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2 19:53: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郜英会 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将自己此去北京称作是进京“赶考”,并说不能像当年李自成那样考砸了,事实证明,他比李自成考得好多了,不仅带领大家推翻了“三座大山”,更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大众翻身主人的“千年梦”。一样的“赶考”,不一样的结局。对比二者给了后人许多启示,值得我们大家深入学习。

赶考”精神包含了居安思危、心系群众、励精图治、实干兴邦等丰富内容,是时时刻刻警示我们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 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四种精神”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弘扬“四种精神”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这四种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最好印证,让我们深入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弘扬“四种精神”,让报国为民、实干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自觉追求,为推动科学发展、奋进崛起,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和支撑。筑梦必须勇于开拓,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没有开拓创新,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无法战胜前进途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就是要引导全省干部群众增强革故鼎新、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风尚。唯有如此,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而且主要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推行赶考精神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思想文化源头。水有源,树有根,任何思想文明都有其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而是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割断历史,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否则就是数典忘祖。

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统一的,赶考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有其时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学的精粹,是文化的瑰宝,它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是蕴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却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过时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熠熠生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构筑精神支柱,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要求。 “中国梦·赶考行”,就是旨在在全社会播种理想,崇尚实干,鼓励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赶考”精神的实质,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我们党正在继续的“赶考”,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一场以人民群众为考官的“大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怀赶考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不退缩,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经历过每一次赶考的党员干部,思想境界会得到进一步升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更加坚定。答好每一张考卷,关键在实际行动上。每一位“赶考”者,必须时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告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尽全力去破解人民群众面临的难题,用高分来赢得人民群

众的满意,力争早日把好的蓝图变成现实。坚定目标不动摇,矢志奋斗不懈怠,稳中求进不折腾,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迈进。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毛主席赶考中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讲话中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基于当今的教育和社会的状况,应按照习近平主席的要求,教育引导人民向往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作为教育学人,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应在大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推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形成良好道德规范,让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 历经磨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国学经典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有序有效地持续推进。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强调以中华文化自信凝聚共识,加强顶层设计,主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以经典价值传承为基础,解决好经典要不要进课堂、哪些经典进课堂、怎么进课堂的突出问题。不同年龄阶段因接受程度不同要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就学校教育而言,从做人的角度,初中和高中是一个界限:小学、初中侧重“德”的修养和“行”的方法;到了高中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应把“道”的教育跟上去。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发扬赶考精神,从毛主席的“进京赶考”到习总书记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读出了“赶考”精神对于党的事业有着深远影响,它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60多年来,我们党“赶考”的脚步从来没停过,“赶考”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赶考”精神让数万共产党人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我们党正是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弘扬“赶考”精神,才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而今,“赶考”精神再次激起中国人强大的追梦力量。发扬赶考精神才能真正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论赶考精神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