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汉文化志愿梦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3: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梦·我的梦

宁波有一群从十七房起飞的美丽志愿者

本报讯(记者盛柏臻 通讯员戴旭光)一支梦起郑氏十七房景区的汉文化志愿者队伍,两年来他们不图回报、孜孜不倦地传播传统文化,倡导传统美德。有人说,他们是一群“美丽的志愿者”,他们展示的不仅是传统服饰之美,更是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之美。也有人说,他展示的是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他们描绘出重回汉唐的“中国梦”。记者近日找到他们,对他们的故事进行了采访。

打小就有汉文化梦

戴着黑框眼镜,穿着工作制服,正侃侃而谈投资保值的姑娘,工作之余,也会云髻峨峨,环佩玎铛。

“这该怎么说,也许我前世还留了一缕气在我身上,所以从小就有一个汉文化梦吧。”李潇告诉记者,小时候和邻居家一起“扮戏文”,自己就是头头,初中的时候,还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赏字品画、吟诗作对。“小时候做的东西,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当时很喜欢古人创造的文化。”李潇说。

说起如何加入宁波汉文化研习社,李潇不禁笑着说道:“去年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汉服春晚,当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全国汉服组织,都在节目里向观众拜年,这也引起了我加入周边汉文化团体的冲动。”自从李潇加入宁波汉文化研习社后,便开始不断阅读一些前辈的著作,学习历史知识,让自己更加了解汉文化。“加入了这个组织,才让我知道,汉文化不仅是服饰,更在于博大精深的内涵。也希望更多人来了解我们、关注我们,共同传播传统文化。”

结缘汉服,推广汉文化

2012年郑氏十七房举办第一届成人礼活动,董洁灵被现场女士的汉服所吸引,后来加入到宁波汉文化研习社,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汉服,举办汉礼活动。“我们的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所创造出来的文明至今深受世界人民的赞叹,但是我们自己却抛弃了这份文明,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感到很焦虑。”董洁灵说。

正是这种对汉文化根基日渐淡化的深切焦虑,让董洁灵和其他的志愿者深深地感到,必须有人来重新推广汉文化的工作,而最简单的推广方式就是穿汉服,习礼仪。

为了这个目标,该社开展了多项活动,去年七夕游园、中秋祭等活动,今年三月三又在郑氏十七房开展了笄礼活动,不同节气,该社都会举办不同活动,推广汉文化礼仪。如今,他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做准备。

推广汉文化任重道远

“我们的QQ交流平台是2010年5月建立的,当时只有十几个成员,到现在已经有六百人了。”汉文化群负责人周琳说:“当时包括父母在内的很多人都在问我,做这个事情能当饭吃吗?”这也曾让周琳深深地纠结,处于事业上的积累期,却去分心做志愿者,很多人难以理解。“如果要用得与失来衡量,很多事情就没人去做了。”周琳认为年轻人应该多接触传统文化,如果不去积极继承,老祖宗留下的优秀文化就会流失,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作用。

“去年,我们第一次在十七房景区展示汉文化,得到了许多单位和个人的支持。‘宁波汉文化传播协会’也于6月10日挂牌成立,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共同传承传统文化。”周琳说:“‘中国梦’就是让社会风尚重回汉唐之梦,需要更多人去实践。”

“社会文明教育不能凭空说教,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澥浦镇宣传委员、郑氏十七房管委会副主任李启鑫说:“郑氏十七房景区在我区首次引进汉文化,现在区文明办很重视该团队,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这是文明创建的载体创新和手段创新,也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很有生命力。”

汉文化发祥地

汉文化社会实践个人心得

徐州汉文化景区导游词

汉文化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单

汉文化酒店开业庆典策划方案[材料]

汉文化启蒙成语接龙(20集全)

徐州汉文化风景区调查分析报告

浅析对偶与汉文化的关系

志愿服务,共筑中国梦教案

盛世霓裳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项目策划书

汉文化志愿梦
《汉文化志愿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校园志愿文化 志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