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植保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农技中心植保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植保工作在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及地区等业务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锐意进取,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积极进行植保新技术推广,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绩效明显,为全县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将这一年的植保工作总结如下:

2011年我区天气情况特殊,雨水较常年偏多,病虫灾害发生频繁,是我县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较为严重的一年,主要是玉米螟,棉花、玉米叶螨,甜西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病害。以上病虫害中度偏重,局部大发生。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重大病虫害的预警监控,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封锁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圆满完成2011年各项植保任务,为我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2011年全县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控情况 2011年我县病虫草总发生趋势仍为中度发生,各类病、虫、草、鼠害累计发生面积84.31万亩次、防治面积54.41万亩次。其中玉米病虫草害发生面积21.4万亩次、防治面积11.8万亩次,棉花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4.5 万亩次、防治面积4.9万亩次,小麦草害发生面积20万亩次,防治20万亩次,蔬菜病虫发草害生面积7.71万亩次、防治7.51万亩次,瓜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3.5万亩次、防治面积2.5万亩次、果树病虫害发生面积11.7万亩次、防治6.7万亩次,农田草害发生面积47.3万亩次、防治37.8万亩次,农田鼠害10万亩次。

二、2011年开展植保工作情况

(一)严格测报规范,及时、准确搞好相关病虫测报工作,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11年按照全年工作目标,我们将任务进行认真分解,大大增加了病虫监测工作任务。在这一年里我们重点加强了流行性、爆发性、迁飞性的棉铃虫、棉蚜、小麦锈病、玉米螟、甜瓜白粉病、霜霉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发布主要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全年共发出长、短期趋势预报15期,预报的准确率在95%以上,传输到各乡(镇)覆盖率达到100%。4—8月在我县瓜类病害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植保技术人员每天深入田间地头定点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加强病虫监测,在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基础上,准确、适时发出病虫害预测预报,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指导大田病虫害防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县委、人民政府对全县病虫防治工作多次召开现场会加大了了我县病虫害监测、防治的力度。自治区植保站、农科院植保所哈密瓜研究中心、地区植保站等上级部门的课题组和专家经常与我县技术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广泛宣传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问题,为我县植保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服务,做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 针对我区农作物病虫草发生的防治需要,结合防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我中心植保站年初及早制定甜瓜霜霉、白粉病、小麦锈病、棉花重大病虫害等多项统防统治措施,制定好防治方案,及时发出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长期预报,发放到各级领导及乡(镇),并不断派技术员下乡调研和督导,当好了参谋作用。尤其是加大了秋翻冬灌、甜瓜病害、麦田化除、果树病虫害统防统治力度,根据县病虫测报,各乡镇统一组织机防队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打药、提高防治效果。以上病虫草害发生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制定防治方案,技术人员每天巡回在田间,调查病害发生情况,及时向各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并在田间地头指导病害防治。通过专业化防治与非专业相比农药次数减少、成本降低,如实施麦田化除后,小麦纯度,净度达98%以上,降低了劳动成本, 亩可节约1-2劳动力。

全县小麦种植面积40万亩,统防统治面积20万亩,平均亩节约成本44元,全县共节约了880万元。棉花种植面积7万亩,统防统治3.8万亩,平均亩节约成本50元,全县共节约了190万元。西、甜瓜种植面积6万亩,统防统治面积3万亩,病害防治后,田间施药次数减少1-2次,平均亩节约成本13元,全县共节约了39万元。通过开展统防统治后,以上作物全县总节约110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大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及特色产业病虫防治

(1)加大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

为给大田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我们对主要病虫及时做出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小麦、玉米杂草药效对比试验等多种药效对比防治试验、示范,从中筛选高效、低毒、无公害经济实惠的药剂,用于大田防治,为来年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治提供科学数据。

(2)加大特色产业病虫防治

近几年我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瓜菜产业,以此作为农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受各类病虫害的侵害,品质和产量大打折扣,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果树蚧壳虫、春尺蠖、甜瓜白粉、霜霉病、果斑病均中度偏重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在萨依巴格、站敏等两个乡建立林果瓜菜综合防治示范点240亩,加强病虫系统监测,同时以点带面,发挥了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定点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大田普查及发布病虫情报,预测病害发生期、发生动态,提出有效防治措施,全年累计普查面积10万亩次。

(四)通过信息化为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县办公文传输系统这个平台,我县病虫情报的传递率达到了100%, 13个乡镇和相关涉农部门可直接在电脑上查询病虫情报,同时用网络邮箱及时向自治区、地区及各县、市传递病虫发生情况,扩大了信息覆盖面,提高了传递的时效性,真正起到病虫情报信息化、网络化,全年共发病虫情报15期,主要农作物病虫督查通报30期。

(五)大力开展植保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水平和农民素质 为了加大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力度,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科技之冬,各种农业生产现场会,现场指导病虫防治,培训技术人员150人次,培训农民12000人次。多次请地区专家到我县指导粮棉、果树、甜瓜病虫害防治,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植保工作的开展。

(六)认真开展多次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根据自治区植保站、喀什地区植物保护检疫年初下发的《关于认真开展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春季农资市场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为净化我县农药、种子经营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确保农民合法权益,3月份以来我技中心行政执法人员受农业局委托对全县13个乡(镇)及县境内种子农药销售点进行了植物检疫、农药市场执法大检查工作,共查处过期棉田除草剂(乙草胺)一箱10公斤、麦田除草剂(快麦灵,每袋15克)30袋/,等过期和假冒产品。同时利用巴扎天做到广泛宣传,县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通过宣传和打假活动,增强了农民意识,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七)大力开展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复查工作 2010年在我县***乡智能温室扶桑及桑叶牡丹上发现了全国重大检疫对象扶桑绵粉蚧以后我县高度重视,迅速安排,扎实开展了扶桑绵粉蚧普查工作,2011年9月中旬在县应急办的同意安排对全县13个乡(镇、场)、苗圃、温室、农户庭院、学校、社区、县直机关等进行了复查,到目前为止没发现重大检疫对象。

三、植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给病虫害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县、乡植保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机会少,知识普遍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需要培训。

(三)药政执法,检疫工作未正式挂牌成立专门的队伍,且相关手续还不太完善,有等进一步加强。

四、2012年的工作计划

2012年,我县植保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构建新型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体系,加强试验示范,加大植保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继续搞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作物病虫害和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水平,确保我县高效农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县植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紧紧围绕疏附县种植业结构开展植保调查工作 ,坚持深入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引进新的植保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二)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

(三)增强植保服务功能。一是做好植保新技术的宣传培训,普及植保知识,提高广大农户对病虫害的防控能力。二是加强技术推广与指导,确保防治技术及时到位。

(四)进一步做好重点监测对象的监测、防治工作

1、棉铃虫、棉蚜、甜瓜白粉病、霜霉病、细菌性果斑病的调查和普查,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指导大田病虫害防治发挥积极作用。

2、对小麦锈病常发乡、村重点监测,避免扩散危害。

3、加强主要农田杂草调查,尤其是麦田禾本杂草的试验、示范,筛选有效的除草剂在大田推广。

4、借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的宣传、讲解、落实,继续加强电视预报工作。

5、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伪劣假冒农药,避免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6、进一步加大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的检疫及防控。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业务工作总结

第一季度植保工作总结

百色市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