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升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3:18: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升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8-3-15信息来源:

加强自主创新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充分认识推进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功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鼓励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继续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我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虽已今非昔比,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仍较缺乏。特别是一些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转让技术持谨慎或封锁态度,使我们处处受制于人,无法从根本上形成竞争优势。光靠引进、买专利已不是上策。而事实上,只有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激情迸发,真正把自主创新变成企业的自觉行动,才能使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为此,广大中小企业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风险投资机制等办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自主创新环境。

(二)广大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特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包括产品(服务)创新和工艺创新、研究与开发、技术转移等,既有大量的产品(服务)和工艺创新,也有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原始创新成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中小企业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更侧重于对原有技术的革新与改造,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较大,涉足的产业领域较多,涉及的部门和地区较多,创新成果分布的领域与影响的范围较广。“十五”以来,全省中小企业已经累计开发新产品4万多项,省级以上新产品6000多项,比“九五”期间增长了两倍多。在全省183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4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大头,技术进步在中小企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近50%,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省自主创新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

(三)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在许多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在一些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重振和发展。在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兴产业中,如计算机、程序控制仪器、软件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

动更加活跃,占有明显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在大众消费品市场,由中小企业开发和经销的产品占了80%以上。此外,由于机制的优势,中小企业创新的效率也是较高的。据我们对全省372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通过技术创新,有91.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94.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拓展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

二、当前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

尽管近几年来我省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历史和体制机制的影响,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自主创新人才。我省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目前,我省中小企从业人员中享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40%,中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91%,初级技术职称的也只有2.58%,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国有企业平均水平,人才短缺的状况十分突出。二是创新资金来源不足。造成资金紧张的最重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畅。由于证券市场发育滞后,广大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民间借贷目前还处于体制外,既缺乏法律保障,且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满足不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普遍较差,从金融机构贷款十分不易。融资难,使很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搞技术创新,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较低。

三是研发投入杯水车薪。一方面,我省中小企业R&D投入的强度还很小,全省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的费用投入不足,占销售收入比重不到0.6%,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也只有1%多。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是企业投入资金不合理,重设备引进,轻消化吸收,基本上是引进花10块钱,消化吸收仅花1块钱,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由于投入不足,消化不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尚未进入良性循环,总体跟不上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难以显现自主创新“马赛克”的亮色。

四是创新服务能力较弱。已有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产品少,服务面窄,服务缺乏深度和广度,部分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全省由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构成的604个块状经济区,建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仅占37%。2003年以来为加强行业自律而创建的14个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大多没有推出面向本行业的技术服务项目。多数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层次比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五是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不明确。税收政策是国际上通用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经济杠杆,但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具体表现在:通过税收优惠来支持和鼓励哪些方面的科技发展缺乏导向性;在协调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和传统技术改革等方面缺乏清晰的目标;导向性的科技税收优惠措施不足;针对具体的科技开发活动及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够。

三、“十一五”时期推动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十一五”时期,要解决阻碍我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机制为重点,通过建立四大支持体系,推动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重点,在政策引导中,坚持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政策支持的重点应当放在财政、金融、产业的引导和支持方面,利用财政资金、金融利率、税率倾斜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直接或间接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要制定各种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科技计划,从研究开发、试制、成果的商业化等阶段对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全过程予以支持。改变专项扶持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此外,还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调动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

二是建立服务支持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还有一个搜寻、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这就需要政府、有关组织和中介机构提供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支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要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创新等信息服务的机构,解决中小企业限于人力和资金而难以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组织问题。建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基地,在区域经济内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发挥集群力量,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区域间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

三是建立金融支持体系。自主创新作为使科技成果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物质产品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必须要有作为这种活动的直接基础和直接构成要素的资金投入,这是企业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先决条件。要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引导,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增加R&D的投入,提高企业用于消化吸收新技术的投入资金比例。要建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基金,遵循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竞争择优的原则,支持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创新项目产业化。放宽金融业的市场管制,鼓励建立中小民营银行,满足中小企业对自主创新的资金需求,提高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绩效。加快发展各种风险投资机构,规范风险投资资金的进出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创新长期贷款。

四是建立技术支持体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的过程往往表现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科研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中小企业基于自身技术、人才、设备等条件限制,往往无法适应这种需求。应当促进各类技术支持机构发展,建立健全以满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需求为目标,各类社会科技支持机构广泛参与、协同配合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支持体系。要创新共性技术服务机制,发挥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整合现有分散于各企业的研发资源,建立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帮助解决一家一户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鼓励产学研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自主创新队伍。近几年,余姚、金华等地采取关系不转、户口不迁的柔性用人机制,吸纳“候鸟型”教授、专家为中小企业科技研发服务,绩效明显,值得借鉴。还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对中小企业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备注:此调研报告原载《调研与对策》2005年第25期(总第68期)

刘应邦冯华东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珠三角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提升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提升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湖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农村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提升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