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8: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

我是一个古经史文字的爱好者,每当茶余饭后,闲暇之余,总喜欢研读几部古今经史,以为自娱。到傍晚来临,我常伴青灯黄卷之旁,去品味远古文化的古色古香,这一切,已经养成为我多年的习惯与爱好,现在有兴提笔撰写一篇《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的文章,以遗广大文字学爱好者已赏析,也是对我这些年来学习的一个总结。

我从各种经史以及其它各方面的资料看出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只是从中国的起源文字演变而来的文字。

现在网友对我写的这篇《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的文章,疏漏于苍颉造字一事!现在我对这一史学传说给予解释,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于史学,对我的读者负责的态度,对于苍颉造字一事,给予解释。

对于苍颉造字一事,我只能定为传说,因为兴起这一传说的,是在战国时期。其实从轩辕黄帝苍颉造字时期到战国时期约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按照三皇,以及夏、商、周的年限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如果有苍颉造字的话,能够书写在什么用具上,现在是个难解之迷。就是发现甲骨文时期距离苍颉造字时期也有约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年代也是相当久远的。 在者说,西汉大博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一书,对于这件事并无记载,如果有苍颉造字一事,司马迁不能不知道。我只能将这件事定为传说,现在我认可这一传说,我认为很可能苍颉造的字,就是中国文字的启蒙点,就是一种符号文字。

传说,黄帝就学于大颠,颛顼就学于录图,尧学尹寿、舜学于务成昭等。既就学,就得有文字为依据,据笔者推断,他们很可能使用就是一种符号文字,就是苍颉造的一种符号文字。

据说三皇中也有《尧典》一书,这些古文字是否由于夏朝国都的数次迁移,没有留传下来,或是腐失,或是还没有发掘出来,这一切,还将有待于专家学者去考证。

因为商朝文字,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特点以象形、象意、象事为主,比如姓张的“张”字,甲骨文为“

”它就属于象形象意之文字,左右为手,中间为弓,开而张之,之意,比如“马”字,甲骨文写法“

”就纯属于象形文字。

现在甲骨文在中国远古历史上,是使用了约千年的古文字,可以历经夏、商两代时期。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现在来说却是中华民族文字的源头,是远古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说,中国第一代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随着西周兴起,武王伐纣,周朝的建立,中国的文字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金文时期,为什么要称为金文呢?因为这一时期金属青铜的大量冶炼,很多文字就铸刻到了金属器皿上,所以这一时期就称为金文时期,也称为金鼎文时期,因为铸刻文字主要以青铜器皿为主。其实金文也称为籀文,因为周期初期主管文教方面的官员,称为太史籀,籀文字,是从甲骨文字改制而成。

周朝金文又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与后期,前期就是西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前,这一时期称为金鼎文前期。后期在西周灭亡以后,秦朝统一以前,就是春秋与战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二百年以前,前期的金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础改进的文字,但依然还存有甲骨文的风貌。后期由于春秋与战国的形成,各国也都有了自己的文字,这一时期的文字比前期有了很大的改进。

现被发掘出土有西周时期的《大盂鼎》《毛公鼎》《夨人盘》《兮甲盘》等。金文现在被发现的约有四千多字,现已有两千多字被确认出来了。第二阶段的文字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近八百年,成为了两周时期灿烂文化,周朝后期的文字变动较大,给了秦朝改进定形篆文字打下了基础。

因为禹做九鼎,九鼎代表九州,九州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后来有很多帝王都想问鼎中原,其实它们是想问天下之兴,昌盛之源。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振长膺,击六国,统华夷,建立了强大的大秦王朝。秦王朝从建国到灭亡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七国分争的混战局面。秦始皇根据形势,并统一了全部的制度,书同文,车同轨,在这方面,秦始皇与李斯确实是殊功难殁,史不绝书。

在文字方面,李斯在战国后期的文字基础上,并结合了本国文字,创立了小篆文字,小篆文字笔迹圆润,有其艺术之美感,但难于书写。

到了秦朝末年,刘邦打败了项羽,在次结束了割据势力分争的局面。建立了强大的大汉王朝,就是今天大汉民族的族称。汉承秦治,文字方面依然使用秦篆,秦篆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约四百年,现在有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流传下来,它收集了正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合计为一万零五千一十六字,《说文解字》一书,是全世界的第一部字书大典。篆书也是中国的第三代文字。

到了东汉末年,程邈变小篆字体为“隶书”字体,但书写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因此,没有广泛使用。

钟繇研习了各种文字与当时的字体,又创立了正楷文字、字体,这一字体,正式使用以后,立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振动,并很快普及,正楷字宜学,宜写,正楷字从此成为了中国的第四代文字。(它的正式字体应该是正楷繁体字,以做为与现代简化字相区别)。 正楷繁体字,历经两晋,十六国,隋、唐、两宋、元明、清、直至现在盘据地台湾的国民党残留政府,依然使用着正楷繁体字,这种字体从东汉末开始至今已使用了近一千九百年的历史。

在字书方面,于东汉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于梁则有《玉篇》,于唐则有《广韵》,于宋则有《集韵》,于金则有《五音集韵》,于元则有《韵会》,于明则有《洪武正韵》,还有明朝梅应祚纂写的《字汇》一书,《字汇》一书,共收集了三万七千多文字。清朝康熙皇帝命大学士张玉书与凌邵雯编纂的《康熙字典》一书,书中共收集了四万七千多文字,这是“字典”一辞的由来,字典一辞开始正式使用,《康熙字典》是有史以来比较有影响,使用较广的文字学书籍。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一九一五年,并由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写的《中华大字典》一书,书中共收集了汉字四万八千多个汉字,是继清代《康熙字典》之后的一部力作。

到了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中华汉字进行了再次改革,由正楷繁体字,改为正楷减化字,较正楷繁体字更为减便、宜写、宜学。

在字书方面,从新修订了《中华大字典》,由原来的四万八千多字,增加到五万七千四百七十个汉字,现由曹先擢先生为学术顾问,魏励先生主编的,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大字典》一书。这部字典由二〇一四年出版并发行,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的收集文字最多的字典,据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工具书。

还有《新华字典》一书,早期的《新华字典》共收集了一万一千多个文字,现在,从新修订的《新华大字典》一书,主要是以减化字为主的字典,共收集与扩编了一万五千多个文字,共用四种不同的字体写成,这部字典的编辑:周斌先生,修订主持人:胡中文先生。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部字典是以经济、实用为主的字典。

在学术方面的字典有《甲骨文》字典,《金文编》字典,《西夏文》字典,其它据有学术价值很高的字典更是比比皆是。

浩浩中华,有文字可考,远朔五千年,历经沧桑巨变。从甲骨文开始到今天减化文字的使用,历经五次重大的演变。我衷心希望古文字学成为中国的重要史学科目,因为他是世界唯一的方块字,历史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徐风林

黑龙江省林甸县花园乡中心村五屯

电话:13159995540 18746644952

生命起源与进化期中论文

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读后感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

图说文字起源目录

图说文字起源100109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和理解

《远古的悸动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读后感350字

2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

关于文字的起源的论文

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
《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