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3: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今年这个假期,如果说一定要找点有意义的事儿来说说,那就是买了一本《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真的很好!书中闪烁着的观点犹如明珠一样,映照着我的身心。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恰似一江春水激荡着我的胸怀。还有那灵动的语言向我诉说着阅读的快乐,让人赏心悦目!

王老师说:“评课就是评自己。”只有自己对教学理念的掌握有高度,对课程宗旨的把握准确,对教材的解读独到,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执着,这样才能评好别人的课,使“所评之课成为关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反思自己平时的评课,很多时候,甚至对所上之课的教材都没有读过一遍,更谈不上深入独到的解读了,因而所评之课不过是走马观花,虚晃一枪而已,于人于己都没有多大的提高。我看到王老师所评的课,首先对教材的解读准确,独具匠心,真正做到了与教材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者对话,这样的解读背后的评课才是全面的、深刻的、灵动的,也才是有效的、有益的。

这本书虽然是有关评课的书,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如何反观自己教学的问题,提升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为什么我不更多地去关注如何评课,反而走了神去关注上课呢?其实,因为我很多时候,没有把课上好,也没在课中贯彻很多理念,因而,我认为,只有自己学会上课,才明白如何评课。

王老师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在课中,强调了“身在”“意在”“思在”。“如”的境界,强调的是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自己的本色。“即”的境界,就是享受当下,把自己所上的每一堂课都当做享受,都是幸福人生的一部分,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试想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身在”课中,很多时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呀!更不用说“意在”和“思在”了。当然孜孜不倦,以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者就凤毛麟角了,再到把课当做一种享受的就……我们很多人,上课是一种受罪、一种无奈地挣钱方式,一种打发时光的痛苦活动。当然这也不能说全怪我们教师,而是跟整个社会,特别是上层建筑对教育、对教师的关爱有关,似乎阳光总在风雨后,而风雨却常年不断。当然,如果教师们看淡一点,真正地投入一点,努力快乐一点,可能教坛的一片死寂会有所改观。

王老师的诗意语文将诗词学习提炼为“举象”“造境”和“入情”三大招数。他在评叶淦林执教的《古诗词三首》时说:“看„秋风之象‟,造萧瑟之境,入思乡之情(《秋思》);忆„故园‟之象,造温馨之境,悟心碎之情(《长相思》)……”“举象”所举的象一方面来自于教材的的描述,更多的来自于教师启发下学生头脑中想到的形象、现象、意象等,把象举好了,才能创设好学生由文字进入作者内心的情境、意境,最后才能“移情”“入情”“悟情”“化情”,从而理解作者之情、教者之情,激活学生之情,塑造学生之情。我认为,这三大招数,不仅在诗词教学时有用,很多文章的理解都可以这样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想象画面、去体悟人物的内心,去感动自己。

这本书虽然看完了,但学习还在继续,唯有学习,才能让生命更鲜活。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听王崧舟《望月》有感(评课)

听名师王崧舟老师的课有感

听王崧舟老师《桃花心木》有感

王崧舟长相思评课

王崧舟老师的课、讲座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听王崧舟报告有感

王崧舟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