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08 08:34:52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劝业场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一、我校校本课程现状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2006年我校确立了《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的目标,完成了剪纸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活动课程的转变。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是属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在校外理论专家指导下开发的。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地处天津市中心区繁华地带学校,与劝业场、老城厢、古文化街毗邻。剪纸历来是老天津卫的一种风俗。天津老城区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因此,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设计剪纸课程活动目标

小学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2、建立“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经过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提供制度保障,把“剪纸”引入课堂。

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四位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其次,时间安排上,将校本课程课表化,每周一课时。再次,社团活动:打破原有班级制,建立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自愿选择参加的剪纸社团。使学生在课上集中学习的基础上,依个人兴趣、爱好,在社团活动中剪纸的技巧得以进一步提升。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

新意识等方面都显现出显著的优势。

4、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我们探索归纳出,剪纸教学方法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目前,我校的《剪纸》校本课程取得了一些喜人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其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二开发学生的潜质,有效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其三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其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初步形成学校以“剪纸”为核心的美育特色。

2010年我校校本课程教师辛欢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有四名同学分获剪纸个人项目市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辛欢老师获得剪纸个人项目传承奖。

2011年我校代表和平区小学生与张高丽市长欢庆六一儿童节,进行手工剪纸展示,获得好评。

2013年和平区学校艺术展演,我校作品“金蛇迎春——美丽天津我的家”师生创意剪纸作品获得美术集体项目三等奖。

二、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始,我校校本课程历经了7个春秋,这7年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究、发掘剪纸艺术教

育的特殊功能,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如何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当下,师资的不足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

三、改进的措施

1.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聘请剪纸艺术方面的专家,进一步指导、完善我们的校本课程。

2、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采取内部挖潜的形式,在本校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再培养出1——2名校本课程教师,使更多的教师能胜任我校校本课程。争取社区单位的支持,挖掘社会力量参与我们的社团活动。

3、拓宽师生的视野,组织师生外出学习、参观有关剪纸方面的展览。

4、继续挖掘、筛选、整理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丰富校本教材内容,使其系列化。

推荐第2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三青山镇中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17年度

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的课程职能也相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和开发课程将成为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校教师也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现将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关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

高度重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学校将开发校本课程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二、校本研发的目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教师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教师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他们站在国家课程标准这块基石上,鸟瞰着校本课程及所有教科书。

三、校本研发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享有专业的自主权。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松绑,让教师自主决策,这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由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合作和探究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反思他们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探究和合作十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3.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自主规划、自我负责。这十分有利于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一些老师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

四、“校本”的体现方式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他体现在: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它力主学校要认真分析、甄别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各种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它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试验田”或应用场地。管理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应对本校的问题有一定的决

策自主权。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明确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2、落实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落实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然而,大多数教师长期习惯于一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满足于课程实施,视教材为圣经。因此,必须唤醒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确立正确或合理的课程理念,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中去。

3、确定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界限,把多门学科通过事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4、联系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绝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含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并能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

5、编写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将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并形成较科学的体系和实践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来,

为进一步开发和实施作参考或有利于推广,遵循“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

6、开展评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成功与失败并存。评估既重视结果,更应注重过程。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目的各异,所以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总之,经过多年来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但是,毕竟还只是起步阶段,很多事情还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去实践,其中肯定也会有一定的曲折,但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认真去做,我们学校的校本开发将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3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 国学教育任重道远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平定四中小学部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 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育人目标,我校在本学年将继续沿用上学期学校主编的国学诵读教材,以“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素养”为主题,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现将本学期的校本课程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学校将开发校本课程纳入本学期工作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二、校本研发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享有专业的自主权。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松绑,让教师自主决策,这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由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合作和探究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反思他们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探究和合作十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3.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自主规划、自我负责。这十分有利于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以人为对象,本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丰富、健康的人性,而不只是学得表浅的知识。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体认,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现在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明确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2、落实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落实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安排每班的语文教师为诵读老师。所有的体育及数学教师为国学教育的辅助教师。

3、确定内容。结合上学期的经验模式,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国学诵读》指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该课程以“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素养”为主题,并在学期初由学校组织特色创建团队从有关国学书籍、唐诗宋词、名言警句中精心挑选出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内容并独立编排成册,每师一本。同时,诵读教师根据诵读内容与多媒体结合,编排合适的视频图像使学生直观地开展学习。

4、形式多样。本学期,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学教育,使学生时时事事以国学为鉴,学校自行编订了以《弟子规》为国学内容的的《国学操》,学生在做操时可以一边跟着韵律做操,一边背诵《弟子规》,形成了我校国学教育的特色风格。其次,学校每个班级都创建了自己独立风格的国学博客,博客内容广泛,既有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见解,又有学生们形式多样的诠释,国学教育的开展,使得我校的人气、风貌别具一格,突出了学校特色,为我校撑起一片特色天空。

5、开展评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成功与失败并存。评估既重视结果,更应注重过程。《国学诵读》课程开设以来,我校师生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无论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还是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暑假期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行引起了全社会人的热情关注,更为我校国学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敲门石的作用。 12月份初,在校长的提议下,教导处下发通知,决定在月底举行《国学经典听说读写》大赛,由年级自行命题通过初赛选出年级前八名选手进入决赛,最后学校精心组织了各年级的决赛试题,于12月26日,模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方式,成功举办了《国学听说读写》大赛决赛,为我校的国学教育记下了历史性的一笔。

四、加强校本活动管理

1、学校把校本课程教学管理纳入日常管理。

①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固定的授课教师,确实保证了校本授课师资。 ②教导处把校本课程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月常规检查,并坚持每月一查。

2、任课教师认真规范编写教学预案。

所有任课教师能坚持按课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两不,两认真”——不上没准备的课,上课前保证有可参考的授课教材,每课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内容;不随意调课、代课;认真编写教材、预案;认真搜集课程资源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教导处及时检查督导。

3、立足课堂,探究方法。

①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校本课程授课形式我们注重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体现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尤其中高年级段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多媒体设施在教学中的作用。

②实施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力求体现情境性、合作性,注重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力求教学方式创新性强。

4、注重总结反思。

①任课教师注重写好日常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②注重学期末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及时上交课程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③任课教师与教导处负责人随时注重保存、积累课程教材编写、授课等方面的文字、照片等资料,学期末及时归档和上交,注意及时积累经验,确保校本工作稳步实施。

由于我校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教学管理督导及时到位,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工作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五、困惑与设想

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我们的校本课程考核制度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还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实施。教师应拿出更多的时间走出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一些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还不足,观念上还没完全转变,课堂上的言传还未与课堂下的身教有效结合。

六、今后的打算

1、加大研究力度,研发出适合我校特色及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2、继续加强校本教材规范性建设,在实效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会以更加坚定稳健的步伐一路向前。

推荐第4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英语课本剧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我们都生活在故事中,而故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就是靠一段段对话,一幅幅表情,一个个动作组合起来的。英语的学习需要一个情境,一个适当的语言环境,在情境中去感知一句句话语,一段段对白,既锻炼了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加强了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了语感。因此,本学期英语二课堂进行了英语课本剧的排演,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做一总结。

一、激发兴趣,乐于感受

兴趣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水平和性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紧密相连的。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都能转化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 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突出一个“玩”字。在学习中,老师们过于偏重基本技能、强调技巧训练,这样会变得枯燥乏味,把兴趣抹煞掉。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或事情的喜好,也带有好奇的成分。所以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他们才会喜欢英语。英语二课课本剧活动,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得兴趣和积极性。

二、沟通情感,愉快合作

课本剧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外,在活动中,还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便于老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学生和学生间的联系、合作。

三、扩宽知识面,感知生活

在课本剧的学习中,不仅学会了一些英语知识,还使得同学们掌握了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不过在准备课本剧期间,我也发现了一些弊端:

一是课本剧课前准备工作量大,增加了学生负担。每个成功的课本剧,需要学生、教师课前付出大量的心血、精力来准备。

二是课本剧关注了少数学生,却忽视了多数学生。新课程强调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是课本剧预设性太强,缺少新的动态生成。课本剧从选题、编排到演出,都是事先精心设计的,体现出较强的预设性。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

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总之,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题材,是吸引学生的关键;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一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才能使师生都体会到教和学的无穷乐趣。

推荐第5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依据 “ 以学校为 本,以学生为本 ” 的指导思想,我校自 2009年开设了校本课程。在不断地实践探 索中,我们逐步确定 “ 古诗必背及国学经典 ” 的校本课程主题。几年来,在上级领 导的关怀和支持下,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 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步伐, 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程氛围, 构建独具特色的 校本课程教学模式, 全力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 提高校本课程的办学质量, 逐步 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 我校的校本课程已经初见成效, 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我们首先确立了 “ 全员参与创建校本课程特色学校 ” 的观念, 建立由校领导任 组长的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 明确领导人 员及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校本课程特色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我们建立了学校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工作局面, 建立了自上而下 的特色建设管理网络。 管理部门主抓管理, 监督整项工作的运行; 教育部门要求 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会学;后勤部 门负责硬件配备,资金运转,做好配套和协调工作。这样各部门分工合作,确保 了校本课程特色工作的顺畅运行。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和《校本课程评审办法》,本着 “ 校本课程要有利于 学校办出特色,要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地域特点,从教师队伍优势、周围 社会资源、学生生活环境中寻找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资源。 根据学校所处军区 院内的儒家文化、军乐文化、国防文化的优势及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势, 根据学生 和家长的需要, 充分利用本地人文环境、地方特色、名人古迹、物质资源等优势, 开发出校本

课程,深受学生、教师喜爱,得到家长社会充分认可。逐步确定 “ 文 化艺术教育 ” 的校本课程,相继开发了《故事必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三套六本教材,并形成了校本课程的两个主体框架:

1、以生活文化 为框架设置了校本课程。

三、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为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 我们建立了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 构, 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和沟通网络和持续的校本培训制度。 充分利用开发 校内外课程资源, 建立支持系统。 积极争取专家的指导, 积极争取与社区取得积 极的对话, 获取广泛的支持。 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 从而建 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认 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机制, 提 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优化师资,奠定基础

要创建文化特色学校, 需要有一支素质高、事业心重、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 作基础。 创建之处, 我校就严把用人关, 通过多层次选拔校本课程教师和综合素 质较高的教师。为增强校本课程师资力量,几年来我校陆续引进骨干教师多名, 充实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

为培养校本课程教师的教育素质, 我们还大力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 在日常 教学工作中,我们狠抓教师基本功。配合学校新老教师 “ 老带信,传帮带 ” 活动的 开展, 我们有意识地让新入行的教师和有经验的资深教师结成对子, 每学期要求 新教室上汇报课, 指导教师上示范课, 青年教师上优质课, 有效的形成了互帮互 助的风气,促进了新老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根据学校 “ 请进来、走出去 ” 的教育 办学原则, 我们经常邀请传家学者来校开设校本课程教学讲座, 经常组织教师参 加各种层次的培训与观摩活动, 开展多种校本课程教研活动, 取长补短, 互相交 流, 使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观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同 时,我们也努力为我们的

教师争取机会,搭建平台,通过竞赛课、公开课、示范 课、研讨课等演练,展示自己的个人风采和魅力,提高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五、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 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是提高 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我们从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 面入手,优化课堂教学,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1创新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提倡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 新的激情。 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 校本学科组的教师们认真学习《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南》 等文件, 深刻领会文件精神, 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反思教学, 进行教学实验,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 使教学活动 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 进而形成了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 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创新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校为推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进 程, 一方面加大了硬件的投入, 另一方面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 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目前, 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我校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整体优势。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 每位 老师自己制作课件, 每节课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 充分发挥了现代教 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实现校本课程教学立体化,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 料和实践与创新的广阔天地。

(3创新评价手段

创新评价手段是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 为此, 我们统一树立了以学 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做到评价标准多元化, 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平时成绩和期末相结合,听力、口 试与笔试相结合,学生互评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六、开展特色活动,收获教育成果

学校本着 “ 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寓教于乐 ”“ 全员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 合 ” 的原则,为全校师生搭建展示与表演的平台。在近两年的校本课程教育中, 我们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开展 “ 古诗诵读、国学经典表演 ” 比赛,校本课程 学期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生活的同时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 学生与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称赞不绝于耳。 不仅如此, 我校已经形成了说、读、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又是再创造的艺术。

“ 落实校本课程,创办人文特色学校。 ” 几年来,我校一直紧紧围绕这一思 想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引导下, 我 校以校本课程组为龙头, 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创建特色教育工作得到了积极的推 进, 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学水平, 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注入了活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继续深入培育校本课程教育优势,凸 现校本课程教学特色, 努力打造我校校本课程教育的优秀品牌, 最终实现创办特 色学校的目标。

推荐第6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多彩的课程,飞扬的个性

----西山小学校本课程推进情况总结

我校从2005年开始开设校本课程,迄今已实施了五年。在这五年时间里,我们从最初结合周边资源开发的,主题为“我爱橄榄绿”校本课程,发展到现在面向全员参与的,主题为“多彩的课程,飞扬的个性”校本课程,做到边开发边探索边实践,扎实的迈好每一步。在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过程中,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教师的倾情与投入、学生的热情与参与,是我校校本课程有效开发并常态实施的不竭动力,也是我校校本课程绽放光彩的生命源泉。

一、在积淀中挖掘,形成学校特色

(一)挖掘学生资源

校本课程的设置从根本上说应该为学生服务,必须满足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需要。为此,我们面向全校的学生及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从反馈的情况来看,虽然是农村学生,但是他们的兴趣非常广泛,对音乐、美术等小学科情有独钟。但是由于环境所限,家长对学生关注度较低,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难以充分发展。这一现状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二)挖掘教师资源

经过对校本课程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对其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校本课程的生命与活力在于它的校本特色,而校本特色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有专业素质的教师:我校宋红梅老师擅长器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改革前,学校就充分利用这一人才优势开设了口风琴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潘旭东老师,在科学教学中有其独到的教学方法,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学生热衷于发明制作,积极踊跃的参加创新能力发展检测;祖纪红

老师,美术功底深厚,教学水平首屈一指,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祖纪红老师开设了独具特色的沥粉画课程,在艺术节中,我校的多幅沥粉画作品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还有李忠玉老师的书法特长也相当显著,音乐教师李静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这都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得天独厚的资源。

(三)挖掘学校资源

从课程开发的软件上来看,“体艺展窗口,德育为先导,智育是重点,美育抓熏陶”是我校特色教育办学宗旨。多年来,我校在艺体教育方面有着丰厚的积淀。口风琴、腰鼓、舞蹈等特色演出,频频出现在市区各种大型活动的舞台上;中长跑、轮滑等体育项目曾代表区参加市级比赛并荣获嘉奖;学生的科技论文、发明制作多次获市区级奖励,多名学生参加过市级手脑奥赛并获奖;美术小组活动每年都会突破创新,得到区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这都为我们开设各类校本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课程开发硬件上来看,我校拥有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教学设施。美术室、体育室、音乐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十余间。校园内绿树成荫,芳草连连,环境幽雅舒适,令人赏心悦目。校内板报、标语、专栏体现人文关怀,凸显教育功能。这一切设施为更好地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在实施中规范管理,不断地总结经验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校本课程有效指导

对于校本课程的开设,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为了更好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由专家、教师、社区代表组成的课程组织机构,对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与宏观调控与指导,健全的组织机构保障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规章制度,加强校本课程规范管理

1、出台了详细的管理条例

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制度》、《校本课程课时及经费保障制度》、《校本课程研究制度》等校本课程管理条例和监督机制,对校本课程工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监督,保证校本课常态化实施、按要求开齐上足。

2、严格执行校本课程申报与审批制度

我校依据区校本课程审议制度,严格执行校本课程的申报、评审、实施的操作过程,通过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征集方法意见后,形成书面申报,报送区校本课程开发审定委员会审批,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

3、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与激励制度

为调动校本课程教师的开发热情,激发教师开发的责任意识,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与激励制度》,编制科学的课程及执教教师评价表,选派学校中层领导负责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对撰写《课程纲要》优秀的教师,积极参加集体研讨、学习以及校本培训的教师,相关优质课执教教师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科学评价,保证了我校校本课程工作的顺利推动和发展。同时,对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为校本课程开发出谋划策,为校本课程教师排忧解难的非校本课程执教教师给予“智慧奖”、“协作奖”。

4、精心制定课程长远规划

为了正确引领和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我校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精心制定课程长远规划。明

确提出了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内容与形态,实施课程创新的目标与思路。

(三)合理设置课程,妥善安排课时

1、选课与分班。

为了使学生能够选择到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教导处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发放《学生课程调查问卷》,然后将汇总结果发给专任教师,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申报并做课程介绍,教导处将教师上交的申报情况汇总成《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目录》下发给学生,供学生选择;教导处根据学生的报名人数,制定计划,安排教学,真正做到了校本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为了保证学生参与度,避免班主任老师私留学生,我们对每次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也进行统计,根据各班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生人数、学习情况,对各班进行打分,分数在每月的文明班评比中占一定比例。

2、课程设置。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发的校本课程项目如下: 必修课:“东方艺术·书法”校本课程。

选修课:“我是小小键盘手”口风琴校本课程,“我是小小舞蹈家,快乐舞蹈恰恰恰”舞蹈校本课程,“沥粉世界,创意无限”美术沥粉画校本课程,“发现与创造”科学校本课程。

3、课时安排。书法必修课与教育局课程管理实施意见中的写字课整合为一节,安排入每班的课表中。周三第七节课安排为选修课开放时间,进行学生自主选择的口风琴、舞蹈、发现和创造、沥粉画等课程的教学,保证每周1课时。

4、授课要求。学校要求校本课程的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改革教法,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真正体现“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系统性”,吸引学生,使学生发展个性,能掌握一技之长。

三、在学习中提高,强化理论修养。

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感觉,教师在掌握课程理论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的成长。由此可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所得出的深刻体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我校校本培训的重点落实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

2、成立校本课程教研组,凝聚集体智慧

由教导处组织有教学特色的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把教师个人的智慧、经验和思想转化为教师集体的财富;同时成立校本课程教研组,并加强对教研组研究活动的监控,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撰写有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共同分享成果,共同成长。

四、在实践中感悟,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校本课程的研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及区教育局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每月的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研讨,开展理论培训,使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在每学期的学校教学活动中也安排校本课程的优质课评比。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师同伴间的互助和合作,注重了老师之间以及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受到了老师的一致欢迎。

(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程的功能

1、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形体美和艺术魅力。让我们的学生从小练得一手好字,既能使他们充分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美,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又能养成对学习和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态度,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育和健康。但小学生天性好动,而练字又是一项特别需要耐心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写字并坚持练好字呢?两年来,在参与我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李老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及时地、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会极大程度地激励与促进学生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因此她在写字教学中十分注意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次接触口风琴,学生们表现出新鲜和探索心理,宋老师抓住这有利时机,创造良好学习氛围,首先范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欲望,再把口风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口风琴并亲自吹一吹,体验一下自己吹出新奇声音带来的喜悦,并逐步掌握正确演奏姿势、手形、指法、吹奏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信心迈进学习口风琴的大门。在教学中让学生尽快熟悉喜欢口风琴,鼓励学生心理要放松,激发他们吹奏积极性。

3、沥粉画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个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祖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探索新模式,创造性开展沥粉画欣赏与创作的活动,学生陶醉在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美氛围中。孩子们用笔来描画,用心来体会。培养了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沥粉画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五、在评价中成长,创建课程特色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双主体的全面发展,学校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评价体系。第一层面是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评价体系,第二层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1、对教师的评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校对教师实行了多元、过程、激励性的评价,分别从教师的开发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过程性记录,并与教师的评优奖励相结合。这样的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价,我们设计了“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能力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具体评价,详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更突出了评价的准确性、全面性、发展性。经过教师们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既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2、对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星级评价。评价注重三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自身、任课教师和同学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星级;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任课教师自主设计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六、在实施中收获,反思存在的问题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我们有了可喜的收获:

(一)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学习欲望提高。

1、在积极引导下,全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入“乐学”的境界。学生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2、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因此在课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要鼓励学生“犯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恐惧,鼓足信心去探究学习,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自然提高学习欲望。

3、开发的校本课程以活动类为主,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腿、动脑,促进了学生协调发展,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自主提高。校本教研活动保证了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校本课程教师之间呈现了勤于工作、钻研业务、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和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专业得到了很好发展。

2、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为本,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现实,使教学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教师们在课程开发中边开发、边学习、边提高,在教会学生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学校特色,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生素质,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乐园。

我们的困惑与思考:

1、校本课程要想深入实施,需要不断的提升校内师资水平,加大力度进行培训,学校领导的培训能力有限,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

2、有时需要引进社区资源来补充师资力量的不足,但由于校外辅导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能长期保证。

3、贴近生活,联系实践,校本课程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充分挖掘校内外一切可用资源,充实、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

4、规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提高校本教材质量,学校一定要聘请课程开发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教育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甚至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我们还在路上。但只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大胆探索,敢于开拓,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开发水平,“校本课程”这棵森林中的新树种,就一定会在我校结出丰硕的果实。

推荐第7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葛石镇中心小学

1 葛石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告诉我们校本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学生身边、就在学校周边村庄或社区。因此我校确定了“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为校本课程开发主题。

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课程问题意识、课程改革意识、课程开发意识以及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但长期以来我们推行国家课程,教师基本上没有学习过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更没有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面临突然到来的课程开发权力与义务,他们不知所措,感到责任重大。为此,学校派员外出学习、观看专家录像指导,同时加强校本培训。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教师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在学校开发小组的领导下,教师中很快形成了“互动”热潮,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浓厚氛围。本期来,教师们自主开发出校本课程3套。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落实好“四个坚持”。

一、校本课程开发,坚持“重视与参与并举”不动摇:

1、领导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各年级又成立了以年级组长负责的年级校本课程开发(操作)小组。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及《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使全体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感受到“三有一心”,即有领导、有主题、有评价,从而增强开发工作的自信心。

2、全员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层面教师都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学校的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计划完善,全力投入。全体教师还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从而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出现了“三个代表”也参与的好势头,即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及学生代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

二、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五性并举”不动摇:

学校课程是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生、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坚持遵循以

2 下原则:

1、主体性。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有名的教师合作,但不是由名师编教材、教师教教材。而是教师自主研究、自主选题、自主开发、自主设计编排。根据这一原则,自2006年9月份至今,全体教师能很好的立足学校、立足本地,从我做起、为学生而做,围绕“神童山文化”这一主题自主开发出校本课程案例30余篇。

2、合作性。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与专家、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学校要求:每两周以备课组为单位小范围开展一次校本课程开发情况交流,目的是在开发中培训教师,提高教师。

3、民主性。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开发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教师们总是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本学期来,为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案例,教师们先后找学生座谈达60多人次,找学生家长了解28人次,邀请各阶层代表来校定稿11人次。

4、选择性。学校课程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尽量做到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以“礼仪教育”为主题,分为

五、六两个年级段,每个年级段又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组织编写案例。这样既活跃了教材形式,又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多种选择。

5、开放性。学校课程开发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开发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始素材。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坚持“六步联动”不动摇:

1、坚持“前期论证”不动摇。教师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案例都经过了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学校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出的课程案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坚持“校本培训”不动摇。对教师的培训立足于校本培训,内

3 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理论知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学校规定:每学期不少于五次集中培训学习,由专职成员轮流主讲。

3、坚持“资料搜集”不动摇。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学生中展开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课程的确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和学校现有的课题资源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的保障。开发的课题主题确定后,我们大量搜集资料。资料搜集渠道要广泛,既要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有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学生。

4、坚持“撰写《课程纲要》”不动摇。申请担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初审。《课程纲要》一般包括下述内容: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 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的陈述;(必须全面、恰当、清晰的阐述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等。)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和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设计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5、坚持“教师开题,学生选题”不动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改

4 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向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对校本课程的开题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就是担任校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的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我们所开设的校本课程都经过了学生的验证,都超过了班级学生的半数以上。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6、坚持“立足地方”不动摇。校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立足本校、立足地方”,也就是以校为本、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本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我们以“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这一根基。只有这样,我们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具生命力,老师教得自豪,学生学得愉快。

四、坚持对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评价探索:

1、对课程开发者、实施者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结合学生互评情况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又规范了评价。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校已具规模,实验教师热心课改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实验学生受到了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评价方式的影响,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精神品质得到了熏陶,他们成为了新世纪课改实验的第一批受益者,学生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方式耳目一新,并积极赞成,社会反映极好。

葛石镇中心小学

2009年9月

推荐第8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是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课程,更是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卓越人才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确定了正阳小学建设校本化课程的指导思想,即校本课程要为发展学生的兴趣服务,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人才服务,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服务。确立校本课程指导思想后,我们摆正校本课程适应办特色校的关系,强调课程设置有利于形成学生特长,发挥教师特点,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特长。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发了环境教育、陶艺教育、科技教育等校本课程,并将其纳入课时计划之中,纳入省市教科研课题研究之中,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现将校本课程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环境建设,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创设氛围。为保证陶艺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育环境创设。

1、陶艺教育环境的创设

工作实践例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陶艺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学校能在教室极为紧张情况下挤出两间教室做为机陶和手陶教室,筹措资金,购置20台机陶,40个手转轮手陶机,制作3个陶艺作品展架,2个陶品展示橱窗,不断购置陶泥,为学生更好的学习陶艺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制作陶品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浓厚的艺术素养。

2、环境教育环境的创设

我校为营造人文文化,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在美化、绿化同时,建立无土栽培实验区,让无土栽培成为一道集科学、环保于一体的走廊绿色风景;设立了分类垃圾箱“绿色回收站”,回收的废品所得资金应用于社区、校园、班级建设中;绘制了“共享自然”大型壁画,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科技教育环境创设

结合我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设计创意了大型展窗《人类登月太空船》,再现了宇宙的深奥和人类首次踏上月球的情景;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在操场上还设置了仿古雕塑“日晷”;在各楼层设置系列科技橱窗、展台等等;这些科技环境的创设,使孩子们处处感受到科技教育的气息。

二、抓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做保障。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关键。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我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去陶吧向专业人士学习制陶技术、陶艺理念,要求教师阅读相关书籍,自学先进的陶艺技术和理念,组内教师及时切磋、交流。如今六位陶艺教师都能独立创作、完成大型陶品,所做陶品深受人们喜爱与夸奖。 另外,我校还注重教师的科技、环境知识的积累。先后聘请东北师大韩长明教授、美术教育专家陈铁桥教授来校讲座,组织教师到有关单位进行参观、考察。我们到长春市电话设备厂进行参观,全校教师切身地感受到现代化企业对人才要求的高标准;到长春市绿色食品厂参观现代化农场采用高科技手段管理、饲养奶牛;参观长春市经济开发区,感受我市高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教师们深有感触,回来后写出了考察报告。教师们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孩子们,使学生们知道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教师们对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增强了教师从事科技、环境教育研究的自觉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自2002年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先后开发了一至六年级陶艺教育校本课程,中高年段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中的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图文并茂,即美观又实用。同时我们将以上三类校本课纳入课时计划之中,配备专职教师任教,保证校本课程长期有效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坚持科研引领、理论支撑,将校本课程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如今科技教育已通过省级课题验收并结题,陶艺教育已通过市级课题验收并结题,环境教育省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级科技教育示范校;2002年7月学校代表吉林省接受十一名记者团、天津记者团的采访;2002年4月学校在吉林省绿色学校校长培训班作经验介绍;2003年2月科技教育代表区接受国家教育部对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区的检查。近三年来我校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各级环保活动竞赛中获奖,教师班队会方案设计、课件制作有四十多人获奖;环境教育活动曾先后四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大媒体报道;科技教育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中国科技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等媒体近百次报道;师生在科技教育作品大赛中有近百人次获奖。陶艺教育在“长春日报”“长春晚报”“求知时报”“城市晚报”等多家报纸媒体报道;吉视都市频道也做过电视采访。学生在陶艺作品大赛中有151人获奖,教师撰写陶艺论文作品有30多篇获奖。

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历史赋予我们使命,珍爱保护地球这个村落,是我们每个地球村村民的义务。开展环境、科技、陶艺教育对正阳小学来说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在校本课程的深度、广度和生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争取在校本课程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绿园区正阳小学

推荐第9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一、活动目的

为传承永年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我们就把《永年历史名人》和《古诗诵读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并且针对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认真实施,下面就对我们这个学期的实施进行总结。

一、老师合作自制教材

由于学生们对我们家乡历史上的名人不甚了解,所以我们针对调查情况,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共同编写了自己学校的统一教材《永年历史名人》

二、采用多种形式教学

我们在进行历史名人故事的教学中,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老师教为主,第二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在第一阶段中我们主要采取老师讲解的方法,由历史名人的有趣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发挥家长作用,让学生通过跟家长交流,多方面了解我们永年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建立家长老师QQ群,促使家长陪同孩子们一块上网查阅有关我们永年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在课堂上分小组交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提供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我们在进行古诗诵读教学中,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老师教为主,第二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在第一阶段中我们主要采取“入境+吟诵”的方法:既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画面的美,并让学生粗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学习吟诵古诗,从吟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古诗的时候,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教学生一些朗诵技巧,比如朗读的节奏语音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以及朗读的语感情变化和朗读重音的把握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吟读的能力,强化记忆背诵。长此之后,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日益高涨。因此我们及时把课程进行到第二阶段,开展《我做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查找喜欢的古诗,理解意思,并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教给其他学生。这样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踊跃展现着自己的古诗才华。我校自开设校本课程以来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一年来,师生都大有收获,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诵读活动已成为我校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我们基本保证每天课前3--5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周背四句三字经,一首古诗。

2、为了使学生收获颇丰,我们利用板报、专栏,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唐诗宋词,为诵读创设了氛围。

推荐第10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二(1)班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承担着二年级(1)班的校本课程。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编制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在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在教育教学上,探究方法,严谨执教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该不断补充,成为拥有“自来水”的新型教师。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

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总之,在这个学期的工作当中,有收获也有不足。影视和礼仪作为一个新开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困难。但我会不断探索、研究,并大胆创新,使这一课程更加完善,在下学期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2)班科任20

14、

1、12

第11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李庄子中心小学二(3)班

通过一学期的“小小种植园”的校本活动,同学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学会了亲自动手种植玉米,学会了如何平整土地,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能力。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方向。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发现敏感度,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现将一学期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学期我们的校本课程还是以“小小种植园”为主,同学们从开学初就认真准备,他们对于实践活动非常有兴趣,从动手劳动中也学习了不少的技能,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丰富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在实践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这一学期的实践中,同学们从原来的什么都不会干,到现在的学会使用工具,学会干活,有了一个很大进步。这一学期的实践活动我们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法激励同学们开展竞争活动,小组之间互相比赛,互相学习经验,使全班同的能力共同提高。我的目标是追求完美,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以小组评价的形式,强化集体合作意识。

三、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同学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收获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总能保持对农活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同学们在乐中学的最终目的。

四、收获与展示

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学们从丰收的果实中也体会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顶外我们还搞了一个小小的展示会,其中包括我们的劳动成果,和我们的绘画作品。

五、交通安全记心中

这一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顺路的结束了,同学们也从中学到了许都交通安全的知识,在这一学期中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了。全班22人,达到了100%的交通安全。无一人出现交通伤害事故。这说明这学期的交通安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后的校本课程中还应该继续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总之,这一学期的活动有喜有忧,也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将在这学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为下学期的校本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2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汪科文

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依据“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步确定“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的校本课程主题。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步伐,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程氛围,构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全力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校本课程的办学质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校本课程已经初见成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我们首先确立了“全员参与创建校本课程特色学校”的观念,建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明确领导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校本课程特色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我们建立了学校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工作局面,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特色建设管理网络。管理部门主抓管理,监督整项工作的运行;教育部门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会学;后勤部门负责硬件配备,资金运转,做好配套和协调工作。这样各部门分工合作,确保了校本课程特色工作的顺畅运行。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和《校本课程评审办法》,本着“校本课程要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要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地域特点,从教师队伍优势、周围社会资源、学生生活环境中寻找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资源。根据学校所处文化、的优势及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势,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充分利用本地人文环境、地方特色、名人古迹、物质资源等优势,开发出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教师喜爱,得到家长社会充分认可。

三、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为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我们建立了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和沟通网络和持续的校本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支持系统。积极争取专家的指导,积极争取与社区取得积极的对话,获取广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建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优化师资,奠定基础

要创建文化特色学校,需要有一支素质高、事业心重、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作基础。创建之处,我校就严把用人关,通过多层次选拔校本课程教师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为增强校本课程师资力量,几年来我校陆续引进骨干教师多名,充实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

为培养校本课程教师的教育素质,我们还大力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狠抓教师基本功。配合学校新老教师“老带信,传帮带”活动的开展,我们有意识地让新入行的教师和有经验的资深教师结成对子,每学期要求新教室上汇报课,指导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优质课,有效的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风气,促进了新老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根据学校“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办学原则,我们经常邀请传家学者来校开设校本课程教学讲座,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与观摩活动,开展多种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使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观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我们也努力为我们的教师争取机会,搭建平台,通过竞赛课、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演练,展示自己的个人风采和魅力,提高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五、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我们从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优化课堂教学,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1)创新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提倡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校本学科组的教师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南》等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教学,进行教学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创新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我校为推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加大了硬件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我校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整体优势。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每位老师自己制作课件,每节课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实现校本课程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践与创新的广阔天地。

六、开展特色活动,收获教育成果

学校本着“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寓教于乐”“全员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为全校师生搭建展示与表演的平台。在近两年的校本课程教育中,我们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开展“古诗诵读、国学经典表演”比赛,校本课程学期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生活的同时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与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称赞不绝于耳。不仅如此,我校已经形成了说、读、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又是再创造的艺术。

“落实校本课程,创办人文特色学校。”几年来,我校一直紧紧围绕这一思想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引导下,我校以校本课程组为龙头,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创建特色教育工作得到了积极的推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注入了活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继续深入培育校本课程教育优势,凸现校本课程教学特色,努力打造我校校本课程教育的优秀品牌,最终实现创办特色学校的目标。

第13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马连庄镇振华学校

田瑛琦

为了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在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内容。

必修以全市统一的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 我校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的资源、地理条件的分析拟定开发学法指导、健康教育、礼仪教育三大类结构的校本课程。

学法指导

新课程理论倡导我们: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等。但长时间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重教轻学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不会学习者大有人在,它已直接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

二、听思并用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

耳到: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

“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四、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

五、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听,而自己做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

六、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学得很被动。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七、听懂新知识法

听懂,就是把知识的概念或结论搞明白,即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明白。依据听懂的标准,研究运用听懂的规律,主要是研究学习概念的规律。掌握旧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搞清概念的由来,是概念学习之本。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学性,是概念学习的关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概念学习的保证。

八、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有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疑难大问题。

九、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十、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内在的欲望决定了努力地程度和做事态度。想听才去努力学会听,会听才会说,会说才会交流。听课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

健康教育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如何打开学生的心门?这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要面临的问题。我们针对农村学校现有条件的局限性以及农村学生比较含蕴、害羞、不善语言表达的个性特征,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采用和学生书信交流的方式,架起了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开办了以“我想对你说”、“健康心理、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班会,发放倡议书,营造向知心姐姐、开心哥哥倾诉内心烦恼的心理氛围。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心门打开。 我们真诚对待学生的每一封来信,及时亲笔回复,做到平等、尊重、理解、共情,为学生打开心锁,化解烦忧,促其健康成长。从学生来信量及反馈情况来看,学生非常喜爱书信交流这样的方式。我们根据学生来信反映的主要问题整理成册,大致分为:学习篇、交往篇、亲子篇、萌动篇及其它,择其代表性的问题,每月出一期《心理小报》,发放到学生手里供学生阅读。

我们还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学生来信反映的心声成为了我们心理健康课非常好的素材,这样从纸笔交流到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上又一次品尝到了健康心灵的鸡汤。课堂上除了谈话的形式外我们还开展了异彩纷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我们正在着手编制适合农村学生的本土化心理健康课教程。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1)智能训练,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2)学习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学习活动,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动机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3)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等;(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尊重等交往原则;(5)健全人格的培养,如独立性、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6)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些许困难和挑战,比如: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消除顾虑,勇敢主动的来找心理老师咨询。如何进一步扩大心理咨询的范围,让心理咨询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灵?还有一些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家长、老师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调动家长、老师及至整个社会来尊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今后的路任重而道远,我校将继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校本课程内容,创建特色学校,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礼仪教育

我校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特色等情况,经过多方考察研究,我校将目光投向了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礼仪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又深蕴着美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应该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德育途径。所以我们决定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从懂礼仪、讲诚信、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起逐步提高道德修养。

“礼仪教育”课程的内容

(一)校内的礼仪规范

1、师生交往礼仪;

2、同学交往礼仪;

3、集体礼仪。

(二)家中的礼仪规范

1、家庭成员礼仪;

2、家庭活动礼仪;

3、家庭睦邻礼仪。

(三)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

1、行路乘车礼仪;

2、游览参观礼仪;

3、特定场合礼仪;

4、网络社区礼仪。

(四)个人礼仪

1、举止优雅;

2、谈吐礼貌;

3、仪表整洁。学校在“礼仪教育”课程开发中,在文明礼仪教育这面特色鲜明的旗帜引领下,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学校讲文明懂礼貌的多了,追跑打闹的少了,学生们逐渐学会了谦让、宽容,与火伴相处和睦、友善。在家中,学生们的表现也很突出,没有了以往的娇气、任性,有的学生还当起父母说粗话的监督员,爸妈吵架的调解员。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全面反思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并解决:如何对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是教师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课程开发还需要新思路、新视角、新方式;课程开发中对学生的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更加关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还需要提高。随时检查课程开发与使用情况,若发现计划有问题,课程有漏洞,或不切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还要及时调整修改,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

第14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绿园区正阳小学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富有个性发展,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重视并创设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学校对校本课程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由王校长任组长,由教学领导、科技、环境、美术教师等人组成的校本课程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校长负责抓,主任亲自抓,学科教师具体抓,使校本课程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几年来,我校一直将科技课、环境课、陶艺课纳入到学校课程之列,编写高素质量的教材,配备高素质的教师任教,使校本课程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创设特色教育校本课程

在注重内涵发展打造优秀的学科教师队伍中,我校从实际出发,努力发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开发了环境、科技、陶艺校本课程及配套相关软件。在环境课上使用环境校本教材激发学生爱护校园、爱护周边环境,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在科技课上使用科技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科技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兴趣,使科技强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美好的种子。在美术课上使用学校开发的陶艺校本教材,在全校学生中普及陶艺学科,激发学生制陶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准确的陶艺技法,学生活灵活现的陶艺作品分别被《长春日报》《求知时报》整版刊发,《绿园教育》也为我校做了专页。三篇教师的陶艺研究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交流获奖论文省级9篇、市级13篇。吉视都市频道也做过电视采访,在教育界引起一定反响。特色教育形成学校发展的亮点。由此也促进了学科教师发展。

脑功能开发教师丰静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综合学科教师雷桂梅多次在省

市做观摩研讨课,被评为吉林省“十佳”教师;英语教师马龙丽被评为吉林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师;美术教师高妍参加东三省说课论坛大赛获特等奖,参加吉林省教学论坛获一等奖;音乐教师孙中英在长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声乐、钢琴分获一等奖;数学教师何彦艳在长春市解决问题教学大赛中获二等奖,语文教师张娇在长春杯语文大赛中获二等奖,信息教师孙力在长春市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科学教师魏立民在省市制作教具有名,多次获省市制作教具奖,科学教师杨春红在吉林省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特色教育,校本课程

(1)我校要求教师把教材中凡是能涉及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挖掘出来,在课堂上做到有机结合,适时适度。各科教师都将提高环保意识作为自已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小学语文中《鸟的天堂》、《可爱的草塘》《趵突泉》《蛇与庄稼》等课文都能有机渗透生态平衡、食物链等一系列环保知识。为保证“渗透”不走过场,要求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筛选出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形成该学科环境教学系列。教师们还写了大量的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保护环境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多方请环保专家指导,注意教师培养和学习。

(2)在小学学科教学中,象语文、自然课中就有相当含量的科学知识内容。如:《太阳》《日食和月食》《琥珀》等。抓住这些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无疑是给孩子们一把打开科学宫殿大门的金钥匙。因此,确定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是我们进行科技教育的出发点。重视课堂主渠道作用一直是我们进行科技教育工作坚持的原则。几年中,我们坚持把握学科中科技教育内容,每年一次开放科技教育开放活动,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们动手、动脑能力也不断增强。学生在全国自然知识竞赛中获

一、

二、三等奖;全省航模比赛二等奖;全省科技艺术大赛一等奖和特等奖、创新奖。许多学生自发购买科普书籍,现人

均达到1~2套,课堂中展示出他们对相关科学知识视野的不断扩大。学生控求科学知识的兴趣与愿望日益增长,这正是我们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所在。这也是能够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使提高课堂科技教育的质量真正落到了实处。

(3)在美术课上,学生通过陶艺历史的学习和陶艺名作的欣赏,将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借鉴其精髓,完成自已的创造的作品。学生制作陶艺作品不但开发了学生内在潜质,而且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中充分感悟到陶的淳朴与多变的特性,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们积极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较高的审美情趣,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有力的契机,更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特色教育校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让特色之花开遍校园。

第15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全面教学 ,全面步入了正确的运行轨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为了正确引领和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我校于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与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和具体做法: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

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二、认真全面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全面发展。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热情。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探索与研究。

2、努力探索资金解决途径,力争尽快让学生拿到实验教科书。

第16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习,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内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第17篇:校本课程个人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个人工作总结 莱州市朱由学校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根本的转变。特别是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成长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评价者。教师们感到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充满了创新与乐趣。教师们在开发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教师们逐步树立起大的课程观,把校本课程的一些先进理念融入自己的学科教学,积极探索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契合点,合理地使用教材、驾驭教材、创编教材,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总结如下:

一、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在校本课程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互学、运用观察、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了相关知识

二、在活动中学到道理。

通过校本课学习学生明确了行为规范,做人的道理,形成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提高了法制观念。

三、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如今,我校的校本课程氛围正逐步走向深入,已融入学校的肌体,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艺术文化风气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学生的成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 开设校本课程,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朱由学校开出花、结出果。

第18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推荐)

黄岛区博文中学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中国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该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该重视校园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内容。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 胶南名胜知多少”和“ 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由学生自主申报,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调查采访方案,然后根据调查采访方案的可适应性、价值性和代表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以民主投票方式确定组长。

2.规划

每小组都要对活动的主题做一个初步的规划:各活动小组都要制定出活动手册,内容包括小组调查活动计划;活动调查问题库;问卷调查表;活动剪影照片集,调查活动日记等。对每个小组活动我们依据“分队承包内容―――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展示成果”这样一条活动线索,采取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各显神通。

例如:在“胶南名胜知多少”活动中,我们分成了五个小队,分别是:千年古迹——琅琊台队,历史遗迹——齐长城队,天然花园——珠山秀谷队,佛教圣地——石门寺队,在水一方——灵山岛队。各小队成员满怀兴趣,带着对家乡的热爱,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群众,上网查询,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调查研究。学生对各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开发时间、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目前状况及开发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研究中,许多现状也 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考,他们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都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同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

3.总结

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要求每小组做到“五个一”:办一份手抄报;写一份专题调查报告;制作一块活动展版;写一篇活动感悟或观察日记;召开一次成果展示会。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对有创新精神、活动表现出色的小组及个人,在活动评价时学校给予奖励。

经过多年实践,学生们已将研究性学习成果编撰成《画山秀水在胶南》、《展历史画卷,颂时代风流》、《广袤的胶南大地,丰饶的胶南物产》系列丛书。

二、开发校本课程,提炼本土文化

学校加强对校本科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成立了校长任组长,以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组成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教导处负责调研,确定了48个校本课题,组织教师选取课题,编写教案,基础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编排班级,确定活动场所,全校统一活动时间为 2

每周周四第

三、四节,号称“快乐星期四”。做到了教师固定、学生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保证了校本课程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选修课程主要采用学科拓展、艺术特长、实践活动三种形式进行。

学科拓展课程有政治课的“礼仪在身边”。物理课的“生活趣谈”。语文课的 “走近名著”。数学课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历史课的、“历史人物大家谈”等。已经编辑成书的有:《新视点》、《博文学子必做的100个实验》、《书香伴我行》、《博文学子必读的100个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迹》等。艺术特长课程有绘画、舞蹈、书法(软笔、硬笔)。生活技能课程有“陶艺”“摄影”“花样编织”等。在基础年级学生中施行“选课”走班。每周四下午

三、四节课安排为走班制时间。正是由于成绩斐然,我校被评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我校活动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团队活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社会实践。二是文学社活动,我校主要组织了“芳草文学社”社团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编辑59期。我校文学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学社团。三是信息技术,我校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的扎实有效。每学期开展的“信息技术小能手”评比活动为学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体验收获,彰显课改成效

回顾我们走过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之路,主要收获在以下三个方面: 1.塑造了学生

亲历实践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认真听讲,被动接受,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习惯。

2.成就了教师

我校寻求校本课程与教师发展的整合点,让教师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共同成长,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课程建设能力。近几年来,我校就有五名教师出示了青岛市级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十多名教师获省市实践活动优质课

一、二等奖。

3.促进了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

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种彼此尊重、互相协助、追求创新的风气已经形成。同时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变革,为重塑新型的学校文化提供了契机。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我校也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研

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 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实验学校。

四、反思启迪,坚持走校本之路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必须”: 1.必须正确定位校本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建学习型的校园,就是让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而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学校存在的重要的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创新。

2.必须真正实现校本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课程的本质指向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化”途径,校本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环境。因此,老师必须学会引导,学会塑造,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赏识,学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3.必须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学生不仅是教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下,教师要消除权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而全面地接近学生并了解学生,重视学生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学校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学校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有力地促使学校管理理念的改进,会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

第19篇: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大肚川镇胜利小学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方针,认真贯彻和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和实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构建新的课程模式。现将本学期的开发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及实施原则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教育理论和“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着眼于促进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构建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统

一、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

一、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相统一,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完备而富有弹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 “全面发展,特色教育” 鲜明的办学思想,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整体参与;课程实施要坚持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课程的实施还要考虑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整体协调。

2、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放性原则: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

4、以生为本原则:教师设计课程要立足学生的学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运用相应的方法,施以相应的教育,为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课程保障,使每个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5、民主参与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建设。

6、量力而行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进行独立、合作开发和研究。

二、研制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需要评估,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审议,拟定胜利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为:尊重个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弘扬特色教育,提高办学品位。

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发展目标

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选择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主动学习,培养人文素养,激发科学精神,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教师发展目标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出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学者型教师。

(三)学校发展目标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正在编写一套能促进村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总结提炼出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改进机制,从而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依据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我们开设的校本课程有:

1、《古诗欣赏》;

2、《礼仪教育》;

3、《劳动教育》;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统一认识,加强宣传

做好“三方面”宣传:致家长、社会一封信,让校本课程走进家庭和会;组织、指导学生自主确定和选择课程;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开发 理念、实施和操作办法、教学方法等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开好“四个会”:即开好家长委员会会议、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教师工作会议和学生座谈会。让家长、社会了解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及时总结、调整校本课程实施,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四级管理”:加强课程专家组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加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对教师编写课程纲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活动、记实归档、开展汇报、展示活动等实施课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定期举行校本课程研讨会。

2、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的管理系统十分重要。成立由校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长组长,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教导处负责教学工作,如执教者的选定落实、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检查、反馈和评估等;使每个教师、学生都置于网络的管理中,保证课程开发的工作落实到人,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监控。

3、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学校应为教师的多向多维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给教师一定的“教育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发展的自由”,鼓励教师成长并实现自我价值。对教师的培训应立足于校本培训,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里,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解决任课教师不足问题。社会力量的介入即可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也为本校教师发展与提高带来机会,为学校的教学注入活力。

4、实施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行动步骤。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5、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对课程开发教师的评价 。一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其次对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考试。

五、存在的问题

大约有一半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欠佳,还停留于请专家学者来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校本教材、教师去简单执行的传统做法误区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有一小部分是按学生的体验来组织设计的,有超过一半是按知识和技能来组织的,如果过多地依赖个人的想法或狭隘的经验,就容易变成教师本位的课程,这样就会失去其魅力和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即将遇到的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还需对教师进行理论学习、钻研教学大纲、了解学生、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从而提高研究能力将起到促进作用,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供给教师自我发展、发挥智慧的最佳空间。

第20篇:美术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肖营子高中校本课程学期末开发与实施情

况总结

2011—2012学年度

时光流逝,转眼又一个学期过去了。本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品德的目的。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为了这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这个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从四方面总结了这学期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体会: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我们的兴趣小组成立初,首先决定在每个班中选拔一些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让他们接受绘画方面的系统训练;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兴趣引导他们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 主要从绘画方面着手,以基础课程线描、色彩为主。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觉得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总之,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增强了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肖营子高级中学

邵丽佳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