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0: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五单元教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是一个文言文单元,学习这个单元,我们先讨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先听听两个人的故事:

诺贝尔物理学家杨振宁 大数学家苏步青先生

通过这两个人的故事对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对我们学习古文、背诵古诗是不是又有激励作用呢?希望同学们能向他们学习。

单元学习目标:

1、重视诵读,默写名句名篇;

2、读懂浅易文言文;

3、学习鉴赏品味优秀古诗文;

4、积累相关文言文词语。

单元学习重难点: 重点

1、顺畅地朗读课文,养成自觉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2、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进行自主的学习,理解句意及文意。

3、掌握各课的重点字、词,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4、背诵规定的篇目。通过背诵,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5、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如“之”“其”“以”“为”等词的多个义项。 难点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重点语句对文章所起的作用。 单元学习方法

1、要对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逐字逐句地弄懂课文内容。切忌望文生意。 2、在阅读时特别要注意判别通假字并能作出恰当的解释;要判别并解释词类活用的词;要能补出文中省略的成分。

3、对重点的实词和虚词通过理解、比较要能牢记它的特点和用法。

4、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欣赏诗文的写作艺术。 5、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诵读,部分诗句要能背诵和默写。 单元教学设想

1、《核舟记》介绍的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核舟,写作特点是: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逻辑顺序,中间分写又按照空间顺序,表明了思维的清晰、严密;说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因此详写正面,略写船背,详写船头的三人,略写船舱、船尾;语言也很好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简洁、准确,又不乏生动。因此,从说明文角度来看,这篇文言文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设想把它提前到第三单元,既可巩固说明文的教学目标,又可让学生纵观古今体味说明文的魅力。

2、《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归园田居》进行比较阅读: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图景,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世外桃源”一词已成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而《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其核心是“天下为公”:一切为公,选贤举能,讲求信义,追求和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残疾人皆有所养,男女各有分工,没有偷盗窃贼,夜不闭户。因此,两文在思想内涵上很有联系,设想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以《桃花源记》为主,在此文教学结束后,学生自学《大道之行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辨别两文作者及其“理想社会”的异同。

3、《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都是以物为喻、托物言志的名文,不仅在主旨上都表达出洁身自好、守身如玉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写作上均具有融情于物、语言精练生动的特点。设想在分篇阅读的基础上,从写作角度比较两文的大同小异。

4、《杜甫诗三首》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本文三首诗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作:《望岳》写于“开元盛世”的736年,诗人才二十四五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的757年和759年,诗人已到中年。因此,诗作的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均有较大变化,设想开展“主题式”阅读,即学生自主确定其中一首诗,借助注释、工具书或其它媒体,从写作背景出发,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作一些赏析(也可以成立合作小组,共同探讨);然后在班级中作口头或书面交流。

单元教法预设 1、加强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对于一些较深的文言文,传统的“串讲法”仍可沿用,但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教师更应不断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爱学、学好文言文。如指导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比较、归纳中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一些文言现象;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等等。

2、夯实文言文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不一,方法多样,但“知识与能力”目标必须注重。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意图值得揣摩。

3、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既可在读懂课文大意和理解一些常用文言文词语的基础上体味语言特色、感悟思想内涵,也可以将体味语言特色或感悟思想内涵作为切入口,在质疑、讨论、交流中让学生读懂课文大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了解一些文言现象。

学法指导

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其中《桃花源记》是记叙文,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陋室铭》和《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核舟记》介绍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又选有杜甫诗三首:《望岳》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春望》与《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此时杜甫已步入中年,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诗人风格的发展变化。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练好诵读这个基本功,要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本单元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和杜甫诗三首;此外,还要求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背诵总量为一千余字。背诵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课文在课堂上就要达到基本成诵;课后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诵读。 本单元课文,有的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有的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这些内容都能引起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学会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文言文的探究式学习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表,指的是字面上的意思。除看注释、查字典以逐句解读而外,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贯通。能贯通文意,才算真正懂得了字面上的意思。这种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为将来更好地领悟文言文的行文方式奠定基础。里,指的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是广义的,不限于归纳主旨,还要把重点句段的内容乃至“微言大义”的字眼和“言外之意”都包括在内。必要时还应探究写法上的某些特点,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总之,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进行卓有成效的诵读训练,探究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先贤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反复诵读非常重要。探究和学习又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一定要努力培养钻研精神、探究精神。

提高背诵能力的方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的益处是很多的。课本上就对不少诗文的背诵作了明确的要求。

从阅读心理学角度看,背诵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识记(对所背的诗文的熟悉和记忆)──“保持”(识记的诗文在头脑中储存)──“再现”(识记的诗文在一定的时间后重读和回忆)。三个阶段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此,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熟读”与“背诵”。熟读,不单包含机械记忆,更包含理解记忆,要熟悉诗文的内容,达到由背到诵的转化,以诵促记。

2、理解思路,分合相间。诗、文都有它们的思路,思路是背诵的导线,把握住它,背诵时才不致出现漏背、乱背现象。篇幅长的诗文,可按思路层次,分段背诵,熟一段,进一段,步步为营,逐段推进。

3、心专、脑思、手动。“心专”就是心意集中、专心,切忌浮躁;“脑思”,就是边背边思考下文,边记住易错、易漏的地方;“手动”,就是边背边默写,把语言信息还原于文字,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心专和脑思,另一方面又可以记录背诵效果。

4、注意复习巩固。记忆是外部的(即各种背诵材料)在大脑皮层中留下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痕迹”会渐渐淡化。因此,要巩固背诵效果,必须注意在两三天内复诵一至两遍。如此下去,久而不忘。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

完成这个任务所必不可缺的条件是:

1、向学生阐明正确朗读的要求并严格执行。

正确朗读的基本要求包括:

⑪读准字音。要读得清晰、宏亮,不容许有丝毫含糊,对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尤其要认真对待。要指出,这样读才能促进听觉记忆,也有助于正确地掌握词义。

⑫节奏鲜明。关键在于要正确地划分停顿,既要根据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疏密来划分一句话中的停顿(这种停顿一般极短,但能察觉出来),又要善于区分复句和分句后的停顿(前者较长,后者较短)。也要指出,这样做有助于正确把握句意。

⑬读出一点语气。主要是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这四种语气。判断语气的根据主要是文意,也要看用了哪些虚词。这一条有一定的难度,在起始阶段教师无妨作一点示范性的说明,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用祈使语气读,用“也”作结表示诚恳地希望如此;“大道之行也”当用陈述语气读,“也”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这些要求人人明白,但又不易做到。现今的初中学生习惯于快读强记,字音、停顿和语气上的毛病往往淹没在快读之中。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放慢读的速度,每分钟以读110~120字为宜。这是正确朗读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学生朗读中的缺点错误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2、一定要在课上争取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

过去我们也重视文言文的背诵,然而难见成效。主要原因是教师讲得过多、过于琐碎,总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往往把背诵当成课后作业来处理,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背书感到厌烦,甚至视为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学生也练习背诵,但目的仅在于应付教师的检查,毫无自觉性可言;又因为用的是强记手段,记忆也难以保持下去。

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就必须把背诵练习移到课堂上来,置于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当堂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

这样做是否有可能呢?答曰:有。

且以本单元为例。本单元授课时数为8课时,合计360分钟。要求背诵的篇段合计为1082字,按每分钟读110字计算,读一遍仅需10分钟,假定读十遍可以达到成诵的话,也只需要100分钟,尚余260分钟可供教师自由支配。

要实现这个规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教师要善于把诵读的指导跟疏通文意结合起来,要在读中求解,以解助读。第二,教师要讲得精炼,不该讲的(讲了学生也难以接受的)和不需要讲的(学生已经明白的)都不讲,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的不讲成两句。

不少学校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课上实现了成诵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诵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仅在课下乐于继续练习以求巩固,而且敢于尝试背诵课本以外的名文。

3、教师要为学生示范:

这一条无须多说,道理人人自明。你要求学生背诵,就要先从自己做起,对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榜样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再说,你要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先读七八遍,取得一点实践经验也不为无益。目前已有不少教师做到了这一点,但仍有待推广。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

最近20年来,在文言文教学领域内,“字字落实”的教法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每讲一课不论内容深浅如何,不论语言障碍有多少,都要从头至尾逐句地译成现代语。但这件事其实也不容易做好,到了不便照直翻译的时候,往往不得不求助于语法。这样一来,翻译和语法便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两大支柱。

翻译和语法并非绝对不能讲。在初学阶段,翻译几个难句仍不失为疏通文意之一法,但把学生一看就懂、一点就通的句子都逐一地译成现代语,有什么必要?至于跟读文言不足万字的学生讲什么“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语法规则,则近乎故弄玄虚,正如俗话所说“你不讲我倒明白,你一讲我反而糊涂了”。我们在前面说的“不应该讲”和“不需要讲”主要就是指此而言。这些年来,多数学生对学文言产生厌烦情绪,主要原因就是“不应该讲”和“不需要讲”的东西过多。文言课应当让学生看的是文言,读的是文言,想的是文言,如果让翻译和语法充斥课堂,就没有多少“文言味”了。

这种教法无疑是考试教育的产物,因为实行“字字落实”,便是教师责任已尽,考试中出了问题就只能怪学生不用心听讲;至于这样教下来能否使学生终生受益,则非所与计。

今天,我们正处在从考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这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大势面前,作为决定性的第一步就是要彻底废除这种“填鸭”式的教法。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应当抛弃偏见,要看到初中学生运用探究方式学习文言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在初学阶段,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一般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即通常所谓的疏通文意。这一步是从预习开始的,主要是看注释、查字典、解读文句,初步掌握全篇大意;不明白的地方以及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都要记下来,为课上的探究做好准备。课上的探究则侧重在贯穿理解上,要在整体感知的原则下弄清各个局部的意思。例如《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的一大特点是:渔人在无意中发现了桃花源,待到有意去寻它,反而不见。要引导学生首先认识这个特点,然后探究各个局部。探究局部要先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这篇课文的第一段没有指明渔人舟行的时间和方向,但从桃花盛开可以判定是春二三月水涨之时,从“林尽水源”可以判定他是逆水而行,从“落英缤纷”还可以判定他早已见到水上的桃花瓣。提出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把学生带到故事的境界中来了。再根据“渔人甚异之”一句设问,这个局部的内容必能洞若观火。

第二步是探究思想内容(有时也包括作者的感情)和写法。这种探究一般是就文论文,有时也可以向外延伸。就文论文要善于抓住文中的要害来启发学生,例如《核舟记》一文,首先要抓住这件雕刻品的名称来探究雕刻家的匠心(运用哪些艺术细节来表现“大苏泛赤壁”的图景),其次要让学生仔细品味第三段(“船头坐三人”这一段)的丰富内涵,抓住了这两处要害并作一点分析,再读全文便会觉得理丝有绪。向外延伸就是用有关的资料(例如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来印证本文的某些观点,例如探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这句话的内涵,就可以提到《桃花源诗》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这两句,还可以用《大道之行也》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这两句来印证,从而看出这是陶渊明社会理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分步进行的办法大概适用于议论文以外所有的文体;对于议论文则有必要作特殊考虑。例如《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几乎每句话都有特定的内涵,根据这个特点,也无妨在疏通文意的同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一点探究,既省时又可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至于学习的组织形式,则应灵活掌握,每个教师都有权选择他(她)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形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用得好,每一种组织形式都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把背诵练习移到课堂上来和运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文言,对我们之中的多数人来说,都是新的课题。旧的经验有的不能用了,而新的经验有待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念;只要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又能深入细致地钻研课文和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就一定能从眼前的困惑中走出来,开创一个文言文教学的新局面。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2、了解文章线索。

3、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1、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2、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学法指点

1、反复诵读,读出感情,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2、先忠于原文模仿性地讲故事,再运用想像创造性地讲故事,加深理解。 3、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简介,更好地把握主题。

4、结合以前所学的有关陶渊明的诗歌或本册第二十四课《大道之行也》第三十课的《归园田居》(其三),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问:有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衣食无忧,让你一个人或两个人生活在这里一年、五年、十年、一辈子,你选择什么?为什么?假如让许多人在此,你的选择呢?

二、自学检查

1、作者简介

见《学习与评价》70页。

2、生字词

豁然(huò)俨然(yǎn)黄发垂髫(tiáo)邑人(yì)骥(jì)阡陌(qiān mò) 舍:shě(舍己为人)——shè(屋舍) 间:jiān(田间)——jiàn(间隔) 语:yǔ(语言)——yù(语人) 鲜:xiān(新鲜)——xiǎn(鲜见)

三、课文导读

1、文章概况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生活于晋宋交替的时代,也曾做过小官,但由于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官归隐。为了表示自己对平等、和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人人平等、自食其力、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现象的理想社会──桃花源。”根据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何综合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理清线索也是这课书的学习重点。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的所见所闻,离开桃源又寻找桃源的经历。行文中悬念不断,“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使故事情节曲折回环,引人入胜。其中,对桃源中景、人、情的描写,是记叙的一个补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本文,在体会作者对理想社会追求的同时,也应当了解作者消极遁世的思想,这是阅读的难点,要注意把握。

这篇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要全篇背诵。对于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也要掌握,如:“具”、“寻”等。

背景知识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作者本人因憎恶趋膻逐臭的官场,毅然选择了躬耕田亩的生活道路。在长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渐体验了普通农民的欢欣和痛苦, 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农村生活感受而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

诗人这一理想的产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汉末以来,国内战乱不止,人民往往自动结集起来归附于某一有威望的大姓,筑坞壁以自保。诗人在>诗中所称颂的田子泰,就是汉末魏初的一个著名坞主。当前西北人民为逃避苻 秦的暴虐统治,也有此种形式的组织。

课文题解

2、文体知识

记,是一种文体,即记述事物的文章。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这篇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

四、熟读感知

1、多媒体范读,学生听,注意节奏、读音。

2、学生自读

3、抽学生读,共同评点并全体齐读

4、感知文意,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

目的:通过反复朗读可以校正学生的读音,把握文言文朗读的语感和节奏。通过讲故事可以初步感知全文文意为后面的全文翻译打下基础。

五、朗读翻译,积累文言词语。

目标:朗读翻译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方法: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独自翻译全言文,将不能翻译的词句标上记号;然后同桌或前后自由交流,要求边读边翻译的同时加强对文章的背诵,并整理记诵文言词汇;最后由教师参与,学生汇报翻译结果,共同解决重点词句,并将其分类整理板书。(参照《学习与评价》只板书其上没有的,学生在丁做好笔记)课堂给学生5分钟进行记忆。

1、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志】

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

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 【寻】

寻向所志:寻找,动词

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 【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 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渔人的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对,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乃】

见渔人,乃大惊:就,于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竟然

二、词类活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觉得……奇怪。 【欲穷其林】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处处志之】

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标记。 【才通人】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通过。

三、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鲜美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要说

今义:不管(连词) 【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缘溪行】

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指这里问津探访 今义:口液 【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鲜美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要说

今义:不管(连词) 【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缘溪行】

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指这里问津探访 今义:口液

六、课堂练习【例1】

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通________ 2、居十日,扁鹊见桓侯而还走。________通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通________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___通________ 〖解析〗

设计此类题是考察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答案〗

1、说通悦;2、还通旋;3、知通智;4、要通邀。

【例2】

解释下列每组中加粗的多义词的词义,将其填入句后的括号中:〖解析〗

本题着重考察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知识。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切不可用某一意义去解释不同句子中的同一词语。以上各组词的意义是:

1、做标记、标记;

2、寻找、不久;

3、对着、先前、以前;

4、劳作、做。

七、小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如何朗读文言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目的:理解文章大义,突破重难点

方法:通过问题设置,进行合作讨论式学习。 问题:

1、读课文第一段,理解“忽逢”一词的意思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2、读第二段。说说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4、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5、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6、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7、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解析〗“画蛇添足”本是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得不偿失。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分析文中对南阳刘子骥的评价,说他是“高尚士也”,可以看出他是与陶渊明有共同志趣的人。在文章结尾提及他,作者显然是别有用意。 〖参考答案〗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独有的追求,另一方面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8、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9、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10、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难点探析

方式:师生共同合作探究

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2、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解析及答案:

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解析〗仔细分析课文内容,联系历史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桃花源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的曲折反映。

2、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为“蛇足”?

3、渔人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表示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5、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解析〗分析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古贤超越历史的局限。

〖参考答案〗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的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仅表达了他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虽然是虚构的,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却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它一方面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大胆否定了君权制度,提出了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作者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理想社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访问、离开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穿起来,写得曲折回环,若有其事,引人入胜。

课文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无情地鞭笞和批判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这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但这种理想境界只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田园生活,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决定的。

二、小结

本节课我对课文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知道了?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理清文路,探讨作者的写作特色

目的:理清线索,明确作者的写作特点及文章主题。

方式:学生自读课文,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然后讨论本文作者写作是有什么特色?。

1、参考:板书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2、写作特色

1、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2、组织材料,详略得当: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资料参考:——名家评点课文

《桃花源记》的语言也十分准确和精练。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还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他写文章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浑厚。苏轼说他的作品“癯而实腴”,就是说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李文)

语言晓畅,用词精到。《桃花源记》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明代许学夷说,陶多用“晋宋间语。靖节耳目所濡,故不觉出诸口耳”(《诗源辨体》)。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蔚然成风的氛围中,陶渊明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的理想境界,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朵清新可喜的奇葩。

然而我们绝不要以为“记”中的这种自然的语言是随意写来的,它是经作者仔细推敲、苦心琢磨的结果。正如宋人所说:“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例如,写桃源人民见到武陵渔人后,作者用“乃大惊”三字,就既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又如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为什么说山口有点儿光呢?

第一,因所写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

第二,因为桃花源是虚设的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所以用词不能太着实。这样,给读者以迷离恍惚之感,增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题写为《桃花源记并诗》,终至于“喧宾夺主”了。(苏文)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入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有《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渊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做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陈文)

二、拓展阅读

结合本文朗读本册第二十四课、三十课,进一步理解陶渊明。

目的:通过对比阅读,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同时更进一步的理解发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方式:自读讨论

问题提示:《大道之行》描绘了怎样的社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理想,?《归园田居》中表达作者怎样的理想?

三、小结

本节课我知道了什么?对文言文学习应该注意些什么?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⑪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⑫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难点:

⑪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⑫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疏通文言语句。

一、导入

古人常常借山小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那高洁的志向,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具大的启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两篇文章就是如此。

二、自学检查 1、作家作品: ⑪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刘宾客集》。

⑫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现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宋朝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有《周元公集》。

2、背景知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散句。

3、生字词 陋室(lòu)德馨(xīn)苔痕(tāi)帘子(lián)鸿儒(hóng rú)案牍(dú)西蜀(shǔ) 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亵玩(xiè)隐逸(yì) 颐(yí)噫(yī)

唯:(wéi)唯心

儒:(rú)儒家

牍:(dù)案牍

藩:(fān)藩篱

惟:(wéi)惟一

孺:(rú)孺子

渎:(dú)亵渎

蕃:(fán)蕃庶

莲:(lián)莲花

益:(yì)益友

濯:(zhuó)洗濯

涟:(lián)涟漪

溢:(yì)溢美

擢:(zhuō)拔擢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然后听范读,最后抽学生读互相评点,产齐读要求读出其气势。

四、译读,积累文言词语

1.借助课下注释《学习与评价》,翻译全文。 2.全班交流,质疑问难。

3、积累文言词语,教师板书《学习与评价》上没有的。

(1)实词 【有仙则名】 著名。【有龙则灵】显灵。【斯是陋室】 简陋。【草色入帘青】 映入。 ....【苔痕上阶绿】 漫上。【可以调素琴】 弹奏,素朴。【无丝竹之乱耳】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可爱者甚蕃】 很多。 ...【陶渊明独爱菊】 惟独。【中通外直】畅通,挺直。【香远益清】更加,清幽。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赏。【予谓菊】认为。 ..(2)一词多义

【是】当时是:这,代词;斯是陋室:是,判断动词

【名】有仙则名:出名,动词;不能名其一处:说出,动词 【之】无丝竹之乱耳:不译;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

【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惟吾德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无丝竹之乱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4)倒装句

何陋之有:为了强调宾语“何陋”,用“之”将其提到动词谓语“有”之前,翻译时的语序应为“有何陋”。

(5)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6)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五、小结

本文有许多文言知识需要我们去记忆,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多哪些需要没记住?

第二课时 内容:《陋室铭》

目标: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理解中心及写法。 方式:问题引导,独立思考,难点合作讨论

问题: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看图画、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换角度想 :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 (讨论板书: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来人不俗、生活高雅)

片段一: 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生:这句话先说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师:(课外拓展)老师这里有一句话,看看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什么地方?

(投影)透过窗户看天空,透过天空看历史,透过历史看人生„„ 生: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人生”,它是通过“窗户”、“天空”、“历史”而引出的。„„ 师:这种由此及彼的表现手法叫做──兴。

投影:赋、比、兴,古诗文常用表现手法。兴,一般用于一首诗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常含有联想、象征、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

片段二:

师:那么,本文还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 生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是写陋室主人的情趣„„ 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

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里作者援引西汉扬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片段三: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在头脑中再现一下那陋室的自然环境。(创设情境)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爬上那斑驳的石阶的?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映入竹帘,飘入室内的?

生1:它们从石缝中钻出来,探出她们可爱的小脑袋„„ 生2:她们聚集在一起,在主人的窗下起舞„„

生3:我认为这两句的描写绘色绘声。你看“青”、“草色”状其色,“谈笑”状其声。 片段四:

师:同学的发言很精彩。请大家想像一下,倘若室内有王叔文、柳完元等人,他们在谈些什么,这些人在一起,又会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分别把自己想像成刘禹锡、王叔文、柳宗元等。)

生1: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心忧天下。

生2:柳宗元在吟诗作画。

生3:王叔文在煮酒纷论当今时代英雄。 生4:韩愈在扼腕长叹。

生5:刘禹锡持一杯香茗,侧耳倾听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

生6:柳宗元沉吟:“‘沉舟侧帆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转身对刘禹锡说:“梦得,今日有幸拜读,真让我折服,让我感动奋发!”„„ 师: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哪里还有什么为那狗皇帝当差去收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的“劳形”与痛苦! 片段五:

师:再看室内的陈设,文章重点突出了哪些物件?由此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生1:“素琴”、“金经”„„

生2:由此我想到了主人读书情趣的高雅。

生3: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读名人名著。比如:我最近在读《子夜》„„

生4:还有《读者》„„

3、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⑪(陋室简陋狭小,陈设简单,确实简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观,安静清幽,有鸿儒谈笑来往,可抚琴读书,无乐音乱耳,无公文劳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却不觉陋室之陋。

⑫联系“铭”这种文体,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称述功德,。 (启发:抓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句子,体会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扬名立万;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板书: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

⑬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探究

1、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称颂的是:人品(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

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深。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周恩来在人群嘈杂的闹市区读书)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

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2、请大家来看这样一则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这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而言的?

3、同学们,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家描上一笔,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四、小结

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只能说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这并不奇怪,因为至今老师也不敢说已经读懂了它,已经完全领会刘禹锡的精神境界里的积极一面,并把这种精神带入我们的生活中。我至今仍在解读它。

同学们,一年以后,你还会再读《陋室铭》吗?十年以后呢?若干年以后呢?

美文,是要我们的一生去解读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进行长期的孜孜不倦的研习,每当我们精进了一步,我们的学识、做人的涵养也就提高了一大步,因为精神的影响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你可以把它推荐给你的父母、同龄人;甚至你们的未来的孩子、未来孩子的同龄人„„

五、课内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谈笑有鸿儒惟吾德馨调素琴案牍 2、解释下列带点的词:

有仙则名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 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何陋之有

无案牍之劳形往来无白丁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3、下列句子停顿标错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下列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作者刘禹锡主要想告诉读者:陋室不陋,身居陋室,乐在其中。 B、《陋室铭》,主要讲刘禹锡不慕荣利、喜爱陋室的思想感情。 C、《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操。

D、《陋室铭》,通过和诸葛亮、杨子云的居室的类比,表达了作者也想建功立业、不甘寂寞的愿望。

板书:

第三课时

内容:《爱莲说》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导语设计如下:(配乐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电脑屏幕上显示澳门区旗、区徽的图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上课前,先观察两幅图,谁认识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标志?对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就是回归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谁能告诉我,区旗和区徽的主体图案是什么?(莲花)几朵什么样的莲花?(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是的,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就是以莲花为主,莲花深为澳门人民所喜爱。

(以上层层诱导,步步深入,吸引学生注意,点出学习内容,寓德于教,完成教学目的。)其实,不仅是今人,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学家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赞美莲花的名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板书课题)(再从电脑屏幕显示10幅近景远景不同姿态的莲花图)莲花有何可爱之处?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莲花,看完以后请同学来说一说。(学生说话)看来,大家各有所爱。有的,世上万紫千红的花很多,莲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周敦颐先生却偏偏喜欢它,为什么?翻课文,听朗读,找原因。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读法”,(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观察说话能力,并直接从爱莲原因入手设疑,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二、重点语段讨论评析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

2.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 3.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4.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欣赏爱莲名句。

5.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6.根据课文注释,阐述含义。想想这种“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写法?

7.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品质有无相似之处?这是运用什么样的写法?(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理解本文学习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同时,为培养学生动手动及能力。我设计一个“君子图”,七个花瓣分别写上君子品德的七个方面,再让学生模仿制作一幅莲花图,对应的花瓣分别填上莲花的七个特点,有投影显示在屏幕上,这一电教手段不仅完成了教学目的1中对“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并且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二步即“推究文理的读法”,以领悟促诵读,以诵读加深领悟。)

三、学习正衬、反衬的表现手法

1.让学生分析陶渊明爱莲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明确作者对菊和牡丹的不同态度,并与作者爱莲作比较,体会衬托作用。 2.利用美术上色块对比知识,区分正衬、反衬手法的运用。(投影展示美术上两组色块对比:A组——白、灰色块对比,B组——白、黑色块对比,提问学生:“两组色块中白色显得更亮,更白?”学生的回答是一致的:“B组。”我在这时点出:两组白色的亮度是一样的,只不过灰色的白色比较接近,黑色和白色对比鲜明,由此,可引出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与反衬。这样通过直观教学化难为易,完成教学难点。

四、分析结尾段议论,指导朗读。

1.试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讨论修辞手法,并强调以花喻人的用意及目的。

2.用叹词领起并用不同句式写花有何表达效果,朗读体会。引导学生分析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所抒之情及朗读语气。(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是多读多诵,以上教学程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的2熟读能诵,融会于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能获得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三步即“品读意境的读法”,)

五、拓展赏读

1、比——一部中国文学史随处可见莲的芳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赞叹莲的袅娜,称许它的清纯,仰慕它的高洁,借它抒发思念,传递祝福„„将下列写莲的句子和文中写莲的句子作一比较,说说写作的角度有何不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

明确:在周敦颐眼中,莲是君子的化身,所以他不赞“映日莲花”的美艳,不叙“采莲南塘秋”的盛况,不绘“点溪荷叶”的可爱,而是紧紧围绕“君子”二字来极力描写。为表现莲的君子之风,他写莲生长于淤泥之中但洁白无瑕,写莲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莲香清清淡淡沁人心脾。

2、说——说说周敦颐在莲身上所比赋的“君子之德”。 明确: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恰如君子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犹如君子方正质朴的优雅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正是君子庄重的仪表。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让那些写莲的生物性的句子有了深厚的情味,也让莲从此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名。

3、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独”字怎么理解? 点拨:“独”是与众不同,与陶渊明的“隐”不同,与世人的追名逐利也不同,一个“独”字表明了周敦颐在浊世中洁身自好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传达着对趋附权贵、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正是为了衬托自己既不同于陶氏的避隐于世,也不同于世人的随波逐流,是积极入世、卓然“独”立、“和而不同”的君子。

六、小结。

本节课我从莲身上学到了哪些?从作者身上司出了什么? 板书:

资料

1. 气出来的《陋室铭》 李宣奇

唐代诗人、著名作家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因他参加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微省和州当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策知县是个见利而为的小人,目光势利,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自无好处,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特撰写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他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自是别有一番风趣。刘禹锡见了这个环境,也没有计较,依然安心住下,读书作文。 并因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贴在新居: 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他自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便想这狗官实在欺人太甚了,遂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

人间沧桑,策知县早已化作黄土一抔,而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一文,却是光照历史,流传千古,至今仍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摘自www.daodoc.com 中国人物) 2.苏涵《“陋室”之“德”的精神底蕴》(《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6期) 3.陈伯君《修身,中国文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北方网《风雅艺轩》) 自读欣赏:

中华世纪坛铭文 魏明伦/撰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百万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百万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功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祉,推动历史车轮。

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登坛遥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此幽州台,倍增使命感。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一)

周敦颐 (1017—1073)原名敦实,为避宋英宗之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湖南道县久佳乡楼田村人)。敦颐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父亲周辅成,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任贺州桂岭令,宦游于外。周敦颐小时跟着母亲在农村起蒙读书,天资聪明,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16岁时,父亲病逝,他随母亲到京都投奔舅父龙图学士郑向。康定元年(1045),敦颐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庆历四年(1044),调任南安司理参军,办事公道,有比较明显的爱憎观点,不询私情,不媚权贵,士民称道。旋移桂阳县令,又徒知南昌。嘉佑六年(1061)为国子博士,通判虞州。治平元年(1064),虞州民间失火,焚毁千余家。当时他在外地公干,朝廷没有辨明原因,遂改官通判永州。熙宁初知郴州,后被荐举为广州转运判官。 敦颐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熙宁五年(1072),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故乡营道的濂溪来命名,世称濂溪先生。由于他平日把俸禄都用来周济宗族和接待宾友,没有积蓄,晚年连稀饭都喝不上。熙宁六年(1073)六月初七病逝,葬于庐山莲花峰下。

(二)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张{木式}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逐渐大起。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三)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前人评周敦颐“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文豪苏轼作《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诗,对他甚为推重;诗人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日风霁月”。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周敦颐在他的散文名篇《爱莲说》中,借莲花以自喻,赞美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品格,并暗讽那些追求宝贵利达的世俗之辈。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核舟记 魏学伊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按空间部位对工艺品进行描写的写法。

2、熟读、背诵、翻译课文。

3、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学法指导

许多同学在写作时“只见舆薪,不见毫末”,对于一些细小之处总是认为“没有什么好写的”,其实,就像雕塑、绘画等其它艺术一样,写作也是“细微之处见功夫”。学过本文,相信你一定会认识到这一点。 课时安排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读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

二、自学检查

1、作者及作品

《学习与评价》第74页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省嘉兴)人,著有《茅檐集》。

《虞初新志》为清朝人张潮所编,内容多为明末清初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

2、生字词

罔不(wǎng)轩敞(xuān chǎng)峨冠(é)衣褶(zhě) 矫首(jiǎo)椎髻(zhuī jì)壬戌(rén xū)袒露(tǎn) 器皿(mǐn)箬篷(ruò)黍米(shū)糁之(sǎn) 多髯(rán)右趾(zhǐ)虞山(yú)篆章(zhuàn)

二、通读

目的:读通全文,扫清字词障碍,读出节奏

方法:先自由朗读,然后教师范读,抽学生读互相点评。

三、译读

任务:用现代汉语叙述全文

方法:学生对照注释和《学习与评价》进行自己释译,标出难点,全班交流解决。 重点文言知识:

1、词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 ..盖大苏泛赤壁云

(泛舟)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启窗而观(开启)

石青糁之(涂) ..佛印居右(停留)

东坡右手执卷端(拿) ..东坡现右足(露出)

佛印绝类弥勒(极像) ...左襞挂念珠倚之(靠)

右手攀右趾(扳着) ..为人五(刻) .

2、通假字 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 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文探究

一、对文章进行析读

方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再自读并提出其它问题全班共同探讨 例:

1、本文说明介绍核舟时,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

〖解析〗认真阅读文章,概括具体说明核舟部分的段落,抓其中心句或关键词作答,总结全文顺序时则概括要点作答。

〖参考答案〗具体说明时按空间顺序说明:船舱—船头—船尾—船背。而全文介绍核舟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说明的。

2、文章说核舟表现了“大苏泛赤壁”,这是真实的吗?

〖解析〗查找资料,苏轼写过前后《赤壁赋》,苏轼应该游过赤壁。再查资料,苏轼当年游的是赤鼻矶,非赤壁。再查资料,前后《赤壁赋》中未见有黄鲁直与佛印伴游之蛛丝马迹。另外,可联系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点辩证地作答。

〖参考答案〗这不是原封不动的生活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别具匠心的体现。

二、写法探究 方法:教师讲析

1、《核舟记》条理清楚的说明: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纵观全文,采用先总写后分写的方法最为突出。对核舟是先总写其长度和高度,然后分写船体各部分;对船头三人更是先总写三人坐的位置,后分写三人动态。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也很突出:

⑪先写船舱,后写船头、船尾;

⑫对三人,先写东坡,后写两边的黄鲁直和佛印;

⑬写船尾,先写横在中间的两楫,再写左右舟子,显示了客观上的对称美。另外,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很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

2、文言文数量词的使用方法和现代汉语不尽相同: ⑪文言文中数词和名词直接组合,而现代汉语一般要在数词之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如“一手卷”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一轴手卷”。 ⑫文言文中数词可放在名词后,而现代汉语一般没有这样的语序,翻译时要注意颠倒过来,如“为人五;为窗八”,应译成“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3、写作特点:

描写细致,说明清楚,层次井然,富于想象。

三、小结

你能结合刚才分析整理本文结构,归纳中心吗?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

第二部分(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各部位人物的神情状貌,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第三部分(第6段),总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 2、中心思想:

本文细致地介绍了核舟的形状,描述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

四、课堂练习

1、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不同,把下边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②舟尾横卧一楫

③又用篆章一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分析〗

2、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丰富无比的量词大量运用,正是现代汉语的特色之一。

〖解答〗

①苏、黄两个人一起看一卷书画横幅。 ②船尾横放着一只桨。

③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④总计这只核舟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

资料

1、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都是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果核刻的船,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情景。

核舟首尾长约八分有余,高两粒黄米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船篷遮盖着。旁边开了小窗户,左右各四扇,共有八扇。打开小窗看,两边的雕花栏杆正好左右相对。关上小窗,只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戴着高帽子,留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在他的左边。苏、黄两个人在共同欣赏一横幅的书画卷子。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遮隐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佛印特别像弥勒佛,敞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望着天,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右腿跪在船上,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左膝支起来,挂着念珠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名船工。右边的船夫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像是在呼叫的样子。左边的船夫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有一把水壶,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着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

核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写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一笔一画都非常清楚,颜色是黑的。还有一个篆刻图章,刻的字是“初平山人”,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这条船上,共刻有五个人,八扇窗,一张箬篷,一支桨、一个炉子,一把壶,一幅手卷,一串念珠;又刻有对联,题名和篆文,共三十四个字。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这原来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这样的技艺也太巧妙了!

2、橄榄核舟

——故宫博物院所见 余光中

不相信一寸半长的橄榄细核 谁的妙手神雕又鬼刻 无中生有能把你挖空

剔成如此精致的小船

清脆,易碎,像半透明的蝉蜕 北宋的江山,魔指只一点

怎么就缩小了,缩小了,缩成 水晶柜里,不可思议的比例 即使在夸张的放大镜下,

也小得好诡异,令人目迷 舱里的主客或坐,或卧 恍惚的侧影谁是东坡 一捋长髯在千古的波涛声里 飘然迎风, 就算我敢 在世间的岸上隔水呼喊 (惊动厅上所有的观众) 舷边那须翁真的会回头? 一柄桂桨要追上三国的舳舻 击空明,斥流光,无论怎样 那夜的月色是永不褪色的了 ——前身是橄榄,有幸留仁 九百年后回味犹清甘 看时光如水荡着这仙船 在浪淘不尽的赤壁赋里

随大江东去又东去,而并未逝去 多少的豪杰如沙,都淘尽了 只剩下镜底这一撮小舟 船头对着夏口,船尾隐约 (只要你凝神静听) 还袅袅不绝地曳着当晚 那一缕箫声

后记:

苏轼赤壁之游,流传千古,时在北宋元丰五年,合公元一零八二年,距今正为九个世纪,值得追念。橄榄核舟为清人陈祖章所篆,舟长不及二寸,有篷有窗,中有八人,情态各异,在放大镜下亦光影迷离,难以细辨。舟底并刻赤壁赋全文,鬼技神工,令人惊诧难信。七月初回台,在故宫博物院俯玩此物,已作是篇,暂不发表,留待今日(九月三日合阴历恰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只为对九百年前那一个诗情哲理的水月之夜,表示无限的神往。东坡爱石成癖,“雪浪石”等做咏案头山水,皆有奇想,盖亦有柳子厚造化于衽席之意。以小喻大,将假做真,本东坡赤子之心,今以核舟戏之,料髯公不嗔也。七十一年七月十二日于厦门街。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教学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背诵课文。

难点是理解孔子的“大同”思想的社会意义。 学法指导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为此可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一对一互译课文;

3、多层次朗读读出厚度。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方案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世外桃园的美景,古人也有对这种理想社会的描述,那就是《礼记》中有、的《在道之行也》。

方案二:由孙中山先生陵墓“天下为公”四字导入,简介《礼记》及孔子的礼学思想。

二、自学检查

1、作品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 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 guà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2、生字词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guān)货恶(wù)男有分(fèn)

三、通读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法同前

2、译读。结合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重点字词:

(1)不独亲其亲:“以„„为亲”,意动用法。

矜、寡、孤、独:矜,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

男有分:职业,职守。

女有归:归宿,女子出嫁。 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 大同:指理想社会。 (2)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

矜、寡、孤、独:“矜”通“鳏”

3、变读。变换角度,从社会学学者的角度看待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

(1)老师帮助学生从社会学学者的角度确定研究的角度并提供一些术语。如社会制度、生产资料的分配等等。

(2)小组内模拟“时空连线”方式做“专家访谈”。 (3)各组推选优秀者全班展示。

明确:大同社会的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就是课文中提到的“天下为公”;实行“民主选举”,即“选贤与能”,像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这样选出来的; “按需分配”,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各尽所能”,“男有分,女有归”;人与人之间 “相互尊重和关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总的说来,这是一个人人安居乐业、人人尽其所能、人人平等自由、人人拥有财物、人人珍惜财物、政治清明的礼仪之邦。孔子生活在社会*的春秋末期,因此他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旨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大同”的基本意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4、比读。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讲信修睦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

四、重点探究

1、说说文章第二句中的“人”、“使”字的作用。

〖解析〗联系这两个词的语境作答,当然如果了解古文中常有的省略现象,或诗词赋中的领字更好。

〖参考答案〗这两个字是领字,“人”字领其后两句,理解时前后句都要加上这个字。同理,“使”字领其后四句,理解它们时都要加上这个字。

2、说说文中的排偶句式的作用。 〖解析〗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内容上看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形式上看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排山倒海而来,能增强表达的效果。

3、如何评价孔子的“大同”理想?

〖解析〗对于先贤思想的评价,始终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联系历史背景看。

〖参考答案〗孔子的“大同”理想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因素,这决不是倒退,而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崇高目标,两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当然,这样的理想也是从维护阶级统治的根本出发的,有其局限性。

4、翻译句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害人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五、小结

所谓大同社会,我们通过这两课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通过本课学习,我学习或掌握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①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矜 ④男有分⑤货恶其弃于地也 2、解释加粗词: ①选贤与能:

②不独亲其亲:

③男有分:

④是谓大同:

3、《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_这本书,它是__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被合称为“五经”。

【参考答案】

1、jǔ mù guān fèn wū

2、①通“举”,推荐,选用

②以……为亲

③职分,指职业,职守。

④这

3、《礼记》儒《诗经》《尚书》《易经》《春秋》

资料:

1、孔子关于“小康”社会的文字,让学生自读。

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4、背景资料:《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家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札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西汉戴圣编纂。

5、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说明:

1、“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2、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3、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背诵这三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4、了解作者的生平。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

1、学生对照注解,自读全诗。

2、请同学们参照注释,阅读思考,理解诗歌大意。并同学自己将课文通释一遍,不懂的向教师请教。

重点难点句子: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存者且偷生,出入无完裙,急应河阳役。

3、复述课文:

要求抓住记叙要素和叙事线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如可以安排捕吏与老妪直接对话的场面。

4、研读与欣赏朗读: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将诗歌读熟。要特别强调要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中人物的感情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场面的气氛和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朗读背诵

目标:在第一课了解作者,通读所有诗篇,在读中指点读法,体会朗读,并当堂成诵。

一、导入

以名师指点导入(多媒体)

二、自学检查

抽学生朗读,同学点评,校正读音

岱宗(dài) 决眦(zì) 簪(zān) 逾墙(yú) 邺城(yè) 老妪 (yù) 幽咽(yè)

三、老师指点朗读,在每首诗朗读的语气、气势上一句句指点。

四、听范读及课文评点 教师师评点及多媒体资源 资料

1、导读

《望岳》选自《杜少陵集》。岳,这里指东岳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市北。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巩(今河南省巩县)人。他曾做过工部员外郎的挂名差使,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陕西、四川、湖北、湖南一带漂泊,较多地接触人民群众,深知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疾苦。他的诗,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表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同情,对祖国的热爱,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

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咏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和东岳泰山。本课这首五言古诗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至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间,杜甫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是三首《望岳》诗中写得最早并且最好的一首。诗人描绘了泰山雄伟神秀的气象,抒发了作者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春望》为五言律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沦陷的长安。诗人于暮春三月,举目四望,眼前景象不禁使诗人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传颂千古的名联。 《石壕吏》:公元759年的春天,是安史之乱的第四年。当时安禄山已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长安和洛阳被唐王朝军队先后收复,唐朝大将郭子仪等九个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把安庆绪包围在邺城,整个局势对唐王朝极为有利。但是,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战略上犯了错误,他们只是死围邺城,不懂得分兵直捣敌巢,尤其是没有设立统帅部统一指挥,九个节度使各行其是。结果,唐军反而失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维持其统治权力,便在洛阳至潼关这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服兵役,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这时候,杜甫刚好由洛阳路经潼关赶回华州,他亲眼看到这此残酷得难以想像的种种情况,便写成了“三吏”“三别”六首诗,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受难者的形象,揭露了唐王朝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石壕吏》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杜甫诗三首》课文简析

2、课文简介

望岳

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现存诗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中通过描绘泰山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表现了开阔的胸怀。题目中“望”字贯穿全篇,也为全篇线索。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早到晚,并由望岳而想到将来登岳。

诗一开始就提出“岱宗夫如何”的设问,表现了诗人遥望泰山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齐鲁青未了”,诗人用雄奇矫健的笔触,把青翠苍莽、气势磅礴的泰山,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入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想像和夸张,表现了泰山的高峻和阔大。“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层层云雾从山峰中涌现,荡涤着诗人的心胸,使人心旷神怡,胸襟开阔;小鸟在泰山上空回旋高飞,寻找归宿。诗人必须睁大眼眶极目远望,才能把这些景物尽收眼底。这里用“云”“鸟”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陡峭。“会当凌绝顶”中“凌”字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像登上顶峰后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浩瀚开阔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气魄。这首诗尽管描绘的是泰山的景色,但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春望

诗篇1开头即写“国破山河在”,这句诗中包含了多少感慨!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草木丛生。“国破”与“城春”两意相反,诗人却以之对举,从而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国破”下维以“山河在”,“城春”下缀以“草木深”,更是诗意翻新,出入意料。正是通过这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安排,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第二联承接“国破”、“城春”而来,通过花与鸟这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春天景物,来进一步渲染诗人的“感时”与“恨别”之情。“感时花溅泪”,是写花,写所见,是感伤国事;“恨别鸟惊心”,是写鸟,写所闻,是伤感家事。花香鸟语本是赏心悦目、无限美好的事物,但诗人现在却观花反落泪,闻鸟反惊心,这里运用反衬的手法更突出了忧国思家之情是何等深沉。

“感时”和“恨别”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诗人在第三联中便深入一层来说:“烽火连三月”,战火从正月到三月连绵不断,人民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中,这是写国事,是“感时”的具体发挥;“家书抵万金”,由于长期战乱使亲人间音讯隔绝,倘有一纸家书,简直价值万金,这是写家愁,是“恨别”,的实际内容。国事与家事紧密相连,“感时”与“恨别”交融一体,这样就更深化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

诗篇最后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感人形象作结,更使人吟味无穷。诗人因“感时”、“恨别”而频频搔首,使自己满头白发纷纷脱落,几乎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而其实此时诗人还只是个四十五岁的中年人,但终因过度的焦虑忧愁,竟然未老先衰到如此地步,从这里读者更可看出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何等强烈!

整首诗紧紧围绕着“春望”两字着笔,前四句触景伤怀,着重写春望之景;后四句忧时伤乱,着重写春望之情。诗中情景交融,意脉贯通,把时代的悲愤和骨肉的深情,高度凝练地熔铸进艺术形象之中。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忧国思家的主题十分鲜明突出。

石壕吏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用第一人称,按时间顺序,完整生动地记叙了差吏黑夜捉人的全过程。

本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因此,诗的开头即单刀直入,排除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一切,只用一句诗为事件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一句“暮投石壕村”中的“暮”字、“投”字、特别是“村”字,都含义丰富。就通常情况说,分散、偏僻的农村是恶吏“捉人”的典型环境,而人烟密集的市镇却与众不同。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有吏夜捉人”一句“吏”、“人”并举,而用一个“捉”字联系起来,点出了矛盾双方和矛盾的性质,从而也预示了情节发展的方向及其悲剧性的结局。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意就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一段时间,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此后的“听妇前致词”“如闻泣幽咽”,也已经在这里埋下了伏线。“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因为在当时,由于有“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新婚别》)之类的迷信,抓兵一般是不抓妇女的──当然也有例外。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悲痛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次、因与果的密切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的内容,千万别以为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第一次逼问啼诉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凭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在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撤谎!不是有个孩子哭泣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了一句“惟有乳下孙”。但是县吏又一再追问,老妇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有个母亲,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的怎么见人呀!”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呼”了。

最后一段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这首诗意在揭露差吏的横暴凶残,但直接写差吏的并不多,主要以对老妇的语言描写达到这个目的。本诗的成功与对话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五、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比读,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 1.比较角度:抓住一个“望”字。

2.明确:(1)《望岳》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写此诗时诗人二十四岁,正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2)《望岳》之望是由远而近,由朝而暮由大略而细致,《春望》之望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3)《望岳》之景阔大雄伟,令人心神为之激荡,豪情满怀;《春望》之景满城残败,凄凉荒芜,使人黯然神伤。(4)《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让人领略到了他那卓然独立的形象,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之上,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格调高昂,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则体现了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现诗人苍老之态,壮年苍老,完全是忧国忧民所致,深沉抑郁,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小结:分析诗歌风格可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诸方面入手。

4.自读《石壕吏》,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几方面分析此诗的写作风格。 明确:《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六十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诗中记叙了县吏夜晚捉人的事,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如实描绘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诗歌风格是含蓄的、深沉的。

二、重点语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仅仅是指泰山雄伟高大而高于其他山吗? 〖解析〗联系写作背景和“诗言志”的特点作答。

〖参考答案〗这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哪两种理解?它们之间矛盾吗?

〖解析〗从“人”的主观与“花”、“鸟”的客观表现上回答两种理解,从情与景的统一上回答是否矛盾。

〖参考答案〗一种理解是:诗人感时伤世,见到开放的鲜花,不禁簌簌流泪,听到清脆的鸟叫,不禁暗暗心惊。另一种理解是:感伤时局,花儿为此溅泪,为别所恨,鸟儿为此惊心。这两种并不矛盾,因为第二种解释不过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两种解释都突出情与景的交融,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情感。

3、《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希望唐王朝能取得平叛战争的最后胜利;但另一方面,他又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即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则暗示了老妇已被充军了,只剩下老翁一个人了。

三、课内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齐鲁青未了 ②决眦 ③簪 ④逾 ⑤戍 ⑥裙 ⑦老妪 ⑧泣幽咽

2、解释加粗词: ①齐鲁青未了:

②造化钟神秀: ③荡胸生曾云:

④老翁逾墙走: ⑤死者长已矣:

⑥泣幽咽:

⑦老妪出门看:

⑧犹得备晨炊: ⑨听妇前致词:

⑩天明登前途:

3、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4、《石壕吏》一词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此为背景,杜甫还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含《石壕吏》在内的“三吏”。

【参考答案】

1、①liǎo② zì③zān④ yú⑤shù⑥ qún⑦yù⑧ yè 2、①不尽②聚集③通“层”④越过逃跑

⑤停止,在诗中引申为完结。⑥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⑦老妇

⑧能够⑨对……说话⑩前面的路 3、唐,现实,诗圣,诗史,杜工部 4、《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对杜甫及其的诗有了初步了解,在这三首诗中,作者在感情表达和写法上各有不同,在写法上《望岳》全诗无一“望”字,但句句扣住“望”;意境深远。《春望》情景兼具,深沉含蓄;格律严谨。《石壕吏》采用白描手法;用第一人称;按时间顺序叙事。

需要我们在今后不断的去朗读他的诗,走进他。 板书:

一、层次结构 1、《望岳》:

第一层:前四句为一层,着力写出了泰山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后四句,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春望》:

第一层:前四句,写出了国家在战火中的破败,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 第二层:后四句,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3、《石壕吏》:

第一部分:(1~4句)写故事的发生。

第二部分:(5~20句)写老妇家的不幸遭遇。

第三部分:(21~24句)写饱受战祸的家庭又遭不幸。

第二课时教学方案二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复习曾经学过的杜甫诗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绝句》(江碧鸟逾白)《江南逢李龟年》《《出塞》(挽弓当挽强)《江畔独步寻花》

2.学习本课三首诗,了解大意,理解第一首和后两首诗风的差异。

3.教师准备相关音像资料,制作课件。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汉》《旅夜书怀》《登楼》《登高》《蜀相》„„ 4.根据学生准备的篇目编排朗诵顺序,安排学生主持人。

二、朗诵会过程:

1.引子:“千秋诗圣——杜甫”,简介杜甫。

2.第一乐章:“青年才俊——一览众山小”,朗读篇目:《望岳》朗读VCD,学生朗读《出塞》

3.第二乐章:“诗穷而后工——记录历史的如椽巨笔”

“忧国忧民——直面现实时的真情”,朗读篇目:《兵车行》《石壕吏》VCD,学生朗读《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VCD “乱世暂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朗读篇目:学生朗读《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江碧鸟逾白)《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VCD 4.尾声:“写诗——生命的存储方式”,朗读篇目:《登岳阳楼》《登高》《登楼》(师生齐诵)

5.结束语。师生共同小结,下课。

资料

1、电视系列片《唐之韵•千秋诗圣》

2、杜甫对于诗歌的语言非常重视,他毫不隐讳地宣称:“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杜甫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杜诗语言的功力,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句式、词汇并不特别,但由于写得准确有力,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羌村》中“妻孥怪我在”,读起来是很平常的句子,但它刻画出妻子见丈夫仍在人世、刹那间竟感到奇怪的神情,成为惊心动魄的一笔。又如《江亭王阆州筵饯钱遂州》中“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也不是很特别的句子,却很充分地写出了诗人观赏歌舞时潦倒愁闷的心情。另一种情况就是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成新鲜的、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写景诗句,常把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个动词引入实物,像“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等。这样写来,既醒目又能表现出情感的流动。古人炼字,有“诗眼”之说,即一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警醒,使全句皆活。杜甫这方面的长处尤其为人钦服,赞为一字之下,后人无法更易。像“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的“乱”和“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的“垂”与“涌”,“万姓疮痍合,群山嗜欲肥”(《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的“合”与“肥”等,不胜枚举。至若《秋兴》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动词“开”和“系”都关联两项事物,更是精巧绝伦。(节选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杜甫与中唐诗歌》)

3、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被困长安之时,它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由洛阳经潼关到华州的途中。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4、译文

望岳

五岳之首的泰山竟是何等气象?从齐到鲁那是一望无尽的青苍。天地给了它无限的神奇和秀美,高耸的山峰割开了昏晓与阴阳。山腰生出层层云气荡激着胸怀,睁大了眼睛跟踪那归鸟的去向。我应当努力去攀登高险的顶峰,站在山巅把那些渺小群山眺望。

春望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石壕吏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村,这天夜里听到有吏在捉人。我住的这家老翁听到声,便爬墙逃走了,老妇这才慢慢地走出屋去应门。

呵,县吏噪噪叫叫的那声音该有多么凶横!老妇哭哭啼啼的声音听着又有多么叫人伤心!我听到老妇诉说苦情:“我有三个儿子都去围攻邺城。最近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不久刚刚牺牲。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已招不回他们的灵魂!屋子里再没有一个人,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孙;他的妈妈虽没有离去,可是出出入人没有一件遮体的衣裙。我这老婆婆虽然年迈力尽,但我愿意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之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做饭而不会错过早晨!”

呵,夜深啦,语声已经都断绝,但这时候好像听到有人幽幽咽咽地,泣不成声。等到天明,我匆匆忙忙地奔向前程,而告别的呀,已独独只有那个白头老翁!

综合性学习——莲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了解我国莲文化的发展

3、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莲在历史、品种、用途等知识

2、搜集有关莲文化的内容

3、搜集有关莲的诗词

4、有关莲的名言或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 选两名主持人准备相关题目 活动组织

一、名师引领赏莲

多媒体展示名师讲解莲文化

二、莲文化知多少竞赛

1、默写比赛限定时间,看谁默写的有关莲的诗词数量最多。(默写一条给5分)

2、背诵竞赛:按座位顺序每人背诵一句关于莲的名句或关于莲的象征意义的文章。(答对得分10分)

3、抢答题:主持人事先准备好题(不少于10道),如其中无人能答,主持人要公布答案。(每答对一题10分)

4、叙述题

请你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字数50字左右。

莲的历史

莲的品种

莲的栽培

莲的用途

莲叶防小和自洁之迷

藕断丝连科学解释

千年古莲发芽之迷

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10分)

5、对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毛病,但现在也有人认为,如果对此过分强调,就不能适应今天的时代,你的意见?(10分)

三、小结

莲身上的品质记远值得我们去学习,新时代的我们,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自己那份高贵与从容,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去思考。

口语交际——莲诗文朗诵大赛 教学目标

1、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2、积累有关莲的诗文

3、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4、体味语文魅力 活动准备

1、选两名主持人,组织进行比赛前各项准备

2、报名

3、奖项设置

4、请评委

每人写一份开场白和总结发言 活动开展

1、主持人开场白

2、宣布参赛选手及评委名单

3、宣布比赛规则及比赛顺序

4、比赛开始

5、宣布比赛成绩

6、总结发言

7、其他学生发表感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课教案(非常实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