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观世音菩萨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华佛缘

妙不可言。四大菩萨道场,南北两脉少林。他们即是佛教的传承和衍生,又创造了中华独有佛教瑰宝。

中华佛缘第一集

走近两岸佛徒信众

走进自在观音

第一集

自在观音

观音究竟是男是女?观音送子究竟是真是假?他(她)到底能幻化多少人形?他(她)又如何让两岸佛徒心生莲花?愿力宏大,地位崇高。一个大愿望,一个大名号。他(她)如何让两岸同吟《大悲咒》?中华佛缘走近两岸佛徒信众,走进自在观音。

中华佛缘源远流长,从中华佛寺第一家白马寺开始,供奉佛祖和菩萨的寺庙,便开始在神州大地魏然成形,虽遭数度毁坏,却总能焕然新生。据统计:目前我国寺庙过千座,而这其中,供奉观音菩萨的寺庙最多,观音

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也是中国人民信仰体系中最重要的皈依,影视作品中,观音菩萨的形象都是慈眉善目,身披一身白纱,对善恶有客观的判断,能灵活处理世间的棘手纷争,但是观音最初传入中国的形象,却与此有很大不出入,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多是女相,不过在当时观世音大多示现威武的丈夫像,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在我国发展到唐朝之前,观世音的像几乎都呈现男相,而佛教兴盛的源始的印度,其菩萨观世音也有很多是现男相的,佛经记载: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既是三十二应。观音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原名正法名如来,菩萨法身不离寂光净土,而分身百千万,应化三千大千世界广做梦中佛事,示现菩萨等相,寻声救苦、助佛弘化、广度众生。菩萨无极之体已超三界之外,当然更无皮囊色相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根据佛法的解释,观音菩萨应众人的要求幻化成不同的形象,现世救人,菩萨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等,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以何身为现而为说法,随缘救度。到了南宋以后,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下行之路,动荡的社会和长年的战乱,导致民众的苦难不断累积,佛众和世人希望菩萨更多的救化,也渴望心灵能得到菩萨的慰藉,此时女性的柔美更能抚慰民众内心的苦,因此观音菩萨像多开始以女相为主,并广受百姓欢迎,发展到现代女相的观音菩萨形象已深植大众百姓心中,怀抱麟儿慈眉善目,观音送子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相传晋朝有个男子,年过五十却膝下无所出一心求子,后来他结识了一位和尚,便将心中的苦恼说与和尚,和尚对他说:“如果你真想要个儿子,就需要诚心念诵《观世音经》”。男子接受了和尚的建议,每天念经烧香供养观音,不久后观音入梦告诉他:“你将会有一个大胖儿子。”果然妻子不日便腹中报喜,怀胎十月后顺利产下一个男婴,而在帝王之家,官苑之内,送子观音尤其受到欢迎,观音送子,也迎合了封建社会的“子嗣心理”,封建体制下,不仅有继承香火的传统,更有多子多福的繁殖崇拜,而封建帝王家浓郁的“母以子贵”思想,也让送子观音成为人们参拜的首先,或许是处于孕育的考虑,观音多被人们塑造成女性形象,既要扶危济困又要送子送福,人们对观音的要求越来越多,观音需要三头六臂,甚至生出更多的手来帮助人们,于是便有了“千手观音”的形象,那么观音到底是从何而来那?观世音在中文佛典的译名有很多种,根据《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世劫中当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当时宝藏如来为阿弥陀佛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跟佛陀说:“师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之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求救可以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房屋,如果他能够忆念着我,称念我的名号,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佛果。”佛教认为:正是当时还是“不眴”太子观音菩萨,许下了如此宏达的愿望,身为宝藏佛的如来才赐予他“观世音”的名号,意为“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而《法华经▪普门品》这样描述菩萨对释迦牟尼佛“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善男子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的解脱。

香客隆隆,青烟阵阵,普陀山作为世界佛教信徒信众最庄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最早甚至可追溯到秦,而它的真正形成和朝着甚众,则是源于中华盛世:唐朝。相传大约在唐870年前后,浙江舟山群岛1390多个海岛中,一个普通的小岛上居住着一户张姓人家,他要把自己仅有的几间茅草屋贡献出来,让给一尊菩萨,这尊菩萨是一位日本和尚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他打算带回日本去,和尚名叫慧锷和尚,远从千里之外的五台山求得了一尊他极为喜欢的观音像,打算乘船回国供奉,然而到了南海普陀莲花洋,慧锷和尚和他乘坐的渔船,突然遇到巨大风浪,几次起航都无法航行,无奈之下慧锷决定停靠在附近的一座小岛,念经打坐祈求上天保佑,这天夜里他进入一了个奇怪的梦境,他看见一位僧人站在床头对他说:你把我安放在这岛上,我一定会送你们顺利航行,一觉醒来他隐约的意识到,这可能是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也许是菩萨不肯东去,于是慧锷决定把这尊观音供奉在他停靠的海岛上,于是便有了前面岛上居民让出房屋供奉观音的故事,从此这里被叫做“不肯去观音院”,而这座寺院所在的小岛就是南海普陀山,普陀山从前叫梅岑山,在秦汉时期人们都笃信它是一座海外仙山,也正是因此,它吸引了众多的当时的隐士们,渡海来此采天地万物之灵气,寻找传说中的天人合一的体验,然而让它名垂千秋,扬名中外,却不是这些仙人在岛上,不食人间烟火,成道成仙的传奇事迹,而是因为这尊观音像,以及后来拜会在此佛教信众,并不断演变成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圣地,然而普陀山与观音菩萨的渊源又何止是一个传说呢。

佛教中的《华严经》上记载南方有个普陀洛迦山,上面住着观自在菩萨,观自在与观世音,不过是“不眴”太子幻化为菩萨后世人和典籍中的不同称呼,而在《华严经》的经文上,还颇有诗意地描述了观世音菩萨在溪水流淌间,柔软的香草地上,修行和传播佛教的真理,这个普陀洛迦据说远在印度,而唐朝僧人玄奘曾经朝拜的普陀洛迦山,日后在他的回忆录里是这样记载的:那里除了山顶上一泓清泉浪漫舒适外,都是崎岖险峻的山势和毒虫出没,相比而言,这个在中国的南海普陀山上美妙而自然的风物,要更接近佛经上描述的观音道场,同在一个朝代,又有这样的机缘,因而自从慧锷和尚的那次神遇,普陀山开始有了观音的身影知道现在,从那时以后通过东方信徒的祈祷和愿望,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中国普陀山生根发芽昌盛绵延了上千年,此时伴随着盛唐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步兴起,普陀山观音道场也更加声名远播,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其声势更是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每年奉观音菩萨诞辰的日子农历二月十九,出家的日子六月十九,以及得道的日子九月十九,这三次大的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或许是天然气候的滋润,又或许是观音菩萨的庇佑,这里林木繁盛,物种奇佳,被世人称为“海上植物园”,观音佛化众生,其声名远播也在一衣带水的台湾落地生根,从台湾佛教道场一尊尊形态生动的观音像,便可窥见观音在台湾佛徒心中是何等尊贵地位,而这其中以台湾灵鹫山无生道场的观音像最为著名。众所周知,在印度佛教圣山-灵鹫山,虽山势不大,但是在我国和世界佛教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我国其声名远播和玄奘大师有密切关系,名噪一时的“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述灵鹫山: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即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盛唐玄奘的名号和灵鹫山独特的灵性,促成宝岛台湾的灵鹫山,同样成为当地著名的佛教道场,修行者的降伏烦恼,自然升起,从灵鹫山山顶上矗立着十五公尺高的十一面观音,这里是北滨公路的新地标,十一面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音,面向一切方所,护持着十方法界众生,前往参拜者无数,于此可见观音在台湾佛众心中的地位。

他就是无生道场的创始人:心道法师。与观音殊胜的缘分,与他成长的经历不无关系,生于缅甸腊戌省赖岛山区的心道法师,祖籍中国云南,在战乱中成长并不是他童年坎坷的全部,父亲离奇遇害,和母亲妹妹离散,心道法师此后常年跟随姨丈流浪,9岁参军,15岁茹素,翌年刺下“悟性报观音,吾不成佛誓不朽,真如度众生”表达苦心修道的志向,1973年师从星云法师,于佛光山剃度出家。

观音菩萨信仰的传播,同样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的,从大陆传到台湾后,观音菩萨在台湾佛教信徒中的影响力迅速扩张,民众对这个救苦救难的菩萨形象,给予了更多的信任,除了在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和得道的日子里,民众会前往道场参拜外,还定期举办救济活动,用实际行动弘扬观音菩萨的救世之愿。

观世音菩萨原来是外星人

四面千手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

专修观世音菩萨昼夜法本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序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