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职责(普通干部)(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00:4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昭通市开展“四群”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职责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全市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根据《中共昭通市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昭发〔2011〕29号),结合昭通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职责。

一、总体要求

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以开展“四群”教育争当“四个”表率为抓手,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推行“零距离工作法”,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拓展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听取群众合理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具体职责

(一)人员范围:全市各级科级(含科级)以下干部。

(二)联系对象:全市农村群众、社区居民、企业职工,重点联系困难群众、企业困难职工。

(三)开展“四群”教育的形式

集中一段时间,认真开展“学、查、思、改”,采取集中学习、党课辅导、警示教育、专题讨论、体验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全面展开“四群”教育。

一是专题学习。认真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学习秦光荣同志和夜礼斌同志在省、市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4个专题培训,观看孟连经验专题片《巨变》等。

二是民情体验。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开展民情恳谈,进行民情体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二)开展“四群”教育的职责

1、做到联系零距离,明确 “怎么联”。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好所联系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疏通、化解好他们的思想情绪,解决好他们的邻里纠纷,结对帮扶解决好他们的脱贫致富问题,达到访民情、抓落实、办

实事、强组织、促和谐的目的,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一是结对联户。县区级科级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4个月,住村(社区、企业)不少于20天,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6户;市、县区级单位中层干部每年住村(社区、企业)时间不少于5天,结对联系不少于3户。市、县区级普通干部每年住村(社区、企业)时间不少于2天,结对联系不少于2户。乡镇科级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5个月,住村(社区)不少于30天,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8户。乡镇普通干部每年住村时间不少于60天,结对联系不少于5户。

二是建卡经常联户。建立《民情联系卡》,注明干部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邮箱及承诺事项,送达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建立《民情登记卡》,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的事项、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情况以及基层组织和群众评价,便于掌握情况、组织考核和群众监督。

2、做到沟通零距离,明确“怎么下”。 以“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建立责任区:各级干部在本单位本部门挂钩联系点内结对直接联系群众。既联系工作服务对象和所属单位基层群众,又挂村联系群众。与群众实行“三同”:各级干部要抽出一定时

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

3、做到服务零距离,明确“干什么”。

建立干部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工作在群众中开展的机制。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部门职能职责,抓住一些重点工作、难点问题来开展,注意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在调查研究中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下访恳谈。走家串户,与群众谈心交朋友,全方位了解民情、村情和社情,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实全面地记下来,建立民情台账,记好民情日记,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所怨及时动态地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真正把基层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搞细、搞准、搞透,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记好民情日记,每年写出一篇蹲点调研报告,年终写出一篇工作总结,按干管权限,交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评比和表彰。

三是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群众工作无小事理念,到群众中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群众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动的地方去,掌握民情、化解民怨、纾

民困、排民忧、解民难,力所能及帮助协调解决所联系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四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杜绝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对群众的诉求敷衍了事现象,对所联系群众存在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进行认真排查梳理,协助村组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群众工作机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要把上门走访、深入田间地头、蹲点体验生活、与基层群众结对子等方式作为常态,求“化解”而不求“破解”,求“对话”而不求“对抗”,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五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教育引导群众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决策,结合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拓展决策思路,完善决策程序,强化决策执行,大力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结合开展“四群”教育,进一步突出重点、找准载体、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扎实推进党务公开。要建立“党组织领导、村民民主提事、村“两委”联席会议事、村代会决事、村委会执事、村监会监事”的阳光村务制度,用切实管用的机制制度来保证村务在阳光下运行。

2012年1月10日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考核办法(普通干部)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职责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发言稿[优秀]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实施意见(优秀)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体会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体会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心得体会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职责(普通干部)(优秀)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职责(普通干部)(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