硝酸盐分解后再用碘量法测定。

(2)高锰酸钾修正法适用于亚铁盐含量高的水样,借助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的强氧化性,将亚铁盐、亚硝酸盐及有机物氧化,消除干扰。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溶液除去,生成的高价铁离子用氟化钾掩蔽,生成的硝酸盐不干扰测定。

12.含氮化合物:

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和离子态氨形式存在的氮。

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滴定法。

13.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掌握重铬酸钾法实验。(p113-114)

原理: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但吡啶不被氧化,芳香族有机物不易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钾氧化,并与硫酸根作用生成沉淀,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

14.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掌握稀释与接种法(五日培养法,BOD5法)(p118)

五日培养法的测定原理:将水样或稀释水样充满溶解氧瓶,密闭后在暗处

于(20±1)℃条件下培养5d±4h或(2+5)d±4h【先在0-4℃暗处培养2d,接着在(20±1)℃暗处培养5d】,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根据二者的差值计算每升水样消耗的溶解氧量,即为BOD。

15.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

第三章空气和废弃监测

1.空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人为源主要有: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室内空气污染源。

2.根据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3.一般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粒径小于

2.5µm的颗粒物,以PM2.5表示。

4.布设采样点的方法: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5.采集空气样品中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真空瓶采样。

6.二氧化硫测定的实验,掌握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7.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p192-193)

采用滤膜捕集—重量法,原理为用采样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8.污染源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压力的测量、流速和流量的计算。(p210-213)

9.p233第8题,p234第20题

推荐第10篇:环境监测

硫酸盐化速率 是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演变为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总碳氢化合物常以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称为总烃(THC),另一种是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称为非甲烷烃(NMHC)

VOCs 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的有机物

总氧化剂 是空气中除氧以外的那些显示有氧化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

光化学氧化剂 是指除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二者的关系为: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0.269×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用抽气动力抽一定的空气通过恒重的滤膜,称量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变化,并根据采样体积,可计算TSP的浓度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综合水样 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各个瞬间水样混合后得到

酸度 水中所含的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碱度

COD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MG/L

BOD在溶解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TOC 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高锰酸盐指数 以KMNO4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凯氏氮 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

浊度 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水体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 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使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第11篇:环境监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标准中和有地方标准又有国家标准。

2、环境监测中最常用的的分析方法是

3、测得某100ml水样的Cr6+含量为20mg,加入标准样18mg后测得36.5mg,该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1.7%。

4、空白试验的作用是。

5、保存水样的方法有冷冻、加入化学试剂,其中化学试剂包括剂和氧化-还原剂。

6、水体的表色是指,色度是指色。

7、大气污染监测中无主导风向的点源污染多用

8、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 代表性、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所需其他物质条件。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后测定。

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50表示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值,它表示测定结果的噪声平均值。

二、简答题:(共40分)

1、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8分)

BOD

根据TOD与TOC的比例关系判断有机物的种类:(2分)

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时,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水样的TOD/TOC>4.0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

水样的TOD/TOC

4、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的方案。(10分)(每步2分) 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

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

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

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

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三、计算题:(共30分)

1、测定大气中SO2时,吸收液体积为50ml,采样流量为0.20L/min,采样1小时,现场温度15℃,压力为105kPa,取采样液10ml,测得吸光度为0.155,已知标准曲线回归议程是y=0.0345x+0.0048(y为吸光度,x为SO2μg),求SO2的浓度。(15分)。 解:y=0.0345x+0.0048,y=0.155

可得:x=4.354μg(5分)

吸收液中共含SO2为5×4.354=21.77μg

采样体积为:0.20×60=12L(5分)

标态下的体积为:V0=V*273/(273+T)*P/P0=11.79L

大气中SO2的浓度浓度为:21.77/11.79=1.85mg/m3(5分)

2、为比较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汞含量,由六个合格实验室对同一水样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问两种测汞方法的可比性如何?(t 6,0.05=2.45;t6,0.01=3.71;t 5,0.05=2.57;t5,0.01=4.03)(15分)

双硫腙比色法4.073.944.214.023.984.08

冷原子吸收法4.004.044.103.904.044.

21(7分)

查表得t0.05(6)=2.57(4分)

t=0.0375<2.57=t0.05(6)P>0.05

差别无显著意义,即两种分析方法的可比性很好。(4分)

四、论述题(15分):

根据你所学的环境监测知识,请论述环境监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以下4条占3分,其他的根据发挥情况给分)

答:

1、从单一的小区域监测扩展到大区域,甚至跨区、跨国监测;

2、从瞬时个别监测扩展到连续自动监测;

3、从传统容量监测到仪器监测,从单一的仪器分析到多个大型仪器联用分析;

4、从布点监测到利用遥感仪器立体多方位监测。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 f>20000Hz

C、f<200Hz 或 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 )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D、以上都对

5.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a)

A、消解、蒸馏、萃取 B、消解、萃取、蒸馏

C、消解、蒸馏、挥发 D、蒸馏、消解、萃取

6.大气采样器主要有( ace)等部件组成

A、收集器 B、压力计 C、抽气泵

D、温度计 E、流量计

7.关于COD测定,正确的描述有( bd);

A、试亚铁灵为指示剂 B、加HgSO4掩蔽Cl- C、加Ag2SO4

D、加热回流30分钟 E、消耗的氧化剂为O2

8.在水样中加入 ______cd____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H2SO4 B、NaOH

C、CHCl3 D、HNO3

9.水环境监测对象应包括(abcde );

A、地表水 B、地下水 C、饮用水

D、工业污水 E、降水

10.我国空气质量标准是以(c )℃,( d)kPa时的体积为标准状态的。

A、20 B、0 C、25

D、101.325 E、760

四、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测定烟尘浓度时必须等速采样,而测定烟气浓度时不需等速采样。(× )

2.污水中BOD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 )

3.系统误差能通过提高熟练程度来消除。(× )

4.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 )

5.全压、动压和静压都是正值。( √)

6.CODMn测定时,KMnO4和Na2C2O4可互相滴定。( √)

7.酸雨是指pH≦7的一切降水。( ×)

8.总铬测定时,用NO2-还原KMnO4,然后再用CO(NH2)2还原过量NO2-。(√ )

9.在测定分析中,分析方法灵敏度越高越好。( ×)

10.测定水中NO2—N是在中溶液中,利用重氮偶联显色反应,生成红紫色染料。( √)

一、基本概念:

1.等效连续声级: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时变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

2.空白试验:指除用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相同的操作过程。

3.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4.生物监测:通过生物(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系统的变化来研究环境污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性的一类监测方法。

5.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标准气体。

二、填空题

1.从信息角度看, 环境监测的实质是 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 当水深≤5m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0.5m处 ,当水深为5-10m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5m和河底以上0.5m处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得到欲测组分适于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 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1.5—2m;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3.4mg/l;ppm与mg/L的换算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89.3 dB

第12篇:《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优先污染物

指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的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累积性,毒性较大,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化学品。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和途径。 硫酸盐化速率:

硫酸盐化速率是指大气中SO

2、H2S、H2SO4蒸气等含硫污染物演变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二、填空: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现场固氧时,加入的是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 固体样品的制备过程一般是:破碎、过筛、混合、缩分。

三、单项选择题

采集的水样应该在 2 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检验,否则应在4℃保存并于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检验。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在采样装置前加上一段橡胶管的作用是消除O3的干扰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中,有机物的氧化率大约为50%

五、简要回答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分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体系的六个关键系统是:布点系统;采样系统;运储系统;分析测试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综合评价系统。

索氏提取器的提取原理: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利萃取效率又高。

步骤:安装装置;加入溶剂;放入样品;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撤卸装置。

水样的预处理作用: ①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 ②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 消解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

空气中固定污染源的监测项目(4+X)分别是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黑度 和 不同行业排放的特征污染物

六、稀释法测BOD5,取水样150ml,加水稀释至1000ml,取其中一部分测定其DO=7.8mg/l,另一部分培养5天后再测定DO=3.1mg/l,已知稀释水的空白值为0.2mg/l,求水样的BOD5。(8分)

解: 已知:C1 == 7.8C2 ==3.1

b1—b2 == 0.2则 f1 ==V1 / (V1+V2) == 850 / 1000==0.85

所以:BOD5(mg/L)== [(C1-C2)—(b1-b2)×f1] /f2

国家规定,第一类污染物的测定,要求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f2 == V2 / (V1+V2) ==150 / 1000==0.15要测定大气中的氮氧化物,需要在采样管前加装一个CrO3氧化管装置

四、判断改错题:

用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Cu2+含量是在pH为9-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Cu2+与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钠溶液作用后生成黄棕色螯合物.电导率与溶液中的离子含量大致成正比地变化,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采集的植物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实时性。

==[(7.8—3.1)—0.2 × 0.85 ]/ 0.15==30.2

第13篇: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1环境监测类型

按照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对象有三种分类方法。 按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常规监测、例行监测)

对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长期监测,对其污染现状及变化进行监控。这是环境监测站的主要工作,也是各级环境监测站必做的指令性任务,包含大气、水、噪声及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的监测。 (2)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性监测,主要用于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理性的环境监测。①标准方法研制②污染机理或规律研究③背景调查监测 (3)特定性监测

针对某一特定任务监测,也称特例监测、应急监测。 ①污染事故应急监测②仲裁监测③考核服务监测

按照环境监测的对象分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噪声环境监测。 1.2环境标准分类①环境质量标准②污染物控制标准③环境基础标准④环境方法标准⑤环境标准物质标准⑥环保仪器设备标准⑦污染报警标准

1.3环境监测体系:①国家环境监测中心总站(一级站)②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级站)③市环境监测站(三级站)④区县环境监测站(四级站) 第二章 2.2.2.1 背景断面:设在基本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的原始状态。

对照断面:设在河流刚进入河段的前端。反应进入该河段之前的水质状况,作为该河段的水质原始参照值。一个断面仅设一个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设在每个污染源下游500~1000m处,由此监视各污染物对水体污染最大时的状况。控制断面数目由污染源分布状况和具体情况而定。 削减断面:设在该河段最后一个污染源下游1500m以外,由于污染物经河水稀释和生化自净作用而浓度显著下降,反映了河水进入自净阶段。 P12 表2-4 表2-5 2.2.2.2 湖库采样布点方案

湖泊、水库采样点的布设在考虑到具体特性后,按照下面三个原则划分监测断面,再根据水深和水温设定不同的采样点。

1.湖库进口处设一弧形监测断面。2.以功能区(排污口区、应用水区、风景区等)为中心,在其辐射线设置弧形监测断面。 3.在湖库中心区、深水区、浅水区、滞留区、水生生物区设置监测断面。 每一个监测断面再根据水深和水温不同设置相应的采样点。(P13表2-6) 2.2.4.1 一类污染物(重金属、剧毒)在生产车间及设备的废水排放口直接采样。 二类污染物(酸、碱)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采样。 2.2.4.2 城市污水管网:在市政排污管线的检查井、城市主要排污口或总排污口出设置采样点。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厂进出口设置采样点。 2.2.4.3 监测时间与频率 江河湖库海等地表水,每年分为丰水、枯水、平水三个时期,煤气监测二次;城区、工业区、旅游区、饮用水源河段等重要区域,每月监测一次;地下水分别在丰水期、枯水期监测,每期2~3次,每次间隔10天;工业废水每个生产周期内,间隔2~4h监测一次;城市污水每天监测不少于二次,对于重点监测的污染源和水体应采用连续自动监测。 2.3.1 1.瞬时水样:在不同采样点、不同时间随机采样的水样,适于水质稳定的江河湖库及排污口的水样采集。通过多个瞬时水样的监测数据可以分析污染物随时空的变化规律。

2.混合水样:在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多次采集的水样混合为一个水样,也称时间混合水样。混合水样适于水体污染物总体平均水平的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3.综合水样:在不同采样点、同一时间采集的水样混合为一个综合水样。综合水样适于水质稳定的水体,掌握水体的整体污染状况。 2.4.2.1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设定每升水中含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为1个色度,称为1度。分别配置不同色度的标准色列,用水样与色列相比较来确定水样的色度。此法使用于清洁的天然水、饮用水等。 2.4.3 残渣

不可滤残渣:去一定量水样于过滤器抽滤后得到固体物质,于103-105摄氏度C 烘干后称重,计算出每升水中含有的固体悬浮物的量。

可虑残渣和总残渣:去一定量过滤后的滤液或原水样于恒重的表面皿,于103-105摄氏度C 温度下烧干、称重。由滤液可计算可虑残渣,由原水样可计算总残渣。 2.4.4 矿化度测定是取一定水样于水浴蒸干后,再于103-105摄氏度C 烘至恒重,计算矿化度。矿化度值与水中103-105摄氏度C 烧干时的可虑残渣值相近。 2.7.1 *波长SO2(577nm)氨氮(420nm)

以NH4+、NH3形态存在的含氮化合物,称为氨氮;以NO2-、NO3- 形态存在的含氮化合物,称为硝态氮;氨氮和有机氮,称为凯氏氮;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的总和,称为总氮。 2.9.2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一升水中还原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氧的mg/L来表示,称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 2.9.3 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再分解有机物的生化降解反应过程中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OD)。 2.9.4 TOD 在900C高温、铂催化作用下,水中各种有机物全部燃烧所需要的氧量,成为总需氧量(TOD)。 TOC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各种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更加真实、直接地表示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比较(P39表)

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相关关系

一般而言,各种水质的TOC、BOD

5、COD间不存在必然固定关系。但在相同水质条件下,BOD

5、COD与TOC和T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BOD/TOC=0.1—0.6;COD/TOD=0.5—0.9,具体比值还视水质性质而定。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3.1.1空气污染源,按照产生方式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按照人类活动功能分:①工业污染源②交通运输污染源③农业污染源④生活污染源 3.1.2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根据空气中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按照存在状态分:(1)分子态污染物

指常温、常压下以气体或蒸汽两种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一些物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或固体,如苯、苯酚等。但因挥发性强,以蒸汽态进入空气中。

(2)粒子态污染物是指分散在空气中粒径为0.01~100μm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污染物。其中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能长期地漂浮在大气中,称为飘尘(PM10)。飘尘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故又称可吸入颗粒物(IP)。飘尘的粒径很小,具有胶体性质,容易随呼吸进入肺泡,并可由血液输送到全身,对身体危害较大。

3.1.3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空气污染物的浓度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不断发生着变化。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与污染源的分布、排放量、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1)污染物分布的时间性 由于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和大气湍流等随季节和昼夜变化,因此同一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会随时间变化。

(2)污染物的分布的空间性 空气中的污染物随空气运动而迁移和扩散,各种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速度又与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和污染物的性质有关,同时在迁移、扩散的过程中,又会由化学和物理的变化而使污染物浓度发生变化。因此污染物浓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3.2.1调研及相关资料收集

(1)污染源调查分析(2)气象资料的收集(3)地形资料的收集 (4)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5)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状况 3.2.2布设监测点的原则

①采样点应设在整个检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②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不舍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不舍少量点作为对照。③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的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④采样点的周围应宽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采样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1.5米远处。⑤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⑥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应将采样器或测定仪器设置与常人呼吸高度,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1.5米——2米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离地面3米——15米;弱至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1.5米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少扬尘影响。 3.2.3采样站布设方法

(1)功能区布设点法 此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2)网格布点法 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直线交叉点上或在方格的中心。

(3)同心圆布点法 此方法适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4)扇形布点图 此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3.1.1 根据被检测物质在空气中的状态、浓度及监测方法的灵敏度,可以将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 3.3.2采样效率 P51 3.7.1 污染源监测的内容包括: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废气排放量。 压力的测量 烟气的压力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 空气污染指数计算题

烟气中颗粒物的测定P66及P67图 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1)烟气样品的采集 由于气态和蒸汽态物质在烟道中分布较均匀,在靠近烟道中心任何一点都可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气样。

(2)主要组分确定 烟气中的主要组分可采用奥试气体分析器吸收法和仪器分析法测定。 (3)有害组分的确定 对含量较低的有害组分可采用与空气中有害组分相同的测定方法;对含量较高的有害组分,多选用化学分析法。 第四章 4.2.3 噪声叠加计算题(P72) 4.3.2 连续等效声级;P76 4.4.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1) 网格布点 大小划分500m*500m或250m*250m 不少于100个

(2) 测量方法 无雨无雪低风速(>5M/S)5S测一个 连续100个噪声值,统一监测点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

(3) 数据处理 由大到小排列数据(L1-L100) Leq=L50+d^2/60;d=L10-L90 (4) 噪声评价 计算区域各网格监测点的连续等效声级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区域或城市总噪声水平

4.4.2.2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1)路边布点 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路边设一个监测点,代表该路段的交通噪声状况。 (2)测量方法 同上(2)测200个 (3)数据处理 同上 有200个

(4)噪声评价 道路交通噪声评价分为干线路段噪声评价和城市交通总噪声评价两种。 4.4.2.3 厂矿企业噪声监测

厂矿企业噪声主要分为车间环境噪声、设备噪声、厂界噪声三种情况。由于大多属于稳态噪声,直接测A声级即可。 第7章

7.1.1.2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1)α衰变 (2)β衰变 (3)γ衰变

放射性活度计算题P126(待定) 环境中的放射性的来源 环境中的放射性来源于天然的和人为的放射性核素。(填空) 7.2.4.1 放射性污染产生危害的原理、途径及程度。

原理:放射性引起的生物效应,主要是使机体分子产生电离和激发,破坏生物机体的正常机能。这种作用可以是直接的,即射线直接作用于组成机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酵素等而引起电离和激发,并使这些物质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引起人体生命过程的改变;也可以是间接的,即射线与机体内的水分子起作用,产生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破坏有机体的正常物质代谢,引起机体系列反应,造成生物效应。

途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 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皮肤或粘膜侵入 三种途径进入人体。 程度:呼吸道进入:其吸收程度与放射性核素的性质、状态有关。

消化道摄入:被肠胃吸收后,经肝脏随血液流进全身。

可溶性的放射性物质易被皮肤吸收,特别是由伤口侵入时吸收率很高。 7.42 放射性检测仪器的原理

放射性检测仪器种类多,需根据检测目的、试样形态、射线类型、强度及能量等因素进行选择。放射性测量仪器检测放射性的基本原理基于射线与物之间互相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包括电离、发光、热效应、化学效应和能产生次级粒子的核反应等 第8章

8.3.1 实验用水(简答)

实验用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 二级水 三级水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在经过0.2μ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取。

8.5监测数据的修约与取舍(P153计算题) 8.8.1 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价(名词解释) 准确度

准确度表示测量所得量值与被测量真值间的一致程度,环境监测中指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大小来评定,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形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进行连续多次独立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他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测量的精密度,较常用的是标准偏差s和相对标准偏差Cv。 灵敏度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他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灵敏度因实验条件而变。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图图式(P176)

第9章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由一个中心站、若干个子站和信息传输系统组成。 中心站的主要功能:

1.向各子站发送各种工作指令,管理子站的工作

2.定时收集各子站的监测数据,并经行数据处理和统计检验 3.打印各种报表,绘制污染分布图,为管理提供依据 4.贮存分析检测数据,建立数据库以便随时检索或调用

5.当发现污染数据超标时,向污染源行政管理部门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对策。二氧化硫自动监测仪

荧光法原理:当用波长190—230nm的脉冲紫外光照射空气样品时,则空气中的SO2分子对其产生强烈吸收,被激发至激发态,即 SO2+hv1———SO2* ;激发态的SO2*分子不稳定,瞬间返回基态,发射出波峰为330nm的荧光,即 SO2*-----SO2+hv2 当SO2浓度甚低,吸收光程很短时,发射的荧光强度和SO2浓度成正比,用光电倍增管及电子测量系统测量荧光强度,并与标准气样发射的荧光强度比较,即可得知空气中SO2的浓度。

一氧化碳检测仪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CO检测仪测定原理基于CO对红外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CO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故可根据吸光度测定CO的浓度。

9.4.1摄影遥感技术 摄影机是一种摇杆装置,将其安装在飞机、卫星上对目标物进行拍照摄影,可以对土地利用、植被、水体、大气污染状况等进行监测。其原理是因上述目标物或现象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有差异,用感光胶片感光记录就会得到不同颜色或色调的照片。

3S技术是指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第14篇: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系)

考试时间:

6、14

本复习提纲答案来自于道客巴巴 百度文库 豆丁网等

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考试标准答案 整理人:曹艳

魏来

2016.5.28

第一章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对象(3个)

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 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3、按照目的分类,环境监测分为几类?

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

4、环境污染的特点

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5、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6、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中国环境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7、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几类?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第二章

1、怎样制定地表水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

(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500—1000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处,了解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及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2、水样有几种保存方法?举例。

(1)冷藏,

(2)冷冻,

(3)加入保存剂 ( ①加入生物抑制剂

②调节pH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

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3、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内容?

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 ,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4、现有一废水样品,含有Hg、Cu、Pb等化合物以及痕量酚,设计预处理方案。

取一份水样,加适量的硫酸和5%的高锰酸钾溶液,混均加热煮沸、冷却,滴加盐酸羟胺溶液破坏过量的高锰酸钾,加适量的EDTA掩蔽铜等共存离子的干扰,再加入双硫腙试剂,可以测定汞。

另取一份水样,加硫酸和硝酸溶液消解后,分成几份,分别加新亚铜灵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铜的含量;加双硫腙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铅的含量。

另取一份水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压蒸馏,蒸馏液用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度法测定酚

5、简要说明离子交换法分离和富集水样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原理,举例。原理: 某些树脂对于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具 有较高的亲合力,对痕量元素吸附之后,用 酸洗脱吸,再分析测定。 测定湖水中Na+、K+、Ca2+、Mg2+、Cl-、SO42-等离子。 先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再通过阴离 子交换树脂。收集上述洗脱液,分别测定。

6、说明电阻分压式电导仪测量水样电导率的工作原理。水样的电导率和其含盐量有何关系?书上P72

被测组分溶液电阻Rx与分压电阻Rm串联,接通外加电源后构成闭合电路,则Rm上的分压Um为:Um=Rm·URx+RmRm·UGx由上式可知,因为输入电压U和分压电阻Rm均为定值,故被测溶液的电阻Rx或电导Gx变化必将导致输出电压Um的变化,通过测量Um便可知Rm或Rx,水样中的盐电解离为离子状态,具有导电性,离子浓度越高(即含盐量越高)则导电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7、简要说明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该方法有何优点?

原理1)不同元素的原子在激发或电离时,发射不同波长的特征光,故根据特征光的波长可进行定性分析

2)元素的含量不同时,发射特征光的强度也不同,据此可进行定量分析 优点

a准确度和精密度高b检出限低c测定快速d线性范围宽e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方块图进样系统——焰炬系统——分光系统——检测及记录系统

高频电源

8 说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原理:当含待测元素的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当空心阴极灯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光通过火焰时,因被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波长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从而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C有定量关系。

9 简述经典极谱分析法,阳极析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金属化合物的原理

经典极谱分析法原理:在特殊电解条件下,各级被测物质在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经典极谱分析法原理: 1)10-3次到10-4次mol/L试液注入电解池,加入KCl约达0.1mol/L。 2)氮气除氧,调节汞滴至每3-4秒一滴

3)静态条件下,移动C使两极间电压增大,记录不同电压和相应电流并绘制二者关系曲线。 4)极限电流减去残余电流称为极限扩散电流,它与溶液中镉离子浓度成正比.这是极谱法定量分析的基础。

5)当电流等于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滴汞电极的电位称为半波电位,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半波电位,这是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10 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六价铬和总铬

在酸性介质中, 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 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于 540nm 进行比色测定,可以测定六价铬。

在酸性溶液中,将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 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 540nm 进行比色测定。可测定总铬。

11 怎样采集和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氧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采样方法:用双瓶溶解气体采水器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采样器的内部小瓶为采样瓶。将采样装置放入水中后,打开夹,水样进入采样瓶并驱出空气,接着进入大瓶,赶走大瓶的空气,直至大 瓶不存在空气为止,提出水面后立即密封。

(2)原理:

碘量法:①固定O2 :碱性介质,溶解氧将Mn2+ 氧化成 Mn4+;

—②游离I2:酸性介质,Mn4+将I 氧化成I2(与溶解氧相当);

③ Na2S2O3 滴 定 I2 : 以 淀 粉 为 指 示 剂 , 用 Na2S2O3 标 液 滴 定 I2 , 可计算DO。定量反应摩尔数之比:nO2 : nNa 2S O3 = 1 : 4 电极法:把电极插入待测溶液,由端部隔膜将电极和试液隔开, 若接通测定电路,则试液中的DO通过隔膜进入电极内部。 两电极发生反应: 阴极: O2 + 2H2O + 4e- = 4OH-阳极: 4Ag + 4Cl- = 4AgCl + 4e-

(3)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碘量法:清洁水样,容量分析。 电极法:适用范围广,连续自动测定

另外一种答案

(1)可用采样容器直接采集,水样需充满采样容器,宜在现场测定,方法有碘量法和氧电极法。

(2)氧电极法利用产生的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来求出水样中的溶解氧。

碘量法利用Na2S2O3滴定释放出的碘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3)碘量法测定DO准确,简便;水中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亚硝酸盐、Fe³等会干扰溶解氧的测定。

氧电极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盐水中DO的测定,不受色度。浊度等影响,快速简便,可用于现场和连续自动测定,但水中Cl、SO

2、H2S、NH

3、Br

2、I2等会干扰测定

12 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样中的阴离子时,宜用何种检测器,分离柱,抑制柱,和洗提液?为什么?

电导检测器;分离柱填充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 R—N+ HCO3—

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 —H+

洗提液用 0.0024mol/L 碳酸钠和 0.003mol/L 的碳酸氢钠。 13 简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的原理

水样中加入次溴酸钠,将氨及铵盐氧化成亚硝酸盐,再加入盐酸和乙醇溶液,则亚硝酸盐迅速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用空气载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该气体对锌阴极灯发射的213.9nm特征波长光的吸光度,与标准二氧化氮的吸光度比较,则可测定氨氮的浓度。 14 简述COD,BOD,TOD,TOC含义

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 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表示。

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 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以氧的质量浓度表示。

TOD: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 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以氧的质量浓度表示。

TOC:总有机碳,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以碳的质 量浓度表示。 15 重铬酸钾测定COD的原理

重铬酸钾法原理:强酸溶液,用K2Cr2O7(定量且过量)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两小时回流;过量的 K2Cr2O7,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 NH4Fe(SO4)2 回滴,消耗量为V1;同样条件下作空白实验,消耗亚铁铵标样为V0。再根据C亚铁铵计算CODCr,以O2的(mg/L)表示。

16 简述微生物电极法测定BOD的原理

微生物电极是一种将微生物技术与电化学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传感器。主要由溶解氧电极和紧贴其透气膜表面的固定化微生物膜组成。响应B0D物质的原理是:当将其插入恒温、溶解氧浓度一定的不含B0D物质的底液时,由于微生物的呼吸活性一定,底液中的溶解氧分子通过微生物膜扩散进入氧电极的速率一定,微生物电极输出一稳态电流;如果将B0D物质加入底液中,则该物质的分子与氧分子一起扩散进入微生物膜,因为膜中的微生物对B0D物质发生同化作用而耗氧,导致进入氧电极的氧分子减少,即扩散进入的速率降低,使电极输出电流减小,并在几分钟内降至新的稳态值。在适宜的B0D物质浓度范围内,电极输出电流降低值与B0D物质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而B0D物质浓度又和B0D值之间有定量关系。故而根据电流降低值便可得知被测水样的B0D。

17 用方块图示意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简述分析含多组份有机化合物的原理;欲获得良好的分析结果,应选择和控制哪些因素或条件? ①供气系统—进料系统—分离系统—检测部分 不同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随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依次进入家侧器测定,达到分离、分析各组分的目的。 ②选择色谱柱内径及柱长、固定相、气化温度及柱温、载气及其流速、进样时间和进样量等条件的选择。

18 简述GC-ms分析含多组分有机污染物水样的

第三章

1 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哪几种形态存在

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 气象条件也起一定 的作用。 一般将它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1)分子状态污染物

(2) 粒子状态污染物(或颗粒物) 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多在 0.01—100 μm 之间,是一 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将其分为 降尘 和飘尘。粒径大于 10μm 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粒径小 于 10μ m 的颗粒物可长期飘浮在大气中,称为飘尘。 飘尘具有胶体性质,故 又称气溶胶,它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脏,在肺泡内积累,并可进入血 液输往全

身, 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因此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IP) 。 通常所说的烟 (Smoke)、

雾(Fog)、灰尘(Dust)也是用来描述飘尘存在形式的。

2 简要说明制定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程序: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 综合分析, 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 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 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我国制 订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和废气部分)中,规定了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 污染 源监测的目的、布点原则、监测项目、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等。

二、主要内容:

(一)监测目的确定。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 否符合国家 制订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 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 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 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有关资料的收集。

包括

(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2)气象资料;(3)地形资料;(4)土地利用 和功能分 区情况;(5)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三) 监测项目。

存在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多种多样,

应根据优先监测的原则,

选择那些危害大、涉及范围广、已建立成熟的测定方法,并有标准可比的项目 进行监测。

(四)监测网点的布设 监测网点的布设方法有经验法、统计法和模式法等。在 一般监测工作中,常用经验法。布设 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 为主要监测 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 样点;城市 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 点。

(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

30°。测点周 围无局地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 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 行道边缘至少 1.5m 远处。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 性。

(6) 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采样口应在 离地面 1.5—2m 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 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 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 3—15m;若置于屋顶 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 1.5m 以上的 相对高度,以减小扬尘的影响。特殊 地形地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

(五)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采样时间系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也称采样时段。采样频率系指在一定时 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 这两个参数要根 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及人力物力等因素决定。

(六)采样方法和仪器 根据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物理化学性质及监 测方法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采样方 法和仪器。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 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两大类。

(七)监测方法 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还属分光光度法和气 相色谱法。和水质监测一样, 为获得准确和具有可比性的监测结果,监测方法

应尽量统一和规范化, 为此, 许多国家根据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推荐的方法, 结合自己国情制定出本国的大气污染监测方法。我国 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 方法》(1990 年版)包括 80 个监测项目,149 个监测方法,并将 这些方法分 为国标、推荐和试行三类,是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的统一方法。本 章以 后几节将陆续介绍典型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 3 进行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时,怎样结合监测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布点方法 监测网点的布设方法有经验法、统计法和模式法等。在一般监测工作中,常用经 验法。 布设 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如下:

(1) 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2) 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 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3) 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 30°。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 行道边缘至少 1.5m远处。

(4) 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 有可比性。

(5) 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 1.5—2m 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 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 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 1.5m 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小扬尘的影响。特殊地形地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另外,根据相关规定,考虑采样点数目和采样方法。

4 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采样效率

一、采集大气(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 法两类。

(1)直接采样法 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 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 从大气中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 满足监测分析要求。例如,用非色散红外吸收 法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用紫外荧光法测定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都用直接采 样法。

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 度,能较快地测知 结果。常用的采样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真空瓶(管)等。

(2)富集(浓缩)采样法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一般都比较低(ppm—ppb 数量级),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 方法检测限的要求,故需要用富集采样 法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富集采样时间一般比 较长,测得结果代表采样 时段的平均浓度, 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这种采样方法有 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及自然沉降法等。

二、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

(1)该 方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采样时, 用抽气装 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采样结束后, 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 如用水吸收大气中的氯化氢、甲醛; 用 5% 的甲醇吸收有机农药;用 10 %乙醇吸收硝基苯等。另一种吸收原理是基于发生 化学反应。例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大 气中的硫化氢基于中和反应;用四氯 汞钾溶液吸收 SO2 基于络合反应等。理论和实践证明,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溶 液的吸收速度比单靠溶解作用的吸收液吸收速度快的多。因此, 除采 集溶解度 非常大的气态物质外,一般都选用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液。

吸收液的选择原则 是: A.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B.污染物质被吸收 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 C.污染物 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D.吸收液毒性 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

(2)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

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 。

A.气泡吸收管 这种吸收管 可装 5—10mL 吸收液,采样流量为 0.5—2.0L/min,适用于采集气态和蒸气态 物 质。对于气溶胶态物质,因不能像气态分子那样快速扩散到气液界面上,故 吸收效率差。 B.冲击式吸收管 这种吸收管有小型(装 5—10mL 吸收液,采样 流量为 3.0L/min)和大型(装 50—100mL 吸 收液,采样流量为 30L/min)两 种规格,适宜采集气溶胶态物质。因为该吸收管的进气管喷 嘴孔径小,距瓶底 又很近,当被采气样快速从喷嘴喷出冲向管底时,则气溶胶颗粒因惯性作 用冲 击到管底被分散,从而易被吸收液吸收。冲击式吸收管不适合采集气态和蒸气态

物质,

因为气体分子的惯性小, 在快速抽气情况下, 容易随空气一起跑掉。

C. 多 孔筛板吸收管(瓶) 该吸收管可装 5—10mL 吸收液, 采样流量为 0.1—

1.0L/min。

吸收瓶有小型 (装 10—30mL 吸 收液, 采样流量为 0.5—2.0L/min)

和大型 (装 50—100mL 吸收液, 采样流量 30L/min) 两 种。 气样通过吸收管 (瓶) 的筛板后,被分散成很小的气泡,且阻留时间长,大大增加了气 液接触面积, 从而提高了吸收效果。 它们除适合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外, 也能采集气溶胶态物质。

5 说明空气采样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作用

1)收集器是捕集空气中预测污染物的装置 2)流量计测量气体流量 3)采样动力时抽气装置。 6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的原理

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该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二氧化硫含量成正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吸收液毒性较大。(个人感觉答案不准确 )

7 简述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Nox的原理

当用空气采样器采样时,气样中的 NO 在内装三氧化铬-石英砂的氧化管中被 氧化成 NO2和气样中的 NO2一起进入吸收瓶,被冰醋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 乙二胺配成的吸收液洗手,空气中的 NO2被吸收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在冰乙酸 存在条件下,亚硝酸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在于盐酸萘乙二胺耦 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 NO2浓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 法测定得到 NOx的浓度。

8 以方块图示意用气相色谱法测定CO的流程说明其定量测定原理。非色散红外吸收测定CO的原理(P460) 流程P178 图3-27 原理:测定时,先在预实验条件下用定量管加入各组分的标准试样,记录色谱峰,测其峰高,按K=ps/hs计算定量校正值

14 怎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总烃和非甲烷烃?分别测定它们有何意义?

解:分别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意义。总碳氢化合物常以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称为总烃(THC),另一种是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称为非甲烷烃(NMHC)。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甲烷,其浓度范围 为 2—8ppm。但当大气严重污染时,大量增加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甲烷不参予光化学反应,因此,测定不包括甲烷的碳氢化合物对判断和评价大气污染具有实际意义。其原理基于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气样中的总烃和甲 烷烃含量,两者之差即为非甲烷烃含量。以氮气为载气测定总烃时总烃峰 包括氧峰,即大气中的氧产生正干扰,可采用两种方法消除,一种方法用除碳氢化合物后的空气测定空白值,从总烃中扣除;另一种方法用除碳氢化合物后的空气作载气,在以氮气为稀释气的标准气中加一定体积纯氧气,使配制的标准气样中氧含量与大气样品相近,则氧的干扰可相互抵消。 以氮气为载气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的流程示于图 3-30。气相色谱仪中并联了两根色谱柱, 一根是 不锈钢螺旋空柱,用于测定总烃;另一根是 填充 GDX-502 担体的不锈钢柱,用于测 定甲烷。

9 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一,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的步骤。

(1)采样器的流量核准 采样器每月用孔口校准器进行流量校准。

(2)采样 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 X 光看片机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 缺陷的滤膜。采样滤膜在称量前需在恒温恒湿箱平衡 24 小时,平衡温度取 20 —25℃,然后在规定条件下 迅速称量,精确到 0.1 mg,记下滤膜重量 W0。称好后的滤膜平展放在滤膜保存盒内。 打开采样头顶盖,取下滤膜夹,将称量过

的滤膜绒面向上, 放在支持网上, 放上滤膜夹, 再 安好采样头顶盖, 开始采样, 并记下采样时间, 采样时的温度、大气压力和流量。

样品采好后, 取下采样头, 检查滤膜,若发现滤膜有损坏,需重新采样。 将完好的尘膜在恒温恒湿箱中, 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和湿度平衡 24 小时,然后 在规定条件下迅速 称量,精确到 0.1mg,记下尘膜重量 W1。

(3)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含量

ρ(TSP,mg/m

3 )= (W1—W2)/(QN·T)

式中 W1——尘膜重量(mg) W0——滤膜重量(mg)

T——采样时间(min)

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 3 /min)

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采样重量 法和小流量采样重量法。

(1)大流量法使用带有 10μm 以上颗粒物切割器的大流量采样器采样。使一定 体积的大气 通过采样器,先将粒径大于 10μm 的颗粒物分离出去,小于 10μm 的颗粒物被收集在预 先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 即可计算出 PM10 的浓度。使用 时,应注意定期清扫切割器内的颗粒物;采样

时必须将采样头及入口各部件旋紧, 以免空气 从旁侧进入采样器造成测定误差。

(2)小流量法使用小流量采样器,如我国推荐使用 13L/min。使一定体积的空 气通过具有 分离和捕集装置的采样器, 首先将粒径大于 10μm 的颗粒物阻留 在撞击档板的入口档板内,

PM10 则通过入口档板被捕集在预先恒重的玻璃纤维

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的滤膜重量及采 样体积计算 PM10 的浓度。滤膜还可供 进行化学组分分析。采样器流量计一般用皂膜流量计 校准,其他同大流量法。 10 简述压电晶体差频法测定pm10的原理

压电晶体差频法测定PM10的原理:因参比石英谐振器没有集尘作用,当没有气样进入仪器时两谐振固有震荡频率相同,无信号送入电子处理系统,数显屏幕显示0。当有气样进入仪器时,则测量石英谐振器因集尘而质量增加使振荡频率降低两振荡器频率之差经信号处理系统转换成PM10浓度显示在数显屏幕上。测量石英谐振器集尘越多,振荡频率降低也越多。

11 用荧光光谱法测定TSP中苯并[a]芘为例,说明测定多环芳烃的几个主要步骤及原理?。

1)提取升华法2)分离纸析法3)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

12 名词解释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pm10: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PM2.5就是其中的一种。

硫酸盐化速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演变为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TSP:TSP,英文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缩写,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 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API: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是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13 在废气监测中,对采样点位置有何要求,根据什么原理确定采样点数目? 一,监测点周围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点附近一千米内的土地使用状况相对稳定

(2)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和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和其他障碍物。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以上,或从采样口至障碍物顶部与地平线夹角应小于30度

(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度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应有180度以上的自由空间

(4)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所在地质条件需长期稳定和足够坚实,所在地点应避免受山洪,雪崩,山林火灾和泥石流等局部灾害影响,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5)检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和避雷设施,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6)区域点和背景点周围向外的大视野需360°开阔,1~10千米方圆距离内应没有明显的视野阻断

(7)应考虑监测点位设置在机关单位及其他公共场所时,保证畅通便利的出入通道及条件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可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二,采样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手工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1.5~15米范围内

(2)对于自动监测,其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20米范围内 (3)对于路边交通点,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2-5米范围内, (4)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监测点位周围半径300~500米范围内建筑平均高度在25米以上,无法满足1 2条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20-30米范围内选取

(5)在建筑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一米

(6)用开放光程监测仪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时,在监测光束能完全通过的情况下,允许监测光束从日平均机动车流量小于1万辆的道路上空,对监测结果影响不大的小污染源,和少量未达到间隔距离要求的树木和建筑物上空穿过,穿过的合计距离,不能超过监测光束总光程长度的10% (7)当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米。 若使用大流量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装置进行并行监测,其他采样口与颗粒物采样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2米

(8)对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采样口周围至少50米范围内,无明显污染源,为避免车辆尾气等直接对接测结果产生干扰

(9)开放光程监测仪器的监测光程长度的测绘误差应在正负3米内,当监测工程长度小于200米时,光程长度的测绘误差应小于实际光程的正负1.5% (10)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端到接收端之间的监测光束仰角不应超过15度 采样点数目得确定

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最少监测点位数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按建城区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确定的最小监测点位数不同时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第四章 1 什么是危险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哪些?

危险废物是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的危险废 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一种废物是否对人类环境造成危害可用下列四点来定义鉴别:

①引起或严重导 致人类和植物死亡率增加;

②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

③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④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的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2 生活垃圾有何特性,其监测指标主要有哪些? 1)垃圾采集和样品处理

2)垃圾的粒度分级

3)淀粉的测定

4)生物降解度的测定

5)热值的测定

3 试简述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监测重点

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大致有焚烧包括热解、气化、卫生填埋和堆肥。 焚烧垃圾的热值是决定性参数。

堆肥

需要测定生物降解度、堆肥的腐熟程度。

填埋对渗沥水分析和堆场周围的苍蝇密度等是主要监测项目。

4 什么叫渗滤液?说明其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为什么垃圾堆场年限不同渗滤液的产生量和成分也不同

垃圾渗滤液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其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和降水,渗滤液的主要成分有:氯化物、铁、镁、NH3-N、NO

3、NO3-N、硫酸盐、锌、磷、BOD

5、COD 等。 垃圾的组成具有特殊性,堆积时间越长,降水多,垃圾组成逐渐发生改变,一 部分物质逐 渐腐化,分解,于是渗滤液的产生量和水质也相继变化。

5 什么是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6 毒性实验分为几类?

毒性试验的分类,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和终生毒性试验等。按染毒方式不同,毒性试验可分为吸入染毒试验,皮肤染毒试验,口服毒性试验,及注入投毒试验等

7 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

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其中毒性包括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 8 什么是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浓度?

半数致死量(LD50),又称半数致死浓度,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和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第五章

1 简述土壤的组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 在固相物质这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

2 何为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的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有何意义?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当今,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想寻找绝对未受污染的土壤十分困难。 所以,土壤背景值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数据,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变迁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预测的重要依据,同时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农林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3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哪几类,各类土壤的功能和保护目标是什么I类土壤指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其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II类土壤农田。其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类土壤指林地土壤及污染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其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4 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适?各用于什么情况? 六种

1) 对角线布点法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废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 梅花形布点法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 棋盘法布点法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地块

4) 蛇形布点法

面积较大、地势很不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

5) 放射状布点法大气污染型土壤

6) 网络布点法

地形平缓的地块

5 根据监测目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监测内容有什么不同?四种

1) 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

2) 土壤污染事故监测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

3) 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监测废水、污泥土地利用和固体废物土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留在土壤中的污染物

4) 土壤背景值调查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状况

6 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废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芘污染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

使用对角线布点法在田块对角线上布上五个等分采样点。采集 0-20cm 耕作层土壤, 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以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 1-2kg,装入样品袋。将采集到的土样倒在白色搪瓷盘内或塑料膜 上,摊成约 2cm 厚的薄层,用玻璃棒间断地压碎、翻动,使其均匀风干。再取风 干样品 100-200g 于有机玻璃板上,用木棒、木棍再次压碎,经反复处理使其全 部通过 2mm 孔径筛,混匀后贮于广口玻璃瓶内。新鲜土样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法提 取苯并芘, 另取风干土样以酸分解法消解, 提取铅汞。 以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汞, 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以萃取层析-分光光度法测苯并芘。

第15篇:环境监测考试重点总结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按照监测目的分为: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检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检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环境污染的特点。

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环境监测技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类。

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标准化: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其他方法。

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象色谱-质谱法、其他方法。 河流、琥珀监测断面的布设: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P43

水样类型: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综合水样(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地表水流量测量:流速-面积法、浮标法。

废水流量监测:流量计法、容积法、溢流堰法。

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HgCl2,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CuSO4,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水样的消解:湿氏消解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

富集与分离:气提、顶空和蒸馏法(常压蒸馏法、减压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分馏法);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水温测量: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热敏电阻温度计法。

浊度: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浊度测量: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分子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峰值波长、吸收峰数目及形状与物质的分子结构紧密相关;吸收峰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成线性关系。以双硫腙为螯合剂,使之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带色物质,而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金属离子的方法。水样在酸性介质中于95℃用高锰酸钾溶液和过硫酸钾(氧化剂)溶液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后,用盐酸羟胺溶液还原过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腙溶液,与汞离子反应生成橙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加入碱液洗去萃取液中过量的双硫腙,于485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标准曲线法定量。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于单质汞在室温下,不加热的条件下,就可以挥发成汞原子蒸气,并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汞原子蒸气的浓度与吸收值成正比,符合比尔定律。通常水样在高锰酸钾-硝酸-硫酸消化体系中,被氧化、分解,使其中含汞元素的各种成分,经消解都转变成无机的可溶态二价汞离(Hg2+)后, 加SnCl2 ,把水样中的Hg2+还原成单质汞( Hg),用载气将汞蒸气带入冷原子测汞仪的吸收池内,测量其吸光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0.1~0.5微克/L

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

溶解氧测定方法:碘量法、修正的碘量法、氧电极法。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在经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测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体化合物,在410~425nm波长范围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的情况下,氨与次氯酸反应生成氯胺,氯胺与水杨酸反应生成氨基水杨酸,氨基水杨酸经氧化、缩合,合成靛酚蓝,于其最大吸收波长697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试验,按同法测定空白溶液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0.25mol/L测定COD>50mg/L,0.025mol/L测定5~5050mg/L。

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稀释法:BOD5(mg/L)=[(ρ1-ρ2)-(ρ3-ρ4)×f1]/f2

其中ρ1:水样培养前DO的质量浓度;ρ2:水样五日培养后剩余DO的质量浓度;ρ3:空白水洋培养前DO浓度;ρ4:空白水洋培养后DO浓度;f1: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f2:原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总有机碳(TOC):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污泥沉降比(SV):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min,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

污泥浓度(MLSS):1L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所含干污泥的质量。

污泥容积指数(SVI):简称污泥指数,指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ml)。

颗粒物的测定项目: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量及其组分、总悬浮颗粒物中污染组分。

粒子状态污染物:分散在空气中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粒径多为0.01~100μm,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体系。根据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分为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根据粒径的不同,将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用PM10表示,也称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大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以PM2.5~10表示;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以PM2.5表示。烟的粒径一般为0.01~1μm。

Ψ=ρ×22.4/M

Ψ——标况下气体体积分数,ml/m3

Ρ——气体质量浓度,mg/m3

M——气体的摩尔质量,g/ mol

22.4——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 mol

布设采样点的方法: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μ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空气污染指数(API):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地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

固体废物: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危险废物有害特性: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 毒性试验分类: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土壤的基本性质:吸附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使待测元素全部进入溶液,同时,所有铬都被氧化成Cr2O72-形态。在消解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消除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后定容,喷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化器的富燃型空气-乙炔火焰中进行原子化,产生的基态铬原子蒸气对铬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测其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称取土壤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硝酸-硫酸-氢氟酸体系消解,消解产物加水溶解并定容。去一定量溶液,加入磷酸和高锰酸钾溶液,继续加热氧化,将土样中的铬完全氧化成Cr2O72-形态,用叠氮化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溶液,与Cr2O72-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于54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生物监测方法按生物学层次分为:生态监测、生物测试、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污水生物系统法、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水污染指示生物法(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生物指数监测法、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生物测试法、叶绿素a的测定、微囊藻毒素的测定、细菌学检验法。

PFU法:微型生物是指水生生态系统中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它们彼此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生境中构成特定的群落,其群落结构特征与高等生物群落相似。当水环境受到污染后,群落的平衡被破坏,种类数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随之结构、功能参数发生变化。该方法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PFU)作为人工基质沉入水体中,经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PFU内,达到种类数的平衡,通过观察和测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况。

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CFU)总数,是判断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污染程度的标志。

总大肠菌群:指那些能在35℃、48h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孢杆菌,以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表示。

环境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升功率(W):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单位w 声强(I):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W/㎡ 声压(p):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强增值,单位Pa

I=p²/(ρ×c),ρ——空气密度;ρ×c标压,20℃等于408Pa·s/m。 声能量可以代数相加,声压不能直接相加。

两噪声源叠加的声压级曲线P350.

C=f·λ

第16篇:无线感应环境监测总结

无线感应环境监测总结

长达一年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全组人员的奋力拼搏下,终于完成了。在这一年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我将对我们的项目进行总结。

一、项目分工

我们组共有三位成员:陈宇星,王厚华还有我,小组成员工作的分配随项目的进行而不停变换。该项目需要三个电路板,一年前,我们大二的刚入实验室,对于项目一无所知。所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都是由大三的学长在完成。大二入学以后,我们便在组长的带领下,正式投入项目中。无线感应环境监测的项目需要三个电路板:第一个电路板由陈宇星负责电路的原理,PCB的制作,并在此过程中带领着我们学习,考虑到女生心细的原因,我负责焊接电路,以及对原理图、PCB等的校对工作,王厚华就负责找相关资料以及帮忙在调试过过程中理解程序,还有后期对完工板电路的调试工作。由于一开始只考虑了空气中温湿度的监测,于是我们的第二个板子就直接做了接收模块。我仍然负原来的工作,王厚华则参与画原理图以及PCB的制作,陈宇星主要负责程序。在参加其中答辩以后,领导提出了要增加对环境的物理量,然后我们就增加了对空气中的光线、可燃性气体的的监测。已经到第三个板子了,大家对工作的流程以及项目的要求都有了充分的了解,组长便把大部分工作都让大二的做,他只负责了前期的调试过程以及后期的查错,我负责了搜集资料,申请器件,画电路原理图,以及PCB的制作,王厚华则负责焊接电路、写论文等工作。在此次的项目中,我们都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大二的。如果不是有做项目这个机会就不会把DXP理解清楚,仅仅依靠一个小学期,是学不会什么的,就算当时完成任务,事后也忘得一干二净了。除了对软件更熟悉以外,对一些电路元件以及相关的电路知识也理解得更透彻了,比如在第三个电路板时,便涉及到了我们电子线路学习当中的反馈问题。还有一些琐碎的工作比如申请元器件,写相应的论文或者是在其中检查时所需的PPT的制作等,都需要形孤影只的格式和流程,学习这些进一步规范了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项目过程与技术路线

我们首先做的是温湿度的监测,首先确定所需要的元件DHT11,然后找驱动它工作的程序。项目的关键在于采用何种无线发送模块,我们组采用的是nRF24L01无线发送接收模块,nRF24.L01是一款新型单片射频收发器件,工作于2.4 GHz~2.5 GHz ISM频段。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合了增强型ShockBurst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nRF24L01功耗低,在以-6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也只有9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2.3mA,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和空闲模式)使节能设计更方便。

三、项目成果

实现了时时监测到环境中温湿度,气体浓度及光线等值,并发送于到一个接收板上,时时更新数据,在LCD上显示当下环境状况。

第17篇:环境监测工作个人总结

2011年环境监测工作个人总结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有很多值得珍藏的回忆。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忙碌的一年,艰辛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而且也锻炼了个人意志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成熟的环境监测人员。现在将我在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思想汇报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我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关键环节对待。根据监测站的具体状况,重点学习了综合科组织学习了一系列维稳材料、>、>等专业知识,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为完成本职工作打下了政治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了发生在和田、喀什的两起暴力恐怖事件是由组织、有预谋、有目的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我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我们共同的敌人,分裂分子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作为一名监测人员,我们要立足新疆的稳定发展、民族的团结和睦,我们要毫不松懈、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暴力恐怖主义、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今日和田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二、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

我能够在工作当中尽心尽力,较好的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服从配合各室衔接做好日常监测工作,较好的按时完成各室交办的监测任务。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在作风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我从事了监测站的办公室、水室的部分日常分析监测例行常规监测。主要包括:1.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监测2.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4.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监测5.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竣工验收监测。

三、严以律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我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是当中。在日常工作当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地接受大家对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化验分析操作技能,尽职尽责优质高效的做好各项监测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把学习作为武装自己和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来抓,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二是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内的监测工作任务,埋头苦干,奋发进取。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本人在工作中距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主要是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监测工作主动性

不强。二方面是在坚持学习上做的不够好,自我要求还不够严格,理解和领会监测所学理论的技能还不够深入、全面和规范,学用结合方面还做的不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发扬他人成绩,克服不足,以对监测工作、对监测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基本个人职责让领导放心,让大家满意。

和田地区环境监测站

丁华

2011年11月11日

第18篇:环境监测、监察个人总结

考核期工作总结

2013年8月进入******环境监测站工作以来,进行认真学习和执行环保局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对*****工矿企业的生产工艺、环保治理设施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环境环境监测、环境监察业务工作上的能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进一步加深了环境保护工作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

一是统一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迅速适应现在的新岗位,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每一个前辈学习,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切实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工作上,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模式及工作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较大转变。工作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信访接待、企业现场检查、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废气废水监测以及数据的整理上报,噪声监测及数据的整理分析上报,环境监察每月、每季度相关报表总结的撰写、上报。作为环境保护专业研究生,进入监测站以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加强监测专业理论、环境监测实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投入我站环境监测户外采样监测、实验室样品分析及相关考核工作,顺利通过了环境监测上岗考核,配合各科室负责人落实及完成我站其他各项工作。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学习、工作认真负责并热心帮助其他同事,与人相处和谐融洽。面对繁琐的事务工作,我深知必须要强化自己的工作意识,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统筹兼顾,冷静办理好各项事务,把握住细节,认真对待每项工作。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努力做到使本职工作有计划、有落实。

三是自身仍然存在的不足。我深知进入环保局以来,时间不长,由于自身原因及客观原因我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这与我的社会经验和自身能力有很大关系,比如于企业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接触不多,造成对接不畅;处理环境保护工作事项认识不够深刻,考虑不够周全,对企业环保设施及运行工艺了解还不全面;环境监测业务工作还没有做到全面熟悉;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工作没有兼顾的现象也有发生。

四是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创造工作成效。今后我应注意多向局领导、同时虚心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多与企业环保负责人员及同事进行工作上的协调、沟通。立足自身的理论优势及学习领悟能力,对我县环保工作的热点及难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将扬长避短,奋发工作,克难攻坚,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断进步充实自己,盼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与栽培;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会用谦逊的态度和丰满的热忱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做好环保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9篇:大学环境监测实习报告总结

十五周的实习结束了,有点不舍,习惯了这吵吵闹闹的实验室,习惯了偶尔调侃我的达哥,偶尔我调侃他的宁哥,十分照顾我的颖姐和小琼姐,叫我积极向上的主任等等。我们难免的感叹着时间流逝飞快,连它的尾巴都捕捉不住。我们能做的唯有在时间的岁月里留下那微弱的痕迹,证明你曾来过。回顾自己大学走过的路程,有过后悔,有过骄傲,也有过失落,也许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自我感受,使得我的大学人生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在实习期间的时间似乎过得十分漫长,特别是刚刚开始的第一周,每天早起早睡,一天在同一个地方呆八个小时,没有同龄人的陪伴日子更是难以度过。甚至出现对工作出现排斥,每天闹钟响起时,脑子里的反应是,居然又要上班,好压抑呀。一周后开始慢慢适应了,慢慢开始寻找上班的乐趣,例如:采样时能偶遇帅哥,检测时可发现不同水质的不同,上班的路上可以看到早晨美丽的景色等。我恍然觉得人生不缺乏乐趣,大概只是缺乏发现乐趣的心吧。

下面说一下我的具体实习工作如下,

一、检测自来水的基本日常检测项目,如:总氮、总磷、pH值等,对突发意外状况要冷静处理及报告课长;

二、采集各乡镇及源头自来水水样,熟悉采样地点;

三、根据数据制作图表,细心认真地对待检测数据,遇到有疑问的数据要跟同事再确认是否数据记录有误;

四、打扫实验室卫生,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干净。以上就是我的大致工作内容,除了以上四点工作内容以外,我在工作期间,还努力学习各种仪器的操作知识,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加深对工作岗位的认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面对问题不畏惧,勇敢地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其次我也需要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

实习就这样结束了,人生的读书历程似乎也随之结束,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有和同事们的感情,社会交流的能力等等。在此次实习中,我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性格更加开朗了。在思想觉悟上开始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了,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目标有了清晰的定位和认知。我根据自身岗位要求,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改进自己,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努力。在平常生活中,我更加注重与人相处的方法,提高和别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人处世和善热情。

实习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快结束了,很多的不舍,不舍和舍友的打打闹闹,不舍得环保153可爱的孩子们,但再多的不舍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希望今后的人生我能活得更精彩。

在此,十分感谢,实习中对我给予帮助和知识的指导老师及同事们。

第20篇:环境监测工作个人业务总结

2011年环境监测工作个人业务总结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有很多值得珍藏的回忆。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忙碌的一年,艰辛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而且也锻炼了个人意志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成熟的环境监测人员。现在将我在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思想汇报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我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关键环节对待。根据监测站的具体状况,重点学习了综合科组织学习了一系列维稳材料、>、>等专业知识,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为完成本职工作打下了政治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了发生在和田、喀什的两起暴力恐怖事件是由组织、有预谋、有目的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我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我们共同的敌人,分裂分子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作为一名监测人员,我们要立足新疆的稳定发展、民族的团结和睦,我们要毫不松懈、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暴力恐怖主义、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今日和田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二、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

我能够在工作当中尽心尽力,较好的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服从配合各室衔接做好日常监测工作,较好的按时完成各室交办的监测任务。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在作风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我从事了监测站的办公室、水室的部分日常分析监测例行常规监测。主要包括:1.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监测2.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4.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监测5.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竣工验收监测。

三、严以律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我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是当中。在日常工作当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地接受大家对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化验分析操作技能,尽职尽责优质高效的做好各项监测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把学习作为武装自己和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来抓,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二是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内的监测工作任务,埋头苦干,奋发进取。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本人在工作中距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主要是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监测工作主动性

不强。二方面是在坚持学习上做的不够好,自我要求还不够严格,理解和领会监测所学理论的技能还不够深入、全面和规范,学用结合方面还做的不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发扬他人成绩,克服不足,以对监测工作、对监测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基本个人职责让领导放心,让大家满意。

柳林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李红红

2012年04月18日

环境监测办公室总结
《环境监测办公室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