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储粮管理总结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8 06:05:41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储粮管理基础知识

储粮管理基础知识

一、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保证国家随时调得动、用得上并有效控制储存成本。

二、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符”、“三专”“四落实”。一“一符”是指帐实相符即统计帐、会计帐与保管总帐相符保管总帐与分仓保管帐相符分仓保管帐与货位专卡相符专卡与库存实物相符。 二“三专”是指专仓罐储存、专人保管、专帐记载。中央储备粮要由专人保管实行岗位责任制。保管、检验人员均要持证上岗。 三“四落实”是指数量落实、质量落实、品种落实、地点落实。

三、储粮仓房和储油罐应常年达到“四无粮仓” 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和“四无油罐”无变质、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标准。

四、保管员要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检查粮温、水分、害虫等情况认真做好粮情检查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粮库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粮情并在粮情检查记录本上签署意见。

五、分公司组织开展的定期检查主要为春季储粮安全和度夏防汛检查、秋冬季储粮安全和冬季防火安全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一般为3-5月和9-11月对数量、质量的统计均以3月末和9月末时点为准。

六、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春季储粮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帐实是否相符储粮品质是否正常 粮情检查制度是否落实粮情记录是否完整、真实仓房是否满足安全储粮要求是否达到通风、密闭、不漏雨、不返潮的要求粮情是否稳定在春季气温回升前是否对粮食进行隔热密闭等处理。

二、度夏防汛检查的主要内容承储企业是否制订储粮防汛工作方案或抢险预案防汛抢险物资、器材是否备足备齐库区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三、秋冬季储粮安全和冬季防火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帐实是否相符储粮品质是否正常粮情是否稳定安全防火责任是否落实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七、中央储备粮入库包括收购、轮入、调入、进口等形式。具体操作程序按以下流程进行准备—登记—检验—检斤—入仓—去皮—结算。

八、中央储备粮出库包括销售、轮出、调出、出口等形式。具体操作程序按以下流程进行准备—收款—登记—检验—检斤—结算—出库。

九、参考储存年限以当年生产的粮油入库计算

1、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至3年小麦3至4年玉米1至2年豆类1至2年。

2、长江以北地区稻谷2至3年小麦3至5年玉米2至3年豆类1至2年。

3、食油1至2年。

4、地下库粮食的储存时间可根据质量情况适当延长但一般不得超过稻谷5年、小麦7年、玉米4年、大豆3年。

十、中央储备粮轮换是以符合国家储备标准的新粮替换库存粮食。中央储备粮轮换必须按照管理权限经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中央储备粮轮换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粮油政策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轮换要准确分析市场信息按照先入先出、均衡有序、确保质量、管好用好轮换费用补贴和节约费用的原则切实加强管理提高轮换效益。 十

一、中央储备粮轮换以粮食理化品质检测指标为依据以储存年限为参考标准。根据理化品质检测结果对不宜存粮油必须进行轮换。

十二、中央储备粮轮换的主要形式有同品种轮换、不同品种轮换、同库点轮换和不同库点轮换等。具体轮换方式主要有先销后购、先购后销、边销边购等。因先销后购形成暂时空库的空库时间不得超过4个月。

十三、保管员包仓管理责任制是指保管员承担一仓或多仓粮食入仓、储存、出仓全过程实物管理责任的工作制度简称包仓制。包仓保管员简称包仓员。

十四、实施包仓制的根本目标是确保包仓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十五、实施包仓制的长远目标是在确保包仓粮食安全储存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仓储管理精细化降低储粮成本。

十六、包仓员包仓管理责任为“五包”即包数量、包质量、包安全、包规范管理、包费用。

十七、包仓员对库存粮食积极采取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检测等储粮技术按照“

一、

三、七”粮情检查制度定期检查粮温、水分、虫害等情况认真填写粮情检查记录、机械通风记录、粮食熏蒸记录发现粮情异常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粮食出现发热、结露、霉变和发生虫害等。

八、对于实际入仓水分高于国标规定的粮食数量以折合为国家标准水分后的数量为准。中央储备统计、保管等相关帐目均以折合标准数量记录储备粮专卡同时记录折合标准数量和实际入仓数量对于实际入仓水分不高于国标规定的以实际入仓数量为准不再折算。高于国标规定水分粮食折算时按以下水分标准折合小麦125玉米140籼稻1 35粳稻145东北、华北地区大豆1 3O其他地区大豆140。

十九、发热粮的处理 当粮堆出现明显的局部高温和发热迹象时应尽快查明发热原因并采取正确、有效措施及时降低粮温。

1、对因水分过高原因的发热应采取通风降水操作

2、对害虫造成的发热应先采取杀虫处理再通过机械通风降低粮温

3、对因后熟期中粮食温度不均匀、由“出汗”引起的发热可用机械通风的方法降低和平衡粮食温度消除“出汗”现象

4、对因返潮、渗水、局部混入高水分粮弓l起发热可用单管风机组进行局部通风降低水分

5、对因结露引起粮面水分增大而发热可用翻动粮面或机械通风的方法处理

6、当局部发热区域较大、发热点较多或出现整仓发热时可采用全仓机械通风甚至应用谷物冷却机来平衡和降低粮温。

十、防结露检查、分析及处理 一防结露检查、分析

1、在春夏气温上升和秋冬气温下降季节粮温仓温相差较大时在粮堆表层及靠仓壁的部位较易引起“结露”应经常入仓检查每周至少进仓一次。

2、粮情检测系统对温湿度检测的结果发现异常应立即进仓检查。

3、进仓检查可采用粮食水分测定仪及简易巡测仪对易“结露”及异常部位随时检测粮食水分及粮堆温度分析粮堆结露的可能性。二防结露处理经入仓检查发现有明显的结露现象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缓解结露现象。

1、若粮堆表面出现轻微结露现象可采取翻动粮面、开启轴流风机排湿等措施

2、结露现象严重时应采用离心风机及时进行机械通风操作。

二十一、安全水分在常规储藏条件下某种粮食和油料能够在当地安全度夏而不发热、不霉变的最高水分含量。半安全水分:在常规储藏条件下某种粮食和油料在当地气温较低季节可短期储藏而不能安全度夏的水分含量。 危险水分: 在常规储藏条件下某种粮食和油料极易发热霉变的水分含量。

二十二、害虫密度检测期限 粮温低于15℃时每月检测1次粮温在15℃25℃时15天内至少检测1次。粮温高于25℃时7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虫粮处理后的3个月内每7天至少检测1次。

二十三、害虫密度和虫粮等级判定 按各采样点分别计算活的害虫密准

二十四、各等级虫粮的处理要求基本无虫粮和一般虫粮粮温不超过15℃时应加强检测做好防护工作可不作杀虫处理一般虫粮粮温在15℃以上时应在15天内进行除治。严重虫粮应在7天之内进行除治。危险虫粮应立即封存隔离并在3天内进行灭虫处理。

二十五、“两卡”是指保管员职责和粮油专卡“三簿”是指粮食检查记录簿、机械通风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冷却通风作业登记簿和粮食熏蒸磷化氢环流熏蒸登记簿“一志”是指直属企业保管员日志。

二十六、磷化铝的使用方法 药剂名称 中文通用名 有效成分含量 常规用药剂量g/m3 施药后密闭时间d 最少散气时间d 备 注 空间 粮堆 空仓器材 磷化铝 片、丸剂 磷化铝 56 36 69 36 ≥14 110 可熏蒸除粉类外的各种成品粮但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标准:粳稻14大麦、玉米13.5大豆13籼稻、小麦、高粱、荞麦、绿豆12.5棉籽11花生仁9油菜籽8芝麻7.5。也可熏蒸器材、空仓、加工厂。 低剂量熏蒸和环流熏蒸推荐的磷化铝片剂或丸剂单位用药量 设定浓度/mL/m3 粮种 单位用药剂量/g/m3 100300 小麦 1.53 玉米 23 稻谷 23.5

二十七、磷化氢浓度单位为毫升每立方米和密闭时间的确定 虫种 温度※℃ 密闭时间 14d 21d 28d 敏感害虫玉米象、长头谷盗、杂拟谷盗及其它敏感虫种 25 200 150 100 2025 250 200 150 1520 — 250 200 耐药性害虫谷蠹、米象、扁谷盗、赤拟谷盗、蛾类及其它抗性虫种 25 300 250 200 2025 350 300 250 1520 — 350 300 ※害虫发生部位最低粮温。 当有强抗性谷蠹集中发生并导致发热或有强抗性米象和锈赤扁谷盗时建议磷化氢浓度采用300 ml/m3500 ml/m3。

二十八、散气注意事项

1、当熏蒸密闭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或预期效果后即可散气。散气可采用自然通风散气和或机械通风散气。

2、散气应从仓房外部开启门窗先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后开启上风方向的门窗。浅圆仓应开启轴流风机。

3、散气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护。

4、采用机械通风散气散气时间一般为3d5d采用自然通风散气散气时间一般为5d7d。

5、散气后仓内磷化氢浓度降到0.2ml/m3以下时人员方可进仓。

二十九、小麦质量要求 小麦以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等级 容重g/L 不完善粒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 总量 其中矿物质 1 ≥790 ≤6.0 ≤1.0 ≤0.5 ≤12.5 正常 2 ≥770 3 ≥750 ≤8.0 4 ≥730 5 ≥710 ≤10.0 等外 710 — 注“—”为不要求。

十、各类玉米以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等级 容重g/L 杂质

水分 不完善粒含量 色泽、气味 总量 其中生霉粒 1 ≥720 ≤1.0 ≤14.0 ≤4.0 ≤2.0 正常 2 ≥685 ≤6.0 3 ≥650 ≤8.0 4 ≥620 ≤10.0 5 ≥590 ≤15.0 等外 590 -- 注“--”为不要求

推荐第2篇:科技储粮总结

中央储备粮铜川直属库 2011年上半年科技储粮工作汇报

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准低温)条件,是走绿色储粮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我库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设备设施,预计实现准低温储粮推广目标达60%。

一、立足自身,加大投入,大力开展科学储粮 近年来,我库立足实际,把科技储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到位”,不断提高储粮科技含量。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认真学习总公司、分公司有关开展科技储粮文件精神,提高对科技储粮重要性的认识,将科技储粮与提高中央储备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两个确保”密切结合,形成了依靠科技确保中央储备粮储存安全、质量良好,依靠科技实现由传统储粮向绿色储粮的转变。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由主管主任负责,组建了科保试验小组,紧紧依靠分公司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落实试验课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切实加强了对科保工作的领导。 三是科保任务到位。制定了阶段性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今年年底完成膜下环流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本地区低温储粮经验总结,进行仓房保温隔热、气调库的改造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开展节能、保水通风降温技术应用示范和对比试验,交流、总结经验。

四是人员培训到位。强化业务学习,提高员工素质。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参加总公司、分公司专业培训,召开业务学习交流会、举办岗位培训和技能比赛等形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

五是资金支持到位。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制定了项目经费预算,加大投入,更换粮情电子测温系统,改善仓储硬件设施,优化了科学保粮环境

二、精心部署 慎密实施 提高科技储粮效果

(一)准低温储粮的技术应用

我库地处关中平原北部,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1.8—12.3度,冬季气候寒冷。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为粮食储存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我库在长期的储粮管理工作中,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因地制宜,总结出了“冬通风、春密闭、夏隔热、秋防治”的管理模式,利用季节条件,进行冬季通风降温,夏季夜间排风减热的方法,使准低温储粮效果明显,促进了储备粮管理工作规范、经济、有序的发展。

1、冬季通风奠定低温储粮基础

我库充分利用冬季气温低的特点,在每年11月下旬,外界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时,采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降低粮堆温度。首先打开仓房门窗,翻动粮面,利用自然通风降低仓房空间和粮堆表面的温度。然后,利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降温。轴流风机通风具有操作简单、通风均

匀、单位能耗低的特点。通风时关闭门窗,打开通风口,开启轴流风机,在仓房空间内形成负压状态,外界冷空气在压力差作用下,自通风口进入粮堆底部,并逐渐扩散上移,最终达到降低全仓粮堆温度的目的。为避免粮堆表层发生结露,可以根据气温变化的实际情况,分2~3个阶段进行通风,使粮堆温度呈阶梯状均匀下降,一般在次年1月份,可以使最低粮温降到0℃以下,全仓平均粮温降到5℃以下,形成仓房粮堆的巨大冷心,又因粮堆导热性不良,所以在整个度夏期间都可保持冷心,为实施低温储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春季密闭创造低温储粮环境

为给低温储粮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春季密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库因地制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2.1、通风口的密闭

通风口与通风笼直接连接,存在空气流动的空间,密闭不严,容易造成粮堆底部温度的升高。我们选择通风结束后气温最低的时机,用喷洒了防虫磷的麻袋装上珍珠岩,塞入通风口内,通风口外盖关闭后,用玻璃胶密封,达到了“密、实”的要求,确保良好的密闭保温效果。 2.2、门窗的密闭

用胶带将挡粮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后,在门洞、窗口

用PN/PE尼龙复合膜进行管槽密封。

2.3、粮面的密闭

高大平房仓房顶的隔热性能较差,受外温影响,仓温的变化速度和幅度非常明显。为减少仓温对粮堆温度的影响,做好粮面的密闭是关键。自2011年4月开始,我库预计使用PN/PE尼龙复合膜进行管槽密闭,对粮面进行压盖,在冬季进行膜下环流实验,这种方式能有效降低上层粮温的上升幅度。

3、夏季隔热保持低温储粮状态

为保持低温储粮状态,进入夏季,我库多措施并举,切实做好隔热工作。

3.1、适当控制保管人员进仓次数,合理确定防保人员进仓时间。一般情况下,进仓检查在每日上午9:00前进行。 减少仓内空气与外界热空气直接热交换的机会。 3.

2、选择每日早、晚外界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机,利用轴流风机,排除仓房空间内的积热,降低仓温,减少仓温对上层粮温的影响。经试验对比,上层粮温可相对降低2℃左右。

4、秋季防治巩固低温储粮效果

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是做好仓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秋季是开展防治工作的最佳季节,不但对高大平房仓的“冷心”影响较小,能够巩固低温储粮的效果,而且为下一

阶段安全储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库准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4.1、在保持防虫线长期有效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清洁卫生以及防治工作,消除害虫的栖息场所。

4.2、对于确实需要进行熏蒸的仓房,采用不同的磷化氢熏蒸操作方式。使用低剂量的磷化铝进行熏蒸防治。

目前此项目正在研究探讨中。

(二)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

外延点210库、宜园桥库是我库租赁的窑洞仓和地下仓。仓温常年保持在14℃一下,自储粮入仓以来,我们加强通风管理,认真把握密闭时机,注重入仓查粮时间,粮温仓温保持着平稳变化,储藏条件良好,储粮质量合格率及综合宜存率均达100%,无虫害现象,粮食品质几乎没有变化。

(三)精心组织,实行膜下熏蒸防治技术

年初,我库我库精心组织、细心筹备、对11#仓认真实施了膜下环流储粮技术的应用。膜下环流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完成,具体操作将在冬季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现此项目正处在资料总结阶段,待实验完成后将向《仓储科技》进行投稿,不断总结提升我库科技储粮水平。

(四)立足本地条件,进行偏高水分玉米就仓干燥处理 针对我库今年收购的大量自主轮换玉米,我库为加强玉米外垛的保管工作,降低损耗,采取了就垛降水保粮技术,

正在有序进行中,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三、下阶段工作努力方向

(一)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应用和创新人才。我库一线粮油保管员和粮油质量检验员水平参差不齐,中高级职称比例较低。这些是提高我库科技储粮水平的制约因素。科技创新,人才为本,高素质储粮科技人才队伍是做好储粮科技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此次三项制度改革中,要在工资待遇、技术培养等方面向工作在仓储一线的人员倾斜,激发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投身于粮食科技创新事业。加强粮食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储粮科技人才队伍

(二) 继续改善仓储设施条件,继续强化硬件标准。经过多年仓储设施建设,我库粮食仓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距离达到高科技储粮的硬件设施还相差的很远,为此,我库要继续维护和更新仓储设施设备,调整优化仓房仓型布局结构,争取气调库项目尽快实施,充分发挥各种仓房优势,不断提升我库科技储粮的应用水平。

环保、绿色、生态、节能是储粮科技发展的方向,准低温、低温储粮技术在我库的成功应用符合储粮科技的发展方向。我库将继续推广应用低成本、高效益的低温准低温储粮

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库储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库科技储粮技术应用水平。

二0一一年七月五日

推荐第3篇:储粮药剂的规范管理

储粮药剂的规范管理

近年来,中央储备粮系统紧紧围绕“两个确保”、“三个严格”做好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认真执行“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原则,严格执行储粮药剂的有关规定,不断强化了储粮药剂的规范化管理。

一、储粮药剂的使用管理

按照公安部行业标准(GA58—1993)《剧毒物品品名表》,分类,经相关部门目前批准使用的储粮药剂的种类和名称有:

1.熏蒸剂:氯化苦,磷化铝,磷化锌,敌敌畏,溴甲烷等。

2.防护剂:防虫磷(优质马拉硫磷),杀虫松(优质杀螟松),保粮安(有效成分防虫磷、凯安保),凯安保(有效成分溴氢菊脂、增效醚),安得利(甲基嘧啶硫磷)以及上述防护剂的一些使用剂型。

3.空仓和器材杀虫剂:敌百虫烟剂,增效敌敌畏,辛硫磷以及上述防护剂。

除以上所列药剂外,使用其它药剂(包括新药剂),必须报经国内贸易部和相关部门的批准。

使用储粮药剂防治储粮害虫,是保证储粮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应用有毒的化学药剂直接或者间接地防治储粮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的方法,使用储粮药剂防治害虫,实质就是设法将储粮药剂直接接触害虫体躯或者害虫的食物、栖息场所等,然后通过害虫的取食、活动或者其它接触方式,使药剂进入虫体,造成害虫的生理、生化发生病变,导致害虫中毒死亡。使用储粮药剂既能歼灭大量发生的害虫,又能够防止害虫的交叉感染与传播,兼有防与治的双重作用,是目前综合防治中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储粮药剂在应用上需要有一定条件和技术要求,操作人员要了解储粮药剂的理化性质,熟练掌握应用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密实施防护措施等。储粮药剂的领用必须要有申报批准手续,根据粮食品种、数量、仓房气密性、密闭方法、虫种、熏蒸方法等合理计算用药量,按规定剂量用药,选派工作认真负责,了解储粮药剂性能的防化员制定施药方案,填写报告单,经审批后并登记,由使用人填写储粮药剂领用单据,一式三份,报有关负责人同意签字后,到药剂库领取使用。药剂出库要及时登记,做到收有帐、付有据、药、帐相符,用剩下的药剂如使用单位(仓库)无专用药库,应退回原发药单位保管,严禁随意乱放。

储粮药剂的废弃物品,应运到较偏静、离水源较远的地方挖坑深埋,有条件的用化学的、或者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

二、储粮药剂库的管理

储粮药剂应统一存放在县级及以上粮食部门指定的单位存放,储存药剂要有专用库房,库房应建在离办公、居住区和其它建筑较远的地方,贮存储粮药剂的仓库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贮存储粮药剂的场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储粮药剂仓库必须达到“一通十防”的要求,即通风、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晒、防雷、防静电、防潮、防水、防渗漏。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仓库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贮存的储粮药剂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 19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储粮药剂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有条件的还应安装自动监测系统,火灾、防盗报警系统和灭火喷淋系统。

储粮药剂仓库必须建立《药品库防火防盗制度》、《药剂的安全使用和防护管理制度》、《药剂领用及贮存管理制度》、《药剂库值班制度》,坚持执行双门双锁、双人双帐、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收发的“五双”制度。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储粮药剂库,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储粮药剂的贮存场所的电气安装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必须安装通风、排风设备,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并注意设备的防护。

储粮药剂的贮存安排取决于储粮药剂的危险性分类。容器类型,贮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等。遇火、热、潮湿,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储粮药剂不得在露天或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三、储粮药剂入库管理

储粮药剂库工作人员接收储粮药剂时,应按操作程序,按合同检查、验收,所收药剂是否是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和代理商经销的产品,验收检查时,远离库房的安全地点进行操作,现场必须有专人指导,并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工作人员应清楚储粮药剂的品名、编号、分子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入库验收,检查其包装有无水湿、雨淋或沾染其他物品,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漏撒,检查储粮药剂本身品质有无改变,必要时应抽样检查,并做好记录,根据储粮药剂的特性,包装方式等选择适当的码垛方式,贮存方式(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目前,经国家粮食储备局和相关部门认可的储粮药剂生产厂家和代理商有:

1、磷化铝生产厂家:辽宁沈阳农药厂、江苏省连云港市化工厂、湖南省衡阳市湘华化工厂、山东省济宁化工实验厂、山东省龙口市化工厂、贵州遵义铝厂、河南省郑州炼油厂等。

2、防虫磷、杀虫松、保粮安生产厂家:宁波农药厂等。

3、磷化铝、凯安保、安得利、氯化苦等代理商为:中国新良储运贸易公司。

四、储粮药剂的运输管理

储粮药剂在运输、装卸时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药箱、药桶、药瓶不要倒放,要轻拿轻放,防止滚动撞击,若发现装具破漏,要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运输药剂要选派了解药剂性能的,掌握储粮药剂安全运输规定的负责的工作人员,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按行车路线安全行驶,携带有效防毒面具押运,途中押运人员不能远离储粮药剂,以防丢失和破漏,并要防止储粮药剂遭受水湿、雨淋和阳光直射等,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

五、储粮药剂工作人员的管理

储粮药剂工作人员应进行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储粮药剂库保管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必须每日检查并记录仓库温度、湿度,如达不到要求,应采取通风或排风降潮、干燥等措施,除双人执行班前班后和风、雨、雪的前、中、后的安全检查外,还必须定期对库存储粮药剂进行检查,检查有无泄露等异常情况。

储粮药剂库应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和专职消防人员,消防人员除了应具有一般消防知识外,还应进行专门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各区域贮存的储粮药剂的种类、特性、贮存的具体地点、事故处理程序及方法。

六、储粮药剂的应急救援管理

在运输、收发、贮存、使用储粮药剂时,如发生了事故,要迅速组织抢救,找出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违反规定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检查,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作好事故应急处理,应制定和完善储粮药剂事故应急计划,让每个员工都知道应急方案,定期进行应急培训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使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

1、控制危险源的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决定应急救援形式:是单位自救,还是采取社会救援?

2、抢救受害人员,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和安全转送受害者。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积极组织群众自救和互救。

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推荐第4篇:低温储粮

低温贮粮与通风技术

课程论文

学院名称: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建环1101班 学生姓名: 和松峰 学

号: 201114030103

2013 年 12 月16日

1 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的概况与发展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储存量大,所以如何发展、提升和完善粮食仓储技术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在提出粮食仓储技术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概述总结了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及方式的发展历程;其次在分析国内储粮技术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低温储粮、气调储粮两种绿色环保型储粮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仓储上的应用;论述了我国仓储设备的整体发展现状;最后指出了我国仓储技术的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粮食仓储;综述;低温储粮;

引言 :21纪,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有效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成为难以逆转的矛盾,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粮食是有生命的活体,且其生产与消费又具有独特性,因此粮食如何安全储存成为世界性难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样也是一个粮食储存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了粮食,所以对于粮食储存来说,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一 我国粮食仓储设施与方式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家粮库和地方粮库的粮仓类型主要为混凝土筒仓、混凝土房仓、砖房仓、土圆仓及粮袋垛等,民间粮仓仍以土圆仓、房仓、柜、箱及粮袋垛等为主。改革开放后,政府非常注重对国有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改造,粮食仓储条件逐步改善。20

2 世纪8O年代初,黑龙江迎春机械厂、庆安钢铁厂等相继开发了波纹板装配式金属筒仓;1984年,安阳利浦筒仓工程公司从德国引进利浦筒仓技术并开始生产与组装。从此,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两种金属储存仓型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且具备了数百个规格,累计建造仓容超过700万m3。

我国农村储粮总计约3250亿kg,如何解决农户因储粮条件简陋而造成的粮食损失,为其提供价廉物美的防霉烂、防鼠害和防虫害的新型粮仓,正成为市场需求的热点。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新产品主要有塑料粮仓、组合粮仓与玻璃钢粮仓等。

在发展仓储设施的同时,粮食仓储方式也应尽快适应“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储)化流通技术的发展要求。粮食“四散”化技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粮食储存和运输成本,保持和控制粮食品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除散储基本实现外,由于受粮食散运车辆及自动输送设备等因素限制,我国粮食“四散”系统的完善尚需时日。

我国储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建国50多年来,伴随仓储设施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强同国外的技术合作交流,通过引进消化自主开发了一批先进、实用的储粮技术及配套设备,并进行推广和产业化应用。

除了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粮情监测和谷物冷却等常规储藏技术进一步提升外,“十五”后期,低温储粮和气调储粮等绿色环保型技术在国家大型粮库得到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其中,玉米真空干燥技

3 术、太阳能低温储粮技术、霉菌监测技术及微生物活性快速检测技术等也都有较大的突破,储粮整体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粮食仓储上的成功应用为实现粮食仓储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支撑。

低温储粮技术 低温储粮技术是利用制冷机产生的冷量对自然空气进行冷却、降温与除湿,通过风机及粮仓内的通风管道使冷却后的空气穿过粮堆,使粮温降到15℃以下。这种技术在发达国家被普遍采用,被认为是延缓粮食劣变、保持粮食品质的最佳方法,可完全替代化学药剂熏蒸,是绿色环保型技术。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15℃为临界线,因为粮食在15℃低温条件下,大多数虫霉不能发育且呼吸缓慢, 极有利于粮食品质保鲜和避免虫霉危害。一般低温仓必须控制在15℃以下,准低温仓应控制在20℃以下。 低温储粮的关键在于低温库的建设和制冷设备的选用。低温库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密闭性,采用的制冷设备主要为谷物冷却机(粮食空调机)和空调制冷机组等。

我国低温储粮历史悠久,以前大多都利用各地的自然或地理条件进行低温储粮。1974年,上海建成粮食低温库, 首次采用空调式低温储粮技术。 1999年,烟台冷轮集团研制成功GL型谷物冷却机,同时国家粮食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也研制成功东孚牌谷物制冷机并投放市场,打破了国外产品独霸国内市场的局面,推动了我国低温储粮技术的发展。

气调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技术以人工调节储存环境的气体成分,从

4 而消灭或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实现安全储粮,属绿色环保型技术。该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及法国等发达国家均有较快的发展。

2001年,我国开始在中储粮绵阳库、六安库、南京库、上海库以及中谷集团九江库建成了基于成都粮食储藏科研所研发的“CO2绿色储粮技术”的新型粮仓并进行实仓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逐步成熟。

粮食仓储计算机技术 ,粮食仓储计算机系统可以对粮食仓储中各个环节的作业进行控制和动态模拟显示,并对粮情进行监测。其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了粮食接收、倒仓、称重及发放等环节的自动控制;粮情测控系统可随时监测仓内粮温、气温与湿度等,并控制相应设备设施进行调节;仓容管理系统可完成作业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显示粮食的接收、发放、倒仓、称重、故障报警及报表,管理人员可输入或读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网络在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之间建立信息通道,方便与外界进行数据与信息交换。

三,

我国粮食仓储设备的发展现状

粮食仓储设备主要指与仓储技术相配套的机械设备。 我国粮食仓储设备的发展曾走过曲折的道路,后采用关键技术设备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为粮食仓储作业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政府组织对仓储设备进行选型、定型、标准化工作,定型了输送、清理及烘干等24种设备的基型,并制定了相关的国标、部标和企业技术标准。

国内粮食仓储设备经过发展已初具规模,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

5 水平的差距,为实现仓储机械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证。目前,国内研制生产的仓储机械设备主要有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托辊式胶带输送机、气垫式胶带输送机、螺旋清仓机、粮食干燥机、粮食清选机、大产量自平衡振动筛、液压自卸电子称重汽车衡、散粮料斗电子秤、电子称重包装机、粉尘控制设备、防爆系统设备、铁路散粮专用漏斗车、圆筒仓循环熏蒸设备以及谷物冷却机等,使国产化的粮食仓储机械(300t/h以内)基本已能够成套供应。

据统计, 目前全国平均1/4以上的粮库配置了环流熏蒸设备,2/5左右的粮库实现了自动测温,1/2以上的粮库实现了机械通风。同时,全国的粮库还配备了近千台谷物冷却机、10万多套实验用砻谷机、容重器与水分仪等检测化验仪器。先进设备的不断应用有效地保证了仓储环节的粮食安全。

目前, 我国研制生产仓储设备的企业分布较散,主要在农业、轻工与交通等行业中,加工手段、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仓储设备的技术性能(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制造质量和品种规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某些关键设备 (如先进的高处理量的干燥机和清选机等)还不得不依赖进口。

四, 存在的问题

我国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仓储设施、储粮技术、流通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成本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

1) 目前,国内粮库仓型仍以平房仓为主。平房仓虽适于长期储存,

6 却不利于粮食中转调运,制约着粮食流通的效率。另外,国内粮库库点分布结构不合理,形成主要依托粮食产区而建的基本格局。由于受铁路等交通设施的限制,大量粮食不能及时运到销区, 使主销区的粮食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

2) 粮食储运技术发展还不平衡,相对滞后,影响着粮食仓储产业的发展。如散粮装卸运输技术还依赖跟踪模仿,原始创新能力差,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散粮装卸机械配备不足,仅有不到5%的粮库配置该设施,且具备散粮机械化作业的立筒库及浅园仓仓容比例偏小。

五, 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发展,高科技将不断运用到粮食储存上来,以保障粮食储存更加的完善,保证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确保国家快速大展。 参考文献:

[1] 李为民.我国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5(3):2-4.

[2] 荣兰荪.我国粮食仓储机械和设备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1999(11):34-35.

[3] 贾小明,李

可.对新形势下粮食仓储技术发展方向的思考[J].粮油储藏,2002(3):28.

推荐第5篇:储粮安全

安全生产之储粮安全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关乎国家的稳定、人民生活的保障。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那么如何管好粮食,才能确保储粮安全。下面我主要从4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储粮安全事项:

一、储备粮的安全管理

(一)、储备粮的质量要求

粮食入库时,要对粮食质量等级和品质控制指标等进行全面检测,即对粮食的质量(如是否霉变、长菌等)、水分、杂质和卫生(是否被污染)进行严格的把关。

(二)、储备粮的管理制度

1.原则要求。坚决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积极开展四无粮仓活动(无害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做到“一符三专四落实”。

2.粮情普查。对库存粮食严格执行“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一月一汇查,危险粮天天查和台风雨雪随时查”的查粮制度。

3.重点检查。春季检查,以防治虫害为重点。夏季检查,以防汛和隔热、密闭安全为重点,秋季检查,要坚守抗洪保粮第一线,实行昼夜值班制度;冬季检查,以降温、降湿、防火、防霉、防结露为重点,对储粮隐患及时发现和消除。

4.科学保粮。保管期间要广泛采用“三低”(低温、低氧、

- 1

(二) 对库区环境卫生的要求

1.库区禁放危险物品,燃爆物和其他易燃物品,30米内严禁明火作业。

2.库区主要交通干道不得随意停放车辆或堆放其他物质,库房内部必须按规定留有消防安全通道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3.仓房附近要定期清扫落叶、小动物尸体(如蟑螂、老鼠等)和垃圾,保持环境干净,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四不留(不留杂草、垃圾、污水、落地粮),避免滋生细菌及有害物质,威胁储粮安全。

四、储粮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为了应付储备粮安全的突发性事故,迅速控制事故危害,防止高温坏粮、洪涝灾害以及火灾爆炸事故和环流熏蒸时的毒气泄漏等事故发生,需制定应急方案。

(一)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1.台风或洪水引发的紧急事故

2.作业区域内起火引起火灾造成的事故 3.作业区域内的重大工伤事故、机械事故

4.作业区域内由于熏蒸毒气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中毒事故 5.粮食保管因高温(水分、虫害)引起的事故

推荐第6篇:储粮工作汇报

欢迎各位领导来我库检查指导工作!

陕西****粮食储备库始建于1984年,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房式仓九栋十八廒,仓容3.15万吨,XX年国债项目扩建四栋高大平房仓,建设仓容2.5万吨,现共有仓容5.65万吨。企业占地面积120亩,注册资金524万元,固定资产1872万元,XX年被国家粮食局批准为中央储备粮代储库,批准仓容5.65万吨。共有干部职工45人,承担中央及省级储备粮的保管工作以及贸易粮的经营任务。按照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西安分公司中储粮西[2008]154号《关于开展2008年秋季粮油库存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库对承储的中央储备粮进行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央储备粮及贸易粮帐实情况:

截止2008年9月30日我库共储存中央储备粮32,537吨,其中:小麦2,6037吨,分别存于新2号库6,250吨,新3号库6,000吨,新4号库6,250吨,4号库1,900吨,7号库1,900吨,8号库1,837吨,9号库1900吨;玉米6,500吨,分别存于10号、11号、12号、15号、16号库各1,300吨;贸易粮9,039吨。现存粮食粮情变化正常,均处于安全状态。

11、15号库储存的2600吨中央储备玉米,分公司批准同意2008年进行轮换,我库准备轮换出库。

二、严格按照“两个确保”要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为了管好中央储备粮,我们严格按照“两个确保”的要求,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一是按照储备粮“一符、三专、四落实”规定,对中央储备粮做到专仓储存、专帐记载、专人管理。二是定期核对“三帐”,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数量真实。三是认真做好粮食品质的检测,3月份,我们对库存的中央储备粮食邀请宝鸡市粮食局粮油检测站进行检测,粮食品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无陈化和指标超标现象。9月份,我们对轮换销售的

11、15号库玉米邀请宝鸡市粮食局粮油检测站进行检测,粮食品质达到国家标准。

三、坚持保粮方针,积极开展“一符四无”粮仓活动。

对储粮管理我们始终贯彻保粮方针,从加强仓储基础工作入手,积极开展“一符四无”粮仓活动,首先是完善储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储粮安全管理责任,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查粮制度,保管员职责等相关制度,与包库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储粮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储粮安全责任。二是坚持经常性“一符四无”粮仓工作,对储备粮管理要求是“清洁卫生天天搞,仓房设施定期查,各种记录按时填”确保中央储备粮仓常年达到“一符四无”标准。三是严格查粮制度,按照《粮油储存技术规范》要求,严查细管,定期检测粮温、水分、害虫等情况,坚持人工检查与微机检测相结合,认真对照分析,解决储粮中不安全因素,确保储粮安全。四是在储备粮安全管理中,我们积极探索科学保粮新技术。坚持搞好“双低”科学保粮工作,坚持“低温、低剂量”保粮。认真搞好“低温”机械通风。在冬季,利用外界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的有利时机,对新2号库采用轴流风机负压通风和自然缓速通风,降低粮堆温度,达到了节约费用的目的,通风效果较好。在去年改造五座老仓库的基础上,今年对老仓改造六座,安装地上笼进行机械通风,确保储粮安全。五是对于贸易粮管理,严格按照“四分开、两明确”要求,加强管理,确保贸易粮安全。

四、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按照总公司务实创新、精细管理、促进仓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要求,认真贯彻分公司提出2008年仓储管理“三巩固一提高”的仓储管理措施,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强化仓储基础设施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1、严格按照“三巩固一提高”的管理目标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仓储科结合我库实际,制订2008年仓储管理工作安排意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与仓库保管员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实行包仓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2、抓好仓房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按照规范化要求,做到仓库隔热、密闭性能良好,仓房设施健全。

3、对机械设备、计量器具、用具用品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制订各项管理制度,从严从细管理。

4、配置“二牌三薄”,坚持按时查粮,准确记录、定期分析,责任人审核签字,力争将工作做细做实,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5、严格档案管理,做到帐卡健全,粮食出入库、检化验原始记录齐全,粮情分析记录详细,熏蒸和通风记录规范,数据真实,装订整齐。

6、积极推行包仓制,对近三年的仓储保管费用进行认真的核算,制定了包仓制工作草案,在13个库安装了电表,改造了供电线路,为包仓制试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五、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储备粮安全。

为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订了《防火、防汛工作预案》、《防震工作预案》、《迎奥运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业务操作规程,为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消防工具,定期维修、保养消防栓,各种防火、防汛设施配备齐全。三是加强对化学药剂的管理,明确出入库制度,建立药品管理台帐,严把药品出库关,药剂库实行专人管理,双人双锁,全程监管。出库药品经县粮食局审批,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方可出库,确保使用安全。四是加强防汛工作管理,库区坚持24小时值班,定期检修排水管道,确保畅通,消除不安全隐患。五是做到防火、防汛等各种安全标志醒目、标准。

六、强化监督,落实责任,确保中央储备粮安全。

为了落实责任,我们一是切实抓好规范化管理的日常工作检查,仓储科每天在班前会要求,下班检查,对安排的工作督促落实,保证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坚持自查和上级检查相结合,宝鸡库定期不定期来我库对储粮安全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使我库管理工作有安排,有检查,落实责任。

以上是我库对中央储备粮安全保管工作自查情况,请各位领导检查指导,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我库将尽快加以整改,确保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

陕西****粮食储备库

推荐第7篇:绿色储粮

中国储备粮管理“绿色储粮”工作综述

2011年10月16日 19:50新华社记者王立彬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王立彬)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世界粮食日”前发表《2011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强调了努力减少粮食浪费,特别是减少粮食产后损耗的重要性。 为积极解决各国共同面临的粮食产后损耗问题,中国储备粮管理正全面推进一项意义深远的“绿色储粮”行动。目前全系统氮气气调储粮规模达70亿斤,三北地区低温储粮比例达80%以上,储藏品种由稻谷扩展到玉米、大豆和小麦。这是安全储备、节约粮食、减排降耗的新篇章。

记者在“世界粮食日”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获悉,目前全系统氮气气调储粮规模已达70亿斤,今年又启动40亿斤氮气气调储粮工程建设,储藏品种由稻谷扩展到玉米、大豆和小麦,地域由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逐渐向中部及北方扩展。在有效防治害虫、品质保鲜同时,改进了工艺、优化了技术、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能耗。

在“三北”地区,中储粮大力推广隔热保冷、膜下环流通风、缓释通风等技术,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目前三北地区低温(准低温)储粮比例达80%以上,比5年前提高近30个百分点,延缓了粮食品质变化,并将水分损失控制在1%以内,黑龙江、吉林、北方等地的中央储备粮全部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在南方,中储粮积极开展压盖、隔热保冷、气囊控温、空调控温等稻谷控温

储粮技术推广,长江以南直属库储存的中央储备稻谷全部采取控温储藏措施,出库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储藏。

据中储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储粮管理中,传统储粮方法主要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存在化学药剂残留物污染粮食、污染环境并导致储粮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随着各国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储粮害虫防治化学药剂的限制日益严格,低温、气调、物理与生物综合防治成为储粮发展大方向。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具有对大气环境无污染、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无伤害、对操作者身体无损伤优势。

目前中储粮大幅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量,北方大部分粮库储存期间不再使用化学药剂,新疆分公司全辖区实现绿色储粮;南方地区化学药剂使用量逐步减少,福建、浙江、贵州等分公司中央储备粮免熏蒸率均超过40%。

“绿色储粮”推动了节能减排。中储粮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开展粮食烘干设施设备改造,合理配置烘干系统风温、炉温,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东北地区直属库整体热效率提高5%以上。通辽直属库烘干塔采用烘干水分智能控制节煤30%,采用自主研发节电装置和智能控制通风系统,节电20%。浙江、福建等华南高温高湿地区全面推广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单位能耗降低30%。

推荐第8篇:中储粮管理提升年(文化建设)

建立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企业(福州库)

——谈企业环境建设

如何建立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企业,本文从企业环境建设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企业的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就是我们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一家企业的基础设施、员工着装、环境绿化、宣传栏、横幅、标志牌、标语等;所谓软环境是指企业中无形的伦理、风气、文化及制度等。我们库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整体来说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不断完善。

硬环境方面,首先从员工的着装情况说起,一家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与其着装有相当的关系。上班时间着穿整洁大方相对统一的服装,往往体现了其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团队精神。给人以规范、阳光和充满活力的感觉。为了提倡美观、实用并有自己的特色可将库员工分成五类,即要有五种工作服:

一、办公室人员工作服,含财务科、综合科、业务科及其它科室科长;

二、现场人员工作服,含仓储科、设备科,科长除外;

三、保安人员工作服;

四、花工、卫生员工作服;

五、食堂人员工作服。

第二、丰富宣传栏内容。如:集体活动的安排;企业文化内容宣传;对年度优秀员工或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的宣传,可以在宣传栏中贴照片及事迹介绍等。对优秀员工特别是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要以此为“标杆”大势宣扬,一家企业必须打造和宣扬自己的标杆。一个标杆就像一个灯塔,一个灯塔照亮一片环境。一个没有标杆的企业,它的员工就好比夜间在大海航行,却又找不到灯塔,因此常常会迷失方向。没有了方向,必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第三、粘贴别出心裁的标语、口号。这些标语、口号可以是库设定的,也可以是科室自定的,甚至可以是班组、员工个人的。也就是说这些标语、口号不管

1 是粘贴在办公环境的,还是在作业现场的,都是当事者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标语、口号对团队及个人的行为能产生最大限度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因为这些内容是自己喊出来的,喊得出来做不出来,哪好意思?

第四、建立库内微型图书馆由专人负责。图书主要以励志、企业管理、业务知识、口才、文化素养等为主。积极倡导“与好书相伴,与智慧同行”的观念,以此培养员工健康有益的生活情趣,良好的生活作风,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同时提高干部员工对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对于领导者最好的习惯也是学习,如果这种习惯在领导者的带动下在库内能形成一种风气,就会形成一个开放、进取的企业环境。拒绝学习是一种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形成企业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的环境。历史告诉我们,封闭是落后的开始,学习是发展的起点。

员工的个人素质对企业硬环境和软环境都会产生影响。满口脏话、行为粗鲁、着装不整、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是破坏硬环境的行为;说三道

四、挑拨离间、自私自利、推卸责任、敷衍了事等无形之中影响了企业的团队精神和经营发展是破坏软环境的行为与观念。为了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必须提升员工的素质。或许有的人会说我文化知识不高谈素质教育是一种奢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化和知识应该分开谈论,有文化不一定有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文化首先是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的人,能够认识并认同这个环境,寻找到环境认同的生存方式。也就是说,有文化的人能够知道环境要什么,能够适应环境,并可以利用和创造环境。一个没有多少知识的人能在一个环境中很好的生存,物质和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就可以说他有文化。而有知识文凭很高却不能在一个环境中很好的生存只能说明他缺乏文化或者还没有完全了解所处环境下的文化,因此不能

2 适应环境。员工的个人素质首先体现在文化上,而综合素质则体现了文化与知识的两个方面。

为了更好更快地建成更加优美更加和谐的企业环境,必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方法上可对员工进行内部培训或聘请专家来库培训,课题可以选择如:职场礼仪、专业知识、好员工应该怎么做、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员工、如何做一个最优秀的员工等。员工的素质除了本身的因素外,相当一部分是由环境造成的,好环境可以造就好员工。企业环境如果任由时间去沉淀,沉淀出来的不仅有积极正面的环境,也有消极负面的环境。事实上消极负面的环境更容易形成,积极正面的环境更难自然形成。因此我们要主动诱导,依靠少数人(如优秀员工)带动环境,做出正面示范,然后再用环境的推动力去影响更多的人。企业要在物质和精神上鼓励这些少数人,放大他们的力量,从而引发更多类似的行为,当这些行为成为习惯后,好环境就形成了。好环境形成以后,我们要用多数人的行为约束影响少数人,即用多数人创造出的正面环境约束影响少数人的负面行为。

企业软环境方面的伦理与风气的形成过程通常也是这样,形成初期源于少数人的带动而影响多数人——放大正面的带动力,制止负面的破坏力。形成之后用多数人创造出的正面环境约束影响少数人的负面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环境能使有负面行为的员工得到纠正,一般员工的行为得到引导。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人带好头,也有人带坏头。有人带头推动环境,也有人带头破坏环境。比如,一个行人在路口等红绿灯,本来很有耐心,突然身旁有个人不顾红灯横穿马路,接下来又有两三个跟着过去了,这时耐心等待的人往往也按捺不住了,不自觉地跟着一起闯红灯。这个规则的打破就源于少数人对环境的破坏。为什么破坏环境的人会产生负面的带动力呢?因为他的行为没有得

3 到及时的制止,同时他也没有为此而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要让负面带动的人减少,就必须让带头破坏者得到制止并付出代价。

同样,企业必须建立明确的是非标准,如果标准模糊,大家就会不知所措。久而久之,错的也成了对的,对的反而成了错的。是非标准就是让对的得到宣扬,错的付出代价。让破坏环境的人得到批评和惩罚是对正面环境的一种捍卫。一个人破坏了环境不惩罚,相当于惩罚了所有维护环境的人。

环境的形成除了上述之外,重要的一个方面还要靠用制度来推动其形成,有效、合理地使用制度力量可以加快环境的形成。我们可以从结果反推,即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企业环境,就制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制度,制度制定出来后再反过来制约并引导企业环境。我们可以把制度当作一种工具,而好的企业环境的形成则是我们的目的。环境形成的初期需要制度的有形约束和引导,环境形成后制度的力量已经淡化了,也可以说是升华了,升华成了人们的一种伦理和风气。这时,即便没有制度大家仍然会按照过往制度的要求去行动。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破坏制度,他得到的不仅是制度的惩罚,更是全员的反感和舆论的谴责。此时,影响人行为的主要是环境的力量。

奖励、薪酬、晋升等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企业软环境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激励可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奖励就是正激励中的一种,惩罚就是负激励中的一种。在企业中领导者希望员工怎么做,就要怎么奖励——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领导者不希望员工怎么做,就要怎么惩罚——惩罚什么就会减少什么。奖励就要奖出标杆,惩罚就要罚出正气。

为了平衡可将奖励分为重赏和轻奖。

一、流程创新、系统创新、储粮创新、科学保粮、专业论文、合理化建议等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结果很好,就要重赏;

4 获奖周期长、范围大数量少也要重赏(比如年度整个库只评一至两名优秀员工、年度全国系统内比赛获奖者);应对突发事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献身精神的员工要给予重赏。

二、平时工作表现认真突出(如发现司机放水、抓到违规工人等)、合理化建议前几名、季度优秀员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可给予轻奖。

薪酬、晋升等激励机制的完善,才能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和方向感。这些激励机制的实行要遵循稳定、差距、递增的原则。现在就我们库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薪酬、晋升激励机制的某一方面有这样一种设想:

一、增加工龄工资,满一年加100元,第二年起每满一年一线加60元,二线加50元。

二、派遣员工分成

一、

二、三级,基础为一级,以后每升高一级工资约增长300~500元。

三、在编员工分级及相对应的工资按现行的执行。

派遣员工、在编员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晋级:

1、连续3年评为优秀。

2、累计5年评为优秀。

3、流程创新、系统创新、储粮创新、科学保粮、专业论文、合理化建议等某一方面有特别贡献的可给予晋级。达到3级的派遣员工,相当于副组长职位,再经过一至两年的考察可考虑给予转成编内员工。

企业环境建设中领导层(高层)、中层、基层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那如何使其在企业中形成分工不同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呢?

首先,领导者用个人魅力影响环境,用精神力量带动环境。幽默风趣、豁达开朗、积极乐观、宽阔胸怀等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环境。领导者的精神力量主要来源于强大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和伟大的使命感,并通过它们带动环境。

5 强大的信念可理解为持续的信心和决心,领导者对事业的强大信念可带动全员对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当员工对未来没有信心的时候,纵然是多才多艺也无心施展;当团队对目标没有决心的时候,即使目标再简单也难以实现。

所谓的追求就是一个人的梦想。要想让梦想成为现实就必须敢想、敢做、敢当,即敢于幻想,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付诸行动并敢于担当责任。有梦想的领导者容易带动员工的创业激情,并使其投身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之中。

领导者的使命感首先表现在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使命上,其次表现在发展自己、培育他人的责任上。有使命感的领导者往往更能带动并激发员工对企业的热情与投入。

其次,中层对环境做出行为示范。中层首先要有责任标准,做事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不叫负责,对上级负责,对团队负责,对环境负责才是真正的负责。对待责任的标准越高,工作的结果就越好,对环境的影响就越正面,所带的队伍也就越强大。除了做事言语也要对环境负责,你所讲的正面的东西有时未必能影响环境,但你所讲的负面的东西一定会破坏环境。

中层要有敬业标准,所谓的敬业标准可以这样理解,上级交办的任务自己加班加点完成了,不叫敬业,那叫本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才叫敬业。中层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进行管理的第一步,改变世界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自我管理,也就是说任何时候都要向内看,一个管理者不懂得向内看就会推卸责任,破坏环境。在企业中,管理者都学会向内看了,都敢承担了,环境也就和谐了。

中层还要有成长意识。人之所以进取就是对未来有期许,期许越高对自己的要求也就越高,成长就越快。一个员工跟着有成长意识的管理者是一种幸运,反

6 之是一种悲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进取的基础,学习的背后是开放的基因,越开放视野越宽阔,思路越畅通,方法越丰富,管理越灵活。

中层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有了强大的中层就会有持续的示范,就会有优美和谐的企业环境。有了持续的示范和优美和谐的环境,这样的土壤自然能培育出优秀的基层和强大的团队。

最后,基层用行动力推动环境。如果基层没有行动力,再强大的中高层都毫无价值,基层对于环境最大的贡献就是行动。做基层,要学会把思考留在心里,时刻把行动拿出来。基层在做好推动环境方面,首先要做好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免疫三个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更积极地推动环境。

所谓自我激励,就是不管外界条件如何自己激发自己时刻充满积极向上的斗志。作为一个员工,不能总是等着上级来激励自己,而要学会自我激励。应学会因企业的目标而兴奋,因自己制定的计划而激动。

所谓自我调整,就是自身抗打击的能力。作为一个员工,遇到挫折后要学会自我调整。有的员工因没选上干部,从此一蹶不振,这类员工以这种心态是难以取得较大进步,即便选上对下属也起不了示范作用。俗话说小挫折可以历练出小人物,大挫折可以历练出大人物。经受得了今天的挫折,或许就是明天成功的基石。

所谓自我免疫,就是排除干扰的能力。作为一个员工,要具有分清积极与消极信息的能力,屏蔽消极信息而放大积极信息,从而实现自我保护并朝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前进。企业中有人传播负面信息,你没有能力改变,但你可以不参与;企业中有人不爱岗敬业,你没有权力制止,但你可以保持自己爱岗敬业的习惯;企业中有人自私自利,你没有办法干预,但你可以用自己的勤勉和付出去影响他

7 人。改变不了事物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视角——视角阳光则阳光,视角影响你的人生态度。

企业环境建设中力求的更加优美更加和谐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是建立更加幸福的企业的必要前提。而我们对幸福的企业又是如何理解呢?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某些员工有这样的理解,所谓幸福的企业就是待遇好、工资高、干活轻松。如果一家企业中这些员工占多数,可以说这家企业走不了多远,这是一家企业的悲哀。幸福的企业应该是这样,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完善的薪酬、晋升等激励机制,员工在企业中找到了归属找到了方向,工作生活中受到了尊重,企业为其提供了平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付出了努力,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领导者的梦想,企业也成就了他。为员工营造幸福的企业是企业管理者的神圣职责,应该说它既是经营好企业的目的之一,也是经营好企业的前提之一。企业给员工幸福的满足感,员工回报企业以敬业与奉献,这也是人企和谐相处的良性互动。因此,让员工生活在“幸福的家园”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把企业建成“幸福的家园”则是员工的追求。

当然,以上所述的企业环境建设方面仅是其建设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地去完善,去挖掘,去创新,以求达到最优美最和谐最幸福的企业环境。企业环境的建设是为企业文化的建立做铺垫,可以这样说,今天的企业环境就是明天的企业文化,企业环境建好了,企业文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推荐第9篇:中储粮管理提升年(仓储)

中储粮管理提升年(仓储)

储备粮管理主要有两大块即仓储日常管理和粮食进出仓管理,为了积极参与管理提升年(2012)活动,现就这两大块提两点建议(福州库)。

建议一:仓储日常管理争先创优得奖金

结合每个月库主任月会查、日常工作进行考核评比(正在进出仓、熏蒸的仓等当月不参加评比),年终根据平均得分组员间与组长间各设三个名次给予奖励。组长的评比分为自己所负责的组员平均分与自己的平均分之和。这些细化考核内容如下:

1、日常工作态度与精神面貌。10分

2、出勤情况。是否迟到早退、是否按程序请假等。5分

3、仓内外卫生检查、草坪杂草等。5分

4、仓内外观情况。5分(两牌三簿悬挂是否规范、粮面是否平整、器材摆放是否整齐等)

5、粮情检查。18分(如:无发现局部水分过高、严重虫粮、霉变等储粮安全稳患的扣10分,发现未处理的扣6分等)

6、两牌三簿填写情况。5分

7、月粮情分析报告,准确全面掌握粮情动态。10分

8、科保情况。是否做好各项安全保粮隔热措施、是否掌握时机及时有效通风、有空调的仓夏季是否将仓温控制在26℃以下等。12分

9、安全生产。各项作业无事故、消防器材齐全、责任区内无

1 烟头、烟盒等。10分

10、节约成本。合理用电、节省各类器材等。5分

11、文化知识。组织业务学习并考核。10分(组织者不限,其直接得分,当月不参加这项考核。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及增加过多压力,考核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考核内容尽量为一道分析论述题,或几道选择判断题)

12、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节约成本、安全储粮、科学保粮、储粮创新等每个月至少要有一条建议。5分(建议特别好的可另加分,月底由科室汇总并公布。当月雷同建议,按上缴时间,只记前面一个,后面的由科长通知另提建议,雷同上月及之前建议视为无效)

1、

2、

11、12项为共同项其他项逐仓考核。这个建议以前也有类似做法,但不够具体,不符合当前管理。

建议二:粮食进出仓管理考查评分得补贴

为了提升进出仓管理同时实现多劳多得提高保管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建议进、出仓各给予补贴激励,比如根据考查积分最高一次可得600元 (按实际存粮5000吨来算,每吨补贴0.12元)。这样,进出仓比较频繁及日常较难管理的大豆、玉米仓可得到较多次补贴。当然,为了提升管理要对进出仓过程进行考查评分,并根据积分多少才进行分配补贴。积分与补贴分配方案: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600元。80~89分,500元。70~79分,400元。60~69分,300元。59分以下无补贴。为了容易操作,以扣分方式由科长或助理(须

2 两人以上)进行日常不定时考查评分(每周至少3次),其考查内容如下:

1、出入库准备工作不充分、不规范。扣1~2分

2、不正确使用、规范操作各种粮仓机械设备。扣1~2分

3、机器带病作业,如除杂机未起到除杂作用等,发现一次扣2~3分

4、作业期间现场管理混乱,东西乱放,发现一次扣1~2分

5、出入库时好粮当作杂质或垃圾等不当处理。一次扣1~3分

6、上班前或下班后,发现作业现场整理不到位。一次扣1~2分

7、现场发现烟蒂、烟盒。一次扣2分

8、开始作业人员没到位或不在现场10分钟以上,助理或科长发现一次扣5分,分管主任以上发现一次扣10分

9、未及时、如实上报出入库完成情况。一次扣1分

10、人为原因轻微事故一次扣5分,重大事故无补贴并追究责任。

另外,进出仓时间超过两个月以上的,因加班较多,可给予适当加分。

进出仓完成后负责现场管理的科长或助理要写清扣分原因及日期并汇报给分管主任由其审核,分管主任结合当仓保管员的日常进出仓工作实际情况再给予加分或减分。

进、出仓较紧迫多人参加时,同样经考查评分后再平分补贴。

3 以上两点建议要从鞭策、激励方面去考虑,不是单纯为了扣分而扣分,写的不是很全面,但是只要抓住了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有时不全面是为了更全面。

另外,如有兴趣请点击右侧cwk2626。其文库贡献内有另一文章《浅谈如何改进高大平房仓的储粮性能》。

推荐第10篇:中储粮直属库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往往就是几步。2014年,我由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毕业,通过中储粮浙江分公司的招聘,来到了丽水直属库实习工作。正式告别了我的学生时代,开始了新的征程。

中央储备粮丽水直属库,是我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它位于浙东南战略交通要道,环境优雅,绿化优美,有枇杷、柚子、瓯柑等多种果树。秋天桂花香飘四溢,柚子甜美丰硕,瓯柑芳香馥郁,青山环绕之下,不禁令人想起那如梦如幻的桃花源。

这里的人们热情开朗,单位同事对我十分友好。在大学中班长的工作经验及多次的社会实践培养了我踏实好学,热情大方的性格,来到单位之后很快就与大家建立了良好的同事关系。在工作中向大家学习,受益匪浅,在生活中一起参加娱乐活动,乐趣盎然。

至今我已经实习了将近三个月,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是比大学更为直接且成熟的老师,教导着大学生不断进步,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显现出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子到肩负重大责任,光荣使命的中储粮的一员,经过了复杂但又自然的心路历程,内心有很多体会。

一、工作方面

1、勤俭节约的作风

首先是一个勤字,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一直是粮食人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我在这里学到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大家几乎每天都提前早早的来到单位,检查情况,准备新的一天的工作。职责所在,尽心尽力,而不是得过且过,和尚撞钟。卡槽管是我学习的第一项工作技能,碰上硬化了的槽管,手上明显费力不少,不一会儿手就酸了,可是为了节省,在不影响密封效果的前提下,大家还是宁愿多出些力,来节约每一份成本。

2、认真细致的态度

仓库内的整洁与否可以看出一个保管员是否尽心,但如果我没有见到过大家的工作,我想我是做不到那种细致的。每一寸墙壁都用刷子刷过,物品叠的整整齐齐,堆放走道包时排成笔直的一条线,粮堆平整无痕迹,像无风时宁静的湖面。

3、有条不紊的管理

工作中大家各司其职,制定计划,安排工作,检验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承担起相应的工作,没有遗漏慌乱或者疏忽。八月下旬,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丽水市遭受了50年不遇的大水,领导坚守岗位,指导大家巡查库区,排除隐患,在单位度过了水势最大的几天,险情彻底排除后才离开库区。有大家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我想我们绝对有信心做到“两个确保”。

4、实事求是的检查

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分公司内组织的检查,在第五组组长何科长的教导带领下,对嘉兴库及其直管库进行了检查,对数量,质量,安全以及直管库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检查。尽管是分公司的内部检查,大家都是相熟的老朋友,但对工作上的漏洞及不足之处,检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一指出并作出相应的评分。公私不混,公平公正,相信在这种氛围之下浙江分公司会越做越好,再创辉煌。

二、思想方面

大学毕业之后,我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企业的一员,使命发生了变化,需要从国家培养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型人才向中储粮所需要的四类重点人才转型。首先在思想上要发生转变。为了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储粮担负着光荣而宏大的历史使命。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产粮大国,粮食储备数量大、品种多、储备期长,粮食储备工作任重道远。搞好粮油储藏,减少产后损失,落实“两个确保”,做到“三个维护”,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基础。在为企业保驾护航的四类重点人才中,我要先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技能人才。这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学习内容不只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探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优势,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粮安天下,粮是一国之本,没有良好的储备粮,中国梦的实现无从谈起,而中储粮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政策性中央企业,是承担特殊政策性任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若要国家进步,中储粮必须可靠;若要中储粮进步,中储粮人必须可靠。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中央储备油油罐,上面有这么几句话:“中央储备专用罐

油权属于国务院,任何单位、个人无权动用、抵押、担保”。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储粮的责任和光荣。在庞大的油罐面前,身为中储粮的一员,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那上面庄严不可侵犯的宣告正是要靠中储粮人用自己的工作去捍卫!

边防战士奉献青春守卫祖国的领土;我们用辛勤工作守卫祖国的粮食。居安思危,时刻不能麻痹大意。处于优越的环境之中,要更多的用知识去开展更高效的技术。做好做实高标准的本职工作。

这是一个中储粮人应有的思想,我要努力学习靠拢,并以之为荣,持之以恒。

三、发展方面

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是确保自身更好发展的有效方法。我为自己设立了以下三个目标。

1、尽快掌握工作技能,胜任自己的岗位。

认真对待每项工作,勤学苦练,踏实仔细,作好记录,不懂就问,多向老员工学习请教。尽快独当一面,胜任自己的岗位。

2、努力学习,尽快成为专业技能人才

制定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尽快通过专业技能考试。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观察多思考,寻找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法。

3、发展多项才能,多方面为企业奉献。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学习专业相关知识,了解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多方面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实习工作让我学会了很多,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思想的转变及自身的发展制定了目标计划,接下来,还要继续埋头苦干。

2014应届毕业实习生:

第11篇:储粮技术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浅谈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

隋晓苹

(承德滦河粮食储备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几点建议;介绍粮食储备库在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EIMS)时遵循的原则、注意事项和粮食储备库EIMS基本流程图。

关键词粮食储备库信息化

我国粮食储备库分布在全国各地,规模和经济实力各不相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对于粮库领导和职工的知识水平、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我国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全国粮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和相关主管部门对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推广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粮库信息化软件公司作了很多努力,使得粮食储备库的信息化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粮食购销市场化相比,粮食储备库的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差距。不少粮库内部没有布线联网,业务管理主要依靠传统方法。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传递不一致,形成众多信息孤岛,使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一个真正全面共享、全面连通的有机体。全国还没有统一的网络平台,政府对各级储备粮管理和监控的时效性、透明度比较差。

2粮库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2.1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高

少数粮食储备库领导出于自身水平及经营观念的相对滞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缺乏深刻的了解,有些条件较好的储备库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对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还有不少粮食储备库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上有误区,认为配置了计算机就意味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成,计算机大多都停留在单机应用阶段,并没有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决策程序,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没有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去想信息化应当如何搞,由于这些不完整的认识,导致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2.2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导入先进的经营管理

不少粮食储备企业往往觉得,把自己的业务流程搬进计算机,搬上网络,就实现了信息化建设,其实不然。企业信息化管理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业务流程,不是把过去的业务流程一成不变的搬进计算机系统当中,而是进行一次企业组织管理

流程的再造。

2.3主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进程,因此,粮食储备库在信息化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多年来,各级主管部门从上层管理的需要向粮食储备库下发了一些会计软件、仓储管理软件等,推行一些应用系统,由于条线较多,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各个管理部门自行其事,很多数据都是事后输入,不仅信息不及时,而且互不匹配,也造成了粮库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3对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提高对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的程度,首先取决于企业领导班子的观念和一把手的重视程度,信息化管理是原有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要求领导、员工都要树立全新的理念。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

随着粮食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国有粮食企业垄断经营储备粮的局面将被打破。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认定、省级储备粮的竟标入库,说明粮食储备经营已步入资格审定制度。在这个信息经济时代,粮食储备库必须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拥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高科技的保粮手段,强大的市场化经营能力,才能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粮食储备库对库领导管理素质的要求。

粮食储备库的信息化建设必需有强有力的领导集休,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并且知人善任,纳良任贤。要注意培养和使用既掌握信息化知识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选择好CIO(信息主管),组建一支由粮食储备库库主任带队、CIO具体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参予的实施队伍。

3.2在粮库的信息化建设中真正导入先进的经营管理

简单的将传统的管理方式搬进计算机,搬上网络,不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所需要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只有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计量、统计方法,将事后管理变为实时管理、过程管理,使粮库的出入库数据做到唯一性和实时性,才能保证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完整落实,各级粮食主管部门才能对各级储备粮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掌握粮库的运转动态和执行指令的情况,粮食储备库才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粮库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才能真正提高。

粮食储备库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加强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各项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真正让信息化深入到粮库的日常工作中去。任何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通过企业管理理念转变、基础管理规范才能发挥作用,软件系统只是一种“智能化的工具”,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管理。 粮库必须明确自已的管理目标,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了解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才能有效的开展粮库的信息化建设。

粮食储备库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以专业划分职能部门的,在企业中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一项业务涉及多个部门,同时建立了大量的制度与审批手续来进行内部管理,作为基层企业来讲,在有效管理企业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效率。粮库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充分重视业务流程的优化(BPR),明确粮库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的阶段目标,在BPR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消除过程中各种冗余和非增值的活动,使企业运行过程总体达到最优,而不是将现有的作业流程变成计算机语言。

比如:承德滦河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在严格执行各级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各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用“谁不达标,谁调离”的坚决态度去推行,这种以责任管理为目标不断推动管理制度完善和创新的工作作风,使该库4万吨的仓容全部达到“四项储粮新技术”的准标;并顺利通过国家资格审定制度;库区实现了园林化管理;全员学会计算机操作且各种管理软件如粮情检测、监控系统等实现网络化管理。正是由于管理理念的创新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该单位的发展战略、基本建设、业务活动、员工培训等各项工作都考虑着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逐步推进、逐步完善。

3.3粮食储备库在信息化建设中应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软件、硬件、供应商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淘汰是非常快的,所以粮食储备库在设备的选择上应遵循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软件要选对型,以免在实施中会带来很大困难,甚至造成重复投资。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充分考虑其是否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如行业定位、产品定位或客户定位,系统所支持的管理理念是否适用于本行业的业务特点;系统是否具有实时响应功能;系统是否符合企业当前管理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容易入门、容易升级),是否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同时还要考虑信息技术的经济寿命,防止为预留功能接口而购进冗余的设备或造成资金沉淀。

4粮食储备库的企业信息化系统(EIMS)

EIMS系统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讯技术,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以辅助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直到决策方案的制定和优选等工作,以及跟踪、监督、控制、调节整个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粮食储备库的EIMS还要在基于互连网技术的业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粮库各项业备流程,适应粮食市场化体制改革,对市场进行分析,做出信息决策支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强化政府对各级储备粮的宏观调控职能。

4.1粮食储备库在实施EIMS时遵循的原则

EIMS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首先要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应坚持以下原则:

(1)先进适用性原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粮库的发展需要,选择符合企业实际开发的方法和策略,构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既不能太超前,更不能落后,以免造成浪费,达不到预期目的;(2)经济性原则。它不仅指信息化建设

过程的经济性,而且指系统实现和维护的经济性。(3)效益性原则。即一切以系统的目标为中心,一切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机理都是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而服务的。

4.2粮库在上EIMS时需注意事项

第一、不管由谁来实施,粮库都应把自已的IT人员结合进去,使之尽快具备系统操作与简单维护的能力,然后帮助每个管理点上的员工逐一掌握相应操作。

选定的人员需要有大本、大专、中专等各层次的人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操作人员都需要高学历。有些岗位,例如数据录入、财务发票匹配和库存操作,其工作非常重要而又枯燥无味,因此,一个中专生可能比一个大学生更合适。此外,入选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任何人员的错误都有可能扩散到整个系统。入选的人员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要有相当的了解。

第二、正确选择软件类型是EIMS能够发挥足够效用的决定性因素。

要避免片面追求功能全面的软件和性能存在问题的便宜软件,注意销售承诺的风险,切记信息化=信息系统+管理。在选择软件时,应以管理层为主,从粮库的战略需求出发,将实际需求与软件系统进行很好的匹配。本着实用的原则,同时注意系统的开发性。不能只顾一时的成本,要考虑一段时间内的成本。考虑软件厂商的综合实力,包括售后服务水平、厂商的稳定性等。

第三、实施前要加强培训工作

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层的培训。让中高层领导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充分而准确的理解,决策层要积极参与和支持,从而保证EIMS顺利实施。其次,要加强EIMS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这是EIMS顺利实施的保证。在系统实施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系统软硬件操作培训。在实施过程中,要让他们直接参与数据的采集、熟悉各种业务的程序和范围,以便在以后的系统运行维护及二次开发中发挥作用。再者,要加强各种业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总之,要有计划地对广大业务管理人员进行贯穿于EIMS系统实施全过程的培训。

4.3粮库的EIMS流程图

粮库的信息系统应涵盖粮食企业包括人、财、物、购、销、存在内的全部业务和信息资源,实现管控一体化,能对粮库既有的粮情、熏蒸、谷冷、通风、整晒等作业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同时结合“电子商务”和“企业银行”等先进技术,能无缝链接财务软件、粮情测控、地磅、电子监控等软件系统,构成一个反馈作用强大的粮食闭环管理系统,使企业对计调、收购、仓储到销售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

4.4EIMS验收工作

信息化项目验收不是项目的终止,必需建有持续运行制度,认真做好项目总结,不断深化应用。

粮库信息系统基本流程图

5结束语

粮食储备库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和企业本身的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助能器”,企业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粮食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国纲,管理系统工程

2.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导

3.赵乃真,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第12篇:储粮财务问题

三、中央储备粮财务管理体制的评价

相比较而言,2000年以前的中储粮财务管理体制,由于是建立在以地方为主的粮食储备分级管理体制基础上,企业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淆,商品粮与储备粮不分,再加上粮食部门政企不分,中储粮财务管理体制在运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政企不分,导致企业的经济责任界限模糊。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粮食企业是兼行使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单位,一方面,粮食政策的制定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粮食企业是国家职能的执行者,行使着政府的行政职能;另一方面粮食企业又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从事粮食的购销活动,并且自负盈亏。因此,粮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交织在一起,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交易主体的经济责任界限很不明确。

2.分级管理,造成粮食调控失灵。在分级管理的体制下,由于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是一种由中央委托地方政府管理储备粮的体系,粮权在中央,管理在地方,再加上粮食政策性补贴是由中央财政层层下拨给地方财政,再由地方财政与粮食部门结算,其结果是造成粮权在中央,财政在地方,造成粮权财权分离,责任与权限不对称。一方面是容易导致中央储备粮调控失灵,关键时候调不动,用不上;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有些地方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政策性补贴款的现象。

3.点多面广,导致运转效率低下。在分级管理的体制下,不到1000亿斤的中央储备粮被分散在全国近12000个库点储存,全国粮食企业有150万人,管理着仅4000亿斤不到的粮食库存,点多面广,人员臃肿,政策性补贴是乱撒胡椒面,粥少僧多,再加上储备粮管理手段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导致储备粮成本较高,陈化粮比重越来越大,运转效率低下。

4.多元管理,形成多方利益博弈。在分级管理的体制下,政策性补贴是由中央财政拨给地方财政,再由地方财政拨给粮食部门,最后由粮食部门拨给企业,补贴环节太多。在政策性补贴范围和标准上形成多方的博弈主体,导致政策性补贴逐年增加,仍不能覆盖亏损面,亏损挂账不断增加;另外,粮食企业既从事政策性业务又从事与粮食无关的经营性业务,使得粮食企业在多元化经营格局下,政策性亏损掩盖了大量的经营性亏损。

2000年以前的中储粮财务管理体制所存在的许多问题,最后导致一个很严重的结果,就是粮食企业的亏损失控。根据审计署等7部门1998年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的清查审计,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5月31日,国有粮食企业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资金共计1489亿元,中央财政5年负担利息328亿元。

从根本上看,2000年以前中储粮财务管理体制出现的问题,是1990年以来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中储粮管理体制仍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粮食流通体制管理模式出现的问题,也是中储粮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矛盾在财务上的集中表现。因此,1998年12月国务院领导就指出“要根据政企分开和新情况,重新考虑国家储备粮的经营管理”。

2000年实行“政企分开”,组建了中储粮总公司后,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并建立了与垂直管理相配套的,由中央财政对中储粮总公司实行财务包干的财务管理体制。五年来中央储备粮财务管理体制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补贴范围和补贴责任比较明确,减轻了财政负担。在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下,粮食购销企业与中央储备粮分开,中央储备粮采取了垂直管理,使得中央储备粮的管理责任比较明确,因而粮食储备费用的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和补贴责任也比较明确,消除了地方财政部门和粮食部门与中央财政博弈的渠道,缩小了中央财政补贴款的补贴范围,财政补贴相对稳定,财政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根据财政部对中储粮总公司历年预算批复,从2001年到2002年,每年的财政补贴分别是102亿元和110亿元,2003年到2005年每年的财政补贴均是130亿元。据统计90年中储粮公司储粮882亿斤,财政补贴10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6%,2004年储粮1240亿斤,财政补贴150亿元,仅占财政收入的0.57%。

2.粮食储备集约化经营,提高了补贴款的使用效率。目前中储粮总公司用仅占全国粮食购销企业1%的职工(中储现有职工2万人,全国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为300多万人),管理或监管着全国25%的库存粮食,经营了国有粮食企业18%的收购量,解决了原来中储粮保管中存在的库点分散、超期储存严重、品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和问题,使中央储备粮库点由近12000个压缩集中并为1600个,轮换的中央储备粮数量达到总量的90%。随着粮食储备由原来分散化管理逐步向集中管理,吨粮费用水平有明显的下降。据统计,吨粮费用2000年是76.33元/吨,2001年是80 .66元/吨,2002年是86.29元/吨,2003年是87.33元/吨,2004年是83.16元/吨。

3.粮食质量有了很好的保障,降低了粮食变质的风险。由于采取了垂直管理,粮食集约化储备的速度的提高,对粮食质量监管的力度的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大大加强,减少了粮食质量变质的风险,降低粮食质量变质带来的损失。近几年来中央储备粮已全部实现轮换,中央储备粮中陈化粮比例已由全国清仓查库时核查的11.7%,下降至目前的2.3%。全国有23个省宜存粮的比例达到或超过80%,有的接近100%,过去长期存在的储备粮超期储存和陈化严重的状况得到根本转变,中央储备粮油库存数量状况达到储备制度建立以来的最好水平。

4.储备费用定额包干,促进了直属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财政对中储粮总公司采取了储备费用定额补贴包干使用,总公司对直属库也采取了储备费用定额补贴包干使用的机制,充分调动了总公司、分公司和直属粮库在管理储备粮中的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储备企业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据统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2000年是104 .8%,2001年是101.7%,2002年是102.2%,2003年是103.3%,2004年是102.9%。2005年中储粮公司全系统利润平稳增长51%;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 .73%,同比增长0.83个百分点。

5.调控载体比较明确,粮食吞吐能力大大加强。中储粮总公司成立后,国务院明确了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粮食调控蓄水池的作用,有利于平抑物价,保护农民利益。在2005年粮食增产粮价下跌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中储粮总公司按照中央的要求,对粮食市场进行了托市收购,停止了粮食的轮换。据统计2005年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早稻和中晚稻最低价托市收购任务,按国家最低收购价购早稻约91亿斤,中晚稻135亿斤,主动托市收购小麦118亿斤,共有368万吨稻谷的轮出受到影响,有力地拉升并稳定了主产区粮食市场价格,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利益,实现了中央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6.垂直管理范围集中,有利于财务工作的监管。在没有实行垂直管理的情况,粮食企业管理比较分散,难以监管,出现了许多贪污浪费和挪用财政补贴款等问题,采取垂直管理后,财务监管的范围大大缩小,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管。到目前为止,中储粮系统没有发生大的经济腐败案件。

四、完善中央储备粮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尽管目前的中央储备粮财务管理体制与2000年以前的财务管理体制相比,显示出很多的优越性,但从实际工作中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补贴办法不够合理,容易出现企业获取补贴的动机与国家财政补贴目标不一致的行为;二是补贴费用标准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企业储粮的积极性;三是由于补贴方法不够合理,企业存在苦乐不均问题;四是企业经营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而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中储粮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中储粮财务管理体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完善粮食政策性补贴办法,正确处理好国家目标和企业利益的关系

国家给予中储粮公司政策性补贴的目的,一是为了“两个确保”,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二是为了中储粮公司在从事国家粮油政策性业务中采取企业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利用中储粮公司这个载体实施宏观调控,通过保护价和托市收购来保护农民利益。但目前仍有粮食承储企业存在“虚报冒领,擅自延长空库期,擅自串换品种,逆向操作”等问题,严重背离了国家的粮油政策,损害了国家利益。因此,要通过完善政策性补贴办法使得企业的行为与国家政策性补贴目的相一致,防范企业违反国家政策的行为,减少国家补贴损失和保护农民利益。

从企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看,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的业务。如粮食储备业务、粮食企业按国家的要求保管好粮食,保证粮食调得动,用得上,同时粮食企业获取国家财政给予的储备粮费用补贴,这时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都得到实现;二是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不确定的业务。如储备粮的轮换业务,粮食企业按照国家的指令对储备粮进行轮换。在轮换期里,轮换盈利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达到了一致,但如果轮换亏损了,企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了背离;三是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相背离的业务。如国家为了平抑物价抛售粮食,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求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导致粮食企业亏损,这些业务是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不相一致的。因此,对于这三类不同类型的政策性业务,在政策性补贴制度的安排上应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补贴方法,使得企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尽可能保持一致。

2.适当提高粮食储备费用补贴水平,保证粮食企业合理的利益

目前,国家对中储粮管理采取了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也就是对中储粮公司从事粮油储备和轮换业务采取了定额补贴,财务包干的办法。财务包干的好处是在补贴标准合理的情况下,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收节支,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缺陷是如果补贴标准不合理,尤其是补贴标准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财务预算约束软化,造成企业亏损挂账,不利于中储粮公司企业化管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的中央储备粮储备费用的补贴标准还是偏低的。一是目前的储备费用补贴标准还是十多年前的补贴标准,即1991年中央储备粮储备费用补贴每斤0.04元,十多年后的中央储备粮储备费用补贴的标准每斤仍为0.04元。没有考虑这十多年的物价变动因素、职工工资上涨和福利提高的因素;二是目前的补贴标准范围与十多年前补贴标准范围不一样,十年前的补贴标准是财政直接补贴给粮食承储企业的标准,而目前的储备费用每斤0.04元中还包含了中储粮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管理经费,承储企业实际补贴标准为0.039元,比原来还降低了0.001元;三是从目前中储粮总公司的盈利构成看,利润的80%来自粮食的轮换经营,也就是说,如果扣除粮食轮换利润,大部份粮食承储企业的储备费用补贴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四是从地方储备粮储备费用补贴标准看全国相当一部分省份的储备粮费用补贴标准高于中央储备粮储备费用的补贴标准。如上海地方储备粮储备费用补贴标准为每斤0 .075元,比中央储备粮补贴标准高每斤0.036元,此外还包括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一些省份的地方储备粮费用补贴标准都比中储粮费用补贴标准高。因此为了确保粮食的储备安全,保证粮食企业正常业务开支,调动粮食企业储粮管理的积极性,应当适当提高中储粮储备费用的补贴标准。

3.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储备粮轮换新机制

目前,中储粮总公司面临最大的潜在风险是储备粮轮换风险。储备粮轮换是中储粮总公司运转的主动轴,但储备粮轮换也是一把双刃剑,经营得好,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效益,经营得不好,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为了把粮食轮换风险控制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应当在中央财政和中储粮总公司及粮食承储企业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即粮食轮换盈利了由中央财政与中储粮公司共享,粮食轮换亏损了由中央财政与中储粮公司共同负担。具体讲,对轮出和轮入储备粮的实际价差低于中央财政补贴总额的部分即轮换盈利,中央财政享有50%,中储粮总公司享有30%,承储企业享有20%;对轮出和轮入储备粮的实际价差高于中央财政补贴总额的部分,即轮换亏损,由中央财政负担50%,中储粮总公司负担30%,承储企业负担20%。通过建立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储备粮轮换机制使得中储粮总公司及粮食承储企业在利益与风险关系上达到一定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中储粮总公司和承储企业承受的风险。

4.合理调整补贴标准,解决企业苦乐不均的问题

粮食政策补贴分为储备费用补贴和轮换费用补贴。储备费用补贴标准由总公司按每斤0.039元补贴给承储企业,轮换费用补贴标准由总公司根据财政财务包干政策,按不同品种的实际费用水平和新陈品质价差综合核定,补贴标准为:小麦每斤补贴0.05元,玉米每斤补贴0.05元,大豆每斤补贴0.05元,早灿米每斤补贴0.07元,中晚灿稻每斤补贴0.09元,食油每斤补贴0.10元。而从实际情况看,粮食储备费用高低受粮食储备环境和不同地区物价水平的影响,而粮食轮换费用高低受粮食产销区和粮食品种的影响。在粮食储备上,南方的粮食承储企业保管成本要比北方粮食承储企业的保管成本大;在粮食轮换中,销区的粮食承储企业要比产区的粮食承储企业风险大,轮换稻谷的粮食承储企业要比轮换小麦的粮食承储企业风险大。而在目前的补贴标准中,粮食储备费用补贴没有考虑粮食储备环境和物价水平对成本的影响,轮换费用仅考虑不同品种和轮换周期,没有考虑市场风险。政策性补贴标准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合理的补贴标准应当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成本因素,一个是风险因素。粮食储备环境不同,储备费用不同。南方气候温湿,北方气候干冷,所以一般南方粮食承储企业的储备费用比北方高;物价水平不同储备费用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物价水平较高,所以储备费用也高,经济不发达地区物价水平较低,所以储备费用也低。稻谷的市场价格波动比小麦价格波动大,因而稻谷轮换的风险比小麦大。销区的粮食价格波动要比产区大,所以销区的轮换风险比产区大。因此,要合理的调整补贴标准,总体上讲一是要适当提高南方粮食承储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粮食承储企业的储备费用的补贴标准;二是要适当提高粮食销区和稻谷轮换费用补贴标准,解决粮食承储企业苦乐不均的问题。

5.建立以丰补歉的机制,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中储粮公司是主要从事国家粮油储备的政策性业务企业,企业的收入利润主要来源于财政的政策性补贴,在中央财政对中储粮总公司采取财务定额包干的条件下,企业除了正常保管费的直接开支外,还要支付管理费和职工工资使得企业仅靠压缩开支,降低成本费用来换取效益的空间很小,与其他一般企业相比,缺乏自主经营创造利润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粮食企业又面临着巨大的政策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储备粮的轮换,具有系统风险的特性,全国粮价容易出现普涨普跌的现象。从目前看中储粮总公司的利润80%来自储备粮轮换,但储备粮轮换也是一把双刃剑,经营得好给企业带来很多利润,经营得不好也容易导致企业巨额亏损。因此,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为了保证粮食企业正常运行,防止经营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建立一种以丰补歉的机制,这种以丰补歉的机制要求企业在有盈余的年份按一定的比例在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以丰补歉的基金,或者专户存储,或者上交调剂使用。企业一旦发生巨额亏损,自身没有自我消化亏损的能力,可以按一定程序动用以丰补歉的基金来弥补企业亏损。同时,考虑到中储粮总公司建立时间不长,利润积累能力又较弱,中央财政也可以在企业提取以丰补歉基金的同时配套拨补一部分风险基金,以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第13篇: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是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巩固、发展与提高四无质量,确保储粮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防治储粮害虫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把各种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面地、系统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储粮安全。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清洁卫生防治,检疫防治,习性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

㈠清洁卫生防治

1、清洁卫生防治的范围:

防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从粮食收获、脱粒、整晒到入库、储藏、调运、加工、销售等各个流转过程,以及运粮工具包装器材,生产设备,储粮场所等都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2、清洁卫生防治的方法:

(1)清洁卫生:

①凡是存放粮食的仓、厂、店都要保持清洁。

②器材室、装具修理间、饲料库、晒场等的卫生。

③包装器材、用具、机械、运输工具等卫生。

④粮油仓房坚持空一仓、清一仓。

(2)消毒工作:

①空仓消毒。

②加工厂消毒。

③器材、用具消毒。

④环境消毒。 (3)改造工作;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的同时,做好仓厂内外环境的改造工作。

(4)隔离工作:在做好前三项工作以后,要防止害虫再度感染。

①要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做到四分开。

②储粮场所周围喷布防虫线。

③虫粮、虫杂及时处理。

④包装器材用具专仓保管,不能储入粮食仓房内。仓内检查的必须用具,应专仓专用。

⑤工作人员在检查粮情时,先查无虫粮再查有虫粮防止人为传播。

㈡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高温或低温作用,破坏贮粮害虫生理机能,改变它的生活条件,使其死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与繁殖。

1、高温杀虫。

(1)日光曝晒法:曝晒不仅可杀虫,还可降低粮食水分。除大米、花生仁、豆类、粉类外,其余粮食均可曝晒。

(2)烘干杀虫法。

(3)蒸汽杀虫法。

(4)沸水烫杀法:多用于器具杀虫。粮食只有少数品种才能用此法,如染有豆象的蚕、碗豆。

2、低温杀虫:储粮害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所以低温杀虫必须掌握三个原则:一是低温的强度要大;二是作用的时间要长;三是在未趆冬之前进行。

(1)仓外簿摊冷冻法。

(2)仓内通风冷冻。 ㈢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是利用人力或动力机械设备来除治害虫。

1、风车除虫。

2、筛子除虫。

㈣习性防治

习性防治是根据各贮粮害虫生活习性中的特性,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消灭害虫的防治方法。

1、埋管诱杀法。

2、棱堆诱杀法。

3、压盖杀虫法。

4、移顶除治麦蛾法。

㈤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杀虫药剂)防治贮粮害虫的方法。化学药剂杀虫的作用方式有触杀胃毒和熏蒸。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杀虫强见效快;主要缺点是杀虫剂对人有一定的毒性。

常有化学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⑴敌敌畏。

敌敌畏是一种杀虫力较强的有机磷杀虫剂。挥发性较强,特别在较高温度下,挥发更快,短时间内能使密闭的仓库里达到很高的浓度。一般作为空仓和粮堆表面行政熏蒸杀虫之用。敌敌畏药剂对金属、纤维粮食有腐蚀作用。

敌敌畏乳油可存放较长时间,不会分解,但加水稀释后会慢慢分解、失效。敌敌畏挥发性强,但渗透力差,熏杀粮堆内的害虫最好使用探管。以提高它对粮堆的渗透力。 敌敌畏有畏毒及很高的能杀熏蒸作用。空仓熏蒸,温度20℃以上,密闭72小时,常见害虫一般都可致死。实仓采用挂条法、探管法和喷雾法,对蛾类,长角谷盗和螨类具有很高的毒杀效果。

①敌敌畏的使用范围和方法:

敌敌畏常用于空仓、加工厂、器材等的消毒,亦可对原粮进行熏蒸,对防治蛾类效果特别好。实仓熏蒸80%敌敌畏乳油药量为1克/m3,施药后密闭2—5天。

敌敌畏施药时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悬挂法。②喷雾法。③探管法。

②注意事项:

a、遇水慢慢分解,使用时应随配随用。也不能与碱性药剂混全使用或用于新粉刷的右灰墙。

b、不能直接喷在粮食上。

c、敌敌畏能通过人的口腔与皮肤使人中毒。因此施药时,必须穿工作服,戴风镜,橡胶手套及有机磷防毒口罩。如药液沾染皮肤,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施药过程中,发现头痛、头昏、呕吐等症状,必须立即离开现场,到通风处休息、治疗。凡有皮肤过敏反应的人,不宜参加施药工作。

⑵磷化铝。

磷化铝是熏蒸剂。它有丸剂和粉剂两种。利用其在粮堆中吸湿潮解后生成的磷化氢气体进行熏蒸的,使用较为方便。

磷化氢是一种剧毒、高效、低残留的熏蒸杀虫剂。是无色剧毒的气体。具有蒜臭味或电石味。对人的最高许可浓度0.3㎎/ m3。略比空气重,容易燃烧,磷化氢浓度超过26g/ m3,时,温度在25℃以上,会由于混杂在磷化氢气体中的双磷自燃而引起燃烧爆炸。对铜具有腐蚀作用。该技术应由专业人员实施。

第14篇:科学储粮简报

科学储粮“富三农”惠农工程“促民生”

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县科学储粮小粮仓建设工程,11月13日上午,县政府办、县招商和商务局在江古乡粮站广场组织召开了镇远县2012年科学储粮小粮仓建设验收工作会议,县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纪委监察局、都坪镇、江古乡及贵州禾顿粮油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领导及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县招商和商务局刘长利局长强调:

一、小粮仓项目是一项‚惠农工程‛、‚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绿色环保工程‛。它既能够改变传统木仓在‚鼠‛‚虫‛‚潮‛方面的弱点,又能让老百姓在粮食存放方面得到实惠。

二、供应商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货源供应,保障小粮仓及时发放到老百姓手中,确保老百姓的粮食安全。

三、希望各乡镇、村委会积极配合,正确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该项目中来。

会后,各相关单位对已经完工的小粮仓进行了现场验收。在验收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就小粮仓的使用、材质等对村干进行讲解,让大家真正体会‚科学储粮‘富三农’,惠民工程‘促民生’‛。

(江古乡姚惠敏)

第15篇:安全储粮责任制

安全储粮责任制

为加强各级储备粮的管理,确保各级储备粮的安全,以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真正起到控制监督保证作用。特制定本责任制。

一、苦钻研业务技能,严格执行中心的管理规章制度,知法守法,爱岗敬业,熟悉业务做到做到所管理的仓库,实现“三专、四落实”及“一符四无”工作。

二、严格执行粮情的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使出现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仓库内外清洁卫生,粮食堆码整齐,做到仓外三不留、仓内面面光。

三、做好粮油入库质价相符率调查,监督检查各站库正确执行国家粮油标准,加强粮油检化验科学管理,检验时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单位每批进、出库粮油及加工品质的质量检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掌握粮情,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粮油销售经营工作,保证粮油质量不出问题,保证粮油的安全储藏,提高经济效益。

五、负责对粮食调出、调入的检验及计量工作,粮食出入必须坚持国家质量标准。管理好所管仓库的粮食档案资料,做到粮食数量“三相符”、“三对口”。 负责对粮食调出、调入的检验及计量工作,粮食出入必须坚持国家质量标准

六、认真执行好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积极抓好大、小春粮食收购入库工作,掌握粮源。

七、确保安全生产,规范操作,严禁烟火,安全用电,预防事故发生。

第16篇:中储粮知识

钟础良:《中储粮基础知识20问答》

发布时间:2015-07-23 信息来源:钟础良字体大小:大中小

一、为什么成立中储粮?

中储粮成立的背景是2000年以前中央储备粮分级管理于各级地方企业手中,政企不分,责任不清,导致“储备粮数量不实、质量不保、调动困难、巨额亏损挂账”等问题。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政企分开,建立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新机制。自此以后,中央粮食储备管理进入崭新阶段,一系列历史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国家成立中储粮的初衷实现了吗?

中储粮成立15年来,实现了改革初衷。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2000年以前的不到60%,到中储粮成立后保持在95%以上。中央事权粮油财政负担从中储粮成立前的3800亿元亏损挂账,到中储粮成立后没有再产生一分钱亏损挂账。2005-2014年,中储粮累计完成最低收购价和临储粮收购近6亿吨,有效促进了粮食十一连增和农民持续增收。2014年,中央和国家多个部门联合调研指出:“中央建立中储粮垂直管理体制的决策是正确的,利用市场手段、通过企业化运作保障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的轮换机制是成功的,中储粮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中储粮承担的是什么任务?

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依法开展业务活动。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是中储粮根本任务。2005年以来,中储粮又被赋予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调控任务。

四、中储粮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中储粮承担特殊政策使命的中央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中储粮主业是完成好国家宏观调控任务,管住管好中央事权粮油,实现“两个确保”。

五、中储粮是如何运营的?

中储粮以执行国家政策性业务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基本模式。中储粮运营以“从严治企、突出主业、强化基础、转型升级”为总要求,以“两个确保”为中心,围绕轮换适度开展贸易、围绕轮换稳步开展加工,不过度追求企业利润、不过度延伸产业链,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分散经营向集团管控转变、多头发展向突出主业转变。

六、中储粮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是什么?

2015年初,中储粮总公司确立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宏观调控、严守三条底线。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调控,就是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履行主力军责任。严守三条底线,就是严守安全、稳定、廉政三条底线。这三条核心理念,是对中储粮企业使命、责任和价值的最新概括。

七、中储粮是如何收购政策性粮油的?

中储粮受国务院委托作为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执行主体,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开展政策性粮油收购。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采取委托收储体制,委托收储库点由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部门、农发行省级分行“共同定点、共同组织验收、共同对收购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库存管理及销售出库负责、共同落实好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中储粮作为合同甲方与地方企业签署委托收购和储存合同。目前,87%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粮油分散储存在11000多个地方和民营企业。

八、中储粮垂直管理是怎么管的?

2014年中储粮顶层设计了以“三条垂直管理线”为核心的集团管控新机制。总公司在人的管理方面,对全系统实行最严格的计划管理。在财的管理方面,全面实施资金“日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对系统内每笔资金运行在线监测,确保各类资金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在物的管理方面,成立三级粮油监督检查队伍,与正常业务运营相分离。总部统一管理系统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设立撤并等事项。分公司作为总公司派出机构,对辖区直属企业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直属库是基础业务单元,做好执行。

九、中储粮与其他粮食企业的关系是什么?

中储粮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骨干企业。有人一直对中储粮与中粮分不太清。中储粮与中粮是两家不同的中央企业。两家企业职责使命、主业范围、运营模式等不一样。中储粮以政策性业务为主。我国自古就有“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中储粮承担着“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国家职能。2014年,中储粮购销粮食达到2.6亿吨,管理粮食占到全社会库存的70%,资产7000多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直属库346个,员工4.48万人,监管委托库点1万多个。中储粮是服务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宏观调控的中坚力量。

十、中储粮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一是在中央储备粮运营方面。中央财政对总公司实行费用定额包干,超支不补。中储粮每年对30%左右的中央储备粮进行轮换,市场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二是在最低收购价、临储粮油的收储方面。实行收购由国家定价,销售由国家在批发市场公开组织拍卖,盈亏由财政统负。最低收购价和临储粮油的收购费用、保管费用,按照国家确定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各委托承储库点,利息补贴归农发行。

十一、中储粮与地方政府在执行粮食调控政策中的关系是什么?

一是在中央储备粮业务方面,中储粮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运营,垂直管理。二是在最低收购价和临储粮油收购业务方面,现行政策规定“一个主体、四个共同”,即:中储粮受托作为政策执行主体,与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农发行省级分行共同组织收购和监管。三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规定,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承担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承担“抓好粮食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等具体责任。

十二、中储粮从严治企的举措有哪些?

一是2014年以来,建立了新的集团管控体系。发展思路回归主业、回归管理、回归集团管控。建立了三条垂直管理线。二是健全监督体系。在26个分(子)公司建立了纪检监察体系。成立总公司党组直接领导下的巡视组,持续开展巡视。对任何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三是粮食数量质量监督自成体系。粮油质监队伍人、财、物完全与直属库分离。严格限定南北方“两个确保”指标底线,对触碰指标底线的,对直属库主要负责人进行党政纪处分。四是制定《直属库经营管理规范运行权力清单》,规范10项重点业务环节的权力边界和运行流程,进行有效的分权限权。

十三、中储粮坚持的“两个确保”是什么?

“两个确保”即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中储粮坚持以“两个确保”为中心,就是工作重心和资源向“两个确保”配置,对系统的业绩考核和收入分配以“两个确保”为评价主体,对触碰“两个确保”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十四、陈粮和陈化粮是一回事吗?

陈粮是指非当年新生产的粮食,而陈化粮则是指储存品质明显下降、不宜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粮食。中储粮早在2003年就彻底消灭了中央储备库存中的陈化粮。而陈粮的社会化流通是常态。新粮由于为当年生产,比较受欢迎,但有些粮食品种有后熟期,新粮品质不如陈粮,比如小麦要经过后熟期后才更好吃,所以面粉厂都会用存放了一定时间的小麦来生产。近年来,由于中储粮全面推广了科技储粮、绿色储粮技术,出库的陈粮都是符合国家质量指标要求的好粮,受到社会加工企业青睐。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储粮顺义直属库成为奥运专供面粉原料供应商。

十五、中储粮为什么能做到粮食收购不打白条?

中储粮过去10年间,执行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向农民支付资金上万亿元,仅2014年政策性收购量就超过1亿吨,资金支付几千亿元,没有发生“打白条”问题。这与上世纪90年代地方企业挪用收购资金、普遍“打白条”的乱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是如何做到的?一方面,中储粮代表国家开展政策性收购,国家收购资金充足,供应保障到位,不会出现没钱支付的局面。另一方面,收购资金专款专用,中储粮大力推进网银结算、统一支付,农发行实行7×12小时工作制,能够保证粮款及时打到售粮人的账户,从根本上阻断了委托收储库点挪用收购资金的可能。同时,中储粮把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作为“底线”,强化了监督管理。

十六、中储粮在为农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是合理安排收储库点,方便农民卖粮,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二是强化政策执行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收储质价政策,保障农民得实惠。三是实行收购“一站式”服务和延伸服务,向粮食经纪人和种粮大户提供粮食保管方面的人员、技术、设施设备等服务,帮助农民对粮食进行整理,满足农民卖毛粮、地头粮需求,最大限度帮助农民增收。

十七、中储粮智能化管理到了什么水平?

中储粮智能化管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将实现所有346家直属库全覆盖。一是智能化管控体系。通过智能化监控调度中心,运用物联网、“一卡通”、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总公司可以对直属库所存粮食的数量、质量、出入库作业、资金运行实现无盲点在线监控。二是科技储粮体系。全面推广智能氮气储粮、智能通风、低温控温等7项储粮新技术,提高库存粮油品质,实现科技储粮、绿色储粮。

十八、中储粮委托管理风险在哪里?

近年来,由于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和价格倒挂,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量持续大幅增加,加之中储粮自身仓容不足,委托管理成为最低收购价、临储粮油管理中的主要形式。目前,委托收储库点数量是中储粮直属库数量的30多倍,委托代储的政策性粮食比例80%以上,监管点多、面广、风险大。为了强化风险管控,中储粮一是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对委托企业定点的审核,严格定点,严格落实三方共同监管措施,强化技防、人防和法律措施。二是中储粮正在大力加强仓房建设,努力提高直属库收储占比,缩减委托管理库点。

十九、国家粮食储备为什么重要,与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同?

中央确定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因为中国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供养了世界1/5的人口,全球粮食贸易量不到中国消费量的一半,中国人的粮食只能依靠自己来解决。这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粮食出口国有着根本不同。中央粮食储备制度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基石。近年来,面对国际粮油市场频繁波动的挑战,中储粮发挥服务调控主力军作用,通过储备吞吐调节,保障了中国主粮市场平稳运行,促进了宏观经济大局稳定。

十、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形成与调控机制是什么?政策性收购定价谁来定?

我国粮食市场从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价格以市场形成作为基础。同时,国家实行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农业补贴制度、进出口调节为主要内容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对于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价格由国务院确定,指的是承担政策性收购任务的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面对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形势,尤其是面对国内外粮价倒挂、国家政策性收购大幅增加的新情况,中储粮正积极建议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更好促进粮食市场发展,更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钟础良:《中储粮储备政策20问答》

发布时间:2015-07-30 信息来源:钟础良字体大小:大中小

一、中央储备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哪些调节作用?

中储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是粮食宏观调控主力军,发挥了三大作用:一是稳市。2005-2014年,中储粮累计完成托市和临储粮收购5.6亿吨,政策性销售4.1亿吨。国际粮价几次年度波幅超过40%,而国内原粮价格涨幅保持年均10%左右的温和水平,成功应对国际粮食危机冲击,促进了我国宏观大局稳定。二是恤农。中储粮连续10年执行国家保护性收储政策,有效防止了“谷贱伤农”,引导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备荒。中储粮实行“高抛低吸”、“以丰补歉”的反周期运作。在应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作用。

二、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是什么关系?

一是我国实行以中央储备为主、地方储备为补充的分级储备体制。中央储备粮权属于中央,由中储粮具体负责运营;地方储备粮权归地方政府。二是中央储备主要调节全国粮食供求和产销区平衡,地方储备主要服务区域粮食市场稳定。三是中央储备体现了“全国一盘棋”、高效执行的优势。

三、中央储备粮与国家托市临储粮管理上有什么区别?

一是中央储备粮长期存在、长期运营,托市临储粮是2005年以后为调节当期市场启动的政策性收购。中央储备粮和托市临储粮的粮权都归中央。二是中央储备粮主要储存在全国346个中储粮直属库;托市临储粮采取中储粮为执行主体、主要靠委托收储的体制,85%以上储存在全国1.1万个地方粮食企业手中,由中储粮、地方粮食行政部门、农发行共同对这部分粮食的数量、质量、库存管理及销售出库等负责。三是中央储备粮业务实行中央财政对中储粮定额包干,企业市场运作、自负盈亏;托市临储粮实行中央财政兜底,政府定价、国家拍卖销售。

四、中储粮直属库与委托库是什么关系?

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储政策规定,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部门、农发行省级分行共同确定委托收储库点。中储粮直属库与委托库签订委托收购和储存合同,地方粮食行政部门、农发行作为监管单位在合同上签章。直属库与委托库双方没有隶属关系,只有民事合同关系。

五、进口粮与中央储备是什么关系?

一是我国粮食安全基本政策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央储备以保谷物安全、口粮安全为工作重点。2014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98%以上。大豆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80%以上。二是国家对小麦、玉米、大米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和国营贸易为主管理,进口的谷物主要用于国内市场调剂。三是中央储备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绝大部分为国内生产的粮食品种。近年来中储粮也执行了一些进口粮油转国家储备任务,对特殊品种粮食实施的是单独储存、定向销售的政策。

六、中储粮是如何约束直属库主任权力的?

针对基层直属库主任权力比较集中、工作环境相对独立问题,总公司实施了对直属库分权、限权制度。一是出台直属库10项权力清单,包括定点权、贷款权、定价权、赊销预付权、投资权、物资采购权、资产处置权、用人权、收入分配权、担保权。划清了重点权力的运行边界,强化了前置审批。二是采取智能化在线监测、总会计师委派、资金集中管理、“四单”流程管理、党政负责人分设等8项改革措施,并将原有851家企业整合为346家直属库,取消分库经营权,强化对直属库管控力。

七、2015年为什么不再实行油菜籽国家临时收储?

近几年国家在部分主产区实行菜籽(油)临时收储政策,对促进油菜籽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逐渐产生和积累了一些矛盾问题。一是由于临储价格顶得过高,不能反映市场供求,下游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二是库存菜籽油销售困难,财政负担加重;三是国内外菜籽油价格严重倒挂,油脂油料进口进一步增加。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完善油菜籽收购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2015年起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各类企业进行油菜籽收购,不再实行油菜籽国家临时收储。国家财政设立专项补贴直补油菜籽种植农民。

八、委托收储库点是如何选择的?

政策明确规定了委托收储库点的基本资质条件,包括粮食收购资格、工商登记、农发行开户、自有仓容、仓房条件、设施配备、人员等基本条件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等级较高、3年内在收储销售出库等方面无违规违纪行为。委托收储库点由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农发行省级分行共同合理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九、中储粮在执行托市临储政策中承担什么责任?

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最低收购价和临储政策执行主体,在组织好直属企业收购的同时,负责组织指导参与收购的库点按照国家预案规定进行收购、做好库存管理等工作。中储粮有关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农发行省级分行共同对本地执行托市临储政策收购的粮食数量、质量、库存管理及销售出库等负责,并逐级落实管理责任。

十、我国粮食流通为什么要以市场调节为主导?

2004年以来,我国在全面放开粮食市场的同时,逐步建立了以托市临储政策、进出口调控等为主要内容的粮价调控体系,对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粮食工作面临一些新挑战,突出表现为中央所指出的粮价“天花板”、生产成本“地板”、农业补贴“黄线”、资源环境“红灯”等四大约束。国内粮食供应充足,但市场需求疲弱,价格持续倒挂,市场主体入市积极性不高,政策性粮食收储规模大幅增加、库存保管压力大。对此,应当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要求,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导,使托市临储政策向本义回归,更好促进粮食市场发展。

十一、为什么“最低保护价”只是兜底而不是大包大揽?

一是“最低保护价”(这里指最低收购价收购和临时收储)的本义,是给种粮农民的一个最低保障,避免谷贱伤农引起粮食生产大的波动。它是以保障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是“余量”收购,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而不是大包大揽代替市场收购。二是过去几年我国最低收购价格、临储价格持续上调,已经顶到了“天花板”,同市场供求形势相背离,导致“最低价”收购成为“最高价”收购,市场经营困难、多元主体入市不积极,大量粮食进了国库。

十二、中储粮应急保供稳市的能力怎么样,近年来有没有经过实战检验?

中储粮坚定不移把“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作为中心任务,坚决把保百姓饭碗的粮食管住管好。当前,中储粮负责管理的中央事权粮食达到历史最高位,中储粮有能力在国家调控需要时保供应、稳价格。过去几年来,中储粮在应急救灾中经受了多次检验。比如,应对汶川、舟曲、雅安、鲁甸等地震灾害和部分地区旱灾中,迅速安排储备粮投放和应急加工,保证了灾后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再如,近年来部分直属库在执行国家抛售指令、平抑市场过程中,出现过大面积库存“清零”情况。清零是对粮食数量、质量和企业执行力最好的检验,中储粮圆满完成了国家任务。

十三、政策性收购贷款谁来承贷?

一是现行政策规定,委托收储库点收购所需贷款由中储粮直属库统一向农业发展银行承贷,并根据收购情况和入库进度及时预付给委托收储库点,保证收购资金供应。中储粮承担了巨大的资金监管风险。二是委托收储库点与直属库补贴标准相同,中储粮按季足额将补贴拨付到委托收储库点。

四、中储粮为什么要有市场经营?

国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储粮注入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内核,这是新旧储备体制的根本区别。一是国家规定中储粮公司每年负责对30%左右的中央储备粮进行轮换,中央财政对总公司定额包干,企业市场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轮换既是储备粮推陈储新的手段,也是面向市场的购销经营行为。二是中储粮轮换以“应轮必轮”为前提,既实现动态推陈储新,也要避免储备粮经营管理无底线的亏损挂账。三是近两年由于国内外稻谷价格倒挂、新陈价差拉大,中储粮自己承担稻谷轮换亏损数十亿元,基本没有增加财政额外补贴。而且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储粮始终坚持主业经营“不过度追求利润、不过度延伸产业链”的原则。

十五、中储粮如何保证出库的粮食让社会放心?

一是中储粮建立了粮食的“垂直管理线”,组建三级“粮食执法”队伍,由总公司直接组织库存检查。严格限定“两个确保”指标底线,并以“零容忍”的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二是中储粮正在全力推进入库粮食质量数量检验全覆盖、智能化管理全覆盖、绿色科技储粮全覆盖、现代化仓储基础设施全覆盖,使中储粮成为全国粮食行业最好的标兵。

十六、中储粮什么时间组织收购?

中储粮每年粮食收购涉及多个品种,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时间贯穿全年。其中,托市、临储收购国家规定了具体执行时间:小麦托市收购从5月下旬到9月末;早籼稻托市收购从7月中旬到9月末;南方8省中晚稻托市收购从9月中旬到次年1月末,东北3省粳稻收购从10月上旬到次年2月末;玉米临储收购从11月到次年4月末。在上述执行时间内,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时,按国家规定停止托市收购。中储粮轮换收购属于企业自主决策、自主操作,一般比托市、临储收购时间段要更长一些。中储粮广大干部员工酷暑、严寒都在收购。

十七、中储粮为什么要做大做优油脂产业?

我国油脂油料对外依存度近90%。我国油脂市场从原料到产品终端主要掌控在外来资本企业。为实现储备大豆轮换有稳定市场渠道,2008年中储粮成立油脂公司,开始对油脂油料实行专业化运作。在国家支持下,中储粮目前已形成从大豆储备、油脂加工到油脂储备的国家油脂油料储备完整链条。中储粮油料年加工产能达到660万吨,增强了国家对油脂市场的调控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食用油产品。中储粮按国家要求实行了政策性业务与加工业务两线运行,分类考核。

十八、中储粮主要业务归谁管理?

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及国家粮食局会同财政部负责拟订粮食宏观调控的意见,对中央储备粮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国家粮食局负责中央储备粮的行业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等实施监督检查。财政部负责安排中央储备粮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并保证及时、足额拨付;负责对中央储备粮有关财务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国资委根据国务院授权,对中储粮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中储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中储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

十九、中储粮管理人才从哪里来?

中储粮成立初期,主要从地方划转国家投资所建储备库作为直属库,除总部管理人员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和社会招聘,基层管理人员来自于地方。为了加强人才的培养,近3年中储粮实行大规模、有计划的干部培训工程,用新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武装头脑。重点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直属库管理人才、市场经营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每年选派100多名干部开展为期一年的长周期系统锻炼。社会招聘员工都要求公开招聘本科以上的大学毕业生。

十、中储粮“十三五”时期要打造成什么样的企业?

中储粮明确了“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宏观调控、严守三条底线”的核心价值理念,顶层设计并实施了新的集团管控架构。“十三五”时期着力打造让中国人民信得过的“金字招牌”。一是集团管控穿透系统“人财物”。全面实施“三条垂直管理线”。二是智能化粮库和科技储粮全覆盖。粮食数量、品质、服务都达到最好水平。三是粮食数量质量监督自成体系。建立完善管用的监督风控体系,确保粮安、人安、钱安。四是专业化公司成为发展新引擎。继续发挥油脂公司、物流公司作为发展新引擎作用。五是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供坚强支撑。

中储粮出台《直属库经营管理规范运行权力清单》

发布时间:2015-05-15 信息来源:中储粮总公司字体大小:大中小

为深化集团管控,坚持从严治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管理,近日,中储粮总公司制定出台了《直属库经营管理规范运行权力清单》并开始实施。权力清单的制定,是针对基层直属库主任权力比较集中、且工作环境相对独立等问题,厘清了全系统内直属库主任权责,重点业务环节的权力边界和运行流程,健全分权、限权制度,防范管理风险。现将权力清单予以公布,请社会监督。

附件:

直属库经营管理规范运行权力清单(试行) 名称

分公司

(一)直属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总公司、分公司确定的定点标准,遴选推荐收储库点名单,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审核后上报。直属库负责人在申报资料上签字背书。

(二)分公司对直属库推荐收储库点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对各库点设施、消防、资信等情况进行现场确认,由现场确认人员和分公司负责人签字背书。分公司现场复核后,商省级有关部门(单位)确定委托、租仓、露天储粮等收储库点名单,予以公示并向总公司报备。

贷款权

直属库(法人)申请使用贷款和设立账户的权力

直属库

(一)直属库按照总公司、分公司下达的政策性粮食收购文件,在当地农发行申请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包括轮换、贸易经营、基建投资等贷款申请,必须报分公司前置审批,经批准后直属库向指定银行或总公司资金中心申请贷款。贷款必须按申请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直属库贷款申请的条件、限额、期限等由分公司制定。分库不得自行或以直属库名义申请贷款。

(二)禁止直属库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等进行融资借贷。

(三)直属库除按规定开设政策性资金收支户头和非政策性资金户头外,需增加其它账户必须报分公司批准,同时报总公司备案。

定价权

直属库轮换和贸易经营交易价格浮动区间的审定以及执行国家政策性收购价格

直属库

(一)分公司根据阶段性粮油市场价格趋势,研究确定各库分品种的阶段性购销经营价格区间。

(二)直属库根据分公司确定的分品种价格区间,集体研究粮油购销经营价格,将拟执行购销价格(含相关费用)及合同报分公司前置审批。经审批的合同,直属库必须严格执行。因特殊原因不能执行的,须向分公司说明情况,经分公司批准后方可办理。

(三)直属库在政策性收购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质价政策,分公司对增(扣)价、增(扣)量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赊销预付权

直属库轮换和贸易经营以预付或赊销方式开展业务的审批权

分公司

(一)预付业务的审批。从严控制直属库以预付方式开展业务(临储和托市粮油收购铺底资金除外)。特殊情况确需预付资金的,由分公司在已公布的限额之内审批,向总公司报备。

(二)赊销业务的审批。分公司每年公布直属库赊销客户名单、赊销条件、赊销限额、赊销期限等规定,赊销合同由分公司一事一批。直属库严格执行分公司赊销政策规定,分公司动态跟踪监控。

投资权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招标代理机构的委托、企业设立等管理事项

总公司 分公司

(一)总公司统一管理系统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设立撤并等事项。总公司负责审批:直属库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在50万元(含,下同)以上项目的立项;部分项目的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相应投资额度划分按总公司有关规定);特别重要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选定和组织招标;企业的设立、增减资、撤销和并购。

(二)分公司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大修维护等项目。分公司负责审批:直属库固定资产投资估算5万元至50万元项目的立项;部分投资项目的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相应投资额度划分按总公司有关规定);一般基建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选定和组织招标;辖区内固定资产的大修维护等。5万元以下的项目由直属库自主实施。

物资采购权

物资采购的目录制定、采购招标、审核等管理权限

总公司 分公司

(一)总公司制定年度集中采购目录。凡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物资必须实行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的物资可由直属库自行采购或由分公司确定采购权限。

(二)集中采购目录中属总公司管理的品种,单项采购金额100万元以上的,由总公司组织招标或委托分公司招标;属分公司管理的品种,单项采购金额100万元以上的,由分公司组织招标;单项采购金额100万元以内的,由直属库按照总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方式采购。采购程序、交易审核、合同签订等按总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资产处置权

直属库转让或报废固定资产、转让股权的管理权限

总公司

(一)固定资产转让。直属库转让或报废固定资产单批次损失100万元以上的,或转让土地、仓房、生产车间、办公楼等主要生产设施使用权的,须报总公司审批。达不到以上标准的,总公司授权分公司审批。转让固定资产,须履行资产评估程序,并将资产评估报告报总公司备案后进行处置。转让固定资产评估值100万元以上的,须在国资委指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交易;300万元以上的,须由总公司组织在中央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公开交易。

(二)股权转让。直属库转让企业股权,须履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程序,报总公司审批后,在国资委指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交易。

(三)无偿划转或协议转让。系统内企业之间符合国资委政策要求的固定资产(企业股权)无偿划转或协议转让,须报总公司审批。与系统外国有企业进行无偿划转或协议转让的,经总公司审核并报上级国资委审批。

用人权

直属库中层管理人员选任和员工录用

分公司 直属库

(一)直属库选拔任用中层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总公司批复的“三定”方案规定职数,参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由直属库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并严格履行民主推荐、考察、公示、任职等程序。采取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应严格按有关程序和要求进行。遵守任职回避制度。直属库中层干部任职前报分公司备案,其中财务科长由分公司直接委派或在任职前报分公司审批。

(二)直属库录用员工(季节性临时用工除外),由分公司党组按照总公司批复的直属库“三定”方案统一组织招聘和审批。直属库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入和录用员工。

收入分配权

直属库年度工资总额(包括奖金)的分配、职工薪酬调整和相关福利保障的确定

直属库

(一)直属库根据分公司下达的年度工资总额和库内业绩考核结果,研究提出职工薪酬调整意见和年度工资分配方案,报分公司审核批准后,按有关规定履行程序。直属库领导班子人员工资水平由分公司依据考核结果确定,直属库不得自行决定。

(二)直属库要依法依规落实员工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加班、休假、福利和劳动保障等待遇。

担保权

以库存粮油(含储存在本库、分库及委托、租赁库点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为政府、其他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提供担保

总公司

未经总公司授权或审批,分公司、直属库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提供担保。

第17篇:中储粮 年终总结

2017年度工作总结

走过2017,再回首,思考亦多,感慨亦多,收获亦多。“忙碌并收获着,辛勤并快乐着”成了心曲的主旋律,常绕耳畔。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将本人一年以来的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不忘初心,扬帆新时代新征程。

自参加工作来,我以对党的忠诚为源泉,以对党的热爱为动力,对工作尽心尽责、全心全意、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度概括和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通过对十九大报告的认真学习,加深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内心深受启发和鼓舞。在日常工作中,也始终不忘中储粮“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的核心价值观,锐意进取,踏实工作。

二、

牢记使命,提高自身素质,做好个人工作计划。

为做好仓储工作,我所坚持严格要求自我,以诚待人。一是爱岗敬业讲奉献。工作中,能够做到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二是锤炼业务讲提高。通过这一年的耕耘,我细心学习他人长处,改掉自己不足,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业务能力有所提高。

三、

严于律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年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中储粮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中储粮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中储粮的良好形象。

四、

强化职能,务实提高工作能力。

工作中,我尤为注重把握根本,脚踏实地,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017年我们的工作遇到许多挑战,人手少,工作量大,这就需要全体同仁的团结协作。在这一年里,不管遇到上的困难,我都积极配合做好工作,不会计较干得多,干得少,只希望把工作圆满完成。

回想2017年的工作,找差距、比贡献,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理论学习还不够扎实,工作质量还需要再进一步提高,思想观念需要更上一层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进步自己身心修养,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克服困难,力争上游,改正缺点,搞好服务,加强团结,遵守纪律,按时上放工,不早退、不迟到,诚心实意接受批评。工作中要和同事搞好团结,协调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争取做一名称职合格的中储粮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第18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中储粮)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储粮企业在搞好国家粮食储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的高管层应充分利用这个现代管理管理方法和工具,进一步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的分析,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储粮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实现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目的、以预算为标准的管理控制系统,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核算、分析、控制和业绩评价,已成为企业家管理运营企业的一种必备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取得预期效果,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效率、资产安全以及经营目标的实观。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作为承担国家粮食安全宏观调控的大型企业集团,总公司组建以来,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探索适合中储粮特色企业管理模式。在借鉴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分司作出了在全系统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大决策。这是对国家法规及财政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外在要求的有力回应,是实施总公司发展战略、提高战略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一、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几年来,中储粮企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粮食流通和国有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付出了巨大努力,实现了持续不断增长的业绩。中储粮企业在发展中严格管理,落实制度与责任,较好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求;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宜存率达到95%以上,是储备制度建立以来的最好水平。作为中储粮企业必须的、基础性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为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将企业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经营策略予以具体化和有机结合,使得中储粮企业24个分公司、4个子公司、338个直属库及9个职能部门在总公司预算总目标指引下,充分了解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与总部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单位的努力方向;通过预算的执行差异的分析,及时发现不利因素指导各经营单位在市场竞争中趋利避险;通过预算的考核,奖优罚劣,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实现既定目标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来,并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2.建立了科学、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将中储粮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具体化、数量化、明晰化,通过以市场为起点的研究和预测,将外部市场竞争和风险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连接起来,即通过预算使企业成为一个自动有效的自平衡系统。中储粮企充分利用了全面预算管理这样一种经营管理机制,它一方面与市场机制(风险机制)相对接,另一方面与企业内部管理、内部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相对接。比如,中储粮企业着力搞活购销经营,注重把握轮换时机和节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民经纪人,支持“三农”发展,并且围绕轮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粮食贸易、物流和成品粮油加工能力,企业实力稳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得到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提高了5%。

3.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在完善流程合理性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中储粮企业各经营管理环节的工作纳入到统一的预算之中,理顺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内部之间相互协调,避免责任不清,造成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减少内部矛盾,达到产、供、销各环节都能在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的紧密衔接,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确保中央储备粮管理安全,对代储中央储备粮纳入统贷统还,对代储库在库存监管上定人、定责、定奖惩;实行统一轮换可以稳定收购市场粮价,避免价格恶性竞争,提高对外市场的协调统一和整体运作能力,提高了企业效益。

4.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要求中储粮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各项内控制度比较完善,只有这样预算资料才较为全面,预算数字才真实适用,预算执行和考核才有合理的依据。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能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使得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断得到完善。中储粮企业有步骤地在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设立24个分公司,进一步缩短管理链条。通过将中央储备粮向承储条件好、人员素质高、区位优势突出的战略节点集中,承储库点从最多时的上万个减少到目前的1000多个。因此,实行预算管理加强了中储粮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提升了的管理水平。

5.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以预算目标和由此分解形成的各级子目标作为对企业各部门、各经营单位和每个员工的考核依据,全面预算管理发挥了激励作用。通过制定管理科学的定量绩效考核办法予以激励,培养和开发了员工的潜能,目前中储粮企业的员工队伍是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富有朝气、可塑性强的员工队伍。由于企业在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员工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从而能顺利地完成预算任务。中储粮企业资产总额8年时间翻了19.4倍,这是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谋划的产物。

6.较好地控制了成本费用,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全面预算管理从中储粮企业的战略出发,制定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预算目标,并围绕预算目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量入为出,量体裁衣,科学控制成本开支,按预期发生费用,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预算编制由于有全员参与,使广大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和明确各自责任,调动了广大员工控制预算的积极性,创新思维和管理。通过挖潜内部潜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严格控制预算外消费,从而增强中储粮企业的凝聚力、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具备了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

中储粮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整个优化运营机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经济环境下,中储粮企业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发展与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储粮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1.巩固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观念

中储粮企业作为国有大型央企,一定要清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残余,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观念。经营决策者要把眼光盯住市场,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计划,去防范市场的风险;要充分理解市场与计划的相互融合才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逻辑起点,通过市场中的计划导向与计划中的市场导向相互结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储粮企业内部从上到下才能真正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真正理解“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而并非仅指全面预算的编制。这是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前提条件。

2.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组织保障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有许多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出现组织机构设置不到位,预算执行松弛的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部份企业尚未具备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完全达到“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无法将权限进行合理的划分与制衡。因此中储粮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相互制约的权利制衡制度,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实施提供保证。

3.尽快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目前,部份新上收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技术落后,不会应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技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虚心向先进单位学习,开展好对标工作。 一要强化对标过程管理。对标活动不是简单的参观走访,而是通过对标比较。相找差距,二是将对标管理与日常工作相融合。要将先进的经验,全面系统地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入,全方位结合。

4.优化中储粮企业激励制度

优化激励制度是实现中储粮企业预算总目标的一种有力手段。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手段共同运用,对预算执行中的绩效优秀者除给予物质奖励外,应及时给予表扬、升职或安排从事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等精神上的激励;反之,对绩效较差者,应及时给予减薪、降职甚至淘汰等惩罚。

另外,要营造有利于开展预算管理的环境,由于粮食企业与农业长期打交道特定的行为与环境,所以,我们应该根据特定的人来创造满足这种需要、引导产生这种行为的环境条件,以便激发对中储粮企业预算管理有利的行为。因此,中储粮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地编制一个预算,而是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有利于进行预算管理的环境,吸引中储粮企业员工积极参与中储粮企业预算管理。

5.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员工

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人,全面预算管理也不例外。中储粮企业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企业员工包括一些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想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就必须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例如,引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财务人员、企管人员开展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控制工作,并且经常的开展培训活动,使各级人员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使每一位员工为实现中储粮企业的预算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储粮企业在搞好国家粮食储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变得庞大复杂,这些组织机构的业务联系内容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预算管理和内控建设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贯穿着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对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平衡。如何使企业的日常经营与战略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及如何通过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调动广大员工全力开拓市场及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积极性,已经是中储粮企业高管层急需解决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现代管理方法,中储粮企业的高管层应充分利用这个现代管理工具,进一步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的分析,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敬芝.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 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周津淼.论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和做法[J].经济师2009,(1).

[4] 郝军英.全面预算管理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5,(3).

第19篇:规范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的情况汇报

关于我公司进一步规范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的情况汇报

粮食局行业管理科

为加强化学药剂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化学药剂使用程序,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根据新粮办储[2006]21号文件精神,我公司于5月底抽调业务科和计委粮食科部分相关人员组成安全检查组,本着“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公司所辖库站涉及安全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化学药剂安全管理进行了认真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了问题,查明了原因,并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及时给予了纠正,并责令从严要求,限期整改。

本次检查的内容包括:各项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化学药剂领用手续及药剂帐实相符情况,化学药剂的安全保管(防潮、隔热、通风、领用手续以及双人双锁管理 )等 。通过检查, 进一步强化了制度,规范了化学药剂的领用手续,做到了:

(一)化学药剂实行专仓、专人、专帐管理,储存粮食熏蒸化学药剂的仓房坚固、干燥、不漏雨、通风效果好,备有消防器材;

(二)粮食熏蒸化学药剂管理人员严格管理制度和领用制度,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药库,领用实行按库站报告单的剂量、药量如实发放,不乱发和多发药品,使用后的剩余药剂及时回收挖坑深埋,妥善处理,决不乱扔乱放;

(三)认真做好粮食熏蒸化学药剂的收支帐。这次检查,严格按照(新粮办储[2006]21号)通知要求进行,真正确保全公司粮食熏蒸药剂的安全。 我公司化学药剂实行统一采购,而且是按量采购,并且在使用粮食熏蒸化学药剂过程中,严格按规程操作,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即凡使用时必须填写详细的虫情检测单和熏蒸报告单,熏蒸报告必须由单位领导签字,报经公司业务科审核 同意后批复使用。各库站使用时,公司派人现场监督指挥与库站共同完成熏蒸工作,同时要求参加熏蒸的保防人员严格执行粮食熏蒸化学药剂的操作规程。

通过检查,检查组对公司各库站发现的零星化学药剂库存及时进行了统一归置,全部运往三台药品专用库集中保管,并及时登记入帐。具体数量如下:磷化铝6公斤,马拉硫磷36公斤,杀虫烟剂420公斤,灭鼠灵(诱杀剂)90公斤,磷化锌3公斤,敌敌畏5公斤,合计:560公斤。

“事故源于隐患、安全重于泰山”鉴于以往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检查组成员每到一处都要向职工耐心讲解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使安全生产意识扎根每位职工心中,处处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决不给安全事故隐患苗头留有一息生存土壤,把安全生产做为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龙头,为公司经济平稳运行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20篇:农村科学储粮措施

为全面推广科学储粮技术,解决农村储粮技术落后问题,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区政府决定实施储粮技术进农家工程。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粮办展〔〕16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区农户储粮鼠、虫、霉害等问题较多,储粮损失率为5%-8%,每年全区储粮损失达3万-3.5万吨,经济损失达5000万-6000万元。开展储粮技术进农家工程,是有效增加我区农民收入、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我区城乡统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惠农工程;是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的具体措施。各镇街、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切实把推进储粮技术进农家工程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好、抓实。

二、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全区38万农户中全面推进科学储粮技术,帮助2万农户建设标准化小粮仓,农户减少储粮损失5%左右,带动全区广大农户改善粮食储藏和处理方法,使全区农户减少粮食产后损失3%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宣传、推广科学储粮技术。

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储粮过程中防止虫害、鼠害和霉变等技术薄弱环节如何改进和提高进行推广科学储粮,采取对种粮大户、科学储粮示范户进行重点帮扶和指导深入试点村社宣讲储粮技术以及解决农户储粮疑难问题,通过镇街巡回科教赶场日、电视、报刊专题宣传等方式全面宣传和推广科学储粮技术。

(二)发放安全储粮技术宣传资料。

将造成农村目前农户储粮损失的相关因素及解决办法印制成册,并且免费发放到全区所有农户手中,做到家喻户晓。为各村社免费发放国家粮食局制作的安全储粮技术资料和宣传图画,让农户对新式科学储粮全面掌握和知晓。

(三)赠送安全储粮技术书籍。

通过科技赶场日和深入重点村社等方式向农户赠送安全储粮技术书籍,让农户掌握储存环节中的防虫、防霉烂等技术。

(四)改进农村储粮仓具。

为农户储粮仓具提供设计方案,对农户现有储粮仓进行改进。同时,大力推广国家粮食局研制的新式彩钢仓。

(五)开展代农储粮。

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粮仓、人员和技术开展代农储粮,解决农户技术、人员和仓具落后的问题。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试点阶段(年)

在渭沱镇开展试点工作,主要开展储粮技术现场咨询,发放储粮技术资料,推荐新型储粮仓具等。

通过3-5年时间,在全区38万农户中,大范围推广安全储粮技术。一是对全区的种粮大户通过现场培训,赠送储粮仓具、技术资料等方式进行重点帮助。二是对其他农户通过科技赶场、电视报刊宣传、示范村带动等方式进行推广。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区商委负责人任副组长,区财政局、区科委、区农委、各镇街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储粮技术进农家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商委,负责日常具体事务。有关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经费保障。

开展此项工程所需费用从国家、重庆市财政、区财政、各镇街和农户五个层面进行解决,尤其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重庆市两级项目资金对此项工程的投入,确保此项工程顺利推进。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储粮管理总结范文
《储粮管理总结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