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0 06:01:5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习近平总书记谈中华传统文化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分别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统领层次。(对外展现的形象)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价值取向,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国内社会的表象)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对国内社会公众个体素质的要求)

这24个字有人反映不好记,如果你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就不难记住了,再说这24个字也不用专门记,平时生活中只要记住“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就行。因为作为个人行为来说,平时真正践行的是这八个字。

核心价值观的背后,积淀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密切关联、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与传统文化中“国家一统”的理想追求、“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民惟邦本”的为民情怀、“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相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借鉴了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允执厥中”(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的思维方式和“隆礼重法”的治国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则是对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言而有信”的诚信观念、“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的传承和弘扬。 爱国...... “爱国”永远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永远是中华民族光荣而伟大的优良传统。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20名正部级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地位《(关于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建议》)。提案中建议组织对中小学生教材涉及岳飞历史地位存在问题的进行修正;对已删除的关于岳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内容进行恢复。提案建议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永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永远是中华民族光荣而伟大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共圆“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大力弘扬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精神。 敬业......诚信......2014年5月14日,我看《贵阳晚报》有条报道:XX县一名女环卫工人在垃圾箱中发现报纸包着的XXXXX元现金,报警找到失主。 友善......----七旬老人除夕夜不回家 照顾XXXX只流浪狗 2015年2月20日法制晚报报到:XXXX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除夕夜不回家,照顾XXXX只流浪狗。凌晨4点便起床为狗煮食,之后打扫狗窝、喂食、再煮食、再打扫„„在本应与亲人团聚的年三十,陕西渭南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却守护着约XXXX只流浪狗,过完了整个除夕。他们的年夜饭,是在安顿好所有流浪狗之后,匆匆煮好的一碗汤面。就连整个春节,他们都要轮流照顾这些流浪狗。狗场主要负责人王彦芳对记者说:“没养过狗的人,不会理解这种感情,它们就和你的孩子一样,舍不得,丢不下。”

所以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只要记住这24个字就能达到内化以心、外化以行。而是要在平时起心动念和一言一行中,在平时为人处事和生活工作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特别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思想。这些思想至今都在影响着毎一个中国人,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人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但国人骨子里流淌的还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这是改变不了的。

比如说,有些国人移民到西方国家生活多年,但平时一些起居生活习惯,特别是精神层面生活,仍保持中国文化传统,骨子里还是改变不过来,移民在外的华人基夲上还是生活在华人社交圈子里,始终不能融入当地社会主流。这是今天的现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与思想源泉。

2014年3月18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赵克志书记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部署。

----2014年3月26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前往贵阳孔学堂,参加知名文化学者、武汉大学教授欧XX所作的“国学经典与为政以德”国学讲座。市领导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聆听讲座。

王保建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全市党员干部要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构筑“精神高地”,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当前中央宣传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德”教育(社会讲公德,职业讲道德,家庭讲美德,个人讲品德)和我省文明委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及去年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的评选机关“十大标兵” 等活动,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中之重的具体体现。

---贵阳孔学堂古为今用传承教化: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周末贵阳孔学堂开展公益国学讲座, 结合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在孔学堂举行的传统文化典礼活动。

二、习近平总书记谈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抛弃传统等于割断精神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觉传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各类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2013年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讲话

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讲话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好,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包括仁义、忠恕、孝悌、人本、诚信、中和、廉耻、质朴、勤俭、宽厚等在内的中华传统美德,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熠熠生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必须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也是价值观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包含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但其实践主体是公民个人,实践基础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人的生命存在问题、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在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启人心智、润人心田、催人奋进的道德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自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谈“三严三实”: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我认为最基础最根夲的是“修身做人”。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最后一段就讲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做人-----做事(为民、为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决定中强调,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五个基本原则中有一个原则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014年11月17日,中央纪委网站刊发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德法相依 相辅而行》。这篇文章主要是讲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文中指出: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特色。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的。我们国家这么大、有13亿人口,如果仅仅依靠法律治理,都退到了底线,那就会很危险。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绵延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也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经验。德治思想和实践贯穿在中国历朝历代,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有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等丰富的民本思想,有礼法相依、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等丰厚的治国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示范,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借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民族精神的根脉。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DNA,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敢说自己不孝、不忠、不信、不义、不廉、不耻!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如果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 看看腐败重灾区的山西,腐败已不是个案,“而是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是塌方。” 省级干部被查7人,太原三任市委书记、三任公安局长被查处,受反腐影响,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触目惊心。

2015年3月10日上午,王岐山参加“两会”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教训十分深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看待腐败问题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

历史上,一个德行端正的好县令,在一塌糊涂的朝代里,能够把一个县给治理好的不乏其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干部没了人形,根本问题都是出在“德”字上,缺德了!

十八大后落马的多名省部级官员中,在官员违纪表述中几乎都有-条“生活腐化”戓“道德败坏” 与“生活糜烂”。[中纪委的工作人员曾称:官员违纪表述中,最常见的就是“生活腐化”,比这个形容更恶劣的是“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生活腐化”说的是三个以下情妇(夫);“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是指三个及三个以上情妇(夫)。] 为政以德,正心修身。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知古鉴今、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矩、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汲取经验和教训,取精华、去糟粕,把握住文化根脉,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的生命得以延续。

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只有儒家思想一家,而是主要有儒、道、佛三家思想,他是一个整体,互相交错融和。儒家思想只是其中一个部份。所以讲中华传统文化只讲儒家思想,不提道家和佛家思想是不完整的。从人的生命科学角度来讲,道家和佛家思想占有很重要位置。形象一点讲,儒家是小学,道家是中学,佛家是大学。可见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重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就体现在这三家思想中。 ---儒家思想: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於吸取别人的长处。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儒家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儒家的楷模,儒家价值观是仁爱,中庸,以仁为主。 儒家:讲道德,讲伦常,讲礼义。 五常:仁、义、礼、智、信。 八德(八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过去人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忠、孝、勇、恭、廉。 是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亮点。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指的是人应崇尚、追求的五种高尚品德。“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指的是人应培养、陶冶的五种高尚品性。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德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这五种美德,是古代人们待人接物的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意思。) 品德侧重的是德性,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 品性侧重的是性情,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

品格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三者中,品德是基础,品性是品德的外现形态,品格是品德表象化后的典范。

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中庸”

“中庸”是指思想观念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反对“过”与“不及”,凡事要讲适度,不要走极端,“物极必反”。中庸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大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得好: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禅极高明而道超越。

儒家讲的是德行方面的修养,儒家讲真诚。儒家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万物,儒家对人是充分肯定的,叫人文主义。儒家肯定人性向善,然后人的一生都要择善固执,最后还要止于至善。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第一段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顺其自然、清净无为。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就是客观规律)。 道家价值观是清静,无为,以道为主。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自然”,运用到人类社会跟自然关系上,就是人类要学会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然后才能享受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讲,道家思想就是人类世界最早的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自然概念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治理上,就是无为而治,政府做政府应当做的事,百姓做百姓应当做的事。

“无为”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对“无为”观进行解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道家哲学的认识,而且能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自然而为。有为而不落痕迹就叫无为,就是佛家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做了一件好事,却不著相,正是无为;你无所事事,什么人事都不干,正是有为。

人类“无为”,万物才能“自然”。“无为”意味着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万物,根据事物的本性与发展趋势“辅助”万物达到“自然”。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说,“无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不为”,二是“顺自然而为”。

“不为”主要体现为让万物自我化育、自我生成、自我转化。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然要“有为”,即要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不过,若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之所“为”就必须是“顺自然而为”,顺规律而为,而不是肆意妄为。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农田采取用养结合的方式,通过撂(音:料)荒、休闲、轮作等维护农田生态,就是“顺自然而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实行“封山育林”“休渔”“休牧”等,也是“辅万物成其为自然”的措施,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都是道家思想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道家思想的精华是“无为而治”: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对待事物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无为而治”,不是讲在上面的领导人什么都不管,而是“无为无不为”,但也不要妄为。

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养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

简单来讲,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要你不要妄为,要知常而为,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有所作为。顺自然而为,顺民心而为。

纵观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可不是这样啊,老百姓为什么对一些社会现象如此反应强烈,道理就在此。

道家的道法自然:就是说天道是自然的,自己本身当然如此。

人的最高道德修养,就是效法天地,天地生长了万物给人,他没有居功,没有自私的报功,也不想占有,而且天地是平等的,好的坏的,无毒有毒,他都生长,无分别;只有生生不息,没有要求回报。所以人的胸襟、道德、器度能够效法天地,是最重要的。

道家讲的是智慧方面的修养,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道家讲究竟真实。其实道家并不是人们说得那样消极避世,而是以超然的态度入世,辗转于世间。

学了老子道家思想,现实指导意义是:用道家出世的智慧,来指导做入世的事情,可以化解平时生活、家庭、工作中遇到疑难和困惑。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不争。 ---佛家思想:

佛的含义,信佛,学佛,修佛,研究佛法,首先要真正了解佛的含义。否则很容易与宗教迷信混为一谈。

佛是觉悟的意思,这种觉悟是真实的、彻底的觉悟,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清楚、明白了。佛性就是觉性。

迷信,就是迷掉了,乱相信。一个东酉,一件事,你没有经验过,没有亲自摸过,没有看过,就随便下肯定的结论,不能说的要去说,不能做的要去做,没有的说成有,有的说成没有,要不然就非坚持有或者坚持没有不可。这才是迷信。

人若无知、自大、狂妄,必然让自己陷在迷信中。 现在人们太相信当今科学,却不知当今的科学是人类现阶段有限的认识,如果太相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现代人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对科学的迷信。许多现象,科学是解释不了的,现有的科学在认识上是有限的。

佛教:讲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讲因果(三世因果),讲轮回(六道轮回),讲智慧(般若),讲解脱(究竞)。价值观是慈悲、因果,以慈为主。简单的说就是诸恶不做,诸善奉行,深信因果,度己度人。 ----轮回 杭盖乐队歌词: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生老病死命运轮回,

年月更替兴衰轮回。

佛教本来不是宗教,佛教是佛陀教育,教育启发大众破迷开悟,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当代现实生活中佛教已伦为宗教。大家要懂得它真正的意义,你就明白了,就不会把它当成宗教和迷信联系在一起。我这样一讲,大家应该明白了。

南怀瑾说:佛教,可以这样去理解,分三部分,形式上的佛教是宗教,真正的佛教的内容,这个佛的修持的方法,不是宗教,是科学,是人文精神方面最高的科学。那么他的最高的学理呢,也不是科学,是哲学。所以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 佛学实质上是关于生命的最究竟科学。

佛法不是宗教,不是信仰,更不是迷信。佛法是真理,是宇宙万法的实相。佛法是真正生命的科学,智慧的学问,它讲的佛理是要经过实证的,不是迷信。佛法是以求明了生命真啼,生死轮回之原因,进而超越生死。简单说佛法就是:宇宙的起源,和宇宙万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佛法不是迷信,是慧学,是高等哲学,里面东西很深,一般人不了解,把他与寺庙烧香拜佛联系起来就认为是迷信。佛法的确可以让一个人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中,保持住自己的身心平衡、理智与情感的平衡、责任与权利的平衡、付出与得到的平衡„„

佛法这门学问,它不仅讲理论,还讲功夫,光有理论没有功夫印证,这不是佛法,只有功夫没有理论也不是佛法。

简单地说,佛法可以让一个人学会约束自己、尊重真理、敬畏因果;可以让一个社会充满和谐、互让、友爱,还有宽容。

成佛:就是成就究竞圆满的智慧,真实成就一切圆满幸福。成佛决不是成就佛像,一天到晚放在寺庙里供人拜拜,那是宗教迷信。

拜佛:拜佛是激发拜佛者的恭敬心、清净心、信任心、喜悦心、向善心,使拜佛者身心获益,所以拜佛实际上就是拜自己的心、拜自己内在的佛性。

因果律是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宇宙的一切法則,始終不離循環往復的因果定律。

因果并不只是佛教的教理,在佛教未进入中囯以前,中囯的易经,全部都是讲因果的道理。佛教进入中囯之后,因果之说就更加重了份量,而且更普遍了。

世间一切成败得失、成住坏空,既不是鬼神所能操纵,也不是权势所能左右,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果”法则。

前生因,今生果,今生因,后生果,因因果果,都是自造自作。

佛家常说“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佛家讲,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善恶无常,因果报应。要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江湖上有句话,叫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说明什么?只要你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就留下了后遗症,那么你总有一天要偿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这就是佛家因果律。

凡事有个因缘,强求不得。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淡定心情,播种善良,得失随缘。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凡是尽力而不可执着。因缘尽了时,要懂得放下,不要再去执着他。万法因缘生。一切随缘(所谓随缘,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人生的境遇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自性的清明智慧,才是一切意念的本源,日月经年,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人生在世,难免有忠奸善恶,是非情仇,成败得失,荣辱浮沉,我们应当不逃避,不强求,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宠辱皆不惊,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泰然处之„„ 佛教的精义在明因识果,佛教的目的在教化人心。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

所以,我说:“你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以不信因果。 “贪、嗔、痴、慢、疑”五毒

佛家将人生的万千障碍,总结为五种最基本的烦恼:贪(贪爱)、嗔(怨恨)、痴(迷执)、慢(傲慢)、疑(怀疑),又称“五毒”。佛家说,人的烦恼主要是由“贪、嗔、痴、慢、疑”五毒造成的。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不可能明心见性。

放下“贪、嗔、痴、慢、疑”,不执著于人生之乐,不绝望于人生的苦。其实没有谁可以轻而易举的抛去或克制“贪、嗔、痴、慢、疑”的念头,但只要适度的节制它们肆意扩涨,淡然面对每天、从容豁达行事、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由心而发的微笑生活,要相信别人。

贪: “贪”就是贪爱,不限制自己欲望的边界,不断地多拿、多占、多要,没有界限,无节制。

嗔:“嗔”就是怨恨,就是分别,这是你的,这是我的,就是较真,就是生气的意思。

痴:“痴”就是迷执,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慢:“慢”就是傲慢、怠慢、轻慢、我慢,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对自己的东西感兴趣,对别人不感兴趣。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

疑:“疑”就是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老疑神疑鬼。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

学佛主要是修心和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拥有真正的智慧。学佛先要把人做好,学佛不是无情,而是重情重义。

学了佛家思想的好处是: 一是家庭和睦。

二是身心健康(在充满激烈竟争的现代社会中佛家的修身养性,可以达到减少心里压力、让身心更加健康的目的)。

三是知道宇宙人生真谛,明事明理,待人处事接物都能正确和谐应对。

对于中国人来讲,把佛学当宗教未免有些局限,把佛学当戒条未免太过沉重,把佛学当鬼神之说又未免太迷信。最好是能把佛学当做哲学看待,作为启迪智慧、反观人生、慰藉心灵的一种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智者就正是这样,把佛学论证为禅理。这些禅理,又被他们精妙地写作一首首禅诗。读这些诗中的禅、禅中的诗,既是文学的享受,又是禅理的感悟。

我们今天,不妨抱着学习一门人生哲学的心态来看佛学,读禅诗、染禅心、知禅理,懂一点儿禅的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儒道佛三教其实它不是宗教,并不等同于其他宗教信仰,是人间的学问。(什么是宗教,南怀瑾先生说宗教就是控制人的情绪和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教,是三个大宗派,这三家各有不同的法门,儒、道、佛三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辩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已经难解难分。共同构成我们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儒、道、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儒礼、道行、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在贵阳花溪青岩古镇的一条街上,有儒、道、佛三教道场,还有天主教堂,“四教合一”,相安无事) 儒家重做人,道家重养身,佛家重养心。

儒家重道德,道家重精神,佛家重慈悲。

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儒家讲究规矩,道家讲究和谐,佛家讲究包容。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儒家讲治世。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家讲治身。

佛家追求:物我两忘,佛家讲治心。

儒家,追寻人与社会和谐,

道家,探求人与自然和谐,

佛家,构筑人与内心和谐。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店。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讲修心养性。儒家偏重于从伦理(做人的道理)、人文、道德、行为方面入手,而到达形而上的道。

道家讲存心炼性。道家偏重于从物理入手,而到达形而上道。

佛家讲明心见性。佛家偏重于从心理入手,而达到形而上道。

从修为的层次上,一个比一个层次高。 “五代十国”(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中国本土为止大约70年)吴越国王钱俶(俶音:处,吴越是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時期中的一国)在为宋代永明延寿大禅师著《宗镜录》作的序上说:

“儒。吾之师也。道。儒之师也。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有一次孔子去拜访老子,回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变化莫测,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啊!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比较儒道二者的不同:“孔子更关注社会生活,而老子追问世界生命的本质。”但儒家思想从道家中有很多借鉴,孔子曾有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过矣。”可见儒家对道家的推崇。

儒家讲仁爱,中庸,做人,属于世间法的范畴。

道家讲清静,无为,养身,属于出世间法(仙界)的范畴。 佛家讲慈悲,因果,养心,既出世又入世,是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道家仙界依然在六道轮回之中,而佛家可以了断轮回。佛家既包括了出世的部分,也包括了入世的部分。佛家在自利的同时,不忘众生而利他。

因此三者相比,佛家的境界是最高的。所以儒家为人道之圣。道家为天道之圣。佛家为圣中之圣。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这一学说的基本理念是使万事万物达到阴阳均衡和谐。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有些高官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

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

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就是对问题给予藐视,对过程引起重视。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万事万物均有其阴阳属性,阴阳和合,万物才能生长变化。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如果违反阴阳基本原则,就会造成误会或冲突。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万事万物都需要均衡和谐。

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都是失衡的表现。阴阳失衡必须用抑强扶弱的方式使之均衡和谐。

在自然界,阴阳失衡意味着自然灾害频发;

在人类社会,阴阳失衡意味着社会不稳定;

在个人,阴阳失衡意味着身体不适。

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顺应规律,崇尚平衡,追求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宇宙人生真理: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万法因缘生。

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上要尽力做到: 敦儒家的品性(以儒家人伦为标榜,立己立人,敦品厉行),

修道家的功夫(道家全生保真的修养), 参佛家的理性(世界上形而上道的哲学,无论东方、西方,没有超过佛家理论的,佛家有究竟的明心见性的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泰斗南怀瑾先生认为:

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原则是“乐天知命”。

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

知命,就是知道生命的道理。

要做到天人合一。

南怀瑾先生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做人要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佛家的心是无欲则刚,佛心就是一颗善心,对任何人要慈悲为怀,不起分别心。

道家的骨是随遇而安,道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清高风骨。

儒家的表是中正平和,儒表就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的言行举止。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 二是智小而谋大, 三是力小而任重。

家庭伦常道——构建和谐家庭

什么是和谐?和是互相尊重,谐是互相礼让。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本分,大家各行其道、各正本位,是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对父母来说,“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对子女来说,“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这样一家人就能和谐相处了。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学道不是要求别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今天我用中华传统文化中三句话结束今天的讲课:

谢谢大家。2015.3.23

推荐第2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宋乃庆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07日 06 版)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的时代,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作者系西南师范大学原校长)

吴潜涛: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2014年08月08日10: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万鹏)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今年组织编写了通俗理论读物《改革热点面对面》。今日上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吴潜涛在访谈中讲到,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它是一种德,这种德,是大德,是国家的德,同时也是社会的德,还是个人的德。国家没有德是不能兴的,一个人没有德,是不能立的。因此,我们国家强调核心价值观,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繁荣发展以及国民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需要,核心价值观是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价值的支撑,同时为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提供了价值的力量。

吴潜涛认为核心价值观有一个自身的特点就是民族性。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它蕴含了民族的一种特点。我们中国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它积淀着最深层次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我们过去发生的、至今对社会仍然有影响的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书记在几次重要的讲话中讲得非常好,他讲这是一个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之源,另外还强调,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之本。这样的思想之源和固有之本的关系,我觉得讲得非常精辟。

吴潜涛讲到,今天我们讲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三个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和个人的层面。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呢?这就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概括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传统文化中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对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从个人、国家、社会这三个层面来概括。因此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概括的思维模式,也是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紧密相传承的、相衔接的。

吴潜涛认为,从价值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优秀的价值理念,这些优秀的价值理念具有民族性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时空的。就是任何时代的都可以用的,都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面的很多价值理念,很多都是与中国先哲提出的价值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再结合时代的特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给它赋予新的内涵,本身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离开这个根基。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你这种核心价值观就没有生源。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要想生生不息,就必须具有民族性,没有民族性的东西,那是不可能长久的。 吴潜涛指出,我们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非常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的关系问题,总书记也特别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了很多重要的精辟论述。我们现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要建立在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吴潜涛讲到,我们说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对过去哪一个先哲原话的照搬或者经典著作的照搬,我们要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创造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既要找到共性的价值理念,我们讲信用、讲仁义求大同,求和合;过去讲义以为上、义以为质、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等。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成果作了非常系统的概括。我们把这些东西找到以后,再结合着实际,进行一些创造性地阐释,这才是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地转换。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目前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探索性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抓住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和把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价值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

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和思想基础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利于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梦。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体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 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

[2] 崔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J].道德与文明(上半年刊),2014(05).

[3] 孔宪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上半年刊),2015(01).

推荐第3篇: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不管社会是否处于转型的时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时代精神,历史久经积累,民族振奋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使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各具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就我们国家而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国人对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字眼耳熟能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可见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对时代精神最新的理论总结,应该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法了。

价值观体系的整体构建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肥沃的文化土壤,于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解读暗合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体体现在她解读中认可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思 维、传统文化中文学母题的扩展、写意的形式。

虽然传统文化一直在延续,但是不同时期对它的解读引起的反响却不一样。于丹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具有个人特色,社会上的反响不一,引起的争论不少,愈是引起专家学者们争论的东西愈有扩张力和突围力。她在XX年下半年至 XX年初期间无疑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的镇坛之主,讲授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使其迅速成为“文化明星”,形成了独特的“于丹现象”。此种现象带来的关于传统文化如何传播的问题,不仅在传播学上引起了重视,也引发了国家应该如何普及传统文化,普及什么样的传统文化,以及采取什么方式来普及这些思考。

对于丹现象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那些对于丹本人的成见和谩骂排除在外。大众对于丹的解读大部分是欣赏的,对于丹有一定的崇拜,在于丹的演讲后要求签名的人不可胜数,她的书出版量甚至超过了易中天,简单又具有特色的解读似乎使大众明白了大众文化的真谛,解决了他们看论语的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的问题,积郁多年的心灵问题在于丹的讲解中形象生动似乎得到了一种心满意足的答案。

于丹说:“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 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于丹在访 谈时对自身定位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在讨论中国的关系时候少一些吹毛求疵。于丹解说论语、庄子中对儒、释、道三者关系的独特表述,其真正出发点怎么帮助现代人学会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从智慧之书中完成心灵疗伤。正因为她的讲解是积极的, 充满爱心的, 是有着强烈人文关怀的。所以也可以说,在二者关系上,于丹现象超越精英与大众的紧张,统归于如何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上来。

每个国家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不应该是某一代或者某几位领导人提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领导人总是要换来换去的,价值观却不能随意更换。作为核心价值观,我认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有道德基础,有群众基础,有社会基础,而且在政治上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只有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被民众自愿接受。从传统文化汲取有效的营养来拯救现代化的不足,治疗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病,去其弊而存其利,用精神文明纠正社会生活过度物质化和外向化的病态。《决定》便是这样一个纠正的尝试。

于丹对中国古代的整体性思维十分推崇。《论语》里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庄子自然的逍遥游状态安抚了多少从人生经历中遭挫的人,上到大政治家,小到贫民老百姓,或多或少有一些庄子情节,就像我们国人身上隐藏着的阿Q精神。还有佛家的一些禅道,以“坐禅”为 途径达到心灵的宁静澄清。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情况在一个人身上同事具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历练中侧重于某者。

相应地来看看核心价值观的构成。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确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必然选择。

整体性思维的第一个重要表现在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社会学认为 ,作为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它必须在该文化的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地位,对该种文化的社会运行轨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

第二个表现在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五个向度上,它们分别是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向来追求多元文化和谐的状态,五个内在生成的价值向度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马克思主义作为第一个重要的价值向度,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方向,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才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其他四个向度乃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情感,体现了全民族的利益和共同意志,因而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凝聚一体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 “多元一体” 和 谐文化得以形成的纽带。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 ,需要我们通过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文化和情感 ,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建立起民族的精神支柱 ,协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动 ,维护社会形态的统一性,这样,“多元一体”的和谐文化局面才能出现。

第三个表现:在核心价值观五个向度形成的统一整体里,不仅明确了核心价值观的世界观和共同目标,而且没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也就是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用以上五个价值向度来限制文化生态平衡所具有的多样性,它是多样性文化的有机整合,同时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提倡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而在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没有多样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性。

“于丹现象”不仅有传播学意义,重要的是其在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上所给予的有用启示。此类现象的特点是属于学术圈子走出来的学者利用电视传媒对古代经典进行个人化、通俗化的解读,以达到向公众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有人将此视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于丹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维的强调,将传统文学母题与西方相比得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重义轻利”、“知耻重义”等母题,并主张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可以采用写意的形式,多方位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 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是国家“和平崛起”与文化传播战略的实施,需要人们重新认识、把握传统文化,并将其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联系在一起,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评估、仔细筛选,它包含着中国人的民族智慧,而作为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其文化根基必须植根于中国人自己的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中。

推荐第4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根源,但不是惟一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广泛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其他优秀成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开放性、广泛性、民族性等特征,是当代中国最进步的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同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2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那些具有民主性精华、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和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弘扬,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的大爱情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等等。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具有某些历史局限性,不尽适应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继承的目的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一是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思想道德营养,只要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不难发现其现代价值。如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博施济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本意是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如果深入挖掘,则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平等博爱、和谐友善等现代价值。将它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大力培育人们的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精神,形成相互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天人合一”体现古代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古代先民认为:天人关系犹如父子关系,人由天派生,天与人共存。天人和谐,则万物兴盛;天人相逆,则人要受到天的惩罚。如果抛弃“天”的人格神含义,完全可以将“天人合一”改造为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即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直接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揭示了一个真理:老百姓是社稷的基础、国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繁荣,统治者地位才能巩固。如果直接将民本思想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就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3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

普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先进的文化只有走向民间,普及大众,为群众喜闻乐见,才能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对一些较难懂的古文,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文字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使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二是在国民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广大学生普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人才辈出。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近年来,各地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好的载体和形式。如开展经典诵读、传统艺术展演、中国历史巡礼等活动,以及创办道德论坛、百家讲坛、历史大观园等品牌栏目,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要充分发挥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使公民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增强大家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要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如在清明祭祖时,举办一些纪念祖先活动,不仅“慎终追远”,追忆祖先的创业功绩,而且“民德归厚”,提高自己尊老、敬老、感恩、孝亲意识;通过端午节划龙舟等民俗活动的开展,既缅怀屈原的爱国精神,又增强国人的爱国情感。

推荐第5篇:中华核心传统文化

中华核心传统文化

(一) (主要进行文字表述的修改,多

增加实例)

中华传统文化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内涵复杂性,但在长期

地发展筛选中逐步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干,佛、道为两翼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在千岩竞

争、万壑争流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流变中,儒、道、佛文化以其对峙却互补、互渗但独立

的品格,创造出蕴含巨大张力的文化效应。儒家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济民为价值取向

,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关切现实

之心和历史使命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道家以超脱的心态获取内心的平静,顺应自

然,消极自保。佛教则是观察、反思自身痛苦,用修持的方法解脱人生的痛苦,以超脱

世俗,进入涅槃境界。儒家重人事,重现实;道家重养生,重超脱;佛教重解脱,重出

离。儒家功在道德伦理,道家功在超脱养生;佛教功在精神抚慰。士人往往在得意时信

奉儒家,失意时信奉道家,痛苦时信奉佛教。顺境时从儒学吸取勇进的力量,逆境时从

道家寻找安抚心灵的妙药、从佛教的破执中寻求解脱的灵丹,所以以儒守常治世,以道二

达变,以佛治心。

儒家——“内圣外王”的执着追求

中国文化持续数千年,必然

有其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即文化发展的内在源泉。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

共同心理”的核心便是儒家思想。儒家是春秋战国时崇奉孔子学说的一个学派,因孔子

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

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性格而为世人瞩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

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的“大丈夫”崇高人格标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是儒家思想的发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义,是实践

了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信条„„可以说,没有儒家经典就撑不起

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厦;没有儒家思想就无法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没有儒家哲学中国

哲学就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半部《论语》知天下,儒家贤哲的先圣和睿智,已深深植

根于中华土壤中,哺育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不仅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相始终,还一直影响

到现在,甚或还要影响将来;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所遵奉的圭臬,还被西方社会引为成功

的“黄金法则”。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极力推崇孔子,认为中国儒学是《

圣经》以前,《圣经》以外的文化,更有西方学者主张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

在当

代,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克服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伴生的人的“异化”或“物化”

弊端,消除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纵欲主义的现象,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

操,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信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

精神一:直面现实,无限宽广的仁爱胸怀

“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源远流长,中学语文教材中从《诗经》中的《采薇》《硕鼠》、《古诗十九首》中

的《十五从军征》《观刈麦》,到杜甫的《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从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到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从《捕蛇者说》到《马说》我们都能听到儒家士人“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感叹,都能看到儒家人的仁爱之心和悲悯情怀。我们不妨走进他们无限

宽广的仁爱世界。

“贵仁尚和”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以伦理政治为主要内容,以

道德理想主义为基本特色的儒学,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

、以礼相待。《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 109 次。孔子的“仁”既是处理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又是决定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孔子的“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样具有浓烈人情味的中华大家庭。而“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约定

俗成而程式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仁”的外在表现,《论语》便是“仁”与“礼”

的哲学。“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以普遍讲究温文有礼而知名于世,这是他们最为重视的

五大美德之一,他们的著作中有着详尽的论述。对于他们来说,办事要体谅,尊重和恭

敬别人,这构成温文有礼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礼让谦和的典范,如选入中学语

文教材的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所以中国人民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这种“贵和

”思想又往往和“尚中”联系在一起。《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

推荐第6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必须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首先,在表现形式上,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三个倡导”,这个概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上了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展示出雄浑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其次,在具体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3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

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重拾传统并不等于简单复古

传统,即“传而统之”,其“神”在于传递,其“魂”在于统摄人心,反映的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文化自觉。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传统之中,同时,又从现实出发对传统进行不断地修正、更新和扬弃。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结构、经济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西方价值观的推波助澜,许多传统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传统美德被怀疑甚至抛弃。人们急切地想通过背离传统而踏入现代。岂不知,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摆脱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样要根植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长得像韩国人,穿得像德国人,说话像英国人,但我们的内心一定要是中国人。

重拾传统在今天并不是要回到过去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而是党在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高扬民族旗帜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其实,我们党始终强调要正确对待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更加自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十八大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让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

离开传统文化的“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很难获得人们的心理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这个问题弄不清楚,“取”和“去”的说法就毫无意义。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扬弃什么,直接决定着民族精神的延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当务之急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面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讲究方式方法,也就是要关注“怎样取”的问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如何能更好地得到传承?比如,备受热议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必须扶!因为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怎么扶?如何在助人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也是今天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传统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即使是其中的精华,也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时代变迁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精神导航的功能和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丰富载体,创新形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着力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哲学部)

编者按

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的进步,既有赖于物质文明的积累,也有赖于精神文明的培育,有赖于进步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期“理论解读”为您释疑解惑。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 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推荐第7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荣辱观为一体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传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推荐第8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和国民精神在近现代曾遭受重创,而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三观”扭曲、官德缺失、商业信义失调等各种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文明底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文: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倒地老人该不该扶,能不能扶,敢不敢扶?扶与不扶的纠结,背后是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问题,是道德品行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倒地老人扶与不扶问题,折射出我们在取得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巨大进步的同时,是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优秀传统美德的不断流失。

一、“破四旧”运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殇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极左”思想和“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引导下,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其中以“破四旧”运动最为典型。这场本来基于中共意识形态正确的思想文化上的破旧立新运动,却被当时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由红卫兵简单化为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一系列物化形态的的破坏行动。

1 运动冲击寺院、古迹,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查抄、焚烧藏书、名家字画,取消剪指甲、美容、洁齿,停止销售具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色彩的化妆品、仿古工艺品、花发卡等商品,砸毁文物,烧戏装、道具,抓人、揪斗、抄家,从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到三千里之外与老挝比邻的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无一幸免。

“破四旧”运动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场空前灾难,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的国殇。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虽有糟粕,但不乏精华,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破坏运动,使中国人几千来的形成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和国民精神遭受到了无法估量的毁灭性打击,几近礼崩乐溃,但当时人们高度的政治信仰,社会仍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

二、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重“破”不重“立”的思想,使我们始终未摆脱对传统文化批判有余、传承不足的境地,加之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公民“三观”扭曲,情感淡化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地说,世界观是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人生观是理想问题,价值观是追求问题,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更加务实

2 开放,价值取向更趋向于多元化。人们在接受科学、民主、文明等进步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同时,部分人却丢掉了我们优良传统美德,亲情冷漠、民族感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悖逆、庸俗思想也在改革开放这个大舞台一同上演。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史上不乏爱国壮举和忠心报国的志士仁人。上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时,中华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共御外晦;历史上,屈原被逐,仍心系祖国安危,苏武牧羊,饥寒交迫也不失汉节,文天祥被俘,仍高唱爱国歌曲《正气歌》等等,这些爱国品格主要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无不来自中华传统文化。而今,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的民族责任意识弱化、民族传统文化观念淡化、爱国主义情感渐渐远去,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是热衷于洋节、洋文化,对本民族认同感下降。经济利益促使部分人丧心病狂,目无法纪,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淡化。

“孝亲敬老”既是中华传统美德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是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孝敬父母是比天还要大的事。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是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故有“百事孝为先”。而今,在一些人看来“香九龄,能温席”是傻,晋人王祥“卧冰求鲤”是笨。“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成了儿时的童谣,装潢门面的

3 墙纸。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兄友弟恭离有的人越来越远,越来越难,为一己之私,抛弃亲情,背信友情。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美德教育、家庭教育缺失;二是市场经济下,人们趋利避害;三是社会群体失衡,嫉贤妒能的心理;四是工业城镇化,隔断了人们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结果是我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越来越迷茫,物理距离越来越近,情感距离越来越远,认识世界越来越深,价值观越来越滥。

2.官员官德缺失,“四风”盛行

公民要讲公德,官员要讲官德。公正廉洁、克己奉公、以民为本等为官之德,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夏朝,国君就要求官员要“不逊声色,不殖货利”、“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儒家要求统治阶级实行“仁政”,以德行之,以德服人,身先垂范。在对官员的标准上,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要求。西周《周礼〃天官》记载,一个合格的官吏,必须遵循“六廉”,秦代提出“五善”、“五失”,明代官员提出 “居官七要”。虽然不同时代为官之德取法不一,但其遵循的“循礼行法,廉洁自律”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勤政和廉政,对今天的为官者同样适用。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学习读本》中,要求公务员要做到“八要”:信念要坚、用权要慎、干事要真、作风要实、胸怀要宽、生活要俭、律己要严、责任要担。与传统为官之德相比,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要求为官者“忠诚、为民、尽职、廉洁、品端”。

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官员手中的权力也来越大,部分官员见利忘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抛之脑后,

4 利用手中的权利,极尽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盛行。究其原因,一是权力缺乏制度的约束;二是部分官员“官德”出了问题,信仰缺失,遵旨意识不强;三是受现代文化,特别是庸俗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勤政廉洁为民的思想意识淡化。

3.商业信义失调,唯利是图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经商之道, “仁”、“义”、“信”。大商之才沙闻英说:“为商者,非以聚财富家为目的,而已经世济民为己任,此所谓,奉义也;必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为准则,诚信克己,不欺不诈,此所谓,信义也;富裕后并非耽于个人享乐,而是为富尚仁,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此所谓,行义也。”其要义就是经商者,要乐善好施、取财有道、诚信克己、不欺不诈。

现在,一些经商者,大到商业集团,小到市井摊贩,规避法律、投机钻营、价格欺诈、虚假广告、掺杂使假、坑蒙拐卖、短斤少两、造假制假贩假比比皆是。他们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那还有一点“仁”、“义”、“信”。究其原因,一是商业道德品质低劣,二是法制建设滞后,三是商业运营环境问题等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根本上是经商者商业道德问题,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利益,不顾信义。

文明是历史的不断扬弃,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自我的不断完善,不能割断历史。目前,之所以出现种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其根源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不足。习近平总书记说:“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

5 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提出的重要论断,这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指明了方向,又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 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我们要建设什么、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出了明确全面的回答,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宣传教育,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其次,保护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结合时代不断创新。其三,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其四,树立颂扬道德楷模,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最后,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手抓、两手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经过近现代的一波三折,又面临当前多元思

6 想意识文化的冲击,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其作为一项永久性工程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4)。

2.[2]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3.[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推荐第9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承载着海内外华人情感凝结的精神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丰厚土壤”和“雨露阳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大”“深”“远”“长”,不仅体现在它内容的丰富、学理的完备、历史的悠久和思想的深邃,更根本地是体现在它早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和家道伦常之中。一句话,它已内化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毋宁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每个中国人的信念和操守。

但是,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画等号。从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产生并发展于农业文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其中既有显而易见的精华,也有同样明显的糟粕,但更多的则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就是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真精神”。这类文化,始终陪伴着每一个中国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也支撑着每一个中国人渡过人生中的险境与难关,它们正是中国人安身立命、求得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从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挖掘中国特色的内涵,努力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何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以为,只有从经过千百年历史淘洗并被人们广泛接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中去开掘,才可能成功,也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才能真正生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最期盼最向往的共同价值目标和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

从历史维度审视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必然要带来抑或伴随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而这种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又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考察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不论是在国家强盛、文化繁盛的“高势”期,还是国家沉沦、文化衰败的“低势”期,要想传播、实践新时期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牢牢扭住文化传统的优秀因素,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维系民族传承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并将之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特别注重发挥中国文化的作用。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抗战期间,延安创办了《中国文化》杂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它的创刊号上问世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更加自觉。十六大强调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更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必然要引导公民确立文化自信和自觉,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公民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升华为根深蒂固的情感,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丰厚土壤”。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结着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雨露阳光”

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文化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判断一种文化或曰价值观是否先进,一个比较直观的标准便是看它的影响面有多广泛。这一标准一方面指出先进文化和先进价值观的广泛作用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一定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否则就难以“仁德怀远”“泽被后世”。如果一国的价值观仅仅拘泥于本国民众而没有世界眼光,那么它终将在封闭中走向僵化,进而走向破产。

海外华侨华人与世界潮流联系最紧密,接触到的各种思潮也较其他群体复杂,如果能够通过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这一国家价值观来凝聚海外华侨华人,不仅能够激发他们支持祖国建设的力量和决心,更能使他们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代言核心价值观的桥头堡和排头兵。而这就要求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能够凝结着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的精神纽带,这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责无旁贷。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国家间原有的以国界为基础的壁垒被打破,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些事实不仅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交流创造了物质前提和技术基础,同时也给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课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生动地体现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民族性是世界性的载体,没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性,世界性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形式各异的民族性又体现着世界性因素,民族性依循着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规律从封闭走向开放,最终达到世界性的彼岸,而这个彼岸,并不是民族性的消失,而是民族性自我扬弃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上古先民至今,中华文化虽历经曲折变化,不断改易,然顽强地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来,没有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中断。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究其深层的文化根基,都能找到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一点上说,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内在自我的独特精神,且具有很强的包容融合、吸取消化并进而同化不同文化的能力。正因如此,我们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也在努力适应新世纪新变化,实施了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走出去”,既是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维护文化多样性、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特别是我国在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中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提升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不难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切入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文化软实力,必将被世人所折服,也必将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雨露阳光”,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贡献青春和力量。

推荐第10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显著提升。在2006年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2011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部署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因此,理清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按照古文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与人及活动有关的所有人类活动及其结果,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而“精髓”就是“精华”,就是“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问题既是事实判断又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指的是就事论事;价值判断则是根据某种价值标准来判断事实,是基于事实判断的。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后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自汉代儒家思想文化确立它的正统地位,就成为了封建时代主流的统治思想,封建统治者们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改造着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人文精神是儒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其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儒家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表现。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去寻找。进一步发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世致用,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然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要建立健全新的思想价值体系,重点在于创新和发展。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前一时代的社会意识存在联系,新的社会意识要建立在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基础上,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再创新。

传统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必然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精髓,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一些要素,也就具备了中国文化特色。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集中体现在哲学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就是精神生活第一。如今我们积极倡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为了全体人民拥有正确的方向和主心骨,来共同追求最基本的价值观。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诚然需要物质力量的推动,但精神支撑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国家、民族缺少精神方面的支撑,就没有了主心骨,就缺少了灵魂,就没有了精神动力。

我国目前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形态。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精神的核心内容和精华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与我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我们在政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优势,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宝贵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结合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使用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习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内容上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

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斗争中,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而且也继承和发展了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表现得非常充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也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代表。

第11篇: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本文着重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来自网络。在原文(未注明作者)基础上略有修订。——柴歌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和我们现代国民素质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研究这个主题,就是要着重探讨传统文化的形成、结构、内涵,从形成和内涵当中来探讨它的核心。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系是当前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观念,价值观是根本的,也就是说世界观、人生观最后都要体现在价值观上。价值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从哲学层面来看价值,就是作为一个主体有什么优长,理想怎么实现?这是从哲学层面讲价值的含义。价值观当中最根本的是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智慧、理想、才能的体现,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出的贡献,这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些观点、观念、学说。

国民素质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可以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国民素质这些都是相近的概念,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根本性的、实质性的问题。英国有个经济学家哈比森,他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终极基础。资本、资源都是经济当中被动的因素。人力、人才是主动的因素。因此我

1 们也可以这么说,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当中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国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想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核心

(一)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我们要探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经历的自然环境、它的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我们都知道,大概在公元前

6、前5世纪的时候,在东亚,在我们这个土地上就形成了道家、儒家等学说,在南亚印度有佛教,在地中海一带有古希腊、罗马哲学,这就在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哲学系统。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生长在这么一个环境,就是在东亚的大陆,在公元前

6、前5世纪的时候,大体是在一个3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是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理环境,东边是海洋,西北、西南都是高山峻岭 ,它内部的幅员非常纵深、非常宽广。这一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适合农业生产,一年四季比较分明,与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很不一样。另外,除了黄河流域以外,长江流域土地也是非常肥沃的,气候也很温和。应当说我们国家中原一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发源地,当然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不只是一个,

2 其次就是长江流域,还有其他地区。中国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古代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最初是集体耕作制,到了战国的时候发展为家庭耕作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是一个生产方式的根本性的改变。这种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根据、客观的基础,也可以说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二)打破官方对教育的垄断,把教育推向民间

文化的产生需要有文化人,需要有知识分子,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由宗法贵族分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士,有文士、武士、隐士、方士等等,他们在春秋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阶层,当时很多诸侯国家都引进这些人才来进行变法。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这些士,也即知识分子,发挥了知识的优势,从事教育,培养弟子。原来在商朝时代上学,学校都是官办的,“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末期,由孔子首创私学,这就是说,打破了官方对教育的垄断,使古代的学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把教育推向了民间。

(三)人本主义跟自然主义的结合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

和私学兴起的同时,古代一些君主还创办了许多文化学术中心,聘任各个学派的大师不治而议论,他们不直接参加国家政府的治理工作,只是专门议论、专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发展

3 国家。当时像中原这一带,现在的河北、山东、河南一带都有这样的学术中心,特别是象山东的曲阜,还有河北的邯郸都是当时一些很有名的文化学术中心所在地。这样的文化学术中心,大大推动了各地文化学术的繁荣和兴盛。这种兴盛最集中地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因为诸子最集中的时候是在战国时期,所以也称为战国诸子。这些诸子就天道、人道、社会伦理、礼法制度等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说 。当时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在这3家当中,儒家跟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道家也很重要,但是道家是个隐士之学,它没有列到显学的范围里面。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百家,后来西汉的时候,司马谈就把它概括为6家,以后又有人把它概括为10家,还有更多的,有的说诸子有100多家,如189家的说法,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刚才我们前面讲的3家 。在这3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道家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传统 。可以说《周易》,就是《易经》,它是把人本主义传统跟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这两个传统可以说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两个传统的影响和作用。

后来当然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根据我们学哲学的人的观点,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的问题、人生观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

4 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四)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由儒、释、道三家所组成 就文化形态来说,刚才我们提到有儒家、道家。在汉代,大概在西汉末东汉初印度的佛教传到了中国内地。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佛教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来说,是个异质文化。中华民族已经有儒家、道家学说,佛教要进来,当然会遇到很多阻力,有很多障碍。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基督教从唐朝就传到了中国,但是它没有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佛教是融到了传统文化里面了。后来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儒释道,释就是佛教,儒道佛三家是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那么佛教之所以能够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来,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人本主义传统、自然主义传统虽然符合了中国人的需要,但是它还有缺陷,那就是说对人生的烦恼、痛苦,特别是人的死亡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探讨的很少。大家都知道,人如果没有死亡,人生就没有意义,生与死是相联系、相对应的,没有死亡,就不用探讨人生的理想意义的问题,因为他一直活下去的。正因为有死亡,我们要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方面,可以说佛教恰恰弥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缺陷,它起到了补充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佛教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解脱主义,就是解脱烦恼、痛苦,解脱生死问题,这也是适应中国人民的需要的。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由儒、

5 释、道三家所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家从实质上来说,探讨的就是人的问题,人生的问题。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它是人学。因为就儒家来说,它主要是探讨为人之学,怎么做人?它提倡仁爱,那是讲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它主要是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去提升自己的理想。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就是从平凡的活动当中,怎么能够提升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即实现人生的理想,这是儒家思想。道家讲自然,讲自然主义传统,这个自然,就是要顺其自然的意思,要合乎自然本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一定意义上也可说要合乎自然的规律。道家提出了这么一个传统,这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个生命哲学,也是讲人的问题。怎么能够实现人生的理想呢?道家认为那就要合乎自然。佛教不同,佛教讲出世,应当说佛教是个宗教,我们刚才讲的道家、儒家,它是人文。所以中国是个人文主义传统的国家,跟印度那个宗教国家不一样的。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它的一些宗教领袖比政治家地位要高。中国不是这样,中国是人文的传统。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佛教里面很多内容实际也是讲做人的问题,特别是传到了中国以后,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佛教跟印度佛教是有区别的,当然它有共同性,它们都是佛教。中国佛教相对印度佛教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禅宗,实际上禅宗把成佛的理想由彼岸世界移到了内在的主体世界里面来,它宣扬即心即佛,你的心、你的思想,与佛不相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意

6 识觉悟了,那就是成佛了。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上就是由神转到了人,转到觉悟的人。

另外,在我看来,中国佛教的第二个创造,就是现在讲的人间佛教,我们已故的赵朴老就提倡这个。台湾地区佛教也是提倡这个,两岸佛教都提倡这个。人间佛教就是认为,通过佛教道德的弘扬以及其他思想的弘扬,能够使人间成为净土。从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佛教,当然它有出世的一面,当然它是个宗教,但是实际上它已经受到中国的儒道的影响,带有很大的人文色彩,它也很重视做人的问题。这是从我们的文化的核心,各个学派的思想核心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确是以人学为中心的。另外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墨子,以后的孟子、韩非,以及汉代的董仲舒、王充等等都是提倡为人之学,都是提倡通过为人,进而能够为家、为国做贡献。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实际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念。

(五)文化和民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呈现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体系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最主要就表现在价值观念上,像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中国文化它就比较重视做人,重视和他人的关系,重视和自然的和谐,这就是它的价值观念。西方就不是这样,印度也不完全是这样。现在我们一些记者招待会,西方国家元首,包括小布什总统在清华的演讲,他们都是要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他要推行他们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

7 今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的较量。所以我们东方、东亚地区形成的、我们中国形成的价值观念,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它的内容、内涵是怎么样的?它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我们下面还要探讨的问题。

二、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内容与要点

人生价值观念,是在人生的一些基本矛盾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他的最基本性的、普遍性的矛盾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三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就是人与自我的矛盾。我们每一个人和自己的矛盾,比方我们的现实状况与理想追求,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我们的生命价值跟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的关系怎么样,我们要处理好这些矛盾。

第二个矛盾就是人和他人的矛盾。因为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在社会当中存在,他有家庭关系。在一个单位,他有一个工作关系,有同志关系。再推广就是还有民族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这就是由人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派生出来的人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我们经常面临的又一类矛盾。

第三个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因为人是生存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当中,但是如果我们人类过分地去征服、去破坏自然,自然可能就要报复人类。所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我们天天可以感觉到的,像遇有沙尘暴,每个人的心情是会

8 不太好的,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三类矛盾当中,我们也可以把人与他人的矛盾展开为人与他人的矛盾、人与民族、人与国家的矛盾。所谓价值观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问题。通过正确地处理这些矛盾,就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所讲的三类矛盾,或者四组矛盾,分四个问题来讲。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 1.塑造人格

人与自我的关系归根结底可以说就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人格”是现代的用语,古代没有“人格”两个字,古代叫人品。什么样的叫做具有崇高的人格?怎样能够达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这是古代思想家经常热心讨论的一个中心性的问题。特别是儒家,也还有道家。在这方面,大家都知道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是泛称军队,古代的诸侯大国里可以有三个军。“匹夫”就是指的男子汉,男子汉他有独立意志,每一个人都应当有独立意志,独立的人格,这对做人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人格是怎么样的呢?就是要始终在任何情况下,在富贵情况下、在贫贱情况下、在威武的压力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意志不能动摇,这很重要。现实生活当中也表明他这种说法有相当的普遍意义。道家也提倡要有崇高的人格,但是道家是从一种自

9 然主义思想脉络里来讲这个问题,庄子这样说:“至人神矣!在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所谓至人,道家系统讲的至人,就是思想道德境界很高的人,那很神妙,一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境界很高的人,很神妙。就是大泽,大的草泽都焚烧了,他都不受影响。河就是黄河,汉就是汉水,沍就是冻了,沍结冰。黄河汉水冻了,他也不受影响。这是说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的精神和自主的精神。庄子还主张提倡追求“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这样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主张人跟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价值的高低区别。这种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境界,我们可以想像,我们也去体会,那就是说要超越自我,与天地同在,这是极高的一种精神境界。

2.人生的四种境界

上面所讲的孔孟庄子他们关于人格价值追求的一些主张,对后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的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穿衣,但是我们还要过一种精神的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怎么样?我们应当怎么来处理?古代思想家认为衣食是礼仪的基础,物质生活是一种基础,这个基础是不能否定的。另一方面又强调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包括后来宋代理学家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把人的基本的欲望消灭了,人照样吃饭、穿衣,这个不在“灭人欲”范围内。“灭人欲”

10 指的是一种超越精神生活要求的那种物质生活追求。在人与自我关系当中,我们刚才讲它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正确地对待生命。人的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中,生命是很重要的,所以儒家是主张保生命,一个要保生命。道家还主张顺其自然,保全生命。但是在我们的先人看来,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跟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比较起来,道德价值、人格价值更重要。如果为了国家、人民、民族需要牺牲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勇敢地付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持自己的人格价值。所以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都是这个意思。古人还看到了人的死亡跟“不朽”的关系问题。“不朽”就是人死亡以后怎么样才能够永远存在的问题。因为人都要死亡,那么死亡以后,人是不是还有可以值得以后的人永远敬仰的东西?有没有不朽的东西?这方面《左传》里有这样的记载,认为人虽然有死亡,但是死而不朽,他的精神、他的功业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样的说法,这就叫做“三不朽”,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树立人格道德榜样;“立功”,就是建功立业;“立言”就是你有新的思想言论,有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古人认为道德、功业和言论这个价值是很重要的,这叫做“三立”。人要在“三立”方面都有贡献,或者是在某一个方面做出贡献,这样人虽然死亡了,但他又是不朽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像孔子孟子他们都是不朽的,到现在我们都要纪念他们,

11 甚至于还要学习他们的某些思想。在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他有人生四境界的学说,每个人不一样的,有四种境界。他说第一种境界叫自然境界,什么叫自然境界呢?自然境界是适应人的生物本性、生理本性的要求,吃饭、穿衣,还有繁衍子孙等等,还有适应世俗习惯,这个叫自然境界。第二是功利境界,功利境界是有功利性的,就是追求个人的私利。有些人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对我有没有利,这是第二境界。第三个境界就是道德境界,它是为社会谋福利的,我做的事情是为了对国家、社会有利。第四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人是天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归根结底要和天统一起来。这一思想境界,应当说是更高的一个境界,我们想问题、处理事情是从人与整个自然统一的角度来思考。人生有四种境界,应当说后面这两个境界都是很高的境界。

(二)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伦关系、群体关系。在这方面古人认为人和别的动物不一样,人是有义的,是讲道义的,所以人能够组织起来成为一种群体。人的体力可能不如有的动物,但是人能够驾驭动物,能够组织群体,能够组织社会,能够按照职份、按照道义来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人与人有哪些关系呢?最早提出人与人的关系的是孟子,他认为有五类关系,那就是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朋友关系,其中长幼关系就包括了兄弟关系。所以后来又演变为“五

12 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这五种关系是由十种角色组成的,所以古人又提倡“十义”,就是十种道德规范,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根据《礼记?礼运》上的记载,所谓“十义”叫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十个不同的角色应当具有的道德规范。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像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君臣之间都是各有权利和责任的,像“忠”,臣对君要忠,但君一定要“仁”,君是仁的,所以臣要对君尽忠。如果君不“仁”,他不是仁君,那臣就不一定“忠”了。儿子对父亲也不是一种绝对的服从关系,父要慈爱然后子要孝,这个和汉代以来一方绝对地服从另一方又不同,所以“三纲”、“五常”、“十义”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古代学者在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和规范方面,所提出的准则和规范最重要的有“仁、礼、和、义、信”这几个范畴。现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范畴的意义:

1.“仁” “仁”字好像是两个人那样,从字的造型里可以看到它是讲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个很重要的定义,“仁”就是爱人,就是泛爱众,要爱大众,要爱他人,要相爱,人与人之间要相爱。在孔子看起来,爱人的内容有两条根本性的原则,第一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一条是消极性的,你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第二条是积极的,“立”就是自立,“达”就是显达,你

13 想立的,你自己追求的、要实现的东西,也要帮助别人达到。现在国际上宗教界也在探讨普世伦理,全世界人类能不能有一个基本的伦理规范,有没有?讨论很长时间了。其中有的学者就提出来,孔夫子的这个话可以作为基本伦理的条款,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有这样的主张,孟子认为你如果不能够做到爱人,人家也不会爱你,不尊敬你,所以儒家提倡“仁爱”。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国家、民族,人与人之间都能这样做,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它可能是非常和谐的。还有墨家,墨家提倡“兼爱”,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它主张“兼爱”,这个“兼爱”和儒家有等差的爱、有等级的爱是不太一样的。儒家的爱是由亲近的关系,然后推到更广泛的、其他的人的关系。墨家主张“兼爱”,要求把别人的家庭看作像自己的家庭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仁爱”跟“兼爱”都是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性的,墨家是讲广泛的“兼爱”,但是,我们又可以这样考虑,很可能,墨家的“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种观念,和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本位的那种社会结构是不太一致的,所以墨家的衰亡也不是偶然的了。

2.“礼” “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通常是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准则、道德规范。古代非常重视“礼”,孔子这样讲,如果一个人“不知礼”就“无以立”,起码的礼都不懂,这个人就不可能自立。所以孔子又

14 把“礼”跟“仁”联系起来,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要约束自己,要符合“礼”,这样来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仁”跟“礼”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形式跟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实质内容。荀子有一篇文章叫《礼论》,对“礼”做了总结,他对儒家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治理国家是“治之经,礼与刑”,治理国家靠两个方面,一个是“礼”,一个是“法”。如果治理好国家呢?一方面要讲“礼”,一方面要讲“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种思想对韩国、日本影响都很深的。本来我们是礼仪之邦,可是现在,学校师生之间的礼都比较淡了,这对我们国家以及政府机关、上下级的关系,都不是好事。我们当然要讲平等,平等是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但是礼要不要?很可能有“礼”比没有“礼”要好得多。

3.“和” “和”就是和谐。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古代探讨两个很重要的范畴,那就是“和”跟“同”,“和”与“同”的关系与区别。古代很早在中国哲学史上就发生了 “和同之辩”,辩论“和”跟“同”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所谓“同”就是同一,相同 。所谓“和”就是不同的东西的平衡。古人认为“和”能够产生不同东西,不相同的东西的平衡、和谐,能产生新的事物。“同”,相同的东西,就是重复,它不能产生新的事物。所以中国古代主张“和而不同”。孔夫子有个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是否追求和谐看为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根本的思想分野。孔夫子还讲这样的话:“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均

15 无贫”,平均了的话,就无贫;“和无寡”,寡就是指的人口很少,就是没有凝聚力,老百姓都不跟着你了,和则人家都会凝聚在你的周围;“安无倾”,安全的话就不会有危险。孔子有个学生叫做有若,他说了这样的话:“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肯定了“和”的价值。孟子也有重“人和”的名言,大家都很熟知了,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齐心协力的意思,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在孟子看起来,这三个因素当中,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第一位的,很重要,很可能他讲的是一个真理。如果以和为价值取向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对立和斗争,这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要面对的。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斗争的结果 一般可以说有这么几个结局:一种结局就是两者同归于尽,第二种结局就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第三种结局就是双方和解而两利。所以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不同的矛盾,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

4.“义” “义”本来是适宜的意思,适合情况,引申为公正。我们老百姓希望做官的人 第一条就是公正,清廉与公正。

5.“信” “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古人认为这是朋友之间应当遵守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实际上在经济生活当中也应当是这样。

16 这是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看法,是古人的一些生存智慧。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一些思想家是怎么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呢?人处在自然当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跟自然的关系就叫做“天人之际”。这里我们先要搞清楚古代的“天”的含义,“天”的含义很多,主要是有两条,第一条提的是自然,也可以说这个自然就是自然界,特别是指的天体,天空、天体,或者说是天地,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客观的物质自然。“天”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神灵,认为天上有神灵存在。我们现在要探讨的主要是人与自然这个层面上的关系问题,就是要探讨天道跟人道的关系、自然跟人为的关系。在这方面,古代主要有三个学说: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强调天道跟人道、自然与人为息息相通、和谐统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孟子就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是发挥我们自己的本心,我们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了,就能够“知性”,就能够知道人的本性,进一步就能够知道自然。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认为天跟人是个统一体,人心、人性跟天道是一样的,这是中国古人的很重要的一个思考方式。由于能够“尽心知性知天”,因此也认为人能够和天地相通,进到一种天地境界。道家也是主张“天人合一”的,我们刚才已经提到庄子,庄子主张“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地万物要合

一、要统一起来,进一步反对人为地去破坏自然,主张“因

17 顺自然”,顺从自然的规律。庄子的学说,有一种主张回复到原始状态的思想,这种思想当然是一种落后的思想。但是他主张不去毁坏自然,应当承认,这种思想对我们有一种警钟长鸣的意义。

2.“与天地参”

“与天地参”就是人要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是在肯定天道、人道既有区别又统一的基础上,认为人不是消极的,不是被动的,人可以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种观点也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像《周易大传》有这样的话,要“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裁成”、“范围”都是动词,都是调节的意思,“辅相”、“曲成”都是辅助的意思。这是说,一方面要承认自然的变化和它的规律,一方面要通过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来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程度。

3.“天人之分”

“天人之分”认为天和人不一样,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要把天和人加以区分,各有其规律。在“天人之分”这种主张里面,有的主张要“知天命而用之”,就是要控制自然、治理自然。这种主张,就是强调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去控制自然。这种主张可以说和前面“与天地参”的主张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

在这三种主张当中,我们可以这么说,它们之间并不完全是对立的,不是互相排斥的。凡是主张“天人合一”的,都是以“天人之分”为前提,都是在确定了天人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天人之分的也不完全否认天人相通、天人之间的联系,有的

18 就主张天的职能和规律是不能违反的。所以在这三种学说之中,“天人合一”是一个基调,是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基本的学说。

三、传统人生价值观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意义

(一)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

刚才我们在探讨这个主题的思路的时候曾经提到,我们要提高国民素质,应当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利用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提高国民素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来分析一下二十一世纪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些新的变化,它的特色。我们认为二十一世纪国际国内社会最根本性的特征很可能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又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世界,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就会越来越全球化。这种情况,不仅会加速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且会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自然也增大了报复人类的力度。所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长、能源危机、食品短缺等等问题、难题日益地困扰人类,人类将地球和大自然作为征服对象的同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以至于我们现

19 在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像水有的地方都很缺,人类在满足水资源的需要上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努力地去寻找、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来缓解开发自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另外一方面需要提高人文素质来协调人类跟自然的关系,这可能是未来又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三,因为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精神生活出了问题,就出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危机,这种文化精神危机在我们看起来实际上就是价值危机,就是价值观念失衡了。如果人们长期受到追求物质欲望、物质需要这种价值观念支配,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次,就会形成恶性的消费。恶性的消费势必带来恶性的开发,由此又进一步带来国民素质的下降,同时又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种情况,未来社会人类能不能觉悟到要逐步地把单纯的追求物质,或者着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逐步地转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21世纪显然是国与国之间竞争很激烈的一个世纪,我们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国民素质要高。什么叫做素质呢?素质包括了哪些内涵、哪些要点呢?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素质主要包括四种,第一种是文化知识素质,这个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综合知识素质,一个是专业知识素质。既要有综合的知识,又要有专业的知识。第二种是品德素质,品德,就是人品,包括了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道德和思想也是两个概念。比方说培养家庭美

20 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极为重要的,有利于形成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第三种是心理素质,这也是极为重要的素质。心理素质里包括情感素质、智力素质、意志素质。意志素质,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人要有意志、有人格。情感素质,就是在情感问题的处理上,要处理好,不要失足。智力素质,就是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这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创造性的思维,不是墨守陈规、保守陈旧的那种思维,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属于心理素质里面的智力素质。最后一个素质就是身体素质,身体也很重要,学校不是讲德智体吗?“体”就包括了体质、体力、体能,身体的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里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都要讲健康,这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看起来,素质很可能是包括了这四个方面。那么传统文化、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二)传统人生价值观的积极方面

根据当前国民素质一些状况,特别是为了青少年素质的健全发展,我们认为,在当前应当重点地弘扬传统人生价值观当中的一些积极的内容。传统人生价值观也会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今天讲的是它的积极方面的内容。关于积极方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弘扬为人之道,提高人文素质。上面我们说了,中华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阐扬做人的道理的,强调道德、人格的崇高

21 的价值。它在处理物质生活跟精神生活、生命价值跟人格价值这些方面都提出一些积极的思想,这些思想如果用来提高国民的素质,我们认为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纠正当前出现只重视技能、经济、功利、实用而忽视人文、精神、思想、道德这种偏颇、偏差,对于纠正只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倾向,应当说是有启迪的意义。

第二,弘扬群体观念和爱国精神,树立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历史的使命感。在这种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外来的文化不断地冲击我们本土文化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尤为迫切,特别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尤为迫切。因为现在国与国之间的观念淡泊了,不同国家的很多年轻人都通婚了,有的都出国了。所以我们对那种忽视国家、集体利益的倾向一定要注意。我们认为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那种忽视个体的利益、地位、作用,是不对的。我们以往曾经忽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认为那种忽视群体的需要、忽视群体的价值和利益也是片面的。是不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应当肯定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对群体的贡献才能获得真正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对有关群体的关系、公私的关系,以及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都有很多很精粹的思想。阐述这些合理的思想和精神,对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增强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的奉献精神应该说是有意义的。

22 第三,弘扬天人协调的思想,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天人协调的思想,就是人可以参与天地自然变化的思想,在我们看起来很可能就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一个正确的原则,那就是说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良性互动。人类与自然一定要良性互动,这对人类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认为那种人类要征服自然、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人类应当和自然和谐、协调,要保持这种良性互动,要运用这种辩证的思维。那种把地球有限的资源耗尽,只能是毁灭地球,也毁灭人类本身。

我们认为积极地弘扬中华传统价值的合理思想,对于培养国民的精神品质有极大的好处,对增强国民的智慧有极大的好处。总之有助于中华民族、有助于我们国家的国民具备求真、行善、崇美这样的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完善。

23

第12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其经典设计所创造的集体人格与生活方式,为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要思维方式,并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人际关系以“忠恕仁爱”为枢纽,精神超越以“天人合一”为指向,人事努力以“贵和尚中”为准绳,个体修养以“以人为本”为追求,通过“和合”来处理和对待世道、天道和人道的各种关系,所以“和”便具有了既区别又联系、既互补又平衡的价值和意义。“和谐”上贯宇宙自然,下理社会人事,中通往世古今,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蕴,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贵和尚中”实践观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中国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其经典设计所创造的集体人格与生活方式,在与时具进中遂传统为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要思维方式,并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人际关系以“忠恕仁爱”为枢纽,精神超越以“天人合一”为指向,人事努力以“贵和尚中”为准绳,个体修养以“以人为本”为追求,通过“和合”来处理和对待世道、天道和人道的各种关系,所以“和”便具有了既区别又联系、既互补又平衡的价值和意义。“和谐”上贯宇宙自然,下理社会人事,中通往世古今,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与“谐”同义。“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它们在冲突、碰撞和容纳、交融中达到“以他平他”“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的包容、和平、求同、存异、统

一、多元。“和”不是一般意义上数字的简单相加,而是事物间共处共存、共生共济、共辅共成的完整发展过程。儒家的“中和”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融洽。道家的“天道自然”论,提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宇宙的和谐融洽。墨家的“兼爱”论,主张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把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放置于大一统的和谐格局内。兵家则以“令民与上同意”、“先和而造大事”、“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认为“和谐”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和谐所包括宇宙和谐,社会和谐和自我和谐,主要体现为: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就其根本而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宇宙和谐的天人关系,老子用“道”作了颇具智性的阐述。这个“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下同)所谓“一”,实际上指的还是“道”,而“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惚恍”极了,神秘极了,叫人“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然而,说它“惚恍”却又不惚恍,说它神秘却又不神秘,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用它可以观察万事万物的始初(“以阅众甫”),作为大德运行的准绳(“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认为,“道”形成于“混沌”之中,“先天地生”,它生命力旺盛,运行不止,无边无际,“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为之名曰大”,是天地的根本。“道”的作用特别了不起,可“生一”,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当时条件下,老子以他的聪明和睿智对宇宙的生成和变化用一“道”字进行了高度的哲学概括。他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作为“万物之宗”的“道”又在“象帝之先”就存在着。这就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打破了上帝创世、神宰万物的迷信,表现了唯物主义的天道自然观。而且,道还“先天地生”,而“天地”并不是物质的同义语。老子认为,只有无始无终运动不止的“道”才最有物质的最大规定性。“天地”不过是一定的运动形态,是无限宇宙的一个有限区间而已。在老子看来“道大天大人亦大”,他从整体的“天道自然”推论具体的人道和社会,思维的触角伸向“恍惚”混沌的宇宙,在“道”的高峰处俯察主体“人”和客体“天”的哲学对话:“负阴抱阳,冲气为和。”认为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甚至坦言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

“天地生万物”,儒家视人与万物为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整个社会、宇宙,宣称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是“王道之始”,即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天灾和人祸的“王道”和谐之治。而所谓“曾点之乐”和“孔颜乐处”的记载,透露出的正是安贫乐道、自得之乐、担当大任的“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孔门的乐处,显然超越了物质诱惑和德性满足的欢愉,充满着“宇宙般的快乐”。个体生命浑然融于宇宙之中,顿觉自我与天地为一体,此时生命短暂和欲望局限的困扰烟消云散,一如孟轲和陶渊明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大乐境界。至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的体悟,则完全表达了人在宇宙中发现自我、张扬自我和伸展自我的哲学咏唱。

道、儒、佛在人与宇宙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从世界观方面考察,天人合一的特色也自不待言。

二、“贵和尚中”的实践观。

“大同”和“小康”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和谐社会模式。东汉郑玄解释说:“同,犹和也,平也。”所以“大同”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的太平盛世。“大同社会”,是儒家设计和追求的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个境界并非“一促而蹴”“立等可取”,所以又提出较为现实的“小康社会”。

“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虽然比“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低一个层次,但内涵都是地地道道和谐社会,都是礼为政体,“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周礼·春官·大宗伯》)。可见礼的教化主要是通过实践来和谐万物,所以作者告诫那些为君者:“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以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以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耩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这里希望的“天下之肥”就是“国安民顺”的社会和谐。《礼记·曲礼上》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的和谐功能和作用就是“别异”“定伦”,确定亲疏、远近、贵贱、上下的等级,建立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社会结构,整齐风俗,节制财物,理顺社会关系与秩序等等。

实现“小康社会”的和谐之治,《礼记·经解》中说:“有治民之意而无器,则不成。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礼器》对礼的内容与形式、实质与表现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常行的礼有三百),曲有三千(礼仪曲折的礼有三千种),其致一也(实质是一样的)。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也(正像入室必须经过门一样)”。“礼”的和谐的身份是多重的,它是理论和政体、原则和行为、横向和纵向结合的立体网络结构和严密庞大的实践系统。 实践和谐以达“礼”,就要“贵和”以“尚中”,即”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和”就是宇宙万物和社会人事各得其所、各就其位的最佳状态。而实现“和”的根本途径在于持守“中”道。关于“中”的含义,孔子解释为“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执两用中”(《论语·尧曰》),即“中立不倚”,既无“过”,也无“不及”,以“执中”求“中和”,不“狂”不“狷”,“叩其两端”(《论语·子罕》)而取中。

同时,孔子认为,作为标准的“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生活中,他能灵活地运用“中”。关于从政,孔子有“中止”之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关于行为,孔子有“中行”之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认为中行是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关于待人接物,孔子有“中度”之说:“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泰而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关于审美判断,孔子有“中节”之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等等。

“中”反对“过”与“不及”,肯定事物本质的稳定性,含有辩证法的因素。这样维持和规范社会人事的“礼”就真正发挥了和谐的作用,因为“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具备了“中庸”的自觉和习惯,就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实践和谐之道了。

三、“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和谐的主体。以人为本,表现了古代哲人的先觉。天人之间和谐统一,人能“参天地之化育”,是衡定万物的标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却敬而远之,肯定性的表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儒家的人本主义立场就是对“以神为本”的观念的反动。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后来被东汉仲长统精练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全后汉文》卷八十九)。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哲学涵义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以人为本中的“本”是指相对于人对人和物的依赖,它把人当作主体;相对于人被边缘化,它把人看作最终的本质;相对于人作为手段,它把人作为目的。这种对人的价值定位的历史尺度和强调尊重人、依靠人的先觉话语,把终极关怀直接还归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是人的心灵解放的声音——

一是对“民”的清醒认识。

孔子曾对鲁哀公说:“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庶人即人民,是国家大厦赖以存在的基石,是推动国家航船得以前行的动力。最早出现“人本”之说的是《管子》一书:“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霸言》)。在这里,“人”即“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所以唐代贤相魏徵经常用“载舟覆舟”的道理时时提醒李世民不要忘记人民这个根本,不然的话,将有“马上得江山,马上失江山”的厄运。以民为本的要义是,一要惠民,“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二要济民,“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三要爱民,“为君当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自归,莫之使也”(邓析子);四要利民,“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黄宗羲);五要顺民,“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程颐);六要忧民,“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七要富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八要得民,“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

二是对自我和谐的道德体验。

自我和谐涉及个体的精神世界(亦可称为心灵和谐),社会和谐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现二者的互动交融、联系沟通的“中和”,就能使个体的情感与理性、欲望与道德在“中节”而“乐”的心态下进入平和、安宁、充实、怡悦的“孔颜乐处”境界。这种自我和谐之“乐”由“乐己”推己及人至于“乐人”,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个体修养光大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效果,促进社会和谐的健康发展。

除了“乐己”“乐人”的“人乐”以外,“天乐”就成为个体心灵的和谐去贯穿打通、中和融会宇宙和谐的高层次追求。道家所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意识强调的就是“与天和”的“天乐”(《庄子·天道》)。这样,以心灵和谐为圆点向外辐射到社会和谐和宇宙和谐,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宇宙哲学基本完成了与人生哲学的通变互补。“人和”“天和”的“天人和”庞大系统构成了“心灵—社会—宇宙”的和谐整体,政治的,社会的,宇宙的,人生的。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说人自身的和谐是从心灵开始,首先修养好自身,其次推行到“齐家”,由己及人、及妻子(古代以男性为中心)、及孩子、及兄弟,然后把这种道德伦理治家的方法再扩大开去治国、平天下。“平是均衡。不是要争夺天下,而是大家

[1]都平衡、平均,这样就和谐”

。比如“君子慎独”,那也是说人自身的和谐;在独处无人的情况下,自己严格约束和要求自己,其目的就是宋代理学大家张载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后落实在社会和谐上。

要做到心灵和谐,必须经过“克己”和“忠恕”两个方面的砺炼。

“克己”是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克己复礼曰仁”,“仁”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克己”是“为仁”的根本前提。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说,“仁”强调个体的责任与义务,即“为仁由己”,包括“爱人”和“孝悌”。个体的“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礼仪,以友善、恭敬的态度对待家人和其他社会成员。“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广泛学习文化典籍,用礼仪规范自己,以免背离正道,这是“为仁”的目标;自我修行,达到“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不行焉”,这也是“为仁”(《论语·宪问》)的目标。双向目标共同作用,可以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个体的思想基础。

“忠恕”是健康人际交往的桥梁与纽带,是和谐社会关系得以确立的行为准则。“忠恕之道”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不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底线,还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最高境界,都力主在人际交往中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做;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并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他人。张岱年、方克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的地位,对于人的精神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3篇: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的时代,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第14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

《文明新风吹开幸福之花》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父老:

大家好!我是咱们淄川区委宣传部组织的“家风、村风、行风”建设宣讲团的一名成员,我们来自各行各业,我是一名学校的老师。我今天坐在这里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有讲的不好或者不对的地方,还请在座的各位多多指正。我们今天宣讲内容的题目是《文明新风吹开幸福之花》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今年的3月26日,淄川区委组织召开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专题报告会”,会上我们的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同志他是这样说的:他说,我们在全区开展“三风”建设,目的就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接地气、进家庭、入人心,促进全区社会风气持续向好。要把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工作生活当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并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宣传者、推动者。

新风即我区开展的“家风,村风,行风”建设,那幸福呢?幸福又是什么呢?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还是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家庭一家人坐在一块其乐融融,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勤劳本分,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与人为善;家庭成员各尽所能,积极向上,儿“成龙”女“成凤”,即家庭幸福。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儿女“成龙成凤”,是指长大成人,并不一定非得是什么领军人物,干出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劳动技能,凭借自己的勤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财富,赢得回报。完美的幸福,完美的家庭谁不喜欢,谁不憧憬向往呢?

成就幸福的关键是什么?

成就幸福的关键是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支撑,即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

淄川区轰轰烈烈的“四德”工程建设,家喻户晓,收效佳,反响大。现在组织开展的“家风、村风、行风”三风建设活动与时俱进,走进千家万户,得意平民百姓!有益于你、有益于我、有益于大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意义深远。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践行道德建设,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史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长河的奔腾,中华民族谱写的这些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举世无双。往近处说,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菜根谭》等常见的蒙学读物和格言语录;向远处看,比如《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这些文字典籍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员。 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关于家风,不是简单一句话,更不是浅薄的口号。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政府或教会。每个人的家庭都为他提供了经济支持,安全、教育,交际以及娱乐活动,社会行为规范来自家庭制度本身蕴含的忠贞诚善等个人品德。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古代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徳。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中国历史上名人望族有不少,因此也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家风家训。虽然这些家风家训各不相同,但是却对于名人的成长与家族的延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名人和望族的家风吧。

纪晓岚家风

清朝名臣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因此他在家书中对于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

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林则徐家风

林则徐曾写对联表达教育思想。“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聪慧,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陆游家风

据记载,陆游家训共二十六则,其从四十多岁开始写,直到八十余岁仍在不断增补。陆游很重视子女教育,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儿子的诗,以这种形式传递家风。他的家风家训主要包括:

◎要做好人。他告诫儿子,但愿你长大后能让乡亲们称赞是有道德的好人,即使是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在道德层面也不比高官差。

◎改过迁善。“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教导儿子必须做到有错必改,见贤思齐。

◎不要贪得无厌。“若夫天性澹然,或学问已到者,固无待此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假若一直心性恬淡,不图名利,或是品学修养已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不会有贪得无厌的思想。

◎要严于律己。“后生才锐者,最易坏。”年轻时聪明伶俐、有才华的人最容易养成恶行,要特别警惕才是。他告诫儿子对后代要经常严加管束,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朋友。

◎要宽以待人。陆游说,我一辈子未曾害过别人,有人害我,“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不要去计较,要尽可能回避这些事。

◎要为官清廉。教导儿子要忠于职守,为民做好事。特别强调儿子在物质生活上要俭朴,要廉洁。

◎要忧国忧民。他希望儿子事事都要以那些恬不知耻的卖国贼为鉴,切不可学他们的样子。

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以俭持家。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的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重视家教。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那我们相信一个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其乐融融,他们怎么会不幸福呢?

当今社会人们的家庭幸福感

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2年中秋、国庆前期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之“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全国各地采访了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关于“幸福是什么?”的回答有些让人感动,有些却让人无奈。

对比起“幸福”一词,“家风”在民众的印象中就没有那么清晰的概念了。它不像“幸福”一词这么具体化,幸福是经常会使用到的,“家风”则非常抽象化。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所以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经过一番思考,播放出的大致是这些回答:

“家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要出去招风惹事,别出去打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传递这种好的风气”“做人要诚实厚道”“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

除了普通老百姓,社会各界人士都见仁见智,都能够用文章,或者在个人微博等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要勤学上进,与人为善”。说起莫言,给大家讲讲莫言小时候的一件事情。1967年冬天,一个任何中国成年人都会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时代的时代,贫穷,饥饿„„。家里那年一共种了104颗白菜,每一棵白菜莫言和母亲都付出了心血,临近过年时候,已经卖了101棵了,就剩下三棵了,本来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可是母亲最后还是决定卖了它。于是莫言跟着母亲去集市上卖白菜,好不容易挨冻走到集市,母亲开始吆喝起来。这时一个老太太闻声过来,看了看白菜,就翻动起来,而且还不断的从白菜上往下掰菜帮子和菜叶,老太太的举动让莫言有些生气和恼火,于是就说了她几句,老太太很不乐意,后来老太太很不情愿的就买了白菜。回到家中,母亲说:“你怎么可以多收人家一毛钱呢?”说完母亲两行热泪流了下来。莫言知道母亲以了解其中的蹊跷,他见状,也哭了,支支吾吾不敢再说什么。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的艰辛和贫困还不及莫言的欺骗让母亲更难过,在这里母亲那种坚强倔强和信守承诺的性格被彰显的淋漓尽致,借此我们也看出了莫言的家风是有多么的严格和令人信服。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会会有一位伟大的儿子?

事实上,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类似问题,答案大相径庭。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几个字、有的贴在自家墙上、有的写进书里,有些是一代一代人的行为传承。尽管家风的内容和形式各式各样,但让人欣慰的是它们的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新的东西衍生出来,很多旧的思想渐渐淡去。“家风”一词对现在的很多小家庭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家规?亲朋好友聚会都是谈论如何赚钱养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重提“家风”,是有非常积极现实的意义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

“家风是什么?”不仅让普通的公众产生思考,国家的领导干部、权力掌握者更是需要沉下心好好思索。家风和政风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很多贪官腐败分子的堕落起点,正是始于家庭这道“防火墙”失去效力。家风不正的人,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情怀;家风不正的社会,也不可能有健康良好的政风与民风。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大多数人都认为,好的家风是社会需要的优良传统,好的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好的家风能让孩子孝顺父母、健康成长,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而形成好村风、好行风,让大家生活得更幸福、社会更文明。

古语有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因此,德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福禄贝尔曾这样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母亲在一个家庭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孩子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与母亲是息息相关的。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一个人在家庭中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严格自律,讲原则,重正气,他在单位里、社会上也必然能够表现良好;反之,一个人在家庭中我行我素,没规没矩,无法无天,无情无义,耍奸使坏,损人利己,既不把道德要求放在眼里,也不把法律规矩放在眼里,久而久之,就不免成为家庭的孽子,社会的败类。俗话讲:“打断骨头连着筋”。家庭连着地方、社会和国家,所谓“家门不幸出孽子”,必然祸害社会,成为家庭、地方、社会的破坏因素。

一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就很和睦、很团结;千万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我们这个社会就很和谐、很有向心力,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正,则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的“正”起来。相反,如果小家庭的“家风”不正,则整个村风的风气,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很难“正”得起来。

我们的“家风、村风、行风”三风建设活动正在激活优良传统的基因,唤醒传统美德的基因。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入手,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抢救家风家教,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目前我区开展“三风”活动以来,镇上、村里的干部也都走村进户做宣传,来宣讲倡树“三风”,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就越发敞亮了。希望在座的各位听过宣讲以后,你们也能走到哪里都给大家讲讲说说,让好家风、好村风、好行风蔚然成风。

前面我们所讲到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例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等经典,孔子、孟子、老子等古代圣人,对后世之人有着激荡心灵的影响力。

咱们淄川区委宣传部编辑了一本《大道至简》的书。这本书是讲传统文化的,里面就有很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文章,其中有一部《孝经》,里面都是孔老夫子的话。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是讲孝道的,《孝经》这部书很短,不到两千字,可是讲得很全面,教育意义很大,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著书达理孝经父母的优秀人才。这部书里面讲了天子的孝道,诸侯的孝道,当官人的孝道,平民的孝道。

何为孝?一般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我不反对这种看法,这是孝顺了,只是这个孝顺只限于父母罢了。虽然这种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现在,这种看法也许会被人否认,因为许多家长都曾对孩子说:你要真的孝顺我,就拿出点成绩来。虽然现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时代了,但知识却是要的,事业也总是要的。许多贫困山区的父母宁可累死饿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孝顺的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认,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养育了我们,也许我们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需要尽孝道。但我们又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吗?不能。可为什么我们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能力,给了我们机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我们为什么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需要以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努力,我们需要才华来回报老师的培育,同样需要以成就事业来证明自己。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案例一:上海市民郑龙娣的老师魏桂容一生未婚,晚年举目无亲,作为学生的郑龙娣照顾恩师20余年。围绕魏桂容的遗产归属问题,郑龙娣和校方之间发生了争执。郑龙娣曾向法院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的特别程序,但上海市中国中学对此有异议,双方最终对簿公堂。郑龙娣说,“我不穷,我不是为了钱,只是想把她(老师)的遗产处理好。”她表示,在魏桂容生前她就已和老师说明,拿回为老师垫付的钱就行。20年,“我付出了多少,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2014年12月5日,法院判决:魏桂容名下48万余元存款归郑龙娣所有,魏桂容名下一套住宅收归国有。负责这次案件审判的法庭副庭长彭雄辉表示,这样判决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尊师重道这种传统美德,同时也鼓励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孤寡老人多一份关爱。

相反案例:逆子疑炒股票和欠债,逼父母卖楼分身家不遂,诱骗父母到其友人的家中,加以杀害后肢解,头颅则暂藏雪柜内,并企图砌墙埋尸灶底,打算将死者身躯及头颅先后分两批运走;后背警方调查发现,查看死者住所大厦和被查饮茶酒楼的闭路电视录影带,发现死者行踪与幼子所说不符,再追查幼子的手机短讯记录,怀疑有人密谋害命夺产。消息称,及不排除两死者早在半个月前已遇害。此人为人之子,丧尽天良,就这样的人不配做人,连畜生都不如啊。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 ,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百事孝为先,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我的母亲。母亲1957年生人,今年算起来已58岁了。我的母亲很漂亮,性格比较豪爽,是个非常热心的人。2000年时候,我爷爷因病去世,留下了我奶奶一个人生活,当时她伤心过度,也变得有些老年痴呆,经常亡魂适度。因为我叔叔一家人都在外地工作,因此,照顾我奶奶的重任就交给了我妈和我爸。与其说是交给我爸,倒不如说就是我妈一个人在草扯着所有的家务事包括照顾我奶奶直到现在。我奶奶今年84岁了,他一直从年轻时候就心脏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一直不大稳定,忽高忽低。为了不让奶奶情绪不稳,一家人都非常注意,尽量不让他有情绪上大的波动。尤其是我的母亲,对奶奶照顾的是无微不至,一天三顿饭,绝对不会重样。还定期给我奶奶换洗衣服,洗头发,理发,剪指甲等等,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平均一年我奶奶也就感冒一次。除了老年病,几乎很少生病。我想这与我妈妈的精心照料有着必然的关系。我也有姥姥姥爷,我妈在娘家那边是老大,平时她只要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她也会不时的去给我姥姥老爷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母亲的举动每天都感染着我们,我们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有一天自己成家了也能做到妈妈那个样子。07年08年我和姐姐也分别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和老公结婚后,一直是两地分居,他在济南上班,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济南工作。所以,家里的事情我只能和公婆商量着来,结婚七年,我和公婆一直住在一起,我很乐意和年纪大的人住在一起,我觉得家里有个老人能给你洗涮涮,做做饭啥的,给我带了很多便利,自己也省了不少劲,因此心里有很多的感激。从没有嫌弃过他们做得不好或是怎么样。所以我很不理解现在的有些80后,90后为什么不喜欢和老人住在一起。二人世界或者三人世界并不见得过得有多么的幸福,我觉得一个家庭,有老人在,有孩子在,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幸福的家。七年来我从没有和公婆红过一回脸,没拌过一句嘴。婆婆在外呢拉起刮来时,也从不说我个不好。我们婆媳关系一直处的不错。2012年,我区全面实施以“四德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建设推进年”活动,即爱德工程、诚德工程、孝德工程、仁德工程。我们单位也组织开展了“四德之星”的评选活动,我很有幸,被评为“孝敬公婆之星”。取得这样的光荣称号,我觉得特别的骄傲和自豪,比奖励给我一万块钱都高兴,这是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支持与肯定,我一定不辜负大家对我所给予的希望,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成就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尽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给生你养你的父母,给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师,给养育了你的整个民族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这是孝的一种吧!别人给了你,你就应该懂得回报别人,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父母的尽忠尽责克尽奉养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

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全国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我们淄川区也紧跟时代步伐,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形式多样。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他的优良部分 ,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并且是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之源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道德,只要我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美德,抛弃其局限,并力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其新的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有助于“以德治国”。

中共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中央新一届领导十分重视提高党员素质的问题,从反腐倡廉入手,在全国上下展开打击贪腐重整党风的活动。尤其是对贪污腐败影响党心民心的典型案件,加大了查处力度,一批贪污腐败分子被立案侦查,并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重判了一批腐败分子。

针对贪污腐败影响执政党执政地位的问题,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领导,适时做出了中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定,并在层层贯彻狠抓落实上下了大功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四风”问题,需要在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更需要在长期的政务活动中从制度、机制和思想意识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形成制度,让整“四风”与治“贪腐”一样,成为纪检监察部门的常规工作,不会随着活动时间的起止,而仅仅就是一次活动。

建立机制,让整“四风”与职务犯罪一样,有科学完善的法办依据和程序,不会随着舆论的冷热和引导,而仅仅就是一句口号。

强化意识,让整“四风”与民心工程一样,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不会随着人员变动的频率,而仅仅就是一阵风。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她是新时期改变党的形象问题的一场“整风”运动。唯由对“四风”的“践行”者痛下杀手,方能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荡涤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心灵,才能加强和巩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使中共焕发出执政党的勃勃生机,带领全国人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目标,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个人品德为重点,扎实推动我区“四德工程”深入开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文明程度和城市整体形象。让我们共同携手,全面建设“富饶、秀美、幸福”新淄川而努力奋斗。让“三风”吹遍我们新淄川,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宣讲人 梁玉婷 2015年4月

第15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学们,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奋斗的目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劳动中坚守负责、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小学生来说像《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等著作,都能陶冶情操,激荡爱国情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以《弟子规》读物作为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弟子规知识比赛等活动,培育同学们的良好品行成效显著。懂得了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道理。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最佳途径。热爱劳动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作为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在家勤做家务,在外可以参加适当的生产实践活动,在校积极参加值勤做好值日工作。这样同学们的劳动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劳动的责任心。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三爱”号召,即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学习。

良好行为的习惯将受益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同学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必将取得成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和《弟子规》是指导同学们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材料,同学们若能熟读成诵,做到知行统一,把其中的规定用来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到一日三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三节”号召,即节水、节电、节粮。

同学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诵读传统经典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方法,响应习总书记“三爱三节”的号召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以《弟子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合格人才。

第16篇: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立足学校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鲜明特色,深入挖掘和阐发学校历史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讲好学校自己的故事,传播中国大学的好声音。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地域文化 特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也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除了理论的宣讲之外,更需要立足其固有的根本,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传播、交流与体验。

近年来,xx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立足办学传统,以校史为依托,以地域文化为根基,以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和文化教育基地,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校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也包含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xx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曲折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1939年,学校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以“适应抗战需要,致力于国家生产力量的培植”为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第一任校长刘贻燕在开学典礼上讲:“本校的成立,实是应运而生,本校的使命和任务,正是针对抗战建国而来。”然时值国难,民族危殆,办学条件极其艰苦,资金难筹,教师难聘,设备难寻,连校舍也难有着落。在后来的历史变动中,学校先后七更名称、七变隶属关系、六易办学地址,中途曾一度停止招生。其发展道路之曲折,办学条件之艰辛,在各高校发展史上,十分罕见。从“假旧庙以迎新生”到座落天府沃土xx,学校在曲曲折折中奋勇前行,以坚韧不拔博取生机,在时代大潮中激流勇进,不断发展。

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体现着一代又一代纺专人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也充分展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每年9月,学校都会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艰辛发展的曲折历程,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斗志。学校还陆续推出《自强不息70年》、《纺专校友》等校史文化丛书,每年开展“相约20年”校友返校活动。学校建校史文化走廊,通过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弘扬爱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懂得奉献与感恩。

学校发展历程中包涵的大量历史素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丰满和充沛。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抗日英雄杨惠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全国道德模范曹于亚等杰出校友。杰出校友们的事迹体现出中华崇正义、讲孝道的优秀品质,又体现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时代价值。通过这些典范以及优秀校友的事例,让学生在对校史的认知认同中切身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激发出前行的动力,让xx纺织高等专科学校76年的精神得以传承弘扬。

二、地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质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根植巴蜀大地,承接华夏文明,深入挖掘和阐发纺织服装文化渊源及其时代价值是xx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

挖掘和阐发嫘祖文化。嫘祖,xx盐亭县人,轩辕黄帝的元妃。她拓展农桑、一生为民、福泽百姓的故事在巴蜀大地广为流传。中国油画名家杨万忠把嫘祖誉为“推广栽桑、养蚕、抽丝、织绢、制衣”的教育家,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的人文始祖。学校深入挖掘嫘祖精神——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都是嫘祖文化体现出来的时代价值。学校以此凝炼了“衣被天下、科教兴国”、“长向桑梓纺经纬、永为河山织锦绣”的大德文化,形成了“服务纺织、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德修于正、学究于行”的校训。学校将校中湖命名为“嫘湖”;织华夏母亲嫘祖故事图,作嫘祖记;组织教师研究嫘祖文化,每年举办“嫘湖之光”纺织文化论坛等等。学校通过嫘祖文化的宣传教育,既凸显了办学特色和学校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也让嫘祖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传承和创新蜀绣文化。蜀绣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蜀绣和蜀锦被誉为蜀中双宝。学校以蜀绣研究为切入点,在对其地域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将精美的中国刺绣艺术和技艺创新运用到现代服装、家纺、装饰艺术上,积极推动将xx本土文化元素植入到现代产品中,同时也积极推动蜀绣文化的传播。学校还将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建立“蜀锦蜀绣研究中心”,引进省级知名蜀绣大师、传承人到校工作,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蜀绣、羌绣、彝绣等课程及开展业余培训,迄今已有1000余人修读,教师累计授课30000余学时,这既提高了学生对蜀绣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又强化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认知。正是在这一认知下,学生创作的作品才有了精气神,有了文化之“魂”。近年来,学生创作的蜀绣作品连续三次参加xx市蜀绣创意大赛,获得多个奖项,参赛作品丰富多样,服装、家居、工艺品、设计稿等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参赛作品对xx蜀绣产品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师生创作的蜀绣作品先后十余次参加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南非国际贸易博览会、德国“中国职业教育展”、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xx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展览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三、特色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xx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充分利用既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推出了一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品文化项目,既办出了特色,又提高了文化品味,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效果。

以艺术形式再现中华纺织史。中国的纺织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到汉唐时期生产纺织品达到极盛时期。但纺织品并不是简单的物质产品,它还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因此,纺织品与人类其它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它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表征。以中国为例,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处处洋溢着富足快乐,服饰文化则表现为富贵典雅,服装的样式也丰富多样。学校编排的大型舞蹈《织》,就是以中华纺织史为切入点,把几千年的纺织文明浓缩在一个舞蹈剧内。这部舞台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不仅再现了中国纺织文化的发展史,也再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将历史与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演展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价值,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形式。

以现代技艺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华纺织服装文化,就是要提炼蕴涵其中的精神内涵,使时代价值和传统文化相互交织。自2012年起,学校就结合xx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发展战略,与新丝路、雷迪波尔等大型企业以及多所中高职院校合作,连续3年在国色天香、宽窄巷子等地举行师生服装作品展。这些展演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师生设计作品时,将川剧脸谱、传统山水图案融入到时尚元素的构变中,将传统书画艺术与数码印花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再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传统印染加工会带来环境污染,师生利用无水印染技术,模拟传统扎染与蜡染,进行印花和服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使得凝聚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扎染和蜡染技术得以传承发展。学校还经常邀请蜀锦蜀绣大师、国画大师、书法大家来校讲学献艺,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广大师生奉献精彩文化盛宴。2014年开始,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办国画、陶艺设计与鉴赏、软装饰设计与搭配等业余艺术班,为爱好艺术的师生提供专业指导,提升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丰富的文化遗产,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纺专儿女,是纺专人的精神家园,是学校万世不变的“遗传基因”。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融入传统的纺专文化,形成了全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以“一带一路”文化活动弘扬友好合作精神。以xx为核心的南方丝绸之路,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南亚,促进双方的人文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2015年9月,xx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了“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了与沿线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等。来自印尼、老挝、印度等多国师生齐聚xx,交流不同民族文化、切磋传统技艺。学校向各国师生展示了蜀绣、羌绣、茶艺、书画、明清家具、民族服饰等多种类型的特色文化,并达成了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的协议。经济贸易的合作,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各国间的合作以文化为纽带,以共享为基础,夯实了“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而xx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的这一文化活动,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种精神和价值观。

以人文景观和历史博物馆丰富文化资源。校园人文景观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纺专校园内有序分布着雕塑、石刻、建筑林木、原物复制品等,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交融,历史与现实的交互,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文化资源。学校还建有“臻古堂”明清家具博物馆,藏品900余件;建有少数民族服装陈列馆,开展对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和审美教育。学校历经周折收集到唐代大镂花机、丁桥织机,置于学校图书馆和校史馆,供师生参观。

当代,中国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碰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既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追求,更是对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是要立足学校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鲜明特色,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学校历史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讲好学校自己的故事,传播中国大学的好声音。

第17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

发表时间:2014-02-2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

•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

•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然,对待传统文化,也要辩证地对待,加强鉴别、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宝库开掘好、利用好。>>>

• 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要有文化活动还要有文化产品。要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现在,一些地方举办的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间民俗活动,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好载体,近年来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活动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品牌,这些都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抓好。要深入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制定工程规划、加强重点扶持,推出一大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这里还要强调,所有精神文化产品都应当有一股精气神,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高对中华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振兴中华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提炼蕴涵其中的精神和价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延续我们的历史文脉。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广泛开展教育普及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展示中华文化之美,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自豪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 广大电影工作者要把描绘中国梦、弘扬中国梦、抒发对中国梦的美好憧憬,作为应有的历史担当,用影像记录伟大时代,用光影展现人间真情,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成功。要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把人民群众作为电影艺术的表现主体,用心拍百姓故事,用情演群众冷暖,为人民奉献更好更多的电影作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深刻地融入电影创作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中华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 中华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研究好、传播好中华文化,不仅有益于中国人民,而且有益于世界人民。各国汉学家加强中华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文化,积极推介和传播中华文化,让各国人民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持续关注、广泛介绍中国梦,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认识到实现中国梦是世界各国的机遇。希望积极翻译和推介中国当代优秀作品,把优秀文学、电影电视作品和图书翻译推介给各国人民。>>>

传统文化是解决转型期道德悖论的重要资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

• 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中,解决道德悖论的一个重要资源和优势,是其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应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激活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精神基因,使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伦理的一个重要精神来源。>>>

• 尽管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过去没有、现在也不能简单地就把我们带进现代化,但我们强调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不是要简单地回到传统,而是要使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发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伦理的新芽,使其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支撑。对于传统文化不可能照搬,而需要重铸。时代精神强调时代的理性认同,民族精神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不是逻辑推理或理性构造的结果,而是民族传统中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 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正因如此,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就必须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18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旗下演讲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许多千古不朽画面,孔子杏坛讲学,让儒家文化星火相传、汉唐凯歌奏出盛世华章、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传颂着我中华传统美德、虎门销烟、八年抗战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品格、九三阅兵显示了大国爱好和平的风范。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它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它是凝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必须担当起的责任。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这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依据,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蕴文明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毫无疑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节日被大量引进,中华传统节日在中学生的意识中逐渐被淡化。对很多同学来说,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更多的意义在于可以放假休息,远不如圣诞节、愚人节那样有意思。殊不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清明节,我们可以缅怀先贤,感受中华民族感恩孝亲的传统美德;端午节,吃吃粽子、划划龙舟,感受伟大诗人屈原那炽热的爱国情怀;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一家团圆,和谐美满。而这些,无一不与我们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当然,传统文化的精粹还蕴含在先哲留下的名言警句和经典诗文中。古代极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且不说春秋时期的经典,也不说史记、资治通鉴,仅就唐诗宋词元曲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们无不彰显着先贤圣哲的智慧。我们今人岂可淡化或视而不见?诚如习总书记所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当我们一路走来,在五千年文明中任意遨游,爱国、诚信、勤俭、感恩等中华传统美德在我们胸口涤荡,它如一条长河流入每一位青年学生的血脉„„

同学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源泉。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从你我做起,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个人修养,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怡情养志,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博大的胸怀、切实的行动,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努力成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19篇: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历史新高度,体现了深刻的文化战略思想。

一、深刻理解总书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的重大意义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对待文化,社会上总有一些片面认识,以为就是吹拉弹唱、阳春白雪,是花钱的繁荣或热闹。学习总书记讲话,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又有新的收获与撞击。对文化的定位、作用、影响都有了新看法,特别是对文化引领风尚、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的作用,有了新理解。文化是软实力,文化兴,则民族强。文化是标志,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等。总书记把文化上升到精神基因,基因承载的是遗传,释放的是性状和作用。文化该如何服务强省,是安徽文化系统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把两对关系阐述到一个新高度。两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与中国梦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价值理念追求仁爱、正义、大同等理想的实现。总书记指出了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史。中华文化是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这就把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了。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既要抓传承弘扬,又要抓挖掘光大。

二、努力探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齐鲁路径”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依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围绕文化强省总目标,做好讲清、挖掘、阐发、宣传文章,彰显文化优势,形成齐鲁影响。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固元气、展特色,进而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第一,坚持两个认同,在统筹谋划上下功夫。现阶段在文化建设、文化改革,包括在文化传承、文化弘扬中,需要紧紧围绕老百姓和党委政府这两个认同。百姓认同才有生命力,就会星火燎原、铺天盖地;党委政府认同才有推动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在两个认同的前提下,来统筹谋划。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当前需要在项目、融合、公共文化升级上寻求新突破。经济工作项目化,文化工作同样需要项目化。长期以来,文化部门项目意识比较弱,项目数量少、影响小,存在项目编制难、落地难、实施难等现象。我们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定式和工作方式,强化项目意识,推动文化发展项目化、文化建设工程化。重点在文物、遗产、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围绕安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编制项目,建立项目库,形成抓手。通过上下争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编成教材,制成节目,变成博物馆、文化馆的展陈展示,进课堂、进乡村、进社区。使文物、遗产真正做到首先是讲清楚,其次是活起来,进而是传出去。国家今年成立了艺术基金,为我们管理、资助、扶持与引导艺术创作生产提供了新平台、新渠道。 融合上,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与旅游、与经济、与金融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嫁接,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提高贡献率。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建立推进机制,加大推进力度。我们还要真正开门办文化,走出文化系统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圈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释放社会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提升上,去年的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等,这些都对本省公共文化的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考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争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三项试点为抓手,深化试点示范,探索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的规范,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升级版。第三,坚持特色发展,在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结合上下功夫。文化强省的指引,竞相发展的推动,给各地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在新一轮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发展的空间更大,作为更多。一是文化部门主动参与。主要是在积淀的文化中去“找”,提供建设素材。山东省文化积淀深厚,我们就是要善于在这些文化积淀中去寻找,去挖掘,当好建设者。还要保护好全省的世界文化遗产、国保单位、馆藏文物,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去“搜”,提供建设内容。我们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独特优势。在与部门合作中去“推”,服务建设对象。考虑明年省、市、县三级都要与住建、规划等部门对接合作,就文化如何融入建设、融入建筑深入开展合作,全面提高服务,解决文化被忽略的问题。二是党委政府强力推进。当中主要防止一个忽略、增强一种责任、抓住一批重点。防止一个忽略,就是图快、急于求成,而忽略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建筑。增加一种责任,就是城市的文化责任。抓住一批重点,三馆建设是必修课,更要围绕公益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等,抓好一批街头景观小品、文化街区、文化公园等。第四,坚持夯实基础,在保障发展上下功夫。一是做好“三个纳入”。政府真正把文化工作摆上位置,关键体现在“三个纳入”上,将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等重大专题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纳入财政总体预算,一些牵动性强的项目纳入民生工程,形成硬约束,硬支撑。我们必须争取党委政府更多的支持。二是抓好人才队伍。好的规划、好的目标都需要人来落实、推动。在艺术生产上,不仅要面向文化系统内,还将着眼文化系统外,建立人才库,并建立配套的政策和机制,用人用智;在文化产业上,主要是通过编制项目,推进招商,引人引资,引才引智;在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上,重点是着眼本土,充实力量,搞活机制,吸引能人、热心人、志愿者参与当地文化活动。同时,强化基层队伍培训,创新方式,实用管用,形成一支留得住、唱得响、舞得起的“土专家”,真正建立起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相匹配的文化人才支撑。

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给养,价值体系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民本”思想之源;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质”,倡导德行天下;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倡导诚信待人„„像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潜移默化的铸造了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然而现如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墨守成规。继承、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厚古薄今,更不是以传统文化为本位,而应该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当前,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就显得尤为紧迫。特别是面对如今的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冲击,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防线显得有些脆弱。我们作为华夏子孙,不应盲目崇拜异国文化,应更加注重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宣传弘扬,树立对中华自有文化的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三、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渊源和基础 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累了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是我们提升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离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和继承发展,所谓提高软实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也是构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中华文化仍将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腾飞的重要思想保障。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华文化讲究“和而不同”,承认差异性、多样性,不排斥矛盾甚至冲突,但最终是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实现多样统一。在以合作、说服、渗透为主要特征的软实力竞争时代,在国际矛盾日趋尖锐化的今天,这种注重“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更能体现出合作、说服等竞争优势,更容易被别的国家认同和接受,更能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和包容的作用。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中华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凝结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

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标志。更确切地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即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需要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全民阅读文化经典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且要把这件事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我们不仅要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1、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高扬其普适性价值,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朗的当今,在提升软实力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挖掘继承那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优秀的思想资源,也要注意弘扬推介那些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智慧与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创造,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与精神财富。它的仁爱诚信,积极进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以诚为本”“天人合一”等优秀成份和合理因素,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养料。它与时变化思想里面所包含的求真务实精神,它的自强不息思想里面所包含的开拓创新精神,它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科学发展观念,它的以诚为本思想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诚信原则,它的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思想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精神,都能在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交融中产生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生命,并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弘扬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弥补西方现代化带来的弊病,解决西方文明面临的困境,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要想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就要坚决清除掉传统文化和头脑里面不合乎时代发展要求与人性本质的东西,顺应潮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2、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所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是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是创造和催生新的文化精神,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品格。因为继承,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充足的文化养料,有厚实的底蕴,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因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充满新鲜的血液,永远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进取的活力,永远具有生命力创造力,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我们要有全局意识,要有世界眼光,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文化交流是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民沟通的桥梁,也是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要借鉴国外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启示: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借文化产品同国外民间组织打交道传播中国文化。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构建良好国际环境、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的需要,是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薪火相传,一直延续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旗帜,在地球的东方生生不息永远飘扬。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美称,唯独中国持续不断地传承下来,成为中华儿女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和荣耀。到底是什么原因和魅力让世人向往和尊崇?有人说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有人说是华夏先祖创造的方块字,记录了先人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更有人说是正是这独特的文字和文化符号,在财富的物质载体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在不断的创造和创新中传承和发展,让华夏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

既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那么,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如何从传统文化的灵魂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自觉的肩负起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已经成为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环境,要把传统文化和传统传统价值观融入到现代文化发展之中,用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指导和引领现代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认真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让中华传统价值观彰显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活力,成为我们发展和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滋润和统领现代人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灵魂。

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而在这些智慧和经验中,最实际最管用的就是中华传统价值观。其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道德的建立和“仁义礼智信”的约束。

黄石公《素书》首章就讲:“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这里讲的道,是一种自然规律,德即是获得, 仁即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义则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礼则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这五条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相传桥下三拾履的故事,就是黄老先生经过几次刻意的考验张良后,才慎重地把《素书》传给了他。后来张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只好将它和自己一起带进棺材。五百余年后,因盗墓贼得到了它,才从而使这本‘奇书’得以在人间流传。黄石公是一位秦时的世外高人,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词语虽然简略,仅一千三百三十字,但含义却很深邃,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他。从素书的内容看,他把人作为治国理政理家的首要,提出了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都要尊尚这五种德行。老子的《道德经》,通过对道经和德经的精辟阐述,让道德成为奠基华夏文化的根,成为中华儿女向往的精神高地和终极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总结先人成果的基础上,倡导和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观。从此,这个价值观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流淌了几千年,也传承和发展了几千年。

仁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本义是爱人、推己及人。意思是由自己的所欲所恶推测他人的所欲所恶,打破人己之间的隔阂、使人己之情相通,进而做到推己及人、爱人如己;通过帮助他人立志成就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人成功实现自己的成功。有这种仁爱之心,人们就可以勇往直前,不畏一切艰难困苦,即所谓“仁者必有勇”、“勇者不惧。”仁人是内不自欺、外不欺人的正直之士,而不是花言巧语、口是心非之徒,“巧言令色,鲜矣仁”。

义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含义是威仪、适宜、公平、正义等。《说文解字》中称:“义,己之威仪也。”段氏注曰:“仪者,度也,今威仪字用之;谊者,人所宜也。”可见义的本义是合情、合理、合法。义是人们获取财富和名望的基本价值准则,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以仁为标准,合乎仁则为义,否则就是不义;义以仁为目标,目的在于践行仁。仁是内心之安宅,义是所由之正路。仁发端于“恻隐之心”,由“恻隐”而生“羞恶”,产生道德感,这就是义。

礼是人们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秩序与规则。儒家认为礼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礼记·曲礼》中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是立国的根本,所谓“礼,国之干也”;也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所谓“礼,人之干也。”礼不仅体现为外在的礼仪,更要求人们从内心深处服膺于礼,依礼的要求行事。礼的内在精神为仁,所谓“内仁外礼”、“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礼,就可以“礼达而分定”,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会出现“礼不行则上下昏”,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之了。

智的本义是明智理智、明辨是非。孟子认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与仁的关系密切,是实现仁的重要前提和途径。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礼仪,都离不开智,而这一切又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所谓“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儒家将智、仁、勇并称为“三达德”,并明确了它们对人生的意义和功用,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是个人认识世界、安身立命的基础:人们之所以能守仁遵礼重义,前提在于对仁、礼、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正所谓“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信的本义是讲信用、诚实不欺。儒家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主忠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将诚信当作为人的基本原则。同时,信也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仁的重要外在表现,儒家认为“敬事而信”是贤者应有的美德。儒家还认为,只有诚实守信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才会得到当政者的重用,所谓“信则人任焉”。

三、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赋予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重任。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上,寻求正确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引导。而这种理论支持和精神引导就贮藏在我们的传统价值观里面。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内涵进行科学扬弃,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使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和光大,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而重要的思想资源。

当然,“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封建宗法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比,有着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仁义礼智信” 的价值观,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形成一个伦理至上的等级社会。例如,仁的本义是爱人,但儒家强调爱有等差,把仁建立在“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基础上,维护的是封建宗法制度。义是符合仁的思想道德准则,但它也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名分,注重义而轻视利。礼更带有鲜明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同的群体适用不同的礼,严格防范越礼行事,这样就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智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士大夫们的专利,而且是先天存在、不可改变的,所谓“唯上知与下愚为不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信的一个基本含义,也是站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立场上,以对君主效忠为信,以遵从封建礼教为信。所有这些都是与当今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

科学理性的继承和弘扬“仁义礼智信”的精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魅力,并能够为现代社会服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对现代社会人们思想的复杂性、选择的多样性和对价值追求的多元性,面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撞击,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全体国人必须的选择。因此,弘扬和创新就成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下,就是要把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传统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在具体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今天我们提倡仁,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承认人的价值,增强人的自我意识,保障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国家在发展战略上,应更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倡导人们进行换位思考,关爱他人、扶持困难群体,体现仁爱之心。提倡义,就是要坚持公平正义。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应依法公正的行使各项权力,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应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忠诚国家,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热心帮助他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倡礼,就是要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文明礼仪。针对不同场合,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始终保持谦让恭敬之心,遵守各种礼节礼仪,促进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智,就是崇尚知识、追求真理。通过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住立场、稳得住心神。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更要用自己的智慧,正确的判断对与错、是与非,辨别真伪,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良风气,做良好社会风气的传播者和引领者。提倡信,就是要忠于职责、诚实守信。就政府而言,要在执政的过程中,坚持诚信立国,做到取信于民,努力兑现对群众的承诺,不断提高公信力;对个体而言,应做到真诚待人、言而有信,做一名尊法守纪、诚实守信、信誉良好的现代公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在的精神动力,便是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从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从先秦以来贯穿始终的仁爱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彰往察来的历史精神、崇尚统一的国家观念、追求大同的崇高理想、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等价值追求,都是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至今还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范畴,是我们培育和弘扬当代核心价值的文化底蕴。

从文化发展动力和创新精神的角度看,生生不息的精神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优秀传统。从孟子到董仲舒乃至明清诸多思想家,正统儒家都肯定汤武革命,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在客观上肯定了革命对于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的巨大作用。当代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本身便是生生不息精神的生动实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诚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在整体上是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选择性吸收、创造性转化的成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素,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中国古代以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尽管绝非民主思想,但却又与现代民主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文明,在中国古代便有明确的论说。《周易》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明,在本质上与现代文明相通,尽管并非完全同等。追求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内心的渴望。

诚信,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相连。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基本价值,经过我们赋予新的时代精神,给予创造性的阐释,就可在当今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至于友善,那更是优秀中国最为基本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患难相扶,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一家、民胞物与(天下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事万物都是我的亲密伙伴)等,都是友善的体现,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合理性。

简而言之,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我们不能背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努力提升职场四项基本能力

随着我们大学生涯的接近尾声,一部分同学就要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然后进入职场。进入职场后,我们不再与老师,同学相处,而是和领导和同事打交道。很多职场新人会对此感到不适应和迷茫,因此强调围绕“伸手能干、提笔能写、张口能讲、与人能和”的四项职场基本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引导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卓越的创新能力,而且注重提高职场基本能力,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伸手能干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职场一员,面对问题必须要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如果暂时没有办法,那么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预案,如请示领导,请求同事帮忙。伸手能干通俗的讲就是:

1、天天琢磨为企业公司挣钱;

2、尽一切所能维护公司企业的利益;

3、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4、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在努力为你的企业争取利益的基础上,忠于你的企业。自动自发,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培养发现“活儿”的眼光;养成主动与主动做一些“分外”事的习惯;增强行动力,做行动的巨人,从小事做起;想到别人前面,做到别人前面;高标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给自己制定较高的目标,适当的奖励或惩罚自己。一个员工固然需要精明能干,但再有能力的员工,不以公司利益为重,仍然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员工。公私分明是每个员工必须遵守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每个员工在工作时间不要做私事。上班时间做私事不但会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可能会影响到同事的情绪和工作。一个永恒不变的事实是:职位的升迁,薪水的提高,是建立在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比别人更完美,更正确,更专注之上的。自动自发、效率注重、责任感。提笔能写就是写报告能力。现在的职场,不同于以前,除了扎实工作之外,还有能够写得出成果报告。在所有进入社会工作阶段的职业人,如果要让我说出一个最有效的能力,我可能首推“超强的撰写能力”,注意是最有效而不是最重要,之所以说它有效,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周围一些朋友的经验总结。有这么一个规律,无论是在官场还是企业,凡是被称为“笔杆子”的人都是相当被欣赏、容易得到提拔的对象。思维强:意味着撰写者必须拥有强化的思维能力,很迅速的对于撰写的主题有明晰的理解,进行快速的解构、组合,提出自己的见解,既有普通的视角,也要有独特的观点。资料多: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凡是见到与你工作相关、行业相关,有参考价值的文档,就拷贝粘贴到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积累的多了,随手可以拿出一些珍珠玛瑙,这就是知识管理的萌芽。组织快:目录整列完毕之后,要进行快速的语言文字组织撰写,要想写的快,必须占据足够的信息资源,平时注意积累各种素材,这样在需要时就可以得心应手的找到,进行大篇幅的组织和框架复制。重点亮:超强的撰写者尤其要注意亮点的体现,有完整的框架但没有亮点,就缺少画龙点睛的部分,重点的选择一般是选择诉求点,也就是你的强化你的目标感觉,达成目的,其次是选择实现过程的创新手段,容易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张口能讲就是把话说好、说的出色,学会掌握一些技巧。使自己放松,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不放过每一个细小问题。沟通时一门艺术,学会倾听:沟通最重要的不是察言观色,也不是善变的口才,而是学会倾听,通过倾听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了解客户的真正意图。善用赞扬:赞扬他人的本领我们一般都会,但如何在销售过程中,因地适宜的系统运用,是需不断练习,总结的。开口之前打好腹稿:你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你将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你准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在对方提出不同意见时又该怎么说,这些问题都是在你开口之前应该想好的。沟通基本原则:看着对方交流、说话要有变化、结合姿态语言和面带笑容。无意中的法则:在说服他人的时候,如果被对方察觉你正试图改变他的态度,他对你将产生很多的怀疑,从而给说服带来障碍。相反,如果对方确认你是在无意的传播某种信息,他就会认为这种信息没有说服的意图,出于自然,他就会容易接受这种信息。与人能和:俗话说职场如战场,虽然夸张了点,但是事实也却是如此。不管是大型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或多或少的人际关系充斥其中。如何做好公司里面的人际交往,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人际关系广的人,待人处事总是游刃有余,总会恰到好处的处理好各种场面。人际关系面窄,朋友就少,遇到问题也不能很好的解决,掣肘误事常有之。所以,在职场中,能正确做到与人相处十分必要。诚心待人,将心比心: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很多人,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习惯等各不相同。相处中难免出现不愉快,磕磕碰碰。每当此时,换个角度,以诚心待人,将心比心,找共同的话题多交流。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过人之处,改变不了别人和环境,试着改变自己。不嫉妒他人,不多疑别人。防人之心不可无: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工作中,大家都在一起工作,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职场处处充满竞争,你的一言一行也在他人的监督之下,人多嘴杂,不定哪天你的话就传到了老板的耳朵里。谦虚谨慎、不拘一格:在公司中为人处事尽量谦虚谨慎,不要一味的锋芒毕露,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人多嘴杂,易遭人嫉。平时多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多向领导、前辈学习,交流。当然,不能老是一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样子,这样领导也不见得喜欢。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事就应该有魄力。凡事留三分余地:给人面子才善交际。凡事说话留三分余地,不要一句话把对方顶到南墙。现在的很多人都是好面子的,爱面子的,这没有错,很多事也是在面子下办成的。给对方面子,留三分余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第20篇:浅谈小学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教学

浅谈小学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相结合》的德育教学 临西县仓上小学

张清芝

[关键词]《弟子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小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教育,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节日、日常生活习惯等教育相结合。要针对小学生需要,彰显时代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通知强调:“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政治素养” 。而《弟子规》又是教小学生学习礼貌、学习做人做事、提升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蒙学读物。它教给我们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在古时候,古人非常重视儿童

1 教育。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是纯洁的,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现在的人礼貌欠缺: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爱幼。又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这个时候就要教他们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 。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 。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

我曾教过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入学,各个方面的行为习惯都很散漫,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可言。再说都是一些独生子女,被父母娇惯了,没礼貌,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我觉得很有必要纠正学生这些不良的行为。因而今年我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德育模式的研究》对学生来说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学习《弟子规》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自己这一年来的《弟子规》教学,谈点我个人的见解。

一、钻研教材,与教材同步

《 弟子规》是一本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它从行孝、待人、接物、学习等诸多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行为准则 。我经过认真钻研教材,初步了解有关《弟子规 》的内容 。例如: “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有馀力,则学文 。”

2 把“孝悌”摆在首位,是孔子的倡导,所以《弟子规 》便从谈“孝悌”开篇,依次展开,说到言行谨慎诚信,博爱大众亲近仁德,学习知识增长学问。“入则孝”: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章中列举了“徐庶进曹营”、“文王问安”、“汉文帝亲尝汤药”、“郯子鹿乳”、“黄香温席”等故事,十分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听从父母召唤,如何听从父母教诲,如何对待父母责备,早晚要向父母问好,对父母不要有任何隐瞒,要使父母高兴,要使父母远离烦恼,对父母说话要注意什么,父母有病如何照顾,父母去世如何祭奠等。对照这些要求,我们不妨反思,我们为父母做了些什么?我们或许恰恰是背道而驰了。“出则悌”:首先,在家里要处理好兄弟姐妹的关系,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喜欢,孝道就在其中了;不论是吃饭、喝水,还是就座、行走,都应该谦恭礼让,都要有长幼之分;在尊长面前说话,必须把握分寸,音量要适度,不要左顾右盼;对尊长不要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也不要过分表现和卖弄自己。这样等我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自然就会是个有礼貌的人。这也是成功地开展人际关系的第一步。这里还安排了“花萼相辉”、“孔融让梨”、“张良与黄石公”、“孔子有礼”等通俗易懂的故事,让学生去效仿。 “次谨信”:这里告诉我们,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一段从起床说起,接着对穿着、吃饭、走路、做事,一一提出规范要求;还告诉我们要远离打斗和邪僻,甚至连借人东西要及时归还这样的小事都做了提醒 。这些文明举止的规范要求,我们应时时遵守 。

以上所述,我们在教学《弟子规》前,必须要备好课,在备课时

3 必须挖掘教育因素,并着重突出每课教学重“育”的重点,寻找其最佳结合点,必定取得教育效果 。

二、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中感悟真谛。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及挖掘找结合点是上好课的前提,关键是要靠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增强《弟子规》教育的实效性,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用主题来感染学生,优秀作品能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志趣 。如讲《弟子规》总序时,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对学生进行礼貌训练——练习鞠躬。一直让孩子养成习惯为止。也可以朗读总序。举例:一个五岁的孩子,学了鞠躬以后,有一天,他在外面练习骑小自行车,一转弯碰倒了一位小妹妹。他马上跑过来给正在扶小孩的家长鞠了一躬,连忙说:“阿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妹妹的家长非常高兴说:“这个孩子真有礼貌!”习惯养成了到时候就会用。而这一切功能又集中的表现在作品的主题上;

(二)、用人物形象或生动事例来打动学生。教材中塑造众多感人的人物形象,如:孔融、黄香、汉文帝等。还可以用现实中的各种形象去打动学生,例如:教学“入则孝”这一内容时,可举下列的形象: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

4 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和行善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人物的形象美、内在美,使学生受到感动之时,灵魂也得以净化。

(三)、用故事情节激励学生。在教学中要抓住那些表现人物美德的情节,进行朗读、分析,让学生激动、向往,从而情动于衷,深受感染。例如:教育学生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叫赵礼的人,在逃难的时候,哥俩一起被强盗抓去了。哥哥为救弟弟,就苦苦哀求强盗说:他还太小,没有过过好日子,把他放了吧!我愿意拿我的性命换弟弟的命!可是弟弟却不肯,说哥哥能够照顾父母,杀了我,放了哥哥吧!最后强盗都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了!把他们两个人都放了。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古人能够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换对方的性命,我们那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

(四)、用强烈感情陶冶学生。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准确的揣摩和把握故事的感情,以包含激情的讲述和生动的表情动作把人物的感情传递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受到《弟子规 》教育 。如还是讲“入则孝”这一章时,老师可饱含激情的讲述讲下面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通过表情把感情传递给学生,

5 《最无私的母爱》——非洲有一种红蜘蛛,每只蜘蛛一年产一次卵,每次产下一百余粒,用黏黏的蛛丝严严实实地裹成一个卵包。母蜘蛛整日守护着卵包,等待着小蜘蛛的出生。大约一个月后,卵包裂开了一个小口,小蜘蛛一只只的爬了出来。

这些小东西一出生就要吃东西,蜘蛛妈妈立刻产下十几粒食物团,足够小蜘蛛吃三天的,三天后,小蜘蛛长大了许多,就开始第一次蜕皮。

这时,母蜘蛛先用蛛线把小蜘蛛聚拢在一起,然后弄破自己的皮,爬到了小蜘蛛上面。闻到了血腥味,饥饿的小蜘蛛们骚动起来,争先恐后地爬到母蜘蛛身上。,一会儿母亲的身体就被儿女们爬满,每个儿女都有一根尖锐的吸管,上百根吸管刺穿母亲的表皮,捅到母亲的肉体里。母亲一动不动,任凭自己的儿女们吮吸着自己体内的汁液,一次又一次地把它们喂饱。四天后,小蜘蛛长大了许多,而母蜘蛛已经被吃光了。

母蜘蛛不但用自己的身体喂饱了儿女,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汁液唤醒了儿女们的捕猎天性,心甘情愿地充当了儿女们的第一个猎物。因为母蜘蛛知道,只有这样,小蜘蛛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自己生存下去。

我想,只要是有血有肉的学生,有那个不为之动容呢? (五)、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更多的接触的是家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学校学好了,如果家里不与其同步,也是没有效果的。只有让家长与老师一起言传

6 身教,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到“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这部分内容时,父母一定要自己言传身教,父母经常借人物而不还的,子女一定会照学;如果父母喜欢贪小便宜的,子女也会效仿。又如讲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一定要有家长的配合。有的家长会不肯让孩子去做家务,怕打碎了东西。要向家长讲清楚,我们是在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德,不从小教育培养,懒惰的习惯养成了不好改正。适当的劳动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必要条件,他会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动脑筋去做。做好了他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不要娇惯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孩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三、开展相关的与之可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为巩固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结合班上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以下《弟子规》教育的教学活动。

诵读:诵读《弟子规 》的具体内容,可以有各种形式的诵读:“比一比”“夸一夸”,或击掌按节奏读诵,或小组、男女生诵读比赛,或擂台挑战比赛,或经文接龙比赛,自由组合读,全班读等,让美德入耳、入脑、入心 。

解读:由老师讲《弟子规 》的内容大意,用历史和现时的人与事来帮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有学生自己会讲,也可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力行:

1、抄写《弟子规 》的具体内容,写一点自己的点滴学习

7 心得,表明自己学习乐趣、决心和收获 。

2、举行《弟子规 》背诵、朗诵、书法等形式的比赛 。 通过开展这些班级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理解 。例如:学生见到老师会行礼了,“老师好”、“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多了;打架、骂人、的事件少了,车上让座、拾到东西上交的事也不是新鲜的了。

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德育模式的研究》,把诵读中华经典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习古人文明礼仪,能做个有礼仪,有修养的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都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事。

8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